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上半年全国教师资格笔试高分攻略 (初中学段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1...

21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1 2018 上半年全国教师资格笔试高分攻略 (初中学段-语文学科) 第一部分 考情分析 按照教育部的统一部署,2018 年下半年全国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预计为 3 11 日进行笔试,中公教 育教师考试研究院预计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考题将与近两年的考题基本保持一致:作答 时间依旧为 120 分钟,试卷满分 150 分;考题题型为单项选择题、案例分析题和教学设计题;考题题量为 单项选择题 15 道,案例分析题 3 道、教学设计题 3 道;根据考试大纲,考题的内容包括四个模块的知识语文学科知识(中外文学、汉语言基本知识、语文课程标准、中学语文教材)、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 教学评价。 现就近两年全国教师资格考试《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考题分析考情,总结如下: 1.试卷结构分析 笔试时间 总分值 考试题型 题量和分值 试卷分值占比 120 分钟 150 分钟 单项选择题 1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5 30% 案例分析题 3 小题,第 16 20 分,第 17 8 分,第 18 12 分,共 40 27% 教学设计题 3 小题,第 19 20 分,第 20 20 分,第 21 25 分,共 65 43% 小结: 2016 年上半年至 2017 年下半年,四次考试的时间、总分值、题型题量固定,各题型所占分值比重无变 化。 2.各知识模块题型题量分值占比 20162017 年各模块知识点 模块 年份 题型 题量 知识点 分值 占比 语文学 科知识 2017 下半年 单项选择题 10 文本分析,文学主题、体裁、人物形 象,修辞,《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 准》,初中语文教材 30 39% 案例分析题 1 字形、病句 8 教学设计题 1 文本分析 20 2017 上半年 单项选择题 9 中外文学、文本分析、修辞、《义务 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初中语文教材 27 37% 案例分析题 1 字形、病句 8 教学设计题 1 文本分析 20 2016 下半年 单项选择题 6 中外文学、文本分析、汉语言基本知 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18 31% 案例分析题 1 字形、病句 8 教学设计题 1 文本分析 20 2016 上半年 单项选择题 10 中外文学、文本分析、汉语言基本知 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30 39% 案例分析题 1 字形、病句 8 教学设计题 1 文本分析 20

Upload: others

Post on 17-Jan-2020

56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1

2018 上半年全国教师资格笔试高分攻略

(初中学段-语文学科)

第一部分 考情分析 按照教育部的统一部署,2018 年下半年全国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预计为 3 月 11 日进行笔试,中公教

育教师考试研究院预计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考题将与近两年的考题基本保持一致:作答

时间依旧为 120 分钟,试卷满分 150 分;考题题型为单项选择题、案例分析题和教学设计题;考题题量为

单项选择题 15 道,案例分析题 3道、教学设计题 3道;根据考试大纲,考题的内容包括四个模块的知识—

—语文学科知识(中外文学、汉语言基本知识、语文课程标准、中学语文教材)、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

教学评价。

现就近两年全国教师资格考试《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考题分析考情,总结如下:

1.试卷结构分析

笔试时间 总分值 考试题型 题量和分值 试卷分值占比

120分钟 150分钟

单项选择题 共 15小题,每小题 3分,共 45分 30%

案例分析题 共 3小题,第 16题 20分,第 17

题 8分,第 18 题 12分,共 40分 27%

教学设计题 共 3小题,第 19题 20分,第 20

题 20分,第 21题 25分,共 65分 43%

小结:

2016年上半年至 2017年下半年,四次考试的时间、总分值、题型题量固定,各题型所占分值比重无变

化。

2.各知识模块题型题量分值占比

2016、2017 年各模块知识点

模块 年份 题型 题量 知识点 分值 占比

语文学

科知识

2017年

下半年

单项选择题 10道

文本分析,文学主题、体裁、人物形

象,修辞,《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

准》,初中语文教材

30分

39%

案例分析题 1道 字形、病句 8分

教学设计题 1道 文本分析 20分

2017年

上半年

单项选择题 9道 中外文学、文本分析、修辞、《义务

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初中语文教材 27分

37% 案例分析题 1道 字形、病句 8分

教学设计题 1道 文本分析 20分

2016年

下半年

单项选择题 6道 中外文学、文本分析、汉语言基本知

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18分

31% 案例分析题 1道 字形、病句 8分

教学设计题 1道 文本分析 20分

2016年

上半年

单项选择题 10道 中外文学、文本分析、汉语言基本知

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30分

39% 案例分析题 1道 字形、病句 8分

教学设计题 1道 文本分析 20分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2

小结:

从近两年的考题来看,全国教师资格考试《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考题对语文学科知

识的考查,稳定在 37%左右,主要在单项选择题、案例分析题和教学设计题中考查,难度适中,但是难度变

化不大。其中在案例分析题和教学设计题中考查的比较稳定:在案例分析题中每年都会在学生作文分析题

中考查字形和病句,分值为 8分;在教学设计题的第 1题会考查考生对所给文本的解读能力,分值为 20分。

在单项选择题中对语文学科知识的考查,近两年比重有点儿波动,但是变化不是很大,考查的内容都主要

包括中外文学、文本分析、汉语言基本知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初中语文教材等。

2016、2017 年各模块知识点

模块 年份 题型 题量 知识点 分值 占比

教学

设计

2017年

下半年

单项选择题 1道 教学设计方案的依据 3分 32%

教学设计题 2道 教学目标的设计及依据、片段教学设计 45分

2017年

上半年

单项选择题 1道 教学方法的选择 3分 32%

教学设计题 2道 教学目标的设计及依据、片段教学设计 45分

2016年

下半年

单项选择题 5道 板书设计、练习题的设计、导入语的设

计 15分

40%

教学设计题 2道 教学目标的设计及依据、片段教学设计 45分

2016年

上半年 教学设计题 2道 教学目标的设计及依据、片段教学设计 45分 30%

小结:

