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分子模块设计育种创新体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学术委员会 … ·...

60
内部刊物 免费交流 总第19期 / 2015 年 第 3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所刊 Institute of Genetics and Developmental Biology, CAS “分子模块设计育种创新体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学术委员会 第一次会议暨专项组织机构成立大会顺利召开

Upload: others

Post on 16-Oct-2020

0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2015 “分子模块设计育种创新体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学术委员会 … · 基础科学研究是科技创新的前提和支撑。核心关键技术是花再多钱都买不来的,是靠

内部刊物 免费交流

总第19期 / 2015年 第3期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所刊Institute of Genetics and Developmental Biology, CAS

“分子模块设计育种创新体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学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暨专项组织机构成立大会顺利召开

Page 2: 2015 “分子模块设计育种创新体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学术委员会 … · 基础科学研究是科技创新的前提和支撑。核心关键技术是花再多钱都买不来的,是靠

遗传发育所举办庆祝建党九十四周年暨“绿色科研”行动创意设计、践行、评比活动

Page 3: 2015 “分子模块设计育种创新体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学术委员会 … · 基础科学研究是科技创新的前提和支撑。核心关键技术是花再多钱都买不来的,是靠

刊首语

科技创新应当面向“双创”,在“顶天立地”上下功夫

长期以来,我们科技创新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原创性研究和科技成果转化薄弱。今后要合理确定

科技创新战略布局,瞄准国际科技发展前沿,紧扣国家战略需求,构建“顶天立地”的科技创新格

局,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顶天”就是要着力推进原始创新,研发高精尖技术,勇攀世界科技高峰,推动“双创”向更

高层次跃升。从科技发展上讲,原始创新最具科学价值和革命性意义。从经济效益上讲,率先在原

始创新取得突破的可以赚得“第一桶金”,其他的只能用“碗”和“杯”来衡量了。我们要增强国

家核心竞争力,必须着力在原始创新上下功夫,特别要努力在基础科学研究和核心关键技术上取得

原创性成果。基础科学研究是科技创新的前提和支撑。核心关键技术是花再多钱都买不来的,是靠

市场换不来的,美国和欧盟现在仍在限制对华高技术出口。我们必须立足自主创新,夯实基础研究

这个“地基”,筑起国家原始创新和核心竞争力这座“大厦”。

“立地”,就是要大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多年来,我国一直存在着科技与经济

“两张皮”问题,不少辛辛苦苦研究出来的成果被束之高阁,而经济发展亟需的科技成果又难以满

足。为此,要以“双创”需求即产业和市场需求为导向,确定科技创新方向,优化科技资源配置,

打通成果转化通道,使创新链与产业链有效对接,促进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

在国家整体创新中,科技创新与“双创”是相辅相成、不可或缺的。就像黄河大合唱,只有高

音、中音、低音都健全,而且相互均衡、谐和,既有整体的组合又有个性的力量,才能有黄钟大吕

般的激越与雄壮。我们要协同推进科技创新与“双创”,使各类创新要素融合互动,汇聚起经济社

会发展的强大新动能,推动我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向中高端迈进。

(摘自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015年7月27日出席国家科技战略座谈会时的重要讲话)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1

Page 4: 2015 “分子模块设计育种创新体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学术委员会 … · 基础科学研究是科技创新的前提和支撑。核心关键技术是花再多钱都买不来的,是靠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2

CO

NT

EN

TS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所刊

总第19期 (2015年第3期)

目录 CONTENTS

01  刊首语

学习园地

05  践行“三严三实” 助推科技创新

07  创造未来的科技发展新趋势

新闻动态

10  “分子模块设计育种创新体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学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暨专项

         组织机构成立大会顺利召开

10  “分子模块设计育种创新体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中期评估专家评审会顺利召开

11  JGG 2014年度SCI影响因子达到3.585

11  《遗传》获中国科协学术质量提升项目资助

11  植物染色体工程与功能基因育种国际会议成功召开

12  2015年中德脑神经科学双边研讨会顺利召开 

13  遗传发育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成功举办第十三届中国水论坛

14  遗传发育所举办“寻找微观之美,发现科研之趣”显微摄影大赛

14  植物细胞与染色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召开2015年夏季青年学术报告会

15  植物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召开2015年度夏季青年学术论坛

17  组学与系统生物学论坛——张明杰院士谈蛋白质复合物机理研究

17  遗传发育所开展“海外人才走进科学院活动周”活动

18  高彩霞研究员荣获“杜邦青年教授”奖

18  遗传发育所2014年度修购专项项目通过验收  

19  遗传发育所举办消防安全知识培训活动

20  遗传发育所举办消防应急疏散及灭火演练

目 录

Page 5: 2015 “分子模块设计育种创新体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学术委员会 … · 基础科学研究是科技创新的前提和支撑。核心关键技术是花再多钱都买不来的,是靠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3

CO

NT

EN

TS

目 录

绿色科研

21  遗传发育所举办庆祝建党九十四周年暨“绿色科研”行动创意设计、践行、评比活动

22  科学用电,节约用电

22  对践行“绿色科研”的几点建议

24  精心动物实验,精算节能环保

科研进展

25  MAPK信号通路参与水稻种子大小的调控  

26  植物免疫新机制

27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转基因TDP-43猪的研究取得新进展

28  植物小肽-受体激活机制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29  数学上最迷人的体型

29  水稻种子大小决定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30  植物先天免疫研究取得新进展

30  Science发表大熊猫低能量代谢研究论文

31  控制水稻粒形和稻米品质的重要基因

32  心肌再生研究取得新进展

33  植物NAD补救合成途径解析和进化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34  海河流域水平衡趋势的定量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34  选择性多聚腺苷酸化调控植物开花的新机制

35  生长素信号转导机制研究取得新进展

合作交流

36  日本奈良先端科学技术大学访问遗传发育所

37  遗传发育所和杜邦先锋公司签署合作协议

38  中粮集团访问遗传发育所

学子之声

39  遗传发育所2015届研究生毕业典礼隆重举行

40  遗传发育所2015届毕业生经验交流会

Page 6: 2015 “分子模块设计育种创新体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学术委员会 … · 基础科学研究是科技创新的前提和支撑。核心关键技术是花再多钱都买不来的,是靠

CO

NT

EN

TS

主    编:胥伟华 

副 主 编:韩一波

编    委:曹晓风  曹殿文  姚庆筱  王建江  仇光星  钟小诗  孟  菲  张蕾颖 

          霍月青  刘  蕊  吉  顺   张颖娇  刘春光

执行编辑:刘春光  张颖娇  

联系电话:010-64806508  E-mail:[email protected][email protected]

本刊声明:刊物所有内容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目 录

41  2015年大学生暑期科研实践夏令营顺利开幕

42  2015年度中国科学院院长奖揭晓

42  2015年度中科院各项冠名奖学金、奖教金揭晓

43  2015国际学生论坛有感

党群园地

44  遗传发育所召开“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启动会暨党委中心组学习扩大会议

45  遗传发育所召开“三严三实”专题学习会暨中心组学习扩大会

46  中科院京区庆祝建党九十四周年暨“聚焦献力”主题实践活动表彰大会简讯

46  遗传发育所慰问抗战老干部

47  农业资源研究中心举行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大会暨个性化责任书签订仪式

47  农业资源研究中心慰问抗战时期离休干部

48  分子农业生物学研究中心党支部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白洋淀之旅

49  遗传发育所参加2015年中国科学院京区第四届“科学杯”武术太极拳比赛

    

科学家风采

50  张劲松研究员

52  周奕华研究员

科普之窗

54  模式生物与诺贝尔奖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4

Page 7: 2015 “分子模块设计育种创新体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学术委员会 … · 基础科学研究是科技创新的前提和支撑。核心关键技术是花再多钱都买不来的,是靠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5

学习园地

践行“三严三实” 助推科技创新

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白春礼

(原载于《求是》2015年07月15日)

当前在全党深入开展的“三严三实”专题教育,

明确了领导干部的修身之本、为政之道、成事之要,

为加强新形势下党的思想政治建设和作风建设提供了

重要遵循。科技界要坚决按照中央要求,认真开展

“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为加快推进科技创新提供强

有力的思想、组织和作风保障。

一、充分认识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的 重要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严三实”的重要论述,

既继承了党的优良传统,体现了我们党对领导干部的

一贯要求,又丰富发展了党的建设理论,体现了时代

性和针对性。“三严”是我们党的核心价值和独特优

势,“三实”体现了党的思想路线以及理论与实践相

统一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三严三实”言简意

赅、内涵丰富,体现了共产党人“质”的规定性,是

领导干部应该具备的“本真”。中央把“三严三实”

专题教育作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延展深

化,作为持续深入推进党的思想政治和作风建设的重

要举措,作为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明党的政治纪律

和政治规矩的重要抓手,充分体现了我们党驰而不息

推进从严治党、深化作风建设、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的

决心和态度,对于锻造干部队伍、推进事业发展具有

重要意义。我们要切实提高思想认识,贯彻落实好中

央的各项要求,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以更加饱满的

热情和更加有力的举措加快推进科技创新。

二、着力解决科技界存在的“不严不实” 突出问题

严与实是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活动的本质要求,

也是科技界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早在1961年,在被誉

为我国“科学宪法”的“科学14条”中就提出,要从

实际出发制定和检查科学工作计划,发扬敢想、敢

说、敢干与严肃性、严格性、严密性相结合的“三

敢三严”精神。2014年,中科院学部主席团《追求卓

越科学》宣言中也强调,要倡导求真、创新的价值

导向,以客观求实、严谨缜密为原则,自觉杜绝并

坚决抵制学术不端行为。长期以来,我国科技界涌现

出一大批具有严实精神的杰出代表。比如23位“两弹

一星”元勋,他们既是科学大师、民族英雄,也是

“严”之典范、“实”之楷模。今天,我国科技界继

承和发扬了老一辈科学家的优良传统与作风,从总体

上看,主流是好的。但是,随着时代变迁和社会环境

的变化,加上有一些同志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在科

技界也不同程度存在着“不严不实”问题,有的还比

较突出。

Page 8: 2015 “分子模块设计育种创新体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学术委员会 … · 基础科学研究是科技创新的前提和支撑。核心关键技术是花再多钱都买不来的,是靠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6

学习园地

在“不严”方面,存在的问题有:少数科研业

务型领导干部对政治学习重视不够,缺乏严格的党

内政治生活锻炼和自我约束;有的年轻科研骨干传

统文化熏陶相对不足,在修身立德和人格涵养方面

自我要求不高;少数领导干部缺乏大局观,责任担

当和攻坚克难的勇气不足,在改革难题面前回避矛

盾,得过且过;一些科研机构规章制度不健全,党

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落实不到位,少数

单位科研经费使用监管不力,极少数科研人员存在

违纪违法行为;有的单位学术监督和民主监督作用

发挥不够,在职称评聘、人员聘用、资源配置等方

面没有严格执行回避制度,导致近亲繁殖、缺乏公

正等。

在“不实”方面,存在的问题有:少数领导干

部片面追求经费、项目、论文、专利等数量,对重

大成果产出和科研核心竞争力重视不够,导致碎片

化扩张、同质化竞争、低水平重复;少数同志急功

近利,热衷于拉关系、跑项目,缺乏“板凳要坐十

年冷”的治学精神;有的科研人员学术诚信意识淡

薄,科研行为不够规范,甚至存在伪造、篡改、剽

窃等学术不端行为;少数科技管理干部服务基层、

服务科研人员的主动性不强,调查研究工作不够深

入,一些政策、制度和规划缺乏操作性,贯彻落实

工作抓得不紧等。

这些“不严不实”问题在科技界虽然不是主流,

但如果任其滋生蔓延,不仅会侵蚀我们的干部和科研

队伍,而且会腐蚀我们的创新生态和创新文化,影响

和制约科技事业的发展。我们必须在“三严三实”专

题教育中,把问题意识、问题导向贯穿全过程,把发

现问题、解决问题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紧密结合实

际,对照查摆,找到症结,有什么问题就着力解决什

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重点解决什么问题,以解决

问题的成果来检验专题教育的成效。

三、着眼发展讲求实效开展“三严三实” 专题教育

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加速发展,

对国际经济、政治、军事、安全、外交等产生深刻影

响,成为重塑世界竞争格局的关键。从国内来看,我

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保持中高速增长和迈向中高

端水平,亟须科技创新支撑和引领。当前,创新驱动

发展战略一系列重大部署加快深入推进,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正成为时代潮流,科技体制改革进入全面深

化、纵深推进的新阶段,科技界面临着繁重而艰巨的

改革、创新和发展任务。我们的责任越重大、任务越

艰巨,就越需要大力践行“三严三实”作风,造就一

支既严又实的科技队伍,肩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

使命。

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必须准确把握教

育主题和总体要求,着力形成学习践行的浓厚氛围。

要聚焦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推动各级领

导干部和广大科研人员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自觉践

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固树立“创新科技、服务

国家、造福人民”的科技价值理念;进一步继承和发

扬科学严谨、求真务实的优良作风,营造风清气正的

创新生态系统,推动全社会弘扬科学精神和科学文

化、传播科学知识和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态度和科学

方法;进一步明确干事创业的行为准则,以更高的标

准、更严的要求、更实的作风领导科技创新、推动改

革发展。

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必须坚持“两手

抓、两促进”,在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做出重大创

新贡献上见实效。科技创新不是发表论文、申请到

专利就大功告成了,而是必须落实到创造新的增长

点上,落实到培育新的增长动力和竞争优势上,把

创新成果变成实实在在的产业贡献,转化为实实在

在的社会财富。要通过“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引

导广大科技人员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

需求、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认真落实创新驱动发

展战略,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攻关和源头供给,

加快实现我国科技创新从量的增长到质的飞跃的根

本转变;深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加强开放合作与

协同创新,积极探索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

的有效途径,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更好地

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作为科技国家队,中国科学院要认真贯彻落实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三个面向”、“四个率先”要

求,努力成为学习和践行“三严三实”的表率,以更

加严实的精神和作风,全面实施“率先行动”计划,

在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的历史进程中,不断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

验的重大创新贡献。

Page 9: 2015 “分子模块设计育种创新体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学术委员会 … · 基础科学研究是科技创新的前提和支撑。核心关键技术是花再多钱都买不来的,是靠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7

学习园地

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

艾,科技创新正加速推进,并深度融合、广泛渗透到

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成为重塑世界格局、创造人类

未来的主导力量。我们只有认清趋势、前瞻擘划,才

能顺势而为、抢抓机遇。从宏观视角和战略层面看,

当今世界科技发展正呈现以下十大新趋势。

颠覆性技术层出不穷,将催生产业重大变革,成

为社会生产力新飞跃的突破口。作为全球研发投入最

集中的领域,信息网络、生物科技、清洁能源、新材

料与先进制造等正孕育一批具有重大产业变革前景的

颠覆性技术。量子计算机与量子通信、干细胞与再生

医学、合成生物和“人造叶绿体”、纳米科技和量子

点技术、石墨烯材料等,已展现出诱人的应用前景。

先进制造正向结构功能一体化、材料器件一体化方向

发展,极端制造技术向极大(如航母、极大规模集成

电路等)和极小(如微纳芯片等)方向迅速推进。人

机共融的智能制造模式、智能材料与3D打印结合形成

的4D打印技术,将推动工业品由大批量集中式生产向

定制化分布式生产转变,引领“数码世界物质化”和

新一轮科技革命将深刻影响世界力量格局

创造未来的科技发展新趋势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白春礼

(原载于《人民日报》2015年07月05日05版)

“物质世界智能化”。这些颠覆性技术将不断创造新

产品、新需求、新业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前所未

有的驱动力,推动经济格局和产业形态深刻调整,成

为创新驱动发展和国家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科技更加以人为本,绿色、健康、智能成为引

领科技创新的重点方向。未来科技将更加重视生态环

境保护与修复,致力于研发低能耗、高效能的绿色技

术与产品。以分子模块设计育种、加速光合作用、智

能技术等研发应用为重点,绿色农业将创造农业生物

新品种,提高农产品产量和品质,保障粮食和食品安

全。基因测序、干细胞与再生医学、分子靶向治疗、

远程医疗等技术大规模应用,医学模式将进入个性化

精准诊治和低成本普惠医疗的新阶段。智能化成为继

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之后的新“工业革命”,工

业生产向更绿色、更轻便、更高效的方向发展。服务

机器人、自动驾驶汽车、快递无人机、智能穿戴设备

等的普及,将持续提升人类生活质量,提升人的解放

程度。科技创新在满足人类不断增长的个性化多样化

需求、增进人类福祉方面,将展现出超乎想象的神奇

Page 10: 2015 “分子模块设计育种创新体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学术委员会 … · 基础科学研究是科技创新的前提和支撑。核心关键技术是花再多钱都买不来的,是靠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8

