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我们是一家人 -...

1
主办 主办中共海南省委宣传部 中共海南省委宣传部 海南省文明办 海南省文明办 海南日报报业集团 海南日报报业集团 承办 承办南国都市报社 南国都市报社 冠名支持 冠名支持: :海南省慈航公益基金会 海南省慈航公益基金会 06 海航公益 十大年度人物评选 2019 2019 年 10 月 12 日 星期六 责编/元惠卿 美编/何子利 其实,孩子生病带给赵作帅的打击,并不只有一 次。七年前,赵作帅初为人母,还沉浸在喜悦中时, 就收到了一份病危通知书。 “当时小儿子刚刚出生 48 天,被查出患有蜂窝组 织炎,医生说人可能不行了。”赵作帅无法接受医生的 话,她带孩子去海口治病。在海口,小儿子做了一次 大手术,后背开了 8 刀,花了 8 万元。如今,这 8 刀印 记,在孩子的后背上依然清晰可见。 孩子算是保住了,但家庭的经济条件却更加糟糕 了。赵作帅只好不停地找兼职。“那个时候年轻,也不 懂累,经常晚上加班到两三点。我生他以后,三点钟 起来加班做账做通宵,白天带孩子。”赵作帅说,有一 段时间,工资既要吃饭又要看病,每个月都不够,只 好借钱。 也有人问过赵作帅,是否担心领养的孩子以后成 为亲生儿子的负担,但赵作帅却认为,她领养这个孩 子是给了亲生儿子多一份亲情。“外人给我翻白眼,说 打击我的话的时候,我也从没后悔过领养他,他就是 我自己的孩子。”赵作帅说。 十月初的三亚,夜晚有些微凉。赵作帅坐在街边 步道旁的石凳上,看着小儿子和大儿子视频聊天,心 里泛起了阵阵暖意。如今,大儿子在九所读书,由父 亲帮着照顾,小儿子则在三亚读书。两个孩子彼此思 念,感情非常好。 “我希望他们以后能够互帮互助,弟弟过得好,一 定要帮助哥哥。”赵作帅说,这两个孩子就是她幸福的 源泉,“看到他们,我就觉得活在这个世界上是值得 的。我感觉,我比以前更快乐了。” 赵作帅的亲人似乎总是跟伤病有交集,而爱,也 一直伴随他们左右。赵作帅总跟自己说,她不能出问 题,千万不能出问题,“家人需要我,我如果倒下,一 切都没了。”患病的家人是一种负担,而在赵作帅看 来,这负担却也是一份动力,让她再大的困难都会笑 着面对,撑着她守护这个家。 因为我们是一家人 赵作帅几乎总是和病魔有逃不开的交 集:9 岁时,母亲因病去世;父亲因为两次骨 折,落下腿部残疾;踏入社会工作没多久,弟 弟被查出患有精神疾病;儿子出生才48天, 就被下了病危通知书;领养一个孤儿,带回家 后才发现孩子脑部有疾病 ...... 打击接二连三,在常人看来,已经足以让 一个人彻底崩溃,更何况赵作帅只是一个农 村女孩。而她也已经记不清,在多少个寂静 的夜里,自己被绝望缠绕,独自落泪,感叹命 运何其不公。 但抹掉眼泪,赵作帅并不甘心就此妥协 和认输。倔强的她,同时兼职三四份工作补 贴家用,在别人的嘲笑中前行;乐观的她,从 不畏惧困难,即便是女人,也扛起责任,只因 他们是她的家人,无论如何,也要坚强地走下 去。 南国都市报记者 张宏波 赵作帅的手机里,有几张她视若珍宝的照片,其 中一张是全家福。父亲、继母前排落座,弟弟、大儿 子站在后排,紧紧依靠。 照片里的父亲,双手撑着拐杖,脸上泛着微笑, 一副和蔼模样。“他很乐观,这大概是他影响我最深的 一种东西。”看着照片上的父亲,赵作帅若有所思。父 亲两次受伤造成腿部残疾,但他依然笑着面对。 1977 年,赵作帅出生在乐东九所。4岁时,赵作 帅的双胞胎弟弟妹妹去世了。到了 9 岁,母亲也因病 离开了人世。两次与亲人的别离,让赵作帅在童年便 开始承受生活的艰涩。 之后,父亲再婚,生了一个儿子,一家人的生活 看似重回正轨。赵作帅考上了大学,毕业后在广州工 作,后来又回到海南,自学会计,在三亚工作。 “结果刚回来没多久,弟弟就查出患有精神分裂 症。”赵作帅说,那时候弟弟只有十五六岁,还在读中 专。为了治病,他们一家去过外地许多医院。“当时 想,无论如何也要把他治好”,赵作帅说,2005年 时,弟弟一个月药费就要 1500 元左右,而当时自己月 薪不到 800 元。无奈之下,赵作帅只能四处找兼职赚 钱,还要经常请假带弟弟去看病。 为了治病,一家人的家底很快耗光了,但病依然 没治好。“后来才知道,这病是治不好的,只能控制 住。”说起结果,赵作帅的脸上挂满了失落。 “好在这些年,药物控制得比较好,没有再犯过病 了。”看着照片里的弟弟,赵作帅说,尽管病情控制 住,但如今 30 多岁的弟弟仍旧需要有人照顾,并不能 像正常人一样生活。 赵作帅给大儿子取名“家传”,寓意“薪火相 传”,但这个孩子并不是她亲生的。 2014 年,赵作帅看新闻得知海口一位单身母亲死 亡,留下了奄奄一息的六岁男孩。赵作帅联系了节目 组,了解孩子的情况。“当时去节目组跟这个孩子交流 的时候,他跟我说了一句话,让我下定决心带他回 家。他说,‘阿姨,你什么时候能把我领回家?’听到 这句话,我心里很难受,因为他跟我一样,从小就失 去了母亲。”在赵作帅看来,这个孩子应该有一个人来 养育他。 领回家后,赵作帅发现,孩子的身体有些不正 常。去医院检查,医生说,孩子的右脑有一些疾病, 会影响他的左手左脚,肢体动作不平衡。 “领养的孩子有病”这样的消息很快在赵作帅的老 家传开了。“村民们嘲笑说,领养孩子要领养一个健康 的,为什么要领养一个有病的回来。” 赵作帅当时已经有一个孩子了,父母身体不 好,弟弟有病,丈夫没工作,重担压得她都快喘不 过气了。 “我当时也想过,如果领一个健康的孩子回来会更 好,但是没办法,我跟他就是有缘,我见到他的第一 眼,眼泪就掉下来了,当时就想着把他领回家养,并 没有想他会给我带来什么。”赵作帅说,她知道负担 很重,但她觉得再大的困难都能克服。 为了给孩子治病,赵作帅又去做了多份兼职。“他 的眼睛有弱视,后来带他治了,但现在还是斜视,看 人的时候要低着看才能看清。左手还是不协调,希望 以后帮他多练练会好一些。”赵作帅说。 打击接二连三:母亲去世、父亲残疾、弟弟患精神疾病、儿子曾病危、养子右脑有疾病 她哭泣过,埋怨过,绝望过 擦干眼泪,她兼职几份工作扛起责任: 家人连遭不幸 父亲残疾弟弟患病 她成了顶梁柱 领养患病孤儿 被村民嘲笑 她反而下定决心养育 孩子快乐相处 困难依旧 但她觉得更有动力了 27 编号 赵作帅笑对生活磨难。(图为其本人提供)

