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229 wa08 要闻调查cepaper.xmnn.cn/xmwb/20171229/09.pdf2017/12/29  ·...

1
责编/陈玉清 美编/邱艺锋 2017年12月29日 星期五 A9 今日 · 都市 A8 责编/陈玉清 美编/邱艺锋 2017年12月29日 星期五 即时互动:@厦门晚报@我要说 厦门网:www.xmnn.cn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在繁华的中山路,110岁的民立小学 已成为人们心中温暖的地标,不管世事如 何变幻,环境如何变迁,她依然静静地矗立 在那里,迎来又送走一批又一批学子。 12月15日,本报头版刊出“巨幅谜面”, 掀起一股全城猜谜热潮。本报为民立小学 量身定制的“民立之光 —厦门市民立小 学建校 110 周年特别报道”由此开启。110 岁的民立小学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 方式创意亮相。随着民立小学魅力教师、 优秀学生、优秀校友故事的相继见报,市民、网友对民立小学也有了更多的了解。 12月31日,民立小学将迎来建校110周年华诞。如果以10年为一个发展片 段, 110岁的民立小学正好经历了11个十年。本报今日为您解读这所百年名校具 有里程碑意义的第 11 个片段。 民立小学作为厦门为数不多的百年名校, 对很多老厦门人而言,是一种记忆、一种情怀。以 上8个方面的解读,只是民立小学第11个发展 片段中的缩影。近10年来,民立小学在大家看 得见或看不见的地方默默地发展、传承、创新。 蔡梅珍说,民立小学将坚守“为民立学 立人为 民”的办学宗旨,在新时代里为厦门学子提供公 平而高质量的教育。 民立小学很注重教师队伍的建设,比如 设立名师工作室、“情智课堂实验教室”、老中 青教师“多彩学习组”、“五八同诚工作室”等 教师学习共同体。 除了“传帮带”以外,学校今年还举行了 首届“民立好老师”评选,重奖在教育岗位上 认真耕耘的老师,通过弘扬优良教风,树立典 型,推动教师队伍建设。 今年6月,民立小学启动了首届“民立好老 师”评选活动,杨友玲、吴莉、韦爱蓉、林园、杜 娜娟、蔡黄莺 6 位老师获评“民立好教师”。今 年 10 月,表彰大会举行,6 位教师的徒弟、同 事上台,倾情讲述他们心中的好老师。郑子吟 老师用漫画的形式,诉说了她心目中的蔡黄 莺老师;张小黎老师用一首诗歌,抒发了对老 教师韦爱蓉的敬佩之情。朴实的话语让现场 不少老师几度落泪。 与此同时,学校还举办了“年轻教师出 师”仪式。经过 5年的“以老带新”,7名年轻教 师获得了成长。民立小学教师在大爱与感动 中传承“传帮带”精神。在现有的 60 多名教师 中,有15名市骨干教师,3名市学科带头人。 “教师队伍建设得好,这是学校发展、学 生快乐成长的保证。”蔡梅珍说。 厦门市民立小学建校110周年 特别报道 民立小学的第 11 个片段 厦门市民立小学 31 日将迎来建校 110 周年华诞 本报为您解读这所百年名校的第 11 个十年历程 厦门市民立小学前身为“民立小学堂”, 创办于1907年。1921年复办为“厦门女子公 学分校”,1929 年改名为“私立民立小学”, 1956 年政府接办,改名为“厦门市民立小学”。 110 岁 的 民 立 曾 获 得 许 多 荣 誉 。2011 年,市人大代表、民立小学校长蔡梅珍等新 一届校领导班子秉着“在继承中创新,在发 展中创新”,重新梳理建构校园文化。2012 年,学校提出了以“为民立学,立人为民”的 办学宗旨,以“仁爱诚信,自强自立”为校训, 以“以人为本,开发潜能;以爱为魂,关注成 长”为核心价值理念,将“以爱导行,实施小 公民教育”作为办学特色。 学校的办学宗旨获得了师生和家长的 高度好评。二年(4)班学生林家润的妈妈朱 赋兴说,她住在中山路附近,几乎每天都会 路过学校门口,每次看到“为民立学,立人为 民”这几个字,都深受触动。 明年,她的小女儿也将进入民立小学就 读。作为“民立娃”的母亲,在学校即将迎来 110周年校庆之际,朱赋兴特地邀请了河南省 省级非遗项目—孟津民间剪纸技艺传承人 畅杨杨为民立小学创作了一幅剪纸,作品的 左右两边就有“为民立学立人为民”这句话。 