从近两年的考题来看,全国教师资格考试《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考题对教学设计的

考查,稳定在 32%左右,主要在单项选择题和教学设计题中考查,难度较大,但是难度变化不大。其中在教

学设计题中考查的形式和要求基本固定,一是要求根据文本设计教学目标并说明依据,一是要求选择一个

教学目标设计具体的教学并说明每个环节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在单项选择题中的考查,不管在题量上,还

是在考查内容上,历年变化都比较大,建议考生多方面备考。

2016、2017 年各模块知识点

模块 年份 题型 题量 知识点 分值 占比

教学

实施

2017年

下半年

单项选择题 3道 词语教学、综合性学习教学、写作

教学 9分

19%

案例分析题 1道 2小题 教师教学行为的实施作用和意图 20分

2017年

上半年

单项选择题 4道 教学组织策略、阅读教学、口语交

际教学、综合性学习 12分

21%

案例分析题 1道 2小题 教师教学行为的实施作用和目的 20分

2016年

下半年

单项选择题 2道 教学组织策略、综合性学习 6分 11%

案例分析题 1道 每个教学环节的任务 10分

2016年

上半年

单项选择题 5道 实施建议、教学组织策略 15分 23%

案例分析题 1道 2小题 教师教学行为的实施作用和目的 20分

小结:

从近两年的考题来看,全国教师资格考试《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考题对教学实施的

考查,稳定在 20%左右,主要在单项选择题和案例分析题中考查,难度适中且变化不大。其中在案例分析题

中考查得比较稳定,主要考查案例中教师教学行为的实施作用和目的,分值为 20分。在单项选择题中考查

的题量每年都有变化,但是考查的内容有重叠的地方,主要是教学组织策略和各类课型的实施要求。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3

2016、2017 年各模块知识点

模块 年份 题型 题量 知识点 分值 占比

教学

评价

2017年

下半年

单项选择题 1道 评价教师教学行为 3分 10%

案例分析题 1道 学生作文评价 12分

2017年

上半年

单项选择题 1道 语文学业评价 3分 10%

案例分析题 1道 学生作文评价 12分

2016年

下半年

单项选择题 2道 评价建议、评价教师教学行为 6分 18%

案例分析题 2道 评价教学设计、学生作文评价 22分

2016年

上半年 案例分析题 1道 学生作文评价 12分 8%

小结:

从近两年的考题来看,全国教师资格考试《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考题对教学评价的

考查,稳定在 10%左右,主要在单项选择题和案例分析题中考查,难度较大,但是难度变化不大。其中在案

例分析题中考查得比较稳定,都会考查对学生作文的评价,分值为 12 分。在单项选择题中考查的题量基本

在 1道题左右,考查的主要是对教师教学行为的评价。

第二部分 备考规划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全国教师资格笔试是一次资格性考试,考查的是申请人是否具备教师职业

道德、基本素养、教育教学能力和教师专业发展潜质。只有通过这次考试,才能离教师这个岗位更近一步,

所以这次考试是所有想从事教师职业的人势在必得的。成功从来只眷顾有充分准备的人,在下一次教师资

格笔试来临之前,我们需要制定详细的复习计划,为此中公教育教师考试研究院又来给大家支招了。

★第一阶段-打牢基础

备考时间建议:21 天

中公名师提点

1.复习内容:语文学科知识(中外文学、文本分析、汉语言基本知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初

中语文教材)、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

2.复习方式:第一步,做一套最近的考题,熟悉考情,明确自己的不足;第二步,全面复习理论知识,

提炼重要知识点,比如:中外文学部分中国古代文学和现当代文学是重点,文本分析部分文言文是重点等

等;第三步,做理论知识对应的历年考题,巩固知识。

3.复习技巧:(1)近似归类,主要是在中外文学部分,就考题来看,单独考查某个作家及作品的考题

出现很少,一般考查的都是某类的作家作品,所以在复习备考的时候需要把相同或相近体裁、题材、人物

形象进行整理。(2)链接教材,尤其是在中外文学和文言文文本分析的学习过程中,要找到初中教材中相

应的篇目或者文言句子复习巩固。

4.时间规划:

模块 要点 时间

学科专业知识

中外文学——作家作品对应、作品与主题、体裁、人物形象

等之间的对应 4天

文本分析——诗歌(形象、语言、手法、主题等)、文言文

(实词、虚词、句式等)、现代文(不同体裁文章的阅读理

解能力)

2天

汉语言基本知识——字音、字形、病句、修辞、标点等 3天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4

写作评语——掌握点评角度 1天

语文课标——理解课程性质、理念、目标、教材的构成要素

等内容 2天

教学设计 掌握教案撰写的结构及各个环节撰写的标准,并尝试进行教

案撰写(不同文体) 3天

教学实施 掌握不同课型的教学实施策略 3天

教学评价 掌握评价的方法、标准 3天

★第二阶段-巩固强化

备考时间建议:12 天

中公名师提点

1.复习内容:语文学科知识(中外文学、文本分析、汉语言基本知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初

中语文教材)、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

2.复习方式:第一步,重点巩固复习第一阶段复习中标记的重要知识点;第二步,巩固某个知识点过

后,立马做模拟题,加深印象;第三步,整理错题,回顾薄弱的知识点。

3.复习技巧:逐个击破,查缺补漏。巩固强化阶段,是知识加深理解和记忆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

中,需要逐个击破各个重要知识点,然后通过做题巩固知识,同时也能查缺补漏。

4.时间规划:

模块 要点 时间

学科专业知识

中外文学——作家作品对应、作品与主题、体裁、人物形象等之间的

对应 2天

文本分析——诗歌(从意象、主题等角度进行归类)、文言文(通假

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常见虚词、四种特殊句式)、

现代文(散文、小说等文体的阅读方法及技巧)

1天

汉语言基本知识——总结易错字形,梳理病句的几种错误类型 1天

写作评语——掌握点评角度,总结评语撰写的常用语 1天

语文课标——掌握课程性质、理念、目标、教材的构成要素等内容 1天

教学设计 掌握教案撰写的结构及各个环节撰写的标准,总结不同文体教案撰写

的要点 2天

教学实施 掌握不同课型的教学实施策略,能针对不同课型的教学进行分析 2天

教学评价 能依据不同课型的教学内容,选择和使用恰当的评价方法 2天

★第三阶段-实战演练

备考时间建议:7 天

中公名师提点

1.复习内容:语文学科知识(中外文学、文本分析、汉语言基本知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初

