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楚文明 - shanximuseum.com · 序 i...

119
西山西博物院

Upload: others

Post on 18-Sep-2019

15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晋楚文明 - shanximuseum.com · 序 i 时值2018年新春,山西博物院携手湖北省博物馆、河南博物院、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宜 昌博物馆和襄阳市博物馆共同策划了“争锋——晋楚文明特展”。

西

山西博物院

爭鋒

Page 2: 晋楚文明 - shanximuseum.com · 序 i 时值2018年新春,山西博物院携手湖北省博物馆、河南博物院、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宜 昌博物馆和襄阳市博物馆共同策划了“争锋——晋楚文明特展”。

I

时值 2018年新春,山西博物院携手湖北省博物馆、河南博物院、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宜

昌博物馆和襄阳市博物馆共同策划了“争锋——晋楚文明特展”。

两周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风起云涌、百家争鸣的时代,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

诸多领域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这些成就历经 2000多年,都已融汇在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

成为民族文化基因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那个群雄逐鹿的时代,地处黄河流域的晋国和地处长江流域的楚国,经济富庶、军力

强盛、文化繁荣,在几百年扩张与斗争中不断融合,在神州大地上闪耀着文明之光。

穿越漫漫历史长河,曾经的战争已经远去,但一件件凝聚着智慧和艺术的文物却呈现在

我们面前。此次展览共甄选文物 660余件,一级文物 102件,将曾经在华夏大地上绽放着独

特风采的晋、楚文化汇聚一堂,交相辉映,璀璨夺目。

目前,中国正处于一个新的时代。新时代的文物事业担负着如何保护和传承中华优秀传

统文化的神圣使命。保护和利用这些优秀文化遗产,就是保存历史,为子孙后代传承历史记忆,

用文明的力量助推社会发展进步。这是时代赋予我们文物工作者的神圣责任,更是博物馆工

作者的崇高使命。期待通过展览,公众能够接受历史和艺术的熏陶,并于其间收获中华民族

海纳百川的文化自信。

特别感谢湖北省博物馆、河南博物院、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宜昌博物馆和襄阳市博物馆

的鼎力相助,展览才能荟萃如此规模的文物珍品。感谢参与展览创作的专家学者,以及项目

组同仁,是大家的智慧和汗水,使我们晋楚两大文明得以完美地呈现。

相信展览会带给大家一次独特的参观体验,并成为 2018年新春龙城最靓丽、最美味的文

化大餐。

山西博物院 院长 张元成

2018 年 2 月

Page 3: 晋楚文明 - shanximuseum.com · 序 i 时值2018年新春,山西博物院携手湖北省博物馆、河南博物院、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宜 昌博物馆和襄阳市博物馆共同策划了“争锋——晋楚文明特展”。

目 录

Ⅰ 序 张元成

001 前 言

002 春秋时期诸国形势示意图

003 河汾兴晋

053 江汉育楚

109 干戈玉帛

149 大国之路

194 说晋楚争霸 写给山西博物院“争锋——晋楚文明特展” 李 零

204 江河交融 以《九歌·河伯》为例看晋楚文化的关系 牛贵琥

210 从九连墩楚墓看楚国高级贵族的生死观念 王先福

221 楚材晋用抑或晋材楚用 从青铜器看晋楚之间的文化交流 张昌平

231 结 语

Page 4: 晋楚文明 - shanximuseum.com · 序 i 时值2018年新春,山西博物院携手湖北省博物馆、河南博物院、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宜 昌博物馆和襄阳市博物馆共同策划了“争锋——晋楚文明特展”。

001

黄河文明与长江文明一直以来双峰并峙,至公元前 1000 年之后出现争

夺领导权的斗争。西周初年,周成王封其弟叔虞于唐国故地,后叔虞之

子改唐为晋。同时,成王亦封熊绎于楚蛮之地,“封以子男之田,姓芈姓,

居丹阳”。楚虽受封于周,然而对宗周的挑战从未止息。春秋时楚庄王

问鼎中原,则是这种斗争的戏剧化表现形式。那时晋为中原头号强国,

所以晋楚争霸就成为春秋时代最显著的特点。迁延至战国,余绪仍在。

晋楚交争,是江、河两大流域文明的全方位竞争,至今在器物的层面尚

可窥见端倪。晋之文化,承继宗周,糅杂戎狄;楚之文化,尊崇周制,

浸淫蛮夷,两者南北并立,各领风骚。以晋文化为代表的黄河文明和以

楚文化为代表的长江文明,各自在竞争中发展壮大,客观上促成了先秦

时代“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

前 言

001

Page 5: 晋楚文明 - shanximuseum.com · 序 i 时值2018年新春,山西博物院携手湖北省博物馆、河南博物院、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宜 昌博物馆和襄阳市博物馆共同策划了“争锋——晋楚文明特展”。

002 003

西周初年,叔虞受封唐地,以拱卫王室、藩屏京畿。叔

虞立国,“启以夏政,疆以戎索”,开启晋国600年历史。

进入春秋后,王室衰微,诸侯坐大。在激烈的角逐中,

晋国始终是称霸中原的重要力量,雄踞黄河中游。平王

东迁时,晋文侯率军勤王,初奠霸业之基。其后晋文公

尊王攘夷,抗击强楚,安定中原;晋悼公九合诸侯,晋

国声威渐至齐鲁江汉,“天下征伐号令,自晋出焉”。

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晋侯墓地、晋都新田、铸铜遗址、

赵卿大墓等出土的大批精美文物,从考古的角度展现了

晋国的霸业。

河汾興晉

Page 6: 晋楚文明 - shanximuseum.com · 序 i 时值2018年新春,山西博物院携手湖北省博物馆、河南博物院、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宜 昌博物馆和襄阳市博物馆共同策划了“争锋——晋楚文明特展”。

004 005

王 序 习惯称法在位时间

(公元前)年 数 备 注

1 唐叔虞

2 晋侯

3 晋武侯

4 晋成侯

5 晋厉侯

6 晋靖侯 前 851—前 841 11

7 晋厘侯 前 840—前 823 18

8 晋献侯 前 822—前 812 11

9 晋穆侯 前 811—前 785 27

10 晋殇叔 前 784—前 781 4 弟篡兄位。

11 晋文侯 前 780—前 746 35公元前771年,周室内乱,犬戎攻破镐京。晋文侯与郑武公

率军勤王,护送王室入洛,周平王作《文侯之命》嘉其功。

12 晋昭侯 前 745—前 740 6 公元前745年,晋昭侯封桓叔于曲沃。

13 晋孝侯 前 739—前 724 16

14 晋鄂侯 前 723—前 718 6

15 晋哀侯 前 717—前 710 8

16 晋侯小子 前 709—前 707 3

17 晋侯愍 前 706—前 679 28

18 晋武公 前 678—前 677 2 曲沃代翼。

19 晋献公 前 676—前 651 26

王 序 习惯称法在位时间

(公元前)年 数 备 注

20 晋惠公 前 650—前 637 14

21 晋怀公 前 637—前 637 1

22 晋文公 前 636—前 628 9 春秋五霸之一。公元前632年晋楚城濮之战,晋胜,称霸中原。

23 晋襄公 前 627—前 621 7

24 晋灵公 前 620—前 607 14

25 晋成公 前 606—前 600 7

26 晋景公 前 599—前 581 19 公元前 585 年,迁都新田。

27 晋厉公 前 580—前 573 8 公元前 575 年,晋楚鄢陵之战,晋胜。

28 晋悼公 前 572—前 558 15 公元前 558 年,湛阪之战,晋胜,悼公复霸。

29 晋平公 前 557—前 532 26

30 晋昭公 前 531—前 526 6

31 晋顷公 前 525—前 512 14

32 晋定公 前 511—前 475 37

33 晋出公 前 474—前 452 23

34 晋哀公 前 451—前 434 18

35 晋幽公 前 433—前 416 18

36 晋烈公 前 415—前 389 27 公元前 403 年,周威烈王册命韩、赵、魏为诸侯。

37 晋孝公 前 388—前 378 11

38 晋静公 前 377—前 376 2 公元前 376 年,被废为庶人,晋亡。

晋侯世系表 晋侯世系表

Page 7: 晋楚文明 - shanximuseum.com · 序 i 时值2018年新春,山西博物院携手湖北省博物馆、河南博物院、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宜 昌博物馆和襄阳市博物馆共同策划了“争锋——晋楚文明特展”。

006 007

附耳蹄足鼎

春秋 ( 公元前 770 年—前 476 年 )

通高 66 厘米,口径 60 厘米

1961 年山西省侯马市上马墓地出土

山西博物院藏

大口,窄沿,深腹,圜底,附耳外侈,兽蹄足,无盖。腹上部饰蟠虺纹,下部饰内填双头对称蟠螭纹

的垂叶纹,鼎耳饰蟠虺纹。颈、肩和腹部均以绹索纹分割。足部上端饰兽面纹。

蟠虺纹鼎

春秋(公元前 770 年—前 476 年)

高 42 厘米,口径 33 厘米

1961 年山西省侯马市上马墓地出土

山西博物院藏

带盖覆盆形盖,三环钮。大口,窄沿,双附耳外撇,深腹,圜底,三兽蹄足。耳部饰雷纹,腹部以弦纹分隔,

上部饰细密的蟠虺纹,下部饰内填兽面纹的垂叶纹。

Page 8: 晋楚文明 - shanximuseum.com · 序 i 时值2018年新春,山西博物院携手湖北省博物馆、河南博物院、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宜 昌博物馆和襄阳市博物馆共同策划了“争锋——晋楚文明特展”。

008 009

铺首牛头螭纹蹄足升鼎

春秋 ( 公元前 770 年—前 476 年 )

高 30 厘米—22 厘米,腹径 37 厘米—26.5 厘米

1988 年山西省太原市金胜村赵卿墓出土

山西博物院藏

一组 5 件,大小相次成列,器形、纹饰基本相同,纹样随鼎体的减小而略有减少。器盖为覆盆形,上置三卧伏犀牛形钮,

犀牛昂首,竖耳,圆眼,阔鼻。盖正中有桥形钮,衔环。器身为弇口,唇微敛,圆腹微鼓,两侧设一对兽面铺首衔环,

短粗兽蹄足,弧形裆低矮。器盖面自内向外有三组花纹,依次为鸟纹、牛头双身螭纹和夔凤纹。器身上腹部为牛

头双身螭纹带。各类主要纹饰都以回纹等几何纹作填纹。出土时鼎内残存牛、羊骨骼。

009008

Page 9: 晋楚文明 - shanximuseum.com · 序 i 时值2018年新春,山西博物院携手湖北省博物馆、河南博物院、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宜 昌博物馆和襄阳市博物馆共同策划了“争锋——晋楚文明特展”。

010 011

蟠螭纹四耳鉴

春秋(公元前 770 年—前 476 年)

通高 37.5 厘米,口径 67.5 厘米

1961 年山西省侯马市上马墓地出土

山西博物院藏

平口,折沿,束颈,兽首耳,腹部斜收,平底。颈部和腹部饰三周蟠螭纹,以素带分隔。鉴在典籍中又作“滥”,

从形状上可分为圆鉴和方鉴。这种体型硕大的青铜鉴,可用于盛水,也可盛冰;另一方面,也可用作礼器或陈设之器。

蟠螭纹双耳莲盖壶

春秋 ( 公元前 770 年—前 476 年 )

高 43.5 厘米,口径 15.3 厘米,腹径 26.5 厘米,

足径 17.3 厘米

1996 年山西省太原市金胜村出土

山西博物院藏

带盖,其中一件盖、双耳缺失。平口外侈,

回首虎形双耳,弧腹,高圈足。盖为莲瓣形,

内填蟠螭纹,外沿饰绹索纹一周。壶身以四

条绹索纹分为 5 个纹饰带,除颈部饰夔凤纹

外,其余均饰蟠螭纹。缺失虎耳的一件在颈

部各留有 2 个凸榫,可以体现出当时虎形耳

与壶身的组合工艺。

Page 10: 晋楚文明 - shanximuseum.com · 序 i 时值2018年新春,山西博物院携手湖北省博物馆、河南博物院、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宜 昌博物馆和襄阳市博物馆共同策划了“争锋——晋楚文明特展”。

012 013

蟠螭纹双耳壶

春秋 ( 公元前 770 年—前 476 年 )

通高 64 厘米,盖径 32 厘米,口径 21.5 厘米,

腹径 33 厘米,足径 23 厘米

1996 年山西省太原市金胜村出土

山西博物院藏

一组 2 件,形制相同。体型硕大,平口外侈,

束颈,回首虎形双耳,弧腹,高圈足。盖饰四

组镂空兽首双身纹,身体相互交缠。内圈口沿

饰绹索纹一周。壶身以斜角云雷纹分为四组纹

饰带,颈上部饰蕉叶形蟠螭纹,颈部、腹上部

和腹部饰相互交缠的蟠螭纹,腹下部饰兽首衔

螭纹。圈足饰波曲纹和绹索纹。

013

Page 11: 晋楚文明 - shanximuseum.com · 序 i 时值2018年新春,山西博物院携手湖北省博物馆、河南博物院、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宜 昌博物馆和襄阳市博物馆共同策划了“争锋——晋楚文明特展”。

014 015

络绳纹罍

春秋 ( 公元前 770 年—前 476 年 )

通高 30 厘米,口径 16.1 厘米,最大腹径 31.2 厘米

1972 年山西省长治市分水岭 270 号墓出土

山西博物院藏

方唇,侈口,平沿,短颈,圆肩。肩部附二兽首,兽足套环。弧腹,假圈足,平底。腹饰络绳纹,

内填纤细螭虺纹。通体蓝锈,色彩斑斓,较为罕见。

015

Page 12: 晋楚文明 - shanximuseum.com · 序 i 时值2018年新春,山西博物院携手湖北省博物馆、河南博物院、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宜 昌博物馆和襄阳市博物馆共同策划了“争锋——晋楚文明特展”。

016 017

蟠螭纹甬钟(2 件)

春秋 ( 公元前 770 年—前 476 年 )

左:高 87 厘米,铣间距 42 厘米;右:高 95 厘米,铣间距 50 厘米

1961 年山西省万荣县庙前村出土

山西博物院藏

甬作上细下粗八棱柱状,下部有一圈圆箍,正面置一兽首环钮。钟枚较高,有底座,分布接近全长的

二分之一。舞面和篆均饰蟠螭纹,鼓面饰龙蛇复合式兽面纹,口部饰斜线纹。

Page 13: 晋楚文明 - shanximuseum.com · 序 i 时值2018年新春,山西博物院携手湖北省博物馆、河南博物院、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宜 昌博物馆和襄阳市博物馆共同策划了“争锋——晋楚文明特展”。

018 019

兽面衔凤纹镈钟

春秋 ( 公元前 770 年—前 476 年 )

高 62 厘米,铣间距 45.5 厘米

1996 年山西省太原市金胜村出土

山西博物院藏

钟为合瓦形,钟体上小下大。平口,镂空双龙形钮。

舞部和鼓部饰兽面衔凤纹,钲部饰兽首双身纹,篆部

饰蟠螭纹,枚为盘绕的螭纹。纹饰精美,铸造精细。

Page 14: 晋楚文明 - shanximuseum.com · 序 i 时值2018年新春,山西博物院携手湖北省博物馆、河南博物院、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宜 昌博物馆和襄阳市博物馆共同策划了“争锋——晋楚文明特展”。

020 021

蟠螭纹铜建鼓座

春秋 ( 公元前 770 年—前 476 年 )

通高 39 厘米,口径 16 厘米,底径 78 厘米

1996 年山西省太原市金胜村出土

山西博物院藏

圆形,直壁,表面隆起,正中有一圆柱形銎口,用于插

鼓之建柱。銎口沿饰一周绹索纹。柱身饰蟠螭纹。鼓座

表面饰四周兽首衔凤纹,直壁饰蟠螭纹,器身有 4 个铺

首衔环,便于移动。建鼓座是建鼓的底部支座,使用时

将鼓柱插入銎口内,鼓便稳立不倒。

夔凤纹罍

春秋 ( 公元前 770 年—前 476 年 )

通高 36.3 厘米,最大腹径 37.8 厘米

1988 年山西省太原市金胜村赵卿墓出土

山西博物院藏

方唇外侈,小口,束颈,溜肩,鼓腹,下腹内收成平底。肩部有两对对称的铺首衔环,大小不一。

自器口至下腹部以绹索纹带为界分别装饰斜三角回纹、夔凤纹、蟠螭纹、窃曲纹和垂叶纹。纹饰采

用高浮雕构图,清晰美观,为晋国青铜器上乘之作。

宴乐渔猎攻战纹壶中的建鼓(战国)

1965 年四川省成都市百花潭出土

021020

Page 15: 晋楚文明 - shanximuseum.com · 序 i 时值2018年新春,山西博物院携手湖北省博物馆、河南博物院、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宜 昌博物馆和襄阳市博物馆共同策划了“争锋——晋楚文明特展”。

022 023

赵卿鸟尊

春秋 ( 公元前 770 年—前 476 年 )

长 33 厘米,宽 18.4 厘米,高 25 厘米

1988 年山西省太原市金胜村赵卿墓出土

山西博物院藏

器形为昂首挺立的鸷鸟,头顶有冠和双角,双目圆睁,颈细长,钩喙。腹腔中空,与颈、喙相通,锋锐的钩喙为自

动开合的流口。鸟背设盖,上有虎形提梁,盖以链条与提梁相连。鸟双腿直立,足间有蹼,鸟尾下设一虎形支脚,

小虎前腿支地,后腿上蹬,以承器体。通体浮雕羽翼,羽纹华丽清晰,属晋国晚期青铜工艺杰作。

赵卿墓是一座有三重棺椁的大

型积石积炭木椁墓,陪葬车马

坑中有车 16 辆、马 44 匹。墓葬

未遭盗掘,出土随葬器物 3421

件,其中青铜器达 1402 件。赵

卿墓规格之高、规模之大、随

葬品之丰富、资料之完整,堪

称东周晋国墓葬之最。从墓葬

规格和随葬礼器看,赵卿僭用

了诸侯之礼。这既反映出春秋

时期“礼崩乐坏”的局面,亦

反映出赵卿在晋国的显赫地位。

据考证,墓主应是春秋晚期晋

国的执政正卿赵简子。

Page 16: 晋楚文明 - shanximuseum.com · 序 i 时值2018年新春,山西博物院携手湖北省博物馆、河南博物院、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宜 昌博物馆和襄阳市博物馆共同策划了“争锋——晋楚文明特展”。

024 025

散虺纹簠

春秋 ( 公元前 770 年—前 476 年 )

高 20 厘米,口长 35.6 厘米

1988 年山西省太原市金胜村赵卿墓出土

山西博物院藏

一组 2 件,形制相同。盖、器基本相同,上下对合成一体。盖、器均作矩形,平口,直壁,下腹壁斜折,

平底。在盖、器的两短边各设一对兽面铺首环形耳,下承 4 个曲形蹼形足。腹壁和足壁饰“C”形蟠虺纹。

方座四耳豆

春秋 ( 公元前 770 年—前 476 年 )

高 17.6 厘米,口径 17.5 厘米

1988 年山西省太原市金胜村赵卿墓出土

山西博物院藏

平沿,折唇,敛口,束颈,鼓腹内收,腹壁上置对称的 4 个环耳,圜底,喇叭形矮圈足,下承方形座。盘壁有宽、

窄两周细蟠虺纹带,颈部饰粗绹索纹,环耳饰回纹和贝纹。方座上饰“S”形蟠螭纹。豆是盛放腌菜、肉酱等调味品

的器具。礼器中的豆多以偶数组合使用。

025024

Page 17: 晋楚文明 - shanximuseum.com · 序 i 时值2018年新春,山西博物院携手湖北省博物馆、河南博物院、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宜 昌博物馆和襄阳市博物馆共同策划了“争锋——晋楚文明特展”。

026 027

夔龙兽带纹鬲

春秋 ( 公元前 770 年—前 476 年 )

高 11 厘米,口径 14.4 厘米

1988 年山西省太原市金胜村赵卿墓出土

山西博物院藏

折沿,厚唇,敛口,束颈,腹部微鼓,平底,瓦状兽蹄足。肩部饰 3 条龙形扉棱,扉棱内填圆点纹。上腹部饰一周

正反组合的夔龙纹带,龙首在正中,身在四周。内填云纹和三角回纹。

牛头双身蟠螭纹铜

春秋 ( 公元前 770 年—前 476 年 )

高 29.5 厘米,口径 22.5 厘米

1988 年山西省太原市金胜村赵卿墓出土

山西博物院藏

上甑下鬲。甑折沿,厚唇略外撇,直颈,

下腹内收成平底。箅圆形,箅孔为辐射形,

内外共两周。颈两侧有一对兽面铺首衔环。

颈和下腹部均饰“S”形夔凤纹带。上腹

部饰牛头双身蟠螭纹带。鬲直口,肩部微

鼓,弇口,短颈,鼓腹,腹壁下半部内收

成平底,三蹄足。肩部有一对兽面铺首衔

环。肩部饰一周牛头双身蟠螭纹。甑置鬲

上,严丝合缝,非常稳妥。

027

Page 18: 晋楚文明 - shanximuseum.com · 序 i 时值2018年新春,山西博物院携手湖北省博物馆、河南博物院、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宜 昌博物馆和襄阳市博物馆共同策划了“争锋——晋楚文明特展”。

028 029

夔龙纹

春秋(公元前 770 年—前 476 年)

高 8.7 厘米,口径 19.2 厘米 ×15.3 厘米

1988 年山西省太原市金胜村赵卿墓出土

山西博物院藏

椭圆形。束颈,厚唇微敛,腹略鼓,小圜底,下接圈足。腹壁有一对环形耳,腹部饰宽、窄两周细夔龙纹,

龙互相缠合。下腹部饰垂叶纹,垂叶内用相向的夔龙作填纹。上下纹带间以凸弦纹为界纹,上刻勾云纹。

夔凤纹三足盘

春秋 ( 公元前 770 年—前 476 年 )

高 19.6 厘米,口径 48.35 厘米

1988 年山西省太原市金胜村赵卿墓出土

山西博物院藏

平沿,厚唇,直壁,下腹圆弧,平底。盘身两侧有一对附耳,下接三兽蹄足。盘腹壁有一周“S”形夔凤纹带,正倒

相间。附耳上端,刚劲有力的凤爪紧紧抓住兽面双角,兽双眼圆睁。凤身羽毛清晰可数。兽蹄足足根饰兽面纹。

029028

Page 19: 晋楚文明 - shanximuseum.com · 序 i 时值2018年新春,山西博物院携手湖北省博物馆、河南博物院、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宜 昌博物馆和襄阳市博物馆共同策划了“争锋——晋楚文明特展”。

030 031

虎形灶

春秋(公元前 770 年—前 476 年)

通高 162 厘米,灶体长 46 厘米,宽 38 厘米,高 22 厘米

1988 年山西省太原市金胜村赵卿墓出土

山西博物院藏

由灶体、1 釜 1 甑,以及 4 节烟囱共 7 件组成。接起后高达 162

厘米,可以拆卸和组装,便于行军作战或游猎使用。灶内壁有

许多用于挂泥的小凸齿,既可保证炉膛热量集中,又能防止灶

壁过热烫伤人体,精巧实用。

饕餮纹模

东周(公元前 770 年—前 256 年)

长 42 厘米,宽 18 厘米

1957 年山西省侯马市晋国遗址出土

山西博物院藏

鉴类腹部模。图案长眉巨口,锋牙外露。线条粗犷刚劲,属高浮雕饕餮。

侯马铸铜遗址

公元前 585 年,“晋人谋去故绛。……夏四月丁丑,晋迁于新田”(《左传》)。晋国迁都新田后,生产力蓬勃发展。

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在侯马发掘出春秋中期至战国早期的城址、宗庙、墓葬、祭祀及手工作坊等遗址,初步勾勒出

晋国晚期都城繁华的面貌。规模庞大的铸铜作坊遗址,面积达 5 万平方米,考古出土的铸铜陶范数以万计。陶范反

映的工艺技术相当先进,展现的器形和纹饰种类几乎涵盖了东周时期晋式青铜器的全部装饰内容,对研究中国青铜

器的铸造技术极具价值。

030

Page 20: 晋楚文明 - shanximuseum.com · 序 i 时值2018年新春,山西博物院携手湖北省博物馆、河南博物院、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宜 昌博物馆和襄阳市博物馆共同策划了“争锋——晋楚文明特展”。

032 033

举手人物范

东周(公元前 770 年—前 256 年)

长 9.8 厘米,宽 7.3 厘米,厚 4.5 厘米—5 厘米

1957 年山西省侯马市晋国遗址出土

山西博物院藏

复合范。形象为一人站立,双手上举,十指并拢,似托物状。头戴月牙形“冠”。着长衣,长及脚面,

衣上饰宽条,内填纤细斜角雷纹。系腰带,打双蝴蝶结,穗下垂。

032

Page 21: 晋楚文明 - shanximuseum.com · 序 i 时值2018年新春,山西博物院携手湖北省博物馆、河南博物院、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宜 昌博物馆和襄阳市博物馆共同策划了“争锋——晋楚文明特展”。

034 035

雷纹模

东周(公元前 770 年—前 256 年)

长 13 厘米,宽 10 厘米

1957 年山西省侯马市晋国遗址出土

山西博物院藏

纹饰图案规整,一端卷曲,相互勾连,结构紧凑。

羽翎纹模

东周(公元前 770 年—前 256 年)

长 50.8 厘米,宽 19 厘米,厚 8.5 厘米

1957 年山西省侯马市晋国遗址出土

山西博物院藏

通体皆为规整的羽翎纹,纹饰图案规整,层次错落有致,结构紧凑。

035034

Page 22: 晋楚文明 - shanximuseum.com · 序 i 时值2018年新春,山西博物院携手湖北省博物馆、河南博物院、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宜 昌博物馆和襄阳市博物馆共同策划了“争锋——晋楚文明特展”。

036 037

斜角云纹鉴口沿模

东周(公元前 770 年—前 256 年)

长 37 厘米,宽 10 厘米

1957 年山西省侯马市晋国遗址出土

山西博物院藏

鉴口沿部的模。外缘面上有 8 个长方形槽,挖出又填平,面上有清晰的翻范痕迹。饰斜角云纹,前尖,

后分叉,互相衔接,填纹亦为斜角云纹。

饕餮衔虺钟鼓模

东周(公元前 770 年—前 256 年)

最长 19 厘米,最宽 8 厘米

1957 年山西省侯马市晋国遗址出土

山西博物院藏

浮雕纹饰,两块组成一个兽面,图案为饕餮口衔双虺,两侧身体又与两只无冠凤鸟相缠。画面生动威武。

037

Page 23: 晋楚文明 - shanximuseum.com · 序 i 时值2018年新春,山西博物院携手湖北省博物馆、河南博物院、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宜 昌博物馆和襄阳市博物馆共同策划了“争锋——晋楚文明特展”。

038 039

饕餮纹钟体范

东周(公元前 770 年—前 256 年)

高 16 厘米,宽 15.4 厘米,厚 2.5 厘米

1957 年山西省侯马市晋国遗址出土

山西博物院藏

此为钟体的一半,黄褐色。与舞范结合面有

长条形卯两个。芯座在下部,有一个长条形卯。

鼓部饰饕餮纹,填斜角云纹,篆带饰细线勾

勒的蟠螭纹,枚饰蟠螭纹,三个一排,蛇头

一向左,一向右,中间向上。各部以绹索纹

作界带,纹饰线条极纤细。

虎搏鹰戈范

东周(公元前 770 年—前 256 年)

长 17 厘米,宽 11.2 厘米,厚 1.5 厘米—2.5 厘米

1957 年山西省侯马市晋国遗址出土

山西博物院藏

一套范,分为两扇。背面有刀修痕迹,一侧分型面上有两条排气孔,另一侧銎部芯座两侧有两个三角形卯。銎部断

面为椭圆形,内部饰虎搏鹰形象。

Page 24: 晋楚文明 - shanximuseum.com · 序 i 时值2018年新春,山西博物院携手湖北省博物馆、河南博物院、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宜 昌博物馆和襄阳市博物馆共同策划了“争锋——晋楚文明特展”。

040 041

耸肩尖足空首布

春秋 ( 公元前 770 年—前 476 年 )

通长 15 厘米,肩宽 6.5 厘米,足宽 7 厘米

1990 年山西省寿阳县征集

山西博物院藏

空首布是我国最早的金属货币之一。耸肩尖足空首布是空首布的

一种,流行于春秋中晚期至战国早期,是晋国和卫国流通的货币。

首部内有范芯,形似一把铲子,肩部高耸,故得名,对战国时期

赵国的钱币样式产生了直接影响。

平首方足布

战国 ( 公元前 475 年—前 221 年 )

通长 4.5 厘米—5.5 厘米,首宽 1.3 厘米—2 厘米,肩宽 2.4 厘米—3 厘米,足宽 2.7 厘米—3.2 厘米

1963 年山西省阳高县天桥村出土

山西博物院藏

平首方足布是存世数量最多的一种战国布币,铸行于战国中、晚期的三晋 ( 魏、赵、韩 )、两周和燕地。特征为首、

肩、足的拐角均呈方形,平档,正面中间铸一竖线,两侧铸文字,多为地名,可以释读的有百余种。

平首尖足布

战国 ( 公元前 475 年—前 221 年 )

通长 5.2 厘米—5.7 厘米,首宽 1.5 厘米—1.7 厘米,肩宽 2.7 厘米—2.8 厘米,足宽 3 厘米—3.3 厘米

山西省太原、原平、宁武等地出土

山西博物院藏

尖足布是从耸肩尖足空首布演变而来的,是黄河以北战国赵地的青铜铸币,局部地区一直延续至战国晚期。布币正

面首部有两条竖线,腹部中间有一条竖线,钱文分列两侧,背面首部为一条竖线,腹部有两条竖线,两线之间有记

数文字。尖足布的面文均为地名,见有 50 余种,背面则多有记数文字。从器型来看,分为大、小两类尖足布。

“邬”方足布

面文:邬(位于今山西省

介休市),赵国铸币

“涅”方足布

面文:涅(位于今山西省

武乡县),赵国铸币

“北屈”方足布

面文:北屈(位于今山

西省吉县),赵国铸币

“祁”方足布

面文:祁(位于今山西省

祁县),赵国铸币

“中都”方足布

面文:中都(位于今山西

省平遥县),赵国铸币

“奇氏”方足布

面文:奇氏(位于今山西

省临猗县),魏国铸币

“虞阳”方足布

面文:虞阳(位于今山西

省平陆县),魏国铸币

“长子”方足布

面文:长子(位于今山西省长

子县),韩、赵两国均铸行

“平州”尖足布

面文:平州(位于今山西

省孝义市),赵国铸币

“虑虒”尖足布

面文:虑虒(位于今山西

省五台县),赵国铸币

“中阳”尖足布

面文:中阳(位于今山西

省中阳县),赵国铸币

“大阴”尖足布

面文:大阴(位于今山西

省霍州市),赵国铸币

041040

Page 25: 晋楚文明 - shanximuseum.com · 序 i 时值2018年新春,山西博物院携手湖北省博物馆、河南博物院、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宜 昌博物馆和襄阳市博物馆共同策划了“争锋——晋楚文明特展”。

