中国使四亿人脱贫 两年后停止接受联合国援粮

29
中中中中中 中中中中中 中中中“中中中中” 中中中“中中中中” 中中中中中中中中 中中中中中中中中 中中中中中 中中中中中 中中中 中中中 : : 中中中中中中 中中中中中中 中中中中 中中中中 阅阅 阅阅

Upload: dunne

Post on 25-Jan-2016

73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4 download

DESCRIPTION

2004. 3. 中国使四亿人脱贫 两年后停止接受联合国援粮. 精彩导读. 忆苦菜杂锦. 新奇的“太空蔬菜”. 三代人饮食小调查. 体验农家生活. 小电影 : 饥饿中的人们. 阅读. 特别报道. 2. 我最喜欢每天傍晚吃饭的时光。一家人开开心心围成一桌,边吃边聊,我听到了许多与食物相关的故事。从这些平凡的小故事中,我受到了许多的启迪,让我去想去发现更多有意义的事 ……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Page 1: 中国使四亿人脱贫  两年后停止接受联合国援粮

中国使四亿人脱贫

两年后停止接受联合国援粮

忆苦菜杂锦忆苦菜杂锦新奇的“太空蔬新奇的“太空蔬菜”菜”三代人饮食小调查三代人饮食小调查体验农家生活体验农家生活小电影小电影 :: 饥饿中的人们饥饿中的人们

精彩导读精彩导读

阅读阅读

Page 2: 中国使四亿人脱贫  两年后停止接受联合国援粮

我最喜欢每天傍晚吃饭的时光。一家人开开心心围成一桌,边吃边聊,我听到了许多与食物相关的故事。从这些平凡的小故事中,我受到了许多的启迪,让我去想去发现更多有意义的事……

俗语说,民以食为天,“食”对人们来说既平常又重 要。时代在变,人们的饮食也在变。朋友们,就让我们从餐桌上 人们常谈论到的话题开始,回忆过去,展望未来,探究食物怎样在变,它怎样体现着社会、科技在进步…… 本期主持人 谷子 薯仔

22

上封面 目录 退出 封底

Page 3: 中国使四亿人脱贫  两年后停止接受联合国援粮

332004

总第 23 期The Story Of Food 3 月 1 日出版

主管:教育出版局

主办:小荷电子出版社

主编:霍兆桦

编委:叶迪文

地址:海山路 260 号

邮箱: [email protected]

电话: 6226528

邮编: 338833

定价: 3.00

统一刊号: NG23-2004

国内代码: 9-339

44 特别报道

55 爷爷的珍藏

66 各种各样的票证

77 妈妈的往事

88 忆苦菜杂锦

2 2 刊首语刊首语

闲 聊闲 聊 科 技 9 9 让中国人吃饱肚子的人

10 10 海带和紫菜的故事

11 11 新奇的太空蔬菜

1313 走近转基因食品

1515 小电影:科技与食物

21 21 三代人饮食小调查

22 22 小电影:饥饿中的人们

2323 有多少人在挨饿

2424 温饱乐园聊天室

2525 给大队辅导员的一封信

畅 谈畅 谈 感 受 1616 体验农家生活

1818 第一次吃盒饭

1919 一顿简单的美餐

20 20 蜡光午餐

2626 分五谷小游戏

2727 食物猜猜猜

2828 精神粮食

茶 余茶 余 饭 后

小 议小 议 调 查漫 话漫 话 今 昔

33

上封面 目录 退出 封底

Page 4: 中国使四亿人脱贫  两年后停止接受联合国援粮

上本栏目导读

封底封面 目录 退出

中国使四亿人脱贫 中国使四亿人脱贫 两年后停止接受联合国援粮 两年后停止接受联合国援粮

漫 话 今 昔

(节选自 新华网 2003-12-22 报道 )

傍晚,爸爸下班刚到家,就高兴地告诉我们,今天他从网上看到的右边这则消息。爷爷迫不及待地让我打开电脑,找到这条新闻让他看看,他边读边感叹道,“不容易啊,中国人真了不起!象我们小时候,左邻右里都吃不饱,想不到现在我们国家不仅不用外援,还有能力帮助其它困难的地区!”……听了爷爷的话,我想了很多很多……

  中国在不到一代人的时间内使 4亿人民摆脱贫困,世界粮食计划署将紧密与中国携手,共同消除全球饥饿。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执行干事詹姆斯·莫里斯称,“北京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人道主义援助机构,中国政府已同意帮助我们,在其他国家取得与中国一样的成就。”莫里斯在日前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表达了上述看法。 据介绍,世界粮食计划署自 1979 年以来,已向中国 3200

万贫困人口提供了无偿粮食援助,计划署将于 2005 年底撤除对华援助,因为中国已于上世纪 90年代基本实现粮食供给,仅有零星地区尚需要外部援助。  自 2000年以来,中国已向世界粮食计划署累计捐款 500万美元,大部分资金被用于非洲项目。

特别报道 爷爷的珍藏 各种各样的票证 妈妈的往事 忆苦菜杂锦

44漫

Page 5: 中国使四亿人脱贫  两年后停止接受联合国援粮

上本栏目导读

封底封面 目录 退出

在爷爷的抽屉里,一直珍藏着一本漂亮的相册,里面没有一张相片,有的是一张张不同面值的“粮票”。这些粮票虽然很旧,经过多年的收藏,却很平整。同学们,你们或许还没有听说过“粮票”,一定感到奇 怪吧。

记得我小的时候,有一次趁爷爷忘了锁抽屉,偷偷把相册拿出来,把粮票取出来玩。爷爷发现后,生 气极了,狠狠骂了我一顿。我很不服气,心想:这几张破纸,有什么了不起!

