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師記 - 第五課(8/14)

29
士士士 (5) 士士士士士士士士 士 9:56 士士 士士士士士士士士士士士士士士士士 士士士士士士士士士士士士士 ,,。 9:57 士士士士 士士士 一, 士士士士士士士士士士 士士‧士士士士士士士士士士士士士士士士士 2013 Aug by Alex

Upload: -

Post on 24-May-2015

2.088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4 download

DESCRIPTION

單身牧區週間課程

TRANSCRIPT

Page 1: 士師記 - 第五課(8/14)

士師記 (5) 最終的盼望和得救士 9:56 這樣,神報應亞比米勒向他父親所行的惡,就是殺了弟兄七十個人的惡。 9:57 示劍人的一切惡, 神也都報應在他們頭上;耶路‧巴力的兒子約坦的咒詛歸到他們身上了。

2013 Aug by Alex

Page 2: 士師記 - 第五課(8/14)

神是公義和憐憫的神

神用他的公義報應了亞比米勒和示劍的人

他們的遭災是因為他們所犯的罪 ( 罪 死亡或苦難 )

士師記中以色列人行惡產生了七次的循環

以色列人行惡被迦南人欺壓 ( 神將以色列人交在迦南人手中 ) 以色列人呼求神神的拯救 ( 神為他們興起一位士師 ) 欺壓他們被制伏國中太平若干年

Page 3: 士師記 - 第五課(8/14)

苦難的原因是因為犯罪或是有別的原因?

如何看待苦難 ? 如何面對苦難 ?

耶穌是為我們的罪受苦的神

耶穌無罪卻受苦

Page 4: 士師記 - 第五課(8/14)

雙 S 曲線活出有意義的人生

中場休息

最終得救的盼望

苦難或苦澀

Page 5: 士師記 - 第五課(8/14)

雙 S 曲線會面對到的挑戰

中年危機 : 中場休息的停看聽 , 活出有意義的人生下半場

苦難 : 需要信心和堅忍來面對

苦澀 : 需要用恩慈相待,存怜憫的心,彼此饒恕

最終得救的盼望 : 需要對神忠心到底 , 至死不渝

Page 6: 士師記 - 第五課(8/14)

何謂苦難神義論 : 研究苦難的神學

歷代無數有識之士及信徒為苦難而感受到困惑異常,他們絞盡腦汁,試圖解釋苦難如何與神的義和諧,此舉稱「神義論」( Theodicy ;由 theos 「神」及 dike 「義」組合而成),此詞乃德國哲人萊布尼茲( Gottfried Leibniz , 1646 - 1716 )於一七一O年首創 , 其後歷代學人皆喜採用此字「神義論」來解釋苦難與神共存的奧秘。

Page 7: 士師記 - 第五課(8/14)

為什麼有苦難 犯罪的刑罰 : 犯罪帶來苦難 ( 摩西五經 , 亞當 , 夏娃的結局 )

但犯罪者往往卻未必立刻受罰

傳道書 3:16 我又見日光之下,在審判之處有奸惡,在公義之處也有奸惡。

傳道書 9:2 凡臨到眾人的事都是一樣:義人和惡人都遭遇一樣的事;好人,潔淨人和不潔淨人,獻祭的與不獻祭的,也是一樣。好人如何,罪人也如何;起誓的如何,怕起誓的也如何。

詩篇 73:17 等我進了神的聖所,思想他們的結局。

但以理書 9:24 為你本國之民和你聖城,已經定了七十個七。要止住罪過,除淨罪惡,贖盡罪孽,引進(或譯:彰顯)永義,封住異象和預言,並膏至聖者(者:或譯所)。神是掌管歷史的神 , 他知道我們的經歷 , 將苦難和未來的盼望連接在一起

Page 8: 士師記 - 第五課(8/14)

為什麼有苦難受苦者未必犯罪 ( 狗有四隻腳 , 有四隻腳未必是狗 )

生老病死 : 人生必經之路

撒但的作為 : 約伯無辜受害 ( 約伯記 )

團體或君王犯罪導致團體刑罰 , 而使個人遭致苦難 ( 撒下 24 章 )

