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質法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暨研商會議

89
1 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 地地地 地地地地 101 地 3 地 13 地

Upload: chenbk88

Post on 28-May-2015

1.544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2 download

DESCRIPTION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暨研商會議101/3/12

TRANSCRIPT

1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暨研商會議

經濟部中華民國 101 年 3 月 13 日

2

議 程

壹主席致詞貳主辦單位說明 叁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肆討論事項

3

貳主辦單位說明

4

地質法草案

第 4 屆立法委員審查

地質法地質法

第 5 屆立法委員審查

第 6 屆立法委員審查

第 7 屆立法委員審查

約15

85年

99 年

地質法 5 章 22 條

9999 年年 1212 月月 88日公布制定 日公布制定

100100 年年 1212 月月 11日施行 日施行 土地管理邁向新紀元

5

地質法與授權子法立法宗旨 ( 第 1條 )主管機關 ( 第 2條 )用詞定義 ( 第 3條 )全國地質調查制度 ( 第 4 及 15 條 )重大公共建設規劃及選址知會制度 ( 第 7 條 )地質敏感區劃定及管理制度 ( 第 5 6-11 及 16條 )地質災害調查及監測 ( 第 12-14 條 )地質資料蒐集及管理制度 ( 第 17 條 )主管機關之地質研究 ( 第 18 條 )地質推廣教育之獎助 ( 第 19 條 )

規避妨礙或拒絕地質調查等之處罰 ( 第 20條 )拒絕提供地質資料之處罰 ( 第 21 條 )施行日期之決定 ( 第 22 條 )

第 1 章 總則 (3 條 )

第 2 章 地質調查制度 (13 條 )

第 3 章 地質資料管理及地質研究 (3條 )

第 4 章 罰則 (2 條 )

第 5 章 附則 (1 條 )

bull健全地質調查制度bull有效管理國土地質資料bull建立國土環境變遷及土地資源管理之基本地質資訊

授權子法

6

相關機關依地質法相關規定應配合事項

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 地質資料蒐集管理相關作業

重大公共建設相關作業

7

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之準備 研訂子法及其他規定 處理地質法相關規定與其他法令之接軌問題

函發週知及研商議題調查( 100 年 1 月 14 日) 相關機關研商會議( 100 年 8 月 12 日 10 月 6日及 101 年 3 月 13 日)

處理地質法相關規定之地質專業問題 地質專家學者討論會( 100 年 6 月 22 日及 101 年

3 月 13 日) 中華民國地質學會地質法施行推動委員會書面意見( 100 年 12 月 28 日)

辦理子法及其他規定發布諸事宜 舉辦說明會( 101 年 3 月 13 日) 辦理教育推廣( 101 年 3 月 15 日及 4 月 26 日)

大家注意準備開工了大家注意準備開工了

8

叁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

9

叁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

一地質法地質敏感區整體作業架構及程序二地質法地質敏感區相關規定

(一)法律及法規命令(二)其他規定

三地質敏感區公告及查詢(一)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及第 1 批準備(二)地質敏感區查詢系統建置

四地方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五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廢止及公告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廢止及公告

主管機關研提計畫書

地方主管機關公開展示計畫書 30 日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審查

中央主管機關核定公告

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應將地質敏感區資料納入參據

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應將地質敏感區資料納入參據 土地利用計畫 土地開發審查 資源開發

災害防治 環境保育

地質敏感區土地開發行為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地質敏感區土地開發行為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基地位於地質敏感區且符合土地開發行為之種類及規模

申請土地開發前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最先受理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應審查報告書

經審查通過之報告書應納入後續其他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之書圖文件做為參據

一地質法地質敏感區整體作業架構及程序地質敏感區公告程序

地質敏感區與土地管理之關係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amp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組織及運作辦法地質法sect5

地質法 sect6

地質法 sect8-sect11 地質法第 8 條第 1 項規定解釋令 amp 地質法第 11 條規定解釋令 amp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amp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 amp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格式

得按年編列計畫及預算辦理依相關法令規定之防治措施

地質法 sect16

11

二地質法地質敏感區相關規定 法律及法規命令

地質法(總統 99 年 12 月 8 日華總一義字第 09900331501號令制定行政院100 年 11 月 17 日院臺經字第 1000056389 號令發布定自 100 年 12 月 1 日施行 )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組織及運作辦法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其他規定「地質法地質敏感區之公告」依行政程序法界定為法規命令 ( 法務部

101 年 2 月 24 日法律字第 1000025241號函 ) 地質法第 8 條第 1 項土地開發行為種類與規模及所稱「緊急救災者」

相關規定草案 地質法第 11 條第 1 項所稱「相關法令」及第 2 項所稱「審查機關」相

關規定 ( 經濟部 100 年 12 月 26 日經地字第 10004607731號令 )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草案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格式(經濟部 101 年

3 月 7 日經授地字第 10120800080號公告)

經濟部 101 年 3月 6 日經地字第10104600660號令

sect6

sect8- sect11

sect5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土地管理

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應審查調查及評估結果

申請土地開發前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地質法

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應將地質敏感區資料納入參據

土地利用計畫

土地開發審查

災害防治

環境保育

資源開發

得編預算辦理防治

sect16

地質敏感區土地開發行為應基地地質調查地質安全評估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廢止

審查及公告

中央主管機關應將具有特殊地質景觀地質環境或有發生地質災害之虞之地區公告為地質敏感區

地質法 sect6

中央或地方研提計畫書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審查

中央主管機關公告

地質法 sect8- sect11

地質法 sect5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土地管理

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應審查調查及評估結果

申請土地開發前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子法

土地利用計畫

土地開發審查

災害防治

環境保育

資源開發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組織及運作辦法

14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地質法 sect5Ⅱ 地質敏感區之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地質法 sect6

中央或地方研提計畫書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審查

中央主管機關公告

地質法 sect8- sect11

地質法 sect5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土地管理

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應審查調查及評估結果

申請土地開發前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土地利用計畫

土地開發審查

災害防治

環境保育

資源開發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組織及運作辦法

16

政府為何要公告地質敏感區

國土位處板塊活動帶上rarr地質災害頻仍 避災減災之土地體檢機制rarr診斷土地之屬性及特性rarr提供基本地質資訊rarr讓土地規劃使用更合理

地質敏感區ne地質災害地區 災後重建rarr災前防範 土地開發行為時本法僅規定應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rarr研提因應對策

本法無禁限建管制規定

17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1 地質敏感區分為地質遺跡地下水補注區活動斷層山崩與

地滑及土石流五類地質敏感區 ( 第 2 條 )2 地質遺跡之定義及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之劃定原則 ( 第 3 條 )3 地下水補注區之定義及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之劃定原則

( 第 4 條 )4 活動斷層之定義及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之劃定原則 ( 第 5 條 )5 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之劃定原則 ( 第 6 條 )6 土石流地質敏感區之劃定原則 ( 第 7 條 )7 地質敏感區之範圍繪製作業 ( 第 8 條 )8 地質敏感區之劃定變更或廢止之計畫書研提公開展示審

查及公告程序 ( 第 9 條 )9 地質敏感區之劃定計畫書應載明事項 ( 第 10 條 )10 地質敏感區之變更作業 ( 第 11 條第 12 條 )11 地質敏感區之廢止作業 ( 第 13 條第 14 條 )12 地質敏感區之相關行政作業 ( 第 15 條 )

計 16條

地質專業規定

行政作業規定

18

地質敏感區分類 (sect2)

bull分類目的bull優先列入之類別

bull 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bull 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bull 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bull 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bull 土石流地質敏感區

bull因應未來環境變遷bull其他經中央主管機關認定者

地質法 sect5I 中央主管機關應將具有特殊地質景觀地質環境或有發生地質災害之虞之地區公告為地質敏感區

19

各類地質敏感區劃定原則 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 (sect3)

指在地球演化過程中各種地質作用之產物且具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一有特殊地質意義二有教學或科學研究價值三有觀賞價值四有獨特性或稀有性

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 (sect4)

指地表水入滲地下地層且為區域性之地下水流源頭地區並具有下列情形之ㄧ者 一為多層地下水層之共同補注區二補注之地下水體可做為區域性供水之重要水源

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 (sect5)

指過去十萬年內有活動證據且未來可能再度活動之斷層及其兩側易受活動斷層錯動或地表破裂直接影響之地區

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 (sect6)

曾經發生土石崩塌或有山崩或地滑發生條件之地區及其周圍易直接受山崩或地滑影響之區域

土石流地質敏感區 (sect7)

曾經發生土石流或有明顯土石流發生條件之地區及其周圍易直接受影響之地區

20

地質敏感區範圍繪製

bull涵蓋範圍 (sect3-sect7)

本體

視情況得增加緩衝帶bull繪製之作業底圖 (sect8)

15000像片基本圖

但高山地區得以 110000替代

21

地質敏感區計畫書研提 權責機關 (sect9I) 中央主管機關地方主管機關 計畫書公開展示 (sect9ⅡⅢ ) 送審查前應於地方政府公

開展示 30 日土地權利利害關係人得提出意見併送審查參考

劃定計畫書應載明事項 (sect10)1 劃定原因法律依據及地質證明 2 範圍說明

(1) 位置圖標示地質敏感區位置與行政區關係比例尺不得小於 1100000

(2) 範圍圖標示地質敏感區之邊界及其內之重要地形地物其比例尺以與地質敏感區範圍繪製作業底圖比例尺相同為原則但地質敏感區分布範圍廣闊者得縮小比例尺為 125000

3 地質環境資料 包括地形地層地質構造及水文地質

22

權責機關 ( 地質法 sect5I) 中央主管機關 辦理方式 (sect15I) 得採個別或分批 公告內容 (sect15Ⅱ) 範圍圖說及坐標公告後將其交轄管地方主管機關

地質敏感區公告

審議會審查通過後

審議會審查通過後

23

地質敏感區查詢網路化 (sect15Ⅲ) 中央主管機關應建立地質敏感區資料庫提供網路查詢及下載列印查詢結果

地質敏感區查詢

實務情境模擬bull區位查詢

bull民眾自行上網進行或bull民眾委由顧問公司技師代辦

bull諮詢服務各級主管機關

因應政府組織再造人力精簡政策善用電腦科技有效提升政府行政效能發揮技師專業導入為政府左右手

因應政府組織再造人力精簡政策善用電腦科技有效提升政府行政效能發揮技師專業導入為政府左右手

24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組織及運作辦法

地質法 sect5Ⅳ 審議會之組成專家學者不得少於審議會總人數二分之一審議會之組織及運作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地質法 sect6

中央或地方研提計畫書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審查

中央主管機關公告

地質法 sect8- sect11

地質法 sect5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土地管理

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應審查調查及評估結果

申請土地開發前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土地利用計畫

土地開發審查

災害防治

環境保育

資源開發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組織及運作辦法

26

1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組織之任務組成產生任期及出缺補聘規定 ( 第 2 條 - 第 6 條 )

2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運作之前置作業 ( 第 7條 )

3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運作之議事規則 ( 第 8條 - 第 11 條 )

4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之經費 ( 第 12 條 )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組織及運作辦法

計 13條

27

審議會任務 (sect2)

各類地質敏感區劃定相關事項

各類地質敏感區變更相關事項

各類地質敏感區廢止相關事項

地質法 sect5Ⅲ 中央主管機關應設地質敏感區審議會審查地質敏感區之劃定變更及廢止

環境保育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組織

召集人

土地利用計畫

地質遺跡

機關代表委員 專家學者委員土地開發審查

地下水補注

活動斷層

山崩與地滑

土石流

專家學者人數不得少於委員總人數 12委員總人數 17-25人

災害防治

資源開發

29

審議會組織 (sect3-sect6) 組成 產生 任期出缺補聘

機關代表委員

召集人

由中央主管機關首長兼任或指定

當然委員

其他機關代表委員

由中央主管機關首長就本法第 6 條第 1 項所定土地利用計畫土地開發審查災害防治環境保育或資源開發之主管機關代表聘兼

任期 2 年期 滿得續聘委員職務異動時原派機關應改派代表補足原任期

專家學者委員

由中央主管機關首長就具有地質敏感區相關學術專長及實務經驗之專家學者聘兼

任期 2 年期 滿得續聘每次改聘席次不得少於13委員出缺時得予補聘其任期至原任期屆滿之日止

30

審議會議事規則主席 (sect8) 召集人兼任主席

召集人不克出席時由召集人指定委員 1人代理或由出席委員互推 1人為主席

出席人數及議決人數 (sect9)

全體委員過半數之出席始得開會出席委員過半數之同意始得決議

出席 (sect10) 機關代表委員不克親自出席時得另派員代理出席並參與會議發言及表決專家學者委員應親自出席不得代理

列席 (sect11) 地質敏感區計畫書研提機關應指派代表列席報告及說明

31

審議會其他配套 (sect7)

審議會開會前得經召集人核可視個案特性邀請審議會委員及專家學者組成專案小組召開初審會議獲致初審結論後提報審議會議審查

初審會議之主席由審議會召集人就審議會委員指派之

32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地質法 sect9Ⅱ 基地地質調查與地質安全評估方法之認定項目內容及作業應遵行事項之準則由中央主管機關會商相關主管機關定之

地質法 sect6

中央或地方研提計畫書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審查

中央主管機關公告

地質法 sect8- sect11

地質法 sect5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土地管理

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應審查調查及評估結果

申請土地開發前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土地利用計畫

土地開發審查

災害防治

環境保育

資源開發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組織及運作辦法

34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

基地地質安全評估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廢止

為何須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廣域性

區域性

地質敏感區地質調查制度地質敏感區

地質調查制度

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rarr釐清地質敏感區與基地關係rarr研提因應對策

35

與相關法令規定之地質調查是否競合

環境影響評估環境影響評估

水土保持水土保持

非都市土地使用分區變更非都市土地使用分區變更

建築地基調查建築地基調查

溫泉開發溫泉開發

礦業開發礦業開發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地質安全評估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地質安全評估

地質法 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

hellip

36

1 基地地質調查調查區之範圍界定 ( 第 2 條 )2 現有資料之引用 ( 第 3 條 )3 地質調查方法之選擇 ( 第 4 條 )4 報告書製作應遵行事項 ( 第 5 條第 6 條 )

5 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之調查及評估 ( 第 7 條 - 第 10條 )

6 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之調查及評估 ( 第 11 條 - 第14 條 )

7 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之調查及評估 ( 第 15 條 - 第 18條 )

8 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之調查及評估 ( 第 19 條 - 第23 條 )

9 土石流地質敏感區之調查及評估 ( 第 24 條 - 第 28條 )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總則

各類地質敏感區專章 計 29條

37

本準則設計之條文架構 基地地質調查

區域調查 vs 細部調查 調查區範圍 調查項目及內容 調查方法 圖說規範

基地地質安全評估 地質敏感區對基地之影響 基地開發對地質敏感區之影響因應對策

總則 vs 專章通則 vs但書

38

基地地質調查 --分類及調查範圍 通則 (sect2)

區域調查調查範圍應包含基地全部及基地周界外 2 公里範圍與基地所在地質敏感區重疊部分

細部調查調查範圍應包含基地與地質敏感區重疊部分

得免細部調查維持原地形地貌且不開發者

但書區域調查範圍 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 (sect19) 基地及其所在之地質敏感區全部

土石流地質敏感區 (sect24) 基地及其所在之土石流溪流集水區全部

2 km基地

地質敏感區

基地地質調查 -- 調查項目及內容地質敏感區類別

區域調查 細部調查

地質遺跡(sect7)

地形地層分布及地質構造

地質遺跡之產狀外觀形態及保存狀況地質遺跡之地表分布範圍地質遺跡有向地下延伸者在預計開挖深度範圍內之分布岩層位態岩石性質及地質構造

地下水補注 (sect11)

地形地層分布地質構造及水文地質概況

地形地表沉積物種類及粒徑分布地下地層岩性分布水文地質參數

活動斷層(sect15)

活動斷層地形特徵地層分布及地質構造

岩層分布地質構造

山崩與地滑 (sect20)

環境狀況地質特性 地質特性坡地現況及工程特性

土石流(sect25)

地質環境特性土石崩塌料源土石流流動區溪床特性土石流溢流土石流堆積區特性土石流災害歷史土石流治理工程措施

土石流堆積物地表與地下分布及粒徑變化土石流流動與堆積之特徵及地形坡度變化調查區與土石流流動區之距離及基地與溪床之高程差基地內相關土石流治理工程措施

專章

40

基地地質調查 -- 調查方法 區域調查得引用既有地質資料既有地質資料不足者應以露頭調查遙測影像判釋或其他方法補充資料 (sect3I)

細部調查應進行現地調查現地調查如有既有資料可資引用者得以既有資料取代 (sect3Ⅱ)

本準則所規定之必要地質調查方法得以其他合乎學理且能達到相同調查目的之方法取代 (sect4)

地質法 sect9I 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視情況就下列方法擇一行之 由現有資料檢核並評估地質安全

進行現地調查並評估地質安全

通則

41

基地地質調查 -- 調查方法地質敏感區類別

區域調查 細部調查

地質遺跡(sect8)

露頭調查地質鑽探地球物理測勘或其他方法

地下水補注 (sect12)

地表沉積物種類及粒徑分布 地質鑽探 (增鑽探數量或地球物理測勘 )

活動斷層(sect16)

地形判釋露頭調查

地形判釋露頭調查地質鑽探(探溝調查 ) 地球物理測勘

山崩與地滑 (sect21)

遙測影像判釋地表調查

遙測影像判釋地表調查地質鑽探 (增鑽探數量或地球物理測勘 )

土石流(sect26)

遙測影像判釋地表調查

遙測影像判釋地表調查試坑調查地質鑽探

專章

細部調查規定必要調查方法 -- 地質鑽探地質敏感區類別 鑽探數量及配置 鑽探深度 其他規定

地下水補注 (sect12)

A≦05公頃得不進行地質鑽探05 < A≦2公頃至少應鑽探 2孔 2公頃< A每 1 公頃應鑽 1孔未滿 1 公頃者以 1 公頃計鑽探孔位以均勻分布於細部調查區為原則

每孔深度至少50 公尺或進入岩盤至少 5公尺

配合地質鑽孔調查地下水位及透水係數

活動斷層(sect16)-- 調查地下岩層分布及厚度活動斷層及剪裂帶深度

鑽探剖面應儘量垂直活動斷層走向其配置以能呈現細部調查區之特性及其與活動斷層之關係為原則沿活動斷層走向平行方向之長度每 100 公尺應繪置 1剖面未滿 100 公尺者以 100 公尺計剖面長度未滿 20 公尺者應至少有 1鑽孔控制剖面長度在 20 公尺以上者應至少有 2鑽孔控制且位於剖面兩端之鑽孔與細部調查區邊界之距離以小於 10 公尺為原則同剖面之鑽孔岩性有明顯變化或構造複雜者應增加鑽探數量以調查是否有活動斷層通過及其可能分布位置

每孔深度應至少 30 公尺

山崩與地滑 (sect21)-- 調查覆土層之分布與厚度及岩體之特性

A≦01公頃至少鑽探 1孔01 < A≦1公頃至少鑽探 2孔1公頃< A每 05 公頃應鑽 1孔未滿 05 公頃者以05 公頃計鑽探孔位應配合調查區域狀況選擇適當之配置如為順向坡應優先配置鑽孔

每孔深度至少 30 公尺並應進入岩盤至少 5 公尺如位於順向坡坡面上之鑽孔深度應足以釐清順向坡之岩層組成與厚度及主要不連續面之特性

配合地質鑽孔進行地下水位量測並視坡地穩定分析之需要進行土壤與岩石力學試驗及地下水文調查

土石流(sect26)-- 調查土石流堆積材料厚度及粒徑變化

A≦01公頃至少鑽探 1孔01 < A≦1公頃至少鑽探 2孔1公頃< A每 05 公頃應鑽 1孔未滿 05 公頃者以05 公頃計鑽探孔位配置以均勻分布為原則

每孔深度至少20 公尺或進入岩盤 5 公尺

全程取樣

基地地質調查報告書圖說規範 區域調查地質圖+地質剖面圖 細部調查地質圖+地質剖面圖 地下地質調查方法之紀錄圖說如柱狀圖剖面圖等

地質敏感區類別

區域圖說比例尺

細部圖說比例尺

地質剖面圖

地質遺跡 (sect9)

≧125000 ≧15000 區域調查地質圖與細部調查地質圖均應附與地質圖同比例尺之地質剖面圖

地下水補注(sect13)

≧125000 ≧15000 區域調查地質圖應附水文地質剖面圖細部調查地質圖應附水文地質柵狀圖其中水平比例尺同各地質圖比例垂直比例尺得適度放大

活動斷層(sect17)

≧125000 ≧15000 區域調查地質圖與細部調查地質圖均應附與地質圖同比例尺之地質剖面圖細部調查應配合鑽探資料標示地層(岩層)界線及活動斷層如活動斷層不在細部調查區範圍內應依現有資料將活動斷層標示於剖面延伸線上

山崩與地滑(sect22)

≧125000 ≧15000 區域調查地質圖應附二條相互垂直之剖面細部調查地質剖面圖應配合鑽探孔位繪製以表現覆土層及岩層之空間分布剖面圖之比例尺應與地質圖相同

土石流(sect27)

≧125000 ≧15000 區域調查地質圖應附土石流溪流縱斷面圖標示土石材料堆積位置細部調查地質圖應配合地質鑽探及試坑繪製至少二條相互垂直之地質剖面圖

專章

基地地質安全評估 -- 項目及內容

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 (sect10)

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 (sect14)

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 (sect18)

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 (sect23)

土石流地質敏感區 (sect28)

1 評估基地開發範圍與地質遺跡之空間關係及開發行為對地質遺跡形狀視覺或完整性之影響並研提因應對策2 研提開發行為於施工期間對地質遺跡採取之保護措施及評估其效果3 開發行為人對地質遺跡長期維護之因應對策

1 評估土地開發行為開發中對地下水水質及入滲補注量直接或間接之影響2 評估土地開發行為開發後造成地下水質及入滲補注量之影響3 經評估土地開發行為對地下水水質及入滲補注量造成永久性或暫時性不良影響時應採取因應措施並評估其效果

1 評估活動斷層活動時基地內地表破裂或變形之特性及可能影響範圍2 評估活動斷層活動時地表破裂或變形對開發行為之影響並分析基地內開發行為之適當性3因應對策及其效果評估

1 評估山崩或地滑發生之土石下坡運動特性崩塌或滑動量體及影響範圍對開發行為安全之影響2 評估順向坡之穩定性及開發行為對順向坡穩定性之影響3 評估開發行為造成現有山崩或地滑範圍擴大誘發潛在山崩地滑或順向坡岩體滑動之可能性及其規模4因應對策及其效果評估

1 評估土石流潛勢規模及對開發基地影響之範圍2 評估土石流對土地開發行為或建築物安全之影響3 開發行為安全之因應對策及其安全效果評估

專章

45

報告書製作應遵行事項 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結果應依本準則規定製作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報告書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sect5I)

基地與二種類別以上地質敏感區範圍重疊時應依不同類別地質敏感區規定分別辦理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其調查及評估結果得併於同一報告書(sect5Ⅱ)

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係由本法第 10 條第 1 項所定技師辦理者報告書之簽證應檢附該辦理技師之技師證書及執業執照影本由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公營事業機構或公法人內依法取得相當類科技師證書者辦理時應檢附該辦理技師之技師證書影本 (sect6)

通則

地質法 sect6

地質法 sect8- sect11

地質法 sect5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土地管理 其他規定

土地利用計畫

土地開發審查

災害防治

環境保育

資源開發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廢止

審查及公告

基地位於地質敏感區且符合土地開發行為之種類及規模

申請土地開發前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最先受理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應審查報告書

經審查通過之報告書應納入後續其他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之書圖文件做為參據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之公告」依行政程序法界定為法規命令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之公告」依行政程序法界定為法規命令

地質法第地質法第 88 條第條第 11 項土地開發行為種類與規模及所稱「緊急救災者」相關規定項土地開發行為種類與規模及所稱「緊急救災者」相關規定(( 草案草案 ) )

地質法第地質法第 1111 條第條第 11 項所稱「相關法令」及第項所稱「相關法令」及第 22 項所稱「審查機關」相關規定項所稱「審查機關」相關規定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 (( 草案草案 ))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格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格式式

47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之公告」依行政程序法界定為法規命令

地質法 sect5I 中央主管機關應將具有特殊地質景觀地質環境或有發生地質災害之虞之地區公告為地質敏感區

bull公告之法制作業bull人民之救濟權利 bull公告之法制作業bull人民之救濟權利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之公告 法規命令 一般處分

行政程序法規定 一般處分特定人具體之事實關係

sect92I 所稱行政處分係指行政機關就公法上具體事件所為之決定或其他公 權力措施而對外直接發生法律效果之單方行政行為

sect92Ⅱ前項決定或措施之相對人雖非特定而依一般性特徵可得確定其範圍者 為一般處分適用本法有關行政處分之規定有關公物之設定變更廢 止或其一般使用者亦同

法規命令不特定多數人一般抽象性規範 sect150I 所稱法規命令係指行政機關基於法律授權對多數不特定人民就一 般事項所作抽象之對外發生法律效果之規定

法務部函釋法務部函釋

都市計畫案例(司法院釋字第 156號解釋理由書及最高行政法院 95 年度 判字第 2147號判決) 都市計畫之個別變更係直接限制一定區域內人民之權利利益或增加其負擔其具有行政處分之性質

擬定都市計畫通盤檢討後所作之變更非直接限制一定區域內人民之權益或增加其負擔且非針對具體事件之處理核其性質乃屬於法規命令而非行政處分其性質是一種法規不得直接對之爭訟

特定地區經公告為地質敏感區後其後續影響為何似僅有地質法第 8 條規定「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上開規定似未直接限制一定區域內人民之權利利益或增加其負擔是以地質敏感區之公告性質上似屬法規命令而非一般處分惟仍請貴部再予確認上開公告除前所述外是否尚有其他影響以上事項宜請貴部再予審認

法務部函釋法務部函釋

50

地質敏感區之公告性質屬法規命令

確認特定地區經公告為地質敏感區後其後續影響僅有地質法第 8 條之規定

按法務部函釋上開規定因其非直接限制一定區域內人民之權益且非針對具體事件之處理

是以地質敏感區之公告性質乃屬於行政程序法第 150 條第 1 項規定所稱法規命令而非行政程序法第 92 條規定所指一般處分

經濟部重新檢視地質法

經濟部重新檢視地質法

51

地質法第 11 條第 1 項所稱「相關法令」及第 2 項所稱「審查機關」相關規定

地質法 sect11 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於相關法令規定須送審之書圖文件中納入調查及評估結果

審查機關應邀請地質專家學者或前條第一項規定之執業技師參與審查或委託專業團體辦理審查但具有自行審查能力者不在此限

地質法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

sect11I 依第 8 條第 1 項規定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於相關法令規定須送審之書圖文件中納入調查及評估結果

地質法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

sect11I 依第 8 條第 1 項規定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於相關法令規定須送審之書圖文件中納入調查及評估結果

bull資源開發bull土地開發利用bull工程建設bull廢棄物處置bull天然災害整治bull法令規定有關土地開發之規劃設計及施工

bull區域計畫法bull建築法bull環境影響評估法bull水土保持法bull土石採取法bull水利法 bull礦業法bull溫泉法bullhellip

地質法sect3Ⅶ

立法說明立法說明

53

核釋地質法第 11 條第 1 項「相關法令」

係指訂有土地開發行為相關審查規定之法令 區域計畫法都市計畫法 建築法 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各目的事業法令

bull面積 35公頃bull非都市地區

bull山坡地bull興辦事業

bull休閒農業輔導管理辦法 bull休閒農場經營計畫審查作業要點 bull非都市土地休閒農場容許作休閒農業設施使用審查作業要點 bull非都市土地作休閒農業使用興辦事業計畫及變更編定審查作業要點 bull休閒農場專案輔導實施作業規定bull區域計畫法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建築法等相關規定

【例】複合型休閒農場之土地開發申請

【例】複合型休閒農場申請土地開發許可審查流程示意圖

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bull影響土地開發人權益bull浪費行政資源bull影響土地開發人權益bull浪費行政資源

重複審查重複審查

56

係指辦理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審查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 為避免重複審查應以最先受理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為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結果之「審查機關」

經審查通過之調查及評估結果應納入後續其他「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之書圖文件做為參據

核釋地質法第 11 條第 2 項「審查機關」

【例】複合型休閒農場申請土地開發許可審查流程示意圖

辦理審查辦理審查納入參據納入參據

參據參據 參據

參據

參據參據

誰該辦理審查bull視個案情形bull每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都有可能

誰該辦理審查bull視個案情形bull每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都有可能

58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格式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sect5I 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結果應依本準則規定製作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以下簡稱報告書)報告書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59

報告書格式 基地地質調查報告

1 基地所在地質敏感區地質概況2 區域調查

(1) 調查項目內容方法及數量(2) 調查結果說明附地質圖地質剖面圖及其他相關主題圖說

3細部調查(1) 調查項目內容方法及數量(2) 調查結果說明附地質圖地質剖面圖及其他相關主題圖說

4綜合解釋 基地地質安全評估報告

依據地質調查結果及地質安全評估項目撰述地質安全評估結果

附錄 地質鑽探報告或其他地質調查方法紀錄現地試驗資料室內試驗及分析資料等

60

叁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

一地質法地質敏感區整體作業架構及程序二地質法地質敏感區相關規定

(一)法律及法規命令(二)其他規定

三地質敏感區公告及查詢(一)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及第 1 批準備(二)地質敏感區查詢系統建置

四地方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五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61

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 全國地質敏感區通盤劃定預定 4 至 5 年內分批公告完成之後至少每 5 年通 盤檢討 1次

個案更新視情況得隨時辦理 地質敏感區公告之主要作業及辦理機關

計畫書研提中央及地方主管機關 全國通盤劃定通盤檢討及個案跨越兩個以上行政區域者由中央主管機關辦理

個案未跨行政區域者由該轄管地方主管機關辦理 計畫書公開展示地方主管機關 審議會審查及計畫書核定中央主管機關

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及第 1 批準備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主要由中央主管機關辦理第 1 批地質敏感區主要由中央主管機關辦理

計畫書公開展示 30日

(地方主管機關)

計畫書公開展示 30日

(地方主管機關)計畫書審查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計畫書審查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

計畫書核定及地質敏感區公告(中央主管機關)

計畫書核定及地質敏感區公告(中央主管機關)

約5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

地質法施行 1001201

審議會籌組及討論運作規劃 相關法令

主管機關檢視其主管法令相關規定並調整修正

有關 3 子法發布 10136

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會 101313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會 101313

劃定計畫書研提(中央主管機關)劃定計畫書研提(中央主管機關)

劃定作業(中央主管機關)

劃定作業(中央主管機關)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公告準備

第 1 批分布地點

1 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名稱 分類 縣市 鄉鎮暖暖壺穴 壺穴 基隆市 暖暖區大華壺穴 壺穴 新北市 平溪區猴硐壺穴 壺穴 新北市 瑞芳區十分瀑布 瀑布 新北市 平溪區眼鏡洞瀑布 瀑布 新北市 平溪區

第 1 批101 年度102 年度103 年度

2 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年度 地質敏感區 行政區域第 1批 濁水溪沖積扇 彰化縣

雲林縣

101 屏東平原 高雄市屏東縣

102 蘭陽平原 宜蘭縣

103臺中地區臺北地區

臺中市臺北市新北市

濁水溪沖積扇

3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第 1 批分布地點車籠埔斷層活動斷層敏感區所經行政區域 (鄉鎮市區 ) bull臺中市 (9 處 ) 東勢區石岡區豐原區北屯區太平區大里區潭子區霧峰區和平區bull南投縣 (5 處 ) 草屯鎮南投市中寮鄉名間鄉竹山鎮bull苗栗縣 (1 處 ) 卓蘭鎮

第 1 批101 年度102 年度103 年度104 年度

4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第 1批

年度 直轄市或縣市 說明

第 1批 臺北市 坡地社區重點縣市

五都之一

101 南投縣 921震災區坡地災害指標縣市

101 臺中市 921震災區五都之一

第 1 年度 分布地點

5 土石流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與水土保持局現有之土石流潛勢溪流間之關係尚待釐清

第 1 批暫緩劃定

102(330)

南投縣229

臺中市101

103(264)

屏東縣 65

高雄市 89

嘉義縣 62

臺南市 48

104(320)

宜蘭縣139

雲林縣 10

彰化縣 7

花蓮縣164

105(239)

臺東縣163

苗栗縣 76

106(425)

新竹縣 71

桃園縣 51

基隆市 34

新北市219

臺北市 50

68

地質敏感區查詢系統建置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sect15Ⅲ中央主管機關應建立地質敏感區資料庫提供網路查詢及下載列印查詢結果

地質敏感區查詢民眾得自行上網進行或委由顧問公司技師代辦各級主管機關應協助提供諮詢服務

系統應於第 1 批地質敏感區公告前建妥並於每次公告地質敏感區之同時更新資料

因應土地法地籍資料付費規定系統必要配套 政府機關版查詢時可展現地籍資料 一般民眾版查詢時須自備地籍圖數值資料(向地籍主管機關申購委託測量或其他方式資料處理取得)

69

地質敏感區查詢雛形系統操作展示

地質敏感區查詢雛形系統操作展示

70

叁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

一地質法地質敏感區整體作業架構及程序二地質法地質敏感區相關規定

(一)法律及法規命令(二)其他規定

三地質敏感區公告及查詢(一)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及第 1 批準備(二)地質敏感區查詢系統建置

四地方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五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71

四地方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所在地地方政府

基隆河中上游河蝕地形(壺穴與瀑布 ) 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基隆市新北市

濁水溪沖積扇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彰化縣雲林縣

車籠埔斷層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台中市南投縣苗栗縣

山崩與地滑地質感區劃定計畫書 _臺北市

臺北市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sect9Ⅱ 辦理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公開展示事宜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sect9Ⅱ 辦理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公開展示事宜

72

已提供對口單位1臺北市政府2桃園縣政府3苗栗縣政府4臺中市政府5彰化縣政府6雲林縣政府7高雄市政府8屏東縣政府9花蓮縣政府10宜蘭縣政府11金門縣政府

已提供對口單位1臺北市政府2桃園縣政府3苗栗縣政府4臺中市政府5彰化縣政府6雲林縣政府7高雄市政府8屏東縣政府9花蓮縣政府10宜蘭縣政府11金門縣政府

請地方政府儘速提供對口單位

地方對口設置或指派屬地方主管機關權責 組織編制 業務職掌 地方情況

73

五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依地質法相關條文規定

sect6I 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應將地質敏感區相關資料納入土地利用計畫土地開發審查災害防治環境保育及資源開發之參據

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sect11I 將調查及評估結果納入送審之書圖文件中

依地質法第 11 條解釋令 「相關法令」指訂有土地開發行為相

關審查規定之法令 「審查機關」指辦理地質敏感區基地

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審查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為避免重複審查應以最先受理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為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結果之「審查機關」

經審查通過之調查及評估結果應納入後續其他「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之書圖文件做為參據

請區域計畫法都市計畫法建築法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及各目的事業法令之各法令主管機關研修其主管法令規定送審所需書表文件格式評估納入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規定俾便於地質敏感區公告後能辦理審查

請區域計畫法都市計畫法建築法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及各目的事業法令之各法令主管機關研修其主管法令規定送審所需書表文件格式評估納入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規定俾便於地質敏感區公告後能辦理審查

74

水土保持局如何配合地質法施行研修水土保持書件格式檢視「水土保持計畫審核監督辦法」規定 所需書表文件格式之內容酌予文字修正納入地質法地質敏感區規定再行公告即成

第 36 條本辦法所需書表文件之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第 36 條本辦法所需書表文件之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案例分享

75

敬請提供法令修正資訊

為利相關法令與地質法間銜接順暢請應配合地質法修正規定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於修正後將相關資訊轉知中央主管機關

76

一地質敏感區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及規模草案(附件 7 )提請討論

二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草案(附件 9 )提請討論

綜合討論綜合討論

肆討論事項

77

地質法第 8 條第 1 項土地開發行為種類與規模及所稱「緊急救災者」相關規定 ( 草

案 )地質法 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

所有土地開發行為嗎

所有土地開發行為嗎

78

過度擾民 經濟部水利署

經檢視本法所稱之「土地開發行為」水利法中可能涉及本法第 8 條及第 11 條需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事項為水利法第 46 條水利建造物之興辦改造核准許可等惟水利建造物數量龐大規模較小或開挖深度較淺之開發行為對地質環境及人民安全之影響相對較小是否所有開發行為皆須依法辦理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建議排除規模較小部分以避免增加開發成本及過度擾民

臺北市政府 公園闢建開發行為多為地表整地及綠化植栽結構物及附屬設施如涼亭管溝花槽照明設施等等僅佔工程之小部份且為地表淺基礎開挖影響地質環境條件甚微應無造成地質災害之虞參考經濟部全國地質調查資料即可故建議無一層樓以上且建築面積小於 45m2 建物之公園闢建開發得予排除以節省開發成本

hellip

79

比例原則(禁止過分原則)

行政程序法 sect7 行政行為應依下列原則為之一採取之方法應有助於目的之達成二有多種同樣能達成目的之方法時應選擇對人民權益損害最少者

三採取之方法所造成之損害不得與欲達成目的之利益顯失均衡

排除與地質安全無關者排除小規模者

排除與地質安全無關者排除小規模者

80

核釋地質法第 8 條第 1 項規定 依立法意旨及比例原則土地開發行為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其種類及規模如附表

緊急救災者係指災害發生後經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認定之搶通搶災或防患二次災害之緊急工程行為

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 基地位於地質敏感區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規模

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 基地位於地質敏感區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規模

地質敏感區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及規模 ( 草案 )

1 工廠之設立及工業區之開發2鐵路大眾捷運系統港灣及機場之開發3 公路之開發4 土石採取及探礦採礦5蓄水建造物之開發6休閒農場之開發利用7漁塭或魚池之興建8遊樂區及風景區之開發9高爾夫球場及戶外運動場地之興建或擴建10 文化教育訓練設施或研究機構之興建或擴建11醫療建設之開發其醫院興建或擴建12 新市區(係指新社區及新市鎮)建設13 環境保護工程之興建14 核能及其他能源之開發及放射性核廢料儲存或處理場所之興建15 地下街工程16高壓電線塔基工程17纜車之興建或擴建18氣象雷達站之興建或擴建工程19 設置石油管理法所定之石油石油製品貯存槽20 建築物(係指應請領建照執照)之新建或增建

選取與地質安全有關者考量各類地質敏感區屬性決定辦理與否排除小規模者

選取與地質安全有關者考量各類地質敏感區屬性決定辦理與否排除小規模者

82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 (草案 )

本報告書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為避免審查地質專業事項及技術標準不一中央主管機關爰訂定審查參考規範提供各審查機關參考

地質法 sect11 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於相關法令規定須送審之書圖文件中納入調查及評估結果

審查機關應邀請地質專家學者或前條第一項規定之執業技師參與審查或委託專業團體辦理審查但具有自行審查能力者不在此限

83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草案

1 審查人員之資格條件 ( 第 2 點 )

2 審查人員之建議名單 ( 第 3 點 )

3 報告書審查應注意事項 ( 第 4 點 )

4 報告書審查應補正事項 ( 第 5 點 )

5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之法律效益 ( 第 6點 )

6 報告書審查之收費 ( 第 7 點 )

地質 大地工程 土木工程 採礦工程 水利工程 水土保持

地質 大地工程 土木工程 採礦工程 水利工程 水土保持

政府機關(構)及相當職等專職人員地質相關實務經驗 7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副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5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助理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7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5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副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碩士學位以上且地質專長相關專職實務或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專業證照之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且取得證照後執行地質業務 7 年以上

政府機關(構)及相當職等專職人員地質相關實務經驗 7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副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5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助理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7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5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副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碩士學位以上且地質專長相關專職實務或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專業證照之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且取得證照後執行地質業務 7 年以上

專長專長++實務經驗實務經驗

地質法 sect11Ⅱ審查機關應邀請地質專家學者或前條第一項規定之執業技師參與審查或委託專業團體辦理審查但具有自行審查能力者不在此限

審查人員之資格條件 (sect2)

85

審查人員之建議名單 (sect3)

中央主管機關得就前點規定資格條件建立審查人員建議名單提供審查機關參考

86

報告書審查應注意事項 (sect4)

結果之合理性內涵足以提供後續土地開發利用災害防治及環境保育規劃之參據

基地地質調查及基地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基地地質調查及基地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項目內容數量比例尺hellip

87

報告書審查應補正事項 (sect5)

審查報告書有下列情形之一者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應通知申請人限期修正或補正

未依規定格式及份數製作 應檢附文件不齊全未經技師簽證或簽證技師科別不符不符合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規定

88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之法律效益(sect6)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依地質法sect11Ⅱ規定審查)

無行政處分效力 應納入後續相關法令送審書圖文件提供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土地開發利用行為之參據

89

報告書審查之收費 (sect7)

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報告書得收取審查費 依其主管業務收費法令 依規費法相關規定

本報告書為相關法令送審書件之ㄧ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本報告書為相關法令送審書件之ㄧ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 Slide 1
  • Slide 10
  • Slide 12
  • Slide 13
  • Slide 15
  • Slide 25
  • Slide 28
  • Slide 33
  • Slide 39
  • Slide 42
  • Slide 43
  • Slide 44
  • Slide 46
  • Slide 48
  • Slide 49
  • Slide 52
  • Slide 54
  • Slide 55
  • Slide 57
  • Slide 62
  • Slide 63
  • Slide 64
  • Slide 65
  • Slide 66
  • Slide 67
  • Slide 81
  • Slide 84

2

議 程

壹主席致詞貳主辦單位說明 叁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肆討論事項

3

貳主辦單位說明

4

地質法草案

第 4 屆立法委員審查

地質法地質法

第 5 屆立法委員審查

第 6 屆立法委員審查

第 7 屆立法委員審查

約15

85年

99 年

地質法 5 章 22 條

9999 年年 1212 月月 88日公布制定 日公布制定

100100 年年 1212 月月 11日施行 日施行 土地管理邁向新紀元

5

地質法與授權子法立法宗旨 ( 第 1條 )主管機關 ( 第 2條 )用詞定義 ( 第 3條 )全國地質調查制度 ( 第 4 及 15 條 )重大公共建設規劃及選址知會制度 ( 第 7 條 )地質敏感區劃定及管理制度 ( 第 5 6-11 及 16條 )地質災害調查及監測 ( 第 12-14 條 )地質資料蒐集及管理制度 ( 第 17 條 )主管機關之地質研究 ( 第 18 條 )地質推廣教育之獎助 ( 第 19 條 )

規避妨礙或拒絕地質調查等之處罰 ( 第 20條 )拒絕提供地質資料之處罰 ( 第 21 條 )施行日期之決定 ( 第 22 條 )

第 1 章 總則 (3 條 )

第 2 章 地質調查制度 (13 條 )

第 3 章 地質資料管理及地質研究 (3條 )

第 4 章 罰則 (2 條 )

第 5 章 附則 (1 條 )

bull健全地質調查制度bull有效管理國土地質資料bull建立國土環境變遷及土地資源管理之基本地質資訊

授權子法

6

相關機關依地質法相關規定應配合事項

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 地質資料蒐集管理相關作業

重大公共建設相關作業

7

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之準備 研訂子法及其他規定 處理地質法相關規定與其他法令之接軌問題

函發週知及研商議題調查( 100 年 1 月 14 日) 相關機關研商會議( 100 年 8 月 12 日 10 月 6日及 101 年 3 月 13 日)

處理地質法相關規定之地質專業問題 地質專家學者討論會( 100 年 6 月 22 日及 101 年

3 月 13 日) 中華民國地質學會地質法施行推動委員會書面意見( 100 年 12 月 28 日)

辦理子法及其他規定發布諸事宜 舉辦說明會( 101 年 3 月 13 日) 辦理教育推廣( 101 年 3 月 15 日及 4 月 26 日)

大家注意準備開工了大家注意準備開工了

8

叁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

9

叁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

一地質法地質敏感區整體作業架構及程序二地質法地質敏感區相關規定

(一)法律及法規命令(二)其他規定

三地質敏感區公告及查詢(一)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及第 1 批準備(二)地質敏感區查詢系統建置

四地方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五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廢止及公告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廢止及公告

主管機關研提計畫書

地方主管機關公開展示計畫書 30 日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審查

中央主管機關核定公告

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應將地質敏感區資料納入參據

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應將地質敏感區資料納入參據 土地利用計畫 土地開發審查 資源開發

災害防治 環境保育

地質敏感區土地開發行為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地質敏感區土地開發行為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基地位於地質敏感區且符合土地開發行為之種類及規模

申請土地開發前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最先受理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應審查報告書

經審查通過之報告書應納入後續其他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之書圖文件做為參據

一地質法地質敏感區整體作業架構及程序地質敏感區公告程序

地質敏感區與土地管理之關係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amp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組織及運作辦法地質法sect5

地質法 sect6

地質法 sect8-sect11 地質法第 8 條第 1 項規定解釋令 amp 地質法第 11 條規定解釋令 amp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amp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 amp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格式

得按年編列計畫及預算辦理依相關法令規定之防治措施

地質法 sect16

11

二地質法地質敏感區相關規定 法律及法規命令

地質法(總統 99 年 12 月 8 日華總一義字第 09900331501號令制定行政院100 年 11 月 17 日院臺經字第 1000056389 號令發布定自 100 年 12 月 1 日施行 )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組織及運作辦法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其他規定「地質法地質敏感區之公告」依行政程序法界定為法規命令 ( 法務部

101 年 2 月 24 日法律字第 1000025241號函 ) 地質法第 8 條第 1 項土地開發行為種類與規模及所稱「緊急救災者」

相關規定草案 地質法第 11 條第 1 項所稱「相關法令」及第 2 項所稱「審查機關」相

關規定 ( 經濟部 100 年 12 月 26 日經地字第 10004607731號令 )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草案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格式(經濟部 101 年

3 月 7 日經授地字第 10120800080號公告)

經濟部 101 年 3月 6 日經地字第10104600660號令

sect6

sect8- sect11

sect5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土地管理

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應審查調查及評估結果

申請土地開發前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地質法

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應將地質敏感區資料納入參據

土地利用計畫

土地開發審查

災害防治

環境保育

資源開發

得編預算辦理防治

sect16

地質敏感區土地開發行為應基地地質調查地質安全評估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廢止

審查及公告

中央主管機關應將具有特殊地質景觀地質環境或有發生地質災害之虞之地區公告為地質敏感區

地質法 sect6

中央或地方研提計畫書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審查

中央主管機關公告

地質法 sect8- sect11

地質法 sect5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土地管理

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應審查調查及評估結果

申請土地開發前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子法

土地利用計畫

土地開發審查

災害防治

環境保育

資源開發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組織及運作辦法

14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地質法 sect5Ⅱ 地質敏感區之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地質法 sect6

中央或地方研提計畫書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審查

中央主管機關公告

地質法 sect8- sect11

地質法 sect5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土地管理

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應審查調查及評估結果

申請土地開發前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土地利用計畫

土地開發審查

災害防治

環境保育

資源開發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組織及運作辦法

16

政府為何要公告地質敏感區

國土位處板塊活動帶上rarr地質災害頻仍 避災減災之土地體檢機制rarr診斷土地之屬性及特性rarr提供基本地質資訊rarr讓土地規劃使用更合理

地質敏感區ne地質災害地區 災後重建rarr災前防範 土地開發行為時本法僅規定應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rarr研提因應對策

本法無禁限建管制規定

17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1 地質敏感區分為地質遺跡地下水補注區活動斷層山崩與

地滑及土石流五類地質敏感區 ( 第 2 條 )2 地質遺跡之定義及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之劃定原則 ( 第 3 條 )3 地下水補注區之定義及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之劃定原則

( 第 4 條 )4 活動斷層之定義及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之劃定原則 ( 第 5 條 )5 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之劃定原則 ( 第 6 條 )6 土石流地質敏感區之劃定原則 ( 第 7 條 )7 地質敏感區之範圍繪製作業 ( 第 8 條 )8 地質敏感區之劃定變更或廢止之計畫書研提公開展示審

查及公告程序 ( 第 9 條 )9 地質敏感區之劃定計畫書應載明事項 ( 第 10 條 )10 地質敏感區之變更作業 ( 第 11 條第 12 條 )11 地質敏感區之廢止作業 ( 第 13 條第 14 條 )12 地質敏感區之相關行政作業 ( 第 15 條 )

計 16條

地質專業規定

行政作業規定

18

地質敏感區分類 (sect2)

bull分類目的bull優先列入之類別

bull 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bull 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bull 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bull 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bull 土石流地質敏感區

bull因應未來環境變遷bull其他經中央主管機關認定者

地質法 sect5I 中央主管機關應將具有特殊地質景觀地質環境或有發生地質災害之虞之地區公告為地質敏感區

19

各類地質敏感區劃定原則 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 (sect3)

指在地球演化過程中各種地質作用之產物且具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一有特殊地質意義二有教學或科學研究價值三有觀賞價值四有獨特性或稀有性

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 (sect4)

指地表水入滲地下地層且為區域性之地下水流源頭地區並具有下列情形之ㄧ者 一為多層地下水層之共同補注區二補注之地下水體可做為區域性供水之重要水源

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 (sect5)

指過去十萬年內有活動證據且未來可能再度活動之斷層及其兩側易受活動斷層錯動或地表破裂直接影響之地區

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 (sect6)

曾經發生土石崩塌或有山崩或地滑發生條件之地區及其周圍易直接受山崩或地滑影響之區域

土石流地質敏感區 (sect7)

曾經發生土石流或有明顯土石流發生條件之地區及其周圍易直接受影響之地區

20

地質敏感區範圍繪製

bull涵蓋範圍 (sect3-sect7)

本體

視情況得增加緩衝帶bull繪製之作業底圖 (sect8)

15000像片基本圖

但高山地區得以 110000替代

21

地質敏感區計畫書研提 權責機關 (sect9I) 中央主管機關地方主管機關 計畫書公開展示 (sect9ⅡⅢ ) 送審查前應於地方政府公

開展示 30 日土地權利利害關係人得提出意見併送審查參考

劃定計畫書應載明事項 (sect10)1 劃定原因法律依據及地質證明 2 範圍說明

(1) 位置圖標示地質敏感區位置與行政區關係比例尺不得小於 1100000

(2) 範圍圖標示地質敏感區之邊界及其內之重要地形地物其比例尺以與地質敏感區範圍繪製作業底圖比例尺相同為原則但地質敏感區分布範圍廣闊者得縮小比例尺為 125000

3 地質環境資料 包括地形地層地質構造及水文地質

22

權責機關 ( 地質法 sect5I) 中央主管機關 辦理方式 (sect15I) 得採個別或分批 公告內容 (sect15Ⅱ) 範圍圖說及坐標公告後將其交轄管地方主管機關

地質敏感區公告

審議會審查通過後

審議會審查通過後

23

地質敏感區查詢網路化 (sect15Ⅲ) 中央主管機關應建立地質敏感區資料庫提供網路查詢及下載列印查詢結果

地質敏感區查詢

實務情境模擬bull區位查詢

bull民眾自行上網進行或bull民眾委由顧問公司技師代辦

bull諮詢服務各級主管機關

因應政府組織再造人力精簡政策善用電腦科技有效提升政府行政效能發揮技師專業導入為政府左右手

因應政府組織再造人力精簡政策善用電腦科技有效提升政府行政效能發揮技師專業導入為政府左右手

24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組織及運作辦法

地質法 sect5Ⅳ 審議會之組成專家學者不得少於審議會總人數二分之一審議會之組織及運作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地質法 sect6

中央或地方研提計畫書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審查

中央主管機關公告

地質法 sect8- sect11

地質法 sect5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土地管理

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應審查調查及評估結果

申請土地開發前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土地利用計畫

土地開發審查

災害防治

環境保育

資源開發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組織及運作辦法

26

1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組織之任務組成產生任期及出缺補聘規定 ( 第 2 條 - 第 6 條 )

2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運作之前置作業 ( 第 7條 )

3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運作之議事規則 ( 第 8條 - 第 11 條 )

4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之經費 ( 第 12 條 )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組織及運作辦法

計 13條

27

審議會任務 (sect2)

各類地質敏感區劃定相關事項

各類地質敏感區變更相關事項

各類地質敏感區廢止相關事項

地質法 sect5Ⅲ 中央主管機關應設地質敏感區審議會審查地質敏感區之劃定變更及廢止

環境保育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組織

召集人

土地利用計畫

地質遺跡

機關代表委員 專家學者委員土地開發審查

地下水補注

活動斷層

山崩與地滑

土石流

專家學者人數不得少於委員總人數 12委員總人數 17-25人

災害防治

資源開發

29

審議會組織 (sect3-sect6) 組成 產生 任期出缺補聘

機關代表委員

召集人

由中央主管機關首長兼任或指定

當然委員

其他機關代表委員

由中央主管機關首長就本法第 6 條第 1 項所定土地利用計畫土地開發審查災害防治環境保育或資源開發之主管機關代表聘兼

任期 2 年期 滿得續聘委員職務異動時原派機關應改派代表補足原任期

專家學者委員

由中央主管機關首長就具有地質敏感區相關學術專長及實務經驗之專家學者聘兼

任期 2 年期 滿得續聘每次改聘席次不得少於13委員出缺時得予補聘其任期至原任期屆滿之日止

30

審議會議事規則主席 (sect8) 召集人兼任主席

召集人不克出席時由召集人指定委員 1人代理或由出席委員互推 1人為主席

出席人數及議決人數 (sect9)

全體委員過半數之出席始得開會出席委員過半數之同意始得決議

出席 (sect10) 機關代表委員不克親自出席時得另派員代理出席並參與會議發言及表決專家學者委員應親自出席不得代理

列席 (sect11) 地質敏感區計畫書研提機關應指派代表列席報告及說明

31

審議會其他配套 (sect7)

審議會開會前得經召集人核可視個案特性邀請審議會委員及專家學者組成專案小組召開初審會議獲致初審結論後提報審議會議審查

初審會議之主席由審議會召集人就審議會委員指派之

32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地質法 sect9Ⅱ 基地地質調查與地質安全評估方法之認定項目內容及作業應遵行事項之準則由中央主管機關會商相關主管機關定之

地質法 sect6

中央或地方研提計畫書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審查

中央主管機關公告

地質法 sect8- sect11

地質法 sect5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土地管理

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應審查調查及評估結果

申請土地開發前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土地利用計畫

土地開發審查

災害防治

環境保育

資源開發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組織及運作辦法

34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

基地地質安全評估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廢止

為何須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廣域性

區域性

地質敏感區地質調查制度地質敏感區

地質調查制度

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rarr釐清地質敏感區與基地關係rarr研提因應對策

35

與相關法令規定之地質調查是否競合

環境影響評估環境影響評估

水土保持水土保持

非都市土地使用分區變更非都市土地使用分區變更

建築地基調查建築地基調查

溫泉開發溫泉開發

礦業開發礦業開發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地質安全評估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地質安全評估

地質法 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

hellip

36

1 基地地質調查調查區之範圍界定 ( 第 2 條 )2 現有資料之引用 ( 第 3 條 )3 地質調查方法之選擇 ( 第 4 條 )4 報告書製作應遵行事項 ( 第 5 條第 6 條 )

5 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之調查及評估 ( 第 7 條 - 第 10條 )

6 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之調查及評估 ( 第 11 條 - 第14 條 )

7 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之調查及評估 ( 第 15 條 - 第 18條 )

8 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之調查及評估 ( 第 19 條 - 第23 條 )

9 土石流地質敏感區之調查及評估 ( 第 24 條 - 第 28條 )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總則

各類地質敏感區專章 計 29條

37

本準則設計之條文架構 基地地質調查

區域調查 vs 細部調查 調查區範圍 調查項目及內容 調查方法 圖說規範

基地地質安全評估 地質敏感區對基地之影響 基地開發對地質敏感區之影響因應對策

總則 vs 專章通則 vs但書

38

基地地質調查 --分類及調查範圍 通則 (sect2)

區域調查調查範圍應包含基地全部及基地周界外 2 公里範圍與基地所在地質敏感區重疊部分

細部調查調查範圍應包含基地與地質敏感區重疊部分

得免細部調查維持原地形地貌且不開發者

但書區域調查範圍 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 (sect19) 基地及其所在之地質敏感區全部

土石流地質敏感區 (sect24) 基地及其所在之土石流溪流集水區全部

2 km基地

地質敏感區

基地地質調查 -- 調查項目及內容地質敏感區類別

區域調查 細部調查

地質遺跡(sect7)

地形地層分布及地質構造

地質遺跡之產狀外觀形態及保存狀況地質遺跡之地表分布範圍地質遺跡有向地下延伸者在預計開挖深度範圍內之分布岩層位態岩石性質及地質構造

地下水補注 (sect11)

地形地層分布地質構造及水文地質概況

地形地表沉積物種類及粒徑分布地下地層岩性分布水文地質參數

活動斷層(sect15)

活動斷層地形特徵地層分布及地質構造

岩層分布地質構造

山崩與地滑 (sect20)

環境狀況地質特性 地質特性坡地現況及工程特性

土石流(sect25)

地質環境特性土石崩塌料源土石流流動區溪床特性土石流溢流土石流堆積區特性土石流災害歷史土石流治理工程措施

土石流堆積物地表與地下分布及粒徑變化土石流流動與堆積之特徵及地形坡度變化調查區與土石流流動區之距離及基地與溪床之高程差基地內相關土石流治理工程措施

專章

40

基地地質調查 -- 調查方法 區域調查得引用既有地質資料既有地質資料不足者應以露頭調查遙測影像判釋或其他方法補充資料 (sect3I)

細部調查應進行現地調查現地調查如有既有資料可資引用者得以既有資料取代 (sect3Ⅱ)

本準則所規定之必要地質調查方法得以其他合乎學理且能達到相同調查目的之方法取代 (sect4)

地質法 sect9I 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視情況就下列方法擇一行之 由現有資料檢核並評估地質安全

進行現地調查並評估地質安全

通則

41

基地地質調查 -- 調查方法地質敏感區類別

區域調查 細部調查

地質遺跡(sect8)

露頭調查地質鑽探地球物理測勘或其他方法

地下水補注 (sect12)

地表沉積物種類及粒徑分布 地質鑽探 (增鑽探數量或地球物理測勘 )

活動斷層(sect16)

地形判釋露頭調查

地形判釋露頭調查地質鑽探(探溝調查 ) 地球物理測勘

山崩與地滑 (sect21)

遙測影像判釋地表調查

遙測影像判釋地表調查地質鑽探 (增鑽探數量或地球物理測勘 )

土石流(sect26)

遙測影像判釋地表調查

遙測影像判釋地表調查試坑調查地質鑽探

專章

細部調查規定必要調查方法 -- 地質鑽探地質敏感區類別 鑽探數量及配置 鑽探深度 其他規定

地下水補注 (sect12)

A≦05公頃得不進行地質鑽探05 < A≦2公頃至少應鑽探 2孔 2公頃< A每 1 公頃應鑽 1孔未滿 1 公頃者以 1 公頃計鑽探孔位以均勻分布於細部調查區為原則

每孔深度至少50 公尺或進入岩盤至少 5公尺

配合地質鑽孔調查地下水位及透水係數

活動斷層(sect16)-- 調查地下岩層分布及厚度活動斷層及剪裂帶深度

鑽探剖面應儘量垂直活動斷層走向其配置以能呈現細部調查區之特性及其與活動斷層之關係為原則沿活動斷層走向平行方向之長度每 100 公尺應繪置 1剖面未滿 100 公尺者以 100 公尺計剖面長度未滿 20 公尺者應至少有 1鑽孔控制剖面長度在 20 公尺以上者應至少有 2鑽孔控制且位於剖面兩端之鑽孔與細部調查區邊界之距離以小於 10 公尺為原則同剖面之鑽孔岩性有明顯變化或構造複雜者應增加鑽探數量以調查是否有活動斷層通過及其可能分布位置

每孔深度應至少 30 公尺

山崩與地滑 (sect21)-- 調查覆土層之分布與厚度及岩體之特性

A≦01公頃至少鑽探 1孔01 < A≦1公頃至少鑽探 2孔1公頃< A每 05 公頃應鑽 1孔未滿 05 公頃者以05 公頃計鑽探孔位應配合調查區域狀況選擇適當之配置如為順向坡應優先配置鑽孔

每孔深度至少 30 公尺並應進入岩盤至少 5 公尺如位於順向坡坡面上之鑽孔深度應足以釐清順向坡之岩層組成與厚度及主要不連續面之特性

配合地質鑽孔進行地下水位量測並視坡地穩定分析之需要進行土壤與岩石力學試驗及地下水文調查

土石流(sect26)-- 調查土石流堆積材料厚度及粒徑變化

A≦01公頃至少鑽探 1孔01 < A≦1公頃至少鑽探 2孔1公頃< A每 05 公頃應鑽 1孔未滿 05 公頃者以05 公頃計鑽探孔位配置以均勻分布為原則

每孔深度至少20 公尺或進入岩盤 5 公尺

全程取樣

基地地質調查報告書圖說規範 區域調查地質圖+地質剖面圖 細部調查地質圖+地質剖面圖 地下地質調查方法之紀錄圖說如柱狀圖剖面圖等

地質敏感區類別

區域圖說比例尺

細部圖說比例尺

地質剖面圖

地質遺跡 (sect9)

≧125000 ≧15000 區域調查地質圖與細部調查地質圖均應附與地質圖同比例尺之地質剖面圖

地下水補注(sect13)

≧125000 ≧15000 區域調查地質圖應附水文地質剖面圖細部調查地質圖應附水文地質柵狀圖其中水平比例尺同各地質圖比例垂直比例尺得適度放大

活動斷層(sect17)

≧125000 ≧15000 區域調查地質圖與細部調查地質圖均應附與地質圖同比例尺之地質剖面圖細部調查應配合鑽探資料標示地層(岩層)界線及活動斷層如活動斷層不在細部調查區範圍內應依現有資料將活動斷層標示於剖面延伸線上

山崩與地滑(sect22)

≧125000 ≧15000 區域調查地質圖應附二條相互垂直之剖面細部調查地質剖面圖應配合鑽探孔位繪製以表現覆土層及岩層之空間分布剖面圖之比例尺應與地質圖相同

土石流(sect27)

≧125000 ≧15000 區域調查地質圖應附土石流溪流縱斷面圖標示土石材料堆積位置細部調查地質圖應配合地質鑽探及試坑繪製至少二條相互垂直之地質剖面圖

專章

基地地質安全評估 -- 項目及內容

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 (sect10)

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 (sect14)

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 (sect18)

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 (sect23)

土石流地質敏感區 (sect28)

1 評估基地開發範圍與地質遺跡之空間關係及開發行為對地質遺跡形狀視覺或完整性之影響並研提因應對策2 研提開發行為於施工期間對地質遺跡採取之保護措施及評估其效果3 開發行為人對地質遺跡長期維護之因應對策

1 評估土地開發行為開發中對地下水水質及入滲補注量直接或間接之影響2 評估土地開發行為開發後造成地下水質及入滲補注量之影響3 經評估土地開發行為對地下水水質及入滲補注量造成永久性或暫時性不良影響時應採取因應措施並評估其效果

1 評估活動斷層活動時基地內地表破裂或變形之特性及可能影響範圍2 評估活動斷層活動時地表破裂或變形對開發行為之影響並分析基地內開發行為之適當性3因應對策及其效果評估

1 評估山崩或地滑發生之土石下坡運動特性崩塌或滑動量體及影響範圍對開發行為安全之影響2 評估順向坡之穩定性及開發行為對順向坡穩定性之影響3 評估開發行為造成現有山崩或地滑範圍擴大誘發潛在山崩地滑或順向坡岩體滑動之可能性及其規模4因應對策及其效果評估

1 評估土石流潛勢規模及對開發基地影響之範圍2 評估土石流對土地開發行為或建築物安全之影響3 開發行為安全之因應對策及其安全效果評估

專章

45

報告書製作應遵行事項 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結果應依本準則規定製作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報告書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sect5I)

基地與二種類別以上地質敏感區範圍重疊時應依不同類別地質敏感區規定分別辦理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其調查及評估結果得併於同一報告書(sect5Ⅱ)

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係由本法第 10 條第 1 項所定技師辦理者報告書之簽證應檢附該辦理技師之技師證書及執業執照影本由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公營事業機構或公法人內依法取得相當類科技師證書者辦理時應檢附該辦理技師之技師證書影本 (sect6)

通則

地質法 sect6

地質法 sect8- sect11

地質法 sect5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土地管理 其他規定

土地利用計畫

土地開發審查

災害防治

環境保育

資源開發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廢止

審查及公告

基地位於地質敏感區且符合土地開發行為之種類及規模

申請土地開發前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最先受理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應審查報告書

經審查通過之報告書應納入後續其他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之書圖文件做為參據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之公告」依行政程序法界定為法規命令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之公告」依行政程序法界定為法規命令

地質法第地質法第 88 條第條第 11 項土地開發行為種類與規模及所稱「緊急救災者」相關規定項土地開發行為種類與規模及所稱「緊急救災者」相關規定(( 草案草案 ) )

地質法第地質法第 1111 條第條第 11 項所稱「相關法令」及第項所稱「相關法令」及第 22 項所稱「審查機關」相關規定項所稱「審查機關」相關規定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 (( 草案草案 ))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格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格式式

47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之公告」依行政程序法界定為法規命令

地質法 sect5I 中央主管機關應將具有特殊地質景觀地質環境或有發生地質災害之虞之地區公告為地質敏感區

bull公告之法制作業bull人民之救濟權利 bull公告之法制作業bull人民之救濟權利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之公告 法規命令 一般處分

行政程序法規定 一般處分特定人具體之事實關係

sect92I 所稱行政處分係指行政機關就公法上具體事件所為之決定或其他公 權力措施而對外直接發生法律效果之單方行政行為

sect92Ⅱ前項決定或措施之相對人雖非特定而依一般性特徵可得確定其範圍者 為一般處分適用本法有關行政處分之規定有關公物之設定變更廢 止或其一般使用者亦同

法規命令不特定多數人一般抽象性規範 sect150I 所稱法規命令係指行政機關基於法律授權對多數不特定人民就一 般事項所作抽象之對外發生法律效果之規定

法務部函釋法務部函釋

都市計畫案例(司法院釋字第 156號解釋理由書及最高行政法院 95 年度 判字第 2147號判決) 都市計畫之個別變更係直接限制一定區域內人民之權利利益或增加其負擔其具有行政處分之性質

擬定都市計畫通盤檢討後所作之變更非直接限制一定區域內人民之權益或增加其負擔且非針對具體事件之處理核其性質乃屬於法規命令而非行政處分其性質是一種法規不得直接對之爭訟

特定地區經公告為地質敏感區後其後續影響為何似僅有地質法第 8 條規定「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上開規定似未直接限制一定區域內人民之權利利益或增加其負擔是以地質敏感區之公告性質上似屬法規命令而非一般處分惟仍請貴部再予確認上開公告除前所述外是否尚有其他影響以上事項宜請貴部再予審認

法務部函釋法務部函釋

50

地質敏感區之公告性質屬法規命令

確認特定地區經公告為地質敏感區後其後續影響僅有地質法第 8 條之規定

按法務部函釋上開規定因其非直接限制一定區域內人民之權益且非針對具體事件之處理

是以地質敏感區之公告性質乃屬於行政程序法第 150 條第 1 項規定所稱法規命令而非行政程序法第 92 條規定所指一般處分

經濟部重新檢視地質法

經濟部重新檢視地質法

51

地質法第 11 條第 1 項所稱「相關法令」及第 2 項所稱「審查機關」相關規定

地質法 sect11 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於相關法令規定須送審之書圖文件中納入調查及評估結果

審查機關應邀請地質專家學者或前條第一項規定之執業技師參與審查或委託專業團體辦理審查但具有自行審查能力者不在此限

地質法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

sect11I 依第 8 條第 1 項規定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於相關法令規定須送審之書圖文件中納入調查及評估結果

地質法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

sect11I 依第 8 條第 1 項規定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於相關法令規定須送審之書圖文件中納入調查及評估結果

bull資源開發bull土地開發利用bull工程建設bull廢棄物處置bull天然災害整治bull法令規定有關土地開發之規劃設計及施工

bull區域計畫法bull建築法bull環境影響評估法bull水土保持法bull土石採取法bull水利法 bull礦業法bull溫泉法bullhellip

地質法sect3Ⅶ

立法說明立法說明

53

核釋地質法第 11 條第 1 項「相關法令」

係指訂有土地開發行為相關審查規定之法令 區域計畫法都市計畫法 建築法 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各目的事業法令

bull面積 35公頃bull非都市地區

bull山坡地bull興辦事業

bull休閒農業輔導管理辦法 bull休閒農場經營計畫審查作業要點 bull非都市土地休閒農場容許作休閒農業設施使用審查作業要點 bull非都市土地作休閒農業使用興辦事業計畫及變更編定審查作業要點 bull休閒農場專案輔導實施作業規定bull區域計畫法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建築法等相關規定

【例】複合型休閒農場之土地開發申請

【例】複合型休閒農場申請土地開發許可審查流程示意圖

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bull影響土地開發人權益bull浪費行政資源bull影響土地開發人權益bull浪費行政資源

重複審查重複審查

56

係指辦理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審查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 為避免重複審查應以最先受理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為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結果之「審查機關」

經審查通過之調查及評估結果應納入後續其他「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之書圖文件做為參據

核釋地質法第 11 條第 2 項「審查機關」

【例】複合型休閒農場申請土地開發許可審查流程示意圖

辦理審查辦理審查納入參據納入參據

參據參據 參據

參據

參據參據

誰該辦理審查bull視個案情形bull每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都有可能

誰該辦理審查bull視個案情形bull每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都有可能

58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格式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sect5I 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結果應依本準則規定製作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以下簡稱報告書)報告書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59

報告書格式 基地地質調查報告

1 基地所在地質敏感區地質概況2 區域調查

(1) 調查項目內容方法及數量(2) 調查結果說明附地質圖地質剖面圖及其他相關主題圖說

3細部調查(1) 調查項目內容方法及數量(2) 調查結果說明附地質圖地質剖面圖及其他相關主題圖說

4綜合解釋 基地地質安全評估報告

依據地質調查結果及地質安全評估項目撰述地質安全評估結果

附錄 地質鑽探報告或其他地質調查方法紀錄現地試驗資料室內試驗及分析資料等

60

叁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

一地質法地質敏感區整體作業架構及程序二地質法地質敏感區相關規定

(一)法律及法規命令(二)其他規定

三地質敏感區公告及查詢(一)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及第 1 批準備(二)地質敏感區查詢系統建置

四地方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五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61

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 全國地質敏感區通盤劃定預定 4 至 5 年內分批公告完成之後至少每 5 年通 盤檢討 1次

個案更新視情況得隨時辦理 地質敏感區公告之主要作業及辦理機關

計畫書研提中央及地方主管機關 全國通盤劃定通盤檢討及個案跨越兩個以上行政區域者由中央主管機關辦理

個案未跨行政區域者由該轄管地方主管機關辦理 計畫書公開展示地方主管機關 審議會審查及計畫書核定中央主管機關

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及第 1 批準備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主要由中央主管機關辦理第 1 批地質敏感區主要由中央主管機關辦理

計畫書公開展示 30日

(地方主管機關)

計畫書公開展示 30日

(地方主管機關)計畫書審查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計畫書審查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

計畫書核定及地質敏感區公告(中央主管機關)

計畫書核定及地質敏感區公告(中央主管機關)

約5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

地質法施行 1001201

審議會籌組及討論運作規劃 相關法令

主管機關檢視其主管法令相關規定並調整修正

有關 3 子法發布 10136

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會 101313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會 101313

劃定計畫書研提(中央主管機關)劃定計畫書研提(中央主管機關)

劃定作業(中央主管機關)

劃定作業(中央主管機關)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公告準備

第 1 批分布地點

1 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名稱 分類 縣市 鄉鎮暖暖壺穴 壺穴 基隆市 暖暖區大華壺穴 壺穴 新北市 平溪區猴硐壺穴 壺穴 新北市 瑞芳區十分瀑布 瀑布 新北市 平溪區眼鏡洞瀑布 瀑布 新北市 平溪區

第 1 批101 年度102 年度103 年度

2 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年度 地質敏感區 行政區域第 1批 濁水溪沖積扇 彰化縣

雲林縣

101 屏東平原 高雄市屏東縣

102 蘭陽平原 宜蘭縣

103臺中地區臺北地區

臺中市臺北市新北市

濁水溪沖積扇

3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第 1 批分布地點車籠埔斷層活動斷層敏感區所經行政區域 (鄉鎮市區 ) bull臺中市 (9 處 ) 東勢區石岡區豐原區北屯區太平區大里區潭子區霧峰區和平區bull南投縣 (5 處 ) 草屯鎮南投市中寮鄉名間鄉竹山鎮bull苗栗縣 (1 處 ) 卓蘭鎮

第 1 批101 年度102 年度103 年度104 年度

4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第 1批

年度 直轄市或縣市 說明

第 1批 臺北市 坡地社區重點縣市

五都之一

101 南投縣 921震災區坡地災害指標縣市

101 臺中市 921震災區五都之一

第 1 年度 分布地點

5 土石流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與水土保持局現有之土石流潛勢溪流間之關係尚待釐清

第 1 批暫緩劃定

102(330)

南投縣229

臺中市101

103(264)

屏東縣 65

高雄市 89

嘉義縣 62

臺南市 48

104(320)

宜蘭縣139

雲林縣 10

彰化縣 7

花蓮縣164

105(239)

臺東縣163

苗栗縣 76

106(425)

新竹縣 71

桃園縣 51

基隆市 34

新北市219

臺北市 50

68

地質敏感區查詢系統建置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sect15Ⅲ中央主管機關應建立地質敏感區資料庫提供網路查詢及下載列印查詢結果

地質敏感區查詢民眾得自行上網進行或委由顧問公司技師代辦各級主管機關應協助提供諮詢服務

系統應於第 1 批地質敏感區公告前建妥並於每次公告地質敏感區之同時更新資料

因應土地法地籍資料付費規定系統必要配套 政府機關版查詢時可展現地籍資料 一般民眾版查詢時須自備地籍圖數值資料(向地籍主管機關申購委託測量或其他方式資料處理取得)

69

地質敏感區查詢雛形系統操作展示

地質敏感區查詢雛形系統操作展示

70

叁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

一地質法地質敏感區整體作業架構及程序二地質法地質敏感區相關規定

(一)法律及法規命令(二)其他規定

三地質敏感區公告及查詢(一)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及第 1 批準備(二)地質敏感區查詢系統建置

四地方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五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71

四地方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所在地地方政府

基隆河中上游河蝕地形(壺穴與瀑布 ) 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基隆市新北市

濁水溪沖積扇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彰化縣雲林縣

車籠埔斷層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台中市南投縣苗栗縣

山崩與地滑地質感區劃定計畫書 _臺北市

臺北市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sect9Ⅱ 辦理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公開展示事宜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sect9Ⅱ 辦理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公開展示事宜

72

已提供對口單位1臺北市政府2桃園縣政府3苗栗縣政府4臺中市政府5彰化縣政府6雲林縣政府7高雄市政府8屏東縣政府9花蓮縣政府10宜蘭縣政府11金門縣政府

已提供對口單位1臺北市政府2桃園縣政府3苗栗縣政府4臺中市政府5彰化縣政府6雲林縣政府7高雄市政府8屏東縣政府9花蓮縣政府10宜蘭縣政府11金門縣政府

請地方政府儘速提供對口單位

地方對口設置或指派屬地方主管機關權責 組織編制 業務職掌 地方情況

73

五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依地質法相關條文規定

sect6I 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應將地質敏感區相關資料納入土地利用計畫土地開發審查災害防治環境保育及資源開發之參據

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sect11I 將調查及評估結果納入送審之書圖文件中

依地質法第 11 條解釋令 「相關法令」指訂有土地開發行為相

關審查規定之法令 「審查機關」指辦理地質敏感區基地

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審查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為避免重複審查應以最先受理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為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結果之「審查機關」

經審查通過之調查及評估結果應納入後續其他「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之書圖文件做為參據

請區域計畫法都市計畫法建築法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及各目的事業法令之各法令主管機關研修其主管法令規定送審所需書表文件格式評估納入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規定俾便於地質敏感區公告後能辦理審查

請區域計畫法都市計畫法建築法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及各目的事業法令之各法令主管機關研修其主管法令規定送審所需書表文件格式評估納入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規定俾便於地質敏感區公告後能辦理審查

74

水土保持局如何配合地質法施行研修水土保持書件格式檢視「水土保持計畫審核監督辦法」規定 所需書表文件格式之內容酌予文字修正納入地質法地質敏感區規定再行公告即成

第 36 條本辦法所需書表文件之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第 36 條本辦法所需書表文件之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案例分享

75

敬請提供法令修正資訊

為利相關法令與地質法間銜接順暢請應配合地質法修正規定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於修正後將相關資訊轉知中央主管機關

76

一地質敏感區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及規模草案(附件 7 )提請討論

二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草案(附件 9 )提請討論

綜合討論綜合討論

肆討論事項

77

地質法第 8 條第 1 項土地開發行為種類與規模及所稱「緊急救災者」相關規定 ( 草

案 )地質法 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

所有土地開發行為嗎

所有土地開發行為嗎

78

過度擾民 經濟部水利署

經檢視本法所稱之「土地開發行為」水利法中可能涉及本法第 8 條及第 11 條需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事項為水利法第 46 條水利建造物之興辦改造核准許可等惟水利建造物數量龐大規模較小或開挖深度較淺之開發行為對地質環境及人民安全之影響相對較小是否所有開發行為皆須依法辦理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建議排除規模較小部分以避免增加開發成本及過度擾民

臺北市政府 公園闢建開發行為多為地表整地及綠化植栽結構物及附屬設施如涼亭管溝花槽照明設施等等僅佔工程之小部份且為地表淺基礎開挖影響地質環境條件甚微應無造成地質災害之虞參考經濟部全國地質調查資料即可故建議無一層樓以上且建築面積小於 45m2 建物之公園闢建開發得予排除以節省開發成本

hellip

79

比例原則(禁止過分原則)

行政程序法 sect7 行政行為應依下列原則為之一採取之方法應有助於目的之達成二有多種同樣能達成目的之方法時應選擇對人民權益損害最少者

三採取之方法所造成之損害不得與欲達成目的之利益顯失均衡

排除與地質安全無關者排除小規模者

排除與地質安全無關者排除小規模者

80

核釋地質法第 8 條第 1 項規定 依立法意旨及比例原則土地開發行為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其種類及規模如附表

緊急救災者係指災害發生後經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認定之搶通搶災或防患二次災害之緊急工程行為

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 基地位於地質敏感區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規模

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 基地位於地質敏感區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規模

地質敏感區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及規模 ( 草案 )

1 工廠之設立及工業區之開發2鐵路大眾捷運系統港灣及機場之開發3 公路之開發4 土石採取及探礦採礦5蓄水建造物之開發6休閒農場之開發利用7漁塭或魚池之興建8遊樂區及風景區之開發9高爾夫球場及戶外運動場地之興建或擴建10 文化教育訓練設施或研究機構之興建或擴建11醫療建設之開發其醫院興建或擴建12 新市區(係指新社區及新市鎮)建設13 環境保護工程之興建14 核能及其他能源之開發及放射性核廢料儲存或處理場所之興建15 地下街工程16高壓電線塔基工程17纜車之興建或擴建18氣象雷達站之興建或擴建工程19 設置石油管理法所定之石油石油製品貯存槽20 建築物(係指應請領建照執照)之新建或增建

選取與地質安全有關者考量各類地質敏感區屬性決定辦理與否排除小規模者

選取與地質安全有關者考量各類地質敏感區屬性決定辦理與否排除小規模者

82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 (草案 )

本報告書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為避免審查地質專業事項及技術標準不一中央主管機關爰訂定審查參考規範提供各審查機關參考

地質法 sect11 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於相關法令規定須送審之書圖文件中納入調查及評估結果

審查機關應邀請地質專家學者或前條第一項規定之執業技師參與審查或委託專業團體辦理審查但具有自行審查能力者不在此限

83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草案

1 審查人員之資格條件 ( 第 2 點 )

2 審查人員之建議名單 ( 第 3 點 )

3 報告書審查應注意事項 ( 第 4 點 )

4 報告書審查應補正事項 ( 第 5 點 )

5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之法律效益 ( 第 6點 )

6 報告書審查之收費 ( 第 7 點 )

地質 大地工程 土木工程 採礦工程 水利工程 水土保持

地質 大地工程 土木工程 採礦工程 水利工程 水土保持

政府機關(構)及相當職等專職人員地質相關實務經驗 7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副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5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助理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7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5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副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碩士學位以上且地質專長相關專職實務或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專業證照之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且取得證照後執行地質業務 7 年以上

政府機關(構)及相當職等專職人員地質相關實務經驗 7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副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5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助理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7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5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副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碩士學位以上且地質專長相關專職實務或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專業證照之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且取得證照後執行地質業務 7 年以上

專長專長++實務經驗實務經驗

地質法 sect11Ⅱ審查機關應邀請地質專家學者或前條第一項規定之執業技師參與審查或委託專業團體辦理審查但具有自行審查能力者不在此限

審查人員之資格條件 (sect2)

85

審查人員之建議名單 (sect3)

中央主管機關得就前點規定資格條件建立審查人員建議名單提供審查機關參考

86

報告書審查應注意事項 (sect4)

結果之合理性內涵足以提供後續土地開發利用災害防治及環境保育規劃之參據

基地地質調查及基地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基地地質調查及基地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項目內容數量比例尺hellip

87

報告書審查應補正事項 (sect5)

審查報告書有下列情形之一者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應通知申請人限期修正或補正

未依規定格式及份數製作 應檢附文件不齊全未經技師簽證或簽證技師科別不符不符合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規定

88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之法律效益(sect6)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依地質法sect11Ⅱ規定審查)

無行政處分效力 應納入後續相關法令送審書圖文件提供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土地開發利用行為之參據

89

報告書審查之收費 (sect7)

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報告書得收取審查費 依其主管業務收費法令 依規費法相關規定

本報告書為相關法令送審書件之ㄧ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本報告書為相關法令送審書件之ㄧ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 Slide 1
  • Slide 10
  • Slide 12
  • Slide 13
  • Slide 15
  • Slide 25
  • Slide 28
  • Slide 33
  • Slide 39
  • Slide 42
  • Slide 43
  • Slide 44
  • Slide 46
  • Slide 48
  • Slide 49
  • Slide 52
  • Slide 54
  • Slide 55
  • Slide 57
  • Slide 62
  • Slide 63
  • Slide 64
  • Slide 65
  • Slide 66
  • Slide 67
  • Slide 81
  • Slide 84

3

貳主辦單位說明

4

地質法草案

第 4 屆立法委員審查

地質法地質法

第 5 屆立法委員審查

第 6 屆立法委員審查

第 7 屆立法委員審查

約15

85年

99 年

地質法 5 章 22 條

9999 年年 1212 月月 88日公布制定 日公布制定

100100 年年 1212 月月 11日施行 日施行 土地管理邁向新紀元

5

地質法與授權子法立法宗旨 ( 第 1條 )主管機關 ( 第 2條 )用詞定義 ( 第 3條 )全國地質調查制度 ( 第 4 及 15 條 )重大公共建設規劃及選址知會制度 ( 第 7 條 )地質敏感區劃定及管理制度 ( 第 5 6-11 及 16條 )地質災害調查及監測 ( 第 12-14 條 )地質資料蒐集及管理制度 ( 第 17 條 )主管機關之地質研究 ( 第 18 條 )地質推廣教育之獎助 ( 第 19 條 )

規避妨礙或拒絕地質調查等之處罰 ( 第 20條 )拒絕提供地質資料之處罰 ( 第 21 條 )施行日期之決定 ( 第 22 條 )

第 1 章 總則 (3 條 )

第 2 章 地質調查制度 (13 條 )

第 3 章 地質資料管理及地質研究 (3條 )

第 4 章 罰則 (2 條 )

第 5 章 附則 (1 條 )

bull健全地質調查制度bull有效管理國土地質資料bull建立國土環境變遷及土地資源管理之基本地質資訊

授權子法

6

相關機關依地質法相關規定應配合事項

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 地質資料蒐集管理相關作業

重大公共建設相關作業

7

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之準備 研訂子法及其他規定 處理地質法相關規定與其他法令之接軌問題

函發週知及研商議題調查( 100 年 1 月 14 日) 相關機關研商會議( 100 年 8 月 12 日 10 月 6日及 101 年 3 月 13 日)

處理地質法相關規定之地質專業問題 地質專家學者討論會( 100 年 6 月 22 日及 101 年

3 月 13 日) 中華民國地質學會地質法施行推動委員會書面意見( 100 年 12 月 28 日)

辦理子法及其他規定發布諸事宜 舉辦說明會( 101 年 3 月 13 日) 辦理教育推廣( 101 年 3 月 15 日及 4 月 26 日)

大家注意準備開工了大家注意準備開工了

8

叁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

9

叁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

一地質法地質敏感區整體作業架構及程序二地質法地質敏感區相關規定

(一)法律及法規命令(二)其他規定

三地質敏感區公告及查詢(一)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及第 1 批準備(二)地質敏感區查詢系統建置

四地方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五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廢止及公告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廢止及公告

主管機關研提計畫書

地方主管機關公開展示計畫書 30 日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審查

中央主管機關核定公告

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應將地質敏感區資料納入參據

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應將地質敏感區資料納入參據 土地利用計畫 土地開發審查 資源開發

災害防治 環境保育

地質敏感區土地開發行為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地質敏感區土地開發行為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基地位於地質敏感區且符合土地開發行為之種類及規模

申請土地開發前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最先受理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應審查報告書

經審查通過之報告書應納入後續其他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之書圖文件做為參據

一地質法地質敏感區整體作業架構及程序地質敏感區公告程序

地質敏感區與土地管理之關係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amp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組織及運作辦法地質法sect5

地質法 sect6

地質法 sect8-sect11 地質法第 8 條第 1 項規定解釋令 amp 地質法第 11 條規定解釋令 amp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amp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 amp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格式

得按年編列計畫及預算辦理依相關法令規定之防治措施

地質法 sect16

11

二地質法地質敏感區相關規定 法律及法規命令

地質法(總統 99 年 12 月 8 日華總一義字第 09900331501號令制定行政院100 年 11 月 17 日院臺經字第 1000056389 號令發布定自 100 年 12 月 1 日施行 )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組織及運作辦法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其他規定「地質法地質敏感區之公告」依行政程序法界定為法規命令 ( 法務部

101 年 2 月 24 日法律字第 1000025241號函 ) 地質法第 8 條第 1 項土地開發行為種類與規模及所稱「緊急救災者」

相關規定草案 地質法第 11 條第 1 項所稱「相關法令」及第 2 項所稱「審查機關」相

關規定 ( 經濟部 100 年 12 月 26 日經地字第 10004607731號令 )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草案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格式(經濟部 101 年

3 月 7 日經授地字第 10120800080號公告)

經濟部 101 年 3月 6 日經地字第10104600660號令

sect6

sect8- sect11

sect5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土地管理

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應審查調查及評估結果

申請土地開發前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地質法

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應將地質敏感區資料納入參據

土地利用計畫

土地開發審查

災害防治

環境保育

資源開發

得編預算辦理防治

sect16

地質敏感區土地開發行為應基地地質調查地質安全評估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廢止

審查及公告

中央主管機關應將具有特殊地質景觀地質環境或有發生地質災害之虞之地區公告為地質敏感區

地質法 sect6

中央或地方研提計畫書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審查

中央主管機關公告

地質法 sect8- sect11

地質法 sect5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土地管理

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應審查調查及評估結果

申請土地開發前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子法

土地利用計畫

土地開發審查

災害防治

環境保育

資源開發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組織及運作辦法

14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地質法 sect5Ⅱ 地質敏感區之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地質法 sect6

中央或地方研提計畫書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審查

中央主管機關公告

地質法 sect8- sect11

地質法 sect5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土地管理

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應審查調查及評估結果

申請土地開發前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土地利用計畫

土地開發審查

災害防治

環境保育

資源開發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組織及運作辦法

16

政府為何要公告地質敏感區

國土位處板塊活動帶上rarr地質災害頻仍 避災減災之土地體檢機制rarr診斷土地之屬性及特性rarr提供基本地質資訊rarr讓土地規劃使用更合理

地質敏感區ne地質災害地區 災後重建rarr災前防範 土地開發行為時本法僅規定應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rarr研提因應對策

本法無禁限建管制規定

17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1 地質敏感區分為地質遺跡地下水補注區活動斷層山崩與

地滑及土石流五類地質敏感區 ( 第 2 條 )2 地質遺跡之定義及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之劃定原則 ( 第 3 條 )3 地下水補注區之定義及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之劃定原則

( 第 4 條 )4 活動斷層之定義及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之劃定原則 ( 第 5 條 )5 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之劃定原則 ( 第 6 條 )6 土石流地質敏感區之劃定原則 ( 第 7 條 )7 地質敏感區之範圍繪製作業 ( 第 8 條 )8 地質敏感區之劃定變更或廢止之計畫書研提公開展示審

查及公告程序 ( 第 9 條 )9 地質敏感區之劃定計畫書應載明事項 ( 第 10 條 )10 地質敏感區之變更作業 ( 第 11 條第 12 條 )11 地質敏感區之廢止作業 ( 第 13 條第 14 條 )12 地質敏感區之相關行政作業 ( 第 15 條 )

計 16條

地質專業規定

行政作業規定

18

地質敏感區分類 (sect2)

bull分類目的bull優先列入之類別

bull 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bull 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bull 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bull 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bull 土石流地質敏感區

bull因應未來環境變遷bull其他經中央主管機關認定者

地質法 sect5I 中央主管機關應將具有特殊地質景觀地質環境或有發生地質災害之虞之地區公告為地質敏感區

19

各類地質敏感區劃定原則 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 (sect3)

指在地球演化過程中各種地質作用之產物且具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一有特殊地質意義二有教學或科學研究價值三有觀賞價值四有獨特性或稀有性

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 (sect4)

指地表水入滲地下地層且為區域性之地下水流源頭地區並具有下列情形之ㄧ者 一為多層地下水層之共同補注區二補注之地下水體可做為區域性供水之重要水源

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 (sect5)

指過去十萬年內有活動證據且未來可能再度活動之斷層及其兩側易受活動斷層錯動或地表破裂直接影響之地區

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 (sect6)

曾經發生土石崩塌或有山崩或地滑發生條件之地區及其周圍易直接受山崩或地滑影響之區域

土石流地質敏感區 (sect7)

曾經發生土石流或有明顯土石流發生條件之地區及其周圍易直接受影響之地區

20

地質敏感區範圍繪製

bull涵蓋範圍 (sect3-sect7)

本體

視情況得增加緩衝帶bull繪製之作業底圖 (sect8)

15000像片基本圖

但高山地區得以 110000替代

21

地質敏感區計畫書研提 權責機關 (sect9I) 中央主管機關地方主管機關 計畫書公開展示 (sect9ⅡⅢ ) 送審查前應於地方政府公

開展示 30 日土地權利利害關係人得提出意見併送審查參考

劃定計畫書應載明事項 (sect10)1 劃定原因法律依據及地質證明 2 範圍說明

(1) 位置圖標示地質敏感區位置與行政區關係比例尺不得小於 1100000

(2) 範圍圖標示地質敏感區之邊界及其內之重要地形地物其比例尺以與地質敏感區範圍繪製作業底圖比例尺相同為原則但地質敏感區分布範圍廣闊者得縮小比例尺為 125000

3 地質環境資料 包括地形地層地質構造及水文地質

22

權責機關 ( 地質法 sect5I) 中央主管機關 辦理方式 (sect15I) 得採個別或分批 公告內容 (sect15Ⅱ) 範圍圖說及坐標公告後將其交轄管地方主管機關

地質敏感區公告

審議會審查通過後

審議會審查通過後

23

地質敏感區查詢網路化 (sect15Ⅲ) 中央主管機關應建立地質敏感區資料庫提供網路查詢及下載列印查詢結果

地質敏感區查詢

實務情境模擬bull區位查詢

bull民眾自行上網進行或bull民眾委由顧問公司技師代辦

bull諮詢服務各級主管機關

因應政府組織再造人力精簡政策善用電腦科技有效提升政府行政效能發揮技師專業導入為政府左右手

因應政府組織再造人力精簡政策善用電腦科技有效提升政府行政效能發揮技師專業導入為政府左右手

24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組織及運作辦法

地質法 sect5Ⅳ 審議會之組成專家學者不得少於審議會總人數二分之一審議會之組織及運作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地質法 sect6

中央或地方研提計畫書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審查

中央主管機關公告

地質法 sect8- sect11

地質法 sect5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土地管理

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應審查調查及評估結果

申請土地開發前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土地利用計畫

土地開發審查

災害防治

環境保育

資源開發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組織及運作辦法

26

1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組織之任務組成產生任期及出缺補聘規定 ( 第 2 條 - 第 6 條 )

2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運作之前置作業 ( 第 7條 )

3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運作之議事規則 ( 第 8條 - 第 11 條 )

4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之經費 ( 第 12 條 )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組織及運作辦法

計 13條

27

審議會任務 (sect2)

各類地質敏感區劃定相關事項

各類地質敏感區變更相關事項

各類地質敏感區廢止相關事項

地質法 sect5Ⅲ 中央主管機關應設地質敏感區審議會審查地質敏感區之劃定變更及廢止

環境保育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組織

召集人

土地利用計畫

地質遺跡

機關代表委員 專家學者委員土地開發審查

地下水補注

活動斷層

山崩與地滑

土石流

專家學者人數不得少於委員總人數 12委員總人數 17-25人

災害防治

資源開發

29

審議會組織 (sect3-sect6) 組成 產生 任期出缺補聘

機關代表委員

召集人

由中央主管機關首長兼任或指定

當然委員

其他機關代表委員

由中央主管機關首長就本法第 6 條第 1 項所定土地利用計畫土地開發審查災害防治環境保育或資源開發之主管機關代表聘兼

任期 2 年期 滿得續聘委員職務異動時原派機關應改派代表補足原任期

專家學者委員

由中央主管機關首長就具有地質敏感區相關學術專長及實務經驗之專家學者聘兼

任期 2 年期 滿得續聘每次改聘席次不得少於13委員出缺時得予補聘其任期至原任期屆滿之日止

30

審議會議事規則主席 (sect8) 召集人兼任主席

召集人不克出席時由召集人指定委員 1人代理或由出席委員互推 1人為主席

出席人數及議決人數 (sect9)

全體委員過半數之出席始得開會出席委員過半數之同意始得決議

出席 (sect10) 機關代表委員不克親自出席時得另派員代理出席並參與會議發言及表決專家學者委員應親自出席不得代理

列席 (sect11) 地質敏感區計畫書研提機關應指派代表列席報告及說明

31

審議會其他配套 (sect7)

審議會開會前得經召集人核可視個案特性邀請審議會委員及專家學者組成專案小組召開初審會議獲致初審結論後提報審議會議審查

初審會議之主席由審議會召集人就審議會委員指派之

32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地質法 sect9Ⅱ 基地地質調查與地質安全評估方法之認定項目內容及作業應遵行事項之準則由中央主管機關會商相關主管機關定之

地質法 sect6

中央或地方研提計畫書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審查

中央主管機關公告

地質法 sect8- sect11

地質法 sect5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土地管理

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應審查調查及評估結果

申請土地開發前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土地利用計畫

土地開發審查

災害防治

環境保育

資源開發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組織及運作辦法

34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

基地地質安全評估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廢止

為何須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廣域性

區域性

地質敏感區地質調查制度地質敏感區

地質調查制度

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rarr釐清地質敏感區與基地關係rarr研提因應對策

35

與相關法令規定之地質調查是否競合

環境影響評估環境影響評估

水土保持水土保持

非都市土地使用分區變更非都市土地使用分區變更

建築地基調查建築地基調查

溫泉開發溫泉開發

礦業開發礦業開發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地質安全評估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地質安全評估

地質法 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

hellip

36

1 基地地質調查調查區之範圍界定 ( 第 2 條 )2 現有資料之引用 ( 第 3 條 )3 地質調查方法之選擇 ( 第 4 條 )4 報告書製作應遵行事項 ( 第 5 條第 6 條 )

5 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之調查及評估 ( 第 7 條 - 第 10條 )

6 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之調查及評估 ( 第 11 條 - 第14 條 )

7 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之調查及評估 ( 第 15 條 - 第 18條 )

8 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之調查及評估 ( 第 19 條 - 第23 條 )

9 土石流地質敏感區之調查及評估 ( 第 24 條 - 第 28條 )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總則

各類地質敏感區專章 計 29條

37

本準則設計之條文架構 基地地質調查

區域調查 vs 細部調查 調查區範圍 調查項目及內容 調查方法 圖說規範

基地地質安全評估 地質敏感區對基地之影響 基地開發對地質敏感區之影響因應對策

總則 vs 專章通則 vs但書

38

基地地質調查 --分類及調查範圍 通則 (sect2)

區域調查調查範圍應包含基地全部及基地周界外 2 公里範圍與基地所在地質敏感區重疊部分

細部調查調查範圍應包含基地與地質敏感區重疊部分

得免細部調查維持原地形地貌且不開發者

但書區域調查範圍 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 (sect19) 基地及其所在之地質敏感區全部

土石流地質敏感區 (sect24) 基地及其所在之土石流溪流集水區全部

2 km基地

地質敏感區

基地地質調查 -- 調查項目及內容地質敏感區類別

區域調查 細部調查

地質遺跡(sect7)

地形地層分布及地質構造

地質遺跡之產狀外觀形態及保存狀況地質遺跡之地表分布範圍地質遺跡有向地下延伸者在預計開挖深度範圍內之分布岩層位態岩石性質及地質構造

地下水補注 (sect11)

地形地層分布地質構造及水文地質概況

地形地表沉積物種類及粒徑分布地下地層岩性分布水文地質參數

活動斷層(sect15)

活動斷層地形特徵地層分布及地質構造

岩層分布地質構造

山崩與地滑 (sect20)

環境狀況地質特性 地質特性坡地現況及工程特性

土石流(sect25)

地質環境特性土石崩塌料源土石流流動區溪床特性土石流溢流土石流堆積區特性土石流災害歷史土石流治理工程措施

土石流堆積物地表與地下分布及粒徑變化土石流流動與堆積之特徵及地形坡度變化調查區與土石流流動區之距離及基地與溪床之高程差基地內相關土石流治理工程措施

專章

40

基地地質調查 -- 調查方法 區域調查得引用既有地質資料既有地質資料不足者應以露頭調查遙測影像判釋或其他方法補充資料 (sect3I)

細部調查應進行現地調查現地調查如有既有資料可資引用者得以既有資料取代 (sect3Ⅱ)

本準則所規定之必要地質調查方法得以其他合乎學理且能達到相同調查目的之方法取代 (sect4)

地質法 sect9I 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視情況就下列方法擇一行之 由現有資料檢核並評估地質安全

進行現地調查並評估地質安全

通則

41

基地地質調查 -- 調查方法地質敏感區類別

區域調查 細部調查

地質遺跡(sect8)

露頭調查地質鑽探地球物理測勘或其他方法

地下水補注 (sect12)

地表沉積物種類及粒徑分布 地質鑽探 (增鑽探數量或地球物理測勘 )

活動斷層(sect16)

地形判釋露頭調查

地形判釋露頭調查地質鑽探(探溝調查 ) 地球物理測勘

山崩與地滑 (sect21)

遙測影像判釋地表調查

遙測影像判釋地表調查地質鑽探 (增鑽探數量或地球物理測勘 )

土石流(sect26)

遙測影像判釋地表調查

遙測影像判釋地表調查試坑調查地質鑽探

專章

細部調查規定必要調查方法 -- 地質鑽探地質敏感區類別 鑽探數量及配置 鑽探深度 其他規定

地下水補注 (sect12)

A≦05公頃得不進行地質鑽探05 < A≦2公頃至少應鑽探 2孔 2公頃< A每 1 公頃應鑽 1孔未滿 1 公頃者以 1 公頃計鑽探孔位以均勻分布於細部調查區為原則

每孔深度至少50 公尺或進入岩盤至少 5公尺

配合地質鑽孔調查地下水位及透水係數

活動斷層(sect16)-- 調查地下岩層分布及厚度活動斷層及剪裂帶深度

鑽探剖面應儘量垂直活動斷層走向其配置以能呈現細部調查區之特性及其與活動斷層之關係為原則沿活動斷層走向平行方向之長度每 100 公尺應繪置 1剖面未滿 100 公尺者以 100 公尺計剖面長度未滿 20 公尺者應至少有 1鑽孔控制剖面長度在 20 公尺以上者應至少有 2鑽孔控制且位於剖面兩端之鑽孔與細部調查區邊界之距離以小於 10 公尺為原則同剖面之鑽孔岩性有明顯變化或構造複雜者應增加鑽探數量以調查是否有活動斷層通過及其可能分布位置

每孔深度應至少 30 公尺

山崩與地滑 (sect21)-- 調查覆土層之分布與厚度及岩體之特性

A≦01公頃至少鑽探 1孔01 < A≦1公頃至少鑽探 2孔1公頃< A每 05 公頃應鑽 1孔未滿 05 公頃者以05 公頃計鑽探孔位應配合調查區域狀況選擇適當之配置如為順向坡應優先配置鑽孔

每孔深度至少 30 公尺並應進入岩盤至少 5 公尺如位於順向坡坡面上之鑽孔深度應足以釐清順向坡之岩層組成與厚度及主要不連續面之特性

配合地質鑽孔進行地下水位量測並視坡地穩定分析之需要進行土壤與岩石力學試驗及地下水文調查

土石流(sect26)-- 調查土石流堆積材料厚度及粒徑變化

A≦01公頃至少鑽探 1孔01 < A≦1公頃至少鑽探 2孔1公頃< A每 05 公頃應鑽 1孔未滿 05 公頃者以05 公頃計鑽探孔位配置以均勻分布為原則

每孔深度至少20 公尺或進入岩盤 5 公尺

全程取樣

基地地質調查報告書圖說規範 區域調查地質圖+地質剖面圖 細部調查地質圖+地質剖面圖 地下地質調查方法之紀錄圖說如柱狀圖剖面圖等

地質敏感區類別

區域圖說比例尺

細部圖說比例尺

地質剖面圖

地質遺跡 (sect9)

≧125000 ≧15000 區域調查地質圖與細部調查地質圖均應附與地質圖同比例尺之地質剖面圖

地下水補注(sect13)

≧125000 ≧15000 區域調查地質圖應附水文地質剖面圖細部調查地質圖應附水文地質柵狀圖其中水平比例尺同各地質圖比例垂直比例尺得適度放大

活動斷層(sect17)

≧125000 ≧15000 區域調查地質圖與細部調查地質圖均應附與地質圖同比例尺之地質剖面圖細部調查應配合鑽探資料標示地層(岩層)界線及活動斷層如活動斷層不在細部調查區範圍內應依現有資料將活動斷層標示於剖面延伸線上

山崩與地滑(sect22)

≧125000 ≧15000 區域調查地質圖應附二條相互垂直之剖面細部調查地質剖面圖應配合鑽探孔位繪製以表現覆土層及岩層之空間分布剖面圖之比例尺應與地質圖相同

土石流(sect27)

≧125000 ≧15000 區域調查地質圖應附土石流溪流縱斷面圖標示土石材料堆積位置細部調查地質圖應配合地質鑽探及試坑繪製至少二條相互垂直之地質剖面圖

專章

基地地質安全評估 -- 項目及內容

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 (sect10)

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 (sect14)

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 (sect18)

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 (sect23)

土石流地質敏感區 (sect28)

1 評估基地開發範圍與地質遺跡之空間關係及開發行為對地質遺跡形狀視覺或完整性之影響並研提因應對策2 研提開發行為於施工期間對地質遺跡採取之保護措施及評估其效果3 開發行為人對地質遺跡長期維護之因應對策

1 評估土地開發行為開發中對地下水水質及入滲補注量直接或間接之影響2 評估土地開發行為開發後造成地下水質及入滲補注量之影響3 經評估土地開發行為對地下水水質及入滲補注量造成永久性或暫時性不良影響時應採取因應措施並評估其效果

1 評估活動斷層活動時基地內地表破裂或變形之特性及可能影響範圍2 評估活動斷層活動時地表破裂或變形對開發行為之影響並分析基地內開發行為之適當性3因應對策及其效果評估

1 評估山崩或地滑發生之土石下坡運動特性崩塌或滑動量體及影響範圍對開發行為安全之影響2 評估順向坡之穩定性及開發行為對順向坡穩定性之影響3 評估開發行為造成現有山崩或地滑範圍擴大誘發潛在山崩地滑或順向坡岩體滑動之可能性及其規模4因應對策及其效果評估

1 評估土石流潛勢規模及對開發基地影響之範圍2 評估土石流對土地開發行為或建築物安全之影響3 開發行為安全之因應對策及其安全效果評估

專章

45

報告書製作應遵行事項 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結果應依本準則規定製作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報告書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sect5I)

基地與二種類別以上地質敏感區範圍重疊時應依不同類別地質敏感區規定分別辦理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其調查及評估結果得併於同一報告書(sect5Ⅱ)

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係由本法第 10 條第 1 項所定技師辦理者報告書之簽證應檢附該辦理技師之技師證書及執業執照影本由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公營事業機構或公法人內依法取得相當類科技師證書者辦理時應檢附該辦理技師之技師證書影本 (sect6)

通則

地質法 sect6

地質法 sect8- sect11

地質法 sect5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土地管理 其他規定

土地利用計畫

土地開發審查

災害防治

環境保育

資源開發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廢止

審查及公告

基地位於地質敏感區且符合土地開發行為之種類及規模

申請土地開發前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最先受理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應審查報告書

經審查通過之報告書應納入後續其他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之書圖文件做為參據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之公告」依行政程序法界定為法規命令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之公告」依行政程序法界定為法規命令

地質法第地質法第 88 條第條第 11 項土地開發行為種類與規模及所稱「緊急救災者」相關規定項土地開發行為種類與規模及所稱「緊急救災者」相關規定(( 草案草案 ) )

地質法第地質法第 1111 條第條第 11 項所稱「相關法令」及第項所稱「相關法令」及第 22 項所稱「審查機關」相關規定項所稱「審查機關」相關規定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 (( 草案草案 ))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格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格式式

47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之公告」依行政程序法界定為法規命令

地質法 sect5I 中央主管機關應將具有特殊地質景觀地質環境或有發生地質災害之虞之地區公告為地質敏感區

bull公告之法制作業bull人民之救濟權利 bull公告之法制作業bull人民之救濟權利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之公告 法規命令 一般處分

行政程序法規定 一般處分特定人具體之事實關係

sect92I 所稱行政處分係指行政機關就公法上具體事件所為之決定或其他公 權力措施而對外直接發生法律效果之單方行政行為

sect92Ⅱ前項決定或措施之相對人雖非特定而依一般性特徵可得確定其範圍者 為一般處分適用本法有關行政處分之規定有關公物之設定變更廢 止或其一般使用者亦同

法規命令不特定多數人一般抽象性規範 sect150I 所稱法規命令係指行政機關基於法律授權對多數不特定人民就一 般事項所作抽象之對外發生法律效果之規定

法務部函釋法務部函釋

都市計畫案例(司法院釋字第 156號解釋理由書及最高行政法院 95 年度 判字第 2147號判決) 都市計畫之個別變更係直接限制一定區域內人民之權利利益或增加其負擔其具有行政處分之性質

擬定都市計畫通盤檢討後所作之變更非直接限制一定區域內人民之權益或增加其負擔且非針對具體事件之處理核其性質乃屬於法規命令而非行政處分其性質是一種法規不得直接對之爭訟

特定地區經公告為地質敏感區後其後續影響為何似僅有地質法第 8 條規定「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上開規定似未直接限制一定區域內人民之權利利益或增加其負擔是以地質敏感區之公告性質上似屬法規命令而非一般處分惟仍請貴部再予確認上開公告除前所述外是否尚有其他影響以上事項宜請貴部再予審認

法務部函釋法務部函釋

50

地質敏感區之公告性質屬法規命令

確認特定地區經公告為地質敏感區後其後續影響僅有地質法第 8 條之規定

按法務部函釋上開規定因其非直接限制一定區域內人民之權益且非針對具體事件之處理

是以地質敏感區之公告性質乃屬於行政程序法第 150 條第 1 項規定所稱法規命令而非行政程序法第 92 條規定所指一般處分

經濟部重新檢視地質法

經濟部重新檢視地質法

51

地質法第 11 條第 1 項所稱「相關法令」及第 2 項所稱「審查機關」相關規定

地質法 sect11 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於相關法令規定須送審之書圖文件中納入調查及評估結果

審查機關應邀請地質專家學者或前條第一項規定之執業技師參與審查或委託專業團體辦理審查但具有自行審查能力者不在此限

地質法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

sect11I 依第 8 條第 1 項規定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於相關法令規定須送審之書圖文件中納入調查及評估結果

地質法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

sect11I 依第 8 條第 1 項規定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於相關法令規定須送審之書圖文件中納入調查及評估結果

bull資源開發bull土地開發利用bull工程建設bull廢棄物處置bull天然災害整治bull法令規定有關土地開發之規劃設計及施工

bull區域計畫法bull建築法bull環境影響評估法bull水土保持法bull土石採取法bull水利法 bull礦業法bull溫泉法bullhellip

地質法sect3Ⅶ

立法說明立法說明

53

核釋地質法第 11 條第 1 項「相關法令」

係指訂有土地開發行為相關審查規定之法令 區域計畫法都市計畫法 建築法 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各目的事業法令

bull面積 35公頃bull非都市地區

bull山坡地bull興辦事業

bull休閒農業輔導管理辦法 bull休閒農場經營計畫審查作業要點 bull非都市土地休閒農場容許作休閒農業設施使用審查作業要點 bull非都市土地作休閒農業使用興辦事業計畫及變更編定審查作業要點 bull休閒農場專案輔導實施作業規定bull區域計畫法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建築法等相關規定

【例】複合型休閒農場之土地開發申請

【例】複合型休閒農場申請土地開發許可審查流程示意圖

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bull影響土地開發人權益bull浪費行政資源bull影響土地開發人權益bull浪費行政資源

重複審查重複審查

56

係指辦理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審查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 為避免重複審查應以最先受理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為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結果之「審查機關」

經審查通過之調查及評估結果應納入後續其他「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之書圖文件做為參據

核釋地質法第 11 條第 2 項「審查機關」

【例】複合型休閒農場申請土地開發許可審查流程示意圖

辦理審查辦理審查納入參據納入參據

參據參據 參據

參據

參據參據

誰該辦理審查bull視個案情形bull每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都有可能

誰該辦理審查bull視個案情形bull每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都有可能

58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格式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sect5I 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結果應依本準則規定製作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以下簡稱報告書)報告書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59

報告書格式 基地地質調查報告

1 基地所在地質敏感區地質概況2 區域調查

(1) 調查項目內容方法及數量(2) 調查結果說明附地質圖地質剖面圖及其他相關主題圖說

3細部調查(1) 調查項目內容方法及數量(2) 調查結果說明附地質圖地質剖面圖及其他相關主題圖說

4綜合解釋 基地地質安全評估報告

依據地質調查結果及地質安全評估項目撰述地質安全評估結果

附錄 地質鑽探報告或其他地質調查方法紀錄現地試驗資料室內試驗及分析資料等

60

叁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

一地質法地質敏感區整體作業架構及程序二地質法地質敏感區相關規定

(一)法律及法規命令(二)其他規定

三地質敏感區公告及查詢(一)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及第 1 批準備(二)地質敏感區查詢系統建置

四地方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五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61

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 全國地質敏感區通盤劃定預定 4 至 5 年內分批公告完成之後至少每 5 年通 盤檢討 1次

個案更新視情況得隨時辦理 地質敏感區公告之主要作業及辦理機關

計畫書研提中央及地方主管機關 全國通盤劃定通盤檢討及個案跨越兩個以上行政區域者由中央主管機關辦理

個案未跨行政區域者由該轄管地方主管機關辦理 計畫書公開展示地方主管機關 審議會審查及計畫書核定中央主管機關

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及第 1 批準備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主要由中央主管機關辦理第 1 批地質敏感區主要由中央主管機關辦理

計畫書公開展示 30日

(地方主管機關)

計畫書公開展示 30日

(地方主管機關)計畫書審查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計畫書審查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

計畫書核定及地質敏感區公告(中央主管機關)

計畫書核定及地質敏感區公告(中央主管機關)

約5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

地質法施行 1001201

審議會籌組及討論運作規劃 相關法令

主管機關檢視其主管法令相關規定並調整修正

有關 3 子法發布 10136

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會 101313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會 101313

劃定計畫書研提(中央主管機關)劃定計畫書研提(中央主管機關)

劃定作業(中央主管機關)

劃定作業(中央主管機關)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公告準備

第 1 批分布地點

1 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名稱 分類 縣市 鄉鎮暖暖壺穴 壺穴 基隆市 暖暖區大華壺穴 壺穴 新北市 平溪區猴硐壺穴 壺穴 新北市 瑞芳區十分瀑布 瀑布 新北市 平溪區眼鏡洞瀑布 瀑布 新北市 平溪區

第 1 批101 年度102 年度103 年度

2 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年度 地質敏感區 行政區域第 1批 濁水溪沖積扇 彰化縣

雲林縣

101 屏東平原 高雄市屏東縣

102 蘭陽平原 宜蘭縣

103臺中地區臺北地區

臺中市臺北市新北市

濁水溪沖積扇

3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第 1 批分布地點車籠埔斷層活動斷層敏感區所經行政區域 (鄉鎮市區 ) bull臺中市 (9 處 ) 東勢區石岡區豐原區北屯區太平區大里區潭子區霧峰區和平區bull南投縣 (5 處 ) 草屯鎮南投市中寮鄉名間鄉竹山鎮bull苗栗縣 (1 處 ) 卓蘭鎮

第 1 批101 年度102 年度103 年度104 年度

4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第 1批

年度 直轄市或縣市 說明

第 1批 臺北市 坡地社區重點縣市

五都之一

101 南投縣 921震災區坡地災害指標縣市

101 臺中市 921震災區五都之一

第 1 年度 分布地點

5 土石流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與水土保持局現有之土石流潛勢溪流間之關係尚待釐清

第 1 批暫緩劃定

102(330)

南投縣229

臺中市101

103(264)

屏東縣 65

高雄市 89

嘉義縣 62

臺南市 48

104(320)

宜蘭縣139

雲林縣 10

彰化縣 7

花蓮縣164

105(239)

臺東縣163

苗栗縣 76

106(425)

新竹縣 71

桃園縣 51

基隆市 34

新北市219

臺北市 50

68

地質敏感區查詢系統建置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sect15Ⅲ中央主管機關應建立地質敏感區資料庫提供網路查詢及下載列印查詢結果

地質敏感區查詢民眾得自行上網進行或委由顧問公司技師代辦各級主管機關應協助提供諮詢服務

系統應於第 1 批地質敏感區公告前建妥並於每次公告地質敏感區之同時更新資料

因應土地法地籍資料付費規定系統必要配套 政府機關版查詢時可展現地籍資料 一般民眾版查詢時須自備地籍圖數值資料(向地籍主管機關申購委託測量或其他方式資料處理取得)

69

地質敏感區查詢雛形系統操作展示

地質敏感區查詢雛形系統操作展示

70

叁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

一地質法地質敏感區整體作業架構及程序二地質法地質敏感區相關規定

(一)法律及法規命令(二)其他規定

三地質敏感區公告及查詢(一)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及第 1 批準備(二)地質敏感區查詢系統建置

四地方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五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71

四地方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所在地地方政府

基隆河中上游河蝕地形(壺穴與瀑布 ) 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基隆市新北市

濁水溪沖積扇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彰化縣雲林縣

車籠埔斷層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台中市南投縣苗栗縣

山崩與地滑地質感區劃定計畫書 _臺北市

臺北市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sect9Ⅱ 辦理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公開展示事宜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sect9Ⅱ 辦理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公開展示事宜

72

已提供對口單位1臺北市政府2桃園縣政府3苗栗縣政府4臺中市政府5彰化縣政府6雲林縣政府7高雄市政府8屏東縣政府9花蓮縣政府10宜蘭縣政府11金門縣政府

已提供對口單位1臺北市政府2桃園縣政府3苗栗縣政府4臺中市政府5彰化縣政府6雲林縣政府7高雄市政府8屏東縣政府9花蓮縣政府10宜蘭縣政府11金門縣政府

請地方政府儘速提供對口單位

地方對口設置或指派屬地方主管機關權責 組織編制 業務職掌 地方情況

73

五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依地質法相關條文規定

sect6I 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應將地質敏感區相關資料納入土地利用計畫土地開發審查災害防治環境保育及資源開發之參據

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sect11I 將調查及評估結果納入送審之書圖文件中

依地質法第 11 條解釋令 「相關法令」指訂有土地開發行為相

關審查規定之法令 「審查機關」指辦理地質敏感區基地

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審查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為避免重複審查應以最先受理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為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結果之「審查機關」

經審查通過之調查及評估結果應納入後續其他「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之書圖文件做為參據

請區域計畫法都市計畫法建築法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及各目的事業法令之各法令主管機關研修其主管法令規定送審所需書表文件格式評估納入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規定俾便於地質敏感區公告後能辦理審查

請區域計畫法都市計畫法建築法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及各目的事業法令之各法令主管機關研修其主管法令規定送審所需書表文件格式評估納入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規定俾便於地質敏感區公告後能辦理審查

74

水土保持局如何配合地質法施行研修水土保持書件格式檢視「水土保持計畫審核監督辦法」規定 所需書表文件格式之內容酌予文字修正納入地質法地質敏感區規定再行公告即成

第 36 條本辦法所需書表文件之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第 36 條本辦法所需書表文件之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案例分享

75

敬請提供法令修正資訊

為利相關法令與地質法間銜接順暢請應配合地質法修正規定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於修正後將相關資訊轉知中央主管機關

76

一地質敏感區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及規模草案(附件 7 )提請討論

二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草案(附件 9 )提請討論

綜合討論綜合討論

肆討論事項

77

地質法第 8 條第 1 項土地開發行為種類與規模及所稱「緊急救災者」相關規定 ( 草

案 )地質法 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

所有土地開發行為嗎

所有土地開發行為嗎

78

過度擾民 經濟部水利署

經檢視本法所稱之「土地開發行為」水利法中可能涉及本法第 8 條及第 11 條需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事項為水利法第 46 條水利建造物之興辦改造核准許可等惟水利建造物數量龐大規模較小或開挖深度較淺之開發行為對地質環境及人民安全之影響相對較小是否所有開發行為皆須依法辦理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建議排除規模較小部分以避免增加開發成本及過度擾民

臺北市政府 公園闢建開發行為多為地表整地及綠化植栽結構物及附屬設施如涼亭管溝花槽照明設施等等僅佔工程之小部份且為地表淺基礎開挖影響地質環境條件甚微應無造成地質災害之虞參考經濟部全國地質調查資料即可故建議無一層樓以上且建築面積小於 45m2 建物之公園闢建開發得予排除以節省開發成本

hellip

79

比例原則(禁止過分原則)

行政程序法 sect7 行政行為應依下列原則為之一採取之方法應有助於目的之達成二有多種同樣能達成目的之方法時應選擇對人民權益損害最少者

三採取之方法所造成之損害不得與欲達成目的之利益顯失均衡

排除與地質安全無關者排除小規模者

排除與地質安全無關者排除小規模者

80

核釋地質法第 8 條第 1 項規定 依立法意旨及比例原則土地開發行為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其種類及規模如附表

緊急救災者係指災害發生後經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認定之搶通搶災或防患二次災害之緊急工程行為

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 基地位於地質敏感區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規模

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 基地位於地質敏感區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規模

地質敏感區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及規模 ( 草案 )

1 工廠之設立及工業區之開發2鐵路大眾捷運系統港灣及機場之開發3 公路之開發4 土石採取及探礦採礦5蓄水建造物之開發6休閒農場之開發利用7漁塭或魚池之興建8遊樂區及風景區之開發9高爾夫球場及戶外運動場地之興建或擴建10 文化教育訓練設施或研究機構之興建或擴建11醫療建設之開發其醫院興建或擴建12 新市區(係指新社區及新市鎮)建設13 環境保護工程之興建14 核能及其他能源之開發及放射性核廢料儲存或處理場所之興建15 地下街工程16高壓電線塔基工程17纜車之興建或擴建18氣象雷達站之興建或擴建工程19 設置石油管理法所定之石油石油製品貯存槽20 建築物(係指應請領建照執照)之新建或增建

選取與地質安全有關者考量各類地質敏感區屬性決定辦理與否排除小規模者

選取與地質安全有關者考量各類地質敏感區屬性決定辦理與否排除小規模者

82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 (草案 )

本報告書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為避免審查地質專業事項及技術標準不一中央主管機關爰訂定審查參考規範提供各審查機關參考

地質法 sect11 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於相關法令規定須送審之書圖文件中納入調查及評估結果

審查機關應邀請地質專家學者或前條第一項規定之執業技師參與審查或委託專業團體辦理審查但具有自行審查能力者不在此限

83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草案

1 審查人員之資格條件 ( 第 2 點 )

2 審查人員之建議名單 ( 第 3 點 )

3 報告書審查應注意事項 ( 第 4 點 )

4 報告書審查應補正事項 ( 第 5 點 )

5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之法律效益 ( 第 6點 )

6 報告書審查之收費 ( 第 7 點 )

地質 大地工程 土木工程 採礦工程 水利工程 水土保持

地質 大地工程 土木工程 採礦工程 水利工程 水土保持

政府機關(構)及相當職等專職人員地質相關實務經驗 7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副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5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助理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7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5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副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碩士學位以上且地質專長相關專職實務或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專業證照之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且取得證照後執行地質業務 7 年以上

政府機關(構)及相當職等專職人員地質相關實務經驗 7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副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5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助理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7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5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副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碩士學位以上且地質專長相關專職實務或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專業證照之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且取得證照後執行地質業務 7 年以上

專長專長++實務經驗實務經驗

地質法 sect11Ⅱ審查機關應邀請地質專家學者或前條第一項規定之執業技師參與審查或委託專業團體辦理審查但具有自行審查能力者不在此限

審查人員之資格條件 (sect2)

85

審查人員之建議名單 (sect3)

中央主管機關得就前點規定資格條件建立審查人員建議名單提供審查機關參考

86

報告書審查應注意事項 (sect4)

結果之合理性內涵足以提供後續土地開發利用災害防治及環境保育規劃之參據

基地地質調查及基地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基地地質調查及基地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項目內容數量比例尺hellip

87

報告書審查應補正事項 (sect5)

審查報告書有下列情形之一者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應通知申請人限期修正或補正

未依規定格式及份數製作 應檢附文件不齊全未經技師簽證或簽證技師科別不符不符合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規定

88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之法律效益(sect6)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依地質法sect11Ⅱ規定審查)

無行政處分效力 應納入後續相關法令送審書圖文件提供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土地開發利用行為之參據

89

報告書審查之收費 (sect7)

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報告書得收取審查費 依其主管業務收費法令 依規費法相關規定

本報告書為相關法令送審書件之ㄧ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本報告書為相關法令送審書件之ㄧ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 Slide 1
  • Slide 10
  • Slide 12
  • Slide 13
  • Slide 15
  • Slide 25
  • Slide 28
  • Slide 33
  • Slide 39
  • Slide 42
  • Slide 43
  • Slide 44
  • Slide 46
  • Slide 48
  • Slide 49
  • Slide 52
  • Slide 54
  • Slide 55
  • Slide 57
  • Slide 62
  • Slide 63
  • Slide 64
  • Slide 65
  • Slide 66
  • Slide 67
  • Slide 81
  • Slide 84

4

地質法草案

第 4 屆立法委員審查

地質法地質法

第 5 屆立法委員審查

第 6 屆立法委員審查

第 7 屆立法委員審查

約15

85年

99 年

地質法 5 章 22 條

9999 年年 1212 月月 88日公布制定 日公布制定

100100 年年 1212 月月 11日施行 日施行 土地管理邁向新紀元

5

地質法與授權子法立法宗旨 ( 第 1條 )主管機關 ( 第 2條 )用詞定義 ( 第 3條 )全國地質調查制度 ( 第 4 及 15 條 )重大公共建設規劃及選址知會制度 ( 第 7 條 )地質敏感區劃定及管理制度 ( 第 5 6-11 及 16條 )地質災害調查及監測 ( 第 12-14 條 )地質資料蒐集及管理制度 ( 第 17 條 )主管機關之地質研究 ( 第 18 條 )地質推廣教育之獎助 ( 第 19 條 )

規避妨礙或拒絕地質調查等之處罰 ( 第 20條 )拒絕提供地質資料之處罰 ( 第 21 條 )施行日期之決定 ( 第 22 條 )

第 1 章 總則 (3 條 )

第 2 章 地質調查制度 (13 條 )

第 3 章 地質資料管理及地質研究 (3條 )

第 4 章 罰則 (2 條 )

第 5 章 附則 (1 條 )

bull健全地質調查制度bull有效管理國土地質資料bull建立國土環境變遷及土地資源管理之基本地質資訊

授權子法

6

相關機關依地質法相關規定應配合事項

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 地質資料蒐集管理相關作業

重大公共建設相關作業

7

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之準備 研訂子法及其他規定 處理地質法相關規定與其他法令之接軌問題

函發週知及研商議題調查( 100 年 1 月 14 日) 相關機關研商會議( 100 年 8 月 12 日 10 月 6日及 101 年 3 月 13 日)

處理地質法相關規定之地質專業問題 地質專家學者討論會( 100 年 6 月 22 日及 101 年

3 月 13 日) 中華民國地質學會地質法施行推動委員會書面意見( 100 年 12 月 28 日)

辦理子法及其他規定發布諸事宜 舉辦說明會( 101 年 3 月 13 日) 辦理教育推廣( 101 年 3 月 15 日及 4 月 26 日)

大家注意準備開工了大家注意準備開工了

8

叁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

9

叁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

一地質法地質敏感區整體作業架構及程序二地質法地質敏感區相關規定

(一)法律及法規命令(二)其他規定

三地質敏感區公告及查詢(一)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及第 1 批準備(二)地質敏感區查詢系統建置

四地方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五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廢止及公告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廢止及公告

主管機關研提計畫書

地方主管機關公開展示計畫書 30 日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審查

中央主管機關核定公告

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應將地質敏感區資料納入參據

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應將地質敏感區資料納入參據 土地利用計畫 土地開發審查 資源開發

災害防治 環境保育

地質敏感區土地開發行為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地質敏感區土地開發行為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基地位於地質敏感區且符合土地開發行為之種類及規模

申請土地開發前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最先受理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應審查報告書

經審查通過之報告書應納入後續其他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之書圖文件做為參據

一地質法地質敏感區整體作業架構及程序地質敏感區公告程序

地質敏感區與土地管理之關係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amp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組織及運作辦法地質法sect5

地質法 sect6

地質法 sect8-sect11 地質法第 8 條第 1 項規定解釋令 amp 地質法第 11 條規定解釋令 amp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amp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 amp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格式

得按年編列計畫及預算辦理依相關法令規定之防治措施

地質法 sect16

11

二地質法地質敏感區相關規定 法律及法規命令

地質法(總統 99 年 12 月 8 日華總一義字第 09900331501號令制定行政院100 年 11 月 17 日院臺經字第 1000056389 號令發布定自 100 年 12 月 1 日施行 )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組織及運作辦法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其他規定「地質法地質敏感區之公告」依行政程序法界定為法規命令 ( 法務部

101 年 2 月 24 日法律字第 1000025241號函 ) 地質法第 8 條第 1 項土地開發行為種類與規模及所稱「緊急救災者」

相關規定草案 地質法第 11 條第 1 項所稱「相關法令」及第 2 項所稱「審查機關」相

關規定 ( 經濟部 100 年 12 月 26 日經地字第 10004607731號令 )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草案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格式(經濟部 101 年

3 月 7 日經授地字第 10120800080號公告)

經濟部 101 年 3月 6 日經地字第10104600660號令

sect6

sect8- sect11

sect5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土地管理

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應審查調查及評估結果

申請土地開發前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地質法

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應將地質敏感區資料納入參據

土地利用計畫

土地開發審查

災害防治

環境保育

資源開發

得編預算辦理防治

sect16

地質敏感區土地開發行為應基地地質調查地質安全評估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廢止

審查及公告

中央主管機關應將具有特殊地質景觀地質環境或有發生地質災害之虞之地區公告為地質敏感區

地質法 sect6

中央或地方研提計畫書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審查

中央主管機關公告

地質法 sect8- sect11

地質法 sect5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土地管理

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應審查調查及評估結果

申請土地開發前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子法

土地利用計畫

土地開發審查

災害防治

環境保育

資源開發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組織及運作辦法

14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地質法 sect5Ⅱ 地質敏感區之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地質法 sect6

中央或地方研提計畫書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審查

中央主管機關公告

地質法 sect8- sect11

地質法 sect5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土地管理

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應審查調查及評估結果

申請土地開發前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土地利用計畫

土地開發審查

災害防治

環境保育

資源開發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組織及運作辦法

16

政府為何要公告地質敏感區

國土位處板塊活動帶上rarr地質災害頻仍 避災減災之土地體檢機制rarr診斷土地之屬性及特性rarr提供基本地質資訊rarr讓土地規劃使用更合理

地質敏感區ne地質災害地區 災後重建rarr災前防範 土地開發行為時本法僅規定應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rarr研提因應對策

本法無禁限建管制規定

17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1 地質敏感區分為地質遺跡地下水補注區活動斷層山崩與

地滑及土石流五類地質敏感區 ( 第 2 條 )2 地質遺跡之定義及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之劃定原則 ( 第 3 條 )3 地下水補注區之定義及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之劃定原則

( 第 4 條 )4 活動斷層之定義及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之劃定原則 ( 第 5 條 )5 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之劃定原則 ( 第 6 條 )6 土石流地質敏感區之劃定原則 ( 第 7 條 )7 地質敏感區之範圍繪製作業 ( 第 8 條 )8 地質敏感區之劃定變更或廢止之計畫書研提公開展示審

查及公告程序 ( 第 9 條 )9 地質敏感區之劃定計畫書應載明事項 ( 第 10 條 )10 地質敏感區之變更作業 ( 第 11 條第 12 條 )11 地質敏感區之廢止作業 ( 第 13 條第 14 條 )12 地質敏感區之相關行政作業 ( 第 15 條 )

計 16條

地質專業規定

行政作業規定

18

地質敏感區分類 (sect2)

bull分類目的bull優先列入之類別

bull 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bull 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bull 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bull 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bull 土石流地質敏感區

bull因應未來環境變遷bull其他經中央主管機關認定者

地質法 sect5I 中央主管機關應將具有特殊地質景觀地質環境或有發生地質災害之虞之地區公告為地質敏感區

19

各類地質敏感區劃定原則 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 (sect3)

指在地球演化過程中各種地質作用之產物且具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一有特殊地質意義二有教學或科學研究價值三有觀賞價值四有獨特性或稀有性

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 (sect4)

指地表水入滲地下地層且為區域性之地下水流源頭地區並具有下列情形之ㄧ者 一為多層地下水層之共同補注區二補注之地下水體可做為區域性供水之重要水源

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 (sect5)

指過去十萬年內有活動證據且未來可能再度活動之斷層及其兩側易受活動斷層錯動或地表破裂直接影響之地區

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 (sect6)

曾經發生土石崩塌或有山崩或地滑發生條件之地區及其周圍易直接受山崩或地滑影響之區域

土石流地質敏感區 (sect7)

曾經發生土石流或有明顯土石流發生條件之地區及其周圍易直接受影響之地區

20

地質敏感區範圍繪製

bull涵蓋範圍 (sect3-sect7)

本體

視情況得增加緩衝帶bull繪製之作業底圖 (sect8)

15000像片基本圖

但高山地區得以 110000替代

21

地質敏感區計畫書研提 權責機關 (sect9I) 中央主管機關地方主管機關 計畫書公開展示 (sect9ⅡⅢ ) 送審查前應於地方政府公

開展示 30 日土地權利利害關係人得提出意見併送審查參考

劃定計畫書應載明事項 (sect10)1 劃定原因法律依據及地質證明 2 範圍說明

(1) 位置圖標示地質敏感區位置與行政區關係比例尺不得小於 1100000

(2) 範圍圖標示地質敏感區之邊界及其內之重要地形地物其比例尺以與地質敏感區範圍繪製作業底圖比例尺相同為原則但地質敏感區分布範圍廣闊者得縮小比例尺為 125000

3 地質環境資料 包括地形地層地質構造及水文地質

22

權責機關 ( 地質法 sect5I) 中央主管機關 辦理方式 (sect15I) 得採個別或分批 公告內容 (sect15Ⅱ) 範圍圖說及坐標公告後將其交轄管地方主管機關

地質敏感區公告

審議會審查通過後

審議會審查通過後

23

地質敏感區查詢網路化 (sect15Ⅲ) 中央主管機關應建立地質敏感區資料庫提供網路查詢及下載列印查詢結果

地質敏感區查詢

實務情境模擬bull區位查詢

bull民眾自行上網進行或bull民眾委由顧問公司技師代辦

bull諮詢服務各級主管機關

因應政府組織再造人力精簡政策善用電腦科技有效提升政府行政效能發揮技師專業導入為政府左右手

因應政府組織再造人力精簡政策善用電腦科技有效提升政府行政效能發揮技師專業導入為政府左右手

24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組織及運作辦法

地質法 sect5Ⅳ 審議會之組成專家學者不得少於審議會總人數二分之一審議會之組織及運作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地質法 sect6

中央或地方研提計畫書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審查

中央主管機關公告

地質法 sect8- sect11

地質法 sect5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土地管理

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應審查調查及評估結果

申請土地開發前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土地利用計畫

土地開發審查

災害防治

環境保育

資源開發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組織及運作辦法

26

1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組織之任務組成產生任期及出缺補聘規定 ( 第 2 條 - 第 6 條 )

2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運作之前置作業 ( 第 7條 )

3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運作之議事規則 ( 第 8條 - 第 11 條 )

4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之經費 ( 第 12 條 )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組織及運作辦法

計 13條

27

審議會任務 (sect2)

各類地質敏感區劃定相關事項

各類地質敏感區變更相關事項

各類地質敏感區廢止相關事項

地質法 sect5Ⅲ 中央主管機關應設地質敏感區審議會審查地質敏感區之劃定變更及廢止

環境保育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組織

召集人

土地利用計畫

地質遺跡

機關代表委員 專家學者委員土地開發審查

地下水補注

活動斷層

山崩與地滑

土石流

專家學者人數不得少於委員總人數 12委員總人數 17-25人

災害防治

資源開發

29

審議會組織 (sect3-sect6) 組成 產生 任期出缺補聘

機關代表委員

召集人

由中央主管機關首長兼任或指定

當然委員

其他機關代表委員

由中央主管機關首長就本法第 6 條第 1 項所定土地利用計畫土地開發審查災害防治環境保育或資源開發之主管機關代表聘兼

任期 2 年期 滿得續聘委員職務異動時原派機關應改派代表補足原任期

專家學者委員

由中央主管機關首長就具有地質敏感區相關學術專長及實務經驗之專家學者聘兼

任期 2 年期 滿得續聘每次改聘席次不得少於13委員出缺時得予補聘其任期至原任期屆滿之日止

30

審議會議事規則主席 (sect8) 召集人兼任主席

召集人不克出席時由召集人指定委員 1人代理或由出席委員互推 1人為主席

出席人數及議決人數 (sect9)

全體委員過半數之出席始得開會出席委員過半數之同意始得決議

出席 (sect10) 機關代表委員不克親自出席時得另派員代理出席並參與會議發言及表決專家學者委員應親自出席不得代理

列席 (sect11) 地質敏感區計畫書研提機關應指派代表列席報告及說明

31

審議會其他配套 (sect7)

審議會開會前得經召集人核可視個案特性邀請審議會委員及專家學者組成專案小組召開初審會議獲致初審結論後提報審議會議審查

初審會議之主席由審議會召集人就審議會委員指派之

32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地質法 sect9Ⅱ 基地地質調查與地質安全評估方法之認定項目內容及作業應遵行事項之準則由中央主管機關會商相關主管機關定之

地質法 sect6

中央或地方研提計畫書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審查

中央主管機關公告

地質法 sect8- sect11

地質法 sect5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土地管理

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應審查調查及評估結果

申請土地開發前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土地利用計畫

土地開發審查

災害防治

環境保育

資源開發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組織及運作辦法

34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

基地地質安全評估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廢止

為何須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廣域性

區域性

地質敏感區地質調查制度地質敏感區

地質調查制度

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rarr釐清地質敏感區與基地關係rarr研提因應對策

35

與相關法令規定之地質調查是否競合

環境影響評估環境影響評估

水土保持水土保持

非都市土地使用分區變更非都市土地使用分區變更

建築地基調查建築地基調查

溫泉開發溫泉開發

礦業開發礦業開發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地質安全評估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地質安全評估

地質法 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

hellip

36

1 基地地質調查調查區之範圍界定 ( 第 2 條 )2 現有資料之引用 ( 第 3 條 )3 地質調查方法之選擇 ( 第 4 條 )4 報告書製作應遵行事項 ( 第 5 條第 6 條 )

5 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之調查及評估 ( 第 7 條 - 第 10條 )

6 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之調查及評估 ( 第 11 條 - 第14 條 )

7 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之調查及評估 ( 第 15 條 - 第 18條 )

8 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之調查及評估 ( 第 19 條 - 第23 條 )

9 土石流地質敏感區之調查及評估 ( 第 24 條 - 第 28條 )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總則

各類地質敏感區專章 計 29條

37

本準則設計之條文架構 基地地質調查

區域調查 vs 細部調查 調查區範圍 調查項目及內容 調查方法 圖說規範

基地地質安全評估 地質敏感區對基地之影響 基地開發對地質敏感區之影響因應對策

總則 vs 專章通則 vs但書

38

基地地質調查 --分類及調查範圍 通則 (sect2)

區域調查調查範圍應包含基地全部及基地周界外 2 公里範圍與基地所在地質敏感區重疊部分

細部調查調查範圍應包含基地與地質敏感區重疊部分

得免細部調查維持原地形地貌且不開發者

但書區域調查範圍 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 (sect19) 基地及其所在之地質敏感區全部

土石流地質敏感區 (sect24) 基地及其所在之土石流溪流集水區全部

2 km基地

地質敏感區

基地地質調查 -- 調查項目及內容地質敏感區類別

區域調查 細部調查

地質遺跡(sect7)

地形地層分布及地質構造

地質遺跡之產狀外觀形態及保存狀況地質遺跡之地表分布範圍地質遺跡有向地下延伸者在預計開挖深度範圍內之分布岩層位態岩石性質及地質構造

地下水補注 (sect11)

地形地層分布地質構造及水文地質概況

地形地表沉積物種類及粒徑分布地下地層岩性分布水文地質參數

活動斷層(sect15)

活動斷層地形特徵地層分布及地質構造

岩層分布地質構造

山崩與地滑 (sect20)

環境狀況地質特性 地質特性坡地現況及工程特性

土石流(sect25)

地質環境特性土石崩塌料源土石流流動區溪床特性土石流溢流土石流堆積區特性土石流災害歷史土石流治理工程措施

土石流堆積物地表與地下分布及粒徑變化土石流流動與堆積之特徵及地形坡度變化調查區與土石流流動區之距離及基地與溪床之高程差基地內相關土石流治理工程措施

專章

40

基地地質調查 -- 調查方法 區域調查得引用既有地質資料既有地質資料不足者應以露頭調查遙測影像判釋或其他方法補充資料 (sect3I)

細部調查應進行現地調查現地調查如有既有資料可資引用者得以既有資料取代 (sect3Ⅱ)

本準則所規定之必要地質調查方法得以其他合乎學理且能達到相同調查目的之方法取代 (sect4)

地質法 sect9I 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視情況就下列方法擇一行之 由現有資料檢核並評估地質安全

進行現地調查並評估地質安全

通則

41

基地地質調查 -- 調查方法地質敏感區類別

區域調查 細部調查

地質遺跡(sect8)

露頭調查地質鑽探地球物理測勘或其他方法

地下水補注 (sect12)

地表沉積物種類及粒徑分布 地質鑽探 (增鑽探數量或地球物理測勘 )

活動斷層(sect16)

地形判釋露頭調查

地形判釋露頭調查地質鑽探(探溝調查 ) 地球物理測勘

山崩與地滑 (sect21)

遙測影像判釋地表調查

遙測影像判釋地表調查地質鑽探 (增鑽探數量或地球物理測勘 )

土石流(sect26)

遙測影像判釋地表調查

遙測影像判釋地表調查試坑調查地質鑽探

專章

細部調查規定必要調查方法 -- 地質鑽探地質敏感區類別 鑽探數量及配置 鑽探深度 其他規定

地下水補注 (sect12)

A≦05公頃得不進行地質鑽探05 < A≦2公頃至少應鑽探 2孔 2公頃< A每 1 公頃應鑽 1孔未滿 1 公頃者以 1 公頃計鑽探孔位以均勻分布於細部調查區為原則

每孔深度至少50 公尺或進入岩盤至少 5公尺

配合地質鑽孔調查地下水位及透水係數

活動斷層(sect16)-- 調查地下岩層分布及厚度活動斷層及剪裂帶深度

鑽探剖面應儘量垂直活動斷層走向其配置以能呈現細部調查區之特性及其與活動斷層之關係為原則沿活動斷層走向平行方向之長度每 100 公尺應繪置 1剖面未滿 100 公尺者以 100 公尺計剖面長度未滿 20 公尺者應至少有 1鑽孔控制剖面長度在 20 公尺以上者應至少有 2鑽孔控制且位於剖面兩端之鑽孔與細部調查區邊界之距離以小於 10 公尺為原則同剖面之鑽孔岩性有明顯變化或構造複雜者應增加鑽探數量以調查是否有活動斷層通過及其可能分布位置

每孔深度應至少 30 公尺

山崩與地滑 (sect21)-- 調查覆土層之分布與厚度及岩體之特性

A≦01公頃至少鑽探 1孔01 < A≦1公頃至少鑽探 2孔1公頃< A每 05 公頃應鑽 1孔未滿 05 公頃者以05 公頃計鑽探孔位應配合調查區域狀況選擇適當之配置如為順向坡應優先配置鑽孔

每孔深度至少 30 公尺並應進入岩盤至少 5 公尺如位於順向坡坡面上之鑽孔深度應足以釐清順向坡之岩層組成與厚度及主要不連續面之特性

配合地質鑽孔進行地下水位量測並視坡地穩定分析之需要進行土壤與岩石力學試驗及地下水文調查

土石流(sect26)-- 調查土石流堆積材料厚度及粒徑變化

A≦01公頃至少鑽探 1孔01 < A≦1公頃至少鑽探 2孔1公頃< A每 05 公頃應鑽 1孔未滿 05 公頃者以05 公頃計鑽探孔位配置以均勻分布為原則

每孔深度至少20 公尺或進入岩盤 5 公尺

全程取樣

基地地質調查報告書圖說規範 區域調查地質圖+地質剖面圖 細部調查地質圖+地質剖面圖 地下地質調查方法之紀錄圖說如柱狀圖剖面圖等

地質敏感區類別

區域圖說比例尺

細部圖說比例尺

地質剖面圖

地質遺跡 (sect9)

≧125000 ≧15000 區域調查地質圖與細部調查地質圖均應附與地質圖同比例尺之地質剖面圖

地下水補注(sect13)

≧125000 ≧15000 區域調查地質圖應附水文地質剖面圖細部調查地質圖應附水文地質柵狀圖其中水平比例尺同各地質圖比例垂直比例尺得適度放大

活動斷層(sect17)

≧125000 ≧15000 區域調查地質圖與細部調查地質圖均應附與地質圖同比例尺之地質剖面圖細部調查應配合鑽探資料標示地層(岩層)界線及活動斷層如活動斷層不在細部調查區範圍內應依現有資料將活動斷層標示於剖面延伸線上

山崩與地滑(sect22)

≧125000 ≧15000 區域調查地質圖應附二條相互垂直之剖面細部調查地質剖面圖應配合鑽探孔位繪製以表現覆土層及岩層之空間分布剖面圖之比例尺應與地質圖相同

土石流(sect27)

≧125000 ≧15000 區域調查地質圖應附土石流溪流縱斷面圖標示土石材料堆積位置細部調查地質圖應配合地質鑽探及試坑繪製至少二條相互垂直之地質剖面圖

專章

基地地質安全評估 -- 項目及內容

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 (sect10)

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 (sect14)

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 (sect18)

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 (sect23)

土石流地質敏感區 (sect28)

1 評估基地開發範圍與地質遺跡之空間關係及開發行為對地質遺跡形狀視覺或完整性之影響並研提因應對策2 研提開發行為於施工期間對地質遺跡採取之保護措施及評估其效果3 開發行為人對地質遺跡長期維護之因應對策

1 評估土地開發行為開發中對地下水水質及入滲補注量直接或間接之影響2 評估土地開發行為開發後造成地下水質及入滲補注量之影響3 經評估土地開發行為對地下水水質及入滲補注量造成永久性或暫時性不良影響時應採取因應措施並評估其效果

1 評估活動斷層活動時基地內地表破裂或變形之特性及可能影響範圍2 評估活動斷層活動時地表破裂或變形對開發行為之影響並分析基地內開發行為之適當性3因應對策及其效果評估

1 評估山崩或地滑發生之土石下坡運動特性崩塌或滑動量體及影響範圍對開發行為安全之影響2 評估順向坡之穩定性及開發行為對順向坡穩定性之影響3 評估開發行為造成現有山崩或地滑範圍擴大誘發潛在山崩地滑或順向坡岩體滑動之可能性及其規模4因應對策及其效果評估

1 評估土石流潛勢規模及對開發基地影響之範圍2 評估土石流對土地開發行為或建築物安全之影響3 開發行為安全之因應對策及其安全效果評估

專章

45

報告書製作應遵行事項 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結果應依本準則規定製作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報告書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sect5I)

基地與二種類別以上地質敏感區範圍重疊時應依不同類別地質敏感區規定分別辦理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其調查及評估結果得併於同一報告書(sect5Ⅱ)

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係由本法第 10 條第 1 項所定技師辦理者報告書之簽證應檢附該辦理技師之技師證書及執業執照影本由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公營事業機構或公法人內依法取得相當類科技師證書者辦理時應檢附該辦理技師之技師證書影本 (sect6)

通則

地質法 sect6

地質法 sect8- sect11

地質法 sect5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土地管理 其他規定

土地利用計畫

土地開發審查

災害防治

環境保育

資源開發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廢止

審查及公告

基地位於地質敏感區且符合土地開發行為之種類及規模

申請土地開發前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最先受理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應審查報告書

經審查通過之報告書應納入後續其他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之書圖文件做為參據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之公告」依行政程序法界定為法規命令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之公告」依行政程序法界定為法規命令

地質法第地質法第 88 條第條第 11 項土地開發行為種類與規模及所稱「緊急救災者」相關規定項土地開發行為種類與規模及所稱「緊急救災者」相關規定(( 草案草案 ) )

地質法第地質法第 1111 條第條第 11 項所稱「相關法令」及第項所稱「相關法令」及第 22 項所稱「審查機關」相關規定項所稱「審查機關」相關規定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 (( 草案草案 ))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格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格式式

47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之公告」依行政程序法界定為法規命令

地質法 sect5I 中央主管機關應將具有特殊地質景觀地質環境或有發生地質災害之虞之地區公告為地質敏感區

bull公告之法制作業bull人民之救濟權利 bull公告之法制作業bull人民之救濟權利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之公告 法規命令 一般處分

行政程序法規定 一般處分特定人具體之事實關係

sect92I 所稱行政處分係指行政機關就公法上具體事件所為之決定或其他公 權力措施而對外直接發生法律效果之單方行政行為

sect92Ⅱ前項決定或措施之相對人雖非特定而依一般性特徵可得確定其範圍者 為一般處分適用本法有關行政處分之規定有關公物之設定變更廢 止或其一般使用者亦同

法規命令不特定多數人一般抽象性規範 sect150I 所稱法規命令係指行政機關基於法律授權對多數不特定人民就一 般事項所作抽象之對外發生法律效果之規定

法務部函釋法務部函釋

都市計畫案例(司法院釋字第 156號解釋理由書及最高行政法院 95 年度 判字第 2147號判決) 都市計畫之個別變更係直接限制一定區域內人民之權利利益或增加其負擔其具有行政處分之性質

擬定都市計畫通盤檢討後所作之變更非直接限制一定區域內人民之權益或增加其負擔且非針對具體事件之處理核其性質乃屬於法規命令而非行政處分其性質是一種法規不得直接對之爭訟

特定地區經公告為地質敏感區後其後續影響為何似僅有地質法第 8 條規定「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上開規定似未直接限制一定區域內人民之權利利益或增加其負擔是以地質敏感區之公告性質上似屬法規命令而非一般處分惟仍請貴部再予確認上開公告除前所述外是否尚有其他影響以上事項宜請貴部再予審認

法務部函釋法務部函釋

50

地質敏感區之公告性質屬法規命令

確認特定地區經公告為地質敏感區後其後續影響僅有地質法第 8 條之規定

按法務部函釋上開規定因其非直接限制一定區域內人民之權益且非針對具體事件之處理

是以地質敏感區之公告性質乃屬於行政程序法第 150 條第 1 項規定所稱法規命令而非行政程序法第 92 條規定所指一般處分

經濟部重新檢視地質法

經濟部重新檢視地質法

51

地質法第 11 條第 1 項所稱「相關法令」及第 2 項所稱「審查機關」相關規定

地質法 sect11 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於相關法令規定須送審之書圖文件中納入調查及評估結果

審查機關應邀請地質專家學者或前條第一項規定之執業技師參與審查或委託專業團體辦理審查但具有自行審查能力者不在此限

地質法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

sect11I 依第 8 條第 1 項規定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於相關法令規定須送審之書圖文件中納入調查及評估結果

地質法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

sect11I 依第 8 條第 1 項規定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於相關法令規定須送審之書圖文件中納入調查及評估結果

bull資源開發bull土地開發利用bull工程建設bull廢棄物處置bull天然災害整治bull法令規定有關土地開發之規劃設計及施工

bull區域計畫法bull建築法bull環境影響評估法bull水土保持法bull土石採取法bull水利法 bull礦業法bull溫泉法bullhellip

地質法sect3Ⅶ

立法說明立法說明

53

核釋地質法第 11 條第 1 項「相關法令」

係指訂有土地開發行為相關審查規定之法令 區域計畫法都市計畫法 建築法 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各目的事業法令

bull面積 35公頃bull非都市地區

bull山坡地bull興辦事業

bull休閒農業輔導管理辦法 bull休閒農場經營計畫審查作業要點 bull非都市土地休閒農場容許作休閒農業設施使用審查作業要點 bull非都市土地作休閒農業使用興辦事業計畫及變更編定審查作業要點 bull休閒農場專案輔導實施作業規定bull區域計畫法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建築法等相關規定

【例】複合型休閒農場之土地開發申請

【例】複合型休閒農場申請土地開發許可審查流程示意圖

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bull影響土地開發人權益bull浪費行政資源bull影響土地開發人權益bull浪費行政資源

重複審查重複審查

56

係指辦理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審查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 為避免重複審查應以最先受理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為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結果之「審查機關」

經審查通過之調查及評估結果應納入後續其他「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之書圖文件做為參據

核釋地質法第 11 條第 2 項「審查機關」

【例】複合型休閒農場申請土地開發許可審查流程示意圖

辦理審查辦理審查納入參據納入參據

參據參據 參據

參據

參據參據

誰該辦理審查bull視個案情形bull每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都有可能

誰該辦理審查bull視個案情形bull每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都有可能

58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格式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sect5I 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結果應依本準則規定製作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以下簡稱報告書)報告書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59

報告書格式 基地地質調查報告

1 基地所在地質敏感區地質概況2 區域調查

(1) 調查項目內容方法及數量(2) 調查結果說明附地質圖地質剖面圖及其他相關主題圖說

3細部調查(1) 調查項目內容方法及數量(2) 調查結果說明附地質圖地質剖面圖及其他相關主題圖說

4綜合解釋 基地地質安全評估報告

依據地質調查結果及地質安全評估項目撰述地質安全評估結果

附錄 地質鑽探報告或其他地質調查方法紀錄現地試驗資料室內試驗及分析資料等

60

叁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

一地質法地質敏感區整體作業架構及程序二地質法地質敏感區相關規定

(一)法律及法規命令(二)其他規定

三地質敏感區公告及查詢(一)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及第 1 批準備(二)地質敏感區查詢系統建置

四地方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五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61

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 全國地質敏感區通盤劃定預定 4 至 5 年內分批公告完成之後至少每 5 年通 盤檢討 1次

個案更新視情況得隨時辦理 地質敏感區公告之主要作業及辦理機關

計畫書研提中央及地方主管機關 全國通盤劃定通盤檢討及個案跨越兩個以上行政區域者由中央主管機關辦理

個案未跨行政區域者由該轄管地方主管機關辦理 計畫書公開展示地方主管機關 審議會審查及計畫書核定中央主管機關

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及第 1 批準備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主要由中央主管機關辦理第 1 批地質敏感區主要由中央主管機關辦理

計畫書公開展示 30日

(地方主管機關)

計畫書公開展示 30日

(地方主管機關)計畫書審查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計畫書審查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

計畫書核定及地質敏感區公告(中央主管機關)

計畫書核定及地質敏感區公告(中央主管機關)

約5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

地質法施行 1001201

審議會籌組及討論運作規劃 相關法令

主管機關檢視其主管法令相關規定並調整修正

有關 3 子法發布 10136

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會 101313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會 101313

劃定計畫書研提(中央主管機關)劃定計畫書研提(中央主管機關)

劃定作業(中央主管機關)

劃定作業(中央主管機關)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公告準備

第 1 批分布地點

1 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名稱 分類 縣市 鄉鎮暖暖壺穴 壺穴 基隆市 暖暖區大華壺穴 壺穴 新北市 平溪區猴硐壺穴 壺穴 新北市 瑞芳區十分瀑布 瀑布 新北市 平溪區眼鏡洞瀑布 瀑布 新北市 平溪區

第 1 批101 年度102 年度103 年度

2 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年度 地質敏感區 行政區域第 1批 濁水溪沖積扇 彰化縣

雲林縣

101 屏東平原 高雄市屏東縣

102 蘭陽平原 宜蘭縣

103臺中地區臺北地區

臺中市臺北市新北市

濁水溪沖積扇

3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第 1 批分布地點車籠埔斷層活動斷層敏感區所經行政區域 (鄉鎮市區 ) bull臺中市 (9 處 ) 東勢區石岡區豐原區北屯區太平區大里區潭子區霧峰區和平區bull南投縣 (5 處 ) 草屯鎮南投市中寮鄉名間鄉竹山鎮bull苗栗縣 (1 處 ) 卓蘭鎮

第 1 批101 年度102 年度103 年度104 年度

4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第 1批

年度 直轄市或縣市 說明

第 1批 臺北市 坡地社區重點縣市

五都之一

101 南投縣 921震災區坡地災害指標縣市

101 臺中市 921震災區五都之一

第 1 年度 分布地點

5 土石流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與水土保持局現有之土石流潛勢溪流間之關係尚待釐清

第 1 批暫緩劃定

102(330)

南投縣229

臺中市101

103(264)

屏東縣 65

高雄市 89

嘉義縣 62

臺南市 48

104(320)

宜蘭縣139

雲林縣 10

彰化縣 7

花蓮縣164

105(239)

臺東縣163

苗栗縣 76

106(425)

新竹縣 71

桃園縣 51

基隆市 34

新北市219

臺北市 50

68

地質敏感區查詢系統建置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sect15Ⅲ中央主管機關應建立地質敏感區資料庫提供網路查詢及下載列印查詢結果

地質敏感區查詢民眾得自行上網進行或委由顧問公司技師代辦各級主管機關應協助提供諮詢服務

系統應於第 1 批地質敏感區公告前建妥並於每次公告地質敏感區之同時更新資料

因應土地法地籍資料付費規定系統必要配套 政府機關版查詢時可展現地籍資料 一般民眾版查詢時須自備地籍圖數值資料(向地籍主管機關申購委託測量或其他方式資料處理取得)

69

地質敏感區查詢雛形系統操作展示

地質敏感區查詢雛形系統操作展示

70

叁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

一地質法地質敏感區整體作業架構及程序二地質法地質敏感區相關規定

(一)法律及法規命令(二)其他規定

三地質敏感區公告及查詢(一)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及第 1 批準備(二)地質敏感區查詢系統建置

四地方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五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71

四地方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所在地地方政府

基隆河中上游河蝕地形(壺穴與瀑布 ) 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基隆市新北市

濁水溪沖積扇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彰化縣雲林縣

車籠埔斷層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台中市南投縣苗栗縣

山崩與地滑地質感區劃定計畫書 _臺北市

臺北市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sect9Ⅱ 辦理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公開展示事宜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sect9Ⅱ 辦理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公開展示事宜

72

已提供對口單位1臺北市政府2桃園縣政府3苗栗縣政府4臺中市政府5彰化縣政府6雲林縣政府7高雄市政府8屏東縣政府9花蓮縣政府10宜蘭縣政府11金門縣政府

已提供對口單位1臺北市政府2桃園縣政府3苗栗縣政府4臺中市政府5彰化縣政府6雲林縣政府7高雄市政府8屏東縣政府9花蓮縣政府10宜蘭縣政府11金門縣政府

請地方政府儘速提供對口單位

地方對口設置或指派屬地方主管機關權責 組織編制 業務職掌 地方情況

73

五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依地質法相關條文規定

sect6I 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應將地質敏感區相關資料納入土地利用計畫土地開發審查災害防治環境保育及資源開發之參據

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sect11I 將調查及評估結果納入送審之書圖文件中

依地質法第 11 條解釋令 「相關法令」指訂有土地開發行為相

關審查規定之法令 「審查機關」指辦理地質敏感區基地

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審查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為避免重複審查應以最先受理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為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結果之「審查機關」

經審查通過之調查及評估結果應納入後續其他「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之書圖文件做為參據

請區域計畫法都市計畫法建築法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及各目的事業法令之各法令主管機關研修其主管法令規定送審所需書表文件格式評估納入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規定俾便於地質敏感區公告後能辦理審查

請區域計畫法都市計畫法建築法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及各目的事業法令之各法令主管機關研修其主管法令規定送審所需書表文件格式評估納入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規定俾便於地質敏感區公告後能辦理審查

74

水土保持局如何配合地質法施行研修水土保持書件格式檢視「水土保持計畫審核監督辦法」規定 所需書表文件格式之內容酌予文字修正納入地質法地質敏感區規定再行公告即成

第 36 條本辦法所需書表文件之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第 36 條本辦法所需書表文件之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案例分享

75

敬請提供法令修正資訊

為利相關法令與地質法間銜接順暢請應配合地質法修正規定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於修正後將相關資訊轉知中央主管機關

76

一地質敏感區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及規模草案(附件 7 )提請討論

二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草案(附件 9 )提請討論

綜合討論綜合討論

肆討論事項

77

地質法第 8 條第 1 項土地開發行為種類與規模及所稱「緊急救災者」相關規定 ( 草

案 )地質法 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

所有土地開發行為嗎

所有土地開發行為嗎

78

過度擾民 經濟部水利署

經檢視本法所稱之「土地開發行為」水利法中可能涉及本法第 8 條及第 11 條需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事項為水利法第 46 條水利建造物之興辦改造核准許可等惟水利建造物數量龐大規模較小或開挖深度較淺之開發行為對地質環境及人民安全之影響相對較小是否所有開發行為皆須依法辦理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建議排除規模較小部分以避免增加開發成本及過度擾民

臺北市政府 公園闢建開發行為多為地表整地及綠化植栽結構物及附屬設施如涼亭管溝花槽照明設施等等僅佔工程之小部份且為地表淺基礎開挖影響地質環境條件甚微應無造成地質災害之虞參考經濟部全國地質調查資料即可故建議無一層樓以上且建築面積小於 45m2 建物之公園闢建開發得予排除以節省開發成本

hellip

79

比例原則(禁止過分原則)

行政程序法 sect7 行政行為應依下列原則為之一採取之方法應有助於目的之達成二有多種同樣能達成目的之方法時應選擇對人民權益損害最少者

三採取之方法所造成之損害不得與欲達成目的之利益顯失均衡

排除與地質安全無關者排除小規模者

排除與地質安全無關者排除小規模者

80

核釋地質法第 8 條第 1 項規定 依立法意旨及比例原則土地開發行為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其種類及規模如附表

緊急救災者係指災害發生後經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認定之搶通搶災或防患二次災害之緊急工程行為

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 基地位於地質敏感區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規模

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 基地位於地質敏感區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規模

地質敏感區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及規模 ( 草案 )

1 工廠之設立及工業區之開發2鐵路大眾捷運系統港灣及機場之開發3 公路之開發4 土石採取及探礦採礦5蓄水建造物之開發6休閒農場之開發利用7漁塭或魚池之興建8遊樂區及風景區之開發9高爾夫球場及戶外運動場地之興建或擴建10 文化教育訓練設施或研究機構之興建或擴建11醫療建設之開發其醫院興建或擴建12 新市區(係指新社區及新市鎮)建設13 環境保護工程之興建14 核能及其他能源之開發及放射性核廢料儲存或處理場所之興建15 地下街工程16高壓電線塔基工程17纜車之興建或擴建18氣象雷達站之興建或擴建工程19 設置石油管理法所定之石油石油製品貯存槽20 建築物(係指應請領建照執照)之新建或增建

選取與地質安全有關者考量各類地質敏感區屬性決定辦理與否排除小規模者

選取與地質安全有關者考量各類地質敏感區屬性決定辦理與否排除小規模者

82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 (草案 )

本報告書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為避免審查地質專業事項及技術標準不一中央主管機關爰訂定審查參考規範提供各審查機關參考

地質法 sect11 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於相關法令規定須送審之書圖文件中納入調查及評估結果

審查機關應邀請地質專家學者或前條第一項規定之執業技師參與審查或委託專業團體辦理審查但具有自行審查能力者不在此限

83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草案

1 審查人員之資格條件 ( 第 2 點 )

2 審查人員之建議名單 ( 第 3 點 )

3 報告書審查應注意事項 ( 第 4 點 )

4 報告書審查應補正事項 ( 第 5 點 )

5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之法律效益 ( 第 6點 )

6 報告書審查之收費 ( 第 7 點 )

地質 大地工程 土木工程 採礦工程 水利工程 水土保持

地質 大地工程 土木工程 採礦工程 水利工程 水土保持

政府機關(構)及相當職等專職人員地質相關實務經驗 7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副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5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助理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7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5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副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碩士學位以上且地質專長相關專職實務或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專業證照之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且取得證照後執行地質業務 7 年以上

政府機關(構)及相當職等專職人員地質相關實務經驗 7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副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5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助理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7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5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副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碩士學位以上且地質專長相關專職實務或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專業證照之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且取得證照後執行地質業務 7 年以上

專長專長++實務經驗實務經驗

地質法 sect11Ⅱ審查機關應邀請地質專家學者或前條第一項規定之執業技師參與審查或委託專業團體辦理審查但具有自行審查能力者不在此限

審查人員之資格條件 (sect2)

85

審查人員之建議名單 (sect3)

中央主管機關得就前點規定資格條件建立審查人員建議名單提供審查機關參考

86

報告書審查應注意事項 (sect4)

結果之合理性內涵足以提供後續土地開發利用災害防治及環境保育規劃之參據

基地地質調查及基地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基地地質調查及基地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項目內容數量比例尺hellip

87

報告書審查應補正事項 (sect5)

審查報告書有下列情形之一者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應通知申請人限期修正或補正

未依規定格式及份數製作 應檢附文件不齊全未經技師簽證或簽證技師科別不符不符合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規定

88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之法律效益(sect6)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依地質法sect11Ⅱ規定審查)

無行政處分效力 應納入後續相關法令送審書圖文件提供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土地開發利用行為之參據

89

報告書審查之收費 (sect7)

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報告書得收取審查費 依其主管業務收費法令 依規費法相關規定

本報告書為相關法令送審書件之ㄧ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本報告書為相關法令送審書件之ㄧ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 Slide 1
  • Slide 10
  • Slide 12
  • Slide 13
  • Slide 15
  • Slide 25
  • Slide 28
  • Slide 33
  • Slide 39
  • Slide 42
  • Slide 43
  • Slide 44
  • Slide 46
  • Slide 48
  • Slide 49
  • Slide 52
  • Slide 54
  • Slide 55
  • Slide 57
  • Slide 62
  • Slide 63
  • Slide 64
  • Slide 65
  • Slide 66
  • Slide 67
  • Slide 81
  • Slide 84

5

地質法與授權子法立法宗旨 ( 第 1條 )主管機關 ( 第 2條 )用詞定義 ( 第 3條 )全國地質調查制度 ( 第 4 及 15 條 )重大公共建設規劃及選址知會制度 ( 第 7 條 )地質敏感區劃定及管理制度 ( 第 5 6-11 及 16條 )地質災害調查及監測 ( 第 12-14 條 )地質資料蒐集及管理制度 ( 第 17 條 )主管機關之地質研究 ( 第 18 條 )地質推廣教育之獎助 ( 第 19 條 )

規避妨礙或拒絕地質調查等之處罰 ( 第 20條 )拒絕提供地質資料之處罰 ( 第 21 條 )施行日期之決定 ( 第 22 條 )

第 1 章 總則 (3 條 )

第 2 章 地質調查制度 (13 條 )

第 3 章 地質資料管理及地質研究 (3條 )

第 4 章 罰則 (2 條 )

第 5 章 附則 (1 條 )

bull健全地質調查制度bull有效管理國土地質資料bull建立國土環境變遷及土地資源管理之基本地質資訊

授權子法

6

相關機關依地質法相關規定應配合事項

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 地質資料蒐集管理相關作業

重大公共建設相關作業

7

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之準備 研訂子法及其他規定 處理地質法相關規定與其他法令之接軌問題

函發週知及研商議題調查( 100 年 1 月 14 日) 相關機關研商會議( 100 年 8 月 12 日 10 月 6日及 101 年 3 月 13 日)

處理地質法相關規定之地質專業問題 地質專家學者討論會( 100 年 6 月 22 日及 101 年

3 月 13 日) 中華民國地質學會地質法施行推動委員會書面意見( 100 年 12 月 28 日)

辦理子法及其他規定發布諸事宜 舉辦說明會( 101 年 3 月 13 日) 辦理教育推廣( 101 年 3 月 15 日及 4 月 26 日)

大家注意準備開工了大家注意準備開工了

8

叁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

9

叁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

一地質法地質敏感區整體作業架構及程序二地質法地質敏感區相關規定

(一)法律及法規命令(二)其他規定

三地質敏感區公告及查詢(一)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及第 1 批準備(二)地質敏感區查詢系統建置

四地方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五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廢止及公告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廢止及公告

主管機關研提計畫書

地方主管機關公開展示計畫書 30 日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審查

中央主管機關核定公告

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應將地質敏感區資料納入參據

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應將地質敏感區資料納入參據 土地利用計畫 土地開發審查 資源開發

災害防治 環境保育

地質敏感區土地開發行為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地質敏感區土地開發行為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基地位於地質敏感區且符合土地開發行為之種類及規模

申請土地開發前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最先受理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應審查報告書

經審查通過之報告書應納入後續其他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之書圖文件做為參據

一地質法地質敏感區整體作業架構及程序地質敏感區公告程序

地質敏感區與土地管理之關係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amp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組織及運作辦法地質法sect5

地質法 sect6

地質法 sect8-sect11 地質法第 8 條第 1 項規定解釋令 amp 地質法第 11 條規定解釋令 amp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amp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 amp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格式

得按年編列計畫及預算辦理依相關法令規定之防治措施

地質法 sect16

11

二地質法地質敏感區相關規定 法律及法規命令

地質法(總統 99 年 12 月 8 日華總一義字第 09900331501號令制定行政院100 年 11 月 17 日院臺經字第 1000056389 號令發布定自 100 年 12 月 1 日施行 )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組織及運作辦法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其他規定「地質法地質敏感區之公告」依行政程序法界定為法規命令 ( 法務部

101 年 2 月 24 日法律字第 1000025241號函 ) 地質法第 8 條第 1 項土地開發行為種類與規模及所稱「緊急救災者」

相關規定草案 地質法第 11 條第 1 項所稱「相關法令」及第 2 項所稱「審查機關」相

關規定 ( 經濟部 100 年 12 月 26 日經地字第 10004607731號令 )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草案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格式(經濟部 101 年

3 月 7 日經授地字第 10120800080號公告)

經濟部 101 年 3月 6 日經地字第10104600660號令

sect6

sect8- sect11

sect5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土地管理

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應審查調查及評估結果

申請土地開發前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地質法

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應將地質敏感區資料納入參據

土地利用計畫

土地開發審查

災害防治

環境保育

資源開發

得編預算辦理防治

sect16

地質敏感區土地開發行為應基地地質調查地質安全評估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廢止

審查及公告

中央主管機關應將具有特殊地質景觀地質環境或有發生地質災害之虞之地區公告為地質敏感區

地質法 sect6

中央或地方研提計畫書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審查

中央主管機關公告

地質法 sect8- sect11

地質法 sect5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土地管理

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應審查調查及評估結果

申請土地開發前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子法

土地利用計畫

土地開發審查

災害防治

環境保育

資源開發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組織及運作辦法

14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地質法 sect5Ⅱ 地質敏感區之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地質法 sect6

中央或地方研提計畫書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審查

中央主管機關公告

地質法 sect8- sect11

地質法 sect5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土地管理

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應審查調查及評估結果

申請土地開發前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土地利用計畫

土地開發審查

災害防治

環境保育

資源開發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組織及運作辦法

16

政府為何要公告地質敏感區

國土位處板塊活動帶上rarr地質災害頻仍 避災減災之土地體檢機制rarr診斷土地之屬性及特性rarr提供基本地質資訊rarr讓土地規劃使用更合理

地質敏感區ne地質災害地區 災後重建rarr災前防範 土地開發行為時本法僅規定應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rarr研提因應對策

本法無禁限建管制規定

17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1 地質敏感區分為地質遺跡地下水補注區活動斷層山崩與

地滑及土石流五類地質敏感區 ( 第 2 條 )2 地質遺跡之定義及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之劃定原則 ( 第 3 條 )3 地下水補注區之定義及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之劃定原則

( 第 4 條 )4 活動斷層之定義及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之劃定原則 ( 第 5 條 )5 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之劃定原則 ( 第 6 條 )6 土石流地質敏感區之劃定原則 ( 第 7 條 )7 地質敏感區之範圍繪製作業 ( 第 8 條 )8 地質敏感區之劃定變更或廢止之計畫書研提公開展示審

查及公告程序 ( 第 9 條 )9 地質敏感區之劃定計畫書應載明事項 ( 第 10 條 )10 地質敏感區之變更作業 ( 第 11 條第 12 條 )11 地質敏感區之廢止作業 ( 第 13 條第 14 條 )12 地質敏感區之相關行政作業 ( 第 15 條 )

計 16條

地質專業規定

行政作業規定

18

地質敏感區分類 (sect2)

bull分類目的bull優先列入之類別

bull 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bull 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bull 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bull 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bull 土石流地質敏感區

bull因應未來環境變遷bull其他經中央主管機關認定者

地質法 sect5I 中央主管機關應將具有特殊地質景觀地質環境或有發生地質災害之虞之地區公告為地質敏感區

19

各類地質敏感區劃定原則 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 (sect3)

指在地球演化過程中各種地質作用之產物且具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一有特殊地質意義二有教學或科學研究價值三有觀賞價值四有獨特性或稀有性

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 (sect4)

指地表水入滲地下地層且為區域性之地下水流源頭地區並具有下列情形之ㄧ者 一為多層地下水層之共同補注區二補注之地下水體可做為區域性供水之重要水源

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 (sect5)

指過去十萬年內有活動證據且未來可能再度活動之斷層及其兩側易受活動斷層錯動或地表破裂直接影響之地區

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 (sect6)

曾經發生土石崩塌或有山崩或地滑發生條件之地區及其周圍易直接受山崩或地滑影響之區域

土石流地質敏感區 (sect7)

曾經發生土石流或有明顯土石流發生條件之地區及其周圍易直接受影響之地區

20

地質敏感區範圍繪製

bull涵蓋範圍 (sect3-sect7)

本體

視情況得增加緩衝帶bull繪製之作業底圖 (sect8)

15000像片基本圖

但高山地區得以 110000替代

21

地質敏感區計畫書研提 權責機關 (sect9I) 中央主管機關地方主管機關 計畫書公開展示 (sect9ⅡⅢ ) 送審查前應於地方政府公

開展示 30 日土地權利利害關係人得提出意見併送審查參考

劃定計畫書應載明事項 (sect10)1 劃定原因法律依據及地質證明 2 範圍說明

(1) 位置圖標示地質敏感區位置與行政區關係比例尺不得小於 1100000

(2) 範圍圖標示地質敏感區之邊界及其內之重要地形地物其比例尺以與地質敏感區範圍繪製作業底圖比例尺相同為原則但地質敏感區分布範圍廣闊者得縮小比例尺為 125000

3 地質環境資料 包括地形地層地質構造及水文地質

22

權責機關 ( 地質法 sect5I) 中央主管機關 辦理方式 (sect15I) 得採個別或分批 公告內容 (sect15Ⅱ) 範圍圖說及坐標公告後將其交轄管地方主管機關

地質敏感區公告

審議會審查通過後

審議會審查通過後

23

地質敏感區查詢網路化 (sect15Ⅲ) 中央主管機關應建立地質敏感區資料庫提供網路查詢及下載列印查詢結果

地質敏感區查詢

實務情境模擬bull區位查詢

bull民眾自行上網進行或bull民眾委由顧問公司技師代辦

bull諮詢服務各級主管機關

因應政府組織再造人力精簡政策善用電腦科技有效提升政府行政效能發揮技師專業導入為政府左右手

因應政府組織再造人力精簡政策善用電腦科技有效提升政府行政效能發揮技師專業導入為政府左右手

24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組織及運作辦法

地質法 sect5Ⅳ 審議會之組成專家學者不得少於審議會總人數二分之一審議會之組織及運作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地質法 sect6

中央或地方研提計畫書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審查

中央主管機關公告

地質法 sect8- sect11

地質法 sect5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土地管理

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應審查調查及評估結果

申請土地開發前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土地利用計畫

土地開發審查

災害防治

環境保育

資源開發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組織及運作辦法

26

1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組織之任務組成產生任期及出缺補聘規定 ( 第 2 條 - 第 6 條 )

2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運作之前置作業 ( 第 7條 )

3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運作之議事規則 ( 第 8條 - 第 11 條 )

4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之經費 ( 第 12 條 )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組織及運作辦法

計 13條

27

審議會任務 (sect2)

各類地質敏感區劃定相關事項

各類地質敏感區變更相關事項

各類地質敏感區廢止相關事項

地質法 sect5Ⅲ 中央主管機關應設地質敏感區審議會審查地質敏感區之劃定變更及廢止

環境保育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組織

召集人

土地利用計畫

地質遺跡

機關代表委員 專家學者委員土地開發審查

地下水補注

活動斷層

山崩與地滑

土石流

專家學者人數不得少於委員總人數 12委員總人數 17-25人

災害防治

資源開發

29

審議會組織 (sect3-sect6) 組成 產生 任期出缺補聘

機關代表委員

召集人

由中央主管機關首長兼任或指定

當然委員

其他機關代表委員

由中央主管機關首長就本法第 6 條第 1 項所定土地利用計畫土地開發審查災害防治環境保育或資源開發之主管機關代表聘兼

任期 2 年期 滿得續聘委員職務異動時原派機關應改派代表補足原任期

專家學者委員

由中央主管機關首長就具有地質敏感區相關學術專長及實務經驗之專家學者聘兼

任期 2 年期 滿得續聘每次改聘席次不得少於13委員出缺時得予補聘其任期至原任期屆滿之日止

30

審議會議事規則主席 (sect8) 召集人兼任主席

召集人不克出席時由召集人指定委員 1人代理或由出席委員互推 1人為主席

出席人數及議決人數 (sect9)

全體委員過半數之出席始得開會出席委員過半數之同意始得決議

出席 (sect10) 機關代表委員不克親自出席時得另派員代理出席並參與會議發言及表決專家學者委員應親自出席不得代理

列席 (sect11) 地質敏感區計畫書研提機關應指派代表列席報告及說明

31

審議會其他配套 (sect7)

審議會開會前得經召集人核可視個案特性邀請審議會委員及專家學者組成專案小組召開初審會議獲致初審結論後提報審議會議審查

初審會議之主席由審議會召集人就審議會委員指派之

32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地質法 sect9Ⅱ 基地地質調查與地質安全評估方法之認定項目內容及作業應遵行事項之準則由中央主管機關會商相關主管機關定之

地質法 sect6

中央或地方研提計畫書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審查

中央主管機關公告

地質法 sect8- sect11

地質法 sect5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土地管理

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應審查調查及評估結果

申請土地開發前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土地利用計畫

土地開發審查

災害防治

環境保育

資源開發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組織及運作辦法

34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

基地地質安全評估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廢止

為何須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廣域性

區域性

地質敏感區地質調查制度地質敏感區

地質調查制度

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rarr釐清地質敏感區與基地關係rarr研提因應對策

35

與相關法令規定之地質調查是否競合

環境影響評估環境影響評估

水土保持水土保持

非都市土地使用分區變更非都市土地使用分區變更

建築地基調查建築地基調查

溫泉開發溫泉開發

礦業開發礦業開發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地質安全評估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地質安全評估

地質法 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

hellip

36

1 基地地質調查調查區之範圍界定 ( 第 2 條 )2 現有資料之引用 ( 第 3 條 )3 地質調查方法之選擇 ( 第 4 條 )4 報告書製作應遵行事項 ( 第 5 條第 6 條 )

5 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之調查及評估 ( 第 7 條 - 第 10條 )

6 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之調查及評估 ( 第 11 條 - 第14 條 )

7 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之調查及評估 ( 第 15 條 - 第 18條 )

8 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之調查及評估 ( 第 19 條 - 第23 條 )

9 土石流地質敏感區之調查及評估 ( 第 24 條 - 第 28條 )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總則

各類地質敏感區專章 計 29條

37

本準則設計之條文架構 基地地質調查

區域調查 vs 細部調查 調查區範圍 調查項目及內容 調查方法 圖說規範

基地地質安全評估 地質敏感區對基地之影響 基地開發對地質敏感區之影響因應對策

總則 vs 專章通則 vs但書

38

基地地質調查 --分類及調查範圍 通則 (sect2)

區域調查調查範圍應包含基地全部及基地周界外 2 公里範圍與基地所在地質敏感區重疊部分

細部調查調查範圍應包含基地與地質敏感區重疊部分

得免細部調查維持原地形地貌且不開發者

但書區域調查範圍 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 (sect19) 基地及其所在之地質敏感區全部

土石流地質敏感區 (sect24) 基地及其所在之土石流溪流集水區全部

2 km基地

地質敏感區

基地地質調查 -- 調查項目及內容地質敏感區類別

區域調查 細部調查

地質遺跡(sect7)

地形地層分布及地質構造

地質遺跡之產狀外觀形態及保存狀況地質遺跡之地表分布範圍地質遺跡有向地下延伸者在預計開挖深度範圍內之分布岩層位態岩石性質及地質構造

地下水補注 (sect11)

地形地層分布地質構造及水文地質概況

地形地表沉積物種類及粒徑分布地下地層岩性分布水文地質參數

活動斷層(sect15)

活動斷層地形特徵地層分布及地質構造

岩層分布地質構造

山崩與地滑 (sect20)

環境狀況地質特性 地質特性坡地現況及工程特性

土石流(sect25)

地質環境特性土石崩塌料源土石流流動區溪床特性土石流溢流土石流堆積區特性土石流災害歷史土石流治理工程措施

土石流堆積物地表與地下分布及粒徑變化土石流流動與堆積之特徵及地形坡度變化調查區與土石流流動區之距離及基地與溪床之高程差基地內相關土石流治理工程措施

專章

40

基地地質調查 -- 調查方法 區域調查得引用既有地質資料既有地質資料不足者應以露頭調查遙測影像判釋或其他方法補充資料 (sect3I)

細部調查應進行現地調查現地調查如有既有資料可資引用者得以既有資料取代 (sect3Ⅱ)

本準則所規定之必要地質調查方法得以其他合乎學理且能達到相同調查目的之方法取代 (sect4)

地質法 sect9I 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視情況就下列方法擇一行之 由現有資料檢核並評估地質安全

進行現地調查並評估地質安全

通則

41

基地地質調查 -- 調查方法地質敏感區類別

區域調查 細部調查

地質遺跡(sect8)

露頭調查地質鑽探地球物理測勘或其他方法

地下水補注 (sect12)

地表沉積物種類及粒徑分布 地質鑽探 (增鑽探數量或地球物理測勘 )

活動斷層(sect16)

地形判釋露頭調查

地形判釋露頭調查地質鑽探(探溝調查 ) 地球物理測勘

山崩與地滑 (sect21)

遙測影像判釋地表調查

遙測影像判釋地表調查地質鑽探 (增鑽探數量或地球物理測勘 )

土石流(sect26)

遙測影像判釋地表調查

遙測影像判釋地表調查試坑調查地質鑽探

專章

細部調查規定必要調查方法 -- 地質鑽探地質敏感區類別 鑽探數量及配置 鑽探深度 其他規定

地下水補注 (sect12)

A≦05公頃得不進行地質鑽探05 < A≦2公頃至少應鑽探 2孔 2公頃< A每 1 公頃應鑽 1孔未滿 1 公頃者以 1 公頃計鑽探孔位以均勻分布於細部調查區為原則

每孔深度至少50 公尺或進入岩盤至少 5公尺

配合地質鑽孔調查地下水位及透水係數

活動斷層(sect16)-- 調查地下岩層分布及厚度活動斷層及剪裂帶深度

鑽探剖面應儘量垂直活動斷層走向其配置以能呈現細部調查區之特性及其與活動斷層之關係為原則沿活動斷層走向平行方向之長度每 100 公尺應繪置 1剖面未滿 100 公尺者以 100 公尺計剖面長度未滿 20 公尺者應至少有 1鑽孔控制剖面長度在 20 公尺以上者應至少有 2鑽孔控制且位於剖面兩端之鑽孔與細部調查區邊界之距離以小於 10 公尺為原則同剖面之鑽孔岩性有明顯變化或構造複雜者應增加鑽探數量以調查是否有活動斷層通過及其可能分布位置

每孔深度應至少 30 公尺

山崩與地滑 (sect21)-- 調查覆土層之分布與厚度及岩體之特性

A≦01公頃至少鑽探 1孔01 < A≦1公頃至少鑽探 2孔1公頃< A每 05 公頃應鑽 1孔未滿 05 公頃者以05 公頃計鑽探孔位應配合調查區域狀況選擇適當之配置如為順向坡應優先配置鑽孔

每孔深度至少 30 公尺並應進入岩盤至少 5 公尺如位於順向坡坡面上之鑽孔深度應足以釐清順向坡之岩層組成與厚度及主要不連續面之特性

配合地質鑽孔進行地下水位量測並視坡地穩定分析之需要進行土壤與岩石力學試驗及地下水文調查

土石流(sect26)-- 調查土石流堆積材料厚度及粒徑變化

A≦01公頃至少鑽探 1孔01 < A≦1公頃至少鑽探 2孔1公頃< A每 05 公頃應鑽 1孔未滿 05 公頃者以05 公頃計鑽探孔位配置以均勻分布為原則

每孔深度至少20 公尺或進入岩盤 5 公尺

全程取樣

基地地質調查報告書圖說規範 區域調查地質圖+地質剖面圖 細部調查地質圖+地質剖面圖 地下地質調查方法之紀錄圖說如柱狀圖剖面圖等

地質敏感區類別

區域圖說比例尺

細部圖說比例尺

地質剖面圖

地質遺跡 (sect9)

≧125000 ≧15000 區域調查地質圖與細部調查地質圖均應附與地質圖同比例尺之地質剖面圖

地下水補注(sect13)

≧125000 ≧15000 區域調查地質圖應附水文地質剖面圖細部調查地質圖應附水文地質柵狀圖其中水平比例尺同各地質圖比例垂直比例尺得適度放大

活動斷層(sect17)

≧125000 ≧15000 區域調查地質圖與細部調查地質圖均應附與地質圖同比例尺之地質剖面圖細部調查應配合鑽探資料標示地層(岩層)界線及活動斷層如活動斷層不在細部調查區範圍內應依現有資料將活動斷層標示於剖面延伸線上

山崩與地滑(sect22)

≧125000 ≧15000 區域調查地質圖應附二條相互垂直之剖面細部調查地質剖面圖應配合鑽探孔位繪製以表現覆土層及岩層之空間分布剖面圖之比例尺應與地質圖相同

土石流(sect27)

≧125000 ≧15000 區域調查地質圖應附土石流溪流縱斷面圖標示土石材料堆積位置細部調查地質圖應配合地質鑽探及試坑繪製至少二條相互垂直之地質剖面圖

專章

基地地質安全評估 -- 項目及內容

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 (sect10)

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 (sect14)

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 (sect18)

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 (sect23)

土石流地質敏感區 (sect28)

1 評估基地開發範圍與地質遺跡之空間關係及開發行為對地質遺跡形狀視覺或完整性之影響並研提因應對策2 研提開發行為於施工期間對地質遺跡採取之保護措施及評估其效果3 開發行為人對地質遺跡長期維護之因應對策

1 評估土地開發行為開發中對地下水水質及入滲補注量直接或間接之影響2 評估土地開發行為開發後造成地下水質及入滲補注量之影響3 經評估土地開發行為對地下水水質及入滲補注量造成永久性或暫時性不良影響時應採取因應措施並評估其效果

1 評估活動斷層活動時基地內地表破裂或變形之特性及可能影響範圍2 評估活動斷層活動時地表破裂或變形對開發行為之影響並分析基地內開發行為之適當性3因應對策及其效果評估

1 評估山崩或地滑發生之土石下坡運動特性崩塌或滑動量體及影響範圍對開發行為安全之影響2 評估順向坡之穩定性及開發行為對順向坡穩定性之影響3 評估開發行為造成現有山崩或地滑範圍擴大誘發潛在山崩地滑或順向坡岩體滑動之可能性及其規模4因應對策及其效果評估

1 評估土石流潛勢規模及對開發基地影響之範圍2 評估土石流對土地開發行為或建築物安全之影響3 開發行為安全之因應對策及其安全效果評估

專章

45

報告書製作應遵行事項 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結果應依本準則規定製作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報告書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sect5I)

基地與二種類別以上地質敏感區範圍重疊時應依不同類別地質敏感區規定分別辦理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其調查及評估結果得併於同一報告書(sect5Ⅱ)

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係由本法第 10 條第 1 項所定技師辦理者報告書之簽證應檢附該辦理技師之技師證書及執業執照影本由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公營事業機構或公法人內依法取得相當類科技師證書者辦理時應檢附該辦理技師之技師證書影本 (sect6)

通則

地質法 sect6

地質法 sect8- sect11

地質法 sect5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土地管理 其他規定

土地利用計畫

土地開發審查

災害防治

環境保育

資源開發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廢止

審查及公告

基地位於地質敏感區且符合土地開發行為之種類及規模

申請土地開發前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最先受理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應審查報告書

經審查通過之報告書應納入後續其他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之書圖文件做為參據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之公告」依行政程序法界定為法規命令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之公告」依行政程序法界定為法規命令

地質法第地質法第 88 條第條第 11 項土地開發行為種類與規模及所稱「緊急救災者」相關規定項土地開發行為種類與規模及所稱「緊急救災者」相關規定(( 草案草案 ) )

地質法第地質法第 1111 條第條第 11 項所稱「相關法令」及第項所稱「相關法令」及第 22 項所稱「審查機關」相關規定項所稱「審查機關」相關規定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 (( 草案草案 ))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格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格式式

47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之公告」依行政程序法界定為法規命令

地質法 sect5I 中央主管機關應將具有特殊地質景觀地質環境或有發生地質災害之虞之地區公告為地質敏感區

bull公告之法制作業bull人民之救濟權利 bull公告之法制作業bull人民之救濟權利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之公告 法規命令 一般處分

行政程序法規定 一般處分特定人具體之事實關係

sect92I 所稱行政處分係指行政機關就公法上具體事件所為之決定或其他公 權力措施而對外直接發生法律效果之單方行政行為

sect92Ⅱ前項決定或措施之相對人雖非特定而依一般性特徵可得確定其範圍者 為一般處分適用本法有關行政處分之規定有關公物之設定變更廢 止或其一般使用者亦同

法規命令不特定多數人一般抽象性規範 sect150I 所稱法規命令係指行政機關基於法律授權對多數不特定人民就一 般事項所作抽象之對外發生法律效果之規定

法務部函釋法務部函釋

都市計畫案例(司法院釋字第 156號解釋理由書及最高行政法院 95 年度 判字第 2147號判決) 都市計畫之個別變更係直接限制一定區域內人民之權利利益或增加其負擔其具有行政處分之性質

擬定都市計畫通盤檢討後所作之變更非直接限制一定區域內人民之權益或增加其負擔且非針對具體事件之處理核其性質乃屬於法規命令而非行政處分其性質是一種法規不得直接對之爭訟

特定地區經公告為地質敏感區後其後續影響為何似僅有地質法第 8 條規定「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上開規定似未直接限制一定區域內人民之權利利益或增加其負擔是以地質敏感區之公告性質上似屬法規命令而非一般處分惟仍請貴部再予確認上開公告除前所述外是否尚有其他影響以上事項宜請貴部再予審認

法務部函釋法務部函釋

50

地質敏感區之公告性質屬法規命令

確認特定地區經公告為地質敏感區後其後續影響僅有地質法第 8 條之規定

按法務部函釋上開規定因其非直接限制一定區域內人民之權益且非針對具體事件之處理

是以地質敏感區之公告性質乃屬於行政程序法第 150 條第 1 項規定所稱法規命令而非行政程序法第 92 條規定所指一般處分

經濟部重新檢視地質法

經濟部重新檢視地質法

51

地質法第 11 條第 1 項所稱「相關法令」及第 2 項所稱「審查機關」相關規定

地質法 sect11 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於相關法令規定須送審之書圖文件中納入調查及評估結果

審查機關應邀請地質專家學者或前條第一項規定之執業技師參與審查或委託專業團體辦理審查但具有自行審查能力者不在此限

地質法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

sect11I 依第 8 條第 1 項規定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於相關法令規定須送審之書圖文件中納入調查及評估結果

地質法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

sect11I 依第 8 條第 1 項規定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於相關法令規定須送審之書圖文件中納入調查及評估結果

bull資源開發bull土地開發利用bull工程建設bull廢棄物處置bull天然災害整治bull法令規定有關土地開發之規劃設計及施工

bull區域計畫法bull建築法bull環境影響評估法bull水土保持法bull土石採取法bull水利法 bull礦業法bull溫泉法bullhellip

地質法sect3Ⅶ

立法說明立法說明

53

核釋地質法第 11 條第 1 項「相關法令」

係指訂有土地開發行為相關審查規定之法令 區域計畫法都市計畫法 建築法 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各目的事業法令

bull面積 35公頃bull非都市地區

bull山坡地bull興辦事業

bull休閒農業輔導管理辦法 bull休閒農場經營計畫審查作業要點 bull非都市土地休閒農場容許作休閒農業設施使用審查作業要點 bull非都市土地作休閒農業使用興辦事業計畫及變更編定審查作業要點 bull休閒農場專案輔導實施作業規定bull區域計畫法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建築法等相關規定

【例】複合型休閒農場之土地開發申請

【例】複合型休閒農場申請土地開發許可審查流程示意圖

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bull影響土地開發人權益bull浪費行政資源bull影響土地開發人權益bull浪費行政資源

重複審查重複審查

56

係指辦理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審查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 為避免重複審查應以最先受理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為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結果之「審查機關」

經審查通過之調查及評估結果應納入後續其他「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之書圖文件做為參據

核釋地質法第 11 條第 2 項「審查機關」

【例】複合型休閒農場申請土地開發許可審查流程示意圖

辦理審查辦理審查納入參據納入參據

參據參據 參據

參據

參據參據

誰該辦理審查bull視個案情形bull每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都有可能

誰該辦理審查bull視個案情形bull每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都有可能

58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格式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sect5I 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結果應依本準則規定製作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以下簡稱報告書)報告書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59

報告書格式 基地地質調查報告

1 基地所在地質敏感區地質概況2 區域調查

(1) 調查項目內容方法及數量(2) 調查結果說明附地質圖地質剖面圖及其他相關主題圖說

3細部調查(1) 調查項目內容方法及數量(2) 調查結果說明附地質圖地質剖面圖及其他相關主題圖說

4綜合解釋 基地地質安全評估報告

依據地質調查結果及地質安全評估項目撰述地質安全評估結果

附錄 地質鑽探報告或其他地質調查方法紀錄現地試驗資料室內試驗及分析資料等

60

叁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

一地質法地質敏感區整體作業架構及程序二地質法地質敏感區相關規定

(一)法律及法規命令(二)其他規定

三地質敏感區公告及查詢(一)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及第 1 批準備(二)地質敏感區查詢系統建置

四地方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五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61

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 全國地質敏感區通盤劃定預定 4 至 5 年內分批公告完成之後至少每 5 年通 盤檢討 1次

個案更新視情況得隨時辦理 地質敏感區公告之主要作業及辦理機關

計畫書研提中央及地方主管機關 全國通盤劃定通盤檢討及個案跨越兩個以上行政區域者由中央主管機關辦理

個案未跨行政區域者由該轄管地方主管機關辦理 計畫書公開展示地方主管機關 審議會審查及計畫書核定中央主管機關

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及第 1 批準備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主要由中央主管機關辦理第 1 批地質敏感區主要由中央主管機關辦理

計畫書公開展示 30日

(地方主管機關)

計畫書公開展示 30日

(地方主管機關)計畫書審查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計畫書審查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

計畫書核定及地質敏感區公告(中央主管機關)

計畫書核定及地質敏感區公告(中央主管機關)

約5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

地質法施行 1001201

審議會籌組及討論運作規劃 相關法令

主管機關檢視其主管法令相關規定並調整修正

有關 3 子法發布 10136

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會 101313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會 101313

劃定計畫書研提(中央主管機關)劃定計畫書研提(中央主管機關)

劃定作業(中央主管機關)

劃定作業(中央主管機關)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公告準備

第 1 批分布地點

1 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名稱 分類 縣市 鄉鎮暖暖壺穴 壺穴 基隆市 暖暖區大華壺穴 壺穴 新北市 平溪區猴硐壺穴 壺穴 新北市 瑞芳區十分瀑布 瀑布 新北市 平溪區眼鏡洞瀑布 瀑布 新北市 平溪區

第 1 批101 年度102 年度103 年度

2 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年度 地質敏感區 行政區域第 1批 濁水溪沖積扇 彰化縣

雲林縣

101 屏東平原 高雄市屏東縣

102 蘭陽平原 宜蘭縣

103臺中地區臺北地區

臺中市臺北市新北市

濁水溪沖積扇

3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第 1 批分布地點車籠埔斷層活動斷層敏感區所經行政區域 (鄉鎮市區 ) bull臺中市 (9 處 ) 東勢區石岡區豐原區北屯區太平區大里區潭子區霧峰區和平區bull南投縣 (5 處 ) 草屯鎮南投市中寮鄉名間鄉竹山鎮bull苗栗縣 (1 處 ) 卓蘭鎮

第 1 批101 年度102 年度103 年度104 年度

4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第 1批

年度 直轄市或縣市 說明

第 1批 臺北市 坡地社區重點縣市

五都之一

101 南投縣 921震災區坡地災害指標縣市

101 臺中市 921震災區五都之一

第 1 年度 分布地點

5 土石流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與水土保持局現有之土石流潛勢溪流間之關係尚待釐清

第 1 批暫緩劃定

102(330)

南投縣229

臺中市101

103(264)

屏東縣 65

高雄市 89

嘉義縣 62

臺南市 48

104(320)

宜蘭縣139

雲林縣 10

彰化縣 7

花蓮縣164

105(239)

臺東縣163

苗栗縣 76

106(425)

新竹縣 71

桃園縣 51

基隆市 34

新北市219

臺北市 50

68

地質敏感區查詢系統建置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sect15Ⅲ中央主管機關應建立地質敏感區資料庫提供網路查詢及下載列印查詢結果

地質敏感區查詢民眾得自行上網進行或委由顧問公司技師代辦各級主管機關應協助提供諮詢服務

系統應於第 1 批地質敏感區公告前建妥並於每次公告地質敏感區之同時更新資料

因應土地法地籍資料付費規定系統必要配套 政府機關版查詢時可展現地籍資料 一般民眾版查詢時須自備地籍圖數值資料(向地籍主管機關申購委託測量或其他方式資料處理取得)

69

地質敏感區查詢雛形系統操作展示

地質敏感區查詢雛形系統操作展示

70

叁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

一地質法地質敏感區整體作業架構及程序二地質法地質敏感區相關規定

(一)法律及法規命令(二)其他規定

三地質敏感區公告及查詢(一)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及第 1 批準備(二)地質敏感區查詢系統建置

四地方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五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71

四地方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所在地地方政府

基隆河中上游河蝕地形(壺穴與瀑布 ) 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基隆市新北市

濁水溪沖積扇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彰化縣雲林縣

車籠埔斷層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台中市南投縣苗栗縣

山崩與地滑地質感區劃定計畫書 _臺北市

臺北市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sect9Ⅱ 辦理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公開展示事宜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sect9Ⅱ 辦理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公開展示事宜

72

已提供對口單位1臺北市政府2桃園縣政府3苗栗縣政府4臺中市政府5彰化縣政府6雲林縣政府7高雄市政府8屏東縣政府9花蓮縣政府10宜蘭縣政府11金門縣政府

已提供對口單位1臺北市政府2桃園縣政府3苗栗縣政府4臺中市政府5彰化縣政府6雲林縣政府7高雄市政府8屏東縣政府9花蓮縣政府10宜蘭縣政府11金門縣政府

請地方政府儘速提供對口單位

地方對口設置或指派屬地方主管機關權責 組織編制 業務職掌 地方情況

73

五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依地質法相關條文規定

sect6I 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應將地質敏感區相關資料納入土地利用計畫土地開發審查災害防治環境保育及資源開發之參據

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sect11I 將調查及評估結果納入送審之書圖文件中

依地質法第 11 條解釋令 「相關法令」指訂有土地開發行為相

關審查規定之法令 「審查機關」指辦理地質敏感區基地

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審查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為避免重複審查應以最先受理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為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結果之「審查機關」

經審查通過之調查及評估結果應納入後續其他「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之書圖文件做為參據

請區域計畫法都市計畫法建築法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及各目的事業法令之各法令主管機關研修其主管法令規定送審所需書表文件格式評估納入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規定俾便於地質敏感區公告後能辦理審查

請區域計畫法都市計畫法建築法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及各目的事業法令之各法令主管機關研修其主管法令規定送審所需書表文件格式評估納入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規定俾便於地質敏感區公告後能辦理審查

74

水土保持局如何配合地質法施行研修水土保持書件格式檢視「水土保持計畫審核監督辦法」規定 所需書表文件格式之內容酌予文字修正納入地質法地質敏感區規定再行公告即成

第 36 條本辦法所需書表文件之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第 36 條本辦法所需書表文件之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案例分享

75

敬請提供法令修正資訊

為利相關法令與地質法間銜接順暢請應配合地質法修正規定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於修正後將相關資訊轉知中央主管機關

76

一地質敏感區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及規模草案(附件 7 )提請討論

二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草案(附件 9 )提請討論

綜合討論綜合討論

肆討論事項

77

地質法第 8 條第 1 項土地開發行為種類與規模及所稱「緊急救災者」相關規定 ( 草

案 )地質法 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

所有土地開發行為嗎

所有土地開發行為嗎

78

過度擾民 經濟部水利署

經檢視本法所稱之「土地開發行為」水利法中可能涉及本法第 8 條及第 11 條需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事項為水利法第 46 條水利建造物之興辦改造核准許可等惟水利建造物數量龐大規模較小或開挖深度較淺之開發行為對地質環境及人民安全之影響相對較小是否所有開發行為皆須依法辦理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建議排除規模較小部分以避免增加開發成本及過度擾民

臺北市政府 公園闢建開發行為多為地表整地及綠化植栽結構物及附屬設施如涼亭管溝花槽照明設施等等僅佔工程之小部份且為地表淺基礎開挖影響地質環境條件甚微應無造成地質災害之虞參考經濟部全國地質調查資料即可故建議無一層樓以上且建築面積小於 45m2 建物之公園闢建開發得予排除以節省開發成本

hellip

79

比例原則(禁止過分原則)

行政程序法 sect7 行政行為應依下列原則為之一採取之方法應有助於目的之達成二有多種同樣能達成目的之方法時應選擇對人民權益損害最少者

三採取之方法所造成之損害不得與欲達成目的之利益顯失均衡

排除與地質安全無關者排除小規模者

排除與地質安全無關者排除小規模者

80

核釋地質法第 8 條第 1 項規定 依立法意旨及比例原則土地開發行為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其種類及規模如附表

緊急救災者係指災害發生後經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認定之搶通搶災或防患二次災害之緊急工程行為

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 基地位於地質敏感區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規模

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 基地位於地質敏感區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規模

地質敏感區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及規模 ( 草案 )

1 工廠之設立及工業區之開發2鐵路大眾捷運系統港灣及機場之開發3 公路之開發4 土石採取及探礦採礦5蓄水建造物之開發6休閒農場之開發利用7漁塭或魚池之興建8遊樂區及風景區之開發9高爾夫球場及戶外運動場地之興建或擴建10 文化教育訓練設施或研究機構之興建或擴建11醫療建設之開發其醫院興建或擴建12 新市區(係指新社區及新市鎮)建設13 環境保護工程之興建14 核能及其他能源之開發及放射性核廢料儲存或處理場所之興建15 地下街工程16高壓電線塔基工程17纜車之興建或擴建18氣象雷達站之興建或擴建工程19 設置石油管理法所定之石油石油製品貯存槽20 建築物(係指應請領建照執照)之新建或增建

選取與地質安全有關者考量各類地質敏感區屬性決定辦理與否排除小規模者

選取與地質安全有關者考量各類地質敏感區屬性決定辦理與否排除小規模者

82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 (草案 )

本報告書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為避免審查地質專業事項及技術標準不一中央主管機關爰訂定審查參考規範提供各審查機關參考

地質法 sect11 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於相關法令規定須送審之書圖文件中納入調查及評估結果

審查機關應邀請地質專家學者或前條第一項規定之執業技師參與審查或委託專業團體辦理審查但具有自行審查能力者不在此限

83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草案

1 審查人員之資格條件 ( 第 2 點 )

2 審查人員之建議名單 ( 第 3 點 )

3 報告書審查應注意事項 ( 第 4 點 )

4 報告書審查應補正事項 ( 第 5 點 )

5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之法律效益 ( 第 6點 )

6 報告書審查之收費 ( 第 7 點 )

地質 大地工程 土木工程 採礦工程 水利工程 水土保持

地質 大地工程 土木工程 採礦工程 水利工程 水土保持

政府機關(構)及相當職等專職人員地質相關實務經驗 7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副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5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助理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7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5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副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碩士學位以上且地質專長相關專職實務或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專業證照之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且取得證照後執行地質業務 7 年以上

政府機關(構)及相當職等專職人員地質相關實務經驗 7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副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5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助理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7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5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副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碩士學位以上且地質專長相關專職實務或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專業證照之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且取得證照後執行地質業務 7 年以上

專長專長++實務經驗實務經驗

地質法 sect11Ⅱ審查機關應邀請地質專家學者或前條第一項規定之執業技師參與審查或委託專業團體辦理審查但具有自行審查能力者不在此限

審查人員之資格條件 (sect2)

85

審查人員之建議名單 (sect3)

中央主管機關得就前點規定資格條件建立審查人員建議名單提供審查機關參考

86

報告書審查應注意事項 (sect4)

結果之合理性內涵足以提供後續土地開發利用災害防治及環境保育規劃之參據

基地地質調查及基地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基地地質調查及基地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項目內容數量比例尺hellip

87

報告書審查應補正事項 (sect5)

審查報告書有下列情形之一者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應通知申請人限期修正或補正

未依規定格式及份數製作 應檢附文件不齊全未經技師簽證或簽證技師科別不符不符合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規定

88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之法律效益(sect6)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依地質法sect11Ⅱ規定審查)

無行政處分效力 應納入後續相關法令送審書圖文件提供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土地開發利用行為之參據

89

報告書審查之收費 (sect7)

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報告書得收取審查費 依其主管業務收費法令 依規費法相關規定

本報告書為相關法令送審書件之ㄧ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本報告書為相關法令送審書件之ㄧ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 Slide 1
  • Slide 10
  • Slide 12
  • Slide 13
  • Slide 15
  • Slide 25
  • Slide 28
  • Slide 33
  • Slide 39
  • Slide 42
  • Slide 43
  • Slide 44
  • Slide 46
  • Slide 48
  • Slide 49
  • Slide 52
  • Slide 54
  • Slide 55
  • Slide 57
  • Slide 62
  • Slide 63
  • Slide 64
  • Slide 65
  • Slide 66
  • Slide 67
  • Slide 81
  • Slide 84

6

相關機關依地質法相關規定應配合事項

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 地質資料蒐集管理相關作業

重大公共建設相關作業

7

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之準備 研訂子法及其他規定 處理地質法相關規定與其他法令之接軌問題

函發週知及研商議題調查( 100 年 1 月 14 日) 相關機關研商會議( 100 年 8 月 12 日 10 月 6日及 101 年 3 月 13 日)

處理地質法相關規定之地質專業問題 地質專家學者討論會( 100 年 6 月 22 日及 101 年

3 月 13 日) 中華民國地質學會地質法施行推動委員會書面意見( 100 年 12 月 28 日)

辦理子法及其他規定發布諸事宜 舉辦說明會( 101 年 3 月 13 日) 辦理教育推廣( 101 年 3 月 15 日及 4 月 26 日)

大家注意準備開工了大家注意準備開工了

8

叁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

9

叁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

一地質法地質敏感區整體作業架構及程序二地質法地質敏感區相關規定

(一)法律及法規命令(二)其他規定

三地質敏感區公告及查詢(一)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及第 1 批準備(二)地質敏感區查詢系統建置

四地方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五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廢止及公告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廢止及公告

主管機關研提計畫書

地方主管機關公開展示計畫書 30 日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審查

中央主管機關核定公告

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應將地質敏感區資料納入參據

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應將地質敏感區資料納入參據 土地利用計畫 土地開發審查 資源開發

災害防治 環境保育

地質敏感區土地開發行為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地質敏感區土地開發行為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基地位於地質敏感區且符合土地開發行為之種類及規模

申請土地開發前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最先受理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應審查報告書

經審查通過之報告書應納入後續其他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之書圖文件做為參據

一地質法地質敏感區整體作業架構及程序地質敏感區公告程序

地質敏感區與土地管理之關係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amp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組織及運作辦法地質法sect5

地質法 sect6

地質法 sect8-sect11 地質法第 8 條第 1 項規定解釋令 amp 地質法第 11 條規定解釋令 amp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amp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 amp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格式

得按年編列計畫及預算辦理依相關法令規定之防治措施

地質法 sect16

11

二地質法地質敏感區相關規定 法律及法規命令

地質法(總統 99 年 12 月 8 日華總一義字第 09900331501號令制定行政院100 年 11 月 17 日院臺經字第 1000056389 號令發布定自 100 年 12 月 1 日施行 )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組織及運作辦法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其他規定「地質法地質敏感區之公告」依行政程序法界定為法規命令 ( 法務部

101 年 2 月 24 日法律字第 1000025241號函 ) 地質法第 8 條第 1 項土地開發行為種類與規模及所稱「緊急救災者」

相關規定草案 地質法第 11 條第 1 項所稱「相關法令」及第 2 項所稱「審查機關」相

關規定 ( 經濟部 100 年 12 月 26 日經地字第 10004607731號令 )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草案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格式(經濟部 101 年

3 月 7 日經授地字第 10120800080號公告)

經濟部 101 年 3月 6 日經地字第10104600660號令

sect6

sect8- sect11

sect5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土地管理

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應審查調查及評估結果

申請土地開發前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地質法

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應將地質敏感區資料納入參據

土地利用計畫

土地開發審查

災害防治

環境保育

資源開發

得編預算辦理防治

sect16

地質敏感區土地開發行為應基地地質調查地質安全評估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廢止

審查及公告

中央主管機關應將具有特殊地質景觀地質環境或有發生地質災害之虞之地區公告為地質敏感區

地質法 sect6

中央或地方研提計畫書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審查

中央主管機關公告

地質法 sect8- sect11

地質法 sect5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土地管理

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應審查調查及評估結果

申請土地開發前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子法

土地利用計畫

土地開發審查

災害防治

環境保育

資源開發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組織及運作辦法

14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地質法 sect5Ⅱ 地質敏感區之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地質法 sect6

中央或地方研提計畫書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審查

中央主管機關公告

地質法 sect8- sect11

地質法 sect5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土地管理

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應審查調查及評估結果

申請土地開發前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土地利用計畫

土地開發審查

災害防治

環境保育

資源開發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組織及運作辦法

16

政府為何要公告地質敏感區

國土位處板塊活動帶上rarr地質災害頻仍 避災減災之土地體檢機制rarr診斷土地之屬性及特性rarr提供基本地質資訊rarr讓土地規劃使用更合理

地質敏感區ne地質災害地區 災後重建rarr災前防範 土地開發行為時本法僅規定應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rarr研提因應對策

本法無禁限建管制規定

17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1 地質敏感區分為地質遺跡地下水補注區活動斷層山崩與

地滑及土石流五類地質敏感區 ( 第 2 條 )2 地質遺跡之定義及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之劃定原則 ( 第 3 條 )3 地下水補注區之定義及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之劃定原則

( 第 4 條 )4 活動斷層之定義及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之劃定原則 ( 第 5 條 )5 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之劃定原則 ( 第 6 條 )6 土石流地質敏感區之劃定原則 ( 第 7 條 )7 地質敏感區之範圍繪製作業 ( 第 8 條 )8 地質敏感區之劃定變更或廢止之計畫書研提公開展示審

查及公告程序 ( 第 9 條 )9 地質敏感區之劃定計畫書應載明事項 ( 第 10 條 )10 地質敏感區之變更作業 ( 第 11 條第 12 條 )11 地質敏感區之廢止作業 ( 第 13 條第 14 條 )12 地質敏感區之相關行政作業 ( 第 15 條 )

計 16條

地質專業規定

行政作業規定

18

地質敏感區分類 (sect2)

bull分類目的bull優先列入之類別

bull 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bull 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bull 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bull 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bull 土石流地質敏感區

bull因應未來環境變遷bull其他經中央主管機關認定者

地質法 sect5I 中央主管機關應將具有特殊地質景觀地質環境或有發生地質災害之虞之地區公告為地質敏感區

19

各類地質敏感區劃定原則 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 (sect3)

指在地球演化過程中各種地質作用之產物且具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一有特殊地質意義二有教學或科學研究價值三有觀賞價值四有獨特性或稀有性

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 (sect4)

指地表水入滲地下地層且為區域性之地下水流源頭地區並具有下列情形之ㄧ者 一為多層地下水層之共同補注區二補注之地下水體可做為區域性供水之重要水源

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 (sect5)

指過去十萬年內有活動證據且未來可能再度活動之斷層及其兩側易受活動斷層錯動或地表破裂直接影響之地區

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 (sect6)

曾經發生土石崩塌或有山崩或地滑發生條件之地區及其周圍易直接受山崩或地滑影響之區域

土石流地質敏感區 (sect7)

曾經發生土石流或有明顯土石流發生條件之地區及其周圍易直接受影響之地區

20

地質敏感區範圍繪製

bull涵蓋範圍 (sect3-sect7)

本體

視情況得增加緩衝帶bull繪製之作業底圖 (sect8)

15000像片基本圖

但高山地區得以 110000替代

21

地質敏感區計畫書研提 權責機關 (sect9I) 中央主管機關地方主管機關 計畫書公開展示 (sect9ⅡⅢ ) 送審查前應於地方政府公

開展示 30 日土地權利利害關係人得提出意見併送審查參考

劃定計畫書應載明事項 (sect10)1 劃定原因法律依據及地質證明 2 範圍說明

(1) 位置圖標示地質敏感區位置與行政區關係比例尺不得小於 1100000

(2) 範圍圖標示地質敏感區之邊界及其內之重要地形地物其比例尺以與地質敏感區範圍繪製作業底圖比例尺相同為原則但地質敏感區分布範圍廣闊者得縮小比例尺為 125000

3 地質環境資料 包括地形地層地質構造及水文地質

22

權責機關 ( 地質法 sect5I) 中央主管機關 辦理方式 (sect15I) 得採個別或分批 公告內容 (sect15Ⅱ) 範圍圖說及坐標公告後將其交轄管地方主管機關

地質敏感區公告

審議會審查通過後

審議會審查通過後

23

地質敏感區查詢網路化 (sect15Ⅲ) 中央主管機關應建立地質敏感區資料庫提供網路查詢及下載列印查詢結果

地質敏感區查詢

實務情境模擬bull區位查詢

bull民眾自行上網進行或bull民眾委由顧問公司技師代辦

bull諮詢服務各級主管機關

因應政府組織再造人力精簡政策善用電腦科技有效提升政府行政效能發揮技師專業導入為政府左右手

因應政府組織再造人力精簡政策善用電腦科技有效提升政府行政效能發揮技師專業導入為政府左右手

24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組織及運作辦法

地質法 sect5Ⅳ 審議會之組成專家學者不得少於審議會總人數二分之一審議會之組織及運作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地質法 sect6

中央或地方研提計畫書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審查

中央主管機關公告

地質法 sect8- sect11

地質法 sect5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土地管理

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應審查調查及評估結果

申請土地開發前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土地利用計畫

土地開發審查

災害防治

環境保育

資源開發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組織及運作辦法

26

1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組織之任務組成產生任期及出缺補聘規定 ( 第 2 條 - 第 6 條 )

2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運作之前置作業 ( 第 7條 )

3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運作之議事規則 ( 第 8條 - 第 11 條 )

4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之經費 ( 第 12 條 )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組織及運作辦法

計 13條

27

審議會任務 (sect2)

各類地質敏感區劃定相關事項

各類地質敏感區變更相關事項

各類地質敏感區廢止相關事項

地質法 sect5Ⅲ 中央主管機關應設地質敏感區審議會審查地質敏感區之劃定變更及廢止

環境保育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組織

召集人

土地利用計畫

地質遺跡

機關代表委員 專家學者委員土地開發審查

地下水補注

活動斷層

山崩與地滑

土石流

專家學者人數不得少於委員總人數 12委員總人數 17-25人

災害防治

資源開發

29

審議會組織 (sect3-sect6) 組成 產生 任期出缺補聘

機關代表委員

召集人

由中央主管機關首長兼任或指定

當然委員

其他機關代表委員

由中央主管機關首長就本法第 6 條第 1 項所定土地利用計畫土地開發審查災害防治環境保育或資源開發之主管機關代表聘兼

任期 2 年期 滿得續聘委員職務異動時原派機關應改派代表補足原任期

專家學者委員

由中央主管機關首長就具有地質敏感區相關學術專長及實務經驗之專家學者聘兼

任期 2 年期 滿得續聘每次改聘席次不得少於13委員出缺時得予補聘其任期至原任期屆滿之日止

30

審議會議事規則主席 (sect8) 召集人兼任主席

召集人不克出席時由召集人指定委員 1人代理或由出席委員互推 1人為主席

出席人數及議決人數 (sect9)

全體委員過半數之出席始得開會出席委員過半數之同意始得決議

出席 (sect10) 機關代表委員不克親自出席時得另派員代理出席並參與會議發言及表決專家學者委員應親自出席不得代理

列席 (sect11) 地質敏感區計畫書研提機關應指派代表列席報告及說明

31

審議會其他配套 (sect7)

審議會開會前得經召集人核可視個案特性邀請審議會委員及專家學者組成專案小組召開初審會議獲致初審結論後提報審議會議審查

初審會議之主席由審議會召集人就審議會委員指派之

32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地質法 sect9Ⅱ 基地地質調查與地質安全評估方法之認定項目內容及作業應遵行事項之準則由中央主管機關會商相關主管機關定之

地質法 sect6

中央或地方研提計畫書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審查

中央主管機關公告

地質法 sect8- sect11

地質法 sect5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土地管理

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應審查調查及評估結果

申請土地開發前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土地利用計畫

土地開發審查

災害防治

環境保育

資源開發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組織及運作辦法

34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

基地地質安全評估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廢止

為何須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廣域性

區域性

地質敏感區地質調查制度地質敏感區

地質調查制度

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rarr釐清地質敏感區與基地關係rarr研提因應對策

35

與相關法令規定之地質調查是否競合

環境影響評估環境影響評估

水土保持水土保持

非都市土地使用分區變更非都市土地使用分區變更

建築地基調查建築地基調查

溫泉開發溫泉開發

礦業開發礦業開發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地質安全評估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地質安全評估

地質法 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

hellip

36

1 基地地質調查調查區之範圍界定 ( 第 2 條 )2 現有資料之引用 ( 第 3 條 )3 地質調查方法之選擇 ( 第 4 條 )4 報告書製作應遵行事項 ( 第 5 條第 6 條 )

5 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之調查及評估 ( 第 7 條 - 第 10條 )

6 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之調查及評估 ( 第 11 條 - 第14 條 )

7 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之調查及評估 ( 第 15 條 - 第 18條 )

8 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之調查及評估 ( 第 19 條 - 第23 條 )

9 土石流地質敏感區之調查及評估 ( 第 24 條 - 第 28條 )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總則

各類地質敏感區專章 計 29條

37

本準則設計之條文架構 基地地質調查

區域調查 vs 細部調查 調查區範圍 調查項目及內容 調查方法 圖說規範

基地地質安全評估 地質敏感區對基地之影響 基地開發對地質敏感區之影響因應對策

總則 vs 專章通則 vs但書

38

基地地質調查 --分類及調查範圍 通則 (sect2)

區域調查調查範圍應包含基地全部及基地周界外 2 公里範圍與基地所在地質敏感區重疊部分

細部調查調查範圍應包含基地與地質敏感區重疊部分

得免細部調查維持原地形地貌且不開發者

但書區域調查範圍 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 (sect19) 基地及其所在之地質敏感區全部

土石流地質敏感區 (sect24) 基地及其所在之土石流溪流集水區全部

2 km基地

地質敏感區

基地地質調查 -- 調查項目及內容地質敏感區類別

區域調查 細部調查

地質遺跡(sect7)

地形地層分布及地質構造

地質遺跡之產狀外觀形態及保存狀況地質遺跡之地表分布範圍地質遺跡有向地下延伸者在預計開挖深度範圍內之分布岩層位態岩石性質及地質構造

地下水補注 (sect11)

地形地層分布地質構造及水文地質概況

地形地表沉積物種類及粒徑分布地下地層岩性分布水文地質參數

活動斷層(sect15)

活動斷層地形特徵地層分布及地質構造

岩層分布地質構造

山崩與地滑 (sect20)

環境狀況地質特性 地質特性坡地現況及工程特性

土石流(sect25)

地質環境特性土石崩塌料源土石流流動區溪床特性土石流溢流土石流堆積區特性土石流災害歷史土石流治理工程措施

土石流堆積物地表與地下分布及粒徑變化土石流流動與堆積之特徵及地形坡度變化調查區與土石流流動區之距離及基地與溪床之高程差基地內相關土石流治理工程措施

專章

40

基地地質調查 -- 調查方法 區域調查得引用既有地質資料既有地質資料不足者應以露頭調查遙測影像判釋或其他方法補充資料 (sect3I)

細部調查應進行現地調查現地調查如有既有資料可資引用者得以既有資料取代 (sect3Ⅱ)

本準則所規定之必要地質調查方法得以其他合乎學理且能達到相同調查目的之方法取代 (sect4)

地質法 sect9I 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視情況就下列方法擇一行之 由現有資料檢核並評估地質安全

進行現地調查並評估地質安全

通則

41

基地地質調查 -- 調查方法地質敏感區類別

區域調查 細部調查

地質遺跡(sect8)

露頭調查地質鑽探地球物理測勘或其他方法

地下水補注 (sect12)

地表沉積物種類及粒徑分布 地質鑽探 (增鑽探數量或地球物理測勘 )

活動斷層(sect16)

地形判釋露頭調查

地形判釋露頭調查地質鑽探(探溝調查 ) 地球物理測勘

山崩與地滑 (sect21)

遙測影像判釋地表調查

遙測影像判釋地表調查地質鑽探 (增鑽探數量或地球物理測勘 )

土石流(sect26)

遙測影像判釋地表調查

遙測影像判釋地表調查試坑調查地質鑽探

專章

細部調查規定必要調查方法 -- 地質鑽探地質敏感區類別 鑽探數量及配置 鑽探深度 其他規定

地下水補注 (sect12)

A≦05公頃得不進行地質鑽探05 < A≦2公頃至少應鑽探 2孔 2公頃< A每 1 公頃應鑽 1孔未滿 1 公頃者以 1 公頃計鑽探孔位以均勻分布於細部調查區為原則

每孔深度至少50 公尺或進入岩盤至少 5公尺

配合地質鑽孔調查地下水位及透水係數

活動斷層(sect16)-- 調查地下岩層分布及厚度活動斷層及剪裂帶深度

鑽探剖面應儘量垂直活動斷層走向其配置以能呈現細部調查區之特性及其與活動斷層之關係為原則沿活動斷層走向平行方向之長度每 100 公尺應繪置 1剖面未滿 100 公尺者以 100 公尺計剖面長度未滿 20 公尺者應至少有 1鑽孔控制剖面長度在 20 公尺以上者應至少有 2鑽孔控制且位於剖面兩端之鑽孔與細部調查區邊界之距離以小於 10 公尺為原則同剖面之鑽孔岩性有明顯變化或構造複雜者應增加鑽探數量以調查是否有活動斷層通過及其可能分布位置

每孔深度應至少 30 公尺

山崩與地滑 (sect21)-- 調查覆土層之分布與厚度及岩體之特性

A≦01公頃至少鑽探 1孔01 < A≦1公頃至少鑽探 2孔1公頃< A每 05 公頃應鑽 1孔未滿 05 公頃者以05 公頃計鑽探孔位應配合調查區域狀況選擇適當之配置如為順向坡應優先配置鑽孔

每孔深度至少 30 公尺並應進入岩盤至少 5 公尺如位於順向坡坡面上之鑽孔深度應足以釐清順向坡之岩層組成與厚度及主要不連續面之特性

配合地質鑽孔進行地下水位量測並視坡地穩定分析之需要進行土壤與岩石力學試驗及地下水文調查

土石流(sect26)-- 調查土石流堆積材料厚度及粒徑變化

A≦01公頃至少鑽探 1孔01 < A≦1公頃至少鑽探 2孔1公頃< A每 05 公頃應鑽 1孔未滿 05 公頃者以05 公頃計鑽探孔位配置以均勻分布為原則

每孔深度至少20 公尺或進入岩盤 5 公尺

全程取樣

基地地質調查報告書圖說規範 區域調查地質圖+地質剖面圖 細部調查地質圖+地質剖面圖 地下地質調查方法之紀錄圖說如柱狀圖剖面圖等

地質敏感區類別

區域圖說比例尺

細部圖說比例尺

地質剖面圖

地質遺跡 (sect9)

≧125000 ≧15000 區域調查地質圖與細部調查地質圖均應附與地質圖同比例尺之地質剖面圖

地下水補注(sect13)

≧125000 ≧15000 區域調查地質圖應附水文地質剖面圖細部調查地質圖應附水文地質柵狀圖其中水平比例尺同各地質圖比例垂直比例尺得適度放大

活動斷層(sect17)

≧125000 ≧15000 區域調查地質圖與細部調查地質圖均應附與地質圖同比例尺之地質剖面圖細部調查應配合鑽探資料標示地層(岩層)界線及活動斷層如活動斷層不在細部調查區範圍內應依現有資料將活動斷層標示於剖面延伸線上

山崩與地滑(sect22)

≧125000 ≧15000 區域調查地質圖應附二條相互垂直之剖面細部調查地質剖面圖應配合鑽探孔位繪製以表現覆土層及岩層之空間分布剖面圖之比例尺應與地質圖相同

土石流(sect27)

≧125000 ≧15000 區域調查地質圖應附土石流溪流縱斷面圖標示土石材料堆積位置細部調查地質圖應配合地質鑽探及試坑繪製至少二條相互垂直之地質剖面圖

專章

基地地質安全評估 -- 項目及內容

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 (sect10)

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 (sect14)

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 (sect18)

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 (sect23)

土石流地質敏感區 (sect28)

1 評估基地開發範圍與地質遺跡之空間關係及開發行為對地質遺跡形狀視覺或完整性之影響並研提因應對策2 研提開發行為於施工期間對地質遺跡採取之保護措施及評估其效果3 開發行為人對地質遺跡長期維護之因應對策

1 評估土地開發行為開發中對地下水水質及入滲補注量直接或間接之影響2 評估土地開發行為開發後造成地下水質及入滲補注量之影響3 經評估土地開發行為對地下水水質及入滲補注量造成永久性或暫時性不良影響時應採取因應措施並評估其效果

1 評估活動斷層活動時基地內地表破裂或變形之特性及可能影響範圍2 評估活動斷層活動時地表破裂或變形對開發行為之影響並分析基地內開發行為之適當性3因應對策及其效果評估

1 評估山崩或地滑發生之土石下坡運動特性崩塌或滑動量體及影響範圍對開發行為安全之影響2 評估順向坡之穩定性及開發行為對順向坡穩定性之影響3 評估開發行為造成現有山崩或地滑範圍擴大誘發潛在山崩地滑或順向坡岩體滑動之可能性及其規模4因應對策及其效果評估

1 評估土石流潛勢規模及對開發基地影響之範圍2 評估土石流對土地開發行為或建築物安全之影響3 開發行為安全之因應對策及其安全效果評估

專章

45

報告書製作應遵行事項 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結果應依本準則規定製作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報告書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sect5I)

基地與二種類別以上地質敏感區範圍重疊時應依不同類別地質敏感區規定分別辦理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其調查及評估結果得併於同一報告書(sect5Ⅱ)

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係由本法第 10 條第 1 項所定技師辦理者報告書之簽證應檢附該辦理技師之技師證書及執業執照影本由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公營事業機構或公法人內依法取得相當類科技師證書者辦理時應檢附該辦理技師之技師證書影本 (sect6)

通則

地質法 sect6

地質法 sect8- sect11

地質法 sect5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土地管理 其他規定

土地利用計畫

土地開發審查

災害防治

環境保育

資源開發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廢止

審查及公告

基地位於地質敏感區且符合土地開發行為之種類及規模

申請土地開發前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最先受理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應審查報告書

經審查通過之報告書應納入後續其他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之書圖文件做為參據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之公告」依行政程序法界定為法規命令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之公告」依行政程序法界定為法規命令

地質法第地質法第 88 條第條第 11 項土地開發行為種類與規模及所稱「緊急救災者」相關規定項土地開發行為種類與規模及所稱「緊急救災者」相關規定(( 草案草案 ) )

地質法第地質法第 1111 條第條第 11 項所稱「相關法令」及第項所稱「相關法令」及第 22 項所稱「審查機關」相關規定項所稱「審查機關」相關規定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 (( 草案草案 ))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格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格式式

47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之公告」依行政程序法界定為法規命令

地質法 sect5I 中央主管機關應將具有特殊地質景觀地質環境或有發生地質災害之虞之地區公告為地質敏感區

bull公告之法制作業bull人民之救濟權利 bull公告之法制作業bull人民之救濟權利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之公告 法規命令 一般處分

行政程序法規定 一般處分特定人具體之事實關係

sect92I 所稱行政處分係指行政機關就公法上具體事件所為之決定或其他公 權力措施而對外直接發生法律效果之單方行政行為

sect92Ⅱ前項決定或措施之相對人雖非特定而依一般性特徵可得確定其範圍者 為一般處分適用本法有關行政處分之規定有關公物之設定變更廢 止或其一般使用者亦同

法規命令不特定多數人一般抽象性規範 sect150I 所稱法規命令係指行政機關基於法律授權對多數不特定人民就一 般事項所作抽象之對外發生法律效果之規定

法務部函釋法務部函釋

都市計畫案例(司法院釋字第 156號解釋理由書及最高行政法院 95 年度 判字第 2147號判決) 都市計畫之個別變更係直接限制一定區域內人民之權利利益或增加其負擔其具有行政處分之性質

擬定都市計畫通盤檢討後所作之變更非直接限制一定區域內人民之權益或增加其負擔且非針對具體事件之處理核其性質乃屬於法規命令而非行政處分其性質是一種法規不得直接對之爭訟

特定地區經公告為地質敏感區後其後續影響為何似僅有地質法第 8 條規定「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上開規定似未直接限制一定區域內人民之權利利益或增加其負擔是以地質敏感區之公告性質上似屬法規命令而非一般處分惟仍請貴部再予確認上開公告除前所述外是否尚有其他影響以上事項宜請貴部再予審認

法務部函釋法務部函釋

50

地質敏感區之公告性質屬法規命令

確認特定地區經公告為地質敏感區後其後續影響僅有地質法第 8 條之規定

按法務部函釋上開規定因其非直接限制一定區域內人民之權益且非針對具體事件之處理

是以地質敏感區之公告性質乃屬於行政程序法第 150 條第 1 項規定所稱法規命令而非行政程序法第 92 條規定所指一般處分

經濟部重新檢視地質法

經濟部重新檢視地質法

51

地質法第 11 條第 1 項所稱「相關法令」及第 2 項所稱「審查機關」相關規定

地質法 sect11 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於相關法令規定須送審之書圖文件中納入調查及評估結果

審查機關應邀請地質專家學者或前條第一項規定之執業技師參與審查或委託專業團體辦理審查但具有自行審查能力者不在此限

地質法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

sect11I 依第 8 條第 1 項規定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於相關法令規定須送審之書圖文件中納入調查及評估結果

地質法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

sect11I 依第 8 條第 1 項規定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於相關法令規定須送審之書圖文件中納入調查及評估結果

bull資源開發bull土地開發利用bull工程建設bull廢棄物處置bull天然災害整治bull法令規定有關土地開發之規劃設計及施工

bull區域計畫法bull建築法bull環境影響評估法bull水土保持法bull土石採取法bull水利法 bull礦業法bull溫泉法bullhellip

地質法sect3Ⅶ

立法說明立法說明

53

核釋地質法第 11 條第 1 項「相關法令」

係指訂有土地開發行為相關審查規定之法令 區域計畫法都市計畫法 建築法 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各目的事業法令

bull面積 35公頃bull非都市地區

bull山坡地bull興辦事業

bull休閒農業輔導管理辦法 bull休閒農場經營計畫審查作業要點 bull非都市土地休閒農場容許作休閒農業設施使用審查作業要點 bull非都市土地作休閒農業使用興辦事業計畫及變更編定審查作業要點 bull休閒農場專案輔導實施作業規定bull區域計畫法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建築法等相關規定

