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 華 大 學 生死學系哲學與生命教育碩士班 碩 士 論...

153
生死學系哲學與生命教育碩士班 莊子的人生哲學──以生死智慧為中心 生:許善然 指導教授:陳德和 博士 中華民國 103 12 4

Upload: others

Post on 18-Oct-2020

4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 南 華 大 學

    生死學系哲學與生命教育碩士班

    碩 士 論 文

    莊子的人生哲學──以生死智慧為中心

    研 究 生:許善然

    指導教授:陳德和 博士

    中華民國 103 年 12 月 4 日

  •   

    I  

    摘 要

    莊子的人生哲學是以生死智慧為最大的特色,其是以自然回歸做為生命的理

    想和生活的目的,它是屬於實踐的智慧,生命的學問;亦即是生命、生活及死亡

    的整全思維,本文即以此議題為主軸而加以探討論述之。第一章為緒論,先說明

    研究動機與目的、研究範圍與材料、研究方法與架構。第二章首先,由於周文疲

    弊、禮崩樂壞造成人心的陷溺、政局的不安以及百姓的疾苦。其次,莊子透過觀

    察事物,推理致義,頗獲有哲理趣味的種種個人體悟。最後,莊子傳承老子的智

    慧啟迪,超越有無二元對立,並解消心知執著於生死的分別進而超克生死。第三

    章首先,提到安命即養生,緣督以為經,棄世則無累才是生命的涵養之道。其次,

    心齋三部曲,平常心生活,外化內不化是為生活的應然。最後,樂勝南面王,通

    天下一氣,自然的規律來看待死亡的態度,生死只是天地萬物變化的一個環節而

    已。第四章首先,藉庖丁解牛等寓言故事,來譬喻養生的要道與目的。其次,用

    忘的工夫,真正的大用,才全德不形的成和之修以喻生活的智慧。最後,以瀟灑

    的解脫,哀樂不能入,入於寥天一等工夫來呈顯面對死亡的智慧。

    關鍵詞:莊子、生命、生活、死亡、人生哲學、生死智慧

  •   

    II  

    莊子的人生哲學──以生死智慧為中心

    目 錄

    摘要................................................................................................................................ I

    目錄............................................................................................................................... II

    第一章: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一、研究動機 ............................................................................................ 1

    二、研究目的.............................................................................................. 4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材料.......................................................................................... 6

    一、研究範圍 ............................................................................................ 6

    二、研究材料.............................................................................................. 7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架構........................................................................................ 12

    一、研究方法 .......................................................................................... 12

    二、研究架構............................................................................................ 16

    第二章:莊子生死智慧的形成背景 ......................................................................... 18

    第一節 時代的挑戰................................................................................................ 18

    一、周文疲弊 .......................................................................................... 18

    二、百家爭鳴............................................................................................ 24

    第二節 莊子的體悟................................................................................................ 30

    一、觀事致理 .......................................................................................... 30

    二、察物知義............................................................................................ 37

    第三節 智慧的啟迪................................................................................................ 43

    一、畏懼生死 .......................................................................................... 43

    二、出生入死............................................................................................ 45

    三、超克生死............................................................................................ 48

  •   

    III  

    第三章:莊子生死智慧的義理境界 ......................................................................... 50

    第一節 生命的當然 .............................................................................................. 50

    一、安命即養生........................................................................................ 50

    二、緣督以為經........................................................................................ 56

    三、棄世則無累........................................................................................ 63

    第二節 生活的應然................................................................................................ 66

    一、心齋三部曲........................................................................................ 66

    二、平常心生活........................................................................................ 71

    三、外化內不化........................................................................................ 75

    第三節 生死的了然................................................................................................ 80

    一、樂勝南面王........................................................................................ 80

    二、氣化通死生........................................................................................ 85

    三、知化以達生........................................................................................ 89

    第四章:莊子生死智慧的具體示現 ......................................................................... 94

    第一節 生命的化境................................................................................................ 94

    一、道進用於技........................................................................................ 94

    二、凝神壹其志...................................................................................... 100

    三、形與神俱養...................................................................................... 104

    第二節 生活的理想.............................................................................................. 108

    一、坐忘的工夫...................................................................................... 108

    二、無用之大用...................................................................................... 115

    三、才全德不形...................................................................................... 120

    第三節 生死的圓融.............................................................................................. 124

    一、瀟灑的解脫...................................................................................... 124

    二、哀樂不能入...................................................................................... 127

    三、入於寥天一...................................................................................... 132

    第五章 結論 ........................................................................................................... 137

    參考書目 ................................................................................................................... 142

  •   

    1  

    第一章: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一、研究動機

    際此二十一世紀,隨著科技文明昌盛的發達,物質性及精神性的產品應有盡

    有。這些輝煌的成果,雖然帶給人類方便與利益,但同時也產生不少的新問題。

    由於現代社會物質生活水準的提高,以致於越來越激發人們追逐物質的欲望無窮

    盡;由於所想要的愈多,人人疲於奔命,更是危害身心,甚至帶來無窮的禍患。

    在欲望的支配下,整個世界已陷入對新奇時尚之物的瘋狂追逐戰。人們以羡

    慕虛榮,吃喝玩樂為日常生活的存在方式。在那看似一片榮景的人生,其實只是

    隨波逐流而已。現代的青少年,更是追求時尚的最大族群,喜新厭舊,花樣翻新

    層出不窮。你如果問何謂「時尚」,鮮有人能說得明白,只因為人人追求,我也

    追求;好像「罔兩逐影」。1王邦雄先生說:

    人生的處境,不僅是媒體炒作與商品行銷的「罔兩」,根本就是「罔萬」,

    是影子的萬次方,什麼都從網路媒體來,而沒有自家的用心與觀察,沒有

    自家的心得與感受,真的成了「惡識所以然,惡識所以不然」的虛擬在,

    成了蟬所脫的殼,與蛇所蛻的皮一樣的空殼,人生至此可以不痛切反省,

    而朗現生命主體的真君,從昏睡中覺醒,帶我們回歸天真本德的自然美好

    嗎?2

    處在尖端科技的時代,數位化的人生使人與人間的關係,看似更接近,實則

                                                           1 「罔兩」一詞出於《莊子‧齊物論》是指影子的外圈,即餘影。這裡是借影子的餘影跟著影子動止,形容窮於奔命。 2 王邦雄《莊子內七篇‧外秋水‧雜天下的現代解讀》,臺北:遠流出版公司,2013 年,頁 143。

  •   

    2  

    是更疏離。靠著網路資訊趕流行、追新潮,如此在虛擬的世界中打轉,很快就會

    形成泡沫。人人沈溺於此不能自拔,乃至於無法面對真實的世界,不願走進現實

    的生活,由是逐漸喪失了實際生活的能力,網路媒體實際上已成為人們精神和生

    活中的逃難窟。

    生活在現代社會的變化空前快速,也愈趨複雜化,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很難有

    時間去冷靜思考,是以陷入無窮的欲望追逐中的結果,到最後必然產生嚴重的人

    生焦慮。帶給人們的常常是猶豫、沮喪、挫折、痛苦等等負面的情緒,伴隨著日

    常生活。這是人們對現代科技愚昧的迷信,也是在現代物質文明十分富足,經濟

    先進的許多國家和地區,自殺率愈來愈攀升的根源之一。因為人們深自覺得生活

    中所謂的幸福快樂難覓難抓,心中理想難以實現,成功希望實在渺茫。

    陳德和先生說:

    我們認為當今人類所面臨的最大難題,莫過於生命意義的遺忘以及生命理

    想的喪失,而其最大的原因又來自人類自己的妄目自大、膨脹過甚以致造

    成失焦和失衡。如今能够讓人類自我拯救的,不當是科學科技的再發明,

    而是精神心靈重新復甦,此則即有賴於人文精神的疏通致遠,以及宗教意

    識的終極關懷,像儒釋道思想之所啟迪於人間者。3

    誠如陳先生所言,面對今日失焦和失衡的時代,唯有賴於人文精神的疏通致

    遠,以及古聖賢哲思想的再啟迪於人間。莊子深具慧眼,洞澈生命最大的糾結,

    乃在於人間世的利欲薰心、貪求無饜;以致於喪失本真及負累不必要的枷鎖。故

    莊子的人生哲學強調逍遙無待,才能開拓心靈的出路,尋求生命的安頓。以回歸

    正面的生命意義與生命理想,所以學好「生死智慧」的確是值得人人深思熟慮的

    一途,此乃筆者撰寫本文的動機之一。

                                                           3 王邦雄、陳德和合著《老莊與人生》,臺北:國立空中大學,2013 年,頁 11。

  •   

    3  

    生死智慧所欲達到的目標是超越面對死亡所令人感到的不安,從而讓人們更

    懂得珍惜生命,認識生命價值,進而涵養生命之道;以及如何經營生活,面對生

    活的順逆境,營造真正幸福的生活;終極才有智慧更坦然地面對老、病、死之苦。

    有關生死智慧的義理以及生死問題的探索,莊子亦自始自終對於生死問題,

    非常重視與詳述其解決之道。從〈天下〉中可見一斑:

    芴漠无形,變化无常。死與生與?天地並與?神明往與?芒乎何之?忽乎

    何適?萬物畢羅,莫足以歸。……上與造物者遊,而下與外死生无終始者

    為友。4

    這段莊子的自述,描繪他那芒忽恣縱的心態,奔放灑脫的性格,看似自由自

    在,但對於生死問題的探討卻是非常重視的心態。

    至於莊子生死觀的洞見,傅偉勳先生指出孔、孟皆切割生與死,偏重生避談

    死。只有莊子並談生死,更能直接凝視死亡,把整個生命投入生死問題的探索。

    莊子以超凡的智慧,克服命定論的無可奈何的悲悽,為道家建立深具哲理的生死

    智慧,對於後世的影響極為深遠。因為莊子從道的觀點不但齊死生,且萬事萬物,

    人物完全平等,無有高低上下之分。5

    筆者認為莊子生死觀的最大特色,乃在於打破生死的分別,將死生視為如環

    之兩端。死亡既是自然事件,符合客觀事物的人生態度,只能安之若命,淡然接

    受之,這是莊子最基本的人生哲學立場。

    目前有關生死學或生死哲學出版的專書:西藏索甲仁波切《西藏生死書》,6

    此書雖標明生死,但書中偏重臨終死亡的中陰境界評述,對於生命與生活的價值

                                                           4 王先謙《莊子集解》,臺北:東大圖書公司,2008 年,頁 310-311。以下《莊子》引文,皆採用此本,並直接於原文後標示章名,將不另註頁次。 5 參閱:傅偉勳《死亡的尊嚴與生命的尊嚴──從臨終精神醫學到現代生死學》,臺北:正中書局,2012 年,頁 184-188。 6 索甲仁波切《西藏生死書》,臺北:張老師文化公司,2013 年。

  •   

    4  

    著墨不多,且宗教色彩濃厚,涉談有關神通感應不可思議境界,此並非一般人有

    辦法接受瞭解。余德慧、石佳儀《生死學十四講》7,及許雅喬《莊子喪葬及生

    死思想》8等著作,仍然偏重談死亡的領域。

    當代有關莊子人生哲學之論文有曾明泉《莊子人生哲學之研究》、9李玫芳《莊

    子人生哲學研究》、10呂秀姮《《莊子》人生哲學之現代運用》11等三篇。而有關

    莊子生死觀之學術研究論文亦不乏其人,有:蘇慧萍《老莊生死觀研究》、12郭

    冠麟《論莊子哲學中的「生」與「死」》、13鍾耀寧《以莊子「生死智慧」觀化生

    死問題之研究》、14施美齡《從《莊子》的生死觀談人生智慧》15、許美妍《莊子

    生死觀的哲學諮商與悲傷輔導》、16等有關生死議題的論述,其皆偏重面對「死

    亡」的智慧成分居多。而本論文以「生死智慧」為中心探討莊子的人生哲學,仍

    舊有許多深入發揮的空間,此亦筆者需要努力的地方。以上所述乃筆者撰寫本文

    的動機之二。

    二、研究目的

    莊子自敍云:「以天下為沈濁,不可與莊語,以卮言為曼衍,以重言為真,

    以寓言為廣。」(〈天下〉)他認為天下人皆沈迷於世情的混濁中,没有辦法跟他

    們用正經莊重的言語進行對話,因為太過嚴肅的話,一般都很難有轉寰的空間。

    所以只能隨機而發比較靈活,或是借重古聖哲的言論說出內心的話,以免引來斥

    責;或借託編排的故事廣泛應用在各種情境中,以達到說教的效果。

                                                           7 余德慧、石佳儀著《生死學十四講》,臺北:心靈工坊文化公司,2013 年。 8 許雅喬《莊子喪葬及生死思想》,臺北:文津出版社公司,2013 年。 9 曾明泉《莊子人生哲學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5 年。 10 李玫芳《莊子人生哲學研究》,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 年。 11 呂秀姮《《莊子》人生哲學之現代運用》,中山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04 年。 12 蘇慧萍《〈老〉、〈莊〉生死觀研究》,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1 年。 13 郭冠麟《論莊子哲學中的「生」與「死」》,輔仁大學哲學系碩士論文,2004 年。 14 鍾耀寧《以莊子「生死智慧」觀化生死問題之研究》,佛光大學哲學系碩士論文,2009 年。 15 施美齡《從《莊子》的生死觀談人生智慧》,輔仁大學哲學系碩士論文,2011 年。 16 許美妍《莊子生死觀的哲學諮商與悲傷輔導》,華梵大學哲學系碩士論文,2013 年。

  •   

    5  

    所以《莊子》書中所顯現的智慧,非常平實而且具體並可應用於日常生活中,

    解脫生命各層面的困境。自古以來真正達到解脫者,一切價值都在現實生活中完

    成實現。方東美先生說:

    所謂的大思想家,他的精神的轉捩點,首先就是要超脫解放;其次則是在

    超脫解放達於最高度的時候,還要再迴向人間世。以同情瞭解的精神,來

    把他所接觸的現實世界,都變做理想世界的化身;如此一來,一切人類都

    變做精神自我的顯現。17

    莊子為了要徹底解放超脫人類一切的偏見,讓人人能够真正逍遙於人間世,

    故通過曲折的故事情節,平平實實呈現蘊含的生死智慧。因為他善於利用各種道

    具、場景、劇情,又會編造各式各樣的人物角色,所以很容易融入人們的生活中。

    筆者撰寫本文,從人的「生命」、「生活」及「死亡」三大議題入手,以架構

    完整的「人生」。這是一種由生到死依序展開的論述模式,希望提供哲學研究清

    晰的邏輯線索。其中運用《莊子》書中的生死智慧,詳細闡述如何認識生命、珍

    惜生命及涵養生命;身處複雜紛擾的人世間,如何營造幸福生活、排除生活困境

    及應對進退的處世之道;當有一天,生命到達終點時,能够勇於面對接受死亡的

    拜訪,坦然豁達的無憂無懼逍遙而逝。有此構思與省察,本文之撰寫,希望能够

    達到以下四項目的:

    (一) 希望喚醒人們在享受感性生活之時,能够珍惜生命的價值,不要因

    為忙於追逐物質世界而造成精神的沈淪。

    (二) 生命是生活的本根,要善於涵養生命及安於命,如此才能面對順逆

    情境的挑戰,不受哀樂情緒的影響。

                                                           17 方東美《中國哲學精神及其發展‧上》,《方東美全集》,臺北:黎明文化公司,2005 年,頁312。

  •   

    6  

    (三) 生活的意義是要增進幸福的生活,唯有保持內心的虛靜,才能順應

    外面複雜紛擾的世間,創造怡然自得的人生。

    (四) 勇敢接受人皆有死的事實,坦然迎接死亡的來臨,在心理上不畏懼

    與怖慄,將死亡觀轉化為死亡的智慧,最後才能超越死亡,獲得死亡的尊嚴。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材料

    一、研究範圍

    本文的核心是「莊子生死智慧」,顧名思義當然是以《莊子》為研究的主要

    範圍。《莊子》一書自古以來,眾說紛紜,尤其對版本、篇章的區分及真偽問題,

    各家研究論述不一。根據王叔岷先生說:

    《莊子》原為若干篇,不可知。後漢班固、高誘所見《莊子》為五十二篇。

    晉司馬彪、孟氏注本亦五十二篇,恐非漢時五十二篇之舊。司馬彪注本內

    篇七,外篇二十八,雜篇十四,解說三。又崔譔二十七篇,內篇七,外篇

    二十,無雜篇。向秀注二十六篇,一作二十七篇;一作二十八篇,亦無雜

    篇。李頤《集解》三十篇,一作三十五篇。郭象注三十三篇,內篇七,外

    篇十五,雜篇十一。」18

    現今所見的《莊子》三十三篇,乃晉人郭象所訂。至於各篇作者的論斷,雖

    說法不一,但乃大致認定內七篇應是莊子本人之手;而外雜篇被判定可能是為弟

    子及後學所作。徐復觀先生說:

    內篇文體之深厚奧折,瑰奇變化,則內七篇不能不承認其係出於莊子本人

                                                           18 王叔岷《莊學管闚》,臺北:藝文印書館,1978 年,頁 17。

  •   

    7  

    之手。至於外雜篇,則有的仍係出於莊子之手,有的則係其學徒對莊子思

    想之解說、發揮、及平生故事的紀錄;而其學徒之繼承,相當久遠,故其

    中編入有秦統一以後的材料。19

    由於歷來皆認為內七篇乃莊子本人之作,外雜篇為後人之作,故有重內篇而

    輕外雜篇。例如明末釋憨山嘗謂:

    一部全書三十三篇,只〈內七篇〉已盡其意,其外雜篇皆蔓衍之說耳。20

    但根據陳德和先生有關《莊子》外雜篇的研究,發現外雜篇並沒有背離老莊

    的軌道,連內外雜篇也是一脈相承。21故本文以《莊子》內篇並涉及外雜篇為研

    究的範圍,研究莊子的思想,一定離不開《老子》,故其有關談論「生死智慧」

    的觀點,亦是本文的研究範圍。

    因本文研究「生死智慧」涉及生命、生活、死亡三大層面,故坊間有關諸書

    及學者學術研究專書,期刊論文皆列為本文研究對象。至於死後的世界、喪葬儀

    式、悲傷輔導、臨終關懷等,暫不列入本文研究範圍。

    二、研究材料

    (一) 專書部份

    1 在莊子方面,近代大都採用清代郭慶藩編、王孝魚整理點校的《莊子集

    釋》一書為主要研究材料;此版本除輯錄晉郭象之《莊子註》、唐成玄英之《莊

    子注疏》外,還有唐陸德明之《經典釋文》,是當代學者稱引《莊子》最佳依據。

    根據張默生先生的研究成果,將《莊子》全書的文體略可分為四等:

                                                           19 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10 年,頁 361。 20 釋德清《莊子內篇憨山註》,臺南:和裕出版社,2009 年,頁 1。 21 參閱:陳德和《從老莊思想詮詁莊書外雜篇的生命哲學》,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3 年,頁157-158。