学习园地

魅力。

“互联网+”蓬勃发展,将全方位改变人类生产

生活。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和无线传输、无线充电等

技术实用化,为实现从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人

与服务互联向“互联网+”发展提供丰富高效的工具

与平台。随着大数据普及,人类活动将全面数据化,

云计算为数据的大规模生产、分享和应用提供了基

础。工业互联网、能源互联网、车联网、物联网、太

空互联网等新网络形态不断涌现,智慧地球、智慧城

市、智慧物流、智能生活等应用技术不断拓展,将形

成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信息网络环境,对人们的交

流、教育、交通、通信、医疗、物流、金融等各种工

作和生活需求作出全方位及时智能响应,推动人类生

产方式、商业模式、生活方式、学习和思维方式等发

生深刻变革。互联网的力量将借此全面重塑这个世界

和社会,使人类文明继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之后迈向

新的“智业革命”时代。

国际科技竞争日趋激烈,科技制高点向深空、

深海、深地、深蓝拓进。空间进入、利用和控制技术

是空间科技竞争的焦点,天基与地基相结合的观测系

统、大尺度星座观测体系等立体和全局性观测网络将

有效提升对地观测、全球定位与导航、深空探测、综

合信息利用能力。海洋新技术突破正催生新型蓝色经

济的兴起与发展,多功能水下缆控机器人、高精度水

下自航器、深海海底观测系统、深海空间站等海洋新

技术的研发应用,将为深海海洋监测、资源综合开发

利用、海洋安全保障提供核心支撑。地质勘探技术和

装备研制技术不断升级,将使地球更加透明,人类对

地球深部结构和资源的认识日益深化,为开辟新的资

源能源提供条件。量子计算机、非硅信息功能材料、

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等下一代信息技术向更高

速度、更大容量、更低功耗发展。第五代移动通信技

术有望成为未来数字经济乃至数字社会的“大脑”和

“神经系统”,帮助人类实现“信息随心至、万物触

手及”的用户体验,并带来一系列产业创新和巨大经

济及战略利益。

前沿基础研究向宏观拓展、微观深入和极端条

件方向交叉融合发展,一些基本科学问题正在孕育重

大突破。随着观测技术手段的不断进步,人类对宇宙

起源和演化、暗物质与暗能量、微观物质结构、极端

条件下的奇异物理现象、复杂系统等的认知将越来越

深入,把人类对客观物质世界的认识提升到前所未有

的新高度。合成生物学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从系统整

体的角度和量子的微观层面认识生命活动的规律,为

探索生命起源和进化开辟了崭新途径,将掀起新一轮

生物技术的浪潮。人类脑科学研究将取得突破,有望

描绘出人脑活动图谱和工作机理,有可能揭开意识起

源之谜,极大带动人工智能、复杂网络理论与技术发

展。前沿基础研究的重大突破可能改变和丰富人类对

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的基本认知,不同领域的交叉融

合发展可望催生新的重大科学思想和科学理论。

国防科技创新加速推进,军民融合向全要素、多

领域、高效益深度发展。受世界竞争格局调整、军事

变革深化和未来战争新形态等影响,主要国家将重点

围绕极地、空间、网络等领域加快发展“一体化”国

防科技,信息化战争、数字化战场、智能化装备、新

概念武器将成为国防科技创新的主要方向。大数据技

术将使未来战争的决策指挥能力实现根本性飞跃,推

动现代作战由力量联合向数据融合方向发展,自主式

作战平台将成为未来作战行动的主体。军民科技深度

融合、协同创新,在人才、平台、技术等方面的界限

日益模糊。随着脑科学与认知技术、仿生技术、量子

通信、超级计算、材料基因组、纳米技术、智能机器

人、先进制造与电子元器件、先进核能与动力技术、

导航定位和空间遥感等的重大突破,将研发更多高效

能、低成本、智能化、微小型、抗毁性武器装备,前

所未有地提升国防科技水平,并带动众多科技领域实

现重大创新突破。

国际科技合作重点围绕全球共同挑战,向更高层

次和更大范围发展。全球气候变化、能源资源短缺、

粮食和食品安全、网络信息安全、大气海洋等生态环

境污染、重大自然灾害、传染性疾病疫情和贫困等一

系列重要问题,事关人类共同安危,携手合作应对挑

战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选择。太阳能、风能、地热能

等可再生能源开发、存贮和传输技术的进步,将提升

新能源利用效率和经济社会效益,深刻改变现有能源

结构,大幅提高能源自给率。据国际能源署(IEA)

Page 11: 2015 “分子模块设计育种创新体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学术委员会 … · 基础科学研究是科技创新的前提和支撑。核心关键技术是花再多钱都买不来的,是靠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9

学习园地

预测,到2035年可再生能源将占全球能源的31%,成

为世界主要能源。极富发展潜能的新一代能源技术将

取得重大突破,氢能源和核聚变能可望成为解决人类

基本能源需求的主要方向。人类面临共同挑战的复杂

性和风险性、科学研究的艰巨性和成本之高昂,使相

互依存与协同日趋加深,将大大促进合作研究和资源

共享,推动高水平科技合作广泛深入开展,并更多上

升到国家和地区层面甚至成为全球共同行动。

科技创新活动日益社会化、大众化、网络化,新

型研发组织和创新模式将显著改变创新生态。网络信

息技术、大型科研设施开放共享、智能制造技术提供

了功能强大的研发工具和前所未有的创新平台,使创

新门槛迅速降低,协同创新不断深化,创新生活实验

室、制造实验室、众筹、众包、众智等多样化新型创

新平台和模式不断涌现,科研和创新活动向个性化、

开放化、网络化、集群化方向发展,催生越来越多的

新型科研机构和组织。以“创客运动”为代表的小微

型创新正在全球范围掀起新一轮创新创业热潮,以互

联网技术为依托的“软件创业”方兴未艾,由新技术

驱动、以极客和创客为重要参与群体的“新硬件时

代”正在开启。这些趋势将带来人类科研和创新活动

理念及组织模式的深刻变革,激发出前所未有的创新

活力。

科技创新资源全球流动形成浪潮,优秀科技人

才成为竞相争夺的焦点。一方面,经济全球化对创新

资源配置日益产生重大影响,人才、资本、技术、产

品、信息等创新要素全球流动,速度、范围和规模都

将达到空前水平,技术转移和产业重组不断加快。另

一方面,科技发达国家强化知识产权战略,主导全球

标准制定,构筑技术和创新壁垒,力图在全球创新网

络中保持主导地位,新技术应用不均衡状态进一步

加剧,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技术鸿沟”不断扩

大。发达国家利用优势地位,通过放宽技术移民政

策、开放国民教育、设立合作研究项目、提供丰厚薪

酬待遇等方式,持续增强对全球优秀科技人才的吸引

力。新兴国家也纷纷推出各类创新政策和人才计划,

积极参与科技资源和优秀人才的全球化竞争。

全球科技创新格局出现重大调整,将由以欧美

为中心向北美、东亚、欧盟“三足鼎立”的方向加速

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和新兴经济体崛起,

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全球科技创新力量对比悄

然发生变化,开始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扩散。从

2001年到2011年,美国研发投入占全球比重由37%下

降到30%,欧洲从26%下降到22%。虽然以美国为代

表的发达国家目前在科技创新上仍处于无可争议的领

先地位,但优势正逐渐缩小,中国、印度、巴西、俄

罗斯等新兴经济体已成为科技创新的活化地带,在全

球科技创新“蛋糕”中所占份额持续增长,对世界科

技创新的贡献率也快速上升。全球创新中心由欧美向

亚太、由大西洋向太平洋扩散的趋势总体持续发展,

未来20—30年内,北美、东亚、欧盟三个世界科技中

心将鼎足而立,主导全球创新格局。

正如雨果所说:与有待创造的东西相比,已经

创造出来的东西是微不足道的。科技创新的前沿永

无止境,科技创新的未来激动人心。我们要准确把

握世界科技发展新趋势,树立创新自信,抢抓战略

机遇,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成世界科技

强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有

力科技支撑。

Page 12: 2015 “分子模块设计育种创新体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学术委员会 … · 基础科学研究是科技创新的前提和支撑。核心关键技术是花再多钱都买不来的,是靠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10

新闻动态

2015年7月24日,“分子模块设计育种创新体

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以下简称:专项)学术委

员会第一次会议暨专项组织机构成立大会在北京顺利

召开。院重大科技任务局苏荣辉副局长、遗传发育所

杨维才所长、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张亚平院士、学术委

员会副主任遗传发育所薛勇彪研究员、学术委员会委

员中国农业大学戴景瑞院士、中科院植物生理生态所

韩斌院士、中科院水生所桂建芳院士、黑龙江省农科

院刘忠堂研究员、扬州大学顾铭洪教授、中科院植物

所种康研究员、中国水稻研究所钱前研究员出席了会

议,专项总体组傅向东研究员、程祝宽研究员、何祖

华研究员、储成才研究员、王台研究员、田志喜研究

员、林少扬研究员,专项总体组办公室曹殿文处长、

景海春处长、顾佩芝处长、张可心副主任、李明副研

究员、郝玉有副研究员、陈芳博士参加了会议。会议

由专项首席科学家薛勇彪研究员主持。

杨维才所长首先致辞,欢迎与会嘉宾的到来,同

“分子模块设计育种创新体系”战略性先导科技

专项学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暨专项组织机构成立

大会顺利召开

时感谢各位专家长期以来对遗传发育所以及专项的支

持,希望通过本次会议为专项实施、攻关任务凝练提

供良好的咨询意见。

院重大科技任务局苏荣辉副局长宣读了《中国科

学院重大科技任务局关于成立“分子模块设计育种创

新体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组织机构的批复》,张

亚平副院长为组织机构成员颁发了聘书。

会议重点听取了项目首席科学家薛勇彪研究员对

专项中期进展的汇报,报告从专项总体部署、任务总

体完成情况、重要工作进展、问题与建议、下一阶段

工作计划等方面对专项近两年的情况进行了总结。

学术委员会专家对专项的进展给予了充分肯定,

在专项的上下游衔接、加强基地建设、与我院分类机

构改革的结合等方面给予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为专

项后续实施,促进成果产生以及今年的中期评估奠定

了良好的基础。

(图片见封面)

2015年9月1日,中国科学院发展规划局会同相

关局在北京组织召开了“分子模块设计育种创新体

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中期检查专家评审会。中国

科学院副院长阴和俊,中国科学院发展规划局潘教峰

局长、科学传播局周德进局长、发展规划局张凤副局

长、重大科技任务局苏荣辉副局长、条件保障与财务

局聂常虹副局长和院相关部门主管领导,专项总体组

成员和骨干代表,专项依托单位遗传发育所胥伟华书

记出席了会议。

潘教峰局长主持预备会,张凤副局长介绍了先导

“分子模块设计育种创新体系”战略性先导科技

专项中期评估专家评审会顺利召开

专项中期检查的整体安排和分子育种专项会议评审的

有关要求。阴和俊副院长就中期检查工作做了重要指

示和要求。

预备会上,阴和俊向评审组介绍了A类先导专项

的立项和启动实施等相关背景情况,指出本次中期检

查是推进先导专项工作的有力手段,希望各位专家严

格按照“目标清、可考核、用得上、有影响”的标

准,对专项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武维华院士任分子育种先导专项评审专家组组

长。来自农科院、高校、地方研究院等部门的院士和

Page 13: 2015 “分子模块设计育种创新体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学术委员会 … · 基础科学研究是科技创新的前提和支撑。核心关键技术是花再多钱都买不来的,是靠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11

新闻动态

专家组成的评审专家组认真听取了专项首席科学家薛

勇彪研究员和项目负责人种康研究员、韩斌院士、桂

建芳院士所作的专项和项目中期进展报告,审阅专项

文字材料,并与专项人员进行了质询和讨论。专家组

充分肯定了专项取得的重要进展,并对先导专项及各

项目目标完成情况、项目之间的衔接、基地建设、开

放合作等提出了重要意见和建议。这些意见和建议将

有效推动先导专项的实施和重大成果的产出。

JGG 2014年度SCI影响因子达到3.585Thomson Reuters最新发布的2014年度JCR数据显

示,Journal of Genetics and Genomics(JGG)的影响因

子由2013年度的2.924上升至2014年度的3.585,在167

种遗传学领域的SCI期刊中排名上升至第51位。

为了进一步发挥学会办刊的学术和专业优势,

打造一批在本学科和专业领域内有较强影响力和专业

辐射力的中文精品科技期刊,更好地发挥中文学术期

刊在引领自主创新、服务科技发展中的作用,中国科

协发布了《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工程项目实施方案

(2015-2017)》。通过项目申报、资格审查及专家

评审,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和中国遗

传学会主办的《遗传》杂志获得学术质量提升项目资

助(3年资助45万元)。

这是《遗传》首次获得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工

程项目的资助,对于进一步提升《遗传》的期刊质量

与学术影响力将起到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遗传》获中国科协学术质量提升项目资助

1986年,我国老一辈植物遗传育种专家在西安

举办了“植物染色体工程国际会议”,著名遗传学家

Ernest R. Sears主持了大会开

幕式。经历了近30年的快速

发展之后,为进一步促进我

国染色体工程、小麦远缘杂

交、基因组学、多倍体进化

和植物减数分裂研究领域的

发展和对世界的影响,特举

办这次会议。

2015年6月28日-7月1

日,“植物染色体工程与功

能基因育种国际会议”在中

植物染色体工程与功能基因育种国际会议成功召开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成功召开。该次会

议邀请了中国、美国、德国、以色列、日本、捷克等

Page 14: 2015 “分子模块设计育种创新体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学术委员会 … · 基础科学研究是科技创新的前提和支撑。核心关键技术是花再多钱都买不来的,是靠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12

新闻动态

国内外30余个科研院所与高校的150余名专家学者和

研究生出席了会议。遗传发育所韩方普研究员为本次

会议主席,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长孙其信教授为大会

致开幕辞。

在为期三天的会议中,共40位学者分别作了学术

报告,主题涵盖了植物染色体工程、功能基因育种、

植物减数分裂、小麦远缘杂交、小麦基因组测序等研

究领域的最新进展。

为鼓励和培养我国研究生在国际会议上报告交

流,大会特设立研究生论坛,6位研究生于6月30日晚

分别报告了各自的研究进展并得到了相应的交流锻

炼。

此次会议的成功召开,为促进该研究领域的科学

家相互了解、加强学术交流、开展实质性合作提供了

良好的机会。国外同行也认为我国植物遗传学研究进

展较好。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德科学中心资助下,中

德“大脑功能的发育与维持——基本机制与疾病”双边

研讨会于2015年9月10日至12日在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

育生物学研究所召开。本次会议由中科院遗传发育所分

子发育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办,中科院遗传发育所

许执恒研究员为会议主席,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的

Wieland B. Huttner教授和德国莱布尼茨老年化研究所的

Zhao-Qi Wang教授担任共同主席。来自中国、德国、美

国、法国和日本的150余位脑神经研究领域的学者及研究

生代表参加了本次研讨会。

本次研讨会的主题是大脑功能的发育与维持,聚焦

于基础机制和脑疾病的研究。会议的目的是促进中德两

国的科学家交流在脑发育、神经生物学和相关疾病治疗

等领域中的最新研究进展和未来国际发展趋势,并探讨

两国在该研究领域建立实质性合作的可能性。开幕式由

许执恒研究员、Huttner教授和Wang教授共同主持,中国

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所长、分子发育生物学

2015年中德脑神经科学双边研讨会顺利召开

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杨维才研究员致开幕辞,对本次大

会的召开表示祝贺。四十多位与会科学家报告了自己实

验室最新的科研进展;讨论了跨学科的实验室间,特别

是中国和德国实验室间合作的可能性;中国和德国的科

学家热切期望能有机会将两国杰出的科学家与临床医生

聚集在一起,来探讨建立实质性合作的方式。通过本次

研讨会,中德双方的科学家得到了深入交流的机会,这

将有力地促进中德两国青年科学家的研究工作,并最终

振兴两国在人类神经精神疾病的基础、诊断和治疗领域

的研究。

本次大会得到了与会代表的一致好评,大家普遍认

为本次会议为进一步加强中德两国在脑神经科学领域的

学术交流、增进了解、促进合作提供了良好的机会,为

探索两国在脑神经研究方面建立长效实质性合作方式做

出了卓越的贡献。中德双方决定尽快筹备在德国举行下

一轮中德神经研讨会。

Page 15: 2015 “分子模块设计育种创新体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学术委员会 … · 基础科学研究是科技创新的前提和支撑。核心关键技术是花再多钱都买不来的,是靠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13

新闻动态

2015年8月21日至23日,第十三届中国水论坛在石

家庄隆重召开。本次论坛由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

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农业水资源重

点实验室、河北工程大学和河北省节水农业重点实验室

承办,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石家

庄经济学院等单位协办。共有来自26个省市自治区、台

湾、香港以及日本等国家和地区92所科研机构、大专院

校及相关企业的530名代表参加。

论坛开幕式由论坛组委会主席、中科院农业水

资源重点实验室主任杨永辉研究员主持,中科院遗传

发育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主任胡春胜研究员、论坛学

术委员会主席和省节水农业重点实验室主任刘昌明院

士、河北省水利厅副厅长梁建义、河北工程大学副校

长何立新教授和中国水论坛常设组委会主席、中国自

然资源学会水资源专业委员会主任夏军先后致辞。

本届水论坛以“水科学前沿与中国水问题对策”

为主题;刘昌明院士、中国工程院康绍忠院士、国家

千人学者唐常源教授和段青云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

遗传发育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成功举办

第十三届中国水论坛

金获得者张强和汤秋鸿教授等12位国内外知名学者作

了大会特邀报告;并按“流域水文与洪水预报”、

“生态水文”、“遥感水文”、“水环境”、“农田

水文与水资源承载力”、“水科学与水资源”等多个

议题,143位专家先后报告了各自最新的研究成果。

学术交流氛围浓厚。中国水论坛历来注重对青年科研

人才的培养。在本次青年学者论坛上,共有33名青年

学者和研究生进行了会议交流,是历届论坛人数最多

的一次。10位青年学者荣获了“中国水论坛2015年度

十佳优秀青年论文奖”。中心的裴宏伟同学也获此

殊荣。

通过举办本届论坛,促进了中心农田水文过程与

水资源高效利用领域与国内外学者的深入交流,加强

了与同领域科研机构和大学的对接,进一步提升了中

心在水资源相关领域的影响力,推动了华北地区水资

源基础研究与农业高效节水研究的创新发展。

会后,100多名参会代表还参观、考察了河北栾

城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Page 16: 2015 “分子模块设计育种创新体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学术委员会 … · 基础科学研究是科技创新的前提和支撑。核心关键技术是花再多钱都买不来的,是靠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14

新闻动态

遗传发育所团委于2015年7月6日-31日成功举办

了“寻找微观之美,发现科研之趣”显微摄影大赛。

在研究所党委领导下,作为研究所“绿色科研”系列

活动之一,本次摄影大赛从美丽科研、快乐科研出

发,为科研人员提供了展示技能、加强交流的平台,

力求激发和释放青年研究人员的创新活力和创造潜

能,体现“厚德、笃志、求索、创新”的遗传发育所

精神。

为了展现微观世界的美丽画卷,分享科研人员的

奇思妙想,本次大赛要求作品必须使用显微镜拍摄,

以照片配合文字的形式描绘实验过程中千姿百态的生

命形态。大赛共征集到来自基因组生物学研究中心、

分子农业生物学研究中心、发育生物学研究中心、分

子系统生物学研究中心17个研究组26名研究人员的36

幅作品。拍摄材料涉及水稻、大豆、番茄、拟南芥、

遗传发育所举办“寻找微观之美,

发现科研之趣”显微摄影大赛

线虫、小鼠,内容包括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

拟南芥叶片气孔结构以及小鼠胚胎发育过程等生命现

象。参赛作品在研究所一、二、三号楼内进行了为期

三周流动展览,电子版作品集也通过微信等新媒体的

形式进行广泛宣传。

本次比赛邀请遗传发育所党委班子成员和各中

心研究员代表担任评审专家进行专业评审,同时设立

最佳人气奖,通过现场点赞的方式选出心目中最优秀

的作品。最终,基因组生物学研究中心田彦宝获得一

等奖;基因组生物学研究中心程祝宽、朱晓炜,分子

系统生物学研究中心刘晓飞分别获得二等奖;基因组

生物学研究中心齐继艳、胡青、娄丽娟,发育生物学

研究中心宁文秀、王硕获得三等奖。田彦宝作品《小

花》和王硕作品《绽放炫彩的生命》获得最佳人气奖。

(图片见内封二)