中语文教材)、教学设计

2.复习方式:第一步,做专项题,做完整理错题,回顾相应的知识点;第二步,做模拟卷,至少 3 套。

3.复习技巧:以题带点,即通过做题巩固知识点,同时也可以根据错题,发现并回顾掌握不熟练的知

识点。

4.时间规划:

模块 要点 时间

学科专业知识 文学、诗歌分析、文言实词及虚词、散文及小说文本分析、写作评语 3天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5

教学设计 不同文体教学设计(围绕初中语文教材) 2天

模拟卷训练 按照考试时间模拟卷考试,考完进行试卷分析,回顾易错点 2天

★第四阶段-冲刺突破

备考时间建议:5 天

中公名师提点

1.复习内容:教学设计、语文学科知识(中外文学、《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初中语文教材)。

2.复习方式:第一步,按照所学理论知识,撰写自己的教学设计模板;第二步,重点识记语文学科知

识部分中外文学总结归纳的知识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语文课程的性质、语文教学总目标、语文

教学实施建议和评价建议)、初中语文教材相关知识等;第三步,全真模拟,严格按照考试的时间、时长,

至少做 2套全真模拟卷。

3.复习技巧:抓大放小,在备考的最后阶段,要重点抓考题中经常考的、分值占比较大的知识点(教

学设计、中外文学),放弃一些比较庞杂的细小知识点。

4.时间规划:

模块 要点 时间

学科专业知识 中外文学(归类总结)、写作评语常用语总结 2天

教学设计 撰写教学设计模板,并把握不同文体的设计要点 2天

全真模拟 模拟考试,体验考场,总结考场答题经验 1天

第三部分 高频考点 考点·修辞

1.通感

通感又叫“移觉”,是把不同感官的感觉沟通起来,借联想引起感觉转移,“以感觉写感觉”。

例如: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朱自清《荷塘月色》)(花香本是

嗅觉,却用听觉“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来描绘它,突出表现了花香的淡、隐隐约约、似有还无的特点,

形象生动。)

例如:暮色灰黄而凉爽,本来就宁静的黄昏,静止了一般。(陈丹燕《玻璃做的夏天》)(暮色可视不可

感,“凉爽”是感觉效果移用于视觉。)

通感也不仅仅是感觉器官的沟通,有时也可能用某种感官去感受不属于某种感官范围而本身比较抽象

的事物。

例如:这一天,我像在一支雄伟而瑰丽的交响乐中飞翔。(刘白羽《长江三峡》)

2.拟人

拟人指把事物人格化,把本来不具备人的一些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的。

例如:女人坐在小院当中,手指上缠绞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

例如:咱老实,才有恶霸,咱们敢动刀,恶霸就得夹着尾巴跑。

【经典考题】

1.【单项选择题】(2017 年上)学习鲁彦的《听潮》,教师讲解“海在我们脚下沉吟着,诗人一般。

那声音仿佛是朦胧的月光和玫瑰的晨雾那样温柔;又像是情人的蜜语那样芳醇”中划线句的修辞手法,并

补充其他例子引导学生理解,下列适合的是( )。

A.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宗璞《紫

藤萝瀑布》)

B.这里的气味,倒是很好闻的。万顷芦苇,且又是在夏季青森森一片时,空气里满是清香。(曹文轩

《孤独之旅》)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6

C.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朱

自清《春》)

D.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发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

(鲁迅《社戏》)

2.【单项选择题】(2016年下)教师在引导学生欣赏“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一句所用的“拟人”

修辞手法时,拟找出类似句子举一反三,下列适合的是( )。

A.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B.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C.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D.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考点·中外文学

1.泰戈尔

(1)基本介绍

泰戈尔,印度诗人、哲学家,是亚洲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人。他的代表作有诗集《吉檀迦利》

《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等。

《金色花》是泰戈尔散文诗集《新月集》中的代表作,写的是一个假想──“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

花”(首句),由此生发想象──一个神奇的儿童与他母亲“捉迷藏”,构成一幅耐人寻味的画面,表现家庭

之爱,表现人类天性的美好与圣洁。

(2)教材链接

《金色花》(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亲情-母爱,散文诗)

(3)考点提炼

《金色花》,主题(亲情-母爱)

亲情:冰心《荷叶·母亲》(母爱)、史铁生《秋天的怀念》

2.鲁迅

(1)基本介绍

鲁迅,原名周树人,是 20世纪中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开拓者和奠基

人。他笔耕一生,留下了大量著述,主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

诗集《野草》,书信集《两地书》,以及《热风》《坟》《华盖集》《华盖集续编》《而已集》《三闲集》《二心

集》《且介亭杂文》(《拿来主义》选自杂文集《且介亭杂文》)等 16本杂文集。

(2)教材链接

初中:

①《朝花夕拾》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阿长与<山海经>》(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藤野先生》(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考点提炼】

体裁——回忆性散文

主人公——藤野先生出自《藤野先生》

②《呐喊》

《社戏》(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故乡》(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孔乙己》(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考点提炼】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7

体裁——小说,出自《呐喊》

主人公——杨二嫂出自《故乡》,孔乙己出自《孔乙己》

③《野草》

《风筝》(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雪》(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考点提炼】

体裁——散文诗

④《且介亭杂文》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考点提炼】

体裁——杂文。

同类体裁作品:《拿来主义》(出自《且介亭杂文》)、《记念刘和珍君》(出自《华盖集续编》)

【经典考题】

1.【单项选择题】(2017年下)教师要求学生挑选一篇文章,与史铁生《秋天的怀念》,朱德《回忆我

的母亲》组合,完成散文周刊中“歌颂母亲”主题的组稿任务,下列适合的是( )。

A.海伦·凯勒《再塑生命的人》 B.朱自清《背影》

C.鲁迅《阿长与山海经》 D.泰戈尔《金色花》

2.【单项选择题】(2016年下)教师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鲁迅先生的散文集《朝花夕拾》时,拟在此散