042 043

“晋阳”类圆足布

战国 ( 公元前 475 年—前 221 年 )

通长 5.7 厘米,首宽 1.3 厘米,肩宽 2.6 厘米,足宽 2.8 厘米

1963 年山西省原平市武彦村出土

面文:晋阳(位于今山西省太原市)赵国铸币

山西博物院藏

类圆足布是战国晚期赵国的铸币。主要特征有正面首部有两条竖线,腹

部中间有一条竖线;背面首部有一条竖线,腹部有两条竖线。目前发现

类圆足布的钱文地名有:晋阳、兹、兹氏等 10 余种。

“蔺”圆足布

战国 ( 公元前 475 年—前 221 年 )

通长 6.6 厘米,首宽 1.6 厘米,肩宽 2.9 厘米,足宽 3.4 厘米

面文:蔺(位于今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赵国铸币

山西博物院藏

圆足布是战国中期青铜铸币,铸于赵国。圆足布的主要特征是:首、肩、

档、足均呈圆弧形;正面只铸地名,一般没有线纹,背面记数,两侧各

有一条竖线,周有廓线。圆足布上的文字只见“蔺”“离石”两种钱文,

均在今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附近。

“垣”圜钱

战国 ( 公元前 475 年—前 221 年 )

直径 3.7 厘米

面文:垣(位于今山西省垣曲县),魏国铸币

山西博物院藏

圜钱是战国中晚期铸行的一种圈形有孔的钱币,魏、赵、秦、

齐、燕、周等国均铸行。三晋地区圜钱多铸造地名,以“釿”

为货币单位。

“共”圜钱

战国 ( 公元前 475—前 221 年 )

直径 4.4 厘米

面文:共(位于今河南省辉县),魏国铸币

山西博物院藏

三晋货币

春秋战国时期,三晋地区金属货币盛行,先后出现了布币、刀币、圜钱等不同形制的货币系统。布币,有铲状农具

演变而来,故形状为铲形,春秋时期主要为空首布,到了战国时期更多的变为了平首布,是三晋地区最为流行的金

属货币,后扩展到楚国和燕国等地。刀币,仿实用青铜工具削刀而来,主要流通于齐国和燕国,战国中期以后,赵

国铸造刀币,使用范围亦主要在临近齐燕的赵国东部与北部。圜钱,在战国中晚期出现,三晋地区主要样式为圆形

圆孔,少部分圆形方孔。圜钱比布币、刀币便于携带,是一种进步的铸币样式,逐渐被当时许多国家所仿铸。

“北兹釿”耸肩尖足布

战国 ( 公元前 475 年—前 221 年 )

通长 5.9 厘米,首宽 1.6 厘米,肩宽 2.8 厘米,足宽 3.1 厘米

1963 年山西省阳高县天桥村出土

面文:北兹(位于今山西省汾阳市),釿为货币单位,赵国铸币

山西博物院藏

Page 26: 晋楚文明 - shanximuseum.com · 序 i 时值2018年新春,山西博物院携手湖北省博物馆、河南博物院、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宜 昌博物馆和襄阳市博物馆共同策划了“争锋——晋楚文明特展”。

044 045

缀玉覆面

西周 ( 公元前 11 世纪—前 771 年 )

高约 35 厘米

1992 年山西省曲沃县北赵村晋侯墓地出土

山西博物院藏

葬玉,共 79 件,形制各异。出土于墓主头部。周边有大小两种三角形片相隔排列,大三角形尖端向内,小三角形尖

端向外。面部自上而下为眉、额、鼻、目、耳、脸颊、嘴、腮、下颌。眉、目之间的鱼形饰可能是眼帘,还有一些

钩状器分布于各部位。每件玉饰上均有对穿孔,位置大多在边缘,有正、背面钻。根据钻痕推断,系采用双面钻、

单面钻两种方法。一些玉件上有纹饰,其中眉、额、鼻梁上部、脸颊是利用雕琢过的材料改制而成的。

勾云纹玉瑗

春秋 ( 公元前 770 年—前 476 年 )

上:直径 6.7 厘米,孔径 3.4 厘米,厚 0.55 厘米

下:直径 6 厘米,孔径 2.7 厘米,厚 0.4 厘米

1988 年山西省太原市金胜村赵卿墓出土

山西博物院藏

上:红褐色,系半成品,肉两侧皆有切割痕迹,

仅局部饰勾云纹。

下:青色,边缘有褐斑,质地较纯净,周身满

饰勾云纹。

晋玉

中国人崇尚玉、使用玉由来已久。

从新石器时代到商代,玉一直都是

祀神祭祖仪式中的主要用器。西周

时期,玉器被纳入礼乐制度,贵族

按身份等级使用玉礼器。东周时期,

因其温润细腻象征君子之德,玉器

遂成为谦谦君子的化身。

晋文化系统中的玉器,按功能主要

分为礼玉、佩玉和葬玉三种。其纹

饰之精美、工艺之高超,体现了晋

国贵族尊贵的地位和显赫的威仪,

反映出鲜明的地域特性和深厚的文

化内涵,在中国玉器发展史上占有

十分重要的地位。

044

Page 27: 晋楚文明 - shanximuseum.com · 序 i 时值2018年新春,山西博物院携手湖北省博物馆、河南博物院、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宜 昌博物馆和襄阳市博物馆共同策划了“争锋——晋楚文明特展”。

046 047

勾云纹玉璜

春秋 ( 公元前 770 年—前 476 年 )

上:长 7.2 厘米,宽 1.8 厘米,厚 0.2 厘米

下:长 11 厘米,宽 1.9 厘米,厚 0.55 厘米

1988 年山西省太原市金胜村赵卿墓出土

山西博物院藏

上:色泽纯净晶莹,龙一身双头,以细密的绹索纹将器身分为三部分,周身饰勾云纹,顶部和两端皆有对钻的小孔。

下:青色,有褐斑,器形窄长,龙一身双头,周身饰勾云纹,顶部有穿孔。

玉璜

东周(公元前 770 年—前 256 年)

长 20.1 厘米,宽 3 厘米,厚 0.6 厘米

2001 年山西省侯马市西高村出土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藏

青灰色玉,有黑、黄斑。中腰单面钻一孔,两端有齿形棱饰,双面浮雕谷纹。

046

Page 28: 晋楚文明 - shanximuseum.com · 序 i 时值2018年新春,山西博物院携手湖北省博物馆、河南博物院、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宜 昌博物馆和襄阳市博物馆共同策划了“争锋——晋楚文明特展”。

048 049

龙形玉佩

东周(公元前 770 年—前 256 年)

长 19 厘米,宽 3.9 厘米,厚 0.6 厘米

2001 年山西省侯马市西高村出土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藏

白玉,泛黄褐色。龙回首爬行,椭圆形眼,上吻与龙足连接,身体弯曲呈“S”形,尖尾下卷。

一面浮雕谷纹,一面素面,有明显的切割痕。“S”形玉龙流行于东周时期,龙身较长,蜿蜒曲折,

龙身多饰谷纹。

龙形玉佩

东周(公元前 770 年—前 256 年)

长 24.3 厘米,宽 11.4 厘米,厚 0.3 厘米

2001 年山西省侯马市西高村出土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藏

青玉,有黄褐斑。龙曲体回首,颈部下沉,吻部翻卷,与背部相连,身体弯曲呈“S”形,中

腰对钻一孔,双面阴线刻简化的蟠螭纹。上有切割痕。背部有一穿孔。

048

Page 29: 晋楚文明 - shanximuseum.com · 序 i 时值2018年新春,山西博物院携手湖北省博物馆、河南博物院、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宜 昌博物馆和襄阳市博物馆共同策划了“争锋——晋楚文明特展”。

050 051

龙形玉佩

东周(公元前 770 年—前 256 年)

长 18.4 厘米,宽 8 厘米,厚 0.6 厘米

2001 年山西省侯马市西高村出土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藏

青灰色玉,有黑褐斑。龙俯首,身体弯曲,尾下卷,

中腰对钻一孔,双面浮雕谷纹。

侯马盟书(2 件)

东周 ( 公元前 770 年—前 256 年 )

长分别为 6.3 厘米、11.6 厘米

1966 年山西省侯马市晋国遗址出土

山西博物院藏

另一面一面

050

Page 30: 晋楚文明 - shanximuseum.com · 序 i 时值2018年新春,山西博物院携手湖北省博物馆、河南博物院、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宜 昌博物馆和襄阳市博物馆共同策划了“争锋——晋楚文明特展”。

052 053

西周成王时,楚君熊绎“封于周,号为子男五十里”,

名卑号微,版图狭小。经过一个半世纪的经营,到熊渠

时,楚东向发展,征伐鄂地,占有了铜矿资源。

进入春秋后,楚武王得志汉东,楚文王越汉水,楚成王

争霸权,霸业初现。其后,楚庄王问鼎中原,邲战克晋,

告庙黄河。到楚共王时,霸业成就。战国时期,楚威王

末年至楚怀王初年,楚国达到强大和繁荣的顶点。

近 50 年来,湖北、河南等地发掘了一批重要的楚墓,

出土了大批楚文化特征鲜明的文物,充分展现了楚国争

霸的实力。

江漢育楚

一面 另一面

Page 31: 晋楚文明 - shanximuseum.com · 序 i 时值2018年新春,山西博物院携手湖北省博物馆、河南博物院、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宜 昌博物馆和襄阳市博物馆共同策划了“争锋——晋楚文明特展”。

054 055

王 序 习惯称法在位时间

(公元前)年 数 备 注

1 楚鬻熊 始以熊为氏。

2 楚熊丽

3 楚熊狂

4 楚熊绎 前 1042—前 1006 37 周成王封为子爵。

5 楚熊艾 前 1005—前 981 25

6 楚熊䵣 前 980—前 970 11

7 楚熊胜 前 969—前 946 24

8 楚熊杨 前 945—前 887 59 又作熊锡、熊炀。

9 楚熊渠 前 886—前 877 10

10 楚熊挚 前 876 1 又作熊挚红。

11 楚熊延 前 875—前 847 29

12 楚熊勇 前 846—前 838 9

13 楚熊严 前 837—前 828 10

14 楚熊霜 前 827—前 822 6

15 楚熊徇 前 821—前 800 22

16 楚熊咢 前 799—前 791 9

17 楚若敖 前 790—前 764 27

18 楚霄敖 前 763—前 758 6

19 楚厉王 前 757—前 741 17 又作楚蚡冒。

20 楚武王 前 740—前 690 51 前704年,自立为武王,楚始称王。

21 楚文王 前 689—前 677 13

22 楚杜敖 前 676—前 672 5 又作堵敖。

23 楚成王 前 671—前 626 46

王 序 习惯称法在位时间

(公元前)年 数 备 注

24 楚穆王 前 625—前 614 12

25 楚庄王 前 613—前 591 23 一名旅,春秋五霸之一。

26 楚共王 前 590—前 560 31 出土楚国文献写作龚王。

27 楚康王 前 559—前 545 15

28 楚郏敖 前 544—前 541 4

29 楚灵王 前 541—前 529 12 原名围,即位后改名虔。

30 楚王比 前 529 1

31 楚平王 前 528—前 516 13 原名弃疾,即位后改名熊居。

32 楚昭王 前 516—前 489 27 出土楚国文献写作卲王。

33 楚惠王 前 488—前 432 57 又作献惠王。

34 楚简王 前 431—前 408 24 又作柬大王。

35 楚声王 前 407—前 402 6 又作声桓王。

36 楚悼王 前 401—前 381 21

37 楚肃王 前 380—前 370 11

38 楚宣王 前 369—前 340 30

39 楚威王 前 339—前 329 11

40 楚怀王 前 328—前 299 30 前 299 年被秦扣押,3 年后死在秦国。

41 楚顷襄王 前 298—前 263 36

42 楚考烈王 前 262—前 238 25

43 楚幽王 前 237—前 228 10

44 楚哀王 前 228 1

45 楚王负刍 前 227—前 223 5 前 223 年,秦灭楚 ;昌平君被拥为楚王。

46 楚昌平君 前 223 1 兵败身死,秦灭楚。

楚王世系简表 楚王世系简表

Page 32: 晋楚文明 - shanximuseum.com · 序 i 时值2018年新春,山西博物院携手湖北省博物馆、河南博物院、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宜 昌博物馆和襄阳市博物馆共同策划了“争锋——晋楚文明特展”。

056 057

夔龙纹鼎

西周(公元前 11 世纪—前 771 年)

通高 39.8 厘米,口径 30.3 厘米,腹径 32.5 厘米

2012 年湖北省宜昌市万福垴出土

宜昌博物馆藏

鳞纹鼎

春秋 ( 公元前 770 年—前 476 年 )

鼎高 63 厘米,口径 62 厘米,耳间距 84 厘米

1977 年河南省淅川县下寺 1 号墓出土

河南博物院藏

侈口,沿上有外撇立耳一对,下有 3 个蹄足。器腹一周有 6 个浮雕怪兽。匕呈柳叶形,翘起。属典型楚式鼎。楚国

的鼎与同时期中原诸侯国所用的鼎相比,有富于个性的形态特征。

057

Page 33: 晋楚文明 - shanximuseum.com · 序 i 时值2018年新春,山西博物院携手湖北省博物馆、河南博物院、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宜 昌博物馆和襄阳市博物馆共同策划了“争锋——晋楚文明特展”。

058 059

楚子 鼎

春秋 ( 公元前 770 年—前 476 年 )

通高 24 厘米,口径 21 厘米

1974 年湖北省宜昌市慈化村出土

湖北省博物馆藏

附耳,敛口,鼓腹,蹄足。盖中有圆形捉手。盖顶面饰弦纹、重环纹、蟠

虺纹。腹部饰重环纹、蟠虺纹。腹内壁有 2 行 6 字铭文:“楚子 之飤(食)

緐(繁)。”

克黄鼎

春秋 ( 公元前 770 年—前 476 年 )

通高 46 厘米,口径 26 厘米

1990 年河南省淅川县和尚岭楚墓出土

河南博物院藏

侈口,沿上一对外撇的立耳,束颈,鼓腹,平底,蹄足。

器身由上至下分别饰蟠螭纹、绹索纹以及垂鳞纹。内底部

铸铭文“克黄之 ”。

克黄即斗克黄。楚庄王时,其叔父斗越椒叛乱被诛,斗

氏遭灭族。时斗克黄出使齐国,闻知此事毅然回国复命。

庄王赦其不死,并改其名为生。此器铸在改名之前,是目

前已知最早的楚国升鼎。

059058

Page 34: 晋楚文明 - shanximuseum.com · 序 i 时值2018年新春,山西博物院携手湖北省博物馆、河南博物院、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宜 昌博物馆和襄阳市博物馆共同策划了“争锋——晋楚文明特展”。

060 061

余鼎

春秋 ( 公元前 770 年—前 476 年 )

通高 32 厘米,口径 24 厘米,腹深 19.8 厘米

2009 年湖北省襄阳市沈岗墓地出土

襄阳市博物馆藏

直口,薄唇,附耳,深腹,平底,三蹄足。平盖折沿,盖顶中部有一

近方形钮,周边分布着 3 个兽形扉。扉朝外一侧饰龙形纹,内侧素面。

盖上由内到外分别饰重环纹、蟠龙纹各一周,盖口沿外侧饰一周重环

纹;器身由上至下饰带龙首的蟠龙纹、凸弦纹各一周,耳外侧饰蟠龙纹,

内侧饰斜角云纹。

盖最外侧铸铭文一周,计 31 字(重文二):“唯正月初吉丁亥□子諆

余择其吉金自作食鼎其眉寿无疆子子孙孙永保用之。”

邓公乘鼎

春秋 ( 公元前 770 年—前 476 年 )

通高 26.6 厘米,口径 21.4 厘米,腹径 23.2 厘米

1974 年湖北省襄阳市余岗山湾墓地出土

湖北省博物馆藏

直口深腹,方形附耳,深腹圜底,三蹄足,盖隆起,正中

有五柱支撑的轮状捉手。盖面饰绹纹,间饰蟠虺纹,腹饰

一道粗弦纹,上下各有蟠虺纹带,附耳饰变形蟠虺纹。盖、

身铸铭文:“邓公乘自作飤緐,其眉寿无期,永保用之。”

邓公是楚灭邓国后所置县公,邓在今襄阳附近。

061060

Page 35: 晋楚文明 - shanximuseum.com · 序 i 时值2018年新春,山西博物院携手湖北省博物馆、河南博物院、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宜 昌博物馆和襄阳市博物馆共同策划了“争锋——晋楚文明特展”。

062 063

升鼎

战国(公元前 475 年—前 221 年)

通高 41.4 厘米,口径 41 厘米,耳距 58 厘米

2003 年湖北省枣阳市九连墩 1 号墓出土

湖北省博物馆藏

一组 5 件,大小相同。这种敞口、束腰、平底的鼎是典型的楚器。出土时,鼎以木盖封口,

鼎内残存祭献牲物的骨骼。周礼规定,贵族按照身份享用列鼎,通常是奇数。5 件鼎,显示

墓主为大夫身份。

楚国的鼎与同时期中原各诸侯国所用的鼎相比,有富于个性的形态特征,称之为“楚式鼎”。

这类鼎最明显的特征为束腰平底。升鼎一般在高级贵族墓葬中发现,其大小、轻重和数量,

象征着墓主人权势的大小、地位的高低。

Page 36: 晋楚文明 - shanximuseum.com · 序 i 时值2018年新春,山西博物院携手湖北省博物馆、河南博物院、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宜 昌博物馆和襄阳市博物馆共同策划了“争锋——晋楚文明特展”。

064 065

楚屈子赤角簠

春秋 ( 公元前 770 年—前 476 年 )

通 高 20.3 厘 米, 口 长 27.7 厘 米,

口宽 20.9 厘米

1975 年湖北省随州市鲢鱼嘴出土

湖北省博物馆藏

底、盖同形。直口,斜腹,平底,

有 四 蹼 形 脚。 底、 盖 内 壁 均 有 6

行 31 字铭文:“隹(唯)正月初

吉丁亥,楚屈子赤角媵中(仲)

嬭璜飤 (簠),其眉寿无疆,子

子孙孙永保用之。”屈、景、昭

为楚三大姓,分别是武王、平王、

昭王的后裔。本件为存世仅见屈

氏之礼器。

064

Page 37: 晋楚文明 - shanximuseum.com · 序 i 时值2018年新春,山西博物院携手湖北省博物馆、河南博物院、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宜 昌博物馆和襄阳市博物馆共同策划了“争锋——晋楚文明特展”。

066 067

子季嬴青簠

春秋 ( 公元前 770 年—前 476 年 )

通高 21.5 厘米,口长 30 厘米,宽 20 厘米,底长 28.3 厘米,宽 21.8 厘米

1972 年湖北省襄阳市余岗山湾墓地出土

湖北省博物馆藏

器、盖同形,直口、斜腹、平底,四矩足。盖、底均有兽形耳。通体饰蟠螭纹。器、盖内底均有 4 行

24 字铭文(重文二):“子季嬴青择其吉金自作飤 (簠),眉寿无期,子子孙孙永保用之。”据研究,

这件器物可能是黄国为楚国所灭后黄国遗民所做之器。

066

Page 38: 晋楚文明 - shanximuseum.com · 序 i 时值2018年新春,山西博物院携手湖北省博物馆、河南博物院、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宜 昌博物馆和襄阳市博物馆共同策划了“争锋——晋楚文明特展”。

068 069

蟠虺纹盏

春秋 ( 公元前 770 年—前 476 年 )

通高 18.9 厘米,腹径 21.4 厘米

1984 年湖北省当阳市金家山 247 号墓出土

湖北省博物馆藏

鼓盖,盖顶由镂空蟠龙纹承托捉手。盖与口相合处有 3 个扁平卡扣卡住吻合。盏浅腹,三矮小蹄足。上盖与器身有

4 组对称的方环钮。肩腹两侧各饰马头状耳。盖和腹饰几道绹索纹,间填饰蟠虺纹、蕉叶纹。

战国 ( 公元前 475 年—前 221 年 )

通高 28.1 厘米,口径 20.8 厘米

1974 年湖北省襄阳市余岗山湾墓地出土

襄阳市博物馆藏

069068

Page 39: 晋楚文明 - shanximuseum.com · 序 i 时值2018年新春,山西博物院携手湖北省博物馆、河南博物院、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宜 昌博物馆和襄阳市博物馆共同策划了“争锋——晋楚文明特展”。

070 071

危子曾壶

战国 ( 公元前 475 年—前 221 年 )

通高 38.2 厘米—35 厘米,口径 9.6 厘米—10.3 厘米

腹径 20.6 厘米—23 厘米 , 圈足径 12 厘米—13.9 厘米

湖北省谷城县尖角墓地出土

襄阳市博物馆、湖北省博物馆藏

一组 2 件,形制、大小完全相同。微侈口,折沿,束长颈,圆肩,深鼓腹,平底,宽圈足较深。肩有

对称兽面辅首衔环。上承子口尖顶盖,盖周有三鸟形环钮。素面。盖顶、肩部铸有“陒(或释为‘追’)

子曾自作(乍)铸白壶”八个字。

襄阳市博物馆藏湖北省博物馆藏

壶盖顶部铭文

壶腹部铭文

070

Page 40: 晋楚文明 - shanximuseum.com · 序 i 时值2018年新春,山西博物院携手湖北省博物馆、河南博物院、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宜 昌博物馆和襄阳市博物馆共同策划了“争锋——晋楚文明特展”。

072 073

嵌错勾连云纹钫

战国 ( 公元前 475 年—前 221 年 )

通高 55 厘米,口边长 12.6 厘米,腹边长 26 厘米,圈足边长 14 厘米

湖北省谷城县尖角墓地出土

襄阳市博物馆藏

侈口,折沿,束长颈,溜肩,鼓腹,平底,圈足较高,肩有两对称兽面辅首衔环。上承子口盝顶盖,盖周缘分立四鸟形钮。

器身及圈足满饰几何勾连云纹,嵌金属丝和孔雀石,部分脱落。

073

Page 41: 晋楚文明 - shanximuseum.com · 序 i 时值2018年新春,山西博物院携手湖北省博物馆、河南博物院、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宜 昌博物馆和襄阳市博物馆共同策划了“争锋——晋楚文明特展”。

074 075

填漆龙凤纹樽

战国 ( 公元前 475 年—前 221 年 )

高 17 厘米,口径 24.5 厘米

1965 年湖北省江陵县望山 2 号墓出土

湖北省博物馆藏

盖为斜直壁平顶,盖边有对称分布的 4 个鸟形立环钮。腹壁斜直,腹上部有 2 个铺首衔环,平底下接 3 个兽面矮蹄形足。

盖和器身满布纤细繁缛的花纹,盖钮、铺首、足上部的花纹为铸制而成。盖面与腹部表面则为嵌错花纹,镶嵌料为

粉剂加漆。此器上为数众多的龙凤纹图案,反映了楚国青铜技艺的精湛。

春秋 ( 公元前 770 年—前 476 年 )

通高 6.6 厘米,口径 15.4 厘米,宽 12.8 厘米

1975 年湖北省当阳市金家山 9 号墓出土

湖北省博物馆藏

器形椭圆,扁平环状附耳,平底。

075074

Page 42: 晋楚文明 - shanximuseum.com · 序 i 时值2018年新春,山西博物院携手湖北省博物馆、河南博物院、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宜 昌博物馆和襄阳市博物馆共同策划了“争锋——晋楚文明特展”。

076 077

蟠虺纹匜

春秋 ( 公元前 770 年—前 476 年 )

通高 11.8 厘米,流长 21 厘米

1988 年湖北省当阳市赵巷 4 号墓出土

宜昌博物馆藏

器身呈瓢形,椭圆形口,前有方形流,后附卷尾兽形鋬,平底。流上部饰高凸的蟠虺纹组成的

变形兽头图案 , 兽头两角外侈 , 角上施卷云纹。鋬的两侧饰变形窃曲纹。上腹施一周蟠虺纹 , 下

腹另饰一周蕉叶纹。

蟠虺纹盫

春秋 ( 公元前 770 年—前 476 年 )

通高 19.5 厘米,口径 25.3 厘米

1979 年湖北省当阳市河溶新生 9 号墓出土

宜昌博物馆藏

隆盖,中央有环形捉手。器身直口、束颈、弧腹下收、平底,肩部有两对称兽形耳,底部有三圆钉足。

器盖饰蟠虺纹,弧边饰三角卷云纹;器身颈肩部及上腹部饰蟠虺纹,其下有一周三角卷云纹。

Page 43: 晋楚文明 - shanximuseum.com · 序 i 时值2018年新春,山西博物院携手湖北省博物馆、河南博物院、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宜 昌博物馆和襄阳市博物馆共同策划了“争锋——晋楚文明特展”。

078 079

蟠龙纹浴缶

春秋 ( 公元前 770 年—前 476 年 )

通高 32 厘米,口径 24 厘米,腹深 19.8 厘米

2009 年湖北省襄阳市沈岗墓地出土

襄阳市博物馆藏

盖作覆钵形,上有圈状捉手。盖顶近平,溜肩。侈口,宽平沿,长颈,溜肩,上腹两侧有两个对称的圆柱状环耳,

下腹内收,底平。盖沿饰两周绹索纹间一周蟠龙纹,上腹耳部饰两周绹索纹间两周蟠龙纹。蟠龙纹内线刻有龙首,

环耳上饰 4 道突棱纹。

彩绘动物纹漆俎

春秋 ( 公元前 770 年—前 476 年 )

长 24.5 厘米,宽 19 厘米,高 14.5 厘米

1988 年湖北省当阳市赵巷 4 号墓出土

湖北省博物馆藏

俎面呈长方形,四边起棱,两端起翘。

俎面底部开 4 个卯孔。另有 4 只曲尺形足,

足顶部设榫,可插入俎面卯孔,组装成俎。

俎面髹红漆,其他部分髹黑漆地,用红

漆描绘 12 组 30 只瑞兽珍禽(瑞兽 22 只,

珍禽 8 只)。其中俎面板两长侧面各有神

兽 3 只,两短侧面各有神兽 4 只;四足每

宽侧面各有神兽 2 只,窄侧面各有珍禽 2

只。神兽形象基本相似,鹿头,四肢修长,

偶蹄,长尾,身饰珠点纹。亦有细微差别:

有的生枝杈状角,有的无角;有的耳大,

有的耳小;有的身躯肥壮,有的身躯细长;

有的匍匐,有的弓背。珍禽昂首,长颈,

短身,翘尾,变形长腿。身饰珠点纹。

一面

另一面

Page 44: 晋楚文明 - shanximuseum.com · 序 i 时值2018年新春,山西博物院携手湖北省博物馆、河南博物院、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宜 昌博物馆和襄阳市博物馆共同策划了“争锋——晋楚文明特展”。

080 081

楚国漆器

漆器是雕塑和漆绘高度结合的产物。受埋藏环境的影响,大量楚国漆器得以完整保存。楚国漆器的胎体大多为木胎,

此外还有皮胎、竹胎、金属胎、陶胎以及丝麻织品髹漆物等。楚国漆器色彩鲜艳,图案多样,以黑、红、黄、褐等

多种颜色绘几何纹、云纹、动植物纹等多种纹饰。

就楚国漆器而言,胎体造型和漆绘图案、色彩都反映了楚人的审美观念和艺术品位。这些漆器既是研究楚国漆器工

艺的重要实物,也是探讨先秦时期楚人精神世界和审美观念的珍贵材料。

漆方壶

春秋 ( 公元前 770 年—前 476 年 )

通高 46.5 厘米

1988 年湖北省当阳市赵巷 4 号墓出土

湖北省博物馆藏

壶身由整木雕凿而成,双耳作兽头形,壶

身饰勾连云纹。祭祀时,壶一般成对使用,

方壶等级尤高。

木胎。方口,长颈,肩部附对称兽耳,耳

上浮雕一变形牛头,腹微鼓,凹底,下接

喇叭口状方座。器身以黑漆为地,以红、

黄色绘图案,局部勾金银彩。颈饰红色云

雷纹,口面与方座的裙边饰红色点纹和卷

云纹组成的三角纹,二凸棱之间施红色卷

云纹夹杂的几何卷云纹,兽形耳上施红黄

相间的水波纹。器口、裙边等部位及器身

饰黄色三角纹、勾纹。

漆酒具

战国 ( 公元前 475 年—前 221 年 )

高 19.6 厘米,通长 71.5 厘米,宽 25.6 厘米

1987 年湖北省荆门市包山 2 号墓出土

湖北省博物馆藏

1 组 12 件。器盖和器身分别用整木凿成。整器呈圆角长方形,两端各有一龙嘴形柄,盖与器身子母口扣合。器内以

3 块横隔板、2 块纵隔板分隔为 4 段 6 格;盖内以 2 块横隔板分隔为 3 段,隔板与器身之间浅槽套合。盒两端龙首,嘴、眼、

鼻、耳各部均浮雕。盖面和器身两侧浮雕 4 排方格形,内填由云纹组成的龙身鳞片,身外侧下部两端浮雕由云纹组

成的龙足。身盖均内髹红漆,外髹黑漆。盒内一端(两格)竖置圆耳杯两套,每套 4 件,两套耳杯杯口相对,各占

一格。盒另一端(两格)竖置二壶,各占一格。中间靠耳杯的一段空间较大,倒扣一方形盘。中间靠壶一段空间较小,

无器物。酒具盒出土时套在一皮囊内。

Page 45: 晋楚文明 - shanximuseum.com · 序 i 时值2018年新春,山西博物院携手湖北省博物馆、河南博物院、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宜 昌博物馆和襄阳市博物馆共同策划了“争锋——晋楚文明特展”。

082 083

彩绘凤鸟纹漆竹筒

战国 ( 公元前 475 年—前 221 年 )

通高 28.8 厘米,直径 6.7 厘米

1987 年湖北省荆门市包山 2 号墓出土

湖北省博物馆藏

圆筒形。木质盖,竹质筒身。平顶弧

盖下端凿子口,中部有直径 0.25 厘米,

深 0.6 厘米的小圆孔。筒身直壁,底

微内凹。器外髹黑漆地,以红、黄、

金三色彩绘。盖面绘变形龙凤纹,周

边绘折线式二方连续勾状曲线纹。筒

身绘四方连续凤鸟纹,每单元为对凤

相嬉。底部周边绘折线式二方连续勾

连纹和点纹。

漆耳杯

战国 ( 公元前 475 年—前 221 年 )

高 18 厘米,盘径 14 厘米,底座 10.1 厘米

1965 年湖北省江陵县沙冢 1 号墓出土

湖北省博物馆藏

椭圆形,新月形耳,弧形壁,平底。木胎,

挖制。器里髹红漆,器表髹黑漆。在耳上和

口沿内外的黑漆地上,以红漆绘变形鸟头纹、

卷云纹和勾连云纹等纹样。

方耳蝶纹漆耳杯

战国 ( 公元前 475 年—前 221 年 )

