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 al 中國語文及文化科 評卷參考

20
試巷 甲部 i用 文類寫作 般說明 l.試 甲主要考核考生寫作各類實用文的能力。 般要求考生在閱讀文字資料後 ,按 試題要求 寫作指定的實用文 。 2.考 生須根據試題提供的資料寫作 ,並 進行整合拓展 。 評分準則 本試卷分別從內容 修辭用語 、結構和標點字體四個方面給分 。 1.內 須從資料中選取適當的材料 ,進 行整合或拓展 ,並 加以合理的補充 、引申或發揮 。 2.修 辭用語 須配合語境 ,措 辭語氣須與身分和文類相配 。 3.結 須整合所選用的資料 ,綱 領清晰 、層次分明 、詳略得宜 。 4.標 點字體 字體端正 ,標 點準確 。 寫作要求 1題 :投 訴信 1.本 題要求兩個重點 :(i)向 香城文化發展局局長表達對歷年書展的不滿 。 (ii)對 未來書展提出改 善的意見 。應以投訴為主 ,並 以寫自己的不愉快或不滿意的經歷 ,有 切身的體會為佳 。 2.根 據資料 (四 )寫 作為主 ,輔 以相關資料 。 3.投 訴書展的售賣書種 、行政安排 、配套措施及節 日內容等 ,應 根據資料 (四 )香 城書展網上討論區 的留言作基礎 ,並 輔以其他相關資料 ,加 以引中和發揮 。 4.要 求改善時 ,應 針對投訴部分提出意見 ,並 加以拓展 。 5.有 關投訴必須是有據的事實 ,說 來要具體 、詳明 、確切 。可以全面集中表達對書展售賣書種 、 行政安排 、配套措施及節 日內容等的不滿 ;或 集中表達對其中兩項問題的不滿 。至於文章結構 方面 ,可 詳寫不滿的內容 ,而 略寫改善的意見 ;或 兩者兼重均可 。 6.表 達不滿時 ,可 抒發個人感受 ,態 度要誠懇 ,用 辭要適當 。在提出改善意見時 ,應 以積極合理 的態度去表達 。 52

Upload: oceaniasmile24

Post on 30-Dec-2015

895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20 download

TRANSCRIPT

試巷一甲部 i用 文類寫作

一般說明

l.試卷 一 甲主要考核考生寫作各類實用文的能力 。一般要求考生在閱讀文字資料後 ,按試題要求

寫作指定的實用文 。

2.考 生須根據試題提供的資料寫作 ,並進行整合拓展 。

評分準則

本試卷分別從內容 、修辭用語 、結構和標點字體四個方面給分 。

1.內容

須從資料 中選取適當的材料 ,進行整合或拓展 ,並加以合理的補充 、引申或發揮 。

2.修辭用語

須配合語境 ,措辭語氣須與身分和文類相配 。

3.結構

須整合所選用的資料 ,綱領清晰 、層次分明 、詳略得宜 。

4.標 點字體

字體端正 ,標點準確 。

寫作要求

第1題 :投訴信

1.本題要求兩個重點 :(i)向 香城文化發展局局長表達對歷年書展的不滿 。(ii)對未來書展提出改

善的意見 。應以投訴為主 ,並以寫 自己的不愉快或不滿意的經歷 ,有切身的體會為佳 。

2.根據資料(四 )寫作為主 ,輔以相關資料 。

3.投訴書展的售賣書種 、行政安排 、配套措施及節 日內容等 ,應根據資料(四 )香城書展網上討論區

的留言作基礎 ,並輔以其他相關資料 ,加以引中和發揮 。

4.要 求改善時 ,應針對投訴部分提出意見 ,並加以拓展 。

5.有 關投訴必須是有據的事實 ,說來要具體 、詳明 、確切 。可以全面集 中表達對書展售賣書種 、

行政安排 、配套措施及節 日內容等的不滿 ;或集中表達對其中兩項問題的不滿 。至於文章結構

方面 ,可詳寫不滿的內容 ,而略寫改善的意見 ;或兩者兼重均可 。

6.表達不滿時 ,可抒發個人感受 ,態度要誠懇 ,用 辭要適當 。在提出改善意見時 ,應以積極合理

的態度去表達 。

52

第2題 : 新聞稿

1.本題要求(i)回 顧香城書展歷年的發展及(ii)介紹 「香城書展 2U1U」 。

2.寫作根據資料(一)及 (二 )為主 。

3.回顧書展歷年的發展時 ,應根據資料(二 )香城書展回顧 中所列各項的重點加以篩選 、綜合整理 、

補充和發揮 。

4.介紹 「香城書展 2UlU」 時 ,應在資料(一)「 香城書展 2UlU」 宣傳海報所列各項的基礎上加以

拓展 ,並針對資料(二 )中所提示的重要事件加以補充和發揮 。

5.文章須在 2U1U年書展前刊登以作宣傳之用 。

第3題 :評論

l.本題要求評論近年香城文化發展局在書展期間舉辦多項創新的節 目 ,是否有助推動閱讀風氣 。

2.本題的評論重點是近年香城文化發展局在書展期間舉辦多項創新的節 目 ,務求推動香城閱讀風

氣的手法 ,有否偏離 了書展的原意 ,或是能夠與時並進 ,配合社會的變化 ,讓更多人培養閱讀

習慣 。考生應針對資料 ,從質與量等方面評論有關方法對香城閱讀風氣推動的成效 ,不應泛泛

而談 ,也不應模棱兩可 ,毫無見地 。

3.宜簡略交代背景 ,主體應放在評論部分 。

53

︳.投訴信

目項 最高分數

一 、 內容

1.投 訴事項

i.售 賣書種 ;

ii.行政安排 ;

iii.配套措施 ;

iv.節 日內容 。

2.針 對投訴事項 ,對未來書展提出改善的意見 。

二 、 修辭用語

給 l.以 曾經參觀書展的高中學生身分撰寫 ;