植物细胞与染色体工程国家重点实

验室2015年夏季青年学术报告会于7月7日

在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召

开。重点实验室研究组长、工作人员和

研究生共计280余人参加了本次学术报告

会。此次报告会为重点实验室每年两次

(夏季和冬季)系列报告会中的学生学术

报告会,会议主持、学术报告、墙报制作

与展出都由学生担任和完成。本次会议由

重点实验室傅向东、刘翠敏和田志喜研究

组共同承办。 

早上8:30,报告会在傅向东研究组

王静同学的主持下拉开序幕,重点实验室

植物细胞与染色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召开2015年夏季青年学术报告会

Page 17: 2015 “分子模块设计育种创新体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学术委员会 … · 基础科学研究是科技创新的前提和支撑。核心关键技术是花再多钱都买不来的,是靠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15

新闻动态

主任凌宏清研究员致开幕词。在致辞中,他充分肯定

了实验室定期举办青年学术报告会的重要性,将极大

地促进各研究组间的了解和交流,同时培养和提高青

年科研人员的口头交流能力,并预祝报告会圆满

成功。

此次学术报告会展出墙报11份,口头报告17个。

报告人围绕模式植物功能基因分子与生化机制解析;

玉米,大豆,大麦基因组学与重要性状遗传机理;小

麦基因组学与分子育种三个主题讲解了他们的研究进

展。与会人员认真听取了报告,并积极参与提问讨

论。在浏览墙报时,与墙报制作者展开了广泛的学术

交流。

在会议闭幕式上,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韩方普研究

员对会议进行了总结,他在总结中指出,此次报告会

非常成功,报告水平较以前均有很大提高,同时也希

望通过总结经验,不断完善,进一步提升实验室青年

研究人员的综合素质,使实验室的研究水平更上一个

新台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唐定中研究员宣读了本次

大会的优胜报告评议结果,田志喜研究组的刘腾飞、

李霞研究组的刘鎏、傅向东研究组的姚涛分别获得本

次报告会优秀报告一等、二等及三等奖,傅向东研究

组的王弋获得了最佳墙报奖。随后,实验室几位主任

分别为他们颁发获奖证书。

下午5时会议闭幕。

植物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2015年度夏季青

年学术论坛于2015年8月3-4日成功召开。重点实验室

职工、研究生和博士后等共计360余人出席了此次论

坛。实验室副主任曹晓风研究员致开幕辞,指出实验

室夏季青年学术论坛是一个很好的学术交流平台,实

验室全体成员可以通过这个平台把自己的想法和成果

展示出来,并通过讨论对自己的研究工作进行完善。

论坛邀请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韩斌院

士做了题为“水稻的遗传多样性之谜”的特邀报告。

韩斌院士就水稻基因组方法学研究与水稻基因组变异

和功能基因组研究进行了详尽的阐述,这些研究为阐

植物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召开

2015年度夏季青年学术论坛

明水稻的驯化和遗传育种改良史奠定了基础。韩斌院

士精彩的报告使在场听众受益匪浅。

本次论坛报告主要围绕功能基因组学、植物信号传

导的分子机理、植物基因组结构与调控机理、植物生物

技术与分子育种等主题展开。来自重点实验室各课题组

的17位青年研究人员、博士后、研究生介绍了近期重要

的研究成果。经过评委的认真评选,论坛报告共产生一

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以及优秀奖7名。

在本次论坛的墙报讲解与交流环节中,大家展开

热烈的讨论与提问,不论是讲解者还是提问者都从中

有所收获。经投票评选,此次论坛墙报共产生一等奖

Page 18: 2015 “分子模块设计育种创新体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学术委员会 … · 基础科学研究是科技创新的前提和支撑。核心关键技术是花再多钱都买不来的,是靠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16

新闻动态

论坛报告获奖名单

一等奖:

唐三元(谢旗组)、关春梅(焦雨铃组)

二等奖:

肇涛澜(曹晓风组)、汪航(周奕华组)、徐凡(储成才组)

三等奖:

杨晓璐(左建儒组)、张晓慧(林少扬组)、邓磊(李传友组)、陈庆文(王国栋组)、王猛(王秀杰组)

优秀奖:

王洪俊(程祝宽组)、邹艳敏(吕东平组)、陆翔(张劲松组)、王磊(李家洋组)、刘慧(梁承志组)、

臧新山(王永红组)、 卢玉飞(朱祯组)

墙报获奖名单

一等奖:

刘会会(李家洋组)、张宁(王永红组)

二等奖:

王青(左建儒组)、侯毅枫(曹晓风组)、康彦媛(曹晓风组)、杜琳(储成才组)

三等奖:

张潇月(李传友组)、唐露(周奕华组)、于浩澎(焦雨铃组)、陈倩(谢旗组)、沈鸣(张劲松组)、

张凡凡(程祝宽组)

优秀奖:

李伟(王国栋组)、陈倬(梁承志组)、曹英豪(梁承志组)、王汝慈(姚善国组)、杨群(陈明生组)、

王双凤(吕东平组)、潘阳阳(朱祯组)、周壮志(朱立煌组)、袁清波(林少扬组)

2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6名以及优秀奖9名。

实验室主任左建儒研究员对本次论坛进行了总

结。左建儒研究员简要地回顾了实验室近5年来的重要

科研成果,肯定了重点实验室的成绩,并强调面临的

竞争和挑战。在未来5-10年,实验室全体成员应该更

加注重解析植物生物学中重要、重大科学问题的分子

机制与调控网络,全面提升实验室的整体科研水平。

Page 19: 2015 “分子模块设计育种创新体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学术委员会 … · 基础科学研究是科技创新的前提和支撑。核心关键技术是花再多钱都买不来的,是靠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17

新闻动态

分子系统生物学研究中心组学与系统生物学论坛

于2015年8月20日下午举行,香港科技大学结构生物

学家张明杰院士应邀担任本场报告主讲嘉宾。所内外

师生一百余人参加了本次论坛。

张明杰院士现任香港科技大学生命科学部冠名

教授和深圳北京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医学中心副主任。

他多年来致力于神经信号传导及神经细胞极性的建

立与维持相关调控蛋白的结构与功能研究,其工作

对于揭示神经后突触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的构建机

制,及蛋白复合体对细胞极性的调控机理具有重大

意义,也为相应的神经系统疾病治疗药物的研发提

供了理论依据。在题为“Mechanistic Studies of Protein

Complexes Controlling Cell Polarity

and Growth”的专题报告中,张明

杰院士以含有PDZ结构域的蛋白

的作用机制为例,介绍了细胞构

架蛋白(Scaffold Proteins)作为多

结构域蛋白质在神经信号转导中

行使功能的分子结构机理,阐明

了多结构域蛋白质中各结构域通

过互作形成蛋白质超结构域而行

使调控功能这一新的作用机制。

张院士还通过介绍Merlin蛋白调控

Hippo信号通路的机制,向大家展

示了如何以生物大分子的三维结

组学与系统生物学论坛——张明杰院士谈蛋白质复合物机理研究

构及其动态变化调控为线索,解析神经细胞极性形成

机理等重要的生物学问题。

张院士的报告内容精彩,引人入胜,向大家展

示了从结构生物学的角度,将多角度的发现整合在一

起,从而揭示生命调控规律的魅力。他亲切和蔼的态

度也充分体现出对青年学者的关爱。论坛结尾,张明

杰院士严肃而又认真地告诉大家科研没有捷径可言。

脚踏实地,潜心科研,是这位已经培育出十几位国内

外优秀PI的导师对大家提出的殷切期望。

报告结束后,胥伟华书记代表论坛组委会为张明

杰院士颁发了论坛主讲人纪念照。随后,张明杰院士

还与部分研究员进行了更加深入的座谈。

遗传发育所开展“海外人才走进科学院活动周”活动

为向海外优秀人才宣传中科院人才发展战略、科技

成果和人才需求等信息,搭建与海外优秀人才的交流与

联络平台,中国科学院人事局于8月24日启动了第五届

“海外人才走进科学院活动周”活动。

在本次活动中,来自渥太华大学的张彤博士以及苏

黎世大学杨秋潭(在读博士研究生)、美国加州大学伯

克利分校赵久海博士、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翟继先博士

等4位海外学者分别于8月24日和26日应邀到遗传发育所

进行交流和访问。

交流访问活动安排了四位海外学者的学术报告会,

Page 20: 2015 “分子模块设计育种创新体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学术委员会 … · 基础科学研究是科技创新的前提和支撑。核心关键技术是花再多钱都买不来的,是靠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18

新闻动态

报告会分别由黄勋和曹晓风研究员主持,

报告内容引起了在场科研人员的浓厚兴

趣。会后,安排了报告人与相关领域研究

员深入的交流,并与研究生进行了座谈。

本次活动促进了优秀海外人才对中科

院及遗传发育所的了解,加强了相关领域

专家学者的学术交流,进一步扩大了研究

所的影响力,创建了中科院及研究所与优

秀海外人才良好沟通交流的桥梁。

高彩霞研究员荣获2015年度“杜邦青年教授”奖,

颁奖仪式于2015年7月27日在中科院遗传发育所举行。

杨维才所长首先介绍了研究所的基本情况和近年来

研究所在植物领域取得的科研成果,高彩霞研究员对其

在基因组编辑技术方面的研究进展和应用

进行了介绍,随后,杜邦公司全球技术总

监William D. Provine介绍了“杜邦青年教授

计划”,并为高彩霞研究员颁奖。

“杜邦青年教授奖” 旨在帮助一些在

杜邦所关心的领域中崭露头角但尚未获得

终身职位的年轻研究人员启动科研工作。

作为杜邦公司历史最悠久的学术研究支持

项目之一,“青年教授奖”已持续进行了

40多年。从1968年起,该奖项已为19个国

家近140个研究机构中的700余位青年教授

提供了资助,金额超过5000万美元。

自2010年,中科院遗传发育所与杜邦

高彩霞研究员荣获“杜邦青年教授”奖

遗传发育所2014年度修购专项项目通过验收

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以来,双方在农业生物技术领域

开展了合作研发,保持着良好的伙伴关系。遗传发育所

王秀杰研究员和曹晓风研究员曾分别获得过2007年度和

2008年度“杜邦青年教授”奖。

2015年9月18日,中国科学院修购专项工作办公室

组织专家对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承担的2014年度修

购专款设备项目进行了现场验收。研究所副所长韩一

波、各项目负责人及修购专项工作组全体成员参加了本

次会议。

专家组详细听取了研究所修缮购置专项项目管理工

Page 21: 2015 “分子模块设计育种创新体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学术委员会 … · 基础科学研究是科技创新的前提和支撑。核心关键技术是花再多钱都买不来的,是靠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19

新闻动态

为增强全员安全意识,普及消防知识,提高人员的

灭火、疏散和自救能力,遗传发育所于2015年7月23日

下午举办了消防安全知识培训活动。研究所各部门安全

员、新入所职工、新进实验室的研究生和物业公司员工

共150余人参加了培训。培训由综合办公室主任刘春

光主持。

首先由遗传发育所副所长、党委副书

记韩一波作动员讲话,她强调:通过今天的

培训,就是希望大家进一步加强安全意识,

切实掌握消防基础知识、学会自救方法和提

升应急疏散的能力。

奥运村消防中队李川涛警官结合自身

十多年抢险救灾的经验和实例,逐一介绍了

灭火救援、抢险救灾、社会救助及反恐排爆

等消防概念,从“一个未燃灭的烟头造成

300多人死亡,一扇无法打开的安全门隔绝

生的希望”两个案例开始,依次讲解了消防

基础知识、初期火灾的扑救方法、灭火器和

遗传发育所举办消防安全知识培训活动

消火栓的使用,以及人员疏散时的十一种自救逃生常识

等。场下师生就科研、工作、生活等各方面可能遇到的

消防险情与李警官进行了热烈的互动问答。

随后,遗传发育所安全主管杨晓辉介绍了研究所近

期的安全工作,分析了科研工作中存在于人、物和管理

作的报告,以及“生物功能分子研究平台”项目、“合

成生物学技术平台II期”项目、“作物品质分子育种平

台”项目相关负责人的工作报告,实地考察了各设备的

运行情况,对设备的技术指标、固定资产入库及使用情

况等进行了细致核查,并对修购专项资金管

理、仪器设备采购、设备技术验收和文件归

档等工作进行了认真审核。经过讨论,专家

组一致同意三个项目通过验收,同时就研究

所在项目执行过程中的财务管理,档案管理

等环节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中肯的建议。

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2014年共落

实仪器设备购置类专项资金1365万元,通过

项目的实施,推进了北京生命科学大型仪器

区域中心合成生物学技术平台及生物功能分

子研究平台的建设,同时为研究所作物品质

分子育种平台的发展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硬件

保障,增强了区域中心及研究所在细胞的异

质性研究,生命系统的核心元件合成技术,分子功能研

究,作物品质分析与育种方面的技术服务能力,为创新

研究院建设及研究所“一三五”规划任务和目标的顺利

完成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Page 22: 2015 “分子模块设计育种创新体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学术委员会 … · 基础科学研究是科技创新的前提和支撑。核心关键技术是花再多钱都买不来的,是靠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20

新闻动态

三个方面的安全隐患,并对大家长期以来重视消防、积

极参与安全培训表示衷心感谢。

刘春光主任为本次培训活动作总结发言,他表示通

过此次培训,提升了全所师生的消防安全意识,达到了

预期目的,收到了良好效果。研究所安全保卫部门将进

一步把科研实际工作与消防安全结合起来,开展形式多

样的培训活动,为科研生产实践保驾护航。

为进一步推进研究所消防工作“四个能力”建设,

配合中国科学院防灾减灾宣传活动的开展,检验研究所

在紧急情况下的应对能力、组织能力和疏散能力,提高

全员消防安全意识和自救逃生能力,遗传发育所于2015

年7月24日在近期启用的1号科研楼举行了人员应急疏散

及灭火演练。参加演练的职工、博士后、研究生、客座

人员和物业公司员工等共计400余人。遗传发育所副所

长、副书记韩一波担任总指挥。

下午14时,韩一波准时下达了演练开始命令,楼

内人员听到消防广播传出的紧急通知后,立即放下手中

工作,在安全员的疏导下,捂住口鼻,弯腰低姿靠右前

行,沿着楼梯快速有序的撤离到楼外安全地域。与此同

遗传发育所举办消防应急疏散及灭火演练

时,信科联物业公司进行了火灾报警、初期扑救、门禁

解锁和电梯迫降等一系列演练。之后,奥运村消防中队

的两辆消防车驶入园区,身着战斗服的消防战士为在场

的师生全面展示了人员救护和消防车灭火的过程,讲解

了灭火器的灭火原理和使用要领,大家跃跃欲试,纷纷

上前体现灭火的真实感受。

韩一波在最后的演练总结中指出:本次演练十分成

功,希望大家继续树立安全意识,在今后的工作与生活

中,关注安全、关注消防,不断完善提高我所的消防疏

散和应急处置的整体水平,共同为平安北京构筑消防安

全“防火墙”做出贡献。

Page 23: 2015 “分子模块设计育种创新体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学术委员会 … · 基础科学研究是科技创新的前提和支撑。核心关键技术是花再多钱都买不来的,是靠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21

科普之窗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21

绿色科研

为纪念中国共产党九十四岁生日,遗传发育所于

2015年7月3日举行了“庆祝建党九十四周年暨‘绿色

科研’行动创意设计、践行、评比”主题党日活动。

所党委委员、纪委委员、党支部委员、党员群众代表

100余人参加了活动,党委副书记韩一波主持活动,

北京分院组织部副部长、人事处副处长徐治国参加活

动并担任评委。

“绿色科研”系列活动是“遗传发育所精神”

党建活动的延续,相关工作开展一年多来,经历了从

精神层面的文化引领到行为层面的提出行动指南,在

各基层党支部和党小组的精心组织和积极倡导下,研

究所涌现出了一大批改善科研环境和管理方式的好点

子、好做法,本次活动就是将其中有特色、有成效的

项目集中组织起来进行评比展示,并遴选出优秀的项

目进行表彰,进一步营造“绿色科研”文化氛围,为

推进“高效科研、节能科研、美丽科研、快乐科研”

的遗传发育所科学管理模式和创新文化建设做出实质

性贡献。

在雄壮的国歌声中本次主题党日活动拉开了帷

幕,首先由党委书记胥伟华致辞,他说本次活动是党

建工作与科研工作紧密结合、围绕中心、聚焦献力的

有益尝试,是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有效成果的集中

展示,在党中央倡导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和全社会

“绿色生活”理念的号召下,全体遗传发育所人要

践行“绿色科研”理念、共同实践并创造绿色科研氛

围,助力研究所“率先行动”计划的顺利实施。

本次以“绿色科研 快乐人生——提出一个绿色

科研创意、选择一项绿色科研行动、成为一名绿色科

研志愿者”为主题的“绿色科研”行动创意展示评比

活动共有25项实践类、创意类、发现类的项目进入了

初筛,经过遴选合并,最后有16个项目进入了现场展

示评比环节。所有的参评项目都围绕着“绿色科研”

的主题,或展示节能科研的好做法、或展示高效科研

的好办法、或展示快乐科研的好成效、或展示创建美

丽科研的好建议,参评项目内容丰富、材料详实、有

理有据,抒发感想生动、发人深省,具有创新性并组

织得当,广泛调动了参与人员积极性,对身边其他人

员产生了积极影响和示范作用;参赛选手感情充沛、

精神饱满、表达流畅,他们用活泼的形式、真挚的感

情、自信的姿态和激情的言语讲述着每个人对“绿色

科研”的独特感悟和理解。他们掷地有声的论述和诸

多制作精美的微视频不断引起听众的共鸣,博得了阵

阵掌声。

在紧张激烈的角逐过后,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

本次比赛评选出了获得表彰的项目如下:一级表彰项

目《温室节电举措》(管理支撑二支部);二级表彰

项目《对践行“绿色科研”的建议》(基因组中心党

支部)、《精心动物实验 精算节能环保》(管理支撑

二支部);三级表彰项目《Tree recylcer的创意设计》

(基因组中心党支部)、《分子农业中心共享平台》

(分子农业中心党支部)、《快乐科研-我们的健步

走》(分子农业中心党支部)、《大力推动科研生产

方式绿色化--关于开展绿色科研活动的思考与建议》

(管理支撑一支部);获得“优秀组织奖”的支部是

分子农业生物学研究中心党支部和基因组生物学研究

中心党支部。

杨维才所长在总结发言中强调,开展“绿色科

研”活动是遗传发育所发展的需要,是研究所创新文

化建设的重要一环。他对参评项目和参赛选手给予了

高度评价并表示深受感动,他感谢大家为研究所的发

展贡献出了智慧和力量。杨所长指出,每个人在“绿

色科研”活动中的奉献必将助力遗传发育所“四个率

先”目标的早日实现!他希望全体遗传发育所人共同

努力继续升华“绿色科研”理念、持续推进“绿色科

研”活动!

