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解读:散文教学的起点 -...

3
072 文本解读:散文教学的起点 文章按照文学体裁分为诗 歌 、小说、戏剧、散文四类,散文是 我国中学阅读教学的主导文类, 对现行人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进 行统计(文言文除外)发 现 ,散文 占 3 个单元。可以说散文教学占 据了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老师 们在这里下的功夫最多。而考试 的实际情况是:散文阅读题型的 得分率最低。 一 、语文教学中的文本 很长时间以来,老师们对语 文教材中选文的体例不清,导致 教师和学生在进行语文教学时对 文章的“读误本为欣赏的文章, 被处理成了写作例文;本为培养 学生语言技能的片断,却被用作 获取信息的工具。语文课程内容 的含糊,使得我们在教学中企图 面面倶到,而从来不关心隐藏在 课文原生价值之后的教学价值。 正是基于这样的现状,王荣生博 士独具慧眼地将语文教材的选文 分为“定篇”“例文”“样本”和 “用 件”四种类型。这四种选文作为学 生在语文课里的“学件”有着不同 的教学目的。不 同 类 型 的 选 文 ,有 不同的功能和功能发挥方式,我 们在语文教学中需要不同的对 待。 (一) “定 篇 ”是 适 宜中学生读 的、众所 公 认 的 名 篇 ,该只是了解 和欣赏而止。 “定篇”是适宜中学生读的、 众所公认的名篇,然后固定下来, 十年八年不变,这样不管你身在 何 处 ,一提起那些文章,大家都读 过,使全国的青少年有一个统一 的语文水平。定篇是为了传承文 化,学生学习的是经典的丰厚蕴 涵 ,掌握的是选文本身。定篇的经 典性,使它本身便成为了课程目 标之一。作为“定篇”的“选文”,是 直 接 的 、原 汁 原味的搬进,并且成 为本单元教材其他内容的环绕中 心 。“熟知经典”“了解和欣赏”作 品,本身就是目的,而环绕着该选 文的 所以教材内容、教 学 提 问 ,作 业设计,都应该服务于“了解和欣 赏 ”的目的。 (二) “例文”是说明“共同的 法则”和 “共通的样式”的 例 子 ,它 使知识得以感性的显现。 “例 文 ”主要说明“共同的法 则 ”和 “共通的样式”。例文的功能 是使知识得以感性的显现。“例文 大致相当于理科教学中的直观教 具,它给知识的学习添补进经验 性 的 感 知 。但 是 ,感知教具并不是 教与学的目的,目的是要通过教 具,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 识。”学生要学习其生动显现的关 于诗文和诗文读写的知识。比如, 说明文、议论文的基本常识,这些 “已经成型的知识”,在选择这一 篇“例文”之前 ,它们“已经成型”, 即使不用这篇例文,它们也可以 单独拿出来教学。 (三) “样本”即“例子”,学生 凭这个例子,学习其阅读过程中 形成的读写“方法”。 教 材 中 大 量 的 “基本篇目”, 属于“样本”。“样本”即如叶圣陶 先生所说的“例子”,凭 这 个 例 子 , 学生可以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 作文的熟练技能,学习其阅读过 程中形成的读写“方法”。“课本只 能当工具看,当手段看。通过这些 工具和手段,使包含在里头的种 种东西在学生的思想、意识、行 动 、工作方面起积极的作用,这才 是目的。”常有老师抱怨,课文讲 不完。为什么语文老师要赶进度? 为什么总觉得语文教学时间不 够?因为我们在“教教材”的观念 支 配 下 ,把 数量相对庞大、质量相 对庞杂的“基本篇目”当成定篇来 使用 ,从而把“教语文”演变为“教 课文”。 (四) “用件”是提供信息和背 景资料的文章。