后来,爷爷 才告诉我,那是粮票。别看那不起眼的粮票,在爷爷年轻的时候,它的用处可大啦。没有它,就算有钱,到了饭店也买不到吃的。谁家有多余的粮票,

可以用来当作礼物送给亲友,还可以换来生活用品,真比钱更有用。记得有一年,家里穷,锅烂了却一直舍不得花钱卖,奶奶用了十斤粮票换了一个,现在这锅还保留着呢。

爷爷还告诉我,除了买粮食要用粮票外,买许多食品,甚至生活用品,都必须要有票证才行。象油票、糖票、猪肉票、鱼肉票、布票……而且都是定量供应的,比如每月每人只能买到 20斤大米,二两生油……

同学们,看到这里,你一定会像我那样好奇地问道,为什么以前买东西这样麻烦呢?爷爷说,那时候物质缺乏,如果没有了这些票证,就有可能会出现有的人买很多,有的人买不上的现象,造成社会混乱,这些票证在当时起到很重要的作用。现在不用它,就说明了社会物质大大丰富了,人们可以随心所欲地买到自己所需要的东西,这就是社会的进步。

没有!不是我孤陋寡闻,我想很多同学也没见过粮票呢。让我们来听听志豪同学的介绍吧!

谷子,你见过粮票 吗?

漫 话 今 昔

特别报道 爷爷的珍藏 各种各样的票证 妈妈的往事 忆苦菜杂锦

55漫

◇六年级 志 豪

真想不到,在爷爷珍藏的粮票集背后, 隐藏着这么多历史故事。它时刻提醒着我们,要珍惜现在美好的生活。

Page 6: 中国使四亿人脱贫  两年后停止接受联合国援粮

上本栏目导读

封底封面 目录 退出

同学们,看了上一篇文章,你大概了解了“粮票时期”的这段历史吧,百闻不如一见,我从志豪爷爷那里借了几张粮票,又从网上下载了一些其他票证,让大家见识见识。

广东省通用粮票 图片来源:自拍

全国通用粮票 图片来源:自拍 粮票

布票

鞋票

肉票

酒票

图片来源:宏图收藏之窗网

漫 话 今 昔

除了这些票证外,还有很多!

特别报道 爷爷的珍藏 各种各样的票证 妈妈的往事 忆苦菜杂锦

66漫

Page 7: 中国使四亿人脱贫  两年后停止接受联合国援粮

上本栏目导读

封底封面 目录 退出

“琪琪,吃饭啦……”,妈妈的催促声把我从《哈里波特》一书奇妙的故事中惊醒。啊,该吃饭了,好象还不觉得饿。走到餐桌子旁,一看,是妈妈的拿手好菜——生炒瘦肉片。我埋怨道,“是瘦肉片呀。”妈妈没有生气,笑着说,“你啊,真是在甜水中长大的。来,你一边吃,我一边给 你讲讲妈妈的亲身经历……”

妈妈小的时候,想吃猪肉、鱼肉可不容易,要有肉票、鱼票按票配量。这还不说,有了票还要排队购买。说起排队,妈妈记忆深刻。妈妈是家里的长女,读小学的时候,大约是七十年代吧,家里的

小弟弟刚出生,排队买肉的任务就落在妈妈的身上。外婆早就告诉妈妈,不能贪睡,一定要早些起床。

这一天清晨,天还没亮,妈妈便朝市场肉档跑去,准备占个“有利位置”。刚踏进市场,远远望见肉档前排队的人不多,卖肉的人还没到。妈妈心里好高兴,满以为这回一定可以很快买到给外婆补身体的瘦肉。走近队伍,咦,奇怪,怎么在队伍中间的地面上有一块块不同样子的砖头、石块、纸皮?妈妈没多想,用脚把这些东西移开,跟在站最后的人后面。 等了大约半小时吧,卖肉的人来了,买肉的人也陆续到了,后面的人竟吵了起来。原来,这些砖头石块是他们前一晚就放在那里“排队”的,被妈妈这一踢,全乱了。一个上了年纪的人指着妈妈,生气地说,“肯定是她,你看,从没见过这女孩,她却站在我们前面”……结果,妈妈委曲地被迫排到队伍的最后。

轮到妈妈的时候,瘦肉已经买光了,只剩下一些碎碎的猪骨。走出市场时,天全亮了,提着一袋碎猪骨,妈妈哭了……

听了妈妈的这段往事,我刻意地夹了片肉细细嚼。其实,味道还真不错,只是平时菜多得吃不完,从没细细品尝罢了。

同学们,你一定到过热闹的市场吧?物质丰富的今天,要 排队买菜是极少见的事,可是在妈妈的童年,几乎每一顿饭都没有肉,就算有都要经过排队买来的……

◇ 六年级 嘉琪

漫 话 今 昔

特别报道 爷爷的珍藏 各种各样的票证 妈妈的往事 忆苦菜杂锦

77漫

Page 8: 中国使四亿人脱贫  两年后停止接受联合国援粮

上本栏目导读

封底封面 目录 退出

以假乱真下酒菜以假乱真下酒菜 爷爷年轻时,住在大院里的人们很喜 欢聚在一起聊天喝酒。那时候,只有节日才能 炒上几碟菜下酒。平时下酒的菜很少,实在没有菜的时候,便只好来两碟“纯天然食品”:☆盐炒砂子,号称“炒花生米炒花生米” 材料:从河里捞来的小卵石若干☆盐炒木块,号称“盐焗鸡腿盐焗鸡腿” 材料:选择一些象鸡腿样子的树根、木块若干制作方法:将材料洗干净后倒进窝里,洒上盐,略 炒即可。 评价:以上两道菜若材料选得好, 看起来能以假乱真,吃起来嘛, 你想想……

(五年级 嘉欣)

食物“再循

食物“再循

环”环”

奶奶小的时候家

里很穷,兄弟姐妹很

多,常常不能填饱肚

子。一位给富人家养

马的亲戚很同情他们,

常常给他家带去马屎。

用水冲开马屎,便见

许多马没有消化好的

整颗整颗的豆子,洗

干净再晒干,便成了

豆子干,再煮熟。谁

还会理会这“

美食”

的来源?

(六年级

子希)

免榨的花生油免榨的花生油

———— 两粒花生米两粒花生米 爸爸小时候生活在农村,家里种了青菜,炒青菜常常是餐桌上唯一的一盘菜。有时油没有了,也买不上,只好“发明创新”,来点免榨 的花生油——窝烧红后,往 窝里扔下 两 粒花生米代油。 花生油不是从花生里榨出 的吗?——好办法!

