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2日 星期一 东莞时间网 编辑/张叶 视 …€¦ ·...

1
东莞·时事 A06 2019年12月2日 星期一 东莞时间网 www.timedg.com 编辑/张叶 视觉/赖科宇 校对/袁伟强 罗海兵 源头严防,示范引领 松山湖拥有大量集体食堂,结 合此特点,松山湖把学校食堂、工 厂企业食堂的监督提升工作列入 2019 年 党 工 委、管 委 会 主 要 目 标 任务。在工厂企业食堂方面,逐 步消灭 C 级,推动达到 B 级,动员 较好的工厂企业食堂持续升级改 造,使A级工厂企业食堂比例超 20%。立足园区实际,以“新兴园 市场”等两家食品安全示范市场、 “万科生活广场”食品安全示范街 为先进典型,带动园区示范群体 逐步扩大。 松山湖是知名旅游区,旅游资 源吸引了周边一大批游客,食品安 全标准必须起点更高、更严。“我们 要求食品餐饮企业建立标准公开承 诺制度,完善配套管理制度,鼓励企 业制定实施严于国家标准或地方标 准的企业标准。督促食品生产经营 者准确理解和应用食品安全标准, 维护食品安全标准的强制性。”欧阳 南江说,对食品安全标准的使用进 行跟踪评价,充分发挥食品安全标 准保障食品安全、促进产业发展的 基础作用。 在学生“三考”期间,松山湖制 定了相关工作方案,召开了食品安 全保障从业人员培训会,对东莞中 学松山湖学校等 3 个供餐点共 100 余名管理人员及基层从业人员进行 培训,对“三考”供餐点食堂进行了 重点排查。同时以幼儿园、小学、中 学的顺序推进学校食堂升 A 工程, 保障校园饮食安全。 食品溯源,智慧监管 欧阳南江表示,要想做好食品 安全监管工作,传统“人盯人”的老 路已经走不通,必须充分运用高科 技和现代化手段做到执法能效最 大化。比如加强智慧监管,实施 “互联网+”食品安全监管项目,推 进食品安全监管大数据资源共享 和应用,建立完善的监管对象数据 库和高效的信息化监管系统,形成 适应食品监管实际需要的信息化 监管能力。又比如餐饮业提倡“明 厨亮灶”以及建设“明厨亮灶”网络 监控平台,园区前年实施率44.7%, 去年达到82%,今年年底争取再有 突破。 在食品追溯体系上,松山湖建 立健全了涵盖农产品种植养殖、食 品经营各环节的食品安全追溯体 系。例如,鼓励企业采用信息化手 段采集、留存生产经营信息,实行电 子追溯。通过电子台账信息、溯源 码、条形码等方式实现有效追溯。 结合园区供应链特点(农贸市场食 用农产品以外地输入为主),松山湖 抓好食用农产品市场准入“牛鼻 子”,严格食用农产品入市监管。同 时,坚持开展食用农产品快速检测 工作,实现农贸市场食用农产品经 营品种全覆盖,严把食用农产品入 市质量安全关口。 此外,“飞行检查”“双随机一公 开”等监管手段也在松山湖运用起 来,实现过程严管、风险严控。同时 实行最严厉的处罚,包括巨额惩罚 制度、巨额补偿制度、重奖举报人制 度等,并落实“处罚到人”要求,依法 提高违法成本。 本报讯 (记者 袁健斌 林朝丰 讯员 梁雪君 )11 月 29 日,东莞市 2019 年“学身边好人、讲好人故事”百场宣讲 活动走进石碣,分享“东莞好人”的感人 故事,以榜样的力量推动广大群众“学 模范、做好人”,传递好人正能量,在全 社会形成向上向善的强大力量。 近日,市文明办下发通知,在 12 月 25 日前,全市各镇街(园区)将举办超过 100 场“学身边好人、讲好人故事”宣讲 活动。主讲人全部来自今年 6 月成立的 首届“东莞好人宣讲团”。宣讲活动将 深入村(社)、企业、工业区、住宅小区、 军营、学校、医院等地,以事迹报告会、 知识讲座、交流沙龙等形式,宣讲身边 好人故事,广泛传递好人正能量。 当日下午,东莞市文化馆石碣分馆 听潮剧场内座无虚席,2016年东莞好 人、首届“东莞好人宣讲团”管理团队副 秘书长黎顺英与大家分享了她多年来 孝老爱亲的故事。来自中堂镇潢涌村 的黎顺英多年来怀揣着坚毅和感恩,用 责任和坚强担起一个家庭的重担,孝敬 父母,主动为父母分忧,照顾妹妹和聋 哑的弟弟,为此,她放弃了大学学业,错 过了结婚生子的合适年龄,凭着她的顽 强毅力、无私付出和艰苦打拼,家里的 生活不断得到改善。 一位平凡的弱女子,用自己一片孝 心和不懈的努力,托起一家人的希望; 用自己不平凡的坚持,塑造出一个坚 韧、奉献、孝老爱亲的长姐形象……黎 顺英以质朴的语言讲述自己的故事,催 人泪下,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位观众。 本场宣讲活动由石碣镇宣教文体 局、镇妇联联合举办。石碣镇宣教文体 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 的,希望大家以好人为榜样,把榜样力 量转化为“学模范、做好人”的行动自 觉,凝心聚力为石碣迎接“全国文明镇” 复评、东莞争创“全国文明城市”五连冠 作出贡献。 创新工作 架起政府与市民沟通桥梁 今年7月20日上午,由市城市 管理和综合执法局主办的“洁净东 莞·城市论坛”首场活动在黄旗山城 市公园举行,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 专家学者、市民代表论道“洁净东莞 指数测评”和垃圾分类工作。 