Upload: others

Post on 21-Oct-2019

14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因为我们是一家人 - ngdsb.hinews.cnngdsb.hinews.cn/resfile/2019-10-12/006/ngdsb20191012006.pdf · 的。我感觉,我比以前更快乐了。” 赵作帅的亲人似乎总是跟伤病有交集,而爱,也

主办主办::中共海南省委宣传部中共海南省委宣传部 海南省文明办海南省文明办 海南日报报业集团海南日报报业集团 承办承办::南国都市报社南国都市报社 冠名支持冠名支持::海南省慈航公益基金会海南省慈航公益基金会06

海航公益 十大年度人物评选2019 2019年10月12日星期六

责编/元惠卿 美编/何子利

其实,孩子生病带给赵作帅的打击,并不只有一

次。七年前,赵作帅初为人母,还沉浸在喜悦中时,

就收到了一份病危通知书。

“当时小儿子刚刚出生48天,被查出患有蜂窝组

织炎,医生说人可能不行了。”赵作帅无法接受医生的

话,她带孩子去海口治病。在海口,小儿子做了一次

大手术,后背开了8刀,花了8万元。如今,这8刀印

记,在孩子的后背上依然清晰可见。

孩子算是保住了,但家庭的经济条件却更加糟糕

了。赵作帅只好不停地找兼职。“那个时候年轻,也不

懂累,经常晚上加班到两三点。我生他以后,三点钟

起来加班做账做通宵,白天带孩子。”赵作帅说,有一

段时间,工资既要吃饭又要看病,每个月都不够,只

好借钱。

也有人问过赵作帅,是否担心领养的孩子以后成

为亲生儿子的负担,但赵作帅却认为,她领养这个孩

子是给了亲生儿子多一份亲情。“外人给我翻白眼,说

打击我的话的时候,我也从没后悔过领养他,他就是

我自己的孩子。”赵作帅说。

十月初的三亚,夜晚有些微凉。赵作帅坐在街边

步道旁的石凳上,看着小儿子和大儿子视频聊天,心

里泛起了阵阵暖意。如今,大儿子在九所读书,由父

亲帮着照顾,小儿子则在三亚读书。两个孩子彼此思

念,感情非常好。

“我希望他们以后能够互帮互助,弟弟过得好,一

定要帮助哥哥。”赵作帅说,这两个孩子就是她幸福的

源泉,“看到他们,我就觉得活在这个世界上是值得

的。我感觉,我比以前更快乐了。”

赵作帅的亲人似乎总是跟伤病有交集,而爱,也

一直伴随他们左右。赵作帅总跟自己说,她不能出问

题,千万不能出问题,“家人需要我,我如果倒下,一

切都没了。”患病的家人是一种负担,而在赵作帅看

来,这负担却也是一份动力,让她再大的困难都会笑

着面对,撑着她守护这个家。

因为我们是一家人

赵作帅几乎总是和病魔有逃不开的交集:9岁时,母亲因病去世;父亲因为两次骨折,落下腿部残疾;踏入社会工作没多久,弟弟被查出患有精神疾病;儿子出生才48天,就被下了病危通知书;领养一个孤儿,带回家后才发现孩子脑部有疾病......

