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 月 日 来稿:&’( )*+,#$%#& 小时读者热线 责任编辑:孙钟焜...

1
齐白石的诗之所以写得好,这决 不是偶然的,是因为他对写诗曾经下 过一番苦功夫的。齐白石 岁跟随外 公入蒙学,外公除教他《三字经》《百家 姓》外,还教他学《千家诗》。齐白石对 《千家诗》很感兴趣,而且每一首诗都 能背得滚瓜烂熟,琅琅吟诵,不绝于 口,简直是个“小诗迷”。 齐白石 岁时认识了湘潭名士 胡沁园、陈少蕃,他跟陈学诗,跟胡学 画。陈对齐说,你先读《唐诗三百首》 吧。俗话说,念会唐诗三百首,不会作 诗也会吟。你钻下去,定会成功。胡对 齐说,光会画,不会诗,这是美中不足。 又说,画是诗之魂,诗是画之神,二者 相得益彰。 齐白石读懂了《唐诗三百首》后, 又熟读了《聊斋志异》《汉书》《史记》等 书,还熟读了唐宋八大家的古文。这样 就开阔了齐白石写诗的视野,并为他 写好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齐白石经过一个阶段的读书学诗 之后,为了检验他学诗的成果,胡沁园 约集诗友,赏花赋诗,比试高低。齐白 石在一首《咏牡丹》诗中有两句说: 莫羡牡丹称富贵都输梨橘有余 这两句诗令胡沁园老师刮目相 看,赞扬说: “这两句诗不但意思好,十 三谭的甘字韵押得也好。” 为了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写诗能力, 齐白石在家乡成立了一个“龙山诗社”, 经常聚友讨论《诗经》、唐宋诗词,讨论 诗的演变发展、名家的长短,进而论及 诗与人生、与社会、与其他艺术的关系。 齐白石在“龙山诗社”一年多的时 间里,读书学诗,写的诗竟达几百首之 多。实践出真知,他的诗越写越精,并 逐渐掌握了写诗的决窍。 齐白石写诗的范围很广,有写亲 情爱情的,有写花草树木的,有写鸟兽 虫鱼的,有写政事的,等等。齐白石的 诗有祭祀诗、乡土诗、政事诗三种,但 以乡土诗为主。 齐白石表现亲情的一首诗是: 星塘一带杏花风 黄犊出栏西复 身上铃声慈母意 为今已作听铃 读了此诗,我们仿佛看到一位白 发苍苍的老妪,每当夕阳西下,倚门而 立,渴望孙子放牛、砍柴归来,听到铃 声,方才放下心来。这是一幅多么生动 的既写生又写意的疼爱孙子的国画 啊! 齐白石表现乡土生活的诗,以田 园野炊的一首诗最为突出。诗云: 一丘香芋暮秋凉 当得贫家一谷 到老莫嫌风味薄 自煨牛粪火炉 这首诗散发出醇厚浓郁的乡土气 息和新鲜草木庄稼般沁人心脾的芬 芳。使人读之,一群天真活泼的少年掘 山芋、挖地洞,用牛粪煨着山芋,欢娱 野炊的生活画面历历如在眼前。 齐白石生长在农村,热爱农村,他 对农村的一草一木,一果一蔬,都怀有 十分浓厚的感情,甚至达到偏爱。他曾 经说,牡丹为花之王,荔枝为果之王, 独不论白菜为菜之王,大有对白菜抱 有不平之气,显示出他对白菜疼爱有 加的思想感情。不仅如此,他对棉花更 是独有钟情,如他赞扬棉花说: “花开 天下暖,花落天下寒。”这两句诗是齐 白石的大手笔,寥寥数语,却意味无 穷。 齐白石不仅善于观察生活,而且 善于捕捉生活中的小镜头。如他观察 小儿怕上学,从家里出发时裹足不前, 放学返家时奔跑如飞,依此情景写了 下面这首诗: 当真苦事要儿为 日日提萝阿母 学得人间夫婿步 出为茧足返为 诗中把小儿畏上学的形象写得维 妙维肖,趣味盎然,读来令人忍俊不 禁。 齐白石不只把写诗的视野放在生 活中的琐事上,而且更重要的是放在 当时暗无天日的官场上。他对贪官污 吏恨之入骨,用粗犷、直率的语言痛斥 道: “群鼠群鼠,何多为许!何闹如许! 既啮我果,又剥我黍。” 