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2008 童力 20085839

20
Southwest Southwest Southwest Southwest university university university university of of of of science science science science and and and and technology technology technology technology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新媒体时代电视新闻发展研究 新媒体时代电视新闻发展研究 新媒体时代电视新闻发展研究 新媒体时代电视新闻发展研究 学院名称 文学与艺术学院 专业名称 广播电视新闻学 学生姓名 童力 20085839 指导教师 尹兴 讲师 二〇一 二〇一 二〇一 二〇一二年六月 年六月 年六月 年六月

Upload: xiadazheng

Post on 25-Mar-2016

234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2 download

DESCRIPTION

 

TRANSCRIPT

Page 1: 新闻2008 童力 20085839

SouthwestSouthwestSouthwestSouthwest universityuniversityuniversityuniversity ofofofof sciencesciencesciencescience andandandand technologytechnologytechnologytechnology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新媒体时代电视新闻发展研究新媒体时代电视新闻发展研究新媒体时代电视新闻发展研究新媒体时代电视新闻发展研究

学院名称 文学与艺术学院

专业名称 广播电视新闻学

学生姓名 童力

学 号 20085839

指导教师 尹兴 讲师

二〇一二〇一二〇一二〇一二二二二年六月年六月年六月年六月

Page 2: 新闻2008 童力 20085839

西南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 I

新媒体时代电视新闻发展研究新媒体时代电视新闻发展研究新媒体时代电视新闻发展研究新媒体时代电视新闻发展研究

内容摘要:变则通,通则活。在技术不断发展的如今,越来越多的新媒体脱颖而

出,这对传统的媒体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在新闻领域,电视新闻利用新技术改版成为

发展的潮流。本文围绕新技术与电视新闻的制作、播出,初步探讨了电视新闻如何利

用新技术来发自自身,适应时代要求,同时也在技术与内容之间的如何平衡,避免改

革陷入“技术依赖症”上做了一些简单的探讨。

关键词:新技术; 电视新闻; 新闻价值; 技术伦理; 受众

Page 3: 新闻2008 童力 20085839

西南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 II

issuesissuesissuesissues rrrresearchesearchesearchesearch

Abstract:Abstract:Abstract:Abstract: Change make power. As technology development now, more and more new

media come to the fore, has a huge impact on traditional media. In the field of television

news use of new technologies revision to become the development trend. This paper

focuses on new technologies and the production of TV News broadcast of the TV News

How to take advantage of new technology from the bottom of their own,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times, and also how to balance between technology and content to

avoid the reform into a "technology addiction "madea simple discussion.

KeyKeyKeyKey words:words:words:words: TV media, ratings, News value, Technology Ethics, Advertising Ethics

Page 4: 新闻2008 童力 20085839

西南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 III

目录

一、新技术时代的基本概念........................................................................................1

二、新技术时代的电视新闻........................................................................................ 2

(一)电视新闻的定义与特征.....................................................................................2

(二)新技术时代下电视新闻呈现的新变化.............................................................3

1、电视新闻地位越来越突出................................................................................3

2、电视新闻的报道的范围更加的广....................................................................3

3、电视新闻的报道手法愈益丰富........................................................................3

(三)电视新闻报道面临的新挑战.............................................................................3

1、时效性挑战........................................................................................................3

2、吸引力的挑战....................................................................................................4

三、 新技术时代电视新闻如何实现新发展..........................................................4

(一)改变电视新闻的生产方式.................................................................................4

1、采集阶段注重质量和速度................................................................................4

2.制作阶段的精细和新颖......................................................................................6

(二)改变电视新闻的播出方式.................................................................................6

1、播出方式面临困境............................................................................................6

2、多元化的播出方式............................................................................................7

(三) 创新电视新闻的节目形态...............................................................................8

(四) 拓宽电视新闻的互动渠道...............................................................................9

四、电视新闻改革应避免“技术依赖症”..........................................................10

(一)技术与内容的发展脱节...................................................................................10

(二)技术代替内容成了获取注意力的关键...........................................................11

(三)正确认识和利用新技术发展电视新闻...........................................................12

1、技术具有人文性和艺术性..............................................................................12

2、重树内容为王的指导思想。..........................................................................13

结语.....................................................................................................................................13

致谢.....................................................................................................................................14

Page 5: 新闻2008 童力 20085839

西南科技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1

新技术时代电视媒体的应变之道新技术时代电视媒体的应变之道新技术时代电视媒体的应变之道新技术时代电视媒体的应变之道

近年来,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新传播技术也层出不穷。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新媒

