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全面交期管理

118
1 全全全全全全 全全 : 全全全

Upload: ys-lin

Post on 20-Jan-2015

2.815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9 download

DESCRIPTION

 

TRANSCRIPT

Page 1: 5.全面交期管理

1

全面交期管理全面交期管理

講師 : 林營松

Page 2: 5.全面交期管理

2

生产管理的范畴

工程管理

品质管理

成本管理

作业管理

设备管理工厂布置工具管理

物料管理采购管理外协管理

综合管理

第一次管

第二次管

•交期确实•生产迅速•品质提高•品质均一•降低生产成本•成本维持•作业标准设定•标准时间设定与标准维持

•各种生产主体的充分配置与维护

•物料准备与供应•物料的合理使用

•企业的全面性管理

管理方法 管理目标

Page 3: 5.全面交期管理

3

销售与生产运作流程图

订单

销售部

生管部

物料需求人力需求 制造命令

人事部门 采购部门 制造部门

•产品 / 工艺图•材料表•生产程序单•机器负荷表•人力记录

•人工、机器设备计划•材料需求计划•工作进度计划•前期准备工作

Page 4: 5.全面交期管理

4

产销协调方式

客户

销售部门 生管部门 制造部门

⑴⑵

⑸⑹

⑴ 订单下达 ⑵交期回复⑶ 订单通知 ⑷交货期确认 / 通知⑸ 交期变更通知 ⑹交期变更协调 / 确认⑺ 制造命令 ⑻生产变更通知

Page 5: 5.全面交期管理

5

Page 6: 5.全面交期管理

6

Page 7: 5.全面交期管理

7

Page 8: 5.全面交期管理

8

流程圖 - 例生產過程控制流程

Page 9: 5.全面交期管理

9

定期产销协调会议制度

资料准备

会议检讨内容

销售部门

1 、销售及业务状况;2 、出货状况及客户要求。

生产管理部门

1 、生产计划及生产异动状况;2 、产能负荷状况;3 、物料需求及进料状况。

其他部门

有关人员、设备、材料……等产销事项。

1 、上一周产量报告;2 、产量差异原因及分析;3 、下一周生产预定活动状况及协调事项;4 、业务动态情况及协调事宜。

Page 10: 5.全面交期管理

10

计划生产型的系统构成

产品库存 需求预测新产品初期管理

生产计划的建立方法

生产指示

进度管理

绩效把握与评估

Page 11: 5.全面交期管理

11

生产计划程序

库存计划

预测

销售计划 接单

必须生产的产品及数量

负荷计划 ( 调整 )

编制月生产计划

日程计划

各种安排及准备

着手生产

生产能力负荷基准

生产计划量 =该 期 间销售计划量 + 期末产品

库存计划量 - 期 初产品库存量

Page 12: 5.全面交期管理

12

生产日程计划架构

日程计划

目的计划 手段计划

数量计划

日期计划

成本计划

品质计划

对象计划

主体计划

方法计划

( 生产管理 )

( 成本管理 )

( 品质管理 )

( 产品管理 )

( 设备管理 )

( 制程管理 )

Page 13: 5.全面交期管理

13

生产日程计划体系

生产计划

月生产计划

周生产计划 ( 制程别 )( 作业日程表 )

日生产命令 ( 作业别 )( 生产日程表 )

出货计划

基准日程

1. 标准工时表2. 途程表3. 产能负荷分析表

( 生产计划 )

( 生产日程 )

( 制造日程 )

( 操作日程 )

Page 14: 5.全面交期管理

14

综合性产销计划表

产品编号

上月底库存量

2002年 7 月 2002年 8 月 2002年 9 月销售 生产 库存 销售 生产 库存 销售 生产 库存

销售别:□内销 □外销 编制日期: 年 月 日

说明: 1 、计划周期:三个月(季)为一期,每月计划一次; 2 、计划安排量通过产销协调会决定。

Page 15: 5.全面交期管理

15

案例:月份生产计划表

项目

产品

期初库存

4 月 5 月 6 月生产 销售 库存 生产 销售 库存 生产 销售 库存

数量计划

A 40 130 100 70 130 120 80 130 150 60

B 40 156 150 46 116 160 2 146 140 8

合计 80 286 250 116 246 280 82 276 290 68

负荷工时(H)

每个产品平均 =10(H)×

生产数2860(H) 2460(H) 2760(H)

生产能力(H)

10(人 )×10(H)× 作业日

28 天 2800(H)

24 天 2400(H)

27 天 2700(H)

加班 (H) 60(H) 60(H) 60(H)

拟定部门 : 生产部 日期 :2002年 3月 25 日 期间 :2002年 4 月至 2002年 6 月

批准日期 : 审核 : 编制 :