今年10月之前,民立小学的占地面积仅 为3490平方米,却有约1300名师生,人均使 用面积只有1.7平方米,与标准化学校建设中 要求的人均面积 15 平方米相距甚远。 “校园太小了,什么时候能扩建?”这是 一代又一代民立师生的心声。然而,在寸土 寸金的中山路,要扩建谈何容易?从1956年 政府接办民立小学后,61年间学校面积从 未扩大过。今年10月之前,学校操场的活动 面积只有200平方米,无法同时容纳5个班 的孩子上体育课。 令人欣喜的是,今年10月,民立小学终 于变大了。虽然只扩建了约368平方米,但 这是民立小学61年来首次扩建成功,意义 非凡。原来只有 200 平方米的操场呈“凹”字 形,扩建后变成了“凸”字形。体育课、大课 间、课后活动课,更多的孩子走出教室,到操 场上锻炼。 “这一刻,学校等了几十年,如今终于如愿 以偿了。”民立小学退休教师叶宝玲感慨道。 据介绍,以前为了节俭办学,民立小学 曾把一楼的8间店面租给商家,校门小得 可怜。2013年之前,民立小学的校门小到 几乎被人忽略了。蔡梅珍介绍,2013年8 月,学校开始改造校门,终于有了像样的校 门,很多人才开始注意到升平路有所百年 名校。 学校场地虽小,但总是想方设法给孩子 们提供活动的场所。教师食堂改造后,餐桌 上铺着玻璃,玻璃下面是棋盘,用餐时间这 里是食堂,其他时候就成了学生棋牌社团的 活动场所。多功能教室的讲台前铺了木板, 平时作为舞蹈队的排练厅,开会或上大课 时,就搬些移动桌椅到前面。此外,一楼的车 库被改为学生休闲场所,楼道被改造为英 语、科学、音乐长廊,楼梯转角用于文化建 设、修建卫生间等。 在教学楼一楼的拐角处,摆放着一架钢 琴,每天早上、下午到校时,孩子们都可以去 弹钢琴。一些老师经过时,经常会上前摸摸 孩子的头给予鼓励: “弹得真棒!” 操场边的阳光舞台很小,但每周一都有 学生在上面表演。“阳光舞台,伴我成才。”舞 台虽小,但真正成了孩子们筑梦的舞台。 走在校园里,一股“闽南风”扑面而来。 操场与居民楼之间,是一堵闽南红砖铺成的 文化墙;“闽南风情园”里,除了红砖、石凳, 还有“乡音乡韵乡情”文化墙,用书卷的形 式介绍鹭江的由来。 闽南元素的融入,是学校美术教师林海 港利用周末时间,到学校测量、设计方案,再 交由装修公司完成的。林海港说,学校靠近 中山路,附近闽南元素保留得比较好,所以 在校园改造时就融入闽南元素。 今年11月,民立小学获评厦门市首家 “闽南文化艺术特色校”。这得益于6年前学 校开始注重弘扬闽南文化。2011年起,学校 着力推进传统戏曲进校园、进课堂,成立了 “闽南文化艺术 · 七彩虹高甲戏社团”。 高甲戏社团创办人、民立小学音乐教师 蔡黄莺介绍,为了让孩子们得到专业的指导, 校方邀请了高甲戏表演艺术家、国家非物质 文化遗产传承人林英梨、陈炳聪等人前来指 导。这几年,学校的高甲戏社团发展飞速。在 厦门市中小学校园剧曲艺比赛和厦门市第 二届学校闽南文化艺术表演中取得了出色 的成绩。 除了学生参与,学校的各科老师也热情 参与。在“2015海峡两岸民间艺术节两岸青少 年艺术展演”民立小学专场活动中,老师们献 上节目《群丑争辉》,受到了各方来宾的好评。 2014年,学校被授予“闽南方言与文化 进校园试点学校”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 基地”。2015 年 12 月,学校获评“厦门市闽南 方言与文化进校园教育特色校”。 1959年,民立小学获评“全国拥军优属 先进单位”,时任校长曾禾圣等人晋京领奖。 58年来,学校非常珍视这个荣誉,持续不断 深化拥军优属内涵。 在建校110周年之际,民立小学收到了一 封来自驻厦某部队的感谢信。写信的是四年级 学生家长黄先生,他在驻厦某部队服役,其双 胞胎儿子于今年 9 月转入民立小学就读。 黄先生在信里说,此前双胞胎儿子都 是跟着他在部队驻地上幼儿园和小学,他 希望能给他们申请上一所好学校,不用再 因为自己的工作调动跟着奔波。根据《军人 子女教育优待办法》,他向部队提出转学申 请。申请完后,部队通知他,今年岛内四年 级的学位很紧张,思明区的学校可能无法 接收他们。然而,今年 8 月 30 日,他惊喜地 接到了民立小学的通知。后来他一查才知 道,原来民立小学曾被评为“全国拥军优属 先进单位”。 