分 2.用 詞具體 、詳明 、確切 ;

3.態 度要誠摯 ,情辭懇切 ,條陳合度 ,用語恰當 ;

4.有 關改善的意見 ,應以積極合理的態度提出 。

三 、 結構

1.條 理清楚 :思路明確 ,合乎情理 ;

2.段 落分明 :層次分明 ,段落關係清楚 。

四 、 標點字體

字體端正 ,標點準確 。

4U

3U

2U

lU

一 、 以下各項倘有缺漏 、錯誤或格式欠當 ,須予扣分 ,最 多扣6分

l.欠寫上款或受文者稱謂不當 ,最多扣 2分 。

2.欠 寫下款或發文者自稱不當 ,最多扣 2分 。

3.欠 寫日期或列寫不當 ,最多扣 2分 。

扣 4.添 加不必要項目 ,每項扣 2分 。

二 、 錯別字每個扣%分 (簡化字必須符合規範 ,否則視作錯別字),重錯不另 5扣分 ,最多扣5分 。

三 、 連標點符號計算在內 ,字數不足6UU者 ,每欠2U字扣 1分 ,最 多扣lU分 。 lU

54

2.新聞稿

項 最高分數

一 、 內容

1.回 顧書展歷年的發展

i.透過舉辦多項創新的節目推動閱讀風氣 ;

ii.以不同內容的活動舉行 ;

iii.與不同地方共同推廣閱讀文化 ;

4U

3U

2U

iv.其他

2.介 紹 「香

i.宗 旨

ii.主題

iii.節 目

iv.其他

城書展 2UlU」

二 、 修辭用語

l.用 詞恰當 :用詞貼切 ,配合身分 ;

2.態 度客觀 ,行文簡潔 。

三 、 結構

1.條 理清楚 ,層次分明 ;

2.輕 重得宜 。

四 、 標點字體

字體端正 ,標點準確 。

lU

一 、 添加不必要項目 ,例如上款 、下款 、日期等 ,每項扣2分 ,最 多扣6分 。 6

二 、

囍鮤

量釁摺磊坌。

簡化字必須符合規範 ,否則視作錯別字),重錯不另 5

三 、 連標點符號計算在內 ,字數不足6UU者 ,每欠2U字扣1分 ,最 多扣lU分 。 lU

55

3.評論

項 最高分數

一 、 內容

l.背 景 :

近年香城文化發展局在書展期間舉辦多項創新的節 目 ,藉以推動閱

讀風氣 ,此舉 引起相關的討論 。

2.評 論 :

針對所舉辦的活動 ,從質與量等方面評論是否有效推動香城的閱讀

風氣 。

4U

3U

2U

二 、 修辭用語

笨 者身分撰寫;

4.行 文簡潔 。

三 、 結構

1.宜 先說明背景 ,然後提出評論 ,務求條理清楚 ,層次分明 ;

2.簡 略交代背景 ,評論宜較詳細 ,使輕重得宜 ;

3.論 點明確 。

四 、 標點字體

字體端正 ,標點準確 。

lU

一 、 以下各項倘有缺漏 、錯誤或格式欠當 ,須予扣分 ,最 多扣6分

l.欠 寫標題 ,扣 6分 。

2.標 題不當 (如 寫法不當 ,不切合評論內容或有語法錯誤等),最多扣

2分 。

扣 3.添 加不必要項 目 ,例如上款 、下款 、日期等 ,每項扣 2分 。

二 、 錯別字每個扣%分 (簡化字必須符合規範 ,否則視作錯別字),重錯不另 5扣分 ,最多扣5分 。

三 、 連標點符號計算在內 ,字數不足6UU者 ,每欠2U字扣 1分 ,最多扣lU分 。 lU

56

評定高低 ,請 用 「九品法」(先 分上 中下三品 ,每 品再分上中下)。

下表就本卷各題各項目提示九品給分建議 ,可供參考 :

項目之最高分數 1U多) 加分 3U多) 4U夕) 5U多} 1UU夕)

上三品之給分 U8至 lU分 15至2U分 22至3U分 29至 4U分 37至 5U分 71至 lUU分

中三品之給分 U4至 U7分 U7至 14分 lU至21分 13至28分 17至 %分 31至7U分

下三品之給分 Ul至 U3分 Ul至 U6分 Ul至U9分 Ul至 12分 Ul至 16分 Ul至3U分

57

2.