(更多图片见内封一)

遗传发育所举办庆祝建党九十四周年暨

“绿色科研”行动创意设计、践行、评比活动

Page 24: 2015 “分子模块设计育种创新体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学术委员会 … · 基础科学研究是科技创新的前提和支撑。核心关键技术是花再多钱都买不来的,是靠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22

绿色科研

温室作为科研支撑设施,对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

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温室也是用电大户之一。

研究资源部对温室的用电量进行了分析。以东区温室

为例,年用电量大约在400万度左右,其中用电量的

80%以上用于温室培养间的补光和空调降温。针对这

一情况,我们采取的节电举措如下:

一、植物补光灯改造

经过4年来和多家光源企业合作试验开发,我们

实现了应用LED植物生长灯对植物补光灯进行改造。

LED作为第四代新型照明光源,具有波长类型丰富、

系统发热少、功率小等特点。目前已有6个课题组的8

个温室进行了LED灯更换,一年节约138,000度电。若

东区温室所有补光灯全部更换为LED灯,则一年可节

约用电980,000度,节电率可达30%。

二、减少空调使用,利用自然风降温节约能源

1、从西区动物中心旧楼移机到温室的空调利用

科学用电,节约用电——温室节电举措管理支撑系统第二党支部

“绿色科研”行动创意获表彰项目选登

其本身的新风功能,通过把室外的自然风引进温室降

温,减少了空调的使用频率。

2、G2、G4吉荣空调新风管道送风,当室外温度

低于15度时,温度越低节能能效越高,两栋温室南侧

及中间培养间共32间,每天可节电520度,一年春秋

冬季6个月可节电93,600度。

3、G2、G3、G4南北温室外墙安装手动窗户,

室内更换大的排风扇。这样可保证春秋季通过开窗降

温,减少空调的使用率,大大节省了电力。

以上是温室节电的一些举措,当然只通过植物

补光灯改造和利用自然风降温来进行节电是远远不够

的,这还需要我们每一个的共同努力。树立节约意

识,时时刻刻做到节约用电是我们每一个人应尽的义务。

节约是一种智慧、一种美德,更是一种责任、

一种品质。我们希望全体师生从自我做起,从现在做

起,从点滴做起,厉行勤俭节约,以实际行动引领绿

色科研新风尚!

对践行“绿色科研”的几点建议

——我们对绿色科研的思考基因组生物学研究中心党支部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能源、资源与

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整个中国进入

了一个关注“绿色”发展的新时代。绿色食品、绿色

生活、绿色农业、绿色公交,清华大学提出绿色大

Page 25: 2015 “分子模块设计育种创新体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学术委员会 … · 基础科学研究是科技创新的前提和支撑。核心关键技术是花再多钱都买不来的,是靠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23

科普之窗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23

绿色科研

学……我们所领导班子提出“绿色科研”是一个响应

时代号召的好决定。“绿色科研”从高效科研、节能

科研、美丽科研、快乐科研等四方面开展有益活动,

为实施“率先行动”计划提供有力支撑,为培养创新

人才提供有效保障,为激发创新活力、释放创新潜力

创造良好环境。

“绿色科研”的四个理念提得非常好!通过对四

个理念的认真思考,我们支部对践行“绿色科研”提

出以下建议:

1.践行高效科研,需要建立一个“科研一线”的共享沟通平台

工作在科研一线的同志们肯定都遇到过的情况,

例如准备一个重要的实验,但是订购某个试剂的时候

被告知国内公司无库存,订购需要2-4周,或者想做

一个测定,需要某种试剂仅几个毫克,但是公司的最

小包装是却很贵,相反的处境是买来一个试剂,但是

做完某个试验后可能以后不再会用,闲置在那里;如

果有一个提供试剂共享的平台,需要帮助的人在上面

呼吁一下,如果能在群内解决,就能节省大量宝贵的

时间,也能使闲置的试剂被充分利用。再如有的同志

实验遇到奇怪的现象不能解释,希望在方法上得到有

经验朋友的指点,或者做一个新的实验,毫无概念的

时候,希望能查阅到行之有效的方法等等……这个科

研一线的平台可以是BBS、QQ或者微信群。从研究所

的层面建立这样的一个以学生、年轻老师和实验室管

家为主的平台,给大家带来的便利是非常大的,是践

行高效科研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方式。希望能得到所领

导和课题组长们的支持和鼓励!希望能在所网页上有

指定链接进入,平台指定固定人员负责群的维护和

管理。

2.践行节能科研,需要建立真正的仪器共享体制

研究所新1号楼的实验室布局,为彻底降低科研过

程中的能耗提供了极大的空间,以超净台和摇床/培养

箱区域为例,如果每个课题组培养一瓶细菌,原来需要

开四台摇床,现在放在一台里面就可以了,原来需要培

养几个平板,也需要开一台培养箱,但是现在大家放在

一起,只开一台就没问题。再例如原来实验室只有一台

低温离心机,如果几个人同时提DNA或者RNA的时候需

要排队等候,现在每个楼层的相同仪器放在一起,低温

离心机一排几台,大大提高了仪器的利用效率,也节省

了使用者的时间。做到真正的仪器共享后,节能的效果

是非常明显的,但是要做到真正的共享,可能还需要各

个课题组有一个彻底改变观念的过程。

3.践行节能科研,需要建立真正有效环境保护措施

环境污染问题是目前限制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问

题,也是现在民众非常关心的问题。作为国家的高等

科研院所,我们保护环境的义务也也是责无旁贷的。

但是现在保护环境的措施还不够有力!我们实验室可

以循环的实验垃圾被工人们随意拿出去卖给收废品的

事情还在发生,带有实验工程菌污染的物品不放入消

毒的黄色垃圾桶中,未经消毒就进暴露在环境里面,

或者可能直接进入下水道的事情也在发生。我们应该

如何保护已经非常脆弱的环境,除了增加宣传力度,

让每位在实验室工作的同志都意识到保护的重要性,

还要有一定的强制措施,让保护环境的想法真正落到

实处!因为保护环境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从我们科研人员每天的工作出发,如何做好保护

环境呢?有以下诸项建议:

1) 工程菌污染过的器皿灭菌后再清洗,防止任

何带有抗性基因的工程菌扩散到环境中;

2) 严禁工人将实验物品随意带出研究所;

3) 节约用水,特别是纯水龙头随手关;

4) 增加橡胶手套的重复利用次数,尽量减少黄

色垃圾的产出;

5) 严格遵守垃圾分类规定,做到无毒的垃圾不

放入黄色垃圾袋;

6) 严格遵守废液回收规定,实验废液不直接进

入下水道;

7) 将试验物品带出试验田,塑料和玻璃等物品

不要遗留到田间。

希望通过大家的努力,真正践行绿色科研的先进

理念,高效节能并且高产,科研工作取得更加丰硕的

成果、更上一层楼!

Page 26: 2015 “分子模块设计育种创新体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学术委员会 … · 基础科学研究是科技创新的前提和支撑。核心关键技术是花再多钱都买不来的,是靠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24

绿色科研

动物设施对温度、湿度、压力等各项指标有严格

要求,同时意味着设施耗能。在实际工作中,实验动

物中心通过了以下措施来降低能耗。

一、胚胎冷冻代替活体保存

实验动物胚胎冷冻保存是节能降耗的有效途径,

能够节省饲养空间和花费,减少饲养人员和兽医的工

作量,减轻运输压力。另一方面,对研究人员来说,

胚胎冷冻保存也是长期大量的保存胚胎、防止品系灭

绝的好方法,减少了感染风险,杜绝了遗传交叉的可

能性,预防遗传漂移。同时,在研究工作需要时,研

究人员也可以相对较快的获得动物。

目前,动物中心已经保存了胚胎品系20个,胚胎

1817枚,保存精子品系11个。

二、设施的完善改造

恒温(20-26℃)恒湿(40-70%)的屏障设施保

证不低于15次/小时的换气次数,消耗的能源是巨大

的。我们通过增加能量回收装置降低能耗,整个夏季

节约的电费约为13.48万元。

精心动物实验,精算节能环保——动物中心节能降耗措施

管理支撑系统第二党支部

动物中心工作性质需要及时洗澡,设施建造时增

加了太阳能热水器,有效使用了清洁能源,降低了运

行成本。

养殖斑马鱼、非洲爪蛙等水产动物需一年四季不

间断用水。我们安装使用了水体循环系统,通过活性

炭过滤、微滤、消毒器等处理使水达到再利用,减少

了自来水的使用及水净化装置的负荷。

我们启用了垫料倾倒机,保护工作人员磕垫料时

减少粉尘颗粒的吸入,并通过初高效的过滤减少粉尘

等的外排,降低环境中PM2.5和PM10。

三、动物废弃物的集中存储及处理

动物中心通过设置动物尸体存储间,集中存放动

物尸体及废弃物,避免每个课题组采购存放尸体专业

的冰柜,减少实验楼内放置冰箱的空间,降低感染的

风险。

我们希望在未来能够使用LED日光灯替换普通日

光灯,并进一步利用太阳能供应蒸汽锅炉、洗笼机、

冬季清洗池等用水,进一步达到节能降耗的目标。

Page 27: 2015 “分子模块设计育种创新体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学术委员会 … · 基础科学研究是科技创新的前提和支撑。核心关键技术是花再多钱都买不来的,是靠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25

科研进展

种子大小是决定水稻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其调

控机制备受关注。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s是生物

体中广泛存在的蛋白激酶,它们在植物生长发育以及

胁迫反应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关于MAPK信

号通路参与在种子大小调控的作用机制并不清楚。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陈凡研究

组、李云海研究组与中国水稻所合作鉴定了一个水稻

矮杆小粒突变体(dwarf and small grain1, dsg1)。图

位克隆结果表明DSG1 编码一个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OsMAPK6,与拟南芥中类似,它处于OsMKK4的下游

发挥作用。细胞生物学分析表明DSG1 是通过调控细

胞分裂而调节了细胞数目,进而影响了水稻种子大小

MAPK信号通路参与水稻种子大小的调控

及其生物量。进一步的生理学和分子生物学实验分析

表明DSG1 调控种子大小与油菜素内酯相关。该研究

为进一步解析种子大小的遗传调控机制以及改良水稻

品质与产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该项研究成果已于2015年9月14日在线发表于The

Plant Journal (DOI:10.1111/tpj.13025)。陈凡研究组

的博士研究生刘书英为该论文的第一作者,方晓华副

研究员和陈凡研究员为共同通讯作者。该研究是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委“植物生殖发育生物学”创新团队的

合作研究成果,同时得到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973计划)资助。

(2015-09-14)

水稻矮杆小粒突变体(dwarf and small grain1, dsg1)的表型分析

Page 28: 2015 “分子模块设计育种创新体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学术委员会 … · 基础科学研究是科技创新的前提和支撑。核心关键技术是花再多钱都买不来的,是靠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26

科研进展

植物通过细胞表面免疫受体识别来自于病原微生

物的分子,激活天然免疫;而病原微生物通过向植物

细胞分泌效应蛋白,这些蛋白往往通过翻译后修饰宿

主蛋白,抑制天然免疫反应;植物通过进化,利用动

植物中保守的、定位于胞质的NLR类型的免疫受体识

别效应蛋白,重新激活免疫反应。研究胞内免疫受体

识别病原微生物效应蛋白的分子机制不仅有助于我们

理解植物与病原微生物间的进化关系,还能为研究动

物天然免疫机理提供线索。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周俭民研

究组的前期的工作发现,来自黄单胞杆菌的效应蛋白

AvrAC能够对其靶标蛋白BIK1进行UMP修饰从而抑制

了细胞表面受体介导的天然免疫信号转导。周俭民研

究组与法国Laurent D. No l研究组发现一个与BIK1同源

的蛋白PBL2也受到了AvrAC的修饰。有趣的是对PBL2

的修饰对细菌致病毫无益处,而植物则把对PBL2的

修饰作为细菌入侵的信号,激活胞内的免疫途径。因

植物免疫新机制

此PBL2执行了一个“诱饵”的功能,使得植物能够

特异识别细菌,获得抗病性。他们通过遗传筛选发现

识别AvrAC还需要一个NLR类型的胞内免疫受体ZAR1

以及不具有酶活的蛋白激酶RKS1。进一步的研究发

现ZAR1和RKS1形成组成型的受体复合体,当分泌到

细胞内的AvrAC对PBL2的特异位点进行UMP修饰时,

PBL2被招募到受体复合体上,进而激活免疫信号。

这项研究建立了植物识别效应蛋白AvrAC的一个

完整的信号通路,并揭示了植物NLR蛋白依赖于支架

蛋白间接识别效应蛋白的新机制。研究结果于2015

年9月10日在线发表在Cell Host Microbe(http://dx.doi.

org/10.1016/j.chom.2015.08.004)。周俭民研究组的研

究生王国勋同法国的Brice Roux是并列第一作者。该

研究得到了中国科学院先导专项、科技部973项目以

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

(2015-09-10)

AvrAC的毒性功能及植物识别AvrAC的分

子机制模型 左图:AvrAC被细菌分泌到植物细胞中

之后通过UMP修饰BIK1,阻断其参与的

细胞表面免疫受体介导的信号通路,使

得植物易于侵染。右图:植物中的PBL2作为诱饵被AvrAC修饰,之后被ZAR1-RKS1免疫受体复合体招募,完成植物对

细菌的识别并激活免疫。

Page 29: 2015 “分子模块设计育种创新体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学术委员会 … · 基础科学研究是科技创新的前提和支撑。核心关键技术是花再多钱都买不来的,是靠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27

科研进展

ALS,全名为“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是一种无

法治愈而且致命的神经退行性疾病。ALS患者在临床

上表现为上、下运动神经元混合受损,导致球部、四

肢、躯干、胸部和腹部的肌肉僵直、颤搐并逐渐萎

缩,最终患者因吞咽和呼吸困难而死亡。目前已知

的ALS致病基因主要为SOD1、TDP-43、FUS 等。因

TDB-43突变而导致ALS的典型病理变化是病人神经细

胞核内的TDB-43转移到细胞浆中并聚集。然而,转

基因小鼠模型中难以模拟病人中这一典型的病理

变化。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李晓江研究

组和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的赖良学

研究组利用体细胞核移植的方法曾成功地建立转基因

亨延顿舞蹈症猪(Hum Mol Genetic, 2010)和SOD1 转

基因猪(Cell Res, 2014)。最近他们的合作又成功地

建立了转基因TDP-43西藏小型猪模型。该转基因猪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转基因TDP-43猪的研究取得新进展

表现出ALS的症状,并且存在类似ALS患者中神经细

胞质TDP-43聚集的现象。深入研究发现,细胞质中

TDP-43的聚集可导致RNA可变剪接因子(alternative

splicing factors)异常地分布在细胞质并引起基因表达

异常。此研究不仅揭示了TDP-43的新型致病机理,

也提示大动物模型更能表现出与病人病理变化较为接

近的特征。

该研究结果于2015年9月3日在线发表于Molecular

Neurodegeneration (http:/ /www.ncbi.nlm.nih.gov/

pubmed/26334913)。李晓江研究员和赖良学研究员为

本文的共同通讯作者。李晓江研究组的博士研究生王

国昊、博士后阎森和赖良学研究组的杨化强博士为

该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该研究得到科技部973项目

(2011CB944203)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071293)

的资助。

(2015-09-03)

(A)野生型猪(control)与转基因TDP-43(M337V)猪(TG)出生后9个月的表型。

(B)Western Blot检测转基因猪中TDP-43(M337V)的表达量。

(C)转基因TDP-43(M337V)猪的生存曲线,同龄的非转基因猪作为对照。

Page 30: 2015 “分子模块设计育种创新体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学术委员会 … · 基础科学研究是科技创新的前提和支撑。核心关键技术是花再多钱都买不来的,是靠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28

科研进展

小肽信号作为细胞间互作的重要介质,其与受体

作用的分子机制是近年植物科学研究的热点和前沿。

植物磺肽素(Phytosulfokine,PSK)是近些年发现的

一种小肽类植物内源激素,由一个五肽和两个磺酸基

团组成,它广泛存在于大多数植物中,通过促进细胞

增大和分裂调控植物生长,并参与花粉萌发和花粉管

导向以及植物抗性等多种重要的生物学过程。已有的

研究结果表明,PSK在细胞表面的受体是胞外区富含

LRR基序的跨膜受体蛋白激酶PSKR,但是PSKR识别

PSK的分子机制,以及结合PSK后的信号激活机制还

是未知的。

中科院遗传发育所杨维才研究组与清华大学柴继

杰研究组合作,通过结合遗传学、生物化学、结构生

物学以及功能分析实验,发现了PSKR识别PSK及识别

后的激活机制。结果表明:与已知的其它小肽-受体

激活机制不同,PSK小肽结合到细胞膜上的PSKR1胞

植物小肽-受体激活机制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外结构域中不完整的island domain上,稳定其结构,

进而PSKR1招募共受体SERK1,SERK2 和BAK1形成

异源二聚体,通过LRR结构域的二聚化来完成配体的

感应,使其胞内结构域磷酸化并激活下游信号通路。

该项研究为理解植物小肽-受体激酶的作用方式提供

了一个新的模型。

该项工作于2015年8月26日以《Allosteric receptor

activation by the plant peptide hormone phytosulfokine》

为题在Nature杂志发表(doi:10.1038/nature14858)。

清华大学柴继杰教授、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

研究所杨维才研究员为共同通讯作者;柴继杰组的研

究生王继纵和杨维才组的副研究员李红菊为共同第一

作者;来自郑州大学的研究人员也参与了部分研究工

作。该项研究得到了科技部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

项目资助。

(2015-08-26)

Figure. (a) Overall structure of PSK–PSKR1LRR complex . (b ) PSK promotes PSKR1–SERK interaction in Arabidopsis protoplasts. Flag-tagged PSKR1 (∆KD) and HA-tagged SERK1/2/BAK1 were co-expressed in Arabidopsis protoplasts, and their interactions were detected by co-immunoprecipi ta t ion. ( c ) PSK promotes PSKR1–SERK interaction in planta. Crude protein extracts from the treated and untreated plants overexpressing PSKR1–GFP and SERK1/2/BAK1–HA were used for co-immunoprecipitation. (d) The serk1/1;serk2/-;bak1/- triple mutants are less sensitive to PSK in root growth.