文集中选择一个学生熟悉的人物导入作品阅读。下列合适的是( )。

A.祥林嫂 B.藤野先生

C.杨二嫂 D.孔乙己

考点·虚词

1.其

(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①第三人称代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

例如: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第三人称代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应译为“他”“它”(包括复数)。

例如: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

③活用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译为“我的”“我(自己)”或者“你的”“你”。

例如: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触龙说赵太后》)

④指示代词,表示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例如: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

⑤指示代词,表示近指,相当于“这”“这个”“这些”。

例如: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捕蛇者说》)

⑥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例如: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

(2)用作副词。

①加强祈使语气,相当于“可”“还是”。

例如: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

②加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可能”。

例如: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③加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例如: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8

(3)用作连词。

①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是……还是……”。

例如:其然乎?其不然乎?(《祭十二郎文》)

②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

例如: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其若是,孰能御之?(《孟子见梁襄王》)

(4)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

例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

【何其】译为“多么”。

例如: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2.而

(1)用作连词。

①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例如: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

②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例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③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例如: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④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例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⑤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例如: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⑥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相当于“着”“地”等,可不译。

例如: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⑦表示因果关系,相当于“因而”。

例如: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

⑧表示目的关系。

例如: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2)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例如: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3)通“如”,好像,如同。

例如:溺死者千余人,军惊而坏都舍。(《察今》)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例如: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而后】才,方才。

例如: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例如: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谏太宗十思疏》)

【既而】不久,一会儿。

例如: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促织》)

【经典考题】

1.【单项选择题】(2017年下)教学《马说》时,教师要求学生举出一个与“其真不知马也!”中“其”

的意义用法相同的句子,下列适合的是( )。

A.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狼》)

B.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9

C.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D.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战国策》)

2.【单项选择题】(2016年上)教师讲解“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中“而”的用法,再举出“而”

的用法和意义完全相同的一句是( )。

A.尉剑挺,广起,夺而杀之 B.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C.而计其长不盈寸 D.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考点·写作评语

1.点评角度

(1)立意:明确、积极、深刻、新颖等。

(2)选材:丰富、典型、详略得当等。

(3)构思:巧妙、严谨,结构清晰等。

(4)语言:规范、流畅、准确、富有文采等。

2.撰写原则

(1)美感原则

新《课标》指出:“写作教学力求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美感原则,

指的是评语应有感染力,使学生能愉悦地接受评改意见,要尽量做到激起学生的写作欲望,树立起写作信

心,并让学生的习作形成自己的风格。具体可通过以下途径选择评改语言。

①形象美原则

撰写评语时可运用比喻、夸张、引用和排比等修辞,使语言变得形象生动,更容易打动人心。

②智慧美原则

好的评语应闪现智慧之光。幽默,因为包含情趣,隐藏机智,恰当运用就可以在会心一笑中开启学生

心智。

③情感美原则

如果说作文评语在师生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那么情感关怀和理智说服无疑会起到沟通联系的作用,

可使用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语言。

(2)礼貌原则

在中国的语言习惯里,一般出于礼貌,对别人的优点往往给予直接的最大程度的赞美;而对别人的缺

点往往不直接点明,而常常是委婉说出,以使对方在不反感的状态下乐意接受。这个同样可以运用在评语

撰写中。

(3)简约原则

语言的简约原则,要求作文评语简洁又明确,用最少的语言形式表达最多的评改信息。中学生作文水

平毕竟有限,需要改进的地方还很多。如果老师在评语中把文中缺点和不完美之处统统罗列出来,这样学

生就会有一种无所适从的感觉,主次不分,不得要领。所以应择取重点,把评语写得中肯、简明扼要即可。

(4)评语示例:

①你很善于观察生活,能敏锐地捕捉一个个有意义的瞬间,你是个很有潜力的学生。

②你的文章像一条缓缓而流的小溪,清秀,流畅。文笔优美,感情真挚细腻,具有个人风格。愿你在

写作路上继续采撷生活中的朵朵浪花,让自己的风格更趋完善!

③行文笔锋犀利,旁征博引,根底深厚。虽然在社会问题的分析上还有些绝对化,但文章的热辣和率

直令人感动不已。再下功夫加强对史书和社会评论的研读、思考,相信你的文章会日趋成熟,更加耐读!

④本文文笔优美清新,富有一定的哲理性。文中写“我”在大海边散步,大海不仅给予“我”美的享

受,还引起“我”的沉思和联想,可以说是大海给了我畅游的空间,“我”为大海注入了生命,使大海成为

一个具有高尚人格力量的“人”。本文读后给人以美感,引人深思。

⑤作者“形散神聚”地驾驭能力很强,整篇文章一气呵成,行文如流水一般,给人明快舒畅的感觉!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10

