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性支持研究結果報告

29
Sep.30, 2010 & Oct. 28, 2010 台台台台台台台台台台台台台 台台台台 台台台台台台台 台台台 台台 Email:[email protected] 1

Upload: taiwan-community-living-consortium

Post on 15-Jan-2015

1.772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5 download

DESCRIPTION

2010年10月28日德蘭啟智中心主辦社區居住實務工作坊--如何導入AS?之【積極性支持之研究結果報告】由陽明大學衛福所周月清教授主講

TRANSCRIPT

Page 1: 積極性支持研究結果報告

Sep.30, 2010 & Oct. 28, 2010台灣社區居住與獨立生活聯盟

陽明大學 衛生福利研究所周月清 教授

Email:[email protected]

1

Page 2: 積極性支持研究結果報告

主要作者周月清:研究設計、聯繫訓練方案、翻譯問卷、整體研究進行、撰寫本文

Anthony D. Harman, CDDS :提供所有訓練資料及訓練,協助修搞

林純真:協助翻譯問卷 張淑娟:協助翻譯問卷及試測 李婉萍 :協助翻譯問卷

Page 3: 積極性支持研究結果報告

感謝所有參與此方案的住民、工作者同仁及服務單位,投入時間不厭其凡回答我們得問卷,包括實驗組及比較組。

感謝澳洲雪梨大學發展障礙研究中心( the Centre for Developmental Disability Studies)(CDDS) 提供所有訓練資料及訓練。

感謝研究助理黃惠茹、林士琁、陳雨柳及林玫玲協助收集資料及分析。

Page 4: 積極性支持研究結果報告

2009 年 3 月第一次在台灣實施積極性支持訓練 (Active Support Training, AST)

本研究的目的是為了評估接受 AST 的社區居住工作者對他們的服務使用者 (ID) 是否有正向的影響,並與沒有接受 AST 的社區居住工作者之服務使用者比較。

評估對象包括服務使用者 (ID) ,及接受訓練的督導與管理者。

4

Page 5: 積極性支持研究結果報告

分為實驗組 (G1) 與對照組 (G2) 實驗組 (G1) : 12 個社區居住家園, 49

位住民 對照組 (G2) : 5 個社區居住家園, 19 位

住民G1 G2 前測(T1) G1 督導和主

管參與AST

後測 (T2) 追蹤 (T3)

2009.3( 四個月後 )

2009.7( 十四個月後 )

2010.5

5

Page 6: 積極性支持研究結果報告

機構名稱 成立時間

住民人數男 /女

住民 /工作人員比(未含行政人員 )

T1 T2 T3 參與 AST工作者及職稱 /團體訓練 /實務演練男 /女 男 /女 男 /女

1. 高雄心路─博愛家 97/09

0/3 3:1 0/3 0/3 0/3 1 manager/ 團體+實務

2. 高雄心路─新田家 95/09

2/0 2:1 2/0 2/0 2/0 1 manager / 團體+實務

3. 仁愛─好望角 87/03

6/0 3:1 6/0 6/0 6/0 1 manager 、 1 supervisor/ 團體+實務

4. 仁愛─啟智中心三樓 97/03

5/0 5:2 5/0 5/0 5/0 1 manager 、 1 supervisor/ 團體+實務

5. 中壢啟智─新生社區 a94/0

92/4 2:1 1/4 1/4 1/4 1 supervisor/ 團體+實

6. 中壢啟智─西園社區 85/08

0/6 2:1 0/6 0/6 0/6 1 supervisor/ 團體+實務

7. 中 壢 啟 智 ─ 南 園 社 區#20

94/08

6/0 2:1 6/0 6/0 6/0 1 supervisor/ 團體+實務

8. 中 壢 啟 智 ─ 南 園 社 區#40

94/08

5/1 2:1 5/1 5/1 5/1 1 supervisor/ 團體+實務

9. 德蘭─甘惠忠 b92/0

45/0 5:3 1/0 1/0 1/0 1 manager 、 1

supervisor/ 團體+實務

10 德蘭─麥恪悌 b98/0

33/0 3:2 1/0 1/0 1/0 1 manager 、 1

supervisor/ 團體+實務

11. 幼安 94/01

4/1 5:2 4/1 4/1 4/11 manager 、 1 supervisor/ 2 workers/ 團體

12. 瑪利亞─振興家 97/12

0/3 3:2 0/3 0/3 0/3 2 manager/ 團體+實務

total56

(38/18)2:1

49(31/1

8)

49(31/18

)

49(31/18

)

6

Page 7: 積極性支持研究結果報告

機構名稱 成立時間

住民人數男 /女

住民 / 工作人員比( 未含行政人員 )