活动现场,既有“洁净东莞指数 测评”结果发布,还选取当前城市管 理热门话题,邀请专家展开讨论,与 市民积极互动,探讨如何做好城市管 理工作。榜单发布从室内走向户外、 城市管理从单打独斗到多方参与,新 颖的组织形式获得了各界一致好评。 今年,市政府高位统筹开展“洁 净城市”专项行动,市委、市政府主 要领导带头“行走东莞”,决心向“脏 乱差”的城市管理顽疾宣战。市城 管局通过定期开展“洁净城市日”活 动,创新“洁净东莞指数测评”,发布 城市环境“红黑榜”,掀起了一场全 民参与、共同维护提升城市环境的 洁净运动。 此次“洁净东莞·城市论坛之黄 旗山下”活动,是在前期“洁净城市” 新闻发布机制基础上的又一创新。 由此开始,市城管局以每月一期的频 次,持续在相关镇(街)开展主题不 一、重点突出的城市论坛活动。 “红黑榜”的发布,起到了表扬先 进、促进工作的效果。今年4月-9 月公布的 62 处“黑榜”区域,在被通 报后都开展了多轮整治。特别是 9 月公布的“黑榜”区域,曝光后整改力 度明显比4月-8月要大。公厕、转 运站、道路等区域的问题改善效果明 显。 同时,城市论坛集思广益、群策 群力,加强与社会各界特别是市民群 众交流与互动,拓宽社会各界和市民 群众参与城市精细化管理的渠道,推 动形成东莞全民参与城市管理的社 会氛围。 坚守为民 打造干净、有序和安全城市 今年国庆假期,东莞中心广场音 乐光影喷泉秀成为东莞的一大亮点, 吸引23.9万人次到场观赏。举国欢 庆的日子,东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 法局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党员应 急突击队队员放弃休息,坚守一线, 用汗水守护城市环境的整洁优美和 市容秩序的安全有序。 10 月 6 日晚 10 时,随着假期最 后一场表演的落幕,市城管局党员应 急突击队每晚一场的总结会随即召 开。东榕路附近音响声音太小、安保 还有一些漏洞……相关小组的负责 人逐一报告当晚值守情况,及时总结 经验,查找问题与不足。 据介绍,该支队伍今年7月正式 成立,是吸取去年迎战台风“山竹”中 党建“三个在一线”(即党支部设在第 一线,党旗插在第一线,党员身份亮 在第一线)有益经验而设立,旨在发 挥该局机关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进 一步提高该局应对和处置涉及城市 管理秩序维护、城市树木倒伏、应急 市容保洁等突发事件的能力。 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 市城管局前期制定周密的安全保 障措施,并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 命”主题教育,逐级动员部署,统一 全员思想,该局党员应急突击队积 极响应,主动担当作为,放弃休假, 一线值守,全力保障市民生命财产 安全。 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东莞中心 广场南广场音乐光影喷泉观赏活动 有序开展,10 月 1 日至 6 日,累计 23.9万人次进入南广场观赏音乐光 影喷泉表演。其间,协助市民找回 走散老人、小孩 45 人次,找回失物 4 件次等,现场未出现一宗安全事故, 以实际行动践行“不忘初心、牢记使 命”主题教育。 不仅东莞中心广场,国庆期间, 全市城管系统查处城市“六乱”逾万 宗,清理生活垃圾 57705 吨,制止违 建行为253宗,保障了东莞城市的干 净、有序和安全。 品质提升 “点睛亮景”广受市民好评 今年以来,市城管局紧扣市委 “湾区都市、品质东莞”战略部署,认 真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 讲话精神,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 使命”主题教育,把党的建设特别是 政治建设作为首要任务抓实抓好。 2019 年 7 月,全市城管系统共 6 名同 志被评为东莞市“百名优秀共产党 员”,是全市评优数量最多的部门。 同时,该局善用“绣花功夫”,城 市管理更加精细。今年 1 月至 9 月, 全市共发现城市管理问题 30003 处, 落 实 整 改 29402 处 ,整 改 率 达 到 98%。市四套班子领导带头行走 213 次,深入行走了 34 个园区、镇 (街),111 个村(社区),发现 3318 处 城市管理问题,全部反馈相关园区、 镇(街)立行立改。 结合主题教育,市城管局积极 推动“点睛亮景”专项行动,开展中 心城区夜景灯光景观品质提升工程, 国庆节前完成了东莞大道(节点)、16 栋公共楼宇灯光亮化、东莞中心广场 中轴线夜景景观及北广场水景喷泉 设备建设。东莞中心广场水影声光 电结合的光影喷泉,国庆期间赢得市 民的广泛赞誉。东莞大道绿脉提升 项目,建设范围总长约 12.64 公里,规 划绿化总面积约 695272 平方米,已 完成95%工程量。截至目前,列入 2019 年民生实事的 50 个公园、景点 已完成。中心城区 21 个街头小景项 目已全部完成。 今年1月至9月,广深铁路、广深 港高铁沿线(东莞段)共发现问题 3724 处,已整改 2800 处,正在整改 924 处,拆除窝棚 1450 处共约 16.9 万平方米,建筑立面翻新面积约14.8 万平方米,绿化提升面积约12.9万平 方米。