【经典考题】

【案例分析题】(2017年上)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心中有朵雨做的云

①“风中有朵雨做的云,一朵雨做的云。云在风里伤透了心,不知要飘向哪儿去……”窗外,天黑沉

沉的,仿佛要下雨一般。此时,正值夏天,这阵雨正当使我愉悦舒畅。可是我有些失落,因为心中的那朵

云,早已下起雨来。

②我可爱的家乡在黄河的拐角处,虽然我平常见到过大海的汹涌澎湃,但还是被滚滚的黄河深深折服。

父亲工作的地方有一条河,很像黄河,那是我儿时的天堂,呼啸向前的浑水,四处迸溅的水花,岸边浓绿

的菜地,茂密的果园,还有半坡上星星点点的人家……

③那天暴雨后,青云还未散去,天空还下着蒙蒙细雨,我带着小伙伴们去河边玩耍嬉戏了,被大雨冲

刷后的河水显得更加疯狂,张牙舞爪地扑来,水花几乎溅湿我们全身,当分不清脸上是水还是泪花,看着

逐渐下陷的双脚和势不可当的河水绝望之际,我抱住了一块大石头,并借着小伙伴的拉力,很长时间才回

到岸上,那种劫后余生的喜悦之情难以言表,可我们内心更多的是恐惧,互相拉扯着,跌跌撞撞地往家里

跑。

④从此以后,我的内心总有一片阴霾,就像被青云笼罩一般,所以很少再去那里——直到好多年之

后……

⑤水依然是浑水,只是失去了以往的盛气凌人——不再呼啸,而是在细细呻吟。站在桥上几乎听不见

她的声音。她缓缓地流着,像一个重症病人,步履蹒跚,每一步走得都那么艰难,难道是无情的岁月腐败

了她的容颜与能力?我的目光移向那边的半坡。星星点点的人家下面满是惨不忍睹的“点缀”——废物与

垃圾。桥下,我们曾经玩耍的地方,如今横七竖八地躺着大大小小、五颜六色的塑料袋……那一刻我的心

痛了!不知何时,天下起了蒙蒙细雨。这时我才发现,那朵青云正徘徊在我头上。我只能带着伤感再一次

离开。

⑥不知道那条河现在成什么样子了,但那青云已飘进了我心里。或者说我的心已经走进那片云里。每

当青云与记忆碰撞时,我的心就会下起雨……

问题:

请指出该习作的一个优点,并结合习作具体分析。

考点·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的设计

(1)确立教学目标的依据

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课程改革要求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目标的完美整合,是语文新课程的价值追求。

根据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性质,语文教学不仅注重知识与能力同样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

维度。从语文实践性的特点出发,过程与方法成为语文目标体系中的又一重要维度。

②语文课程目标、阶段目标、单元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中的语文课程总目标和阶段目标及语文教科书中的单元目标,是确定语文教学目标

的依据。语文教师应该在研究和熟悉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弄清楚语文课程的总目标与各个学段的目标,要

以整体的观念去研究教科书,明确教科书的体系安排和单元目标,把具体的课文置于一个大的系统之中去

研究,以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

③语文教材导语、文本特色

语文教科书中的单元导语、课文导语及课文本身的特点,是确定语文教学目标的依据。可以抓住四个

“突破口”,即以学习重点(或单元目标)、预习提示、注释及课后作业为突破口来制定语文课堂教学目标。

为确定目标而钻研课文,应认真思考下面问题:这篇课文有什么特点?它在教材中处于什么位置?它有什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11

么是值得学生去学的?学生能够从这篇课文中学到什么?

④语文教学的实际水平

确定语文教学目标,还要从语文教学的实际水平出发,包括语文师资水平和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目

标切合实际才有可能实现;目标脱离实际,偏高或偏低,都会给教学实践造成困难。从教师的角度,设定

的教学目标不能超出教师教学的能力和教学观念,目标只有符合教师的教学观念并且教师也有能力控制时,

才会产生出实际的教学价值。从学生的角度,设定的教学目标要了解学生的兴趣、动机,分析学生的知识

能力水平,了解学生的认知倾向。

(2)教学目标的表述

通常情况下,语文教学目标陈述的基本要素有五个: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行为对象和行

为标准。例如:

“学生 在自由朗读全文、自主思考的基础上,划出 与主题关联密切的 句子或词语;

(行为主体) (行为条件) (行为动词) (行为标准) (行为对象)

通过自学, 学生 能迅速无误地 读出 5个生字。”

(行为条件) (行为主体) (行为标准)(行为动词)(行为对象)

(3)教学目标示例

《走一步,再走一步》的教学目标设置如下:

①了解记叙文六要素,能够复述课文的内容。

②通过联系上下文,掌握动作、心理描写等人物描写的方法。

③体会能够战胜一切困难的决心和勇气。

2.教学过程的设计

教学过程是教学设计中的核心内容,分为课堂导入、整体感知、深入研读、拓展延伸和小结作业五个

环节。

(1)课堂导入

课堂导入是教师在一个新的教学内容或教学活动开始时,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的行为方式。

导入的方法:

①由题入文

【例】写板书时,将“潭”和“记”之间空出一个位置“小石潭___记”,并提问学生:这里可以加上那

些字?(预设“事、景、趣、游”等。)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让学生带着兴致进入课文。

②温故知新

【例】同学们,上课!同学们,我们学过的诗句中有哪些是描写春的?有同学说,“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还有同学说,“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以上大家背诵的都是绝句,容量有

限,只是取一个景物或两三个景物写春的。今天学的散文《春》写的景物可多了,有山、水、草、树、花、

鸟、风、雨等等。作者是怎样描绘的呢?春就在我们身边,现在我们就欢乐地生活在阳春三月里,文中写

的这些景物的姿态、色彩等等,平时你注意到没有?细读课文,领略大好春光,我们就可以寻找到与作者

观察的差距。

③情境渲染

【例】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走进美文《散步》,那里有南方初春的田野,有铺展着生命的新绿,有阳光

下的金色菜花,有水波粼粼的鱼塘,还有相亲相爱一家人的情感涟漪……

④巧用故事

【例】在一次森林大火中,蚂蚁家族不得不进行一次大规模的迁徙。面对熊熊燃烧的大火,大大小小

的蚂蚁迅速地结成一个球体。为了那一线生的希望,它们冲向了火海。伴随着一阵噼噼啪啪的声响,最外

层的蚂蚁被火吞噬了,烧焦了。然而,这蕴含着生命的团体仍向前滚动着,噼啪声越来越响,蚂蚁团越来

越小,最后滚出火海的蚂蚁只剩下了一小团……这是一个感人至深的蚂蚁的故事。的确,在生与死的抉择

中,有谁不渴望生呢?可是,这群蚂蚁却生得艰难,死得辉煌。今天,我们同样要聆听一个悲壮感人的斑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12

羚的故事,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动人的故事。(板书课题《斑羚飞渡》)

⑤巧设悬疑

【例】时间是位神奇的魔法师,在斗转星移间,沧海桑田,物非人亦非。大家还记得我们所熟知的闰

土,那个活泼天真、有很多新鲜事的少年吗?二十年倏忽而过,故乡现在是何种模样?闰土如何了?“我”

又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回到曾经魂牵梦萦的地方呢?让我们跟随作者的脚步一起回《故乡》。