体的诞生与发展,并丰富了媒体的传播形式和传播内容。而在另一方面,新技术时代

也让媒体进入了更加激烈的竞争之中,新媒体不断的蚕食改变着传统媒体传统媒体包

括报纸、杂志、广播、电视都面临极大的冲击。

电视新闻也正面临着这种冲击。新技术的发展为新闻的传播提供了新的工具和手

段,对传播的方式,内容以及传播效果都产生了影响,这一系列的新变化对电视新闻

制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下,为探寻电视新闻的发展之路,国内许多电视台都积

极应对,并进行了大胆的改版。

但是,在对电视新闻的改变之前,一些电视台并未明确,新技术对电视新闻产生

了何种影响,又可以为电视新闻的发展提供什么,技术与内容之间的关系如何达到平

衡点……基本的问题没有说清楚,一些电视新闻节目的改革也进入了死胡同。一阵喧

嚣之后,归于沉寂。

也正是如此,笔者重新梳理了对电视新闻的内涵、发展,以及如何正确认识和使

用新技术,提升电视新闻的质量,在运用新技术去改变电视新闻去适应时代潮流的过

程中存在的”技术依赖症“提出了批评和改进建议。本文选取了从传播学和伦理学角

度来对这个问题进行思考,并针对新技术时代下的电视新闻制播提出了部分建议,以

为我国新闻事业发展贡献绵薄之力。

一、新技术时代的基本概念

人类的每一次进步都是由技术革命所推动的。从石器时代到铜器时代,再到铁

器时代,乃至工业革命,每一次的变革都给人类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现在,人类

又在经历一个技术革命期——新技术时代。技术时代的变革,是包括了诸多方面的巨

变,诸如技术、观念、理念、生存方式等。现在,新的技术和新概念正如火如荼地诞

生,他们已被广泛的用于生产生活之中。在这灿烂的新技术中,其中很多技术——智

能、云以及移动互联网,它们主导着人类社会的革新和转变,代表着世界未来的发展

趋势。而在另一方面,这些技术相互之间的融合和交叉又衍生出了更多足以影响人类

生活和交流的产品,这是这个时代的魅力所在。在传媒领域,我们通常所说的新技术

时代是指包含了以电脑技术为核心主导作用的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现代信息通讯技

Page 6: 新闻2008 童力 20085839

西南科技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2

术等新技术的当代。

二、新技术时代的电视新闻

新技术时代电视媒体面临着新兴媒体的各种挑战,尽管这样,但电视依然是当前

最具有影响的媒体。而电视新闻最为电视节目中的最具有影响力的节目,在人们的生

活中更是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从早上醒来的早间新闻到午间新闻,到晚上休息时的晚

间新闻,电视新闻无时无刻不陪伴在我们身边。了解电视新闻的基本概念和特征,也

是电视新闻改革的前提要求。

(一)电视新闻的定义与特征

综合目前学界的各种定义,笔者认为电视新闻就是以电视为中介,形象直观的向

受众提供新闻报道的一种方式。而结合新闻的概念,有人认为电视新闻是指是以现代

电子技术为传播手段,用画面与声音符号,对新近发生、发现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

道,是通过画面这个独特的方式来传播信息的。

不管如何定义,我们可以看出,电视新闻具有电视节目和新闻的双重属性,因而

也是两者特征的综合体,在两者的综合之下,其还衍生出了一些新的特征——与报刊、

广播新闻相比,电视新闻具有如下的优势:

1权威性 电视作为传统媒体具有广泛的影响力,所以它的权威性不容忽视。电

视新闻是由专业的新闻人筛选制作播出的,加上不少新闻人都有很强的专业素养与道

德修养,所以电视新闻的权威性是大大的高于网络新闻的。

2及时快捷 尤其是在特殊时期,电视新闻常常在半天甚至更短的时间内就可以

制作播出,教之报纸新闻这种批量生产形式,电视新闻时效性更强。

3形象生动 电视新闻具有声像合一,生动直观的特点。电视新闻对于受众的知

识水平要求很低,通俗的文字加上易懂的图像无疑是电视新闻最大的优势。电视新闻

传播的特点主要有生动性,即时性,互动化,多媒体化等特征。

在许多理论家看来,电视新闻是一个美妙的结合体,麦克卢汉甚至认为电视新闻

能创造“神话的力量”。麦克卢汉在书中这样描述到;“新的电视一代的特征是对深度

的关怀,包括对内外深度的关怀,是渴望永恒和稳定。

(二)新技术时代电视新闻呈现的新变化

1、电视新闻地位越来越突出

Page 7: 新闻2008 童力 20085839

西南科技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3

电视作为一种中间媒介把地球上的人们全部连接起来。因为电视直播的存在,所

有人可以在同一时间收看同一条新闻,获得同一条资讯。人们仍然热衷于每天收看电

视新闻时因为想知道所处的这个世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2、电视新闻的报道的范围更广