【例】複合型休閒農場之土地開發申請

【例】複合型休閒農場申請土地開發許可審查流程示意圖

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bull影響土地開發人權益bull浪費行政資源bull影響土地開發人權益bull浪費行政資源

重複審查重複審查

56

係指辦理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審查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 為避免重複審查應以最先受理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為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結果之「審查機關」

經審查通過之調查及評估結果應納入後續其他「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之書圖文件做為參據

核釋地質法第 11 條第 2 項「審查機關」

【例】複合型休閒農場申請土地開發許可審查流程示意圖

辦理審查辦理審查納入參據納入參據

參據參據 參據

參據

參據參據

誰該辦理審查bull視個案情形bull每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都有可能

誰該辦理審查bull視個案情形bull每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都有可能

58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格式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sect5I 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結果應依本準則規定製作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以下簡稱報告書)報告書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59

報告書格式 基地地質調查報告

1 基地所在地質敏感區地質概況2 區域調查

(1) 調查項目內容方法及數量(2) 調查結果說明附地質圖地質剖面圖及其他相關主題圖說

3細部調查(1) 調查項目內容方法及數量(2) 調查結果說明附地質圖地質剖面圖及其他相關主題圖說

4綜合解釋 基地地質安全評估報告

依據地質調查結果及地質安全評估項目撰述地質安全評估結果

附錄 地質鑽探報告或其他地質調查方法紀錄現地試驗資料室內試驗及分析資料等

60

叁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

一地質法地質敏感區整體作業架構及程序二地質法地質敏感區相關規定

(一)法律及法規命令(二)其他規定

三地質敏感區公告及查詢(一)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及第 1 批準備(二)地質敏感區查詢系統建置

四地方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五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61

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 全國地質敏感區通盤劃定預定 4 至 5 年內分批公告完成之後至少每 5 年通 盤檢討 1次

個案更新視情況得隨時辦理 地質敏感區公告之主要作業及辦理機關

計畫書研提中央及地方主管機關 全國通盤劃定通盤檢討及個案跨越兩個以上行政區域者由中央主管機關辦理

個案未跨行政區域者由該轄管地方主管機關辦理 計畫書公開展示地方主管機關 審議會審查及計畫書核定中央主管機關

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及第 1 批準備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主要由中央主管機關辦理第 1 批地質敏感區主要由中央主管機關辦理

計畫書公開展示 30日

(地方主管機關)

計畫書公開展示 30日

(地方主管機關)計畫書審查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計畫書審查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

計畫書核定及地質敏感區公告(中央主管機關)

計畫書核定及地質敏感區公告(中央主管機關)

約5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

地質法施行 1001201

審議會籌組及討論運作規劃 相關法令

主管機關檢視其主管法令相關規定並調整修正

有關 3 子法發布 10136

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會 101313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會 101313

劃定計畫書研提(中央主管機關)劃定計畫書研提(中央主管機關)

劃定作業(中央主管機關)

劃定作業(中央主管機關)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公告準備

第 1 批分布地點

1 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名稱 分類 縣市 鄉鎮暖暖壺穴 壺穴 基隆市 暖暖區大華壺穴 壺穴 新北市 平溪區猴硐壺穴 壺穴 新北市 瑞芳區十分瀑布 瀑布 新北市 平溪區眼鏡洞瀑布 瀑布 新北市 平溪區

第 1 批101 年度102 年度103 年度

2 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年度 地質敏感區 行政區域第 1批 濁水溪沖積扇 彰化縣

雲林縣

101 屏東平原 高雄市屏東縣

102 蘭陽平原 宜蘭縣

103臺中地區臺北地區

臺中市臺北市新北市

濁水溪沖積扇

3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第 1 批分布地點車籠埔斷層活動斷層敏感區所經行政區域 (鄉鎮市區 ) bull臺中市 (9 處 ) 東勢區石岡區豐原區北屯區太平區大里區潭子區霧峰區和平區bull南投縣 (5 處 ) 草屯鎮南投市中寮鄉名間鄉竹山鎮bull苗栗縣 (1 處 ) 卓蘭鎮

第 1 批101 年度102 年度103 年度104 年度

4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第 1批

年度 直轄市或縣市 說明

第 1批 臺北市 坡地社區重點縣市

五都之一

101 南投縣 921震災區坡地災害指標縣市

101 臺中市 921震災區五都之一

第 1 年度 分布地點

5 土石流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與水土保持局現有之土石流潛勢溪流間之關係尚待釐清

第 1 批暫緩劃定

102(330)

南投縣229

臺中市101

103(264)

屏東縣 65

高雄市 89

嘉義縣 62

臺南市 48

104(320)

宜蘭縣139

雲林縣 10

彰化縣 7

花蓮縣164

105(239)

臺東縣163

苗栗縣 76

106(425)

新竹縣 71

桃園縣 51

基隆市 34

新北市219

臺北市 50

68

地質敏感區查詢系統建置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sect15Ⅲ中央主管機關應建立地質敏感區資料庫提供網路查詢及下載列印查詢結果

地質敏感區查詢民眾得自行上網進行或委由顧問公司技師代辦各級主管機關應協助提供諮詢服務

系統應於第 1 批地質敏感區公告前建妥並於每次公告地質敏感區之同時更新資料

因應土地法地籍資料付費規定系統必要配套 政府機關版查詢時可展現地籍資料 一般民眾版查詢時須自備地籍圖數值資料(向地籍主管機關申購委託測量或其他方式資料處理取得)

69

地質敏感區查詢雛形系統操作展示

地質敏感區查詢雛形系統操作展示

70

叁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

一地質法地質敏感區整體作業架構及程序二地質法地質敏感區相關規定

(一)法律及法規命令(二)其他規定

三地質敏感區公告及查詢(一)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及第 1 批準備(二)地質敏感區查詢系統建置

四地方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五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71

四地方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所在地地方政府

基隆河中上游河蝕地形(壺穴與瀑布 ) 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基隆市新北市

濁水溪沖積扇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彰化縣雲林縣

車籠埔斷層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台中市南投縣苗栗縣

山崩與地滑地質感區劃定計畫書 _臺北市

臺北市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sect9Ⅱ 辦理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公開展示事宜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sect9Ⅱ 辦理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公開展示事宜

72

已提供對口單位1臺北市政府2桃園縣政府3苗栗縣政府4臺中市政府5彰化縣政府6雲林縣政府7高雄市政府8屏東縣政府9花蓮縣政府10宜蘭縣政府11金門縣政府

已提供對口單位1臺北市政府2桃園縣政府3苗栗縣政府4臺中市政府5彰化縣政府6雲林縣政府7高雄市政府8屏東縣政府9花蓮縣政府10宜蘭縣政府11金門縣政府

請地方政府儘速提供對口單位

地方對口設置或指派屬地方主管機關權責 組織編制 業務職掌 地方情況

73

五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依地質法相關條文規定

sect6I 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應將地質敏感區相關資料納入土地利用計畫土地開發審查災害防治環境保育及資源開發之參據

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sect11I 將調查及評估結果納入送審之書圖文件中

依地質法第 11 條解釋令 「相關法令」指訂有土地開發行為相

關審查規定之法令 「審查機關」指辦理地質敏感區基地

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審查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為避免重複審查應以最先受理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為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結果之「審查機關」

經審查通過之調查及評估結果應納入後續其他「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之書圖文件做為參據

請區域計畫法都市計畫法建築法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及各目的事業法令之各法令主管機關研修其主管法令規定送審所需書表文件格式評估納入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規定俾便於地質敏感區公告後能辦理審查

請區域計畫法都市計畫法建築法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及各目的事業法令之各法令主管機關研修其主管法令規定送審所需書表文件格式評估納入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規定俾便於地質敏感區公告後能辦理審查

74

水土保持局如何配合地質法施行研修水土保持書件格式檢視「水土保持計畫審核監督辦法」規定 所需書表文件格式之內容酌予文字修正納入地質法地質敏感區規定再行公告即成

第 36 條本辦法所需書表文件之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第 36 條本辦法所需書表文件之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案例分享

75

敬請提供法令修正資訊

為利相關法令與地質法間銜接順暢請應配合地質法修正規定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於修正後將相關資訊轉知中央主管機關

76

一地質敏感區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及規模草案(附件 7 )提請討論

二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草案(附件 9 )提請討論

綜合討論綜合討論

肆討論事項

77

地質法第 8 條第 1 項土地開發行為種類與規模及所稱「緊急救災者」相關規定 ( 草

案 )地質法 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

所有土地開發行為嗎

所有土地開發行為嗎

78

過度擾民 經濟部水利署

經檢視本法所稱之「土地開發行為」水利法中可能涉及本法第 8 條及第 11 條需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事項為水利法第 46 條水利建造物之興辦改造核准許可等惟水利建造物數量龐大規模較小或開挖深度較淺之開發行為對地質環境及人民安全之影響相對較小是否所有開發行為皆須依法辦理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建議排除規模較小部分以避免增加開發成本及過度擾民

臺北市政府 公園闢建開發行為多為地表整地及綠化植栽結構物及附屬設施如涼亭管溝花槽照明設施等等僅佔工程之小部份且為地表淺基礎開挖影響地質環境條件甚微應無造成地質災害之虞參考經濟部全國地質調查資料即可故建議無一層樓以上且建築面積小於 45m2 建物之公園闢建開發得予排除以節省開發成本

hellip

79

比例原則(禁止過分原則)

行政程序法 sect7 行政行為應依下列原則為之一採取之方法應有助於目的之達成二有多種同樣能達成目的之方法時應選擇對人民權益損害最少者

三採取之方法所造成之損害不得與欲達成目的之利益顯失均衡

排除與地質安全無關者排除小規模者

排除與地質安全無關者排除小規模者

80

核釋地質法第 8 條第 1 項規定 依立法意旨及比例原則土地開發行為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其種類及規模如附表

緊急救災者係指災害發生後經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認定之搶通搶災或防患二次災害之緊急工程行為

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 基地位於地質敏感區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規模

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 基地位於地質敏感區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規模

地質敏感區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及規模 ( 草案 )

1 工廠之設立及工業區之開發2鐵路大眾捷運系統港灣及機場之開發3 公路之開發4 土石採取及探礦採礦5蓄水建造物之開發6休閒農場之開發利用7漁塭或魚池之興建8遊樂區及風景區之開發9高爾夫球場及戶外運動場地之興建或擴建10 文化教育訓練設施或研究機構之興建或擴建11醫療建設之開發其醫院興建或擴建12 新市區(係指新社區及新市鎮)建設13 環境保護工程之興建14 核能及其他能源之開發及放射性核廢料儲存或處理場所之興建15 地下街工程16高壓電線塔基工程17纜車之興建或擴建18氣象雷達站之興建或擴建工程19 設置石油管理法所定之石油石油製品貯存槽20 建築物(係指應請領建照執照)之新建或增建

選取與地質安全有關者考量各類地質敏感區屬性決定辦理與否排除小規模者

選取與地質安全有關者考量各類地質敏感區屬性決定辦理與否排除小規模者

82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 (草案 )

本報告書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為避免審查地質專業事項及技術標準不一中央主管機關爰訂定審查參考規範提供各審查機關參考

地質法 sect11 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於相關法令規定須送審之書圖文件中納入調查及評估結果

審查機關應邀請地質專家學者或前條第一項規定之執業技師參與審查或委託專業團體辦理審查但具有自行審查能力者不在此限

83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草案

1 審查人員之資格條件 ( 第 2 點 )

2 審查人員之建議名單 ( 第 3 點 )

3 報告書審查應注意事項 ( 第 4 點 )

4 報告書審查應補正事項 ( 第 5 點 )

5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之法律效益 ( 第 6點 )

6 報告書審查之收費 ( 第 7 點 )

地質 大地工程 土木工程 採礦工程 水利工程 水土保持

地質 大地工程 土木工程 採礦工程 水利工程 水土保持

政府機關(構)及相當職等專職人員地質相關實務經驗 7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副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5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助理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7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5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副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碩士學位以上且地質專長相關專職實務或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專業證照之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且取得證照後執行地質業務 7 年以上

政府機關(構)及相當職等專職人員地質相關實務經驗 7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副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5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助理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7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5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副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碩士學位以上且地質專長相關專職實務或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專業證照之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且取得證照後執行地質業務 7 年以上

專長專長++實務經驗實務經驗

地質法 sect11Ⅱ審查機關應邀請地質專家學者或前條第一項規定之執業技師參與審查或委託專業團體辦理審查但具有自行審查能力者不在此限

審查人員之資格條件 (sect2)

85

審查人員之建議名單 (sect3)

中央主管機關得就前點規定資格條件建立審查人員建議名單提供審查機關參考

86

報告書審查應注意事項 (sect4)

結果之合理性內涵足以提供後續土地開發利用災害防治及環境保育規劃之參據

基地地質調查及基地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基地地質調查及基地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項目內容數量比例尺hellip

87

報告書審查應補正事項 (sect5)

審查報告書有下列情形之一者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應通知申請人限期修正或補正

未依規定格式及份數製作 應檢附文件不齊全未經技師簽證或簽證技師科別不符不符合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規定

88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之法律效益(sect6)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依地質法sect11Ⅱ規定審查)

無行政處分效力 應納入後續相關法令送審書圖文件提供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土地開發利用行為之參據

89

報告書審查之收費 (sect7)

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報告書得收取審查費 依其主管業務收費法令 依規費法相關規定

本報告書為相關法令送審書件之ㄧ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本報告書為相關法令送審書件之ㄧ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 Slide 1
  • Slide 10
  • Slide 12
  • Slide 13
  • Slide 15
  • Slide 25
  • Slide 28
  • Slide 33
  • Slide 39
  • Slide 42
  • Slide 43
  • Slide 44
  • Slide 46
  • Slide 48
  • Slide 49
  • Slide 52
  • Slide 54
  • Slide 55
  • Slide 57
  • Slide 62
  • Slide 63
  • Slide 64
  • Slide 65
  • Slide 66
  • Slide 67
  • Slide 81
  • Slide 84

7

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之準備 研訂子法及其他規定 處理地質法相關規定與其他法令之接軌問題

函發週知及研商議題調查( 100 年 1 月 14 日) 相關機關研商會議( 100 年 8 月 12 日 10 月 6日及 101 年 3 月 13 日)

處理地質法相關規定之地質專業問題 地質專家學者討論會( 100 年 6 月 22 日及 101 年

3 月 13 日) 中華民國地質學會地質法施行推動委員會書面意見( 100 年 12 月 28 日)

辦理子法及其他規定發布諸事宜 舉辦說明會( 101 年 3 月 13 日) 辦理教育推廣( 101 年 3 月 15 日及 4 月 26 日)

大家注意準備開工了大家注意準備開工了

8

叁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

9

叁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

一地質法地質敏感區整體作業架構及程序二地質法地質敏感區相關規定

(一)法律及法規命令(二)其他規定

三地質敏感區公告及查詢(一)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及第 1 批準備(二)地質敏感區查詢系統建置

四地方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五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廢止及公告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廢止及公告

主管機關研提計畫書

地方主管機關公開展示計畫書 30 日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審查

中央主管機關核定公告

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應將地質敏感區資料納入參據

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應將地質敏感區資料納入參據 土地利用計畫 土地開發審查 資源開發

災害防治 環境保育

地質敏感區土地開發行為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地質敏感區土地開發行為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基地位於地質敏感區且符合土地開發行為之種類及規模

申請土地開發前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最先受理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應審查報告書

經審查通過之報告書應納入後續其他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之書圖文件做為參據

一地質法地質敏感區整體作業架構及程序地質敏感區公告程序

地質敏感區與土地管理之關係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amp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組織及運作辦法地質法sect5

地質法 sect6

地質法 sect8-sect11 地質法第 8 條第 1 項規定解釋令 amp 地質法第 11 條規定解釋令 amp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amp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 amp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格式

得按年編列計畫及預算辦理依相關法令規定之防治措施

地質法 sect16

11

二地質法地質敏感區相關規定 法律及法規命令

地質法(總統 99 年 12 月 8 日華總一義字第 09900331501號令制定行政院100 年 11 月 17 日院臺經字第 1000056389 號令發布定自 100 年 12 月 1 日施行 )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組織及運作辦法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其他規定「地質法地質敏感區之公告」依行政程序法界定為法規命令 ( 法務部

101 年 2 月 24 日法律字第 1000025241號函 ) 地質法第 8 條第 1 項土地開發行為種類與規模及所稱「緊急救災者」

相關規定草案 地質法第 11 條第 1 項所稱「相關法令」及第 2 項所稱「審查機關」相

關規定 ( 經濟部 100 年 12 月 26 日經地字第 10004607731號令 )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草案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格式(經濟部 101 年

3 月 7 日經授地字第 10120800080號公告)

經濟部 101 年 3月 6 日經地字第10104600660號令

sect6

sect8- sect11

sect5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土地管理

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應審查調查及評估結果

申請土地開發前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地質法

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應將地質敏感區資料納入參據

土地利用計畫

土地開發審查

災害防治

環境保育

資源開發

得編預算辦理防治

sect16

地質敏感區土地開發行為應基地地質調查地質安全評估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廢止

審查及公告

中央主管機關應將具有特殊地質景觀地質環境或有發生地質災害之虞之地區公告為地質敏感區

地質法 sect6

中央或地方研提計畫書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審查

中央主管機關公告

地質法 sect8- sect11

地質法 sect5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土地管理

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應審查調查及評估結果

申請土地開發前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子法

土地利用計畫

土地開發審查

災害防治

環境保育

資源開發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組織及運作辦法

14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地質法 sect5Ⅱ 地質敏感區之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地質法 sect6

中央或地方研提計畫書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審查

中央主管機關公告

地質法 sect8- sect11

地質法 sect5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土地管理

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應審查調查及評估結果

申請土地開發前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土地利用計畫

土地開發審查

災害防治

環境保育

資源開發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組織及運作辦法

16

政府為何要公告地質敏感區

國土位處板塊活動帶上rarr地質災害頻仍 避災減災之土地體檢機制rarr診斷土地之屬性及特性rarr提供基本地質資訊rarr讓土地規劃使用更合理

地質敏感區ne地質災害地區 災後重建rarr災前防範 土地開發行為時本法僅規定應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rarr研提因應對策

本法無禁限建管制規定

17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1 地質敏感區分為地質遺跡地下水補注區活動斷層山崩與

地滑及土石流五類地質敏感區 ( 第 2 條 )2 地質遺跡之定義及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之劃定原則 ( 第 3 條 )3 地下水補注區之定義及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之劃定原則

( 第 4 條 )4 活動斷層之定義及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之劃定原則 ( 第 5 條 )5 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之劃定原則 ( 第 6 條 )6 土石流地質敏感區之劃定原則 ( 第 7 條 )7 地質敏感區之範圍繪製作業 ( 第 8 條 )8 地質敏感區之劃定變更或廢止之計畫書研提公開展示審

查及公告程序 ( 第 9 條 )9 地質敏感區之劃定計畫書應載明事項 ( 第 10 條 )10 地質敏感區之變更作業 ( 第 11 條第 12 條 )11 地質敏感區之廢止作業 ( 第 13 條第 14 條 )12 地質敏感區之相關行政作業 ( 第 15 條 )

計 16條

地質專業規定

行政作業規定

18

地質敏感區分類 (sect2)

bull分類目的bull優先列入之類別

bull 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bull 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bull 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bull 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bull 土石流地質敏感區

bull因應未來環境變遷bull其他經中央主管機關認定者

地質法 sect5I 中央主管機關應將具有特殊地質景觀地質環境或有發生地質災害之虞之地區公告為地質敏感區

19

各類地質敏感區劃定原則 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 (sect3)

指在地球演化過程中各種地質作用之產物且具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一有特殊地質意義二有教學或科學研究價值三有觀賞價值四有獨特性或稀有性

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 (sect4)

指地表水入滲地下地層且為區域性之地下水流源頭地區並具有下列情形之ㄧ者 一為多層地下水層之共同補注區二補注之地下水體可做為區域性供水之重要水源

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 (sect5)

指過去十萬年內有活動證據且未來可能再度活動之斷層及其兩側易受活動斷層錯動或地表破裂直接影響之地區

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 (sect6)

曾經發生土石崩塌或有山崩或地滑發生條件之地區及其周圍易直接受山崩或地滑影響之區域

土石流地質敏感區 (sect7)

曾經發生土石流或有明顯土石流發生條件之地區及其周圍易直接受影響之地區

20

地質敏感區範圍繪製

bull涵蓋範圍 (sect3-sect7)

本體

視情況得增加緩衝帶bull繪製之作業底圖 (sect8)

15000像片基本圖

但高山地區得以 110000替代

21

地質敏感區計畫書研提 權責機關 (sect9I) 中央主管機關地方主管機關 計畫書公開展示 (sect9ⅡⅢ ) 送審查前應於地方政府公

開展示 30 日土地權利利害關係人得提出意見併送審查參考

劃定計畫書應載明事項 (sect10)1 劃定原因法律依據及地質證明 2 範圍說明

(1) 位置圖標示地質敏感區位置與行政區關係比例尺不得小於 1100000

(2) 範圍圖標示地質敏感區之邊界及其內之重要地形地物其比例尺以與地質敏感區範圍繪製作業底圖比例尺相同為原則但地質敏感區分布範圍廣闊者得縮小比例尺為 125000

3 地質環境資料 包括地形地層地質構造及水文地質

22

權責機關 ( 地質法 sect5I) 中央主管機關 辦理方式 (sect15I) 得採個別或分批 公告內容 (sect15Ⅱ) 範圍圖說及坐標公告後將其交轄管地方主管機關

地質敏感區公告

審議會審查通過後

審議會審查通過後

23

地質敏感區查詢網路化 (sect15Ⅲ) 中央主管機關應建立地質敏感區資料庫提供網路查詢及下載列印查詢結果

地質敏感區查詢

實務情境模擬bull區位查詢

bull民眾自行上網進行或bull民眾委由顧問公司技師代辦

bull諮詢服務各級主管機關

因應政府組織再造人力精簡政策善用電腦科技有效提升政府行政效能發揮技師專業導入為政府左右手

因應政府組織再造人力精簡政策善用電腦科技有效提升政府行政效能發揮技師專業導入為政府左右手

24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組織及運作辦法

地質法 sect5Ⅳ 審議會之組成專家學者不得少於審議會總人數二分之一審議會之組織及運作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地質法 sect6

中央或地方研提計畫書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審查

中央主管機關公告

地質法 sect8- sect11

地質法 sect5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土地管理

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應審查調查及評估結果

申請土地開發前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土地利用計畫

土地開發審查

災害防治

環境保育

資源開發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組織及運作辦法

26

1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組織之任務組成產生任期及出缺補聘規定 ( 第 2 條 - 第 6 條 )

2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運作之前置作業 ( 第 7條 )

3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運作之議事規則 ( 第 8條 - 第 11 條 )

4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之經費 ( 第 12 條 )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組織及運作辦法

計 13條

27

審議會任務 (sect2)

各類地質敏感區劃定相關事項

各類地質敏感區變更相關事項

各類地質敏感區廢止相關事項

地質法 sect5Ⅲ 中央主管機關應設地質敏感區審議會審查地質敏感區之劃定變更及廢止

環境保育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組織

召集人

土地利用計畫

地質遺跡

機關代表委員 專家學者委員土地開發審查

地下水補注

活動斷層

山崩與地滑

土石流

專家學者人數不得少於委員總人數 12委員總人數 17-25人

災害防治

資源開發

29

審議會組織 (sect3-sect6) 組成 產生 任期出缺補聘

機關代表委員

召集人

由中央主管機關首長兼任或指定

當然委員

其他機關代表委員

由中央主管機關首長就本法第 6 條第 1 項所定土地利用計畫土地開發審查災害防治環境保育或資源開發之主管機關代表聘兼

任期 2 年期 滿得續聘委員職務異動時原派機關應改派代表補足原任期

專家學者委員

由中央主管機關首長就具有地質敏感區相關學術專長及實務經驗之專家學者聘兼

任期 2 年期 滿得續聘每次改聘席次不得少於13委員出缺時得予補聘其任期至原任期屆滿之日止

30

審議會議事規則主席 (sect8) 召集人兼任主席

召集人不克出席時由召集人指定委員 1人代理或由出席委員互推 1人為主席

出席人數及議決人數 (sect9)

全體委員過半數之出席始得開會出席委員過半數之同意始得決議

出席 (sect10) 機關代表委員不克親自出席時得另派員代理出席並參與會議發言及表決專家學者委員應親自出席不得代理

列席 (sect11) 地質敏感區計畫書研提機關應指派代表列席報告及說明

31

審議會其他配套 (sect7)

審議會開會前得經召集人核可視個案特性邀請審議會委員及專家學者組成專案小組召開初審會議獲致初審結論後提報審議會議審查

初審會議之主席由審議會召集人就審議會委員指派之

32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地質法 sect9Ⅱ 基地地質調查與地質安全評估方法之認定項目內容及作業應遵行事項之準則由中央主管機關會商相關主管機關定之

地質法 sect6

中央或地方研提計畫書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審查

中央主管機關公告

地質法 sect8- sect11

地質法 sect5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土地管理

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應審查調查及評估結果

申請土地開發前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土地利用計畫

土地開發審查

災害防治

環境保育

資源開發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組織及運作辦法

34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

基地地質安全評估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廢止

為何須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廣域性

區域性

地質敏感區地質調查制度地質敏感區

地質調查制度

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rarr釐清地質敏感區與基地關係rarr研提因應對策

35

與相關法令規定之地質調查是否競合

環境影響評估環境影響評估

水土保持水土保持

非都市土地使用分區變更非都市土地使用分區變更

建築地基調查建築地基調查

溫泉開發溫泉開發

礦業開發礦業開發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地質安全評估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地質安全評估

地質法 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

hellip

36

1 基地地質調查調查區之範圍界定 ( 第 2 條 )2 現有資料之引用 ( 第 3 條 )3 地質調查方法之選擇 ( 第 4 條 )4 報告書製作應遵行事項 ( 第 5 條第 6 條 )

5 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之調查及評估 ( 第 7 條 - 第 10條 )

6 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之調查及評估 ( 第 11 條 - 第14 條 )

7 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之調查及評估 ( 第 15 條 - 第 18條 )

8 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之調查及評估 ( 第 19 條 - 第23 條 )

9 土石流地質敏感區之調查及評估 ( 第 24 條 - 第 28條 )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總則

各類地質敏感區專章 計 29條

37

本準則設計之條文架構 基地地質調查

區域調查 vs 細部調查 調查區範圍 調查項目及內容 調查方法 圖說規範

基地地質安全評估 地質敏感區對基地之影響 基地開發對地質敏感區之影響因應對策

總則 vs 專章通則 vs但書

38

基地地質調查 --分類及調查範圍 通則 (sect2)

區域調查調查範圍應包含基地全部及基地周界外 2 公里範圍與基地所在地質敏感區重疊部分

細部調查調查範圍應包含基地與地質敏感區重疊部分

得免細部調查維持原地形地貌且不開發者

但書區域調查範圍 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 (sect19) 基地及其所在之地質敏感區全部

土石流地質敏感區 (sect24) 基地及其所在之土石流溪流集水區全部

2 km基地

地質敏感區

基地地質調查 -- 調查項目及內容地質敏感區類別

區域調查 細部調查

地質遺跡(sect7)

地形地層分布及地質構造

地質遺跡之產狀外觀形態及保存狀況地質遺跡之地表分布範圍地質遺跡有向地下延伸者在預計開挖深度範圍內之分布岩層位態岩石性質及地質構造

地下水補注 (sect11)

地形地層分布地質構造及水文地質概況

地形地表沉積物種類及粒徑分布地下地層岩性分布水文地質參數

活動斷層(sect15)

活動斷層地形特徵地層分布及地質構造

岩層分布地質構造

山崩與地滑 (sect20)

環境狀況地質特性 地質特性坡地現況及工程特性

土石流(sect25)

地質環境特性土石崩塌料源土石流流動區溪床特性土石流溢流土石流堆積區特性土石流災害歷史土石流治理工程措施

土石流堆積物地表與地下分布及粒徑變化土石流流動與堆積之特徵及地形坡度變化調查區與土石流流動區之距離及基地與溪床之高程差基地內相關土石流治理工程措施

專章

40

基地地質調查 -- 調查方法 區域調查得引用既有地質資料既有地質資料不足者應以露頭調查遙測影像判釋或其他方法補充資料 (sect3I)

細部調查應進行現地調查現地調查如有既有資料可資引用者得以既有資料取代 (sect3Ⅱ)

本準則所規定之必要地質調查方法得以其他合乎學理且能達到相同調查目的之方法取代 (sect4)

地質法 sect9I 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視情況就下列方法擇一行之 由現有資料檢核並評估地質安全

進行現地調查並評估地質安全

通則

41

基地地質調查 -- 調查方法地質敏感區類別

區域調查 細部調查

地質遺跡(sect8)

露頭調查地質鑽探地球物理測勘或其他方法

地下水補注 (sect12)

地表沉積物種類及粒徑分布 地質鑽探 (增鑽探數量或地球物理測勘 )

活動斷層(sect16)

地形判釋露頭調查

地形判釋露頭調查地質鑽探(探溝調查 ) 地球物理測勘

山崩與地滑 (sect21)

遙測影像判釋地表調查

遙測影像判釋地表調查地質鑽探 (增鑽探數量或地球物理測勘 )

土石流(sect26)

遙測影像判釋地表調查

遙測影像判釋地表調查試坑調查地質鑽探

專章

細部調查規定必要調查方法 -- 地質鑽探地質敏感區類別 鑽探數量及配置 鑽探深度 其他規定

地下水補注 (sect12)

A≦05公頃得不進行地質鑽探05 < A≦2公頃至少應鑽探 2孔 2公頃< A每 1 公頃應鑽 1孔未滿 1 公頃者以 1 公頃計鑽探孔位以均勻分布於細部調查區為原則

每孔深度至少50 公尺或進入岩盤至少 5公尺

配合地質鑽孔調查地下水位及透水係數

活動斷層(sect16)-- 調查地下岩層分布及厚度活動斷層及剪裂帶深度

鑽探剖面應儘量垂直活動斷層走向其配置以能呈現細部調查區之特性及其與活動斷層之關係為原則沿活動斷層走向平行方向之長度每 100 公尺應繪置 1剖面未滿 100 公尺者以 100 公尺計剖面長度未滿 20 公尺者應至少有 1鑽孔控制剖面長度在 20 公尺以上者應至少有 2鑽孔控制且位於剖面兩端之鑽孔與細部調查區邊界之距離以小於 10 公尺為原則同剖面之鑽孔岩性有明顯變化或構造複雜者應增加鑽探數量以調查是否有活動斷層通過及其可能分布位置

每孔深度應至少 30 公尺

山崩與地滑 (sect21)-- 調查覆土層之分布與厚度及岩體之特性

A≦01公頃至少鑽探 1孔01 < A≦1公頃至少鑽探 2孔1公頃< A每 05 公頃應鑽 1孔未滿 05 公頃者以05 公頃計鑽探孔位應配合調查區域狀況選擇適當之配置如為順向坡應優先配置鑽孔

每孔深度至少 30 公尺並應進入岩盤至少 5 公尺如位於順向坡坡面上之鑽孔深度應足以釐清順向坡之岩層組成與厚度及主要不連續面之特性

配合地質鑽孔進行地下水位量測並視坡地穩定分析之需要進行土壤與岩石力學試驗及地下水文調查

土石流(sect26)-- 調查土石流堆積材料厚度及粒徑變化

A≦01公頃至少鑽探 1孔01 < A≦1公頃至少鑽探 2孔1公頃< A每 05 公頃應鑽 1孔未滿 05 公頃者以05 公頃計鑽探孔位配置以均勻分布為原則

每孔深度至少20 公尺或進入岩盤 5 公尺

全程取樣

基地地質調查報告書圖說規範 區域調查地質圖+地質剖面圖 細部調查地質圖+地質剖面圖 地下地質調查方法之紀錄圖說如柱狀圖剖面圖等

地質敏感區類別

區域圖說比例尺

細部圖說比例尺

地質剖面圖

地質遺跡 (sect9)

≧125000 ≧15000 區域調查地質圖與細部調查地質圖均應附與地質圖同比例尺之地質剖面圖

地下水補注(sect13)

≧125000 ≧15000 區域調查地質圖應附水文地質剖面圖細部調查地質圖應附水文地質柵狀圖其中水平比例尺同各地質圖比例垂直比例尺得適度放大

活動斷層(sect17)

≧125000 ≧15000 區域調查地質圖與細部調查地質圖均應附與地質圖同比例尺之地質剖面圖細部調查應配合鑽探資料標示地層(岩層)界線及活動斷層如活動斷層不在細部調查區範圍內應依現有資料將活動斷層標示於剖面延伸線上

山崩與地滑(sect22)

≧125000 ≧15000 區域調查地質圖應附二條相互垂直之剖面細部調查地質剖面圖應配合鑽探孔位繪製以表現覆土層及岩層之空間分布剖面圖之比例尺應與地質圖相同

土石流(sect27)

≧125000 ≧15000 區域調查地質圖應附土石流溪流縱斷面圖標示土石材料堆積位置細部調查地質圖應配合地質鑽探及試坑繪製至少二條相互垂直之地質剖面圖

專章

基地地質安全評估 -- 項目及內容

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 (sect10)

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 (sect14)

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 (sect18)

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 (sect23)

土石流地質敏感區 (sect28)

1 評估基地開發範圍與地質遺跡之空間關係及開發行為對地質遺跡形狀視覺或完整性之影響並研提因應對策2 研提開發行為於施工期間對地質遺跡採取之保護措施及評估其效果3 開發行為人對地質遺跡長期維護之因應對策

1 評估土地開發行為開發中對地下水水質及入滲補注量直接或間接之影響2 評估土地開發行為開發後造成地下水質及入滲補注量之影響3 經評估土地開發行為對地下水水質及入滲補注量造成永久性或暫時性不良影響時應採取因應措施並評估其效果

1 評估活動斷層活動時基地內地表破裂或變形之特性及可能影響範圍2 評估活動斷層活動時地表破裂或變形對開發行為之影響並分析基地內開發行為之適當性3因應對策及其效果評估

1 評估山崩或地滑發生之土石下坡運動特性崩塌或滑動量體及影響範圍對開發行為安全之影響2 評估順向坡之穩定性及開發行為對順向坡穩定性之影響3 評估開發行為造成現有山崩或地滑範圍擴大誘發潛在山崩地滑或順向坡岩體滑動之可能性及其規模4因應對策及其效果評估

1 評估土石流潛勢規模及對開發基地影響之範圍2 評估土石流對土地開發行為或建築物安全之影響3 開發行為安全之因應對策及其安全效果評估

專章

45

報告書製作應遵行事項 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結果應依本準則規定製作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報告書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sect5I)

基地與二種類別以上地質敏感區範圍重疊時應依不同類別地質敏感區規定分別辦理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其調查及評估結果得併於同一報告書(sect5Ⅱ)

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係由本法第 10 條第 1 項所定技師辦理者報告書之簽證應檢附該辦理技師之技師證書及執業執照影本由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公營事業機構或公法人內依法取得相當類科技師證書者辦理時應檢附該辦理技師之技師證書影本 (sect6)

通則

地質法 sect6

地質法 sect8- sect11

地質法 sect5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土地管理 其他規定

土地利用計畫

土地開發審查

災害防治

環境保育

資源開發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廢止

審查及公告

基地位於地質敏感區且符合土地開發行為之種類及規模

申請土地開發前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最先受理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應審查報告書

經審查通過之報告書應納入後續其他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之書圖文件做為參據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之公告」依行政程序法界定為法規命令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之公告」依行政程序法界定為法規命令

地質法第地質法第 88 條第條第 11 項土地開發行為種類與規模及所稱「緊急救災者」相關規定項土地開發行為種類與規模及所稱「緊急救災者」相關規定(( 草案草案 ) )

地質法第地質法第 1111 條第條第 11 項所稱「相關法令」及第項所稱「相關法令」及第 22 項所稱「審查機關」相關規定項所稱「審查機關」相關規定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 (( 草案草案 ))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格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格式式

47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之公告」依行政程序法界定為法規命令

地質法 sect5I 中央主管機關應將具有特殊地質景觀地質環境或有發生地質災害之虞之地區公告為地質敏感區

bull公告之法制作業bull人民之救濟權利 bull公告之法制作業bull人民之救濟權利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之公告 法規命令 一般處分

行政程序法規定 一般處分特定人具體之事實關係

sect92I 所稱行政處分係指行政機關就公法上具體事件所為之決定或其他公 權力措施而對外直接發生法律效果之單方行政行為

sect92Ⅱ前項決定或措施之相對人雖非特定而依一般性特徵可得確定其範圍者 為一般處分適用本法有關行政處分之規定有關公物之設定變更廢 止或其一般使用者亦同

法規命令不特定多數人一般抽象性規範 sect150I 所稱法規命令係指行政機關基於法律授權對多數不特定人民就一 般事項所作抽象之對外發生法律效果之規定

法務部函釋法務部函釋

都市計畫案例(司法院釋字第 156號解釋理由書及最高行政法院 95 年度 判字第 2147號判決) 都市計畫之個別變更係直接限制一定區域內人民之權利利益或增加其負擔其具有行政處分之性質

擬定都市計畫通盤檢討後所作之變更非直接限制一定區域內人民之權益或增加其負擔且非針對具體事件之處理核其性質乃屬於法規命令而非行政處分其性質是一種法規不得直接對之爭訟

特定地區經公告為地質敏感區後其後續影響為何似僅有地質法第 8 條規定「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上開規定似未直接限制一定區域內人民之權利利益或增加其負擔是以地質敏感區之公告性質上似屬法規命令而非一般處分惟仍請貴部再予確認上開公告除前所述外是否尚有其他影響以上事項宜請貴部再予審認

法務部函釋法務部函釋

50

地質敏感區之公告性質屬法規命令

確認特定地區經公告為地質敏感區後其後續影響僅有地質法第 8 條之規定

按法務部函釋上開規定因其非直接限制一定區域內人民之權益且非針對具體事件之處理

是以地質敏感區之公告性質乃屬於行政程序法第 150 條第 1 項規定所稱法規命令而非行政程序法第 92 條規定所指一般處分

經濟部重新檢視地質法

經濟部重新檢視地質法

51

地質法第 11 條第 1 項所稱「相關法令」及第 2 項所稱「審查機關」相關規定

地質法 sect11 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於相關法令規定須送審之書圖文件中納入調查及評估結果

審查機關應邀請地質專家學者或前條第一項規定之執業技師參與審查或委託專業團體辦理審查但具有自行審查能力者不在此限

地質法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

sect11I 依第 8 條第 1 項規定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於相關法令規定須送審之書圖文件中納入調查及評估結果

地質法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

sect11I 依第 8 條第 1 項規定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於相關法令規定須送審之書圖文件中納入調查及評估結果

bull資源開發bull土地開發利用bull工程建設bull廢棄物處置bull天然災害整治bull法令規定有關土地開發之規劃設計及施工

bull區域計畫法bull建築法bull環境影響評估法bull水土保持法bull土石採取法bull水利法 bull礦業法bull溫泉法bullhellip

地質法sect3Ⅶ

立法說明立法說明

53

核釋地質法第 11 條第 1 項「相關法令」

係指訂有土地開發行為相關審查規定之法令 區域計畫法都市計畫法 建築法 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各目的事業法令

bull面積 35公頃bull非都市地區

bull山坡地bull興辦事業

bull休閒農業輔導管理辦法 bull休閒農場經營計畫審查作業要點 bull非都市土地休閒農場容許作休閒農業設施使用審查作業要點 bull非都市土地作休閒農業使用興辦事業計畫及變更編定審查作業要點 bull休閒農場專案輔導實施作業規定bull區域計畫法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建築法等相關規定

【例】複合型休閒農場之土地開發申請

【例】複合型休閒農場申請土地開發許可審查流程示意圖

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bull影響土地開發人權益bull浪費行政資源bull影響土地開發人權益bull浪費行政資源

重複審查重複審查

56

係指辦理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審查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 為避免重複審查應以最先受理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為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結果之「審查機關」

經審查通過之調查及評估結果應納入後續其他「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之書圖文件做為參據

核釋地質法第 11 條第 2 項「審查機關」

【例】複合型休閒農場申請土地開發許可審查流程示意圖

辦理審查辦理審查納入參據納入參據

參據參據 參據

參據

參據參據

誰該辦理審查bull視個案情形bull每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都有可能

誰該辦理審查bull視個案情形bull每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都有可能

58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格式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sect5I 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結果應依本準則規定製作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以下簡稱報告書)報告書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59

報告書格式 基地地質調查報告

1 基地所在地質敏感區地質概況2 區域調查

(1) 調查項目內容方法及數量(2) 調查結果說明附地質圖地質剖面圖及其他相關主題圖說

3細部調查(1) 調查項目內容方法及數量(2) 調查結果說明附地質圖地質剖面圖及其他相關主題圖說

4綜合解釋 基地地質安全評估報告

依據地質調查結果及地質安全評估項目撰述地質安全評估結果

附錄 地質鑽探報告或其他地質調查方法紀錄現地試驗資料室內試驗及分析資料等

60

叁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

一地質法地質敏感區整體作業架構及程序二地質法地質敏感區相關規定

(一)法律及法規命令(二)其他規定

三地質敏感區公告及查詢(一)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及第 1 批準備(二)地質敏感區查詢系統建置

四地方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五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61

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 全國地質敏感區通盤劃定預定 4 至 5 年內分批公告完成之後至少每 5 年通 盤檢討 1次

個案更新視情況得隨時辦理 地質敏感區公告之主要作業及辦理機關

計畫書研提中央及地方主管機關 全國通盤劃定通盤檢討及個案跨越兩個以上行政區域者由中央主管機關辦理

個案未跨行政區域者由該轄管地方主管機關辦理 計畫書公開展示地方主管機關 審議會審查及計畫書核定中央主管機關

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及第 1 批準備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主要由中央主管機關辦理第 1 批地質敏感區主要由中央主管機關辦理

計畫書公開展示 30日

(地方主管機關)

計畫書公開展示 30日

(地方主管機關)計畫書審查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計畫書審查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

計畫書核定及地質敏感區公告(中央主管機關)

計畫書核定及地質敏感區公告(中央主管機關)

約5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

地質法施行 1001201

審議會籌組及討論運作規劃 相關法令

主管機關檢視其主管法令相關規定並調整修正

有關 3 子法發布 10136

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會 101313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會 101313

劃定計畫書研提(中央主管機關)劃定計畫書研提(中央主管機關)

劃定作業(中央主管機關)

劃定作業(中央主管機關)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公告準備

第 1 批分布地點

1 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名稱 分類 縣市 鄉鎮暖暖壺穴 壺穴 基隆市 暖暖區大華壺穴 壺穴 新北市 平溪區猴硐壺穴 壺穴 新北市 瑞芳區十分瀑布 瀑布 新北市 平溪區眼鏡洞瀑布 瀑布 新北市 平溪區

第 1 批101 年度102 年度103 年度

2 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年度 地質敏感區 行政區域第 1批 濁水溪沖積扇 彰化縣

雲林縣

101 屏東平原 高雄市屏東縣

102 蘭陽平原 宜蘭縣

103臺中地區臺北地區

臺中市臺北市新北市

濁水溪沖積扇

3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第 1 批分布地點車籠埔斷層活動斷層敏感區所經行政區域 (鄉鎮市區 ) bull臺中市 (9 處 ) 東勢區石岡區豐原區北屯區太平區大里區潭子區霧峰區和平區bull南投縣 (5 處 ) 草屯鎮南投市中寮鄉名間鄉竹山鎮bull苗栗縣 (1 處 ) 卓蘭鎮

第 1 批101 年度102 年度103 年度104 年度

4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第 1批

年度 直轄市或縣市 說明

第 1批 臺北市 坡地社區重點縣市

五都之一

101 南投縣 921震災區坡地災害指標縣市

101 臺中市 921震災區五都之一

第 1 年度 分布地點

5 土石流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與水土保持局現有之土石流潛勢溪流間之關係尚待釐清

第 1 批暫緩劃定

102(330)

南投縣229

臺中市101

103(264)

屏東縣 65

高雄市 89

嘉義縣 62

臺南市 48

104(320)

宜蘭縣139

雲林縣 10

彰化縣 7

花蓮縣164

105(239)

臺東縣163

苗栗縣 76

106(425)

新竹縣 71

桃園縣 51

基隆市 34

新北市219

臺北市 50

68

地質敏感區查詢系統建置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sect15Ⅲ中央主管機關應建立地質敏感區資料庫提供網路查詢及下載列印查詢結果

地質敏感區查詢民眾得自行上網進行或委由顧問公司技師代辦各級主管機關應協助提供諮詢服務

系統應於第 1 批地質敏感區公告前建妥並於每次公告地質敏感區之同時更新資料

因應土地法地籍資料付費規定系統必要配套 政府機關版查詢時可展現地籍資料 一般民眾版查詢時須自備地籍圖數值資料(向地籍主管機關申購委託測量或其他方式資料處理取得)

69

地質敏感區查詢雛形系統操作展示

地質敏感區查詢雛形系統操作展示

70

叁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

一地質法地質敏感區整體作業架構及程序二地質法地質敏感區相關規定

(一)法律及法規命令(二)其他規定

三地質敏感區公告及查詢(一)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及第 1 批準備(二)地質敏感區查詢系統建置

四地方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五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71

四地方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所在地地方政府

基隆河中上游河蝕地形(壺穴與瀑布 ) 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基隆市新北市

濁水溪沖積扇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彰化縣雲林縣

車籠埔斷層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台中市南投縣苗栗縣

山崩與地滑地質感區劃定計畫書 _臺北市

臺北市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sect9Ⅱ 辦理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公開展示事宜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sect9Ⅱ 辦理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公開展示事宜

72

已提供對口單位1臺北市政府2桃園縣政府3苗栗縣政府4臺中市政府5彰化縣政府6雲林縣政府7高雄市政府8屏東縣政府9花蓮縣政府10宜蘭縣政府11金門縣政府

已提供對口單位1臺北市政府2桃園縣政府3苗栗縣政府4臺中市政府5彰化縣政府6雲林縣政府7高雄市政府8屏東縣政府9花蓮縣政府10宜蘭縣政府11金門縣政府

請地方政府儘速提供對口單位

地方對口設置或指派屬地方主管機關權責 組織編制 業務職掌 地方情況

73

五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依地質法相關條文規定

sect6I 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應將地質敏感區相關資料納入土地利用計畫土地開發審查災害防治環境保育及資源開發之參據

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sect11I 將調查及評估結果納入送審之書圖文件中

依地質法第 11 條解釋令 「相關法令」指訂有土地開發行為相

關審查規定之法令 「審查機關」指辦理地質敏感區基地

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審查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為避免重複審查應以最先受理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為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結果之「審查機關」

經審查通過之調查及評估結果應納入後續其他「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之書圖文件做為參據

請區域計畫法都市計畫法建築法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及各目的事業法令之各法令主管機關研修其主管法令規定送審所需書表文件格式評估納入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規定俾便於地質敏感區公告後能辦理審查

請區域計畫法都市計畫法建築法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及各目的事業法令之各法令主管機關研修其主管法令規定送審所需書表文件格式評估納入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規定俾便於地質敏感區公告後能辦理審查

74

水土保持局如何配合地質法施行研修水土保持書件格式檢視「水土保持計畫審核監督辦法」規定 所需書表文件格式之內容酌予文字修正納入地質法地質敏感區規定再行公告即成

第 36 條本辦法所需書表文件之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第 36 條本辦法所需書表文件之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案例分享

75

敬請提供法令修正資訊

為利相關法令與地質法間銜接順暢請應配合地質法修正規定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於修正後將相關資訊轉知中央主管機關

76

一地質敏感區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及規模草案(附件 7 )提請討論

二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草案(附件 9 )提請討論

綜合討論綜合討論

肆討論事項

77

地質法第 8 條第 1 項土地開發行為種類與規模及所稱「緊急救災者」相關規定 ( 草

案 )地質法 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

所有土地開發行為嗎

所有土地開發行為嗎

78

過度擾民 經濟部水利署

經檢視本法所稱之「土地開發行為」水利法中可能涉及本法第 8 條及第 11 條需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事項為水利法第 46 條水利建造物之興辦改造核准許可等惟水利建造物數量龐大規模較小或開挖深度較淺之開發行為對地質環境及人民安全之影響相對較小是否所有開發行為皆須依法辦理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建議排除規模較小部分以避免增加開發成本及過度擾民

臺北市政府 公園闢建開發行為多為地表整地及綠化植栽結構物及附屬設施如涼亭管溝花槽照明設施等等僅佔工程之小部份且為地表淺基礎開挖影響地質環境條件甚微應無造成地質災害之虞參考經濟部全國地質調查資料即可故建議無一層樓以上且建築面積小於 45m2 建物之公園闢建開發得予排除以節省開發成本

hellip

79

比例原則(禁止過分原則)

行政程序法 sect7 行政行為應依下列原則為之一採取之方法應有助於目的之達成二有多種同樣能達成目的之方法時應選擇對人民權益損害最少者

三採取之方法所造成之損害不得與欲達成目的之利益顯失均衡

排除與地質安全無關者排除小規模者

排除與地質安全無關者排除小規模者

80

核釋地質法第 8 條第 1 項規定 依立法意旨及比例原則土地開發行為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其種類及規模如附表

緊急救災者係指災害發生後經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認定之搶通搶災或防患二次災害之緊急工程行為

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 基地位於地質敏感區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規模

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 基地位於地質敏感區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規模

地質敏感區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及規模 ( 草案 )

1 工廠之設立及工業區之開發2鐵路大眾捷運系統港灣及機場之開發3 公路之開發4 土石採取及探礦採礦5蓄水建造物之開發6休閒農場之開發利用7漁塭或魚池之興建8遊樂區及風景區之開發9高爾夫球場及戶外運動場地之興建或擴建10 文化教育訓練設施或研究機構之興建或擴建11醫療建設之開發其醫院興建或擴建12 新市區(係指新社區及新市鎮)建設13 環境保護工程之興建14 核能及其他能源之開發及放射性核廢料儲存或處理場所之興建15 地下街工程16高壓電線塔基工程17纜車之興建或擴建18氣象雷達站之興建或擴建工程19 設置石油管理法所定之石油石油製品貯存槽20 建築物(係指應請領建照執照)之新建或增建

選取與地質安全有關者考量各類地質敏感區屬性決定辦理與否排除小規模者

選取與地質安全有關者考量各類地質敏感區屬性決定辦理與否排除小規模者

82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 (草案 )

本報告書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為避免審查地質專業事項及技術標準不一中央主管機關爰訂定審查參考規範提供各審查機關參考

地質法 sect11 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於相關法令規定須送審之書圖文件中納入調查及評估結果

審查機關應邀請地質專家學者或前條第一項規定之執業技師參與審查或委託專業團體辦理審查但具有自行審查能力者不在此限

83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草案

1 審查人員之資格條件 ( 第 2 點 )

2 審查人員之建議名單 ( 第 3 點 )

3 報告書審查應注意事項 ( 第 4 點 )

4 報告書審查應補正事項 ( 第 5 點 )

5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之法律效益 ( 第 6點 )

6 報告書審查之收費 ( 第 7 點 )

地質 大地工程 土木工程 採礦工程 水利工程 水土保持

地質 大地工程 土木工程 採礦工程 水利工程 水土保持

政府機關(構)及相當職等專職人員地質相關實務經驗 7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副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5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助理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7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5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副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碩士學位以上且地質專長相關專職實務或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專業證照之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且取得證照後執行地質業務 7 年以上

政府機關(構)及相當職等專職人員地質相關實務經驗 7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副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5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助理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7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5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副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碩士學位以上且地質專長相關專職實務或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專業證照之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且取得證照後執行地質業務 7 年以上

專長專長++實務經驗實務經驗

地質法 sect11Ⅱ審查機關應邀請地質專家學者或前條第一項規定之執業技師參與審查或委託專業團體辦理審查但具有自行審查能力者不在此限

審查人員之資格條件 (sect2)

85

審查人員之建議名單 (sect3)

中央主管機關得就前點規定資格條件建立審查人員建議名單提供審查機關參考

86

報告書審查應注意事項 (sect4)

結果之合理性內涵足以提供後續土地開發利用災害防治及環境保育規劃之參據

基地地質調查及基地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基地地質調查及基地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項目內容數量比例尺hellip

87

報告書審查應補正事項 (sect5)

審查報告書有下列情形之一者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應通知申請人限期修正或補正

未依規定格式及份數製作 應檢附文件不齊全未經技師簽證或簽證技師科別不符不符合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規定

88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之法律效益(sect6)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依地質法sect11Ⅱ規定審查)

無行政處分效力 應納入後續相關法令送審書圖文件提供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土地開發利用行為之參據

89

報告書審查之收費 (sect7)

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報告書得收取審查費 依其主管業務收費法令 依規費法相關規定

本報告書為相關法令送審書件之ㄧ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本報告書為相關法令送審書件之ㄧ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 Slide 1
  • Slide 10
  • Slide 12
  • Slide 13
  • Slide 15
  • Slide 25
  • Slide 28
  • Slide 33
  • Slide 39
  • Slide 42
  • Slide 43
  • Slide 44
  • Slide 46
  • Slide 48
  • Slide 49
  • Slide 52
  • Slide 54
  • Slide 55
  • Slide 57
  • Slide 62
  • Slide 63
  • Slide 64
  • Slide 65
  • Slide 66
  • Slide 67
  • Slide 81
  • Slide 84

8

叁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

9

叁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

一地質法地質敏感區整體作業架構及程序二地質法地質敏感區相關規定

(一)法律及法規命令(二)其他規定

三地質敏感區公告及查詢(一)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及第 1 批準備(二)地質敏感區查詢系統建置

四地方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五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廢止及公告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廢止及公告

主管機關研提計畫書

地方主管機關公開展示計畫書 30 日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審查

中央主管機關核定公告

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應將地質敏感區資料納入參據

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應將地質敏感區資料納入參據 土地利用計畫 土地開發審查 資源開發

災害防治 環境保育

地質敏感區土地開發行為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地質敏感區土地開發行為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基地位於地質敏感區且符合土地開發行為之種類及規模

申請土地開發前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最先受理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應審查報告書

經審查通過之報告書應納入後續其他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之書圖文件做為參據

一地質法地質敏感區整體作業架構及程序地質敏感區公告程序

地質敏感區與土地管理之關係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amp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組織及運作辦法地質法sect5

地質法 sect6

地質法 sect8-sect11 地質法第 8 條第 1 項規定解釋令 amp 地質法第 11 條規定解釋令 amp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amp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 amp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格式

得按年編列計畫及預算辦理依相關法令規定之防治措施

地質法 sect16

11

二地質法地質敏感區相關規定 法律及法規命令

地質法(總統 99 年 12 月 8 日華總一義字第 09900331501號令制定行政院100 年 11 月 17 日院臺經字第 1000056389 號令發布定自 100 年 12 月 1 日施行 )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組織及運作辦法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其他規定「地質法地質敏感區之公告」依行政程序法界定為法規命令 ( 法務部

101 年 2 月 24 日法律字第 1000025241號函 ) 地質法第 8 條第 1 項土地開發行為種類與規模及所稱「緊急救災者」

相關規定草案 地質法第 11 條第 1 項所稱「相關法令」及第 2 項所稱「審查機關」相

關規定 ( 經濟部 100 年 12 月 26 日經地字第 10004607731號令 )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草案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格式(經濟部 101 年

3 月 7 日經授地字第 10120800080號公告)

經濟部 101 年 3月 6 日經地字第10104600660號令

sect6

sect8- sect11

sect5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土地管理

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應審查調查及評估結果

申請土地開發前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地質法

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應將地質敏感區資料納入參據

土地利用計畫

土地開發審查

災害防治

環境保育

資源開發

得編預算辦理防治

sect16

地質敏感區土地開發行為應基地地質調查地質安全評估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廢止

審查及公告

中央主管機關應將具有特殊地質景觀地質環境或有發生地質災害之虞之地區公告為地質敏感區

地質法 sect6

中央或地方研提計畫書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審查

中央主管機關公告

地質法 sect8- sect11

地質法 sect5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土地管理

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應審查調查及評估結果

申請土地開發前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子法

土地利用計畫

土地開發審查

災害防治

環境保育

資源開發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組織及運作辦法

14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地質法 sect5Ⅱ 地質敏感區之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地質法 sect6

中央或地方研提計畫書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審查

中央主管機關公告

地質法 sect8- sect11

地質法 sect5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土地管理

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應審查調查及評估結果

申請土地開發前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土地利用計畫

土地開發審查

災害防治

環境保育

資源開發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組織及運作辦法

16

政府為何要公告地質敏感區

國土位處板塊活動帶上rarr地質災害頻仍 避災減災之土地體檢機制rarr診斷土地之屬性及特性rarr提供基本地質資訊rarr讓土地規劃使用更合理

地質敏感區ne地質災害地區 災後重建rarr災前防範 土地開發行為時本法僅規定應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rarr研提因應對策

本法無禁限建管制規定

17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1 地質敏感區分為地質遺跡地下水補注區活動斷層山崩與

地滑及土石流五類地質敏感區 ( 第 2 條 )2 地質遺跡之定義及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之劃定原則 ( 第 3 條 )3 地下水補注區之定義及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之劃定原則

( 第 4 條 )4 活動斷層之定義及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之劃定原則 ( 第 5 條 )5 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之劃定原則 ( 第 6 條 )6 土石流地質敏感區之劃定原則 ( 第 7 條 )7 地質敏感區之範圍繪製作業 ( 第 8 條 )8 地質敏感區之劃定變更或廢止之計畫書研提公開展示審

查及公告程序 ( 第 9 條 )9 地質敏感區之劃定計畫書應載明事項 ( 第 10 條 )10 地質敏感區之變更作業 ( 第 11 條第 12 條 )11 地質敏感區之廢止作業 ( 第 13 條第 14 條 )12 地質敏感區之相關行政作業 ( 第 15 條 )

計 16條

地質專業規定

行政作業規定

18

地質敏感區分類 (sect2)

bull分類目的bull優先列入之類別

bull 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bull 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bull 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bull 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bull 土石流地質敏感區

bull因應未來環境變遷bull其他經中央主管機關認定者

地質法 sect5I 中央主管機關應將具有特殊地質景觀地質環境或有發生地質災害之虞之地區公告為地質敏感區

19

各類地質敏感區劃定原則 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 (sect3)

指在地球演化過程中各種地質作用之產物且具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一有特殊地質意義二有教學或科學研究價值三有觀賞價值四有獨特性或稀有性

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 (sect4)

指地表水入滲地下地層且為區域性之地下水流源頭地區並具有下列情形之ㄧ者 一為多層地下水層之共同補注區二補注之地下水體可做為區域性供水之重要水源

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 (sect5)

指過去十萬年內有活動證據且未來可能再度活動之斷層及其兩側易受活動斷層錯動或地表破裂直接影響之地區

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 (sect6)

曾經發生土石崩塌或有山崩或地滑發生條件之地區及其周圍易直接受山崩或地滑影響之區域

土石流地質敏感區 (sect7)

曾經發生土石流或有明顯土石流發生條件之地區及其周圍易直接受影響之地區

20

地質敏感區範圍繪製

bull涵蓋範圍 (sect3-sect7)

本體

視情況得增加緩衝帶bull繪製之作業底圖 (sect8)

15000像片基本圖

但高山地區得以 110000替代

21

地質敏感區計畫書研提 權責機關 (sect9I) 中央主管機關地方主管機關 計畫書公開展示 (sect9ⅡⅢ ) 送審查前應於地方政府公

開展示 30 日土地權利利害關係人得提出意見併送審查參考

劃定計畫書應載明事項 (sect10)1 劃定原因法律依據及地質證明 2 範圍說明

(1) 位置圖標示地質敏感區位置與行政區關係比例尺不得小於 1100000

(2) 範圍圖標示地質敏感區之邊界及其內之重要地形地物其比例尺以與地質敏感區範圍繪製作業底圖比例尺相同為原則但地質敏感區分布範圍廣闊者得縮小比例尺為 125000

3 地質環境資料 包括地形地層地質構造及水文地質

22

權責機關 ( 地質法 sect5I) 中央主管機關 辦理方式 (sect15I) 得採個別或分批 公告內容 (sect15Ⅱ) 範圍圖說及坐標公告後將其交轄管地方主管機關

地質敏感區公告

審議會審查通過後

審議會審查通過後

23

地質敏感區查詢網路化 (sect15Ⅲ) 中央主管機關應建立地質敏感區資料庫提供網路查詢及下載列印查詢結果

地質敏感區查詢

實務情境模擬bull區位查詢

bull民眾自行上網進行或bull民眾委由顧問公司技師代辦

bull諮詢服務各級主管機關

因應政府組織再造人力精簡政策善用電腦科技有效提升政府行政效能發揮技師專業導入為政府左右手

因應政府組織再造人力精簡政策善用電腦科技有效提升政府行政效能發揮技師專業導入為政府左右手

24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組織及運作辦法

地質法 sect5Ⅳ 審議會之組成專家學者不得少於審議會總人數二分之一審議會之組織及運作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地質法 sect6

中央或地方研提計畫書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審查

中央主管機關公告

地質法 sect8- sect11

地質法 sect5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土地管理

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應審查調查及評估結果

申請土地開發前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土地利用計畫

土地開發審查

災害防治

環境保育

資源開發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組織及運作辦法

26

1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組織之任務組成產生任期及出缺補聘規定 ( 第 2 條 - 第 6 條 )

2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運作之前置作業 ( 第 7條 )

3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運作之議事規則 ( 第 8條 - 第 11 條 )

4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之經費 ( 第 12 條 )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組織及運作辦法

計 13條

27

審議會任務 (sect2)

各類地質敏感區劃定相關事項

各類地質敏感區變更相關事項

各類地質敏感區廢止相關事項

地質法 sect5Ⅲ 中央主管機關應設地質敏感區審議會審查地質敏感區之劃定變更及廢止

環境保育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組織

召集人

土地利用計畫

地質遺跡

機關代表委員 專家學者委員土地開發審查

地下水補注

活動斷層

山崩與地滑

土石流

專家學者人數不得少於委員總人數 12委員總人數 17-25人

災害防治

資源開發

29

審議會組織 (sect3-sect6) 組成 產生 任期出缺補聘

機關代表委員

召集人

由中央主管機關首長兼任或指定

當然委員

其他機關代表委員

由中央主管機關首長就本法第 6 條第 1 項所定土地利用計畫土地開發審查災害防治環境保育或資源開發之主管機關代表聘兼

任期 2 年期 滿得續聘委員職務異動時原派機關應改派代表補足原任期

專家學者委員

由中央主管機關首長就具有地質敏感區相關學術專長及實務經驗之專家學者聘兼

任期 2 年期 滿得續聘每次改聘席次不得少於13委員出缺時得予補聘其任期至原任期屆滿之日止

30

審議會議事規則主席 (sect8) 召集人兼任主席

召集人不克出席時由召集人指定委員 1人代理或由出席委員互推 1人為主席

出席人數及議決人數 (sect9)

全體委員過半數之出席始得開會出席委員過半數之同意始得決議

出席 (sect10) 機關代表委員不克親自出席時得另派員代理出席並參與會議發言及表決專家學者委員應親自出席不得代理

列席 (sect11) 地質敏感區計畫書研提機關應指派代表列席報告及說明

31

審議會其他配套 (sect7)

審議會開會前得經召集人核可視個案特性邀請審議會委員及專家學者組成專案小組召開初審會議獲致初審結論後提報審議會議審查

初審會議之主席由審議會召集人就審議會委員指派之

32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地質法 sect9Ⅱ 基地地質調查與地質安全評估方法之認定項目內容及作業應遵行事項之準則由中央主管機關會商相關主管機關定之

地質法 sect6

中央或地方研提計畫書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審查

中央主管機關公告

地質法 sect8- sect11

地質法 sect5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土地管理

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應審查調查及評估結果

申請土地開發前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土地利用計畫

土地開發審查

災害防治

環境保育

資源開發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組織及運作辦法

34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

基地地質安全評估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廢止

為何須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廣域性

區域性

地質敏感區地質調查制度地質敏感區

地質調查制度

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rarr釐清地質敏感區與基地關係rarr研提因應對策

35

與相關法令規定之地質調查是否競合

環境影響評估環境影響評估

水土保持水土保持

非都市土地使用分區變更非都市土地使用分區變更

建築地基調查建築地基調查

溫泉開發溫泉開發

礦業開發礦業開發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地質安全評估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地質安全評估

地質法 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

hellip

36

1 基地地質調查調查區之範圍界定 ( 第 2 條 )2 現有資料之引用 ( 第 3 條 )3 地質調查方法之選擇 ( 第 4 條 )4 報告書製作應遵行事項 ( 第 5 條第 6 條 )

5 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之調查及評估 ( 第 7 條 - 第 10條 )

6 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之調查及評估 ( 第 11 條 - 第14 條 )

7 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之調查及評估 ( 第 15 條 - 第 18條 )

8 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之調查及評估 ( 第 19 條 - 第23 條 )

9 土石流地質敏感區之調查及評估 ( 第 24 條 - 第 28條 )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總則

各類地質敏感區專章 計 29條

37

本準則設計之條文架構 基地地質調查

區域調查 vs 細部調查 調查區範圍 調查項目及內容 調查方法 圖說規範

基地地質安全評估 地質敏感區對基地之影響 基地開發對地質敏感區之影響因應對策

總則 vs 專章通則 vs但書

38

基地地質調查 --分類及調查範圍 通則 (sect2)

區域調查調查範圍應包含基地全部及基地周界外 2 公里範圍與基地所在地質敏感區重疊部分

細部調查調查範圍應包含基地與地質敏感區重疊部分

得免細部調查維持原地形地貌且不開發者

但書區域調查範圍 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 (sect19) 基地及其所在之地質敏感區全部

土石流地質敏感區 (sect24) 基地及其所在之土石流溪流集水區全部

2 km基地

地質敏感區

基地地質調查 -- 調查項目及內容地質敏感區類別

區域調查 細部調查

地質遺跡(sect7)

地形地層分布及地質構造

地質遺跡之產狀外觀形態及保存狀況地質遺跡之地表分布範圍地質遺跡有向地下延伸者在預計開挖深度範圍內之分布岩層位態岩石性質及地質構造

地下水補注 (sect11)

地形地層分布地質構造及水文地質概況

地形地表沉積物種類及粒徑分布地下地層岩性分布水文地質參數

活動斷層(sect15)

活動斷層地形特徵地層分布及地質構造

岩層分布地質構造

山崩與地滑 (sect20)

環境狀況地質特性 地質特性坡地現況及工程特性

土石流(sect25)

地質環境特性土石崩塌料源土石流流動區溪床特性土石流溢流土石流堆積區特性土石流災害歷史土石流治理工程措施

土石流堆積物地表與地下分布及粒徑變化土石流流動與堆積之特徵及地形坡度變化調查區與土石流流動區之距離及基地與溪床之高程差基地內相關土石流治理工程措施

專章

40

基地地質調查 -- 調查方法 區域調查得引用既有地質資料既有地質資料不足者應以露頭調查遙測影像判釋或其他方法補充資料 (sect3I)

細部調查應進行現地調查現地調查如有既有資料可資引用者得以既有資料取代 (sect3Ⅱ)

本準則所規定之必要地質調查方法得以其他合乎學理且能達到相同調查目的之方法取代 (sect4)

地質法 sect9I 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視情況就下列方法擇一行之 由現有資料檢核並評估地質安全

進行現地調查並評估地質安全

通則

41

基地地質調查 -- 調查方法地質敏感區類別

區域調查 細部調查

地質遺跡(sect8)

露頭調查地質鑽探地球物理測勘或其他方法

地下水補注 (sect12)

地表沉積物種類及粒徑分布 地質鑽探 (增鑽探數量或地球物理測勘 )

活動斷層(sect16)

地形判釋露頭調查

地形判釋露頭調查地質鑽探(探溝調查 ) 地球物理測勘

山崩與地滑 (sect21)

遙測影像判釋地表調查

遙測影像判釋地表調查地質鑽探 (增鑽探數量或地球物理測勘 )

土石流(sect26)

遙測影像判釋地表調查

遙測影像判釋地表調查試坑調查地質鑽探

專章

細部調查規定必要調查方法 -- 地質鑽探地質敏感區類別 鑽探數量及配置 鑽探深度 其他規定

地下水補注 (sect12)

A≦05公頃得不進行地質鑽探05 < A≦2公頃至少應鑽探 2孔 2公頃< A每 1 公頃應鑽 1孔未滿 1 公頃者以 1 公頃計鑽探孔位以均勻分布於細部調查區為原則

每孔深度至少50 公尺或進入岩盤至少 5公尺

配合地質鑽孔調查地下水位及透水係數

活動斷層(sect16)-- 調查地下岩層分布及厚度活動斷層及剪裂帶深度

鑽探剖面應儘量垂直活動斷層走向其配置以能呈現細部調查區之特性及其與活動斷層之關係為原則沿活動斷層走向平行方向之長度每 100 公尺應繪置 1剖面未滿 100 公尺者以 100 公尺計剖面長度未滿 20 公尺者應至少有 1鑽孔控制剖面長度在 20 公尺以上者應至少有 2鑽孔控制且位於剖面兩端之鑽孔與細部調查區邊界之距離以小於 10 公尺為原則同剖面之鑽孔岩性有明顯變化或構造複雜者應增加鑽探數量以調查是否有活動斷層通過及其可能分布位置

每孔深度應至少 30 公尺

山崩與地滑 (sect21)-- 調查覆土層之分布與厚度及岩體之特性

A≦01公頃至少鑽探 1孔01 < A≦1公頃至少鑽探 2孔1公頃< A每 05 公頃應鑽 1孔未滿 05 公頃者以05 公頃計鑽探孔位應配合調查區域狀況選擇適當之配置如為順向坡應優先配置鑽孔

每孔深度至少 30 公尺並應進入岩盤至少 5 公尺如位於順向坡坡面上之鑽孔深度應足以釐清順向坡之岩層組成與厚度及主要不連續面之特性

配合地質鑽孔進行地下水位量測並視坡地穩定分析之需要進行土壤與岩石力學試驗及地下水文調查

土石流(sect26)-- 調查土石流堆積材料厚度及粒徑變化

A≦01公頃至少鑽探 1孔01 < A≦1公頃至少鑽探 2孔1公頃< A每 05 公頃應鑽 1孔未滿 05 公頃者以05 公頃計鑽探孔位配置以均勻分布為原則

每孔深度至少20 公尺或進入岩盤 5 公尺

全程取樣

基地地質調查報告書圖說規範 區域調查地質圖+地質剖面圖 細部調查地質圖+地質剖面圖 地下地質調查方法之紀錄圖說如柱狀圖剖面圖等

地質敏感區類別

區域圖說比例尺

細部圖說比例尺

地質剖面圖

地質遺跡 (sect9)

≧125000 ≧15000 區域調查地質圖與細部調查地質圖均應附與地質圖同比例尺之地質剖面圖

地下水補注(sect13)

≧125000 ≧15000 區域調查地質圖應附水文地質剖面圖細部調查地質圖應附水文地質柵狀圖其中水平比例尺同各地質圖比例垂直比例尺得適度放大

活動斷層(sect17)

≧125000 ≧15000 區域調查地質圖與細部調查地質圖均應附與地質圖同比例尺之地質剖面圖細部調查應配合鑽探資料標示地層(岩層)界線及活動斷層如活動斷層不在細部調查區範圍內應依現有資料將活動斷層標示於剖面延伸線上

山崩與地滑(sect22)

≧125000 ≧15000 區域調查地質圖應附二條相互垂直之剖面細部調查地質剖面圖應配合鑽探孔位繪製以表現覆土層及岩層之空間分布剖面圖之比例尺應與地質圖相同

土石流(sect27)

≧125000 ≧15000 區域調查地質圖應附土石流溪流縱斷面圖標示土石材料堆積位置細部調查地質圖應配合地質鑽探及試坑繪製至少二條相互垂直之地質剖面圖

專章

基地地質安全評估 -- 項目及內容

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 (sect10)

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 (sect14)

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 (sect18)

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 (sect23)

土石流地質敏感區 (sect28)

1 評估基地開發範圍與地質遺跡之空間關係及開發行為對地質遺跡形狀視覺或完整性之影響並研提因應對策2 研提開發行為於施工期間對地質遺跡採取之保護措施及評估其效果3 開發行為人對地質遺跡長期維護之因應對策

1 評估土地開發行為開發中對地下水水質及入滲補注量直接或間接之影響2 評估土地開發行為開發後造成地下水質及入滲補注量之影響3 經評估土地開發行為對地下水水質及入滲補注量造成永久性或暫時性不良影響時應採取因應措施並評估其效果

1 評估活動斷層活動時基地內地表破裂或變形之特性及可能影響範圍2 評估活動斷層活動時地表破裂或變形對開發行為之影響並分析基地內開發行為之適當性3因應對策及其效果評估

1 評估山崩或地滑發生之土石下坡運動特性崩塌或滑動量體及影響範圍對開發行為安全之影響2 評估順向坡之穩定性及開發行為對順向坡穩定性之影響3 評估開發行為造成現有山崩或地滑範圍擴大誘發潛在山崩地滑或順向坡岩體滑動之可能性及其規模4因應對策及其效果評估

1 評估土石流潛勢規模及對開發基地影響之範圍2 評估土石流對土地開發行為或建築物安全之影響3 開發行為安全之因應對策及其安全效果評估

專章

45

報告書製作應遵行事項 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結果應依本準則規定製作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報告書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sect5I)

基地與二種類別以上地質敏感區範圍重疊時應依不同類別地質敏感區規定分別辦理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其調查及評估結果得併於同一報告書(sect5Ⅱ)

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係由本法第 10 條第 1 項所定技師辦理者報告書之簽證應檢附該辦理技師之技師證書及執業執照影本由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公營事業機構或公法人內依法取得相當類科技師證書者辦理時應檢附該辦理技師之技師證書影本 (sect6)

通則

地質法 sect6

地質法 sect8- sect11

地質法 sect5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土地管理 其他規定

土地利用計畫

土地開發審查

災害防治

環境保育

資源開發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廢止

審查及公告

基地位於地質敏感區且符合土地開發行為之種類及規模

申請土地開發前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最先受理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應審查報告書

經審查通過之報告書應納入後續其他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之書圖文件做為參據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之公告」依行政程序法界定為法規命令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之公告」依行政程序法界定為法規命令

地質法第地質法第 88 條第條第 11 項土地開發行為種類與規模及所稱「緊急救災者」相關規定項土地開發行為種類與規模及所稱「緊急救災者」相關規定(( 草案草案 ) )

地質法第地質法第 1111 條第條第 11 項所稱「相關法令」及第項所稱「相關法令」及第 22 項所稱「審查機關」相關規定項所稱「審查機關」相關規定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 (( 草案草案 ))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格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格式式

47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之公告」依行政程序法界定為法規命令

地質法 sect5I 中央主管機關應將具有特殊地質景觀地質環境或有發生地質災害之虞之地區公告為地質敏感區

bull公告之法制作業bull人民之救濟權利 bull公告之法制作業bull人民之救濟權利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之公告 法規命令 一般處分

行政程序法規定 一般處分特定人具體之事實關係

sect92I 所稱行政處分係指行政機關就公法上具體事件所為之決定或其他公 權力措施而對外直接發生法律效果之單方行政行為

sect92Ⅱ前項決定或措施之相對人雖非特定而依一般性特徵可得確定其範圍者 為一般處分適用本法有關行政處分之規定有關公物之設定變更廢 止或其一般使用者亦同

法規命令不特定多數人一般抽象性規範 sect150I 所稱法規命令係指行政機關基於法律授權對多數不特定人民就一 般事項所作抽象之對外發生法律效果之規定

法務部函釋法務部函釋

都市計畫案例(司法院釋字第 156號解釋理由書及最高行政法院 95 年度 判字第 2147號判決) 都市計畫之個別變更係直接限制一定區域內人民之權利利益或增加其負擔其具有行政處分之性質

擬定都市計畫通盤檢討後所作之變更非直接限制一定區域內人民之權益或增加其負擔且非針對具體事件之處理核其性質乃屬於法規命令而非行政處分其性質是一種法規不得直接對之爭訟

特定地區經公告為地質敏感區後其後續影響為何似僅有地質法第 8 條規定「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上開規定似未直接限制一定區域內人民之權利利益或增加其負擔是以地質敏感區之公告性質上似屬法規命令而非一般處分惟仍請貴部再予確認上開公告除前所述外是否尚有其他影響以上事項宜請貴部再予審認

法務部函釋法務部函釋

50

地質敏感區之公告性質屬法規命令

確認特定地區經公告為地質敏感區後其後續影響僅有地質法第 8 條之規定

按法務部函釋上開規定因其非直接限制一定區域內人民之權益且非針對具體事件之處理

是以地質敏感區之公告性質乃屬於行政程序法第 150 條第 1 項規定所稱法規命令而非行政程序法第 92 條規定所指一般處分

經濟部重新檢視地質法

經濟部重新檢視地質法

51

地質法第 11 條第 1 項所稱「相關法令」及第 2 項所稱「審查機關」相關規定

地質法 sect11 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於相關法令規定須送審之書圖文件中納入調查及評估結果

審查機關應邀請地質專家學者或前條第一項規定之執業技師參與審查或委託專業團體辦理審查但具有自行審查能力者不在此限

地質法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

sect11I 依第 8 條第 1 項規定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於相關法令規定須送審之書圖文件中納入調查及評估結果

地質法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

sect11I 依第 8 條第 1 項規定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於相關法令規定須送審之書圖文件中納入調查及評估結果

bull資源開發bull土地開發利用bull工程建設bull廢棄物處置bull天然災害整治bull法令規定有關土地開發之規劃設計及施工

bull區域計畫法bull建築法bull環境影響評估法bull水土保持法bull土石採取法bull水利法 bull礦業法bull溫泉法bullhellip

地質法sect3Ⅶ

立法說明立法說明

53

核釋地質法第 11 條第 1 項「相關法令」

係指訂有土地開發行為相關審查規定之法令 區域計畫法都市計畫法 建築法 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各目的事業法令

bull面積 35公頃bull非都市地區

bull山坡地bull興辦事業

bull休閒農業輔導管理辦法 bull休閒農場經營計畫審查作業要點 bull非都市土地休閒農場容許作休閒農業設施使用審查作業要點 bull非都市土地作休閒農業使用興辦事業計畫及變更編定審查作業要點 bull休閒農場專案輔導實施作業規定bull區域計畫法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建築法等相關規定

【例】複合型休閒農場之土地開發申請

【例】複合型休閒農場申請土地開發許可審查流程示意圖

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bull影響土地開發人權益bull浪費行政資源bull影響土地開發人權益bull浪費行政資源

重複審查重複審查

56

係指辦理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審查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 為避免重複審查應以最先受理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為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結果之「審查機關」

經審查通過之調查及評估結果應納入後續其他「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之書圖文件做為參據

核釋地質法第 11 條第 2 項「審查機關」

【例】複合型休閒農場申請土地開發許可審查流程示意圖

辦理審查辦理審查納入參據納入參據

參據參據 參據

參據

參據參據

誰該辦理審查bull視個案情形bull每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都有可能

誰該辦理審查bull視個案情形bull每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都有可能

58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格式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sect5I 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結果應依本準則規定製作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以下簡稱報告書)報告書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59

報告書格式 基地地質調查報告

1 基地所在地質敏感區地質概況2 區域調查

(1) 調查項目內容方法及數量(2) 調查結果說明附地質圖地質剖面圖及其他相關主題圖說

3細部調查(1) 調查項目內容方法及數量(2) 調查結果說明附地質圖地質剖面圖及其他相關主題圖說

4綜合解釋 基地地質安全評估報告

依據地質調查結果及地質安全評估項目撰述地質安全評估結果

附錄 地質鑽探報告或其他地質調查方法紀錄現地試驗資料室內試驗及分析資料等

60

叁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

一地質法地質敏感區整體作業架構及程序二地質法地質敏感區相關規定

(一)法律及法規命令(二)其他規定

三地質敏感區公告及查詢(一)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及第 1 批準備(二)地質敏感區查詢系統建置

四地方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五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61

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 全國地質敏感區通盤劃定預定 4 至 5 年內分批公告完成之後至少每 5 年通 盤檢討 1次

個案更新視情況得隨時辦理 地質敏感區公告之主要作業及辦理機關

計畫書研提中央及地方主管機關 全國通盤劃定通盤檢討及個案跨越兩個以上行政區域者由中央主管機關辦理

個案未跨行政區域者由該轄管地方主管機關辦理 計畫書公開展示地方主管機關 審議會審查及計畫書核定中央主管機關

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及第 1 批準備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主要由中央主管機關辦理第 1 批地質敏感區主要由中央主管機關辦理

計畫書公開展示 30日

(地方主管機關)

計畫書公開展示 30日

(地方主管機關)計畫書審查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計畫書審查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

計畫書核定及地質敏感區公告(中央主管機關)

計畫書核定及地質敏感區公告(中央主管機關)

約5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

地質法施行 1001201

審議會籌組及討論運作規劃 相關法令

主管機關檢視其主管法令相關規定並調整修正

有關 3 子法發布 10136

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會 101313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會 101313

劃定計畫書研提(中央主管機關)劃定計畫書研提(中央主管機關)

劃定作業(中央主管機關)

劃定作業(中央主管機關)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公告準備

第 1 批分布地點

1 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名稱 分類 縣市 鄉鎮暖暖壺穴 壺穴 基隆市 暖暖區大華壺穴 壺穴 新北市 平溪區猴硐壺穴 壺穴 新北市 瑞芳區十分瀑布 瀑布 新北市 平溪區眼鏡洞瀑布 瀑布 新北市 平溪區

第 1 批101 年度102 年度103 年度

2 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年度 地質敏感區 行政區域第 1批 濁水溪沖積扇 彰化縣

雲林縣

101 屏東平原 高雄市屏東縣

102 蘭陽平原 宜蘭縣

103臺中地區臺北地區

臺中市臺北市新北市

濁水溪沖積扇

3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第 1 批分布地點車籠埔斷層活動斷層敏感區所經行政區域 (鄉鎮市區 ) bull臺中市 (9 處 ) 東勢區石岡區豐原區北屯區太平區大里區潭子區霧峰區和平區bull南投縣 (5 處 ) 草屯鎮南投市中寮鄉名間鄉竹山鎮bull苗栗縣 (1 處 ) 卓蘭鎮

第 1 批101 年度102 年度103 年度104 年度

4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第 1批

年度 直轄市或縣市 說明

第 1批 臺北市 坡地社區重點縣市

五都之一

101 南投縣 921震災區坡地災害指標縣市

101 臺中市 921震災區五都之一

第 1 年度 分布地點

5 土石流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與水土保持局現有之土石流潛勢溪流間之關係尚待釐清

第 1 批暫緩劃定

102(330)

南投縣229

臺中市101

103(264)

屏東縣 65

高雄市 89

嘉義縣 62

臺南市 48

104(320)

宜蘭縣139

雲林縣 10

彰化縣 7

花蓮縣164

105(239)

臺東縣163

苗栗縣 76

106(425)

新竹縣 71

桃園縣 51

基隆市 34

新北市219

臺北市 50

68

地質敏感區查詢系統建置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sect15Ⅲ中央主管機關應建立地質敏感區資料庫提供網路查詢及下載列印查詢結果

地質敏感區查詢民眾得自行上網進行或委由顧問公司技師代辦各級主管機關應協助提供諮詢服務

系統應於第 1 批地質敏感區公告前建妥並於每次公告地質敏感區之同時更新資料

因應土地法地籍資料付費規定系統必要配套 政府機關版查詢時可展現地籍資料 一般民眾版查詢時須自備地籍圖數值資料(向地籍主管機關申購委託測量或其他方式資料處理取得)

69

地質敏感區查詢雛形系統操作展示

地質敏感區查詢雛形系統操作展示

70

叁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

一地質法地質敏感區整體作業架構及程序二地質法地質敏感區相關規定

(一)法律及法規命令(二)其他規定

三地質敏感區公告及查詢(一)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及第 1 批準備(二)地質敏感區查詢系統建置

四地方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五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71

四地方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所在地地方政府

基隆河中上游河蝕地形(壺穴與瀑布 ) 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基隆市新北市

濁水溪沖積扇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彰化縣雲林縣

車籠埔斷層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台中市南投縣苗栗縣

山崩與地滑地質感區劃定計畫書 _臺北市

臺北市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sect9Ⅱ 辦理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公開展示事宜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sect9Ⅱ 辦理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公開展示事宜

72

已提供對口單位1臺北市政府2桃園縣政府3苗栗縣政府4臺中市政府5彰化縣政府6雲林縣政府7高雄市政府8屏東縣政府9花蓮縣政府10宜蘭縣政府11金門縣政府

已提供對口單位1臺北市政府2桃園縣政府3苗栗縣政府4臺中市政府5彰化縣政府6雲林縣政府7高雄市政府8屏東縣政府9花蓮縣政府10宜蘭縣政府11金門縣政府

請地方政府儘速提供對口單位

地方對口設置或指派屬地方主管機關權責 組織編制 業務職掌 地方情況

73

五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依地質法相關條文規定

sect6I 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應將地質敏感區相關資料納入土地利用計畫土地開發審查災害防治環境保育及資源開發之參據

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sect11I 將調查及評估結果納入送審之書圖文件中

依地質法第 11 條解釋令 「相關法令」指訂有土地開發行為相

關審查規定之法令 「審查機關」指辦理地質敏感區基地

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審查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為避免重複審查應以最先受理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為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結果之「審查機關」

經審查通過之調查及評估結果應納入後續其他「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之書圖文件做為參據

請區域計畫法都市計畫法建築法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及各目的事業法令之各法令主管機關研修其主管法令規定送審所需書表文件格式評估納入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規定俾便於地質敏感區公告後能辦理審查

請區域計畫法都市計畫法建築法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及各目的事業法令之各法令主管機關研修其主管法令規定送審所需書表文件格式評估納入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規定俾便於地質敏感區公告後能辦理審查

74

水土保持局如何配合地質法施行研修水土保持書件格式檢視「水土保持計畫審核監督辦法」規定 所需書表文件格式之內容酌予文字修正納入地質法地質敏感區規定再行公告即成

第 36 條本辦法所需書表文件之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第 36 條本辦法所需書表文件之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案例分享

75

敬請提供法令修正資訊

為利相關法令與地質法間銜接順暢請應配合地質法修正規定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於修正後將相關資訊轉知中央主管機關

76

一地質敏感區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及規模草案(附件 7 )提請討論

二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草案(附件 9 )提請討論

綜合討論綜合討論

肆討論事項

77

地質法第 8 條第 1 項土地開發行為種類與規模及所稱「緊急救災者」相關規定 ( 草

案 )地質法 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

所有土地開發行為嗎

所有土地開發行為嗎

78

過度擾民 經濟部水利署

經檢視本法所稱之「土地開發行為」水利法中可能涉及本法第 8 條及第 11 條需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事項為水利法第 46 條水利建造物之興辦改造核准許可等惟水利建造物數量龐大規模較小或開挖深度較淺之開發行為對地質環境及人民安全之影響相對較小是否所有開發行為皆須依法辦理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建議排除規模較小部分以避免增加開發成本及過度擾民

臺北市政府 公園闢建開發行為多為地表整地及綠化植栽結構物及附屬設施如涼亭管溝花槽照明設施等等僅佔工程之小部份且為地表淺基礎開挖影響地質環境條件甚微應無造成地質災害之虞參考經濟部全國地質調查資料即可故建議無一層樓以上且建築面積小於 45m2 建物之公園闢建開發得予排除以節省開發成本

hellip

79

比例原則(禁止過分原則)

行政程序法 sect7 行政行為應依下列原則為之一採取之方法應有助於目的之達成二有多種同樣能達成目的之方法時應選擇對人民權益損害最少者

三採取之方法所造成之損害不得與欲達成目的之利益顯失均衡

排除與地質安全無關者排除小規模者

排除與地質安全無關者排除小規模者

80

核釋地質法第 8 條第 1 項規定 依立法意旨及比例原則土地開發行為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其種類及規模如附表

緊急救災者係指災害發生後經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認定之搶通搶災或防患二次災害之緊急工程行為

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 基地位於地質敏感區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規模

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 基地位於地質敏感區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規模

地質敏感區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及規模 ( 草案 )

1 工廠之設立及工業區之開發2鐵路大眾捷運系統港灣及機場之開發3 公路之開發4 土石採取及探礦採礦5蓄水建造物之開發6休閒農場之開發利用7漁塭或魚池之興建8遊樂區及風景區之開發9高爾夫球場及戶外運動場地之興建或擴建10 文化教育訓練設施或研究機構之興建或擴建11醫療建設之開發其醫院興建或擴建12 新市區(係指新社區及新市鎮)建設13 環境保護工程之興建14 核能及其他能源之開發及放射性核廢料儲存或處理場所之興建15 地下街工程16高壓電線塔基工程17纜車之興建或擴建18氣象雷達站之興建或擴建工程19 設置石油管理法所定之石油石油製品貯存槽20 建築物(係指應請領建照執照)之新建或增建

選取與地質安全有關者考量各類地質敏感區屬性決定辦理與否排除小規模者

選取與地質安全有關者考量各類地質敏感區屬性決定辦理與否排除小規模者

82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 (草案 )

本報告書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為避免審查地質專業事項及技術標準不一中央主管機關爰訂定審查參考規範提供各審查機關參考

地質法 sect11 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於相關法令規定須送審之書圖文件中納入調查及評估結果

審查機關應邀請地質專家學者或前條第一項規定之執業技師參與審查或委託專業團體辦理審查但具有自行審查能力者不在此限

83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草案

1 審查人員之資格條件 ( 第 2 點 )

2 審查人員之建議名單 ( 第 3 點 )

3 報告書審查應注意事項 ( 第 4 點 )

4 報告書審查應補正事項 ( 第 5 點 )

5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之法律效益 ( 第 6點 )

6 報告書審查之收費 ( 第 7 點 )

地質 大地工程 土木工程 採礦工程 水利工程 水土保持

地質 大地工程 土木工程 採礦工程 水利工程 水土保持

政府機關(構)及相當職等專職人員地質相關實務經驗 7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副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5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助理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7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5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副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碩士學位以上且地質專長相關專職實務或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專業證照之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且取得證照後執行地質業務 7 年以上

政府機關(構)及相當職等專職人員地質相關實務經驗 7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副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5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助理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7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5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副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碩士學位以上且地質專長相關專職實務或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專業證照之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且取得證照後執行地質業務 7 年以上

專長專長++實務經驗實務經驗

地質法 sect11Ⅱ審查機關應邀請地質專家學者或前條第一項規定之執業技師參與審查或委託專業團體辦理審查但具有自行審查能力者不在此限

審查人員之資格條件 (sect2)

85

審查人員之建議名單 (sect3)

中央主管機關得就前點規定資格條件建立審查人員建議名單提供審查機關參考

86

報告書審查應注意事項 (sect4)

結果之合理性內涵足以提供後續土地開發利用災害防治及環境保育規劃之參據

基地地質調查及基地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基地地質調查及基地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項目內容數量比例尺hellip

87

報告書審查應補正事項 (sect5)

審查報告書有下列情形之一者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應通知申請人限期修正或補正

未依規定格式及份數製作 應檢附文件不齊全未經技師簽證或簽證技師科別不符不符合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規定

88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之法律效益(sect6)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依地質法sect11Ⅱ規定審查)

無行政處分效力 應納入後續相關法令送審書圖文件提供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土地開發利用行為之參據

89

報告書審查之收費 (sect7)

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報告書得收取審查費 依其主管業務收費法令 依規費法相關規定

本報告書為相關法令送審書件之ㄧ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本報告書為相關法令送審書件之ㄧ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 Slide 1
  • Slide 10
  • Slide 12
  • Slide 13
  • Slide 15
  • Slide 25
  • Slide 28
  • Slide 33
  • Slide 39
  • Slide 42
  • Slide 43
  • Slide 44
  • Slide 46
  • Slide 48
  • Slide 49
  • Slide 52
  • Slide 54
  • Slide 55
  • Slide 57
  • Slide 62
  • Slide 63
  • Slide 64
  • Slide 65
  • Slide 66
  • Slide 67
  • Slide 81
  • Slide 84

9

叁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

一地質法地質敏感區整體作業架構及程序二地質法地質敏感區相關規定

(一)法律及法規命令(二)其他規定

三地質敏感區公告及查詢(一)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及第 1 批準備(二)地質敏感區查詢系統建置

四地方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五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廢止及公告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廢止及公告

主管機關研提計畫書

地方主管機關公開展示計畫書 30 日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審查

中央主管機關核定公告

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應將地質敏感區資料納入參據

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應將地質敏感區資料納入參據 土地利用計畫 土地開發審查 資源開發

災害防治 環境保育

地質敏感區土地開發行為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地質敏感區土地開發行為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基地位於地質敏感區且符合土地開發行為之種類及規模

申請土地開發前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最先受理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應審查報告書

經審查通過之報告書應納入後續其他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之書圖文件做為參據

一地質法地質敏感區整體作業架構及程序地質敏感區公告程序

地質敏感區與土地管理之關係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amp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組織及運作辦法地質法sect5

地質法 sect6

地質法 sect8-sect11 地質法第 8 條第 1 項規定解釋令 amp 地質法第 11 條規定解釋令 amp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amp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 amp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格式

得按年編列計畫及預算辦理依相關法令規定之防治措施

地質法 sect16

11

二地質法地質敏感區相關規定 法律及法規命令

地質法(總統 99 年 12 月 8 日華總一義字第 09900331501號令制定行政院100 年 11 月 17 日院臺經字第 1000056389 號令發布定自 100 年 12 月 1 日施行 )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組織及運作辦法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其他規定「地質法地質敏感區之公告」依行政程序法界定為法規命令 ( 法務部

101 年 2 月 24 日法律字第 1000025241號函 ) 地質法第 8 條第 1 項土地開發行為種類與規模及所稱「緊急救災者」

相關規定草案 地質法第 11 條第 1 項所稱「相關法令」及第 2 項所稱「審查機關」相

關規定 ( 經濟部 100 年 12 月 26 日經地字第 10004607731號令 )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草案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格式(經濟部 101 年

3 月 7 日經授地字第 10120800080號公告)

經濟部 101 年 3月 6 日經地字第10104600660號令

sect6

sect8- sect11

sect5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土地管理

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應審查調查及評估結果

申請土地開發前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地質法

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應將地質敏感區資料納入參據

土地利用計畫

土地開發審查

災害防治

環境保育

資源開發

得編預算辦理防治

sect16

地質敏感區土地開發行為應基地地質調查地質安全評估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廢止

審查及公告

中央主管機關應將具有特殊地質景觀地質環境或有發生地質災害之虞之地區公告為地質敏感區

地質法 sect6

中央或地方研提計畫書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審查

中央主管機關公告

地質法 sect8- sect11

地質法 sect5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土地管理

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應審查調查及評估結果

申請土地開發前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子法

土地利用計畫

土地開發審查

災害防治

環境保育

資源開發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組織及運作辦法

14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地質法 sect5Ⅱ 地質敏感區之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地質法 sect6

中央或地方研提計畫書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審查

中央主管機關公告

地質法 sect8- sect11

地質法 sect5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土地管理

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應審查調查及評估結果

申請土地開發前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土地利用計畫

土地開發審查

災害防治

環境保育

資源開發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組織及運作辦法

16

政府為何要公告地質敏感區

國土位處板塊活動帶上rarr地質災害頻仍 避災減災之土地體檢機制rarr診斷土地之屬性及特性rarr提供基本地質資訊rarr讓土地規劃使用更合理

地質敏感區ne地質災害地區 災後重建rarr災前防範 土地開發行為時本法僅規定應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rarr研提因應對策

本法無禁限建管制規定

17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1 地質敏感區分為地質遺跡地下水補注區活動斷層山崩與

地滑及土石流五類地質敏感區 ( 第 2 條 )2 地質遺跡之定義及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之劃定原則 ( 第 3 條 )3 地下水補注區之定義及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之劃定原則

( 第 4 條 )4 活動斷層之定義及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之劃定原則 ( 第 5 條 )5 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之劃定原則 ( 第 6 條 )6 土石流地質敏感區之劃定原則 ( 第 7 條 )7 地質敏感區之範圍繪製作業 ( 第 8 條 )8 地質敏感區之劃定變更或廢止之計畫書研提公開展示審

查及公告程序 ( 第 9 條 )9 地質敏感區之劃定計畫書應載明事項 ( 第 10 條 )10 地質敏感區之變更作業 ( 第 11 條第 12 條 )11 地質敏感區之廢止作業 ( 第 13 條第 14 條 )12 地質敏感區之相關行政作業 ( 第 15 條 )

計 16條

地質專業規定

行政作業規定

18

地質敏感區分類 (sect2)

bull分類目的bull優先列入之類別

bull 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bull 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bull 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bull 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bull 土石流地質敏感區

bull因應未來環境變遷bull其他經中央主管機關認定者

地質法 sect5I 中央主管機關應將具有特殊地質景觀地質環境或有發生地質災害之虞之地區公告為地質敏感區

19

各類地質敏感區劃定原則 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 (sect3)

指在地球演化過程中各種地質作用之產物且具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一有特殊地質意義二有教學或科學研究價值三有觀賞價值四有獨特性或稀有性

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 (sect4)

指地表水入滲地下地層且為區域性之地下水流源頭地區並具有下列情形之ㄧ者 一為多層地下水層之共同補注區二補注之地下水體可做為區域性供水之重要水源

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 (sect5)

指過去十萬年內有活動證據且未來可能再度活動之斷層及其兩側易受活動斷層錯動或地表破裂直接影響之地區

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 (sect6)

曾經發生土石崩塌或有山崩或地滑發生條件之地區及其周圍易直接受山崩或地滑影響之區域

土石流地質敏感區 (sect7)

曾經發生土石流或有明顯土石流發生條件之地區及其周圍易直接受影響之地區

20

地質敏感區範圍繪製

bull涵蓋範圍 (sect3-sect7)

本體

視情況得增加緩衝帶bull繪製之作業底圖 (sect8)

15000像片基本圖

但高山地區得以 110000替代

21

地質敏感區計畫書研提 權責機關 (sect9I) 中央主管機關地方主管機關 計畫書公開展示 (sect9ⅡⅢ ) 送審查前應於地方政府公

開展示 30 日土地權利利害關係人得提出意見併送審查參考

劃定計畫書應載明事項 (sect10)1 劃定原因法律依據及地質證明 2 範圍說明

(1) 位置圖標示地質敏感區位置與行政區關係比例尺不得小於 1100000

(2) 範圍圖標示地質敏感區之邊界及其內之重要地形地物其比例尺以與地質敏感區範圍繪製作業底圖比例尺相同為原則但地質敏感區分布範圍廣闊者得縮小比例尺為 125000

3 地質環境資料 包括地形地層地質構造及水文地質

22

權責機關 ( 地質法 sect5I) 中央主管機關 辦理方式 (sect15I) 得採個別或分批 公告內容 (sect15Ⅱ) 範圍圖說及坐標公告後將其交轄管地方主管機關

地質敏感區公告

審議會審查通過後

審議會審查通過後

23

地質敏感區查詢網路化 (sect15Ⅲ) 中央主管機關應建立地質敏感區資料庫提供網路查詢及下載列印查詢結果

地質敏感區查詢

實務情境模擬bull區位查詢

bull民眾自行上網進行或bull民眾委由顧問公司技師代辦

bull諮詢服務各級主管機關

因應政府組織再造人力精簡政策善用電腦科技有效提升政府行政效能發揮技師專業導入為政府左右手

因應政府組織再造人力精簡政策善用電腦科技有效提升政府行政效能發揮技師專業導入為政府左右手

24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組織及運作辦法

地質法 sect5Ⅳ 審議會之組成專家學者不得少於審議會總人數二分之一審議會之組織及運作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地質法 sect6

中央或地方研提計畫書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審查

中央主管機關公告

地質法 sect8- sect11

地質法 sect5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土地管理

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應審查調查及評估結果

申請土地開發前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土地利用計畫

土地開發審查

災害防治

環境保育

資源開發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組織及運作辦法

26

1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組織之任務組成產生任期及出缺補聘規定 ( 第 2 條 - 第 6 條 )

2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運作之前置作業 ( 第 7條 )

3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運作之議事規則 ( 第 8條 - 第 11 條 )

4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之經費 ( 第 12 條 )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組織及運作辦法

計 13條

27

審議會任務 (sect2)

各類地質敏感區劃定相關事項

各類地質敏感區變更相關事項

各類地質敏感區廢止相關事項

地質法 sect5Ⅲ 中央主管機關應設地質敏感區審議會審查地質敏感區之劃定變更及廢止

環境保育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組織

召集人

土地利用計畫

地質遺跡

機關代表委員 專家學者委員土地開發審查

地下水補注

活動斷層

山崩與地滑

土石流

專家學者人數不得少於委員總人數 12委員總人數 17-25人

災害防治

資源開發

29

審議會組織 (sect3-sect6) 組成 產生 任期出缺補聘

機關代表委員

召集人

由中央主管機關首長兼任或指定

當然委員

其他機關代表委員

由中央主管機關首長就本法第 6 條第 1 項所定土地利用計畫土地開發審查災害防治環境保育或資源開發之主管機關代表聘兼

任期 2 年期 滿得續聘委員職務異動時原派機關應改派代表補足原任期

專家學者委員

由中央主管機關首長就具有地質敏感區相關學術專長及實務經驗之專家學者聘兼

任期 2 年期 滿得續聘每次改聘席次不得少於13委員出缺時得予補聘其任期至原任期屆滿之日止

30

審議會議事規則主席 (sect8) 召集人兼任主席

召集人不克出席時由召集人指定委員 1人代理或由出席委員互推 1人為主席

出席人數及議決人數 (sect9)

全體委員過半數之出席始得開會出席委員過半數之同意始得決議

出席 (sect10) 機關代表委員不克親自出席時得另派員代理出席並參與會議發言及表決專家學者委員應親自出席不得代理

列席 (sect11) 地質敏感區計畫書研提機關應指派代表列席報告及說明

31

審議會其他配套 (sect7)

審議會開會前得經召集人核可視個案特性邀請審議會委員及專家學者組成專案小組召開初審會議獲致初審結論後提報審議會議審查

初審會議之主席由審議會召集人就審議會委員指派之

32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地質法 sect9Ⅱ 基地地質調查與地質安全評估方法之認定項目內容及作業應遵行事項之準則由中央主管機關會商相關主管機關定之

地質法 sect6

中央或地方研提計畫書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審查

中央主管機關公告

地質法 sect8- sect11

地質法 sect5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土地管理

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應審查調查及評估結果

申請土地開發前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土地利用計畫

土地開發審查

災害防治

環境保育

資源開發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組織及運作辦法

34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

基地地質安全評估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廢止

為何須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廣域性

區域性

地質敏感區地質調查制度地質敏感區

地質調查制度

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rarr釐清地質敏感區與基地關係rarr研提因應對策

35

與相關法令規定之地質調查是否競合

環境影響評估環境影響評估

水土保持水土保持

非都市土地使用分區變更非都市土地使用分區變更

建築地基調查建築地基調查

溫泉開發溫泉開發

礦業開發礦業開發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地質安全評估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地質安全評估

地質法 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

hellip

36

1 基地地質調查調查區之範圍界定 ( 第 2 條 )2 現有資料之引用 ( 第 3 條 )3 地質調查方法之選擇 ( 第 4 條 )4 報告書製作應遵行事項 ( 第 5 條第 6 條 )

5 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之調查及評估 ( 第 7 條 - 第 10條 )

6 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之調查及評估 ( 第 11 條 - 第14 條 )

7 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之調查及評估 ( 第 15 條 - 第 18條 )

8 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之調查及評估 ( 第 19 條 - 第23 條 )

9 土石流地質敏感區之調查及評估 ( 第 24 條 - 第 28條 )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總則

各類地質敏感區專章 計 29條

37

本準則設計之條文架構 基地地質調查

區域調查 vs 細部調查 調查區範圍 調查項目及內容 調查方法 圖說規範

基地地質安全評估 地質敏感區對基地之影響 基地開發對地質敏感區之影響因應對策

總則 vs 專章通則 vs但書

38

基地地質調查 --分類及調查範圍 通則 (sect2)

區域調查調查範圍應包含基地全部及基地周界外 2 公里範圍與基地所在地質敏感區重疊部分

細部調查調查範圍應包含基地與地質敏感區重疊部分

得免細部調查維持原地形地貌且不開發者

但書區域調查範圍 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 (sect19) 基地及其所在之地質敏感區全部

土石流地質敏感區 (sect24) 基地及其所在之土石流溪流集水區全部

2 km基地

地質敏感區

基地地質調查 -- 調查項目及內容地質敏感區類別

區域調查 細部調查

地質遺跡(sect7)

地形地層分布及地質構造

地質遺跡之產狀外觀形態及保存狀況地質遺跡之地表分布範圍地質遺跡有向地下延伸者在預計開挖深度範圍內之分布岩層位態岩石性質及地質構造

地下水補注 (sect11)

地形地層分布地質構造及水文地質概況

地形地表沉積物種類及粒徑分布地下地層岩性分布水文地質參數

活動斷層(sect15)

活動斷層地形特徵地層分布及地質構造

岩層分布地質構造

山崩與地滑 (sect20)

環境狀況地質特性 地質特性坡地現況及工程特性

土石流(sect25)

地質環境特性土石崩塌料源土石流流動區溪床特性土石流溢流土石流堆積區特性土石流災害歷史土石流治理工程措施

土石流堆積物地表與地下分布及粒徑變化土石流流動與堆積之特徵及地形坡度變化調查區與土石流流動區之距離及基地與溪床之高程差基地內相關土石流治理工程措施

專章

40

基地地質調查 -- 調查方法 區域調查得引用既有地質資料既有地質資料不足者應以露頭調查遙測影像判釋或其他方法補充資料 (sect3I)

細部調查應進行現地調查現地調查如有既有資料可資引用者得以既有資料取代 (sect3Ⅱ)

本準則所規定之必要地質調查方法得以其他合乎學理且能達到相同調查目的之方法取代 (sect4)

地質法 sect9I 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視情況就下列方法擇一行之 由現有資料檢核並評估地質安全

進行現地調查並評估地質安全

通則

41

基地地質調查 -- 調查方法地質敏感區類別

區域調查 細部調查

地質遺跡(sect8)

露頭調查地質鑽探地球物理測勘或其他方法

地下水補注 (sect12)

地表沉積物種類及粒徑分布 地質鑽探 (增鑽探數量或地球物理測勘 )

活動斷層(sect16)

地形判釋露頭調查

地形判釋露頭調查地質鑽探(探溝調查 ) 地球物理測勘

山崩與地滑 (sect21)

遙測影像判釋地表調查

遙測影像判釋地表調查地質鑽探 (增鑽探數量或地球物理測勘 )

土石流(sect26)

遙測影像判釋地表調查

遙測影像判釋地表調查試坑調查地質鑽探

專章

細部調查規定必要調查方法 -- 地質鑽探地質敏感區類別 鑽探數量及配置 鑽探深度 其他規定

地下水補注 (sect12)

A≦05公頃得不進行地質鑽探05 < A≦2公頃至少應鑽探 2孔 2公頃< A每 1 公頃應鑽 1孔未滿 1 公頃者以 1 公頃計鑽探孔位以均勻分布於細部調查區為原則

每孔深度至少50 公尺或進入岩盤至少 5公尺

配合地質鑽孔調查地下水位及透水係數

活動斷層(sect16)-- 調查地下岩層分布及厚度活動斷層及剪裂帶深度

鑽探剖面應儘量垂直活動斷層走向其配置以能呈現細部調查區之特性及其與活動斷層之關係為原則沿活動斷層走向平行方向之長度每 100 公尺應繪置 1剖面未滿 100 公尺者以 100 公尺計剖面長度未滿 20 公尺者應至少有 1鑽孔控制剖面長度在 20 公尺以上者應至少有 2鑽孔控制且位於剖面兩端之鑽孔與細部調查區邊界之距離以小於 10 公尺為原則同剖面之鑽孔岩性有明顯變化或構造複雜者應增加鑽探數量以調查是否有活動斷層通過及其可能分布位置

每孔深度應至少 30 公尺

山崩與地滑 (sect21)-- 調查覆土層之分布與厚度及岩體之特性

A≦01公頃至少鑽探 1孔01 < A≦1公頃至少鑽探 2孔1公頃< A每 05 公頃應鑽 1孔未滿 05 公頃者以05 公頃計鑽探孔位應配合調查區域狀況選擇適當之配置如為順向坡應優先配置鑽孔

每孔深度至少 30 公尺並應進入岩盤至少 5 公尺如位於順向坡坡面上之鑽孔深度應足以釐清順向坡之岩層組成與厚度及主要不連續面之特性

配合地質鑽孔進行地下水位量測並視坡地穩定分析之需要進行土壤與岩石力學試驗及地下水文調查

土石流(sect26)-- 調查土石流堆積材料厚度及粒徑變化

A≦01公頃至少鑽探 1孔01 < A≦1公頃至少鑽探 2孔1公頃< A每 05 公頃應鑽 1孔未滿 05 公頃者以05 公頃計鑽探孔位配置以均勻分布為原則

每孔深度至少20 公尺或進入岩盤 5 公尺

全程取樣

基地地質調查報告書圖說規範 區域調查地質圖+地質剖面圖 細部調查地質圖+地質剖面圖 地下地質調查方法之紀錄圖說如柱狀圖剖面圖等

地質敏感區類別

區域圖說比例尺

細部圖說比例尺

地質剖面圖

地質遺跡 (sect9)

≧125000 ≧15000 區域調查地質圖與細部調查地質圖均應附與地質圖同比例尺之地質剖面圖

地下水補注(sect13)

≧125000 ≧15000 區域調查地質圖應附水文地質剖面圖細部調查地質圖應附水文地質柵狀圖其中水平比例尺同各地質圖比例垂直比例尺得適度放大

活動斷層(sect17)

≧125000 ≧15000 區域調查地質圖與細部調查地質圖均應附與地質圖同比例尺之地質剖面圖細部調查應配合鑽探資料標示地層(岩層)界線及活動斷層如活動斷層不在細部調查區範圍內應依現有資料將活動斷層標示於剖面延伸線上

山崩與地滑(sect22)

≧125000 ≧15000 區域調查地質圖應附二條相互垂直之剖面細部調查地質剖面圖應配合鑽探孔位繪製以表現覆土層及岩層之空間分布剖面圖之比例尺應與地質圖相同

土石流(sect27)

≧125000 ≧15000 區域調查地質圖應附土石流溪流縱斷面圖標示土石材料堆積位置細部調查地質圖應配合地質鑽探及試坑繪製至少二條相互垂直之地質剖面圖

專章

基地地質安全評估 -- 項目及內容

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 (sect10)

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 (sect14)

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 (sect18)

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 (sect23)

土石流地質敏感區 (sect28)

1 評估基地開發範圍與地質遺跡之空間關係及開發行為對地質遺跡形狀視覺或完整性之影響並研提因應對策2 研提開發行為於施工期間對地質遺跡採取之保護措施及評估其效果3 開發行為人對地質遺跡長期維護之因應對策

1 評估土地開發行為開發中對地下水水質及入滲補注量直接或間接之影響2 評估土地開發行為開發後造成地下水質及入滲補注量之影響3 經評估土地開發行為對地下水水質及入滲補注量造成永久性或暫時性不良影響時應採取因應措施並評估其效果

1 評估活動斷層活動時基地內地表破裂或變形之特性及可能影響範圍2 評估活動斷層活動時地表破裂或變形對開發行為之影響並分析基地內開發行為之適當性3因應對策及其效果評估

1 評估山崩或地滑發生之土石下坡運動特性崩塌或滑動量體及影響範圍對開發行為安全之影響2 評估順向坡之穩定性及開發行為對順向坡穩定性之影響3 評估開發行為造成現有山崩或地滑範圍擴大誘發潛在山崩地滑或順向坡岩體滑動之可能性及其規模4因應對策及其效果評估

1 評估土石流潛勢規模及對開發基地影響之範圍2 評估土石流對土地開發行為或建築物安全之影響3 開發行為安全之因應對策及其安全效果評估

專章

45

報告書製作應遵行事項 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結果應依本準則規定製作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報告書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sect5I)

基地與二種類別以上地質敏感區範圍重疊時應依不同類別地質敏感區規定分別辦理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其調查及評估結果得併於同一報告書(sect5Ⅱ)

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係由本法第 10 條第 1 項所定技師辦理者報告書之簽證應檢附該辦理技師之技師證書及執業執照影本由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公營事業機構或公法人內依法取得相當類科技師證書者辦理時應檢附該辦理技師之技師證書影本 (sect6)

通則

地質法 sect6

地質法 sect8- sect11

地質法 sect5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土地管理 其他規定

土地利用計畫

土地開發審查

災害防治

環境保育

資源開發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廢止

審查及公告

基地位於地質敏感區且符合土地開發行為之種類及規模

申請土地開發前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最先受理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應審查報告書

經審查通過之報告書應納入後續其他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之書圖文件做為參據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之公告」依行政程序法界定為法規命令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之公告」依行政程序法界定為法規命令

地質法第地質法第 88 條第條第 11 項土地開發行為種類與規模及所稱「緊急救災者」相關規定項土地開發行為種類與規模及所稱「緊急救災者」相關規定(( 草案草案 ) )

地質法第地質法第 1111 條第條第 11 項所稱「相關法令」及第項所稱「相關法令」及第 22 項所稱「審查機關」相關規定項所稱「審查機關」相關規定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 (( 草案草案 ))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格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格式式

47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之公告」依行政程序法界定為法規命令

地質法 sect5I 中央主管機關應將具有特殊地質景觀地質環境或有發生地質災害之虞之地區公告為地質敏感區

bull公告之法制作業bull人民之救濟權利 bull公告之法制作業bull人民之救濟權利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之公告 法規命令 一般處分

行政程序法規定 一般處分特定人具體之事實關係

sect92I 所稱行政處分係指行政機關就公法上具體事件所為之決定或其他公 權力措施而對外直接發生法律效果之單方行政行為

sect92Ⅱ前項決定或措施之相對人雖非特定而依一般性特徵可得確定其範圍者 為一般處分適用本法有關行政處分之規定有關公物之設定變更廢 止或其一般使用者亦同

法規命令不特定多數人一般抽象性規範 sect150I 所稱法規命令係指行政機關基於法律授權對多數不特定人民就一 般事項所作抽象之對外發生法律效果之規定

法務部函釋法務部函釋

都市計畫案例(司法院釋字第 156號解釋理由書及最高行政法院 95 年度 判字第 2147號判決) 都市計畫之個別變更係直接限制一定區域內人民之權利利益或增加其負擔其具有行政處分之性質

擬定都市計畫通盤檢討後所作之變更非直接限制一定區域內人民之權益或增加其負擔且非針對具體事件之處理核其性質乃屬於法規命令而非行政處分其性質是一種法規不得直接對之爭訟

特定地區經公告為地質敏感區後其後續影響為何似僅有地質法第 8 條規定「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上開規定似未直接限制一定區域內人民之權利利益或增加其負擔是以地質敏感區之公告性質上似屬法規命令而非一般處分惟仍請貴部再予確認上開公告除前所述外是否尚有其他影響以上事項宜請貴部再予審認

法務部函釋法務部函釋

50

地質敏感區之公告性質屬法規命令

確認特定地區經公告為地質敏感區後其後續影響僅有地質法第 8 條之規定

按法務部函釋上開規定因其非直接限制一定區域內人民之權益且非針對具體事件之處理

是以地質敏感區之公告性質乃屬於行政程序法第 150 條第 1 項規定所稱法規命令而非行政程序法第 92 條規定所指一般處分

經濟部重新檢視地質法

經濟部重新檢視地質法

51

地質法第 11 條第 1 項所稱「相關法令」及第 2 項所稱「審查機關」相關規定

地質法 sect11 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於相關法令規定須送審之書圖文件中納入調查及評估結果

審查機關應邀請地質專家學者或前條第一項規定之執業技師參與審查或委託專業團體辦理審查但具有自行審查能力者不在此限

地質法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

sect11I 依第 8 條第 1 項規定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於相關法令規定須送審之書圖文件中納入調查及評估結果

地質法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

sect11I 依第 8 條第 1 項規定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於相關法令規定須送審之書圖文件中納入調查及評估結果

bull資源開發bull土地開發利用bull工程建設bull廢棄物處置bull天然災害整治bull法令規定有關土地開發之規劃設計及施工

bull區域計畫法bull建築法bull環境影響評估法bull水土保持法bull土石採取法bull水利法 bull礦業法bull溫泉法bullhellip

地質法sect3Ⅶ

立法說明立法說明

53

核釋地質法第 11 條第 1 項「相關法令」

係指訂有土地開發行為相關審查規定之法令 區域計畫法都市計畫法 建築法 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各目的事業法令

bull面積 35公頃bull非都市地區

bull山坡地bull興辦事業

bull休閒農業輔導管理辦法 bull休閒農場經營計畫審查作業要點 bull非都市土地休閒農場容許作休閒農業設施使用審查作業要點 bull非都市土地作休閒農業使用興辦事業計畫及變更編定審查作業要點 bull休閒農場專案輔導實施作業規定bull區域計畫法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建築法等相關規定

【例】複合型休閒農場之土地開發申請

【例】複合型休閒農場申請土地開發許可審查流程示意圖

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bull影響土地開發人權益bull浪費行政資源bull影響土地開發人權益bull浪費行政資源

重複審查重複審查

56

係指辦理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審查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 為避免重複審查應以最先受理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為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結果之「審查機關」

經審查通過之調查及評估結果應納入後續其他「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之書圖文件做為參據

核釋地質法第 11 條第 2 項「審查機關」

【例】複合型休閒農場申請土地開發許可審查流程示意圖

辦理審查辦理審查納入參據納入參據

參據參據 參據

參據

參據參據

誰該辦理審查bull視個案情形bull每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都有可能

誰該辦理審查bull視個案情形bull每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都有可能

58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格式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sect5I 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結果應依本準則規定製作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以下簡稱報告書)報告書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59

報告書格式 基地地質調查報告

1 基地所在地質敏感區地質概況2 區域調查

(1) 調查項目內容方法及數量(2) 調查結果說明附地質圖地質剖面圖及其他相關主題圖說

3細部調查(1) 調查項目內容方法及數量(2) 調查結果說明附地質圖地質剖面圖及其他相關主題圖說

4綜合解釋 基地地質安全評估報告

依據地質調查結果及地質安全評估項目撰述地質安全評估結果

附錄 地質鑽探報告或其他地質調查方法紀錄現地試驗資料室內試驗及分析資料等

60

叁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

一地質法地質敏感區整體作業架構及程序二地質法地質敏感區相關規定

(一)法律及法規命令(二)其他規定

三地質敏感區公告及查詢(一)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及第 1 批準備(二)地質敏感區查詢系統建置

四地方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五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61

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 全國地質敏感區通盤劃定預定 4 至 5 年內分批公告完成之後至少每 5 年通 盤檢討 1次

個案更新視情況得隨時辦理 地質敏感區公告之主要作業及辦理機關

計畫書研提中央及地方主管機關 全國通盤劃定通盤檢討及個案跨越兩個以上行政區域者由中央主管機關辦理

個案未跨行政區域者由該轄管地方主管機關辦理 計畫書公開展示地方主管機關 審議會審查及計畫書核定中央主管機關

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及第 1 批準備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主要由中央主管機關辦理第 1 批地質敏感區主要由中央主管機關辦理

計畫書公開展示 30日

(地方主管機關)

計畫書公開展示 30日

(地方主管機關)計畫書審查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計畫書審查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

計畫書核定及地質敏感區公告(中央主管機關)

計畫書核定及地質敏感區公告(中央主管機關)

約5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

地質法施行 1001201

審議會籌組及討論運作規劃 相關法令

主管機關檢視其主管法令相關規定並調整修正

有關 3 子法發布 10136

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會 101313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會 101313

劃定計畫書研提(中央主管機關)劃定計畫書研提(中央主管機關)

劃定作業(中央主管機關)

劃定作業(中央主管機關)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公告準備

第 1 批分布地點

1 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名稱 分類 縣市 鄉鎮暖暖壺穴 壺穴 基隆市 暖暖區大華壺穴 壺穴 新北市 平溪區猴硐壺穴 壺穴 新北市 瑞芳區十分瀑布 瀑布 新北市 平溪區眼鏡洞瀑布 瀑布 新北市 平溪區

第 1 批101 年度102 年度103 年度

2 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年度 地質敏感區 行政區域第 1批 濁水溪沖積扇 彰化縣

雲林縣

101 屏東平原 高雄市屏東縣

102 蘭陽平原 宜蘭縣

103臺中地區臺北地區

臺中市臺北市新北市

濁水溪沖積扇

3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第 1 批分布地點車籠埔斷層活動斷層敏感區所經行政區域 (鄉鎮市區 ) bull臺中市 (9 處 ) 東勢區石岡區豐原區北屯區太平區大里區潭子區霧峰區和平區bull南投縣 (5 處 ) 草屯鎮南投市中寮鄉名間鄉竹山鎮bull苗栗縣 (1 處 ) 卓蘭鎮

第 1 批101 年度102 年度103 年度104 年度

4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第 1批

年度 直轄市或縣市 說明

第 1批 臺北市 坡地社區重點縣市

五都之一

101 南投縣 921震災區坡地災害指標縣市

101 臺中市 921震災區五都之一

第 1 年度 分布地點

5 土石流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與水土保持局現有之土石流潛勢溪流間之關係尚待釐清

第 1 批暫緩劃定

102(330)

南投縣229

臺中市101

103(264)

屏東縣 65

高雄市 89

嘉義縣 62

臺南市 48

104(320)

宜蘭縣139

雲林縣 10

彰化縣 7

花蓮縣164

105(239)

臺東縣163

苗栗縣 76

106(425)

新竹縣 71

桃園縣 51

基隆市 34

新北市219

臺北市 50

68

地質敏感區查詢系統建置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sect15Ⅲ中央主管機關應建立地質敏感區資料庫提供網路查詢及下載列印查詢結果

地質敏感區查詢民眾得自行上網進行或委由顧問公司技師代辦各級主管機關應協助提供諮詢服務

系統應於第 1 批地質敏感區公告前建妥並於每次公告地質敏感區之同時更新資料

因應土地法地籍資料付費規定系統必要配套 政府機關版查詢時可展現地籍資料 一般民眾版查詢時須自備地籍圖數值資料(向地籍主管機關申購委託測量或其他方式資料處理取得)

69

地質敏感區查詢雛形系統操作展示

地質敏感區查詢雛形系統操作展示

70

叁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

一地質法地質敏感區整體作業架構及程序二地質法地質敏感區相關規定

(一)法律及法規命令(二)其他規定

三地質敏感區公告及查詢(一)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及第 1 批準備(二)地質敏感區查詢系統建置

四地方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五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71

四地方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所在地地方政府

基隆河中上游河蝕地形(壺穴與瀑布 ) 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基隆市新北市

濁水溪沖積扇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彰化縣雲林縣

車籠埔斷層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台中市南投縣苗栗縣

山崩與地滑地質感區劃定計畫書 _臺北市

臺北市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sect9Ⅱ 辦理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公開展示事宜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sect9Ⅱ 辦理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公開展示事宜

72

已提供對口單位1臺北市政府2桃園縣政府3苗栗縣政府4臺中市政府5彰化縣政府6雲林縣政府7高雄市政府8屏東縣政府9花蓮縣政府10宜蘭縣政府11金門縣政府

已提供對口單位1臺北市政府2桃園縣政府3苗栗縣政府4臺中市政府5彰化縣政府6雲林縣政府7高雄市政府8屏東縣政府9花蓮縣政府10宜蘭縣政府11金門縣政府

請地方政府儘速提供對口單位

地方對口設置或指派屬地方主管機關權責 組織編制 業務職掌 地方情況

73

五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依地質法相關條文規定

sect6I 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應將地質敏感區相關資料納入土地利用計畫土地開發審查災害防治環境保育及資源開發之參據

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sect11I 將調查及評估結果納入送審之書圖文件中

依地質法第 11 條解釋令 「相關法令」指訂有土地開發行為相

關審查規定之法令 「審查機關」指辦理地質敏感區基地

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審查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為避免重複審查應以最先受理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為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結果之「審查機關」

經審查通過之調查及評估結果應納入後續其他「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之書圖文件做為參據

請區域計畫法都市計畫法建築法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及各目的事業法令之各法令主管機關研修其主管法令規定送審所需書表文件格式評估納入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規定俾便於地質敏感區公告後能辦理審查

請區域計畫法都市計畫法建築法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及各目的事業法令之各法令主管機關研修其主管法令規定送審所需書表文件格式評估納入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規定俾便於地質敏感區公告後能辦理審查

74

水土保持局如何配合地質法施行研修水土保持書件格式檢視「水土保持計畫審核監督辦法」規定 所需書表文件格式之內容酌予文字修正納入地質法地質敏感區規定再行公告即成

第 36 條本辦法所需書表文件之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第 36 條本辦法所需書表文件之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案例分享

75

敬請提供法令修正資訊

為利相關法令與地質法間銜接順暢請應配合地質法修正規定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於修正後將相關資訊轉知中央主管機關

76

一地質敏感區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及規模草案(附件 7 )提請討論

二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草案(附件 9 )提請討論

綜合討論綜合討論

肆討論事項

77

地質法第 8 條第 1 項土地開發行為種類與規模及所稱「緊急救災者」相關規定 ( 草

案 )地質法 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

所有土地開發行為嗎

所有土地開發行為嗎

78

過度擾民 經濟部水利署

經檢視本法所稱之「土地開發行為」水利法中可能涉及本法第 8 條及第 11 條需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事項為水利法第 46 條水利建造物之興辦改造核准許可等惟水利建造物數量龐大規模較小或開挖深度較淺之開發行為對地質環境及人民安全之影響相對較小是否所有開發行為皆須依法辦理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建議排除規模較小部分以避免增加開發成本及過度擾民

臺北市政府 公園闢建開發行為多為地表整地及綠化植栽結構物及附屬設施如涼亭管溝花槽照明設施等等僅佔工程之小部份且為地表淺基礎開挖影響地質環境條件甚微應無造成地質災害之虞參考經濟部全國地質調查資料即可故建議無一層樓以上且建築面積小於 45m2 建物之公園闢建開發得予排除以節省開發成本

hellip

79

比例原則(禁止過分原則)

行政程序法 sect7 行政行為應依下列原則為之一採取之方法應有助於目的之達成二有多種同樣能達成目的之方法時應選擇對人民權益損害最少者

三採取之方法所造成之損害不得與欲達成目的之利益顯失均衡

排除與地質安全無關者排除小規模者

排除與地質安全無關者排除小規模者

80

核釋地質法第 8 條第 1 項規定 依立法意旨及比例原則土地開發行為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其種類及規模如附表

緊急救災者係指災害發生後經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認定之搶通搶災或防患二次災害之緊急工程行為

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 基地位於地質敏感區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規模

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 基地位於地質敏感區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規模

地質敏感區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及規模 ( 草案 )

1 工廠之設立及工業區之開發2鐵路大眾捷運系統港灣及機場之開發3 公路之開發4 土石採取及探礦採礦5蓄水建造物之開發6休閒農場之開發利用7漁塭或魚池之興建8遊樂區及風景區之開發9高爾夫球場及戶外運動場地之興建或擴建10 文化教育訓練設施或研究機構之興建或擴建11醫療建設之開發其醫院興建或擴建12 新市區(係指新社區及新市鎮)建設13 環境保護工程之興建14 核能及其他能源之開發及放射性核廢料儲存或處理場所之興建15 地下街工程16高壓電線塔基工程17纜車之興建或擴建18氣象雷達站之興建或擴建工程19 設置石油管理法所定之石油石油製品貯存槽20 建築物(係指應請領建照執照)之新建或增建

選取與地質安全有關者考量各類地質敏感區屬性決定辦理與否排除小規模者

選取與地質安全有關者考量各類地質敏感區屬性決定辦理與否排除小規模者

82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 (草案 )

本報告書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為避免審查地質專業事項及技術標準不一中央主管機關爰訂定審查參考規範提供各審查機關參考

地質法 sect11 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於相關法令規定須送審之書圖文件中納入調查及評估結果

審查機關應邀請地質專家學者或前條第一項規定之執業技師參與審查或委託專業團體辦理審查但具有自行審查能力者不在此限

83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草案

1 審查人員之資格條件 ( 第 2 點 )

2 審查人員之建議名單 ( 第 3 點 )

3 報告書審查應注意事項 ( 第 4 點 )

4 報告書審查應補正事項 ( 第 5 點 )

5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之法律效益 ( 第 6點 )

6 報告書審查之收費 ( 第 7 點 )

地質 大地工程 土木工程 採礦工程 水利工程 水土保持

地質 大地工程 土木工程 採礦工程 水利工程 水土保持

政府機關(構)及相當職等專職人員地質相關實務經驗 7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副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5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助理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7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5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副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碩士學位以上且地質專長相關專職實務或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專業證照之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且取得證照後執行地質業務 7 年以上

政府機關(構)及相當職等專職人員地質相關實務經驗 7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副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5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助理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7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5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副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碩士學位以上且地質專長相關專職實務或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專業證照之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且取得證照後執行地質業務 7 年以上

專長專長++實務經驗實務經驗

地質法 sect11Ⅱ審查機關應邀請地質專家學者或前條第一項規定之執業技師參與審查或委託專業團體辦理審查但具有自行審查能力者不在此限

審查人員之資格條件 (sect2)

85

審查人員之建議名單 (sect3)

中央主管機關得就前點規定資格條件建立審查人員建議名單提供審查機關參考

86

報告書審查應注意事項 (sect4)

結果之合理性內涵足以提供後續土地開發利用災害防治及環境保育規劃之參據

基地地質調查及基地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基地地質調查及基地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項目內容數量比例尺hellip

87

報告書審查應補正事項 (sect5)

審查報告書有下列情形之一者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應通知申請人限期修正或補正

未依規定格式及份數製作 應檢附文件不齊全未經技師簽證或簽證技師科別不符不符合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規定

88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之法律效益(sect6)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依地質法sect11Ⅱ規定審查)

無行政處分效力 應納入後續相關法令送審書圖文件提供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土地開發利用行為之參據

89

報告書審查之收費 (sect7)

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報告書得收取審查費 依其主管業務收費法令 依規費法相關規定

本報告書為相關法令送審書件之ㄧ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本報告書為相關法令送審書件之ㄧ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 Slide 1
  • Slide 10
  • Slide 12
  • Slide 13
  • Slide 15
  • Slide 25
  • Slide 28
  • Slide 33
  • Slide 39
  • Slide 42
  • Slide 43
  • Slide 44
  • Slide 46
  • Slide 48
  • Slide 49
  • Slide 52
  • Slide 54
  • Slide 55
  • Slide 57
  • Slide 62
  • Slide 63
  • Slide 64
  • Slide 65
  • Slide 66
  • Slide 67
  • Slide 81
  • Slide 84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廢止及公告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廢止及公告

主管機關研提計畫書

地方主管機關公開展示計畫書 30 日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審查

中央主管機關核定公告

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應將地質敏感區資料納入參據

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應將地質敏感區資料納入參據 土地利用計畫 土地開發審查 資源開發

災害防治 環境保育

地質敏感區土地開發行為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地質敏感區土地開發行為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基地位於地質敏感區且符合土地開發行為之種類及規模

申請土地開發前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最先受理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應審查報告書

經審查通過之報告書應納入後續其他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之書圖文件做為參據

一地質法地質敏感區整體作業架構及程序地質敏感區公告程序

地質敏感區與土地管理之關係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amp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組織及運作辦法地質法sect5

地質法 sect6

地質法 sect8-sect11 地質法第 8 條第 1 項規定解釋令 amp 地質法第 11 條規定解釋令 amp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amp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 amp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格式

得按年編列計畫及預算辦理依相關法令規定之防治措施

地質法 sect16

11

二地質法地質敏感區相關規定 法律及法規命令

地質法(總統 99 年 12 月 8 日華總一義字第 09900331501號令制定行政院100 年 11 月 17 日院臺經字第 1000056389 號令發布定自 100 年 12 月 1 日施行 )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組織及運作辦法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其他規定「地質法地質敏感區之公告」依行政程序法界定為法規命令 ( 法務部

101 年 2 月 24 日法律字第 1000025241號函 ) 地質法第 8 條第 1 項土地開發行為種類與規模及所稱「緊急救災者」

相關規定草案 地質法第 11 條第 1 項所稱「相關法令」及第 2 項所稱「審查機關」相

關規定 ( 經濟部 100 年 12 月 26 日經地字第 10004607731號令 )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草案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格式(經濟部 101 年

3 月 7 日經授地字第 10120800080號公告)

經濟部 101 年 3月 6 日經地字第10104600660號令

sect6

sect8- sect11

sect5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土地管理

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應審查調查及評估結果

申請土地開發前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地質法

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應將地質敏感區資料納入參據

土地利用計畫

土地開發審查

災害防治

環境保育

資源開發

得編預算辦理防治

sect16

地質敏感區土地開發行為應基地地質調查地質安全評估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廢止

審查及公告

中央主管機關應將具有特殊地質景觀地質環境或有發生地質災害之虞之地區公告為地質敏感區

地質法 sect6

中央或地方研提計畫書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審查

中央主管機關公告

地質法 sect8- sect11

地質法 sect5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土地管理

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應審查調查及評估結果

申請土地開發前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子法

土地利用計畫

土地開發審查

災害防治

環境保育

資源開發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組織及運作辦法

14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地質法 sect5Ⅱ 地質敏感區之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地質法 sect6

中央或地方研提計畫書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審查

中央主管機關公告

地質法 sect8- sect11

地質法 sect5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土地管理

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應審查調查及評估結果

申請土地開發前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土地利用計畫

土地開發審查

災害防治

環境保育

資源開發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組織及運作辦法

16

政府為何要公告地質敏感區

國土位處板塊活動帶上rarr地質災害頻仍 避災減災之土地體檢機制rarr診斷土地之屬性及特性rarr提供基本地質資訊rarr讓土地規劃使用更合理

地質敏感區ne地質災害地區 災後重建rarr災前防範 土地開發行為時本法僅規定應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rarr研提因應對策

本法無禁限建管制規定

17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1 地質敏感區分為地質遺跡地下水補注區活動斷層山崩與

地滑及土石流五類地質敏感區 ( 第 2 條 )2 地質遺跡之定義及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之劃定原則 ( 第 3 條 )3 地下水補注區之定義及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之劃定原則

( 第 4 條 )4 活動斷層之定義及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之劃定原則 ( 第 5 條 )5 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之劃定原則 ( 第 6 條 )6 土石流地質敏感區之劃定原則 ( 第 7 條 )7 地質敏感區之範圍繪製作業 ( 第 8 條 )8 地質敏感區之劃定變更或廢止之計畫書研提公開展示審

查及公告程序 ( 第 9 條 )9 地質敏感區之劃定計畫書應載明事項 ( 第 10 條 )10 地質敏感區之變更作業 ( 第 11 條第 12 條 )11 地質敏感區之廢止作業 ( 第 13 條第 14 條 )12 地質敏感區之相關行政作業 ( 第 15 條 )

計 16條

地質專業規定

行政作業規定

18

地質敏感區分類 (sect2)

bull分類目的bull優先列入之類別

bull 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bull 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bull 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bull 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bull 土石流地質敏感區

bull因應未來環境變遷bull其他經中央主管機關認定者

地質法 sect5I 中央主管機關應將具有特殊地質景觀地質環境或有發生地質災害之虞之地區公告為地質敏感區

19

各類地質敏感區劃定原則 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 (sect3)

指在地球演化過程中各種地質作用之產物且具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一有特殊地質意義二有教學或科學研究價值三有觀賞價值四有獨特性或稀有性

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 (sect4)

指地表水入滲地下地層且為區域性之地下水流源頭地區並具有下列情形之ㄧ者 一為多層地下水層之共同補注區二補注之地下水體可做為區域性供水之重要水源

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 (sect5)

指過去十萬年內有活動證據且未來可能再度活動之斷層及其兩側易受活動斷層錯動或地表破裂直接影響之地區

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 (sect6)

曾經發生土石崩塌或有山崩或地滑發生條件之地區及其周圍易直接受山崩或地滑影響之區域

土石流地質敏感區 (sect7)

曾經發生土石流或有明顯土石流發生條件之地區及其周圍易直接受影響之地區

20

地質敏感區範圍繪製

bull涵蓋範圍 (sect3-sect7)

本體

視情況得增加緩衝帶bull繪製之作業底圖 (sect8)

15000像片基本圖

但高山地區得以 110000替代

21

地質敏感區計畫書研提 權責機關 (sect9I) 中央主管機關地方主管機關 計畫書公開展示 (sect9ⅡⅢ ) 送審查前應於地方政府公

開展示 30 日土地權利利害關係人得提出意見併送審查參考

劃定計畫書應載明事項 (sect10)1 劃定原因法律依據及地質證明 2 範圍說明

(1) 位置圖標示地質敏感區位置與行政區關係比例尺不得小於 1100000

(2) 範圍圖標示地質敏感區之邊界及其內之重要地形地物其比例尺以與地質敏感區範圍繪製作業底圖比例尺相同為原則但地質敏感區分布範圍廣闊者得縮小比例尺為 125000

3 地質環境資料 包括地形地層地質構造及水文地質

22

權責機關 ( 地質法 sect5I) 中央主管機關 辦理方式 (sect15I) 得採個別或分批 公告內容 (sect15Ⅱ) 範圍圖說及坐標公告後將其交轄管地方主管機關

地質敏感區公告

審議會審查通過後

審議會審查通過後

23

地質敏感區查詢網路化 (sect15Ⅲ) 中央主管機關應建立地質敏感區資料庫提供網路查詢及下載列印查詢結果

地質敏感區查詢

實務情境模擬bull區位查詢

bull民眾自行上網進行或bull民眾委由顧問公司技師代辦

bull諮詢服務各級主管機關

因應政府組織再造人力精簡政策善用電腦科技有效提升政府行政效能發揮技師專業導入為政府左右手

因應政府組織再造人力精簡政策善用電腦科技有效提升政府行政效能發揮技師專業導入為政府左右手

24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組織及運作辦法

地質法 sect5Ⅳ 審議會之組成專家學者不得少於審議會總人數二分之一審議會之組織及運作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地質法 sect6

中央或地方研提計畫書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審查

中央主管機關公告

地質法 sect8- sect11

地質法 sect5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土地管理

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應審查調查及評估結果

申請土地開發前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土地利用計畫

土地開發審查

災害防治

環境保育

資源開發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組織及運作辦法

26

1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組織之任務組成產生任期及出缺補聘規定 ( 第 2 條 - 第 6 條 )

2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運作之前置作業 ( 第 7條 )

3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運作之議事規則 ( 第 8條 - 第 11 條 )

4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之經費 ( 第 12 條 )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組織及運作辦法

計 13條

27

審議會任務 (sect2)

各類地質敏感區劃定相關事項

各類地質敏感區變更相關事項

各類地質敏感區廢止相關事項

地質法 sect5Ⅲ 中央主管機關應設地質敏感區審議會審查地質敏感區之劃定變更及廢止

環境保育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組織

召集人

土地利用計畫

地質遺跡

機關代表委員 專家學者委員土地開發審查

地下水補注

活動斷層

山崩與地滑

土石流

專家學者人數不得少於委員總人數 12委員總人數 17-25人

災害防治

資源開發

29

審議會組織 (sect3-sect6) 組成 產生 任期出缺補聘

機關代表委員

召集人

由中央主管機關首長兼任或指定

當然委員

其他機關代表委員

由中央主管機關首長就本法第 6 條第 1 項所定土地利用計畫土地開發審查災害防治環境保育或資源開發之主管機關代表聘兼

任期 2 年期 滿得續聘委員職務異動時原派機關應改派代表補足原任期

專家學者委員

由中央主管機關首長就具有地質敏感區相關學術專長及實務經驗之專家學者聘兼

任期 2 年期 滿得續聘每次改聘席次不得少於13委員出缺時得予補聘其任期至原任期屆滿之日止

30

審議會議事規則主席 (sect8) 召集人兼任主席

召集人不克出席時由召集人指定委員 1人代理或由出席委員互推 1人為主席

出席人數及議決人數 (sect9)

全體委員過半數之出席始得開會出席委員過半數之同意始得決議

出席 (sect10) 機關代表委員不克親自出席時得另派員代理出席並參與會議發言及表決專家學者委員應親自出席不得代理

列席 (sect11) 地質敏感區計畫書研提機關應指派代表列席報告及說明

31

審議會其他配套 (sect7)

審議會開會前得經召集人核可視個案特性邀請審議會委員及專家學者組成專案小組召開初審會議獲致初審結論後提報審議會議審查

初審會議之主席由審議會召集人就審議會委員指派之

32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地質法 sect9Ⅱ 基地地質調查與地質安全評估方法之認定項目內容及作業應遵行事項之準則由中央主管機關會商相關主管機關定之

地質法 sect6

中央或地方研提計畫書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審查

中央主管機關公告

地質法 sect8- sect11

地質法 sect5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土地管理

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應審查調查及評估結果

申請土地開發前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土地利用計畫

土地開發審查

災害防治

環境保育

資源開發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組織及運作辦法

34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

基地地質安全評估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廢止

為何須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廣域性

區域性

地質敏感區地質調查制度地質敏感區

地質調查制度

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rarr釐清地質敏感區與基地關係rarr研提因應對策

35

與相關法令規定之地質調查是否競合

環境影響評估環境影響評估

水土保持水土保持

非都市土地使用分區變更非都市土地使用分區變更

建築地基調查建築地基調查

溫泉開發溫泉開發

礦業開發礦業開發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地質安全評估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地質安全評估

地質法 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

hellip

36

1 基地地質調查調查區之範圍界定 ( 第 2 條 )2 現有資料之引用 ( 第 3 條 )3 地質調查方法之選擇 ( 第 4 條 )4 報告書製作應遵行事項 ( 第 5 條第 6 條 )

5 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之調查及評估 ( 第 7 條 - 第 10條 )

6 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之調查及評估 ( 第 11 條 - 第14 條 )

7 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之調查及評估 ( 第 15 條 - 第 18條 )

8 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之調查及評估 ( 第 19 條 - 第23 條 )

9 土石流地質敏感區之調查及評估 ( 第 24 條 - 第 28條 )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總則

各類地質敏感區專章 計 29條

37

本準則設計之條文架構 基地地質調查

區域調查 vs 細部調查 調查區範圍 調查項目及內容 調查方法 圖說規範

基地地質安全評估 地質敏感區對基地之影響 基地開發對地質敏感區之影響因應對策

總則 vs 專章通則 vs但書

38

基地地質調查 --分類及調查範圍 通則 (sect2)

區域調查調查範圍應包含基地全部及基地周界外 2 公里範圍與基地所在地質敏感區重疊部分

細部調查調查範圍應包含基地與地質敏感區重疊部分

得免細部調查維持原地形地貌且不開發者

但書區域調查範圍 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 (sect19) 基地及其所在之地質敏感區全部

土石流地質敏感區 (sect24) 基地及其所在之土石流溪流集水區全部

2 km基地

地質敏感區

基地地質調查 -- 調查項目及內容地質敏感區類別

區域調查 細部調查

地質遺跡(sect7)

地形地層分布及地質構造

地質遺跡之產狀外觀形態及保存狀況地質遺跡之地表分布範圍地質遺跡有向地下延伸者在預計開挖深度範圍內之分布岩層位態岩石性質及地質構造

地下水補注 (sect11)

地形地層分布地質構造及水文地質概況

地形地表沉積物種類及粒徑分布地下地層岩性分布水文地質參數

活動斷層(sect15)

活動斷層地形特徵地層分布及地質構造

岩層分布地質構造

山崩與地滑 (sect20)

環境狀況地質特性 地質特性坡地現況及工程特性

土石流(sect25)

地質環境特性土石崩塌料源土石流流動區溪床特性土石流溢流土石流堆積區特性土石流災害歷史土石流治理工程措施

土石流堆積物地表與地下分布及粒徑變化土石流流動與堆積之特徵及地形坡度變化調查區與土石流流動區之距離及基地與溪床之高程差基地內相關土石流治理工程措施

專章

40

基地地質調查 -- 調查方法 區域調查得引用既有地質資料既有地質資料不足者應以露頭調查遙測影像判釋或其他方法補充資料 (sect3I)

細部調查應進行現地調查現地調查如有既有資料可資引用者得以既有資料取代 (sect3Ⅱ)

本準則所規定之必要地質調查方法得以其他合乎學理且能達到相同調查目的之方法取代 (sect4)

地質法 sect9I 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視情況就下列方法擇一行之 由現有資料檢核並評估地質安全

進行現地調查並評估地質安全

通則

41

基地地質調查 -- 調查方法地質敏感區類別

區域調查 細部調查

地質遺跡(sect8)

露頭調查地質鑽探地球物理測勘或其他方法

地下水補注 (sect12)

地表沉積物種類及粒徑分布 地質鑽探 (增鑽探數量或地球物理測勘 )

活動斷層(sect16)

地形判釋露頭調查

地形判釋露頭調查地質鑽探(探溝調查 ) 地球物理測勘

山崩與地滑 (sect21)

遙測影像判釋地表調查

遙測影像判釋地表調查地質鑽探 (增鑽探數量或地球物理測勘 )

土石流(sect26)

遙測影像判釋地表調查

遙測影像判釋地表調查試坑調查地質鑽探

專章

細部調查規定必要調查方法 -- 地質鑽探地質敏感區類別 鑽探數量及配置 鑽探深度 其他規定

地下水補注 (sect12)

A≦05公頃得不進行地質鑽探05 < A≦2公頃至少應鑽探 2孔 2公頃< A每 1 公頃應鑽 1孔未滿 1 公頃者以 1 公頃計鑽探孔位以均勻分布於細部調查區為原則

每孔深度至少50 公尺或進入岩盤至少 5公尺

配合地質鑽孔調查地下水位及透水係數

活動斷層(sect16)-- 調查地下岩層分布及厚度活動斷層及剪裂帶深度

鑽探剖面應儘量垂直活動斷層走向其配置以能呈現細部調查區之特性及其與活動斷層之關係為原則沿活動斷層走向平行方向之長度每 100 公尺應繪置 1剖面未滿 100 公尺者以 100 公尺計剖面長度未滿 20 公尺者應至少有 1鑽孔控制剖面長度在 20 公尺以上者應至少有 2鑽孔控制且位於剖面兩端之鑽孔與細部調查區邊界之距離以小於 10 公尺為原則同剖面之鑽孔岩性有明顯變化或構造複雜者應增加鑽探數量以調查是否有活動斷層通過及其可能分布位置

每孔深度應至少 30 公尺

山崩與地滑 (sect21)-- 調查覆土層之分布與厚度及岩體之特性

A≦01公頃至少鑽探 1孔01 < A≦1公頃至少鑽探 2孔1公頃< A每 05 公頃應鑽 1孔未滿 05 公頃者以05 公頃計鑽探孔位應配合調查區域狀況選擇適當之配置如為順向坡應優先配置鑽孔

每孔深度至少 30 公尺並應進入岩盤至少 5 公尺如位於順向坡坡面上之鑽孔深度應足以釐清順向坡之岩層組成與厚度及主要不連續面之特性

配合地質鑽孔進行地下水位量測並視坡地穩定分析之需要進行土壤與岩石力學試驗及地下水文調查

土石流(sect26)-- 調查土石流堆積材料厚度及粒徑變化

A≦01公頃至少鑽探 1孔01 < A≦1公頃至少鑽探 2孔1公頃< A每 05 公頃應鑽 1孔未滿 05 公頃者以05 公頃計鑽探孔位配置以均勻分布為原則

每孔深度至少20 公尺或進入岩盤 5 公尺

全程取樣

基地地質調查報告書圖說規範 區域調查地質圖+地質剖面圖 細部調查地質圖+地質剖面圖 地下地質調查方法之紀錄圖說如柱狀圖剖面圖等

地質敏感區類別

區域圖說比例尺

細部圖說比例尺

地質剖面圖

地質遺跡 (sect9)

≧125000 ≧15000 區域調查地質圖與細部調查地質圖均應附與地質圖同比例尺之地質剖面圖

地下水補注(sect13)

≧125000 ≧15000 區域調查地質圖應附水文地質剖面圖細部調查地質圖應附水文地質柵狀圖其中水平比例尺同各地質圖比例垂直比例尺得適度放大

活動斷層(sect17)

≧125000 ≧15000 區域調查地質圖與細部調查地質圖均應附與地質圖同比例尺之地質剖面圖細部調查應配合鑽探資料標示地層(岩層)界線及活動斷層如活動斷層不在細部調查區範圍內應依現有資料將活動斷層標示於剖面延伸線上

山崩與地滑(sect22)

≧125000 ≧15000 區域調查地質圖應附二條相互垂直之剖面細部調查地質剖面圖應配合鑽探孔位繪製以表現覆土層及岩層之空間分布剖面圖之比例尺應與地質圖相同

土石流(sect27)

≧125000 ≧15000 區域調查地質圖應附土石流溪流縱斷面圖標示土石材料堆積位置細部調查地質圖應配合地質鑽探及試坑繪製至少二條相互垂直之地質剖面圖

專章

基地地質安全評估 -- 項目及內容

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 (sect10)

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 (sect14)

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 (sect18)

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 (sect23)

土石流地質敏感區 (sect28)

1 評估基地開發範圍與地質遺跡之空間關係及開發行為對地質遺跡形狀視覺或完整性之影響並研提因應對策2 研提開發行為於施工期間對地質遺跡採取之保護措施及評估其效果3 開發行為人對地質遺跡長期維護之因應對策

1 評估土地開發行為開發中對地下水水質及入滲補注量直接或間接之影響2 評估土地開發行為開發後造成地下水質及入滲補注量之影響3 經評估土地開發行為對地下水水質及入滲補注量造成永久性或暫時性不良影響時應採取因應措施並評估其效果

1 評估活動斷層活動時基地內地表破裂或變形之特性及可能影響範圍2 評估活動斷層活動時地表破裂或變形對開發行為之影響並分析基地內開發行為之適當性3因應對策及其效果評估

1 評估山崩或地滑發生之土石下坡運動特性崩塌或滑動量體及影響範圍對開發行為安全之影響2 評估順向坡之穩定性及開發行為對順向坡穩定性之影響3 評估開發行為造成現有山崩或地滑範圍擴大誘發潛在山崩地滑或順向坡岩體滑動之可能性及其規模4因應對策及其效果評估

1 評估土石流潛勢規模及對開發基地影響之範圍2 評估土石流對土地開發行為或建築物安全之影響3 開發行為安全之因應對策及其安全效果評估

專章

45

報告書製作應遵行事項 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結果應依本準則規定製作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報告書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sect5I)

基地與二種類別以上地質敏感區範圍重疊時應依不同類別地質敏感區規定分別辦理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其調查及評估結果得併於同一報告書(sect5Ⅱ)

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係由本法第 10 條第 1 項所定技師辦理者報告書之簽證應檢附該辦理技師之技師證書及執業執照影本由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公營事業機構或公法人內依法取得相當類科技師證書者辦理時應檢附該辦理技師之技師證書影本 (sect6)

通則

地質法 sect6

地質法 sect8- sect11

地質法 sect5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土地管理 其他規定

土地利用計畫

土地開發審查

災害防治

環境保育

資源開發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廢止

審查及公告

基地位於地質敏感區且符合土地開發行為之種類及規模

申請土地開發前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最先受理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應審查報告書

經審查通過之報告書應納入後續其他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之書圖文件做為參據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之公告」依行政程序法界定為法規命令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之公告」依行政程序法界定為法規命令

地質法第地質法第 88 條第條第 11 項土地開發行為種類與規模及所稱「緊急救災者」相關規定項土地開發行為種類與規模及所稱「緊急救災者」相關規定(( 草案草案 ) )

地質法第地質法第 1111 條第條第 11 項所稱「相關法令」及第項所稱「相關法令」及第 22 項所稱「審查機關」相關規定項所稱「審查機關」相關規定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 (( 草案草案 ))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格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格式式

47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之公告」依行政程序法界定為法規命令

地質法 sect5I 中央主管機關應將具有特殊地質景觀地質環境或有發生地質災害之虞之地區公告為地質敏感區

bull公告之法制作業bull人民之救濟權利 bull公告之法制作業bull人民之救濟權利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之公告 法規命令 一般處分

行政程序法規定 一般處分特定人具體之事實關係

sect92I 所稱行政處分係指行政機關就公法上具體事件所為之決定或其他公 權力措施而對外直接發生法律效果之單方行政行為

sect92Ⅱ前項決定或措施之相對人雖非特定而依一般性特徵可得確定其範圍者 為一般處分適用本法有關行政處分之規定有關公物之設定變更廢 止或其一般使用者亦同

法規命令不特定多數人一般抽象性規範 sect150I 所稱法規命令係指行政機關基於法律授權對多數不特定人民就一 般事項所作抽象之對外發生法律效果之規定

法務部函釋法務部函釋

都市計畫案例(司法院釋字第 156號解釋理由書及最高行政法院 95 年度 判字第 2147號判決) 都市計畫之個別變更係直接限制一定區域內人民之權利利益或增加其負擔其具有行政處分之性質

擬定都市計畫通盤檢討後所作之變更非直接限制一定區域內人民之權益或增加其負擔且非針對具體事件之處理核其性質乃屬於法規命令而非行政處分其性質是一種法規不得直接對之爭訟

特定地區經公告為地質敏感區後其後續影響為何似僅有地質法第 8 條規定「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上開規定似未直接限制一定區域內人民之權利利益或增加其負擔是以地質敏感區之公告性質上似屬法規命令而非一般處分惟仍請貴部再予確認上開公告除前所述外是否尚有其他影響以上事項宜請貴部再予審認

法務部函釋法務部函釋

50

地質敏感區之公告性質屬法規命令

確認特定地區經公告為地質敏感區後其後續影響僅有地質法第 8 條之規定

按法務部函釋上開規定因其非直接限制一定區域內人民之權益且非針對具體事件之處理

是以地質敏感區之公告性質乃屬於行政程序法第 150 條第 1 項規定所稱法規命令而非行政程序法第 92 條規定所指一般處分

經濟部重新檢視地質法

經濟部重新檢視地質法

51

地質法第 11 條第 1 項所稱「相關法令」及第 2 項所稱「審查機關」相關規定

地質法 sect11 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於相關法令規定須送審之書圖文件中納入調查及評估結果

審查機關應邀請地質專家學者或前條第一項規定之執業技師參與審查或委託專業團體辦理審查但具有自行審查能力者不在此限

地質法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

sect11I 依第 8 條第 1 項規定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於相關法令規定須送審之書圖文件中納入調查及評估結果

地質法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

sect11I 依第 8 條第 1 項規定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於相關法令規定須送審之書圖文件中納入調查及評估結果

bull資源開發bull土地開發利用bull工程建設bull廢棄物處置bull天然災害整治bull法令規定有關土地開發之規劃設計及施工

bull區域計畫法bull建築法bull環境影響評估法bull水土保持法bull土石採取法bull水利法 bull礦業法bull溫泉法bullhellip

地質法sect3Ⅶ

立法說明立法說明

53

核釋地質法第 11 條第 1 項「相關法令」

係指訂有土地開發行為相關審查規定之法令 區域計畫法都市計畫法 建築法 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各目的事業法令

bull面積 35公頃bull非都市地區

bull山坡地bull興辦事業

bull休閒農業輔導管理辦法 bull休閒農場經營計畫審查作業要點 bull非都市土地休閒農場容許作休閒農業設施使用審查作業要點 bull非都市土地作休閒農業使用興辦事業計畫及變更編定審查作業要點 bull休閒農場專案輔導實施作業規定bull區域計畫法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建築法等相關規定

【例】複合型休閒農場之土地開發申請

【例】複合型休閒農場申請土地開發許可審查流程示意圖

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bull影響土地開發人權益bull浪費行政資源bull影響土地開發人權益bull浪費行政資源

重複審查重複審查

56

係指辦理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審查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 為避免重複審查應以最先受理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為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結果之「審查機關」

經審查通過之調查及評估結果應納入後續其他「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之書圖文件做為參據

核釋地質法第 11 條第 2 項「審查機關」

【例】複合型休閒農場申請土地開發許可審查流程示意圖

辦理審查辦理審查納入參據納入參據

參據參據 參據

參據

參據參據

誰該辦理審查bull視個案情形bull每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都有可能

誰該辦理審查bull視個案情形bull每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都有可能

58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格式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sect5I 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結果應依本準則規定製作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以下簡稱報告書)報告書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59

報告書格式 基地地質調查報告

1 基地所在地質敏感區地質概況2 區域調查

(1) 調查項目內容方法及數量(2) 調查結果說明附地質圖地質剖面圖及其他相關主題圖說

3細部調查(1) 調查項目內容方法及數量(2) 調查結果說明附地質圖地質剖面圖及其他相關主題圖說

4綜合解釋 基地地質安全評估報告

依據地質調查結果及地質安全評估項目撰述地質安全評估結果

附錄 地質鑽探報告或其他地質調查方法紀錄現地試驗資料室內試驗及分析資料等

60

叁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

一地質法地質敏感區整體作業架構及程序二地質法地質敏感區相關規定

(一)法律及法規命令(二)其他規定

三地質敏感區公告及查詢(一)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及第 1 批準備(二)地質敏感區查詢系統建置

四地方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五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61

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 全國地質敏感區通盤劃定預定 4 至 5 年內分批公告完成之後至少每 5 年通 盤檢討 1次

個案更新視情況得隨時辦理 地質敏感區公告之主要作業及辦理機關

計畫書研提中央及地方主管機關 全國通盤劃定通盤檢討及個案跨越兩個以上行政區域者由中央主管機關辦理

個案未跨行政區域者由該轄管地方主管機關辦理 計畫書公開展示地方主管機關 審議會審查及計畫書核定中央主管機關

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及第 1 批準備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主要由中央主管機關辦理第 1 批地質敏感區主要由中央主管機關辦理

計畫書公開展示 30日

(地方主管機關)

計畫書公開展示 30日

(地方主管機關)計畫書審查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計畫書審查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

計畫書核定及地質敏感區公告(中央主管機關)

計畫書核定及地質敏感區公告(中央主管機關)

約5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

地質法施行 1001201

審議會籌組及討論運作規劃 相關法令

主管機關檢視其主管法令相關規定並調整修正

有關 3 子法發布 10136

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會 101313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會 101313

劃定計畫書研提(中央主管機關)劃定計畫書研提(中央主管機關)

劃定作業(中央主管機關)

劃定作業(中央主管機關)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公告準備

第 1 批分布地點

1 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名稱 分類 縣市 鄉鎮暖暖壺穴 壺穴 基隆市 暖暖區大華壺穴 壺穴 新北市 平溪區猴硐壺穴 壺穴 新北市 瑞芳區十分瀑布 瀑布 新北市 平溪區眼鏡洞瀑布 瀑布 新北市 平溪區

第 1 批101 年度102 年度103 年度

2 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年度 地質敏感區 行政區域第 1批 濁水溪沖積扇 彰化縣

雲林縣

101 屏東平原 高雄市屏東縣

102 蘭陽平原 宜蘭縣

103臺中地區臺北地區

臺中市臺北市新北市

濁水溪沖積扇

3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第 1 批分布地點車籠埔斷層活動斷層敏感區所經行政區域 (鄉鎮市區 ) bull臺中市 (9 處 ) 東勢區石岡區豐原區北屯區太平區大里區潭子區霧峰區和平區bull南投縣 (5 處 ) 草屯鎮南投市中寮鄉名間鄉竹山鎮bull苗栗縣 (1 處 ) 卓蘭鎮

第 1 批101 年度102 年度103 年度104 年度

4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第 1批

年度 直轄市或縣市 說明

第 1批 臺北市 坡地社區重點縣市

五都之一

101 南投縣 921震災區坡地災害指標縣市

101 臺中市 921震災區五都之一

第 1 年度 分布地點

5 土石流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與水土保持局現有之土石流潛勢溪流間之關係尚待釐清

第 1 批暫緩劃定

102(330)

南投縣229

臺中市101

103(264)

屏東縣 65

高雄市 89

嘉義縣 62

臺南市 48

104(320)

宜蘭縣139

雲林縣 10

彰化縣 7

花蓮縣164

105(239)

臺東縣163

苗栗縣 76

106(425)

新竹縣 71

桃園縣 51

基隆市 34

新北市219

臺北市 50

68

地質敏感區查詢系統建置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sect15Ⅲ中央主管機關應建立地質敏感區資料庫提供網路查詢及下載列印查詢結果

地質敏感區查詢民眾得自行上網進行或委由顧問公司技師代辦各級主管機關應協助提供諮詢服務

系統應於第 1 批地質敏感區公告前建妥並於每次公告地質敏感區之同時更新資料

因應土地法地籍資料付費規定系統必要配套 政府機關版查詢時可展現地籍資料 一般民眾版查詢時須自備地籍圖數值資料(向地籍主管機關申購委託測量或其他方式資料處理取得)

69

地質敏感區查詢雛形系統操作展示

地質敏感區查詢雛形系統操作展示

70

叁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

一地質法地質敏感區整體作業架構及程序二地質法地質敏感區相關規定

(一)法律及法規命令(二)其他規定

三地質敏感區公告及查詢(一)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及第 1 批準備(二)地質敏感區查詢系統建置

四地方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五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71

四地方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所在地地方政府

基隆河中上游河蝕地形(壺穴與瀑布 ) 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基隆市新北市

濁水溪沖積扇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彰化縣雲林縣

車籠埔斷層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台中市南投縣苗栗縣

山崩與地滑地質感區劃定計畫書 _臺北市

臺北市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sect9Ⅱ 辦理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公開展示事宜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sect9Ⅱ 辦理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公開展示事宜

72

已提供對口單位1臺北市政府2桃園縣政府3苗栗縣政府4臺中市政府5彰化縣政府6雲林縣政府7高雄市政府8屏東縣政府9花蓮縣政府10宜蘭縣政府11金門縣政府

已提供對口單位1臺北市政府2桃園縣政府3苗栗縣政府4臺中市政府5彰化縣政府6雲林縣政府7高雄市政府8屏東縣政府9花蓮縣政府10宜蘭縣政府11金門縣政府

請地方政府儘速提供對口單位

地方對口設置或指派屬地方主管機關權責 組織編制 業務職掌 地方情況

73

五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依地質法相關條文規定

sect6I 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應將地質敏感區相關資料納入土地利用計畫土地開發審查災害防治環境保育及資源開發之參據

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sect11I 將調查及評估結果納入送審之書圖文件中

依地質法第 11 條解釋令 「相關法令」指訂有土地開發行為相

關審查規定之法令 「審查機關」指辦理地質敏感區基地

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審查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為避免重複審查應以最先受理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為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結果之「審查機關」

經審查通過之調查及評估結果應納入後續其他「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之書圖文件做為參據

請區域計畫法都市計畫法建築法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及各目的事業法令之各法令主管機關研修其主管法令規定送審所需書表文件格式評估納入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規定俾便於地質敏感區公告後能辦理審查

請區域計畫法都市計畫法建築法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及各目的事業法令之各法令主管機關研修其主管法令規定送審所需書表文件格式評估納入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規定俾便於地質敏感區公告後能辦理審查

74

水土保持局如何配合地質法施行研修水土保持書件格式檢視「水土保持計畫審核監督辦法」規定 所需書表文件格式之內容酌予文字修正納入地質法地質敏感區規定再行公告即成

第 36 條本辦法所需書表文件之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第 36 條本辦法所需書表文件之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案例分享

75

敬請提供法令修正資訊

為利相關法令與地質法間銜接順暢請應配合地質法修正規定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於修正後將相關資訊轉知中央主管機關

76

一地質敏感區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及規模草案(附件 7 )提請討論

二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草案(附件 9 )提請討論

綜合討論綜合討論

肆討論事項

77

地質法第 8 條第 1 項土地開發行為種類與規模及所稱「緊急救災者」相關規定 ( 草

案 )地質法 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

所有土地開發行為嗎

所有土地開發行為嗎

78

過度擾民 經濟部水利署

經檢視本法所稱之「土地開發行為」水利法中可能涉及本法第 8 條及第 11 條需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事項為水利法第 46 條水利建造物之興辦改造核准許可等惟水利建造物數量龐大規模較小或開挖深度較淺之開發行為對地質環境及人民安全之影響相對較小是否所有開發行為皆須依法辦理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建議排除規模較小部分以避免增加開發成本及過度擾民

臺北市政府 公園闢建開發行為多為地表整地及綠化植栽結構物及附屬設施如涼亭管溝花槽照明設施等等僅佔工程之小部份且為地表淺基礎開挖影響地質環境條件甚微應無造成地質災害之虞參考經濟部全國地質調查資料即可故建議無一層樓以上且建築面積小於 45m2 建物之公園闢建開發得予排除以節省開發成本

hellip

79

比例原則(禁止過分原則)

行政程序法 sect7 行政行為應依下列原則為之一採取之方法應有助於目的之達成二有多種同樣能達成目的之方法時應選擇對人民權益損害最少者

三採取之方法所造成之損害不得與欲達成目的之利益顯失均衡

排除與地質安全無關者排除小規模者

排除與地質安全無關者排除小規模者

80

核釋地質法第 8 條第 1 項規定 依立法意旨及比例原則土地開發行為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其種類及規模如附表

緊急救災者係指災害發生後經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認定之搶通搶災或防患二次災害之緊急工程行為

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 基地位於地質敏感區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規模

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 基地位於地質敏感區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規模

地質敏感區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及規模 ( 草案 )

1 工廠之設立及工業區之開發2鐵路大眾捷運系統港灣及機場之開發3 公路之開發4 土石採取及探礦採礦5蓄水建造物之開發6休閒農場之開發利用7漁塭或魚池之興建8遊樂區及風景區之開發9高爾夫球場及戶外運動場地之興建或擴建10 文化教育訓練設施或研究機構之興建或擴建11醫療建設之開發其醫院興建或擴建12 新市區(係指新社區及新市鎮)建設13 環境保護工程之興建14 核能及其他能源之開發及放射性核廢料儲存或處理場所之興建15 地下街工程16高壓電線塔基工程17纜車之興建或擴建18氣象雷達站之興建或擴建工程19 設置石油管理法所定之石油石油製品貯存槽20 建築物(係指應請領建照執照)之新建或增建

選取與地質安全有關者考量各類地質敏感區屬性決定辦理與否排除小規模者

選取與地質安全有關者考量各類地質敏感區屬性決定辦理與否排除小規模者

82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 (草案 )

本報告書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為避免審查地質專業事項及技術標準不一中央主管機關爰訂定審查參考規範提供各審查機關參考

地質法 sect11 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於相關法令規定須送審之書圖文件中納入調查及評估結果

審查機關應邀請地質專家學者或前條第一項規定之執業技師參與審查或委託專業團體辦理審查但具有自行審查能力者不在此限

83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草案

1 審查人員之資格條件 ( 第 2 點 )

2 審查人員之建議名單 ( 第 3 點 )

3 報告書審查應注意事項 ( 第 4 點 )

4 報告書審查應補正事項 ( 第 5 點 )

5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之法律效益 ( 第 6點 )

6 報告書審查之收費 ( 第 7 點 )

地質 大地工程 土木工程 採礦工程 水利工程 水土保持

地質 大地工程 土木工程 採礦工程 水利工程 水土保持

政府機關(構)及相當職等專職人員地質相關實務經驗 7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副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5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助理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7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5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副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碩士學位以上且地質專長相關專職實務或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專業證照之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且取得證照後執行地質業務 7 年以上

政府機關(構)及相當職等專職人員地質相關實務經驗 7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副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5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助理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7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5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副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碩士學位以上且地質專長相關專職實務或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專業證照之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且取得證照後執行地質業務 7 年以上

專長專長++實務經驗實務經驗

地質法 sect11Ⅱ審查機關應邀請地質專家學者或前條第一項規定之執業技師參與審查或委託專業團體辦理審查但具有自行審查能力者不在此限

審查人員之資格條件 (sect2)

85

審查人員之建議名單 (sect3)

中央主管機關得就前點規定資格條件建立審查人員建議名單提供審查機關參考

86

報告書審查應注意事項 (sect4)

結果之合理性內涵足以提供後續土地開發利用災害防治及環境保育規劃之參據

基地地質調查及基地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基地地質調查及基地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項目內容數量比例尺hellip

87

報告書審查應補正事項 (sect5)

審查報告書有下列情形之一者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應通知申請人限期修正或補正

未依規定格式及份數製作 應檢附文件不齊全未經技師簽證或簽證技師科別不符不符合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規定

88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之法律效益(sect6)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依地質法sect11Ⅱ規定審查)

無行政處分效力 應納入後續相關法令送審書圖文件提供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土地開發利用行為之參據

89

報告書審查之收費 (sect7)

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報告書得收取審查費 依其主管業務收費法令 依規費法相關規定

本報告書為相關法令送審書件之ㄧ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本報告書為相關法令送審書件之ㄧ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 Slide 1
  • Slide 10
  • Slide 12
  • Slide 13
  • Slide 15
  • Slide 25
  • Slide 28
  • Slide 33
  • Slide 39
  • Slide 42
  • Slide 43
  • Slide 44
  • Slide 46
  • Slide 48
  • Slide 49
  • Slide 52
  • Slide 54
  • Slide 55
  • Slide 57
  • Slide 62
  • Slide 63
  • Slide 64
  • Slide 65
  • Slide 66
  • Slide 67
  • Slide 81
  • Slide 84

11

二地質法地質敏感區相關規定 法律及法規命令

地質法(總統 99 年 12 月 8 日華總一義字第 09900331501號令制定行政院100 年 11 月 17 日院臺經字第 1000056389 號令發布定自 100 年 12 月 1 日施行 )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組織及運作辦法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其他規定「地質法地質敏感區之公告」依行政程序法界定為法規命令 ( 法務部

101 年 2 月 24 日法律字第 1000025241號函 ) 地質法第 8 條第 1 項土地開發行為種類與規模及所稱「緊急救災者」

相關規定草案 地質法第 11 條第 1 項所稱「相關法令」及第 2 項所稱「審查機關」相

關規定 ( 經濟部 100 年 12 月 26 日經地字第 10004607731號令 )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草案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格式(經濟部 101 年

3 月 7 日經授地字第 10120800080號公告)

經濟部 101 年 3月 6 日經地字第10104600660號令

sect6

sect8- sect11

sect5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土地管理

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應審查調查及評估結果

申請土地開發前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地質法

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應將地質敏感區資料納入參據

土地利用計畫

土地開發審查

災害防治

環境保育

資源開發

得編預算辦理防治

sect16

地質敏感區土地開發行為應基地地質調查地質安全評估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廢止

審查及公告

中央主管機關應將具有特殊地質景觀地質環境或有發生地質災害之虞之地區公告為地質敏感區

地質法 sect6

中央或地方研提計畫書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審查

中央主管機關公告

地質法 sect8- sect11

地質法 sect5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土地管理

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應審查調查及評估結果

申請土地開發前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子法

土地利用計畫

土地開發審查

災害防治

環境保育

資源開發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組織及運作辦法

14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地質法 sect5Ⅱ 地質敏感區之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地質法 sect6

中央或地方研提計畫書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審查

中央主管機關公告

地質法 sect8- sect11

地質法 sect5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土地管理

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應審查調查及評估結果

申請土地開發前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土地利用計畫

土地開發審查

災害防治

環境保育

資源開發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組織及運作辦法

16

政府為何要公告地質敏感區

國土位處板塊活動帶上rarr地質災害頻仍 避災減災之土地體檢機制rarr診斷土地之屬性及特性rarr提供基本地質資訊rarr讓土地規劃使用更合理

地質敏感區ne地質災害地區 災後重建rarr災前防範 土地開發行為時本法僅規定應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rarr研提因應對策

本法無禁限建管制規定

17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1 地質敏感區分為地質遺跡地下水補注區活動斷層山崩與

地滑及土石流五類地質敏感區 ( 第 2 條 )2 地質遺跡之定義及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之劃定原則 ( 第 3 條 )3 地下水補注區之定義及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之劃定原則

( 第 4 條 )4 活動斷層之定義及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之劃定原則 ( 第 5 條 )5 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之劃定原則 ( 第 6 條 )6 土石流地質敏感區之劃定原則 ( 第 7 條 )7 地質敏感區之範圍繪製作業 ( 第 8 條 )8 地質敏感區之劃定變更或廢止之計畫書研提公開展示審

查及公告程序 ( 第 9 條 )9 地質敏感區之劃定計畫書應載明事項 ( 第 10 條 )10 地質敏感區之變更作業 ( 第 11 條第 12 條 )11 地質敏感區之廢止作業 ( 第 13 條第 14 條 )12 地質敏感區之相關行政作業 ( 第 15 條 )

計 16條

地質專業規定

行政作業規定

18

地質敏感區分類 (sect2)

bull分類目的bull優先列入之類別

bull 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bull 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bull 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bull 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bull 土石流地質敏感區

bull因應未來環境變遷bull其他經中央主管機關認定者

地質法 sect5I 中央主管機關應將具有特殊地質景觀地質環境或有發生地質災害之虞之地區公告為地質敏感區

19

各類地質敏感區劃定原則 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 (sect3)

指在地球演化過程中各種地質作用之產物且具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一有特殊地質意義二有教學或科學研究價值三有觀賞價值四有獨特性或稀有性

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 (sect4)

指地表水入滲地下地層且為區域性之地下水流源頭地區並具有下列情形之ㄧ者 一為多層地下水層之共同補注區二補注之地下水體可做為區域性供水之重要水源

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 (sect5)

指過去十萬年內有活動證據且未來可能再度活動之斷層及其兩側易受活動斷層錯動或地表破裂直接影響之地區

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 (sect6)

曾經發生土石崩塌或有山崩或地滑發生條件之地區及其周圍易直接受山崩或地滑影響之區域

土石流地質敏感區 (sect7)

曾經發生土石流或有明顯土石流發生條件之地區及其周圍易直接受影響之地區

20

地質敏感區範圍繪製

bull涵蓋範圍 (sect3-sect7)

本體

視情況得增加緩衝帶bull繪製之作業底圖 (sect8)

15000像片基本圖

但高山地區得以 110000替代

21

地質敏感區計畫書研提 權責機關 (sect9I) 中央主管機關地方主管機關 計畫書公開展示 (sect9ⅡⅢ ) 送審查前應於地方政府公

開展示 30 日土地權利利害關係人得提出意見併送審查參考

劃定計畫書應載明事項 (sect10)1 劃定原因法律依據及地質證明 2 範圍說明

(1) 位置圖標示地質敏感區位置與行政區關係比例尺不得小於 1100000

(2) 範圍圖標示地質敏感區之邊界及其內之重要地形地物其比例尺以與地質敏感區範圍繪製作業底圖比例尺相同為原則但地質敏感區分布範圍廣闊者得縮小比例尺為 125000

3 地質環境資料 包括地形地層地質構造及水文地質

22

權責機關 ( 地質法 sect5I) 中央主管機關 辦理方式 (sect15I) 得採個別或分批 公告內容 (sect15Ⅱ) 範圍圖說及坐標公告後將其交轄管地方主管機關

地質敏感區公告

審議會審查通過後

審議會審查通過後

23

地質敏感區查詢網路化 (sect15Ⅲ) 中央主管機關應建立地質敏感區資料庫提供網路查詢及下載列印查詢結果

地質敏感區查詢

實務情境模擬bull區位查詢

bull民眾自行上網進行或bull民眾委由顧問公司技師代辦

bull諮詢服務各級主管機關

因應政府組織再造人力精簡政策善用電腦科技有效提升政府行政效能發揮技師專業導入為政府左右手

因應政府組織再造人力精簡政策善用電腦科技有效提升政府行政效能發揮技師專業導入為政府左右手

24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組織及運作辦法

地質法 sect5Ⅳ 審議會之組成專家學者不得少於審議會總人數二分之一審議會之組織及運作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地質法 sect6

中央或地方研提計畫書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審查

中央主管機關公告

地質法 sect8- sect11

地質法 sect5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土地管理

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應審查調查及評估結果

申請土地開發前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土地利用計畫

土地開發審查

災害防治

環境保育

資源開發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組織及運作辦法

26

1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組織之任務組成產生任期及出缺補聘規定 ( 第 2 條 - 第 6 條 )

2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運作之前置作業 ( 第 7條 )

3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運作之議事規則 ( 第 8條 - 第 11 條 )

4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之經費 ( 第 12 條 )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組織及運作辦法

計 13條

27

審議會任務 (sect2)

各類地質敏感區劃定相關事項

各類地質敏感區變更相關事項

各類地質敏感區廢止相關事項

地質法 sect5Ⅲ 中央主管機關應設地質敏感區審議會審查地質敏感區之劃定變更及廢止

環境保育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組織

召集人

土地利用計畫

地質遺跡

機關代表委員 專家學者委員土地開發審查

地下水補注

活動斷層

山崩與地滑

土石流

專家學者人數不得少於委員總人數 12委員總人數 17-25人

災害防治

資源開發

29

審議會組織 (sect3-sect6) 組成 產生 任期出缺補聘

機關代表委員

召集人

由中央主管機關首長兼任或指定

當然委員

其他機關代表委員

由中央主管機關首長就本法第 6 條第 1 項所定土地利用計畫土地開發審查災害防治環境保育或資源開發之主管機關代表聘兼

任期 2 年期 滿得續聘委員職務異動時原派機關應改派代表補足原任期

專家學者委員

由中央主管機關首長就具有地質敏感區相關學術專長及實務經驗之專家學者聘兼

任期 2 年期 滿得續聘每次改聘席次不得少於13委員出缺時得予補聘其任期至原任期屆滿之日止

30

審議會議事規則主席 (sect8) 召集人兼任主席

召集人不克出席時由召集人指定委員 1人代理或由出席委員互推 1人為主席

出席人數及議決人數 (sect9)

全體委員過半數之出席始得開會出席委員過半數之同意始得決議

出席 (sect10) 機關代表委員不克親自出席時得另派員代理出席並參與會議發言及表決專家學者委員應親自出席不得代理

列席 (sect11) 地質敏感區計畫書研提機關應指派代表列席報告及說明

31

審議會其他配套 (sect7)

審議會開會前得經召集人核可視個案特性邀請審議會委員及專家學者組成專案小組召開初審會議獲致初審結論後提報審議會議審查

初審會議之主席由審議會召集人就審議會委員指派之

32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地質法 sect9Ⅱ 基地地質調查與地質安全評估方法之認定項目內容及作業應遵行事項之準則由中央主管機關會商相關主管機關定之

地質法 sect6

中央或地方研提計畫書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審查

中央主管機關公告

地質法 sect8- sect11

地質法 sect5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土地管理

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應審查調查及評估結果

申請土地開發前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土地利用計畫

土地開發審查

災害防治

環境保育

資源開發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組織及運作辦法

34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

基地地質安全評估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廢止

為何須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廣域性

區域性

地質敏感區地質調查制度地質敏感區

地質調查制度

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rarr釐清地質敏感區與基地關係rarr研提因應對策

35

與相關法令規定之地質調查是否競合

環境影響評估環境影響評估

水土保持水土保持

非都市土地使用分區變更非都市土地使用分區變更

建築地基調查建築地基調查

溫泉開發溫泉開發

礦業開發礦業開發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地質安全評估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地質安全評估

地質法 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

hellip

36

1 基地地質調查調查區之範圍界定 ( 第 2 條 )2 現有資料之引用 ( 第 3 條 )3 地質調查方法之選擇 ( 第 4 條 )4 報告書製作應遵行事項 ( 第 5 條第 6 條 )

5 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之調查及評估 ( 第 7 條 - 第 10條 )

6 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之調查及評估 ( 第 11 條 - 第14 條 )

7 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之調查及評估 ( 第 15 條 - 第 18條 )

8 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之調查及評估 ( 第 19 條 - 第23 條 )

9 土石流地質敏感區之調查及評估 ( 第 24 條 - 第 28條 )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總則

各類地質敏感區專章 計 29條

37

本準則設計之條文架構 基地地質調查

區域調查 vs 細部調查 調查區範圍 調查項目及內容 調查方法 圖說規範

基地地質安全評估 地質敏感區對基地之影響 基地開發對地質敏感區之影響因應對策

總則 vs 專章通則 vs但書

38

基地地質調查 --分類及調查範圍 通則 (sect2)

區域調查調查範圍應包含基地全部及基地周界外 2 公里範圍與基地所在地質敏感區重疊部分

細部調查調查範圍應包含基地與地質敏感區重疊部分

得免細部調查維持原地形地貌且不開發者

但書區域調查範圍 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 (sect19) 基地及其所在之地質敏感區全部

土石流地質敏感區 (sect24) 基地及其所在之土石流溪流集水區全部

2 km基地

地質敏感區

基地地質調查 -- 調查項目及內容地質敏感區類別

區域調查 細部調查

地質遺跡(sect7)

地形地層分布及地質構造

地質遺跡之產狀外觀形態及保存狀況地質遺跡之地表分布範圍地質遺跡有向地下延伸者在預計開挖深度範圍內之分布岩層位態岩石性質及地質構造

地下水補注 (sect11)

地形地層分布地質構造及水文地質概況

地形地表沉積物種類及粒徑分布地下地層岩性分布水文地質參數

活動斷層(sect15)

活動斷層地形特徵地層分布及地質構造

岩層分布地質構造

山崩與地滑 (sect20)

環境狀況地質特性 地質特性坡地現況及工程特性

土石流(sect25)

地質環境特性土石崩塌料源土石流流動區溪床特性土石流溢流土石流堆積區特性土石流災害歷史土石流治理工程措施

土石流堆積物地表與地下分布及粒徑變化土石流流動與堆積之特徵及地形坡度變化調查區與土石流流動區之距離及基地與溪床之高程差基地內相關土石流治理工程措施

專章

40

基地地質調查 -- 調查方法 區域調查得引用既有地質資料既有地質資料不足者應以露頭調查遙測影像判釋或其他方法補充資料 (sect3I)

細部調查應進行現地調查現地調查如有既有資料可資引用者得以既有資料取代 (sect3Ⅱ)

本準則所規定之必要地質調查方法得以其他合乎學理且能達到相同調查目的之方法取代 (sect4)

地質法 sect9I 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視情況就下列方法擇一行之 由現有資料檢核並評估地質安全

進行現地調查並評估地質安全

通則

41

基地地質調查 -- 調查方法地質敏感區類別

區域調查 細部調查

地質遺跡(sect8)

露頭調查地質鑽探地球物理測勘或其他方法

地下水補注 (sect12)

地表沉積物種類及粒徑分布 地質鑽探 (增鑽探數量或地球物理測勘 )

活動斷層(sect16)

地形判釋露頭調查

地形判釋露頭調查地質鑽探(探溝調查 ) 地球物理測勘

山崩與地滑 (sect21)

遙測影像判釋地表調查

遙測影像判釋地表調查地質鑽探 (增鑽探數量或地球物理測勘 )

土石流(sect26)

遙測影像判釋地表調查

遙測影像判釋地表調查試坑調查地質鑽探

專章

細部調查規定必要調查方法 -- 地質鑽探地質敏感區類別 鑽探數量及配置 鑽探深度 其他規定

地下水補注 (sect12)

A≦05公頃得不進行地質鑽探05 < A≦2公頃至少應鑽探 2孔 2公頃< A每 1 公頃應鑽 1孔未滿 1 公頃者以 1 公頃計鑽探孔位以均勻分布於細部調查區為原則

每孔深度至少50 公尺或進入岩盤至少 5公尺

配合地質鑽孔調查地下水位及透水係數

活動斷層(sect16)-- 調查地下岩層分布及厚度活動斷層及剪裂帶深度

鑽探剖面應儘量垂直活動斷層走向其配置以能呈現細部調查區之特性及其與活動斷層之關係為原則沿活動斷層走向平行方向之長度每 100 公尺應繪置 1剖面未滿 100 公尺者以 100 公尺計剖面長度未滿 20 公尺者應至少有 1鑽孔控制剖面長度在 20 公尺以上者應至少有 2鑽孔控制且位於剖面兩端之鑽孔與細部調查區邊界之距離以小於 10 公尺為原則同剖面之鑽孔岩性有明顯變化或構造複雜者應增加鑽探數量以調查是否有活動斷層通過及其可能分布位置

每孔深度應至少 30 公尺

山崩與地滑 (sect21)-- 調查覆土層之分布與厚度及岩體之特性

A≦01公頃至少鑽探 1孔01 < A≦1公頃至少鑽探 2孔1公頃< A每 05 公頃應鑽 1孔未滿 05 公頃者以05 公頃計鑽探孔位應配合調查區域狀況選擇適當之配置如為順向坡應優先配置鑽孔

每孔深度至少 30 公尺並應進入岩盤至少 5 公尺如位於順向坡坡面上之鑽孔深度應足以釐清順向坡之岩層組成與厚度及主要不連續面之特性

配合地質鑽孔進行地下水位量測並視坡地穩定分析之需要進行土壤與岩石力學試驗及地下水文調查

土石流(sect26)-- 調查土石流堆積材料厚度及粒徑變化

A≦01公頃至少鑽探 1孔01 < A≦1公頃至少鑽探 2孔1公頃< A每 05 公頃應鑽 1孔未滿 05 公頃者以05 公頃計鑽探孔位配置以均勻分布為原則

每孔深度至少20 公尺或進入岩盤 5 公尺

全程取樣

基地地質調查報告書圖說規範 區域調查地質圖+地質剖面圖 細部調查地質圖+地質剖面圖 地下地質調查方法之紀錄圖說如柱狀圖剖面圖等

地質敏感區類別

區域圖說比例尺

細部圖說比例尺

地質剖面圖

地質遺跡 (sect9)

≧125000 ≧15000 區域調查地質圖與細部調查地質圖均應附與地質圖同比例尺之地質剖面圖

地下水補注(sect13)

≧125000 ≧15000 區域調查地質圖應附水文地質剖面圖細部調查地質圖應附水文地質柵狀圖其中水平比例尺同各地質圖比例垂直比例尺得適度放大

活動斷層(sect17)

≧125000 ≧15000 區域調查地質圖與細部調查地質圖均應附與地質圖同比例尺之地質剖面圖細部調查應配合鑽探資料標示地層(岩層)界線及活動斷層如活動斷層不在細部調查區範圍內應依現有資料將活動斷層標示於剖面延伸線上

山崩與地滑(sect22)

≧125000 ≧15000 區域調查地質圖應附二條相互垂直之剖面細部調查地質剖面圖應配合鑽探孔位繪製以表現覆土層及岩層之空間分布剖面圖之比例尺應與地質圖相同

土石流(sect27)

≧125000 ≧15000 區域調查地質圖應附土石流溪流縱斷面圖標示土石材料堆積位置細部調查地質圖應配合地質鑽探及試坑繪製至少二條相互垂直之地質剖面圖

專章

基地地質安全評估 -- 項目及內容

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 (sect10)

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 (sect14)

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 (sect18)

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 (sect23)

土石流地質敏感區 (sect28)

1 評估基地開發範圍與地質遺跡之空間關係及開發行為對地質遺跡形狀視覺或完整性之影響並研提因應對策2 研提開發行為於施工期間對地質遺跡採取之保護措施及評估其效果3 開發行為人對地質遺跡長期維護之因應對策

1 評估土地開發行為開發中對地下水水質及入滲補注量直接或間接之影響2 評估土地開發行為開發後造成地下水質及入滲補注量之影響3 經評估土地開發行為對地下水水質及入滲補注量造成永久性或暫時性不良影響時應採取因應措施並評估其效果

1 評估活動斷層活動時基地內地表破裂或變形之特性及可能影響範圍2 評估活動斷層活動時地表破裂或變形對開發行為之影響並分析基地內開發行為之適當性3因應對策及其效果評估

1 評估山崩或地滑發生之土石下坡運動特性崩塌或滑動量體及影響範圍對開發行為安全之影響2 評估順向坡之穩定性及開發行為對順向坡穩定性之影響3 評估開發行為造成現有山崩或地滑範圍擴大誘發潛在山崩地滑或順向坡岩體滑動之可能性及其規模4因應對策及其效果評估

1 評估土石流潛勢規模及對開發基地影響之範圍2 評估土石流對土地開發行為或建築物安全之影響3 開發行為安全之因應對策及其安全效果評估

專章

45

報告書製作應遵行事項 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結果應依本準則規定製作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報告書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sect5I)

基地與二種類別以上地質敏感區範圍重疊時應依不同類別地質敏感區規定分別辦理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其調查及評估結果得併於同一報告書(sect5Ⅱ)

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係由本法第 10 條第 1 項所定技師辦理者報告書之簽證應檢附該辦理技師之技師證書及執業執照影本由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公營事業機構或公法人內依法取得相當類科技師證書者辦理時應檢附該辦理技師之技師證書影本 (sect6)

通則

地質法 sect6

地質法 sect8- sect11

地質法 sect5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土地管理 其他規定

土地利用計畫

土地開發審查

災害防治

環境保育

資源開發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廢止

審查及公告

基地位於地質敏感區且符合土地開發行為之種類及規模

申請土地開發前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最先受理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應審查報告書

經審查通過之報告書應納入後續其他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之書圖文件做為參據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之公告」依行政程序法界定為法規命令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之公告」依行政程序法界定為法規命令

地質法第地質法第 88 條第條第 11 項土地開發行為種類與規模及所稱「緊急救災者」相關規定項土地開發行為種類與規模及所稱「緊急救災者」相關規定(( 草案草案 ) )

地質法第地質法第 1111 條第條第 11 項所稱「相關法令」及第項所稱「相關法令」及第 22 項所稱「審查機關」相關規定項所稱「審查機關」相關規定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 (( 草案草案 ))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格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格式式

47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之公告」依行政程序法界定為法規命令

地質法 sect5I 中央主管機關應將具有特殊地質景觀地質環境或有發生地質災害之虞之地區公告為地質敏感區

bull公告之法制作業bull人民之救濟權利 bull公告之法制作業bull人民之救濟權利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之公告 法規命令 一般處分

行政程序法規定 一般處分特定人具體之事實關係

sect92I 所稱行政處分係指行政機關就公法上具體事件所為之決定或其他公 權力措施而對外直接發生法律效果之單方行政行為

sect92Ⅱ前項決定或措施之相對人雖非特定而依一般性特徵可得確定其範圍者 為一般處分適用本法有關行政處分之規定有關公物之設定變更廢 止或其一般使用者亦同

法規命令不特定多數人一般抽象性規範 sect150I 所稱法規命令係指行政機關基於法律授權對多數不特定人民就一 般事項所作抽象之對外發生法律效果之規定

法務部函釋法務部函釋

都市計畫案例(司法院釋字第 156號解釋理由書及最高行政法院 95 年度 判字第 2147號判決) 都市計畫之個別變更係直接限制一定區域內人民之權利利益或增加其負擔其具有行政處分之性質

擬定都市計畫通盤檢討後所作之變更非直接限制一定區域內人民之權益或增加其負擔且非針對具體事件之處理核其性質乃屬於法規命令而非行政處分其性質是一種法規不得直接對之爭訟

特定地區經公告為地質敏感區後其後續影響為何似僅有地質法第 8 條規定「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上開規定似未直接限制一定區域內人民之權利利益或增加其負擔是以地質敏感區之公告性質上似屬法規命令而非一般處分惟仍請貴部再予確認上開公告除前所述外是否尚有其他影響以上事項宜請貴部再予審認

法務部函釋法務部函釋

50

地質敏感區之公告性質屬法規命令

確認特定地區經公告為地質敏感區後其後續影響僅有地質法第 8 條之規定

按法務部函釋上開規定因其非直接限制一定區域內人民之權益且非針對具體事件之處理

是以地質敏感區之公告性質乃屬於行政程序法第 150 條第 1 項規定所稱法規命令而非行政程序法第 92 條規定所指一般處分

經濟部重新檢視地質法

經濟部重新檢視地質法

51

地質法第 11 條第 1 項所稱「相關法令」及第 2 項所稱「審查機關」相關規定

地質法 sect11 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於相關法令規定須送審之書圖文件中納入調查及評估結果

審查機關應邀請地質專家學者或前條第一項規定之執業技師參與審查或委託專業團體辦理審查但具有自行審查能力者不在此限

地質法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

sect11I 依第 8 條第 1 項規定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於相關法令規定須送審之書圖文件中納入調查及評估結果

地質法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

sect11I 依第 8 條第 1 項規定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於相關法令規定須送審之書圖文件中納入調查及評估結果

bull資源開發bull土地開發利用bull工程建設bull廢棄物處置bull天然災害整治bull法令規定有關土地開發之規劃設計及施工

bull區域計畫法bull建築法bull環境影響評估法bull水土保持法bull土石採取法bull水利法 bull礦業法bull溫泉法bullhellip

地質法sect3Ⅶ

立法說明立法說明

53

核釋地質法第 11 條第 1 項「相關法令」

係指訂有土地開發行為相關審查規定之法令 區域計畫法都市計畫法 建築法 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各目的事業法令

bull面積 35公頃bull非都市地區

bull山坡地bull興辦事業

bull休閒農業輔導管理辦法 bull休閒農場經營計畫審查作業要點 bull非都市土地休閒農場容許作休閒農業設施使用審查作業要點 bull非都市土地作休閒農業使用興辦事業計畫及變更編定審查作業要點 bull休閒農場專案輔導實施作業規定bull區域計畫法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建築法等相關規定

【例】複合型休閒農場之土地開發申請

【例】複合型休閒農場申請土地開發許可審查流程示意圖

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bull影響土地開發人權益bull浪費行政資源bull影響土地開發人權益bull浪費行政資源

重複審查重複審查

56

係指辦理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審查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 為避免重複審查應以最先受理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為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結果之「審查機關」

經審查通過之調查及評估結果應納入後續其他「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之書圖文件做為參據

核釋地質法第 11 條第 2 項「審查機關」

【例】複合型休閒農場申請土地開發許可審查流程示意圖

辦理審查辦理審查納入參據納入參據

參據參據 參據

參據

參據參據

誰該辦理審查bull視個案情形bull每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都有可能

誰該辦理審查bull視個案情形bull每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都有可能

58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格式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sect5I 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結果應依本準則規定製作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以下簡稱報告書)報告書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59

報告書格式 基地地質調查報告

1 基地所在地質敏感區地質概況2 區域調查

(1) 調查項目內容方法及數量(2) 調查結果說明附地質圖地質剖面圖及其他相關主題圖說

3細部調查(1) 調查項目內容方法及數量(2) 調查結果說明附地質圖地質剖面圖及其他相關主題圖說

4綜合解釋 基地地質安全評估報告

依據地質調查結果及地質安全評估項目撰述地質安全評估結果

附錄 地質鑽探報告或其他地質調查方法紀錄現地試驗資料室內試驗及分析資料等

60

叁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

一地質法地質敏感區整體作業架構及程序二地質法地質敏感區相關規定

(一)法律及法規命令(二)其他規定

三地質敏感區公告及查詢(一)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及第 1 批準備(二)地質敏感區查詢系統建置

四地方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五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61

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 全國地質敏感區通盤劃定預定 4 至 5 年內分批公告完成之後至少每 5 年通 盤檢討 1次

個案更新視情況得隨時辦理 地質敏感區公告之主要作業及辦理機關

計畫書研提中央及地方主管機關 全國通盤劃定通盤檢討及個案跨越兩個以上行政區域者由中央主管機關辦理

個案未跨行政區域者由該轄管地方主管機關辦理 計畫書公開展示地方主管機關 審議會審查及計畫書核定中央主管機關

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及第 1 批準備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主要由中央主管機關辦理第 1 批地質敏感區主要由中央主管機關辦理

計畫書公開展示 30日

(地方主管機關)

計畫書公開展示 30日

(地方主管機關)計畫書審查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計畫書審查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

計畫書核定及地質敏感區公告(中央主管機關)

計畫書核定及地質敏感區公告(中央主管機關)

約5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

地質法施行 1001201

審議會籌組及討論運作規劃 相關法令

主管機關檢視其主管法令相關規定並調整修正

有關 3 子法發布 10136

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會 101313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會 101313

劃定計畫書研提(中央主管機關)劃定計畫書研提(中央主管機關)

劃定作業(中央主管機關)

劃定作業(中央主管機關)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公告準備

第 1 批分布地點

1 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名稱 分類 縣市 鄉鎮暖暖壺穴 壺穴 基隆市 暖暖區大華壺穴 壺穴 新北市 平溪區猴硐壺穴 壺穴 新北市 瑞芳區十分瀑布 瀑布 新北市 平溪區眼鏡洞瀑布 瀑布 新北市 平溪區

第 1 批101 年度102 年度103 年度

2 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年度 地質敏感區 行政區域第 1批 濁水溪沖積扇 彰化縣

雲林縣

101 屏東平原 高雄市屏東縣

102 蘭陽平原 宜蘭縣

103臺中地區臺北地區

臺中市臺北市新北市

濁水溪沖積扇

3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第 1 批分布地點車籠埔斷層活動斷層敏感區所經行政區域 (鄉鎮市區 ) bull臺中市 (9 處 ) 東勢區石岡區豐原區北屯區太平區大里區潭子區霧峰區和平區bull南投縣 (5 處 ) 草屯鎮南投市中寮鄉名間鄉竹山鎮bull苗栗縣 (1 處 ) 卓蘭鎮

第 1 批101 年度102 年度103 年度104 年度

4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第 1批

年度 直轄市或縣市 說明

第 1批 臺北市 坡地社區重點縣市

五都之一

101 南投縣 921震災區坡地災害指標縣市

101 臺中市 921震災區五都之一

第 1 年度 分布地點

5 土石流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與水土保持局現有之土石流潛勢溪流間之關係尚待釐清

第 1 批暫緩劃定

102(330)

南投縣229

臺中市101

103(264)

屏東縣 65

高雄市 89

嘉義縣 62

臺南市 48

104(320)

宜蘭縣139

雲林縣 10

彰化縣 7

花蓮縣164

105(239)

臺東縣163

苗栗縣 76

106(425)

新竹縣 71

桃園縣 51

基隆市 34

新北市219

臺北市 50

68

地質敏感區查詢系統建置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sect15Ⅲ中央主管機關應建立地質敏感區資料庫提供網路查詢及下載列印查詢結果

地質敏感區查詢民眾得自行上網進行或委由顧問公司技師代辦各級主管機關應協助提供諮詢服務

系統應於第 1 批地質敏感區公告前建妥並於每次公告地質敏感區之同時更新資料

因應土地法地籍資料付費規定系統必要配套 政府機關版查詢時可展現地籍資料 一般民眾版查詢時須自備地籍圖數值資料(向地籍主管機關申購委託測量或其他方式資料處理取得)

69

地質敏感區查詢雛形系統操作展示

地質敏感區查詢雛形系統操作展示

70

叁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

一地質法地質敏感區整體作業架構及程序二地質法地質敏感區相關規定

(一)法律及法規命令(二)其他規定

三地質敏感區公告及查詢(一)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及第 1 批準備(二)地質敏感區查詢系統建置

四地方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五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71

四地方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所在地地方政府

基隆河中上游河蝕地形(壺穴與瀑布 ) 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基隆市新北市

濁水溪沖積扇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彰化縣雲林縣

車籠埔斷層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台中市南投縣苗栗縣

山崩與地滑地質感區劃定計畫書 _臺北市

臺北市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sect9Ⅱ 辦理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公開展示事宜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sect9Ⅱ 辦理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公開展示事宜

72

已提供對口單位1臺北市政府2桃園縣政府3苗栗縣政府4臺中市政府5彰化縣政府6雲林縣政府7高雄市政府8屏東縣政府9花蓮縣政府10宜蘭縣政府11金門縣政府

已提供對口單位1臺北市政府2桃園縣政府3苗栗縣政府4臺中市政府5彰化縣政府6雲林縣政府7高雄市政府8屏東縣政府9花蓮縣政府10宜蘭縣政府11金門縣政府

請地方政府儘速提供對口單位

地方對口設置或指派屬地方主管機關權責 組織編制 業務職掌 地方情況

73

五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依地質法相關條文規定

sect6I 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應將地質敏感區相關資料納入土地利用計畫土地開發審查災害防治環境保育及資源開發之參據

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sect11I 將調查及評估結果納入送審之書圖文件中

依地質法第 11 條解釋令 「相關法令」指訂有土地開發行為相

關審查規定之法令 「審查機關」指辦理地質敏感區基地

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審查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為避免重複審查應以最先受理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為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結果之「審查機關」

經審查通過之調查及評估結果應納入後續其他「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之書圖文件做為參據

請區域計畫法都市計畫法建築法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及各目的事業法令之各法令主管機關研修其主管法令規定送審所需書表文件格式評估納入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規定俾便於地質敏感區公告後能辦理審查

請區域計畫法都市計畫法建築法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及各目的事業法令之各法令主管機關研修其主管法令規定送審所需書表文件格式評估納入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規定俾便於地質敏感區公告後能辦理審查

74

水土保持局如何配合地質法施行研修水土保持書件格式檢視「水土保持計畫審核監督辦法」規定 所需書表文件格式之內容酌予文字修正納入地質法地質敏感區規定再行公告即成

第 36 條本辦法所需書表文件之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第 36 條本辦法所需書表文件之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案例分享

75

敬請提供法令修正資訊

為利相關法令與地質法間銜接順暢請應配合地質法修正規定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於修正後將相關資訊轉知中央主管機關

76

一地質敏感區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及規模草案(附件 7 )提請討論

二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草案(附件 9 )提請討論

綜合討論綜合討論

肆討論事項

77

地質法第 8 條第 1 項土地開發行為種類與規模及所稱「緊急救災者」相關規定 ( 草

案 )地質法 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

所有土地開發行為嗎

所有土地開發行為嗎

78

過度擾民 經濟部水利署

經檢視本法所稱之「土地開發行為」水利法中可能涉及本法第 8 條及第 11 條需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事項為水利法第 46 條水利建造物之興辦改造核准許可等惟水利建造物數量龐大規模較小或開挖深度較淺之開發行為對地質環境及人民安全之影響相對較小是否所有開發行為皆須依法辦理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建議排除規模較小部分以避免增加開發成本及過度擾民

臺北市政府 公園闢建開發行為多為地表整地及綠化植栽結構物及附屬設施如涼亭管溝花槽照明設施等等僅佔工程之小部份且為地表淺基礎開挖影響地質環境條件甚微應無造成地質災害之虞參考經濟部全國地質調查資料即可故建議無一層樓以上且建築面積小於 45m2 建物之公園闢建開發得予排除以節省開發成本

hellip

79

比例原則(禁止過分原則)

行政程序法 sect7 行政行為應依下列原則為之一採取之方法應有助於目的之達成二有多種同樣能達成目的之方法時應選擇對人民權益損害最少者

三採取之方法所造成之損害不得與欲達成目的之利益顯失均衡

排除與地質安全無關者排除小規模者

排除與地質安全無關者排除小規模者

80

核釋地質法第 8 條第 1 項規定 依立法意旨及比例原則土地開發行為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其種類及規模如附表

緊急救災者係指災害發生後經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認定之搶通搶災或防患二次災害之緊急工程行為

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 基地位於地質敏感區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規模

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 基地位於地質敏感區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規模

地質敏感區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及規模 ( 草案 )

1 工廠之設立及工業區之開發2鐵路大眾捷運系統港灣及機場之開發3 公路之開發4 土石採取及探礦採礦5蓄水建造物之開發6休閒農場之開發利用7漁塭或魚池之興建8遊樂區及風景區之開發9高爾夫球場及戶外運動場地之興建或擴建10 文化教育訓練設施或研究機構之興建或擴建11醫療建設之開發其醫院興建或擴建12 新市區(係指新社區及新市鎮)建設13 環境保護工程之興建14 核能及其他能源之開發及放射性核廢料儲存或處理場所之興建15 地下街工程16高壓電線塔基工程17纜車之興建或擴建18氣象雷達站之興建或擴建工程19 設置石油管理法所定之石油石油製品貯存槽20 建築物(係指應請領建照執照)之新建或增建

選取與地質安全有關者考量各類地質敏感區屬性決定辦理與否排除小規模者

選取與地質安全有關者考量各類地質敏感區屬性決定辦理與否排除小規模者

82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 (草案 )

本報告書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為避免審查地質專業事項及技術標準不一中央主管機關爰訂定審查參考規範提供各審查機關參考

地質法 sect11 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於相關法令規定須送審之書圖文件中納入調查及評估結果

審查機關應邀請地質專家學者或前條第一項規定之執業技師參與審查或委託專業團體辦理審查但具有自行審查能力者不在此限

83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草案

1 審查人員之資格條件 ( 第 2 點 )

2 審查人員之建議名單 ( 第 3 點 )

3 報告書審查應注意事項 ( 第 4 點 )

4 報告書審查應補正事項 ( 第 5 點 )

5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之法律效益 ( 第 6點 )

6 報告書審查之收費 ( 第 7 點 )

地質 大地工程 土木工程 採礦工程 水利工程 水土保持

地質 大地工程 土木工程 採礦工程 水利工程 水土保持

政府機關(構)及相當職等專職人員地質相關實務經驗 7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副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5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助理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7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5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副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碩士學位以上且地質專長相關專職實務或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專業證照之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且取得證照後執行地質業務 7 年以上

政府機關(構)及相當職等專職人員地質相關實務經驗 7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副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5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助理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7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5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副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碩士學位以上且地質專長相關專職實務或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專業證照之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且取得證照後執行地質業務 7 年以上

專長專長++實務經驗實務經驗

地質法 sect11Ⅱ審查機關應邀請地質專家學者或前條第一項規定之執業技師參與審查或委託專業團體辦理審查但具有自行審查能力者不在此限

審查人員之資格條件 (sect2)

85

審查人員之建議名單 (sect3)

中央主管機關得就前點規定資格條件建立審查人員建議名單提供審查機關參考

86

報告書審查應注意事項 (sect4)

結果之合理性內涵足以提供後續土地開發利用災害防治及環境保育規劃之參據

基地地質調查及基地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基地地質調查及基地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項目內容數量比例尺hellip

87

報告書審查應補正事項 (sect5)

審查報告書有下列情形之一者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應通知申請人限期修正或補正

未依規定格式及份數製作 應檢附文件不齊全未經技師簽證或簽證技師科別不符不符合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規定

88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之法律效益(sect6)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依地質法sect11Ⅱ規定審查)

無行政處分效力 應納入後續相關法令送審書圖文件提供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土地開發利用行為之參據

89

報告書審查之收費 (sect7)

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報告書得收取審查費 依其主管業務收費法令 依規費法相關規定

本報告書為相關法令送審書件之ㄧ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本報告書為相關法令送審書件之ㄧ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 Slide 1
  • Slide 10
  • Slide 12
  • Slide 13
  • Slide 15
  • Slide 25
  • Slide 28
  • Slide 33
  • Slide 39
  • Slide 42
  • Slide 43
  • Slide 44
  • Slide 46
  • Slide 48
  • Slide 49
  • Slide 52
  • Slide 54
  • Slide 55
  • Slide 57
  • Slide 62
  • Slide 63
  • Slide 64
  • Slide 65
  • Slide 66
  • Slide 67
  • Slide 81
  • Slide 84

sect6

sect8- sect11

sect5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土地管理

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應審查調查及評估結果

申請土地開發前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地質法

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應將地質敏感區資料納入參據

土地利用計畫

土地開發審查

災害防治

環境保育

資源開發

得編預算辦理防治

sect16

地質敏感區土地開發行為應基地地質調查地質安全評估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廢止

審查及公告

中央主管機關應將具有特殊地質景觀地質環境或有發生地質災害之虞之地區公告為地質敏感區

地質法 sect6

中央或地方研提計畫書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審查

中央主管機關公告

地質法 sect8- sect11

地質法 sect5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土地管理

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應審查調查及評估結果

申請土地開發前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子法

土地利用計畫

土地開發審查

災害防治

環境保育

資源開發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組織及運作辦法

14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地質法 sect5Ⅱ 地質敏感區之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地質法 sect6

中央或地方研提計畫書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審查

中央主管機關公告

地質法 sect8- sect11

地質法 sect5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土地管理

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應審查調查及評估結果

申請土地開發前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土地利用計畫

土地開發審查

災害防治

環境保育

資源開發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組織及運作辦法

16

政府為何要公告地質敏感區

國土位處板塊活動帶上rarr地質災害頻仍 避災減災之土地體檢機制rarr診斷土地之屬性及特性rarr提供基本地質資訊rarr讓土地規劃使用更合理

地質敏感區ne地質災害地區 災後重建rarr災前防範 土地開發行為時本法僅規定應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rarr研提因應對策

本法無禁限建管制規定

17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1 地質敏感區分為地質遺跡地下水補注區活動斷層山崩與

地滑及土石流五類地質敏感區 ( 第 2 條 )2 地質遺跡之定義及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之劃定原則 ( 第 3 條 )3 地下水補注區之定義及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之劃定原則

( 第 4 條 )4 活動斷層之定義及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之劃定原則 ( 第 5 條 )5 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之劃定原則 ( 第 6 條 )6 土石流地質敏感區之劃定原則 ( 第 7 條 )7 地質敏感區之範圍繪製作業 ( 第 8 條 )8 地質敏感區之劃定變更或廢止之計畫書研提公開展示審

查及公告程序 ( 第 9 條 )9 地質敏感區之劃定計畫書應載明事項 ( 第 10 條 )10 地質敏感區之變更作業 ( 第 11 條第 12 條 )11 地質敏感區之廢止作業 ( 第 13 條第 14 條 )12 地質敏感區之相關行政作業 ( 第 15 條 )

計 16條

地質專業規定

行政作業規定

18

地質敏感區分類 (sect2)

bull分類目的bull優先列入之類別

bull 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bull 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bull 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bull 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bull 土石流地質敏感區

bull因應未來環境變遷bull其他經中央主管機關認定者

地質法 sect5I 中央主管機關應將具有特殊地質景觀地質環境或有發生地質災害之虞之地區公告為地質敏感區

19

各類地質敏感區劃定原則 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 (sect3)

指在地球演化過程中各種地質作用之產物且具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一有特殊地質意義二有教學或科學研究價值三有觀賞價值四有獨特性或稀有性

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 (sect4)

指地表水入滲地下地層且為區域性之地下水流源頭地區並具有下列情形之ㄧ者 一為多層地下水層之共同補注區二補注之地下水體可做為區域性供水之重要水源

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 (sect5)

指過去十萬年內有活動證據且未來可能再度活動之斷層及其兩側易受活動斷層錯動或地表破裂直接影響之地區

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 (sect6)

曾經發生土石崩塌或有山崩或地滑發生條件之地區及其周圍易直接受山崩或地滑影響之區域

土石流地質敏感區 (sect7)

曾經發生土石流或有明顯土石流發生條件之地區及其周圍易直接受影響之地區

20

地質敏感區範圍繪製

bull涵蓋範圍 (sect3-sect7)

本體

視情況得增加緩衝帶bull繪製之作業底圖 (sect8)

15000像片基本圖

但高山地區得以 110000替代

21

地質敏感區計畫書研提 權責機關 (sect9I) 中央主管機關地方主管機關 計畫書公開展示 (sect9ⅡⅢ ) 送審查前應於地方政府公

開展示 30 日土地權利利害關係人得提出意見併送審查參考

劃定計畫書應載明事項 (sect10)1 劃定原因法律依據及地質證明 2 範圍說明

(1) 位置圖標示地質敏感區位置與行政區關係比例尺不得小於 1100000

(2) 範圍圖標示地質敏感區之邊界及其內之重要地形地物其比例尺以與地質敏感區範圍繪製作業底圖比例尺相同為原則但地質敏感區分布範圍廣闊者得縮小比例尺為 125000

3 地質環境資料 包括地形地層地質構造及水文地質

22

權責機關 ( 地質法 sect5I) 中央主管機關 辦理方式 (sect15I) 得採個別或分批 公告內容 (sect15Ⅱ) 範圍圖說及坐標公告後將其交轄管地方主管機關

地質敏感區公告

審議會審查通過後

審議會審查通過後

23

地質敏感區查詢網路化 (sect15Ⅲ) 中央主管機關應建立地質敏感區資料庫提供網路查詢及下載列印查詢結果

地質敏感區查詢

實務情境模擬bull區位查詢

bull民眾自行上網進行或bull民眾委由顧問公司技師代辦

bull諮詢服務各級主管機關

因應政府組織再造人力精簡政策善用電腦科技有效提升政府行政效能發揮技師專業導入為政府左右手

因應政府組織再造人力精簡政策善用電腦科技有效提升政府行政效能發揮技師專業導入為政府左右手

24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組織及運作辦法

地質法 sect5Ⅳ 審議會之組成專家學者不得少於審議會總人數二分之一審議會之組織及運作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地質法 sect6

中央或地方研提計畫書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審查

中央主管機關公告

地質法 sect8- sect11

地質法 sect5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土地管理

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應審查調查及評估結果

申請土地開發前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土地利用計畫

土地開發審查

災害防治

環境保育

資源開發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組織及運作辦法

26

1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組織之任務組成產生任期及出缺補聘規定 ( 第 2 條 - 第 6 條 )

2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運作之前置作業 ( 第 7條 )

3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運作之議事規則 ( 第 8條 - 第 11 條 )

4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之經費 ( 第 12 條 )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組織及運作辦法

計 13條

27

審議會任務 (sect2)

各類地質敏感區劃定相關事項

各類地質敏感區變更相關事項

各類地質敏感區廢止相關事項

地質法 sect5Ⅲ 中央主管機關應設地質敏感區審議會審查地質敏感區之劃定變更及廢止

環境保育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組織

召集人

土地利用計畫

地質遺跡

機關代表委員 專家學者委員土地開發審查

地下水補注

活動斷層

山崩與地滑

土石流

專家學者人數不得少於委員總人數 12委員總人數 17-25人

災害防治

資源開發

29

審議會組織 (sect3-sect6) 組成 產生 任期出缺補聘

機關代表委員

召集人

由中央主管機關首長兼任或指定

當然委員

其他機關代表委員

由中央主管機關首長就本法第 6 條第 1 項所定土地利用計畫土地開發審查災害防治環境保育或資源開發之主管機關代表聘兼

任期 2 年期 滿得續聘委員職務異動時原派機關應改派代表補足原任期

專家學者委員

由中央主管機關首長就具有地質敏感區相關學術專長及實務經驗之專家學者聘兼

任期 2 年期 滿得續聘每次改聘席次不得少於13委員出缺時得予補聘其任期至原任期屆滿之日止

30

審議會議事規則主席 (sect8) 召集人兼任主席

召集人不克出席時由召集人指定委員 1人代理或由出席委員互推 1人為主席

出席人數及議決人數 (sect9)

全體委員過半數之出席始得開會出席委員過半數之同意始得決議

出席 (sect10) 機關代表委員不克親自出席時得另派員代理出席並參與會議發言及表決專家學者委員應親自出席不得代理

列席 (sect11) 地質敏感區計畫書研提機關應指派代表列席報告及說明

31

審議會其他配套 (sect7)

審議會開會前得經召集人核可視個案特性邀請審議會委員及專家學者組成專案小組召開初審會議獲致初審結論後提報審議會議審查

初審會議之主席由審議會召集人就審議會委員指派之

32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地質法 sect9Ⅱ 基地地質調查與地質安全評估方法之認定項目內容及作業應遵行事項之準則由中央主管機關會商相關主管機關定之

地質法 sect6

中央或地方研提計畫書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審查

中央主管機關公告

地質法 sect8- sect11

地質法 sect5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土地管理

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應審查調查及評估結果

申請土地開發前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土地利用計畫

土地開發審查

災害防治

環境保育

資源開發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組織及運作辦法

34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

基地地質安全評估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廢止

為何須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廣域性

區域性

地質敏感區地質調查制度地質敏感區

地質調查制度

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rarr釐清地質敏感區與基地關係rarr研提因應對策

35

與相關法令規定之地質調查是否競合

環境影響評估環境影響評估

水土保持水土保持

非都市土地使用分區變更非都市土地使用分區變更

建築地基調查建築地基調查

溫泉開發溫泉開發

礦業開發礦業開發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地質安全評估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地質安全評估

地質法 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

hellip

36

1 基地地質調查調查區之範圍界定 ( 第 2 條 )2 現有資料之引用 ( 第 3 條 )3 地質調查方法之選擇 ( 第 4 條 )4 報告書製作應遵行事項 ( 第 5 條第 6 條 )

5 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之調查及評估 ( 第 7 條 - 第 10條 )

6 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之調查及評估 ( 第 11 條 - 第14 條 )

7 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之調查及評估 ( 第 15 條 - 第 18條 )

8 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之調查及評估 ( 第 19 條 - 第23 條 )

9 土石流地質敏感區之調查及評估 ( 第 24 條 - 第 28條 )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總則

各類地質敏感區專章 計 29條

37

本準則設計之條文架構 基地地質調查

區域調查 vs 細部調查 調查區範圍 調查項目及內容 調查方法 圖說規範

基地地質安全評估 地質敏感區對基地之影響 基地開發對地質敏感區之影響因應對策

總則 vs 專章通則 vs但書

38

基地地質調查 --分類及調查範圍 通則 (sect2)

區域調查調查範圍應包含基地全部及基地周界外 2 公里範圍與基地所在地質敏感區重疊部分

細部調查調查範圍應包含基地與地質敏感區重疊部分

得免細部調查維持原地形地貌且不開發者

但書區域調查範圍 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 (sect19) 基地及其所在之地質敏感區全部

土石流地質敏感區 (sect24) 基地及其所在之土石流溪流集水區全部

2 km基地

地質敏感區

基地地質調查 -- 調查項目及內容地質敏感區類別

區域調查 細部調查

地質遺跡(sect7)

地形地層分布及地質構造

地質遺跡之產狀外觀形態及保存狀況地質遺跡之地表分布範圍地質遺跡有向地下延伸者在預計開挖深度範圍內之分布岩層位態岩石性質及地質構造

地下水補注 (sect11)

地形地層分布地質構造及水文地質概況

地形地表沉積物種類及粒徑分布地下地層岩性分布水文地質參數

活動斷層(sect15)

活動斷層地形特徵地層分布及地質構造

岩層分布地質構造

山崩與地滑 (sect20)

環境狀況地質特性 地質特性坡地現況及工程特性

土石流(sect25)

地質環境特性土石崩塌料源土石流流動區溪床特性土石流溢流土石流堆積區特性土石流災害歷史土石流治理工程措施

土石流堆積物地表與地下分布及粒徑變化土石流流動與堆積之特徵及地形坡度變化調查區與土石流流動區之距離及基地與溪床之高程差基地內相關土石流治理工程措施

專章

40

基地地質調查 -- 調查方法 區域調查得引用既有地質資料既有地質資料不足者應以露頭調查遙測影像判釋或其他方法補充資料 (sect3I)

細部調查應進行現地調查現地調查如有既有資料可資引用者得以既有資料取代 (sect3Ⅱ)

本準則所規定之必要地質調查方法得以其他合乎學理且能達到相同調查目的之方法取代 (sect4)

地質法 sect9I 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視情況就下列方法擇一行之 由現有資料檢核並評估地質安全

進行現地調查並評估地質安全

通則

41

基地地質調查 -- 調查方法地質敏感區類別

區域調查 細部調查

地質遺跡(sect8)

露頭調查地質鑽探地球物理測勘或其他方法

地下水補注 (sect12)

地表沉積物種類及粒徑分布 地質鑽探 (增鑽探數量或地球物理測勘 )

活動斷層(sect16)

地形判釋露頭調查

地形判釋露頭調查地質鑽探(探溝調查 ) 地球物理測勘

山崩與地滑 (sect21)

遙測影像判釋地表調查

遙測影像判釋地表調查地質鑽探 (增鑽探數量或地球物理測勘 )

土石流(sect26)

遙測影像判釋地表調查

遙測影像判釋地表調查試坑調查地質鑽探

專章

細部調查規定必要調查方法 -- 地質鑽探地質敏感區類別 鑽探數量及配置 鑽探深度 其他規定

地下水補注 (sect12)

A≦05公頃得不進行地質鑽探05 < A≦2公頃至少應鑽探 2孔 2公頃< A每 1 公頃應鑽 1孔未滿 1 公頃者以 1 公頃計鑽探孔位以均勻分布於細部調查區為原則

每孔深度至少50 公尺或進入岩盤至少 5公尺

配合地質鑽孔調查地下水位及透水係數

活動斷層(sect16)-- 調查地下岩層分布及厚度活動斷層及剪裂帶深度

鑽探剖面應儘量垂直活動斷層走向其配置以能呈現細部調查區之特性及其與活動斷層之關係為原則沿活動斷層走向平行方向之長度每 100 公尺應繪置 1剖面未滿 100 公尺者以 100 公尺計剖面長度未滿 20 公尺者應至少有 1鑽孔控制剖面長度在 20 公尺以上者應至少有 2鑽孔控制且位於剖面兩端之鑽孔與細部調查區邊界之距離以小於 10 公尺為原則同剖面之鑽孔岩性有明顯變化或構造複雜者應增加鑽探數量以調查是否有活動斷層通過及其可能分布位置

每孔深度應至少 30 公尺

山崩與地滑 (sect21)-- 調查覆土層之分布與厚度及岩體之特性

A≦01公頃至少鑽探 1孔01 < A≦1公頃至少鑽探 2孔1公頃< A每 05 公頃應鑽 1孔未滿 05 公頃者以05 公頃計鑽探孔位應配合調查區域狀況選擇適當之配置如為順向坡應優先配置鑽孔

每孔深度至少 30 公尺並應進入岩盤至少 5 公尺如位於順向坡坡面上之鑽孔深度應足以釐清順向坡之岩層組成與厚度及主要不連續面之特性

配合地質鑽孔進行地下水位量測並視坡地穩定分析之需要進行土壤與岩石力學試驗及地下水文調查

土石流(sect26)-- 調查土石流堆積材料厚度及粒徑變化

A≦01公頃至少鑽探 1孔01 < A≦1公頃至少鑽探 2孔1公頃< A每 05 公頃應鑽 1孔未滿 05 公頃者以05 公頃計鑽探孔位配置以均勻分布為原則

每孔深度至少20 公尺或進入岩盤 5 公尺

全程取樣

基地地質調查報告書圖說規範 區域調查地質圖+地質剖面圖 細部調查地質圖+地質剖面圖 地下地質調查方法之紀錄圖說如柱狀圖剖面圖等

地質敏感區類別

區域圖說比例尺

細部圖說比例尺

地質剖面圖

地質遺跡 (sect9)

≧125000 ≧15000 區域調查地質圖與細部調查地質圖均應附與地質圖同比例尺之地質剖面圖

地下水補注(sect13)

≧125000 ≧15000 區域調查地質圖應附水文地質剖面圖細部調查地質圖應附水文地質柵狀圖其中水平比例尺同各地質圖比例垂直比例尺得適度放大

活動斷層(sect17)

≧125000 ≧15000 區域調查地質圖與細部調查地質圖均應附與地質圖同比例尺之地質剖面圖細部調查應配合鑽探資料標示地層(岩層)界線及活動斷層如活動斷層不在細部調查區範圍內應依現有資料將活動斷層標示於剖面延伸線上

山崩與地滑(sect22)

≧125000 ≧15000 區域調查地質圖應附二條相互垂直之剖面細部調查地質剖面圖應配合鑽探孔位繪製以表現覆土層及岩層之空間分布剖面圖之比例尺應與地質圖相同

土石流(sect27)

≧125000 ≧15000 區域調查地質圖應附土石流溪流縱斷面圖標示土石材料堆積位置細部調查地質圖應配合地質鑽探及試坑繪製至少二條相互垂直之地質剖面圖

專章

基地地質安全評估 -- 項目及內容

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 (sect10)

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 (sect14)

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 (sect18)

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 (sect23)

土石流地質敏感區 (sect28)

1 評估基地開發範圍與地質遺跡之空間關係及開發行為對地質遺跡形狀視覺或完整性之影響並研提因應對策2 研提開發行為於施工期間對地質遺跡採取之保護措施及評估其效果3 開發行為人對地質遺跡長期維護之因應對策

1 評估土地開發行為開發中對地下水水質及入滲補注量直接或間接之影響2 評估土地開發行為開發後造成地下水質及入滲補注量之影響3 經評估土地開發行為對地下水水質及入滲補注量造成永久性或暫時性不良影響時應採取因應措施並評估其效果

1 評估活動斷層活動時基地內地表破裂或變形之特性及可能影響範圍2 評估活動斷層活動時地表破裂或變形對開發行為之影響並分析基地內開發行為之適當性3因應對策及其效果評估

1 評估山崩或地滑發生之土石下坡運動特性崩塌或滑動量體及影響範圍對開發行為安全之影響2 評估順向坡之穩定性及開發行為對順向坡穩定性之影響3 評估開發行為造成現有山崩或地滑範圍擴大誘發潛在山崩地滑或順向坡岩體滑動之可能性及其規模4因應對策及其效果評估

1 評估土石流潛勢規模及對開發基地影響之範圍2 評估土石流對土地開發行為或建築物安全之影響3 開發行為安全之因應對策及其安全效果評估

專章

45

報告書製作應遵行事項 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結果應依本準則規定製作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報告書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sect5I)

基地與二種類別以上地質敏感區範圍重疊時應依不同類別地質敏感區規定分別辦理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其調查及評估結果得併於同一報告書(sect5Ⅱ)

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係由本法第 10 條第 1 項所定技師辦理者報告書之簽證應檢附該辦理技師之技師證書及執業執照影本由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公營事業機構或公法人內依法取得相當類科技師證書者辦理時應檢附該辦理技師之技師證書影本 (sect6)

通則

地質法 sect6

地質法 sect8- sect11

地質法 sect5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土地管理 其他規定

土地利用計畫

土地開發審查

災害防治

環境保育

資源開發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廢止

審查及公告

基地位於地質敏感區且符合土地開發行為之種類及規模

申請土地開發前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最先受理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應審查報告書

經審查通過之報告書應納入後續其他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之書圖文件做為參據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之公告」依行政程序法界定為法規命令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之公告」依行政程序法界定為法規命令

地質法第地質法第 88 條第條第 11 項土地開發行為種類與規模及所稱「緊急救災者」相關規定項土地開發行為種類與規模及所稱「緊急救災者」相關規定(( 草案草案 ) )

地質法第地質法第 1111 條第條第 11 項所稱「相關法令」及第項所稱「相關法令」及第 22 項所稱「審查機關」相關規定項所稱「審查機關」相關規定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 (( 草案草案 ))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格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格式式

47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之公告」依行政程序法界定為法規命令

地質法 sect5I 中央主管機關應將具有特殊地質景觀地質環境或有發生地質災害之虞之地區公告為地質敏感區

bull公告之法制作業bull人民之救濟權利 bull公告之法制作業bull人民之救濟權利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之公告 法規命令 一般處分

行政程序法規定 一般處分特定人具體之事實關係

sect92I 所稱行政處分係指行政機關就公法上具體事件所為之決定或其他公 權力措施而對外直接發生法律效果之單方行政行為

sect92Ⅱ前項決定或措施之相對人雖非特定而依一般性特徵可得確定其範圍者 為一般處分適用本法有關行政處分之規定有關公物之設定變更廢 止或其一般使用者亦同

法規命令不特定多數人一般抽象性規範 sect150I 所稱法規命令係指行政機關基於法律授權對多數不特定人民就一 般事項所作抽象之對外發生法律效果之規定

法務部函釋法務部函釋

都市計畫案例(司法院釋字第 156號解釋理由書及最高行政法院 95 年度 判字第 2147號判決) 都市計畫之個別變更係直接限制一定區域內人民之權利利益或增加其負擔其具有行政處分之性質

擬定都市計畫通盤檢討後所作之變更非直接限制一定區域內人民之權益或增加其負擔且非針對具體事件之處理核其性質乃屬於法規命令而非行政處分其性質是一種法規不得直接對之爭訟

特定地區經公告為地質敏感區後其後續影響為何似僅有地質法第 8 條規定「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上開規定似未直接限制一定區域內人民之權利利益或增加其負擔是以地質敏感區之公告性質上似屬法規命令而非一般處分惟仍請貴部再予確認上開公告除前所述外是否尚有其他影響以上事項宜請貴部再予審認

法務部函釋法務部函釋

50

地質敏感區之公告性質屬法規命令

確認特定地區經公告為地質敏感區後其後續影響僅有地質法第 8 條之規定

按法務部函釋上開規定因其非直接限制一定區域內人民之權益且非針對具體事件之處理

是以地質敏感區之公告性質乃屬於行政程序法第 150 條第 1 項規定所稱法規命令而非行政程序法第 92 條規定所指一般處分

經濟部重新檢視地質法

經濟部重新檢視地質法

51

地質法第 11 條第 1 項所稱「相關法令」及第 2 項所稱「審查機關」相關規定

地質法 sect11 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於相關法令規定須送審之書圖文件中納入調查及評估結果

審查機關應邀請地質專家學者或前條第一項規定之執業技師參與審查或委託專業團體辦理審查但具有自行審查能力者不在此限

地質法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

sect11I 依第 8 條第 1 項規定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於相關法令規定須送審之書圖文件中納入調查及評估結果

地質法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

sect11I 依第 8 條第 1 項規定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於相關法令規定須送審之書圖文件中納入調查及評估結果

bull資源開發bull土地開發利用bull工程建設bull廢棄物處置bull天然災害整治bull法令規定有關土地開發之規劃設計及施工

bull區域計畫法bull建築法bull環境影響評估法bull水土保持法bull土石採取法bull水利法 bull礦業法bull溫泉法bullhellip

地質法sect3Ⅶ

立法說明立法說明

53

核釋地質法第 11 條第 1 項「相關法令」

係指訂有土地開發行為相關審查規定之法令 區域計畫法都市計畫法 建築法 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各目的事業法令

bull面積 35公頃bull非都市地區

bull山坡地bull興辦事業

bull休閒農業輔導管理辦法 bull休閒農場經營計畫審查作業要點 bull非都市土地休閒農場容許作休閒農業設施使用審查作業要點 bull非都市土地作休閒農業使用興辦事業計畫及變更編定審查作業要點 bull休閒農場專案輔導實施作業規定bull區域計畫法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建築法等相關規定

【例】複合型休閒農場之土地開發申請

【例】複合型休閒農場申請土地開發許可審查流程示意圖

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bull影響土地開發人權益bull浪費行政資源bull影響土地開發人權益bull浪費行政資源

重複審查重複審查

56

係指辦理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審查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 為避免重複審查應以最先受理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為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結果之「審查機關」

經審查通過之調查及評估結果應納入後續其他「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之書圖文件做為參據

核釋地質法第 11 條第 2 項「審查機關」

【例】複合型休閒農場申請土地開發許可審查流程示意圖

辦理審查辦理審查納入參據納入參據

參據參據 參據

參據

參據參據

誰該辦理審查bull視個案情形bull每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都有可能

誰該辦理審查bull視個案情形bull每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都有可能

58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格式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sect5I 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結果應依本準則規定製作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以下簡稱報告書)報告書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59