  •   

    8  

    (1) 第一等作品,在形式上約可分為甲、乙兩類;甲類是先總論,次分

    論,無結論的;乙類是先分論,次結論,無總論的。如〈逍遙遊〉、〈齊物

    論〉、〈養生主〉、〈人間世〉、〈德充符〉、〈大宗師〉、〈應帝王〉、〈秋水〉、〈至

    樂〉、〈達生〉等篇便是。

    (2) 第二等作品,是只有分論,沒有總論和結果,在每篇中,每段各自

    成篇,意義不甚相連屬,絕似雜記體裁,外雜篇中的文章,很多是這一類

    的,如〈在宥〉、〈天地〉、〈天道〉、〈天運〉、〈山木〉、〈田子方〉、〈知北遊〉、

    〈庚桑楚〉、〈徐無鬼〉、〈則陽〉、〈外物〉、〈列禦寇〉等篇章便是。

    (3) 第三等作品,沒有總論和分論,全篇一氣呵成,有近於後代的文體,

    產生的時期較晚,如〈駢母〉、〈胠篋〉、〈馬蹄〉、〈刻意〉、〈繕性〉等篇。

    (4) 第四等作品,是摹仿前三類的作品,文理頗膚淺,產生的時期就更

    晚了,如〈讓王〉、〈盜跖〉、〈說劍〉、〈漁父〉等篇便是。至於〈寓言〉和

    〈天下〉兩篇,一是《莊子》著書的凡例,一是《莊子》全書的後序,論

    其文體,當屬於第一等。22

    此外歷代名家對《莊子》的注疏亦不計其數,透過名家注疏,可讓我們反覆

    的省察思考其中的玄理義境,開闊我們的視界及提昇論述的能力。故亦為本文研

    究的材料:宋代呂惠卿撰、湯君集校《莊子義集校》、23林希逸《莊子鬳齋口義

    校注》、24褚伯秀《南華真經義海纂微》、25明代陸西星《莊子南華真經副墨》、26焦

    竑《莊子翼》、27方以智《藥地炮莊》、28釋德清《莊子內篇注》、29清代王夫之《莊

                                                           22 張默生《莊子新釋》,臺北:天工書局,1993 年,頁 6。 23 呂惠卿撰、湯君集校《莊子義集校》,北京:中華書局,2009 年。 24 林希逸著、周啟成校注《莊子鬳齋口義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9 年。 25 褚伯秀《南華真經義海纂微》,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年。 26 陸西星《莊子南華真經副墨》,北京:中華書局,2010 年。 27 焦竑《莊子翼》,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年。 28 方以智著、張永義、邢益海校點《藥地炮莊》,北京:華夏出版社,2011 年。 29 釋德清《莊子內篇憨山註》,臺南:和裕出版社,2009 年。

  •   

    9  

    子通‧莊子解》、30林雲銘《莊子因》、31宣穎《南華經解》、32陳壽昌《南華真經

    正義》、33王先謙《莊子集解》、34等等,已然成為研究莊子思想者必備參考材料。

    本文論述莊子生死智慧,但自古以來老莊思想一脈相承,一定會涉及老子《道

    德經》中有關「生死智慧」之思想,故筆者亦參酌漢代河上公《老子道德經》、35

    魏王弼《老子道德經注》、36宋代林希逸《老子鬳齋口義》、37明代陸長庚《老子

    道德經玄覽》、38焦竑《老子翼》、39釋德清《老子道德經註》、40清代王夫之《老

    子衍》41等注疏。

    當代學者的專書論述,是其畢生研究的成果著作,所以更是後學者進行研究

    的重要參考資料,尤其是王邦雄先生的《莊子內七篇‧外秋水‧雜天下的現代解

    讀》42一書,是其窮畢生講學、研究精華的巔峰創作,會通儒道思想,旁徵博引

    各家說法,以經解經,抉發義理內涵與生命智慧的體悟,是現代《莊子》的重要

    參考解讀本。還有王邦雄先生和陳德和先生合著的《老莊與人生》,43此書由精

    研老莊二十幾年的陳德和先生擔綱主筆,此書主要探討內容,則是關於老子、莊

    子思想對於我們之參與生活世界、體認生存意義、實現生命價值時,所開示於世

    人的寶貴信念和深闢洞見。此書從「生命的實踐」談到「生死智慧」,架構完整,

    內容充滿人生的智慧,筆者充分相信它對本文的研究,乃是非常有價值、深具意

    義而且是十分的重要。

                                                           30 王夫之《老子衍‧莊子通‧莊子解》,北京:中華書局,2011 年。 31 林雲銘《莊子因》,《無求備齋莊子集成初編》,臺北:藝文印書館,1972 年。 32 宣穎《南華經解》,臺北:廣文書局,1978 年。 33 陳壽昌《南華真經正義》,臺北:新天地書局,1977 年。 34 王先謙《莊子集解》,臺北:東大圖書公司,2008 年。 35 河上公《老子道德經》,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8 年。 36 樓宇烈校釋《老子道德經注校釋》,北京:中華書局,2008 年。 37 林希逸《老子鬳齋口義》,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0 年。 38 陸長庚《老子道德經玄覽》,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 年。 39 焦竑《老子翼》,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1 年。 40 釋德清《老子道德經憨山註》,臺南:和裕出版社,2009 年。 41 王夫之《老子衍‧莊子通‧莊子解》,北京:中華書局,2011 年。 42 王邦雄《莊子內七篇‧外秋水‧雜天下的現代解讀》,臺北:遠流出版公司,2013 年。 43 王邦雄、陳德和合著《老莊與人生》,臺北:國立空中大學,2013 年。

  •   

    10  

    其他諸如張默生先生的《莊子新釋》、44陳鼓應先生的《莊子今註今譯》45與

    《老子今註今譯及評介》、46吳怡先生的《新譯莊子內篇解義》、47與《新譯老子

    解義》、48陳品卿先生的《莊學新探》49等等,莫不讓研究學人獲益良多,深具參

    考價值。除了以上依循章句的注釋文本外,在當代哲學大家,以哲學系統架構論

    述的專書著作,如牟宗三先生、唐君毅先生、徐復觀先生、方東美先生等,都有

    非常精彩及創造性的精闢見解,引導後來研究者進入哲理的大海,幫助釐清研究

    的方向,真是功不可没。

    2 有關生死理論方面,筆者參酌奧地利弗蘭克《活出意義來》、50唐君毅

    先生《人生之體驗》51及《人生之體驗續編》、52錢穆先生《人生十論》、53傅偉勳

    先生《學問的生命與生命的學問》54與《死亡的尊嚴與生命的尊嚴》、55陳榮華先

    生《海德格存有與時間闡釋》、56陳俊輝先生《海德格論存有與死亡》、57余德慧

    先生《生死學十四講》、58鄭曉江先生《生死學》59與《中國生命學》60及《中國

    死亡智慧》。61

    (二) 期刊論文與研究論文

    相關期刊論文,亦是作研究不可或缺的參考資料,吳建明先生〈海德格與莊

                                                           44 張默生《莊子新釋》,臺北:天工書局,1993 年。 45 陳鼓應《莊子今註今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9 年。 46 陳鼓應《老子今註今譯及評介》,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7 年。 47 吳怡《新譯莊子內篇解義》,臺北:三民書局,2011 年。 48 吳怡《新譯老子解譯》,臺北:三民書局,2010 年。 49 陳品卿《莊學新探》,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7 年。 50 Viktor E. Frankl 弗蘭克著、趙可式、沈錦惠合譯《活出意義來:從集中營說到存在主義》,臺北:光啟文化,2012 年。 51 唐君毅《人生之體驗》,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10 年。 52 唐君毅《人生之體驗續編》,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13 年。 53 錢穆《人生十論》,臺北:東大圖書公司,2010 年。 54 傅偉勳《學問的生命與生命的學問》,臺北:正中書局,1998 年。 55 傅偉勳《死亡的尊嚴與生命的尊嚴──從臨終精神醫學到現代生死學》,臺北:正中書局,2012年。 56 陳榮華《海德格存有與時間闡釋》,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2 年。 57 陳俊輝《海德格論存有與死亡》,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4 年。 58 余德慧、石佳儀《生死學十四講》,臺北:心靈工坊文化公司,2013 年。 59 鄭曉江《生死學》,臺北:揚智文化公司,2006 年。 60 鄭曉江《中國生命學──中華賢哲之生死智慧》,臺北:揚智文化公司,2005 年。 61 鄭曉江《中國死亡智慧》,臺北:東大圖書公司,2001 年。

  •   

    11  

    子之生死觀比較研究〉62與〈莊子「命」論之生死觀解析〉、63陳德和先生〈生命

    教育的老學基礎〉、64〈從《莊子‧養生主》論心靈的突破與生命的安頓〉、65〈試

    論道的雙重性──道德經中的「無」與「有」初探〉、66〈《莊子‧齊物論》的終

    極義諦及其奇詭書寫〉、67沈清松〈莊子的人觀〉、68傅佩榮〈莊子人觀的基本結

    構〉、69謝君直先生〈老莊哲學的自然觀對生命教育研究的意義〉70等相關期刊,

    都在筆者研究本文時,提供了不少觀念上的脈絡及有所啟發。

    學位論文有:曾明泉《莊子人生哲學之研究》、71李玫芳《莊子人生哲學研

    究》、72柳秀英《先秦道家老莊生命思想研究》、73郭冠麟《論莊子哲學中的「生」

    與「死」》、74鍾耀寧《以莊子「生死智慧」觀化生死問題之研究》、75蘇慧萍《〈老〉、

    〈莊〉生死觀研究》、76李涵芃《莊子生死慧之研究》、77莊鎮宇《人生的困境及

    其解決之道──以莊子哲學為中心的考察》、78陳建銘《〈莊子‧養生主〉教育實

    踐──以當前國中校園為例》、79等相關論文,亦是筆者之借鑑。

                                                           62 吳建明〈海德格與莊子之生死觀比較研究〉,《人文研究期刊》第三期,2007 年 12 月。 63 吳建明〈莊子「命」論之生死觀解析〉,《揭諦》第十二期,2007 年 12 月。 64 陳德和〈生命教育的老學基礎〉,《2010 比較哲學學術研討會‧生命學問與生命教育》,2010年。 65 陳德和〈從《莊子‧養生主》論心靈的突破與生命的安頓〉,《鵝湖學誌》第 44 期,2010 年 6月。 66 陳德和〈試論道的雙重性──道德經中的「無」與「有」初探〉,《鵝湖月刊》第 189 期,1991年 3 月。 67 陳德和〈《莊子‧齊物論》的終極義諦及其奇詭書寫〉,《文學新鑰》第 3 期,2005 年 7 月。 68 沈清松〈莊子的人觀〉,《哲學與文化》第 14 卷 6 期,1987 年 6 月。 69 傅佩榮〈莊子人觀的基本結構〉,《哲學與文化》第 15 卷 1 期,1988 年 1 月。 70 謝君直〈老莊哲學的自然觀對生命教育研究的意義〉,《人文與社會研究學報》第 44 卷 2 期,2010 年 10 月。 71 曾明泉《莊子人生哲學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5 年 72 李玫芳《莊子人生哲學研究》,輔仁大學哲學系碩士論文,1991 年。 73 柳秀英《先秦道家老莊生命思想研究》,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4 年。 74 郭冠麟《論莊子哲學中的「生」與「死」》,輔仁大學哲學系碩士論文,2004 年。 75 鍾耀寧《以莊子「生死智慧」觀化生死問題之研究》,佛光大學哲學系碩士論文,2009 年。 76 蘇慧萍《〈老〉、〈莊〉生死觀研究》,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4 年。 77 李涵芃《莊子生死慧之研究》,南華大學哲學系碩士論文,2007 年。 78 莊鎮宇《人生的困境及其解決之道──以莊子哲學為中心的考察》,南華管理學院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 年。 79 陳建銘《〈莊子‧養生主〉教育實踐──以當前國中校園為例》,南華大學哲學與生命教育學系碩士論文,2014 年。