读罢此诗,一位侠肝义胆、秉性刚 烈、敢为人民讲话的文人形象,仿佛就 站在我们的眼前。 齐白石极端痛恨日寇,当他看到 日寇已经日暮途穷时,心中振奋,便在 一幅《螃蟹图》上题了一首讽刺诗,用 以憧憬胜利光明的前景: 处处草泥乡行到何处好 昨岁见君多今岁见君少 全国解放后,齐白石的写诗和绘 画艺术获得了新生,他欢欣鼓舞,作诗 抒怀: “暮年逢盛世,报国志千里。” 樊之山是当时一位著名的学者, 是齐白石的好友,他对齐白石关怀备 至,帮助齐白石搜集整理诗稿,付印成 册,书名是《供小吟馆诗草》。并为此书 写序,在序中称赞齐白石的诗是“忌中 有忌”, “味外有味”,给了很高评价。 齐白石写诗不求工,无忌唐宋,师 法自然,书写灵性,别具一格。这是齐 白石诗作的一大特色。对于这个问题, 他晚年在《自述》中,总结自己写诗成 功的原因时,说得最清楚。他说,朋友 的文化比我高,但他们的心为科举功 名,学作的是试帖诗,虽然工稳妥贴, 用典用韵讲究,但毕竟拘泥板滞,不见 生气。我作诗不为功利,反对死板无生 气的东西,讲究灵性,陶冶性情,歌咏 自然。所以,他们不见得比我写得 好。 齐白石写诗反对模仿他人,学这 学那,搔首弄姿。正如胡适所说,齐白 石“没有做过八股文,也没有做过古文 骈文”,所以他的诗“用的字,造的句, 往往是旧式古文骈文的作为不敢做或 不能做的”,完全是自己的语言。 齐白石是地地道道的乡土诗人, 像他这样有草根性和人民性的诗人, 在中国诗史上找不到太多。他从构思、 运笔、饰句、定义一改唐诗宋词的旧 习,大胆吸收民间诗歌的各种优点,推 陈出新,别开一番新的局面。也正是他 的这种雅俗共赏的特点,使得他的诗 乐于被一般老百姓接受,广泛地进入 了寻常百姓家。 摘自党史文汇!"#$ 年第 # 责任编辑:孙钟焜 视觉设计:董春洁 阅读 B !"#$ ! % 星期四 来稿: &'()*+, 信函: -'.*)*+, !%小时读者热线 /0!!11 齐白石的诗比他的画还好 盛永年 洪孝侠 世人都知道齐白石的画好,而不知齐白石的诗好,这是因为齐 白石的画名太响,画名压倒了诗名。其实,齐白石的诗比他的画还 好。按照齐白石自己的说法: “我诗第一,印第二,字第三,画第四。” 这决非齐白石的虚妄之说,而是事实。 开阔视野,为写好诗 打下坚实的基础 写诗不求工,无忌唐 宋,师法自然,书写灵性, 别具一格 本报零售价 每份 小时读者服务热线 国内邮发代号!"# $ 国外发行代号%&'( ) 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 $#&&&!&&'&&$& ) 社址:上海市威海路*##) 邮编: +,,,(- ) 总机: ,+-.#+'+-+!(转各部 本报在!$个国家地区发行海外版 ) 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俄罗斯、西班牙、泰国、菲律宾、日本、法国、巴拿马、意大利、荷兰、南非、匈牙利、新西兰、罗马尼亚、尼日利亚、印度尼西亚、阿联酋、英国、德国、希腊等 本报印刷 ( 文新集团印务中心等 ) 在国内外 * 个印点同时开印 ) 上海沪太、上海龙吴、上海金桥、上海界龙、崇明 ) 北京、深圳、香港、美国洛杉矶

Upload: others

Post on 24-Feb-2020

19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 年 月 日 来稿:&’( )*+,#$%#& 小时读者热线 责任编辑:孙钟焜 …xmwb.xinmin.cn/resfile/2013-02-07/B08/B08.pdf · 白石的大手笔,寥寥数语,却意味无

! ! ! !