報告書格式 基地地質調查報告

1 基地所在地質敏感區地質概況2 區域調查

(1) 調查項目內容方法及數量(2) 調查結果說明附地質圖地質剖面圖及其他相關主題圖說

3細部調查(1) 調查項目內容方法及數量(2) 調查結果說明附地質圖地質剖面圖及其他相關主題圖說

4綜合解釋 基地地質安全評估報告

依據地質調查結果及地質安全評估項目撰述地質安全評估結果

附錄 地質鑽探報告或其他地質調查方法紀錄現地試驗資料室內試驗及分析資料等

60

叁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

一地質法地質敏感區整體作業架構及程序二地質法地質敏感區相關規定

(一)法律及法規命令(二)其他規定

三地質敏感區公告及查詢(一)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及第 1 批準備(二)地質敏感區查詢系統建置

四地方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五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61

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 全國地質敏感區通盤劃定預定 4 至 5 年內分批公告完成之後至少每 5 年通 盤檢討 1次

個案更新視情況得隨時辦理 地質敏感區公告之主要作業及辦理機關

計畫書研提中央及地方主管機關 全國通盤劃定通盤檢討及個案跨越兩個以上行政區域者由中央主管機關辦理

個案未跨行政區域者由該轄管地方主管機關辦理 計畫書公開展示地方主管機關 審議會審查及計畫書核定中央主管機關

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及第 1 批準備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主要由中央主管機關辦理第 1 批地質敏感區主要由中央主管機關辦理

計畫書公開展示 30日

(地方主管機關)

計畫書公開展示 30日

(地方主管機關)計畫書審查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計畫書審查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

計畫書核定及地質敏感區公告(中央主管機關)

計畫書核定及地質敏感區公告(中央主管機關)

約5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

地質法施行 1001201

審議會籌組及討論運作規劃 相關法令

主管機關檢視其主管法令相關規定並調整修正

有關 3 子法發布 10136

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會 101313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會 101313

劃定計畫書研提(中央主管機關)劃定計畫書研提(中央主管機關)

劃定作業(中央主管機關)

劃定作業(中央主管機關)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公告準備

第 1 批分布地點

1 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名稱 分類 縣市 鄉鎮暖暖壺穴 壺穴 基隆市 暖暖區大華壺穴 壺穴 新北市 平溪區猴硐壺穴 壺穴 新北市 瑞芳區十分瀑布 瀑布 新北市 平溪區眼鏡洞瀑布 瀑布 新北市 平溪區

第 1 批101 年度102 年度103 年度

2 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年度 地質敏感區 行政區域第 1批 濁水溪沖積扇 彰化縣

雲林縣

101 屏東平原 高雄市屏東縣

102 蘭陽平原 宜蘭縣

103臺中地區臺北地區

臺中市臺北市新北市

濁水溪沖積扇

3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第 1 批分布地點車籠埔斷層活動斷層敏感區所經行政區域 (鄉鎮市區 ) bull臺中市 (9 處 ) 東勢區石岡區豐原區北屯區太平區大里區潭子區霧峰區和平區bull南投縣 (5 處 ) 草屯鎮南投市中寮鄉名間鄉竹山鎮bull苗栗縣 (1 處 ) 卓蘭鎮

第 1 批101 年度102 年度103 年度104 年度

4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第 1批

年度 直轄市或縣市 說明

第 1批 臺北市 坡地社區重點縣市

五都之一

101 南投縣 921震災區坡地災害指標縣市

101 臺中市 921震災區五都之一

第 1 年度 分布地點

5 土石流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與水土保持局現有之土石流潛勢溪流間之關係尚待釐清

第 1 批暫緩劃定

102(330)

南投縣229

臺中市101

103(264)

屏東縣 65

高雄市 89

嘉義縣 62

臺南市 48

104(320)

宜蘭縣139

雲林縣 10

彰化縣 7

花蓮縣164

105(239)

臺東縣163

苗栗縣 76

106(425)

新竹縣 71

桃園縣 51

基隆市 34

新北市219

臺北市 50

68

地質敏感區查詢系統建置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sect15Ⅲ中央主管機關應建立地質敏感區資料庫提供網路查詢及下載列印查詢結果

地質敏感區查詢民眾得自行上網進行或委由顧問公司技師代辦各級主管機關應協助提供諮詢服務

系統應於第 1 批地質敏感區公告前建妥並於每次公告地質敏感區之同時更新資料

因應土地法地籍資料付費規定系統必要配套 政府機關版查詢時可展現地籍資料 一般民眾版查詢時須自備地籍圖數值資料(向地籍主管機關申購委託測量或其他方式資料處理取得)

69

地質敏感區查詢雛形系統操作展示

地質敏感區查詢雛形系統操作展示

70

叁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

一地質法地質敏感區整體作業架構及程序二地質法地質敏感區相關規定

(一)法律及法規命令(二)其他規定

三地質敏感區公告及查詢(一)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及第 1 批準備(二)地質敏感區查詢系統建置

四地方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五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71

四地方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所在地地方政府

基隆河中上游河蝕地形(壺穴與瀑布 ) 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基隆市新北市

濁水溪沖積扇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彰化縣雲林縣

車籠埔斷層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台中市南投縣苗栗縣

山崩與地滑地質感區劃定計畫書 _臺北市

臺北市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sect9Ⅱ 辦理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公開展示事宜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sect9Ⅱ 辦理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公開展示事宜

72

已提供對口單位1臺北市政府2桃園縣政府3苗栗縣政府4臺中市政府5彰化縣政府6雲林縣政府7高雄市政府8屏東縣政府9花蓮縣政府10宜蘭縣政府11金門縣政府

已提供對口單位1臺北市政府2桃園縣政府3苗栗縣政府4臺中市政府5彰化縣政府6雲林縣政府7高雄市政府8屏東縣政府9花蓮縣政府10宜蘭縣政府11金門縣政府

請地方政府儘速提供對口單位

地方對口設置或指派屬地方主管機關權責 組織編制 業務職掌 地方情況

73

五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依地質法相關條文規定

sect6I 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應將地質敏感區相關資料納入土地利用計畫土地開發審查災害防治環境保育及資源開發之參據

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sect11I 將調查及評估結果納入送審之書圖文件中

依地質法第 11 條解釋令 「相關法令」指訂有土地開發行為相

關審查規定之法令 「審查機關」指辦理地質敏感區基地

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審查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為避免重複審查應以最先受理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為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結果之「審查機關」

經審查通過之調查及評估結果應納入後續其他「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之書圖文件做為參據

請區域計畫法都市計畫法建築法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及各目的事業法令之各法令主管機關研修其主管法令規定送審所需書表文件格式評估納入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規定俾便於地質敏感區公告後能辦理審查

請區域計畫法都市計畫法建築法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及各目的事業法令之各法令主管機關研修其主管法令規定送審所需書表文件格式評估納入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規定俾便於地質敏感區公告後能辦理審查

74

水土保持局如何配合地質法施行研修水土保持書件格式檢視「水土保持計畫審核監督辦法」規定 所需書表文件格式之內容酌予文字修正納入地質法地質敏感區規定再行公告即成

第 36 條本辦法所需書表文件之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第 36 條本辦法所需書表文件之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案例分享

75

敬請提供法令修正資訊

為利相關法令與地質法間銜接順暢請應配合地質法修正規定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於修正後將相關資訊轉知中央主管機關

76

一地質敏感區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及規模草案(附件 7 )提請討論

二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草案(附件 9 )提請討論

綜合討論綜合討論

肆討論事項

77

地質法第 8 條第 1 項土地開發行為種類與規模及所稱「緊急救災者」相關規定 ( 草

案 )地質法 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

所有土地開發行為嗎

所有土地開發行為嗎

78

過度擾民 經濟部水利署

經檢視本法所稱之「土地開發行為」水利法中可能涉及本法第 8 條及第 11 條需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事項為水利法第 46 條水利建造物之興辦改造核准許可等惟水利建造物數量龐大規模較小或開挖深度較淺之開發行為對地質環境及人民安全之影響相對較小是否所有開發行為皆須依法辦理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建議排除規模較小部分以避免增加開發成本及過度擾民

臺北市政府 公園闢建開發行為多為地表整地及綠化植栽結構物及附屬設施如涼亭管溝花槽照明設施等等僅佔工程之小部份且為地表淺基礎開挖影響地質環境條件甚微應無造成地質災害之虞參考經濟部全國地質調查資料即可故建議無一層樓以上且建築面積小於 45m2 建物之公園闢建開發得予排除以節省開發成本

hellip

79

比例原則(禁止過分原則)

行政程序法 sect7 行政行為應依下列原則為之一採取之方法應有助於目的之達成二有多種同樣能達成目的之方法時應選擇對人民權益損害最少者

三採取之方法所造成之損害不得與欲達成目的之利益顯失均衡

排除與地質安全無關者排除小規模者

排除與地質安全無關者排除小規模者

80

核釋地質法第 8 條第 1 項規定 依立法意旨及比例原則土地開發行為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其種類及規模如附表

緊急救災者係指災害發生後經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認定之搶通搶災或防患二次災害之緊急工程行為

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 基地位於地質敏感區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規模

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 基地位於地質敏感區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規模

地質敏感區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及規模 ( 草案 )

1 工廠之設立及工業區之開發2鐵路大眾捷運系統港灣及機場之開發3 公路之開發4 土石採取及探礦採礦5蓄水建造物之開發6休閒農場之開發利用7漁塭或魚池之興建8遊樂區及風景區之開發9高爾夫球場及戶外運動場地之興建或擴建10 文化教育訓練設施或研究機構之興建或擴建11醫療建設之開發其醫院興建或擴建12 新市區(係指新社區及新市鎮)建設13 環境保護工程之興建14 核能及其他能源之開發及放射性核廢料儲存或處理場所之興建15 地下街工程16高壓電線塔基工程17纜車之興建或擴建18氣象雷達站之興建或擴建工程19 設置石油管理法所定之石油石油製品貯存槽20 建築物(係指應請領建照執照)之新建或增建

選取與地質安全有關者考量各類地質敏感區屬性決定辦理與否排除小規模者

選取與地質安全有關者考量各類地質敏感區屬性決定辦理與否排除小規模者

82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 (草案 )

本報告書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為避免審查地質專業事項及技術標準不一中央主管機關爰訂定審查參考規範提供各審查機關參考

地質法 sect11 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於相關法令規定須送審之書圖文件中納入調查及評估結果

審查機關應邀請地質專家學者或前條第一項規定之執業技師參與審查或委託專業團體辦理審查但具有自行審查能力者不在此限

83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草案

1 審查人員之資格條件 ( 第 2 點 )

2 審查人員之建議名單 ( 第 3 點 )

3 報告書審查應注意事項 ( 第 4 點 )

4 報告書審查應補正事項 ( 第 5 點 )

5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之法律效益 ( 第 6點 )

6 報告書審查之收費 ( 第 7 點 )

地質 大地工程 土木工程 採礦工程 水利工程 水土保持

地質 大地工程 土木工程 採礦工程 水利工程 水土保持

政府機關(構)及相當職等專職人員地質相關實務經驗 7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副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5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助理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7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5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副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碩士學位以上且地質專長相關專職實務或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專業證照之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且取得證照後執行地質業務 7 年以上

政府機關(構)及相當職等專職人員地質相關實務經驗 7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副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5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助理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7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5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副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碩士學位以上且地質專長相關專職實務或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專業證照之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且取得證照後執行地質業務 7 年以上

專長專長++實務經驗實務經驗

地質法 sect11Ⅱ審查機關應邀請地質專家學者或前條第一項規定之執業技師參與審查或委託專業團體辦理審查但具有自行審查能力者不在此限

審查人員之資格條件 (sect2)

85

審查人員之建議名單 (sect3)

中央主管機關得就前點規定資格條件建立審查人員建議名單提供審查機關參考

86

報告書審查應注意事項 (sect4)

結果之合理性內涵足以提供後續土地開發利用災害防治及環境保育規劃之參據

基地地質調查及基地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基地地質調查及基地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項目內容數量比例尺hellip

87

報告書審查應補正事項 (sect5)

審查報告書有下列情形之一者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應通知申請人限期修正或補正

未依規定格式及份數製作 應檢附文件不齊全未經技師簽證或簽證技師科別不符不符合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規定

88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之法律效益(sect6)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依地質法sect11Ⅱ規定審查)

無行政處分效力 應納入後續相關法令送審書圖文件提供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土地開發利用行為之參據

89

報告書審查之收費 (sect7)

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報告書得收取審查費 依其主管業務收費法令 依規費法相關規定

本報告書為相關法令送審書件之ㄧ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本報告書為相關法令送審書件之ㄧ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 Slide 1
  • Slide 10
  • Slide 12
  • Slide 13
  • Slide 15
  • Slide 25
  • Slide 28
  • Slide 33
  • Slide 39
  • Slide 42
  • Slide 43
  • Slide 44
  • Slide 46
  • Slide 48
  • Slide 49
  • Slide 52
  • Slide 54
  • Slide 55
  • Slide 57
  • Slide 62
  • Slide 63
  • Slide 64
  • Slide 65
  • Slide 66
  • Slide 67
  • Slide 81
  • Slide 84

地質法 sect6

中央或地方研提計畫書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審查

中央主管機關公告

地質法 sect8- sect11

地質法 sect5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土地管理

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應審查調查及評估結果

申請土地開發前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子法

土地利用計畫

土地開發審查

災害防治

環境保育

資源開發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組織及運作辦法

14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地質法 sect5Ⅱ 地質敏感區之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地質法 sect6

中央或地方研提計畫書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審查

中央主管機關公告

地質法 sect8- sect11

地質法 sect5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土地管理

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應審查調查及評估結果

申請土地開發前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土地利用計畫

土地開發審查

災害防治

環境保育

資源開發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組織及運作辦法

16

政府為何要公告地質敏感區

國土位處板塊活動帶上rarr地質災害頻仍 避災減災之土地體檢機制rarr診斷土地之屬性及特性rarr提供基本地質資訊rarr讓土地規劃使用更合理

地質敏感區ne地質災害地區 災後重建rarr災前防範 土地開發行為時本法僅規定應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rarr研提因應對策

本法無禁限建管制規定

17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1 地質敏感區分為地質遺跡地下水補注區活動斷層山崩與

地滑及土石流五類地質敏感區 ( 第 2 條 )2 地質遺跡之定義及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之劃定原則 ( 第 3 條 )3 地下水補注區之定義及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之劃定原則

( 第 4 條 )4 活動斷層之定義及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之劃定原則 ( 第 5 條 )5 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之劃定原則 ( 第 6 條 )6 土石流地質敏感區之劃定原則 ( 第 7 條 )7 地質敏感區之範圍繪製作業 ( 第 8 條 )8 地質敏感區之劃定變更或廢止之計畫書研提公開展示審

查及公告程序 ( 第 9 條 )9 地質敏感區之劃定計畫書應載明事項 ( 第 10 條 )10 地質敏感區之變更作業 ( 第 11 條第 12 條 )11 地質敏感區之廢止作業 ( 第 13 條第 14 條 )12 地質敏感區之相關行政作業 ( 第 15 條 )

計 16條

地質專業規定

行政作業規定

18

地質敏感區分類 (sect2)

bull分類目的bull優先列入之類別

bull 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bull 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bull 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bull 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bull 土石流地質敏感區

bull因應未來環境變遷bull其他經中央主管機關認定者

地質法 sect5I 中央主管機關應將具有特殊地質景觀地質環境或有發生地質災害之虞之地區公告為地質敏感區

19

各類地質敏感區劃定原則 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 (sect3)

指在地球演化過程中各種地質作用之產物且具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一有特殊地質意義二有教學或科學研究價值三有觀賞價值四有獨特性或稀有性

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 (sect4)

指地表水入滲地下地層且為區域性之地下水流源頭地區並具有下列情形之ㄧ者 一為多層地下水層之共同補注區二補注之地下水體可做為區域性供水之重要水源

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 (sect5)

指過去十萬年內有活動證據且未來可能再度活動之斷層及其兩側易受活動斷層錯動或地表破裂直接影響之地區

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 (sect6)

曾經發生土石崩塌或有山崩或地滑發生條件之地區及其周圍易直接受山崩或地滑影響之區域

土石流地質敏感區 (sect7)

曾經發生土石流或有明顯土石流發生條件之地區及其周圍易直接受影響之地區

20

地質敏感區範圍繪製

bull涵蓋範圍 (sect3-sect7)

本體

視情況得增加緩衝帶bull繪製之作業底圖 (sect8)

15000像片基本圖

但高山地區得以 110000替代

21

地質敏感區計畫書研提 權責機關 (sect9I) 中央主管機關地方主管機關 計畫書公開展示 (sect9ⅡⅢ ) 送審查前應於地方政府公

開展示 30 日土地權利利害關係人得提出意見併送審查參考

劃定計畫書應載明事項 (sect10)1 劃定原因法律依據及地質證明 2 範圍說明

(1) 位置圖標示地質敏感區位置與行政區關係比例尺不得小於 1100000

(2) 範圍圖標示地質敏感區之邊界及其內之重要地形地物其比例尺以與地質敏感區範圍繪製作業底圖比例尺相同為原則但地質敏感區分布範圍廣闊者得縮小比例尺為 125000

3 地質環境資料 包括地形地層地質構造及水文地質

22

權責機關 ( 地質法 sect5I) 中央主管機關 辦理方式 (sect15I) 得採個別或分批 公告內容 (sect15Ⅱ) 範圍圖說及坐標公告後將其交轄管地方主管機關

地質敏感區公告

審議會審查通過後

審議會審查通過後

23

地質敏感區查詢網路化 (sect15Ⅲ) 中央主管機關應建立地質敏感區資料庫提供網路查詢及下載列印查詢結果

地質敏感區查詢

實務情境模擬bull區位查詢

bull民眾自行上網進行或bull民眾委由顧問公司技師代辦

bull諮詢服務各級主管機關

因應政府組織再造人力精簡政策善用電腦科技有效提升政府行政效能發揮技師專業導入為政府左右手

因應政府組織再造人力精簡政策善用電腦科技有效提升政府行政效能發揮技師專業導入為政府左右手

24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組織及運作辦法

地質法 sect5Ⅳ 審議會之組成專家學者不得少於審議會總人數二分之一審議會之組織及運作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地質法 sect6

中央或地方研提計畫書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審查

中央主管機關公告

地質法 sect8- sect11

地質法 sect5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土地管理

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應審查調查及評估結果

申請土地開發前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土地利用計畫

土地開發審查

災害防治

環境保育

資源開發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組織及運作辦法

26

1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組織之任務組成產生任期及出缺補聘規定 ( 第 2 條 - 第 6 條 )

2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運作之前置作業 ( 第 7條 )

3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運作之議事規則 ( 第 8條 - 第 11 條 )

4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之經費 ( 第 12 條 )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組織及運作辦法

計 13條

27

審議會任務 (sect2)

各類地質敏感區劃定相關事項

各類地質敏感區變更相關事項

各類地質敏感區廢止相關事項

地質法 sect5Ⅲ 中央主管機關應設地質敏感區審議會審查地質敏感區之劃定變更及廢止

環境保育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組織

召集人

土地利用計畫

地質遺跡

機關代表委員 專家學者委員土地開發審查

地下水補注

活動斷層

山崩與地滑

土石流

專家學者人數不得少於委員總人數 12委員總人數 17-25人

災害防治

資源開發

29

審議會組織 (sect3-sect6) 組成 產生 任期出缺補聘

機關代表委員

召集人

由中央主管機關首長兼任或指定

當然委員

其他機關代表委員

由中央主管機關首長就本法第 6 條第 1 項所定土地利用計畫土地開發審查災害防治環境保育或資源開發之主管機關代表聘兼

任期 2 年期 滿得續聘委員職務異動時原派機關應改派代表補足原任期

專家學者委員

由中央主管機關首長就具有地質敏感區相關學術專長及實務經驗之專家學者聘兼

任期 2 年期 滿得續聘每次改聘席次不得少於13委員出缺時得予補聘其任期至原任期屆滿之日止

30

審議會議事規則主席 (sect8) 召集人兼任主席

召集人不克出席時由召集人指定委員 1人代理或由出席委員互推 1人為主席

出席人數及議決人數 (sect9)

全體委員過半數之出席始得開會出席委員過半數之同意始得決議

出席 (sect10) 機關代表委員不克親自出席時得另派員代理出席並參與會議發言及表決專家學者委員應親自出席不得代理

列席 (sect11) 地質敏感區計畫書研提機關應指派代表列席報告及說明

31

審議會其他配套 (sect7)

審議會開會前得經召集人核可視個案特性邀請審議會委員及專家學者組成專案小組召開初審會議獲致初審結論後提報審議會議審查

初審會議之主席由審議會召集人就審議會委員指派之

32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地質法 sect9Ⅱ 基地地質調查與地質安全評估方法之認定項目內容及作業應遵行事項之準則由中央主管機關會商相關主管機關定之

地質法 sect6

中央或地方研提計畫書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審查

中央主管機關公告

地質法 sect8- sect11

地質法 sect5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土地管理

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應審查調查及評估結果

申請土地開發前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土地利用計畫

土地開發審查

災害防治

環境保育

資源開發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組織及運作辦法

34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

基地地質安全評估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廢止

為何須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廣域性

區域性

地質敏感區地質調查制度地質敏感區

地質調查制度

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rarr釐清地質敏感區與基地關係rarr研提因應對策

35

與相關法令規定之地質調查是否競合

環境影響評估環境影響評估

水土保持水土保持

非都市土地使用分區變更非都市土地使用分區變更

建築地基調查建築地基調查

溫泉開發溫泉開發

礦業開發礦業開發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地質安全評估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地質安全評估

地質法 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

hellip

36

1 基地地質調查調查區之範圍界定 ( 第 2 條 )2 現有資料之引用 ( 第 3 條 )3 地質調查方法之選擇 ( 第 4 條 )4 報告書製作應遵行事項 ( 第 5 條第 6 條 )

5 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之調查及評估 ( 第 7 條 - 第 10條 )

6 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之調查及評估 ( 第 11 條 - 第14 條 )

7 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之調查及評估 ( 第 15 條 - 第 18條 )

8 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之調查及評估 ( 第 19 條 - 第23 條 )

9 土石流地質敏感區之調查及評估 ( 第 24 條 - 第 28條 )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總則

各類地質敏感區專章 計 29條

37

本準則設計之條文架構 基地地質調查

區域調查 vs 細部調查 調查區範圍 調查項目及內容 調查方法 圖說規範

基地地質安全評估 地質敏感區對基地之影響 基地開發對地質敏感區之影響因應對策

總則 vs 專章通則 vs但書

38

基地地質調查 --分類及調查範圍 通則 (sect2)

區域調查調查範圍應包含基地全部及基地周界外 2 公里範圍與基地所在地質敏感區重疊部分

細部調查調查範圍應包含基地與地質敏感區重疊部分

得免細部調查維持原地形地貌且不開發者

但書區域調查範圍 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 (sect19) 基地及其所在之地質敏感區全部

土石流地質敏感區 (sect24) 基地及其所在之土石流溪流集水區全部

2 km基地

地質敏感區

基地地質調查 -- 調查項目及內容地質敏感區類別

區域調查 細部調查

地質遺跡(sect7)

地形地層分布及地質構造

地質遺跡之產狀外觀形態及保存狀況地質遺跡之地表分布範圍地質遺跡有向地下延伸者在預計開挖深度範圍內之分布岩層位態岩石性質及地質構造

地下水補注 (sect11)

地形地層分布地質構造及水文地質概況

地形地表沉積物種類及粒徑分布地下地層岩性分布水文地質參數

活動斷層(sect15)

活動斷層地形特徵地層分布及地質構造

岩層分布地質構造

山崩與地滑 (sect20)

環境狀況地質特性 地質特性坡地現況及工程特性

土石流(sect25)

地質環境特性土石崩塌料源土石流流動區溪床特性土石流溢流土石流堆積區特性土石流災害歷史土石流治理工程措施

土石流堆積物地表與地下分布及粒徑變化土石流流動與堆積之特徵及地形坡度變化調查區與土石流流動區之距離及基地與溪床之高程差基地內相關土石流治理工程措施

專章

40

基地地質調查 -- 調查方法 區域調查得引用既有地質資料既有地質資料不足者應以露頭調查遙測影像判釋或其他方法補充資料 (sect3I)

細部調查應進行現地調查現地調查如有既有資料可資引用者得以既有資料取代 (sect3Ⅱ)

本準則所規定之必要地質調查方法得以其他合乎學理且能達到相同調查目的之方法取代 (sect4)

地質法 sect9I 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視情況就下列方法擇一行之 由現有資料檢核並評估地質安全

進行現地調查並評估地質安全

通則

41

基地地質調查 -- 調查方法地質敏感區類別

區域調查 細部調查

地質遺跡(sect8)

露頭調查地質鑽探地球物理測勘或其他方法

地下水補注 (sect12)

地表沉積物種類及粒徑分布 地質鑽探 (增鑽探數量或地球物理測勘 )

活動斷層(sect16)

地形判釋露頭調查

地形判釋露頭調查地質鑽探(探溝調查 ) 地球物理測勘

山崩與地滑 (sect21)

遙測影像判釋地表調查

遙測影像判釋地表調查地質鑽探 (增鑽探數量或地球物理測勘 )

土石流(sect26)

遙測影像判釋地表調查

遙測影像判釋地表調查試坑調查地質鑽探

專章

細部調查規定必要調查方法 -- 地質鑽探地質敏感區類別 鑽探數量及配置 鑽探深度 其他規定

地下水補注 (sect12)

A≦05公頃得不進行地質鑽探05 < A≦2公頃至少應鑽探 2孔 2公頃< A每 1 公頃應鑽 1孔未滿 1 公頃者以 1 公頃計鑽探孔位以均勻分布於細部調查區為原則

每孔深度至少50 公尺或進入岩盤至少 5公尺

配合地質鑽孔調查地下水位及透水係數

活動斷層(sect16)-- 調查地下岩層分布及厚度活動斷層及剪裂帶深度

鑽探剖面應儘量垂直活動斷層走向其配置以能呈現細部調查區之特性及其與活動斷層之關係為原則沿活動斷層走向平行方向之長度每 100 公尺應繪置 1剖面未滿 100 公尺者以 100 公尺計剖面長度未滿 20 公尺者應至少有 1鑽孔控制剖面長度在 20 公尺以上者應至少有 2鑽孔控制且位於剖面兩端之鑽孔與細部調查區邊界之距離以小於 10 公尺為原則同剖面之鑽孔岩性有明顯變化或構造複雜者應增加鑽探數量以調查是否有活動斷層通過及其可能分布位置

每孔深度應至少 30 公尺

山崩與地滑 (sect21)-- 調查覆土層之分布與厚度及岩體之特性

A≦01公頃至少鑽探 1孔01 < A≦1公頃至少鑽探 2孔1公頃< A每 05 公頃應鑽 1孔未滿 05 公頃者以05 公頃計鑽探孔位應配合調查區域狀況選擇適當之配置如為順向坡應優先配置鑽孔

每孔深度至少 30 公尺並應進入岩盤至少 5 公尺如位於順向坡坡面上之鑽孔深度應足以釐清順向坡之岩層組成與厚度及主要不連續面之特性

配合地質鑽孔進行地下水位量測並視坡地穩定分析之需要進行土壤與岩石力學試驗及地下水文調查

土石流(sect26)-- 調查土石流堆積材料厚度及粒徑變化

A≦01公頃至少鑽探 1孔01 < A≦1公頃至少鑽探 2孔1公頃< A每 05 公頃應鑽 1孔未滿 05 公頃者以05 公頃計鑽探孔位配置以均勻分布為原則

每孔深度至少20 公尺或進入岩盤 5 公尺

全程取樣

基地地質調查報告書圖說規範 區域調查地質圖+地質剖面圖 細部調查地質圖+地質剖面圖 地下地質調查方法之紀錄圖說如柱狀圖剖面圖等

地質敏感區類別

區域圖說比例尺

細部圖說比例尺

地質剖面圖

地質遺跡 (sect9)

≧125000 ≧15000 區域調查地質圖與細部調查地質圖均應附與地質圖同比例尺之地質剖面圖

地下水補注(sect13)

≧125000 ≧15000 區域調查地質圖應附水文地質剖面圖細部調查地質圖應附水文地質柵狀圖其中水平比例尺同各地質圖比例垂直比例尺得適度放大

活動斷層(sect17)

≧125000 ≧15000 區域調查地質圖與細部調查地質圖均應附與地質圖同比例尺之地質剖面圖細部調查應配合鑽探資料標示地層(岩層)界線及活動斷層如活動斷層不在細部調查區範圍內應依現有資料將活動斷層標示於剖面延伸線上

山崩與地滑(sect22)

≧125000 ≧15000 區域調查地質圖應附二條相互垂直之剖面細部調查地質剖面圖應配合鑽探孔位繪製以表現覆土層及岩層之空間分布剖面圖之比例尺應與地質圖相同

土石流(sect27)

≧125000 ≧15000 區域調查地質圖應附土石流溪流縱斷面圖標示土石材料堆積位置細部調查地質圖應配合地質鑽探及試坑繪製至少二條相互垂直之地質剖面圖

專章

基地地質安全評估 -- 項目及內容

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 (sect10)

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 (sect14)

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 (sect18)

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 (sect23)

土石流地質敏感區 (sect28)

1 評估基地開發範圍與地質遺跡之空間關係及開發行為對地質遺跡形狀視覺或完整性之影響並研提因應對策2 研提開發行為於施工期間對地質遺跡採取之保護措施及評估其效果3 開發行為人對地質遺跡長期維護之因應對策

1 評估土地開發行為開發中對地下水水質及入滲補注量直接或間接之影響2 評估土地開發行為開發後造成地下水質及入滲補注量之影響3 經評估土地開發行為對地下水水質及入滲補注量造成永久性或暫時性不良影響時應採取因應措施並評估其效果

1 評估活動斷層活動時基地內地表破裂或變形之特性及可能影響範圍2 評估活動斷層活動時地表破裂或變形對開發行為之影響並分析基地內開發行為之適當性3因應對策及其效果評估

1 評估山崩或地滑發生之土石下坡運動特性崩塌或滑動量體及影響範圍對開發行為安全之影響2 評估順向坡之穩定性及開發行為對順向坡穩定性之影響3 評估開發行為造成現有山崩或地滑範圍擴大誘發潛在山崩地滑或順向坡岩體滑動之可能性及其規模4因應對策及其效果評估

1 評估土石流潛勢規模及對開發基地影響之範圍2 評估土石流對土地開發行為或建築物安全之影響3 開發行為安全之因應對策及其安全效果評估

專章

45

報告書製作應遵行事項 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結果應依本準則規定製作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報告書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sect5I)

基地與二種類別以上地質敏感區範圍重疊時應依不同類別地質敏感區規定分別辦理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其調查及評估結果得併於同一報告書(sect5Ⅱ)

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係由本法第 10 條第 1 項所定技師辦理者報告書之簽證應檢附該辦理技師之技師證書及執業執照影本由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公營事業機構或公法人內依法取得相當類科技師證書者辦理時應檢附該辦理技師之技師證書影本 (sect6)

通則

地質法 sect6

地質法 sect8- sect11

地質法 sect5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土地管理 其他規定

土地利用計畫

土地開發審查

災害防治

環境保育

資源開發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廢止

審查及公告

基地位於地質敏感區且符合土地開發行為之種類及規模

申請土地開發前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最先受理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應審查報告書

經審查通過之報告書應納入後續其他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之書圖文件做為參據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之公告」依行政程序法界定為法規命令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之公告」依行政程序法界定為法規命令

地質法第地質法第 88 條第條第 11 項土地開發行為種類與規模及所稱「緊急救災者」相關規定項土地開發行為種類與規模及所稱「緊急救災者」相關規定(( 草案草案 ) )

地質法第地質法第 1111 條第條第 11 項所稱「相關法令」及第項所稱「相關法令」及第 22 項所稱「審查機關」相關規定項所稱「審查機關」相關規定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 (( 草案草案 ))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格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格式式

47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之公告」依行政程序法界定為法規命令

地質法 sect5I 中央主管機關應將具有特殊地質景觀地質環境或有發生地質災害之虞之地區公告為地質敏感區

bull公告之法制作業bull人民之救濟權利 bull公告之法制作業bull人民之救濟權利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之公告 法規命令 一般處分

行政程序法規定 一般處分特定人具體之事實關係

sect92I 所稱行政處分係指行政機關就公法上具體事件所為之決定或其他公 權力措施而對外直接發生法律效果之單方行政行為

sect92Ⅱ前項決定或措施之相對人雖非特定而依一般性特徵可得確定其範圍者 為一般處分適用本法有關行政處分之規定有關公物之設定變更廢 止或其一般使用者亦同

法規命令不特定多數人一般抽象性規範 sect150I 所稱法規命令係指行政機關基於法律授權對多數不特定人民就一 般事項所作抽象之對外發生法律效果之規定

法務部函釋法務部函釋

都市計畫案例(司法院釋字第 156號解釋理由書及最高行政法院 95 年度 判字第 2147號判決) 都市計畫之個別變更係直接限制一定區域內人民之權利利益或增加其負擔其具有行政處分之性質

擬定都市計畫通盤檢討後所作之變更非直接限制一定區域內人民之權益或增加其負擔且非針對具體事件之處理核其性質乃屬於法規命令而非行政處分其性質是一種法規不得直接對之爭訟

特定地區經公告為地質敏感區後其後續影響為何似僅有地質法第 8 條規定「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上開規定似未直接限制一定區域內人民之權利利益或增加其負擔是以地質敏感區之公告性質上似屬法規命令而非一般處分惟仍請貴部再予確認上開公告除前所述外是否尚有其他影響以上事項宜請貴部再予審認

法務部函釋法務部函釋

50

地質敏感區之公告性質屬法規命令

確認特定地區經公告為地質敏感區後其後續影響僅有地質法第 8 條之規定

按法務部函釋上開規定因其非直接限制一定區域內人民之權益且非針對具體事件之處理

是以地質敏感區之公告性質乃屬於行政程序法第 150 條第 1 項規定所稱法規命令而非行政程序法第 92 條規定所指一般處分

經濟部重新檢視地質法

經濟部重新檢視地質法

51

地質法第 11 條第 1 項所稱「相關法令」及第 2 項所稱「審查機關」相關規定

地質法 sect11 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於相關法令規定須送審之書圖文件中納入調查及評估結果

審查機關應邀請地質專家學者或前條第一項規定之執業技師參與審查或委託專業團體辦理審查但具有自行審查能力者不在此限

地質法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

sect11I 依第 8 條第 1 項規定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於相關法令規定須送審之書圖文件中納入調查及評估結果

地質法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

sect11I 依第 8 條第 1 項規定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於相關法令規定須送審之書圖文件中納入調查及評估結果

bull資源開發bull土地開發利用bull工程建設bull廢棄物處置bull天然災害整治bull法令規定有關土地開發之規劃設計及施工

bull區域計畫法bull建築法bull環境影響評估法bull水土保持法bull土石採取法bull水利法 bull礦業法bull溫泉法bullhellip

地質法sect3Ⅶ

立法說明立法說明

53

核釋地質法第 11 條第 1 項「相關法令」

係指訂有土地開發行為相關審查規定之法令 區域計畫法都市計畫法 建築法 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各目的事業法令

bull面積 35公頃bull非都市地區

bull山坡地bull興辦事業

bull休閒農業輔導管理辦法 bull休閒農場經營計畫審查作業要點 bull非都市土地休閒農場容許作休閒農業設施使用審查作業要點 bull非都市土地作休閒農業使用興辦事業計畫及變更編定審查作業要點 bull休閒農場專案輔導實施作業規定bull區域計畫法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建築法等相關規定

【例】複合型休閒農場之土地開發申請

【例】複合型休閒農場申請土地開發許可審查流程示意圖

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bull影響土地開發人權益bull浪費行政資源bull影響土地開發人權益bull浪費行政資源

重複審查重複審查

56

係指辦理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審查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 為避免重複審查應以最先受理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為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結果之「審查機關」

經審查通過之調查及評估結果應納入後續其他「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之書圖文件做為參據

核釋地質法第 11 條第 2 項「審查機關」

【例】複合型休閒農場申請土地開發許可審查流程示意圖

辦理審查辦理審查納入參據納入參據

參據參據 參據

參據

參據參據

誰該辦理審查bull視個案情形bull每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都有可能

誰該辦理審查bull視個案情形bull每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都有可能

58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格式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sect5I 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結果應依本準則規定製作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以下簡稱報告書)報告書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59

報告書格式 基地地質調查報告

1 基地所在地質敏感區地質概況2 區域調查

(1) 調查項目內容方法及數量(2) 調查結果說明附地質圖地質剖面圖及其他相關主題圖說

3細部調查(1) 調查項目內容方法及數量(2) 調查結果說明附地質圖地質剖面圖及其他相關主題圖說

4綜合解釋 基地地質安全評估報告

依據地質調查結果及地質安全評估項目撰述地質安全評估結果

附錄 地質鑽探報告或其他地質調查方法紀錄現地試驗資料室內試驗及分析資料等

60

叁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

一地質法地質敏感區整體作業架構及程序二地質法地質敏感區相關規定

(一)法律及法規命令(二)其他規定

三地質敏感區公告及查詢(一)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及第 1 批準備(二)地質敏感區查詢系統建置

四地方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五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61

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 全國地質敏感區通盤劃定預定 4 至 5 年內分批公告完成之後至少每 5 年通 盤檢討 1次

個案更新視情況得隨時辦理 地質敏感區公告之主要作業及辦理機關

計畫書研提中央及地方主管機關 全國通盤劃定通盤檢討及個案跨越兩個以上行政區域者由中央主管機關辦理

個案未跨行政區域者由該轄管地方主管機關辦理 計畫書公開展示地方主管機關 審議會審查及計畫書核定中央主管機關

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及第 1 批準備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主要由中央主管機關辦理第 1 批地質敏感區主要由中央主管機關辦理

計畫書公開展示 30日

(地方主管機關)

計畫書公開展示 30日

(地方主管機關)計畫書審查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計畫書審查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

計畫書核定及地質敏感區公告(中央主管機關)

計畫書核定及地質敏感區公告(中央主管機關)

約5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

地質法施行 1001201

審議會籌組及討論運作規劃 相關法令

主管機關檢視其主管法令相關規定並調整修正

有關 3 子法發布 10136

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會 101313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會 101313

劃定計畫書研提(中央主管機關)劃定計畫書研提(中央主管機關)

劃定作業(中央主管機關)

劃定作業(中央主管機關)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公告準備

第 1 批分布地點

1 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名稱 分類 縣市 鄉鎮暖暖壺穴 壺穴 基隆市 暖暖區大華壺穴 壺穴 新北市 平溪區猴硐壺穴 壺穴 新北市 瑞芳區十分瀑布 瀑布 新北市 平溪區眼鏡洞瀑布 瀑布 新北市 平溪區

第 1 批101 年度102 年度103 年度

2 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年度 地質敏感區 行政區域第 1批 濁水溪沖積扇 彰化縣

雲林縣

101 屏東平原 高雄市屏東縣

102 蘭陽平原 宜蘭縣

103臺中地區臺北地區

臺中市臺北市新北市

濁水溪沖積扇

3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第 1 批分布地點車籠埔斷層活動斷層敏感區所經行政區域 (鄉鎮市區 ) bull臺中市 (9 處 ) 東勢區石岡區豐原區北屯區太平區大里區潭子區霧峰區和平區bull南投縣 (5 處 ) 草屯鎮南投市中寮鄉名間鄉竹山鎮bull苗栗縣 (1 處 ) 卓蘭鎮

第 1 批101 年度102 年度103 年度104 年度

4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第 1批

年度 直轄市或縣市 說明

第 1批 臺北市 坡地社區重點縣市

五都之一

101 南投縣 921震災區坡地災害指標縣市

101 臺中市 921震災區五都之一

第 1 年度 分布地點

5 土石流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與水土保持局現有之土石流潛勢溪流間之關係尚待釐清

第 1 批暫緩劃定

102(330)

南投縣229

臺中市101

103(264)

屏東縣 65

高雄市 89

嘉義縣 62

臺南市 48

104(320)

宜蘭縣139

雲林縣 10

彰化縣 7

花蓮縣164

105(239)

臺東縣163

苗栗縣 76

106(425)

新竹縣 71

桃園縣 51

基隆市 34

新北市219

臺北市 50

68

地質敏感區查詢系統建置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sect15Ⅲ中央主管機關應建立地質敏感區資料庫提供網路查詢及下載列印查詢結果

地質敏感區查詢民眾得自行上網進行或委由顧問公司技師代辦各級主管機關應協助提供諮詢服務

系統應於第 1 批地質敏感區公告前建妥並於每次公告地質敏感區之同時更新資料

因應土地法地籍資料付費規定系統必要配套 政府機關版查詢時可展現地籍資料 一般民眾版查詢時須自備地籍圖數值資料(向地籍主管機關申購委託測量或其他方式資料處理取得)

69

地質敏感區查詢雛形系統操作展示

地質敏感區查詢雛形系統操作展示

70

叁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

一地質法地質敏感區整體作業架構及程序二地質法地質敏感區相關規定

(一)法律及法規命令(二)其他規定

三地質敏感區公告及查詢(一)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及第 1 批準備(二)地質敏感區查詢系統建置

四地方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五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71

四地方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所在地地方政府

基隆河中上游河蝕地形(壺穴與瀑布 ) 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基隆市新北市

濁水溪沖積扇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彰化縣雲林縣

車籠埔斷層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台中市南投縣苗栗縣

山崩與地滑地質感區劃定計畫書 _臺北市

臺北市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sect9Ⅱ 辦理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公開展示事宜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sect9Ⅱ 辦理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公開展示事宜

72

已提供對口單位1臺北市政府2桃園縣政府3苗栗縣政府4臺中市政府5彰化縣政府6雲林縣政府7高雄市政府8屏東縣政府9花蓮縣政府10宜蘭縣政府11金門縣政府

已提供對口單位1臺北市政府2桃園縣政府3苗栗縣政府4臺中市政府5彰化縣政府6雲林縣政府7高雄市政府8屏東縣政府9花蓮縣政府10宜蘭縣政府11金門縣政府

請地方政府儘速提供對口單位

地方對口設置或指派屬地方主管機關權責 組織編制 業務職掌 地方情況

73

五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依地質法相關條文規定

sect6I 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應將地質敏感區相關資料納入土地利用計畫土地開發審查災害防治環境保育及資源開發之參據

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sect11I 將調查及評估結果納入送審之書圖文件中

依地質法第 11 條解釋令 「相關法令」指訂有土地開發行為相

關審查規定之法令 「審查機關」指辦理地質敏感區基地

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審查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為避免重複審查應以最先受理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為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結果之「審查機關」

經審查通過之調查及評估結果應納入後續其他「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之書圖文件做為參據

請區域計畫法都市計畫法建築法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及各目的事業法令之各法令主管機關研修其主管法令規定送審所需書表文件格式評估納入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規定俾便於地質敏感區公告後能辦理審查

請區域計畫法都市計畫法建築法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及各目的事業法令之各法令主管機關研修其主管法令規定送審所需書表文件格式評估納入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規定俾便於地質敏感區公告後能辦理審查

74

水土保持局如何配合地質法施行研修水土保持書件格式檢視「水土保持計畫審核監督辦法」規定 所需書表文件格式之內容酌予文字修正納入地質法地質敏感區規定再行公告即成

第 36 條本辦法所需書表文件之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第 36 條本辦法所需書表文件之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案例分享

75

敬請提供法令修正資訊

為利相關法令與地質法間銜接順暢請應配合地質法修正規定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於修正後將相關資訊轉知中央主管機關

76

一地質敏感區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及規模草案(附件 7 )提請討論

二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草案(附件 9 )提請討論

綜合討論綜合討論

肆討論事項

77

地質法第 8 條第 1 項土地開發行為種類與規模及所稱「緊急救災者」相關規定 ( 草

案 )地質法 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

所有土地開發行為嗎

所有土地開發行為嗎

78

過度擾民 經濟部水利署

經檢視本法所稱之「土地開發行為」水利法中可能涉及本法第 8 條及第 11 條需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事項為水利法第 46 條水利建造物之興辦改造核准許可等惟水利建造物數量龐大規模較小或開挖深度較淺之開發行為對地質環境及人民安全之影響相對較小是否所有開發行為皆須依法辦理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建議排除規模較小部分以避免增加開發成本及過度擾民

臺北市政府 公園闢建開發行為多為地表整地及綠化植栽結構物及附屬設施如涼亭管溝花槽照明設施等等僅佔工程之小部份且為地表淺基礎開挖影響地質環境條件甚微應無造成地質災害之虞參考經濟部全國地質調查資料即可故建議無一層樓以上且建築面積小於 45m2 建物之公園闢建開發得予排除以節省開發成本

hellip

79

比例原則(禁止過分原則)

行政程序法 sect7 行政行為應依下列原則為之一採取之方法應有助於目的之達成二有多種同樣能達成目的之方法時應選擇對人民權益損害最少者

三採取之方法所造成之損害不得與欲達成目的之利益顯失均衡

排除與地質安全無關者排除小規模者

排除與地質安全無關者排除小規模者

80

核釋地質法第 8 條第 1 項規定 依立法意旨及比例原則土地開發行為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其種類及規模如附表

緊急救災者係指災害發生後經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認定之搶通搶災或防患二次災害之緊急工程行為

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 基地位於地質敏感區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規模

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 基地位於地質敏感區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規模

地質敏感區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及規模 ( 草案 )

1 工廠之設立及工業區之開發2鐵路大眾捷運系統港灣及機場之開發3 公路之開發4 土石採取及探礦採礦5蓄水建造物之開發6休閒農場之開發利用7漁塭或魚池之興建8遊樂區及風景區之開發9高爾夫球場及戶外運動場地之興建或擴建10 文化教育訓練設施或研究機構之興建或擴建11醫療建設之開發其醫院興建或擴建12 新市區(係指新社區及新市鎮)建設13 環境保護工程之興建14 核能及其他能源之開發及放射性核廢料儲存或處理場所之興建15 地下街工程16高壓電線塔基工程17纜車之興建或擴建18氣象雷達站之興建或擴建工程19 設置石油管理法所定之石油石油製品貯存槽20 建築物(係指應請領建照執照)之新建或增建

選取與地質安全有關者考量各類地質敏感區屬性決定辦理與否排除小規模者

選取與地質安全有關者考量各類地質敏感區屬性決定辦理與否排除小規模者

82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 (草案 )

本報告書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為避免審查地質專業事項及技術標準不一中央主管機關爰訂定審查參考規範提供各審查機關參考

地質法 sect11 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於相關法令規定須送審之書圖文件中納入調查及評估結果

審查機關應邀請地質專家學者或前條第一項規定之執業技師參與審查或委託專業團體辦理審查但具有自行審查能力者不在此限

83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草案

1 審查人員之資格條件 ( 第 2 點 )

2 審查人員之建議名單 ( 第 3 點 )

3 報告書審查應注意事項 ( 第 4 點 )

4 報告書審查應補正事項 ( 第 5 點 )

5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之法律效益 ( 第 6點 )

6 報告書審查之收費 ( 第 7 點 )

地質 大地工程 土木工程 採礦工程 水利工程 水土保持

地質 大地工程 土木工程 採礦工程 水利工程 水土保持

政府機關(構)及相當職等專職人員地質相關實務經驗 7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副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5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助理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7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5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副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碩士學位以上且地質專長相關專職實務或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專業證照之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且取得證照後執行地質業務 7 年以上

政府機關(構)及相當職等專職人員地質相關實務經驗 7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副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5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助理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7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5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副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碩士學位以上且地質專長相關專職實務或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專業證照之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且取得證照後執行地質業務 7 年以上

專長專長++實務經驗實務經驗

地質法 sect11Ⅱ審查機關應邀請地質專家學者或前條第一項規定之執業技師參與審查或委託專業團體辦理審查但具有自行審查能力者不在此限

審查人員之資格條件 (sect2)

85

審查人員之建議名單 (sect3)

中央主管機關得就前點規定資格條件建立審查人員建議名單提供審查機關參考

86

報告書審查應注意事項 (sect4)

結果之合理性內涵足以提供後續土地開發利用災害防治及環境保育規劃之參據

基地地質調查及基地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基地地質調查及基地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項目內容數量比例尺hellip

87

報告書審查應補正事項 (sect5)

審查報告書有下列情形之一者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應通知申請人限期修正或補正

未依規定格式及份數製作 應檢附文件不齊全未經技師簽證或簽證技師科別不符不符合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規定

88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之法律效益(sect6)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依地質法sect11Ⅱ規定審查)

無行政處分效力 應納入後續相關法令送審書圖文件提供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土地開發利用行為之參據

89

報告書審查之收費 (sect7)

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報告書得收取審查費 依其主管業務收費法令 依規費法相關規定

本報告書為相關法令送審書件之ㄧ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本報告書為相關法令送審書件之ㄧ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 Slide 1
  • Slide 10
  • Slide 12
  • Slide 13
  • Slide 15
  • Slide 25
  • Slide 28
  • Slide 33
  • Slide 39
  • Slide 42
  • Slide 43
  • Slide 44
  • Slide 46
  • Slide 48
  • Slide 49
  • Slide 52
  • Slide 54
  • Slide 55
  • Slide 57
  • Slide 62
  • Slide 63
  • Slide 64
  • Slide 65
  • Slide 66
  • Slide 67
  • Slide 81
  • Slide 84

14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地質法 sect5Ⅱ 地質敏感區之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地質法 sect6

中央或地方研提計畫書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審查

中央主管機關公告

地質法 sect8- sect11

地質法 sect5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土地管理

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應審查調查及評估結果

申請土地開發前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土地利用計畫

土地開發審查

災害防治

環境保育

資源開發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組織及運作辦法

16

政府為何要公告地質敏感區

國土位處板塊活動帶上rarr地質災害頻仍 避災減災之土地體檢機制rarr診斷土地之屬性及特性rarr提供基本地質資訊rarr讓土地規劃使用更合理

地質敏感區ne地質災害地區 災後重建rarr災前防範 土地開發行為時本法僅規定應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rarr研提因應對策

本法無禁限建管制規定

17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1 地質敏感區分為地質遺跡地下水補注區活動斷層山崩與

地滑及土石流五類地質敏感區 ( 第 2 條 )2 地質遺跡之定義及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之劃定原則 ( 第 3 條 )3 地下水補注區之定義及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之劃定原則

( 第 4 條 )4 活動斷層之定義及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之劃定原則 ( 第 5 條 )5 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之劃定原則 ( 第 6 條 )6 土石流地質敏感區之劃定原則 ( 第 7 條 )7 地質敏感區之範圍繪製作業 ( 第 8 條 )8 地質敏感區之劃定變更或廢止之計畫書研提公開展示審

查及公告程序 ( 第 9 條 )9 地質敏感區之劃定計畫書應載明事項 ( 第 10 條 )10 地質敏感區之變更作業 ( 第 11 條第 12 條 )11 地質敏感區之廢止作業 ( 第 13 條第 14 條 )12 地質敏感區之相關行政作業 ( 第 15 條 )

計 16條

地質專業規定

行政作業規定

18

地質敏感區分類 (sect2)

bull分類目的bull優先列入之類別

bull 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bull 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bull 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bull 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bull 土石流地質敏感區

bull因應未來環境變遷bull其他經中央主管機關認定者

地質法 sect5I 中央主管機關應將具有特殊地質景觀地質環境或有發生地質災害之虞之地區公告為地質敏感區

19

各類地質敏感區劃定原則 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 (sect3)

指在地球演化過程中各種地質作用之產物且具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一有特殊地質意義二有教學或科學研究價值三有觀賞價值四有獨特性或稀有性

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 (sect4)

指地表水入滲地下地層且為區域性之地下水流源頭地區並具有下列情形之ㄧ者 一為多層地下水層之共同補注區二補注之地下水體可做為區域性供水之重要水源

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 (sect5)

指過去十萬年內有活動證據且未來可能再度活動之斷層及其兩側易受活動斷層錯動或地表破裂直接影響之地區

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 (sect6)

曾經發生土石崩塌或有山崩或地滑發生條件之地區及其周圍易直接受山崩或地滑影響之區域

土石流地質敏感區 (sect7)

曾經發生土石流或有明顯土石流發生條件之地區及其周圍易直接受影響之地區

20

地質敏感區範圍繪製

bull涵蓋範圍 (sect3-sect7)

本體

視情況得增加緩衝帶bull繪製之作業底圖 (sect8)

15000像片基本圖

但高山地區得以 110000替代

21

地質敏感區計畫書研提 權責機關 (sect9I) 中央主管機關地方主管機關 計畫書公開展示 (sect9ⅡⅢ ) 送審查前應於地方政府公

開展示 30 日土地權利利害關係人得提出意見併送審查參考

劃定計畫書應載明事項 (sect10)1 劃定原因法律依據及地質證明 2 範圍說明

(1) 位置圖標示地質敏感區位置與行政區關係比例尺不得小於 1100000

(2) 範圍圖標示地質敏感區之邊界及其內之重要地形地物其比例尺以與地質敏感區範圍繪製作業底圖比例尺相同為原則但地質敏感區分布範圍廣闊者得縮小比例尺為 125000

3 地質環境資料 包括地形地層地質構造及水文地質

22

權責機關 ( 地質法 sect5I) 中央主管機關 辦理方式 (sect15I) 得採個別或分批 公告內容 (sect15Ⅱ) 範圍圖說及坐標公告後將其交轄管地方主管機關

地質敏感區公告

審議會審查通過後

審議會審查通過後

23

地質敏感區查詢網路化 (sect15Ⅲ) 中央主管機關應建立地質敏感區資料庫提供網路查詢及下載列印查詢結果

地質敏感區查詢

實務情境模擬bull區位查詢

bull民眾自行上網進行或bull民眾委由顧問公司技師代辦

bull諮詢服務各級主管機關

因應政府組織再造人力精簡政策善用電腦科技有效提升政府行政效能發揮技師專業導入為政府左右手

因應政府組織再造人力精簡政策善用電腦科技有效提升政府行政效能發揮技師專業導入為政府左右手

24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組織及運作辦法

地質法 sect5Ⅳ 審議會之組成專家學者不得少於審議會總人數二分之一審議會之組織及運作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地質法 sect6

中央或地方研提計畫書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審查

中央主管機關公告

地質法 sect8- sect11

地質法 sect5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土地管理

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應審查調查及評估結果

申請土地開發前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土地利用計畫

土地開發審查

災害防治

環境保育

資源開發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組織及運作辦法

26

1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組織之任務組成產生任期及出缺補聘規定 ( 第 2 條 - 第 6 條 )

2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運作之前置作業 ( 第 7條 )

3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運作之議事規則 ( 第 8條 - 第 11 條 )

4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之經費 ( 第 12 條 )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組織及運作辦法

計 13條

27

審議會任務 (sect2)

各類地質敏感區劃定相關事項

各類地質敏感區變更相關事項

各類地質敏感區廢止相關事項

地質法 sect5Ⅲ 中央主管機關應設地質敏感區審議會審查地質敏感區之劃定變更及廢止

環境保育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組織

召集人

土地利用計畫

地質遺跡

機關代表委員 專家學者委員土地開發審查

地下水補注

活動斷層

山崩與地滑

土石流

專家學者人數不得少於委員總人數 12委員總人數 17-25人

災害防治

資源開發

29

審議會組織 (sect3-sect6) 組成 產生 任期出缺補聘

機關代表委員

召集人

由中央主管機關首長兼任或指定

當然委員

其他機關代表委員

由中央主管機關首長就本法第 6 條第 1 項所定土地利用計畫土地開發審查災害防治環境保育或資源開發之主管機關代表聘兼

任期 2 年期 滿得續聘委員職務異動時原派機關應改派代表補足原任期

專家學者委員

由中央主管機關首長就具有地質敏感區相關學術專長及實務經驗之專家學者聘兼

任期 2 年期 滿得續聘每次改聘席次不得少於13委員出缺時得予補聘其任期至原任期屆滿之日止

30

審議會議事規則主席 (sect8) 召集人兼任主席

召集人不克出席時由召集人指定委員 1人代理或由出席委員互推 1人為主席

出席人數及議決人數 (sect9)

全體委員過半數之出席始得開會出席委員過半數之同意始得決議

出席 (sect10) 機關代表委員不克親自出席時得另派員代理出席並參與會議發言及表決專家學者委員應親自出席不得代理

列席 (sect11) 地質敏感區計畫書研提機關應指派代表列席報告及說明

31

審議會其他配套 (sect7)

審議會開會前得經召集人核可視個案特性邀請審議會委員及專家學者組成專案小組召開初審會議獲致初審結論後提報審議會議審查

初審會議之主席由審議會召集人就審議會委員指派之

32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地質法 sect9Ⅱ 基地地質調查與地質安全評估方法之認定項目內容及作業應遵行事項之準則由中央主管機關會商相關主管機關定之

地質法 sect6

中央或地方研提計畫書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審查

中央主管機關公告

地質法 sect8- sect11

地質法 sect5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土地管理

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應審查調查及評估結果

申請土地開發前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土地利用計畫

土地開發審查

災害防治

環境保育

資源開發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組織及運作辦法

34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

基地地質安全評估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廢止

為何須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廣域性

區域性

地質敏感區地質調查制度地質敏感區

地質調查制度

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rarr釐清地質敏感區與基地關係rarr研提因應對策

35

與相關法令規定之地質調查是否競合

環境影響評估環境影響評估

水土保持水土保持

非都市土地使用分區變更非都市土地使用分區變更

建築地基調查建築地基調查

溫泉開發溫泉開發

礦業開發礦業開發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地質安全評估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地質安全評估

地質法 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

hellip

36

1 基地地質調查調查區之範圍界定 ( 第 2 條 )2 現有資料之引用 ( 第 3 條 )3 地質調查方法之選擇 ( 第 4 條 )4 報告書製作應遵行事項 ( 第 5 條第 6 條 )

5 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之調查及評估 ( 第 7 條 - 第 10條 )

6 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之調查及評估 ( 第 11 條 - 第14 條 )

7 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之調查及評估 ( 第 15 條 - 第 18條 )

8 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之調查及評估 ( 第 19 條 - 第23 條 )

9 土石流地質敏感區之調查及評估 ( 第 24 條 - 第 28條 )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總則

各類地質敏感區專章 計 29條

37

本準則設計之條文架構 基地地質調查

區域調查 vs 細部調查 調查區範圍 調查項目及內容 調查方法 圖說規範

基地地質安全評估 地質敏感區對基地之影響 基地開發對地質敏感區之影響因應對策

總則 vs 專章通則 vs但書

38

基地地質調查 --分類及調查範圍 通則 (sect2)

區域調查調查範圍應包含基地全部及基地周界外 2 公里範圍與基地所在地質敏感區重疊部分

細部調查調查範圍應包含基地與地質敏感區重疊部分

得免細部調查維持原地形地貌且不開發者

但書區域調查範圍 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 (sect19) 基地及其所在之地質敏感區全部

土石流地質敏感區 (sect24) 基地及其所在之土石流溪流集水區全部

2 km基地

地質敏感區

基地地質調查 -- 調查項目及內容地質敏感區類別

區域調查 細部調查

地質遺跡(sect7)

地形地層分布及地質構造

地質遺跡之產狀外觀形態及保存狀況地質遺跡之地表分布範圍地質遺跡有向地下延伸者在預計開挖深度範圍內之分布岩層位態岩石性質及地質構造

地下水補注 (sect11)

地形地層分布地質構造及水文地質概況

地形地表沉積物種類及粒徑分布地下地層岩性分布水文地質參數

活動斷層(sect15)

活動斷層地形特徵地層分布及地質構造

岩層分布地質構造

山崩與地滑 (sect20)

環境狀況地質特性 地質特性坡地現況及工程特性

土石流(sect25)

地質環境特性土石崩塌料源土石流流動區溪床特性土石流溢流土石流堆積區特性土石流災害歷史土石流治理工程措施

土石流堆積物地表與地下分布及粒徑變化土石流流動與堆積之特徵及地形坡度變化調查區與土石流流動區之距離及基地與溪床之高程差基地內相關土石流治理工程措施

專章

40

基地地質調查 -- 調查方法 區域調查得引用既有地質資料既有地質資料不足者應以露頭調查遙測影像判釋或其他方法補充資料 (sect3I)

細部調查應進行現地調查現地調查如有既有資料可資引用者得以既有資料取代 (sect3Ⅱ)

本準則所規定之必要地質調查方法得以其他合乎學理且能達到相同調查目的之方法取代 (sect4)

地質法 sect9I 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視情況就下列方法擇一行之 由現有資料檢核並評估地質安全

進行現地調查並評估地質安全

通則

41

基地地質調查 -- 調查方法地質敏感區類別

區域調查 細部調查

地質遺跡(sect8)

露頭調查地質鑽探地球物理測勘或其他方法

地下水補注 (sect12)

地表沉積物種類及粒徑分布 地質鑽探 (增鑽探數量或地球物理測勘 )

活動斷層(sect16)

地形判釋露頭調查

地形判釋露頭調查地質鑽探(探溝調查 ) 地球物理測勘

山崩與地滑 (sect21)

遙測影像判釋地表調查

遙測影像判釋地表調查地質鑽探 (增鑽探數量或地球物理測勘 )

土石流(sect26)

遙測影像判釋地表調查

遙測影像判釋地表調查試坑調查地質鑽探

專章

細部調查規定必要調查方法 -- 地質鑽探地質敏感區類別 鑽探數量及配置 鑽探深度 其他規定

地下水補注 (sect12)

A≦05公頃得不進行地質鑽探05 < A≦2公頃至少應鑽探 2孔 2公頃< A每 1 公頃應鑽 1孔未滿 1 公頃者以 1 公頃計鑽探孔位以均勻分布於細部調查區為原則

每孔深度至少50 公尺或進入岩盤至少 5公尺

配合地質鑽孔調查地下水位及透水係數

活動斷層(sect16)-- 調查地下岩層分布及厚度活動斷層及剪裂帶深度

鑽探剖面應儘量垂直活動斷層走向其配置以能呈現細部調查區之特性及其與活動斷層之關係為原則沿活動斷層走向平行方向之長度每 100 公尺應繪置 1剖面未滿 100 公尺者以 100 公尺計剖面長度未滿 20 公尺者應至少有 1鑽孔控制剖面長度在 20 公尺以上者應至少有 2鑽孔控制且位於剖面兩端之鑽孔與細部調查區邊界之距離以小於 10 公尺為原則同剖面之鑽孔岩性有明顯變化或構造複雜者應增加鑽探數量以調查是否有活動斷層通過及其可能分布位置

每孔深度應至少 30 公尺

山崩與地滑 (sect21)-- 調查覆土層之分布與厚度及岩體之特性

A≦01公頃至少鑽探 1孔01 < A≦1公頃至少鑽探 2孔1公頃< A每 05 公頃應鑽 1孔未滿 05 公頃者以05 公頃計鑽探孔位應配合調查區域狀況選擇適當之配置如為順向坡應優先配置鑽孔

每孔深度至少 30 公尺並應進入岩盤至少 5 公尺如位於順向坡坡面上之鑽孔深度應足以釐清順向坡之岩層組成與厚度及主要不連續面之特性

配合地質鑽孔進行地下水位量測並視坡地穩定分析之需要進行土壤與岩石力學試驗及地下水文調查

土石流(sect26)-- 調查土石流堆積材料厚度及粒徑變化

A≦01公頃至少鑽探 1孔01 < A≦1公頃至少鑽探 2孔1公頃< A每 05 公頃應鑽 1孔未滿 05 公頃者以05 公頃計鑽探孔位配置以均勻分布為原則

每孔深度至少20 公尺或進入岩盤 5 公尺

全程取樣

基地地質調查報告書圖說規範 區域調查地質圖+地質剖面圖 細部調查地質圖+地質剖面圖 地下地質調查方法之紀錄圖說如柱狀圖剖面圖等

地質敏感區類別

區域圖說比例尺

細部圖說比例尺

地質剖面圖

地質遺跡 (sect9)

≧125000 ≧15000 區域調查地質圖與細部調查地質圖均應附與地質圖同比例尺之地質剖面圖

地下水補注(sect13)

≧125000 ≧15000 區域調查地質圖應附水文地質剖面圖細部調查地質圖應附水文地質柵狀圖其中水平比例尺同各地質圖比例垂直比例尺得適度放大

活動斷層(sect17)

≧125000 ≧15000 區域調查地質圖與細部調查地質圖均應附與地質圖同比例尺之地質剖面圖細部調查應配合鑽探資料標示地層(岩層)界線及活動斷層如活動斷層不在細部調查區範圍內應依現有資料將活動斷層標示於剖面延伸線上

山崩與地滑(sect22)

≧125000 ≧15000 區域調查地質圖應附二條相互垂直之剖面細部調查地質剖面圖應配合鑽探孔位繪製以表現覆土層及岩層之空間分布剖面圖之比例尺應與地質圖相同

土石流(sect27)

≧125000 ≧15000 區域調查地質圖應附土石流溪流縱斷面圖標示土石材料堆積位置細部調查地質圖應配合地質鑽探及試坑繪製至少二條相互垂直之地質剖面圖

專章

基地地質安全評估 -- 項目及內容

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 (sect10)

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 (sect14)

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 (sect18)

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 (sect23)

土石流地質敏感區 (sect28)

1 評估基地開發範圍與地質遺跡之空間關係及開發行為對地質遺跡形狀視覺或完整性之影響並研提因應對策2 研提開發行為於施工期間對地質遺跡採取之保護措施及評估其效果3 開發行為人對地質遺跡長期維護之因應對策

1 評估土地開發行為開發中對地下水水質及入滲補注量直接或間接之影響2 評估土地開發行為開發後造成地下水質及入滲補注量之影響3 經評估土地開發行為對地下水水質及入滲補注量造成永久性或暫時性不良影響時應採取因應措施並評估其效果

1 評估活動斷層活動時基地內地表破裂或變形之特性及可能影響範圍2 評估活動斷層活動時地表破裂或變形對開發行為之影響並分析基地內開發行為之適當性3因應對策及其效果評估

1 評估山崩或地滑發生之土石下坡運動特性崩塌或滑動量體及影響範圍對開發行為安全之影響2 評估順向坡之穩定性及開發行為對順向坡穩定性之影響3 評估開發行為造成現有山崩或地滑範圍擴大誘發潛在山崩地滑或順向坡岩體滑動之可能性及其規模4因應對策及其效果評估

1 評估土石流潛勢規模及對開發基地影響之範圍2 評估土石流對土地開發行為或建築物安全之影響3 開發行為安全之因應對策及其安全效果評估

專章

45

報告書製作應遵行事項 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結果應依本準則規定製作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報告書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sect5I)

基地與二種類別以上地質敏感區範圍重疊時應依不同類別地質敏感區規定分別辦理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其調查及評估結果得併於同一報告書(sect5Ⅱ)

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係由本法第 10 條第 1 項所定技師辦理者報告書之簽證應檢附該辦理技師之技師證書及執業執照影本由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公營事業機構或公法人內依法取得相當類科技師證書者辦理時應檢附該辦理技師之技師證書影本 (sect6)

通則

地質法 sect6

地質法 sect8- sect11

地質法 sect5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土地管理 其他規定

土地利用計畫

土地開發審查

災害防治

環境保育

資源開發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廢止

審查及公告

基地位於地質敏感區且符合土地開發行為之種類及規模

申請土地開發前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最先受理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應審查報告書

經審查通過之報告書應納入後續其他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之書圖文件做為參據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之公告」依行政程序法界定為法規命令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之公告」依行政程序法界定為法規命令

地質法第地質法第 88 條第條第 11 項土地開發行為種類與規模及所稱「緊急救災者」相關規定項土地開發行為種類與規模及所稱「緊急救災者」相關規定(( 草案草案 ) )

地質法第地質法第 1111 條第條第 11 項所稱「相關法令」及第項所稱「相關法令」及第 22 項所稱「審查機關」相關規定項所稱「審查機關」相關規定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 (( 草案草案 ))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格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格式式

47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之公告」依行政程序法界定為法規命令

地質法 sect5I 中央主管機關應將具有特殊地質景觀地質環境或有發生地質災害之虞之地區公告為地質敏感區

bull公告之法制作業bull人民之救濟權利 bull公告之法制作業bull人民之救濟權利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之公告 法規命令 一般處分

行政程序法規定 一般處分特定人具體之事實關係

sect92I 所稱行政處分係指行政機關就公法上具體事件所為之決定或其他公 權力措施而對外直接發生法律效果之單方行政行為

sect92Ⅱ前項決定或措施之相對人雖非特定而依一般性特徵可得確定其範圍者 為一般處分適用本法有關行政處分之規定有關公物之設定變更廢 止或其一般使用者亦同

法規命令不特定多數人一般抽象性規範 sect150I 所稱法規命令係指行政機關基於法律授權對多數不特定人民就一 般事項所作抽象之對外發生法律效果之規定

法務部函釋法務部函釋

都市計畫案例(司法院釋字第 156號解釋理由書及最高行政法院 95 年度 判字第 2147號判決) 都市計畫之個別變更係直接限制一定區域內人民之權利利益或增加其負擔其具有行政處分之性質

擬定都市計畫通盤檢討後所作之變更非直接限制一定區域內人民之權益或增加其負擔且非針對具體事件之處理核其性質乃屬於法規命令而非行政處分其性質是一種法規不得直接對之爭訟

特定地區經公告為地質敏感區後其後續影響為何似僅有地質法第 8 條規定「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上開規定似未直接限制一定區域內人民之權利利益或增加其負擔是以地質敏感區之公告性質上似屬法規命令而非一般處分惟仍請貴部再予確認上開公告除前所述外是否尚有其他影響以上事項宜請貴部再予審認

法務部函釋法務部函釋

50

地質敏感區之公告性質屬法規命令

確認特定地區經公告為地質敏感區後其後續影響僅有地質法第 8 條之規定

按法務部函釋上開規定因其非直接限制一定區域內人民之權益且非針對具體事件之處理

是以地質敏感區之公告性質乃屬於行政程序法第 150 條第 1 項規定所稱法規命令而非行政程序法第 92 條規定所指一般處分

經濟部重新檢視地質法

經濟部重新檢視地質法

51

地質法第 11 條第 1 項所稱「相關法令」及第 2 項所稱「審查機關」相關規定

地質法 sect11 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於相關法令規定須送審之書圖文件中納入調查及評估結果

審查機關應邀請地質專家學者或前條第一項規定之執業技師參與審查或委託專業團體辦理審查但具有自行審查能力者不在此限

地質法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

sect11I 依第 8 條第 1 項規定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於相關法令規定須送審之書圖文件中納入調查及評估結果

地質法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

sect11I 依第 8 條第 1 項規定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於相關法令規定須送審之書圖文件中納入調查及評估結果

bull資源開發bull土地開發利用bull工程建設bull廢棄物處置bull天然災害整治bull法令規定有關土地開發之規劃設計及施工

bull區域計畫法bull建築法bull環境影響評估法bull水土保持法bull土石採取法bull水利法 bull礦業法bull溫泉法bullhellip

地質法sect3Ⅶ

立法說明立法說明

53

核釋地質法第 11 條第 1 項「相關法令」

係指訂有土地開發行為相關審查規定之法令 區域計畫法都市計畫法 建築法 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各目的事業法令

bull面積 35公頃bull非都市地區

bull山坡地bull興辦事業

bull休閒農業輔導管理辦法 bull休閒農場經營計畫審查作業要點 bull非都市土地休閒農場容許作休閒農業設施使用審查作業要點 bull非都市土地作休閒農業使用興辦事業計畫及變更編定審查作業要點 bull休閒農場專案輔導實施作業規定bull區域計畫法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建築法等相關規定

【例】複合型休閒農場之土地開發申請

【例】複合型休閒農場申請土地開發許可審查流程示意圖

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bull影響土地開發人權益bull浪費行政資源bull影響土地開發人權益bull浪費行政資源

重複審查重複審查

56

係指辦理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審查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 為避免重複審查應以最先受理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為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結果之「審查機關」

經審查通過之調查及評估結果應納入後續其他「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之書圖文件做為參據

核釋地質法第 11 條第 2 項「審查機關」

【例】複合型休閒農場申請土地開發許可審查流程示意圖

辦理審查辦理審查納入參據納入參據

參據參據 參據

參據

參據參據

誰該辦理審查bull視個案情形bull每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都有可能

誰該辦理審查bull視個案情形bull每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都有可能

58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格式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sect5I 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結果應依本準則規定製作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以下簡稱報告書)報告書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59

報告書格式 基地地質調查報告

1 基地所在地質敏感區地質概況2 區域調查

(1) 調查項目內容方法及數量(2) 調查結果說明附地質圖地質剖面圖及其他相關主題圖說

3細部調查(1) 調查項目內容方法及數量(2) 調查結果說明附地質圖地質剖面圖及其他相關主題圖說

4綜合解釋 基地地質安全評估報告

依據地質調查結果及地質安全評估項目撰述地質安全評估結果

附錄 地質鑽探報告或其他地質調查方法紀錄現地試驗資料室內試驗及分析資料等

60

叁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

一地質法地質敏感區整體作業架構及程序二地質法地質敏感區相關規定

(一)法律及法規命令(二)其他規定

三地質敏感區公告及查詢(一)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及第 1 批準備(二)地質敏感區查詢系統建置

四地方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五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61

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 全國地質敏感區通盤劃定預定 4 至 5 年內分批公告完成之後至少每 5 年通 盤檢討 1次

個案更新視情況得隨時辦理 地質敏感區公告之主要作業及辦理機關

計畫書研提中央及地方主管機關 全國通盤劃定通盤檢討及個案跨越兩個以上行政區域者由中央主管機關辦理

個案未跨行政區域者由該轄管地方主管機關辦理 計畫書公開展示地方主管機關 審議會審查及計畫書核定中央主管機關

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及第 1 批準備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主要由中央主管機關辦理第 1 批地質敏感區主要由中央主管機關辦理

計畫書公開展示 30日

(地方主管機關)

計畫書公開展示 30日

(地方主管機關)計畫書審查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計畫書審查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

計畫書核定及地質敏感區公告(中央主管機關)

計畫書核定及地質敏感區公告(中央主管機關)

約5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

地質法施行 1001201

審議會籌組及討論運作規劃 相關法令

主管機關檢視其主管法令相關規定並調整修正

有關 3 子法發布 10136

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會 101313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會 101313

劃定計畫書研提(中央主管機關)劃定計畫書研提(中央主管機關)

劃定作業(中央主管機關)

劃定作業(中央主管機關)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公告準備

第 1 批分布地點

1 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名稱 分類 縣市 鄉鎮暖暖壺穴 壺穴 基隆市 暖暖區大華壺穴 壺穴 新北市 平溪區猴硐壺穴 壺穴 新北市 瑞芳區十分瀑布 瀑布 新北市 平溪區眼鏡洞瀑布 瀑布 新北市 平溪區

第 1 批101 年度102 年度103 年度

2 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年度 地質敏感區 行政區域第 1批 濁水溪沖積扇 彰化縣

雲林縣

101 屏東平原 高雄市屏東縣

102 蘭陽平原 宜蘭縣

103臺中地區臺北地區

臺中市臺北市新北市

濁水溪沖積扇

3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第 1 批分布地點車籠埔斷層活動斷層敏感區所經行政區域 (鄉鎮市區 ) bull臺中市 (9 處 ) 東勢區石岡區豐原區北屯區太平區大里區潭子區霧峰區和平區bull南投縣 (5 處 ) 草屯鎮南投市中寮鄉名間鄉竹山鎮bull苗栗縣 (1 處 ) 卓蘭鎮

第 1 批101 年度102 年度103 年度104 年度

4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第 1批

年度 直轄市或縣市 說明

第 1批 臺北市 坡地社區重點縣市

五都之一

101 南投縣 921震災區坡地災害指標縣市

101 臺中市 921震災區五都之一

第 1 年度 分布地點

5 土石流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與水土保持局現有之土石流潛勢溪流間之關係尚待釐清

第 1 批暫緩劃定

102(330)

南投縣229

臺中市101

103(264)

屏東縣 65

高雄市 89

嘉義縣 62

臺南市 48

104(320)

宜蘭縣139

雲林縣 10

彰化縣 7

花蓮縣164

105(239)

臺東縣163

苗栗縣 76

106(425)

新竹縣 71

桃園縣 51

基隆市 34

新北市219

臺北市 50

68

地質敏感區查詢系統建置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sect15Ⅲ中央主管機關應建立地質敏感區資料庫提供網路查詢及下載列印查詢結果

地質敏感區查詢民眾得自行上網進行或委由顧問公司技師代辦各級主管機關應協助提供諮詢服務

系統應於第 1 批地質敏感區公告前建妥並於每次公告地質敏感區之同時更新資料

因應土地法地籍資料付費規定系統必要配套 政府機關版查詢時可展現地籍資料 一般民眾版查詢時須自備地籍圖數值資料(向地籍主管機關申購委託測量或其他方式資料處理取得)

69

地質敏感區查詢雛形系統操作展示

地質敏感區查詢雛形系統操作展示

70

叁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

一地質法地質敏感區整體作業架構及程序二地質法地質敏感區相關規定

(一)法律及法規命令(二)其他規定

三地質敏感區公告及查詢(一)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及第 1 批準備(二)地質敏感區查詢系統建置

四地方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五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71

四地方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所在地地方政府

基隆河中上游河蝕地形(壺穴與瀑布 ) 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基隆市新北市

濁水溪沖積扇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彰化縣雲林縣

車籠埔斷層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台中市南投縣苗栗縣

山崩與地滑地質感區劃定計畫書 _臺北市

臺北市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sect9Ⅱ 辦理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公開展示事宜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sect9Ⅱ 辦理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公開展示事宜

72

已提供對口單位1臺北市政府2桃園縣政府3苗栗縣政府4臺中市政府5彰化縣政府6雲林縣政府7高雄市政府8屏東縣政府9花蓮縣政府10宜蘭縣政府11金門縣政府

已提供對口單位1臺北市政府2桃園縣政府3苗栗縣政府4臺中市政府5彰化縣政府6雲林縣政府7高雄市政府8屏東縣政府9花蓮縣政府10宜蘭縣政府11金門縣政府

請地方政府儘速提供對口單位

地方對口設置或指派屬地方主管機關權責 組織編制 業務職掌 地方情況

73

五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依地質法相關條文規定

sect6I 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應將地質敏感區相關資料納入土地利用計畫土地開發審查災害防治環境保育及資源開發之參據

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sect11I 將調查及評估結果納入送審之書圖文件中

依地質法第 11 條解釋令 「相關法令」指訂有土地開發行為相

關審查規定之法令 「審查機關」指辦理地質敏感區基地

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審查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為避免重複審查應以最先受理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為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結果之「審查機關」

經審查通過之調查及評估結果應納入後續其他「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之書圖文件做為參據

請區域計畫法都市計畫法建築法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及各目的事業法令之各法令主管機關研修其主管法令規定送審所需書表文件格式評估納入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規定俾便於地質敏感區公告後能辦理審查

請區域計畫法都市計畫法建築法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及各目的事業法令之各法令主管機關研修其主管法令規定送審所需書表文件格式評估納入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規定俾便於地質敏感區公告後能辦理審查

74

水土保持局如何配合地質法施行研修水土保持書件格式檢視「水土保持計畫審核監督辦法」規定 所需書表文件格式之內容酌予文字修正納入地質法地質敏感區規定再行公告即成

第 36 條本辦法所需書表文件之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第 36 條本辦法所需書表文件之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案例分享

75

敬請提供法令修正資訊

為利相關法令與地質法間銜接順暢請應配合地質法修正規定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於修正後將相關資訊轉知中央主管機關

76

一地質敏感區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及規模草案(附件 7 )提請討論

二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草案(附件 9 )提請討論

綜合討論綜合討論

肆討論事項

77

地質法第 8 條第 1 項土地開發行為種類與規模及所稱「緊急救災者」相關規定 ( 草

案 )地質法 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

所有土地開發行為嗎

所有土地開發行為嗎

78

過度擾民 經濟部水利署

經檢視本法所稱之「土地開發行為」水利法中可能涉及本法第 8 條及第 11 條需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事項為水利法第 46 條水利建造物之興辦改造核准許可等惟水利建造物數量龐大規模較小或開挖深度較淺之開發行為對地質環境及人民安全之影響相對較小是否所有開發行為皆須依法辦理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建議排除規模較小部分以避免增加開發成本及過度擾民

臺北市政府 公園闢建開發行為多為地表整地及綠化植栽結構物及附屬設施如涼亭管溝花槽照明設施等等僅佔工程之小部份且為地表淺基礎開挖影響地質環境條件甚微應無造成地質災害之虞參考經濟部全國地質調查資料即可故建議無一層樓以上且建築面積小於 45m2 建物之公園闢建開發得予排除以節省開發成本

hellip

79

比例原則(禁止過分原則)

行政程序法 sect7 行政行為應依下列原則為之一採取之方法應有助於目的之達成二有多種同樣能達成目的之方法時應選擇對人民權益損害最少者

三採取之方法所造成之損害不得與欲達成目的之利益顯失均衡

排除與地質安全無關者排除小規模者

排除與地質安全無關者排除小規模者

80

核釋地質法第 8 條第 1 項規定 依立法意旨及比例原則土地開發行為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其種類及規模如附表

緊急救災者係指災害發生後經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認定之搶通搶災或防患二次災害之緊急工程行為

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 基地位於地質敏感區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規模

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 基地位於地質敏感區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規模

地質敏感區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及規模 ( 草案 )

1 工廠之設立及工業區之開發2鐵路大眾捷運系統港灣及機場之開發3 公路之開發4 土石採取及探礦採礦5蓄水建造物之開發6休閒農場之開發利用7漁塭或魚池之興建8遊樂區及風景區之開發9高爾夫球場及戶外運動場地之興建或擴建10 文化教育訓練設施或研究機構之興建或擴建11醫療建設之開發其醫院興建或擴建12 新市區(係指新社區及新市鎮)建設13 環境保護工程之興建14 核能及其他能源之開發及放射性核廢料儲存或處理場所之興建15 地下街工程16高壓電線塔基工程17纜車之興建或擴建18氣象雷達站之興建或擴建工程19 設置石油管理法所定之石油石油製品貯存槽20 建築物(係指應請領建照執照)之新建或增建

選取與地質安全有關者考量各類地質敏感區屬性決定辦理與否排除小規模者

選取與地質安全有關者考量各類地質敏感區屬性決定辦理與否排除小規模者

82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 (草案 )

本報告書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為避免審查地質專業事項及技術標準不一中央主管機關爰訂定審查參考規範提供各審查機關參考

地質法 sect11 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於相關法令規定須送審之書圖文件中納入調查及評估結果

審查機關應邀請地質專家學者或前條第一項規定之執業技師參與審查或委託專業團體辦理審查但具有自行審查能力者不在此限

83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草案

1 審查人員之資格條件 ( 第 2 點 )

2 審查人員之建議名單 ( 第 3 點 )

3 報告書審查應注意事項 ( 第 4 點 )

4 報告書審查應補正事項 ( 第 5 點 )

5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之法律效益 ( 第 6點 )

6 報告書審查之收費 ( 第 7 點 )

地質 大地工程 土木工程 採礦工程 水利工程 水土保持

地質 大地工程 土木工程 採礦工程 水利工程 水土保持

政府機關(構)及相當職等專職人員地質相關實務經驗 7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副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5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助理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7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5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副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碩士學位以上且地質專長相關專職實務或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專業證照之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且取得證照後執行地質業務 7 年以上

政府機關(構)及相當職等專職人員地質相關實務經驗 7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副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5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助理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7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5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副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碩士學位以上且地質專長相關專職實務或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專業證照之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且取得證照後執行地質業務 7 年以上

專長專長++實務經驗實務經驗

地質法 sect11Ⅱ審查機關應邀請地質專家學者或前條第一項規定之執業技師參與審查或委託專業團體辦理審查但具有自行審查能力者不在此限

審查人員之資格條件 (sect2)

85

審查人員之建議名單 (sect3)

中央主管機關得就前點規定資格條件建立審查人員建議名單提供審查機關參考

86

報告書審查應注意事項 (sect4)

結果之合理性內涵足以提供後續土地開發利用災害防治及環境保育規劃之參據

基地地質調查及基地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基地地質調查及基地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項目內容數量比例尺hellip

87

報告書審查應補正事項 (sect5)

審查報告書有下列情形之一者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應通知申請人限期修正或補正

未依規定格式及份數製作 應檢附文件不齊全未經技師簽證或簽證技師科別不符不符合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規定

88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之法律效益(sect6)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依地質法sect11Ⅱ規定審查)

無行政處分效力 應納入後續相關法令送審書圖文件提供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土地開發利用行為之參據

89

報告書審查之收費 (sect7)

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報告書得收取審查費 依其主管業務收費法令 依規費法相關規定

本報告書為相關法令送審書件之ㄧ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本報告書為相關法令送審書件之ㄧ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 Slide 1
  • Slide 10
  • Slide 12
  • Slide 13
  • Slide 15
  • Slide 25
  • Slide 28
  • Slide 33
  • Slide 39
  • Slide 42
  • Slide 43
  • Slide 44
  • Slide 46
  • Slide 48
  • Slide 49
  • Slide 52
  • Slide 54
  • Slide 55
  • Slide 57
  • Slide 62
  • Slide 63
  • Slide 64
  • Slide 65
  • Slide 66
  • Slide 67
  • Slide 81
  • Slide 84

地質法 sect6

中央或地方研提計畫書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審查

中央主管機關公告

地質法 sect8- sect11

地質法 sect5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土地管理

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應審查調查及評估結果

申請土地開發前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土地利用計畫

土地開發審查

災害防治

環境保育

資源開發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組織及運作辦法

16

政府為何要公告地質敏感區

國土位處板塊活動帶上rarr地質災害頻仍 避災減災之土地體檢機制rarr診斷土地之屬性及特性rarr提供基本地質資訊rarr讓土地規劃使用更合理

地質敏感區ne地質災害地區 災後重建rarr災前防範 土地開發行為時本法僅規定應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rarr研提因應對策

本法無禁限建管制規定

17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1 地質敏感區分為地質遺跡地下水補注區活動斷層山崩與

地滑及土石流五類地質敏感區 ( 第 2 條 )2 地質遺跡之定義及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之劃定原則 ( 第 3 條 )3 地下水補注區之定義及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之劃定原則

( 第 4 條 )4 活動斷層之定義及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之劃定原則 ( 第 5 條 )5 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之劃定原則 ( 第 6 條 )6 土石流地質敏感區之劃定原則 ( 第 7 條 )7 地質敏感區之範圍繪製作業 ( 第 8 條 )8 地質敏感區之劃定變更或廢止之計畫書研提公開展示審

查及公告程序 ( 第 9 條 )9 地質敏感區之劃定計畫書應載明事項 ( 第 10 條 )10 地質敏感區之變更作業 ( 第 11 條第 12 條 )11 地質敏感區之廢止作業 ( 第 13 條第 14 條 )12 地質敏感區之相關行政作業 ( 第 15 條 )

計 16條

地質專業規定

行政作業規定

18

地質敏感區分類 (sect2)

bull分類目的bull優先列入之類別

bull 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bull 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bull 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bull 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bull 土石流地質敏感區

bull因應未來環境變遷bull其他經中央主管機關認定者

地質法 sect5I 中央主管機關應將具有特殊地質景觀地質環境或有發生地質災害之虞之地區公告為地質敏感區

19

各類地質敏感區劃定原則 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 (sect3)

指在地球演化過程中各種地質作用之產物且具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一有特殊地質意義二有教學或科學研究價值三有觀賞價值四有獨特性或稀有性

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 (sect4)

指地表水入滲地下地層且為區域性之地下水流源頭地區並具有下列情形之ㄧ者 一為多層地下水層之共同補注區二補注之地下水體可做為區域性供水之重要水源

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 (sect5)

指過去十萬年內有活動證據且未來可能再度活動之斷層及其兩側易受活動斷層錯動或地表破裂直接影響之地區

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 (sect6)

曾經發生土石崩塌或有山崩或地滑發生條件之地區及其周圍易直接受山崩或地滑影響之區域

土石流地質敏感區 (sect7)

曾經發生土石流或有明顯土石流發生條件之地區及其周圍易直接受影響之地區

20

地質敏感區範圍繪製

bull涵蓋範圍 (sect3-sect7)

本體

視情況得增加緩衝帶bull繪製之作業底圖 (sect8)

15000像片基本圖

但高山地區得以 110000替代

21

地質敏感區計畫書研提 權責機關 (sect9I) 中央主管機關地方主管機關 計畫書公開展示 (sect9ⅡⅢ ) 送審查前應於地方政府公

開展示 30 日土地權利利害關係人得提出意見併送審查參考

劃定計畫書應載明事項 (sect10)1 劃定原因法律依據及地質證明 2 範圍說明

(1) 位置圖標示地質敏感區位置與行政區關係比例尺不得小於 1100000

(2) 範圍圖標示地質敏感區之邊界及其內之重要地形地物其比例尺以與地質敏感區範圍繪製作業底圖比例尺相同為原則但地質敏感區分布範圍廣闊者得縮小比例尺為 125000

3 地質環境資料 包括地形地層地質構造及水文地質

22

權責機關 ( 地質法 sect5I) 中央主管機關 辦理方式 (sect15I) 得採個別或分批 公告內容 (sect15Ⅱ) 範圍圖說及坐標公告後將其交轄管地方主管機關

地質敏感區公告

審議會審查通過後

審議會審查通過後

23

地質敏感區查詢網路化 (sect15Ⅲ) 中央主管機關應建立地質敏感區資料庫提供網路查詢及下載列印查詢結果

地質敏感區查詢

實務情境模擬bull區位查詢

bull民眾自行上網進行或bull民眾委由顧問公司技師代辦

bull諮詢服務各級主管機關

因應政府組織再造人力精簡政策善用電腦科技有效提升政府行政效能發揮技師專業導入為政府左右手

因應政府組織再造人力精簡政策善用電腦科技有效提升政府行政效能發揮技師專業導入為政府左右手

24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組織及運作辦法

地質法 sect5Ⅳ 審議會之組成專家學者不得少於審議會總人數二分之一審議會之組織及運作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地質法 sect6

中央或地方研提計畫書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審查

中央主管機關公告

地質法 sect8- sect11

地質法 sect5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土地管理

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應審查調查及評估結果

申請土地開發前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土地利用計畫

土地開發審查

災害防治

環境保育

資源開發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組織及運作辦法

26

1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組織之任務組成產生任期及出缺補聘規定 ( 第 2 條 - 第 6 條 )

2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運作之前置作業 ( 第 7條 )

3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運作之議事規則 ( 第 8條 - 第 11 條 )

4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之經費 ( 第 12 條 )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組織及運作辦法

計 13條

27

審議會任務 (sect2)

各類地質敏感區劃定相關事項

各類地質敏感區變更相關事項

各類地質敏感區廢止相關事項

地質法 sect5Ⅲ 中央主管機關應設地質敏感區審議會審查地質敏感區之劃定變更及廢止

環境保育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組織

召集人

土地利用計畫

地質遺跡

機關代表委員 專家學者委員土地開發審查

地下水補注

活動斷層

山崩與地滑

土石流

專家學者人數不得少於委員總人數 12委員總人數 17-25人

災害防治

資源開發

29

審議會組織 (sect3-sect6) 組成 產生 任期出缺補聘

機關代表委員

召集人

由中央主管機關首長兼任或指定

當然委員

其他機關代表委員

由中央主管機關首長就本法第 6 條第 1 項所定土地利用計畫土地開發審查災害防治環境保育或資源開發之主管機關代表聘兼

任期 2 年期 滿得續聘委員職務異動時原派機關應改派代表補足原任期

專家學者委員

由中央主管機關首長就具有地質敏感區相關學術專長及實務經驗之專家學者聘兼

任期 2 年期 滿得續聘每次改聘席次不得少於13委員出缺時得予補聘其任期至原任期屆滿之日止

30

審議會議事規則主席 (sect8) 召集人兼任主席

召集人不克出席時由召集人指定委員 1人代理或由出席委員互推 1人為主席

出席人數及議決人數 (sect9)

全體委員過半數之出席始得開會出席委員過半數之同意始得決議

出席 (sect10) 機關代表委員不克親自出席時得另派員代理出席並參與會議發言及表決專家學者委員應親自出席不得代理

列席 (sect11) 地質敏感區計畫書研提機關應指派代表列席報告及說明

31

審議會其他配套 (sect7)

審議會開會前得經召集人核可視個案特性邀請審議會委員及專家學者組成專案小組召開初審會議獲致初審結論後提報審議會議審查

初審會議之主席由審議會召集人就審議會委員指派之

32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地質法 sect9Ⅱ 基地地質調查與地質安全評估方法之認定項目內容及作業應遵行事項之準則由中央主管機關會商相關主管機關定之

地質法 sect6

中央或地方研提計畫書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審查

中央主管機關公告

地質法 sect8- sect11

地質法 sect5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土地管理

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應審查調查及評估結果

申請土地開發前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土地利用計畫

土地開發審查

災害防治

環境保育

資源開發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組織及運作辦法

34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

基地地質安全評估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廢止

為何須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廣域性

區域性

地質敏感區地質調查制度地質敏感區

地質調查制度

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rarr釐清地質敏感區與基地關係rarr研提因應對策

35

與相關法令規定之地質調查是否競合

環境影響評估環境影響評估

水土保持水土保持

非都市土地使用分區變更非都市土地使用分區變更

建築地基調查建築地基調查

溫泉開發溫泉開發

礦業開發礦業開發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地質安全評估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地質安全評估

地質法 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

hellip

36

1 基地地質調查調查區之範圍界定 ( 第 2 條 )2 現有資料之引用 ( 第 3 條 )3 地質調查方法之選擇 ( 第 4 條 )4 報告書製作應遵行事項 ( 第 5 條第 6 條 )

5 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之調查及評估 ( 第 7 條 - 第 10條 )

6 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之調查及評估 ( 第 11 條 - 第14 條 )

7 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之調查及評估 ( 第 15 條 - 第 18條 )

8 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之調查及評估 ( 第 19 條 - 第23 條 )

9 土石流地質敏感區之調查及評估 ( 第 24 條 - 第 28條 )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總則

各類地質敏感區專章 計 29條

37

本準則設計之條文架構 基地地質調查

區域調查 vs 細部調查 調查區範圍 調查項目及內容 調查方法 圖說規範

基地地質安全評估 地質敏感區對基地之影響 基地開發對地質敏感區之影響因應對策

總則 vs 專章通則 vs但書

38

基地地質調查 --分類及調查範圍 通則 (sect2)

區域調查調查範圍應包含基地全部及基地周界外 2 公里範圍與基地所在地質敏感區重疊部分

細部調查調查範圍應包含基地與地質敏感區重疊部分

得免細部調查維持原地形地貌且不開發者

但書區域調查範圍 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 (sect19) 基地及其所在之地質敏感區全部

土石流地質敏感區 (sect24) 基地及其所在之土石流溪流集水區全部

2 km基地

地質敏感區

基地地質調查 -- 調查項目及內容地質敏感區類別

區域調查 細部調查

地質遺跡(sect7)

地形地層分布及地質構造

地質遺跡之產狀外觀形態及保存狀況地質遺跡之地表分布範圍地質遺跡有向地下延伸者在預計開挖深度範圍內之分布岩層位態岩石性質及地質構造

地下水補注 (sect11)

地形地層分布地質構造及水文地質概況

地形地表沉積物種類及粒徑分布地下地層岩性分布水文地質參數

活動斷層(sect15)

活動斷層地形特徵地層分布及地質構造

岩層分布地質構造

山崩與地滑 (sect20)

環境狀況地質特性 地質特性坡地現況及工程特性

土石流(sect25)

地質環境特性土石崩塌料源土石流流動區溪床特性土石流溢流土石流堆積區特性土石流災害歷史土石流治理工程措施

土石流堆積物地表與地下分布及粒徑變化土石流流動與堆積之特徵及地形坡度變化調查區與土石流流動區之距離及基地與溪床之高程差基地內相關土石流治理工程措施

專章

40

基地地質調查 -- 調查方法 區域調查得引用既有地質資料既有地質資料不足者應以露頭調查遙測影像判釋或其他方法補充資料 (sect3I)

細部調查應進行現地調查現地調查如有既有資料可資引用者得以既有資料取代 (sect3Ⅱ)

本準則所規定之必要地質調查方法得以其他合乎學理且能達到相同調查目的之方法取代 (sect4)

地質法 sect9I 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視情況就下列方法擇一行之 由現有資料檢核並評估地質安全

進行現地調查並評估地質安全

通則

41

基地地質調查 -- 調查方法地質敏感區類別

區域調查 細部調查

地質遺跡(sect8)

露頭調查地質鑽探地球物理測勘或其他方法

地下水補注 (sect12)

地表沉積物種類及粒徑分布 地質鑽探 (增鑽探數量或地球物理測勘 )

活動斷層(sect16)

地形判釋露頭調查

地形判釋露頭調查地質鑽探(探溝調查 ) 地球物理測勘

山崩與地滑 (sect21)

遙測影像判釋地表調查

遙測影像判釋地表調查地質鑽探 (增鑽探數量或地球物理測勘 )

土石流(sect26)

遙測影像判釋地表調查

遙測影像判釋地表調查試坑調查地質鑽探

專章

細部調查規定必要調查方法 -- 地質鑽探地質敏感區類別 鑽探數量及配置 鑽探深度 其他規定

地下水補注 (sect12)

A≦05公頃得不進行地質鑽探05 < A≦2公頃至少應鑽探 2孔 2公頃< A每 1 公頃應鑽 1孔未滿 1 公頃者以 1 公頃計鑽探孔位以均勻分布於細部調查區為原則

每孔深度至少50 公尺或進入岩盤至少 5公尺

配合地質鑽孔調查地下水位及透水係數

活動斷層(sect16)-- 調查地下岩層分布及厚度活動斷層及剪裂帶深度

鑽探剖面應儘量垂直活動斷層走向其配置以能呈現細部調查區之特性及其與活動斷層之關係為原則沿活動斷層走向平行方向之長度每 100 公尺應繪置 1剖面未滿 100 公尺者以 100 公尺計剖面長度未滿 20 公尺者應至少有 1鑽孔控制剖面長度在 20 公尺以上者應至少有 2鑽孔控制且位於剖面兩端之鑽孔與細部調查區邊界之距離以小於 10 公尺為原則同剖面之鑽孔岩性有明顯變化或構造複雜者應增加鑽探數量以調查是否有活動斷層通過及其可能分布位置

每孔深度應至少 30 公尺

山崩與地滑 (sect21)-- 調查覆土層之分布與厚度及岩體之特性

A≦01公頃至少鑽探 1孔01 < A≦1公頃至少鑽探 2孔1公頃< A每 05 公頃應鑽 1孔未滿 05 公頃者以05 公頃計鑽探孔位應配合調查區域狀況選擇適當之配置如為順向坡應優先配置鑽孔

每孔深度至少 30 公尺並應進入岩盤至少 5 公尺如位於順向坡坡面上之鑽孔深度應足以釐清順向坡之岩層組成與厚度及主要不連續面之特性

配合地質鑽孔進行地下水位量測並視坡地穩定分析之需要進行土壤與岩石力學試驗及地下水文調查

土石流(sect26)-- 調查土石流堆積材料厚度及粒徑變化

A≦01公頃至少鑽探 1孔01 < A≦1公頃至少鑽探 2孔1公頃< A每 05 公頃應鑽 1孔未滿 05 公頃者以05 公頃計鑽探孔位配置以均勻分布為原則

每孔深度至少20 公尺或進入岩盤 5 公尺

全程取樣

基地地質調查報告書圖說規範 區域調查地質圖+地質剖面圖 細部調查地質圖+地質剖面圖 地下地質調查方法之紀錄圖說如柱狀圖剖面圖等

地質敏感區類別

區域圖說比例尺

細部圖說比例尺

地質剖面圖

地質遺跡 (sect9)

≧125000 ≧15000 區域調查地質圖與細部調查地質圖均應附與地質圖同比例尺之地質剖面圖

地下水補注(sect13)

≧125000 ≧15000 區域調查地質圖應附水文地質剖面圖細部調查地質圖應附水文地質柵狀圖其中水平比例尺同各地質圖比例垂直比例尺得適度放大

活動斷層(sect17)

≧125000 ≧15000 區域調查地質圖與細部調查地質圖均應附與地質圖同比例尺之地質剖面圖細部調查應配合鑽探資料標示地層(岩層)界線及活動斷層如活動斷層不在細部調查區範圍內應依現有資料將活動斷層標示於剖面延伸線上

山崩與地滑(sect22)

≧125000 ≧15000 區域調查地質圖應附二條相互垂直之剖面細部調查地質剖面圖應配合鑽探孔位繪製以表現覆土層及岩層之空間分布剖面圖之比例尺應與地質圖相同

土石流(sect27)

≧125000 ≧15000 區域調查地質圖應附土石流溪流縱斷面圖標示土石材料堆積位置細部調查地質圖應配合地質鑽探及試坑繪製至少二條相互垂直之地質剖面圖

專章

基地地質安全評估 -- 項目及內容

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 (sect10)

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 (sect14)

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 (sect18)

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 (sect23)

土石流地質敏感區 (sect28)

1 評估基地開發範圍與地質遺跡之空間關係及開發行為對地質遺跡形狀視覺或完整性之影響並研提因應對策2 研提開發行為於施工期間對地質遺跡採取之保護措施及評估其效果3 開發行為人對地質遺跡長期維護之因應對策

1 評估土地開發行為開發中對地下水水質及入滲補注量直接或間接之影響2 評估土地開發行為開發後造成地下水質及入滲補注量之影響3 經評估土地開發行為對地下水水質及入滲補注量造成永久性或暫時性不良影響時應採取因應措施並評估其效果

1 評估活動斷層活動時基地內地表破裂或變形之特性及可能影響範圍2 評估活動斷層活動時地表破裂或變形對開發行為之影響並分析基地內開發行為之適當性3因應對策及其效果評估

1 評估山崩或地滑發生之土石下坡運動特性崩塌或滑動量體及影響範圍對開發行為安全之影響2 評估順向坡之穩定性及開發行為對順向坡穩定性之影響3 評估開發行為造成現有山崩或地滑範圍擴大誘發潛在山崩地滑或順向坡岩體滑動之可能性及其規模4因應對策及其效果評估

1 評估土石流潛勢規模及對開發基地影響之範圍2 評估土石流對土地開發行為或建築物安全之影響3 開發行為安全之因應對策及其安全效果評估

專章

45

報告書製作應遵行事項 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結果應依本準則規定製作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報告書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sect5I)

基地與二種類別以上地質敏感區範圍重疊時應依不同類別地質敏感區規定分別辦理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其調查及評估結果得併於同一報告書(sect5Ⅱ)

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係由本法第 10 條第 1 項所定技師辦理者報告書之簽證應檢附該辦理技師之技師證書及執業執照影本由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公營事業機構或公法人內依法取得相當類科技師證書者辦理時應檢附該辦理技師之技師證書影本 (sect6)

通則

地質法 sect6

地質法 sect8- sect11

地質法 sect5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土地管理 其他規定

土地利用計畫

土地開發審查

災害防治

環境保育

資源開發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廢止

審查及公告

基地位於地質敏感區且符合土地開發行為之種類及規模

申請土地開發前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最先受理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應審查報告書

經審查通過之報告書應納入後續其他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之書圖文件做為參據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之公告」依行政程序法界定為法規命令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之公告」依行政程序法界定為法規命令

地質法第地質法第 88 條第條第 11 項土地開發行為種類與規模及所稱「緊急救災者」相關規定項土地開發行為種類與規模及所稱「緊急救災者」相關規定(( 草案草案 ) )

地質法第地質法第 1111 條第條第 11 項所稱「相關法令」及第項所稱「相關法令」及第 22 項所稱「審查機關」相關規定項所稱「審查機關」相關規定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 (( 草案草案 ))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格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格式式

47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之公告」依行政程序法界定為法規命令

地質法 sect5I 中央主管機關應將具有特殊地質景觀地質環境或有發生地質災害之虞之地區公告為地質敏感區

bull公告之法制作業bull人民之救濟權利 bull公告之法制作業bull人民之救濟權利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之公告 法規命令 一般處分

行政程序法規定 一般處分特定人具體之事實關係

sect92I 所稱行政處分係指行政機關就公法上具體事件所為之決定或其他公 權力措施而對外直接發生法律效果之單方行政行為

sect92Ⅱ前項決定或措施之相對人雖非特定而依一般性特徵可得確定其範圍者 為一般處分適用本法有關行政處分之規定有關公物之設定變更廢 止或其一般使用者亦同

法規命令不特定多數人一般抽象性規範 sect150I 所稱法規命令係指行政機關基於法律授權對多數不特定人民就一 般事項所作抽象之對外發生法律效果之規定

法務部函釋法務部函釋

都市計畫案例(司法院釋字第 156號解釋理由書及最高行政法院 95 年度 判字第 2147號判決) 都市計畫之個別變更係直接限制一定區域內人民之權利利益或增加其負擔其具有行政處分之性質

擬定都市計畫通盤檢討後所作之變更非直接限制一定區域內人民之權益或增加其負擔且非針對具體事件之處理核其性質乃屬於法規命令而非行政處分其性質是一種法規不得直接對之爭訟

特定地區經公告為地質敏感區後其後續影響為何似僅有地質法第 8 條規定「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上開規定似未直接限制一定區域內人民之權利利益或增加其負擔是以地質敏感區之公告性質上似屬法規命令而非一般處分惟仍請貴部再予確認上開公告除前所述外是否尚有其他影響以上事項宜請貴部再予審認

法務部函釋法務部函釋

50

地質敏感區之公告性質屬法規命令

確認特定地區經公告為地質敏感區後其後續影響僅有地質法第 8 條之規定

按法務部函釋上開規定因其非直接限制一定區域內人民之權益且非針對具體事件之處理

是以地質敏感區之公告性質乃屬於行政程序法第 150 條第 1 項規定所稱法規命令而非行政程序法第 92 條規定所指一般處分

經濟部重新檢視地質法

經濟部重新檢視地質法

51

地質法第 11 條第 1 項所稱「相關法令」及第 2 項所稱「審查機關」相關規定

地質法 sect11 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於相關法令規定須送審之書圖文件中納入調查及評估結果

審查機關應邀請地質專家學者或前條第一項規定之執業技師參與審查或委託專業團體辦理審查但具有自行審查能力者不在此限

地質法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

sect11I 依第 8 條第 1 項規定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於相關法令規定須送審之書圖文件中納入調查及評估結果

地質法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

sect11I 依第 8 條第 1 項規定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於相關法令規定須送審之書圖文件中納入調查及評估結果

bull資源開發bull土地開發利用bull工程建設bull廢棄物處置bull天然災害整治bull法令規定有關土地開發之規劃設計及施工

bull區域計畫法bull建築法bull環境影響評估法bull水土保持法bull土石採取法bull水利法 bull礦業法bull溫泉法bullhellip

地質法sect3Ⅶ

立法說明立法說明

53

核釋地質法第 11 條第 1 項「相關法令」

係指訂有土地開發行為相關審查規定之法令 區域計畫法都市計畫法 建築法 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各目的事業法令

bull面積 35公頃bull非都市地區

bull山坡地bull興辦事業

bull休閒農業輔導管理辦法 bull休閒農場經營計畫審查作業要點 bull非都市土地休閒農場容許作休閒農業設施使用審查作業要點 bull非都市土地作休閒農業使用興辦事業計畫及變更編定審查作業要點 bull休閒農場專案輔導實施作業規定bull區域計畫法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建築法等相關規定

【例】複合型休閒農場之土地開發申請

【例】複合型休閒農場申請土地開發許可審查流程示意圖

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bull影響土地開發人權益bull浪費行政資源bull影響土地開發人權益bull浪費行政資源

重複審查重複審查

56

係指辦理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審查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 為避免重複審查應以最先受理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為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結果之「審查機關」

經審查通過之調查及評估結果應納入後續其他「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之書圖文件做為參據

核釋地質法第 11 條第 2 項「審查機關」

【例】複合型休閒農場申請土地開發許可審查流程示意圖

辦理審查辦理審查納入參據納入參據

參據參據 參據

參據

參據參據

誰該辦理審查bull視個案情形bull每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都有可能

誰該辦理審查bull視個案情形bull每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都有可能

58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格式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sect5I 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結果應依本準則規定製作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以下簡稱報告書)報告書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59

報告書格式 基地地質調查報告

1 基地所在地質敏感區地質概況2 區域調查

(1) 調查項目內容方法及數量(2) 調查結果說明附地質圖地質剖面圖及其他相關主題圖說

3細部調查(1) 調查項目內容方法及數量(2) 調查結果說明附地質圖地質剖面圖及其他相關主題圖說

4綜合解釋 基地地質安全評估報告

依據地質調查結果及地質安全評估項目撰述地質安全評估結果

附錄 地質鑽探報告或其他地質調查方法紀錄現地試驗資料室內試驗及分析資料等

60

叁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

一地質法地質敏感區整體作業架構及程序二地質法地質敏感區相關規定

(一)法律及法規命令(二)其他規定

三地質敏感區公告及查詢(一)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及第 1 批準備(二)地質敏感區查詢系統建置

四地方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五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61

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 全國地質敏感區通盤劃定預定 4 至 5 年內分批公告完成之後至少每 5 年通 盤檢討 1次

個案更新視情況得隨時辦理 地質敏感區公告之主要作業及辦理機關

計畫書研提中央及地方主管機關 全國通盤劃定通盤檢討及個案跨越兩個以上行政區域者由中央主管機關辦理

個案未跨行政區域者由該轄管地方主管機關辦理 計畫書公開展示地方主管機關 審議會審查及計畫書核定中央主管機關

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及第 1 批準備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主要由中央主管機關辦理第 1 批地質敏感區主要由中央主管機關辦理

計畫書公開展示 30日

(地方主管機關)

計畫書公開展示 30日

(地方主管機關)計畫書審查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計畫書審查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

計畫書核定及地質敏感區公告(中央主管機關)

計畫書核定及地質敏感區公告(中央主管機關)

約5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

地質法施行 1001201

審議會籌組及討論運作規劃 相關法令

主管機關檢視其主管法令相關規定並調整修正

有關 3 子法發布 10136

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會 101313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會 101313

劃定計畫書研提(中央主管機關)劃定計畫書研提(中央主管機關)

劃定作業(中央主管機關)

劃定作業(中央主管機關)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公告準備

第 1 批分布地點

1 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名稱 分類 縣市 鄉鎮暖暖壺穴 壺穴 基隆市 暖暖區大華壺穴 壺穴 新北市 平溪區猴硐壺穴 壺穴 新北市 瑞芳區十分瀑布 瀑布 新北市 平溪區眼鏡洞瀑布 瀑布 新北市 平溪區

第 1 批101 年度102 年度103 年度

2 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年度 地質敏感區 行政區域第 1批 濁水溪沖積扇 彰化縣

雲林縣

101 屏東平原 高雄市屏東縣

102 蘭陽平原 宜蘭縣

103臺中地區臺北地區

臺中市臺北市新北市

濁水溪沖積扇

3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第 1 批分布地點車籠埔斷層活動斷層敏感區所經行政區域 (鄉鎮市區 ) bull臺中市 (9 處 ) 東勢區石岡區豐原區北屯區太平區大里區潭子區霧峰區和平區bull南投縣 (5 處 ) 草屯鎮南投市中寮鄉名間鄉竹山鎮bull苗栗縣 (1 處 ) 卓蘭鎮

第 1 批101 年度102 年度103 年度104 年度

4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第 1批

年度 直轄市或縣市 說明

第 1批 臺北市 坡地社區重點縣市

五都之一

101 南投縣 921震災區坡地災害指標縣市

101 臺中市 921震災區五都之一

第 1 年度 分布地點

5 土石流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與水土保持局現有之土石流潛勢溪流間之關係尚待釐清

第 1 批暫緩劃定

102(330)

南投縣229

臺中市101

103(264)

屏東縣 65

高雄市 89

嘉義縣 62

臺南市 48

104(320)

宜蘭縣139

雲林縣 10

彰化縣 7

花蓮縣164

105(239)

臺東縣163

苗栗縣 76

106(425)

新竹縣 71

桃園縣 51

基隆市 34

新北市219

臺北市 50

68

地質敏感區查詢系統建置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sect15Ⅲ中央主管機關應建立地質敏感區資料庫提供網路查詢及下載列印查詢結果

地質敏感區查詢民眾得自行上網進行或委由顧問公司技師代辦各級主管機關應協助提供諮詢服務

系統應於第 1 批地質敏感區公告前建妥並於每次公告地質敏感區之同時更新資料

因應土地法地籍資料付費規定系統必要配套 政府機關版查詢時可展現地籍資料 一般民眾版查詢時須自備地籍圖數值資料(向地籍主管機關申購委託測量或其他方式資料處理取得)

69

地質敏感區查詢雛形系統操作展示

地質敏感區查詢雛形系統操作展示

70

叁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

一地質法地質敏感區整體作業架構及程序二地質法地質敏感區相關規定

(一)法律及法規命令(二)其他規定

三地質敏感區公告及查詢(一)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及第 1 批準備(二)地質敏感區查詢系統建置

四地方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五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71

四地方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所在地地方政府

基隆河中上游河蝕地形(壺穴與瀑布 ) 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基隆市新北市

濁水溪沖積扇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彰化縣雲林縣

車籠埔斷層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台中市南投縣苗栗縣

山崩與地滑地質感區劃定計畫書 _臺北市

臺北市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sect9Ⅱ 辦理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公開展示事宜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sect9Ⅱ 辦理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公開展示事宜

72

已提供對口單位1臺北市政府2桃園縣政府3苗栗縣政府4臺中市政府5彰化縣政府6雲林縣政府7高雄市政府8屏東縣政府9花蓮縣政府10宜蘭縣政府11金門縣政府

已提供對口單位1臺北市政府2桃園縣政府3苗栗縣政府4臺中市政府5彰化縣政府6雲林縣政府7高雄市政府8屏東縣政府9花蓮縣政府10宜蘭縣政府11金門縣政府

請地方政府儘速提供對口單位

地方對口設置或指派屬地方主管機關權責 組織編制 業務職掌 地方情況

73

五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依地質法相關條文規定

sect6I 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應將地質敏感區相關資料納入土地利用計畫土地開發審查災害防治環境保育及資源開發之參據

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sect11I 將調查及評估結果納入送審之書圖文件中

依地質法第 11 條解釋令 「相關法令」指訂有土地開發行為相

關審查規定之法令 「審查機關」指辦理地質敏感區基地

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審查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為避免重複審查應以最先受理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為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結果之「審查機關」

經審查通過之調查及評估結果應納入後續其他「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之書圖文件做為參據

請區域計畫法都市計畫法建築法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及各目的事業法令之各法令主管機關研修其主管法令規定送審所需書表文件格式評估納入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規定俾便於地質敏感區公告後能辦理審查

請區域計畫法都市計畫法建築法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及各目的事業法令之各法令主管機關研修其主管法令規定送審所需書表文件格式評估納入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規定俾便於地質敏感區公告後能辦理審查

74

水土保持局如何配合地質法施行研修水土保持書件格式檢視「水土保持計畫審核監督辦法」規定 所需書表文件格式之內容酌予文字修正納入地質法地質敏感區規定再行公告即成

第 36 條本辦法所需書表文件之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第 36 條本辦法所需書表文件之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案例分享

75

敬請提供法令修正資訊

為利相關法令與地質法間銜接順暢請應配合地質法修正規定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於修正後將相關資訊轉知中央主管機關

76

一地質敏感區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及規模草案(附件 7 )提請討論

二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草案(附件 9 )提請討論

綜合討論綜合討論

肆討論事項

77

地質法第 8 條第 1 項土地開發行為種類與規模及所稱「緊急救災者」相關規定 ( 草

案 )地質法 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

所有土地開發行為嗎

所有土地開發行為嗎

78

過度擾民 經濟部水利署

經檢視本法所稱之「土地開發行為」水利法中可能涉及本法第 8 條及第 11 條需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事項為水利法第 46 條水利建造物之興辦改造核准許可等惟水利建造物數量龐大規模較小或開挖深度較淺之開發行為對地質環境及人民安全之影響相對較小是否所有開發行為皆須依法辦理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建議排除規模較小部分以避免增加開發成本及過度擾民

臺北市政府 公園闢建開發行為多為地表整地及綠化植栽結構物及附屬設施如涼亭管溝花槽照明設施等等僅佔工程之小部份且為地表淺基礎開挖影響地質環境條件甚微應無造成地質災害之虞參考經濟部全國地質調查資料即可故建議無一層樓以上且建築面積小於 45m2 建物之公園闢建開發得予排除以節省開發成本

hellip

79

比例原則(禁止過分原則)

行政程序法 sect7 行政行為應依下列原則為之一採取之方法應有助於目的之達成二有多種同樣能達成目的之方法時應選擇對人民權益損害最少者

三採取之方法所造成之損害不得與欲達成目的之利益顯失均衡

排除與地質安全無關者排除小規模者

排除與地質安全無關者排除小規模者

80

核釋地質法第 8 條第 1 項規定 依立法意旨及比例原則土地開發行為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其種類及規模如附表

緊急救災者係指災害發生後經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認定之搶通搶災或防患二次災害之緊急工程行為

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 基地位於地質敏感區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規模

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 基地位於地質敏感區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規模

地質敏感區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及規模 ( 草案 )

1 工廠之設立及工業區之開發2鐵路大眾捷運系統港灣及機場之開發3 公路之開發4 土石採取及探礦採礦5蓄水建造物之開發6休閒農場之開發利用7漁塭或魚池之興建8遊樂區及風景區之開發9高爾夫球場及戶外運動場地之興建或擴建10 文化教育訓練設施或研究機構之興建或擴建11醫療建設之開發其醫院興建或擴建12 新市區(係指新社區及新市鎮)建設13 環境保護工程之興建14 核能及其他能源之開發及放射性核廢料儲存或處理場所之興建15 地下街工程16高壓電線塔基工程17纜車之興建或擴建18氣象雷達站之興建或擴建工程19 設置石油管理法所定之石油石油製品貯存槽20 建築物(係指應請領建照執照)之新建或增建

選取與地質安全有關者考量各類地質敏感區屬性決定辦理與否排除小規模者

選取與地質安全有關者考量各類地質敏感區屬性決定辦理與否排除小規模者

82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 (草案 )

本報告書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為避免審查地質專業事項及技術標準不一中央主管機關爰訂定審查參考規範提供各審查機關參考

地質法 sect11 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於相關法令規定須送審之書圖文件中納入調查及評估結果

審查機關應邀請地質專家學者或前條第一項規定之執業技師參與審查或委託專業團體辦理審查但具有自行審查能力者不在此限

83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草案

1 審查人員之資格條件 ( 第 2 點 )

2 審查人員之建議名單 ( 第 3 點 )

3 報告書審查應注意事項 ( 第 4 點 )

4 報告書審查應補正事項 ( 第 5 點 )

5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之法律效益 ( 第 6點 )

6 報告書審查之收費 ( 第 7 點 )

地質 大地工程 土木工程 採礦工程 水利工程 水土保持

地質 大地工程 土木工程 採礦工程 水利工程 水土保持

政府機關(構)及相當職等專職人員地質相關實務經驗 7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副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5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助理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7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5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副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碩士學位以上且地質專長相關專職實務或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專業證照之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且取得證照後執行地質業務 7 年以上

政府機關(構)及相當職等專職人員地質相關實務經驗 7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副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5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助理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7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5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副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碩士學位以上且地質專長相關專職實務或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專業證照之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且取得證照後執行地質業務 7 年以上

專長專長++實務經驗實務經驗

地質法 sect11Ⅱ審查機關應邀請地質專家學者或前條第一項規定之執業技師參與審查或委託專業團體辦理審查但具有自行審查能力者不在此限

審查人員之資格條件 (sect2)

85

審查人員之建議名單 (sect3)

中央主管機關得就前點規定資格條件建立審查人員建議名單提供審查機關參考

86

報告書審查應注意事項 (sect4)

結果之合理性內涵足以提供後續土地開發利用災害防治及環境保育規劃之參據

基地地質調查及基地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基地地質調查及基地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項目內容數量比例尺hellip

87

報告書審查應補正事項 (sect5)

審查報告書有下列情形之一者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應通知申請人限期修正或補正

未依規定格式及份數製作 應檢附文件不齊全未經技師簽證或簽證技師科別不符不符合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規定

88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之法律效益(sect6)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依地質法sect11Ⅱ規定審查)

無行政處分效力 應納入後續相關法令送審書圖文件提供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土地開發利用行為之參據

89

報告書審查之收費 (sect7)

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報告書得收取審查費 依其主管業務收費法令 依規費法相關規定

本報告書為相關法令送審書件之ㄧ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本報告書為相關法令送審書件之ㄧ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 Slide 1
  • Slide 10
  • Slide 12
  • Slide 13
  • Slide 15
  • Slide 25
  • Slide 28
  • Slide 33
  • Slide 39
  • Slide 42
  • Slide 43
  • Slide 44
  • Slide 46
  • Slide 48
  • Slide 49
  • Slide 52
  • Slide 54
  • Slide 55
  • Slide 57
  • Slide 62
  • Slide 63
  • Slide 64
  • Slide 65
  • Slide 66
  • Slide 67
  • Slide 81
  • Slide 84

16

政府為何要公告地質敏感區

國土位處板塊活動帶上rarr地質災害頻仍 避災減災之土地體檢機制rarr診斷土地之屬性及特性rarr提供基本地質資訊rarr讓土地規劃使用更合理

地質敏感區ne地質災害地區 災後重建rarr災前防範 土地開發行為時本法僅規定應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rarr研提因應對策

本法無禁限建管制規定

17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1 地質敏感區分為地質遺跡地下水補注區活動斷層山崩與

地滑及土石流五類地質敏感區 ( 第 2 條 )2 地質遺跡之定義及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之劃定原則 ( 第 3 條 )3 地下水補注區之定義及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之劃定原則

( 第 4 條 )4 活動斷層之定義及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之劃定原則 ( 第 5 條 )5 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之劃定原則 ( 第 6 條 )6 土石流地質敏感區之劃定原則 ( 第 7 條 )7 地質敏感區之範圍繪製作業 ( 第 8 條 )8 地質敏感區之劃定變更或廢止之計畫書研提公開展示審

查及公告程序 ( 第 9 條 )9 地質敏感區之劃定計畫書應載明事項 ( 第 10 條 )10 地質敏感區之變更作業 ( 第 11 條第 12 條 )11 地質敏感區之廢止作業 ( 第 13 條第 14 條 )12 地質敏感區之相關行政作業 ( 第 15 條 )

計 16條

地質專業規定

行政作業規定

18

地質敏感區分類 (sect2)

bull分類目的bull優先列入之類別

bull 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bull 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bull 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bull 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bull 土石流地質敏感區

bull因應未來環境變遷bull其他經中央主管機關認定者

地質法 sect5I 中央主管機關應將具有特殊地質景觀地質環境或有發生地質災害之虞之地區公告為地質敏感區

19

各類地質敏感區劃定原則 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 (sect3)

指在地球演化過程中各種地質作用之產物且具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一有特殊地質意義二有教學或科學研究價值三有觀賞價值四有獨特性或稀有性

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 (sect4)

指地表水入滲地下地層且為區域性之地下水流源頭地區並具有下列情形之ㄧ者 一為多層地下水層之共同補注區二補注之地下水體可做為區域性供水之重要水源

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 (sect5)

指過去十萬年內有活動證據且未來可能再度活動之斷層及其兩側易受活動斷層錯動或地表破裂直接影響之地區

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 (sect6)

曾經發生土石崩塌或有山崩或地滑發生條件之地區及其周圍易直接受山崩或地滑影響之區域

土石流地質敏感區 (sect7)

曾經發生土石流或有明顯土石流發生條件之地區及其周圍易直接受影響之地區

20

地質敏感區範圍繪製

bull涵蓋範圍 (sect3-sect7)

本體

視情況得增加緩衝帶bull繪製之作業底圖 (sect8)

15000像片基本圖

但高山地區得以 110000替代

21

地質敏感區計畫書研提 權責機關 (sect9I) 中央主管機關地方主管機關 計畫書公開展示 (sect9ⅡⅢ ) 送審查前應於地方政府公

開展示 30 日土地權利利害關係人得提出意見併送審查參考

劃定計畫書應載明事項 (sect10)1 劃定原因法律依據及地質證明 2 範圍說明

(1) 位置圖標示地質敏感區位置與行政區關係比例尺不得小於 1100000

(2) 範圍圖標示地質敏感區之邊界及其內之重要地形地物其比例尺以與地質敏感區範圍繪製作業底圖比例尺相同為原則但地質敏感區分布範圍廣闊者得縮小比例尺為 125000

3 地質環境資料 包括地形地層地質構造及水文地質

22

權責機關 ( 地質法 sect5I) 中央主管機關 辦理方式 (sect15I) 得採個別或分批 公告內容 (sect15Ⅱ) 範圍圖說及坐標公告後將其交轄管地方主管機關

地質敏感區公告

審議會審查通過後

審議會審查通過後

23

地質敏感區查詢網路化 (sect15Ⅲ) 中央主管機關應建立地質敏感區資料庫提供網路查詢及下載列印查詢結果

地質敏感區查詢

實務情境模擬bull區位查詢

bull民眾自行上網進行或bull民眾委由顧問公司技師代辦

bull諮詢服務各級主管機關

因應政府組織再造人力精簡政策善用電腦科技有效提升政府行政效能發揮技師專業導入為政府左右手

因應政府組織再造人力精簡政策善用電腦科技有效提升政府行政效能發揮技師專業導入為政府左右手

24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組織及運作辦法

地質法 sect5Ⅳ 審議會之組成專家學者不得少於審議會總人數二分之一審議會之組織及運作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地質法 sect6

中央或地方研提計畫書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審查

中央主管機關公告

地質法 sect8- sect11

地質法 sect5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土地管理

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應審查調查及評估結果

申請土地開發前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土地利用計畫

土地開發審查

災害防治

環境保育

資源開發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組織及運作辦法

26

1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組織之任務組成產生任期及出缺補聘規定 ( 第 2 條 - 第 6 條 )

2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運作之前置作業 ( 第 7條 )

3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運作之議事規則 ( 第 8條 - 第 11 條 )

4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之經費 ( 第 12 條 )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組織及運作辦法

計 13條

27

審議會任務 (sect2)

各類地質敏感區劃定相關事項

各類地質敏感區變更相關事項

各類地質敏感區廢止相關事項

地質法 sect5Ⅲ 中央主管機關應設地質敏感區審議會審查地質敏感區之劃定變更及廢止

環境保育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組織

召集人

土地利用計畫

地質遺跡

機關代表委員 專家學者委員土地開發審查

地下水補注

活動斷層

山崩與地滑

土石流

專家學者人數不得少於委員總人數 12委員總人數 17-25人

災害防治

資源開發

29

審議會組織 (sect3-sect6) 組成 產生 任期出缺補聘

機關代表委員

召集人

由中央主管機關首長兼任或指定

當然委員

其他機關代表委員

由中央主管機關首長就本法第 6 條第 1 項所定土地利用計畫土地開發審查災害防治環境保育或資源開發之主管機關代表聘兼

任期 2 年期 滿得續聘委員職務異動時原派機關應改派代表補足原任期

專家學者委員

由中央主管機關首長就具有地質敏感區相關學術專長及實務經驗之專家學者聘兼

任期 2 年期 滿得續聘每次改聘席次不得少於13委員出缺時得予補聘其任期至原任期屆滿之日止

30

審議會議事規則主席 (sect8) 召集人兼任主席

召集人不克出席時由召集人指定委員 1人代理或由出席委員互推 1人為主席

出席人數及議決人數 (sect9)

全體委員過半數之出席始得開會出席委員過半數之同意始得決議

出席 (sect10) 機關代表委員不克親自出席時得另派員代理出席並參與會議發言及表決專家學者委員應親自出席不得代理

列席 (sect11) 地質敏感區計畫書研提機關應指派代表列席報告及說明

31

審議會其他配套 (sect7)

審議會開會前得經召集人核可視個案特性邀請審議會委員及專家學者組成專案小組召開初審會議獲致初審結論後提報審議會議審查

初審會議之主席由審議會召集人就審議會委員指派之

32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地質法 sect9Ⅱ 基地地質調查與地質安全評估方法之認定項目內容及作業應遵行事項之準則由中央主管機關會商相關主管機關定之

地質法 sect6

中央或地方研提計畫書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審查

中央主管機關公告

地質法 sect8- sect11

地質法 sect5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土地管理

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應審查調查及評估結果

申請土地開發前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土地利用計畫

土地開發審查

災害防治

環境保育

資源開發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組織及運作辦法

34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

基地地質安全評估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廢止

為何須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廣域性

區域性

地質敏感區地質調查制度地質敏感區

地質調查制度

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rarr釐清地質敏感區與基地關係rarr研提因應對策

35

與相關法令規定之地質調查是否競合

環境影響評估環境影響評估

水土保持水土保持

非都市土地使用分區變更非都市土地使用分區變更

建築地基調查建築地基調查

溫泉開發溫泉開發

礦業開發礦業開發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地質安全評估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地質安全評估

地質法 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

hellip

36

1 基地地質調查調查區之範圍界定 ( 第 2 條 )2 現有資料之引用 ( 第 3 條 )3 地質調查方法之選擇 ( 第 4 條 )4 報告書製作應遵行事項 ( 第 5 條第 6 條 )

5 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之調查及評估 ( 第 7 條 - 第 10條 )

6 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之調查及評估 ( 第 11 條 - 第14 條 )

7 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之調查及評估 ( 第 15 條 - 第 18條 )

8 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之調查及評估 ( 第 19 條 - 第23 條 )

9 土石流地質敏感區之調查及評估 ( 第 24 條 - 第 28條 )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總則

各類地質敏感區專章 計 29條

37

本準則設計之條文架構 基地地質調查

區域調查 vs 細部調查 調查區範圍 調查項目及內容 調查方法 圖說規範

基地地質安全評估 地質敏感區對基地之影響 基地開發對地質敏感區之影響因應對策

總則 vs 專章通則 vs但書

38

基地地質調查 --分類及調查範圍 通則 (sect2)

區域調查調查範圍應包含基地全部及基地周界外 2 公里範圍與基地所在地質敏感區重疊部分

細部調查調查範圍應包含基地與地質敏感區重疊部分

得免細部調查維持原地形地貌且不開發者

但書區域調查範圍 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 (sect19) 基地及其所在之地質敏感區全部

土石流地質敏感區 (sect24) 基地及其所在之土石流溪流集水區全部

2 km基地

地質敏感區

基地地質調查 -- 調查項目及內容地質敏感區類別

區域調查 細部調查

地質遺跡(sect7)

地形地層分布及地質構造

地質遺跡之產狀外觀形態及保存狀況地質遺跡之地表分布範圍地質遺跡有向地下延伸者在預計開挖深度範圍內之分布岩層位態岩石性質及地質構造

地下水補注 (sect11)

地形地層分布地質構造及水文地質概況

地形地表沉積物種類及粒徑分布地下地層岩性分布水文地質參數

活動斷層(sect15)

活動斷層地形特徵地層分布及地質構造

岩層分布地質構造

山崩與地滑 (sect20)

環境狀況地質特性 地質特性坡地現況及工程特性

土石流(sect25)

地質環境特性土石崩塌料源土石流流動區溪床特性土石流溢流土石流堆積區特性土石流災害歷史土石流治理工程措施

土石流堆積物地表與地下分布及粒徑變化土石流流動與堆積之特徵及地形坡度變化調查區與土石流流動區之距離及基地與溪床之高程差基地內相關土石流治理工程措施

專章

40

基地地質調查 -- 調查方法 區域調查得引用既有地質資料既有地質資料不足者應以露頭調查遙測影像判釋或其他方法補充資料 (sect3I)

細部調查應進行現地調查現地調查如有既有資料可資引用者得以既有資料取代 (sect3Ⅱ)

本準則所規定之必要地質調查方法得以其他合乎學理且能達到相同調查目的之方法取代 (sect4)

地質法 sect9I 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視情況就下列方法擇一行之 由現有資料檢核並評估地質安全

進行現地調查並評估地質安全

通則

41

基地地質調查 -- 調查方法地質敏感區類別

區域調查 細部調查

地質遺跡(sect8)

露頭調查地質鑽探地球物理測勘或其他方法

地下水補注 (sect12)

地表沉積物種類及粒徑分布 地質鑽探 (增鑽探數量或地球物理測勘 )

活動斷層(sect16)

地形判釋露頭調查

地形判釋露頭調查地質鑽探(探溝調查 ) 地球物理測勘

山崩與地滑 (sect21)

遙測影像判釋地表調查

遙測影像判釋地表調查地質鑽探 (增鑽探數量或地球物理測勘 )

土石流(sect26)

遙測影像判釋地表調查

遙測影像判釋地表調查試坑調查地質鑽探

專章

細部調查規定必要調查方法 -- 地質鑽探地質敏感區類別 鑽探數量及配置 鑽探深度 其他規定

地下水補注 (sect12)

A≦05公頃得不進行地質鑽探05 < A≦2公頃至少應鑽探 2孔 2公頃< A每 1 公頃應鑽 1孔未滿 1 公頃者以 1 公頃計鑽探孔位以均勻分布於細部調查區為原則

每孔深度至少50 公尺或進入岩盤至少 5公尺

配合地質鑽孔調查地下水位及透水係數

活動斷層(sect16)-- 調查地下岩層分布及厚度活動斷層及剪裂帶深度

鑽探剖面應儘量垂直活動斷層走向其配置以能呈現細部調查區之特性及其與活動斷層之關係為原則沿活動斷層走向平行方向之長度每 100 公尺應繪置 1剖面未滿 100 公尺者以 100 公尺計剖面長度未滿 20 公尺者應至少有 1鑽孔控制剖面長度在 20 公尺以上者應至少有 2鑽孔控制且位於剖面兩端之鑽孔與細部調查區邊界之距離以小於 10 公尺為原則同剖面之鑽孔岩性有明顯變化或構造複雜者應增加鑽探數量以調查是否有活動斷層通過及其可能分布位置

每孔深度應至少 30 公尺

山崩與地滑 (sect21)-- 調查覆土層之分布與厚度及岩體之特性

A≦01公頃至少鑽探 1孔01 < A≦1公頃至少鑽探 2孔1公頃< A每 05 公頃應鑽 1孔未滿 05 公頃者以05 公頃計鑽探孔位應配合調查區域狀況選擇適當之配置如為順向坡應優先配置鑽孔

每孔深度至少 30 公尺並應進入岩盤至少 5 公尺如位於順向坡坡面上之鑽孔深度應足以釐清順向坡之岩層組成與厚度及主要不連續面之特性

配合地質鑽孔進行地下水位量測並視坡地穩定分析之需要進行土壤與岩石力學試驗及地下水文調查

土石流(sect26)-- 調查土石流堆積材料厚度及粒徑變化

A≦01公頃至少鑽探 1孔01 < A≦1公頃至少鑽探 2孔1公頃< A每 05 公頃應鑽 1孔未滿 05 公頃者以05 公頃計鑽探孔位配置以均勻分布為原則

每孔深度至少20 公尺或進入岩盤 5 公尺

全程取樣

基地地質調查報告書圖說規範 區域調查地質圖+地質剖面圖 細部調查地質圖+地質剖面圖 地下地質調查方法之紀錄圖說如柱狀圖剖面圖等

地質敏感區類別

區域圖說比例尺

細部圖說比例尺

地質剖面圖

地質遺跡 (sect9)

≧125000 ≧15000 區域調查地質圖與細部調查地質圖均應附與地質圖同比例尺之地質剖面圖

地下水補注(sect13)

≧125000 ≧15000 區域調查地質圖應附水文地質剖面圖細部調查地質圖應附水文地質柵狀圖其中水平比例尺同各地質圖比例垂直比例尺得適度放大

活動斷層(sect17)

≧125000 ≧15000 區域調查地質圖與細部調查地質圖均應附與地質圖同比例尺之地質剖面圖細部調查應配合鑽探資料標示地層(岩層)界線及活動斷層如活動斷層不在細部調查區範圍內應依現有資料將活動斷層標示於剖面延伸線上

山崩與地滑(sect22)

≧125000 ≧15000 區域調查地質圖應附二條相互垂直之剖面細部調查地質剖面圖應配合鑽探孔位繪製以表現覆土層及岩層之空間分布剖面圖之比例尺應與地質圖相同

土石流(sect27)

≧125000 ≧15000 區域調查地質圖應附土石流溪流縱斷面圖標示土石材料堆積位置細部調查地質圖應配合地質鑽探及試坑繪製至少二條相互垂直之地質剖面圖

專章

基地地質安全評估 -- 項目及內容

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 (sect10)

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 (sect14)

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 (sect18)

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 (sect23)

土石流地質敏感區 (sect28)

1 評估基地開發範圍與地質遺跡之空間關係及開發行為對地質遺跡形狀視覺或完整性之影響並研提因應對策2 研提開發行為於施工期間對地質遺跡採取之保護措施及評估其效果3 開發行為人對地質遺跡長期維護之因應對策

1 評估土地開發行為開發中對地下水水質及入滲補注量直接或間接之影響2 評估土地開發行為開發後造成地下水質及入滲補注量之影響3 經評估土地開發行為對地下水水質及入滲補注量造成永久性或暫時性不良影響時應採取因應措施並評估其效果

1 評估活動斷層活動時基地內地表破裂或變形之特性及可能影響範圍2 評估活動斷層活動時地表破裂或變形對開發行為之影響並分析基地內開發行為之適當性3因應對策及其效果評估

1 評估山崩或地滑發生之土石下坡運動特性崩塌或滑動量體及影響範圍對開發行為安全之影響2 評估順向坡之穩定性及開發行為對順向坡穩定性之影響3 評估開發行為造成現有山崩或地滑範圍擴大誘發潛在山崩地滑或順向坡岩體滑動之可能性及其規模4因應對策及其效果評估

1 評估土石流潛勢規模及對開發基地影響之範圍2 評估土石流對土地開發行為或建築物安全之影響3 開發行為安全之因應對策及其安全效果評估

專章

45

報告書製作應遵行事項 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結果應依本準則規定製作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報告書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sect5I)

基地與二種類別以上地質敏感區範圍重疊時應依不同類別地質敏感區規定分別辦理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其調查及評估結果得併於同一報告書(sect5Ⅱ)

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係由本法第 10 條第 1 項所定技師辦理者報告書之簽證應檢附該辦理技師之技師證書及執業執照影本由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公營事業機構或公法人內依法取得相當類科技師證書者辦理時應檢附該辦理技師之技師證書影本 (sect6)

通則

地質法 sect6

地質法 sect8- sect11

地質法 sect5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土地管理 其他規定

土地利用計畫

土地開發審查

災害防治

環境保育

資源開發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廢止

審查及公告

基地位於地質敏感區且符合土地開發行為之種類及規模

申請土地開發前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最先受理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應審查報告書

經審查通過之報告書應納入後續其他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之書圖文件做為參據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之公告」依行政程序法界定為法規命令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之公告」依行政程序法界定為法規命令

地質法第地質法第 88 條第條第 11 項土地開發行為種類與規模及所稱「緊急救災者」相關規定項土地開發行為種類與規模及所稱「緊急救災者」相關規定(( 草案草案 ) )

地質法第地質法第 1111 條第條第 11 項所稱「相關法令」及第項所稱「相關法令」及第 22 項所稱「審查機關」相關規定項所稱「審查機關」相關規定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 (( 草案草案 ))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格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格式式

47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之公告」依行政程序法界定為法規命令

地質法 sect5I 中央主管機關應將具有特殊地質景觀地質環境或有發生地質災害之虞之地區公告為地質敏感區

bull公告之法制作業bull人民之救濟權利 bull公告之法制作業bull人民之救濟權利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之公告 法規命令 一般處分

行政程序法規定 一般處分特定人具體之事實關係

sect92I 所稱行政處分係指行政機關就公法上具體事件所為之決定或其他公 權力措施而對外直接發生法律效果之單方行政行為

sect92Ⅱ前項決定或措施之相對人雖非特定而依一般性特徵可得確定其範圍者 為一般處分適用本法有關行政處分之規定有關公物之設定變更廢 止或其一般使用者亦同

法規命令不特定多數人一般抽象性規範 sect150I 所稱法規命令係指行政機關基於法律授權對多數不特定人民就一 般事項所作抽象之對外發生法律效果之規定

法務部函釋法務部函釋

都市計畫案例(司法院釋字第 156號解釋理由書及最高行政法院 95 年度 判字第 2147號判決) 都市計畫之個別變更係直接限制一定區域內人民之權利利益或增加其負擔其具有行政處分之性質

擬定都市計畫通盤檢討後所作之變更非直接限制一定區域內人民之權益或增加其負擔且非針對具體事件之處理核其性質乃屬於法規命令而非行政處分其性質是一種法規不得直接對之爭訟

特定地區經公告為地質敏感區後其後續影響為何似僅有地質法第 8 條規定「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上開規定似未直接限制一定區域內人民之權利利益或增加其負擔是以地質敏感區之公告性質上似屬法規命令而非一般處分惟仍請貴部再予確認上開公告除前所述外是否尚有其他影響以上事項宜請貴部再予審認

法務部函釋法務部函釋

50

地質敏感區之公告性質屬法規命令

確認特定地區經公告為地質敏感區後其後續影響僅有地質法第 8 條之規定

按法務部函釋上開規定因其非直接限制一定區域內人民之權益且非針對具體事件之處理

是以地質敏感區之公告性質乃屬於行政程序法第 150 條第 1 項規定所稱法規命令而非行政程序法第 92 條規定所指一般處分

經濟部重新檢視地質法

經濟部重新檢視地質法

51

地質法第 11 條第 1 項所稱「相關法令」及第 2 項所稱「審查機關」相關規定

地質法 sect11 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於相關法令規定須送審之書圖文件中納入調查及評估結果

審查機關應邀請地質專家學者或前條第一項規定之執業技師參與審查或委託專業團體辦理審查但具有自行審查能力者不在此限

地質法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

sect11I 依第 8 條第 1 項規定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於相關法令規定須送審之書圖文件中納入調查及評估結果

地質法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

sect11I 依第 8 條第 1 項規定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於相關法令規定須送審之書圖文件中納入調查及評估結果

bull資源開發bull土地開發利用bull工程建設bull廢棄物處置bull天然災害整治bull法令規定有關土地開發之規劃設計及施工

bull區域計畫法bull建築法bull環境影響評估法bull水土保持法bull土石採取法bull水利法 bull礦業法bull溫泉法bullhellip

地質法sect3Ⅶ

立法說明立法說明

53

核釋地質法第 11 條第 1 項「相關法令」

係指訂有土地開發行為相關審查規定之法令 區域計畫法都市計畫法 建築法 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各目的事業法令

bull面積 35公頃bull非都市地區

bull山坡地bull興辦事業

bull休閒農業輔導管理辦法 bull休閒農場經營計畫審查作業要點 bull非都市土地休閒農場容許作休閒農業設施使用審查作業要點 bull非都市土地作休閒農業使用興辦事業計畫及變更編定審查作業要點 bull休閒農場專案輔導實施作業規定bull區域計畫法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建築法等相關規定

【例】複合型休閒農場之土地開發申請

【例】複合型休閒農場申請土地開發許可審查流程示意圖

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bull影響土地開發人權益bull浪費行政資源bull影響土地開發人權益bull浪費行政資源

重複審查重複審查

56

係指辦理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審查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 為避免重複審查應以最先受理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為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結果之「審查機關」

經審查通過之調查及評估結果應納入後續其他「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之書圖文件做為參據

核釋地質法第 11 條第 2 項「審查機關」

【例】複合型休閒農場申請土地開發許可審查流程示意圖

辦理審查辦理審查納入參據納入參據

參據參據 參據

參據

參據參據

誰該辦理審查bull視個案情形bull每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都有可能

誰該辦理審查bull視個案情形bull每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都有可能

58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格式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sect5I 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結果應依本準則規定製作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以下簡稱報告書)報告書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59

報告書格式 基地地質調查報告

1 基地所在地質敏感區地質概況2 區域調查

(1) 調查項目內容方法及數量(2) 調查結果說明附地質圖地質剖面圖及其他相關主題圖說

3細部調查(1) 調查項目內容方法及數量(2) 調查結果說明附地質圖地質剖面圖及其他相關主題圖說

4綜合解釋 基地地質安全評估報告

依據地質調查結果及地質安全評估項目撰述地質安全評估結果

附錄 地質鑽探報告或其他地質調查方法紀錄現地試驗資料室內試驗及分析資料等

60

叁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

一地質法地質敏感區整體作業架構及程序二地質法地質敏感區相關規定

(一)法律及法規命令(二)其他規定

三地質敏感區公告及查詢(一)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及第 1 批準備(二)地質敏感區查詢系統建置

四地方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五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61

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 全國地質敏感區通盤劃定預定 4 至 5 年內分批公告完成之後至少每 5 年通 盤檢討 1次

個案更新視情況得隨時辦理 地質敏感區公告之主要作業及辦理機關

計畫書研提中央及地方主管機關 全國通盤劃定通盤檢討及個案跨越兩個以上行政區域者由中央主管機關辦理

個案未跨行政區域者由該轄管地方主管機關辦理 計畫書公開展示地方主管機關 審議會審查及計畫書核定中央主管機關

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及第 1 批準備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主要由中央主管機關辦理第 1 批地質敏感區主要由中央主管機關辦理

計畫書公開展示 30日

(地方主管機關)

計畫書公開展示 30日

(地方主管機關)計畫書審查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計畫書審查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

計畫書核定及地質敏感區公告(中央主管機關)

計畫書核定及地質敏感區公告(中央主管機關)

約5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

地質法施行 1001201

審議會籌組及討論運作規劃 相關法令

主管機關檢視其主管法令相關規定並調整修正

有關 3 子法發布 10136

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會 101313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會 101313

劃定計畫書研提(中央主管機關)劃定計畫書研提(中央主管機關)

劃定作業(中央主管機關)

劃定作業(中央主管機關)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公告準備

第 1 批分布地點

1 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名稱 分類 縣市 鄉鎮暖暖壺穴 壺穴 基隆市 暖暖區大華壺穴 壺穴 新北市 平溪區猴硐壺穴 壺穴 新北市 瑞芳區十分瀑布 瀑布 新北市 平溪區眼鏡洞瀑布 瀑布 新北市 平溪區

第 1 批101 年度102 年度103 年度

2 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年度 地質敏感區 行政區域第 1批 濁水溪沖積扇 彰化縣

雲林縣

101 屏東平原 高雄市屏東縣

102 蘭陽平原 宜蘭縣

103臺中地區臺北地區

臺中市臺北市新北市

濁水溪沖積扇

3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第 1 批分布地點車籠埔斷層活動斷層敏感區所經行政區域 (鄉鎮市區 ) bull臺中市 (9 處 ) 東勢區石岡區豐原區北屯區太平區大里區潭子區霧峰區和平區bull南投縣 (5 處 ) 草屯鎮南投市中寮鄉名間鄉竹山鎮bull苗栗縣 (1 處 ) 卓蘭鎮

第 1 批101 年度102 年度103 年度104 年度

4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第 1批

年度 直轄市或縣市 說明

第 1批 臺北市 坡地社區重點縣市

五都之一

101 南投縣 921震災區坡地災害指標縣市

101 臺中市 921震災區五都之一

第 1 年度 分布地點

5 土石流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與水土保持局現有之土石流潛勢溪流間之關係尚待釐清

第 1 批暫緩劃定

102(330)

南投縣229

臺中市101

103(264)

屏東縣 65

高雄市 89

嘉義縣 62

臺南市 48

104(320)

宜蘭縣139

雲林縣 10

彰化縣 7

花蓮縣164

105(239)

臺東縣163

苗栗縣 76

106(425)

新竹縣 71

桃園縣 51

基隆市 34

新北市219

臺北市 50

68

地質敏感區查詢系統建置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sect15Ⅲ中央主管機關應建立地質敏感區資料庫提供網路查詢及下載列印查詢結果

地質敏感區查詢民眾得自行上網進行或委由顧問公司技師代辦各級主管機關應協助提供諮詢服務

系統應於第 1 批地質敏感區公告前建妥並於每次公告地質敏感區之同時更新資料

因應土地法地籍資料付費規定系統必要配套 政府機關版查詢時可展現地籍資料 一般民眾版查詢時須自備地籍圖數值資料(向地籍主管機關申購委託測量或其他方式資料處理取得)

69

地質敏感區查詢雛形系統操作展示

地質敏感區查詢雛形系統操作展示

70

叁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

一地質法地質敏感區整體作業架構及程序二地質法地質敏感區相關規定

(一)法律及法規命令(二)其他規定

三地質敏感區公告及查詢(一)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及第 1 批準備(二)地質敏感區查詢系統建置

四地方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五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71

四地方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所在地地方政府

基隆河中上游河蝕地形(壺穴與瀑布 ) 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基隆市新北市

濁水溪沖積扇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彰化縣雲林縣

車籠埔斷層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台中市南投縣苗栗縣

山崩與地滑地質感區劃定計畫書 _臺北市

臺北市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sect9Ⅱ 辦理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公開展示事宜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sect9Ⅱ 辦理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公開展示事宜

72

已提供對口單位1臺北市政府2桃園縣政府3苗栗縣政府4臺中市政府5彰化縣政府6雲林縣政府7高雄市政府8屏東縣政府9花蓮縣政府10宜蘭縣政府11金門縣政府

已提供對口單位1臺北市政府2桃園縣政府3苗栗縣政府4臺中市政府5彰化縣政府6雲林縣政府7高雄市政府8屏東縣政府9花蓮縣政府10宜蘭縣政府11金門縣政府

請地方政府儘速提供對口單位

地方對口設置或指派屬地方主管機關權責 組織編制 業務職掌 地方情況

73

五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依地質法相關條文規定

sect6I 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應將地質敏感區相關資料納入土地利用計畫土地開發審查災害防治環境保育及資源開發之參據

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sect11I 將調查及評估結果納入送審之書圖文件中

依地質法第 11 條解釋令 「相關法令」指訂有土地開發行為相

關審查規定之法令 「審查機關」指辦理地質敏感區基地

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審查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為避免重複審查應以最先受理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為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結果之「審查機關」

經審查通過之調查及評估結果應納入後續其他「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之書圖文件做為參據

請區域計畫法都市計畫法建築法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及各目的事業法令之各法令主管機關研修其主管法令規定送審所需書表文件格式評估納入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規定俾便於地質敏感區公告後能辦理審查

請區域計畫法都市計畫法建築法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及各目的事業法令之各法令主管機關研修其主管法令規定送審所需書表文件格式評估納入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規定俾便於地質敏感區公告後能辦理審查

74

水土保持局如何配合地質法施行研修水土保持書件格式檢視「水土保持計畫審核監督辦法」規定 所需書表文件格式之內容酌予文字修正納入地質法地質敏感區規定再行公告即成

第 36 條本辦法所需書表文件之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第 36 條本辦法所需書表文件之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案例分享

75

敬請提供法令修正資訊

為利相關法令與地質法間銜接順暢請應配合地質法修正規定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於修正後將相關資訊轉知中央主管機關

76

一地質敏感區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及規模草案(附件 7 )提請討論

二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草案(附件 9 )提請討論

綜合討論綜合討論

肆討論事項

77

地質法第 8 條第 1 項土地開發行為種類與規模及所稱「緊急救災者」相關規定 ( 草

案 )地質法 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

所有土地開發行為嗎

所有土地開發行為嗎

78

過度擾民 經濟部水利署

經檢視本法所稱之「土地開發行為」水利法中可能涉及本法第 8 條及第 11 條需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事項為水利法第 46 條水利建造物之興辦改造核准許可等惟水利建造物數量龐大規模較小或開挖深度較淺之開發行為對地質環境及人民安全之影響相對較小是否所有開發行為皆須依法辦理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建議排除規模較小部分以避免增加開發成本及過度擾民

臺北市政府 公園闢建開發行為多為地表整地及綠化植栽結構物及附屬設施如涼亭管溝花槽照明設施等等僅佔工程之小部份且為地表淺基礎開挖影響地質環境條件甚微應無造成地質災害之虞參考經濟部全國地質調查資料即可故建議無一層樓以上且建築面積小於 45m2 建物之公園闢建開發得予排除以節省開發成本

hellip

79

比例原則(禁止過分原則)

行政程序法 sect7 行政行為應依下列原則為之一採取之方法應有助於目的之達成二有多種同樣能達成目的之方法時應選擇對人民權益損害最少者

三採取之方法所造成之損害不得與欲達成目的之利益顯失均衡

排除與地質安全無關者排除小規模者

排除與地質安全無關者排除小規模者

80

核釋地質法第 8 條第 1 項規定 依立法意旨及比例原則土地開發行為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其種類及規模如附表

緊急救災者係指災害發生後經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認定之搶通搶災或防患二次災害之緊急工程行為

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 基地位於地質敏感區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規模

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 基地位於地質敏感區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規模

地質敏感區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及規模 ( 草案 )

1 工廠之設立及工業區之開發2鐵路大眾捷運系統港灣及機場之開發3 公路之開發4 土石採取及探礦採礦5蓄水建造物之開發6休閒農場之開發利用7漁塭或魚池之興建8遊樂區及風景區之開發9高爾夫球場及戶外運動場地之興建或擴建10 文化教育訓練設施或研究機構之興建或擴建11醫療建設之開發其醫院興建或擴建12 新市區(係指新社區及新市鎮)建設13 環境保護工程之興建14 核能及其他能源之開發及放射性核廢料儲存或處理場所之興建15 地下街工程16高壓電線塔基工程17纜車之興建或擴建18氣象雷達站之興建或擴建工程19 設置石油管理法所定之石油石油製品貯存槽20 建築物(係指應請領建照執照)之新建或增建

選取與地質安全有關者考量各類地質敏感區屬性決定辦理與否排除小規模者

選取與地質安全有關者考量各類地質敏感區屬性決定辦理與否排除小規模者

82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 (草案 )

本報告書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為避免審查地質專業事項及技術標準不一中央主管機關爰訂定審查參考規範提供各審查機關參考

地質法 sect11 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於相關法令規定須送審之書圖文件中納入調查及評估結果

審查機關應邀請地質專家學者或前條第一項規定之執業技師參與審查或委託專業團體辦理審查但具有自行審查能力者不在此限

83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草案

1 審查人員之資格條件 ( 第 2 點 )

2 審查人員之建議名單 ( 第 3 點 )

3 報告書審查應注意事項 ( 第 4 點 )

4 報告書審查應補正事項 ( 第 5 點 )

5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之法律效益 ( 第 6點 )

6 報告書審查之收費 ( 第 7 點 )

地質 大地工程 土木工程 採礦工程 水利工程 水土保持

地質 大地工程 土木工程 採礦工程 水利工程 水土保持

政府機關(構)及相當職等專職人員地質相關實務經驗 7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副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5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助理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7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5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副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碩士學位以上且地質專長相關專職實務或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專業證照之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且取得證照後執行地質業務 7 年以上

政府機關(構)及相當職等專職人員地質相關實務經驗 7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副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5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助理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7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5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副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碩士學位以上且地質專長相關專職實務或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專業證照之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且取得證照後執行地質業務 7 年以上

專長專長++實務經驗實務經驗

地質法 sect11Ⅱ審查機關應邀請地質專家學者或前條第一項規定之執業技師參與審查或委託專業團體辦理審查但具有自行審查能力者不在此限

審查人員之資格條件 (sect2)

85

審查人員之建議名單 (sect3)

中央主管機關得就前點規定資格條件建立審查人員建議名單提供審查機關參考

86

報告書審查應注意事項 (sect4)

結果之合理性內涵足以提供後續土地開發利用災害防治及環境保育規劃之參據

基地地質調查及基地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基地地質調查及基地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項目內容數量比例尺hellip

87

報告書審查應補正事項 (sect5)

審查報告書有下列情形之一者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應通知申請人限期修正或補正

未依規定格式及份數製作 應檢附文件不齊全未經技師簽證或簽證技師科別不符不符合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規定

88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之法律效益(sect6)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依地質法sect11Ⅱ規定審查)

無行政處分效力 應納入後續相關法令送審書圖文件提供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土地開發利用行為之參據

89

報告書審查之收費 (sect7)

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報告書得收取審查費 依其主管業務收費法令 依規費法相關規定

本報告書為相關法令送審書件之ㄧ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本報告書為相關法令送審書件之ㄧ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 Slide 1
  • Slide 10
  • Slide 12
  • Slide 13
  • Slide 15
  • Slide 25
  • Slide 28
  • Slide 33
  • Slide 39
  • Slide 42
  • Slide 43
  • Slide 44
  • Slide 46
  • Slide 48
  • Slide 49
  • Slide 52
  • Slide 54
  • Slide 55
  • Slide 57
  • Slide 62
  • Slide 63
  • Slide 64
  • Slide 65
  • Slide 66
  • Slide 67
  • Slide 81
  • Slide 84

17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1 地質敏感區分為地質遺跡地下水補注區活動斷層山崩與

地滑及土石流五類地質敏感區 ( 第 2 條 )2 地質遺跡之定義及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之劃定原則 ( 第 3 條 )3 地下水補注區之定義及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之劃定原則

( 第 4 條 )4 活動斷層之定義及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之劃定原則 ( 第 5 條 )5 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之劃定原則 ( 第 6 條 )6 土石流地質敏感區之劃定原則 ( 第 7 條 )7 地質敏感區之範圍繪製作業 ( 第 8 條 )8 地質敏感區之劃定變更或廢止之計畫書研提公開展示審

查及公告程序 ( 第 9 條 )9 地質敏感區之劃定計畫書應載明事項 ( 第 10 條 )10 地質敏感區之變更作業 ( 第 11 條第 12 條 )11 地質敏感區之廢止作業 ( 第 13 條第 14 條 )12 地質敏感區之相關行政作業 ( 第 15 條 )

計 16條

地質專業規定

行政作業規定

18

地質敏感區分類 (sect2)

bull分類目的bull優先列入之類別

bull 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bull 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bull 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bull 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bull 土石流地質敏感區

bull因應未來環境變遷bull其他經中央主管機關認定者

地質法 sect5I 中央主管機關應將具有特殊地質景觀地質環境或有發生地質災害之虞之地區公告為地質敏感區

19

各類地質敏感區劃定原則 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 (sect3)

指在地球演化過程中各種地質作用之產物且具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一有特殊地質意義二有教學或科學研究價值三有觀賞價值四有獨特性或稀有性

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 (sect4)

指地表水入滲地下地層且為區域性之地下水流源頭地區並具有下列情形之ㄧ者 一為多層地下水層之共同補注區二補注之地下水體可做為區域性供水之重要水源

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 (sect5)

指過去十萬年內有活動證據且未來可能再度活動之斷層及其兩側易受活動斷層錯動或地表破裂直接影響之地區

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 (sect6)

曾經發生土石崩塌或有山崩或地滑發生條件之地區及其周圍易直接受山崩或地滑影響之區域

土石流地質敏感區 (sect7)

曾經發生土石流或有明顯土石流發生條件之地區及其周圍易直接受影響之地區

20

地質敏感區範圍繪製

bull涵蓋範圍 (sect3-sect7)

本體

視情況得增加緩衝帶bull繪製之作業底圖 (sect8)

15000像片基本圖

但高山地區得以 110000替代

21

地質敏感區計畫書研提 權責機關 (sect9I) 中央主管機關地方主管機關 計畫書公開展示 (sect9ⅡⅢ ) 送審查前應於地方政府公

開展示 30 日土地權利利害關係人得提出意見併送審查參考

劃定計畫書應載明事項 (sect10)1 劃定原因法律依據及地質證明 2 範圍說明

(1) 位置圖標示地質敏感區位置與行政區關係比例尺不得小於 1100000

(2) 範圍圖標示地質敏感區之邊界及其內之重要地形地物其比例尺以與地質敏感區範圍繪製作業底圖比例尺相同為原則但地質敏感區分布範圍廣闊者得縮小比例尺為 125000

3 地質環境資料 包括地形地層地質構造及水文地質

22

權責機關 ( 地質法 sect5I) 中央主管機關 辦理方式 (sect15I) 得採個別或分批 公告內容 (sect15Ⅱ) 範圍圖說及坐標公告後將其交轄管地方主管機關

地質敏感區公告

審議會審查通過後

審議會審查通過後

23

地質敏感區查詢網路化 (sect15Ⅲ) 中央主管機關應建立地質敏感區資料庫提供網路查詢及下載列印查詢結果

地質敏感區查詢

實務情境模擬bull區位查詢

bull民眾自行上網進行或bull民眾委由顧問公司技師代辦

bull諮詢服務各級主管機關

因應政府組織再造人力精簡政策善用電腦科技有效提升政府行政效能發揮技師專業導入為政府左右手

因應政府組織再造人力精簡政策善用電腦科技有效提升政府行政效能發揮技師專業導入為政府左右手

24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組織及運作辦法

地質法 sect5Ⅳ 審議會之組成專家學者不得少於審議會總人數二分之一審議會之組織及運作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地質法 sect6

中央或地方研提計畫書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審查

中央主管機關公告

地質法 sect8- sect11

地質法 sect5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土地管理

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應審查調查及評估結果

申請土地開發前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土地利用計畫

土地開發審查

災害防治

環境保育

資源開發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組織及運作辦法

26

1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組織之任務組成產生任期及出缺補聘規定 ( 第 2 條 - 第 6 條 )

2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運作之前置作業 ( 第 7條 )

3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運作之議事規則 ( 第 8條 - 第 11 條 )

4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之經費 ( 第 12 條 )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組織及運作辦法

計 13條

27

審議會任務 (sect2)

各類地質敏感區劃定相關事項

各類地質敏感區變更相關事項

各類地質敏感區廢止相關事項

地質法 sect5Ⅲ 中央主管機關應設地質敏感區審議會審查地質敏感區之劃定變更及廢止

環境保育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組織

召集人

土地利用計畫

地質遺跡

機關代表委員 專家學者委員土地開發審查

地下水補注

活動斷層

山崩與地滑

土石流

專家學者人數不得少於委員總人數 12委員總人數 17-25人

災害防治

資源開發

29

審議會組織 (sect3-sect6) 組成 產生 任期出缺補聘

機關代表委員

召集人

由中央主管機關首長兼任或指定

當然委員

其他機關代表委員

由中央主管機關首長就本法第 6 條第 1 項所定土地利用計畫土地開發審查災害防治環境保育或資源開發之主管機關代表聘兼

任期 2 年期 滿得續聘委員職務異動時原派機關應改派代表補足原任期

專家學者委員

由中央主管機關首長就具有地質敏感區相關學術專長及實務經驗之專家學者聘兼

任期 2 年期 滿得續聘每次改聘席次不得少於13委員出缺時得予補聘其任期至原任期屆滿之日止

30

審議會議事規則主席 (sect8) 召集人兼任主席

召集人不克出席時由召集人指定委員 1人代理或由出席委員互推 1人為主席

出席人數及議決人數 (sect9)

全體委員過半數之出席始得開會出席委員過半數之同意始得決議

出席 (sect10) 機關代表委員不克親自出席時得另派員代理出席並參與會議發言及表決專家學者委員應親自出席不得代理

列席 (sect11) 地質敏感區計畫書研提機關應指派代表列席報告及說明

31

審議會其他配套 (sect7)

審議會開會前得經召集人核可視個案特性邀請審議會委員及專家學者組成專案小組召開初審會議獲致初審結論後提報審議會議審查

初審會議之主席由審議會召集人就審議會委員指派之

32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地質法 sect9Ⅱ 基地地質調查與地質安全評估方法之認定項目內容及作業應遵行事項之準則由中央主管機關會商相關主管機關定之

地質法 sect6

中央或地方研提計畫書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審查

中央主管機關公告

地質法 sect8- sect11

地質法 sect5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土地管理

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應審查調查及評估結果

申請土地開發前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土地利用計畫

土地開發審查

災害防治

環境保育

資源開發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組織及運作辦法

34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

基地地質安全評估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廢止

為何須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廣域性

區域性

地質敏感區地質調查制度地質敏感區

地質調查制度

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rarr釐清地質敏感區與基地關係rarr研提因應對策

35

與相關法令規定之地質調查是否競合

環境影響評估環境影響評估

水土保持水土保持

非都市土地使用分區變更非都市土地使用分區變更

建築地基調查建築地基調查

溫泉開發溫泉開發

礦業開發礦業開發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地質安全評估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地質安全評估

地質法 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

hellip

36

1 基地地質調查調查區之範圍界定 ( 第 2 條 )2 現有資料之引用 ( 第 3 條 )3 地質調查方法之選擇 ( 第 4 條 )4 報告書製作應遵行事項 ( 第 5 條第 6 條 )

5 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之調查及評估 ( 第 7 條 - 第 10條 )

6 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之調查及評估 ( 第 11 條 - 第14 條 )

7 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之調查及評估 ( 第 15 條 - 第 18條 )

8 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之調查及評估 ( 第 19 條 - 第23 條 )

9 土石流地質敏感區之調查及評估 ( 第 24 條 - 第 28條 )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總則

各類地質敏感區專章 計 29條

37

本準則設計之條文架構 基地地質調查

區域調查 vs 細部調查 調查區範圍 調查項目及內容 調查方法 圖說規範

基地地質安全評估 地質敏感區對基地之影響 基地開發對地質敏感區之影響因應對策

總則 vs 專章通則 vs但書

38

基地地質調查 --分類及調查範圍 通則 (sect2)

區域調查調查範圍應包含基地全部及基地周界外 2 公里範圍與基地所在地質敏感區重疊部分

細部調查調查範圍應包含基地與地質敏感區重疊部分

得免細部調查維持原地形地貌且不開發者

但書區域調查範圍 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 (sect19) 基地及其所在之地質敏感區全部

土石流地質敏感區 (sect24) 基地及其所在之土石流溪流集水區全部

2 km基地

地質敏感區

基地地質調查 -- 調查項目及內容地質敏感區類別

區域調查 細部調查

地質遺跡(sect7)

地形地層分布及地質構造

地質遺跡之產狀外觀形態及保存狀況地質遺跡之地表分布範圍地質遺跡有向地下延伸者在預計開挖深度範圍內之分布岩層位態岩石性質及地質構造

地下水補注 (sect11)

地形地層分布地質構造及水文地質概況

地形地表沉積物種類及粒徑分布地下地層岩性分布水文地質參數

活動斷層(sect15)

活動斷層地形特徵地層分布及地質構造

岩層分布地質構造

山崩與地滑 (sect20)

環境狀況地質特性 地質特性坡地現況及工程特性

土石流(sect25)

地質環境特性土石崩塌料源土石流流動區溪床特性土石流溢流土石流堆積區特性土石流災害歷史土石流治理工程措施

土石流堆積物地表與地下分布及粒徑變化土石流流動與堆積之特徵及地形坡度變化調查區與土石流流動區之距離及基地與溪床之高程差基地內相關土石流治理工程措施

專章

40

基地地質調查 -- 調查方法 區域調查得引用既有地質資料既有地質資料不足者應以露頭調查遙測影像判釋或其他方法補充資料 (sect3I)

細部調查應進行現地調查現地調查如有既有資料可資引用者得以既有資料取代 (sect3Ⅱ)

本準則所規定之必要地質調查方法得以其他合乎學理且能達到相同調查目的之方法取代 (sect4)

地質法 sect9I 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視情況就下列方法擇一行之 由現有資料檢核並評估地質安全

進行現地調查並評估地質安全

通則

41

基地地質調查 -- 調查方法地質敏感區類別

區域調查 細部調查

地質遺跡(sect8)

露頭調查地質鑽探地球物理測勘或其他方法

地下水補注 (sect12)

地表沉積物種類及粒徑分布 地質鑽探 (增鑽探數量或地球物理測勘 )

活動斷層(sect16)

地形判釋露頭調查

地形判釋露頭調查地質鑽探(探溝調查 ) 地球物理測勘

山崩與地滑 (sect21)

遙測影像判釋地表調查

遙測影像判釋地表調查地質鑽探 (增鑽探數量或地球物理測勘 )

土石流(sect26)

遙測影像判釋地表調查

遙測影像判釋地表調查試坑調查地質鑽探

專章

細部調查規定必要調查方法 -- 地質鑽探地質敏感區類別 鑽探數量及配置 鑽探深度 其他規定

地下水補注 (sect12)

A≦05公頃得不進行地質鑽探05 < A≦2公頃至少應鑽探 2孔 2公頃< A每 1 公頃應鑽 1孔未滿 1 公頃者以 1 公頃計鑽探孔位以均勻分布於細部調查區為原則

每孔深度至少50 公尺或進入岩盤至少 5公尺

配合地質鑽孔調查地下水位及透水係數

活動斷層(sect16)-- 調查地下岩層分布及厚度活動斷層及剪裂帶深度

鑽探剖面應儘量垂直活動斷層走向其配置以能呈現細部調查區之特性及其與活動斷層之關係為原則沿活動斷層走向平行方向之長度每 100 公尺應繪置 1剖面未滿 100 公尺者以 100 公尺計剖面長度未滿 20 公尺者應至少有 1鑽孔控制剖面長度在 20 公尺以上者應至少有 2鑽孔控制且位於剖面兩端之鑽孔與細部調查區邊界之距離以小於 10 公尺為原則同剖面之鑽孔岩性有明顯變化或構造複雜者應增加鑽探數量以調查是否有活動斷層通過及其可能分布位置

每孔深度應至少 30 公尺

山崩與地滑 (sect21)-- 調查覆土層之分布與厚度及岩體之特性

A≦01公頃至少鑽探 1孔01 < A≦1公頃至少鑽探 2孔1公頃< A每 05 公頃應鑽 1孔未滿 05 公頃者以05 公頃計鑽探孔位應配合調查區域狀況選擇適當之配置如為順向坡應優先配置鑽孔

每孔深度至少 30 公尺並應進入岩盤至少 5 公尺如位於順向坡坡面上之鑽孔深度應足以釐清順向坡之岩層組成與厚度及主要不連續面之特性

配合地質鑽孔進行地下水位量測並視坡地穩定分析之需要進行土壤與岩石力學試驗及地下水文調查

土石流(sect26)-- 調查土石流堆積材料厚度及粒徑變化

A≦01公頃至少鑽探 1孔01 < A≦1公頃至少鑽探 2孔1公頃< A每 05 公頃應鑽 1孔未滿 05 公頃者以05 公頃計鑽探孔位配置以均勻分布為原則

每孔深度至少20 公尺或進入岩盤 5 公尺

全程取樣

基地地質調查報告書圖說規範 區域調查地質圖+地質剖面圖 細部調查地質圖+地質剖面圖 地下地質調查方法之紀錄圖說如柱狀圖剖面圖等

地質敏感區類別

區域圖說比例尺

細部圖說比例尺

地質剖面圖

地質遺跡 (sect9)

≧125000 ≧15000 區域調查地質圖與細部調查地質圖均應附與地質圖同比例尺之地質剖面圖

地下水補注(sect13)

≧125000 ≧15000 區域調查地質圖應附水文地質剖面圖細部調查地質圖應附水文地質柵狀圖其中水平比例尺同各地質圖比例垂直比例尺得適度放大

活動斷層(sect17)

≧125000 ≧15000 區域調查地質圖與細部調查地質圖均應附與地質圖同比例尺之地質剖面圖細部調查應配合鑽探資料標示地層(岩層)界線及活動斷層如活動斷層不在細部調查區範圍內應依現有資料將活動斷層標示於剖面延伸線上

山崩與地滑(sect22)

≧125000 ≧15000 區域調查地質圖應附二條相互垂直之剖面細部調查地質剖面圖應配合鑽探孔位繪製以表現覆土層及岩層之空間分布剖面圖之比例尺應與地質圖相同

土石流(sect27)

≧125000 ≧15000 區域調查地質圖應附土石流溪流縱斷面圖標示土石材料堆積位置細部調查地質圖應配合地質鑽探及試坑繪製至少二條相互垂直之地質剖面圖

專章

基地地質安全評估 -- 項目及內容

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 (sect10)

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 (sect14)

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 (sect18)

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 (sect23)

土石流地質敏感區 (sect28)

1 評估基地開發範圍與地質遺跡之空間關係及開發行為對地質遺跡形狀視覺或完整性之影響並研提因應對策2 研提開發行為於施工期間對地質遺跡採取之保護措施及評估其效果3 開發行為人對地質遺跡長期維護之因應對策

1 評估土地開發行為開發中對地下水水質及入滲補注量直接或間接之影響2 評估土地開發行為開發後造成地下水質及入滲補注量之影響3 經評估土地開發行為對地下水水質及入滲補注量造成永久性或暫時性不良影響時應採取因應措施並評估其效果

1 評估活動斷層活動時基地內地表破裂或變形之特性及可能影響範圍2 評估活動斷層活動時地表破裂或變形對開發行為之影響並分析基地內開發行為之適當性3因應對策及其效果評估

1 評估山崩或地滑發生之土石下坡運動特性崩塌或滑動量體及影響範圍對開發行為安全之影響2 評估順向坡之穩定性及開發行為對順向坡穩定性之影響3 評估開發行為造成現有山崩或地滑範圍擴大誘發潛在山崩地滑或順向坡岩體滑動之可能性及其規模4因應對策及其效果評估

1 評估土石流潛勢規模及對開發基地影響之範圍2 評估土石流對土地開發行為或建築物安全之影響3 開發行為安全之因應對策及其安全效果評估

專章

45

報告書製作應遵行事項 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結果應依本準則規定製作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報告書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sect5I)

基地與二種類別以上地質敏感區範圍重疊時應依不同類別地質敏感區規定分別辦理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其調查及評估結果得併於同一報告書(sect5Ⅱ)

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係由本法第 10 條第 1 項所定技師辦理者報告書之簽證應檢附該辦理技師之技師證書及執業執照影本由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公營事業機構或公法人內依法取得相當類科技師證書者辦理時應檢附該辦理技師之技師證書影本 (sect6)

通則

地質法 sect6

地質法 sect8- sect11

地質法 sect5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土地管理 其他規定

土地利用計畫

土地開發審查

災害防治

環境保育

資源開發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廢止

審查及公告

基地位於地質敏感區且符合土地開發行為之種類及規模

申請土地開發前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最先受理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應審查報告書

經審查通過之報告書應納入後續其他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之書圖文件做為參據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之公告」依行政程序法界定為法規命令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之公告」依行政程序法界定為法規命令

地質法第地質法第 88 條第條第 11 項土地開發行為種類與規模及所稱「緊急救災者」相關規定項土地開發行為種類與規模及所稱「緊急救災者」相關規定(( 草案草案 ) )

地質法第地質法第 1111 條第條第 11 項所稱「相關法令」及第項所稱「相關法令」及第 22 項所稱「審查機關」相關規定項所稱「審查機關」相關規定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 (( 草案草案 ))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格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格式式

47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之公告」依行政程序法界定為法規命令

地質法 sect5I 中央主管機關應將具有特殊地質景觀地質環境或有發生地質災害之虞之地區公告為地質敏感區

bull公告之法制作業bull人民之救濟權利 bull公告之法制作業bull人民之救濟權利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之公告 法規命令 一般處分

行政程序法規定 一般處分特定人具體之事實關係

sect92I 所稱行政處分係指行政機關就公法上具體事件所為之決定或其他公 權力措施而對外直接發生法律效果之單方行政行為

sect92Ⅱ前項決定或措施之相對人雖非特定而依一般性特徵可得確定其範圍者 為一般處分適用本法有關行政處分之規定有關公物之設定變更廢 止或其一般使用者亦同

法規命令不特定多數人一般抽象性規範 sect150I 所稱法規命令係指行政機關基於法律授權對多數不特定人民就一 般事項所作抽象之對外發生法律效果之規定

法務部函釋法務部函釋

都市計畫案例(司法院釋字第 156號解釋理由書及最高行政法院 95 年度 判字第 2147號判決) 都市計畫之個別變更係直接限制一定區域內人民之權利利益或增加其負擔其具有行政處分之性質

擬定都市計畫通盤檢討後所作之變更非直接限制一定區域內人民之權益或增加其負擔且非針對具體事件之處理核其性質乃屬於法規命令而非行政處分其性質是一種法規不得直接對之爭訟

特定地區經公告為地質敏感區後其後續影響為何似僅有地質法第 8 條規定「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上開規定似未直接限制一定區域內人民之權利利益或增加其負擔是以地質敏感區之公告性質上似屬法規命令而非一般處分惟仍請貴部再予確認上開公告除前所述外是否尚有其他影響以上事項宜請貴部再予審認

法務部函釋法務部函釋

50

地質敏感區之公告性質屬法規命令

確認特定地區經公告為地質敏感區後其後續影響僅有地質法第 8 條之規定

按法務部函釋上開規定因其非直接限制一定區域內人民之權益且非針對具體事件之處理

是以地質敏感區之公告性質乃屬於行政程序法第 150 條第 1 項規定所稱法規命令而非行政程序法第 92 條規定所指一般處分

經濟部重新檢視地質法

經濟部重新檢視地質法

51

地質法第 11 條第 1 項所稱「相關法令」及第 2 項所稱「審查機關」相關規定

地質法 sect11 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於相關法令規定須送審之書圖文件中納入調查及評估結果

審查機關應邀請地質專家學者或前條第一項規定之執業技師參與審查或委託專業團體辦理審查但具有自行審查能力者不在此限

地質法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

sect11I 依第 8 條第 1 項規定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於相關法令規定須送審之書圖文件中納入調查及評估結果

地質法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

sect11I 依第 8 條第 1 項規定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於相關法令規定須送審之書圖文件中納入調查及評估結果

bull資源開發bull土地開發利用bull工程建設bull廢棄物處置bull天然災害整治bull法令規定有關土地開發之規劃設計及施工

bull區域計畫法bull建築法bull環境影響評估法bull水土保持法bull土石採取法bull水利法 bull礦業法bull溫泉法bullhellip

地質法sect3Ⅶ

立法說明立法說明

53

核釋地質法第 11 條第 1 項「相關法令」

係指訂有土地開發行為相關審查規定之法令 區域計畫法都市計畫法 建築法 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各目的事業法令

bull面積 35公頃bull非都市地區

bull山坡地bull興辦事業

bull休閒農業輔導管理辦法 bull休閒農場經營計畫審查作業要點 bull非都市土地休閒農場容許作休閒農業設施使用審查作業要點 bull非都市土地作休閒農業使用興辦事業計畫及變更編定審查作業要點 bull休閒農場專案輔導實施作業規定bull區域計畫法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建築法等相關規定

【例】複合型休閒農場之土地開發申請

【例】複合型休閒農場申請土地開發許可審查流程示意圖

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bull影響土地開發人權益bull浪費行政資源bull影響土地開發人權益bull浪費行政資源

重複審查重複審查

56

係指辦理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審查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 為避免重複審查應以最先受理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為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結果之「審查機關」

經審查通過之調查及評估結果應納入後續其他「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之書圖文件做為參據

核釋地質法第 11 條第 2 項「審查機關」

【例】複合型休閒農場申請土地開發許可審查流程示意圖

辦理審查辦理審查納入參據納入參據

參據參據 參據

參據

參據參據

誰該辦理審查bull視個案情形bull每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都有可能

誰該辦理審查bull視個案情形bull每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都有可能

58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格式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sect5I 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結果應依本準則規定製作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以下簡稱報告書)報告書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59

報告書格式 基地地質調查報告

1 基地所在地質敏感區地質概況2 區域調查

(1) 調查項目內容方法及數量(2) 調查結果說明附地質圖地質剖面圖及其他相關主題圖說

3細部調查(1) 調查項目內容方法及數量(2) 調查結果說明附地質圖地質剖面圖及其他相關主題圖說

4綜合解釋 基地地質安全評估報告

依據地質調查結果及地質安全評估項目撰述地質安全評估結果

附錄 地質鑽探報告或其他地質調查方法紀錄現地試驗資料室內試驗及分析資料等

60

叁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

一地質法地質敏感區整體作業架構及程序二地質法地質敏感區相關規定

(一)法律及法規命令(二)其他規定

三地質敏感區公告及查詢(一)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及第 1 批準備(二)地質敏感區查詢系統建置

四地方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五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61

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 全國地質敏感區通盤劃定預定 4 至 5 年內分批公告完成之後至少每 5 年通 盤檢討 1次

個案更新視情況得隨時辦理 地質敏感區公告之主要作業及辦理機關

計畫書研提中央及地方主管機關 全國通盤劃定通盤檢討及個案跨越兩個以上行政區域者由中央主管機關辦理

個案未跨行政區域者由該轄管地方主管機關辦理 計畫書公開展示地方主管機關 審議會審查及計畫書核定中央主管機關

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及第 1 批準備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主要由中央主管機關辦理第 1 批地質敏感區主要由中央主管機關辦理

計畫書公開展示 30日

(地方主管機關)

計畫書公開展示 30日

(地方主管機關)計畫書審查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計畫書審查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

計畫書核定及地質敏感區公告(中央主管機關)

計畫書核定及地質敏感區公告(中央主管機關)

約5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

地質法施行 1001201

審議會籌組及討論運作規劃 相關法令

主管機關檢視其主管法令相關規定並調整修正

有關 3 子法發布 10136

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會 101313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會 101313

劃定計畫書研提(中央主管機關)劃定計畫書研提(中央主管機關)

劃定作業(中央主管機關)

劃定作業(中央主管機關)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公告準備

第 1 批分布地點

1 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名稱 分類 縣市 鄉鎮暖暖壺穴 壺穴 基隆市 暖暖區大華壺穴 壺穴 新北市 平溪區猴硐壺穴 壺穴 新北市 瑞芳區十分瀑布 瀑布 新北市 平溪區眼鏡洞瀑布 瀑布 新北市 平溪區

第 1 批101 年度102 年度103 年度

2 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年度 地質敏感區 行政區域第 1批 濁水溪沖積扇 彰化縣

雲林縣

101 屏東平原 高雄市屏東縣

102 蘭陽平原 宜蘭縣

103臺中地區臺北地區

臺中市臺北市新北市

濁水溪沖積扇

3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第 1 批分布地點車籠埔斷層活動斷層敏感區所經行政區域 (鄉鎮市區 ) bull臺中市 (9 處 ) 東勢區石岡區豐原區北屯區太平區大里區潭子區霧峰區和平區bull南投縣 (5 處 ) 草屯鎮南投市中寮鄉名間鄉竹山鎮bull苗栗縣 (1 處 ) 卓蘭鎮

第 1 批101 年度102 年度103 年度104 年度

4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第 1批

年度 直轄市或縣市 說明

第 1批 臺北市 坡地社區重點縣市

五都之一

101 南投縣 921震災區坡地災害指標縣市

101 臺中市 921震災區五都之一

第 1 年度 分布地點

5 土石流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與水土保持局現有之土石流潛勢溪流間之關係尚待釐清

第 1 批暫緩劃定

102(330)

南投縣229

臺中市101

103(264)

屏東縣 65

高雄市 89

嘉義縣 62

臺南市 48

104(320)

宜蘭縣139

雲林縣 10

彰化縣 7

花蓮縣164

105(239)

臺東縣163

苗栗縣 76

106(425)

新竹縣 71

桃園縣 51

基隆市 34

新北市219

臺北市 50

68

地質敏感區查詢系統建置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sect15Ⅲ中央主管機關應建立地質敏感區資料庫提供網路查詢及下載列印查詢結果

地質敏感區查詢民眾得自行上網進行或委由顧問公司技師代辦各級主管機關應協助提供諮詢服務

系統應於第 1 批地質敏感區公告前建妥並於每次公告地質敏感區之同時更新資料

因應土地法地籍資料付費規定系統必要配套 政府機關版查詢時可展現地籍資料 一般民眾版查詢時須自備地籍圖數值資料(向地籍主管機關申購委託測量或其他方式資料處理取得)

69

地質敏感區查詢雛形系統操作展示

地質敏感區查詢雛形系統操作展示

70

叁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

一地質法地質敏感區整體作業架構及程序二地質法地質敏感區相關規定

(一)法律及法規命令(二)其他規定

三地質敏感區公告及查詢(一)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及第 1 批準備(二)地質敏感區查詢系統建置

四地方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五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71

四地方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所在地地方政府

基隆河中上游河蝕地形(壺穴與瀑布 ) 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基隆市新北市

濁水溪沖積扇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彰化縣雲林縣

車籠埔斷層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台中市南投縣苗栗縣

山崩與地滑地質感區劃定計畫書 _臺北市

臺北市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sect9Ⅱ 辦理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公開展示事宜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sect9Ⅱ 辦理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公開展示事宜

72

已提供對口單位1臺北市政府2桃園縣政府3苗栗縣政府4臺中市政府5彰化縣政府6雲林縣政府7高雄市政府8屏東縣政府9花蓮縣政府10宜蘭縣政府11金門縣政府

已提供對口單位1臺北市政府2桃園縣政府3苗栗縣政府4臺中市政府5彰化縣政府6雲林縣政府7高雄市政府8屏東縣政府9花蓮縣政府10宜蘭縣政府11金門縣政府

請地方政府儘速提供對口單位

地方對口設置或指派屬地方主管機關權責 組織編制 業務職掌 地方情況

73

五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依地質法相關條文規定

sect6I 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應將地質敏感區相關資料納入土地利用計畫土地開發審查災害防治環境保育及資源開發之參據

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sect11I 將調查及評估結果納入送審之書圖文件中

依地質法第 11 條解釋令 「相關法令」指訂有土地開發行為相

關審查規定之法令 「審查機關」指辦理地質敏感區基地

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審查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為避免重複審查應以最先受理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為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結果之「審查機關」

經審查通過之調查及評估結果應納入後續其他「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之書圖文件做為參據

請區域計畫法都市計畫法建築法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及各目的事業法令之各法令主管機關研修其主管法令規定送審所需書表文件格式評估納入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規定俾便於地質敏感區公告後能辦理審查

請區域計畫法都市計畫法建築法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及各目的事業法令之各法令主管機關研修其主管法令規定送審所需書表文件格式評估納入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規定俾便於地質敏感區公告後能辦理審查

74

水土保持局如何配合地質法施行研修水土保持書件格式檢視「水土保持計畫審核監督辦法」規定 所需書表文件格式之內容酌予文字修正納入地質法地質敏感區規定再行公告即成

第 36 條本辦法所需書表文件之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第 36 條本辦法所需書表文件之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案例分享

75

敬請提供法令修正資訊

為利相關法令與地質法間銜接順暢請應配合地質法修正規定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於修正後將相關資訊轉知中央主管機關

76

一地質敏感區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及規模草案(附件 7 )提請討論

二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草案(附件 9 )提請討論

綜合討論綜合討論

肆討論事項

77

地質法第 8 條第 1 項土地開發行為種類與規模及所稱「緊急救災者」相關規定 ( 草

案 )地質法 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

所有土地開發行為嗎

所有土地開發行為嗎

78

過度擾民 經濟部水利署

經檢視本法所稱之「土地開發行為」水利法中可能涉及本法第 8 條及第 11 條需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事項為水利法第 46 條水利建造物之興辦改造核准許可等惟水利建造物數量龐大規模較小或開挖深度較淺之開發行為對地質環境及人民安全之影響相對較小是否所有開發行為皆須依法辦理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建議排除規模較小部分以避免增加開發成本及過度擾民

臺北市政府 公園闢建開發行為多為地表整地及綠化植栽結構物及附屬設施如涼亭管溝花槽照明設施等等僅佔工程之小部份且為地表淺基礎開挖影響地質環境條件甚微應無造成地質災害之虞參考經濟部全國地質調查資料即可故建議無一層樓以上且建築面積小於 45m2 建物之公園闢建開發得予排除以節省開發成本

hellip

79

比例原則(禁止過分原則)

行政程序法 sect7 行政行為應依下列原則為之一採取之方法應有助於目的之達成二有多種同樣能達成目的之方法時應選擇對人民權益損害最少者

三採取之方法所造成之損害不得與欲達成目的之利益顯失均衡

排除與地質安全無關者排除小規模者

排除與地質安全無關者排除小規模者

80

核釋地質法第 8 條第 1 項規定 依立法意旨及比例原則土地開發行為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其種類及規模如附表

緊急救災者係指災害發生後經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認定之搶通搶災或防患二次災害之緊急工程行為

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 基地位於地質敏感區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規模

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 基地位於地質敏感區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規模

地質敏感區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及規模 ( 草案 )

1 工廠之設立及工業區之開發2鐵路大眾捷運系統港灣及機場之開發3 公路之開發4 土石採取及探礦採礦5蓄水建造物之開發6休閒農場之開發利用7漁塭或魚池之興建8遊樂區及風景區之開發9高爾夫球場及戶外運動場地之興建或擴建10 文化教育訓練設施或研究機構之興建或擴建11醫療建設之開發其醫院興建或擴建12 新市區(係指新社區及新市鎮)建設13 環境保護工程之興建14 核能及其他能源之開發及放射性核廢料儲存或處理場所之興建15 地下街工程16高壓電線塔基工程17纜車之興建或擴建18氣象雷達站之興建或擴建工程19 設置石油管理法所定之石油石油製品貯存槽20 建築物(係指應請領建照執照)之新建或增建

選取與地質安全有關者考量各類地質敏感區屬性決定辦理與否排除小規模者

選取與地質安全有關者考量各類地質敏感區屬性決定辦理與否排除小規模者

82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 (草案 )

本報告書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為避免審查地質專業事項及技術標準不一中央主管機關爰訂定審查參考規範提供各審查機關參考

地質法 sect11 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於相關法令規定須送審之書圖文件中納入調查及評估結果

審查機關應邀請地質專家學者或前條第一項規定之執業技師參與審查或委託專業團體辦理審查但具有自行審查能力者不在此限

83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草案

1 審查人員之資格條件 ( 第 2 點 )

2 審查人員之建議名單 ( 第 3 點 )

3 報告書審查應注意事項 ( 第 4 點 )

4 報告書審查應補正事項 ( 第 5 點 )

5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之法律效益 ( 第 6點 )

6 報告書審查之收費 ( 第 7 點 )

地質 大地工程 土木工程 採礦工程 水利工程 水土保持

地質 大地工程 土木工程 採礦工程 水利工程 水土保持

政府機關(構)及相當職等專職人員地質相關實務經驗 7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副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5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助理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7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5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副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碩士學位以上且地質專長相關專職實務或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專業證照之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且取得證照後執行地質業務 7 年以上

政府機關(構)及相當職等專職人員地質相關實務經驗 7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副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5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助理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7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5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副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碩士學位以上且地質專長相關專職實務或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專業證照之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且取得證照後執行地質業務 7 年以上

專長專長++實務經驗實務經驗

地質法 sect11Ⅱ審查機關應邀請地質專家學者或前條第一項規定之執業技師參與審查或委託專業團體辦理審查但具有自行審查能力者不在此限

審查人員之資格條件 (sect2)

85

審查人員之建議名單 (sect3)

中央主管機關得就前點規定資格條件建立審查人員建議名單提供審查機關參考

86

報告書審查應注意事項 (sect4)

結果之合理性內涵足以提供後續土地開發利用災害防治及環境保育規劃之參據

基地地質調查及基地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基地地質調查及基地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項目內容數量比例尺hellip

87

報告書審查應補正事項 (sect5)

審查報告書有下列情形之一者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應通知申請人限期修正或補正

未依規定格式及份數製作 應檢附文件不齊全未經技師簽證或簽證技師科別不符不符合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規定

88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之法律效益(sect6)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依地質法sect11Ⅱ規定審查)

無行政處分效力 應納入後續相關法令送審書圖文件提供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土地開發利用行為之參據

89

報告書審查之收費 (sect7)

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報告書得收取審查費 依其主管業務收費法令 依規費法相關規定

本報告書為相關法令送審書件之ㄧ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本報告書為相關法令送審書件之ㄧ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 Slide 1
  • Slide 10
  • Slide 12
  • Slide 13
  • Slide 15
  • Slide 25
  • Slide 28
  • Slide 33
  • Slide 39
  • Slide 42
  • Slide 43
  • Slide 44
  • Slide 46
  • Slide 48
  • Slide 49
  • Slide 52
  • Slide 54
  • Slide 55
  • Slide 57
  • Slide 62
  • Slide 63
  • Slide 64
  • Slide 65
  • Slide 66
  • Slide 67
  • Slide 81
  • Slide 84

18

地質敏感區分類 (sect2)

bull分類目的bull優先列入之類別

bull 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bull 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bull 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bull 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bull 土石流地質敏感區

bull因應未來環境變遷bull其他經中央主管機關認定者

地質法 sect5I 中央主管機關應將具有特殊地質景觀地質環境或有發生地質災害之虞之地區公告為地質敏感區

19

各類地質敏感區劃定原則 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 (sect3)

指在地球演化過程中各種地質作用之產物且具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一有特殊地質意義二有教學或科學研究價值三有觀賞價值四有獨特性或稀有性

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 (sect4)

指地表水入滲地下地層且為區域性之地下水流源頭地區並具有下列情形之ㄧ者 一為多層地下水層之共同補注區二補注之地下水體可做為區域性供水之重要水源

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 (sect5)

指過去十萬年內有活動證據且未來可能再度活動之斷層及其兩側易受活動斷層錯動或地表破裂直接影響之地區

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 (sect6)

曾經發生土石崩塌或有山崩或地滑發生條件之地區及其周圍易直接受山崩或地滑影響之區域

土石流地質敏感區 (sect7)

曾經發生土石流或有明顯土石流發生條件之地區及其周圍易直接受影響之地區

20

地質敏感區範圍繪製

bull涵蓋範圍 (sect3-sect7)

本體

視情況得增加緩衝帶bull繪製之作業底圖 (sect8)

15000像片基本圖

但高山地區得以 110000替代

21

地質敏感區計畫書研提 權責機關 (sect9I) 中央主管機關地方主管機關 計畫書公開展示 (sect9ⅡⅢ ) 送審查前應於地方政府公

開展示 30 日土地權利利害關係人得提出意見併送審查參考

劃定計畫書應載明事項 (sect10)1 劃定原因法律依據及地質證明 2 範圍說明

(1) 位置圖標示地質敏感區位置與行政區關係比例尺不得小於 1100000

(2) 範圍圖標示地質敏感區之邊界及其內之重要地形地物其比例尺以與地質敏感區範圍繪製作業底圖比例尺相同為原則但地質敏感區分布範圍廣闊者得縮小比例尺為 125000

3 地質環境資料 包括地形地層地質構造及水文地質

22

權責機關 ( 地質法 sect5I) 中央主管機關 辦理方式 (sect15I) 得採個別或分批 公告內容 (sect15Ⅱ) 範圍圖說及坐標公告後將其交轄管地方主管機關

地質敏感區公告

審議會審查通過後

審議會審查通過後

23

地質敏感區查詢網路化 (sect15Ⅲ) 中央主管機關應建立地質敏感區資料庫提供網路查詢及下載列印查詢結果

地質敏感區查詢

實務情境模擬bull區位查詢

bull民眾自行上網進行或bull民眾委由顧問公司技師代辦

bull諮詢服務各級主管機關

因應政府組織再造人力精簡政策善用電腦科技有效提升政府行政效能發揮技師專業導入為政府左右手

因應政府組織再造人力精簡政策善用電腦科技有效提升政府行政效能發揮技師專業導入為政府左右手

24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組織及運作辦法

地質法 sect5Ⅳ 審議會之組成專家學者不得少於審議會總人數二分之一審議會之組織及運作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地質法 sect6

中央或地方研提計畫書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審查

中央主管機關公告

地質法 sect8- sect11

地質法 sect5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土地管理

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應審查調查及評估結果

申請土地開發前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土地利用計畫

土地開發審查

災害防治

環境保育

資源開發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組織及運作辦法

26

1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組織之任務組成產生任期及出缺補聘規定 ( 第 2 條 - 第 6 條 )

2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運作之前置作業 ( 第 7條 )

3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運作之議事規則 ( 第 8條 - 第 11 條 )

4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之經費 ( 第 12 條 )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組織及運作辦法

計 13條

27

審議會任務 (sect2)

各類地質敏感區劃定相關事項

各類地質敏感區變更相關事項

各類地質敏感區廢止相關事項

地質法 sect5Ⅲ 中央主管機關應設地質敏感區審議會審查地質敏感區之劃定變更及廢止

環境保育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組織

召集人

土地利用計畫

地質遺跡

機關代表委員 專家學者委員土地開發審查

地下水補注

活動斷層

山崩與地滑

土石流

專家學者人數不得少於委員總人數 12委員總人數 17-25人

災害防治

資源開發

29

審議會組織 (sect3-sect6) 組成 產生 任期出缺補聘

機關代表委員

召集人

由中央主管機關首長兼任或指定

當然委員

其他機關代表委員

由中央主管機關首長就本法第 6 條第 1 項所定土地利用計畫土地開發審查災害防治環境保育或資源開發之主管機關代表聘兼

任期 2 年期 滿得續聘委員職務異動時原派機關應改派代表補足原任期

專家學者委員

由中央主管機關首長就具有地質敏感區相關學術專長及實務經驗之專家學者聘兼

任期 2 年期 滿得續聘每次改聘席次不得少於13委員出缺時得予補聘其任期至原任期屆滿之日止

30

審議會議事規則主席 (sect8) 召集人兼任主席

召集人不克出席時由召集人指定委員 1人代理或由出席委員互推 1人為主席

出席人數及議決人數 (sect9)

全體委員過半數之出席始得開會出席委員過半數之同意始得決議

出席 (sect10) 機關代表委員不克親自出席時得另派員代理出席並參與會議發言及表決專家學者委員應親自出席不得代理

列席 (sect11) 地質敏感區計畫書研提機關應指派代表列席報告及說明

31

審議會其他配套 (sect7)

審議會開會前得經召集人核可視個案特性邀請審議會委員及專家學者組成專案小組召開初審會議獲致初審結論後提報審議會議審查

初審會議之主席由審議會召集人就審議會委員指派之

32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地質法 sect9Ⅱ 基地地質調查與地質安全評估方法之認定項目內容及作業應遵行事項之準則由中央主管機關會商相關主管機關定之

地質法 sect6

中央或地方研提計畫書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審查

中央主管機關公告

地質法 sect8- sect11

地質法 sect5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土地管理

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應審查調查及評估結果

申請土地開發前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土地利用計畫

土地開發審查

災害防治

環境保育

資源開發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組織及運作辦法

34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

基地地質安全評估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廢止

為何須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廣域性

區域性

地質敏感區地質調查制度地質敏感區

地質調查制度

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rarr釐清地質敏感區與基地關係rarr研提因應對策

35

與相關法令規定之地質調查是否競合

環境影響評估環境影響評估

水土保持水土保持

非都市土地使用分區變更非都市土地使用分區變更

建築地基調查建築地基調查

溫泉開發溫泉開發

礦業開發礦業開發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地質安全評估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地質安全評估

地質法 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

hellip

36

1 基地地質調查調查區之範圍界定 ( 第 2 條 )2 現有資料之引用 ( 第 3 條 )3 地質調查方法之選擇 ( 第 4 條 )4 報告書製作應遵行事項 ( 第 5 條第 6 條 )

5 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之調查及評估 ( 第 7 條 - 第 10條 )

6 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之調查及評估 ( 第 11 條 - 第14 條 )

7 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之調查及評估 ( 第 15 條 - 第 18條 )

8 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之調查及評估 ( 第 19 條 - 第23 條 )

9 土石流地質敏感區之調查及評估 ( 第 24 條 - 第 28條 )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總則

各類地質敏感區專章 計 29條

37

本準則設計之條文架構 基地地質調查

區域調查 vs 細部調查 調查區範圍 調查項目及內容 調查方法 圖說規範

基地地質安全評估 地質敏感區對基地之影響 基地開發對地質敏感區之影響因應對策

總則 vs 專章通則 vs但書

38

基地地質調查 --分類及調查範圍 通則 (sect2)

區域調查調查範圍應包含基地全部及基地周界外 2 公里範圍與基地所在地質敏感區重疊部分

細部調查調查範圍應包含基地與地質敏感區重疊部分

得免細部調查維持原地形地貌且不開發者

但書區域調查範圍 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 (sect19) 基地及其所在之地質敏感區全部

土石流地質敏感區 (sect24) 基地及其所在之土石流溪流集水區全部

2 km基地

地質敏感區

基地地質調查 -- 調查項目及內容地質敏感區類別

區域調查 細部調查

地質遺跡(sect7)

地形地層分布及地質構造

地質遺跡之產狀外觀形態及保存狀況地質遺跡之地表分布範圍地質遺跡有向地下延伸者在預計開挖深度範圍內之分布岩層位態岩石性質及地質構造

地下水補注 (sect11)

地形地層分布地質構造及水文地質概況

地形地表沉積物種類及粒徑分布地下地層岩性分布水文地質參數

活動斷層(sect15)

活動斷層地形特徵地層分布及地質構造

岩層分布地質構造

山崩與地滑 (sect20)

環境狀況地質特性 地質特性坡地現況及工程特性

土石流(sect25)

地質環境特性土石崩塌料源土石流流動區溪床特性土石流溢流土石流堆積區特性土石流災害歷史土石流治理工程措施

土石流堆積物地表與地下分布及粒徑變化土石流流動與堆積之特徵及地形坡度變化調查區與土石流流動區之距離及基地與溪床之高程差基地內相關土石流治理工程措施

專章

40

基地地質調查 -- 調查方法 區域調查得引用既有地質資料既有地質資料不足者應以露頭調查遙測影像判釋或其他方法補充資料 (sect3I)

細部調查應進行現地調查現地調查如有既有資料可資引用者得以既有資料取代 (sect3Ⅱ)

本準則所規定之必要地質調查方法得以其他合乎學理且能達到相同調查目的之方法取代 (sect4)

地質法 sect9I 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視情況就下列方法擇一行之 由現有資料檢核並評估地質安全

進行現地調查並評估地質安全

通則

41

基地地質調查 -- 調查方法地質敏感區類別

區域調查 細部調查

地質遺跡(sect8)

露頭調查地質鑽探地球物理測勘或其他方法

地下水補注 (sect12)

地表沉積物種類及粒徑分布 地質鑽探 (增鑽探數量或地球物理測勘 )

活動斷層(sect16)

地形判釋露頭調查

地形判釋露頭調查地質鑽探(探溝調查 ) 地球物理測勘

山崩與地滑 (sect21)

遙測影像判釋地表調查

遙測影像判釋地表調查地質鑽探 (增鑽探數量或地球物理測勘 )

土石流(sect26)

遙測影像判釋地表調查

遙測影像判釋地表調查試坑調查地質鑽探

專章

細部調查規定必要調查方法 -- 地質鑽探地質敏感區類別 鑽探數量及配置 鑽探深度 其他規定

地下水補注 (sect12)

A≦05公頃得不進行地質鑽探05 < A≦2公頃至少應鑽探 2孔 2公頃< A每 1 公頃應鑽 1孔未滿 1 公頃者以 1 公頃計鑽探孔位以均勻分布於細部調查區為原則

每孔深度至少50 公尺或進入岩盤至少 5公尺

配合地質鑽孔調查地下水位及透水係數

活動斷層(sect16)-- 調查地下岩層分布及厚度活動斷層及剪裂帶深度

鑽探剖面應儘量垂直活動斷層走向其配置以能呈現細部調查區之特性及其與活動斷層之關係為原則沿活動斷層走向平行方向之長度每 100 公尺應繪置 1剖面未滿 100 公尺者以 100 公尺計剖面長度未滿 20 公尺者應至少有 1鑽孔控制剖面長度在 20 公尺以上者應至少有 2鑽孔控制且位於剖面兩端之鑽孔與細部調查區邊界之距離以小於 10 公尺為原則同剖面之鑽孔岩性有明顯變化或構造複雜者應增加鑽探數量以調查是否有活動斷層通過及其可能分布位置

每孔深度應至少 30 公尺

山崩與地滑 (sect21)-- 調查覆土層之分布與厚度及岩體之特性

A≦01公頃至少鑽探 1孔01 < A≦1公頃至少鑽探 2孔1公頃< A每 05 公頃應鑽 1孔未滿 05 公頃者以05 公頃計鑽探孔位應配合調查區域狀況選擇適當之配置如為順向坡應優先配置鑽孔

每孔深度至少 30 公尺並應進入岩盤至少 5 公尺如位於順向坡坡面上之鑽孔深度應足以釐清順向坡之岩層組成與厚度及主要不連續面之特性

配合地質鑽孔進行地下水位量測並視坡地穩定分析之需要進行土壤與岩石力學試驗及地下水文調查

土石流(sect26)-- 調查土石流堆積材料厚度及粒徑變化

A≦01公頃至少鑽探 1孔01 < A≦1公頃至少鑽探 2孔1公頃< A每 05 公頃應鑽 1孔未滿 05 公頃者以05 公頃計鑽探孔位配置以均勻分布為原則

每孔深度至少20 公尺或進入岩盤 5 公尺

全程取樣

基地地質調查報告書圖說規範 區域調查地質圖+地質剖面圖 細部調查地質圖+地質剖面圖 地下地質調查方法之紀錄圖說如柱狀圖剖面圖等

地質敏感區類別

區域圖說比例尺

細部圖說比例尺

地質剖面圖

地質遺跡 (sect9)

≧125000 ≧15000 區域調查地質圖與細部調查地質圖均應附與地質圖同比例尺之地質剖面圖

地下水補注(sect13)

≧125000 ≧15000 區域調查地質圖應附水文地質剖面圖細部調查地質圖應附水文地質柵狀圖其中水平比例尺同各地質圖比例垂直比例尺得適度放大

活動斷層(sect17)

≧125000 ≧15000 區域調查地質圖與細部調查地質圖均應附與地質圖同比例尺之地質剖面圖細部調查應配合鑽探資料標示地層(岩層)界線及活動斷層如活動斷層不在細部調查區範圍內應依現有資料將活動斷層標示於剖面延伸線上

山崩與地滑(sect22)

≧125000 ≧15000 區域調查地質圖應附二條相互垂直之剖面細部調查地質剖面圖應配合鑽探孔位繪製以表現覆土層及岩層之空間分布剖面圖之比例尺應與地質圖相同

土石流(sect27)

≧125000 ≧15000 區域調查地質圖應附土石流溪流縱斷面圖標示土石材料堆積位置細部調查地質圖應配合地質鑽探及試坑繪製至少二條相互垂直之地質剖面圖

專章

基地地質安全評估 -- 項目及內容

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 (sect10)

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 (sect14)

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 (sect18)

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 (sect23)

土石流地質敏感區 (sect28)

1 評估基地開發範圍與地質遺跡之空間關係及開發行為對地質遺跡形狀視覺或完整性之影響並研提因應對策2 研提開發行為於施工期間對地質遺跡採取之保護措施及評估其效果3 開發行為人對地質遺跡長期維護之因應對策

1 評估土地開發行為開發中對地下水水質及入滲補注量直接或間接之影響2 評估土地開發行為開發後造成地下水質及入滲補注量之影響3 經評估土地開發行為對地下水水質及入滲補注量造成永久性或暫時性不良影響時應採取因應措施並評估其效果

1 評估活動斷層活動時基地內地表破裂或變形之特性及可能影響範圍2 評估活動斷層活動時地表破裂或變形對開發行為之影響並分析基地內開發行為之適當性3因應對策及其效果評估

1 評估山崩或地滑發生之土石下坡運動特性崩塌或滑動量體及影響範圍對開發行為安全之影響2 評估順向坡之穩定性及開發行為對順向坡穩定性之影響3 評估開發行為造成現有山崩或地滑範圍擴大誘發潛在山崩地滑或順向坡岩體滑動之可能性及其規模4因應對策及其效果評估

1 評估土石流潛勢規模及對開發基地影響之範圍2 評估土石流對土地開發行為或建築物安全之影響3 開發行為安全之因應對策及其安全效果評估

專章

45

報告書製作應遵行事項 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結果應依本準則規定製作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報告書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sect5I)

基地與二種類別以上地質敏感區範圍重疊時應依不同類別地質敏感區規定分別辦理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其調查及評估結果得併於同一報告書(sect5Ⅱ)

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係由本法第 10 條第 1 項所定技師辦理者報告書之簽證應檢附該辦理技師之技師證書及執業執照影本由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公營事業機構或公法人內依法取得相當類科技師證書者辦理時應檢附該辦理技師之技師證書影本 (sect6)

通則

地質法 sect6

地質法 sect8- sect11

地質法 sect5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土地管理 其他規定

土地利用計畫

土地開發審查

災害防治

環境保育

資源開發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廢止

審查及公告

基地位於地質敏感區且符合土地開發行為之種類及規模

申請土地開發前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最先受理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應審查報告書

經審查通過之報告書應納入後續其他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之書圖文件做為參據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之公告」依行政程序法界定為法規命令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之公告」依行政程序法界定為法規命令

地質法第地質法第 88 條第條第 11 項土地開發行為種類與規模及所稱「緊急救災者」相關規定項土地開發行為種類與規模及所稱「緊急救災者」相關規定(( 草案草案 ) )

地質法第地質法第 1111 條第條第 11 項所稱「相關法令」及第項所稱「相關法令」及第 22 項所稱「審查機關」相關規定項所稱「審查機關」相關規定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 (( 草案草案 ))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格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格式式

47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之公告」依行政程序法界定為法規命令

地質法 sect5I 中央主管機關應將具有特殊地質景觀地質環境或有發生地質災害之虞之地區公告為地質敏感區

bull公告之法制作業bull人民之救濟權利 bull公告之法制作業bull人民之救濟權利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之公告 法規命令 一般處分

行政程序法規定 一般處分特定人具體之事實關係

sect92I 所稱行政處分係指行政機關就公法上具體事件所為之決定或其他公 權力措施而對外直接發生法律效果之單方行政行為

sect92Ⅱ前項決定或措施之相對人雖非特定而依一般性特徵可得確定其範圍者 為一般處分適用本法有關行政處分之規定有關公物之設定變更廢 止或其一般使用者亦同

法規命令不特定多數人一般抽象性規範 sect150I 所稱法規命令係指行政機關基於法律授權對多數不特定人民就一 般事項所作抽象之對外發生法律效果之規定

法務部函釋法務部函釋

都市計畫案例(司法院釋字第 156號解釋理由書及最高行政法院 95 年度 判字第 2147號判決) 都市計畫之個別變更係直接限制一定區域內人民之權利利益或增加其負擔其具有行政處分之性質

擬定都市計畫通盤檢討後所作之變更非直接限制一定區域內人民之權益或增加其負擔且非針對具體事件之處理核其性質乃屬於法規命令而非行政處分其性質是一種法規不得直接對之爭訟

特定地區經公告為地質敏感區後其後續影響為何似僅有地質法第 8 條規定「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上開規定似未直接限制一定區域內人民之權利利益或增加其負擔是以地質敏感區之公告性質上似屬法規命令而非一般處分惟仍請貴部再予確認上開公告除前所述外是否尚有其他影響以上事項宜請貴部再予審認

法務部函釋法務部函釋

50

地質敏感區之公告性質屬法規命令

確認特定地區經公告為地質敏感區後其後續影響僅有地質法第 8 條之規定

按法務部函釋上開規定因其非直接限制一定區域內人民之權益且非針對具體事件之處理

是以地質敏感區之公告性質乃屬於行政程序法第 150 條第 1 項規定所稱法規命令而非行政程序法第 92 條規定所指一般處分

經濟部重新檢視地質法

經濟部重新檢視地質法

51

地質法第 11 條第 1 項所稱「相關法令」及第 2 項所稱「審查機關」相關規定

地質法 sect11 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於相關法令規定須送審之書圖文件中納入調查及評估結果

審查機關應邀請地質專家學者或前條第一項規定之執業技師參與審查或委託專業團體辦理審查但具有自行審查能力者不在此限

地質法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

sect11I 依第 8 條第 1 項規定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於相關法令規定須送審之書圖文件中納入調查及評估結果

地質法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

sect11I 依第 8 條第 1 項規定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於相關法令規定須送審之書圖文件中納入調查及評估結果

bull資源開發bull土地開發利用bull工程建設bull廢棄物處置bull天然災害整治bull法令規定有關土地開發之規劃設計及施工

bull區域計畫法bull建築法bull環境影響評估法bull水土保持法bull土石採取法bull水利法 bull礦業法bull溫泉法bullhellip

地質法sect3Ⅶ

立法說明立法說明

53

核釋地質法第 11 條第 1 項「相關法令」

係指訂有土地開發行為相關審查規定之法令 區域計畫法都市計畫法 建築法 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各目的事業法令

bull面積 35公頃bull非都市地區

bull山坡地bull興辦事業

bull休閒農業輔導管理辦法 bull休閒農場經營計畫審查作業要點 bull非都市土地休閒農場容許作休閒農業設施使用審查作業要點 bull非都市土地作休閒農業使用興辦事業計畫及變更編定審查作業要點 bull休閒農場專案輔導實施作業規定bull區域計畫法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建築法等相關規定

【例】複合型休閒農場之土地開發申請

【例】複合型休閒農場申請土地開發許可審查流程示意圖

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bull影響土地開發人權益bull浪費行政資源bull影響土地開發人權益bull浪費行政資源

重複審查重複審查

56

係指辦理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審查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 為避免重複審查應以最先受理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為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結果之「審查機關」

經審查通過之調查及評估結果應納入後續其他「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之書圖文件做為參據

核釋地質法第 11 條第 2 項「審查機關」

【例】複合型休閒農場申請土地開發許可審查流程示意圖

辦理審查辦理審查納入參據納入參據

參據參據 參據

參據

參據參據

誰該辦理審查bull視個案情形bull每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都有可能

誰該辦理審查bull視個案情形bull每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都有可能

58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格式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sect5I 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結果應依本準則規定製作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以下簡稱報告書)報告書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59

報告書格式 基地地質調查報告

1 基地所在地質敏感區地質概況2 區域調查

(1) 調查項目內容方法及數量(2) 調查結果說明附地質圖地質剖面圖及其他相關主題圖說

3細部調查(1) 調查項目內容方法及數量(2) 調查結果說明附地質圖地質剖面圖及其他相關主題圖說

4綜合解釋 基地地質安全評估報告

依據地質調查結果及地質安全評估項目撰述地質安全評估結果

附錄 地質鑽探報告或其他地質調查方法紀錄現地試驗資料室內試驗及分析資料等

60

叁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

一地質法地質敏感區整體作業架構及程序二地質法地質敏感區相關規定

(一)法律及法規命令(二)其他規定

三地質敏感區公告及查詢(一)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及第 1 批準備(二)地質敏感區查詢系統建置

四地方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五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61

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 全國地質敏感區通盤劃定預定 4 至 5 年內分批公告完成之後至少每 5 年通 盤檢討 1次

個案更新視情況得隨時辦理 地質敏感區公告之主要作業及辦理機關

計畫書研提中央及地方主管機關 全國通盤劃定通盤檢討及個案跨越兩個以上行政區域者由中央主管機關辦理

個案未跨行政區域者由該轄管地方主管機關辦理 計畫書公開展示地方主管機關 審議會審查及計畫書核定中央主管機關

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及第 1 批準備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主要由中央主管機關辦理第 1 批地質敏感區主要由中央主管機關辦理

計畫書公開展示 30日

(地方主管機關)

計畫書公開展示 30日

(地方主管機關)計畫書審查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計畫書審查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

計畫書核定及地質敏感區公告(中央主管機關)

計畫書核定及地質敏感區公告(中央主管機關)

約5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

地質法施行 1001201

審議會籌組及討論運作規劃 相關法令

主管機關檢視其主管法令相關規定並調整修正

有關 3 子法發布 10136

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會 101313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會 101313

劃定計畫書研提(中央主管機關)劃定計畫書研提(中央主管機關)

劃定作業(中央主管機關)

劃定作業(中央主管機關)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公告準備

第 1 批分布地點

1 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名稱 分類 縣市 鄉鎮暖暖壺穴 壺穴 基隆市 暖暖區大華壺穴 壺穴 新北市 平溪區猴硐壺穴 壺穴 新北市 瑞芳區十分瀑布 瀑布 新北市 平溪區眼鏡洞瀑布 瀑布 新北市 平溪區

第 1 批101 年度102 年度103 年度

2 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年度 地質敏感區 行政區域第 1批 濁水溪沖積扇 彰化縣

雲林縣

101 屏東平原 高雄市屏東縣

102 蘭陽平原 宜蘭縣

103臺中地區臺北地區

臺中市臺北市新北市

濁水溪沖積扇

3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第 1 批分布地點車籠埔斷層活動斷層敏感區所經行政區域 (鄉鎮市區 ) bull臺中市 (9 處 ) 東勢區石岡區豐原區北屯區太平區大里區潭子區霧峰區和平區bull南投縣 (5 處 ) 草屯鎮南投市中寮鄉名間鄉竹山鎮bull苗栗縣 (1 處 ) 卓蘭鎮

第 1 批101 年度102 年度103 年度104 年度

4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第 1批

年度 直轄市或縣市 說明

第 1批 臺北市 坡地社區重點縣市

五都之一

101 南投縣 921震災區坡地災害指標縣市

101 臺中市 921震災區五都之一

第 1 年度 分布地點

5 土石流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與水土保持局現有之土石流潛勢溪流間之關係尚待釐清

第 1 批暫緩劃定

102(330)

南投縣229

臺中市101

103(264)

屏東縣 65

高雄市 89

嘉義縣 62

臺南市 48

104(320)

宜蘭縣139

雲林縣 10

彰化縣 7

花蓮縣164

105(239)

臺東縣163

苗栗縣 76

106(425)

新竹縣 71

桃園縣 51

基隆市 34

新北市219

臺北市 50

68

地質敏感區查詢系統建置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sect15Ⅲ中央主管機關應建立地質敏感區資料庫提供網路查詢及下載列印查詢結果

地質敏感區查詢民眾得自行上網進行或委由顧問公司技師代辦各級主管機關應協助提供諮詢服務

系統應於第 1 批地質敏感區公告前建妥並於每次公告地質敏感區之同時更新資料

因應土地法地籍資料付費規定系統必要配套 政府機關版查詢時可展現地籍資料 一般民眾版查詢時須自備地籍圖數值資料(向地籍主管機關申購委託測量或其他方式資料處理取得)

69

地質敏感區查詢雛形系統操作展示

地質敏感區查詢雛形系統操作展示

70

叁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

一地質法地質敏感區整體作業架構及程序二地質法地質敏感區相關規定

(一)法律及法規命令(二)其他規定

三地質敏感區公告及查詢(一)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及第 1 批準備(二)地質敏感區查詢系統建置

四地方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五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71

四地方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所在地地方政府

基隆河中上游河蝕地形(壺穴與瀑布 ) 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基隆市新北市

濁水溪沖積扇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彰化縣雲林縣

車籠埔斷層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台中市南投縣苗栗縣

山崩與地滑地質感區劃定計畫書 _臺北市

臺北市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sect9Ⅱ 辦理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公開展示事宜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sect9Ⅱ 辦理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公開展示事宜

72

已提供對口單位1臺北市政府2桃園縣政府3苗栗縣政府4臺中市政府5彰化縣政府6雲林縣政府7高雄市政府8屏東縣政府9花蓮縣政府10宜蘭縣政府11金門縣政府

已提供對口單位1臺北市政府2桃園縣政府3苗栗縣政府4臺中市政府5彰化縣政府6雲林縣政府7高雄市政府8屏東縣政府9花蓮縣政府10宜蘭縣政府11金門縣政府

請地方政府儘速提供對口單位

地方對口設置或指派屬地方主管機關權責 組織編制 業務職掌 地方情況

73

五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依地質法相關條文規定

sect6I 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應將地質敏感區相關資料納入土地利用計畫土地開發審查災害防治環境保育及資源開發之參據

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sect11I 將調查及評估結果納入送審之書圖文件中

依地質法第 11 條解釋令 「相關法令」指訂有土地開發行為相

關審查規定之法令 「審查機關」指辦理地質敏感區基地

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審查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為避免重複審查應以最先受理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為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結果之「審查機關」

經審查通過之調查及評估結果應納入後續其他「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之書圖文件做為參據

請區域計畫法都市計畫法建築法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及各目的事業法令之各法令主管機關研修其主管法令規定送審所需書表文件格式評估納入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規定俾便於地質敏感區公告後能辦理審查

請區域計畫法都市計畫法建築法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及各目的事業法令之各法令主管機關研修其主管法令規定送審所需書表文件格式評估納入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規定俾便於地質敏感區公告後能辦理審查

74

水土保持局如何配合地質法施行研修水土保持書件格式檢視「水土保持計畫審核監督辦法」規定 所需書表文件格式之內容酌予文字修正納入地質法地質敏感區規定再行公告即成

第 36 條本辦法所需書表文件之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第 36 條本辦法所需書表文件之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案例分享

75

敬請提供法令修正資訊

為利相關法令與地質法間銜接順暢請應配合地質法修正規定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於修正後將相關資訊轉知中央主管機關

76

一地質敏感區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及規模草案(附件 7 )提請討論

二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草案(附件 9 )提請討論

綜合討論綜合討論

肆討論事項

77

地質法第 8 條第 1 項土地開發行為種類與規模及所稱「緊急救災者」相關規定 ( 草

案 )地質法 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

所有土地開發行為嗎

所有土地開發行為嗎

78

過度擾民 經濟部水利署

經檢視本法所稱之「土地開發行為」水利法中可能涉及本法第 8 條及第 11 條需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事項為水利法第 46 條水利建造物之興辦改造核准許可等惟水利建造物數量龐大規模較小或開挖深度較淺之開發行為對地質環境及人民安全之影響相對較小是否所有開發行為皆須依法辦理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建議排除規模較小部分以避免增加開發成本及過度擾民

臺北市政府 公園闢建開發行為多為地表整地及綠化植栽結構物及附屬設施如涼亭管溝花槽照明設施等等僅佔工程之小部份且為地表淺基礎開挖影響地質環境條件甚微應無造成地質災害之虞參考經濟部全國地質調查資料即可故建議無一層樓以上且建築面積小於 45m2 建物之公園闢建開發得予排除以節省開發成本

hellip

79

比例原則(禁止過分原則)

行政程序法 sect7 行政行為應依下列原則為之一採取之方法應有助於目的之達成二有多種同樣能達成目的之方法時應選擇對人民權益損害最少者

三採取之方法所造成之損害不得與欲達成目的之利益顯失均衡

排除與地質安全無關者排除小規模者

排除與地質安全無關者排除小規模者

80

核釋地質法第 8 條第 1 項規定 依立法意旨及比例原則土地開發行為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其種類及規模如附表

緊急救災者係指災害發生後經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認定之搶通搶災或防患二次災害之緊急工程行為

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 基地位於地質敏感區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規模

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 基地位於地質敏感區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規模

地質敏感區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及規模 ( 草案 )

1 工廠之設立及工業區之開發2鐵路大眾捷運系統港灣及機場之開發3 公路之開發4 土石採取及探礦採礦5蓄水建造物之開發6休閒農場之開發利用7漁塭或魚池之興建8遊樂區及風景區之開發9高爾夫球場及戶外運動場地之興建或擴建10 文化教育訓練設施或研究機構之興建或擴建11醫療建設之開發其醫院興建或擴建12 新市區(係指新社區及新市鎮)建設13 環境保護工程之興建14 核能及其他能源之開發及放射性核廢料儲存或處理場所之興建15 地下街工程16高壓電線塔基工程17纜車之興建或擴建18氣象雷達站之興建或擴建工程19 設置石油管理法所定之石油石油製品貯存槽20 建築物(係指應請領建照執照)之新建或增建

選取與地質安全有關者考量各類地質敏感區屬性決定辦理與否排除小規模者

選取與地質安全有關者考量各類地質敏感區屬性決定辦理與否排除小規模者

82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 (草案 )

本報告書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為避免審查地質專業事項及技術標準不一中央主管機關爰訂定審查參考規範提供各審查機關參考

地質法 sect11 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於相關法令規定須送審之書圖文件中納入調查及評估結果

審查機關應邀請地質專家學者或前條第一項規定之執業技師參與審查或委託專業團體辦理審查但具有自行審查能力者不在此限

83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草案

1 審查人員之資格條件 ( 第 2 點 )

2 審查人員之建議名單 ( 第 3 點 )

3 報告書審查應注意事項 ( 第 4 點 )

4 報告書審查應補正事項 ( 第 5 點 )

5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之法律效益 ( 第 6點 )

6 報告書審查之收費 ( 第 7 點 )

地質 大地工程 土木工程 採礦工程 水利工程 水土保持

地質 大地工程 土木工程 採礦工程 水利工程 水土保持

政府機關(構)及相當職等專職人員地質相關實務經驗 7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副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5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助理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7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5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副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碩士學位以上且地質專長相關專職實務或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專業證照之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且取得證照後執行地質業務 7 年以上

政府機關(構)及相當職等專職人員地質相關實務經驗 7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副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5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助理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7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5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副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碩士學位以上且地質專長相關專職實務或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專業證照之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且取得證照後執行地質業務 7 年以上

專長專長++實務經驗實務經驗

地質法 sect11Ⅱ審查機關應邀請地質專家學者或前條第一項規定之執業技師參與審查或委託專業團體辦理審查但具有自行審查能力者不在此限

審查人員之資格條件 (sect2)

85

審查人員之建議名單 (sect3)

中央主管機關得就前點規定資格條件建立審查人員建議名單提供審查機關參考

86

報告書審查應注意事項 (sect4)

結果之合理性內涵足以提供後續土地開發利用災害防治及環境保育規劃之參據

基地地質調查及基地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基地地質調查及基地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項目內容數量比例尺hellip

87

報告書審查應補正事項 (sect5)

審查報告書有下列情形之一者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應通知申請人限期修正或補正

未依規定格式及份數製作 應檢附文件不齊全未經技師簽證或簽證技師科別不符不符合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規定

88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之法律效益(sect6)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依地質法sect11Ⅱ規定審查)

無行政處分效力 應納入後續相關法令送審書圖文件提供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土地開發利用行為之參據

89

報告書審查之收費 (sect7)

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報告書得收取審查費 依其主管業務收費法令 依規費法相關規定

本報告書為相關法令送審書件之ㄧ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本報告書為相關法令送審書件之ㄧ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 Slide 1
  • Slide 10
  • Slide 12
  • Slide 13
  • Slide 15
  • Slide 25
  • Slide 28
  • Slide 33
  • Slide 39
  • Slide 42
  • Slide 43
  • Slide 44
  • Slide 46
  • Slide 48
  • Slide 49
  • Slide 52
  • Slide 54
  • Slide 55
  • Slide 57
  • Slide 62
  • Slide 63
  • Slide 64
  • Slide 65
  • Slide 66
  • Slide 67
  • Slide 81
  • Slide 84

19

各類地質敏感區劃定原則 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 (sect3)

指在地球演化過程中各種地質作用之產物且具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一有特殊地質意義二有教學或科學研究價值三有觀賞價值四有獨特性或稀有性

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 (sect4)

指地表水入滲地下地層且為區域性之地下水流源頭地區並具有下列情形之ㄧ者 一為多層地下水層之共同補注區二補注之地下水體可做為區域性供水之重要水源

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 (sect5)

指過去十萬年內有活動證據且未來可能再度活動之斷層及其兩側易受活動斷層錯動或地表破裂直接影響之地區

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 (sect6)

曾經發生土石崩塌或有山崩或地滑發生條件之地區及其周圍易直接受山崩或地滑影響之區域

土石流地質敏感區 (sect7)

曾經發生土石流或有明顯土石流發生條件之地區及其周圍易直接受影響之地區

20

地質敏感區範圍繪製

bull涵蓋範圍 (sect3-sect7)

本體

視情況得增加緩衝帶bull繪製之作業底圖 (sect8)

15000像片基本圖

但高山地區得以 110000替代

21

地質敏感區計畫書研提 權責機關 (sect9I) 中央主管機關地方主管機關 計畫書公開展示 (sect9ⅡⅢ ) 送審查前應於地方政府公

開展示 30 日土地權利利害關係人得提出意見併送審查參考

劃定計畫書應載明事項 (sect10)1 劃定原因法律依據及地質證明 2 範圍說明

(1) 位置圖標示地質敏感區位置與行政區關係比例尺不得小於 1100000

(2) 範圍圖標示地質敏感區之邊界及其內之重要地形地物其比例尺以與地質敏感區範圍繪製作業底圖比例尺相同為原則但地質敏感區分布範圍廣闊者得縮小比例尺為 125000

3 地質環境資料 包括地形地層地質構造及水文地質

22

權責機關 ( 地質法 sect5I) 中央主管機關 辦理方式 (sect15I) 得採個別或分批 公告內容 (sect15Ⅱ) 範圍圖說及坐標公告後將其交轄管地方主管機關

地質敏感區公告

審議會審查通過後

審議會審查通過後

23

地質敏感區查詢網路化 (sect15Ⅲ) 中央主管機關應建立地質敏感區資料庫提供網路查詢及下載列印查詢結果

地質敏感區查詢

實務情境模擬bull區位查詢

bull民眾自行上網進行或bull民眾委由顧問公司技師代辦

bull諮詢服務各級主管機關

因應政府組織再造人力精簡政策善用電腦科技有效提升政府行政效能發揮技師專業導入為政府左右手

因應政府組織再造人力精簡政策善用電腦科技有效提升政府行政效能發揮技師專業導入為政府左右手

24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組織及運作辦法

地質法 sect5Ⅳ 審議會之組成專家學者不得少於審議會總人數二分之一審議會之組織及運作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地質法 sect6

中央或地方研提計畫書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審查

中央主管機關公告

地質法 sect8- sect11

地質法 sect5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土地管理

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應審查調查及評估結果

申請土地開發前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土地利用計畫

土地開發審查

災害防治

環境保育

資源開發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組織及運作辦法

26

1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組織之任務組成產生任期及出缺補聘規定 ( 第 2 條 - 第 6 條 )

2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運作之前置作業 ( 第 7條 )

3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運作之議事規則 ( 第 8條 - 第 11 條 )

4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之經費 ( 第 12 條 )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組織及運作辦法

計 13條

27

審議會任務 (sect2)

各類地質敏感區劃定相關事項

各類地質敏感區變更相關事項

各類地質敏感區廢止相關事項

地質法 sect5Ⅲ 中央主管機關應設地質敏感區審議會審查地質敏感區之劃定變更及廢止

環境保育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組織

召集人

土地利用計畫

地質遺跡

機關代表委員 專家學者委員土地開發審查

地下水補注

活動斷層

山崩與地滑

土石流

專家學者人數不得少於委員總人數 12委員總人數 17-25人

災害防治

資源開發

29

審議會組織 (sect3-sect6) 組成 產生 任期出缺補聘

機關代表委員

召集人

由中央主管機關首長兼任或指定

當然委員

其他機關代表委員

由中央主管機關首長就本法第 6 條第 1 項所定土地利用計畫土地開發審查災害防治環境保育或資源開發之主管機關代表聘兼

任期 2 年期 滿得續聘委員職務異動時原派機關應改派代表補足原任期

專家學者委員

由中央主管機關首長就具有地質敏感區相關學術專長及實務經驗之專家學者聘兼

任期 2 年期 滿得續聘每次改聘席次不得少於13委員出缺時得予補聘其任期至原任期屆滿之日止

30

審議會議事規則主席 (sect8) 召集人兼任主席

召集人不克出席時由召集人指定委員 1人代理或由出席委員互推 1人為主席

出席人數及議決人數 (sect9)

