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728 web 2.0的智慧財產權議題(網路版)

27
Web 2.0 的智慧財產權議題 益思科技法律事務所 賴文智律師 @Happy Web

Upload: cjin-cheng

Post on 13-Jul-2015

2.498 views

Category:

Technology


0 download

TRANSCRIPT

Web 2.0 的智慧財產權議題

益思科技法律事務所賴文智律師

@Happy Web

Web 2.0 與智慧財產權• 使用者參與為核心的 Web 2.0

– 使用者利用網路所涉及利用他人智慧財產權及使用者產出的內容,如何提供予他人利用的問題,基本上乃是以著作權議題為主軸

• P2P 軟體相關服務的經營• ISP 責任限制的問題• 科技保護措施的規避、電子權利管理資訊• GNU GPL 、 LGPL 、 FDL 、 Creative Commons• 會員約款、個別使用者的著作經紀或授權契約

Web 2.0 與智慧財產權– 利用他人智慧財產權提供使用者相關服務,基

本上乃是以不公平競爭為主軸• 商標保護與關鍵字廣告的銷售• 新聞及照片的 Digg• 網路連結技術的利用• 混搭他人的服務

• Web 2.0 的概念並非從無到有的重大突破,對智慧財產權領域的影響,也是延續數位與網際網路的科技而來

數位環境對著作權法的衝擊• 既有著作權市場價值鏈的破壞

– 創作者→商業型利用人→消費者• 非商業型創作者的利益浮現

– FSF 、 Open Source 、 Creative Commons…

• 單一著作外觀與複數著作核心– 電腦遊戲→電腦程式著作 or 視聽著作 or……

• 數位時代「授權失靈」的風險– 著作權保護 + 契約自由→???

個別著作的授權管理是新商機

線上音樂下載所涉及之授權

視聽仲介團體唱片公司音樂視聽著作

個別表演人或其經紀公司或唱片公司

無製於 音中之錄錄表演

音仲介團體錄唱片公司音錄

著作權人或音樂仲介團體

個別創作者或音樂版權公司

曲(音樂)

著作權人或音樂仲介團體

個別創作者或音樂版權公司

詞(音樂)

公開傳輸權重製權 權能 著作

P2P 軟體是否違法?• P2P 軟體本身是一種中立的網路傳輸技術,並非

使用 P2P 軟體本身即屬違法,國外也常見用 P2P軟體散布 Linux 等較大檔案的自由/開放原始碼軟體

• 網友使用 P2P 下載、分享未經合法授權的著作,如:音樂、電視節目、電影、電腦程式等,因未經著作權人授權,已構成著作權侵害的行為,建議機關或企業應對於 P2P 的使用或網路流量做適當的管制,並宣導勿將 P2P 軟體用作非經合法授權的著作的下載及分享之用

新的 P2P 軟體或技術的規定• 第 87 條第 7 款:「未經著作財產權人同意

或授權,意圖供公眾透過網路公開傳輸或重製他人著作,侵害著作財產權,對公眾提供可公開傳輸或重製著作之電腦程式或其他技術,而受有利益者。 」

• 第 87 條第 2 項:「前項第七款之行為人,採取廣告或其他積極措施,教唆、誘使、煽惑、說服公眾利用電腦程式或其他技術侵害著作財產權者,為具備該款之意圖。」

新的 P2P 軟體或技術的規定• 違反第 87 條第 7 款規定,有民事及刑事責

任,刑事可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新臺幣五十萬元以下罰金

• 特別行政責任:– 第 97 條之 1 :「事業以公開傳輸之方法,犯

第九十一條、第九十二條及第九十三條第四款之罪,經法院判決有罪者,應即停止其行為;如不停止,且經主管機關邀集專家學者及相關業者認定侵害情節重大,嚴重影響著作財產權人權益者,主管機關應限期一個月內改正,屆期不改正者,得命令停業或勒令歇業。」

BT 的利用與著作權法• BT 的軟體製作者並非由 BT 的使用牟利,因此,難以透過

P2P 法案處罰 • 製作 BT 種子的人,由技術上來看,是第一個把著作內容

提供他人分享,侵害公開傳輸權• BT論壇的經營或管理者而言,架設 BT論壇本身並不必然

涉及著作的「重製」、「公開傳輸」。問題在於 BT論壇的使用者所張貼的資訊中,除了 BT 種子之外,還會另外介紹其所製作的 BT 種子所欲分享的檔案內容,甚至很多還將電影的介紹整理非常精美、完整的資訊。這些隨同BT 種子發布的資訊,有極大的可能性會造成著作權的侵害。且 BT 軟體的播種者及使用者均可能涉及著作權侵害的情形下, BT論壇的經營或管理者仍可能面臨相關侵害著作權行為的「幫助犯」的問題