以賽亞書 : 大家都一起受災難,但神卻讓一些人留下來 ( 餘民的觀念 ) 以賽亞 6 :13 他的兒子叫施亞雅述(餘民必歸回) , 代表未來有盼望

以西結書 18:20 惟有犯罪的,他必死亡。兒子必不擔當父親的罪孽,父親也不擔當兒子的罪孽。義人的善果必歸自己,惡人的惡報也必歸自己。

成聖的熬練 , 令人悔改箴言 3:11 我兒,你不可輕看耶和華的管教(或譯:懲治),也不可厭煩他的責備; 3:12 因為耶和華所愛的,他必責備,正如父親責備所喜愛的兒子。

為義受逼迫 提後3:12 不但如此,凡立志在基督耶穌裡敬虔度日的也都要受逼迫。

Page 9: 士師記 - 第五課(8/14)

為什麼有苦難

與耶穌ㄧ同受苦 , 也必與他ㄧ同得榮耀

羅8:16 聖靈與我們的心同證我們是 神的兒女; 8:17 既是兒女,便是後嗣,就是 神的後嗣,和基督同作後嗣。如果我們和他一同受苦,也必和他一同得榮耀

羅8:37 然而,靠著愛我們的主,在這一切的事上已經得勝有餘了。8:38 因為我深信無論是死,是生,是天使,是掌權的,是有能的,是現在的事,是將來的事, 8:39 是高處的,是低處的,是別的受造之物,都不能叫我們與 神的愛隔絕;這愛是在我們的主基督耶穌裡的。

耶穌的受苦和復活給了受難受苦的終極意義

信徒在基督得勝的能力中 , 苦難是必然的 ,雖有苦難 ,仍有信心的盼望

Page 10: 士師記 - 第五課(8/14)

苦難的好處

苦難使我們更明白神的恩典 :

苦難有教育功效,使人在苦境中體會神的安慰、同在、憐憫與祂的恩典,並且透過神所給予的力量面對所經歷的苦楚,使人更親近神 ( 林後 1:3-4)

苦難使靈命成長 :

苦難非全是負面的,有些含有教育意義在其中,使人信心堅強,如雅各書一章三節說信心受試煉後,長出成熟的生命來

Page 11: 士師記 - 第五課(8/14)

苦難的好處

從苦難看見神的公義或神的聖潔

神是公義聖潔的神,有時祂用苦難作為彰顯祂公義之工具。對信徒來說,神是管教的神。管教之意是說若信徒犯罪,神必伸手加以管教,但神不會將信徒之永生奪去(林前五 5 )。

苦難見神的救贖

基督的降生,乃因看見這是個苦難的世界,祂視苦難乃是神刑罰罪之法,所以祂甘願死在十字架上,擔當人的罪,使人得贖。將來神更要把人帶進完全得贖的世界──新天新地──去,那是救贖的最終點

Page 12: 士師記 - 第五課(8/14)

苦難與苦澀生命是困難重重的 , 無法面對生命中的苦難 , 生命可能轉成苦澀的生命

苦澀 : pikria , 基本上是一种持續的怨恨(resentment) 又要謹慎,恐怕有人失了神的恩。恐怕有毒根 (root of bitterness) 生出來扰亂你們,因此叫眾人沾染污穢。 ( 希伯來書 12:15)

Page 13: 士師記 - 第五課(8/14)

苦澀的原因 被原生家庭、老板、朋友傷害 , 門徒關係出了問題 生活或工作上遇到不公平 , 事業無成,懷才不遇 經濟困難 在生命的某個階段暫時停止 (dating, 夫妻關係 , 生育 )

教會中找不到自己的角色,侍奉沒有果效或未被肯定 長期的慢性疾病 失去至親 一些重要禱告未蒙應允 對人失望 , 對自己失望 , 對帶領失望 , 對教會失望、… 歸根到底:對神失望

Page 14: 士師記 - 第五課(8/14)

哪些人容易有苦澀?