这与我国政治制度的进步有密切关系。近年来随着我国信息公开制度的明显进

步,新闻报道的领域日益拓展,报道的内容也日渐丰富,越来越充分的满足了新时代

受众对新闻信息的需求。以往报道最不充分的政治新闻也成为今天新闻报道的常规内

容。秉承了把受众放在最重要位置的理念,不仅树立和维护了政府的形象,也满足了

受众知情权的需要。

3、电视新闻的报道手法愈益丰富

新技术的出现无疑为丰富电视新闻的报道提供了技术支撑。动画,电脑特技不仅

弥补了电视新闻报道许多题材时存在的一些缺陷,而且还使电视新闻报道更生动,更

能凸显电视媒介的优势。报道视角和报道手段的丰富多样,无疑使电视新闻更生动,

更贴近受众,从而更能实现电视新闻的传播价值。

新闻采访手段的多样性为电视新闻报道形式的创新提供了条件科学技术的发展,

为电视新闻的采访提供了多样化的手段,丰富了电视新闻内容,使得人们在了解信息

时获得更多的乐趣,将电视新闻与生活联系起来。每一项新技术都可能衍生一种新的

报道模式。

(三)电视新闻报道面临的新挑战

1、时效性挑战

时效是新闻的生命,对于任何媒介来说,时效性都是非常重要的,第一时间第一

现场成为电视新闻报道普遍的价值追求,然而,电视记者总有各种理由未能在第一时

间作现场报道,如记者人手不够,消息来源有限,直播经费太高等。当各种来源的新

闻作品通过其他媒介报道出来后,这一切理由就显得无力了。比如,在汶川大地震中,

手机电视等一切信号都无法使用,唯有无线电信号在传递消息,派遣救援物资,稳定

鼓舞人心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尽管这是设备条件的限制问题,但在处理紧急事件

中,电视媒体的时效性确实还有待提高。

2、吸引力的挑战

任何媒介报道的新闻都必须吸引受众阅读或收听、收看,才能实现其传播价值。

不同的媒介都应该认清自己的优势,将这种优势发挥到最好。如果说报纸新闻的吸引

Page 8: 新闻2008 童力 20085839

西南科技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4

力在于其深度,那么电视新闻的吸引力则在于其声像一体化所带来的生动性。“电视

是一种使人上瘾的媒介”但是,情况并不总是这样、在我国电视新闻总是存在着这样

或那样的问题

第一,我国的电视新闻倾向于报道领导的活动和会议,却又把这些题材做成了工

作简报。新闻中缺乏新闻价值与值得报道的内容,观众只看到会议的形式而看不到会

议的内容。

第二,电视新闻“声画分离”的现象严重。我们在收看电视新闻时,感到常常可

以一心多用。边做事边听听新闻。这似乎是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方便,其实是说明电视

新闻声画结合不紧密。当电视记者热衷于照抄报纸新闻稿,或者不擅长记录现场画面,

闭门造车式的蹲在家里写报道词,它的语言就只能是枯燥的,与现场图像脱节的。

新时代的观众对电视新闻的质量有着很高的期待,希望能在获悉新闻内容的同时

得到很好的观看享受。只有电视新闻满足了受众的收视要求,电视新闻报道之路才能

越走越好,越走越宽。

三、新技术时代电视新闻如何实现新发展

在当下的媒体竞争中,首先必须有求新求变的思维。那么,应该在哪些方面求变

呢?笔者认为,利用新技术发展电视新闻则要从传播角度来分析,传播的基本公式谁

(WHO)、对谁(WHO)、说了什么(WHAT)、通过什么方式(HOW)、产生何种影响(HOW)。

新技术时代,新闻要发展,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获得进步。

(一)改变电视新闻的生产方式

电视是技术进步的产物,因而相对于其他媒介,电视与技术的关系更加密切,它

的进步也依赖于技术——技术环境造就了其传播发展的主要物质基础。从电视诞生至

今,电视节目的制作方式经历了三个阶段,分别是:胶片记录制作、磁带记录制作以

及数字化多媒体制作。那么在数字化多媒体制作阶段,电视新闻如何利用新技术在制

作方式提高自己呢?

1、采集阶段注重质量和速度

电视新闻的制作过程可以简单的分为两个步骤,一个是信息采集阶段,一个是后

期制作阶段。在前期的采集阶段,主要是各种新型的图像声音采集设备的运用和先进

的数据传导方式。而新技术的运用则又主要是指网络和数字技术的运用。

在 2009 年世界媒体峰会上,卡塔尔半岛电视台总编辑艾哈迈德·谢赫在讲话这

Page 9: 新闻2008 童力 20085839

西南科技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5

样说:“我们要求记者适应播客、网站、视频点播、移动电视、移动视频等多类型的

媒体报道技能。怎么样数字化这些新闻故事,怎么样通过移动电话来发布头条新

闻……”[2]