Page 16: 5.全面交期管理

16

销售别、产品别生产计划表

月别项目 月 月

月 月产品 品名 批量 数量 批量 数量 批量 数量 批量 数量

销售别:□内销 □外销 日期: 年 月 日 共 页第 页

说明: 1 、生产计划周期: 3~6 个月; 2 、编制日期:每月 25 日提出; 3 、批量:订单号、计划批量。

Page 17: 5.全面交期管理

17

月份生产计划表

NO 批号 产品名称

数量 金额 制造单位

生产日期 预定出货日期

备注

开工 完工

本月份工作天数: 天 日期: 年 月 日 共 页第 页

Page 18: 5.全面交期管理

18

生产日程表

序号

品名

规格

单位

计划量

日 期1 2 3 …… 28 29 30

部门: 月 日至 月 日 日期: 年 月 日 共 页第 页

Page 19: 5.全面交期管理

19

請購單位

MRP

PO

PO s

請購人 主管s

採購單位

PO s s

採購員 主管

供 應商

PO

驗收單位

s s

點收 QC

PO會計單位

INVT

s

A/P

PO

A/P 處理

請購、訂購作業管理點 管理文件

Page 20: 5.全面交期管理

20

生管單位

MRP

SC

PKs

生管員 主管

s

存管單位

PKs

外 包廠商

PK

INVT

SC

外包領料

SC

s

{ 製造、檢驗}

SC領料

驗收

會計 單位 s

A/P

SC

A/P 處理

外包單作業管理點 管理文件

SQE駐廠實施源流管理與 Gate Control

Page 21: 5.全面交期管理

21

生管單位

MRP

MO

PKs

生管員 主管

s

存管單位

PK s

存管員發料

製 造單位

PK

INVT

MO

現場材料

MOs

{ 製造、檢驗、簽出 }

MO

成品入庫

製令作業管理點 管理文件

MO=流程卡 .由物料員專門負責 I/O異動委外附加分卡控管

Page 22: 5.全面交期管理

22

采购、生产与仓储

( 供应商 )

工厂

资材仓库

成品仓库

在制品出库 ( 完成 )

在制品

验收 供应

采购 出货

Page 23: 5.全面交期管理

23

库存

期间

订货量

订货 入库 订货 订货入库 入库

Page 24: 5.全面交期管理

24

厂商资料调查表

厂商资料 调查及评分

公司名称

负责人

调查内容

质量能力

供应能力

管理

总计

公司地址电话

质量管理观念及质管组织

进料管理、制程管理

材料、成品保管及运输

检查、检验等各种标准

设备预防保养制度

检验仪器的精密度及校正

设备规模、生产能力

技术水准、操作方法

过去供应是否按期

组织制度

现场管理

财务状况经营情况

工厂地址电话

营业执照号码

营业品名

员工人数 管理者: 人操作者: 人

生产设备 配分 10 9 10 9 6 6 5 5 10 15 5 5 5 100

备注 得分

填表人员: 调查人员: 调查日期:

Page 25: 5.全面交期管理

25

扼要零件表

产品名称 填表者 审核者

项目 件号 零件名称 规格尺寸 材质 单价 数量 经济产量 自制 / 外购

备注

日期: 第 页

Page 26: 5.全面交期管理

26

月份物料需求计划表

项次 品名 规格前月库存 上月 本月

备注仓库

未验收

已购未入

库存

计划用量

结存

计划请购

库存

计划用量

结存

日期: 年 月 日 编制: 审核: 批准:

Page 27: 5.全面交期管理

27

周物料需求计划表

项次

产品名称

单位用量

第 周 ………… 第 周 备注批号 批量 需求量 ………… 批号 批量 需求量

1 生产前库存量2 已订购未入量3 生产需求量4 已指定用途量5 使用后库存量6 建议采购量

料号: 型号 / 规格: 日期: 年 月 日 共 页第 页

批准 / 日期: 审核: 编制:

Page 28: 5.全面交期管理

28

采购进度控制表 1

请购日期

请购单号码

供应商

地点

代理

订 购 付款条件

需要日期

交货记录日期 数量 单价 金额

Page 29: 5.全面交期管理

29

采购进度控制表 2

序号

请购部门

物品编号

品名

规格

单位

数量

需要日

询价日

订购日

开发日

装船日

到港日

交货日

备注

Page 30: 5.全面交期管理

30

采购交货延迟检讨表

序号 请购部门 采购经办

品名

事由 延迟天数

出产厂 未交量

说明(含保证

事项)最终完成情况

请购部门意见

Page 31: 5.全面交期管理

31

企业库存管理运作架构运作程序 作业要点 管理办法 / 表单

库存规划•拟定库存计划•仓储规划、布置•物料搬运

•仓库布置图•库位标示图•仓库管理规范

制度设计

•表单设计•事务流程分析•工作职掌分配、确立•仓库组织规划•管理规定制订

•收、发、存单表•组织职掌、岗位说明•领、发、退料管理规定•盘点管理规定•验收管理规定•呆废料管理规定•外协供料办法

仓储作业

•验收或退 •领发或补或退 •委外•储存•盘点

•分工 / 职别•传票•日报表•看板

帐务处理

•库存帐册•库存分析•数量管理•异常反应

•物料卡•帐册•库存报表•呆废料表•盘盈亏分析表

Page 32: 5.全面交期管理

32

帐、物、卡三合一管理

• “ 有料必有帐,有帐必有料,且料帐要一致”,物料有了平面及立体布置规划,且又能整齐摆放,物料标示朝外,所有要用的物料,都能很迅速地取出。

• 物料管理除了有料、帐外,每一种物料都应设立“物料管制卡”。

Page 33: 5.全面交期管理

33

进仓明细表

会计科目 品名规格 项次 材料编号 单位 数量 单价 金额

备注点收 检验 经办部门

主管 经办人

收料日 工程编号 本单编号 请购部分 订制单编号 年 月 日

Page 34: 5.全面交期管理

34

物料管制卡

物料名称 物料编号 存放位置物料等级

□ A □ B

□C

安全存量 订购点最高存量 前置时间

日期 入库 出库 结存 日期 入库 出库 结存/ /

/ /

/ /

/ /

/ /

/ /

/ /

/ /

/ /

/ /

NO :