全體委員過半數之出席始得開會出席委員過半數之同意始得決議

出席 (sect10) 機關代表委員不克親自出席時得另派員代理出席並參與會議發言及表決專家學者委員應親自出席不得代理

列席 (sect11) 地質敏感區計畫書研提機關應指派代表列席報告及說明

31

審議會其他配套 (sect7)

審議會開會前得經召集人核可視個案特性邀請審議會委員及專家學者組成專案小組召開初審會議獲致初審結論後提報審議會議審查

初審會議之主席由審議會召集人就審議會委員指派之

32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地質法 sect9Ⅱ 基地地質調查與地質安全評估方法之認定項目內容及作業應遵行事項之準則由中央主管機關會商相關主管機關定之

地質法 sect6

中央或地方研提計畫書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審查

中央主管機關公告

地質法 sect8- sect11

地質法 sect5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土地管理

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應審查調查及評估結果

申請土地開發前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土地利用計畫

土地開發審查

災害防治

環境保育

資源開發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組織及運作辦法

34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

基地地質安全評估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廢止

為何須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廣域性

區域性

地質敏感區地質調查制度地質敏感區

地質調查制度

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rarr釐清地質敏感區與基地關係rarr研提因應對策

35

與相關法令規定之地質調查是否競合

環境影響評估環境影響評估

水土保持水土保持

非都市土地使用分區變更非都市土地使用分區變更

建築地基調查建築地基調查

溫泉開發溫泉開發

礦業開發礦業開發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地質安全評估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地質安全評估

地質法 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

hellip

36

1 基地地質調查調查區之範圍界定 ( 第 2 條 )2 現有資料之引用 ( 第 3 條 )3 地質調查方法之選擇 ( 第 4 條 )4 報告書製作應遵行事項 ( 第 5 條第 6 條 )

5 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之調查及評估 ( 第 7 條 - 第 10條 )

6 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之調查及評估 ( 第 11 條 - 第14 條 )

7 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之調查及評估 ( 第 15 條 - 第 18條 )

8 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之調查及評估 ( 第 19 條 - 第23 條 )

9 土石流地質敏感區之調查及評估 ( 第 24 條 - 第 28條 )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總則

各類地質敏感區專章 計 29條

37

本準則設計之條文架構 基地地質調查

區域調查 vs 細部調查 調查區範圍 調查項目及內容 調查方法 圖說規範

基地地質安全評估 地質敏感區對基地之影響 基地開發對地質敏感區之影響因應對策

總則 vs 專章通則 vs但書

38

基地地質調查 --分類及調查範圍 通則 (sect2)

區域調查調查範圍應包含基地全部及基地周界外 2 公里範圍與基地所在地質敏感區重疊部分

細部調查調查範圍應包含基地與地質敏感區重疊部分

得免細部調查維持原地形地貌且不開發者

但書區域調查範圍 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 (sect19) 基地及其所在之地質敏感區全部

土石流地質敏感區 (sect24) 基地及其所在之土石流溪流集水區全部

2 km基地

地質敏感區

基地地質調查 -- 調查項目及內容地質敏感區類別

區域調查 細部調查

地質遺跡(sect7)

地形地層分布及地質構造

地質遺跡之產狀外觀形態及保存狀況地質遺跡之地表分布範圍地質遺跡有向地下延伸者在預計開挖深度範圍內之分布岩層位態岩石性質及地質構造

地下水補注 (sect11)

地形地層分布地質構造及水文地質概況

地形地表沉積物種類及粒徑分布地下地層岩性分布水文地質參數

活動斷層(sect15)

活動斷層地形特徵地層分布及地質構造

岩層分布地質構造

山崩與地滑 (sect20)

環境狀況地質特性 地質特性坡地現況及工程特性

土石流(sect25)

地質環境特性土石崩塌料源土石流流動區溪床特性土石流溢流土石流堆積區特性土石流災害歷史土石流治理工程措施

土石流堆積物地表與地下分布及粒徑變化土石流流動與堆積之特徵及地形坡度變化調查區與土石流流動區之距離及基地與溪床之高程差基地內相關土石流治理工程措施

專章

40

基地地質調查 -- 調查方法 區域調查得引用既有地質資料既有地質資料不足者應以露頭調查遙測影像判釋或其他方法補充資料 (sect3I)

細部調查應進行現地調查現地調查如有既有資料可資引用者得以既有資料取代 (sect3Ⅱ)

本準則所規定之必要地質調查方法得以其他合乎學理且能達到相同調查目的之方法取代 (sect4)

地質法 sect9I 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視情況就下列方法擇一行之 由現有資料檢核並評估地質安全

進行現地調查並評估地質安全

通則

41

基地地質調查 -- 調查方法地質敏感區類別

區域調查 細部調查

地質遺跡(sect8)

露頭調查地質鑽探地球物理測勘或其他方法

地下水補注 (sect12)

地表沉積物種類及粒徑分布 地質鑽探 (增鑽探數量或地球物理測勘 )

活動斷層(sect16)

地形判釋露頭調查

地形判釋露頭調查地質鑽探(探溝調查 ) 地球物理測勘

山崩與地滑 (sect21)

遙測影像判釋地表調查

遙測影像判釋地表調查地質鑽探 (增鑽探數量或地球物理測勘 )

土石流(sect26)

遙測影像判釋地表調查

遙測影像判釋地表調查試坑調查地質鑽探

專章

細部調查規定必要調查方法 -- 地質鑽探地質敏感區類別 鑽探數量及配置 鑽探深度 其他規定

地下水補注 (sect12)

A≦05公頃得不進行地質鑽探05 < A≦2公頃至少應鑽探 2孔 2公頃< A每 1 公頃應鑽 1孔未滿 1 公頃者以 1 公頃計鑽探孔位以均勻分布於細部調查區為原則

每孔深度至少50 公尺或進入岩盤至少 5公尺

配合地質鑽孔調查地下水位及透水係數

活動斷層(sect16)-- 調查地下岩層分布及厚度活動斷層及剪裂帶深度

鑽探剖面應儘量垂直活動斷層走向其配置以能呈現細部調查區之特性及其與活動斷層之關係為原則沿活動斷層走向平行方向之長度每 100 公尺應繪置 1剖面未滿 100 公尺者以 100 公尺計剖面長度未滿 20 公尺者應至少有 1鑽孔控制剖面長度在 20 公尺以上者應至少有 2鑽孔控制且位於剖面兩端之鑽孔與細部調查區邊界之距離以小於 10 公尺為原則同剖面之鑽孔岩性有明顯變化或構造複雜者應增加鑽探數量以調查是否有活動斷層通過及其可能分布位置

每孔深度應至少 30 公尺

山崩與地滑 (sect21)-- 調查覆土層之分布與厚度及岩體之特性

A≦01公頃至少鑽探 1孔01 < A≦1公頃至少鑽探 2孔1公頃< A每 05 公頃應鑽 1孔未滿 05 公頃者以05 公頃計鑽探孔位應配合調查區域狀況選擇適當之配置如為順向坡應優先配置鑽孔

每孔深度至少 30 公尺並應進入岩盤至少 5 公尺如位於順向坡坡面上之鑽孔深度應足以釐清順向坡之岩層組成與厚度及主要不連續面之特性

配合地質鑽孔進行地下水位量測並視坡地穩定分析之需要進行土壤與岩石力學試驗及地下水文調查

土石流(sect26)-- 調查土石流堆積材料厚度及粒徑變化

A≦01公頃至少鑽探 1孔01 < A≦1公頃至少鑽探 2孔1公頃< A每 05 公頃應鑽 1孔未滿 05 公頃者以05 公頃計鑽探孔位配置以均勻分布為原則

每孔深度至少20 公尺或進入岩盤 5 公尺

全程取樣

基地地質調查報告書圖說規範 區域調查地質圖+地質剖面圖 細部調查地質圖+地質剖面圖 地下地質調查方法之紀錄圖說如柱狀圖剖面圖等

地質敏感區類別

區域圖說比例尺

細部圖說比例尺

地質剖面圖

地質遺跡 (sect9)

≧125000 ≧15000 區域調查地質圖與細部調查地質圖均應附與地質圖同比例尺之地質剖面圖

地下水補注(sect13)

≧125000 ≧15000 區域調查地質圖應附水文地質剖面圖細部調查地質圖應附水文地質柵狀圖其中水平比例尺同各地質圖比例垂直比例尺得適度放大

活動斷層(sect17)

≧125000 ≧15000 區域調查地質圖與細部調查地質圖均應附與地質圖同比例尺之地質剖面圖細部調查應配合鑽探資料標示地層(岩層)界線及活動斷層如活動斷層不在細部調查區範圍內應依現有資料將活動斷層標示於剖面延伸線上

山崩與地滑(sect22)

≧125000 ≧15000 區域調查地質圖應附二條相互垂直之剖面細部調查地質剖面圖應配合鑽探孔位繪製以表現覆土層及岩層之空間分布剖面圖之比例尺應與地質圖相同

土石流(sect27)

≧125000 ≧15000 區域調查地質圖應附土石流溪流縱斷面圖標示土石材料堆積位置細部調查地質圖應配合地質鑽探及試坑繪製至少二條相互垂直之地質剖面圖

專章

基地地質安全評估 -- 項目及內容

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 (sect10)

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 (sect14)

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 (sect18)

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 (sect23)

土石流地質敏感區 (sect28)

1 評估基地開發範圍與地質遺跡之空間關係及開發行為對地質遺跡形狀視覺或完整性之影響並研提因應對策2 研提開發行為於施工期間對地質遺跡採取之保護措施及評估其效果3 開發行為人對地質遺跡長期維護之因應對策

1 評估土地開發行為開發中對地下水水質及入滲補注量直接或間接之影響2 評估土地開發行為開發後造成地下水質及入滲補注量之影響3 經評估土地開發行為對地下水水質及入滲補注量造成永久性或暫時性不良影響時應採取因應措施並評估其效果

1 評估活動斷層活動時基地內地表破裂或變形之特性及可能影響範圍2 評估活動斷層活動時地表破裂或變形對開發行為之影響並分析基地內開發行為之適當性3因應對策及其效果評估

1 評估山崩或地滑發生之土石下坡運動特性崩塌或滑動量體及影響範圍對開發行為安全之影響2 評估順向坡之穩定性及開發行為對順向坡穩定性之影響3 評估開發行為造成現有山崩或地滑範圍擴大誘發潛在山崩地滑或順向坡岩體滑動之可能性及其規模4因應對策及其效果評估

1 評估土石流潛勢規模及對開發基地影響之範圍2 評估土石流對土地開發行為或建築物安全之影響3 開發行為安全之因應對策及其安全效果評估

專章

45

報告書製作應遵行事項 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結果應依本準則規定製作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報告書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sect5I)

基地與二種類別以上地質敏感區範圍重疊時應依不同類別地質敏感區規定分別辦理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其調查及評估結果得併於同一報告書(sect5Ⅱ)

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係由本法第 10 條第 1 項所定技師辦理者報告書之簽證應檢附該辦理技師之技師證書及執業執照影本由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公營事業機構或公法人內依法取得相當類科技師證書者辦理時應檢附該辦理技師之技師證書影本 (sect6)

通則

地質法 sect6

地質法 sect8- sect11

地質法 sect5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土地管理 其他規定

土地利用計畫

土地開發審查

災害防治

環境保育

資源開發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廢止

審查及公告

基地位於地質敏感區且符合土地開發行為之種類及規模

申請土地開發前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最先受理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應審查報告書

經審查通過之報告書應納入後續其他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之書圖文件做為參據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之公告」依行政程序法界定為法規命令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之公告」依行政程序法界定為法規命令

地質法第地質法第 88 條第條第 11 項土地開發行為種類與規模及所稱「緊急救災者」相關規定項土地開發行為種類與規模及所稱「緊急救災者」相關規定(( 草案草案 ) )

地質法第地質法第 1111 條第條第 11 項所稱「相關法令」及第項所稱「相關法令」及第 22 項所稱「審查機關」相關規定項所稱「審查機關」相關規定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 (( 草案草案 ))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格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格式式

47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之公告」依行政程序法界定為法規命令

地質法 sect5I 中央主管機關應將具有特殊地質景觀地質環境或有發生地質災害之虞之地區公告為地質敏感區

bull公告之法制作業bull人民之救濟權利 bull公告之法制作業bull人民之救濟權利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之公告 法規命令 一般處分

行政程序法規定 一般處分特定人具體之事實關係

sect92I 所稱行政處分係指行政機關就公法上具體事件所為之決定或其他公 權力措施而對外直接發生法律效果之單方行政行為

sect92Ⅱ前項決定或措施之相對人雖非特定而依一般性特徵可得確定其範圍者 為一般處分適用本法有關行政處分之規定有關公物之設定變更廢 止或其一般使用者亦同

法規命令不特定多數人一般抽象性規範 sect150I 所稱法規命令係指行政機關基於法律授權對多數不特定人民就一 般事項所作抽象之對外發生法律效果之規定

法務部函釋法務部函釋

都市計畫案例(司法院釋字第 156號解釋理由書及最高行政法院 95 年度 判字第 2147號判決) 都市計畫之個別變更係直接限制一定區域內人民之權利利益或增加其負擔其具有行政處分之性質

擬定都市計畫通盤檢討後所作之變更非直接限制一定區域內人民之權益或增加其負擔且非針對具體事件之處理核其性質乃屬於法規命令而非行政處分其性質是一種法規不得直接對之爭訟

特定地區經公告為地質敏感區後其後續影響為何似僅有地質法第 8 條規定「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上開規定似未直接限制一定區域內人民之權利利益或增加其負擔是以地質敏感區之公告性質上似屬法規命令而非一般處分惟仍請貴部再予確認上開公告除前所述外是否尚有其他影響以上事項宜請貴部再予審認

法務部函釋法務部函釋

50

地質敏感區之公告性質屬法規命令

確認特定地區經公告為地質敏感區後其後續影響僅有地質法第 8 條之規定

按法務部函釋上開規定因其非直接限制一定區域內人民之權益且非針對具體事件之處理

是以地質敏感區之公告性質乃屬於行政程序法第 150 條第 1 項規定所稱法規命令而非行政程序法第 92 條規定所指一般處分

經濟部重新檢視地質法

經濟部重新檢視地質法

51

地質法第 11 條第 1 項所稱「相關法令」及第 2 項所稱「審查機關」相關規定

地質法 sect11 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於相關法令規定須送審之書圖文件中納入調查及評估結果

審查機關應邀請地質專家學者或前條第一項規定之執業技師參與審查或委託專業團體辦理審查但具有自行審查能力者不在此限

地質法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

sect11I 依第 8 條第 1 項規定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於相關法令規定須送審之書圖文件中納入調查及評估結果

地質法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

sect11I 依第 8 條第 1 項規定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於相關法令規定須送審之書圖文件中納入調查及評估結果

bull資源開發bull土地開發利用bull工程建設bull廢棄物處置bull天然災害整治bull法令規定有關土地開發之規劃設計及施工

bull區域計畫法bull建築法bull環境影響評估法bull水土保持法bull土石採取法bull水利法 bull礦業法bull溫泉法bullhellip

地質法sect3Ⅶ

立法說明立法說明

53

核釋地質法第 11 條第 1 項「相關法令」

係指訂有土地開發行為相關審查規定之法令 區域計畫法都市計畫法 建築法 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各目的事業法令

bull面積 35公頃bull非都市地區

bull山坡地bull興辦事業

bull休閒農業輔導管理辦法 bull休閒農場經營計畫審查作業要點 bull非都市土地休閒農場容許作休閒農業設施使用審查作業要點 bull非都市土地作休閒農業使用興辦事業計畫及變更編定審查作業要點 bull休閒農場專案輔導實施作業規定bull區域計畫法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建築法等相關規定

【例】複合型休閒農場之土地開發申請

【例】複合型休閒農場申請土地開發許可審查流程示意圖

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bull影響土地開發人權益bull浪費行政資源bull影響土地開發人權益bull浪費行政資源

重複審查重複審查

56

係指辦理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審查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 為避免重複審查應以最先受理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為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結果之「審查機關」

經審查通過之調查及評估結果應納入後續其他「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之書圖文件做為參據

核釋地質法第 11 條第 2 項「審查機關」

【例】複合型休閒農場申請土地開發許可審查流程示意圖

辦理審查辦理審查納入參據納入參據

參據參據 參據

參據

參據參據

誰該辦理審查bull視個案情形bull每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都有可能

誰該辦理審查bull視個案情形bull每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都有可能

58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格式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sect5I 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結果應依本準則規定製作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以下簡稱報告書)報告書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59

報告書格式 基地地質調查報告

1 基地所在地質敏感區地質概況2 區域調查

(1) 調查項目內容方法及數量(2) 調查結果說明附地質圖地質剖面圖及其他相關主題圖說

3細部調查(1) 調查項目內容方法及數量(2) 調查結果說明附地質圖地質剖面圖及其他相關主題圖說

4綜合解釋 基地地質安全評估報告

依據地質調查結果及地質安全評估項目撰述地質安全評估結果

附錄 地質鑽探報告或其他地質調查方法紀錄現地試驗資料室內試驗及分析資料等

60

叁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

一地質法地質敏感區整體作業架構及程序二地質法地質敏感區相關規定

(一)法律及法規命令(二)其他規定

三地質敏感區公告及查詢(一)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及第 1 批準備(二)地質敏感區查詢系統建置

四地方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五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61

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 全國地質敏感區通盤劃定預定 4 至 5 年內分批公告完成之後至少每 5 年通 盤檢討 1次

個案更新視情況得隨時辦理 地質敏感區公告之主要作業及辦理機關

計畫書研提中央及地方主管機關 全國通盤劃定通盤檢討及個案跨越兩個以上行政區域者由中央主管機關辦理

個案未跨行政區域者由該轄管地方主管機關辦理 計畫書公開展示地方主管機關 審議會審查及計畫書核定中央主管機關

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及第 1 批準備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主要由中央主管機關辦理第 1 批地質敏感區主要由中央主管機關辦理

計畫書公開展示 30日

(地方主管機關)

計畫書公開展示 30日

(地方主管機關)計畫書審查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計畫書審查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

計畫書核定及地質敏感區公告(中央主管機關)

計畫書核定及地質敏感區公告(中央主管機關)

約5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

地質法施行 1001201

審議會籌組及討論運作規劃 相關法令

主管機關檢視其主管法令相關規定並調整修正

有關 3 子法發布 10136

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會 101313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會 101313

劃定計畫書研提(中央主管機關)劃定計畫書研提(中央主管機關)

劃定作業(中央主管機關)

劃定作業(中央主管機關)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公告準備

第 1 批分布地點

1 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名稱 分類 縣市 鄉鎮暖暖壺穴 壺穴 基隆市 暖暖區大華壺穴 壺穴 新北市 平溪區猴硐壺穴 壺穴 新北市 瑞芳區十分瀑布 瀑布 新北市 平溪區眼鏡洞瀑布 瀑布 新北市 平溪區

第 1 批101 年度102 年度103 年度

2 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年度 地質敏感區 行政區域第 1批 濁水溪沖積扇 彰化縣

雲林縣

101 屏東平原 高雄市屏東縣

102 蘭陽平原 宜蘭縣

103臺中地區臺北地區

臺中市臺北市新北市

濁水溪沖積扇

3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第 1 批分布地點車籠埔斷層活動斷層敏感區所經行政區域 (鄉鎮市區 ) bull臺中市 (9 處 ) 東勢區石岡區豐原區北屯區太平區大里區潭子區霧峰區和平區bull南投縣 (5 處 ) 草屯鎮南投市中寮鄉名間鄉竹山鎮bull苗栗縣 (1 處 ) 卓蘭鎮

第 1 批101 年度102 年度103 年度104 年度

4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第 1批

年度 直轄市或縣市 說明

第 1批 臺北市 坡地社區重點縣市

五都之一

101 南投縣 921震災區坡地災害指標縣市

101 臺中市 921震災區五都之一

第 1 年度 分布地點

5 土石流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與水土保持局現有之土石流潛勢溪流間之關係尚待釐清

第 1 批暫緩劃定

102(330)

南投縣229

臺中市101

103(264)

屏東縣 65

高雄市 89

嘉義縣 62

臺南市 48

104(320)

宜蘭縣139

雲林縣 10

彰化縣 7

花蓮縣164

105(239)

臺東縣163

苗栗縣 76

106(425)

新竹縣 71

桃園縣 51

基隆市 34

新北市219

臺北市 50

68

地質敏感區查詢系統建置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sect15Ⅲ中央主管機關應建立地質敏感區資料庫提供網路查詢及下載列印查詢結果

地質敏感區查詢民眾得自行上網進行或委由顧問公司技師代辦各級主管機關應協助提供諮詢服務

系統應於第 1 批地質敏感區公告前建妥並於每次公告地質敏感區之同時更新資料

因應土地法地籍資料付費規定系統必要配套 政府機關版查詢時可展現地籍資料 一般民眾版查詢時須自備地籍圖數值資料(向地籍主管機關申購委託測量或其他方式資料處理取得)

69

地質敏感區查詢雛形系統操作展示

地質敏感區查詢雛形系統操作展示

70

叁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

一地質法地質敏感區整體作業架構及程序二地質法地質敏感區相關規定

(一)法律及法規命令(二)其他規定

三地質敏感區公告及查詢(一)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及第 1 批準備(二)地質敏感區查詢系統建置

四地方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五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71

四地方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所在地地方政府

基隆河中上游河蝕地形(壺穴與瀑布 ) 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基隆市新北市

濁水溪沖積扇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彰化縣雲林縣

車籠埔斷層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台中市南投縣苗栗縣

山崩與地滑地質感區劃定計畫書 _臺北市

臺北市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sect9Ⅱ 辦理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公開展示事宜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sect9Ⅱ 辦理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公開展示事宜

72

已提供對口單位1臺北市政府2桃園縣政府3苗栗縣政府4臺中市政府5彰化縣政府6雲林縣政府7高雄市政府8屏東縣政府9花蓮縣政府10宜蘭縣政府11金門縣政府

已提供對口單位1臺北市政府2桃園縣政府3苗栗縣政府4臺中市政府5彰化縣政府6雲林縣政府7高雄市政府8屏東縣政府9花蓮縣政府10宜蘭縣政府11金門縣政府

請地方政府儘速提供對口單位

地方對口設置或指派屬地方主管機關權責 組織編制 業務職掌 地方情況

73

五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依地質法相關條文規定

sect6I 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應將地質敏感區相關資料納入土地利用計畫土地開發審查災害防治環境保育及資源開發之參據

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sect11I 將調查及評估結果納入送審之書圖文件中

依地質法第 11 條解釋令 「相關法令」指訂有土地開發行為相

關審查規定之法令 「審查機關」指辦理地質敏感區基地

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審查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為避免重複審查應以最先受理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為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結果之「審查機關」

經審查通過之調查及評估結果應納入後續其他「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之書圖文件做為參據

請區域計畫法都市計畫法建築法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及各目的事業法令之各法令主管機關研修其主管法令規定送審所需書表文件格式評估納入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規定俾便於地質敏感區公告後能辦理審查

請區域計畫法都市計畫法建築法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及各目的事業法令之各法令主管機關研修其主管法令規定送審所需書表文件格式評估納入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規定俾便於地質敏感區公告後能辦理審查

74

水土保持局如何配合地質法施行研修水土保持書件格式檢視「水土保持計畫審核監督辦法」規定 所需書表文件格式之內容酌予文字修正納入地質法地質敏感區規定再行公告即成

第 36 條本辦法所需書表文件之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第 36 條本辦法所需書表文件之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案例分享

75

敬請提供法令修正資訊

為利相關法令與地質法間銜接順暢請應配合地質法修正規定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於修正後將相關資訊轉知中央主管機關

76

一地質敏感區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及規模草案(附件 7 )提請討論

二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草案(附件 9 )提請討論

綜合討論綜合討論

肆討論事項

77

地質法第 8 條第 1 項土地開發行為種類與規模及所稱「緊急救災者」相關規定 ( 草

案 )地質法 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

所有土地開發行為嗎

所有土地開發行為嗎

78

過度擾民 經濟部水利署

經檢視本法所稱之「土地開發行為」水利法中可能涉及本法第 8 條及第 11 條需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事項為水利法第 46 條水利建造物之興辦改造核准許可等惟水利建造物數量龐大規模較小或開挖深度較淺之開發行為對地質環境及人民安全之影響相對較小是否所有開發行為皆須依法辦理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建議排除規模較小部分以避免增加開發成本及過度擾民

臺北市政府 公園闢建開發行為多為地表整地及綠化植栽結構物及附屬設施如涼亭管溝花槽照明設施等等僅佔工程之小部份且為地表淺基礎開挖影響地質環境條件甚微應無造成地質災害之虞參考經濟部全國地質調查資料即可故建議無一層樓以上且建築面積小於 45m2 建物之公園闢建開發得予排除以節省開發成本

hellip

79

比例原則(禁止過分原則)

行政程序法 sect7 行政行為應依下列原則為之一採取之方法應有助於目的之達成二有多種同樣能達成目的之方法時應選擇對人民權益損害最少者

三採取之方法所造成之損害不得與欲達成目的之利益顯失均衡

排除與地質安全無關者排除小規模者

排除與地質安全無關者排除小規模者

80

核釋地質法第 8 條第 1 項規定 依立法意旨及比例原則土地開發行為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其種類及規模如附表

緊急救災者係指災害發生後經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認定之搶通搶災或防患二次災害之緊急工程行為

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 基地位於地質敏感區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規模

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 基地位於地質敏感區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規模

地質敏感區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及規模 ( 草案 )

1 工廠之設立及工業區之開發2鐵路大眾捷運系統港灣及機場之開發3 公路之開發4 土石採取及探礦採礦5蓄水建造物之開發6休閒農場之開發利用7漁塭或魚池之興建8遊樂區及風景區之開發9高爾夫球場及戶外運動場地之興建或擴建10 文化教育訓練設施或研究機構之興建或擴建11醫療建設之開發其醫院興建或擴建12 新市區(係指新社區及新市鎮)建設13 環境保護工程之興建14 核能及其他能源之開發及放射性核廢料儲存或處理場所之興建15 地下街工程16高壓電線塔基工程17纜車之興建或擴建18氣象雷達站之興建或擴建工程19 設置石油管理法所定之石油石油製品貯存槽20 建築物(係指應請領建照執照)之新建或增建

選取與地質安全有關者考量各類地質敏感區屬性決定辦理與否排除小規模者

選取與地質安全有關者考量各類地質敏感區屬性決定辦理與否排除小規模者

82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 (草案 )

本報告書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為避免審查地質專業事項及技術標準不一中央主管機關爰訂定審查參考規範提供各審查機關參考

地質法 sect11 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於相關法令規定須送審之書圖文件中納入調查及評估結果

審查機關應邀請地質專家學者或前條第一項規定之執業技師參與審查或委託專業團體辦理審查但具有自行審查能力者不在此限

83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草案

1 審查人員之資格條件 ( 第 2 點 )

2 審查人員之建議名單 ( 第 3 點 )

3 報告書審查應注意事項 ( 第 4 點 )

4 報告書審查應補正事項 ( 第 5 點 )

5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之法律效益 ( 第 6點 )

6 報告書審查之收費 ( 第 7 點 )

地質 大地工程 土木工程 採礦工程 水利工程 水土保持

地質 大地工程 土木工程 採礦工程 水利工程 水土保持

政府機關(構)及相當職等專職人員地質相關實務經驗 7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副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5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助理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7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5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副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碩士學位以上且地質專長相關專職實務或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專業證照之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且取得證照後執行地質業務 7 年以上

政府機關(構)及相當職等專職人員地質相關實務經驗 7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副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5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助理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7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5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副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碩士學位以上且地質專長相關專職實務或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專業證照之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且取得證照後執行地質業務 7 年以上

專長專長++實務經驗實務經驗

地質法 sect11Ⅱ審查機關應邀請地質專家學者或前條第一項規定之執業技師參與審查或委託專業團體辦理審查但具有自行審查能力者不在此限

審查人員之資格條件 (sect2)

85

審查人員之建議名單 (sect3)

中央主管機關得就前點規定資格條件建立審查人員建議名單提供審查機關參考

86

報告書審查應注意事項 (sect4)

結果之合理性內涵足以提供後續土地開發利用災害防治及環境保育規劃之參據

基地地質調查及基地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基地地質調查及基地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項目內容數量比例尺hellip

87

報告書審查應補正事項 (sect5)

審查報告書有下列情形之一者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應通知申請人限期修正或補正

未依規定格式及份數製作 應檢附文件不齊全未經技師簽證或簽證技師科別不符不符合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規定

88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之法律效益(sect6)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依地質法sect11Ⅱ規定審查)

無行政處分效力 應納入後續相關法令送審書圖文件提供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土地開發利用行為之參據

89

報告書審查之收費 (sect7)

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報告書得收取審查費 依其主管業務收費法令 依規費法相關規定

本報告書為相關法令送審書件之ㄧ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本報告書為相關法令送審書件之ㄧ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 Slide 1
  • Slide 10
  • Slide 12
  • Slide 13
  • Slide 15
  • Slide 25
  • Slide 28
  • Slide 33
  • Slide 39
  • Slide 42
  • Slide 43
  • Slide 44
  • Slide 46
  • Slide 48
  • Slide 49
  • Slide 52
  • Slide 54
  • Slide 55
  • Slide 57
  • Slide 62
  • Slide 63
  • Slide 64
  • Slide 65
  • Slide 66
  • Slide 67
  • Slide 81
  • Slide 84

20

地質敏感區範圍繪製

bull涵蓋範圍 (sect3-sect7)

本體

視情況得增加緩衝帶bull繪製之作業底圖 (sect8)

15000像片基本圖

但高山地區得以 110000替代

21

地質敏感區計畫書研提 權責機關 (sect9I) 中央主管機關地方主管機關 計畫書公開展示 (sect9ⅡⅢ ) 送審查前應於地方政府公

開展示 30 日土地權利利害關係人得提出意見併送審查參考

劃定計畫書應載明事項 (sect10)1 劃定原因法律依據及地質證明 2 範圍說明

(1) 位置圖標示地質敏感區位置與行政區關係比例尺不得小於 1100000

(2) 範圍圖標示地質敏感區之邊界及其內之重要地形地物其比例尺以與地質敏感區範圍繪製作業底圖比例尺相同為原則但地質敏感區分布範圍廣闊者得縮小比例尺為 125000

3 地質環境資料 包括地形地層地質構造及水文地質

22

權責機關 ( 地質法 sect5I) 中央主管機關 辦理方式 (sect15I) 得採個別或分批 公告內容 (sect15Ⅱ) 範圍圖說及坐標公告後將其交轄管地方主管機關

地質敏感區公告

審議會審查通過後

審議會審查通過後

23

地質敏感區查詢網路化 (sect15Ⅲ) 中央主管機關應建立地質敏感區資料庫提供網路查詢及下載列印查詢結果

地質敏感區查詢

實務情境模擬bull區位查詢

bull民眾自行上網進行或bull民眾委由顧問公司技師代辦

bull諮詢服務各級主管機關

因應政府組織再造人力精簡政策善用電腦科技有效提升政府行政效能發揮技師專業導入為政府左右手

因應政府組織再造人力精簡政策善用電腦科技有效提升政府行政效能發揮技師專業導入為政府左右手

24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組織及運作辦法

地質法 sect5Ⅳ 審議會之組成專家學者不得少於審議會總人數二分之一審議會之組織及運作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地質法 sect6

中央或地方研提計畫書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審查

中央主管機關公告

地質法 sect8- sect11

地質法 sect5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土地管理

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應審查調查及評估結果

申請土地開發前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土地利用計畫

土地開發審查

災害防治

環境保育

資源開發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組織及運作辦法

26

1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組織之任務組成產生任期及出缺補聘規定 ( 第 2 條 - 第 6 條 )

2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運作之前置作業 ( 第 7條 )

3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運作之議事規則 ( 第 8條 - 第 11 條 )

4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之經費 ( 第 12 條 )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組織及運作辦法

計 13條

27

審議會任務 (sect2)

各類地質敏感區劃定相關事項

各類地質敏感區變更相關事項

各類地質敏感區廢止相關事項

地質法 sect5Ⅲ 中央主管機關應設地質敏感區審議會審查地質敏感區之劃定變更及廢止

環境保育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組織

召集人

土地利用計畫

地質遺跡

機關代表委員 專家學者委員土地開發審查

地下水補注

活動斷層

山崩與地滑

土石流

專家學者人數不得少於委員總人數 12委員總人數 17-25人

災害防治

資源開發

29

審議會組織 (sect3-sect6) 組成 產生 任期出缺補聘

機關代表委員

召集人

由中央主管機關首長兼任或指定

當然委員

其他機關代表委員

由中央主管機關首長就本法第 6 條第 1 項所定土地利用計畫土地開發審查災害防治環境保育或資源開發之主管機關代表聘兼

任期 2 年期 滿得續聘委員職務異動時原派機關應改派代表補足原任期

專家學者委員

由中央主管機關首長就具有地質敏感區相關學術專長及實務經驗之專家學者聘兼

任期 2 年期 滿得續聘每次改聘席次不得少於13委員出缺時得予補聘其任期至原任期屆滿之日止

30

審議會議事規則主席 (sect8) 召集人兼任主席

召集人不克出席時由召集人指定委員 1人代理或由出席委員互推 1人為主席

出席人數及議決人數 (sect9)

全體委員過半數之出席始得開會出席委員過半數之同意始得決議

出席 (sect10) 機關代表委員不克親自出席時得另派員代理出席並參與會議發言及表決專家學者委員應親自出席不得代理

列席 (sect11) 地質敏感區計畫書研提機關應指派代表列席報告及說明

31

審議會其他配套 (sect7)

審議會開會前得經召集人核可視個案特性邀請審議會委員及專家學者組成專案小組召開初審會議獲致初審結論後提報審議會議審查

初審會議之主席由審議會召集人就審議會委員指派之

32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地質法 sect9Ⅱ 基地地質調查與地質安全評估方法之認定項目內容及作業應遵行事項之準則由中央主管機關會商相關主管機關定之

地質法 sect6

中央或地方研提計畫書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審查

中央主管機關公告

地質法 sect8- sect11

地質法 sect5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土地管理

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應審查調查及評估結果

申請土地開發前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土地利用計畫

土地開發審查

災害防治

環境保育

資源開發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組織及運作辦法

34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

基地地質安全評估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廢止

為何須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廣域性

區域性

地質敏感區地質調查制度地質敏感區

地質調查制度

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rarr釐清地質敏感區與基地關係rarr研提因應對策

35

與相關法令規定之地質調查是否競合

環境影響評估環境影響評估

水土保持水土保持

非都市土地使用分區變更非都市土地使用分區變更

建築地基調查建築地基調查

溫泉開發溫泉開發

礦業開發礦業開發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地質安全評估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地質安全評估

地質法 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

hellip

36

1 基地地質調查調查區之範圍界定 ( 第 2 條 )2 現有資料之引用 ( 第 3 條 )3 地質調查方法之選擇 ( 第 4 條 )4 報告書製作應遵行事項 ( 第 5 條第 6 條 )

5 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之調查及評估 ( 第 7 條 - 第 10條 )

6 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之調查及評估 ( 第 11 條 - 第14 條 )

7 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之調查及評估 ( 第 15 條 - 第 18條 )

8 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之調查及評估 ( 第 19 條 - 第23 條 )

9 土石流地質敏感區之調查及評估 ( 第 24 條 - 第 28條 )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總則

各類地質敏感區專章 計 29條

37

本準則設計之條文架構 基地地質調查

區域調查 vs 細部調查 調查區範圍 調查項目及內容 調查方法 圖說規範

基地地質安全評估 地質敏感區對基地之影響 基地開發對地質敏感區之影響因應對策

總則 vs 專章通則 vs但書

38

基地地質調查 --分類及調查範圍 通則 (sect2)

區域調查調查範圍應包含基地全部及基地周界外 2 公里範圍與基地所在地質敏感區重疊部分

細部調查調查範圍應包含基地與地質敏感區重疊部分

得免細部調查維持原地形地貌且不開發者

但書區域調查範圍 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 (sect19) 基地及其所在之地質敏感區全部

土石流地質敏感區 (sect24) 基地及其所在之土石流溪流集水區全部

2 km基地

地質敏感區

基地地質調查 -- 調查項目及內容地質敏感區類別

區域調查 細部調查

地質遺跡(sect7)

地形地層分布及地質構造

地質遺跡之產狀外觀形態及保存狀況地質遺跡之地表分布範圍地質遺跡有向地下延伸者在預計開挖深度範圍內之分布岩層位態岩石性質及地質構造

地下水補注 (sect11)

地形地層分布地質構造及水文地質概況

地形地表沉積物種類及粒徑分布地下地層岩性分布水文地質參數

活動斷層(sect15)

活動斷層地形特徵地層分布及地質構造

岩層分布地質構造

山崩與地滑 (sect20)

環境狀況地質特性 地質特性坡地現況及工程特性

土石流(sect25)

地質環境特性土石崩塌料源土石流流動區溪床特性土石流溢流土石流堆積區特性土石流災害歷史土石流治理工程措施

土石流堆積物地表與地下分布及粒徑變化土石流流動與堆積之特徵及地形坡度變化調查區與土石流流動區之距離及基地與溪床之高程差基地內相關土石流治理工程措施

專章

40

基地地質調查 -- 調查方法 區域調查得引用既有地質資料既有地質資料不足者應以露頭調查遙測影像判釋或其他方法補充資料 (sect3I)

細部調查應進行現地調查現地調查如有既有資料可資引用者得以既有資料取代 (sect3Ⅱ)

本準則所規定之必要地質調查方法得以其他合乎學理且能達到相同調查目的之方法取代 (sect4)

地質法 sect9I 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視情況就下列方法擇一行之 由現有資料檢核並評估地質安全

進行現地調查並評估地質安全

通則

41

基地地質調查 -- 調查方法地質敏感區類別

區域調查 細部調查

地質遺跡(sect8)

露頭調查地質鑽探地球物理測勘或其他方法

地下水補注 (sect12)

地表沉積物種類及粒徑分布 地質鑽探 (增鑽探數量或地球物理測勘 )

活動斷層(sect16)

地形判釋露頭調查

地形判釋露頭調查地質鑽探(探溝調查 ) 地球物理測勘

山崩與地滑 (sect21)

遙測影像判釋地表調查

遙測影像判釋地表調查地質鑽探 (增鑽探數量或地球物理測勘 )

土石流(sect26)

遙測影像判釋地表調查

遙測影像判釋地表調查試坑調查地質鑽探

專章

細部調查規定必要調查方法 -- 地質鑽探地質敏感區類別 鑽探數量及配置 鑽探深度 其他規定

地下水補注 (sect12)

A≦05公頃得不進行地質鑽探05 < A≦2公頃至少應鑽探 2孔 2公頃< A每 1 公頃應鑽 1孔未滿 1 公頃者以 1 公頃計鑽探孔位以均勻分布於細部調查區為原則

每孔深度至少50 公尺或進入岩盤至少 5公尺

配合地質鑽孔調查地下水位及透水係數

活動斷層(sect16)-- 調查地下岩層分布及厚度活動斷層及剪裂帶深度

鑽探剖面應儘量垂直活動斷層走向其配置以能呈現細部調查區之特性及其與活動斷層之關係為原則沿活動斷層走向平行方向之長度每 100 公尺應繪置 1剖面未滿 100 公尺者以 100 公尺計剖面長度未滿 20 公尺者應至少有 1鑽孔控制剖面長度在 20 公尺以上者應至少有 2鑽孔控制且位於剖面兩端之鑽孔與細部調查區邊界之距離以小於 10 公尺為原則同剖面之鑽孔岩性有明顯變化或構造複雜者應增加鑽探數量以調查是否有活動斷層通過及其可能分布位置

每孔深度應至少 30 公尺

山崩與地滑 (sect21)-- 調查覆土層之分布與厚度及岩體之特性

A≦01公頃至少鑽探 1孔01 < A≦1公頃至少鑽探 2孔1公頃< A每 05 公頃應鑽 1孔未滿 05 公頃者以05 公頃計鑽探孔位應配合調查區域狀況選擇適當之配置如為順向坡應優先配置鑽孔

每孔深度至少 30 公尺並應進入岩盤至少 5 公尺如位於順向坡坡面上之鑽孔深度應足以釐清順向坡之岩層組成與厚度及主要不連續面之特性

配合地質鑽孔進行地下水位量測並視坡地穩定分析之需要進行土壤與岩石力學試驗及地下水文調查

土石流(sect26)-- 調查土石流堆積材料厚度及粒徑變化

A≦01公頃至少鑽探 1孔01 < A≦1公頃至少鑽探 2孔1公頃< A每 05 公頃應鑽 1孔未滿 05 公頃者以05 公頃計鑽探孔位配置以均勻分布為原則

每孔深度至少20 公尺或進入岩盤 5 公尺

全程取樣

基地地質調查報告書圖說規範 區域調查地質圖+地質剖面圖 細部調查地質圖+地質剖面圖 地下地質調查方法之紀錄圖說如柱狀圖剖面圖等

地質敏感區類別

區域圖說比例尺

細部圖說比例尺

地質剖面圖

地質遺跡 (sect9)

≧125000 ≧15000 區域調查地質圖與細部調查地質圖均應附與地質圖同比例尺之地質剖面圖

地下水補注(sect13)

≧125000 ≧15000 區域調查地質圖應附水文地質剖面圖細部調查地質圖應附水文地質柵狀圖其中水平比例尺同各地質圖比例垂直比例尺得適度放大

活動斷層(sect17)

≧125000 ≧15000 區域調查地質圖與細部調查地質圖均應附與地質圖同比例尺之地質剖面圖細部調查應配合鑽探資料標示地層(岩層)界線及活動斷層如活動斷層不在細部調查區範圍內應依現有資料將活動斷層標示於剖面延伸線上

山崩與地滑(sect22)

≧125000 ≧15000 區域調查地質圖應附二條相互垂直之剖面細部調查地質剖面圖應配合鑽探孔位繪製以表現覆土層及岩層之空間分布剖面圖之比例尺應與地質圖相同

土石流(sect27)

≧125000 ≧15000 區域調查地質圖應附土石流溪流縱斷面圖標示土石材料堆積位置細部調查地質圖應配合地質鑽探及試坑繪製至少二條相互垂直之地質剖面圖

專章

基地地質安全評估 -- 項目及內容

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 (sect10)

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 (sect14)

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 (sect18)

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 (sect23)

土石流地質敏感區 (sect28)

1 評估基地開發範圍與地質遺跡之空間關係及開發行為對地質遺跡形狀視覺或完整性之影響並研提因應對策2 研提開發行為於施工期間對地質遺跡採取之保護措施及評估其效果3 開發行為人對地質遺跡長期維護之因應對策

1 評估土地開發行為開發中對地下水水質及入滲補注量直接或間接之影響2 評估土地開發行為開發後造成地下水質及入滲補注量之影響3 經評估土地開發行為對地下水水質及入滲補注量造成永久性或暫時性不良影響時應採取因應措施並評估其效果

1 評估活動斷層活動時基地內地表破裂或變形之特性及可能影響範圍2 評估活動斷層活動時地表破裂或變形對開發行為之影響並分析基地內開發行為之適當性3因應對策及其效果評估

1 評估山崩或地滑發生之土石下坡運動特性崩塌或滑動量體及影響範圍對開發行為安全之影響2 評估順向坡之穩定性及開發行為對順向坡穩定性之影響3 評估開發行為造成現有山崩或地滑範圍擴大誘發潛在山崩地滑或順向坡岩體滑動之可能性及其規模4因應對策及其效果評估

1 評估土石流潛勢規模及對開發基地影響之範圍2 評估土石流對土地開發行為或建築物安全之影響3 開發行為安全之因應對策及其安全效果評估

專章

45

報告書製作應遵行事項 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結果應依本準則規定製作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報告書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sect5I)

基地與二種類別以上地質敏感區範圍重疊時應依不同類別地質敏感區規定分別辦理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其調查及評估結果得併於同一報告書(sect5Ⅱ)

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係由本法第 10 條第 1 項所定技師辦理者報告書之簽證應檢附該辦理技師之技師證書及執業執照影本由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公營事業機構或公法人內依法取得相當類科技師證書者辦理時應檢附該辦理技師之技師證書影本 (sect6)

通則

地質法 sect6

地質法 sect8- sect11

地質法 sect5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土地管理 其他規定

土地利用計畫

土地開發審查

災害防治

環境保育

資源開發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廢止

審查及公告

基地位於地質敏感區且符合土地開發行為之種類及規模

申請土地開發前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最先受理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應審查報告書

經審查通過之報告書應納入後續其他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之書圖文件做為參據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之公告」依行政程序法界定為法規命令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之公告」依行政程序法界定為法規命令

地質法第地質法第 88 條第條第 11 項土地開發行為種類與規模及所稱「緊急救災者」相關規定項土地開發行為種類與規模及所稱「緊急救災者」相關規定(( 草案草案 ) )

地質法第地質法第 1111 條第條第 11 項所稱「相關法令」及第項所稱「相關法令」及第 22 項所稱「審查機關」相關規定項所稱「審查機關」相關規定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 (( 草案草案 ))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格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格式式

47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之公告」依行政程序法界定為法規命令

地質法 sect5I 中央主管機關應將具有特殊地質景觀地質環境或有發生地質災害之虞之地區公告為地質敏感區

bull公告之法制作業bull人民之救濟權利 bull公告之法制作業bull人民之救濟權利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之公告 法規命令 一般處分

行政程序法規定 一般處分特定人具體之事實關係

sect92I 所稱行政處分係指行政機關就公法上具體事件所為之決定或其他公 權力措施而對外直接發生法律效果之單方行政行為

sect92Ⅱ前項決定或措施之相對人雖非特定而依一般性特徵可得確定其範圍者 為一般處分適用本法有關行政處分之規定有關公物之設定變更廢 止或其一般使用者亦同

法規命令不特定多數人一般抽象性規範 sect150I 所稱法規命令係指行政機關基於法律授權對多數不特定人民就一 般事項所作抽象之對外發生法律效果之規定

法務部函釋法務部函釋

都市計畫案例(司法院釋字第 156號解釋理由書及最高行政法院 95 年度 判字第 2147號判決) 都市計畫之個別變更係直接限制一定區域內人民之權利利益或增加其負擔其具有行政處分之性質

擬定都市計畫通盤檢討後所作之變更非直接限制一定區域內人民之權益或增加其負擔且非針對具體事件之處理核其性質乃屬於法規命令而非行政處分其性質是一種法規不得直接對之爭訟

特定地區經公告為地質敏感區後其後續影響為何似僅有地質法第 8 條規定「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上開規定似未直接限制一定區域內人民之權利利益或增加其負擔是以地質敏感區之公告性質上似屬法規命令而非一般處分惟仍請貴部再予確認上開公告除前所述外是否尚有其他影響以上事項宜請貴部再予審認

法務部函釋法務部函釋

50

地質敏感區之公告性質屬法規命令

確認特定地區經公告為地質敏感區後其後續影響僅有地質法第 8 條之規定

按法務部函釋上開規定因其非直接限制一定區域內人民之權益且非針對具體事件之處理

是以地質敏感區之公告性質乃屬於行政程序法第 150 條第 1 項規定所稱法規命令而非行政程序法第 92 條規定所指一般處分

經濟部重新檢視地質法

經濟部重新檢視地質法

51

地質法第 11 條第 1 項所稱「相關法令」及第 2 項所稱「審查機關」相關規定

地質法 sect11 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於相關法令規定須送審之書圖文件中納入調查及評估結果

審查機關應邀請地質專家學者或前條第一項規定之執業技師參與審查或委託專業團體辦理審查但具有自行審查能力者不在此限

地質法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

sect11I 依第 8 條第 1 項規定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於相關法令規定須送審之書圖文件中納入調查及評估結果

地質法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

sect11I 依第 8 條第 1 項規定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於相關法令規定須送審之書圖文件中納入調查及評估結果

bull資源開發bull土地開發利用bull工程建設bull廢棄物處置bull天然災害整治bull法令規定有關土地開發之規劃設計及施工

bull區域計畫法bull建築法bull環境影響評估法bull水土保持法bull土石採取法bull水利法 bull礦業法bull溫泉法bullhellip

地質法sect3Ⅶ

立法說明立法說明

53

核釋地質法第 11 條第 1 項「相關法令」

係指訂有土地開發行為相關審查規定之法令 區域計畫法都市計畫法 建築法 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各目的事業法令

bull面積 35公頃bull非都市地區

bull山坡地bull興辦事業

bull休閒農業輔導管理辦法 bull休閒農場經營計畫審查作業要點 bull非都市土地休閒農場容許作休閒農業設施使用審查作業要點 bull非都市土地作休閒農業使用興辦事業計畫及變更編定審查作業要點 bull休閒農場專案輔導實施作業規定bull區域計畫法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建築法等相關規定

【例】複合型休閒農場之土地開發申請

【例】複合型休閒農場申請土地開發許可審查流程示意圖

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bull影響土地開發人權益bull浪費行政資源bull影響土地開發人權益bull浪費行政資源

重複審查重複審查

56

係指辦理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審查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 為避免重複審查應以最先受理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為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結果之「審查機關」

經審查通過之調查及評估結果應納入後續其他「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之書圖文件做為參據

核釋地質法第 11 條第 2 項「審查機關」

【例】複合型休閒農場申請土地開發許可審查流程示意圖

辦理審查辦理審查納入參據納入參據

參據參據 參據

參據

參據參據

誰該辦理審查bull視個案情形bull每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都有可能

誰該辦理審查bull視個案情形bull每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都有可能

58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格式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sect5I 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結果應依本準則規定製作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以下簡稱報告書)報告書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59

報告書格式 基地地質調查報告

1 基地所在地質敏感區地質概況2 區域調查

(1) 調查項目內容方法及數量(2) 調查結果說明附地質圖地質剖面圖及其他相關主題圖說

3細部調查(1) 調查項目內容方法及數量(2) 調查結果說明附地質圖地質剖面圖及其他相關主題圖說

4綜合解釋 基地地質安全評估報告

依據地質調查結果及地質安全評估項目撰述地質安全評估結果

附錄 地質鑽探報告或其他地質調查方法紀錄現地試驗資料室內試驗及分析資料等

60

叁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

一地質法地質敏感區整體作業架構及程序二地質法地質敏感區相關規定

(一)法律及法規命令(二)其他規定

三地質敏感區公告及查詢(一)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及第 1 批準備(二)地質敏感區查詢系統建置

四地方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五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61

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 全國地質敏感區通盤劃定預定 4 至 5 年內分批公告完成之後至少每 5 年通 盤檢討 1次

個案更新視情況得隨時辦理 地質敏感區公告之主要作業及辦理機關

計畫書研提中央及地方主管機關 全國通盤劃定通盤檢討及個案跨越兩個以上行政區域者由中央主管機關辦理

個案未跨行政區域者由該轄管地方主管機關辦理 計畫書公開展示地方主管機關 審議會審查及計畫書核定中央主管機關

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及第 1 批準備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主要由中央主管機關辦理第 1 批地質敏感區主要由中央主管機關辦理

計畫書公開展示 30日

(地方主管機關)

計畫書公開展示 30日

(地方主管機關)計畫書審查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計畫書審查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

計畫書核定及地質敏感區公告(中央主管機關)

計畫書核定及地質敏感區公告(中央主管機關)

約5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

地質法施行 1001201

審議會籌組及討論運作規劃 相關法令

主管機關檢視其主管法令相關規定並調整修正

有關 3 子法發布 10136

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會 101313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會 101313

劃定計畫書研提(中央主管機關)劃定計畫書研提(中央主管機關)

劃定作業(中央主管機關)

劃定作業(中央主管機關)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公告準備

第 1 批分布地點

1 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名稱 分類 縣市 鄉鎮暖暖壺穴 壺穴 基隆市 暖暖區大華壺穴 壺穴 新北市 平溪區猴硐壺穴 壺穴 新北市 瑞芳區十分瀑布 瀑布 新北市 平溪區眼鏡洞瀑布 瀑布 新北市 平溪區

第 1 批101 年度102 年度103 年度

2 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年度 地質敏感區 行政區域第 1批 濁水溪沖積扇 彰化縣

雲林縣

101 屏東平原 高雄市屏東縣

102 蘭陽平原 宜蘭縣

103臺中地區臺北地區

臺中市臺北市新北市

濁水溪沖積扇

3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第 1 批分布地點車籠埔斷層活動斷層敏感區所經行政區域 (鄉鎮市區 ) bull臺中市 (9 處 ) 東勢區石岡區豐原區北屯區太平區大里區潭子區霧峰區和平區bull南投縣 (5 處 ) 草屯鎮南投市中寮鄉名間鄉竹山鎮bull苗栗縣 (1 處 ) 卓蘭鎮

第 1 批101 年度102 年度103 年度104 年度

4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第 1批

年度 直轄市或縣市 說明

第 1批 臺北市 坡地社區重點縣市

五都之一

101 南投縣 921震災區坡地災害指標縣市

101 臺中市 921震災區五都之一

第 1 年度 分布地點

5 土石流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與水土保持局現有之土石流潛勢溪流間之關係尚待釐清

第 1 批暫緩劃定

102(330)

南投縣229

臺中市101

103(264)

屏東縣 65

高雄市 89

嘉義縣 62

臺南市 48

104(320)

宜蘭縣139

雲林縣 10

彰化縣 7

花蓮縣164

105(239)

臺東縣163

苗栗縣 76

106(425)

新竹縣 71

桃園縣 51

基隆市 34

新北市219

臺北市 50

68

地質敏感區查詢系統建置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sect15Ⅲ中央主管機關應建立地質敏感區資料庫提供網路查詢及下載列印查詢結果

地質敏感區查詢民眾得自行上網進行或委由顧問公司技師代辦各級主管機關應協助提供諮詢服務

系統應於第 1 批地質敏感區公告前建妥並於每次公告地質敏感區之同時更新資料

因應土地法地籍資料付費規定系統必要配套 政府機關版查詢時可展現地籍資料 一般民眾版查詢時須自備地籍圖數值資料(向地籍主管機關申購委託測量或其他方式資料處理取得)

69

地質敏感區查詢雛形系統操作展示

地質敏感區查詢雛形系統操作展示

70

叁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

一地質法地質敏感區整體作業架構及程序二地質法地質敏感區相關規定

(一)法律及法規命令(二)其他規定

三地質敏感區公告及查詢(一)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及第 1 批準備(二)地質敏感區查詢系統建置

四地方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五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71

四地方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所在地地方政府

基隆河中上游河蝕地形(壺穴與瀑布 ) 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基隆市新北市

濁水溪沖積扇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彰化縣雲林縣

車籠埔斷層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台中市南投縣苗栗縣

山崩與地滑地質感區劃定計畫書 _臺北市

臺北市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sect9Ⅱ 辦理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公開展示事宜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sect9Ⅱ 辦理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公開展示事宜

72

已提供對口單位1臺北市政府2桃園縣政府3苗栗縣政府4臺中市政府5彰化縣政府6雲林縣政府7高雄市政府8屏東縣政府9花蓮縣政府10宜蘭縣政府11金門縣政府

已提供對口單位1臺北市政府2桃園縣政府3苗栗縣政府4臺中市政府5彰化縣政府6雲林縣政府7高雄市政府8屏東縣政府9花蓮縣政府10宜蘭縣政府11金門縣政府

請地方政府儘速提供對口單位

地方對口設置或指派屬地方主管機關權責 組織編制 業務職掌 地方情況

73

五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依地質法相關條文規定

sect6I 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應將地質敏感區相關資料納入土地利用計畫土地開發審查災害防治環境保育及資源開發之參據

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sect11I 將調查及評估結果納入送審之書圖文件中

依地質法第 11 條解釋令 「相關法令」指訂有土地開發行為相

關審查規定之法令 「審查機關」指辦理地質敏感區基地

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審查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為避免重複審查應以最先受理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為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結果之「審查機關」

經審查通過之調查及評估結果應納入後續其他「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之書圖文件做為參據

請區域計畫法都市計畫法建築法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及各目的事業法令之各法令主管機關研修其主管法令規定送審所需書表文件格式評估納入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規定俾便於地質敏感區公告後能辦理審查

請區域計畫法都市計畫法建築法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及各目的事業法令之各法令主管機關研修其主管法令規定送審所需書表文件格式評估納入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規定俾便於地質敏感區公告後能辦理審查

74

水土保持局如何配合地質法施行研修水土保持書件格式檢視「水土保持計畫審核監督辦法」規定 所需書表文件格式之內容酌予文字修正納入地質法地質敏感區規定再行公告即成

第 36 條本辦法所需書表文件之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第 36 條本辦法所需書表文件之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案例分享

75

敬請提供法令修正資訊

為利相關法令與地質法間銜接順暢請應配合地質法修正規定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於修正後將相關資訊轉知中央主管機關

76

一地質敏感區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及規模草案(附件 7 )提請討論

二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草案(附件 9 )提請討論

綜合討論綜合討論

肆討論事項

77

地質法第 8 條第 1 項土地開發行為種類與規模及所稱「緊急救災者」相關規定 ( 草

案 )地質法 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

所有土地開發行為嗎

所有土地開發行為嗎

78

過度擾民 經濟部水利署

經檢視本法所稱之「土地開發行為」水利法中可能涉及本法第 8 條及第 11 條需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事項為水利法第 46 條水利建造物之興辦改造核准許可等惟水利建造物數量龐大規模較小或開挖深度較淺之開發行為對地質環境及人民安全之影響相對較小是否所有開發行為皆須依法辦理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建議排除規模較小部分以避免增加開發成本及過度擾民

臺北市政府 公園闢建開發行為多為地表整地及綠化植栽結構物及附屬設施如涼亭管溝花槽照明設施等等僅佔工程之小部份且為地表淺基礎開挖影響地質環境條件甚微應無造成地質災害之虞參考經濟部全國地質調查資料即可故建議無一層樓以上且建築面積小於 45m2 建物之公園闢建開發得予排除以節省開發成本

hellip

79

比例原則(禁止過分原則)

行政程序法 sect7 行政行為應依下列原則為之一採取之方法應有助於目的之達成二有多種同樣能達成目的之方法時應選擇對人民權益損害最少者

三採取之方法所造成之損害不得與欲達成目的之利益顯失均衡

排除與地質安全無關者排除小規模者

排除與地質安全無關者排除小規模者

80

核釋地質法第 8 條第 1 項規定 依立法意旨及比例原則土地開發行為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其種類及規模如附表

緊急救災者係指災害發生後經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認定之搶通搶災或防患二次災害之緊急工程行為

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 基地位於地質敏感區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規模

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 基地位於地質敏感區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規模

地質敏感區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及規模 ( 草案 )

1 工廠之設立及工業區之開發2鐵路大眾捷運系統港灣及機場之開發3 公路之開發4 土石採取及探礦採礦5蓄水建造物之開發6休閒農場之開發利用7漁塭或魚池之興建8遊樂區及風景區之開發9高爾夫球場及戶外運動場地之興建或擴建10 文化教育訓練設施或研究機構之興建或擴建11醫療建設之開發其醫院興建或擴建12 新市區(係指新社區及新市鎮)建設13 環境保護工程之興建14 核能及其他能源之開發及放射性核廢料儲存或處理場所之興建15 地下街工程16高壓電線塔基工程17纜車之興建或擴建18氣象雷達站之興建或擴建工程19 設置石油管理法所定之石油石油製品貯存槽20 建築物(係指應請領建照執照)之新建或增建

選取與地質安全有關者考量各類地質敏感區屬性決定辦理與否排除小規模者

選取與地質安全有關者考量各類地質敏感區屬性決定辦理與否排除小規模者

82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 (草案 )

本報告書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為避免審查地質專業事項及技術標準不一中央主管機關爰訂定審查參考規範提供各審查機關參考

地質法 sect11 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於相關法令規定須送審之書圖文件中納入調查及評估結果

審查機關應邀請地質專家學者或前條第一項規定之執業技師參與審查或委託專業團體辦理審查但具有自行審查能力者不在此限

83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草案

1 審查人員之資格條件 ( 第 2 點 )

2 審查人員之建議名單 ( 第 3 點 )

3 報告書審查應注意事項 ( 第 4 點 )

4 報告書審查應補正事項 ( 第 5 點 )

5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之法律效益 ( 第 6點 )

6 報告書審查之收費 ( 第 7 點 )

地質 大地工程 土木工程 採礦工程 水利工程 水土保持

地質 大地工程 土木工程 採礦工程 水利工程 水土保持

政府機關(構)及相當職等專職人員地質相關實務經驗 7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副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5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助理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7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5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副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碩士學位以上且地質專長相關專職實務或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專業證照之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且取得證照後執行地質業務 7 年以上

政府機關(構)及相當職等專職人員地質相關實務經驗 7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副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5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助理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7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5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副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碩士學位以上且地質專長相關專職實務或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專業證照之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且取得證照後執行地質業務 7 年以上

專長專長++實務經驗實務經驗

地質法 sect11Ⅱ審查機關應邀請地質專家學者或前條第一項規定之執業技師參與審查或委託專業團體辦理審查但具有自行審查能力者不在此限

審查人員之資格條件 (sect2)

85

審查人員之建議名單 (sect3)

中央主管機關得就前點規定資格條件建立審查人員建議名單提供審查機關參考

86

報告書審查應注意事項 (sect4)

結果之合理性內涵足以提供後續土地開發利用災害防治及環境保育規劃之參據

基地地質調查及基地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基地地質調查及基地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項目內容數量比例尺hellip

87

報告書審查應補正事項 (sect5)

審查報告書有下列情形之一者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應通知申請人限期修正或補正

未依規定格式及份數製作 應檢附文件不齊全未經技師簽證或簽證技師科別不符不符合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規定

88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之法律效益(sect6)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依地質法sect11Ⅱ規定審查)

無行政處分效力 應納入後續相關法令送審書圖文件提供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土地開發利用行為之參據

89

報告書審查之收費 (sect7)

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報告書得收取審查費 依其主管業務收費法令 依規費法相關規定

本報告書為相關法令送審書件之ㄧ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本報告書為相關法令送審書件之ㄧ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 Slide 1
  • Slide 10
  • Slide 12
  • Slide 13
  • Slide 15
  • Slide 25
  • Slide 28
  • Slide 33
  • Slide 39
  • Slide 42
  • Slide 43
  • Slide 44
  • Slide 46
  • Slide 48
  • Slide 49
  • Slide 52
  • Slide 54
  • Slide 55
  • Slide 57
  • Slide 62
  • Slide 63
  • Slide 64
  • Slide 65
  • Slide 66
  • Slide 67
  • Slide 81
  • Slide 84

21

地質敏感區計畫書研提 權責機關 (sect9I) 中央主管機關地方主管機關 計畫書公開展示 (sect9ⅡⅢ ) 送審查前應於地方政府公

開展示 30 日土地權利利害關係人得提出意見併送審查參考

劃定計畫書應載明事項 (sect10)1 劃定原因法律依據及地質證明 2 範圍說明

(1) 位置圖標示地質敏感區位置與行政區關係比例尺不得小於 1100000

(2) 範圍圖標示地質敏感區之邊界及其內之重要地形地物其比例尺以與地質敏感區範圍繪製作業底圖比例尺相同為原則但地質敏感區分布範圍廣闊者得縮小比例尺為 125000

3 地質環境資料 包括地形地層地質構造及水文地質

22

權責機關 ( 地質法 sect5I) 中央主管機關 辦理方式 (sect15I) 得採個別或分批 公告內容 (sect15Ⅱ) 範圍圖說及坐標公告後將其交轄管地方主管機關

地質敏感區公告

審議會審查通過後

審議會審查通過後

23

地質敏感區查詢網路化 (sect15Ⅲ) 中央主管機關應建立地質敏感區資料庫提供網路查詢及下載列印查詢結果

地質敏感區查詢

實務情境模擬bull區位查詢

bull民眾自行上網進行或bull民眾委由顧問公司技師代辦

bull諮詢服務各級主管機關

因應政府組織再造人力精簡政策善用電腦科技有效提升政府行政效能發揮技師專業導入為政府左右手

因應政府組織再造人力精簡政策善用電腦科技有效提升政府行政效能發揮技師專業導入為政府左右手

24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組織及運作辦法

地質法 sect5Ⅳ 審議會之組成專家學者不得少於審議會總人數二分之一審議會之組織及運作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地質法 sect6

中央或地方研提計畫書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審查

中央主管機關公告

地質法 sect8- sect11

地質法 sect5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土地管理

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應審查調查及評估結果

申請土地開發前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土地利用計畫

土地開發審查

災害防治

環境保育

資源開發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組織及運作辦法

26

1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組織之任務組成產生任期及出缺補聘規定 ( 第 2 條 - 第 6 條 )

2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運作之前置作業 ( 第 7條 )

3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運作之議事規則 ( 第 8條 - 第 11 條 )

4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之經費 ( 第 12 條 )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組織及運作辦法

計 13條

27

審議會任務 (sect2)

各類地質敏感區劃定相關事項

各類地質敏感區變更相關事項

各類地質敏感區廢止相關事項

地質法 sect5Ⅲ 中央主管機關應設地質敏感區審議會審查地質敏感區之劃定變更及廢止

環境保育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組織

召集人

土地利用計畫

地質遺跡

機關代表委員 專家學者委員土地開發審查

地下水補注

活動斷層

山崩與地滑

土石流

專家學者人數不得少於委員總人數 12委員總人數 17-25人

災害防治

資源開發

29

審議會組織 (sect3-sect6) 組成 產生 任期出缺補聘

機關代表委員

召集人

由中央主管機關首長兼任或指定

當然委員

其他機關代表委員

由中央主管機關首長就本法第 6 條第 1 項所定土地利用計畫土地開發審查災害防治環境保育或資源開發之主管機關代表聘兼

任期 2 年期 滿得續聘委員職務異動時原派機關應改派代表補足原任期

專家學者委員

由中央主管機關首長就具有地質敏感區相關學術專長及實務經驗之專家學者聘兼

任期 2 年期 滿得續聘每次改聘席次不得少於13委員出缺時得予補聘其任期至原任期屆滿之日止

30

審議會議事規則主席 (sect8) 召集人兼任主席

召集人不克出席時由召集人指定委員 1人代理或由出席委員互推 1人為主席

出席人數及議決人數 (sect9)

全體委員過半數之出席始得開會出席委員過半數之同意始得決議

出席 (sect10) 機關代表委員不克親自出席時得另派員代理出席並參與會議發言及表決專家學者委員應親自出席不得代理

列席 (sect11) 地質敏感區計畫書研提機關應指派代表列席報告及說明

31

審議會其他配套 (sect7)

審議會開會前得經召集人核可視個案特性邀請審議會委員及專家學者組成專案小組召開初審會議獲致初審結論後提報審議會議審查

初審會議之主席由審議會召集人就審議會委員指派之

32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地質法 sect9Ⅱ 基地地質調查與地質安全評估方法之認定項目內容及作業應遵行事項之準則由中央主管機關會商相關主管機關定之

地質法 sect6

中央或地方研提計畫書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審查

中央主管機關公告

地質法 sect8- sect11

地質法 sect5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土地管理

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應審查調查及評估結果

申請土地開發前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土地利用計畫

土地開發審查

災害防治

環境保育

資源開發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組織及運作辦法

34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

基地地質安全評估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廢止

為何須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廣域性

區域性

地質敏感區地質調查制度地質敏感區

地質調查制度

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rarr釐清地質敏感區與基地關係rarr研提因應對策

35

與相關法令規定之地質調查是否競合

環境影響評估環境影響評估

水土保持水土保持

非都市土地使用分區變更非都市土地使用分區變更

建築地基調查建築地基調查

溫泉開發溫泉開發

礦業開發礦業開發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地質安全評估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地質安全評估

地質法 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

hellip

36

1 基地地質調查調查區之範圍界定 ( 第 2 條 )2 現有資料之引用 ( 第 3 條 )3 地質調查方法之選擇 ( 第 4 條 )4 報告書製作應遵行事項 ( 第 5 條第 6 條 )

5 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之調查及評估 ( 第 7 條 - 第 10條 )

6 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之調查及評估 ( 第 11 條 - 第14 條 )

7 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之調查及評估 ( 第 15 條 - 第 18條 )

8 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之調查及評估 ( 第 19 條 - 第23 條 )

9 土石流地質敏感區之調查及評估 ( 第 24 條 - 第 28條 )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總則

各類地質敏感區專章 計 29條

37

本準則設計之條文架構 基地地質調查

區域調查 vs 細部調查 調查區範圍 調查項目及內容 調查方法 圖說規範

基地地質安全評估 地質敏感區對基地之影響 基地開發對地質敏感區之影響因應對策

總則 vs 專章通則 vs但書

38

基地地質調查 --分類及調查範圍 通則 (sect2)

區域調查調查範圍應包含基地全部及基地周界外 2 公里範圍與基地所在地質敏感區重疊部分

細部調查調查範圍應包含基地與地質敏感區重疊部分

得免細部調查維持原地形地貌且不開發者

但書區域調查範圍 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 (sect19) 基地及其所在之地質敏感區全部

土石流地質敏感區 (sect24) 基地及其所在之土石流溪流集水區全部

2 km基地

地質敏感區

基地地質調查 -- 調查項目及內容地質敏感區類別

區域調查 細部調查

地質遺跡(sect7)

地形地層分布及地質構造

地質遺跡之產狀外觀形態及保存狀況地質遺跡之地表分布範圍地質遺跡有向地下延伸者在預計開挖深度範圍內之分布岩層位態岩石性質及地質構造

地下水補注 (sect11)

地形地層分布地質構造及水文地質概況

地形地表沉積物種類及粒徑分布地下地層岩性分布水文地質參數

活動斷層(sect15)

活動斷層地形特徵地層分布及地質構造

岩層分布地質構造

山崩與地滑 (sect20)

環境狀況地質特性 地質特性坡地現況及工程特性

土石流(sect25)

地質環境特性土石崩塌料源土石流流動區溪床特性土石流溢流土石流堆積區特性土石流災害歷史土石流治理工程措施

土石流堆積物地表與地下分布及粒徑變化土石流流動與堆積之特徵及地形坡度變化調查區與土石流流動區之距離及基地與溪床之高程差基地內相關土石流治理工程措施

專章

40

基地地質調查 -- 調查方法 區域調查得引用既有地質資料既有地質資料不足者應以露頭調查遙測影像判釋或其他方法補充資料 (sect3I)

細部調查應進行現地調查現地調查如有既有資料可資引用者得以既有資料取代 (sect3Ⅱ)

本準則所規定之必要地質調查方法得以其他合乎學理且能達到相同調查目的之方法取代 (sect4)

地質法 sect9I 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視情況就下列方法擇一行之 由現有資料檢核並評估地質安全

進行現地調查並評估地質安全

通則

41

基地地質調查 -- 調查方法地質敏感區類別

區域調查 細部調查

地質遺跡(sect8)

露頭調查地質鑽探地球物理測勘或其他方法

地下水補注 (sect12)

地表沉積物種類及粒徑分布 地質鑽探 (增鑽探數量或地球物理測勘 )

活動斷層(sect16)

地形判釋露頭調查

地形判釋露頭調查地質鑽探(探溝調查 ) 地球物理測勘

山崩與地滑 (sect21)

遙測影像判釋地表調查

遙測影像判釋地表調查地質鑽探 (增鑽探數量或地球物理測勘 )

土石流(sect26)

遙測影像判釋地表調查

遙測影像判釋地表調查試坑調查地質鑽探

專章

細部調查規定必要調查方法 -- 地質鑽探地質敏感區類別 鑽探數量及配置 鑽探深度 其他規定

地下水補注 (sect12)

A≦05公頃得不進行地質鑽探05 < A≦2公頃至少應鑽探 2孔 2公頃< A每 1 公頃應鑽 1孔未滿 1 公頃者以 1 公頃計鑽探孔位以均勻分布於細部調查區為原則

每孔深度至少50 公尺或進入岩盤至少 5公尺

配合地質鑽孔調查地下水位及透水係數

活動斷層(sect16)-- 調查地下岩層分布及厚度活動斷層及剪裂帶深度

鑽探剖面應儘量垂直活動斷層走向其配置以能呈現細部調查區之特性及其與活動斷層之關係為原則沿活動斷層走向平行方向之長度每 100 公尺應繪置 1剖面未滿 100 公尺者以 100 公尺計剖面長度未滿 20 公尺者應至少有 1鑽孔控制剖面長度在 20 公尺以上者應至少有 2鑽孔控制且位於剖面兩端之鑽孔與細部調查區邊界之距離以小於 10 公尺為原則同剖面之鑽孔岩性有明顯變化或構造複雜者應增加鑽探數量以調查是否有活動斷層通過及其可能分布位置

每孔深度應至少 30 公尺

山崩與地滑 (sect21)-- 調查覆土層之分布與厚度及岩體之特性

A≦01公頃至少鑽探 1孔01 < A≦1公頃至少鑽探 2孔1公頃< A每 05 公頃應鑽 1孔未滿 05 公頃者以05 公頃計鑽探孔位應配合調查區域狀況選擇適當之配置如為順向坡應優先配置鑽孔

每孔深度至少 30 公尺並應進入岩盤至少 5 公尺如位於順向坡坡面上之鑽孔深度應足以釐清順向坡之岩層組成與厚度及主要不連續面之特性

配合地質鑽孔進行地下水位量測並視坡地穩定分析之需要進行土壤與岩石力學試驗及地下水文調查

土石流(sect26)-- 調查土石流堆積材料厚度及粒徑變化

A≦01公頃至少鑽探 1孔01 < A≦1公頃至少鑽探 2孔1公頃< A每 05 公頃應鑽 1孔未滿 05 公頃者以05 公頃計鑽探孔位配置以均勻分布為原則

每孔深度至少20 公尺或進入岩盤 5 公尺

全程取樣

基地地質調查報告書圖說規範 區域調查地質圖+地質剖面圖 細部調查地質圖+地質剖面圖 地下地質調查方法之紀錄圖說如柱狀圖剖面圖等

地質敏感區類別

區域圖說比例尺

細部圖說比例尺

地質剖面圖

地質遺跡 (sect9)

≧125000 ≧15000 區域調查地質圖與細部調查地質圖均應附與地質圖同比例尺之地質剖面圖

地下水補注(sect13)

≧125000 ≧15000 區域調查地質圖應附水文地質剖面圖細部調查地質圖應附水文地質柵狀圖其中水平比例尺同各地質圖比例垂直比例尺得適度放大

活動斷層(sect17)

≧125000 ≧15000 區域調查地質圖與細部調查地質圖均應附與地質圖同比例尺之地質剖面圖細部調查應配合鑽探資料標示地層(岩層)界線及活動斷層如活動斷層不在細部調查區範圍內應依現有資料將活動斷層標示於剖面延伸線上

山崩與地滑(sect22)

≧125000 ≧15000 區域調查地質圖應附二條相互垂直之剖面細部調查地質剖面圖應配合鑽探孔位繪製以表現覆土層及岩層之空間分布剖面圖之比例尺應與地質圖相同

土石流(sect27)

≧125000 ≧15000 區域調查地質圖應附土石流溪流縱斷面圖標示土石材料堆積位置細部調查地質圖應配合地質鑽探及試坑繪製至少二條相互垂直之地質剖面圖

專章

基地地質安全評估 -- 項目及內容

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 (sect10)

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 (sect14)

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 (sect18)

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 (sect23)

土石流地質敏感區 (sect28)

1 評估基地開發範圍與地質遺跡之空間關係及開發行為對地質遺跡形狀視覺或完整性之影響並研提因應對策2 研提開發行為於施工期間對地質遺跡採取之保護措施及評估其效果3 開發行為人對地質遺跡長期維護之因應對策

1 評估土地開發行為開發中對地下水水質及入滲補注量直接或間接之影響2 評估土地開發行為開發後造成地下水質及入滲補注量之影響3 經評估土地開發行為對地下水水質及入滲補注量造成永久性或暫時性不良影響時應採取因應措施並評估其效果

1 評估活動斷層活動時基地內地表破裂或變形之特性及可能影響範圍2 評估活動斷層活動時地表破裂或變形對開發行為之影響並分析基地內開發行為之適當性3因應對策及其效果評估

1 評估山崩或地滑發生之土石下坡運動特性崩塌或滑動量體及影響範圍對開發行為安全之影響2 評估順向坡之穩定性及開發行為對順向坡穩定性之影響3 評估開發行為造成現有山崩或地滑範圍擴大誘發潛在山崩地滑或順向坡岩體滑動之可能性及其規模4因應對策及其效果評估

1 評估土石流潛勢規模及對開發基地影響之範圍2 評估土石流對土地開發行為或建築物安全之影響3 開發行為安全之因應對策及其安全效果評估

專章

45

報告書製作應遵行事項 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結果應依本準則規定製作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報告書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sect5I)

基地與二種類別以上地質敏感區範圍重疊時應依不同類別地質敏感區規定分別辦理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其調查及評估結果得併於同一報告書(sect5Ⅱ)

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係由本法第 10 條第 1 項所定技師辦理者報告書之簽證應檢附該辦理技師之技師證書及執業執照影本由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公營事業機構或公法人內依法取得相當類科技師證書者辦理時應檢附該辦理技師之技師證書影本 (sect6)

通則

地質法 sect6

地質法 sect8- sect11

地質法 sect5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土地管理 其他規定

土地利用計畫

土地開發審查

災害防治

環境保育

資源開發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廢止

審查及公告

基地位於地質敏感區且符合土地開發行為之種類及規模

申請土地開發前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最先受理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應審查報告書

經審查通過之報告書應納入後續其他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之書圖文件做為參據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之公告」依行政程序法界定為法規命令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之公告」依行政程序法界定為法規命令

地質法第地質法第 88 條第條第 11 項土地開發行為種類與規模及所稱「緊急救災者」相關規定項土地開發行為種類與規模及所稱「緊急救災者」相關規定(( 草案草案 ) )

地質法第地質法第 1111 條第條第 11 項所稱「相關法令」及第項所稱「相關法令」及第 22 項所稱「審查機關」相關規定項所稱「審查機關」相關規定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 (( 草案草案 ))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格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格式式

47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之公告」依行政程序法界定為法規命令

地質法 sect5I 中央主管機關應將具有特殊地質景觀地質環境或有發生地質災害之虞之地區公告為地質敏感區

bull公告之法制作業bull人民之救濟權利 bull公告之法制作業bull人民之救濟權利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之公告 法規命令 一般處分

行政程序法規定 一般處分特定人具體之事實關係

sect92I 所稱行政處分係指行政機關就公法上具體事件所為之決定或其他公 權力措施而對外直接發生法律效果之單方行政行為

sect92Ⅱ前項決定或措施之相對人雖非特定而依一般性特徵可得確定其範圍者 為一般處分適用本法有關行政處分之規定有關公物之設定變更廢 止或其一般使用者亦同

法規命令不特定多數人一般抽象性規範 sect150I 所稱法規命令係指行政機關基於法律授權對多數不特定人民就一 般事項所作抽象之對外發生法律效果之規定

法務部函釋法務部函釋

都市計畫案例(司法院釋字第 156號解釋理由書及最高行政法院 95 年度 判字第 2147號判決) 都市計畫之個別變更係直接限制一定區域內人民之權利利益或增加其負擔其具有行政處分之性質

擬定都市計畫通盤檢討後所作之變更非直接限制一定區域內人民之權益或增加其負擔且非針對具體事件之處理核其性質乃屬於法規命令而非行政處分其性質是一種法規不得直接對之爭訟

特定地區經公告為地質敏感區後其後續影響為何似僅有地質法第 8 條規定「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上開規定似未直接限制一定區域內人民之權利利益或增加其負擔是以地質敏感區之公告性質上似屬法規命令而非一般處分惟仍請貴部再予確認上開公告除前所述外是否尚有其他影響以上事項宜請貴部再予審認

法務部函釋法務部函釋

50

地質敏感區之公告性質屬法規命令

確認特定地區經公告為地質敏感區後其後續影響僅有地質法第 8 條之規定

按法務部函釋上開規定因其非直接限制一定區域內人民之權益且非針對具體事件之處理

是以地質敏感區之公告性質乃屬於行政程序法第 150 條第 1 項規定所稱法規命令而非行政程序法第 92 條規定所指一般處分

經濟部重新檢視地質法

經濟部重新檢視地質法

51

地質法第 11 條第 1 項所稱「相關法令」及第 2 項所稱「審查機關」相關規定

地質法 sect11 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於相關法令規定須送審之書圖文件中納入調查及評估結果

審查機關應邀請地質專家學者或前條第一項規定之執業技師參與審查或委託專業團體辦理審查但具有自行審查能力者不在此限

地質法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

sect11I 依第 8 條第 1 項規定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於相關法令規定須送審之書圖文件中納入調查及評估結果

地質法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

sect11I 依第 8 條第 1 項規定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於相關法令規定須送審之書圖文件中納入調查及評估結果

bull資源開發bull土地開發利用bull工程建設bull廢棄物處置bull天然災害整治bull法令規定有關土地開發之規劃設計及施工

bull區域計畫法bull建築法bull環境影響評估法bull水土保持法bull土石採取法bull水利法 bull礦業法bull溫泉法bullhellip

地質法sect3Ⅶ

立法說明立法說明

53

核釋地質法第 11 條第 1 項「相關法令」

係指訂有土地開發行為相關審查規定之法令 區域計畫法都市計畫法 建築法 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各目的事業法令

bull面積 35公頃bull非都市地區

bull山坡地bull興辦事業

bull休閒農業輔導管理辦法 bull休閒農場經營計畫審查作業要點 bull非都市土地休閒農場容許作休閒農業設施使用審查作業要點 bull非都市土地作休閒農業使用興辦事業計畫及變更編定審查作業要點 bull休閒農場專案輔導實施作業規定bull區域計畫法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建築法等相關規定

【例】複合型休閒農場之土地開發申請

【例】複合型休閒農場申請土地開發許可審查流程示意圖

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bull影響土地開發人權益bull浪費行政資源bull影響土地開發人權益bull浪費行政資源

重複審查重複審查

56

係指辦理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審查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 為避免重複審查應以最先受理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為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結果之「審查機關」

經審查通過之調查及評估結果應納入後續其他「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之書圖文件做為參據

核釋地質法第 11 條第 2 項「審查機關」

【例】複合型休閒農場申請土地開發許可審查流程示意圖

辦理審查辦理審查納入參據納入參據

參據參據 參據

參據

參據參據

誰該辦理審查bull視個案情形bull每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都有可能

誰該辦理審查bull視個案情形bull每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都有可能

58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格式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sect5I 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結果應依本準則規定製作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以下簡稱報告書)報告書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59

報告書格式 基地地質調查報告

1 基地所在地質敏感區地質概況2 區域調查

(1) 調查項目內容方法及數量(2) 調查結果說明附地質圖地質剖面圖及其他相關主題圖說

3細部調查(1) 調查項目內容方法及數量(2) 調查結果說明附地質圖地質剖面圖及其他相關主題圖說

4綜合解釋 基地地質安全評估報告

依據地質調查結果及地質安全評估項目撰述地質安全評估結果

附錄 地質鑽探報告或其他地質調查方法紀錄現地試驗資料室內試驗及分析資料等

60

叁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

一地質法地質敏感區整體作業架構及程序二地質法地質敏感區相關規定

(一)法律及法規命令(二)其他規定

三地質敏感區公告及查詢(一)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及第 1 批準備(二)地質敏感區查詢系統建置

四地方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五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61

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 全國地質敏感區通盤劃定預定 4 至 5 年內分批公告完成之後至少每 5 年通 盤檢討 1次

個案更新視情況得隨時辦理 地質敏感區公告之主要作業及辦理機關

計畫書研提中央及地方主管機關 全國通盤劃定通盤檢討及個案跨越兩個以上行政區域者由中央主管機關辦理

個案未跨行政區域者由該轄管地方主管機關辦理 計畫書公開展示地方主管機關 審議會審查及計畫書核定中央主管機關

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及第 1 批準備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主要由中央主管機關辦理第 1 批地質敏感區主要由中央主管機關辦理

計畫書公開展示 30日

(地方主管機關)

計畫書公開展示 30日

(地方主管機關)計畫書審查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計畫書審查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

計畫書核定及地質敏感區公告(中央主管機關)

計畫書核定及地質敏感區公告(中央主管機關)

約5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

地質法施行 1001201

審議會籌組及討論運作規劃 相關法令

主管機關檢視其主管法令相關規定並調整修正

有關 3 子法發布 10136

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會 101313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會 101313

劃定計畫書研提(中央主管機關)劃定計畫書研提(中央主管機關)

劃定作業(中央主管機關)

劃定作業(中央主管機關)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公告準備

第 1 批分布地點

1 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名稱 分類 縣市 鄉鎮暖暖壺穴 壺穴 基隆市 暖暖區大華壺穴 壺穴 新北市 平溪區猴硐壺穴 壺穴 新北市 瑞芳區十分瀑布 瀑布 新北市 平溪區眼鏡洞瀑布 瀑布 新北市 平溪區

第 1 批101 年度102 年度103 年度

2 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年度 地質敏感區 行政區域第 1批 濁水溪沖積扇 彰化縣

雲林縣

101 屏東平原 高雄市屏東縣

102 蘭陽平原 宜蘭縣

103臺中地區臺北地區

臺中市臺北市新北市

濁水溪沖積扇

3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第 1 批分布地點車籠埔斷層活動斷層敏感區所經行政區域 (鄉鎮市區 ) bull臺中市 (9 處 ) 東勢區石岡區豐原區北屯區太平區大里區潭子區霧峰區和平區bull南投縣 (5 處 ) 草屯鎮南投市中寮鄉名間鄉竹山鎮bull苗栗縣 (1 處 ) 卓蘭鎮

第 1 批101 年度102 年度103 年度104 年度

4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第 1批

年度 直轄市或縣市 說明

第 1批 臺北市 坡地社區重點縣市

五都之一

101 南投縣 921震災區坡地災害指標縣市

101 臺中市 921震災區五都之一

第 1 年度 分布地點

5 土石流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與水土保持局現有之土石流潛勢溪流間之關係尚待釐清

第 1 批暫緩劃定

102(330)

南投縣229

臺中市101

103(264)

屏東縣 65

高雄市 89

嘉義縣 62

臺南市 48

104(320)

宜蘭縣139

雲林縣 10

彰化縣 7

花蓮縣164

105(239)

臺東縣163

苗栗縣 76

106(425)

新竹縣 71

桃園縣 51

基隆市 34

新北市219

臺北市 50

68

地質敏感區查詢系統建置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sect15Ⅲ中央主管機關應建立地質敏感區資料庫提供網路查詢及下載列印查詢結果

地質敏感區查詢民眾得自行上網進行或委由顧問公司技師代辦各級主管機關應協助提供諮詢服務

系統應於第 1 批地質敏感區公告前建妥並於每次公告地質敏感區之同時更新資料

因應土地法地籍資料付費規定系統必要配套 政府機關版查詢時可展現地籍資料 一般民眾版查詢時須自備地籍圖數值資料(向地籍主管機關申購委託測量或其他方式資料處理取得)

69

地質敏感區查詢雛形系統操作展示

地質敏感區查詢雛形系統操作展示

70

叁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

一地質法地質敏感區整體作業架構及程序二地質法地質敏感區相關規定

(一)法律及法規命令(二)其他規定

三地質敏感區公告及查詢(一)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及第 1 批準備(二)地質敏感區查詢系統建置

四地方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五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71

四地方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所在地地方政府

基隆河中上游河蝕地形(壺穴與瀑布 ) 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基隆市新北市

濁水溪沖積扇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彰化縣雲林縣

車籠埔斷層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台中市南投縣苗栗縣

山崩與地滑地質感區劃定計畫書 _臺北市

臺北市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sect9Ⅱ 辦理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公開展示事宜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sect9Ⅱ 辦理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公開展示事宜

72

已提供對口單位1臺北市政府2桃園縣政府3苗栗縣政府4臺中市政府5彰化縣政府6雲林縣政府7高雄市政府8屏東縣政府9花蓮縣政府10宜蘭縣政府11金門縣政府

已提供對口單位1臺北市政府2桃園縣政府3苗栗縣政府4臺中市政府5彰化縣政府6雲林縣政府7高雄市政府8屏東縣政府9花蓮縣政府10宜蘭縣政府11金門縣政府

請地方政府儘速提供對口單位

地方對口設置或指派屬地方主管機關權責 組織編制 業務職掌 地方情況

73

五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依地質法相關條文規定

sect6I 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應將地質敏感區相關資料納入土地利用計畫土地開發審查災害防治環境保育及資源開發之參據

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sect11I 將調查及評估結果納入送審之書圖文件中

依地質法第 11 條解釋令 「相關法令」指訂有土地開發行為相

關審查規定之法令 「審查機關」指辦理地質敏感區基地

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審查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為避免重複審查應以最先受理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為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結果之「審查機關」

經審查通過之調查及評估結果應納入後續其他「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之書圖文件做為參據

請區域計畫法都市計畫法建築法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及各目的事業法令之各法令主管機關研修其主管法令規定送審所需書表文件格式評估納入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規定俾便於地質敏感區公告後能辦理審查

請區域計畫法都市計畫法建築法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及各目的事業法令之各法令主管機關研修其主管法令規定送審所需書表文件格式評估納入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規定俾便於地質敏感區公告後能辦理審查

74

水土保持局如何配合地質法施行研修水土保持書件格式檢視「水土保持計畫審核監督辦法」規定 所需書表文件格式之內容酌予文字修正納入地質法地質敏感區規定再行公告即成

第 36 條本辦法所需書表文件之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第 36 條本辦法所需書表文件之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案例分享

75

敬請提供法令修正資訊

為利相關法令與地質法間銜接順暢請應配合地質法修正規定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於修正後將相關資訊轉知中央主管機關

76

一地質敏感區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及規模草案(附件 7 )提請討論

二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草案(附件 9 )提請討論

綜合討論綜合討論

肆討論事項

77

地質法第 8 條第 1 項土地開發行為種類與規模及所稱「緊急救災者」相關規定 ( 草

案 )地質法 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

所有土地開發行為嗎

所有土地開發行為嗎

78

過度擾民 經濟部水利署

經檢視本法所稱之「土地開發行為」水利法中可能涉及本法第 8 條及第 11 條需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事項為水利法第 46 條水利建造物之興辦改造核准許可等惟水利建造物數量龐大規模較小或開挖深度較淺之開發行為對地質環境及人民安全之影響相對較小是否所有開發行為皆須依法辦理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建議排除規模較小部分以避免增加開發成本及過度擾民

臺北市政府 公園闢建開發行為多為地表整地及綠化植栽結構物及附屬設施如涼亭管溝花槽照明設施等等僅佔工程之小部份且為地表淺基礎開挖影響地質環境條件甚微應無造成地質災害之虞參考經濟部全國地質調查資料即可故建議無一層樓以上且建築面積小於 45m2 建物之公園闢建開發得予排除以節省開發成本

hellip

79

比例原則(禁止過分原則)

行政程序法 sect7 行政行為應依下列原則為之一採取之方法應有助於目的之達成二有多種同樣能達成目的之方法時應選擇對人民權益損害最少者

三採取之方法所造成之損害不得與欲達成目的之利益顯失均衡

排除與地質安全無關者排除小規模者

排除與地質安全無關者排除小規模者

80

核釋地質法第 8 條第 1 項規定 依立法意旨及比例原則土地開發行為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其種類及規模如附表

緊急救災者係指災害發生後經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認定之搶通搶災或防患二次災害之緊急工程行為

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 基地位於地質敏感區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規模

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 基地位於地質敏感區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規模

地質敏感區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及規模 ( 草案 )

1 工廠之設立及工業區之開發2鐵路大眾捷運系統港灣及機場之開發3 公路之開發4 土石採取及探礦採礦5蓄水建造物之開發6休閒農場之開發利用7漁塭或魚池之興建8遊樂區及風景區之開發9高爾夫球場及戶外運動場地之興建或擴建10 文化教育訓練設施或研究機構之興建或擴建11醫療建設之開發其醫院興建或擴建12 新市區(係指新社區及新市鎮)建設13 環境保護工程之興建14 核能及其他能源之開發及放射性核廢料儲存或處理場所之興建15 地下街工程16高壓電線塔基工程17纜車之興建或擴建18氣象雷達站之興建或擴建工程19 設置石油管理法所定之石油石油製品貯存槽20 建築物(係指應請領建照執照)之新建或增建

選取與地質安全有關者考量各類地質敏感區屬性決定辦理與否排除小規模者

選取與地質安全有關者考量各類地質敏感區屬性決定辦理與否排除小規模者

82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 (草案 )

本報告書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為避免審查地質專業事項及技術標準不一中央主管機關爰訂定審查參考規範提供各審查機關參考

地質法 sect11 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於相關法令規定須送審之書圖文件中納入調查及評估結果

審查機關應邀請地質專家學者或前條第一項規定之執業技師參與審查或委託專業團體辦理審查但具有自行審查能力者不在此限

83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草案

1 審查人員之資格條件 ( 第 2 點 )

2 審查人員之建議名單 ( 第 3 點 )

3 報告書審查應注意事項 ( 第 4 點 )

4 報告書審查應補正事項 ( 第 5 點 )

5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之法律效益 ( 第 6點 )

6 報告書審查之收費 ( 第 7 點 )

地質 大地工程 土木工程 採礦工程 水利工程 水土保持

地質 大地工程 土木工程 採礦工程 水利工程 水土保持

政府機關(構)及相當職等專職人員地質相關實務經驗 7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副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5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助理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7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5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副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碩士學位以上且地質專長相關專職實務或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專業證照之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且取得證照後執行地質業務 7 年以上

政府機關(構)及相當職等專職人員地質相關實務經驗 7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副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5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助理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7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5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副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碩士學位以上且地質專長相關專職實務或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專業證照之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且取得證照後執行地質業務 7 年以上

專長專長++實務經驗實務經驗

地質法 sect11Ⅱ審查機關應邀請地質專家學者或前條第一項規定之執業技師參與審查或委託專業團體辦理審查但具有自行審查能力者不在此限

審查人員之資格條件 (sect2)

85

審查人員之建議名單 (sect3)

中央主管機關得就前點規定資格條件建立審查人員建議名單提供審查機關參考

86

報告書審查應注意事項 (sect4)

結果之合理性內涵足以提供後續土地開發利用災害防治及環境保育規劃之參據

基地地質調查及基地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基地地質調查及基地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項目內容數量比例尺hellip

87

報告書審查應補正事項 (sect5)

審查報告書有下列情形之一者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應通知申請人限期修正或補正

未依規定格式及份數製作 應檢附文件不齊全未經技師簽證或簽證技師科別不符不符合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規定

88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之法律效益(sect6)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依地質法sect11Ⅱ規定審查)

無行政處分效力 應納入後續相關法令送審書圖文件提供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土地開發利用行為之參據

89

報告書審查之收費 (sect7)

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報告書得收取審查費 依其主管業務收費法令 依規費法相關規定

本報告書為相關法令送審書件之ㄧ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本報告書為相關法令送審書件之ㄧ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 Slide 1
  • Slide 10
  • Slide 12
  • Slide 13
  • Slide 15
  • Slide 25
  • Slide 28
  • Slide 33
  • Slide 39
  • Slide 42
  • Slide 43
  • Slide 44
  • Slide 46
  • Slide 48
  • Slide 49
  • Slide 52
  • Slide 54
  • Slide 55
  • Slide 57
  • Slide 62
  • Slide 63
  • Slide 64
  • Slide 65
  • Slide 66
  • Slide 67
  • Slide 81
  • Slide 84

22

權責機關 ( 地質法 sect5I) 中央主管機關 辦理方式 (sect15I) 得採個別或分批 公告內容 (sect15Ⅱ) 範圍圖說及坐標公告後將其交轄管地方主管機關

地質敏感區公告

審議會審查通過後

審議會審查通過後

23

地質敏感區查詢網路化 (sect15Ⅲ) 中央主管機關應建立地質敏感區資料庫提供網路查詢及下載列印查詢結果

地質敏感區查詢

實務情境模擬bull區位查詢

bull民眾自行上網進行或bull民眾委由顧問公司技師代辦

bull諮詢服務各級主管機關

因應政府組織再造人力精簡政策善用電腦科技有效提升政府行政效能發揮技師專業導入為政府左右手

因應政府組織再造人力精簡政策善用電腦科技有效提升政府行政效能發揮技師專業導入為政府左右手

24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組織及運作辦法

地質法 sect5Ⅳ 審議會之組成專家學者不得少於審議會總人數二分之一審議會之組織及運作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地質法 sect6

中央或地方研提計畫書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審查

中央主管機關公告

地質法 sect8- sect11

地質法 sect5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土地管理

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應審查調查及評估結果

申請土地開發前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土地利用計畫

土地開發審查

災害防治

環境保育

資源開發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組織及運作辦法

26

1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組織之任務組成產生任期及出缺補聘規定 ( 第 2 條 - 第 6 條 )

2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運作之前置作業 ( 第 7條 )

3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運作之議事規則 ( 第 8條 - 第 11 條 )

4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之經費 ( 第 12 條 )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組織及運作辦法

計 13條

27

審議會任務 (sect2)

各類地質敏感區劃定相關事項

各類地質敏感區變更相關事項

各類地質敏感區廢止相關事項

地質法 sect5Ⅲ 中央主管機關應設地質敏感區審議會審查地質敏感區之劃定變更及廢止

環境保育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組織

召集人

土地利用計畫

地質遺跡

機關代表委員 專家學者委員土地開發審查

地下水補注

活動斷層

山崩與地滑

土石流

專家學者人數不得少於委員總人數 12委員總人數 17-25人

災害防治

資源開發

29

審議會組織 (sect3-sect6) 組成 產生 任期出缺補聘

機關代表委員

召集人

由中央主管機關首長兼任或指定

當然委員

其他機關代表委員

由中央主管機關首長就本法第 6 條第 1 項所定土地利用計畫土地開發審查災害防治環境保育或資源開發之主管機關代表聘兼

任期 2 年期 滿得續聘委員職務異動時原派機關應改派代表補足原任期

專家學者委員

由中央主管機關首長就具有地質敏感區相關學術專長及實務經驗之專家學者聘兼

任期 2 年期 滿得續聘每次改聘席次不得少於13委員出缺時得予補聘其任期至原任期屆滿之日止

30

審議會議事規則主席 (sect8) 召集人兼任主席

召集人不克出席時由召集人指定委員 1人代理或由出席委員互推 1人為主席

出席人數及議決人數 (sect9)

全體委員過半數之出席始得開會出席委員過半數之同意始得決議

出席 (sect10) 機關代表委員不克親自出席時得另派員代理出席並參與會議發言及表決專家學者委員應親自出席不得代理

列席 (sect11) 地質敏感區計畫書研提機關應指派代表列席報告及說明

31

審議會其他配套 (sect7)

審議會開會前得經召集人核可視個案特性邀請審議會委員及專家學者組成專案小組召開初審會議獲致初審結論後提報審議會議審查

初審會議之主席由審議會召集人就審議會委員指派之

32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地質法 sect9Ⅱ 基地地質調查與地質安全評估方法之認定項目內容及作業應遵行事項之準則由中央主管機關會商相關主管機關定之

地質法 sect6

中央或地方研提計畫書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審查

中央主管機關公告

地質法 sect8- sect11

地質法 sect5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土地管理

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應審查調查及評估結果

申請土地開發前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土地利用計畫

土地開發審查

災害防治

環境保育

資源開發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組織及運作辦法

34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

基地地質安全評估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廢止

為何須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廣域性

區域性

地質敏感區地質調查制度地質敏感區

地質調查制度

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rarr釐清地質敏感區與基地關係rarr研提因應對策

35

與相關法令規定之地質調查是否競合

環境影響評估環境影響評估

水土保持水土保持

非都市土地使用分區變更非都市土地使用分區變更

建築地基調查建築地基調查

溫泉開發溫泉開發

礦業開發礦業開發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地質安全評估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地質安全評估

地質法 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

hellip

36

1 基地地質調查調查區之範圍界定 ( 第 2 條 )2 現有資料之引用 ( 第 3 條 )3 地質調查方法之選擇 ( 第 4 條 )4 報告書製作應遵行事項 ( 第 5 條第 6 條 )

5 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之調查及評估 ( 第 7 條 - 第 10條 )

6 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之調查及評估 ( 第 11 條 - 第14 條 )

7 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之調查及評估 ( 第 15 條 - 第 18條 )

8 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之調查及評估 ( 第 19 條 - 第23 條 )

9 土石流地質敏感區之調查及評估 ( 第 24 條 - 第 28條 )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總則

各類地質敏感區專章 計 29條

37

本準則設計之條文架構 基地地質調查

區域調查 vs 細部調查 調查區範圍 調查項目及內容 調查方法 圖說規範

基地地質安全評估 地質敏感區對基地之影響 基地開發對地質敏感區之影響因應對策

總則 vs 專章通則 vs但書

38

基地地質調查 --分類及調查範圍 通則 (sect2)

區域調查調查範圍應包含基地全部及基地周界外 2 公里範圍與基地所在地質敏感區重疊部分

細部調查調查範圍應包含基地與地質敏感區重疊部分

得免細部調查維持原地形地貌且不開發者

但書區域調查範圍 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 (sect19) 基地及其所在之地質敏感區全部

土石流地質敏感區 (sect24) 基地及其所在之土石流溪流集水區全部

2 km基地

地質敏感區

基地地質調查 -- 調查項目及內容地質敏感區類別

區域調查 細部調查

地質遺跡(sect7)

地形地層分布及地質構造

地質遺跡之產狀外觀形態及保存狀況地質遺跡之地表分布範圍地質遺跡有向地下延伸者在預計開挖深度範圍內之分布岩層位態岩石性質及地質構造

地下水補注 (sect11)

地形地層分布地質構造及水文地質概況

地形地表沉積物種類及粒徑分布地下地層岩性分布水文地質參數

活動斷層(sect15)

活動斷層地形特徵地層分布及地質構造

岩層分布地質構造

山崩與地滑 (sect20)

環境狀況地質特性 地質特性坡地現況及工程特性

土石流(sect25)

地質環境特性土石崩塌料源土石流流動區溪床特性土石流溢流土石流堆積區特性土石流災害歷史土石流治理工程措施

土石流堆積物地表與地下分布及粒徑變化土石流流動與堆積之特徵及地形坡度變化調查區與土石流流動區之距離及基地與溪床之高程差基地內相關土石流治理工程措施

專章

40

基地地質調查 -- 調查方法 區域調查得引用既有地質資料既有地質資料不足者應以露頭調查遙測影像判釋或其他方法補充資料 (sect3I)

細部調查應進行現地調查現地調查如有既有資料可資引用者得以既有資料取代 (sect3Ⅱ)

本準則所規定之必要地質調查方法得以其他合乎學理且能達到相同調查目的之方法取代 (sect4)

地質法 sect9I 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視情況就下列方法擇一行之 由現有資料檢核並評估地質安全

進行現地調查並評估地質安全

通則

41

基地地質調查 -- 調查方法地質敏感區類別

區域調查 細部調查

地質遺跡(sect8)

露頭調查地質鑽探地球物理測勘或其他方法

地下水補注 (sect12)

地表沉積物種類及粒徑分布 地質鑽探 (增鑽探數量或地球物理測勘 )

活動斷層(sect16)

地形判釋露頭調查

地形判釋露頭調查地質鑽探(探溝調查 ) 地球物理測勘

山崩與地滑 (sect21)

遙測影像判釋地表調查

遙測影像判釋地表調查地質鑽探 (增鑽探數量或地球物理測勘 )

土石流(sect26)

遙測影像判釋地表調查

遙測影像判釋地表調查試坑調查地質鑽探

專章

細部調查規定必要調查方法 -- 地質鑽探地質敏感區類別 鑽探數量及配置 鑽探深度 其他規定

地下水補注 (sect12)

A≦05公頃得不進行地質鑽探05 < A≦2公頃至少應鑽探 2孔 2公頃< A每 1 公頃應鑽 1孔未滿 1 公頃者以 1 公頃計鑽探孔位以均勻分布於細部調查區為原則

每孔深度至少50 公尺或進入岩盤至少 5公尺

配合地質鑽孔調查地下水位及透水係數

活動斷層(sect16)-- 調查地下岩層分布及厚度活動斷層及剪裂帶深度

鑽探剖面應儘量垂直活動斷層走向其配置以能呈現細部調查區之特性及其與活動斷層之關係為原則沿活動斷層走向平行方向之長度每 100 公尺應繪置 1剖面未滿 100 公尺者以 100 公尺計剖面長度未滿 20 公尺者應至少有 1鑽孔控制剖面長度在 20 公尺以上者應至少有 2鑽孔控制且位於剖面兩端之鑽孔與細部調查區邊界之距離以小於 10 公尺為原則同剖面之鑽孔岩性有明顯變化或構造複雜者應增加鑽探數量以調查是否有活動斷層通過及其可能分布位置

每孔深度應至少 30 公尺

山崩與地滑 (sect21)-- 調查覆土層之分布與厚度及岩體之特性

A≦01公頃至少鑽探 1孔01 < A≦1公頃至少鑽探 2孔1公頃< A每 05 公頃應鑽 1孔未滿 05 公頃者以05 公頃計鑽探孔位應配合調查區域狀況選擇適當之配置如為順向坡應優先配置鑽孔

每孔深度至少 30 公尺並應進入岩盤至少 5 公尺如位於順向坡坡面上之鑽孔深度應足以釐清順向坡之岩層組成與厚度及主要不連續面之特性

配合地質鑽孔進行地下水位量測並視坡地穩定分析之需要進行土壤與岩石力學試驗及地下水文調查

土石流(sect26)-- 調查土石流堆積材料厚度及粒徑變化

A≦01公頃至少鑽探 1孔01 < A≦1公頃至少鑽探 2孔1公頃< A每 05 公頃應鑽 1孔未滿 05 公頃者以05 公頃計鑽探孔位配置以均勻分布為原則

每孔深度至少20 公尺或進入岩盤 5 公尺

全程取樣

基地地質調查報告書圖說規範 區域調查地質圖+地質剖面圖 細部調查地質圖+地質剖面圖 地下地質調查方法之紀錄圖說如柱狀圖剖面圖等

地質敏感區類別

區域圖說比例尺

細部圖說比例尺

地質剖面圖

地質遺跡 (sect9)

≧125000 ≧15000 區域調查地質圖與細部調查地質圖均應附與地質圖同比例尺之地質剖面圖

地下水補注(sect13)

≧125000 ≧15000 區域調查地質圖應附水文地質剖面圖細部調查地質圖應附水文地質柵狀圖其中水平比例尺同各地質圖比例垂直比例尺得適度放大

活動斷層(sect17)

≧125000 ≧15000 區域調查地質圖與細部調查地質圖均應附與地質圖同比例尺之地質剖面圖細部調查應配合鑽探資料標示地層(岩層)界線及活動斷層如活動斷層不在細部調查區範圍內應依現有資料將活動斷層標示於剖面延伸線上

山崩與地滑(sect22)

≧125000 ≧15000 區域調查地質圖應附二條相互垂直之剖面細部調查地質剖面圖應配合鑽探孔位繪製以表現覆土層及岩層之空間分布剖面圖之比例尺應與地質圖相同

土石流(sect27)

≧125000 ≧15000 區域調查地質圖應附土石流溪流縱斷面圖標示土石材料堆積位置細部調查地質圖應配合地質鑽探及試坑繪製至少二條相互垂直之地質剖面圖

專章

基地地質安全評估 -- 項目及內容

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 (sect10)

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 (sect14)

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 (sect18)

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 (sect23)

土石流地質敏感區 (sect28)

1 評估基地開發範圍與地質遺跡之空間關係及開發行為對地質遺跡形狀視覺或完整性之影響並研提因應對策2 研提開發行為於施工期間對地質遺跡採取之保護措施及評估其效果3 開發行為人對地質遺跡長期維護之因應對策

1 評估土地開發行為開發中對地下水水質及入滲補注量直接或間接之影響2 評估土地開發行為開發後造成地下水質及入滲補注量之影響3 經評估土地開發行為對地下水水質及入滲補注量造成永久性或暫時性不良影響時應採取因應措施並評估其效果

1 評估活動斷層活動時基地內地表破裂或變形之特性及可能影響範圍2 評估活動斷層活動時地表破裂或變形對開發行為之影響並分析基地內開發行為之適當性3因應對策及其效果評估

1 評估山崩或地滑發生之土石下坡運動特性崩塌或滑動量體及影響範圍對開發行為安全之影響2 評估順向坡之穩定性及開發行為對順向坡穩定性之影響3 評估開發行為造成現有山崩或地滑範圍擴大誘發潛在山崩地滑或順向坡岩體滑動之可能性及其規模4因應對策及其效果評估

1 評估土石流潛勢規模及對開發基地影響之範圍2 評估土石流對土地開發行為或建築物安全之影響3 開發行為安全之因應對策及其安全效果評估

專章

45

報告書製作應遵行事項 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結果應依本準則規定製作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報告書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sect5I)

基地與二種類別以上地質敏感區範圍重疊時應依不同類別地質敏感區規定分別辦理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其調查及評估結果得併於同一報告書(sect5Ⅱ)

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係由本法第 10 條第 1 項所定技師辦理者報告書之簽證應檢附該辦理技師之技師證書及執業執照影本由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公營事業機構或公法人內依法取得相當類科技師證書者辦理時應檢附該辦理技師之技師證書影本 (sect6)

通則

地質法 sect6

地質法 sect8- sect11

地質法 sect5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土地管理 其他規定

土地利用計畫

土地開發審查

災害防治

環境保育

資源開發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廢止

審查及公告

基地位於地質敏感區且符合土地開發行為之種類及規模

申請土地開發前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最先受理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應審查報告書

經審查通過之報告書應納入後續其他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之書圖文件做為參據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之公告」依行政程序法界定為法規命令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之公告」依行政程序法界定為法規命令

地質法第地質法第 88 條第條第 11 項土地開發行為種類與規模及所稱「緊急救災者」相關規定項土地開發行為種類與規模及所稱「緊急救災者」相關規定(( 草案草案 ) )

地質法第地質法第 1111 條第條第 11 項所稱「相關法令」及第項所稱「相關法令」及第 22 項所稱「審查機關」相關規定項所稱「審查機關」相關規定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 (( 草案草案 ))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格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格式式

47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之公告」依行政程序法界定為法規命令

地質法 sect5I 中央主管機關應將具有特殊地質景觀地質環境或有發生地質災害之虞之地區公告為地質敏感區

bull公告之法制作業bull人民之救濟權利 bull公告之法制作業bull人民之救濟權利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之公告 法規命令 一般處分

行政程序法規定 一般處分特定人具體之事實關係

sect92I 所稱行政處分係指行政機關就公法上具體事件所為之決定或其他公 權力措施而對外直接發生法律效果之單方行政行為

sect92Ⅱ前項決定或措施之相對人雖非特定而依一般性特徵可得確定其範圍者 為一般處分適用本法有關行政處分之規定有關公物之設定變更廢 止或其一般使用者亦同

法規命令不特定多數人一般抽象性規範 sect150I 所稱法規命令係指行政機關基於法律授權對多數不特定人民就一 般事項所作抽象之對外發生法律效果之規定

法務部函釋法務部函釋

都市計畫案例(司法院釋字第 156號解釋理由書及最高行政法院 95 年度 判字第 2147號判決) 都市計畫之個別變更係直接限制一定區域內人民之權利利益或增加其負擔其具有行政處分之性質

擬定都市計畫通盤檢討後所作之變更非直接限制一定區域內人民之權益或增加其負擔且非針對具體事件之處理核其性質乃屬於法規命令而非行政處分其性質是一種法規不得直接對之爭訟

特定地區經公告為地質敏感區後其後續影響為何似僅有地質法第 8 條規定「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上開規定似未直接限制一定區域內人民之權利利益或增加其負擔是以地質敏感區之公告性質上似屬法規命令而非一般處分惟仍請貴部再予確認上開公告除前所述外是否尚有其他影響以上事項宜請貴部再予審認

法務部函釋法務部函釋

50

地質敏感區之公告性質屬法規命令

確認特定地區經公告為地質敏感區後其後續影響僅有地質法第 8 條之規定

按法務部函釋上開規定因其非直接限制一定區域內人民之權益且非針對具體事件之處理

是以地質敏感區之公告性質乃屬於行政程序法第 150 條第 1 項規定所稱法規命令而非行政程序法第 92 條規定所指一般處分

經濟部重新檢視地質法

經濟部重新檢視地質法

51

地質法第 11 條第 1 項所稱「相關法令」及第 2 項所稱「審查機關」相關規定

地質法 sect11 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於相關法令規定須送審之書圖文件中納入調查及評估結果

審查機關應邀請地質專家學者或前條第一項規定之執業技師參與審查或委託專業團體辦理審查但具有自行審查能力者不在此限

地質法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

sect11I 依第 8 條第 1 項規定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於相關法令規定須送審之書圖文件中納入調查及評估結果

地質法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

sect11I 依第 8 條第 1 項規定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於相關法令規定須送審之書圖文件中納入調查及評估結果

bull資源開發bull土地開發利用bull工程建設bull廢棄物處置bull天然災害整治bull法令規定有關土地開發之規劃設計及施工

bull區域計畫法bull建築法bull環境影響評估法bull水土保持法bull土石採取法bull水利法 bull礦業法bull溫泉法bullhellip

地質法sect3Ⅶ

立法說明立法說明

53

核釋地質法第 11 條第 1 項「相關法令」

係指訂有土地開發行為相關審查規定之法令 區域計畫法都市計畫法 建築法 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各目的事業法令

bull面積 35公頃bull非都市地區

bull山坡地bull興辦事業

bull休閒農業輔導管理辦法 bull休閒農場經營計畫審查作業要點 bull非都市土地休閒農場容許作休閒農業設施使用審查作業要點 bull非都市土地作休閒農業使用興辦事業計畫及變更編定審查作業要點 bull休閒農場專案輔導實施作業規定bull區域計畫法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建築法等相關規定

【例】複合型休閒農場之土地開發申請

【例】複合型休閒農場申請土地開發許可審查流程示意圖

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bull影響土地開發人權益bull浪費行政資源bull影響土地開發人權益bull浪費行政資源

重複審查重複審查

56

係指辦理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審查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 為避免重複審查應以最先受理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為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結果之「審查機關」

經審查通過之調查及評估結果應納入後續其他「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之書圖文件做為參據

核釋地質法第 11 條第 2 項「審查機關」

【例】複合型休閒農場申請土地開發許可審查流程示意圖

辦理審查辦理審查納入參據納入參據

參據參據 參據

參據

參據參據

誰該辦理審查bull視個案情形bull每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都有可能

誰該辦理審查bull視個案情形bull每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都有可能

58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格式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sect5I 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結果應依本準則規定製作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以下簡稱報告書)報告書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59

報告書格式 基地地質調查報告

1 基地所在地質敏感區地質概況2 區域調查

(1) 調查項目內容方法及數量(2) 調查結果說明附地質圖地質剖面圖及其他相關主題圖說

3細部調查(1) 調查項目內容方法及數量(2) 調查結果說明附地質圖地質剖面圖及其他相關主題圖說

4綜合解釋 基地地質安全評估報告

依據地質調查結果及地質安全評估項目撰述地質安全評估結果

附錄 地質鑽探報告或其他地質調查方法紀錄現地試驗資料室內試驗及分析資料等

60

叁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

一地質法地質敏感區整體作業架構及程序二地質法地質敏感區相關規定

(一)法律及法規命令(二)其他規定

三地質敏感區公告及查詢(一)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及第 1 批準備(二)地質敏感區查詢系統建置

四地方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五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61

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 全國地質敏感區通盤劃定預定 4 至 5 年內分批公告完成之後至少每 5 年通 盤檢討 1次

個案更新視情況得隨時辦理 地質敏感區公告之主要作業及辦理機關

計畫書研提中央及地方主管機關 全國通盤劃定通盤檢討及個案跨越兩個以上行政區域者由中央主管機關辦理

個案未跨行政區域者由該轄管地方主管機關辦理 計畫書公開展示地方主管機關 審議會審查及計畫書核定中央主管機關

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及第 1 批準備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主要由中央主管機關辦理第 1 批地質敏感區主要由中央主管機關辦理

計畫書公開展示 30日

(地方主管機關)

計畫書公開展示 30日

(地方主管機關)計畫書審查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計畫書審查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

計畫書核定及地質敏感區公告(中央主管機關)

計畫書核定及地質敏感區公告(中央主管機關)

約5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

地質法施行 1001201

審議會籌組及討論運作規劃 相關法令

主管機關檢視其主管法令相關規定並調整修正

有關 3 子法發布 10136

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會 101313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會 101313

劃定計畫書研提(中央主管機關)劃定計畫書研提(中央主管機關)

劃定作業(中央主管機關)

劃定作業(中央主管機關)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公告準備

第 1 批分布地點

1 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名稱 分類 縣市 鄉鎮暖暖壺穴 壺穴 基隆市 暖暖區大華壺穴 壺穴 新北市 平溪區猴硐壺穴 壺穴 新北市 瑞芳區十分瀑布 瀑布 新北市 平溪區眼鏡洞瀑布 瀑布 新北市 平溪區

第 1 批101 年度102 年度103 年度

2 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年度 地質敏感區 行政區域第 1批 濁水溪沖積扇 彰化縣

雲林縣

101 屏東平原 高雄市屏東縣

102 蘭陽平原 宜蘭縣

103臺中地區臺北地區

臺中市臺北市新北市

濁水溪沖積扇

3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第 1 批分布地點車籠埔斷層活動斷層敏感區所經行政區域 (鄉鎮市區 ) bull臺中市 (9 處 ) 東勢區石岡區豐原區北屯區太平區大里區潭子區霧峰區和平區bull南投縣 (5 處 ) 草屯鎮南投市中寮鄉名間鄉竹山鎮bull苗栗縣 (1 處 ) 卓蘭鎮

第 1 批101 年度102 年度103 年度104 年度

4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第 1批

年度 直轄市或縣市 說明

第 1批 臺北市 坡地社區重點縣市

五都之一

101 南投縣 921震災區坡地災害指標縣市

101 臺中市 921震災區五都之一

第 1 年度 分布地點

5 土石流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與水土保持局現有之土石流潛勢溪流間之關係尚待釐清

第 1 批暫緩劃定

102(330)

南投縣229

臺中市101

103(264)

屏東縣 65

高雄市 89

嘉義縣 62

臺南市 48

104(320)

宜蘭縣139

雲林縣 10

彰化縣 7

花蓮縣164

105(239)

臺東縣163

苗栗縣 76

106(425)

新竹縣 71

桃園縣 51

基隆市 34

新北市219

臺北市 50

68

地質敏感區查詢系統建置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sect15Ⅲ中央主管機關應建立地質敏感區資料庫提供網路查詢及下載列印查詢結果

地質敏感區查詢民眾得自行上網進行或委由顧問公司技師代辦各級主管機關應協助提供諮詢服務

系統應於第 1 批地質敏感區公告前建妥並於每次公告地質敏感區之同時更新資料

因應土地法地籍資料付費規定系統必要配套 政府機關版查詢時可展現地籍資料 一般民眾版查詢時須自備地籍圖數值資料(向地籍主管機關申購委託測量或其他方式資料處理取得)

69

地質敏感區查詢雛形系統操作展示

地質敏感區查詢雛形系統操作展示

70

叁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

一地質法地質敏感區整體作業架構及程序二地質法地質敏感區相關規定

(一)法律及法規命令(二)其他規定

三地質敏感區公告及查詢(一)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及第 1 批準備(二)地質敏感區查詢系統建置

四地方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五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71

四地方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所在地地方政府

基隆河中上游河蝕地形(壺穴與瀑布 ) 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基隆市新北市

濁水溪沖積扇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彰化縣雲林縣

車籠埔斷層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台中市南投縣苗栗縣

山崩與地滑地質感區劃定計畫書 _臺北市

臺北市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sect9Ⅱ 辦理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公開展示事宜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sect9Ⅱ 辦理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公開展示事宜

72

已提供對口單位1臺北市政府2桃園縣政府3苗栗縣政府4臺中市政府5彰化縣政府6雲林縣政府7高雄市政府8屏東縣政府9花蓮縣政府10宜蘭縣政府11金門縣政府

已提供對口單位1臺北市政府2桃園縣政府3苗栗縣政府4臺中市政府5彰化縣政府6雲林縣政府7高雄市政府8屏東縣政府9花蓮縣政府10宜蘭縣政府11金門縣政府

請地方政府儘速提供對口單位

地方對口設置或指派屬地方主管機關權責 組織編制 業務職掌 地方情況

73

五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依地質法相關條文規定

sect6I 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應將地質敏感區相關資料納入土地利用計畫土地開發審查災害防治環境保育及資源開發之參據

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sect11I 將調查及評估結果納入送審之書圖文件中

依地質法第 11 條解釋令 「相關法令」指訂有土地開發行為相

關審查規定之法令 「審查機關」指辦理地質敏感區基地

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審查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為避免重複審查應以最先受理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為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結果之「審查機關」

經審查通過之調查及評估結果應納入後續其他「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之書圖文件做為參據

請區域計畫法都市計畫法建築法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及各目的事業法令之各法令主管機關研修其主管法令規定送審所需書表文件格式評估納入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規定俾便於地質敏感區公告後能辦理審查

請區域計畫法都市計畫法建築法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及各目的事業法令之各法令主管機關研修其主管法令規定送審所需書表文件格式評估納入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規定俾便於地質敏感區公告後能辦理審查

74

水土保持局如何配合地質法施行研修水土保持書件格式檢視「水土保持計畫審核監督辦法」規定 所需書表文件格式之內容酌予文字修正納入地質法地質敏感區規定再行公告即成

第 36 條本辦法所需書表文件之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第 36 條本辦法所需書表文件之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案例分享

75

敬請提供法令修正資訊

為利相關法令與地質法間銜接順暢請應配合地質法修正規定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於修正後將相關資訊轉知中央主管機關

76

一地質敏感區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及規模草案(附件 7 )提請討論

二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草案(附件 9 )提請討論

綜合討論綜合討論

肆討論事項

77

地質法第 8 條第 1 項土地開發行為種類與規模及所稱「緊急救災者」相關規定 ( 草

案 )地質法 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

所有土地開發行為嗎

所有土地開發行為嗎

78

過度擾民 經濟部水利署

經檢視本法所稱之「土地開發行為」水利法中可能涉及本法第 8 條及第 11 條需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事項為水利法第 46 條水利建造物之興辦改造核准許可等惟水利建造物數量龐大規模較小或開挖深度較淺之開發行為對地質環境及人民安全之影響相對較小是否所有開發行為皆須依法辦理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建議排除規模較小部分以避免增加開發成本及過度擾民

臺北市政府 公園闢建開發行為多為地表整地及綠化植栽結構物及附屬設施如涼亭管溝花槽照明設施等等僅佔工程之小部份且為地表淺基礎開挖影響地質環境條件甚微應無造成地質災害之虞參考經濟部全國地質調查資料即可故建議無一層樓以上且建築面積小於 45m2 建物之公園闢建開發得予排除以節省開發成本

hellip

79

比例原則(禁止過分原則)

行政程序法 sect7 行政行為應依下列原則為之一採取之方法應有助於目的之達成二有多種同樣能達成目的之方法時應選擇對人民權益損害最少者

三採取之方法所造成之損害不得與欲達成目的之利益顯失均衡

排除與地質安全無關者排除小規模者

排除與地質安全無關者排除小規模者

80

核釋地質法第 8 條第 1 項規定 依立法意旨及比例原則土地開發行為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其種類及規模如附表

緊急救災者係指災害發生後經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認定之搶通搶災或防患二次災害之緊急工程行為

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 基地位於地質敏感區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規模

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 基地位於地質敏感區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規模

地質敏感區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及規模 ( 草案 )

1 工廠之設立及工業區之開發2鐵路大眾捷運系統港灣及機場之開發3 公路之開發4 土石採取及探礦採礦5蓄水建造物之開發6休閒農場之開發利用7漁塭或魚池之興建8遊樂區及風景區之開發9高爾夫球場及戶外運動場地之興建或擴建10 文化教育訓練設施或研究機構之興建或擴建11醫療建設之開發其醫院興建或擴建12 新市區(係指新社區及新市鎮)建設13 環境保護工程之興建14 核能及其他能源之開發及放射性核廢料儲存或處理場所之興建15 地下街工程16高壓電線塔基工程17纜車之興建或擴建18氣象雷達站之興建或擴建工程19 設置石油管理法所定之石油石油製品貯存槽20 建築物(係指應請領建照執照)之新建或增建

選取與地質安全有關者考量各類地質敏感區屬性決定辦理與否排除小規模者

選取與地質安全有關者考量各類地質敏感區屬性決定辦理與否排除小規模者

82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 (草案 )

本報告書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為避免審查地質專業事項及技術標準不一中央主管機關爰訂定審查參考規範提供各審查機關參考

地質法 sect11 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於相關法令規定須送審之書圖文件中納入調查及評估結果

審查機關應邀請地質專家學者或前條第一項規定之執業技師參與審查或委託專業團體辦理審查但具有自行審查能力者不在此限

83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草案

1 審查人員之資格條件 ( 第 2 點 )

2 審查人員之建議名單 ( 第 3 點 )

3 報告書審查應注意事項 ( 第 4 點 )

4 報告書審查應補正事項 ( 第 5 點 )

5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之法律效益 ( 第 6點 )

6 報告書審查之收費 ( 第 7 點 )

地質 大地工程 土木工程 採礦工程 水利工程 水土保持

地質 大地工程 土木工程 採礦工程 水利工程 水土保持

政府機關(構)及相當職等專職人員地質相關實務經驗 7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副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5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助理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7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5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副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碩士學位以上且地質專長相關專職實務或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專業證照之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且取得證照後執行地質業務 7 年以上

政府機關(構)及相當職等專職人員地質相關實務經驗 7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副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5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助理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7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5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副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碩士學位以上且地質專長相關專職實務或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專業證照之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且取得證照後執行地質業務 7 年以上

專長專長++實務經驗實務經驗

地質法 sect11Ⅱ審查機關應邀請地質專家學者或前條第一項規定之執業技師參與審查或委託專業團體辦理審查但具有自行審查能力者不在此限

審查人員之資格條件 (sect2)

85

審查人員之建議名單 (sect3)

中央主管機關得就前點規定資格條件建立審查人員建議名單提供審查機關參考

86

報告書審查應注意事項 (sect4)

結果之合理性內涵足以提供後續土地開發利用災害防治及環境保育規劃之參據

基地地質調查及基地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基地地質調查及基地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項目內容數量比例尺hellip

87

報告書審查應補正事項 (sect5)

審查報告書有下列情形之一者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應通知申請人限期修正或補正

未依規定格式及份數製作 應檢附文件不齊全未經技師簽證或簽證技師科別不符不符合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規定

88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之法律效益(sect6)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依地質法sect11Ⅱ規定審查)

無行政處分效力 應納入後續相關法令送審書圖文件提供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土地開發利用行為之參據

89

報告書審查之收費 (sect7)

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報告書得收取審查費 依其主管業務收費法令 依規費法相關規定

本報告書為相關法令送審書件之ㄧ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本報告書為相關法令送審書件之ㄧ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 Slide 1
  • Slide 10
  • Slide 12
  • Slide 13
  • Slide 15
  • Slide 25
  • Slide 28
  • Slide 33
  • Slide 39
  • Slide 42
  • Slide 43
  • Slide 44
  • Slide 46
  • Slide 48
  • Slide 49
  • Slide 52
  • Slide 54
  • Slide 55
  • Slide 57
  • Slide 62
  • Slide 63
  • Slide 64
  • Slide 65
  • Slide 66
  • Slide 67
  • Slide 81
  • Slide 84

23

地質敏感區查詢網路化 (sect15Ⅲ) 中央主管機關應建立地質敏感區資料庫提供網路查詢及下載列印查詢結果

地質敏感區查詢

實務情境模擬bull區位查詢

bull民眾自行上網進行或bull民眾委由顧問公司技師代辦

bull諮詢服務各級主管機關

因應政府組織再造人力精簡政策善用電腦科技有效提升政府行政效能發揮技師專業導入為政府左右手

因應政府組織再造人力精簡政策善用電腦科技有效提升政府行政效能發揮技師專業導入為政府左右手

24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組織及運作辦法

地質法 sect5Ⅳ 審議會之組成專家學者不得少於審議會總人數二分之一審議會之組織及運作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地質法 sect6

中央或地方研提計畫書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審查

中央主管機關公告

地質法 sect8- sect11

地質法 sect5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土地管理

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應審查調查及評估結果

申請土地開發前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土地利用計畫

土地開發審查

災害防治

環境保育

資源開發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組織及運作辦法

26

1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組織之任務組成產生任期及出缺補聘規定 ( 第 2 條 - 第 6 條 )

2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運作之前置作業 ( 第 7條 )

3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運作之議事規則 ( 第 8條 - 第 11 條 )

4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之經費 ( 第 12 條 )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組織及運作辦法

計 13條

27

審議會任務 (sect2)

各類地質敏感區劃定相關事項

各類地質敏感區變更相關事項

各類地質敏感區廢止相關事項

地質法 sect5Ⅲ 中央主管機關應設地質敏感區審議會審查地質敏感區之劃定變更及廢止

環境保育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組織

召集人

土地利用計畫

地質遺跡

機關代表委員 專家學者委員土地開發審查

地下水補注

活動斷層

山崩與地滑

土石流

專家學者人數不得少於委員總人數 12委員總人數 17-25人

災害防治

資源開發

29

審議會組織 (sect3-sect6) 組成 產生 任期出缺補聘

機關代表委員

召集人

由中央主管機關首長兼任或指定

當然委員

其他機關代表委員

由中央主管機關首長就本法第 6 條第 1 項所定土地利用計畫土地開發審查災害防治環境保育或資源開發之主管機關代表聘兼

任期 2 年期 滿得續聘委員職務異動時原派機關應改派代表補足原任期

專家學者委員

由中央主管機關首長就具有地質敏感區相關學術專長及實務經驗之專家學者聘兼

任期 2 年期 滿得續聘每次改聘席次不得少於13委員出缺時得予補聘其任期至原任期屆滿之日止

30

審議會議事規則主席 (sect8) 召集人兼任主席

召集人不克出席時由召集人指定委員 1人代理或由出席委員互推 1人為主席

出席人數及議決人數 (sect9)

全體委員過半數之出席始得開會出席委員過半數之同意始得決議

出席 (sect10) 機關代表委員不克親自出席時得另派員代理出席並參與會議發言及表決專家學者委員應親自出席不得代理

列席 (sect11) 地質敏感區計畫書研提機關應指派代表列席報告及說明

31

審議會其他配套 (sect7)

審議會開會前得經召集人核可視個案特性邀請審議會委員及專家學者組成專案小組召開初審會議獲致初審結論後提報審議會議審查

初審會議之主席由審議會召集人就審議會委員指派之

32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地質法 sect9Ⅱ 基地地質調查與地質安全評估方法之認定項目內容及作業應遵行事項之準則由中央主管機關會商相關主管機關定之

地質法 sect6

中央或地方研提計畫書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審查

中央主管機關公告

地質法 sect8- sect11

地質法 sect5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土地管理

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應審查調查及評估結果

申請土地開發前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土地利用計畫

土地開發審查

災害防治

環境保育

資源開發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組織及運作辦法

34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

基地地質安全評估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廢止

為何須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廣域性

區域性

地質敏感區地質調查制度地質敏感區

地質調查制度

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rarr釐清地質敏感區與基地關係rarr研提因應對策

35

與相關法令規定之地質調查是否競合

環境影響評估環境影響評估

水土保持水土保持

非都市土地使用分區變更非都市土地使用分區變更

建築地基調查建築地基調查

溫泉開發溫泉開發

礦業開發礦業開發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地質安全評估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地質安全評估

地質法 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

hellip

36

1 基地地質調查調查區之範圍界定 ( 第 2 條 )2 現有資料之引用 ( 第 3 條 )3 地質調查方法之選擇 ( 第 4 條 )4 報告書製作應遵行事項 ( 第 5 條第 6 條 )

5 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之調查及評估 ( 第 7 條 - 第 10條 )

6 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之調查及評估 ( 第 11 條 - 第14 條 )

7 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之調查及評估 ( 第 15 條 - 第 18條 )

8 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之調查及評估 ( 第 19 條 - 第23 條 )

9 土石流地質敏感區之調查及評估 ( 第 24 條 - 第 28條 )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總則

各類地質敏感區專章 計 29條

37

本準則設計之條文架構 基地地質調查

區域調查 vs 細部調查 調查區範圍 調查項目及內容 調查方法 圖說規範

基地地質安全評估 地質敏感區對基地之影響 基地開發對地質敏感區之影響因應對策

總則 vs 專章通則 vs但書

38

基地地質調查 --分類及調查範圍 通則 (sect2)

區域調查調查範圍應包含基地全部及基地周界外 2 公里範圍與基地所在地質敏感區重疊部分

細部調查調查範圍應包含基地與地質敏感區重疊部分

得免細部調查維持原地形地貌且不開發者

但書區域調查範圍 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 (sect19) 基地及其所在之地質敏感區全部

土石流地質敏感區 (sect24) 基地及其所在之土石流溪流集水區全部

2 km基地

地質敏感區

基地地質調查 -- 調查項目及內容地質敏感區類別

區域調查 細部調查

地質遺跡(sect7)

地形地層分布及地質構造

地質遺跡之產狀外觀形態及保存狀況地質遺跡之地表分布範圍地質遺跡有向地下延伸者在預計開挖深度範圍內之分布岩層位態岩石性質及地質構造

地下水補注 (sect11)

地形地層分布地質構造及水文地質概況

地形地表沉積物種類及粒徑分布地下地層岩性分布水文地質參數

活動斷層(sect15)

活動斷層地形特徵地層分布及地質構造

岩層分布地質構造

山崩與地滑 (sect20)

環境狀況地質特性 地質特性坡地現況及工程特性

土石流(sect25)

地質環境特性土石崩塌料源土石流流動區溪床特性土石流溢流土石流堆積區特性土石流災害歷史土石流治理工程措施

土石流堆積物地表與地下分布及粒徑變化土石流流動與堆積之特徵及地形坡度變化調查區與土石流流動區之距離及基地與溪床之高程差基地內相關土石流治理工程措施

專章

40

基地地質調查 -- 調查方法 區域調查得引用既有地質資料既有地質資料不足者應以露頭調查遙測影像判釋或其他方法補充資料 (sect3I)

細部調查應進行現地調查現地調查如有既有資料可資引用者得以既有資料取代 (sect3Ⅱ)

本準則所規定之必要地質調查方法得以其他合乎學理且能達到相同調查目的之方法取代 (sect4)

地質法 sect9I 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視情況就下列方法擇一行之 由現有資料檢核並評估地質安全

進行現地調查並評估地質安全

通則

41

基地地質調查 -- 調查方法地質敏感區類別

區域調查 細部調查

地質遺跡(sect8)

露頭調查地質鑽探地球物理測勘或其他方法

地下水補注 (sect12)

地表沉積物種類及粒徑分布 地質鑽探 (增鑽探數量或地球物理測勘 )

活動斷層(sect16)

地形判釋露頭調查

地形判釋露頭調查地質鑽探(探溝調查 ) 地球物理測勘

山崩與地滑 (sect21)

遙測影像判釋地表調查

遙測影像判釋地表調查地質鑽探 (增鑽探數量或地球物理測勘 )

土石流(sect26)

遙測影像判釋地表調查

遙測影像判釋地表調查試坑調查地質鑽探

專章

細部調查規定必要調查方法 -- 地質鑽探地質敏感區類別 鑽探數量及配置 鑽探深度 其他規定

地下水補注 (sect12)

A≦05公頃得不進行地質鑽探05 < A≦2公頃至少應鑽探 2孔 2公頃< A每 1 公頃應鑽 1孔未滿 1 公頃者以 1 公頃計鑽探孔位以均勻分布於細部調查區為原則

每孔深度至少50 公尺或進入岩盤至少 5公尺

配合地質鑽孔調查地下水位及透水係數

活動斷層(sect16)-- 調查地下岩層分布及厚度活動斷層及剪裂帶深度

鑽探剖面應儘量垂直活動斷層走向其配置以能呈現細部調查區之特性及其與活動斷層之關係為原則沿活動斷層走向平行方向之長度每 100 公尺應繪置 1剖面未滿 100 公尺者以 100 公尺計剖面長度未滿 20 公尺者應至少有 1鑽孔控制剖面長度在 20 公尺以上者應至少有 2鑽孔控制且位於剖面兩端之鑽孔與細部調查區邊界之距離以小於 10 公尺為原則同剖面之鑽孔岩性有明顯變化或構造複雜者應增加鑽探數量以調查是否有活動斷層通過及其可能分布位置

每孔深度應至少 30 公尺

山崩與地滑 (sect21)-- 調查覆土層之分布與厚度及岩體之特性

A≦01公頃至少鑽探 1孔01 < A≦1公頃至少鑽探 2孔1公頃< A每 05 公頃應鑽 1孔未滿 05 公頃者以05 公頃計鑽探孔位應配合調查區域狀況選擇適當之配置如為順向坡應優先配置鑽孔

每孔深度至少 30 公尺並應進入岩盤至少 5 公尺如位於順向坡坡面上之鑽孔深度應足以釐清順向坡之岩層組成與厚度及主要不連續面之特性

配合地質鑽孔進行地下水位量測並視坡地穩定分析之需要進行土壤與岩石力學試驗及地下水文調查

土石流(sect26)-- 調查土石流堆積材料厚度及粒徑變化

A≦01公頃至少鑽探 1孔01 < A≦1公頃至少鑽探 2孔1公頃< A每 05 公頃應鑽 1孔未滿 05 公頃者以05 公頃計鑽探孔位配置以均勻分布為原則

每孔深度至少20 公尺或進入岩盤 5 公尺

全程取樣

基地地質調查報告書圖說規範 區域調查地質圖+地質剖面圖 細部調查地質圖+地質剖面圖 地下地質調查方法之紀錄圖說如柱狀圖剖面圖等

地質敏感區類別

區域圖說比例尺

細部圖說比例尺

地質剖面圖

地質遺跡 (sect9)

≧125000 ≧15000 區域調查地質圖與細部調查地質圖均應附與地質圖同比例尺之地質剖面圖

地下水補注(sect13)

≧125000 ≧15000 區域調查地質圖應附水文地質剖面圖細部調查地質圖應附水文地質柵狀圖其中水平比例尺同各地質圖比例垂直比例尺得適度放大

活動斷層(sect17)

≧125000 ≧15000 區域調查地質圖與細部調查地質圖均應附與地質圖同比例尺之地質剖面圖細部調查應配合鑽探資料標示地層(岩層)界線及活動斷層如活動斷層不在細部調查區範圍內應依現有資料將活動斷層標示於剖面延伸線上

山崩與地滑(sect22)

≧125000 ≧15000 區域調查地質圖應附二條相互垂直之剖面細部調查地質剖面圖應配合鑽探孔位繪製以表現覆土層及岩層之空間分布剖面圖之比例尺應與地質圖相同

土石流(sect27)

≧125000 ≧15000 區域調查地質圖應附土石流溪流縱斷面圖標示土石材料堆積位置細部調查地質圖應配合地質鑽探及試坑繪製至少二條相互垂直之地質剖面圖

專章

基地地質安全評估 -- 項目及內容

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 (sect10)

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 (sect14)

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 (sect18)

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 (sect23)

土石流地質敏感區 (sect28)

1 評估基地開發範圍與地質遺跡之空間關係及開發行為對地質遺跡形狀視覺或完整性之影響並研提因應對策2 研提開發行為於施工期間對地質遺跡採取之保護措施及評估其效果3 開發行為人對地質遺跡長期維護之因應對策

1 評估土地開發行為開發中對地下水水質及入滲補注量直接或間接之影響2 評估土地開發行為開發後造成地下水質及入滲補注量之影響3 經評估土地開發行為對地下水水質及入滲補注量造成永久性或暫時性不良影響時應採取因應措施並評估其效果

1 評估活動斷層活動時基地內地表破裂或變形之特性及可能影響範圍2 評估活動斷層活動時地表破裂或變形對開發行為之影響並分析基地內開發行為之適當性3因應對策及其效果評估

1 評估山崩或地滑發生之土石下坡運動特性崩塌或滑動量體及影響範圍對開發行為安全之影響2 評估順向坡之穩定性及開發行為對順向坡穩定性之影響3 評估開發行為造成現有山崩或地滑範圍擴大誘發潛在山崩地滑或順向坡岩體滑動之可能性及其規模4因應對策及其效果評估

1 評估土石流潛勢規模及對開發基地影響之範圍2 評估土石流對土地開發行為或建築物安全之影響3 開發行為安全之因應對策及其安全效果評估

專章

45

報告書製作應遵行事項 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結果應依本準則規定製作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報告書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sect5I)

基地與二種類別以上地質敏感區範圍重疊時應依不同類別地質敏感區規定分別辦理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其調查及評估結果得併於同一報告書(sect5Ⅱ)

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係由本法第 10 條第 1 項所定技師辦理者報告書之簽證應檢附該辦理技師之技師證書及執業執照影本由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公營事業機構或公法人內依法取得相當類科技師證書者辦理時應檢附該辦理技師之技師證書影本 (sect6)

通則

地質法 sect6

地質法 sect8- sect11

地質法 sect5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土地管理 其他規定

土地利用計畫

土地開發審查

災害防治

環境保育

資源開發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廢止

審查及公告

基地位於地質敏感區且符合土地開發行為之種類及規模

申請土地開發前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最先受理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應審查報告書

經審查通過之報告書應納入後續其他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之書圖文件做為參據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之公告」依行政程序法界定為法規命令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之公告」依行政程序法界定為法規命令

地質法第地質法第 88 條第條第 11 項土地開發行為種類與規模及所稱「緊急救災者」相關規定項土地開發行為種類與規模及所稱「緊急救災者」相關規定(( 草案草案 ) )

地質法第地質法第 1111 條第條第 11 項所稱「相關法令」及第項所稱「相關法令」及第 22 項所稱「審查機關」相關規定項所稱「審查機關」相關規定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 (( 草案草案 ))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格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格式式

47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之公告」依行政程序法界定為法規命令

地質法 sect5I 中央主管機關應將具有特殊地質景觀地質環境或有發生地質災害之虞之地區公告為地質敏感區

bull公告之法制作業bull人民之救濟權利 bull公告之法制作業bull人民之救濟權利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之公告 法規命令 一般處分

行政程序法規定 一般處分特定人具體之事實關係

sect92I 所稱行政處分係指行政機關就公法上具體事件所為之決定或其他公 權力措施而對外直接發生法律效果之單方行政行為

sect92Ⅱ前項決定或措施之相對人雖非特定而依一般性特徵可得確定其範圍者 為一般處分適用本法有關行政處分之規定有關公物之設定變更廢 止或其一般使用者亦同

法規命令不特定多數人一般抽象性規範 sect150I 所稱法規命令係指行政機關基於法律授權對多數不特定人民就一 般事項所作抽象之對外發生法律效果之規定

法務部函釋法務部函釋

都市計畫案例(司法院釋字第 156號解釋理由書及最高行政法院 95 年度 判字第 2147號判決) 都市計畫之個別變更係直接限制一定區域內人民之權利利益或增加其負擔其具有行政處分之性質

擬定都市計畫通盤檢討後所作之變更非直接限制一定區域內人民之權益或增加其負擔且非針對具體事件之處理核其性質乃屬於法規命令而非行政處分其性質是一種法規不得直接對之爭訟

特定地區經公告為地質敏感區後其後續影響為何似僅有地質法第 8 條規定「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上開規定似未直接限制一定區域內人民之權利利益或增加其負擔是以地質敏感區之公告性質上似屬法規命令而非一般處分惟仍請貴部再予確認上開公告除前所述外是否尚有其他影響以上事項宜請貴部再予審認

法務部函釋法務部函釋

50

地質敏感區之公告性質屬法規命令

確認特定地區經公告為地質敏感區後其後續影響僅有地質法第 8 條之規定

按法務部函釋上開規定因其非直接限制一定區域內人民之權益且非針對具體事件之處理

是以地質敏感區之公告性質乃屬於行政程序法第 150 條第 1 項規定所稱法規命令而非行政程序法第 92 條規定所指一般處分

經濟部重新檢視地質法

經濟部重新檢視地質法

51

地質法第 11 條第 1 項所稱「相關法令」及第 2 項所稱「審查機關」相關規定

地質法 sect11 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於相關法令規定須送審之書圖文件中納入調查及評估結果

審查機關應邀請地質專家學者或前條第一項規定之執業技師參與審查或委託專業團體辦理審查但具有自行審查能力者不在此限

地質法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

sect11I 依第 8 條第 1 項規定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於相關法令規定須送審之書圖文件中納入調查及評估結果

地質法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

sect11I 依第 8 條第 1 項規定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於相關法令規定須送審之書圖文件中納入調查及評估結果

bull資源開發bull土地開發利用bull工程建設bull廢棄物處置bull天然災害整治bull法令規定有關土地開發之規劃設計及施工

bull區域計畫法bull建築法bull環境影響評估法bull水土保持法bull土石採取法bull水利法 bull礦業法bull溫泉法bullhellip

地質法sect3Ⅶ

立法說明立法說明

53

核釋地質法第 11 條第 1 項「相關法令」

係指訂有土地開發行為相關審查規定之法令 區域計畫法都市計畫法 建築法 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各目的事業法令

bull面積 35公頃bull非都市地區

bull山坡地bull興辦事業

bull休閒農業輔導管理辦法 bull休閒農場經營計畫審查作業要點 bull非都市土地休閒農場容許作休閒農業設施使用審查作業要點 bull非都市土地作休閒農業使用興辦事業計畫及變更編定審查作業要點 bull休閒農場專案輔導實施作業規定bull區域計畫法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建築法等相關規定

【例】複合型休閒農場之土地開發申請

【例】複合型休閒農場申請土地開發許可審查流程示意圖

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bull影響土地開發人權益bull浪費行政資源bull影響土地開發人權益bull浪費行政資源

重複審查重複審查

56

係指辦理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審查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 為避免重複審查應以最先受理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為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結果之「審查機關」

經審查通過之調查及評估結果應納入後續其他「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之書圖文件做為參據

核釋地質法第 11 條第 2 項「審查機關」

【例】複合型休閒農場申請土地開發許可審查流程示意圖

辦理審查辦理審查納入參據納入參據

參據參據 參據

參據

參據參據

誰該辦理審查bull視個案情形bull每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都有可能

誰該辦理審查bull視個案情形bull每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都有可能

58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格式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sect5I 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結果應依本準則規定製作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以下簡稱報告書)報告書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59

報告書格式 基地地質調查報告

1 基地所在地質敏感區地質概況2 區域調查

(1) 調查項目內容方法及數量(2) 調查結果說明附地質圖地質剖面圖及其他相關主題圖說

3細部調查(1) 調查項目內容方法及數量(2) 調查結果說明附地質圖地質剖面圖及其他相關主題圖說

4綜合解釋 基地地質安全評估報告

依據地質調查結果及地質安全評估項目撰述地質安全評估結果

附錄 地質鑽探報告或其他地質調查方法紀錄現地試驗資料室內試驗及分析資料等

60

叁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

一地質法地質敏感區整體作業架構及程序二地質法地質敏感區相關規定

(一)法律及法規命令(二)其他規定

三地質敏感區公告及查詢(一)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及第 1 批準備(二)地質敏感區查詢系統建置

四地方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五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61

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 全國地質敏感區通盤劃定預定 4 至 5 年內分批公告完成之後至少每 5 年通 盤檢討 1次

個案更新視情況得隨時辦理 地質敏感區公告之主要作業及辦理機關

計畫書研提中央及地方主管機關 全國通盤劃定通盤檢討及個案跨越兩個以上行政區域者由中央主管機關辦理

個案未跨行政區域者由該轄管地方主管機關辦理 計畫書公開展示地方主管機關 審議會審查及計畫書核定中央主管機關

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及第 1 批準備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主要由中央主管機關辦理第 1 批地質敏感區主要由中央主管機關辦理

計畫書公開展示 30日

(地方主管機關)

計畫書公開展示 30日

(地方主管機關)計畫書審查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計畫書審查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

計畫書核定及地質敏感區公告(中央主管機關)

計畫書核定及地質敏感區公告(中央主管機關)

約5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

地質法施行 1001201

審議會籌組及討論運作規劃 相關法令

主管機關檢視其主管法令相關規定並調整修正

有關 3 子法發布 10136

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會 101313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會 101313

劃定計畫書研提(中央主管機關)劃定計畫書研提(中央主管機關)

劃定作業(中央主管機關)

劃定作業(中央主管機關)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公告準備

第 1 批分布地點

1 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名稱 分類 縣市 鄉鎮暖暖壺穴 壺穴 基隆市 暖暖區大華壺穴 壺穴 新北市 平溪區猴硐壺穴 壺穴 新北市 瑞芳區十分瀑布 瀑布 新北市 平溪區眼鏡洞瀑布 瀑布 新北市 平溪區

第 1 批101 年度102 年度103 年度

2 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年度 地質敏感區 行政區域第 1批 濁水溪沖積扇 彰化縣

雲林縣

101 屏東平原 高雄市屏東縣

102 蘭陽平原 宜蘭縣

103臺中地區臺北地區

臺中市臺北市新北市

濁水溪沖積扇

3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第 1 批分布地點車籠埔斷層活動斷層敏感區所經行政區域 (鄉鎮市區 ) bull臺中市 (9 處 ) 東勢區石岡區豐原區北屯區太平區大里區潭子區霧峰區和平區bull南投縣 (5 處 ) 草屯鎮南投市中寮鄉名間鄉竹山鎮bull苗栗縣 (1 處 ) 卓蘭鎮

第 1 批101 年度102 年度103 年度104 年度

4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第 1批

年度 直轄市或縣市 說明

第 1批 臺北市 坡地社區重點縣市

五都之一

101 南投縣 921震災區坡地災害指標縣市

101 臺中市 921震災區五都之一

第 1 年度 分布地點

5 土石流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與水土保持局現有之土石流潛勢溪流間之關係尚待釐清

第 1 批暫緩劃定

102(330)

南投縣229

臺中市101

103(264)

屏東縣 65

高雄市 89

嘉義縣 62

臺南市 48

104(320)

宜蘭縣139

雲林縣 10

彰化縣 7

花蓮縣164

105(239)

臺東縣163

苗栗縣 76

106(425)

新竹縣 71

桃園縣 51

基隆市 34

新北市219

臺北市 50

68

地質敏感區查詢系統建置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sect15Ⅲ中央主管機關應建立地質敏感區資料庫提供網路查詢及下載列印查詢結果

地質敏感區查詢民眾得自行上網進行或委由顧問公司技師代辦各級主管機關應協助提供諮詢服務

系統應於第 1 批地質敏感區公告前建妥並於每次公告地質敏感區之同時更新資料

因應土地法地籍資料付費規定系統必要配套 政府機關版查詢時可展現地籍資料 一般民眾版查詢時須自備地籍圖數值資料(向地籍主管機關申購委託測量或其他方式資料處理取得)

69

地質敏感區查詢雛形系統操作展示

地質敏感區查詢雛形系統操作展示

70

叁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

一地質法地質敏感區整體作業架構及程序二地質法地質敏感區相關規定

(一)法律及法規命令(二)其他規定

三地質敏感區公告及查詢(一)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及第 1 批準備(二)地質敏感區查詢系統建置

四地方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五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71

四地方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所在地地方政府

基隆河中上游河蝕地形(壺穴與瀑布 ) 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基隆市新北市

濁水溪沖積扇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彰化縣雲林縣

車籠埔斷層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台中市南投縣苗栗縣

山崩與地滑地質感區劃定計畫書 _臺北市

臺北市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sect9Ⅱ 辦理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公開展示事宜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sect9Ⅱ 辦理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公開展示事宜

72

已提供對口單位1臺北市政府2桃園縣政府3苗栗縣政府4臺中市政府5彰化縣政府6雲林縣政府7高雄市政府8屏東縣政府9花蓮縣政府10宜蘭縣政府11金門縣政府

已提供對口單位1臺北市政府2桃園縣政府3苗栗縣政府4臺中市政府5彰化縣政府6雲林縣政府7高雄市政府8屏東縣政府9花蓮縣政府10宜蘭縣政府11金門縣政府

請地方政府儘速提供對口單位

地方對口設置或指派屬地方主管機關權責 組織編制 業務職掌 地方情況

73

五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依地質法相關條文規定

sect6I 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應將地質敏感區相關資料納入土地利用計畫土地開發審查災害防治環境保育及資源開發之參據

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sect11I 將調查及評估結果納入送審之書圖文件中

依地質法第 11 條解釋令 「相關法令」指訂有土地開發行為相

關審查規定之法令 「審查機關」指辦理地質敏感區基地

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審查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為避免重複審查應以最先受理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為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結果之「審查機關」

經審查通過之調查及評估結果應納入後續其他「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之書圖文件做為參據

請區域計畫法都市計畫法建築法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及各目的事業法令之各法令主管機關研修其主管法令規定送審所需書表文件格式評估納入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規定俾便於地質敏感區公告後能辦理審查

請區域計畫法都市計畫法建築法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及各目的事業法令之各法令主管機關研修其主管法令規定送審所需書表文件格式評估納入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規定俾便於地質敏感區公告後能辦理審查

74

水土保持局如何配合地質法施行研修水土保持書件格式檢視「水土保持計畫審核監督辦法」規定 所需書表文件格式之內容酌予文字修正納入地質法地質敏感區規定再行公告即成

第 36 條本辦法所需書表文件之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第 36 條本辦法所需書表文件之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案例分享

75

敬請提供法令修正資訊

為利相關法令與地質法間銜接順暢請應配合地質法修正規定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於修正後將相關資訊轉知中央主管機關

76

一地質敏感區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及規模草案(附件 7 )提請討論

二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草案(附件 9 )提請討論

綜合討論綜合討論

肆討論事項

77

地質法第 8 條第 1 項土地開發行為種類與規模及所稱「緊急救災者」相關規定 ( 草

案 )地質法 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

所有土地開發行為嗎

所有土地開發行為嗎

78

過度擾民 經濟部水利署

經檢視本法所稱之「土地開發行為」水利法中可能涉及本法第 8 條及第 11 條需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事項為水利法第 46 條水利建造物之興辦改造核准許可等惟水利建造物數量龐大規模較小或開挖深度較淺之開發行為對地質環境及人民安全之影響相對較小是否所有開發行為皆須依法辦理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建議排除規模較小部分以避免增加開發成本及過度擾民

臺北市政府 公園闢建開發行為多為地表整地及綠化植栽結構物及附屬設施如涼亭管溝花槽照明設施等等僅佔工程之小部份且為地表淺基礎開挖影響地質環境條件甚微應無造成地質災害之虞參考經濟部全國地質調查資料即可故建議無一層樓以上且建築面積小於 45m2 建物之公園闢建開發得予排除以節省開發成本

hellip

79

比例原則(禁止過分原則)

行政程序法 sect7 行政行為應依下列原則為之一採取之方法應有助於目的之達成二有多種同樣能達成目的之方法時應選擇對人民權益損害最少者

三採取之方法所造成之損害不得與欲達成目的之利益顯失均衡

排除與地質安全無關者排除小規模者

排除與地質安全無關者排除小規模者

80

核釋地質法第 8 條第 1 項規定 依立法意旨及比例原則土地開發行為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其種類及規模如附表

緊急救災者係指災害發生後經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認定之搶通搶災或防患二次災害之緊急工程行為

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 基地位於地質敏感區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規模

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 基地位於地質敏感區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規模

地質敏感區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及規模 ( 草案 )

1 工廠之設立及工業區之開發2鐵路大眾捷運系統港灣及機場之開發3 公路之開發4 土石採取及探礦採礦5蓄水建造物之開發6休閒農場之開發利用7漁塭或魚池之興建8遊樂區及風景區之開發9高爾夫球場及戶外運動場地之興建或擴建10 文化教育訓練設施或研究機構之興建或擴建11醫療建設之開發其醫院興建或擴建12 新市區(係指新社區及新市鎮)建設13 環境保護工程之興建14 核能及其他能源之開發及放射性核廢料儲存或處理場所之興建15 地下街工程16高壓電線塔基工程17纜車之興建或擴建18氣象雷達站之興建或擴建工程19 設置石油管理法所定之石油石油製品貯存槽20 建築物(係指應請領建照執照)之新建或增建

選取與地質安全有關者考量各類地質敏感區屬性決定辦理與否排除小規模者

選取與地質安全有關者考量各類地質敏感區屬性決定辦理與否排除小規模者

82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 (草案 )

本報告書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為避免審查地質專業事項及技術標準不一中央主管機關爰訂定審查參考規範提供各審查機關參考

地質法 sect11 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於相關法令規定須送審之書圖文件中納入調查及評估結果

審查機關應邀請地質專家學者或前條第一項規定之執業技師參與審查或委託專業團體辦理審查但具有自行審查能力者不在此限

83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草案

1 審查人員之資格條件 ( 第 2 點 )

2 審查人員之建議名單 ( 第 3 點 )

3 報告書審查應注意事項 ( 第 4 點 )

4 報告書審查應補正事項 ( 第 5 點 )

5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之法律效益 ( 第 6點 )

6 報告書審查之收費 ( 第 7 點 )

地質 大地工程 土木工程 採礦工程 水利工程 水土保持

地質 大地工程 土木工程 採礦工程 水利工程 水土保持

政府機關(構)及相當職等專職人員地質相關實務經驗 7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副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5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助理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7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5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副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碩士學位以上且地質專長相關專職實務或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專業證照之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且取得證照後執行地質業務 7 年以上

政府機關(構)及相當職等專職人員地質相關實務經驗 7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副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5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助理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7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5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副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碩士學位以上且地質專長相關專職實務或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專業證照之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且取得證照後執行地質業務 7 年以上

專長專長++實務經驗實務經驗

地質法 sect11Ⅱ審查機關應邀請地質專家學者或前條第一項規定之執業技師參與審查或委託專業團體辦理審查但具有自行審查能力者不在此限

審查人員之資格條件 (sect2)

85

審查人員之建議名單 (sect3)

中央主管機關得就前點規定資格條件建立審查人員建議名單提供審查機關參考

86

報告書審查應注意事項 (sect4)

結果之合理性內涵足以提供後續土地開發利用災害防治及環境保育規劃之參據

基地地質調查及基地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基地地質調查及基地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項目內容數量比例尺hellip

87

報告書審查應補正事項 (sect5)

審查報告書有下列情形之一者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應通知申請人限期修正或補正

未依規定格式及份數製作 應檢附文件不齊全未經技師簽證或簽證技師科別不符不符合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規定

88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之法律效益(sect6)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依地質法sect11Ⅱ規定審查)

無行政處分效力 應納入後續相關法令送審書圖文件提供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土地開發利用行為之參據

89

報告書審查之收費 (sect7)

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報告書得收取審查費 依其主管業務收費法令 依規費法相關規定

本報告書為相關法令送審書件之ㄧ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本報告書為相關法令送審書件之ㄧ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 Slide 1
  • Slide 10
  • Slide 12
  • Slide 13
  • Slide 15
  • Slide 25
  • Slide 28
  • Slide 33
  • Slide 39
  • Slide 42
  • Slide 43
  • Slide 44
  • Slide 46
  • Slide 48
  • Slide 49
  • Slide 52
  • Slide 54
  • Slide 55
  • Slide 57
  • Slide 62
  • Slide 63
  • Slide 64
  • Slide 65
  • Slide 66
  • Slide 67
  • Slide 81
  • Slide 84

24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組織及運作辦法

地質法 sect5Ⅳ 審議會之組成專家學者不得少於審議會總人數二分之一審議會之組織及運作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地質法 sect6

中央或地方研提計畫書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審查

中央主管機關公告

地質法 sect8- sect11

地質法 sect5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土地管理

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應審查調查及評估結果

申請土地開發前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土地利用計畫

土地開發審查

災害防治

環境保育

資源開發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組織及運作辦法

26

1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組織之任務組成產生任期及出缺補聘規定 ( 第 2 條 - 第 6 條 )

2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運作之前置作業 ( 第 7條 )

3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運作之議事規則 ( 第 8條 - 第 11 條 )

4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之經費 ( 第 12 條 )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組織及運作辦法

計 13條

27

審議會任務 (sect2)

各類地質敏感區劃定相關事項

各類地質敏感區變更相關事項

各類地質敏感區廢止相關事項

地質法 sect5Ⅲ 中央主管機關應設地質敏感區審議會審查地質敏感區之劃定變更及廢止

環境保育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組織

召集人

土地利用計畫

地質遺跡

機關代表委員 專家學者委員土地開發審查

地下水補注

活動斷層

山崩與地滑

土石流

專家學者人數不得少於委員總人數 12委員總人數 17-25人

災害防治

資源開發

29

審議會組織 (sect3-sect6) 組成 產生 任期出缺補聘

機關代表委員

召集人

由中央主管機關首長兼任或指定

當然委員

其他機關代表委員

由中央主管機關首長就本法第 6 條第 1 項所定土地利用計畫土地開發審查災害防治環境保育或資源開發之主管機關代表聘兼

任期 2 年期 滿得續聘委員職務異動時原派機關應改派代表補足原任期

專家學者委員

由中央主管機關首長就具有地質敏感區相關學術專長及實務經驗之專家學者聘兼

任期 2 年期 滿得續聘每次改聘席次不得少於13委員出缺時得予補聘其任期至原任期屆滿之日止

30

審議會議事規則主席 (sect8) 召集人兼任主席

召集人不克出席時由召集人指定委員 1人代理或由出席委員互推 1人為主席

出席人數及議決人數 (sect9)

全體委員過半數之出席始得開會出席委員過半數之同意始得決議

出席 (sect10) 機關代表委員不克親自出席時得另派員代理出席並參與會議發言及表決專家學者委員應親自出席不得代理

列席 (sect11) 地質敏感區計畫書研提機關應指派代表列席報告及說明

31

審議會其他配套 (sect7)

審議會開會前得經召集人核可視個案特性邀請審議會委員及專家學者組成專案小組召開初審會議獲致初審結論後提報審議會議審查

初審會議之主席由審議會召集人就審議會委員指派之

32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地質法 sect9Ⅱ 基地地質調查與地質安全評估方法之認定項目內容及作業應遵行事項之準則由中央主管機關會商相關主管機關定之

地質法 sect6

中央或地方研提計畫書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審查

中央主管機關公告

地質法 sect8- sect11

地質法 sect5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土地管理

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應審查調查及評估結果

申請土地開發前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土地利用計畫

土地開發審查

災害防治

環境保育

資源開發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組織及運作辦法

34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

基地地質安全評估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廢止

為何須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廣域性

區域性

地質敏感區地質調查制度地質敏感區

地質調查制度

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rarr釐清地質敏感區與基地關係rarr研提因應對策

35

與相關法令規定之地質調查是否競合

環境影響評估環境影響評估

水土保持水土保持

非都市土地使用分區變更非都市土地使用分區變更

建築地基調查建築地基調查

溫泉開發溫泉開發

礦業開發礦業開發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地質安全評估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地質安全評估

地質法 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

hellip

36

1 基地地質調查調查區之範圍界定 ( 第 2 條 )2 現有資料之引用 ( 第 3 條 )3 地質調查方法之選擇 ( 第 4 條 )4 報告書製作應遵行事項 ( 第 5 條第 6 條 )

5 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之調查及評估 ( 第 7 條 - 第 10條 )

6 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之調查及評估 ( 第 11 條 - 第14 條 )

7 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之調查及評估 ( 第 15 條 - 第 18條 )

8 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之調查及評估 ( 第 19 條 - 第23 條 )

9 土石流地質敏感區之調查及評估 ( 第 24 條 - 第 28條 )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總則

各類地質敏感區專章 計 29條

37

本準則設計之條文架構 基地地質調查

區域調查 vs 細部調查 調查區範圍 調查項目及內容 調查方法 圖說規範

基地地質安全評估 地質敏感區對基地之影響 基地開發對地質敏感區之影響因應對策

總則 vs 專章通則 vs但書

38

基地地質調查 --分類及調查範圍 通則 (sect2)

區域調查調查範圍應包含基地全部及基地周界外 2 公里範圍與基地所在地質敏感區重疊部分

細部調查調查範圍應包含基地與地質敏感區重疊部分

得免細部調查維持原地形地貌且不開發者

但書區域調查範圍 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 (sect19) 基地及其所在之地質敏感區全部

土石流地質敏感區 (sect24) 基地及其所在之土石流溪流集水區全部

2 km基地

地質敏感區

基地地質調查 -- 調查項目及內容地質敏感區類別

區域調查 細部調查

地質遺跡(sect7)

地形地層分布及地質構造

地質遺跡之產狀外觀形態及保存狀況地質遺跡之地表分布範圍地質遺跡有向地下延伸者在預計開挖深度範圍內之分布岩層位態岩石性質及地質構造

地下水補注 (sect11)

地形地層分布地質構造及水文地質概況

地形地表沉積物種類及粒徑分布地下地層岩性分布水文地質參數

活動斷層(sect15)

活動斷層地形特徵地層分布及地質構造

岩層分布地質構造

山崩與地滑 (sect20)

環境狀況地質特性 地質特性坡地現況及工程特性

土石流(sect25)

地質環境特性土石崩塌料源土石流流動區溪床特性土石流溢流土石流堆積區特性土石流災害歷史土石流治理工程措施

土石流堆積物地表與地下分布及粒徑變化土石流流動與堆積之特徵及地形坡度變化調查區與土石流流動區之距離及基地與溪床之高程差基地內相關土石流治理工程措施

專章

40

基地地質調查 -- 調查方法 區域調查得引用既有地質資料既有地質資料不足者應以露頭調查遙測影像判釋或其他方法補充資料 (sect3I)

細部調查應進行現地調查現地調查如有既有資料可資引用者得以既有資料取代 (sect3Ⅱ)

本準則所規定之必要地質調查方法得以其他合乎學理且能達到相同調查目的之方法取代 (sect4)

地質法 sect9I 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視情況就下列方法擇一行之 由現有資料檢核並評估地質安全

進行現地調查並評估地質安全

通則

41

基地地質調查 -- 調查方法地質敏感區類別

區域調查 細部調查

地質遺跡(sect8)

露頭調查地質鑽探地球物理測勘或其他方法

地下水補注 (sect12)

地表沉積物種類及粒徑分布 地質鑽探 (增鑽探數量或地球物理測勘 )

活動斷層(sect16)

地形判釋露頭調查

地形判釋露頭調查地質鑽探(探溝調查 ) 地球物理測勘

山崩與地滑 (sect21)

遙測影像判釋地表調查

遙測影像判釋地表調查地質鑽探 (增鑽探數量或地球物理測勘 )

土石流(sect26)

遙測影像判釋地表調查

遙測影像判釋地表調查試坑調查地質鑽探

專章

細部調查規定必要調查方法 -- 地質鑽探地質敏感區類別 鑽探數量及配置 鑽探深度 其他規定

地下水補注 (sect12)

A≦05公頃得不進行地質鑽探05 < A≦2公頃至少應鑽探 2孔 2公頃< A每 1 公頃應鑽 1孔未滿 1 公頃者以 1 公頃計鑽探孔位以均勻分布於細部調查區為原則

每孔深度至少50 公尺或進入岩盤至少 5公尺

配合地質鑽孔調查地下水位及透水係數

活動斷層(sect16)-- 調查地下岩層分布及厚度活動斷層及剪裂帶深度

鑽探剖面應儘量垂直活動斷層走向其配置以能呈現細部調查區之特性及其與活動斷層之關係為原則沿活動斷層走向平行方向之長度每 100 公尺應繪置 1剖面未滿 100 公尺者以 100 公尺計剖面長度未滿 20 公尺者應至少有 1鑽孔控制剖面長度在 20 公尺以上者應至少有 2鑽孔控制且位於剖面兩端之鑽孔與細部調查區邊界之距離以小於 10 公尺為原則同剖面之鑽孔岩性有明顯變化或構造複雜者應增加鑽探數量以調查是否有活動斷層通過及其可能分布位置

每孔深度應至少 30 公尺

山崩與地滑 (sect21)-- 調查覆土層之分布與厚度及岩體之特性

A≦01公頃至少鑽探 1孔01 < A≦1公頃至少鑽探 2孔1公頃< A每 05 公頃應鑽 1孔未滿 05 公頃者以05 公頃計鑽探孔位應配合調查區域狀況選擇適當之配置如為順向坡應優先配置鑽孔

每孔深度至少 30 公尺並應進入岩盤至少 5 公尺如位於順向坡坡面上之鑽孔深度應足以釐清順向坡之岩層組成與厚度及主要不連續面之特性

配合地質鑽孔進行地下水位量測並視坡地穩定分析之需要進行土壤與岩石力學試驗及地下水文調查

土石流(sect26)-- 調查土石流堆積材料厚度及粒徑變化

A≦01公頃至少鑽探 1孔01 < A≦1公頃至少鑽探 2孔1公頃< A每 05 公頃應鑽 1孔未滿 05 公頃者以05 公頃計鑽探孔位配置以均勻分布為原則

每孔深度至少20 公尺或進入岩盤 5 公尺

全程取樣

基地地質調查報告書圖說規範 區域調查地質圖+地質剖面圖 細部調查地質圖+地質剖面圖 地下地質調查方法之紀錄圖說如柱狀圖剖面圖等

地質敏感區類別

區域圖說比例尺

細部圖說比例尺

地質剖面圖

地質遺跡 (sect9)

≧125000 ≧15000 區域調查地質圖與細部調查地質圖均應附與地質圖同比例尺之地質剖面圖

地下水補注(sect13)

≧125000 ≧15000 區域調查地質圖應附水文地質剖面圖細部調查地質圖應附水文地質柵狀圖其中水平比例尺同各地質圖比例垂直比例尺得適度放大

活動斷層(sect17)

≧125000 ≧15000 區域調查地質圖與細部調查地質圖均應附與地質圖同比例尺之地質剖面圖細部調查應配合鑽探資料標示地層(岩層)界線及活動斷層如活動斷層不在細部調查區範圍內應依現有資料將活動斷層標示於剖面延伸線上

山崩與地滑(sect22)

≧125000 ≧15000 區域調查地質圖應附二條相互垂直之剖面細部調查地質剖面圖應配合鑽探孔位繪製以表現覆土層及岩層之空間分布剖面圖之比例尺應與地質圖相同

土石流(sect27)

≧125000 ≧15000 區域調查地質圖應附土石流溪流縱斷面圖標示土石材料堆積位置細部調查地質圖應配合地質鑽探及試坑繪製至少二條相互垂直之地質剖面圖

專章

基地地質安全評估 -- 項目及內容

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 (sect10)

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 (sect14)

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 (sect18)

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 (sect23)

土石流地質敏感區 (sect28)

1 評估基地開發範圍與地質遺跡之空間關係及開發行為對地質遺跡形狀視覺或完整性之影響並研提因應對策2 研提開發行為於施工期間對地質遺跡採取之保護措施及評估其效果3 開發行為人對地質遺跡長期維護之因應對策

1 評估土地開發行為開發中對地下水水質及入滲補注量直接或間接之影響2 評估土地開發行為開發後造成地下水質及入滲補注量之影響3 經評估土地開發行為對地下水水質及入滲補注量造成永久性或暫時性不良影響時應採取因應措施並評估其效果

1 評估活動斷層活動時基地內地表破裂或變形之特性及可能影響範圍2 評估活動斷層活動時地表破裂或變形對開發行為之影響並分析基地內開發行為之適當性3因應對策及其效果評估

1 評估山崩或地滑發生之土石下坡運動特性崩塌或滑動量體及影響範圍對開發行為安全之影響2 評估順向坡之穩定性及開發行為對順向坡穩定性之影響3 評估開發行為造成現有山崩或地滑範圍擴大誘發潛在山崩地滑或順向坡岩體滑動之可能性及其規模4因應對策及其效果評估

1 評估土石流潛勢規模及對開發基地影響之範圍2 評估土石流對土地開發行為或建築物安全之影響3 開發行為安全之因應對策及其安全效果評估

專章

45

報告書製作應遵行事項 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結果應依本準則規定製作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報告書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sect5I)

基地與二種類別以上地質敏感區範圍重疊時應依不同類別地質敏感區規定分別辦理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其調查及評估結果得併於同一報告書(sect5Ⅱ)

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係由本法第 10 條第 1 項所定技師辦理者報告書之簽證應檢附該辦理技師之技師證書及執業執照影本由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公營事業機構或公法人內依法取得相當類科技師證書者辦理時應檢附該辦理技師之技師證書影本 (sect6)

通則

地質法 sect6

地質法 sect8- sect11

地質法 sect5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土地管理 其他規定

土地利用計畫

土地開發審查

災害防治

環境保育

資源開發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廢止

審查及公告

基地位於地質敏感區且符合土地開發行為之種類及規模

申請土地開發前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最先受理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應審查報告書

經審查通過之報告書應納入後續其他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之書圖文件做為參據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之公告」依行政程序法界定為法規命令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之公告」依行政程序法界定為法規命令

地質法第地質法第 88 條第條第 11 項土地開發行為種類與規模及所稱「緊急救災者」相關規定項土地開發行為種類與規模及所稱「緊急救災者」相關規定(( 草案草案 ) )

地質法第地質法第 1111 條第條第 11 項所稱「相關法令」及第項所稱「相關法令」及第 22 項所稱「審查機關」相關規定項所稱「審查機關」相關規定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 (( 草案草案 ))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格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格式式

47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之公告」依行政程序法界定為法規命令

地質法 sect5I 中央主管機關應將具有特殊地質景觀地質環境或有發生地質災害之虞之地區公告為地質敏感區

bull公告之法制作業bull人民之救濟權利 bull公告之法制作業bull人民之救濟權利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之公告 法規命令 一般處分

行政程序法規定 一般處分特定人具體之事實關係

sect92I 所稱行政處分係指行政機關就公法上具體事件所為之決定或其他公 權力措施而對外直接發生法律效果之單方行政行為

sect92Ⅱ前項決定或措施之相對人雖非特定而依一般性特徵可得確定其範圍者 為一般處分適用本法有關行政處分之規定有關公物之設定變更廢 止或其一般使用者亦同

法規命令不特定多數人一般抽象性規範 sect150I 所稱法規命令係指行政機關基於法律授權對多數不特定人民就一 般事項所作抽象之對外發生法律效果之規定

法務部函釋法務部函釋

都市計畫案例(司法院釋字第 156號解釋理由書及最高行政法院 95 年度 判字第 2147號判決) 都市計畫之個別變更係直接限制一定區域內人民之權利利益或增加其負擔其具有行政處分之性質

擬定都市計畫通盤檢討後所作之變更非直接限制一定區域內人民之權益或增加其負擔且非針對具體事件之處理核其性質乃屬於法規命令而非行政處分其性質是一種法規不得直接對之爭訟

特定地區經公告為地質敏感區後其後續影響為何似僅有地質法第 8 條規定「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上開規定似未直接限制一定區域內人民之權利利益或增加其負擔是以地質敏感區之公告性質上似屬法規命令而非一般處分惟仍請貴部再予確認上開公告除前所述外是否尚有其他影響以上事項宜請貴部再予審認

法務部函釋法務部函釋

50

地質敏感區之公告性質屬法規命令

確認特定地區經公告為地質敏感區後其後續影響僅有地質法第 8 條之規定

按法務部函釋上開規定因其非直接限制一定區域內人民之權益且非針對具體事件之處理

是以地質敏感區之公告性質乃屬於行政程序法第 150 條第 1 項規定所稱法規命令而非行政程序法第 92 條規定所指一般處分

經濟部重新檢視地質法

經濟部重新檢視地質法

51

地質法第 11 條第 1 項所稱「相關法令」及第 2 項所稱「審查機關」相關規定

地質法 sect11 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於相關法令規定須送審之書圖文件中納入調查及評估結果

審查機關應邀請地質專家學者或前條第一項規定之執業技師參與審查或委託專業團體辦理審查但具有自行審查能力者不在此限

地質法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

sect11I 依第 8 條第 1 項規定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於相關法令規定須送審之書圖文件中納入調查及評估結果

地質法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

sect11I 依第 8 條第 1 項規定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於相關法令規定須送審之書圖文件中納入調查及評估結果

bull資源開發bull土地開發利用bull工程建設bull廢棄物處置bull天然災害整治bull法令規定有關土地開發之規劃設計及施工

bull區域計畫法bull建築法bull環境影響評估法bull水土保持法bull土石採取法bull水利法 bull礦業法bull溫泉法bullhellip

地質法sect3Ⅶ

立法說明立法說明

53

核釋地質法第 11 條第 1 項「相關法令」

係指訂有土地開發行為相關審查規定之法令 區域計畫法都市計畫法 建築法 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各目的事業法令

bull面積 35公頃bull非都市地區

bull山坡地bull興辦事業

bull休閒農業輔導管理辦法 bull休閒農場經營計畫審查作業要點 bull非都市土地休閒農場容許作休閒農業設施使用審查作業要點 bull非都市土地作休閒農業使用興辦事業計畫及變更編定審查作業要點 bull休閒農場專案輔導實施作業規定bull區域計畫法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建築法等相關規定

【例】複合型休閒農場之土地開發申請

【例】複合型休閒農場申請土地開發許可審查流程示意圖

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bull影響土地開發人權益bull浪費行政資源bull影響土地開發人權益bull浪費行政資源

重複審查重複審查

56

係指辦理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審查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 為避免重複審查應以最先受理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為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結果之「審查機關」

經審查通過之調查及評估結果應納入後續其他「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之書圖文件做為參據

核釋地質法第 11 條第 2 項「審查機關」

【例】複合型休閒農場申請土地開發許可審查流程示意圖

辦理審查辦理審查納入參據納入參據

參據參據 參據

參據

參據參據

誰該辦理審查bull視個案情形bull每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都有可能

誰該辦理審查bull視個案情形bull每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都有可能

58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格式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sect5I 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結果應依本準則規定製作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以下簡稱報告書)報告書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59

報告書格式 基地地質調查報告

1 基地所在地質敏感區地質概況2 區域調查

(1) 調查項目內容方法及數量(2) 調查結果說明附地質圖地質剖面圖及其他相關主題圖說

3細部調查(1) 調查項目內容方法及數量(2) 調查結果說明附地質圖地質剖面圖及其他相關主題圖說

4綜合解釋 基地地質安全評估報告

依據地質調查結果及地質安全評估項目撰述地質安全評估結果

附錄 地質鑽探報告或其他地質調查方法紀錄現地試驗資料室內試驗及分析資料等

60

叁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

一地質法地質敏感區整體作業架構及程序二地質法地質敏感區相關規定

(一)法律及法規命令(二)其他規定

三地質敏感區公告及查詢(一)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及第 1 批準備(二)地質敏感區查詢系統建置

四地方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五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61

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 全國地質敏感區通盤劃定預定 4 至 5 年內分批公告完成之後至少每 5 年通 盤檢討 1次

個案更新視情況得隨時辦理 地質敏感區公告之主要作業及辦理機關

計畫書研提中央及地方主管機關 全國通盤劃定通盤檢討及個案跨越兩個以上行政區域者由中央主管機關辦理

個案未跨行政區域者由該轄管地方主管機關辦理 計畫書公開展示地方主管機關 審議會審查及計畫書核定中央主管機關

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及第 1 批準備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主要由中央主管機關辦理第 1 批地質敏感區主要由中央主管機關辦理

計畫書公開展示 30日

(地方主管機關)

計畫書公開展示 30日

(地方主管機關)計畫書審查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計畫書審查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

計畫書核定及地質敏感區公告(中央主管機關)

計畫書核定及地質敏感區公告(中央主管機關)

約5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

地質法施行 1001201

審議會籌組及討論運作規劃 相關法令

主管機關檢視其主管法令相關規定並調整修正

有關 3 子法發布 10136

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會 101313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會 101313

劃定計畫書研提(中央主管機關)劃定計畫書研提(中央主管機關)

劃定作業(中央主管機關)

劃定作業(中央主管機關)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公告準備

第 1 批分布地點

1 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名稱 分類 縣市 鄉鎮暖暖壺穴 壺穴 基隆市 暖暖區大華壺穴 壺穴 新北市 平溪區猴硐壺穴 壺穴 新北市 瑞芳區十分瀑布 瀑布 新北市 平溪區眼鏡洞瀑布 瀑布 新北市 平溪區

第 1 批101 年度102 年度103 年度

2 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年度 地質敏感區 行政區域第 1批 濁水溪沖積扇 彰化縣

雲林縣

101 屏東平原 高雄市屏東縣

102 蘭陽平原 宜蘭縣

103臺中地區臺北地區

臺中市臺北市新北市

濁水溪沖積扇

3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第 1 批分布地點車籠埔斷層活動斷層敏感區所經行政區域 (鄉鎮市區 ) bull臺中市 (9 處 ) 東勢區石岡區豐原區北屯區太平區大里區潭子區霧峰區和平區bull南投縣 (5 處 ) 草屯鎮南投市中寮鄉名間鄉竹山鎮bull苗栗縣 (1 處 ) 卓蘭鎮

第 1 批101 年度102 年度103 年度104 年度

4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第 1批

年度 直轄市或縣市 說明

第 1批 臺北市 坡地社區重點縣市

五都之一

101 南投縣 921震災區坡地災害指標縣市

101 臺中市 921震災區五都之一

第 1 年度 分布地點

5 土石流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與水土保持局現有之土石流潛勢溪流間之關係尚待釐清

第 1 批暫緩劃定

102(330)

南投縣229

臺中市101

103(264)

屏東縣 65

高雄市 89

嘉義縣 62

臺南市 48

104(320)

宜蘭縣139

雲林縣 10

彰化縣 7

花蓮縣164

105(239)

臺東縣163

苗栗縣 76

106(425)

新竹縣 71

桃園縣 51

基隆市 34

新北市219

臺北市 50

68

地質敏感區查詢系統建置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sect15Ⅲ中央主管機關應建立地質敏感區資料庫提供網路查詢及下載列印查詢結果

地質敏感區查詢民眾得自行上網進行或委由顧問公司技師代辦各級主管機關應協助提供諮詢服務

系統應於第 1 批地質敏感區公告前建妥並於每次公告地質敏感區之同時更新資料

因應土地法地籍資料付費規定系統必要配套 政府機關版查詢時可展現地籍資料 一般民眾版查詢時須自備地籍圖數值資料(向地籍主管機關申購委託測量或其他方式資料處理取得)

69

地質敏感區查詢雛形系統操作展示

地質敏感區查詢雛形系統操作展示

70

叁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

一地質法地質敏感區整體作業架構及程序二地質法地質敏感區相關規定

(一)法律及法規命令(二)其他規定

三地質敏感區公告及查詢(一)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及第 1 批準備(二)地質敏感區查詢系統建置

四地方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五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71

四地方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所在地地方政府

基隆河中上游河蝕地形(壺穴與瀑布 ) 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基隆市新北市

濁水溪沖積扇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彰化縣雲林縣

車籠埔斷層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台中市南投縣苗栗縣

山崩與地滑地質感區劃定計畫書 _臺北市

臺北市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sect9Ⅱ 辦理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公開展示事宜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sect9Ⅱ 辦理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公開展示事宜

72

已提供對口單位1臺北市政府2桃園縣政府3苗栗縣政府4臺中市政府5彰化縣政府6雲林縣政府7高雄市政府8屏東縣政府9花蓮縣政府10宜蘭縣政府11金門縣政府

已提供對口單位1臺北市政府2桃園縣政府3苗栗縣政府4臺中市政府5彰化縣政府6雲林縣政府7高雄市政府8屏東縣政府9花蓮縣政府10宜蘭縣政府11金門縣政府

請地方政府儘速提供對口單位

地方對口設置或指派屬地方主管機關權責 組織編制 業務職掌 地方情況

73

五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依地質法相關條文規定

sect6I 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應將地質敏感區相關資料納入土地利用計畫土地開發審查災害防治環境保育及資源開發之參據

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sect11I 將調查及評估結果納入送審之書圖文件中

依地質法第 11 條解釋令 「相關法令」指訂有土地開發行為相

關審查規定之法令 「審查機關」指辦理地質敏感區基地

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審查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為避免重複審查應以最先受理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為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結果之「審查機關」

經審查通過之調查及評估結果應納入後續其他「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之書圖文件做為參據

請區域計畫法都市計畫法建築法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及各目的事業法令之各法令主管機關研修其主管法令規定送審所需書表文件格式評估納入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規定俾便於地質敏感區公告後能辦理審查

請區域計畫法都市計畫法建築法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及各目的事業法令之各法令主管機關研修其主管法令規定送審所需書表文件格式評估納入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規定俾便於地質敏感區公告後能辦理審查

74

水土保持局如何配合地質法施行研修水土保持書件格式檢視「水土保持計畫審核監督辦法」規定 所需書表文件格式之內容酌予文字修正納入地質法地質敏感區規定再行公告即成

第 36 條本辦法所需書表文件之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第 36 條本辦法所需書表文件之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案例分享

75

敬請提供法令修正資訊

為利相關法令與地質法間銜接順暢請應配合地質法修正規定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於修正後將相關資訊轉知中央主管機關

76

一地質敏感區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及規模草案(附件 7 )提請討論

二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草案(附件 9 )提請討論

綜合討論綜合討論

肆討論事項

77

地質法第 8 條第 1 項土地開發行為種類與規模及所稱「緊急救災者」相關規定 ( 草

案 )地質法 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

所有土地開發行為嗎

所有土地開發行為嗎

78

過度擾民 經濟部水利署

經檢視本法所稱之「土地開發行為」水利法中可能涉及本法第 8 條及第 11 條需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事項為水利法第 46 條水利建造物之興辦改造核准許可等惟水利建造物數量龐大規模較小或開挖深度較淺之開發行為對地質環境及人民安全之影響相對較小是否所有開發行為皆須依法辦理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建議排除規模較小部分以避免增加開發成本及過度擾民

臺北市政府 公園闢建開發行為多為地表整地及綠化植栽結構物及附屬設施如涼亭管溝花槽照明設施等等僅佔工程之小部份且為地表淺基礎開挖影響地質環境條件甚微應無造成地質災害之虞參考經濟部全國地質調查資料即可故建議無一層樓以上且建築面積小於 45m2 建物之公園闢建開發得予排除以節省開發成本

hellip

79

比例原則(禁止過分原則)

行政程序法 sect7 行政行為應依下列原則為之一採取之方法應有助於目的之達成二有多種同樣能達成目的之方法時應選擇對人民權益損害最少者

三採取之方法所造成之損害不得與欲達成目的之利益顯失均衡

排除與地質安全無關者排除小規模者

排除與地質安全無關者排除小規模者

80

核釋地質法第 8 條第 1 項規定 依立法意旨及比例原則土地開發行為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其種類及規模如附表

緊急救災者係指災害發生後經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認定之搶通搶災或防患二次災害之緊急工程行為

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 基地位於地質敏感區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規模

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 基地位於地質敏感區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規模

地質敏感區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及規模 ( 草案 )

1 工廠之設立及工業區之開發2鐵路大眾捷運系統港灣及機場之開發3 公路之開發4 土石採取及探礦採礦5蓄水建造物之開發6休閒農場之開發利用7漁塭或魚池之興建8遊樂區及風景區之開發9高爾夫球場及戶外運動場地之興建或擴建10 文化教育訓練設施或研究機構之興建或擴建11醫療建設之開發其醫院興建或擴建12 新市區(係指新社區及新市鎮)建設13 環境保護工程之興建14 核能及其他能源之開發及放射性核廢料儲存或處理場所之興建15 地下街工程16高壓電線塔基工程17纜車之興建或擴建18氣象雷達站之興建或擴建工程19 設置石油管理法所定之石油石油製品貯存槽20 建築物(係指應請領建照執照)之新建或增建

選取與地質安全有關者考量各類地質敏感區屬性決定辦理與否排除小規模者

選取與地質安全有關者考量各類地質敏感區屬性決定辦理與否排除小規模者

82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 (草案 )

本報告書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為避免審查地質專業事項及技術標準不一中央主管機關爰訂定審查參考規範提供各審查機關參考

地質法 sect11 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於相關法令規定須送審之書圖文件中納入調查及評估結果

審查機關應邀請地質專家學者或前條第一項規定之執業技師參與審查或委託專業團體辦理審查但具有自行審查能力者不在此限

83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草案

1 審查人員之資格條件 ( 第 2 點 )

2 審查人員之建議名單 ( 第 3 點 )

3 報告書審查應注意事項 ( 第 4 點 )

4 報告書審查應補正事項 ( 第 5 點 )

5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之法律效益 ( 第 6點 )

6 報告書審查之收費 ( 第 7 點 )

地質 大地工程 土木工程 採礦工程 水利工程 水土保持

地質 大地工程 土木工程 採礦工程 水利工程 水土保持

政府機關(構)及相當職等專職人員地質相關實務經驗 7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副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5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助理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7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5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副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碩士學位以上且地質專長相關專職實務或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專業證照之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且取得證照後執行地質業務 7 年以上

政府機關(構)及相當職等專職人員地質相關實務經驗 7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副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5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助理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7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5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副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碩士學位以上且地質專長相關專職實務或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專業證照之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且取得證照後執行地質業務 7 年以上

專長專長++實務經驗實務經驗

地質法 sect11Ⅱ審查機關應邀請地質專家學者或前條第一項規定之執業技師參與審查或委託專業團體辦理審查但具有自行審查能力者不在此限

審查人員之資格條件 (sect2)

85

審查人員之建議名單 (sect3)

中央主管機關得就前點規定資格條件建立審查人員建議名單提供審查機關參考

86

報告書審查應注意事項 (sect4)

結果之合理性內涵足以提供後續土地開發利用災害防治及環境保育規劃之參據

基地地質調查及基地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基地地質調查及基地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項目內容數量比例尺hellip

87

報告書審查應補正事項 (sect5)

審查報告書有下列情形之一者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應通知申請人限期修正或補正

未依規定格式及份數製作 應檢附文件不齊全未經技師簽證或簽證技師科別不符不符合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規定

88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之法律效益(sect6)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依地質法sect11Ⅱ規定審查)

無行政處分效力 應納入後續相關法令送審書圖文件提供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土地開發利用行為之參據

89

報告書審查之收費 (sect7)

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報告書得收取審查費 依其主管業務收費法令 依規費法相關規定

本報告書為相關法令送審書件之ㄧ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本報告書為相關法令送審書件之ㄧ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 Slide 1
  • Slide 10
  • Slide 12
  • Slide 13
  • Slide 15
  • Slide 25
  • Slide 28
  • Slide 33
  • Slide 39
  • Slide 42
  • Slide 43
  • Slide 44
  • Slide 46
  • Slide 48
  • Slide 49
  • Slide 52
  • Slide 54
  • Slide 55
  • Slide 57
  • Slide 62
  • Slide 63
  • Slide 64
  • Slide 65
  • Slide 66
  • Slide 67
  • Slide 81
  • Slide 84

地質法 sect6

中央或地方研提計畫書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審查

中央主管機關公告

地質法 sect8- sect11

地質法 sect5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土地管理

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應審查調查及評估結果

申請土地開發前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土地利用計畫

土地開發審查

災害防治

環境保育

資源開發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組織及運作辦法

26

1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組織之任務組成產生任期及出缺補聘規定 ( 第 2 條 - 第 6 條 )

2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運作之前置作業 ( 第 7條 )

3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運作之議事規則 ( 第 8條 - 第 11 條 )

4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之經費 ( 第 12 條 )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組織及運作辦法

計 13條

27

審議會任務 (sect2)

各類地質敏感區劃定相關事項

各類地質敏感區變更相關事項

各類地質敏感區廢止相關事項

地質法 sect5Ⅲ 中央主管機關應設地質敏感區審議會審查地質敏感區之劃定變更及廢止

環境保育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組織

召集人

土地利用計畫

地質遺跡

機關代表委員 專家學者委員土地開發審查

地下水補注

活動斷層

山崩與地滑

土石流

專家學者人數不得少於委員總人數 12委員總人數 17-25人

災害防治

資源開發

29

審議會組織 (sect3-sect6) 組成 產生 任期出缺補聘

機關代表委員

召集人

由中央主管機關首長兼任或指定

當然委員

其他機關代表委員

由中央主管機關首長就本法第 6 條第 1 項所定土地利用計畫土地開發審查災害防治環境保育或資源開發之主管機關代表聘兼

任期 2 年期 滿得續聘委員職務異動時原派機關應改派代表補足原任期

專家學者委員

由中央主管機關首長就具有地質敏感區相關學術專長及實務經驗之專家學者聘兼

任期 2 年期 滿得續聘每次改聘席次不得少於13委員出缺時得予補聘其任期至原任期屆滿之日止

30

審議會議事規則主席 (sect8) 召集人兼任主席

召集人不克出席時由召集人指定委員 1人代理或由出席委員互推 1人為主席

出席人數及議決人數 (sect9)

全體委員過半數之出席始得開會出席委員過半數之同意始得決議

出席 (sect10) 機關代表委員不克親自出席時得另派員代理出席並參與會議發言及表決專家學者委員應親自出席不得代理

列席 (sect11) 地質敏感區計畫書研提機關應指派代表列席報告及說明

31

審議會其他配套 (sect7)

審議會開會前得經召集人核可視個案特性邀請審議會委員及專家學者組成專案小組召開初審會議獲致初審結論後提報審議會議審查

初審會議之主席由審議會召集人就審議會委員指派之

32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地質法 sect9Ⅱ 基地地質調查與地質安全評估方法之認定項目內容及作業應遵行事項之準則由中央主管機關會商相關主管機關定之

地質法 sect6

中央或地方研提計畫書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審查

中央主管機關公告

地質法 sect8- sect11

地質法 sect5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土地管理

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應審查調查及評估結果

申請土地開發前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土地利用計畫

土地開發審查

災害防治

環境保育

資源開發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組織及運作辦法

34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

基地地質安全評估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廢止

為何須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廣域性

區域性

地質敏感區地質調查制度地質敏感區

地質調查制度

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rarr釐清地質敏感區與基地關係rarr研提因應對策

35

與相關法令規定之地質調查是否競合

環境影響評估環境影響評估

水土保持水土保持

非都市土地使用分區變更非都市土地使用分區變更

建築地基調查建築地基調查

溫泉開發溫泉開發

礦業開發礦業開發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地質安全評估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地質安全評估

地質法 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

hellip

36

1 基地地質調查調查區之範圍界定 ( 第 2 條 )2 現有資料之引用 ( 第 3 條 )3 地質調查方法之選擇 ( 第 4 條 )4 報告書製作應遵行事項 ( 第 5 條第 6 條 )

5 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之調查及評估 ( 第 7 條 - 第 10條 )

6 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之調查及評估 ( 第 11 條 - 第14 條 )

7 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之調查及評估 ( 第 15 條 - 第 18條 )

8 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之調查及評估 ( 第 19 條 - 第23 條 )

9 土石流地質敏感區之調查及評估 ( 第 24 條 - 第 28條 )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總則

各類地質敏感區專章 計 29條

37

本準則設計之條文架構 基地地質調查

區域調查 vs 細部調查 調查區範圍 調查項目及內容 調查方法 圖說規範

基地地質安全評估 地質敏感區對基地之影響 基地開發對地質敏感區之影響因應對策

總則 vs 專章通則 vs但書

38

基地地質調查 --分類及調查範圍 通則 (sect2)

區域調查調查範圍應包含基地全部及基地周界外 2 公里範圍與基地所在地質敏感區重疊部分

細部調查調查範圍應包含基地與地質敏感區重疊部分

得免細部調查維持原地形地貌且不開發者

但書區域調查範圍 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 (sect19) 基地及其所在之地質敏感區全部

土石流地質敏感區 (sect24) 基地及其所在之土石流溪流集水區全部

2 km基地

地質敏感區

基地地質調查 -- 調查項目及內容地質敏感區類別

區域調查 細部調查

地質遺跡(sect7)

地形地層分布及地質構造

地質遺跡之產狀外觀形態及保存狀況地質遺跡之地表分布範圍地質遺跡有向地下延伸者在預計開挖深度範圍內之分布岩層位態岩石性質及地質構造

地下水補注 (sect11)

地形地層分布地質構造及水文地質概況

地形地表沉積物種類及粒徑分布地下地層岩性分布水文地質參數

活動斷層(sect15)

活動斷層地形特徵地層分布及地質構造

岩層分布地質構造

山崩與地滑 (sect20)

環境狀況地質特性 地質特性坡地現況及工程特性

土石流(sect25)

地質環境特性土石崩塌料源土石流流動區溪床特性土石流溢流土石流堆積區特性土石流災害歷史土石流治理工程措施

土石流堆積物地表與地下分布及粒徑變化土石流流動與堆積之特徵及地形坡度變化調查區與土石流流動區之距離及基地與溪床之高程差基地內相關土石流治理工程措施

專章

40

基地地質調查 -- 調查方法 區域調查得引用既有地質資料既有地質資料不足者應以露頭調查遙測影像判釋或其他方法補充資料 (sect3I)

細部調查應進行現地調查現地調查如有既有資料可資引用者得以既有資料取代 (sect3Ⅱ)

本準則所規定之必要地質調查方法得以其他合乎學理且能達到相同調查目的之方法取代 (sect4)

地質法 sect9I 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視情況就下列方法擇一行之 由現有資料檢核並評估地質安全

進行現地調查並評估地質安全

通則

41

基地地質調查 -- 調查方法地質敏感區類別

區域調查 細部調查

地質遺跡(sect8)

露頭調查地質鑽探地球物理測勘或其他方法

地下水補注 (sect12)

地表沉積物種類及粒徑分布 地質鑽探 (增鑽探數量或地球物理測勘 )

活動斷層(sect16)

地形判釋露頭調查

地形判釋露頭調查地質鑽探(探溝調查 ) 地球物理測勘

山崩與地滑 (sect21)

遙測影像判釋地表調查

遙測影像判釋地表調查地質鑽探 (增鑽探數量或地球物理測勘 )

土石流(sect26)

遙測影像判釋地表調查

遙測影像判釋地表調查試坑調查地質鑽探

專章

細部調查規定必要調查方法 -- 地質鑽探地質敏感區類別 鑽探數量及配置 鑽探深度 其他規定

地下水補注 (sect12)

A≦05公頃得不進行地質鑽探05 < A≦2公頃至少應鑽探 2孔 2公頃< A每 1 公頃應鑽 1孔未滿 1 公頃者以 1 公頃計鑽探孔位以均勻分布於細部調查區為原則

每孔深度至少50 公尺或進入岩盤至少 5公尺

配合地質鑽孔調查地下水位及透水係數

活動斷層(sect16)-- 調查地下岩層分布及厚度活動斷層及剪裂帶深度

鑽探剖面應儘量垂直活動斷層走向其配置以能呈現細部調查區之特性及其與活動斷層之關係為原則沿活動斷層走向平行方向之長度每 100 公尺應繪置 1剖面未滿 100 公尺者以 100 公尺計剖面長度未滿 20 公尺者應至少有 1鑽孔控制剖面長度在 20 公尺以上者應至少有 2鑽孔控制且位於剖面兩端之鑽孔與細部調查區邊界之距離以小於 10 公尺為原則同剖面之鑽孔岩性有明顯變化或構造複雜者應增加鑽探數量以調查是否有活動斷層通過及其可能分布位置

每孔深度應至少 30 公尺

山崩與地滑 (sect21)-- 調查覆土層之分布與厚度及岩體之特性

A≦01公頃至少鑽探 1孔01 < A≦1公頃至少鑽探 2孔1公頃< A每 05 公頃應鑽 1孔未滿 05 公頃者以05 公頃計鑽探孔位應配合調查區域狀況選擇適當之配置如為順向坡應優先配置鑽孔

每孔深度至少 30 公尺並應進入岩盤至少 5 公尺如位於順向坡坡面上之鑽孔深度應足以釐清順向坡之岩層組成與厚度及主要不連續面之特性

配合地質鑽孔進行地下水位量測並視坡地穩定分析之需要進行土壤與岩石力學試驗及地下水文調查

土石流(sect26)-- 調查土石流堆積材料厚度及粒徑變化

A≦01公頃至少鑽探 1孔01 < A≦1公頃至少鑽探 2孔1公頃< A每 05 公頃應鑽 1孔未滿 05 公頃者以05 公頃計鑽探孔位配置以均勻分布為原則

每孔深度至少20 公尺或進入岩盤 5 公尺

全程取樣

基地地質調查報告書圖說規範 區域調查地質圖+地質剖面圖 細部調查地質圖+地質剖面圖 地下地質調查方法之紀錄圖說如柱狀圖剖面圖等

地質敏感區類別

區域圖說比例尺

細部圖說比例尺

地質剖面圖

地質遺跡 (sect9)

≧125000 ≧15000 區域調查地質圖與細部調查地質圖均應附與地質圖同比例尺之地質剖面圖

地下水補注(sect13)

≧125000 ≧15000 區域調查地質圖應附水文地質剖面圖細部調查地質圖應附水文地質柵狀圖其中水平比例尺同各地質圖比例垂直比例尺得適度放大

活動斷層(sect17)

≧125000 ≧15000 區域調查地質圖與細部調查地質圖均應附與地質圖同比例尺之地質剖面圖細部調查應配合鑽探資料標示地層(岩層)界線及活動斷層如活動斷層不在細部調查區範圍內應依現有資料將活動斷層標示於剖面延伸線上

山崩與地滑(sect22)

≧125000 ≧15000 區域調查地質圖應附二條相互垂直之剖面細部調查地質剖面圖應配合鑽探孔位繪製以表現覆土層及岩層之空間分布剖面圖之比例尺應與地質圖相同

土石流(sect27)

≧125000 ≧15000 區域調查地質圖應附土石流溪流縱斷面圖標示土石材料堆積位置細部調查地質圖應配合地質鑽探及試坑繪製至少二條相互垂直之地質剖面圖

專章

基地地質安全評估 -- 項目及內容

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 (sect10)

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 (sect14)

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 (sect18)

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 (sect23)

土石流地質敏感區 (sect28)

1 評估基地開發範圍與地質遺跡之空間關係及開發行為對地質遺跡形狀視覺或完整性之影響並研提因應對策2 研提開發行為於施工期間對地質遺跡採取之保護措施及評估其效果3 開發行為人對地質遺跡長期維護之因應對策

1 評估土地開發行為開發中對地下水水質及入滲補注量直接或間接之影響2 評估土地開發行為開發後造成地下水質及入滲補注量之影響3 經評估土地開發行為對地下水水質及入滲補注量造成永久性或暫時性不良影響時應採取因應措施並評估其效果

1 評估活動斷層活動時基地內地表破裂或變形之特性及可能影響範圍2 評估活動斷層活動時地表破裂或變形對開發行為之影響並分析基地內開發行為之適當性3因應對策及其效果評估

1 評估山崩或地滑發生之土石下坡運動特性崩塌或滑動量體及影響範圍對開發行為安全之影響2 評估順向坡之穩定性及開發行為對順向坡穩定性之影響3 評估開發行為造成現有山崩或地滑範圍擴大誘發潛在山崩地滑或順向坡岩體滑動之可能性及其規模4因應對策及其效果評估

1 評估土石流潛勢規模及對開發基地影響之範圍2 評估土石流對土地開發行為或建築物安全之影響3 開發行為安全之因應對策及其安全效果評估

專章

45

報告書製作應遵行事項 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結果應依本準則規定製作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報告書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sect5I)

基地與二種類別以上地質敏感區範圍重疊時應依不同類別地質敏感區規定分別辦理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其調查及評估結果得併於同一報告書(sect5Ⅱ)

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係由本法第 10 條第 1 項所定技師辦理者報告書之簽證應檢附該辦理技師之技師證書及執業執照影本由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公營事業機構或公法人內依法取得相當類科技師證書者辦理時應檢附該辦理技師之技師證書影本 (sect6)

通則

地質法 sect6

地質法 sect8- sect11

地質法 sect5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土地管理 其他規定

土地利用計畫

土地開發審查

災害防治

環境保育

資源開發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廢止

審查及公告

基地位於地質敏感區且符合土地開發行為之種類及規模

申請土地開發前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最先受理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應審查報告書

經審查通過之報告書應納入後續其他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之書圖文件做為參據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之公告」依行政程序法界定為法規命令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之公告」依行政程序法界定為法規命令

地質法第地質法第 88 條第條第 11 項土地開發行為種類與規模及所稱「緊急救災者」相關規定項土地開發行為種類與規模及所稱「緊急救災者」相關規定(( 草案草案 ) )

地質法第地質法第 1111 條第條第 11 項所稱「相關法令」及第項所稱「相關法令」及第 22 項所稱「審查機關」相關規定項所稱「審查機關」相關規定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 (( 草案草案 ))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格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格式式

47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之公告」依行政程序法界定為法規命令

地質法 sect5I 中央主管機關應將具有特殊地質景觀地質環境或有發生地質災害之虞之地區公告為地質敏感區

bull公告之法制作業bull人民之救濟權利 bull公告之法制作業bull人民之救濟權利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之公告 法規命令 一般處分

行政程序法規定 一般處分特定人具體之事實關係

sect92I 所稱行政處分係指行政機關就公法上具體事件所為之決定或其他公 權力措施而對外直接發生法律效果之單方行政行為

sect92Ⅱ前項決定或措施之相對人雖非特定而依一般性特徵可得確定其範圍者 為一般處分適用本法有關行政處分之規定有關公物之設定變更廢 止或其一般使用者亦同

法規命令不特定多數人一般抽象性規範 sect150I 所稱法規命令係指行政機關基於法律授權對多數不特定人民就一 般事項所作抽象之對外發生法律效果之規定

法務部函釋法務部函釋

都市計畫案例(司法院釋字第 156號解釋理由書及最高行政法院 95 年度 判字第 2147號判決) 都市計畫之個別變更係直接限制一定區域內人民之權利利益或增加其負擔其具有行政處分之性質

擬定都市計畫通盤檢討後所作之變更非直接限制一定區域內人民之權益或增加其負擔且非針對具體事件之處理核其性質乃屬於法規命令而非行政處分其性質是一種法規不得直接對之爭訟

特定地區經公告為地質敏感區後其後續影響為何似僅有地質法第 8 條規定「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上開規定似未直接限制一定區域內人民之權利利益或增加其負擔是以地質敏感區之公告性質上似屬法規命令而非一般處分惟仍請貴部再予確認上開公告除前所述外是否尚有其他影響以上事項宜請貴部再予審認

法務部函釋法務部函釋

50

地質敏感區之公告性質屬法規命令

確認特定地區經公告為地質敏感區後其後續影響僅有地質法第 8 條之規定

按法務部函釋上開規定因其非直接限制一定區域內人民之權益且非針對具體事件之處理

是以地質敏感區之公告性質乃屬於行政程序法第 150 條第 1 項規定所稱法規命令而非行政程序法第 92 條規定所指一般處分

經濟部重新檢視地質法

經濟部重新檢視地質法

51

地質法第 11 條第 1 項所稱「相關法令」及第 2 項所稱「審查機關」相關規定

地質法 sect11 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於相關法令規定須送審之書圖文件中納入調查及評估結果

審查機關應邀請地質專家學者或前條第一項規定之執業技師參與審查或委託專業團體辦理審查但具有自行審查能力者不在此限

地質法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

sect11I 依第 8 條第 1 項規定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於相關法令規定須送審之書圖文件中納入調查及評估結果

地質法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

sect11I 依第 8 條第 1 項規定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於相關法令規定須送審之書圖文件中納入調查及評估結果

bull資源開發bull土地開發利用bull工程建設bull廢棄物處置bull天然災害整治bull法令規定有關土地開發之規劃設計及施工

bull區域計畫法bull建築法bull環境影響評估法bull水土保持法bull土石採取法bull水利法 bull礦業法bull溫泉法bullhellip

地質法sect3Ⅶ

立法說明立法說明

53

核釋地質法第 11 條第 1 項「相關法令」

係指訂有土地開發行為相關審查規定之法令 區域計畫法都市計畫法 建築法 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各目的事業法令

bull面積 35公頃bull非都市地區

bull山坡地bull興辦事業

bull休閒農業輔導管理辦法 bull休閒農場經營計畫審查作業要點 bull非都市土地休閒農場容許作休閒農業設施使用審查作業要點 bull非都市土地作休閒農業使用興辦事業計畫及變更編定審查作業要點 bull休閒農場專案輔導實施作業規定bull區域計畫法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建築法等相關規定

【例】複合型休閒農場之土地開發申請

【例】複合型休閒農場申請土地開發許可審查流程示意圖

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bull影響土地開發人權益bull浪費行政資源bull影響土地開發人權益bull浪費行政資源

重複審查重複審查

56

係指辦理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審查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 為避免重複審查應以最先受理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為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結果之「審查機關」

經審查通過之調查及評估結果應納入後續其他「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之書圖文件做為參據

核釋地質法第 11 條第 2 項「審查機關」

【例】複合型休閒農場申請土地開發許可審查流程示意圖

辦理審查辦理審查納入參據納入參據

參據參據 參據

參據

參據參據

誰該辦理審查bull視個案情形bull每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都有可能

誰該辦理審查bull視個案情形bull每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都有可能

58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格式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sect5I 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結果應依本準則規定製作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以下簡稱報告書)報告書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59

報告書格式 基地地質調查報告

1 基地所在地質敏感區地質概況2 區域調查

(1) 調查項目內容方法及數量(2) 調查結果說明附地質圖地質剖面圖及其他相關主題圖說

3細部調查(1) 調查項目內容方法及數量(2) 調查結果說明附地質圖地質剖面圖及其他相關主題圖說

4綜合解釋 基地地質安全評估報告

依據地質調查結果及地質安全評估項目撰述地質安全評估結果

附錄 地質鑽探報告或其他地質調查方法紀錄現地試驗資料室內試驗及分析資料等

60

叁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

一地質法地質敏感區整體作業架構及程序二地質法地質敏感區相關規定

(一)法律及法規命令(二)其他規定

三地質敏感區公告及查詢(一)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及第 1 批準備(二)地質敏感區查詢系統建置

四地方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五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61

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 全國地質敏感區通盤劃定預定 4 至 5 年內分批公告完成之後至少每 5 年通 盤檢討 1次

個案更新視情況得隨時辦理 地質敏感區公告之主要作業及辦理機關

計畫書研提中央及地方主管機關 全國通盤劃定通盤檢討及個案跨越兩個以上行政區域者由中央主管機關辦理

個案未跨行政區域者由該轄管地方主管機關辦理 計畫書公開展示地方主管機關 審議會審查及計畫書核定中央主管機關

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及第 1 批準備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主要由中央主管機關辦理第 1 批地質敏感區主要由中央主管機關辦理

計畫書公開展示 30日

(地方主管機關)

計畫書公開展示 30日

(地方主管機關)計畫書審查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計畫書審查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

計畫書核定及地質敏感區公告(中央主管機關)

計畫書核定及地質敏感區公告(中央主管機關)

約5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

地質法施行 1001201

審議會籌組及討論運作規劃 相關法令

主管機關檢視其主管法令相關規定並調整修正

有關 3 子法發布 10136

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會 101313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會 101313

劃定計畫書研提(中央主管機關)劃定計畫書研提(中央主管機關)

劃定作業(中央主管機關)

劃定作業(中央主管機關)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公告準備

第 1 批分布地點

1 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名稱 分類 縣市 鄉鎮暖暖壺穴 壺穴 基隆市 暖暖區大華壺穴 壺穴 新北市 平溪區猴硐壺穴 壺穴 新北市 瑞芳區十分瀑布 瀑布 新北市 平溪區眼鏡洞瀑布 瀑布 新北市 平溪區

第 1 批101 年度102 年度103 年度

2 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年度 地質敏感區 行政區域第 1批 濁水溪沖積扇 彰化縣

雲林縣

101 屏東平原 高雄市屏東縣

102 蘭陽平原 宜蘭縣

103臺中地區臺北地區

臺中市臺北市新北市

濁水溪沖積扇

3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第 1 批分布地點車籠埔斷層活動斷層敏感區所經行政區域 (鄉鎮市區 ) bull臺中市 (9 處 ) 東勢區石岡區豐原區北屯區太平區大里區潭子區霧峰區和平區bull南投縣 (5 處 ) 草屯鎮南投市中寮鄉名間鄉竹山鎮bull苗栗縣 (1 處 ) 卓蘭鎮

第 1 批101 年度102 年度103 年度104 年度

4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第 1批

年度 直轄市或縣市 說明

第 1批 臺北市 坡地社區重點縣市

五都之一

101 南投縣 921震災區坡地災害指標縣市

101 臺中市 921震災區五都之一

第 1 年度 分布地點

5 土石流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與水土保持局現有之土石流潛勢溪流間之關係尚待釐清

第 1 批暫緩劃定

102(330)

南投縣229

臺中市101

103(264)

屏東縣 65

高雄市 89

嘉義縣 62

臺南市 48

104(320)

宜蘭縣139

雲林縣 10

彰化縣 7

花蓮縣164

105(239)

臺東縣163

苗栗縣 76

106(425)

新竹縣 71

桃園縣 51

基隆市 34

新北市219

臺北市 50

68

地質敏感區查詢系統建置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sect15Ⅲ中央主管機關應建立地質敏感區資料庫提供網路查詢及下載列印查詢結果

地質敏感區查詢民眾得自行上網進行或委由顧問公司技師代辦各級主管機關應協助提供諮詢服務

系統應於第 1 批地質敏感區公告前建妥並於每次公告地質敏感區之同時更新資料

因應土地法地籍資料付費規定系統必要配套 政府機關版查詢時可展現地籍資料 一般民眾版查詢時須自備地籍圖數值資料(向地籍主管機關申購委託測量或其他方式資料處理取得)

69

地質敏感區查詢雛形系統操作展示

地質敏感區查詢雛形系統操作展示

70

叁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

一地質法地質敏感區整體作業架構及程序二地質法地質敏感區相關規定

(一)法律及法規命令(二)其他規定

三地質敏感區公告及查詢(一)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及第 1 批準備(二)地質敏感區查詢系統建置

四地方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五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71

四地方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所在地地方政府

基隆河中上游河蝕地形(壺穴與瀑布 ) 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基隆市新北市

濁水溪沖積扇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彰化縣雲林縣

車籠埔斷層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台中市南投縣苗栗縣

山崩與地滑地質感區劃定計畫書 _臺北市

臺北市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sect9Ⅱ 辦理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公開展示事宜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sect9Ⅱ 辦理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公開展示事宜

72

已提供對口單位1臺北市政府2桃園縣政府3苗栗縣政府4臺中市政府5彰化縣政府6雲林縣政府7高雄市政府8屏東縣政府9花蓮縣政府10宜蘭縣政府11金門縣政府

已提供對口單位1臺北市政府2桃園縣政府3苗栗縣政府4臺中市政府5彰化縣政府6雲林縣政府7高雄市政府8屏東縣政府9花蓮縣政府10宜蘭縣政府11金門縣政府

請地方政府儘速提供對口單位

地方對口設置或指派屬地方主管機關權責 組織編制 業務職掌 地方情況

73

五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依地質法相關條文規定

sect6I 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應將地質敏感區相關資料納入土地利用計畫土地開發審查災害防治環境保育及資源開發之參據

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sect11I 將調查及評估結果納入送審之書圖文件中

依地質法第 11 條解釋令 「相關法令」指訂有土地開發行為相

關審查規定之法令 「審查機關」指辦理地質敏感區基地

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審查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為避免重複審查應以最先受理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為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結果之「審查機關」

經審查通過之調查及評估結果應納入後續其他「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之書圖文件做為參據

請區域計畫法都市計畫法建築法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及各目的事業法令之各法令主管機關研修其主管法令規定送審所需書表文件格式評估納入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規定俾便於地質敏感區公告後能辦理審查

請區域計畫法都市計畫法建築法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及各目的事業法令之各法令主管機關研修其主管法令規定送審所需書表文件格式評估納入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規定俾便於地質敏感區公告後能辦理審查

74

水土保持局如何配合地質法施行研修水土保持書件格式檢視「水土保持計畫審核監督辦法」規定 所需書表文件格式之內容酌予文字修正納入地質法地質敏感區規定再行公告即成

第 36 條本辦法所需書表文件之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第 36 條本辦法所需書表文件之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案例分享

75

敬請提供法令修正資訊

為利相關法令與地質法間銜接順暢請應配合地質法修正規定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於修正後將相關資訊轉知中央主管機關

76

一地質敏感區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及規模草案(附件 7 )提請討論

二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草案(附件 9 )提請討論

綜合討論綜合討論

肆討論事項

77

地質法第 8 條第 1 項土地開發行為種類與規模及所稱「緊急救災者」相關規定 ( 草

案 )地質法 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

所有土地開發行為嗎

所有土地開發行為嗎

78

過度擾民 經濟部水利署

經檢視本法所稱之「土地開發行為」水利法中可能涉及本法第 8 條及第 11 條需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事項為水利法第 46 條水利建造物之興辦改造核准許可等惟水利建造物數量龐大規模較小或開挖深度較淺之開發行為對地質環境及人民安全之影響相對較小是否所有開發行為皆須依法辦理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建議排除規模較小部分以避免增加開發成本及過度擾民

臺北市政府 公園闢建開發行為多為地表整地及綠化植栽結構物及附屬設施如涼亭管溝花槽照明設施等等僅佔工程之小部份且為地表淺基礎開挖影響地質環境條件甚微應無造成地質災害之虞參考經濟部全國地質調查資料即可故建議無一層樓以上且建築面積小於 45m2 建物之公園闢建開發得予排除以節省開發成本

hellip

79

比例原則(禁止過分原則)

行政程序法 sect7 行政行為應依下列原則為之一採取之方法應有助於目的之達成二有多種同樣能達成目的之方法時應選擇對人民權益損害最少者

三採取之方法所造成之損害不得與欲達成目的之利益顯失均衡

排除與地質安全無關者排除小規模者

排除與地質安全無關者排除小規模者

80

核釋地質法第 8 條第 1 項規定 依立法意旨及比例原則土地開發行為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其種類及規模如附表

緊急救災者係指災害發生後經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認定之搶通搶災或防患二次災害之緊急工程行為

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 基地位於地質敏感區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規模

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 基地位於地質敏感區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規模

地質敏感區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及規模 ( 草案 )

1 工廠之設立及工業區之開發2鐵路大眾捷運系統港灣及機場之開發3 公路之開發4 土石採取及探礦採礦5蓄水建造物之開發6休閒農場之開發利用7漁塭或魚池之興建8遊樂區及風景區之開發9高爾夫球場及戶外運動場地之興建或擴建10 文化教育訓練設施或研究機構之興建或擴建11醫療建設之開發其醫院興建或擴建12 新市區(係指新社區及新市鎮)建設13 環境保護工程之興建14 核能及其他能源之開發及放射性核廢料儲存或處理場所之興建15 地下街工程16高壓電線塔基工程17纜車之興建或擴建18氣象雷達站之興建或擴建工程19 設置石油管理法所定之石油石油製品貯存槽20 建築物(係指應請領建照執照)之新建或增建

選取與地質安全有關者考量各類地質敏感區屬性決定辦理與否排除小規模者

選取與地質安全有關者考量各類地質敏感區屬性決定辦理與否排除小規模者

82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 (草案 )

本報告書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為避免審查地質專業事項及技術標準不一中央主管機關爰訂定審查參考規範提供各審查機關參考

地質法 sect11 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於相關法令規定須送審之書圖文件中納入調查及評估結果

審查機關應邀請地質專家學者或前條第一項規定之執業技師參與審查或委託專業團體辦理審查但具有自行審查能力者不在此限

83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草案

1 審查人員之資格條件 ( 第 2 點 )

2 審查人員之建議名單 ( 第 3 點 )

3 報告書審查應注意事項 ( 第 4 點 )

4 報告書審查應補正事項 ( 第 5 點 )

5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之法律效益 ( 第 6點 )

6 報告書審查之收費 ( 第 7 點 )

地質 大地工程 土木工程 採礦工程 水利工程 水土保持

地質 大地工程 土木工程 採礦工程 水利工程 水土保持

政府機關(構)及相當職等專職人員地質相關實務經驗 7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副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5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助理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7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5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副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碩士學位以上且地質專長相關專職實務或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專業證照之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且取得證照後執行地質業務 7 年以上

政府機關(構)及相當職等專職人員地質相關實務經驗 7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副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5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助理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7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5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副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碩士學位以上且地質專長相關專職實務或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專業證照之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且取得證照後執行地質業務 7 年以上

專長專長++實務經驗實務經驗

地質法 sect11Ⅱ審查機關應邀請地質專家學者或前條第一項規定之執業技師參與審查或委託專業團體辦理審查但具有自行審查能力者不在此限

審查人員之資格條件 (sect2)

85

審查人員之建議名單 (sect3)

中央主管機關得就前點規定資格條件建立審查人員建議名單提供審查機關參考

86

報告書審查應注意事項 (sect4)

結果之合理性內涵足以提供後續土地開發利用災害防治及環境保育規劃之參據

基地地質調查及基地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基地地質調查及基地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項目內容數量比例尺hellip

87

報告書審查應補正事項 (sect5)

審查報告書有下列情形之一者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應通知申請人限期修正或補正

未依規定格式及份數製作 應檢附文件不齊全未經技師簽證或簽證技師科別不符不符合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規定

88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之法律效益(sect6)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依地質法sect11Ⅱ規定審查)

無行政處分效力 應納入後續相關法令送審書圖文件提供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土地開發利用行為之參據

89

報告書審查之收費 (sect7)

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報告書得收取審查費 依其主管業務收費法令 依規費法相關規定

本報告書為相關法令送審書件之ㄧ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本報告書為相關法令送審書件之ㄧ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 Slide 1
  • Slide 10
  • Slide 12
  • Slide 13
  • Slide 15
  • Slide 25
  • Slide 28
  • Slide 33
  • Slide 39
  • Slide 42
  • Slide 43
  • Slide 44
  • Slide 46
  • Slide 48
  • Slide 49
  • Slide 52
  • Slide 54
  • Slide 55
  • Slide 57
  • Slide 62
  • Slide 63
  • Slide 64
  • Slide 65
  • Slide 66
  • Slide 67
  • Slide 81
  • Slide 84

26

1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組織之任務組成產生任期及出缺補聘規定 ( 第 2 條 - 第 6 條 )

2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運作之前置作業 ( 第 7條 )

3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運作之議事規則 ( 第 8條 - 第 11 條 )

4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之經費 ( 第 12 條 )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組織及運作辦法

計 13條

27

審議會任務 (sect2)

各類地質敏感區劃定相關事項

各類地質敏感區變更相關事項

各類地質敏感區廢止相關事項

地質法 sect5Ⅲ 中央主管機關應設地質敏感區審議會審查地質敏感區之劃定變更及廢止

環境保育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組織

召集人

土地利用計畫

地質遺跡

機關代表委員 專家學者委員土地開發審查

地下水補注

活動斷層

山崩與地滑

土石流

專家學者人數不得少於委員總人數 12委員總人數 17-25人

災害防治

資源開發

29

審議會組織 (sect3-sect6) 組成 產生 任期出缺補聘

機關代表委員

召集人

由中央主管機關首長兼任或指定

當然委員

其他機關代表委員

由中央主管機關首長就本法第 6 條第 1 項所定土地利用計畫土地開發審查災害防治環境保育或資源開發之主管機關代表聘兼

任期 2 年期 滿得續聘委員職務異動時原派機關應改派代表補足原任期

專家學者委員

由中央主管機關首長就具有地質敏感區相關學術專長及實務經驗之專家學者聘兼

任期 2 年期 滿得續聘每次改聘席次不得少於13委員出缺時得予補聘其任期至原任期屆滿之日止

30

審議會議事規則主席 (sect8) 召集人兼任主席

召集人不克出席時由召集人指定委員 1人代理或由出席委員互推 1人為主席

出席人數及議決人數 (sect9)

全體委員過半數之出席始得開會出席委員過半數之同意始得決議

出席 (sect10) 機關代表委員不克親自出席時得另派員代理出席並參與會議發言及表決專家學者委員應親自出席不得代理

列席 (sect11) 地質敏感區計畫書研提機關應指派代表列席報告及說明

31

審議會其他配套 (sect7)

審議會開會前得經召集人核可視個案特性邀請審議會委員及專家學者組成專案小組召開初審會議獲致初審結論後提報審議會議審查

初審會議之主席由審議會召集人就審議會委員指派之

32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地質法 sect9Ⅱ 基地地質調查與地質安全評估方法之認定項目內容及作業應遵行事項之準則由中央主管機關會商相關主管機關定之

地質法 sect6

中央或地方研提計畫書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審查

中央主管機關公告

地質法 sect8- sect11

地質法 sect5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土地管理

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應審查調查及評估結果

申請土地開發前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土地利用計畫

土地開發審查

災害防治

環境保育

資源開發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組織及運作辦法

34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

基地地質安全評估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廢止

為何須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廣域性

區域性

地質敏感區地質調查制度地質敏感區

地質調查制度

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rarr釐清地質敏感區與基地關係rarr研提因應對策

35

與相關法令規定之地質調查是否競合

環境影響評估環境影響評估

水土保持水土保持

非都市土地使用分區變更非都市土地使用分區變更

建築地基調查建築地基調查

溫泉開發溫泉開發

礦業開發礦業開發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地質安全評估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地質安全評估

地質法 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

hellip

36

1 基地地質調查調查區之範圍界定 ( 第 2 條 )2 現有資料之引用 ( 第 3 條 )3 地質調查方法之選擇 ( 第 4 條 )4 報告書製作應遵行事項 ( 第 5 條第 6 條 )

5 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之調查及評估 ( 第 7 條 - 第 10條 )

6 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之調查及評估 ( 第 11 條 - 第14 條 )

7 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之調查及評估 ( 第 15 條 - 第 18條 )

8 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之調查及評估 ( 第 19 條 - 第23 條 )

9 土石流地質敏感區之調查及評估 ( 第 24 條 - 第 28條 )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總則

各類地質敏感區專章 計 29條

37

本準則設計之條文架構 基地地質調查

區域調查 vs 細部調查 調查區範圍 調查項目及內容 調查方法 圖說規範

基地地質安全評估 地質敏感區對基地之影響 基地開發對地質敏感區之影響因應對策

總則 vs 專章通則 vs但書

38

基地地質調查 --分類及調查範圍 通則 (sect2)

區域調查調查範圍應包含基地全部及基地周界外 2 公里範圍與基地所在地質敏感區重疊部分

細部調查調查範圍應包含基地與地質敏感區重疊部分

得免細部調查維持原地形地貌且不開發者

但書區域調查範圍 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 (sect19) 基地及其所在之地質敏感區全部

土石流地質敏感區 (sect24) 基地及其所在之土石流溪流集水區全部

2 km基地

地質敏感區

基地地質調查 -- 調查項目及內容地質敏感區類別

區域調查 細部調查

地質遺跡(sect7)

地形地層分布及地質構造

地質遺跡之產狀外觀形態及保存狀況地質遺跡之地表分布範圍地質遺跡有向地下延伸者在預計開挖深度範圍內之分布岩層位態岩石性質及地質構造

地下水補注 (sect11)

地形地層分布地質構造及水文地質概況

地形地表沉積物種類及粒徑分布地下地層岩性分布水文地質參數

活動斷層(sect15)

活動斷層地形特徵地層分布及地質構造

岩層分布地質構造

山崩與地滑 (sect20)

環境狀況地質特性 地質特性坡地現況及工程特性

土石流(sect25)

地質環境特性土石崩塌料源土石流流動區溪床特性土石流溢流土石流堆積區特性土石流災害歷史土石流治理工程措施

土石流堆積物地表與地下分布及粒徑變化土石流流動與堆積之特徵及地形坡度變化調查區與土石流流動區之距離及基地與溪床之高程差基地內相關土石流治理工程措施

專章

40

基地地質調查 -- 調查方法 區域調查得引用既有地質資料既有地質資料不足者應以露頭調查遙測影像判釋或其他方法補充資料 (sect3I)

細部調查應進行現地調查現地調查如有既有資料可資引用者得以既有資料取代 (sect3Ⅱ)

本準則所規定之必要地質調查方法得以其他合乎學理且能達到相同調查目的之方法取代 (sect4)

地質法 sect9I 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視情況就下列方法擇一行之 由現有資料檢核並評估地質安全

進行現地調查並評估地質安全

通則

41

基地地質調查 -- 調查方法地質敏感區類別

區域調查 細部調查

地質遺跡(sect8)

露頭調查地質鑽探地球物理測勘或其他方法

地下水補注 (sect12)

地表沉積物種類及粒徑分布 地質鑽探 (增鑽探數量或地球物理測勘 )

活動斷層(sect16)

地形判釋露頭調查

地形判釋露頭調查地質鑽探(探溝調查 ) 地球物理測勘

山崩與地滑 (sect21)

遙測影像判釋地表調查

遙測影像判釋地表調查地質鑽探 (增鑽探數量或地球物理測勘 )

土石流(sect26)

遙測影像判釋地表調查

遙測影像判釋地表調查試坑調查地質鑽探

專章

細部調查規定必要調查方法 -- 地質鑽探地質敏感區類別 鑽探數量及配置 鑽探深度 其他規定

地下水補注 (sect12)

A≦05公頃得不進行地質鑽探05 < A≦2公頃至少應鑽探 2孔 2公頃< A每 1 公頃應鑽 1孔未滿 1 公頃者以 1 公頃計鑽探孔位以均勻分布於細部調查區為原則

每孔深度至少50 公尺或進入岩盤至少 5公尺

配合地質鑽孔調查地下水位及透水係數

活動斷層(sect16)-- 調查地下岩層分布及厚度活動斷層及剪裂帶深度

鑽探剖面應儘量垂直活動斷層走向其配置以能呈現細部調查區之特性及其與活動斷層之關係為原則沿活動斷層走向平行方向之長度每 100 公尺應繪置 1剖面未滿 100 公尺者以 100 公尺計剖面長度未滿 20 公尺者應至少有 1鑽孔控制剖面長度在 20 公尺以上者應至少有 2鑽孔控制且位於剖面兩端之鑽孔與細部調查區邊界之距離以小於 10 公尺為原則同剖面之鑽孔岩性有明顯變化或構造複雜者應增加鑽探數量以調查是否有活動斷層通過及其可能分布位置

每孔深度應至少 30 公尺

山崩與地滑 (sect21)-- 調查覆土層之分布與厚度及岩體之特性

A≦01公頃至少鑽探 1孔01 < A≦1公頃至少鑽探 2孔1公頃< A每 05 公頃應鑽 1孔未滿 05 公頃者以05 公頃計鑽探孔位應配合調查區域狀況選擇適當之配置如為順向坡應優先配置鑽孔

每孔深度至少 30 公尺並應進入岩盤至少 5 公尺如位於順向坡坡面上之鑽孔深度應足以釐清順向坡之岩層組成與厚度及主要不連續面之特性

配合地質鑽孔進行地下水位量測並視坡地穩定分析之需要進行土壤與岩石力學試驗及地下水文調查

土石流(sect26)-- 調查土石流堆積材料厚度及粒徑變化

A≦01公頃至少鑽探 1孔01 < A≦1公頃至少鑽探 2孔1公頃< A每 05 公頃應鑽 1孔未滿 05 公頃者以05 公頃計鑽探孔位配置以均勻分布為原則

每孔深度至少20 公尺或進入岩盤 5 公尺

全程取樣

基地地質調查報告書圖說規範 區域調查地質圖+地質剖面圖 細部調查地質圖+地質剖面圖 地下地質調查方法之紀錄圖說如柱狀圖剖面圖等

地質敏感區類別

區域圖說比例尺

細部圖說比例尺

地質剖面圖

地質遺跡 (sect9)