Page 31: 2015 “分子模块设计育种创新体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学术委员会 … · 基础科学研究是科技创新的前提和支撑。核心关键技术是花再多钱都买不来的,是靠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29

科研进展

一项由中科院遗传发育所John Speakman研究员领

导、来自10个不同国家的学者共同参与的科学项目,

对最具吸引力的女性身材的脂肪量进行了研究。

该项目对来自10个不同国家的超过1300名受访志

愿者进行了调查——让受访者对一系列女性的体成分

扫描图像按照对其的吸引程度进行排序。结果发现,

在所使用的研究图片的范围内(BMI:19-40),女性

的吸引力与其身材的肥胖程度成负相关。也就是说,

人们认为比较瘦的女性更迷人。

为了确认女性是否存在一个最佳脂肪量——因为

这可能反映了进化学上的最佳适应度,该研究结合肥

胖程度与各种死因引起的死亡率的关系,以及肥胖与

生育率的关系,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根据模型预

测,最迷人的女性身材的BMI(体重指数,体重/身高

2)应该介于24和24.8之间,模型的预测值和调查结果

并不相符。但是,当他们将年龄与BMI的关系引入到

数学模型中的时候,研究人员惊喜的发现,BMI的最

佳适应度落到17-20之间,而这恰恰是实际观察到的

被认为最迷人的身材。这在进化生物学的框架下为最

迷人女性体型提供了一个解释——人们通常认为的最

数学上最迷人的体型

迷人女性的身材与那些未来生育力和存活力都最强的

年轻女性的BMI完全吻合。该研究结果发表在8月25日

的Peer J杂志上。

(2015-08-25)

如果在上面两幅女性的体成分扫描图像中选一个,

你会觉得哪个更能吸引你?

种子大小是水稻产量构成的要素之一,长期以来

一直是很多作物育种改良的重要目标。生长素作为最

为重要的植物激素之一,参与了植物生长发育的众多

重要过程。尽管生长素的合成、运输和信号转导在模

式植物拟南芥中研究已比较深入,然而其在作物中的

研究和对作物产量的影响仍知之甚少。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储成才研究

员和其合作者李家洋院士研究组通过对一水稻大粒显

性突变体(Big grain1, Bg1-D)的研究,发现BG1编码

一个受生长素特异诱导的早期响应的未知功能蛋白,

在水稻茎和穗的维管组织中特异表达。有意思的是,

BG1过表达株系生长素极性运输能力显著增强,并导

致水稻籽粒显著增大。田间试验表明,BG1 过量表

水稻种子大小决定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BG1可显著提高水稻及拟南芥的生物量和产量

Page 32: 2015 “分子模块设计育种创新体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学术委员会 … · 基础科学研究是科技创新的前提和支撑。核心关键技术是花再多钱都买不来的,是靠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30

科研进展

该 项 研 究 成 果 于 2 0 1 5 年 8 月 1 7 日 在 美 国 科

学 院 院 刊 ( P N A S ) 在 线 发 表 ( d o i : 1 0 . 1 0 7 3 /

pnas.1512748112)。刘林川博士和童红宁副研究员为

论文共同第一作者,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农

业部转基因专项等资助。

(2015-08-17)

达株系与对照相比千粒重增加25%,产量增加21%。

BG1过量表达植株生物量也显著提高。进化分析表明

BG1在高等植物中具有高度保守性。过表达BG1 同样

使双子叶植物拟南芥种子增大及生物量增加,暗示

BG1在单、双子叶植物生物量及作物产量改良中均具

有极大的应用潜力。

病原细菌在侵染植物时需要分泌一系列效应蛋白

到宿主细胞内,通过作用于特定靶点,改变植物的生

理活动,以利于细菌的入侵或定殖。研究效应蛋白的

作用机理不仅使得我们认识病原细菌如何完成致病这

一复杂生物学过程,还能帮助我们认识植物生物学本

身的内在机制。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周俭民研

究组的研究发现,丁香假单胞菌效应蛋白AvrB通过

与RIN4相互作用,正调控H+-ATPase AHA1的活性,

从而导致气孔张开,以利于细菌的入侵。意想不到的

是,AHA1对气孔保卫细胞运动的调控并非仅仅通过

改变离子通道就可实现,而是通过产生一未知信号,

促进茉莉素受体COI1与转录抑制子JAZ的相互作用并

增强茉莉素信号通路来实现的。

该研究结果于2015年7月21日发表在Plant Cell上

(2015 Jul 21;doi/10.1105/tpc.15.00466)。周俭民研究

植物先天免疫研究取得新进展

组的助理研究员周朝阳为第一作者,中国科学院遗传

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的李传友研究员和中国农业大学

的郭岩研究员也参与了该项工作。该项研究得到了中

国科学院先导研究计划、科技部973项目以及国家自

然科学基金的资助。

(2015-07-21)

AvrB促进气孔打开的模型

大熊猫是中国特有的濒危动物,野生个体不足

2000只。大熊猫本身是肉食动物,却在长期演化过程

中逐渐特化为以素食为主,但大熊猫依然保持着食肉

动物的消化道特性。野生大熊猫几乎完全以竹子为

食。由于竹子不易消化,因此大熊猫每天不得不进食

大量(最高50磅)的竹子以维持生命活动需求。人们

推测大熊猫可能具有较低的能量代谢,以维持其能量

平衡。最近,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Speakman研究组与中科院动物所魏辅文研究组、北京

动物园合作,对野生和圈养大熊猫的能量代谢进行了

Science发表大熊猫低能量代谢研究论文

测定,结果表明,大熊猫的能量代谢率异常低,几乎

与树獭处于相似的水平,一只体重90kg的大熊猫的代

谢水平还不足同样体重的人类的一半。

大熊猫的低能量代谢率可能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

的结果。人们在动物园会观察到大熊猫不喜欢运动,

这使它们在维持身体活动性方面节省了很多能量。而

在野外,通过给野生大熊猫安装GPS项圈记录仪,我

们也发现,它们每天有超过一半的时间都在休息,平

均下来每小时移动的距离只有20多米。此外,大熊猫

体内与能量代谢相关的甲状腺激素水平也非常低。研

Page 33: 2015 “分子模块设计育种创新体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学术委员会 … · 基础科学研究是科技创新的前提和支撑。核心关键技术是花再多钱都买不来的,是靠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31

科研进展

大熊猫的热图像(聂永刚摄) 一只圈养大熊猫正在吃竹子

(John Speakman摄)

究显示,这可能与一个调控其合成通路上的基因发生

突变有关。在活动状态下,大熊猫的代谢率甚至低于

人类静止状态的代谢率。大熊猫的代谢率很低可能会

带来一个问题,那就是它们如何维持体温?答案是皮

毛。大熊猫的皮毛很厚,能够保持体内的热量不易散

失。热成像仪测定发现,大熊猫的体表温度与其它黑

白相间的动物如斑马、斑点狗等相比要低得多。在我

们看来,这样的熊猫有点酷(Cool)!

该研究结果于2015年7月10日在线发表在Science

杂志上。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中科院先导

专项B的资助。

(2015-07-10)

长期以来我国水稻育种的主要目的是保证产量提

升,而高产水稻品质往往相对较差。如何解决“高产

不优质,优质不高产”的矛盾是水稻育种工作一直以

来面临的挑战。

近日,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傅向

东研究员领导的研究团队在水稻品质和产量协同遗传

改良的研究中取得重大进展,从优质杂交水稻不育系

泰丰A中成功分离并克隆了一个控制水稻粒形和提升

稻米品质的重要基因GW7。这一基因能通过改变细胞

分裂模式,让稻米变得更为细长,有效地减少垩白率

和垩白面积,从而提高稻米在外观、口感等方面的

控制水稻粒形和稻米品质的重要基因

品质。

傅向东研究组在前期研究中发现来自优质的巴基

斯坦Basmati水稻的GW8基因的一个等位变异,使籽粒

变为细长型,可明显提高稻米品质,但导致水稻产量

损失14%。进一步研究发现GW8能够直接结合到GW7

基因的启动子并调控其表达,来自热带粳稻的GW7基

因的一个等位变异使其基因表达水平不受GW8的调

控,在保证产量不减的基础上可显著提升稻米品质。

研究还表明将GW7和GS3基因的优异等位变异聚合并

应用到我国高产籼稻中,可明显提高稻米品质,同时

还可提高产量。

Page 34: 2015 “分子模块设计育种创新体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学术委员会 … · 基础科学研究是科技创新的前提和支撑。核心关键技术是花再多钱都买不来的,是靠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32

科研进展

GW7基因通过改变细胞分裂模式调控水稻粒型

心肌梗死具有很高的发病率和致死率,是一类严

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

学研究所戴建武研究组通过将缺血心肌靶向多肽与人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融合得到了重组的VEGF蛋白

(IMT-VEGF),在大鼠和猪的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

中通过分子标记证明了IMT-VEGF具有通过静脉注射

靶向到缺血心肌的能力,能够显著促进梗死部位的血

管再生和心功能的恢复。他们还揭示了IMT-VEGF的

靶向能力的实现可能与心脏缺血事件发生后病灶局部

心肌再生研究取得新进展

的cTnI相关。与以往心肌内或冠脉内药物注射方式相

比,IMT-VEGF可实现简便的静脉给药,为心肌梗死

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该研究结果于2015年7月2日在线发表于Journal of

Controlled Release (DOI: 10.1016/j.jconrel.2015.06.036)。戴建

武研究组的博士生杨 和青岛大学的施春英博士为该论

文的共同第一作者。该研究得到中国科学院干细胞与再

生医学先导专项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资助。

(2015-07-02)

大鼠的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实验

该项研究为水稻高产优质分子模块设计育种直

接提供了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的新基因,也为揭示水稻

品质和产量协同遗传改良的分子奥秘提供了新线索。

《自然》在对此项成果的新闻报道中引用了康奈尔大

学Susan McCouch教授的评价,认为目前还没有人在水

稻育种的高产与优质方面同时兼顾,“这将是一个影

响巨大的研究成果”。

该研究成果于2015年7月6日在线发表于国际著名

学术期刊Nature Genetics (DOI:10.1038/ng.3352)。本项

目得到国家自然基金委和中国科学院分子模块设计育

种创新体系先导科技专项资助。

(2015-07-06)

Page 35: 2015 “分子模块设计育种创新体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学术委员会 … · 基础科学研究是科技创新的前提和支撑。核心关键技术是花再多钱都买不来的,是靠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33

科研进展

NAD(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作为电子传

递载体(辅酶)参与众多的氧化还原反应而为广大研

究人员所熟知。在植物NAD补救合成途径中,都存在

尼克酸(nicotinate,NA)和多种NA的衍生物(糖基

化,甲基化等),但迄今为止,关于NA衍生物在植

物代谢中的分子机制及其生理功能尚未有报道。

王国栋研究组首先利用色质联用技术发现拟南芥

中NA的糖基化修饰发生在NA的N-位或者O-位,并且

O-位糖基化分布呈现十字花科特异性。进一步利用基

因表达-酶活关联分析,在糖基转移酶家族1中(共有

106个成员)发现并功能鉴定三个NA糖基转移酶,包

括一个NAOGT(UGT74F2,之前报道是水杨酸糖基转

移酶)和两个NANGT(UGT76C4和UGT76C5)。拟南

芥UGT74F2的突变体(ugt74f2-1)比野生型积累更高

浓度的游离NA,这与ugt74f2-1在各种逆境条件下的

种子萌发率呈负相关,同时ugt74f2-1种子萌发率下降

植物NAD补救合成途径解析和

进化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与水杨酸的积累无关;过表达UGT74F2能够完全互补

ugt74f2-1的种子萌发缺陷。这些发现结合全面的化学

分析表明,NA的O-位糖基化修饰可能保护植物细胞

免受种子萌发过程中NA过度积累所造成的毒害。综

合NAD补救合成途径参与基因的进化树分析,结果表

明NAOGT活性是在十字花科植物进化过程中才逐渐获

得,NAOGT活性的获得为植物适应环境提供选择优

势。该研究同时为进一步研究植物中其它NA衍生物

的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基础。

该研究成果于2015年6月26日在线发表于The Plant

Cell(DOI:10.1105/tpc.15.00223)上。王国栋研究组

的博士生李伟为该文章的第一作者。该项目得到了国

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科技部973项目和植物基因组学

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资助。

(2015-06-26)

十字花科新进化获得的NAOGT保护非生物逆境条件下的种子萌发

Page 36: 2015 “分子模块设计育种创新体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学术委员会 … · 基础科学研究是科技创新的前提和支撑。核心关键技术是花再多钱都买不来的,是靠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34

科研进展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流域水文循环、水资源形

成和生态环境演变具有重要影响。海河流域近几十年

由于人口快速增长、水土资源的高强度开发和工农业

迅速发展,叠加上气候变化的影响,使流域水资源短

缺加剧,生态环境恶化。因此,定量研究该流域的水

热收支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对于流域水资源管理和生

态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中科院遗传发育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沈彦俊研究

组基于遥感和气象等多源数据建立了海河流域地表水

热过程模型,并利用多源多尺度观测数据对模型进行了

验证。基于模型模拟,对海河流域过去近30年水热收支

的时空变化及其气候和人类活动影响因素进行了定量分

析。结果表明:海河流域山区在过去30年间,由于气温

的显著升高以及太行山绿化工程使植被生长状态显著改

善,蒸散量呈增加趋势,但却导致径流减少,对流域水

资源的形成产生不利影响;平原区由于辐射和降水减

海河流域水平衡趋势的定量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少,加之快速城市化使农耕地面积显著减少,蒸散量总

体呈显著减少趋势,但蒸散耗水仍超过降水总量,地下

水仍然面临较强的超采压力。在低平原区,由于盐碱地

治理工程的实施和土壤脱盐、灌溉条件的改善等,在过

去30年蒸散量呈现显著的增加趋势。总体而言,海河流

域在山区生态改善的同时,山区产流能力显著减弱,而

平原区耗水量仍严重超过本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该区

的水资源形势仍将面临严重的缺水压力。因此,尽快改

变农业种植结构、实现产业结构转型,推动本区向水资

源节约型和水经济高效型社会转变刻不容缓,这也是解

决本区域经济一体化协同发展的重要前提。

该研究获得中国科学院创新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41471027)的支持,研究成果已有两篇论文发表

在水文学领域著名期刊Journal of Hydrology上。沈彦俊

研究组的郭英是两篇论文的第一作者。

  (2015-06-24)

选择性多聚腺苷酸化调控植物开花的新机制

选择性多聚腺苷酸化(Alternative Polyadenylation,

APA)是真核生物中广泛存在的一种基因表达调控机

制。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和完善,APA越发成

为新的基因转录与翻译调控的研究热点。在拟南芥

和哺乳动物中,超过70%的转录本具有多个poly(A)位

点。选择性多聚腺苷酸化极大地增加了真核生物转录

组以及蛋白组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因此研究该过程如

何被调控对于研究基因表达的调控机制具有重要的生

物学意义。开花是拟南芥从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变

过程中的重要事件,受到极为复杂而精细的调控。此

前有研究表明植物开花与APA调控有关,但是其中的

机制尚不明确。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曹晓风

研究团队发现了拟南芥中一个新的mRNA 3’端

加工因子HLP1(属于hnRNP A/B家族)通过调控

mRNA 3’端加工来控制植物开花的分子机制。研

究发现hlp1 突变体中的开花抑制因子FLC 表达量显

著上升,因而突变体呈晚花表型。通过在植物体

内建立了HITS-CLIP/CLIP-Seq(High-throughput

sequencing of RNAs isolated by the cross-linking

immunoprecipitation)技术,在全基因组范围构建

了HLP1-RNA的互作图谱,发现HLP1结合到许多参

与RNA代谢以及开花调控基因的转录本上,并且其

结合位点显著富集在mRNA的内含子以及3’UTR中

的多聚腺苷酸化位点附近(A-rich以及U-rich元件

上),提示它在mRNA 3’端形成过程中起作用。进

一步在基因组水平检测hlp1 突变体中poly(A)位点选

择的变化发现HLP1调控了数千个转录本poly(A)位点

的选择,其中包括了FCA (开花促进因子,抑制FLC

的表达)。HLP1可以直接结合到FCA 转录本的两个

poly(A)位点上,并促进远端poly(A)位点的使用,从

而产生有生物学功能的全长FCA 转录本来抑制FLC 的

表达。

该研究通过鉴定新的3’端加工因子HLP1入手,

Page 37: 2015 “分子模块设计育种创新体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学术委员会 … · 基础科学研究是科技创新的前提和支撑。核心关键技术是花再多钱都买不来的,是靠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35

科研进展

在植物中首次成功建立了大规模鉴定

RNA结合蛋白所结合的靶位点的新方

法(HITS-CLIP/CLIP-seq技术),构

建了RNA结合蛋白及其靶RNA在全基

因组水平上的互作图谱,进一步解析

了APA调控植物开花的机制,对于研

究RNA结合蛋白参与调控植物生长发

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该研究6月23日在线发表于Cell

Research (DOI:10.1038/cr.2015.77),

曹晓风研究组博士后张勇、顾连峰以

及客座博士生侯毅峰为文章的并列第

一作者,曹晓风研究员和刘春艳副研

究员为共同通讯作者。该研究受到科

技部重大研究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

金委、农业部转基因重大研究专项和

植 物 基 因 组 学 国 家 重 点 实 验 室 的

资助。

(2015-06-23)