試巷一乙部 閱詛理解

l. 「寒溫 」指的是天氣/不及人事的閑話/寒暄/冷熱/氣溫 。(l分 )

評價者 評價王子敬的看眼點

i謝安 說話的多寡/說話少/寡言 (l分 )

ii劉義慶 說話的內容/多說雅事/不說俗事 (1分 )

3. 謝安的推論合理 。謝安稱讚王子敬寡言 ,寡言是中國聖賢先哲推崇的美德 。見微知著 ,可

見王子敬品格沉實 ,自 然比他兩位多言健談的哥哥賢德 。/謝安的推論不合理 。謝安根據王家三兄弟到訪的表現作推斷 ,只 憑一次短暫片面的相處來.推論一個人的能力及品性 ,以偏概全 ,流於武斷 。/謝安的推論不合理 。謝安根據王子敬比兩位哥哥說話少來推斷他較哥哥賢德 ;然 而 ,說話

的多寡 ,與道德品格無必然關係 ,不能根據健談或寡言 ,來推論人的道德品格 。(3分 )

4.B(2分 )

7. 平凡人不能 「忘言 」 。 (前提答錯 ,全題不給分 。)

平凡人很難達到佛道的忘言境界 ,一切了然於心 ,不用言語來表達思想感情 (2分 );平凡人也不能無視世故人情及生活實際需要 ,要用語言表情達意 。 (2分 )

8. i 作者對客沉默不語的原因 :作者要考驗這位沉默寡言的朋友的定力 。/作者故意和這位沉默寡言的朋友開個玩笑 。 (2分 )

ii 劉器之對客沉默不語的原因 :劉器之以此審視客人是否貴人 (2分 )。

9. i 廟堂右階前的金人可作居高位者/貴人/處大居貴之士/執政者的榜樣 。 (1分 )

ii 用意 :諷刺處大居貴之士沉默不語 ,以深沉的外貌掩飾內部的空虛 。/諷刺居高位者沉默寡言 ,是為免暴露個人的鄙陋無知 。 (3分 )

AB

BCA

58

lU人 物 應否說話 說什麼話 應該說話或不應該說話的原因

謇諤之臣 應 該

i 諍諫之言/規勸上位者的說

話 (2分 )

ii這是忠誠正直的大臣應履行的職

責 。 (2分 )

「寧鳴而

死 ,不 默

而生 」的

仁人君子

應該l分 ) 仁人君子不甘沉默保身 ,這是令

人擊節讚賞 ,名垂青史的表現 。

得道之士 不應該 (不適用 )

v得 道之士注重心性領會 ,能欣賞

沉默的境界 。/得道之士心無塵

務 ,自 然無話可說 。 (2分 )

11.C(2分 )

12.

篇 章 作者的觀點 語 例

第一篇(示例 )

古人教人寡言 仁者 ,其言也訒 。

第一篇 i 寡言是美德 。 (l分 ) 吉人之辭寡 ,躁人之辭多 。

第一篇 說話時不要老是陳述 自己ii逢人只說三分話 ,未可全拋一

片心 。 (l分 )

第二篇iii人若能長期以不言修行 ,就能

性水澄清 ,心珠 自現 。 (l分 )

世間釅醯醇醴 ,藏之彌久而彌美者 ,

皆由封錮牢密不泄氣故 。

第二篇 得道之士沒有說話的需要 iv知者不言 ,言者不知 。 (l分 )

59

三種說話層次 人物 (每項限舉一人 )

i忘言 世尊/迦葉/莊子 (l分 )

ii寡言 陳某/王子敬/孔子 (l分 )

Ⅱi巧言 蘇秦/張儀 (l分 )

14.比喻 (限舉一項) 沉默的特質

沉默是一道帷幕 。 (示例 ) 沉默遮掩了豐富複雜的思想感情 。(示例 )

在播種時預支花的芬芳和果的甘甜 。l

想未來 。 (2分 )

ii蛾在沉默了一冬之後 ,終於把飛的夢幻變

成現實 。↙ 大海在沉默一陣後 ,終於把驚

濤的壯觀推出了地平線 。 (l分 )

沉默能令人積蓄智慧與力量 ,然後實現夢

想 。

lll

聲一樣優美的休止符 。/沉默是丹青妙手

特意留取的空白 。(l分 )

沉默意蘊無窮 ,更勝千言萬語 。

沉默是翻騰滾動 、等待爆發的熾熱岩漿lV

世行動前的潛隱蟄伏 。 (2分 )

15.因 為不為非作歹是人應盡的本分 ,本不值得加以推崇 。只有在黑暗無道的社會 ,我們才需

要高調稱頌人的安守本分 ,所以作者認為這是病態的 。 (3分 )

6U

l{〔:;.