打击接二连三,在常人看来,已经足以让一个人彻底崩溃,更何况赵作帅只是一个农村女孩。而她也已经记不清,在多少个寂静的夜里,自己被绝望缠绕,独自落泪,感叹命运何其不公。

但抹掉眼泪,赵作帅并不甘心就此妥协和认输。倔强的她,同时兼职三四份工作补贴家用,在别人的嘲笑中前行;乐观的她,从不畏惧困难,即便是女人,也扛起责任,只因他们是她的家人,无论如何,也要坚强地走下去。 南国都市报记者张宏波

赵作帅的手机里,有几张她视若珍宝的照片,其

中一张是全家福。父亲、继母前排落座,弟弟、大儿

子站在后排,紧紧依靠。

照片里的父亲,双手撑着拐杖,脸上泛着微笑,

一副和蔼模样。“他很乐观,这大概是他影响我最深的

一种东西。”看着照片上的父亲,赵作帅若有所思。父

亲两次受伤造成腿部残疾,但他依然笑着面对。

1977年,赵作帅出生在乐东九所。4岁时,赵作

帅的双胞胎弟弟妹妹去世了。到了9岁,母亲也因病

离开了人世。两次与亲人的别离,让赵作帅在童年便

开始承受生活的艰涩。

之后,父亲再婚,生了一个儿子,一家人的生活

看似重回正轨。赵作帅考上了大学,毕业后在广州工

作,后来又回到海南,自学会计,在三亚工作。

“结果刚回来没多久,弟弟就查出患有精神分裂

症。”赵作帅说,那时候弟弟只有十五六岁,还在读中

专。为了治病,他们一家去过外地许多医院。“当时

想,无论如何也要把他治好”,赵作帅说,2005年

时,弟弟一个月药费就要1500元左右,而当时自己月

薪不到800元。无奈之下,赵作帅只能四处找兼职赚

钱,还要经常请假带弟弟去看病。

为了治病,一家人的家底很快耗光了,但病依然

没治好。“后来才知道,这病是治不好的,只能控制

住。”说起结果,赵作帅的脸上挂满了失落。

“好在这些年,药物控制得比较好,没有再犯过病

了。”看着照片里的弟弟,赵作帅说,尽管病情控制

住,但如今30多岁的弟弟仍旧需要有人照顾,并不能

像正常人一样生活。

赵作帅给大儿子取名“家传”,寓意“薪火相

传”,但这个孩子并不是她亲生的。

2014年,赵作帅看新闻得知海口一位单身母亲死

亡,留下了奄奄一息的六岁男孩。赵作帅联系了节目

组,了解孩子的情况。“当时去节目组跟这个孩子交流

的时候,他跟我说了一句话,让我下定决心带他回

家。他说,‘阿姨,你什么时候能把我领回家?’听到

这句话,我心里很难受,因为他跟我一样,从小就失

去了母亲。”在赵作帅看来,这个孩子应该有一个人来

养育他。

领回家后,赵作帅发现,孩子的身体有些不正

常。去医院检查,医生说,孩子的右脑有一些疾病,

会影响他的左手左脚,肢体动作不平衡。

“领养的孩子有病”这样的消息很快在赵作帅的老

家传开了。“村民们嘲笑说,领养孩子要领养一个健康

的,为什么要领养一个有病的回来。”

赵作帅当时已经有一个孩子了,父母身体不

好,弟弟有病,丈夫没工作,重担压得她都快喘不

过气了。

“我当时也想过,如果领一个健康的孩子回来会更

好,但是没办法,我跟他就是有缘,我见到他的第一

眼,眼泪就掉下来了,当时就想着把他领回家养,并

没有想他会给我带来什么。”赵作帅说,她知道负担

很重,但她觉得再大的困难都能克服。

为了给孩子治病,赵作帅又去做了多份兼职。“他

的眼睛有弱视,后来带他治了,但现在还是斜视,看

人的时候要低着看才能看清。左手还是不协调,希望

以后帮他多练练会好一些。”赵作帅说。

打击接二连三:母亲去世、父亲残疾、弟弟患精神疾病、儿子曾病危、养子右脑有疾病

她哭泣过,埋怨过,绝望过

擦干眼泪,她兼职几份工作扛起责任:

●家人连遭不幸父亲残疾弟弟患病她成了顶梁柱

●领养患病孤儿被村民嘲笑她反而下定决心养育

●孩子快乐相处困难依旧但她觉得更有动力了

27编号

赵作帅笑对生活磨难。(图为其本人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