Page 35: 5.全面交期管理

35

领用单

工作单号 材料编号 材料名称 规格 计划领用数量 实发数量 单价 总价

年 月 日

仓库主管: 发料: 核准: 领料:

Page 36: 5.全面交期管理

36

退料单

退料名称

料号

退料量

实收量

退料原因溢领 省料 不适用 品质差 订单取消 其他

质检部门意见备注

退料部门: 编号:原领料批号: 日期: 年 月 日

登帐: 点收: 主管: 退料人:

Page 37: 5.全面交期管理

37

Goods Flow Study

Page 38: 5.全面交期管理

38

Page 39: 5.全面交期管理

39

R-Us窗單吊架生產線的節拍時間圖Position Task Sum Time Person工位 節拍總時間 作业人员B1 55 TammyB2 54 AlexB3 60 CharleyB4 52 ChrisB5 50 TerryB6 60 SabrinaB7 50 JadaB8 56 HenriB9 53 MaryB10 48 JenniferB11 63 LindaB12 52 RobertB13 50 NicholasB14 57 ChrisB15 57 OscarB16 43 HeatherB17 48 EdwinB18 48 MelissaB19 57 JoseB20 57 KitB21 0 MarkB22 0 Bellina

Windows-R-Us Single Hung Line Takt Time Chart

Proposed Task Sum Times for SH Line(CVA+BVA+NVA)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B1 B2 B3 B4 B5 B6 B7 B8 B9 B10 B11 B12 B13 B14 B15 B16 B17 B18 B19 B20 B21 B22

Task

Sum

Tim

e (s

econ

ds)

- SH 建議的節拍總時間 線

生產線平衡TOC 瓶頸改

進與管理

Page 40: 5.全面交期管理

40

Page 41: 5.全面交期管理

41

途程计划表

简图 工号 产品 区分CP-16 外盖图号 名称 人数 /机

FA-188 2 人序号 工序 作业内容 机械、工具 作业人员

准备 主体01 画线 石笔、直尺 10 分 1 分02 切断 切断机 10 分 1 分03 切角 将角切下 (45度 ) 发角机靠模 10 分 5 分04 弯曲 曲率 R8 游标尺、弯曲机 5 分 4 分05 折弯 预备折弯 游标尺、折弯机 10 分 6 分06

07

缓急顺序 材质 原料尺寸 需用数量 工程分类 工事分类开始 完成18 15 角钢 L3×3.5 2 机械 专用

Page 42: 5.全面交期管理

42

Run Card 流程卡

生产流程卡

QR- 045 No:

客户: 订单数: 交货日期:

货号: 工程单号:

用料: 规格:

數量 週期時間 工序流程: □进料

進 出 良率 進 出 小時

作業員

品保員

備註

Page 43: 5.全面交期管理

43

MES SFCMES SFC

Page 44: 5.全面交期管理

44

Page 45: 5.全面交期管理

45

① 产品别、机械别负荷产品 制程 使用机械 标准工时 / 个 负荷(工时)

A

(300)

① 甲 0.32(H) 0.32×300=96( H)② 乙 0.24(H) 0.24 ×300=72(H)

③ 甲 0.18(H) 0.18 ×300=54(H)

④ 丙 0.15(H) 0.15 ×300=45(H)

B

(500)

① 乙 0.34(H) 0.34 ×500=170(H)

② 丙 0.08(H) 0.08 ×500=40(H)

③ 甲 0.25(H) 0.25 ×500=125(H)

C

(200)

① 甲 0.43(H) 0.43 ×200=86(H)

② 丙 0.25(H) 0.25 ×200=50(H)

说明 : *甲、乙、丙表示各制程使用的加工机械 *机械配置:甲 3 台、乙 1 台、丙 2 台 *机械能力(单机) =25(天 ) ×8( 小时 /天 ) ×90%=180( 小时 )

基准能力 :甲机械 =3×180=540(H)乙机械 =1×180=180(H)丙机械 =2×180=360(H)

Page 46: 5.全面交期管理

46

机械 产品 制程 负荷( H) 负荷合计( H)

A ① 96

361A ③ 54

B ③ 125

C ① 86

乙A ② 72

242B ① 170

A ④ 45

丙 B ② 40 135

C ① 50

Page 47: 5.全面交期管理

47

③ 负荷、生产能力分析调整负荷、生产能力累计表

100

200300

400

500600 540( 能力 )

360( 负荷 )

180242( 负荷 )

135( 负荷 )

360( 能力 )

A 、乙负荷超过乙正常能力( 242-180=62H );B 、为保证交期,必须安排乙加班 62H (负荷能力调整)

甲( 3 台)

乙( 1 台)

丙( 2 台)

Page 48: 5.全面交期管理

48

Quality Improvement StatusQuality Improvement Status

OBJECTIVE

MEASURE

OPERATIONALTARGET

MANAGEMENT INITIATIVES

Project

P.O. Due Date

Streamlined Processes Procurement Administrative Lead Time (PALT): Data Source: PADS, Local Tracking Systems

Procurement Administrative Lead Time (PALT) for Acquisition: Average time from receipt of offer to date of award.