目前,上述区域环境卫生“脏 乱差”问题已基本解决,沿线景观品 质显著改观,广梅汕铁路沿线整治工 作正扎实推进。 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 牢记为民初心苦练“绣花功夫” 东莞垃圾“不分类就处罚”吗?“厕所革命”推进情况怎样?冬季来临如何预防燃气事故?今年以 来,东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将“行走东莞”“洁净城市指 数测评”发布、市民互动结合起来,开展“洁净东莞·城市论坛”系列活动,架起政府与市民间沟通桥 梁。 大榕树下、黄旗山前、环保热电厂里……每月一期的论坛上,人大代表、普通市民共同为城市精 细化管理把脉,城市管理部门积极回应各方意见建议,营造了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良好氛围。牢记 为民初心,创新工作方式,苦练“绣花功夫”,城市管理工作有力助推“湾区都市、品质东莞”建设。 本报记者 张安定/文 1月至9月,全市累计治理违法建 设面积 2779.24 万平方米(其中,全市拆 除、整改新增在建违建 581 宗,面积 27.86 万平方米),创我市历史新高; 1月至10月,全市共建设或升级改 造公共厕所 620 座(含 13 座星级厕所), 正在启动施工 400 座;编制“东莞市公厕 地图”小程序,方便市民查找、使用公厕; 1月至9月,全市城管系统处理各 类违法行为 379304 宗,其中城市“六乱” 和违章广告 268442 宗; 1月至9月,共向市扫黑办报送线 索 26 条,有效线索 16 条,有效率 61.5%, 有效率比去年增长 33.6%。 松山湖创新思路抓好食品安全工作 大力实施“互联网+”食品安全监管 守初心 担使命 找差距 抓落实 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我们要把保障人民群众食品安全放在首位,坚守安全底线,正确处理安全与发展 的关系。”松山湖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欧阳南江表示,按照我市创建国家食品安 全示范城市标准要求,结合松山湖园区产业特点、供应链特点和食品安全监管现状, 松山湖食品安全工作的主要思路是:以实现“共画同心圆,打造食安城”为目标,源头 严防、过程严管、风险严控,执最严之规,保障园区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本报记者 曹丽娟/文 数说城管工作 “学身边好人、讲好人故 事”百场宣讲活动走进石碣 聆听好人感人故事 凝聚向上向善力量 7 月 20 日,“洁净东莞·城市论坛之黄旗山下”在黄旗山城市公园举行。图为论坛现场 本报记者 曹雪琴 实习生 高锐 黎顺英的故事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位观众 石碣供图 松山湖市场监管人员开展食品安全检查工作 市市场监管局供图 本报讯 (记 者 周桂清)20 万 人次访问,69万人次点赞……昨日, 记者从市河长办了解到,2019年第 三季度东莞“寻找最美河长发现最 美河涌”活动网络投票圆满结束。持 续10天的网络投票活动,吸引大批 热心市民群众关注周边河涌生态环 境,并为履职尽责的河长点赞投票。 河长履职是否尽责,河涌整治 是否有效,市民群众都有发言权和 投票权。根据工作安排,从今年第 二季度起,每个季度开展“寻找最美 河长发现最美河涌”活动,选树基 层优秀河长,树立治水榜样,弘扬治 水正能量。在镇街(园区)推荐、个 人自荐的基础上,市河长办确定候 选名单,由东莞日报社承办网络投 票,并结合实地走访、专家评审、媒 体公示等环节,评选出“最美河长” “最美护河志愿者” “最美河涌”。 市河长办有关负责人表示,第 三季度“寻找最美河长发现最美河 涌”活动呈现了三大喜人的变化:一 是参与度高,从“被动”变“主动”,全 市各镇街(园区)都积极推荐候选名 单。二是候选人多,覆盖基层河长 所有角色。上至镇委书记、镇长,下 至一般办事员、志愿者,都有人参加 候选。三是影响力大,每个镇街都 通过各自渠道为候选人宣传推广, 形成了你追我赶的浓厚氛围,大家 都为全民治水合力治水建言献策。 在东莞,每条河涌都有自己的 “守护神”,构建官方与民间合力巡 河护河格局。无论是市级河长、镇 级河长、村级河长,还是民间河长、 护河志愿者,大家都在各自岗位为 河涌治理奔波。今年以来,全市民 间河长巡河超过2万人次,护河志 愿者开展活动 380 余次。连续举办 11期“河湖保洁日”、103期“河湖治 理大家谈”论坛。 得益于各级河长的辛勤努力, 全市黑臭水体逐步消除,河湖“脏、 乱、差”问题得到有效治理,沿河居 住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越来越强, 全市河长制湖长制工作初见成效。 而“最美河长”“最美护河志愿者”就 是其中的杰出代表,“最美河涌”就 是周边百姓的温馨家园。 第三季度东莞“寻找最美河长发现最美河涌”活动网络投票结束 “最美河长最美河涌”获 69 万点赞