这一段讲话,初步指出了电视新闻在采集过程的改变。但是,需要补充的是,不

仅仅从业人员信息采集,数据传输也应成为前期制作的重要一部分。

在 2011 年日本大地震发生后,中央电视台第一时间做出反应,翻出来大量记者

进入震区。大量的影音图像资料通过卫星传播和互联网传回资料,这使得中央电视台

在该次报道中表现出色。对于国内大多数电视台特别是地方电视台来说,要想模仿中

央电视台的做法自然是不切实际的,但是互联网的普及,使得电视新闻在时效性上有

了提升的可能。

目前,地方电视台,包括很大一部分省级卫视,在制作电视新闻的时候依然采取

的是沿用了几十年的老套路—白天采集,晚上播;晚上采集,明日播。在新媒体时代,

这样的滞后,使得观众兴味索然。而且,随着专业视频网站的兴起,电视新闻赖以活

命的现场感优势也被剥夺干净。

笔者在国内某大型网站实习期间,该网站对于电视新闻制作有过这样一个改变的

想法:由记者手持便携的终端设备,比如 IPAD 设置图像,现场通过微博发出,网站

的认证微博进行转发。既而,网站,获取视频资料,制作节目上传。笔者认为,该模

式电视台亦可借鉴。

另外,在新闻来源上,也应该多借用新技术和新媒体。其中微博就是一个很好的

例子。传统媒体的新闻来源一般都是各个记者,爆料人,同行或是有的宣传部门,新

闻来源不宽。导致不少时候新闻报道的迟滞与遗漏。自从微博运用到新闻来源采集后

情况就大不一样了。比如南京电视台的新闻节目《直播南京》、他们首次开通栏目微

博。从那以后,很多生动直观的新闻素材从微博中得到。这个节目每天播出的新闻中

有三至五条的新闻线索就来自栏目微博。

尼葛洛庞帝在《数字化生存》一书中指出.“你可以把超媒体想象成为一系列可

随读者的行动而延伸或缩减的收放自如的信息。各种观念都口『以被打开.从多种不

同的层面予以详尽分析。”电视新闻的素材可以从相机,手机,DV,网络上共享的视

频得到,大大的扩展了素材来源,弥补了一些软件上的缺陷,充分地利用民间力量发

[2] 金良快.来自世界媒体峰会报告:透视“挑战叠加”下的媒体应对.[N].新民网. 2009-10-10.http://news.xinmin.cn/rollnews/2009/10/10/2703005_2.html

Page 10: 新闻2008 童力 20085839

西南科技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6

展电视新闻。

2.制作阶段的精细和新颖

上世纪 80 年代起,电视节目的制作工作全部采用线性编辑的方法,形式单一,

制作复杂,工作量较大,尤其要对节目进行修改时,操作步骤格外繁琐。在新技术阶

段,这一问题得到了彻底的解决。90 年代末期,新兴的计算机技术彻底颠覆了节目

的制作理念与方法,以多媒体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制作方法应运而生。特别是非线性

编辑技术与虚拟演播室技术的应用,更是大大的改变了电视新闻节目的整体面貌。新

技术在新闻的制作上带来了两大好处,一是制作的方便性,二是视觉效果的而大幅提

升。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得新闻制作突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如上文所述,现在拥

有一台笔记本电脑,安装一个编辑软件,或者拥有一台 DV,就可实现对视频的剪辑

操作,实现电视新闻的制作。

非线性编辑技术使得电视新闻远离了枯燥和乏味的传统印象,在视觉效果上,电

视新闻也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比如电视新闻节目的片头,以前的电视新闻开头大多是

一板一眼的,不讨人喜欢。而现在的电视新闻,有的以中国风国画主打,有的则是高

科技的炫彩艺术。突破了常规制作方法之后新闻显得生机勃勃,而观众也增加了收看

的乐趣。

技术提供了无限种可能,这就对电视新闻的制作人员提出了新要求。在运用新技

术上,有很多成功的例子。比如在日本大期间。中央电视台以及各个地方卫视,在新

闻节目的制作上,使用了模拟动画。在南京电视台的王牌新闻节目《直播南京》中,

有网友版主的评论。还有一些故事化新闻,如四川电视台的《新闻连连看》,该节目

在制作中也有动画和场景模拟。

新技术的运用主要是考虑细致和新颖,形式是内容的重要体现。在包装的过程中

要注意与内容的结合。不能生搬硬套,当然也不能流于表面。

(二)改变电视新闻的播出方式

1、播出方式面临困境

在播出方式上,电视节目的播出经历了由简单演播室直播、录像播出到卫星直播,

而在传输手段从地面发射、微波传送到卫星传输网络的形成。在新技术时代下伴随着

的是新媒体时代,在这样一个时代,电视新闻的一大弱势体现在传播路径上。相对于

新媒体多元化的传播路径,电视新闻显得少,信息覆盖面窄。

日前电视新闻的传播路径主要还是通过卫星和地面有线式进人家庭,讯息接收的

Page 11: 新闻2008 童力 20085839

西南科技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7

终端也主要足家庭电视机,电视新闻的受收看渠道、收看时问和收看窄问的限制.有

人戏称为这足稍纵即逝的“客厅媒体”.传播效果相对于新媒体而言,存在着明显的

劣势。

而网络、手机等新媒体.则突破了传统电视媒体的传播路径.打破了信息接收受

时问、空问等因素的制约.使新闻资讯的传播实现了较大范围的覆盖。特别是号称“第

五媒体”的手机,截至 2009 年 7 月底,全国手机用户巳突破 7亿户,并且这一数字

还将继续增加,而同时闻段相比,中国电视用户为 3.95 亿。电视媒体相比较而言,

在信息接收终端上.已相差甚远,属于弱势媒体了。

2、多元化的播出方式

新媒体的兴起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分流了部分电视新闻观众。但传统媒体只要顺应

时代,发挥出网络等新媒体的优势,积极利用手机,电视,网络等多种手段传播新闻,

那么电视媒体仍然占据有利地位。

多元化的播出,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渠道:

(1)网络电视。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传统电视媒体也在积极拓宽自己的传播渠道,网络电视台

是最重要的形式之一。网络电视是一种基于互联网技术,聚合现有电视台节目、媒资

库内容和海量的互联网内容,通过互联网、有线电视网、无线传输网和宽带网、移动

网向电脑用户、电视用户和手机用户提供全新互动节目的新媒体平台。

中国最先开办的是中央电视台。目前各大省级电视台都已开通网络电视台,一些

地市级的电视也在陆续的建设之中。

在网络电视台建设中,可以借鉴商业视频网站的一些做法。一是主动推荐热点新

闻,即根据浏览者嗦浏览的新闻的关键词,主动向其推荐新闻。第二是,某一次节目

既要整个播出,又要注意分割。因为,一个电视新闻节目长达几十分钟,观众的注意

力不会长久停留,应该电视新闻单条呈列,以方便点击。同时,也可以提高浏览量。

在这方面,电视台还是具有相当大的优势。电视新闻的制作者都是经过专业训练,

电视台本身作为我国主流的媒体,其公信力新媒体不可比拟。在电视新闻上网上,建

议采取商业网站合作的方式,提供内容,主打品牌。同时,通过计算点击获得商业收

入。

(2)手机电视和移动终端

我国的手机用户群数量庞大,在 2009 年其中订阅手机新闻报的用户更是达到了

Page 12: 新闻2008 童力 20085839

西南科技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8

8000 万之多,还有部分通过手机上网获得新闻信息,其中多为年轻人。种种现象说

明手机正成为一种传播的新媒介,但目前手机电视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各方面都

有待进步。

手机电视,一方面受制于数据服务商。目前的数据流量自费仍然居高不下,普通

人使用手机收看电视新闻可算是一个奢侈品。另一方面,手机电视并未得到充分发展。

目前,手机电视仍然是传统的接受电视台信号,或者点播互联网上的节目。但是,这

两者无论是在形式还是在内容上都与观众收看手机电视的基本要求不符。

比如,文字的大小。传统电视节目文字在手机上显得难以辨认。而网络电视则是

适应网民的习惯而制作。在数据流和画面上都不符合要求。电视台进行制作和传播时,

如充分考虑这些方面,将会得到强有力的发展。而随着媒介融合时代的到来,电视媒

介还可以将网络、手机等不同统媒体形态的媒介整合起来.充分发挥整合传播的优势。

(三)创新电视新闻的节目形态

电视节目形态就是电视节目设计的基本模式。电视新闻的节目形态包括消息类电

视新闻节目、谈话类电视新闻节目、专题类电视新闻节目、杂志类电视新闻节目、直

播类电视新闻节目等等。电视新闻的形态随着社会的演变发展而不断变化,在推陈出

新的过程中也不断吸收着旧有形势的优点。

新技术的运用一方面可以单独成为一个电视形态,比如《雪松读报》以及其子栏

目《晨间读博》,其把博客作为一个单独新闻点,既包含了时事的点评,也有一些大

家关注的焦点。而且,这种取自草根的做法,实际上也调动观众的收看积极性。还比

如,一些电视新闻节目,根本不设置主持人,而是采用动画的方式,制作出一个模拟

主持人。

而使用了云功能的齐鲁电视台,在电视新闻的制作、传播和互动上都可以媲美新

媒体。在齐鲁台诸如《每日新闻》等一系列新闻节目中,“新闻云系统”的运用使得

新闻节目脱胎换骨的效果。在播出过程中,该系统可以实现常规新闻节目的直播和手

机投票的形式进行新闻话题的互动。

此外,由于云功能的使用,屏幕不再显得孤独而单调——云功能使得电视新闻的

播出可以再在屏幕上开启副视窗直播其他新闻信息,同时在屏幕下方播出左飞字幕,

字幕可以飞播最新的新闻信息,或者与观众互动的资讯。可以说,在“新闻云系统”