第三篇作者的立場 原文文句

i贊成/不贊成 (刪去不適用者 )

(1分 )

ll

叫囂 (、 怒喝 、哀哭 、吶喊 。)/(這時 )如果用沉默把 自己 「包裝 〡成

哲人 ,那就是極端的愚昧 (和麻木 )。 /

(2分 )

(如本題立場答錯 ,引述文句不給分 )

17.D(l分 )

18.每道分題 1分 ,共4分 ,多選者該分題不予評分 。

格 言 第一篇 第二篇 第三篇 全不類近

束書不觀 ,游談無根 。(蘇軾)。

(示例 )

ˊ

i 明主不惡切諫以博觀 ,忠 臣不避

重誅以直諫 。 (《 漢書 》 )

ˊ (l分 )

ii辭 ,達而已矣 。 (《 論語 》 ) ˊ (1分 )

iii知無不言 ,言無不盡 。 (蘇洵 ) ˊ (1分 )

iv君子約言 ,小人先言 。(《 禮記》) ˊ (l分 )

61

試 巷 二 文化 問題

1.李 同學 認 為 ,現 代 社 會 提 倡 「我 有 我 本色 」 ,推 崇 個 性 發 展 ,「 學 禮 以 立 」這 一套 已不

合 時 宜 。你 是 否 同意 他 的 看 法 ?試以 現今 生 活 例 子支 持 你 的 觀 點 。(佔 本 卷 分 數 5UU/U)

本題命 意

一 .儒 家傳 統 中 ,荀 子 基 於 「性 惡 」說 ,主 張 「化 性 起偽 」。在 這 裏 ,「 偽 」不 是 虛 假 ,

而 是 人 為 做 作 :「 聖人 化 性 而 起 偽 ,偽 起 而 生 禮 義 ,禮 義 生 而 制 法 度 。然則禮 義法

度 者 ,是 聖 人 之 所 生 也 。」由於 聖人 「化 性 」而 興起 人 為 做 作 ,因 而 制 定 「禮 義 」 、

「法 度 」等 社 會 規 範 ,約 束 自我 的行 為 ,使 自我 行 為得 體 ,合 於 禮 教 。後人 欲 「化

性 起 偽 」 ,便 可 待 聖 王 之 治 、禮 儀 之化 ,透 過 學 習和 思慮 而 知 禮 儀 法 度 ,達 到化性

起 偽 的 目的 。 「人 無 師 法 ,則 隆性 矣 。有 師法 ,則 隆積 矣 。」老 師 的教 導 ,對 禮儀

的 「積 」也 非 常 重 要 。

二 .中 國文 化 傳 統 中 ,道 家 亦 曾 多次為 「禮 」下界 說 ,如 :禮 是 節 度 而 繁 多的 (《 在 宥 》 :

「節 而 不 可 不 積 者 ,禮 也 。」)又 如說 :行 為 忠信 、寬 容 仁 愛而 且合 乎 自然 的節度 ,

就 是 禮 (《 繕 性 》 :「 信 行 容體 而順 乎 文 ,禮 也 。」)更 多 的是 對 「禮相偽 」 (《 知

北 遊 》)現 象 的 指 摘 ,如 抨 擊儒 者 「縫 衣淺 帶 ,矯 言偽 行 」 (《 盜 跖 》);好 文飾 ,

從 事 華 辭 ,使 民 「離 實 學 偽 」 (《 列 禦寇 》 )等 。這 些 批評 主 要是 因為儒 者提倡禮

文 ,過 於 注 重 儀 節 技 巧 ,華 而 不 實 ,由 形 式 化 而 流於 虛 偽‘。這 導致 眾 所 周知魏 晉名

士 的放 達 ,「 觸 情 而 行 」 、 「越 名教而 任 自然 」 ,渴 求 去 偽 存 真的風 氣 。

三 .中 國乃 「禮 儀 之 邦 」 ,本 題 以 「學 禮以 立 」為核 心 ,藉 「自然 貴 真 」 、「化性起偽 」

等 範 疇 展 開 辯 證 ,引 發 考 生在 中國文 化 精 神 的視 野 中 ,思 考在 當今 社 會 中發展 自我

個 性 與 習得 社 會 行 為 規 範 之 間 的 關係 。今 時今 日 ,廣 告 詞 如 「想做 就 去做 」 、「只

要我 喜 歡 ,有什 麼 不 可 以 」等 等 已經深 入 人 心 ,「 另類 」 、 「特 立 獨 行 」也 成為流

行 文 化 所 標 榜 的 價 值 ,上 述 命 題 的 思考與 反 省 ,當 為 中 國 文 化 科 教 學 之迫 切所 需 。

62

作答 要求

本題 立論 須包 含 以 下 各 項 才 算 完備 :

一 .表.明

立 場 ,可 同意 或 不 同意 李 同學 的 看 法 。

二 .考 生 必 須能 表 現 對 「學 禮 以 立 」的把 握 ,並 對學 習禮 儀 與 推 崇個 性 發 展 的 關係 有體 會 。

三 .提 出論 據 ,論 據 主 要包 括 以 下 兩 方面 的考 慮 :

● 如 果 學 習 禮 儀 與 推 崇 個 性 發 展 存 在 矛 盾 ,「 學 禮 以 立 」便 不 合 時 宜 ;相 反 ,如 果學

習禮 儀 與 推 崇 個 性 發 展 並 不 存 在 矛 盾 ,甚 或 有 正 面 意 義 ,則 「學 禮 以 立 」並非 不合

時 宜 。. 「學 禮 以 立 」在 現 今 社 會 的 意 義 。

四 .舉 現 今 生 活 例 子 說 明 。

評論 :現 代社會提倡 「我有我本色 」,推 崇個性發展 ,「 學禮以立 」這一套已不合時宜 。

品 第 表 明立 場

提 出 論 據 論 述 ,說 明 「學禮 以 立 」是 否 不 合 時 宜

生活例子文 化 理 念 :「 學 禮 以 立 」

的 社 會 意 義

推 崇 個 性 發 展 與 「

禮 以 立 」的 關係

上 品 明 確 深 刻 /準 確 具體 且恰 當

中 品 明 確 大致恰 當 恰 當

下 品欠缺 /

模 棱 兩 可理解 錯 誤/欠 缺 不恰 當/欠 缺

五 .上 品 :