Upload: others

Post on 22-Oct-2020

8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 东莞·时事A062019年12月2日 星期一

    东莞时间网 www.timedg.com□编辑/张叶 □视觉/赖科宇 □校对/袁伟强 罗海兵

    源头严防,示范引领

    松山湖拥有大量集体食堂,结合此特点,松山湖把学校食堂、工厂企业食堂的监督提升工作列入2019 年党工委、管委会主要目标任务。在工厂企业食堂方面,逐步消灭C级,推动达到B级,动员较好的工厂企业食堂持续升级改造,使A级工厂企业食堂比例超20%。立足园区实际,以“新兴园市场”等两家食品安全示范市场、

    “万科生活广场”食品安全示范街为先进典型,带动园区示范群体逐步扩大。

    松山湖是知名旅游区,旅游资源吸引了周边一大批游客,食品安全标准必须起点更高、更严。“我们要求食品餐饮企业建立标准公开承诺制度,完善配套管理制度,鼓励企

    业制定实施严于国家标准或地方标准的企业标准。督促食品生产经营者准确理解和应用食品安全标准,维护食品安全标准的强制性。”欧阳南江说,对食品安全标准的使用进行跟踪评价,充分发挥食品安全标准保障食品安全、促进产业发展的基础作用。

    在学生“三考”期间,松山湖制定了相关工作方案,召开了食品安全保障从业人员培训会,对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等3个供餐点共100余名管理人员及基层从业人员进行培训,对“三考”供餐点食堂进行了重点排查。同时以幼儿园、小学、中学的顺序推进学校食堂升A工程,保障校园饮食安全。