如今,黄先生的孩子在民立小学已读了 近一学期,他深刻地感受到学校老师对孩子 的教导和关怀,孩子们的成绩也越来越好,这 让他吃了颗“定心丸”。 “孩子在民立小学,我放心,感谢民立小 学!我将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到部队训练和 建设中!”黄先生在感谢信中写道。 2013年,民立小学将较为零散的活动进 行了梳理与规划,秉持校内外多元融合的理 念,学校在全市小学中率先施行“三级阶梯 式”实践活动课程,让学生在校内外的各种岗 位中体验实践,培养责任、担当、诚信、感恩、 乐学、创新的小公民素养。 “三级阶梯式”实践课程分级设立教学目 标。低年级阶段目标为了解民立人文,做自信 的民立少年,实践活动课程有假日小队、周末 亲子义工等;中年级阶段目标为传承民立精 神,做自强的民立少年,活动包括“当家中队” 自主管理、美丽工坊、中山路小导游、校园讲 解等;高年级阶段目标为展望民立未来,做自 立的民立少年,活动包括毕业体验季、德育实 践基地活动、“蒲公英”讲坛等。 周末或者节假日,在中山路时常可以看 到民立小学学生的身影。他们都是义务小导 游,为游客讲解中山路附近的景点历史。前段 时间,六年(4)班黄梓洺等学生就在中山路 为多名来自哈尔滨的游客讲解。周到的服务 让这些游客竖起了大拇指: “你们的志愿服务 很有意义,遇到你们,真好!” 此外,学校还开设了语言智能、数学逻 辑、空间智能、运动智能、音乐智能、自然探索 六大块共36个社团36门选修课。每周二下 午第二节课为学生的社团课,学生根据自己 的兴趣到各个社团上课。每年5月是社团课 成果汇报月。 从2014年开始,民立小学取消分散式评 价,为学生定制了《厦门市民立小学学生综合 素质发展性评价—小公民成长手册》( 以下 简称“手册” )。据悉这在厦门小学中,也是很 有特色的一份评价手册。手册分低、中、高三 册,从好孩子、好学生、好公民三方面对学生 进行评价,目的是以短促优,帮助学生建立内 在的尊严和应有的责任感,培养自信、自强、 自立的现代小公民。 学生人手一份手册,伴随 6 年,各学科的 老师在日常教学中可依据相关细则,对学生 进行“点赞”。各科老师要做到时时评、日日 评、月月评、年年评。一段时间后,学生可以 “积赞”换礼品。各班还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 创新。五年(1)班班主任田老师介绍,这套方 案奖罚分明,实行两年多以来,效果明显。 多元化的评价手册不仅运用到了课堂,还 运用到家庭教育中。每个学生都能获得老师、 同学、家长的肯定。这个点赞机制促进学生养 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争当民立好少年。 坚守办学宗旨 在新时代提供公平而高质量的教育 “为民立学 立人为民”家长每次看到都深受触动 61年来首次扩建“谈何容易”终于变成了现实 充分挖掘学校潜力 让小角落成为学生筑梦的舞台 弘扬闽南文化获评全市首家“闽南文化艺术特色校” 文/记者 林珊 图/学校提供 继承“拥军优属”传统给军人子女创造入学机会 率先施行“三级阶梯式”课程培育小公民“六大素养” 定制《小公民成长手册》 让老师家长都参与到评价中 成立多个教师学习共同体 树立典型弘扬优良教风 2007 全国小学作文 教育示范校 思明区基础教 育课程改革实 验先进单位 2008 2009 2010 2012 2013 2014 2016 2017 2011 2015 厦门市小学教 学常规管理工 作先进学校 厦门市第十一 届文明学校 厦门市规范 汉字书写实 验学校 厦门市义务教 育标准化学校 厦门市第十二 届文明学校 福建省诚信教 育进校园活动 先进单位 厦门市德育 先进学校 2009-2011 年度福建省 文明学校 厦门市文 明交通示 范学校 全国文明 交通示范 学校 厦门市巾帼 文明岗 厦门市闽南方 言与文化进校 园试点学校 2012-2014 年度福建省 文明学校 厦门市 青年文 明号 厦门市首 批闽南文 化艺术特 色校 荣誉榜 民立小学组织学生开展“义务小导游”和爱心义卖等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 民立小学获评市“闽南方言与文化试点校”。 教学楼走廊的“缤纷乐园”。