≧125000 ≧15000 區域調查地質圖與細部調查地質圖均應附與地質圖同比例尺之地質剖面圖

地下水補注(sect13)

≧125000 ≧15000 區域調查地質圖應附水文地質剖面圖細部調查地質圖應附水文地質柵狀圖其中水平比例尺同各地質圖比例垂直比例尺得適度放大

活動斷層(sect17)

≧125000 ≧15000 區域調查地質圖與細部調查地質圖均應附與地質圖同比例尺之地質剖面圖細部調查應配合鑽探資料標示地層(岩層)界線及活動斷層如活動斷層不在細部調查區範圍內應依現有資料將活動斷層標示於剖面延伸線上

山崩與地滑(sect22)

≧125000 ≧15000 區域調查地質圖應附二條相互垂直之剖面細部調查地質剖面圖應配合鑽探孔位繪製以表現覆土層及岩層之空間分布剖面圖之比例尺應與地質圖相同

土石流(sect27)

≧125000 ≧15000 區域調查地質圖應附土石流溪流縱斷面圖標示土石材料堆積位置細部調查地質圖應配合地質鑽探及試坑繪製至少二條相互垂直之地質剖面圖

專章

基地地質安全評估 -- 項目及內容

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 (sect10)

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 (sect14)

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 (sect18)

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 (sect23)

土石流地質敏感區 (sect28)

1 評估基地開發範圍與地質遺跡之空間關係及開發行為對地質遺跡形狀視覺或完整性之影響並研提因應對策2 研提開發行為於施工期間對地質遺跡採取之保護措施及評估其效果3 開發行為人對地質遺跡長期維護之因應對策

1 評估土地開發行為開發中對地下水水質及入滲補注量直接或間接之影響2 評估土地開發行為開發後造成地下水質及入滲補注量之影響3 經評估土地開發行為對地下水水質及入滲補注量造成永久性或暫時性不良影響時應採取因應措施並評估其效果

1 評估活動斷層活動時基地內地表破裂或變形之特性及可能影響範圍2 評估活動斷層活動時地表破裂或變形對開發行為之影響並分析基地內開發行為之適當性3因應對策及其效果評估

1 評估山崩或地滑發生之土石下坡運動特性崩塌或滑動量體及影響範圍對開發行為安全之影響2 評估順向坡之穩定性及開發行為對順向坡穩定性之影響3 評估開發行為造成現有山崩或地滑範圍擴大誘發潛在山崩地滑或順向坡岩體滑動之可能性及其規模4因應對策及其效果評估

1 評估土石流潛勢規模及對開發基地影響之範圍2 評估土石流對土地開發行為或建築物安全之影響3 開發行為安全之因應對策及其安全效果評估

專章

45

報告書製作應遵行事項 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結果應依本準則規定製作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報告書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sect5I)

基地與二種類別以上地質敏感區範圍重疊時應依不同類別地質敏感區規定分別辦理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其調查及評估結果得併於同一報告書(sect5Ⅱ)

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係由本法第 10 條第 1 項所定技師辦理者報告書之簽證應檢附該辦理技師之技師證書及執業執照影本由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公營事業機構或公法人內依法取得相當類科技師證書者辦理時應檢附該辦理技師之技師證書影本 (sect6)

通則

地質法 sect6

地質法 sect8- sect11

地質法 sect5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土地管理 其他規定

土地利用計畫

土地開發審查

災害防治

環境保育

資源開發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廢止

審查及公告

基地位於地質敏感區且符合土地開發行為之種類及規模

申請土地開發前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最先受理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應審查報告書

經審查通過之報告書應納入後續其他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之書圖文件做為參據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之公告」依行政程序法界定為法規命令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之公告」依行政程序法界定為法規命令

地質法第地質法第 88 條第條第 11 項土地開發行為種類與規模及所稱「緊急救災者」相關規定項土地開發行為種類與規模及所稱「緊急救災者」相關規定(( 草案草案 ) )

地質法第地質法第 1111 條第條第 11 項所稱「相關法令」及第項所稱「相關法令」及第 22 項所稱「審查機關」相關規定項所稱「審查機關」相關規定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 (( 草案草案 ))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格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格式式

47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之公告」依行政程序法界定為法規命令

地質法 sect5I 中央主管機關應將具有特殊地質景觀地質環境或有發生地質災害之虞之地區公告為地質敏感區

bull公告之法制作業bull人民之救濟權利 bull公告之法制作業bull人民之救濟權利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之公告 法規命令 一般處分

行政程序法規定 一般處分特定人具體之事實關係

sect92I 所稱行政處分係指行政機關就公法上具體事件所為之決定或其他公 權力措施而對外直接發生法律效果之單方行政行為

sect92Ⅱ前項決定或措施之相對人雖非特定而依一般性特徵可得確定其範圍者 為一般處分適用本法有關行政處分之規定有關公物之設定變更廢 止或其一般使用者亦同

法規命令不特定多數人一般抽象性規範 sect150I 所稱法規命令係指行政機關基於法律授權對多數不特定人民就一 般事項所作抽象之對外發生法律效果之規定

法務部函釋法務部函釋

都市計畫案例(司法院釋字第 156號解釋理由書及最高行政法院 95 年度 判字第 2147號判決) 都市計畫之個別變更係直接限制一定區域內人民之權利利益或增加其負擔其具有行政處分之性質

擬定都市計畫通盤檢討後所作之變更非直接限制一定區域內人民之權益或增加其負擔且非針對具體事件之處理核其性質乃屬於法規命令而非行政處分其性質是一種法規不得直接對之爭訟

特定地區經公告為地質敏感區後其後續影響為何似僅有地質法第 8 條規定「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上開規定似未直接限制一定區域內人民之權利利益或增加其負擔是以地質敏感區之公告性質上似屬法規命令而非一般處分惟仍請貴部再予確認上開公告除前所述外是否尚有其他影響以上事項宜請貴部再予審認

法務部函釋法務部函釋

50

地質敏感區之公告性質屬法規命令

確認特定地區經公告為地質敏感區後其後續影響僅有地質法第 8 條之規定

按法務部函釋上開規定因其非直接限制一定區域內人民之權益且非針對具體事件之處理

是以地質敏感區之公告性質乃屬於行政程序法第 150 條第 1 項規定所稱法規命令而非行政程序法第 92 條規定所指一般處分

經濟部重新檢視地質法

經濟部重新檢視地質法

51

地質法第 11 條第 1 項所稱「相關法令」及第 2 項所稱「審查機關」相關規定

地質法 sect11 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於相關法令規定須送審之書圖文件中納入調查及評估結果

審查機關應邀請地質專家學者或前條第一項規定之執業技師參與審查或委託專業團體辦理審查但具有自行審查能力者不在此限

地質法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

sect11I 依第 8 條第 1 項規定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於相關法令規定須送審之書圖文件中納入調查及評估結果

地質法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

sect11I 依第 8 條第 1 項規定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於相關法令規定須送審之書圖文件中納入調查及評估結果

bull資源開發bull土地開發利用bull工程建設bull廢棄物處置bull天然災害整治bull法令規定有關土地開發之規劃設計及施工

bull區域計畫法bull建築法bull環境影響評估法bull水土保持法bull土石採取法bull水利法 bull礦業法bull溫泉法bullhellip

地質法sect3Ⅶ

立法說明立法說明

53

核釋地質法第 11 條第 1 項「相關法令」

係指訂有土地開發行為相關審查規定之法令 區域計畫法都市計畫法 建築法 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各目的事業法令

bull面積 35公頃bull非都市地區

bull山坡地bull興辦事業

bull休閒農業輔導管理辦法 bull休閒農場經營計畫審查作業要點 bull非都市土地休閒農場容許作休閒農業設施使用審查作業要點 bull非都市土地作休閒農業使用興辦事業計畫及變更編定審查作業要點 bull休閒農場專案輔導實施作業規定bull區域計畫法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建築法等相關規定

【例】複合型休閒農場之土地開發申請

【例】複合型休閒農場申請土地開發許可審查流程示意圖

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bull影響土地開發人權益bull浪費行政資源bull影響土地開發人權益bull浪費行政資源

重複審查重複審查

56

係指辦理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審查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 為避免重複審查應以最先受理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為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結果之「審查機關」

經審查通過之調查及評估結果應納入後續其他「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之書圖文件做為參據

核釋地質法第 11 條第 2 項「審查機關」

【例】複合型休閒農場申請土地開發許可審查流程示意圖

辦理審查辦理審查納入參據納入參據

參據參據 參據

參據

參據參據

誰該辦理審查bull視個案情形bull每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都有可能

誰該辦理審查bull視個案情形bull每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都有可能

58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格式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sect5I 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結果應依本準則規定製作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以下簡稱報告書)報告書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59

報告書格式 基地地質調查報告

1 基地所在地質敏感區地質概況2 區域調查

(1) 調查項目內容方法及數量(2) 調查結果說明附地質圖地質剖面圖及其他相關主題圖說

3細部調查(1) 調查項目內容方法及數量(2) 調查結果說明附地質圖地質剖面圖及其他相關主題圖說

4綜合解釋 基地地質安全評估報告

依據地質調查結果及地質安全評估項目撰述地質安全評估結果

附錄 地質鑽探報告或其他地質調查方法紀錄現地試驗資料室內試驗及分析資料等

60

叁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

一地質法地質敏感區整體作業架構及程序二地質法地質敏感區相關規定

(一)法律及法規命令(二)其他規定

三地質敏感區公告及查詢(一)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及第 1 批準備(二)地質敏感區查詢系統建置

四地方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五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61

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 全國地質敏感區通盤劃定預定 4 至 5 年內分批公告完成之後至少每 5 年通 盤檢討 1次

個案更新視情況得隨時辦理 地質敏感區公告之主要作業及辦理機關

計畫書研提中央及地方主管機關 全國通盤劃定通盤檢討及個案跨越兩個以上行政區域者由中央主管機關辦理

個案未跨行政區域者由該轄管地方主管機關辦理 計畫書公開展示地方主管機關 審議會審查及計畫書核定中央主管機關

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及第 1 批準備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主要由中央主管機關辦理第 1 批地質敏感區主要由中央主管機關辦理

計畫書公開展示 30日

(地方主管機關)

計畫書公開展示 30日

(地方主管機關)計畫書審查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計畫書審查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

計畫書核定及地質敏感區公告(中央主管機關)

計畫書核定及地質敏感區公告(中央主管機關)

約5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

地質法施行 1001201

審議會籌組及討論運作規劃 相關法令

主管機關檢視其主管法令相關規定並調整修正

有關 3 子法發布 10136

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會 101313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會 101313

劃定計畫書研提(中央主管機關)劃定計畫書研提(中央主管機關)

劃定作業(中央主管機關)

劃定作業(中央主管機關)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公告準備

第 1 批分布地點

1 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名稱 分類 縣市 鄉鎮暖暖壺穴 壺穴 基隆市 暖暖區大華壺穴 壺穴 新北市 平溪區猴硐壺穴 壺穴 新北市 瑞芳區十分瀑布 瀑布 新北市 平溪區眼鏡洞瀑布 瀑布 新北市 平溪區

第 1 批101 年度102 年度103 年度

2 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年度 地質敏感區 行政區域第 1批 濁水溪沖積扇 彰化縣

雲林縣

101 屏東平原 高雄市屏東縣

102 蘭陽平原 宜蘭縣

103臺中地區臺北地區

臺中市臺北市新北市

濁水溪沖積扇

3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第 1 批分布地點車籠埔斷層活動斷層敏感區所經行政區域 (鄉鎮市區 ) bull臺中市 (9 處 ) 東勢區石岡區豐原區北屯區太平區大里區潭子區霧峰區和平區bull南投縣 (5 處 ) 草屯鎮南投市中寮鄉名間鄉竹山鎮bull苗栗縣 (1 處 ) 卓蘭鎮

第 1 批101 年度102 年度103 年度104 年度

4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第 1批

年度 直轄市或縣市 說明

第 1批 臺北市 坡地社區重點縣市

五都之一

101 南投縣 921震災區坡地災害指標縣市

101 臺中市 921震災區五都之一

第 1 年度 分布地點

5 土石流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與水土保持局現有之土石流潛勢溪流間之關係尚待釐清

第 1 批暫緩劃定

102(330)

南投縣229

臺中市101

103(264)

屏東縣 65

高雄市 89

嘉義縣 62

臺南市 48

104(320)

宜蘭縣139

雲林縣 10

彰化縣 7

花蓮縣164

105(239)

臺東縣163

苗栗縣 76

106(425)

新竹縣 71

桃園縣 51

基隆市 34

新北市219

臺北市 50

68

地質敏感區查詢系統建置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sect15Ⅲ中央主管機關應建立地質敏感區資料庫提供網路查詢及下載列印查詢結果

地質敏感區查詢民眾得自行上網進行或委由顧問公司技師代辦各級主管機關應協助提供諮詢服務

系統應於第 1 批地質敏感區公告前建妥並於每次公告地質敏感區之同時更新資料

因應土地法地籍資料付費規定系統必要配套 政府機關版查詢時可展現地籍資料 一般民眾版查詢時須自備地籍圖數值資料(向地籍主管機關申購委託測量或其他方式資料處理取得)

69

地質敏感區查詢雛形系統操作展示

地質敏感區查詢雛形系統操作展示

70

叁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

一地質法地質敏感區整體作業架構及程序二地質法地質敏感區相關規定

(一)法律及法規命令(二)其他規定

三地質敏感區公告及查詢(一)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及第 1 批準備(二)地質敏感區查詢系統建置

四地方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五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71

四地方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所在地地方政府

基隆河中上游河蝕地形(壺穴與瀑布 ) 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基隆市新北市

濁水溪沖積扇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彰化縣雲林縣

車籠埔斷層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台中市南投縣苗栗縣

山崩與地滑地質感區劃定計畫書 _臺北市

臺北市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sect9Ⅱ 辦理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公開展示事宜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sect9Ⅱ 辦理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公開展示事宜

72

已提供對口單位1臺北市政府2桃園縣政府3苗栗縣政府4臺中市政府5彰化縣政府6雲林縣政府7高雄市政府8屏東縣政府9花蓮縣政府10宜蘭縣政府11金門縣政府

已提供對口單位1臺北市政府2桃園縣政府3苗栗縣政府4臺中市政府5彰化縣政府6雲林縣政府7高雄市政府8屏東縣政府9花蓮縣政府10宜蘭縣政府11金門縣政府

請地方政府儘速提供對口單位

地方對口設置或指派屬地方主管機關權責 組織編制 業務職掌 地方情況

73

五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依地質法相關條文規定

sect6I 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應將地質敏感區相關資料納入土地利用計畫土地開發審查災害防治環境保育及資源開發之參據

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sect11I 將調查及評估結果納入送審之書圖文件中

依地質法第 11 條解釋令 「相關法令」指訂有土地開發行為相

關審查規定之法令 「審查機關」指辦理地質敏感區基地

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審查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為避免重複審查應以最先受理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為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結果之「審查機關」

經審查通過之調查及評估結果應納入後續其他「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之書圖文件做為參據

請區域計畫法都市計畫法建築法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及各目的事業法令之各法令主管機關研修其主管法令規定送審所需書表文件格式評估納入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規定俾便於地質敏感區公告後能辦理審查

請區域計畫法都市計畫法建築法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及各目的事業法令之各法令主管機關研修其主管法令規定送審所需書表文件格式評估納入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規定俾便於地質敏感區公告後能辦理審查

74

水土保持局如何配合地質法施行研修水土保持書件格式檢視「水土保持計畫審核監督辦法」規定 所需書表文件格式之內容酌予文字修正納入地質法地質敏感區規定再行公告即成

第 36 條本辦法所需書表文件之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第 36 條本辦法所需書表文件之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案例分享

75

敬請提供法令修正資訊

為利相關法令與地質法間銜接順暢請應配合地質法修正規定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於修正後將相關資訊轉知中央主管機關

76

一地質敏感區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及規模草案(附件 7 )提請討論

二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草案(附件 9 )提請討論

綜合討論綜合討論

肆討論事項

77

地質法第 8 條第 1 項土地開發行為種類與規模及所稱「緊急救災者」相關規定 ( 草

案 )地質法 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

所有土地開發行為嗎

所有土地開發行為嗎

78

過度擾民 經濟部水利署

經檢視本法所稱之「土地開發行為」水利法中可能涉及本法第 8 條及第 11 條需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事項為水利法第 46 條水利建造物之興辦改造核准許可等惟水利建造物數量龐大規模較小或開挖深度較淺之開發行為對地質環境及人民安全之影響相對較小是否所有開發行為皆須依法辦理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建議排除規模較小部分以避免增加開發成本及過度擾民

臺北市政府 公園闢建開發行為多為地表整地及綠化植栽結構物及附屬設施如涼亭管溝花槽照明設施等等僅佔工程之小部份且為地表淺基礎開挖影響地質環境條件甚微應無造成地質災害之虞參考經濟部全國地質調查資料即可故建議無一層樓以上且建築面積小於 45m2 建物之公園闢建開發得予排除以節省開發成本

hellip

79

比例原則(禁止過分原則)

行政程序法 sect7 行政行為應依下列原則為之一採取之方法應有助於目的之達成二有多種同樣能達成目的之方法時應選擇對人民權益損害最少者

三採取之方法所造成之損害不得與欲達成目的之利益顯失均衡

排除與地質安全無關者排除小規模者

排除與地質安全無關者排除小規模者

80

核釋地質法第 8 條第 1 項規定 依立法意旨及比例原則土地開發行為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其種類及規模如附表

緊急救災者係指災害發生後經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認定之搶通搶災或防患二次災害之緊急工程行為

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 基地位於地質敏感區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規模

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 基地位於地質敏感區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規模

地質敏感區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及規模 ( 草案 )

1 工廠之設立及工業區之開發2鐵路大眾捷運系統港灣及機場之開發3 公路之開發4 土石採取及探礦採礦5蓄水建造物之開發6休閒農場之開發利用7漁塭或魚池之興建8遊樂區及風景區之開發9高爾夫球場及戶外運動場地之興建或擴建10 文化教育訓練設施或研究機構之興建或擴建11醫療建設之開發其醫院興建或擴建12 新市區(係指新社區及新市鎮)建設13 環境保護工程之興建14 核能及其他能源之開發及放射性核廢料儲存或處理場所之興建15 地下街工程16高壓電線塔基工程17纜車之興建或擴建18氣象雷達站之興建或擴建工程19 設置石油管理法所定之石油石油製品貯存槽20 建築物(係指應請領建照執照)之新建或增建

選取與地質安全有關者考量各類地質敏感區屬性決定辦理與否排除小規模者

選取與地質安全有關者考量各類地質敏感區屬性決定辦理與否排除小規模者

82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 (草案 )

本報告書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為避免審查地質專業事項及技術標準不一中央主管機關爰訂定審查參考規範提供各審查機關參考

地質法 sect11 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於相關法令規定須送審之書圖文件中納入調查及評估結果

審查機關應邀請地質專家學者或前條第一項規定之執業技師參與審查或委託專業團體辦理審查但具有自行審查能力者不在此限

83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草案

1 審查人員之資格條件 ( 第 2 點 )

2 審查人員之建議名單 ( 第 3 點 )

3 報告書審查應注意事項 ( 第 4 點 )

4 報告書審查應補正事項 ( 第 5 點 )

5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之法律效益 ( 第 6點 )

6 報告書審查之收費 ( 第 7 點 )

地質 大地工程 土木工程 採礦工程 水利工程 水土保持

地質 大地工程 土木工程 採礦工程 水利工程 水土保持

政府機關(構)及相當職等專職人員地質相關實務經驗 7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副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5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助理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7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5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副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碩士學位以上且地質專長相關專職實務或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專業證照之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且取得證照後執行地質業務 7 年以上

政府機關(構)及相當職等專職人員地質相關實務經驗 7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副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5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助理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7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5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副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碩士學位以上且地質專長相關專職實務或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專業證照之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且取得證照後執行地質業務 7 年以上

專長專長++實務經驗實務經驗

地質法 sect11Ⅱ審查機關應邀請地質專家學者或前條第一項規定之執業技師參與審查或委託專業團體辦理審查但具有自行審查能力者不在此限

審查人員之資格條件 (sect2)

85

審查人員之建議名單 (sect3)

中央主管機關得就前點規定資格條件建立審查人員建議名單提供審查機關參考

86

報告書審查應注意事項 (sect4)

結果之合理性內涵足以提供後續土地開發利用災害防治及環境保育規劃之參據

基地地質調查及基地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基地地質調查及基地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項目內容數量比例尺hellip

87

報告書審查應補正事項 (sect5)

審查報告書有下列情形之一者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應通知申請人限期修正或補正

未依規定格式及份數製作 應檢附文件不齊全未經技師簽證或簽證技師科別不符不符合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規定

88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之法律效益(sect6)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依地質法sect11Ⅱ規定審查)

無行政處分效力 應納入後續相關法令送審書圖文件提供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土地開發利用行為之參據

89

報告書審查之收費 (sect7)

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報告書得收取審查費 依其主管業務收費法令 依規費法相關規定

本報告書為相關法令送審書件之ㄧ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本報告書為相關法令送審書件之ㄧ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 Slide 1
  • Slide 10
  • Slide 12
  • Slide 13
  • Slide 15
  • Slide 25
  • Slide 28
  • Slide 33
  • Slide 39
  • Slide 42
  • Slide 43
  • Slide 44
  • Slide 46
  • Slide 48
  • Slide 49
  • Slide 52
  • Slide 54
  • Slide 55
  • Slide 57
  • Slide 62
  • Slide 63
  • Slide 64
  • Slide 65
  • Slide 66
  • Slide 67
  • Slide 81
  • Slide 84

27

審議會任務 (sect2)

各類地質敏感區劃定相關事項

各類地質敏感區變更相關事項

各類地質敏感區廢止相關事項

地質法 sect5Ⅲ 中央主管機關應設地質敏感區審議會審查地質敏感區之劃定變更及廢止

環境保育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組織

召集人

土地利用計畫

地質遺跡

機關代表委員 專家學者委員土地開發審查

地下水補注

活動斷層

山崩與地滑

土石流

專家學者人數不得少於委員總人數 12委員總人數 17-25人

災害防治

資源開發

29

審議會組織 (sect3-sect6) 組成 產生 任期出缺補聘

機關代表委員

召集人

由中央主管機關首長兼任或指定

當然委員

其他機關代表委員

由中央主管機關首長就本法第 6 條第 1 項所定土地利用計畫土地開發審查災害防治環境保育或資源開發之主管機關代表聘兼

任期 2 年期 滿得續聘委員職務異動時原派機關應改派代表補足原任期

專家學者委員

由中央主管機關首長就具有地質敏感區相關學術專長及實務經驗之專家學者聘兼

任期 2 年期 滿得續聘每次改聘席次不得少於13委員出缺時得予補聘其任期至原任期屆滿之日止

30

審議會議事規則主席 (sect8) 召集人兼任主席

召集人不克出席時由召集人指定委員 1人代理或由出席委員互推 1人為主席

出席人數及議決人數 (sect9)

全體委員過半數之出席始得開會出席委員過半數之同意始得決議

出席 (sect10) 機關代表委員不克親自出席時得另派員代理出席並參與會議發言及表決專家學者委員應親自出席不得代理

列席 (sect11) 地質敏感區計畫書研提機關應指派代表列席報告及說明

31

審議會其他配套 (sect7)

審議會開會前得經召集人核可視個案特性邀請審議會委員及專家學者組成專案小組召開初審會議獲致初審結論後提報審議會議審查

初審會議之主席由審議會召集人就審議會委員指派之

32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地質法 sect9Ⅱ 基地地質調查與地質安全評估方法之認定項目內容及作業應遵行事項之準則由中央主管機關會商相關主管機關定之

地質法 sect6

中央或地方研提計畫書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審查

中央主管機關公告

地質法 sect8- sect11

地質法 sect5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土地管理

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應審查調查及評估結果

申請土地開發前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土地利用計畫

土地開發審查

災害防治

環境保育

資源開發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組織及運作辦法

34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

基地地質安全評估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廢止

為何須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廣域性

區域性

地質敏感區地質調查制度地質敏感區

地質調查制度

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rarr釐清地質敏感區與基地關係rarr研提因應對策

35

與相關法令規定之地質調查是否競合

環境影響評估環境影響評估

水土保持水土保持

非都市土地使用分區變更非都市土地使用分區變更

建築地基調查建築地基調查

溫泉開發溫泉開發

礦業開發礦業開發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地質安全評估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地質安全評估

地質法 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

hellip

36

1 基地地質調查調查區之範圍界定 ( 第 2 條 )2 現有資料之引用 ( 第 3 條 )3 地質調查方法之選擇 ( 第 4 條 )4 報告書製作應遵行事項 ( 第 5 條第 6 條 )

5 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之調查及評估 ( 第 7 條 - 第 10條 )

6 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之調查及評估 ( 第 11 條 - 第14 條 )

7 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之調查及評估 ( 第 15 條 - 第 18條 )

8 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之調查及評估 ( 第 19 條 - 第23 條 )

9 土石流地質敏感區之調查及評估 ( 第 24 條 - 第 28條 )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總則

各類地質敏感區專章 計 29條

37

本準則設計之條文架構 基地地質調查

區域調查 vs 細部調查 調查區範圍 調查項目及內容 調查方法 圖說規範

基地地質安全評估 地質敏感區對基地之影響 基地開發對地質敏感區之影響因應對策

總則 vs 專章通則 vs但書

38

基地地質調查 --分類及調查範圍 通則 (sect2)

區域調查調查範圍應包含基地全部及基地周界外 2 公里範圍與基地所在地質敏感區重疊部分

細部調查調查範圍應包含基地與地質敏感區重疊部分

得免細部調查維持原地形地貌且不開發者

但書區域調查範圍 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 (sect19) 基地及其所在之地質敏感區全部

土石流地質敏感區 (sect24) 基地及其所在之土石流溪流集水區全部

2 km基地

地質敏感區

基地地質調查 -- 調查項目及內容地質敏感區類別

區域調查 細部調查

地質遺跡(sect7)

地形地層分布及地質構造

地質遺跡之產狀外觀形態及保存狀況地質遺跡之地表分布範圍地質遺跡有向地下延伸者在預計開挖深度範圍內之分布岩層位態岩石性質及地質構造

地下水補注 (sect11)

地形地層分布地質構造及水文地質概況

地形地表沉積物種類及粒徑分布地下地層岩性分布水文地質參數

活動斷層(sect15)

活動斷層地形特徵地層分布及地質構造

岩層分布地質構造

山崩與地滑 (sect20)

環境狀況地質特性 地質特性坡地現況及工程特性

土石流(sect25)

地質環境特性土石崩塌料源土石流流動區溪床特性土石流溢流土石流堆積區特性土石流災害歷史土石流治理工程措施

土石流堆積物地表與地下分布及粒徑變化土石流流動與堆積之特徵及地形坡度變化調查區與土石流流動區之距離及基地與溪床之高程差基地內相關土石流治理工程措施

專章

40

基地地質調查 -- 調查方法 區域調查得引用既有地質資料既有地質資料不足者應以露頭調查遙測影像判釋或其他方法補充資料 (sect3I)

細部調查應進行現地調查現地調查如有既有資料可資引用者得以既有資料取代 (sect3Ⅱ)

本準則所規定之必要地質調查方法得以其他合乎學理且能達到相同調查目的之方法取代 (sect4)

地質法 sect9I 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視情況就下列方法擇一行之 由現有資料檢核並評估地質安全

進行現地調查並評估地質安全

通則

41

基地地質調查 -- 調查方法地質敏感區類別

區域調查 細部調查

地質遺跡(sect8)

露頭調查地質鑽探地球物理測勘或其他方法

地下水補注 (sect12)

地表沉積物種類及粒徑分布 地質鑽探 (增鑽探數量或地球物理測勘 )

活動斷層(sect16)

地形判釋露頭調查

地形判釋露頭調查地質鑽探(探溝調查 ) 地球物理測勘

山崩與地滑 (sect21)

遙測影像判釋地表調查

遙測影像判釋地表調查地質鑽探 (增鑽探數量或地球物理測勘 )

土石流(sect26)

遙測影像判釋地表調查

遙測影像判釋地表調查試坑調查地質鑽探

專章

細部調查規定必要調查方法 -- 地質鑽探地質敏感區類別 鑽探數量及配置 鑽探深度 其他規定

地下水補注 (sect12)

A≦05公頃得不進行地質鑽探05 < A≦2公頃至少應鑽探 2孔 2公頃< A每 1 公頃應鑽 1孔未滿 1 公頃者以 1 公頃計鑽探孔位以均勻分布於細部調查區為原則

每孔深度至少50 公尺或進入岩盤至少 5公尺

配合地質鑽孔調查地下水位及透水係數

活動斷層(sect16)-- 調查地下岩層分布及厚度活動斷層及剪裂帶深度

鑽探剖面應儘量垂直活動斷層走向其配置以能呈現細部調查區之特性及其與活動斷層之關係為原則沿活動斷層走向平行方向之長度每 100 公尺應繪置 1剖面未滿 100 公尺者以 100 公尺計剖面長度未滿 20 公尺者應至少有 1鑽孔控制剖面長度在 20 公尺以上者應至少有 2鑽孔控制且位於剖面兩端之鑽孔與細部調查區邊界之距離以小於 10 公尺為原則同剖面之鑽孔岩性有明顯變化或構造複雜者應增加鑽探數量以調查是否有活動斷層通過及其可能分布位置

每孔深度應至少 30 公尺

山崩與地滑 (sect21)-- 調查覆土層之分布與厚度及岩體之特性

A≦01公頃至少鑽探 1孔01 < A≦1公頃至少鑽探 2孔1公頃< A每 05 公頃應鑽 1孔未滿 05 公頃者以05 公頃計鑽探孔位應配合調查區域狀況選擇適當之配置如為順向坡應優先配置鑽孔

每孔深度至少 30 公尺並應進入岩盤至少 5 公尺如位於順向坡坡面上之鑽孔深度應足以釐清順向坡之岩層組成與厚度及主要不連續面之特性

配合地質鑽孔進行地下水位量測並視坡地穩定分析之需要進行土壤與岩石力學試驗及地下水文調查

土石流(sect26)-- 調查土石流堆積材料厚度及粒徑變化

A≦01公頃至少鑽探 1孔01 < A≦1公頃至少鑽探 2孔1公頃< A每 05 公頃應鑽 1孔未滿 05 公頃者以05 公頃計鑽探孔位配置以均勻分布為原則

每孔深度至少20 公尺或進入岩盤 5 公尺

全程取樣

基地地質調查報告書圖說規範 區域調查地質圖+地質剖面圖 細部調查地質圖+地質剖面圖 地下地質調查方法之紀錄圖說如柱狀圖剖面圖等

地質敏感區類別

區域圖說比例尺

細部圖說比例尺

地質剖面圖

地質遺跡 (sect9)

≧125000 ≧15000 區域調查地質圖與細部調查地質圖均應附與地質圖同比例尺之地質剖面圖

地下水補注(sect13)

≧125000 ≧15000 區域調查地質圖應附水文地質剖面圖細部調查地質圖應附水文地質柵狀圖其中水平比例尺同各地質圖比例垂直比例尺得適度放大

活動斷層(sect17)

≧125000 ≧15000 區域調查地質圖與細部調查地質圖均應附與地質圖同比例尺之地質剖面圖細部調查應配合鑽探資料標示地層(岩層)界線及活動斷層如活動斷層不在細部調查區範圍內應依現有資料將活動斷層標示於剖面延伸線上

山崩與地滑(sect22)

≧125000 ≧15000 區域調查地質圖應附二條相互垂直之剖面細部調查地質剖面圖應配合鑽探孔位繪製以表現覆土層及岩層之空間分布剖面圖之比例尺應與地質圖相同

土石流(sect27)

≧125000 ≧15000 區域調查地質圖應附土石流溪流縱斷面圖標示土石材料堆積位置細部調查地質圖應配合地質鑽探及試坑繪製至少二條相互垂直之地質剖面圖

專章

基地地質安全評估 -- 項目及內容

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 (sect10)

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 (sect14)

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 (sect18)

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 (sect23)

土石流地質敏感區 (sect28)

1 評估基地開發範圍與地質遺跡之空間關係及開發行為對地質遺跡形狀視覺或完整性之影響並研提因應對策2 研提開發行為於施工期間對地質遺跡採取之保護措施及評估其效果3 開發行為人對地質遺跡長期維護之因應對策

1 評估土地開發行為開發中對地下水水質及入滲補注量直接或間接之影響2 評估土地開發行為開發後造成地下水質及入滲補注量之影響3 經評估土地開發行為對地下水水質及入滲補注量造成永久性或暫時性不良影響時應採取因應措施並評估其效果

1 評估活動斷層活動時基地內地表破裂或變形之特性及可能影響範圍2 評估活動斷層活動時地表破裂或變形對開發行為之影響並分析基地內開發行為之適當性3因應對策及其效果評估

1 評估山崩或地滑發生之土石下坡運動特性崩塌或滑動量體及影響範圍對開發行為安全之影響2 評估順向坡之穩定性及開發行為對順向坡穩定性之影響3 評估開發行為造成現有山崩或地滑範圍擴大誘發潛在山崩地滑或順向坡岩體滑動之可能性及其規模4因應對策及其效果評估

1 評估土石流潛勢規模及對開發基地影響之範圍2 評估土石流對土地開發行為或建築物安全之影響3 開發行為安全之因應對策及其安全效果評估

專章

45

報告書製作應遵行事項 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結果應依本準則規定製作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報告書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sect5I)

基地與二種類別以上地質敏感區範圍重疊時應依不同類別地質敏感區規定分別辦理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其調查及評估結果得併於同一報告書(sect5Ⅱ)

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係由本法第 10 條第 1 項所定技師辦理者報告書之簽證應檢附該辦理技師之技師證書及執業執照影本由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公營事業機構或公法人內依法取得相當類科技師證書者辦理時應檢附該辦理技師之技師證書影本 (sect6)

通則

地質法 sect6

地質法 sect8- sect11

地質法 sect5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土地管理 其他規定

土地利用計畫

土地開發審查

災害防治

環境保育

資源開發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廢止

審查及公告

基地位於地質敏感區且符合土地開發行為之種類及規模

申請土地開發前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最先受理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應審查報告書

經審查通過之報告書應納入後續其他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之書圖文件做為參據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之公告」依行政程序法界定為法規命令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之公告」依行政程序法界定為法規命令

地質法第地質法第 88 條第條第 11 項土地開發行為種類與規模及所稱「緊急救災者」相關規定項土地開發行為種類與規模及所稱「緊急救災者」相關規定(( 草案草案 ) )

地質法第地質法第 1111 條第條第 11 項所稱「相關法令」及第項所稱「相關法令」及第 22 項所稱「審查機關」相關規定項所稱「審查機關」相關規定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 (( 草案草案 ))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格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格式式

47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之公告」依行政程序法界定為法規命令

地質法 sect5I 中央主管機關應將具有特殊地質景觀地質環境或有發生地質災害之虞之地區公告為地質敏感區

bull公告之法制作業bull人民之救濟權利 bull公告之法制作業bull人民之救濟權利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之公告 法規命令 一般處分

行政程序法規定 一般處分特定人具體之事實關係

sect92I 所稱行政處分係指行政機關就公法上具體事件所為之決定或其他公 權力措施而對外直接發生法律效果之單方行政行為

sect92Ⅱ前項決定或措施之相對人雖非特定而依一般性特徵可得確定其範圍者 為一般處分適用本法有關行政處分之規定有關公物之設定變更廢 止或其一般使用者亦同

法規命令不特定多數人一般抽象性規範 sect150I 所稱法規命令係指行政機關基於法律授權對多數不特定人民就一 般事項所作抽象之對外發生法律效果之規定

法務部函釋法務部函釋

都市計畫案例(司法院釋字第 156號解釋理由書及最高行政法院 95 年度 判字第 2147號判決) 都市計畫之個別變更係直接限制一定區域內人民之權利利益或增加其負擔其具有行政處分之性質

擬定都市計畫通盤檢討後所作之變更非直接限制一定區域內人民之權益或增加其負擔且非針對具體事件之處理核其性質乃屬於法規命令而非行政處分其性質是一種法規不得直接對之爭訟

特定地區經公告為地質敏感區後其後續影響為何似僅有地質法第 8 條規定「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上開規定似未直接限制一定區域內人民之權利利益或增加其負擔是以地質敏感區之公告性質上似屬法規命令而非一般處分惟仍請貴部再予確認上開公告除前所述外是否尚有其他影響以上事項宜請貴部再予審認

法務部函釋法務部函釋

50

地質敏感區之公告性質屬法規命令

確認特定地區經公告為地質敏感區後其後續影響僅有地質法第 8 條之規定

按法務部函釋上開規定因其非直接限制一定區域內人民之權益且非針對具體事件之處理

是以地質敏感區之公告性質乃屬於行政程序法第 150 條第 1 項規定所稱法規命令而非行政程序法第 92 條規定所指一般處分

經濟部重新檢視地質法

經濟部重新檢視地質法

51

地質法第 11 條第 1 項所稱「相關法令」及第 2 項所稱「審查機關」相關規定

地質法 sect11 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於相關法令規定須送審之書圖文件中納入調查及評估結果

審查機關應邀請地質專家學者或前條第一項規定之執業技師參與審查或委託專業團體辦理審查但具有自行審查能力者不在此限

地質法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

sect11I 依第 8 條第 1 項規定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於相關法令規定須送審之書圖文件中納入調查及評估結果

地質法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

sect11I 依第 8 條第 1 項規定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於相關法令規定須送審之書圖文件中納入調查及評估結果

bull資源開發bull土地開發利用bull工程建設bull廢棄物處置bull天然災害整治bull法令規定有關土地開發之規劃設計及施工

bull區域計畫法bull建築法bull環境影響評估法bull水土保持法bull土石採取法bull水利法 bull礦業法bull溫泉法bullhellip

地質法sect3Ⅶ

立法說明立法說明

53

核釋地質法第 11 條第 1 項「相關法令」

係指訂有土地開發行為相關審查規定之法令 區域計畫法都市計畫法 建築法 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各目的事業法令

bull面積 35公頃bull非都市地區

bull山坡地bull興辦事業

bull休閒農業輔導管理辦法 bull休閒農場經營計畫審查作業要點 bull非都市土地休閒農場容許作休閒農業設施使用審查作業要點 bull非都市土地作休閒農業使用興辦事業計畫及變更編定審查作業要點 bull休閒農場專案輔導實施作業規定bull區域計畫法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建築法等相關規定

【例】複合型休閒農場之土地開發申請

【例】複合型休閒農場申請土地開發許可審查流程示意圖

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bull影響土地開發人權益bull浪費行政資源bull影響土地開發人權益bull浪費行政資源

重複審查重複審查

56

係指辦理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審查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 為避免重複審查應以最先受理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為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結果之「審查機關」

經審查通過之調查及評估結果應納入後續其他「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之書圖文件做為參據

核釋地質法第 11 條第 2 項「審查機關」

【例】複合型休閒農場申請土地開發許可審查流程示意圖

辦理審查辦理審查納入參據納入參據

參據參據 參據

參據

參據參據

誰該辦理審查bull視個案情形bull每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都有可能

誰該辦理審查bull視個案情形bull每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都有可能

58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格式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sect5I 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結果應依本準則規定製作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以下簡稱報告書)報告書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59

報告書格式 基地地質調查報告

1 基地所在地質敏感區地質概況2 區域調查

(1) 調查項目內容方法及數量(2) 調查結果說明附地質圖地質剖面圖及其他相關主題圖說

3細部調查(1) 調查項目內容方法及數量(2) 調查結果說明附地質圖地質剖面圖及其他相關主題圖說

4綜合解釋 基地地質安全評估報告

依據地質調查結果及地質安全評估項目撰述地質安全評估結果

附錄 地質鑽探報告或其他地質調查方法紀錄現地試驗資料室內試驗及分析資料等

60

叁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

一地質法地質敏感區整體作業架構及程序二地質法地質敏感區相關規定

(一)法律及法規命令(二)其他規定

三地質敏感區公告及查詢(一)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及第 1 批準備(二)地質敏感區查詢系統建置

四地方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五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61

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 全國地質敏感區通盤劃定預定 4 至 5 年內分批公告完成之後至少每 5 年通 盤檢討 1次

個案更新視情況得隨時辦理 地質敏感區公告之主要作業及辦理機關

計畫書研提中央及地方主管機關 全國通盤劃定通盤檢討及個案跨越兩個以上行政區域者由中央主管機關辦理

個案未跨行政區域者由該轄管地方主管機關辦理 計畫書公開展示地方主管機關 審議會審查及計畫書核定中央主管機關

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及第 1 批準備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主要由中央主管機關辦理第 1 批地質敏感區主要由中央主管機關辦理

計畫書公開展示 30日

(地方主管機關)

計畫書公開展示 30日

(地方主管機關)計畫書審查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計畫書審查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

計畫書核定及地質敏感區公告(中央主管機關)

計畫書核定及地質敏感區公告(中央主管機關)

約5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

地質法施行 1001201

審議會籌組及討論運作規劃 相關法令

主管機關檢視其主管法令相關規定並調整修正

有關 3 子法發布 10136

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會 101313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會 101313

劃定計畫書研提(中央主管機關)劃定計畫書研提(中央主管機關)

劃定作業(中央主管機關)

劃定作業(中央主管機關)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公告準備

第 1 批分布地點

1 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名稱 分類 縣市 鄉鎮暖暖壺穴 壺穴 基隆市 暖暖區大華壺穴 壺穴 新北市 平溪區猴硐壺穴 壺穴 新北市 瑞芳區十分瀑布 瀑布 新北市 平溪區眼鏡洞瀑布 瀑布 新北市 平溪區

第 1 批101 年度102 年度103 年度

2 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年度 地質敏感區 行政區域第 1批 濁水溪沖積扇 彰化縣

雲林縣

101 屏東平原 高雄市屏東縣

102 蘭陽平原 宜蘭縣

103臺中地區臺北地區

臺中市臺北市新北市

濁水溪沖積扇

3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第 1 批分布地點車籠埔斷層活動斷層敏感區所經行政區域 (鄉鎮市區 ) bull臺中市 (9 處 ) 東勢區石岡區豐原區北屯區太平區大里區潭子區霧峰區和平區bull南投縣 (5 處 ) 草屯鎮南投市中寮鄉名間鄉竹山鎮bull苗栗縣 (1 處 ) 卓蘭鎮

第 1 批101 年度102 年度103 年度104 年度

4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第 1批

年度 直轄市或縣市 說明

第 1批 臺北市 坡地社區重點縣市

五都之一

101 南投縣 921震災區坡地災害指標縣市

101 臺中市 921震災區五都之一

第 1 年度 分布地點

5 土石流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與水土保持局現有之土石流潛勢溪流間之關係尚待釐清

第 1 批暫緩劃定

102(330)

南投縣229

臺中市101

103(264)

屏東縣 65

高雄市 89

嘉義縣 62

臺南市 48

104(320)

宜蘭縣139

雲林縣 10

彰化縣 7

花蓮縣164

105(239)

臺東縣163

苗栗縣 76

106(425)

新竹縣 71

桃園縣 51

基隆市 34

新北市219

臺北市 50

68

地質敏感區查詢系統建置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sect15Ⅲ中央主管機關應建立地質敏感區資料庫提供網路查詢及下載列印查詢結果

地質敏感區查詢民眾得自行上網進行或委由顧問公司技師代辦各級主管機關應協助提供諮詢服務

系統應於第 1 批地質敏感區公告前建妥並於每次公告地質敏感區之同時更新資料

因應土地法地籍資料付費規定系統必要配套 政府機關版查詢時可展現地籍資料 一般民眾版查詢時須自備地籍圖數值資料(向地籍主管機關申購委託測量或其他方式資料處理取得)

69

地質敏感區查詢雛形系統操作展示

地質敏感區查詢雛形系統操作展示

70

叁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

一地質法地質敏感區整體作業架構及程序二地質法地質敏感區相關規定

(一)法律及法規命令(二)其他規定

三地質敏感區公告及查詢(一)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及第 1 批準備(二)地質敏感區查詢系統建置

四地方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五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71

四地方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所在地地方政府

基隆河中上游河蝕地形(壺穴與瀑布 ) 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基隆市新北市

濁水溪沖積扇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彰化縣雲林縣

車籠埔斷層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台中市南投縣苗栗縣

山崩與地滑地質感區劃定計畫書 _臺北市

臺北市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sect9Ⅱ 辦理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公開展示事宜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sect9Ⅱ 辦理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公開展示事宜

72

已提供對口單位1臺北市政府2桃園縣政府3苗栗縣政府4臺中市政府5彰化縣政府6雲林縣政府7高雄市政府8屏東縣政府9花蓮縣政府10宜蘭縣政府11金門縣政府

已提供對口單位1臺北市政府2桃園縣政府3苗栗縣政府4臺中市政府5彰化縣政府6雲林縣政府7高雄市政府8屏東縣政府9花蓮縣政府10宜蘭縣政府11金門縣政府

請地方政府儘速提供對口單位

地方對口設置或指派屬地方主管機關權責 組織編制 業務職掌 地方情況

73

五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依地質法相關條文規定

sect6I 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應將地質敏感區相關資料納入土地利用計畫土地開發審查災害防治環境保育及資源開發之參據

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sect11I 將調查及評估結果納入送審之書圖文件中

依地質法第 11 條解釋令 「相關法令」指訂有土地開發行為相

關審查規定之法令 「審查機關」指辦理地質敏感區基地

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審查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為避免重複審查應以最先受理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為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結果之「審查機關」

經審查通過之調查及評估結果應納入後續其他「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之書圖文件做為參據

請區域計畫法都市計畫法建築法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及各目的事業法令之各法令主管機關研修其主管法令規定送審所需書表文件格式評估納入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規定俾便於地質敏感區公告後能辦理審查

請區域計畫法都市計畫法建築法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及各目的事業法令之各法令主管機關研修其主管法令規定送審所需書表文件格式評估納入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規定俾便於地質敏感區公告後能辦理審查

74

水土保持局如何配合地質法施行研修水土保持書件格式檢視「水土保持計畫審核監督辦法」規定 所需書表文件格式之內容酌予文字修正納入地質法地質敏感區規定再行公告即成

第 36 條本辦法所需書表文件之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第 36 條本辦法所需書表文件之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案例分享

75

敬請提供法令修正資訊

為利相關法令與地質法間銜接順暢請應配合地質法修正規定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於修正後將相關資訊轉知中央主管機關

76

一地質敏感區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及規模草案(附件 7 )提請討論

二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草案(附件 9 )提請討論

綜合討論綜合討論

肆討論事項

77

地質法第 8 條第 1 項土地開發行為種類與規模及所稱「緊急救災者」相關規定 ( 草

案 )地質法 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

所有土地開發行為嗎

所有土地開發行為嗎

78

過度擾民 經濟部水利署

經檢視本法所稱之「土地開發行為」水利法中可能涉及本法第 8 條及第 11 條需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事項為水利法第 46 條水利建造物之興辦改造核准許可等惟水利建造物數量龐大規模較小或開挖深度較淺之開發行為對地質環境及人民安全之影響相對較小是否所有開發行為皆須依法辦理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建議排除規模較小部分以避免增加開發成本及過度擾民

臺北市政府 公園闢建開發行為多為地表整地及綠化植栽結構物及附屬設施如涼亭管溝花槽照明設施等等僅佔工程之小部份且為地表淺基礎開挖影響地質環境條件甚微應無造成地質災害之虞參考經濟部全國地質調查資料即可故建議無一層樓以上且建築面積小於 45m2 建物之公園闢建開發得予排除以節省開發成本

hellip

79

比例原則(禁止過分原則)

行政程序法 sect7 行政行為應依下列原則為之一採取之方法應有助於目的之達成二有多種同樣能達成目的之方法時應選擇對人民權益損害最少者

三採取之方法所造成之損害不得與欲達成目的之利益顯失均衡

排除與地質安全無關者排除小規模者

排除與地質安全無關者排除小規模者

80

核釋地質法第 8 條第 1 項規定 依立法意旨及比例原則土地開發行為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其種類及規模如附表

緊急救災者係指災害發生後經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認定之搶通搶災或防患二次災害之緊急工程行為

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 基地位於地質敏感區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規模

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 基地位於地質敏感區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規模

地質敏感區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及規模 ( 草案 )

1 工廠之設立及工業區之開發2鐵路大眾捷運系統港灣及機場之開發3 公路之開發4 土石採取及探礦採礦5蓄水建造物之開發6休閒農場之開發利用7漁塭或魚池之興建8遊樂區及風景區之開發9高爾夫球場及戶外運動場地之興建或擴建10 文化教育訓練設施或研究機構之興建或擴建11醫療建設之開發其醫院興建或擴建12 新市區(係指新社區及新市鎮)建設13 環境保護工程之興建14 核能及其他能源之開發及放射性核廢料儲存或處理場所之興建15 地下街工程16高壓電線塔基工程17纜車之興建或擴建18氣象雷達站之興建或擴建工程19 設置石油管理法所定之石油石油製品貯存槽20 建築物(係指應請領建照執照)之新建或增建

選取與地質安全有關者考量各類地質敏感區屬性決定辦理與否排除小規模者

選取與地質安全有關者考量各類地質敏感區屬性決定辦理與否排除小規模者

82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 (草案 )

本報告書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為避免審查地質專業事項及技術標準不一中央主管機關爰訂定審查參考規範提供各審查機關參考

地質法 sect11 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於相關法令規定須送審之書圖文件中納入調查及評估結果

審查機關應邀請地質專家學者或前條第一項規定之執業技師參與審查或委託專業團體辦理審查但具有自行審查能力者不在此限

83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草案

1 審查人員之資格條件 ( 第 2 點 )

2 審查人員之建議名單 ( 第 3 點 )

3 報告書審查應注意事項 ( 第 4 點 )

4 報告書審查應補正事項 ( 第 5 點 )

5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之法律效益 ( 第 6點 )

6 報告書審查之收費 ( 第 7 點 )

地質 大地工程 土木工程 採礦工程 水利工程 水土保持

地質 大地工程 土木工程 採礦工程 水利工程 水土保持

政府機關(構)及相當職等專職人員地質相關實務經驗 7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副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5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助理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7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5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副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碩士學位以上且地質專長相關專職實務或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專業證照之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且取得證照後執行地質業務 7 年以上

政府機關(構)及相當職等專職人員地質相關實務經驗 7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副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5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助理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7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5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副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碩士學位以上且地質專長相關專職實務或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專業證照之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且取得證照後執行地質業務 7 年以上

專長專長++實務經驗實務經驗

地質法 sect11Ⅱ審查機關應邀請地質專家學者或前條第一項規定之執業技師參與審查或委託專業團體辦理審查但具有自行審查能力者不在此限

審查人員之資格條件 (sect2)

85

審查人員之建議名單 (sect3)

中央主管機關得就前點規定資格條件建立審查人員建議名單提供審查機關參考

86

報告書審查應注意事項 (sect4)

結果之合理性內涵足以提供後續土地開發利用災害防治及環境保育規劃之參據

基地地質調查及基地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基地地質調查及基地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項目內容數量比例尺hellip

87

報告書審查應補正事項 (sect5)

審查報告書有下列情形之一者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應通知申請人限期修正或補正

未依規定格式及份數製作 應檢附文件不齊全未經技師簽證或簽證技師科別不符不符合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規定

88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之法律效益(sect6)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依地質法sect11Ⅱ規定審查)

無行政處分效力 應納入後續相關法令送審書圖文件提供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土地開發利用行為之參據

89

報告書審查之收費 (sect7)

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報告書得收取審查費 依其主管業務收費法令 依規費法相關規定

本報告書為相關法令送審書件之ㄧ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本報告書為相關法令送審書件之ㄧ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 Slide 1
  • Slide 10
  • Slide 12
  • Slide 13
  • Slide 15
  • Slide 25
  • Slide 28
  • Slide 33
  • Slide 39
  • Slide 42
  • Slide 43
  • Slide 44
  • Slide 46
  • Slide 48
  • Slide 49
  • Slide 52
  • Slide 54
  • Slide 55
  • Slide 57
  • Slide 62
  • Slide 63
  • Slide 64
  • Slide 65
  • Slide 66
  • Slide 67
  • Slide 81
  • Slide 84

環境保育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組織

召集人

土地利用計畫

地質遺跡

機關代表委員 專家學者委員土地開發審查

地下水補注

活動斷層

山崩與地滑

土石流

專家學者人數不得少於委員總人數 12委員總人數 17-25人

災害防治

資源開發

29

審議會組織 (sect3-sect6) 組成 產生 任期出缺補聘

機關代表委員

召集人

由中央主管機關首長兼任或指定

當然委員

其他機關代表委員

由中央主管機關首長就本法第 6 條第 1 項所定土地利用計畫土地開發審查災害防治環境保育或資源開發之主管機關代表聘兼

任期 2 年期 滿得續聘委員職務異動時原派機關應改派代表補足原任期

專家學者委員

由中央主管機關首長就具有地質敏感區相關學術專長及實務經驗之專家學者聘兼

任期 2 年期 滿得續聘每次改聘席次不得少於13委員出缺時得予補聘其任期至原任期屆滿之日止

30

審議會議事規則主席 (sect8) 召集人兼任主席

召集人不克出席時由召集人指定委員 1人代理或由出席委員互推 1人為主席

出席人數及議決人數 (sect9)

全體委員過半數之出席始得開會出席委員過半數之同意始得決議

出席 (sect10) 機關代表委員不克親自出席時得另派員代理出席並參與會議發言及表決專家學者委員應親自出席不得代理

列席 (sect11) 地質敏感區計畫書研提機關應指派代表列席報告及說明

31

審議會其他配套 (sect7)

審議會開會前得經召集人核可視個案特性邀請審議會委員及專家學者組成專案小組召開初審會議獲致初審結論後提報審議會議審查

初審會議之主席由審議會召集人就審議會委員指派之

32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地質法 sect9Ⅱ 基地地質調查與地質安全評估方法之認定項目內容及作業應遵行事項之準則由中央主管機關會商相關主管機關定之

地質法 sect6

中央或地方研提計畫書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審查

中央主管機關公告

地質法 sect8- sect11

地質法 sect5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土地管理

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應審查調查及評估結果

申請土地開發前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土地利用計畫

土地開發審查

災害防治

環境保育

資源開發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組織及運作辦法

34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

基地地質安全評估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廢止

為何須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廣域性

區域性

地質敏感區地質調查制度地質敏感區

地質調查制度

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rarr釐清地質敏感區與基地關係rarr研提因應對策

35

與相關法令規定之地質調查是否競合

環境影響評估環境影響評估

水土保持水土保持

非都市土地使用分區變更非都市土地使用分區變更

建築地基調查建築地基調查

溫泉開發溫泉開發

礦業開發礦業開發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地質安全評估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地質安全評估

地質法 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

hellip

36

1 基地地質調查調查區之範圍界定 ( 第 2 條 )2 現有資料之引用 ( 第 3 條 )3 地質調查方法之選擇 ( 第 4 條 )4 報告書製作應遵行事項 ( 第 5 條第 6 條 )

5 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之調查及評估 ( 第 7 條 - 第 10條 )

6 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之調查及評估 ( 第 11 條 - 第14 條 )

7 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之調查及評估 ( 第 15 條 - 第 18條 )

8 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之調查及評估 ( 第 19 條 - 第23 條 )

9 土石流地質敏感區之調查及評估 ( 第 24 條 - 第 28條 )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總則

各類地質敏感區專章 計 29條

37

本準則設計之條文架構 基地地質調查

區域調查 vs 細部調查 調查區範圍 調查項目及內容 調查方法 圖說規範

基地地質安全評估 地質敏感區對基地之影響 基地開發對地質敏感區之影響因應對策

總則 vs 專章通則 vs但書

38

基地地質調查 --分類及調查範圍 通則 (sect2)

區域調查調查範圍應包含基地全部及基地周界外 2 公里範圍與基地所在地質敏感區重疊部分

細部調查調查範圍應包含基地與地質敏感區重疊部分

得免細部調查維持原地形地貌且不開發者

但書區域調查範圍 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 (sect19) 基地及其所在之地質敏感區全部

土石流地質敏感區 (sect24) 基地及其所在之土石流溪流集水區全部

2 km基地

地質敏感區

基地地質調查 -- 調查項目及內容地質敏感區類別

區域調查 細部調查

地質遺跡(sect7)

地形地層分布及地質構造

地質遺跡之產狀外觀形態及保存狀況地質遺跡之地表分布範圍地質遺跡有向地下延伸者在預計開挖深度範圍內之分布岩層位態岩石性質及地質構造

地下水補注 (sect11)

地形地層分布地質構造及水文地質概況

地形地表沉積物種類及粒徑分布地下地層岩性分布水文地質參數

活動斷層(sect15)

活動斷層地形特徵地層分布及地質構造

岩層分布地質構造

山崩與地滑 (sect20)

環境狀況地質特性 地質特性坡地現況及工程特性

土石流(sect25)

地質環境特性土石崩塌料源土石流流動區溪床特性土石流溢流土石流堆積區特性土石流災害歷史土石流治理工程措施

土石流堆積物地表與地下分布及粒徑變化土石流流動與堆積之特徵及地形坡度變化調查區與土石流流動區之距離及基地與溪床之高程差基地內相關土石流治理工程措施

專章

40

基地地質調查 -- 調查方法 區域調查得引用既有地質資料既有地質資料不足者應以露頭調查遙測影像判釋或其他方法補充資料 (sect3I)

細部調查應進行現地調查現地調查如有既有資料可資引用者得以既有資料取代 (sect3Ⅱ)

本準則所規定之必要地質調查方法得以其他合乎學理且能達到相同調查目的之方法取代 (sect4)

地質法 sect9I 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視情況就下列方法擇一行之 由現有資料檢核並評估地質安全

進行現地調查並評估地質安全

通則

41

基地地質調查 -- 調查方法地質敏感區類別

區域調查 細部調查

地質遺跡(sect8)

露頭調查地質鑽探地球物理測勘或其他方法

地下水補注 (sect12)

地表沉積物種類及粒徑分布 地質鑽探 (增鑽探數量或地球物理測勘 )

活動斷層(sect16)

地形判釋露頭調查

地形判釋露頭調查地質鑽探(探溝調查 ) 地球物理測勘

山崩與地滑 (sect21)

遙測影像判釋地表調查

遙測影像判釋地表調查地質鑽探 (增鑽探數量或地球物理測勘 )

土石流(sect26)

遙測影像判釋地表調查

遙測影像判釋地表調查試坑調查地質鑽探

專章

細部調查規定必要調查方法 -- 地質鑽探地質敏感區類別 鑽探數量及配置 鑽探深度 其他規定

地下水補注 (sect12)

A≦05公頃得不進行地質鑽探05 < A≦2公頃至少應鑽探 2孔 2公頃< A每 1 公頃應鑽 1孔未滿 1 公頃者以 1 公頃計鑽探孔位以均勻分布於細部調查區為原則

每孔深度至少50 公尺或進入岩盤至少 5公尺

配合地質鑽孔調查地下水位及透水係數

活動斷層(sect16)-- 調查地下岩層分布及厚度活動斷層及剪裂帶深度

鑽探剖面應儘量垂直活動斷層走向其配置以能呈現細部調查區之特性及其與活動斷層之關係為原則沿活動斷層走向平行方向之長度每 100 公尺應繪置 1剖面未滿 100 公尺者以 100 公尺計剖面長度未滿 20 公尺者應至少有 1鑽孔控制剖面長度在 20 公尺以上者應至少有 2鑽孔控制且位於剖面兩端之鑽孔與細部調查區邊界之距離以小於 10 公尺為原則同剖面之鑽孔岩性有明顯變化或構造複雜者應增加鑽探數量以調查是否有活動斷層通過及其可能分布位置

每孔深度應至少 30 公尺

山崩與地滑 (sect21)-- 調查覆土層之分布與厚度及岩體之特性

A≦01公頃至少鑽探 1孔01 < A≦1公頃至少鑽探 2孔1公頃< A每 05 公頃應鑽 1孔未滿 05 公頃者以05 公頃計鑽探孔位應配合調查區域狀況選擇適當之配置如為順向坡應優先配置鑽孔

每孔深度至少 30 公尺並應進入岩盤至少 5 公尺如位於順向坡坡面上之鑽孔深度應足以釐清順向坡之岩層組成與厚度及主要不連續面之特性

配合地質鑽孔進行地下水位量測並視坡地穩定分析之需要進行土壤與岩石力學試驗及地下水文調查

土石流(sect26)-- 調查土石流堆積材料厚度及粒徑變化

A≦01公頃至少鑽探 1孔01 < A≦1公頃至少鑽探 2孔1公頃< A每 05 公頃應鑽 1孔未滿 05 公頃者以05 公頃計鑽探孔位配置以均勻分布為原則

每孔深度至少20 公尺或進入岩盤 5 公尺

全程取樣

基地地質調查報告書圖說規範 區域調查地質圖+地質剖面圖 細部調查地質圖+地質剖面圖 地下地質調查方法之紀錄圖說如柱狀圖剖面圖等

地質敏感區類別

區域圖說比例尺

細部圖說比例尺

地質剖面圖

地質遺跡 (sect9)

≧125000 ≧15000 區域調查地質圖與細部調查地質圖均應附與地質圖同比例尺之地質剖面圖

地下水補注(sect13)

≧125000 ≧15000 區域調查地質圖應附水文地質剖面圖細部調查地質圖應附水文地質柵狀圖其中水平比例尺同各地質圖比例垂直比例尺得適度放大

活動斷層(sect17)

≧125000 ≧15000 區域調查地質圖與細部調查地質圖均應附與地質圖同比例尺之地質剖面圖細部調查應配合鑽探資料標示地層(岩層)界線及活動斷層如活動斷層不在細部調查區範圍內應依現有資料將活動斷層標示於剖面延伸線上

山崩與地滑(sect22)

≧125000 ≧15000 區域調查地質圖應附二條相互垂直之剖面細部調查地質剖面圖應配合鑽探孔位繪製以表現覆土層及岩層之空間分布剖面圖之比例尺應與地質圖相同

土石流(sect27)

≧125000 ≧15000 區域調查地質圖應附土石流溪流縱斷面圖標示土石材料堆積位置細部調查地質圖應配合地質鑽探及試坑繪製至少二條相互垂直之地質剖面圖

專章

基地地質安全評估 -- 項目及內容

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 (sect10)

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 (sect14)

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 (sect18)

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 (sect23)

土石流地質敏感區 (sect28)

1 評估基地開發範圍與地質遺跡之空間關係及開發行為對地質遺跡形狀視覺或完整性之影響並研提因應對策2 研提開發行為於施工期間對地質遺跡採取之保護措施及評估其效果3 開發行為人對地質遺跡長期維護之因應對策

1 評估土地開發行為開發中對地下水水質及入滲補注量直接或間接之影響2 評估土地開發行為開發後造成地下水質及入滲補注量之影響3 經評估土地開發行為對地下水水質及入滲補注量造成永久性或暫時性不良影響時應採取因應措施並評估其效果

1 評估活動斷層活動時基地內地表破裂或變形之特性及可能影響範圍2 評估活動斷層活動時地表破裂或變形對開發行為之影響並分析基地內開發行為之適當性3因應對策及其效果評估

1 評估山崩或地滑發生之土石下坡運動特性崩塌或滑動量體及影響範圍對開發行為安全之影響2 評估順向坡之穩定性及開發行為對順向坡穩定性之影響3 評估開發行為造成現有山崩或地滑範圍擴大誘發潛在山崩地滑或順向坡岩體滑動之可能性及其規模4因應對策及其效果評估

1 評估土石流潛勢規模及對開發基地影響之範圍2 評估土石流對土地開發行為或建築物安全之影響3 開發行為安全之因應對策及其安全效果評估

專章

45

報告書製作應遵行事項 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結果應依本準則規定製作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報告書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sect5I)

基地與二種類別以上地質敏感區範圍重疊時應依不同類別地質敏感區規定分別辦理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其調查及評估結果得併於同一報告書(sect5Ⅱ)

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係由本法第 10 條第 1 項所定技師辦理者報告書之簽證應檢附該辦理技師之技師證書及執業執照影本由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公營事業機構或公法人內依法取得相當類科技師證書者辦理時應檢附該辦理技師之技師證書影本 (sect6)

通則

地質法 sect6

地質法 sect8- sect11

地質法 sect5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土地管理 其他規定

土地利用計畫

土地開發審查

災害防治

環境保育

資源開發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廢止

審查及公告

基地位於地質敏感區且符合土地開發行為之種類及規模

申請土地開發前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最先受理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應審查報告書

經審查通過之報告書應納入後續其他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之書圖文件做為參據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之公告」依行政程序法界定為法規命令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之公告」依行政程序法界定為法規命令

地質法第地質法第 88 條第條第 11 項土地開發行為種類與規模及所稱「緊急救災者」相關規定項土地開發行為種類與規模及所稱「緊急救災者」相關規定(( 草案草案 ) )

地質法第地質法第 1111 條第條第 11 項所稱「相關法令」及第項所稱「相關法令」及第 22 項所稱「審查機關」相關規定項所稱「審查機關」相關規定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 (( 草案草案 ))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格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格式式

47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之公告」依行政程序法界定為法規命令

地質法 sect5I 中央主管機關應將具有特殊地質景觀地質環境或有發生地質災害之虞之地區公告為地質敏感區

bull公告之法制作業bull人民之救濟權利 bull公告之法制作業bull人民之救濟權利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之公告 法規命令 一般處分

行政程序法規定 一般處分特定人具體之事實關係

sect92I 所稱行政處分係指行政機關就公法上具體事件所為之決定或其他公 權力措施而對外直接發生法律效果之單方行政行為

sect92Ⅱ前項決定或措施之相對人雖非特定而依一般性特徵可得確定其範圍者 為一般處分適用本法有關行政處分之規定有關公物之設定變更廢 止或其一般使用者亦同

法規命令不特定多數人一般抽象性規範 sect150I 所稱法規命令係指行政機關基於法律授權對多數不特定人民就一 般事項所作抽象之對外發生法律效果之規定

法務部函釋法務部函釋

都市計畫案例(司法院釋字第 156號解釋理由書及最高行政法院 95 年度 判字第 2147號判決) 都市計畫之個別變更係直接限制一定區域內人民之權利利益或增加其負擔其具有行政處分之性質

擬定都市計畫通盤檢討後所作之變更非直接限制一定區域內人民之權益或增加其負擔且非針對具體事件之處理核其性質乃屬於法規命令而非行政處分其性質是一種法規不得直接對之爭訟

特定地區經公告為地質敏感區後其後續影響為何似僅有地質法第 8 條規定「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上開規定似未直接限制一定區域內人民之權利利益或增加其負擔是以地質敏感區之公告性質上似屬法規命令而非一般處分惟仍請貴部再予確認上開公告除前所述外是否尚有其他影響以上事項宜請貴部再予審認

法務部函釋法務部函釋

50

地質敏感區之公告性質屬法規命令

確認特定地區經公告為地質敏感區後其後續影響僅有地質法第 8 條之規定

按法務部函釋上開規定因其非直接限制一定區域內人民之權益且非針對具體事件之處理

是以地質敏感區之公告性質乃屬於行政程序法第 150 條第 1 項規定所稱法規命令而非行政程序法第 92 條規定所指一般處分

經濟部重新檢視地質法

經濟部重新檢視地質法

51

地質法第 11 條第 1 項所稱「相關法令」及第 2 項所稱「審查機關」相關規定

地質法 sect11 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於相關法令規定須送審之書圖文件中納入調查及評估結果

審查機關應邀請地質專家學者或前條第一項規定之執業技師參與審查或委託專業團體辦理審查但具有自行審查能力者不在此限

地質法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

sect11I 依第 8 條第 1 項規定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於相關法令規定須送審之書圖文件中納入調查及評估結果

地質法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

sect11I 依第 8 條第 1 項規定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於相關法令規定須送審之書圖文件中納入調查及評估結果

bull資源開發bull土地開發利用bull工程建設bull廢棄物處置bull天然災害整治bull法令規定有關土地開發之規劃設計及施工

bull區域計畫法bull建築法bull環境影響評估法bull水土保持法bull土石採取法bull水利法 bull礦業法bull溫泉法bullhellip

地質法sect3Ⅶ

立法說明立法說明

53

核釋地質法第 11 條第 1 項「相關法令」

係指訂有土地開發行為相關審查規定之法令 區域計畫法都市計畫法 建築法 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各目的事業法令

bull面積 35公頃bull非都市地區

bull山坡地bull興辦事業

bull休閒農業輔導管理辦法 bull休閒農場經營計畫審查作業要點 bull非都市土地休閒農場容許作休閒農業設施使用審查作業要點 bull非都市土地作休閒農業使用興辦事業計畫及變更編定審查作業要點 bull休閒農場專案輔導實施作業規定bull區域計畫法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建築法等相關規定

【例】複合型休閒農場之土地開發申請

【例】複合型休閒農場申請土地開發許可審查流程示意圖

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bull影響土地開發人權益bull浪費行政資源bull影響土地開發人權益bull浪費行政資源

重複審查重複審查

56

係指辦理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審查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 為避免重複審查應以最先受理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為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結果之「審查機關」

經審查通過之調查及評估結果應納入後續其他「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之書圖文件做為參據

核釋地質法第 11 條第 2 項「審查機關」

【例】複合型休閒農場申請土地開發許可審查流程示意圖

辦理審查辦理審查納入參據納入參據

參據參據 參據

參據

參據參據

誰該辦理審查bull視個案情形bull每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都有可能

誰該辦理審查bull視個案情形bull每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都有可能

58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格式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sect5I 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結果應依本準則規定製作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以下簡稱報告書)報告書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59

報告書格式 基地地質調查報告

1 基地所在地質敏感區地質概況2 區域調查

(1) 調查項目內容方法及數量(2) 調查結果說明附地質圖地質剖面圖及其他相關主題圖說

3細部調查(1) 調查項目內容方法及數量(2) 調查結果說明附地質圖地質剖面圖及其他相關主題圖說

4綜合解釋 基地地質安全評估報告

依據地質調查結果及地質安全評估項目撰述地質安全評估結果

附錄 地質鑽探報告或其他地質調查方法紀錄現地試驗資料室內試驗及分析資料等

60

叁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

一地質法地質敏感區整體作業架構及程序二地質法地質敏感區相關規定

(一)法律及法規命令(二)其他規定

三地質敏感區公告及查詢(一)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及第 1 批準備(二)地質敏感區查詢系統建置

四地方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五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61

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 全國地質敏感區通盤劃定預定 4 至 5 年內分批公告完成之後至少每 5 年通 盤檢討 1次

個案更新視情況得隨時辦理 地質敏感區公告之主要作業及辦理機關

計畫書研提中央及地方主管機關 全國通盤劃定通盤檢討及個案跨越兩個以上行政區域者由中央主管機關辦理

個案未跨行政區域者由該轄管地方主管機關辦理 計畫書公開展示地方主管機關 審議會審查及計畫書核定中央主管機關

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及第 1 批準備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主要由中央主管機關辦理第 1 批地質敏感區主要由中央主管機關辦理

計畫書公開展示 30日

(地方主管機關)

計畫書公開展示 30日

(地方主管機關)計畫書審查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計畫書審查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

計畫書核定及地質敏感區公告(中央主管機關)

計畫書核定及地質敏感區公告(中央主管機關)

約5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

地質法施行 1001201

審議會籌組及討論運作規劃 相關法令

主管機關檢視其主管法令相關規定並調整修正

有關 3 子法發布 10136

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會 101313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會 101313

劃定計畫書研提(中央主管機關)劃定計畫書研提(中央主管機關)

劃定作業(中央主管機關)

劃定作業(中央主管機關)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公告準備

第 1 批分布地點

1 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名稱 分類 縣市 鄉鎮暖暖壺穴 壺穴 基隆市 暖暖區大華壺穴 壺穴 新北市 平溪區猴硐壺穴 壺穴 新北市 瑞芳區十分瀑布 瀑布 新北市 平溪區眼鏡洞瀑布 瀑布 新北市 平溪區

第 1 批101 年度102 年度103 年度

2 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年度 地質敏感區 行政區域第 1批 濁水溪沖積扇 彰化縣

雲林縣

101 屏東平原 高雄市屏東縣

102 蘭陽平原 宜蘭縣

103臺中地區臺北地區

臺中市臺北市新北市

濁水溪沖積扇

3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第 1 批分布地點車籠埔斷層活動斷層敏感區所經行政區域 (鄉鎮市區 ) bull臺中市 (9 處 ) 東勢區石岡區豐原區北屯區太平區大里區潭子區霧峰區和平區bull南投縣 (5 處 ) 草屯鎮南投市中寮鄉名間鄉竹山鎮bull苗栗縣 (1 處 ) 卓蘭鎮

第 1 批101 年度102 年度103 年度104 年度

4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第 1批

年度 直轄市或縣市 說明

第 1批 臺北市 坡地社區重點縣市

五都之一

101 南投縣 921震災區坡地災害指標縣市

101 臺中市 921震災區五都之一

第 1 年度 分布地點

5 土石流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與水土保持局現有之土石流潛勢溪流間之關係尚待釐清

第 1 批暫緩劃定

102(330)

南投縣229

臺中市101

103(264)

屏東縣 65

高雄市 89

嘉義縣 62

臺南市 48

104(320)

宜蘭縣139

雲林縣 10

彰化縣 7

花蓮縣164

105(239)

臺東縣163

苗栗縣 76

106(425)

新竹縣 71

桃園縣 51

基隆市 34

新北市219

臺北市 50

68

地質敏感區查詢系統建置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sect15Ⅲ中央主管機關應建立地質敏感區資料庫提供網路查詢及下載列印查詢結果

地質敏感區查詢民眾得自行上網進行或委由顧問公司技師代辦各級主管機關應協助提供諮詢服務

系統應於第 1 批地質敏感區公告前建妥並於每次公告地質敏感區之同時更新資料

因應土地法地籍資料付費規定系統必要配套 政府機關版查詢時可展現地籍資料 一般民眾版查詢時須自備地籍圖數值資料(向地籍主管機關申購委託測量或其他方式資料處理取得)

69

地質敏感區查詢雛形系統操作展示

地質敏感區查詢雛形系統操作展示

70

叁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

一地質法地質敏感區整體作業架構及程序二地質法地質敏感區相關規定

(一)法律及法規命令(二)其他規定

三地質敏感區公告及查詢(一)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及第 1 批準備(二)地質敏感區查詢系統建置

四地方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五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71

四地方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所在地地方政府

基隆河中上游河蝕地形(壺穴與瀑布 ) 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基隆市新北市

濁水溪沖積扇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彰化縣雲林縣

車籠埔斷層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台中市南投縣苗栗縣

山崩與地滑地質感區劃定計畫書 _臺北市

臺北市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sect9Ⅱ 辦理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公開展示事宜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sect9Ⅱ 辦理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公開展示事宜

72

已提供對口單位1臺北市政府2桃園縣政府3苗栗縣政府4臺中市政府5彰化縣政府6雲林縣政府7高雄市政府8屏東縣政府9花蓮縣政府10宜蘭縣政府11金門縣政府

已提供對口單位1臺北市政府2桃園縣政府3苗栗縣政府4臺中市政府5彰化縣政府6雲林縣政府7高雄市政府8屏東縣政府9花蓮縣政府10宜蘭縣政府11金門縣政府

請地方政府儘速提供對口單位

地方對口設置或指派屬地方主管機關權責 組織編制 業務職掌 地方情況

73

五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依地質法相關條文規定

sect6I 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應將地質敏感區相關資料納入土地利用計畫土地開發審查災害防治環境保育及資源開發之參據

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sect11I 將調查及評估結果納入送審之書圖文件中

依地質法第 11 條解釋令 「相關法令」指訂有土地開發行為相

關審查規定之法令 「審查機關」指辦理地質敏感區基地

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審查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為避免重複審查應以最先受理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為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結果之「審查機關」

經審查通過之調查及評估結果應納入後續其他「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之書圖文件做為參據

請區域計畫法都市計畫法建築法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及各目的事業法令之各法令主管機關研修其主管法令規定送審所需書表文件格式評估納入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規定俾便於地質敏感區公告後能辦理審查

請區域計畫法都市計畫法建築法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及各目的事業法令之各法令主管機關研修其主管法令規定送審所需書表文件格式評估納入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規定俾便於地質敏感區公告後能辦理審查

74

水土保持局如何配合地質法施行研修水土保持書件格式檢視「水土保持計畫審核監督辦法」規定 所需書表文件格式之內容酌予文字修正納入地質法地質敏感區規定再行公告即成

第 36 條本辦法所需書表文件之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第 36 條本辦法所需書表文件之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案例分享

75

敬請提供法令修正資訊

為利相關法令與地質法間銜接順暢請應配合地質法修正規定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於修正後將相關資訊轉知中央主管機關

76

一地質敏感區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及規模草案(附件 7 )提請討論

二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草案(附件 9 )提請討論

綜合討論綜合討論

肆討論事項

77

地質法第 8 條第 1 項土地開發行為種類與規模及所稱「緊急救災者」相關規定 ( 草

案 )地質法 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

所有土地開發行為嗎

所有土地開發行為嗎

78

過度擾民 經濟部水利署

經檢視本法所稱之「土地開發行為」水利法中可能涉及本法第 8 條及第 11 條需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事項為水利法第 46 條水利建造物之興辦改造核准許可等惟水利建造物數量龐大規模較小或開挖深度較淺之開發行為對地質環境及人民安全之影響相對較小是否所有開發行為皆須依法辦理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建議排除規模較小部分以避免增加開發成本及過度擾民

臺北市政府 公園闢建開發行為多為地表整地及綠化植栽結構物及附屬設施如涼亭管溝花槽照明設施等等僅佔工程之小部份且為地表淺基礎開挖影響地質環境條件甚微應無造成地質災害之虞參考經濟部全國地質調查資料即可故建議無一層樓以上且建築面積小於 45m2 建物之公園闢建開發得予排除以節省開發成本

hellip

79

比例原則(禁止過分原則)

行政程序法 sect7 行政行為應依下列原則為之一採取之方法應有助於目的之達成二有多種同樣能達成目的之方法時應選擇對人民權益損害最少者

三採取之方法所造成之損害不得與欲達成目的之利益顯失均衡

排除與地質安全無關者排除小規模者

排除與地質安全無關者排除小規模者

80

核釋地質法第 8 條第 1 項規定 依立法意旨及比例原則土地開發行為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其種類及規模如附表

緊急救災者係指災害發生後經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認定之搶通搶災或防患二次災害之緊急工程行為

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 基地位於地質敏感區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規模

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 基地位於地質敏感區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規模

地質敏感區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及規模 ( 草案 )

1 工廠之設立及工業區之開發2鐵路大眾捷運系統港灣及機場之開發3 公路之開發4 土石採取及探礦採礦5蓄水建造物之開發6休閒農場之開發利用7漁塭或魚池之興建8遊樂區及風景區之開發9高爾夫球場及戶外運動場地之興建或擴建10 文化教育訓練設施或研究機構之興建或擴建11醫療建設之開發其醫院興建或擴建12 新市區(係指新社區及新市鎮)建設13 環境保護工程之興建14 核能及其他能源之開發及放射性核廢料儲存或處理場所之興建15 地下街工程16高壓電線塔基工程17纜車之興建或擴建18氣象雷達站之興建或擴建工程19 設置石油管理法所定之石油石油製品貯存槽20 建築物(係指應請領建照執照)之新建或增建

選取與地質安全有關者考量各類地質敏感區屬性決定辦理與否排除小規模者

選取與地質安全有關者考量各類地質敏感區屬性決定辦理與否排除小規模者

82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 (草案 )

本報告書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為避免審查地質專業事項及技術標準不一中央主管機關爰訂定審查參考規範提供各審查機關參考

地質法 sect11 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於相關法令規定須送審之書圖文件中納入調查及評估結果

審查機關應邀請地質專家學者或前條第一項規定之執業技師參與審查或委託專業團體辦理審查但具有自行審查能力者不在此限

83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草案

1 審查人員之資格條件 ( 第 2 點 )

2 審查人員之建議名單 ( 第 3 點 )

3 報告書審查應注意事項 ( 第 4 點 )

4 報告書審查應補正事項 ( 第 5 點 )

5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之法律效益 ( 第 6點 )

6 報告書審查之收費 ( 第 7 點 )

地質 大地工程 土木工程 採礦工程 水利工程 水土保持

地質 大地工程 土木工程 採礦工程 水利工程 水土保持

政府機關(構)及相當職等專職人員地質相關實務經驗 7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副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5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助理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7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5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副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碩士學位以上且地質專長相關專職實務或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專業證照之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且取得證照後執行地質業務 7 年以上

政府機關(構)及相當職等專職人員地質相關實務經驗 7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副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5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助理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7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5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副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碩士學位以上且地質專長相關專職實務或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專業證照之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且取得證照後執行地質業務 7 年以上

專長專長++實務經驗實務經驗

地質法 sect11Ⅱ審查機關應邀請地質專家學者或前條第一項規定之執業技師參與審查或委託專業團體辦理審查但具有自行審查能力者不在此限

審查人員之資格條件 (sect2)

85

審查人員之建議名單 (sect3)

中央主管機關得就前點規定資格條件建立審查人員建議名單提供審查機關參考

86

報告書審查應注意事項 (sect4)

結果之合理性內涵足以提供後續土地開發利用災害防治及環境保育規劃之參據

基地地質調查及基地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基地地質調查及基地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項目內容數量比例尺hellip

87

報告書審查應補正事項 (sect5)

審查報告書有下列情形之一者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應通知申請人限期修正或補正

未依規定格式及份數製作 應檢附文件不齊全未經技師簽證或簽證技師科別不符不符合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規定

88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之法律效益(sect6)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依地質法sect11Ⅱ規定審查)

無行政處分效力 應納入後續相關法令送審書圖文件提供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土地開發利用行為之參據

89

報告書審查之收費 (sect7)

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報告書得收取審查費 依其主管業務收費法令 依規費法相關規定

本報告書為相關法令送審書件之ㄧ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本報告書為相關法令送審書件之ㄧ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 Slide 1
  • Slide 10
  • Slide 12
  • Slide 13
  • Slide 15
  • Slide 25
  • Slide 28
  • Slide 33
  • Slide 39
  • Slide 42
  • Slide 43
  • Slide 44
  • Slide 46
  • Slide 48
  • Slide 49
  • Slide 52
  • Slide 54
  • Slide 55
  • Slide 57
  • Slide 62
  • Slide 63
  • Slide 64
  • Slide 65
  • Slide 66
  • Slide 67
  • Slide 81
  • Slide 84

29

審議會組織 (sect3-sect6) 組成 產生 任期出缺補聘

機關代表委員

召集人

由中央主管機關首長兼任或指定

當然委員

其他機關代表委員

由中央主管機關首長就本法第 6 條第 1 項所定土地利用計畫土地開發審查災害防治環境保育或資源開發之主管機關代表聘兼

任期 2 年期 滿得續聘委員職務異動時原派機關應改派代表補足原任期

專家學者委員

由中央主管機關首長就具有地質敏感區相關學術專長及實務經驗之專家學者聘兼

任期 2 年期 滿得續聘每次改聘席次不得少於13委員出缺時得予補聘其任期至原任期屆滿之日止

30

審議會議事規則主席 (sect8) 召集人兼任主席

召集人不克出席時由召集人指定委員 1人代理或由出席委員互推 1人為主席

出席人數及議決人數 (sect9)

全體委員過半數之出席始得開會出席委員過半數之同意始得決議

出席 (sect10) 機關代表委員不克親自出席時得另派員代理出席並參與會議發言及表決專家學者委員應親自出席不得代理

列席 (sect11) 地質敏感區計畫書研提機關應指派代表列席報告及說明

31

審議會其他配套 (sect7)

審議會開會前得經召集人核可視個案特性邀請審議會委員及專家學者組成專案小組召開初審會議獲致初審結論後提報審議會議審查

初審會議之主席由審議會召集人就審議會委員指派之

32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地質法 sect9Ⅱ 基地地質調查與地質安全評估方法之認定項目內容及作業應遵行事項之準則由中央主管機關會商相關主管機關定之

地質法 sect6

中央或地方研提計畫書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審查

中央主管機關公告

地質法 sect8- sect11

地質法 sect5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土地管理

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應審查調查及評估結果

申請土地開發前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土地利用計畫

土地開發審查

災害防治

環境保育

資源開發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組織及運作辦法

34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

基地地質安全評估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廢止

為何須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廣域性

區域性

地質敏感區地質調查制度地質敏感區

地質調查制度

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rarr釐清地質敏感區與基地關係rarr研提因應對策

35

與相關法令規定之地質調查是否競合

環境影響評估環境影響評估

水土保持水土保持

非都市土地使用分區變更非都市土地使用分區變更

建築地基調查建築地基調查

溫泉開發溫泉開發

礦業開發礦業開發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地質安全評估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地質安全評估

地質法 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

hellip

36

1 基地地質調查調查區之範圍界定 ( 第 2 條 )2 現有資料之引用 ( 第 3 條 )3 地質調查方法之選擇 ( 第 4 條 )4 報告書製作應遵行事項 ( 第 5 條第 6 條 )

5 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之調查及評估 ( 第 7 條 - 第 10條 )

6 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之調查及評估 ( 第 11 條 - 第14 條 )

7 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之調查及評估 ( 第 15 條 - 第 18條 )

8 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之調查及評估 ( 第 19 條 - 第23 條 )

9 土石流地質敏感區之調查及評估 ( 第 24 條 - 第 28條 )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總則

各類地質敏感區專章 計 29條

37

本準則設計之條文架構 基地地質調查

區域調查 vs 細部調查 調查區範圍 調查項目及內容 調查方法 圖說規範

基地地質安全評估 地質敏感區對基地之影響 基地開發對地質敏感區之影響因應對策

總則 vs 專章通則 vs但書

38

基地地質調查 --分類及調查範圍 通則 (sect2)

區域調查調查範圍應包含基地全部及基地周界外 2 公里範圍與基地所在地質敏感區重疊部分

細部調查調查範圍應包含基地與地質敏感區重疊部分

得免細部調查維持原地形地貌且不開發者

但書區域調查範圍 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 (sect19) 基地及其所在之地質敏感區全部

土石流地質敏感區 (sect24) 基地及其所在之土石流溪流集水區全部

2 km基地

地質敏感區

基地地質調查 -- 調查項目及內容地質敏感區類別

區域調查 細部調查

地質遺跡(sect7)

地形地層分布及地質構造

地質遺跡之產狀外觀形態及保存狀況地質遺跡之地表分布範圍地質遺跡有向地下延伸者在預計開挖深度範圍內之分布岩層位態岩石性質及地質構造

地下水補注 (sect11)

地形地層分布地質構造及水文地質概況

地形地表沉積物種類及粒徑分布地下地層岩性分布水文地質參數

活動斷層(sect15)

活動斷層地形特徵地層分布及地質構造

岩層分布地質構造

山崩與地滑 (sect20)

環境狀況地質特性 地質特性坡地現況及工程特性

土石流(sect25)

地質環境特性土石崩塌料源土石流流動區溪床特性土石流溢流土石流堆積區特性土石流災害歷史土石流治理工程措施

土石流堆積物地表與地下分布及粒徑變化土石流流動與堆積之特徵及地形坡度變化調查區與土石流流動區之距離及基地與溪床之高程差基地內相關土石流治理工程措施

專章

40

基地地質調查 -- 調查方法 區域調查得引用既有地質資料既有地質資料不足者應以露頭調查遙測影像判釋或其他方法補充資料 (sect3I)

細部調查應進行現地調查現地調查如有既有資料可資引用者得以既有資料取代 (sect3Ⅱ)

本準則所規定之必要地質調查方法得以其他合乎學理且能達到相同調查目的之方法取代 (sect4)

地質法 sect9I 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視情況就下列方法擇一行之 由現有資料檢核並評估地質安全

進行現地調查並評估地質安全

通則

41

基地地質調查 -- 調查方法地質敏感區類別

區域調查 細部調查

地質遺跡(sect8)

露頭調查地質鑽探地球物理測勘或其他方法

地下水補注 (sect12)

地表沉積物種類及粒徑分布 地質鑽探 (增鑽探數量或地球物理測勘 )

活動斷層(sect16)

地形判釋露頭調查

地形判釋露頭調查地質鑽探(探溝調查 ) 地球物理測勘

山崩與地滑 (sect21)

遙測影像判釋地表調查

遙測影像判釋地表調查地質鑽探 (增鑽探數量或地球物理測勘 )

土石流(sect26)

遙測影像判釋地表調查

遙測影像判釋地表調查試坑調查地質鑽探

專章

細部調查規定必要調查方法 -- 地質鑽探地質敏感區類別 鑽探數量及配置 鑽探深度 其他規定

地下水補注 (sect12)

A≦05公頃得不進行地質鑽探05 < A≦2公頃至少應鑽探 2孔 2公頃< A每 1 公頃應鑽 1孔未滿 1 公頃者以 1 公頃計鑽探孔位以均勻分布於細部調查區為原則

每孔深度至少50 公尺或進入岩盤至少 5公尺

配合地質鑽孔調查地下水位及透水係數

活動斷層(sect16)-- 調查地下岩層分布及厚度活動斷層及剪裂帶深度

鑽探剖面應儘量垂直活動斷層走向其配置以能呈現細部調查區之特性及其與活動斷層之關係為原則沿活動斷層走向平行方向之長度每 100 公尺應繪置 1剖面未滿 100 公尺者以 100 公尺計剖面長度未滿 20 公尺者應至少有 1鑽孔控制剖面長度在 20 公尺以上者應至少有 2鑽孔控制且位於剖面兩端之鑽孔與細部調查區邊界之距離以小於 10 公尺為原則同剖面之鑽孔岩性有明顯變化或構造複雜者應增加鑽探數量以調查是否有活動斷層通過及其可能分布位置

每孔深度應至少 30 公尺

山崩與地滑 (sect21)-- 調查覆土層之分布與厚度及岩體之特性

A≦01公頃至少鑽探 1孔01 < A≦1公頃至少鑽探 2孔1公頃< A每 05 公頃應鑽 1孔未滿 05 公頃者以05 公頃計鑽探孔位應配合調查區域狀況選擇適當之配置如為順向坡應優先配置鑽孔

每孔深度至少 30 公尺並應進入岩盤至少 5 公尺如位於順向坡坡面上之鑽孔深度應足以釐清順向坡之岩層組成與厚度及主要不連續面之特性

配合地質鑽孔進行地下水位量測並視坡地穩定分析之需要進行土壤與岩石力學試驗及地下水文調查

土石流(sect26)-- 調查土石流堆積材料厚度及粒徑變化

A≦01公頃至少鑽探 1孔01 < A≦1公頃至少鑽探 2孔1公頃< A每 05 公頃應鑽 1孔未滿 05 公頃者以05 公頃計鑽探孔位配置以均勻分布為原則

每孔深度至少20 公尺或進入岩盤 5 公尺

全程取樣

基地地質調查報告書圖說規範 區域調查地質圖+地質剖面圖 細部調查地質圖+地質剖面圖 地下地質調查方法之紀錄圖說如柱狀圖剖面圖等

地質敏感區類別

區域圖說比例尺

細部圖說比例尺

地質剖面圖

地質遺跡 (sect9)

≧125000 ≧15000 區域調查地質圖與細部調查地質圖均應附與地質圖同比例尺之地質剖面圖

地下水補注(sect13)

≧125000 ≧15000 區域調查地質圖應附水文地質剖面圖細部調查地質圖應附水文地質柵狀圖其中水平比例尺同各地質圖比例垂直比例尺得適度放大

活動斷層(sect17)

≧125000 ≧15000 區域調查地質圖與細部調查地質圖均應附與地質圖同比例尺之地質剖面圖細部調查應配合鑽探資料標示地層(岩層)界線及活動斷層如活動斷層不在細部調查區範圍內應依現有資料將活動斷層標示於剖面延伸線上

山崩與地滑(sect22)

≧125000 ≧15000 區域調查地質圖應附二條相互垂直之剖面細部調查地質剖面圖應配合鑽探孔位繪製以表現覆土層及岩層之空間分布剖面圖之比例尺應與地質圖相同

土石流(sect27)

≧125000 ≧15000 區域調查地質圖應附土石流溪流縱斷面圖標示土石材料堆積位置細部調查地質圖應配合地質鑽探及試坑繪製至少二條相互垂直之地質剖面圖

專章

基地地質安全評估 -- 項目及內容

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 (sect10)

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 (sect14)

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 (sect18)

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 (sect23)

土石流地質敏感區 (sect28)

1 評估基地開發範圍與地質遺跡之空間關係及開發行為對地質遺跡形狀視覺或完整性之影響並研提因應對策2 研提開發行為於施工期間對地質遺跡採取之保護措施及評估其效果3 開發行為人對地質遺跡長期維護之因應對策

1 評估土地開發行為開發中對地下水水質及入滲補注量直接或間接之影響2 評估土地開發行為開發後造成地下水質及入滲補注量之影響3 經評估土地開發行為對地下水水質及入滲補注量造成永久性或暫時性不良影響時應採取因應措施並評估其效果

1 評估活動斷層活動時基地內地表破裂或變形之特性及可能影響範圍2 評估活動斷層活動時地表破裂或變形對開發行為之影響並分析基地內開發行為之適當性3因應對策及其效果評估

1 評估山崩或地滑發生之土石下坡運動特性崩塌或滑動量體及影響範圍對開發行為安全之影響2 評估順向坡之穩定性及開發行為對順向坡穩定性之影響3 評估開發行為造成現有山崩或地滑範圍擴大誘發潛在山崩地滑或順向坡岩體滑動之可能性及其規模4因應對策及其效果評估

1 評估土石流潛勢規模及對開發基地影響之範圍2 評估土石流對土地開發行為或建築物安全之影響3 開發行為安全之因應對策及其安全效果評估

專章

45

報告書製作應遵行事項 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結果應依本準則規定製作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報告書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sect5I)

基地與二種類別以上地質敏感區範圍重疊時應依不同類別地質敏感區規定分別辦理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其調查及評估結果得併於同一報告書(sect5Ⅱ)

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係由本法第 10 條第 1 項所定技師辦理者報告書之簽證應檢附該辦理技師之技師證書及執業執照影本由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公營事業機構或公法人內依法取得相當類科技師證書者辦理時應檢附該辦理技師之技師證書影本 (sect6)

通則

地質法 sect6

地質法 sect8- sect11

地質法 sect5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土地管理 其他規定

土地利用計畫

土地開發審查

災害防治

環境保育

資源開發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廢止

審查及公告

基地位於地質敏感區且符合土地開發行為之種類及規模

申請土地開發前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最先受理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應審查報告書

經審查通過之報告書應納入後續其他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之書圖文件做為參據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之公告」依行政程序法界定為法規命令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之公告」依行政程序法界定為法規命令

地質法第地質法第 88 條第條第 11 項土地開發行為種類與規模及所稱「緊急救災者」相關規定項土地開發行為種類與規模及所稱「緊急救災者」相關規定(( 草案草案 ) )

地質法第地質法第 1111 條第條第 11 項所稱「相關法令」及第項所稱「相關法令」及第 22 項所稱「審查機關」相關規定項所稱「審查機關」相關規定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 (( 草案草案 ))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格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格式式

47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之公告」依行政程序法界定為法規命令

地質法 sect5I 中央主管機關應將具有特殊地質景觀地質環境或有發生地質災害之虞之地區公告為地質敏感區

bull公告之法制作業bull人民之救濟權利 bull公告之法制作業bull人民之救濟權利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之公告 法規命令 一般處分

行政程序法規定 一般處分特定人具體之事實關係

sect92I 所稱行政處分係指行政機關就公法上具體事件所為之決定或其他公 權力措施而對外直接發生法律效果之單方行政行為

sect92Ⅱ前項決定或措施之相對人雖非特定而依一般性特徵可得確定其範圍者 為一般處分適用本法有關行政處分之規定有關公物之設定變更廢 止或其一般使用者亦同

法規命令不特定多數人一般抽象性規範 sect150I 所稱法規命令係指行政機關基於法律授權對多數不特定人民就一 般事項所作抽象之對外發生法律效果之規定

法務部函釋法務部函釋

都市計畫案例(司法院釋字第 156號解釋理由書及最高行政法院 95 年度 判字第 2147號判決) 都市計畫之個別變更係直接限制一定區域內人民之權利利益或增加其負擔其具有行政處分之性質

擬定都市計畫通盤檢討後所作之變更非直接限制一定區域內人民之權益或增加其負擔且非針對具體事件之處理核其性質乃屬於法規命令而非行政處分其性質是一種法規不得直接對之爭訟

特定地區經公告為地質敏感區後其後續影響為何似僅有地質法第 8 條規定「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上開規定似未直接限制一定區域內人民之權利利益或增加其負擔是以地質敏感區之公告性質上似屬法規命令而非一般處分惟仍請貴部再予確認上開公告除前所述外是否尚有其他影響以上事項宜請貴部再予審認

法務部函釋法務部函釋

50

地質敏感區之公告性質屬法規命令

確認特定地區經公告為地質敏感區後其後續影響僅有地質法第 8 條之規定

按法務部函釋上開規定因其非直接限制一定區域內人民之權益且非針對具體事件之處理

是以地質敏感區之公告性質乃屬於行政程序法第 150 條第 1 項規定所稱法規命令而非行政程序法第 92 條規定所指一般處分

經濟部重新檢視地質法

經濟部重新檢視地質法

51

地質法第 11 條第 1 項所稱「相關法令」及第 2 項所稱「審查機關」相關規定

地質法 sect11 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於相關法令規定須送審之書圖文件中納入調查及評估結果

審查機關應邀請地質專家學者或前條第一項規定之執業技師參與審查或委託專業團體辦理審查但具有自行審查能力者不在此限

地質法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

sect11I 依第 8 條第 1 項規定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於相關法令規定須送審之書圖文件中納入調查及評估結果

地質法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

sect11I 依第 8 條第 1 項規定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於相關法令規定須送審之書圖文件中納入調查及評估結果

bull資源開發bull土地開發利用bull工程建設bull廢棄物處置bull天然災害整治bull法令規定有關土地開發之規劃設計及施工

bull區域計畫法bull建築法bull環境影響評估法bull水土保持法bull土石採取法bull水利法 bull礦業法bull溫泉法bullhellip

地質法sect3Ⅶ

立法說明立法說明

53

核釋地質法第 11 條第 1 項「相關法令」

係指訂有土地開發行為相關審查規定之法令 區域計畫法都市計畫法 建築法 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各目的事業法令

bull面積 35公頃bull非都市地區

bull山坡地bull興辦事業

bull休閒農業輔導管理辦法 bull休閒農場經營計畫審查作業要點 bull非都市土地休閒農場容許作休閒農業設施使用審查作業要點 bull非都市土地作休閒農業使用興辦事業計畫及變更編定審查作業要點 bull休閒農場專案輔導實施作業規定bull區域計畫法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建築法等相關規定

【例】複合型休閒農場之土地開發申請

【例】複合型休閒農場申請土地開發許可審查流程示意圖

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bull影響土地開發人權益bull浪費行政資源bull影響土地開發人權益bull浪費行政資源

重複審查重複審查

56

係指辦理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審查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 為避免重複審查應以最先受理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為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結果之「審查機關」

經審查通過之調查及評估結果應納入後續其他「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之書圖文件做為參據

核釋地質法第 11 條第 2 項「審查機關」

【例】複合型休閒農場申請土地開發許可審查流程示意圖

辦理審查辦理審查納入參據納入參據

參據參據 參據

參據

參據參據

誰該辦理審查bull視個案情形bull每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都有可能

誰該辦理審查bull視個案情形bull每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都有可能

58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格式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sect5I 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結果應依本準則規定製作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以下簡稱報告書)報告書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59

報告書格式 基地地質調查報告

1 基地所在地質敏感區地質概況2 區域調查

(1) 調查項目內容方法及數量(2) 調查結果說明附地質圖地質剖面圖及其他相關主題圖說

3細部調查(1) 調查項目內容方法及數量(2) 調查結果說明附地質圖地質剖面圖及其他相關主題圖說

4綜合解釋 基地地質安全評估報告

依據地質調查結果及地質安全評估項目撰述地質安全評估結果

附錄 地質鑽探報告或其他地質調查方法紀錄現地試驗資料室內試驗及分析資料等

60

叁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

一地質法地質敏感區整體作業架構及程序二地質法地質敏感區相關規定

(一)法律及法規命令(二)其他規定

三地質敏感區公告及查詢(一)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及第 1 批準備(二)地質敏感區查詢系統建置

四地方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五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61

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 全國地質敏感區通盤劃定預定 4 至 5 年內分批公告完成之後至少每 5 年通 盤檢討 1次

個案更新視情況得隨時辦理 地質敏感區公告之主要作業及辦理機關

計畫書研提中央及地方主管機關 全國通盤劃定通盤檢討及個案跨越兩個以上行政區域者由中央主管機關辦理

個案未跨行政區域者由該轄管地方主管機關辦理 計畫書公開展示地方主管機關 審議會審查及計畫書核定中央主管機關

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及第 1 批準備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主要由中央主管機關辦理第 1 批地質敏感區主要由中央主管機關辦理

計畫書公開展示 30日

(地方主管機關)

計畫書公開展示 30日

(地方主管機關)計畫書審查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計畫書審查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

計畫書核定及地質敏感區公告(中央主管機關)

計畫書核定及地質敏感區公告(中央主管機關)

約5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

地質法施行 1001201

審議會籌組及討論運作規劃 相關法令

主管機關檢視其主管法令相關規定並調整修正

有關 3 子法發布 10136

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會 101313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會 101313

劃定計畫書研提(中央主管機關)劃定計畫書研提(中央主管機關)

劃定作業(中央主管機關)

劃定作業(中央主管機關)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公告準備

第 1 批分布地點

1 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名稱 分類 縣市 鄉鎮暖暖壺穴 壺穴 基隆市 暖暖區大華壺穴 壺穴 新北市 平溪區猴硐壺穴 壺穴 新北市 瑞芳區十分瀑布 瀑布 新北市 平溪區眼鏡洞瀑布 瀑布 新北市 平溪區

第 1 批101 年度102 年度103 年度

2 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年度 地質敏感區 行政區域第 1批 濁水溪沖積扇 彰化縣

雲林縣

101 屏東平原 高雄市屏東縣

102 蘭陽平原 宜蘭縣

103臺中地區臺北地區

臺中市臺北市新北市

濁水溪沖積扇

3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第 1 批分布地點車籠埔斷層活動斷層敏感區所經行政區域 (鄉鎮市區 ) bull臺中市 (9 處 ) 東勢區石岡區豐原區北屯區太平區大里區潭子區霧峰區和平區bull南投縣 (5 處 ) 草屯鎮南投市中寮鄉名間鄉竹山鎮bull苗栗縣 (1 處 ) 卓蘭鎮

第 1 批101 年度102 年度103 年度104 年度

4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第 1批

年度 直轄市或縣市 說明

第 1批 臺北市 坡地社區重點縣市

五都之一

101 南投縣 921震災區坡地災害指標縣市

101 臺中市 921震災區五都之一

第 1 年度 分布地點

5 土石流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與水土保持局現有之土石流潛勢溪流間之關係尚待釐清

第 1 批暫緩劃定

102(330)

南投縣229

臺中市101

103(264)

屏東縣 65

高雄市 89

嘉義縣 62

臺南市 48

104(320)

宜蘭縣139

雲林縣 10

彰化縣 7

花蓮縣164

105(239)

臺東縣163

苗栗縣 76

106(425)

新竹縣 71

桃園縣 51

基隆市 34

新北市219

臺北市 50

68

地質敏感區查詢系統建置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sect15Ⅲ中央主管機關應建立地質敏感區資料庫提供網路查詢及下載列印查詢結果

地質敏感區查詢民眾得自行上網進行或委由顧問公司技師代辦各級主管機關應協助提供諮詢服務

系統應於第 1 批地質敏感區公告前建妥並於每次公告地質敏感區之同時更新資料

因應土地法地籍資料付費規定系統必要配套 政府機關版查詢時可展現地籍資料 一般民眾版查詢時須自備地籍圖數值資料(向地籍主管機關申購委託測量或其他方式資料處理取得)

69

地質敏感區查詢雛形系統操作展示

地質敏感區查詢雛形系統操作展示

70

叁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

一地質法地質敏感區整體作業架構及程序二地質法地質敏感區相關規定

(一)法律及法規命令(二)其他規定

三地質敏感區公告及查詢(一)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及第 1 批準備(二)地質敏感區查詢系統建置

四地方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五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71

四地方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所在地地方政府

基隆河中上游河蝕地形(壺穴與瀑布 ) 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基隆市新北市

濁水溪沖積扇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彰化縣雲林縣

車籠埔斷層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台中市南投縣苗栗縣

山崩與地滑地質感區劃定計畫書 _臺北市

臺北市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sect9Ⅱ 辦理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公開展示事宜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sect9Ⅱ 辦理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公開展示事宜

72

已提供對口單位1臺北市政府2桃園縣政府3苗栗縣政府4臺中市政府5彰化縣政府6雲林縣政府7高雄市政府8屏東縣政府9花蓮縣政府10宜蘭縣政府11金門縣政府

已提供對口單位1臺北市政府2桃園縣政府3苗栗縣政府4臺中市政府5彰化縣政府6雲林縣政府7高雄市政府8屏東縣政府9花蓮縣政府10宜蘭縣政府11金門縣政府

請地方政府儘速提供對口單位

地方對口設置或指派屬地方主管機關權責 組織編制 業務職掌 地方情況

73

五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依地質法相關條文規定

sect6I 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應將地質敏感區相關資料納入土地利用計畫土地開發審查災害防治環境保育及資源開發之參據

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sect11I 將調查及評估結果納入送審之書圖文件中

依地質法第 11 條解釋令 「相關法令」指訂有土地開發行為相

關審查規定之法令 「審查機關」指辦理地質敏感區基地

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審查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為避免重複審查應以最先受理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為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結果之「審查機關」

經審查通過之調查及評估結果應納入後續其他「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之書圖文件做為參據

請區域計畫法都市計畫法建築法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及各目的事業法令之各法令主管機關研修其主管法令規定送審所需書表文件格式評估納入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規定俾便於地質敏感區公告後能辦理審查

請區域計畫法都市計畫法建築法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及各目的事業法令之各法令主管機關研修其主管法令規定送審所需書表文件格式評估納入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規定俾便於地質敏感區公告後能辦理審查

74

水土保持局如何配合地質法施行研修水土保持書件格式檢視「水土保持計畫審核監督辦法」規定 所需書表文件格式之內容酌予文字修正納入地質法地質敏感區規定再行公告即成

第 36 條本辦法所需書表文件之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第 36 條本辦法所需書表文件之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案例分享

75

敬請提供法令修正資訊

為利相關法令與地質法間銜接順暢請應配合地質法修正規定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於修正後將相關資訊轉知中央主管機關

76

一地質敏感區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及規模草案(附件 7 )提請討論

二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草案(附件 9 )提請討論

綜合討論綜合討論

肆討論事項

77

地質法第 8 條第 1 項土地開發行為種類與規模及所稱「緊急救災者」相關規定 ( 草

案 )地質法 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

所有土地開發行為嗎

所有土地開發行為嗎

78

過度擾民 經濟部水利署

經檢視本法所稱之「土地開發行為」水利法中可能涉及本法第 8 條及第 11 條需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事項為水利法第 46 條水利建造物之興辦改造核准許可等惟水利建造物數量龐大規模較小或開挖深度較淺之開發行為對地質環境及人民安全之影響相對較小是否所有開發行為皆須依法辦理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建議排除規模較小部分以避免增加開發成本及過度擾民

臺北市政府 公園闢建開發行為多為地表整地及綠化植栽結構物及附屬設施如涼亭管溝花槽照明設施等等僅佔工程之小部份且為地表淺基礎開挖影響地質環境條件甚微應無造成地質災害之虞參考經濟部全國地質調查資料即可故建議無一層樓以上且建築面積小於 45m2 建物之公園闢建開發得予排除以節省開發成本

hellip

79

比例原則(禁止過分原則)

行政程序法 sect7 行政行為應依下列原則為之一採取之方法應有助於目的之達成二有多種同樣能達成目的之方法時應選擇對人民權益損害最少者

三採取之方法所造成之損害不得與欲達成目的之利益顯失均衡

排除與地質安全無關者排除小規模者

排除與地質安全無關者排除小規模者

80

核釋地質法第 8 條第 1 項規定 依立法意旨及比例原則土地開發行為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其種類及規模如附表

緊急救災者係指災害發生後經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認定之搶通搶災或防患二次災害之緊急工程行為

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 基地位於地質敏感區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規模

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 基地位於地質敏感區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規模

地質敏感區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及規模 ( 草案 )

1 工廠之設立及工業區之開發2鐵路大眾捷運系統港灣及機場之開發3 公路之開發4 土石採取及探礦採礦5蓄水建造物之開發6休閒農場之開發利用7漁塭或魚池之興建8遊樂區及風景區之開發9高爾夫球場及戶外運動場地之興建或擴建10 文化教育訓練設施或研究機構之興建或擴建11醫療建設之開發其醫院興建或擴建12 新市區(係指新社區及新市鎮)建設13 環境保護工程之興建14 核能及其他能源之開發及放射性核廢料儲存或處理場所之興建15 地下街工程16高壓電線塔基工程17纜車之興建或擴建18氣象雷達站之興建或擴建工程19 設置石油管理法所定之石油石油製品貯存槽20 建築物(係指應請領建照執照)之新建或增建

選取與地質安全有關者考量各類地質敏感區屬性決定辦理與否排除小規模者

選取與地質安全有關者考量各類地質敏感區屬性決定辦理與否排除小規模者

82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 (草案 )

本報告書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為避免審查地質專業事項及技術標準不一中央主管機關爰訂定審查參考規範提供各審查機關參考

地質法 sect11 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於相關法令規定須送審之書圖文件中納入調查及評估結果

審查機關應邀請地質專家學者或前條第一項規定之執業技師參與審查或委託專業團體辦理審查但具有自行審查能力者不在此限

83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草案

1 審查人員之資格條件 ( 第 2 點 )

2 審查人員之建議名單 ( 第 3 點 )

3 報告書審查應注意事項 ( 第 4 點 )

4 報告書審查應補正事項 ( 第 5 點 )

5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之法律效益 ( 第 6點 )

6 報告書審查之收費 ( 第 7 點 )

地質 大地工程 土木工程 採礦工程 水利工程 水土保持

地質 大地工程 土木工程 採礦工程 水利工程 水土保持

政府機關(構)及相當職等專職人員地質相關實務經驗 7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副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5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助理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7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5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副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碩士學位以上且地質專長相關專職實務或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專業證照之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且取得證照後執行地質業務 7 年以上

政府機關(構)及相當職等專職人員地質相關實務經驗 7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副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5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助理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7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5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副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碩士學位以上且地質專長相關專職實務或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專業證照之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且取得證照後執行地質業務 7 年以上

專長專長++實務經驗實務經驗

地質法 sect11Ⅱ審查機關應邀請地質專家學者或前條第一項規定之執業技師參與審查或委託專業團體辦理審查但具有自行審查能力者不在此限

審查人員之資格條件 (sect2)

85

審查人員之建議名單 (sect3)

中央主管機關得就前點規定資格條件建立審查人員建議名單提供審查機關參考

86

報告書審查應注意事項 (sect4)

結果之合理性內涵足以提供後續土地開發利用災害防治及環境保育規劃之參據

基地地質調查及基地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基地地質調查及基地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項目內容數量比例尺hellip

87

報告書審查應補正事項 (sect5)

審查報告書有下列情形之一者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應通知申請人限期修正或補正

未依規定格式及份數製作 應檢附文件不齊全未經技師簽證或簽證技師科別不符不符合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規定

88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之法律效益(sect6)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依地質法sect11Ⅱ規定審查)

無行政處分效力 應納入後續相關法令送審書圖文件提供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土地開發利用行為之參據

89

報告書審查之收費 (sect7)

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報告書得收取審查費 依其主管業務收費法令 依規費法相關規定

本報告書為相關法令送審書件之ㄧ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本報告書為相關法令送審書件之ㄧ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 Slide 1
  • Slide 10
  • Slide 12
  • Slide 13
  • Slide 15
  • Slide 25
  • Slide 28
  • Slide 33
  • Slide 39
  • Slide 42
  • Slide 43
  • Slide 44
  • Slide 46
  • Slide 48
  • Slide 49
  • Slide 52
  • Slide 54
  • Slide 55
  • Slide 57
  • Slide 62
  • Slide 63
  • Slide 64
  • Slide 65
  • Slide 66
  • Slide 67
  • Slide 81
  • Slide 84

30

審議會議事規則主席 (sect8) 召集人兼任主席

召集人不克出席時由召集人指定委員 1人代理或由出席委員互推 1人為主席

出席人數及議決人數 (sect9)

全體委員過半數之出席始得開會出席委員過半數之同意始得決議

出席 (sect10) 機關代表委員不克親自出席時得另派員代理出席並參與會議發言及表決專家學者委員應親自出席不得代理

列席 (sect11) 地質敏感區計畫書研提機關應指派代表列席報告及說明

31

審議會其他配套 (sect7)

審議會開會前得經召集人核可視個案特性邀請審議會委員及專家學者組成專案小組召開初審會議獲致初審結論後提報審議會議審查

初審會議之主席由審議會召集人就審議會委員指派之

32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地質法 sect9Ⅱ 基地地質調查與地質安全評估方法之認定項目內容及作業應遵行事項之準則由中央主管機關會商相關主管機關定之

地質法 sect6

中央或地方研提計畫書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審查

中央主管機關公告

地質法 sect8- sect11

地質法 sect5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土地管理

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應審查調查及評估結果

申請土地開發前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土地利用計畫

土地開發審查

災害防治

環境保育

資源開發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組織及運作辦法

34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

基地地質安全評估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廢止

為何須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廣域性

區域性

地質敏感區地質調查制度地質敏感區

地質調查制度

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rarr釐清地質敏感區與基地關係rarr研提因應對策

35

與相關法令規定之地質調查是否競合

環境影響評估環境影響評估

水土保持水土保持

非都市土地使用分區變更非都市土地使用分區變更

建築地基調查建築地基調查

溫泉開發溫泉開發

礦業開發礦業開發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地質安全評估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地質安全評估

地質法 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

hellip

36

1 基地地質調查調查區之範圍界定 ( 第 2 條 )2 現有資料之引用 ( 第 3 條 )3 地質調查方法之選擇 ( 第 4 條 )4 報告書製作應遵行事項 ( 第 5 條第 6 條 )

5 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之調查及評估 ( 第 7 條 - 第 10條 )

6 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之調查及評估 ( 第 11 條 - 第14 條 )

7 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之調查及評估 ( 第 15 條 - 第 18條 )

8 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之調查及評估 ( 第 19 條 - 第23 條 )

9 土石流地質敏感區之調查及評估 ( 第 24 條 - 第 28條 )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總則

各類地質敏感區專章 計 29條

37

本準則設計之條文架構 基地地質調查

區域調查 vs 細部調查 調查區範圍 調查項目及內容 調查方法 圖說規範

基地地質安全評估 地質敏感區對基地之影響 基地開發對地質敏感區之影響因應對策

總則 vs 專章通則 vs但書

38

基地地質調查 --分類及調查範圍 通則 (sect2)

區域調查調查範圍應包含基地全部及基地周界外 2 公里範圍與基地所在地質敏感區重疊部分

細部調查調查範圍應包含基地與地質敏感區重疊部分

得免細部調查維持原地形地貌且不開發者

但書區域調查範圍 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 (sect19) 基地及其所在之地質敏感區全部

土石流地質敏感區 (sect24) 基地及其所在之土石流溪流集水區全部

2 km基地

地質敏感區

基地地質調查 -- 調查項目及內容地質敏感區類別

區域調查 細部調查

地質遺跡(sect7)

地形地層分布及地質構造

地質遺跡之產狀外觀形態及保存狀況地質遺跡之地表分布範圍地質遺跡有向地下延伸者在預計開挖深度範圍內之分布岩層位態岩石性質及地質構造

地下水補注 (sect11)

地形地層分布地質構造及水文地質概況

地形地表沉積物種類及粒徑分布地下地層岩性分布水文地質參數

活動斷層(sect15)

活動斷層地形特徵地層分布及地質構造

岩層分布地質構造

山崩與地滑 (sect20)

環境狀況地質特性 地質特性坡地現況及工程特性

土石流(sect25)

地質環境特性土石崩塌料源土石流流動區溪床特性土石流溢流土石流堆積區特性土石流災害歷史土石流治理工程措施

土石流堆積物地表與地下分布及粒徑變化土石流流動與堆積之特徵及地形坡度變化調查區與土石流流動區之距離及基地與溪床之高程差基地內相關土石流治理工程措施

專章

40

基地地質調查 -- 調查方法 區域調查得引用既有地質資料既有地質資料不足者應以露頭調查遙測影像判釋或其他方法補充資料 (sect3I)

細部調查應進行現地調查現地調查如有既有資料可資引用者得以既有資料取代 (sect3Ⅱ)

本準則所規定之必要地質調查方法得以其他合乎學理且能達到相同調查目的之方法取代 (sect4)

地質法 sect9I 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視情況就下列方法擇一行之 由現有資料檢核並評估地質安全

進行現地調查並評估地質安全

通則

41

基地地質調查 -- 調查方法地質敏感區類別

區域調查 細部調查

地質遺跡(sect8)

露頭調查地質鑽探地球物理測勘或其他方法

地下水補注 (sect12)

地表沉積物種類及粒徑分布 地質鑽探 (增鑽探數量或地球物理測勘 )

活動斷層(sect16)

地形判釋露頭調查

地形判釋露頭調查地質鑽探(探溝調查 ) 地球物理測勘

山崩與地滑 (sect21)

遙測影像判釋地表調查

遙測影像判釋地表調查地質鑽探 (增鑽探數量或地球物理測勘 )

土石流(sect26)

遙測影像判釋地表調查

遙測影像判釋地表調查試坑調查地質鑽探

專章

細部調查規定必要調查方法 -- 地質鑽探地質敏感區類別 鑽探數量及配置 鑽探深度 其他規定

地下水補注 (sect12)

A≦05公頃得不進行地質鑽探05 < A≦2公頃至少應鑽探 2孔 2公頃< A每 1 公頃應鑽 1孔未滿 1 公頃者以 1 公頃計鑽探孔位以均勻分布於細部調查區為原則

每孔深度至少50 公尺或進入岩盤至少 5公尺

配合地質鑽孔調查地下水位及透水係數

活動斷層(sect16)-- 調查地下岩層分布及厚度活動斷層及剪裂帶深度

鑽探剖面應儘量垂直活動斷層走向其配置以能呈現細部調查區之特性及其與活動斷層之關係為原則沿活動斷層走向平行方向之長度每 100 公尺應繪置 1剖面未滿 100 公尺者以 100 公尺計剖面長度未滿 20 公尺者應至少有 1鑽孔控制剖面長度在 20 公尺以上者應至少有 2鑽孔控制且位於剖面兩端之鑽孔與細部調查區邊界之距離以小於 10 公尺為原則同剖面之鑽孔岩性有明顯變化或構造複雜者應增加鑽探數量以調查是否有活動斷層通過及其可能分布位置

每孔深度應至少 30 公尺

山崩與地滑 (sect21)-- 調查覆土層之分布與厚度及岩體之特性

A≦01公頃至少鑽探 1孔01 < A≦1公頃至少鑽探 2孔1公頃< A每 05 公頃應鑽 1孔未滿 05 公頃者以05 公頃計鑽探孔位應配合調查區域狀況選擇適當之配置如為順向坡應優先配置鑽孔

每孔深度至少 30 公尺並應進入岩盤至少 5 公尺如位於順向坡坡面上之鑽孔深度應足以釐清順向坡之岩層組成與厚度及主要不連續面之特性

配合地質鑽孔進行地下水位量測並視坡地穩定分析之需要進行土壤與岩石力學試驗及地下水文調查

土石流(sect26)-- 調查土石流堆積材料厚度及粒徑變化

A≦01公頃至少鑽探 1孔01 < A≦1公頃至少鑽探 2孔1公頃< A每 05 公頃應鑽 1孔未滿 05 公頃者以05 公頃計鑽探孔位配置以均勻分布為原則

每孔深度至少20 公尺或進入岩盤 5 公尺

全程取樣

基地地質調查報告書圖說規範 區域調查地質圖+地質剖面圖 細部調查地質圖+地質剖面圖 地下地質調查方法之紀錄圖說如柱狀圖剖面圖等

地質敏感區類別

區域圖說比例尺

細部圖說比例尺

地質剖面圖

地質遺跡 (sect9)

≧125000 ≧15000 區域調查地質圖與細部調查地質圖均應附與地質圖同比例尺之地質剖面圖

地下水補注(sect13)

≧125000 ≧15000 區域調查地質圖應附水文地質剖面圖細部調查地質圖應附水文地質柵狀圖其中水平比例尺同各地質圖比例垂直比例尺得適度放大

活動斷層(sect17)

≧125000 ≧15000 區域調查地質圖與細部調查地質圖均應附與地質圖同比例尺之地質剖面圖細部調查應配合鑽探資料標示地層(岩層)界線及活動斷層如活動斷層不在細部調查區範圍內應依現有資料將活動斷層標示於剖面延伸線上

山崩與地滑(sect22)

≧125000 ≧15000 區域調查地質圖應附二條相互垂直之剖面細部調查地質剖面圖應配合鑽探孔位繪製以表現覆土層及岩層之空間分布剖面圖之比例尺應與地質圖相同

土石流(sect27)

≧125000 ≧15000 區域調查地質圖應附土石流溪流縱斷面圖標示土石材料堆積位置細部調查地質圖應配合地質鑽探及試坑繪製至少二條相互垂直之地質剖面圖

專章

基地地質安全評估 -- 項目及內容

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 (sect10)

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 (sect14)

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 (sect18)

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 (sect23)

土石流地質敏感區 (sect28)

1 評估基地開發範圍與地質遺跡之空間關係及開發行為對地質遺跡形狀視覺或完整性之影響並研提因應對策2 研提開發行為於施工期間對地質遺跡採取之保護措施及評估其效果3 開發行為人對地質遺跡長期維護之因應對策

1 評估土地開發行為開發中對地下水水質及入滲補注量直接或間接之影響2 評估土地開發行為開發後造成地下水質及入滲補注量之影響3 經評估土地開發行為對地下水水質及入滲補注量造成永久性或暫時性不良影響時應採取因應措施並評估其效果

1 評估活動斷層活動時基地內地表破裂或變形之特性及可能影響範圍2 評估活動斷層活動時地表破裂或變形對開發行為之影響並分析基地內開發行為之適當性3因應對策及其效果評估

1 評估山崩或地滑發生之土石下坡運動特性崩塌或滑動量體及影響範圍對開發行為安全之影響2 評估順向坡之穩定性及開發行為對順向坡穩定性之影響3 評估開發行為造成現有山崩或地滑範圍擴大誘發潛在山崩地滑或順向坡岩體滑動之可能性及其規模4因應對策及其效果評估

1 評估土石流潛勢規模及對開發基地影響之範圍2 評估土石流對土地開發行為或建築物安全之影響3 開發行為安全之因應對策及其安全效果評估

專章

45

報告書製作應遵行事項 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結果應依本準則規定製作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報告書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sect5I)

基地與二種類別以上地質敏感區範圍重疊時應依不同類別地質敏感區規定分別辦理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其調查及評估結果得併於同一報告書(sect5Ⅱ)

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係由本法第 10 條第 1 項所定技師辦理者報告書之簽證應檢附該辦理技師之技師證書及執業執照影本由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公營事業機構或公法人內依法取得相當類科技師證書者辦理時應檢附該辦理技師之技師證書影本 (sect6)

通則

地質法 sect6

地質法 sect8- sect11

地質法 sect5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土地管理 其他規定

土地利用計畫

土地開發審查

災害防治

環境保育

資源開發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廢止

審查及公告

基地位於地質敏感區且符合土地開發行為之種類及規模

申請土地開發前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最先受理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應審查報告書

經審查通過之報告書應納入後續其他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之書圖文件做為參據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之公告」依行政程序法界定為法規命令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之公告」依行政程序法界定為法規命令

地質法第地質法第 88 條第條第 11 項土地開發行為種類與規模及所稱「緊急救災者」相關規定項土地開發行為種類與規模及所稱「緊急救災者」相關規定(( 草案草案 ) )

地質法第地質法第 1111 條第條第 11 項所稱「相關法令」及第項所稱「相關法令」及第 22 項所稱「審查機關」相關規定項所稱「審查機關」相關規定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 (( 草案草案 ))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格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格式式

47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之公告」依行政程序法界定為法規命令

地質法 sect5I 中央主管機關應將具有特殊地質景觀地質環境或有發生地質災害之虞之地區公告為地質敏感區

bull公告之法制作業bull人民之救濟權利 bull公告之法制作業bull人民之救濟權利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之公告 法規命令 一般處分

行政程序法規定 一般處分特定人具體之事實關係

sect92I 所稱行政處分係指行政機關就公法上具體事件所為之決定或其他公 權力措施而對外直接發生法律效果之單方行政行為

sect92Ⅱ前項決定或措施之相對人雖非特定而依一般性特徵可得確定其範圍者 為一般處分適用本法有關行政處分之規定有關公物之設定變更廢 止或其一般使用者亦同

法規命令不特定多數人一般抽象性規範 sect150I 所稱法規命令係指行政機關基於法律授權對多數不特定人民就一 般事項所作抽象之對外發生法律效果之規定

法務部函釋法務部函釋

都市計畫案例(司法院釋字第 156號解釋理由書及最高行政法院 95 年度 判字第 2147號判決) 都市計畫之個別變更係直接限制一定區域內人民之權利利益或增加其負擔其具有行政處分之性質

擬定都市計畫通盤檢討後所作之變更非直接限制一定區域內人民之權益或增加其負擔且非針對具體事件之處理核其性質乃屬於法規命令而非行政處分其性質是一種法規不得直接對之爭訟

特定地區經公告為地質敏感區後其後續影響為何似僅有地質法第 8 條規定「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上開規定似未直接限制一定區域內人民之權利利益或增加其負擔是以地質敏感區之公告性質上似屬法規命令而非一般處分惟仍請貴部再予確認上開公告除前所述外是否尚有其他影響以上事項宜請貴部再予審認

法務部函釋法務部函釋

50

地質敏感區之公告性質屬法規命令

確認特定地區經公告為地質敏感區後其後續影響僅有地質法第 8 條之規定

按法務部函釋上開規定因其非直接限制一定區域內人民之權益且非針對具體事件之處理

是以地質敏感區之公告性質乃屬於行政程序法第 150 條第 1 項規定所稱法規命令而非行政程序法第 92 條規定所指一般處分

經濟部重新檢視地質法

經濟部重新檢視地質法

51

地質法第 11 條第 1 項所稱「相關法令」及第 2 項所稱「審查機關」相關規定

地質法 sect11 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於相關法令規定須送審之書圖文件中納入調查及評估結果

審查機關應邀請地質專家學者或前條第一項規定之執業技師參與審查或委託專業團體辦理審查但具有自行審查能力者不在此限

地質法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

sect11I 依第 8 條第 1 項規定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於相關法令規定須送審之書圖文件中納入調查及評估結果

地質法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

sect11I 依第 8 條第 1 項規定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於相關法令規定須送審之書圖文件中納入調查及評估結果

bull資源開發bull土地開發利用bull工程建設bull廢棄物處置bull天然災害整治bull法令規定有關土地開發之規劃設計及施工

bull區域計畫法bull建築法bull環境影響評估法bull水土保持法bull土石採取法bull水利法 bull礦業法bull溫泉法bullhellip

地質法sect3Ⅶ

立法說明立法說明

53

核釋地質法第 11 條第 1 項「相關法令」

係指訂有土地開發行為相關審查規定之法令 區域計畫法都市計畫法 建築法 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各目的事業法令

bull面積 35公頃bull非都市地區

bull山坡地bull興辦事業

bull休閒農業輔導管理辦法 bull休閒農場經營計畫審查作業要點 bull非都市土地休閒農場容許作休閒農業設施使用審查作業要點 bull非都市土地作休閒農業使用興辦事業計畫及變更編定審查作業要點 bull休閒農場專案輔導實施作業規定bull區域計畫法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建築法等相關規定

【例】複合型休閒農場之土地開發申請

【例】複合型休閒農場申請土地開發許可審查流程示意圖

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bull影響土地開發人權益bull浪費行政資源bull影響土地開發人權益bull浪費行政資源

重複審查重複審查

56

係指辦理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審查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 為避免重複審查應以最先受理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為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結果之「審查機關」

經審查通過之調查及評估結果應納入後續其他「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之書圖文件做為參據

核釋地質法第 11 條第 2 項「審查機關」

【例】複合型休閒農場申請土地開發許可審查流程示意圖

辦理審查辦理審查納入參據納入參據

參據參據 參據

參據

參據參據

誰該辦理審查bull視個案情形bull每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都有可能

誰該辦理審查bull視個案情形bull每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都有可能

58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格式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sect5I 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結果應依本準則規定製作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以下簡稱報告書)報告書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59

報告書格式 基地地質調查報告

1 基地所在地質敏感區地質概況2 區域調查

(1) 調查項目內容方法及數量(2) 調查結果說明附地質圖地質剖面圖及其他相關主題圖說

3細部調查(1) 調查項目內容方法及數量(2) 調查結果說明附地質圖地質剖面圖及其他相關主題圖說

4綜合解釋 基地地質安全評估報告

依據地質調查結果及地質安全評估項目撰述地質安全評估結果

附錄 地質鑽探報告或其他地質調查方法紀錄現地試驗資料室內試驗及分析資料等

60

叁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

一地質法地質敏感區整體作業架構及程序二地質法地質敏感區相關規定

(一)法律及法規命令(二)其他規定

三地質敏感區公告及查詢(一)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及第 1 批準備(二)地質敏感區查詢系統建置

四地方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五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61

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 全國地質敏感區通盤劃定預定 4 至 5 年內分批公告完成之後至少每 5 年通 盤檢討 1次

個案更新視情況得隨時辦理 地質敏感區公告之主要作業及辦理機關

計畫書研提中央及地方主管機關 全國通盤劃定通盤檢討及個案跨越兩個以上行政區域者由中央主管機關辦理

個案未跨行政區域者由該轄管地方主管機關辦理 計畫書公開展示地方主管機關 審議會審查及計畫書核定中央主管機關

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及第 1 批準備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主要由中央主管機關辦理第 1 批地質敏感區主要由中央主管機關辦理

計畫書公開展示 30日

(地方主管機關)

計畫書公開展示 30日

(地方主管機關)計畫書審查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計畫書審查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

計畫書核定及地質敏感區公告(中央主管機關)

計畫書核定及地質敏感區公告(中央主管機關)

約5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

地質法施行 1001201

審議會籌組及討論運作規劃 相關法令

主管機關檢視其主管法令相關規定並調整修正

有關 3 子法發布 10136

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會 101313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會 101313

劃定計畫書研提(中央主管機關)劃定計畫書研提(中央主管機關)

劃定作業(中央主管機關)

劃定作業(中央主管機關)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公告準備

第 1 批分布地點

1 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名稱 分類 縣市 鄉鎮暖暖壺穴 壺穴 基隆市 暖暖區大華壺穴 壺穴 新北市 平溪區猴硐壺穴 壺穴 新北市 瑞芳區十分瀑布 瀑布 新北市 平溪區眼鏡洞瀑布 瀑布 新北市 平溪區

第 1 批101 年度102 年度103 年度

2 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年度 地質敏感區 行政區域第 1批 濁水溪沖積扇 彰化縣

雲林縣

101 屏東平原 高雄市屏東縣

102 蘭陽平原 宜蘭縣

103臺中地區臺北地區

臺中市臺北市新北市

濁水溪沖積扇

3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第 1 批分布地點車籠埔斷層活動斷層敏感區所經行政區域 (鄉鎮市區 ) bull臺中市 (9 處 ) 東勢區石岡區豐原區北屯區太平區大里區潭子區霧峰區和平區bull南投縣 (5 處 ) 草屯鎮南投市中寮鄉名間鄉竹山鎮bull苗栗縣 (1 處 ) 卓蘭鎮

第 1 批101 年度102 年度103 年度104 年度

4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第 1批

年度 直轄市或縣市 說明

第 1批 臺北市 坡地社區重點縣市

五都之一

101 南投縣 921震災區坡地災害指標縣市

101 臺中市 921震災區五都之一

第 1 年度 分布地點

5 土石流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與水土保持局現有之土石流潛勢溪流間之關係尚待釐清

第 1 批暫緩劃定

102(330)

南投縣229

臺中市101

103(264)

屏東縣 65

高雄市 89

嘉義縣 62

臺南市 48

104(320)

宜蘭縣139

雲林縣 10

彰化縣 7

花蓮縣164

105(239)

臺東縣163

苗栗縣 76

106(425)

新竹縣 71

桃園縣 51

基隆市 34

新北市219

臺北市 50

68

地質敏感區查詢系統建置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sect15Ⅲ中央主管機關應建立地質敏感區資料庫提供網路查詢及下載列印查詢結果

地質敏感區查詢民眾得自行上網進行或委由顧問公司技師代辦各級主管機關應協助提供諮詢服務

系統應於第 1 批地質敏感區公告前建妥並於每次公告地質敏感區之同時更新資料

因應土地法地籍資料付費規定系統必要配套 政府機關版查詢時可展現地籍資料 一般民眾版查詢時須自備地籍圖數值資料(向地籍主管機關申購委託測量或其他方式資料處理取得)

69

地質敏感區查詢雛形系統操作展示

地質敏感區查詢雛形系統操作展示

70

叁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

一地質法地質敏感區整體作業架構及程序二地質法地質敏感區相關規定

(一)法律及法規命令(二)其他規定

三地質敏感區公告及查詢(一)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及第 1 批準備(二)地質敏感區查詢系統建置

四地方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五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71

四地方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所在地地方政府

基隆河中上游河蝕地形(壺穴與瀑布 ) 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基隆市新北市

濁水溪沖積扇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彰化縣雲林縣

車籠埔斷層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台中市南投縣苗栗縣

山崩與地滑地質感區劃定計畫書 _臺北市

臺北市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sect9Ⅱ 辦理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公開展示事宜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sect9Ⅱ 辦理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公開展示事宜

72

已提供對口單位1臺北市政府2桃園縣政府3苗栗縣政府4臺中市政府5彰化縣政府6雲林縣政府7高雄市政府8屏東縣政府9花蓮縣政府10宜蘭縣政府11金門縣政府

已提供對口單位1臺北市政府2桃園縣政府3苗栗縣政府4臺中市政府5彰化縣政府6雲林縣政府7高雄市政府8屏東縣政府9花蓮縣政府10宜蘭縣政府11金門縣政府

請地方政府儘速提供對口單位

地方對口設置或指派屬地方主管機關權責 組織編制 業務職掌 地方情況

73

五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依地質法相關條文規定

sect6I 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應將地質敏感區相關資料納入土地利用計畫土地開發審查災害防治環境保育及資源開發之參據

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sect11I 將調查及評估結果納入送審之書圖文件中

依地質法第 11 條解釋令 「相關法令」指訂有土地開發行為相

關審查規定之法令 「審查機關」指辦理地質敏感區基地

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審查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為避免重複審查應以最先受理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為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結果之「審查機關」

經審查通過之調查及評估結果應納入後續其他「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之書圖文件做為參據

請區域計畫法都市計畫法建築法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及各目的事業法令之各法令主管機關研修其主管法令規定送審所需書表文件格式評估納入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規定俾便於地質敏感區公告後能辦理審查

請區域計畫法都市計畫法建築法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及各目的事業法令之各法令主管機關研修其主管法令規定送審所需書表文件格式評估納入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規定俾便於地質敏感區公告後能辦理審查

74

水土保持局如何配合地質法施行研修水土保持書件格式檢視「水土保持計畫審核監督辦法」規定 所需書表文件格式之內容酌予文字修正納入地質法地質敏感區規定再行公告即成

第 36 條本辦法所需書表文件之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第 36 條本辦法所需書表文件之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案例分享

75

敬請提供法令修正資訊

為利相關法令與地質法間銜接順暢請應配合地質法修正規定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於修正後將相關資訊轉知中央主管機關

76

一地質敏感區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及規模草案(附件 7 )提請討論

二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草案(附件 9 )提請討論

綜合討論綜合討論

肆討論事項

77

地質法第 8 條第 1 項土地開發行為種類與規模及所稱「緊急救災者」相關規定 ( 草

案 )地質法 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

所有土地開發行為嗎

所有土地開發行為嗎

78

過度擾民 經濟部水利署

經檢視本法所稱之「土地開發行為」水利法中可能涉及本法第 8 條及第 11 條需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事項為水利法第 46 條水利建造物之興辦改造核准許可等惟水利建造物數量龐大規模較小或開挖深度較淺之開發行為對地質環境及人民安全之影響相對較小是否所有開發行為皆須依法辦理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建議排除規模較小部分以避免增加開發成本及過度擾民

臺北市政府 公園闢建開發行為多為地表整地及綠化植栽結構物及附屬設施如涼亭管溝花槽照明設施等等僅佔工程之小部份且為地表淺基礎開挖影響地質環境條件甚微應無造成地質災害之虞參考經濟部全國地質調查資料即可故建議無一層樓以上且建築面積小於 45m2 建物之公園闢建開發得予排除以節省開發成本

hellip

79

比例原則(禁止過分原則)

行政程序法 sect7 行政行為應依下列原則為之一採取之方法應有助於目的之達成二有多種同樣能達成目的之方法時應選擇對人民權益損害最少者

三採取之方法所造成之損害不得與欲達成目的之利益顯失均衡

排除與地質安全無關者排除小規模者

排除與地質安全無關者排除小規模者

80

核釋地質法第 8 條第 1 項規定 依立法意旨及比例原則土地開發行為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其種類及規模如附表

緊急救災者係指災害發生後經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認定之搶通搶災或防患二次災害之緊急工程行為

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 基地位於地質敏感區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規模

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 基地位於地質敏感區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規模

地質敏感區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及規模 ( 草案 )

1 工廠之設立及工業區之開發2鐵路大眾捷運系統港灣及機場之開發3 公路之開發4 土石採取及探礦採礦5蓄水建造物之開發6休閒農場之開發利用7漁塭或魚池之興建8遊樂區及風景區之開發9高爾夫球場及戶外運動場地之興建或擴建10 文化教育訓練設施或研究機構之興建或擴建11醫療建設之開發其醫院興建或擴建12 新市區(係指新社區及新市鎮)建設13 環境保護工程之興建14 核能及其他能源之開發及放射性核廢料儲存或處理場所之興建15 地下街工程16高壓電線塔基工程17纜車之興建或擴建18氣象雷達站之興建或擴建工程19 設置石油管理法所定之石油石油製品貯存槽20 建築物(係指應請領建照執照)之新建或增建

選取與地質安全有關者考量各類地質敏感區屬性決定辦理與否排除小規模者

選取與地質安全有關者考量各類地質敏感區屬性決定辦理與否排除小規模者

82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 (草案 )

本報告書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為避免審查地質專業事項及技術標準不一中央主管機關爰訂定審查參考規範提供各審查機關參考

地質法 sect11 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於相關法令規定須送審之書圖文件中納入調查及評估結果

審查機關應邀請地質專家學者或前條第一項規定之執業技師參與審查或委託專業團體辦理審查但具有自行審查能力者不在此限

83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草案

1 審查人員之資格條件 ( 第 2 點 )

2 審查人員之建議名單 ( 第 3 點 )

3 報告書審查應注意事項 ( 第 4 點 )

4 報告書審查應補正事項 ( 第 5 點 )

5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之法律效益 ( 第 6點 )

6 報告書審查之收費 ( 第 7 點 )

地質 大地工程 土木工程 採礦工程 水利工程 水土保持

地質 大地工程 土木工程 採礦工程 水利工程 水土保持

政府機關(構)及相當職等專職人員地質相關實務經驗 7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副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5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助理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7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5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副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碩士學位以上且地質專長相關專職實務或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專業證照之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且取得證照後執行地質業務 7 年以上

政府機關(構)及相當職等專職人員地質相關實務經驗 7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副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5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助理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7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5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副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碩士學位以上且地質專長相關專職實務或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專業證照之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且取得證照後執行地質業務 7 年以上

專長專長++實務經驗實務經驗

地質法 sect11Ⅱ審查機關應邀請地質專家學者或前條第一項規定之執業技師參與審查或委託專業團體辦理審查但具有自行審查能力者不在此限

審查人員之資格條件 (sect2)

85

審查人員之建議名單 (sect3)

中央主管機關得就前點規定資格條件建立審查人員建議名單提供審查機關參考

86

報告書審查應注意事項 (sect4)

結果之合理性內涵足以提供後續土地開發利用災害防治及環境保育規劃之參據

基地地質調查及基地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基地地質調查及基地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項目內容數量比例尺hellip

87

報告書審查應補正事項 (sect5)

審查報告書有下列情形之一者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應通知申請人限期修正或補正

未依規定格式及份數製作 應檢附文件不齊全未經技師簽證或簽證技師科別不符不符合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規定

88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之法律效益(sect6)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依地質法sect11Ⅱ規定審查)

無行政處分效力 應納入後續相關法令送審書圖文件提供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土地開發利用行為之參據

89

報告書審查之收費 (sect7)

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報告書得收取審查費 依其主管業務收費法令 依規費法相關規定

本報告書為相關法令送審書件之ㄧ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本報告書為相關法令送審書件之ㄧ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 Slide 1
  • Slide 10
  • Slide 12
  • Slide 13
  • Slide 15
  • Slide 25
  • Slide 28
  • Slide 33
  • Slide 39
  • Slide 42
  • Slide 43
  • Slide 44
  • Slide 46
  • Slide 48
  • Slide 49
  • Slide 52
  • Slide 54
  • Slide 55
  • Slide 57
  • Slide 62
  • Slide 63
  • Slide 64
  • Slide 65
  • Slide 66
  • Slide 67
  • Slide 81
  • Slide 84

31

審議會其他配套 (sect7)

審議會開會前得經召集人核可視個案特性邀請審議會委員及專家學者組成專案小組召開初審會議獲致初審結論後提報審議會議審查

初審會議之主席由審議會召集人就審議會委員指派之

32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地質法 sect9Ⅱ 基地地質調查與地質安全評估方法之認定項目內容及作業應遵行事項之準則由中央主管機關會商相關主管機關定之

地質法 sect6

中央或地方研提計畫書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審查

中央主管機關公告

地質法 sect8- sect11

地質法 sect5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土地管理

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應審查調查及評估結果

申請土地開發前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土地利用計畫

土地開發審查

災害防治

環境保育

資源開發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組織及運作辦法

34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

基地地質安全評估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廢止

為何須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廣域性

區域性

地質敏感區地質調查制度地質敏感區

地質調查制度

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rarr釐清地質敏感區與基地關係rarr研提因應對策

35

與相關法令規定之地質調查是否競合

環境影響評估環境影響評估

水土保持水土保持

非都市土地使用分區變更非都市土地使用分區變更

建築地基調查建築地基調查

溫泉開發溫泉開發

礦業開發礦業開發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地質安全評估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地質安全評估

地質法 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

hellip

36

1 基地地質調查調查區之範圍界定 ( 第 2 條 )2 現有資料之引用 ( 第 3 條 )3 地質調查方法之選擇 ( 第 4 條 )4 報告書製作應遵行事項 ( 第 5 條第 6 條 )

5 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之調查及評估 ( 第 7 條 - 第 10條 )

6 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之調查及評估 ( 第 11 條 - 第14 條 )

7 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之調查及評估 ( 第 15 條 - 第 18條 )

8 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之調查及評估 ( 第 19 條 - 第23 條 )

9 土石流地質敏感區之調查及評估 ( 第 24 條 - 第 28條 )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總則

各類地質敏感區專章 計 29條

37

本準則設計之條文架構 基地地質調查

區域調查 vs 細部調查 調查區範圍 調查項目及內容 調查方法 圖說規範

基地地質安全評估 地質敏感區對基地之影響 基地開發對地質敏感區之影響因應對策

總則 vs 專章通則 vs但書

38

基地地質調查 --分類及調查範圍 通則 (sect2)

區域調查調查範圍應包含基地全部及基地周界外 2 公里範圍與基地所在地質敏感區重疊部分

細部調查調查範圍應包含基地與地質敏感區重疊部分

得免細部調查維持原地形地貌且不開發者

但書區域調查範圍 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 (sect19) 基地及其所在之地質敏感區全部

土石流地質敏感區 (sect24) 基地及其所在之土石流溪流集水區全部

2 km基地

地質敏感區

基地地質調查 -- 調查項目及內容地質敏感區類別

區域調查 細部調查

地質遺跡(sect7)

地形地層分布及地質構造

地質遺跡之產狀外觀形態及保存狀況地質遺跡之地表分布範圍地質遺跡有向地下延伸者在預計開挖深度範圍內之分布岩層位態岩石性質及地質構造

地下水補注 (sect11)

地形地層分布地質構造及水文地質概況

地形地表沉積物種類及粒徑分布地下地層岩性分布水文地質參數

活動斷層(sect15)

活動斷層地形特徵地層分布及地質構造

岩層分布地質構造

山崩與地滑 (sect20)

環境狀況地質特性 地質特性坡地現況及工程特性

土石流(sect25)

地質環境特性土石崩塌料源土石流流動區溪床特性土石流溢流土石流堆積區特性土石流災害歷史土石流治理工程措施

土石流堆積物地表與地下分布及粒徑變化土石流流動與堆積之特徵及地形坡度變化調查區與土石流流動區之距離及基地與溪床之高程差基地內相關土石流治理工程措施

專章

40

基地地質調查 -- 調查方法 區域調查得引用既有地質資料既有地質資料不足者應以露頭調查遙測影像判釋或其他方法補充資料 (sect3I)

細部調查應進行現地調查現地調查如有既有資料可資引用者得以既有資料取代 (sect3Ⅱ)

本準則所規定之必要地質調查方法得以其他合乎學理且能達到相同調查目的之方法取代 (sect4)

地質法 sect9I 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視情況就下列方法擇一行之 由現有資料檢核並評估地質安全

進行現地調查並評估地質安全

通則

41

基地地質調查 -- 調查方法地質敏感區類別

區域調查 細部調查

地質遺跡(sect8)

露頭調查地質鑽探地球物理測勘或其他方法

地下水補注 (sect12)

地表沉積物種類及粒徑分布 地質鑽探 (增鑽探數量或地球物理測勘 )

活動斷層(sect16)

地形判釋露頭調查

地形判釋露頭調查地質鑽探(探溝調查 ) 地球物理測勘

山崩與地滑 (sect21)

遙測影像判釋地表調查

遙測影像判釋地表調查地質鑽探 (增鑽探數量或地球物理測勘 )

土石流(sect26)

遙測影像判釋地表調查

遙測影像判釋地表調查試坑調查地質鑽探

專章

細部調查規定必要調查方法 -- 地質鑽探地質敏感區類別 鑽探數量及配置 鑽探深度 其他規定

地下水補注 (sect12)

A≦05公頃得不進行地質鑽探05 < A≦2公頃至少應鑽探 2孔 2公頃< A每 1 公頃應鑽 1孔未滿 1 公頃者以 1 公頃計鑽探孔位以均勻分布於細部調查區為原則

每孔深度至少50 公尺或進入岩盤至少 5公尺

配合地質鑽孔調查地下水位及透水係數

活動斷層(sect16)-- 調查地下岩層分布及厚度活動斷層及剪裂帶深度

鑽探剖面應儘量垂直活動斷層走向其配置以能呈現細部調查區之特性及其與活動斷層之關係為原則沿活動斷層走向平行方向之長度每 100 公尺應繪置 1剖面未滿 100 公尺者以 100 公尺計剖面長度未滿 20 公尺者應至少有 1鑽孔控制剖面長度在 20 公尺以上者應至少有 2鑽孔控制且位於剖面兩端之鑽孔與細部調查區邊界之距離以小於 10 公尺為原則同剖面之鑽孔岩性有明顯變化或構造複雜者應增加鑽探數量以調查是否有活動斷層通過及其可能分布位置

每孔深度應至少 30 公尺

山崩與地滑 (sect21)-- 調查覆土層之分布與厚度及岩體之特性

A≦01公頃至少鑽探 1孔01 < A≦1公頃至少鑽探 2孔1公頃< A每 05 公頃應鑽 1孔未滿 05 公頃者以05 公頃計鑽探孔位應配合調查區域狀況選擇適當之配置如為順向坡應優先配置鑽孔

每孔深度至少 30 公尺並應進入岩盤至少 5 公尺如位於順向坡坡面上之鑽孔深度應足以釐清順向坡之岩層組成與厚度及主要不連續面之特性

配合地質鑽孔進行地下水位量測並視坡地穩定分析之需要進行土壤與岩石力學試驗及地下水文調查

土石流(sect26)-- 調查土石流堆積材料厚度及粒徑變化

A≦01公頃至少鑽探 1孔01 < A≦1公頃至少鑽探 2孔1公頃< A每 05 公頃應鑽 1孔未滿 05 公頃者以05 公頃計鑽探孔位配置以均勻分布為原則

每孔深度至少20 公尺或進入岩盤 5 公尺

全程取樣

基地地質調查報告書圖說規範 區域調查地質圖+地質剖面圖 細部調查地質圖+地質剖面圖 地下地質調查方法之紀錄圖說如柱狀圖剖面圖等

地質敏感區類別

區域圖說比例尺

細部圖說比例尺

地質剖面圖

地質遺跡 (sect9)

≧125000 ≧15000 區域調查地質圖與細部調查地質圖均應附與地質圖同比例尺之地質剖面圖

地下水補注(sect13)

≧125000 ≧15000 區域調查地質圖應附水文地質剖面圖細部調查地質圖應附水文地質柵狀圖其中水平比例尺同各地質圖比例垂直比例尺得適度放大

活動斷層(sect17)

≧125000 ≧15000 區域調查地質圖與細部調查地質圖均應附與地質圖同比例尺之地質剖面圖細部調查應配合鑽探資料標示地層(岩層)界線及活動斷層如活動斷層不在細部調查區範圍內應依現有資料將活動斷層標示於剖面延伸線上

山崩與地滑(sect22)

≧125000 ≧15000 區域調查地質圖應附二條相互垂直之剖面細部調查地質剖面圖應配合鑽探孔位繪製以表現覆土層及岩層之空間分布剖面圖之比例尺應與地質圖相同

土石流(sect27)

≧125000 ≧15000 區域調查地質圖應附土石流溪流縱斷面圖標示土石材料堆積位置細部調查地質圖應配合地質鑽探及試坑繪製至少二條相互垂直之地質剖面圖

專章

基地地質安全評估 -- 項目及內容

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 (sect10)

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 (sect14)

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 (sect18)

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 (sect23)

土石流地質敏感區 (sect28)

1 評估基地開發範圍與地質遺跡之空間關係及開發行為對地質遺跡形狀視覺或完整性之影響並研提因應對策2 研提開發行為於施工期間對地質遺跡採取之保護措施及評估其效果3 開發行為人對地質遺跡長期維護之因應對策

1 評估土地開發行為開發中對地下水水質及入滲補注量直接或間接之影響2 評估土地開發行為開發後造成地下水質及入滲補注量之影響3 經評估土地開發行為對地下水水質及入滲補注量造成永久性或暫時性不良影響時應採取因應措施並評估其效果

1 評估活動斷層活動時基地內地表破裂或變形之特性及可能影響範圍2 評估活動斷層活動時地表破裂或變形對開發行為之影響並分析基地內開發行為之適當性3因應對策及其效果評估

1 評估山崩或地滑發生之土石下坡運動特性崩塌或滑動量體及影響範圍對開發行為安全之影響2 評估順向坡之穩定性及開發行為對順向坡穩定性之影響3 評估開發行為造成現有山崩或地滑範圍擴大誘發潛在山崩地滑或順向坡岩體滑動之可能性及其規模4因應對策及其效果評估

1 評估土石流潛勢規模及對開發基地影響之範圍2 評估土石流對土地開發行為或建築物安全之影響3 開發行為安全之因應對策及其安全效果評估

專章

45

報告書製作應遵行事項 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結果應依本準則規定製作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報告書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sect5I)

基地與二種類別以上地質敏感區範圍重疊時應依不同類別地質敏感區規定分別辦理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其調查及評估結果得併於同一報告書(sect5Ⅱ)

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係由本法第 10 條第 1 項所定技師辦理者報告書之簽證應檢附該辦理技師之技師證書及執業執照影本由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公營事業機構或公法人內依法取得相當類科技師證書者辦理時應檢附該辦理技師之技師證書影本 (sect6)

通則

地質法 sect6

地質法 sect8- sect11

地質法 sect5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土地管理 其他規定

土地利用計畫

土地開發審查

災害防治

環境保育

資源開發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廢止

審查及公告

基地位於地質敏感區且符合土地開發行為之種類及規模

申請土地開發前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最先受理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應審查報告書

經審查通過之報告書應納入後續其他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之書圖文件做為參據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之公告」依行政程序法界定為法規命令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之公告」依行政程序法界定為法規命令

地質法第地質法第 88 條第條第 11 項土地開發行為種類與規模及所稱「緊急救災者」相關規定項土地開發行為種類與規模及所稱「緊急救災者」相關規定(( 草案草案 ) )

地質法第地質法第 1111 條第條第 11 項所稱「相關法令」及第項所稱「相關法令」及第 22 項所稱「審查機關」相關規定項所稱「審查機關」相關規定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 (( 草案草案 ))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格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格式式

47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之公告」依行政程序法界定為法規命令

地質法 sect5I 中央主管機關應將具有特殊地質景觀地質環境或有發生地質災害之虞之地區公告為地質敏感區

bull公告之法制作業bull人民之救濟權利 bull公告之法制作業bull人民之救濟權利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之公告 法規命令 一般處分

行政程序法規定 一般處分特定人具體之事實關係

sect92I 所稱行政處分係指行政機關就公法上具體事件所為之決定或其他公 權力措施而對外直接發生法律效果之單方行政行為

sect92Ⅱ前項決定或措施之相對人雖非特定而依一般性特徵可得確定其範圍者 為一般處分適用本法有關行政處分之規定有關公物之設定變更廢 止或其一般使用者亦同

法規命令不特定多數人一般抽象性規範 sect150I 所稱法規命令係指行政機關基於法律授權對多數不特定人民就一 般事項所作抽象之對外發生法律效果之規定

法務部函釋法務部函釋

都市計畫案例(司法院釋字第 156號解釋理由書及最高行政法院 95 年度 判字第 2147號判決) 都市計畫之個別變更係直接限制一定區域內人民之權利利益或增加其負擔其具有行政處分之性質

擬定都市計畫通盤檢討後所作之變更非直接限制一定區域內人民之權益或增加其負擔且非針對具體事件之處理核其性質乃屬於法規命令而非行政處分其性質是一種法規不得直接對之爭訟

特定地區經公告為地質敏感區後其後續影響為何似僅有地質法第 8 條規定「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上開規定似未直接限制一定區域內人民之權利利益或增加其負擔是以地質敏感區之公告性質上似屬法規命令而非一般處分惟仍請貴部再予確認上開公告除前所述外是否尚有其他影響以上事項宜請貴部再予審認

法務部函釋法務部函釋

50

地質敏感區之公告性質屬法規命令

確認特定地區經公告為地質敏感區後其後續影響僅有地質法第 8 條之規定

按法務部函釋上開規定因其非直接限制一定區域內人民之權益且非針對具體事件之處理

是以地質敏感區之公告性質乃屬於行政程序法第 150 條第 1 項規定所稱法規命令而非行政程序法第 92 條規定所指一般處分

經濟部重新檢視地質法

經濟部重新檢視地質法

51

地質法第 11 條第 1 項所稱「相關法令」及第 2 項所稱「審查機關」相關規定

地質法 sect11 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於相關法令規定須送審之書圖文件中納入調查及評估結果

審查機關應邀請地質專家學者或前條第一項規定之執業技師參與審查或委託專業團體辦理審查但具有自行審查能力者不在此限

地質法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

sect11I 依第 8 條第 1 項規定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於相關法令規定須送審之書圖文件中納入調查及評估結果

地質法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

sect11I 依第 8 條第 1 項規定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於相關法令規定須送審之書圖文件中納入調查及評估結果

bull資源開發bull土地開發利用bull工程建設bull廢棄物處置bull天然災害整治bull法令規定有關土地開發之規劃設計及施工

bull區域計畫法bull建築法bull環境影響評估法bull水土保持法bull土石採取法bull水利法 bull礦業法bull溫泉法bullhellip

地質法sect3Ⅶ

立法說明立法說明

53

核釋地質法第 11 條第 1 項「相關法令」

係指訂有土地開發行為相關審查規定之法令 區域計畫法都市計畫法 建築法 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各目的事業法令

bull面積 35公頃bull非都市地區

bull山坡地bull興辦事業

bull休閒農業輔導管理辦法 bull休閒農場經營計畫審查作業要點 bull非都市土地休閒農場容許作休閒農業設施使用審查作業要點 bull非都市土地作休閒農業使用興辦事業計畫及變更編定審查作業要點 bull休閒農場專案輔導實施作業規定bull區域計畫法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建築法等相關規定

【例】複合型休閒農場之土地開發申請

【例】複合型休閒農場申請土地開發許可審查流程示意圖

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bull影響土地開發人權益bull浪費行政資源bull影響土地開發人權益bull浪費行政資源

重複審查重複審查

56

係指辦理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審查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 為避免重複審查應以最先受理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為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結果之「審查機關」

經審查通過之調查及評估結果應納入後續其他「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之書圖文件做為參據

核釋地質法第 11 條第 2 項「審查機關」

【例】複合型休閒農場申請土地開發許可審查流程示意圖

辦理審查辦理審查納入參據納入參據

參據參據 參據

參據

參據參據

誰該辦理審查bull視個案情形bull每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都有可能

誰該辦理審查bull視個案情形bull每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都有可能

58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格式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sect5I 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結果應依本準則規定製作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以下簡稱報告書)報告書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59

報告書格式 基地地質調查報告

1 基地所在地質敏感區地質概況2 區域調查

(1) 調查項目內容方法及數量(2) 調查結果說明附地質圖地質剖面圖及其他相關主題圖說

3細部調查(1) 調查項目內容方法及數量(2) 調查結果說明附地質圖地質剖面圖及其他相關主題圖說

4綜合解釋 基地地質安全評估報告

依據地質調查結果及地質安全評估項目撰述地質安全評估結果

附錄 地質鑽探報告或其他地質調查方法紀錄現地試驗資料室內試驗及分析資料等

60

叁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

一地質法地質敏感區整體作業架構及程序二地質法地質敏感區相關規定

(一)法律及法規命令(二)其他規定

三地質敏感區公告及查詢(一)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及第 1 批準備(二)地質敏感區查詢系統建置

四地方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五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61

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 全國地質敏感區通盤劃定預定 4 至 5 年內分批公告完成之後至少每 5 年通 盤檢討 1次

個案更新視情況得隨時辦理 地質敏感區公告之主要作業及辦理機關

計畫書研提中央及地方主管機關 全國通盤劃定通盤檢討及個案跨越兩個以上行政區域者由中央主管機關辦理

個案未跨行政區域者由該轄管地方主管機關辦理 計畫書公開展示地方主管機關 審議會審查及計畫書核定中央主管機關

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及第 1 批準備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主要由中央主管機關辦理第 1 批地質敏感區主要由中央主管機關辦理

計畫書公開展示 30日

(地方主管機關)

計畫書公開展示 30日

(地方主管機關)計畫書審查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計畫書審查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

計畫書核定及地質敏感區公告(中央主管機關)

計畫書核定及地質敏感區公告(中央主管機關)

約5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

地質法施行 1001201

審議會籌組及討論運作規劃 相關法令

主管機關檢視其主管法令相關規定並調整修正

有關 3 子法發布 10136

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會 101313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會 101313

劃定計畫書研提(中央主管機關)劃定計畫書研提(中央主管機關)

劃定作業(中央主管機關)

劃定作業(中央主管機關)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公告準備

第 1 批分布地點

1 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名稱 分類 縣市 鄉鎮暖暖壺穴 壺穴 基隆市 暖暖區大華壺穴 壺穴 新北市 平溪區猴硐壺穴 壺穴 新北市 瑞芳區十分瀑布 瀑布 新北市 平溪區眼鏡洞瀑布 瀑布 新北市 平溪區

第 1 批101 年度102 年度103 年度

2 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年度 地質敏感區 行政區域第 1批 濁水溪沖積扇 彰化縣

雲林縣

101 屏東平原 高雄市屏東縣

102 蘭陽平原 宜蘭縣

103臺中地區臺北地區

臺中市臺北市新北市

濁水溪沖積扇

3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第 1 批分布地點車籠埔斷層活動斷層敏感區所經行政區域 (鄉鎮市區 ) bull臺中市 (9 處 ) 東勢區石岡區豐原區北屯區太平區大里區潭子區霧峰區和平區bull南投縣 (5 處 ) 草屯鎮南投市中寮鄉名間鄉竹山鎮bull苗栗縣 (1 處 ) 卓蘭鎮

第 1 批101 年度102 年度103 年度104 年度

4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第 1批

年度 直轄市或縣市 說明

第 1批 臺北市 坡地社區重點縣市

五都之一

101 南投縣 921震災區坡地災害指標縣市

101 臺中市 921震災區五都之一

第 1 年度 分布地點

5 土石流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與水土保持局現有之土石流潛勢溪流間之關係尚待釐清

第 1 批暫緩劃定

102(330)

南投縣229

臺中市101

103(264)

屏東縣 65

高雄市 89

嘉義縣 62

臺南市 48

104(320)

宜蘭縣139

雲林縣 10

彰化縣 7

花蓮縣164

105(239)

臺東縣163

苗栗縣 76

106(425)

新竹縣 71

桃園縣 51

基隆市 34

新北市219

臺北市 50

68

地質敏感區查詢系統建置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sect15Ⅲ中央主管機關應建立地質敏感區資料庫提供網路查詢及下載列印查詢結果

地質敏感區查詢民眾得自行上網進行或委由顧問公司技師代辦各級主管機關應協助提供諮詢服務

系統應於第 1 批地質敏感區公告前建妥並於每次公告地質敏感區之同時更新資料

因應土地法地籍資料付費規定系統必要配套 政府機關版查詢時可展現地籍資料 一般民眾版查詢時須自備地籍圖數值資料(向地籍主管機關申購委託測量或其他方式資料處理取得)

69

地質敏感區查詢雛形系統操作展示

地質敏感區查詢雛形系統操作展示

70

叁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

一地質法地質敏感區整體作業架構及程序二地質法地質敏感區相關規定

(一)法律及法規命令(二)其他規定

三地質敏感區公告及查詢(一)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及第 1 批準備(二)地質敏感區查詢系統建置

四地方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五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71

四地方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所在地地方政府

基隆河中上游河蝕地形(壺穴與瀑布 ) 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基隆市新北市

濁水溪沖積扇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彰化縣雲林縣

車籠埔斷層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台中市南投縣苗栗縣

山崩與地滑地質感區劃定計畫書 _臺北市

臺北市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sect9Ⅱ 辦理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公開展示事宜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sect9Ⅱ 辦理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公開展示事宜

72

已提供對口單位1臺北市政府2桃園縣政府3苗栗縣政府4臺中市政府5彰化縣政府6雲林縣政府7高雄市政府8屏東縣政府9花蓮縣政府10宜蘭縣政府11金門縣政府

已提供對口單位1臺北市政府2桃園縣政府3苗栗縣政府4臺中市政府5彰化縣政府6雲林縣政府7高雄市政府8屏東縣政府9花蓮縣政府10宜蘭縣政府11金門縣政府

請地方政府儘速提供對口單位

地方對口設置或指派屬地方主管機關權責 組織編制 業務職掌 地方情況

73

五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依地質法相關條文規定

sect6I 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應將地質敏感區相關資料納入土地利用計畫土地開發審查災害防治環境保育及資源開發之參據

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sect11I 將調查及評估結果納入送審之書圖文件中

依地質法第 11 條解釋令 「相關法令」指訂有土地開發行為相

關審查規定之法令 「審查機關」指辦理地質敏感區基地

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審查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為避免重複審查應以最先受理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為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結果之「審查機關」

經審查通過之調查及評估結果應納入後續其他「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之書圖文件做為參據

請區域計畫法都市計畫法建築法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及各目的事業法令之各法令主管機關研修其主管法令規定送審所需書表文件格式評估納入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規定俾便於地質敏感區公告後能辦理審查

請區域計畫法都市計畫法建築法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及各目的事業法令之各法令主管機關研修其主管法令規定送審所需書表文件格式評估納入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規定俾便於地質敏感區公告後能辦理審查

74

水土保持局如何配合地質法施行研修水土保持書件格式檢視「水土保持計畫審核監督辦法」規定 所需書表文件格式之內容酌予文字修正納入地質法地質敏感區規定再行公告即成

第 36 條本辦法所需書表文件之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第 36 條本辦法所需書表文件之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案例分享

75

敬請提供法令修正資訊

為利相關法令與地質法間銜接順暢請應配合地質法修正規定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於修正後將相關資訊轉知中央主管機關

76

一地質敏感區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及規模草案(附件 7 )提請討論

二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草案(附件 9 )提請討論

綜合討論綜合討論

肆討論事項

77

地質法第 8 條第 1 項土地開發行為種類與規模及所稱「緊急救災者」相關規定 ( 草

案 )地質法 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

所有土地開發行為嗎

所有土地開發行為嗎

78

過度擾民 經濟部水利署

經檢視本法所稱之「土地開發行為」水利法中可能涉及本法第 8 條及第 11 條需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事項為水利法第 46 條水利建造物之興辦改造核准許可等惟水利建造物數量龐大規模較小或開挖深度較淺之開發行為對地質環境及人民安全之影響相對較小是否所有開發行為皆須依法辦理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建議排除規模較小部分以避免增加開發成本及過度擾民

臺北市政府 公園闢建開發行為多為地表整地及綠化植栽結構物及附屬設施如涼亭管溝花槽照明設施等等僅佔工程之小部份且為地表淺基礎開挖影響地質環境條件甚微應無造成地質災害之虞參考經濟部全國地質調查資料即可故建議無一層樓以上且建築面積小於 45m2 建物之公園闢建開發得予排除以節省開發成本

hellip

79

比例原則(禁止過分原則)

行政程序法 sect7 行政行為應依下列原則為之一採取之方法應有助於目的之達成二有多種同樣能達成目的之方法時應選擇對人民權益損害最少者

三採取之方法所造成之損害不得與欲達成目的之利益顯失均衡

排除與地質安全無關者排除小規模者

排除與地質安全無關者排除小規模者

80

核釋地質法第 8 條第 1 項規定 依立法意旨及比例原則土地開發行為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其種類及規模如附表

緊急救災者係指災害發生後經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認定之搶通搶災或防患二次災害之緊急工程行為

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 基地位於地質敏感區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規模

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 基地位於地質敏感區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規模

地質敏感區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及規模 ( 草案 )

1 工廠之設立及工業區之開發2鐵路大眾捷運系統港灣及機場之開發3 公路之開發4 土石採取及探礦採礦5蓄水建造物之開發6休閒農場之開發利用7漁塭或魚池之興建8遊樂區及風景區之開發9高爾夫球場及戶外運動場地之興建或擴建10 文化教育訓練設施或研究機構之興建或擴建11醫療建設之開發其醫院興建或擴建12 新市區(係指新社區及新市鎮)建設13 環境保護工程之興建14 核能及其他能源之開發及放射性核廢料儲存或處理場所之興建15 地下街工程16高壓電線塔基工程17纜車之興建或擴建18氣象雷達站之興建或擴建工程19 設置石油管理法所定之石油石油製品貯存槽20 建築物(係指應請領建照執照)之新建或增建

選取與地質安全有關者考量各類地質敏感區屬性決定辦理與否排除小規模者

選取與地質安全有關者考量各類地質敏感區屬性決定辦理與否排除小規模者

82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 (草案 )

本報告書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為避免審查地質專業事項及技術標準不一中央主管機關爰訂定審查參考規範提供各審查機關參考

地質法 sect11 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於相關法令規定須送審之書圖文件中納入調查及評估結果

審查機關應邀請地質專家學者或前條第一項規定之執業技師參與審查或委託專業團體辦理審查但具有自行審查能力者不在此限

83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草案

1 審查人員之資格條件 ( 第 2 點 )

2 審查人員之建議名單 ( 第 3 點 )

3 報告書審查應注意事項 ( 第 4 點 )

4 報告書審查應補正事項 ( 第 5 點 )

5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之法律效益 ( 第 6點 )

6 報告書審查之收費 ( 第 7 點 )

地質 大地工程 土木工程 採礦工程 水利工程 水土保持

地質 大地工程 土木工程 採礦工程 水利工程 水土保持

政府機關(構)及相當職等專職人員地質相關實務經驗 7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副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5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助理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7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5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副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碩士學位以上且地質專長相關專職實務或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專業證照之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且取得證照後執行地質業務 7 年以上

政府機關(構)及相當職等專職人員地質相關實務經驗 7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副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5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助理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7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5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副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碩士學位以上且地質專長相關專職實務或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專業證照之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且取得證照後執行地質業務 7 年以上

專長專長++實務經驗實務經驗

地質法 sect11Ⅱ審查機關應邀請地質專家學者或前條第一項規定之執業技師參與審查或委託專業團體辦理審查但具有自行審查能力者不在此限

審查人員之資格條件 (sect2)

85

審查人員之建議名單 (sect3)

中央主管機關得就前點規定資格條件建立審查人員建議名單提供審查機關參考

86

報告書審查應注意事項 (sect4)

結果之合理性內涵足以提供後續土地開發利用災害防治及環境保育規劃之參據

基地地質調查及基地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基地地質調查及基地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項目內容數量比例尺hellip

87

報告書審查應補正事項 (sect5)

審查報告書有下列情形之一者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應通知申請人限期修正或補正

未依規定格式及份數製作 應檢附文件不齊全未經技師簽證或簽證技師科別不符不符合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規定

88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之法律效益(sect6)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依地質法sect11Ⅱ規定審查)

無行政處分效力 應納入後續相關法令送審書圖文件提供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土地開發利用行為之參據

89

報告書審查之收費 (sect7)

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報告書得收取審查費 依其主管業務收費法令 依規費法相關規定

本報告書為相關法令送審書件之ㄧ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本報告書為相關法令送審書件之ㄧ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 Slide 1
  • Slide 10
  • Slide 12
  • Slide 13
  • Slide 15
  • Slide 25
  • Slide 28
  • Slide 33
  • Slide 39
  • Slide 42
  • Slide 43
  • Slide 44
  • Slide 46
  • Slide 48
  • Slide 49
  • Slide 52
  • Slide 54
  • Slide 55
  • Slide 57
  • Slide 62
  • Slide 63
  • Slide 64
  • Slide 65
  • Slide 66
  • Slide 67
  • Slide 81
  • Slide 84

32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地質法 sect9Ⅱ 基地地質調查與地質安全評估方法之認定項目內容及作業應遵行事項之準則由中央主管機關會商相關主管機關定之

地質法 sect6

中央或地方研提計畫書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審查

中央主管機關公告

地質法 sect8- sect11

地質法 sect5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土地管理

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應審查調查及評估結果

申請土地開發前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土地利用計畫

土地開發審查

災害防治

環境保育

資源開發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組織及運作辦法

34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

基地地質安全評估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廢止

為何須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廣域性

區域性

地質敏感區地質調查制度地質敏感區

地質調查制度

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rarr釐清地質敏感區與基地關係rarr研提因應對策

35

與相關法令規定之地質調查是否競合

環境影響評估環境影響評估

水土保持水土保持

非都市土地使用分區變更非都市土地使用分區變更

建築地基調查建築地基調查

溫泉開發溫泉開發

礦業開發礦業開發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地質安全評估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地質安全評估

地質法 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

hellip

36

1 基地地質調查調查區之範圍界定 ( 第 2 條 )2 現有資料之引用 ( 第 3 條 )3 地質調查方法之選擇 ( 第 4 條 )4 報告書製作應遵行事項 ( 第 5 條第 6 條 )

5 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之調查及評估 ( 第 7 條 - 第 10條 )

6 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之調查及評估 ( 第 11 條 - 第14 條 )

7 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之調查及評估 ( 第 15 條 - 第 18條 )

8 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之調查及評估 ( 第 19 條 - 第23 條 )

9 土石流地質敏感區之調查及評估 ( 第 24 條 - 第 28條 )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總則

各類地質敏感區專章 計 29條

37

本準則設計之條文架構 基地地質調查

區域調查 vs 細部調查 調查區範圍 調查項目及內容 調查方法 圖說規範

基地地質安全評估 地質敏感區對基地之影響 基地開發對地質敏感區之影響因應對策

總則 vs 專章通則 vs但書

38

基地地質調查 --分類及調查範圍 通則 (sect2)

區域調查調查範圍應包含基地全部及基地周界外 2 公里範圍與基地所在地質敏感區重疊部分

細部調查調查範圍應包含基地與地質敏感區重疊部分

得免細部調查維持原地形地貌且不開發者

但書區域調查範圍 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 (sect19) 基地及其所在之地質敏感區全部

土石流地質敏感區 (sect24) 基地及其所在之土石流溪流集水區全部

2 km基地

地質敏感區

基地地質調查 -- 調查項目及內容地質敏感區類別

區域調查 細部調查

地質遺跡(sect7)

地形地層分布及地質構造

地質遺跡之產狀外觀形態及保存狀況地質遺跡之地表分布範圍地質遺跡有向地下延伸者在預計開挖深度範圍內之分布岩層位態岩石性質及地質構造

地下水補注 (sect11)

地形地層分布地質構造及水文地質概況

地形地表沉積物種類及粒徑分布地下地層岩性分布水文地質參數

活動斷層(sect15)

活動斷層地形特徵地層分布及地質構造

岩層分布地質構造

山崩與地滑 (sect20)

環境狀況地質特性 地質特性坡地現況及工程特性

土石流(sect25)

地質環境特性土石崩塌料源土石流流動區溪床特性土石流溢流土石流堆積區特性土石流災害歷史土石流治理工程措施

土石流堆積物地表與地下分布及粒徑變化土石流流動與堆積之特徵及地形坡度變化調查區與土石流流動區之距離及基地與溪床之高程差基地內相關土石流治理工程措施

專章

40

基地地質調查 -- 調查方法 區域調查得引用既有地質資料既有地質資料不足者應以露頭調查遙測影像判釋或其他方法補充資料 (sect3I)

細部調查應進行現地調查現地調查如有既有資料可資引用者得以既有資料取代 (sect3Ⅱ)

本準則所規定之必要地質調查方法得以其他合乎學理且能達到相同調查目的之方法取代 (sect4)

地質法 sect9I 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視情況就下列方法擇一行之 由現有資料檢核並評估地質安全

進行現地調查並評估地質安全

通則

41

基地地質調查 -- 調查方法地質敏感區類別

區域調查 細部調查

地質遺跡(sect8)

露頭調查地質鑽探地球物理測勘或其他方法

地下水補注 (sect12)

地表沉積物種類及粒徑分布 地質鑽探 (增鑽探數量或地球物理測勘 )

活動斷層(sect16)

地形判釋露頭調查

地形判釋露頭調查地質鑽探(探溝調查 ) 地球物理測勘

山崩與地滑 (sect21)

遙測影像判釋地表調查

遙測影像判釋地表調查地質鑽探 (增鑽探數量或地球物理測勘 )

土石流(sect26)

遙測影像判釋地表調查

遙測影像判釋地表調查試坑調查地質鑽探

專章

細部調查規定必要調查方法 -- 地質鑽探地質敏感區類別 鑽探數量及配置 鑽探深度 其他規定

地下水補注 (sect12)

A≦05公頃得不進行地質鑽探05 < A≦2公頃至少應鑽探 2孔 2公頃< A每 1 公頃應鑽 1孔未滿 1 公頃者以 1 公頃計鑽探孔位以均勻分布於細部調查區為原則

每孔深度至少50 公尺或進入岩盤至少 5公尺

配合地質鑽孔調查地下水位及透水係數

活動斷層(sect16)-- 調查地下岩層分布及厚度活動斷層及剪裂帶深度

鑽探剖面應儘量垂直活動斷層走向其配置以能呈現細部調查區之特性及其與活動斷層之關係為原則沿活動斷層走向平行方向之長度每 100 公尺應繪置 1剖面未滿 100 公尺者以 100 公尺計剖面長度未滿 20 公尺者應至少有 1鑽孔控制剖面長度在 20 公尺以上者應至少有 2鑽孔控制且位於剖面兩端之鑽孔與細部調查區邊界之距離以小於 10 公尺為原則同剖面之鑽孔岩性有明顯變化或構造複雜者應增加鑽探數量以調查是否有活動斷層通過及其可能分布位置

每孔深度應至少 30 公尺

山崩與地滑 (sect21)-- 調查覆土層之分布與厚度及岩體之特性

A≦01公頃至少鑽探 1孔01 < A≦1公頃至少鑽探 2孔1公頃< A每 05 公頃應鑽 1孔未滿 05 公頃者以05 公頃計鑽探孔位應配合調查區域狀況選擇適當之配置如為順向坡應優先配置鑽孔

每孔深度至少 30 公尺並應進入岩盤至少 5 公尺如位於順向坡坡面上之鑽孔深度應足以釐清順向坡之岩層組成與厚度及主要不連續面之特性

配合地質鑽孔進行地下水位量測並視坡地穩定分析之需要進行土壤與岩石力學試驗及地下水文調查

土石流(sect26)-- 調查土石流堆積材料厚度及粒徑變化

A≦01公頃至少鑽探 1孔01 < A≦1公頃至少鑽探 2孔1公頃< A每 05 公頃應鑽 1孔未滿 05 公頃者以05 公頃計鑽探孔位配置以均勻分布為原則

每孔深度至少20 公尺或進入岩盤 5 公尺

全程取樣

基地地質調查報告書圖說規範 區域調查地質圖+地質剖面圖 細部調查地質圖+地質剖面圖 地下地質調查方法之紀錄圖說如柱狀圖剖面圖等

地質敏感區類別

區域圖說比例尺

細部圖說比例尺

地質剖面圖

地質遺跡 (sect9)

≧125000 ≧15000 區域調查地質圖與細部調查地質圖均應附與地質圖同比例尺之地質剖面圖

地下水補注(sect13)

≧125000 ≧15000 區域調查地質圖應附水文地質剖面圖細部調查地質圖應附水文地質柵狀圖其中水平比例尺同各地質圖比例垂直比例尺得適度放大

活動斷層(sect17)

≧125000 ≧15000 區域調查地質圖與細部調查地質圖均應附與地質圖同比例尺之地質剖面圖細部調查應配合鑽探資料標示地層(岩層)界線及活動斷層如活動斷層不在細部調查區範圍內應依現有資料將活動斷層標示於剖面延伸線上

山崩與地滑(sect22)

≧125000 ≧15000 區域調查地質圖應附二條相互垂直之剖面細部調查地質剖面圖應配合鑽探孔位繪製以表現覆土層及岩層之空間分布剖面圖之比例尺應與地質圖相同

土石流(sect27)

≧125000 ≧15000 區域調查地質圖應附土石流溪流縱斷面圖標示土石材料堆積位置細部調查地質圖應配合地質鑽探及試坑繪製至少二條相互垂直之地質剖面圖

專章

基地地質安全評估 -- 項目及內容

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 (sect10)

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 (sect14)

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 (sect18)

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 (sect23)

土石流地質敏感區 (sect28)

1 評估基地開發範圍與地質遺跡之空間關係及開發行為對地質遺跡形狀視覺或完整性之影響並研提因應對策2 研提開發行為於施工期間對地質遺跡採取之保護措施及評估其效果3 開發行為人對地質遺跡長期維護之因應對策

1 評估土地開發行為開發中對地下水水質及入滲補注量直接或間接之影響2 評估土地開發行為開發後造成地下水質及入滲補注量之影響3 經評估土地開發行為對地下水水質及入滲補注量造成永久性或暫時性不良影響時應採取因應措施並評估其效果

1 評估活動斷層活動時基地內地表破裂或變形之特性及可能影響範圍2 評估活動斷層活動時地表破裂或變形對開發行為之影響並分析基地內開發行為之適當性3因應對策及其效果評估

1 評估山崩或地滑發生之土石下坡運動特性崩塌或滑動量體及影響範圍對開發行為安全之影響2 評估順向坡之穩定性及開發行為對順向坡穩定性之影響3 評估開發行為造成現有山崩或地滑範圍擴大誘發潛在山崩地滑或順向坡岩體滑動之可能性及其規模4因應對策及其效果評估

1 評估土石流潛勢規模及對開發基地影響之範圍2 評估土石流對土地開發行為或建築物安全之影響3 開發行為安全之因應對策及其安全效果評估

專章

45

報告書製作應遵行事項 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結果應依本準則規定製作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報告書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sect5I)

基地與二種類別以上地質敏感區範圍重疊時應依不同類別地質敏感區規定分別辦理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其調查及評估結果得併於同一報告書(sect5Ⅱ)

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係由本法第 10 條第 1 項所定技師辦理者報告書之簽證應檢附該辦理技師之技師證書及執業執照影本由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公營事業機構或公法人內依法取得相當類科技師證書者辦理時應檢附該辦理技師之技師證書影本 (sect6)

通則

地質法 sect6

地質法 sect8- sect11

地質法 sect5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土地管理 其他規定

土地利用計畫

土地開發審查

災害防治

環境保育

資源開發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廢止

審查及公告

基地位於地質敏感區且符合土地開發行為之種類及規模

申請土地開發前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最先受理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應審查報告書

經審查通過之報告書應納入後續其他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之書圖文件做為參據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之公告」依行政程序法界定為法規命令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之公告」依行政程序法界定為法規命令

地質法第地質法第 88 條第條第 11 項土地開發行為種類與規模及所稱「緊急救災者」相關規定項土地開發行為種類與規模及所稱「緊急救災者」相關規定(( 草案草案 ) )

地質法第地質法第 1111 條第條第 11 項所稱「相關法令」及第項所稱「相關法令」及第 22 項所稱「審查機關」相關規定項所稱「審查機關」相關規定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 (( 草案草案 ))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格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格式式

47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之公告」依行政程序法界定為法規命令

地質法 sect5I 中央主管機關應將具有特殊地質景觀地質環境或有發生地質災害之虞之地區公告為地質敏感區

bull公告之法制作業bull人民之救濟權利 bull公告之法制作業bull人民之救濟權利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之公告 法規命令 一般處分

行政程序法規定 一般處分特定人具體之事實關係

sect92I 所稱行政處分係指行政機關就公法上具體事件所為之決定或其他公 權力措施而對外直接發生法律效果之單方行政行為

sect92Ⅱ前項決定或措施之相對人雖非特定而依一般性特徵可得確定其範圍者 為一般處分適用本法有關行政處分之規定有關公物之設定變更廢 止或其一般使用者亦同

法規命令不特定多數人一般抽象性規範 sect150I 所稱法規命令係指行政機關基於法律授權對多數不特定人民就一 般事項所作抽象之對外發生法律效果之規定

法務部函釋法務部函釋

都市計畫案例(司法院釋字第 156號解釋理由書及最高行政法院 95 年度 判字第 2147號判決) 都市計畫之個別變更係直接限制一定區域內人民之權利利益或增加其負擔其具有行政處分之性質

擬定都市計畫通盤檢討後所作之變更非直接限制一定區域內人民之權益或增加其負擔且非針對具體事件之處理核其性質乃屬於法規命令而非行政處分其性質是一種法規不得直接對之爭訟

特定地區經公告為地質敏感區後其後續影響為何似僅有地質法第 8 條規定「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上開規定似未直接限制一定區域內人民之權利利益或增加其負擔是以地質敏感區之公告性質上似屬法規命令而非一般處分惟仍請貴部再予確認上開公告除前所述外是否尚有其他影響以上事項宜請貴部再予審認

法務部函釋法務部函釋

50

地質敏感區之公告性質屬法規命令

確認特定地區經公告為地質敏感區後其後續影響僅有地質法第 8 條之規定

按法務部函釋上開規定因其非直接限制一定區域內人民之權益且非針對具體事件之處理

是以地質敏感區之公告性質乃屬於行政程序法第 150 條第 1 項規定所稱法規命令而非行政程序法第 92 條規定所指一般處分

經濟部重新檢視地質法

經濟部重新檢視地質法

51

地質法第 11 條第 1 項所稱「相關法令」及第 2 項所稱「審查機關」相關規定

地質法 sect11 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於相關法令規定須送審之書圖文件中納入調查及評估結果

審查機關應邀請地質專家學者或前條第一項規定之執業技師參與審查或委託專業團體辦理審查但具有自行審查能力者不在此限

地質法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

sect11I 依第 8 條第 1 項規定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於相關法令規定須送審之書圖文件中納入調查及評估結果

地質法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

sect11I 依第 8 條第 1 項規定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於相關法令規定須送審之書圖文件中納入調查及評估結果

bull資源開發bull土地開發利用bull工程建設bull廢棄物處置bull天然災害整治bull法令規定有關土地開發之規劃設計及施工

bull區域計畫法bull建築法bull環境影響評估法bull水土保持法bull土石採取法bull水利法 bull礦業法bull溫泉法bullhellip

地質法sect3Ⅶ

立法說明立法說明

53

核釋地質法第 11 條第 1 項「相關法令」

係指訂有土地開發行為相關審查規定之法令 區域計畫法都市計畫法 建築法 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各目的事業法令

bull面積 35公頃bull非都市地區

bull山坡地bull興辦事業

bull休閒農業輔導管理辦法 bull休閒農場經營計畫審查作業要點 bull非都市土地休閒農場容許作休閒農業設施使用審查作業要點 bull非都市土地作休閒農業使用興辦事業計畫及變更編定審查作業要點 bull休閒農場專案輔導實施作業規定bull區域計畫法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建築法等相關規定

【例】複合型休閒農場之土地開發申請

【例】複合型休閒農場申請土地開發許可審查流程示意圖

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bull影響土地開發人權益bull浪費行政資源bull影響土地開發人權益bull浪費行政資源

重複審查重複審查

56

係指辦理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審查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 為避免重複審查應以最先受理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為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結果之「審查機關」

經審查通過之調查及評估結果應納入後續其他「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之書圖文件做為參據

核釋地質法第 11 條第 2 項「審查機關」

【例】複合型休閒農場申請土地開發許可審查流程示意圖

辦理審查辦理審查納入參據納入參據

參據參據 參據

參據

參據參據

誰該辦理審查bull視個案情形bull每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都有可能

誰該辦理審查bull視個案情形bull每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都有可能

58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格式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sect5I 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結果應依本準則規定製作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以下簡稱報告書)報告書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59

報告書格式 基地地質調查報告

1 基地所在地質敏感區地質概況2 區域調查

(1) 調查項目內容方法及數量(2) 調查結果說明附地質圖地質剖面圖及其他相關主題圖說

3細部調查(1) 調查項目內容方法及數量(2) 調查結果說明附地質圖地質剖面圖及其他相關主題圖說

4綜合解釋 基地地質安全評估報告

依據地質調查結果及地質安全評估項目撰述地質安全評估結果

附錄 地質鑽探報告或其他地質調查方法紀錄現地試驗資料室內試驗及分析資料等

60

叁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

一地質法地質敏感區整體作業架構及程序二地質法地質敏感區相關規定

(一)法律及法規命令(二)其他規定

三地質敏感區公告及查詢(一)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及第 1 批準備(二)地質敏感區查詢系統建置

四地方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五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61

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 全國地質敏感區通盤劃定預定 4 至 5 年內分批公告完成之後至少每 5 年通 盤檢討 1次

個案更新視情況得隨時辦理 地質敏感區公告之主要作業及辦理機關

計畫書研提中央及地方主管機關 全國通盤劃定通盤檢討及個案跨越兩個以上行政區域者由中央主管機關辦理

個案未跨行政區域者由該轄管地方主管機關辦理 計畫書公開展示地方主管機關 審議會審查及計畫書核定中央主管機關

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及第 1 批準備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主要由中央主管機關辦理第 1 批地質敏感區主要由中央主管機關辦理

計畫書公開展示 30日

(地方主管機關)

計畫書公開展示 30日

(地方主管機關)計畫書審查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計畫書審查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

計畫書核定及地質敏感區公告(中央主管機關)

計畫書核定及地質敏感區公告(中央主管機關)

約5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

地質法施行 1001201

審議會籌組及討論運作規劃 相關法令

主管機關檢視其主管法令相關規定並調整修正

有關 3 子法發布 10136

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會 101313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會 101313

劃定計畫書研提(中央主管機關)劃定計畫書研提(中央主管機關)

劃定作業(中央主管機關)

劃定作業(中央主管機關)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公告準備

第 1 批分布地點

1 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名稱 分類 縣市 鄉鎮暖暖壺穴 壺穴 基隆市 暖暖區大華壺穴 壺穴 新北市 平溪區猴硐壺穴 壺穴 新北市 瑞芳區十分瀑布 瀑布 新北市 平溪區眼鏡洞瀑布 瀑布 新北市 平溪區

第 1 批101 年度102 年度103 年度

2 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年度 地質敏感區 行政區域第 1批 濁水溪沖積扇 彰化縣

雲林縣

101 屏東平原 高雄市屏東縣

102 蘭陽平原 宜蘭縣

103臺中地區臺北地區

臺中市臺北市新北市

濁水溪沖積扇

3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第 1 批分布地點車籠埔斷層活動斷層敏感區所經行政區域 (鄉鎮市區 ) bull臺中市 (9 處 ) 東勢區石岡區豐原區北屯區太平區大里區潭子區霧峰區和平區bull南投縣 (5 處 ) 草屯鎮南投市中寮鄉名間鄉竹山鎮bull苗栗縣 (1 處 ) 卓蘭鎮

第 1 批101 年度102 年度103 年度104 年度

4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第 1批

年度 直轄市或縣市 說明

第 1批 臺北市 坡地社區重點縣市

五都之一

101 南投縣 921震災區坡地災害指標縣市

101 臺中市 921震災區五都之一

第 1 年度 分布地點

5 土石流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與水土保持局現有之土石流潛勢溪流間之關係尚待釐清

第 1 批暫緩劃定

102(330)

南投縣229

臺中市101

103(264)

屏東縣 65

高雄市 89

嘉義縣 62

臺南市 48

104(320)

宜蘭縣139

雲林縣 10

彰化縣 7

花蓮縣164

105(239)

臺東縣163

苗栗縣 76

106(425)

新竹縣 71

桃園縣 51

基隆市 34

新北市219

臺北市 50

68

地質敏感區查詢系統建置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sect15Ⅲ中央主管機關應建立地質敏感區資料庫提供網路查詢及下載列印查詢結果

地質敏感區查詢民眾得自行上網進行或委由顧問公司技師代辦各級主管機關應協助提供諮詢服務

系統應於第 1 批地質敏感區公告前建妥並於每次公告地質敏感區之同時更新資料

因應土地法地籍資料付費規定系統必要配套 政府機關版查詢時可展現地籍資料 一般民眾版查詢時須自備地籍圖數值資料(向地籍主管機關申購委託測量或其他方式資料處理取得)

69

地質敏感區查詢雛形系統操作展示

地質敏感區查詢雛形系統操作展示

70

叁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

一地質法地質敏感區整體作業架構及程序二地質法地質敏感區相關規定

(一)法律及法規命令(二)其他規定

三地質敏感區公告及查詢(一)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及第 1 批準備(二)地質敏感區查詢系統建置

四地方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五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71

四地方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所在地地方政府

基隆河中上游河蝕地形(壺穴與瀑布 ) 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基隆市新北市

濁水溪沖積扇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彰化縣雲林縣

車籠埔斷層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台中市南投縣苗栗縣

山崩與地滑地質感區劃定計畫書 _臺北市

臺北市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sect9Ⅱ 辦理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公開展示事宜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sect9Ⅱ 辦理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公開展示事宜

72

已提供對口單位1臺北市政府2桃園縣政府3苗栗縣政府4臺中市政府5彰化縣政府6雲林縣政府7高雄市政府8屏東縣政府9花蓮縣政府10宜蘭縣政府11金門縣政府

已提供對口單位1臺北市政府2桃園縣政府3苗栗縣政府4臺中市政府5彰化縣政府6雲林縣政府7高雄市政府8屏東縣政府9花蓮縣政府10宜蘭縣政府11金門縣政府

請地方政府儘速提供對口單位

地方對口設置或指派屬地方主管機關權責 組織編制 業務職掌 地方情況

73

五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依地質法相關條文規定

sect6I 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應將地質敏感區相關資料納入土地利用計畫土地開發審查災害防治環境保育及資源開發之參據

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sect11I 將調查及評估結果納入送審之書圖文件中

依地質法第 11 條解釋令 「相關法令」指訂有土地開發行為相

關審查規定之法令 「審查機關」指辦理地質敏感區基地

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審查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為避免重複審查應以最先受理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為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結果之「審查機關」

經審查通過之調查及評估結果應納入後續其他「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之書圖文件做為參據

請區域計畫法都市計畫法建築法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及各目的事業法令之各法令主管機關研修其主管法令規定送審所需書表文件格式評估納入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規定俾便於地質敏感區公告後能辦理審查

請區域計畫法都市計畫法建築法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及各目的事業法令之各法令主管機關研修其主管法令規定送審所需書表文件格式評估納入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規定俾便於地質敏感區公告後能辦理審查

74

水土保持局如何配合地質法施行研修水土保持書件格式檢視「水土保持計畫審核監督辦法」規定 所需書表文件格式之內容酌予文字修正納入地質法地質敏感區規定再行公告即成

第 36 條本辦法所需書表文件之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第 36 條本辦法所需書表文件之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案例分享

75

敬請提供法令修正資訊

為利相關法令與地質法間銜接順暢請應配合地質法修正規定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於修正後將相關資訊轉知中央主管機關

76

一地質敏感區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及規模草案(附件 7 )提請討論

二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草案(附件 9 )提請討論

綜合討論綜合討論

肆討論事項

77

地質法第 8 條第 1 項土地開發行為種類與規模及所稱「緊急救災者」相關規定 ( 草

案 )地質法 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

所有土地開發行為嗎

所有土地開發行為嗎

78

過度擾民 經濟部水利署

經檢視本法所稱之「土地開發行為」水利法中可能涉及本法第 8 條及第 11 條需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事項為水利法第 46 條水利建造物之興辦改造核准許可等惟水利建造物數量龐大規模較小或開挖深度較淺之開發行為對地質環境及人民安全之影響相對較小是否所有開發行為皆須依法辦理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建議排除規模較小部分以避免增加開發成本及過度擾民

臺北市政府 公園闢建開發行為多為地表整地及綠化植栽結構物及附屬設施如涼亭管溝花槽照明設施等等僅佔工程之小部份且為地表淺基礎開挖影響地質環境條件甚微應無造成地質災害之虞參考經濟部全國地質調查資料即可故建議無一層樓以上且建築面積小於 45m2 建物之公園闢建開發得予排除以節省開發成本

hellip

79

比例原則(禁止過分原則)

行政程序法 sect7 行政行為應依下列原則為之一採取之方法應有助於目的之達成二有多種同樣能達成目的之方法時應選擇對人民權益損害最少者

三採取之方法所造成之損害不得與欲達成目的之利益顯失均衡

排除與地質安全無關者排除小規模者

排除與地質安全無關者排除小規模者

80

核釋地質法第 8 條第 1 項規定 依立法意旨及比例原則土地開發行為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其種類及規模如附表

緊急救災者係指災害發生後經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認定之搶通搶災或防患二次災害之緊急工程行為

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 基地位於地質敏感區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規模

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 基地位於地質敏感區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規模

地質敏感區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及規模 ( 草案 )

1 工廠之設立及工業區之開發2鐵路大眾捷運系統港灣及機場之開發3 公路之開發4 土石採取及探礦採礦5蓄水建造物之開發6休閒農場之開發利用7漁塭或魚池之興建8遊樂區及風景區之開發9高爾夫球場及戶外運動場地之興建或擴建10 文化教育訓練設施或研究機構之興建或擴建11醫療建設之開發其醫院興建或擴建12 新市區(係指新社區及新市鎮)建設13 環境保護工程之興建14 核能及其他能源之開發及放射性核廢料儲存或處理場所之興建15 地下街工程16高壓電線塔基工程17纜車之興建或擴建18氣象雷達站之興建或擴建工程19 設置石油管理法所定之石油石油製品貯存槽20 建築物(係指應請領建照執照)之新建或增建

選取與地質安全有關者考量各類地質敏感區屬性決定辦理與否排除小規模者

選取與地質安全有關者考量各類地質敏感區屬性決定辦理與否排除小規模者

82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 (草案 )

本報告書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為避免審查地質專業事項及技術標準不一中央主管機關爰訂定審查參考規範提供各審查機關參考

地質法 sect11 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於相關法令規定須送審之書圖文件中納入調查及評估結果

審查機關應邀請地質專家學者或前條第一項規定之執業技師參與審查或委託專業團體辦理審查但具有自行審查能力者不在此限

83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草案

1 審查人員之資格條件 ( 第 2 點 )

2 審查人員之建議名單 ( 第 3 點 )

3 報告書審查應注意事項 ( 第 4 點 )

4 報告書審查應補正事項 ( 第 5 點 )

5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之法律效益 ( 第 6點 )

6 報告書審查之收費 ( 第 7 點 )

地質 大地工程 土木工程 採礦工程 水利工程 水土保持

地質 大地工程 土木工程 採礦工程 水利工程 水土保持

政府機關(構)及相當職等專職人員地質相關實務經驗 7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副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5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助理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7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5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副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碩士學位以上且地質專長相關專職實務或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專業證照之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且取得證照後執行地質業務 7 年以上

政府機關(構)及相當職等專職人員地質相關實務經驗 7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副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5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助理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7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5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副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碩士學位以上且地質專長相關專職實務或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專業證照之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且取得證照後執行地質業務 7 年以上

專長專長++實務經驗實務經驗

地質法 sect11Ⅱ審查機關應邀請地質專家學者或前條第一項規定之執業技師參與審查或委託專業團體辦理審查但具有自行審查能力者不在此限

審查人員之資格條件 (sect2)

85

審查人員之建議名單 (sect3)

中央主管機關得就前點規定資格條件建立審查人員建議名單提供審查機關參考

86

報告書審查應注意事項 (sect4)

結果之合理性內涵足以提供後續土地開發利用災害防治及環境保育規劃之參據

基地地質調查及基地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基地地質調查及基地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項目內容數量比例尺hellip

87

報告書審查應補正事項 (sect5)

審查報告書有下列情形之一者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應通知申請人限期修正或補正

未依規定格式及份數製作 應檢附文件不齊全未經技師簽證或簽證技師科別不符不符合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規定

88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之法律效益(sect6)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依地質法sect11Ⅱ規定審查)

無行政處分效力 應納入後續相關法令送審書圖文件提供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土地開發利用行為之參據

89

報告書審查之收費 (sect7)

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報告書得收取審查費 依其主管業務收費法令 依規費法相關規定

本報告書為相關法令送審書件之ㄧ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本報告書為相關法令送審書件之ㄧ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 Slide 1
  • Slide 10
  • Slide 12
  • Slide 13
  • Slide 15
  • Slide 25
  • Slide 28
  • Slide 33
  • Slide 39
  • Slide 42
  • Slide 43
  • Slide 44
  • Slide 46
  • Slide 48
  • Slide 49
  • Slide 52
  • Slide 54
  • Slide 55
  • Slide 57
  • Slide 62
  • Slide 63
  • Slide 64
  • Slide 65
  • Slide 66
  • Slide 67
  • Slide 81
  • Slide 84

地質法 sect6

中央或地方研提計畫書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審查

中央主管機關公告

地質法 sect8- sect11

地質法 sect5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土地管理

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應審查調查及評估結果

申請土地開發前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土地利用計畫

土地開發審查

災害防治

環境保育

資源開發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組織及運作辦法

34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

基地地質安全評估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廢止

為何須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廣域性

區域性

地質敏感區地質調查制度地質敏感區

地質調查制度

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rarr釐清地質敏感區與基地關係rarr研提因應對策

35

與相關法令規定之地質調查是否競合

環境影響評估環境影響評估

水土保持水土保持

非都市土地使用分區變更非都市土地使用分區變更

建築地基調查建築地基調查

溫泉開發溫泉開發

礦業開發礦業開發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地質安全評估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地質安全評估

地質法 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

hellip

36

1 基地地質調查調查區之範圍界定 ( 第 2 條 )2 現有資料之引用 ( 第 3 條 )3 地質調查方法之選擇 ( 第 4 條 )4 報告書製作應遵行事項 ( 第 5 條第 6 條 )

5 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之調查及評估 ( 第 7 條 - 第 10條 )

6 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之調查及評估 ( 第 11 條 - 第14 條 )

7 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之調查及評估 ( 第 15 條 - 第 18條 )

8 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之調查及評估 ( 第 19 條 - 第23 條 )

9 土石流地質敏感區之調查及評估 ( 第 24 條 - 第 28條 )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總則

各類地質敏感區專章 計 29條

37

本準則設計之條文架構 基地地質調查

區域調查 vs 細部調查 調查區範圍 調查項目及內容 調查方法 圖說規範

基地地質安全評估 地質敏感區對基地之影響 基地開發對地質敏感區之影響因應對策

總則 vs 專章通則 vs但書

38

基地地質調查 --分類及調查範圍 通則 (sect2)

區域調查調查範圍應包含基地全部及基地周界外 2 公里範圍與基地所在地質敏感區重疊部分

細部調查調查範圍應包含基地與地質敏感區重疊部分

得免細部調查維持原地形地貌且不開發者

但書區域調查範圍 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 (sect19) 基地及其所在之地質敏感區全部

土石流地質敏感區 (sect24) 基地及其所在之土石流溪流集水區全部

2 km基地

地質敏感區

基地地質調查 -- 調查項目及內容地質敏感區類別

區域調查 細部調查

地質遺跡(sect7)

地形地層分布及地質構造

地質遺跡之產狀外觀形態及保存狀況地質遺跡之地表分布範圍地質遺跡有向地下延伸者在預計開挖深度範圍內之分布岩層位態岩石性質及地質構造

地下水補注 (sect11)

地形地層分布地質構造及水文地質概況

地形地表沉積物種類及粒徑分布地下地層岩性分布水文地質參數

活動斷層(sect15)

活動斷層地形特徵地層分布及地質構造

岩層分布地質構造

山崩與地滑 (sect20)

環境狀況地質特性 地質特性坡地現況及工程特性

土石流(sect25)

地質環境特性土石崩塌料源土石流流動區溪床特性土石流溢流土石流堆積區特性土石流災害歷史土石流治理工程措施

土石流堆積物地表與地下分布及粒徑變化土石流流動與堆積之特徵及地形坡度變化調查區與土石流流動區之距離及基地與溪床之高程差基地內相關土石流治理工程措施

專章

40

基地地質調查 -- 調查方法 區域調查得引用既有地質資料既有地質資料不足者應以露頭調查遙測影像判釋或其他方法補充資料 (sect3I)

細部調查應進行現地調查現地調查如有既有資料可資引用者得以既有資料取代 (sect3Ⅱ)

本準則所規定之必要地質調查方法得以其他合乎學理且能達到相同調查目的之方法取代 (sect4)

地質法 sect9I 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視情況就下列方法擇一行之 由現有資料檢核並評估地質安全

進行現地調查並評估地質安全

通則

41

基地地質調查 -- 調查方法地質敏感區類別

區域調查 細部調查

地質遺跡(sect8)

露頭調查地質鑽探地球物理測勘或其他方法

地下水補注 (sect12)

地表沉積物種類及粒徑分布 地質鑽探 (增鑽探數量或地球物理測勘 )

活動斷層(sect16)

地形判釋露頭調查

地形判釋露頭調查地質鑽探(探溝調查 ) 地球物理測勘

山崩與地滑 (sect21)

遙測影像判釋地表調查

遙測影像判釋地表調查地質鑽探 (增鑽探數量或地球物理測勘 )

土石流(sect26)

遙測影像判釋地表調查

遙測影像判釋地表調查試坑調查地質鑽探

專章

細部調查規定必要調查方法 -- 地質鑽探地質敏感區類別 鑽探數量及配置 鑽探深度 其他規定

地下水補注 (sect12)

A≦05公頃得不進行地質鑽探05 < A≦2公頃至少應鑽探 2孔 2公頃< A每 1 公頃應鑽 1孔未滿 1 公頃者以 1 公頃計鑽探孔位以均勻分布於細部調查區為原則

每孔深度至少50 公尺或進入岩盤至少 5公尺

配合地質鑽孔調查地下水位及透水係數

活動斷層(sect16)-- 調查地下岩層分布及厚度活動斷層及剪裂帶深度

鑽探剖面應儘量垂直活動斷層走向其配置以能呈現細部調查區之特性及其與活動斷層之關係為原則沿活動斷層走向平行方向之長度每 100 公尺應繪置 1剖面未滿 100 公尺者以 100 公尺計剖面長度未滿 20 公尺者應至少有 1鑽孔控制剖面長度在 20 公尺以上者應至少有 2鑽孔控制且位於剖面兩端之鑽孔與細部調查區邊界之距離以小於 10 公尺為原則同剖面之鑽孔岩性有明顯變化或構造複雜者應增加鑽探數量以調查是否有活動斷層通過及其可能分布位置

每孔深度應至少 30 公尺

山崩與地滑 (sect21)-- 調查覆土層之分布與厚度及岩體之特性

A≦01公頃至少鑽探 1孔01 < A≦1公頃至少鑽探 2孔1公頃< A每 05 公頃應鑽 1孔未滿 05 公頃者以05 公頃計鑽探孔位應配合調查區域狀況選擇適當之配置如為順向坡應優先配置鑽孔

每孔深度至少 30 公尺並應進入岩盤至少 5 公尺如位於順向坡坡面上之鑽孔深度應足以釐清順向坡之岩層組成與厚度及主要不連續面之特性

配合地質鑽孔進行地下水位量測並視坡地穩定分析之需要進行土壤與岩石力學試驗及地下水文調查

土石流(sect26)-- 調查土石流堆積材料厚度及粒徑變化

A≦01公頃至少鑽探 1孔01 < A≦1公頃至少鑽探 2孔1公頃< A每 05 公頃應鑽 1孔未滿 05 公頃者以05 公頃計鑽探孔位配置以均勻分布為原則

每孔深度至少20 公尺或進入岩盤 5 公尺

全程取樣

基地地質調查報告書圖說規範 區域調查地質圖+地質剖面圖 細部調查地質圖+地質剖面圖 地下地質調查方法之紀錄圖說如柱狀圖剖面圖等

地質敏感區類別

區域圖說比例尺

細部圖說比例尺

地質剖面圖

地質遺跡 (sect9)

≧125000 ≧15000 區域調查地質圖與細部調查地質圖均應附與地質圖同比例尺之地質剖面圖

地下水補注(sect13)

≧125000 ≧15000 區域調查地質圖應附水文地質剖面圖細部調查地質圖應附水文地質柵狀圖其中水平比例尺同各地質圖比例垂直比例尺得適度放大

活動斷層(sect17)

≧125000 ≧15000 區域調查地質圖與細部調查地質圖均應附與地質圖同比例尺之地質剖面圖細部調查應配合鑽探資料標示地層(岩層)界線及活動斷層如活動斷層不在細部調查區範圍內應依現有資料將活動斷層標示於剖面延伸線上

山崩與地滑(sect22)

≧125000 ≧15000 區域調查地質圖應附二條相互垂直之剖面細部調查地質剖面圖應配合鑽探孔位繪製以表現覆土層及岩層之空間分布剖面圖之比例尺應與地質圖相同

土石流(sect27)

≧125000 ≧15000 區域調查地質圖應附土石流溪流縱斷面圖標示土石材料堆積位置細部調查地質圖應配合地質鑽探及試坑繪製至少二條相互垂直之地質剖面圖

專章

基地地質安全評估 -- 項目及內容

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 (sect10)

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 (sect14)

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 (sect18)

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 (sect23)

土石流地質敏感區 (sect28)

1 評估基地開發範圍與地質遺跡之空間關係及開發行為對地質遺跡形狀視覺或完整性之影響並研提因應對策2 研提開發行為於施工期間對地質遺跡採取之保護措施及評估其效果3 開發行為人對地質遺跡長期維護之因應對策

1 評估土地開發行為開發中對地下水水質及入滲補注量直接或間接之影響2 評估土地開發行為開發後造成地下水質及入滲補注量之影響3 經評估土地開發行為對地下水水質及入滲補注量造成永久性或暫時性不良影響時應採取因應措施並評估其效果

1 評估活動斷層活動時基地內地表破裂或變形之特性及可能影響範圍2 評估活動斷層活動時地表破裂或變形對開發行為之影響並分析基地內開發行為之適當性3因應對策及其效果評估

1 評估山崩或地滑發生之土石下坡運動特性崩塌或滑動量體及影響範圍對開發行為安全之影響2 評估順向坡之穩定性及開發行為對順向坡穩定性之影響3 評估開發行為造成現有山崩或地滑範圍擴大誘發潛在山崩地滑或順向坡岩體滑動之可能性及其規模4因應對策及其效果評估

1 評估土石流潛勢規模及對開發基地影響之範圍2 評估土石流對土地開發行為或建築物安全之影響3 開發行為安全之因應對策及其安全效果評估

專章

45

報告書製作應遵行事項 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結果應依本準則規定製作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報告書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sect5I)

基地與二種類別以上地質敏感區範圍重疊時應依不同類別地質敏感區規定分別辦理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其調查及評估結果得併於同一報告書(sect5Ⅱ)

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係由本法第 10 條第 1 項所定技師辦理者報告書之簽證應檢附該辦理技師之技師證書及執業執照影本由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公營事業機構或公法人內依法取得相當類科技師證書者辦理時應檢附該辦理技師之技師證書影本 (sect6)

通則

地質法 sect6

地質法 sect8- sect11

地質法 sect5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土地管理 其他規定

土地利用計畫

土地開發審查

災害防治

環境保育

資源開發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廢止

審查及公告

基地位於地質敏感區且符合土地開發行為之種類及規模

申請土地開發前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最先受理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應審查報告書

經審查通過之報告書應納入後續其他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之書圖文件做為參據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之公告」依行政程序法界定為法規命令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之公告」依行政程序法界定為法規命令

地質法第地質法第 88 條第條第 11 項土地開發行為種類與規模及所稱「緊急救災者」相關規定項土地開發行為種類與規模及所稱「緊急救災者」相關規定(( 草案草案 ) )

地質法第地質法第 1111 條第條第 11 項所稱「相關法令」及第項所稱「相關法令」及第 22 項所稱「審查機關」相關規定項所稱「審查機關」相關規定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 (( 草案草案 ))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格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格式式

47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之公告」依行政程序法界定為法規命令

地質法 sect5I 中央主管機關應將具有特殊地質景觀地質環境或有發生地質災害之虞之地區公告為地質敏感區

bull公告之法制作業bull人民之救濟權利 bull公告之法制作業bull人民之救濟權利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之公告 法規命令 一般處分

行政程序法規定 一般處分特定人具體之事實關係

sect92I 所稱行政處分係指行政機關就公法上具體事件所為之決定或其他公 權力措施而對外直接發生法律效果之單方行政行為

sect92Ⅱ前項決定或措施之相對人雖非特定而依一般性特徵可得確定其範圍者 為一般處分適用本法有關行政處分之規定有關公物之設定變更廢 止或其一般使用者亦同

法規命令不特定多數人一般抽象性規範 sect150I 所稱法規命令係指行政機關基於法律授權對多數不特定人民就一 般事項所作抽象之對外發生法律效果之規定

法務部函釋法務部函釋

都市計畫案例(司法院釋字第 156號解釋理由書及最高行政法院 95 年度 判字第 2147號判決) 都市計畫之個別變更係直接限制一定區域內人民之權利利益或增加其負擔其具有行政處分之性質

擬定都市計畫通盤檢討後所作之變更非直接限制一定區域內人民之權益或增加其負擔且非針對具體事件之處理核其性質乃屬於法規命令而非行政處分其性質是一種法規不得直接對之爭訟

特定地區經公告為地質敏感區後其後續影響為何似僅有地質法第 8 條規定「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上開規定似未直接限制一定區域內人民之權利利益或增加其負擔是以地質敏感區之公告性質上似屬法規命令而非一般處分惟仍請貴部再予確認上開公告除前所述外是否尚有其他影響以上事項宜請貴部再予審認

法務部函釋法務部函釋

50

地質敏感區之公告性質屬法規命令

確認特定地區經公告為地質敏感區後其後續影響僅有地質法第 8 條之規定

按法務部函釋上開規定因其非直接限制一定區域內人民之權益且非針對具體事件之處理

是以地質敏感區之公告性質乃屬於行政程序法第 150 條第 1 項規定所稱法規命令而非行政程序法第 92 條規定所指一般處分

經濟部重新檢視地質法

經濟部重新檢視地質法

51

地質法第 11 條第 1 項所稱「相關法令」及第 2 項所稱「審查機關」相關規定

地質法 sect11 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於相關法令規定須送審之書圖文件中納入調查及評估結果

審查機關應邀請地質專家學者或前條第一項規定之執業技師參與審查或委託專業團體辦理審查但具有自行審查能力者不在此限

地質法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

sect11I 依第 8 條第 1 項規定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於相關法令規定須送審之書圖文件中納入調查及評估結果

地質法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

sect11I 依第 8 條第 1 項規定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於相關法令規定須送審之書圖文件中納入調查及評估結果

bull資源開發bull土地開發利用bull工程建設bull廢棄物處置bull天然災害整治bull法令規定有關土地開發之規劃設計及施工

bull區域計畫法bull建築法bull環境影響評估法bull水土保持法bull土石採取法bull水利法 bull礦業法bull溫泉法bullhellip

地質法sect3Ⅶ

立法說明立法說明

53

核釋地質法第 11 條第 1 項「相關法令」

係指訂有土地開發行為相關審查規定之法令 區域計畫法都市計畫法 建築法 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各目的事業法令

bull面積 35公頃bull非都市地區

bull山坡地bull興辦事業

bull休閒農業輔導管理辦法 bull休閒農場經營計畫審查作業要點 bull非都市土地休閒農場容許作休閒農業設施使用審查作業要點 bull非都市土地作休閒農業使用興辦事業計畫及變更編定審查作業要點 bull休閒農場專案輔導實施作業規定bull區域計畫法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建築法等相關規定

【例】複合型休閒農場之土地開發申請

【例】複合型休閒農場申請土地開發許可審查流程示意圖

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bull影響土地開發人權益bull浪費行政資源bull影響土地開發人權益bull浪費行政資源

重複審查重複審查

56

係指辦理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審查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 為避免重複審查應以最先受理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為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結果之「審查機關」

經審查通過之調查及評估結果應納入後續其他「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之書圖文件做為參據

核釋地質法第 11 條第 2 項「審查機關」

【例】複合型休閒農場申請土地開發許可審查流程示意圖

辦理審查辦理審查納入參據納入參據

參據參據 參據

參據

參據參據

誰該辦理審查bull視個案情形bull每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都有可能

誰該辦理審查bull視個案情形bull每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都有可能

58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格式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sect5I 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結果應依本準則規定製作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以下簡稱報告書)報告書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59

報告書格式 基地地質調查報告

1 基地所在地質敏感區地質概況2 區域調查

(1) 調查項目內容方法及數量(2) 調查結果說明附地質圖地質剖面圖及其他相關主題圖說

3細部調查(1) 調查項目內容方法及數量(2) 調查結果說明附地質圖地質剖面圖及其他相關主題圖說

4綜合解釋 基地地質安全評估報告

依據地質調查結果及地質安全評估項目撰述地質安全評估結果

附錄 地質鑽探報告或其他地質調查方法紀錄現地試驗資料室內試驗及分析資料等

60

叁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

一地質法地質敏感區整體作業架構及程序二地質法地質敏感區相關規定

(一)法律及法規命令(二)其他規定

三地質敏感區公告及查詢(一)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及第 1 批準備(二)地質敏感區查詢系統建置

四地方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五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61

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 全國地質敏感區通盤劃定預定 4 至 5 年內分批公告完成之後至少每 5 年通 盤檢討 1次

個案更新視情況得隨時辦理 地質敏感區公告之主要作業及辦理機關

計畫書研提中央及地方主管機關 全國通盤劃定通盤檢討及個案跨越兩個以上行政區域者由中央主管機關辦理

個案未跨行政區域者由該轄管地方主管機關辦理 計畫書公開展示地方主管機關 審議會審查及計畫書核定中央主管機關

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及第 1 批準備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主要由中央主管機關辦理第 1 批地質敏感區主要由中央主管機關辦理

計畫書公開展示 30日

(地方主管機關)

計畫書公開展示 30日

(地方主管機關)計畫書審查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計畫書審查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

計畫書核定及地質敏感區公告(中央主管機關)

計畫書核定及地質敏感區公告(中央主管機關)

約5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

地質法施行 1001201

審議會籌組及討論運作規劃 相關法令

主管機關檢視其主管法令相關規定並調整修正

有關 3 子法發布 10136

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會 101313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會 101313

劃定計畫書研提(中央主管機關)劃定計畫書研提(中央主管機關)

劃定作業(中央主管機關)

劃定作業(中央主管機關)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公告準備

第 1 批分布地點

1 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名稱 分類 縣市 鄉鎮暖暖壺穴 壺穴 基隆市 暖暖區大華壺穴 壺穴 新北市 平溪區猴硐壺穴 壺穴 新北市 瑞芳區十分瀑布 瀑布 新北市 平溪區眼鏡洞瀑布 瀑布 新北市 平溪區

第 1 批101 年度102 年度103 年度

2 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年度 地質敏感區 行政區域第 1批 濁水溪沖積扇 彰化縣

雲林縣

101 屏東平原 高雄市屏東縣

102 蘭陽平原 宜蘭縣

103臺中地區臺北地區

臺中市臺北市新北市

濁水溪沖積扇

3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第 1 批分布地點車籠埔斷層活動斷層敏感區所經行政區域 (鄉鎮市區 ) bull臺中市 (9 處 ) 東勢區石岡區豐原區北屯區太平區大里區潭子區霧峰區和平區bull南投縣 (5 處 ) 草屯鎮南投市中寮鄉名間鄉竹山鎮bull苗栗縣 (1 處 ) 卓蘭鎮

第 1 批101 年度102 年度103 年度104 年度

4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第 1批

年度 直轄市或縣市 說明

第 1批 臺北市 坡地社區重點縣市

五都之一

101 南投縣 921震災區坡地災害指標縣市

101 臺中市 921震災區五都之一

第 1 年度 分布地點

5 土石流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與水土保持局現有之土石流潛勢溪流間之關係尚待釐清

第 1 批暫緩劃定

102(330)

南投縣229

臺中市101

103(264)

屏東縣 65

高雄市 89

嘉義縣 62

臺南市 48

104(320)

宜蘭縣139

雲林縣 10

彰化縣 7

花蓮縣164

105(239)

臺東縣163

苗栗縣 76

106(425)

新竹縣 71

桃園縣 51

基隆市 34

新北市219

臺北市 50

68

地質敏感區查詢系統建置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sect15Ⅲ中央主管機關應建立地質敏感區資料庫提供網路查詢及下載列印查詢結果

地質敏感區查詢民眾得自行上網進行或委由顧問公司技師代辦各級主管機關應協助提供諮詢服務

系統應於第 1 批地質敏感區公告前建妥並於每次公告地質敏感區之同時更新資料

因應土地法地籍資料付費規定系統必要配套 政府機關版查詢時可展現地籍資料 一般民眾版查詢時須自備地籍圖數值資料(向地籍主管機關申購委託測量或其他方式資料處理取得)

69

地質敏感區查詢雛形系統操作展示

地質敏感區查詢雛形系統操作展示

70

叁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

一地質法地質敏感區整體作業架構及程序二地質法地質敏感區相關規定

(一)法律及法規命令(二)其他規定

三地質敏感區公告及查詢(一)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及第 1 批準備(二)地質敏感區查詢系統建置

四地方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五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71

四地方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所在地地方政府

基隆河中上游河蝕地形(壺穴與瀑布 ) 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基隆市新北市

濁水溪沖積扇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彰化縣雲林縣

車籠埔斷層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台中市南投縣苗栗縣

山崩與地滑地質感區劃定計畫書 _臺北市

臺北市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sect9Ⅱ 辦理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公開展示事宜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sect9Ⅱ 辦理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公開展示事宜

72

已提供對口單位1臺北市政府2桃園縣政府3苗栗縣政府4臺中市政府5彰化縣政府6雲林縣政府7高雄市政府8屏東縣政府9花蓮縣政府10宜蘭縣政府11金門縣政府

已提供對口單位1臺北市政府2桃園縣政府3苗栗縣政府4臺中市政府5彰化縣政府6雲林縣政府7高雄市政府8屏東縣政府9花蓮縣政府10宜蘭縣政府11金門縣政府

請地方政府儘速提供對口單位

地方對口設置或指派屬地方主管機關權責 組織編制 業務職掌 地方情況

73

五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依地質法相關條文規定

sect6I 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應將地質敏感區相關資料納入土地利用計畫土地開發審查災害防治環境保育及資源開發之參據

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sect11I 將調查及評估結果納入送審之書圖文件中

依地質法第 11 條解釋令 「相關法令」指訂有土地開發行為相

關審查規定之法令 「審查機關」指辦理地質敏感區基地

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審查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為避免重複審查應以最先受理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為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結果之「審查機關」

經審查通過之調查及評估結果應納入後續其他「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之書圖文件做為參據

請區域計畫法都市計畫法建築法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及各目的事業法令之各法令主管機關研修其主管法令規定送審所需書表文件格式評估納入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規定俾便於地質敏感區公告後能辦理審查

請區域計畫法都市計畫法建築法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及各目的事業法令之各法令主管機關研修其主管法令規定送審所需書表文件格式評估納入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規定俾便於地質敏感區公告後能辦理審查

74

水土保持局如何配合地質法施行研修水土保持書件格式檢視「水土保持計畫審核監督辦法」規定 所需書表文件格式之內容酌予文字修正納入地質法地質敏感區規定再行公告即成

第 36 條本辦法所需書表文件之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第 36 條本辦法所需書表文件之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案例分享

75

敬請提供法令修正資訊

為利相關法令與地質法間銜接順暢請應配合地質法修正規定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於修正後將相關資訊轉知中央主管機關

76

一地質敏感區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及規模草案(附件 7 )提請討論

二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草案(附件 9 )提請討論

綜合討論綜合討論

肆討論事項

77

地質法第 8 條第 1 項土地開發行為種類與規模及所稱「緊急救災者」相關規定 ( 草

案 )地質法 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

所有土地開發行為嗎

所有土地開發行為嗎

78

過度擾民 經濟部水利署

經檢視本法所稱之「土地開發行為」水利法中可能涉及本法第 8 條及第 11 條需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事項為水利法第 46 條水利建造物之興辦改造核准許可等惟水利建造物數量龐大規模較小或開挖深度較淺之開發行為對地質環境及人民安全之影響相對較小是否所有開發行為皆須依法辦理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建議排除規模較小部分以避免增加開發成本及過度擾民

臺北市政府 公園闢建開發行為多為地表整地及綠化植栽結構物及附屬設施如涼亭管溝花槽照明設施等等僅佔工程之小部份且為地表淺基礎開挖影響地質環境條件甚微應無造成地質災害之虞參考經濟部全國地質調查資料即可故建議無一層樓以上且建築面積小於 45m2 建物之公園闢建開發得予排除以節省開發成本

hellip

79

比例原則(禁止過分原則)

行政程序法 sect7 行政行為應依下列原則為之一採取之方法應有助於目的之達成二有多種同樣能達成目的之方法時應選擇對人民權益損害最少者

三採取之方法所造成之損害不得與欲達成目的之利益顯失均衡

排除與地質安全無關者排除小規模者

排除與地質安全無關者排除小規模者

80

核釋地質法第 8 條第 1 項規定 依立法意旨及比例原則土地開發行為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其種類及規模如附表

緊急救災者係指災害發生後經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認定之搶通搶災或防患二次災害之緊急工程行為

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 基地位於地質敏感區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規模

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 基地位於地質敏感區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規模

地質敏感區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及規模 ( 草案 )

1 工廠之設立及工業區之開發2鐵路大眾捷運系統港灣及機場之開發3 公路之開發4 土石採取及探礦採礦5蓄水建造物之開發6休閒農場之開發利用7漁塭或魚池之興建8遊樂區及風景區之開發9高爾夫球場及戶外運動場地之興建或擴建10 文化教育訓練設施或研究機構之興建或擴建11醫療建設之開發其醫院興建或擴建12 新市區(係指新社區及新市鎮)建設13 環境保護工程之興建14 核能及其他能源之開發及放射性核廢料儲存或處理場所之興建15 地下街工程16高壓電線塔基工程17纜車之興建或擴建18氣象雷達站之興建或擴建工程19 設置石油管理法所定之石油石油製品貯存槽20 建築物(係指應請領建照執照)之新建或增建

選取與地質安全有關者考量各類地質敏感區屬性決定辦理與否排除小規模者

選取與地質安全有關者考量各類地質敏感區屬性決定辦理與否排除小規模者

82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 (草案 )

本報告書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為避免審查地質專業事項及技術標準不一中央主管機關爰訂定審查參考規範提供各審查機關參考

地質法 sect11 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於相關法令規定須送審之書圖文件中納入調查及評估結果

審查機關應邀請地質專家學者或前條第一項規定之執業技師參與審查或委託專業團體辦理審查但具有自行審查能力者不在此限

83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草案

1 審查人員之資格條件 ( 第 2 點 )

2 審查人員之建議名單 ( 第 3 點 )

3 報告書審查應注意事項 ( 第 4 點 )

4 報告書審查應補正事項 ( 第 5 點 )

5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之法律效益 ( 第 6點 )

6 報告書審查之收費 ( 第 7 點 )

地質 大地工程 土木工程 採礦工程 水利工程 水土保持

地質 大地工程 土木工程 採礦工程 水利工程 水土保持

政府機關(構)及相當職等專職人員地質相關實務經驗 7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副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5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助理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7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5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副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碩士學位以上且地質專長相關專職實務或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專業證照之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且取得證照後執行地質業務 7 年以上

政府機關(構)及相當職等專職人員地質相關實務經驗 7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副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5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助理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7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5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副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碩士學位以上且地質專長相關專職實務或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專業證照之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且取得證照後執行地質業務 7 年以上

專長專長++實務經驗實務經驗

地質法 sect11Ⅱ審查機關應邀請地質專家學者或前條第一項規定之執業技師參與審查或委託專業團體辦理審查但具有自行審查能力者不在此限

審查人員之資格條件 (sect2)

85

審查人員之建議名單 (sect3)

中央主管機關得就前點規定資格條件建立審查人員建議名單提供審查機關參考

86

報告書審查應注意事項 (sect4)

結果之合理性內涵足以提供後續土地開發利用災害防治及環境保育規劃之參據

基地地質調查及基地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基地地質調查及基地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項目內容數量比例尺hellip

87

報告書審查應補正事項 (sect5)

審查報告書有下列情形之一者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應通知申請人限期修正或補正

未依規定格式及份數製作 應檢附文件不齊全未經技師簽證或簽證技師科別不符不符合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規定

88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之法律效益(sect6)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依地質法sect11Ⅱ規定審查)

無行政處分效力 應納入後續相關法令送審書圖文件提供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土地開發利用行為之參據

89

報告書審查之收費 (sect7)

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報告書得收取審查費 依其主管業務收費法令 依規費法相關規定

本報告書為相關法令送審書件之ㄧ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本報告書為相關法令送審書件之ㄧ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 Slide 1
  • Slide 10
  • Slide 12
  • Slide 13
  • Slide 15
  • Slide 25
  • Slide 28
  • Slide 33
  • Slide 39
  • Slide 42
  • Slide 43
  • Slide 44
  • Slide 46
  • Slide 48
  • Slide 49
  • Slide 52
  • Slide 54
  • Slide 55
  • Slide 57
  • Slide 62
  • Slide 63
  • Slide 64
  • Slide 65
  • Slide 66
  • Slide 67
  • Slide 81
  • Slide 84

34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

基地地質安全評估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廢止

為何須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廣域性

區域性

地質敏感區地質調查制度地質敏感區

地質調查制度

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rarr釐清地質敏感區與基地關係rarr研提因應對策

35

與相關法令規定之地質調查是否競合

環境影響評估環境影響評估

水土保持水土保持

非都市土地使用分區變更非都市土地使用分區變更

建築地基調查建築地基調查

溫泉開發溫泉開發

礦業開發礦業開發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地質安全評估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地質安全評估

地質法 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

hellip

36

1 基地地質調查調查區之範圍界定 ( 第 2 條 )2 現有資料之引用 ( 第 3 條 )3 地質調查方法之選擇 ( 第 4 條 )4 報告書製作應遵行事項 ( 第 5 條第 6 條 )

5 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之調查及評估 ( 第 7 條 - 第 10條 )

6 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之調查及評估 ( 第 11 條 - 第14 條 )

7 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之調查及評估 ( 第 15 條 - 第 18條 )

8 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之調查及評估 ( 第 19 條 - 第23 條 )

9 土石流地質敏感區之調查及評估 ( 第 24 條 - 第 28條 )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總則

各類地質敏感區專章 計 29條

37

本準則設計之條文架構 基地地質調查

區域調查 vs 細部調查 調查區範圍 調查項目及內容 調查方法 圖說規範

基地地質安全評估 地質敏感區對基地之影響 基地開發對地質敏感區之影響因應對策

總則 vs 專章通則 vs但書

38

基地地質調查 --分類及調查範圍 通則 (sect2)

區域調查調查範圍應包含基地全部及基地周界外 2 公里範圍與基地所在地質敏感區重疊部分

細部調查調查範圍應包含基地與地質敏感區重疊部分

得免細部調查維持原地形地貌且不開發者

但書區域調查範圍 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 (sect19) 基地及其所在之地質敏感區全部

土石流地質敏感區 (sect24) 基地及其所在之土石流溪流集水區全部

2 km基地

地質敏感區

基地地質調查 -- 調查項目及內容地質敏感區類別

區域調查 細部調查

地質遺跡(sect7)

地形地層分布及地質構造

地質遺跡之產狀外觀形態及保存狀況地質遺跡之地表分布範圍地質遺跡有向地下延伸者在預計開挖深度範圍內之分布岩層位態岩石性質及地質構造

地下水補注 (sect11)

地形地層分布地質構造及水文地質概況

地形地表沉積物種類及粒徑分布地下地層岩性分布水文地質參數

活動斷層(sect15)

活動斷層地形特徵地層分布及地質構造

岩層分布地質構造

山崩與地滑 (sect20)

環境狀況地質特性 地質特性坡地現況及工程特性

土石流(sect25)

地質環境特性土石崩塌料源土石流流動區溪床特性土石流溢流土石流堆積區特性土石流災害歷史土石流治理工程措施

土石流堆積物地表與地下分布及粒徑變化土石流流動與堆積之特徵及地形坡度變化調查區與土石流流動區之距離及基地與溪床之高程差基地內相關土石流治理工程措施

專章

40

基地地質調查 -- 調查方法 區域調查得引用既有地質資料既有地質資料不足者應以露頭調查遙測影像判釋或其他方法補充資料 (sect3I)