! ! ! !齐白石的诗之所以写得好,这决不是偶然的,是因为他对写诗曾经下过一番苦功夫的。齐白石 !岁跟随外公入蒙学,外公除教他《三字经》《百家姓》外,还教他学《千家诗》。齐白石对《千家诗》很感兴趣,而且每一首诗都能背得滚瓜烂熟,琅琅吟诵,不绝于口,简直是个“小诗迷”。

齐白石 "#岁时认识了湘潭名士胡沁园、陈少蕃,他跟陈学诗,跟胡学画。陈对齐说,你先读《唐诗三百首》吧。俗话说,念会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你钻下去,定会成功。胡对齐说,光会画,不会诗,这是美中不足。又说,画是诗之魂,诗是画之神,二者相得益彰。

齐白石读懂了《唐诗三百首》后,又熟读了《聊斋志异》《汉书》《史记》等书,还熟读了唐宋八大家的古文。这样就开阔了齐白石写诗的视野,并为他写好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齐白石经过一个阶段的读书学诗

之后,为了检验他学诗的成果,胡沁园

约集诗友,赏花赋诗,比试高低。齐白石在一首《咏牡丹》诗中有两句说:

莫羡牡丹称富贵!都输梨橘有余

甘"

这两句诗令胡沁园老师刮目相看,赞扬说:“这两句诗不但意思好,十三谭的甘字韵押得也好。”为了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写诗能力,

齐白石在家乡成立了一个“龙山诗社”,经常聚友讨论《诗经》、唐宋诗词,讨论诗的演变发展、名家的长短,进而论及诗与人生、与社会、与其他艺术的关系。齐白石在“龙山诗社”一年多的时

间里,读书学诗,写的诗竟达几百首之多。实践出真知,他的诗越写越精,并逐渐掌握了写诗的决窍。齐白石写诗的范围很广,有写亲

情爱情的,有写花草树木的,有写鸟兽虫鱼的,有写政事的,等等。齐白石的诗有祭祀诗、乡土诗、政事诗三种,但以乡土诗为主。齐白石表现亲情的一首诗是:星塘一带杏花风! 黄犊出栏西复

东!

身上铃声慈母意! 为今已作听铃

翁"

读了此诗,我们仿佛看到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妪,每当夕阳西下,倚门而立,渴望孙子放牛、砍柴归来,听到铃声,方才放下心来。这是一幅多么生动的既写生又写意的疼爱孙子的国画啊!齐白石表现乡土生活的诗,以田

园野炊的一首诗最为突出。诗云:

一丘香芋暮秋凉! 当得贫家一谷

仓"

到老莫嫌风味薄! 自煨牛粪火炉

香"

这首诗散发出醇厚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新鲜草木庄稼般沁人心脾的芬芳。使人读之,一群天真活泼的少年掘山芋、挖地洞,用牛粪煨着山芋,欢娱野炊的生活画面历历如在眼前。齐白石生长在农村,热爱农村,他

对农村的一草一木,一果一蔬,都怀有十分浓厚的感情,甚至达到偏爱。他曾经说,牡丹为花之王,荔枝为果之王,独不论白菜为菜之王,大有对白菜抱有不平之气,显示出他对白菜疼爱有加的思想感情。不仅如此,他对棉花更是独有钟情,如他赞扬棉花说:“花开天下暖,花落天下寒。”这两句诗是齐白石的大手笔,寥寥数语,却意味无穷。齐白石不仅善于观察生活,而且

善于捕捉生活中的小镜头。如他观察小儿怕上学,从家里出发时裹足不前,放学返家时奔跑如飞,依此情景写了下面这首诗:当真苦事要儿为! 日日提萝阿母

催#

学得人间夫婿步! 出为茧足返为

飞"