高 4.7 厘米,长 15.2 厘米,通宽 1.1 厘米

1965 年湖北省江陵县望山 1 号墓出土

湖北省博物馆藏

蝶形耳,即耳外侧平直,中部有凹缺,两端呈波浪形;弧形壁,平底内凹,有假圈足。厚木胎,器里髹红漆,器表髹黑漆。

在两耳上及口沿外的黑漆地上,以红、黄、蓝三色彩绘。

Page 46: 晋楚文明 - shanximuseum.com · 序 i 时值2018年新春,山西博物院携手湖北省博物馆、河南博物院、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宜 昌博物馆和襄阳市博物馆共同策划了“争锋——晋楚文明特展”。

084 085

彩绘车马出行图漆奁

战国 ( 公元前 475 年—前 221 年 )

直径 27.9 厘米,通高 10.8 厘米

1987 年湖北省荆门市包山 2 号墓出土

湖北省博物馆藏

盖与器身子母口扣合,盖面中部微隆。通体内髹红漆,外髹黑漆,以深红、橘红、土黄、棕褐、青等

色彩绘纹饰。盖顶以红漆绘三周圆圈纹。中间圈内用深红、橘红、土黄、青四色绘相背对称的四分龙

凤图案,每单元有一长嘴龙盘绕其内,并填以两对小龙小凤,单元之间以蝶状纹间隔。外圈亦用红、黄、

金三色绘二方连续龙凤图案,每单元各绘一相背对称的长嘴龙和长冠凤及四小龙小凤,单元之间亦用

蝶状纹相间隔。盖外壁上、下各绘一周红色带纹,带纹之间用橘红、土黄、棕褐、青等色绘一组由 26

个人物、4 乘车、10 匹马、5 株树、1 头猪、2 条狗和 9 只大雁组成的出行、迎宾图。画面以青、土黄

色之棕褐色树为间隔分为 5 段。

Page 47: 晋楚文明 - shanximuseum.com · 序 i 时值2018年新春,山西博物院携手湖北省博物馆、河南博物院、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宜 昌博物馆和襄阳市博物馆共同策划了“争锋——晋楚文明特展”。

086 087

楚人起居

先秦时期流行席地坐卧的起居方式,与之相适应的则是低矮型家居木器。当时的床和席,既是

卧具,又是坐具。老人居则凭几,行则携杖。楚墓遣策记墓主随行之器有:冠饰、衣物、鞋、

梳妆用品、折叠床、凭几、枕、扇、席、灯等。

鎏金龙纹铜带钩

战国 ( 公元前 475 年—前 221 年 )

长 14 厘米,最宽 2.9 厘米,高 25 厘米

1965 年湖北省江陵县望山 3 号墓出土

湖北省博物馆藏

钩作龙首反顾状,背后有一圆钮。遍体鎏金,浮雕两条龙,相互缠绕。

错金银龙凤纹铁带钩

战国 ( 公元前 475 年—前 221 年 )

长 46.2 厘米,宽 6.5 厘米,厚 0.5 厘米

1965 年湖北省江陵县望山 1 号墓出土

湖北省博物馆藏

钩整体弧形,背面有两圆形凸钮。钩首作龙形,金片、

金丝镶嵌成龙的五官。腹部以金丝嵌一周,以金片嵌出

凤纹,每组凤纹间有银片嵌出的鸟纹。画面复杂而又有

规律,其纹饰之华丽、制作之精细,为带钩中仅见。

087

Page 48: 晋楚文明 - shanximuseum.com · 序 i 时值2018年新春,山西博物院携手湖北省博物馆、河南博物院、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宜 昌博物馆和襄阳市博物馆共同策划了“争锋——晋楚文明特展”。

088 089

错银铜人擎灯

战国 ( 公元前 475 年—前 221 年 )

高 16.3 厘米,盘口径 8.6 厘米

1987 年湖北省荆门市包山 2 号墓出土

湖北省博物馆藏

遣策记为“二烛銿”。由灯盘、柱和铜人两

部分组成。灯盘较浅,平沿内斜,斜弧壁;

盘外壁有两周凸棱,盘中有高 1 厘米的锥状

灯钎;盘下为上粗下细的圆形灯柱。铜人头

挽右髻,发髹黑漆,宽额,浓眉大眼,直鼻,

小嘴,圆颌,耳微外侈。右衽,广袖,博带,

深衣,左手扪胸,右手执灯。人下接方形座,

二柱之间榫卯结合。柱座上铸四分蟠螭纹,

深衣下摆饰错红铜勾连纹。

菱形纹铜镜

战国 ( 公元前 475 年—前 221 年 )

直径 21.2 厘米,边厚 0.7 厘米

1973 年湖北省宜昌市前坪 23 号墓出土

湖北省博物馆藏

羽状地菱纹镜,四菱格内各有一四出

叶纹,方座弦钮,座角出重叶纹。镜

面部分绿如翡翠,光洁照人。

饕餮纹镜

战国 ( 公元前 475 年—前 221 年 )

直径 12.2 厘米

湖北省江陵县九店 13 号墓出土

湖北省博物馆藏

云雷纹地饕餮纹镜,出土时置于竹笥内,

保存完好,光泽照人。三弦钮较高宽,

中弦凸起,无钮座。直边,宽缘微凹。

以钮为界,两边饰相背对称的饕餮纹,

其形如兽面纹铺首。

Page 49: 晋楚文明 - shanximuseum.com · 序 i 时值2018年新春,山西博物院携手湖北省博物馆、河南博物院、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宜 昌博物馆和襄阳市博物馆共同策划了“争锋——晋楚文明特展”。

090 091

镂空龙纹夹层镜

战国 ( 公元前 475 年—前 221 年 )

直径 14.9 厘米,厚 0.3 厘米

1987 年湖北省荆门市包山 2 号墓出土

湖北省博物馆藏

遣策记为“二金鑑”。圆形镜片衬一

块绢后嵌入圆形镜托内。镜托中间铸

柿蒂纹,其上为桥钮,周围铸镂空四

分蟠螭纹,龙身铸变形三角形地纹和

乳钉纹;外圈饰勾连云纹,其内嵌绿

松石多已脱落。镜托髹黑漆。

镂空勾连蟠螭纹香薰

战国 ( 公元前 475 年—前 221 年 )

高 15 厘米,口径 11.3 厘米

1987 年湖北省荆门市包山 2 号墓出土

湖北省博物馆藏

遣策记有“二爿酉白之虍角,皆周攵”。口微侈,斜直壁,活动平底,三兽蹄足内侧有凸榫。外壁上、下分别饰错

红铜并嵌绿松石、折线式二方连续勾连云纹。绿松石已脱落;中部饰 6 组镂空勾连蟠螭纹,其上铸细密的三角纹、涡纹。

壁稍直,无底。

锁形器

春秋 ( 公元前 770 年—前 476 年 )

体长 4.5 厘米,宽 4 厘米;桯长 21.5 厘米

1984 年湖北省当阳市曹家岗 5 号墓出土

宜昌博物馆藏

凹字形有长桯,侧面呈“8”字形。体镂空,饰绹纹和三角雷纹。桯轴可抽动,但不能脱出,一端有圆环。

Page 50: 晋楚文明 - shanximuseum.com · 序 i 时值2018年新春,山西博物院携手湖北省博物馆、河南博物院、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宜 昌博物馆和襄阳市博物馆共同策划了“争锋——晋楚文明特展”。

092 093

编钟

西周 ( 公元前 11 世纪—前 771 年 )

通高 43.5 厘米—52.5 厘米,铣间距 24.7 厘米- 28 厘米

2012 年湖北省枝江市万福垴出土

宜昌博物馆藏

出土时为 12 件,当为4套组合,其中2套2件成组,2套 4 件成组,符合早期编钟的成组规律。

本次展出 11 件。其中一件有 17 字铭文:“楚季宝钟,厥孙乃献于公,公其万年受厥福。”这批

编钟属早期双音甬钟,没有明显的调音痕迹,是最早的楚国编钟之一,对研究甬钟的起源和流变、

西周时期礼乐制度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确认西周时期楚国的中心区域、都城以及早期

楚文化的认知提供了关键资料。

093092

Page 51: 晋楚文明 - shanximuseum.com · 序 i 时值2018年新春,山西博物院携手湖北省博物馆、河南博物院、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宜 昌博物馆和襄阳市博物馆共同策划了“争锋——晋楚文明特展”。

094 095

秦王卑命钟

春秋 ( 公元前 770 年—前 476 年 )

通高 38.5 厘米,铣间距 10.5 厘米

1973 年湖北省当阳市季家湖楚城遗址出土

宜昌博物馆藏

钟柄圆柱状,上细下粗,上部两侧有对称旋钮各一;钟身有圆形乳钉 36 枚,钲部用 6 道凸弦纹分区,中间填以蟠虺纹、

云雷纹和绹纹等,钮下部饰两组蟠虺纹。钲间铭文:“秦王卑命”,鼓左铭文:“競坪王之定救秦戎”。此钟争议较大,

断代、国别、断句、释读等方面多有歧义。

095

Page 52: 晋楚文明 - shanximuseum.com · 序 i 时值2018年新春,山西博物院携手湖北省博物馆、河南博物院、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宜 昌博物馆和襄阳市博物馆共同策划了“争锋——晋楚文明特展”。

096 097

句鑃

春秋 ( 公元前 770 年—前 476 年 )

通高 12 厘米,铣间 6.8 厘米,鼓间 5.2 厘米,柄长 4.1 厘米

2009 年湖北省襄阳市沈岗墓地出土

襄阳市博物馆藏

整体器形方正端庄。合瓦体,曲口向上,于部向下收成弧

形。下有长方形执柄,柄下端有方形銎与舞顶部相贯通,

可安装木柄,柄中部有对穿的小圆形孔,用销钉固定木柄。

器身正、背两面自上而下于框线内饰三角形几何纹、云雷

纹及蟠龙纹。双面两栾铸对读铭文 42 字,重文 2 字: “隹

正月初吉庚午,□子登择其吉金,自乍(作)龢铎,中雗

(翰) □(且)阳 ( 颺 ),元鸣孔锽(皇),以□(征)

以行,叀闻四方,子子孙孙永保是尚。”

战国 ( 公元前 475 年—前 221 年 )

长 106 厘米,宽 42.8 厘米,高 12.8 厘米

1987 年湖北省荆门市包山 2 号墓出土

湖北省博物馆藏

器身略呈长方形,尾端弧外凸。瑟面微弧,面上有 1 条首岳、3 条尾岳和 4 个系弦的木枘。枘头圆形,其上浮雕涡纹

和柿蒂纹,枘截面方形,嵌入面板和尾端方木块相对应的方孔内。个别木枘因长度不够,又浅槽套接一段木枘,以

使面板与尾端斜边木板结合。23 根弦被 3 根尾岳分为 3 组,内、外尾岳各八弦,中尾岳七弦。首、尾岳外侧分别有

相对应的 24 个透穿弦孔,孔径 0.18 厘米。首端下部有长方形小孔,尾端下部有凸字形孔。首越椭圆形,尾越凸边椭

圆形。瑟面由两块面板拼合,首、尾岳下端凿燕尾榫头,与面板和两侧板上端相对应燕尾缺卯嵌接。

Page 53: 晋楚文明 - shanximuseum.com · 序 i 时值2018年新春,山西博物院携手湖北省博物馆、河南博物院、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宜 昌博物馆和襄阳市博物馆共同策划了“争锋——晋楚文明特展”。

098 099

铜绿山古铜矿

铜绿山古铜矿是一处重要的冶铜遗址,位于湖北省大冶市,始开采年代不晚于商代,春秋战国时期尤为兴盛,延

续至汉代。从考古发现看,其开采井巷有机地连成一体,有良好的支护措施,有排水设施。出土的采矿遗物种类

众多,包括各类开采工具、装载工具、提升工具、排水工具等。

遗址内多座炼铜炉的发现,表明铜矿石采掘后为就地提炼,遗址残留矿渣总量超过 40 万吨。楚人于春秋中期控制

了鄂东及鄂东南,铜绿山成为楚国重要的铜矿区,为楚国争霸中原提供了雄厚的战略资源。

木斗

春秋 ( 公元前 770 年—前 476 年 )

高 40 厘米,刃宽 43 厘米

湖北省大冶市铜绿山出土

湖北省博物馆藏

木铲

春秋 ( 公元前 770 年—前 476 年 )

长 76 厘米,宽 10 厘米

湖北省大冶市铜绿山出土

湖北省博物馆藏

铜斧

春秋 ( 公元前 770 年—前 476 年 )

长 19.8 厘米,刃宽 15.4 厘米,銎径 5.2 厘米—7.4 厘米

湖北省大冶市铜绿山露天采矿场出土

湖北省博物馆藏

商周时期矿冶生产所使用的工具有铜、木、竹、藤、

石质等几类。而用青铜制作的铜斧、铜锛等采掘工具

的使用,体现了当时矿冶生产的能力,是青铜时代生

产力发展水平的见证。

铜斧

春秋 ( 公元前 770 年—前 476 年 )

高 25.5 厘米,刃宽 23.6 厘米,銎宽 6.9 厘米,銎长 12 厘米

湖北省大冶市狮子山铜矿出土

湖北省博物馆藏

铜斧

春秋 ( 公元前 770 年—前 476 年 )

高 40 厘米,刃宽 43 厘米

湖北省大冶市铜绿山出土

湖北省博物馆藏

本件为目前所见最大的铜斧。

铜斧

春秋 ( 公元前 770 年—前 476 年 )

长 25.1 厘米,刃宽 21.2 厘米

湖北省大冶市铜绿山出土

湖北省博物馆藏

099098

Page 54: 晋楚文明 - shanximuseum.com · 序 i 时值2018年新春,山西博物院携手湖北省博物馆、河南博物院、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宜 昌博物馆和襄阳市博物馆共同策划了“争锋——晋楚文明特展”。

100 101

孔雀石

高 7.5 厘米

湖北省大冶市铜绿山出土

湖北省博物馆藏

孔雀石的主要成分为碱式碳酸铜。早期炼铜,

一般选用孔雀石等含铜品位较高的氧化矿,

这种氧化矿不需要焙烧,可直接入炉冶炼。

后期则开始用硫化矿炼铜。燃料是木炭。块

状木炭燃烧温度在 1200℃以上,机械强度高,

透气性好,利于氧在炉内循环。木炭在冶炼

中不仅作为燃料,而且参与炉内的化学反应,

利于矿石中铜的还原。

炼渣

春秋 ( 公元前 770 年—前 476 年 )

高 4.5 厘米,边长 19.2 厘米 ×10.5 厘米

湖北省大冶市铜绿山出土

湖北省博物馆藏

矿冶遗址上的各种文化遗存都是研究冶炼技术的材料,其中炼渣含有大量的技术信息。如分析铜绿山Ⅺ矿体炼渣,

可知该矿晚期开采的是含黄铁矿较高的矿石,生成平均品位为 65% 的冰铜的炼渣,使用的冶炼工艺属“硫化矿—

冰铜—铜”。动力科等三处遗址的炼渣属于冶炼氧化程度较高的早期露天开采或晚期地下开采氧化矿石成铜的

炉渣,使用的冶炼工艺是“氧化矿—铜”。

蚁鼻钱

战国 ( 公元前 475 年—前 221 年 )

长 2 厘米,宽 1.3 厘米

1963 年湖北省孝感市野猪湖出土

湖北省博物馆藏

蚁鼻钱是楚国的主要货币,以青铜仿海贝形状铸造。这种货币

整体为椭圆形,正面凸起,背面平整。钱面阴刻文字,或钱面

文字似蚂蚁爬于鼻尖,故俗称“蚁鼻钱”,或认为是以蚁鼻比

喻钱小。楚地蚁鼻钱刻多种文字。

Page 55: 晋楚文明 - shanximuseum.com · 序 i 时值2018年新春,山西博物院携手湖北省博物馆、河南博物院、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宜 昌博物馆和襄阳市博物馆共同策划了“争锋——晋楚文明特展”。

102 103

楚玉

玉器是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楚玉主要有璧、璜、琮、璋、佩、环、管、带钩、圭等,以及三角形、条形玉饰。楚玉造

型以龙形佩最具代表性,通常龙体奔驰腾踔,脸狭长,面额平直,有的犹似马头。楚玉纹饰上,飘逸、流畅的云纹、气象

纹奔放多样,曲线的运用则造就一种运动态势,化静为动,以柔美的线条改变了压抑的氛围。玉反映楚人的精神世界,不

同的造型与纹饰有不同的含义。楚人最重玉璧,玉璧是财富、地位、身份等级的象征。

玉璧

春秋 ( 公元前 770 年—前 476 年 )

外径 7.4 厘米,内径 2.8 厘米

1979 年湖北省当阳市李家洼子 1 号墓出土

宜昌博物馆藏

碧玉。内外缘封边,表面饰谷纹。上饰一

透雕凤,凤鸟长冠、尖喙、利爪。凤体顾

首曲体,凤身阴饰鳞纹、羽纹。

虎形玉饰件

春秋 ( 公元前 770 年—前 476 年 )

长 3.8 厘米,宽 2.3 厘米

1994 年湖北省当阳市前春 3 号墓出土

宜昌博物馆藏

黑色,两面双线阴刻虎形,前后窄面上

有一个对穿圆孔。

玉璜

春秋 ( 公元前 770 年—前 476 年 )

长 17 厘米,宽 2.7 厘米

1996 年湖北省当阳市乌龟包 1 号墓出土

宜昌博物馆藏

2 件,形制、大小相同。玉质青绿色,半透

明,夹黑褐色块状斑。扁平体,半环形。边

缘雕刻出对称的扉棱,内外缘有阴刻的轮廓

线。璜面左右阴刻对称的单体“S”形云纹,

以及形态各异的网格鳞纹。顶端有一圆穿孔。

102

Page 56: 晋楚文明 - shanximuseum.com · 序 i 时值2018年新春,山西博物院携手湖北省博物馆、河南博物院、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宜 昌博物馆和襄阳市博物馆共同策划了“争锋——晋楚文明特展”。

104 105

谷纹玉环

战国 ( 公元前 475 年—前 221 年 )

外径 6.6 厘米,内径 3.4 厘米,厚 0.7 厘米

1965 年湖北省江陵县望山 2 号墓出土

湖北省博物馆藏

据《尔雅·释器》:“肉倍好谓之璧,好倍

肉谓之瑗,肉好若一谓之环。”根据出土实物,

玉器中的好肉比例,并非如《尔雅》所说的

整齐划一。

谷纹玉环

战国 ( 公元前 475 年—前 221 年 )

外径 5.9 厘米,内径 2.9 厘米,厚 0.25 厘米

1965 年湖北省江陵县望山 1 号墓出土

湖北省博物馆藏

青色,有光泽,两面均饰谷纹,保存完好。

玉璜

战国 ( 公元前 475 年—前 221 年 )

外踞长 30.4 厘米,厚 0.45 厘米

1965 年湖北省江陵县望山 2 号墓出土

湖北省博物馆藏

璜呈弧形,扁平,断面为长方形,上部正中有一小圆孔,孔径约 0.2 厘米,璜周边有规则地雕琢成鉏牙形,

两面有纹饰,阴刻雷纹,周边浅刻一凹弦纹。青玉有光泽。

104

Page 57: 晋楚文明 - shanximuseum.com · 序 i 时值2018年新春,山西博物院携手湖北省博物馆、河南博物院、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宜 昌博物馆和襄阳市博物馆共同策划了“争锋——晋楚文明特展”。

106 107

龙形玉佩

战国 ( 公元前 475 年—前 221 年 )

长 10.4 厘米,宽 8.3 厘米

1965 年湖北省江陵县望山 3 号墓出土

湖北省博物馆藏

有残缺。透雕龙形,龙身卷曲较甚,两面均阳刻谷纹。此件为黄玉,有光泽,饰谷纹。

谷纹玉璧

战国 ( 公元前 475 年—前 221 年 )

上:外径 21.6 厘米,内径 7.6 厘米,

肉宽 7 厘米,厚 0.7 厘米

下:外径 21.7 厘米,内径 7.7 厘米,

肉宽 7 厘米,厚 0.7 厘米

1965 年湖北省江陵县望山 2 号墓出土

湖北省博物馆藏

两面均阴刻谷纹(中间突起一点似乳

钉)。在璧之外部边沿及好的边缘各

阴刻弦纹一圈。玉色碧绿晶莹,温润

光泽,堪称美玉。

106

Page 58: 晋楚文明 - shanximuseum.com · 序 i 时值2018年新春,山西博物院携手湖北省博物馆、河南博物院、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宜 昌博物馆和襄阳市博物馆共同策划了“争锋——晋楚文明特展”。

108 109

《老子》乙竹简

战国 ( 公元前 475 年—前 221 年 )

长分别为 22 厘米、29.6 厘米

1993 年湖北省荆门市郭店 1 号墓出土

湖北省博物馆藏

1993 年,在对湖北省荆门市沙洋县四方乡郭店

1 号墓进行抢救性发掘时,发现 703 枚有字竹简,

内容为先秦典籍,其中以道家著作《老子》甲、

乙、丙三篇和《太一生水》最引人瞩目。

春秋之世,诸侯并起,争斗不断。晋为中原盟主,楚为

江汉强国,为争夺势力范围,号令诸侯,双方常干戈相

向,先后发生城濮之战、邲之战和鄢陵之战等大小战争

数十起。晋与楚的军事实力,从出土兵器与车马器可窥

一斑。与直接开战相佐,双方还不时会盟诸侯,孤立对方。

会盟之意图与战争殊途同归,都离不开“争霸”二字。

双方也有化干戈为玉帛之举,举行弭兵会盟,诸侯尊晋、

楚为共同霸主,由两国平分霸权。类似于友好性质的交

往,不仅文献有载,考古发现的诸多实物亦是明证。

干戈玉帛

Page 59: 晋楚文明 - shanximuseum.com · 序 i 时值2018年新春,山西博物院携手湖北省博物馆、河南博物院、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宜 昌博物馆和襄阳市博物馆共同策划了“争锋——晋楚文明特展”。

110 111

韩钟剑

春秋 ( 公元前 770 年—前 476 年 )

残长 25.3 厘米

1952 年山西省垣曲县谭家村出土

山西博物院藏

该剑的剑身有错金铭文“韩钟之□剑” 5 字。

据考证,此剑的主人为景公时期晋国列卿

韩穿,韩穿曾参加晋楚邲之战。公元前 588

年,晋中军元帅郤克增设三军,韩穿为新

上军佐。公元前 585 年,韩穿带领新上军

抗楚救郑。

邲之战,晋国大败,楚庄王称霸中原。其时,

士会为上军统帅,韩穿为上军大夫。上军

战前准备充分,七队士兵埋伏在敖山之前,

层层抗击楚军。因此,尽管晋军在邲之战

中大败,晋之上军却损失不大,史称 “上

军不败”。

玉剑璏

春秋 ( 公元前 770 年—前 476 年 )

长 5.2 厘米,宽 4.2 厘米,厚 3.1 厘米

1988 年山西省太原市金胜村赵卿墓出土

山西博物院藏

又称剑鼻,装在剑鞘上方,用以贯带系剑于腰。青色有褐斑,玉质晶莹。呈禽鸟状,鸟身上各部位均清晰可

辨,其身躯匍匐在地,上饰几何形填纹及蟠虺纹。其制作精致,为玉剑璏中之精品。

111

Page 60: 晋楚文明 - shanximuseum.com · 序 i 时值2018年新春,山西博物院携手湖北省博物馆、河南博物院、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宜 昌博物馆和襄阳市博物馆共同策划了“争锋——晋楚文明特展”。

112 113

铜剑

战国 ( 公元前 475 年—前 221 年 )

通长 49.6 厘米

1954 年山西省长治市分水岭 12 号墓出土

山西博物院藏

圆首,圆柱茎,双箍,“一”字格,有脊,

尖峰,两刃收缩,剑身修长。通体饰几何

形金属纹,格上镶嵌绿松石。

乐□铍

战国 ( 公元前 475 年—前 221 年 )

长 30.3 厘米,宽 3.1 厘米,茎残长 7.2 厘米,

厚 0.9 厘米

1983 年山西省朔州市赵家口出土

山西博物院藏

铍平脊斜从,前聚成锋,扁平茎,茎末端有一

小圆孔。一侧平脊下端有细线阴刻小字两行,

共计 17 字:“四年,□相乐□,右库工师长庆、

冶事息,□事。”故名“乐□”铍。

春平侯铍

战国 ( 公元前 475 年—前 221 年 )

通长 33.4 厘米,宽 3.4 厘米,茎长 10 厘米,

厚 0.8 厘米

1983 年山西省朔州市赵家口出土

山西博物院藏

铍平脊斜从,前聚成锋,扁平茎,茎末端有一

小圆孔。一侧平脊下端有细线阴刻小字两行,

共计 19 字:“四年,相邦春平侯,邦左库工

师长身、冶尹□,执剂。”

铜铍

战国 ( 公元前 475 年—前 221 年 )

长 43.7 厘米,宽 3.8 厘米

1979 年山西省闻喜县邱家庄 8 号墓出土

山西博物院藏

铍在春秋时期已经出现,与剑近似,使用时柄

部绑缚长柲。有前锋,形状近矛,可以刺杀,

又有双边刃,可以砍杀。此铍制作精细,刃部

锋利,在表面有使用特殊的工艺制作出类似于

“卐”的纹饰。

113112

Page 61: 晋楚文明 - shanximuseum.com · 序 i 时值2018年新春,山西博物院携手湖北省博物馆、河南博物院、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宜 昌博物馆和襄阳市博物馆共同策划了“争锋——晋楚文明特展”。

114 115

阏舆戈

战国 ( 公元前 475 年—前 221 年 )

通长 26.3 厘米

1976 年山西省临县窑头古城遗址出土

山西博物院藏

胡部较长,上有四穿,内部后端开刃,

上有一穿。在内穿后有方形印章铭“阏

舆”2 字。阏舆为战国时地名。

宜安戈

战国 ( 公元前 475 年—前 221 年 )

长 28.2 厘米,阑长 13.7 厘米

1976 年山西省临县窑头古城遗址出土

山西博物院藏

又名王何立事戈,援部、内部较长,

后端开刃,上有一穿,胡部三穿。胡

部正面有刻铭“王何立事□冶□所教

马重为”12 字,反面有“宜安”2 字。

“宜安”为战国时赵国城邑,据专家

考证王何为赵惠文王。

邙皮戈

战国 ( 公元前 475 年—前 221 年 )

通长 30.3 厘米,阑长 16 厘米

1959 年山西省晋中市离山采集

山西博物院藏

舌形长援,中脊隆起,援上下有刃,下

刃与胡部弧接,胡较宽,阑侧三穿。直

内三面作刃,有一长方穿。胡中部阴刻

“廿三年代相邙皮右库工师吏堂泽执齐”

一行 15 字。

虎鹰互搏戈 鸟纹戈鐏

春秋 ( 公元前 770 年—前 476 年 )

戈长 16 厘米,宽 7.1 厘米;

鐏高 9 厘米,宽 4 厘米

山西博物院藏

援、胡较短,椭圆形銎口,上端有圆形穿孔,

用以固定戈柲,銎上部与内上立雕一猛虎

擒扼雄鹰,虎昂首张口,曲身卷尾,前爪

抓鹰尾,后爪扼鹰首,鹰则伸颈翘尾,奋

力搏杀,构成一幅紧张激烈的虎鹰搏击图。

鐏为椭圆形銎口,装饰鸟纹,上有固定柲

的圆形穿孔。这件器物有明显的北方草原

文化因素。

Page 62: 晋楚文明 - shanximuseum.com · 序 i 时值2018年新春,山西博物院携手湖北省博物馆、河南博物院、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宜 昌博物馆和襄阳市博物馆共同策划了“争锋——晋楚文明特展”。

116 117

鎏金嵌银饕餮纹戈鐏

战国 ( 公元前 475 年—前 221 年 )

长 18 厘米

太原冶炼厂征集

山西博物院藏

错银双鸟纹戈鐏

战国 ( 公元前 475 年—前 221 年 )

长 13.9 厘米

太原电解铜厂收集

山西博物院藏

春秋 ( 公元前 770 年—前 476 年 )

通长 18.8 厘米

山西省原平市出土

山西博物院藏

矛是用于冲刺的兵器,分为锋刃与骹两部分,銎

口为圆形。矛可单独使用,也是戟的重要组成部

分,多数不施任何装饰,少数装饰有精美的纹饰。

春秋 ( 公元前 770 年—前 476 年 )

通长 12 厘米

1988 年山西省太原市金胜村赵卿墓出土

山西博物院藏

战国 ( 公元前 475 年—前 221 年 )

长 11.1 厘米

1965 年山西省长治市分水岭 126 号墓出土

山西博物院藏

116

Page 63: 晋楚文明 - shanximuseum.com · 序 i 时值2018年新春,山西博物院携手湖北省博物馆、河南博物院、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宜 昌博物馆和襄阳市博物馆共同策划了“争锋——晋楚文明特展”。

118 119

三穿戟

战国 ( 公元前 475 年—前 221 年 )

通长 30.5 厘米

太原电解铜厂征集

山西博物院藏

宜乘戟

战国 ( 公元前 475 年—前 221 年 )

通长 27.5 厘米,阑长 12.6 厘米

1955 年山西省长治市分水岭 14 号墓出土

山西博物院藏

弧形援向下勾曲 , 中脊隆起 , 三角前锋下

刃峻削,胡作距刺,阑侧三穿。长方直

内有一长方穿,胡中部阴刻“宜乘乍束

戟”5 字。戈自铭“戟”,当另有一矛与

之组合为戟。

玉韘

春秋 ( 公元前 770 年—前 476 年 )

高 5.8 厘米,宽 3.2 厘米,厚 0.3 厘米

1988 年山西省太原市金胜村赵卿墓出土

山西博物院藏

青色,玉质上乘,制作考究。椭圆形,中间略鼓,两侧各有一孔。器面以十字凸棱将其分割 , 其间隐起谷纹。韘用于

射箭时佩戴在射手前手小臂内侧,防止由于放弦时弦、矢带伤手臂。韘有软质和硬质之分,软质的包括纺织物、柔

软的皮质等;硬质的则包括较厚的皮革、玉质、金属、骨角质等。

Page 64: 晋楚文明 - shanximuseum.com · 序 i 时值2018年新春,山西博物院携手湖北省博物馆、河南博物院、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宜 昌博物馆和襄阳市博物馆共同策划了“争锋——晋楚文明特展”。

120 121

错银承弓器

战国(公元前 475 年—前 221 年)

长 21.3 厘米,口径 4.8 厘米 ×2.7 厘米

1954 年山西省永济市薛家崖村出土

山西博物院藏

为战车上承托弓架的器具。前端向上弯曲作长颈兽头状,后端为长方筒状銎。

弩机

战国 ( 公元前 475 年—前 221 年 )