(五年级 伟明)

饼粗

六十年代困难

时期,奶奶家乡的

们饥饿难当,发明了

粗饼”

用谷壳、蔗渣、

龙眼核、荔枝核任意

一种,打碎,下锅加

少量水煮熟,压成饼

状即可。现在的人想

起来当然是难以下咽,

但当时,人们还将这

种食物作为充饥的小

吃呢。

(五年级

业晴)

漫 话 今 昔

特别报道 爷爷的珍藏 各种各样的票证 妈妈的往事 忆苦菜杂锦

88漫

想不到吧,这样的菜你吃得下吗?

Page 9: 中国使四亿人脱贫  两年后停止接受联合国援粮

上本栏目导读

封底封面 目录 退出

在我国农民间,流传着这么一句话,吃饭靠“两平”,一靠邓小平(责任制),二靠袁隆平(杂交稻)。其中科学家袁隆平爷爷研究的杂交水稻被西方人称为“东方魔稻”。国际上甚至把它当作中国继四大发明之后的第五大发明。 袁隆平爷爷是新中国第一代大学生。 1960年,罕见的人祸天灾降临中国,大饥荒夺去数千万人的生命。他亲眼目睹了这场遍布神州大地、来势凶猛的灾难。严酷而沉痛的现实使他感到 深深不安。他开始了他的水稻高产育种研究。 1960年春天,他发现了一株水稻长得格外健壮,穗大粒饱。第二年他将珍藏的这穗种子播种在试验田里,可是长出的稻苗没有一株能超过它们的前代。他思索着考虑着,后来在 遗传学中找到了答案。原来纯种水稻,它的第二代和第一代相似,只有杂交水稻,性状才会和前代不同。因此,要想使水稻获得高产,就要培育出杂交水稻来。他还从资料中得知,水稻中可能会存在一个雄性不孕的特殊品种,如果把它找到,杂交水稻就可能成功,这样他就开始寻找。

1964 年的夏季,袁隆平爷爷头戴草帽,手拿放大镜,一朵花一朵花去找……在第 14天上,他终于发现了一株雄性不育的水稻。他小心翼翼地把它移植在花盆里,用别的稻花和它杂交。就这样,袁隆平爷爷和他的助手们想尽了办法,在显微镜前,在试验田中,熬过多少日日夜夜,终于在 1973年,第一批人工杂交种试种, 1976年大面积推广,当年便增产几百亿斤稻米。

1950年我国水稻的平均亩产只有 141公斤, 1998年达到 450公斤,增长了 3.2倍。在当今中国,有一 半的水稻种植面积和 60%的水稻产量是袁隆平爷爷及其助手培育出来的杂交水稻。从 1976年到 1998年累计增产粮食 3.5 亿吨,按每吨 1000元计算,累计增收 3500亿元;按人均口粮每年 450公斤计算,每年解决了 500 多万人的吃饭问题。

谷子,背得真不错!可你知道吗?在今天我们 丰衣足食的背后, 不光有勤劳耕作的农民,还有不少努力探索自然奥秘的科学家们……

让中国人填饱肚子的人让中国人填饱肚子的人

爷爷爷爷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

袁隆平爷爷因此被公认为对解决世界性粮食短缺有重大意义的科学发明,获国家特等发明奖,联合国世界产权组织发明创造金奖,被科学界誉为 "杂交水稻之父 "。 今天,他虽然已经七十多岁了,但从不对自已的成就感到 满足,还常骑摩托车到田头,继续为找到更高产量的水稻而奋斗。 图片来源:南方网

(供稿:五年级 子方)

99

海带和紫菜的故事 走近转基因食品新奇的太空蔬菜 小电影让中国人填饱肚子的人

闲 聊 科 技

Page 10: 中国使四亿人脱贫  两年后停止接受联合国援粮

上本栏目导读

封底封面 目录 退出

曾呈奎生于厦门,在海边长大。中学时代,他眼见贫苦的人们在饥饿线上挣扎,就立志要改造中国的农业,他说过,“我要为人们饭桌上添几道菜。” 对于开发海带和紫菜,曾呈奎有长期深厚的科学积累。新中国成立前,他只身一人对全国海藻资源进行了调查研究,在荒无人烟的海滩和神秘莫测的海底采集了数千号海藻标本,这些标本成为中国最早的海藻资料。新中国成立后, 他培养了一批藻类分类学家,有计划地对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的底栖海藻作了全面调查, 这一切努力,铺开了他引导人工养殖海带和紫菜的成功之路。

海带的人工养殖,早期是采用秋苗培育法,一直难以扩大规模。曾呈奎细心地观察海带初夏的变化情 况,发现海带晚春初夏也放孢子。他的思路一下子打开了:能不能用夏苗代替秋苗 ?他与助手采取海带夏苗人工低温培育法,在用灯光照明的冰箱中成功地培育出了海带夏苗,并安全度过炎热的夏天,秋天将苗下海养殖,一举成功。从此,海带“种苗”进入了大量生产的阶段,使单位面积产量提高了 30% -50%,还改善了劳动条件。 养殖海带如同种庄稼,要靠肥当家。曾呈奎提出的陶罐渗漏施肥法,对海带生长起到了重要作用。自从有了夏苗,海带南移有了可能,曾呈奎亲自组织指导进行了海带南移试验,又一举获得成功。

紫菜是曾呈奎奉献给人们的又一道美味。曾呈奎深入研究,于 50年代初得出结论:壳斑藻晚秋生成的壳孢子,萌发为幼体后长成叶状体紫菜。由此,他弄清了紫菜的全部生活史。进而,他在实验室内证实了秋季海面上出现的大量的孢子是壳孢子,这正是养殖紫菜需要的孢子。这样,完全依靠大自然恩赐“种子”的历史从此宣告结束。“壳孢子”一词由曾呈奎定名,得到国际藻类学界的普遍承认,并一直沿用了下来。 从 50年代末开始,这一成果在沿海推广,使得人工栽培紫菜业迅速发展起来。我国紫菜年产量现已达一万多吨干品,成为世界上第三大紫菜生产国。