诗中把小儿畏上学的形象写得维妙维肖,趣味盎然,读来令人忍俊不禁。齐白石不只把写诗的视野放在生

活中的琐事上,而且更重要的是放在

当时暗无天日的官场上。他对贪官污吏恨之入骨,用粗犷、直率的语言痛斥道:“群鼠群鼠,何多为许!何闹如许!既啮我果,又剥我黍。”读罢此诗,一位侠肝义胆、秉性刚

烈、敢为人民讲话的文人形象,仿佛就站在我们的眼前。齐白石极端痛恨日寇,当他看到

日寇已经日暮途穷时,心中振奋,便在一幅《螃蟹图》上题了一首讽刺诗,用以憧憬胜利光明的前景:

处处草泥乡!行到何处好#

昨岁见君多!今岁见君少"

全国解放后,齐白石的写诗和绘画艺术获得了新生,他欢欣鼓舞,作诗抒怀:“暮年逢盛世,报国志千里。”

樊之山是当时一位著名的学者,是齐白石的好友,他对齐白石关怀备至,帮助齐白石搜集整理诗稿,付印成册,书名是《供小吟馆诗草》。并为此书写序,在序中称赞齐白石的诗是“忌中有忌”,“味外有味”,给了很高评价。齐白石写诗不求工,无忌唐宋,师

法自然,书写灵性,别具一格。这是齐白石诗作的一大特色。对于这个问题,他晚年在《自述》中,总结自己写诗成功的原因时,说得最清楚。他说,朋友的文化比我高,但他们的心为科举功名,学作的是试帖诗,虽然工稳妥贴,用典用韵讲究,但毕竟拘泥板滞,不见生气。我作诗不为功利,反对死板无生气的东西,讲究灵性,陶冶性情,歌咏自然。所以,他们不见得比我写得好。齐白石写诗反对模仿他人,学这

学那,搔首弄姿。正如胡适所说,齐白石“没有做过八股文,也没有做过古文骈文”,所以他的诗“用的字,造的句,往往是旧式古文骈文的作为不敢做或不能做的”,完全是自己的语言。

齐白石是地地道道的乡土诗人,像他这样有草根性和人民性的诗人,在中国诗史上找不到太多。他从构思、运笔、饰句、定义一改唐诗宋词的旧习,大胆吸收民间诗歌的各种优点,推陈出新,别开一番新的局面。也正是他的这种雅俗共赏的特点,使得他的诗乐于被一般老百姓接受,广泛地进入了寻常百姓家。

摘自!党史文汇"!"#$年第 #期

责任编辑:孙钟焜

视觉设计:董春洁 阅读B! !"#$年 !月 %日

星期四

来稿:&'(!)*+,"#$%"#&

信函:-'.*!)*+,"#$%"#&

!%小时读者热线#

/0!!11

齐白石的诗比他的画还好 !盛永年 洪孝侠

"

齐白石

"

周恩来与齐白石亲切交谈

世人都知道齐白石的画好,而不知齐白石的诗好,这是因为齐白石的画名太响,画名压倒了诗名。其实,齐白石的诗比他的画还好。按照齐白石自己的说法:“我诗第一,印第二,字第三,画第四。”

这决非齐白石的虚妄之说,而是事实。

开阔视野,为写好诗打下坚实的基础

写诗不求工,无忌唐宋,师法自然,书写灵性,别具一格

本报零售价

每份 $%&&元

'(小时读者服务热线

!"##$$

#国内邮发代号!"# $国外发行代号%&'( )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 )社址:上海市威海路*##号 ) 邮编:+,,,(- )总机:,+-.#+'+-+!(转各部

#本报在!$个国家地区发行海外版 ) 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俄罗斯、西班牙、泰国、菲律宾、日本、法国、巴拿马、意大利、荷兰、南非、匈牙利、新西兰、罗马尼亚、尼日利亚、印度尼西亚、阿联酋、英国、德国、希腊等#本报印刷 ( 文新集团印务中心等 ) 在国内外 *个印点同时开印 ) 上海沪太、上海龙吴、上海金桥、上海界龙、崇明 ) 北京、深圳、香港、美国洛杉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