(l)掌握 傳 統 文 化 中有 關 「學 禮 」的理 念 ,以 說 明當今 社 會 中發 展 自我 個性 與 習得社會

行 為規 範 的 關係 。

(2)對 「學 禮 以 立 」的 理 解 深 刻 ,對現 代 推崇個 性 發 展 的社 會 理 解 透 徹 。

(3)論述 飽 滿 ,內 容 充 實 詳 盡 。

(4)例子 恰 當 具體 。

六 .中 品 :

(l)只 從 社 會 現 實 說 明 「學 禮 」在 推 崇個 性發 展 的社 會 中的價 值 ,未 能 扣 緊傳統 文化精

神展 開討 論 。

(2)雖論 及 傳 統 文 化 精 神 ,惜 理 解 欠深 入 。

(3)論述 一 般 ,內 容 尚 可 。

(4)例子 尚 恰 當 。

七 .下 品 :

(1)立 場極 不 明 晰 ,或 前 後 矛 盾 。

(2)只 重 複 引文 內容 ,欠 發 揮 或 發揮 極 少者 。

(3)只 有 立 場 ,欠 論 點 。

(4)對傳 統 文 化 的 理 解 錯 誤 。

(5)欠 缺 例 子 或例 子 錯 誤 。

63

2.舅 認為現今傳統節 日的慶祝活動 ,毫 無品味 ,不 能體現傳統藝術精神 。試評論他的觀點 ,

請另舉本文以外的 中國傳統節 日為例 ,支 持你的看法 。(佔 本卷分數 5UU/U)

本題命意

一 .藝術範疇寬廣遼闊 ,莫不與生活有關 ;而 傳統藝術精神 ,除在書 、畫 、音樂 、雕塑

與園林建築等範疇 中展現外 ,更 融入 日常生活 ,在 不 同層面的活動 中 ,適 時展現 。

二 .傳統節 日蘊含深厚的文化意義 ,各 具特色 。而慶祝節 日的活動 ,更 是一個平台 ,透

過活動的 內容 、形式 、裝潢布置 、展示手法及效果等 ,讓 人感受及印證傳統藝術精

神是否存在 。

三 .現今社會在一些仍受重視的傳統節 日裏 ,例 有不 同形式的慶祝活動 ,不 論出於商機

考慮或志在與民 同樂 ,這 些活動均刻意布置 ,內 容多姿多彩 、應有盡有 、氣氛熱闆 。

這類近似 「嘉年華式 」的慶祝活動 ,能 否保存甚或彰顯節 日的精神 ?抑 或使節 日的

特色褪減 ?又 這類活動的內涵與形式 ,能 否讓人感受及印證傳統藝術精神的存在 ?

探討現今這類慶祝活動能否體現傳統藝術精神 ,乃 本題命意所在 。

64

作答 要求

本題 立論 須包 含 以 下 四項 才 算 完備 :

一 .表 明立 場 ,可 同意 或 不 同意 舅 的 看 法 。考 生 也 可 以 表 示 按 節 日而 定 ,但 答 卷 必 須 清楚表

達 ,怎 樣 的 節 日慶 祝 活 動 能 體 現 傳 統 藝 術 精 神 ,怎 樣 的 活 動 則 不 能 。

二 .考 生 必 須 能 表 現 對 傳 統 藝 術 精 神 的 把 握 ,對 現 今 的節 日慶 祝 活 動 能 否 體 現 中國傳 統節 日

蘊含 的 文 化 精 神有 體 會 。

三 .提 出論 據 ,論 據 主 要 包 括 以 下 兩 方面 的考 慮 :

● 如 果 現 今 的 節 日慶 祝 活 動 沒 有 彰 顯 該 傳統 節 日蘊 含 的 文 化 精 神 ,未 見意境 情趣 、符

合 自然 的 特 點 ,則 節 日慶 祝 活 動 未 能 體 現 中 國傳 統 藝 術 精 神 ;相 反 ,如 果節 日慶祝

活 動 體 現 了講 求 文 化 融 合 、生 活 化 、具創 造 力的特 點 ,則 與 中 國傳 統 藝 術 精 神 相符 。● 節 日慶 祝 活 動 具 備 的 特 點 ,有 些體 現 中國傳 統 藝 術 精 神 ,有 些 不 可以 。

四.舉 其他 中國傳 統 節 日為 例 說 明 。

評論 :現今 傳統 節 日的慶 祝 活 動 ,毫 無 品味 ,不 能體 現傳 統 藝 術精 神 。

品 第 表 明 立 場

提出論據論述 ,說 明現今傳統節 日的慶祝活動能

否體現傳統藝術精神其他

中國傳統節 日文 化 理 念 :傳 統 藝 術 精

神 、傳 統節 日的文 化 精神

現 今 慶 祝 節 日活 動 的

特 點

上 品 明 確 深刻/準確 具體 且恰 當

中 品 明 確 大致恰 當 恰 當

下 品欠缺 /

模 棱 兩 可理 解錯 誤 /欠 缺 不恰 當/欠 缺

五 .上 品 :