的统筹下,电视台实现了播报新闻的及时化、全方位化和立体化。这对于我们电视新

闻的制作和改革有着借鉴价值。

Page 13: 新闻2008 童力 20085839

西南科技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9

相对的做法是,在节目形式创新中融入新技术。在凤凰卫视的《倾倾百老汇》中

就使用了新技术,用演新闻的全新播报方式,节目中使用了多媒体手段和独特的串联

新闻解读方式,让观众在新奇的同时接收了新闻信息,更好的提高了传播新闻的趣味

性。

不过,要实现电视新闻的生产方式创新,除了要有先进的新闻理念,更要有配套

的创新手段。电视节目形态的创新是以新技术平台为依托而寻求革新,当然也更是对

新闻价值实现方式的一次深度挖掘。

(四)拓宽电视新闻的互动渠道

拓宽电视新闻的互动机制是十分必要的。十几年前,比尔盖茨曾经这样说过:“电

视是被动的新闻,而人们需要的是互动性的新闻”。[3]实际上,正是如此,与新媒体

所提供的新闻获取方式相比,电视新闻的互动性已成为其发展致命的软肋。

而在另一方面,同以往相比,新技术时代的受众发生了显著地变化——他们已经

从遥控器时代走到了鼠标时代。在这个时代中,收看的终端已经从传统电视机发展到

了网络视频、智能电视,伴随着的是传统电视的线性化节目播出模式,正在被互联网

非线性化的点播服务所取代。在这个变化之中,受众的主动收看大大增加,被动观看

的时代正如同鼠标正在取代遥控器一样,将一去不复返。

与此同时,对于新近发生的各类重大新闻,受众也不再仅仅满足于信息的接受者,

他们希望有能传递出自己的声音,表达自己的意见。正如挪威奥斯洛大学媒体和传播

学院的特里恩-席沃森教授所说:“电视越来越倾向于‘参与之事’,而不仅仅是‘观

看之物’了”。[4]这就对电视新闻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仅仅要求在第一时间内提供

有关的信息报道,也能够提供发表意见、展示主张的窗口和平台,实现其“表达欲”

和“交流欲”。

新技术的发展,使得电视新闻的互动变得越来越便捷,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在

今天,很多电视台都开辟了新的互动方式,短信、微博互动环节,有的还引入了 CALL

IN 系统,观众有了反馈信息和表达观点的渠道,写信和打电话不再是沟通节目与观

众的唯一纽带。

这些新技术和新媒体的利用,满足了受众追求新奇、渴望参与的需求,同时也为

节目注入了更多的活力。但是,应该指出的是,电视新闻的互动不仅仅包括与受众的

[3] 董浩 陈小敏 田维钢.试论当今新技术的发展对电视新闻报道形态的影响. [J],中国报业.2012-1期(下)[4] 孟召富.谈电视媒体新动向--双向互动.[J],传播学论坛.2004-6期

Page 14: 新闻2008 童力 20085839

西南科技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10

互动,也包括媒体间的互动和角色间的互动。媒体间的互动既包括不同属性媒体间的

信息互动,又包括同属性媒体间的信息互动,而角色间的互动则是指让受众参与信息

传播,实现受传者和传播者平等的交流,进行角色互动。

在众多的互动方式中,电视台多媒体演播室的建立是互动发展的集大成者。多媒

体演播室的建立一方面使得电视栏目可以通过网络实现及时互动,可以在节目的直播

中就迅捷地收集到新闻当事人、相关专家、民间意见领袖或者是受众的意见,并转化

成视频信号,实现同步交流,比网络跟帖更加直观、生动;另一方面,这也实现了电

视媒体和其它媒体、如报纸、网络等新媒体的交融与互动,可以说是一举双得。

四、电视新闻改革应避免“技术依赖症”

改革都是有风险的,都必须遵循科学发展的原则。在新闻节目生产上,积累了丰

富的经验,也涌现出了许多观众喜闻乐见的品牌栏目。如何在改革中体现出“扬弃”

的科学态度,如何在这股求变之风中处理好“变”与“不变”的关系,是改革中的城

市台必须处理好的重大问题。

(一)技术与内容的发展脱节

为应对新技术时代带来的冲击,我国的电视节目以 2007年央视新闻节目大幅度

改版为标志,各地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进行全新改版。其中,新闻节目几乎全部进行了

全新的包装与设计,新技术元素被大量运用。另外,新闻节目的数量也有较大提升—

—据《光明日报》报道,自 2012年起,全国 34个电视上星综合频道推出了改版后的

新编排,同 2011年相比,新闻类节目增加了三分之一。这股改版之热潮,起初之时

在国内引起了极大的反响,舆论赞之为“这样的节目才好看。”[5]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发现,在这些改版的节目中,虽不乏成功的例子,

比如央视打头阵的《朝闻天下》。不过,在改版的过程中,一些节目却变成了换汤不

换药,新瓶子装旧酒的做法,或者并没有把新技术的魅力充分与内容结合。还有一些

节目,把技术带来的绚丽视觉当成是获得收视率的唯一手段,大肆运用,使得节目成

了技术的展示,成了一个花瓶节目。

这方面,在 2000年就开始探索改革的《东方时空》便是深刻的一个例子。在其

改版过程中,《东方时空》曾推出过每周一次的固定栏目化《直播中国》。从名字可以

[5] 韩业庭.各地电视改版引热议:“这样的电视才好看”[N].光明日报.2012-01-04日(09)