T1 T2 T3

男 /女 男 /女 男 /女

1. 台北心路 - 景仁家 93/11 3/0 3:2 3/0 3/0 3/0

2. 台北心路 - 景福家 95/03 3/0 3:2 3/0 3/0 3/0

3. 台北心路 - 社區家園 79/11 0/5 5:2 0/5 0/5 0/5

4. 立達 - 若望家 96/03 5/0 5:3 5/0 5/0 5/0

5. 立達 - 玫瑰家 a 94/06 0/5 5:3 0/5 0/3 0/3

total21

(11/10)3:2

21(11/10)

19(11/7)

19(11/7)

7

Page 8: 積極性支持研究結果報告

積極性支持訓練 (AST) 分為兩種: 團體訓練 -Tony

一百八十八人參加 兩天訓練的時間為:第一天 六小時二十分鐘 / 第二天五小時

五十分鐘 實務演練

十位學員分成五組,每組兩位學員演練 每組演練一次,時間為四個小時 ( 個別 ) 最後團體討論三個小時 ( 一起 )

有四位督導和六位管理者參加,並填寫兩次回饋問卷

G1 督導和主管有參與 AST

G2 督導和主管沒有參與 AST

後測 (T2) 追蹤 (T3)

( 四個月後 )2009.7

( 十四個月後 )2010.5

8

Page 9: 積極性支持研究結果報告

評估問卷包括 住民的社會人口問卷 家事參與 社區融入 社會網絡(家人、朋友) 選擇 情緒量表(憂鬱) 挑戰性行為(次數、嚴重性) 適應性行為 AST 的回饋問卷

9

Page 10: 積極性支持研究結果報告

( 一 )組間 T1 、 T2 、 T3 比較 實驗組 (G1) 的三次 (T1 、 T2 、 T3) 比較,住民

的家事參與 (p<0.001) 、社區融入 (p<0.001) 、與朋友的社會網絡 (p<0.05) 、選擇 (p<0.001) 、憂鬱 (p<0.001) 和適應性行為 (p<0.01) 有顯著差異。

家事參與: T3>T1 (p<0.05) ; T3>T2 (p<0.01) 社區融入: T1>T2 (p<0.01) (降低); T3>T2

(p<0.01) 與朋友的社會網絡: T2>T1 (p<0.05) 選擇: T3>T1 (p<0.01) ; T3>T2 (p<0.05) 憂鬱: T1>T2 (p<0.05) ; T1>T3 (p<0.05) 適應性行為: T2>T1 (p<0.05) ; T3>T1 (p<0.05) 10

Page 11: 積極性支持研究結果報告

比較組 (G2) 的三次 (T1 、 T2 、 T3) 比較,憂鬱 (p<0.05) 有顯著差異。 憂鬱: T2>T3(p<0.05)

小結: AST介入對以下產生效益 家事參與 (增加 ) 選擇 (增加 ) 適應行為 (增加 ) 憂鬱 (減少 )

11

Page 12: 積極性支持研究結果報告

( 二 )組間 G1 和 G2跨組比較 T1 、 T2 、 T3 T1 實驗組 (G1) 與比較組 (G2) 在以下變項有顯著差異,且比較組 (G2) 的平均分數較實驗組 (G1) 高

家事參與 (p<0.05) 家庭的社會網絡 (p<0.05) 與朋友的社會網絡 (p<0.01) 憂鬱 (p<0.01) 。

控制 T1 後, G1 與 G2 在憂鬱 (p<0.05)仍有顯著差異。

12

Page 13: 積極性支持研究結果報告

T2 G1 和 G2 的社區融入 (p<0.01) 及挑戰行為次數

(p<0.05) 有顯著差異,但在 T1 時沒有顯著差異。

小結:以組間比較 AST 影響住民的憂鬱 (下降 )。 AST 的介入對 G1 的社區融入、與家庭和朋友的社會網絡、選擇、適應性行為、挑戰行為次數、挑戰行為嚴重度沒有幫助。

Page 14: 積極性支持研究結果報告

組內G1 : T1>T2(p<0.05) ; T3>T2 (p<0.001) ; T3>T1 (p<0.05)

組間 T1 : G2>G1(p<0.05) 組間 T2 : G2>G1(p<0.01) (但控制 T1顯著差異消失,詳見附表二)

Page 15: 積極性支持研究結果報告

組內 G1 : T1>T2 (p<0.01) ; T3>T2 (p<0.01)

組間 T2 : G2>G1(p<0.01)

Page 16: 積極性支持研究結果報告

組間 T1 : G2>G1(p<0.05) 組間 T2 : G2>G1(p<0.05) (控制 T1顯著差異消失)組間 T3 : G2>G1(p<0.05) (控制 T1顯著差異消失)

Page 17: 積極性支持研究結果報告

組內G1 : T2>T1 (p<0.05)

組間 T1 : G2>G1(p<0.01) 組間 T3 : G1>G2(p<0.01) (控制 T1顯著差異消失)