    食品溯源,智慧监管

    欧阳南江表示,要想做好食品

    安全监管工作,传统“人盯人”的老路已经走不通,必须充分运用高科技和现代化手段做到执法能效最大化。比如加强智慧监管,实施

    “互联网+”食品安全监管项目,推进食品安全监管大数据资源共享和应用,建立完善的监管对象数据库和高效的信息化监管系统,形成适应食品监管实际需要的信息化监管能力。又比如餐饮业提倡“明厨亮灶”以及建设“明厨亮灶”网络监控平台,园区前年实施率44.7%,去年达到82%,今年年底争取再有突破。

    在食品追溯体系上,松山湖建立健全了涵盖农产品种植养殖、食品经营各环节的食品安全追溯体系。例如,鼓励企业采用信息化手段采集、留存生产经营信息,实行电子追溯。通过电子台账信息、溯源

    码、条形码等方式实现有效追溯。结合园区供应链特点(农贸市场食用农产品以外地输入为主),松山湖抓好食用农产品市场准入“牛鼻子”,严格食用农产品入市监管。同时,坚持开展食用农产品快速检测工作,实现农贸市场食用农产品经营品种全覆盖,严把食用农产品入

    市质量安全关口。此外,“飞行检查”“双随机一公

    开”等监管手段也在松山湖运用起来,实现过程严管、风险严控。同时实行最严厉的处罚,包括巨额惩罚制度、巨额补偿制度、重奖举报人制度等,并落实“处罚到人”要求,依法提高违法成本。

    本报讯(记者 袁健斌 林朝丰 通讯员 梁雪君)11月29日,东莞市2019年“学身边好人、讲好人故事”百场宣讲活动走进石碣,分享“东莞好人”的感人故事,以榜样的力量推动广大群众“学模范、做好人”,传递好人正能量,在全社会形成向上向善的强大力量。

    近日,市文明办下发通知,在12月25日前,全市各镇街(园区)将举办超过100场“学身边好人、讲好人故事”宣讲活动。主讲人全部来自今年6月成立的首届“东莞好人宣讲团”。宣讲活动将深入村(社)、企业、工业区、住宅小区、军营、学校、医院等地,以事迹报告会、知识讲座、交流沙龙等形式,宣讲身边好人故事,广泛传递好人正能量。

    当日下午,东莞市文化馆石碣分馆听潮剧场内座无虚席,2016年东莞好人、首届“东莞好人宣讲团”管理团队副秘书长黎顺英与大家分享了她多年来孝老爱亲的故事。来自中堂镇潢涌村的黎顺英多年来怀揣着坚毅和感恩,用责任和坚强担起一个家庭的重担,孝敬父母,主动为父母分忧,照顾妹妹和聋哑的弟弟,为此,她放弃了大学学业,错过了结婚生子的合适年龄,凭着她的顽强毅力、无私付出和艰苦打拼,家里的生活不断得到改善。

    一位平凡的弱女子,用自己一片孝心和不懈的努力,托起一家人的希望;用自己不平凡的坚持,塑造出一个坚韧、奉献、孝老爱亲的长姐形象……黎顺英以质朴的语言讲述自己的故事,催人泪下,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位观众。

    本场宣讲活动由石碣镇宣教文体局、镇妇联联合举办。石碣镇宣教文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希望大家以好人为榜样,把榜样力量转化为“学模范、做好人”的行动自觉,凝心聚力为石碣迎接“全国文明镇”复评、东莞争创“全国文明城市”五连冠作出贡献。

    创新工作架起政府与市民沟通桥梁

    今年7月20日上午,由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主办的“洁净东莞·城市论坛”首场活动在黄旗山城市公园举行,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家学者、市民代表论道“洁净东莞指数测评”和垃圾分类工作。

    活动现场,既有“洁净东莞指数测评”结果发布,还选取当前城市管理热门话题,邀请专家展开讨论,与市民积极互动,探讨如何做好城市管理工作。榜单发布从室内走向户外、城市管理从单打独斗到多方参与,新颖的组织形式获得了各界一致好评。

    今年,市政府高位统筹开展“洁净城市”专项行动,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带头“行走东莞”,决心向“脏乱差”的城市管理顽疾宣战。市城管局通过定期开展“洁净城市日”活动,创新“洁净东莞指数测评”,发布城市环境“红黑榜”,掀起了一场全民参与、共同维护提升城市环境的洁净运动。