生长素是一类重要的植物激素,参与调控植物

生长发育的众多过程。生长素受体TIR1为E3泛素连

接酶。生长素通过介导其受体TIR1与转录抑制子Aux/

IAA蛋白直接互作,促使后者降解,将下游的转录因

子去抑制化,从而激活生长素信号通路。目前发现

的所有aux/iaa功能获得性突变主要发生在该类蛋白高

度保守的Domain II,导致Aux/IAAs抑制子蛋白异常积

累,呈现对生长素不敏感的表型。目前对调控TIR1与

Aux/IAA互作的分子机制知之甚少。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左建儒研究

组与李家洋研究组、中国水稻所钱前研究组、中科院

生物物理所刘雪辉博士、北京大学夏斌教授等通过合

作研究,发现水稻亲环素蛋白(cyclophilin) LATERAL

ROOTLESS2 (LRT2)具有肽酰脯氨酰顺-反异构酶的

活性,通过催化水稻OsIAA11蛋白Domain II肽酰脯氨

酰的顺-反异构化而调控OsIAA11蛋白与受体OsTIR1

生长素信号转导机制研究取得新进展

的互作,从而直接调控OsIAA11抑制子蛋白的降解。

lrt2 突变抑制OsIAA11和OsTIR1之间的互作,导致

OsIAA11蛋白异常积累,从而阻遏生长素信号通路的

激活以及包括侧根缺失等严重的生长发育缺陷。通过

RNA干涉的方法下调OsIAA11基因的表达能够部分恢

复lrt2 突变体侧根缺失的表型。综上所述,该项研究

发现水稻LRT2通过催化OsAux/IAA蛋白的肽酰脯氨酰

顺-反异构化调控其降解,从而揭示了生长素信号转

导一种新的调控机制。

该项研究结果于2015年6月22日在线发表于Nature

Communications (doi:10.1038/ncomms8395)。左建儒研

究组的博士研究生景宏伟和杨晓璐为该论文的共同第

一作者。该项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和

植物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资助。

(2015-06-22)

APA调控植物开花的模型

Page 38: 2015 “分子模块设计育种创新体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学术委员会 … · 基础科学研究是科技创新的前提和支撑。核心关键技术是花再多钱都买不来的,是靠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36

合作交流

9月15日,日本奈良先端科学技术大学(Nara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AIST)生物科学研

究院的Takashi Hashimoto教授和Satoko Maki博士来我

所进行交流访问,与杨维才所长、韩一波副所长以及

相关研究员和研究生进行了会谈。

Takashi Hashimoto和Satoko Maki两位博士在基因

组学与新绿色革命论坛分别做了精彩的学术报告,之

后与参加过“中日美国际学生交流会”的学生及老师

进行了交流,并参观了研究所农业生物技术平台,与

相关研究组就学术合作进行了深入讨论。

随后,Takashi Hashimoto教授一行与研究所领

日本奈良先端科学技术大学访问遗传发育所

导及相关研究员进行了座谈。植物细胞与染色体工

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唐定中研究员首先介绍了

研究所基本情况以及近期科研成果,之后,Takashi

Hashimoto教授介绍了日本奈良先端科学技术大学的科

研情况,Satoko Maki博士对过去几年双方研究生开展

学术交流情况和取得的成果进行了回顾,并介绍了今

年11月即将举行的国际学生交流会的创新点。最后,

双方就如何进一步促进双方研究生之间的学术交流和

联合培养方式等进行了充分讨论,同时也对科学研究

等方面的合作进行了探讨。

Page 39: 2015 “分子模块设计育种创新体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学术委员会 … · 基础科学研究是科技创新的前提和支撑。核心关键技术是花再多钱都买不来的,是靠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37

合作交流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和杜邦先锋

公司于2015年8月13日在京签署了农业生物技术和作

物遗传学领域合作研究协议修订协议,以延长双方合

作的研究项目。遗传发育所杨维才所长、杜邦-先锋

公司副总裁Barbara Mazur博士代表双方在合作协议上

签字。

在该合作研究协议框架下,中科院遗传发育所

和杜邦先锋公司在农作物遗传和生物技术方面开展各

种合作研究,挖掘新型基因和性状,培育新的作物品

种,从而推动中国及世界农业的发展。双方签订的合

作研究协议修订协议,延长了五年的合作期限,希望

对双方感兴趣的研究项目继续合作。

杨维才所长在致词时首先代表遗传发育所对各位

出席签字仪式表示欢迎,他说:“遗传发育所近十年

来有了快速发展,在分子生物学领域取得了一批基础

性研究成果,希望通过与杜邦先锋公司的合作,加速

科研成果的转化,为国家粮食安全做出新的贡献。遗

传发育所和杜邦先锋在农业生物技术方面都具有很强

的实力,双方在解决资源、粮食、生态环境等全球性

遗传发育所和杜邦先锋公司签署合作协议

重大难题方面开展合作研究并提供解决方案。双方过

去五年的合作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只要双方本着互惠

互利的原则,必将取得双赢的合作成果,共同促进农

业生物技术前沿科学发展,为中国和世界农业发展做

出实质性贡献。”

杜邦先锋公司副总裁Barbara Mazur博士表示,

“中国现在用不到全世界10%的可耕种面积供养着全

球20%的人口。杂交育种技术在中国的应用极大地提

高了水稻和玉米的产量。然而,需要新的技术来实现

玉米和大豆生产力的突破性提高,从而确保中国未来

的粮食安全“。杜邦先锋高级研发总监Tom Greene博

士表示:“杜邦先锋正从事着种子产业的革命。中国

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研究所是世界一流的植物生物技术

研究机构。我们的合作将集中双方各自的优势,为中

国乃至全球粮食生产提供更好的品种,提高农田的生

产力,增加农民的收入和改善他们的生活,从而满足

全球日益增长的粮食、饲料、燃料和材料需求,推动

形成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农业产业”。

Page 40: 2015 “分子模块设计育种创新体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学术委员会 … · 基础科学研究是科技创新的前提和支撑。核心关键技术是花再多钱都买不来的,是靠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38

合作交流

8月4日上午,中粮尼德拉种业生物技术负责人

Mariano Bulos和中粮国际有限公司高级经理李俊南

等一行4人访问了遗传发育所。杨维才所长主持了接

待,陈化榜研究员、朱保葛研究员等与其进行了

会见。

杨维才所长首先介绍了研究所基本情况以及近期

科研成果,之后,Mariano Bulos介绍了中粮尼德拉种

业的研发和产业现状,朱保葛研究员和陈化榜研究员

分别就大豆育种及遗传转化、玉米遗传育种领域的成

果进行了介绍。双方就农业生物技术的联合研发和应

用、以及未来可能的合作方式等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中粮集团访问遗传发育所

希望在相互了解的基础上,逐步建议良好的合作

关系。

座谈之后,Mariano Bulos一行参观了植物温室和

相关实验室。

中粮尼德拉种业是中粮集团控股子公司尼德拉

公司的重要业务部门,其大豆、玉米种子业务在南美

主要市场居领先地位。尼德拉公司在生物技术研究方

面有40年的历史积累,尼德拉生物技术实验室是阿根

廷的国家级实验室,与多家科研机构及跨国企业合作

开发有多种基因性状。

Page 41: 2015 “分子模块设计育种创新体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学术委员会 … · 基础科学研究是科技创新的前提和支撑。核心关键技术是花再多钱都买不来的,是靠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39

科普之窗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39

学子之声

6月24日上午,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

究所(以下简称遗传发育所)2015届研究生毕业典礼

在1号楼215报告厅隆重举行。李家洋院士、所领导、

导师代表、2015届毕业生和部分毕业生家长与亲友等

出席了典礼。毕业典礼由韩一波副所长主持。

毕业典礼在记录了毕业生科研生活心路历程的风

采展示中缓缓地拉开了序幕,大家从风采展示中回忆

了过往学习与科研生活的点点滴滴。

上午九时,毕业典礼在雄壮的国歌声中正式开

始。杨维才所长首先致辞,他向所有毕业生致以热烈

的祝贺。感谢毕业生在过去的学习生涯中为研究所付

出的辛勤劳动与贡献。杨所长说现在虽是毕业季即离

别季,但希望毕业生走出遗传发育所后,也要关注遗

传发育所的发展,支持遗传发育所的发展;同时,杨

所长祝愿毕业生找到理想的工作,并在今后的工作生

活中,做到六个字:“自信、自强、我行”,在走上

工作岗位之后充分发挥在遗传发育所受到训练的综合

素质,始终相信自己是优秀的,在自己的岗位一定能

做出好的成绩。杨所长也郑重地嘱托毕业生利用毕业

后这段时间回家看看,孝顺父母。最后杨所长也希望

毕业生能给研究所研究生培养提出好的建议,并祝愿

毕业生事业顺利,天天快乐。随后,家长代表刘彤

先生对圆满完成学业的毕业生表达了祝贺,也对辛勤

培养学生的导师表示了谢意,同时祝愿2015届毕业生

遗传发育所2015届研究生毕业典礼隆重举行

一生平安,事业有成。接着,导师代表陈化榜研究员

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祝贺了各位毕业生获得学

位,也感谢了毕业生在学期间为研究所做出的贡献,同

时与毕业生分享了自己的经验:要想做成事,必先做

好人;工作上树立信心,有所为,有所不为;同时要

拥有健康的身体。毕业生代表陈同博士回忆了自己在

研究生阶段心路历程,总结了经验与教训。感谢研究

所的培养并对研究所和毕业生送上了美好祝福。

典礼上,胥伟华书记宣读了2015年春季和夏季

(拟)授予学位研究生名单,所领导和各位导师代表

为毕业生依次颁发学位证书,并扶正流苏。

学位授予仪式结束后,大家共同观看了研究生会

特意为毕业生准备的包含了毕业生的心声及师弟师妹

们对毕业生的祝福视频。最后,在读研究生们为毕业

生献上了充满青春活力的舞蹈,同时祝愿师兄师姐们

心想事成,前程似锦。

典礼结束后,所领导、导师与2015届毕业生在遗

传发育所1号楼前进行集体合影,留下这个六月最美

好的纪念。

“三年砥砺,执著进取心无悔;数载传承,笃行

超越共扬帆”,希望毕业生们能够牢记遗传发育所精

神——“厚德、笃志、求索、创新”,相信毕业生们

在今后的学习与工作中定能不断开拓进取,创造更美

好的明天!

Page 42: 2015 “分子模块设计育种创新体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学术委员会 … · 基础科学研究是科技创新的前提和支撑。核心关键技术是花再多钱都买不来的,是靠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40

学子之声

六月是终点,六月也是起点;让我们放飞青春的

理想,畅想青春的旋律,追忆那美好而青涩的过去。

6月24日晚上,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

究所2015年毕业生经验交流会于2号楼B210会议室圆

满举行。2015届6位优秀毕业生代表韩瑞玺、李真、

娄海娟、祁林林、孙雪峰、周美玲等应邀参加了交流

会,到会的在读研究生达150余人。交流会由研究生

会郭羽和丁刘军主持。

交流会旨在传递科研感悟和生活经验,促进各年

级研究生的交流,互相感染相互鼓励。参加交流会的

毕业生代表们在读期间都在各自的研究领域完成了出

色的工作,此时即将走上新的人生旅途,有的选择继

续深造,有的选择出国做博后,有的进入国内高校和

科研院所工作。

活动分为科研生活和展望未来两个板块。首

先,主持人介绍了我所毕业生近几年的就业情况。之

后,各位师兄师姐分享了自己的科研故事和生活体

验,并对同学们关心的问题进行了解答。现场气氛轻

松活泼,畅所欲言,大家最关心的话题总离不开在实

验室里的坚持和收获。最后,各位毕业生代表对在座

遗传发育所2015届毕业生经验交流会

的师弟师妹寄予了鼓励和殷切的希望。

本次交流会进行了两个多小时,还吸引了园区

其他研究所的同学参与,受到了广大同学的一致好

评。通过这次活动,祝愿在读的同学们在接下来的科

研工作中坚定信心,祝愿毕业的师兄师姐们在今后的

人生旅途再创佳绩。本次活动研究生会组织策划

完成。

附:参加交流会的毕业生就业单位情况

姓 名 学位层次 就业单位或博士后单位

韩瑞玺 博士 农业部科技发展中心

祁林林 博士 比利时VIB植物系统生物学系博士后

娄海娟 博士 国家人类基因组北方研究中心

李 真 博士 中国农业科学研究院

周美玲 硕士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朝阳学校

孙雪枫 硕士 北京市怀柔区公务员

Page 43: 2015 “分子模块设计育种创新体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学术委员会 … · 基础科学研究是科技创新的前提和支撑。核心关键技术是花再多钱都买不来的,是靠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41

科普之窗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41

学子之声

7月14日上午9:00,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

物学研究所(以下简称遗传发育所)2015年大学生暑

期科研实践夏令营在1号楼215报告厅顺利开幕。遗传

发育所夏令营自2011年举办以来,一贯秉承让高校学

子近距离了解生命科学、培养科研兴趣和启迪科研智

慧的原则,今年吸引了来自全国30余所高校近百名优

秀学子的踊跃参与。杨维才所长、储成才研究员、傅

向东研究员、李云海研究员、税光厚研究员、汪迎春

研究员、王国栋研究员、王永红研究员、许执恒研究

员、张劲松研究员和周俭民研究员等导师代表参加了

开幕式,开幕式由分子农业生物学研究中心傅向东主

任主持。

首先,杨维才所长对同学们的到来表示了热烈

欢迎,然后杨所长向同学们介绍了遗传发育所整体情

况,分别从遗传发育所的历史与发展、研究生培养和

招生情况等方面做出了详尽的介绍。为了让同学们对

遗传发育所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张劲松研究员、傅向

东研究员、许执恒研究员、汪迎春研究员分别介绍了

基因组生物学研究中心、分子农业生物学研究中心、

2015年大学生暑期科研实践夏令营顺利开幕

发育生物学研究中心、分子系统生物学研究中心的定

位、人员构成、研究特色、研究成果等情况。通过杨

所长和几位研究员的详尽介绍,参会同学们充分体会

到了遗传发育所的雄厚科研实力和人才培养能力。

最后,导师代表和同学们进行座谈,现场气氛非

常热烈。同学们积极踊跃地争相提出了自己关注或迷

惑的问题,导师们结合各自研究领域以及自己的科研

经历,给同学们做出了认真详尽的解答和分享了自己

的经验,同时也对他们提出了做科研要不畏困难,勤

于思考,不断攀登科研高峰。

在夏令营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遗传发育所为同学

们安排了参观国家重点实验室、温室、实验动物房以

及鸟巢、水立方游览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同时各研究

中心也会分别组织师生见面会等一系列活动。这些活

动旨在让同学们在走进科研、走近生命科学、走进科

学大师的同时得到放松,通过夏令营的活动能够有所

启迪、有所收获,为有志于科研事业的优秀学子们提

供一个深入了解遗传发育所的机会,度过一个充实而

有意义的暑假。

Page 44: 2015 “分子模块设计育种创新体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学术委员会 … · 基础科学研究是科技创新的前提和支撑。核心关键技术是花再多钱都买不来的,是靠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42

学子之声

中国科学院院长特别奖(全院共50名)

姓 名 攻读学位 指导教师

吴电明 博 士 胡春胜

中国科学院优秀导师奖(全院共50名)

姓 名 所属研究中心

胡春胜 农业资源研究中心

2015年度中国科学院院长奖揭晓

朱李月华优秀博士生奖(全院300名)

姓 名 攻读学位 指导教师

刘亚林 博 士 韩方普

阴翠翠 博 士 张劲松

宝洁优秀研究生奖学金获奖者名单(全院50名)

姓 名 攻读学位 指导教师

马为锐 博 士 张 建

杨 超 博 士 张劲松

杨焕杰 博 士 左建儒

张 峰 博 士 许执恒

喜 讯

2015年度中科院各项冠名奖学金、奖教金揭晓

朱李月华优秀教师奖(全院100名)

姓 名 所属研究中心

黄 勋 发育生物学研究中心

地奥奖学金获奖者名单

(全院一等奖30名,二等奖60名)

姓 名 奖项级别 攻读学位 指导教师

苏汉东 一等奖 博 士 韩方普

王金铂 一等奖 博 士 黄 勋

王国昊 二等奖 博 士 李晓江

徐 猛 二等奖 博 士 杨崇林

中国科学院院长优秀奖(全院共300名)

姓 名 攻读学位 指导教师

陈 同 博 士 王秀杰

齐继艳 博 士 焦雨铃

王延鹏 博 士 高彩霞

甄园丽 博 士 李 巍

2015年度中国科学院院长奖、中国科学院优秀导师奖已揭晓,遗传发育所以下研究生和导师获得了相应荣

誉,特此祝贺!

2015年度中科院各项冠名奖学金、奖教金已揭晓,遗传发育所有以下研究生和导师获得了相应荣誉,特此

祝贺!  