我国原来不产海带,野生的紫菜也十分罕见。而今,中国 却成为世界上产海带的第一大国,紫菜产量也位居世界第三。奇迹是怎么创造出来的呢 ?请听海洋生物学家曾呈奎培殖海带和紫菜的故事……

紫菜养殖

晒紫菜图片来源:钱库电信局网

随着海带人工养殖发生了革命性变化,到 1985年,我国年产海带 25万吨,占全世界年产量的 80%,成为世界上头号海带养殖生产大国。

采海带 图片来源:中国江苏网

海洋生物学家曾呈奎

(供稿:五年级 嘉欣)

闲 聊 科 技

(图片来源: http://www.qingdao.gov.cn )

海带和紫菜的故事 走近转基因食品新奇的太空蔬菜 小电影让中国人填饱肚子的人

1010

Page 11: 中国使四亿人脱贫  两年后停止接受联合国援粮

上本栏目导读

封底封面 目录 退出

新奇的新奇的“ ”“ ”

“ 太空蔬菜”也被誉为“21世纪人类理想的新型健康型蔬菜 。“太空蔬菜”是农学专家将植物种子或枝芽搭载返回式航天器,利用太空高真空、微重力等特点,优化种子的基因构造。种子返回地面后,科 学家再经过连续筛选,育种结果,繁育而成。

我国从1987年8月5日发射的第9颗返回式卫星首次搭载青椒、小麦、水稻等一批种子,开始了我国太空育种的有益尝试。至今,我国 利用返回式卫星已先后8次进行了70多种植物、400多个品种的太空育种试验,诱变育成了一系列高产、优质、多抗的水稻、小麦、番茄、青椒、芝麻等作物新品种、新品系,其中不少属于具有突破性的优良品种。目前,这些种子已在湖北、江西、广西、黑龙江等地安家落户,繁育后代。

谷子,随

着 “

神舟五

号”

飞船的成

功返航,我们

同学间兴起了

一股“

航天

热”

,我还听

说有“

太空蔬

菜”

,不知道

是不是从太空

运回来的呢?

真是望

文生义,

当然不

是这么

简单啦,

请看下

文!

图为黑龙江农业科学院园艺研

究所的专家郭亚华手捧着“

太空

椒”

果实欣喜不已。来源:人民日报

太空蔬菜直击

太空蔬菜直击

太空青椒的生长条件与普通的青椒无异,无需特别照料。但是,等见到果实的时候,经过太空的青椒却是出奇的大,皮薄肉厚、口感脆且无渣,惟一的遗憾是表皮凹凸不平,不圆整。 但利 用杂种优势,以“太空椒”为父本、本地青椒为母本进行杂交配比组合,经过反复淘汰、筛选,产生的 F1 代青椒果然不凡 ,果形大、性状稳、产量高、口感好的新一代杂交“太空椒”,既有“太空蔬菜”抗病高产的优点,也有本地甜椒的美观,成了很受欢迎的品种。

闲 聊 科 技

海带和紫菜的故事 走近转基因食品新奇的太空蔬菜 小电影让中国人填饱肚子的人

1111

Page 12: 中国使四亿人脱贫  两年后停止接受联合国援粮

上本栏目导读

封底封面 目录 退出

经过太空遨游的蔬菜种子返回地面种植后,植株明显增高增粗、果型增大,品质大为提高,太空西红柿一个就有 1 公斤多,大的能达到 1.5 公斤,营养是普通西红柿的 2 倍,太空黄瓜一个就有一米多长。

这是河北省磁县菜农摘下的西红

柿和黄瓜,其中大个的西红柿重达三

市斤!

来源:新华网

太空七彩椒个头竟有一尺多,一个就将近一斤!它也很美味可口,能直接生吃。

令人为之赞叹的“太空茄子”。 来源:中国新闻网

哗!真让人大开眼界,太空蔬菜真新奇!

经过云南航天专家的精心培育,太空小麦已落户云南昆明,长势良好。 来源:云南日报

来源:羊城晚报网

闲 聊 科 技

海带和紫菜的故事 走近转基因食品新奇的太空蔬菜 小电影让中国人填饱肚子的人

1212

(供稿:五年级 丽妍)

Page 13: 中国使四亿人脱贫  两年后停止接受联合国援粮

上本栏目导读

封底封面 目录 退出

图片来源 : 浙江在线网

所谓转基因食品,就是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将某些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其它物种中去,改造生物的遗传物质,使其在性状、营养品质、消费品质方面向人类所需要的目标转变,以转基因生物为直接食品或为原料加工生产的食品就是转基因食品。

世界上第一种基因移植作物是 1983年培植成功的一种含有抗生素类抗体的烟草植株。随着基因重组技术的日趋成熟、引发了被称为农业生产上的第二次绿色革命。美国成功培育出耐贮存的西红柿、抗病的甜椒等。世界各国也不断地培育出新的转基因作物,我国十分重视生物技术的研究,正在研究的转基因生物有 130 多种,涉及的基因种类超过 100 种。特别是在转基因抗虫棉、转基因水稻、基因工程疫苗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已居世界前列。 2002年,我国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突破 210万公顷,成为继美国、加拿大、巴西、阿根廷之后的转基因 作物种植大国。

数十块三米见方的稻田纵横交织,一样的不施农药,抗虫转基因水稻生机勃勃,穗压青 苗。紧挨的非转基因水稻则早已被稻纵卷叶螟、大螟等害虫侵蚀殆尽,枯萎凋零。在福州市盖山镇吴凤村,福建省农科院转基因水稻试验基地的对比试验,令人直接领略了高科技的神奇。

摘自 新华网

“ 转基因”,这么深奥的名词真让人难理 解,真想不到它与我们日常的食物会扯上关系。

是啊,科技日新月异,它让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造福人类……

转基因水稻转基因水稻

闲 聊 科 技

伦敦——

美国科

学家成功地“

敲出”