  •   

    12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架構

    一、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是撰寫論文或作學術研究的成敗關鍵,因為方法上的應用即是決定

    研究或撰寫的途徑,進而會直接影響研究的主題與成果。每一種方法都有其正面

    的特定作用,當然亦有其負面的限制或不足之處。換言之,任何的研究方法都有

    其侷限性。一般常用的研究有文獻學方法與哲學方法,今參閱吳汝鈞先生《佛學

    研究方法論》內容歸納如下:

    (一) 文獻學方法

    文獻學是文獻資料研究之事,它是一種客觀精神的表現,完全排除個人的主

    觀情緒與意願,純然是客觀的冷靜理智;它不涉及道德意義的理想或目的。它除

    了要在文字上精通原典文本外,又要能流暢地運用現代語文註釋及評論,所以又

    需要對原典文本的文字知識以外的一般知識。這套文獻學的方法,倘若能掌握得

    好,自然能够廣泛地接觸不同系統的哲學,開拓出廣大的哲學研究天地。要掌握

    它來進行研究,真的是很不容易,但它却是十分有用。一般要著手諸原典的第一

    線研究,決定不能沒它。但它依然有下列的種種限制:

    1 文獻學方法的主要條件是語文知識,是了解文字的字面意思的第一步,

    這一步通過了,才可以進行涉及思想內容的第二步。

    2 文獻學方法能疏通以文字為本的種種問題,但却不一定與思想有直接關

    連,因為字面上的意思並不一定代表背後的思想內涵。

    3 容易擴大文獻學方法的作用,而不大容易見其限制,其極則是忽視了文

    獻學方法所不能措意的義理。80

                                                           80 參閱:吳汝鈞《佛學研究方法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6 年,頁 102-115。

  •   

    13  

    (二) 哲學方法

    哲學研究中的文獻問題非常複雜,而其思想問題也實在不簡單。哲學方法即

    是透過哲學概念的分析來把握其思想的一種研究方法,這種方法所注意的是文字

    背後的哲學內涵;換句話說即是要看那些思想包含了什麼哲學觀念,反映什麼問

    題,和理論的根據及對這些問題的處理。但是它也有使用上的侷限:

    1 哲學研究法,如果没有文獻學的基礎,可能會導致錯誤的判斷。語言文

    字若不善處理,它自身亦易成為一種障礙,使人對它背後的義理看得不够通透。

    2 文字的障碍,也容易帶來理解上的支離破碎之弊病。藉著文字知識雖可

    作廣面的追踪;但若缺乏一種綜合省察的智慧,即不易把握問題的核心,甚至不

    著邊際,這是哲學研究的大忌。81

    從上述可知作理想的研究,自然是要義理與文獻兼而有之。但倘若只能具其

    中一種時,則哲學不足,會比文獻不足造成更大的缺點。尤其文獻學方法,必須

    依據原典,沒有原典文字的依據,研究便無從作起。所以必須熟悉且深刻體會哲

    學的專門術語。例如要研究《莊子》,就必須非要閱讀《莊子》原典不可,並要

    逐字逐句瞭解其中的意思,而不能只看其白話譯本貪圖方便。關於此處,熊十力

    先生在其《佛家名相通釋》中說得好:

    凡某一大學派之專著,其思想自成宏大深密之系統。其名詞恆如一獨立國

    之語言,初學讀之,不能不為其所困;然倘能不憚艱阻,反復數過,精心

    以求之,久而必尋得其思路,蛛絲馬跡,此牽彼引,千途萬轍,莫不貫穿,

    思路既得,一切了無餘蘊矣。82

    筆者認為要研究哲學原典要有很堅強的恆心毅力去書讀百遍,然後靈感自然

                                                           81 參閱:吳汝鈞《佛學研究方法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6 年,頁 125-132。 82 熊十力《佛家名相通釋》,臺北:明文書局,1994 年,頁 50-51。

  •   

    14  

    出現矣。自古以來的中國大思想家莫不如此。

    尤其在作《莊子》的思想研究,更要注意是否原作者的思想,或是後代的外

    在學說矇混進來,所以方東美先生說:

    我們接觸任何思想,要從它外在的環境把它特別提出來,不要讓任何外在

    的學說,用「栽贓」的方法把它栽進去,然後貶抑那種思想本身應有的地

    位、應有的內容與應有的價值。83

    綜合上述兩種研究方法,各有其正面的作用與其負面上的限制,為了避免造

    成對道家思想的誤解,連帶使《莊子》也變成了沒落的學說。故本文的研究方法

    採用傅偉勲先生在 1989 年〈創造的詮釋學及其應用──中國哲學方法論建構試

    論之一〉所提出的「創造性詮釋學」的方法;84以作為解析、詮釋文本的意義及

    文字背後所蘊含的義理。

    創造性的詮釋學的一大特色是應用「層面分析法」、分辨「實謂」、「意謂」、

    「蘊謂」、「當謂」以及「創謂」等五大辯證層次。今依據傅偉勳先生的「層面分

    析法」,略述如下:

    第一、「實謂」層次的原本資料。

    在「實謂」層次,探問「原作者(或原典)實際上說了什麼?」基本上關涉

    到原典校勘、版本考證與比較等等校對文字錯誤的課題。因「實謂」屬於純粹客

    觀的原初資料。當文獻不足或「實謂」研究無法幫助注解家解決問題時,就必須

    轉進「意謂」層次去解決「實謂」層次的疑難。

    第二、「意謂」層次的依文解義。

                                                           83 方東美《原始儒家道家哲學》,臺北:黎明文化公司,2005 年,頁 232。 84 參閱:傅偉勳《學問的生命與生命的學問》,臺北:正中書局,1998 年,頁 225。

  •   

    15  

    於此層次,我們改問:「原思想家想要表達什麼?他所表達的意思究竟是什

    麼?」詮釋者於此層次的學術責任即在發現理解所謂的「客觀意思」或「真正意

    思」,且以依文解義的方式,表達詮釋者「客觀」的理解與詮釋。儘其可能地設

    法如實了解原典的真正意涵,專就語句在個別不同的特定脈絡或語境範圍,析出

    該語句的意涵。「意謂」層次有其本身的局限性,故不能徹底解決原典思想可能

    蘊藏的深層矛盾或內在難題,我們非得再上一層而到「蘊謂」層次不可。

    第三、「蘊謂」層次的義理蘊涵。

    詮釋者必須繼續探問:「原思想家(或原典)可能表達什麼?」或「他所說

    過的可能蘊涵什麼?」於此層次的首要工作,即在通過思想史上已經有過的詮釋

    進路探討,歸納幾個較有詮釋學份量的進路或觀點出來,俾能發現原典所表達的

    深層義理,以及依此重新安排高低出來的多層詮釋學的蘊涵。在「蘊謂」層次所

    能學到的是,詮釋學所不可或缺的義理蘊涵,掘發可能性與(語言及思想的)歷

    史積澱性之深刻體會。在「蘊謂」無法真正做到詮釋高低、深淺、優劣的評價衡

    定時,必須再進一步升到「當謂」層次。

    第四、「當謂」層次的深層義涵。

    於此層次,我們探問:「原思想家或原典(本來)應當表達什麼?」或「創

    造的詮釋家為原思想家或原典應當如何重新表達,以便講活原來的思想?」也就

    是說,須在種種詮釋進路所個別發現的義理蘊涵之中,進行批判性的比較考察,

    設法掘發原思想體系表面結構底下的深層結構出來;發現其義理根基,藉以重新

    安排他那思想體系中的多層義理及其蘊涵,這是創造的詮釋學工作的一大重點。

    第五、「創謂」層次的創造思想。

    創造的詮釋學家之所以具有詮釋學的創造性,端在他能從「當謂」層次上進

    「創謂」層次的思維歷程之中必然形成的自我轉化,在「創謂」層次搖身一變,

  •   

    16  

    而提升創造的詮釋學之為創造的思維方法論的學者。在此創造的思想家不得不問:

    「為了解決原思想家未能完成的思想課題,我現在必須『創謂』什麼?」

    為了完成此一詮釋學的終極課題,創造的詮釋學家必須從事於中外各大思想

    及其傳統的相互對談交流,經此磨鍊,培養出能為原有思想及其歷史傳統「繼往

    開來」的創新力量。所以創造性的詮釋必是一種創造性對談。只有通過創造性對

    談,才有辦法真正突破傳統詮釋學的限制,建立超越「當謂」層次的名副其實的

    「創造的詮釋學」。只有在「創謂」層次,創造的詮釋學才真正地彰顯它的功能

    與效果出來。85

    因此筆者在本文的撰寫論述中,除了依循「實謂」、「意謂」、「蘊謂」層次,

    探討在《莊子》一書中有關「生死智慧」的主題中說了什麼?想要表達什麼?以

    及他所說過的可能蘊涵什麼?至於在「當謂」層次中,如有個別發現的義理蘊涵

    之中進行批判性的比較考察與反省,也都是建立在前輩已有成就的肯定之上。當

    然筆者願意努力把創造的詮釋學真正的功效彰顯出來;如果在研究撰寫中,偶而

    有出現創造性的思維,則這種發現亦無不是前賢一路走來點滴匯聚成功的結果。

    換言之,即使真的有何高瞻遠矚的視界,也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所致。

    二、研究架構

    本文之架構,以莊子生死智慧為核心,從人生的「生命」、「生活」、「死亡」

    三大議題入手,以呈現整全的人生。全篇寫作架構分為五章:

    第一章緒論,首先說明研究動機與目的,其次規劃出研究範圍與材料,接著

    敍述研究方法與研究架構。

    第二章莊子生死智慧的形成背景。第一節時代的挑戰,論述由於周文疲弊、

    百家爭鳴等政治、社會民生問題,是為孕育生死智慧的因素之一。第二莊子的體

                                                           85 參閱:傅偉勳《學問的生命與生命的學問》,臺北:正中書局,1998 年,頁 228-240。

  •   

    17  

    悟,莊子透過觀事致理、察物知義的歷程心得,是為體悟生死智慧的因素之二。

    第三節智慧的啟迪,由於老子有關「生死問題」的思想,是為啟迪生死智慧的因

    素之三。

    第三章莊子生死智慧的義理境界。第一節生命的當然,說明養生首重安命為

    主,能够安於所命者,就是已然實踐養生之要求者。養生之本在緣督以為經,即

    忘卻善惡,遠離名刑,捨棄世間無謂的負累,虛靜自然而為,如此才能保全健康

    的生命,終其天年。第二節生活的應然,告訴我們在人間複雜的情境中,要有心

    齋的修養工夫,才不會受感官的影響,而以成心的是非標準去做判斷。不要為虛

    浮目標而活,平常心為生活而活,以及外化內不化的善巧。第三節生死的了然,

    莊子指出生死是氣的聚散,通天下一氣,進而說明死生一如之理,並以自然規律

    的現象,鬆開人們對死亡的恐懼;與骷髏的對話,勘破生樂死苦的定執。

    第四章莊子生死智慧的具體示現。第一節生命的化境,以庖丁解牛的過程中

    領悟養生的方法,游刃有餘而又不讓生命受到傷害。要像呆若木雞、痀僂者承蜩、

    呂梁丈夫蹈水等,祕訣就在於凝其神一其志。第二節生活的理想,坐忘就是把爭

    名奪利的心通通忘掉。要解消自己的成心與執定的價值標準,才能達人心、達人

    氣。要懂得無用為用的人生修行,形之於外,德充於內,就會得到人們的喜愛。

    第三節生死的圓融,莊子面對自身死亡的瀟灑,及喪妻鼓盆而歌,孟孫才以善處

    母喪蓋魯國等具體示現的故事,皆是以平心靜氣看待死亡,才能不被死亡落在親

    人身上時,所造成的悲傷所擊倒。並以秦失弔老聃的故事解讀生死,坦然面對自

    己的生命,安於我能來的機緣,也安於我必走的命運,才能真正做到瀟灑的解脫、

    哀樂不能入,最後達致入於寥天一。

    第五章結論。全文研究成果的總結與回顧。

  •   

    18  

    第二章:莊子生死智慧的形成背景

    第一節 時代的挑戰

    一、周文疲弊

    (一) 人心的陷溺

    《史記》說莊子和梁惠王、齊宣王同時代;根據葉國慶先生的研究推斷,莊

    子約生于紀元前三六○年左右,卒于二九○年左右。1那時正是春秋戰國,戰爭

    頻仍、社會混亂的年代。周公所制訂的禮樂制度已經崩壞,變為虛文的形式而失

    去了其真正的價值。牟宗三先生說:

    這套周文在周朝時粲然完備,所以孔子說「郁郁乎文哉,吾從周。」可是

    周文發展到春秋時代,漸漸的失效。這套禮樂,到春秋的時候就出問題了,

    所以我叫它做「周文疲弊」。2

    當時的貴族有的已不甚熟悉那空有虛名、繁文縟節的禮樂制度,有的則僭越

    而不遵守。更有甚者,禮樂仁義等遂成為統治者的工具來攪亂人心。換言之,因

    為人心陷溺於進求各種空洞的道德仁義等虛名,故而衍生許多的社會亂象。今以

    《莊子》文本中「重言」、「寓言」、「巵言」的義理脈絡,探究其中對於周文疲弊

    或禮壞樂崩,導致人的自然本真,受到社會的過度支配而造成的價值扭曲現象,

    在《莊子》文本中,有關批判性的線索,一一披露,例如:

    舉賢則民相軋,任知則民相盜。之數物者,不足以厚民。民之於利甚勤,

    子有殺父,臣有殺君,正晝為盜,日中穴阫。吾語女:大亂之本,必生於

                                                           1 葉國慶《莊子研究》,臺北:木鐸出版社,1983 年,頁 4。 2 牟宗三《中國哲學十九講》,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3 年,頁 60。

  •   

    19  

    堯、舜之間,其末存乎千世之後。千世之後,其必有人與人相食者也。(〈庚

    桑楚〉)

    這段話,意謂舉賢任知,不但無法讓民心淳厚,反而令人民追求名利之心更

    迫切,以致造成弑殺亂倫、欺詐、盜竊等危害社會的亂象。此等嚴重的失序,莊

    子提出警語:千世之後必定會出現人與人互相吞噬的可怕景象。如此描述其實正

    反映出莊子對於亂象的憂心,以及欲思解決社會危機的急迫感。筆者認為此處所

    講的「人與人相食」,不是真的指謂人吃人,而是意指人與人相互詐騙的意思。

    縱觀現代的社會,價值觀的落陷,人們追求錢財物質之心急切,以是到處充滿詐

    騙手法,甚至詐騙集團時有所聞;此豈不是應驗了莊子說的千世之後,其必有人

    與人相食者也。

    其次在〈駢拇〉篇亦有類似的說法:

    自虞氏招仁義以撓天下也,天下莫不奔命於仁義,是非以仁義易其性與?

    故嘗試論之,自三代以下者,天下莫不以物易其性矣。小人則以身殉利,

    士則以身殉名,大夫則以身殉家,聖人則以身殉天下。故此數子者,事業

    不同,名聲異號,其於傷性以身為殉,一也。

    這段文本中「天下莫不以物易其性矣」的「物」是指仁義等道德、名號。自

    從虞舜標舉仁義來擾亂天下,世人無不奔命於仁義,這豈不是用仁義來改變人的

    本性天真嗎?所以聖人以至於小人都為了仁義或名利等外在的名號而傷害本性、

    犠牲自己的身命。人心如此沈溺於外物的追逐,天下豈有不亂的道理。

    〈外物〉篇開宗明義即道出「外物不可必」,意指外在的事物不可能有必然

    性的準則。例如忠於君上,未必能取得信任;孝悌父兄,未必能取得歡心。所以

    文下接著舉出忠臣、孝子反而遭到殺身之禍的例子:

  •   

    20  

    故龍逢誅,比干戮,箕子狂,惡來死,桀、紂亡。人主莫不欲其臣之忠,

    而忠未必信,故伍員流於江,萇弘死於蜀,藏其血三年,化而為碧。人親

    莫不欲其子之孝,而孝未必愛,故孝己憂而曾參悲。(〈外物〉)

    莊子闡明「忠」、「孝」等美名乃是外在的事物,而且也沒有一定遵循的準則。

    希望藉此來醒悟人心,不要為了追求不可必的外物,而耗損了自己的本性天真。

    但是沈溺的人心豈是那麼容易喚醒的,為什麼千呼萬喚仍無所逃於自掘的坑陷之

    中;無他,乃在於人難於自覺,所以常會認為自己的看法是對的,甚至會自圓其

    說,強求別人接受自己的見解。其道理在於:

    世俗之人,皆喜人之同乎己,,而惡人之異於己也。同於己而欲之、異於

    己而不欲者,以出乎眾為心也。夫以出於眾為心者,曷嘗出乎眾哉!因眾

    以寧所聞,不如眾技眾矣。(〈在宥〉)

    世俗中人,都喜歡人們和自己相同,而不喜歡人們和自己不同。換言之,認

    同你的想法就接受,不認同你的想法就不接受;其實這種人毋寧說是「希望自己

    超出眾人之上」,妄想要出人頭地。莊子一針見血砭出「一心想超出眾人的人」

    又何曾真的超出眾人呢?倒不如真誠地採納眾人見識,反而有超出眾人的可能。

    從以上種種實例,不難看出要超拔陷溺的人心實在不易。所以接著一定會為

    當時的社會帶來許多的痛苦與不安,今以治人與治於人的兩大階級分別敍述。

    (二) 政局的不安

    戰國時代是歷史上最動盪不安的政局,當時人心陷溺天下失序,社會混亂戰

    爭頻仍,在位者為達稱霸群雄,故喜好運用機智的手段,以致天下無道。正如〈胠

    篋〉篇中所云:

  •   

    21  

    上誠好知而無道,則天下大亂矣。何以知其然邪?夫弓、弩、畢、弋、機

    變之知多,則鳥亂於上矣;鉤餌、罔、罟罾笱之知多,則魚亂於水矣;削

    格、羅落、罝罘之知多,則獸亂於澤矣;知詐漸毒、頡滑堅白、解垢同異

    之變多,則俗惑於辯矣。故天下每每大亂,罪在於好知。故天下皆知求其

    所不知而莫知求其所已知者,皆知非其所不善而莫知非其所已善者,是以

    大亂。故上悖日月之明,下爍山川之精,中墮四時之施,惴耎之蟲,肖翹

    之物,莫不失其性。甚矣夫好知之亂天下也!自三代以下者是已。舍夫種

    種之民而悅夫役役之佞,釋夫恬淡無為而悅夫啍啍之意,啍啍已亂天下

    矣。

    所謂「好知」是指在上位者為達稱霸天下的目的,而對於機智取巧手段的追

    求;「無道」則是在描述由於上誠好知,以致於天下失序墮落的情形。故弓箭、

    鉤餌、木柵等,都是做為捕捉鳥、魚、獸的工具。而欺詐機巧、鉤心鬥角、顛倒

    錯亂、詭詞強辯、堅白同異等花樣變化太多,世俗人就要被迷惑了。因此當「知」

    的追求競逐只是為了在權位者的利益時,相對地,人民就會捨棄淳厚而變成愛好

    狡黠。就好像「蘇秦為楚合縱說韓王」、3「張儀為秦連橫說趙王」4等游說、獻

    策。可見蘇秦、張儀兩人當時左右各國政治的影響力。故司馬遷說:「要之此兩

    人真傾危之士哉!」5基於各國諸侯「求士若渴」及「好知」的需求,於是販賣

    功利之知,遂成為士庶人晉身權貴的雲梯。「好知」遂成為當時普遍的社會價值。

    莊子反思「好知」是為天下大亂的根源,故云:「天下皆知求其所不知而莫

    知求其所已知者,皆知非其所不善而莫知非其所已善者,是以大亂。」由於當時

    的歷史情境各國諸侯莫不欲「稱霸天下」,造成「知」的發展與價值無不環繞在

    功利上,這種「知」的運用,卻衍生諸多的社會問題。如〈人間世〉所云:

                                                           3 溫井隆注譯《新譯戰國策》,臺北:三民書局,2013 年,頁 793。 4 溫井隆注凙《新譯戰國策》,臺北:三民書局,2013 年,頁 539。 5 司馬遷《史記》,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影印,2009 年,頁 789。

  •   

    22  

    德蕩乎名,知出乎爭。名也者,相軋也;知也者,爭之器也。二者凶器,

    非所以盡行也。

    可見當「知」成為爭權奪利的鬥爭工具時,恐將成為最可怕的人世間凶器。

    如上述蘇秦、張儀等游說,真的是「一言可以興邦」亦「一言可以亡國」。事實

    上,當「知」成為「稱霸天下」及「功利」的工具時,在上位的喜好運用機智而

    無國君之道,造成政局的不安,於是輕用民死的記載可說是屢有所聞,如云:

    回聞衛君,其年壯,其行獨,輕用其國,而不見其過,輕用民死,死者以

    國量乎澤,若蕉,民其无如矣。(〈人間世〉)

    有國於蝸之左角者曰觸氏,有國於蝸之右角者曰蠻氏,時相與爭地而戰,

    伏尸數萬。(〈則陽〉)

    由以上二則記載,可知當時的國君,作事獨斷,很容易輕啟戰事,完全無視

    於因戰爭而死亡的百姓,難怪莊子會以蝸牛的左角與右角的爭鬥寓言,諷刺各國

    都為小事而爭戰不斷,以致造成「時相與爭地而戰,伏尸數萬」的政局動盪不安

    與人間悲劇。

    再來,當「知」也成為竊國盜法的工具時,亦可為天下帶來很大的災難。戰

    國時代頻繁的戰爭,事實上是新統治者推翻舊統治者所崛起的反映。當時新統治

    階級用「知」的手段籠絡人心,暗中蘊積反對勢力,掠取了統治的權力,像魯國

    的三桓、齊國的田氏,都是這股新統治力量的代表。莊子對於新的統治階段是持

    否定的態度,尤其在〈外篇〉中,對於這種類似「盜賊」的竊國行為,卻可以不

    受懲罰,更顯露其憤慨不平:

    田成子一旦殺齊君而盜其國。所盜者豈獨其國邪?並與其聖知之法而盜之。

    故田成子有乎盜賊之名,而身處堯、舜之安,小國不敢非,大國不敢誅,

  •   

    23  

    十二世有齊國。則是不乃竊齊國,並與其聖知之法,以守其盜賊之身乎?

    (〈胠篋〉)

    又云:

    彼竊鉤者誅,竊國者為諸侯,諸侯之門,而仁義存焉,則是非竊仁義聖知

    邪?(〈胠篋〉)

    偷竊帶鉤的人就遭誅殺,而盜竊國家的人卻反倒成為諸侯;這是何等沈痛感

    慨。顯見田成子能成其盜竊取得齊國,亦是竊仁義。由此不難理解在當時的歷史

    情境中,披著仁義的外衣偷竊天下所造成的種種衝擊,與政局難以安定的亂象。

    (三) 百姓的疾苦

    人心的陷溺與政局的不安,戰爭頻仍與社會的混亂導致生靈塗炭,百姓遭受

    到糾葛不清的災殃,如下所述:

    大德不同,而性命爛漫矣;天下好知,而百姓求竭矣。於是乎釿鋸制焉,

    繩墨殺焉,椎鑿決焉。天下脊脊大亂,罪在攖人心。故賢者伏處大山嵁巖

    之下,而萬乘之君憂慄乎廟堂之上。今世殊死者相枕也,桁楊者相推也,

    刑戮者相望也,而儒、墨乃始離跂攘臂乎桎梏之間。(〈在宥〉)

    由於天下人心陷溺,愛好智巧,百姓之間也糾葛不清了,於是統治者以賞罰

    為事,在莊子的認知,賞罰刑立並非治國的必然策略。但是當我們去回顧當時的

    歷史情境,即可發現賞罰只是各國諸侯在「富國強兵」的需求下,所建立的機制。

    由於統治者過度迷失陷溺於賞罰的功效,造成百姓受到鼎鑊刑具的災殃之中。

    百姓的心裡時常處於怖慄不安,顯得誠惶誠恐,無所適從。故〈在宥〉曰:「自

    三代以下者,匈匈焉終以賞罰為事,彼何暇安其性命之情哉!」即明白指出當時

  •   

    24  

    的賞罰制度對於百姓的宰制與痛苦。在天下紛紛大亂的時代,遭受處死的人屍體

    到處堆積,手銬脚鐐的犯人相互推擠,受到傷殘的人舉目皆是,可想而知這種場

    域是多麼令人震撼了。

    其次,在春秋到戰國,整個社會形態都產生了大變革,受到政治及戰爭的影

    響,建立土地私有制,改變了整個封建制度的社會經濟形態,雖然促成經濟的成

    長,但是財富仍然歸到少數人的手裡,貧富懸殊,差距甚大;真的是民不聊生,

    哀鴻遍野。

    與莊子同時代的孟子,對於當時的情境即有非常深刻令人動容的描述。如〈梁

    惠王上〉云:「庖有肥肉,廐有肥馬,民有飢色,野有餓莩。」6又云:「彼奪其

    民時,使不得耕耨以養其父母,父母凍餓,兄弟妻子離散。」7可見當時在位者

    無道,只顧貪求自個的物欲享受,導致百姓卻三餐不繼,甚至在荒郊野外到處都

    可看到餓死的人民。又由於戰爭頻仍,在位者大量徵兵及搜括民脂民膏,尤其年

    輕壯丁長年的征戰,故無暇從事農耕種植,影響農作物的生產,以是發生父母凍

    餓,兄弟、妻子離散的天倫悲劇。

    面對此戰爭不休、災難不斷、殺戮刑罰的亂世,無情的歷史情境,給予莊子

    更深刻的感觸,故啟發其安身立命與明哲保身的生死智慧。

    二、百家爭鳴

    (一) 周末學術思想勃興的原因

    春秋戰國由於周文疲弊、禮壞樂崩以及封建制度的瓦解,王官之學即在此情

    勢下散失流落到士階層中。這種現象有人稱之為「哲學的突破」,8余英時先生說:

                                                           6 朱熹集註《四書集註》,臺南:大孚書局,1991 年,頁 6。 7 朱熹集註《四書集註》,臺南:大孚書局,1991 年,頁 7。 8 參閱:余英時《中國知識階層史論‧古代篇》,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14 年,頁 30-38。

  •   

    25  

    所謂「突破」是指某一民族在文化發展到一定的階段時,對自身在宇宙中

    的位置與歷史上的處境發生了一種系統性、超越性、和批判性的反省;通

    過反省,思想的型態確立了,舊傳統也改變了,整個文化終於進入了一個

    嶄新的、更高的境地。9

    歷史上不論中外古今,凡重大「突破」前,往往出現一個嚴重「崩壞」階段。

    所謂「有非常的破壞,才有非常的建設」。我們從先秦儒、墨、道、法四家所持

    說的形成背景分析,不難看出「周文疲弊」與「禮壞樂崩」,其實是一體兩面。

    諸家的「突破」方式雖不同,但淵源於禮樂傳統則並無各異。所以牟宗三先生說:

    儒墨道法這四家是相干的,就是因為這四家有一共同的特點,也就是說,

    他們是針對周文之疲弊而發。10

    關於這點,莊子於〈天下〉篇的「道術將為天下裂」一節就是在發揮「突破」

    的觀念:

    天下大亂,賢聖不明,道德不一,天下多得一察焉以自好。譬如耳目鼻口,

    皆有所明,不能相通。猶百家眾技也,皆有所長,時有所用。雖然,不該

    不遍,一曲之士也。判天地之美,析萬物之理,察古人之全,寡能備於天

    地之美,稱神明之容。是故內聖外王之道,闇而不明,鬱而不發,天下之

    人各為其所欲焉以自為方。悲夫!百家往而不反,必不合矣。後世之學者,

    不幸不見天地之純,古人之大體,道術將為天下裂。

    莊子把「王官之學」散為百家,概括為「道術將為天下裂」一語是極為生動

    的,從這地方講諸子起源才是最肯切;也正式指出「突破」與「崩壞」之間的內

    在關聯。

                                                           9 余英時《史學與傳統》,臺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83 年,頁 41-42。 10 牟宗三《中國哲學十九講》,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3 年,頁 60。