长 12 厘米—14 厘米,高 8 厘米

1954 年山西省永济市薛家崖村出土

山西博物院藏

弩是由弓发展而成的兵器,由铜质弩机、木臂、弓三部分构成,弩机安于木臂后部,包括牙(二牙联体,其中

一牙连望山)、望山、悬刀(即扳机)、机塞、枢轴五种构件。两牙在望山前,下部与望山连为一体;机塞置

于牙前,其后分为两齿,上齿顶住两牙下部连接处,下齿钳在悬刀刻口内。使用时,先拉弦触动望山,牙即上升,

钩住弓弦,同时带起机塞,钳住其下齿,遂使弩机关锁,然后将箭矢放于牙前凹槽内以望山瞄准后,扳动悬刀,

机塞滑下,牙亦随之缩下,被牙所钩住的弦即弹出,将矢发射出去。这种装置增加了箭矢的射程,提高了命中

率和杀伤力,成为战国最有威力的兵器之一。

120

Page 65: 晋楚文明 - shanximuseum.com · 序 i 时值2018年新春,山西博物院携手湖北省博物馆、河南博物院、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宜 昌博物馆和襄阳市博物馆共同策划了“争锋——晋楚文明特展”。

122 123

楚国兵器

楚国的武库较为庞大。楚国兵器,种类繁多,

包括铜、铁、木、竹、皮等制品。青铜兵器有剑、戈、

戟、矛、殳、匕首、镞、弩机等;铁兵器有剑、戈、

矛、匕首、镞等;木兵器有盾、甲、殳、弓及

各种兵器杆;竹兵器有弓、箭杆等;皮兵器有甲、

胄。春秋至战国中期,青铜兵器一直居于主要

地位,到了战国晚期,随着钢铁冶炼技术的发展,

铁制兵器开始大量出现,逐渐占据主导地位。

铜戈 鐏

战国 ( 公元前 475 年—前 221 年 )

戈长 23 厘米,鐏长 14 厘米

2003 年湖北省枣阳市九连墩 1 号墓出土

湖北省博物馆藏

戈是一种兵器。由戈头、柲、鐏构成,是用以

勾杀的兵器。长弧三穿,援较为宽短,援锋下

斜栏侧一穿,援、内均上扬。戈鐏上部中空以

承柲,有对穿的两个孔。

铜矛 镦

战国 ( 公元前 475 年—前 221 年 )

矛长 12 厘米—13.2 厘米,

镦长 5 厘米—6.7 厘米

2003 年湖北省枣阳市九连墩 2 号墓出土

湖北省博物馆藏

全形的矛是由矛头、矜(柄)和鐏(柄尾

的金属套)三部分组成。矛头又分为身、

骹两部分。身具一锋二刃,其中间的凸棱

名曰“脊”。脊两旁或有两凹槽,叫做“饮

血”,用以出血进气。锋、刃的下端有用

来安矜的空筒叫做“骹”。骹两旁半环状

的钮叫做“乔”。乔用来系绳,将矛头缚

固在矜上,同时也用来悬挂缨饰。

123

Page 66: 晋楚文明 - shanximuseum.com · 序 i 时值2018年新春,山西博物院携手湖北省博物馆、河南博物院、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宜 昌博物馆和襄阳市博物馆共同策划了“争锋——晋楚文明特展”。

124 125

楚王孙渔戟

春秋 ( 公元前 770 年—前 476 年 )

通长 17.8 厘米,援长 16.2 厘米,胡长 10.5 厘米

1958 年湖北省江陵县长湖边楚墓出土

湖北省博物馆藏

短内,援狭长上扬,中脊凸起,胡上三穿。错

金鸟篆铭文“楚王孙渔之用”六字,三字在胡部,

三字在援部。文字工整秀挺,具有很高的艺术

价值。本件与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一件为

一组双戈戟。

铜殳

春秋 ( 公元前 770 年—前 476 年 )

通长 11.6 厘米,锋长 6.3 厘米,銎径 3 厘米,

壁厚 0.23 厘米

1984 年湖北省当阳市曹家岗 5 号墓出土

湖北省博物馆藏

三棱刃,锋锐利,三面各有两道血槽。銎锋

之间有隔,宽 1.5 厘米,三面均饰相同的饕餮

纹。銎为九棱形,每面各列 4 个乳钉(计 36

个)。銎中空,深至隔前,上有一钉孔。殳

为周代五兵(戈、殳、戟、酋矛、夷矛)之一。

战国曾侯乙墓出土有铭文之“殳”始得确认。

殳分有刃和无刃两种,后者为仪仗兵器。

弯内戟

战国 ( 公元前 475 年—前 221 年 )

矛残长 11.4 厘米,戈长 27.7 厘米,鐏长 6.5 厘米

2003 年湖北省枣阳市九连墩 1 号墓出土

湖北省博物馆藏

兵器。由戈头、柲、鐏等构成。戟是在戈、矛的

基础上演进而成的既能勾啄、又能进刺的复合兵

器。《公羊传·成公二年》:“师还齐侯。晋欲

克投戟,逡巡再拜稽首马前。”戟比戈、矛的杀

伤效能高,不仅适于车战,也适于步战,是战国

乃至秦汉时期最主要的兵器之一。

目前发现最早的楚戟年代在春秋中期,春秋晚期

楚戟的特点是铭文较多,这种风气一直延续至战

国初期。戟原由一戈一矛合成,楚国发明了双戈

戟和三戈戟。

125

Page 67: 晋楚文明 - shanximuseum.com · 序 i 时值2018年新春,山西博物院携手湖北省博物馆、河南博物院、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宜 昌博物馆和襄阳市博物馆共同策划了“争锋——晋楚文明特展”。

126 127

战国 ( 公元前 475 年—前 221 年 )

矛长 12.9 厘米,戈长 27.5 厘米,鐏长 4.1 厘米

2003 年湖北省枣阳市九连墩 1 号墓出土

湖北省博物馆藏

战国 ( 公元前 475 年—前 221 年 )

通长 46.7 厘米—56 厘米

2003 年湖北省枣阳市九连墩 1 号墓出土

湖北省博物馆藏

圆首,剑身较宽,中脊起棱,茎上有木护柄。青铜剑最早见于商代,春秋以后步战增多,剑也由短增长,剑由

青铜制逐渐改进为铁制。

127

Page 68: 晋楚文明 - shanximuseum.com · 序 i 时值2018年新春,山西博物院携手湖北省博物馆、河南博物院、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宜 昌博物馆和襄阳市博物馆共同策划了“争锋——晋楚文明特展”。

128 129

玉剑首

战国 ( 公元前 475 年—前 221 年 )

直径 4.7 厘米,厚 0.4 厘米

1965 年湖北省江陵县望山 2 号墓出土

湖北省博物馆藏

圆饼形,两面均平,正面纹饰,中部为

一圈涡旋纹,周围饰谷纹,外缘一周凹

弦纹,背面素饰,青玉,有光泽,保存

完整。

彩绘龙凤纹漆盾

战国 ( 公元前 475 年—前 221 年 )

长 46.8 厘米,宽 34 厘米

1987 年湖北省荆门市包山 2 号墓出土

湖北省博物馆藏

革制,革胎已朽,残存漆皮。盾面通体髹黑漆,饰以红、棕红、黄、金四色。

正面绘龙凤卷云纹,每边四龙四凤。此盾应为礼仪用具,非实用兵器。

骨韘形器(6 件)

战国 ( 公元前 475 年—前 221 年 )

长 7.1 厘米—11.3 厘米

1965 年湖北省江陵县望山 1 号墓出土

湖北省博物馆藏

扁圆形,内空,可套手指,带柄。柄前

端作尖喙鸟首形,大小稍有差别。

Page 69: 晋楚文明 - shanximuseum.com · 序 i 时值2018年新春,山西博物院携手湖北省博物馆、河南博物院、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宜 昌博物馆和襄阳市博物馆共同策划了“争锋——晋楚文明特展”。

130 131

包金车軎

春秋 ( 公元前 770 年—前 476 年 )

通高 9.6 厘米,底径 8.3 厘米

1988 年山西省太原市金胜村赵卿墓出土

山西博物院藏

安装于马车车轮轴端的金属部件,軎套在车轴的两端,

以辖固定,用以加固轴头,辖是车轴上的销子。其装饰

有蟠虺纹和蟠螭纹,级别高的贵族墓出土的车軎常以金

箔装饰,富丽华贵。

带扣车軎

春秋 ( 公元前 770 年—前 476 年 )

通高 8.2 厘米,口径 6.2 厘米

1988 年山西省太原市金胜村赵卿墓出土

山西博物院藏

绹索纹带扣车軎

春秋 ( 公元前 770 年—前 476 年 )

通高 8.7 厘米,口径 6.7 厘米

1988 年山西省太原市金胜村赵卿墓出土

山西博物院藏

车饰

春秋 ( 公元前 770 年—前 476 年 )

高 9.5 厘米,宽 3 厘米

1988 年山西省太原市金胜村赵卿墓出土

山西博物院藏

错金虎形饰

春秋 ( 公元前 770 年—前 476 年 )

长 5 厘米,高 2.5 厘米

1988 年山西省太原市金胜村赵卿

墓出土

山西博物院藏

贴金铜泡

东周 ( 公元前 770 年—前 221 年 )

直径 4.7 厘米

1961 年山西省侯马市上马墓地出土

山西博物院藏

足形铜泡

东周 ( 公元前 770 年—前 221 年 )

长 5 厘米,宽 4 厘米

1961 年山西省侯马市上马墓地出土

山西博物院藏

131

Page 70: 晋楚文明 - shanximuseum.com · 序 i 时值2018年新春,山西博物院携手湖北省博物馆、河南博物院、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宜 昌博物馆和襄阳市博物馆共同策划了“争锋——晋楚文明特展”。

132 133

蟠虺纹车盖斗

战国(公元前 475 年—前 221 年)

通高 13.3 厘米,顶径 9.6 厘米

1954 年山西省长治市分水岭出土

山西博物院藏

盖斗上作直壁扁鼓形,周壁有长方镂孔 18 个,为插辐搭顶所用。下渐收,呈细长喇叭筒形,长

三角镂孔 8 个,为固定盖顶所用。斗顶饰蟠螭纹和涡纹。

车篷架

战国 ( 公元前 475 年—前 221 年 )

长 8 厘米

1954 年山西省长治市分水岭出土

山西博物院藏

马车支撑车伞的铜质构件,主管为圆筒

形,上接三个支管,分向三方,呈三叉状,

管壁有穿孔,用于固定木质支架。

连珠纹鸭首带扣

春秋 ( 公元前 770 年—前 476 年 )

长 4.8 厘米,宽 5.5 厘米

1988 年山西省太原市金胜村赵卿墓出土

山西博物院藏

呈长方形,是马身上皮带的扣环。扣舌,

舌首似鸭首形。使用时皮带从扣环中穿

过,以使皮带固定。

Page 71: 晋楚文明 - shanximuseum.com · 序 i 时值2018年新春,山西博物院携手湖北省博物馆、河南博物院、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宜 昌博物馆和襄阳市博物馆共同策划了“争锋——晋楚文明特展”。

134 135

镂空蟠螭纹当卢

战国 ( 公元前 475 年—前 221 年 )

直径 5.5 厘米

1954 年山西省长治市分水岭出土

山西博物院藏

当卢是马首额头上的饰件,有圆形、Y 字形和长条形等形状。此当卢以镂空蟠螭纹和蟠虺纹作装饰,

高级别的车饰也用金、银等贵金属装饰。

单箍素面车軎

战国 ( 公元前 475 年—前 221 年 )

高 7.6 厘米,末端直径 3.1 厘米

1987 年湖北省荆门市包山 2 号墓出土

湖北省博物馆藏

素面,表面黑亮。軎身为圆筒形,饰

一箍。末端有大圆孔,近末端处饰单

箍,辖首铸兽面纹。

素面车軎

战国 ( 公元前 475 年—前 221 年 )

高 7.6 厘米—8.4 厘米,

末端直径 3.1 厘米—3.5 厘米

1965 年湖北省江陵县望山 2 号墓出土

湖北省博物馆藏

长筒形,末端封闭,首端外张。附辖,

辖身为方键形,辖首状如兽形,辖尾

有圆穿孔。

134

Page 72: 晋楚文明 - shanximuseum.com · 序 i 时值2018年新春,山西博物院携手湖北省博物馆、河南博物院、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宜 昌博物馆和襄阳市博物馆共同策划了“争锋——晋楚文明特展”。

136 137

暗纹铜牌饰

战国 ( 公元前 475 年—前 221 年 )

长 11.2 厘米,残宽 6.4 厘米

1984 年湖北省宜昌市姚家港 2 号墓出土

湖北省博物馆藏

整体近椭圆形,横长一端上头有一小

柄,其上有两个穿孔,正面施卷云暗

花纹,铜底为翠绿色。

铜合叶

战国 ( 公元前 475 年—前 221 年 )

左:通长 6.1 厘米,最宽 4 厘米

中:通长 10 厘米,最宽 6.8 厘米

右:通长 8.9 厘米,最宽 4.9 厘米

2003 年湖北省枣阳市九连墩 1 号墓出土

湖北省博物馆藏

青铜活叶用于车舆厢板或车门之间的连

接,表面饰以饕餮纹、云纹。

八角形节约

战国 ( 公元前 475 年—前 221 年 )

长 2.4 厘米,宽 2.2 厘米,高 0.9 厘米

1987 年湖北省荆门市包山 2 号墓出土

湖北省博物馆藏

八角形,底面一个方孔,顶面一个圆

孔,周边四个方孔。

人面纹短剑

西周 ( 公元前 11 世纪—前 771 年 )

长 22.5 厘米,宽 3 厘米

2006 年山西省绛县横水墓地出土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藏

137136

Page 73: 晋楚文明 - shanximuseum.com · 序 i 时值2018年新春,山西博物院携手湖北省博物馆、河南博物院、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宜 昌博物馆和襄阳市博物馆共同策划了“争锋——晋楚文明特展”。

138 139

楚才晋用和晋才楚用

春秋时期,晋楚两国內部的贵族争斗激烈,失势的贵族有时会逃往别国。因此,楚才晋用和晋才楚用之事屡见不鲜。

楚才晋用的著名例子是申公巫臣逃往晋国,策划晋吴联合,致楚背腹受敌,吴师入郢,楚几亡国。这段历史在清华简《繫

年》中也有详细记载。

晋才楚用的一个例子是伯州犁奔楚。晋国的伯宗被三郤诡杀,其子伯州犁奔楚食采于钟离。伯州犁熟知晋国内情,

在晋楚战争中对楚国帮助很大,官至太宰。伯州犁的故事很多,最著名的是“上下其手”暗示战俘皇颉。

楚公逆钟

西周 ( 公元前 11 世纪—前 771 年 )

通高 51 厘米—22 厘米,铣间距 28.8 厘米—12 厘米

1993 年山西省曲沃县北赵村晋侯墓地出土

山西博物院藏

一组 8 件,前 6 件钟均铸有铭文。铭文考释如下:

唯八月甲午,楚公逆祀 (厥)先高 (祖)考,夫(敷)工(共—供) (四)方首。楚公逆出求人用祀 四方首,

休多禽(擒)。 □内(纳)飨(享)赤金九万钧,楚公逆用自作龢妻(谐)钖钟百 (肆)。楚公逆其万年寿,用

保 大邦,永宝。

铭文记述了楚公逆为祭祀先祖,出巡四方,四方首领入贡赤铜九万钧,楚公逆用以制钟。楚公逆一般认为即《史记·楚

世家》记载的熊咢,其在位时间与晋穆侯相当。史籍记载的晋、楚相交,约在春秋早、中期之际。晋穆侯墓出土的

楚公逆钟,将晋楚交往的历史提早到了西周晚期,是晋楚文化交流的见证。

Page 74: 晋楚文明 - shanximuseum.com · 序 i 时值2018年新春,山西博物院携手湖北省博物馆、河南博物院、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宜 昌博物馆和襄阳市博物馆共同策划了“争锋——晋楚文明特展”。

140 141

镬鼎

战国 ( 公元前 475 年—前 221 年 )

通高 65.5 厘米,耳间距 102.5 厘米

2003 年湖北省枣阳市九连墩 2 号墓出土

湖北省博物馆藏

镬鼎用于祭祀、宴飨等礼仪活动中烹煮牲肉,形体较大。该鼎直口、附耳、圜底、蹄足。腹间有一周

凸弦纹带;腹部及耳部饰蟠螭纹,足根部浅浮雕兽面纹。出土时鼎内残存牛骨。

圆鉴 壶

战国 ( 公元前 475 年—前 221 年 )

鉴通高 32 厘米,口径 67.2 厘米,耳间距 80.5 厘米;

壶通高 51 厘米,口径 17.8 厘米,腹径 35 厘米,耳间距 39.7 厘米

2003 年湖北省枣阳市九连墩 2 号墓出土

湖北省博物馆藏

圆壶为盛酒器。子母口,鼓腹,圈足。盖上有三环钮,腹间两侧各有 1 个攀附龙形耳。器身饰夔龙纹、雷纹、蟠螭纹。

鉴为冰酒或温酒器。方唇外折,矮颈内收,鼓腹,矮圈足。颈部有 4 个龙首环耳。腹间及圈足饰绹纹。壶置入鉴内,

之间空隙可放入冰块或温水。出土时,壶置于鉴内,壶口以麻布封口,形态完好的圆形鉴壶尚属首次发现。

Page 75: 晋楚文明 - shanximuseum.com · 序 i 时值2018年新春,山西博物院携手湖北省博物馆、河南博物院、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宜 昌博物馆和襄阳市博物馆共同策划了“争锋——晋楚文明特展”。

142 143142

Page 76: 晋楚文明 - shanximuseum.com · 序 i 时值2018年新春,山西博物院携手湖北省博物馆、河南博物院、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宜 昌博物馆和襄阳市博物馆共同策划了“争锋——晋楚文明特展”。

144 145

王子于戈

春秋 ( 公元前 770 年—前 476 年 )

通长 24.3 厘米,宽 11 厘米

1958 年山西省万荣县庙前村出土

山西博物院藏

长援,短胡,三穿,内部较长,上有一穿。采用错金工艺镶嵌文

字与纹饰。正面镶嵌一字未释读,反面镶嵌“王子于之用戈”6 字

鸟虫体文字,内部正反面均镶嵌云纹。为吴王僚即位前制作之器。

吴王夫差剑

春秋 ( 公元前 770 年—前 476 年 )

长 37 厘米,宽 3.5 厘米

1976 年湖北省襄阳市蔡坡 12 号墓出土

湖北省博物馆藏

剑身有阴文 12 字铭文:“攻 (吴)王夫差,自作其元用。”

传世文献中吴国号亦作“句吴”,金文中常作“攻 ”。

夫差为吴王阖闾之子,最后一代吴王。吴国于公元前

473 年为越王勾践所灭。

一面

另一面

晋出吴器

山西是春秋战国时期晋国故地,从晚清同治年以来,屡屡出土有铭吴国青铜器,比较重要的有:代县蒙王村出土的吴王鉴、

万荣庙前村“王子于戈”、原平峙峪“吴王光剑”、 榆杜城关“吴王□ 发剑”等等。这些吴国器物在山西的出土,

真实反映了春秋中晚期大国争霸的情形。

公元前 584 年,楚人巫臣主动向晋景公提请出使吴国,施行联吴抗楚政策。吴王认为结晋对其扩张更为有利,遂背楚

与晋结盟,两国之间交流不断。从此吴国开始强大,并且开始和中原诸国往来通好。吴国崛起后不断攻楚,公元前

506 年攻破郢都,楚几灭国。

弭兵会盟

晋厉公即位之初,晋国公卿内斗,无暇外顾;楚国被

吴牵制,也无心争霸,双方都有停战意愿。公元前

579 年,宋国大夫华元首倡和平,发起以“弭兵”为

口号的和平运动,谋求晋楚和好,订盟互不侵犯。三

年后,因楚背约而结束。

公元前 546 年,宋大夫向戌再倡弭兵,邀集晋、楚、秦、

齐、宋、鲁、郑等十余国,在宋国召开规模盛大的休

兵会议。会议约定各国停止战争,奉晋、楚两国为共

同霸主,除齐、秦外,各国须向晋、楚同样纳贡,违

约者,各国共讨之。此后 40 年间,晋楚未再发生战争,

中原各国得以暂享和平。

145

Page 77: 晋楚文明 - shanximuseum.com · 序 i 时值2018年新春,山西博物院携手湖北省博物馆、河南博物院、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宜 昌博物馆和襄阳市博物馆共同策划了“争锋——晋楚文明特展”。

146 147

吴王夫差鉴

春秋 ( 公元前 770 年—前 476 年 )

高 38.5 厘米,口径 62.7 厘米

1999 年山西省太原市金胜村出土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藏

有对称的兽耳衔环,鉴颈部饰横鳞纹,腹部饰蟠螭纹和垂叶纹,

器内壁有铭文 3 行 13 字:“攻吴王夫差择其吉金自作御鉴。”

147

Page 78: 晋楚文明 - shanximuseum.com · 序 i 时值2018年新春,山西博物院携手湖北省博物馆、河南博物院、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宜 昌博物馆和襄阳市博物馆共同策划了“争锋——晋楚文明特展”。

148 149

吴王鼎

春秋 ( 公元前 770 年—前 476 年 )

通高 53.5 厘米,口径 42.8 厘米

1999 年山西省太原市金胜村出土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藏

附耳内外侧均有纹饰,高足外撇,足跟饰兽面纹。鼎内壁有

两行铭文,铭文似经锉磨,故漫漶不清而难以释读,惟左边

隐约似有“吴王”字样,器型和纹饰为典型的春秋晚期吴国

式样。特别是纹饰,为吴国铜器特有的细密 S 形纹。

西周王朝以宗法制和分封制立国,推行“封诸侯、建同

姓”的国策,对先贤后代、开国功臣及同姓子弟进行大

分封。初封七十余国。随着分封的不断扩大,大小封国

遍及王朝域内。

随着国力的增强,晋、楚两国不断兼并周边弱小诸侯和

蛮夷戎狄,疆域逐步扩大。同时,其文化影响力和辐射

能力也日益增强,形成了与大国地位相匹配的文化圈。

晋、楚的大国之路,客观上也是民族融合、文化交融之

路,间接促进了后来秦的大一统。考古出土的相关诸侯

国器物,印证了这一历史轨迹。

大國之路

Page 79: 晋楚文明 - shanximuseum.com · 序 i 时值2018年新春,山西博物院携手湖北省博物馆、河南博物院、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宜 昌博物馆和襄阳市博物馆共同策划了“争锋——晋楚文明特展”。

150 151

分封制与宗法制

西周时期通过分封制和宗法制建立起国家组织,二者成为西周王朝政权的基石,是当时社会最为重要的两大制度。

分封制是将姬姓贵族或异姓贵族分至各地,以建立诸侯国,其目的在于“封建亲戚,以藩屏周”,诸侯对周天子承

担一定的义务,周天子通过任命诸侯国卿等方式对诸侯予以控制,因此周王朝得以成为幅员辽阔的强大国家。

宗法制度,周天子是天下的大宗,被分封的诸侯在本国是大宗,但对周天子而言是小宗,诸侯国内还可以进一步分封,

由此确立各级贵族之间的相对地位与组织关系。

在分封制和宗法制的西周国家体系中,周天子掌握着统治天下的权力,是天下贵族的最高族长,具有天下共主的地位。

燕侯旨卣

西周(公元前 11 世纪—前 771 年)

高 34.5 厘米,两耳间距 29 厘米

2009 年山西省翼城县大河口 1 号墓出土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藏

盛酒器。在最大的一件带盖青铜卣内,放置着一套七件酒器,分别是斗一件、单耳罐一件、大小不同的觯五件。青

铜卣的盖内面和器底内面都铸有一篇铭文,内容是“燕侯旨作姑妹宝尊彝”,“姑妹”是小姑姑的意思。这是燕侯

旨给他的小姑姑燕国公主制作的器物。

燕国:公元前 11 世纪周天子分封的诸侯国,位于今北京、河北北部、辽宁西部一带。姬姓,开国君主为燕召公。战

国时期,燕为“七雄”之一。公元前 222 年燕为秦所灭。 霸伯罍

西周(公元前 11 世纪—前 771 年)

高 34.5 厘米,口径 15.5 厘米,耳间距 32 厘米

2009 年山西省翼城县大河口 1017 号墓出土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藏

盛酒器。器口内壁有铭文“霸伯作宝尊”。

霸国:史籍失载。考古资料显示,霸国在西周早期得到周王

室分封,其国一直延续至春秋早期。据出土器物铭文,霸国

与周王朝及燕、晋、倗等国都有往来。

Page 80: 晋楚文明 - shanximuseum.com · 序 i 时值2018年新春,山西博物院携手湖北省博物馆、河南博物院、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宜 昌博物馆和襄阳市博物馆共同策划了“争锋——晋楚文明特展”。

152 153

鸟形

西周(公元前 11 世纪—前 771 年)

高 35.2 厘米,长 37 厘米,宽 19 厘米

2009 年山西省翼城县大河口 2002 号墓出土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藏

盖内有铭文 8 行 51 字,自名为盉,为商周时期青铜器增加了一种新器形。盉多与盘配套用于祭

祀或宴饮活动上浇水洗手,这座墓里恰好出土了一件铜盘与这件鸟形盉相配。

对鸟形盉铭文的释读目前尚不统一,李学勤教授释读如下:乞立誓说:“我所作谋议如果不合

君命,而是我自己私行策划,就受鞭刑。”乞亲自乘有车蔽的传车前往各地,重复所立誓言,

说:“我已立誓要上合君命,假如我违反誓辞,便应该遭到流弃,使君命仍得执行。”乞因此

铸造盘盉,传于子孙使用。

Page 81: 晋楚文明 - shanximuseum.com · 序 i 时值2018年新春,山西博物院携手湖北省博物馆、河南博物院、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宜 昌博物馆和襄阳市博物馆共同策划了“争锋——晋楚文明特展”。

154 155

尚盂

西周(公元前 11 世纪—前 771 年)

高 34.2 厘米,耳间距 42.5 厘米,口径 39.5 厘米

2009 年山西省翼城县大河口 1017 号墓出土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藏

尚盂内壁有一篇反映西周聘礼的长篇铭文,共 116 字。其中有“唯三月,王使伯考蔑尚历……,霸伯拜、

稽首,对扬王休,用作宝盂,孙子子其万年永宝”,意思是伯考代表周王来霸国赏赐和勉励霸伯,霸

伯回赠伯考和周王礼物。这篇铭文可以与《仪礼·聘礼》互相印证。

155

Page 82: 晋楚文明 - shanximuseum.com · 序 i 时值2018年新春,山西博物院携手湖北省博物馆、河南博物院、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宜 昌博物馆和襄阳市博物馆共同策划了“争锋——晋楚文明特展”。

156 157

铃簋

西周(公元前 11 世纪—前 771 年)

通高 34.5 厘米,耳间距 33 厘米

2006 年山西省绛县横水墓地出土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藏

圆形带盖,圈形捉手,侈口,束颈,双兽头垂珥耳,鼓腹,圈足,方形座,座内有悬铃,带舌。盖面以四条扉棱分

出四组凤鸟纹,捉手面饰凤鸟纹,颈部饰两组相对长体凤鸟纹,以兽头分割,腹部以扉棱和双耳分割为四组凤鸟纹,

方座四面均饰相对凤鸟纹,均以云雷纹衬底。横水墓地应为西周时期倗国的墓地。

倗国:史籍失载。考古资料显示,倗国为西周早期分封的诸侯国,约春秋早期为晋所灭。倗国大致位于晋国西南方。

凤鸟纹提梁卣

西周 ( 公元前 11 世纪—前 771 年 )

通高 23.5 厘米,腹径 16 厘米

2006 年山西省绛县横水墓地出土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藏

器盖和器身以子母口扣合,盖和内底均铸有“作宝尊彝”四字铭文。双兽头提梁,梁山饰四组变形兽纹,以方形突起分割。

盖为椭圆形,盖面有圈形捉手,饰两组相对凤鸟纹,盖沿饰波曲纹。鼓腹下垂,圈足,器身饰三组纹饰,通体均以

云雷纹衬底。

157156

Page 83: 晋楚文明 - shanximuseum.com · 序 i 时值2018年新春,山西博物院携手湖北省博物馆、河南博物院、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宜 昌博物馆和襄阳市博物馆共同策划了“争锋——晋楚文明特展”。

158 159

兽形觥

西周 ( 公元前 11 世纪—前 771 年 )

高 29 厘米,长 30.5 厘米

2006 年山西省绛县横水墓地出土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藏

方体,龙头盖,腹壁微曲。龙头张口露齿,唇上饰蛇纹,盖上饰龙纹和兽面纹,口沿以下饰花冠凤鸟、长冠凤

鸟和弯角龙纹。觥体四壁和圈足分别饰内卷角大兽面和长冠凤鸟,均以雷纹填地。主体花纹之上又以阴线刻花,

形成三层花,豪华富丽。

兽面纹方彝

西周 ( 公元前 11 世纪—前 771 年 )

高 37 厘米,口长 22 厘米,口宽 15.8 厘米

2006 年山西省绛县横水墓地出土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藏

长方体,盖和盖钮均作四坡式屋顶形,侈口,束颈,腹微曲。花纹浮雕。盖和腹的四面饰双龙组成的内卷角大兽面,

阔口獠牙,巨睛利爪。口沿下饰双体龙纹。方圈足饰长冠垂尾凤鸟。自盖至足的四隅皆有扉棱。颇显凝重大方。

159158

Page 84: 晋楚文明 - shanximuseum.com · 序 i 时值2018年新春,山西博物院携手湖北省博物馆、河南博物院、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宜 昌博物馆和襄阳市博物馆共同策划了“争锋——晋楚文明特展”。

160 161

虎形玉佩

西周(公元前 11 世纪—前 771 年 )

长 11.6 厘米,宽 5.8 厘米

2006 年山西省黎城县西关墓地出土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藏

片状青玉,有沁。虎张口龇牙,臣字目,如意头形耳,卷尾。虎身双阴线刻卷云纹,足部有对钻圆孔。

鸟形玉佩

西周(公元前 11 世纪—前 771 年)

长 8.3 厘米—8.5 厘米,宽 2.8 厘米—2.9 厘米

2006 年山西省黎城县西关墓地出土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藏

片状青玉,有沁。凤鸟勾喙,长冠,鸟身饰线刻卷云纹,尾向下翻卷,以阴刻线表现羽翅,器身有对钻圆孔。

黎国:史籍记载很少。2006 年发掘的黎城县西关墓地出土了一些带铭文的青铜器,根据铭文可知这一墓地为两周之

际的黎国墓地,大致可以判断西周时期的黎国位于今山西省黎城县境内。

董矩

西周(公元前 11 世纪—前 771 年)