(2)整体感知

①含义

整体感知是指读完一篇文章后产生的心理感触,是对课文的整体领悟。它是阅读者着眼于全局,通过

自己的主观认识,综合运用学过的各种语文知识和语感,对阅读材料进行宏观理解的过程。

②整体感知的活动

谈感受;概括内容;重拟标题;读出情感;收集疑问。

(3)深入研读

①含义

深入研读是阅读教学过程中的核心环节,是实现教学目的的关键步骤。是对教学重点进行深入分析理

解,促进听说读写全面发展的环节。

②深入研读的活动

深入研读一般都会围绕品味关键词句段、分析人物形象、掌握写作手法、体会构思技巧、感悟主题思

想等方面展开。需要根据不同文章进行不同设计,但宗旨都是感悟文中情感,掌握文中写作方法、文学知

识,提高理解、鉴赏等听说读写的能力。

词句带篇;精段品评;寻找美点;替换研讨;双篇比读。

(4)拓展延伸

①含义

拓展延伸是以课内知识点为阅读基点,由课内延伸到课外,从学校延伸到社会,将课文精读和延伸读

物的泛读结合起来,以拓展学生知识视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教学过程。

②拓展延伸的活动

语文知识竞赛;诵读、表演比赛;仿写、续写、改写(提高写作能力);分享相关资料,激发情感(延

伸情感态度)。

(5)小结作业

①课堂小结的活动

a.总结收获。教师总结这节课所学的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情况,再提出一定的要求和希望;学生自己总

结本课所得。

b.朗读收束。可分为个人阅读、分组阅读、整体阅读,朗读、默读等,通过诵读结束学习,让学生回

味文中意味。

c.拓展小结。一节课无法将所有的内容都涵盖。为了拓展学生的思维,教师可以利用结束语,引领学

生深入思考,或者布置阅读一些资料,以此拓宽教学内容。

d.评价小结。可以采取师评,以鼓励为主;学生互评,以学习为主;评价文中人物,情感升华为主。

②课后作业:课后搜集;知识积累;迁移运用;实践活动。

【经典考题】

【教学设计题】(2017年上)阅读文本材料和相关要求,完成第 1-2题。

郦道元《三峡》原文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

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13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

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研讨与练习】

一、背诵全文,并完成下列练习。

1.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三峡自然景观的?

2.找出文中写景的句子,体会它们的语言特点。

二、解释下列词语

重岩叠嶂 夏水襄陵 乘奔御风 素湍绿潭 绝巘 飞漱 清荣峻茂

三、阅读下列这首诗,你能说出它和本文之间的某些联系吗?

早发白帝城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单元介绍

本单元选入的是描绘自然山水的古诗文。学生要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整体感知文章大意。在反复诵

读中,进入情景交融的境界,体会作品的语言特色。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相关要求

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

学生情况

八年级,班级人数 40人。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条件

教室配有多媒体设备,能够演示 PPT,播放音频、视频文件,投影实物等。

问题:

1.根据上述资料,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并具体说明确定的依据(不可照抄材料)。

2.选择其中一个具体的教学目标,设计一个教学片段,简要说明每个环节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

第四部分 千锤百炼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5 分)

1.在“话说千古风流人物”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教师要求学生在学过的文言文当中找出优秀历史人

物的事迹,下列不符合要求的文章是( )。

A.《石壕吏》 B.《陈涉世家》

C.《唐雎不辱使命》 D.《隆中对》

2.学期末,教师指导学生总结送别诗和常见的送别类意象,下列诗句中,意象“酒”不用来抒发送别

情感的是( )。

A.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曹操《短歌行》)

B.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渭城曲》)

C.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白居易《琵琶行》)

D.主人酒尽君未醉,薄暮途遥归不归?(高适《送李少府时在客舍作》)

3.教师在开设名著导读课时,引导学生围绕主题“迷人的小说”展开阅读,下列作品不合适的是( )。

A.《巴黎圣母院》 B.《父与子》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14

C.《包法利夫人》 D.《钦差大臣》

4.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总结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的用法,下列不合适的是( )。

A.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B.策.勋十二卷

C.同行.十二年 D.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5.刘老师讲完引号的知识点后,打算出一些题让学生练习,下列句子中引号使用正确的是( )。

A.以前可能因为年纪小,不懂得珍惜时间,现在我才真正体会了“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这句话的含义。

B.胡屠户心里懊恼道:“果然天上“文曲星”是打不得的,而今菩萨计较起来了。”

C.班主任走进教室,严肃地说:“班里发生这样的事情是什么原因呢,同学们?”

D.在语文教学的问题上,叶圣陶先生有一句精辟的话,那就是“教是为了不教。”

6.学生对“拟人”这一修辞手法不太了解,教师搜集课文中的例子来讲解,下列语句不适合的是( )。

A.还有寂寞的瓦片风筝,没有风轮,又放得很低,伶仃地显出憔悴可怜的模样。

B.谁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

C.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淡紫色的,梦幻一般地笼罩着我。

D.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7.教师在教学《藤野先生》中的句子“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

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的反讽意味时,补充例子,下列例子合适的是( )。

A.“哈哈哈哈”一阵大笑,打断了沈百万的话。老宫用他那洪亮的声音,讽刺地说:“谢谢你,我的好

心的沈老太爷。我们很知你的恩,很感你的德。而且对你的这份‘恩德’,我们是定要报的,你放心就是了。”

(峻青《海啸》)

B.想到这一层,我忽然感到我的生命颤栗起来,抖落了些许的俗气。(刘成章《石崖上的枣树》)

C.她的脸上浮着超凡脱俗的微笑。(纪伯伦《虚荣的紫罗兰》)

D.过路的农夫见了,都必须弯下腰去,恭恭敬敬捡起来,用手掌捧着,向吴山庙走去。(余秋雨《笔墨

童年》)

8.某教研小组组织教师学习《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就语文课程教学建议进行讨论,

下列观点不恰当的是( )。

A.教师应确立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需求的语文教育观念,注重吸收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

B.积极开发、合理利用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和现代教育技术,努力探索网络环境下新的

教学方式。

C.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重视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启迪学生智慧,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D.应认真钻研教材,正确理解、把握教材内容,必要时能够自己编写教材。

