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話電子報》特刊 第十九期之七

2
被害談廢死 林作逸 為被害(嚴格說來是被害),我有兩次經驗,兩次的加害都是同,被害是我的親 (我的親被害在前,親被害在後),相隔20年,我對死刑有著很特別的經驗與感觸。 1984年我還是國中三年級,親被害後,當時沒有《犯罪被害保護法》的相關規範,對於被害與被 害可以做些什麼協助,並不是個熱和受到關注的議題,社會與親友除了同情與憐憫外,幾乎沒 有什麼實質的幫助,我與其他兄弟姊妹六受台北市政府社會局幫助,安置於安康社區(平價住宅)後,再 輾轉經由教會中教友熱介紹,住進育幼院。我出的家族(我的有眾多兄弟姊妹)雖有親戚眾 多,但在育幼院中從未感受到親戚的關懷與持,逢年過節要不是在育幼院,就是六兄弟姊妹在平價社區 簡陋的家中度過,對於被害的圖像與其需要,我是 在感受到周遭親友態度與社會習俗中,理解到「同 情」、「憐憫」是他們所傳達的共同態度與價值,對 於被害真正所需要的:持、關懷和基於差異 處境的實質機會公平的提供,完全是付之闕如的。 經歷過應報刑的念頭轉折與更務實的過活所 需,回憶起第次成為犯罪被害的經驗,在刑 案發的那剎那,我的份與差異已經造成,處境 與活的艱難,從未因我的差異有絲毫的折扣,我 沒有因為犯罪被害的份獲得哪些機會或資 源的幫助,如果有更多實質的平等或機會,在點 的平等上能有更多的幫助與資源,也許我可以更好? 因為這樣的理解,我認知了「寬恕,才有未來」,如 果直停留在犯罪的應報、加害的死刑是否能給我 個交代等,死胡同,我的將只有這些。 2004年,第次成為被害的經驗,較前 後兩次國家對於被害的照顧與理解(犯罪被害保護 1998年法通過施),雖有進步,但我似乎仍未感 受到國家對於被害、被害的友善。檢察官沒 有主動協助被害申請補償,申請過程困難重重,喪 葬費與現實脫節,審議委員會決定前的調查程序(知申請到場陳述意)和從未收到有任何志或司法 單位對於犯罪被害的關協助、案情說明等, 在整個過程中,我不太能感受到國家制訂犯罪被害 保護法的美意與友善。 兩次的經驗,讓我關注死刑是否真正是被害所 要的?或是說死刑真的能還給被害和其公道 嗎?這個答案在刑案發的當下,所得到的答案和再 經過漫訴訟程序之後的答案,恐怕會產許多的變 化。 2012 光輝燦爛 1010 世界反死刑 《廢話電報》特刊 第九期之七 為慶祝光輝燦爛的十月十日世界反死刑日,《廢話電子報》編 輯部決定自10月1日至10月10日,每天推出一篇特刊專文,和大 家一起用不同的角度思考:死刑與反死刑。 出版期:2012107 (未完,接下...編按:林作逸老師目前是中和國小老師。在碩 士班時他是吳豪人教授的學生,博士班時則是 林佳範教授的學生,所以廢死聯盟的成員多少 知道作逸老師的故事,不過卻沒有甚麼機會和 他認識。一直到2010年廢死聯盟舉辦「飄洋過 海來看你:看見被害人」系列的演講活動,才 有機會真正和作逸老師認識,2011年底則開始 參與被害人工作小組的討論。 作逸老師講話的時候帶著微笑,聲音平穩的 緩緩道出他的故事。笑容依舊,但是聽完他的 故事,才會明白那個笑容下的他,歷經了多少 的人生磨鍊。 作為一個小孩,作為一位被害人家屬,幾乎 沒有得到國家的協助,一路上跌撞著走來,靠 著自己的毅力和善心人士的幫助,讓他順利成 長,長成一個會笑的林作逸。現在,他想要努 力,也幫助同樣的人,變成另一個會笑的林作 逸。 林作逸師參加第屆教育愛菁師獎頒獎 典禮。(照提供:林作逸)