了大豆里的一个基因,

用转基因手段去除大

豆中引起过敏症的一

种蛋白质。

摘自

三思科学报道

转基因大豆

转基因大豆

海带和紫菜的故事 走近转基因食品新奇的太空蔬菜 小电影让中国人填饱肚子的人

1313

Page 14: 中国使四亿人脱贫  两年后停止接受联合国援粮

上本栏目导读

封底封面 目录 退出

浙江选育成功转基因超级油菜 ----“超油 1 号”和“超油2 号”,为油菜产业提供高含油量种质资源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超高含油量油菜新品种,是由浙江农科院原子能所农作物品质改良基因工程实验室应用国际上先进生物技术选育成功的。 来源:上海科技网

德国明斯特大学植物生物化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培植出一种转基因西红柿,这种“超级”西红柿对人体健康很有利,其蛋白 质和维生素含量比普通西红柿更高。

来源:科技日报网

日本近畿大学入谷明教授等把菠菜的基因植入猪的受精卵内,最近成功培育出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的转基因猪,为培育家畜新品种作了有益的尝试。饱和脂肪酸摄取过多会引起高血脂、高胆固醇等生活习惯病,而不饱和脂肪酸更有益于健康。 来源:新华网

转基因超级油菜转基因超级油菜

转基因猪转基因猪

转基因西红

转基因西红

柿柿

虽然目前世界上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还存在着一些争论,但在 20年的实际应用中,还没有发生转基因食品对人类造成危害的案例。不管怎么说,转基因食品已经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今天,从 牛奶、面包到汤料面食,人们都在不知不觉中食用着转基因食品。

闲 聊 科 技

海带和紫菜的故事 走近转基因食品新奇的太空蔬菜 小电影让中国人填饱肚子的人

1414

(供稿:六年级 敏聪 )

Page 15: 中国使四亿人脱贫  两年后停止接受联合国援粮

上本栏目导读

封底封面 目录 退出

◇ 节选自 香港教育电视节目 ◇影片编辑 霍兆桦 ◇配音 莎莎

科技的发展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科技的进步,既减轻了人们的劳动强度,也大大增加了产量,同时影响着食品的加工储存。让我们通过下面的短片,了解科技对我们食物方面的影响……

点击影片的画面,影片

将开始放映,别错过哦!

请点击画面开始观看短片

闲 聊 科 技

海带和紫菜的故事 走近转基因食品新奇的太空蔬菜 小电影让中国人填饱肚子的人

1515

Page 16: 中国使四亿人脱贫  两年后停止接受联合国援粮

上本栏目导读

封底封面 目录 退出

亲手摘下饱满的稻穗

请教水稻种植知识

在城市长大的孩子,大多是“五谷”不分,农业知识贫乏。虽然嘴里背着“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但从未体验过农家的生活。

过年 11 月,我们有幸到附近的农村参观学习,学到了不少书本没有的知识,真有意思!

周六的天气真好!秋高气爽。我们乘车来到附近小镇的村庄,一到达,同学们就兴奋地冲下车,跑到一望无边地田野。哗,正是晚造水稻收成的季节,一串串饱满的稻穗弯着腰。

一位正在地里工作的农民阿姨热情地迎过来,我们好奇地向她了解当地水稻种植的情况。经阿姨的同意,我们每人亲手摘下一棵稻穗作为留念,这可是我们第一次摘稻穗呢。你看,手执稻穗的同学们多高兴!

在一块新翻的土地上,我们有机会学习如何种植花生,同学们边种边幻想着收成的情形。一位一年级小同学居然闹出个城市孩子典型的笑话,她问道,“花生树长出花生后,我摘花生够得着吗?”……

花生是这样种出来

五年级

第一次吃盒饭 一顿简单的美餐 烛光午餐体验农家生活

畅 谈 感 受 1616

Page 17: 中国使四亿人脱贫  两年后停止接受联合国援粮

上本栏目导读

封底封面 目录 退出

小猪别害怕!

饲养生畜

想吃鱼可不能“

望塘兴叹”

必须

不怕辛苦,你看,我们齐心协力拉网

捕鱼,终于捉得大鱼,尽享收获的喜

悦。

餐桌上猪肉几乎天天吃,我们却极少与猪“见面”,你看,同学们的热情让初生的小猪吓得四处奔走,狼狈不堪,猪妈妈在猪圈里大声嘶叫,好不热闹。

最有趣的要数拉网捕鱼,开始,同学们都有点畏缩,有的同学怕塘 里的水不干净,有的同学怕弄湿衣服,有的怕塘 底有杂物扎脚,农民伯伯好象看出我们的心思,笑了起来,“你们这样可吃不上鱼哟,勇敢些!” 他边说边卷起裤腿,趟着水开始教大家怎样拉网捉鱼。平时最调皮的同学先跟着下了水,其他同学们也纷纷行动起来,开始在大家没有配合好,网拉起几次都一无所获,后来农民 伯伯耐心地指导我们,要沉着气,齐心协力。网拉起来了,几条欢蹦乱跳的大头鱼终于被我们网住了!同学们高兴得跳了起来。

这一天,我们真真切切地体验了农家的生活,只要付出辛勤的劳动,就会有丰收的喜悦。

体验农家生活 第一次吃盒饭 一顿简单的美餐 烛光午餐

畅 谈 感 受 1717

Page 18: 中国使四亿人脱贫  两年后停止接受联合国援粮

上本栏目导读

封底封面 目录 退出

人生有很多第一次。今天,我就 遇到了我人生的第一次——吃盒饭。

身为《育苗》报小记者,我有机会参加了报社举办的大型联谊活动。到了中午,我的肚子饿得咕咕叫,心想,人这么多,这里没桌也没椅,午饭怎么解决呀?

过了几分钟,扩音器里传来了主持人的声音,“午饭时间到了,我们为每位到会的小记者准备了一个盒饭……”一听是盒饭,我的心“噔”地跳了一下,我可从来没有吃过。在家里,每顿饭妈妈都为我准备好美味的饭菜,最少也有一汤三菜,汤一般是“老火汤”,用料是猪骨头、鸡、或是鸭等肉类加上其它汤料,熬上一两个小时,据说这样的汤营养最丰富;三菜嘛,一般是肉、鱼、青菜,更多的时候有四到六样菜。到外面旅游的时候,妈妈要到饭店里开饭,从不让我吃盒饭,总担心盒饭营养不够啦,不卫生啦……想不到今天我有 机会吃盒饭啦,心里偷偷地笑了起来。

我正想着,一位阿姨递给我一个盒饭,我接过盒饭,一下子不知所措。你看,这八月的天气这么热,烈日当空,没有桌椅,我坐哪,盒饭放哪,没有空调不舒服啊,怎么吃呢?