    此次“洁净东莞·城市论坛之黄旗山下”活动,是在前期“洁净城市”新闻发布机制基础上的又一创新。由此开始,市城管局以每月一期的频次,持续在相关镇(街)开展主题不一、重点突出的城市论坛活动。

    “红黑榜”的发布,起到了表扬先进、促进工作的效果。今年4月-9月公布的62处“黑榜”区域,在被通报后都开展了多轮整治。特别是9月公布的“黑榜”区域,曝光后整改力

    度明显比4月-8月要大。公厕、转运站、道路等区域的问题改善效果明显。

    同时,城市论坛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加强与社会各界特别是市民群众交流与互动,拓宽社会各界和市民群众参与城市精细化管理的渠道,推动形成东莞全民参与城市管理的社会氛围。

    坚守为民打造干净、有序和安全城市

    今年国庆假期,东莞中心广场音乐光影喷泉秀成为东莞的一大亮点,吸引23.9万人次到场观赏。举国欢庆的日子,东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党员应急突击队队员放弃休息,坚守一线,用汗水守护城市环境的整洁优美和市容秩序的安全有序。

    10月6日晚10时,随着假期最后一场表演的落幕,市城管局党员应急突击队每晚一场的总结会随即召开。东榕路附近音响声音太小、安保还有一些漏洞……相关小组的负责人逐一报告当晚值守情况,及时总结经验,查找问题与不足。

    据介绍,该支队伍今年7月正式成立,是吸取去年迎战台风“山竹”中党建“三个在一线”(即党支部设在第一线,党旗插在第一线,党员身份亮在第一线)有益经验而设立,旨在发挥该局机关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提高该局应对和处置涉及城市管理秩序维护、城市树木倒伏、应急市容保洁等突发事件的能力。

    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市城管局前期制定周密的安全保障措施,并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逐级动员部署,统一全员思想,该局党员应急突击队积极响应,主动担当作为,放弃休假,一线值守,全力保障市民生命财产安全。

    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东莞中心广场南广场音乐光影喷泉观赏活动有序开展,10 月 1 日至 6 日,累计23.9万人次进入南广场观赏音乐光影喷泉表演。其间,协助市民找回走散老人、小孩45人次,找回失物4件次等,现场未出现一宗安全事故,以实际行动践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不仅东莞中心广场,国庆期间,全市城管系统查处城市“六乱”逾万宗,清理生活垃圾57705吨,制止违建行为253宗,保障了东莞城市的干净、有序和安全。

    品质提升“点睛亮景”广受市民好评

    今年以来,市城管局紧扣市委“湾区都市、品质东莞”战略部署,认真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把党的建设特别是政治建设作为首要任务抓实抓好。2019年7月,全市城管系统共6名同志被评为东莞市“百名优秀共产党员”,是全市评优数量最多的部门。

    同时,该局善用“绣花功夫”,城市管理更加精细。今年1月至9月,

    全市共发现城市管理问题30003处,落实整改 29402 处,整改率达到98%。市四套班子领导带头行走213 次,深入行走了 34个园区、镇(街),111个村(社区),发现3318处城市管理问题,全部反馈相关园区、镇(街)立行立改。

    结合主题教育,市城管局积极推动“点睛亮景”专项行动,开展中心城区夜景灯光景观品质提升工程,国庆节前完成了东莞大道(节点)、16栋公共楼宇灯光亮化、东莞中心广场中轴线夜景景观及北广场水景喷泉设备建设。东莞中心广场水影声光电结合的光影喷泉,国庆期间赢得市民的广泛赞誉。东莞大道绿脉提升

    项目,建设范围总长约12.64公里,规划绿化总面积约695272平方米,已完成95%工程量。截至目前,列入2019年民生实事的50个公园、景点已完成。中心城区21个街头小景项目已全部完成。

    今年1月至9月,广深铁路、广深港高铁沿线(东莞段)共发现问题3724处,已整改2800处,正在整改924处,拆除窝棚1450处共约16.9万平方米,建筑立面翻新面积约14.8万平方米,绿化提升面积约12.9万平方米。目前,上述区域环境卫生“脏乱差”问题已基本解决,沿线景观品质显著改观,广梅汕铁路沿线整治工作正扎实推进。

    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

    牢记为民初心 苦练“绣花功夫”东莞垃圾“不分类就处罚”吗?“厕所革命”推进情况怎样?冬季来临如何预防燃气事故?今年以

    来,东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将“行走东莞”“洁净城市指数测评”发布、市民互动结合起来,开展“洁净东莞·城市论坛”系列活动,架起政府与市民间沟通桥梁。