9.教学鲁迅的《故乡》,教师在讲解“然而圆规很不平,露出鄙夷的神色”时引导学生理解借代这一修

辞手法,列举了使用该修辞手法的其他语句来说明,下列不能作为例子的是( )。

A.他摇曳着一头的蓬草,冲出门外上学去了。

B.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

C.不拿群众的一针一线,是“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中的一条。

D.把名字刻入石头的,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

10.某版语文教材书八年级《再塑生命》中的插图,这部分内容属于教材系统的( )。

A.作业系统 B.范文系统 C.助读系统 D.知识系统

11.在学习《伤仲永》时,教师设计了一道练习题:“试分析一个天才孩童最终变得连平凡人都不及的

原因”,对这一练习的设计意图,分析正确的是( )。

A.意在让学生整体把握课文的内容,了解文章大意。

B.意在指导学生分析文中的人物形象。

C.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对课文主旨的深入探究。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15

D.再现文章的语言艺术,体现文章的语言美。

12.阅读《背影》教学实录(节选),按要求答题。

师:同学们,在你们心中,父亲是什么样的?谁能举一个生活中的例子,来说一说你的父亲呢?

生:是慈爱的,经常接我放学。

师:可怜天下父母心。相比于母爱,父亲的爱也许更深沉,更隐藏,但是我们都能感受到父亲对我们

深深的爱。那么,大作家朱自清的父亲是什么样的呢?是不是和我们的父亲一样?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

七课,朱自清的《背影》。

对该教学实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运用这样的导入,与课文内容紧密联系,加深学生对于课文感情基调的了解。

B.导入体现了师生互动交流的新的教学理念。

C.导入中互动较多,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见解,但不够简洁。

D.学生通过导入环节,能够引起情感上的共鸣。

13.阅读下面《紫藤萝瀑布》的教学实录,按要求答题。

初读课文后,教师提问:“你认为课文哪些地方写得好,给你的印象最深?”一个学生回答道:“花和

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永无止境的。”对这位学生的回答,教师没有进行正面评价,

而是说“下面我们看看课文的第一段写了什么”,接着又回到串讲的老路。

对以上教学实录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

A.这个学生很聪明,准确地抓住了文章的关键句。

B.如果教师因势利导,以这个句子为切入点,引导学生研读课文,教学重点、难点将会迎刃而解。

C.如果教师给予正确评价和反馈,将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的认识也可能上一个台阶。

D.教师不应该被学生牵着鼻子走,否则将会失去教学主动性,必要的时候要拉回学生的思维。

14.阅读《爱莲说》教学实录(节选),按要求答题。

师:朗读得真棒!下面让我们对照注释自由译读课文,疏通文意,不懂的词语和语句可以圈点出来,

彼此交流讨论。

生:自由翻译,讲不通的词语和句子圈点出来。(教师在同学间巡视)

师:在刚才的译读过程中,你遇到了哪些困难,请与大家探讨交流。

生 1:老师,请问“中通外直”怎么翻译?

生 2:我来解释,我觉得应该翻译成“莲花露在水面的部分是直的,水下的根部是空的”。

生 3:不对,我觉得应该是“莲花的茎是直的,而且里面是空的”。

生 1:我觉得你的看法是正确的,但是,“不蔓不枝”中的“蔓和枝”又怎么解释?

生 4:我认为根据书下对这个句子的翻译,可以推断出“蔓”翻译成“牵连”,“枝”可以翻译成“枝节”

生 3:我觉得这两个词应该是同一词性,可是刚才同学的翻译显然不是,所以我觉得不对,但是我也说

不好应该怎么翻译。(众生笑)

对上述教学行为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侧重对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

B.老师图省事直接引导学生通过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解决译读过程中出现的障碍。

C.学生 3很聪明,能够感觉出错误,但是最后又分析不出个为什么所以被全班同学笑。

D.课堂氛围好,整堂课都在师生平等的对话中进行,完全打破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15.阅读下面的教学反思(节选),按照要求答题。

在讲这节课之前,首先让学生做了课前准备,回去搜有关托尔斯泰的资料,作品、背景、生平经历、

思想历程等等,为课上小组讨论做好准备。文章前一大部分讲的是人物的写作手法:侧面描写、对比、修

辞。本文用得修辞最多的是比喻,然后找出比喻的句子,细细琢磨体会在加一个小练习,抓住人物的显著

特征来刻画,用上这些写作手法。但我却怕后面时间不够,没敢多耽误时间,找出几个比喻句子之后,就

立马进行下一环节。所以在找写作手法时,问的问题不明确,学生没有充分去找并去体会,所以给人的感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16

觉是不知道这节课的目标是什么,这一大的环节没有处理好,比较失败。对学生的临场回答,我没有给予

恰当准确的评价,尤其在学生说托尔斯泰以前是如何的风流,在最后却因为读书变得好了,我只是从作家

本身评价,他通过读书最后变好,是一个丑也可以转换成美的过程,却忽略了从中学生的审美观来看美丑,

联系他们的生活实际,以此来把这节课给提升上去,一个亮点没有把握好,很多听课的老师都为我着急,

可我就是没有说到点子上去,今后一定多加强这一方面。

对该教学反思,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教师在授课时要把握好时间进度。

B.教师在教学时应该问题明确,评价准确。

C.教师应该直接向学生讲解知识,无须向学生提问。

D.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应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

二、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 3 小题,第 16 题 20 分,第 17 题 8 分,第 18 题 12 分,共 40 分)

16.阅读七年级课文《天净沙·秋思》的两个教学环节,完成题目。

环节一:启发思考

教师:要求学生观察课文中的插图,结合小令,说清楚图上所示的景物、人物,并揣测意境和情感。

学生发言:

小令写的景: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

描绘的意境:萧条、苍凉、寂寥。

老师:这些景物是实景还是虚景?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老师:(小结)这是实景,表达了游子孤寂之怀。这种情是通过眼中的秋景表达的,秋是这种情思的载

体。

老师:同学们自己动手画一幅《秋思》图。

环节二:

教师提出问题 1:为什么要用“古道西风瘦马”,而不用“古道清风瘦马”呢?

