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水資源

59
第 12 章 水文概述

Upload: ruei-chian-tsai

Post on 16-Jul-2015

160 views

Category:

Education


1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12-2水資源

第 12 章

水文概述

Page 2: 12-2水資源

第二節 水資源

Page 3: 12-2水資源

水資源• 意義─地表附近可被

人類利用的水

照片 12-1 明潭抽蓄水力發電廠

Page 4: 12-2水資源

圖 12-5 抽蓄水力發電示意圖。水力發電廠是使用水位的高低落差加以發電,提供再生能源。其中抽蓄水式是將發電後的水資源儲存於下池,再利用夜晚離峰時段的多餘電力,將下池的水抽回上池,以便白天尖峰時段發電再利用,如臺灣的明湖、明潭抽蓄水力發電廠。

Page 5: 12-2水資源

水資源

• 水資源多寡因素:自然的天賦條件和人為開發利用。

• 自然條件與水平衡有關,位於剩水的區域應有比較多的水資源,缺水地區則否。

• 人為的開發過度或人口過多而超限使用水資源,會使原本水資源豐沛的地區,轉為水資源缺乏區。

Page 6: 12-2水資源

照片 12-2 石門水庫是北臺灣重要的水庫之一,具有灌 、給水、防洪、發電、觀光五大功能。溉

Page 7: 12-2水資源

水資源的利用• 河水 - 人類最常使用的水資源

•常流河•間歇河•臨時河

• 湖泊水:鹹水湖、淡水湖• 地下水:

•自然流出→泉•人為流出→井

• 海水

Page 8: 12-2水資源

河水分類 流水存在時間 分布區 例子

常流河 全年 溼潤區 一般河川,如長江、淡水河

間歇河 雨季有水乾季無

乾溼季分明的地區

• 熱帶莽原區雨季時的河川• 高山融雪形成

的河川

臨時河 豪雨後出現 乾燥區 沙漠中的河

Page 9: 12-2水資源

• 河川由於能提供較為豐富且便利的水資源

• 文明與城市皆傍水而生,現代都市的用水大多還是取自河水

• 湍急的水流亦可提供發電的動力

• 水量穩定的河流,如長江、萊因河等,亦是費用低廉的天然航道

• 乾燥地區的水資源更形珍貴,河川沿岸往往是當地的精華區。

河水的利用

Page 10: 12-2水資源

河川的水文歷線• 定義:河道某個斷面上河水流量隨時間變化的曲線

說明基本逕流 河川流量組成由地下水補注的部分

漲水翼 當河川集水區有降水發生時,河川水位逐

漸上漲,水文歷線上升 洪峰 水文歷線頂點

退水翼 到達洪峰後,河川水位逐漸減退,水文歷

線下降 洪峰延滯期 洪峰流量與最大強度降雨發生的時間差距

Page 11: 12-2水資源
Page 12: 12-2水資源
Page 13: 12-2水資源
Page 14: 12-2水資源

洪峰流量→延滯時間→縮短

變多→易生水災

都市化前後的水文歷線

Page 15: 12-2水資源

水文歷線與水患 • 洪水災害:降雨 > 河川的納洪能力(滿岸流量)

→水患

水源涵

養力

洪峰

流量

洪峰延

滯期

水患發生機

率水土保持佳

( 森林多 )

佳 少 長 降低

都市化

森林 伐砍

差 多 短 增加

Page 16: 12-2水資源

湖泊水• 鹹水湖(鹽度> 0.5‰ )─

多位於乾燥區,因蒸發>降水,鹽分累積。裡海為世界最大鹹水湖。

• 淡水湖(鹽度< 0.5‰ )─多位於 潤區溼 因降水豐沛,或常有河川注入、流出、鹽分不易累積。蘇必略湖為世界最大淡水湖

照片 12-3 湖泊。臺灣 日月潭。

Page 17: 12-2水資源

湖泊的形成與消失• 湖泊的成因:斷層湖、堰

塞湖、牛軛湖、火口湖• 湖泊的消失:

• 淤積:古代雲夢大澤。• 蒸發或引水灌 ─羅布溉

泊。• 湖 侵蝕緣 ─古臺北湖、

古剛果湖、四川盆地古內海。 

Page 18: 12-2水資源

瑞士蘇黎世湖

臺灣日月潭航運、灌 、飲用、發電溉

調節洪水蓄洪和養殖

觀光景點

湖泊水的利用

Page 19: 12-2水資源

地下水• 地下水─具有恆溫、水質良好、不易蒸發等優點• 定義

• 廣義地下水─地面以下的水• 狹義地下水─地下水面(飽和帶)以下的水。

Page 20: 12-2水資源

透水層:粒徑較大之沙、礫所組成的岩層,透水性佳。

飽和地下水:含水層內孔隙飽含水分的部分稱為飽和帶,飽和帶中的水稱為飽和地下水。

不透水層:由黏土或粉沙所構成的岩層,因孔隙小、透水性差。

含水層:地表下滲的水遇到不透水層,便會在其上方的透水層中聚,成為含水層。

地下水面:飽和地下水與未充滿孔隙之未飽和地下水的交界,稱地下水面。

地下水名詞

Page 21: 12-2水資源

地下水的分帶圖示 名稱 特徵

不飽和地下水

地下水面

水面受地形影響而起伏升降,人為抽取也會造成地下水面的變動

飽和地下水

自由地下水

位地下水面和下方不透水層間的地下水

受壓地下水

位於兩不透水層間的地下水

Page 22: 12-2水資源

埃及自流井

飽和地下水自由地下水

受壓地下水

地下水

Page 23: 12-2水資源

• 泉 - 自然流出,如沖積扇的湧泉帶• 井 - 人為流出

• 可分為普通井、受壓水井、自流井

河水

地下水面

泉水

地形起伏大

地下水

Page 24: 12-2水資源

• 受壓水井─打井至受壓水層中

• 自流井─受壓水帶傾斜且受壓地下水頭高於井口時,受壓地下水自然湧

出。例如:澳洲大分水嶺以西畜牧業的重要水源

地下水

Page 25: 12-2水資源
Page 26: 12-2水資源

安全出水量• 根據地下水補注狀況估算,而

得出不至於造成環境災害的每年地下水抽取量,即為安全出水量

• 超抽地下水→地層下陷、地下水鹽化、海水倒灌等災害

照片 12-4 臺灣屏東縣佳冬 地層下陷情況鄉

Page 27: 12-2水資源

臺灣的地層下陷

Page 28: 12-2水資源
Page 29: 12-2水資源

海水• 功能:最大水體、漁業資源

、運輸價 、礦產、能源開值發

• 能源庫:海洋中的波浪、潮汐、洋流及海水溫度差、鹽度差,皆可轉換成能源。

• 海水淡化:• 西亞、美國加州• 臺灣:南部及澎湖、金

門、馬祖等離島。 照片 12-5 臺灣澎湖烏 海水崁淡化廠

Page 30: 12-2水資源
Page 31: 12-2水資源
Page 32: 12-2水資源

水資源利用的問題與衝突

• 水資源是否充足衡量方式─每人可用的水量。• 地表上氣候環境的多樣與人口的分布差異,全

球水資源不足的國家集中在北非、西亞、東非及南亞地區將瀕臨水資源不足的景況。

• 世界人口、經濟持續成長,水資源的分配成為重要的議題。

Page 33: 12-2水資源

水資源的衝突與短缺

• 水資源的衝突地區─西亞的約旦河、非洲尼羅河、亞洲 公河、美洲科羅拉多河等湄

• 全球河川水量減少、汙染加重,聯合國指出若情況未改善,至 2025 年,因缺水和乾旱,將有2,500 萬人成為世界環境難民。

Page 34: 12-2水資源

國家間的水資源衝突 (1)• 以色列與阿拉伯國家

的幾次戰爭都和約旦河的水源有關

Page 35: 12-2水資源

國家間的水資源衝突 (2)• 衣索比亞和蘇丹在尼羅河上游建大型水庫,造成下游的埃及用水不足,流域內各國對水資源的分配問題尚未達成協議