高 43.6 厘米

1978 年山西省闻喜县上郭村出土

山西博物院藏

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为甑,下部为鬲,中间有箅。甑为上宽下窄的

长方体,侈口,双立耳,深腹,腹壁斜收,平底有箅孔,下部有插入鬲

口的榫圈;鬲为直口短颈,肩上一对方圈耳与口沿相接,袋形腹,平裆,

兽蹄形四足。甑口沿下饰双龙首的兽目交连纹,腹壁饰虁龙纹。甑壁内

侧有铭文 4 列 22 字:“董五氏孙矩乍(作)其旅甗,其眉寿无疆,子子

孙孙永宝用之。”此甗为西周时董国之器,董国位于今山西省闻喜县东北,

与晋国相邻,后被晋国所灭。

160

Page 85: 晋楚文明 - shanximuseum.com · 序 i 时值2018年新春,山西博物院携手湖北省博物馆、河南博物院、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宜 昌博物馆和襄阳市博物馆共同策划了“争锋——晋楚文明特展”。

162 163

杨 壶

西周(公元前 11 世纪—前 771 年)

高 35.8 厘米,口径 12.4 厘米,腹径 20.2 厘米,底径 17.7 厘米

1993 年山西省曲沃县北赵村晋侯墓地出土

山西博物院藏

出土于晋穆侯次夫人墓。共 2 件,器形、大小、纹饰和铭文相同。

壶附盖,盖为圈形捉手,子母口套合。口微侈,长颈斜收,

兽首套环双耳,鼓腹略下垂,高圈足下有加厚边沿。盖沿和

圈足饰兽目交连纹,颈部饰波曲纹和兽目交连纹,腹部有三

周纹饰,依次为鳞纹、兽目交连纹、鳞纹,并以横条沟纹相

间隔。盖子口外壁与壶颈内壁均有铸铭 9 字:“杨姞乍(作)

羞醴壶,永宝用。”

杨国:西周时期存在过前后两个杨国。前杨国亡于猃狁(戎),

后杨国的重新建立则是周王室伐猃狁胜利后的产物。春秋时

期,后杨国被晋献公所灭,并入晋国版图。

壶颈内壁铭文

盖子口外壁铭文

162

Page 86: 晋楚文明 - shanximuseum.com · 序 i 时值2018年新春,山西博物院携手湖北省博物馆、河南博物院、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宜 昌博物馆和襄阳市博物馆共同策划了“争锋——晋楚文明特展”。

164 165

贾子

西周(公元前 11 世纪—前 771 年)

高 18.5 厘米,流尾长 36 厘米

1974 年山西省闻喜县上郭村出土

山西博物院藏

口沿前高后低,流槽较宽,深腹圜底,后部有龙形鋬,龙口衔器口,

下具四条扁兽足。口沿下饰变形兽体纹,腹部饰横条沟纹。腹内

底铸有铭文 4 行 18 字:“隹(唯)王二月,贮(贾)子已父乍(作)

宝盉,其子子孙孙永用。”

贾国:西周至春秋时期的姬姓诸侯国,爵位为“伯”。其地位于

今山西省襄汾县境内,公元前 678 年被晋国吞并。

柞伯簋

西周(公元前 11 世纪—前 771 年)

通高 16.5 厘米,耳间距 24 厘米

1993 年河南省平顶山市应国墓地出土

河南博物院藏

圆形敞口,鼓腹,腹部一对龙首形耳,矮圈足内附接一喇叭形支座。颈部

饰 8 个夔龙纹。外饰兽面纹、卷云纹、斜角云纹。器物底部有铭文 8 列 74 字:

隹(惟)八月辰才(在)庚申,王大射才 ( 在 ) 周。王令 ( 命 ) 南宫率王多士,

师□父率小臣。王□(迟)赤金十反(钣),王曰:“小子,小臣□(敬)

又 ( 有 ) 夬(决),蒦(获)则取。”柞白(伯)十爯(称)弓,无法 ( 废 ) 矢,

王则畀柞白(伯)赤金十反(钣),□(遂)易(锡)□(柷)虎,柞白(伯)

用乍(作)周公宝尊彝。据李学勤先生考证,柞伯为胙国的始封君。

胙国:周代姬姓诸侯国,是周公后代受封的国家。其史事经传几无称述,

其地在今河南省延津县。

165164

Page 87: 晋楚文明 - shanximuseum.com · 序 i 时值2018年新春,山西博物院携手湖北省博物馆、河南博物院、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宜 昌博物馆和襄阳市博物馆共同策划了“争锋——晋楚文明特展”。

166 167

应事鼎

西周(公元前 11 世纪—前 771 年)

口径 19.3 厘米,通高 21.2 厘米,腹径 21 厘米

1993 年河南省平顶山市应国墓地出土

河南博物院藏

敛口,直沿耳,鼓腹,柱足。口沿下饰一周细云雷衬地的回

首夔纹。器内壁有“应事作旅鼎”5 字铭文。

应国:原为商代方国。周灭商后,武王之子受封于应,侯爵。

地望在今河南省平顶山市。春秋早期被灭国,立国约 350 年。

庚儿鼎

春秋 ( 公元前 770 年—前 476 年 )

高 42.7 厘米,耳径 55.2 厘米

1961 年山西省侯马市上马墓地出土

山西博物院藏

直口窄平缘,束颈,双附耳较直,

器体甚宽,腹部圆收形成圜底,下

置三兽蹄足。腹部有蟠螭纹两周,

中间以绹纹相隔,足上部作兽头形

装饰。腹内壁铸有铭文 3 列 29 字:“隹

(唯)正月初吉丁亥,徐王之子庚儿,

自乍(作)飤緐,用征用行用龢用鬻,

眉寿无疆。” 此鼎为徐王庚为世子

时自作用器。

徐国:西周之前已存在。西周时,

徐、周之间发生过多次较大的战争,

徐师数入周土,周王室也不止一次

兴兵伐徐。公元前 512 年为吴所灭。

166

Page 88: 晋楚文明 - shanximuseum.com · 序 i 时值2018年新春,山西博物院携手湖北省博物馆、河南博物院、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宜 昌博物馆和襄阳市博物馆共同策划了“争锋——晋楚文明特展”。

168 169

假道灭虢

虢国在今晋南黄河沿岸及河南三门峡一带,是晋国南方强邻。晋虢之间隔着虞国(今平陆境)。公元前 655 年,晋

国为攻打虢国,向虞国借道,虞国大臣宫子奇劝说虞君不可应允。他把虞与虢比喻为唇齿相依,晋国灭了虢,肯定

也会灭虞。虞君认为虞晋是同宗,不会有事,并贪图重礼,答应借道。晋国灭虢后,果然在回途中顺手灭掉了虞国。

于是有了“假道灭虢”和“唇亡齿寒”的成语流传后世。

虞侯政壶

春秋 ( 公元前 770 年—前 476 年 )

高 40.8 厘米,口径 17.2 厘米

1979 年山西省潞城市潞河村出土

山西博物院藏

侈口,短颈,兽首套环双耳,鼓腹下垂,圈

足外撇,下有加厚边沿。颈部饰相对的长冠

凤鸟纹,腹部由宽带交叉形成“十”字形分

区,在交叉点有方锥体凸出,圈足饰波曲纹。

壶颈内壁铸有铭文 4 列 24 字:“隹(唯)王

二月初吉壬戌,虞侯政乍(作)宝壶,其万

年子子孙孙永宝用。”虞国铜器非常罕见,

此壶为虞侯政自作用器。

虞国:亦称北虞,姬姓,周初武王所封诸侯国。

都城位于今山西省平陆县张店镇附近。公元

前 655 年,晋假道灭虢,回师途中灭虞。

荀侯

春秋 ( 公元前 770 年—前 476 年 )

高 22.5 厘米,带流长 42 厘米,宽 17.5 厘米,腹深 11.5 厘米

1974 年山西省闻喜县上郭村出土

山西博物院藏

口沿前高后低,流槽较宽,深腹圜底,后部有龙形鋬,龙口衔器口,下

具 4 条扁兽足。口沿下和鋬身饰鳞纹,腹部饰横条沟纹。腹内底铸铭 3

列 14 字:“筍(荀)侯稽乍(作)宝盉,其万寿,子子孙孙永宝用。”

此器为荀国国君稽自作用器。

荀国:姬姓,位于今山西省新绛县境内。春秋初期,晋国分裂,荀国曾

参与讨伐曲沃,最后被晋武公灭。

169

Page 89: 晋楚文明 - shanximuseum.com · 序 i 时值2018年新春,山西博物院携手湖北省博物馆、河南博物院、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宜 昌博物馆和襄阳市博物馆共同策划了“争锋——晋楚文明特展”。

170 171

陈信父壶

春秋 ( 公元前 770 年—前 476 年 )

高 28.5 厘米,口长 9.7 厘米,宽 7.1 厘米

1978 年山西省闻喜县上郭村出土

山西博物院藏

长方形口,扁平体。直口微侈,短颈斜肩,附环形双耳,

肩以下斜收成平底,腹下部一侧有一圆形鋬。肩部饰四组

回首相对的虁龙纹,线条豪放粗犷。颈部外壁有铭文 5 列

20 字:“陈公孙信父乍(作)旅瓶,用祈眉寿,万年无疆,

永寿用之。”此器为陈国的器物,自铭为旅瓶,应是行军

时所用。

陈国:妫姓,国都在今河南省淮阳县,处于晋楚两大国之

间。春秋中期后,境土渐为列强蚕食,日渐缩小。公元前

478 年灭于楚。

陈喜壶

春秋 ( 公元前 770 年—前 476 年 )

高 47.5 厘米,口径 18.5 厘米,腹径 34 厘米

1952 年山西省太原市征集

山西博物院藏

口微侈,长颈斜收,兽首套环双耳,鼓腹略下垂,高圈足下有

加厚边沿。口沿、颈部、腹部均饰波曲纹,并以素带分隔。口

沿内壁有铸铭,据专家考证为:“陈喜再立事岁,□月己酉,

为佐大族,以寺(持)民巽,宗词客敢为陻壶九。”

齐国:姜姓,开国君主为吕尚,周初受封。位于今山东省北部,

春秋时期,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为春秋第一位霸主。

公元前 221 年灭于秦。

170

Page 90: 晋楚文明 - shanximuseum.com · 序 i 时值2018年新春,山西博物院携手湖北省博物馆、河南博物院、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宜 昌博物馆和襄阳市博物馆共同策划了“争锋——晋楚文明特展”。

172 173

江小仲毋生鼎

春秋 ( 公元前 770 年—前 476 年 )

腹围 78 厘米,口径 26 厘米,高 24 厘米

1953 年河南省郏县太仆乡出土

河南博物院藏

口微敛,侈沿,立耳,鼓腹,圜底,蹄足。颈部饰环带纹一周。鼎内壁有铭

文两列 9 字:“江小仲毋生自作用鬲。”根据铭文,此鼎 ( 铭文作“鬲”,

金文中二者常通用 ) 为江国贵族字小仲名毋生者所作。

江国:嬴姓,与秦同姓,为伯益之后。春秋时依违于晋楚之间,公元前 623

年被楚灭国。《左传·文公四年》载:“楚人灭江,秦伯为之降服。”

蟠螭纹鼎

春秋 ( 公元前 770 年—前 476 年 )

高 30.9 厘米,口径 30.9 厘米

1953 年河南省郏县太仆乡出土

河南博物院藏

敞口,折沿,垂腹,平底,其下接三兽面蹄足。腹部饰两周蟠螭纹带,耳部饰重环纹带。

173172

Page 91: 晋楚文明 - shanximuseum.com · 序 i 时值2018年新春,山西博物院携手湖北省博物馆、河南博物院、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宜 昌博物馆和襄阳市博物馆共同策划了“争锋——晋楚文明特展”。

174 175

夔龙纹簠

春秋 ( 公元前 770 年—前 476 年 )

长 32.5 厘米,宽 29 厘米,高 20.5 厘米

1953 年河南省郏县太仆乡出土

河南博物院藏

体呈长方形,侈口,折耳,腹壁斜直,平底,曲尺状圈足。腹壁短边两侧附一对兽首耳,通体饰顾首夔龙纹。

盖与器之造型、花纹尺寸皆同。

夔龙纹罍

春秋 ( 公元前 770 年—前 476 年 )

高 28.9 厘米,口径 16.4 厘米,腹围 98 厘米

1953 年河南省郏县太仆乡出土

河南博物院藏

侈口,折沿,方唇,直颈,广肩,鼓腹小平底,肩部附兽耳一对,通体饰双首夔龙纹。

Page 92: 晋楚文明 - shanximuseum.com · 序 i 时值2018年新春,山西博物院携手湖北省博物馆、河南博物院、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宜 昌博物馆和襄阳市博物馆共同策划了“争锋——晋楚文明特展”。

176 177

养仲无龙匜

春秋 ( 公元前 770 年—前 476 年 )

高 21.5 厘米,长 37.5 厘米

1975 年河南省桐柏县张相公庄出土

河南博物院藏

内底有铭文“养仲无龙”等。养仲无龙是一个人名。养,国别;

仲,排行;无龙,字。属于养国贵族。

养国:不见于史籍记载。嬴姓,是早在夏商时期就进入中原的

东夷部族的一支。在西周时期与江、黄等同时被分封到淮河流

域为诸侯国。战国时期,被楚所灭。

养仲侯盘

春秋 ( 公元前 770 年—前 476 年 )

高 14.8 厘米,口径 41 厘米

河南省桐柏县出土

河南博物院藏

Page 93: 晋楚文明 - shanximuseum.com · 序 i 时值2018年新春,山西博物院携手湖北省博物馆、河南博物院、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宜 昌博物馆和襄阳市博物馆共同策划了“争锋——晋楚文明特展”。

178 179

鄎子行盆

春秋 ( 公元前 770 年—前 476 年 )

高 17 厘米,口径 21.5 厘米

1975 年湖北省随县鲢鱼嘴村出土

湖北省博物馆藏

食器。有盖,喇叭状提钮,口微敛,肩有对称的立式环耳,平底。肩饰一周凸弦纹。盖内有铭

文 2 列 10 字:“鄎子行自乍(作)飤盆,永宝之。”器内底铭文较盖内多一“用”字:“鄎子

行自乍(作)飤盆,永宝用之。”鄎即文献中记载的息国,姬姓,位于今湖北省息县西南、淮

水北岸。地处中原诸国与南方淮夷交往的前沿,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据《左传》记载,息侯和

蔡哀侯均娶陈国女子。息夫人出嫁时路经蔡国,蔡哀侯借口她同自己的夫人为姊妹,留下她见面,

这是不合礼制的。息侯因此请楚文王攻蔡,俘虏了蔡哀侯。蔡哀侯怀恨在心,在楚文王面前称

赞息夫人的美貌,楚文王于是攻灭息国。这件鄎子行盆可能是息国灭亡后被楚国掠走的息国贵

族遗物。

盖内铭文 器内底铭文

179

Page 94: 晋楚文明 - shanximuseum.com · 序 i 时值2018年新春,山西博物院携手湖北省博物馆、河南博物院、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宜 昌博物馆和襄阳市博物馆共同策划了“争锋——晋楚文明特展”。

180 181

唐子

春秋 ( 公元前 770 年—前 476 年 )

高 27 厘米,口长 13.8 厘米,口宽 11.4 厘米

2001 年湖北省郧县肖家河村出土

湖北省博物馆藏

盛酒器。长方形直口,鼓腹,假圈足。腹部有对称的半环耳。颈部饰蟠虺纹、绹纹,外腹部刻有铭文 3 列 20 字:“唯

正十月初吉丁亥,唐子中濒择其吉金铸其御鈚。”鈚用以盛酒,其形制、功能均与壶近似。这件青铜器铭文中的唐

子是指唐国封君,该唐为“汉阳诸姬”之一的汉东之唐。

唐国:姬姓,地望在今湖北省随州市唐县镇。春秋早期附于楚。晋楚邲之战时,唐军随楚击晋。春秋晚期,唐楚反目。

公元前 509 年,吴唐联军攻入楚都。次年,秦楚联军灭唐。

180

Page 95: 晋楚文明 - shanximuseum.com · 序 i 时值2018年新春,山西博物院携手湖北省博物馆、河南博物院、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宜 昌博物馆和襄阳市博物馆共同策划了“争锋——晋楚文明特展”。

182 183

邓公孙鼎

春秋 ( 公元前 770 年—前 476 年 )

通高 22.8 厘米,口径 26.3 厘米

2001 年湖北省襄阳市王坡 1 号墓出土

湖北省博物馆藏

食器。敞口,卷折沿,附耳,圜底,下腹斜内收。上

腹部饰窃曲纹一周,下饰垂鳞纹两周,耳外侧饰重环纹。

内底铸铭文列 45 字:“惟九月初吉丁亥,登(邓)公

孙无(忌)选吉金铸其[宝]鼎。其用追孝朕皇高且(祖)。

余用正(征)用行,永寿无疆。子子孙孙永宝用之。”

邓国:曼姓,位于汉水北岸、南阳盆地南端,是沟通

南北以及连接江淮、巴蜀的重要枢纽,也是周王朝南

方领土的重要据点之一。公元前 678 年,被楚所灭。

郑臧公之孙鼎

春秋 ( 公元前 770 年—前 476 年 )

通高 34.4 厘米,口径 31 厘米

湖北省襄樊市余岗团山 1 号墓出土

湖北省博物馆藏

食器。附耳,深腹圜底,三足外撇。盖面微隆,上有三环形兽首。盖面及器

腹饰蟠螭纹、绹纹。盖内及器腹内壁均铸有铭文 6 列 46 字(盖内第四行多一

“于”字):“唯正六月吉日唯己,余郑臧公之孙,余刺之(文)子作铸彝,

以为父母其献于下都。曰:乌呼哀哉,刺叔、刺夫人万世用之。”

郑臧公即郑国国君郑襄公,公元前 604 年至公元前 587 年在位。

郑国:公元前 806 年,周宣王封其弟王子友于郑,是为郑桓公。春秋早期,

庄公“小霸”,郑国空前强盛。其子厉公在位期间,郑国大乱,从此衰落。

公元前 375 年为韩国所灭。

183182

Page 96: 晋楚文明 - shanximuseum.com · 序 i 时值2018年新春,山西博物院携手湖北省博物馆、河南博物院、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宜 昌博物馆和襄阳市博物馆共同策划了“争锋——晋楚文明特展”。

184 185

黄季嬴鼎

春秋 ( 公元前 770 年—前 476 年 )

高 32.4 厘米,口径 31.6 厘米

1972 年湖北省随州市熊家老湾出土

湖北省博物馆藏

食器。斜折沿方唇,立耳外侈,鼓腹,圜底,三蹄形足。上、下腹

分别饰窃曲纹、龙纹一周,其间饰凸弦纹一周。内壁铸铭文 3 列 16 字:

“黄季乍(作)季嬴宝鼎,其万年子孙永宝用享。”这是黄国贵族

为其女儿出嫁所做的媵器,该器出土于曾国墓葬,其女儿季嬴很可

能嫁于曾国。

黄国:嬴姓,位于今河南省东南部淮河上游。黄国曾依违于齐楚之间,

参与过齐桓公发起的盟会。公元前 649 年,楚成王以“黄人不归楚贡”

为由攻黄,次年灭黄。

汉淮诸小国

汉淮地区处于中原与荆楚之间,历来是上古名族交错杂居之地,既有复杂的历史渊源,又有错综的文化形态。周初

在此地分封许多同姓和异姓诸侯,以作为王室的南土屏障。河南境内的蔡国、黄国、樊国等诸小国在东周长期的列

国兼并争霸中,纷纷为强国吞并。这些小国墓葬所出土的风格各异的青铜器,述说一段缤纷的故国历史。

蔡侯朱缶

春秋 ( 公元前 770 年—前 476 年 )

高 36.7 厘米,口径 24.2 厘米

1958 年湖北省南漳县安乐堰出土

湖北省博物馆藏

直口圆翻唇,短颈圆肩,下腹收敛,假圈足,肩上有双钮衔链。肩饰两道弦纹铭文字数,肩上有铭文 5 字“蔡侯朱之缶”。

蔡侯朱即蔡平侯之太子,后失位奔楚,此器应作于奔楚前后。

蔡国:姬姓,位于今河南省上蔡县。楚国向淮河流域扩张时,蔡国首当其冲。在楚国的逼迫下,蔡国屡次迁都,公

元前 447 年,被楚国所灭。

Page 97: 晋楚文明 - shanximuseum.com · 序 i 时值2018年新春,山西博物院携手湖北省博物馆、河南博物院、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宜 昌博物馆和襄阳市博物馆共同策划了“争锋——晋楚文明特展”。

186 187

随仲芈加鼎

春秋 ( 公元前 770 年—前 476 年 )

通高 39.5 厘米,口径 31.5 厘米,耳间距 40 厘米

2013 年征集

湖北省博物馆藏

附耳,折沿,束颈,三蹄足,盖顶微弧,正中有平环握手;

盖及上腹饰蟠虺纹带,腹中部有凸起绹纹一周,其下

饰倒垂三角形回纹。铭文铸在内底,反书,5 行 28 字:

“唯王正月初吉丁亥,楚王媵隓(随)仲嬭加飤(食)

緐(繁)。其眉寿无期,子孙永宝用之。”这是一件

楚王与随国(曾国)联姻时的陪嫁品。

187

Page 98: 晋楚文明 - shanximuseum.com · 序 i 时值2018年新春,山西博物院携手湖北省博物馆、河南博物院、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宜 昌博物馆和襄阳市博物馆共同策划了“争锋——晋楚文明特展”。

188 189

曾仲 父鼎

春秋 ( 公元前 770 年—前 476 年 )

最大高 26.5 厘米,口径 38.3 厘米

1966 年湖北省京山县苏家垄出土

湖北省博物馆藏

食器。附耳,蹄形足,腹外饰窃曲纹和弦纹各一周。腹部内壁铸铭两行 10 字:

“曾侯仲子斿父自作鼎 彝。”

苏家垄一号墓出土的主要青铜礼器组合为 9 鼎 8 簋(实际出土少 1 簋),最大

的两件腹部内壁铸铭。据出土的青铜礼器铭文来看,该墓主人为春秋早期某

位曾国诸侯之子曾仲斿父。

曾国:西周初年分封至南方的姬姓国,始封地在今湖北省随州市,也称为随国。

随着楚国的强盛,曾国逐渐沦为楚国附庸。吴师入郢时,曾国收留了楚昭王。

后被楚吞并。

曾仲 父壶

春秋 ( 公元前 770 年—前 476 年 )

高 66.7 厘米,口径 23.1 厘米—16.3 厘米,

底径 30.8 厘米—23.8 厘米

1966 年湖北省京山县苏家垄出土

湖北省博物馆藏

长颈,鼓腹,圈足。颈有对称兽首衔环,

壶盖四周的环带纹镂空,壶颈的环带纹

阴线刻成,器腹上的两层环带纹,边缘

起棱。圈足饰垂鳞纹。通体装饰以环带

纹为主。盖及口内均铸 5 行 12 字铭文:

“曾仲斿父用吉金自作宝壶。”

Page 99: 晋楚文明 - shanximuseum.com · 序 i 时值2018年新春,山西博物院携手湖北省博物馆、河南博物院、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宜 昌博物馆和襄阳市博物馆共同策划了“争锋——晋楚文明特展”。

190 191

窃曲纹

春秋 ( 公元前 770 年—前 476 年 )

高 20.7 厘米,口径 11.6 厘米

1966 年湖北省京山县苏家垄出土

湖北省博物馆藏

水器。圆口,束颈,斜肩,浅鼓腹。独角兽首曲流,独角双耳兽首鋬,四扁足亦作兽首形。流及鋬饰

三角云纹,器身上部饰象首龙纹,器身下部饰窃曲纹。

窃曲纹盘

春秋 ( 公元前 770 年—前 476 年 )

通高 16.1 厘米,口径 41.3 厘米

1966 年湖北省京山县苏家垄出土

湖北省博物馆藏

水器。折沿,附耳,浅腹,平底,三足。腹饰窃曲纹,圈足饰垂鳞纹,三足作兽首形。

Page 100: 晋楚文明 - shanximuseum.com · 序 i 时值2018年新春,山西博物院携手湖北省博物馆、河南博物院、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宜 昌博物馆和襄阳市博物馆共同策划了“争锋——晋楚文明特展”。

192 193

兽面纹戈

西周(公元前 11 世纪—前 771 年)

长 21.7 厘米,宽 8.9 厘米

1957 年山西省洪洞县永凝堡出土

山西博物院藏

巴式风格。巴国:商代已经存在的方国,位于长江三峡地区。巴人曾跟随武王伐纣,

被封为子国,公元前 316 年被秦国所灭。

巴式短剑

西周(公元前 11 世纪—前 771 年)

通长 22.5 厘米,通宽 3.1 厘米

2012 年湖北省宜昌市万福垴出土

宜昌博物馆藏

扁茎,茎上有两圆形穿孔,茎后部上阳刻兽面纹,无剑首,无格,隆脊,脊侧饰菱形纹饰。

剑身前窄后宽,截面呈菱形。锋、刃残。

一面 另一面

193192

Page 101: 晋楚文明 - shanximuseum.com · 序 i 时值2018年新春,山西博物院携手湖北省博物馆、河南博物院、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宜 昌博物馆和襄阳市博物馆共同策划了“争锋——晋楚文明特展”。

194 195

最近,湖南省博物馆办了个展览,取名

“东方既白——春秋战国文物大联展”。我们

这个展览也以春秋战国的文物为主,题目叫

“争锋——晋楚文明特展”。这两个展览有什

么不同,大家不妨比较一下。我理解,这个

展览要突出的是晋、楚二国。春秋时期,晋、

楚是一南一北两个大国,一个是黄河流域的

大国,一个是长江流域的大国,晋楚争霸是

这段历史的重头戏,最能体现中国历史的南

北对抗。

从长沙回来,孙庆伟老师给我打电话,

向我转达山西博物院的邀请。他说,你是山

西人,对山西很有感情,当研究生时就写楚

国铜器,你去讲几句话,最合适。我说,我

很想看这个展览,但讲话是个思想负担,无

准备,不敢讲,时间太短,又来不及准备,

这里只能就展览主题,讲点粗线条的东西。

一、时间框架

首先,看这个展览,我们要有点时间概念。

现在,大家到宾馆大堂办入住,墙上挂

着一大堆钟。这些钟是干什么用的?是表示

世界各大城市的时间,供你对表。春秋战国,

各国记各国的事,头绪纷繁,彼此有出入,

只有通过“对表”,才有统一的时间表,好

像看电视新闻,世界各地有什么大事,“天

涯共此时”。

说晋楚争霸写给山西博物院“争锋——晋楚文明特展”

北京大学 李 零

什么叫春秋?什么叫战国?史学界有不

同理解。我不想拿这些互相矛盾的说法折磨

大家,只想讲一下通常使用的概念。

我们都知道,司马迁讲这段历史,他有

两个年表,一个是《十二诸侯年表》,一个

是《六国年表》。这两个年表都是参考各国

史料,通过“对表”,整合在一起。前者以周、

鲁的纪年为经,其他十二国的纪年为纬,始

于共和元年(前 841 年),终于周敬王卒年(前

477 年)。后者以周、秦的纪年为经,其他六

国的纪年为纬,始于周元王元年(前 476 年),

终于秦二世三年(前 207 年)。

这两个年表,前 841 年—前 771 年属于

西周晚期,前 770 年—前 222 年属于东周史,

前 221 年—前 207 年属于秦代史。东周史分前

后两段,前一段是春秋史,后一段是战国史。

春秋本指《鲁春秋》涉及的年代,始于

隐公元年(前 722 年),终于哀公十六年(前

479 年),但隐公元年距平王东迁,前面还有

48 年,哀公十六年距周元王元年,后面还有

2 年。

战国多指《六国年表》涉及的年代,始

于前 476 年,终于前 221 年,但前 255 年,秦

取西周,前 249 年,秦取东周(案:这里的西周、

东周是指前 367 年从周王室分裂出的两个小

国),周亡距秦代还有 28 年。

广义的东周史是在狭义的春秋史前面加

48 年,后面加 2 年,并在狭义的战国史后面

加 28 年。只有加上这 78 年,才能同前面的西

周史和后面的秦代史衔接起来。

春秋五霸,见《荀子·王霸》。荀子以

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

勾践为春秋五霸。前三霸是春秋中期的霸,

后两霸是春秋晚期的霸,春秋早期没有霸。

这是最早的说法。唐宋以来,有不同人选,

没必要多讲。这里,我想强调一下,一部东

周史,晋楚争霸,主要是春秋中晚期的事。

春秋早期,郑、虢争政,其实是王畿内

的杯中风波,他们是王朝卿士(案:严格讲,

郑国、虢国都不是诸侯,因此他们的国也不

是诸侯国那样的国),窝里斗。郑国与宋、

卫等国冲突,也谈不上争霸。当时的大国是秦、

晋、齐、楚。

春秋中期,齐桓公存邢救卫,九合诸侯,

一匡天下,固然可以叫霸。但齐桓公的霸,

只是称霸,不是争霸。真正可以称为争霸,

主要是齐桓公死后的晋楚争霸。晋楚三战,

城濮之战(前 632 年)是晋文公和楚成王之间

的大战(晋胜);邲之战(前 597 年)是楚庄

王与晋景公之间的大战(楚胜);鄢陵之战(前

575 年)是晋厉公与楚共王之间的大战(晋胜),

这才是标志性事件。

春秋晚期,吴楚之争和吴越之争,惊心

动魄,极具戏剧性和文学性,[1] 但与晋楚之

争没法比。即使到了春秋晚期,晋、楚仍然

是超级大国。

据《左传·昭公五年》,晋有 49 县,每

县出长毂百乘,战车数量可达 4900 乘。而《左

传·昭公十二年》说,楚国光陈、蔡、不羹

(不羹包括东不羹、西不羹),“赋各千乘”,

如果按 3 个县算,可出兵车 3000 乘,如果按

4 个县算,可出兵车 4000 乘,全部兵车,当

在 4900 乘之上。

这里,战车 4900 乘是个什么概念?《孙

子·作战》说,“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

革 车 千 乘, 带 甲 十 万”。4900 乘, 按 战 车

2000 乘配 10 万人计算,兵员当为 24.5 万人。

战国初期,北方,魏最强;南方,楚最强,

仍承其余绪。

二、空间框架

其次,看这个展览,我们要有点空间概念。

我国古代,中国与四国(东、南、西、

北四国)相对,没有中国,就没有四国,没

有四国,也没有中国。

司马迁的《十二诸侯年表》,其实是西

周以来 14 个国家的年表。这 14 国,不能代表

全部,只不过是司马迁所见史料中比较重要

的国家,特别是《春秋经》中比较重要的国

家。周是天下共主,除去周,有鲁、齐、晋、

秦、楚、宋、卫、陈、蔡、曹、郑、燕、吴,

都是西周就有,东周也还在的国家。

齐、鲁、晋、卫、燕是周初封建的五大

诸侯国。齐、鲁封在夷地,晋封在夏地,卫、

燕封在商地,最重要。曹、宋、陈、蔡,不

能与之相比。秦是周孝王时才有,郑是周宣

王时才有。吴、楚处于边缘。

两周之际,史料阙佚,很多事件和年代

关系有点说不清道不明,清华楚简《系年》

前四章恰好讲这一段。简文第一章讲西周衰

亡,衰亡是从厉、宣二王开始。简文第二章

讲幽王之死和晋、郑、楚始大。幽王在位仅

Page 102: 晋楚文明 - shanximuseum.com · 序 i 时值2018年新春,山西博物院携手湖北省博物馆、河南博物院、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宜 昌博物馆和襄阳市博物馆共同策划了“争锋——晋楚文明特展”。