細部調查應進行現地調查現地調查如有既有資料可資引用者得以既有資料取代 (sect3Ⅱ)

本準則所規定之必要地質調查方法得以其他合乎學理且能達到相同調查目的之方法取代 (sect4)

地質法 sect9I 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視情況就下列方法擇一行之 由現有資料檢核並評估地質安全

進行現地調查並評估地質安全

通則

41

基地地質調查 -- 調查方法地質敏感區類別

區域調查 細部調查

地質遺跡(sect8)

露頭調查地質鑽探地球物理測勘或其他方法

地下水補注 (sect12)

地表沉積物種類及粒徑分布 地質鑽探 (增鑽探數量或地球物理測勘 )

活動斷層(sect16)

地形判釋露頭調查

地形判釋露頭調查地質鑽探(探溝調查 ) 地球物理測勘

山崩與地滑 (sect21)

遙測影像判釋地表調查

遙測影像判釋地表調查地質鑽探 (增鑽探數量或地球物理測勘 )

土石流(sect26)

遙測影像判釋地表調查

遙測影像判釋地表調查試坑調查地質鑽探

專章

細部調查規定必要調查方法 -- 地質鑽探地質敏感區類別 鑽探數量及配置 鑽探深度 其他規定

地下水補注 (sect12)

A≦05公頃得不進行地質鑽探05 < A≦2公頃至少應鑽探 2孔 2公頃< A每 1 公頃應鑽 1孔未滿 1 公頃者以 1 公頃計鑽探孔位以均勻分布於細部調查區為原則

每孔深度至少50 公尺或進入岩盤至少 5公尺

配合地質鑽孔調查地下水位及透水係數

活動斷層(sect16)-- 調查地下岩層分布及厚度活動斷層及剪裂帶深度

鑽探剖面應儘量垂直活動斷層走向其配置以能呈現細部調查區之特性及其與活動斷層之關係為原則沿活動斷層走向平行方向之長度每 100 公尺應繪置 1剖面未滿 100 公尺者以 100 公尺計剖面長度未滿 20 公尺者應至少有 1鑽孔控制剖面長度在 20 公尺以上者應至少有 2鑽孔控制且位於剖面兩端之鑽孔與細部調查區邊界之距離以小於 10 公尺為原則同剖面之鑽孔岩性有明顯變化或構造複雜者應增加鑽探數量以調查是否有活動斷層通過及其可能分布位置

每孔深度應至少 30 公尺

山崩與地滑 (sect21)-- 調查覆土層之分布與厚度及岩體之特性

A≦01公頃至少鑽探 1孔01 < A≦1公頃至少鑽探 2孔1公頃< A每 05 公頃應鑽 1孔未滿 05 公頃者以05 公頃計鑽探孔位應配合調查區域狀況選擇適當之配置如為順向坡應優先配置鑽孔

每孔深度至少 30 公尺並應進入岩盤至少 5 公尺如位於順向坡坡面上之鑽孔深度應足以釐清順向坡之岩層組成與厚度及主要不連續面之特性

配合地質鑽孔進行地下水位量測並視坡地穩定分析之需要進行土壤與岩石力學試驗及地下水文調查

土石流(sect26)-- 調查土石流堆積材料厚度及粒徑變化

A≦01公頃至少鑽探 1孔01 < A≦1公頃至少鑽探 2孔1公頃< A每 05 公頃應鑽 1孔未滿 05 公頃者以05 公頃計鑽探孔位配置以均勻分布為原則

每孔深度至少20 公尺或進入岩盤 5 公尺

全程取樣

基地地質調查報告書圖說規範 區域調查地質圖+地質剖面圖 細部調查地質圖+地質剖面圖 地下地質調查方法之紀錄圖說如柱狀圖剖面圖等

地質敏感區類別

區域圖說比例尺

細部圖說比例尺

地質剖面圖

地質遺跡 (sect9)

≧125000 ≧15000 區域調查地質圖與細部調查地質圖均應附與地質圖同比例尺之地質剖面圖

地下水補注(sect13)

≧125000 ≧15000 區域調查地質圖應附水文地質剖面圖細部調查地質圖應附水文地質柵狀圖其中水平比例尺同各地質圖比例垂直比例尺得適度放大

活動斷層(sect17)

≧125000 ≧15000 區域調查地質圖與細部調查地質圖均應附與地質圖同比例尺之地質剖面圖細部調查應配合鑽探資料標示地層(岩層)界線及活動斷層如活動斷層不在細部調查區範圍內應依現有資料將活動斷層標示於剖面延伸線上

山崩與地滑(sect22)

≧125000 ≧15000 區域調查地質圖應附二條相互垂直之剖面細部調查地質剖面圖應配合鑽探孔位繪製以表現覆土層及岩層之空間分布剖面圖之比例尺應與地質圖相同

土石流(sect27)

≧125000 ≧15000 區域調查地質圖應附土石流溪流縱斷面圖標示土石材料堆積位置細部調查地質圖應配合地質鑽探及試坑繪製至少二條相互垂直之地質剖面圖

專章

基地地質安全評估 -- 項目及內容

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 (sect10)

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 (sect14)

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 (sect18)

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 (sect23)

土石流地質敏感區 (sect28)

1 評估基地開發範圍與地質遺跡之空間關係及開發行為對地質遺跡形狀視覺或完整性之影響並研提因應對策2 研提開發行為於施工期間對地質遺跡採取之保護措施及評估其效果3 開發行為人對地質遺跡長期維護之因應對策

1 評估土地開發行為開發中對地下水水質及入滲補注量直接或間接之影響2 評估土地開發行為開發後造成地下水質及入滲補注量之影響3 經評估土地開發行為對地下水水質及入滲補注量造成永久性或暫時性不良影響時應採取因應措施並評估其效果

1 評估活動斷層活動時基地內地表破裂或變形之特性及可能影響範圍2 評估活動斷層活動時地表破裂或變形對開發行為之影響並分析基地內開發行為之適當性3因應對策及其效果評估

1 評估山崩或地滑發生之土石下坡運動特性崩塌或滑動量體及影響範圍對開發行為安全之影響2 評估順向坡之穩定性及開發行為對順向坡穩定性之影響3 評估開發行為造成現有山崩或地滑範圍擴大誘發潛在山崩地滑或順向坡岩體滑動之可能性及其規模4因應對策及其效果評估

1 評估土石流潛勢規模及對開發基地影響之範圍2 評估土石流對土地開發行為或建築物安全之影響3 開發行為安全之因應對策及其安全效果評估

專章

45

報告書製作應遵行事項 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結果應依本準則規定製作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報告書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sect5I)

基地與二種類別以上地質敏感區範圍重疊時應依不同類別地質敏感區規定分別辦理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其調查及評估結果得併於同一報告書(sect5Ⅱ)

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係由本法第 10 條第 1 項所定技師辦理者報告書之簽證應檢附該辦理技師之技師證書及執業執照影本由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公營事業機構或公法人內依法取得相當類科技師證書者辦理時應檢附該辦理技師之技師證書影本 (sect6)

通則

地質法 sect6

地質法 sect8- sect11

地質法 sect5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土地管理 其他規定

土地利用計畫

土地開發審查

災害防治

環境保育

資源開發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廢止

審查及公告

基地位於地質敏感區且符合土地開發行為之種類及規模

申請土地開發前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最先受理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應審查報告書

經審查通過之報告書應納入後續其他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之書圖文件做為參據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之公告」依行政程序法界定為法規命令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之公告」依行政程序法界定為法規命令

地質法第地質法第 88 條第條第 11 項土地開發行為種類與規模及所稱「緊急救災者」相關規定項土地開發行為種類與規模及所稱「緊急救災者」相關規定(( 草案草案 ) )

地質法第地質法第 1111 條第條第 11 項所稱「相關法令」及第項所稱「相關法令」及第 22 項所稱「審查機關」相關規定項所稱「審查機關」相關規定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 (( 草案草案 ))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格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格式式

47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之公告」依行政程序法界定為法規命令

地質法 sect5I 中央主管機關應將具有特殊地質景觀地質環境或有發生地質災害之虞之地區公告為地質敏感區

bull公告之法制作業bull人民之救濟權利 bull公告之法制作業bull人民之救濟權利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之公告 法規命令 一般處分

行政程序法規定 一般處分特定人具體之事實關係

sect92I 所稱行政處分係指行政機關就公法上具體事件所為之決定或其他公 權力措施而對外直接發生法律效果之單方行政行為

sect92Ⅱ前項決定或措施之相對人雖非特定而依一般性特徵可得確定其範圍者 為一般處分適用本法有關行政處分之規定有關公物之設定變更廢 止或其一般使用者亦同

法規命令不特定多數人一般抽象性規範 sect150I 所稱法規命令係指行政機關基於法律授權對多數不特定人民就一 般事項所作抽象之對外發生法律效果之規定

法務部函釋法務部函釋

都市計畫案例(司法院釋字第 156號解釋理由書及最高行政法院 95 年度 判字第 2147號判決) 都市計畫之個別變更係直接限制一定區域內人民之權利利益或增加其負擔其具有行政處分之性質

擬定都市計畫通盤檢討後所作之變更非直接限制一定區域內人民之權益或增加其負擔且非針對具體事件之處理核其性質乃屬於法規命令而非行政處分其性質是一種法規不得直接對之爭訟

特定地區經公告為地質敏感區後其後續影響為何似僅有地質法第 8 條規定「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上開規定似未直接限制一定區域內人民之權利利益或增加其負擔是以地質敏感區之公告性質上似屬法規命令而非一般處分惟仍請貴部再予確認上開公告除前所述外是否尚有其他影響以上事項宜請貴部再予審認

法務部函釋法務部函釋

50

地質敏感區之公告性質屬法規命令

確認特定地區經公告為地質敏感區後其後續影響僅有地質法第 8 條之規定

按法務部函釋上開規定因其非直接限制一定區域內人民之權益且非針對具體事件之處理

是以地質敏感區之公告性質乃屬於行政程序法第 150 條第 1 項規定所稱法規命令而非行政程序法第 92 條規定所指一般處分

經濟部重新檢視地質法

經濟部重新檢視地質法

51

地質法第 11 條第 1 項所稱「相關法令」及第 2 項所稱「審查機關」相關規定

地質法 sect11 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於相關法令規定須送審之書圖文件中納入調查及評估結果

審查機關應邀請地質專家學者或前條第一項規定之執業技師參與審查或委託專業團體辦理審查但具有自行審查能力者不在此限

地質法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

sect11I 依第 8 條第 1 項規定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於相關法令規定須送審之書圖文件中納入調查及評估結果

地質法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

sect11I 依第 8 條第 1 項規定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於相關法令規定須送審之書圖文件中納入調查及評估結果

bull資源開發bull土地開發利用bull工程建設bull廢棄物處置bull天然災害整治bull法令規定有關土地開發之規劃設計及施工

bull區域計畫法bull建築法bull環境影響評估法bull水土保持法bull土石採取法bull水利法 bull礦業法bull溫泉法bullhellip

地質法sect3Ⅶ

立法說明立法說明

53

核釋地質法第 11 條第 1 項「相關法令」

係指訂有土地開發行為相關審查規定之法令 區域計畫法都市計畫法 建築法 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各目的事業法令

bull面積 35公頃bull非都市地區

bull山坡地bull興辦事業

bull休閒農業輔導管理辦法 bull休閒農場經營計畫審查作業要點 bull非都市土地休閒農場容許作休閒農業設施使用審查作業要點 bull非都市土地作休閒農業使用興辦事業計畫及變更編定審查作業要點 bull休閒農場專案輔導實施作業規定bull區域計畫法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建築法等相關規定

【例】複合型休閒農場之土地開發申請

【例】複合型休閒農場申請土地開發許可審查流程示意圖

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bull影響土地開發人權益bull浪費行政資源bull影響土地開發人權益bull浪費行政資源

重複審查重複審查

56

係指辦理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審查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 為避免重複審查應以最先受理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為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結果之「審查機關」

經審查通過之調查及評估結果應納入後續其他「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之書圖文件做為參據

核釋地質法第 11 條第 2 項「審查機關」

【例】複合型休閒農場申請土地開發許可審查流程示意圖

辦理審查辦理審查納入參據納入參據

參據參據 參據

參據

參據參據

誰該辦理審查bull視個案情形bull每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都有可能

誰該辦理審查bull視個案情形bull每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都有可能

58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格式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sect5I 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結果應依本準則規定製作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以下簡稱報告書)報告書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59

報告書格式 基地地質調查報告

1 基地所在地質敏感區地質概況2 區域調查

(1) 調查項目內容方法及數量(2) 調查結果說明附地質圖地質剖面圖及其他相關主題圖說

3細部調查(1) 調查項目內容方法及數量(2) 調查結果說明附地質圖地質剖面圖及其他相關主題圖說

4綜合解釋 基地地質安全評估報告

依據地質調查結果及地質安全評估項目撰述地質安全評估結果

附錄 地質鑽探報告或其他地質調查方法紀錄現地試驗資料室內試驗及分析資料等

60

叁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

一地質法地質敏感區整體作業架構及程序二地質法地質敏感區相關規定

(一)法律及法規命令(二)其他規定

三地質敏感區公告及查詢(一)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及第 1 批準備(二)地質敏感區查詢系統建置

四地方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五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61

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 全國地質敏感區通盤劃定預定 4 至 5 年內分批公告完成之後至少每 5 年通 盤檢討 1次

個案更新視情況得隨時辦理 地質敏感區公告之主要作業及辦理機關

計畫書研提中央及地方主管機關 全國通盤劃定通盤檢討及個案跨越兩個以上行政區域者由中央主管機關辦理

個案未跨行政區域者由該轄管地方主管機關辦理 計畫書公開展示地方主管機關 審議會審查及計畫書核定中央主管機關

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及第 1 批準備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主要由中央主管機關辦理第 1 批地質敏感區主要由中央主管機關辦理

計畫書公開展示 30日

(地方主管機關)

計畫書公開展示 30日

(地方主管機關)計畫書審查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計畫書審查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

計畫書核定及地質敏感區公告(中央主管機關)

計畫書核定及地質敏感區公告(中央主管機關)

約5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

地質法施行 1001201

審議會籌組及討論運作規劃 相關法令

主管機關檢視其主管法令相關規定並調整修正

有關 3 子法發布 10136

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會 101313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會 101313

劃定計畫書研提(中央主管機關)劃定計畫書研提(中央主管機關)

劃定作業(中央主管機關)

劃定作業(中央主管機關)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公告準備

第 1 批分布地點

1 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名稱 分類 縣市 鄉鎮暖暖壺穴 壺穴 基隆市 暖暖區大華壺穴 壺穴 新北市 平溪區猴硐壺穴 壺穴 新北市 瑞芳區十分瀑布 瀑布 新北市 平溪區眼鏡洞瀑布 瀑布 新北市 平溪區

第 1 批101 年度102 年度103 年度

2 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年度 地質敏感區 行政區域第 1批 濁水溪沖積扇 彰化縣

雲林縣

101 屏東平原 高雄市屏東縣

102 蘭陽平原 宜蘭縣

103臺中地區臺北地區

臺中市臺北市新北市

濁水溪沖積扇

3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第 1 批分布地點車籠埔斷層活動斷層敏感區所經行政區域 (鄉鎮市區 ) bull臺中市 (9 處 ) 東勢區石岡區豐原區北屯區太平區大里區潭子區霧峰區和平區bull南投縣 (5 處 ) 草屯鎮南投市中寮鄉名間鄉竹山鎮bull苗栗縣 (1 處 ) 卓蘭鎮

第 1 批101 年度102 年度103 年度104 年度

4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第 1批

年度 直轄市或縣市 說明

第 1批 臺北市 坡地社區重點縣市

五都之一

101 南投縣 921震災區坡地災害指標縣市

101 臺中市 921震災區五都之一

第 1 年度 分布地點

5 土石流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與水土保持局現有之土石流潛勢溪流間之關係尚待釐清

第 1 批暫緩劃定

102(330)

南投縣229

臺中市101

103(264)

屏東縣 65

高雄市 89

嘉義縣 62

臺南市 48

104(320)

宜蘭縣139

雲林縣 10

彰化縣 7

花蓮縣164

105(239)

臺東縣163

苗栗縣 76

106(425)

新竹縣 71

桃園縣 51

基隆市 34

新北市219

臺北市 50

68

地質敏感區查詢系統建置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sect15Ⅲ中央主管機關應建立地質敏感區資料庫提供網路查詢及下載列印查詢結果

地質敏感區查詢民眾得自行上網進行或委由顧問公司技師代辦各級主管機關應協助提供諮詢服務

系統應於第 1 批地質敏感區公告前建妥並於每次公告地質敏感區之同時更新資料

因應土地法地籍資料付費規定系統必要配套 政府機關版查詢時可展現地籍資料 一般民眾版查詢時須自備地籍圖數值資料(向地籍主管機關申購委託測量或其他方式資料處理取得)

69

地質敏感區查詢雛形系統操作展示

地質敏感區查詢雛形系統操作展示

70

叁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

一地質法地質敏感區整體作業架構及程序二地質法地質敏感區相關規定

(一)法律及法規命令(二)其他規定

三地質敏感區公告及查詢(一)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及第 1 批準備(二)地質敏感區查詢系統建置

四地方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五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71

四地方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所在地地方政府

基隆河中上游河蝕地形(壺穴與瀑布 ) 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基隆市新北市

濁水溪沖積扇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彰化縣雲林縣

車籠埔斷層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台中市南投縣苗栗縣

山崩與地滑地質感區劃定計畫書 _臺北市

臺北市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sect9Ⅱ 辦理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公開展示事宜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sect9Ⅱ 辦理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公開展示事宜

72

已提供對口單位1臺北市政府2桃園縣政府3苗栗縣政府4臺中市政府5彰化縣政府6雲林縣政府7高雄市政府8屏東縣政府9花蓮縣政府10宜蘭縣政府11金門縣政府

已提供對口單位1臺北市政府2桃園縣政府3苗栗縣政府4臺中市政府5彰化縣政府6雲林縣政府7高雄市政府8屏東縣政府9花蓮縣政府10宜蘭縣政府11金門縣政府

請地方政府儘速提供對口單位

地方對口設置或指派屬地方主管機關權責 組織編制 業務職掌 地方情況

73

五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依地質法相關條文規定

sect6I 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應將地質敏感區相關資料納入土地利用計畫土地開發審查災害防治環境保育及資源開發之參據

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sect11I 將調查及評估結果納入送審之書圖文件中

依地質法第 11 條解釋令 「相關法令」指訂有土地開發行為相

關審查規定之法令 「審查機關」指辦理地質敏感區基地

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審查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為避免重複審查應以最先受理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為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結果之「審查機關」

經審查通過之調查及評估結果應納入後續其他「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之書圖文件做為參據

請區域計畫法都市計畫法建築法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及各目的事業法令之各法令主管機關研修其主管法令規定送審所需書表文件格式評估納入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規定俾便於地質敏感區公告後能辦理審查

請區域計畫法都市計畫法建築法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及各目的事業法令之各法令主管機關研修其主管法令規定送審所需書表文件格式評估納入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規定俾便於地質敏感區公告後能辦理審查

74

水土保持局如何配合地質法施行研修水土保持書件格式檢視「水土保持計畫審核監督辦法」規定 所需書表文件格式之內容酌予文字修正納入地質法地質敏感區規定再行公告即成

第 36 條本辦法所需書表文件之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第 36 條本辦法所需書表文件之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案例分享

75

敬請提供法令修正資訊

為利相關法令與地質法間銜接順暢請應配合地質法修正規定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於修正後將相關資訊轉知中央主管機關

76

一地質敏感區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及規模草案(附件 7 )提請討論

二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草案(附件 9 )提請討論

綜合討論綜合討論

肆討論事項

77

地質法第 8 條第 1 項土地開發行為種類與規模及所稱「緊急救災者」相關規定 ( 草

案 )地質法 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

所有土地開發行為嗎

所有土地開發行為嗎

78

過度擾民 經濟部水利署

經檢視本法所稱之「土地開發行為」水利法中可能涉及本法第 8 條及第 11 條需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事項為水利法第 46 條水利建造物之興辦改造核准許可等惟水利建造物數量龐大規模較小或開挖深度較淺之開發行為對地質環境及人民安全之影響相對較小是否所有開發行為皆須依法辦理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建議排除規模較小部分以避免增加開發成本及過度擾民

臺北市政府 公園闢建開發行為多為地表整地及綠化植栽結構物及附屬設施如涼亭管溝花槽照明設施等等僅佔工程之小部份且為地表淺基礎開挖影響地質環境條件甚微應無造成地質災害之虞參考經濟部全國地質調查資料即可故建議無一層樓以上且建築面積小於 45m2 建物之公園闢建開發得予排除以節省開發成本

hellip

79

比例原則(禁止過分原則)

行政程序法 sect7 行政行為應依下列原則為之一採取之方法應有助於目的之達成二有多種同樣能達成目的之方法時應選擇對人民權益損害最少者

三採取之方法所造成之損害不得與欲達成目的之利益顯失均衡

排除與地質安全無關者排除小規模者

排除與地質安全無關者排除小規模者

80

核釋地質法第 8 條第 1 項規定 依立法意旨及比例原則土地開發行為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其種類及規模如附表

緊急救災者係指災害發生後經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認定之搶通搶災或防患二次災害之緊急工程行為

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 基地位於地質敏感區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規模

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 基地位於地質敏感區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規模

地質敏感區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及規模 ( 草案 )

1 工廠之設立及工業區之開發2鐵路大眾捷運系統港灣及機場之開發3 公路之開發4 土石採取及探礦採礦5蓄水建造物之開發6休閒農場之開發利用7漁塭或魚池之興建8遊樂區及風景區之開發9高爾夫球場及戶外運動場地之興建或擴建10 文化教育訓練設施或研究機構之興建或擴建11醫療建設之開發其醫院興建或擴建12 新市區(係指新社區及新市鎮)建設13 環境保護工程之興建14 核能及其他能源之開發及放射性核廢料儲存或處理場所之興建15 地下街工程16高壓電線塔基工程17纜車之興建或擴建18氣象雷達站之興建或擴建工程19 設置石油管理法所定之石油石油製品貯存槽20 建築物(係指應請領建照執照)之新建或增建

選取與地質安全有關者考量各類地質敏感區屬性決定辦理與否排除小規模者

選取與地質安全有關者考量各類地質敏感區屬性決定辦理與否排除小規模者

82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 (草案 )

本報告書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為避免審查地質專業事項及技術標準不一中央主管機關爰訂定審查參考規範提供各審查機關參考

地質法 sect11 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於相關法令規定須送審之書圖文件中納入調查及評估結果

審查機關應邀請地質專家學者或前條第一項規定之執業技師參與審查或委託專業團體辦理審查但具有自行審查能力者不在此限

83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草案

1 審查人員之資格條件 ( 第 2 點 )

2 審查人員之建議名單 ( 第 3 點 )

3 報告書審查應注意事項 ( 第 4 點 )

4 報告書審查應補正事項 ( 第 5 點 )

5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之法律效益 ( 第 6點 )

6 報告書審查之收費 ( 第 7 點 )

地質 大地工程 土木工程 採礦工程 水利工程 水土保持

地質 大地工程 土木工程 採礦工程 水利工程 水土保持

政府機關(構)及相當職等專職人員地質相關實務經驗 7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副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5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助理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7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5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副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碩士學位以上且地質專長相關專職實務或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專業證照之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且取得證照後執行地質業務 7 年以上

政府機關(構)及相當職等專職人員地質相關實務經驗 7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副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5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助理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7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5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副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碩士學位以上且地質專長相關專職實務或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專業證照之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且取得證照後執行地質業務 7 年以上

專長專長++實務經驗實務經驗

地質法 sect11Ⅱ審查機關應邀請地質專家學者或前條第一項規定之執業技師參與審查或委託專業團體辦理審查但具有自行審查能力者不在此限

審查人員之資格條件 (sect2)

85

審查人員之建議名單 (sect3)

中央主管機關得就前點規定資格條件建立審查人員建議名單提供審查機關參考

86

報告書審查應注意事項 (sect4)

結果之合理性內涵足以提供後續土地開發利用災害防治及環境保育規劃之參據

基地地質調查及基地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基地地質調查及基地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項目內容數量比例尺hellip

87

報告書審查應補正事項 (sect5)

審查報告書有下列情形之一者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應通知申請人限期修正或補正

未依規定格式及份數製作 應檢附文件不齊全未經技師簽證或簽證技師科別不符不符合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規定

88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之法律效益(sect6)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依地質法sect11Ⅱ規定審查)

無行政處分效力 應納入後續相關法令送審書圖文件提供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土地開發利用行為之參據

89

報告書審查之收費 (sect7)

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報告書得收取審查費 依其主管業務收費法令 依規費法相關規定

本報告書為相關法令送審書件之ㄧ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本報告書為相關法令送審書件之ㄧ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 Slide 1
  • Slide 10
  • Slide 12
  • Slide 13
  • Slide 15
  • Slide 25
  • Slide 28
  • Slide 33
  • Slide 39
  • Slide 42
  • Slide 43
  • Slide 44
  • Slide 46
  • Slide 48
  • Slide 49
  • Slide 52
  • Slide 54
  • Slide 55
  • Slide 57
  • Slide 62
  • Slide 63
  • Slide 64
  • Slide 65
  • Slide 66
  • Slide 67
  • Slide 81
  • Slide 84

35

與相關法令規定之地質調查是否競合

環境影響評估環境影響評估

水土保持水土保持

非都市土地使用分區變更非都市土地使用分區變更

建築地基調查建築地基調查

溫泉開發溫泉開發

礦業開發礦業開發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地質安全評估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地質安全評估

地質法 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

hellip

36

1 基地地質調查調查區之範圍界定 ( 第 2 條 )2 現有資料之引用 ( 第 3 條 )3 地質調查方法之選擇 ( 第 4 條 )4 報告書製作應遵行事項 ( 第 5 條第 6 條 )

5 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之調查及評估 ( 第 7 條 - 第 10條 )

6 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之調查及評估 ( 第 11 條 - 第14 條 )

7 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之調查及評估 ( 第 15 條 - 第 18條 )

8 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之調查及評估 ( 第 19 條 - 第23 條 )

9 土石流地質敏感區之調查及評估 ( 第 24 條 - 第 28條 )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總則

各類地質敏感區專章 計 29條

37

本準則設計之條文架構 基地地質調查

區域調查 vs 細部調查 調查區範圍 調查項目及內容 調查方法 圖說規範

基地地質安全評估 地質敏感區對基地之影響 基地開發對地質敏感區之影響因應對策

總則 vs 專章通則 vs但書

38

基地地質調查 --分類及調查範圍 通則 (sect2)

區域調查調查範圍應包含基地全部及基地周界外 2 公里範圍與基地所在地質敏感區重疊部分

細部調查調查範圍應包含基地與地質敏感區重疊部分

得免細部調查維持原地形地貌且不開發者

但書區域調查範圍 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 (sect19) 基地及其所在之地質敏感區全部

土石流地質敏感區 (sect24) 基地及其所在之土石流溪流集水區全部

2 km基地

地質敏感區

基地地質調查 -- 調查項目及內容地質敏感區類別

區域調查 細部調查

地質遺跡(sect7)

地形地層分布及地質構造

地質遺跡之產狀外觀形態及保存狀況地質遺跡之地表分布範圍地質遺跡有向地下延伸者在預計開挖深度範圍內之分布岩層位態岩石性質及地質構造

地下水補注 (sect11)

地形地層分布地質構造及水文地質概況

地形地表沉積物種類及粒徑分布地下地層岩性分布水文地質參數

活動斷層(sect15)

活動斷層地形特徵地層分布及地質構造

岩層分布地質構造

山崩與地滑 (sect20)

環境狀況地質特性 地質特性坡地現況及工程特性

土石流(sect25)

地質環境特性土石崩塌料源土石流流動區溪床特性土石流溢流土石流堆積區特性土石流災害歷史土石流治理工程措施

土石流堆積物地表與地下分布及粒徑變化土石流流動與堆積之特徵及地形坡度變化調查區與土石流流動區之距離及基地與溪床之高程差基地內相關土石流治理工程措施

專章

40

基地地質調查 -- 調查方法 區域調查得引用既有地質資料既有地質資料不足者應以露頭調查遙測影像判釋或其他方法補充資料 (sect3I)

細部調查應進行現地調查現地調查如有既有資料可資引用者得以既有資料取代 (sect3Ⅱ)

本準則所規定之必要地質調查方法得以其他合乎學理且能達到相同調查目的之方法取代 (sect4)

地質法 sect9I 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視情況就下列方法擇一行之 由現有資料檢核並評估地質安全

進行現地調查並評估地質安全

通則

41

基地地質調查 -- 調查方法地質敏感區類別

區域調查 細部調查

地質遺跡(sect8)

露頭調查地質鑽探地球物理測勘或其他方法

地下水補注 (sect12)

地表沉積物種類及粒徑分布 地質鑽探 (增鑽探數量或地球物理測勘 )

活動斷層(sect16)

地形判釋露頭調查

地形判釋露頭調查地質鑽探(探溝調查 ) 地球物理測勘

山崩與地滑 (sect21)

遙測影像判釋地表調查

遙測影像判釋地表調查地質鑽探 (增鑽探數量或地球物理測勘 )

土石流(sect26)

遙測影像判釋地表調查

遙測影像判釋地表調查試坑調查地質鑽探

專章

細部調查規定必要調查方法 -- 地質鑽探地質敏感區類別 鑽探數量及配置 鑽探深度 其他規定

地下水補注 (sect12)

A≦05公頃得不進行地質鑽探05 < A≦2公頃至少應鑽探 2孔 2公頃< A每 1 公頃應鑽 1孔未滿 1 公頃者以 1 公頃計鑽探孔位以均勻分布於細部調查區為原則

每孔深度至少50 公尺或進入岩盤至少 5公尺

配合地質鑽孔調查地下水位及透水係數

活動斷層(sect16)-- 調查地下岩層分布及厚度活動斷層及剪裂帶深度

鑽探剖面應儘量垂直活動斷層走向其配置以能呈現細部調查區之特性及其與活動斷層之關係為原則沿活動斷層走向平行方向之長度每 100 公尺應繪置 1剖面未滿 100 公尺者以 100 公尺計剖面長度未滿 20 公尺者應至少有 1鑽孔控制剖面長度在 20 公尺以上者應至少有 2鑽孔控制且位於剖面兩端之鑽孔與細部調查區邊界之距離以小於 10 公尺為原則同剖面之鑽孔岩性有明顯變化或構造複雜者應增加鑽探數量以調查是否有活動斷層通過及其可能分布位置

每孔深度應至少 30 公尺

山崩與地滑 (sect21)-- 調查覆土層之分布與厚度及岩體之特性

A≦01公頃至少鑽探 1孔01 < A≦1公頃至少鑽探 2孔1公頃< A每 05 公頃應鑽 1孔未滿 05 公頃者以05 公頃計鑽探孔位應配合調查區域狀況選擇適當之配置如為順向坡應優先配置鑽孔

每孔深度至少 30 公尺並應進入岩盤至少 5 公尺如位於順向坡坡面上之鑽孔深度應足以釐清順向坡之岩層組成與厚度及主要不連續面之特性

配合地質鑽孔進行地下水位量測並視坡地穩定分析之需要進行土壤與岩石力學試驗及地下水文調查

土石流(sect26)-- 調查土石流堆積材料厚度及粒徑變化

A≦01公頃至少鑽探 1孔01 < A≦1公頃至少鑽探 2孔1公頃< A每 05 公頃應鑽 1孔未滿 05 公頃者以05 公頃計鑽探孔位配置以均勻分布為原則

每孔深度至少20 公尺或進入岩盤 5 公尺

全程取樣

基地地質調查報告書圖說規範 區域調查地質圖+地質剖面圖 細部調查地質圖+地質剖面圖 地下地質調查方法之紀錄圖說如柱狀圖剖面圖等

地質敏感區類別

區域圖說比例尺

細部圖說比例尺

地質剖面圖

地質遺跡 (sect9)

≧125000 ≧15000 區域調查地質圖與細部調查地質圖均應附與地質圖同比例尺之地質剖面圖

地下水補注(sect13)

≧125000 ≧15000 區域調查地質圖應附水文地質剖面圖細部調查地質圖應附水文地質柵狀圖其中水平比例尺同各地質圖比例垂直比例尺得適度放大

活動斷層(sect17)

≧125000 ≧15000 區域調查地質圖與細部調查地質圖均應附與地質圖同比例尺之地質剖面圖細部調查應配合鑽探資料標示地層(岩層)界線及活動斷層如活動斷層不在細部調查區範圍內應依現有資料將活動斷層標示於剖面延伸線上

山崩與地滑(sect22)

≧125000 ≧15000 區域調查地質圖應附二條相互垂直之剖面細部調查地質剖面圖應配合鑽探孔位繪製以表現覆土層及岩層之空間分布剖面圖之比例尺應與地質圖相同

土石流(sect27)

≧125000 ≧15000 區域調查地質圖應附土石流溪流縱斷面圖標示土石材料堆積位置細部調查地質圖應配合地質鑽探及試坑繪製至少二條相互垂直之地質剖面圖

專章

基地地質安全評估 -- 項目及內容

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 (sect10)

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 (sect14)

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 (sect18)

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 (sect23)

土石流地質敏感區 (sect28)

1 評估基地開發範圍與地質遺跡之空間關係及開發行為對地質遺跡形狀視覺或完整性之影響並研提因應對策2 研提開發行為於施工期間對地質遺跡採取之保護措施及評估其效果3 開發行為人對地質遺跡長期維護之因應對策

1 評估土地開發行為開發中對地下水水質及入滲補注量直接或間接之影響2 評估土地開發行為開發後造成地下水質及入滲補注量之影響3 經評估土地開發行為對地下水水質及入滲補注量造成永久性或暫時性不良影響時應採取因應措施並評估其效果

1 評估活動斷層活動時基地內地表破裂或變形之特性及可能影響範圍2 評估活動斷層活動時地表破裂或變形對開發行為之影響並分析基地內開發行為之適當性3因應對策及其效果評估

1 評估山崩或地滑發生之土石下坡運動特性崩塌或滑動量體及影響範圍對開發行為安全之影響2 評估順向坡之穩定性及開發行為對順向坡穩定性之影響3 評估開發行為造成現有山崩或地滑範圍擴大誘發潛在山崩地滑或順向坡岩體滑動之可能性及其規模4因應對策及其效果評估

1 評估土石流潛勢規模及對開發基地影響之範圍2 評估土石流對土地開發行為或建築物安全之影響3 開發行為安全之因應對策及其安全效果評估

專章

45

報告書製作應遵行事項 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結果應依本準則規定製作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報告書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sect5I)

基地與二種類別以上地質敏感區範圍重疊時應依不同類別地質敏感區規定分別辦理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其調查及評估結果得併於同一報告書(sect5Ⅱ)

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係由本法第 10 條第 1 項所定技師辦理者報告書之簽證應檢附該辦理技師之技師證書及執業執照影本由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公營事業機構或公法人內依法取得相當類科技師證書者辦理時應檢附該辦理技師之技師證書影本 (sect6)

通則

地質法 sect6

地質法 sect8- sect11

地質法 sect5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土地管理 其他規定

土地利用計畫

土地開發審查

災害防治

環境保育

資源開發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廢止

審查及公告

基地位於地質敏感區且符合土地開發行為之種類及規模

申請土地開發前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最先受理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應審查報告書

經審查通過之報告書應納入後續其他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之書圖文件做為參據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之公告」依行政程序法界定為法規命令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之公告」依行政程序法界定為法規命令

地質法第地質法第 88 條第條第 11 項土地開發行為種類與規模及所稱「緊急救災者」相關規定項土地開發行為種類與規模及所稱「緊急救災者」相關規定(( 草案草案 ) )

地質法第地質法第 1111 條第條第 11 項所稱「相關法令」及第項所稱「相關法令」及第 22 項所稱「審查機關」相關規定項所稱「審查機關」相關規定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 (( 草案草案 ))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格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格式式

47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之公告」依行政程序法界定為法規命令

地質法 sect5I 中央主管機關應將具有特殊地質景觀地質環境或有發生地質災害之虞之地區公告為地質敏感區

bull公告之法制作業bull人民之救濟權利 bull公告之法制作業bull人民之救濟權利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之公告 法規命令 一般處分

行政程序法規定 一般處分特定人具體之事實關係

sect92I 所稱行政處分係指行政機關就公法上具體事件所為之決定或其他公 權力措施而對外直接發生法律效果之單方行政行為

sect92Ⅱ前項決定或措施之相對人雖非特定而依一般性特徵可得確定其範圍者 為一般處分適用本法有關行政處分之規定有關公物之設定變更廢 止或其一般使用者亦同

法規命令不特定多數人一般抽象性規範 sect150I 所稱法規命令係指行政機關基於法律授權對多數不特定人民就一 般事項所作抽象之對外發生法律效果之規定

法務部函釋法務部函釋

都市計畫案例(司法院釋字第 156號解釋理由書及最高行政法院 95 年度 判字第 2147號判決) 都市計畫之個別變更係直接限制一定區域內人民之權利利益或增加其負擔其具有行政處分之性質

擬定都市計畫通盤檢討後所作之變更非直接限制一定區域內人民之權益或增加其負擔且非針對具體事件之處理核其性質乃屬於法規命令而非行政處分其性質是一種法規不得直接對之爭訟

特定地區經公告為地質敏感區後其後續影響為何似僅有地質法第 8 條規定「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上開規定似未直接限制一定區域內人民之權利利益或增加其負擔是以地質敏感區之公告性質上似屬法規命令而非一般處分惟仍請貴部再予確認上開公告除前所述外是否尚有其他影響以上事項宜請貴部再予審認

法務部函釋法務部函釋

50

地質敏感區之公告性質屬法規命令

確認特定地區經公告為地質敏感區後其後續影響僅有地質法第 8 條之規定

按法務部函釋上開規定因其非直接限制一定區域內人民之權益且非針對具體事件之處理

是以地質敏感區之公告性質乃屬於行政程序法第 150 條第 1 項規定所稱法規命令而非行政程序法第 92 條規定所指一般處分

經濟部重新檢視地質法

經濟部重新檢視地質法

51

地質法第 11 條第 1 項所稱「相關法令」及第 2 項所稱「審查機關」相關規定

地質法 sect11 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於相關法令規定須送審之書圖文件中納入調查及評估結果

審查機關應邀請地質專家學者或前條第一項規定之執業技師參與審查或委託專業團體辦理審查但具有自行審查能力者不在此限

地質法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

sect11I 依第 8 條第 1 項規定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於相關法令規定須送審之書圖文件中納入調查及評估結果

地質法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

sect11I 依第 8 條第 1 項規定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於相關法令規定須送審之書圖文件中納入調查及評估結果

bull資源開發bull土地開發利用bull工程建設bull廢棄物處置bull天然災害整治bull法令規定有關土地開發之規劃設計及施工

bull區域計畫法bull建築法bull環境影響評估法bull水土保持法bull土石採取法bull水利法 bull礦業法bull溫泉法bullhellip

地質法sect3Ⅶ

立法說明立法說明

53

核釋地質法第 11 條第 1 項「相關法令」

係指訂有土地開發行為相關審查規定之法令 區域計畫法都市計畫法 建築法 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各目的事業法令

bull面積 35公頃bull非都市地區

bull山坡地bull興辦事業

bull休閒農業輔導管理辦法 bull休閒農場經營計畫審查作業要點 bull非都市土地休閒農場容許作休閒農業設施使用審查作業要點 bull非都市土地作休閒農業使用興辦事業計畫及變更編定審查作業要點 bull休閒農場專案輔導實施作業規定bull區域計畫法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建築法等相關規定

【例】複合型休閒農場之土地開發申請

【例】複合型休閒農場申請土地開發許可審查流程示意圖

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bull影響土地開發人權益bull浪費行政資源bull影響土地開發人權益bull浪費行政資源

重複審查重複審查

56

係指辦理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審查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 為避免重複審查應以最先受理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為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結果之「審查機關」

經審查通過之調查及評估結果應納入後續其他「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之書圖文件做為參據

核釋地質法第 11 條第 2 項「審查機關」

【例】複合型休閒農場申請土地開發許可審查流程示意圖

辦理審查辦理審查納入參據納入參據

參據參據 參據

參據

參據參據

誰該辦理審查bull視個案情形bull每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都有可能

誰該辦理審查bull視個案情形bull每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都有可能

58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格式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sect5I 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結果應依本準則規定製作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以下簡稱報告書)報告書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59

報告書格式 基地地質調查報告

1 基地所在地質敏感區地質概況2 區域調查

(1) 調查項目內容方法及數量(2) 調查結果說明附地質圖地質剖面圖及其他相關主題圖說

3細部調查(1) 調查項目內容方法及數量(2) 調查結果說明附地質圖地質剖面圖及其他相關主題圖說

4綜合解釋 基地地質安全評估報告

依據地質調查結果及地質安全評估項目撰述地質安全評估結果

附錄 地質鑽探報告或其他地質調查方法紀錄現地試驗資料室內試驗及分析資料等

60

叁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

一地質法地質敏感區整體作業架構及程序二地質法地質敏感區相關規定

(一)法律及法規命令(二)其他規定

三地質敏感區公告及查詢(一)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及第 1 批準備(二)地質敏感區查詢系統建置

四地方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五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61

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 全國地質敏感區通盤劃定預定 4 至 5 年內分批公告完成之後至少每 5 年通 盤檢討 1次

個案更新視情況得隨時辦理 地質敏感區公告之主要作業及辦理機關

計畫書研提中央及地方主管機關 全國通盤劃定通盤檢討及個案跨越兩個以上行政區域者由中央主管機關辦理

個案未跨行政區域者由該轄管地方主管機關辦理 計畫書公開展示地方主管機關 審議會審查及計畫書核定中央主管機關

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及第 1 批準備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主要由中央主管機關辦理第 1 批地質敏感區主要由中央主管機關辦理

計畫書公開展示 30日

(地方主管機關)

計畫書公開展示 30日

(地方主管機關)計畫書審查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計畫書審查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

計畫書核定及地質敏感區公告(中央主管機關)

計畫書核定及地質敏感區公告(中央主管機關)

約5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

地質法施行 1001201

審議會籌組及討論運作規劃 相關法令

主管機關檢視其主管法令相關規定並調整修正

有關 3 子法發布 10136

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會 101313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會 101313

劃定計畫書研提(中央主管機關)劃定計畫書研提(中央主管機關)

劃定作業(中央主管機關)

劃定作業(中央主管機關)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公告準備

第 1 批分布地點

1 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名稱 分類 縣市 鄉鎮暖暖壺穴 壺穴 基隆市 暖暖區大華壺穴 壺穴 新北市 平溪區猴硐壺穴 壺穴 新北市 瑞芳區十分瀑布 瀑布 新北市 平溪區眼鏡洞瀑布 瀑布 新北市 平溪區

第 1 批101 年度102 年度103 年度

2 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年度 地質敏感區 行政區域第 1批 濁水溪沖積扇 彰化縣

雲林縣

101 屏東平原 高雄市屏東縣

102 蘭陽平原 宜蘭縣

103臺中地區臺北地區

臺中市臺北市新北市

濁水溪沖積扇

3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第 1 批分布地點車籠埔斷層活動斷層敏感區所經行政區域 (鄉鎮市區 ) bull臺中市 (9 處 ) 東勢區石岡區豐原區北屯區太平區大里區潭子區霧峰區和平區bull南投縣 (5 處 ) 草屯鎮南投市中寮鄉名間鄉竹山鎮bull苗栗縣 (1 處 ) 卓蘭鎮

第 1 批101 年度102 年度103 年度104 年度

4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第 1批

年度 直轄市或縣市 說明

第 1批 臺北市 坡地社區重點縣市

五都之一

101 南投縣 921震災區坡地災害指標縣市

101 臺中市 921震災區五都之一

第 1 年度 分布地點

5 土石流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與水土保持局現有之土石流潛勢溪流間之關係尚待釐清

第 1 批暫緩劃定

102(330)

南投縣229

臺中市101

103(264)

屏東縣 65

高雄市 89

嘉義縣 62

臺南市 48

104(320)

宜蘭縣139

雲林縣 10

彰化縣 7

花蓮縣164

105(239)

臺東縣163

苗栗縣 76

106(425)

新竹縣 71

桃園縣 51

基隆市 34

新北市219

臺北市 50

68

地質敏感區查詢系統建置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sect15Ⅲ中央主管機關應建立地質敏感區資料庫提供網路查詢及下載列印查詢結果

地質敏感區查詢民眾得自行上網進行或委由顧問公司技師代辦各級主管機關應協助提供諮詢服務

系統應於第 1 批地質敏感區公告前建妥並於每次公告地質敏感區之同時更新資料

因應土地法地籍資料付費規定系統必要配套 政府機關版查詢時可展現地籍資料 一般民眾版查詢時須自備地籍圖數值資料(向地籍主管機關申購委託測量或其他方式資料處理取得)

69

地質敏感區查詢雛形系統操作展示

地質敏感區查詢雛形系統操作展示

70

叁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

一地質法地質敏感區整體作業架構及程序二地質法地質敏感區相關規定

(一)法律及法規命令(二)其他規定

三地質敏感區公告及查詢(一)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及第 1 批準備(二)地質敏感區查詢系統建置

四地方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五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71

四地方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所在地地方政府

基隆河中上游河蝕地形(壺穴與瀑布 ) 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基隆市新北市

濁水溪沖積扇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彰化縣雲林縣

車籠埔斷層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台中市南投縣苗栗縣

山崩與地滑地質感區劃定計畫書 _臺北市

臺北市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sect9Ⅱ 辦理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公開展示事宜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sect9Ⅱ 辦理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公開展示事宜

72

已提供對口單位1臺北市政府2桃園縣政府3苗栗縣政府4臺中市政府5彰化縣政府6雲林縣政府7高雄市政府8屏東縣政府9花蓮縣政府10宜蘭縣政府11金門縣政府

已提供對口單位1臺北市政府2桃園縣政府3苗栗縣政府4臺中市政府5彰化縣政府6雲林縣政府7高雄市政府8屏東縣政府9花蓮縣政府10宜蘭縣政府11金門縣政府

請地方政府儘速提供對口單位

地方對口設置或指派屬地方主管機關權責 組織編制 業務職掌 地方情況

73

五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依地質法相關條文規定

sect6I 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應將地質敏感區相關資料納入土地利用計畫土地開發審查災害防治環境保育及資源開發之參據

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sect11I 將調查及評估結果納入送審之書圖文件中

依地質法第 11 條解釋令 「相關法令」指訂有土地開發行為相

關審查規定之法令 「審查機關」指辦理地質敏感區基地

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審查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為避免重複審查應以最先受理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為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結果之「審查機關」

經審查通過之調查及評估結果應納入後續其他「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之書圖文件做為參據

請區域計畫法都市計畫法建築法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及各目的事業法令之各法令主管機關研修其主管法令規定送審所需書表文件格式評估納入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規定俾便於地質敏感區公告後能辦理審查

請區域計畫法都市計畫法建築法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及各目的事業法令之各法令主管機關研修其主管法令規定送審所需書表文件格式評估納入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規定俾便於地質敏感區公告後能辦理審查

74

水土保持局如何配合地質法施行研修水土保持書件格式檢視「水土保持計畫審核監督辦法」規定 所需書表文件格式之內容酌予文字修正納入地質法地質敏感區規定再行公告即成

第 36 條本辦法所需書表文件之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第 36 條本辦法所需書表文件之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案例分享

75

敬請提供法令修正資訊

為利相關法令與地質法間銜接順暢請應配合地質法修正規定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於修正後將相關資訊轉知中央主管機關

76

一地質敏感區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及規模草案(附件 7 )提請討論

二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草案(附件 9 )提請討論

綜合討論綜合討論

肆討論事項

77

地質法第 8 條第 1 項土地開發行為種類與規模及所稱「緊急救災者」相關規定 ( 草

案 )地質法 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

所有土地開發行為嗎

所有土地開發行為嗎

78

過度擾民 經濟部水利署

經檢視本法所稱之「土地開發行為」水利法中可能涉及本法第 8 條及第 11 條需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事項為水利法第 46 條水利建造物之興辦改造核准許可等惟水利建造物數量龐大規模較小或開挖深度較淺之開發行為對地質環境及人民安全之影響相對較小是否所有開發行為皆須依法辦理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建議排除規模較小部分以避免增加開發成本及過度擾民

臺北市政府 公園闢建開發行為多為地表整地及綠化植栽結構物及附屬設施如涼亭管溝花槽照明設施等等僅佔工程之小部份且為地表淺基礎開挖影響地質環境條件甚微應無造成地質災害之虞參考經濟部全國地質調查資料即可故建議無一層樓以上且建築面積小於 45m2 建物之公園闢建開發得予排除以節省開發成本

hellip

79

比例原則(禁止過分原則)

行政程序法 sect7 行政行為應依下列原則為之一採取之方法應有助於目的之達成二有多種同樣能達成目的之方法時應選擇對人民權益損害最少者

三採取之方法所造成之損害不得與欲達成目的之利益顯失均衡

排除與地質安全無關者排除小規模者

排除與地質安全無關者排除小規模者

80

核釋地質法第 8 條第 1 項規定 依立法意旨及比例原則土地開發行為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其種類及規模如附表

緊急救災者係指災害發生後經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認定之搶通搶災或防患二次災害之緊急工程行為

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 基地位於地質敏感區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規模

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 基地位於地質敏感區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規模

地質敏感區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及規模 ( 草案 )

1 工廠之設立及工業區之開發2鐵路大眾捷運系統港灣及機場之開發3 公路之開發4 土石採取及探礦採礦5蓄水建造物之開發6休閒農場之開發利用7漁塭或魚池之興建8遊樂區及風景區之開發9高爾夫球場及戶外運動場地之興建或擴建10 文化教育訓練設施或研究機構之興建或擴建11醫療建設之開發其醫院興建或擴建12 新市區(係指新社區及新市鎮)建設13 環境保護工程之興建14 核能及其他能源之開發及放射性核廢料儲存或處理場所之興建15 地下街工程16高壓電線塔基工程17纜車之興建或擴建18氣象雷達站之興建或擴建工程19 設置石油管理法所定之石油石油製品貯存槽20 建築物(係指應請領建照執照)之新建或增建

選取與地質安全有關者考量各類地質敏感區屬性決定辦理與否排除小規模者

選取與地質安全有關者考量各類地質敏感區屬性決定辦理與否排除小規模者

82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 (草案 )

本報告書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為避免審查地質專業事項及技術標準不一中央主管機關爰訂定審查參考規範提供各審查機關參考

地質法 sect11 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於相關法令規定須送審之書圖文件中納入調查及評估結果

審查機關應邀請地質專家學者或前條第一項規定之執業技師參與審查或委託專業團體辦理審查但具有自行審查能力者不在此限

83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草案

1 審查人員之資格條件 ( 第 2 點 )

2 審查人員之建議名單 ( 第 3 點 )

3 報告書審查應注意事項 ( 第 4 點 )

4 報告書審查應補正事項 ( 第 5 點 )

5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之法律效益 ( 第 6點 )

6 報告書審查之收費 ( 第 7 點 )

地質 大地工程 土木工程 採礦工程 水利工程 水土保持

地質 大地工程 土木工程 採礦工程 水利工程 水土保持

政府機關(構)及相當職等專職人員地質相關實務經驗 7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副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5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助理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7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5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副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碩士學位以上且地質專長相關專職實務或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專業證照之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且取得證照後執行地質業務 7 年以上

政府機關(構)及相當職等專職人員地質相關實務經驗 7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副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5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助理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7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5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副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碩士學位以上且地質專長相關專職實務或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專業證照之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且取得證照後執行地質業務 7 年以上

專長專長++實務經驗實務經驗

地質法 sect11Ⅱ審查機關應邀請地質專家學者或前條第一項規定之執業技師參與審查或委託專業團體辦理審查但具有自行審查能力者不在此限

審查人員之資格條件 (sect2)

85

審查人員之建議名單 (sect3)

中央主管機關得就前點規定資格條件建立審查人員建議名單提供審查機關參考

86

報告書審查應注意事項 (sect4)

結果之合理性內涵足以提供後續土地開發利用災害防治及環境保育規劃之參據

基地地質調查及基地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基地地質調查及基地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項目內容數量比例尺hellip

87

報告書審查應補正事項 (sect5)

審查報告書有下列情形之一者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應通知申請人限期修正或補正

未依規定格式及份數製作 應檢附文件不齊全未經技師簽證或簽證技師科別不符不符合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規定

88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之法律效益(sect6)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依地質法sect11Ⅱ規定審查)

無行政處分效力 應納入後續相關法令送審書圖文件提供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土地開發利用行為之參據

89

報告書審查之收費 (sect7)

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報告書得收取審查費 依其主管業務收費法令 依規費法相關規定

本報告書為相關法令送審書件之ㄧ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本報告書為相關法令送審書件之ㄧ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 Slide 1
  • Slide 10
  • Slide 12
  • Slide 13
  • Slide 15
  • Slide 25
  • Slide 28
  • Slide 33
  • Slide 39
  • Slide 42
  • Slide 43
  • Slide 44
  • Slide 46
  • Slide 48
  • Slide 49
  • Slide 52
  • Slide 54
  • Slide 55
  • Slide 57
  • Slide 62
  • Slide 63
  • Slide 64
  • Slide 65
  • Slide 66
  • Slide 67
  • Slide 81
  • Slide 84

36

1 基地地質調查調查區之範圍界定 ( 第 2 條 )2 現有資料之引用 ( 第 3 條 )3 地質調查方法之選擇 ( 第 4 條 )4 報告書製作應遵行事項 ( 第 5 條第 6 條 )

5 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之調查及評估 ( 第 7 條 - 第 10條 )

6 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之調查及評估 ( 第 11 條 - 第14 條 )

7 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之調查及評估 ( 第 15 條 - 第 18條 )

8 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之調查及評估 ( 第 19 條 - 第23 條 )

9 土石流地質敏感區之調查及評估 ( 第 24 條 - 第 28條 )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總則

各類地質敏感區專章 計 29條

37

本準則設計之條文架構 基地地質調查

區域調查 vs 細部調查 調查區範圍 調查項目及內容 調查方法 圖說規範

基地地質安全評估 地質敏感區對基地之影響 基地開發對地質敏感區之影響因應對策

總則 vs 專章通則 vs但書

38

基地地質調查 --分類及調查範圍 通則 (sect2)

區域調查調查範圍應包含基地全部及基地周界外 2 公里範圍與基地所在地質敏感區重疊部分

細部調查調查範圍應包含基地與地質敏感區重疊部分

得免細部調查維持原地形地貌且不開發者

但書區域調查範圍 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 (sect19) 基地及其所在之地質敏感區全部

土石流地質敏感區 (sect24) 基地及其所在之土石流溪流集水區全部

2 km基地

地質敏感區

基地地質調查 -- 調查項目及內容地質敏感區類別

區域調查 細部調查

地質遺跡(sect7)

地形地層分布及地質構造

地質遺跡之產狀外觀形態及保存狀況地質遺跡之地表分布範圍地質遺跡有向地下延伸者在預計開挖深度範圍內之分布岩層位態岩石性質及地質構造

地下水補注 (sect11)

地形地層分布地質構造及水文地質概況

地形地表沉積物種類及粒徑分布地下地層岩性分布水文地質參數

活動斷層(sect15)

活動斷層地形特徵地層分布及地質構造

岩層分布地質構造

山崩與地滑 (sect20)

環境狀況地質特性 地質特性坡地現況及工程特性

土石流(sect25)

地質環境特性土石崩塌料源土石流流動區溪床特性土石流溢流土石流堆積區特性土石流災害歷史土石流治理工程措施

土石流堆積物地表與地下分布及粒徑變化土石流流動與堆積之特徵及地形坡度變化調查區與土石流流動區之距離及基地與溪床之高程差基地內相關土石流治理工程措施

專章

40

基地地質調查 -- 調查方法 區域調查得引用既有地質資料既有地質資料不足者應以露頭調查遙測影像判釋或其他方法補充資料 (sect3I)

細部調查應進行現地調查現地調查如有既有資料可資引用者得以既有資料取代 (sect3Ⅱ)

本準則所規定之必要地質調查方法得以其他合乎學理且能達到相同調查目的之方法取代 (sect4)

地質法 sect9I 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視情況就下列方法擇一行之 由現有資料檢核並評估地質安全

進行現地調查並評估地質安全

通則

41

基地地質調查 -- 調查方法地質敏感區類別

區域調查 細部調查

地質遺跡(sect8)

露頭調查地質鑽探地球物理測勘或其他方法

地下水補注 (sect12)

地表沉積物種類及粒徑分布 地質鑽探 (增鑽探數量或地球物理測勘 )

活動斷層(sect16)

地形判釋露頭調查

地形判釋露頭調查地質鑽探(探溝調查 ) 地球物理測勘

山崩與地滑 (sect21)

遙測影像判釋地表調查

遙測影像判釋地表調查地質鑽探 (增鑽探數量或地球物理測勘 )

土石流(sect26)

遙測影像判釋地表調查

遙測影像判釋地表調查試坑調查地質鑽探

專章

細部調查規定必要調查方法 -- 地質鑽探地質敏感區類別 鑽探數量及配置 鑽探深度 其他規定

地下水補注 (sect12)

A≦05公頃得不進行地質鑽探05 < A≦2公頃至少應鑽探 2孔 2公頃< A每 1 公頃應鑽 1孔未滿 1 公頃者以 1 公頃計鑽探孔位以均勻分布於細部調查區為原則

每孔深度至少50 公尺或進入岩盤至少 5公尺

配合地質鑽孔調查地下水位及透水係數

活動斷層(sect16)-- 調查地下岩層分布及厚度活動斷層及剪裂帶深度

鑽探剖面應儘量垂直活動斷層走向其配置以能呈現細部調查區之特性及其與活動斷層之關係為原則沿活動斷層走向平行方向之長度每 100 公尺應繪置 1剖面未滿 100 公尺者以 100 公尺計剖面長度未滿 20 公尺者應至少有 1鑽孔控制剖面長度在 20 公尺以上者應至少有 2鑽孔控制且位於剖面兩端之鑽孔與細部調查區邊界之距離以小於 10 公尺為原則同剖面之鑽孔岩性有明顯變化或構造複雜者應增加鑽探數量以調查是否有活動斷層通過及其可能分布位置

每孔深度應至少 30 公尺

山崩與地滑 (sect21)-- 調查覆土層之分布與厚度及岩體之特性

A≦01公頃至少鑽探 1孔01 < A≦1公頃至少鑽探 2孔1公頃< A每 05 公頃應鑽 1孔未滿 05 公頃者以05 公頃計鑽探孔位應配合調查區域狀況選擇適當之配置如為順向坡應優先配置鑽孔

每孔深度至少 30 公尺並應進入岩盤至少 5 公尺如位於順向坡坡面上之鑽孔深度應足以釐清順向坡之岩層組成與厚度及主要不連續面之特性

配合地質鑽孔進行地下水位量測並視坡地穩定分析之需要進行土壤與岩石力學試驗及地下水文調查

土石流(sect26)-- 調查土石流堆積材料厚度及粒徑變化

A≦01公頃至少鑽探 1孔01 < A≦1公頃至少鑽探 2孔1公頃< A每 05 公頃應鑽 1孔未滿 05 公頃者以05 公頃計鑽探孔位配置以均勻分布為原則

每孔深度至少20 公尺或進入岩盤 5 公尺

全程取樣

基地地質調查報告書圖說規範 區域調查地質圖+地質剖面圖 細部調查地質圖+地質剖面圖 地下地質調查方法之紀錄圖說如柱狀圖剖面圖等

地質敏感區類別

區域圖說比例尺

細部圖說比例尺

地質剖面圖

地質遺跡 (sect9)

≧125000 ≧15000 區域調查地質圖與細部調查地質圖均應附與地質圖同比例尺之地質剖面圖

地下水補注(sect13)

≧125000 ≧15000 區域調查地質圖應附水文地質剖面圖細部調查地質圖應附水文地質柵狀圖其中水平比例尺同各地質圖比例垂直比例尺得適度放大

活動斷層(sect17)

≧125000 ≧15000 區域調查地質圖與細部調查地質圖均應附與地質圖同比例尺之地質剖面圖細部調查應配合鑽探資料標示地層(岩層)界線及活動斷層如活動斷層不在細部調查區範圍內應依現有資料將活動斷層標示於剖面延伸線上

山崩與地滑(sect22)

≧125000 ≧15000 區域調查地質圖應附二條相互垂直之剖面細部調查地質剖面圖應配合鑽探孔位繪製以表現覆土層及岩層之空間分布剖面圖之比例尺應與地質圖相同

土石流(sect27)

≧125000 ≧15000 區域調查地質圖應附土石流溪流縱斷面圖標示土石材料堆積位置細部調查地質圖應配合地質鑽探及試坑繪製至少二條相互垂直之地質剖面圖

專章

基地地質安全評估 -- 項目及內容

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 (sect10)

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 (sect14)

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 (sect18)

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 (sect23)

土石流地質敏感區 (sect28)

1 評估基地開發範圍與地質遺跡之空間關係及開發行為對地質遺跡形狀視覺或完整性之影響並研提因應對策2 研提開發行為於施工期間對地質遺跡採取之保護措施及評估其效果3 開發行為人對地質遺跡長期維護之因應對策

1 評估土地開發行為開發中對地下水水質及入滲補注量直接或間接之影響2 評估土地開發行為開發後造成地下水質及入滲補注量之影響3 經評估土地開發行為對地下水水質及入滲補注量造成永久性或暫時性不良影響時應採取因應措施並評估其效果

1 評估活動斷層活動時基地內地表破裂或變形之特性及可能影響範圍2 評估活動斷層活動時地表破裂或變形對開發行為之影響並分析基地內開發行為之適當性3因應對策及其效果評估

1 評估山崩或地滑發生之土石下坡運動特性崩塌或滑動量體及影響範圍對開發行為安全之影響2 評估順向坡之穩定性及開發行為對順向坡穩定性之影響3 評估開發行為造成現有山崩或地滑範圍擴大誘發潛在山崩地滑或順向坡岩體滑動之可能性及其規模4因應對策及其效果評估

1 評估土石流潛勢規模及對開發基地影響之範圍2 評估土石流對土地開發行為或建築物安全之影響3 開發行為安全之因應對策及其安全效果評估

專章

45

報告書製作應遵行事項 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結果應依本準則規定製作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報告書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sect5I)

基地與二種類別以上地質敏感區範圍重疊時應依不同類別地質敏感區規定分別辦理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其調查及評估結果得併於同一報告書(sect5Ⅱ)

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係由本法第 10 條第 1 項所定技師辦理者報告書之簽證應檢附該辦理技師之技師證書及執業執照影本由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公營事業機構或公法人內依法取得相當類科技師證書者辦理時應檢附該辦理技師之技師證書影本 (sect6)

通則

地質法 sect6

地質法 sect8- sect11

地質法 sect5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土地管理 其他規定

土地利用計畫

土地開發審查

災害防治

環境保育

資源開發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廢止

審查及公告

基地位於地質敏感區且符合土地開發行為之種類及規模

申請土地開發前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最先受理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應審查報告書

經審查通過之報告書應納入後續其他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之書圖文件做為參據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之公告」依行政程序法界定為法規命令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之公告」依行政程序法界定為法規命令

地質法第地質法第 88 條第條第 11 項土地開發行為種類與規模及所稱「緊急救災者」相關規定項土地開發行為種類與規模及所稱「緊急救災者」相關規定(( 草案草案 ) )

地質法第地質法第 1111 條第條第 11 項所稱「相關法令」及第項所稱「相關法令」及第 22 項所稱「審查機關」相關規定項所稱「審查機關」相關規定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 (( 草案草案 ))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格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格式式

47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之公告」依行政程序法界定為法規命令

地質法 sect5I 中央主管機關應將具有特殊地質景觀地質環境或有發生地質災害之虞之地區公告為地質敏感區

bull公告之法制作業bull人民之救濟權利 bull公告之法制作業bull人民之救濟權利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之公告 法規命令 一般處分

行政程序法規定 一般處分特定人具體之事實關係

sect92I 所稱行政處分係指行政機關就公法上具體事件所為之決定或其他公 權力措施而對外直接發生法律效果之單方行政行為

sect92Ⅱ前項決定或措施之相對人雖非特定而依一般性特徵可得確定其範圍者 為一般處分適用本法有關行政處分之規定有關公物之設定變更廢 止或其一般使用者亦同

法規命令不特定多數人一般抽象性規範 sect150I 所稱法規命令係指行政機關基於法律授權對多數不特定人民就一 般事項所作抽象之對外發生法律效果之規定

法務部函釋法務部函釋

都市計畫案例(司法院釋字第 156號解釋理由書及最高行政法院 95 年度 判字第 2147號判決) 都市計畫之個別變更係直接限制一定區域內人民之權利利益或增加其負擔其具有行政處分之性質

擬定都市計畫通盤檢討後所作之變更非直接限制一定區域內人民之權益或增加其負擔且非針對具體事件之處理核其性質乃屬於法規命令而非行政處分其性質是一種法規不得直接對之爭訟

特定地區經公告為地質敏感區後其後續影響為何似僅有地質法第 8 條規定「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上開規定似未直接限制一定區域內人民之權利利益或增加其負擔是以地質敏感區之公告性質上似屬法規命令而非一般處分惟仍請貴部再予確認上開公告除前所述外是否尚有其他影響以上事項宜請貴部再予審認

法務部函釋法務部函釋

50

地質敏感區之公告性質屬法規命令

確認特定地區經公告為地質敏感區後其後續影響僅有地質法第 8 條之規定

按法務部函釋上開規定因其非直接限制一定區域內人民之權益且非針對具體事件之處理

是以地質敏感區之公告性質乃屬於行政程序法第 150 條第 1 項規定所稱法規命令而非行政程序法第 92 條規定所指一般處分

經濟部重新檢視地質法

經濟部重新檢視地質法

51

地質法第 11 條第 1 項所稱「相關法令」及第 2 項所稱「審查機關」相關規定

地質法 sect11 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於相關法令規定須送審之書圖文件中納入調查及評估結果

審查機關應邀請地質專家學者或前條第一項規定之執業技師參與審查或委託專業團體辦理審查但具有自行審查能力者不在此限

地質法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

sect11I 依第 8 條第 1 項規定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於相關法令規定須送審之書圖文件中納入調查及評估結果

地質法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

sect11I 依第 8 條第 1 項規定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於相關法令規定須送審之書圖文件中納入調查及評估結果

bull資源開發bull土地開發利用bull工程建設bull廢棄物處置bull天然災害整治bull法令規定有關土地開發之規劃設計及施工

bull區域計畫法bull建築法bull環境影響評估法bull水土保持法bull土石採取法bull水利法 bull礦業法bull溫泉法bullhellip

地質法sect3Ⅶ

立法說明立法說明

53

核釋地質法第 11 條第 1 項「相關法令」

係指訂有土地開發行為相關審查規定之法令 區域計畫法都市計畫法 建築法 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各目的事業法令

bull面積 35公頃bull非都市地區

bull山坡地bull興辦事業

bull休閒農業輔導管理辦法 bull休閒農場經營計畫審查作業要點 bull非都市土地休閒農場容許作休閒農業設施使用審查作業要點 bull非都市土地作休閒農業使用興辦事業計畫及變更編定審查作業要點 bull休閒農場專案輔導實施作業規定bull區域計畫法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建築法等相關規定

【例】複合型休閒農場之土地開發申請

【例】複合型休閒農場申請土地開發許可審查流程示意圖

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bull影響土地開發人權益bull浪費行政資源bull影響土地開發人權益bull浪費行政資源

重複審查重複審查

56

係指辦理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審查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 為避免重複審查應以最先受理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為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結果之「審查機關」

經審查通過之調查及評估結果應納入後續其他「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之書圖文件做為參據

核釋地質法第 11 條第 2 項「審查機關」

【例】複合型休閒農場申請土地開發許可審查流程示意圖

辦理審查辦理審查納入參據納入參據

參據參據 參據

參據

參據參據

誰該辦理審查bull視個案情形bull每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都有可能

誰該辦理審查bull視個案情形bull每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都有可能

58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格式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sect5I 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結果應依本準則規定製作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以下簡稱報告書)報告書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59

報告書格式 基地地質調查報告

1 基地所在地質敏感區地質概況2 區域調查

(1) 調查項目內容方法及數量(2) 調查結果說明附地質圖地質剖面圖及其他相關主題圖說

3細部調查(1) 調查項目內容方法及數量(2) 調查結果說明附地質圖地質剖面圖及其他相關主題圖說

4綜合解釋 基地地質安全評估報告

依據地質調查結果及地質安全評估項目撰述地質安全評估結果

附錄 地質鑽探報告或其他地質調查方法紀錄現地試驗資料室內試驗及分析資料等

60

叁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

一地質法地質敏感區整體作業架構及程序二地質法地質敏感區相關規定

(一)法律及法規命令(二)其他規定

三地質敏感區公告及查詢(一)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及第 1 批準備(二)地質敏感區查詢系統建置

四地方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五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61

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 全國地質敏感區通盤劃定預定 4 至 5 年內分批公告完成之後至少每 5 年通 盤檢討 1次

個案更新視情況得隨時辦理 地質敏感區公告之主要作業及辦理機關

計畫書研提中央及地方主管機關 全國通盤劃定通盤檢討及個案跨越兩個以上行政區域者由中央主管機關辦理

個案未跨行政區域者由該轄管地方主管機關辦理 計畫書公開展示地方主管機關 審議會審查及計畫書核定中央主管機關

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及第 1 批準備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主要由中央主管機關辦理第 1 批地質敏感區主要由中央主管機關辦理

計畫書公開展示 30日

(地方主管機關)

計畫書公開展示 30日

(地方主管機關)計畫書審查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計畫書審查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

計畫書核定及地質敏感區公告(中央主管機關)

計畫書核定及地質敏感區公告(中央主管機關)

約5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

地質法施行 1001201

審議會籌組及討論運作規劃 相關法令

主管機關檢視其主管法令相關規定並調整修正

有關 3 子法發布 10136

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會 101313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會 101313

劃定計畫書研提(中央主管機關)劃定計畫書研提(中央主管機關)

劃定作業(中央主管機關)

劃定作業(中央主管機關)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公告準備

第 1 批分布地點

1 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名稱 分類 縣市 鄉鎮暖暖壺穴 壺穴 基隆市 暖暖區大華壺穴 壺穴 新北市 平溪區猴硐壺穴 壺穴 新北市 瑞芳區十分瀑布 瀑布 新北市 平溪區眼鏡洞瀑布 瀑布 新北市 平溪區

第 1 批101 年度102 年度103 年度

2 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年度 地質敏感區 行政區域第 1批 濁水溪沖積扇 彰化縣

雲林縣

101 屏東平原 高雄市屏東縣

102 蘭陽平原 宜蘭縣

103臺中地區臺北地區

臺中市臺北市新北市

濁水溪沖積扇

3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第 1 批分布地點車籠埔斷層活動斷層敏感區所經行政區域 (鄉鎮市區 ) bull臺中市 (9 處 ) 東勢區石岡區豐原區北屯區太平區大里區潭子區霧峰區和平區bull南投縣 (5 處 ) 草屯鎮南投市中寮鄉名間鄉竹山鎮bull苗栗縣 (1 處 ) 卓蘭鎮

第 1 批101 年度102 年度103 年度104 年度

4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第 1批

年度 直轄市或縣市 說明

第 1批 臺北市 坡地社區重點縣市

五都之一

101 南投縣 921震災區坡地災害指標縣市

101 臺中市 921震災區五都之一

第 1 年度 分布地點

5 土石流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與水土保持局現有之土石流潛勢溪流間之關係尚待釐清

第 1 批暫緩劃定

102(330)

南投縣229

臺中市101

103(264)

屏東縣 65

高雄市 89

嘉義縣 62

臺南市 48

104(320)

宜蘭縣139

雲林縣 10

彰化縣 7

花蓮縣164

105(239)

臺東縣163

苗栗縣 76

106(425)

新竹縣 71

桃園縣 51

基隆市 34

新北市219

臺北市 50

68

地質敏感區查詢系統建置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sect15Ⅲ中央主管機關應建立地質敏感區資料庫提供網路查詢及下載列印查詢結果

地質敏感區查詢民眾得自行上網進行或委由顧問公司技師代辦各級主管機關應協助提供諮詢服務

系統應於第 1 批地質敏感區公告前建妥並於每次公告地質敏感區之同時更新資料

因應土地法地籍資料付費規定系統必要配套 政府機關版查詢時可展現地籍資料 一般民眾版查詢時須自備地籍圖數值資料(向地籍主管機關申購委託測量或其他方式資料處理取得)

69

地質敏感區查詢雛形系統操作展示

地質敏感區查詢雛形系統操作展示

70

叁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

一地質法地質敏感區整體作業架構及程序二地質法地質敏感區相關規定

(一)法律及法規命令(二)其他規定

三地質敏感區公告及查詢(一)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及第 1 批準備(二)地質敏感區查詢系統建置

四地方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五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71

四地方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所在地地方政府

基隆河中上游河蝕地形(壺穴與瀑布 ) 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基隆市新北市

濁水溪沖積扇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彰化縣雲林縣

車籠埔斷層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台中市南投縣苗栗縣

山崩與地滑地質感區劃定計畫書 _臺北市

臺北市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sect9Ⅱ 辦理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公開展示事宜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sect9Ⅱ 辦理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公開展示事宜

72

已提供對口單位1臺北市政府2桃園縣政府3苗栗縣政府4臺中市政府5彰化縣政府6雲林縣政府7高雄市政府8屏東縣政府9花蓮縣政府10宜蘭縣政府11金門縣政府

已提供對口單位1臺北市政府2桃園縣政府3苗栗縣政府4臺中市政府5彰化縣政府6雲林縣政府7高雄市政府8屏東縣政府9花蓮縣政府10宜蘭縣政府11金門縣政府

請地方政府儘速提供對口單位

地方對口設置或指派屬地方主管機關權責 組織編制 業務職掌 地方情況

73

五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依地質法相關條文規定

sect6I 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應將地質敏感區相關資料納入土地利用計畫土地開發審查災害防治環境保育及資源開發之參據

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sect11I 將調查及評估結果納入送審之書圖文件中

依地質法第 11 條解釋令 「相關法令」指訂有土地開發行為相

關審查規定之法令 「審查機關」指辦理地質敏感區基地

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審查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為避免重複審查應以最先受理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為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結果之「審查機關」

經審查通過之調查及評估結果應納入後續其他「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之書圖文件做為參據

請區域計畫法都市計畫法建築法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及各目的事業法令之各法令主管機關研修其主管法令規定送審所需書表文件格式評估納入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規定俾便於地質敏感區公告後能辦理審查

請區域計畫法都市計畫法建築法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及各目的事業法令之各法令主管機關研修其主管法令規定送審所需書表文件格式評估納入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規定俾便於地質敏感區公告後能辦理審查

74

水土保持局如何配合地質法施行研修水土保持書件格式檢視「水土保持計畫審核監督辦法」規定 所需書表文件格式之內容酌予文字修正納入地質法地質敏感區規定再行公告即成

第 36 條本辦法所需書表文件之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第 36 條本辦法所需書表文件之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案例分享

75

敬請提供法令修正資訊

為利相關法令與地質法間銜接順暢請應配合地質法修正規定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於修正後將相關資訊轉知中央主管機關

76

一地質敏感區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及規模草案(附件 7 )提請討論

二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草案(附件 9 )提請討論

綜合討論綜合討論

肆討論事項

77

地質法第 8 條第 1 項土地開發行為種類與規模及所稱「緊急救災者」相關規定 ( 草

案 )地質法 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

所有土地開發行為嗎

所有土地開發行為嗎

78

過度擾民 經濟部水利署

經檢視本法所稱之「土地開發行為」水利法中可能涉及本法第 8 條及第 11 條需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事項為水利法第 46 條水利建造物之興辦改造核准許可等惟水利建造物數量龐大規模較小或開挖深度較淺之開發行為對地質環境及人民安全之影響相對較小是否所有開發行為皆須依法辦理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建議排除規模較小部分以避免增加開發成本及過度擾民

臺北市政府 公園闢建開發行為多為地表整地及綠化植栽結構物及附屬設施如涼亭管溝花槽照明設施等等僅佔工程之小部份且為地表淺基礎開挖影響地質環境條件甚微應無造成地質災害之虞參考經濟部全國地質調查資料即可故建議無一層樓以上且建築面積小於 45m2 建物之公園闢建開發得予排除以節省開發成本

hellip

79

比例原則(禁止過分原則)

行政程序法 sect7 行政行為應依下列原則為之一採取之方法應有助於目的之達成二有多種同樣能達成目的之方法時應選擇對人民權益損害最少者

三採取之方法所造成之損害不得與欲達成目的之利益顯失均衡

排除與地質安全無關者排除小規模者

排除與地質安全無關者排除小規模者

80

核釋地質法第 8 條第 1 項規定 依立法意旨及比例原則土地開發行為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其種類及規模如附表

緊急救災者係指災害發生後經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認定之搶通搶災或防患二次災害之緊急工程行為

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 基地位於地質敏感區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規模

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 基地位於地質敏感區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規模

地質敏感區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及規模 ( 草案 )

1 工廠之設立及工業區之開發2鐵路大眾捷運系統港灣及機場之開發3 公路之開發4 土石採取及探礦採礦5蓄水建造物之開發6休閒農場之開發利用7漁塭或魚池之興建8遊樂區及風景區之開發9高爾夫球場及戶外運動場地之興建或擴建10 文化教育訓練設施或研究機構之興建或擴建11醫療建設之開發其醫院興建或擴建12 新市區(係指新社區及新市鎮)建設13 環境保護工程之興建14 核能及其他能源之開發及放射性核廢料儲存或處理場所之興建15 地下街工程16高壓電線塔基工程17纜車之興建或擴建18氣象雷達站之興建或擴建工程19 設置石油管理法所定之石油石油製品貯存槽20 建築物(係指應請領建照執照)之新建或增建

選取與地質安全有關者考量各類地質敏感區屬性決定辦理與否排除小規模者

選取與地質安全有關者考量各類地質敏感區屬性決定辦理與否排除小規模者

82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 (草案 )

本報告書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為避免審查地質專業事項及技術標準不一中央主管機關爰訂定審查參考規範提供各審查機關參考

地質法 sect11 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於相關法令規定須送審之書圖文件中納入調查及評估結果

審查機關應邀請地質專家學者或前條第一項規定之執業技師參與審查或委託專業團體辦理審查但具有自行審查能力者不在此限

83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草案

1 審查人員之資格條件 ( 第 2 點 )

2 審查人員之建議名單 ( 第 3 點 )

3 報告書審查應注意事項 ( 第 4 點 )

4 報告書審查應補正事項 ( 第 5 點 )

5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之法律效益 ( 第 6點 )

6 報告書審查之收費 ( 第 7 點 )

地質 大地工程 土木工程 採礦工程 水利工程 水土保持

地質 大地工程 土木工程 採礦工程 水利工程 水土保持

政府機關(構)及相當職等專職人員地質相關實務經驗 7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副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5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助理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7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5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副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碩士學位以上且地質專長相關專職實務或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專業證照之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且取得證照後執行地質業務 7 年以上

政府機關(構)及相當職等專職人員地質相關實務經驗 7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副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5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助理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7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5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副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碩士學位以上且地質專長相關專職實務或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專業證照之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且取得證照後執行地質業務 7 年以上

專長專長++實務經驗實務經驗

地質法 sect11Ⅱ審查機關應邀請地質專家學者或前條第一項規定之執業技師參與審查或委託專業團體辦理審查但具有自行審查能力者不在此限

審查人員之資格條件 (sect2)

85

審查人員之建議名單 (sect3)

中央主管機關得就前點規定資格條件建立審查人員建議名單提供審查機關參考

86

報告書審查應注意事項 (sect4)

結果之合理性內涵足以提供後續土地開發利用災害防治及環境保育規劃之參據

基地地質調查及基地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基地地質調查及基地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項目內容數量比例尺hellip

87

報告書審查應補正事項 (sect5)

審查報告書有下列情形之一者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應通知申請人限期修正或補正

未依規定格式及份數製作 應檢附文件不齊全未經技師簽證或簽證技師科別不符不符合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規定

88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之法律效益(sect6)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依地質法sect11Ⅱ規定審查)

無行政處分效力 應納入後續相關法令送審書圖文件提供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土地開發利用行為之參據

89

報告書審查之收費 (sect7)

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報告書得收取審查費 依其主管業務收費法令 依規費法相關規定

本報告書為相關法令送審書件之ㄧ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本報告書為相關法令送審書件之ㄧ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 Slide 1
  • Slide 10
  • Slide 12
  • Slide 13
  • Slide 15
  • Slide 25
  • Slide 28
  • Slide 33
  • Slide 39
  • Slide 42
  • Slide 43
  • Slide 44
  • Slide 46
  • Slide 48
  • Slide 49
  • Slide 52
  • Slide 54
  • Slide 55
  • Slide 57
  • Slide 62
  • Slide 63
  • Slide 64
  • Slide 65
  • Slide 66
  • Slide 67
  • Slide 81
  • Slide 84

37

本準則設計之條文架構 基地地質調查

區域調查 vs 細部調查 調查區範圍 調查項目及內容 調查方法 圖說規範

基地地質安全評估 地質敏感區對基地之影響 基地開發對地質敏感區之影響因應對策

總則 vs 專章通則 vs但書

38

基地地質調查 --分類及調查範圍 通則 (sect2)

區域調查調查範圍應包含基地全部及基地周界外 2 公里範圍與基地所在地質敏感區重疊部分

細部調查調查範圍應包含基地與地質敏感區重疊部分

得免細部調查維持原地形地貌且不開發者

但書區域調查範圍 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 (sect19) 基地及其所在之地質敏感區全部

土石流地質敏感區 (sect24) 基地及其所在之土石流溪流集水區全部

2 km基地

地質敏感區

基地地質調查 -- 調查項目及內容地質敏感區類別

區域調查 細部調查

地質遺跡(sect7)

地形地層分布及地質構造

地質遺跡之產狀外觀形態及保存狀況地質遺跡之地表分布範圍地質遺跡有向地下延伸者在預計開挖深度範圍內之分布岩層位態岩石性質及地質構造

地下水補注 (sect11)

地形地層分布地質構造及水文地質概況

地形地表沉積物種類及粒徑分布地下地層岩性分布水文地質參數

活動斷層(sect15)

活動斷層地形特徵地層分布及地質構造

岩層分布地質構造

山崩與地滑 (sect20)

環境狀況地質特性 地質特性坡地現況及工程特性

土石流(sect25)

地質環境特性土石崩塌料源土石流流動區溪床特性土石流溢流土石流堆積區特性土石流災害歷史土石流治理工程措施

土石流堆積物地表與地下分布及粒徑變化土石流流動與堆積之特徵及地形坡度變化調查區與土石流流動區之距離及基地與溪床之高程差基地內相關土石流治理工程措施

專章

40

基地地質調查 -- 調查方法 區域調查得引用既有地質資料既有地質資料不足者應以露頭調查遙測影像判釋或其他方法補充資料 (sect3I)

細部調查應進行現地調查現地調查如有既有資料可資引用者得以既有資料取代 (sect3Ⅱ)

本準則所規定之必要地質調查方法得以其他合乎學理且能達到相同調查目的之方法取代 (sect4)

地質法 sect9I 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視情況就下列方法擇一行之 由現有資料檢核並評估地質安全

進行現地調查並評估地質安全

通則

41

基地地質調查 -- 調查方法地質敏感區類別

區域調查 細部調查

地質遺跡(sect8)

露頭調查地質鑽探地球物理測勘或其他方法

地下水補注 (sect12)

地表沉積物種類及粒徑分布 地質鑽探 (增鑽探數量或地球物理測勘 )

活動斷層(sect16)

地形判釋露頭調查

地形判釋露頭調查地質鑽探(探溝調查 ) 地球物理測勘

山崩與地滑 (sect21)

遙測影像判釋地表調查

遙測影像判釋地表調查地質鑽探 (增鑽探數量或地球物理測勘 )

土石流(sect26)

遙測影像判釋地表調查

遙測影像判釋地表調查試坑調查地質鑽探

專章

細部調查規定必要調查方法 -- 地質鑽探地質敏感區類別 鑽探數量及配置 鑽探深度 其他規定

地下水補注 (sect12)

A≦05公頃得不進行地質鑽探05 < A≦2公頃至少應鑽探 2孔 2公頃< A每 1 公頃應鑽 1孔未滿 1 公頃者以 1 公頃計鑽探孔位以均勻分布於細部調查區為原則

每孔深度至少50 公尺或進入岩盤至少 5公尺

配合地質鑽孔調查地下水位及透水係數

活動斷層(sect16)-- 調查地下岩層分布及厚度活動斷層及剪裂帶深度

鑽探剖面應儘量垂直活動斷層走向其配置以能呈現細部調查區之特性及其與活動斷層之關係為原則沿活動斷層走向平行方向之長度每 100 公尺應繪置 1剖面未滿 100 公尺者以 100 公尺計剖面長度未滿 20 公尺者應至少有 1鑽孔控制剖面長度在 20 公尺以上者應至少有 2鑽孔控制且位於剖面兩端之鑽孔與細部調查區邊界之距離以小於 10 公尺為原則同剖面之鑽孔岩性有明顯變化或構造複雜者應增加鑽探數量以調查是否有活動斷層通過及其可能分布位置

每孔深度應至少 30 公尺

山崩與地滑 (sect21)-- 調查覆土層之分布與厚度及岩體之特性

A≦01公頃至少鑽探 1孔01 < A≦1公頃至少鑽探 2孔1公頃< A每 05 公頃應鑽 1孔未滿 05 公頃者以05 公頃計鑽探孔位應配合調查區域狀況選擇適當之配置如為順向坡應優先配置鑽孔

每孔深度至少 30 公尺並應進入岩盤至少 5 公尺如位於順向坡坡面上之鑽孔深度應足以釐清順向坡之岩層組成與厚度及主要不連續面之特性

配合地質鑽孔進行地下水位量測並視坡地穩定分析之需要進行土壤與岩石力學試驗及地下水文調查

土石流(sect26)-- 調查土石流堆積材料厚度及粒徑變化

A≦01公頃至少鑽探 1孔01 < A≦1公頃至少鑽探 2孔1公頃< A每 05 公頃應鑽 1孔未滿 05 公頃者以05 公頃計鑽探孔位配置以均勻分布為原則

每孔深度至少20 公尺或進入岩盤 5 公尺

全程取樣

基地地質調查報告書圖說規範 區域調查地質圖+地質剖面圖 細部調查地質圖+地質剖面圖 地下地質調查方法之紀錄圖說如柱狀圖剖面圖等

地質敏感區類別

區域圖說比例尺

細部圖說比例尺

地質剖面圖

地質遺跡 (sect9)

≧125000 ≧15000 區域調查地質圖與細部調查地質圖均應附與地質圖同比例尺之地質剖面圖

地下水補注(sect13)

≧125000 ≧15000 區域調查地質圖應附水文地質剖面圖細部調查地質圖應附水文地質柵狀圖其中水平比例尺同各地質圖比例垂直比例尺得適度放大

活動斷層(sect17)

≧125000 ≧15000 區域調查地質圖與細部調查地質圖均應附與地質圖同比例尺之地質剖面圖細部調查應配合鑽探資料標示地層(岩層)界線及活動斷層如活動斷層不在細部調查區範圍內應依現有資料將活動斷層標示於剖面延伸線上

山崩與地滑(sect22)

≧125000 ≧15000 區域調查地質圖應附二條相互垂直之剖面細部調查地質剖面圖應配合鑽探孔位繪製以表現覆土層及岩層之空間分布剖面圖之比例尺應與地質圖相同

土石流(sect27)

≧125000 ≧15000 區域調查地質圖應附土石流溪流縱斷面圖標示土石材料堆積位置細部調查地質圖應配合地質鑽探及試坑繪製至少二條相互垂直之地質剖面圖

專章

基地地質安全評估 -- 項目及內容

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 (sect10)

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 (sect14)

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 (sect18)

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 (sect23)

土石流地質敏感區 (sect28)

1 評估基地開發範圍與地質遺跡之空間關係及開發行為對地質遺跡形狀視覺或完整性之影響並研提因應對策2 研提開發行為於施工期間對地質遺跡採取之保護措施及評估其效果3 開發行為人對地質遺跡長期維護之因應對策

1 評估土地開發行為開發中對地下水水質及入滲補注量直接或間接之影響2 評估土地開發行為開發後造成地下水質及入滲補注量之影響3 經評估土地開發行為對地下水水質及入滲補注量造成永久性或暫時性不良影響時應採取因應措施並評估其效果

1 評估活動斷層活動時基地內地表破裂或變形之特性及可能影響範圍2 評估活動斷層活動時地表破裂或變形對開發行為之影響並分析基地內開發行為之適當性3因應對策及其效果評估

1 評估山崩或地滑發生之土石下坡運動特性崩塌或滑動量體及影響範圍對開發行為安全之影響2 評估順向坡之穩定性及開發行為對順向坡穩定性之影響3 評估開發行為造成現有山崩或地滑範圍擴大誘發潛在山崩地滑或順向坡岩體滑動之可能性及其規模4因應對策及其效果評估

1 評估土石流潛勢規模及對開發基地影響之範圍2 評估土石流對土地開發行為或建築物安全之影響3 開發行為安全之因應對策及其安全效果評估

專章

45

報告書製作應遵行事項 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結果應依本準則規定製作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報告書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sect5I)

基地與二種類別以上地質敏感區範圍重疊時應依不同類別地質敏感區規定分別辦理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其調查及評估結果得併於同一報告書(sect5Ⅱ)

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係由本法第 10 條第 1 項所定技師辦理者報告書之簽證應檢附該辦理技師之技師證書及執業執照影本由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公營事業機構或公法人內依法取得相當類科技師證書者辦理時應檢附該辦理技師之技師證書影本 (sect6)

通則

地質法 sect6

地質法 sect8- sect11

地質法 sect5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土地管理 其他規定

土地利用計畫

土地開發審查

災害防治

環境保育

資源開發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廢止

審查及公告

基地位於地質敏感區且符合土地開發行為之種類及規模

申請土地開發前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最先受理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應審查報告書

經審查通過之報告書應納入後續其他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之書圖文件做為參據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之公告」依行政程序法界定為法規命令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之公告」依行政程序法界定為法規命令

地質法第地質法第 88 條第條第 11 項土地開發行為種類與規模及所稱「緊急救災者」相關規定項土地開發行為種類與規模及所稱「緊急救災者」相關規定(( 草案草案 ) )

地質法第地質法第 1111 條第條第 11 項所稱「相關法令」及第項所稱「相關法令」及第 22 項所稱「審查機關」相關規定項所稱「審查機關」相關規定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 (( 草案草案 ))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格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格式式

47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之公告」依行政程序法界定為法規命令

地質法 sect5I 中央主管機關應將具有特殊地質景觀地質環境或有發生地質災害之虞之地區公告為地質敏感區

bull公告之法制作業bull人民之救濟權利 bull公告之法制作業bull人民之救濟權利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之公告 法規命令 一般處分

行政程序法規定 一般處分特定人具體之事實關係

sect92I 所稱行政處分係指行政機關就公法上具體事件所為之決定或其他公 權力措施而對外直接發生法律效果之單方行政行為

sect92Ⅱ前項決定或措施之相對人雖非特定而依一般性特徵可得確定其範圍者 為一般處分適用本法有關行政處分之規定有關公物之設定變更廢 止或其一般使用者亦同

法規命令不特定多數人一般抽象性規範 sect150I 所稱法規命令係指行政機關基於法律授權對多數不特定人民就一 般事項所作抽象之對外發生法律效果之規定

法務部函釋法務部函釋

都市計畫案例(司法院釋字第 156號解釋理由書及最高行政法院 95 年度 判字第 2147號判決) 都市計畫之個別變更係直接限制一定區域內人民之權利利益或增加其負擔其具有行政處分之性質

擬定都市計畫通盤檢討後所作之變更非直接限制一定區域內人民之權益或增加其負擔且非針對具體事件之處理核其性質乃屬於法規命令而非行政處分其性質是一種法規不得直接對之爭訟

特定地區經公告為地質敏感區後其後續影響為何似僅有地質法第 8 條規定「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上開規定似未直接限制一定區域內人民之權利利益或增加其負擔是以地質敏感區之公告性質上似屬法規命令而非一般處分惟仍請貴部再予確認上開公告除前所述外是否尚有其他影響以上事項宜請貴部再予審認

法務部函釋法務部函釋

50

地質敏感區之公告性質屬法規命令

確認特定地區經公告為地質敏感區後其後續影響僅有地質法第 8 條之規定

按法務部函釋上開規定因其非直接限制一定區域內人民之權益且非針對具體事件之處理

是以地質敏感區之公告性質乃屬於行政程序法第 150 條第 1 項規定所稱法規命令而非行政程序法第 92 條規定所指一般處分

經濟部重新檢視地質法

經濟部重新檢視地質法

51

地質法第 11 條第 1 項所稱「相關法令」及第 2 項所稱「審查機關」相關規定

地質法 sect11 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於相關法令規定須送審之書圖文件中納入調查及評估結果

審查機關應邀請地質專家學者或前條第一項規定之執業技師參與審查或委託專業團體辦理審查但具有自行審查能力者不在此限

地質法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

sect11I 依第 8 條第 1 項規定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於相關法令規定須送審之書圖文件中納入調查及評估結果

地質法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

sect11I 依第 8 條第 1 項規定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於相關法令規定須送審之書圖文件中納入調查及評估結果

bull資源開發bull土地開發利用bull工程建設bull廢棄物處置bull天然災害整治bull法令規定有關土地開發之規劃設計及施工

bull區域計畫法bull建築法bull環境影響評估法bull水土保持法bull土石採取法bull水利法 bull礦業法bull溫泉法bullhellip

地質法sect3Ⅶ

立法說明立法說明

53

核釋地質法第 11 條第 1 項「相關法令」

係指訂有土地開發行為相關審查規定之法令 區域計畫法都市計畫法 建築法 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各目的事業法令

bull面積 35公頃bull非都市地區

bull山坡地bull興辦事業

bull休閒農業輔導管理辦法 bull休閒農場經營計畫審查作業要點 bull非都市土地休閒農場容許作休閒農業設施使用審查作業要點 bull非都市土地作休閒農業使用興辦事業計畫及變更編定審查作業要點 bull休閒農場專案輔導實施作業規定bull區域計畫法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建築法等相關規定

【例】複合型休閒農場之土地開發申請

【例】複合型休閒農場申請土地開發許可審查流程示意圖

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bull影響土地開發人權益bull浪費行政資源bull影響土地開發人權益bull浪費行政資源

重複審查重複審查

56

係指辦理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審查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 為避免重複審查應以最先受理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為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結果之「審查機關」

經審查通過之調查及評估結果應納入後續其他「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之書圖文件做為參據

核釋地質法第 11 條第 2 項「審查機關」

【例】複合型休閒農場申請土地開發許可審查流程示意圖

辦理審查辦理審查納入參據納入參據

參據參據 參據

參據

參據參據

誰該辦理審查bull視個案情形bull每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都有可能

誰該辦理審查bull視個案情形bull每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都有可能

58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格式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sect5I 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結果應依本準則規定製作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以下簡稱報告書)報告書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59

報告書格式 基地地質調查報告

1 基地所在地質敏感區地質概況2 區域調查

(1) 調查項目內容方法及數量(2) 調查結果說明附地質圖地質剖面圖及其他相關主題圖說

3細部調查(1) 調查項目內容方法及數量(2) 調查結果說明附地質圖地質剖面圖及其他相關主題圖說

4綜合解釋 基地地質安全評估報告

依據地質調查結果及地質安全評估項目撰述地質安全評估結果

附錄 地質鑽探報告或其他地質調查方法紀錄現地試驗資料室內試驗及分析資料等

60

叁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

一地質法地質敏感區整體作業架構及程序二地質法地質敏感區相關規定

(一)法律及法規命令(二)其他規定

三地質敏感區公告及查詢(一)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及第 1 批準備(二)地質敏感區查詢系統建置

四地方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五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61

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 全國地質敏感區通盤劃定預定 4 至 5 年內分批公告完成之後至少每 5 年通 盤檢討 1次

個案更新視情況得隨時辦理 地質敏感區公告之主要作業及辦理機關

計畫書研提中央及地方主管機關 全國通盤劃定通盤檢討及個案跨越兩個以上行政區域者由中央主管機關辦理

個案未跨行政區域者由該轄管地方主管機關辦理 計畫書公開展示地方主管機關 審議會審查及計畫書核定中央主管機關

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及第 1 批準備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主要由中央主管機關辦理第 1 批地質敏感區主要由中央主管機關辦理

計畫書公開展示 30日

(地方主管機關)

計畫書公開展示 30日

(地方主管機關)計畫書審查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計畫書審查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

計畫書核定及地質敏感區公告(中央主管機關)

計畫書核定及地質敏感區公告(中央主管機關)

約5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

地質法施行 1001201

審議會籌組及討論運作規劃 相關法令

主管機關檢視其主管法令相關規定並調整修正

有關 3 子法發布 10136

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會 101313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會 101313

劃定計畫書研提(中央主管機關)劃定計畫書研提(中央主管機關)

劃定作業(中央主管機關)

劃定作業(中央主管機關)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公告準備

第 1 批分布地點

1 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名稱 分類 縣市 鄉鎮暖暖壺穴 壺穴 基隆市 暖暖區大華壺穴 壺穴 新北市 平溪區猴硐壺穴 壺穴 新北市 瑞芳區十分瀑布 瀑布 新北市 平溪區眼鏡洞瀑布 瀑布 新北市 平溪區

第 1 批101 年度102 年度103 年度

2 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年度 地質敏感區 行政區域第 1批 濁水溪沖積扇 彰化縣

雲林縣

101 屏東平原 高雄市屏東縣

102 蘭陽平原 宜蘭縣

103臺中地區臺北地區

臺中市臺北市新北市

濁水溪沖積扇

3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第 1 批分布地點車籠埔斷層活動斷層敏感區所經行政區域 (鄉鎮市區 ) bull臺中市 (9 處 ) 東勢區石岡區豐原區北屯區太平區大里區潭子區霧峰區和平區bull南投縣 (5 處 ) 草屯鎮南投市中寮鄉名間鄉竹山鎮bull苗栗縣 (1 處 ) 卓蘭鎮

第 1 批101 年度102 年度103 年度104 年度

4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第 1批

年度 直轄市或縣市 說明

第 1批 臺北市 坡地社區重點縣市

五都之一

101 南投縣 921震災區坡地災害指標縣市

101 臺中市 921震災區五都之一

第 1 年度 分布地點

5 土石流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與水土保持局現有之土石流潛勢溪流間之關係尚待釐清

第 1 批暫緩劃定

102(330)

南投縣229

臺中市101

103(264)

屏東縣 65

高雄市 89

嘉義縣 62

臺南市 48

104(320)

宜蘭縣139

雲林縣 10

彰化縣 7

花蓮縣164

105(239)

臺東縣163

苗栗縣 76

106(425)

新竹縣 71

桃園縣 51

基隆市 34

新北市219

臺北市 50

68

地質敏感區查詢系統建置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sect15Ⅲ中央主管機關應建立地質敏感區資料庫提供網路查詢及下載列印查詢結果

地質敏感區查詢民眾得自行上網進行或委由顧問公司技師代辦各級主管機關應協助提供諮詢服務

系統應於第 1 批地質敏感區公告前建妥並於每次公告地質敏感區之同時更新資料

因應土地法地籍資料付費規定系統必要配套 政府機關版查詢時可展現地籍資料 一般民眾版查詢時須自備地籍圖數值資料(向地籍主管機關申購委託測量或其他方式資料處理取得)

69

地質敏感區查詢雛形系統操作展示

地質敏感區查詢雛形系統操作展示

70

叁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

一地質法地質敏感區整體作業架構及程序二地質法地質敏感區相關規定

(一)法律及法規命令(二)其他規定

三地質敏感區公告及查詢(一)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及第 1 批準備(二)地質敏感區查詢系統建置

四地方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五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71

四地方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所在地地方政府

基隆河中上游河蝕地形(壺穴與瀑布 ) 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基隆市新北市

濁水溪沖積扇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彰化縣雲林縣

車籠埔斷層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台中市南投縣苗栗縣

山崩與地滑地質感區劃定計畫書 _臺北市

臺北市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sect9Ⅱ 辦理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公開展示事宜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sect9Ⅱ 辦理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公開展示事宜

72

已提供對口單位1臺北市政府2桃園縣政府3苗栗縣政府4臺中市政府5彰化縣政府6雲林縣政府7高雄市政府8屏東縣政府9花蓮縣政府10宜蘭縣政府11金門縣政府

已提供對口單位1臺北市政府2桃園縣政府3苗栗縣政府4臺中市政府5彰化縣政府6雲林縣政府7高雄市政府8屏東縣政府9花蓮縣政府10宜蘭縣政府11金門縣政府

請地方政府儘速提供對口單位

地方對口設置或指派屬地方主管機關權責 組織編制 業務職掌 地方情況

73

五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依地質法相關條文規定

sect6I 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應將地質敏感區相關資料納入土地利用計畫土地開發審查災害防治環境保育及資源開發之參據

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sect11I 將調查及評估結果納入送審之書圖文件中

依地質法第 11 條解釋令 「相關法令」指訂有土地開發行為相

關審查規定之法令 「審查機關」指辦理地質敏感區基地

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審查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為避免重複審查應以最先受理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為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結果之「審查機關」

經審查通過之調查及評估結果應納入後續其他「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之書圖文件做為參據

請區域計畫法都市計畫法建築法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及各目的事業法令之各法令主管機關研修其主管法令規定送審所需書表文件格式評估納入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規定俾便於地質敏感區公告後能辦理審查

請區域計畫法都市計畫法建築法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及各目的事業法令之各法令主管機關研修其主管法令規定送審所需書表文件格式評估納入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規定俾便於地質敏感區公告後能辦理審查

74

水土保持局如何配合地質法施行研修水土保持書件格式檢視「水土保持計畫審核監督辦法」規定 所需書表文件格式之內容酌予文字修正納入地質法地質敏感區規定再行公告即成

第 36 條本辦法所需書表文件之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第 36 條本辦法所需書表文件之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案例分享

75

敬請提供法令修正資訊

為利相關法令與地質法間銜接順暢請應配合地質法修正規定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於修正後將相關資訊轉知中央主管機關

76

一地質敏感區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及規模草案(附件 7 )提請討論

二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草案(附件 9 )提請討論

綜合討論綜合討論

肆討論事項

77

地質法第 8 條第 1 項土地開發行為種類與規模及所稱「緊急救災者」相關規定 ( 草

案 )地質法 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

所有土地開發行為嗎

所有土地開發行為嗎

78

過度擾民 經濟部水利署

經檢視本法所稱之「土地開發行為」水利法中可能涉及本法第 8 條及第 11 條需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事項為水利法第 46 條水利建造物之興辦改造核准許可等惟水利建造物數量龐大規模較小或開挖深度較淺之開發行為對地質環境及人民安全之影響相對較小是否所有開發行為皆須依法辦理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建議排除規模較小部分以避免增加開發成本及過度擾民

臺北市政府 公園闢建開發行為多為地表整地及綠化植栽結構物及附屬設施如涼亭管溝花槽照明設施等等僅佔工程之小部份且為地表淺基礎開挖影響地質環境條件甚微應無造成地質災害之虞參考經濟部全國地質調查資料即可故建議無一層樓以上且建築面積小於 45m2 建物之公園闢建開發得予排除以節省開發成本

hellip

79

比例原則(禁止過分原則)

行政程序法 sect7 行政行為應依下列原則為之一採取之方法應有助於目的之達成二有多種同樣能達成目的之方法時應選擇對人民權益損害最少者

三採取之方法所造成之損害不得與欲達成目的之利益顯失均衡

排除與地質安全無關者排除小規模者

排除與地質安全無關者排除小規模者

80

核釋地質法第 8 條第 1 項規定 依立法意旨及比例原則土地開發行為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其種類及規模如附表

緊急救災者係指災害發生後經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認定之搶通搶災或防患二次災害之緊急工程行為

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 基地位於地質敏感區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規模

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 基地位於地質敏感區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規模

地質敏感區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及規模 ( 草案 )

1 工廠之設立及工業區之開發2鐵路大眾捷運系統港灣及機場之開發3 公路之開發4 土石採取及探礦採礦5蓄水建造物之開發6休閒農場之開發利用7漁塭或魚池之興建8遊樂區及風景區之開發9高爾夫球場及戶外運動場地之興建或擴建10 文化教育訓練設施或研究機構之興建或擴建11醫療建設之開發其醫院興建或擴建12 新市區(係指新社區及新市鎮)建設13 環境保護工程之興建14 核能及其他能源之開發及放射性核廢料儲存或處理場所之興建15 地下街工程16高壓電線塔基工程17纜車之興建或擴建18氣象雷達站之興建或擴建工程19 設置石油管理法所定之石油石油製品貯存槽20 建築物(係指應請領建照執照)之新建或增建

選取與地質安全有關者考量各類地質敏感區屬性決定辦理與否排除小規模者

選取與地質安全有關者考量各類地質敏感區屬性決定辦理與否排除小規模者

82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 (草案 )

本報告書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為避免審查地質專業事項及技術標準不一中央主管機關爰訂定審查參考規範提供各審查機關參考

地質法 sect11 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於相關法令規定須送審之書圖文件中納入調查及評估結果

審查機關應邀請地質專家學者或前條第一項規定之執業技師參與審查或委託專業團體辦理審查但具有自行審查能力者不在此限

83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草案

1 審查人員之資格條件 ( 第 2 點 )

2 審查人員之建議名單 ( 第 3 點 )

3 報告書審查應注意事項 ( 第 4 點 )

4 報告書審查應補正事項 ( 第 5 點 )

5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之法律效益 ( 第 6點 )

6 報告書審查之收費 ( 第 7 點 )

地質 大地工程 土木工程 採礦工程 水利工程 水土保持

地質 大地工程 土木工程 採礦工程 水利工程 水土保持

政府機關(構)及相當職等專職人員地質相關實務經驗 7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副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5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助理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7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5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副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碩士學位以上且地質專長相關專職實務或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專業證照之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且取得證照後執行地質業務 7 年以上

政府機關(構)及相當職等專職人員地質相關實務經驗 7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副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5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助理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7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5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副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碩士學位以上且地質專長相關專職實務或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專業證照之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且取得證照後執行地質業務 7 年以上

專長專長++實務經驗實務經驗

地質法 sect11Ⅱ審查機關應邀請地質專家學者或前條第一項規定之執業技師參與審查或委託專業團體辦理審查但具有自行審查能力者不在此限

審查人員之資格條件 (sect2)

85

審查人員之建議名單 (sect3)

中央主管機關得就前點規定資格條件建立審查人員建議名單提供審查機關參考

86

報告書審查應注意事項 (sect4)

結果之合理性內涵足以提供後續土地開發利用災害防治及環境保育規劃之參據

基地地質調查及基地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基地地質調查及基地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項目內容數量比例尺hellip

87

報告書審查應補正事項 (sect5)

審查報告書有下列情形之一者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應通知申請人限期修正或補正

未依規定格式及份數製作 應檢附文件不齊全未經技師簽證或簽證技師科別不符不符合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規定

88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之法律效益(sect6)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依地質法sect11Ⅱ規定審查)

無行政處分效力 應納入後續相關法令送審書圖文件提供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土地開發利用行為之參據

89

報告書審查之收費 (sect7)

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報告書得收取審查費 依其主管業務收費法令 依規費法相關規定

本報告書為相關法令送審書件之ㄧ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本報告書為相關法令送審書件之ㄧ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 Slide 1
  • Slide 10
  • Slide 12
  • Slide 13
  • Slide 15
  • Slide 25
  • Slide 28
  • Slide 33
  • Slide 39
  • Slide 42
  • Slide 43
  • Slide 44
  • Slide 46
  • Slide 48
  • Slide 49
  • Slide 52
  • Slide 54
  • Slide 55
  • Slide 57
  • Slide 62
  • Slide 63
  • Slide 64
  • Slide 65
  • Slide 66
  • Slide 67
  • Slide 81
  • Slide 84

38

基地地質調查 --分類及調查範圍 通則 (sect2)

區域調查調查範圍應包含基地全部及基地周界外 2 公里範圍與基地所在地質敏感區重疊部分

細部調查調查範圍應包含基地與地質敏感區重疊部分

得免細部調查維持原地形地貌且不開發者

但書區域調查範圍 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 (sect19) 基地及其所在之地質敏感區全部

土石流地質敏感區 (sect24) 基地及其所在之土石流溪流集水區全部

2 km基地

地質敏感區

基地地質調查 -- 調查項目及內容地質敏感區類別

區域調查 細部調查

地質遺跡(sect7)

地形地層分布及地質構造

地質遺跡之產狀外觀形態及保存狀況地質遺跡之地表分布範圍地質遺跡有向地下延伸者在預計開挖深度範圍內之分布岩層位態岩石性質及地質構造

地下水補注 (sect11)

地形地層分布地質構造及水文地質概況

地形地表沉積物種類及粒徑分布地下地層岩性分布水文地質參數

活動斷層(sect15)

活動斷層地形特徵地層分布及地質構造

岩層分布地質構造

山崩與地滑 (sect20)

環境狀況地質特性 地質特性坡地現況及工程特性

土石流(sect25)

地質環境特性土石崩塌料源土石流流動區溪床特性土石流溢流土石流堆積區特性土石流災害歷史土石流治理工程措施

土石流堆積物地表與地下分布及粒徑變化土石流流動與堆積之特徵及地形坡度變化調查區與土石流流動區之距離及基地與溪床之高程差基地內相關土石流治理工程措施

專章

40

基地地質調查 -- 調查方法 區域調查得引用既有地質資料既有地質資料不足者應以露頭調查遙測影像判釋或其他方法補充資料 (sect3I)

細部調查應進行現地調查現地調查如有既有資料可資引用者得以既有資料取代 (sect3Ⅱ)

本準則所規定之必要地質調查方法得以其他合乎學理且能達到相同調查目的之方法取代 (sect4)

地質法 sect9I 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視情況就下列方法擇一行之 由現有資料檢核並評估地質安全

進行現地調查並評估地質安全

通則

41

基地地質調查 -- 調查方法地質敏感區類別

區域調查 細部調查

地質遺跡(sect8)

露頭調查地質鑽探地球物理測勘或其他方法

地下水補注 (sect12)

地表沉積物種類及粒徑分布 地質鑽探 (增鑽探數量或地球物理測勘 )

活動斷層(sect16)

地形判釋露頭調查

地形判釋露頭調查地質鑽探(探溝調查 ) 地球物理測勘

山崩與地滑 (sect21)

遙測影像判釋地表調查

遙測影像判釋地表調查地質鑽探 (增鑽探數量或地球物理測勘 )

土石流(sect26)

遙測影像判釋地表調查

遙測影像判釋地表調查試坑調查地質鑽探

專章

細部調查規定必要調查方法 -- 地質鑽探地質敏感區類別 鑽探數量及配置 鑽探深度 其他規定

地下水補注 (sect12)

A≦05公頃得不進行地質鑽探05 < A≦2公頃至少應鑽探 2孔 2公頃< A每 1 公頃應鑽 1孔未滿 1 公頃者以 1 公頃計鑽探孔位以均勻分布於細部調查區為原則

每孔深度至少50 公尺或進入岩盤至少 5公尺

配合地質鑽孔調查地下水位及透水係數

活動斷層(sect16)-- 調查地下岩層分布及厚度活動斷層及剪裂帶深度

鑽探剖面應儘量垂直活動斷層走向其配置以能呈現細部調查區之特性及其與活動斷層之關係為原則沿活動斷層走向平行方向之長度每 100 公尺應繪置 1剖面未滿 100 公尺者以 100 公尺計剖面長度未滿 20 公尺者應至少有 1鑽孔控制剖面長度在 20 公尺以上者應至少有 2鑽孔控制且位於剖面兩端之鑽孔與細部調查區邊界之距離以小於 10 公尺為原則同剖面之鑽孔岩性有明顯變化或構造複雜者應增加鑽探數量以調查是否有活動斷層通過及其可能分布位置

每孔深度應至少 30 公尺

山崩與地滑 (sect21)-- 調查覆土層之分布與厚度及岩體之特性

A≦01公頃至少鑽探 1孔01 < A≦1公頃至少鑽探 2孔1公頃< A每 05 公頃應鑽 1孔未滿 05 公頃者以05 公頃計鑽探孔位應配合調查區域狀況選擇適當之配置如為順向坡應優先配置鑽孔

每孔深度至少 30 公尺並應進入岩盤至少 5 公尺如位於順向坡坡面上之鑽孔深度應足以釐清順向坡之岩層組成與厚度及主要不連續面之特性

配合地質鑽孔進行地下水位量測並視坡地穩定分析之需要進行土壤與岩石力學試驗及地下水文調查

土石流(sect26)-- 調查土石流堆積材料厚度及粒徑變化

A≦01公頃至少鑽探 1孔01 < A≦1公頃至少鑽探 2孔1公頃< A每 05 公頃應鑽 1孔未滿 05 公頃者以05 公頃計鑽探孔位配置以均勻分布為原則

每孔深度至少20 公尺或進入岩盤 5 公尺

全程取樣

基地地質調查報告書圖說規範 區域調查地質圖+地質剖面圖 細部調查地質圖+地質剖面圖 地下地質調查方法之紀錄圖說如柱狀圖剖面圖等

地質敏感區類別

區域圖說比例尺

細部圖說比例尺

地質剖面圖

地質遺跡 (sect9)

≧125000 ≧15000 區域調查地質圖與細部調查地質圖均應附與地質圖同比例尺之地質剖面圖

地下水補注(sect13)

≧125000 ≧15000 區域調查地質圖應附水文地質剖面圖細部調查地質圖應附水文地質柵狀圖其中水平比例尺同各地質圖比例垂直比例尺得適度放大

活動斷層(sect17)

≧125000 ≧15000 區域調查地質圖與細部調查地質圖均應附與地質圖同比例尺之地質剖面圖細部調查應配合鑽探資料標示地層(岩層)界線及活動斷層如活動斷層不在細部調查區範圍內應依現有資料將活動斷層標示於剖面延伸線上

山崩與地滑(sect22)

≧125000 ≧15000 區域調查地質圖應附二條相互垂直之剖面細部調查地質剖面圖應配合鑽探孔位繪製以表現覆土層及岩層之空間分布剖面圖之比例尺應與地質圖相同

土石流(sect27)

≧125000 ≧15000 區域調查地質圖應附土石流溪流縱斷面圖標示土石材料堆積位置細部調查地質圖應配合地質鑽探及試坑繪製至少二條相互垂直之地質剖面圖

專章

基地地質安全評估 -- 項目及內容

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 (sect10)

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 (sect14)

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 (sect18)

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 (sect23)

土石流地質敏感區 (sect28)

1 評估基地開發範圍與地質遺跡之空間關係及開發行為對地質遺跡形狀視覺或完整性之影響並研提因應對策2 研提開發行為於施工期間對地質遺跡採取之保護措施及評估其效果3 開發行為人對地質遺跡長期維護之因應對策

1 評估土地開發行為開發中對地下水水質及入滲補注量直接或間接之影響2 評估土地開發行為開發後造成地下水質及入滲補注量之影響3 經評估土地開發行為對地下水水質及入滲補注量造成永久性或暫時性不良影響時應採取因應措施並評估其效果

1 評估活動斷層活動時基地內地表破裂或變形之特性及可能影響範圍2 評估活動斷層活動時地表破裂或變形對開發行為之影響並分析基地內開發行為之適當性3因應對策及其效果評估

1 評估山崩或地滑發生之土石下坡運動特性崩塌或滑動量體及影響範圍對開發行為安全之影響2 評估順向坡之穩定性及開發行為對順向坡穩定性之影響3 評估開發行為造成現有山崩或地滑範圍擴大誘發潛在山崩地滑或順向坡岩體滑動之可能性及其規模4因應對策及其效果評估

1 評估土石流潛勢規模及對開發基地影響之範圍2 評估土石流對土地開發行為或建築物安全之影響3 開發行為安全之因應對策及其安全效果評估

專章

45

報告書製作應遵行事項 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結果應依本準則規定製作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報告書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sect5I)

基地與二種類別以上地質敏感區範圍重疊時應依不同類別地質敏感區規定分別辦理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其調查及評估結果得併於同一報告書(sect5Ⅱ)

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係由本法第 10 條第 1 項所定技師辦理者報告書之簽證應檢附該辦理技師之技師證書及執業執照影本由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公營事業機構或公法人內依法取得相當類科技師證書者辦理時應檢附該辦理技師之技師證書影本 (sect6)

通則

地質法 sect6

地質法 sect8- sect11

地質法 sect5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土地管理 其他規定

土地利用計畫

土地開發審查

災害防治

環境保育

資源開發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廢止

審查及公告

基地位於地質敏感區且符合土地開發行為之種類及規模

申請土地開發前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最先受理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應審查報告書

經審查通過之報告書應納入後續其他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之書圖文件做為參據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之公告」依行政程序法界定為法規命令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之公告」依行政程序法界定為法規命令

地質法第地質法第 88 條第條第 11 項土地開發行為種類與規模及所稱「緊急救災者」相關規定項土地開發行為種類與規模及所稱「緊急救災者」相關規定(( 草案草案 ) )

地質法第地質法第 1111 條第條第 11 項所稱「相關法令」及第項所稱「相關法令」及第 22 項所稱「審查機關」相關規定項所稱「審查機關」相關規定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 (( 草案草案 ))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格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格式式

47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之公告」依行政程序法界定為法規命令

地質法 sect5I 中央主管機關應將具有特殊地質景觀地質環境或有發生地質災害之虞之地區公告為地質敏感區

bull公告之法制作業bull人民之救濟權利 bull公告之法制作業bull人民之救濟權利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之公告 法規命令 一般處分

行政程序法規定 一般處分特定人具體之事實關係

sect92I 所稱行政處分係指行政機關就公法上具體事件所為之決定或其他公 權力措施而對外直接發生法律效果之單方行政行為

sect92Ⅱ前項決定或措施之相對人雖非特定而依一般性特徵可得確定其範圍者 為一般處分適用本法有關行政處分之規定有關公物之設定變更廢 止或其一般使用者亦同

法規命令不特定多數人一般抽象性規範 sect150I 所稱法規命令係指行政機關基於法律授權對多數不特定人民就一 般事項所作抽象之對外發生法律效果之規定

法務部函釋法務部函釋

都市計畫案例(司法院釋字第 156號解釋理由書及最高行政法院 95 年度 判字第 2147號判決) 都市計畫之個別變更係直接限制一定區域內人民之權利利益或增加其負擔其具有行政處分之性質

擬定都市計畫通盤檢討後所作之變更非直接限制一定區域內人民之權益或增加其負擔且非針對具體事件之處理核其性質乃屬於法規命令而非行政處分其性質是一種法規不得直接對之爭訟

特定地區經公告為地質敏感區後其後續影響為何似僅有地質法第 8 條規定「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上開規定似未直接限制一定區域內人民之權利利益或增加其負擔是以地質敏感區之公告性質上似屬法規命令而非一般處分惟仍請貴部再予確認上開公告除前所述外是否尚有其他影響以上事項宜請貴部再予審認

法務部函釋法務部函釋

50

地質敏感區之公告性質屬法規命令

確認特定地區經公告為地質敏感區後其後續影響僅有地質法第 8 條之規定

按法務部函釋上開規定因其非直接限制一定區域內人民之權益且非針對具體事件之處理

是以地質敏感區之公告性質乃屬於行政程序法第 150 條第 1 項規定所稱法規命令而非行政程序法第 92 條規定所指一般處分

經濟部重新檢視地質法

經濟部重新檢視地質法

51

地質法第 11 條第 1 項所稱「相關法令」及第 2 項所稱「審查機關」相關規定

地質法 sect11 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於相關法令規定須送審之書圖文件中納入調查及評估結果

審查機關應邀請地質專家學者或前條第一項規定之執業技師參與審查或委託專業團體辦理審查但具有自行審查能力者不在此限

地質法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

sect11I 依第 8 條第 1 項規定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於相關法令規定須送審之書圖文件中納入調查及評估結果

地質法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

sect11I 依第 8 條第 1 項規定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於相關法令規定須送審之書圖文件中納入調查及評估結果

bull資源開發bull土地開發利用bull工程建設bull廢棄物處置bull天然災害整治bull法令規定有關土地開發之規劃設計及施工

bull區域計畫法bull建築法bull環境影響評估法bull水土保持法bull土石採取法bull水利法 bull礦業法bull溫泉法bullhellip

地質法sect3Ⅶ

立法說明立法說明

53

核釋地質法第 11 條第 1 項「相關法令」

係指訂有土地開發行為相關審查規定之法令 區域計畫法都市計畫法 建築法 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各目的事業法令

bull面積 35公頃bull非都市地區

bull山坡地bull興辦事業

bull休閒農業輔導管理辦法 bull休閒農場經營計畫審查作業要點 bull非都市土地休閒農場容許作休閒農業設施使用審查作業要點 bull非都市土地作休閒農業使用興辦事業計畫及變更編定審查作業要點 bull休閒農場專案輔導實施作業規定bull區域計畫法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建築法等相關規定

【例】複合型休閒農場之土地開發申請

【例】複合型休閒農場申請土地開發許可審查流程示意圖

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bull影響土地開發人權益bull浪費行政資源bull影響土地開發人權益bull浪費行政資源

重複審查重複審查

56

係指辦理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審查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 為避免重複審查應以最先受理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為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結果之「審查機關」

經審查通過之調查及評估結果應納入後續其他「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之書圖文件做為參據

核釋地質法第 11 條第 2 項「審查機關」

【例】複合型休閒農場申請土地開發許可審查流程示意圖

辦理審查辦理審查納入參據納入參據

參據參據 參據

參據

參據參據

誰該辦理審查bull視個案情形bull每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都有可能

誰該辦理審查bull視個案情形bull每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都有可能

58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格式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sect5I 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結果應依本準則規定製作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以下簡稱報告書)報告書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59

報告書格式 基地地質調查報告

1 基地所在地質敏感區地質概況2 區域調查

(1) 調查項目內容方法及數量(2) 調查結果說明附地質圖地質剖面圖及其他相關主題圖說

3細部調查(1) 調查項目內容方法及數量(2) 調查結果說明附地質圖地質剖面圖及其他相關主題圖說

4綜合解釋 基地地質安全評估報告

依據地質調查結果及地質安全評估項目撰述地質安全評估結果

附錄 地質鑽探報告或其他地質調查方法紀錄現地試驗資料室內試驗及分析資料等

60

叁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

一地質法地質敏感區整體作業架構及程序二地質法地質敏感區相關規定

(一)法律及法規命令(二)其他規定

三地質敏感區公告及查詢(一)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及第 1 批準備(二)地質敏感區查詢系統建置

四地方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五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61

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 全國地質敏感區通盤劃定預定 4 至 5 年內分批公告完成之後至少每 5 年通 盤檢討 1次

個案更新視情況得隨時辦理 地質敏感區公告之主要作業及辦理機關

計畫書研提中央及地方主管機關 全國通盤劃定通盤檢討及個案跨越兩個以上行政區域者由中央主管機關辦理

個案未跨行政區域者由該轄管地方主管機關辦理 計畫書公開展示地方主管機關 審議會審查及計畫書核定中央主管機關

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及第 1 批準備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主要由中央主管機關辦理第 1 批地質敏感區主要由中央主管機關辦理

計畫書公開展示 30日

(地方主管機關)

計畫書公開展示 30日

(地方主管機關)計畫書審查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計畫書審查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

計畫書核定及地質敏感區公告(中央主管機關)

計畫書核定及地質敏感區公告(中央主管機關)

約5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

地質法施行 1001201

審議會籌組及討論運作規劃 相關法令

主管機關檢視其主管法令相關規定並調整修正

有關 3 子法發布 10136

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會 101313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會 101313

劃定計畫書研提(中央主管機關)劃定計畫書研提(中央主管機關)

劃定作業(中央主管機關)

劃定作業(中央主管機關)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公告準備

第 1 批分布地點

1 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名稱 分類 縣市 鄉鎮暖暖壺穴 壺穴 基隆市 暖暖區大華壺穴 壺穴 新北市 平溪區猴硐壺穴 壺穴 新北市 瑞芳區十分瀑布 瀑布 新北市 平溪區眼鏡洞瀑布 瀑布 新北市 平溪區

第 1 批101 年度102 年度103 年度

2 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年度 地質敏感區 行政區域第 1批 濁水溪沖積扇 彰化縣

雲林縣

101 屏東平原 高雄市屏東縣

102 蘭陽平原 宜蘭縣

103臺中地區臺北地區

臺中市臺北市新北市

濁水溪沖積扇

3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第 1 批分布地點車籠埔斷層活動斷層敏感區所經行政區域 (鄉鎮市區 ) bull臺中市 (9 處 ) 東勢區石岡區豐原區北屯區太平區大里區潭子區霧峰區和平區bull南投縣 (5 處 ) 草屯鎮南投市中寮鄉名間鄉竹山鎮bull苗栗縣 (1 處 ) 卓蘭鎮

第 1 批101 年度102 年度103 年度104 年度

4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第 1批

年度 直轄市或縣市 說明

第 1批 臺北市 坡地社區重點縣市

五都之一

101 南投縣 921震災區坡地災害指標縣市

101 臺中市 921震災區五都之一

第 1 年度 分布地點

5 土石流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與水土保持局現有之土石流潛勢溪流間之關係尚待釐清

第 1 批暫緩劃定

102(330)

南投縣229

臺中市101

103(264)

屏東縣 65

高雄市 89

嘉義縣 62

臺南市 48

104(320)

宜蘭縣139

雲林縣 10

彰化縣 7

花蓮縣164

105(239)

臺東縣163

苗栗縣 76

106(425)

新竹縣 71

桃園縣 51

基隆市 34

新北市219

臺北市 50

68

地質敏感區查詢系統建置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sect15Ⅲ中央主管機關應建立地質敏感區資料庫提供網路查詢及下載列印查詢結果

地質敏感區查詢民眾得自行上網進行或委由顧問公司技師代辦各級主管機關應協助提供諮詢服務

系統應於第 1 批地質敏感區公告前建妥並於每次公告地質敏感區之同時更新資料

因應土地法地籍資料付費規定系統必要配套 政府機關版查詢時可展現地籍資料 一般民眾版查詢時須自備地籍圖數值資料(向地籍主管機關申購委託測量或其他方式資料處理取得)

69

地質敏感區查詢雛形系統操作展示

地質敏感區查詢雛形系統操作展示

70

叁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

一地質法地質敏感區整體作業架構及程序二地質法地質敏感區相關規定

(一)法律及法規命令(二)其他規定

三地質敏感區公告及查詢(一)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及第 1 批準備(二)地質敏感區查詢系統建置

四地方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五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71

四地方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所在地地方政府

基隆河中上游河蝕地形(壺穴與瀑布 ) 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基隆市新北市

濁水溪沖積扇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彰化縣雲林縣

車籠埔斷層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台中市南投縣苗栗縣

山崩與地滑地質感區劃定計畫書 _臺北市

臺北市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sect9Ⅱ 辦理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公開展示事宜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sect9Ⅱ 辦理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公開展示事宜

72

已提供對口單位1臺北市政府2桃園縣政府3苗栗縣政府4臺中市政府5彰化縣政府6雲林縣政府7高雄市政府8屏東縣政府9花蓮縣政府10宜蘭縣政府11金門縣政府

已提供對口單位1臺北市政府2桃園縣政府3苗栗縣政府4臺中市政府5彰化縣政府6雲林縣政府7高雄市政府8屏東縣政府9花蓮縣政府10宜蘭縣政府11金門縣政府

請地方政府儘速提供對口單位

地方對口設置或指派屬地方主管機關權責 組織編制 業務職掌 地方情況

73

五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依地質法相關條文規定

sect6I 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應將地質敏感區相關資料納入土地利用計畫土地開發審查災害防治環境保育及資源開發之參據

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sect11I 將調查及評估結果納入送審之書圖文件中

依地質法第 11 條解釋令 「相關法令」指訂有土地開發行為相

關審查規定之法令 「審查機關」指辦理地質敏感區基地

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審查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為避免重複審查應以最先受理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為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結果之「審查機關」

經審查通過之調查及評估結果應納入後續其他「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之書圖文件做為參據

請區域計畫法都市計畫法建築法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及各目的事業法令之各法令主管機關研修其主管法令規定送審所需書表文件格式評估納入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規定俾便於地質敏感區公告後能辦理審查

請區域計畫法都市計畫法建築法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及各目的事業法令之各法令主管機關研修其主管法令規定送審所需書表文件格式評估納入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規定俾便於地質敏感區公告後能辦理審查

74

水土保持局如何配合地質法施行研修水土保持書件格式檢視「水土保持計畫審核監督辦法」規定 所需書表文件格式之內容酌予文字修正納入地質法地質敏感區規定再行公告即成

第 36 條本辦法所需書表文件之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第 36 條本辦法所需書表文件之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案例分享

75

敬請提供法令修正資訊

為利相關法令與地質法間銜接順暢請應配合地質法修正規定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於修正後將相關資訊轉知中央主管機關

76

一地質敏感區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及規模草案(附件 7 )提請討論

二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草案(附件 9 )提請討論

綜合討論綜合討論

肆討論事項

77

地質法第 8 條第 1 項土地開發行為種類與規模及所稱「緊急救災者」相關規定 ( 草

案 )地質法 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

所有土地開發行為嗎

所有土地開發行為嗎

78

過度擾民 經濟部水利署

經檢視本法所稱之「土地開發行為」水利法中可能涉及本法第 8 條及第 11 條需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事項為水利法第 46 條水利建造物之興辦改造核准許可等惟水利建造物數量龐大規模較小或開挖深度較淺之開發行為對地質環境及人民安全之影響相對較小是否所有開發行為皆須依法辦理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建議排除規模較小部分以避免增加開發成本及過度擾民

臺北市政府 公園闢建開發行為多為地表整地及綠化植栽結構物及附屬設施如涼亭管溝花槽照明設施等等僅佔工程之小部份且為地表淺基礎開挖影響地質環境條件甚微應無造成地質災害之虞參考經濟部全國地質調查資料即可故建議無一層樓以上且建築面積小於 45m2 建物之公園闢建開發得予排除以節省開發成本

hellip

79

比例原則(禁止過分原則)

行政程序法 sect7 行政行為應依下列原則為之一採取之方法應有助於目的之達成二有多種同樣能達成目的之方法時應選擇對人民權益損害最少者

三採取之方法所造成之損害不得與欲達成目的之利益顯失均衡

排除與地質安全無關者排除小規模者

排除與地質安全無關者排除小規模者

80

核釋地質法第 8 條第 1 項規定 依立法意旨及比例原則土地開發行為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其種類及規模如附表

緊急救災者係指災害發生後經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認定之搶通搶災或防患二次災害之緊急工程行為

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 基地位於地質敏感區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規模

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 基地位於地質敏感區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規模

地質敏感區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及規模 ( 草案 )

1 工廠之設立及工業區之開發2鐵路大眾捷運系統港灣及機場之開發3 公路之開發4 土石採取及探礦採礦5蓄水建造物之開發6休閒農場之開發利用7漁塭或魚池之興建8遊樂區及風景區之開發9高爾夫球場及戶外運動場地之興建或擴建10 文化教育訓練設施或研究機構之興建或擴建11醫療建設之開發其醫院興建或擴建12 新市區(係指新社區及新市鎮)建設13 環境保護工程之興建14 核能及其他能源之開發及放射性核廢料儲存或處理場所之興建15 地下街工程16高壓電線塔基工程17纜車之興建或擴建18氣象雷達站之興建或擴建工程19 設置石油管理法所定之石油石油製品貯存槽20 建築物(係指應請領建照執照)之新建或增建

選取與地質安全有關者考量各類地質敏感區屬性決定辦理與否排除小規模者

選取與地質安全有關者考量各類地質敏感區屬性決定辦理與否排除小規模者

82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 (草案 )

本報告書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為避免審查地質專業事項及技術標準不一中央主管機關爰訂定審查參考規範提供各審查機關參考

地質法 sect11 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於相關法令規定須送審之書圖文件中納入調查及評估結果

審查機關應邀請地質專家學者或前條第一項規定之執業技師參與審查或委託專業團體辦理審查但具有自行審查能力者不在此限

83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草案

1 審查人員之資格條件 ( 第 2 點 )

2 審查人員之建議名單 ( 第 3 點 )

3 報告書審查應注意事項 ( 第 4 點 )

4 報告書審查應補正事項 ( 第 5 點 )

5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之法律效益 ( 第 6點 )

6 報告書審查之收費 ( 第 7 點 )

地質 大地工程 土木工程 採礦工程 水利工程 水土保持

地質 大地工程 土木工程 採礦工程 水利工程 水土保持

政府機關(構)及相當職等專職人員地質相關實務經驗 7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副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5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助理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7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5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副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碩士學位以上且地質專長相關專職實務或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專業證照之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且取得證照後執行地質業務 7 年以上

政府機關(構)及相當職等專職人員地質相關實務經驗 7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副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5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助理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7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5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副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碩士學位以上且地質專長相關專職實務或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專業證照之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且取得證照後執行地質業務 7 年以上

專長專長++實務經驗實務經驗

地質法 sect11Ⅱ審查機關應邀請地質專家學者或前條第一項規定之執業技師參與審查或委託專業團體辦理審查但具有自行審查能力者不在此限

審查人員之資格條件 (sect2)

85

審查人員之建議名單 (sect3)

中央主管機關得就前點規定資格條件建立審查人員建議名單提供審查機關參考

86

報告書審查應注意事項 (sect4)

結果之合理性內涵足以提供後續土地開發利用災害防治及環境保育規劃之參據

基地地質調查及基地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基地地質調查及基地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項目內容數量比例尺hellip

87

報告書審查應補正事項 (sect5)

審查報告書有下列情形之一者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應通知申請人限期修正或補正

未依規定格式及份數製作 應檢附文件不齊全未經技師簽證或簽證技師科別不符不符合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規定

88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之法律效益(sect6)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依地質法sect11Ⅱ規定審查)

無行政處分效力 應納入後續相關法令送審書圖文件提供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土地開發利用行為之參據

89

報告書審查之收費 (sect7)

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報告書得收取審查費 依其主管業務收費法令 依規費法相關規定

本報告書為相關法令送審書件之ㄧ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本報告書為相關法令送審書件之ㄧ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 Slide 1
  • Slide 10
  • Slide 12
  • Slide 13
  • Slide 15
  • Slide 25
  • Slide 28
  • Slide 33
  • Slide 39
  • Slide 42
  • Slide 43
  • Slide 44
  • Slide 46
  • Slide 48
  • Slide 49
  • Slide 52
  • Slide 54
  • Slide 55
  • Slide 57
  • Slide 62
  • Slide 63
  • Slide 64
  • Slide 65
  • Slide 66
  • Slide 67
  • Slide 81
  • Slide 84

基地地質調查 -- 調查項目及內容地質敏感區類別

區域調查 細部調查

地質遺跡(sect7)

地形地層分布及地質構造

地質遺跡之產狀外觀形態及保存狀況地質遺跡之地表分布範圍地質遺跡有向地下延伸者在預計開挖深度範圍內之分布岩層位態岩石性質及地質構造

地下水補注 (sect11)

地形地層分布地質構造及水文地質概況

地形地表沉積物種類及粒徑分布地下地層岩性分布水文地質參數

活動斷層(sect15)

活動斷層地形特徵地層分布及地質構造

岩層分布地質構造

山崩與地滑 (sect20)

環境狀況地質特性 地質特性坡地現況及工程特性

土石流(sect25)

地質環境特性土石崩塌料源土石流流動區溪床特性土石流溢流土石流堆積區特性土石流災害歷史土石流治理工程措施

土石流堆積物地表與地下分布及粒徑變化土石流流動與堆積之特徵及地形坡度變化調查區與土石流流動區之距離及基地與溪床之高程差基地內相關土石流治理工程措施

專章

40

基地地質調查 -- 調查方法 區域調查得引用既有地質資料既有地質資料不足者應以露頭調查遙測影像判釋或其他方法補充資料 (sect3I)

細部調查應進行現地調查現地調查如有既有資料可資引用者得以既有資料取代 (sect3Ⅱ)

本準則所規定之必要地質調查方法得以其他合乎學理且能達到相同調查目的之方法取代 (sect4)

地質法 sect9I 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視情況就下列方法擇一行之 由現有資料檢核並評估地質安全

進行現地調查並評估地質安全

通則

41

基地地質調查 -- 調查方法地質敏感區類別

區域調查 細部調查

地質遺跡(sect8)

露頭調查地質鑽探地球物理測勘或其他方法

地下水補注 (sect12)

地表沉積物種類及粒徑分布 地質鑽探 (增鑽探數量或地球物理測勘 )

活動斷層(sect16)

地形判釋露頭調查

地形判釋露頭調查地質鑽探(探溝調查 ) 地球物理測勘

山崩與地滑 (sect21)

遙測影像判釋地表調查

遙測影像判釋地表調查地質鑽探 (增鑽探數量或地球物理測勘 )

土石流(sect26)

遙測影像判釋地表調查

遙測影像判釋地表調查試坑調查地質鑽探

專章

細部調查規定必要調查方法 -- 地質鑽探地質敏感區類別 鑽探數量及配置 鑽探深度 其他規定

地下水補注 (sect12)

A≦05公頃得不進行地質鑽探05 < A≦2公頃至少應鑽探 2孔 2公頃< A每 1 公頃應鑽 1孔未滿 1 公頃者以 1 公頃計鑽探孔位以均勻分布於細部調查區為原則

每孔深度至少50 公尺或進入岩盤至少 5公尺

配合地質鑽孔調查地下水位及透水係數

活動斷層(sect16)-- 調查地下岩層分布及厚度活動斷層及剪裂帶深度

鑽探剖面應儘量垂直活動斷層走向其配置以能呈現細部調查區之特性及其與活動斷層之關係為原則沿活動斷層走向平行方向之長度每 100 公尺應繪置 1剖面未滿 100 公尺者以 100 公尺計剖面長度未滿 20 公尺者應至少有 1鑽孔控制剖面長度在 20 公尺以上者應至少有 2鑽孔控制且位於剖面兩端之鑽孔與細部調查區邊界之距離以小於 10 公尺為原則同剖面之鑽孔岩性有明顯變化或構造複雜者應增加鑽探數量以調查是否有活動斷層通過及其可能分布位置

每孔深度應至少 30 公尺

山崩與地滑 (sect21)-- 調查覆土層之分布與厚度及岩體之特性

A≦01公頃至少鑽探 1孔01 < A≦1公頃至少鑽探 2孔1公頃< A每 05 公頃應鑽 1孔未滿 05 公頃者以05 公頃計鑽探孔位應配合調查區域狀況選擇適當之配置如為順向坡應優先配置鑽孔

每孔深度至少 30 公尺並應進入岩盤至少 5 公尺如位於順向坡坡面上之鑽孔深度應足以釐清順向坡之岩層組成與厚度及主要不連續面之特性

配合地質鑽孔進行地下水位量測並視坡地穩定分析之需要進行土壤與岩石力學試驗及地下水文調查

土石流(sect26)-- 調查土石流堆積材料厚度及粒徑變化

A≦01公頃至少鑽探 1孔01 < A≦1公頃至少鑽探 2孔1公頃< A每 05 公頃應鑽 1孔未滿 05 公頃者以05 公頃計鑽探孔位配置以均勻分布為原則

每孔深度至少20 公尺或進入岩盤 5 公尺

全程取樣

基地地質調查報告書圖說規範 區域調查地質圖+地質剖面圖 細部調查地質圖+地質剖面圖 地下地質調查方法之紀錄圖說如柱狀圖剖面圖等

地質敏感區類別

區域圖說比例尺

細部圖說比例尺

地質剖面圖

地質遺跡 (sect9)

≧125000 ≧15000 區域調查地質圖與細部調查地質圖均應附與地質圖同比例尺之地質剖面圖

地下水補注(sect13)

≧125000 ≧15000 區域調查地質圖應附水文地質剖面圖細部調查地質圖應附水文地質柵狀圖其中水平比例尺同各地質圖比例垂直比例尺得適度放大

活動斷層(sect17)

≧125000 ≧15000 區域調查地質圖與細部調查地質圖均應附與地質圖同比例尺之地質剖面圖細部調查應配合鑽探資料標示地層(岩層)界線及活動斷層如活動斷層不在細部調查區範圍內應依現有資料將活動斷層標示於剖面延伸線上

山崩與地滑(sect22)

≧125000 ≧15000 區域調查地質圖應附二條相互垂直之剖面細部調查地質剖面圖應配合鑽探孔位繪製以表現覆土層及岩層之空間分布剖面圖之比例尺應與地質圖相同

土石流(sect27)

≧125000 ≧15000 區域調查地質圖應附土石流溪流縱斷面圖標示土石材料堆積位置細部調查地質圖應配合地質鑽探及試坑繪製至少二條相互垂直之地質剖面圖

專章

基地地質安全評估 -- 項目及內容

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 (sect10)

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 (sect14)

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 (sect18)

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 (sect23)

土石流地質敏感區 (sect28)

1 評估基地開發範圍與地質遺跡之空間關係及開發行為對地質遺跡形狀視覺或完整性之影響並研提因應對策2 研提開發行為於施工期間對地質遺跡採取之保護措施及評估其效果3 開發行為人對地質遺跡長期維護之因應對策

1 評估土地開發行為開發中對地下水水質及入滲補注量直接或間接之影響2 評估土地開發行為開發後造成地下水質及入滲補注量之影響3 經評估土地開發行為對地下水水質及入滲補注量造成永久性或暫時性不良影響時應採取因應措施並評估其效果

1 評估活動斷層活動時基地內地表破裂或變形之特性及可能影響範圍2 評估活動斷層活動時地表破裂或變形對開發行為之影響並分析基地內開發行為之適當性3因應對策及其效果評估

1 評估山崩或地滑發生之土石下坡運動特性崩塌或滑動量體及影響範圍對開發行為安全之影響2 評估順向坡之穩定性及開發行為對順向坡穩定性之影響3 評估開發行為造成現有山崩或地滑範圍擴大誘發潛在山崩地滑或順向坡岩體滑動之可能性及其規模4因應對策及其效果評估

1 評估土石流潛勢規模及對開發基地影響之範圍2 評估土石流對土地開發行為或建築物安全之影響3 開發行為安全之因應對策及其安全效果評估

專章

45

報告書製作應遵行事項 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結果應依本準則規定製作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報告書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sect5I)

基地與二種類別以上地質敏感區範圍重疊時應依不同類別地質敏感區規定分別辦理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其調查及評估結果得併於同一報告書(sect5Ⅱ)

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係由本法第 10 條第 1 項所定技師辦理者報告書之簽證應檢附該辦理技師之技師證書及執業執照影本由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公營事業機構或公法人內依法取得相當類科技師證書者辦理時應檢附該辦理技師之技師證書影本 (sect6)

通則

地質法 sect6

地質法 sect8- sect11

地質法 sect5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土地管理 其他規定

土地利用計畫

土地開發審查

災害防治

環境保育

資源開發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廢止

審查及公告

基地位於地質敏感區且符合土地開發行為之種類及規模

申請土地開發前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最先受理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應審查報告書

經審查通過之報告書應納入後續其他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之書圖文件做為參據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之公告」依行政程序法界定為法規命令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之公告」依行政程序法界定為法規命令

地質法第地質法第 88 條第條第 11 項土地開發行為種類與規模及所稱「緊急救災者」相關規定項土地開發行為種類與規模及所稱「緊急救災者」相關規定(( 草案草案 ) )

地質法第地質法第 1111 條第條第 11 項所稱「相關法令」及第項所稱「相關法令」及第 22 項所稱「審查機關」相關規定項所稱「審查機關」相關規定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 (( 草案草案 ))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格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格式式

47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之公告」依行政程序法界定為法規命令

地質法 sect5I 中央主管機關應將具有特殊地質景觀地質環境或有發生地質災害之虞之地區公告為地質敏感區

bull公告之法制作業bull人民之救濟權利 bull公告之法制作業bull人民之救濟權利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之公告 法規命令 一般處分

行政程序法規定 一般處分特定人具體之事實關係

sect92I 所稱行政處分係指行政機關就公法上具體事件所為之決定或其他公 權力措施而對外直接發生法律效果之單方行政行為

sect92Ⅱ前項決定或措施之相對人雖非特定而依一般性特徵可得確定其範圍者 為一般處分適用本法有關行政處分之規定有關公物之設定變更廢 止或其一般使用者亦同

法規命令不特定多數人一般抽象性規範 sect150I 所稱法規命令係指行政機關基於法律授權對多數不特定人民就一 般事項所作抽象之對外發生法律效果之規定

法務部函釋法務部函釋

都市計畫案例(司法院釋字第 156號解釋理由書及最高行政法院 95 年度 判字第 2147號判決) 都市計畫之個別變更係直接限制一定區域內人民之權利利益或增加其負擔其具有行政處分之性質

擬定都市計畫通盤檢討後所作之變更非直接限制一定區域內人民之權益或增加其負擔且非針對具體事件之處理核其性質乃屬於法規命令而非行政處分其性質是一種法規不得直接對之爭訟

特定地區經公告為地質敏感區後其後續影響為何似僅有地質法第 8 條規定「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上開規定似未直接限制一定區域內人民之權利利益或增加其負擔是以地質敏感區之公告性質上似屬法規命令而非一般處分惟仍請貴部再予確認上開公告除前所述外是否尚有其他影響以上事項宜請貴部再予審認

法務部函釋法務部函釋

50

地質敏感區之公告性質屬法規命令

確認特定地區經公告為地質敏感區後其後續影響僅有地質法第 8 條之規定

按法務部函釋上開規定因其非直接限制一定區域內人民之權益且非針對具體事件之處理

是以地質敏感區之公告性質乃屬於行政程序法第 150 條第 1 項規定所稱法規命令而非行政程序法第 92 條規定所指一般處分

經濟部重新檢視地質法

經濟部重新檢視地質法

51

地質法第 11 條第 1 項所稱「相關法令」及第 2 項所稱「審查機關」相關規定

地質法 sect11 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於相關法令規定須送審之書圖文件中納入調查及評估結果

審查機關應邀請地質專家學者或前條第一項規定之執業技師參與審查或委託專業團體辦理審查但具有自行審查能力者不在此限

地質法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

sect11I 依第 8 條第 1 項規定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於相關法令規定須送審之書圖文件中納入調查及評估結果

地質法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

sect11I 依第 8 條第 1 項規定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於相關法令規定須送審之書圖文件中納入調查及評估結果

bull資源開發bull土地開發利用bull工程建設bull廢棄物處置bull天然災害整治bull法令規定有關土地開發之規劃設計及施工

bull區域計畫法bull建築法bull環境影響評估法bull水土保持法bull土石採取法bull水利法 bull礦業法bull溫泉法bullhellip

地質法sect3Ⅶ

立法說明立法說明

53

核釋地質法第 11 條第 1 項「相關法令」

係指訂有土地開發行為相關審查規定之法令 區域計畫法都市計畫法 建築法 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各目的事業法令

bull面積 35公頃bull非都市地區

bull山坡地bull興辦事業

bull休閒農業輔導管理辦法 bull休閒農場經營計畫審查作業要點 bull非都市土地休閒農場容許作休閒農業設施使用審查作業要點 bull非都市土地作休閒農業使用興辦事業計畫及變更編定審查作業要點 bull休閒農場專案輔導實施作業規定bull區域計畫法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建築法等相關規定

【例】複合型休閒農場之土地開發申請

【例】複合型休閒農場申請土地開發許可審查流程示意圖

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bull影響土地開發人權益bull浪費行政資源bull影響土地開發人權益bull浪費行政資源

重複審查重複審查

56

係指辦理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審查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 為避免重複審查應以最先受理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為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結果之「審查機關」

經審查通過之調查及評估結果應納入後續其他「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之書圖文件做為參據

核釋地質法第 11 條第 2 項「審查機關」

【例】複合型休閒農場申請土地開發許可審查流程示意圖

辦理審查辦理審查納入參據納入參據

參據參據 參據

參據

參據參據

誰該辦理審查bull視個案情形bull每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都有可能

誰該辦理審查bull視個案情形bull每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都有可能

58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格式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sect5I 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結果應依本準則規定製作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以下簡稱報告書)報告書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59

報告書格式 基地地質調查報告

1 基地所在地質敏感區地質概況2 區域調查

(1) 調查項目內容方法及數量(2) 調查結果說明附地質圖地質剖面圖及其他相關主題圖說

3細部調查(1) 調查項目內容方法及數量(2) 調查結果說明附地質圖地質剖面圖及其他相關主題圖說

4綜合解釋 基地地質安全評估報告

依據地質調查結果及地質安全評估項目撰述地質安全評估結果

附錄 地質鑽探報告或其他地質調查方法紀錄現地試驗資料室內試驗及分析資料等

60

叁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

一地質法地質敏感區整體作業架構及程序二地質法地質敏感區相關規定

(一)法律及法規命令(二)其他規定

三地質敏感區公告及查詢(一)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及第 1 批準備(二)地質敏感區查詢系統建置

四地方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五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61

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 全國地質敏感區通盤劃定預定 4 至 5 年內分批公告完成之後至少每 5 年通 盤檢討 1次

個案更新視情況得隨時辦理 地質敏感區公告之主要作業及辦理機關

計畫書研提中央及地方主管機關 全國通盤劃定通盤檢討及個案跨越兩個以上行政區域者由中央主管機關辦理

個案未跨行政區域者由該轄管地方主管機關辦理 計畫書公開展示地方主管機關 審議會審查及計畫書核定中央主管機關

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及第 1 批準備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主要由中央主管機關辦理第 1 批地質敏感區主要由中央主管機關辦理

計畫書公開展示 30日

(地方主管機關)

計畫書公開展示 30日

(地方主管機關)計畫書審查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計畫書審查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

計畫書核定及地質敏感區公告(中央主管機關)

計畫書核定及地質敏感區公告(中央主管機關)

約5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

地質法施行 1001201

審議會籌組及討論運作規劃 相關法令

主管機關檢視其主管法令相關規定並調整修正

有關 3 子法發布 10136

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會 101313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會 101313

劃定計畫書研提(中央主管機關)劃定計畫書研提(中央主管機關)

劃定作業(中央主管機關)

劃定作業(中央主管機關)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公告準備

第 1 批分布地點

1 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名稱 分類 縣市 鄉鎮暖暖壺穴 壺穴 基隆市 暖暖區大華壺穴 壺穴 新北市 平溪區猴硐壺穴 壺穴 新北市 瑞芳區十分瀑布 瀑布 新北市 平溪區眼鏡洞瀑布 瀑布 新北市 平溪區

第 1 批101 年度102 年度103 年度

2 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年度 地質敏感區 行政區域第 1批 濁水溪沖積扇 彰化縣

雲林縣

101 屏東平原 高雄市屏東縣

102 蘭陽平原 宜蘭縣

103臺中地區臺北地區

臺中市臺北市新北市

濁水溪沖積扇

3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第 1 批分布地點車籠埔斷層活動斷層敏感區所經行政區域 (鄉鎮市區 ) bull臺中市 (9 處 ) 東勢區石岡區豐原區北屯區太平區大里區潭子區霧峰區和平區bull南投縣 (5 處 ) 草屯鎮南投市中寮鄉名間鄉竹山鎮bull苗栗縣 (1 處 ) 卓蘭鎮

第 1 批101 年度102 年度103 年度104 年度

4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第 1批

年度 直轄市或縣市 說明

第 1批 臺北市 坡地社區重點縣市

五都之一

101 南投縣 921震災區坡地災害指標縣市

101 臺中市 921震災區五都之一

第 1 年度 分布地點

5 土石流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與水土保持局現有之土石流潛勢溪流間之關係尚待釐清

第 1 批暫緩劃定

102(330)

南投縣229

臺中市101

103(264)

屏東縣 65

高雄市 89

嘉義縣 62

臺南市 48

104(320)

宜蘭縣139

雲林縣 10

彰化縣 7

花蓮縣164

105(239)

臺東縣163

苗栗縣 76

106(425)

新竹縣 71

桃園縣 51

基隆市 34

新北市219

臺北市 50

68

地質敏感區查詢系統建置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sect15Ⅲ中央主管機關應建立地質敏感區資料庫提供網路查詢及下載列印查詢結果

地質敏感區查詢民眾得自行上網進行或委由顧問公司技師代辦各級主管機關應協助提供諮詢服務

系統應於第 1 批地質敏感區公告前建妥並於每次公告地質敏感區之同時更新資料

因應土地法地籍資料付費規定系統必要配套 政府機關版查詢時可展現地籍資料 一般民眾版查詢時須自備地籍圖數值資料(向地籍主管機關申購委託測量或其他方式資料處理取得)

69

地質敏感區查詢雛形系統操作展示

地質敏感區查詢雛形系統操作展示

70

叁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

一地質法地質敏感區整體作業架構及程序二地質法地質敏感區相關規定

(一)法律及法規命令(二)其他規定

三地質敏感區公告及查詢(一)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及第 1 批準備(二)地質敏感區查詢系統建置

四地方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五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71

四地方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所在地地方政府

基隆河中上游河蝕地形(壺穴與瀑布 ) 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基隆市新北市

濁水溪沖積扇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彰化縣雲林縣

車籠埔斷層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台中市南投縣苗栗縣

山崩與地滑地質感區劃定計畫書 _臺北市

臺北市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sect9Ⅱ 辦理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公開展示事宜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sect9Ⅱ 辦理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公開展示事宜

72

已提供對口單位1臺北市政府2桃園縣政府3苗栗縣政府4臺中市政府5彰化縣政府6雲林縣政府7高雄市政府8屏東縣政府9花蓮縣政府10宜蘭縣政府11金門縣政府

已提供對口單位1臺北市政府2桃園縣政府3苗栗縣政府4臺中市政府5彰化縣政府6雲林縣政府7高雄市政府8屏東縣政府9花蓮縣政府10宜蘭縣政府11金門縣政府

請地方政府儘速提供對口單位

地方對口設置或指派屬地方主管機關權責 組織編制 業務職掌 地方情況

73

五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依地質法相關條文規定

sect6I 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應將地質敏感區相關資料納入土地利用計畫土地開發審查災害防治環境保育及資源開發之參據

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sect11I 將調查及評估結果納入送審之書圖文件中

依地質法第 11 條解釋令 「相關法令」指訂有土地開發行為相

關審查規定之法令 「審查機關」指辦理地質敏感區基地

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審查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為避免重複審查應以最先受理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為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結果之「審查機關」

經審查通過之調查及評估結果應納入後續其他「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之書圖文件做為參據

請區域計畫法都市計畫法建築法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及各目的事業法令之各法令主管機關研修其主管法令規定送審所需書表文件格式評估納入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規定俾便於地質敏感區公告後能辦理審查

請區域計畫法都市計畫法建築法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及各目的事業法令之各法令主管機關研修其主管法令規定送審所需書表文件格式評估納入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規定俾便於地質敏感區公告後能辦理審查

74

水土保持局如何配合地質法施行研修水土保持書件格式檢視「水土保持計畫審核監督辦法」規定 所需書表文件格式之內容酌予文字修正納入地質法地質敏感區規定再行公告即成

第 36 條本辦法所需書表文件之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第 36 條本辦法所需書表文件之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案例分享

75

敬請提供法令修正資訊

為利相關法令與地質法間銜接順暢請應配合地質法修正規定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於修正後將相關資訊轉知中央主管機關

76

一地質敏感區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及規模草案(附件 7 )提請討論

二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草案(附件 9 )提請討論

綜合討論綜合討論

肆討論事項

77

地質法第 8 條第 1 項土地開發行為種類與規模及所稱「緊急救災者」相關規定 ( 草

案 )地質法 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

所有土地開發行為嗎

所有土地開發行為嗎

78

過度擾民 經濟部水利署

經檢視本法所稱之「土地開發行為」水利法中可能涉及本法第 8 條及第 11 條需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事項為水利法第 46 條水利建造物之興辦改造核准許可等惟水利建造物數量龐大規模較小或開挖深度較淺之開發行為對地質環境及人民安全之影響相對較小是否所有開發行為皆須依法辦理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建議排除規模較小部分以避免增加開發成本及過度擾民

臺北市政府 公園闢建開發行為多為地表整地及綠化植栽結構物及附屬設施如涼亭管溝花槽照明設施等等僅佔工程之小部份且為地表淺基礎開挖影響地質環境條件甚微應無造成地質災害之虞參考經濟部全國地質調查資料即可故建議無一層樓以上且建築面積小於 45m2 建物之公園闢建開發得予排除以節省開發成本

hellip

79

比例原則(禁止過分原則)

行政程序法 sect7 行政行為應依下列原則為之一採取之方法應有助於目的之達成二有多種同樣能達成目的之方法時應選擇對人民權益損害最少者

三採取之方法所造成之損害不得與欲達成目的之利益顯失均衡

排除與地質安全無關者排除小規模者

排除與地質安全無關者排除小規模者

80

核釋地質法第 8 條第 1 項規定 依立法意旨及比例原則土地開發行為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其種類及規模如附表

緊急救災者係指災害發生後經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認定之搶通搶災或防患二次災害之緊急工程行為

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 基地位於地質敏感區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規模

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 基地位於地質敏感區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規模

地質敏感區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及規模 ( 草案 )

1 工廠之設立及工業區之開發2鐵路大眾捷運系統港灣及機場之開發3 公路之開發4 土石採取及探礦採礦5蓄水建造物之開發6休閒農場之開發利用7漁塭或魚池之興建8遊樂區及風景區之開發9高爾夫球場及戶外運動場地之興建或擴建10 文化教育訓練設施或研究機構之興建或擴建11醫療建設之開發其醫院興建或擴建12 新市區(係指新社區及新市鎮)建設13 環境保護工程之興建14 核能及其他能源之開發及放射性核廢料儲存或處理場所之興建15 地下街工程16高壓電線塔基工程17纜車之興建或擴建18氣象雷達站之興建或擴建工程19 設置石油管理法所定之石油石油製品貯存槽20 建築物(係指應請領建照執照)之新建或增建

選取與地質安全有關者考量各類地質敏感區屬性決定辦理與否排除小規模者

選取與地質安全有關者考量各類地質敏感區屬性決定辦理與否排除小規模者

82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 (草案 )

本報告書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為避免審查地質專業事項及技術標準不一中央主管機關爰訂定審查參考規範提供各審查機關參考

地質法 sect11 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於相關法令規定須送審之書圖文件中納入調查及評估結果

審查機關應邀請地質專家學者或前條第一項規定之執業技師參與審查或委託專業團體辦理審查但具有自行審查能力者不在此限

83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草案

1 審查人員之資格條件 ( 第 2 點 )

2 審查人員之建議名單 ( 第 3 點 )

3 報告書審查應注意事項 ( 第 4 點 )

4 報告書審查應補正事項 ( 第 5 點 )

5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之法律效益 ( 第 6點 )

6 報告書審查之收費 ( 第 7 點 )

地質 大地工程 土木工程 採礦工程 水利工程 水土保持

地質 大地工程 土木工程 採礦工程 水利工程 水土保持

政府機關(構)及相當職等專職人員地質相關實務經驗 7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副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5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助理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7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5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副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碩士學位以上且地質專長相關專職實務或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專業證照之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且取得證照後執行地質業務 7 年以上

政府機關(構)及相當職等專職人員地質相關實務經驗 7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副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5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助理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7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5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副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碩士學位以上且地質專長相關專職實務或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專業證照之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且取得證照後執行地質業務 7 年以上

專長專長++實務經驗實務經驗

地質法 sect11Ⅱ審查機關應邀請地質專家學者或前條第一項規定之執業技師參與審查或委託專業團體辦理審查但具有自行審查能力者不在此限

審查人員之資格條件 (sect2)

85

審查人員之建議名單 (sect3)

中央主管機關得就前點規定資格條件建立審查人員建議名單提供審查機關參考

86

報告書審查應注意事項 (sect4)

結果之合理性內涵足以提供後續土地開發利用災害防治及環境保育規劃之參據

基地地質調查及基地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基地地質調查及基地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項目內容數量比例尺hellip

87

報告書審查應補正事項 (sect5)

審查報告書有下列情形之一者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應通知申請人限期修正或補正

未依規定格式及份數製作 應檢附文件不齊全未經技師簽證或簽證技師科別不符不符合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規定

88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之法律效益(sect6)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依地質法sect11Ⅱ規定審查)

無行政處分效力 應納入後續相關法令送審書圖文件提供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土地開發利用行為之參據

89

報告書審查之收費 (sect7)

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報告書得收取審查費 依其主管業務收費法令 依規費法相關規定

本報告書為相關法令送審書件之ㄧ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本報告書為相關法令送審書件之ㄧ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 Slide 1
  • Slide 10
  • Slide 12
  • Slide 13
  • Slide 15
  • Slide 25
  • Slide 28
  • Slide 33
  • Slide 39
  • Slide 42
  • Slide 43
  • Slide 44
  • Slide 46
  • Slide 48
  • Slide 49
  • Slide 52
  • Slide 54
  • Slide 55
  • Slide 57
  • Slide 62
  • Slide 63
  • Slide 64
  • Slide 65
  • Slide 66
  • Slide 67
  • Slide 81
  • Slide 84

40

基地地質調查 -- 調查方法 區域調查得引用既有地質資料既有地質資料不足者應以露頭調查遙測影像判釋或其他方法補充資料 (sect3I)

細部調查應進行現地調查現地調查如有既有資料可資引用者得以既有資料取代 (sect3Ⅱ)

本準則所規定之必要地質調查方法得以其他合乎學理且能達到相同調查目的之方法取代 (sect4)

地質法 sect9I 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視情況就下列方法擇一行之 由現有資料檢核並評估地質安全

進行現地調查並評估地質安全

通則

41

基地地質調查 -- 調查方法地質敏感區類別

區域調查 細部調查

地質遺跡(sect8)

露頭調查地質鑽探地球物理測勘或其他方法

地下水補注 (sect12)

地表沉積物種類及粒徑分布 地質鑽探 (增鑽探數量或地球物理測勘 )

活動斷層(sect16)

地形判釋露頭調查

地形判釋露頭調查地質鑽探(探溝調查 ) 地球物理測勘

山崩與地滑 (sect21)

遙測影像判釋地表調查

遙測影像判釋地表調查地質鑽探 (增鑽探數量或地球物理測勘 )

土石流(sect26)

遙測影像判釋地表調查

遙測影像判釋地表調查試坑調查地質鑽探

專章

細部調查規定必要調查方法 -- 地質鑽探地質敏感區類別 鑽探數量及配置 鑽探深度 其他規定

地下水補注 (sect12)

A≦05公頃得不進行地質鑽探05 < A≦2公頃至少應鑽探 2孔 2公頃< A每 1 公頃應鑽 1孔未滿 1 公頃者以 1 公頃計鑽探孔位以均勻分布於細部調查區為原則

每孔深度至少50 公尺或進入岩盤至少 5公尺

配合地質鑽孔調查地下水位及透水係數

活動斷層(sect16)-- 調查地下岩層分布及厚度活動斷層及剪裂帶深度

鑽探剖面應儘量垂直活動斷層走向其配置以能呈現細部調查區之特性及其與活動斷層之關係為原則沿活動斷層走向平行方向之長度每 100 公尺應繪置 1剖面未滿 100 公尺者以 100 公尺計剖面長度未滿 20 公尺者應至少有 1鑽孔控制剖面長度在 20 公尺以上者應至少有 2鑽孔控制且位於剖面兩端之鑽孔與細部調查區邊界之距離以小於 10 公尺為原則同剖面之鑽孔岩性有明顯變化或構造複雜者應增加鑽探數量以調查是否有活動斷層通過及其可能分布位置

每孔深度應至少 30 公尺

山崩與地滑 (sect21)-- 調查覆土層之分布與厚度及岩體之特性

A≦01公頃至少鑽探 1孔01 < A≦1公頃至少鑽探 2孔1公頃< A每 05 公頃應鑽 1孔未滿 05 公頃者以05 公頃計鑽探孔位應配合調查區域狀況選擇適當之配置如為順向坡應優先配置鑽孔

每孔深度至少 30 公尺並應進入岩盤至少 5 公尺如位於順向坡坡面上之鑽孔深度應足以釐清順向坡之岩層組成與厚度及主要不連續面之特性

配合地質鑽孔進行地下水位量測並視坡地穩定分析之需要進行土壤與岩石力學試驗及地下水文調查

土石流(sect26)-- 調查土石流堆積材料厚度及粒徑變化

A≦01公頃至少鑽探 1孔01 < A≦1公頃至少鑽探 2孔1公頃< A每 05 公頃應鑽 1孔未滿 05 公頃者以05 公頃計鑽探孔位配置以均勻分布為原則

每孔深度至少20 公尺或進入岩盤 5 公尺

全程取樣

基地地質調查報告書圖說規範 區域調查地質圖+地質剖面圖 細部調查地質圖+地質剖面圖 地下地質調查方法之紀錄圖說如柱狀圖剖面圖等

地質敏感區類別

區域圖說比例尺

細部圖說比例尺

地質剖面圖

地質遺跡 (sect9)

≧125000 ≧15000 區域調查地質圖與細部調查地質圖均應附與地質圖同比例尺之地質剖面圖

地下水補注(sect13)

≧125000 ≧15000 區域調查地質圖應附水文地質剖面圖細部調查地質圖應附水文地質柵狀圖其中水平比例尺同各地質圖比例垂直比例尺得適度放大

活動斷層(sect17)

≧125000 ≧15000 區域調查地質圖與細部調查地質圖均應附與地質圖同比例尺之地質剖面圖細部調查應配合鑽探資料標示地層(岩層)界線及活動斷層如活動斷層不在細部調查區範圍內應依現有資料將活動斷層標示於剖面延伸線上

山崩與地滑(sect22)

≧125000 ≧15000 區域調查地質圖應附二條相互垂直之剖面細部調查地質剖面圖應配合鑽探孔位繪製以表現覆土層及岩層之空間分布剖面圖之比例尺應與地質圖相同

土石流(sect27)

≧125000 ≧15000 區域調查地質圖應附土石流溪流縱斷面圖標示土石材料堆積位置細部調查地質圖應配合地質鑽探及試坑繪製至少二條相互垂直之地質剖面圖

專章

基地地質安全評估 -- 項目及內容

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 (sect10)

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 (sect14)

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 (sect18)

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 (sect23)

土石流地質敏感區 (sect28)

1 評估基地開發範圍與地質遺跡之空間關係及開發行為對地質遺跡形狀視覺或完整性之影響並研提因應對策2 研提開發行為於施工期間對地質遺跡採取之保護措施及評估其效果3 開發行為人對地質遺跡長期維護之因應對策

1 評估土地開發行為開發中對地下水水質及入滲補注量直接或間接之影響2 評估土地開發行為開發後造成地下水質及入滲補注量之影響3 經評估土地開發行為對地下水水質及入滲補注量造成永久性或暫時性不良影響時應採取因應措施並評估其效果

1 評估活動斷層活動時基地內地表破裂或變形之特性及可能影響範圍2 評估活動斷層活動時地表破裂或變形對開發行為之影響並分析基地內開發行為之適當性3因應對策及其效果評估

1 評估山崩或地滑發生之土石下坡運動特性崩塌或滑動量體及影響範圍對開發行為安全之影響2 評估順向坡之穩定性及開發行為對順向坡穩定性之影響3 評估開發行為造成現有山崩或地滑範圍擴大誘發潛在山崩地滑或順向坡岩體滑動之可能性及其規模4因應對策及其效果評估

1 評估土石流潛勢規模及對開發基地影響之範圍2 評估土石流對土地開發行為或建築物安全之影響3 開發行為安全之因應對策及其安全效果評估

專章

45

報告書製作應遵行事項 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結果應依本準則規定製作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報告書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sect5I)

基地與二種類別以上地質敏感區範圍重疊時應依不同類別地質敏感區規定分別辦理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其調查及評估結果得併於同一報告書(sect5Ⅱ)

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係由本法第 10 條第 1 項所定技師辦理者報告書之簽證應檢附該辦理技師之技師證書及執業執照影本由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公營事業機構或公法人內依法取得相當類科技師證書者辦理時應檢附該辦理技師之技師證書影本 (sect6)

通則

地質法 sect6

地質法 sect8- sect11

地質法 sect5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土地管理 其他規定

土地利用計畫

土地開發審查

災害防治

環境保育

資源開發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廢止

審查及公告

基地位於地質敏感區且符合土地開發行為之種類及規模

申請土地開發前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最先受理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應審查報告書

經審查通過之報告書應納入後續其他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之書圖文件做為參據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之公告」依行政程序法界定為法規命令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之公告」依行政程序法界定為法規命令

地質法第地質法第 88 條第條第 11 項土地開發行為種類與規模及所稱「緊急救災者」相關規定項土地開發行為種類與規模及所稱「緊急救災者」相關規定(( 草案草案 ) )

地質法第地質法第 1111 條第條第 11 項所稱「相關法令」及第項所稱「相關法令」及第 22 項所稱「審查機關」相關規定項所稱「審查機關」相關規定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 (( 草案草案 ))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格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格式式

47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之公告」依行政程序法界定為法規命令

地質法 sect5I 中央主管機關應將具有特殊地質景觀地質環境或有發生地質災害之虞之地區公告為地質敏感區

bull公告之法制作業bull人民之救濟權利 bull公告之法制作業bull人民之救濟權利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之公告 法規命令 一般處分

行政程序法規定 一般處分特定人具體之事實關係

sect92I 所稱行政處分係指行政機關就公法上具體事件所為之決定或其他公 權力措施而對外直接發生法律效果之單方行政行為

sect92Ⅱ前項決定或措施之相對人雖非特定而依一般性特徵可得確定其範圍者 為一般處分適用本法有關行政處分之規定有關公物之設定變更廢 止或其一般使用者亦同

法規命令不特定多數人一般抽象性規範 sect150I 所稱法規命令係指行政機關基於法律授權對多數不特定人民就一 般事項所作抽象之對外發生法律效果之規定

法務部函釋法務部函釋

都市計畫案例(司法院釋字第 156號解釋理由書及最高行政法院 95 年度 判字第 2147號判決) 都市計畫之個別變更係直接限制一定區域內人民之權利利益或增加其負擔其具有行政處分之性質

擬定都市計畫通盤檢討後所作之變更非直接限制一定區域內人民之權益或增加其負擔且非針對具體事件之處理核其性質乃屬於法規命令而非行政處分其性質是一種法規不得直接對之爭訟

特定地區經公告為地質敏感區後其後續影響為何似僅有地質法第 8 條規定「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上開規定似未直接限制一定區域內人民之權利利益或增加其負擔是以地質敏感區之公告性質上似屬法規命令而非一般處分惟仍請貴部再予確認上開公告除前所述外是否尚有其他影響以上事項宜請貴部再予審認

法務部函釋法務部函釋

50

地質敏感區之公告性質屬法規命令

確認特定地區經公告為地質敏感區後其後續影響僅有地質法第 8 條之規定

按法務部函釋上開規定因其非直接限制一定區域內人民之權益且非針對具體事件之處理

是以地質敏感區之公告性質乃屬於行政程序法第 150 條第 1 項規定所稱法規命令而非行政程序法第 92 條規定所指一般處分

經濟部重新檢視地質法

經濟部重新檢視地質法

51

地質法第 11 條第 1 項所稱「相關法令」及第 2 項所稱「審查機關」相關規定

地質法 sect11 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於相關法令規定須送審之書圖文件中納入調查及評估結果

審查機關應邀請地質專家學者或前條第一項規定之執業技師參與審查或委託專業團體辦理審查但具有自行審查能力者不在此限

地質法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

sect11I 依第 8 條第 1 項規定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於相關法令規定須送審之書圖文件中納入調查及評估結果

地質法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

sect11I 依第 8 條第 1 項規定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於相關法令規定須送審之書圖文件中納入調查及評估結果

bull資源開發bull土地開發利用bull工程建設bull廢棄物處置bull天然災害整治bull法令規定有關土地開發之規劃設計及施工

bull區域計畫法bull建築法bull環境影響評估法bull水土保持法bull土石採取法bull水利法 bull礦業法bull溫泉法bullhellip

地質法sect3Ⅶ

立法說明立法說明

53

核釋地質法第 11 條第 1 項「相關法令」

係指訂有土地開發行為相關審查規定之法令 區域計畫法都市計畫法 建築法 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各目的事業法令

bull面積 35公頃bull非都市地區

bull山坡地bull興辦事業

bull休閒農業輔導管理辦法 bull休閒農場經營計畫審查作業要點 bull非都市土地休閒農場容許作休閒農業設施使用審查作業要點 bull非都市土地作休閒農業使用興辦事業計畫及變更編定審查作業要點 bull休閒農場專案輔導實施作業規定bull區域計畫法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建築法等相關規定

【例】複合型休閒農場之土地開發申請

【例】複合型休閒農場申請土地開發許可審查流程示意圖

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bull影響土地開發人權益bull浪費行政資源bull影響土地開發人權益bull浪費行政資源

重複審查重複審查

56

係指辦理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審查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 為避免重複審查應以最先受理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為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結果之「審查機關」

經審查通過之調查及評估結果應納入後續其他「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之書圖文件做為參據

核釋地質法第 11 條第 2 項「審查機關」

【例】複合型休閒農場申請土地開發許可審查流程示意圖

辦理審查辦理審查納入參據納入參據

參據參據 參據

參據

參據參據

誰該辦理審查bull視個案情形bull每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都有可能

誰該辦理審查bull視個案情形bull每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都有可能

58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格式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sect5I 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結果應依本準則規定製作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以下簡稱報告書)報告書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59

報告書格式 基地地質調查報告

1 基地所在地質敏感區地質概況2 區域調查

(1) 調查項目內容方法及數量(2) 調查結果說明附地質圖地質剖面圖及其他相關主題圖說

3細部調查(1) 調查項目內容方法及數量(2) 調查結果說明附地質圖地質剖面圖及其他相關主題圖說

4綜合解釋 基地地質安全評估報告

依據地質調查結果及地質安全評估項目撰述地質安全評估結果

附錄 地質鑽探報告或其他地質調查方法紀錄現地試驗資料室內試驗及分析資料等

60

叁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

一地質法地質敏感區整體作業架構及程序二地質法地質敏感區相關規定

(一)法律及法規命令(二)其他規定

三地質敏感區公告及查詢(一)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及第 1 批準備(二)地質敏感區查詢系統建置

四地方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五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61

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 全國地質敏感區通盤劃定預定 4 至 5 年內分批公告完成之後至少每 5 年通 盤檢討 1次

個案更新視情況得隨時辦理 地質敏感區公告之主要作業及辦理機關

計畫書研提中央及地方主管機關 全國通盤劃定通盤檢討及個案跨越兩個以上行政區域者由中央主管機關辦理

個案未跨行政區域者由該轄管地方主管機關辦理 計畫書公開展示地方主管機關 審議會審查及計畫書核定中央主管機關

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及第 1 批準備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主要由中央主管機關辦理第 1 批地質敏感區主要由中央主管機關辦理

計畫書公開展示 30日

(地方主管機關)

計畫書公開展示 30日

(地方主管機關)計畫書審查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計畫書審查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

計畫書核定及地質敏感區公告(中央主管機關)

計畫書核定及地質敏感區公告(中央主管機關)

約5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

地質法施行 1001201

審議會籌組及討論運作規劃 相關法令

主管機關檢視其主管法令相關規定並調整修正

有關 3 子法發布 10136

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會 101313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會 101313

劃定計畫書研提(中央主管機關)劃定計畫書研提(中央主管機關)

劃定作業(中央主管機關)

劃定作業(中央主管機關)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公告準備

第 1 批分布地點

1 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名稱 分類 縣市 鄉鎮暖暖壺穴 壺穴 基隆市 暖暖區大華壺穴 壺穴 新北市 平溪區猴硐壺穴 壺穴 新北市 瑞芳區十分瀑布 瀑布 新北市 平溪區眼鏡洞瀑布 瀑布 新北市 平溪區

第 1 批101 年度102 年度103 年度

2 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年度 地質敏感區 行政區域第 1批 濁水溪沖積扇 彰化縣

雲林縣

101 屏東平原 高雄市屏東縣

102 蘭陽平原 宜蘭縣

103臺中地區臺北地區

臺中市臺北市新北市

濁水溪沖積扇

3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第 1 批分布地點車籠埔斷層活動斷層敏感區所經行政區域 (鄉鎮市區 ) bull臺中市 (9 處 ) 東勢區石岡區豐原區北屯區太平區大里區潭子區霧峰區和平區bull南投縣 (5 處 ) 草屯鎮南投市中寮鄉名間鄉竹山鎮bull苗栗縣 (1 處 ) 卓蘭鎮

第 1 批101 年度102 年度103 年度104 年度

4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第 1批

年度 直轄市或縣市 說明

第 1批 臺北市 坡地社區重點縣市

五都之一

101 南投縣 921震災區坡地災害指標縣市

101 臺中市 921震災區五都之一

第 1 年度 分布地點

5 土石流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與水土保持局現有之土石流潛勢溪流間之關係尚待釐清

第 1 批暫緩劃定

102(330)

南投縣229

臺中市101

103(264)

屏東縣 65

高雄市 89

嘉義縣 62

臺南市 48

104(320)

宜蘭縣139

雲林縣 10

彰化縣 7

花蓮縣164

105(239)

臺東縣163

苗栗縣 76

106(425)

新竹縣 71

桃園縣 51

基隆市 34

新北市219

臺北市 50

68

地質敏感區查詢系統建置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sect15Ⅲ中央主管機關應建立地質敏感區資料庫提供網路查詢及下載列印查詢結果

地質敏感區查詢民眾得自行上網進行或委由顧問公司技師代辦各級主管機關應協助提供諮詢服務

系統應於第 1 批地質敏感區公告前建妥並於每次公告地質敏感區之同時更新資料

因應土地法地籍資料付費規定系統必要配套 政府機關版查詢時可展現地籍資料 一般民眾版查詢時須自備地籍圖數值資料(向地籍主管機關申購委託測量或其他方式資料處理取得)

69

地質敏感區查詢雛形系統操作展示

地質敏感區查詢雛形系統操作展示

70

叁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

一地質法地質敏感區整體作業架構及程序二地質法地質敏感區相關規定

(一)法律及法規命令(二)其他規定

三地質敏感區公告及查詢(一)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及第 1 批準備(二)地質敏感區查詢系統建置

四地方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五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71

四地方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所在地地方政府

基隆河中上游河蝕地形(壺穴與瀑布 ) 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基隆市新北市

濁水溪沖積扇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彰化縣雲林縣

車籠埔斷層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台中市南投縣苗栗縣

山崩與地滑地質感區劃定計畫書 _臺北市

臺北市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sect9Ⅱ 辦理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公開展示事宜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sect9Ⅱ 辦理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公開展示事宜

72

已提供對口單位1臺北市政府2桃園縣政府3苗栗縣政府4臺中市政府5彰化縣政府6雲林縣政府7高雄市政府8屏東縣政府9花蓮縣政府10宜蘭縣政府11金門縣政府

已提供對口單位1臺北市政府2桃園縣政府3苗栗縣政府4臺中市政府5彰化縣政府6雲林縣政府7高雄市政府8屏東縣政府9花蓮縣政府10宜蘭縣政府11金門縣政府

請地方政府儘速提供對口單位

地方對口設置或指派屬地方主管機關權責 組織編制 業務職掌 地方情況

73

五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依地質法相關條文規定

sect6I 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應將地質敏感區相關資料納入土地利用計畫土地開發審查災害防治環境保育及資源開發之參據

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sect11I 將調查及評估結果納入送審之書圖文件中

依地質法第 11 條解釋令 「相關法令」指訂有土地開發行為相

關審查規定之法令 「審查機關」指辦理地質敏感區基地

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審查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為避免重複審查應以最先受理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為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結果之「審查機關」

經審查通過之調查及評估結果應納入後續其他「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之書圖文件做為參據

請區域計畫法都市計畫法建築法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及各目的事業法令之各法令主管機關研修其主管法令規定送審所需書表文件格式評估納入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規定俾便於地質敏感區公告後能辦理審查

請區域計畫法都市計畫法建築法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及各目的事業法令之各法令主管機關研修其主管法令規定送審所需書表文件格式評估納入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規定俾便於地質敏感區公告後能辦理審查

74

水土保持局如何配合地質法施行研修水土保持書件格式檢視「水土保持計畫審核監督辦法」規定 所需書表文件格式之內容酌予文字修正納入地質法地質敏感區規定再行公告即成

第 36 條本辦法所需書表文件之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第 36 條本辦法所需書表文件之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案例分享

75

敬請提供法令修正資訊

為利相關法令與地質法間銜接順暢請應配合地質法修正規定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於修正後將相關資訊轉知中央主管機關

76

一地質敏感區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及規模草案(附件 7 )提請討論

二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草案(附件 9 )提請討論

綜合討論綜合討論

肆討論事項

77

地質法第 8 條第 1 項土地開發行為種類與規模及所稱「緊急救災者」相關規定 ( 草

案 )地質法 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

所有土地開發行為嗎

所有土地開發行為嗎

78

過度擾民 經濟部水利署

經檢視本法所稱之「土地開發行為」水利法中可能涉及本法第 8 條及第 11 條需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事項為水利法第 46 條水利建造物之興辦改造核准許可等惟水利建造物數量龐大規模較小或開挖深度較淺之開發行為對地質環境及人民安全之影響相對較小是否所有開發行為皆須依法辦理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建議排除規模較小部分以避免增加開發成本及過度擾民

臺北市政府 公園闢建開發行為多為地表整地及綠化植栽結構物及附屬設施如涼亭管溝花槽照明設施等等僅佔工程之小部份且為地表淺基礎開挖影響地質環境條件甚微應無造成地質災害之虞參考經濟部全國地質調查資料即可故建議無一層樓以上且建築面積小於 45m2 建物之公園闢建開發得予排除以節省開發成本

hellip

79

比例原則(禁止過分原則)

行政程序法 sect7 行政行為應依下列原則為之一採取之方法應有助於目的之達成二有多種同樣能達成目的之方法時應選擇對人民權益損害最少者

三採取之方法所造成之損害不得與欲達成目的之利益顯失均衡

排除與地質安全無關者排除小規模者

排除與地質安全無關者排除小規模者

80

核釋地質法第 8 條第 1 項規定 依立法意旨及比例原則土地開發行為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其種類及規模如附表

緊急救災者係指災害發生後經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認定之搶通搶災或防患二次災害之緊急工程行為

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 基地位於地質敏感區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規模

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 基地位於地質敏感區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規模

地質敏感區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及規模 ( 草案 )

1 工廠之設立及工業區之開發2鐵路大眾捷運系統港灣及機場之開發3 公路之開發4 土石採取及探礦採礦5蓄水建造物之開發6休閒農場之開發利用7漁塭或魚池之興建8遊樂區及風景區之開發9高爾夫球場及戶外運動場地之興建或擴建10 文化教育訓練設施或研究機構之興建或擴建11醫療建設之開發其醫院興建或擴建12 新市區(係指新社區及新市鎮)建設13 環境保護工程之興建14 核能及其他能源之開發及放射性核廢料儲存或處理場所之興建15 地下街工程16高壓電線塔基工程17纜車之興建或擴建18氣象雷達站之興建或擴建工程19 設置石油管理法所定之石油石油製品貯存槽20 建築物(係指應請領建照執照)之新建或增建

選取與地質安全有關者考量各類地質敏感區屬性決定辦理與否排除小規模者

選取與地質安全有關者考量各類地質敏感區屬性決定辦理與否排除小規模者

82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 (草案 )

本報告書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為避免審查地質專業事項及技術標準不一中央主管機關爰訂定審查參考規範提供各審查機關參考

地質法 sect11 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於相關法令規定須送審之書圖文件中納入調查及評估結果

審查機關應邀請地質專家學者或前條第一項規定之執業技師參與審查或委託專業團體辦理審查但具有自行審查能力者不在此限

83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草案

1 審查人員之資格條件 ( 第 2 點 )

2 審查人員之建議名單 ( 第 3 點 )

3 報告書審查應注意事項 ( 第 4 點 )

4 報告書審查應補正事項 ( 第 5 點 )

5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之法律效益 ( 第 6點 )

6 報告書審查之收費 ( 第 7 點 )

地質 大地工程 土木工程 採礦工程 水利工程 水土保持

地質 大地工程 土木工程 採礦工程 水利工程 水土保持

政府機關(構)及相當職等專職人員地質相關實務經驗 7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副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5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助理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7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5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副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碩士學位以上且地質專長相關專職實務或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專業證照之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且取得證照後執行地質業務 7 年以上

政府機關(構)及相當職等專職人員地質相關實務經驗 7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副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5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助理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7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5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副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碩士學位以上且地質專長相關專職實務或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專業證照之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且取得證照後執行地質業務 7 年以上

專長專長++實務經驗實務經驗

地質法 sect11Ⅱ審查機關應邀請地質專家學者或前條第一項規定之執業技師參與審查或委託專業團體辦理審查但具有自行審查能力者不在此限

審查人員之資格條件 (sect2)

85

審查人員之建議名單 (sect3)

中央主管機關得就前點規定資格條件建立審查人員建議名單提供審查機關參考

86

報告書審查應注意事項 (sect4)

結果之合理性內涵足以提供後續土地開發利用災害防治及環境保育規劃之參據

基地地質調查及基地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基地地質調查及基地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項目內容數量比例尺hellip

87

報告書審查應補正事項 (sect5)

審查報告書有下列情形之一者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應通知申請人限期修正或補正

未依規定格式及份數製作 應檢附文件不齊全未經技師簽證或簽證技師科別不符不符合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規定

88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之法律效益(sect6)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依地質法sect11Ⅱ規定審查)

無行政處分效力 應納入後續相關法令送審書圖文件提供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土地開發利用行為之參據

89

報告書審查之收費 (sect7)

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報告書得收取審查費 依其主管業務收費法令 依規費法相關規定

本報告書為相關法令送審書件之ㄧ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本報告書為相關法令送審書件之ㄧ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 Slide 1
  • Slide 10
  • Slide 12
  • Slide 13
  • Slide 15
  • Slide 25
  • Slide 28
  • Slide 33
  • Slide 39
  • Slide 42
  • Slide 43
  • Slide 44
  • Slide 46
  • Slide 48
  • Slide 49
  • Slide 52
  • Slide 54
  • Slide 55
  • Slide 57
  • Slide 62
  • Slide 63
  • Slide 64
  • Slide 65
  • Slide 66
  • Slide 67
  • Slide 81
  • Slide 84

41

基地地質調查 -- 調查方法地質敏感區類別

區域調查 細部調查

地質遺跡(sect8)

露頭調查地質鑽探地球物理測勘或其他方法

地下水補注 (sect12)

地表沉積物種類及粒徑分布 地質鑽探 (增鑽探數量或地球物理測勘 )

活動斷層(sect16)

地形判釋露頭調查

地形判釋露頭調查地質鑽探(探溝調查 ) 地球物理測勘

山崩與地滑 (sect21)

遙測影像判釋地表調查

遙測影像判釋地表調查地質鑽探 (增鑽探數量或地球物理測勘 )

土石流(sect26)

遙測影像判釋地表調查

遙測影像判釋地表調查試坑調查地質鑽探

專章

細部調查規定必要調查方法 -- 地質鑽探地質敏感區類別 鑽探數量及配置 鑽探深度 其他規定

地下水補注 (sect12)

A≦05公頃得不進行地質鑽探05 < A≦2公頃至少應鑽探 2孔 2公頃< A每 1 公頃應鑽 1孔未滿 1 公頃者以 1 公頃計鑽探孔位以均勻分布於細部調查區為原則

每孔深度至少50 公尺或進入岩盤至少 5公尺

配合地質鑽孔調查地下水位及透水係數

活動斷層(sect16)-- 調查地下岩層分布及厚度活動斷層及剪裂帶深度

鑽探剖面應儘量垂直活動斷層走向其配置以能呈現細部調查區之特性及其與活動斷層之關係為原則沿活動斷層走向平行方向之長度每 100 公尺應繪置 1剖面未滿 100 公尺者以 100 公尺計剖面長度未滿 20 公尺者應至少有 1鑽孔控制剖面長度在 20 公尺以上者應至少有 2鑽孔控制且位於剖面兩端之鑽孔與細部調查區邊界之距離以小於 10 公尺為原則同剖面之鑽孔岩性有明顯變化或構造複雜者應增加鑽探數量以調查是否有活動斷層通過及其可能分布位置

每孔深度應至少 30 公尺

山崩與地滑 (sect21)-- 調查覆土層之分布與厚度及岩體之特性

A≦01公頃至少鑽探 1孔01 < A≦1公頃至少鑽探 2孔1公頃< A每 05 公頃應鑽 1孔未滿 05 公頃者以05 公頃計鑽探孔位應配合調查區域狀況選擇適當之配置如為順向坡應優先配置鑽孔

每孔深度至少 30 公尺並應進入岩盤至少 5 公尺如位於順向坡坡面上之鑽孔深度應足以釐清順向坡之岩層組成與厚度及主要不連續面之特性

配合地質鑽孔進行地下水位量測並視坡地穩定分析之需要進行土壤與岩石力學試驗及地下水文調查

土石流(sect26)-- 調查土石流堆積材料厚度及粒徑變化

A≦01公頃至少鑽探 1孔01 < A≦1公頃至少鑽探 2孔1公頃< A每 05 公頃應鑽 1孔未滿 05 公頃者以05 公頃計鑽探孔位配置以均勻分布為原則

每孔深度至少20 公尺或進入岩盤 5 公尺

全程取樣

基地地質調查報告書圖說規範 區域調查地質圖+地質剖面圖 細部調查地質圖+地質剖面圖 地下地質調查方法之紀錄圖說如柱狀圖剖面圖等

地質敏感區類別

區域圖說比例尺

細部圖說比例尺

地質剖面圖

地質遺跡 (sect9)

≧125000 ≧15000 區域調查地質圖與細部調查地質圖均應附與地質圖同比例尺之地質剖面圖

地下水補注(sect13)

≧125000 ≧15000 區域調查地質圖應附水文地質剖面圖細部調查地質圖應附水文地質柵狀圖其中水平比例尺同各地質圖比例垂直比例尺得適度放大

活動斷層(sect17)

≧125000 ≧15000 區域調查地質圖與細部調查地質圖均應附與地質圖同比例尺之地質剖面圖細部調查應配合鑽探資料標示地層(岩層)界線及活動斷層如活動斷層不在細部調查區範圍內應依現有資料將活動斷層標示於剖面延伸線上

山崩與地滑(sect22)

≧125000 ≧15000 區域調查地質圖應附二條相互垂直之剖面細部調查地質剖面圖應配合鑽探孔位繪製以表現覆土層及岩層之空間分布剖面圖之比例尺應與地質圖相同

土石流(sect27)

≧125000 ≧15000 區域調查地質圖應附土石流溪流縱斷面圖標示土石材料堆積位置細部調查地質圖應配合地質鑽探及試坑繪製至少二條相互垂直之地質剖面圖

專章

基地地質安全評估 -- 項目及內容

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 (sect10)

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 (sect14)

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 (sect18)

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 (sect23)

土石流地質敏感區 (sect28)

1 評估基地開發範圍與地質遺跡之空間關係及開發行為對地質遺跡形狀視覺或完整性之影響並研提因應對策2 研提開發行為於施工期間對地質遺跡採取之保護措施及評估其效果3 開發行為人對地質遺跡長期維護之因應對策

1 評估土地開發行為開發中對地下水水質及入滲補注量直接或間接之影響2 評估土地開發行為開發後造成地下水質及入滲補注量之影響3 經評估土地開發行為對地下水水質及入滲補注量造成永久性或暫時性不良影響時應採取因應措施並評估其效果

1 評估活動斷層活動時基地內地表破裂或變形之特性及可能影響範圍2 評估活動斷層活動時地表破裂或變形對開發行為之影響並分析基地內開發行為之適當性3因應對策及其效果評估

1 評估山崩或地滑發生之土石下坡運動特性崩塌或滑動量體及影響範圍對開發行為安全之影響2 評估順向坡之穩定性及開發行為對順向坡穩定性之影響3 評估開發行為造成現有山崩或地滑範圍擴大誘發潛在山崩地滑或順向坡岩體滑動之可能性及其規模4因應對策及其效果評估

1 評估土石流潛勢規模及對開發基地影響之範圍2 評估土石流對土地開發行為或建築物安全之影響3 開發行為安全之因應對策及其安全效果評估

專章

45

報告書製作應遵行事項 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結果應依本準則規定製作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報告書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sect5I)

基地與二種類別以上地質敏感區範圍重疊時應依不同類別地質敏感區規定分別辦理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其調查及評估結果得併於同一報告書(sect5Ⅱ)

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係由本法第 10 條第 1 項所定技師辦理者報告書之簽證應檢附該辦理技師之技師證書及執業執照影本由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公營事業機構或公法人內依法取得相當類科技師證書者辦理時應檢附該辦理技師之技師證書影本 (sect6)

通則

地質法 sect6

地質法 sect8- sect11

地質法 sect5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土地管理 其他規定

土地利用計畫

土地開發審查

災害防治

環境保育

資源開發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廢止

審查及公告

基地位於地質敏感區且符合土地開發行為之種類及規模

申請土地開發前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最先受理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應審查報告書

經審查通過之報告書應納入後續其他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之書圖文件做為參據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之公告」依行政程序法界定為法規命令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之公告」依行政程序法界定為法規命令

地質法第地質法第 88 條第條第 11 項土地開發行為種類與規模及所稱「緊急救災者」相關規定項土地開發行為種類與規模及所稱「緊急救災者」相關規定(( 草案草案 ) )

地質法第地質法第 1111 條第條第 11 項所稱「相關法令」及第項所稱「相關法令」及第 22 項所稱「審查機關」相關規定項所稱「審查機關」相關規定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 (( 草案草案 ))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格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格式式

47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之公告」依行政程序法界定為法規命令

地質法 sect5I 中央主管機關應將具有特殊地質景觀地質環境或有發生地質災害之虞之地區公告為地質敏感區

bull公告之法制作業bull人民之救濟權利 bull公告之法制作業bull人民之救濟權利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之公告 法規命令 一般處分

行政程序法規定 一般處分特定人具體之事實關係

sect92I 所稱行政處分係指行政機關就公法上具體事件所為之決定或其他公 權力措施而對外直接發生法律效果之單方行政行為

sect92Ⅱ前項決定或措施之相對人雖非特定而依一般性特徵可得確定其範圍者 為一般處分適用本法有關行政處分之規定有關公物之設定變更廢 止或其一般使用者亦同

法規命令不特定多數人一般抽象性規範 sect150I 所稱法規命令係指行政機關基於法律授權對多數不特定人民就一 般事項所作抽象之對外發生法律效果之規定

法務部函釋法務部函釋

都市計畫案例(司法院釋字第 156號解釋理由書及最高行政法院 95 年度 判字第 2147號判決) 都市計畫之個別變更係直接限制一定區域內人民之權利利益或增加其負擔其具有行政處分之性質

擬定都市計畫通盤檢討後所作之變更非直接限制一定區域內人民之權益或增加其負擔且非針對具體事件之處理核其性質乃屬於法規命令而非行政處分其性質是一種法規不得直接對之爭訟

特定地區經公告為地質敏感區後其後續影響為何似僅有地質法第 8 條規定「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上開規定似未直接限制一定區域內人民之權利利益或增加其負擔是以地質敏感區之公告性質上似屬法規命令而非一般處分惟仍請貴部再予確認上開公告除前所述外是否尚有其他影響以上事項宜請貴部再予審認

法務部函釋法務部函釋

50

地質敏感區之公告性質屬法規命令

確認特定地區經公告為地質敏感區後其後續影響僅有地質法第 8 條之規定

按法務部函釋上開規定因其非直接限制一定區域內人民之權益且非針對具體事件之處理

是以地質敏感區之公告性質乃屬於行政程序法第 150 條第 1 項規定所稱法規命令而非行政程序法第 92 條規定所指一般處分

經濟部重新檢視地質法

經濟部重新檢視地質法

51

地質法第 11 條第 1 項所稱「相關法令」及第 2 項所稱「審查機關」相關規定

地質法 sect11 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於相關法令規定須送審之書圖文件中納入調查及評估結果

審查機關應邀請地質專家學者或前條第一項規定之執業技師參與審查或委託專業團體辦理審查但具有自行審查能力者不在此限

地質法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

sect11I 依第 8 條第 1 項規定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於相關法令規定須送審之書圖文件中納入調查及評估結果

地質法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

sect11I 依第 8 條第 1 項規定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於相關法令規定須送審之書圖文件中納入調查及評估結果

bull資源開發bull土地開發利用bull工程建設bull廢棄物處置bull天然災害整治bull法令規定有關土地開發之規劃設計及施工

bull區域計畫法bull建築法bull環境影響評估法bull水土保持法bull土石採取法bull水利法 bull礦業法bull溫泉法bullhellip

地質法sect3Ⅶ

立法說明立法說明

53

核釋地質法第 11 條第 1 項「相關法令」

係指訂有土地開發行為相關審查規定之法令 區域計畫法都市計畫法 建築法 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各目的事業法令

bull面積 35公頃bull非都市地區

bull山坡地bull興辦事業

bull休閒農業輔導管理辦法 bull休閒農場經營計畫審查作業要點 bull非都市土地休閒農場容許作休閒農業設施使用審查作業要點 bull非都市土地作休閒農業使用興辦事業計畫及變更編定審查作業要點 bull休閒農場專案輔導實施作業規定bull區域計畫法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建築法等相關規定

【例】複合型休閒農場之土地開發申請

【例】複合型休閒農場申請土地開發許可審查流程示意圖

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bull影響土地開發人權益bull浪費行政資源bull影響土地開發人權益bull浪費行政資源

重複審查重複審查

56

係指辦理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審查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 為避免重複審查應以最先受理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為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結果之「審查機關」

經審查通過之調查及評估結果應納入後續其他「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之書圖文件做為參據

核釋地質法第 11 條第 2 項「審查機關」

【例】複合型休閒農場申請土地開發許可審查流程示意圖

辦理審查辦理審查納入參據納入參據

參據參據 參據

參據

參據參據

誰該辦理審查bull視個案情形bull每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都有可能

誰該辦理審查bull視個案情形bull每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都有可能

58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格式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sect5I 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結果應依本準則規定製作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以下簡稱報告書)報告書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59

報告書格式 基地地質調查報告

1 基地所在地質敏感區地質概況2 區域調查

(1) 調查項目內容方法及數量(2) 調查結果說明附地質圖地質剖面圖及其他相關主題圖說

3細部調查(1) 調查項目內容方法及數量(2) 調查結果說明附地質圖地質剖面圖及其他相關主題圖說

4綜合解釋 基地地質安全評估報告

依據地質調查結果及地質安全評估項目撰述地質安全評估結果

附錄 地質鑽探報告或其他地質調查方法紀錄現地試驗資料室內試驗及分析資料等

60

叁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

一地質法地質敏感區整體作業架構及程序二地質法地質敏感區相關規定

(一)法律及法規命令(二)其他規定

三地質敏感區公告及查詢(一)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及第 1 批準備(二)地質敏感區查詢系統建置

四地方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五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61

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 全國地質敏感區通盤劃定預定 4 至 5 年內分批公告完成之後至少每 5 年通 盤檢討 1次

個案更新視情況得隨時辦理 地質敏感區公告之主要作業及辦理機關

計畫書研提中央及地方主管機關 全國通盤劃定通盤檢討及個案跨越兩個以上行政區域者由中央主管機關辦理

個案未跨行政區域者由該轄管地方主管機關辦理 計畫書公開展示地方主管機關 審議會審查及計畫書核定中央主管機關

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及第 1 批準備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主要由中央主管機關辦理第 1 批地質敏感區主要由中央主管機關辦理

計畫書公開展示 30日

(地方主管機關)

計畫書公開展示 30日

(地方主管機關)計畫書審查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計畫書審查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

計畫書核定及地質敏感區公告(中央主管機關)

計畫書核定及地質敏感區公告(中央主管機關)

約5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

地質法施行 1001201

審議會籌組及討論運作規劃 相關法令

主管機關檢視其主管法令相關規定並調整修正

有關 3 子法發布 10136

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會 101313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會 101313

劃定計畫書研提(中央主管機關)劃定計畫書研提(中央主管機關)

劃定作業(中央主管機關)

劃定作業(中央主管機關)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公告準備

第 1 批分布地點

1 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名稱 分類 縣市 鄉鎮暖暖壺穴 壺穴 基隆市 暖暖區大華壺穴 壺穴 新北市 平溪區猴硐壺穴 壺穴 新北市 瑞芳區十分瀑布 瀑布 新北市 平溪區眼鏡洞瀑布 瀑布 新北市 平溪區

第 1 批101 年度102 年度103 年度

2 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年度 地質敏感區 行政區域第 1批 濁水溪沖積扇 彰化縣

雲林縣

101 屏東平原 高雄市屏東縣

102 蘭陽平原 宜蘭縣

103臺中地區臺北地區

臺中市臺北市新北市

濁水溪沖積扇

3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第 1 批分布地點車籠埔斷層活動斷層敏感區所經行政區域 (鄉鎮市區 ) bull臺中市 (9 處 ) 東勢區石岡區豐原區北屯區太平區大里區潭子區霧峰區和平區bull南投縣 (5 處 ) 草屯鎮南投市中寮鄉名間鄉竹山鎮bull苗栗縣 (1 處 ) 卓蘭鎮

第 1 批101 年度102 年度103 年度104 年度

4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第 1批

年度 直轄市或縣市 說明

第 1批 臺北市 坡地社區重點縣市

五都之一

101 南投縣 921震災區坡地災害指標縣市

101 臺中市 921震災區五都之一

第 1 年度 分布地點

5 土石流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與水土保持局現有之土石流潛勢溪流間之關係尚待釐清

第 1 批暫緩劃定

102(330)

南投縣229

臺中市101

103(264)

屏東縣 65

高雄市 89

嘉義縣 62

臺南市 48

104(320)

宜蘭縣139

雲林縣 10

彰化縣 7

花蓮縣164

105(239)

臺東縣163

苗栗縣 76

106(425)

新竹縣 71

桃園縣 51

基隆市 34

新北市219

臺北市 50

68

地質敏感區查詢系統建置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sect15Ⅲ中央主管機關應建立地質敏感區資料庫提供網路查詢及下載列印查詢結果

地質敏感區查詢民眾得自行上網進行或委由顧問公司技師代辦各級主管機關應協助提供諮詢服務

系統應於第 1 批地質敏感區公告前建妥並於每次公告地質敏感區之同時更新資料

因應土地法地籍資料付費規定系統必要配套 政府機關版查詢時可展現地籍資料 一般民眾版查詢時須自備地籍圖數值資料(向地籍主管機關申購委託測量或其他方式資料處理取得)

69

地質敏感區查詢雛形系統操作展示

地質敏感區查詢雛形系統操作展示

70

叁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

一地質法地質敏感區整體作業架構及程序二地質法地質敏感區相關規定

(一)法律及法規命令(二)其他規定

三地質敏感區公告及查詢(一)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及第 1 批準備(二)地質敏感區查詢系統建置

四地方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五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71

四地方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所在地地方政府

基隆河中上游河蝕地形(壺穴與瀑布 ) 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基隆市新北市

濁水溪沖積扇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彰化縣雲林縣

車籠埔斷層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台中市南投縣苗栗縣

山崩與地滑地質感區劃定計畫書 _臺北市

臺北市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sect9Ⅱ 辦理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公開展示事宜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sect9Ⅱ 辦理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公開展示事宜

72

已提供對口單位1臺北市政府2桃園縣政府3苗栗縣政府4臺中市政府5彰化縣政府6雲林縣政府7高雄市政府8屏東縣政府9花蓮縣政府10宜蘭縣政府11金門縣政府

已提供對口單位1臺北市政府2桃園縣政府3苗栗縣政府4臺中市政府5彰化縣政府6雲林縣政府7高雄市政府8屏東縣政府9花蓮縣政府10宜蘭縣政府11金門縣政府

請地方政府儘速提供對口單位

地方對口設置或指派屬地方主管機關權責 組織編制 業務職掌 地方情況

73

五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依地質法相關條文規定

sect6I 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應將地質敏感區相關資料納入土地利用計畫土地開發審查災害防治環境保育及資源開發之參據

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sect11I 將調查及評估結果納入送審之書圖文件中

依地質法第 11 條解釋令 「相關法令」指訂有土地開發行為相

關審查規定之法令 「審查機關」指辦理地質敏感區基地

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審查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為避免重複審查應以最先受理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為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結果之「審查機關」

經審查通過之調查及評估結果應納入後續其他「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之書圖文件做為參據

請區域計畫法都市計畫法建築法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及各目的事業法令之各法令主管機關研修其主管法令規定送審所需書表文件格式評估納入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規定俾便於地質敏感區公告後能辦理審查

請區域計畫法都市計畫法建築法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及各目的事業法令之各法令主管機關研修其主管法令規定送審所需書表文件格式評估納入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規定俾便於地質敏感區公告後能辦理審查

74

水土保持局如何配合地質法施行研修水土保持書件格式檢視「水土保持計畫審核監督辦法」規定 所需書表文件格式之內容酌予文字修正納入地質法地質敏感區規定再行公告即成

第 36 條本辦法所需書表文件之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第 36 條本辦法所需書表文件之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案例分享

75

敬請提供法令修正資訊

為利相關法令與地質法間銜接順暢請應配合地質法修正規定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於修正後將相關資訊轉知中央主管機關

76

一地質敏感區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及規模草案(附件 7 )提請討論

二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草案(附件 9 )提請討論

綜合討論綜合討論

肆討論事項

77

地質法第 8 條第 1 項土地開發行為種類與規模及所稱「緊急救災者」相關規定 ( 草

案 )地質法 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

所有土地開發行為嗎

所有土地開發行為嗎

78

過度擾民 經濟部水利署

經檢視本法所稱之「土地開發行為」水利法中可能涉及本法第 8 條及第 11 條需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事項為水利法第 46 條水利建造物之興辦改造核准許可等惟水利建造物數量龐大規模較小或開挖深度較淺之開發行為對地質環境及人民安全之影響相對較小是否所有開發行為皆須依法辦理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建議排除規模較小部分以避免增加開發成本及過度擾民

臺北市政府 公園闢建開發行為多為地表整地及綠化植栽結構物及附屬設施如涼亭管溝花槽照明設施等等僅佔工程之小部份且為地表淺基礎開挖影響地質環境條件甚微應無造成地質災害之虞參考經濟部全國地質調查資料即可故建議無一層樓以上且建築面積小於 45m2 建物之公園闢建開發得予排除以節省開發成本

hellip

79

比例原則(禁止過分原則)

行政程序法 sect7 行政行為應依下列原則為之一採取之方法應有助於目的之達成二有多種同樣能達成目的之方法時應選擇對人民權益損害最少者

三採取之方法所造成之損害不得與欲達成目的之利益顯失均衡

排除與地質安全無關者排除小規模者

排除與地質安全無關者排除小規模者

80

核釋地質法第 8 條第 1 項規定 依立法意旨及比例原則土地開發行為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其種類及規模如附表

緊急救災者係指災害發生後經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認定之搶通搶災或防患二次災害之緊急工程行為

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 基地位於地質敏感區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規模

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 基地位於地質敏感區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規模

地質敏感區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及規模 ( 草案 )

1 工廠之設立及工業區之開發2鐵路大眾捷運系統港灣及機場之開發3 公路之開發4 土石採取及探礦採礦5蓄水建造物之開發6休閒農場之開發利用7漁塭或魚池之興建8遊樂區及風景區之開發9高爾夫球場及戶外運動場地之興建或擴建10 文化教育訓練設施或研究機構之興建或擴建11醫療建設之開發其醫院興建或擴建12 新市區(係指新社區及新市鎮)建設13 環境保護工程之興建14 核能及其他能源之開發及放射性核廢料儲存或處理場所之興建15 地下街工程16高壓電線塔基工程17纜車之興建或擴建18氣象雷達站之興建或擴建工程19 設置石油管理法所定之石油石油製品貯存槽20 建築物(係指應請領建照執照)之新建或增建

選取與地質安全有關者考量各類地質敏感區屬性決定辦理與否排除小規模者

選取與地質安全有關者考量各類地質敏感區屬性決定辦理與否排除小規模者

82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 (草案 )

本報告書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為避免審查地質專業事項及技術標準不一中央主管機關爰訂定審查參考規範提供各審查機關參考

地質法 sect11 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於相關法令規定須送審之書圖文件中納入調查及評估結果

審查機關應邀請地質專家學者或前條第一項規定之執業技師參與審查或委託專業團體辦理審查但具有自行審查能力者不在此限

83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草案

1 審查人員之資格條件 ( 第 2 點 )

2 審查人員之建議名單 ( 第 3 點 )

3 報告書審查應注意事項 ( 第 4 點 )

4 報告書審查應補正事項 ( 第 5 點 )

5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之法律效益 ( 第 6點 )

6 報告書審查之收費 ( 第 7 點 )

地質 大地工程 土木工程 採礦工程 水利工程 水土保持

地質 大地工程 土木工程 採礦工程 水利工程 水土保持

政府機關(構)及相當職等專職人員地質相關實務經驗 7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副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5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助理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7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5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副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碩士學位以上且地質專長相關專職實務或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專業證照之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且取得證照後執行地質業務 7 年以上

政府機關(構)及相當職等專職人員地質相關實務經驗 7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副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5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助理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7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5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副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碩士學位以上且地質專長相關專職實務或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專業證照之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且取得證照後執行地質業務 7 年以上

專長專長++實務經驗實務經驗

地質法 sect11Ⅱ審查機關應邀請地質專家學者或前條第一項規定之執業技師參與審查或委託專業團體辦理審查但具有自行審查能力者不在此限

審查人員之資格條件 (sect2)

85

審查人員之建議名單 (sect3)

中央主管機關得就前點規定資格條件建立審查人員建議名單提供審查機關參考

86

報告書審查應注意事項 (sect4)

結果之合理性內涵足以提供後續土地開發利用災害防治及環境保育規劃之參據

基地地質調查及基地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基地地質調查及基地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項目內容數量比例尺hellip

87

報告書審查應補正事項 (sect5)

審查報告書有下列情形之一者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應通知申請人限期修正或補正

未依規定格式及份數製作 應檢附文件不齊全未經技師簽證或簽證技師科別不符不符合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規定

88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之法律效益(sect6)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依地質法sect11Ⅱ規定審查)

無行政處分效力 應納入後續相關法令送審書圖文件提供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土地開發利用行為之參據

89

報告書審查之收費 (sect7)

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報告書得收取審查費 依其主管業務收費法令 依規費法相關規定

本報告書為相關法令送審書件之ㄧ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本報告書為相關法令送審書件之ㄧ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 Slide 1
  • Slide 10
  • Slide 12
  • Slide 13
  • Slide 15
  • Slide 25
  • Slide 28
  • Slide 33
  • Slide 39
  • Slide 42
  • Slide 43
  • Slide 44
  • Slide 46
  • Slide 48
  • Slide 49
  • Slide 52
  • Slide 54
  • Slide 55
  • Slide 57
  • Slide 62
  • Slide 63
  • Slide 64
  • Slide 65
  • Slide 66
  • Slide 67
  • Slide 81
  • Slide 84

細部調查規定必要調查方法 -- 地質鑽探地質敏感區類別 鑽探數量及配置 鑽探深度 其他規定

地下水補注 (sect12)

A≦05公頃得不進行地質鑽探05 < A≦2公頃至少應鑽探 2孔 2公頃< A每 1 公頃應鑽 1孔未滿 1 公頃者以 1 公頃計鑽探孔位以均勻分布於細部調查區為原則

每孔深度至少50 公尺或進入岩盤至少 5公尺

配合地質鑽孔調查地下水位及透水係數

活動斷層(sect16)-- 調查地下岩層分布及厚度活動斷層及剪裂帶深度

鑽探剖面應儘量垂直活動斷層走向其配置以能呈現細部調查區之特性及其與活動斷層之關係為原則沿活動斷層走向平行方向之長度每 100 公尺應繪置 1剖面未滿 100 公尺者以 100 公尺計剖面長度未滿 20 公尺者應至少有 1鑽孔控制剖面長度在 20 公尺以上者應至少有 2鑽孔控制且位於剖面兩端之鑽孔與細部調查區邊界之距離以小於 10 公尺為原則同剖面之鑽孔岩性有明顯變化或構造複雜者應增加鑽探數量以調查是否有活動斷層通過及其可能分布位置

每孔深度應至少 30 公尺

山崩與地滑 (sect21)-- 調查覆土層之分布與厚度及岩體之特性

A≦01公頃至少鑽探 1孔01 < A≦1公頃至少鑽探 2孔1公頃< A每 05 公頃應鑽 1孔未滿 05 公頃者以05 公頃計鑽探孔位應配合調查區域狀況選擇適當之配置如為順向坡應優先配置鑽孔

每孔深度至少 30 公尺並應進入岩盤至少 5 公尺如位於順向坡坡面上之鑽孔深度應足以釐清順向坡之岩層組成與厚度及主要不連續面之特性

配合地質鑽孔進行地下水位量測並視坡地穩定分析之需要進行土壤與岩石力學試驗及地下水文調查

土石流(sect26)-- 調查土石流堆積材料厚度及粒徑變化

A≦01公頃至少鑽探 1孔01 < A≦1公頃至少鑽探 2孔1公頃< A每 05 公頃應鑽 1孔未滿 05 公頃者以05 公頃計鑽探孔位配置以均勻分布為原則

每孔深度至少20 公尺或進入岩盤 5 公尺

全程取樣

基地地質調查報告書圖說規範 區域調查地質圖+地質剖面圖 細部調查地質圖+地質剖面圖 地下地質調查方法之紀錄圖說如柱狀圖剖面圖等

地質敏感區類別

區域圖說比例尺

細部圖說比例尺

地質剖面圖

地質遺跡 (sect9)

≧125000 ≧15000 區域調查地質圖與細部調查地質圖均應附與地質圖同比例尺之地質剖面圖

地下水補注(sect13)

≧125000 ≧15000 區域調查地質圖應附水文地質剖面圖細部調查地質圖應附水文地質柵狀圖其中水平比例尺同各地質圖比例垂直比例尺得適度放大

活動斷層(sect17)

≧125000 ≧15000 區域調查地質圖與細部調查地質圖均應附與地質圖同比例尺之地質剖面圖細部調查應配合鑽探資料標示地層(岩層)界線及活動斷層如活動斷層不在細部調查區範圍內應依現有資料將活動斷層標示於剖面延伸線上

山崩與地滑(sect22)

≧125000 ≧15000 區域調查地質圖應附二條相互垂直之剖面細部調查地質剖面圖應配合鑽探孔位繪製以表現覆土層及岩層之空間分布剖面圖之比例尺應與地質圖相同

土石流(sect27)

≧125000 ≧15000 區域調查地質圖應附土石流溪流縱斷面圖標示土石材料堆積位置細部調查地質圖應配合地質鑽探及試坑繪製至少二條相互垂直之地質剖面圖

專章

基地地質安全評估 -- 項目及內容

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 (sect10)

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 (sect14)

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 (sect18)

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 (sect23)

土石流地質敏感區 (sect28)

1 評估基地開發範圍與地質遺跡之空間關係及開發行為對地質遺跡形狀視覺或完整性之影響並研提因應對策2 研提開發行為於施工期間對地質遺跡採取之保護措施及評估其效果3 開發行為人對地質遺跡長期維護之因應對策

1 評估土地開發行為開發中對地下水水質及入滲補注量直接或間接之影響2 評估土地開發行為開發後造成地下水質及入滲補注量之影響3 經評估土地開發行為對地下水水質及入滲補注量造成永久性或暫時性不良影響時應採取因應措施並評估其效果

1 評估活動斷層活動時基地內地表破裂或變形之特性及可能影響範圍2 評估活動斷層活動時地表破裂或變形對開發行為之影響並分析基地內開發行為之適當性3因應對策及其效果評估

1 評估山崩或地滑發生之土石下坡運動特性崩塌或滑動量體及影響範圍對開發行為安全之影響2 評估順向坡之穩定性及開發行為對順向坡穩定性之影響3 評估開發行為造成現有山崩或地滑範圍擴大誘發潛在山崩地滑或順向坡岩體滑動之可能性及其規模4因應對策及其效果評估

1 評估土石流潛勢規模及對開發基地影響之範圍2 評估土石流對土地開發行為或建築物安全之影響3 開發行為安全之因應對策及其安全效果評估

專章

45

報告書製作應遵行事項 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結果應依本準則規定製作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報告書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sect5I)

基地與二種類別以上地質敏感區範圍重疊時應依不同類別地質敏感區規定分別辦理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其調查及評估結果得併於同一報告書(sect5Ⅱ)

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係由本法第 10 條第 1 項所定技師辦理者報告書之簽證應檢附該辦理技師之技師證書及執業執照影本由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公營事業機構或公法人內依法取得相當類科技師證書者辦理時應檢附該辦理技師之技師證書影本 (sect6)

通則

地質法 sect6

地質法 sect8- sect11

地質法 sect5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土地管理 其他規定

土地利用計畫

土地開發審查

災害防治

環境保育

資源開發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廢止

審查及公告

基地位於地質敏感區且符合土地開發行為之種類及規模

申請土地開發前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最先受理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應審查報告書

經審查通過之報告書應納入後續其他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之書圖文件做為參據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之公告」依行政程序法界定為法規命令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之公告」依行政程序法界定為法規命令

地質法第地質法第 88 條第條第 11 項土地開發行為種類與規模及所稱「緊急救災者」相關規定項土地開發行為種類與規模及所稱「緊急救災者」相關規定(( 草案草案 ) )

地質法第地質法第 1111 條第條第 11 項所稱「相關法令」及第項所稱「相關法令」及第 22 項所稱「審查機關」相關規定項所稱「審查機關」相關規定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 (( 草案草案 ))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格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格式式

47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之公告」依行政程序法界定為法規命令

地質法 sect5I 中央主管機關應將具有特殊地質景觀地質環境或有發生地質災害之虞之地區公告為地質敏感區

bull公告之法制作業bull人民之救濟權利 bull公告之法制作業bull人民之救濟權利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之公告 法規命令 一般處分

行政程序法規定 一般處分特定人具體之事實關係

sect92I 所稱行政處分係指行政機關就公法上具體事件所為之決定或其他公 權力措施而對外直接發生法律效果之單方行政行為

sect92Ⅱ前項決定或措施之相對人雖非特定而依一般性特徵可得確定其範圍者 為一般處分適用本法有關行政處分之規定有關公物之設定變更廢 止或其一般使用者亦同

法規命令不特定多數人一般抽象性規範 sect150I 所稱法規命令係指行政機關基於法律授權對多數不特定人民就一 般事項所作抽象之對外發生法律效果之規定

法務部函釋法務部函釋

都市計畫案例(司法院釋字第 156號解釋理由書及最高行政法院 95 年度 判字第 2147號判決) 都市計畫之個別變更係直接限制一定區域內人民之權利利益或增加其負擔其具有行政處分之性質

擬定都市計畫通盤檢討後所作之變更非直接限制一定區域內人民之權益或增加其負擔且非針對具體事件之處理核其性質乃屬於法規命令而非行政處分其性質是一種法規不得直接對之爭訟

特定地區經公告為地質敏感區後其後續影響為何似僅有地質法第 8 條規定「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上開規定似未直接限制一定區域內人民之權利利益或增加其負擔是以地質敏感區之公告性質上似屬法規命令而非一般處分惟仍請貴部再予確認上開公告除前所述外是否尚有其他影響以上事項宜請貴部再予審認

法務部函釋法務部函釋

50

地質敏感區之公告性質屬法規命令

確認特定地區經公告為地質敏感區後其後續影響僅有地質法第 8 條之規定

按法務部函釋上開規定因其非直接限制一定區域內人民之權益且非針對具體事件之處理

是以地質敏感區之公告性質乃屬於行政程序法第 150 條第 1 項規定所稱法規命令而非行政程序法第 92 條規定所指一般處分

經濟部重新檢視地質法

經濟部重新檢視地質法

51

地質法第 11 條第 1 項所稱「相關法令」及第 2 項所稱「審查機關」相關規定

地質法 sect11 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於相關法令規定須送審之書圖文件中納入調查及評估結果

審查機關應邀請地質專家學者或前條第一項規定之執業技師參與審查或委託專業團體辦理審查但具有自行審查能力者不在此限

地質法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

sect11I 依第 8 條第 1 項規定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於相關法令規定須送審之書圖文件中納入調查及評估結果

地質法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

sect11I 依第 8 條第 1 項規定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於相關法令規定須送審之書圖文件中納入調查及評估結果

bull資源開發bull土地開發利用bull工程建設bull廢棄物處置bull天然災害整治bull法令規定有關土地開發之規劃設計及施工

bull區域計畫法bull建築法bull環境影響評估法bull水土保持法bull土石採取法bull水利法 bull礦業法bull溫泉法bullhellip

地質法sect3Ⅶ

立法說明立法說明

53

核釋地質法第 11 條第 1 項「相關法令」

係指訂有土地開發行為相關審查規定之法令 區域計畫法都市計畫法 建築法 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各目的事業法令

bull面積 35公頃bull非都市地區

bull山坡地bull興辦事業

bull休閒農業輔導管理辦法 bull休閒農場經營計畫審查作業要點 bull非都市土地休閒農場容許作休閒農業設施使用審查作業要點 bull非都市土地作休閒農業使用興辦事業計畫及變更編定審查作業要點 bull休閒農場專案輔導實施作業規定bull區域計畫法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建築法等相關規定

【例】複合型休閒農場之土地開發申請

【例】複合型休閒農場申請土地開發許可審查流程示意圖

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bull影響土地開發人權益bull浪費行政資源bull影響土地開發人權益bull浪費行政資源

重複審查重複審查

56

係指辦理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審查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 為避免重複審查應以最先受理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為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結果之「審查機關」

經審查通過之調查及評估結果應納入後續其他「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之書圖文件做為參據

核釋地質法第 11 條第 2 項「審查機關」

【例】複合型休閒農場申請土地開發許可審查流程示意圖

辦理審查辦理審查納入參據納入參據

參據參據 參據

參據

參據參據

誰該辦理審查bull視個案情形bull每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都有可能

誰該辦理審查bull視個案情形bull每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都有可能

58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格式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sect5I 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結果應依本準則規定製作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以下簡稱報告書)報告書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59

報告書格式 基地地質調查報告

1 基地所在地質敏感區地質概況2 區域調查

(1) 調查項目內容方法及數量(2) 調查結果說明附地質圖地質剖面圖及其他相關主題圖說

3細部調查(1) 調查項目內容方法及數量(2) 調查結果說明附地質圖地質剖面圖及其他相關主題圖說

4綜合解釋 基地地質安全評估報告

依據地質調查結果及地質安全評估項目撰述地質安全評估結果

附錄 地質鑽探報告或其他地質調查方法紀錄現地試驗資料室內試驗及分析資料等

60

叁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

一地質法地質敏感區整體作業架構及程序二地質法地質敏感區相關規定

(一)法律及法規命令(二)其他規定

三地質敏感區公告及查詢(一)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及第 1 批準備(二)地質敏感區查詢系統建置

四地方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五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61

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 全國地質敏感區通盤劃定預定 4 至 5 年內分批公告完成之後至少每 5 年通 盤檢討 1次

個案更新視情況得隨時辦理 地質敏感區公告之主要作業及辦理機關

計畫書研提中央及地方主管機關 全國通盤劃定通盤檢討及個案跨越兩個以上行政區域者由中央主管機關辦理

個案未跨行政區域者由該轄管地方主管機關辦理 計畫書公開展示地方主管機關 審議會審查及計畫書核定中央主管機關

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及第 1 批準備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主要由中央主管機關辦理第 1 批地質敏感區主要由中央主管機關辦理

計畫書公開展示 30日

(地方主管機關)

計畫書公開展示 30日

(地方主管機關)計畫書審查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計畫書審查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

計畫書核定及地質敏感區公告(中央主管機關)

計畫書核定及地質敏感區公告(中央主管機關)

約5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

地質法施行 1001201

審議會籌組及討論運作規劃 相關法令

主管機關檢視其主管法令相關規定並調整修正

有關 3 子法發布 10136

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會 101313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會 101313

劃定計畫書研提(中央主管機關)劃定計畫書研提(中央主管機關)

劃定作業(中央主管機關)

劃定作業(中央主管機關)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公告準備

第 1 批分布地點

1 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名稱 分類 縣市 鄉鎮暖暖壺穴 壺穴 基隆市 暖暖區大華壺穴 壺穴 新北市 平溪區猴硐壺穴 壺穴 新北市 瑞芳區十分瀑布 瀑布 新北市 平溪區眼鏡洞瀑布 瀑布 新北市 平溪區

第 1 批101 年度102 年度103 年度

2 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年度 地質敏感區 行政區域第 1批 濁水溪沖積扇 彰化縣

雲林縣

101 屏東平原 高雄市屏東縣

102 蘭陽平原 宜蘭縣

103臺中地區臺北地區

臺中市臺北市新北市

濁水溪沖積扇

3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第 1 批分布地點車籠埔斷層活動斷層敏感區所經行政區域 (鄉鎮市區 ) bull臺中市 (9 處 ) 東勢區石岡區豐原區北屯區太平區大里區潭子區霧峰區和平區bull南投縣 (5 處 ) 草屯鎮南投市中寮鄉名間鄉竹山鎮bull苗栗縣 (1 處 ) 卓蘭鎮

第 1 批101 年度102 年度103 年度104 年度

4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第 1批

年度 直轄市或縣市 說明

第 1批 臺北市 坡地社區重點縣市

五都之一

101 南投縣 921震災區坡地災害指標縣市

101 臺中市 921震災區五都之一

第 1 年度 分布地點

5 土石流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與水土保持局現有之土石流潛勢溪流間之關係尚待釐清

第 1 批暫緩劃定

102(330)

南投縣229

臺中市101

103(264)

屏東縣 65

高雄市 89

嘉義縣 62

臺南市 48

104(320)

宜蘭縣139

雲林縣 10

彰化縣 7

花蓮縣164

105(239)

臺東縣163

苗栗縣 76

106(425)

新竹縣 71

桃園縣 51

基隆市 34

新北市219

臺北市 50

68

地質敏感區查詢系統建置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sect15Ⅲ中央主管機關應建立地質敏感區資料庫提供網路查詢及下載列印查詢結果

地質敏感區查詢民眾得自行上網進行或委由顧問公司技師代辦各級主管機關應協助提供諮詢服務

系統應於第 1 批地質敏感區公告前建妥並於每次公告地質敏感區之同時更新資料

因應土地法地籍資料付費規定系統必要配套 政府機關版查詢時可展現地籍資料 一般民眾版查詢時須自備地籍圖數值資料(向地籍主管機關申購委託測量或其他方式資料處理取得)

69

地質敏感區查詢雛形系統操作展示

地質敏感區查詢雛形系統操作展示

70

叁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

一地質法地質敏感區整體作業架構及程序二地質法地質敏感區相關規定

(一)法律及法規命令(二)其他規定

三地質敏感區公告及查詢(一)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及第 1 批準備(二)地質敏感區查詢系統建置

四地方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五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71

四地方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所在地地方政府

基隆河中上游河蝕地形(壺穴與瀑布 ) 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基隆市新北市

濁水溪沖積扇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彰化縣雲林縣

車籠埔斷層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台中市南投縣苗栗縣

山崩與地滑地質感區劃定計畫書 _臺北市

臺北市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sect9Ⅱ 辦理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公開展示事宜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sect9Ⅱ 辦理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公開展示事宜

72

已提供對口單位1臺北市政府2桃園縣政府3苗栗縣政府4臺中市政府5彰化縣政府6雲林縣政府7高雄市政府8屏東縣政府9花蓮縣政府10宜蘭縣政府11金門縣政府

已提供對口單位1臺北市政府2桃園縣政府3苗栗縣政府4臺中市政府5彰化縣政府6雲林縣政府7高雄市政府8屏東縣政府9花蓮縣政府10宜蘭縣政府11金門縣政府

請地方政府儘速提供對口單位

地方對口設置或指派屬地方主管機關權責 組織編制 業務職掌 地方情況

73

五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依地質法相關條文規定

sect6I 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應將地質敏感區相關資料納入土地利用計畫土地開發審查災害防治環境保育及資源開發之參據

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sect11I 將調查及評估結果納入送審之書圖文件中

依地質法第 11 條解釋令 「相關法令」指訂有土地開發行為相

關審查規定之法令 「審查機關」指辦理地質敏感區基地

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審查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為避免重複審查應以最先受理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為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結果之「審查機關」

經審查通過之調查及評估結果應納入後續其他「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之書圖文件做為參據

請區域計畫法都市計畫法建築法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及各目的事業法令之各法令主管機關研修其主管法令規定送審所需書表文件格式評估納入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規定俾便於地質敏感區公告後能辦理審查

請區域計畫法都市計畫法建築法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及各目的事業法令之各法令主管機關研修其主管法令規定送審所需書表文件格式評估納入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規定俾便於地質敏感區公告後能辦理審查

74

水土保持局如何配合地質法施行研修水土保持書件格式檢視「水土保持計畫審核監督辦法」規定 所需書表文件格式之內容酌予文字修正納入地質法地質敏感區規定再行公告即成

第 36 條本辦法所需書表文件之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第 36 條本辦法所需書表文件之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案例分享

75

敬請提供法令修正資訊

為利相關法令與地質法間銜接順暢請應配合地質法修正規定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於修正後將相關資訊轉知中央主管機關

76

一地質敏感區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及規模草案(附件 7 )提請討論

二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草案(附件 9 )提請討論

綜合討論綜合討論

肆討論事項

77

地質法第 8 條第 1 項土地開發行為種類與規模及所稱「緊急救災者」相關規定 ( 草

案 )地質法 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

所有土地開發行為嗎

所有土地開發行為嗎

78

過度擾民 經濟部水利署

經檢視本法所稱之「土地開發行為」水利法中可能涉及本法第 8 條及第 11 條需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事項為水利法第 46 條水利建造物之興辦改造核准許可等惟水利建造物數量龐大規模較小或開挖深度較淺之開發行為對地質環境及人民安全之影響相對較小是否所有開發行為皆須依法辦理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建議排除規模較小部分以避免增加開發成本及過度擾民

臺北市政府 公園闢建開發行為多為地表整地及綠化植栽結構物及附屬設施如涼亭管溝花槽照明設施等等僅佔工程之小部份且為地表淺基礎開挖影響地質環境條件甚微應無造成地質災害之虞參考經濟部全國地質調查資料即可故建議無一層樓以上且建築面積小於 45m2 建物之公園闢建開發得予排除以節省開發成本

hellip

79

比例原則(禁止過分原則)