生命中有些重大傷害、傷痛或苦難沒有好好處理

驕傲、習慣控制

屬靈年資比較高,在很多方面都很富經驗

從領袖角色“退下來”

缺乏界限、責任過多

不敢面對衝突 , 怕拒絕別人

不容易原諒別人

不善于深入 ,誠實地察看自己內心 ,容易怪罪別人

在生命的某方面經過ㄧ段時間努力和尋求幫助,信心都未能突破

Page 15: 士師記 - 第五課(8/14)

苦澀的徵兆

常埋怨 ,怪罪別人 , 都是別人的錯

因為嫉妒或覺得不公平而變成苦澀,覺得自己是對的

重複提及某段不快的經歷

覺得別人不明白自己,好朋友的圈子變小

不享受門徒間的交通 (fellowship)

回避某些關係

經常尋求方法減壓

Page 16: 士師記 - 第五課(8/14)

某些苦難 , 挫折 ,失望 , 傷害

没有處理好

開始有点苦澀

心底埋怨神或他人没有幫助或祝福自己跟神的關係開

始出現停滞,喜樂和平安漸漸少

苦澀的毒根已经形成,變得負面

懷疑神和美善的事物

遇到新的逆境

苦澀的惡性循環

Page 17: 士師記 - 第五課(8/14)

龍王颱風

苦澀的不斷累積

將成生命中的風暴

又要謹慎,恐怕有人失了神的恩。

恐怕有毒根 (root of bitterness) 生出來

扰亂你們,因此叫眾人沾染污穢。 ( 希伯來書 12:15)

Page 18: 士師記 - 第五課(8/14)

如何處理關係上的苦澀?以弗所書 4:30-32

不要叫神的聖靈擔憂。你們原是受了他的印記,等候得贖的日子來到。一切苦毒,惱恨,忿怒,嚷鬧,毀謗,并一切的惡毒(或作陰毒)都當從你們中間除掉。并要以恩慈相待,存怜憫的心,彼此饒恕,正如神在基督里饒恕了你們一樣。

要互相友愛,存溫柔的心,彼此饒恕,就像神在基督里饒恕了你們一樣。 (新譯本 )

Page 19: 士師記 - 第五課(8/14)

   

刺激 回應

受制於人 , 環境 ,家庭 ,本身個性罪等 

  

  

刺激有從心 ,重新選擇的自由

回應

對神的信心

順服神的話

問屬靈成熟的人

屬靈原則下

順著聖靈而行

多多禱告

苦難或苦澀

Page 20: 士師記 - 第五課(8/14)

公義的審判

路 4:18 主的靈在我身上,因為他用膏膏我,叫我傳福音給貧窮的人;差遣我報告:被擄的得釋放,瞎眼的得看見,叫那受壓制的得自由, 4:19 報告 神悅納人的禧年。

以賽亞 61:1 主耶和華的靈在我身上;因為耶和華用膏膏我,叫我傳好信息給謙卑的人(或譯:傳福音給貧窮的人),差遣我醫好傷心的人,報告被擄的得釋放,被囚的出監牢 61:2 報告耶和華的恩年,和我們 神報仇的日子;安慰一切悲哀的人

耶穌第ㄧ次騎驢 (象徵平安 ) 進耶路撒冷 (馬太 21章 )

耶穌再來的時候 ,卻是騎白馬 (象徵審判 )降臨耶路撒冷 (啟19:11-21)

Page 21: 士師記 - 第五課(8/14)

最終的盼望 : 需要對神忠心到底 , 至死不渝

啟示錄的「苦難神學」:

新約聖經中有幾本書信是寫給受苦的教會的,如希伯來書、彼得前後書及啟示錄。作者撰著其書時有共同之目的,乃是安慰受苦中的信徒,使他們能承擔苦難。在啟示錄裡,作者寫給在苦難時代的七個教會,讓他們知道因勝利在望,故對苦難的來臨就不足介意了。

Page 22: 士師記 - 第五課(8/14)

風雨中的教會

啟示錄二至三章所論的七個教會雖是第一世紀的教會,也代表了歷代的教會。教會在歷史中多受迫害摧殘,在第一世紀末,約翰所牧養的七教會多受苦難,尤其是士每拿教會(啟二8-11 )。如士每拿教會在受苦上超越其他教會,故主用「首先、末後」的稱號向他們說話,表示世界一切事物都在主的掌權之下。