(l)掌握 傳 統 藝 術 精 神 的 內涵及 節 日的文化 精 神 ,以 評 論 現今 慶 祝 節 日活 動 的特 點 。(2)對傳 統 藝 術 精 神 闡釋 深 入 ,對 所舉 節 日的文 化 精 神理 解 正 確 。

(3)論述 飽 滿 ,內 容 充 實 詳 盡 。

(4)例子 恰 當 具體 。

六 .中 品 :

(l)只 說 明現 今 慶 祝 節 日活 動 的 特 點 ,未 能 扣 緊傳 統 藝 術 精 神 的 內涵 及 節 日的文化精神

展 開討 論 。

(2)對傳 統 藝 術 精 神 闡釋 尚 可 ;對所 舉 節 日的文 化 精 神理 解 尚 恰 當 。(3)論述 一 般 ,內 容 尚 可 。

(4)例子 尚恰 當 。

七 .下 品 :

(l)立 場極 不 明晰 ,或 前 後 矛盾 。

(2)只 重複 引文 內容 ,欠 發 揮 或 發 揮 極 少者 。

(3)只 有 立 場 ,欠 論 據 。

(4)對傳統 文 化 的 理 解 錯 誤 。

(5)欠 缺 例 子 或例 子 錯 誤 。

65

文理 認 為 ,現 今 社 會 在 平 衡 各 方 意願 時 ,以 金 錢 補 償 受影 響 的 一 方 ,合 情 又合 理 ,有 仁

又有 義 。試 評 論 他 的 看 法 ,並 以 文 中永盛 圍為例 說 明 。 (佔 本 卷 分 數 5UU/U)

本題命意

一 .「 情 」是 中 國 文 化 的核 心 之一 。自周 之後 ,禮 是 人 的 行 為規 範 ,也 是 社 會 的道 德 準

則 ,不 過 ,禮 始 終 是 外 在 加 諸 人 的規範 ,不 免有 機 會 變 成 教 條 。孔 子 以仁 釋禮 ,以

人 情一 人 對 外 在 事 物 的 心 理 乃 至 生 理 的 本 能 反 應 — 作 為 禮 的基 礎 ,禮 由是 成為

發 自內心 而 表 現 於 外 的 行 為 ,於 是 內外 貫 通 。孔 子 的 「仁 」 ,指 出 了人 本能而 內在

地 表 現 出 對 別 人 關 懷 ,這 種 對 人 與 生 俱 來 有 善 良 可 能 的 先 設 ,成 為 中 國文 化 的根

本 。人 情 是 體 現 人 性善 良 的途 徑 ,孔 子 最 討厭 麻 木 不仁 (無 情 ),對 始 作俑 者深惡

痛 絕 ,就 是 害 怕 人 一旦 失 去 了情 ,便 無 法 流 露 並 彰 顯 人 性 的 美 善 與 光輝 。人情是培

養道 德 與 發 展 文 化 之所 資 ,是 傳 統 中國很 重 要 的 文 化 設 計 ,是 中國文 化 的命 脈 。

二 .孔 子 固然 彰 顯 了 人 性 善 良 的 一 面 ,不 過 ,人 情 不但 常與 慾 望 不 易分 開 ,而 且人情 必

然 先從 「我 」出 發 ,先 關顧 與 我 有 關的人 、事 、物 ,先 老 吾 老 ,至 於 能否 擴充而 至

於 老人 之 老 ,始 終 是 第 二 步 。以 上論 述 ,都 可 能 導致 植 根 於 情 的文 化有偏 差 ,也 就

是傳 統 中國 一 個 說 法 :「 婦 人 之仁 」 ,即 「濫 情 」 。為 此 ,孟 子 提 出一 些補 充 ,並

發揮 「仁 」的 觀 念 ,包 括 上 文提 過的 「擴 充 」 ,以 及 「義 」 。義 者 宜 也 ,義 是所 思

所 為合 於 理 的 整體 價 值 或 德 目 ,理 則是 特 定 處境 下被 視 為 適 當 的 具體 條 件 和 標 準 。

情 沒 有 了義 的把 關 ,不 合 於 理 ,容 易橫 流 ,而 失去 情 能 見 人 性 美善 的價值 ;情 中要

見 理 ,情理 有 矛 盾 ,便 不及 義 ,也 就 不算 仁 。不 過 ,要 特 別 指 出 ,純 粹 講理 ,沒 有

情 ,也 變 得 僵 化 ,又 回復 孔 子 之前 不植根 於 人 情 的外 在 規 範 、原 則 的考慮 了 ;咄 咄

迫 人 ,得 理 不 饒 人 ,又 離 開 中國文化 的根 本 了 。

三 .仁 是 人 性 光 輝 的 終 極 價 值 ,情 是 體現 人 性 的心 理 與 生理 的 本 能 反應 ,義 是情體 現人

性 的條 件 ,至 於 理 ,則 是 特 定處 境 下體 現 義 的具體 準 則 ,也 就 是 說 ,理 沒有 先設 的

內容 ,要 視 乎 情 境 作 考 慮 。然 而 ,現 今社 會 以 程 序 化 的理 性 掛 帥 ,習 慣 以金錢 等量

的 交換 作 為 理 的 內容 ,這 種 現 今 文化與 傳 統 文 化 不 同 。本 題 旨在 以虛 擬 但 考 生能設

想 的具 體 處 境 ,要 求考 生 從 中國傳 統 文 化 仁 、義 、情 、理 一 貫 的角度 ,反 思現今社

會 這 種 補 償 的 實 踐 ,能 否 /應 否/如何 通 向傳 統 中國情 理 兼 重 的文 化取 向 。

66

作答要求

考 生作 答 本 題 ,評 論 須 涉 及 以 下 各 關鍵 項 目 ,方 算 完備 :