Upload: others

Post on 23-Oct-2020

0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 责编/陈玉清 美编/邱艺锋2017年12月29日 星期五 A9今日·都市A8 责编/陈玉清 美编/邱艺锋2017年12月29日 星期五

    即时互动:@厦门晚报 @我要说 厦门网:www.xmnn.cn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在繁华的中山路,110 岁的民立小学已成为人们心中温暖的地标,不管世事如何变幻,环境如何变迁,她依然静静地矗立在那里,迎来又送走一批又一批学子。

    12月15日,本报头版刊出“巨幅谜面”,掀起一股全城猜谜热潮。本报为民立小学量身定制的“民立之光 ——厦门市民立小学建校110周年特别报道”由此开启。110岁的民立小学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方式创意亮相。随着民立小学魅力教师、

    优秀学生、优秀校友故事的相继见报,市民、网友对民立小学也有了更多的了解。12月31日,民立小学将迎来建校110周年华诞。如果以10年为一个发展片

    段,110岁的民立小学正好经历了11个十年。本报今日为您解读这所百年名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第11个片段。

    民立小学作为厦门为数不多的百年名校,对很多老厦门人而言,是一种记忆、一种情怀。以上8个方面的解读,只是民立小学第11个发展片段中的缩影。近10年来,民立小学在大家看得见或看不见的地方默默地发展、传承、创新。