Page 15: 新闻2008 童力 20085839

西南科技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11

看出,这档节目当时是非常前卫的,它采用了直播的形式。不过,由于这档节目的题

材多是民俗风情,人文地理类,没有重大的新闻事件作支撑,要把观众在周日清晨,

直播的第一时间吸引到电视机前,是有一定难度的。在《直播中国》播出到第二期就

窘态毕现,颇多观众认为充分感受到直播所应有的魅力。

国内收视率最高的新闻节目《新闻联播》从去年开始也传出改版的信号。据新华

网的报道称,新闻联播此后将在节目片头、演播室等主要包装形态上作出调整,将有更

加炫目的摄影棚,开播画面也会增加 3D立体效果,各种新的报道形式也将引入《新闻

联播》。[6]这对《新闻联播》来说,确实是不小的进步。但是,不难看出,改版后的

节目,包装意味浓重,然而内容构成的改变却显得相对薄弱。

与央视改版的类似,地方卫视的官方主流新闻节目播报虽然也进行了部分改革,

但是改革的主要仍然是在包装之上。以笔者所在地区的每晚八点播出的《四川新闻》

为例。四川新闻是四川卫视的主流新闻节目。2010年,该卫视进行了改版。改版后,

该节目大量借鉴了国外电视新闻的制作方式,与《朝闻天下》相类似,其形式上做了

大幅改变,也利用了实况背景和直播连线还有一些新的编辑技术。

但是,在内容上,其所播出的新闻依然与改版前并没有多大改变。在所播出的新

闻中,会议新闻仍然占据绝大多数,因而,在改版之后,新闻所获得评价并不高。在

技术一边急速发展的时候,这一些电视新闻的内容并没有跟上。由此,给人造成一种

“花瓶”的印象。这方面比如一些娱乐化了的新闻。

(二)技术代替内容成了获取注意力的关键

按之所以一些电视节目在改版中会陷入“花瓶”的尴尬,是因为他们过分看重了

技术带来的效果。著名主持人白岩松曾对这种现象做过一针见血的评价,他认为“传

媒应该内容为王,期待电视新闻革命”。这就是说,电视改革是必须要进行的,但是,

传统的“内容为王”在新技术时代依然是生存新闻媒体的关键法则。

内容为王是传媒界最为人熟知的从业理念之一,其提出者维亚康姆公司(viacom)

总裁雷石东是这样阐述的:“传媒企业的基石必须而且绝对必须是内容,内容就是一

切!”(http://baike.baidu.com/view/2677557.htm )内容为王是对内容对传媒重要

性的一种比喻,一个电视新闻如果没有有价值的内容就失去了灵魂——高调炫目的形

式只能在短时间内吸引住观众,要想长久的保持吸引力,必须有具有新闻价值的内容,

否则留不住观众。但是,形式却是为内容服务的,好的形式只是为了更好展现内容。

[6] 周昭《新闻联播》片头将增加 3D效果 或变“炫目”[N].广州日报.2011-09-30日(B6)

Page 16: 新闻2008 童力 20085839

西南科技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12

当然,内容也需要好的形式来辅之,这两者相得益彰。在电视改版的浪潮中,一些电

视节目已经被琳琅满目的新技术迷花了眼。在电视节目的制作和播出上,他们大量运

用新技术,以“技术为王”的理念来指导节目建设。这种做法在短时间内确实可以提

高收视率,但是没有内容支撑的花架子最终还是会被受众抛弃。

而且,这种理论的缺陷也是很明显的。受众决定市场,这是新媒体时代的特点,

在这个时代,拥有强势话语权的不再是媒体,而是处于终端的受众。但是,“技术为

王”却定位以技术为中心、以技术为导向,而不是以受众和市场为导向。[7]在这种逻

辑下,媒体就会偏向于追求更新更好的技术,而不去考虑受众和市场的需求,不去制

作更好的更高质量的满足读者需求的信息,甚至不去考虑技术的成本。

而且,现在的电视新闻的收视在互联网上呈现出了点播的趋势。网络电视新闻已

经是依据点击率及网友留言来制作播放,如此清晰的反馈机制,让我们必须更加的重

视电视新闻的内容。

(三)正确认识和利用新技术发展电视新闻

在认识和利用新技术来发展电视新闻的时候,也主要是纠正电视新闻从业人员、

管理人员在认识上的偏差。

1、技术具有人文性和艺术性(

“技术是一把双刃剑”,这是在当下多次提及的一个命题。在新技术时代,传媒

的发展也应该牢记这一句话。在运用技术和发展技术的过程中,我们对技术应该重新

进行认识。应该确立这么一种观点,技术并不是一个呆板的,单调的工具,它具有人

文性和艺术性。这是我们在电视新闻的制作中,对技术运用的一个出发点。

塞缪尔·斯迈尔斯所说的:“知识、学问应该和善行结合。”[9]运用技术,应当把

人文精神灌注与其中,这就是说它应该包含内在于主体的精神成果,蕴含人的内心世

界,见之于人的行为动作及其结果。只有这样,才体现出知识孕育精神的真实意义,

才显示出人文知识的真正价值。

同样,技术也具有艺术性,技术是推动艺术创造的重要力量。比如在中国历史上,

从新石器时代的彩陶到殷商时期的青铜,从战国时期的器皿、帛画到汉代的雕塑画像

石,从唐宋的绘画到明清的瓷器 ,以及民间广为流传的剪纸、木版年画、建筑、纹

[7] 全媒体业务下的“技术为王”定位 [N].人民网. 2011-2-17.http://media.sohu.com/20110217/n279386800.shtml[9] 宋景堂,刘曙光,刘志明, (英)塞缪尔·斯迈尔斯 (Smiles S).品格——个人和民族的力量源泉. [j].党政论坛. 1999年 11期.12