ISP 責任限制的議題• 使用者上載、分享固為 Web 2.0 主要的核心價值

,但上載、分享的內容並非總是使用者個人的創作

• 美國 DMCA 512 所構築的線上服務提供者的著作權避風港,各國陸續導入,我國正在研議中

• Notice →Take down →Put back• 這個 Web 1.0 時代創設的立法,仍為 Web 2.0 經

營者的主要著作權避風港• 此一機制已逐步受挑戰,例如:不同使用者的同

一侵權行為、明顯侵權內容的爭議等

開放授權的特性• 並非放棄著作權,而是對公眾進行授權• 授權契約幾可取代著作權法作為著作利用

之基礎法律關係• 授權契約涉及著作跨國利用流通問題,仍

有契約解釋或效力的問題• 終端的利用人原則上不需特別關心複雜的

授權契約,但商業型的利用人則須詳細研究授權契約的義務,是否符合各該企業的需求及是否會造成未來發展上的限制

開放授權的挑戰• 無論是自由軟體、開放原始碼或創用 CC 的授權

,都會面臨下述的挑戰:– 惟有著作權人才有權依據各類開放授權的條款,對外

授權他人使用著作,非著作權人所為之授權,不生授權效力,亦對於被授權人不生保護的效果。任何未獲合法授權的後續利用,影響層面難以評估。

– 例如: B 將 A 的文章標示創用 CC(姓名標示 - 相同方式分享 2.5 台灣 ) 的方式,放置在自己的 Blog , C 將該文章翻譯成英文後,亦以同樣的標示對外授權, D將該英文稿件以紙本方式出版

– B 為無權利人其所做授權,並不會使 A 的著作權受到限制, C 或 D 即令可以主張其無故意或過失不負侵害責任,亦可能須負排除侵害的責任

開放授權的挑戰– 著作創作的複雜化,複數作者創作單一著作或前後創

作衍生著作成為常態,導致從事開放授權著作之創作者,必須檢視複數的授權條款,授權條款間若無法整合,則一樣有礙於著作再利用

– 例如:開發一套軟體時,若同時要使用 GPL和非 GPL的軟體,則須檢視複數的授權條款中彼此是否有衝突;利用他人著作之衍生著作,難以單獨就衍生之部分對外開放授權或授權他人商業利用

– 分享與商業利益間的平衡,必須尋求智慧財產權以外的獲利模式

– 例如:賣軟體或產品→賣服務;提供專屬內容→提供分享內容的平台

Web base software vs. GPL• GPL v2

– Each time you redistribute the Program (or any work based on the Program), the recipient automatically receives a license from the original licensor to copy, distribute or modify the Program subject to these terms and conditions.

• GPL v3– To “convey” a work means any kind of propagation that

enables other parties to make or receive copies. Mere interaction with a user through a computer network, with no transfer of a copy, is not conveying.

• 無論 GPL v2 或 v3 ,皆未要求須釋出網站所使用之 GPL 軟體

Blog 與著作授權規劃• 發表在網路上的著作,並不代表著作權人

同意授權他人任意轉載利用• 發表於 Blog 上的著作,亦不代表其他的

Blog 使用者可以任意轉載利用• 合理使用固然某程度保護使用者,但個別

使用者的判斷仍有相當大的風險– 著作權法第 52 條之合理引用– 著作權法第 61 條之時事問題論述的轉載

Blog 與著作授權規劃• Blog 服務提供者如何協助使用者降低侵權

風險– Blog 平台的特殊授權設計 ex.發表於該 blog ,除該著作有特別標示,否則即視為同意該平台之其他使用者轉載利用 (or 依該平台之功能引用 )

– 導入各種開放授權 (FDL, Creative Commons…) 的標示機制 ex.系統於文章發表時,自動提供開放授權選項

– 由 Blog 經營者直接向大型著作權人 ex.唱片公司、音樂著作權公司、電視台、報社等,取得合法授權

不公平競爭的問題永遠存在• 公平交易法第 24 條:「除本法另有規定者

外,事業亦不得為其他足以影響交易 秩序之欺罔或顯失公平之行為。」

• 詐取他人努力成果–攀附他人商譽–高度抄襲– 利用他人努力,推展自己商品或服務之行為

• 是否足以影響交易秩序為不公平競爭的核心問題

由 Google看Web 2.0 智權問題• 利用他人內容作為商品的指標性公司• 關鍵字廣告• Google Cache (頁庫存檔 )

– 符合網路上網頁連結不穩定、存續性較差之特性– 利用「合理使用」的空間?

• Google News– 利用連結技術– 公平交易法與著作權法

• Google Book– 面臨著作權的挑戰,放棄「合理使用」的主張,只提供合法授權

、不受著作權法保護或是著作財產權保護期間已屆滿之著作

Web 2.0 遊戲規則的建立• 企業端如何看待Web 2.0 的智權問題

–降低風險:首重著作權法議題,公平交易法、商標法次之

–強化競爭力:競爭力的主軸在使用者的貢獻,非自有之智慧財產權,而創新服務模式亦不易受智慧財產權保護,故為使用者規劃適當的授權環境,即屬法律面的重點

– Code is law and Code helps users to obey the law → 服務的開發若含法律的思考,則可大幅降低智慧財產權的爭議

THE END

歡迎各位同仁踴躍提出問題![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