123 days for competitive services between $1M and $25M

PALT for Financial Assistance: 1. Average time from start of the

award process (usually the receipt of acceptable PR package) to date of award.

49 days for new non-competitive actions

2. Average time from receipt of application to date of award.

150 days for new competitive actions up to $25M

Results願景

Future Plan

Page 49: 5.全面交期管理

49

Page 50: 5.全面交期管理

50

Mini-Company's Management Support System

Mini-Company's Management Support System

Name of the mini-company Mission statement Company profile -Names of employees -Skills of employees -Machines, layout, products , processes, etc. Customer-supplier relationships Major objectives Analysis to achieve objectives Action plan (5W2H) Measurement & reporting method

Name of the mini-company Mission statement Company profile -Names of employees -Skills of employees -Machines, layout, products , processes, etc. Customer-supplier relationships Major objectives Analysis to achieve objectives Achievements Existing problems Plans for the future

Business Policy-Strategic Direction

CoordinationCooperationCommunication

Monthly progress reportBusiness Plan

Annual Report

Share ProgressShare Progress

Page 51: 5.全面交期管理

51

Page 52: 5.全面交期管理

52

Page 53: 5.全面交期管理

53

Page 54: 5.全面交期管理

54

Page 55: 5.全面交期管理

55

Page 56: 5.全面交期管理

56

Page 57: 5.全面交期管理

57

Page 58: 5.全面交期管理

58

Page 59: 5.全面交期管理

59

Page 60: 5.全面交期管理

60

Page 61: 5.全面交期管理

61

Page 62: 5.全面交期管理

62

跨部門改善小組跨部門改善小組

Page 63: 5.全面交期管理

63

Page 64: 5.全面交期管理

64

自主改善運作方法自主改善運作方法

Page 65: 5.全面交期管理

65

(1) (3)

客 本工程 工程 影 檢 前三作 名稱 響 出 項乘名 度 度 積

*打孔磨損螺絲 *打孔破損 *動作不安定 作業時自的 *撞擊不足 *位置變化 我檢點嵌合 *打孔方向不

軸插入時之確認

3 1 6

嵌合撞擊過大作業時自我檢點

3 2 12

工程FMEA表製作方法實例

燈熄掉3 3 3 27

2

*打孔時,上午10時

2燈熄掉

1)螺絲曲

嵌合

2)嵌合位置 不準

3)基板變形

n=5 日一回,X-R管制圖(處理,對策)

*微開關之設置

*改變打孔形狀

下午3時,確認嵌合狀態n=5 檢核表*嵌合強度之管理

(9)輸出方法

基數定位螺絲

基板與螺絲結合

工具(12)備注

認可 蓋章 作成

(11)處理,對策,

管理方法

*(管理方法)

姓名

流程圖 (4) (8)不良的影響 (10)評價

(7)不良原因產品的影響

品質管理 課工廠

新馬錶 小組事業部

設備系統的影響

工程FMEA圖No.1 產品名稱

(5)工程的機能 (6)不良現象生

將防止工程異常發生之方法以及使異常不發生之管理方堅加以記入

工程異常及具 影響的重 要 度 以 下 列 三 項 目加 以評價,各附上評分點,再以此三者之乘積加以表示:

1)異常發生次數(發生度)

2)異常影響的程度(影響度)

3)發現異常的容易性(檢出度)評價方法(省略)

工程發生異常而製造不 良 品 時 何 處可檢 出不良,檢出方法為何?請加以記入?

記入工程異常所列舉的項目對產品以及系統的影響,此時工程設計者須與產品設計者好好洽商,其洽商結果加以記入之.

記入工程異常發生的原因

未能滿足工程的機 能 之 項 目 以 及 產品機 能有關的項目.都應加以檢討後再記入之?