196 197

八年。他死后,形成二王并立。东方的王是

幽王的弟弟余臣,由诸侯大臣立于虢,西方

的王是躲在申地的太子宜臼。第二年,即王

位空缺的幽王九年,诸侯大臣无法朝周,晋

文侯把太子宜臼从少鄂接回来,立于京师(镐

京),三年后才送他去成周。后来,晋文侯

把虢公翰立的携惠王杀掉,势力扩大到京师。

这是讲晋国始大。接下来讲郑国始大。郑国

始大是从郑武公开始。东迁后,郑武公是王

朝卿士。成周以西、京师以东归晋文侯管,

东方的诸侯要听郑武公的号令。接下来讲楚

国始大。楚国始大是从楚文王开辟汉阳之地

开始。简文第三章讲周室东迁,秦仲(当指

秦襄公)伐戎继周,收复周土,为周人守陵,

秦国始大。简文第四章讲卫国始封、赤狄灭

卫和卫国东迁。以前我们只知道狄灭邢、卫,

不知道是哪支狄人所灭,读了简文才知道,

是留吁王干的。留吁在屯留。[2] 平王东迁,

秦襄公护送之,晋文侯、郑武公安定之,有

勤王之功。晋、郑、秦、楚是借此机会,乘

势崛起,这是东周的序幕。卫国的灭亡是东

周戎祸的标志。

古人说,平王东迁,“晋、郑焉依”,

《左传·隐公六年》引周桓公语这样讲,《国

语·周语中》引富辰语作“晋、郑是依”。晋、

郑离周天子最近,对拱卫周室最重要。但后来,

郑国日衰,晋国日强。

整个春秋时期,秦僻处雍州,忙于伐西戎。

文、宪、出、武四公住在宝鸡,德公住在凤翔。

秦人在凤翔一住就是 294 年,直到前 383 年,

秦献公才迁都栎阳。战国中期以前,沣镐以

东和洛水以东,秦的势力一直受到晋的遏制。

周人的背后,晋才是靠山。楚人北上,而始

终不能得志者,就是因为有晋。中原诸夏夹

在晋、楚之间,是南北对抗的中间地带。南

北对抗,主要是晋、楚对抗。

春秋晚期,郑、卫、曹、宋、陈、蔡,

孔子周游列国经过的国家,都已沦为小国。

他想上晋国,被子路拦阻;想去楚国,叶公

嫌他年龄大。当时的大国是孔子想去却没有

去成的这两个国家。

战国时期,三晋居中,把周天子的地盘

围在韩地之中。齐在东,秦在西,燕在北,

楚在南,又把三晋包裹在当中。中心有中心

的坏处,边缘有边缘的好处。当时有很多纵

横家,如苏秦、张仪者流,大讲合纵连横。

合纵是南北联合,对六国有利;连横是东西

联合,对秦有利。晋、楚对抗对秦最有利。

秦取天下是橫向取天下。它是沿渭水,东出

崤函,好像一把利剑,刺穿一道道南北屏障,

先灭两周,次取三晋,南下灭楚,北上灭燕,

最后灭齐。谁笑到最后?不是三晋,不是楚,

而是僻处雍州的秦。

三、晋国的兴亡

城濮之战,楚国来势汹汹,晋文公犹豫

不决,咎犯劝他下决心,与楚决战。他有一

句名言:“战也!战而捷,必得诸侯。若其

不捷,表里山河,必无害也。”(《左传·僖

公二十八年》)

“表里山河”是讲晋国的地理优势。

晋国,地形很特殊,疆域四至,天造地

设,不是人为划出来的。它不仅三面环山(东

有太行山,南有中条山,西有管涔山和吕梁

山),两面临河(黄河从它的西边和南边流过),

而且中间也有山(北有恒山、五台山、系舟山,

南有太岳山),进可攻,退可守,好像天然

的堡垒。

当然,我说山西像堡垒,并不等于说,

它是完全封闭,自个儿把自个儿关在里面,

根本不跟外面来往。它的山有很多山口(如

太行八陉),河有很多渡口(如茅津渡、大

禹渡、风陵渡、庙前渡、蒲津渡、龙门渡)。

各个出口外多通都大邑,东有邯郸、邺城、

安阳,南有洛阳、三门峡,很多大战都是在

外面打。

晋之封,在成王时,初封在唐,后来叫晋。

唐在哪儿,目前有争论。但唐、虞、夏都在山西,

没问题。叔虞之封,见《左传·定公四年》。“启

以夏政,疆以戎索”,是说用夏人的办法治民,

用狄人的办法治土。叔虞从陕西来,外来户,

当地土著是夏人和狄人。它得用当地的办法

治理当地人,所谓“走胡地,随胡理”,“禹

入裸国,亦裸而游”。

夏人,其实包括唐人和虞人。《尚书》

的《尧典》等篇,古人只叫《夏书》,不叫《虞

夏书》或《唐虞夏书》。[3]《尧典》等篇讲尧、

舜、禹禅让,尧、舜、禹是三个人。他们仨

让来让去,不是朝代更替。周人接收夏地,

有唐、虞、夏三种遗民。唐人祁姓,虞人姚姓,

夏人姒姓,都是西周赐的姓。当时有此三族,

皆属夏遗民。叔虞封唐,其实是封于夏地。

比如晋六卿,最初范氏最强。范氏也叫士氏

和随氏,就是唐人。唐人去了陕西,叫唐杜氏,

范氏就是从陕西回归的唐杜氏。尧的传说,

在河北也很流行,如河北的行唐县和隆尧县,

这两个县名就与尧的传说有关。

狄人,分赤狄、白狄。白狄姬姓,活动

范围偏北。赤狄媿姓,活动范围偏南。晋文

公的妈妈是狐姬,狐姬出大戎,大戎是白狄

的一支。他流亡中的妻子是季隗(即季媿),

季隗出廧咎如,廧咎如是赤狄的一支。赤狄

有所谓怀姓九宗。怀姓九宗是媿姓的九个分

支。媿姓是鬼方之后,古书亦作隗姓或归姓。

隗姓是秦汉以来的写法。怀姓、归姓都是谐

音通假字。怀姓九宗,史籍可考,有冯氏、

胡氏、潞氏、洛氏、泉氏、徐氏(可能即徐吾氏)、

蒲氏、东山皋落氏、廧咎如氏,最初多在晋南,

后来迁往晋东南,如潞氏在潞城,甲氏在武乡,

留吁在屯留(徐吾氏也在屯留),铎辰在长治。

晋灭赤狄,赤狄是灭于晋东南。考古发现,

绛县横水大墓的倗氏是冯氏,翼城大河口墓

地的霸氏是潞氏,[4] 都是赤狄。说不定哪一天,

长治地区也会有重要发现。晋灭潞,罪名之

一是潞占了黎国的地盘(《左传·宣公十五

年》)。黎城塔坡墓地与潞城潞河墓地是什

么关系,今后值得研究。白狄,后来跑到河北,

主要活动于滹沱河流域,平山中山王墓是“文

化大革命”期间的大发现,大家都知道。行

唐故邑遗址是新发现,河北正在发掘。自古

胡骑南下,都要走山西。研究晋,绝对离不

开戎狄。[5]

叔 虞 封 唐 后, 燮 父 以 下, 以 晋 为 号,

以翼为都,西周时期的晋侯有九代。天马—

曲 村 墓 地 正 好 包 含 九 组 晋 侯 大 墓。 第 一 组

(M114、M113) 是 燮 父 及 其 夫 人 墓; 第 二

组(M9、M13) 是 武 侯 及 其 夫 人 墓; 第 三

组(M6、M7)是成侯及其夫人墓;第四组

(M33、M32) 是 厉 侯 及 其 夫 人 墓; 第 五 组

Page 103: 晋楚文明 - shanximuseum.com · 序 i 时值2018年新春,山西博物院携手湖北省博物馆、河南博物院、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宜 昌博物馆和襄阳市博物馆共同策划了“争锋——晋楚文明特展”。

198 199

(M91、M92) 是 靖 侯 及 其 夫 人 墓; 第 六 组

(M1、M2)是釐侯及其夫人墓;第七组(M8、

M31) 是 献 侯 及 其 夫 人 墓; 第 八 组(M64、

M62、M63)是穆侯及其夫人、次夫人墓;第

九 组(M93、M102) 是 文 侯 及 其 夫 人 墓。[6]

这九组墓,除文侯跨两周之际,其余都是西

周时期的晋君墓。翼,或说即今翼城县南梁

镇故城村的古城遗址。(图 1)

东周以来,曲沃代翼是重大事件。曲沃,

旧说在闻喜县,但更大可能在今曲沃,或说

即今曲沃县城西南的古城遗址。[7] 文侯以下

六代,很多死于非命,都与曲沃有关,羊舌

墓地可能是昭、孝二侯的墓地。[8] 司马迁说,

曲沃武公代翼后,更号晋武公,“始都晋国”

(《史记·晋世家》)。所谓“始都晋国”,

是说以翼为都,还住在原来的晋都。前 668 年,

献公都绛(故绛),绛也是一个都城,或说

即襄汾西南赵康镇南的古城遗址。前 585 年,

景公迁新田(即新绛),新田是侯马的平望、

台神和牛村等古城。晋早期都邑当在今翼城、

曲沃、襄汾、侯马一线,大体沿浍水,从东

往西转,最后转到汾、浍二水交汇处。

春秋晚期,六卿专权。六卿是晋国的军

功贵族。太原金胜村的赵卿墓,赵卿就是六

卿之一,学者推测,可能即赵简子鞅。

司马迁说,晋衰于悼公。昭公时,六卿强,

公室卑,范氏、中行氏先亡,智氏次之。前

403 年,赵氏、韩氏、魏氏命为诸侯。前 376 年,

三家分晋,迁晋静公于端氏。(《史记·晋世家》)

从此,只有三晋没有晋。侯马盟书、温县盟书,

皆与三晋有关。

西周晋器,与典型的西周铜器没有太大

差别。春秋早中期,晋国铜器与河洛地区的

铜器也风格相近。春秋晚期到战国早期,以

侯马铸铜遗址为代表的铸造工艺和艺术风格,

不仅影响到后来的三晋铜器,也影响到中原

地区的铜器,学者往往把他们归为一系。[9]

此系铜器与燕、齐、秦、楚划然有别,最能

代表中原风格。(图 2、3)

四、楚国的兴亡

过去,大家有一个印象,楚国盛产齿牙

革角,多丝绸漆器,民风剽悍,淫祀鬼神,

巫风很盛,文学艺术怪诞诡谲,充满神秘感,

最能代表南蛮。但我想,这种北方人对南方

人的印象未免过于笼统。因为我们看一下地

图,楚国只是长江中游的一个国家,上游有

巴蜀,下游有群舒、吴、越,不仅不能代表

整个南方,就连长江流域也未必能代表。我

们要知道,长江流域只是南方的前沿,真正

的南方还在其背后的纵深地带。楚国的核心

地区,也就是江汉地区,当周之南,与河洛

地区最近,在所有长江流域的国家中,其实“最

中国”。它比所有南方国家都更受北方影响,

而且越早越如此,很多南方特色反而是随楚

人对南方的开发逐渐发展起来的。

楚人从哪里来?这是个大问题。[10 ] 研究

楚史往上追,大家会讲“祝融八姓”。所谓“祝

融八姓”,其实是奉颛顼、祝融为远祖的集团。

《国语·郑语》讲“祝融八姓”,《大戴礼·帝

系》只有六姓。这里简单介绍一下。

己姓,西周金文作妃,有昆吾、顾、苏。

昆吾与顾灭于夏,只有苏,封地在温,西周

还在。

董姓,出自董父,乃己姓的分支,包括

豢龙氏和鬷夷,也灭于夏。

彭姓,其实是氏,有大彭、豕韦、诸稽,

灭于商。

秃姓,其实是氏,其后有舟,武王克商前,

灭于周。

图 1 晋侯墓地分布图

图 2 晋侯僰马壶

图 3 晋文侯列鼎

Page 104: 晋楚文明 - shanximuseum.com · 序 i 时值2018年新春,山西博物院携手湖北省博物馆、河南博物院、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宜 昌博物馆和襄阳市博物馆共同策划了“争锋——晋楚文明特展”。

200 201

妘姓,西周金文作 ,有邬、郐、路、偪阳,

皆两周小国。

曹姓,西周金文作 ,有邹(即邾)、莒,

也是两周小国。

斟姓,其实是氏,无后,乃曹姓的分支。

芈姓,西周金文作嬭,有夔越和蛮芈,

夔越即夔,在湖北秭归,蛮芈即荆,荆即楚。

楚在江、汉之间。

上述八姓,分布甚广。己姓之祖曰樊,

其后昆吾,楚人称之为“皇祖伯父”。昆吾

之墟在河南濮阳,濮阳有颛顼陵,属于卫地。

斟姓之祖曰惠连,其后参胡,住在韩地。彭

姓之祖即彭祖,其名曰钱铿,钱铿住在江苏

徐州,古称彭城。妘姓之祖曰莱言,其后为郐,

郐在河南密县,属于郑地。曹姓之祖曰安,

其后为邾,邾在山东邹城。可见所谓祝融八

姓,其实是个很古老的族团,以河南为中心,

旁及山西、山东的南部和江苏、湖北的北部,

既不同于陕西的姬、姜等族,也不同于山东

的风、嬴等族,反而是个以中原为中心的族团。

楚在商代如何,我们不太清楚。我们只

知道,鬻熊事文王,熊绎事成王,商代末年

和西周早期,楚、周关系很不错。只是到了

西周中期,周昭王伐楚,死在汉水上,两国

才交恶(齐桓公伐楚,仍拿此事问罪)。西

周晚期,鄂侯驭方率南淮夷、东夷叛,周夷

王起西六师、殷八师伐灭之,熊渠乘机兴兵

伐庸、杨越、至于鄂,立三子为王,周厉王时,

惧周见伐,才去其王号。宣王时,楚有熊严

四子争位的内乱,不暇他顾。整个西周时期,

楚的地盘不出江汉。

清华楚简《系年》说,楚国始大在楚文

王时。这和司马迁的说法完全一致。

西周时期,周人在随枣走廊封了曾(姬

姓)、鄂(姞姓);[11] 在襄阳封了邓(曼姓);

在南阳封了申、吕(皆姜姓);在平顶山封

了应(姬姓);在许昌封了许(姜姓)。

东周时期,秦穆公排逐西戎,还和晋国

联手,把迁自西方的姜姓之戎(即氐羌)和

允姓之戎(陆浑戎,即猃狁)特意安排在伊

洛地区(洛邑以南,本来就是伊洛之戎的安

置区)。

这些安排,都是为了遏制楚人北上。

楚国北上,要解决很多问题。

第一,它要稳固后方,如伐唐、曾,灭

郧,控制襄阳到鄂城之道;灭邓,控制襄阳

到南阳之道;灭申、吕,控制南阳到洛阳之

道;灭商、鄀,控制南阳到沣镐之道;灭夔,

控制楚通巴蜀之道。

第二,向淮水流域和汝、颍水流域挺进,

如灭弦、息、江、黄,灭陈、蔡,灭群舒。

第三,郑国地处要冲,拱卫洛邑,卫、曹、

宋是齐、鲁的屏障,它们夹处于晋、楚两大

国之间。楚要夺取中原,还得把这些国家摆平。

楚国,北有晋,西有秦,两边受阻,最

后是向豫东、鲁南和皖北发展。

楚国灭国最多,设过很多大县。如申公、

息公、商公、期思公、析公、鄀公、郧公、蔡公、

叶公、白公、鲁阳公,以及养公等,都是灭

国设县的大县之公。

东周楚墓的数量最大,年代序列和等级

规格也最完整。春秋早中期,楚国铜器与中

原铜器区别并不明显。春秋晚期以来,楚国

铜器才形成自己的鲜明特点。如鼎,一出就

皆卿材也。如杞梓、皮革,自楚往也。虽楚

有材,晋实用之。”(《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这话本来是说,楚国不乏人才,但都跑到晋

国去了,反而被晋国利用。可见晋楚争霸,

晋在上风,楚在下风。

虽,古通唯或惟,属于通假字。如孔子

有句名言,“唯酒无量,不及于乱”,本来

应读“虽酒无量,不及于乱”,意思是说,

虽然喝酒不限量,每个人酒量不同,没有统

一标准,但至少有一条底线,你不要喝到“乱”,

喝到丢人现眼撒酒疯——这话应该挂在每个饭

馆,送给每个酒徒。

大家都知道,岳麓书院有个对联,“惟

楚有材,于斯为盛”,据说出自袁名曜。袁

是三套:无盖大鼎(特鼎或偶鼎,自名 ,

用以烹牲)(图 4)、撇耳平底鼎(列鼎,自

名升,用以载牲)(图 5)和三足外撇鼎(列

鼎,自名鐈,用以载牲,晚期腿变直)(图 6)。

缶分尊缶、浴缶(图 7)。成对的尊缶多与成

对的方壶、圆壶配套,浴缶与浴鼎、盘、匜

配套。敦作圆球形(自名盏),等等,既有

北方传统,也受群舒(如扁圆的浴缶)和越

地(如撇足鼎)的影响。[12]

楚器与晋器,无论器形纹饰还是艺术风

格都大不一样,大家在展厅可以比较一下。

五、虽楚有材 晋实用之

古书有句话,“晋卿不如楚,其大夫则贤,

图 4 鼎(湖北省荆门包山 2 号墓出土) 图 5 鳞纹升鼎(河南省淅川县下寺 1 号墓出土)

图 6 邓子午鼎(武汉市文物商店征集) 图 7 蟠龙纹浴缶(湖北省襄阳市沈岗墓地出土)

Page 105: 晋楚文明 - shanximuseum.com · 序 i 时值2018年新春,山西博物院携手湖北省博物馆、河南博物院、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宜 昌博物馆和襄阳市博物馆共同策划了“争锋——晋楚文明特展”。

202 203

是湖南宁乡人,当过山长。他是反用《左传》

之典,故意把虽读成惟,意思是说,就咱们

楚地最出人才,人才济济,全在这儿了。

近代,风水轮流转。湖北、湖南出人才,

山西比不了。但当年,山西不光是个出人才

的地方,而且是个吸引人才的地方。

山西人,古称晋人。阎锡山,人称“阎

老西儿”。咱们有个外号,叫“山西老西儿”。

为什么叫“老西儿”?不光因为咱们是山西

人,据说还跟咱们山西盛产醋、山西人喜欢

吃醋有关。古人把醋叫做醯,醯的发音正是西。

方新芳说,醋,镇江、山西最有名,山西老

陈醋比镇江香醋更胜一筹。当年我住中关村

北区 10 号楼,跟方先生楼上楼下住邻居,他

是研究工业微生物学的大专家。我请孙慰祖

先生刻过一方印,印文作“上党老西”。

山西,近代有晋商,大家有个印象,善

于理财。早期资本主义,都是靠抠门起家。

不抠门,发不了财。马克思写《资本论》,

对巴尔扎克写的老葛朗台很有兴趣。山西老

人有个说法,省吃俭用,把嘴里的挖下,也

要给孩子盖地方,所以大户人家的宅院非常

漂亮。

楚人,现在多指湖北人和湖南人,很少

指河南人和安徽人。

湖北人有个外号,“天上九头鸟,地上

湖北佬”。北京有家饭馆,专做湖北菜,就叫“九

头鸟”。

“九头鸟”是什么鸟?古人有鸧鸆、逆

鸧、糜鸹、渠逸鸟、鬼车鸟等不同叫法,动

物学的定名是什么,不清楚,据说与鸱鸮、

鸺鹠同类,大概是猫头鹰的一种。猫头鹰都

是半夜起来抓耗子,也叫夜猫子。俗话说,

“夜猫子进宅,无事不来”。夜猫子是很普

通的动物,但古人讲九头鸟,有点神乎其神。

相传此鸟长着十个脑袋,一个脑袋被狗吃掉,

滴滴答答往外流血,叫声好像鬼车碾过,非

常瘆人。总而言之,这是凶鸟。[13]

我想,“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

大概只是说,湖北人很厉害,并不是说,见了

湖北人就会倒霉。我跟很多湖北人都是朋友。

厉害不一定都是坏词。比如现在的流行

语,厉害了什么什么,就多半是当好词。

楚人厉害,古代就如此。张良曾说,“楚

人剽疾,愿上无与楚人争锋”。周勃也说,“楚

兵剽轻,难于争锋”。

当年,晋楚争霸,楚人来势汹汹,咄咄

逼人,晋文公是“退避三舍”以报之。

晋景公时,伯宗有言,“天方授楚,未

可与争。虽晋之强,能违天乎?”(《左传·宣

公十五年》)“天方授楚”见《左传·桓公六年》,

春秋早期,随国的季梁就这么讲。可见春秋

时期,楚人风头正健。

但楚人都这么一股劲吗?不一定。

楚国出道家。道家最反对,就是争强好

胜出风头。司马谈《六家要旨》说,道家的

特点是“去健羡,黜聪明”。

当然,我们不要以为,一说楚人,就一

定指湖北、湖南人,道家都是湖北、湖南人。

其实,老子、庄子是河南人。河南也出思想家。

什么地方的人都多种多样,不能一概而

论。我们不要以为楚人个个喜欢争锋,也不

要以为晋人全都喜欢吃醋。

注 释

伍子胥帮吴王阖闾伐楚入郢和勾践卧薪尝胆、

报仇雪耻的故事实在太传奇,难怪会成为中

国文学传唱不绝的主题。

李零:《读简笔记:清华楚简〈系年〉第一

至四章》,见李守奎主编《清华简〈系年〉

与古史新探》,上海,中西书局,2016 年,

38—54 页。

顾颉刚、刘起釪:《尚书校释译论》,北京,

中华书局,2005 年,359 页。

关于倗即冯,参看李零:《冯伯和毕姬》,见《待

兔轩文存》(说文卷),桂林,广西师范大

学出版社,2015 年,169—173 页。关于霸即潞,

参看黄锦前、张新俊:《说西周金文中的“霸”

与“格”——兼论两周时期霸国的地望》,载

《 考 古 与 文 物》2015 年 5 期,105—111 页。

案:霸字或从各,应读潞。潞,三晋货币作 。

是露的另一种写法。

关于白狄、赤狄的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我

在《太行东西与燕山南北——说京津冀地区及

其周边的古代戎狄》中有详细讨论,该文待刊。

《晋世家》的九代晋侯:晋侯燮父、武侯宁

族(或本作曼期、曼旗)、成侯服人,未见

铭文;厉侯福,相当铭文晋侯僰马;靖侯宜臼,

相当铭文晋侯喜父;釐侯司徒,相当铭文晋

侯对;献侯籍,相当铭文晋侯苏和晋侯 (籍

是苏之讹)。穆侯费王(或本作弗生、 王),

相当铭文晋侯邦父。文侯仇,未见铭文。

马保春:《晋国历史地理研究》,北京,文

物出版社,2007 年,148—154 页。

孙庆伟:《试论曲沃羊舌墓地的归属问题》,

《南方文物》2012 年 2 期,74—76 页。

高明:《中原地区东周时代青铜礼器研究》,

见《高明学术论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3 年,24—86 页。

李零:《楚国族源、世系的文字学证明》,见《待

兔轩文存》,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年,193—208 页。

曾是姬姓,即随州叶家山的曾,后亦称随,

乃南宮括之后。鄂是姞姓,即随州羊子山的鄂,

南阳夏饷铺的鄂是周人灭鄂再封的鄂,乃姬

姓之鄂。

李零:《关于楚国铜器的类型》和《楚鼎图说》,

见《入山与出塞》,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

年,271—342 页。案: ,字形仍有问题。

(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卷十六、(宋)

李昉《太平广记》卷二九七引(唐)李德裕《玄

怪录》、(宋)邵伯温《邵氏闻见后录》卷

二九、(宋)洪迈《夷坚志·三志》壬卷三和《志

补》卷四、(宋)周密《齐东野语》卷十九、(元)

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二六、(明)叶子奇《草

木子》卷四下、(明)张大复《梅花草堂笔

谈》卷八、(明)无名氏《天变邸抄》、(明)

邝露《赤雅》卷下、(明)夏允彝《幸存录》

卷上、(明)谢肇淛《五杂俎》卷九、(清)

谈迁《谈氏笔乘·赜动》、(清)李汝珍《镜

花缘》第二十回和第二十一回。

[1]

[13]

[2]

[3]

[4]

[5]

[6]

[7]

[12]

[11]

[10]

[9]

[8]

Page 106: 晋楚文明 - shanximuseum.com · 序 i 时值2018年新春,山西博物院携手湖北省博物馆、河南博物院、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宜 昌博物馆和襄阳市博物馆共同策划了“争锋——晋楚文明特展”。

204 205

江即长江,河即黄河,同源同归,都是

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哺育了灿烂的中华文明。

一、晋、楚可以作为南、北文化的代表

如果想要搞清楚中华文明的特征,就得

从先秦时代的几大文化板块谈起。导师姚奠

中先生认为:中国古代的文化可分五大块,

即秦晋文化、燕齐文化、鲁文化、梁宋文化、

楚文化。秦晋文化以法家为特征。沿海的燕

齐文化以神仙家为代表。鲁文化以儒家为代

表。梁宋文化以老、庄为代表。楚文化以屈

原的《楚辞》为代表。如果简略地来讲,又

可以用晋、楚作为南北两大文化板块的代表。

因为卫鞅入秦,韩非亦入秦,荀子入齐在稷

下三为祭酒,司马迁又说:“三晋多权变之士,

夫言从衡强秦者大抵皆三晋之人也。”(《史

记·张仪列传》,中华书局标点本 2304 页)

到了战国后期,梁宋等地也进入楚的范围。

在这几大板块之中,楚文化长期以来被

严重地低估了。楚地域最宽广,物产最丰富,

文学艺术最发达,《楚辞》就是证明。后来

起事灭秦的是楚,汉代的文化实质上以楚为

主。然而,后来的人们对楚文化的认识,只

能从《楚辞》和出土文物中去了解,总是那

么不清晰,偶有发现就使人惊讶不已。原因

在于楚国被先秦作为蛮夷来看待,为北方以

周孔为代表的中原文化所排斥。孟子就讲“吾

江河交融以《九歌·河伯》为例看晋楚文化的关系

山西大学 牛贵琥

闻用夏变夷者,未闻变于夷者也。……南蛮

鴃舌之人,非先王之道。”(《孟子·滕文公上》)

不过,不了解楚文化就不能正确地了解中华

文明。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次山西博物院的

展览为我们正确地理解中华文明提供了丰富

的资料,机会难得,功德无量。

楚和晋可以作为南北文化的代表。对于

南北的不同,从古以来就有所论述。如:

《礼记·中庸》中孔子曰:“南方之强与?