Upload: taedp

Post on 06-Mar-2016

239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1 download

DESCRIPTION

《廢話電子報》特刊 第十九期之七:被害人談廢死|演講:不只是個監獄,捆著你 困著我,沒得缺席的社會大牢

TRANSCRIPT

Page 1: 《廢話電子報》特刊 第十九期之七

被害⼈人談廢死

⊙林作逸

  ⾝身為被害⼈人(嚴格說來是被害⼈人⼦子⼥女),我有兩次經驗,兩次的加害⼈人都是同⼀一⼈人,被害⼈人是我的⾄至親⽗父⺟母(我的⺟母親被害在前,⽗父親被害在後),相隔20年,我對死刑有著很特別的經驗與感觸。   1984年我還是國中三年級,⺟母親被害後,當時沒有《犯罪被害⼈人保護法》的相關規範,對於被害⼈人與被害⼈人⼦子⼥女可以做些什麼協助,並不是⼀一個熱⾨門和受到關注的議題,社會與親友除了同情與憐憫外,幾乎沒有什麼實質的幫助,我與其他兄弟姊妹六⼈人受台北市政府社會局幫助,安置於安康社區(平價住宅)後,再輾轉經由教會中教友熱⼼心介紹,住進育幼院⻑⾧長⼤大。我出⽣生的⼤大家族(我的⽗父⺟母有眾多兄弟姊妹)雖有親戚眾多,但在育幼院中從未感受到親戚的關懷與⽀支持,逢年過節要不是在育幼院,就是六兄弟姊妹在平價社區

簡陋的家中度過,對於被害⼈人的圖像與其需要,我是在感受到周遭親友態度與社會習俗中,理解到「同情」、「憐憫」是他們所傳達的共同態度與價值,對於被害⼈人⼦子⼥女真正所需要的:⽀支持、關懷和基於差異處境的實質機會公平的提供,完全是付之闕如的。   經歷過應報刑的念頭轉折與更務實的過⽣生活所需,回憶起第⼀一次成為犯罪被害⼈人⼦子⼥女的經驗,在刑案發⽣生的那⼀一剎那,我的⾝身份與差異已經造成,處境與⽣生活的艱難,從未因我的差異⽽而有絲毫的折扣,我沒有因為犯罪被害⼈人⼦子⼥女的⾝身份⽽而獲得哪些機會或資源的幫助,如果有更多實質的平等或機會,在⽴立⾜足點的平等上能有更多的幫助與資源,也許我可以更好?因為這樣的理解,我認知了「寬恕,才有未來」,如果⼀一直停留在犯罪的應報、加害⼈人的死刑是否能給我⼀一個交代等,⾛走⼊入死胡同,我的⼈人⽣生將只有這些。   2004年,第⼆二次成為被害⼈人⼦子⼥女的經驗,⽐比較前後兩次國家對於被害⼈人的照顧與理解(犯罪被害⼈人保護法1998年⽴立法通過施⾏行),雖有進步,但我似乎仍未感受到國家對於被害⼈人、被害⼈人⼦子⼥女的友善。檢察官沒有主動協助被害⼈人申請補償,申請過程困難重重,喪葬費⽤用與現實脫節,審議委員會決定前的調查程序(通知申請⼈人到場陳述意⾒見)和從未收到有任何志⼯工或司法單位對於犯罪被害⼈人⼦子⼥女的關⼼心協助、案情說明等,在整個過程中,我不太能感受到國家制訂犯罪被害⼈人保護法的美意與友善。 兩次的經驗,讓我關注死刑是否真正是被害⼈人所要的?或是說死刑真的能還給被害⼈人和其⼦子⼥女公道嗎?這個答案在刑案發⽣生的當下,所得到的答案和再經過漫⻑⾧長訴訟程序之後的答案,恐怕會產⽣生許多的變化。

2012 光輝燦爛 10月10⽇日 世界反死刑⽇日《廢話電⼦子報》特刊 第⼗十九期之七為慶祝光輝燦爛的十月十日世界反死刑日,《廢話電子報》編輯部決定自10月1日至10月10日,每天推出一篇特刊專文,和大家一起用不同的角度思考:死刑與反死刑。

出版⽇日期:2012年10月7⽇日

(未完,接下⾴頁...)