將工程目的之機能記入,此外有必要在工程設計時就應事先將使用何種製造方式加以明確化

將工程所使用之設備冶具類加以記入

將工程名稱加以記入

將工程流程以工程圖示記號加以記入

將投入工程之審作,材料名稱加以記入

Page 66: 5.全面交期管理

66

流程圖 - 例 QC 工程圖

Page 67: 5.全面交期管理

67

.Process Flow Chart

.Motion Study

.Time study

.Technical Data

.Line Balancing

.TOC 瓶頸

.OJT

.Skill Matrix

.Capacity Review

.Goods Flow

.PAC 績效管理

.人力配置

.生產排程

AQL 工時成本 Cycle time

問題點 改善對策 擔當 完成期限

M L O Total 進 出 Hrs

活用 Control Plan

Page 68: 5.全面交期管理

68

Page 69: 5.全面交期管理

69

Page 70: 5.全面交期管理

70

P1P2P3

O1O2O3O4

尺寸 S

A1A2A3

變形度 C

支持文件 導電層 E

APL-3L-36

APL-3L-36

APL-3L-36

APL-3L-36

APL-3L-36

APL-3L-36

APL-3L-36

APL-3L-36

工具卡尺塞尺3M膠紙酒精法碼

用完後須裝入原包裝,並放置有幹燥陰涼處用完後須裝入原包裝,並放置有幹燥陰涼處用完須塗上防鏽油放回盒子裡

須已經外校或內校須已經外校或內校 0.01mm

使用型號:600

工業酒精:濃度95%0.05g重量為500g法碼

工具及測試用品要求 精度要求0.01mm

a.包裝

b.在進行材質測試須須在空曠的地方進行,周圍不能有易燃易爆物品c.做百格試驗所用之刀片用完後須放回作業台上的儀器工具區,慎防出現刀傷事故

3.作業方法a.打開外殼檢驗專用台燈

b.檢驗已噴塗之外殼要檢驗人員須帶手套

保養方法用完須塗上防鏽油放回盒子裡用完須塗上防鏽油放回盒子裡

b.外觀c.尺寸d.油漆附著力e.變形度f.材質g.導電層導通電阻值h.實配

c.作業工具及儀器:卡尺、塞尺、3M膠紙、刀片、500g法碼、濃度95%酒精、白棉質布、色差儀等。

7.測試安全事項及注意事項a.酒清擦拭後要馬上將酒精瓶蓋上,不要靠看近火種

I

4.品質檢驗監控要點:

d.按作業台面擺放標準(見下圖)

e.免檢階斷:過去一年進料均未出現異常之材料

b.量試階斷:加嚴檢驗按AQL值:0.65/2.5的抽檢數量1.5倍(前10批)

d.減量階斷:減量檢驗AQL值:0.65/2.5的抽檢數量的1/2倍(前100批未出現不良)

g.對檢驗不合格材料填寫檢驗報告單後IQC值日人員須拿不合格單給相關部門判定,此期間不合格之材

“ ”料須在其上顯眼處放置 不合格 標識牌。相關部門判定結果出來,若特採則須在其外箱標識貼紙蓋

“ ”上 特採 專用章,並特採表單須發放相關部門。若判定不合格的材料須馬上進行隔離,通知物料將此材料搬至退貨區

a.試產階斷:全檢(數量不大於200)

c.正常階斷:AQL值:0.65/2.5

5.工具要求e.做材質試驗須要求技術人員進行操作恆溫恆濕箱

d.相應檢驗材料之檢驗作業標準書與檢驗規范須放在專用架上

2.AQL值檢驗進程

外箱標識與實物不符

劃傷

塑膠外殼類檢驗指導書

e.當遇到急料,而檢驗不合格須立即通知組長或SQE進行跟蹤處理

d.按照該種材料的抽檢計劃進行抽樣。注:抽樣須遵巡分散抽樣的原則,須抽進料的各個堆放的四周、中間、上面、下面的等,達到具有代表性目的e.抽樣出來之材料須放置在待檢區,並在其上放置“ ”正在檢驗 標識牌,

1.作業前的準備a.清理作業現場無關之物品

b.作業現場燈光要求充足

c.核對送檢報告單內容,在收貨區尋找相應待檢材料。

不能通過3M膠紙試驗

烘烤後變形超出0.3mm

f.檢驗合格之材料須在外箱標識貼紙上蓋上IQC合格章

6.材料的不良代號包裝方式不符合我司要求

包裝檢驗

外觀

包裝袋與箱體受損

c.按照《、、、、外殼檢驗規范》進行檢驗作業

d.檢驗過程記錄不良況,並檢驗完畢後填寫檢驗報表

實配後出現斷差、色差(上、下殼或其它部件)、並且有翻轉部件須功能活動良好、

油漆附著力

黑點與積油

注塑不良

實配

導通電阻超出標準

色差

尺寸與要求不符

不能通過酒精擦拭

不能通過百格試驗

檢驗作業標準書

儀器工

未檢材料

放置區域

已檢材料

放置區域

作業區

Page 71: 5.全面交期管理

71

Page 72: 5.全面交期管理

72

Page 73: 5.全面交期管理

73

Page 74: 5.全面交期管理

74

Page 75: 5.全面交期管理

75

Page 76: 5.全面交期管理

76

Page 77: 5.全面交期管理

77

Page 78: 5.全面交期管理

78

OJT範圍現場集中訓練 主管個別指導 團隊互動學習

主管級

高階主管

中階主管

基層主管

新任主管

一般員工

職員

•問題分析與解決技巧•人際溝通與衝突處理•技能檢定相關訓練•目標管理及工作檢核

•如何面對挫折•工作責任感強化•工作報告之撰寫

新進員工

•專業技術、知識、制度流程•基本工作規範及工具應用•工作安全衛生教育

•新進人員輔導•人際關係與溝通•發生問題及工作追蹤

全公司年度課題團隊活動

品管圈或工作改善小組

讀書會或學習圈

授權與委派職責

績效面談與回饋

工作進度檢討會議

經驗傳承分享

OJT訓練體系

Page 79: 5.全面交期管理

79

Job TrainingJob Training

Page 80: 5.全面交期管理

80

Page 81: 5.全面交期管理

81

OJT 教材開發表OJT訓練名稱: 指導者:本項訓練目標及預期效益: 適用對象:

項目 內容 進行方式 使用設備、教具

Page 82: 5.全面交期管理

82

個人別 OJT 實施計畫表

OJT訓練項目 期望目標/標準 期間 指導人 實施狀況 評價結果

實施期間部屬之態度與學習狀況: 期末與部屬面談結果及主管意見:

期間: 員工姓名:

Page 83: 5.全面交期管理

83

庫存

準備作業批量

前置時間

產品出貨頻率

預測正確性計劃正確性排程穩定性

製程和人員的彈性

紙上作業

材料搬運移動距離運輸成本

產品及製程品質 與其他部

門的溝通與供應商的溝通與客戶的溝通

供應商數目

預防維護

強迫 帶來零件數目

改善作業相關圖—範例

Page 84: 5.全面交期管理

84

生產現場常聽到的問題生產現場常聽到的問題

廠長廠長

今天的產量與品質如何 ?

生產現場

生產 /製造生產 /製造

今天的產量為什麼低 ?

生管生管

下一張工單何時可下 ?

採購物管採購物管

供應商料的品質 ?何時該補料 ?

品管品管

品質水準 ?批退如何決定 ?

製程管理製程管理

機械生產參數為何 ?

設備維修設備維修稼動率 ?當機率 ?

標準工時標準工時

效率能否再提昇 ?

成本規劃與控制成本規劃與控制投入工時

有多少 ?

銷售 /售後服務銷售 /售後服務

是否如期出貨 ?退貨品當時生產狀況 ?

Page 85: 5.全面交期管理

85

生产异常的掌握

① 建立异常情况及时呈报机制;② 由生产实绩与计划预定对比以了解掌握;③ 设定异常水准以判断是否异常;④ 运用目视管理以迅速获得异常信息;⑤ 设定异常表单以利异常报告机制运作;⑥ 会议检讨,以使异常问题凸显;⑦ 定期对生产资讯进行统计、分析,以期发现潜在

的异常。

Page 86: 5.全面交期管理

86

生产异常的反应

① 订单内容不明确或订单内容变更应及时反应或修正;

② 交期安排或排期异常应以联络单等及时反馈至销售或生产管理部门;

③ 生产指令变更应以生产变更通知及时提出修正;④ 生产中的异常已影响品质、品质或达成率时,应

立即发出异常报告;⑤其他异常,如故障、待料等,可能造成不良后果

时,应立即发出生产异常报告。

生產異常單

Page 87: 5.全面交期管理

87

生产进度异常因应对策表

异常项目 异常现象 因应对策

计划不当( 应排未排 )

影响生产及交货 1. 报告 /通知相关部门2.依交期管理制度处理

应生产未生产 影响生产进度1. 生产看板反应2. 发出异常报告通知相关部门3. 应至少于排程日前 3 天具体反应

应完成未完成应入库未入库

影响出货 1. 生产看板反应2. 发现时即刻反应

补生产(尾数 )

影响出货 1. 查核在制品状况2. 发出新的生产命令

Page 88: 5.全面交期管理

88

交期延误的問題探讨

1 、接单管理不良,紧急订单多;2 、产品技术性变更频繁;3 、物料计划不良;4 、制程品质控制不良;5 、设备维护保养欠缺;6 、排程不佳;7 、能力、负荷失调。8、供應商供料延遲

Page 89: 5.全面交期管理

89

交期延误的改善原则

1 、加强产销配合;2 、完善设计 /技术变更规范;3 、妥善的制程安排;4 、完善物料控制;5 、完善品管制度;6 、建立及实施生产绩效管理制度。7、 SQE源流管理8 、 Push Pull 拉式生產

Page 90: 5.全面交期管理

90

交期延误的改善对策

一、销售部门的改善对策1 、源自销售部门的原因⑴频频变更订单 / 计划;⑵答应客户的交期随意,期限极为紧迫;⑶无法把握市场需求,无法订立明确的销售预定计

划;⑷临时增加或急需即刻完成的订单多;⑸有时销售主管直接干涉生管运作,直接在现场指

示作业。

Page 91: 5.全面交期管理

91

2 、改善对策⑴用全局性、综合性的观点指导工作;⑵销售职能运作改善:◇定期召开产销协调会议,促进产销一体化;◇生管应定期编制现有的订货余额表、主要工程

进度状况表、余力表及基准日程表提供给销售部门,以便于销售部门决定最适当的交货日期;◇加强销售部门人员的培训,提高工作技能和业务能力;◇销售部门应编制 3~6个月的需求预测表,为中期生产计划提供参考;◇对客户在中途提出订单更改要求,要有明确记