Upload: duongdan

Post on 01-Feb-2018

381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1 download

TRANSCRIPT

072

文本解读:散文教学的起点

文章按照文学体裁分为诗

歌、小说、戏剧、散文四类,散文是

我国中学阅读教学的主导文类,

对现行人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进

行统计(文言文除外)发现,散文

占 3 个单元。可以说散文教学占

据了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老师

们在这里下的功夫最多。而考试

的实际情况是:散文阅读题型的

得分率最低。

一、语文教学中的文本

很长时间以来,老师们对语

文教材中选文的体例不清,导致

教师和学生在进行语文教学时对

文章的“读误本为欣赏的文章,

被处理成了写作例文;本为培养

学生语言技能的片断,却被用作

获取信息的工具。语文课程内容

的含糊,使得我们在教学中企图

面面倶到,而从来不关心隐藏在

课文原生价值之后的教学价值。

正是基于这样的现状,王荣生博

士独具慧眼地将语文教材的选文

分为“定篇”“例文”“样本”和“用

件”四种类型。这四种选文作为学

生在语文课里的“学件”有着不同

的教学目的。不同类型的选文,有

不同的功能和功能发挥方式,我

们在语文教学中需要不同的对

待。

(一) “定篇”是适宜中学生读

的、众所公认的名篇,该只是了解

和欣赏而止。

“定篇”是适宜中学生读的、

众所公认的名篇,然后固定下来,

十年八年不变,这样不管你身在

何处,一提起那些文章,大家都读

过,使全国的青少年有一个统一

的语文水平。定篇是为了传承文

化 ,学生学习的是经典的丰厚蕴

涵,掌握的是选文本身。定篇的经

典性,使它本身便成为了课程目

标之一。作为“定篇”的“选文”,是

直接的、原汁原味的搬进,并且成

为本单元教材其他内容的环绕中

心。“熟知经典”“了解和欣赏”作

品,本身就是目的,而环绕着该选

文的所以教材内容、教学提问,作

业设计,都应该服务于“了解和欣

赏”的目的。

(二) “例文”是说明“共同的

法则”和“共通的样式”的例子,它

使知识得以感性的显现。

“例文”主要说明“共同的法

则”和“共通的样式”。例文的功能

是使知识得以感性的显现。“例文

大致相当于理科教学中的直观教

具 ,它给知识的学习添补进经验

性的感知。但是,感知教具并不是

教与学的目的,目的是要通过教

具 ,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

识。”学生要学习其生动显现的关

于诗文和诗文读写的知识。比如,

说明文、议论文的基本常识,这些

“已经成型的知识”,在选择这一

篇“例文”之前,它们“已经成型”,

即使不用这篇例文,它们也可以

单独拿出来教学。

(三) “样本”即 “例子”,学生

凭这个例子,学习其阅读过程中

形成的读写“方法”。

教材中大量的“基本篇目”,

属于“样本”。“样本”即如叶圣陶

先生所说的“例子”,凭这个例子,

学生可以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

作文的熟练技能,学习其阅读过

程中形成的读写“方法”。“课本只

能当工具看,当手段看。通过这些

工具和手段,使包含在里头的种

种东西在学生的思想、意识、行

动、工作方面起积极的作用,这才

是目的。”常有老师抱怨,课文讲

不完。为什么语文老师要赶进度?

为什么总觉得语文教学时间不

够?因为我们在“教教材”的观念

支配下,把数量相对庞大、质量相

对庞杂的“基本篇目”当成定篇来

使用,从而把“教语文”演变为“教

课文”。

(四) “用件”是提供信息和背

景资料的文章。

073

很多教师在上公开课时,都

有相关资料链接,包 括 “作者信

息、写作背景”等 ,这些提供信息

和背景资料的文段就是“用件”。

可惜教材的编委们没有在现行教

材中编入“用件”。由于教师水平

参差不齐,致使“资料链接”花样

百出,更有甚者误导学生的阅读。

在教学《紫藤萝瀑布》和《华南虎》

之前,如果教材中能补充进关于

“十年浩劫”和“伤痕文学”的信息

和背景资料,我们的教学会变得

更轻松。

二、基于语文教学的文本解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中对

“解读”一词的解释是“通过分析

来理解”。 “解读”是读者带着自

己的阅读期待,凭借自己的知识、

经验对文本进行分析,通过感知

走进作品、走进作者,从而理解文

本的过程。语文教学的解读,就是

语文教师走进课文、走进作者,形

成自己对文本最本真的理解,以

获取语文教学的最佳途径,引导

学生通过对文本的解读,进行有

针对性的语言训练,从而习得言

语表达技巧,达到提高自身语言

素养的目的。

非语文教学的文本解读大多

以了解内容为目的,语文教学的

文本解读以习得语言文字为最终

目的,这种解读更需要由表及里

的全面关注文本。因此,语文教师

不能等同于普通读者,语文教师

的文本解读必须具有鲜明的指向

性、分明的层次性和教学的价值

取向。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指

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

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

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

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那么

文本解读便成为语文教师创造性

地使用教材、有效进行多角度对

话的前提。经典文本第一层次是

显性的,一般读者可以一望而知。

“老师的任务,就要从学生以为是

一望而知的东西里指出他的一望

无知,甚至再望也还是无知的东

西来”。

三、散文教学“贵在有我”

巴金老人说“我们有一

个丰富的文学宝库,那就

是多少代作家留下的杰

作,它们教育我们,鼓励

我们,要我们变得更好,

更纯洁,更善良,对别人

更有用。文学的目的就是

要人变得更好。”文本解

读,相遇的不光是语言文

字,更是多少代作家的精

神。愿每一位语文教师都

能用自己的文本解读点

亮散文教学。

初中教材中占8 3 % 的散文,

可以概括为三种情况:写人的散

文、叙事的散文、写景的散文。那

么教师教学散文该如何透过“形”