北方之强与?抑而强与?宽柔以教,不报无

道,南方之强也。君子居之。衽金革死而不

厌,北方之强也。而强者居之。”朱熹注:“南

方风气柔弱故以含忍之力胜人为强,君子之

道也。”这可概括为北刚南柔。

《世说新语·文学》:“禇季野语孙安国云:

‘北人学问,渊综广博。’孙答曰:‘南人学问,

深通简要。’支道林闻之曰:‘圣贤固所忘言。

自中人以还,北人看书,如显处视月。南人

学问,如牖中窥日。’”从做学问上讲北杂

南简。

《北史·文苑传》:“江左宫商发越,

贵于清绮;河朔词义贞刚,重乎气质。气质

则理胜其词,清绮则文过其意。理深者便于

时用,文华者宜于咏歌。此其南北词人得失

之大较也。”从文学上讲北重理性南重文采。

《日知录》卷十三,南北学者之病,“饱

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今日北方之学

者是也。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

难矣哉,今日南方之学者是也。”另一角度

来讲北陋南慧。

原因何在?在于环境地域的不同。《史

记·货殖列传》所讲很有代表性:“楚越之地,

地广人希。饭稻羮鱼,或火耕而水耨。果蓏

蠃蛤,不待贾而足。地势饶食,无饥馑之患。

以故呰窳偷生,无积聚而多贫。是故江淮以南,

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环境的优越,

导致思维的浪漫,文学艺术发达,重丽、秀。

大体上北方重实际,南方重虚无。实际纪事

析理,虚无言志抒情。相比较而言,中原文

化比较干巴,一眼看到底。没有楚文化,中

华文明要单调得多。

不论南北有多少不同,却一直在相互交

流。大舜南巡终于九嶷;大禹行天下终于会

稽;周成王灭唐之后,徙鄂国于许、郢之间;

楚才晋用更是为人所熟悉。为了明确南北文

化交融的问题,做到看文物,通历史,有启示。

我们可以从根本上来探索,以《楚辞·九歌》

为何祭祀黄河之神“河伯”为例考察晋、楚

文化。我们会惊讶地发现,《楚辞》或者说

楚国真的和晋也可以说山西有着密切的关系。

二、《楚辞》的《九歌》中为何

会有北方的黄河之神“河伯”

黄河不是楚地之河流,理应不为楚人所

祭祀。《左传·哀公六年》就记载楚昭王不

祭河神的观点:“三代命祀,祭不越望。江、

汉、睢、漳,楚之望也。祸福之至,不是过也。

不谷虽不德,河非所获罪也”。然而《楚辞·九

歌》中却有一篇《河伯》。(九歌:东皇太一、

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

河伯、山鬼、国殇、礼魂)为何楚国民间要祀“河

伯”,为何与楚王观点不保持一致?这个问

题一直困扰着历代的《楚辞》研究者。尽管

胡文英在《屈骚指掌》中将其解释为楚曾问

鼎中原掠地至黄河流域,周勋初在《九歌新考》

中归结为屈原出使北方耳闻目睹当地的祀典,

然而,王逸在《九歌章句》中既然说《九歌》

是“楚国南郢之邑、沅湘之间,其俗信鬼而

好祠。其祠,必作歌乐鼓舞以乐诸神”的产物,

显然掠地至黄河流域这种楚国历史上很晚的

事件、屈原出使北方这种临时性的行为,都

不可能使黄河迅速转化为楚国的神祇并成为

习俗。实际上,这和民族迁徙有关。简而言之,

楚国南郢之邑、沅湘之间的民众,有被称为

三苗的苗民的后裔。他们的祖先本居于黄河

之北,在与黄帝部落的冲突失败后逐渐迁徙

到南方,于是其先祖所居之地的神祇“河伯”

也就成为祭祀的对象之一。

1. 苗民的首领为蚩尤

关于苗民的记载,最早见于《尚书·吕刑》:

“若古有训,蚩尤惟始作乱,延及于平民。

罔不寇贼鸱义,奸宄夺攘矫虔。苗民弗用灵,

制以刑……皇帝哀矜庶戮之不辜,报虐以威,

遏绝苗民,无世在下。”孔安国之传云:“九

黎之君,号曰蚩尤。”“蚩尤,黄帝所灭。三苗,

帝尧所诛。”所以三苗与九黎为同一民族,

蚩尤则是他们的君主。

“三苗”也即“有苗”,本为“众苗”

的意思。《墨子·非攻下》:“昔者有三苗

大乱,天命殛之……高阳乃命玄宫,禹亲把

天之瑞令,以征有苗。……禹既已克有三苗,

焉磨为山川,别物上下,卿制大极,而神民

不违,天下乃静。则此禹之所以征有苗也。”

Page 107: 晋楚文明 - shanximuseum.com · 序 i 时值2018年新春,山西博物院携手湖北省博物馆、河南博物院、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宜 昌博物馆和襄阳市博物馆共同策划了“争锋——晋楚文明特展”。

206 207

这里将“三苗”“有苗”统一于行文之中,

便说明两者相同可以互换。有苗为“诸苗”。

《尚书·君奭》:“惟文王尚克修和我有夏”,

孔安国之传云:“以和我所有诸夏”,将“有”

解为“诸”便可证明。九黎之所以和三苗是

同一民族,则因为苗民姓黎。《山海经·大

荒北经》云:“颛顼生驩头,驩头生苗民。

苗民厘姓”,郭璞注:“三苗之民。”厘,即黎。

之所以称九黎,则因为他们是多个从事农业

生产之部族。金文《史黎簋》之黎字,即从

黍,象收获黍谷之形。后来由此演变为民众

之代称。《尚书·尧典》:“黎民于变时雍”,

孔安国传云:“黎,众也。”由于古代原始

耕种方式是“烈山泽而焚之”的烧荒方式,

黎后来又成为以火德王的民族和主火官员的

代名词。《国语·楚语下》:“及少昊之衰也,

九黎乱德……颛顼受之,乃命少昊氏之子曰

重为南正司天以属神,命黎为火正司地以属

民……其后三苗复九黎之德,尧复育重黎之

后,不忘旧者,使复典之,以至于夏商。”

即由此而来。《山海经·大荒东经》:“大

荒东北隅中,有山名曰凶黎土丘。应龙处南

极,杀蚩尤与夸父。”《史记·五帝本纪》“遂

擒杀蚩尤”下,《索引》引皇甫谧的话说:“黄

帝使应龙杀蚩尤于凶黎之谷。”杀蚩尤之处

为凶黎,进一步明确了蚩尤与黎部族之关系。

所 有 这 一 切 在 苗 族 传 说 中 都 能 得 到 印

证。据贵州民族出版社 1989 年出版潘定衡、

杨朝文所主编的《蚩尤的传说》所载,苗族

西部方言区,流传着许多“格蚩尤老”的传

说。格蚩尤老为苗语的音译,“格蚩”为爷

爷、老人的意思,“尤老”是英雄的意思。

流传于贵州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一带的《蚩

尤神话》的搜集整理者即将“格蚩尤老”直

接译为“蚩尤”。《苗族迁徙歌》中格蚩尤

老所领导的就是从事农业生产的部族。歌中

讲当时:“育秧苗通称什么,苗语说做阿优

蒿。”“田坝庄稼熟得黄”,“平坝上的大

麦小麦,成熟时节金灿灿”。《蚩尤神话》

则记载蚩尤出生于“阿吾十八寨”,“数十

年之后,人丁发展了起来。阿吾十八寨发展

成了八十一寨。蚩尤的九个儿子长大了,都

学 会 了 父 亲 的 本 领。 一 个 管 九 寨, 九 人 管

八十一寨。蚩尤成了阿吾八十一寨的大首领,

带领苗民发展生产,过着安居乐业的太平日

子。”这正好可以解释九黎的来由。

2. 苗民部族原先居住在黄河以北

以蚩尤为首领的三苗、九黎,原先居住

在黄河以北的地方。这首先可以从“九黎”

之“黎”来进行考查。对于《尚书·西伯戡

黎》,孔安国之传解为:“近王圻之诸侯,

在上党东北。”孔颖达之疏解为:“黎国,

汉之上党郡壶关所治黎亭是也。”这黎就在

现今山西长治市南至黎城县一带。王应麟《诗

地理考》卷一引黄氏的话说:“今潞州上党、

黎城、壶关三县,皆古黎国地。”值得注意

的是《苗族迁徙歌》中也唱道:“古时苗族

住在直米力,建筑城垣九十九座,城内铺垫

青石板,城外粉刷青石灰,城里住着格蚩尤

老格娄尤老……直米力城建在上一方……利

磨城筑在下一方……两位老人率部脱离险境,

迁到米城这里来驻防。在这里又筑了七座城。”

这里的直米力、利磨、米城,都是苗语的译

音。译者就言:“米城,苗语译音,地名。

可译为力城或黎城。”(潘定衡、杨朝文主编:

《蚩尤的传说》,贵州民族出版社 1989 年版,

第 78 页)应当说这里的地名和山西之黎城不

是巧合,而是来自同一种族的遗存。诗中的

铺垫石板、粉刷青石灰,直到现代还是山西

晋东南山区村民建筑村舍的主要材料和方式。

晋东南也是著名的产黍地区,《续文献通考》

卷一百七就云:“胡氏定乐,取(上党)羊

头山黍,用三等筛子筛之,取中等者定焉。”

其次,古籍记载蚩尤、九黎的活动区域

在冀州。《逸周书·尝麦篇》:“蚩尤乃逐帝,

争于涿鹿之河,九隅无遗。赤帝大慑,乃说

于黄帝,执蚩尤杀之于中冀。”《山海经·大

荒北经》:“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

龙攻之冀州之野。”上古所言冀州,主要指

今之山西。中冀则指太岳山之周边地区。例如:

《史记·夏本纪》:“禹行自冀州始,冀州

既载壶口,治梁及岐。既修太原,至于岳阳。

覃怀致功,至于衡漳。”《索隠》:“岳,太岳。

即冀州之镇霍太山也。”“衡漳,二水名。《地

理志》:清漳水出上党沾县,东北至阜城县

入河。浊漳水出上党长子县,东至邺入清漳

也。”《正义》引《括地志》:“壶口山在

慈州吉昌县西南五十里,冀州境也。”再如:

《左传·哀公六年》引《夏书》:“惟彼陶唐,

率彼天常,有此冀方。”杜预注云:“唐、

虞及夏,同都冀州。”霍太山即今山西中部

的霍山,属太岳山系。壶口即今山西吉县黄

河上之壶口瀑布。因为古代尧、舜、禹时代

之首都都在今山西临汾、运城地区,所以其

中部之霍山也就成为当时之镇山,禹之治水

也就要从冀州开始,先治壶口了。当时之中冀,

主要指这一地区。正因为如此,于是就有蚩

尤被诛于山西解州的传说。《路史·后纪四》:

“传战执尤于中冀而诛之,爰谓之解。”《梦

溪笔谈》卷三:“解州盐泽方百二十里。久雨,

四山之水悉注其中,未尝溢。大旱,未尝涸。

卤色正赤,在版泉之下。俚俗谓之蚩尤血。”

山西运城盐池边有蚩尤村,村人相传为蚩尤

后裔。钱穆在《史记地名考》中就认为“黄

帝战蚩尤之传说,最先当溯源于此”。《述

异记》卷上:“轩辕之初立也,有蚩尤氏兄

弟七十二人,……秦汉间说蚩尤氏耳鬓如剑

戟,头有角,与轩辕斗,以角抵人,人不能向。

今冀州有乐名蚩尤戏,其民两两三三,头戴

牛角而相抵。汉造角抵戏,盖其遗制也。太

原村落间祭蚩尤神,不用牛头。”现在山西

太原之东的寿阳民间仍然保留着戴牛角面具

的傩舞,相传即源于蚩尤战黄帝。有关蚩尤

的地名,在山西太岳山周边地区的霍州、黎城、

榆社等地都有遗存。(图 1)

这也可以在苗族的传说中得到证明。《蚩

尤神话》中讲:十八寨苗民居住在黄河边的

平原上,称黄河上游的崇山峻岭为岜茫岜冒。

蚩尤与黄龙公(即黄帝)作战失败牺牲后,

图 1 寿阳爱社傩舞

Page 108: 晋楚文明 - shanximuseum.com · 序 i 时值2018年新春,山西博物院携手湖北省博物馆、河南博物院、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宜 昌博物馆和襄阳市博物馆共同策划了“争锋——晋楚文明特展”。

208 209

“余生苗民放弃了蚩尤坝,告别了可爱的阿

吾八十一寨故土,来到黄河边,用老生翁送

的五叶竹拐杖打水,现出了大道,于是顺利

通过了黄河,继续前进。”《苗族迁徙歌》

也讲:“没法抵抗强敌兵,急忙朝着远方迁。

来到黄河岸边不能渡……先撵黄牛过河被冲

走,又赶猪儿过河也被冲,赶马过河也无指

望啊,唯有水牛过河稳当当。牛背挂着条条

粗绳索,强汉渡河把绳索岸边套,来人靠绳

索攀登得救过了河……”《传说蚩尤》中也讲:

蚩尤失败后,对妻子龙女讲:让她把民众带

往“奶哦薄”方向去。“奶哦薄”是苗语音译,

即浑浊的大河的意思。(潘定衡、杨朝文主编:

《蚩尤的传说》,贵州民族出版社 1989 年版,

第 96 页)这么多的传说都讲渡过黄河,证明

蚩尤为首领的九黎、三苗,原先居住在黄河

以北,这里是其长期休养生息的地方。这个

时期正是考古学全新世大暖期,也是原始农

业起源后的大发展时期。增温幅度北方大于

南方。黄河流域竹类生长良好,西安半坡野

兽中有水麞(河麂)和竹鼠,安阳殷墟还有

貘等,这些动物现在只见于亚热带,这是近

5000 年中第一个温暖期。

3. 蚩尤与黄帝争战失败后,苗民的一支

迁到楚地沅湘之间

值得注意的是,古籍中有蚩尤死于不同

地方的记载。如:《史记·五帝本纪》“遂

禽杀蚩尤”下,《集解》引《皇览》:“蚩

尤冡在东平郡寿张县阚乡城中,高七丈,民

常十月祀之。有赤气出,如匹绛帛,民名为

蚩尤旗。肩髀冢在山阳郡钜野县重聚,大小

与阚冢等。”《元丰九域志》所载除郓州、

解州外,京兆府还有蚩尤冢。这自然要引起

蚩尤部落居于不同地方的争论。不过,我们

要清楚,这些只能证明黄帝和蚩尤的战争为

时甚久,范围甚广,而不能由其冢墓所在地

来判断其原居之地。古代有多处三苗或苗民,

便是蚩尤部落失败之后,撤退迁徙到不同地

方的证明。《尚书·尧典》:“窜三苗于三危”,

这是西方之三苗。《山海经·海外南经》:“三

苗国在赤水东”,郭璞注:“昔尧以天下让舜,

三苗之君非之,帝杀之。有苗之民叛入南海

为三苗国。”这是南海的三苗。《战国策》

卷二十二:“昔者三苗之居,左有彭蠡之波,

右有洞庭之水。文山在其南,而衡山在其北。”

这是长江流域的三苗。产生《九歌》的“南

郢之邑,沅湘之间”便属这一地区。

苗族传说中也有这样的内容。《蚩尤神话》

叙蚩尤失败之后,老生翁对余生苗民说:“黄、

赤二龙公和雷老五退回去了,你们还是有生

路的,不过不能再住此地了,要迁到太阳落

的那边去居住……过了黄河,再经过罩雾山、

风雨关、水清江和毛虫冲,再走就到达鬼方了。

你们就在那里安家创业……走到罩雾山时,

因意见不一致,往左、右走的两股苗民都不

知去向,从此没有他们的下落。”《苗族迁

徙歌》中也有格蚩尤老牺牲了,苗民渡过黄河,

逃到斗那义慕大江边,迁到花椒大坝子,又

迁到底果垒、崩崩地、阿止居地、阿指驮纳履、

比套坝子,分居四邻八方的记叙。这些都可

和汉文典籍的记载相印证。

4. 南楚民间祀“河伯”,源于苗民远祖

所居之地的传统

由上所论可知,不论是汉文典籍还是苗

族的传说,尽管有一些差别,但有一点是共

同的。即三苗、九黎是活动于黄河以北的部

落,在与黄帝部落的斗争失败后,渡过黄河

迁往他方,其中一部分迁到了长江以南。这

便是为何南方的一些民族和黄河有那么深的

感情,以及《楚辞·九歌》中之所以有《河伯》

的原因。关于这,还是苗族的传说讲得清楚。

例如《传说蚩尤》中就说:“蚩尤兵败如山倒,

他战胜敌人已无望,把妻子龙女叫来安排退

路。他后悔莫及,对龙女说:‘悔恨当初没

有听父亲和你的话,才落到这步田地。你回

去侍奉父母,养育儿女,把他们和家兵带往

奶哦薄(浊水)方向去,再过奶哦斋(清水)

往前就是黑洋大箐了。你们就在那里住下来,

我与敌人一拼了之。’……龙女遵照老苗公

的遗嘱,将他安葬在黄河边,给他办了丧事,

然后,把孩子们叫来对他们说:‘我们要迁

到很远的地方去,到那里居住之后,将来人

死了,要请祭师指引他们回到祖先住过的黄

河边,与祖先相会。’……从前,苗家祖先

是住在天寒地冻地方,由那里迁到黄河来时,

有七位姑娘用千针万线绣了一条像垛呆作留

念。龙女对女儿们说:‘这次我们苗家又要

离开黄河边了,黄河边很平坦,黄河有九曲

十二弯,现在保不住了。你们把针线拿来,

把黄河绣在裙子上,这种裙子叫呆阿奶,以

后你们教后代照样制作,世代相传下去,使

后代不忘记我们苗家原来住在黄河边上。’”

(图 2)

所以说,还是王逸讲得对。《九歌》为

“俗人祭祀之礼”,本就是楚国民间的行为,

和楚国的贵族无关。楚昭王依照“诸侯祀天

地、三辰及其土之山川”(《国语·楚语下》,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8 年版,第 567 页)的原

则不祀河神,而楚南沅、湘地区的苗民后裔

则是沿着代代相传的习俗来祭祀远祖所居之

地的黄河之神“河伯”。《楚辞·九歌》之

所以有《河伯》即源于此,其中蕴含着诸多

民族文化的信息,晋、楚两地的交融有记载

的资料以此为最早,黄河、长江流域的文化

融汇给我们以丰厚的遗产,也给我们深刻的

启示:

1. 中华民族一直是在冲突和交融中所形

成。屈原的作品、晋楚文物、民间传说正好保

存了上古时期各民族的信息。值得考察研究。

2. 南北文化共同组成华夏文明。

3. 没有交融就没有发展,交融不以人的

意志为转移。

4. 百川归海,不论各种文明有多少不同,

总归是一个目标,为了人生的更美好。

5. 从研究学习的角度讲,要处理好经典

文献、文物和民间传说的关系。打开视野,

在考与证、排除与补充上下工夫。图 2 苗族姑娘裙饰

Page 109: 晋楚文明 - shanximuseum.com · 序 i 时值2018年新春,山西博物院携手湖北省博物馆、河南博物院、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宜 昌博物馆和襄阳市博物馆共同策划了“争锋——晋楚文明特展”。

210 211

楚国是两周时期一个重要的诸侯国,从

最初“土不过同”、偏处一域的“子男”之

国,经过西周时期的筚路蓝缕,春秋时期的

开疆拓土,到战国时期成为“地方千里、带

甲百万、车千乘、骑万匹、粟支十年”占据

今天南半个中国的大国。与此相适应,楚文

化也经历了萌芽、形成、发展、鼎盛等几个

阶段,春秋中期正式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

楚文化。秦灭楚后,楚文化纳入中华大一统

的文化体系中。

从 20 世纪 30 年代开始,楚文化遗存不

断被发现,目前楚墓发掘超过万座,分布于

今湖北全境及湖南、河南、安徽、山东等大

部或一部,并影响到了两广、江浙、重庆、

贵州等地区。楚墓分布较密集的地点主要是

在楚国主要城邑的周边,以及一些具有军事

意义的交通要道和据点附近。如当阳赵家湖、

江陵纪南城、南阳宛城、襄阳邓城、信阳城

阳城、寿县寿春城、枣阳九连墩、临澧九里

等等。而目前所发掘的楚国高等级贵族墓地

就有:春秋中晚期的淅川下寺;战国早期的

长沙浏城桥;战国早中期的荆州熊家冢与天

星观 M1、M2 及望山桥 M1,荆门包山 M2,

枣阳九连墩 M1、M2,新蔡葛陵“坪夜君成”墓,

信阳长台关 M1、M2;战国晚期的淮阳马鞍冢、

寿县李三孤堆等。其中九连墩楚墓是目前发

从九连墩楚墓看楚国高级贵族的生死观念

湖北省博物馆 王先福

现的布局最为清楚、保存最为完整的楚国高

级贵族墓葬区。

一、九连墩楚墓的发现

九连墩楚墓位于湖北省枣阳市吴店镇与

兴隆镇之间,处随枣走廊中部。 因在一条长

3 公里的岗地上分布有 9 个大型土墩(俗称坟

包)而得名。(图 1)

九连墩的得名还有一个传说,在诸侯争雄

的战国时代,这里是楚国的领地。相传有一位神

勇无比的楚国大将军在作战时百战百胜,后因

敌国使用反间计被楚王疑为政变而杀死,待楚

王醒悟后为时已晚,楚王追悔莫及。为弥补过

失,楚王赐给将军金头一个,并命人连夜挖建

9 冢,将金头葬入 9 冢之一,迷惑后人,以免被

盗。这类似于后世曹操“七十二疑冢”的传说。

墓地于 1958 年第一次文物普查时被发现,

1984 年、1992 年先后被公布为襄樊市(今襄

阳市)、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2006 年被公

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9 个土墩自南向北分布,分别为一至九号

墩,一号墩名“鹰子包”,二号墩名“架子山冢”,

六号墩名“龙王庙冢”,九号墩名“太山庙冢”,

其余均为无名冢。封土堆底径在 15 米—41 米

之间,残高 2 米—5 米。(图 2)

二、九连墩楚墓的发掘与整理

2002 年,(武)汉十(堰)高速公路建

设在选址调线后无法绕避一号墩,经报请国

家文物局同意,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一

号墩进行了考古发掘。

发掘前先进行了勘探,在该墩下发现了

两座大型土坑墓葬及墓后的两座大型车马坑,

分别编号 M1、M2 及 CHMKI、CHMK2。

发掘工作自 2002 年 9 月开始, 前期发掘

车马坑与墓葬封土、填土是分开逐步进行的,

车马坑清理完毕后,墓葬也发掘到了椁室。

两座墓葬的椁板清理出来后,就采用分墓葬

分室同步清理的办法进行,先清理 M1,完成

了东、西、南、北四室的清理后再清理中室(即

棺室),由于内棺坍塌,将其包装后运回室

内清理,最后清理墓坑底部;M1 清理完成后,

再按照同样方法清理 M2。到 12 月底,发掘

工作结束,历时 4 个月。( 图 3)

发掘采用集中全省考古、保管、文物保

护等多个文博机构的主要技术力量进行,组成

了九连墩楚墓联合考古队,最多时达 70 余人。

考古发掘工作结束后,就进入室内整理

阶段。2003 年初,整理小组成立,分别由湖

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襄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与荆州、黄冈、鄂州、老河口等地博物馆的专

业人员组成,涉及考古、文保、保管及绘图、

照相人员,还分别联系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

究所、武汉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北京科技大

学、武汉音乐学院等科研单位的专家进行取样

检测、分析等,形成了一个多学科结合的整理

小组,以便进行全方位的研究。

整理工作到 2008 年初告一段落,基本完

成了出土器物的清洗、拼对、修复、保护、

分析检测及绘图、照相等工作,九连墩楚墓

出土文物也作为湖北省博物馆的楚文化代表

文物赴多地展出。

三、九连墩楚墓形制

此次发掘的九连墩楚墓由 2 座墓葬、2 座

车马坑组成,分别编号 M1、M2,CHMK1、

CHMKM2。

图 1 九连墩墓地位置

图 2 九连墩墓地一至六号墩 图 3 墓葬及车马坑整体布局(西北—东南)汉

长 江

Page 110: 晋楚文明 - shanximuseum.com · 序 i 时值2018年新春,山西博物院携手湖北省博物馆、河南博物院、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宜 昌博物馆和襄阳市博物馆共同策划了“争锋——晋楚文明特展”。

212 213

1. M1

方向 105 °。平面“甲”字形竖穴土坑墓,

坑口东西长 38.1 米,南北宽 34.8 米,深 12.8 米。

东设斜坡墓道。坑壁设有 14 级台阶,其中第一、

二级为人工用熟土堆积而成。其上有封土堆。

葬具有两椁两棺。外椁长 8 米,宽 6.82 米,

其内以隔板分为东、南、西、北、中五室,

各室随葬器物的功能有别。东室主要随葬祭

器;南室主要随葬兵器、车马器;西室主要

随葬燕器(日用器);北室主要随葬乐器;

中室有内椁和外棺、内棺,随葬殓饰物,以

玉器为主。(图 4、5、6)

2. M2

南 距 M1 约 18 米。 方 向 107 °。“ 甲”

字形竖穴土坑墓。东西长 34.7 米,南北宽 32 米,

深 11.6 米。东设斜坡墓道。坑壁设有 14 级台

阶,其中第一、二级也为人工用熟土堆积而成。

其上有封土堆。

葬具有两椁两棺。外椁长 7.45 米,宽 6.8 米。

其内以隔板分为东、南、西、北、中五室,各

室随葬器物功能有别。东室主要随葬祭器;南

室主要随葬燕器;西室主要随葬燕器,以及少

量乐器、兵器;北室主要随葬乐器、车马器;

中室有内椁、外棺和内棺,随葬殓饰物,以玉

石器为主。墓底有一腰坑,葬一羊。(图 7、8)

图 4 M1 的发掘 图 5 M1 椁室结构分解示意图

M1 西室燕器 东室 人骨与随葬玉器

北室 南室

图 6 M1 随葬器物 图 7 M2 的椁室

北室 东室

南室 西室

图 8 M2 随葬器物

图 9 CHMK1 全貌

Page 111: 晋楚文明 - shanximuseum.com · 序 i 时值2018年新春,山西博物院携手湖北省博物馆、河南博物院、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宜 昌博物馆和襄阳市博物馆共同策划了“争锋——晋楚文明特展”。

214 215

3. CHMK1

位于 M1 西约 25 米处。南北长 52.7 米,

东西宽 9.5 米,深 2.3 米。葬车 33 乘,南北双

排横列;有马 72 匹。其中 6 马车 1 乘,4 马

车 3 乘。(图 9)

4. CHMK2

位于 M2 西约 27 米处。南北长 22.2 米,

东西宽 6.8 米,深 1.7 米。葬车 7 乘,南北双

排横列;有马 16 匹。其中 4 马车 1 乘,其余

均为 2 马车。(图 10)

四、九连墩楚墓随葬器物

九连墩两座楚墓出土随葬器物十分丰富,

数量多,种类全。按照质地分为青铜、铅锡、

金银、竹木、皮革、玉石、水晶、玛瑙、丝织、骨、

匏等,按照功能分为祭器、乐器、燕器、兵器、

车马器、工具、葬仪用品、殓饰物和动物骨骼、

植物果实等。经初步整理,M1 共出土 975 件

(套)4652 件,M2 共出土 508 件(套)2995 件。

九 连 墩 两 座 车 马 坑 出 土 遗 物 均 较 少,

CHMK1 仅 89 件,为车构件和兵器,质地分

别为铜、骨、木;CHMK2 仅 77 件,均为车

构件,质地为铜、木。

以下按照功能划分介绍四个单位的随葬

器物:

1. M1 随葬器物

(1)祭器

是礼制的代表。大部分为铜器,器类齐全,

组合完整。核心器物为鼎,共有 30 余件,分

不同功能,主要包括 2 件镬鼎、5 件升鼎(束

腰平底鼎)、7 件羞鼎(有盖圆腹鼎,各附一

对鼎钩),以及汤鼎等其他类鼎。其他配套

的祭器有 8 件簋、9 件小鬲、1 件大仿陶鬲、1

件甗、4 件簠、2 件敦、2 件盒、2 件龙首大方

壶、2 件方鉴、6 件小方壶、2 件圆鉴、2 件尊

缶、1 套尊盘、2 件俎等等。有部分漆器,如俎、

瓒等。(图 11、12)

(2)乐器

周代乐器按照功能分为金、石、革、丝、

匏、竹、木、土“八音”,本墓出土有前五类。

金器有编钟一套 34 件;石器有编磬,但石磬

腐蚀严重;革器有建鼓;丝器有瑟(带座)、

十弦琴;匏器为笙。(图 13、14)

(3)燕器

燕器的数量和种类较多,大部分为漆器,

如酒具盒(含耳杯)、梳妆盒、扁壶、鸟形

图 10 CHMK2 全貌

图 11 M1 铜镬鼎 图 12 M1 铜升鼎

图 13 M1 铜编钟

图 14 M1 皮建鼓 图 16 M1 漆木弩

图 15 M1 漆木酒具盒

杯、方豆、几、案、箱、卮等;有部分铜器,

如长颈瓶、鸮卣、熏、立鸟盆、人擎灯、炭炉、

席镇等;有少量皮革制品,如囊、盒、杯等;

并有个别石杯。(图 15)

(4)兵器

数量较多,包括古代进攻性兵器之戈、矛、

戟、殳、弓矢,即“五兵”,还有更强大的远

射兵器——弩及近身防护兵器——剑,均为复

合质地。矢大多装在箭箙或箭筒中。(图 16)

Page 112: 晋楚文明 - shanximuseum.com · 序 i 时值2018年新春,山西博物院携手湖北省博物馆、河南博物院、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宜 昌博物馆和襄阳市博物馆共同策划了“争锋——晋楚文明特展”。

216 217

该墓出土的防御性兵器也不少,有皮盾、

皮甲(包括人甲、马甲)等,形制多样。

(5)车马器

数量最多。车器按照器物主体质地的不

同可分为木、竹、铜、铅、革、骨、玉、金器等。

其中木器有车辕、车舆、车伞、饼、“T”形器,

竹器有车茵,铜器有车衡末、车轭帽、铃、壁插、

车軎及钮衔环、圆片饰、兽形片饰,铅器有

圆片饰,革器有车壁袋、车衣蔽、圆形车饰,

骨器有贝及多种形状的构件,玉器有坠饰、

条饰,金器全为金箔等。(图 17、18)

马器按照器物主体质地的不同可分为木、

铜、铅、金、银、复合器等。其中木器有纛、

橛、胁驱、筒形器,铜器有镝、节约、圆环、

方环、带扣、鋂,铅器有节约、鋂,金器有鋂、

箔,银器均为鋂,复合器为马衔、镳等。

(6)工具

其质地有铜、铁、木、石四种。铜器有斧、

镰、锛、锯、刻刀、刮刀、削刀、镊、钻、凿、

锥等,有的有木柄;铁器有锛、刻刀、凿等;

木器有矩;石器有刀、磨石等。

(7)葬仪用品

主要是引导墓主人灵魂升天的虎座飞鸟、

镇墓兽等,均为木器。(图 19)

(8)殓饰物

分两类。一类为棺饰物,即盖在棺上的

荒帷,基本仅存串连荒帷的铅璧。

一类为墓主人随身佩戴的装饰品,有玉、

石、料、骨器等。器类有挂饰、佩、珠、璧、

龙等。

此外,还有不少盛装于随葬器物内及散

落的牛、羊、鱼等动物骨骼和植物果实。

2. M2 随葬器物

(1)祭器

有部分铜器,但不全。包括 1 件大镬鼎

和 1 件中原式小镬鼎(有盖),7 件羞鼎(有

盖圆腹鼎,各有一对鼎钩)与配套的 7 件匕,

以及 2 件簋、2 件敦、2 件盒、2 件大龙首圆壶、

2 件小圆壶、2 件尊缶等。

该墓出土了完整的漆木祭器组合,包括 5

件升鼎、8 件簋、5 件鬲、4 件簠、2 件敦、2

件盒、2 件圆鉴配 2 件尊缶、2 件方鉴配 2 件

龙首方壶等。( 图 20、21)

(2)乐器

本墓出土金、石、革、丝、匏、竹、木

等七类。金器有编钟一套 12 件,石器有编磬

1 套 19 件,革器有虎座鸟架鼓、扁鼓,丝器

有瑟(带座),匏器为笙,竹器有排箫、篪、

舂牍,木器有雅、柷等。(图 22)

(3)燕器

数量相对较多,以漆木器为主,有扁壶、

樽、盒、盆、酒具盒(含耳杯)、案、勺、几、扇、

梳等;铜器数量也不少,有匜鼎、盉、立鸟盆、

马、箕等,还有竹枕、席、笥,以及陶高柄壶、

皮杯、棕刷等。(图 23)

(4)兵器

数量少,仅有铜戈、矛,竹弓,木弩、箭箙,

皮盾等。

图 17 M1 皮车壁袋

图 18 M1 皮车衣蔽 图 19 M1 漆木虎座飞鸟

图 20 M2 铜簋 图 21 M2 铜圆壶

图 22 M2 漆木瑟和瑟座 图 23 M2 漆木匜形杯

Page 113: 晋楚文明 - shanximuseum.com · 序 i 时值2018年新春,山西博物院携手湖北省博物馆、河南博物院、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宜 昌博物馆和襄阳市博物馆共同策划了“争锋——晋楚文明特展”。

218 219

(5)车马器

数量较少,车器全为木器,有车、车伞、

饼、筒形器等,其中车为迄今出土的周代唯

一一件实物车。

马器根据器物质地不同可分为木、铜器

和复合器三类。其中木器有橛、纛,铜器有

圆环、方环、珠,复合器有马勒、马衔镳等。

(6)工具

质地有铜、铁、木、石四种。铜器有锯、

刻刀、刮刀、削刀、锥,铁器仅见锛和柄,

木器也仅 1 件器柄,石器有刀、磨石等。

(7)葬仪用品

数量少,主要有木辟邪、卧鹿和俑等。(图

24、25)

(8)殓饰物

分两类。一类为馆饰物,即盖在棺上的

荒帷,基本仅存串连荒帷的铅璧和铜珠。

一类为墓主人佩戴的装饰品,有玉、石、

玛瑙器等。器类有挂饰、佩、珩、璧、龙等。

(图 26)