    蔡梅珍说,民立小学将坚守“为民立学立人为民”的办学宗旨,在新时代里为厦门学子提供公平而高质量的教育。

    民立小学很注重教师队伍的建设,比如设立名师工作室、“情智课堂实验教室”、老中青教师“多彩学习组”、“五八同诚工作室”等教师学习共同体。

    除了“传帮带”以外,学校今年还举行了首届“民立好老师”评选,重奖在教育岗位上认真耕耘的老师,通过弘扬优良教风,树立典型,推动教师队伍建设。

    今年6月,民立小学启动了首届“民立好老师”评选活动,杨友玲、吴莉、韦爱蓉、林园、杜娜娟、蔡黄莺6位老师获评“民立好教师”。今年10月,表彰大会举行,6位教师的徒弟、同

    事上台,倾情讲述他们心中的好老师。郑子吟老师用漫画的形式,诉说了她心目中的蔡黄莺老师;张小黎老师用一首诗歌,抒发了对老教师韦爱蓉的敬佩之情。朴实的话语让现场不少老师几度落泪。

    与此同时,学校还举办了“年轻教师出师”仪式。经过5年的“以老带新”,7名年轻教师获得了成长。民立小学教师在大爱与感动中传承“传帮带”精神。在现有的60多名教师中,有15名市骨干教师,3名市学科带头人。

    “教师队伍建设得好,这是学校发展、学生快乐成长的保证。”蔡梅珍说。

    厦门市民立小学建校110周年

    特 别 报 道

    民立小学的第11个片段■厦门市民立小学31日将迎来建校110周年华诞■本报为您解读这所百年名校的第11个十年历程

    厦门市民立小学前身为“民立小学堂”,创办于1907年。1921年复办为“厦门女子公学分校”,1929年改名为“私立民立小学”,1956年政府接办,改名为“厦门市民立小学”。

    110 岁的民立曾获得许多荣誉。2011年,市人大代表、民立小学校长蔡梅珍等新一届校领导班子秉着“在继承中创新,在发展中创新”,重新梳理建构校园文化。2012年,学校提出了以“为民立学,立人为民”的办学宗旨,以“仁爱诚信,自强自立”为校训,以“以人为本,开发潜能;以爱为魂,关注成长”为核心价值理念,将“以爱导行,实施小

    公民教育”作为办学特色。学校的办学宗旨获得了师生和家长的

    高度好评。二年(4)班学生林家润的妈妈朱赋兴说,她住在中山路附近,几乎每天都会路过学校门口,每次看到“为民立学,立人为民”这几个字,都深受触动。

    明年,她的小女儿也将进入民立小学就读。作为“民立娃”的母亲,在学校即将迎来110周年校庆之际,朱赋兴特地邀请了河南省省级非遗项目——孟津民间剪纸技艺传承人畅杨杨为民立小学创作了一幅剪纸,作品的左右两边就有“为民立学立人为民”这句话。

    今年10月之前,民立小学的占地面积仅为3490平方米,却有约1300名师生,人均使用面积只有1.7平方米,与标准化学校建设中要求的人均面积15平方米相距甚远。

    “校园太小了,什么时候能扩建?”这是一代又一代民立师生的心声。然而,在寸土寸金的中山路,要扩建谈何容易?从1956年政府接办民立小学后,61年间学校面积从未扩大过。今年10月之前,学校操场的活动面积只有200平方米,无法同时容纳5个班

    的孩子上体育课。令人欣喜的是,今年10月,民立小学终

    于变大了。虽然只扩建了约368平方米,但这是民立小学61年来首次扩建成功,意义非凡。原来只有200平方米的操场呈“凹”字形,扩建后变成了“凸”字形。体育课、大课间、课后活动课,更多的孩子走出教室,到操场上锻炼。

    “这一刻,学校等了几十年,如今终于如愿以偿了。”民立小学退休教师叶宝玲感慨道。

    据介绍,以前为了节俭办学,民立小学曾把一楼的 8间店面租给商家,校门小得可怜。2013 年之前,民立小学的校门小到几乎被人忽略了。蔡梅珍介绍,2013 年 8月,学校开始改造校门,终于有了像样的校门,很多人才开始注意到升平路有所百年名校。