Page 45: 2015 “分子模块设计育种创新体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学术委员会 … · 基础科学研究是科技创新的前提和支撑。核心关键技术是花再多钱都买不来的,是靠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43

科普之窗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43

学子之声

7月19-23日,在国科大吴岳良副校长、国际合作

处谢勇老师和吴璇老师的带领下,我(杨超,2010届

博士,张劲松课题组)有幸和其他各所的国科大的同

学一起参加了在阿伯丁大学主办的第11届国际学生论

坛。参加此次论坛的还有来自于南丹麦大学、内布拉

斯加大学医学中心、格里菲斯大学和阿伯丁大学的

师生。

由于飞机延误,到达阿伯丁大学已经是当地中

午,我们错过了此次论坛的开幕式。论坛组织者贴心

地给我们调整了报告安排。阿伯丁大学是苏格兰和英

国最古老的大学之一,漫步在校园中随时可以看到漂

亮的古建筑,风景也很迷人。

大会根据每位报告人的内容划分了八个分会场,

涉及神经科学、感染和免疫、环境和生物系统、最新

生物研究方法、人类疾病、分子生物学、健康科学以

及癌症等领域。每天上午同时开始两个分会场。每位

研究生都准备了简短精致的报告介绍了自己的研究进

展,并就一些问题进行了热切交流,增进了我们对

生命科学和医学领域的了解。国科大的10位同学均在

各个小组中做了精彩的演讲,展现了国科大学生的

风采。虽然大家来自不同领域,着手于不同的研究

课题,但是热情的

交流也使我们受益

匪浅。论坛组织方

还在学术交流之外

安排了丰富多彩的

活动来让我们了解

苏格兰的文化,带

领我们参观了当地

最盛名的Dunnottar

Castle,阿伯丁大学

以及一些知名的博

物馆。还有那充满

挑战性的苏格兰风

格的舞蹈之夜,第

一次我认识到不唯

美的舞蹈也很有情

趣,也很让人流连

珍藏回忆,友谊永存—2015国际学生论坛有感

忘返。

更让我感动的是我们这一群可爱的伙伴们的相

识。不到一周的时间,我们已经建立其深厚的感情。

亦师亦友的吴老师、可爱细心的组长邓恋、帅气的副

组长郑贤良、贴心的萌萌、困困的思思、慢一拍的王

震、故事大王明山、精灵的莎莎、娴静的晨阳、还有

精力无限的云芳,希望我们友谊永存,期待着和你们

的再次相见。

(张劲松组杨超供稿)

Page 46: 2015 “分子模块设计育种创新体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学术委员会 … · 基础科学研究是科技创新的前提和支撑。核心关键技术是花再多钱都买不来的,是靠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44

党群园地

2015年6月24日,中科院遗传发育所组织召开

“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启动会暨党委中心组学习扩大

会议。所党委书记、副书记、党委委员,纪委书记、

纪委委员,所领导班子成员,职能部门副处以上干

部,中心/重点实验室主任、副主任,党支部书记、

副书记,党务主管等30人参加了会议。京区党委副书

记、纪委书记、北京分院纪检组组长、党组成员乔

均录、协作一片组织员王大立、北京分院综合处副处

长、党委办公室副主任袁念出席了会议。会议由党委

副书记、纪委书记韩一波主持。

党委书记胥伟华代表所党委作了题为《三严三

实促创新,从严治党保率先》的专题党课报告。报告

结合遗传发育所实际问题,分别从“‘三严三实’提

出的背景、‘三严三实’的重大意义和丰富内涵”,

“‘不严不实’的具体表现和严重危害,‘三严三

实’的贯彻落实和实践要求”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解

读,既深刻阐明了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的重要

意义,又客观指出了遗传发育所在科研管理工作中还

存在一些“不严不实”的问题。报告还对遗传发育所

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的工作安排及方法步

骤做了详细介绍。

胥伟华强调,践行“三严三实”要求是我党当前

和今后一段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全所党员领导干部要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中科院的决策部署,切实抓好专题

教育,着力查找“不严不实”的突出问题,把“严”和

“实”鲜明写在党员干部作风旗帜上,认真贯彻“三个

面向、四个率先”新时期办院方针,以“三严三实”专

题教育工作的实效,为落实“率先行动”计划,推进

“创新研究院”建设工作提供坚实保障。

杨维才指出“三严三实”的要求从传统文化层

面提出了党员领导干部做人做事的准则,提法实在、

直指问题,他代表所领导班子表态将全力支持和配合

所党委的安排部署。

王大立强调,“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工作是党的群

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延续和深化,充分体现了党中央

“破解党内问题”的勇气和智慧,此次专题教育用“温

遗传发育所召开“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启动会

暨党委中心组学习扩大会议

和”的手段教育党员干部在新形式下真正做一名合格的

共产党员,处级以上领导干部要担当起“关键少数”的

带头作用,主动践行好“三严三实”,同时党支部要充

分发挥宣传教育引领的作用,凝聚力量做好工作,让群

众看到党员领导干部实实在在的模范带头作用。

乔均录在总结发言中对遗传发育所“三严三实”

专题教育实施方案和专题教育党课给予了充分肯定,

完全同意所党委的各项安排部署,并对遗传发育所下

面的工作提出了五点建议。一是研究所要充分重视此

次专题教育活动,带着解决问题的态度去规范党员领

导干部的修身用权;二是要把学习放在突出的位置,

带动“严”和“实”的氛围真正树立起来;三是要和

工作实际相结合,以上率下,以问题为导向,着力解

决“不严不实”问题,强化整改,将专题教育工作落

到实处;四是要和经常性工作结合起来,如与开展

“聚焦献力”主题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与科研工作结

合起来,真抓实干;五是要以此为契机,将党风廉政

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纳入重要位置,抓重大项目、重

点领域重点关键岗位、重点整改问题,以“严”和

“实”的标准做好专题教育各项工作。

韩一波代表与会的党员干部表态, 我们将认真

组织实施“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工作,进一步查找

“不严不实”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务求使专

题教育工作取得实效,扎实推进研究所“率先行动”

计划再上一个新台阶。

Page 47: 2015 “分子模块设计育种创新体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学术委员会 … · 基础科学研究是科技创新的前提和支撑。核心关键技术是花再多钱都买不来的,是靠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45

党群园地

2015年8月31日,遗传发育所党委组织召开了

“三严三实”专题学习会暨中心组学习扩大会,所

领导和党委委员、纪委委员、中心/重点实验室负责

人、职能部门负责人、党支部书记等36人参加了会

议,农业资源研究中心13人通过视频会议方式参会。

党委书记胥伟华主持会议。北京分院协作一片组织员

王大立到会指导。

会前,与会人员认真学习了本次学习会推荐材

料—中共中央组织部关于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

重要指示精神扎实推进“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的通

知、李克强总理在国家科技战略座谈会上的讲话、白

春礼院长在2015年夏季党组扩大会议精神传达会上的

讲话、王庭大同志署名文章《以“三严三实”落实全

面从严治党要求》,并结合《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党章》等发放书目进行系统深入的学习思考。

韩一波副书记在重点发言中认为“三严三实”专

题教育的开展非常必要、及时,推进相关工作的重点是

要充分了解“三严三实”的内涵,即作为一名基层党

员干部,首先要做到忠诚、干净、担当,一定要做到

“严”与“实”,才会得到职工的衷心拥护。“三严三

实”的落实就是要结合实际找出问题、充分履职、抓好

工作。具体到研究所当前的实际工作,最重要的就是全

身心投入创新研究院的发展建设,依靠并充分发挥广大

职工群众的智慧、解决所分管工作中的“不严不实”问

题,推进研究所各项工作的顺利实施。

胥伟华书记的重点发言从学习体会、存在问题、

实施成效三方面全面系统地交换了个人的学习成果。

他谈到,“三严三实”的要求就是要让党员干部做到

“四有”、“四人”,让组织放心;科技创新就是要

做“顶天立地”的事情,坚持问题导向投入国民经济

主战场;推动研究所的改革发展重点是抓好创新研究

院建设工作;而对于自身而言就是要配合所长处理好

改革发展中的问题、难题。他还针对工作中存在的一

些不严不实问题做了认真分析梳理,并且建议要从实

施成效方面加强顶层设计和前瞻思考,以保证今后的

工作能落在“实”上,从而推进研究所的持续发展。

遗传发育所召开“三严三实”专题学习会

暨中心组学习扩大会

在自由发言阶段,大家纷纷谈到对“三严三实”

的核心要义的理解与认识,并对如何通过“三严三

实”打牢思想基础、坚持知行合一、以思想自觉引领

行动自觉,在改革发展进程中大力弘扬遗传发育所精

神,从自己做起,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进行了热

烈研讨。

杨维才所长特别强调了“三严三实”教育不能流

于形式,大家要认真学习,要聚焦现实问题并将各项

工作落到实处。杨所长指出,通过“三严三实”教育

要推动创新研究院建设,并对照创新创业的新要求不

断查找问题、积极思考并建言献策,形成创新氛围,

推动遗传发育所的创新发展。

王大力组织员首先对本次学习会的氛围和成果给

予了肯定,尤其对大家能敞开心胸、说心里话的积极

会风给予充分肯定。他认为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要

结合学习充分查找不严不实问题并分析问题产生的根

源、提出改进措施,从而将“三严三实”落到实处;

所党委要严格要求、具体指导、积极引导,从组织层

面做好“三严三实”。胥伟华书记表示,遗传发育所

党委将根据“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工作要求,积极推

进下一阶段工作的落实。

Page 48: 2015 “分子模块设计育种创新体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学术委员会 … · 基础科学研究是科技创新的前提和支撑。核心关键技术是花再多钱都买不来的,是靠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46

党群园地

2015年7月1日,在中国共产党诞辰94年之际,

中国科学院京区党委隆重召开了中科院京区庆祝建党

九十四周年暨“聚焦献力”主题实践活动表彰大会,

会上对奋斗在一线的先进基层党组织、先进党员、先

进党务工作者进行了表彰,遗传发育所基因组生物学

研究中心党支部荣获“先进基层党支部”荣誉称号、

曹晓风荣获“先进党员”荣誉称号、韩一波荣获“先

中科院京区庆祝建党九十四周年暨

“聚焦献力”主题实践活动表彰大会简讯

进党务工作者”荣誉称号。新党员代表张颖娇参加了

集体入党宣誓仪式。

在此,对获得以上荣誉的组织和个人表示衷心的

祝贺,感谢她们为研究所的创新发展所做出的突出贡

献!同时,希望全所广大党员干部以“三严三实”的

标准更加严格的要求自己,争当先进、创先争优,助

力研究所“率先行动”计划的顺利实施!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

周年之际,2015年8月28日遗传发育所党委书记胥伟

华在离退办人员的陪同下,走访慰问了五位抗战时期

参加革命工作的离休老干部,给他们送去了慰问金和

慰问品,同时也转达了研究所党政领导班子和全体职

工对他们的崇高敬意和亲切问候。

每到一处,胥伟华书记详细了解了老干部的生

活和健康状况,与老干部一起重温了抗战时期的艰苦

岁月,对五位老干部非凡的抗战经历表示钦佩和敬

意。同时,给老同志们送上研究所年报、《遗传发育

所刊》以及离退办创办的《幸福人生》简讯,向他们

介绍了研究所的发展近况和种子创新研究院的筹建情

况,叮嘱老同志们好好保重身体,祝他们健康长寿、

遗传发育所慰问抗战老干部

阖家幸福!

老同志们都很激动,为国家的强大和研究所的发展

感到高兴,同时也感谢研究所一直以来对他们的关怀!

Page 49: 2015 “分子模块设计育种创新体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学术委员会 … · 基础科学研究是科技创新的前提和支撑。核心关键技术是花再多钱都买不来的,是靠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47

党群园地

6月30日下午,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

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举行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

制大会暨个性化责任书签订仪式。中心领导、党委委

员、纪检小组成员、科研团队负责人和职能部门负责

人参加了会议。

中心主任胡春胜带领大家学习了《农业资源研究

中心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实施细则》,详细解读了中

心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具体责任分工、监督考核

制度及中心反腐倡廉工作部署。他要求,中心各级干

部要清楚认识反腐倡廉的重

要性,认真学习相关文件精

神,慎独慎微,严以律己,

切实承担起各自的责任。

党委书记韩一波作了

“加强责任意识,推进反腐

倡廉建设”专题党课,全面

介绍了我院反腐倡廉工作要

求及其部署,通过近年来发

生在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腐败

案例,深入解读了当前面临

的严峻形势和问题,并对中

心下一步反腐倡廉工作提出

了明确要求。她强调,我们

要紧密结合中心实际,有效

农业资源研究中心举行落实党风廉政建设

责任制大会暨个性化责任书签订仪式

落实“两个责任”和“一岗双责”,深入推进“三

转”,聚焦反腐倡廉主业,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力

度,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在个性化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签订仪式上,胡

春胜主任、韩一波书记代表中心领导班子与纪检小组

成员、科研团队负责人分别签订了责任书,中心领导

班子成员与其分管的职能部门负责人分别签订了责任

书,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到了实处。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

利70周年,2015年9月2日下午,遗传发育所农业资源

研究中心领导班子成员在办公室人员的陪同下走访慰

问了抗日战争时期参加革命工作的许访坤、王德荣、

李作模三位离休干部,给他们送去了慰问金和慰问

品,并表达了全中心职工对抗战老干部的崇高敬意和

亲切问候。

农业资源研究中心慰问抗战时期离休干部

每到一处,领导都详细询问了老同志的身体和生

活状况,一起重温光荣历史。胡春胜主任说,没有老

一辈的浴血奋战,就不会有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感

谢老同志们对革命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以及研究所的

发展做出的贡献!希望多保重身体,安享幸福晚年!

老同志们也非常感谢国家和研究所对他们的关心和照

顾,祝愿我们的明天更美好!

Page 50: 2015 “分子模块设计育种创新体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学术委员会 … · 基础科学研究是科技创新的前提和支撑。核心关键技术是花再多钱都买不来的,是靠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48

党群园地

2015年 8月8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

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分子农业生物学中心党支

部组织50多名党员和积极分子前往红色革命圣地--白

洋淀进行参观学习。

保定位于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核心地带,是华北

抗日的主战场,有着“华北抗战看保定”的说法。抗

日战争时期,活跃在白洋淀的抗日武装“雁翎队”,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利用淀区芦苇荡遍布,沟河

交错的有利地形,开展机动灵活的游击战,以弱胜

强,痛击日本侵略军,大长我中华民族之威风,显示

出燕赵儿女的聪慧勇敢。作家徐光耀撰写的《小兵张

铭记历史、开创未来

分子农业生物学研究中心党支部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白洋淀之旅

嘎》就取材于“雁翎队”。我们观看了情景剧“雁翎

队痛打包运船”,参观了雁翎队纪念馆、白洋淀抗战

纪念馆,馆内陈列了大量抗战中使用的船只、枪弹、

衣物等实物,还有各种翔实、丰富、珍贵的历史照

片、图表、文献等资料,都是白洋淀人民抗击日寇侵

旅者的历史见证。

白洋淀革命圣地承载着深厚的革命历史,纪录着

光辉的革命事迹,弘扬着灿烂的革命精神,激励着我

们进一步传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弘扬伟大的抗战

精神,提醒人们勿忘历史,努力奋发向上,实现中华

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Page 51: 2015 “分子模块设计育种创新体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学术委员会 … · 基础科学研究是科技创新的前提和支撑。核心关键技术是花再多钱都买不来的,是靠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49

党群园地

遗传发育所参加2015年中国科学院京区

第四届“科学杯”武术太极拳比赛

2015年7月4日,遗传发育所由工会主席、副所

长、党委副书记韩一波领队,组成了13人的太极拳代

表队参加了2015年中国科学院京区第四届“科学杯”

武术太极拳比赛。选手们分别参加了个人24式太极

拳、竞赛杨式太极拳、竞赛吴式太极拳、32式太极剑

的比赛以及集体项目24式太极拳和八段锦的比赛。

为了此次比赛,所武术协会积极组织并带领参

赛队员刻苦训练,还特意邀请院武术协会的赵雪华老

师进行现场指导。经过充分的准备,所有参赛队员精

神饱满、整齐划一,在赛场上他们动作如行云流水,

柔中带刚、动静相宜,表现出了武术的质感,展示出

了太极刚柔相济的神韵与魅力,同时还充分展现了遗

传发育所人的精神风貌。

经过激烈的角逐,遗传发育所在京区众多参赛

队伍中脱颖而出,参赛的个人项目和集体项目全部获

奖。在个人项目比赛中,荆玉栋、孙庆分别获得男子

24拳B组第一名、第二名;胡丽霞、吴小容、李稳分别

获得女子A组24式太极拳第一名、第二名、第四名;双

海英、袁健分别获得女子C组24式太极拳第三名、第六

名;李翰文分别获得男子混编组杨式竞赛太极拳第二

名和混编组32式太极剑第四名;孙庆获得混编组杨、

吴、孙式太极拳第四名;在集体项目比赛中,集体24

式太极拳获得团体第四名,集体气功八段锦获得团体

第二名。经过参赛队员的奋力拼搏,遗传发育所荣获

团体总分第三名的好成绩,可谓是满载而归。

本次武术太极拳比赛是遗传发育所开展全民健

身活动、丰富职工业余文化生活的一次集中展示,是

“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

子”的集中体现。参赛选手在训练和比赛中,学习了

技艺,交流了心得,锻炼了体魄,收获了荣誉,他们

取得的成绩也必将带动更多的人学习和热爱武术。通

过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也必将凝聚全所人员以更加饱

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工作中,为研究所的创新发展做

出新贡献。

作者:刘金徽

中国科学院“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暨中科院文联成

立25周年书画展”参赛作品

佳作共赏

Page 52: 2015 “分子模块设计育种创新体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学术委员会 … · 基础科学研究是科技创新的前提和支撑。核心关键技术是花再多钱都买不来的,是靠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50

科学家风采

张劲松研究员

张劲松,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1986年在北京大学生物系获学士学位。1991年在北

京大学生物系获博士学位。1991-1994年,中科院遗传所

工作。1994-1997年,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博士后研究。

1998-2005年,中科院遗传发育所副研究员。2006年,中

科院遗传发育所研究员。2009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

助。主持或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转基因专

项,973及先导专项等。获得基因发明专利30余项,发表

SCI论文近百篇。

主要研究方向为乙烯信号转导及大豆功能基因组

研究。

1.乙烯信号转导与胁迫和农艺性状调控

植物的生长发育和逆境胁迫反应受多种因素调控,乙烯就是其中之一。但乙烯对逆境胁迫反应的调控机制

尚不清楚。近年来,随着乙烯信号转导途径的进一步揭示,其在胁迫反应中的作用也逐渐得到研究。我们早期

的研究发现,烟草的II类乙烯受体基因NTHK1和NTHK2均受盐胁迫等多种逆境胁迫诱导。尽管乙烯受体都具有

类似细菌的双组分信号系统的组氨酸激酶结构域,但II类乙烯受体包括NTHK1和NTHK2主要具有Ser/Thr激酶活

性。NTHK1过表达可使转基因植物幼苗增大,转基因幼苗对乙烯敏感性降低但对盐胁迫的敏感性增加。而乙烯

合成前体ACC可以抑制乙烯受体NTHK1过表达植物的盐敏感特性。拟南芥乙烯信号转导途径的中心组分EIN2和

下游转录因子EIN3/EIL1的突变都导致植物对盐胁迫极其敏感。这些结果表明乙烯合成及信号转导对于提高双

子叶模式植物的耐盐性是有益的。进一步鉴定了II类乙烯受体的互作蛋白。深入研究发现乙烯可诱导其表达,

这些蛋白通过与受体互作以稳定受体或通过磷酸化等机制来减弱乙烯反应,恢复植物生长。这代表了乙烯途径

的反馈调控机制。

水稻是重要农作物,其生长周期中有大部分时间处于水饱和环境。乙烯对于水稻的适应性具有重要作用,

但 相 关 信 号 机 制 研

究 较 少 。 我 们 的 研

究发现水稻II类受体

OsETR2也具有Ser/

Thr激酶活性,遗传

分析表明该受体基因

可延迟水稻抽穗促进

淀粉在茎中积累。由

于水稻在幼苗结构、

生长环境和乙烯反应

表型等方面与拟南芥

有很大不同,水稻乙

烯信号转导可能有新

Page 53: 2015 “分子模块设计育种创新体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学术委员会 … · 基础科学研究是科技创新的前提和支撑。核心关键技术是花再多钱都买不来的,是靠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51