“范子莹,过来呀,……”远处传来了同伴的叫声,打断了我的烦恼,我看了看别的同学,他们三三两两坐在树荫下,正津津有味地吃着。我连忙朝同伙的方向走去,我俩在树底下找了个地方坐了下来。 打开饭盒,一股菜香扑鼻而来,绿的是青菜,红的是萝卜丝,黄的是鸡蛋,还有肉丝、花生米,真不错!大概是肚子太饿了,我比任何时候都吃得快,吃得香,满满的一个盒饭一会就让我吃个精光,我想要是妈妈看到我这时候的吃相,她一定会改变对盒饭的看法。

吃盒饭是一件很

平常的小事,子莹

同学对自己第一次

吃盒饭的经历却印

象深刻,你知道为

什么吗?

◇ 四年级 范子莹

体验农家生活 第一次吃盒饭 一顿简单的美餐 烛光午餐

畅 谈 感 受 1818

Page 19: 中国使四亿人脱贫  两年后停止接受联合国援粮

上本栏目导读

封底封面 目录 退出

上菜了,第一道菜是香锅开门

红。我瞅了一眼,还不是和家里

吃的一样。爸爸拔开甜辣椒,

刚好看到微张的鱼嘴,下面铺着

嫩白的鲈鱼肉,正符合广东人“年

年有余”的 习俗。

第二道菜是水蟹糯米饭,饭端上来,

卖相漂亮;鲜红的蟹肉、翠绿的菜心、金黄的

蒜粒、米黄的花生米,吃下去软硬兼备、口感一 流。

新春佳节,大年初二晚,爸爸带我去一间“大排档”吃饭,我心里却很不高兴,想:毕竟是新年,爸爸竟这样寒酸,只带我来这里吃饭。爸爸看出了我的心思,说:“一会儿你就会知道什么叫做好吃。”

吃完一饭一菜,服务员给我们盛上了山楂梅子汁。听说它可以清理肠胃。这杯果汁味道真特别。这顿饭虽然简单,却让人吃得特别舒服有滋味,比起到大饭店里吃一桌八九样菜的盛宴要实际多了。

听爸爸说,八十年代人们生活刚刚好转的时候,有什么喜事请客很注重排场,认为到酒店里 吃饭,一桌八九样菜就是最了不起的,吃不完,剩下的菜都不好意思打包,怕别人笑话……时至今天,人们的物 质生活已经很丰富了,人们的眼光不再停留在吃的排场上,你看嘉韵同学是这样评价“美餐”的……

◇ 六年级 林嘉韵

体验农家生活 第一次吃盒饭 一顿简单的美餐 烛光午餐

畅 谈 感 受 1919

吃完这顿饭后,我在想,物 质丰富 的今天,人们 不一定看重吃的排场,而 更注重吃得有特色,就象今天这顿饭,饭菜够特别,够味道,吃起来真比酒楼更有滋味,难怪这不起眼的小店生意这样火红。

记得去年除夕,我家在大酒店 吃了顿团年饭,八菜一汤上完菜就等了近两小时,而且吃到后面,大家 都饱得不愿动筷子……

Page 20: 中国使四亿人脱贫  两年后停止接受联合国援粮

上本栏目导读

封底封面 目录 退出

今年正月,天气特别寒冷。一天中午,难题来了,不管是煮的还是炒的菜吃不到一半就凉了。爸爸突然灵机一动:妈妈不是有一些蜡烛嘛,可以用一些东西撑着锅,下面放这些蜡烛 , 既可以加温保暖,又增加情 调。爸爸一说,我们都觉得这个主意不错。

我连忙找来了蜡烛。哇!老爸真不愧是创新能手。只见爸爸就地取材,把一个蒸架倒过来,放上一小铁锅,蜡烛太矮了,用酱油碟倒扣着垫高。蜡烛点燃了,温柔的火焰舔着锅底,热气慢慢地从锅里飘起来,好特别的一顿午餐!我们吃着锅里热腾腾的美味佳肴,看着锅底透出柔和的火光,不禁抿嘴而笑。

你可能曾经吃过“烛光晚餐”,却不一定吃过“烛光午餐”。你可能知道“烛光晚餐”中的烛光是为了增加情 趣,增添浪漫的感觉,却不一定知道“烛光午餐”中的烛光还有保持食物温度的作用呢。

在寒冷的冬天,如果用电磁炉边吃边煮菜会有辐射,用锅子炒菜盛起来后容易变凉,打火锅又常让人上火,相比之下,用这根蜡烛保持食物温度是理想的方法,几根蜡烛就能用上几天。或许你会想到这样点起蜡烛会产生少量二氧化碳,但是在宽阔、空气流通的地方对人是没有什么影响的。除了以上这实用的优点外,烛光还能带给你温暖惬意的感觉。

哈哈,这“烛光午餐”是不是很有意思?你也来试试吧!

生活中的一些小窍门

往往可以增添不少情趣,

一根蜡烛就让一顿家常便

饭变得特别温馨,让我们

来看看…

◇ 六年级 李文晓

这一发明不错嘛!,我也想试试!

体验农家生活 第一次吃盒饭 一顿简单的美餐 烛光午餐

畅 谈 感 受 2020

Page 21: 中国使四亿人脱贫  两年后停止接受联合国援粮

上本栏目导读

封底封面 目录 退出

☆ 你试过挨饿吗 ? □是 □否

如果有的话,请写出挨饿的感觉 。

☆ 你一个月买零食的费用是 元。写出你常吃的零食 。

☆ 请你问问妈妈或爸爸,他们象你这个年纪的时候挨过饿吗?他们平常有什么零食?

请他们告诉你一些相关的小故事,并记录下来。

☆ 请你问问你的爷爷(或奶奶、外公、外婆)他们象你这个年纪的时候挨过饿吗?