探究“神”?写人的散文应抓好人

物行为特征,叙事的散文要弄清

事件中人物的行为表现,写景的

散文找准景物有何特点。文章按

照什么思路、选取哪些内容、运用

什么语言技巧、表现什么特征主

题?作者抒了什么情、明了什么

理、言了什么志?我们只要遵循

“写了什么?怎样写的?为什么

写? ”的散文阅读规律,就不会在

教学中舍本求末。但实际教学中,

老师们往往忽略了“为什么写”这

一个环节。

以杨绛的《老王》为例,很多

老师把教学重点放在了分析“老

王”这个人物形象上,主要教学内

容是老王是怎样一个人?从老王

的职业、身世、外貌、身体状况、居

住条件、所作所为等来分析他的

社会地位和道德品质。这样的教

学内容,给人的印象是《老王》是

一篇小说,作者的写作目的是塑

造老王这个人物形象,显然这不

是作者真正的写作意图。作者在

散文中记录故人旧事,真正的目

的是通过回忆与“老王”的交往,

来反观社会人生,来反省自己的

074

人生哲学。散文是抒发作者独特

感受的,散文以传达作家真实“自

我”的个性和感情为第一要义。在

散文里,无论抒情、叙事还是说

理,其实质是抒“我”之情、表“我”

之意、言“我”之志、说“我”之理,

处处皆有“我”在。散文“贵在有

我”,品读散文的关键,就是要体

会作者的个人性情、微妙情绪和

独特感悟。所以我们通过作品来

了解、感受作家这个人,通过作家

这个人来分享、领会他眼中的人、

事、景。

作者之所以写散文,是要表

现作者眼里的景和物、心中的人

和事,是要与人分享一己之感、一

己之思。我们阅读散文,是感受作

者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读《背

影》是感受朱自清眼中的父亲,读

《荷塘月色》是感受朱自清眼中的

月下荷塘。阅读散文,自始至终都

要在“散文里”。散文阅读和教学,

始终都在“这一篇”散文里。散文

阅读教学,实质是建立学生的已

有经验与“这一篇”散文所传达的

作者独特经验的链接。我们任何

人 ,不可能“具有”与作者等同的

经验。“这一篇”散文所传达的,是

作者的独特经验。也正因为经验

之独特,我们才需要去读作品,才

能够通过其散文,感受我们在日

常生活中所没有、所不可能有的

人生经历和经验。

四、抓好主问题,找准关键点

杨绛的《老王》人教版放在了

八年级上,苏教版放在了高中,但

给出的目标却不相同。初中目标:

1. 了解课文内容,把握人物形象。

2 . 培养学生探究感悟的能力,组

织材料的方法及人物描写的方

法。3.从课文中受到感染,学会关

爱他人,培养社会责任感。高中目

标 拓 展 阅 读 ,感受底层人物的

人格。2.品读练习,探究人物的写

作方法(白描、对比、铺垫)。3.自

主赏析,初步体会杨绛散文的特

点。重庆八中的张泽勇老师,多学

段教学《背影》,小学以朗读教学

为主,只要读出父爱就行了。中学

的目标是理解父爱:为什么故事

发生的时候作者不理解?写 《背

影》的时候就理解了父爱?高中的

教学从最后一段切入,目标是

品读练习,探究人物的写作方法;

2.自主赏析,初步体会朱自清散

文的特点。散文教学成功与否,不

在于学生是谁,而在于教师对课

文的解读,在于教师能否根据文

本解读设计出适合学生的主问

题。

对 于 《老王》这样写人的散

文,不仅仅要关注文章所写的那

个人“老王”,更要关注作者杨绛

的感受。以前我在教学《老王》这

一课时,我设计的主问题是:老王

的不幸表现在哪里?我的幸运表

现在哪儿?我为什么对老王愧怍?

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黄厚江教学

《老王》抓的主问题是:老王究竟

老不老实?首先让学生阅读全文,

找出文中概括老王特点的词。同

学们很快在第5 段中找到了“老

实”这个词。作者“我”认为老王

“老实”,但也有人认为他“不老

实”。本文解读的关键点就在这个

“老实”上面。“不老实”有许多不

同的内涵,比如小偷小摸、爱撒

谎。老王的“不老实”,在文中是如

何具体描述的呢?第 3 段句子:

“有人说,这老光棍大约年轻时候

不老实,害了什么恶病,瞎掉了一

只眼。”有两个词需要注意,“光

棍”“年轻”。年轻的光棍不老实,

会干什么“坏事”呢?这个“不老

实”的说法是否可靠,我们不敢断

定,但我们可以由此看出老王在

他那个群体中是被人嘲笑的对

象,是被人当做笑料的,而这恰恰

使我们看到他的“老实”。从“不老

实”中我们都能看出他的“老实”,

更别说文中还有“送冰”“送钱先

生看病”等事件表现老王的诚实、

善良、正直。这样的关键点解读好

了,教师实现了从读者走向教者,

文本解读才能从教师走向学生。

巴金老人说:“我们有一个丰

富的文学宝库,那就是多少代作

家留下的杰作,它们教育我们,鼓

励我们,要我们变得更好,更纯

洁 ,更善良,对别人更有用。文学

的目的就是要人变得更好。”文本

解读,相遇的不光是语言文字,更

是多少代作家的精神。愿每一位

语文教师都能用自己的文本解读

点亮散文教学。

(文/王 静重 庆 市 江 津区

李市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