一 、表 明立 場 ,考 生 必 須 對 「以 金 錢 補 償 受影 響 的一 方 ,合情 又 合 理 ,有仁 又 有 義 」表達 明

確 的立 場 ,並 提 出 自己 的 觀 點 。

二 、考 生 須 圍繞 題 中永 盛 圍處 境 ,展 開論 述 ,論 述 主 要包 括 以 下 兩 方面 :

● 永 盛 圍居 民 對 鄉 土 家 園和 祖 先親 人 的 回憶 、情 感 ,與社 會 發 展 、永盛 圍之外 民眾 的

利 益 、福祉 的 矛 盾 。

● 現 今 社 會 於 平 衡 各 方 意願 時 ,以 金 錢補償 受影 響 一 方 的解 決 方 法 。

三 、考 生 必 須 以 中 國文 化 「情 」 、 「理 」 、 「仁 」 、 「義 」等 價 值 與 概 念 ,評 論 以金錢 補償

永盛 圍受影 響 一 方 的 措 施 。

評論 :在 平衡各方意願時 ,以 金錢補償受影響的一方 ,合情又合理 ,有仁又有義 。

品 第 立 場 論 證

提 出論 據論 述文 化 理 念 :情 、理 、仁

義 的 關係緊扣 永 盛 圍處 境 緊扣 金 錢補 償 處 境

上 品 明 確 深 刻 /準 確 準確 /深刻/豐 富

中 品 明 確 大 致 恰 當 恰 當 /沒有嚴重 錯 誤

下 品

欠 缺 /模 棱 兩 可 /

矛 盾

理 解 錯 誤 /欠 缺 錯 誤/欠 缺

四.上 品 :

(l)立場 清 晰 ,論 述 飽 滿 ,內 容 充 實詳 盡 。

(2)對 永 盛 圍鄉 土 與 社 會 發 展 的 矛 盾 、金 錢補償 的解 決 方法 等 引文處 境 ,分 析 深刻 、豐

富 、具體 。

(3)掌 握 中國傳 統 文 化 情 理 兼 備 、仁 義 一貫 的文化 特 徵 ,以 評 論 現 今 社 會 用金 錢 作補償

的做 法 。

五 .中 品 :

(l)立場 清 晰 ,論 證 沒 有 嚴 重 錯 誤 ,見 解 雖未算 深 刻 ,但 尚恰 當 。

(2)能 回應 永 盛 圍鄉 土 與 社 會 發 展 的矛盾 、金 錢 補償 的解 決 方法 等 引文處 境 ,內 容雖不

算 豐 富 ,但 尚 具體 。

(3)以 中國文 化 的 情 、理 、仁 、義 ,析 述 永盛 圍事件 處 境 。

(4)表現 了對 中國文 化 的 正 確 理 解 ,但 並 不深 入 ,也 不算 飽 滿 。

六 .下 品 :

(l)立 場 極 不 明 晰 。

(2)見解 前 後 矛 盾 。

(3)只 重 複 引文 內容 ,欠 發 揮 或 發 揮 極 少者 。

(4)只 有 立 場 ,欠 論 據 。

(5)錯 誤 理 解 引文 中的 永 盛 圍處 境 ,或 過度解釋 永 盛 圍的處 境 。

(6)完 全 沒 有 回應 金 錢 補 償 的解 決 方法 。

(7)對 傳 統 文 化 的 理 解 有 根 本 錯 誤 ,例 如 割裂仁 義 。

(8)全 篇 沒 有 、或 極 少 傳 統 文 化 內容 。

67

評 分 時 除考 慮是 否 針 對 提 問外 ,請 同時 考 慮答 卷 是 否 :

析述 飽滿 ;論 詛有 括 ;條 理 清 晰 ;行 文 暢 順 。而以 「九 品法 」整 體 評 分 如 下 :

考 生所 答 觀 點 的 素 質 ,可 以 分 成 以 下 幾種 程 度 :