行政程序法 sect7 行政行為應依下列原則為之一採取之方法應有助於目的之達成二有多種同樣能達成目的之方法時應選擇對人民權益損害最少者

三採取之方法所造成之損害不得與欲達成目的之利益顯失均衡

排除與地質安全無關者排除小規模者

排除與地質安全無關者排除小規模者

80

核釋地質法第 8 條第 1 項規定 依立法意旨及比例原則土地開發行為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其種類及規模如附表

緊急救災者係指災害發生後經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認定之搶通搶災或防患二次災害之緊急工程行為

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 基地位於地質敏感區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規模

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 基地位於地質敏感區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規模

地質敏感區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及規模 ( 草案 )

1 工廠之設立及工業區之開發2鐵路大眾捷運系統港灣及機場之開發3 公路之開發4 土石採取及探礦採礦5蓄水建造物之開發6休閒農場之開發利用7漁塭或魚池之興建8遊樂區及風景區之開發9高爾夫球場及戶外運動場地之興建或擴建10 文化教育訓練設施或研究機構之興建或擴建11醫療建設之開發其醫院興建或擴建12 新市區(係指新社區及新市鎮)建設13 環境保護工程之興建14 核能及其他能源之開發及放射性核廢料儲存或處理場所之興建15 地下街工程16高壓電線塔基工程17纜車之興建或擴建18氣象雷達站之興建或擴建工程19 設置石油管理法所定之石油石油製品貯存槽20 建築物(係指應請領建照執照)之新建或增建

選取與地質安全有關者考量各類地質敏感區屬性決定辦理與否排除小規模者

選取與地質安全有關者考量各類地質敏感區屬性決定辦理與否排除小規模者

82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 (草案 )

本報告書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為避免審查地質專業事項及技術標準不一中央主管機關爰訂定審查參考規範提供各審查機關參考

地質法 sect11 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於相關法令規定須送審之書圖文件中納入調查及評估結果

審查機關應邀請地質專家學者或前條第一項規定之執業技師參與審查或委託專業團體辦理審查但具有自行審查能力者不在此限

83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草案

1 審查人員之資格條件 ( 第 2 點 )

2 審查人員之建議名單 ( 第 3 點 )

3 報告書審查應注意事項 ( 第 4 點 )

4 報告書審查應補正事項 ( 第 5 點 )

5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之法律效益 ( 第 6點 )

6 報告書審查之收費 ( 第 7 點 )

地質 大地工程 土木工程 採礦工程 水利工程 水土保持

地質 大地工程 土木工程 採礦工程 水利工程 水土保持

政府機關(構)及相當職等專職人員地質相關實務經驗 7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副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5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助理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7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5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副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碩士學位以上且地質專長相關專職實務或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專業證照之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且取得證照後執行地質業務 7 年以上

政府機關(構)及相當職等專職人員地質相關實務經驗 7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副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5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助理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7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5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副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碩士學位以上且地質專長相關專職實務或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專業證照之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且取得證照後執行地質業務 7 年以上

專長專長++實務經驗實務經驗

地質法 sect11Ⅱ審查機關應邀請地質專家學者或前條第一項規定之執業技師參與審查或委託專業團體辦理審查但具有自行審查能力者不在此限

審查人員之資格條件 (sect2)

85

審查人員之建議名單 (sect3)

中央主管機關得就前點規定資格條件建立審查人員建議名單提供審查機關參考

86

報告書審查應注意事項 (sect4)

結果之合理性內涵足以提供後續土地開發利用災害防治及環境保育規劃之參據

基地地質調查及基地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基地地質調查及基地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項目內容數量比例尺hellip

87

報告書審查應補正事項 (sect5)

審查報告書有下列情形之一者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應通知申請人限期修正或補正

未依規定格式及份數製作 應檢附文件不齊全未經技師簽證或簽證技師科別不符不符合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規定

88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之法律效益(sect6)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依地質法sect11Ⅱ規定審查)

無行政處分效力 應納入後續相關法令送審書圖文件提供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土地開發利用行為之參據

89

報告書審查之收費 (sect7)

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報告書得收取審查費 依其主管業務收費法令 依規費法相關規定

本報告書為相關法令送審書件之ㄧ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本報告書為相關法令送審書件之ㄧ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 Slide 1
  • Slide 10
  • Slide 12
  • Slide 13
  • Slide 15
  • Slide 25
  • Slide 28
  • Slide 33
  • Slide 39
  • Slide 42
  • Slide 43
  • Slide 44
  • Slide 46
  • Slide 48
  • Slide 49
  • Slide 52
  • Slide 54
  • Slide 55
  • Slide 57
  • Slide 62
  • Slide 63
  • Slide 64
  • Slide 65
  • Slide 66
  • Slide 67
  • Slide 81
  • Slide 84

基地地質調查報告書圖說規範 區域調查地質圖+地質剖面圖 細部調查地質圖+地質剖面圖 地下地質調查方法之紀錄圖說如柱狀圖剖面圖等

地質敏感區類別

區域圖說比例尺

細部圖說比例尺

地質剖面圖

地質遺跡 (sect9)

≧125000 ≧15000 區域調查地質圖與細部調查地質圖均應附與地質圖同比例尺之地質剖面圖

地下水補注(sect13)

≧125000 ≧15000 區域調查地質圖應附水文地質剖面圖細部調查地質圖應附水文地質柵狀圖其中水平比例尺同各地質圖比例垂直比例尺得適度放大

活動斷層(sect17)

≧125000 ≧15000 區域調查地質圖與細部調查地質圖均應附與地質圖同比例尺之地質剖面圖細部調查應配合鑽探資料標示地層(岩層)界線及活動斷層如活動斷層不在細部調查區範圍內應依現有資料將活動斷層標示於剖面延伸線上

山崩與地滑(sect22)

≧125000 ≧15000 區域調查地質圖應附二條相互垂直之剖面細部調查地質剖面圖應配合鑽探孔位繪製以表現覆土層及岩層之空間分布剖面圖之比例尺應與地質圖相同

土石流(sect27)

≧125000 ≧15000 區域調查地質圖應附土石流溪流縱斷面圖標示土石材料堆積位置細部調查地質圖應配合地質鑽探及試坑繪製至少二條相互垂直之地質剖面圖

專章

基地地質安全評估 -- 項目及內容

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 (sect10)

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 (sect14)

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 (sect18)

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 (sect23)

土石流地質敏感區 (sect28)

1 評估基地開發範圍與地質遺跡之空間關係及開發行為對地質遺跡形狀視覺或完整性之影響並研提因應對策2 研提開發行為於施工期間對地質遺跡採取之保護措施及評估其效果3 開發行為人對地質遺跡長期維護之因應對策

1 評估土地開發行為開發中對地下水水質及入滲補注量直接或間接之影響2 評估土地開發行為開發後造成地下水質及入滲補注量之影響3 經評估土地開發行為對地下水水質及入滲補注量造成永久性或暫時性不良影響時應採取因應措施並評估其效果

1 評估活動斷層活動時基地內地表破裂或變形之特性及可能影響範圍2 評估活動斷層活動時地表破裂或變形對開發行為之影響並分析基地內開發行為之適當性3因應對策及其效果評估

1 評估山崩或地滑發生之土石下坡運動特性崩塌或滑動量體及影響範圍對開發行為安全之影響2 評估順向坡之穩定性及開發行為對順向坡穩定性之影響3 評估開發行為造成現有山崩或地滑範圍擴大誘發潛在山崩地滑或順向坡岩體滑動之可能性及其規模4因應對策及其效果評估

1 評估土石流潛勢規模及對開發基地影響之範圍2 評估土石流對土地開發行為或建築物安全之影響3 開發行為安全之因應對策及其安全效果評估

專章

45

報告書製作應遵行事項 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結果應依本準則規定製作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報告書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sect5I)

基地與二種類別以上地質敏感區範圍重疊時應依不同類別地質敏感區規定分別辦理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其調查及評估結果得併於同一報告書(sect5Ⅱ)

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係由本法第 10 條第 1 項所定技師辦理者報告書之簽證應檢附該辦理技師之技師證書及執業執照影本由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公營事業機構或公法人內依法取得相當類科技師證書者辦理時應檢附該辦理技師之技師證書影本 (sect6)

通則

地質法 sect6

地質法 sect8- sect11

地質法 sect5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土地管理 其他規定

土地利用計畫

土地開發審查

災害防治

環境保育

資源開發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廢止

審查及公告

基地位於地質敏感區且符合土地開發行為之種類及規模

申請土地開發前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最先受理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應審查報告書

經審查通過之報告書應納入後續其他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之書圖文件做為參據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之公告」依行政程序法界定為法規命令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之公告」依行政程序法界定為法規命令

地質法第地質法第 88 條第條第 11 項土地開發行為種類與規模及所稱「緊急救災者」相關規定項土地開發行為種類與規模及所稱「緊急救災者」相關規定(( 草案草案 ) )

地質法第地質法第 1111 條第條第 11 項所稱「相關法令」及第項所稱「相關法令」及第 22 項所稱「審查機關」相關規定項所稱「審查機關」相關規定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 (( 草案草案 ))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格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格式式

47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之公告」依行政程序法界定為法規命令

地質法 sect5I 中央主管機關應將具有特殊地質景觀地質環境或有發生地質災害之虞之地區公告為地質敏感區

bull公告之法制作業bull人民之救濟權利 bull公告之法制作業bull人民之救濟權利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之公告 法規命令 一般處分

行政程序法規定 一般處分特定人具體之事實關係

sect92I 所稱行政處分係指行政機關就公法上具體事件所為之決定或其他公 權力措施而對外直接發生法律效果之單方行政行為

sect92Ⅱ前項決定或措施之相對人雖非特定而依一般性特徵可得確定其範圍者 為一般處分適用本法有關行政處分之規定有關公物之設定變更廢 止或其一般使用者亦同

法規命令不特定多數人一般抽象性規範 sect150I 所稱法規命令係指行政機關基於法律授權對多數不特定人民就一 般事項所作抽象之對外發生法律效果之規定

法務部函釋法務部函釋

都市計畫案例(司法院釋字第 156號解釋理由書及最高行政法院 95 年度 判字第 2147號判決) 都市計畫之個別變更係直接限制一定區域內人民之權利利益或增加其負擔其具有行政處分之性質

擬定都市計畫通盤檢討後所作之變更非直接限制一定區域內人民之權益或增加其負擔且非針對具體事件之處理核其性質乃屬於法規命令而非行政處分其性質是一種法規不得直接對之爭訟

特定地區經公告為地質敏感區後其後續影響為何似僅有地質法第 8 條規定「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上開規定似未直接限制一定區域內人民之權利利益或增加其負擔是以地質敏感區之公告性質上似屬法規命令而非一般處分惟仍請貴部再予確認上開公告除前所述外是否尚有其他影響以上事項宜請貴部再予審認

法務部函釋法務部函釋

50

地質敏感區之公告性質屬法規命令

確認特定地區經公告為地質敏感區後其後續影響僅有地質法第 8 條之規定

按法務部函釋上開規定因其非直接限制一定區域內人民之權益且非針對具體事件之處理

是以地質敏感區之公告性質乃屬於行政程序法第 150 條第 1 項規定所稱法規命令而非行政程序法第 92 條規定所指一般處分

經濟部重新檢視地質法

經濟部重新檢視地質法

51

地質法第 11 條第 1 項所稱「相關法令」及第 2 項所稱「審查機關」相關規定

地質法 sect11 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於相關法令規定須送審之書圖文件中納入調查及評估結果

審查機關應邀請地質專家學者或前條第一項規定之執業技師參與審查或委託專業團體辦理審查但具有自行審查能力者不在此限

地質法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

sect11I 依第 8 條第 1 項規定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於相關法令規定須送審之書圖文件中納入調查及評估結果

地質法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

sect11I 依第 8 條第 1 項規定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於相關法令規定須送審之書圖文件中納入調查及評估結果

bull資源開發bull土地開發利用bull工程建設bull廢棄物處置bull天然災害整治bull法令規定有關土地開發之規劃設計及施工

bull區域計畫法bull建築法bull環境影響評估法bull水土保持法bull土石採取法bull水利法 bull礦業法bull溫泉法bullhellip

地質法sect3Ⅶ

立法說明立法說明

53

核釋地質法第 11 條第 1 項「相關法令」

係指訂有土地開發行為相關審查規定之法令 區域計畫法都市計畫法 建築法 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各目的事業法令

bull面積 35公頃bull非都市地區

bull山坡地bull興辦事業

bull休閒農業輔導管理辦法 bull休閒農場經營計畫審查作業要點 bull非都市土地休閒農場容許作休閒農業設施使用審查作業要點 bull非都市土地作休閒農業使用興辦事業計畫及變更編定審查作業要點 bull休閒農場專案輔導實施作業規定bull區域計畫法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建築法等相關規定

【例】複合型休閒農場之土地開發申請

【例】複合型休閒農場申請土地開發許可審查流程示意圖

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bull影響土地開發人權益bull浪費行政資源bull影響土地開發人權益bull浪費行政資源

重複審查重複審查

56

係指辦理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審查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 為避免重複審查應以最先受理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為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結果之「審查機關」

經審查通過之調查及評估結果應納入後續其他「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之書圖文件做為參據

核釋地質法第 11 條第 2 項「審查機關」

【例】複合型休閒農場申請土地開發許可審查流程示意圖

辦理審查辦理審查納入參據納入參據

參據參據 參據

參據

參據參據

誰該辦理審查bull視個案情形bull每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都有可能

誰該辦理審查bull視個案情形bull每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都有可能

58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格式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sect5I 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結果應依本準則規定製作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以下簡稱報告書)報告書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59

報告書格式 基地地質調查報告

1 基地所在地質敏感區地質概況2 區域調查

(1) 調查項目內容方法及數量(2) 調查結果說明附地質圖地質剖面圖及其他相關主題圖說

3細部調查(1) 調查項目內容方法及數量(2) 調查結果說明附地質圖地質剖面圖及其他相關主題圖說

4綜合解釋 基地地質安全評估報告

依據地質調查結果及地質安全評估項目撰述地質安全評估結果

附錄 地質鑽探報告或其他地質調查方法紀錄現地試驗資料室內試驗及分析資料等

60

叁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

一地質法地質敏感區整體作業架構及程序二地質法地質敏感區相關規定

(一)法律及法規命令(二)其他規定

三地質敏感區公告及查詢(一)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及第 1 批準備(二)地質敏感區查詢系統建置

四地方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五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61

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 全國地質敏感區通盤劃定預定 4 至 5 年內分批公告完成之後至少每 5 年通 盤檢討 1次

個案更新視情況得隨時辦理 地質敏感區公告之主要作業及辦理機關

計畫書研提中央及地方主管機關 全國通盤劃定通盤檢討及個案跨越兩個以上行政區域者由中央主管機關辦理

個案未跨行政區域者由該轄管地方主管機關辦理 計畫書公開展示地方主管機關 審議會審查及計畫書核定中央主管機關

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及第 1 批準備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主要由中央主管機關辦理第 1 批地質敏感區主要由中央主管機關辦理

計畫書公開展示 30日

(地方主管機關)

計畫書公開展示 30日

(地方主管機關)計畫書審查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計畫書審查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

計畫書核定及地質敏感區公告(中央主管機關)

計畫書核定及地質敏感區公告(中央主管機關)

約5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

地質法施行 1001201

審議會籌組及討論運作規劃 相關法令

主管機關檢視其主管法令相關規定並調整修正

有關 3 子法發布 10136

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會 101313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會 101313

劃定計畫書研提(中央主管機關)劃定計畫書研提(中央主管機關)

劃定作業(中央主管機關)

劃定作業(中央主管機關)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公告準備

第 1 批分布地點

1 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名稱 分類 縣市 鄉鎮暖暖壺穴 壺穴 基隆市 暖暖區大華壺穴 壺穴 新北市 平溪區猴硐壺穴 壺穴 新北市 瑞芳區十分瀑布 瀑布 新北市 平溪區眼鏡洞瀑布 瀑布 新北市 平溪區

第 1 批101 年度102 年度103 年度

2 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年度 地質敏感區 行政區域第 1批 濁水溪沖積扇 彰化縣

雲林縣

101 屏東平原 高雄市屏東縣

102 蘭陽平原 宜蘭縣

103臺中地區臺北地區

臺中市臺北市新北市

濁水溪沖積扇

3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第 1 批分布地點車籠埔斷層活動斷層敏感區所經行政區域 (鄉鎮市區 ) bull臺中市 (9 處 ) 東勢區石岡區豐原區北屯區太平區大里區潭子區霧峰區和平區bull南投縣 (5 處 ) 草屯鎮南投市中寮鄉名間鄉竹山鎮bull苗栗縣 (1 處 ) 卓蘭鎮

第 1 批101 年度102 年度103 年度104 年度

4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第 1批

年度 直轄市或縣市 說明

第 1批 臺北市 坡地社區重點縣市

五都之一

101 南投縣 921震災區坡地災害指標縣市

101 臺中市 921震災區五都之一

第 1 年度 分布地點

5 土石流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與水土保持局現有之土石流潛勢溪流間之關係尚待釐清

第 1 批暫緩劃定

102(330)

南投縣229

臺中市101

103(264)

屏東縣 65

高雄市 89

嘉義縣 62

臺南市 48

104(320)

宜蘭縣139

雲林縣 10

彰化縣 7

花蓮縣164

105(239)

臺東縣163

苗栗縣 76

106(425)

新竹縣 71

桃園縣 51

基隆市 34

新北市219

臺北市 50

68

地質敏感區查詢系統建置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sect15Ⅲ中央主管機關應建立地質敏感區資料庫提供網路查詢及下載列印查詢結果

地質敏感區查詢民眾得自行上網進行或委由顧問公司技師代辦各級主管機關應協助提供諮詢服務

系統應於第 1 批地質敏感區公告前建妥並於每次公告地質敏感區之同時更新資料

因應土地法地籍資料付費規定系統必要配套 政府機關版查詢時可展現地籍資料 一般民眾版查詢時須自備地籍圖數值資料(向地籍主管機關申購委託測量或其他方式資料處理取得)

69

地質敏感區查詢雛形系統操作展示

地質敏感區查詢雛形系統操作展示

70

叁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

一地質法地質敏感區整體作業架構及程序二地質法地質敏感區相關規定

(一)法律及法規命令(二)其他規定

三地質敏感區公告及查詢(一)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及第 1 批準備(二)地質敏感區查詢系統建置

四地方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五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71

四地方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所在地地方政府

基隆河中上游河蝕地形(壺穴與瀑布 ) 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基隆市新北市

濁水溪沖積扇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彰化縣雲林縣

車籠埔斷層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台中市南投縣苗栗縣

山崩與地滑地質感區劃定計畫書 _臺北市

臺北市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sect9Ⅱ 辦理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公開展示事宜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sect9Ⅱ 辦理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公開展示事宜

72

已提供對口單位1臺北市政府2桃園縣政府3苗栗縣政府4臺中市政府5彰化縣政府6雲林縣政府7高雄市政府8屏東縣政府9花蓮縣政府10宜蘭縣政府11金門縣政府

已提供對口單位1臺北市政府2桃園縣政府3苗栗縣政府4臺中市政府5彰化縣政府6雲林縣政府7高雄市政府8屏東縣政府9花蓮縣政府10宜蘭縣政府11金門縣政府

請地方政府儘速提供對口單位

地方對口設置或指派屬地方主管機關權責 組織編制 業務職掌 地方情況

73

五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依地質法相關條文規定

sect6I 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應將地質敏感區相關資料納入土地利用計畫土地開發審查災害防治環境保育及資源開發之參據

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sect11I 將調查及評估結果納入送審之書圖文件中

依地質法第 11 條解釋令 「相關法令」指訂有土地開發行為相

關審查規定之法令 「審查機關」指辦理地質敏感區基地

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審查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為避免重複審查應以最先受理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為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結果之「審查機關」

經審查通過之調查及評估結果應納入後續其他「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之書圖文件做為參據

請區域計畫法都市計畫法建築法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及各目的事業法令之各法令主管機關研修其主管法令規定送審所需書表文件格式評估納入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規定俾便於地質敏感區公告後能辦理審查

請區域計畫法都市計畫法建築法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及各目的事業法令之各法令主管機關研修其主管法令規定送審所需書表文件格式評估納入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規定俾便於地質敏感區公告後能辦理審查

74

水土保持局如何配合地質法施行研修水土保持書件格式檢視「水土保持計畫審核監督辦法」規定 所需書表文件格式之內容酌予文字修正納入地質法地質敏感區規定再行公告即成

第 36 條本辦法所需書表文件之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第 36 條本辦法所需書表文件之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案例分享

75

敬請提供法令修正資訊

為利相關法令與地質法間銜接順暢請應配合地質法修正規定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於修正後將相關資訊轉知中央主管機關

76

一地質敏感區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及規模草案(附件 7 )提請討論

二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草案(附件 9 )提請討論

綜合討論綜合討論

肆討論事項

77

地質法第 8 條第 1 項土地開發行為種類與規模及所稱「緊急救災者」相關規定 ( 草

案 )地質法 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

所有土地開發行為嗎

所有土地開發行為嗎

78

過度擾民 經濟部水利署

經檢視本法所稱之「土地開發行為」水利法中可能涉及本法第 8 條及第 11 條需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事項為水利法第 46 條水利建造物之興辦改造核准許可等惟水利建造物數量龐大規模較小或開挖深度較淺之開發行為對地質環境及人民安全之影響相對較小是否所有開發行為皆須依法辦理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建議排除規模較小部分以避免增加開發成本及過度擾民

臺北市政府 公園闢建開發行為多為地表整地及綠化植栽結構物及附屬設施如涼亭管溝花槽照明設施等等僅佔工程之小部份且為地表淺基礎開挖影響地質環境條件甚微應無造成地質災害之虞參考經濟部全國地質調查資料即可故建議無一層樓以上且建築面積小於 45m2 建物之公園闢建開發得予排除以節省開發成本

hellip

79

比例原則(禁止過分原則)

行政程序法 sect7 行政行為應依下列原則為之一採取之方法應有助於目的之達成二有多種同樣能達成目的之方法時應選擇對人民權益損害最少者

三採取之方法所造成之損害不得與欲達成目的之利益顯失均衡

排除與地質安全無關者排除小規模者

排除與地質安全無關者排除小規模者

80

核釋地質法第 8 條第 1 項規定 依立法意旨及比例原則土地開發行為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其種類及規模如附表

緊急救災者係指災害發生後經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認定之搶通搶災或防患二次災害之緊急工程行為

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 基地位於地質敏感區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規模

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 基地位於地質敏感區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規模

地質敏感區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及規模 ( 草案 )

1 工廠之設立及工業區之開發2鐵路大眾捷運系統港灣及機場之開發3 公路之開發4 土石採取及探礦採礦5蓄水建造物之開發6休閒農場之開發利用7漁塭或魚池之興建8遊樂區及風景區之開發9高爾夫球場及戶外運動場地之興建或擴建10 文化教育訓練設施或研究機構之興建或擴建11醫療建設之開發其醫院興建或擴建12 新市區(係指新社區及新市鎮)建設13 環境保護工程之興建14 核能及其他能源之開發及放射性核廢料儲存或處理場所之興建15 地下街工程16高壓電線塔基工程17纜車之興建或擴建18氣象雷達站之興建或擴建工程19 設置石油管理法所定之石油石油製品貯存槽20 建築物(係指應請領建照執照)之新建或增建

選取與地質安全有關者考量各類地質敏感區屬性決定辦理與否排除小規模者

選取與地質安全有關者考量各類地質敏感區屬性決定辦理與否排除小規模者

82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 (草案 )

本報告書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為避免審查地質專業事項及技術標準不一中央主管機關爰訂定審查參考規範提供各審查機關參考

地質法 sect11 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於相關法令規定須送審之書圖文件中納入調查及評估結果

審查機關應邀請地質專家學者或前條第一項規定之執業技師參與審查或委託專業團體辦理審查但具有自行審查能力者不在此限

83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草案

1 審查人員之資格條件 ( 第 2 點 )

2 審查人員之建議名單 ( 第 3 點 )

3 報告書審查應注意事項 ( 第 4 點 )

4 報告書審查應補正事項 ( 第 5 點 )

5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之法律效益 ( 第 6點 )

6 報告書審查之收費 ( 第 7 點 )

地質 大地工程 土木工程 採礦工程 水利工程 水土保持

地質 大地工程 土木工程 採礦工程 水利工程 水土保持

政府機關(構)及相當職等專職人員地質相關實務經驗 7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副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5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助理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7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5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副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碩士學位以上且地質專長相關專職實務或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專業證照之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且取得證照後執行地質業務 7 年以上

政府機關(構)及相當職等專職人員地質相關實務經驗 7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副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5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助理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7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5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副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碩士學位以上且地質專長相關專職實務或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專業證照之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且取得證照後執行地質業務 7 年以上

專長專長++實務經驗實務經驗

地質法 sect11Ⅱ審查機關應邀請地質專家學者或前條第一項規定之執業技師參與審查或委託專業團體辦理審查但具有自行審查能力者不在此限

審查人員之資格條件 (sect2)

85

審查人員之建議名單 (sect3)

中央主管機關得就前點規定資格條件建立審查人員建議名單提供審查機關參考

86

報告書審查應注意事項 (sect4)

結果之合理性內涵足以提供後續土地開發利用災害防治及環境保育規劃之參據

基地地質調查及基地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基地地質調查及基地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項目內容數量比例尺hellip

87

報告書審查應補正事項 (sect5)

審查報告書有下列情形之一者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應通知申請人限期修正或補正

未依規定格式及份數製作 應檢附文件不齊全未經技師簽證或簽證技師科別不符不符合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規定

88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之法律效益(sect6)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依地質法sect11Ⅱ規定審查)

無行政處分效力 應納入後續相關法令送審書圖文件提供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土地開發利用行為之參據

89

報告書審查之收費 (sect7)

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報告書得收取審查費 依其主管業務收費法令 依規費法相關規定

本報告書為相關法令送審書件之ㄧ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本報告書為相關法令送審書件之ㄧ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 Slide 1
  • Slide 10
  • Slide 12
  • Slide 13
  • Slide 15
  • Slide 25
  • Slide 28
  • Slide 33
  • Slide 39
  • Slide 42
  • Slide 43
  • Slide 44
  • Slide 46
  • Slide 48
  • Slide 49
  • Slide 52
  • Slide 54
  • Slide 55
  • Slide 57
  • Slide 62
  • Slide 63
  • Slide 64
  • Slide 65
  • Slide 66
  • Slide 67
  • Slide 81
  • Slide 84

基地地質安全評估 -- 項目及內容

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 (sect10)

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 (sect14)

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 (sect18)

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 (sect23)

土石流地質敏感區 (sect28)

1 評估基地開發範圍與地質遺跡之空間關係及開發行為對地質遺跡形狀視覺或完整性之影響並研提因應對策2 研提開發行為於施工期間對地質遺跡採取之保護措施及評估其效果3 開發行為人對地質遺跡長期維護之因應對策

1 評估土地開發行為開發中對地下水水質及入滲補注量直接或間接之影響2 評估土地開發行為開發後造成地下水質及入滲補注量之影響3 經評估土地開發行為對地下水水質及入滲補注量造成永久性或暫時性不良影響時應採取因應措施並評估其效果

1 評估活動斷層活動時基地內地表破裂或變形之特性及可能影響範圍2 評估活動斷層活動時地表破裂或變形對開發行為之影響並分析基地內開發行為之適當性3因應對策及其效果評估

1 評估山崩或地滑發生之土石下坡運動特性崩塌或滑動量體及影響範圍對開發行為安全之影響2 評估順向坡之穩定性及開發行為對順向坡穩定性之影響3 評估開發行為造成現有山崩或地滑範圍擴大誘發潛在山崩地滑或順向坡岩體滑動之可能性及其規模4因應對策及其效果評估

1 評估土石流潛勢規模及對開發基地影響之範圍2 評估土石流對土地開發行為或建築物安全之影響3 開發行為安全之因應對策及其安全效果評估

專章

45

報告書製作應遵行事項 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結果應依本準則規定製作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報告書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sect5I)

基地與二種類別以上地質敏感區範圍重疊時應依不同類別地質敏感區規定分別辦理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其調查及評估結果得併於同一報告書(sect5Ⅱ)

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係由本法第 10 條第 1 項所定技師辦理者報告書之簽證應檢附該辦理技師之技師證書及執業執照影本由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公營事業機構或公法人內依法取得相當類科技師證書者辦理時應檢附該辦理技師之技師證書影本 (sect6)

通則

地質法 sect6

地質法 sect8- sect11

地質法 sect5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土地管理 其他規定

土地利用計畫

土地開發審查

災害防治

環境保育

資源開發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廢止

審查及公告

基地位於地質敏感區且符合土地開發行為之種類及規模

申請土地開發前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最先受理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應審查報告書

經審查通過之報告書應納入後續其他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之書圖文件做為參據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之公告」依行政程序法界定為法規命令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之公告」依行政程序法界定為法規命令

地質法第地質法第 88 條第條第 11 項土地開發行為種類與規模及所稱「緊急救災者」相關規定項土地開發行為種類與規模及所稱「緊急救災者」相關規定(( 草案草案 ) )

地質法第地質法第 1111 條第條第 11 項所稱「相關法令」及第項所稱「相關法令」及第 22 項所稱「審查機關」相關規定項所稱「審查機關」相關規定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 (( 草案草案 ))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格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格式式

47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之公告」依行政程序法界定為法規命令

地質法 sect5I 中央主管機關應將具有特殊地質景觀地質環境或有發生地質災害之虞之地區公告為地質敏感區

bull公告之法制作業bull人民之救濟權利 bull公告之法制作業bull人民之救濟權利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之公告 法規命令 一般處分

行政程序法規定 一般處分特定人具體之事實關係

sect92I 所稱行政處分係指行政機關就公法上具體事件所為之決定或其他公 權力措施而對外直接發生法律效果之單方行政行為

sect92Ⅱ前項決定或措施之相對人雖非特定而依一般性特徵可得確定其範圍者 為一般處分適用本法有關行政處分之規定有關公物之設定變更廢 止或其一般使用者亦同

法規命令不特定多數人一般抽象性規範 sect150I 所稱法規命令係指行政機關基於法律授權對多數不特定人民就一 般事項所作抽象之對外發生法律效果之規定

法務部函釋法務部函釋

都市計畫案例(司法院釋字第 156號解釋理由書及最高行政法院 95 年度 判字第 2147號判決) 都市計畫之個別變更係直接限制一定區域內人民之權利利益或增加其負擔其具有行政處分之性質

擬定都市計畫通盤檢討後所作之變更非直接限制一定區域內人民之權益或增加其負擔且非針對具體事件之處理核其性質乃屬於法規命令而非行政處分其性質是一種法規不得直接對之爭訟

特定地區經公告為地質敏感區後其後續影響為何似僅有地質法第 8 條規定「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上開規定似未直接限制一定區域內人民之權利利益或增加其負擔是以地質敏感區之公告性質上似屬法規命令而非一般處分惟仍請貴部再予確認上開公告除前所述外是否尚有其他影響以上事項宜請貴部再予審認

法務部函釋法務部函釋

50

地質敏感區之公告性質屬法規命令

確認特定地區經公告為地質敏感區後其後續影響僅有地質法第 8 條之規定

按法務部函釋上開規定因其非直接限制一定區域內人民之權益且非針對具體事件之處理

是以地質敏感區之公告性質乃屬於行政程序法第 150 條第 1 項規定所稱法規命令而非行政程序法第 92 條規定所指一般處分

經濟部重新檢視地質法

經濟部重新檢視地質法

51

地質法第 11 條第 1 項所稱「相關法令」及第 2 項所稱「審查機關」相關規定

地質法 sect11 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於相關法令規定須送審之書圖文件中納入調查及評估結果

審查機關應邀請地質專家學者或前條第一項規定之執業技師參與審查或委託專業團體辦理審查但具有自行審查能力者不在此限

地質法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

sect11I 依第 8 條第 1 項規定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於相關法令規定須送審之書圖文件中納入調查及評估結果

地質法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

sect11I 依第 8 條第 1 項規定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於相關法令規定須送審之書圖文件中納入調查及評估結果

bull資源開發bull土地開發利用bull工程建設bull廢棄物處置bull天然災害整治bull法令規定有關土地開發之規劃設計及施工

bull區域計畫法bull建築法bull環境影響評估法bull水土保持法bull土石採取法bull水利法 bull礦業法bull溫泉法bullhellip

地質法sect3Ⅶ

立法說明立法說明

53

核釋地質法第 11 條第 1 項「相關法令」

係指訂有土地開發行為相關審查規定之法令 區域計畫法都市計畫法 建築法 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各目的事業法令

bull面積 35公頃bull非都市地區

bull山坡地bull興辦事業

bull休閒農業輔導管理辦法 bull休閒農場經營計畫審查作業要點 bull非都市土地休閒農場容許作休閒農業設施使用審查作業要點 bull非都市土地作休閒農業使用興辦事業計畫及變更編定審查作業要點 bull休閒農場專案輔導實施作業規定bull區域計畫法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建築法等相關規定

【例】複合型休閒農場之土地開發申請

【例】複合型休閒農場申請土地開發許可審查流程示意圖

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bull影響土地開發人權益bull浪費行政資源bull影響土地開發人權益bull浪費行政資源

重複審查重複審查

56

係指辦理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審查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 為避免重複審查應以最先受理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為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結果之「審查機關」

經審查通過之調查及評估結果應納入後續其他「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之書圖文件做為參據

核釋地質法第 11 條第 2 項「審查機關」

【例】複合型休閒農場申請土地開發許可審查流程示意圖

辦理審查辦理審查納入參據納入參據

參據參據 參據

參據

參據參據

誰該辦理審查bull視個案情形bull每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都有可能

誰該辦理審查bull視個案情形bull每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都有可能

58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格式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sect5I 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結果應依本準則規定製作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以下簡稱報告書)報告書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59

報告書格式 基地地質調查報告

1 基地所在地質敏感區地質概況2 區域調查

(1) 調查項目內容方法及數量(2) 調查結果說明附地質圖地質剖面圖及其他相關主題圖說

3細部調查(1) 調查項目內容方法及數量(2) 調查結果說明附地質圖地質剖面圖及其他相關主題圖說

4綜合解釋 基地地質安全評估報告

依據地質調查結果及地質安全評估項目撰述地質安全評估結果

附錄 地質鑽探報告或其他地質調查方法紀錄現地試驗資料室內試驗及分析資料等

60

叁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

一地質法地質敏感區整體作業架構及程序二地質法地質敏感區相關規定

(一)法律及法規命令(二)其他規定

三地質敏感區公告及查詢(一)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及第 1 批準備(二)地質敏感區查詢系統建置

四地方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五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61

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 全國地質敏感區通盤劃定預定 4 至 5 年內分批公告完成之後至少每 5 年通 盤檢討 1次

個案更新視情況得隨時辦理 地質敏感區公告之主要作業及辦理機關

計畫書研提中央及地方主管機關 全國通盤劃定通盤檢討及個案跨越兩個以上行政區域者由中央主管機關辦理

個案未跨行政區域者由該轄管地方主管機關辦理 計畫書公開展示地方主管機關 審議會審查及計畫書核定中央主管機關

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及第 1 批準備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主要由中央主管機關辦理第 1 批地質敏感區主要由中央主管機關辦理

計畫書公開展示 30日

(地方主管機關)

計畫書公開展示 30日

(地方主管機關)計畫書審查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計畫書審查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

計畫書核定及地質敏感區公告(中央主管機關)

計畫書核定及地質敏感區公告(中央主管機關)

約5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

地質法施行 1001201

審議會籌組及討論運作規劃 相關法令

主管機關檢視其主管法令相關規定並調整修正

有關 3 子法發布 10136

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會 101313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會 101313

劃定計畫書研提(中央主管機關)劃定計畫書研提(中央主管機關)

劃定作業(中央主管機關)

劃定作業(中央主管機關)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公告準備

第 1 批分布地點

1 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名稱 分類 縣市 鄉鎮暖暖壺穴 壺穴 基隆市 暖暖區大華壺穴 壺穴 新北市 平溪區猴硐壺穴 壺穴 新北市 瑞芳區十分瀑布 瀑布 新北市 平溪區眼鏡洞瀑布 瀑布 新北市 平溪區

第 1 批101 年度102 年度103 年度

2 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年度 地質敏感區 行政區域第 1批 濁水溪沖積扇 彰化縣

雲林縣

101 屏東平原 高雄市屏東縣

102 蘭陽平原 宜蘭縣

103臺中地區臺北地區

臺中市臺北市新北市

濁水溪沖積扇

3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第 1 批分布地點車籠埔斷層活動斷層敏感區所經行政區域 (鄉鎮市區 ) bull臺中市 (9 處 ) 東勢區石岡區豐原區北屯區太平區大里區潭子區霧峰區和平區bull南投縣 (5 處 ) 草屯鎮南投市中寮鄉名間鄉竹山鎮bull苗栗縣 (1 處 ) 卓蘭鎮

第 1 批101 年度102 年度103 年度104 年度

4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第 1批

年度 直轄市或縣市 說明

第 1批 臺北市 坡地社區重點縣市

五都之一

101 南投縣 921震災區坡地災害指標縣市

101 臺中市 921震災區五都之一

第 1 年度 分布地點

5 土石流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與水土保持局現有之土石流潛勢溪流間之關係尚待釐清

第 1 批暫緩劃定

102(330)

南投縣229

臺中市101

103(264)

屏東縣 65

高雄市 89

嘉義縣 62

臺南市 48

104(320)

宜蘭縣139

雲林縣 10

彰化縣 7

花蓮縣164

105(239)

臺東縣163

苗栗縣 76

106(425)

新竹縣 71

桃園縣 51

基隆市 34

新北市219

臺北市 50

68

地質敏感區查詢系統建置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sect15Ⅲ中央主管機關應建立地質敏感區資料庫提供網路查詢及下載列印查詢結果

地質敏感區查詢民眾得自行上網進行或委由顧問公司技師代辦各級主管機關應協助提供諮詢服務

系統應於第 1 批地質敏感區公告前建妥並於每次公告地質敏感區之同時更新資料

因應土地法地籍資料付費規定系統必要配套 政府機關版查詢時可展現地籍資料 一般民眾版查詢時須自備地籍圖數值資料(向地籍主管機關申購委託測量或其他方式資料處理取得)

69

地質敏感區查詢雛形系統操作展示

地質敏感區查詢雛形系統操作展示

70

叁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

一地質法地質敏感區整體作業架構及程序二地質法地質敏感區相關規定

(一)法律及法規命令(二)其他規定

三地質敏感區公告及查詢(一)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及第 1 批準備(二)地質敏感區查詢系統建置

四地方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五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71

四地方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所在地地方政府

基隆河中上游河蝕地形(壺穴與瀑布 ) 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基隆市新北市

濁水溪沖積扇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彰化縣雲林縣

車籠埔斷層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台中市南投縣苗栗縣

山崩與地滑地質感區劃定計畫書 _臺北市

臺北市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sect9Ⅱ 辦理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公開展示事宜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sect9Ⅱ 辦理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公開展示事宜

72

已提供對口單位1臺北市政府2桃園縣政府3苗栗縣政府4臺中市政府5彰化縣政府6雲林縣政府7高雄市政府8屏東縣政府9花蓮縣政府10宜蘭縣政府11金門縣政府

已提供對口單位1臺北市政府2桃園縣政府3苗栗縣政府4臺中市政府5彰化縣政府6雲林縣政府7高雄市政府8屏東縣政府9花蓮縣政府10宜蘭縣政府11金門縣政府

請地方政府儘速提供對口單位

地方對口設置或指派屬地方主管機關權責 組織編制 業務職掌 地方情況

73

五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依地質法相關條文規定

sect6I 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應將地質敏感區相關資料納入土地利用計畫土地開發審查災害防治環境保育及資源開發之參據

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sect11I 將調查及評估結果納入送審之書圖文件中

依地質法第 11 條解釋令 「相關法令」指訂有土地開發行為相

關審查規定之法令 「審查機關」指辦理地質敏感區基地

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審查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為避免重複審查應以最先受理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為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結果之「審查機關」

經審查通過之調查及評估結果應納入後續其他「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之書圖文件做為參據

請區域計畫法都市計畫法建築法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及各目的事業法令之各法令主管機關研修其主管法令規定送審所需書表文件格式評估納入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規定俾便於地質敏感區公告後能辦理審查

請區域計畫法都市計畫法建築法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及各目的事業法令之各法令主管機關研修其主管法令規定送審所需書表文件格式評估納入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規定俾便於地質敏感區公告後能辦理審查

74

水土保持局如何配合地質法施行研修水土保持書件格式檢視「水土保持計畫審核監督辦法」規定 所需書表文件格式之內容酌予文字修正納入地質法地質敏感區規定再行公告即成

第 36 條本辦法所需書表文件之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第 36 條本辦法所需書表文件之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案例分享

75

敬請提供法令修正資訊

為利相關法令與地質法間銜接順暢請應配合地質法修正規定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於修正後將相關資訊轉知中央主管機關

76

一地質敏感區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及規模草案(附件 7 )提請討論

二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草案(附件 9 )提請討論

綜合討論綜合討論

肆討論事項

77

地質法第 8 條第 1 項土地開發行為種類與規模及所稱「緊急救災者」相關規定 ( 草

案 )地質法 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

所有土地開發行為嗎

所有土地開發行為嗎

78

過度擾民 經濟部水利署

經檢視本法所稱之「土地開發行為」水利法中可能涉及本法第 8 條及第 11 條需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事項為水利法第 46 條水利建造物之興辦改造核准許可等惟水利建造物數量龐大規模較小或開挖深度較淺之開發行為對地質環境及人民安全之影響相對較小是否所有開發行為皆須依法辦理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建議排除規模較小部分以避免增加開發成本及過度擾民

臺北市政府 公園闢建開發行為多為地表整地及綠化植栽結構物及附屬設施如涼亭管溝花槽照明設施等等僅佔工程之小部份且為地表淺基礎開挖影響地質環境條件甚微應無造成地質災害之虞參考經濟部全國地質調查資料即可故建議無一層樓以上且建築面積小於 45m2 建物之公園闢建開發得予排除以節省開發成本

hellip

79

比例原則(禁止過分原則)

行政程序法 sect7 行政行為應依下列原則為之一採取之方法應有助於目的之達成二有多種同樣能達成目的之方法時應選擇對人民權益損害最少者

三採取之方法所造成之損害不得與欲達成目的之利益顯失均衡

排除與地質安全無關者排除小規模者

排除與地質安全無關者排除小規模者

80

核釋地質法第 8 條第 1 項規定 依立法意旨及比例原則土地開發行為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其種類及規模如附表

緊急救災者係指災害發生後經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認定之搶通搶災或防患二次災害之緊急工程行為

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 基地位於地質敏感區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規模

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 基地位於地質敏感區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規模

地質敏感區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及規模 ( 草案 )

1 工廠之設立及工業區之開發2鐵路大眾捷運系統港灣及機場之開發3 公路之開發4 土石採取及探礦採礦5蓄水建造物之開發6休閒農場之開發利用7漁塭或魚池之興建8遊樂區及風景區之開發9高爾夫球場及戶外運動場地之興建或擴建10 文化教育訓練設施或研究機構之興建或擴建11醫療建設之開發其醫院興建或擴建12 新市區(係指新社區及新市鎮)建設13 環境保護工程之興建14 核能及其他能源之開發及放射性核廢料儲存或處理場所之興建15 地下街工程16高壓電線塔基工程17纜車之興建或擴建18氣象雷達站之興建或擴建工程19 設置石油管理法所定之石油石油製品貯存槽20 建築物(係指應請領建照執照)之新建或增建

選取與地質安全有關者考量各類地質敏感區屬性決定辦理與否排除小規模者

選取與地質安全有關者考量各類地質敏感區屬性決定辦理與否排除小規模者

82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 (草案 )

本報告書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為避免審查地質專業事項及技術標準不一中央主管機關爰訂定審查參考規範提供各審查機關參考

地質法 sect11 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於相關法令規定須送審之書圖文件中納入調查及評估結果

審查機關應邀請地質專家學者或前條第一項規定之執業技師參與審查或委託專業團體辦理審查但具有自行審查能力者不在此限

83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草案

1 審查人員之資格條件 ( 第 2 點 )

2 審查人員之建議名單 ( 第 3 點 )

3 報告書審查應注意事項 ( 第 4 點 )

4 報告書審查應補正事項 ( 第 5 點 )

5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之法律效益 ( 第 6點 )

6 報告書審查之收費 ( 第 7 點 )

地質 大地工程 土木工程 採礦工程 水利工程 水土保持

地質 大地工程 土木工程 採礦工程 水利工程 水土保持

政府機關(構)及相當職等專職人員地質相關實務經驗 7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副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5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助理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7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5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副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碩士學位以上且地質專長相關專職實務或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專業證照之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且取得證照後執行地質業務 7 年以上

政府機關(構)及相當職等專職人員地質相關實務經驗 7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副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5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助理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7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5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副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碩士學位以上且地質專長相關專職實務或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專業證照之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且取得證照後執行地質業務 7 年以上

專長專長++實務經驗實務經驗

地質法 sect11Ⅱ審查機關應邀請地質專家學者或前條第一項規定之執業技師參與審查或委託專業團體辦理審查但具有自行審查能力者不在此限

審查人員之資格條件 (sect2)

85

審查人員之建議名單 (sect3)

中央主管機關得就前點規定資格條件建立審查人員建議名單提供審查機關參考

86

報告書審查應注意事項 (sect4)

結果之合理性內涵足以提供後續土地開發利用災害防治及環境保育規劃之參據

基地地質調查及基地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基地地質調查及基地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項目內容數量比例尺hellip

87

報告書審查應補正事項 (sect5)

審查報告書有下列情形之一者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應通知申請人限期修正或補正

未依規定格式及份數製作 應檢附文件不齊全未經技師簽證或簽證技師科別不符不符合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規定

88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之法律效益(sect6)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依地質法sect11Ⅱ規定審查)

無行政處分效力 應納入後續相關法令送審書圖文件提供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土地開發利用行為之參據

89

報告書審查之收費 (sect7)

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報告書得收取審查費 依其主管業務收費法令 依規費法相關規定

本報告書為相關法令送審書件之ㄧ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本報告書為相關法令送審書件之ㄧ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 Slide 1
  • Slide 10
  • Slide 12
  • Slide 13
  • Slide 15
  • Slide 25
  • Slide 28
  • Slide 33
  • Slide 39
  • Slide 42
  • Slide 43
  • Slide 44
  • Slide 46
  • Slide 48
  • Slide 49
  • Slide 52
  • Slide 54
  • Slide 55
  • Slide 57
  • Slide 62
  • Slide 63
  • Slide 64
  • Slide 65
  • Slide 66
  • Slide 67
  • Slide 81
  • Slide 84

45

報告書製作應遵行事項 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結果應依本準則規定製作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報告書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sect5I)

基地與二種類別以上地質敏感區範圍重疊時應依不同類別地質敏感區規定分別辦理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其調查及評估結果得併於同一報告書(sect5Ⅱ)

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係由本法第 10 條第 1 項所定技師辦理者報告書之簽證應檢附該辦理技師之技師證書及執業執照影本由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公營事業機構或公法人內依法取得相當類科技師證書者辦理時應檢附該辦理技師之技師證書影本 (sect6)

通則

地質法 sect6

地質法 sect8- sect11

地質法 sect5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土地管理 其他規定

土地利用計畫

土地開發審查

災害防治

環境保育

資源開發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廢止

審查及公告

基地位於地質敏感區且符合土地開發行為之種類及規模

申請土地開發前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最先受理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應審查報告書

經審查通過之報告書應納入後續其他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之書圖文件做為參據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之公告」依行政程序法界定為法規命令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之公告」依行政程序法界定為法規命令

地質法第地質法第 88 條第條第 11 項土地開發行為種類與規模及所稱「緊急救災者」相關規定項土地開發行為種類與規模及所稱「緊急救災者」相關規定(( 草案草案 ) )

地質法第地質法第 1111 條第條第 11 項所稱「相關法令」及第項所稱「相關法令」及第 22 項所稱「審查機關」相關規定項所稱「審查機關」相關規定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 (( 草案草案 ))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格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格式式

47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之公告」依行政程序法界定為法規命令

地質法 sect5I 中央主管機關應將具有特殊地質景觀地質環境或有發生地質災害之虞之地區公告為地質敏感區

bull公告之法制作業bull人民之救濟權利 bull公告之法制作業bull人民之救濟權利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之公告 法規命令 一般處分

行政程序法規定 一般處分特定人具體之事實關係

sect92I 所稱行政處分係指行政機關就公法上具體事件所為之決定或其他公 權力措施而對外直接發生法律效果之單方行政行為

sect92Ⅱ前項決定或措施之相對人雖非特定而依一般性特徵可得確定其範圍者 為一般處分適用本法有關行政處分之規定有關公物之設定變更廢 止或其一般使用者亦同

法規命令不特定多數人一般抽象性規範 sect150I 所稱法規命令係指行政機關基於法律授權對多數不特定人民就一 般事項所作抽象之對外發生法律效果之規定

法務部函釋法務部函釋

都市計畫案例(司法院釋字第 156號解釋理由書及最高行政法院 95 年度 判字第 2147號判決) 都市計畫之個別變更係直接限制一定區域內人民之權利利益或增加其負擔其具有行政處分之性質

擬定都市計畫通盤檢討後所作之變更非直接限制一定區域內人民之權益或增加其負擔且非針對具體事件之處理核其性質乃屬於法規命令而非行政處分其性質是一種法規不得直接對之爭訟

特定地區經公告為地質敏感區後其後續影響為何似僅有地質法第 8 條規定「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上開規定似未直接限制一定區域內人民之權利利益或增加其負擔是以地質敏感區之公告性質上似屬法規命令而非一般處分惟仍請貴部再予確認上開公告除前所述外是否尚有其他影響以上事項宜請貴部再予審認

法務部函釋法務部函釋

50

地質敏感區之公告性質屬法規命令

確認特定地區經公告為地質敏感區後其後續影響僅有地質法第 8 條之規定

按法務部函釋上開規定因其非直接限制一定區域內人民之權益且非針對具體事件之處理

是以地質敏感區之公告性質乃屬於行政程序法第 150 條第 1 項規定所稱法規命令而非行政程序法第 92 條規定所指一般處分

經濟部重新檢視地質法

經濟部重新檢視地質法

51

地質法第 11 條第 1 項所稱「相關法令」及第 2 項所稱「審查機關」相關規定

地質法 sect11 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於相關法令規定須送審之書圖文件中納入調查及評估結果

審查機關應邀請地質專家學者或前條第一項規定之執業技師參與審查或委託專業團體辦理審查但具有自行審查能力者不在此限

地質法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

sect11I 依第 8 條第 1 項規定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於相關法令規定須送審之書圖文件中納入調查及評估結果

地質法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

sect11I 依第 8 條第 1 項規定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於相關法令規定須送審之書圖文件中納入調查及評估結果

bull資源開發bull土地開發利用bull工程建設bull廢棄物處置bull天然災害整治bull法令規定有關土地開發之規劃設計及施工

bull區域計畫法bull建築法bull環境影響評估法bull水土保持法bull土石採取法bull水利法 bull礦業法bull溫泉法bullhellip

地質法sect3Ⅶ

立法說明立法說明

53

核釋地質法第 11 條第 1 項「相關法令」

係指訂有土地開發行為相關審查規定之法令 區域計畫法都市計畫法 建築法 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各目的事業法令

bull面積 35公頃bull非都市地區

bull山坡地bull興辦事業

bull休閒農業輔導管理辦法 bull休閒農場經營計畫審查作業要點 bull非都市土地休閒農場容許作休閒農業設施使用審查作業要點 bull非都市土地作休閒農業使用興辦事業計畫及變更編定審查作業要點 bull休閒農場專案輔導實施作業規定bull區域計畫法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建築法等相關規定

【例】複合型休閒農場之土地開發申請

【例】複合型休閒農場申請土地開發許可審查流程示意圖

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bull影響土地開發人權益bull浪費行政資源bull影響土地開發人權益bull浪費行政資源

重複審查重複審查

56

係指辦理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審查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 為避免重複審查應以最先受理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為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結果之「審查機關」

經審查通過之調查及評估結果應納入後續其他「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之書圖文件做為參據

核釋地質法第 11 條第 2 項「審查機關」

【例】複合型休閒農場申請土地開發許可審查流程示意圖

辦理審查辦理審查納入參據納入參據

參據參據 參據

參據

參據參據

誰該辦理審查bull視個案情形bull每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都有可能

誰該辦理審查bull視個案情形bull每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都有可能

58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格式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sect5I 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結果應依本準則規定製作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以下簡稱報告書)報告書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59

報告書格式 基地地質調查報告

1 基地所在地質敏感區地質概況2 區域調查

(1) 調查項目內容方法及數量(2) 調查結果說明附地質圖地質剖面圖及其他相關主題圖說

3細部調查(1) 調查項目內容方法及數量(2) 調查結果說明附地質圖地質剖面圖及其他相關主題圖說

4綜合解釋 基地地質安全評估報告

依據地質調查結果及地質安全評估項目撰述地質安全評估結果

附錄 地質鑽探報告或其他地質調查方法紀錄現地試驗資料室內試驗及分析資料等

60

叁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

一地質法地質敏感區整體作業架構及程序二地質法地質敏感區相關規定

(一)法律及法規命令(二)其他規定

三地質敏感區公告及查詢(一)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及第 1 批準備(二)地質敏感區查詢系統建置

四地方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五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61

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 全國地質敏感區通盤劃定預定 4 至 5 年內分批公告完成之後至少每 5 年通 盤檢討 1次

個案更新視情況得隨時辦理 地質敏感區公告之主要作業及辦理機關

計畫書研提中央及地方主管機關 全國通盤劃定通盤檢討及個案跨越兩個以上行政區域者由中央主管機關辦理

個案未跨行政區域者由該轄管地方主管機關辦理 計畫書公開展示地方主管機關 審議會審查及計畫書核定中央主管機關

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及第 1 批準備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主要由中央主管機關辦理第 1 批地質敏感區主要由中央主管機關辦理

計畫書公開展示 30日

(地方主管機關)

計畫書公開展示 30日

(地方主管機關)計畫書審查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計畫書審查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

計畫書核定及地質敏感區公告(中央主管機關)

計畫書核定及地質敏感區公告(中央主管機關)

約5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

地質法施行 1001201

審議會籌組及討論運作規劃 相關法令

主管機關檢視其主管法令相關規定並調整修正

有關 3 子法發布 10136

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會 101313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會 101313

劃定計畫書研提(中央主管機關)劃定計畫書研提(中央主管機關)

劃定作業(中央主管機關)

劃定作業(中央主管機關)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公告準備

第 1 批分布地點

1 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名稱 分類 縣市 鄉鎮暖暖壺穴 壺穴 基隆市 暖暖區大華壺穴 壺穴 新北市 平溪區猴硐壺穴 壺穴 新北市 瑞芳區十分瀑布 瀑布 新北市 平溪區眼鏡洞瀑布 瀑布 新北市 平溪區

第 1 批101 年度102 年度103 年度

2 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年度 地質敏感區 行政區域第 1批 濁水溪沖積扇 彰化縣

雲林縣

101 屏東平原 高雄市屏東縣

102 蘭陽平原 宜蘭縣

103臺中地區臺北地區

臺中市臺北市新北市

濁水溪沖積扇

3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第 1 批分布地點車籠埔斷層活動斷層敏感區所經行政區域 (鄉鎮市區 ) bull臺中市 (9 處 ) 東勢區石岡區豐原區北屯區太平區大里區潭子區霧峰區和平區bull南投縣 (5 處 ) 草屯鎮南投市中寮鄉名間鄉竹山鎮bull苗栗縣 (1 處 ) 卓蘭鎮

第 1 批101 年度102 年度103 年度104 年度

4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第 1批

年度 直轄市或縣市 說明

第 1批 臺北市 坡地社區重點縣市

五都之一

101 南投縣 921震災區坡地災害指標縣市

101 臺中市 921震災區五都之一

第 1 年度 分布地點

5 土石流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與水土保持局現有之土石流潛勢溪流間之關係尚待釐清

第 1 批暫緩劃定

102(330)

南投縣229

臺中市101

103(264)

屏東縣 65

高雄市 89

嘉義縣 62

臺南市 48

104(320)

宜蘭縣139

雲林縣 10

彰化縣 7

花蓮縣164

105(239)

臺東縣163

苗栗縣 76

106(425)

新竹縣 71

桃園縣 51

基隆市 34

新北市219

臺北市 50

68

地質敏感區查詢系統建置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sect15Ⅲ中央主管機關應建立地質敏感區資料庫提供網路查詢及下載列印查詢結果

地質敏感區查詢民眾得自行上網進行或委由顧問公司技師代辦各級主管機關應協助提供諮詢服務

系統應於第 1 批地質敏感區公告前建妥並於每次公告地質敏感區之同時更新資料

因應土地法地籍資料付費規定系統必要配套 政府機關版查詢時可展現地籍資料 一般民眾版查詢時須自備地籍圖數值資料(向地籍主管機關申購委託測量或其他方式資料處理取得)

69

地質敏感區查詢雛形系統操作展示

地質敏感區查詢雛形系統操作展示

70

叁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

一地質法地質敏感區整體作業架構及程序二地質法地質敏感區相關規定

(一)法律及法規命令(二)其他規定

三地質敏感區公告及查詢(一)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及第 1 批準備(二)地質敏感區查詢系統建置

四地方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五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71

四地方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所在地地方政府

基隆河中上游河蝕地形(壺穴與瀑布 ) 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基隆市新北市

濁水溪沖積扇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彰化縣雲林縣

車籠埔斷層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台中市南投縣苗栗縣

山崩與地滑地質感區劃定計畫書 _臺北市

臺北市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sect9Ⅱ 辦理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公開展示事宜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sect9Ⅱ 辦理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公開展示事宜

72

已提供對口單位1臺北市政府2桃園縣政府3苗栗縣政府4臺中市政府5彰化縣政府6雲林縣政府7高雄市政府8屏東縣政府9花蓮縣政府10宜蘭縣政府11金門縣政府

已提供對口單位1臺北市政府2桃園縣政府3苗栗縣政府4臺中市政府5彰化縣政府6雲林縣政府7高雄市政府8屏東縣政府9花蓮縣政府10宜蘭縣政府11金門縣政府

請地方政府儘速提供對口單位

地方對口設置或指派屬地方主管機關權責 組織編制 業務職掌 地方情況

73

五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依地質法相關條文規定

sect6I 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應將地質敏感區相關資料納入土地利用計畫土地開發審查災害防治環境保育及資源開發之參據

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sect11I 將調查及評估結果納入送審之書圖文件中

依地質法第 11 條解釋令 「相關法令」指訂有土地開發行為相

關審查規定之法令 「審查機關」指辦理地質敏感區基地

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審查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為避免重複審查應以最先受理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為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結果之「審查機關」

經審查通過之調查及評估結果應納入後續其他「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之書圖文件做為參據

請區域計畫法都市計畫法建築法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及各目的事業法令之各法令主管機關研修其主管法令規定送審所需書表文件格式評估納入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規定俾便於地質敏感區公告後能辦理審查

請區域計畫法都市計畫法建築法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及各目的事業法令之各法令主管機關研修其主管法令規定送審所需書表文件格式評估納入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規定俾便於地質敏感區公告後能辦理審查

74

水土保持局如何配合地質法施行研修水土保持書件格式檢視「水土保持計畫審核監督辦法」規定 所需書表文件格式之內容酌予文字修正納入地質法地質敏感區規定再行公告即成

第 36 條本辦法所需書表文件之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第 36 條本辦法所需書表文件之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案例分享

75

敬請提供法令修正資訊

為利相關法令與地質法間銜接順暢請應配合地質法修正規定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於修正後將相關資訊轉知中央主管機關

76

一地質敏感區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及規模草案(附件 7 )提請討論

二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草案(附件 9 )提請討論

綜合討論綜合討論

肆討論事項

77

地質法第 8 條第 1 項土地開發行為種類與規模及所稱「緊急救災者」相關規定 ( 草

案 )地質法 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

所有土地開發行為嗎

所有土地開發行為嗎

78

過度擾民 經濟部水利署

經檢視本法所稱之「土地開發行為」水利法中可能涉及本法第 8 條及第 11 條需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事項為水利法第 46 條水利建造物之興辦改造核准許可等惟水利建造物數量龐大規模較小或開挖深度較淺之開發行為對地質環境及人民安全之影響相對較小是否所有開發行為皆須依法辦理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建議排除規模較小部分以避免增加開發成本及過度擾民

臺北市政府 公園闢建開發行為多為地表整地及綠化植栽結構物及附屬設施如涼亭管溝花槽照明設施等等僅佔工程之小部份且為地表淺基礎開挖影響地質環境條件甚微應無造成地質災害之虞參考經濟部全國地質調查資料即可故建議無一層樓以上且建築面積小於 45m2 建物之公園闢建開發得予排除以節省開發成本

hellip

79

比例原則(禁止過分原則)

行政程序法 sect7 行政行為應依下列原則為之一採取之方法應有助於目的之達成二有多種同樣能達成目的之方法時應選擇對人民權益損害最少者

三採取之方法所造成之損害不得與欲達成目的之利益顯失均衡

排除與地質安全無關者排除小規模者

排除與地質安全無關者排除小規模者

80

核釋地質法第 8 條第 1 項規定 依立法意旨及比例原則土地開發行為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其種類及規模如附表

緊急救災者係指災害發生後經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認定之搶通搶災或防患二次災害之緊急工程行為

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 基地位於地質敏感區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規模

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 基地位於地質敏感區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規模

地質敏感區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及規模 ( 草案 )

1 工廠之設立及工業區之開發2鐵路大眾捷運系統港灣及機場之開發3 公路之開發4 土石採取及探礦採礦5蓄水建造物之開發6休閒農場之開發利用7漁塭或魚池之興建8遊樂區及風景區之開發9高爾夫球場及戶外運動場地之興建或擴建10 文化教育訓練設施或研究機構之興建或擴建11醫療建設之開發其醫院興建或擴建12 新市區(係指新社區及新市鎮)建設13 環境保護工程之興建14 核能及其他能源之開發及放射性核廢料儲存或處理場所之興建15 地下街工程16高壓電線塔基工程17纜車之興建或擴建18氣象雷達站之興建或擴建工程19 設置石油管理法所定之石油石油製品貯存槽20 建築物(係指應請領建照執照)之新建或增建

選取與地質安全有關者考量各類地質敏感區屬性決定辦理與否排除小規模者

選取與地質安全有關者考量各類地質敏感區屬性決定辦理與否排除小規模者

82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 (草案 )

本報告書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為避免審查地質專業事項及技術標準不一中央主管機關爰訂定審查參考規範提供各審查機關參考

地質法 sect11 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於相關法令規定須送審之書圖文件中納入調查及評估結果

審查機關應邀請地質專家學者或前條第一項規定之執業技師參與審查或委託專業團體辦理審查但具有自行審查能力者不在此限

83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草案

1 審查人員之資格條件 ( 第 2 點 )

2 審查人員之建議名單 ( 第 3 點 )

3 報告書審查應注意事項 ( 第 4 點 )

4 報告書審查應補正事項 ( 第 5 點 )

5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之法律效益 ( 第 6點 )

6 報告書審查之收費 ( 第 7 點 )

地質 大地工程 土木工程 採礦工程 水利工程 水土保持

地質 大地工程 土木工程 採礦工程 水利工程 水土保持

政府機關(構)及相當職等專職人員地質相關實務經驗 7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副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5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助理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7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5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副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碩士學位以上且地質專長相關專職實務或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專業證照之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且取得證照後執行地質業務 7 年以上

政府機關(構)及相當職等專職人員地質相關實務經驗 7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副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5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助理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7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5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副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碩士學位以上且地質專長相關專職實務或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專業證照之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且取得證照後執行地質業務 7 年以上

專長專長++實務經驗實務經驗

地質法 sect11Ⅱ審查機關應邀請地質專家學者或前條第一項規定之執業技師參與審查或委託專業團體辦理審查但具有自行審查能力者不在此限

審查人員之資格條件 (sect2)

85

審查人員之建議名單 (sect3)

中央主管機關得就前點規定資格條件建立審查人員建議名單提供審查機關參考

86

報告書審查應注意事項 (sect4)

結果之合理性內涵足以提供後續土地開發利用災害防治及環境保育規劃之參據

基地地質調查及基地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基地地質調查及基地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項目內容數量比例尺hellip

87

報告書審查應補正事項 (sect5)

審查報告書有下列情形之一者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應通知申請人限期修正或補正

未依規定格式及份數製作 應檢附文件不齊全未經技師簽證或簽證技師科別不符不符合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規定

88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之法律效益(sect6)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依地質法sect11Ⅱ規定審查)

無行政處分效力 應納入後續相關法令送審書圖文件提供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土地開發利用行為之參據

89

報告書審查之收費 (sect7)

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報告書得收取審查費 依其主管業務收費法令 依規費法相關規定

本報告書為相關法令送審書件之ㄧ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本報告書為相關法令送審書件之ㄧ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 Slide 1
  • Slide 10
  • Slide 12
  • Slide 13
  • Slide 15
  • Slide 25
  • Slide 28
  • Slide 33
  • Slide 39
  • Slide 42
  • Slide 43
  • Slide 44
  • Slide 46
  • Slide 48
  • Slide 49
  • Slide 52
  • Slide 54
  • Slide 55
  • Slide 57
  • Slide 62
  • Slide 63
  • Slide 64
  • Slide 65
  • Slide 66
  • Slide 67
  • Slide 81
  • Slide 84

地質法 sect6

地質法 sect8- sect11

地質法 sect5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土地管理 其他規定

土地利用計畫

土地開發審查

災害防治

環境保育

資源開發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廢止

審查及公告

基地位於地質敏感區且符合土地開發行為之種類及規模

申請土地開發前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最先受理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應審查報告書

經審查通過之報告書應納入後續其他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之書圖文件做為參據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之公告」依行政程序法界定為法規命令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之公告」依行政程序法界定為法規命令

地質法第地質法第 88 條第條第 11 項土地開發行為種類與規模及所稱「緊急救災者」相關規定項土地開發行為種類與規模及所稱「緊急救災者」相關規定(( 草案草案 ) )

地質法第地質法第 1111 條第條第 11 項所稱「相關法令」及第項所稱「相關法令」及第 22 項所稱「審查機關」相關規定項所稱「審查機關」相關規定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 (( 草案草案 ))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格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格式式

47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之公告」依行政程序法界定為法規命令

地質法 sect5I 中央主管機關應將具有特殊地質景觀地質環境或有發生地質災害之虞之地區公告為地質敏感區

bull公告之法制作業bull人民之救濟權利 bull公告之法制作業bull人民之救濟權利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之公告 法規命令 一般處分

行政程序法規定 一般處分特定人具體之事實關係

sect92I 所稱行政處分係指行政機關就公法上具體事件所為之決定或其他公 權力措施而對外直接發生法律效果之單方行政行為

sect92Ⅱ前項決定或措施之相對人雖非特定而依一般性特徵可得確定其範圍者 為一般處分適用本法有關行政處分之規定有關公物之設定變更廢 止或其一般使用者亦同

法規命令不特定多數人一般抽象性規範 sect150I 所稱法規命令係指行政機關基於法律授權對多數不特定人民就一 般事項所作抽象之對外發生法律效果之規定

法務部函釋法務部函釋

都市計畫案例(司法院釋字第 156號解釋理由書及最高行政法院 95 年度 判字第 2147號判決) 都市計畫之個別變更係直接限制一定區域內人民之權利利益或增加其負擔其具有行政處分之性質

擬定都市計畫通盤檢討後所作之變更非直接限制一定區域內人民之權益或增加其負擔且非針對具體事件之處理核其性質乃屬於法規命令而非行政處分其性質是一種法規不得直接對之爭訟

特定地區經公告為地質敏感區後其後續影響為何似僅有地質法第 8 條規定「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上開規定似未直接限制一定區域內人民之權利利益或增加其負擔是以地質敏感區之公告性質上似屬法規命令而非一般處分惟仍請貴部再予確認上開公告除前所述外是否尚有其他影響以上事項宜請貴部再予審認

法務部函釋法務部函釋

50

地質敏感區之公告性質屬法規命令

確認特定地區經公告為地質敏感區後其後續影響僅有地質法第 8 條之規定

按法務部函釋上開規定因其非直接限制一定區域內人民之權益且非針對具體事件之處理

是以地質敏感區之公告性質乃屬於行政程序法第 150 條第 1 項規定所稱法規命令而非行政程序法第 92 條規定所指一般處分

經濟部重新檢視地質法

經濟部重新檢視地質法

51

地質法第 11 條第 1 項所稱「相關法令」及第 2 項所稱「審查機關」相關規定

地質法 sect11 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於相關法令規定須送審之書圖文件中納入調查及評估結果

審查機關應邀請地質專家學者或前條第一項規定之執業技師參與審查或委託專業團體辦理審查但具有自行審查能力者不在此限

地質法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

sect11I 依第 8 條第 1 項規定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於相關法令規定須送審之書圖文件中納入調查及評估結果

地質法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

sect11I 依第 8 條第 1 項規定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於相關法令規定須送審之書圖文件中納入調查及評估結果

bull資源開發bull土地開發利用bull工程建設bull廢棄物處置bull天然災害整治bull法令規定有關土地開發之規劃設計及施工

bull區域計畫法bull建築法bull環境影響評估法bull水土保持法bull土石採取法bull水利法 bull礦業法bull溫泉法bullhellip

地質法sect3Ⅶ

立法說明立法說明

53

核釋地質法第 11 條第 1 項「相關法令」

係指訂有土地開發行為相關審查規定之法令 區域計畫法都市計畫法 建築法 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各目的事業法令

bull面積 35公頃bull非都市地區

bull山坡地bull興辦事業

bull休閒農業輔導管理辦法 bull休閒農場經營計畫審查作業要點 bull非都市土地休閒農場容許作休閒農業設施使用審查作業要點 bull非都市土地作休閒農業使用興辦事業計畫及變更編定審查作業要點 bull休閒農場專案輔導實施作業規定bull區域計畫法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建築法等相關規定

【例】複合型休閒農場之土地開發申請

【例】複合型休閒農場申請土地開發許可審查流程示意圖

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bull影響土地開發人權益bull浪費行政資源bull影響土地開發人權益bull浪費行政資源

重複審查重複審查

56

係指辦理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審查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 為避免重複審查應以最先受理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為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結果之「審查機關」

經審查通過之調查及評估結果應納入後續其他「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之書圖文件做為參據

核釋地質法第 11 條第 2 項「審查機關」

【例】複合型休閒農場申請土地開發許可審查流程示意圖

辦理審查辦理審查納入參據納入參據

參據參據 參據

參據

參據參據

誰該辦理審查bull視個案情形bull每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都有可能

誰該辦理審查bull視個案情形bull每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都有可能

58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格式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sect5I 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結果應依本準則規定製作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以下簡稱報告書)報告書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59

報告書格式 基地地質調查報告

1 基地所在地質敏感區地質概況2 區域調查

(1) 調查項目內容方法及數量(2) 調查結果說明附地質圖地質剖面圖及其他相關主題圖說

3細部調查(1) 調查項目內容方法及數量(2) 調查結果說明附地質圖地質剖面圖及其他相關主題圖說

4綜合解釋 基地地質安全評估報告

依據地質調查結果及地質安全評估項目撰述地質安全評估結果

附錄 地質鑽探報告或其他地質調查方法紀錄現地試驗資料室內試驗及分析資料等

60

叁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

一地質法地質敏感區整體作業架構及程序二地質法地質敏感區相關規定

(一)法律及法規命令(二)其他規定

三地質敏感區公告及查詢(一)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及第 1 批準備(二)地質敏感區查詢系統建置

四地方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五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61

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 全國地質敏感區通盤劃定預定 4 至 5 年內分批公告完成之後至少每 5 年通 盤檢討 1次

個案更新視情況得隨時辦理 地質敏感區公告之主要作業及辦理機關

計畫書研提中央及地方主管機關 全國通盤劃定通盤檢討及個案跨越兩個以上行政區域者由中央主管機關辦理

個案未跨行政區域者由該轄管地方主管機關辦理 計畫書公開展示地方主管機關 審議會審查及計畫書核定中央主管機關

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及第 1 批準備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主要由中央主管機關辦理第 1 批地質敏感區主要由中央主管機關辦理

計畫書公開展示 30日

(地方主管機關)

計畫書公開展示 30日

(地方主管機關)計畫書審查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計畫書審查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

計畫書核定及地質敏感區公告(中央主管機關)

計畫書核定及地質敏感區公告(中央主管機關)

約5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

地質法施行 1001201

審議會籌組及討論運作規劃 相關法令

主管機關檢視其主管法令相關規定並調整修正

有關 3 子法發布 10136

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會 101313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會 101313

劃定計畫書研提(中央主管機關)劃定計畫書研提(中央主管機關)

劃定作業(中央主管機關)

劃定作業(中央主管機關)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公告準備

第 1 批分布地點

1 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名稱 分類 縣市 鄉鎮暖暖壺穴 壺穴 基隆市 暖暖區大華壺穴 壺穴 新北市 平溪區猴硐壺穴 壺穴 新北市 瑞芳區十分瀑布 瀑布 新北市 平溪區眼鏡洞瀑布 瀑布 新北市 平溪區

第 1 批101 年度102 年度103 年度

2 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年度 地質敏感區 行政區域第 1批 濁水溪沖積扇 彰化縣

雲林縣

101 屏東平原 高雄市屏東縣

102 蘭陽平原 宜蘭縣

103臺中地區臺北地區

臺中市臺北市新北市

濁水溪沖積扇

3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第 1 批分布地點車籠埔斷層活動斷層敏感區所經行政區域 (鄉鎮市區 ) bull臺中市 (9 處 ) 東勢區石岡區豐原區北屯區太平區大里區潭子區霧峰區和平區bull南投縣 (5 處 ) 草屯鎮南投市中寮鄉名間鄉竹山鎮bull苗栗縣 (1 處 ) 卓蘭鎮

第 1 批101 年度102 年度103 年度104 年度

4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第 1批

年度 直轄市或縣市 說明

第 1批 臺北市 坡地社區重點縣市

五都之一

101 南投縣 921震災區坡地災害指標縣市

101 臺中市 921震災區五都之一

第 1 年度 分布地點

5 土石流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與水土保持局現有之土石流潛勢溪流間之關係尚待釐清

第 1 批暫緩劃定

102(330)

南投縣229

臺中市101

103(264)

屏東縣 65

高雄市 89

嘉義縣 62

臺南市 48

104(320)

宜蘭縣139

雲林縣 10

彰化縣 7

花蓮縣164

105(239)

臺東縣163

苗栗縣 76

106(425)

新竹縣 71

桃園縣 51

基隆市 34

新北市219

臺北市 50

68

地質敏感區查詢系統建置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sect15Ⅲ中央主管機關應建立地質敏感區資料庫提供網路查詢及下載列印查詢結果

地質敏感區查詢民眾得自行上網進行或委由顧問公司技師代辦各級主管機關應協助提供諮詢服務

系統應於第 1 批地質敏感區公告前建妥並於每次公告地質敏感區之同時更新資料

因應土地法地籍資料付費規定系統必要配套 政府機關版查詢時可展現地籍資料 一般民眾版查詢時須自備地籍圖數值資料(向地籍主管機關申購委託測量或其他方式資料處理取得)

69

地質敏感區查詢雛形系統操作展示

地質敏感區查詢雛形系統操作展示

70

叁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

一地質法地質敏感區整體作業架構及程序二地質法地質敏感區相關規定

(一)法律及法規命令(二)其他規定

三地質敏感區公告及查詢(一)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及第 1 批準備(二)地質敏感區查詢系統建置

四地方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五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71

四地方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所在地地方政府

基隆河中上游河蝕地形(壺穴與瀑布 ) 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基隆市新北市

濁水溪沖積扇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彰化縣雲林縣

車籠埔斷層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台中市南投縣苗栗縣

山崩與地滑地質感區劃定計畫書 _臺北市

臺北市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sect9Ⅱ 辦理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公開展示事宜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sect9Ⅱ 辦理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公開展示事宜

72

已提供對口單位1臺北市政府2桃園縣政府3苗栗縣政府4臺中市政府5彰化縣政府6雲林縣政府7高雄市政府8屏東縣政府9花蓮縣政府10宜蘭縣政府11金門縣政府

已提供對口單位1臺北市政府2桃園縣政府3苗栗縣政府4臺中市政府5彰化縣政府6雲林縣政府7高雄市政府8屏東縣政府9花蓮縣政府10宜蘭縣政府11金門縣政府

請地方政府儘速提供對口單位

地方對口設置或指派屬地方主管機關權責 組織編制 業務職掌 地方情況

73

五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依地質法相關條文規定

sect6I 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應將地質敏感區相關資料納入土地利用計畫土地開發審查災害防治環境保育及資源開發之參據

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sect11I 將調查及評估結果納入送審之書圖文件中

依地質法第 11 條解釋令 「相關法令」指訂有土地開發行為相

關審查規定之法令 「審查機關」指辦理地質敏感區基地

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審查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為避免重複審查應以最先受理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為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結果之「審查機關」

經審查通過之調查及評估結果應納入後續其他「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之書圖文件做為參據

請區域計畫法都市計畫法建築法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及各目的事業法令之各法令主管機關研修其主管法令規定送審所需書表文件格式評估納入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規定俾便於地質敏感區公告後能辦理審查

請區域計畫法都市計畫法建築法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及各目的事業法令之各法令主管機關研修其主管法令規定送審所需書表文件格式評估納入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規定俾便於地質敏感區公告後能辦理審查

74

水土保持局如何配合地質法施行研修水土保持書件格式檢視「水土保持計畫審核監督辦法」規定 所需書表文件格式之內容酌予文字修正納入地質法地質敏感區規定再行公告即成

第 36 條本辦法所需書表文件之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第 36 條本辦法所需書表文件之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案例分享

75

敬請提供法令修正資訊

為利相關法令與地質法間銜接順暢請應配合地質法修正規定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於修正後將相關資訊轉知中央主管機關

76

一地質敏感區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及規模草案(附件 7 )提請討論

二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草案(附件 9 )提請討論

綜合討論綜合討論

肆討論事項

77

地質法第 8 條第 1 項土地開發行為種類與規模及所稱「緊急救災者」相關規定 ( 草

案 )地質法 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

所有土地開發行為嗎

所有土地開發行為嗎

78

過度擾民 經濟部水利署

經檢視本法所稱之「土地開發行為」水利法中可能涉及本法第 8 條及第 11 條需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事項為水利法第 46 條水利建造物之興辦改造核准許可等惟水利建造物數量龐大規模較小或開挖深度較淺之開發行為對地質環境及人民安全之影響相對較小是否所有開發行為皆須依法辦理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建議排除規模較小部分以避免增加開發成本及過度擾民

臺北市政府 公園闢建開發行為多為地表整地及綠化植栽結構物及附屬設施如涼亭管溝花槽照明設施等等僅佔工程之小部份且為地表淺基礎開挖影響地質環境條件甚微應無造成地質災害之虞參考經濟部全國地質調查資料即可故建議無一層樓以上且建築面積小於 45m2 建物之公園闢建開發得予排除以節省開發成本

hellip

79

比例原則(禁止過分原則)

行政程序法 sect7 行政行為應依下列原則為之一採取之方法應有助於目的之達成二有多種同樣能達成目的之方法時應選擇對人民權益損害最少者

三採取之方法所造成之損害不得與欲達成目的之利益顯失均衡

排除與地質安全無關者排除小規模者

排除與地質安全無關者排除小規模者

80

核釋地質法第 8 條第 1 項規定 依立法意旨及比例原則土地開發行為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其種類及規模如附表

緊急救災者係指災害發生後經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認定之搶通搶災或防患二次災害之緊急工程行為

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 基地位於地質敏感區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規模

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 基地位於地質敏感區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規模

地質敏感區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及規模 ( 草案 )

1 工廠之設立及工業區之開發2鐵路大眾捷運系統港灣及機場之開發3 公路之開發4 土石採取及探礦採礦5蓄水建造物之開發6休閒農場之開發利用7漁塭或魚池之興建8遊樂區及風景區之開發9高爾夫球場及戶外運動場地之興建或擴建10 文化教育訓練設施或研究機構之興建或擴建11醫療建設之開發其醫院興建或擴建12 新市區(係指新社區及新市鎮)建設13 環境保護工程之興建14 核能及其他能源之開發及放射性核廢料儲存或處理場所之興建15 地下街工程16高壓電線塔基工程17纜車之興建或擴建18氣象雷達站之興建或擴建工程19 設置石油管理法所定之石油石油製品貯存槽20 建築物(係指應請領建照執照)之新建或增建

選取與地質安全有關者考量各類地質敏感區屬性決定辦理與否排除小規模者

選取與地質安全有關者考量各類地質敏感區屬性決定辦理與否排除小規模者

82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 (草案 )

本報告書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為避免審查地質專業事項及技術標準不一中央主管機關爰訂定審查參考規範提供各審查機關參考

地質法 sect11 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於相關法令規定須送審之書圖文件中納入調查及評估結果

審查機關應邀請地質專家學者或前條第一項規定之執業技師參與審查或委託專業團體辦理審查但具有自行審查能力者不在此限

83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草案

1 審查人員之資格條件 ( 第 2 點 )

2 審查人員之建議名單 ( 第 3 點 )

3 報告書審查應注意事項 ( 第 4 點 )

4 報告書審查應補正事項 ( 第 5 點 )

5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之法律效益 ( 第 6點 )

6 報告書審查之收費 ( 第 7 點 )

地質 大地工程 土木工程 採礦工程 水利工程 水土保持

地質 大地工程 土木工程 採礦工程 水利工程 水土保持

政府機關(構)及相當職等專職人員地質相關實務經驗 7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副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5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助理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7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5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副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碩士學位以上且地質專長相關專職實務或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專業證照之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且取得證照後執行地質業務 7 年以上

政府機關(構)及相當職等專職人員地質相關實務經驗 7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副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5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助理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7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5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副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碩士學位以上且地質專長相關專職實務或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專業證照之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且取得證照後執行地質業務 7 年以上

專長專長++實務經驗實務經驗

地質法 sect11Ⅱ審查機關應邀請地質專家學者或前條第一項規定之執業技師參與審查或委託專業團體辦理審查但具有自行審查能力者不在此限

審查人員之資格條件 (sect2)

85

審查人員之建議名單 (sect3)

中央主管機關得就前點規定資格條件建立審查人員建議名單提供審查機關參考

86

報告書審查應注意事項 (sect4)

結果之合理性內涵足以提供後續土地開發利用災害防治及環境保育規劃之參據

基地地質調查及基地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基地地質調查及基地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項目內容數量比例尺hellip

87

報告書審查應補正事項 (sect5)

審查報告書有下列情形之一者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應通知申請人限期修正或補正

未依規定格式及份數製作 應檢附文件不齊全未經技師簽證或簽證技師科別不符不符合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規定

88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之法律效益(sect6)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依地質法sect11Ⅱ規定審查)

無行政處分效力 應納入後續相關法令送審書圖文件提供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土地開發利用行為之參據

89

報告書審查之收費 (sect7)

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報告書得收取審查費 依其主管業務收費法令 依規費法相關規定

本報告書為相關法令送審書件之ㄧ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本報告書為相關法令送審書件之ㄧ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 Slide 1
  • Slide 10
  • Slide 12
  • Slide 13
  • Slide 15
  • Slide 25
  • Slide 28
  • Slide 33
  • Slide 39
  • Slide 42
  • Slide 43
  • Slide 44
  • Slide 46
  • Slide 48
  • Slide 49
  • Slide 52
  • Slide 54
  • Slide 55
  • Slide 57
  • Slide 62
  • Slide 63
  • Slide 64
  • Slide 65
  • Slide 66
  • Slide 67
  • Slide 81
  • Slide 84

47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之公告」依行政程序法界定為法規命令

地質法 sect5I 中央主管機關應將具有特殊地質景觀地質環境或有發生地質災害之虞之地區公告為地質敏感區

bull公告之法制作業bull人民之救濟權利 bull公告之法制作業bull人民之救濟權利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之公告 法規命令 一般處分

行政程序法規定 一般處分特定人具體之事實關係

sect92I 所稱行政處分係指行政機關就公法上具體事件所為之決定或其他公 權力措施而對外直接發生法律效果之單方行政行為

sect92Ⅱ前項決定或措施之相對人雖非特定而依一般性特徵可得確定其範圍者 為一般處分適用本法有關行政處分之規定有關公物之設定變更廢 止或其一般使用者亦同

法規命令不特定多數人一般抽象性規範 sect150I 所稱法規命令係指行政機關基於法律授權對多數不特定人民就一 般事項所作抽象之對外發生法律效果之規定

法務部函釋法務部函釋

都市計畫案例(司法院釋字第 156號解釋理由書及最高行政法院 95 年度 判字第 2147號判決) 都市計畫之個別變更係直接限制一定區域內人民之權利利益或增加其負擔其具有行政處分之性質

擬定都市計畫通盤檢討後所作之變更非直接限制一定區域內人民之權益或增加其負擔且非針對具體事件之處理核其性質乃屬於法規命令而非行政處分其性質是一種法規不得直接對之爭訟

特定地區經公告為地質敏感區後其後續影響為何似僅有地質法第 8 條規定「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上開規定似未直接限制一定區域內人民之權利利益或增加其負擔是以地質敏感區之公告性質上似屬法規命令而非一般處分惟仍請貴部再予確認上開公告除前所述外是否尚有其他影響以上事項宜請貴部再予審認

法務部函釋法務部函釋

50

地質敏感區之公告性質屬法規命令

確認特定地區經公告為地質敏感區後其後續影響僅有地質法第 8 條之規定

按法務部函釋上開規定因其非直接限制一定區域內人民之權益且非針對具體事件之處理

是以地質敏感區之公告性質乃屬於行政程序法第 150 條第 1 項規定所稱法規命令而非行政程序法第 92 條規定所指一般處分

經濟部重新檢視地質法

經濟部重新檢視地質法

51

地質法第 11 條第 1 項所稱「相關法令」及第 2 項所稱「審查機關」相關規定

地質法 sect11 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於相關法令規定須送審之書圖文件中納入調查及評估結果

審查機關應邀請地質專家學者或前條第一項規定之執業技師參與審查或委託專業團體辦理審查但具有自行審查能力者不在此限

地質法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

sect11I 依第 8 條第 1 項規定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於相關法令規定須送審之書圖文件中納入調查及評估結果

地質法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

sect11I 依第 8 條第 1 項規定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於相關法令規定須送審之書圖文件中納入調查及評估結果

bull資源開發bull土地開發利用bull工程建設bull廢棄物處置bull天然災害整治bull法令規定有關土地開發之規劃設計及施工

bull區域計畫法bull建築法bull環境影響評估法bull水土保持法bull土石採取法bull水利法 bull礦業法bull溫泉法bullhellip

地質法sect3Ⅶ

立法說明立法說明

53

核釋地質法第 11 條第 1 項「相關法令」

係指訂有土地開發行為相關審查規定之法令 區域計畫法都市計畫法 建築法 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各目的事業法令

bull面積 35公頃bull非都市地區

bull山坡地bull興辦事業

bull休閒農業輔導管理辦法 bull休閒農場經營計畫審查作業要點 bull非都市土地休閒農場容許作休閒農業設施使用審查作業要點 bull非都市土地作休閒農業使用興辦事業計畫及變更編定審查作業要點 bull休閒農場專案輔導實施作業規定bull區域計畫法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建築法等相關規定

【例】複合型休閒農場之土地開發申請

【例】複合型休閒農場申請土地開發許可審查流程示意圖

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bull影響土地開發人權益bull浪費行政資源bull影響土地開發人權益bull浪費行政資源

重複審查重複審查

56

係指辦理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審查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 為避免重複審查應以最先受理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為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結果之「審查機關」

經審查通過之調查及評估結果應納入後續其他「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之書圖文件做為參據

核釋地質法第 11 條第 2 項「審查機關」

【例】複合型休閒農場申請土地開發許可審查流程示意圖

辦理審查辦理審查納入參據納入參據

參據參據 參據

參據

參據參據

誰該辦理審查bull視個案情形bull每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都有可能

誰該辦理審查bull視個案情形bull每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都有可能

58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格式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sect5I 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結果應依本準則規定製作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以下簡稱報告書)報告書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59

報告書格式 基地地質調查報告

1 基地所在地質敏感區地質概況2 區域調查

(1) 調查項目內容方法及數量(2) 調查結果說明附地質圖地質剖面圖及其他相關主題圖說

3細部調查(1) 調查項目內容方法及數量(2) 調查結果說明附地質圖地質剖面圖及其他相關主題圖說

4綜合解釋 基地地質安全評估報告

依據地質調查結果及地質安全評估項目撰述地質安全評估結果

附錄 地質鑽探報告或其他地質調查方法紀錄現地試驗資料室內試驗及分析資料等

60

叁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

一地質法地質敏感區整體作業架構及程序二地質法地質敏感區相關規定

(一)法律及法規命令(二)其他規定

三地質敏感區公告及查詢(一)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及第 1 批準備(二)地質敏感區查詢系統建置

四地方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五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61

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 全國地質敏感區通盤劃定預定 4 至 5 年內分批公告完成之後至少每 5 年通 盤檢討 1次

個案更新視情況得隨時辦理 地質敏感區公告之主要作業及辦理機關

計畫書研提中央及地方主管機關 全國通盤劃定通盤檢討及個案跨越兩個以上行政區域者由中央主管機關辦理

個案未跨行政區域者由該轄管地方主管機關辦理 計畫書公開展示地方主管機關 審議會審查及計畫書核定中央主管機關

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及第 1 批準備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主要由中央主管機關辦理第 1 批地質敏感區主要由中央主管機關辦理

計畫書公開展示 30日

(地方主管機關)

計畫書公開展示 30日

(地方主管機關)計畫書審查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計畫書審查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

計畫書核定及地質敏感區公告(中央主管機關)

計畫書核定及地質敏感區公告(中央主管機關)

約5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

地質法施行 1001201

審議會籌組及討論運作規劃 相關法令

主管機關檢視其主管法令相關規定並調整修正

有關 3 子法發布 10136

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會 101313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會 101313

劃定計畫書研提(中央主管機關)劃定計畫書研提(中央主管機關)

劃定作業(中央主管機關)

劃定作業(中央主管機關)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公告準備

第 1 批分布地點

1 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名稱 分類 縣市 鄉鎮暖暖壺穴 壺穴 基隆市 暖暖區大華壺穴 壺穴 新北市 平溪區猴硐壺穴 壺穴 新北市 瑞芳區十分瀑布 瀑布 新北市 平溪區眼鏡洞瀑布 瀑布 新北市 平溪區

第 1 批101 年度102 年度103 年度

2 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年度 地質敏感區 行政區域第 1批 濁水溪沖積扇 彰化縣

雲林縣

101 屏東平原 高雄市屏東縣

102 蘭陽平原 宜蘭縣

103臺中地區臺北地區

臺中市臺北市新北市

濁水溪沖積扇

3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第 1 批分布地點車籠埔斷層活動斷層敏感區所經行政區域 (鄉鎮市區 ) bull臺中市 (9 處 ) 東勢區石岡區豐原區北屯區太平區大里區潭子區霧峰區和平區bull南投縣 (5 處 ) 草屯鎮南投市中寮鄉名間鄉竹山鎮bull苗栗縣 (1 處 ) 卓蘭鎮

第 1 批101 年度102 年度103 年度104 年度

4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第 1批

年度 直轄市或縣市 說明

第 1批 臺北市 坡地社區重點縣市

五都之一

101 南投縣 921震災區坡地災害指標縣市

101 臺中市 921震災區五都之一

第 1 年度 分布地點

5 土石流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與水土保持局現有之土石流潛勢溪流間之關係尚待釐清

第 1 批暫緩劃定

102(330)

南投縣229

臺中市101

103(264)

屏東縣 65

高雄市 89

嘉義縣 62

臺南市 48

104(320)

宜蘭縣139

雲林縣 10

彰化縣 7

花蓮縣164

105(239)

臺東縣163

苗栗縣 76

106(425)

新竹縣 71

桃園縣 51

基隆市 34

新北市219

臺北市 50

68

地質敏感區查詢系統建置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sect15Ⅲ中央主管機關應建立地質敏感區資料庫提供網路查詢及下載列印查詢結果

地質敏感區查詢民眾得自行上網進行或委由顧問公司技師代辦各級主管機關應協助提供諮詢服務

系統應於第 1 批地質敏感區公告前建妥並於每次公告地質敏感區之同時更新資料

因應土地法地籍資料付費規定系統必要配套 政府機關版查詢時可展現地籍資料 一般民眾版查詢時須自備地籍圖數值資料(向地籍主管機關申購委託測量或其他方式資料處理取得)

69

地質敏感區查詢雛形系統操作展示

地質敏感區查詢雛形系統操作展示

70

叁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

一地質法地質敏感區整體作業架構及程序二地質法地質敏感區相關規定

(一)法律及法規命令(二)其他規定

三地質敏感區公告及查詢(一)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及第 1 批準備(二)地質敏感區查詢系統建置

四地方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五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71

四地方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所在地地方政府

基隆河中上游河蝕地形(壺穴與瀑布 ) 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基隆市新北市

濁水溪沖積扇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彰化縣雲林縣

車籠埔斷層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台中市南投縣苗栗縣

山崩與地滑地質感區劃定計畫書 _臺北市

臺北市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sect9Ⅱ 辦理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公開展示事宜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sect9Ⅱ 辦理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公開展示事宜

72

已提供對口單位1臺北市政府2桃園縣政府3苗栗縣政府4臺中市政府5彰化縣政府6雲林縣政府7高雄市政府8屏東縣政府9花蓮縣政府10宜蘭縣政府11金門縣政府

已提供對口單位1臺北市政府2桃園縣政府3苗栗縣政府4臺中市政府5彰化縣政府6雲林縣政府7高雄市政府8屏東縣政府9花蓮縣政府10宜蘭縣政府11金門縣政府

請地方政府儘速提供對口單位

地方對口設置或指派屬地方主管機關權責 組織編制 業務職掌 地方情況

73

五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依地質法相關條文規定

sect6I 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應將地質敏感區相關資料納入土地利用計畫土地開發審查災害防治環境保育及資源開發之參據

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sect11I 將調查及評估結果納入送審之書圖文件中

依地質法第 11 條解釋令 「相關法令」指訂有土地開發行為相

關審查規定之法令 「審查機關」指辦理地質敏感區基地

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審查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為避免重複審查應以最先受理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為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結果之「審查機關」

經審查通過之調查及評估結果應納入後續其他「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之書圖文件做為參據

請區域計畫法都市計畫法建築法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及各目的事業法令之各法令主管機關研修其主管法令規定送審所需書表文件格式評估納入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規定俾便於地質敏感區公告後能辦理審查

請區域計畫法都市計畫法建築法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及各目的事業法令之各法令主管機關研修其主管法令規定送審所需書表文件格式評估納入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規定俾便於地質敏感區公告後能辦理審查

74

水土保持局如何配合地質法施行研修水土保持書件格式檢視「水土保持計畫審核監督辦法」規定 所需書表文件格式之內容酌予文字修正納入地質法地質敏感區規定再行公告即成

第 36 條本辦法所需書表文件之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第 36 條本辦法所需書表文件之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案例分享

75

敬請提供法令修正資訊

為利相關法令與地質法間銜接順暢請應配合地質法修正規定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於修正後將相關資訊轉知中央主管機關

76

一地質敏感區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及規模草案(附件 7 )提請討論

二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草案(附件 9 )提請討論

綜合討論綜合討論

肆討論事項

77

地質法第 8 條第 1 項土地開發行為種類與規模及所稱「緊急救災者」相關規定 ( 草

案 )地質法 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

所有土地開發行為嗎

所有土地開發行為嗎

78

過度擾民 經濟部水利署

經檢視本法所稱之「土地開發行為」水利法中可能涉及本法第 8 條及第 11 條需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事項為水利法第 46 條水利建造物之興辦改造核准許可等惟水利建造物數量龐大規模較小或開挖深度較淺之開發行為對地質環境及人民安全之影響相對較小是否所有開發行為皆須依法辦理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建議排除規模較小部分以避免增加開發成本及過度擾民

臺北市政府 公園闢建開發行為多為地表整地及綠化植栽結構物及附屬設施如涼亭管溝花槽照明設施等等僅佔工程之小部份且為地表淺基礎開挖影響地質環境條件甚微應無造成地質災害之虞參考經濟部全國地質調查資料即可故建議無一層樓以上且建築面積小於 45m2 建物之公園闢建開發得予排除以節省開發成本

hellip

79

比例原則(禁止過分原則)

行政程序法 sect7 行政行為應依下列原則為之一採取之方法應有助於目的之達成二有多種同樣能達成目的之方法時應選擇對人民權益損害最少者

三採取之方法所造成之損害不得與欲達成目的之利益顯失均衡

排除與地質安全無關者排除小規模者

排除與地質安全無關者排除小規模者

80

核釋地質法第 8 條第 1 項規定 依立法意旨及比例原則土地開發行為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其種類及規模如附表

緊急救災者係指災害發生後經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認定之搶通搶災或防患二次災害之緊急工程行為

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 基地位於地質敏感區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規模

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 基地位於地質敏感區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規模

地質敏感區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及規模 ( 草案 )

1 工廠之設立及工業區之開發2鐵路大眾捷運系統港灣及機場之開發3 公路之開發4 土石採取及探礦採礦5蓄水建造物之開發6休閒農場之開發利用7漁塭或魚池之興建8遊樂區及風景區之開發9高爾夫球場及戶外運動場地之興建或擴建10 文化教育訓練設施或研究機構之興建或擴建11醫療建設之開發其醫院興建或擴建12 新市區(係指新社區及新市鎮)建設13 環境保護工程之興建14 核能及其他能源之開發及放射性核廢料儲存或處理場所之興建15 地下街工程16高壓電線塔基工程17纜車之興建或擴建18氣象雷達站之興建或擴建工程19 設置石油管理法所定之石油石油製品貯存槽20 建築物(係指應請領建照執照)之新建或增建

選取與地質安全有關者考量各類地質敏感區屬性決定辦理與否排除小規模者

選取與地質安全有關者考量各類地質敏感區屬性決定辦理與否排除小規模者

82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 (草案 )

本報告書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為避免審查地質專業事項及技術標準不一中央主管機關爰訂定審查參考規範提供各審查機關參考

地質法 sect11 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於相關法令規定須送審之書圖文件中納入調查及評估結果

審查機關應邀請地質專家學者或前條第一項規定之執業技師參與審查或委託專業團體辦理審查但具有自行審查能力者不在此限

83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草案

1 審查人員之資格條件 ( 第 2 點 )

2 審查人員之建議名單 ( 第 3 點 )

3 報告書審查應注意事項 ( 第 4 點 )

4 報告書審查應補正事項 ( 第 5 點 )

5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之法律效益 ( 第 6點 )

6 報告書審查之收費 ( 第 7 點 )

地質 大地工程 土木工程 採礦工程 水利工程 水土保持

地質 大地工程 土木工程 採礦工程 水利工程 水土保持

政府機關(構)及相當職等專職人員地質相關實務經驗 7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副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5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助理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7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5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副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碩士學位以上且地質專長相關專職實務或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專業證照之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且取得證照後執行地質業務 7 年以上

政府機關(構)及相當職等專職人員地質相關實務經驗 7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副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5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助理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7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5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副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碩士學位以上且地質專長相關專職實務或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專業證照之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且取得證照後執行地質業務 7 年以上

專長專長++實務經驗實務經驗

地質法 sect11Ⅱ審查機關應邀請地質專家學者或前條第一項規定之執業技師參與審查或委託專業團體辦理審查但具有自行審查能力者不在此限

審查人員之資格條件 (sect2)

85

審查人員之建議名單 (sect3)

中央主管機關得就前點規定資格條件建立審查人員建議名單提供審查機關參考

86

報告書審查應注意事項 (sect4)

結果之合理性內涵足以提供後續土地開發利用災害防治及環境保育規劃之參據

基地地質調查及基地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基地地質調查及基地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項目內容數量比例尺hellip

87

報告書審查應補正事項 (sect5)

審查報告書有下列情形之一者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應通知申請人限期修正或補正

未依規定格式及份數製作 應檢附文件不齊全未經技師簽證或簽證技師科別不符不符合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規定

88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之法律效益(sect6)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依地質法sect11Ⅱ規定審查)

無行政處分效力 應納入後續相關法令送審書圖文件提供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土地開發利用行為之參據

89

報告書審查之收費 (sect7)

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報告書得收取審查費 依其主管業務收費法令 依規費法相關規定

本報告書為相關法令送審書件之ㄧ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本報告書為相關法令送審書件之ㄧ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 Slide 1
  • Slide 10
  • Slide 12
  • Slide 13
  • Slide 15
  • Slide 25
  • Slide 28
  • Slide 33
  • Slide 39
  • Slide 42
  • Slide 43
  • Slide 44
  • Slide 46
  • Slide 48
  • Slide 49
  • Slide 52
  • Slide 54
  • Slide 55
  • Slide 57
  • Slide 62
  • Slide 63
  • Slide 64
  • Slide 65
  • Slide 66
  • Slide 67
  • Slide 81
  • Slide 84

行政程序法規定 一般處分特定人具體之事實關係

sect92I 所稱行政處分係指行政機關就公法上具體事件所為之決定或其他公 權力措施而對外直接發生法律效果之單方行政行為

sect92Ⅱ前項決定或措施之相對人雖非特定而依一般性特徵可得確定其範圍者 為一般處分適用本法有關行政處分之規定有關公物之設定變更廢 止或其一般使用者亦同

法規命令不特定多數人一般抽象性規範 sect150I 所稱法規命令係指行政機關基於法律授權對多數不特定人民就一 般事項所作抽象之對外發生法律效果之規定

法務部函釋法務部函釋

都市計畫案例(司法院釋字第 156號解釋理由書及最高行政法院 95 年度 判字第 2147號判決) 都市計畫之個別變更係直接限制一定區域內人民之權利利益或增加其負擔其具有行政處分之性質

擬定都市計畫通盤檢討後所作之變更非直接限制一定區域內人民之權益或增加其負擔且非針對具體事件之處理核其性質乃屬於法規命令而非行政處分其性質是一種法規不得直接對之爭訟

特定地區經公告為地質敏感區後其後續影響為何似僅有地質法第 8 條規定「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上開規定似未直接限制一定區域內人民之權利利益或增加其負擔是以地質敏感區之公告性質上似屬法規命令而非一般處分惟仍請貴部再予確認上開公告除前所述外是否尚有其他影響以上事項宜請貴部再予審認

法務部函釋法務部函釋

50

地質敏感區之公告性質屬法規命令

確認特定地區經公告為地質敏感區後其後續影響僅有地質法第 8 條之規定

按法務部函釋上開規定因其非直接限制一定區域內人民之權益且非針對具體事件之處理

是以地質敏感區之公告性質乃屬於行政程序法第 150 條第 1 項規定所稱法規命令而非行政程序法第 92 條規定所指一般處分

經濟部重新檢視地質法

經濟部重新檢視地質法

51

地質法第 11 條第 1 項所稱「相關法令」及第 2 項所稱「審查機關」相關規定

地質法 sect11 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於相關法令規定須送審之書圖文件中納入調查及評估結果

審查機關應邀請地質專家學者或前條第一項規定之執業技師參與審查或委託專業團體辦理審查但具有自行審查能力者不在此限

地質法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

sect11I 依第 8 條第 1 項規定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於相關法令規定須送審之書圖文件中納入調查及評估結果

地質法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

sect11I 依第 8 條第 1 項規定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於相關法令規定須送審之書圖文件中納入調查及評估結果

bull資源開發bull土地開發利用bull工程建設bull廢棄物處置bull天然災害整治bull法令規定有關土地開發之規劃設計及施工

bull區域計畫法bull建築法bull環境影響評估法bull水土保持法bull土石採取法bull水利法 bull礦業法bull溫泉法bullhellip

地質法sect3Ⅶ

立法說明立法說明

53

核釋地質法第 11 條第 1 項「相關法令」

係指訂有土地開發行為相關審查規定之法令 區域計畫法都市計畫法 建築法 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各目的事業法令

bull面積 35公頃bull非都市地區

bull山坡地bull興辦事業

bull休閒農業輔導管理辦法 bull休閒農場經營計畫審查作業要點 bull非都市土地休閒農場容許作休閒農業設施使用審查作業要點 bull非都市土地作休閒農業使用興辦事業計畫及變更編定審查作業要點 bull休閒農場專案輔導實施作業規定bull區域計畫法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建築法等相關規定

【例】複合型休閒農場之土地開發申請

【例】複合型休閒農場申請土地開發許可審查流程示意圖

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bull影響土地開發人權益bull浪費行政資源bull影響土地開發人權益bull浪費行政資源

重複審查重複審查

56

係指辦理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審查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 為避免重複審查應以最先受理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為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結果之「審查機關」

經審查通過之調查及評估結果應納入後續其他「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之書圖文件做為參據

核釋地質法第 11 條第 2 項「審查機關」

【例】複合型休閒農場申請土地開發許可審查流程示意圖

辦理審查辦理審查納入參據納入參據

參據參據 參據

參據

參據參據

誰該辦理審查bull視個案情形bull每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都有可能

誰該辦理審查bull視個案情形bull每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都有可能

58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格式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sect5I 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結果應依本準則規定製作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以下簡稱報告書)報告書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59

報告書格式 基地地質調查報告

1 基地所在地質敏感區地質概況2 區域調查

(1) 調查項目內容方法及數量(2) 調查結果說明附地質圖地質剖面圖及其他相關主題圖說

3細部調查(1) 調查項目內容方法及數量(2) 調查結果說明附地質圖地質剖面圖及其他相關主題圖說

4綜合解釋 基地地質安全評估報告

依據地質調查結果及地質安全評估項目撰述地質安全評估結果

附錄 地質鑽探報告或其他地質調查方法紀錄現地試驗資料室內試驗及分析資料等

60

叁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

一地質法地質敏感區整體作業架構及程序二地質法地質敏感區相關規定

(一)法律及法規命令(二)其他規定

三地質敏感區公告及查詢(一)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及第 1 批準備(二)地質敏感區查詢系統建置

四地方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五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61

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 全國地質敏感區通盤劃定預定 4 至 5 年內分批公告完成之後至少每 5 年通 盤檢討 1次

個案更新視情況得隨時辦理 地質敏感區公告之主要作業及辦理機關

計畫書研提中央及地方主管機關 全國通盤劃定通盤檢討及個案跨越兩個以上行政區域者由中央主管機關辦理

個案未跨行政區域者由該轄管地方主管機關辦理 計畫書公開展示地方主管機關 審議會審查及計畫書核定中央主管機關

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及第 1 批準備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主要由中央主管機關辦理第 1 批地質敏感區主要由中央主管機關辦理

計畫書公開展示 30日

(地方主管機關)

計畫書公開展示 30日

(地方主管機關)計畫書審查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計畫書審查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

計畫書核定及地質敏感區公告(中央主管機關)

計畫書核定及地質敏感區公告(中央主管機關)

約5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

地質法施行 1001201

審議會籌組及討論運作規劃 相關法令

主管機關檢視其主管法令相關規定並調整修正

有關 3 子法發布 10136

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會 101313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會 101313

劃定計畫書研提(中央主管機關)劃定計畫書研提(中央主管機關)

劃定作業(中央主管機關)

劃定作業(中央主管機關)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公告準備

第 1 批分布地點

1 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名稱 分類 縣市 鄉鎮暖暖壺穴 壺穴 基隆市 暖暖區大華壺穴 壺穴 新北市 平溪區猴硐壺穴 壺穴 新北市 瑞芳區十分瀑布 瀑布 新北市 平溪區眼鏡洞瀑布 瀑布 新北市 平溪區

第 1 批101 年度102 年度103 年度

2 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年度 地質敏感區 行政區域第 1批 濁水溪沖積扇 彰化縣

雲林縣

101 屏東平原 高雄市屏東縣

102 蘭陽平原 宜蘭縣

103臺中地區臺北地區

臺中市臺北市新北市

濁水溪沖積扇

3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第 1 批分布地點車籠埔斷層活動斷層敏感區所經行政區域 (鄉鎮市區 ) bull臺中市 (9 處 ) 東勢區石岡區豐原區北屯區太平區大里區潭子區霧峰區和平區bull南投縣 (5 處 ) 草屯鎮南投市中寮鄉名間鄉竹山鎮bull苗栗縣 (1 處 ) 卓蘭鎮

第 1 批101 年度102 年度103 年度104 年度

4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第 1批

年度 直轄市或縣市 說明

第 1批 臺北市 坡地社區重點縣市

五都之一

101 南投縣 921震災區坡地災害指標縣市

101 臺中市 921震災區五都之一

第 1 年度 分布地點

5 土石流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與水土保持局現有之土石流潛勢溪流間之關係尚待釐清

第 1 批暫緩劃定

102(330)

南投縣229

臺中市101

103(264)

屏東縣 65

高雄市 89

嘉義縣 62

臺南市 48

104(320)

宜蘭縣139

雲林縣 10

彰化縣 7

花蓮縣164

105(239)

臺東縣163

苗栗縣 76

106(425)

新竹縣 71

桃園縣 51

基隆市 34

新北市219

臺北市 50

68

地質敏感區查詢系統建置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sect15Ⅲ中央主管機關應建立地質敏感區資料庫提供網路查詢及下載列印查詢結果

地質敏感區查詢民眾得自行上網進行或委由顧問公司技師代辦各級主管機關應協助提供諮詢服務

系統應於第 1 批地質敏感區公告前建妥並於每次公告地質敏感區之同時更新資料

因應土地法地籍資料付費規定系統必要配套 政府機關版查詢時可展現地籍資料 一般民眾版查詢時須自備地籍圖數值資料(向地籍主管機關申購委託測量或其他方式資料處理取得)

69

地質敏感區查詢雛形系統操作展示

地質敏感區查詢雛形系統操作展示

70

叁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

一地質法地質敏感區整體作業架構及程序二地質法地質敏感區相關規定

(一)法律及法規命令(二)其他規定

三地質敏感區公告及查詢(一)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及第 1 批準備(二)地質敏感區查詢系統建置

四地方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五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71

四地方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所在地地方政府

基隆河中上游河蝕地形(壺穴與瀑布 ) 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基隆市新北市

濁水溪沖積扇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彰化縣雲林縣

車籠埔斷層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台中市南投縣苗栗縣

山崩與地滑地質感區劃定計畫書 _臺北市

臺北市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sect9Ⅱ 辦理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公開展示事宜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sect9Ⅱ 辦理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公開展示事宜

72

已提供對口單位1臺北市政府2桃園縣政府3苗栗縣政府4臺中市政府5彰化縣政府6雲林縣政府7高雄市政府8屏東縣政府9花蓮縣政府10宜蘭縣政府11金門縣政府

已提供對口單位1臺北市政府2桃園縣政府3苗栗縣政府4臺中市政府5彰化縣政府6雲林縣政府7高雄市政府8屏東縣政府9花蓮縣政府10宜蘭縣政府11金門縣政府

請地方政府儘速提供對口單位

地方對口設置或指派屬地方主管機關權責 組織編制 業務職掌 地方情況

73

五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依地質法相關條文規定

sect6I 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應將地質敏感區相關資料納入土地利用計畫土地開發審查災害防治環境保育及資源開發之參據

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sect11I 將調查及評估結果納入送審之書圖文件中

依地質法第 11 條解釋令 「相關法令」指訂有土地開發行為相

關審查規定之法令 「審查機關」指辦理地質敏感區基地

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審查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為避免重複審查應以最先受理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為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結果之「審查機關」

經審查通過之調查及評估結果應納入後續其他「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之書圖文件做為參據

請區域計畫法都市計畫法建築法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及各目的事業法令之各法令主管機關研修其主管法令規定送審所需書表文件格式評估納入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規定俾便於地質敏感區公告後能辦理審查

請區域計畫法都市計畫法建築法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及各目的事業法令之各法令主管機關研修其主管法令規定送審所需書表文件格式評估納入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規定俾便於地質敏感區公告後能辦理審查

74

水土保持局如何配合地質法施行研修水土保持書件格式檢視「水土保持計畫審核監督辦法」規定 所需書表文件格式之內容酌予文字修正納入地質法地質敏感區規定再行公告即成

第 36 條本辦法所需書表文件之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第 36 條本辦法所需書表文件之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案例分享

75

敬請提供法令修正資訊

為利相關法令與地質法間銜接順暢請應配合地質法修正規定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於修正後將相關資訊轉知中央主管機關

76

一地質敏感區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及規模草案(附件 7 )提請討論

二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草案(附件 9 )提請討論

綜合討論綜合討論

肆討論事項

77

地質法第 8 條第 1 項土地開發行為種類與規模及所稱「緊急救災者」相關規定 ( 草

案 )地質法 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

所有土地開發行為嗎

所有土地開發行為嗎

78

過度擾民 經濟部水利署

經檢視本法所稱之「土地開發行為」水利法中可能涉及本法第 8 條及第 11 條需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事項為水利法第 46 條水利建造物之興辦改造核准許可等惟水利建造物數量龐大規模較小或開挖深度較淺之開發行為對地質環境及人民安全之影響相對較小是否所有開發行為皆須依法辦理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建議排除規模較小部分以避免增加開發成本及過度擾民

臺北市政府 公園闢建開發行為多為地表整地及綠化植栽結構物及附屬設施如涼亭管溝花槽照明設施等等僅佔工程之小部份且為地表淺基礎開挖影響地質環境條件甚微應無造成地質災害之虞參考經濟部全國地質調查資料即可故建議無一層樓以上且建築面積小於 45m2 建物之公園闢建開發得予排除以節省開發成本

hellip

79

比例原則(禁止過分原則)

行政程序法 sect7 行政行為應依下列原則為之一採取之方法應有助於目的之達成二有多種同樣能達成目的之方法時應選擇對人民權益損害最少者

三採取之方法所造成之損害不得與欲達成目的之利益顯失均衡

排除與地質安全無關者排除小規模者

排除與地質安全無關者排除小規模者

80

核釋地質法第 8 條第 1 項規定 依立法意旨及比例原則土地開發行為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其種類及規模如附表

緊急救災者係指災害發生後經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認定之搶通搶災或防患二次災害之緊急工程行為

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 基地位於地質敏感區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規模

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 基地位於地質敏感區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規模

地質敏感區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及規模 ( 草案 )

1 工廠之設立及工業區之開發2鐵路大眾捷運系統港灣及機場之開發3 公路之開發4 土石採取及探礦採礦5蓄水建造物之開發6休閒農場之開發利用7漁塭或魚池之興建8遊樂區及風景區之開發9高爾夫球場及戶外運動場地之興建或擴建10 文化教育訓練設施或研究機構之興建或擴建11醫療建設之開發其醫院興建或擴建12 新市區(係指新社區及新市鎮)建設13 環境保護工程之興建14 核能及其他能源之開發及放射性核廢料儲存或處理場所之興建15 地下街工程16高壓電線塔基工程17纜車之興建或擴建18氣象雷達站之興建或擴建工程19 設置石油管理法所定之石油石油製品貯存槽20 建築物(係指應請領建照執照)之新建或增建

選取與地質安全有關者考量各類地質敏感區屬性決定辦理與否排除小規模者

選取與地質安全有關者考量各類地質敏感區屬性決定辦理與否排除小規模者

82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 (草案 )

本報告書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為避免審查地質專業事項及技術標準不一中央主管機關爰訂定審查參考規範提供各審查機關參考

地質法 sect11 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於相關法令規定須送審之書圖文件中納入調查及評估結果

審查機關應邀請地質專家學者或前條第一項規定之執業技師參與審查或委託專業團體辦理審查但具有自行審查能力者不在此限

83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草案

1 審查人員之資格條件 ( 第 2 點 )

2 審查人員之建議名單 ( 第 3 點 )

3 報告書審查應注意事項 ( 第 4 點 )

4 報告書審查應補正事項 ( 第 5 點 )

5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之法律效益 ( 第 6點 )

6 報告書審查之收費 ( 第 7 點 )

地質 大地工程 土木工程 採礦工程 水利工程 水土保持

地質 大地工程 土木工程 採礦工程 水利工程 水土保持

政府機關(構)及相當職等專職人員地質相關實務經驗 7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副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5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助理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7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5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副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碩士學位以上且地質專長相關專職實務或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專業證照之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且取得證照後執行地質業務 7 年以上

政府機關(構)及相當職等專職人員地質相關實務經驗 7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副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5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助理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7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5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副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碩士學位以上且地質專長相關專職實務或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專業證照之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且取得證照後執行地質業務 7 年以上

專長專長++實務經驗實務經驗

地質法 sect11Ⅱ審查機關應邀請地質專家學者或前條第一項規定之執業技師參與審查或委託專業團體辦理審查但具有自行審查能力者不在此限

審查人員之資格條件 (sect2)

85

審查人員之建議名單 (sect3)

中央主管機關得就前點規定資格條件建立審查人員建議名單提供審查機關參考

86

報告書審查應注意事項 (sect4)

結果之合理性內涵足以提供後續土地開發利用災害防治及環境保育規劃之參據

基地地質調查及基地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基地地質調查及基地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項目內容數量比例尺hellip

87

報告書審查應補正事項 (sect5)

審查報告書有下列情形之一者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應通知申請人限期修正或補正

未依規定格式及份數製作 應檢附文件不齊全未經技師簽證或簽證技師科別不符不符合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規定

88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之法律效益(sect6)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依地質法sect11Ⅱ規定審查)

無行政處分效力 應納入後續相關法令送審書圖文件提供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土地開發利用行為之參據

89

報告書審查之收費 (sect7)

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報告書得收取審查費 依其主管業務收費法令 依規費法相關規定

本報告書為相關法令送審書件之ㄧ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本報告書為相關法令送審書件之ㄧ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 Slide 1
  • Slide 10
  • Slide 12
  • Slide 13
  • Slide 15
  • Slide 25
  • Slide 28
  • Slide 33
  • Slide 39
  • Slide 42
  • Slide 43
  • Slide 44
  • Slide 46
  • Slide 48
  • Slide 49
  • Slide 52
  • Slide 54
  • Slide 55
  • Slide 57
  • Slide 62
  • Slide 63
  • Slide 64
  • Slide 65
  • Slide 66
  • Slide 67
  • Slide 81
  • Slide 84

都市計畫案例(司法院釋字第 156號解釋理由書及最高行政法院 95 年度 判字第 2147號判決) 都市計畫之個別變更係直接限制一定區域內人民之權利利益或增加其負擔其具有行政處分之性質

擬定都市計畫通盤檢討後所作之變更非直接限制一定區域內人民之權益或增加其負擔且非針對具體事件之處理核其性質乃屬於法規命令而非行政處分其性質是一種法規不得直接對之爭訟

特定地區經公告為地質敏感區後其後續影響為何似僅有地質法第 8 條規定「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上開規定似未直接限制一定區域內人民之權利利益或增加其負擔是以地質敏感區之公告性質上似屬法規命令而非一般處分惟仍請貴部再予確認上開公告除前所述外是否尚有其他影響以上事項宜請貴部再予審認

法務部函釋法務部函釋

50

地質敏感區之公告性質屬法規命令

確認特定地區經公告為地質敏感區後其後續影響僅有地質法第 8 條之規定

按法務部函釋上開規定因其非直接限制一定區域內人民之權益且非針對具體事件之處理

是以地質敏感區之公告性質乃屬於行政程序法第 150 條第 1 項規定所稱法規命令而非行政程序法第 92 條規定所指一般處分

經濟部重新檢視地質法

經濟部重新檢視地質法

51

地質法第 11 條第 1 項所稱「相關法令」及第 2 項所稱「審查機關」相關規定

地質法 sect11 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於相關法令規定須送審之書圖文件中納入調查及評估結果

審查機關應邀請地質專家學者或前條第一項規定之執業技師參與審查或委託專業團體辦理審查但具有自行審查能力者不在此限

地質法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

sect11I 依第 8 條第 1 項規定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於相關法令規定須送審之書圖文件中納入調查及評估結果

地質法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

sect11I 依第 8 條第 1 項規定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於相關法令規定須送審之書圖文件中納入調查及評估結果

bull資源開發bull土地開發利用bull工程建設bull廢棄物處置bull天然災害整治bull法令規定有關土地開發之規劃設計及施工

bull區域計畫法bull建築法bull環境影響評估法bull水土保持法bull土石採取法bull水利法 bull礦業法bull溫泉法bullhellip

地質法sect3Ⅶ

立法說明立法說明

53

核釋地質法第 11 條第 1 項「相關法令」

係指訂有土地開發行為相關審查規定之法令 區域計畫法都市計畫法 建築法 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各目的事業法令

bull面積 35公頃bull非都市地區

bull山坡地bull興辦事業

bull休閒農業輔導管理辦法 bull休閒農場經營計畫審查作業要點 bull非都市土地休閒農場容許作休閒農業設施使用審查作業要點 bull非都市土地作休閒農業使用興辦事業計畫及變更編定審查作業要點 bull休閒農場專案輔導實施作業規定bull區域計畫法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建築法等相關規定

【例】複合型休閒農場之土地開發申請

【例】複合型休閒農場申請土地開發許可審查流程示意圖

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bull影響土地開發人權益bull浪費行政資源bull影響土地開發人權益bull浪費行政資源

重複審查重複審查

56

係指辦理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審查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 為避免重複審查應以最先受理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為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結果之「審查機關」

經審查通過之調查及評估結果應納入後續其他「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之書圖文件做為參據

核釋地質法第 11 條第 2 項「審查機關」

【例】複合型休閒農場申請土地開發許可審查流程示意圖

辦理審查辦理審查納入參據納入參據

參據參據 參據

參據

參據參據

誰該辦理審查bull視個案情形bull每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都有可能

誰該辦理審查bull視個案情形bull每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都有可能

58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格式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sect5I 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結果應依本準則規定製作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以下簡稱報告書)報告書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59

報告書格式 基地地質調查報告

1 基地所在地質敏感區地質概況2 區域調查

(1) 調查項目內容方法及數量(2) 調查結果說明附地質圖地質剖面圖及其他相關主題圖說

3細部調查(1) 調查項目內容方法及數量(2) 調查結果說明附地質圖地質剖面圖及其他相關主題圖說

4綜合解釋 基地地質安全評估報告

依據地質調查結果及地質安全評估項目撰述地質安全評估結果

附錄 地質鑽探報告或其他地質調查方法紀錄現地試驗資料室內試驗及分析資料等

60

叁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

一地質法地質敏感區整體作業架構及程序二地質法地質敏感區相關規定

(一)法律及法規命令(二)其他規定

三地質敏感區公告及查詢(一)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及第 1 批準備(二)地質敏感區查詢系統建置

四地方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五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61

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 全國地質敏感區通盤劃定預定 4 至 5 年內分批公告完成之後至少每 5 年通 盤檢討 1次

個案更新視情況得隨時辦理 地質敏感區公告之主要作業及辦理機關

計畫書研提中央及地方主管機關 全國通盤劃定通盤檢討及個案跨越兩個以上行政區域者由中央主管機關辦理

個案未跨行政區域者由該轄管地方主管機關辦理 計畫書公開展示地方主管機關 審議會審查及計畫書核定中央主管機關

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及第 1 批準備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主要由中央主管機關辦理第 1 批地質敏感區主要由中央主管機關辦理

計畫書公開展示 30日

(地方主管機關)

計畫書公開展示 30日

(地方主管機關)計畫書審查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計畫書審查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

計畫書核定及地質敏感區公告(中央主管機關)

計畫書核定及地質敏感區公告(中央主管機關)

約5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

地質法施行 1001201

審議會籌組及討論運作規劃 相關法令

主管機關檢視其主管法令相關規定並調整修正

有關 3 子法發布 10136

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會 101313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會 101313

劃定計畫書研提(中央主管機關)劃定計畫書研提(中央主管機關)

劃定作業(中央主管機關)

劃定作業(中央主管機關)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公告準備

第 1 批分布地點

1 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名稱 分類 縣市 鄉鎮暖暖壺穴 壺穴 基隆市 暖暖區大華壺穴 壺穴 新北市 平溪區猴硐壺穴 壺穴 新北市 瑞芳區十分瀑布 瀑布 新北市 平溪區眼鏡洞瀑布 瀑布 新北市 平溪區

第 1 批101 年度102 年度103 年度

2 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年度 地質敏感區 行政區域第 1批 濁水溪沖積扇 彰化縣

雲林縣

101 屏東平原 高雄市屏東縣

102 蘭陽平原 宜蘭縣

103臺中地區臺北地區

臺中市臺北市新北市

濁水溪沖積扇

3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第 1 批分布地點車籠埔斷層活動斷層敏感區所經行政區域 (鄉鎮市區 ) bull臺中市 (9 處 ) 東勢區石岡區豐原區北屯區太平區大里區潭子區霧峰區和平區bull南投縣 (5 處 ) 草屯鎮南投市中寮鄉名間鄉竹山鎮bull苗栗縣 (1 處 ) 卓蘭鎮

第 1 批101 年度102 年度103 年度104 年度

4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第 1批

年度 直轄市或縣市 說明

第 1批 臺北市 坡地社區重點縣市

五都之一

101 南投縣 921震災區坡地災害指標縣市

101 臺中市 921震災區五都之一

第 1 年度 分布地點

5 土石流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與水土保持局現有之土石流潛勢溪流間之關係尚待釐清

第 1 批暫緩劃定

102(330)

南投縣229

臺中市101

103(264)

屏東縣 65

高雄市 89

嘉義縣 62

臺南市 48

104(320)

宜蘭縣139

雲林縣 10

彰化縣 7

花蓮縣164

105(239)

臺東縣163

苗栗縣 76

106(425)

新竹縣 71

桃園縣 51

基隆市 34

新北市219

臺北市 50

68

地質敏感區查詢系統建置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sect15Ⅲ中央主管機關應建立地質敏感區資料庫提供網路查詢及下載列印查詢結果

地質敏感區查詢民眾得自行上網進行或委由顧問公司技師代辦各級主管機關應協助提供諮詢服務

系統應於第 1 批地質敏感區公告前建妥並於每次公告地質敏感區之同時更新資料

因應土地法地籍資料付費規定系統必要配套 政府機關版查詢時可展現地籍資料 一般民眾版查詢時須自備地籍圖數值資料(向地籍主管機關申購委託測量或其他方式資料處理取得)

69

地質敏感區查詢雛形系統操作展示

地質敏感區查詢雛形系統操作展示

70

叁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

一地質法地質敏感區整體作業架構及程序二地質法地質敏感區相關規定

(一)法律及法規命令(二)其他規定

三地質敏感區公告及查詢(一)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及第 1 批準備(二)地質敏感區查詢系統建置

四地方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五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71

四地方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所在地地方政府

基隆河中上游河蝕地形(壺穴與瀑布 ) 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基隆市新北市

濁水溪沖積扇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彰化縣雲林縣

車籠埔斷層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台中市南投縣苗栗縣

山崩與地滑地質感區劃定計畫書 _臺北市

臺北市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sect9Ⅱ 辦理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公開展示事宜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sect9Ⅱ 辦理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公開展示事宜

72

已提供對口單位1臺北市政府2桃園縣政府3苗栗縣政府4臺中市政府5彰化縣政府6雲林縣政府7高雄市政府8屏東縣政府9花蓮縣政府10宜蘭縣政府11金門縣政府

已提供對口單位1臺北市政府2桃園縣政府3苗栗縣政府4臺中市政府5彰化縣政府6雲林縣政府7高雄市政府8屏東縣政府9花蓮縣政府10宜蘭縣政府11金門縣政府

請地方政府儘速提供對口單位

地方對口設置或指派屬地方主管機關權責 組織編制 業務職掌 地方情況

73

五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依地質法相關條文規定

sect6I 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應將地質敏感區相關資料納入土地利用計畫土地開發審查災害防治環境保育及資源開發之參據

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sect11I 將調查及評估結果納入送審之書圖文件中

依地質法第 11 條解釋令 「相關法令」指訂有土地開發行為相

關審查規定之法令 「審查機關」指辦理地質敏感區基地

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審查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為避免重複審查應以最先受理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為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結果之「審查機關」

經審查通過之調查及評估結果應納入後續其他「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之書圖文件做為參據

請區域計畫法都市計畫法建築法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及各目的事業法令之各法令主管機關研修其主管法令規定送審所需書表文件格式評估納入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規定俾便於地質敏感區公告後能辦理審查

請區域計畫法都市計畫法建築法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及各目的事業法令之各法令主管機關研修其主管法令規定送審所需書表文件格式評估納入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規定俾便於地質敏感區公告後能辦理審查

74

水土保持局如何配合地質法施行研修水土保持書件格式檢視「水土保持計畫審核監督辦法」規定 所需書表文件格式之內容酌予文字修正納入地質法地質敏感區規定再行公告即成

第 36 條本辦法所需書表文件之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第 36 條本辦法所需書表文件之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案例分享

75

敬請提供法令修正資訊

為利相關法令與地質法間銜接順暢請應配合地質法修正規定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於修正後將相關資訊轉知中央主管機關

76

一地質敏感區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及規模草案(附件 7 )提請討論

二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草案(附件 9 )提請討論

綜合討論綜合討論

肆討論事項

77

地質法第 8 條第 1 項土地開發行為種類與規模及所稱「緊急救災者」相關規定 ( 草

案 )地質法 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

所有土地開發行為嗎

所有土地開發行為嗎

78

過度擾民 經濟部水利署

經檢視本法所稱之「土地開發行為」水利法中可能涉及本法第 8 條及第 11 條需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事項為水利法第 46 條水利建造物之興辦改造核准許可等惟水利建造物數量龐大規模較小或開挖深度較淺之開發行為對地質環境及人民安全之影響相對較小是否所有開發行為皆須依法辦理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建議排除規模較小部分以避免增加開發成本及過度擾民

臺北市政府 公園闢建開發行為多為地表整地及綠化植栽結構物及附屬設施如涼亭管溝花槽照明設施等等僅佔工程之小部份且為地表淺基礎開挖影響地質環境條件甚微應無造成地質災害之虞參考經濟部全國地質調查資料即可故建議無一層樓以上且建築面積小於 45m2 建物之公園闢建開發得予排除以節省開發成本

hellip

79

比例原則(禁止過分原則)

行政程序法 sect7 行政行為應依下列原則為之一採取之方法應有助於目的之達成二有多種同樣能達成目的之方法時應選擇對人民權益損害最少者

三採取之方法所造成之損害不得與欲達成目的之利益顯失均衡

排除與地質安全無關者排除小規模者

排除與地質安全無關者排除小規模者

80

核釋地質法第 8 條第 1 項規定 依立法意旨及比例原則土地開發行為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其種類及規模如附表

緊急救災者係指災害發生後經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認定之搶通搶災或防患二次災害之緊急工程行為

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 基地位於地質敏感區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規模

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 基地位於地質敏感區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規模

地質敏感區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及規模 ( 草案 )

1 工廠之設立及工業區之開發2鐵路大眾捷運系統港灣及機場之開發3 公路之開發4 土石採取及探礦採礦5蓄水建造物之開發6休閒農場之開發利用7漁塭或魚池之興建8遊樂區及風景區之開發9高爾夫球場及戶外運動場地之興建或擴建10 文化教育訓練設施或研究機構之興建或擴建11醫療建設之開發其醫院興建或擴建12 新市區(係指新社區及新市鎮)建設13 環境保護工程之興建14 核能及其他能源之開發及放射性核廢料儲存或處理場所之興建15 地下街工程16高壓電線塔基工程17纜車之興建或擴建18氣象雷達站之興建或擴建工程19 設置石油管理法所定之石油石油製品貯存槽20 建築物(係指應請領建照執照)之新建或增建

選取與地質安全有關者考量各類地質敏感區屬性決定辦理與否排除小規模者

選取與地質安全有關者考量各類地質敏感區屬性決定辦理與否排除小規模者

82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 (草案 )

本報告書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為避免審查地質專業事項及技術標準不一中央主管機關爰訂定審查參考規範提供各審查機關參考

地質法 sect11 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於相關法令規定須送審之書圖文件中納入調查及評估結果

審查機關應邀請地質專家學者或前條第一項規定之執業技師參與審查或委託專業團體辦理審查但具有自行審查能力者不在此限

83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草案

1 審查人員之資格條件 ( 第 2 點 )

2 審查人員之建議名單 ( 第 3 點 )

3 報告書審查應注意事項 ( 第 4 點 )

4 報告書審查應補正事項 ( 第 5 點 )

5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之法律效益 ( 第 6點 )

6 報告書審查之收費 ( 第 7 點 )

地質 大地工程 土木工程 採礦工程 水利工程 水土保持

地質 大地工程 土木工程 採礦工程 水利工程 水土保持

政府機關(構)及相當職等專職人員地質相關實務經驗 7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副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5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助理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7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5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副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碩士學位以上且地質專長相關專職實務或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專業證照之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且取得證照後執行地質業務 7 年以上

政府機關(構)及相當職等專職人員地質相關實務經驗 7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副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5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助理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7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5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副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碩士學位以上且地質專長相關專職實務或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專業證照之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且取得證照後執行地質業務 7 年以上

專長專長++實務經驗實務經驗

地質法 sect11Ⅱ審查機關應邀請地質專家學者或前條第一項規定之執業技師參與審查或委託專業團體辦理審查但具有自行審查能力者不在此限

審查人員之資格條件 (sect2)

85

審查人員之建議名單 (sect3)

中央主管機關得就前點規定資格條件建立審查人員建議名單提供審查機關參考

86

報告書審查應注意事項 (sect4)

結果之合理性內涵足以提供後續土地開發利用災害防治及環境保育規劃之參據

基地地質調查及基地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基地地質調查及基地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項目內容數量比例尺hellip

87

報告書審查應補正事項 (sect5)

審查報告書有下列情形之一者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應通知申請人限期修正或補正

未依規定格式及份數製作 應檢附文件不齊全未經技師簽證或簽證技師科別不符不符合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規定

88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之法律效益(sect6)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依地質法sect11Ⅱ規定審查)

無行政處分效力 應納入後續相關法令送審書圖文件提供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土地開發利用行為之參據

89

報告書審查之收費 (sect7)

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報告書得收取審查費 依其主管業務收費法令 依規費法相關規定

本報告書為相關法令送審書件之ㄧ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本報告書為相關法令送審書件之ㄧ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 Slide 1
  • Slide 10
  • Slide 12
  • Slide 13
  • Slide 15
  • Slide 25
  • Slide 28
  • Slide 33
  • Slide 39
  • Slide 42
  • Slide 43
  • Slide 44
  • Slide 46
  • Slide 48
  • Slide 49
  • Slide 52
  • Slide 54
  • Slide 55
  • Slide 57
  • Slide 62
  • Slide 63
  • Slide 64
  • Slide 65
  • Slide 66
  • Slide 67
  • Slide 81
  • Slide 84

50

地質敏感區之公告性質屬法規命令

確認特定地區經公告為地質敏感區後其後續影響僅有地質法第 8 條之規定

按法務部函釋上開規定因其非直接限制一定區域內人民之權益且非針對具體事件之處理

是以地質敏感區之公告性質乃屬於行政程序法第 150 條第 1 項規定所稱法規命令而非行政程序法第 92 條規定所指一般處分

經濟部重新檢視地質法

經濟部重新檢視地質法

51

地質法第 11 條第 1 項所稱「相關法令」及第 2 項所稱「審查機關」相關規定

地質法 sect11 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於相關法令規定須送審之書圖文件中納入調查及評估結果

審查機關應邀請地質專家學者或前條第一項規定之執業技師參與審查或委託專業團體辦理審查但具有自行審查能力者不在此限

地質法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

sect11I 依第 8 條第 1 項規定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於相關法令規定須送審之書圖文件中納入調查及評估結果

地質法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

sect11I 依第 8 條第 1 項規定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於相關法令規定須送審之書圖文件中納入調查及評估結果

bull資源開發bull土地開發利用bull工程建設bull廢棄物處置bull天然災害整治bull法令規定有關土地開發之規劃設計及施工

bull區域計畫法bull建築法bull環境影響評估法bull水土保持法bull土石採取法bull水利法 bull礦業法bull溫泉法bullhellip

地質法sect3Ⅶ

立法說明立法說明

53

核釋地質法第 11 條第 1 項「相關法令」

係指訂有土地開發行為相關審查規定之法令 區域計畫法都市計畫法 建築法 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各目的事業法令

bull面積 35公頃bull非都市地區

bull山坡地bull興辦事業

bull休閒農業輔導管理辦法 bull休閒農場經營計畫審查作業要點 bull非都市土地休閒農場容許作休閒農業設施使用審查作業要點 bull非都市土地作休閒農業使用興辦事業計畫及變更編定審查作業要點 bull休閒農場專案輔導實施作業規定bull區域計畫法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建築法等相關規定

【例】複合型休閒農場之土地開發申請

【例】複合型休閒農場申請土地開發許可審查流程示意圖

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bull影響土地開發人權益bull浪費行政資源bull影響土地開發人權益bull浪費行政資源

重複審查重複審查

56

係指辦理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審查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 為避免重複審查應以最先受理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為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結果之「審查機關」

經審查通過之調查及評估結果應納入後續其他「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之書圖文件做為參據

核釋地質法第 11 條第 2 項「審查機關」

【例】複合型休閒農場申請土地開發許可審查流程示意圖

辦理審查辦理審查納入參據納入參據

參據參據 參據

參據

參據參據

誰該辦理審查bull視個案情形bull每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都有可能

誰該辦理審查bull視個案情形bull每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都有可能

58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格式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sect5I 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結果應依本準則規定製作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以下簡稱報告書)報告書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59

報告書格式 基地地質調查報告

1 基地所在地質敏感區地質概況2 區域調查

(1) 調查項目內容方法及數量(2) 調查結果說明附地質圖地質剖面圖及其他相關主題圖說

3細部調查(1) 調查項目內容方法及數量(2) 調查結果說明附地質圖地質剖面圖及其他相關主題圖說

4綜合解釋 基地地質安全評估報告

依據地質調查結果及地質安全評估項目撰述地質安全評估結果

附錄 地質鑽探報告或其他地質調查方法紀錄現地試驗資料室內試驗及分析資料等

60

叁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

一地質法地質敏感區整體作業架構及程序二地質法地質敏感區相關規定

(一)法律及法規命令(二)其他規定

三地質敏感區公告及查詢(一)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及第 1 批準備(二)地質敏感區查詢系統建置

四地方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五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61

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 全國地質敏感區通盤劃定預定 4 至 5 年內分批公告完成之後至少每 5 年通 盤檢討 1次

個案更新視情況得隨時辦理 地質敏感區公告之主要作業及辦理機關

計畫書研提中央及地方主管機關 全國通盤劃定通盤檢討及個案跨越兩個以上行政區域者由中央主管機關辦理

個案未跨行政區域者由該轄管地方主管機關辦理 計畫書公開展示地方主管機關 審議會審查及計畫書核定中央主管機關

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及第 1 批準備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主要由中央主管機關辦理第 1 批地質敏感區主要由中央主管機關辦理

計畫書公開展示 30日

(地方主管機關)

計畫書公開展示 30日

(地方主管機關)計畫書審查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計畫書審查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

計畫書核定及地質敏感區公告(中央主管機關)

計畫書核定及地質敏感區公告(中央主管機關)

約5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

地質法施行 1001201

審議會籌組及討論運作規劃 相關法令

主管機關檢視其主管法令相關規定並調整修正

有關 3 子法發布 10136

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會 101313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會 101313

劃定計畫書研提(中央主管機關)劃定計畫書研提(中央主管機關)

劃定作業(中央主管機關)

劃定作業(中央主管機關)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公告準備

第 1 批分布地點

1 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名稱 分類 縣市 鄉鎮暖暖壺穴 壺穴 基隆市 暖暖區大華壺穴 壺穴 新北市 平溪區猴硐壺穴 壺穴 新北市 瑞芳區十分瀑布 瀑布 新北市 平溪區眼鏡洞瀑布 瀑布 新北市 平溪區

第 1 批101 年度102 年度103 年度

2 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年度 地質敏感區 行政區域第 1批 濁水溪沖積扇 彰化縣

雲林縣

101 屏東平原 高雄市屏東縣

102 蘭陽平原 宜蘭縣

103臺中地區臺北地區

臺中市臺北市新北市

濁水溪沖積扇

3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第 1 批分布地點車籠埔斷層活動斷層敏感區所經行政區域 (鄉鎮市區 ) bull臺中市 (9 處 ) 東勢區石岡區豐原區北屯區太平區大里區潭子區霧峰區和平區bull南投縣 (5 處 ) 草屯鎮南投市中寮鄉名間鄉竹山鎮bull苗栗縣 (1 處 ) 卓蘭鎮

第 1 批101 年度102 年度103 年度104 年度

4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第 1批

年度 直轄市或縣市 說明

第 1批 臺北市 坡地社區重點縣市

五都之一

101 南投縣 921震災區坡地災害指標縣市

101 臺中市 921震災區五都之一

第 1 年度 分布地點

5 土石流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與水土保持局現有之土石流潛勢溪流間之關係尚待釐清

第 1 批暫緩劃定

102(330)

南投縣229

臺中市101

103(264)

屏東縣 65

高雄市 89

嘉義縣 62

臺南市 48

104(320)

宜蘭縣139

雲林縣 10

彰化縣 7

花蓮縣164

105(239)

臺東縣163

苗栗縣 76

106(425)

新竹縣 71

桃園縣 51

基隆市 34

新北市219

臺北市 50

68

地質敏感區查詢系統建置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sect15Ⅲ中央主管機關應建立地質敏感區資料庫提供網路查詢及下載列印查詢結果

地質敏感區查詢民眾得自行上網進行或委由顧問公司技師代辦各級主管機關應協助提供諮詢服務

系統應於第 1 批地質敏感區公告前建妥並於每次公告地質敏感區之同時更新資料

因應土地法地籍資料付費規定系統必要配套 政府機關版查詢時可展現地籍資料 一般民眾版查詢時須自備地籍圖數值資料(向地籍主管機關申購委託測量或其他方式資料處理取得)

69

地質敏感區查詢雛形系統操作展示

地質敏感區查詢雛形系統操作展示

70

叁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

一地質法地質敏感區整體作業架構及程序二地質法地質敏感區相關規定

(一)法律及法規命令(二)其他規定

三地質敏感區公告及查詢(一)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及第 1 批準備(二)地質敏感區查詢系統建置

四地方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五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71

四地方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所在地地方政府

基隆河中上游河蝕地形(壺穴與瀑布 ) 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基隆市新北市

濁水溪沖積扇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彰化縣雲林縣

車籠埔斷層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台中市南投縣苗栗縣

山崩與地滑地質感區劃定計畫書 _臺北市

臺北市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sect9Ⅱ 辦理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公開展示事宜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sect9Ⅱ 辦理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公開展示事宜

72

已提供對口單位1臺北市政府2桃園縣政府3苗栗縣政府4臺中市政府5彰化縣政府6雲林縣政府7高雄市政府8屏東縣政府9花蓮縣政府10宜蘭縣政府11金門縣政府

已提供對口單位1臺北市政府2桃園縣政府3苗栗縣政府4臺中市政府5彰化縣政府6雲林縣政府7高雄市政府8屏東縣政府9花蓮縣政府10宜蘭縣政府11金門縣政府

請地方政府儘速提供對口單位

地方對口設置或指派屬地方主管機關權責 組織編制 業務職掌 地方情況

73

五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依地質法相關條文規定

sect6I 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應將地質敏感區相關資料納入土地利用計畫土地開發審查災害防治環境保育及資源開發之參據

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sect11I 將調查及評估結果納入送審之書圖文件中

依地質法第 11 條解釋令 「相關法令」指訂有土地開發行為相

關審查規定之法令 「審查機關」指辦理地質敏感區基地

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審查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為避免重複審查應以最先受理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為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結果之「審查機關」

經審查通過之調查及評估結果應納入後續其他「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之書圖文件做為參據

請區域計畫法都市計畫法建築法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及各目的事業法令之各法令主管機關研修其主管法令規定送審所需書表文件格式評估納入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規定俾便於地質敏感區公告後能辦理審查

請區域計畫法都市計畫法建築法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及各目的事業法令之各法令主管機關研修其主管法令規定送審所需書表文件格式評估納入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規定俾便於地質敏感區公告後能辦理審查

74

水土保持局如何配合地質法施行研修水土保持書件格式檢視「水土保持計畫審核監督辦法」規定 所需書表文件格式之內容酌予文字修正納入地質法地質敏感區規定再行公告即成

第 36 條本辦法所需書表文件之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第 36 條本辦法所需書表文件之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案例分享

75

敬請提供法令修正資訊

為利相關法令與地質法間銜接順暢請應配合地質法修正規定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於修正後將相關資訊轉知中央主管機關

76

一地質敏感區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及規模草案(附件 7 )提請討論

二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草案(附件 9 )提請討論

綜合討論綜合討論

肆討論事項

77

地質法第 8 條第 1 項土地開發行為種類與規模及所稱「緊急救災者」相關規定 ( 草

案 )地質法 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

所有土地開發行為嗎

所有土地開發行為嗎

78

過度擾民 經濟部水利署

經檢視本法所稱之「土地開發行為」水利法中可能涉及本法第 8 條及第 11 條需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事項為水利法第 46 條水利建造物之興辦改造核准許可等惟水利建造物數量龐大規模較小或開挖深度較淺之開發行為對地質環境及人民安全之影響相對較小是否所有開發行為皆須依法辦理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建議排除規模較小部分以避免增加開發成本及過度擾民

臺北市政府 公園闢建開發行為多為地表整地及綠化植栽結構物及附屬設施如涼亭管溝花槽照明設施等等僅佔工程之小部份且為地表淺基礎開挖影響地質環境條件甚微應無造成地質災害之虞參考經濟部全國地質調查資料即可故建議無一層樓以上且建築面積小於 45m2 建物之公園闢建開發得予排除以節省開發成本

hellip

79

比例原則(禁止過分原則)

行政程序法 sect7 行政行為應依下列原則為之一採取之方法應有助於目的之達成二有多種同樣能達成目的之方法時應選擇對人民權益損害最少者

三採取之方法所造成之損害不得與欲達成目的之利益顯失均衡

排除與地質安全無關者排除小規模者

排除與地質安全無關者排除小規模者

80

核釋地質法第 8 條第 1 項規定 依立法意旨及比例原則土地開發行為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其種類及規模如附表

緊急救災者係指災害發生後經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認定之搶通搶災或防患二次災害之緊急工程行為

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 基地位於地質敏感區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規模

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 基地位於地質敏感區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規模

地質敏感區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及規模 ( 草案 )

1 工廠之設立及工業區之開發2鐵路大眾捷運系統港灣及機場之開發3 公路之開發4 土石採取及探礦採礦5蓄水建造物之開發6休閒農場之開發利用7漁塭或魚池之興建8遊樂區及風景區之開發9高爾夫球場及戶外運動場地之興建或擴建10 文化教育訓練設施或研究機構之興建或擴建11醫療建設之開發其醫院興建或擴建12 新市區(係指新社區及新市鎮)建設13 環境保護工程之興建14 核能及其他能源之開發及放射性核廢料儲存或處理場所之興建15 地下街工程16高壓電線塔基工程17纜車之興建或擴建18氣象雷達站之興建或擴建工程19 設置石油管理法所定之石油石油製品貯存槽20 建築物(係指應請領建照執照)之新建或增建

選取與地質安全有關者考量各類地質敏感區屬性決定辦理與否排除小規模者

選取與地質安全有關者考量各類地質敏感區屬性決定辦理與否排除小規模者

82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 (草案 )

本報告書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為避免審查地質專業事項及技術標準不一中央主管機關爰訂定審查參考規範提供各審查機關參考

地質法 sect11 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於相關法令規定須送審之書圖文件中納入調查及評估結果

審查機關應邀請地質專家學者或前條第一項規定之執業技師參與審查或委託專業團體辦理審查但具有自行審查能力者不在此限

83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草案

1 審查人員之資格條件 ( 第 2 點 )

2 審查人員之建議名單 ( 第 3 點 )

3 報告書審查應注意事項 ( 第 4 點 )

4 報告書審查應補正事項 ( 第 5 點 )

5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之法律效益 ( 第 6點 )

6 報告書審查之收費 ( 第 7 點 )

地質 大地工程 土木工程 採礦工程 水利工程 水土保持

地質 大地工程 土木工程 採礦工程 水利工程 水土保持

政府機關(構)及相當職等專職人員地質相關實務經驗 7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副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5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助理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7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5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副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碩士學位以上且地質專長相關專職實務或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專業證照之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且取得證照後執行地質業務 7 年以上

政府機關(構)及相當職等專職人員地質相關實務經驗 7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副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5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助理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7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5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副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碩士學位以上且地質專長相關專職實務或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專業證照之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且取得證照後執行地質業務 7 年以上

專長專長++實務經驗實務經驗

地質法 sect11Ⅱ審查機關應邀請地質專家學者或前條第一項規定之執業技師參與審查或委託專業團體辦理審查但具有自行審查能力者不在此限

審查人員之資格條件 (sect2)

85

審查人員之建議名單 (sect3)

中央主管機關得就前點規定資格條件建立審查人員建議名單提供審查機關參考

86

報告書審查應注意事項 (sect4)

結果之合理性內涵足以提供後續土地開發利用災害防治及環境保育規劃之參據

基地地質調查及基地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基地地質調查及基地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項目內容數量比例尺hellip

87

報告書審查應補正事項 (sect5)

審查報告書有下列情形之一者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應通知申請人限期修正或補正

未依規定格式及份數製作 應檢附文件不齊全未經技師簽證或簽證技師科別不符不符合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規定

88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之法律效益(sect6)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依地質法sect11Ⅱ規定審查)

無行政處分效力 應納入後續相關法令送審書圖文件提供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土地開發利用行為之參據

89

報告書審查之收費 (sect7)

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報告書得收取審查費 依其主管業務收費法令 依規費法相關規定

本報告書為相關法令送審書件之ㄧ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本報告書為相關法令送審書件之ㄧ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 Slide 1
  • Slide 10
  • Slide 12
  • Slide 13
  • Slide 15
  • Slide 25
  • Slide 28
  • Slide 33
  • Slide 39
  • Slide 42
  • Slide 43
  • Slide 44
  • Slide 46
  • Slide 48
  • Slide 49
  • Slide 52
  • Slide 54
  • Slide 55
  • Slide 57
  • Slide 62
  • Slide 63
  • Slide 64
  • Slide 65
  • Slide 66
  • Slide 67
  • Slide 81
  • Slide 84

51

地質法第 11 條第 1 項所稱「相關法令」及第 2 項所稱「審查機關」相關規定

地質法 sect11 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於相關法令規定須送審之書圖文件中納入調查及評估結果

審查機關應邀請地質專家學者或前條第一項規定之執業技師參與審查或委託專業團體辦理審查但具有自行審查能力者不在此限

地質法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

sect11I 依第 8 條第 1 項規定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於相關法令規定須送審之書圖文件中納入調查及評估結果

地質法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

sect11I 依第 8 條第 1 項規定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於相關法令規定須送審之書圖文件中納入調查及評估結果

bull資源開發bull土地開發利用bull工程建設bull廢棄物處置bull天然災害整治bull法令規定有關土地開發之規劃設計及施工

bull區域計畫法bull建築法bull環境影響評估法bull水土保持法bull土石採取法bull水利法 bull礦業法bull溫泉法bullhellip

地質法sect3Ⅶ

立法說明立法說明

53

核釋地質法第 11 條第 1 項「相關法令」

係指訂有土地開發行為相關審查規定之法令 區域計畫法都市計畫法 建築法 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各目的事業法令

bull面積 35公頃bull非都市地區

bull山坡地bull興辦事業

bull休閒農業輔導管理辦法 bull休閒農場經營計畫審查作業要點 bull非都市土地休閒農場容許作休閒農業設施使用審查作業要點 bull非都市土地作休閒農業使用興辦事業計畫及變更編定審查作業要點 bull休閒農場專案輔導實施作業規定bull區域計畫法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建築法等相關規定

【例】複合型休閒農場之土地開發申請

【例】複合型休閒農場申請土地開發許可審查流程示意圖

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bull影響土地開發人權益bull浪費行政資源bull影響土地開發人權益bull浪費行政資源

重複審查重複審查

56

係指辦理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審查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 為避免重複審查應以最先受理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為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結果之「審查機關」

經審查通過之調查及評估結果應納入後續其他「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之書圖文件做為參據

核釋地質法第 11 條第 2 項「審查機關」

【例】複合型休閒農場申請土地開發許可審查流程示意圖

辦理審查辦理審查納入參據納入參據

參據參據 參據

參據

參據參據

誰該辦理審查bull視個案情形bull每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都有可能

誰該辦理審查bull視個案情形bull每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都有可能

58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格式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sect5I 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結果應依本準則規定製作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以下簡稱報告書)報告書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59

報告書格式 基地地質調查報告

1 基地所在地質敏感區地質概況2 區域調查

(1) 調查項目內容方法及數量(2) 調查結果說明附地質圖地質剖面圖及其他相關主題圖說

3細部調查(1) 調查項目內容方法及數量(2) 調查結果說明附地質圖地質剖面圖及其他相關主題圖說

4綜合解釋 基地地質安全評估報告

依據地質調查結果及地質安全評估項目撰述地質安全評估結果

附錄 地質鑽探報告或其他地質調查方法紀錄現地試驗資料室內試驗及分析資料等

60

叁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

一地質法地質敏感區整體作業架構及程序二地質法地質敏感區相關規定

(一)法律及法規命令(二)其他規定

三地質敏感區公告及查詢(一)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及第 1 批準備(二)地質敏感區查詢系統建置

四地方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五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61

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 全國地質敏感區通盤劃定預定 4 至 5 年內分批公告完成之後至少每 5 年通 盤檢討 1次

個案更新視情況得隨時辦理 地質敏感區公告之主要作業及辦理機關

計畫書研提中央及地方主管機關 全國通盤劃定通盤檢討及個案跨越兩個以上行政區域者由中央主管機關辦理

個案未跨行政區域者由該轄管地方主管機關辦理 計畫書公開展示地方主管機關 審議會審查及計畫書核定中央主管機關

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及第 1 批準備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主要由中央主管機關辦理第 1 批地質敏感區主要由中央主管機關辦理

計畫書公開展示 30日

(地方主管機關)

計畫書公開展示 30日

(地方主管機關)計畫書審查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計畫書審查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

計畫書核定及地質敏感區公告(中央主管機關)

計畫書核定及地質敏感區公告(中央主管機關)

約5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

地質法施行 1001201

審議會籌組及討論運作規劃 相關法令

主管機關檢視其主管法令相關規定並調整修正

有關 3 子法發布 10136

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會 101313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會 101313

劃定計畫書研提(中央主管機關)劃定計畫書研提(中央主管機關)

劃定作業(中央主管機關)

劃定作業(中央主管機關)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公告準備

第 1 批分布地點

1 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名稱 分類 縣市 鄉鎮暖暖壺穴 壺穴 基隆市 暖暖區大華壺穴 壺穴 新北市 平溪區猴硐壺穴 壺穴 新北市 瑞芳區十分瀑布 瀑布 新北市 平溪區眼鏡洞瀑布 瀑布 新北市 平溪區

第 1 批101 年度102 年度103 年度

2 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年度 地質敏感區 行政區域第 1批 濁水溪沖積扇 彰化縣

雲林縣

101 屏東平原 高雄市屏東縣

102 蘭陽平原 宜蘭縣

103臺中地區臺北地區

臺中市臺北市新北市

濁水溪沖積扇

3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第 1 批分布地點車籠埔斷層活動斷層敏感區所經行政區域 (鄉鎮市區 ) bull臺中市 (9 處 ) 東勢區石岡區豐原區北屯區太平區大里區潭子區霧峰區和平區bull南投縣 (5 處 ) 草屯鎮南投市中寮鄉名間鄉竹山鎮bull苗栗縣 (1 處 ) 卓蘭鎮

第 1 批101 年度102 年度103 年度104 年度

4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第 1批

年度 直轄市或縣市 說明

第 1批 臺北市 坡地社區重點縣市

五都之一

101 南投縣 921震災區坡地災害指標縣市

101 臺中市 921震災區五都之一

第 1 年度 分布地點

5 土石流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與水土保持局現有之土石流潛勢溪流間之關係尚待釐清

第 1 批暫緩劃定

102(330)

南投縣229

臺中市101

103(264)

屏東縣 65

高雄市 89

嘉義縣 62

臺南市 48

104(320)

宜蘭縣139

雲林縣 10

彰化縣 7

花蓮縣164

105(239)

臺東縣163

苗栗縣 76

106(425)

新竹縣 71

桃園縣 51

基隆市 34

新北市219

臺北市 50

68

地質敏感區查詢系統建置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sect15Ⅲ中央主管機關應建立地質敏感區資料庫提供網路查詢及下載列印查詢結果

地質敏感區查詢民眾得自行上網進行或委由顧問公司技師代辦各級主管機關應協助提供諮詢服務

系統應於第 1 批地質敏感區公告前建妥並於每次公告地質敏感區之同時更新資料

因應土地法地籍資料付費規定系統必要配套 政府機關版查詢時可展現地籍資料 一般民眾版查詢時須自備地籍圖數值資料(向地籍主管機關申購委託測量或其他方式資料處理取得)

69

地質敏感區查詢雛形系統操作展示

地質敏感區查詢雛形系統操作展示

70

叁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

一地質法地質敏感區整體作業架構及程序二地質法地質敏感區相關規定

(一)法律及法規命令(二)其他規定

三地質敏感區公告及查詢(一)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及第 1 批準備(二)地質敏感區查詢系統建置

四地方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五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71

四地方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所在地地方政府

基隆河中上游河蝕地形(壺穴與瀑布 ) 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基隆市新北市

濁水溪沖積扇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彰化縣雲林縣

車籠埔斷層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台中市南投縣苗栗縣

山崩與地滑地質感區劃定計畫書 _臺北市

臺北市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sect9Ⅱ 辦理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公開展示事宜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sect9Ⅱ 辦理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公開展示事宜

72

已提供對口單位1臺北市政府2桃園縣政府3苗栗縣政府4臺中市政府5彰化縣政府6雲林縣政府7高雄市政府8屏東縣政府9花蓮縣政府10宜蘭縣政府11金門縣政府

已提供對口單位1臺北市政府2桃園縣政府3苗栗縣政府4臺中市政府5彰化縣政府6雲林縣政府7高雄市政府8屏東縣政府9花蓮縣政府10宜蘭縣政府11金門縣政府

請地方政府儘速提供對口單位

地方對口設置或指派屬地方主管機關權責 組織編制 業務職掌 地方情況

73

五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依地質法相關條文規定

sect6I 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應將地質敏感區相關資料納入土地利用計畫土地開發審查災害防治環境保育及資源開發之參據

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sect11I 將調查及評估結果納入送審之書圖文件中

依地質法第 11 條解釋令 「相關法令」指訂有土地開發行為相

關審查規定之法令 「審查機關」指辦理地質敏感區基地

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審查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為避免重複審查應以最先受理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為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結果之「審查機關」

經審查通過之調查及評估結果應納入後續其他「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之書圖文件做為參據

請區域計畫法都市計畫法建築法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及各目的事業法令之各法令主管機關研修其主管法令規定送審所需書表文件格式評估納入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規定俾便於地質敏感區公告後能辦理審查

請區域計畫法都市計畫法建築法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及各目的事業法令之各法令主管機關研修其主管法令規定送審所需書表文件格式評估納入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規定俾便於地質敏感區公告後能辦理審查

74

水土保持局如何配合地質法施行研修水土保持書件格式檢視「水土保持計畫審核監督辦法」規定 所需書表文件格式之內容酌予文字修正納入地質法地質敏感區規定再行公告即成

第 36 條本辦法所需書表文件之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第 36 條本辦法所需書表文件之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案例分享

75

敬請提供法令修正資訊

為利相關法令與地質法間銜接順暢請應配合地質法修正規定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於修正後將相關資訊轉知中央主管機關

76

一地質敏感區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及規模草案(附件 7 )提請討論

二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草案(附件 9 )提請討論

綜合討論綜合討論

肆討論事項

77

地質法第 8 條第 1 項土地開發行為種類與規模及所稱「緊急救災者」相關規定 ( 草

案 )地質法 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

所有土地開發行為嗎

所有土地開發行為嗎

78

過度擾民 經濟部水利署

經檢視本法所稱之「土地開發行為」水利法中可能涉及本法第 8 條及第 11 條需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事項為水利法第 46 條水利建造物之興辦改造核准許可等惟水利建造物數量龐大規模較小或開挖深度較淺之開發行為對地質環境及人民安全之影響相對較小是否所有開發行為皆須依法辦理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建議排除規模較小部分以避免增加開發成本及過度擾民

臺北市政府 公園闢建開發行為多為地表整地及綠化植栽結構物及附屬設施如涼亭管溝花槽照明設施等等僅佔工程之小部份且為地表淺基礎開挖影響地質環境條件甚微應無造成地質災害之虞參考經濟部全國地質調查資料即可故建議無一層樓以上且建築面積小於 45m2 建物之公園闢建開發得予排除以節省開發成本

hellip

79

比例原則(禁止過分原則)

行政程序法 sect7 行政行為應依下列原則為之一採取之方法應有助於目的之達成二有多種同樣能達成目的之方法時應選擇對人民權益損害最少者

三採取之方法所造成之損害不得與欲達成目的之利益顯失均衡

排除與地質安全無關者排除小規模者

排除與地質安全無關者排除小規模者

80

核釋地質法第 8 條第 1 項規定 依立法意旨及比例原則土地開發行為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其種類及規模如附表

緊急救災者係指災害發生後經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認定之搶通搶災或防患二次災害之緊急工程行為

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 基地位於地質敏感區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規模

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 基地位於地質敏感區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規模

地質敏感區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及規模 ( 草案 )

1 工廠之設立及工業區之開發2鐵路大眾捷運系統港灣及機場之開發3 公路之開發4 土石採取及探礦採礦5蓄水建造物之開發6休閒農場之開發利用7漁塭或魚池之興建8遊樂區及風景區之開發9高爾夫球場及戶外運動場地之興建或擴建10 文化教育訓練設施或研究機構之興建或擴建11醫療建設之開發其醫院興建或擴建12 新市區(係指新社區及新市鎮)建設13 環境保護工程之興建14 核能及其他能源之開發及放射性核廢料儲存或處理場所之興建15 地下街工程16高壓電線塔基工程17纜車之興建或擴建18氣象雷達站之興建或擴建工程19 設置石油管理法所定之石油石油製品貯存槽20 建築物(係指應請領建照執照)之新建或增建

選取與地質安全有關者考量各類地質敏感區屬性決定辦理與否排除小規模者

選取與地質安全有關者考量各類地質敏感區屬性決定辦理與否排除小規模者

82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 (草案 )

本報告書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為避免審查地質專業事項及技術標準不一中央主管機關爰訂定審查參考規範提供各審查機關參考

地質法 sect11 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於相關法令規定須送審之書圖文件中納入調查及評估結果

審查機關應邀請地質專家學者或前條第一項規定之執業技師參與審查或委託專業團體辦理審查但具有自行審查能力者不在此限

83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草案

1 審查人員之資格條件 ( 第 2 點 )

2 審查人員之建議名單 ( 第 3 點 )

3 報告書審查應注意事項 ( 第 4 點 )

4 報告書審查應補正事項 ( 第 5 點 )

5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之法律效益 ( 第 6點 )

6 報告書審查之收費 ( 第 7 點 )

地質 大地工程 土木工程 採礦工程 水利工程 水土保持

地質 大地工程 土木工程 採礦工程 水利工程 水土保持

政府機關(構)及相當職等專職人員地質相關實務經驗 7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副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5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助理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7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5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副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碩士學位以上且地質專長相關專職實務或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專業證照之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且取得證照後執行地質業務 7 年以上

政府機關(構)及相當職等專職人員地質相關實務經驗 7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副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5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助理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7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5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副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碩士學位以上且地質專長相關專職實務或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專業證照之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且取得證照後執行地質業務 7 年以上

專長專長++實務經驗實務經驗

地質法 sect11Ⅱ審查機關應邀請地質專家學者或前條第一項規定之執業技師參與審查或委託專業團體辦理審查但具有自行審查能力者不在此限

審查人員之資格條件 (sect2)

85

審查人員之建議名單 (sect3)

中央主管機關得就前點規定資格條件建立審查人員建議名單提供審查機關參考

86

報告書審查應注意事項 (sect4)

結果之合理性內涵足以提供後續土地開發利用災害防治及環境保育規劃之參據

基地地質調查及基地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基地地質調查及基地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項目內容數量比例尺hellip

87

報告書審查應補正事項 (sect5)

審查報告書有下列情形之一者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應通知申請人限期修正或補正

未依規定格式及份數製作 應檢附文件不齊全未經技師簽證或簽證技師科別不符不符合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規定

88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之法律效益(sect6)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依地質法sect11Ⅱ規定審查)

無行政處分效力 應納入後續相關法令送審書圖文件提供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土地開發利用行為之參據

89

報告書審查之收費 (sect7)

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報告書得收取審查費 依其主管業務收費法令 依規費法相關規定

本報告書為相關法令送審書件之ㄧ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本報告書為相關法令送審書件之ㄧ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 Slide 1
  • Slide 10
  • Slide 12
  • Slide 13
  • Slide 15
  • Slide 25
  • Slide 28
  • Slide 33
  • Slide 39
  • Slide 42
  • Slide 43
  • Slide 44
  • Slide 46
  • Slide 48
  • Slide 49
  • Slide 52
  • Slide 54
  • Slide 55
  • Slide 57
  • Slide 62
  • Slide 63
  • Slide 64
  • Slide 65
  • Slide 66
  • Slide 67
  • Slide 81
  • Slide 84

地質法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

sect11I 依第 8 條第 1 項規定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於相關法令規定須送審之書圖文件中納入調查及評估結果

地質法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

sect11I 依第 8 條第 1 項規定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於相關法令規定須送審之書圖文件中納入調查及評估結果

bull資源開發bull土地開發利用bull工程建設bull廢棄物處置bull天然災害整治bull法令規定有關土地開發之規劃設計及施工

bull區域計畫法bull建築法bull環境影響評估法bull水土保持法bull土石採取法bull水利法 bull礦業法bull溫泉法bullhellip

地質法sect3Ⅶ

立法說明立法說明

53

核釋地質法第 11 條第 1 項「相關法令」

係指訂有土地開發行為相關審查規定之法令 區域計畫法都市計畫法 建築法 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各目的事業法令

bull面積 35公頃bull非都市地區

bull山坡地bull興辦事業

bull休閒農業輔導管理辦法 bull休閒農場經營計畫審查作業要點 bull非都市土地休閒農場容許作休閒農業設施使用審查作業要點 bull非都市土地作休閒農業使用興辦事業計畫及變更編定審查作業要點 bull休閒農場專案輔導實施作業規定bull區域計畫法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建築法等相關規定

【例】複合型休閒農場之土地開發申請

【例】複合型休閒農場申請土地開發許可審查流程示意圖

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bull影響土地開發人權益bull浪費行政資源bull影響土地開發人權益bull浪費行政資源

重複審查重複審查

56

係指辦理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審查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 為避免重複審查應以最先受理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為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結果之「審查機關」

經審查通過之調查及評估結果應納入後續其他「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之書圖文件做為參據

核釋地質法第 11 條第 2 項「審查機關」

【例】複合型休閒農場申請土地開發許可審查流程示意圖

辦理審查辦理審查納入參據納入參據

參據參據 參據

參據

參據參據

誰該辦理審查bull視個案情形bull每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都有可能

誰該辦理審查bull視個案情形bull每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都有可能

58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格式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sect5I 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結果應依本準則規定製作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以下簡稱報告書)報告書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59

報告書格式 基地地質調查報告

1 基地所在地質敏感區地質概況2 區域調查

(1) 調查項目內容方法及數量(2) 調查結果說明附地質圖地質剖面圖及其他相關主題圖說

3細部調查(1) 調查項目內容方法及數量(2) 調查結果說明附地質圖地質剖面圖及其他相關主題圖說

4綜合解釋 基地地質安全評估報告

依據地質調查結果及地質安全評估項目撰述地質安全評估結果

附錄 地質鑽探報告或其他地質調查方法紀錄現地試驗資料室內試驗及分析資料等

60

叁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

一地質法地質敏感區整體作業架構及程序二地質法地質敏感區相關規定

(一)法律及法規命令(二)其他規定

三地質敏感區公告及查詢(一)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及第 1 批準備(二)地質敏感區查詢系統建置

四地方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五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61

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 全國地質敏感區通盤劃定預定 4 至 5 年內分批公告完成之後至少每 5 年通 盤檢討 1次

個案更新視情況得隨時辦理 地質敏感區公告之主要作業及辦理機關

計畫書研提中央及地方主管機關 全國通盤劃定通盤檢討及個案跨越兩個以上行政區域者由中央主管機關辦理

個案未跨行政區域者由該轄管地方主管機關辦理 計畫書公開展示地方主管機關 審議會審查及計畫書核定中央主管機關

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及第 1 批準備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主要由中央主管機關辦理第 1 批地質敏感區主要由中央主管機關辦理

計畫書公開展示 30日

(地方主管機關)

計畫書公開展示 30日

(地方主管機關)計畫書審查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計畫書審查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

計畫書核定及地質敏感區公告(中央主管機關)

計畫書核定及地質敏感區公告(中央主管機關)

約5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

地質法施行 1001201

審議會籌組及討論運作規劃 相關法令

主管機關檢視其主管法令相關規定並調整修正

有關 3 子法發布 10136

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會 101313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會 101313

劃定計畫書研提(中央主管機關)劃定計畫書研提(中央主管機關)

劃定作業(中央主管機關)

劃定作業(中央主管機關)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公告準備

第 1 批分布地點

1 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名稱 分類 縣市 鄉鎮暖暖壺穴 壺穴 基隆市 暖暖區大華壺穴 壺穴 新北市 平溪區猴硐壺穴 壺穴 新北市 瑞芳區十分瀑布 瀑布 新北市 平溪區眼鏡洞瀑布 瀑布 新北市 平溪區

第 1 批101 年度102 年度103 年度

2 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年度 地質敏感區 行政區域第 1批 濁水溪沖積扇 彰化縣

雲林縣

101 屏東平原 高雄市屏東縣

102 蘭陽平原 宜蘭縣

103臺中地區臺北地區

臺中市臺北市新北市

濁水溪沖積扇

3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第 1 批分布地點車籠埔斷層活動斷層敏感區所經行政區域 (鄉鎮市區 ) bull臺中市 (9 處 ) 東勢區石岡區豐原區北屯區太平區大里區潭子區霧峰區和平區bull南投縣 (5 處 ) 草屯鎮南投市中寮鄉名間鄉竹山鎮bull苗栗縣 (1 處 ) 卓蘭鎮

第 1 批101 年度102 年度103 年度104 年度

4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第 1批

年度 直轄市或縣市 說明

第 1批 臺北市 坡地社區重點縣市

五都之一

101 南投縣 921震災區坡地災害指標縣市

101 臺中市 921震災區五都之一

第 1 年度 分布地點

5 土石流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與水土保持局現有之土石流潛勢溪流間之關係尚待釐清

第 1 批暫緩劃定

102(330)

南投縣229

臺中市101

103(264)

屏東縣 65

高雄市 89

嘉義縣 62

臺南市 48

104(320)

宜蘭縣139

雲林縣 10

彰化縣 7

花蓮縣164

105(239)

臺東縣163

苗栗縣 76

106(425)

新竹縣 71

桃園縣 51

基隆市 34

新北市219

臺北市 50

68

地質敏感區查詢系統建置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sect15Ⅲ中央主管機關應建立地質敏感區資料庫提供網路查詢及下載列印查詢結果

地質敏感區查詢民眾得自行上網進行或委由顧問公司技師代辦各級主管機關應協助提供諮詢服務

系統應於第 1 批地質敏感區公告前建妥並於每次公告地質敏感區之同時更新資料

因應土地法地籍資料付費規定系統必要配套 政府機關版查詢時可展現地籍資料 一般民眾版查詢時須自備地籍圖數值資料(向地籍主管機關申購委託測量或其他方式資料處理取得)

69

地質敏感區查詢雛形系統操作展示

地質敏感區查詢雛形系統操作展示

70

叁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

一地質法地質敏感區整體作業架構及程序二地質法地質敏感區相關規定

(一)法律及法規命令(二)其他規定

三地質敏感區公告及查詢(一)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及第 1 批準備(二)地質敏感區查詢系統建置

四地方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五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71

四地方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所在地地方政府

基隆河中上游河蝕地形(壺穴與瀑布 ) 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基隆市新北市

濁水溪沖積扇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彰化縣雲林縣

車籠埔斷層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台中市南投縣苗栗縣

山崩與地滑地質感區劃定計畫書 _臺北市

臺北市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sect9Ⅱ 辦理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公開展示事宜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sect9Ⅱ 辦理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公開展示事宜

72

已提供對口單位1臺北市政府2桃園縣政府3苗栗縣政府4臺中市政府5彰化縣政府6雲林縣政府7高雄市政府8屏東縣政府9花蓮縣政府10宜蘭縣政府11金門縣政府

已提供對口單位1臺北市政府2桃園縣政府3苗栗縣政府4臺中市政府5彰化縣政府6雲林縣政府7高雄市政府8屏東縣政府9花蓮縣政府10宜蘭縣政府11金門縣政府

請地方政府儘速提供對口單位

地方對口設置或指派屬地方主管機關權責 組織編制 業務職掌 地方情況

73

五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依地質法相關條文規定

sect6I 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應將地質敏感區相關資料納入土地利用計畫土地開發審查災害防治環境保育及資源開發之參據

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sect11I 將調查及評估結果納入送審之書圖文件中

依地質法第 11 條解釋令 「相關法令」指訂有土地開發行為相

關審查規定之法令 「審查機關」指辦理地質敏感區基地

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審查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為避免重複審查應以最先受理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為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結果之「審查機關」

經審查通過之調查及評估結果應納入後續其他「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之書圖文件做為參據

請區域計畫法都市計畫法建築法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及各目的事業法令之各法令主管機關研修其主管法令規定送審所需書表文件格式評估納入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規定俾便於地質敏感區公告後能辦理審查

請區域計畫法都市計畫法建築法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及各目的事業法令之各法令主管機關研修其主管法令規定送審所需書表文件格式評估納入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規定俾便於地質敏感區公告後能辦理審查

74

水土保持局如何配合地質法施行研修水土保持書件格式檢視「水土保持計畫審核監督辦法」規定 所需書表文件格式之內容酌予文字修正納入地質法地質敏感區規定再行公告即成

第 36 條本辦法所需書表文件之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第 36 條本辦法所需書表文件之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案例分享

75

敬請提供法令修正資訊

為利相關法令與地質法間銜接順暢請應配合地質法修正規定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於修正後將相關資訊轉知中央主管機關

76

一地質敏感區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及規模草案(附件 7 )提請討論

二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草案(附件 9 )提請討論

綜合討論綜合討論

肆討論事項

77

地質法第 8 條第 1 項土地開發行為種類與規模及所稱「緊急救災者」相關規定 ( 草

案 )地質法 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

所有土地開發行為嗎

所有土地開發行為嗎

78

過度擾民 經濟部水利署

經檢視本法所稱之「土地開發行為」水利法中可能涉及本法第 8 條及第 11 條需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事項為水利法第 46 條水利建造物之興辦改造核准許可等惟水利建造物數量龐大規模較小或開挖深度較淺之開發行為對地質環境及人民安全之影響相對較小是否所有開發行為皆須依法辦理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建議排除規模較小部分以避免增加開發成本及過度擾民

臺北市政府 公園闢建開發行為多為地表整地及綠化植栽結構物及附屬設施如涼亭管溝花槽照明設施等等僅佔工程之小部份且為地表淺基礎開挖影響地質環境條件甚微應無造成地質災害之虞參考經濟部全國地質調查資料即可故建議無一層樓以上且建築面積小於 45m2 建物之公園闢建開發得予排除以節省開發成本

hellip

79

比例原則(禁止過分原則)

行政程序法 sect7 行政行為應依下列原則為之一採取之方法應有助於目的之達成二有多種同樣能達成目的之方法時應選擇對人民權益損害最少者

三採取之方法所造成之損害不得與欲達成目的之利益顯失均衡

排除與地質安全無關者排除小規模者

排除與地質安全無關者排除小規模者

80

核釋地質法第 8 條第 1 項規定 依立法意旨及比例原則土地開發行為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其種類及規模如附表

緊急救災者係指災害發生後經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認定之搶通搶災或防患二次災害之緊急工程行為

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 基地位於地質敏感區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規模

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 基地位於地質敏感區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規模

地質敏感區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及規模 ( 草案 )

1 工廠之設立及工業區之開發2鐵路大眾捷運系統港灣及機場之開發3 公路之開發4 土石採取及探礦採礦5蓄水建造物之開發6休閒農場之開發利用7漁塭或魚池之興建8遊樂區及風景區之開發9高爾夫球場及戶外運動場地之興建或擴建10 文化教育訓練設施或研究機構之興建或擴建11醫療建設之開發其醫院興建或擴建12 新市區(係指新社區及新市鎮)建設13 環境保護工程之興建14 核能及其他能源之開發及放射性核廢料儲存或處理場所之興建15 地下街工程16高壓電線塔基工程17纜車之興建或擴建18氣象雷達站之興建或擴建工程19 設置石油管理法所定之石油石油製品貯存槽20 建築物(係指應請領建照執照)之新建或增建

選取與地質安全有關者考量各類地質敏感區屬性決定辦理與否排除小規模者

選取與地質安全有關者考量各類地質敏感區屬性決定辦理與否排除小規模者

82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 (草案 )

本報告書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為避免審查地質專業事項及技術標準不一中央主管機關爰訂定審查參考規範提供各審查機關參考

地質法 sect11 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於相關法令規定須送審之書圖文件中納入調查及評估結果

審查機關應邀請地質專家學者或前條第一項規定之執業技師參與審查或委託專業團體辦理審查但具有自行審查能力者不在此限

83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草案

1 審查人員之資格條件 ( 第 2 點 )

2 審查人員之建議名單 ( 第 3 點 )

3 報告書審查應注意事項 ( 第 4 點 )

4 報告書審查應補正事項 ( 第 5 點 )

5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之法律效益 ( 第 6點 )

6 報告書審查之收費 ( 第 7 點 )

地質 大地工程 土木工程 採礦工程 水利工程 水土保持

地質 大地工程 土木工程 採礦工程 水利工程 水土保持

政府機關(構)及相當職等專職人員地質相關實務經驗 7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副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5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助理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7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5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副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碩士學位以上且地質專長相關專職實務或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專業證照之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且取得證照後執行地質業務 7 年以上

政府機關(構)及相當職等專職人員地質相關實務經驗 7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副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5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助理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7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5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副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碩士學位以上且地質專長相關專職實務或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專業證照之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且取得證照後執行地質業務 7 年以上

專長專長++實務經驗實務經驗

地質法 sect11Ⅱ審查機關應邀請地質專家學者或前條第一項規定之執業技師參與審查或委託專業團體辦理審查但具有自行審查能力者不在此限

審查人員之資格條件 (sect2)

85

審查人員之建議名單 (sect3)

中央主管機關得就前點規定資格條件建立審查人員建議名單提供審查機關參考

86

報告書審查應注意事項 (sect4)

結果之合理性內涵足以提供後續土地開發利用災害防治及環境保育規劃之參據

基地地質調查及基地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基地地質調查及基地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項目內容數量比例尺hellip

87

報告書審查應補正事項 (sect5)

審查報告書有下列情形之一者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應通知申請人限期修正或補正

未依規定格式及份數製作 應檢附文件不齊全未經技師簽證或簽證技師科別不符不符合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規定

88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之法律效益(sect6)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依地質法sect11Ⅱ規定審查)

無行政處分效力 應納入後續相關法令送審書圖文件提供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土地開發利用行為之參據

89

報告書審查之收費 (sect7)

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報告書得收取審查費 依其主管業務收費法令 依規費法相關規定

本報告書為相關法令送審書件之ㄧ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本報告書為相關法令送審書件之ㄧ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 Slide 1
  • Slide 10
  • Slide 12
  • Slide 13
  • Slide 15
  • Slide 25
  • Slide 28
  • Slide 33
  • Slide 39
  • Slide 42
  • Slide 43
  • Slide 44
  • Slide 46
  • Slide 48
  • Slide 49
  • Slide 52
  • Slide 54
  • Slide 55
  • Slide 57
  • Slide 62
  • Slide 63
  • Slide 64
  • Slide 65
  • Slide 66
  • Slide 67
  • Slide 81
  • Slide 84

53

核釋地質法第 11 條第 1 項「相關法令」

係指訂有土地開發行為相關審查規定之法令 區域計畫法都市計畫法 建築法 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各目的事業法令

bull面積 35公頃bull非都市地區

bull山坡地bull興辦事業

bull休閒農業輔導管理辦法 bull休閒農場經營計畫審查作業要點 bull非都市土地休閒農場容許作休閒農業設施使用審查作業要點 bull非都市土地作休閒農業使用興辦事業計畫及變更編定審查作業要點 bull休閒農場專案輔導實施作業規定bull區域計畫法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建築法等相關規定

【例】複合型休閒農場之土地開發申請

【例】複合型休閒農場申請土地開發許可審查流程示意圖

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bull影響土地開發人權益bull浪費行政資源bull影響土地開發人權益bull浪費行政資源

重複審查重複審查

56

係指辦理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審查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 為避免重複審查應以最先受理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為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結果之「審查機關」

經審查通過之調查及評估結果應納入後續其他「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之書圖文件做為參據

核釋地質法第 11 條第 2 項「審查機關」

【例】複合型休閒農場申請土地開發許可審查流程示意圖

辦理審查辦理審查納入參據納入參據

參據參據 參據

參據

參據參據

誰該辦理審查bull視個案情形bull每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都有可能

誰該辦理審查bull視個案情形bull每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都有可能

58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格式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sect5I 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結果應依本準則規定製作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以下簡稱報告書)報告書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59

報告書格式 基地地質調查報告

1 基地所在地質敏感區地質概況2 區域調查

(1) 調查項目內容方法及數量(2) 調查結果說明附地質圖地質剖面圖及其他相關主題圖說

3細部調查(1) 調查項目內容方法及數量(2) 調查結果說明附地質圖地質剖面圖及其他相關主題圖說

4綜合解釋 基地地質安全評估報告

依據地質調查結果及地質安全評估項目撰述地質安全評估結果

附錄 地質鑽探報告或其他地質調查方法紀錄現地試驗資料室內試驗及分析資料等

60

叁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

一地質法地質敏感區整體作業架構及程序二地質法地質敏感區相關規定

(一)法律及法規命令(二)其他規定

三地質敏感區公告及查詢(一)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及第 1 批準備(二)地質敏感區查詢系統建置

四地方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五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61

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 全國地質敏感區通盤劃定預定 4 至 5 年內分批公告完成之後至少每 5 年通 盤檢討 1次

個案更新視情況得隨時辦理 地質敏感區公告之主要作業及辦理機關

計畫書研提中央及地方主管機關 全國通盤劃定通盤檢討及個案跨越兩個以上行政區域者由中央主管機關辦理

個案未跨行政區域者由該轄管地方主管機關辦理 計畫書公開展示地方主管機關 審議會審查及計畫書核定中央主管機關

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及第 1 批準備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主要由中央主管機關辦理第 1 批地質敏感區主要由中央主管機關辦理

計畫書公開展示 30日

(地方主管機關)

計畫書公開展示 30日

(地方主管機關)計畫書審查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計畫書審查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

計畫書核定及地質敏感區公告(中央主管機關)

計畫書核定及地質敏感區公告(中央主管機關)

約5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

地質法施行 1001201

審議會籌組及討論運作規劃 相關法令

主管機關檢視其主管法令相關規定並調整修正

有關 3 子法發布 10136

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會 101313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會 101313

劃定計畫書研提(中央主管機關)劃定計畫書研提(中央主管機關)

劃定作業(中央主管機關)

劃定作業(中央主管機關)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公告準備

第 1 批分布地點

1 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名稱 分類 縣市 鄉鎮暖暖壺穴 壺穴 基隆市 暖暖區大華壺穴 壺穴 新北市 平溪區猴硐壺穴 壺穴 新北市 瑞芳區十分瀑布 瀑布 新北市 平溪區眼鏡洞瀑布 瀑布 新北市 平溪區

第 1 批101 年度102 年度103 年度

2 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年度 地質敏感區 行政區域第 1批 濁水溪沖積扇 彰化縣

雲林縣

101 屏東平原 高雄市屏東縣

102 蘭陽平原 宜蘭縣

103臺中地區臺北地區

臺中市臺北市新北市

濁水溪沖積扇

3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第 1 批分布地點車籠埔斷層活動斷層敏感區所經行政區域 (鄉鎮市區 ) bull臺中市 (9 處 ) 東勢區石岡區豐原區北屯區太平區大里區潭子區霧峰區和平區bull南投縣 (5 處 ) 草屯鎮南投市中寮鄉名間鄉竹山鎮bull苗栗縣 (1 處 ) 卓蘭鎮

第 1 批101 年度102 年度103 年度104 年度

4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第 1批

年度 直轄市或縣市 說明

第 1批 臺北市 坡地社區重點縣市

五都之一

101 南投縣 921震災區坡地災害指標縣市

101 臺中市 921震災區五都之一

第 1 年度 分布地點

5 土石流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與水土保持局現有之土石流潛勢溪流間之關係尚待釐清

第 1 批暫緩劃定

102(330)

南投縣229

臺中市101

103(264)

屏東縣 65

高雄市 89

嘉義縣 62

臺南市 48

104(320)

宜蘭縣139

雲林縣 10

彰化縣 7

花蓮縣164

105(239)

臺東縣163

苗栗縣 76

106(425)

新竹縣 71

桃園縣 51

基隆市 34

新北市219

臺北市 50

68

地質敏感區查詢系統建置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sect15Ⅲ中央主管機關應建立地質敏感區資料庫提供網路查詢及下載列印查詢結果

地質敏感區查詢民眾得自行上網進行或委由顧問公司技師代辦各級主管機關應協助提供諮詢服務

系統應於第 1 批地質敏感區公告前建妥並於每次公告地質敏感區之同時更新資料

因應土地法地籍資料付費規定系統必要配套 政府機關版查詢時可展現地籍資料 一般民眾版查詢時須自備地籍圖數值資料(向地籍主管機關申購委託測量或其他方式資料處理取得)

69

地質敏感區查詢雛形系統操作展示

地質敏感區查詢雛形系統操作展示

70

叁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

一地質法地質敏感區整體作業架構及程序二地質法地質敏感區相關規定

(一)法律及法規命令(二)其他規定

三地質敏感區公告及查詢(一)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及第 1 批準備(二)地質敏感區查詢系統建置

四地方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五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71

四地方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所在地地方政府

基隆河中上游河蝕地形(壺穴與瀑布 ) 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基隆市新北市

濁水溪沖積扇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彰化縣雲林縣

車籠埔斷層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台中市南投縣苗栗縣

山崩與地滑地質感區劃定計畫書 _臺北市

臺北市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sect9Ⅱ 辦理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公開展示事宜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sect9Ⅱ 辦理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公開展示事宜

72

已提供對口單位1臺北市政府2桃園縣政府3苗栗縣政府4臺中市政府5彰化縣政府6雲林縣政府7高雄市政府8屏東縣政府9花蓮縣政府10宜蘭縣政府11金門縣政府

已提供對口單位1臺北市政府2桃園縣政府3苗栗縣政府4臺中市政府5彰化縣政府6雲林縣政府7高雄市政府8屏東縣政府9花蓮縣政府10宜蘭縣政府11金門縣政府

請地方政府儘速提供對口單位

地方對口設置或指派屬地方主管機關權責 組織編制 業務職掌 地方情況

73

五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依地質法相關條文規定

sect6I 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應將地質敏感區相關資料納入土地利用計畫土地開發審查災害防治環境保育及資源開發之參據

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sect11I 將調查及評估結果納入送審之書圖文件中

依地質法第 11 條解釋令 「相關法令」指訂有土地開發行為相

關審查規定之法令 「審查機關」指辦理地質敏感區基地

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審查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為避免重複審查應以最先受理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為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結果之「審查機關」

經審查通過之調查及評估結果應納入後續其他「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之書圖文件做為參據

請區域計畫法都市計畫法建築法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及各目的事業法令之各法令主管機關研修其主管法令規定送審所需書表文件格式評估納入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規定俾便於地質敏感區公告後能辦理審查

請區域計畫法都市計畫法建築法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及各目的事業法令之各法令主管機關研修其主管法令規定送審所需書表文件格式評估納入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規定俾便於地質敏感區公告後能辦理審查

74

水土保持局如何配合地質法施行研修水土保持書件格式檢視「水土保持計畫審核監督辦法」規定 所需書表文件格式之內容酌予文字修正納入地質法地質敏感區規定再行公告即成

第 36 條本辦法所需書表文件之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第 36 條本辦法所需書表文件之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案例分享

75

敬請提供法令修正資訊

為利相關法令與地質法間銜接順暢請應配合地質法修正規定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於修正後將相關資訊轉知中央主管機關

76

一地質敏感區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及規模草案(附件 7 )提請討論

二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草案(附件 9 )提請討論

綜合討論綜合討論

肆討論事項

77

地質法第 8 條第 1 項土地開發行為種類與規模及所稱「緊急救災者」相關規定 ( 草

案 )地質法 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

所有土地開發行為嗎

所有土地開發行為嗎

78

過度擾民 經濟部水利署

經檢視本法所稱之「土地開發行為」水利法中可能涉及本法第 8 條及第 11 條需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事項為水利法第 46 條水利建造物之興辦改造核准許可等惟水利建造物數量龐大規模較小或開挖深度較淺之開發行為對地質環境及人民安全之影響相對較小是否所有開發行為皆須依法辦理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建議排除規模較小部分以避免增加開發成本及過度擾民

臺北市政府 公園闢建開發行為多為地表整地及綠化植栽結構物及附屬設施如涼亭管溝花槽照明設施等等僅佔工程之小部份且為地表淺基礎開挖影響地質環境條件甚微應無造成地質災害之虞參考經濟部全國地質調查資料即可故建議無一層樓以上且建築面積小於 45m2 建物之公園闢建開發得予排除以節省開發成本

hellip

79

比例原則(禁止過分原則)

行政程序法 sect7 行政行為應依下列原則為之一採取之方法應有助於目的之達成二有多種同樣能達成目的之方法時應選擇對人民權益損害最少者

三採取之方法所造成之損害不得與欲達成目的之利益顯失均衡

排除與地質安全無關者排除小規模者

排除與地質安全無關者排除小規模者

80

核釋地質法第 8 條第 1 項規定 依立法意旨及比例原則土地開發行為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其種類及規模如附表

緊急救災者係指災害發生後經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認定之搶通搶災或防患二次災害之緊急工程行為

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 基地位於地質敏感區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規模

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 基地位於地質敏感區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規模

地質敏感區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及規模 ( 草案 )

1 工廠之設立及工業區之開發2鐵路大眾捷運系統港灣及機場之開發3 公路之開發4 土石採取及探礦採礦5蓄水建造物之開發6休閒農場之開發利用7漁塭或魚池之興建8遊樂區及風景區之開發9高爾夫球場及戶外運動場地之興建或擴建10 文化教育訓練設施或研究機構之興建或擴建11醫療建設之開發其醫院興建或擴建12 新市區(係指新社區及新市鎮)建設13 環境保護工程之興建14 核能及其他能源之開發及放射性核廢料儲存或處理場所之興建15 地下街工程16高壓電線塔基工程17纜車之興建或擴建18氣象雷達站之興建或擴建工程19 設置石油管理法所定之石油石油製品貯存槽20 建築物(係指應請領建照執照)之新建或增建

選取與地質安全有關者考量各類地質敏感區屬性決定辦理與否排除小規模者

選取與地質安全有關者考量各類地質敏感區屬性決定辦理與否排除小規模者

82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 (草案 )

本報告書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為避免審查地質專業事項及技術標準不一中央主管機關爰訂定審查參考規範提供各審查機關參考

地質法 sect11 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於相關法令規定須送審之書圖文件中納入調查及評估結果

審查機關應邀請地質專家學者或前條第一項規定之執業技師參與審查或委託專業團體辦理審查但具有自行審查能力者不在此限

83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草案

1 審查人員之資格條件 ( 第 2 點 )

2 審查人員之建議名單 ( 第 3 點 )

3 報告書審查應注意事項 ( 第 4 點 )

4 報告書審查應補正事項 ( 第 5 點 )

5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之法律效益 ( 第 6點 )

6 報告書審查之收費 ( 第 7 點 )

地質 大地工程 土木工程 採礦工程 水利工程 水土保持

地質 大地工程 土木工程 採礦工程 水利工程 水土保持

政府機關(構)及相當職等專職人員地質相關實務經驗 7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副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5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助理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7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5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副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碩士學位以上且地質專長相關專職實務或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專業證照之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且取得證照後執行地質業務 7 年以上

政府機關(構)及相當職等專職人員地質相關實務經驗 7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副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5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助理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7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5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副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碩士學位以上且地質專長相關專職實務或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專業證照之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且取得證照後執行地質業務 7 年以上

專長專長++實務經驗實務經驗

地質法 sect11Ⅱ審查機關應邀請地質專家學者或前條第一項規定之執業技師參與審查或委託專業團體辦理審查但具有自行審查能力者不在此限

審查人員之資格條件 (sect2)

85

審查人員之建議名單 (sect3)

中央主管機關得就前點規定資格條件建立審查人員建議名單提供審查機關參考

86

報告書審查應注意事項 (sect4)

結果之合理性內涵足以提供後續土地開發利用災害防治及環境保育規劃之參據

基地地質調查及基地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基地地質調查及基地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項目內容數量比例尺hellip

87

報告書審查應補正事項 (sect5)

審查報告書有下列情形之一者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應通知申請人限期修正或補正

未依規定格式及份數製作 應檢附文件不齊全未經技師簽證或簽證技師科別不符不符合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規定

88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之法律效益(sect6)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依地質法sect11Ⅱ規定審查)

無行政處分效力 應納入後續相關法令送審書圖文件提供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土地開發利用行為之參據

89

報告書審查之收費 (sect7)

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報告書得收取審查費 依其主管業務收費法令 依規費法相關規定

本報告書為相關法令送審書件之ㄧ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本報告書為相關法令送審書件之ㄧ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 Slide 1
  • Slide 10
  • Slide 12
  • Slide 13
  • Slide 15
  • Slide 25
  • Slide 28
  • Slide 33
  • Slide 39
  • Slide 42
  • Slide 43
  • Slide 44
  • Slide 46
  • Slide 48
  • Slide 49
  • Slide 52
  • Slide 54
  • Slide 55
  • Slide 57
  • Slide 62
  • Slide 63
  • Slide 64
  • Slide 65
  • Slide 66
  • Slide 67
  • Slide 81
  • Slide 84

bull面積 35公頃bull非都市地區

bull山坡地bull興辦事業

bull休閒農業輔導管理辦法 bull休閒農場經營計畫審查作業要點 bull非都市土地休閒農場容許作休閒農業設施使用審查作業要點 bull非都市土地作休閒農業使用興辦事業計畫及變更編定審查作業要點 bull休閒農場專案輔導實施作業規定bull區域計畫法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建築法等相關規定

【例】複合型休閒農場之土地開發申請

【例】複合型休閒農場申請土地開發許可審查流程示意圖

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bull影響土地開發人權益bull浪費行政資源bull影響土地開發人權益bull浪費行政資源

重複審查重複審查

56

係指辦理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審查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 為避免重複審查應以最先受理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為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結果之「審查機關」

經審查通過之調查及評估結果應納入後續其他「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之書圖文件做為參據

核釋地質法第 11 條第 2 項「審查機關」

【例】複合型休閒農場申請土地開發許可審查流程示意圖

辦理審查辦理審查納入參據納入參據

參據參據 參據

參據

參據參據

誰該辦理審查bull視個案情形bull每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都有可能

誰該辦理審查bull視個案情形bull每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都有可能

58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格式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sect5I 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結果應依本準則規定製作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以下簡稱報告書)報告書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59

報告書格式 基地地質調查報告

1 基地所在地質敏感區地質概況2 區域調查

(1) 調查項目內容方法及數量(2) 調查結果說明附地質圖地質剖面圖及其他相關主題圖說

3細部調查(1) 調查項目內容方法及數量(2) 調查結果說明附地質圖地質剖面圖及其他相關主題圖說

4綜合解釋 基地地質安全評估報告

依據地質調查結果及地質安全評估項目撰述地質安全評估結果

附錄 地質鑽探報告或其他地質調查方法紀錄現地試驗資料室內試驗及分析資料等

60

叁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

一地質法地質敏感區整體作業架構及程序二地質法地質敏感區相關規定

(一)法律及法規命令(二)其他規定

三地質敏感區公告及查詢(一)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及第 1 批準備(二)地質敏感區查詢系統建置

四地方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五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61

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 全國地質敏感區通盤劃定預定 4 至 5 年內分批公告完成之後至少每 5 年通 盤檢討 1次

個案更新視情況得隨時辦理 地質敏感區公告之主要作業及辦理機關

計畫書研提中央及地方主管機關 全國通盤劃定通盤檢討及個案跨越兩個以上行政區域者由中央主管機關辦理

個案未跨行政區域者由該轄管地方主管機關辦理 計畫書公開展示地方主管機關 審議會審查及計畫書核定中央主管機關

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及第 1 批準備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主要由中央主管機關辦理第 1 批地質敏感區主要由中央主管機關辦理

計畫書公開展示 30日

(地方主管機關)

計畫書公開展示 30日

(地方主管機關)計畫書審查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計畫書審查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

計畫書核定及地質敏感區公告(中央主管機關)

計畫書核定及地質敏感區公告(中央主管機關)

約5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

地質法施行 1001201

審議會籌組及討論運作規劃 相關法令

主管機關檢視其主管法令相關規定並調整修正

有關 3 子法發布 10136

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會 101313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會 101313

劃定計畫書研提(中央主管機關)劃定計畫書研提(中央主管機關)

劃定作業(中央主管機關)

劃定作業(中央主管機關)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公告準備

第 1 批分布地點

1 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名稱 分類 縣市 鄉鎮暖暖壺穴 壺穴 基隆市 暖暖區大華壺穴 壺穴 新北市 平溪區猴硐壺穴 壺穴 新北市 瑞芳區十分瀑布 瀑布 新北市 平溪區眼鏡洞瀑布 瀑布 新北市 平溪區

第 1 批101 年度102 年度103 年度

2 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年度 地質敏感區 行政區域第 1批 濁水溪沖積扇 彰化縣

雲林縣

101 屏東平原 高雄市屏東縣

102 蘭陽平原 宜蘭縣

103臺中地區臺北地區

臺中市臺北市新北市

濁水溪沖積扇

3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第 1 批分布地點車籠埔斷層活動斷層敏感區所經行政區域 (鄉鎮市區 ) bull臺中市 (9 處 ) 東勢區石岡區豐原區北屯區太平區大里區潭子區霧峰區和平區bull南投縣 (5 處 ) 草屯鎮南投市中寮鄉名間鄉竹山鎮bull苗栗縣 (1 處 ) 卓蘭鎮

第 1 批101 年度102 年度103 年度104 年度

4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第 1批

年度 直轄市或縣市 說明

第 1批 臺北市 坡地社區重點縣市

五都之一

101 南投縣 921震災區坡地災害指標縣市

101 臺中市 921震災區五都之一

第 1 年度 分布地點

5 土石流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與水土保持局現有之土石流潛勢溪流間之關係尚待釐清

第 1 批暫緩劃定

102(330)

南投縣229

臺中市101

103(264)

屏東縣 65

高雄市 89

嘉義縣 62

臺南市 48

104(320)

宜蘭縣139

雲林縣 10

彰化縣 7

花蓮縣164

105(239)

臺東縣163

苗栗縣 76

106(425)

新竹縣 71

桃園縣 51

基隆市 34

新北市219

臺北市 50

68

地質敏感區查詢系統建置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sect15Ⅲ中央主管機關應建立地質敏感區資料庫提供網路查詢及下載列印查詢結果

地質敏感區查詢民眾得自行上網進行或委由顧問公司技師代辦各級主管機關應協助提供諮詢服務

系統應於第 1 批地質敏感區公告前建妥並於每次公告地質敏感區之同時更新資料

因應土地法地籍資料付費規定系統必要配套 政府機關版查詢時可展現地籍資料 一般民眾版查詢時須自備地籍圖數值資料(向地籍主管機關申購委託測量或其他方式資料處理取得)

69

地質敏感區查詢雛形系統操作展示

地質敏感區查詢雛形系統操作展示

70

叁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

一地質法地質敏感區整體作業架構及程序二地質法地質敏感區相關規定

(一)法律及法規命令(二)其他規定

三地質敏感區公告及查詢(一)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及第 1 批準備(二)地質敏感區查詢系統建置

四地方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五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71

四地方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所在地地方政府

基隆河中上游河蝕地形(壺穴與瀑布 ) 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基隆市新北市

濁水溪沖積扇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彰化縣雲林縣

車籠埔斷層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台中市南投縣苗栗縣

山崩與地滑地質感區劃定計畫書 _臺北市

臺北市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sect9Ⅱ 辦理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公開展示事宜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sect9Ⅱ 辦理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公開展示事宜

72

已提供對口單位1臺北市政府2桃園縣政府3苗栗縣政府4臺中市政府5彰化縣政府6雲林縣政府7高雄市政府8屏東縣政府9花蓮縣政府10宜蘭縣政府11金門縣政府

已提供對口單位1臺北市政府2桃園縣政府3苗栗縣政府4臺中市政府5彰化縣政府6雲林縣政府7高雄市政府8屏東縣政府9花蓮縣政府10宜蘭縣政府11金門縣政府

請地方政府儘速提供對口單位

地方對口設置或指派屬地方主管機關權責 組織編制 業務職掌 地方情況

73

五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依地質法相關條文規定

sect6I 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應將地質敏感區相關資料納入土地利用計畫土地開發審查災害防治環境保育及資源開發之參據

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sect11I 將調查及評估結果納入送審之書圖文件中

依地質法第 11 條解釋令 「相關法令」指訂有土地開發行為相

關審查規定之法令 「審查機關」指辦理地質敏感區基地

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審查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為避免重複審查應以最先受理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為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結果之「審查機關」

經審查通過之調查及評估結果應納入後續其他「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之書圖文件做為參據

請區域計畫法都市計畫法建築法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及各目的事業法令之各法令主管機關研修其主管法令規定送審所需書表文件格式評估納入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規定俾便於地質敏感區公告後能辦理審查

請區域計畫法都市計畫法建築法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及各目的事業法令之各法令主管機關研修其主管法令規定送審所需書表文件格式評估納入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規定俾便於地質敏感區公告後能辦理審查

74

水土保持局如何配合地質法施行研修水土保持書件格式檢視「水土保持計畫審核監督辦法」規定 所需書表文件格式之內容酌予文字修正納入地質法地質敏感區規定再行公告即成

第 36 條本辦法所需書表文件之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第 36 條本辦法所需書表文件之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案例分享

75

敬請提供法令修正資訊

為利相關法令與地質法間銜接順暢請應配合地質法修正規定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於修正後將相關資訊轉知中央主管機關

76

一地質敏感區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及規模草案(附件 7 )提請討論

二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草案(附件 9 )提請討論

綜合討論綜合討論

肆討論事項

77

地質法第 8 條第 1 項土地開發行為種類與規模及所稱「緊急救災者」相關規定 ( 草

案 )地質法 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

所有土地開發行為嗎

所有土地開發行為嗎

78

過度擾民 經濟部水利署

經檢視本法所稱之「土地開發行為」水利法中可能涉及本法第 8 條及第 11 條需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事項為水利法第 46 條水利建造物之興辦改造核准許可等惟水利建造物數量龐大規模較小或開挖深度較淺之開發行為對地質環境及人民安全之影響相對較小是否所有開發行為皆須依法辦理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建議排除規模較小部分以避免增加開發成本及過度擾民

臺北市政府 公園闢建開發行為多為地表整地及綠化植栽結構物及附屬設施如涼亭管溝花槽照明設施等等僅佔工程之小部份且為地表淺基礎開挖影響地質環境條件甚微應無造成地質災害之虞參考經濟部全國地質調查資料即可故建議無一層樓以上且建築面積小於 45m2 建物之公園闢建開發得予排除以節省開發成本

hellip

79

比例原則(禁止過分原則)

行政程序法 sect7 行政行為應依下列原則為之一採取之方法應有助於目的之達成二有多種同樣能達成目的之方法時應選擇對人民權益損害最少者

三採取之方法所造成之損害不得與欲達成目的之利益顯失均衡

排除與地質安全無關者排除小規模者

排除與地質安全無關者排除小規模者

80

核釋地質法第 8 條第 1 項規定 依立法意旨及比例原則土地開發行為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其種類及規模如附表

緊急救災者係指災害發生後經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認定之搶通搶災或防患二次災害之緊急工程行為

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 基地位於地質敏感區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規模

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 基地位於地質敏感區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規模

地質敏感區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及規模 ( 草案 )

1 工廠之設立及工業區之開發2鐵路大眾捷運系統港灣及機場之開發3 公路之開發4 土石採取及探礦採礦5蓄水建造物之開發6休閒農場之開發利用7漁塭或魚池之興建8遊樂區及風景區之開發9高爾夫球場及戶外運動場地之興建或擴建10 文化教育訓練設施或研究機構之興建或擴建11醫療建設之開發其醫院興建或擴建12 新市區(係指新社區及新市鎮)建設13 環境保護工程之興建14 核能及其他能源之開發及放射性核廢料儲存或處理場所之興建15 地下街工程16高壓電線塔基工程17纜車之興建或擴建18氣象雷達站之興建或擴建工程19 設置石油管理法所定之石油石油製品貯存槽20 建築物(係指應請領建照執照)之新建或增建

選取與地質安全有關者考量各類地質敏感區屬性決定辦理與否排除小規模者

選取與地質安全有關者考量各類地質敏感區屬性決定辦理與否排除小規模者

82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 (草案 )

本報告書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為避免審查地質專業事項及技術標準不一中央主管機關爰訂定審查參考規範提供各審查機關參考

地質法 sect11 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於相關法令規定須送審之書圖文件中納入調查及評估結果

審查機關應邀請地質專家學者或前條第一項規定之執業技師參與審查或委託專業團體辦理審查但具有自行審查能力者不在此限

83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草案

1 審查人員之資格條件 ( 第 2 點 )

2 審查人員之建議名單 ( 第 3 點 )

3 報告書審查應注意事項 ( 第 4 點 )

4 報告書審查應補正事項 ( 第 5 點 )

5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之法律效益 ( 第 6點 )

6 報告書審查之收費 ( 第 7 點 )

地質 大地工程 土木工程 採礦工程 水利工程 水土保持

地質 大地工程 土木工程 採礦工程 水利工程 水土保持

政府機關(構)及相當職等專職人員地質相關實務經驗 7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副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5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助理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7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5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副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碩士學位以上且地質專長相關專職實務或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專業證照之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且取得證照後執行地質業務 7 年以上

政府機關(構)及相當職等專職人員地質相關實務經驗 7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副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5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助理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7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5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副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碩士學位以上且地質專長相關專職實務或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專業證照之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且取得證照後執行地質業務 7 年以上

專長專長++實務經驗實務經驗

地質法 sect11Ⅱ審查機關應邀請地質專家學者或前條第一項規定之執業技師參與審查或委託專業團體辦理審查但具有自行審查能力者不在此限

審查人員之資格條件 (sect2)

85

審查人員之建議名單 (sect3)

中央主管機關得就前點規定資格條件建立審查人員建議名單提供審查機關參考

86

報告書審查應注意事項 (sect4)

結果之合理性內涵足以提供後續土地開發利用災害防治及環境保育規劃之參據

基地地質調查及基地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基地地質調查及基地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項目內容數量比例尺hellip

87

報告書審查應補正事項 (sect5)

審查報告書有下列情形之一者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應通知申請人限期修正或補正

未依規定格式及份數製作 應檢附文件不齊全未經技師簽證或簽證技師科別不符不符合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規定

88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之法律效益(sect6)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依地質法sect11Ⅱ規定審查)

無行政處分效力 應納入後續相關法令送審書圖文件提供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土地開發利用行為之參據

89

報告書審查之收費 (sect7)

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報告書得收取審查費 依其主管業務收費法令 依規費法相關規定

本報告書為相關法令送審書件之ㄧ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本報告書為相關法令送審書件之ㄧ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 Slide 1
  • Slide 10
  • Slide 12
  • Slide 13
  • Slide 15
  • Slide 25
  • Slide 28
  • Slide 33
  • Slide 39
  • Slide 42
  • Slide 43
  • Slide 44
  • Slide 46
  • Slide 48
  • Slide 49
  • Slide 52
  • Slide 54
  • Slide 55
  • Slide 57
  • Slide 62
  • Slide 63
  • Slide 64
  • Slide 65
  • Slide 66
  • Slide 67
  • Slide 81
  • Slide 84

【例】複合型休閒農場申請土地開發許可審查流程示意圖

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

審查審查bull影響土地開發人權益bull浪費行政資源bull影響土地開發人權益bull浪費行政資源

重複審查重複審查

56

係指辦理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審查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 為避免重複審查應以最先受理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為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結果之「審查機關」

經審查通過之調查及評估結果應納入後續其他「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之書圖文件做為參據

核釋地質法第 11 條第 2 項「審查機關」

【例】複合型休閒農場申請土地開發許可審查流程示意圖

辦理審查辦理審查納入參據納入參據

參據參據 參據

參據

參據參據

誰該辦理審查bull視個案情形bull每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都有可能

誰該辦理審查bull視個案情形bull每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都有可能

58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格式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sect5I 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結果應依本準則規定製作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以下簡稱報告書)報告書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59

報告書格式 基地地質調查報告

1 基地所在地質敏感區地質概況2 區域調查

(1) 調查項目內容方法及數量(2) 調查結果說明附地質圖地質剖面圖及其他相關主題圖說

3細部調查(1) 調查項目內容方法及數量(2) 調查結果說明附地質圖地質剖面圖及其他相關主題圖說

4綜合解釋 基地地質安全評估報告

依據地質調查結果及地質安全評估項目撰述地質安全評估結果

附錄 地質鑽探報告或其他地質調查方法紀錄現地試驗資料室內試驗及分析資料等

60

叁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

一地質法地質敏感區整體作業架構及程序二地質法地質敏感區相關規定

(一)法律及法規命令(二)其他規定

三地質敏感區公告及查詢(一)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及第 1 批準備(二)地質敏感區查詢系統建置

四地方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五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61

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 全國地質敏感區通盤劃定預定 4 至 5 年內分批公告完成之後至少每 5 年通 盤檢討 1次

個案更新視情況得隨時辦理 地質敏感區公告之主要作業及辦理機關

計畫書研提中央及地方主管機關 全國通盤劃定通盤檢討及個案跨越兩個以上行政區域者由中央主管機關辦理

個案未跨行政區域者由該轄管地方主管機關辦理 計畫書公開展示地方主管機關 審議會審查及計畫書核定中央主管機關

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及第 1 批準備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主要由中央主管機關辦理第 1 批地質敏感區主要由中央主管機關辦理

計畫書公開展示 30日

(地方主管機關)

計畫書公開展示 30日

(地方主管機關)計畫書審查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計畫書審查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

計畫書核定及地質敏感區公告(中央主管機關)

計畫書核定及地質敏感區公告(中央主管機關)

約5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

地質法施行 1001201

審議會籌組及討論運作規劃 相關法令

主管機關檢視其主管法令相關規定並調整修正

有關 3 子法發布 10136

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會 101313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會 101313

劃定計畫書研提(中央主管機關)劃定計畫書研提(中央主管機關)

劃定作業(中央主管機關)

劃定作業(中央主管機關)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公告準備

第 1 批分布地點

1 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名稱 分類 縣市 鄉鎮暖暖壺穴 壺穴 基隆市 暖暖區大華壺穴 壺穴 新北市 平溪區猴硐壺穴 壺穴 新北市 瑞芳區十分瀑布 瀑布 新北市 平溪區眼鏡洞瀑布 瀑布 新北市 平溪區

第 1 批101 年度102 年度103 年度

2 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年度 地質敏感區 行政區域第 1批 濁水溪沖積扇 彰化縣

雲林縣

101 屏東平原 高雄市屏東縣

102 蘭陽平原 宜蘭縣

103臺中地區臺北地區

臺中市臺北市新北市

濁水溪沖積扇

3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第 1 批分布地點車籠埔斷層活動斷層敏感區所經行政區域 (鄉鎮市區 ) bull臺中市 (9 處 ) 東勢區石岡區豐原區北屯區太平區大里區潭子區霧峰區和平區bull南投縣 (5 處 ) 草屯鎮南投市中寮鄉名間鄉竹山鎮bull苗栗縣 (1 處 ) 卓蘭鎮

第 1 批101 年度102 年度103 年度104 年度

4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第 1批

年度 直轄市或縣市 說明

第 1批 臺北市 坡地社區重點縣市

五都之一

101 南投縣 921震災區坡地災害指標縣市

101 臺中市 921震災區五都之一

第 1 年度 分布地點

5 土石流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與水土保持局現有之土石流潛勢溪流間之關係尚待釐清

第 1 批暫緩劃定

102(330)

南投縣229

臺中市101

103(264)

屏東縣 65

高雄市 89

嘉義縣 62

臺南市 48

104(320)

宜蘭縣139

雲林縣 10

彰化縣 7

花蓮縣164

105(239)

臺東縣163

苗栗縣 76

106(425)

新竹縣 71

桃園縣 51

基隆市 34

新北市219

臺北市 50

68

地質敏感區查詢系統建置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sect15Ⅲ中央主管機關應建立地質敏感區資料庫提供網路查詢及下載列印查詢結果

地質敏感區查詢民眾得自行上網進行或委由顧問公司技師代辦各級主管機關應協助提供諮詢服務

系統應於第 1 批地質敏感區公告前建妥並於每次公告地質敏感區之同時更新資料

因應土地法地籍資料付費規定系統必要配套 政府機關版查詢時可展現地籍資料 一般民眾版查詢時須自備地籍圖數值資料(向地籍主管機關申購委託測量或其他方式資料處理取得)

69

地質敏感區查詢雛形系統操作展示

地質敏感區查詢雛形系統操作展示

70

叁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

一地質法地質敏感區整體作業架構及程序二地質法地質敏感區相關規定

(一)法律及法規命令(二)其他規定

三地質敏感區公告及查詢(一)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及第 1 批準備(二)地質敏感區查詢系統建置

四地方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五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71

四地方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所在地地方政府

基隆河中上游河蝕地形(壺穴與瀑布 ) 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基隆市新北市

濁水溪沖積扇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彰化縣雲林縣

車籠埔斷層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台中市南投縣苗栗縣

山崩與地滑地質感區劃定計畫書 _臺北市

臺北市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sect9Ⅱ 辦理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公開展示事宜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sect9Ⅱ 辦理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公開展示事宜

72

已提供對口單位1臺北市政府2桃園縣政府3苗栗縣政府4臺中市政府5彰化縣政府6雲林縣政府7高雄市政府8屏東縣政府9花蓮縣政府10宜蘭縣政府11金門縣政府

已提供對口單位1臺北市政府2桃園縣政府3苗栗縣政府4臺中市政府5彰化縣政府6雲林縣政府7高雄市政府8屏東縣政府9花蓮縣政府10宜蘭縣政府11金門縣政府

請地方政府儘速提供對口單位

地方對口設置或指派屬地方主管機關權責 組織編制 業務職掌 地方情況

73

五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依地質法相關條文規定

sect6I 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應將地質敏感區相關資料納入土地利用計畫土地開發審查災害防治環境保育及資源開發之參據

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sect11I 將調查及評估結果納入送審之書圖文件中

依地質法第 11 條解釋令 「相關法令」指訂有土地開發行為相

關審查規定之法令 「審查機關」指辦理地質敏感區基地

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審查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為避免重複審查應以最先受理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為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結果之「審查機關」

經審查通過之調查及評估結果應納入後續其他「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之書圖文件做為參據

請區域計畫法都市計畫法建築法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及各目的事業法令之各法令主管機關研修其主管法令規定送審所需書表文件格式評估納入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規定俾便於地質敏感區公告後能辦理審查

請區域計畫法都市計畫法建築法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及各目的事業法令之各法令主管機關研修其主管法令規定送審所需書表文件格式評估納入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規定俾便於地質敏感區公告後能辦理審查

74

水土保持局如何配合地質法施行研修水土保持書件格式檢視「水土保持計畫審核監督辦法」規定 所需書表文件格式之內容酌予文字修正納入地質法地質敏感區規定再行公告即成

第 36 條本辦法所需書表文件之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第 36 條本辦法所需書表文件之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案例分享

75

敬請提供法令修正資訊

為利相關法令與地質法間銜接順暢請應配合地質法修正規定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於修正後將相關資訊轉知中央主管機關

76

一地質敏感區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及規模草案(附件 7 )提請討論

二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草案(附件 9 )提請討論

綜合討論綜合討論

肆討論事項

77

地質法第 8 條第 1 項土地開發行為種類與規模及所稱「緊急救災者」相關規定 ( 草

案 )地質法 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

所有土地開發行為嗎

所有土地開發行為嗎

78

過度擾民 經濟部水利署

經檢視本法所稱之「土地開發行為」水利法中可能涉及本法第 8 條及第 11 條需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事項為水利法第 46 條水利建造物之興辦改造核准許可等惟水利建造物數量龐大規模較小或開挖深度較淺之開發行為對地質環境及人民安全之影響相對較小是否所有開發行為皆須依法辦理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建議排除規模較小部分以避免增加開發成本及過度擾民

臺北市政府 公園闢建開發行為多為地表整地及綠化植栽結構物及附屬設施如涼亭管溝花槽照明設施等等僅佔工程之小部份且為地表淺基礎開挖影響地質環境條件甚微應無造成地質災害之虞參考經濟部全國地質調查資料即可故建議無一層樓以上且建築面積小於 45m2 建物之公園闢建開發得予排除以節省開發成本

hellip

79

比例原則(禁止過分原則)

行政程序法 sect7 行政行為應依下列原則為之一採取之方法應有助於目的之達成二有多種同樣能達成目的之方法時應選擇對人民權益損害最少者

三採取之方法所造成之損害不得與欲達成目的之利益顯失均衡

排除與地質安全無關者排除小規模者

排除與地質安全無關者排除小規模者

80

核釋地質法第 8 條第 1 項規定 依立法意旨及比例原則土地開發行為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其種類及規模如附表

緊急救災者係指災害發生後經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認定之搶通搶災或防患二次災害之緊急工程行為

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 基地位於地質敏感區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規模

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 基地位於地質敏感區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規模

地質敏感區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及規模 ( 草案 )

1 工廠之設立及工業區之開發2鐵路大眾捷運系統港灣及機場之開發3 公路之開發4 土石採取及探礦採礦5蓄水建造物之開發6休閒農場之開發利用7漁塭或魚池之興建8遊樂區及風景區之開發9高爾夫球場及戶外運動場地之興建或擴建10 文化教育訓練設施或研究機構之興建或擴建11醫療建設之開發其醫院興建或擴建12 新市區(係指新社區及新市鎮)建設13 環境保護工程之興建14 核能及其他能源之開發及放射性核廢料儲存或處理場所之興建15 地下街工程16高壓電線塔基工程17纜車之興建或擴建18氣象雷達站之興建或擴建工程19 設置石油管理法所定之石油石油製品貯存槽20 建築物(係指應請領建照執照)之新建或增建

選取與地質安全有關者考量各類地質敏感區屬性決定辦理與否排除小規模者

選取與地質安全有關者考量各類地質敏感區屬性決定辦理與否排除小規模者

82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 (草案 )

本報告書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為避免審查地質專業事項及技術標準不一中央主管機關爰訂定審查參考規範提供各審查機關參考

地質法 sect11 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於相關法令規定須送審之書圖文件中納入調查及評估結果

審查機關應邀請地質專家學者或前條第一項規定之執業技師參與審查或委託專業團體辦理審查但具有自行審查能力者不在此限

83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草案

1 審查人員之資格條件 ( 第 2 點 )

2 審查人員之建議名單 ( 第 3 點 )

3 報告書審查應注意事項 ( 第 4 點 )

4 報告書審查應補正事項 ( 第 5 點 )

5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之法律效益 ( 第 6點 )

6 報告書審查之收費 ( 第 7 點 )

地質 大地工程 土木工程 採礦工程 水利工程 水土保持

地質 大地工程 土木工程 採礦工程 水利工程 水土保持

政府機關(構)及相當職等專職人員地質相關實務經驗 7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副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5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助理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7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5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副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碩士學位以上且地質專長相關專職實務或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專業證照之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且取得證照後執行地質業務 7 年以上

政府機關(構)及相當職等專職人員地質相關實務經驗 7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副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5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助理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7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5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副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碩士學位以上且地質專長相關專職實務或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專業證照之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且取得證照後執行地質業務 7 年以上

專長專長++實務經驗實務經驗

地質法 sect11Ⅱ審查機關應邀請地質專家學者或前條第一項規定之執業技師參與審查或委託專業團體辦理審查但具有自行審查能力者不在此限

審查人員之資格條件 (sect2)

85

審查人員之建議名單 (sect3)

中央主管機關得就前點規定資格條件建立審查人員建議名單提供審查機關參考

86

報告書審查應注意事項 (sect4)

結果之合理性內涵足以提供後續土地開發利用災害防治及環境保育規劃之參據

基地地質調查及基地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基地地質調查及基地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項目內容數量比例尺hellip

87

報告書審查應補正事項 (sect5)

審查報告書有下列情形之一者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應通知申請人限期修正或補正

未依規定格式及份數製作 應檢附文件不齊全未經技師簽證或簽證技師科別不符不符合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規定

88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之法律效益(sect6)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依地質法sect11Ⅱ規定審查)

無行政處分效力 應納入後續相關法令送審書圖文件提供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土地開發利用行為之參據

89

報告書審查之收費 (sect7)

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報告書得收取審查費 依其主管業務收費法令 依規費法相關規定

本報告書為相關法令送審書件之ㄧ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本報告書為相關法令送審書件之ㄧ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 Slide 1
  • Slide 10
  • Slide 12
  • Slide 13
  • Slide 15
  • Slide 25
  • Slide 28
  • Slide 33
  • Slide 39
  • Slide 42
  • Slide 43
  • Slide 44
  • Slide 46
  • Slide 48
  • Slide 49
  • Slide 52
  • Slide 54
  • Slide 55
  • Slide 57
  • Slide 62
  • Slide 63
  • Slide 64
  • Slide 65
  • Slide 66
  • Slide 67
  • Slide 81
  • Slide 84

56

係指辦理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審查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 為避免重複審查應以最先受理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為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結果之「審查機關」

經審查通過之調查及評估結果應納入後續其他「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之書圖文件做為參據

核釋地質法第 11 條第 2 項「審查機關」

【例】複合型休閒農場申請土地開發許可審查流程示意圖

辦理審查辦理審查納入參據納入參據

參據參據 參據

參據

參據參據

誰該辦理審查bull視個案情形bull每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都有可能

誰該辦理審查bull視個案情形bull每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都有可能

58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格式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sect5I 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結果應依本準則規定製作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以下簡稱報告書)報告書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59

報告書格式 基地地質調查報告

1 基地所在地質敏感區地質概況2 區域調查

(1) 調查項目內容方法及數量(2) 調查結果說明附地質圖地質剖面圖及其他相關主題圖說

3細部調查(1) 調查項目內容方法及數量(2) 調查結果說明附地質圖地質剖面圖及其他相關主題圖說

4綜合解釋 基地地質安全評估報告

依據地質調查結果及地質安全評估項目撰述地質安全評估結果

附錄 地質鑽探報告或其他地質調查方法紀錄現地試驗資料室內試驗及分析資料等

60

叁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

一地質法地質敏感區整體作業架構及程序二地質法地質敏感區相關規定

(一)法律及法規命令(二)其他規定

三地質敏感區公告及查詢(一)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及第 1 批準備(二)地質敏感區查詢系統建置

四地方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五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61

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 全國地質敏感區通盤劃定預定 4 至 5 年內分批公告完成之後至少每 5 年通 盤檢討 1次

個案更新視情況得隨時辦理 地質敏感區公告之主要作業及辦理機關

計畫書研提中央及地方主管機關 全國通盤劃定通盤檢討及個案跨越兩個以上行政區域者由中央主管機關辦理

個案未跨行政區域者由該轄管地方主管機關辦理 計畫書公開展示地方主管機關 審議會審查及計畫書核定中央主管機關

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及第 1 批準備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主要由中央主管機關辦理第 1 批地質敏感區主要由中央主管機關辦理

計畫書公開展示 30日

(地方主管機關)

計畫書公開展示 30日

(地方主管機關)計畫書審查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計畫書審查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

計畫書核定及地質敏感區公告(中央主管機關)

計畫書核定及地質敏感區公告(中央主管機關)

約5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

地質法施行 1001201

審議會籌組及討論運作規劃 相關法令

主管機關檢視其主管法令相關規定並調整修正

有關 3 子法發布 10136

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會 101313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會 101313

劃定計畫書研提(中央主管機關)劃定計畫書研提(中央主管機關)

劃定作業(中央主管機關)

劃定作業(中央主管機關)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公告準備

第 1 批分布地點

1 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名稱 分類 縣市 鄉鎮暖暖壺穴 壺穴 基隆市 暖暖區大華壺穴 壺穴 新北市 平溪區猴硐壺穴 壺穴 新北市 瑞芳區十分瀑布 瀑布 新北市 平溪區眼鏡洞瀑布 瀑布 新北市 平溪區

第 1 批101 年度102 年度103 年度

2 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年度 地質敏感區 行政區域第 1批 濁水溪沖積扇 彰化縣

雲林縣

101 屏東平原 高雄市屏東縣

102 蘭陽平原 宜蘭縣

103臺中地區臺北地區

臺中市臺北市新北市

濁水溪沖積扇

3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第 1 批分布地點車籠埔斷層活動斷層敏感區所經行政區域 (鄉鎮市區 ) bull臺中市 (9 處 ) 東勢區石岡區豐原區北屯區太平區大里區潭子區霧峰區和平區bull南投縣 (5 處 ) 草屯鎮南投市中寮鄉名間鄉竹山鎮bull苗栗縣 (1 處 ) 卓蘭鎮

第 1 批101 年度102 年度103 年度104 年度

4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第 1批

年度 直轄市或縣市 說明

第 1批 臺北市 坡地社區重點縣市

五都之一

101 南投縣 921震災區坡地災害指標縣市

101 臺中市 921震災區五都之一

第 1 年度 分布地點

5 土石流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與水土保持局現有之土石流潛勢溪流間之關係尚待釐清

第 1 批暫緩劃定

102(330)

南投縣229

臺中市101

103(264)

屏東縣 65

高雄市 89

嘉義縣 62

臺南市 48

104(320)

宜蘭縣139

雲林縣 10

彰化縣 7

花蓮縣164

105(239)

臺東縣163

苗栗縣 76

106(425)

新竹縣 71

桃園縣 51

基隆市 34

新北市219

臺北市 50

68

地質敏感區查詢系統建置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sect15Ⅲ中央主管機關應建立地質敏感區資料庫提供網路查詢及下載列印查詢結果

地質敏感區查詢民眾得自行上網進行或委由顧問公司技師代辦各級主管機關應協助提供諮詢服務

系統應於第 1 批地質敏感區公告前建妥並於每次公告地質敏感區之同時更新資料

因應土地法地籍資料付費規定系統必要配套 政府機關版查詢時可展現地籍資料 一般民眾版查詢時須自備地籍圖數值資料(向地籍主管機關申購委託測量或其他方式資料處理取得)

69

地質敏感區查詢雛形系統操作展示

地質敏感區查詢雛形系統操作展示

70

叁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

一地質法地質敏感區整體作業架構及程序二地質法地質敏感區相關規定

(一)法律及法規命令(二)其他規定

三地質敏感區公告及查詢(一)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及第 1 批準備(二)地質敏感區查詢系統建置

四地方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五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71

四地方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所在地地方政府

基隆河中上游河蝕地形(壺穴與瀑布 ) 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基隆市新北市

濁水溪沖積扇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彰化縣雲林縣

車籠埔斷層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台中市南投縣苗栗縣

山崩與地滑地質感區劃定計畫書 _臺北市

臺北市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sect9Ⅱ 辦理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公開展示事宜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sect9Ⅱ 辦理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公開展示事宜

72

已提供對口單位1臺北市政府2桃園縣政府3苗栗縣政府4臺中市政府5彰化縣政府6雲林縣政府7高雄市政府8屏東縣政府9花蓮縣政府10宜蘭縣政府11金門縣政府

已提供對口單位1臺北市政府2桃園縣政府3苗栗縣政府4臺中市政府5彰化縣政府6雲林縣政府7高雄市政府8屏東縣政府9花蓮縣政府10宜蘭縣政府11金門縣政府

請地方政府儘速提供對口單位

地方對口設置或指派屬地方主管機關權責 組織編制 業務職掌 地方情況

73

五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依地質法相關條文規定

sect6I 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應將地質敏感區相關資料納入土地利用計畫土地開發審查災害防治環境保育及資源開發之參據

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sect11I 將調查及評估結果納入送審之書圖文件中

依地質法第 11 條解釋令 「相關法令」指訂有土地開發行為相

關審查規定之法令 「審查機關」指辦理地質敏感區基地

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審查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為避免重複審查應以最先受理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為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結果之「審查機關」

經審查通過之調查及評估結果應納入後續其他「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之書圖文件做為參據

請區域計畫法都市計畫法建築法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及各目的事業法令之各法令主管機關研修其主管法令規定送審所需書表文件格式評估納入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規定俾便於地質敏感區公告後能辦理審查

請區域計畫法都市計畫法建築法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及各目的事業法令之各法令主管機關研修其主管法令規定送審所需書表文件格式評估納入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規定俾便於地質敏感區公告後能辦理審查

74

水土保持局如何配合地質法施行研修水土保持書件格式檢視「水土保持計畫審核監督辦法」規定 所需書表文件格式之內容酌予文字修正納入地質法地質敏感區規定再行公告即成

第 36 條本辦法所需書表文件之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第 36 條本辦法所需書表文件之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案例分享

75

敬請提供法令修正資訊

為利相關法令與地質法間銜接順暢請應配合地質法修正規定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於修正後將相關資訊轉知中央主管機關

76

一地質敏感區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及規模草案(附件 7 )提請討論

二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草案(附件 9 )提請討論

綜合討論綜合討論

肆討論事項

77

地質法第 8 條第 1 項土地開發行為種類與規模及所稱「緊急救災者」相關規定 ( 草

案 )地質法 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

所有土地開發行為嗎

所有土地開發行為嗎

78

過度擾民 經濟部水利署

經檢視本法所稱之「土地開發行為」水利法中可能涉及本法第 8 條及第 11 條需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事項為水利法第 46 條水利建造物之興辦改造核准許可等惟水利建造物數量龐大規模較小或開挖深度較淺之開發行為對地質環境及人民安全之影響相對較小是否所有開發行為皆須依法辦理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建議排除規模較小部分以避免增加開發成本及過度擾民