    学校场地虽小,但总是想方设法给孩子们提供活动的场所。教师食堂改造后,餐桌上铺着玻璃,玻璃下面是棋盘,用餐时间这里是食堂,其他时候就成了学生棋牌社团的活动场所。多功能教室的讲台前铺了木板,

    平时作为舞蹈队的排练厅,开会或上大课时,就搬些移动桌椅到前面。此外,一楼的车库被改为学生休闲场所,楼道被改造为英语、科学、音乐长廊,楼梯转角用于文化建设、修建卫生间等。

    在教学楼一楼的拐角处,摆放着一架钢琴,每天早上、下午到校时,孩子们都可以去弹钢琴。一些老师经过时,经常会上前摸摸孩子的头给予鼓励:“弹得真棒!”

    操场边的阳光舞台很小,但每周一都有学生在上面表演。“阳光舞台,伴我成才。”舞台虽小,但真正成了孩子们筑梦的舞台。

    走在校园里,一股“闽南风”扑面而来。操场与居民楼之间,是一堵闽南红砖铺成的文化墙;“闽南风情园”里,除了红砖、石凳,还有“乡音 乡韵 乡情”文化墙,用书卷的形式介绍鹭江的由来。

    闽南元素的融入,是学校美术教师林海港利用周末时间,到学校测量、设计方案,再交由装修公司完成的。林海港说,学校靠近中山路,附近闽南元素保留得比较好,所以在校园改造时就融入闽南元素。

    今年11月,民立小学获评厦门市首家“闽南文化艺术特色校”。这得益于6年前学校开始注重弘扬闽南文化。2011年起,学校着力推进传统戏曲进校园、进课堂,成立了

    “闽南文化艺术·七彩虹高甲戏社团”。

    高甲戏社团创办人、民立小学音乐教师蔡黄莺介绍,为了让孩子们得到专业的指导,校方邀请了高甲戏表演艺术家、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林英梨、陈炳聪等人前来指导。这几年,学校的高甲戏社团发展飞速。在厦门市中小学校园剧曲艺比赛和厦门市第二届学校闽南文化艺术表演中取得了出色的成绩。

    除了学生参与,学校的各科老师也热情参与。在“2015海峡两岸民间艺术节两岸青少年艺术展演”民立小学专场活动中,老师们献上节目《群丑争辉》,受到了各方来宾的好评。

    2014年,学校被授予“闽南方言与文化进校园试点学校”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2015年12月,学校获评“厦门市闽南方言与文化进校园教育特色校”。

    1959年,民立小学获评“全国拥军优属先进单位”,时任校长曾禾圣等人晋京领奖。58年来,学校非常珍视这个荣誉,持续不断深化拥军优属内涵。

    在建校110周年之际,民立小学收到了一封来自驻厦某部队的感谢信。写信的是四年级学生家长黄先生,他在驻厦某部队服役,其双胞胎儿子于今年9月转入民立小学就读。

    黄先生在信里说,此前双胞胎儿子都是跟着他在部队驻地上幼儿园和小学,他希望能给他们申请上一所好学校,不用再因为自己的工作调动跟着奔波。根据《军人子女教育优待办法》,他向部队提出转学申

    请。申请完后,部队通知他,今年岛内四年级的学位很紧张,思明区的学校可能无法接收他们。然而,今年 8月 30日,他惊喜地接到了民立小学的通知。后来他一查才知道,原来民立小学曾被评为“全国拥军优属先进单位”。

    如今,黄先生的孩子在民立小学已读了近一学期,他深刻地感受到学校老师对孩子的教导和关怀,孩子们的成绩也越来越好,这让他吃了颗“定心丸”。

    “孩子在民立小学,我放心,感谢民立小学!我将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到部队训练和建设中!”黄先生在感谢信中写道。

    2013年,民立小学将较为零散的活动进行了梳理与规划,秉持校内外多元融合的理念,学校在全市小学中率先施行“三级阶梯式”实践活动课程,让学生在校内外的各种岗位中体验实践,培养责任、担当、诚信、感恩、乐学、创新的小公民素养。