(9)丝织品

因 M2 保存较好,丝织品保存较多,但

均残,推测不少为包装所用,或木俑上的衣

物等。大多为素面,少量有菱形纹装饰。

(10)竹简

出土 1300 余枚,一般 16—18 枚为一卷,

背面有墨绘卷云纹。但正面无字,具体作用

不明。

该墓也有少量动物骨骼和植物果实,原

应盛装于器物中。

3.CHMK1 随葬器物

数量不多,主要是车的构件,均为铜器,

器类有桄饰、轭帽、衡帽、壁插等;而马身

上的构件已置于墓葬中。

4.CHMK2 随葬器物

数量少,主要为车构件,还有少量马构件。

均为铜器,器类有车軎(7 对,正好配坑内的

7 辆车)、衡帽、轭帽、壁插、伞盖弓帽、双

连环等。

五、九连墩楚墓主人的身份与生死观念

九连墩楚墓由两座相距 18 米的墓葬及两

座位于其后部的车马坑组成,两座墓的封土

堆堆成了一个土墩,外围还清理出了陵园遗

迹,这显然是一组关系密切的墓葬。从 M1 出

土大量青铜祭器、兵器,M2 有一组替代铜祭

器的漆木祭器且出土很少兵器的情况分析,

加上 M1、M2 人骨架经鉴定分别为男、女性(年

龄分别为 50—60 岁、45—55 岁),证实二人

应为夫妻关系,死后异穴合葬。

两座墓葬的规模、棺椁重数及随葬器物

的类别、数量与荆门包山 M2 很接近,其时代、

身份应大体相当。根据包山 M2 出土竹简的记

载考证,其时代为公元前 316 年,墓主为楚国

左尹邵力它,次于楚国最高行政长官——令尹,

相当于大夫级别,其椁室与核心随葬器物组

合为五。

按照当时的礼制,天子、诸侯、卿大夫

为当时的高级贵族。宫室、车旗、礼仪等,

天子为九数,诸侯为七数,大夫为五数,元

士为三数。

九连墩楚墓也基本以五为基数,如椁分

五室,M1、M2 核心器物组合的青铜升鼎、

漆木升鼎均为 5 件,车伞各 5 件。

同时,根据当时礼制:天子、诸侯祭祀

用“太牢”,以牛为牺牲;大夫用“少牢”,

以羊为牺牲。M2 腰坑内用羊祭祀;二墓的祭

器中也仅发现完整的羊骨(镬鼎内有牛骨,

但仅小部分肢体)。

《周礼》记载:“天子宫悬、诸侯轩悬、

卿大夫判悬”,曾侯乙为诸侯,其编钟为曲

尺形,加上一套编磬,正好符合轩悬规制;

九连墩 M1、M2 编钟、编磬各一面,组成判

悬布局。

在车马使用上,礼制规定天子驾六马,

诸侯四,大夫三,士二。两座车马坑中 4 马

车基本符合大夫身份 , 但也存在严重僭越的现

象,即 M1 车马坑中出现了一辆 6 马车的现象,

而这在当时是天子之制。(图 27)

二墓出土铜鼎中还有 7 鼎组合(羞鼎)

各一套,这是诸侯或天子之卿的规制,或许墓

主人期待来世能享受更高的礼制。(图 28)

图 24 M2 漆木辟邪

图 25 M2 漆木卧鹿

图 26 M2 三人踏豕玉饰

图 27 CHMK1 六驾马车和四驾马车示意图

图 28 M1 铜羞鼎组合

Page 114: 晋楚文明 - shanximuseum.com · 序 i 时值2018年新春,山西博物院携手湖北省博物馆、河南博物院、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宜 昌博物馆和襄阳市博物馆共同策划了“争锋——晋楚文明特展”。

220 221

根据文献记载和学者研究,楚国高级贵

族墓葬一般使用两套正鼎,一套符合常礼,

即随葬器物与墓主人生前身份相当,表现在

铜、漆木升鼎 5 件上;一套为大遣奠加等,

即越制下葬高一等级身份器物,表现在 7 件

羞鼎上。

正如上述,墓主人为楚国大夫级别官员

或爵位 , 生前享受大夫的规制,其死后的墓室、

棺椁、用品按照生前规制下葬,营造了一个“事

死如生”的场景。特别是墓主人口中含有较

多的玉唅,这是当时期望尸体不腐的普遍做

法,加上墓中虎座飞鸟等楚国特有的引领灵

魂升天的葬仪品随葬,希望来世继续享受这

种生活。

当然,因为夫妻只能享用一套大夫等级

的各种物质生活用品,但其死后分开下葬又

要符合规制,承办者就想出了替代的办法。

除将生前使用的实用器主要用于为男主人陪

葬外,还制作了一些“明器”,如墓中的簋、

大方壶、鬲、尊等铜祭器铸造痕迹明显、未

经打磨,无使用痕迹;M1 的 34 件铜编钟之

12 件甬钟就只有几件调过音,大部分未经调

音,不能使用;M2 大量使用漆木祭器。M1

十弦琴为整木雕刻,无共鸣箱;两座墓的实

用车伞分别为 3、2 件,其余仅用伞斗等象征

性器物等等。(图 29)

可以说,九连墩楚墓就是战国中晚期楚

国大夫级别高级贵族生活的真实写照,它的

发掘让我们看到了 2300 年前楚国贵族“事死

如生”的葬制葬俗,也反映了当时楚国高等

级贵族面对死亡的精神追求。

图 29 M1 铜尊范痕未打磨状态

晋楚相争,曾经是春秋时期大国争霸的

一个重头戏。不过,战争与冲突毕竟不是社

会生活的主旋律。相反,文化的交流交往才

是早期中华文明各区域之间的常态。楚材晋

用,正是这种区域文化交流的一个侧面的反

映。其实,不只是春秋时期、不只是人才之间,

晋楚之间的文化交流发生在更长的历史时期、

发生在更广的社会范畴。以下就考古材料为

例,观察晋国和楚国、晋地和楚地之间的文

化交流。

根据传世文献,在楚国崛起北上问鼎中

原之前,两国都不是什么大国,也几乎没有

多少交往。《史记·十二诸侯年表》说“齐、晋、

秦、楚,其在成周微甚,封或百里或五十里。”

大体属实,这或者也是西周大部分诸侯国的

一般情况。

晋国在西周初年封于唐地,“在河、汾之东,

方百里”(《史记·晋世家》)。西周时期的

晋国几乎无名于史籍,至西周末年,晋文侯与

郑武公、秦襄公、卫武公合力勤王,促成周平

王东迁建立东周,晋国始得政治发展时机。春

秋初期,晋多内乱,晋献公(前 661 年—前 651 年)

时期实力开始壮大,但内耗一直较重。晋文公

重耳君晋(前 636 年—前 628 年),称霸中原,

此后直至三家分晋,晋国一直是中原地区最有

楚材晋用抑或晋材楚用从青铜器看晋楚之间的文化交流

武汉大学 张昌平

政治军事影响的诸侯国。

考古所见晋国与传世文献所记载的近似。

西周时期晋国的范围,如邹衡先生所言:“西

周初期的晋文化遗址,主要分布在翼城、曲

沃两县境内,又比较集中在翼城县的翔山以

西、曲沃县的汾河以东,浍河以北,翼城、

曲沃二县的崇山以南,东西长约 30 公里、南

北广约 15 公里的长形地带”。[1] 天马—曲村

晋侯墓地也说明了西周时期晋国的物质文化

发展水平和晋侯的地位。墓地中多数侯墓如

M91、M64、M9 等都使用的是五鼎四簋的组

合,在西周诸侯中不属于较高的礼制。晋侯

墓地中应该属于晋文侯的 M93 随葬使用的青

铜礼器丰富程度,也远远不及同时期等级类

似的虢国墓地 M2001、M2009 以及苏家垄曾

仲斿父墓。至春秋晚期,晋国国力雄厚,其

实力也表现在文化艺术水平上。侯马铸铜作

坊出土陶范,以及可能是该作坊生产的青铜

器,在铸造技术、装饰艺术上的水准,应该

超出了同时期其他诸侯国。春秋末年的太原

市金胜村 M251 墓主为晋国卿士,随葬包括 7

件列鼎的青铜礼器近百件,单就墓葬及随葬

品规模而言,与同时期的寿县蔡申侯墓相当。

春秋时期晋国发达的物质文化水平,也是其

政治称霸的基础与底蕴。

和晋国是周人正宗后裔的情况不同,楚

国原是“辟在荆山”的土著。周成王封楚熊

Page 115: 晋楚文明 - shanximuseum.com · 序 i 时值2018年新春,山西博物院携手湖北省博物馆、河南博物院、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宜 昌博物馆和襄阳市博物馆共同策划了“争锋——晋楚文明特展”。

222 223

绎“以子男之田,姓芈氏,居丹阳”,“当

周夷王之时,王室微,……熊渠甚得江汉间

民和,乃兴兵伐庸、杨粤,至于鄂。熊渠曰:‘我

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乃立其长子康

为句亶王,中子红为鄂王,少子执疵为越章王,

皆在江上楚蛮之地”(《史记·楚世家》)。

西周中晚期,楚国利用周王室的衰微,在江

汉地区得到了发展,并在春秋早期挥师北上,

开始了逐鹿中原的历程:(图 1)

前 710 年,“蔡侯、郑伯会于邓,始惧楚也”

(《左传·桓公二年》);

前 706 年、前 704 年、前 690 年,楚武王

伐随;

前 700 年开始,楚人伐绞、伐罗、伐申、

伐邓、伐蔡;

前 678 年,楚伐郑,锋芒触及中原势力

核心,也就开始频繁与中原霸主发生冲突:

前 662 年,“齐侯为楚伐郑之故,请会

于诸侯”(《左传·庄公三十二年》);

前 639 年,楚与宋战于泓;

前 632 年,楚、晋城濮之战;

前 606 年,楚庄王问鼎中原。

在前 7 世纪中叶至前 6 世纪中叶的一个

多世纪时间里,楚国屡屡北上争霸,直至晋

国重用楚国逃亡而来的巫臣为大夫。前 584 年,

巫臣使吴,“教吴乘车,教之战陈,教之判楚”

(《左传·成公七年》),“吴晋始通,约伐楚”(《史

记·晋世家》)。春秋晚期,楚国疲于应付

吴国的攻击,自此失却逐鹿中原的能力。

考古学中的楚国面貌不甚明晰,我们迄

今仍然不能肯定战国时期之前的楚国都城所

在。春秋中期之前的典型楚文化面貌也不明

确。不过,2012 年在宜昌市万福垴出土有一

件凤鸟纹鼎、12 件甬钟等青铜器,[2] 这是目

前唯一明确出土西周时期青铜器的楚国遗存,

可能暗示西周晚期楚人活动的重心在长江中

游一带。基于文化面貌的传承和万福垴的发

现,可以认为,在西周中晚期的江汉地区,

西至三峡地区、东至江汉平原、北及襄(阳)

宜(城)平原的较为广大范围内,包括宜昌

市万福垴、江陵县梅槐桥、钟祥市六合、襄

阳市真武山等地点,存在那种以鬲、豆、罐

为特质,面貌近似周文化的陶器文化,应该

就是西周时期的楚文化。如果是这样,西周

晚期的楚人“甚得江汉间民和”,利用西周

中晚期周王室走向衰微、无暇远顾南方的形

势,在江汉地区形成了较大的势力范围。春

秋中晚期,楚国文化的发展可以在淅川下寺

楚国高等级贵族墓地中得到反映。例如春秋

晚期阶段的下寺 M2,墓主倗为楚令尹,社会

等级与金胜村 M251 近似,墓葬随葬青铜器包

括 7 件升鼎的列鼎,青铜器的装饰、制作工

艺水平,已可比拟侯马铸铜作坊。战国时期,

楚国的经济文化实力,还可通过曾侯乙墓来

体现。曾国是该时期楚国的附庸国,考古学

文化面貌已全面楚式化。曾侯乙墓出土青铜

器总量超过 10 吨,其中包括 65 件之多的编钟、

九鼎八簋的鼎簋组合,以及尊盘、鉴缶等诸

多超高制作水准、宏大体量的青铜器,是迄

今发现规模最大的青铜器群。

文献记载中的楚、晋交流,始于前 637

年晋公子重耳流亡楚国。重耳在楚国受到楚

成王的厚遇。重耳谢别楚王时说:“即不得已,

与君王以兵车会平原广泽,请辟王三舍。”

楚成王则说:“楚远,更数国乃至晋。秦晋

接境,秦君贤,子其勉行。”(《史记·晋

世家》)两段对话反映了两位政治家的谋略,

重耳远见到了晋楚争霸的未来,楚成王则显

露出利用晋国牵制秦国发展的用心。[3]

春秋中晚期,楚晋争霸是大国之间政治

博弈的主旋律,楚晋之间或者是楚晋两国阵

营之间多次发生政治、军事冲突,较为著名

的战役如城濮之战(前 632 年,楚成王与晋

文公)、邲之战(前 597 年,楚庄王与晋景

公)、鄢陵之战(前 575 年,楚共王与晋定

公)。文献记载博弈之中也有议和,如前 628

年在城濮之战后双方媾和,“晋、楚始通”,

两国建立官方的联络。

楚晋争霸的冲突中,双方互有胜负,但

从战略角度观察,晋国始终扼制着楚人北上

的锋芒,楚国也一直未能越过郑国为标志的

中原势力而进一步北上深入。及至晋以吴制

约楚国,楚基本无力再向北发展,只在前 387

年吴起自魏奔楚,楚悼王任之为相,楚国有

过短暂的北进势头。从政治实效而言,楚国

一直有争霸的实力,但未曾像齐桓公、晋文

公那样践行过霸主的地位。

军事、外交活动的背后,是更加基础的

生产、经济形态。与传世文献记录政治纷争、

权术谋略的社会活动不同,考古学展现更多

的生产与生活场景、技术与艺术细节,在这

些场景与细节中,我们可以观察到更加丰富

多样的社会场景。

1993 年发掘的晋侯墓地 M64,随葬青铜

器包括鼎 5、簋 4、簠 1、甗 1、爵 1、尊 4、

壶 1、盘 1、匜 1,以及 8 件一组的编钟,其

中两件鼎和簋上铸有晋侯邦父铭文,一般认

为是晋穆侯(邦父)之墓。[4] 乐器为楚公逆

编钟一套 8 件,(图 2)均铸有楚公楚公逆铭

图 1 春秋时期诸国形势示意图

图 2 楚公逆钟

Page 116: 晋楚文明 - shanximuseum.com · 序 i 时值2018年新春,山西博物院携手湖北省博物馆、河南博物院、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宜 昌博物馆和襄阳市博物馆共同策划了“争锋——晋楚文明特展”。

224 225

文,这是我们迄今所见最早明确的楚晋文化

交流的实例。8 件钟的形制可分为三类:[5] 最

大的两件以下凹的宽带来间隔枚与篆的区位,

篆间纹饰均为变形蝉纹,鼓部纹饰为一对龙

纹,铭文位于钲间和左鼓。第二类是大小其

次的四件甬钟,与前类相比突出的变化是以

较大的乳钉替代凹带来间隔枚与篆的区位。

第三类是最小的两件甬钟,其篆间和鼓部纹

饰与泉屋 A、B 两钟类似,但枚与篆间的格栏

也是凹带。除了这些特征之外,楚公逆钟右

鼓饰有动物形标识,有的甬钟带有调音槽。

楚公逆 8 件甬钟的数字合乎西周晚期编

钟常见的 8 件之数,因此这些甬钟被视为一套,

是学者们认可的。由前述 8 件甬钟不同的形制,

可以逆推说明当时的编钟并未形成形制规整

的一套。早有学者推测认为,早期编铙、编

钟是在已经制作的成品铙、钟中根据乐音搭

配、拼凑而成。楚公逆钟由铸铭可知其铸造

是即为一套,铸后通过调音调整音律,不同

的甬钟形制,说明了早期编钟的发展传统。

那么,楚国国君的青铜重器,何以出土

在晋国国君的墓葬中呢?

由于尚未发现西周时期楚国高等级墓地,

目前所见西周时期楚国青铜器不多,但甬钟

则是西周楚国和楚地常见的青铜器器类。西

周时期的楚钟,有传世的 3 件楚公 钟,[6]

有最近宜昌市万福垴出土的 12 件甬钟。(图 3)

万福垴出土的 12 件甬钟形制各不相同,其中

只有一件有錾刻铭文,铭文为 3 行 16 字左行:

“楚季宝钟,厥 / 孙乃献于公,公 / 其万年受

福”。这样的铭文,加之一组 12 件少见的形式,

这些钟是否属于一套还不能确定。

以上楚钟的年代排序,是以万福垴钟、

楚公逆钟、楚公 钟,由早及晚。较多学者

已根据楚公逆和楚公 钟与历史文献所载楚

国国君的对位,认为他们分别是楚君熊鄂及

其子熊仪。[7] 熊仪即楚若敖,在位时间对应

于周宣王末年至周平王年间。以上诸钟的年

代,在西周中晚期至西周晚期偏晚阶段之间。

在这个时间段,楚国及其近邻在江汉地区生

产有大量青铜甬钟。[8] 我们知道,西周甬钟

是在晚商时期长江流域铙的基础发展起来的,

目前年代较早的西周编钟发现地点包括与长

江流域文化关系密切的随州叶家山曾国墓地。

在西周晚期的中原地区,具有长江流域区域

特征的甬钟也颇为多见。这些情况是否暗示,

西周中晚期曾经有过江汉地区向中原地区周

文化输出甬钟或编钟?楚公逆编钟是作为商

品流通到晋国?

当然,实际的情况可能更为复杂。在晋

侯墓地,较 M64 晋侯邦父墓更早的为 M8。

M8 被盗,但仍然出土金带饰 1 组,青铜器包

括有簋 2、方壶 2 等铭文均为晋侯 的器组;

1 件鼎和 16 件甬钟等铭文为晋侯稣的器组,

以及其他若干青铜礼器,该墓墓主被认为是

宣王时期的晋侯苏(献侯)。[9] 晋侯苏编钟

16 件两套,和楚公逆编钟一样,这些甬钟的

形制也有不同,特别是考虑到铭文均为刻铭,

则晋侯苏编钟并不能确定为晋地生产,或者

也不能排除从楚地进口。

楚国青铜钟出现在中原地区并非楚公逆编

钟一例,1998 年陕西省扶风县召陈村又出土有

一件楚公 钟。[10] 楚公 钟舞部以下施阴线纹

饰,篆间饰斜三角构图的顾首龙纹,舞部和鼓

部纹饰均为云纹,而在右鼓纹饰则为较特殊的

动物形纹饰,[11] 钟铭 2 行 17 字左行:“楚公

自作宝大㐭龢钟,孙子子其永宝用”。该钟

出土无其他伴出背景,不过楚钟出现在周王朝

政治中心,不会是简单的流通背景。

楚公逆编钟在晋侯邦父墓葬中出现,还

可能有着更为复杂的背景。但在西周晚期,

楚国势力的发展,楚国与包括晋国在内的中

原地区的文化交流,通过考古材料,是可以

追寻出诸多线索的。

楚公逆编钟应该只是楚国文化进入晋国

或晋地交流的一个片段。相应地,晋国也不可

能自我封闭,而是在其发展和称霸的历程中,

无论是资源的获取,产品的流通,还是文化技

术的应用,也自然都不可避免地与周边地区

发生交流。一般来说,实力越强的诸侯国,

其远程资源、产品的控制与交流能力越强。

冶金考古提供的信息表明,殷墟文化晚

期以后青铜资源越来越依赖长江中下游铜矿

带,至东周时期,这种依赖性由大冶地区如

铜绿山矿冶遗址,铜陵地区如金牛洞矿冶遗

址的大规模开采所提供的场景,可以说越来

越增强。晋国随着春秋早期国力增强,对于

青铜资源的需求自然也有很大的提升。春秋

早期晋国青铜器晋姜鼎、戎生钟的铭文都记

载“征繁汤,取厥吉金”,反映的都是晋国

获取青铜资源的情况。繁汤在今江淮地区,

这一地区在春秋时期曾经被淮夷、群舒、楚、

吴等多种势力所控制,晋国在如此复杂的政

治地理环境下,居然有直接谋取青铜资源的

能力。

战国时期,楚国基本控制了长江流域,

这一地区的铜矿资源自然也在楚的掌控之中。

而三家分晋后的韩、赵、魏,对于青铜资源

的需求并未减少,他们与楚国之间除了政治

上或合作或博弈,经济文化交流的活动也应

该颇为频繁。这样的活动,在考古材料中也

有反映。

九连墩楚墓是位于随枣走廊的一处楚国

墓地,已发掘的九连墩 M1、M2 是两座并穴

墓葬,墓葬规模宏大,其中 M1 口部长宽近

40 米。M1 随葬大量青铜器,包括 34 件 3 组

编钟、5 件一套的升鼎、7 件一套的盖鼎,墓

主为男性,应该为一位楚封君。M2 也随葬有

7 件一套的青铜盖鼎,不过墓主随葬品以成套

漆礼器为特色,墓主为女性,当为封君夫人。

这一组墓葬的年代,在战国中期偏晚阶段。[12]

九连墩 M2 出土青铜器中,有鼎、壶、

鉴等 3 件体量非常大的青铜器,这 3 件青铜器

图 3 宜昌市万福垴出土的甬钟

Page 117: 晋楚文明 - shanximuseum.com · 序 i 时值2018年新春,山西博物院携手湖北省博物馆、河南博物院、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宜 昌博物馆和襄阳市博物馆共同策划了“争锋——晋楚文明特展”。

226 227

的纹饰,都装饰带状的蟠龙纹。(图 4)其器形、

纹饰较为特殊,与战国中晚期楚墓青铜器如

包山 M2 青铜器群简素的风格完全不同。(图

5)蟠龙纹鼎,口径 79 厘米,耳距 104.4 厘米,

通高 66 厘米,重 87 公斤。该鼎腹部满饰蟠龙

纹,三足较粗,不似其时楚式鼎那样细高的

足部;蟠龙纹壶,口径 17.8 厘米,通高 51 厘米,

重 12.9 公斤。该壶两侧饰有屈身卷尾的爬兽,

壶身也是满饰蟠龙纹;蟠龙纹鉴,口径 67 厘米,

通高 32.4 厘米,重 31.2 公斤。鉴腹部饰有蟠

龙纹,颈部安置 4 个形制相同的兽首耳。这 3

件青铜器器形与楚系同类器有所不同,而装

饰却极为类似侯马陶范纹饰。例如鉴耳上的

兽首装饰,与太原市金胜村 M251 鉴完全相同,

而楚系青铜器中少见类似的耳。鉴腹中部装

饰綯索纹,也是侯马作坊产品中常见的构图。

3 件青铜器的主题装饰相同,都是正面的蟠龙

向两侧伸展,这种构图是侯马作坊产品最为

重要的主题纹饰。(图 6、7)基本上可以肯定,

3 件青铜器的产地并非在楚,而是晋地某一作

坊。3 件青铜器的年代,应该在春秋战国之际

前后,早于 M2 的年代。似乎,三晋某大贵族

嫁女到楚国成为封君夫人,陪嫁以家中祖传

的几件青铜重器。3 件青铜器体量重大,说明

作器者家族社会地位较高。东周时期的婚姻,

往往带有政治联盟的含义。晋地高等级贵族

联姻楚国封君,正是以婚姻的方式,保障双

方交流的可持续性。

楚晋之间除了直接的物质文化交流,也

发生包括社会生产技术、审美习俗等文化因

素的互动。两地的这些交流有非常早的线索。

大约不晚于殷墟文化时期,黄河中游地

区兴起了李家崖文化,该文化一方面吸收了

大量北方草原文化的因素,如生产青铜铃,

并将其作为工具、兵器甚至是装饰品的附件,

因此李家崖文化出现大量铃首短剑、铃首刀、

弓形器、铜铃等等。另一方面,该文化也有

大量来自中原文化的影响,如引进乃至自行

制作中原文化青铜礼器,并形成一批具有地

域特征的青铜器。上述两种因素的碰撞,出

现了少量的带铃容器,如铃觚、铃豆等。(图 8)

带铃容器从未传输到商王朝的核心地区

殷墟,但却在长江中游地区出现。如美国弗

利尔美术馆收藏的一件青铜瓿(图 9),瓿饰

夔纹,形制与中原地区文化瓿近似。不过,

从该瓿装饰小鸟形的扉棱,我们可以较为确

定其有来自长江中游地区的背景。

西周时期,在今晋西南地区的多个诸侯

国,带铃青铜礼器仍然较为流行。在晋侯墓地,

不少青铜礼器中带有铜铃(图 10 ),这说明

李家崖文化在商末周初曾经有过南移,并将

其特色传播到晋、霸等西周诸侯国。和商时

期一样,带铃容器在周原等周文化核心未曾

得到发展,但再次向江汉地区传播。西周中

晚期带铃容器的南传大约是以噩国为中继站。

图 4 九连墩 M2 出土的晋系青铜器

蟠龙纹鼎 蟠龙纹壶 蟠龙纹鉴

图 5 包山 M2 出土的青铜器组合

图 6 蟠龙纹鉴纹饰

图 7 侯马陶范纹饰 图 8 保德县林遮峪出土的铃豆

图 9 青铜瓿及捉手

图 10 晋侯 簋(M8:30)

Page 118: 晋楚文明 - shanximuseum.com · 序 i 时值2018年新春,山西博物院携手湖北省博物馆、河南博物院、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宜 昌博物馆和襄阳市博物馆共同策划了“争锋——晋楚文明特展”。

228 229

上海博物馆藏的鄂叔 簋(图 11)[13] 在圈足

下悬一铃。最近在随州羊子山发现的噩侯墓

葬,发现有多件的带铃青铜容器。邻近噩国

的曾国,在叶家山墓地也出现过一些带铃容

器。

春秋晚期,楚文化基本特征与中原文化

进一步分化,楚系青铜器个性特征也更为突

出。以青铜盖鼎为例,楚系盖鼎向高足深腹

发展,而中原式盖鼎却趋于矮足。在纹饰方面,

楚系青铜器多见构图近似几何形的蟠虺纹,

而晋系青铜器多见左右对称的蟠龙纹。但是,

东周时期楚、晋青铜器中的一些铸造工艺、

装饰纹样却颇多相同之处。以两件春秋晚期

楚、晋青铜鼎为例(图 12 ),他们就有多方

面的共性:

1. 都为盖顶,这是春秋中期开始各地形

成的新的礼器形势;

2. 均先铸足、耳,然后在浇铸器体时合拢;

3. 相似的装饰题材,以及相似的纹饰制

作手段。

以上几个方面的共性,还在不同时期具

有同步的演讲方向。

不 仅 如 此, 楚 系 和 晋 系 青 铜 器 有 些 纹

饰 几 乎 完 全 相 同。( 图 13) 这 乃 至 于 让 学

者禁不住推想其具有相同的制作背景:“下

寺 青 铜 器 上 各 种 不 同 类 型 的 图 案, 每 一 种

都 在 侯 马 有 发 现。 目 前 所 知 侯 马 铸 造 遗 址

的使用年代(约前 589 年—前 450 年之后)

与 下 寺 墓 地 的 时 间 范 围 有 一 段 重 合, 下 寺

青 铜 器 在 风 格 上 与 侯 马 的 产 品 如 此 接 近,

很 容 易 让 人 相 信 下 寺 青 铜 器 很 有 可 能 就 是

在侯马生产的”。[14]

图 11 鄂叔 簋

东周列国政治上的分裂,却从来不曾中

断过文化上的交流。这些交流,一方面应该

有流动的工匠群体交流在列国之间,由此相

同的技术手段、装饰风格出现在不同的政治

区域中,另一方面更应该有共同的价值认同

观念,追求相似的艺术风格。进一步说,秦

最终统一六国,与其说是军事上的结果,不

如说是基于早期中华文明这样文化价值上的

认同感。

图 12 楚系与晋系盖鼎

随州东风油库 M3 曾侯 鼎 太原赵卿墓蟠螭纹鼎

图 13 楚系与晋系青铜器相似的蟠螭纹装饰蟠螭纹

连迂盖鼎

侯马陶范

注 释

邹衡:《晋始封地考略》,《尽心集——张政

烺先生八十庆寿论文集》第 215-221 页,中国

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 年。

宜昌博物馆 :《宜昌万福垴编钟出土及遗址初

步勘探》,《中国文物报》2012 年 9 月 28 日。

黄文新等:《湖北宜昌万福垴遗址出土甬钟

年代及相关问题研究》,《江汉考古》2016

年第 4 期。

此前的公元前 635 年,秦侵入汉水上游地区,

伐鄀、商密,已间接与楚发生冲突,事见《左

传·僖公二十五年》。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等:《天马-曲村遗址北

赵晋侯墓地第三次发掘》,《文物》1994 年

第 8 期。

上海博物馆:《晋国奇珍——山西晋侯墓群出

土文物精品》。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 年。

张昌平:《吉金类系——楚公 钟》,《南方文物》

2012 年第 3 期。

楚公 钟与楚公逆钟孰早孰晚有不同看法。

认为楚公 钟较早的观点参考张亚初:《论

楚公 钟和楚公逆镈的年代》,《江汉考古》

1984 年第 4 期第 95—96 页。张亚初认为楚公

钟早于楚公逆镈, 为家字的繁体字,是楚

君熊渠。张认为楚公 钟有许多西周中期的

特征:篆间和鼓部以卷云纹为主,一器篆间

饰双首龙纹,接近西周早期的顾首龙纹,一

饰窃曲纹。而钟不见象首纹、环带纹、重环

纹等西周晚期纹饰,铭文说“孙子”而非较

晚的“孙子其永宝”,等等。

张昌平、段姝杉:《江汉地区青铜器的发现

与研究》,见中国国家博物馆等:《江汉汤

汤——湖北出土商周文物展》第 8-13 页,北

京时代华文书局,2015 年 1 月。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等:《天马-曲村遗址北

赵晋侯墓地第三次发掘》,《文物》1994 年

第 8 期。

[1]

[9]

[2]

[3]

[4]

[5]

[8]

[7]

[6]

Page 119: 晋楚文明 - shanximuseum.com · 序 i 时值2018年新春,山西博物院携手湖北省博物馆、河南博物院、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宜 昌博物馆和襄阳市博物馆共同策划了“争锋——晋楚文明特展”。

230 231

物质文化的语言,无法描述争夺霸权的活剧,却能展示争夺的根基。晋、

楚两国器物丰富的品类、优美的造型、精湛的工艺,蕴蓄的是勃勃的创

造力和精益求精的大匠精神,支撑着政治军事舞台上各种雄壮诡谲的表

演,也就是那些人们熟悉的历史故事。

晋楚争霸已然远去。那个风云际会、人才辈出、百家争鸣的时代,留下

了无数精彩的故事,供后人评说。晋、楚代表的华夏文明的进取精神,

在中国人的文化血脉中代代传承,历久弥新。

结 语

罗西章:《陕西周原新出土的青铜器》,《考

古》1999 年第 4 期。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等:《吉金铸国史——

周原出土西周青铜器精粹》第 48 件器物,文

物出版社,2002 年。

湖北省博物馆:《九连墩——长江中游的楚国

贵族大墓》,文物出版社,2007 年。

《中国青铜器全集 6》图 107。文物出版社,

1997 年。带铃图像见《上海博物馆·中国古

代青铜器》,第 17 页。

Lothar von Falkenhausen, The Bronzes from Xiasi

and Their Owners,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考

古学研究》(五)第 755—786 页,科学出版社,

2002 年。

[10]

[11]

[12]

[14]

[13]

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