圖 12-12尼羅河流域圖

Page 36: 12-2水資源

臺灣的水資源應用

Page 37: 12-2水資源
Page 38: 12-2水資源
Page 39: 12-2水資源
Page 40: 12-2水資源

埃及、約旦及沙烏地阿拉伯氣候乾燥少雨,水資源供應的天然條件不佳,透過海水淡化技術取得水資源成為西亞缺水地區的管道之一,因此 人平均用水量高於 人平均可再生水資源。每 每

中國人口數量多 生活型態及經濟發展況等因素狀

Page 41: 12-2水資源
Page 42: 12-2水資源
Page 43: 12-2水資源
Page 44: 12-2水資源
Page 45: 12-2水資源
Page 46: 12-2水資源
Page 47: 12-2水資源
Page 48: 12-2水資源

1.在永續利用原則下,人類使用的水資源量受限於各種水體的儲存量,及此儲存量循環更新的時間。如更新時間愈快,可循環利用的水量就愈多。下表為全球淡水量的部分數據,請問在人類每年合理開發利用下,可以從以下 種水資源獲得最多的淡水?哪 〔 98. 指考〕

(A) 冰川  (B) 地下水  (C) 湖泊  (D) 河水。

答: (D) 由於河水循環更新的時間較短,故可從此獲得最多的淡水。

大考試題

Page 49: 12-2水資源

2. 「這個地區的河流都靠降雨來補給流量,冬季水流湍急, 夏天河床則成為乾枯空曠的道路。」文中描述的地區最 可能位於下列何地? 〔 96. 學測〕

答: (A) (A) 南非好望角附近的溫帶地中海型氣候。 (B) 印度德干高原東南方的熱帶季風氣候。  (C) 智利南部的溫帶海洋性氣候。 (D) 澳洲東北部昆士蘭沿海的熱帶雨林氣候。依題幹的描述應屬於冬雨夏乾氣候類型,故選 (A)

大考試題

Page 50: 12-2水資源

3. 某河流集水區的自然景觀是茂密的溫帶森林,但近 年被 伐開闢成牧場。右圖中實線是森林區開發前砍 下游水文站在某降水事件所測得的水文歷線。請問 該集水區在土地開發後,與該降水事件極為相似的 降水過程下,同一水文站所測得的水文歷線應是下 列 條曲線? 哪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 98. 學測〕

答: (A)

Page 51: 12-2水資源

4. 北非和西亞地區一向有謹慎使用水資源的傳統,但是 除少數國家外,過去幾十年來本區水資源短缺問題日 益嚴重。下列 些因素是造成此問題日益嚴重的最主哪 要原因? ( 甲 ) 降雨量變化率增大 ( 乙 ) 人口快速成長( 丙 ) 製造業用水量大增 ( 丁 ) 生活方式現代化 (戊 )戰亂衝突 加劇  (A)( 甲 )( 乙 )   (B)( 乙 )( 丁 )   (C)( 丙 )(戊 )  (D)( 丁 )(戊 ) 〔 94. 學測〕答: (B)( 甲 ) 西亞和北非屬於乾燥氣候,降水變率大; ( 丙 ) 本區除生產石油的地區之外,其他地區通常仍維持著傳統的農牧生活。一般來說,水資源缺乏的問題來自人口成長速度太快,用水量不足,若再加上生活水準提高,所需的水資源又更多

大考試題

Page 52: 12-2水資源

5. 以色列的水資源匱乏,自 70 年代起,以色列農政單位 根據各種農牧產品生產所需水量的統計資料(下表), 來調整農牧業結構。請問近年來以色列在農牧業方面, 最可能致力發展 項,以發揮水資源的最大效用? 哪 (A)穀物農業  (B)園藝業 (C)畜牧業  (D)酪農業。 〔 98. 學測〕