科学家风采

的机制。利用与拟南芥乙烯‘三重反

应’不同的水稻乙烯‘二重’反应,

即水稻黄化苗的根生长受乙烯抑制而

地上部胚芽鞘的生长受到促进,我们

筛选到了一系列水稻乙烯反应突变体

mhz (mao hu zi) 。通过图位克隆等手

段鉴定了相应MHZ 基因。我们发现,

MHZ7/OsEIN2和MHZ6/OsEIL1也是水

稻的乙烯信号转导组分,首次明确了

水稻幼苗根和胚芽鞘的乙烯不敏感反

应和过敏感反应的表型。进一步的研

究发现,MHZ6/OsEIL1和OsEIL2分别调控根和胚芽鞘的乙烯反应,而且这两个转录因子可以结合钠离子转运

蛋白基因OsHKT1的启动子并激活其表达,促进钠离子吸收保持水环境下的离子平衡。但在高盐胁迫下造成盐

敏感。这个机制与前述拟南芥中乙烯对盐胁迫反应的调控机制完全不同。对MHZ4/OsABA4和MHZ5(类胡萝卜

素异构酶)的研究发现乙烯通过诱导MHZ5和MHZ4的表达促使类胡萝卜素合成途径的代谢流向ABA合成途径

转换,从而促进水稻幼苗根中ABA积累抑制根生长。这个机制与双子叶模式植物拟南芥的不同。在拟南芥中

ABA通过乙烯合成及信号转导调控根生长。进一步对其它突变体的分析及对OsEIN2过表达株系抑制子的筛选鉴

定,将揭示水稻乙烯信号转导及调控农艺性状的新组分和新机制。

2.大豆耐逆和油份调控基因研究

大豆是重要的蛋白和油料作物。尽管相关的代谢及合成途径比较清楚,但相应的调控机制尚缺乏研究。

我们致力于克隆相应的调节基因并研究其在调控大豆品质和胁迫反应中的功能。这些研究对于改善大豆品质及

耐逆性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通过对大豆不同器官及发育中的大豆籽粒进行转录组分析,鉴定了数十个种子

特异表达且与油份积累同步的转录因子基因。深入研究发现大豆GmbZIP123可促进油份在转基因拟南芥种子积

累,这个作用是通过激活蔗糖转运蛋白基因和细胞壁蔗糖转化酶基因表达,从而促进糖分从叶片向种子的转运

来完成的。糖分为种子的脂肪酸合成提供了原料进而导致油份积累。也发现了另一个大豆GmMYB73基因可提

高转基因拟南芥和百脉根的叶片和种子的脂肪酸含量。同时该基因也提高大豆转基因毛状根的脂肪酸含量。

GmMYB73可与GL3和EGL3互作抑制GL2表达,从而解除了GL2对PLDα1的抑制。PLDα1高表达促进磷脂酰胆

碱PC转化为PA和DAG,TAG,使种子和叶片油份积累得到提高。我们的研究揭示了大豆油份积累的新机制,

对于大豆品质改良具有重要意义。也鉴定了一系列胁迫应答的转录因子基因,研究了它们在植物耐逆中的作用。

Page 54: 2015 “分子模块设计育种创新体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学术委员会 … · 基础科学研究是科技创新的前提和支撑。核心关键技术是花再多钱都买不来的,是靠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52

科学家风采

周奕华研究员

周奕华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周奕华研究员于1989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生物

系,1992年获该校细胞遗传专业硕士学位。1998年在中

科院遗传发育所获得植物分子遗传学博士学位。2001年

至2002年,在美国密歇根州理工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

主要从事木本植物细胞壁合成基因的挖掘与功能研究。

2002年回遗传发育所工作,2006年被聘为研究员。2011

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并入选中国科学院

“百人计划”。

周奕华研究员致力于水稻细胞壁形成的分子机制及

其生物学功能的研究。主要研究成果包括功能鉴定了第

一个细胞壁合成相关的核苷糖转运子BC14,解决了本

领域中长期悬而未决的底物运送问题;克隆了多个影响

水稻茎秆强度和次生壁合成的关键基因,系统解析了水

稻茎秆强度的遗传调控途径;揭示了赤霉素调控细胞壁

形成与水稻茎秆强度的分子机制。相关研究工作以通讯

作者发表在Plant Cell,PNAS,PLoS Genetics 等学术期

刊上。

联系方式:

电话:86-10-64807605

E-mail:[email protected]

Page 55: 2015 “分子模块设计育种创新体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学术委员会 … · 基础科学研究是科技创新的前提和支撑。核心关键技术是花再多钱都买不来的,是靠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53

科学家风采

目前,周奕华研究组主要以水稻为材料,研究细胞壁形成的信号及其调控网络,并从细胞壁合成机理入手

解析水稻茎秆强度的遗传调控途径。

1.赤霉素调控纤维素合成的信号转导通路

纤维素是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其含

量与结构影响茎秆机械强度等农艺性状。

通过对水稻赤霉素相关突变体的细胞壁成

分测定和基因表达分析,发现赤霉素合成

缺陷导致茎秆机械组织厚壁细胞的细胞壁

变薄,纤维素含量下降;而赤霉素信号转

导抑制子突变和外施赤霉素均能上调纤维

素合酶基因的表达,并增加纤维素含量,

表明赤霉素可促进纤维素合成。分子生

物学实验显示,赤霉素信号转导抑制子

SLENDER RICE1 (SLR1)与次生壁合成相关

的顶层转录因子NAC29/NAC31直接相互作

用,抑制其对下游转录因子MYB61的直接

转录激活作用,进而影响MYB61对下游纤

维素合酶基因的转录,调控纤维素合成。

2.细胞壁生物合成与水稻茎秆机械强度

通过对水稻茎秆机械强度改变突变体的研究,周奕华研究组发现茎秆强度与次生壁理化性质密切相关,

所揭示的关键基因已涵盖从底

物核苷酸糖运输到纤维素、非

纤维素多糖合成与沉积,从膜

泡转运到细胞骨架转换等细胞

壁生物学合成各重要过程,系

统解析了水稻茎秆强度的遗传

调控途径。目前正利用关联分

析等正向遗传学手段发掘水稻

种质资源中参与细胞壁形成并

调控机械强度的QTL及优异基

因。

细胞壁形成的分子机制及其生物学功能研究

Page 56: 2015 “分子模块设计育种创新体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学术委员会 … · 基础科学研究是科技创新的前提和支撑。核心关键技术是花再多钱都买不来的,是靠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54

科普之窗

一、什么是模式生物

生物学家通过对选定的生物物种进行科学研究,

用于揭示某种具有普遍规律的生命现象,此时,这种

被选定的生物物种就是模式生物。例如,孟德尔在揭

示生物界遗传规律时选用豌豆作为实验材料,而摩尔

根选用果蝇作为实验材料,在他们的研究中,豌豆和

果蝇就是研究生物体遗传规律的模式生物。

作为模式生物,它们有一些基本的共同点,即有

利于回答研究者关注的问题,能够代表生物界的某一

大群;对人体和环境无害,容易获得并易于在实验室

内饲养和繁殖;世代短、子代少、遗传背景清楚;容

易进行实验操作,特别是具有遗传操作的手段和表型

分析的方法。目前常见的动植物和微生物模式生物有

线虫、果蝇、小鼠、噬菌体、大肠杆菌、酵母、拟南

芥、水稻等。

二、研究模式生物的意义

选择什么样的生物作为模式生物主要是依赖于研

究者要解决什么科学问题。研究一些基本的分子生物

学问题可用单细胞生物或者病毒更方便些,而一些比

较复杂的问题如遗传发育问题,通常用更复杂的模式

生物来解决。生物的多样性是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

不同的生物有不同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征,但对生命

活动有重要功能的基因却是高度保守的。因此,可从

模式生物着手,先弄清楚低等生物的相对简单的基因

组和生理功能,再以此为基础进一步研究高等动植物

和人体这一复杂系统。

酵母和大肠杆菌作为生物模型为现代分子生物

学和基因工程技术提供了施展的舞台;果蝇模型的建

模式生物与诺贝尔奖

立大大推进了遗传学和发育生物学的进展;线虫模型

对基础和应用生物学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并直接

导致了细胞凋亡现象的发现,开创了一个当代生物医

学的全新领域。小鼠虽不如线虫和果蝇容易研究,但

因是哺乳动物,所以是了解人类生物学和人类疾病最

好的模式生物。海胆等低等动物模型的出现催生了现

代受精生物学、发育生物学。斑马鱼和非洲爪蟾是最

常用的两种模式低等脊椎动物。斑马鱼产卵量多、繁

殖迅速、胚胎通体透明,是进行胚胎发育机理和基因

组研究的好材料。非洲爪蟾的卵母细胞体积大、数量

多,易于显微操作,还可制成具有生物活性的无细胞

体系,易于生化分析,在发育生物学研究中具有不可

替代的作用。

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和后基因组研究时代

的到来,模式生物研究策略得到了更加的重视。在很

多情况下不可能用人直接进行试验。比如设法破坏某

一个基因或转入某一个基因,观察这样做对生物体的

发育、生长、寿命和健康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这只

能在实验动物身上进行。因此研究这些实验动物的基

因组的意义就体现出来了。

三、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是根据已故的瑞典化学

家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的遗嘱而设立的,目的在于

表彰前一年世界上在生理学或者医学领域有重要的发

现或发明的人。该奖项于1901年首次颁发,由瑞典首

都斯德哥尔摩的医科大学卡罗琳学院负责评选,颁奖

仪式于每年12月10日(诺贝尔逝世的周年纪念日)举

行。

起初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评选是由卡罗琳医学院

Page 57: 2015 “分子模块设计育种创新体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学术委员会 … · 基础科学研究是科技创新的前提和支撑。核心关键技术是花再多钱都买不来的,是靠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55

科普之窗

的教员完成的,后来根据诺贝尔基金会的相关章程,

评选由卡罗琳医学院诺贝尔大会负责,大会由50名选

举出来的卡罗琳医学院名教授组成。卡罗琳医学院的

诺贝尔大会任命一个工作委员会——诺贝尔委员会负

责前期工作,邀请生理医学领域的代表提名候选人,

提名截至日期为每年2月1日,诺贝尔委员会对提名进

行初步筛选,然后候选人提交给诺贝尔大会。诺贝

尔大会最终决定得主,并对外公布(一般在每年10月

份),每年12月10日在斯德哥尔摩音乐厅举行颁奖仪

式。

四、模式生物和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诺贝尔生理学奖或医学奖自1901年首次颁发以

来,对于模式生物的研究以及基于模式生物建立起的

理论,极大的促进了生理学、发育生物学和医学的发

展,很多优秀的科学家因此摘得了诺贝尔奖生理学奖

或医学奖的桂冠。

线虫

2002年,美国科学家罗伯特-霍维茨、英国科学

家悉尼-布雷内和约翰-苏尔斯顿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生

理学或医学奖。他们因为发现了器官发育和细胞死亡

的基因规则而获得这一奖项,这三位科学家都选用了

线虫作为实验生物模型,这种独特的方法使得基因分

析能够和细胞的分裂、分化,以及器官的发育联系起

来,并且能够通过显微镜追踪这一系列过程,并且也

揭示了这些基因怎样在细胞死亡过程中相互作用。

2006年,美国科学家安德鲁.法尔和克雷格.梅洛

因为他们发现了RNA干扰机制而被授予诺贝尔生理学

或医学奖,同样也是这一小小的线虫帮助他们获得这

一科学上的最高殊荣。近期,Cell报道了克雷格.梅洛

课题组关于线虫体内RNAi信号放大过程的最新研究

成果,研究者鉴定出一种保守的核酸内切酶RDE-8,

它在RdRP上游发挥作用,将初级siRNA与次级siRNA

连接起来,是RNAi放大通路中及其重要的一个组

分。RDE-8的发现,是RNAi机制研究的重大进展,

它会帮助研究者更好地理解RNAi的过程,从而更好

地利用此通路。该研究被认为有望再次冲刺诺贝尔生

理学奖或医学奖。

小鼠

200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分别授予两名美

国人马里奥.卡佩基、奥利弗.史密斯和一名英国人马

丁.埃文斯,以表彰他们在建立利用胚胎干细胞进行

小鼠基因靶向改造技术方面做出的贡献。小鼠作为目

前最重要的模式动物之一,其生理生化指标和人类非

常相似,其基因组和人类基因组也高度同源,是构造

人类疾病模型的最佳实验动物对象,因此在小鼠体内

实现基因改造的意义和应用价值非常大。

2012年,英国科学家约翰格登爵士和日本山中

伸弥发现成熟细胞可被重写成多功能细胞获得诺贝尔

生理学或医学奖。山中伸弥所采用的也是模式生物小

鼠。他发现小鼠的完整的成熟细胞可以被重新编程,

变成未成熟的干细胞,令人惊奇的是,只要引入几个

基因,就可以将成熟细胞重新编程变为多能性的干细

胞,例如可以发育成机体内所有种类细胞的未成熟干

细胞。这些突破性的发现完全改变了我们对于发育和

细胞分化的观点。教科书被改写,新的研究领域也建

立起来。通过重新编程人类细胞,科学家有了新的契

Page 58: 2015 “分子模块设计育种创新体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学术委员会 … · 基础科学研究是科技创新的前提和支撑。核心关键技术是花再多钱都买不来的,是靠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56

科普之窗

机去研究疾病,以及为诊断和治疗发展新方法。

酵母

2001年,美国科学家利兰·哈特韦尔与英国科学

家蒂莫西·亨特和保罗·纳斯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

学奖,以表彰他们在生理学或医学研究领域中发现了

细胞周期的关键分子调节机制。他们采用遗传学和生

物化学的方法并以酵母为模式生物,确定了在真核生

物中控制细胞周期的两种因子:细胞周期依赖性蛋白

激酶(CDK)和细胞周期蛋白。细胞周期控制中出现

的基因缺陷可能会导致染色体的变异,三位科学家的

发现可以用于“肿瘤诊断”,并为治疗癌症提供另一

种思路。

2 0 1 3 年 , 美 国 科 学 家 詹 姆 E 罗 斯 曼 、 兰

迪·W·谢克曼和德国科学家托马斯C苏德霍夫发现

细胞内部囊泡运输调控机制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

奖。其中兰迪·W·谢克曼利用酵母菌遗传学发现了

对囊泡流动至关重要的一组基因,他展现出这些基因

为生命所必须,而且可以分为调节囊泡运送不同方面

的三类。他们的发现解释了细胞生物学里一个长期悬

而未决的奥秘,也进一步搞清了这一机理的扰乱可能

具有怎样的有害影响并如何促成诸如神经递质疾病、

糖尿病和免疫机能失调等病症。

细菌和病毒

20世纪40年代,微生物由于简单而又具有完整

的生命活动成为了生物学研究的模式生物,现在的模

式生物除了极少数为真核生物外,绝大部分为细菌和

病毒。这些材料的应用促进了许多重大理论问题的突

破,该领域的研究成果获得诺贝尔奖不下9次:

1958年,美国莱德伯格、塔特姆和比德尔获奖。

他们发明了微生物影印培养法,研究链孢霉菌赖氨酸

营养缺陷型,提出一个基因一个酶的学说。

1962年,美国沃森和克里克获奖。他们研究病毒

DNA,提出了DNA双螺旋结构。

1965年,德国雅各布和法国莫诺、雷沃夫获奖。

他们研究大肠杆菌Lac系统,提出了基因调节的操纵

子模型。

1968年,美国霍利、克霍拉南和尼伦伯格获奖,

通过研究大肠杆菌无细胞蛋白质合成体系及多聚尿苷

酶,阐明了遗传密码及对其在蛋白质合成中的功能。

1969年,美国德尔布鲁克、赫利希和卢里亚获

奖。他们研究噬菌体,发现了病毒的复制机制和遗传

结构。

1975年,美国特明、杜尔贝科和巴尔摩获奖。他

们研究RNA病毒感染细胞时的变化,发现肿瘤病毒与

细胞遗传物质的交互作用。

1978年,瑞士阿尔伯和美国史密斯、内森斯获

奖。他们从微生物中提取并提纯限制性内切酶,将其

成功应用于分子遗传学研究。

1983年,美国麦克林托克获奖。他发现转座因

子,并在对大肠杆菌的研究中得到证实和公认。

1993年,美国夏普和英国罗伯茨获奖。他们研究

引发感冒的腺病毒,发现断裂基因。

(研究生会供稿)

Page 59: 2015 “分子模块设计育种创新体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学术委员会 … · 基础科学研究是科技创新的前提和支撑。核心关键技术是花再多钱都买不来的,是靠

“寻找微观之美,发现科研之趣”显微摄影大赛获奖作品

一等奖 作品名称:气孔 作者:田彦宝

二等奖 作品名称:水稻多分体形态 作者:程祝宽

最佳人气奖 作品名称:小花 作者:田彦宝

二等奖 作品名称:神奇的细胞“内骨骼” 作者: 刘晓飞

三等奖 作品名称:水稻多分体形态 作者:程祝宽,胡青

三等奖 作品名称:细胞骨架 作者:宁文秀

三等奖 作品名称:拟南芥原生质体 作者:娄丽娟

最佳人气奖 作品名称:绽放炫彩的生命 作者:王硕

二等奖 作品名称:生命的延续 作者:朱晓炜

三等奖 作品名称:水稻减数分裂同源染色体配对 作者:

程祝宽,胡青

三等奖 作品名称:记忆之树 作者:王硕

Page 60: 2015 “分子模块设计育种创新体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学术委员会 … · 基础科学研究是科技创新的前提和支撑。核心关键技术是花再多钱都买不来的,是靠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

邮 编:100101

电 话:010-64806501

传 真:010-64806503

网 址:www.genetics.ca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