    大榕树下、黄旗山前、环保热电厂里……每月一期的论坛上,人大代表、普通市民共同为城市精细化管理把脉,城市管理部门积极回应各方意见建议,营造了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良好氛围。牢记为民初心,创新工作方式,苦练“绣花功夫”,城市管理工作有力助推“湾区都市、品质东莞”建设。

    本报记者 张安定/文

    1 月至 9 月,全市累计治理违法建设面积2779.24万平方米(其中,全市拆除、整改新增在建违建 581 宗,面积27.86万平方米),创我市历史新高;

    1月至10月,全市共建设或升级改造公共厕所620座(含13座星级厕所),正在启动施工400座;编制“东莞市公厕地图”小程序,方便市民查找、使用公厕;

    1 月至 9 月,全市城管系统处理各类违法行为379304宗,其中城市“六乱”和违章广告268442宗;

    1 月至 9 月,共向市扫黑办报送线索26条,有效线索16条,有效率61.5%,有效率比去年增长33.6%。

    松山湖创新思路抓好食品安全工作

    大力实施“互联网+”食品安全监管

    守初心 担使命 找差距 抓落实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我们要把保障人民群众食品安全放在首位,坚守安全底线,正确处理安全与发展的关系。”松山湖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欧阳南江表示,按照我市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标准要求,结合松山湖园区产业特点、供应链特点和食品安全监管现状,松山湖食品安全工作的主要思路是:以实现“共画同心圆,打造食安城”为目标,源头严防、过程严管、风险严控,执最严之规,保障园区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本报记者 曹丽娟/文

    ■数说城管工作

    “学身边好人、讲好人故事”百场宣讲活动走进石碣

    聆听好人感人故事凝聚向上向善力量

    ■7月20日,“洁净东莞·城市论坛之黄旗山下”在黄旗山城市公园举行。图为论坛现场 本报记者 曹雪琴 实习生 高锐 摄

    ■黎顺英的故事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位观众石碣供图

    ■松山湖市场监管人员开展食品安全检查工作 市市场监管局供图

    本报讯(记者 周桂清)20万人次访问,69万人次点赞……昨日,记者从市河长办了解到,2019年第三季度东莞“寻找最美河长 发现最美河涌”活动网络投票圆满结束。持续10天的网络投票活动,吸引大批热心市民群众关注周边河涌生态环境,并为履职尽责的河长点赞投票。

    河长履职是否尽责,河涌整治是否有效,市民群众都有发言权和

    投票权。根据工作安排,从今年第二季度起,每个季度开展“寻找最美河长 发现最美河涌”活动,选树基层优秀河长,树立治水榜样,弘扬治水正能量。在镇街(园区)推荐、个人自荐的基础上,市河长办确定候选名单,由东莞日报社承办网络投票,并结合实地走访、专家评审、媒体公示等环节,评选出“最美河长”

    “最美护河志愿者”“最美河涌”。

    市河长办有关负责人表示,第三季度“寻找最美河长 发现最美河涌”活动呈现了三大喜人的变化:一是参与度高,从“被动”变“主动”,全市各镇街(园区)都积极推荐候选名单。二是候选人多,覆盖基层河长所有角色。上至镇委书记、镇长,下至一般办事员、志愿者,都有人参加候选。三是影响力大,每个镇街都通过各自渠道为候选人宣传推广,

    形成了你追我赶的浓厚氛围,大家都为全民治水合力治水建言献策。

    在东莞,每条河涌都有自己的“守护神”,构建官方与民间合力巡河护河格局。无论是市级河长、镇级河长、村级河长,还是民间河长、护河志愿者,大家都在各自岗位为河涌治理奔波。今年以来,全市民间河长巡河超过2万人次,护河志愿者开展活动380余次。连续举办

    11期“河湖保洁日”、103期“河湖治理大家谈”论坛。

    得益于各级河长的辛勤努力,全市黑臭水体逐步消除,河湖“脏、乱、差”问题得到有效治理,沿河居住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越来越强,全市河长制湖长制工作初见成效。而“最美河长”“最美护河志愿者”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最美河涌”就是周边百姓的温馨家园。

    第三季度东莞“寻找最美河长 发现最美河涌”活动网络投票结束

    “最美河长最美河涌”获69万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