录,并让客户确认。

Page 92: 5.全面交期管理

92

二、研发 / 设计部门的改善对策1 、源自研发 / 设计部门的原因⑴出图计划拖后,后序工作的安排也跟着延

迟;⑵图纸不齐全,使材料 / 零件的准备存在缺失,影响交期;⑶突然更改修订设计,导致生产混乱;⑷小量试制尚未完成,即开始批量投产。

Page 93: 5.全面交期管理

93

2 、改善对策⑴编制设计工作的进度管理表,透过会议或日常督导进行进度控制;⑵质或量的内部能力不足时,应寻求其他途径;⑶当无法如期提供正式 / 齐全的设计图纸 / 资料时,可预先编制初期制程需要的图纸 / 资料,以便先准备材料等,防止制程延迟;⑷尽量避免中途对设计图纸 / 资料的更改、修订;⑸推进设计的标准化,共用零件的标准化、规格化,减少设计的工作量;⑹设计工作的分工,职责清晰、明确。

Page 94: 5.全面交期管理

94

三、采购部门的改善对策1 、源自采购部门的原因⑴所采购的材料 / 零件,滞后入库;⑵材料品质不良 / 不均,加工麻烦;⑶物料计划不完善,需要的物料不够,不需要的物

料库存一大堆;⑷外协的产品品质不良率高,数量不足。2 、改善对策⑴进一步加强采购、外协管理,采用 ABC 分析,实行重点管理方式;⑵以统计方法调查供应商、外协厂商不良品发生状况,

确定重点管制厂家;⑶对重点管理对象,采取具体有效地措施加以改善。

Page 95: 5.全面交期管理

95

四、生产部门的改善对策1 、源自生产部门的原因⑴工序、负荷计划的不完备;⑵工序作业者和现场督导者之间,产生对立或沟通协调不畅,现场督导着管理能力不足;

⑶工序间负荷与能力不平衡,中间半成品积压;⑷报告制度、日报系统不完善,因而无法掌握作业现场的

实况;⑸人员管理不到位,纪律性差,缺勤率高;⑹工艺不成熟,品质管理欠缺,不良品多,致使进度落后;⑺设备 /工具管理不良,致使效率降低;⑻作业的组织、配置不当;

Page 96: 5.全面交期管理

96

2 、改善对策⑴合理作业配置,谋求提高现场督导者的管

理能力;⑵确定外协 / 外包政策;⑶谋求缩短生产周期;⑷加强岗位 /工序作业的规范化,制订作业

指导书,确保作业品质;⑸加强教育训练,提高沟通能力及增强沟通技巧,提高作业者的工作意愿。

Page 97: 5.全面交期管理

97

交期作业及管制重点

管制项目 作业及管制重点

交期设定1. 销售部门依据“产能负荷分析”、“出货日程表”及客户需求定订“交期” ;

2. 生管部门依据“排程原则”及“产能负荷分析”编制“生产计划”确定“交期” ;

3.紧急订单须先协调相关部门后 ,排定“交期” .

交期变更1.提前 2.延后3. 取消

1. 销售部门发出“交期变更联络单”通知相关部门 ;

2. 生管部门修改“交期预定表” ,并发出“进度修订通知”调整“生产计划” .

生产异常1.依对异常的原因分析 , 采取相应的对策 ;

2.影响“交期”的责任部门 ,向生管部门呈报“延误报告” ,以便生管同销售协调“交期”的修正 .

Page 98: 5.全面交期管理

98

交期管理項目一覽表交期管理項目一覽表

類別 管理項目

特性

定義 計算式管理基準

管理週期

管理方法

資料來源 管理文件

部門

因 果 銷售

管理

採購

製造  

                               

                               

                               

                               

                               

                               

                               

                               

                               

                               

                               

                               

                               

                               

                               

                               

                               

                               

Page 99: 5.全面交期管理

99

交期管理改善課題交期管理改善課題部門: 日期: 年 月 日

一次 二次 單位 基準 目標值 目標體系管理文件

目標擔當 完成期間

管理週期

進度結果系

改善課題 重要度 負責部門交期管理機能

現狀的問題原因系

Page 100: 5.全面交期管理

100

UNITS, HOURS OR DOLLARS

0

20

40

60

80

100

EFFECTS CATEGORIES

(圖 1)

Pareto Analysis of Effects

(圖 2)

Cause-and- Effect Diagram

A B C D E

EFFECT “A”

METHODS MANPOWERPOSSIBLE CAUSES OF EFFECT “A”

MATERIALS MACHINES

Units, Hours or Dollars

Page 101: 5.全面交期管理

101

Page 102: 5.全面交期管理

102

Page 103: 5.全面交期管理

103

Page 104: 5.全面交期管理

104

Page 105: 5.全面交期管理

105

Page 106: 5.全面交期管理

106

CAR

Page 107: 5.全面交期管理

107

Page 108: 5.全面交期管理

108

Page 109: 5.全面交期管理

109

Page 110: 5.全面交期管理

110

Page 111: 5.全面交期管理

111

Page 112: 5.全面交期管理

112

:主題 :編號:單位 : 日期 年 月 日

實績 產出( - -) 預定 實際 文件

自主研改善快報

目標 誰何時完成

備註序號 目前狀況 改善內容 管理項目

:經辦:部門主管

巧遲拙速

Page 113: 5.全面交期管理

113

改善快報改善快報

日期 : 年 月 日 實施日期 : 年 月 日

改善前 改善後

負責人 :

單位 : 編號 :

問題點 改善方法

效益

Page 114: 5.全面交期管理

114

主題選定1 選題理由2

要因分析及改善對策4 現況分析及目標設定3

殘留問題8

1.