  •   

    26  

    梁啟超先生站在思想史的角度,以社會、文化秩序方面論周末學術思想勃興

    的原因,蓋有七事焉;今歸納如下:

    1 由於蘊蓄之宏富:人群初起,皆自草昧而進於文明。傳記所載文王化被

    南國,武周繼起,周文粲然完備。孔子嘆曰:「郁郁乎文哉!吾從周。」積數千

    年民族之精華,遞相遺傳及擴充,固有磅礴鬱積,一觸即發之勢。

    2 由於社會之變遷:由周平王東遷迄於秦始,實為中國社會變動最劇烈之

    時代,而其變動之影響,一一皆波及學術思想界。前此貴族所壟斷之學問散之民

    間,周室之勢即微,周文疲弊、禮崩樂壞,遂有河出伏流一瀉千里之概。

    3 由於思想言論之自由:周室為中央一統之治,當其盛則教學定於一尊,

    勢所使然也。及其綱紀不振,權力四散,遊士學者,各稱其道及所自得以橫行天

    下。言論之自由,至是而極,學者盡其力,拓植新土,無罣無礙,學術思想者如

    是其甚也。

    4 由於交通之頻繁:春秋戰國,兼併盛行,征伐愈多,則調和愈多,而新

    思想不得不生,在平時則聘享交際之道。各國人才,以相往來,後商業之盛為學

    術思想之媒介,若夫縱橫游說之士,又不待言矣。故數千年來交通之道,莫盛於

    戰國。

    5 由於人才之見重:戰國時期,兼併最烈,時君求才若渴,以思富國強兵

    之策。游士之聲價重於時矣,故士之欲得志於時者,莫不精研學問,標新立異,

    以自取重。而學問以辨而明,思潮以摩而起,道術之言,遂徧於天下。

    6 由於文字之趨簡:是時秦造隸書,起於官獄多事,苟趨省易,是人群進

    化之公例。文字既簡,則書籍漸盛,學者之研究日趨簡易,而發達亦因之以速,

    勢使然也。

  •   

    27  

    7 由於講學之風盛:自從學風興於士,其傳播也益速;凡創一學說者,必

    欲廣收門徒,而千里負笈者亦不絕於道。孔子之弟子三千,墨子、孟子之從學者

    數百人,百家莫不皆然。故一人倡之,百人從而和之,學術思想得以昌明矣。11

    (二) 莊子評述四派的學說

    《莊子‧天下》篇總結百家思想,分六派而論之,是研究哲學思想史的重要

    資料。首先評述古人的內聖外王之道的智慧,接著評述各家的學說,最後以惠施

    為例,提醒人們不可惑於小智,逐萬物而不返。全篇氣勢懍烈,說理客觀而有見

    地。故梁啟超先生云:

    〈天下〉篇不獨以年代之古見貴而已,尤有兩特色:一曰保存佚說最多,

    如宋鉼、慎到、惠施、公孫龍等,或著作已佚,而所傳非真書,皆藉此篇

    以得窺其學說之梗概;二曰批評最精到且最公平,對於各家皆能擷其要點,

    而於其長短不相掩處,論斷俱極平允,可作為研究先秦諸子學之嚮導。12

    以是之故,本文以「道術將為天下裂」為詮釋觀點,分百家之學為六派,各

    述其要旨,評其得失歸納如下:

    1 對墨翟、禽滑釐學說的述評

    墨子主張「汎愛,兼利而非鬥」。這種對人間強調兼相愛和交相利,而反對

    以戰爭來解決問題紛爭,是一種勤儉剛健的力行主義者。但是認為墨子的「非樂」、

    「薄葬」等,不盡合乎人情,也遠離王道的教化,實在很難合乎天下人心之自然。

    蓋莊子之道,在貴身任生,以無為而治,今墨子之教人,以自苦為極。「反天下

    之心,天下不堪」,所以莊子評論墨子主張兼愛反戰和力行勤儉是對的,但其實

                                                           11 參閱:梁啟超《論中國學術思想變遷之大勢》,臺北:臺灣古籍出版公司,2005 年,頁 19-25。 12 梁啟超《諸子考釋》,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71 年,頁 2。

  •   

    28  

    踐方法上有所不通。因之莊子只讚他為才智之士,真是愛好天下的人,而不說他

    是一位圓滿的有道之士。

    2 對宋鈃、尹文學說的述評

    其次,宋鈃和尹文此派的立場在將「語心之容,命之曰心之行」。換言之,

    即我的心能容納多少,就要實踐之,以為天下人謀求最大的福祉。而其學說亦是

    繼承墨子的理論和反對戰爭的思想,意圖救世的精神值得欽佩。不過此派的清心

    寡欲的生活,的確不容易做得到,難怪無法流傳後世。

    3 對彭蒙、田駢、慎到學說的述評

    此派的思想與莊子的齊物思想類似,他們把齊同萬物列為首要,因此慎到摒

    棄智巧、泯除自我,依著不得已的原則聽任外物的流轉變化。但是他們所謂的沒

    有執著自我的憂慮及摒棄智巧的牽累,所以終身無毁譽等境界,居然是去欣羡「無

    知之物」,說的不是活人的行為,反而是死人的道理。由此看來,不就是等於無

    知無覺,什麼都不會計較。所以他們所說的道,根本不是道。真正的道家,雖有

    虛靜無為的一面,但也有活潑自然的一面,可以讓人各自開展生命的特色。

    4 對關尹、老聃學說的述評

    老聃的思想以「常、無、有」為其學說的脈絡;並以「太一」為主導原則。

    「常」是永恆,是用來描述「道」存在的樣貌,用以超越外在變化無端的現象世

    界。「無」則是針對萬物的「有」而言,「太一」指道的唯一之極。關尹在此的表

    現是自己沒有成見,其動若流水,其靜若鏡子,應答如同回音。老聃說「寧願承

    受天下的詬辱」,別人都要爭先,他卻願獨自居後。所以莊子以「博大真人」讚

    美兩人。由此可見莊子對老子的推崇。

  •   

    29  

    (三) 自述及對惠施的述評

    1 莊子自述學說

    他在此提出三種語言來表達認識真知的方法,是用巵言、重言和寓言。所謂

    巵言:是隨機應變的說話方式,來發揮無定執、無對立的道之妙用。所謂重言:

    是借重古聖哲之言,來強調自己所言說的真實可信。所謂寓言:是用寄託譬喻的

    方式,來推廣自己的立論想法,是以例示具體的情境來解說抽象的奧義。獨自與

    天地精神往來,而不藐視萬物,不責問他人的是非,而與世俗相處。呈現他那芒

    忽恣縱的心態與奔放不羈的性情,以及解脫自在的逍遙。

    2 對惠施學說的述評

    〈天下〉篇末三節,論惠施辯者部分,述惠施的「歷物十事」13與「辯者二

    十一條」;14惠施雖徧為萬物說,卻無法以此安頓自己的身命,此乃心思過度逐

    外物而不知回反生命本真,是為窮響以聲,形與影競走,至為可悲。以是之故,

    惠施辯者之說猶如「戲論」,離道已遠,不足以取。張默生先生說:

    莊子在〈天下〉篇中,他把墨翟、禽滑釐列為一派,認為這一派是專靠人

    力,離道最遠的人;他把宋鈃、尹文列為一派,認為這一派外榮辱,重寡

    欲,比前一派是略有進步;他把彭蒙、田駢、慎到列為一派,認為這一派

    無建己之患,無用知之累,比宋鈃一派更近於道;他把老聃、關尹列為一

    派,認為這一派對於道之精粗體用,均能洞澈,始許為博大真人;最後把

    自己獨標一派,儼然描畫出一個活潑潑的道體來,而他自己就是這個活潑

                                                           13 「歷物十事」:1.至大無外,謂之大一;至小無內,謂之小一。2.無厚不可積也,其大千里。3.天與地卑,山與澤平。4. 日方中方晲,物方生方死。5.大同而與小同異,此之謂小同異,萬物畢同畢異,此之謂大同異。6.南方無窮而有窮。7.今日適越而昔來。8.連環可解也。9.我知天下之中央,燕之北,越之南是也。10.汎愛萬物,天地一體也。 14 「辯者二十一條」:1.卵有毛。2.雞三足。3.郢有天下。4.犬可以為羊。5.馬有卵。6.丁子有尾。7.火不熱。8.山出口。9.輪不蹍地。10.目不見。11.指不至,至不絕。12.龜長於蛇。13.矩不方,規不可以為圓。14.鑿不圍枘。15.飛鳥之景未嘗動也。16.鏃矢之疾,而有不行不止之時。17.狗非犬。18.黃馬驪牛三。19.白狗黑。20.孤駒未嘗有母。21.一尺之捶,日取其半,萬世不竭。

  •   

    30  

    潑的道體代表,換句話說,莊周就是具體的道,道就是抽象的莊周了。15

    誠如張先生所言,〈天下〉篇述評各家思想是有其邏輯可循。首先,墨子汎

    愛兼利而非鬥,以自苦為極而形勞天下;其次,宋鈃、尹文的不累於俗,不飾於

    物,不苟於人,不博於眾,自守於內以免於受辱;再來,田駢、慎到的取消自我,

    棄知去己,而緣不得已,聽任外物的變化。另外,老子往上提昇,獨與神明居,

    以虛靜明照的智慧而循「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的自然無為之道。最後,由

    莊子體現天人、神人、至人的生命人格,「獨與天地精神往來,又與外死生無終

    始者為友。」道家的思想,來到莊子可說是已達圓頓的境界。所以趙文秀先生說:

    〈天下〉篇是莊子歷述自己學術思想入道的過程,以及入道後運用這種學

    術思想之方向和態度。是拋棄了現象的差別知和絕對的根源者「道」合而

    為一;企求在現實人生上,過著平安的生活。16

    所以莊子在〈天下〉篇中述評各派學說就是循由淺而深,由內而外,由偏而

    全的一步步、一層層的提昇其思想理念,最後進入與道合而為一。

    第二節 莊子的體悟

    一、觀事致理

    (一) 適性無為

    莊子思想富有想像力,頗有哲理趣味;也是受到戰國亂世的現實環境,及當

    時儒、墨等各家學說激蕩洄洑而成。莊子雖自居於漆園,仍未脫離現實人間,故

    其思想遠見,亦由於觀察事物,推理致義等各種途徑衍化而成。茲就《莊子》文

                                                           15 張默生《莊子新釋》,臺北:天工書局,1993 年,頁 20、21。 16 趙文秀《莊子的知識論與人生觀》,臺北:盛京印書館,1971 年,頁 104。

  •   

    31  

    本所載論述之,先言適性無為:

    南海之帝為儵,北海之帝為忽,中央之帝為渾沌。儵與忽時相與遇於渾沌

    之地,渾沌待之甚善。儵與忽謀報渾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竅,以視聽

    食息,此獨無有,嘗試鑿之。」日鑿一竅,七日而渾沌死。(〈應帝王〉)

    成玄英疏云:

    南海是顯明之方,故以儵為有;北海是幽闇之城,故以忽為無。中央既非

    北非南,故以渾沌為非無非有者也。17

    王邦雄先生說:

    此說實不如簡文帝之所云:「儵忽取神速為名,渾沌以合和為貌。神速譬

    有為,合和譬無為。」以無為、有為說渾沌與南北二帝的超越區分,遠比

    以「非無、非有」之於「或無、或有」,來得清晰貼切。18

    「渾沌」代表「無為」就是「道」,「道」是看不清、摸不著,無法用感官知

    覺去分辨的;「儵」與「忽」是代表世俗有為之人。他們互相來到渾沌的境地作

    客,一時可以放下追逐外物與名利之心,因為渾沌這裡只有素樸天真,自然也就

    會讓他們看到自己的本真自然,這就是所謂的「待之甚善」。因為渾沌的無心無

    為,儵與忽都感覺很喜歡。可是他們仍從世俗的角度去看渾沌,覺得人人都有七

    竅,而渾沌却沒有,所以就想要幫他開竅,誰知道七竅一開完,渾沌就死了。

    眼耳鼻舌等七孔,雖然可以讓我們見取外面的美好,與品嚐美味食物;但我

    們素樸的心就此受到外物誘惑,進而追逐名利,而失去了本來的天真自然。這就

    是渾沌被開了七竅之後會死亡的原故,這象徵著「道」從此在人世間消失、坎陷。

                                                           17 郭慶藩《莊子集釋》,臺北:華正書局,1982 年,頁 309。 18 王邦雄《莊子內七篇‧外秋水‧雜天下的現代解讀》,臺北:遠流出版公司,2013 年,頁 391。

  •   

    32  

    生命貴在自然無為,刻意的有為造作,不但於事無補,反而會弄巧成拙,所

    以有時候我們為了對方好而做的事情,結果不但幫不了對方,反而把他害慘了。

    故郭象在本節寓言僅用「為者敗之」為注。19真的是一言中的,一針見血地道出

    有為造作之害。呂惠卿注說:

    夫唯無知而相忘於道術,此大樸之所以全也。知其為善而謀報之,則是索

    之以知,而所以視聽食息者,日鑿而與物通矣,而欲樸之不喪不可得也。

    故夫世之為道者,知道之為善而以心復之,是謀報渾沌之德之類也。20

    故涵養生命,要在無心、無知、無為,保有素樸天真才是,有心造作,謀用

    智巧反而害生矣。呂惠卿注語,意在提醒世間之為道者,莫學鯈忽謀報渾沌之愚

    痴作為,以免害人而無益己。

    至於「為者敗之」之理,〈馬蹄〉篇言之最明顯:

    馬,蹄可以踐霜雪,毛可以禦風寒,齕草飲水,翹足而陸。此馬之真性也。

    雖有義臺、路寢,無所用之。及至伯樂,曰:「我善治馬。」燒之剔之,

    刻之雒之,連之以羈馽,編之以皁棧,馬之死者十二三矣;飢之渴之,馳

    之驟之,整之齊之,前有橛飾之患,而後有鞭筴之威,而馬之死者已過半

    矣。

    郭象注曰:

    駑驥各適於身而足,馬之真性非辭鞍而惡乘,但無羨於榮華。有意治之,

    則不治矣。治之為善,斯不善也。夫善御者,將以盡其能也。盡能在於自

    任,而乃走作馳步,求其過能之用,故有不堪而多死焉。若乃任駑驥之力,

                                                           19 郭慶藩《莊子集釋》,臺北:華正書局,1982 年,頁 310。 20 呂惠卿撰、湯君集校《莊子義集校》,北京:中華書局,2009 年,頁 167。

  •   

    33  

    適遲疾之分,雖則足迹接乎八荒之表,而眾馬之性全矣,而惑者聞任馬之

    性,乃謂放而不乘;聞無為之風,遂云行不如卧;何其往而不返哉!斯失

    乎莊生之旨遠矣。21

    此寓言明顯地看出道家不以「人」為中心的立場。馬有它自然的天真本性,

    然而伯樂為要分別良馬、劣馬;激發它的潛能,反而使許多馬慘死,這對於馬來

    說實在是一種莫名的災難。

    陸西星說:

    夫天下之物性有常然,自適其適者,可以養生,可以盡年,故以馬設譬。

    言馬,蹄踐霜雪,毛禦風寒,不閑放於義臺路寢也;齕草飲水,翹足而陸,

    不安飽於羈馽皁棧也。自伯樂治馬,而馬之不能自適其適者,不死無幾矣。

    所以然者,以損其性,故傷其年也。22

    由上述二大名家所評論得知,欲養生盡年者,必須適其所適,保任天真;不

    違自然,無為而為,方可保身、全生;一切有意治之,有為之善,斯為不治、不

    善矣。

    (二) 亂世自全

    莊子觀察在自然生態中,諸多鳥獸昆蟲棲身草木之間,難免會有弱肉強食的

    現象,無時不刻地發生。回身自顧現實境遇,戰亂不已,國與國及人與人間,何

    嘗不是亦以弱肉強食的方式爭鬥不休。譬如螳螂捕蟬,黃雀在後,欲抗無力,欲

    逃無方,在此持續危機重重的情境中,因而獲得亂世如何自全的哲理在。〈山木〉

    篇有一出自事實觀察的寓言:

                                                           21 郭慶藩《莊子集釋》,臺北:華正書局,1982 年,頁 330-333。 22 陸西星《莊子南華真經副墨》,北京:中華書局,2010 年,頁 132。

  •   

    34  

    莊周遊乎雕陵之樊,睹一異鵲自南方來者,翼廣七尺,目大運寸,感周之

    顙而集於栗林。莊周曰:「此何鳥哉?翼殷不逝,目大不覩。」蹇裳躩步,

    執彈而留之。睹一蟬方得美蔭而忘其身;螳蜋執翳而搏之,見得而忘其形;

    異鵲從而利之,見利而忘其真。莊周怵然曰:「噫!物固相累,二類相召

    也。」捐彈而反走,虞人逐而誶之。

    莊周反入,三月不庭。藺且從而問之:「夫子何為頃間甚不庭乎?」莊周

    曰:「吾守形而忘身,觀於濁水而迷於清淵。且吾聞諸夫子曰:『入其俗,

    從其俗。』今吾遊於雕陵而忘吾身,異鵲感吾顙,遊於栗林而忘真,栗林

    虞人以吾為戮,吾所以不庭也。」

    此寓言喻天地之間充滿殺機,處世極其可危。就如莊子在栗園中所見,蟬得

    美蔭而忘其身,螳蜋搏蟬而忘其形,異鵲從利而忘其真。莊子亦因只顧執彈伺機

    射取,而忘栗園之禁令,致遭栗園虞人辱罵。莊子默然,棄彈而疾走,故自嘆守

    形而忘身,觀濁水而迷清淵,以致身陷險境,實與蟬、螳蜋、異鵲無別,故他三

    月不能開懷。

    莊子最後答弟子藺且之言,喻指自己太留意外物而忘了己身。所以本段文中

    「忘其身、忘其形、忘其真」都是指見外而忘內,不但蟬、螳螂、怪鵲,甚至連

    莊子自己也不例外地陷入「見利忘害」之中,是以自覺羞愧可恥。故呂惠卿注曰:

    覩異鵲之利而從耳目之好,是守形也;不知有虞人之誶足以為辱,是忘身

    也。動與物交則濁水也,靜而玄覽則清淵也;至人之於清淵,未嘗頃刻而

    迷也。而莊子言此,以明虛己以遊世,如與魏王言者,雖足以無害,而畏

    人之所畏,又不可不如此也。23

    天下事有其利必有其害,可悲世人往往只見其利而未見其害,就如螳螂捕蟬,

                                                           23 呂惠卿撰、湯君集校《莊子義集校》,北京:中華書局,2009 年,頁 376。

  •   

    35  

    怪鵲在後而不知有人已執弓預射;而莊子亦因留意怪鵲而不自覺誤入栗園之中,

    以致被園丁疑為盜栗,而在後面追逐辱罵。這是富有寓意深遠的故事,提醒我們

    做任何事,一定要瞻前顧後,深思熟慮,才不致違俗犯禁,遭人誤會,此乃亂世

    自全之道。

    〈山木〉篇另有二段記載:

    東海有鳥焉,其名曰意怠。其為鳥也,翂翂翐翐,而似無能;引援而飛,

    迫脅而棲;進不敢為前,退不敢為後;食不敢先嘗,必取其緒。是故其行

    列不斥,而外人卒不得害,是以免於患。直木先伐,甘井先竭。

    此段寓言故事是敘述孔子被圍困於陳、蔡之間,太公任去慰問他時所談論有

    關身處亂世時的保身全生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