点拨:西风吹在人身上有点发冷,肯定会令人心情不愉快,而作者这时心情极度伤感,用这种景物就

能很好地衬托出作者此时的心情,清风给人的感觉是一种舒适的感觉,和作者此时的心情明显不相吻合。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17

教师提出问题 2:我们说“枯藤老树昏鸦”和“古道西风瘦马”能使人感受到一种苍凉和伤感,那么“小

桥流水人家”插在其间是否协调呢?谁来回答?

点拨:协调,因为黄昏时分乌鸦归巢,而游子却远在天边,对家乡的思念之情难以自禁。别人有家,

尽享温馨,而自己却有家不可归。那种伤心欲绝之情也就不言自明了。这里又采用了反衬的手法。

教师小结:作者把我们平时习以为常的景物都寄予了浓浓的情感,可见“笔端无意,人寄悲欢”。世上

景物千千万万,但诗人选景一定要选取那些适合所要抒发的思想情感的景物。

有人说:“品一壶清茶,读一首好诗,是人生的一大乐事。”今天我们共同欣赏学习了这首好诗,想必

已感受到些许生命的愉悦,希望大家在以后的日子里,“读天下美文,做少年雅士”。好不好?我更希望大

家能够反复涵咏诗歌里蕴藉的深厚意韵,让它融入我们的生命和灵魂。使我们的笔端也能流淌出些许诗情

画意,给我们的人生增添几多美丽飘逸。

(1)评析“环节一”中要求学生观察课文中的插图的作用。(10分)

(2)评析“环节二”中教师最后小结的目的。(10分)

阅读下面的学生作文,完成第 17-18题。

热爱成就精彩人生

①热爱,让我们的人生变得充实而有意义。

②“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因为热爱,一生都在不懈追求。50多年来,袁隆平始终在农业科研第一

线辛勤耕耘、不懈探索,为人类运用科技手段战胜饥饿带来绿色的希望和金色的收获。他的卓越成就,不

仅为解决中国人民的温饱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贡献,也为世界和平和社会进步树立了丰碑。袁隆平

的热爱,是对世界的热爱。

③我国著名作家巴金,因为热爱,作品倾注了他全部的热情。“上海沦陷的那一天,我曾经隔着河望过

对岸的火景。房屋成了灰烬,生命遭受摧残,土地遭着蹂躏。在我的眼前沸腾着一片火海……”在他的“抗

战三部曲”中,他写道:我写这小说,不仅想散发我的热情,宣泻我的悲愤,我更想鼓舞别人的勇气……

巴金的热爱,是对国家的热爱。

④浙江卫视主持人华少,因为热爱,凭借“逆天口播”受到全国观众的喜爱。华少在《中国好声音》

的位置一度被外界形容为“鸡肋”,别人丢给他“酱油帝”“凉茶哥”的头衔,他也曾觉得委屈,但他始终

相信“我的工作是有价值的,而且我做得还不错”,终于在《中国好声音》红极一时,得到全国观众的认可。

华少的热爱,是对事业的热爱。

⑤热爱是就是这样简单。热爱,是岳飞的“待重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这是对国家民族的热爱;

热爱,是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是对祖国山河的热爱;热爱,是孟郊的“谁言寸

草心,报得三春辉”,这是对亲人亲情的热爱……

⑥因为热爱,我们的生活、我们的世界、我们的未来都会变得无限美好!热爱成就精彩人生!

17.第③⑤段中,有两处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从第③段找出一处病句并改正。

18.请结合具体实际和材料分析这篇习作的优点和不足,并提出修改意见。

三、教学设计题(本大题共 3 小题,第 19 题 20 分,第 20 题 20 分,第 21 题 25 分,共 65 分)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18

阅读材料,完成第 19-21题。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

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

受冻死亦足!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单元导语

本单元所选课文,以写景记游的古代散文为主。有的表达旷达胸襟,有的流露自得之乐,有的抒发

闲适之情。所记景色不同,写作心境不同,却都是感事抒怀、借景言情的名篇。

学习本单元,要借助提示、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体会游记散文借景抒情的特点;要品味古诗文

名句的思想感情,结合亲身体验加深理解。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相关要求

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内涵,……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诵读

古代诗词,……注重积累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

课后练习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都是“歌行体”诗,形式自由,语言流利,格调

奔放。请从句式、叙事、抒情等方面说说两首诗的异同。

学生情况

八年级,班级人数 45人。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条件

教室配有多媒体设备,能够演示 PPT,播放视频、音频文件,投影实物等。

19.回答课后练习题,不超过 200字。(20分)

20.根据上述材料,确定本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并具体说明确立的依据。(不能照抄材料)(20分)

21.选择其中一个教学目标,设计一个教学方案,简要说明每个环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25 分)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19

结束语 所有的付出都会有收获的,不用去怀疑。

备考之路总是要比想象中的更为艰辛,但是,当你经历过这些,并最终取得了成功,那种难以名状的

喜悦带给你的,将是满满的感动。

中公教育也会一直陪在你的身边,祝你早日逐梦成功!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20

【2018 教资笔试师途无忧 备考我们是认真的】

关注微信公众号(shjsksw)或扫描下方二维码

回复“巩固练习”即可查看巩固练习答案

科学复习 稳扎稳打得高分

【分学科学段、讲义免费包邮、1 月 24 日 21:00 前报班有优惠,火热抢购中】

抢购入口: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21

模考实战 真实剖析自我实力

模考时间:1 月 22 日-1 月 26 日

模考地点:模考将于 1 月 22 日开放,请各位同学提前注册登录教师考试题库等待模考。

关注微信公众号进入题库(要想考得好,刷题少不了!):

模考科目:幼儿、小学、中学全部科目

模考奖品:

教师资格直播课程二选一:

① 笔试无忧班

② 学科系统精讲班(13 个学科任选其一)

获奖条件:

1.发奖时间:1 月 29 日-2 月 2 日

2.单科客观题得分排名前 3 名者获奖

注:① 试卷得分相同者,答题用时少者获奖

② 每人仅限领取一个奖品,所有奖品不累加

备考,我们是认真的!爱你,我们是用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