他们平常有什么零食?请他们告诉你一些相关的小故事,并记录下来。

☆ 你听过关于“粮票”、“猪肉票”、“鱼票”、“糖票”的事吗?请问问长辈,并记录下来。

调查的内容 调查的内容

小 议 调 查

三代人饮食小调查 饥饿中的人们 有多少人在挨饿 一封信温饱乐园聊天室

薯仔,你知道为什么老师让我们回家采访长辈,完成“三代人零食小调查”吗?

我当然知道啦,前段时间,班上不少同学都喜欢从家里带零食来学校吃,到了吃午饭时又吃得不多。老师可焦急了,想出这个有效的办法,这不,现在这种不良现象少了。

020406080100120

学生 父辈 祖辈

饥饿经历购买零食

☆☆ 我们班 40名同学完成了这份小调查,统计结果如上图示。

☆☆全部学生都没有挨过饿,所有学生都有买零食,学生每月用于购买零食的费平均为 63元。

☆☆全班 40名学生,只有 3 人见过粮票,占 7.5% 。

☆☆ 家长们对此次小调查很支持,不少家长给孩子讲了许多过去自己饮食方面的故事,部分已收录到本刊中。

◇五年级 兆桦调查的结果调查的结果

2121

Page 22: 中国使四亿人脱贫  两年后停止接受联合国援粮

上本栏目导读

封底封面 目录 退出

当然看了。目前还有不少穷困落后国家和地 区的儿童连吃都没吃饱,更不用说可以上学读书了。同学们,让我们好好想想,与他们相比,我们真的多么幸福。

温饱来之不易,我们应节约每一粒粮食。

谷子,听说五年级的同学看了一部关于饥饿的短片,你看了吗?

请点击画面开始观看短片

三代人饮食小调查 饥饿中的人们 有多少人在挨饿 一封信温饱乐园聊天室

小 议 调 查

◇ 节选自 香港教育电视节目 ◇影片编辑 霍兆桦 ◇配音 莎莎

2222

Page 23: 中国使四亿人脱贫  两年后停止接受联合国援粮

上本栏目导读

封底封面 目录 退出

序号 时间 结论

第一次 1946年 世界人口的大约半数处于营养不良状态

第二次 1952年 总的营养水平比战前降低,除北美、欧洲、大洋洲外的所有地区均未达到基准水平

第三次 1963年 发展中国家 60%的人口处于营养不良状态。

第四次 1977年 全世界有 4.55 亿人处于营养不良状态,尤其是儿童和妇女的营养不良更加严重

第五次 1986年 112 个发展中国家(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除外)1979~1981 年有 3.35~4.49 亿人口处于营养不良状态(当时世界人口约 45亿)

总结论 饥饿不但没有消除,反而在不断扩大

看了《饥饿中的人们》这部短片,真让我震惊!世界上到底有多少人在挨饿?谷子,你知道吗?

我也有这个疑问,于是从网上找来了一些资料,原来比我想象的还多呢,你看!

世界上到底有多少人在挨饿呢?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自创立以来,不定期地进行了 5 次“世界粮食调查”,请看以下数据:

另外,

☆1995年,世界人口增长到 57亿,挨饿人口数字增加到 10亿。

☆英国皇家科学院副院长布里恩 ·希普说,目前世界上约有 8亿人没有足够的食品保证。

1979年 11 月,第 20届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大会决定将 1981年 10 月 16 日确定为首届世界粮食日。以后每 年的这一天都作为“世界粮食日”,在该组织各成员国举行相关活动,以唤起世界对发展粮食和农业生产的高度重视。

Food for All—— 人皆有食

图片来源: www.syjy.com.cn http://magazine.oursci.org

这是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的梦想,也是全球每一个公民的梦想。

(资料参考: http://www.dzls.gov.cn/ad/lsr.htm http://www.sina.com.cn

资源整理:迪文)

三代人饮食小调查 饥饿中的人们 有多少人在挨饿 一封信温饱乐园聊天室

小 议 调 查 2323

Page 24: 中国使四亿人脱贫  两年后停止接受联合国援粮

上本栏目导读

封底封面 目录 退出

不错,但原 因很多,其中有一个就是,这些贫困落后的国家往往人口较多,资源不够,科学又不发达……

薯仔 to QQ博士(好奇地):我国人口也不少,几乎占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土地却只占世界的 7% ,我国人民不是也基本解决了温饱?

安安 to 薯仔(得意地):是啊,中国人真了不起!

QQ博士 to 薯仔(坚定地):在土地资源有限的情况下,科学技术的发展,能为人们创造出更多的食物。

GAMEBOY to QQ博士(不解地):在科学技术很发达的将来,除了传统的农业生产外,还能怎样得到食物呢?

安安 to GAMEBOY (迫不急待地):我最近看到了一则消息,现在科学家正在研究通过细胞和组织培养来生产各种动物的不同肉食组织。比如,挖取一小块猪肝,放在装有培养基的特殊容器里培养,即可源源不断地生产出大量猪肝。

QQ博士 to GAMEBOY (点点头):是啊,那是人造食品,还有一种叫“微生物食品”,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就开始研究利用培养酵母菌来生产蛋白 质。由于这种酵母蛋白 经压榨 后很像猪肉和牛肉,被誉为“人造肉”。 它的原材料丰富,甚至可以是工业废水、废渣、城市垃圾,真是“变废为宝”……

斑竹:薯仔 嘉宾: QQ博士、安安、 GAMEBOY

星期天,几位同学不约而同出现在聊天室,冷清的聊天室顿时热闹起来……

薯仔 to 大家(兴奋地): Hi 、 Hi 、 Hi!大家好耶!告诉你们,我刚刚看到我们学校的网页上多了些视频短片!

安安、 GAMEBOY to 薯仔(得意地):还以为有什么大新闻,我早就发现了!

薯仔 to 安安、 GAMEBOY (微微笑):那你们一定有看《饥饿中的人们》这个片子,我觉得印象最深!

安安 to 薯仔(感叹地):说实话,我看了心里很难受!为什么他们会这么惨?

GAMEBOY to 安安(有点无奈地):我听爸爸说,这些饥饿的人们大多数生活在非洲、印度等一些贫困的国家,这些国家气候差,战乱也多。

〖 QQ博士进入聊天室〗

QQ博士 to 大家(微微笑):你们好啊!在聊什么呢?