    “三级阶梯式”实践课程分级设立教学目标。低年级阶段目标为了解民立人文,做自信的民立少年,实践活动课程有假日小队、周末亲子义工等;中年级阶段目标为传承民立精神,做自强的民立少年,活动包括“当家中队”自主管理、美丽工坊、中山路小导游、校园讲解等;高年级阶段目标为展望民立未来,做自立的民立少年,活动包括毕业体验季、德育实

    践基地活动、“蒲公英”讲坛等。周末或者节假日,在中山路时常可以看

    到民立小学学生的身影。他们都是义务小导游,为游客讲解中山路附近的景点历史。前段时间,六年(4)班黄梓洺等学生就在中山路为多名来自哈尔滨的游客讲解。周到的服务让这些游客竖起了大拇指:“你们的志愿服务很有意义,遇到你们,真好!”

    此外,学校还开设了语言智能、数学逻辑、空间智能、运动智能、音乐智能、自然探索六大块共36个社团36门选修课。每周二下午第二节课为学生的社团课,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到各个社团上课。每年5月是社团课成果汇报月。

    从2014年开始,民立小学取消分散式评价,为学生定制了《厦门市民立小学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性评价——小公民成长手册》(以下简称“手册”)。据悉这在厦门小学中,也是很有特色的一份评价手册。手册分低、中、高三册,从好孩子、好学生、好公民三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目的是以短促优,帮助学生建立内在的尊严和应有的责任感,培养自信、自强、自立的现代小公民。

    学生人手一份手册,伴随6年,各学科的

    老师在日常教学中可依据相关细则,对学生进行“点赞”。各科老师要做到时时评、日日评、月月评、年年评。一段时间后,学生可以

    “积赞”换礼品。各班还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创新。五年(1)班班主任田老师介绍,这套方案奖罚分明,实行两年多以来,效果明显。

    多元化的评价手册不仅运用到了课堂,还运用到家庭教育中。每个学生都能获得老师、同学、家长的肯定。这个点赞机制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争当民立好少年。

    坚守办学宗旨 在新时代提供公平而高质量的教育

    一个宗旨

    “为民立学 立人为民”家长每次看到都深受触动

    一次扩建

    61年来首次扩建“谈何容易”终于变成了现实

    一个舞台

    充分挖掘学校潜力 让小角落成为学生筑梦的舞台

    一项特色

    弘扬闽南文化 获评全市首家“闽南文化艺术特色校”

    文/记者林珊图/学校提供

    一个惊喜

    继承“拥军优属”传统 给军人子女创造入学机会

    一个创举

    率先施行“三级阶梯式”课程 培育小公民“六大素养”

    一份手册

    定制《小公民成长手册》让老师家长都参与到评价中

    一支队伍

    成立多个教师学习共同体 树立典型弘扬优良教风

    2007

    全国小学作文教育示范校

    思明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先进单位

    2008 2009 2010 2012 2013 2014 2016 20172011 2015

    厦门市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工作先进学校

    厦门市第十一届文明学校

    厦门市规范汉字书写实验学校

    厦门市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

    厦门市第十二届文明学校

    福建省诚信教育进校园活动先进单位

    厦门市德育先进学校

    2009-2011年度福建省文明学校

    厦门市文明交通示范学校

    全国文明交通示范学校

    厦门市巾帼文明岗

    厦门市闽南方言与文化进校园试点学校

    2012-2014年度福建省文明学校

    厦门市青年文明号

    厦门市首批闽南文化艺术特色校

    荣誉榜

    民间剪纸技艺传承人专门为民立小学创作的剪纸作品。

    ■民立小学组织学生开展“义务小导游”和爱心义卖等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

    ■民立小学获评市“闽南方言与文化试点校”。■教学楼走廊的“缤纷乐园”。

    一个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