2.

3.

4.

5.

6.

標準化7

1.

2.

3.

4.

5.

6.

7.

8.

效果確認6 對策執行5

P

DC

A

Page 115: 5.全面交期管理

115

QC. STORY SHEET

ASEK Dept.:_______ Leader:_______

Action Group: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Why The Theme Selected

3. Analysis of Present Situation( Data Collection) 4. Cause & Effect Analysis Remark: 8.Remaining Problems / Future Plan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Standardization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P

6. Results Confirmation C

Remark:

D 5. Action Plan / Implementation Remark:

1. Theme

Schedule Plan Actual

Item

Corrective Action

Action

by

Finish

Evidence

Page 116: 5.全面交期管理

116

Page 117: 5.全面交期管理

117

C

A

D

P

Team name(圈名 ):Dep’t(部門 ): 1.Theme(主題 ):

2.Why select this theme(選定理由 ):

3.Current status(現況分析 ):

4.Target Setting(目標設定 ):

5. Cause-Effect Analysis(要因分析 ):

6.Root Cause Verification(真因尋求 ):

7.Action implementation (對策實施 ):8.Result Confirmation(效果確認 )  

9.Standardization(標準化 ):

10.Future chance(改善機會 ):

‧創意來源 (參考文獻 )/ Learning ‧Solution(對策方法 ):

‧Sharing(經驗分享 ):

‧Learning(學習 ) :

‧Reference ( 參考文獻 ):

One Page QC Story

Page 118: 5.全面交期管理

118

Pad dama

ge

Large stress

small stress

Large force

C

A

D

P

One Page QC Story - QIT 53rd Team name:Dep’t: 1.Theme:

2.Why select this theme

3.Current status

4.Target Setting:

5. Cause-Effect Analysis

6.Root Cause Verification

7.Action implementation8.Result Confirmation

9.Standardization

10.Future chance

‧Learning ‧Solution

‧Sharing

DragonWTF Reduce fine pad damage rate

1.More competitive2,High Quality and On Time Delivery3.Capability Improvement4.Utilization improvement 5. Short Through Put Time

0

500

1000

1500

2000

Probe card Prober Man

每週Pad 壓傷平均PPM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0

200

400

600

800

1000

針位差 大針印 露出氧化層

Pad壓傷每週平均PPM

0%10%20%30%40%50%60%70%80%90%100%

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愈測愈偏 換片偏 Prober故障 其它

Pad 壓傷每週平均PPM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Pad damage from 230ppm to 50ppm

Pad damage

1.Cleaning travel is too long

2.Tip is too large for small pads

3.PCB expansion causes probe mark shift.

Upper limit for tip 25um

50um

Large Tip

Root Cause : Cleaning travel is too long

1. Needle Mis-alignment Improvement

2. Large probe mark improvement

Tip Reduction Machine:PSK 2000

Root Cause : Tip is too large for small pads

Action-New needle spec. for small padTip size change slope: 0.1um/um

Action: start Test from wafer center

Root Cause : PCB expansion causes probe mark shift.

3. Probe Mark Shift improvement

Learning:1. Technology learning – HSM Use N2 gas to prevent AL from forming oxide2. Benchmarking- MOTOROLA / STMicroelectronics Test temperature / Pad size / Needle clean method3. Create idea : Pencil Sharpener

Reference:1. QIT-51, Team : Crystal, Subject : First time pass yield 2. Engineering Report No: EBV-3-10-62/88x EBV-9-1-1/10x3. Process development(TAC Sub-100nm Probing): . Set of < MAT20> TESTCHIPS . Platform Qualification <MAT30>

1.Probe card needles specification change

2.Probe Card Quality Control

3.Product file for wafer test change

EBV-3-10-62/883

EBV-9-1-1/101

EBV-3-10-62/883

Total saving: 1,410,0001,410,000 USDUSD

§ Sharing the experience an best practices with PSC, PST§ Nijmegen and Caen for probing fine pad product.

Action:Reduce needles cleaning path

• Probe card analyzer:1,000,000 USD

• Probe Card Repairing: 62,500 USD

• Utilization Improvement :347,500 USD

Saving

0

50

100

150

200

250

300

425 427 429 431 433 435 437 439 441 443 445 447 449 451

2004 wk

Pad damage rate(ppm)

Probe mark misalignment improvement

Side wall crack improvement

Probe mark shift improvement

Mis-alignment

Needle Clearing• Needle Clearing

Side wall crack Large tip size for pad

Probe mark shift Probe card PCB

thermal expan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