答: (B) 由於以色列為水資源匱乏區,要發展需水量較少的產業,故需水量較少的如香蕉、葡萄、甘蔗、柑橘、馬鈴薯、胡蘿蔔、生菜、黃瓜、豌豆等多屬園藝作物

大考試題

Page 53: 12-2水資源

6.臺灣每年的水資源總量約 641 億 m3 ,而利用到的總 水量約為 207 m3 ,為達到臺灣整體水資源的最適當 利用,水利單位應隨時代的變遷,檢討各種用水需 求的供水方案。請問: 〔 93. 指考補考〕(1)目前臺灣的工業用水,主要由下列 種水源供應?哪

(A) 水庫 (B) 地下水 (C) 下游築堰引水 (D) 水田灌 尾水溉答: (B) 臺灣的水資源使用以農業用水為最大量,約為 80 %,而工業與民生用水各占約 10 %,故臺灣各地水庫的興建多以農業與民生用水為主要考量,故工業用水多以地下水為主要來源

大考試題

Page 54: 12-2水資源

答: (C) ( 甲 )福壽螺生長在有水的地方,故若水田轉作反而抑制其蔓延; ( 乙 ) 一般水田蓄水的環境有助於土壤維持沃度; (戊 ) 水田轉作後,因改成旱作,會使該地的用水量減少

(2) 為有效運用有限的水資源,近年來政府有「水田轉 作」之議。若目前的水田用水被轉移他用,可能會 對環境生態帶來的影響是 ( 甲 )加速福壽螺的蔓延 ( 乙 ) 土壤可變得更肥沃 ( 丙 ) 地下水補注量減少

( 丁 ) 流域內河川洪峰來臨時間縮短 (戊 ) 地下水使用量增 加

(A)( 甲 )( 乙 ) (B)( 乙 )( 丙 )  (C)( 丙 )( 丁 )   (D)( 丁 )(戊 )

大考試題

Page 55: 12-2水資源

7.臺灣的山坡地因過度墾殖而水土流失嚴重,為解決此一 問題,政府正積極推動山坡地造林工作。如果山坡地全 部退耕還林,河川最可能出現下列 一種變化? 哪 〔 92. 指考〕

(A)豪雨時洪水水位變高 (B) 夏季時河水流速加快 (C) 冬季時河水流量增多 (D)暴雨時洪峰到達時間縮短

答: (C) 山坡地的開發若能退耕還林,則雨水的滲透率會增加,因而減少地面逕流,也延緩了洪峰到達的時間與洪峰的流量,故森林涵養水源的功能更加明顯,可以使得冬天河水流量來源增加

大考試題

Page 56: 12-2水資源

8.根據華南地區河川的水文特性推測,若在該地區某河川 興建水庫,則水庫下游水文測站觀測的水位變化曲線, 會產生顯著差異。下圖中的兩條曲線分別表示該水文測 站在水庫完成前後的水位變化。請問: 〔 92. 指考〕

大考試題

Page 57: 12-2水資源

(1) 水庫完成後,該水文測站測得的最高水位,發生在 什麼時間? 

(A) 3    ~ 4 月(B) 5    ~ 6 月 (C) 7    ~ 8 月 (D) 9    ~ 10 月

答: (C) 水庫尚未興建前,河川的水位會隨著雨季的來臨而增高,雨季過後水位降低,水位起伏變化較明顯(綠色線條);在水庫興建後,因上游降水量會先蓄積在水庫內,因此水位變化相對變小(紅色線條);故可了解水庫興建後最高水位時間為 7~ 9 月之間

大考試題

Page 58: 12-2水資源

(2) 水庫完成前,該河川出現最高水位的時間,和下 列 一自然現象的關係最密切? 哪

(A) 冬雪融化 (B)春雨霏霏 (C)梅雨連綿 (D)颱風豪雨

答: (C) 由圖中可知水庫興建前的水位線自 4、5 月後就突然增高,而 4、5 月尚未進入夏季,故研判應該是梅雨所帶來的降水量

大考試題

Page 59: 12-2水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