Page 18: 積極性支持研究結果報告

組內 G1 : T3>T1 (p<0.01) ; T3>T2 (p<0.01)

Page 19: 積極性支持研究結果報告

組內G1 : T1>T2 (p<0.05) ; T1>T3 (p<0.05)組內G2 : T2>T3 (p<0.05) 組間 T1 : G2>G1(p<0.01) ;控制 T1 後, T2 : G2>G1 (p<0.05) 組間 T2 : G2>G1(p<0.001) ) (控制 T1顯著差異變小 -- p<0.05)組間 T3 : G2>G1(p<0.01) ) (控制 T1顯著差異消失)

Page 20: 積極性支持研究結果報告

組間 T2 : G1>G2(p<0.05)

Page 21: 積極性支持研究結果報告
Page 22: 積極性支持研究結果報告

組內 G1 : T2>T1 (p<0.05) ; T3>T1 (p<0.05)

Page 23: 積極性支持研究結果報告

第一次 N=10(%) 第二次 N=7(%)團體課程 實務演練 團體課程 實務演練

困難度 很困難 10(100) 10(100) 0 0普通 0 0 5(71) 7(100)很簡單 0 0 2(29) 0

滿意度 很滿意 8(80) 10(100) 3(43) 5(71)普通 2(20) 0 4(57) 2(29)不滿意 0 0 0

實用性-(1)對參與社區居住的住民

很實用 10(100) 10(100) 6(86) 3(43)

普通 0 0 1(14) 4(57)不實用 0 0 0 0

(2)對實務工作者 很實用 6(60) 10(100) 5(71) 5(71)

普通 4(40) 0 1(14) 2(29)不實用 0 0 1(14) 0

(3)對提供服務的單位 很實用 5(50) 7(70) 5(71) 5(71)

普通 5(50) 3(30) 1(14) 2(29)不實用 0 0 1(14) 0

(4)對台灣的狀況而言 很實用 2 9(90) 3(43) 4(57)

普通 7 1(10) 4(57) 3(43)不實用 0 0 0 0 23

Page 24: 積極性支持研究結果報告

AST帶給參與者的學習: 極重度障礙者也能參與活動

“傳統觀念極重度障礙者凡事由他人替做,住民每天或躺或坐生活沒變化,透過積 AS讓極重度障礙者也能參與活動。”

“容許住民們一次一次的在活動中學習,他們需要更多次練習機會”

“無所事事”不是他想要的選擇,從 ”小但常發生”開始嘗試,幫助他有成功的經驗。”

24

Page 25: 積極性支持研究結果報告

“學習閉嘴,以環境安排或手勢教導住民執行工作 /原因:在課程中,回想自己提供服務過程有太多口語提示,這些口語提示太多且太早。”

“智能障礙者不是”完全的無能”希望在不同程度支持下,他們也能獨立生活在社區裡”

“尊重住民意願,以住民想要的活動為優先考量 ,…自己常在不知不覺中替住民決定太多事情,忽略尊重住民嗜好和意願,以致剝奪了住民選擇參與喜歡活動機會;,急需學習尊重住民 參與自己生活,非別人安排妥當生活。”

“工作人員依住民速度,耐心等候住民完成活動… .不要在服務對象參與活動中糾正其錯誤的反應”

Page 26: 積極性支持研究結果報告

至單位或居住家庭進行實務操作研討與工作督導 可實務帶領一個家庭內的幾位工作人員共同規畫一週活動支持與住民實地演練與操作。

互動式訓練不是步驟訓練,鼓勵與讚美是活動中很重要一環,提供支持不是步驟式訓練,讓活動進行更活潑生動,住民在活動進行中獲得讚美與鼓勵,讓活動能順利完成,也讓住民成就感獲得提昇。

Page 27: 積極性支持研究結果報告

將流程分成自己做、一起做、幫他做,與過去常用工作分析教學法不同,對極重度服務對象是解放一直「被訓練」的魔咒…給機會住民就是他自己生活的主控者

在仁愛實務演練中,該住民以前生活完全不參與自己的生活工作,吃飯就吃飯、睡覺就睡覺、不睡就起床到處晃,經規劃自己參與洗衣。

Page 28: 積極性支持研究結果報告

為什麼只有選擇和憂鬱有被影響,但家事參與沒有呢?

為什麼 G1 在 T2 的分數都呈現下降的狀況,尤其是社區融入?

為什麼 G2 的分數都高於 G1 呢 (只有憂鬱例外 ) ?但 G1 和 G2 的障礙程度和適應性行為並無顯著差異。

您會運用 AS到您得工作中嗎?會或不會?為什麼?

AST適用於台灣嗎?文化轉換議題?28

Page 29: 積極性支持研究結果報告

謝謝大家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