安安 to QQ博士(急忙地):你知道为什么世界上还有这么多人吃不饱?

QQ博士 to 安安(一本正经地):我说你们这些小孩今天 居然关心起世界大事啦,不错嘛。 GAMEBOY刚才说得

薯仔 to 安安(微微笑):我觉得海洋会是人类未来的“食物宝藏”。

安安 to 大家(欣慰地):看来,科学的发展才能够解决人口增长与资源减少的矛盾,我们可要好好学习啊!

有空来坐坐有空来坐坐

三代人饮食小调查 饥饿中的人们 有多少人在挨饿 一封信温饱乐园聊天室

小 议 调 查

◇六年级 郭伦

2424

Page 25: 中国使四亿人脱贫  两年后停止接受联合国援粮

上本栏目导读

封底封面 目录 退出

少先队大队辅导员:

我是五年级的一位学生,相信你和我一样都会留意到这种现象:每天午饭时,不少同学盘里的菜吃不到一半,就毫不留情地往废物桶里一倒,早餐、午点时,不少面包没吃上几口就扔了…… 过去,我也是这样,总觉得我们的生活中从来没有为食物发过愁。最近,我们班班主任给我们布置了一个家庭小调查任务,我问了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他们给我讲了许多过去关于粮食的故事,才知道我们的长辈许多吃不饱甚至挨饿的经历。我从网上、书上找到了许多关于粮食的资料,让我感触良多。 如今, 虽然我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是据有关部门还测算,全国每年浪费在餐桌上的粮食高达 30亿公斤,全国人均浪费 2.5公斤!但餐桌上的粮食浪费还不是浪费的全部,相当一部分粮食浪费还表现在粮食的生产、储藏、加工和运输上,从粮食生产到消费各个环节所造成的浪费竟高达 450 多亿公斤。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目前还有近 1100 多万人尚未完全解决温饱问题,以人均年口粮 200公斤计算,这些浪费掉的粮食可供 1100 多万贫困人口吃上 20年! 上星期,老师让我们看了一部关于粮食的教育短片,短片记录了一些落后的国家和地 区的人们受到饥饿折磨的惨状。看了短片后,我们 班上每一位同学都

深受教育。同学们议论 纷纷,一位同学感慨地说:“原来这才叫挨饿,那么可怕!”另一位同学有感而发,“如果我们平常一顿饭倒掉的饭菜给他们,说不定能救活好几个人呢……” 近日,我从网上看到一则消息,一些发达国家地区流行让孩子吃“忆苦餐”,体验饥饿,从而培养孩子节约粮食,珍惜美好生活的情操。其中有一活动很有意思:参加者以抽签形式选出自己的午餐券,午餐券分三类,写着“ 15” 的是“富人”餐,那就意味着抽中者属于占世界总人口 15%的“富人”,可享受丰盛的午餐和殷勤的服务;如果券上写着“ 25” 的,那就意味着他属于占世界人口 25%的“温饱型”,即可以吃到分量尚足的米饭、少量肉菜;而写着“ 60” 的,那么他就代表了占世界人口 60%的“穷人”,只能够吃上少量较差的饭菜,而且必须排队等。这三组人的比例恰恰与世界人口的“饥饿格局”大致相同。据活动组织者反映,这样的活动得到很好的教育效果。 我觉得队活动课也可开展类似这样的活动,这比起老师光用嘴巴讲为什么要节约、珍惜粮食要好得多,你觉得我的建议对 吗? 此致敬礼 五( 1 )中队 丽聪 2004年 2 月 26 日

三代人饮食小调查 饥饿中的人们 有多少人在挨饿 一封信温饱乐园聊天室

小 议 调 查

给少先队辅导员的一封信给少先队辅导员的一封信

2525

Page 26: 中国使四亿人脱贫  两年后停止接受联合国援粮

上本栏目导读

封底封面 目录 退出

同学们,古人常用“五谷不分”一词来形容对农业知识一无所知的人,“五谷” 一般泛指粮食作物,象我们常说的“五谷丰登”一词。

下面让我们来玩个小游戏吧,看看你是不是“五谷不分”。

考考你考考你

茶 余 饭 后

分五谷小游戏 食品 猜猜猜 精神粮食

2626

(游戏制作:兆桦)

Page 27: 中国使四亿人脱贫  两年后停止接受联合国援粮

上本栏目导读

封底封面 目录 退出

             

分五谷小游戏 食品猜猜猜 精神粮食

刀不磨不利,脑不用不灵。让我们一起动动脑筋,猜一猜以下这些谜语吧!

看谜底可点按“看谜语”按钮。

怎么样?都猜对了吗?

茶 余 饭 后 2727

(游戏制作:迪文)

Page 28: 中国使四亿人脱贫  两年后停止接受联合国援粮

上本栏目导读

封底封面 目录 退出

•粮食补身体,书籍丰富智慧。•不吃饭则饥,不读书则愚。•吃饭先尝一尝,做事先想一想。 •世界上三种东西最宝贵——知识、粮食和友谊。•饮香贫始觉,睡味老偏知。•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饱暖非天降,赖尔筋与力。

•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的。 ──鲁迅 •Other man live to eat, while I eat to live. ( Socrates )别人为食而生存,我为生存而食。——苏格拉底•Life is not all beer and skittles. ( T. Hughes )人生并非只是吃喝玩乐。——休斯

•读书如饭,善吃饭者长精神,不善吃者生疾病。 ——章学诚•谁在平日节衣缩食,在穷困时就容易度过难关;谁在富足时豪华奢侈,在穷困时就会死于饥寒。 —— 萨迪 营养丰富的食物能让我们健

康成长,精神粮食同样能使人身心健康。谷子,你听过以上这些精神粮食——格言警句吗?

是啊,这些精神粮食时刻鞭策着我们。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背一背吧!

分五谷小游戏 精神粮食

茶 余 饭 后

食品 猜猜猜

2828

(供稿:四年级 嘉希)

Page 29: 中国使四亿人脱贫  两年后停止接受联合国援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