主又說祂「死而復活」,表示祂不是被死亡、審判、痛苦打倒的主;死亡是痛苦最厲害的一擊,但在主前也是「不堪一擊」。

這位復活的主、勝過痛苦的主向教會說「你們受患難十日」(「十日」,比喻短暫)(啟二10 )表示信徒之苦非永久性,痛苦永遠不是永遠的,所以務要堅守主道。

主說我們受苦時不要放棄信仰,祂沒有解釋痛苦為何發生,似乎指出痛苦是信徒的見證(如啟二25﹐ 三 11 )。又以祂的「再臨」幫助信徒面對苦難,堅守主道,使主的教會在風雨飄搖下仍屹立不移。

Page 23: 士師記 - 第五課(8/14)

狂飆中的世界

啟示錄六至十九章預告將來末日有一個災難時期來臨,不但信徒要繼續受狂風之鞭打,全世界也不例外。這段時期稱作「苦難時期」,不單信徒多災多難,連不信的人也不例外, 那時才是真正的苦難世界,歷代的苦難與之相比較,如小巫見大巫。

啟示錄六章九節說一群為主殉道的信徒,在祭壇下發出求主伸冤的呼號(主在白色大寶座審判之時會為他們伸冤的)。為何啟示錄六至十九章有那麼多苦難?答案是 (1)啟示錄十五章一節:因為神的大怒在這七災中發盡了。表示神要藉著地上的災難來審判及潔淨人的罪惡。 (2)啟示錄十二章十二節:「因為魔鬼知道自己的時候不多,就氣忿忿地下到你們那裡去了。」

神讓魔鬼在那時暴露他猙獰的面目,旨在使人在苦難中投靠神。「苦難」像是位「佈道家」,呼召人回轉歸向神。

Page 24: 士師記 - 第五課(8/14)

沒有痛苦的天地

啟示錄廿一章四節說將來在新天新地裡「沒有死亡」,那就等於「死亡」死了。主雖將拉撒路及睚魯女兒等復活過來,但他們至終還會再死,表示現今世界之痛苦還待永久性的解決。

魯益師( C. S. Lewis )謂「痛苦是個『大喇叭』( megaphone ),呼喚人轉向神」 同樣痛苦又是人生之指標,指引人走向一個無痛苦的人生境界,所以我們要有信心等候,在今生或許見不到永生世界的出現,但經過將來的復活,必會進入永生世界裡。總有一日,神將擦去一切眼淚和死亡。人總要死亡,可見人間的痛苦是暫時的,不是永遠的。

Page 25: 士師記 - 第五課(8/14)

雙 S 曲線會面對到的挑戰

中年危機 : 中場休息的停看聽 , 活出有意義的人生下半場

苦難 : 需要信心和堅忍來面對

苦澀 : 需要用恩慈相待,存怜憫的心,彼此饒恕

最終得救的盼望 : 需要對神忠心到底 , 至死不渝

Page 26: 士師記 - 第五課(8/14)
Page 27: 士師記 - 第五課(8/14)

Mystery and Miracle

我們為何而活 ? 活著的意義是為了榮耀神

在苦難中 , 我們堅持到最後是為了什麼 ? 將來的永生

ㄧ生之中 , 苦難將會不斷伴隨著我們 , 我們無法明白苦難的原因,卻能體會和經歷神的作為,使萬事都互相效力,叫愛神的人得益處 (羅馬 8:28)

對我們而言 , 苦難可能是ㄧ生的 Mystery(奧祕 )( 神用大自然的奧祕回答約伯 )

但我們的苦難卻可以讓它成為我們生命中榮耀神的奇蹟 (Miracle)

Page 28: 士師記 - 第五課(8/14)

因為神 , 因為彼此的愛 ,軟弱變剛強 , 苦難變平

我將這些事告訴你們,是要叫你們在我裡面有平安。在世上,你們有苦難;但你們可以放心,我已經勝了世界。」 約翰 16:33

Page 29: 士師記 - 第五課(8/14)

生命反思

當我有苦澀時 , 我該怎麼辦 ?

當我對神失望時 , 我該如何 ?

我如何預備我自己去面對苦難 ?

在苦難中如何保有平安和喜樂的心 ?

永生的盼望在我生命中的意義為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