編按:林作逸老師目前是中和國小老師。在碩士班時他是吳豪人教授的學生,博士班時則是林佳範教授的學生,所以廢死聯盟的成員多少知道作逸老師的故事,不過卻沒有甚麼機會和他認識。一直到2010年廢死聯盟舉辦「飄洋過海來看你:看見被害人」系列的演講活動,才有機會真正和作逸老師認識,2011年底則開始參與被害人工作小組的討論。

作逸老師講話的時候帶著微笑,聲音平穩的緩緩道出他的故事。笑容依舊,但是聽完他的故事,才會明白那個笑容下的他,歷經了多少的人生磨鍊。

作為一個小孩,作為一位被害人家屬,幾乎沒有得到國家的協助,一路上跌撞著走來,靠著自己的毅力和善心人士的幫助,讓他順利成長,長成一個會笑的林作逸。現在,他想要努力,也幫助同樣的人,變成另一個會笑的林作逸。

林作逸⽼老師參加第⼀一屆教育⼤大愛菁師獎頒獎典禮。(照⽚片提供:林作逸)

Page 2: 《廢話電子報》特刊 第十九期之七

經過「⾯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或是其他「節哀順變」、「⾛走出陰霾」等宗教勵志的⼼心靈改變,社會期待的是被害⼈人、被害⼈人⼦子⼥女能⾛走出傷痛,以正向、陽光的⼼心態經營⾃自⼰己的未來。但我們的社會、國家的配套措施真的能給這些被害⼈人⽀支持和關⼼心嗎?修復式司法的程序參與和其他的補償、社會福利措施真的能讓他們感受到友善與⽀支持嗎?當國家看到被害⼈人、被害⼈人⼦子⼥女在其⾝身份上的差異,並能真正帶頭做出友善的舉動,這才是更務實、更能幫助被害⼈人勇敢⽣生活下去的最佳⽅方法。 東⻄西⽅方⽂文化背後價值存在著歧異,基督教⽂文化預設⼈人帶著原罪,悔改後可以到達超乎⼈人類之上的天堂,⼈人類應有更⾼高的「永⽣生」理想;東⽅方佛教⽂文化強調⾏行善積德最⾼高的理想是輪迴⼈人世。在此差異下,犯錯的確是應該得到處罰,但「死刑」真的是藉由懲罰加害⼈人⽽而還被害公道,還是這樣的匡正正義,其實只是要給其他社會份⼦子看看,給他們公道?是⼀一種殺雞儆猴式的恐嚇?沒有⼈人問過被害⼈人真的只需要這種交代,還是需要其他? 道德認知發展理論認為⼈人類的道德發展並⾮非⼈人⼈人皆同,如果能理性看待道德發展的歧異與東⻄西⽅方⽂文化的不同,並以此為基礎來認知死刑,應該就能接受死刑議題在我國的爭議。⾝身為⼀一個被害⼈人⼦子⼥女,我只想表達⼼心聲並讓此意⾒見被看⾒見、讓多元的被害⼈人意⾒見被政策重視,讓這個國家學習「看⾒見被害⼈人」,從「想像被害⼈人的需要」到真正「傾聽被害⼈人的聲⾳音」。

林作逸⽼老師受邀⾄至台南參加「島國向望:驚死⽂文藝季」活動,擔任紀錄⽚片《缺席》映後座談的與談⼈人。左邊照⽚片為全家⼈人;右邊照⽚片則是演講的時候。(拍攝:林欣怡)

*訂閱電⼦子報,請上廢死聯盟網站右上⾓角點選「訂閱電⼦子報」。*觀看各期電⼦子報*若想取消訂閱,請寄電⼦子郵件⾄至[email protected]

《廢話電⼦子報》編輯部|主編:林欣怡|編輯:謝仁郡、張娟芬聯繫我們:[email protected]

2012/10/07 《廢話電⼦子報第⼗十九期之七》

不只是個監獄捆著你 困著我,沒得缺席的社會⼤大牢時間:10月10⽇日(三)晚上7:00地點:永樂座 師⼤大店(台北市泰順街24號B1)主辦:⻘青平台、台灣監所改⾰革聯盟 廢除死刑推動聯盟、怕死讀書會主持⼈人:林欣怡(廢除死刑推動聯盟執⾏行⻑⾧長)主講者:陳惠敏(台⼤大社會系專案助理教授)與談⼈人:李茂⽣生(台⼤大法律系教授) 莊林勳(蘇建和案冤案當事⼈人)

報名 更多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