Page 17: 新闻2008 童力 20085839

西南科技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13

饰、戏装、面具等等,这些艺术都得益于技术的发展,而在运用技术的过程中,这些

拥有古老智慧的劳动人民将技术的艺术性得到充分尊重,也才能创造出这些文明的结

晶。

但是,应该指出的不应同中国两千多年前的老子和西方近代的卢梭一样成为技术

悲观主义者一样,仅仅认为技术会扭曲人心,不利于社会的“淳风化俗”,而不去看

到技术现实生活中国对社会进步的巨大的推动作用。

2、重树内容为王的指导思想。

内容决定形式,这是毋庸置疑的,电视新闻也一样。内容才是保障新闻生命力的

真正源泉。所以,增强电视新闻的可视性,首先应该在新闻报道的内容上下工夫,不

断创新,拥有自己独具特色的内容。只有丰富电视新闻的内容和表现形式,以此满足

受众的选择收视心理,提高影响力,才能达到这一目的。在电视新闻的制作播出中,

我们首先应该树立起正确的技术观。

法国学者 R·舍普在自己的著作《技术帝国》中对崇尚技术的人们有过这样一段

告诫:“工程师们乐意称自己为“笛卡尔主义者”,但他们视乎忘记了大师最重要的训

诫之一:“思想是什么?就是怀疑,就是感觉。”[10]这即是说,技术并不是核心的所在,

而思想——即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的想法才是最主要的。

[10] [法]R·舍普.技术帝国,刘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 6月版.173

Page 18: 新闻2008 童力 20085839

西南科技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14

结语通过从新媒体与电视新闻的定义入手,剖析新媒体时代电视媒体遭遇的种种挑

战,我们看到,电视媒体做出了一系列的应对改变,与新技术的全面结合是大势所趋,

但是新技术也有弊端,唯技术论难免陷入片面的沼泽中。如何正确认识使用新技术,

是当前最重要的问题。

不过,应该指出的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在应用技术造成的这些问题实际上是

对我国新闻界正经历着的市场转型中必然伴随的阵痛,其折射出电视新闻人在电视新

闻的过程中所面临的体制、机制和意识形态困扰,留给我们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这才是我们应该把精力聚之的地方。

Page 19: 新闻2008 童力 20085839

西南科技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15

致谢伤感毕业季已经到来了,就算有再多的不舍,我们也注定要完成人生中的重要任

务。踏上另一个阶段。大学四年,留下了太多的美好回忆,课堂上的欢声笑语,郊外

的爬山踏青。一幕幕都是那么难忘,美好。不管什么时候,总有那么多的老师,同学

朋友的支持与鼓励。让我的悲伤减半,快乐加倍。

大学里,我一直很敬重的是我的导师尹兴先生,他博学睿智,对我们的学业严格

要求,同时在生活中也是我们的好朋友。从课堂上的电视栏目写作到指导我的论文,

尹老师都花了不少的心思。从论文选题的指导到初稿形成,尹老师给了我很多批评与

帮助,让我不断的进步。

在我的论文写作过程中,不少的同学在资料提供,形成结构框架等方面也给了我

很多宝贵的意见,十分的感谢他们。我的论文是写新媒体时代的电视发展研究,其中

的内容庞杂,数据众多。有幸得到大家的帮助,才得以完成自己人生中的第一篇论文。

谢谢你们的帮助与支持!

最后,衷心的感谢四年里所有帮助过我的老师和同学,谢谢你们。

Page 20: 新闻2008 童力 20085839

西南科技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16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参考文献参考文献[1] [法]R·舍普.技术帝国,刘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 6

月版.173

[2] [美]尼尔·波斯曼.技术垄断[M],何道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10

月版 . 3

[3] 刘建明.现代新闻理论[M]..北京:民族出版社出版,1998 ;25

[4] 韩业庭.各地电视改版引热议:“这样的电视才好看”[N].光明日报.2012-01-04日

(09)

[5]周昭《新闻联播》片头将增加 3D 效果 或变“炫目”[N].广州日报.2011-09-30日(B6)

[6]全媒体业务下的“技术为王”定位 [N].人民网. 2011-2-17.

http://media.sohu.com/20110217/n279386800.shtml

[7]宋景堂,刘曙光,刘志明, (英)塞缪尔·斯迈尔斯 (Smiles S).品格——个人和民族

的力量源泉. [j].党政论坛. 1999年 11期.12

[8]金良快.来自世界媒体峰会报告:透视“挑战叠加”下的媒体应对.[N].新民网.

2009-10-10. http://news.xinmin.cn/rollnews/2009/10/10/2703005_2.html

[9]周玥岑.微博渗入电视新闻节目改变其传播模式与构成. [J],《视听界》杂志

2011-09-14.5-6

[10]杨景.网络电视台:新技术新模式开拓新市场空间.[N].中国通信网. 2009-06-03.

http://www.cn-comm.com/News/ShowInfo.aspx?ID=24536

[11]董浩 陈小敏 田维钢.试论当今新技术的发展对电视新闻报道形态的影响. [J],中

国报业.2012-1期(下)

[12]孟召富.谈电视媒体新动向--双向互动.[J],传播学论坛.2004-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