凡 為 文者 ,內 容愈 豐 富 、觀 點 愈 多 、理 由愈 充足 ,文 章 素 質 愈 好 ,考 生 的得 分 也 就 應 該 愈高 ,

此 理所 當然 。但 這 一 點 要 與 觀 點 的 品質 一併 考 慮 ,即 所 謂 質 量 互 補 (或 互 損 )的 關係 。考生

觀 點再 多 ,但 品質 俱 下 者 ,則 得 分 可 以 很低 ;反 之 ,考 生 只 有 一 二 觀 點 ,但俱 深刻 、獨 到 ,

則得 分 應該 很高 。另外 ,考 生 如提 出 多個 觀點 ,其 中只 有 一 二較 佳 ,餘 皆片段 、零碎 者 ,則

可以 先考 慮 較 佳 觀 點 ,然 後 斟 酌 情 況 ,考 慮略去 其餘 觀 點 ,或 者 稍 作 扣 分 。

考 生行 文 是 否通 順 ,文 字 表 達 是 否 明確 、清 晰 ,起 與 結 是 否 完 整 ,有 否 虎頭 而 蛇 尾 ,或 者 引

入太長 ,所 答 之 中太 多 不 相 關 的 內容 等 等 ,均 在評 分 高 低 考慮 之列 。

上上 上

25-27上 中

22-24

中中上16一 18

中 中13一 15

中下lU一 12

程 度 標 準

深 刻 所 答 準 確 ,照 顧 全 面 ,見 解 深 刻 ,且 能 見 人 所 未 見 ,並 能 以 小 見 大 ,具 有 視野 。

正 確 所 答 內容較 完 整 ,所 涉 知 識 與 概念 正 確 ,惟 未算 深 刻 、獨 到

片 段所 答有 理 ,但 概念 與 概念 之 間有 跳 躍 之處 ,不 夠細 密

所答大抵有理 ,但 冗贅 、不夠準確 ,畫 蛇添足 ,然 而仍可意會 、理解 。

零 碎

表 面 看 不 出道 理 ,要 由讀 者 自行 補 充 很 多前提 方能 成 理 。

所 答 看似 有 理 ,但 其 實 並 不 充分 ,可以 很 容 易駁 倒 。

看不出答的理 由何以能支持立場 ,即 二者不太相關 。

錯 誤 所 答 涉 及 的 知 識 或 概念 錯 誤 。

68

訊巷三 聆田理解

C(2分 )

A(2分 )

部分 無從

正確 判斷碑‧

碑o

● ●

U ●

(2分 )

部分 無從

正確 判斷

2 3

4.

將●

格●

6.

C(2分 )

每題答對得 2分 ,共 8分 。

部分 無從

正確 判斷檭‧

檭‧

將● ● ●

● ● (2分 )

部分

正確

(2多》)

(2分 )

7.

翂碑‧

碑‧

碑●

碑˙

無從

判斷

● (2分 )

無從

判斷

9.

認 為適 宜

全 球 化

認 為 不適 宜

全 球 化

認 為不 可 能

全 球 化並無 提 及

(1)度量 衡 ˊ

(2)自 然 科 學 ˊ

(3)食物 ˊ

(4)宗 教 ˊ

lU.B(2分 )

69

11.(l)

11.(2)

11.(3)

部分

正確

無從

判斷

碑●

碑‧ ● ◇

碑●

黺‧

餟‧

餟‧

(2分 )

部分 無從

正確 判斷

轍撕◇

翂碑◇

(2分 )

(2分 )

12.

14.

l{〔j;.

17.

19.

C(2分 )

D(2分 )

B(2分 )

B(2分 )

D(2分 )

C(2分 )

A(2分 )

D(2分 )

B(2分 )2U.

7U

21. 這 是 一 個 演 講 ,討 論 在 全 球 化 過 程 中 中 國 文 化 應 如 何 改 革 以 追 上

時 代 巫︳(例 )。 講 者 認 為 全 球 化 的 關 鍵 問題 是 標 準 的 同一 化 匣I,他

引 用 多 個 事 例 進 行 探 討 :是 否 需 要 同 一 化 以 及 是 否 可 以 同 一 化 匣I,

結 論 都 是 肯 定 的 巨口。在 這 裏 ,講 者 談 到 了 中 國 文 化 對 「通 」的 重 視 ,

指 出 「通 」與 「同 」有 對 應 的 關 係 巨口。

講 者 特 別 提 到 所 謂 文 明 衝 突 論 ,主 要 用 來 說 明 同 一 化 與 多 樣 化 的

問 題 。他 認 為 中 國 文 化 總 體 上 比 西 方 文 化 優 勝 匡Σ。

講 者 隨 後 談 及 普 世 價 值 與 多 元 文 化 ,認 為 和 全 球 化 與 本 土 化 一

樣 ,基 本 上 都 是 同 一 化 與 多 樣 化 的 問題 囝 。而 一 談 到 同 一 化 ,自 然

涉 及 以 下 三 點 :l.哪 些 需 要 同 一 化 ;2.以 什 麼 標 準 同 一 化 ;3.通 過 什

麼 方 式 同 一 化 。講 者 強 調 有 關 問 題 可 以 按 部 就 班 慢 慢 解 決 巨口。講 者

又 認 為 不 應 該 接 受 普 世 價 值 巨口,他 以 英 制 度 量 衡 為 根 據 ,論 證 決 定

普 世 與 否 的 只 是 國 勢 的 強 弱 巨口。

同 一 化 與 多 樣 化 是 同 與 異 的 問題 ,講 者 提 出 中 國 文 化 中 「和 」的

觀 念 ,認 為 這 是 在 同 異 對 立 之 外 解 決 問題 的 新 思 路 匣}。

每題 答 對 得 2分 ,共 2U分 。

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