臺北市政府 公園闢建開發行為多為地表整地及綠化植栽結構物及附屬設施如涼亭管溝花槽照明設施等等僅佔工程之小部份且為地表淺基礎開挖影響地質環境條件甚微應無造成地質災害之虞參考經濟部全國地質調查資料即可故建議無一層樓以上且建築面積小於 45m2 建物之公園闢建開發得予排除以節省開發成本

hellip

79

比例原則(禁止過分原則)

行政程序法 sect7 行政行為應依下列原則為之一採取之方法應有助於目的之達成二有多種同樣能達成目的之方法時應選擇對人民權益損害最少者

三採取之方法所造成之損害不得與欲達成目的之利益顯失均衡

排除與地質安全無關者排除小規模者

排除與地質安全無關者排除小規模者

80

核釋地質法第 8 條第 1 項規定 依立法意旨及比例原則土地開發行為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其種類及規模如附表

緊急救災者係指災害發生後經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認定之搶通搶災或防患二次災害之緊急工程行為

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 基地位於地質敏感區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規模

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 基地位於地質敏感區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規模

地質敏感區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及規模 ( 草案 )

1 工廠之設立及工業區之開發2鐵路大眾捷運系統港灣及機場之開發3 公路之開發4 土石採取及探礦採礦5蓄水建造物之開發6休閒農場之開發利用7漁塭或魚池之興建8遊樂區及風景區之開發9高爾夫球場及戶外運動場地之興建或擴建10 文化教育訓練設施或研究機構之興建或擴建11醫療建設之開發其醫院興建或擴建12 新市區(係指新社區及新市鎮)建設13 環境保護工程之興建14 核能及其他能源之開發及放射性核廢料儲存或處理場所之興建15 地下街工程16高壓電線塔基工程17纜車之興建或擴建18氣象雷達站之興建或擴建工程19 設置石油管理法所定之石油石油製品貯存槽20 建築物(係指應請領建照執照)之新建或增建

選取與地質安全有關者考量各類地質敏感區屬性決定辦理與否排除小規模者

選取與地質安全有關者考量各類地質敏感區屬性決定辦理與否排除小規模者

82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 (草案 )

本報告書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為避免審查地質專業事項及技術標準不一中央主管機關爰訂定審查參考規範提供各審查機關參考

地質法 sect11 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於相關法令規定須送審之書圖文件中納入調查及評估結果

審查機關應邀請地質專家學者或前條第一項規定之執業技師參與審查或委託專業團體辦理審查但具有自行審查能力者不在此限

83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草案

1 審查人員之資格條件 ( 第 2 點 )

2 審查人員之建議名單 ( 第 3 點 )

3 報告書審查應注意事項 ( 第 4 點 )

4 報告書審查應補正事項 ( 第 5 點 )

5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之法律效益 ( 第 6點 )

6 報告書審查之收費 ( 第 7 點 )

地質 大地工程 土木工程 採礦工程 水利工程 水土保持

地質 大地工程 土木工程 採礦工程 水利工程 水土保持

政府機關(構)及相當職等專職人員地質相關實務經驗 7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副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5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助理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7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5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副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碩士學位以上且地質專長相關專職實務或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專業證照之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且取得證照後執行地質業務 7 年以上

政府機關(構)及相當職等專職人員地質相關實務經驗 7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副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5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助理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7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5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副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碩士學位以上且地質專長相關專職實務或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專業證照之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且取得證照後執行地質業務 7 年以上

專長專長++實務經驗實務經驗

地質法 sect11Ⅱ審查機關應邀請地質專家學者或前條第一項規定之執業技師參與審查或委託專業團體辦理審查但具有自行審查能力者不在此限

審查人員之資格條件 (sect2)

85

審查人員之建議名單 (sect3)

中央主管機關得就前點規定資格條件建立審查人員建議名單提供審查機關參考

86

報告書審查應注意事項 (sect4)

結果之合理性內涵足以提供後續土地開發利用災害防治及環境保育規劃之參據

基地地質調查及基地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基地地質調查及基地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項目內容數量比例尺hellip

87

報告書審查應補正事項 (sect5)

審查報告書有下列情形之一者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應通知申請人限期修正或補正

未依規定格式及份數製作 應檢附文件不齊全未經技師簽證或簽證技師科別不符不符合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規定

88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之法律效益(sect6)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依地質法sect11Ⅱ規定審查)

無行政處分效力 應納入後續相關法令送審書圖文件提供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土地開發利用行為之參據

89

報告書審查之收費 (sect7)

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報告書得收取審查費 依其主管業務收費法令 依規費法相關規定

本報告書為相關法令送審書件之ㄧ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本報告書為相關法令送審書件之ㄧ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 Slide 1
  • Slide 10
  • Slide 12
  • Slide 13
  • Slide 15
  • Slide 25
  • Slide 28
  • Slide 33
  • Slide 39
  • Slide 42
  • Slide 43
  • Slide 44
  • Slide 46
  • Slide 48
  • Slide 49
  • Slide 52
  • Slide 54
  • Slide 55
  • Slide 57
  • Slide 62
  • Slide 63
  • Slide 64
  • Slide 65
  • Slide 66
  • Slide 67
  • Slide 81
  • Slide 84

【例】複合型休閒農場申請土地開發許可審查流程示意圖

辦理審查辦理審查納入參據納入參據

參據參據 參據

參據

參據參據

誰該辦理審查bull視個案情形bull每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都有可能

誰該辦理審查bull視個案情形bull每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都有可能

58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格式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sect5I 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結果應依本準則規定製作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以下簡稱報告書)報告書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59

報告書格式 基地地質調查報告

1 基地所在地質敏感區地質概況2 區域調查

(1) 調查項目內容方法及數量(2) 調查結果說明附地質圖地質剖面圖及其他相關主題圖說

3細部調查(1) 調查項目內容方法及數量(2) 調查結果說明附地質圖地質剖面圖及其他相關主題圖說

4綜合解釋 基地地質安全評估報告

依據地質調查結果及地質安全評估項目撰述地質安全評估結果

附錄 地質鑽探報告或其他地質調查方法紀錄現地試驗資料室內試驗及分析資料等

60

叁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

一地質法地質敏感區整體作業架構及程序二地質法地質敏感區相關規定

(一)法律及法規命令(二)其他規定

三地質敏感區公告及查詢(一)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及第 1 批準備(二)地質敏感區查詢系統建置

四地方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五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61

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 全國地質敏感區通盤劃定預定 4 至 5 年內分批公告完成之後至少每 5 年通 盤檢討 1次

個案更新視情況得隨時辦理 地質敏感區公告之主要作業及辦理機關

計畫書研提中央及地方主管機關 全國通盤劃定通盤檢討及個案跨越兩個以上行政區域者由中央主管機關辦理

個案未跨行政區域者由該轄管地方主管機關辦理 計畫書公開展示地方主管機關 審議會審查及計畫書核定中央主管機關

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及第 1 批準備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主要由中央主管機關辦理第 1 批地質敏感區主要由中央主管機關辦理

計畫書公開展示 30日

(地方主管機關)

計畫書公開展示 30日

(地方主管機關)計畫書審查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計畫書審查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

計畫書核定及地質敏感區公告(中央主管機關)

計畫書核定及地質敏感區公告(中央主管機關)

約5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

地質法施行 1001201

審議會籌組及討論運作規劃 相關法令

主管機關檢視其主管法令相關規定並調整修正

有關 3 子法發布 10136

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會 101313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會 101313

劃定計畫書研提(中央主管機關)劃定計畫書研提(中央主管機關)

劃定作業(中央主管機關)

劃定作業(中央主管機關)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公告準備

第 1 批分布地點

1 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名稱 分類 縣市 鄉鎮暖暖壺穴 壺穴 基隆市 暖暖區大華壺穴 壺穴 新北市 平溪區猴硐壺穴 壺穴 新北市 瑞芳區十分瀑布 瀑布 新北市 平溪區眼鏡洞瀑布 瀑布 新北市 平溪區

第 1 批101 年度102 年度103 年度

2 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年度 地質敏感區 行政區域第 1批 濁水溪沖積扇 彰化縣

雲林縣

101 屏東平原 高雄市屏東縣

102 蘭陽平原 宜蘭縣

103臺中地區臺北地區

臺中市臺北市新北市

濁水溪沖積扇

3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第 1 批分布地點車籠埔斷層活動斷層敏感區所經行政區域 (鄉鎮市區 ) bull臺中市 (9 處 ) 東勢區石岡區豐原區北屯區太平區大里區潭子區霧峰區和平區bull南投縣 (5 處 ) 草屯鎮南投市中寮鄉名間鄉竹山鎮bull苗栗縣 (1 處 ) 卓蘭鎮

第 1 批101 年度102 年度103 年度104 年度

4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第 1批

年度 直轄市或縣市 說明

第 1批 臺北市 坡地社區重點縣市

五都之一

101 南投縣 921震災區坡地災害指標縣市

101 臺中市 921震災區五都之一

第 1 年度 分布地點

5 土石流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與水土保持局現有之土石流潛勢溪流間之關係尚待釐清

第 1 批暫緩劃定

102(330)

南投縣229

臺中市101

103(264)

屏東縣 65

高雄市 89

嘉義縣 62

臺南市 48

104(320)

宜蘭縣139

雲林縣 10

彰化縣 7

花蓮縣164

105(239)

臺東縣163

苗栗縣 76

106(425)

新竹縣 71

桃園縣 51

基隆市 34

新北市219

臺北市 50

68

地質敏感區查詢系統建置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sect15Ⅲ中央主管機關應建立地質敏感區資料庫提供網路查詢及下載列印查詢結果

地質敏感區查詢民眾得自行上網進行或委由顧問公司技師代辦各級主管機關應協助提供諮詢服務

系統應於第 1 批地質敏感區公告前建妥並於每次公告地質敏感區之同時更新資料

因應土地法地籍資料付費規定系統必要配套 政府機關版查詢時可展現地籍資料 一般民眾版查詢時須自備地籍圖數值資料(向地籍主管機關申購委託測量或其他方式資料處理取得)

69

地質敏感區查詢雛形系統操作展示

地質敏感區查詢雛形系統操作展示

70

叁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

一地質法地質敏感區整體作業架構及程序二地質法地質敏感區相關規定

(一)法律及法規命令(二)其他規定

三地質敏感區公告及查詢(一)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及第 1 批準備(二)地質敏感區查詢系統建置

四地方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五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71

四地方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所在地地方政府

基隆河中上游河蝕地形(壺穴與瀑布 ) 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基隆市新北市

濁水溪沖積扇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彰化縣雲林縣

車籠埔斷層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台中市南投縣苗栗縣

山崩與地滑地質感區劃定計畫書 _臺北市

臺北市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sect9Ⅱ 辦理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公開展示事宜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sect9Ⅱ 辦理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公開展示事宜

72

已提供對口單位1臺北市政府2桃園縣政府3苗栗縣政府4臺中市政府5彰化縣政府6雲林縣政府7高雄市政府8屏東縣政府9花蓮縣政府10宜蘭縣政府11金門縣政府

已提供對口單位1臺北市政府2桃園縣政府3苗栗縣政府4臺中市政府5彰化縣政府6雲林縣政府7高雄市政府8屏東縣政府9花蓮縣政府10宜蘭縣政府11金門縣政府

請地方政府儘速提供對口單位

地方對口設置或指派屬地方主管機關權責 組織編制 業務職掌 地方情況

73

五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依地質法相關條文規定

sect6I 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應將地質敏感區相關資料納入土地利用計畫土地開發審查災害防治環境保育及資源開發之參據

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sect11I 將調查及評估結果納入送審之書圖文件中

依地質法第 11 條解釋令 「相關法令」指訂有土地開發行為相

關審查規定之法令 「審查機關」指辦理地質敏感區基地

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審查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為避免重複審查應以最先受理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為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結果之「審查機關」

經審查通過之調查及評估結果應納入後續其他「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之書圖文件做為參據

請區域計畫法都市計畫法建築法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及各目的事業法令之各法令主管機關研修其主管法令規定送審所需書表文件格式評估納入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規定俾便於地質敏感區公告後能辦理審查

請區域計畫法都市計畫法建築法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及各目的事業法令之各法令主管機關研修其主管法令規定送審所需書表文件格式評估納入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規定俾便於地質敏感區公告後能辦理審查

74

水土保持局如何配合地質法施行研修水土保持書件格式檢視「水土保持計畫審核監督辦法」規定 所需書表文件格式之內容酌予文字修正納入地質法地質敏感區規定再行公告即成

第 36 條本辦法所需書表文件之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第 36 條本辦法所需書表文件之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案例分享

75

敬請提供法令修正資訊

為利相關法令與地質法間銜接順暢請應配合地質法修正規定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於修正後將相關資訊轉知中央主管機關

76

一地質敏感區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及規模草案(附件 7 )提請討論

二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草案(附件 9 )提請討論

綜合討論綜合討論

肆討論事項

77

地質法第 8 條第 1 項土地開發行為種類與規模及所稱「緊急救災者」相關規定 ( 草

案 )地質法 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

所有土地開發行為嗎

所有土地開發行為嗎

78

過度擾民 經濟部水利署

經檢視本法所稱之「土地開發行為」水利法中可能涉及本法第 8 條及第 11 條需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事項為水利法第 46 條水利建造物之興辦改造核准許可等惟水利建造物數量龐大規模較小或開挖深度較淺之開發行為對地質環境及人民安全之影響相對較小是否所有開發行為皆須依法辦理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建議排除規模較小部分以避免增加開發成本及過度擾民

臺北市政府 公園闢建開發行為多為地表整地及綠化植栽結構物及附屬設施如涼亭管溝花槽照明設施等等僅佔工程之小部份且為地表淺基礎開挖影響地質環境條件甚微應無造成地質災害之虞參考經濟部全國地質調查資料即可故建議無一層樓以上且建築面積小於 45m2 建物之公園闢建開發得予排除以節省開發成本

hellip

79

比例原則(禁止過分原則)

行政程序法 sect7 行政行為應依下列原則為之一採取之方法應有助於目的之達成二有多種同樣能達成目的之方法時應選擇對人民權益損害最少者

三採取之方法所造成之損害不得與欲達成目的之利益顯失均衡

排除與地質安全無關者排除小規模者

排除與地質安全無關者排除小規模者

80

核釋地質法第 8 條第 1 項規定 依立法意旨及比例原則土地開發行為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其種類及規模如附表

緊急救災者係指災害發生後經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認定之搶通搶災或防患二次災害之緊急工程行為

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 基地位於地質敏感區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規模

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 基地位於地質敏感區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規模

地質敏感區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及規模 ( 草案 )

1 工廠之設立及工業區之開發2鐵路大眾捷運系統港灣及機場之開發3 公路之開發4 土石採取及探礦採礦5蓄水建造物之開發6休閒農場之開發利用7漁塭或魚池之興建8遊樂區及風景區之開發9高爾夫球場及戶外運動場地之興建或擴建10 文化教育訓練設施或研究機構之興建或擴建11醫療建設之開發其醫院興建或擴建12 新市區(係指新社區及新市鎮)建設13 環境保護工程之興建14 核能及其他能源之開發及放射性核廢料儲存或處理場所之興建15 地下街工程16高壓電線塔基工程17纜車之興建或擴建18氣象雷達站之興建或擴建工程19 設置石油管理法所定之石油石油製品貯存槽20 建築物(係指應請領建照執照)之新建或增建

選取與地質安全有關者考量各類地質敏感區屬性決定辦理與否排除小規模者

選取與地質安全有關者考量各類地質敏感區屬性決定辦理與否排除小規模者

82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 (草案 )

本報告書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為避免審查地質專業事項及技術標準不一中央主管機關爰訂定審查參考規範提供各審查機關參考

地質法 sect11 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於相關法令規定須送審之書圖文件中納入調查及評估結果

審查機關應邀請地質專家學者或前條第一項規定之執業技師參與審查或委託專業團體辦理審查但具有自行審查能力者不在此限

83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草案

1 審查人員之資格條件 ( 第 2 點 )

2 審查人員之建議名單 ( 第 3 點 )

3 報告書審查應注意事項 ( 第 4 點 )

4 報告書審查應補正事項 ( 第 5 點 )

5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之法律效益 ( 第 6點 )

6 報告書審查之收費 ( 第 7 點 )

地質 大地工程 土木工程 採礦工程 水利工程 水土保持

地質 大地工程 土木工程 採礦工程 水利工程 水土保持

政府機關(構)及相當職等專職人員地質相關實務經驗 7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副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5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助理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7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5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副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碩士學位以上且地質專長相關專職實務或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專業證照之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且取得證照後執行地質業務 7 年以上

政府機關(構)及相當職等專職人員地質相關實務經驗 7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副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5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助理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7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5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副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碩士學位以上且地質專長相關專職實務或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專業證照之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且取得證照後執行地質業務 7 年以上

專長專長++實務經驗實務經驗

地質法 sect11Ⅱ審查機關應邀請地質專家學者或前條第一項規定之執業技師參與審查或委託專業團體辦理審查但具有自行審查能力者不在此限

審查人員之資格條件 (sect2)

85

審查人員之建議名單 (sect3)

中央主管機關得就前點規定資格條件建立審查人員建議名單提供審查機關參考

86

報告書審查應注意事項 (sect4)

結果之合理性內涵足以提供後續土地開發利用災害防治及環境保育規劃之參據

基地地質調查及基地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基地地質調查及基地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項目內容數量比例尺hellip

87

報告書審查應補正事項 (sect5)

審查報告書有下列情形之一者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應通知申請人限期修正或補正

未依規定格式及份數製作 應檢附文件不齊全未經技師簽證或簽證技師科別不符不符合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規定

88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之法律效益(sect6)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依地質法sect11Ⅱ規定審查)

無行政處分效力 應納入後續相關法令送審書圖文件提供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土地開發利用行為之參據

89

報告書審查之收費 (sect7)

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報告書得收取審查費 依其主管業務收費法令 依規費法相關規定

本報告書為相關法令送審書件之ㄧ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本報告書為相關法令送審書件之ㄧ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 Slide 1
  • Slide 10
  • Slide 12
  • Slide 13
  • Slide 15
  • Slide 25
  • Slide 28
  • Slide 33
  • Slide 39
  • Slide 42
  • Slide 43
  • Slide 44
  • Slide 46
  • Slide 48
  • Slide 49
  • Slide 52
  • Slide 54
  • Slide 55
  • Slide 57
  • Slide 62
  • Slide 63
  • Slide 64
  • Slide 65
  • Slide 66
  • Slide 67
  • Slide 81
  • Slide 84

58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格式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sect5I 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結果應依本準則規定製作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以下簡稱報告書)報告書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59

報告書格式 基地地質調查報告

1 基地所在地質敏感區地質概況2 區域調查

(1) 調查項目內容方法及數量(2) 調查結果說明附地質圖地質剖面圖及其他相關主題圖說

3細部調查(1) 調查項目內容方法及數量(2) 調查結果說明附地質圖地質剖面圖及其他相關主題圖說

4綜合解釋 基地地質安全評估報告

依據地質調查結果及地質安全評估項目撰述地質安全評估結果

附錄 地質鑽探報告或其他地質調查方法紀錄現地試驗資料室內試驗及分析資料等

60

叁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

一地質法地質敏感區整體作業架構及程序二地質法地質敏感區相關規定

(一)法律及法規命令(二)其他規定

三地質敏感區公告及查詢(一)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及第 1 批準備(二)地質敏感區查詢系統建置

四地方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五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61

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 全國地質敏感區通盤劃定預定 4 至 5 年內分批公告完成之後至少每 5 年通 盤檢討 1次

個案更新視情況得隨時辦理 地質敏感區公告之主要作業及辦理機關

計畫書研提中央及地方主管機關 全國通盤劃定通盤檢討及個案跨越兩個以上行政區域者由中央主管機關辦理

個案未跨行政區域者由該轄管地方主管機關辦理 計畫書公開展示地方主管機關 審議會審查及計畫書核定中央主管機關

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及第 1 批準備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主要由中央主管機關辦理第 1 批地質敏感區主要由中央主管機關辦理

計畫書公開展示 30日

(地方主管機關)

計畫書公開展示 30日

(地方主管機關)計畫書審查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計畫書審查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

計畫書核定及地質敏感區公告(中央主管機關)

計畫書核定及地質敏感區公告(中央主管機關)

約5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

地質法施行 1001201

審議會籌組及討論運作規劃 相關法令

主管機關檢視其主管法令相關規定並調整修正

有關 3 子法發布 10136

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會 101313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會 101313

劃定計畫書研提(中央主管機關)劃定計畫書研提(中央主管機關)

劃定作業(中央主管機關)

劃定作業(中央主管機關)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公告準備

第 1 批分布地點

1 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名稱 分類 縣市 鄉鎮暖暖壺穴 壺穴 基隆市 暖暖區大華壺穴 壺穴 新北市 平溪區猴硐壺穴 壺穴 新北市 瑞芳區十分瀑布 瀑布 新北市 平溪區眼鏡洞瀑布 瀑布 新北市 平溪區

第 1 批101 年度102 年度103 年度

2 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年度 地質敏感區 行政區域第 1批 濁水溪沖積扇 彰化縣

雲林縣

101 屏東平原 高雄市屏東縣

102 蘭陽平原 宜蘭縣

103臺中地區臺北地區

臺中市臺北市新北市

濁水溪沖積扇

3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第 1 批分布地點車籠埔斷層活動斷層敏感區所經行政區域 (鄉鎮市區 ) bull臺中市 (9 處 ) 東勢區石岡區豐原區北屯區太平區大里區潭子區霧峰區和平區bull南投縣 (5 處 ) 草屯鎮南投市中寮鄉名間鄉竹山鎮bull苗栗縣 (1 處 ) 卓蘭鎮

第 1 批101 年度102 年度103 年度104 年度

4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第 1批

年度 直轄市或縣市 說明

第 1批 臺北市 坡地社區重點縣市

五都之一

101 南投縣 921震災區坡地災害指標縣市

101 臺中市 921震災區五都之一

第 1 年度 分布地點

5 土石流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與水土保持局現有之土石流潛勢溪流間之關係尚待釐清

第 1 批暫緩劃定

102(330)

南投縣229

臺中市101

103(264)

屏東縣 65

高雄市 89

嘉義縣 62

臺南市 48

104(320)

宜蘭縣139

雲林縣 10

彰化縣 7

花蓮縣164

105(239)

臺東縣163

苗栗縣 76

106(425)

新竹縣 71

桃園縣 51

基隆市 34

新北市219

臺北市 50

68

地質敏感區查詢系統建置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sect15Ⅲ中央主管機關應建立地質敏感區資料庫提供網路查詢及下載列印查詢結果

地質敏感區查詢民眾得自行上網進行或委由顧問公司技師代辦各級主管機關應協助提供諮詢服務

系統應於第 1 批地質敏感區公告前建妥並於每次公告地質敏感區之同時更新資料

因應土地法地籍資料付費規定系統必要配套 政府機關版查詢時可展現地籍資料 一般民眾版查詢時須自備地籍圖數值資料(向地籍主管機關申購委託測量或其他方式資料處理取得)

69

地質敏感區查詢雛形系統操作展示

地質敏感區查詢雛形系統操作展示

70

叁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

一地質法地質敏感區整體作業架構及程序二地質法地質敏感區相關規定

(一)法律及法規命令(二)其他規定

三地質敏感區公告及查詢(一)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及第 1 批準備(二)地質敏感區查詢系統建置

四地方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五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71

四地方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所在地地方政府

基隆河中上游河蝕地形(壺穴與瀑布 ) 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基隆市新北市

濁水溪沖積扇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彰化縣雲林縣

車籠埔斷層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台中市南投縣苗栗縣

山崩與地滑地質感區劃定計畫書 _臺北市

臺北市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sect9Ⅱ 辦理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公開展示事宜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sect9Ⅱ 辦理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公開展示事宜

72

已提供對口單位1臺北市政府2桃園縣政府3苗栗縣政府4臺中市政府5彰化縣政府6雲林縣政府7高雄市政府8屏東縣政府9花蓮縣政府10宜蘭縣政府11金門縣政府

已提供對口單位1臺北市政府2桃園縣政府3苗栗縣政府4臺中市政府5彰化縣政府6雲林縣政府7高雄市政府8屏東縣政府9花蓮縣政府10宜蘭縣政府11金門縣政府

請地方政府儘速提供對口單位

地方對口設置或指派屬地方主管機關權責 組織編制 業務職掌 地方情況

73

五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依地質法相關條文規定

sect6I 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應將地質敏感區相關資料納入土地利用計畫土地開發審查災害防治環境保育及資源開發之參據

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sect11I 將調查及評估結果納入送審之書圖文件中

依地質法第 11 條解釋令 「相關法令」指訂有土地開發行為相

關審查規定之法令 「審查機關」指辦理地質敏感區基地

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審查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為避免重複審查應以最先受理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為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結果之「審查機關」

經審查通過之調查及評估結果應納入後續其他「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之書圖文件做為參據

請區域計畫法都市計畫法建築法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及各目的事業法令之各法令主管機關研修其主管法令規定送審所需書表文件格式評估納入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規定俾便於地質敏感區公告後能辦理審查

請區域計畫法都市計畫法建築法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及各目的事業法令之各法令主管機關研修其主管法令規定送審所需書表文件格式評估納入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規定俾便於地質敏感區公告後能辦理審查

74

水土保持局如何配合地質法施行研修水土保持書件格式檢視「水土保持計畫審核監督辦法」規定 所需書表文件格式之內容酌予文字修正納入地質法地質敏感區規定再行公告即成

第 36 條本辦法所需書表文件之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第 36 條本辦法所需書表文件之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案例分享

75

敬請提供法令修正資訊

為利相關法令與地質法間銜接順暢請應配合地質法修正規定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於修正後將相關資訊轉知中央主管機關

76

一地質敏感區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及規模草案(附件 7 )提請討論

二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草案(附件 9 )提請討論

綜合討論綜合討論

肆討論事項

77

地質法第 8 條第 1 項土地開發行為種類與規模及所稱「緊急救災者」相關規定 ( 草

案 )地質法 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

所有土地開發行為嗎

所有土地開發行為嗎

78

過度擾民 經濟部水利署

經檢視本法所稱之「土地開發行為」水利法中可能涉及本法第 8 條及第 11 條需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事項為水利法第 46 條水利建造物之興辦改造核准許可等惟水利建造物數量龐大規模較小或開挖深度較淺之開發行為對地質環境及人民安全之影響相對較小是否所有開發行為皆須依法辦理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建議排除規模較小部分以避免增加開發成本及過度擾民

臺北市政府 公園闢建開發行為多為地表整地及綠化植栽結構物及附屬設施如涼亭管溝花槽照明設施等等僅佔工程之小部份且為地表淺基礎開挖影響地質環境條件甚微應無造成地質災害之虞參考經濟部全國地質調查資料即可故建議無一層樓以上且建築面積小於 45m2 建物之公園闢建開發得予排除以節省開發成本

hellip

79

比例原則(禁止過分原則)

行政程序法 sect7 行政行為應依下列原則為之一採取之方法應有助於目的之達成二有多種同樣能達成目的之方法時應選擇對人民權益損害最少者

三採取之方法所造成之損害不得與欲達成目的之利益顯失均衡

排除與地質安全無關者排除小規模者

排除與地質安全無關者排除小規模者

80

核釋地質法第 8 條第 1 項規定 依立法意旨及比例原則土地開發行為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其種類及規模如附表

緊急救災者係指災害發生後經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認定之搶通搶災或防患二次災害之緊急工程行為

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 基地位於地質敏感區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規模

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 基地位於地質敏感區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規模

地質敏感區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及規模 ( 草案 )

1 工廠之設立及工業區之開發2鐵路大眾捷運系統港灣及機場之開發3 公路之開發4 土石採取及探礦採礦5蓄水建造物之開發6休閒農場之開發利用7漁塭或魚池之興建8遊樂區及風景區之開發9高爾夫球場及戶外運動場地之興建或擴建10 文化教育訓練設施或研究機構之興建或擴建11醫療建設之開發其醫院興建或擴建12 新市區(係指新社區及新市鎮)建設13 環境保護工程之興建14 核能及其他能源之開發及放射性核廢料儲存或處理場所之興建15 地下街工程16高壓電線塔基工程17纜車之興建或擴建18氣象雷達站之興建或擴建工程19 設置石油管理法所定之石油石油製品貯存槽20 建築物(係指應請領建照執照)之新建或增建

選取與地質安全有關者考量各類地質敏感區屬性決定辦理與否排除小規模者

選取與地質安全有關者考量各類地質敏感區屬性決定辦理與否排除小規模者

82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 (草案 )

本報告書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為避免審查地質專業事項及技術標準不一中央主管機關爰訂定審查參考規範提供各審查機關參考

地質法 sect11 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於相關法令規定須送審之書圖文件中納入調查及評估結果

審查機關應邀請地質專家學者或前條第一項規定之執業技師參與審查或委託專業團體辦理審查但具有自行審查能力者不在此限

83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草案

1 審查人員之資格條件 ( 第 2 點 )

2 審查人員之建議名單 ( 第 3 點 )

3 報告書審查應注意事項 ( 第 4 點 )

4 報告書審查應補正事項 ( 第 5 點 )

5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之法律效益 ( 第 6點 )

6 報告書審查之收費 ( 第 7 點 )

地質 大地工程 土木工程 採礦工程 水利工程 水土保持

地質 大地工程 土木工程 採礦工程 水利工程 水土保持

政府機關(構)及相當職等專職人員地質相關實務經驗 7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副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5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助理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7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5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副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碩士學位以上且地質專長相關專職實務或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專業證照之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且取得證照後執行地質業務 7 年以上

政府機關(構)及相當職等專職人員地質相關實務經驗 7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副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5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助理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7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5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副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碩士學位以上且地質專長相關專職實務或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專業證照之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且取得證照後執行地質業務 7 年以上

專長專長++實務經驗實務經驗

地質法 sect11Ⅱ審查機關應邀請地質專家學者或前條第一項規定之執業技師參與審查或委託專業團體辦理審查但具有自行審查能力者不在此限

審查人員之資格條件 (sect2)

85

審查人員之建議名單 (sect3)

中央主管機關得就前點規定資格條件建立審查人員建議名單提供審查機關參考

86

報告書審查應注意事項 (sect4)

結果之合理性內涵足以提供後續土地開發利用災害防治及環境保育規劃之參據

基地地質調查及基地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基地地質調查及基地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項目內容數量比例尺hellip

87

報告書審查應補正事項 (sect5)

審查報告書有下列情形之一者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應通知申請人限期修正或補正

未依規定格式及份數製作 應檢附文件不齊全未經技師簽證或簽證技師科別不符不符合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規定

88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之法律效益(sect6)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依地質法sect11Ⅱ規定審查)

無行政處分效力 應納入後續相關法令送審書圖文件提供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土地開發利用行為之參據

89

報告書審查之收費 (sect7)

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報告書得收取審查費 依其主管業務收費法令 依規費法相關規定

本報告書為相關法令送審書件之ㄧ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本報告書為相關法令送審書件之ㄧ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 Slide 1
  • Slide 10
  • Slide 12
  • Slide 13
  • Slide 15
  • Slide 25
  • Slide 28
  • Slide 33
  • Slide 39
  • Slide 42
  • Slide 43
  • Slide 44
  • Slide 46
  • Slide 48
  • Slide 49
  • Slide 52
  • Slide 54
  • Slide 55
  • Slide 57
  • Slide 62
  • Slide 63
  • Slide 64
  • Slide 65
  • Slide 66
  • Slide 67
  • Slide 81
  • Slide 84

59

報告書格式 基地地質調查報告

1 基地所在地質敏感區地質概況2 區域調查

(1) 調查項目內容方法及數量(2) 調查結果說明附地質圖地質剖面圖及其他相關主題圖說

3細部調查(1) 調查項目內容方法及數量(2) 調查結果說明附地質圖地質剖面圖及其他相關主題圖說

4綜合解釋 基地地質安全評估報告

依據地質調查結果及地質安全評估項目撰述地質安全評估結果

附錄 地質鑽探報告或其他地質調查方法紀錄現地試驗資料室內試驗及分析資料等

60

叁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

一地質法地質敏感區整體作業架構及程序二地質法地質敏感區相關規定

(一)法律及法規命令(二)其他規定

三地質敏感區公告及查詢(一)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及第 1 批準備(二)地質敏感區查詢系統建置

四地方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五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61

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 全國地質敏感區通盤劃定預定 4 至 5 年內分批公告完成之後至少每 5 年通 盤檢討 1次

個案更新視情況得隨時辦理 地質敏感區公告之主要作業及辦理機關

計畫書研提中央及地方主管機關 全國通盤劃定通盤檢討及個案跨越兩個以上行政區域者由中央主管機關辦理

個案未跨行政區域者由該轄管地方主管機關辦理 計畫書公開展示地方主管機關 審議會審查及計畫書核定中央主管機關

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及第 1 批準備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主要由中央主管機關辦理第 1 批地質敏感區主要由中央主管機關辦理

計畫書公開展示 30日

(地方主管機關)

計畫書公開展示 30日

(地方主管機關)計畫書審查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計畫書審查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

計畫書核定及地質敏感區公告(中央主管機關)

計畫書核定及地質敏感區公告(中央主管機關)

約5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

地質法施行 1001201

審議會籌組及討論運作規劃 相關法令

主管機關檢視其主管法令相關規定並調整修正

有關 3 子法發布 10136

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會 101313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會 101313

劃定計畫書研提(中央主管機關)劃定計畫書研提(中央主管機關)

劃定作業(中央主管機關)

劃定作業(中央主管機關)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公告準備

第 1 批分布地點

1 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名稱 分類 縣市 鄉鎮暖暖壺穴 壺穴 基隆市 暖暖區大華壺穴 壺穴 新北市 平溪區猴硐壺穴 壺穴 新北市 瑞芳區十分瀑布 瀑布 新北市 平溪區眼鏡洞瀑布 瀑布 新北市 平溪區

第 1 批101 年度102 年度103 年度

2 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年度 地質敏感區 行政區域第 1批 濁水溪沖積扇 彰化縣

雲林縣

101 屏東平原 高雄市屏東縣

102 蘭陽平原 宜蘭縣

103臺中地區臺北地區

臺中市臺北市新北市

濁水溪沖積扇

3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第 1 批分布地點車籠埔斷層活動斷層敏感區所經行政區域 (鄉鎮市區 ) bull臺中市 (9 處 ) 東勢區石岡區豐原區北屯區太平區大里區潭子區霧峰區和平區bull南投縣 (5 處 ) 草屯鎮南投市中寮鄉名間鄉竹山鎮bull苗栗縣 (1 處 ) 卓蘭鎮

第 1 批101 年度102 年度103 年度104 年度

4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第 1批

年度 直轄市或縣市 說明

第 1批 臺北市 坡地社區重點縣市

五都之一

101 南投縣 921震災區坡地災害指標縣市

101 臺中市 921震災區五都之一

第 1 年度 分布地點

5 土石流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與水土保持局現有之土石流潛勢溪流間之關係尚待釐清

第 1 批暫緩劃定

102(330)

南投縣229

臺中市101

103(264)

屏東縣 65

高雄市 89

嘉義縣 62

臺南市 48

104(320)

宜蘭縣139

雲林縣 10

彰化縣 7

花蓮縣164

105(239)

臺東縣163

苗栗縣 76

106(425)

新竹縣 71

桃園縣 51

基隆市 34

新北市219

臺北市 50

68

地質敏感區查詢系統建置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sect15Ⅲ中央主管機關應建立地質敏感區資料庫提供網路查詢及下載列印查詢結果

地質敏感區查詢民眾得自行上網進行或委由顧問公司技師代辦各級主管機關應協助提供諮詢服務

系統應於第 1 批地質敏感區公告前建妥並於每次公告地質敏感區之同時更新資料

因應土地法地籍資料付費規定系統必要配套 政府機關版查詢時可展現地籍資料 一般民眾版查詢時須自備地籍圖數值資料(向地籍主管機關申購委託測量或其他方式資料處理取得)

69

地質敏感區查詢雛形系統操作展示

地質敏感區查詢雛形系統操作展示

70

叁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

一地質法地質敏感區整體作業架構及程序二地質法地質敏感區相關規定

(一)法律及法規命令(二)其他規定

三地質敏感區公告及查詢(一)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及第 1 批準備(二)地質敏感區查詢系統建置

四地方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五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71

四地方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所在地地方政府

基隆河中上游河蝕地形(壺穴與瀑布 ) 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基隆市新北市

濁水溪沖積扇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彰化縣雲林縣

車籠埔斷層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台中市南投縣苗栗縣

山崩與地滑地質感區劃定計畫書 _臺北市

臺北市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sect9Ⅱ 辦理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公開展示事宜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sect9Ⅱ 辦理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公開展示事宜

72

已提供對口單位1臺北市政府2桃園縣政府3苗栗縣政府4臺中市政府5彰化縣政府6雲林縣政府7高雄市政府8屏東縣政府9花蓮縣政府10宜蘭縣政府11金門縣政府

已提供對口單位1臺北市政府2桃園縣政府3苗栗縣政府4臺中市政府5彰化縣政府6雲林縣政府7高雄市政府8屏東縣政府9花蓮縣政府10宜蘭縣政府11金門縣政府

請地方政府儘速提供對口單位

地方對口設置或指派屬地方主管機關權責 組織編制 業務職掌 地方情況

73

五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依地質法相關條文規定

sect6I 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應將地質敏感區相關資料納入土地利用計畫土地開發審查災害防治環境保育及資源開發之參據

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sect11I 將調查及評估結果納入送審之書圖文件中

依地質法第 11 條解釋令 「相關法令」指訂有土地開發行為相

關審查規定之法令 「審查機關」指辦理地質敏感區基地

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審查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為避免重複審查應以最先受理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為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結果之「審查機關」

經審查通過之調查及評估結果應納入後續其他「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之書圖文件做為參據

請區域計畫法都市計畫法建築法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及各目的事業法令之各法令主管機關研修其主管法令規定送審所需書表文件格式評估納入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規定俾便於地質敏感區公告後能辦理審查

請區域計畫法都市計畫法建築法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及各目的事業法令之各法令主管機關研修其主管法令規定送審所需書表文件格式評估納入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規定俾便於地質敏感區公告後能辦理審查

74

水土保持局如何配合地質法施行研修水土保持書件格式檢視「水土保持計畫審核監督辦法」規定 所需書表文件格式之內容酌予文字修正納入地質法地質敏感區規定再行公告即成

第 36 條本辦法所需書表文件之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第 36 條本辦法所需書表文件之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案例分享

75

敬請提供法令修正資訊

為利相關法令與地質法間銜接順暢請應配合地質法修正規定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於修正後將相關資訊轉知中央主管機關

76

一地質敏感區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及規模草案(附件 7 )提請討論

二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草案(附件 9 )提請討論

綜合討論綜合討論

肆討論事項

77

地質法第 8 條第 1 項土地開發行為種類與規模及所稱「緊急救災者」相關規定 ( 草

案 )地質法 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

所有土地開發行為嗎

所有土地開發行為嗎

78

過度擾民 經濟部水利署

經檢視本法所稱之「土地開發行為」水利法中可能涉及本法第 8 條及第 11 條需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事項為水利法第 46 條水利建造物之興辦改造核准許可等惟水利建造物數量龐大規模較小或開挖深度較淺之開發行為對地質環境及人民安全之影響相對較小是否所有開發行為皆須依法辦理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建議排除規模較小部分以避免增加開發成本及過度擾民

臺北市政府 公園闢建開發行為多為地表整地及綠化植栽結構物及附屬設施如涼亭管溝花槽照明設施等等僅佔工程之小部份且為地表淺基礎開挖影響地質環境條件甚微應無造成地質災害之虞參考經濟部全國地質調查資料即可故建議無一層樓以上且建築面積小於 45m2 建物之公園闢建開發得予排除以節省開發成本

hellip

79

比例原則(禁止過分原則)

行政程序法 sect7 行政行為應依下列原則為之一採取之方法應有助於目的之達成二有多種同樣能達成目的之方法時應選擇對人民權益損害最少者

三採取之方法所造成之損害不得與欲達成目的之利益顯失均衡

排除與地質安全無關者排除小規模者

排除與地質安全無關者排除小規模者

80

核釋地質法第 8 條第 1 項規定 依立法意旨及比例原則土地開發行為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其種類及規模如附表

緊急救災者係指災害發生後經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認定之搶通搶災或防患二次災害之緊急工程行為

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 基地位於地質敏感區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規模

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 基地位於地質敏感區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規模

地質敏感區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及規模 ( 草案 )

1 工廠之設立及工業區之開發2鐵路大眾捷運系統港灣及機場之開發3 公路之開發4 土石採取及探礦採礦5蓄水建造物之開發6休閒農場之開發利用7漁塭或魚池之興建8遊樂區及風景區之開發9高爾夫球場及戶外運動場地之興建或擴建10 文化教育訓練設施或研究機構之興建或擴建11醫療建設之開發其醫院興建或擴建12 新市區(係指新社區及新市鎮)建設13 環境保護工程之興建14 核能及其他能源之開發及放射性核廢料儲存或處理場所之興建15 地下街工程16高壓電線塔基工程17纜車之興建或擴建18氣象雷達站之興建或擴建工程19 設置石油管理法所定之石油石油製品貯存槽20 建築物(係指應請領建照執照)之新建或增建

選取與地質安全有關者考量各類地質敏感區屬性決定辦理與否排除小規模者

選取與地質安全有關者考量各類地質敏感區屬性決定辦理與否排除小規模者

82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 (草案 )

本報告書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為避免審查地質專業事項及技術標準不一中央主管機關爰訂定審查參考規範提供各審查機關參考

地質法 sect11 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於相關法令規定須送審之書圖文件中納入調查及評估結果

審查機關應邀請地質專家學者或前條第一項規定之執業技師參與審查或委託專業團體辦理審查但具有自行審查能力者不在此限

83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草案

1 審查人員之資格條件 ( 第 2 點 )

2 審查人員之建議名單 ( 第 3 點 )

3 報告書審查應注意事項 ( 第 4 點 )

4 報告書審查應補正事項 ( 第 5 點 )

5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之法律效益 ( 第 6點 )

6 報告書審查之收費 ( 第 7 點 )

地質 大地工程 土木工程 採礦工程 水利工程 水土保持

地質 大地工程 土木工程 採礦工程 水利工程 水土保持

政府機關(構)及相當職等專職人員地質相關實務經驗 7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副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5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助理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7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5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副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碩士學位以上且地質專長相關專職實務或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專業證照之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且取得證照後執行地質業務 7 年以上

政府機關(構)及相當職等專職人員地質相關實務經驗 7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副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5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助理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7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5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副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碩士學位以上且地質專長相關專職實務或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專業證照之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且取得證照後執行地質業務 7 年以上

專長專長++實務經驗實務經驗

地質法 sect11Ⅱ審查機關應邀請地質專家學者或前條第一項規定之執業技師參與審查或委託專業團體辦理審查但具有自行審查能力者不在此限

審查人員之資格條件 (sect2)

85

審查人員之建議名單 (sect3)

中央主管機關得就前點規定資格條件建立審查人員建議名單提供審查機關參考

86

報告書審查應注意事項 (sect4)

結果之合理性內涵足以提供後續土地開發利用災害防治及環境保育規劃之參據

基地地質調查及基地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基地地質調查及基地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項目內容數量比例尺hellip

87

報告書審查應補正事項 (sect5)

審查報告書有下列情形之一者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應通知申請人限期修正或補正

未依規定格式及份數製作 應檢附文件不齊全未經技師簽證或簽證技師科別不符不符合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規定

88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之法律效益(sect6)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依地質法sect11Ⅱ規定審查)

無行政處分效力 應納入後續相關法令送審書圖文件提供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土地開發利用行為之參據

89

報告書審查之收費 (sect7)

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報告書得收取審查費 依其主管業務收費法令 依規費法相關規定

本報告書為相關法令送審書件之ㄧ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本報告書為相關法令送審書件之ㄧ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 Slide 1
  • Slide 10
  • Slide 12
  • Slide 13
  • Slide 15
  • Slide 25
  • Slide 28
  • Slide 33
  • Slide 39
  • Slide 42
  • Slide 43
  • Slide 44
  • Slide 46
  • Slide 48
  • Slide 49
  • Slide 52
  • Slide 54
  • Slide 55
  • Slide 57
  • Slide 62
  • Slide 63
  • Slide 64
  • Slide 65
  • Slide 66
  • Slide 67
  • Slide 81
  • Slide 84

60

叁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

一地質法地質敏感區整體作業架構及程序二地質法地質敏感區相關規定

(一)法律及法規命令(二)其他規定

三地質敏感區公告及查詢(一)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及第 1 批準備(二)地質敏感區查詢系統建置

四地方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五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61

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 全國地質敏感區通盤劃定預定 4 至 5 年內分批公告完成之後至少每 5 年通 盤檢討 1次

個案更新視情況得隨時辦理 地質敏感區公告之主要作業及辦理機關

計畫書研提中央及地方主管機關 全國通盤劃定通盤檢討及個案跨越兩個以上行政區域者由中央主管機關辦理

個案未跨行政區域者由該轄管地方主管機關辦理 計畫書公開展示地方主管機關 審議會審查及計畫書核定中央主管機關

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及第 1 批準備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主要由中央主管機關辦理第 1 批地質敏感區主要由中央主管機關辦理

計畫書公開展示 30日

(地方主管機關)

計畫書公開展示 30日

(地方主管機關)計畫書審查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計畫書審查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

計畫書核定及地質敏感區公告(中央主管機關)

計畫書核定及地質敏感區公告(中央主管機關)

約5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

地質法施行 1001201

審議會籌組及討論運作規劃 相關法令

主管機關檢視其主管法令相關規定並調整修正

有關 3 子法發布 10136

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會 101313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會 101313

劃定計畫書研提(中央主管機關)劃定計畫書研提(中央主管機關)

劃定作業(中央主管機關)

劃定作業(中央主管機關)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公告準備

第 1 批分布地點

1 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名稱 分類 縣市 鄉鎮暖暖壺穴 壺穴 基隆市 暖暖區大華壺穴 壺穴 新北市 平溪區猴硐壺穴 壺穴 新北市 瑞芳區十分瀑布 瀑布 新北市 平溪區眼鏡洞瀑布 瀑布 新北市 平溪區

第 1 批101 年度102 年度103 年度

2 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年度 地質敏感區 行政區域第 1批 濁水溪沖積扇 彰化縣

雲林縣

101 屏東平原 高雄市屏東縣

102 蘭陽平原 宜蘭縣

103臺中地區臺北地區

臺中市臺北市新北市

濁水溪沖積扇

3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第 1 批分布地點車籠埔斷層活動斷層敏感區所經行政區域 (鄉鎮市區 ) bull臺中市 (9 處 ) 東勢區石岡區豐原區北屯區太平區大里區潭子區霧峰區和平區bull南投縣 (5 處 ) 草屯鎮南投市中寮鄉名間鄉竹山鎮bull苗栗縣 (1 處 ) 卓蘭鎮

第 1 批101 年度102 年度103 年度104 年度

4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第 1批

年度 直轄市或縣市 說明

第 1批 臺北市 坡地社區重點縣市

五都之一

101 南投縣 921震災區坡地災害指標縣市

101 臺中市 921震災區五都之一

第 1 年度 分布地點

5 土石流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與水土保持局現有之土石流潛勢溪流間之關係尚待釐清

第 1 批暫緩劃定

102(330)

南投縣229

臺中市101

103(264)

屏東縣 65

高雄市 89

嘉義縣 62

臺南市 48

104(320)

宜蘭縣139

雲林縣 10

彰化縣 7

花蓮縣164

105(239)

臺東縣163

苗栗縣 76

106(425)

新竹縣 71

桃園縣 51

基隆市 34

新北市219

臺北市 50

68

地質敏感區查詢系統建置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sect15Ⅲ中央主管機關應建立地質敏感區資料庫提供網路查詢及下載列印查詢結果

地質敏感區查詢民眾得自行上網進行或委由顧問公司技師代辦各級主管機關應協助提供諮詢服務

系統應於第 1 批地質敏感區公告前建妥並於每次公告地質敏感區之同時更新資料

因應土地法地籍資料付費規定系統必要配套 政府機關版查詢時可展現地籍資料 一般民眾版查詢時須自備地籍圖數值資料(向地籍主管機關申購委託測量或其他方式資料處理取得)

69

地質敏感區查詢雛形系統操作展示

地質敏感區查詢雛形系統操作展示

70

叁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

一地質法地質敏感區整體作業架構及程序二地質法地質敏感區相關規定

(一)法律及法規命令(二)其他規定

三地質敏感區公告及查詢(一)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及第 1 批準備(二)地質敏感區查詢系統建置

四地方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五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71

四地方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所在地地方政府

基隆河中上游河蝕地形(壺穴與瀑布 ) 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基隆市新北市

濁水溪沖積扇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彰化縣雲林縣

車籠埔斷層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台中市南投縣苗栗縣

山崩與地滑地質感區劃定計畫書 _臺北市

臺北市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sect9Ⅱ 辦理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公開展示事宜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sect9Ⅱ 辦理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公開展示事宜

72

已提供對口單位1臺北市政府2桃園縣政府3苗栗縣政府4臺中市政府5彰化縣政府6雲林縣政府7高雄市政府8屏東縣政府9花蓮縣政府10宜蘭縣政府11金門縣政府

已提供對口單位1臺北市政府2桃園縣政府3苗栗縣政府4臺中市政府5彰化縣政府6雲林縣政府7高雄市政府8屏東縣政府9花蓮縣政府10宜蘭縣政府11金門縣政府

請地方政府儘速提供對口單位

地方對口設置或指派屬地方主管機關權責 組織編制 業務職掌 地方情況

73

五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依地質法相關條文規定

sect6I 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應將地質敏感區相關資料納入土地利用計畫土地開發審查災害防治環境保育及資源開發之參據

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sect11I 將調查及評估結果納入送審之書圖文件中

依地質法第 11 條解釋令 「相關法令」指訂有土地開發行為相

關審查規定之法令 「審查機關」指辦理地質敏感區基地

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審查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為避免重複審查應以最先受理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為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結果之「審查機關」

經審查通過之調查及評估結果應納入後續其他「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之書圖文件做為參據

請區域計畫法都市計畫法建築法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及各目的事業法令之各法令主管機關研修其主管法令規定送審所需書表文件格式評估納入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規定俾便於地質敏感區公告後能辦理審查

請區域計畫法都市計畫法建築法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及各目的事業法令之各法令主管機關研修其主管法令規定送審所需書表文件格式評估納入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規定俾便於地質敏感區公告後能辦理審查

74

水土保持局如何配合地質法施行研修水土保持書件格式檢視「水土保持計畫審核監督辦法」規定 所需書表文件格式之內容酌予文字修正納入地質法地質敏感區規定再行公告即成

第 36 條本辦法所需書表文件之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第 36 條本辦法所需書表文件之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案例分享

75

敬請提供法令修正資訊

為利相關法令與地質法間銜接順暢請應配合地質法修正規定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於修正後將相關資訊轉知中央主管機關

76

一地質敏感區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及規模草案(附件 7 )提請討論

二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草案(附件 9 )提請討論

綜合討論綜合討論

肆討論事項

77

地質法第 8 條第 1 項土地開發行為種類與規模及所稱「緊急救災者」相關規定 ( 草

案 )地質法 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

所有土地開發行為嗎

所有土地開發行為嗎

78

過度擾民 經濟部水利署

經檢視本法所稱之「土地開發行為」水利法中可能涉及本法第 8 條及第 11 條需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事項為水利法第 46 條水利建造物之興辦改造核准許可等惟水利建造物數量龐大規模較小或開挖深度較淺之開發行為對地質環境及人民安全之影響相對較小是否所有開發行為皆須依法辦理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建議排除規模較小部分以避免增加開發成本及過度擾民

臺北市政府 公園闢建開發行為多為地表整地及綠化植栽結構物及附屬設施如涼亭管溝花槽照明設施等等僅佔工程之小部份且為地表淺基礎開挖影響地質環境條件甚微應無造成地質災害之虞參考經濟部全國地質調查資料即可故建議無一層樓以上且建築面積小於 45m2 建物之公園闢建開發得予排除以節省開發成本

hellip

79

比例原則(禁止過分原則)

行政程序法 sect7 行政行為應依下列原則為之一採取之方法應有助於目的之達成二有多種同樣能達成目的之方法時應選擇對人民權益損害最少者

三採取之方法所造成之損害不得與欲達成目的之利益顯失均衡

排除與地質安全無關者排除小規模者

排除與地質安全無關者排除小規模者

80

核釋地質法第 8 條第 1 項規定 依立法意旨及比例原則土地開發行為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其種類及規模如附表

緊急救災者係指災害發生後經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認定之搶通搶災或防患二次災害之緊急工程行為

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 基地位於地質敏感區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規模

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 基地位於地質敏感區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規模

地質敏感區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及規模 ( 草案 )

1 工廠之設立及工業區之開發2鐵路大眾捷運系統港灣及機場之開發3 公路之開發4 土石採取及探礦採礦5蓄水建造物之開發6休閒農場之開發利用7漁塭或魚池之興建8遊樂區及風景區之開發9高爾夫球場及戶外運動場地之興建或擴建10 文化教育訓練設施或研究機構之興建或擴建11醫療建設之開發其醫院興建或擴建12 新市區(係指新社區及新市鎮)建設13 環境保護工程之興建14 核能及其他能源之開發及放射性核廢料儲存或處理場所之興建15 地下街工程16高壓電線塔基工程17纜車之興建或擴建18氣象雷達站之興建或擴建工程19 設置石油管理法所定之石油石油製品貯存槽20 建築物(係指應請領建照執照)之新建或增建

選取與地質安全有關者考量各類地質敏感區屬性決定辦理與否排除小規模者

選取與地質安全有關者考量各類地質敏感區屬性決定辦理與否排除小規模者

82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 (草案 )

本報告書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為避免審查地質專業事項及技術標準不一中央主管機關爰訂定審查參考規範提供各審查機關參考

地質法 sect11 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於相關法令規定須送審之書圖文件中納入調查及評估結果

審查機關應邀請地質專家學者或前條第一項規定之執業技師參與審查或委託專業團體辦理審查但具有自行審查能力者不在此限

83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草案

1 審查人員之資格條件 ( 第 2 點 )

2 審查人員之建議名單 ( 第 3 點 )

3 報告書審查應注意事項 ( 第 4 點 )

4 報告書審查應補正事項 ( 第 5 點 )

5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之法律效益 ( 第 6點 )

6 報告書審查之收費 ( 第 7 點 )

地質 大地工程 土木工程 採礦工程 水利工程 水土保持

地質 大地工程 土木工程 採礦工程 水利工程 水土保持

政府機關(構)及相當職等專職人員地質相關實務經驗 7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副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5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助理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7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5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副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碩士學位以上且地質專長相關專職實務或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專業證照之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且取得證照後執行地質業務 7 年以上

政府機關(構)及相當職等專職人員地質相關實務經驗 7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副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5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助理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7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5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副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碩士學位以上且地質專長相關專職實務或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專業證照之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且取得證照後執行地質業務 7 年以上

專長專長++實務經驗實務經驗

地質法 sect11Ⅱ審查機關應邀請地質專家學者或前條第一項規定之執業技師參與審查或委託專業團體辦理審查但具有自行審查能力者不在此限

審查人員之資格條件 (sect2)

85

審查人員之建議名單 (sect3)

中央主管機關得就前點規定資格條件建立審查人員建議名單提供審查機關參考

86

報告書審查應注意事項 (sect4)

結果之合理性內涵足以提供後續土地開發利用災害防治及環境保育規劃之參據

基地地質調查及基地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基地地質調查及基地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項目內容數量比例尺hellip

87

報告書審查應補正事項 (sect5)

審查報告書有下列情形之一者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應通知申請人限期修正或補正

未依規定格式及份數製作 應檢附文件不齊全未經技師簽證或簽證技師科別不符不符合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規定

88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之法律效益(sect6)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依地質法sect11Ⅱ規定審查)

無行政處分效力 應納入後續相關法令送審書圖文件提供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土地開發利用行為之參據

89

報告書審查之收費 (sect7)

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報告書得收取審查費 依其主管業務收費法令 依規費法相關規定

本報告書為相關法令送審書件之ㄧ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本報告書為相關法令送審書件之ㄧ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 Slide 1
  • Slide 10
  • Slide 12
  • Slide 13
  • Slide 15
  • Slide 25
  • Slide 28
  • Slide 33
  • Slide 39
  • Slide 42
  • Slide 43
  • Slide 44
  • Slide 46
  • Slide 48
  • Slide 49
  • Slide 52
  • Slide 54
  • Slide 55
  • Slide 57
  • Slide 62
  • Slide 63
  • Slide 64
  • Slide 65
  • Slide 66
  • Slide 67
  • Slide 81
  • Slide 84

61

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 全國地質敏感區通盤劃定預定 4 至 5 年內分批公告完成之後至少每 5 年通 盤檢討 1次

個案更新視情況得隨時辦理 地質敏感區公告之主要作業及辦理機關

計畫書研提中央及地方主管機關 全國通盤劃定通盤檢討及個案跨越兩個以上行政區域者由中央主管機關辦理

個案未跨行政區域者由該轄管地方主管機關辦理 計畫書公開展示地方主管機關 審議會審查及計畫書核定中央主管機關

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及第 1 批準備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主要由中央主管機關辦理第 1 批地質敏感區主要由中央主管機關辦理

計畫書公開展示 30日

(地方主管機關)

計畫書公開展示 30日

(地方主管機關)計畫書審查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計畫書審查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

計畫書核定及地質敏感區公告(中央主管機關)

計畫書核定及地質敏感區公告(中央主管機關)

約5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

地質法施行 1001201

審議會籌組及討論運作規劃 相關法令

主管機關檢視其主管法令相關規定並調整修正

有關 3 子法發布 10136

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會 101313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會 101313

劃定計畫書研提(中央主管機關)劃定計畫書研提(中央主管機關)

劃定作業(中央主管機關)

劃定作業(中央主管機關)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公告準備

第 1 批分布地點

1 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名稱 分類 縣市 鄉鎮暖暖壺穴 壺穴 基隆市 暖暖區大華壺穴 壺穴 新北市 平溪區猴硐壺穴 壺穴 新北市 瑞芳區十分瀑布 瀑布 新北市 平溪區眼鏡洞瀑布 瀑布 新北市 平溪區

第 1 批101 年度102 年度103 年度

2 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年度 地質敏感區 行政區域第 1批 濁水溪沖積扇 彰化縣

雲林縣

101 屏東平原 高雄市屏東縣

102 蘭陽平原 宜蘭縣

103臺中地區臺北地區

臺中市臺北市新北市

濁水溪沖積扇

3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第 1 批分布地點車籠埔斷層活動斷層敏感區所經行政區域 (鄉鎮市區 ) bull臺中市 (9 處 ) 東勢區石岡區豐原區北屯區太平區大里區潭子區霧峰區和平區bull南投縣 (5 處 ) 草屯鎮南投市中寮鄉名間鄉竹山鎮bull苗栗縣 (1 處 ) 卓蘭鎮

第 1 批101 年度102 年度103 年度104 年度

4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第 1批

年度 直轄市或縣市 說明

第 1批 臺北市 坡地社區重點縣市

五都之一

101 南投縣 921震災區坡地災害指標縣市

101 臺中市 921震災區五都之一

第 1 年度 分布地點

5 土石流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與水土保持局現有之土石流潛勢溪流間之關係尚待釐清

第 1 批暫緩劃定

102(330)

南投縣229

臺中市101

103(264)

屏東縣 65

高雄市 89

嘉義縣 62

臺南市 48

104(320)

宜蘭縣139

雲林縣 10

彰化縣 7

花蓮縣164

105(239)

臺東縣163

苗栗縣 76

106(425)

新竹縣 71

桃園縣 51

基隆市 34

新北市219

臺北市 50

68

地質敏感區查詢系統建置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sect15Ⅲ中央主管機關應建立地質敏感區資料庫提供網路查詢及下載列印查詢結果

地質敏感區查詢民眾得自行上網進行或委由顧問公司技師代辦各級主管機關應協助提供諮詢服務

系統應於第 1 批地質敏感區公告前建妥並於每次公告地質敏感區之同時更新資料

因應土地法地籍資料付費規定系統必要配套 政府機關版查詢時可展現地籍資料 一般民眾版查詢時須自備地籍圖數值資料(向地籍主管機關申購委託測量或其他方式資料處理取得)

69

地質敏感區查詢雛形系統操作展示

地質敏感區查詢雛形系統操作展示

70

叁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

一地質法地質敏感區整體作業架構及程序二地質法地質敏感區相關規定

(一)法律及法規命令(二)其他規定

三地質敏感區公告及查詢(一)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及第 1 批準備(二)地質敏感區查詢系統建置

四地方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五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71

四地方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所在地地方政府

基隆河中上游河蝕地形(壺穴與瀑布 ) 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基隆市新北市

濁水溪沖積扇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彰化縣雲林縣

車籠埔斷層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台中市南投縣苗栗縣

山崩與地滑地質感區劃定計畫書 _臺北市

臺北市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sect9Ⅱ 辦理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公開展示事宜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sect9Ⅱ 辦理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公開展示事宜

72

已提供對口單位1臺北市政府2桃園縣政府3苗栗縣政府4臺中市政府5彰化縣政府6雲林縣政府7高雄市政府8屏東縣政府9花蓮縣政府10宜蘭縣政府11金門縣政府

已提供對口單位1臺北市政府2桃園縣政府3苗栗縣政府4臺中市政府5彰化縣政府6雲林縣政府7高雄市政府8屏東縣政府9花蓮縣政府10宜蘭縣政府11金門縣政府

請地方政府儘速提供對口單位

地方對口設置或指派屬地方主管機關權責 組織編制 業務職掌 地方情況

73

五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依地質法相關條文規定

sect6I 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應將地質敏感區相關資料納入土地利用計畫土地開發審查災害防治環境保育及資源開發之參據

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sect11I 將調查及評估結果納入送審之書圖文件中

依地質法第 11 條解釋令 「相關法令」指訂有土地開發行為相

關審查規定之法令 「審查機關」指辦理地質敏感區基地

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審查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為避免重複審查應以最先受理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為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結果之「審查機關」

經審查通過之調查及評估結果應納入後續其他「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之書圖文件做為參據

請區域計畫法都市計畫法建築法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及各目的事業法令之各法令主管機關研修其主管法令規定送審所需書表文件格式評估納入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規定俾便於地質敏感區公告後能辦理審查

請區域計畫法都市計畫法建築法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及各目的事業法令之各法令主管機關研修其主管法令規定送審所需書表文件格式評估納入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規定俾便於地質敏感區公告後能辦理審查

74

水土保持局如何配合地質法施行研修水土保持書件格式檢視「水土保持計畫審核監督辦法」規定 所需書表文件格式之內容酌予文字修正納入地質法地質敏感區規定再行公告即成

第 36 條本辦法所需書表文件之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第 36 條本辦法所需書表文件之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案例分享

75

敬請提供法令修正資訊

為利相關法令與地質法間銜接順暢請應配合地質法修正規定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於修正後將相關資訊轉知中央主管機關

76

一地質敏感區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及規模草案(附件 7 )提請討論

二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草案(附件 9 )提請討論

綜合討論綜合討論

肆討論事項

77

地質法第 8 條第 1 項土地開發行為種類與規模及所稱「緊急救災者」相關規定 ( 草

案 )地質法 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

所有土地開發行為嗎

所有土地開發行為嗎

78

過度擾民 經濟部水利署

經檢視本法所稱之「土地開發行為」水利法中可能涉及本法第 8 條及第 11 條需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事項為水利法第 46 條水利建造物之興辦改造核准許可等惟水利建造物數量龐大規模較小或開挖深度較淺之開發行為對地質環境及人民安全之影響相對較小是否所有開發行為皆須依法辦理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建議排除規模較小部分以避免增加開發成本及過度擾民

臺北市政府 公園闢建開發行為多為地表整地及綠化植栽結構物及附屬設施如涼亭管溝花槽照明設施等等僅佔工程之小部份且為地表淺基礎開挖影響地質環境條件甚微應無造成地質災害之虞參考經濟部全國地質調查資料即可故建議無一層樓以上且建築面積小於 45m2 建物之公園闢建開發得予排除以節省開發成本

hellip

79

比例原則(禁止過分原則)

行政程序法 sect7 行政行為應依下列原則為之一採取之方法應有助於目的之達成二有多種同樣能達成目的之方法時應選擇對人民權益損害最少者

三採取之方法所造成之損害不得與欲達成目的之利益顯失均衡

排除與地質安全無關者排除小規模者

排除與地質安全無關者排除小規模者

80

核釋地質法第 8 條第 1 項規定 依立法意旨及比例原則土地開發行為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其種類及規模如附表

緊急救災者係指災害發生後經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認定之搶通搶災或防患二次災害之緊急工程行為

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 基地位於地質敏感區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規模

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 基地位於地質敏感區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規模

地質敏感區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及規模 ( 草案 )

1 工廠之設立及工業區之開發2鐵路大眾捷運系統港灣及機場之開發3 公路之開發4 土石採取及探礦採礦5蓄水建造物之開發6休閒農場之開發利用7漁塭或魚池之興建8遊樂區及風景區之開發9高爾夫球場及戶外運動場地之興建或擴建10 文化教育訓練設施或研究機構之興建或擴建11醫療建設之開發其醫院興建或擴建12 新市區(係指新社區及新市鎮)建設13 環境保護工程之興建14 核能及其他能源之開發及放射性核廢料儲存或處理場所之興建15 地下街工程16高壓電線塔基工程17纜車之興建或擴建18氣象雷達站之興建或擴建工程19 設置石油管理法所定之石油石油製品貯存槽20 建築物(係指應請領建照執照)之新建或增建

選取與地質安全有關者考量各類地質敏感區屬性決定辦理與否排除小規模者

選取與地質安全有關者考量各類地質敏感區屬性決定辦理與否排除小規模者

82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 (草案 )

本報告書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為避免審查地質專業事項及技術標準不一中央主管機關爰訂定審查參考規範提供各審查機關參考

地質法 sect11 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於相關法令規定須送審之書圖文件中納入調查及評估結果

審查機關應邀請地質專家學者或前條第一項規定之執業技師參與審查或委託專業團體辦理審查但具有自行審查能力者不在此限

83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草案

1 審查人員之資格條件 ( 第 2 點 )

2 審查人員之建議名單 ( 第 3 點 )

3 報告書審查應注意事項 ( 第 4 點 )

4 報告書審查應補正事項 ( 第 5 點 )

5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之法律效益 ( 第 6點 )

6 報告書審查之收費 ( 第 7 點 )

地質 大地工程 土木工程 採礦工程 水利工程 水土保持

地質 大地工程 土木工程 採礦工程 水利工程 水土保持

政府機關(構)及相當職等專職人員地質相關實務經驗 7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副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5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助理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7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5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副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碩士學位以上且地質專長相關專職實務或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專業證照之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且取得證照後執行地質業務 7 年以上

政府機關(構)及相當職等專職人員地質相關實務經驗 7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副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5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助理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7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5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副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碩士學位以上且地質專長相關專職實務或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專業證照之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且取得證照後執行地質業務 7 年以上

專長專長++實務經驗實務經驗

地質法 sect11Ⅱ審查機關應邀請地質專家學者或前條第一項規定之執業技師參與審查或委託專業團體辦理審查但具有自行審查能力者不在此限

審查人員之資格條件 (sect2)

85

審查人員之建議名單 (sect3)

中央主管機關得就前點規定資格條件建立審查人員建議名單提供審查機關參考

86

報告書審查應注意事項 (sect4)

結果之合理性內涵足以提供後續土地開發利用災害防治及環境保育規劃之參據

基地地質調查及基地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基地地質調查及基地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項目內容數量比例尺hellip

87

報告書審查應補正事項 (sect5)

審查報告書有下列情形之一者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應通知申請人限期修正或補正

未依規定格式及份數製作 應檢附文件不齊全未經技師簽證或簽證技師科別不符不符合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規定

88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之法律效益(sect6)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依地質法sect11Ⅱ規定審查)

無行政處分效力 應納入後續相關法令送審書圖文件提供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土地開發利用行為之參據

89

報告書審查之收費 (sect7)

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報告書得收取審查費 依其主管業務收費法令 依規費法相關規定

本報告書為相關法令送審書件之ㄧ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本報告書為相關法令送審書件之ㄧ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 Slide 1
  • Slide 10
  • Slide 12
  • Slide 13
  • Slide 15
  • Slide 25
  • Slide 28
  • Slide 33
  • Slide 39
  • Slide 42
  • Slide 43
  • Slide 44
  • Slide 46
  • Slide 48
  • Slide 49
  • Slide 52
  • Slide 54
  • Slide 55
  • Slide 57
  • Slide 62
  • Slide 63
  • Slide 64
  • Slide 65
  • Slide 66
  • Slide 67
  • Slide 81
  • Slide 84

計畫書公開展示 30日

(地方主管機關)

計畫書公開展示 30日

(地方主管機關)計畫書審查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計畫書審查

(地質敏感區審議會)

計畫書核定及地質敏感區公告(中央主管機關)

計畫書核定及地質敏感區公告(中央主管機關)

約5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

地質法施行 1001201

審議會籌組及討論運作規劃 相關法令

主管機關檢視其主管法令相關規定並調整修正

有關 3 子法發布 10136

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會 101313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會 101313

劃定計畫書研提(中央主管機關)劃定計畫書研提(中央主管機關)

劃定作業(中央主管機關)

劃定作業(中央主管機關)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公告準備

第 1 批分布地點

1 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名稱 分類 縣市 鄉鎮暖暖壺穴 壺穴 基隆市 暖暖區大華壺穴 壺穴 新北市 平溪區猴硐壺穴 壺穴 新北市 瑞芳區十分瀑布 瀑布 新北市 平溪區眼鏡洞瀑布 瀑布 新北市 平溪區

第 1 批101 年度102 年度103 年度

2 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年度 地質敏感區 行政區域第 1批 濁水溪沖積扇 彰化縣

雲林縣

101 屏東平原 高雄市屏東縣

102 蘭陽平原 宜蘭縣

103臺中地區臺北地區

臺中市臺北市新北市

濁水溪沖積扇

3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第 1 批分布地點車籠埔斷層活動斷層敏感區所經行政區域 (鄉鎮市區 ) bull臺中市 (9 處 ) 東勢區石岡區豐原區北屯區太平區大里區潭子區霧峰區和平區bull南投縣 (5 處 ) 草屯鎮南投市中寮鄉名間鄉竹山鎮bull苗栗縣 (1 處 ) 卓蘭鎮

第 1 批101 年度102 年度103 年度104 年度

4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第 1批

年度 直轄市或縣市 說明

第 1批 臺北市 坡地社區重點縣市

五都之一

101 南投縣 921震災區坡地災害指標縣市

101 臺中市 921震災區五都之一

第 1 年度 分布地點

5 土石流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與水土保持局現有之土石流潛勢溪流間之關係尚待釐清

第 1 批暫緩劃定

102(330)

南投縣229

臺中市101

103(264)

屏東縣 65

高雄市 89

嘉義縣 62

臺南市 48

104(320)

宜蘭縣139

雲林縣 10

彰化縣 7

花蓮縣164

105(239)

臺東縣163

苗栗縣 76

106(425)

新竹縣 71

桃園縣 51

基隆市 34

新北市219

臺北市 50

68

地質敏感區查詢系統建置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sect15Ⅲ中央主管機關應建立地質敏感區資料庫提供網路查詢及下載列印查詢結果

地質敏感區查詢民眾得自行上網進行或委由顧問公司技師代辦各級主管機關應協助提供諮詢服務

系統應於第 1 批地質敏感區公告前建妥並於每次公告地質敏感區之同時更新資料

因應土地法地籍資料付費規定系統必要配套 政府機關版查詢時可展現地籍資料 一般民眾版查詢時須自備地籍圖數值資料(向地籍主管機關申購委託測量或其他方式資料處理取得)

69

地質敏感區查詢雛形系統操作展示

地質敏感區查詢雛形系統操作展示

70

叁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

一地質法地質敏感區整體作業架構及程序二地質法地質敏感區相關規定

(一)法律及法規命令(二)其他規定

三地質敏感區公告及查詢(一)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及第 1 批準備(二)地質敏感區查詢系統建置

四地方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五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71

四地方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所在地地方政府

基隆河中上游河蝕地形(壺穴與瀑布 ) 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基隆市新北市

濁水溪沖積扇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彰化縣雲林縣

車籠埔斷層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台中市南投縣苗栗縣

山崩與地滑地質感區劃定計畫書 _臺北市

臺北市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sect9Ⅱ 辦理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公開展示事宜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sect9Ⅱ 辦理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公開展示事宜

72

已提供對口單位1臺北市政府2桃園縣政府3苗栗縣政府4臺中市政府5彰化縣政府6雲林縣政府7高雄市政府8屏東縣政府9花蓮縣政府10宜蘭縣政府11金門縣政府

已提供對口單位1臺北市政府2桃園縣政府3苗栗縣政府4臺中市政府5彰化縣政府6雲林縣政府7高雄市政府8屏東縣政府9花蓮縣政府10宜蘭縣政府11金門縣政府

請地方政府儘速提供對口單位

地方對口設置或指派屬地方主管機關權責 組織編制 業務職掌 地方情況

73

五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依地質法相關條文規定

sect6I 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應將地質敏感區相關資料納入土地利用計畫土地開發審查災害防治環境保育及資源開發之參據

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sect11I 將調查及評估結果納入送審之書圖文件中

依地質法第 11 條解釋令 「相關法令」指訂有土地開發行為相

關審查規定之法令 「審查機關」指辦理地質敏感區基地

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審查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為避免重複審查應以最先受理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為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結果之「審查機關」

經審查通過之調查及評估結果應納入後續其他「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之書圖文件做為參據

請區域計畫法都市計畫法建築法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及各目的事業法令之各法令主管機關研修其主管法令規定送審所需書表文件格式評估納入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規定俾便於地質敏感區公告後能辦理審查

請區域計畫法都市計畫法建築法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及各目的事業法令之各法令主管機關研修其主管法令規定送審所需書表文件格式評估納入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規定俾便於地質敏感區公告後能辦理審查

74

水土保持局如何配合地質法施行研修水土保持書件格式檢視「水土保持計畫審核監督辦法」規定 所需書表文件格式之內容酌予文字修正納入地質法地質敏感區規定再行公告即成

第 36 條本辦法所需書表文件之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第 36 條本辦法所需書表文件之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案例分享

75

敬請提供法令修正資訊

為利相關法令與地質法間銜接順暢請應配合地質法修正規定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於修正後將相關資訊轉知中央主管機關

76

一地質敏感區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及規模草案(附件 7 )提請討論

二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草案(附件 9 )提請討論

綜合討論綜合討論

肆討論事項

77

地質法第 8 條第 1 項土地開發行為種類與規模及所稱「緊急救災者」相關規定 ( 草

案 )地質法 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

所有土地開發行為嗎

所有土地開發行為嗎

78

過度擾民 經濟部水利署

經檢視本法所稱之「土地開發行為」水利法中可能涉及本法第 8 條及第 11 條需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事項為水利法第 46 條水利建造物之興辦改造核准許可等惟水利建造物數量龐大規模較小或開挖深度較淺之開發行為對地質環境及人民安全之影響相對較小是否所有開發行為皆須依法辦理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建議排除規模較小部分以避免增加開發成本及過度擾民

臺北市政府 公園闢建開發行為多為地表整地及綠化植栽結構物及附屬設施如涼亭管溝花槽照明設施等等僅佔工程之小部份且為地表淺基礎開挖影響地質環境條件甚微應無造成地質災害之虞參考經濟部全國地質調查資料即可故建議無一層樓以上且建築面積小於 45m2 建物之公園闢建開發得予排除以節省開發成本

hellip

79

比例原則(禁止過分原則)

行政程序法 sect7 行政行為應依下列原則為之一採取之方法應有助於目的之達成二有多種同樣能達成目的之方法時應選擇對人民權益損害最少者

三採取之方法所造成之損害不得與欲達成目的之利益顯失均衡

排除與地質安全無關者排除小規模者

排除與地質安全無關者排除小規模者

80

核釋地質法第 8 條第 1 項規定 依立法意旨及比例原則土地開發行為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其種類及規模如附表

緊急救災者係指災害發生後經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認定之搶通搶災或防患二次災害之緊急工程行為

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 基地位於地質敏感區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規模

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 基地位於地質敏感區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規模

地質敏感區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及規模 ( 草案 )

1 工廠之設立及工業區之開發2鐵路大眾捷運系統港灣及機場之開發3 公路之開發4 土石採取及探礦採礦5蓄水建造物之開發6休閒農場之開發利用7漁塭或魚池之興建8遊樂區及風景區之開發9高爾夫球場及戶外運動場地之興建或擴建10 文化教育訓練設施或研究機構之興建或擴建11醫療建設之開發其醫院興建或擴建12 新市區(係指新社區及新市鎮)建設13 環境保護工程之興建14 核能及其他能源之開發及放射性核廢料儲存或處理場所之興建15 地下街工程16高壓電線塔基工程17纜車之興建或擴建18氣象雷達站之興建或擴建工程19 設置石油管理法所定之石油石油製品貯存槽20 建築物(係指應請領建照執照)之新建或增建

選取與地質安全有關者考量各類地質敏感區屬性決定辦理與否排除小規模者

選取與地質安全有關者考量各類地質敏感區屬性決定辦理與否排除小規模者

82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 (草案 )

本報告書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為避免審查地質專業事項及技術標準不一中央主管機關爰訂定審查參考規範提供各審查機關參考

地質法 sect11 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於相關法令規定須送審之書圖文件中納入調查及評估結果

審查機關應邀請地質專家學者或前條第一項規定之執業技師參與審查或委託專業團體辦理審查但具有自行審查能力者不在此限

83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草案

1 審查人員之資格條件 ( 第 2 點 )

2 審查人員之建議名單 ( 第 3 點 )

3 報告書審查應注意事項 ( 第 4 點 )

4 報告書審查應補正事項 ( 第 5 點 )

5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之法律效益 ( 第 6點 )

6 報告書審查之收費 ( 第 7 點 )

地質 大地工程 土木工程 採礦工程 水利工程 水土保持

地質 大地工程 土木工程 採礦工程 水利工程 水土保持

政府機關(構)及相當職等專職人員地質相關實務經驗 7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副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5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助理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7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5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副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碩士學位以上且地質專長相關專職實務或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專業證照之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且取得證照後執行地質業務 7 年以上

政府機關(構)及相當職等專職人員地質相關實務經驗 7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副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5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助理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7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5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副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碩士學位以上且地質專長相關專職實務或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專業證照之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且取得證照後執行地質業務 7 年以上

專長專長++實務經驗實務經驗

地質法 sect11Ⅱ審查機關應邀請地質專家學者或前條第一項規定之執業技師參與審查或委託專業團體辦理審查但具有自行審查能力者不在此限

審查人員之資格條件 (sect2)

85

審查人員之建議名單 (sect3)

中央主管機關得就前點規定資格條件建立審查人員建議名單提供審查機關參考

86

報告書審查應注意事項 (sect4)

結果之合理性內涵足以提供後續土地開發利用災害防治及環境保育規劃之參據

基地地質調查及基地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基地地質調查及基地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項目內容數量比例尺hellip

87

報告書審查應補正事項 (sect5)

審查報告書有下列情形之一者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應通知申請人限期修正或補正

未依規定格式及份數製作 應檢附文件不齊全未經技師簽證或簽證技師科別不符不符合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規定

88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之法律效益(sect6)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依地質法sect11Ⅱ規定審查)

無行政處分效力 應納入後續相關法令送審書圖文件提供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土地開發利用行為之參據

89

報告書審查之收費 (sect7)

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報告書得收取審查費 依其主管業務收費法令 依規費法相關規定

本報告書為相關法令送審書件之ㄧ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本報告書為相關法令送審書件之ㄧ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 Slide 1
  • Slide 10
  • Slide 12
  • Slide 13
  • Slide 15
  • Slide 25
  • Slide 28
  • Slide 33
  • Slide 39
  • Slide 42
  • Slide 43
  • Slide 44
  • Slide 46
  • Slide 48
  • Slide 49
  • Slide 52
  • Slide 54
  • Slide 55
  • Slide 57
  • Slide 62
  • Slide 63
  • Slide 64
  • Slide 65
  • Slide 66
  • Slide 67
  • Slide 81
  • Slide 84

第 1 批分布地點

1 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名稱 分類 縣市 鄉鎮暖暖壺穴 壺穴 基隆市 暖暖區大華壺穴 壺穴 新北市 平溪區猴硐壺穴 壺穴 新北市 瑞芳區十分瀑布 瀑布 新北市 平溪區眼鏡洞瀑布 瀑布 新北市 平溪區

第 1 批101 年度102 年度103 年度

2 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年度 地質敏感區 行政區域第 1批 濁水溪沖積扇 彰化縣

雲林縣

101 屏東平原 高雄市屏東縣

102 蘭陽平原 宜蘭縣

103臺中地區臺北地區

臺中市臺北市新北市

濁水溪沖積扇

3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第 1 批分布地點車籠埔斷層活動斷層敏感區所經行政區域 (鄉鎮市區 ) bull臺中市 (9 處 ) 東勢區石岡區豐原區北屯區太平區大里區潭子區霧峰區和平區bull南投縣 (5 處 ) 草屯鎮南投市中寮鄉名間鄉竹山鎮bull苗栗縣 (1 處 ) 卓蘭鎮

第 1 批101 年度102 年度103 年度104 年度

4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第 1批

年度 直轄市或縣市 說明

第 1批 臺北市 坡地社區重點縣市

五都之一

101 南投縣 921震災區坡地災害指標縣市

101 臺中市 921震災區五都之一

第 1 年度 分布地點

5 土石流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與水土保持局現有之土石流潛勢溪流間之關係尚待釐清

第 1 批暫緩劃定

102(330)

南投縣229

臺中市101

103(264)

屏東縣 65

高雄市 89

嘉義縣 62

臺南市 48

104(320)

宜蘭縣139

雲林縣 10

彰化縣 7

花蓮縣164

105(239)

臺東縣163

苗栗縣 76

106(425)

新竹縣 71

桃園縣 51

基隆市 34

新北市219

臺北市 50

68

地質敏感區查詢系統建置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sect15Ⅲ中央主管機關應建立地質敏感區資料庫提供網路查詢及下載列印查詢結果

地質敏感區查詢民眾得自行上網進行或委由顧問公司技師代辦各級主管機關應協助提供諮詢服務

系統應於第 1 批地質敏感區公告前建妥並於每次公告地質敏感區之同時更新資料

因應土地法地籍資料付費規定系統必要配套 政府機關版查詢時可展現地籍資料 一般民眾版查詢時須自備地籍圖數值資料(向地籍主管機關申購委託測量或其他方式資料處理取得)

69

地質敏感區查詢雛形系統操作展示

地質敏感區查詢雛形系統操作展示

70

叁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

一地質法地質敏感區整體作業架構及程序二地質法地質敏感區相關規定

(一)法律及法規命令(二)其他規定

三地質敏感區公告及查詢(一)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及第 1 批準備(二)地質敏感區查詢系統建置

四地方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五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71

四地方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所在地地方政府

基隆河中上游河蝕地形(壺穴與瀑布 ) 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基隆市新北市

濁水溪沖積扇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彰化縣雲林縣

車籠埔斷層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台中市南投縣苗栗縣

山崩與地滑地質感區劃定計畫書 _臺北市

臺北市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sect9Ⅱ 辦理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公開展示事宜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sect9Ⅱ 辦理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公開展示事宜

72

已提供對口單位1臺北市政府2桃園縣政府3苗栗縣政府4臺中市政府5彰化縣政府6雲林縣政府7高雄市政府8屏東縣政府9花蓮縣政府10宜蘭縣政府11金門縣政府

已提供對口單位1臺北市政府2桃園縣政府3苗栗縣政府4臺中市政府5彰化縣政府6雲林縣政府7高雄市政府8屏東縣政府9花蓮縣政府10宜蘭縣政府11金門縣政府

請地方政府儘速提供對口單位

地方對口設置或指派屬地方主管機關權責 組織編制 業務職掌 地方情況

73

五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依地質法相關條文規定

sect6I 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應將地質敏感區相關資料納入土地利用計畫土地開發審查災害防治環境保育及資源開發之參據

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sect11I 將調查及評估結果納入送審之書圖文件中

依地質法第 11 條解釋令 「相關法令」指訂有土地開發行為相

關審查規定之法令 「審查機關」指辦理地質敏感區基地

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審查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為避免重複審查應以最先受理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為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結果之「審查機關」

經審查通過之調查及評估結果應納入後續其他「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之書圖文件做為參據

請區域計畫法都市計畫法建築法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及各目的事業法令之各法令主管機關研修其主管法令規定送審所需書表文件格式評估納入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規定俾便於地質敏感區公告後能辦理審查

請區域計畫法都市計畫法建築法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及各目的事業法令之各法令主管機關研修其主管法令規定送審所需書表文件格式評估納入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規定俾便於地質敏感區公告後能辦理審查

74

水土保持局如何配合地質法施行研修水土保持書件格式檢視「水土保持計畫審核監督辦法」規定 所需書表文件格式之內容酌予文字修正納入地質法地質敏感區規定再行公告即成

第 36 條本辦法所需書表文件之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第 36 條本辦法所需書表文件之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案例分享

75

敬請提供法令修正資訊

為利相關法令與地質法間銜接順暢請應配合地質法修正規定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於修正後將相關資訊轉知中央主管機關

76

一地質敏感區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及規模草案(附件 7 )提請討論

二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草案(附件 9 )提請討論

綜合討論綜合討論

肆討論事項

77

地質法第 8 條第 1 項土地開發行為種類與規模及所稱「緊急救災者」相關規定 ( 草

案 )地質法 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

所有土地開發行為嗎

所有土地開發行為嗎

78

過度擾民 經濟部水利署

經檢視本法所稱之「土地開發行為」水利法中可能涉及本法第 8 條及第 11 條需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事項為水利法第 46 條水利建造物之興辦改造核准許可等惟水利建造物數量龐大規模較小或開挖深度較淺之開發行為對地質環境及人民安全之影響相對較小是否所有開發行為皆須依法辦理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建議排除規模較小部分以避免增加開發成本及過度擾民

臺北市政府 公園闢建開發行為多為地表整地及綠化植栽結構物及附屬設施如涼亭管溝花槽照明設施等等僅佔工程之小部份且為地表淺基礎開挖影響地質環境條件甚微應無造成地質災害之虞參考經濟部全國地質調查資料即可故建議無一層樓以上且建築面積小於 45m2 建物之公園闢建開發得予排除以節省開發成本

hellip

79

比例原則(禁止過分原則)

行政程序法 sect7 行政行為應依下列原則為之一採取之方法應有助於目的之達成二有多種同樣能達成目的之方法時應選擇對人民權益損害最少者

三採取之方法所造成之損害不得與欲達成目的之利益顯失均衡

排除與地質安全無關者排除小規模者

排除與地質安全無關者排除小規模者

80

核釋地質法第 8 條第 1 項規定 依立法意旨及比例原則土地開發行為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其種類及規模如附表

緊急救災者係指災害發生後經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認定之搶通搶災或防患二次災害之緊急工程行為

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 基地位於地質敏感區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規模

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 基地位於地質敏感區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規模

地質敏感區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及規模 ( 草案 )

1 工廠之設立及工業區之開發2鐵路大眾捷運系統港灣及機場之開發3 公路之開發4 土石採取及探礦採礦5蓄水建造物之開發6休閒農場之開發利用7漁塭或魚池之興建8遊樂區及風景區之開發9高爾夫球場及戶外運動場地之興建或擴建10 文化教育訓練設施或研究機構之興建或擴建11醫療建設之開發其醫院興建或擴建12 新市區(係指新社區及新市鎮)建設13 環境保護工程之興建14 核能及其他能源之開發及放射性核廢料儲存或處理場所之興建15 地下街工程16高壓電線塔基工程17纜車之興建或擴建18氣象雷達站之興建或擴建工程19 設置石油管理法所定之石油石油製品貯存槽20 建築物(係指應請領建照執照)之新建或增建

選取與地質安全有關者考量各類地質敏感區屬性決定辦理與否排除小規模者

選取與地質安全有關者考量各類地質敏感區屬性決定辦理與否排除小規模者

82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 (草案 )

本報告書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為避免審查地質專業事項及技術標準不一中央主管機關爰訂定審查參考規範提供各審查機關參考

地質法 sect11 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於相關法令規定須送審之書圖文件中納入調查及評估結果

審查機關應邀請地質專家學者或前條第一項規定之執業技師參與審查或委託專業團體辦理審查但具有自行審查能力者不在此限

83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草案

1 審查人員之資格條件 ( 第 2 點 )

2 審查人員之建議名單 ( 第 3 點 )

3 報告書審查應注意事項 ( 第 4 點 )

4 報告書審查應補正事項 ( 第 5 點 )

5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之法律效益 ( 第 6點 )

6 報告書審查之收費 ( 第 7 點 )

地質 大地工程 土木工程 採礦工程 水利工程 水土保持

地質 大地工程 土木工程 採礦工程 水利工程 水土保持

政府機關(構)及相當職等專職人員地質相關實務經驗 7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副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5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助理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7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5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副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碩士學位以上且地質專長相關專職實務或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專業證照之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且取得證照後執行地質業務 7 年以上

政府機關(構)及相當職等專職人員地質相關實務經驗 7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副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5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助理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7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5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副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碩士學位以上且地質專長相關專職實務或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專業證照之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且取得證照後執行地質業務 7 年以上

專長專長++實務經驗實務經驗

地質法 sect11Ⅱ審查機關應邀請地質專家學者或前條第一項規定之執業技師參與審查或委託專業團體辦理審查但具有自行審查能力者不在此限

審查人員之資格條件 (sect2)

85

審查人員之建議名單 (sect3)

中央主管機關得就前點規定資格條件建立審查人員建議名單提供審查機關參考

86

報告書審查應注意事項 (sect4)

結果之合理性內涵足以提供後續土地開發利用災害防治及環境保育規劃之參據

基地地質調查及基地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基地地質調查及基地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項目內容數量比例尺hellip

87

報告書審查應補正事項 (sect5)

審查報告書有下列情形之一者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應通知申請人限期修正或補正

未依規定格式及份數製作 應檢附文件不齊全未經技師簽證或簽證技師科別不符不符合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規定

88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之法律效益(sect6)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依地質法sect11Ⅱ規定審查)

無行政處分效力 應納入後續相關法令送審書圖文件提供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土地開發利用行為之參據

89

報告書審查之收費 (sect7)

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報告書得收取審查費 依其主管業務收費法令 依規費法相關規定

本報告書為相關法令送審書件之ㄧ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本報告書為相關法令送審書件之ㄧ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 Slide 1
  • Slide 10
  • Slide 12
  • Slide 13
  • Slide 15
  • Slide 25
  • Slide 28
  • Slide 33
  • Slide 39
  • Slide 42
  • Slide 43
  • Slide 44
  • Slide 46
  • Slide 48
  • Slide 49
  • Slide 52
  • Slide 54
  • Slide 55
  • Slide 57
  • Slide 62
  • Slide 63
  • Slide 64
  • Slide 65
  • Slide 66
  • Slide 67
  • Slide 81
  • Slide 84

2 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年度 地質敏感區 行政區域第 1批 濁水溪沖積扇 彰化縣

雲林縣

101 屏東平原 高雄市屏東縣

102 蘭陽平原 宜蘭縣

103臺中地區臺北地區

臺中市臺北市新北市

濁水溪沖積扇

3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第 1 批分布地點車籠埔斷層活動斷層敏感區所經行政區域 (鄉鎮市區 ) bull臺中市 (9 處 ) 東勢區石岡區豐原區北屯區太平區大里區潭子區霧峰區和平區bull南投縣 (5 處 ) 草屯鎮南投市中寮鄉名間鄉竹山鎮bull苗栗縣 (1 處 ) 卓蘭鎮

第 1 批101 年度102 年度103 年度104 年度

4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第 1批

年度 直轄市或縣市 說明

第 1批 臺北市 坡地社區重點縣市

五都之一

101 南投縣 921震災區坡地災害指標縣市

101 臺中市 921震災區五都之一

第 1 年度 分布地點

5 土石流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與水土保持局現有之土石流潛勢溪流間之關係尚待釐清

第 1 批暫緩劃定

102(330)

南投縣229

臺中市101

103(264)

屏東縣 65

高雄市 89

嘉義縣 62

臺南市 48

104(320)

宜蘭縣139

雲林縣 10

彰化縣 7

花蓮縣164

105(239)

臺東縣163

苗栗縣 76

106(425)

新竹縣 71

桃園縣 51

基隆市 34

新北市219

臺北市 50

68

地質敏感區查詢系統建置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sect15Ⅲ中央主管機關應建立地質敏感區資料庫提供網路查詢及下載列印查詢結果

地質敏感區查詢民眾得自行上網進行或委由顧問公司技師代辦各級主管機關應協助提供諮詢服務

系統應於第 1 批地質敏感區公告前建妥並於每次公告地質敏感區之同時更新資料

因應土地法地籍資料付費規定系統必要配套 政府機關版查詢時可展現地籍資料 一般民眾版查詢時須自備地籍圖數值資料(向地籍主管機關申購委託測量或其他方式資料處理取得)

69

地質敏感區查詢雛形系統操作展示

地質敏感區查詢雛形系統操作展示

70

叁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

一地質法地質敏感區整體作業架構及程序二地質法地質敏感區相關規定

(一)法律及法規命令(二)其他規定

三地質敏感區公告及查詢(一)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及第 1 批準備(二)地質敏感區查詢系統建置

四地方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五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71

四地方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所在地地方政府

基隆河中上游河蝕地形(壺穴與瀑布 ) 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基隆市新北市

濁水溪沖積扇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彰化縣雲林縣

車籠埔斷層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台中市南投縣苗栗縣

山崩與地滑地質感區劃定計畫書 _臺北市

臺北市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sect9Ⅱ 辦理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公開展示事宜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sect9Ⅱ 辦理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公開展示事宜

72

已提供對口單位1臺北市政府2桃園縣政府3苗栗縣政府4臺中市政府5彰化縣政府6雲林縣政府7高雄市政府8屏東縣政府9花蓮縣政府10宜蘭縣政府11金門縣政府

已提供對口單位1臺北市政府2桃園縣政府3苗栗縣政府4臺中市政府5彰化縣政府6雲林縣政府7高雄市政府8屏東縣政府9花蓮縣政府10宜蘭縣政府11金門縣政府

請地方政府儘速提供對口單位

地方對口設置或指派屬地方主管機關權責 組織編制 業務職掌 地方情況

73

五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依地質法相關條文規定

sect6I 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應將地質敏感區相關資料納入土地利用計畫土地開發審查災害防治環境保育及資源開發之參據

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sect11I 將調查及評估結果納入送審之書圖文件中

依地質法第 11 條解釋令 「相關法令」指訂有土地開發行為相

關審查規定之法令 「審查機關」指辦理地質敏感區基地

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審查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為避免重複審查應以最先受理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為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結果之「審查機關」

經審查通過之調查及評估結果應納入後續其他「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之書圖文件做為參據

請區域計畫法都市計畫法建築法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及各目的事業法令之各法令主管機關研修其主管法令規定送審所需書表文件格式評估納入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規定俾便於地質敏感區公告後能辦理審查

請區域計畫法都市計畫法建築法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及各目的事業法令之各法令主管機關研修其主管法令規定送審所需書表文件格式評估納入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規定俾便於地質敏感區公告後能辦理審查

74

水土保持局如何配合地質法施行研修水土保持書件格式檢視「水土保持計畫審核監督辦法」規定 所需書表文件格式之內容酌予文字修正納入地質法地質敏感區規定再行公告即成

第 36 條本辦法所需書表文件之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第 36 條本辦法所需書表文件之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案例分享

75

敬請提供法令修正資訊

為利相關法令與地質法間銜接順暢請應配合地質法修正規定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於修正後將相關資訊轉知中央主管機關

76

一地質敏感區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及規模草案(附件 7 )提請討論

二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草案(附件 9 )提請討論

綜合討論綜合討論

肆討論事項

77

地質法第 8 條第 1 項土地開發行為種類與規模及所稱「緊急救災者」相關規定 ( 草

案 )地質法 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

所有土地開發行為嗎

所有土地開發行為嗎

78

過度擾民 經濟部水利署

經檢視本法所稱之「土地開發行為」水利法中可能涉及本法第 8 條及第 11 條需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事項為水利法第 46 條水利建造物之興辦改造核准許可等惟水利建造物數量龐大規模較小或開挖深度較淺之開發行為對地質環境及人民安全之影響相對較小是否所有開發行為皆須依法辦理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建議排除規模較小部分以避免增加開發成本及過度擾民

臺北市政府 公園闢建開發行為多為地表整地及綠化植栽結構物及附屬設施如涼亭管溝花槽照明設施等等僅佔工程之小部份且為地表淺基礎開挖影響地質環境條件甚微應無造成地質災害之虞參考經濟部全國地質調查資料即可故建議無一層樓以上且建築面積小於 45m2 建物之公園闢建開發得予排除以節省開發成本

hellip

79

比例原則(禁止過分原則)

行政程序法 sect7 行政行為應依下列原則為之一採取之方法應有助於目的之達成二有多種同樣能達成目的之方法時應選擇對人民權益損害最少者

三採取之方法所造成之損害不得與欲達成目的之利益顯失均衡

排除與地質安全無關者排除小規模者

排除與地質安全無關者排除小規模者

80

核釋地質法第 8 條第 1 項規定 依立法意旨及比例原則土地開發行為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其種類及規模如附表

緊急救災者係指災害發生後經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認定之搶通搶災或防患二次災害之緊急工程行為

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 基地位於地質敏感區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規模

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 基地位於地質敏感區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規模

地質敏感區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及規模 ( 草案 )

1 工廠之設立及工業區之開發2鐵路大眾捷運系統港灣及機場之開發3 公路之開發4 土石採取及探礦採礦5蓄水建造物之開發6休閒農場之開發利用7漁塭或魚池之興建8遊樂區及風景區之開發9高爾夫球場及戶外運動場地之興建或擴建10 文化教育訓練設施或研究機構之興建或擴建11醫療建設之開發其醫院興建或擴建12 新市區(係指新社區及新市鎮)建設13 環境保護工程之興建14 核能及其他能源之開發及放射性核廢料儲存或處理場所之興建15 地下街工程16高壓電線塔基工程17纜車之興建或擴建18氣象雷達站之興建或擴建工程19 設置石油管理法所定之石油石油製品貯存槽20 建築物(係指應請領建照執照)之新建或增建

選取與地質安全有關者考量各類地質敏感區屬性決定辦理與否排除小規模者

選取與地質安全有關者考量各類地質敏感區屬性決定辦理與否排除小規模者

82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 (草案 )

本報告書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為避免審查地質專業事項及技術標準不一中央主管機關爰訂定審查參考規範提供各審查機關參考

地質法 sect11 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於相關法令規定須送審之書圖文件中納入調查及評估結果

審查機關應邀請地質專家學者或前條第一項規定之執業技師參與審查或委託專業團體辦理審查但具有自行審查能力者不在此限

83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草案

1 審查人員之資格條件 ( 第 2 點 )

2 審查人員之建議名單 ( 第 3 點 )

3 報告書審查應注意事項 ( 第 4 點 )

4 報告書審查應補正事項 ( 第 5 點 )

5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之法律效益 ( 第 6點 )

6 報告書審查之收費 ( 第 7 點 )

地質 大地工程 土木工程 採礦工程 水利工程 水土保持

地質 大地工程 土木工程 採礦工程 水利工程 水土保持

政府機關(構)及相當職等專職人員地質相關實務經驗 7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副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5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助理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7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5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副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碩士學位以上且地質專長相關專職實務或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專業證照之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且取得證照後執行地質業務 7 年以上

政府機關(構)及相當職等專職人員地質相關實務經驗 7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副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5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助理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7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5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副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碩士學位以上且地質專長相關專職實務或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專業證照之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且取得證照後執行地質業務 7 年以上

專長專長++實務經驗實務經驗

地質法 sect11Ⅱ審查機關應邀請地質專家學者或前條第一項規定之執業技師參與審查或委託專業團體辦理審查但具有自行審查能力者不在此限

審查人員之資格條件 (sect2)

85

審查人員之建議名單 (sect3)

中央主管機關得就前點規定資格條件建立審查人員建議名單提供審查機關參考

86

報告書審查應注意事項 (sect4)

結果之合理性內涵足以提供後續土地開發利用災害防治及環境保育規劃之參據

基地地質調查及基地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基地地質調查及基地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項目內容數量比例尺hellip

87

報告書審查應補正事項 (sect5)

審查報告書有下列情形之一者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應通知申請人限期修正或補正

未依規定格式及份數製作 應檢附文件不齊全未經技師簽證或簽證技師科別不符不符合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規定

88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之法律效益(sect6)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依地質法sect11Ⅱ規定審查)

無行政處分效力 應納入後續相關法令送審書圖文件提供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土地開發利用行為之參據

89

報告書審查之收費 (sect7)

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報告書得收取審查費 依其主管業務收費法令 依規費法相關規定

本報告書為相關法令送審書件之ㄧ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本報告書為相關法令送審書件之ㄧ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 Slide 1
  • Slide 10
  • Slide 12
  • Slide 13
  • Slide 15
  • Slide 25
  • Slide 28
  • Slide 33
  • Slide 39
  • Slide 42
  • Slide 43
  • Slide 44
  • Slide 46
  • Slide 48
  • Slide 49
  • Slide 52
  • Slide 54
  • Slide 55
  • Slide 57
  • Slide 62
  • Slide 63
  • Slide 64
  • Slide 65
  • Slide 66
  • Slide 67
  • Slide 81
  • Slide 84

3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第 1 批分布地點車籠埔斷層活動斷層敏感區所經行政區域 (鄉鎮市區 ) bull臺中市 (9 處 ) 東勢區石岡區豐原區北屯區太平區大里區潭子區霧峰區和平區bull南投縣 (5 處 ) 草屯鎮南投市中寮鄉名間鄉竹山鎮bull苗栗縣 (1 處 ) 卓蘭鎮

第 1 批101 年度102 年度103 年度104 年度

4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第 1批

年度 直轄市或縣市 說明

第 1批 臺北市 坡地社區重點縣市

五都之一

101 南投縣 921震災區坡地災害指標縣市

101 臺中市 921震災區五都之一

第 1 年度 分布地點

5 土石流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與水土保持局現有之土石流潛勢溪流間之關係尚待釐清

第 1 批暫緩劃定

102(330)

南投縣229

臺中市101

103(264)

屏東縣 65

高雄市 89

嘉義縣 62

臺南市 48

104(320)

宜蘭縣139

雲林縣 10

彰化縣 7

花蓮縣164

105(239)

臺東縣163

苗栗縣 76

106(425)

新竹縣 71

桃園縣 51

基隆市 34

新北市219

臺北市 50

68

地質敏感區查詢系統建置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sect15Ⅲ中央主管機關應建立地質敏感區資料庫提供網路查詢及下載列印查詢結果

地質敏感區查詢民眾得自行上網進行或委由顧問公司技師代辦各級主管機關應協助提供諮詢服務

系統應於第 1 批地質敏感區公告前建妥並於每次公告地質敏感區之同時更新資料

因應土地法地籍資料付費規定系統必要配套 政府機關版查詢時可展現地籍資料 一般民眾版查詢時須自備地籍圖數值資料(向地籍主管機關申購委託測量或其他方式資料處理取得)

69

地質敏感區查詢雛形系統操作展示

地質敏感區查詢雛形系統操作展示

70

叁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

一地質法地質敏感區整體作業架構及程序二地質法地質敏感區相關規定

(一)法律及法規命令(二)其他規定

三地質敏感區公告及查詢(一)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及第 1 批準備(二)地質敏感區查詢系統建置

四地方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五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71

四地方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所在地地方政府

基隆河中上游河蝕地形(壺穴與瀑布 ) 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基隆市新北市

濁水溪沖積扇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彰化縣雲林縣

車籠埔斷層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台中市南投縣苗栗縣

山崩與地滑地質感區劃定計畫書 _臺北市

臺北市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sect9Ⅱ 辦理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公開展示事宜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sect9Ⅱ 辦理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公開展示事宜

72

已提供對口單位1臺北市政府2桃園縣政府3苗栗縣政府4臺中市政府5彰化縣政府6雲林縣政府7高雄市政府8屏東縣政府9花蓮縣政府10宜蘭縣政府11金門縣政府

已提供對口單位1臺北市政府2桃園縣政府3苗栗縣政府4臺中市政府5彰化縣政府6雲林縣政府7高雄市政府8屏東縣政府9花蓮縣政府10宜蘭縣政府11金門縣政府

請地方政府儘速提供對口單位

地方對口設置或指派屬地方主管機關權責 組織編制 業務職掌 地方情況

73

五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依地質法相關條文規定

sect6I 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應將地質敏感區相關資料納入土地利用計畫土地開發審查災害防治環境保育及資源開發之參據

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sect11I 將調查及評估結果納入送審之書圖文件中

依地質法第 11 條解釋令 「相關法令」指訂有土地開發行為相

關審查規定之法令 「審查機關」指辦理地質敏感區基地

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審查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為避免重複審查應以最先受理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為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結果之「審查機關」

經審查通過之調查及評估結果應納入後續其他「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之書圖文件做為參據

請區域計畫法都市計畫法建築法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及各目的事業法令之各法令主管機關研修其主管法令規定送審所需書表文件格式評估納入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規定俾便於地質敏感區公告後能辦理審查

請區域計畫法都市計畫法建築法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及各目的事業法令之各法令主管機關研修其主管法令規定送審所需書表文件格式評估納入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規定俾便於地質敏感區公告後能辦理審查

74

水土保持局如何配合地質法施行研修水土保持書件格式檢視「水土保持計畫審核監督辦法」規定 所需書表文件格式之內容酌予文字修正納入地質法地質敏感區規定再行公告即成

第 36 條本辦法所需書表文件之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第 36 條本辦法所需書表文件之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案例分享

75

敬請提供法令修正資訊

為利相關法令與地質法間銜接順暢請應配合地質法修正規定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於修正後將相關資訊轉知中央主管機關

76

一地質敏感區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及規模草案(附件 7 )提請討論

二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草案(附件 9 )提請討論

綜合討論綜合討論

肆討論事項

77

地質法第 8 條第 1 項土地開發行為種類與規模及所稱「緊急救災者」相關規定 ( 草

案 )地質法 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

所有土地開發行為嗎

所有土地開發行為嗎

78

過度擾民 經濟部水利署

經檢視本法所稱之「土地開發行為」水利法中可能涉及本法第 8 條及第 11 條需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事項為水利法第 46 條水利建造物之興辦改造核准許可等惟水利建造物數量龐大規模較小或開挖深度較淺之開發行為對地質環境及人民安全之影響相對較小是否所有開發行為皆須依法辦理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建議排除規模較小部分以避免增加開發成本及過度擾民

臺北市政府 公園闢建開發行為多為地表整地及綠化植栽結構物及附屬設施如涼亭管溝花槽照明設施等等僅佔工程之小部份且為地表淺基礎開挖影響地質環境條件甚微應無造成地質災害之虞參考經濟部全國地質調查資料即可故建議無一層樓以上且建築面積小於 45m2 建物之公園闢建開發得予排除以節省開發成本

hellip

79

比例原則(禁止過分原則)

行政程序法 sect7 行政行為應依下列原則為之一採取之方法應有助於目的之達成二有多種同樣能達成目的之方法時應選擇對人民權益損害最少者

三採取之方法所造成之損害不得與欲達成目的之利益顯失均衡

排除與地質安全無關者排除小規模者

排除與地質安全無關者排除小規模者

80

核釋地質法第 8 條第 1 項規定 依立法意旨及比例原則土地開發行為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其種類及規模如附表

緊急救災者係指災害發生後經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認定之搶通搶災或防患二次災害之緊急工程行為

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 基地位於地質敏感區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規模

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 基地位於地質敏感區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規模

地質敏感區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及規模 ( 草案 )

1 工廠之設立及工業區之開發2鐵路大眾捷運系統港灣及機場之開發3 公路之開發4 土石採取及探礦採礦5蓄水建造物之開發6休閒農場之開發利用7漁塭或魚池之興建8遊樂區及風景區之開發9高爾夫球場及戶外運動場地之興建或擴建10 文化教育訓練設施或研究機構之興建或擴建11醫療建設之開發其醫院興建或擴建12 新市區(係指新社區及新市鎮)建設13 環境保護工程之興建14 核能及其他能源之開發及放射性核廢料儲存或處理場所之興建15 地下街工程16高壓電線塔基工程17纜車之興建或擴建18氣象雷達站之興建或擴建工程19 設置石油管理法所定之石油石油製品貯存槽20 建築物(係指應請領建照執照)之新建或增建

選取與地質安全有關者考量各類地質敏感區屬性決定辦理與否排除小規模者

選取與地質安全有關者考量各類地質敏感區屬性決定辦理與否排除小規模者

82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 (草案 )

本報告書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為避免審查地質專業事項及技術標準不一中央主管機關爰訂定審查參考規範提供各審查機關參考

地質法 sect11 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於相關法令規定須送審之書圖文件中納入調查及評估結果

審查機關應邀請地質專家學者或前條第一項規定之執業技師參與審查或委託專業團體辦理審查但具有自行審查能力者不在此限

83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草案

1 審查人員之資格條件 ( 第 2 點 )

2 審查人員之建議名單 ( 第 3 點 )

3 報告書審查應注意事項 ( 第 4 點 )

4 報告書審查應補正事項 ( 第 5 點 )

5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之法律效益 ( 第 6點 )

6 報告書審查之收費 ( 第 7 點 )

地質 大地工程 土木工程 採礦工程 水利工程 水土保持

地質 大地工程 土木工程 採礦工程 水利工程 水土保持

政府機關(構)及相當職等專職人員地質相關實務經驗 7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副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5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助理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7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5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副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碩士學位以上且地質專長相關專職實務或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專業證照之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且取得證照後執行地質業務 7 年以上

政府機關(構)及相當職等專職人員地質相關實務經驗 7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副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5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助理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7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5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副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碩士學位以上且地質專長相關專職實務或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專業證照之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且取得證照後執行地質業務 7 年以上

專長專長++實務經驗實務經驗

地質法 sect11Ⅱ審查機關應邀請地質專家學者或前條第一項規定之執業技師參與審查或委託專業團體辦理審查但具有自行審查能力者不在此限

審查人員之資格條件 (sect2)

85

審查人員之建議名單 (sect3)

中央主管機關得就前點規定資格條件建立審查人員建議名單提供審查機關參考

86

報告書審查應注意事項 (sect4)

結果之合理性內涵足以提供後續土地開發利用災害防治及環境保育規劃之參據

基地地質調查及基地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基地地質調查及基地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項目內容數量比例尺hellip

87

報告書審查應補正事項 (sect5)

審查報告書有下列情形之一者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應通知申請人限期修正或補正

未依規定格式及份數製作 應檢附文件不齊全未經技師簽證或簽證技師科別不符不符合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規定

88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之法律效益(sect6)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依地質法sect11Ⅱ規定審查)

無行政處分效力 應納入後續相關法令送審書圖文件提供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土地開發利用行為之參據

89

報告書審查之收費 (sect7)

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報告書得收取審查費 依其主管業務收費法令 依規費法相關規定

本報告書為相關法令送審書件之ㄧ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本報告書為相關法令送審書件之ㄧ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 Slide 1
  • Slide 10
  • Slide 12
  • Slide 13
  • Slide 15
  • Slide 25
  • Slide 28
  • Slide 33
  • Slide 39
  • Slide 42
  • Slide 43
  • Slide 44
  • Slide 46
  • Slide 48
  • Slide 49
  • Slide 52
  • Slide 54
  • Slide 55
  • Slide 57
  • Slide 62
  • Slide 63
  • Slide 64
  • Slide 65
  • Slide 66
  • Slide 67
  • Slide 81
  • Slide 84

4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第 1批

年度 直轄市或縣市 說明

第 1批 臺北市 坡地社區重點縣市

五都之一

101 南投縣 921震災區坡地災害指標縣市

101 臺中市 921震災區五都之一

第 1 年度 分布地點

5 土石流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與水土保持局現有之土石流潛勢溪流間之關係尚待釐清

第 1 批暫緩劃定

102(330)

南投縣229

臺中市101

103(264)

屏東縣 65

高雄市 89

嘉義縣 62

臺南市 48

104(320)

宜蘭縣139

雲林縣 10

彰化縣 7

花蓮縣164

105(239)

臺東縣163

苗栗縣 76

106(425)

新竹縣 71

桃園縣 51

基隆市 34

新北市219

臺北市 50

68

地質敏感區查詢系統建置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sect15Ⅲ中央主管機關應建立地質敏感區資料庫提供網路查詢及下載列印查詢結果

地質敏感區查詢民眾得自行上網進行或委由顧問公司技師代辦各級主管機關應協助提供諮詢服務

系統應於第 1 批地質敏感區公告前建妥並於每次公告地質敏感區之同時更新資料

因應土地法地籍資料付費規定系統必要配套 政府機關版查詢時可展現地籍資料 一般民眾版查詢時須自備地籍圖數值資料(向地籍主管機關申購委託測量或其他方式資料處理取得)

69

地質敏感區查詢雛形系統操作展示

地質敏感區查詢雛形系統操作展示

70

叁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

一地質法地質敏感區整體作業架構及程序二地質法地質敏感區相關規定

(一)法律及法規命令(二)其他規定

三地質敏感區公告及查詢(一)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及第 1 批準備(二)地質敏感區查詢系統建置

四地方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五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71

四地方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所在地地方政府

基隆河中上游河蝕地形(壺穴與瀑布 ) 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基隆市新北市

濁水溪沖積扇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彰化縣雲林縣

車籠埔斷層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台中市南投縣苗栗縣

山崩與地滑地質感區劃定計畫書 _臺北市

臺北市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sect9Ⅱ 辦理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公開展示事宜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sect9Ⅱ 辦理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公開展示事宜

72

已提供對口單位1臺北市政府2桃園縣政府3苗栗縣政府4臺中市政府5彰化縣政府6雲林縣政府7高雄市政府8屏東縣政府9花蓮縣政府10宜蘭縣政府11金門縣政府

已提供對口單位1臺北市政府2桃園縣政府3苗栗縣政府4臺中市政府5彰化縣政府6雲林縣政府7高雄市政府8屏東縣政府9花蓮縣政府10宜蘭縣政府11金門縣政府

請地方政府儘速提供對口單位

地方對口設置或指派屬地方主管機關權責 組織編制 業務職掌 地方情況

73

五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依地質法相關條文規定

sect6I 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應將地質敏感區相關資料納入土地利用計畫土地開發審查災害防治環境保育及資源開發之參據

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sect11I 將調查及評估結果納入送審之書圖文件中

依地質法第 11 條解釋令 「相關法令」指訂有土地開發行為相

關審查規定之法令 「審查機關」指辦理地質敏感區基地

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審查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為避免重複審查應以最先受理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為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結果之「審查機關」

經審查通過之調查及評估結果應納入後續其他「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之書圖文件做為參據

請區域計畫法都市計畫法建築法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及各目的事業法令之各法令主管機關研修其主管法令規定送審所需書表文件格式評估納入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規定俾便於地質敏感區公告後能辦理審查

請區域計畫法都市計畫法建築法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及各目的事業法令之各法令主管機關研修其主管法令規定送審所需書表文件格式評估納入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規定俾便於地質敏感區公告後能辦理審查

74

水土保持局如何配合地質法施行研修水土保持書件格式檢視「水土保持計畫審核監督辦法」規定 所需書表文件格式之內容酌予文字修正納入地質法地質敏感區規定再行公告即成

第 36 條本辦法所需書表文件之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第 36 條本辦法所需書表文件之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案例分享

75

敬請提供法令修正資訊

為利相關法令與地質法間銜接順暢請應配合地質法修正規定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於修正後將相關資訊轉知中央主管機關

76

一地質敏感區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及規模草案(附件 7 )提請討論

二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草案(附件 9 )提請討論

綜合討論綜合討論

肆討論事項

77

地質法第 8 條第 1 項土地開發行為種類與規模及所稱「緊急救災者」相關規定 ( 草

案 )地質法 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

所有土地開發行為嗎

所有土地開發行為嗎

78

過度擾民 經濟部水利署

經檢視本法所稱之「土地開發行為」水利法中可能涉及本法第 8 條及第 11 條需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事項為水利法第 46 條水利建造物之興辦改造核准許可等惟水利建造物數量龐大規模較小或開挖深度較淺之開發行為對地質環境及人民安全之影響相對較小是否所有開發行為皆須依法辦理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建議排除規模較小部分以避免增加開發成本及過度擾民

臺北市政府 公園闢建開發行為多為地表整地及綠化植栽結構物及附屬設施如涼亭管溝花槽照明設施等等僅佔工程之小部份且為地表淺基礎開挖影響地質環境條件甚微應無造成地質災害之虞參考經濟部全國地質調查資料即可故建議無一層樓以上且建築面積小於 45m2 建物之公園闢建開發得予排除以節省開發成本

hellip

79

比例原則(禁止過分原則)

行政程序法 sect7 行政行為應依下列原則為之一採取之方法應有助於目的之達成二有多種同樣能達成目的之方法時應選擇對人民權益損害最少者

三採取之方法所造成之損害不得與欲達成目的之利益顯失均衡

排除與地質安全無關者排除小規模者

排除與地質安全無關者排除小規模者

80

核釋地質法第 8 條第 1 項規定 依立法意旨及比例原則土地開發行為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其種類及規模如附表

緊急救災者係指災害發生後經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認定之搶通搶災或防患二次災害之緊急工程行為

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 基地位於地質敏感區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規模

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 基地位於地質敏感區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規模

地質敏感區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及規模 ( 草案 )

1 工廠之設立及工業區之開發2鐵路大眾捷運系統港灣及機場之開發3 公路之開發4 土石採取及探礦採礦5蓄水建造物之開發6休閒農場之開發利用7漁塭或魚池之興建8遊樂區及風景區之開發9高爾夫球場及戶外運動場地之興建或擴建10 文化教育訓練設施或研究機構之興建或擴建11醫療建設之開發其醫院興建或擴建12 新市區(係指新社區及新市鎮)建設13 環境保護工程之興建14 核能及其他能源之開發及放射性核廢料儲存或處理場所之興建15 地下街工程16高壓電線塔基工程17纜車之興建或擴建18氣象雷達站之興建或擴建工程19 設置石油管理法所定之石油石油製品貯存槽20 建築物(係指應請領建照執照)之新建或增建

選取與地質安全有關者考量各類地質敏感區屬性決定辦理與否排除小規模者

選取與地質安全有關者考量各類地質敏感區屬性決定辦理與否排除小規模者

82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 (草案 )

本報告書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為避免審查地質專業事項及技術標準不一中央主管機關爰訂定審查參考規範提供各審查機關參考

地質法 sect11 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於相關法令規定須送審之書圖文件中納入調查及評估結果

審查機關應邀請地質專家學者或前條第一項規定之執業技師參與審查或委託專業團體辦理審查但具有自行審查能力者不在此限

83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草案

1 審查人員之資格條件 ( 第 2 點 )

2 審查人員之建議名單 ( 第 3 點 )

3 報告書審查應注意事項 ( 第 4 點 )

4 報告書審查應補正事項 ( 第 5 點 )

5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之法律效益 ( 第 6點 )

6 報告書審查之收費 ( 第 7 點 )

地質 大地工程 土木工程 採礦工程 水利工程 水土保持

地質 大地工程 土木工程 採礦工程 水利工程 水土保持

政府機關(構)及相當職等專職人員地質相關實務經驗 7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副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5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助理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7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5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副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碩士學位以上且地質專長相關專職實務或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專業證照之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且取得證照後執行地質業務 7 年以上

政府機關(構)及相當職等專職人員地質相關實務經驗 7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副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5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助理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7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5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副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碩士學位以上且地質專長相關專職實務或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專業證照之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且取得證照後執行地質業務 7 年以上

專長專長++實務經驗實務經驗

地質法 sect11Ⅱ審查機關應邀請地質專家學者或前條第一項規定之執業技師參與審查或委託專業團體辦理審查但具有自行審查能力者不在此限

審查人員之資格條件 (sect2)

85

審查人員之建議名單 (sect3)

中央主管機關得就前點規定資格條件建立審查人員建議名單提供審查機關參考

86

報告書審查應注意事項 (sect4)

結果之合理性內涵足以提供後續土地開發利用災害防治及環境保育規劃之參據

基地地質調查及基地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基地地質調查及基地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項目內容數量比例尺hellip

87

報告書審查應補正事項 (sect5)

審查報告書有下列情形之一者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應通知申請人限期修正或補正

未依規定格式及份數製作 應檢附文件不齊全未經技師簽證或簽證技師科別不符不符合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規定

88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之法律效益(sect6)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依地質法sect11Ⅱ規定審查)

無行政處分效力 應納入後續相關法令送審書圖文件提供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土地開發利用行為之參據

89

報告書審查之收費 (sect7)

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報告書得收取審查費 依其主管業務收費法令 依規費法相關規定

本報告書為相關法令送審書件之ㄧ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本報告書為相關法令送審書件之ㄧ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 Slide 1
  • Slide 10
  • Slide 12
  • Slide 13
  • Slide 15
  • Slide 25
  • Slide 28
  • Slide 33
  • Slide 39
  • Slide 42
  • Slide 43
  • Slide 44
  • Slide 46
  • Slide 48
  • Slide 49
  • Slide 52
  • Slide 54
  • Slide 55
  • Slide 57
  • Slide 62
  • Slide 63
  • Slide 64
  • Slide 65
  • Slide 66
  • Slide 67
  • Slide 81
  • Slide 84

5 土石流地質敏感區進度規劃

與水土保持局現有之土石流潛勢溪流間之關係尚待釐清

第 1 批暫緩劃定

102(330)

南投縣229

臺中市101

103(264)

屏東縣 65

高雄市 89

嘉義縣 62

臺南市 48

104(320)

宜蘭縣139

雲林縣 10

彰化縣 7

花蓮縣164

105(239)

臺東縣163

苗栗縣 76

106(425)

新竹縣 71

桃園縣 51

基隆市 34

新北市219

臺北市 50

68

地質敏感區查詢系統建置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sect15Ⅲ中央主管機關應建立地質敏感區資料庫提供網路查詢及下載列印查詢結果

地質敏感區查詢民眾得自行上網進行或委由顧問公司技師代辦各級主管機關應協助提供諮詢服務

系統應於第 1 批地質敏感區公告前建妥並於每次公告地質敏感區之同時更新資料

因應土地法地籍資料付費規定系統必要配套 政府機關版查詢時可展現地籍資料 一般民眾版查詢時須自備地籍圖數值資料(向地籍主管機關申購委託測量或其他方式資料處理取得)

69

地質敏感區查詢雛形系統操作展示

地質敏感區查詢雛形系統操作展示

70

叁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

一地質法地質敏感區整體作業架構及程序二地質法地質敏感區相關規定

(一)法律及法規命令(二)其他規定

三地質敏感區公告及查詢(一)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及第 1 批準備(二)地質敏感區查詢系統建置

四地方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五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71

四地方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所在地地方政府

基隆河中上游河蝕地形(壺穴與瀑布 ) 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基隆市新北市

濁水溪沖積扇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彰化縣雲林縣

車籠埔斷層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台中市南投縣苗栗縣

山崩與地滑地質感區劃定計畫書 _臺北市

臺北市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sect9Ⅱ 辦理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公開展示事宜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sect9Ⅱ 辦理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公開展示事宜

72

已提供對口單位1臺北市政府2桃園縣政府3苗栗縣政府4臺中市政府5彰化縣政府6雲林縣政府7高雄市政府8屏東縣政府9花蓮縣政府10宜蘭縣政府11金門縣政府

已提供對口單位1臺北市政府2桃園縣政府3苗栗縣政府4臺中市政府5彰化縣政府6雲林縣政府7高雄市政府8屏東縣政府9花蓮縣政府10宜蘭縣政府11金門縣政府

請地方政府儘速提供對口單位

地方對口設置或指派屬地方主管機關權責 組織編制 業務職掌 地方情況

73

五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依地質法相關條文規定

sect6I 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應將地質敏感區相關資料納入土地利用計畫土地開發審查災害防治環境保育及資源開發之參據

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sect11I 將調查及評估結果納入送審之書圖文件中

依地質法第 11 條解釋令 「相關法令」指訂有土地開發行為相

關審查規定之法令 「審查機關」指辦理地質敏感區基地

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審查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為避免重複審查應以最先受理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為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結果之「審查機關」

經審查通過之調查及評估結果應納入後續其他「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之書圖文件做為參據

請區域計畫法都市計畫法建築法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及各目的事業法令之各法令主管機關研修其主管法令規定送審所需書表文件格式評估納入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規定俾便於地質敏感區公告後能辦理審查

請區域計畫法都市計畫法建築法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及各目的事業法令之各法令主管機關研修其主管法令規定送審所需書表文件格式評估納入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規定俾便於地質敏感區公告後能辦理審查

74

水土保持局如何配合地質法施行研修水土保持書件格式檢視「水土保持計畫審核監督辦法」規定 所需書表文件格式之內容酌予文字修正納入地質法地質敏感區規定再行公告即成

第 36 條本辦法所需書表文件之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第 36 條本辦法所需書表文件之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案例分享

75

敬請提供法令修正資訊

為利相關法令與地質法間銜接順暢請應配合地質法修正規定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於修正後將相關資訊轉知中央主管機關

76

一地質敏感區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及規模草案(附件 7 )提請討論

二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草案(附件 9 )提請討論

綜合討論綜合討論

肆討論事項

77

地質法第 8 條第 1 項土地開發行為種類與規模及所稱「緊急救災者」相關規定 ( 草

案 )地質法 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

所有土地開發行為嗎

所有土地開發行為嗎

78

過度擾民 經濟部水利署

經檢視本法所稱之「土地開發行為」水利法中可能涉及本法第 8 條及第 11 條需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事項為水利法第 46 條水利建造物之興辦改造核准許可等惟水利建造物數量龐大規模較小或開挖深度較淺之開發行為對地質環境及人民安全之影響相對較小是否所有開發行為皆須依法辦理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建議排除規模較小部分以避免增加開發成本及過度擾民

臺北市政府 公園闢建開發行為多為地表整地及綠化植栽結構物及附屬設施如涼亭管溝花槽照明設施等等僅佔工程之小部份且為地表淺基礎開挖影響地質環境條件甚微應無造成地質災害之虞參考經濟部全國地質調查資料即可故建議無一層樓以上且建築面積小於 45m2 建物之公園闢建開發得予排除以節省開發成本

hellip

79

比例原則(禁止過分原則)

行政程序法 sect7 行政行為應依下列原則為之一採取之方法應有助於目的之達成二有多種同樣能達成目的之方法時應選擇對人民權益損害最少者

三採取之方法所造成之損害不得與欲達成目的之利益顯失均衡

排除與地質安全無關者排除小規模者

排除與地質安全無關者排除小規模者

80

核釋地質法第 8 條第 1 項規定 依立法意旨及比例原則土地開發行為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其種類及規模如附表

緊急救災者係指災害發生後經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認定之搶通搶災或防患二次災害之緊急工程行為

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 基地位於地質敏感區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規模

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 基地位於地質敏感區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規模

地質敏感區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及規模 ( 草案 )

1 工廠之設立及工業區之開發2鐵路大眾捷運系統港灣及機場之開發3 公路之開發4 土石採取及探礦採礦5蓄水建造物之開發6休閒農場之開發利用7漁塭或魚池之興建8遊樂區及風景區之開發9高爾夫球場及戶外運動場地之興建或擴建10 文化教育訓練設施或研究機構之興建或擴建11醫療建設之開發其醫院興建或擴建12 新市區(係指新社區及新市鎮)建設13 環境保護工程之興建14 核能及其他能源之開發及放射性核廢料儲存或處理場所之興建15 地下街工程16高壓電線塔基工程17纜車之興建或擴建18氣象雷達站之興建或擴建工程19 設置石油管理法所定之石油石油製品貯存槽20 建築物(係指應請領建照執照)之新建或增建

選取與地質安全有關者考量各類地質敏感區屬性決定辦理與否排除小規模者

選取與地質安全有關者考量各類地質敏感區屬性決定辦理與否排除小規模者

82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 (草案 )

本報告書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為避免審查地質專業事項及技術標準不一中央主管機關爰訂定審查參考規範提供各審查機關參考

地質法 sect11 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於相關法令規定須送審之書圖文件中納入調查及評估結果

審查機關應邀請地質專家學者或前條第一項規定之執業技師參與審查或委託專業團體辦理審查但具有自行審查能力者不在此限

83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草案

1 審查人員之資格條件 ( 第 2 點 )

2 審查人員之建議名單 ( 第 3 點 )

3 報告書審查應注意事項 ( 第 4 點 )

4 報告書審查應補正事項 ( 第 5 點 )

5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之法律效益 ( 第 6點 )

6 報告書審查之收費 ( 第 7 點 )

地質 大地工程 土木工程 採礦工程 水利工程 水土保持

地質 大地工程 土木工程 採礦工程 水利工程 水土保持

政府機關(構)及相當職等專職人員地質相關實務經驗 7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副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5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助理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7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5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副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碩士學位以上且地質專長相關專職實務或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專業證照之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且取得證照後執行地質業務 7 年以上

政府機關(構)及相當職等專職人員地質相關實務經驗 7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副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5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助理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7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5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副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碩士學位以上且地質專長相關專職實務或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專業證照之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且取得證照後執行地質業務 7 年以上

專長專長++實務經驗實務經驗

地質法 sect11Ⅱ審查機關應邀請地質專家學者或前條第一項規定之執業技師參與審查或委託專業團體辦理審查但具有自行審查能力者不在此限

審查人員之資格條件 (sect2)

85

審查人員之建議名單 (sect3)

中央主管機關得就前點規定資格條件建立審查人員建議名單提供審查機關參考

86

報告書審查應注意事項 (sect4)

結果之合理性內涵足以提供後續土地開發利用災害防治及環境保育規劃之參據

基地地質調查及基地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基地地質調查及基地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項目內容數量比例尺hellip

87

報告書審查應補正事項 (sect5)

審查報告書有下列情形之一者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應通知申請人限期修正或補正

未依規定格式及份數製作 應檢附文件不齊全未經技師簽證或簽證技師科別不符不符合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規定

88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之法律效益(sect6)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依地質法sect11Ⅱ規定審查)

無行政處分效力 應納入後續相關法令送審書圖文件提供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土地開發利用行為之參據

89

報告書審查之收費 (sect7)

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報告書得收取審查費 依其主管業務收費法令 依規費法相關規定

本報告書為相關法令送審書件之ㄧ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本報告書為相關法令送審書件之ㄧ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 Slide 1
  • Slide 10
  • Slide 12
  • Slide 13
  • Slide 15
  • Slide 25
  • Slide 28
  • Slide 33
  • Slide 39
  • Slide 42
  • Slide 43
  • Slide 44
  • Slide 46
  • Slide 48
  • Slide 49
  • Slide 52
  • Slide 54
  • Slide 55
  • Slide 57
  • Slide 62
  • Slide 63
  • Slide 64
  • Slide 65
  • Slide 66
  • Slide 67
  • Slide 81
  • Slide 84

68

地質敏感區查詢系統建置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sect15Ⅲ中央主管機關應建立地質敏感區資料庫提供網路查詢及下載列印查詢結果

地質敏感區查詢民眾得自行上網進行或委由顧問公司技師代辦各級主管機關應協助提供諮詢服務

系統應於第 1 批地質敏感區公告前建妥並於每次公告地質敏感區之同時更新資料

因應土地法地籍資料付費規定系統必要配套 政府機關版查詢時可展現地籍資料 一般民眾版查詢時須自備地籍圖數值資料(向地籍主管機關申購委託測量或其他方式資料處理取得)

69

地質敏感區查詢雛形系統操作展示

地質敏感區查詢雛形系統操作展示

70

叁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

一地質法地質敏感區整體作業架構及程序二地質法地質敏感區相關規定

(一)法律及法規命令(二)其他規定

三地質敏感區公告及查詢(一)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及第 1 批準備(二)地質敏感區查詢系統建置

四地方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五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71

四地方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所在地地方政府

基隆河中上游河蝕地形(壺穴與瀑布 ) 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基隆市新北市

濁水溪沖積扇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彰化縣雲林縣

車籠埔斷層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台中市南投縣苗栗縣

山崩與地滑地質感區劃定計畫書 _臺北市

臺北市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sect9Ⅱ 辦理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公開展示事宜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sect9Ⅱ 辦理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公開展示事宜

72

已提供對口單位1臺北市政府2桃園縣政府3苗栗縣政府4臺中市政府5彰化縣政府6雲林縣政府7高雄市政府8屏東縣政府9花蓮縣政府10宜蘭縣政府11金門縣政府

已提供對口單位1臺北市政府2桃園縣政府3苗栗縣政府4臺中市政府5彰化縣政府6雲林縣政府7高雄市政府8屏東縣政府9花蓮縣政府10宜蘭縣政府11金門縣政府

請地方政府儘速提供對口單位

地方對口設置或指派屬地方主管機關權責 組織編制 業務職掌 地方情況

73

五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依地質法相關條文規定

sect6I 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應將地質敏感區相關資料納入土地利用計畫土地開發審查災害防治環境保育及資源開發之參據

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sect11I 將調查及評估結果納入送審之書圖文件中

依地質法第 11 條解釋令 「相關法令」指訂有土地開發行為相

關審查規定之法令 「審查機關」指辦理地質敏感區基地

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審查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為避免重複審查應以最先受理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為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結果之「審查機關」

經審查通過之調查及評估結果應納入後續其他「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之書圖文件做為參據

請區域計畫法都市計畫法建築法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及各目的事業法令之各法令主管機關研修其主管法令規定送審所需書表文件格式評估納入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規定俾便於地質敏感區公告後能辦理審查

請區域計畫法都市計畫法建築法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及各目的事業法令之各法令主管機關研修其主管法令規定送審所需書表文件格式評估納入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規定俾便於地質敏感區公告後能辦理審查

74

水土保持局如何配合地質法施行研修水土保持書件格式檢視「水土保持計畫審核監督辦法」規定 所需書表文件格式之內容酌予文字修正納入地質法地質敏感區規定再行公告即成

第 36 條本辦法所需書表文件之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第 36 條本辦法所需書表文件之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案例分享

75

敬請提供法令修正資訊

為利相關法令與地質法間銜接順暢請應配合地質法修正規定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於修正後將相關資訊轉知中央主管機關

76

一地質敏感區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及規模草案(附件 7 )提請討論

二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草案(附件 9 )提請討論

綜合討論綜合討論

肆討論事項

77

地質法第 8 條第 1 項土地開發行為種類與規模及所稱「緊急救災者」相關規定 ( 草

案 )地質法 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

所有土地開發行為嗎

所有土地開發行為嗎

78

過度擾民 經濟部水利署

經檢視本法所稱之「土地開發行為」水利法中可能涉及本法第 8 條及第 11 條需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事項為水利法第 46 條水利建造物之興辦改造核准許可等惟水利建造物數量龐大規模較小或開挖深度較淺之開發行為對地質環境及人民安全之影響相對較小是否所有開發行為皆須依法辦理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建議排除規模較小部分以避免增加開發成本及過度擾民

臺北市政府 公園闢建開發行為多為地表整地及綠化植栽結構物及附屬設施如涼亭管溝花槽照明設施等等僅佔工程之小部份且為地表淺基礎開挖影響地質環境條件甚微應無造成地質災害之虞參考經濟部全國地質調查資料即可故建議無一層樓以上且建築面積小於 45m2 建物之公園闢建開發得予排除以節省開發成本

hellip

79

比例原則(禁止過分原則)

行政程序法 sect7 行政行為應依下列原則為之一採取之方法應有助於目的之達成二有多種同樣能達成目的之方法時應選擇對人民權益損害最少者

三採取之方法所造成之損害不得與欲達成目的之利益顯失均衡

排除與地質安全無關者排除小規模者

排除與地質安全無關者排除小規模者

80

核釋地質法第 8 條第 1 項規定 依立法意旨及比例原則土地開發行為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其種類及規模如附表

緊急救災者係指災害發生後經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認定之搶通搶災或防患二次災害之緊急工程行為

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 基地位於地質敏感區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規模

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 基地位於地質敏感區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規模

地質敏感區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及規模 ( 草案 )

1 工廠之設立及工業區之開發2鐵路大眾捷運系統港灣及機場之開發3 公路之開發4 土石採取及探礦採礦5蓄水建造物之開發6休閒農場之開發利用7漁塭或魚池之興建8遊樂區及風景區之開發9高爾夫球場及戶外運動場地之興建或擴建10 文化教育訓練設施或研究機構之興建或擴建11醫療建設之開發其醫院興建或擴建12 新市區(係指新社區及新市鎮)建設13 環境保護工程之興建14 核能及其他能源之開發及放射性核廢料儲存或處理場所之興建15 地下街工程16高壓電線塔基工程17纜車之興建或擴建18氣象雷達站之興建或擴建工程19 設置石油管理法所定之石油石油製品貯存槽20 建築物(係指應請領建照執照)之新建或增建

選取與地質安全有關者考量各類地質敏感區屬性決定辦理與否排除小規模者

選取與地質安全有關者考量各類地質敏感區屬性決定辦理與否排除小規模者

82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 (草案 )

本報告書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為避免審查地質專業事項及技術標準不一中央主管機關爰訂定審查參考規範提供各審查機關參考

地質法 sect11 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於相關法令規定須送審之書圖文件中納入調查及評估結果

審查機關應邀請地質專家學者或前條第一項規定之執業技師參與審查或委託專業團體辦理審查但具有自行審查能力者不在此限

83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草案

1 審查人員之資格條件 ( 第 2 點 )

2 審查人員之建議名單 ( 第 3 點 )

3 報告書審查應注意事項 ( 第 4 點 )

4 報告書審查應補正事項 ( 第 5 點 )

5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之法律效益 ( 第 6點 )

6 報告書審查之收費 ( 第 7 點 )

地質 大地工程 土木工程 採礦工程 水利工程 水土保持

地質 大地工程 土木工程 採礦工程 水利工程 水土保持

政府機關(構)及相當職等專職人員地質相關實務經驗 7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副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5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助理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7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5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副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碩士學位以上且地質專長相關專職實務或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專業證照之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且取得證照後執行地質業務 7 年以上

政府機關(構)及相當職等專職人員地質相關實務經驗 7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副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5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助理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7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5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副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碩士學位以上且地質專長相關專職實務或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專業證照之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且取得證照後執行地質業務 7 年以上

專長專長++實務經驗實務經驗

地質法 sect11Ⅱ審查機關應邀請地質專家學者或前條第一項規定之執業技師參與審查或委託專業團體辦理審查但具有自行審查能力者不在此限

審查人員之資格條件 (sect2)

85

審查人員之建議名單 (sect3)

中央主管機關得就前點規定資格條件建立審查人員建議名單提供審查機關參考

86

報告書審查應注意事項 (sect4)

結果之合理性內涵足以提供後續土地開發利用災害防治及環境保育規劃之參據

基地地質調查及基地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基地地質調查及基地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項目內容數量比例尺hellip

87

報告書審查應補正事項 (sect5)

審查報告書有下列情形之一者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應通知申請人限期修正或補正

未依規定格式及份數製作 應檢附文件不齊全未經技師簽證或簽證技師科別不符不符合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規定

88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之法律效益(sect6)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依地質法sect11Ⅱ規定審查)

無行政處分效力 應納入後續相關法令送審書圖文件提供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土地開發利用行為之參據

89

報告書審查之收費 (sect7)

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報告書得收取審查費 依其主管業務收費法令 依規費法相關規定

本報告書為相關法令送審書件之ㄧ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本報告書為相關法令送審書件之ㄧ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 Slide 1
  • Slide 10
  • Slide 12
  • Slide 13
  • Slide 15
  • Slide 25
  • Slide 28
  • Slide 33
  • Slide 39
  • Slide 42
  • Slide 43
  • Slide 44
  • Slide 46
  • Slide 48
  • Slide 49
  • Slide 52
  • Slide 54
  • Slide 55
  • Slide 57
  • Slide 62
  • Slide 63
  • Slide 64
  • Slide 65
  • Slide 66
  • Slide 67
  • Slide 81
  • Slide 84

69

地質敏感區查詢雛形系統操作展示

地質敏感區查詢雛形系統操作展示

70

叁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

一地質法地質敏感區整體作業架構及程序二地質法地質敏感區相關規定

(一)法律及法規命令(二)其他規定

三地質敏感區公告及查詢(一)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及第 1 批準備(二)地質敏感區查詢系統建置

四地方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五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71

四地方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所在地地方政府

基隆河中上游河蝕地形(壺穴與瀑布 ) 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基隆市新北市

濁水溪沖積扇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彰化縣雲林縣

車籠埔斷層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台中市南投縣苗栗縣

山崩與地滑地質感區劃定計畫書 _臺北市

臺北市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sect9Ⅱ 辦理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公開展示事宜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sect9Ⅱ 辦理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公開展示事宜

72

已提供對口單位1臺北市政府2桃園縣政府3苗栗縣政府4臺中市政府5彰化縣政府6雲林縣政府7高雄市政府8屏東縣政府9花蓮縣政府10宜蘭縣政府11金門縣政府

已提供對口單位1臺北市政府2桃園縣政府3苗栗縣政府4臺中市政府5彰化縣政府6雲林縣政府7高雄市政府8屏東縣政府9花蓮縣政府10宜蘭縣政府11金門縣政府

請地方政府儘速提供對口單位

地方對口設置或指派屬地方主管機關權責 組織編制 業務職掌 地方情況

73

五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依地質法相關條文規定

sect6I 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應將地質敏感區相關資料納入土地利用計畫土地開發審查災害防治環境保育及資源開發之參據

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sect11I 將調查及評估結果納入送審之書圖文件中

依地質法第 11 條解釋令 「相關法令」指訂有土地開發行為相

關審查規定之法令 「審查機關」指辦理地質敏感區基地

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審查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為避免重複審查應以最先受理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為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結果之「審查機關」

經審查通過之調查及評估結果應納入後續其他「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之書圖文件做為參據

請區域計畫法都市計畫法建築法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及各目的事業法令之各法令主管機關研修其主管法令規定送審所需書表文件格式評估納入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規定俾便於地質敏感區公告後能辦理審查

請區域計畫法都市計畫法建築法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及各目的事業法令之各法令主管機關研修其主管法令規定送審所需書表文件格式評估納入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規定俾便於地質敏感區公告後能辦理審查

74

水土保持局如何配合地質法施行研修水土保持書件格式檢視「水土保持計畫審核監督辦法」規定 所需書表文件格式之內容酌予文字修正納入地質法地質敏感區規定再行公告即成

第 36 條本辦法所需書表文件之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第 36 條本辦法所需書表文件之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案例分享

75

敬請提供法令修正資訊

為利相關法令與地質法間銜接順暢請應配合地質法修正規定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於修正後將相關資訊轉知中央主管機關

76

一地質敏感區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及規模草案(附件 7 )提請討論

二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草案(附件 9 )提請討論

綜合討論綜合討論

肆討論事項

77

地質法第 8 條第 1 項土地開發行為種類與規模及所稱「緊急救災者」相關規定 ( 草

案 )地質法 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

所有土地開發行為嗎

所有土地開發行為嗎

78

過度擾民 經濟部水利署

經檢視本法所稱之「土地開發行為」水利法中可能涉及本法第 8 條及第 11 條需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事項為水利法第 46 條水利建造物之興辦改造核准許可等惟水利建造物數量龐大規模較小或開挖深度較淺之開發行為對地質環境及人民安全之影響相對較小是否所有開發行為皆須依法辦理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建議排除規模較小部分以避免增加開發成本及過度擾民

臺北市政府 公園闢建開發行為多為地表整地及綠化植栽結構物及附屬設施如涼亭管溝花槽照明設施等等僅佔工程之小部份且為地表淺基礎開挖影響地質環境條件甚微應無造成地質災害之虞參考經濟部全國地質調查資料即可故建議無一層樓以上且建築面積小於 45m2 建物之公園闢建開發得予排除以節省開發成本

hellip

79

比例原則(禁止過分原則)

行政程序法 sect7 行政行為應依下列原則為之一採取之方法應有助於目的之達成二有多種同樣能達成目的之方法時應選擇對人民權益損害最少者

三採取之方法所造成之損害不得與欲達成目的之利益顯失均衡

排除與地質安全無關者排除小規模者

排除與地質安全無關者排除小規模者

80

核釋地質法第 8 條第 1 項規定 依立法意旨及比例原則土地開發行為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其種類及規模如附表

緊急救災者係指災害發生後經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認定之搶通搶災或防患二次災害之緊急工程行為

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 基地位於地質敏感區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規模

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 基地位於地質敏感區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規模

地質敏感區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及規模 ( 草案 )

1 工廠之設立及工業區之開發2鐵路大眾捷運系統港灣及機場之開發3 公路之開發4 土石採取及探礦採礦5蓄水建造物之開發6休閒農場之開發利用7漁塭或魚池之興建8遊樂區及風景區之開發9高爾夫球場及戶外運動場地之興建或擴建10 文化教育訓練設施或研究機構之興建或擴建11醫療建設之開發其醫院興建或擴建12 新市區(係指新社區及新市鎮)建設13 環境保護工程之興建14 核能及其他能源之開發及放射性核廢料儲存或處理場所之興建15 地下街工程16高壓電線塔基工程17纜車之興建或擴建18氣象雷達站之興建或擴建工程19 設置石油管理法所定之石油石油製品貯存槽20 建築物(係指應請領建照執照)之新建或增建

選取與地質安全有關者考量各類地質敏感區屬性決定辦理與否排除小規模者

選取與地質安全有關者考量各類地質敏感區屬性決定辦理與否排除小規模者

82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 (草案 )

本報告書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為避免審查地質專業事項及技術標準不一中央主管機關爰訂定審查參考規範提供各審查機關參考

地質法 sect11 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於相關法令規定須送審之書圖文件中納入調查及評估結果

審查機關應邀請地質專家學者或前條第一項規定之執業技師參與審查或委託專業團體辦理審查但具有自行審查能力者不在此限

83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草案

1 審查人員之資格條件 ( 第 2 點 )

2 審查人員之建議名單 ( 第 3 點 )

3 報告書審查應注意事項 ( 第 4 點 )

4 報告書審查應補正事項 ( 第 5 點 )

5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之法律效益 ( 第 6點 )

6 報告書審查之收費 ( 第 7 點 )

地質 大地工程 土木工程 採礦工程 水利工程 水土保持

地質 大地工程 土木工程 採礦工程 水利工程 水土保持

政府機關(構)及相當職等專職人員地質相關實務經驗 7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副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5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助理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7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5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副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碩士學位以上且地質專長相關專職實務或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專業證照之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且取得證照後執行地質業務 7 年以上

政府機關(構)及相當職等專職人員地質相關實務經驗 7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副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5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助理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7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5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副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碩士學位以上且地質專長相關專職實務或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專業證照之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且取得證照後執行地質業務 7 年以上

專長專長++實務經驗實務經驗

地質法 sect11Ⅱ審查機關應邀請地質專家學者或前條第一項規定之執業技師參與審查或委託專業團體辦理審查但具有自行審查能力者不在此限

審查人員之資格條件 (sect2)

85

審查人員之建議名單 (sect3)

中央主管機關得就前點規定資格條件建立審查人員建議名單提供審查機關參考

86

報告書審查應注意事項 (sect4)

結果之合理性內涵足以提供後續土地開發利用災害防治及環境保育規劃之參據

基地地質調查及基地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基地地質調查及基地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項目內容數量比例尺hellip

87

報告書審查應補正事項 (sect5)

審查報告書有下列情形之一者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應通知申請人限期修正或補正

未依規定格式及份數製作 應檢附文件不齊全未經技師簽證或簽證技師科別不符不符合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規定

88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之法律效益(sect6)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依地質法sect11Ⅱ規定審查)

無行政處分效力 應納入後續相關法令送審書圖文件提供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土地開發利用行為之參據

89

報告書審查之收費 (sect7)

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報告書得收取審查費 依其主管業務收費法令 依規費法相關規定

本報告書為相關法令送審書件之ㄧ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本報告書為相關法令送審書件之ㄧ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 Slide 1
  • Slide 10
  • Slide 12
  • Slide 13
  • Slide 15
  • Slide 25
  • Slide 28
  • Slide 33
  • Slide 39
  • Slide 42
  • Slide 43
  • Slide 44
  • Slide 46
  • Slide 48
  • Slide 49
  • Slide 52
  • Slide 54
  • Slide 55
  • Slide 57
  • Slide 62
  • Slide 63
  • Slide 64
  • Slide 65
  • Slide 66
  • Slide 67
  • Slide 81
  • Slide 84

70

叁地質敏感區相關作業說明

一地質法地質敏感區整體作業架構及程序二地質法地質敏感區相關規定

(一)法律及法規命令(二)其他規定

三地質敏感區公告及查詢(一)地質敏感區公告期程規劃及第 1 批準備(二)地質敏感區查詢系統建置

四地方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五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71

四地方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所在地地方政府

基隆河中上游河蝕地形(壺穴與瀑布 ) 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基隆市新北市

濁水溪沖積扇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彰化縣雲林縣

車籠埔斷層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台中市南投縣苗栗縣

山崩與地滑地質感區劃定計畫書 _臺北市

臺北市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sect9Ⅱ 辦理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公開展示事宜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sect9Ⅱ 辦理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公開展示事宜

72

已提供對口單位1臺北市政府2桃園縣政府3苗栗縣政府4臺中市政府5彰化縣政府6雲林縣政府7高雄市政府8屏東縣政府9花蓮縣政府10宜蘭縣政府11金門縣政府

已提供對口單位1臺北市政府2桃園縣政府3苗栗縣政府4臺中市政府5彰化縣政府6雲林縣政府7高雄市政府8屏東縣政府9花蓮縣政府10宜蘭縣政府11金門縣政府

請地方政府儘速提供對口單位

地方對口設置或指派屬地方主管機關權責 組織編制 業務職掌 地方情況

73

五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依地質法相關條文規定

sect6I 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應將地質敏感區相關資料納入土地利用計畫土地開發審查災害防治環境保育及資源開發之參據

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sect11I 將調查及評估結果納入送審之書圖文件中

依地質法第 11 條解釋令 「相關法令」指訂有土地開發行為相

關審查規定之法令 「審查機關」指辦理地質敏感區基地

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審查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為避免重複審查應以最先受理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為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結果之「審查機關」

經審查通過之調查及評估結果應納入後續其他「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之書圖文件做為參據

請區域計畫法都市計畫法建築法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及各目的事業法令之各法令主管機關研修其主管法令規定送審所需書表文件格式評估納入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規定俾便於地質敏感區公告後能辦理審查

請區域計畫法都市計畫法建築法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及各目的事業法令之各法令主管機關研修其主管法令規定送審所需書表文件格式評估納入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規定俾便於地質敏感區公告後能辦理審查

74

水土保持局如何配合地質法施行研修水土保持書件格式檢視「水土保持計畫審核監督辦法」規定 所需書表文件格式之內容酌予文字修正納入地質法地質敏感區規定再行公告即成

第 36 條本辦法所需書表文件之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第 36 條本辦法所需書表文件之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案例分享

75

敬請提供法令修正資訊

為利相關法令與地質法間銜接順暢請應配合地質法修正規定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於修正後將相關資訊轉知中央主管機關

76

一地質敏感區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及規模草案(附件 7 )提請討論

二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草案(附件 9 )提請討論

綜合討論綜合討論

肆討論事項

77

地質法第 8 條第 1 項土地開發行為種類與規模及所稱「緊急救災者」相關規定 ( 草

案 )地質法 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

所有土地開發行為嗎

所有土地開發行為嗎

78

過度擾民 經濟部水利署

經檢視本法所稱之「土地開發行為」水利法中可能涉及本法第 8 條及第 11 條需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事項為水利法第 46 條水利建造物之興辦改造核准許可等惟水利建造物數量龐大規模較小或開挖深度較淺之開發行為對地質環境及人民安全之影響相對較小是否所有開發行為皆須依法辦理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建議排除規模較小部分以避免增加開發成本及過度擾民

臺北市政府 公園闢建開發行為多為地表整地及綠化植栽結構物及附屬設施如涼亭管溝花槽照明設施等等僅佔工程之小部份且為地表淺基礎開挖影響地質環境條件甚微應無造成地質災害之虞參考經濟部全國地質調查資料即可故建議無一層樓以上且建築面積小於 45m2 建物之公園闢建開發得予排除以節省開發成本

hellip

79

比例原則(禁止過分原則)

行政程序法 sect7 行政行為應依下列原則為之一採取之方法應有助於目的之達成二有多種同樣能達成目的之方法時應選擇對人民權益損害最少者

三採取之方法所造成之損害不得與欲達成目的之利益顯失均衡

排除與地質安全無關者排除小規模者

排除與地質安全無關者排除小規模者

80

核釋地質法第 8 條第 1 項規定 依立法意旨及比例原則土地開發行為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其種類及規模如附表

緊急救災者係指災害發生後經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認定之搶通搶災或防患二次災害之緊急工程行為

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 基地位於地質敏感區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規模

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 基地位於地質敏感區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規模

地質敏感區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及規模 ( 草案 )

1 工廠之設立及工業區之開發2鐵路大眾捷運系統港灣及機場之開發3 公路之開發4 土石採取及探礦採礦5蓄水建造物之開發6休閒農場之開發利用7漁塭或魚池之興建8遊樂區及風景區之開發9高爾夫球場及戶外運動場地之興建或擴建10 文化教育訓練設施或研究機構之興建或擴建11醫療建設之開發其醫院興建或擴建12 新市區(係指新社區及新市鎮)建設13 環境保護工程之興建14 核能及其他能源之開發及放射性核廢料儲存或處理場所之興建15 地下街工程16高壓電線塔基工程17纜車之興建或擴建18氣象雷達站之興建或擴建工程19 設置石油管理法所定之石油石油製品貯存槽20 建築物(係指應請領建照執照)之新建或增建

選取與地質安全有關者考量各類地質敏感區屬性決定辦理與否排除小規模者

選取與地質安全有關者考量各類地質敏感區屬性決定辦理與否排除小規模者

82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 (草案 )

本報告書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為避免審查地質專業事項及技術標準不一中央主管機關爰訂定審查參考規範提供各審查機關參考

地質法 sect11 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於相關法令規定須送審之書圖文件中納入調查及評估結果

審查機關應邀請地質專家學者或前條第一項規定之執業技師參與審查或委託專業團體辦理審查但具有自行審查能力者不在此限

83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草案

1 審查人員之資格條件 ( 第 2 點 )

2 審查人員之建議名單 ( 第 3 點 )

3 報告書審查應注意事項 ( 第 4 點 )

4 報告書審查應補正事項 ( 第 5 點 )

5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之法律效益 ( 第 6點 )

6 報告書審查之收費 ( 第 7 點 )

地質 大地工程 土木工程 採礦工程 水利工程 水土保持

地質 大地工程 土木工程 採礦工程 水利工程 水土保持

政府機關(構)及相當職等專職人員地質相關實務經驗 7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副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5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助理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7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5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副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碩士學位以上且地質專長相關專職實務或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專業證照之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且取得證照後執行地質業務 7 年以上

政府機關(構)及相當職等專職人員地質相關實務經驗 7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副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5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助理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7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5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副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碩士學位以上且地質專長相關專職實務或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專業證照之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且取得證照後執行地質業務 7 年以上

專長專長++實務經驗實務經驗

地質法 sect11Ⅱ審查機關應邀請地質專家學者或前條第一項規定之執業技師參與審查或委託專業團體辦理審查但具有自行審查能力者不在此限

審查人員之資格條件 (sect2)

85

審查人員之建議名單 (sect3)

中央主管機關得就前點規定資格條件建立審查人員建議名單提供審查機關參考

86

報告書審查應注意事項 (sect4)

結果之合理性內涵足以提供後續土地開發利用災害防治及環境保育規劃之參據

基地地質調查及基地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基地地質調查及基地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項目內容數量比例尺hellip

87

報告書審查應補正事項 (sect5)

審查報告書有下列情形之一者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應通知申請人限期修正或補正

未依規定格式及份數製作 應檢附文件不齊全未經技師簽證或簽證技師科別不符不符合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規定

88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之法律效益(sect6)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依地質法sect11Ⅱ規定審查)

無行政處分效力 應納入後續相關法令送審書圖文件提供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土地開發利用行為之參據

89

報告書審查之收費 (sect7)

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報告書得收取審查費 依其主管業務收費法令 依規費法相關規定

本報告書為相關法令送審書件之ㄧ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本報告書為相關法令送審書件之ㄧ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 Slide 1
  • Slide 10
  • Slide 12
  • Slide 13
  • Slide 15
  • Slide 25
  • Slide 28
  • Slide 33
  • Slide 39
  • Slide 42
  • Slide 43
  • Slide 44
  • Slide 46
  • Slide 48
  • Slide 49
  • Slide 52
  • Slide 54
  • Slide 55
  • Slide 57
  • Slide 62
  • Slide 63
  • Slide 64
  • Slide 65
  • Slide 66
  • Slide 67
  • Slide 81
  • Slide 84

71

四地方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第 1 批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所在地地方政府

基隆河中上游河蝕地形(壺穴與瀑布 ) 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基隆市新北市

濁水溪沖積扇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彰化縣雲林縣

車籠埔斷層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台中市南投縣苗栗縣

山崩與地滑地質感區劃定計畫書 _臺北市

臺北市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sect9Ⅱ 辦理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公開展示事宜

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辦法 sect9Ⅱ 辦理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公開展示事宜

72

已提供對口單位1臺北市政府2桃園縣政府3苗栗縣政府4臺中市政府5彰化縣政府6雲林縣政府7高雄市政府8屏東縣政府9花蓮縣政府10宜蘭縣政府11金門縣政府

已提供對口單位1臺北市政府2桃園縣政府3苗栗縣政府4臺中市政府5彰化縣政府6雲林縣政府7高雄市政府8屏東縣政府9花蓮縣政府10宜蘭縣政府11金門縣政府

請地方政府儘速提供對口單位

地方對口設置或指派屬地方主管機關權責 組織編制 業務職掌 地方情況

73

五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依地質法相關條文規定

sect6I 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應將地質敏感區相關資料納入土地利用計畫土地開發審查災害防治環境保育及資源開發之參據

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sect11I 將調查及評估結果納入送審之書圖文件中

依地質法第 11 條解釋令 「相關法令」指訂有土地開發行為相

關審查規定之法令 「審查機關」指辦理地質敏感區基地

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審查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為避免重複審查應以最先受理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為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結果之「審查機關」

經審查通過之調查及評估結果應納入後續其他「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之書圖文件做為參據

請區域計畫法都市計畫法建築法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及各目的事業法令之各法令主管機關研修其主管法令規定送審所需書表文件格式評估納入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規定俾便於地質敏感區公告後能辦理審查

請區域計畫法都市計畫法建築法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及各目的事業法令之各法令主管機關研修其主管法令規定送審所需書表文件格式評估納入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規定俾便於地質敏感區公告後能辦理審查

74

水土保持局如何配合地質法施行研修水土保持書件格式檢視「水土保持計畫審核監督辦法」規定 所需書表文件格式之內容酌予文字修正納入地質法地質敏感區規定再行公告即成

第 36 條本辦法所需書表文件之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第 36 條本辦法所需書表文件之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案例分享

75

敬請提供法令修正資訊

為利相關法令與地質法間銜接順暢請應配合地質法修正規定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於修正後將相關資訊轉知中央主管機關

76

一地質敏感區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及規模草案(附件 7 )提請討論

二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草案(附件 9 )提請討論

綜合討論綜合討論

肆討論事項

77

地質法第 8 條第 1 項土地開發行為種類與規模及所稱「緊急救災者」相關規定 ( 草

案 )地質法 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

所有土地開發行為嗎

所有土地開發行為嗎

78

過度擾民 經濟部水利署

經檢視本法所稱之「土地開發行為」水利法中可能涉及本法第 8 條及第 11 條需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事項為水利法第 46 條水利建造物之興辦改造核准許可等惟水利建造物數量龐大規模較小或開挖深度較淺之開發行為對地質環境及人民安全之影響相對較小是否所有開發行為皆須依法辦理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建議排除規模較小部分以避免增加開發成本及過度擾民

臺北市政府 公園闢建開發行為多為地表整地及綠化植栽結構物及附屬設施如涼亭管溝花槽照明設施等等僅佔工程之小部份且為地表淺基礎開挖影響地質環境條件甚微應無造成地質災害之虞參考經濟部全國地質調查資料即可故建議無一層樓以上且建築面積小於 45m2 建物之公園闢建開發得予排除以節省開發成本

hellip

79

比例原則(禁止過分原則)

行政程序法 sect7 行政行為應依下列原則為之一採取之方法應有助於目的之達成二有多種同樣能達成目的之方法時應選擇對人民權益損害最少者

三採取之方法所造成之損害不得與欲達成目的之利益顯失均衡

排除與地質安全無關者排除小規模者

排除與地質安全無關者排除小規模者

80

核釋地質法第 8 條第 1 項規定 依立法意旨及比例原則土地開發行為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其種類及規模如附表

緊急救災者係指災害發生後經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認定之搶通搶災或防患二次災害之緊急工程行為

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 基地位於地質敏感區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規模

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 基地位於地質敏感區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規模

地質敏感區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及規模 ( 草案 )

1 工廠之設立及工業區之開發2鐵路大眾捷運系統港灣及機場之開發3 公路之開發4 土石採取及探礦採礦5蓄水建造物之開發6休閒農場之開發利用7漁塭或魚池之興建8遊樂區及風景區之開發9高爾夫球場及戶外運動場地之興建或擴建10 文化教育訓練設施或研究機構之興建或擴建11醫療建設之開發其醫院興建或擴建12 新市區(係指新社區及新市鎮)建設13 環境保護工程之興建14 核能及其他能源之開發及放射性核廢料儲存或處理場所之興建15 地下街工程16高壓電線塔基工程17纜車之興建或擴建18氣象雷達站之興建或擴建工程19 設置石油管理法所定之石油石油製品貯存槽20 建築物(係指應請領建照執照)之新建或增建

選取與地質安全有關者考量各類地質敏感區屬性決定辦理與否排除小規模者

選取與地質安全有關者考量各類地質敏感區屬性決定辦理與否排除小規模者

82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 (草案 )

本報告書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為避免審查地質專業事項及技術標準不一中央主管機關爰訂定審查參考規範提供各審查機關參考

地質法 sect11 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於相關法令規定須送審之書圖文件中納入調查及評估結果

審查機關應邀請地質專家學者或前條第一項規定之執業技師參與審查或委託專業團體辦理審查但具有自行審查能力者不在此限

83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草案

1 審查人員之資格條件 ( 第 2 點 )

2 審查人員之建議名單 ( 第 3 點 )

3 報告書審查應注意事項 ( 第 4 點 )

4 報告書審查應補正事項 ( 第 5 點 )

5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之法律效益 ( 第 6點 )

6 報告書審查之收費 ( 第 7 點 )

地質 大地工程 土木工程 採礦工程 水利工程 水土保持

地質 大地工程 土木工程 採礦工程 水利工程 水土保持

政府機關(構)及相當職等專職人員地質相關實務經驗 7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副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5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助理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7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5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副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碩士學位以上且地質專長相關專職實務或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專業證照之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且取得證照後執行地質業務 7 年以上

政府機關(構)及相當職等專職人員地質相關實務經驗 7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副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5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助理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7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5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副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碩士學位以上且地質專長相關專職實務或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專業證照之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且取得證照後執行地質業務 7 年以上

專長專長++實務經驗實務經驗

地質法 sect11Ⅱ審查機關應邀請地質專家學者或前條第一項規定之執業技師參與審查或委託專業團體辦理審查但具有自行審查能力者不在此限

審查人員之資格條件 (sect2)

85

審查人員之建議名單 (sect3)

中央主管機關得就前點規定資格條件建立審查人員建議名單提供審查機關參考

86

報告書審查應注意事項 (sect4)

結果之合理性內涵足以提供後續土地開發利用災害防治及環境保育規劃之參據

基地地質調查及基地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基地地質調查及基地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項目內容數量比例尺hellip

87

報告書審查應補正事項 (sect5)

審查報告書有下列情形之一者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應通知申請人限期修正或補正

未依規定格式及份數製作 應檢附文件不齊全未經技師簽證或簽證技師科別不符不符合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規定

88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之法律效益(sect6)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依地質法sect11Ⅱ規定審查)

無行政處分效力 應納入後續相關法令送審書圖文件提供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土地開發利用行為之參據

89

報告書審查之收費 (sect7)

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報告書得收取審查費 依其主管業務收費法令 依規費法相關規定

本報告書為相關法令送審書件之ㄧ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本報告書為相關法令送審書件之ㄧ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 Slide 1
  • Slide 10
  • Slide 12
  • Slide 13
  • Slide 15
  • Slide 25
  • Slide 28
  • Slide 33
  • Slide 39
  • Slide 42
  • Slide 43
  • Slide 44
  • Slide 46
  • Slide 48
  • Slide 49
  • Slide 52
  • Slide 54
  • Slide 55
  • Slide 57
  • Slide 62
  • Slide 63
  • Slide 64
  • Slide 65
  • Slide 66
  • Slide 67
  • Slide 81
  • Slide 84

72

已提供對口單位1臺北市政府2桃園縣政府3苗栗縣政府4臺中市政府5彰化縣政府6雲林縣政府7高雄市政府8屏東縣政府9花蓮縣政府10宜蘭縣政府11金門縣政府

已提供對口單位1臺北市政府2桃園縣政府3苗栗縣政府4臺中市政府5彰化縣政府6雲林縣政府7高雄市政府8屏東縣政府9花蓮縣政府10宜蘭縣政府11金門縣政府

請地方政府儘速提供對口單位

地方對口設置或指派屬地方主管機關權責 組織編制 業務職掌 地方情況

73

五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依地質法相關條文規定

sect6I 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應將地質敏感區相關資料納入土地利用計畫土地開發審查災害防治環境保育及資源開發之參據

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sect11I 將調查及評估結果納入送審之書圖文件中

依地質法第 11 條解釋令 「相關法令」指訂有土地開發行為相

關審查規定之法令 「審查機關」指辦理地質敏感區基地

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審查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為避免重複審查應以最先受理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為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結果之「審查機關」

經審查通過之調查及評估結果應納入後續其他「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之書圖文件做為參據

請區域計畫法都市計畫法建築法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及各目的事業法令之各法令主管機關研修其主管法令規定送審所需書表文件格式評估納入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規定俾便於地質敏感區公告後能辦理審查

請區域計畫法都市計畫法建築法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及各目的事業法令之各法令主管機關研修其主管法令規定送審所需書表文件格式評估納入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規定俾便於地質敏感區公告後能辦理審查

74

水土保持局如何配合地質法施行研修水土保持書件格式檢視「水土保持計畫審核監督辦法」規定 所需書表文件格式之內容酌予文字修正納入地質法地質敏感區規定再行公告即成

第 36 條本辦法所需書表文件之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第 36 條本辦法所需書表文件之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案例分享

75

敬請提供法令修正資訊

為利相關法令與地質法間銜接順暢請應配合地質法修正規定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於修正後將相關資訊轉知中央主管機關

76

一地質敏感區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及規模草案(附件 7 )提請討論

二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草案(附件 9 )提請討論

綜合討論綜合討論

肆討論事項

77

地質法第 8 條第 1 項土地開發行為種類與規模及所稱「緊急救災者」相關規定 ( 草

案 )地質法 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

所有土地開發行為嗎

所有土地開發行為嗎

78

過度擾民 經濟部水利署

經檢視本法所稱之「土地開發行為」水利法中可能涉及本法第 8 條及第 11 條需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事項為水利法第 46 條水利建造物之興辦改造核准許可等惟水利建造物數量龐大規模較小或開挖深度較淺之開發行為對地質環境及人民安全之影響相對較小是否所有開發行為皆須依法辦理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建議排除規模較小部分以避免增加開發成本及過度擾民

臺北市政府 公園闢建開發行為多為地表整地及綠化植栽結構物及附屬設施如涼亭管溝花槽照明設施等等僅佔工程之小部份且為地表淺基礎開挖影響地質環境條件甚微應無造成地質災害之虞參考經濟部全國地質調查資料即可故建議無一層樓以上且建築面積小於 45m2 建物之公園闢建開發得予排除以節省開發成本

hellip

79

比例原則(禁止過分原則)

行政程序法 sect7 行政行為應依下列原則為之一採取之方法應有助於目的之達成二有多種同樣能達成目的之方法時應選擇對人民權益損害最少者

三採取之方法所造成之損害不得與欲達成目的之利益顯失均衡

排除與地質安全無關者排除小規模者

排除與地質安全無關者排除小規模者

80

核釋地質法第 8 條第 1 項規定 依立法意旨及比例原則土地開發行為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其種類及規模如附表

緊急救災者係指災害發生後經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認定之搶通搶災或防患二次災害之緊急工程行為

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 基地位於地質敏感區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規模

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 基地位於地質敏感區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規模

地質敏感區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及規模 ( 草案 )

1 工廠之設立及工業區之開發2鐵路大眾捷運系統港灣及機場之開發3 公路之開發4 土石採取及探礦採礦5蓄水建造物之開發6休閒農場之開發利用7漁塭或魚池之興建8遊樂區及風景區之開發9高爾夫球場及戶外運動場地之興建或擴建10 文化教育訓練設施或研究機構之興建或擴建11醫療建設之開發其醫院興建或擴建12 新市區(係指新社區及新市鎮)建設13 環境保護工程之興建14 核能及其他能源之開發及放射性核廢料儲存或處理場所之興建15 地下街工程16高壓電線塔基工程17纜車之興建或擴建18氣象雷達站之興建或擴建工程19 設置石油管理法所定之石油石油製品貯存槽20 建築物(係指應請領建照執照)之新建或增建

選取與地質安全有關者考量各類地質敏感區屬性決定辦理與否排除小規模者

選取與地質安全有關者考量各類地質敏感區屬性決定辦理與否排除小規模者

82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 (草案 )

本報告書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為避免審查地質專業事項及技術標準不一中央主管機關爰訂定審查參考規範提供各審查機關參考

地質法 sect11 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於相關法令規定須送審之書圖文件中納入調查及評估結果

審查機關應邀請地質專家學者或前條第一項規定之執業技師參與審查或委託專業團體辦理審查但具有自行審查能力者不在此限

83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草案

1 審查人員之資格條件 ( 第 2 點 )

2 審查人員之建議名單 ( 第 3 點 )

3 報告書審查應注意事項 ( 第 4 點 )

4 報告書審查應補正事項 ( 第 5 點 )

5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之法律效益 ( 第 6點 )

6 報告書審查之收費 ( 第 7 點 )

地質 大地工程 土木工程 採礦工程 水利工程 水土保持

地質 大地工程 土木工程 採礦工程 水利工程 水土保持

政府機關(構)及相當職等專職人員地質相關實務經驗 7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副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5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助理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7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5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副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碩士學位以上且地質專長相關專職實務或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專業證照之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且取得證照後執行地質業務 7 年以上

政府機關(構)及相當職等專職人員地質相關實務經驗 7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副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5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助理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7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5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副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碩士學位以上且地質專長相關專職實務或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專業證照之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且取得證照後執行地質業務 7 年以上

專長專長++實務經驗實務經驗

地質法 sect11Ⅱ審查機關應邀請地質專家學者或前條第一項規定之執業技師參與審查或委託專業團體辦理審查但具有自行審查能力者不在此限

審查人員之資格條件 (sect2)

85

審查人員之建議名單 (sect3)

中央主管機關得就前點規定資格條件建立審查人員建議名單提供審查機關參考

86

報告書審查應注意事項 (sect4)

結果之合理性內涵足以提供後續土地開發利用災害防治及環境保育規劃之參據

基地地質調查及基地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基地地質調查及基地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項目內容數量比例尺hellip

87

報告書審查應補正事項 (sect5)

審查報告書有下列情形之一者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應通知申請人限期修正或補正

未依規定格式及份數製作 應檢附文件不齊全未經技師簽證或簽證技師科別不符不符合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規定

88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之法律效益(sect6)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依地質法sect11Ⅱ規定審查)

無行政處分效力 應納入後續相關法令送審書圖文件提供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土地開發利用行為之參據

89

報告書審查之收費 (sect7)

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報告書得收取審查費 依其主管業務收費法令 依規費法相關規定

本報告書為相關法令送審書件之ㄧ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本報告書為相關法令送審書件之ㄧ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 Slide 1
  • Slide 10
  • Slide 12
  • Slide 13
  • Slide 15
  • Slide 25
  • Slide 28
  • Slide 33
  • Slide 39
  • Slide 42
  • Slide 43
  • Slide 44
  • Slide 46
  • Slide 48
  • Slide 49
  • Slide 52
  • Slide 54
  • Slide 55
  • Slide 57
  • Slide 62
  • Slide 63
  • Slide 64
  • Slide 65
  • Slide 66
  • Slide 67
  • Slide 81
  • Slide 84

73

五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近期應辦事項 依地質法相關條文規定

sect6I 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應將地質敏感區相關資料納入土地利用計畫土地開發審查災害防治環境保育及資源開發之參據

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

sect11I 將調查及評估結果納入送審之書圖文件中

依地質法第 11 條解釋令 「相關法令」指訂有土地開發行為相

關審查規定之法令 「審查機關」指辦理地質敏感區基地

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審查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為避免重複審查應以最先受理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為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結果之「審查機關」

經審查通過之調查及評估結果應納入後續其他「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之書圖文件做為參據

請區域計畫法都市計畫法建築法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及各目的事業法令之各法令主管機關研修其主管法令規定送審所需書表文件格式評估納入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規定俾便於地質敏感區公告後能辦理審查

請區域計畫法都市計畫法建築法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及各目的事業法令之各法令主管機關研修其主管法令規定送審所需書表文件格式評估納入 地質法地質敏感區規定俾便於地質敏感區公告後能辦理審查

74

水土保持局如何配合地質法施行研修水土保持書件格式檢視「水土保持計畫審核監督辦法」規定 所需書表文件格式之內容酌予文字修正納入地質法地質敏感區規定再行公告即成

第 36 條本辦法所需書表文件之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第 36 條本辦法所需書表文件之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案例分享

75

敬請提供法令修正資訊

為利相關法令與地質法間銜接順暢請應配合地質法修正規定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於修正後將相關資訊轉知中央主管機關

76

一地質敏感區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及規模草案(附件 7 )提請討論

二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草案(附件 9 )提請討論

綜合討論綜合討論

肆討論事項

77

地質法第 8 條第 1 項土地開發行為種類與規模及所稱「緊急救災者」相關規定 ( 草

案 )地質法 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

所有土地開發行為嗎

所有土地開發行為嗎

78

過度擾民 經濟部水利署

經檢視本法所稱之「土地開發行為」水利法中可能涉及本法第 8 條及第 11 條需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事項為水利法第 46 條水利建造物之興辦改造核准許可等惟水利建造物數量龐大規模較小或開挖深度較淺之開發行為對地質環境及人民安全之影響相對較小是否所有開發行為皆須依法辦理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建議排除規模較小部分以避免增加開發成本及過度擾民

臺北市政府 公園闢建開發行為多為地表整地及綠化植栽結構物及附屬設施如涼亭管溝花槽照明設施等等僅佔工程之小部份且為地表淺基礎開挖影響地質環境條件甚微應無造成地質災害之虞參考經濟部全國地質調查資料即可故建議無一層樓以上且建築面積小於 45m2 建物之公園闢建開發得予排除以節省開發成本

hellip

79

比例原則(禁止過分原則)

行政程序法 sect7 行政行為應依下列原則為之一採取之方法應有助於目的之達成二有多種同樣能達成目的之方法時應選擇對人民權益損害最少者

三採取之方法所造成之損害不得與欲達成目的之利益顯失均衡

排除與地質安全無關者排除小規模者

排除與地質安全無關者排除小規模者

80

核釋地質法第 8 條第 1 項規定 依立法意旨及比例原則土地開發行為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其種類及規模如附表

緊急救災者係指災害發生後經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認定之搶通搶災或防患二次災害之緊急工程行為

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 基地位於地質敏感區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規模

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 基地位於地質敏感區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規模

地質敏感區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及規模 ( 草案 )

1 工廠之設立及工業區之開發2鐵路大眾捷運系統港灣及機場之開發3 公路之開發4 土石採取及探礦採礦5蓄水建造物之開發6休閒農場之開發利用7漁塭或魚池之興建8遊樂區及風景區之開發9高爾夫球場及戶外運動場地之興建或擴建10 文化教育訓練設施或研究機構之興建或擴建11醫療建設之開發其醫院興建或擴建12 新市區(係指新社區及新市鎮)建設13 環境保護工程之興建14 核能及其他能源之開發及放射性核廢料儲存或處理場所之興建15 地下街工程16高壓電線塔基工程17纜車之興建或擴建18氣象雷達站之興建或擴建工程19 設置石油管理法所定之石油石油製品貯存槽20 建築物(係指應請領建照執照)之新建或增建

選取與地質安全有關者考量各類地質敏感區屬性決定辦理與否排除小規模者

選取與地質安全有關者考量各類地質敏感區屬性決定辦理與否排除小規模者

82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 (草案 )

本報告書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為避免審查地質專業事項及技術標準不一中央主管機關爰訂定審查參考規範提供各審查機關參考

地質法 sect11 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於相關法令規定須送審之書圖文件中納入調查及評估結果

審查機關應邀請地質專家學者或前條第一項規定之執業技師參與審查或委託專業團體辦理審查但具有自行審查能力者不在此限

83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草案

1 審查人員之資格條件 ( 第 2 點 )

2 審查人員之建議名單 ( 第 3 點 )

3 報告書審查應注意事項 ( 第 4 點 )

4 報告書審查應補正事項 ( 第 5 點 )

5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之法律效益 ( 第 6點 )

6 報告書審查之收費 ( 第 7 點 )

地質 大地工程 土木工程 採礦工程 水利工程 水土保持

地質 大地工程 土木工程 採礦工程 水利工程 水土保持

政府機關(構)及相當職等專職人員地質相關實務經驗 7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副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5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助理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7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5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副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碩士學位以上且地質專長相關專職實務或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專業證照之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且取得證照後執行地質業務 7 年以上

政府機關(構)及相當職等專職人員地質相關實務經驗 7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副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5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助理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7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5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副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碩士學位以上且地質專長相關專職實務或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專業證照之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且取得證照後執行地質業務 7 年以上

專長專長++實務經驗實務經驗

地質法 sect11Ⅱ審查機關應邀請地質專家學者或前條第一項規定之執業技師參與審查或委託專業團體辦理審查但具有自行審查能力者不在此限

審查人員之資格條件 (sect2)

85

審查人員之建議名單 (sect3)

中央主管機關得就前點規定資格條件建立審查人員建議名單提供審查機關參考

86

報告書審查應注意事項 (sect4)

結果之合理性內涵足以提供後續土地開發利用災害防治及環境保育規劃之參據

基地地質調查及基地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基地地質調查及基地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項目內容數量比例尺hellip

87

報告書審查應補正事項 (sect5)

審查報告書有下列情形之一者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應通知申請人限期修正或補正

未依規定格式及份數製作 應檢附文件不齊全未經技師簽證或簽證技師科別不符不符合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規定

88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之法律效益(sect6)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依地質法sect11Ⅱ規定審查)

無行政處分效力 應納入後續相關法令送審書圖文件提供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土地開發利用行為之參據

89

報告書審查之收費 (sect7)

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報告書得收取審查費 依其主管業務收費法令 依規費法相關規定

本報告書為相關法令送審書件之ㄧ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本報告書為相關法令送審書件之ㄧ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 Slide 1
  • Slide 10
  • Slide 12
  • Slide 13
  • Slide 15
  • Slide 25
  • Slide 28
  • Slide 33
  • Slide 39
  • Slide 42
  • Slide 43
  • Slide 44
  • Slide 46
  • Slide 48
  • Slide 49
  • Slide 52
  • Slide 54
  • Slide 55
  • Slide 57
  • Slide 62
  • Slide 63
  • Slide 64
  • Slide 65
  • Slide 66
  • Slide 67
  • Slide 81
  • Slide 84

74

水土保持局如何配合地質法施行研修水土保持書件格式檢視「水土保持計畫審核監督辦法」規定 所需書表文件格式之內容酌予文字修正納入地質法地質敏感區規定再行公告即成

第 36 條本辦法所需書表文件之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第 36 條本辦法所需書表文件之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案例分享

75

敬請提供法令修正資訊

為利相關法令與地質法間銜接順暢請應配合地質法修正規定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於修正後將相關資訊轉知中央主管機關

76

一地質敏感區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及規模草案(附件 7 )提請討論

二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草案(附件 9 )提請討論

綜合討論綜合討論

肆討論事項

77

地質法第 8 條第 1 項土地開發行為種類與規模及所稱「緊急救災者」相關規定 ( 草

案 )地質法 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

所有土地開發行為嗎

所有土地開發行為嗎

78

過度擾民 經濟部水利署

經檢視本法所稱之「土地開發行為」水利法中可能涉及本法第 8 條及第 11 條需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事項為水利法第 46 條水利建造物之興辦改造核准許可等惟水利建造物數量龐大規模較小或開挖深度較淺之開發行為對地質環境及人民安全之影響相對較小是否所有開發行為皆須依法辦理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建議排除規模較小部分以避免增加開發成本及過度擾民

臺北市政府 公園闢建開發行為多為地表整地及綠化植栽結構物及附屬設施如涼亭管溝花槽照明設施等等僅佔工程之小部份且為地表淺基礎開挖影響地質環境條件甚微應無造成地質災害之虞參考經濟部全國地質調查資料即可故建議無一層樓以上且建築面積小於 45m2 建物之公園闢建開發得予排除以節省開發成本

hellip

79

比例原則(禁止過分原則)

行政程序法 sect7 行政行為應依下列原則為之一採取之方法應有助於目的之達成二有多種同樣能達成目的之方法時應選擇對人民權益損害最少者

三採取之方法所造成之損害不得與欲達成目的之利益顯失均衡

排除與地質安全無關者排除小規模者

排除與地質安全無關者排除小規模者

80

核釋地質法第 8 條第 1 項規定 依立法意旨及比例原則土地開發行為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其種類及規模如附表

緊急救災者係指災害發生後經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認定之搶通搶災或防患二次災害之緊急工程行為

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 基地位於地質敏感區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規模

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 基地位於地質敏感區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規模

地質敏感區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及規模 ( 草案 )

1 工廠之設立及工業區之開發2鐵路大眾捷運系統港灣及機場之開發3 公路之開發4 土石採取及探礦採礦5蓄水建造物之開發6休閒農場之開發利用7漁塭或魚池之興建8遊樂區及風景區之開發9高爾夫球場及戶外運動場地之興建或擴建10 文化教育訓練設施或研究機構之興建或擴建11醫療建設之開發其醫院興建或擴建12 新市區(係指新社區及新市鎮)建設13 環境保護工程之興建14 核能及其他能源之開發及放射性核廢料儲存或處理場所之興建15 地下街工程16高壓電線塔基工程17纜車之興建或擴建18氣象雷達站之興建或擴建工程19 設置石油管理法所定之石油石油製品貯存槽20 建築物(係指應請領建照執照)之新建或增建

選取與地質安全有關者考量各類地質敏感區屬性決定辦理與否排除小規模者

選取與地質安全有關者考量各類地質敏感區屬性決定辦理與否排除小規模者

82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 (草案 )

本報告書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為避免審查地質專業事項及技術標準不一中央主管機關爰訂定審查參考規範提供各審查機關參考

地質法 sect11 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於相關法令規定須送審之書圖文件中納入調查及評估結果

審查機關應邀請地質專家學者或前條第一項規定之執業技師參與審查或委託專業團體辦理審查但具有自行審查能力者不在此限

83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草案

1 審查人員之資格條件 ( 第 2 點 )

2 審查人員之建議名單 ( 第 3 點 )

3 報告書審查應注意事項 ( 第 4 點 )

4 報告書審查應補正事項 ( 第 5 點 )

5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之法律效益 ( 第 6點 )

6 報告書審查之收費 ( 第 7 點 )

地質 大地工程 土木工程 採礦工程 水利工程 水土保持

地質 大地工程 土木工程 採礦工程 水利工程 水土保持

政府機關(構)及相當職等專職人員地質相關實務經驗 7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副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5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助理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7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5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副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碩士學位以上且地質專長相關專職實務或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專業證照之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且取得證照後執行地質業務 7 年以上

政府機關(構)及相當職等專職人員地質相關實務經驗 7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副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5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助理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7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5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副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碩士學位以上且地質專長相關專職實務或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專業證照之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且取得證照後執行地質業務 7 年以上

專長專長++實務經驗實務經驗

地質法 sect11Ⅱ審查機關應邀請地質專家學者或前條第一項規定之執業技師參與審查或委託專業團體辦理審查但具有自行審查能力者不在此限

審查人員之資格條件 (sect2)

85

審查人員之建議名單 (sect3)

中央主管機關得就前點規定資格條件建立審查人員建議名單提供審查機關參考

86

報告書審查應注意事項 (sect4)

結果之合理性內涵足以提供後續土地開發利用災害防治及環境保育規劃之參據

基地地質調查及基地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基地地質調查及基地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項目內容數量比例尺hellip

87

報告書審查應補正事項 (sect5)

審查報告書有下列情形之一者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應通知申請人限期修正或補正

未依規定格式及份數製作 應檢附文件不齊全未經技師簽證或簽證技師科別不符不符合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規定

88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之法律效益(sect6)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依地質法sect11Ⅱ規定審查)

無行政處分效力 應納入後續相關法令送審書圖文件提供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土地開發利用行為之參據

89

報告書審查之收費 (sect7)

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報告書得收取審查費 依其主管業務收費法令 依規費法相關規定

本報告書為相關法令送審書件之ㄧ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本報告書為相關法令送審書件之ㄧ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 Slide 1
  • Slide 10
  • Slide 12
  • Slide 13
  • Slide 15
  • Slide 25
  • Slide 28
  • Slide 33
  • Slide 39
  • Slide 42
  • Slide 43
  • Slide 44
  • Slide 46
  • Slide 48
  • Slide 49
  • Slide 52
  • Slide 54
  • Slide 55
  • Slide 57
  • Slide 62
  • Slide 63
  • Slide 64
  • Slide 65
  • Slide 66
  • Slide 67
  • Slide 81
  • Slide 84

75

敬請提供法令修正資訊

為利相關法令與地質法間銜接順暢請應配合地質法修正規定之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於修正後將相關資訊轉知中央主管機關

76

一地質敏感區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及規模草案(附件 7 )提請討論

二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草案(附件 9 )提請討論

綜合討論綜合討論

肆討論事項

77

地質法第 8 條第 1 項土地開發行為種類與規模及所稱「緊急救災者」相關規定 ( 草

案 )地質法 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

所有土地開發行為嗎

所有土地開發行為嗎

78

過度擾民 經濟部水利署

經檢視本法所稱之「土地開發行為」水利法中可能涉及本法第 8 條及第 11 條需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事項為水利法第 46 條水利建造物之興辦改造核准許可等惟水利建造物數量龐大規模較小或開挖深度較淺之開發行為對地質環境及人民安全之影響相對較小是否所有開發行為皆須依法辦理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建議排除規模較小部分以避免增加開發成本及過度擾民

臺北市政府 公園闢建開發行為多為地表整地及綠化植栽結構物及附屬設施如涼亭管溝花槽照明設施等等僅佔工程之小部份且為地表淺基礎開挖影響地質環境條件甚微應無造成地質災害之虞參考經濟部全國地質調查資料即可故建議無一層樓以上且建築面積小於 45m2 建物之公園闢建開發得予排除以節省開發成本

hellip

79

比例原則(禁止過分原則)

行政程序法 sect7 行政行為應依下列原則為之一採取之方法應有助於目的之達成二有多種同樣能達成目的之方法時應選擇對人民權益損害最少者

三採取之方法所造成之損害不得與欲達成目的之利益顯失均衡

排除與地質安全無關者排除小規模者

排除與地質安全無關者排除小規模者

80

核釋地質法第 8 條第 1 項規定 依立法意旨及比例原則土地開發行為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其種類及規模如附表

緊急救災者係指災害發生後經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認定之搶通搶災或防患二次災害之緊急工程行為

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 基地位於地質敏感區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規模

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 基地位於地質敏感區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規模

地質敏感區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及規模 ( 草案 )

1 工廠之設立及工業區之開發2鐵路大眾捷運系統港灣及機場之開發3 公路之開發4 土石採取及探礦採礦5蓄水建造物之開發6休閒農場之開發利用7漁塭或魚池之興建8遊樂區及風景區之開發9高爾夫球場及戶外運動場地之興建或擴建10 文化教育訓練設施或研究機構之興建或擴建11醫療建設之開發其醫院興建或擴建12 新市區(係指新社區及新市鎮)建設13 環境保護工程之興建14 核能及其他能源之開發及放射性核廢料儲存或處理場所之興建15 地下街工程16高壓電線塔基工程17纜車之興建或擴建18氣象雷達站之興建或擴建工程19 設置石油管理法所定之石油石油製品貯存槽20 建築物(係指應請領建照執照)之新建或增建

選取與地質安全有關者考量各類地質敏感區屬性決定辦理與否排除小規模者

選取與地質安全有關者考量各類地質敏感區屬性決定辦理與否排除小規模者

82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 (草案 )

本報告書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為避免審查地質專業事項及技術標準不一中央主管機關爰訂定審查參考規範提供各審查機關參考

地質法 sect11 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於相關法令規定須送審之書圖文件中納入調查及評估結果

審查機關應邀請地質專家學者或前條第一項規定之執業技師參與審查或委託專業團體辦理審查但具有自行審查能力者不在此限

83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草案

1 審查人員之資格條件 ( 第 2 點 )

2 審查人員之建議名單 ( 第 3 點 )

3 報告書審查應注意事項 ( 第 4 點 )

4 報告書審查應補正事項 ( 第 5 點 )

5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之法律效益 ( 第 6點 )

6 報告書審查之收費 ( 第 7 點 )

地質 大地工程 土木工程 採礦工程 水利工程 水土保持

地質 大地工程 土木工程 採礦工程 水利工程 水土保持

政府機關(構)及相當職等專職人員地質相關實務經驗 7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副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5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助理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7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5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副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碩士學位以上且地質專長相關專職實務或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專業證照之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且取得證照後執行地質業務 7 年以上

政府機關(構)及相當職等專職人員地質相關實務經驗 7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副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5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助理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7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5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副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碩士學位以上且地質專長相關專職實務或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專業證照之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且取得證照後執行地質業務 7 年以上

專長專長++實務經驗實務經驗

地質法 sect11Ⅱ審查機關應邀請地質專家學者或前條第一項規定之執業技師參與審查或委託專業團體辦理審查但具有自行審查能力者不在此限

審查人員之資格條件 (sect2)

85

審查人員之建議名單 (sect3)

中央主管機關得就前點規定資格條件建立審查人員建議名單提供審查機關參考

86

報告書審查應注意事項 (sect4)

結果之合理性內涵足以提供後續土地開發利用災害防治及環境保育規劃之參據

基地地質調查及基地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基地地質調查及基地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項目內容數量比例尺hellip

87

報告書審查應補正事項 (sect5)

審查報告書有下列情形之一者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應通知申請人限期修正或補正

未依規定格式及份數製作 應檢附文件不齊全未經技師簽證或簽證技師科別不符不符合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規定

88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之法律效益(sect6)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依地質法sect11Ⅱ規定審查)

無行政處分效力 應納入後續相關法令送審書圖文件提供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土地開發利用行為之參據

89

報告書審查之收費 (sect7)

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報告書得收取審查費 依其主管業務收費法令 依規費法相關規定

本報告書為相關法令送審書件之ㄧ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本報告書為相關法令送審書件之ㄧ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 Slide 1
  • Slide 10
  • Slide 12
  • Slide 13
  • Slide 15
  • Slide 25
  • Slide 28
  • Slide 33
  • Slide 39
  • Slide 42
  • Slide 43
  • Slide 44
  • Slide 46
  • Slide 48
  • Slide 49
  • Slide 52
  • Slide 54
  • Slide 55
  • Slide 57
  • Slide 62
  • Slide 63
  • Slide 64
  • Slide 65
  • Slide 66
  • Slide 67
  • Slide 81
  • Slide 84

76

一地質敏感區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及規模草案(附件 7 )提請討論

二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草案(附件 9 )提請討論

綜合討論綜合討論

肆討論事項

77

地質法第 8 條第 1 項土地開發行為種類與規模及所稱「緊急救災者」相關規定 ( 草

案 )地質法 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

所有土地開發行為嗎

所有土地開發行為嗎

78

過度擾民 經濟部水利署

經檢視本法所稱之「土地開發行為」水利法中可能涉及本法第 8 條及第 11 條需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事項為水利法第 46 條水利建造物之興辦改造核准許可等惟水利建造物數量龐大規模較小或開挖深度較淺之開發行為對地質環境及人民安全之影響相對較小是否所有開發行為皆須依法辦理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建議排除規模較小部分以避免增加開發成本及過度擾民

臺北市政府 公園闢建開發行為多為地表整地及綠化植栽結構物及附屬設施如涼亭管溝花槽照明設施等等僅佔工程之小部份且為地表淺基礎開挖影響地質環境條件甚微應無造成地質災害之虞參考經濟部全國地質調查資料即可故建議無一層樓以上且建築面積小於 45m2 建物之公園闢建開發得予排除以節省開發成本

hellip

79

比例原則(禁止過分原則)

行政程序法 sect7 行政行為應依下列原則為之一採取之方法應有助於目的之達成二有多種同樣能達成目的之方法時應選擇對人民權益損害最少者

三採取之方法所造成之損害不得與欲達成目的之利益顯失均衡

排除與地質安全無關者排除小規模者

排除與地質安全無關者排除小規模者

80

核釋地質法第 8 條第 1 項規定 依立法意旨及比例原則土地開發行為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其種類及規模如附表

緊急救災者係指災害發生後經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認定之搶通搶災或防患二次災害之緊急工程行為

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 基地位於地質敏感區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規模

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 基地位於地質敏感區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規模

地質敏感區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及規模 ( 草案 )

1 工廠之設立及工業區之開發2鐵路大眾捷運系統港灣及機場之開發3 公路之開發4 土石採取及探礦採礦5蓄水建造物之開發6休閒農場之開發利用7漁塭或魚池之興建8遊樂區及風景區之開發9高爾夫球場及戶外運動場地之興建或擴建10 文化教育訓練設施或研究機構之興建或擴建11醫療建設之開發其醫院興建或擴建12 新市區(係指新社區及新市鎮)建設13 環境保護工程之興建14 核能及其他能源之開發及放射性核廢料儲存或處理場所之興建15 地下街工程16高壓電線塔基工程17纜車之興建或擴建18氣象雷達站之興建或擴建工程19 設置石油管理法所定之石油石油製品貯存槽20 建築物(係指應請領建照執照)之新建或增建

選取與地質安全有關者考量各類地質敏感區屬性決定辦理與否排除小規模者

選取與地質安全有關者考量各類地質敏感區屬性決定辦理與否排除小規模者

82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 (草案 )

本報告書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為避免審查地質專業事項及技術標準不一中央主管機關爰訂定審查參考規範提供各審查機關參考

地質法 sect11 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於相關法令規定須送審之書圖文件中納入調查及評估結果

審查機關應邀請地質專家學者或前條第一項規定之執業技師參與審查或委託專業團體辦理審查但具有自行審查能力者不在此限

83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草案

1 審查人員之資格條件 ( 第 2 點 )

2 審查人員之建議名單 ( 第 3 點 )

3 報告書審查應注意事項 ( 第 4 點 )

4 報告書審查應補正事項 ( 第 5 點 )

5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之法律效益 ( 第 6點 )

6 報告書審查之收費 ( 第 7 點 )

地質 大地工程 土木工程 採礦工程 水利工程 水土保持

地質 大地工程 土木工程 採礦工程 水利工程 水土保持

政府機關(構)及相當職等專職人員地質相關實務經驗 7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副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5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助理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7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5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副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碩士學位以上且地質專長相關專職實務或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專業證照之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且取得證照後執行地質業務 7 年以上

政府機關(構)及相當職等專職人員地質相關實務經驗 7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副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5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助理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7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5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副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碩士學位以上且地質專長相關專職實務或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專業證照之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且取得證照後執行地質業務 7 年以上

專長專長++實務經驗實務經驗

地質法 sect11Ⅱ審查機關應邀請地質專家學者或前條第一項規定之執業技師參與審查或委託專業團體辦理審查但具有自行審查能力者不在此限

審查人員之資格條件 (sect2)

85

審查人員之建議名單 (sect3)

中央主管機關得就前點規定資格條件建立審查人員建議名單提供審查機關參考

86

報告書審查應注意事項 (sect4)

結果之合理性內涵足以提供後續土地開發利用災害防治及環境保育規劃之參據

基地地質調查及基地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基地地質調查及基地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項目內容數量比例尺hellip

87

報告書審查應補正事項 (sect5)

審查報告書有下列情形之一者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應通知申請人限期修正或補正

未依規定格式及份數製作 應檢附文件不齊全未經技師簽證或簽證技師科別不符不符合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規定

88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之法律效益(sect6)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依地質法sect11Ⅱ規定審查)

無行政處分效力 應納入後續相關法令送審書圖文件提供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土地開發利用行為之參據

89

報告書審查之收費 (sect7)

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報告書得收取審查費 依其主管業務收費法令 依規費法相關規定

本報告書為相關法令送審書件之ㄧ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本報告書為相關法令送審書件之ㄧ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 Slide 1
  • Slide 10
  • Slide 12
  • Slide 13
  • Slide 15
  • Slide 25
  • Slide 28
  • Slide 33
  • Slide 39
  • Slide 42
  • Slide 43
  • Slide 44
  • Slide 46
  • Slide 48
  • Slide 49
  • Slide 52
  • Slide 54
  • Slide 55
  • Slide 57
  • Slide 62
  • Slide 63
  • Slide 64
  • Slide 65
  • Slide 66
  • Slide 67
  • Slide 81
  • Slide 84

77

地質法第 8 條第 1 項土地開發行為種類與規模及所稱「緊急救災者」相關規定 ( 草

案 )地質法 sect8I 土地開發行為基地有全部或一部位於地質敏感區內者應於申請土地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但緊急救災者不在此限

所有土地開發行為嗎

所有土地開發行為嗎

78

過度擾民 經濟部水利署

經檢視本法所稱之「土地開發行為」水利法中可能涉及本法第 8 條及第 11 條需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事項為水利法第 46 條水利建造物之興辦改造核准許可等惟水利建造物數量龐大規模較小或開挖深度較淺之開發行為對地質環境及人民安全之影響相對較小是否所有開發行為皆須依法辦理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建議排除規模較小部分以避免增加開發成本及過度擾民

臺北市政府 公園闢建開發行為多為地表整地及綠化植栽結構物及附屬設施如涼亭管溝花槽照明設施等等僅佔工程之小部份且為地表淺基礎開挖影響地質環境條件甚微應無造成地質災害之虞參考經濟部全國地質調查資料即可故建議無一層樓以上且建築面積小於 45m2 建物之公園闢建開發得予排除以節省開發成本

hellip

79

比例原則(禁止過分原則)

行政程序法 sect7 行政行為應依下列原則為之一採取之方法應有助於目的之達成二有多種同樣能達成目的之方法時應選擇對人民權益損害最少者

三採取之方法所造成之損害不得與欲達成目的之利益顯失均衡

排除與地質安全無關者排除小規模者

排除與地質安全無關者排除小規模者

80

核釋地質法第 8 條第 1 項規定 依立法意旨及比例原則土地開發行為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其種類及規模如附表

緊急救災者係指災害發生後經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認定之搶通搶災或防患二次災害之緊急工程行為

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 基地位於地質敏感區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規模

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 基地位於地質敏感區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規模

地質敏感區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及規模 ( 草案 )

1 工廠之設立及工業區之開發2鐵路大眾捷運系統港灣及機場之開發3 公路之開發4 土石採取及探礦採礦5蓄水建造物之開發6休閒農場之開發利用7漁塭或魚池之興建8遊樂區及風景區之開發9高爾夫球場及戶外運動場地之興建或擴建10 文化教育訓練設施或研究機構之興建或擴建11醫療建設之開發其醫院興建或擴建12 新市區(係指新社區及新市鎮)建設13 環境保護工程之興建14 核能及其他能源之開發及放射性核廢料儲存或處理場所之興建15 地下街工程16高壓電線塔基工程17纜車之興建或擴建18氣象雷達站之興建或擴建工程19 設置石油管理法所定之石油石油製品貯存槽20 建築物(係指應請領建照執照)之新建或增建

選取與地質安全有關者考量各類地質敏感區屬性決定辦理與否排除小規模者

選取與地質安全有關者考量各類地質敏感區屬性決定辦理與否排除小規模者

82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 (草案 )

本報告書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為避免審查地質專業事項及技術標準不一中央主管機關爰訂定審查參考規範提供各審查機關參考

地質法 sect11 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於相關法令規定須送審之書圖文件中納入調查及評估結果

審查機關應邀請地質專家學者或前條第一項規定之執業技師參與審查或委託專業團體辦理審查但具有自行審查能力者不在此限

83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草案

1 審查人員之資格條件 ( 第 2 點 )

2 審查人員之建議名單 ( 第 3 點 )

3 報告書審查應注意事項 ( 第 4 點 )

4 報告書審查應補正事項 ( 第 5 點 )

5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之法律效益 ( 第 6點 )

6 報告書審查之收費 ( 第 7 點 )

地質 大地工程 土木工程 採礦工程 水利工程 水土保持

地質 大地工程 土木工程 採礦工程 水利工程 水土保持

政府機關(構)及相當職等專職人員地質相關實務經驗 7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副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5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助理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7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5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副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碩士學位以上且地質專長相關專職實務或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專業證照之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且取得證照後執行地質業務 7 年以上

政府機關(構)及相當職等專職人員地質相關實務經驗 7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副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5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助理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7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5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副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碩士學位以上且地質專長相關專職實務或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專業證照之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且取得證照後執行地質業務 7 年以上

專長專長++實務經驗實務經驗

地質法 sect11Ⅱ審查機關應邀請地質專家學者或前條第一項規定之執業技師參與審查或委託專業團體辦理審查但具有自行審查能力者不在此限

審查人員之資格條件 (sect2)

85

審查人員之建議名單 (sect3)

中央主管機關得就前點規定資格條件建立審查人員建議名單提供審查機關參考

86

報告書審查應注意事項 (sect4)

結果之合理性內涵足以提供後續土地開發利用災害防治及環境保育規劃之參據

基地地質調查及基地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基地地質調查及基地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項目內容數量比例尺hellip

87

報告書審查應補正事項 (sect5)

審查報告書有下列情形之一者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應通知申請人限期修正或補正

未依規定格式及份數製作 應檢附文件不齊全未經技師簽證或簽證技師科別不符不符合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規定

88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之法律效益(sect6)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依地質法sect11Ⅱ規定審查)

無行政處分效力 應納入後續相關法令送審書圖文件提供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土地開發利用行為之參據

89

報告書審查之收費 (sect7)

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報告書得收取審查費 依其主管業務收費法令 依規費法相關規定

本報告書為相關法令送審書件之ㄧ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本報告書為相關法令送審書件之ㄧ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 Slide 1
  • Slide 10
  • Slide 12
  • Slide 13
  • Slide 15
  • Slide 25
  • Slide 28
  • Slide 33
  • Slide 39
  • Slide 42
  • Slide 43
  • Slide 44
  • Slide 46
  • Slide 48
  • Slide 49
  • Slide 52
  • Slide 54
  • Slide 55
  • Slide 57
  • Slide 62
  • Slide 63
  • Slide 64
  • Slide 65
  • Slide 66
  • Slide 67
  • Slide 81
  • Slide 84

78

過度擾民 經濟部水利署

經檢視本法所稱之「土地開發行為」水利法中可能涉及本法第 8 條及第 11 條需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事項為水利法第 46 條水利建造物之興辦改造核准許可等惟水利建造物數量龐大規模較小或開挖深度較淺之開發行為對地質環境及人民安全之影響相對較小是否所有開發行為皆須依法辦理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建議排除規模較小部分以避免增加開發成本及過度擾民

臺北市政府 公園闢建開發行為多為地表整地及綠化植栽結構物及附屬設施如涼亭管溝花槽照明設施等等僅佔工程之小部份且為地表淺基礎開挖影響地質環境條件甚微應無造成地質災害之虞參考經濟部全國地質調查資料即可故建議無一層樓以上且建築面積小於 45m2 建物之公園闢建開發得予排除以節省開發成本

hellip

79

比例原則(禁止過分原則)

行政程序法 sect7 行政行為應依下列原則為之一採取之方法應有助於目的之達成二有多種同樣能達成目的之方法時應選擇對人民權益損害最少者

三採取之方法所造成之損害不得與欲達成目的之利益顯失均衡

排除與地質安全無關者排除小規模者

排除與地質安全無關者排除小規模者

80

核釋地質法第 8 條第 1 項規定 依立法意旨及比例原則土地開發行為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其種類及規模如附表

緊急救災者係指災害發生後經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認定之搶通搶災或防患二次災害之緊急工程行為

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 基地位於地質敏感區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規模

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 基地位於地質敏感區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規模

地質敏感區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及規模 ( 草案 )

1 工廠之設立及工業區之開發2鐵路大眾捷運系統港灣及機場之開發3 公路之開發4 土石採取及探礦採礦5蓄水建造物之開發6休閒農場之開發利用7漁塭或魚池之興建8遊樂區及風景區之開發9高爾夫球場及戶外運動場地之興建或擴建10 文化教育訓練設施或研究機構之興建或擴建11醫療建設之開發其醫院興建或擴建12 新市區(係指新社區及新市鎮)建設13 環境保護工程之興建14 核能及其他能源之開發及放射性核廢料儲存或處理場所之興建15 地下街工程16高壓電線塔基工程17纜車之興建或擴建18氣象雷達站之興建或擴建工程19 設置石油管理法所定之石油石油製品貯存槽20 建築物(係指應請領建照執照)之新建或增建

選取與地質安全有關者考量各類地質敏感區屬性決定辦理與否排除小規模者

選取與地質安全有關者考量各類地質敏感區屬性決定辦理與否排除小規模者

82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 (草案 )

本報告書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為避免審查地質專業事項及技術標準不一中央主管機關爰訂定審查參考規範提供各審查機關參考

地質法 sect11 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於相關法令規定須送審之書圖文件中納入調查及評估結果

審查機關應邀請地質專家學者或前條第一項規定之執業技師參與審查或委託專業團體辦理審查但具有自行審查能力者不在此限

83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草案

1 審查人員之資格條件 ( 第 2 點 )

2 審查人員之建議名單 ( 第 3 點 )

3 報告書審查應注意事項 ( 第 4 點 )

4 報告書審查應補正事項 ( 第 5 點 )

5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之法律效益 ( 第 6點 )

6 報告書審查之收費 ( 第 7 點 )

地質 大地工程 土木工程 採礦工程 水利工程 水土保持

地質 大地工程 土木工程 採礦工程 水利工程 水土保持

政府機關(構)及相當職等專職人員地質相關實務經驗 7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副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5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助理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7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5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副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碩士學位以上且地質專長相關專職實務或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專業證照之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且取得證照後執行地質業務 7 年以上

政府機關(構)及相當職等專職人員地質相關實務經驗 7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副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5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助理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7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5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副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碩士學位以上且地質專長相關專職實務或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專業證照之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且取得證照後執行地質業務 7 年以上

專長專長++實務經驗實務經驗

地質法 sect11Ⅱ審查機關應邀請地質專家學者或前條第一項規定之執業技師參與審查或委託專業團體辦理審查但具有自行審查能力者不在此限

審查人員之資格條件 (sect2)

85

審查人員之建議名單 (sect3)

中央主管機關得就前點規定資格條件建立審查人員建議名單提供審查機關參考

86

報告書審查應注意事項 (sect4)

結果之合理性內涵足以提供後續土地開發利用災害防治及環境保育規劃之參據

基地地質調查及基地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基地地質調查及基地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項目內容數量比例尺hellip

87

報告書審查應補正事項 (sect5)

審查報告書有下列情形之一者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應通知申請人限期修正或補正

未依規定格式及份數製作 應檢附文件不齊全未經技師簽證或簽證技師科別不符不符合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規定

88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之法律效益(sect6)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依地質法sect11Ⅱ規定審查)

無行政處分效力 應納入後續相關法令送審書圖文件提供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土地開發利用行為之參據

89

報告書審查之收費 (sect7)

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報告書得收取審查費 依其主管業務收費法令 依規費法相關規定

本報告書為相關法令送審書件之ㄧ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本報告書為相關法令送審書件之ㄧ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 Slide 1
  • Slide 10
  • Slide 12
  • Slide 13
  • Slide 15
  • Slide 25
  • Slide 28
  • Slide 33
  • Slide 39
  • Slide 42
  • Slide 43
  • Slide 44
  • Slide 46
  • Slide 48
  • Slide 49
  • Slide 52
  • Slide 54
  • Slide 55
  • Slide 57
  • Slide 62
  • Slide 63
  • Slide 64
  • Slide 65
  • Slide 66
  • Slide 67
  • Slide 81
  • Slide 84

79

比例原則(禁止過分原則)

行政程序法 sect7 行政行為應依下列原則為之一採取之方法應有助於目的之達成二有多種同樣能達成目的之方法時應選擇對人民權益損害最少者

三採取之方法所造成之損害不得與欲達成目的之利益顯失均衡

排除與地質安全無關者排除小規模者

排除與地質安全無關者排除小規模者

80

核釋地質法第 8 條第 1 項規定 依立法意旨及比例原則土地開發行為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其種類及規模如附表

緊急救災者係指災害發生後經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認定之搶通搶災或防患二次災害之緊急工程行為

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 基地位於地質敏感區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規模

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 基地位於地質敏感區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規模

地質敏感區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及規模 ( 草案 )

1 工廠之設立及工業區之開發2鐵路大眾捷運系統港灣及機場之開發3 公路之開發4 土石採取及探礦採礦5蓄水建造物之開發6休閒農場之開發利用7漁塭或魚池之興建8遊樂區及風景區之開發9高爾夫球場及戶外運動場地之興建或擴建10 文化教育訓練設施或研究機構之興建或擴建11醫療建設之開發其醫院興建或擴建12 新市區(係指新社區及新市鎮)建設13 環境保護工程之興建14 核能及其他能源之開發及放射性核廢料儲存或處理場所之興建15 地下街工程16高壓電線塔基工程17纜車之興建或擴建18氣象雷達站之興建或擴建工程19 設置石油管理法所定之石油石油製品貯存槽20 建築物(係指應請領建照執照)之新建或增建

選取與地質安全有關者考量各類地質敏感區屬性決定辦理與否排除小規模者

選取與地質安全有關者考量各類地質敏感區屬性決定辦理與否排除小規模者

82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 (草案 )

本報告書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為避免審查地質專業事項及技術標準不一中央主管機關爰訂定審查參考規範提供各審查機關參考

地質法 sect11 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於相關法令規定須送審之書圖文件中納入調查及評估結果

審查機關應邀請地質專家學者或前條第一項規定之執業技師參與審查或委託專業團體辦理審查但具有自行審查能力者不在此限

83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草案

1 審查人員之資格條件 ( 第 2 點 )

2 審查人員之建議名單 ( 第 3 點 )

3 報告書審查應注意事項 ( 第 4 點 )

4 報告書審查應補正事項 ( 第 5 點 )

5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之法律效益 ( 第 6點 )

6 報告書審查之收費 ( 第 7 點 )

地質 大地工程 土木工程 採礦工程 水利工程 水土保持

地質 大地工程 土木工程 採礦工程 水利工程 水土保持

政府機關(構)及相當職等專職人員地質相關實務經驗 7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副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5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助理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7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5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副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碩士學位以上且地質專長相關專職實務或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專業證照之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且取得證照後執行地質業務 7 年以上

政府機關(構)及相當職等專職人員地質相關實務經驗 7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副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5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助理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7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5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副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碩士學位以上且地質專長相關專職實務或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專業證照之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且取得證照後執行地質業務 7 年以上

專長專長++實務經驗實務經驗

地質法 sect11Ⅱ審查機關應邀請地質專家學者或前條第一項規定之執業技師參與審查或委託專業團體辦理審查但具有自行審查能力者不在此限

審查人員之資格條件 (sect2)

85

審查人員之建議名單 (sect3)

中央主管機關得就前點規定資格條件建立審查人員建議名單提供審查機關參考

86

報告書審查應注意事項 (sect4)

結果之合理性內涵足以提供後續土地開發利用災害防治及環境保育規劃之參據

基地地質調查及基地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基地地質調查及基地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項目內容數量比例尺hellip

87

報告書審查應補正事項 (sect5)

審查報告書有下列情形之一者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應通知申請人限期修正或補正

未依規定格式及份數製作 應檢附文件不齊全未經技師簽證或簽證技師科別不符不符合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規定

88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之法律效益(sect6)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依地質法sect11Ⅱ規定審查)

無行政處分效力 應納入後續相關法令送審書圖文件提供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土地開發利用行為之參據

89

報告書審查之收費 (sect7)

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報告書得收取審查費 依其主管業務收費法令 依規費法相關規定

本報告書為相關法令送審書件之ㄧ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本報告書為相關法令送審書件之ㄧ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 Slide 1
  • Slide 10
  • Slide 12
  • Slide 13
  • Slide 15
  • Slide 25
  • Slide 28
  • Slide 33
  • Slide 39
  • Slide 42
  • Slide 43
  • Slide 44
  • Slide 46
  • Slide 48
  • Slide 49
  • Slide 52
  • Slide 54
  • Slide 55
  • Slide 57
  • Slide 62
  • Slide 63
  • Slide 64
  • Slide 65
  • Slide 66
  • Slide 67
  • Slide 81
  • Slide 84

80

核釋地質法第 8 條第 1 項規定 依立法意旨及比例原則土地開發行為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其種類及規模如附表

緊急救災者係指災害發生後經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認定之搶通搶災或防患二次災害之緊急工程行為

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 基地位於地質敏感區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規模

應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 基地位於地質敏感區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 符合本規定之土地開發行為規模

地質敏感區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及規模 ( 草案 )

1 工廠之設立及工業區之開發2鐵路大眾捷運系統港灣及機場之開發3 公路之開發4 土石採取及探礦採礦5蓄水建造物之開發6休閒農場之開發利用7漁塭或魚池之興建8遊樂區及風景區之開發9高爾夫球場及戶外運動場地之興建或擴建10 文化教育訓練設施或研究機構之興建或擴建11醫療建設之開發其醫院興建或擴建12 新市區(係指新社區及新市鎮)建設13 環境保護工程之興建14 核能及其他能源之開發及放射性核廢料儲存或處理場所之興建15 地下街工程16高壓電線塔基工程17纜車之興建或擴建18氣象雷達站之興建或擴建工程19 設置石油管理法所定之石油石油製品貯存槽20 建築物(係指應請領建照執照)之新建或增建

選取與地質安全有關者考量各類地質敏感區屬性決定辦理與否排除小規模者

選取與地質安全有關者考量各類地質敏感區屬性決定辦理與否排除小規模者

82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 (草案 )

本報告書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為避免審查地質專業事項及技術標準不一中央主管機關爰訂定審查參考規範提供各審查機關參考

地質法 sect11 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於相關法令規定須送審之書圖文件中納入調查及評估結果

審查機關應邀請地質專家學者或前條第一項規定之執業技師參與審查或委託專業團體辦理審查但具有自行審查能力者不在此限

83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草案

1 審查人員之資格條件 ( 第 2 點 )

2 審查人員之建議名單 ( 第 3 點 )

3 報告書審查應注意事項 ( 第 4 點 )

4 報告書審查應補正事項 ( 第 5 點 )

5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之法律效益 ( 第 6點 )

6 報告書審查之收費 ( 第 7 點 )

地質 大地工程 土木工程 採礦工程 水利工程 水土保持

地質 大地工程 土木工程 採礦工程 水利工程 水土保持

政府機關(構)及相當職等專職人員地質相關實務經驗 7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副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5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助理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7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5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副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碩士學位以上且地質專長相關專職實務或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專業證照之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且取得證照後執行地質業務 7 年以上

政府機關(構)及相當職等專職人員地質相關實務經驗 7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副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5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助理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7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5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副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碩士學位以上且地質專長相關專職實務或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專業證照之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且取得證照後執行地質業務 7 年以上

專長專長++實務經驗實務經驗

地質法 sect11Ⅱ審查機關應邀請地質專家學者或前條第一項規定之執業技師參與審查或委託專業團體辦理審查但具有自行審查能力者不在此限

審查人員之資格條件 (sect2)

85

審查人員之建議名單 (sect3)

中央主管機關得就前點規定資格條件建立審查人員建議名單提供審查機關參考

86

報告書審查應注意事項 (sect4)

結果之合理性內涵足以提供後續土地開發利用災害防治及環境保育規劃之參據

基地地質調查及基地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基地地質調查及基地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項目內容數量比例尺hellip

87

報告書審查應補正事項 (sect5)

審查報告書有下列情形之一者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應通知申請人限期修正或補正

未依規定格式及份數製作 應檢附文件不齊全未經技師簽證或簽證技師科別不符不符合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規定

88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之法律效益(sect6)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依地質法sect11Ⅱ規定審查)

無行政處分效力 應納入後續相關法令送審書圖文件提供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土地開發利用行為之參據

89

報告書審查之收費 (sect7)

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報告書得收取審查費 依其主管業務收費法令 依規費法相關規定

本報告書為相關法令送審書件之ㄧ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本報告書為相關法令送審書件之ㄧ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 Slide 1
  • Slide 10
  • Slide 12
  • Slide 13
  • Slide 15
  • Slide 25
  • Slide 28
  • Slide 33
  • Slide 39
  • Slide 42
  • Slide 43
  • Slide 44
  • Slide 46
  • Slide 48
  • Slide 49
  • Slide 52
  • Slide 54
  • Slide 55
  • Slide 57
  • Slide 62
  • Slide 63
  • Slide 64
  • Slide 65
  • Slide 66
  • Slide 67
  • Slide 81
  • Slide 84

地質敏感區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之土地開發行為種類及規模 ( 草案 )

1 工廠之設立及工業區之開發2鐵路大眾捷運系統港灣及機場之開發3 公路之開發4 土石採取及探礦採礦5蓄水建造物之開發6休閒農場之開發利用7漁塭或魚池之興建8遊樂區及風景區之開發9高爾夫球場及戶外運動場地之興建或擴建10 文化教育訓練設施或研究機構之興建或擴建11醫療建設之開發其醫院興建或擴建12 新市區(係指新社區及新市鎮)建設13 環境保護工程之興建14 核能及其他能源之開發及放射性核廢料儲存或處理場所之興建15 地下街工程16高壓電線塔基工程17纜車之興建或擴建18氣象雷達站之興建或擴建工程19 設置石油管理法所定之石油石油製品貯存槽20 建築物(係指應請領建照執照)之新建或增建

選取與地質安全有關者考量各類地質敏感區屬性決定辦理與否排除小規模者

選取與地質安全有關者考量各類地質敏感區屬性決定辦理與否排除小規模者

82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 (草案 )

本報告書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為避免審查地質專業事項及技術標準不一中央主管機關爰訂定審查參考規範提供各審查機關參考

地質法 sect11 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於相關法令規定須送審之書圖文件中納入調查及評估結果

審查機關應邀請地質專家學者或前條第一項規定之執業技師參與審查或委託專業團體辦理審查但具有自行審查能力者不在此限

83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草案

1 審查人員之資格條件 ( 第 2 點 )

2 審查人員之建議名單 ( 第 3 點 )

3 報告書審查應注意事項 ( 第 4 點 )

4 報告書審查應補正事項 ( 第 5 點 )

5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之法律效益 ( 第 6點 )

6 報告書審查之收費 ( 第 7 點 )

地質 大地工程 土木工程 採礦工程 水利工程 水土保持

地質 大地工程 土木工程 採礦工程 水利工程 水土保持

政府機關(構)及相當職等專職人員地質相關實務經驗 7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副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5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助理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7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5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副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碩士學位以上且地質專長相關專職實務或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專業證照之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且取得證照後執行地質業務 7 年以上

政府機關(構)及相當職等專職人員地質相關實務經驗 7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副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5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助理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7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5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副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碩士學位以上且地質專長相關專職實務或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專業證照之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且取得證照後執行地質業務 7 年以上

專長專長++實務經驗實務經驗

地質法 sect11Ⅱ審查機關應邀請地質專家學者或前條第一項規定之執業技師參與審查或委託專業團體辦理審查但具有自行審查能力者不在此限

審查人員之資格條件 (sect2)

85

審查人員之建議名單 (sect3)

中央主管機關得就前點規定資格條件建立審查人員建議名單提供審查機關參考

86

報告書審查應注意事項 (sect4)

結果之合理性內涵足以提供後續土地開發利用災害防治及環境保育規劃之參據

基地地質調查及基地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基地地質調查及基地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項目內容數量比例尺hellip

87

報告書審查應補正事項 (sect5)

審查報告書有下列情形之一者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應通知申請人限期修正或補正

未依規定格式及份數製作 應檢附文件不齊全未經技師簽證或簽證技師科別不符不符合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規定

88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之法律效益(sect6)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依地質法sect11Ⅱ規定審查)

無行政處分效力 應納入後續相關法令送審書圖文件提供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土地開發利用行為之參據

89

報告書審查之收費 (sect7)

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報告書得收取審查費 依其主管業務收費法令 依規費法相關規定

本報告書為相關法令送審書件之ㄧ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本報告書為相關法令送審書件之ㄧ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 Slide 1
  • Slide 10
  • Slide 12
  • Slide 13
  • Slide 15
  • Slide 25
  • Slide 28
  • Slide 33
  • Slide 39
  • Slide 42
  • Slide 43
  • Slide 44
  • Slide 46
  • Slide 48
  • Slide 49
  • Slide 52
  • Slide 54
  • Slide 55
  • Slide 57
  • Slide 62
  • Slide 63
  • Slide 64
  • Slide 65
  • Slide 66
  • Slide 67
  • Slide 81
  • Slide 84

82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 (草案 )

本報告書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為避免審查地質專業事項及技術標準不一中央主管機關爰訂定審查參考規範提供各審查機關參考

地質法 sect11 應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者應於相關法令規定須送審之書圖文件中納入調查及評估結果

審查機關應邀請地質專家學者或前條第一項規定之執業技師參與審查或委託專業團體辦理審查但具有自行審查能力者不在此限

83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草案

1 審查人員之資格條件 ( 第 2 點 )

2 審查人員之建議名單 ( 第 3 點 )

3 報告書審查應注意事項 ( 第 4 點 )

4 報告書審查應補正事項 ( 第 5 點 )

5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之法律效益 ( 第 6點 )

6 報告書審查之收費 ( 第 7 點 )

地質 大地工程 土木工程 採礦工程 水利工程 水土保持

地質 大地工程 土木工程 採礦工程 水利工程 水土保持

政府機關(構)及相當職等專職人員地質相關實務經驗 7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副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5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助理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7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5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副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碩士學位以上且地質專長相關專職實務或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專業證照之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且取得證照後執行地質業務 7 年以上

政府機關(構)及相當職等專職人員地質相關實務經驗 7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副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5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助理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7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5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副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碩士學位以上且地質專長相關專職實務或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專業證照之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且取得證照後執行地質業務 7 年以上

專長專長++實務經驗實務經驗

地質法 sect11Ⅱ審查機關應邀請地質專家學者或前條第一項規定之執業技師參與審查或委託專業團體辦理審查但具有自行審查能力者不在此限

審查人員之資格條件 (sect2)

85

審查人員之建議名單 (sect3)

中央主管機關得就前點規定資格條件建立審查人員建議名單提供審查機關參考

86

報告書審查應注意事項 (sect4)

結果之合理性內涵足以提供後續土地開發利用災害防治及環境保育規劃之參據

基地地質調查及基地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基地地質調查及基地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項目內容數量比例尺hellip

87

報告書審查應補正事項 (sect5)

審查報告書有下列情形之一者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應通知申請人限期修正或補正

未依規定格式及份數製作 應檢附文件不齊全未經技師簽證或簽證技師科別不符不符合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規定

88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之法律效益(sect6)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依地質法sect11Ⅱ規定審查)

無行政處分效力 應納入後續相關法令送審書圖文件提供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土地開發利用行為之參據

89

報告書審查之收費 (sect7)

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報告書得收取審查費 依其主管業務收費法令 依規費法相關規定

本報告書為相關法令送審書件之ㄧ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本報告書為相關法令送審書件之ㄧ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 Slide 1
  • Slide 10
  • Slide 12
  • Slide 13
  • Slide 15
  • Slide 25
  • Slide 28
  • Slide 33
  • Slide 39
  • Slide 42
  • Slide 43
  • Slide 44
  • Slide 46
  • Slide 48
  • Slide 49
  • Slide 52
  • Slide 54
  • Slide 55
  • Slide 57
  • Slide 62
  • Slide 63
  • Slide 64
  • Slide 65
  • Slide 66
  • Slide 67
  • Slide 81
  • Slide 84

83

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報告書審查參考規範草案

1 審查人員之資格條件 ( 第 2 點 )

2 審查人員之建議名單 ( 第 3 點 )

3 報告書審查應注意事項 ( 第 4 點 )

4 報告書審查應補正事項 ( 第 5 點 )

5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之法律效益 ( 第 6點 )

6 報告書審查之收費 ( 第 7 點 )

地質 大地工程 土木工程 採礦工程 水利工程 水土保持

地質 大地工程 土木工程 採礦工程 水利工程 水土保持

政府機關(構)及相當職等專職人員地質相關實務經驗 7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副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5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助理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7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5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副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碩士學位以上且地質專長相關專職實務或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專業證照之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且取得證照後執行地質業務 7 年以上

政府機關(構)及相當職等專職人員地質相關實務經驗 7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副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5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助理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7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5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副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碩士學位以上且地質專長相關專職實務或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專業證照之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且取得證照後執行地質業務 7 年以上

專長專長++實務經驗實務經驗

地質法 sect11Ⅱ審查機關應邀請地質專家學者或前條第一項規定之執業技師參與審查或委託專業團體辦理審查但具有自行審查能力者不在此限

審查人員之資格條件 (sect2)

85

審查人員之建議名單 (sect3)

中央主管機關得就前點規定資格條件建立審查人員建議名單提供審查機關參考

86

報告書審查應注意事項 (sect4)

結果之合理性內涵足以提供後續土地開發利用災害防治及環境保育規劃之參據

基地地質調查及基地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基地地質調查及基地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項目內容數量比例尺hellip

87

報告書審查應補正事項 (sect5)

審查報告書有下列情形之一者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應通知申請人限期修正或補正

未依規定格式及份數製作 應檢附文件不齊全未經技師簽證或簽證技師科別不符不符合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規定

88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之法律效益(sect6)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依地質法sect11Ⅱ規定審查)

無行政處分效力 應納入後續相關法令送審書圖文件提供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土地開發利用行為之參據

89

報告書審查之收費 (sect7)

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報告書得收取審查費 依其主管業務收費法令 依規費法相關規定

本報告書為相關法令送審書件之ㄧ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本報告書為相關法令送審書件之ㄧ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 Slide 1
  • Slide 10
  • Slide 12
  • Slide 13
  • Slide 15
  • Slide 25
  • Slide 28
  • Slide 33
  • Slide 39
  • Slide 42
  • Slide 43
  • Slide 44
  • Slide 46
  • Slide 48
  • Slide 49
  • Slide 52
  • Slide 54
  • Slide 55
  • Slide 57
  • Slide 62
  • Slide 63
  • Slide 64
  • Slide 65
  • Slide 66
  • Slide 67
  • Slide 81
  • Slide 84

地質 大地工程 土木工程 採礦工程 水利工程 水土保持

地質 大地工程 土木工程 採礦工程 水利工程 水土保持

政府機關(構)及相當職等專職人員地質相關實務經驗 7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副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5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助理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7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5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副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碩士學位以上且地質專長相關專職實務或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專業證照之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且取得證照後執行地質業務 7 年以上

政府機關(構)及相當職等專職人員地質相關實務經驗 7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副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5 年以上

大專院校專任助理教授以上且地質相關教學經驗 7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5 年以上

研究機構專職副研究員以上且地質相關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碩士學位以上且地質專長相關專職實務或研究經驗 7 年以上

專業證照之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且取得證照後執行地質業務 7 年以上

專長專長++實務經驗實務經驗

地質法 sect11Ⅱ審查機關應邀請地質專家學者或前條第一項規定之執業技師參與審查或委託專業團體辦理審查但具有自行審查能力者不在此限

審查人員之資格條件 (sect2)

85

審查人員之建議名單 (sect3)

中央主管機關得就前點規定資格條件建立審查人員建議名單提供審查機關參考

86

報告書審查應注意事項 (sect4)

結果之合理性內涵足以提供後續土地開發利用災害防治及環境保育規劃之參據

基地地質調查及基地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基地地質調查及基地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項目內容數量比例尺hellip

87

報告書審查應補正事項 (sect5)

審查報告書有下列情形之一者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應通知申請人限期修正或補正

未依規定格式及份數製作 應檢附文件不齊全未經技師簽證或簽證技師科別不符不符合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規定

88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之法律效益(sect6)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依地質法sect11Ⅱ規定審查)

無行政處分效力 應納入後續相關法令送審書圖文件提供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土地開發利用行為之參據

89

報告書審查之收費 (sect7)

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報告書得收取審查費 依其主管業務收費法令 依規費法相關規定

本報告書為相關法令送審書件之ㄧ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本報告書為相關法令送審書件之ㄧ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 Slide 1
  • Slide 10
  • Slide 12
  • Slide 13
  • Slide 15
  • Slide 25
  • Slide 28
  • Slide 33
  • Slide 39
  • Slide 42
  • Slide 43
  • Slide 44
  • Slide 46
  • Slide 48
  • Slide 49
  • Slide 52
  • Slide 54
  • Slide 55
  • Slide 57
  • Slide 62
  • Slide 63
  • Slide 64
  • Slide 65
  • Slide 66
  • Slide 67
  • Slide 81
  • Slide 84

85

審查人員之建議名單 (sect3)

中央主管機關得就前點規定資格條件建立審查人員建議名單提供審查機關參考

86

報告書審查應注意事項 (sect4)

結果之合理性內涵足以提供後續土地開發利用災害防治及環境保育規劃之參據

基地地質調查及基地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基地地質調查及基地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項目內容數量比例尺hellip

87

報告書審查應補正事項 (sect5)

審查報告書有下列情形之一者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應通知申請人限期修正或補正

未依規定格式及份數製作 應檢附文件不齊全未經技師簽證或簽證技師科別不符不符合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規定

88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之法律效益(sect6)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依地質法sect11Ⅱ規定審查)

無行政處分效力 應納入後續相關法令送審書圖文件提供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土地開發利用行為之參據

89

報告書審查之收費 (sect7)

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報告書得收取審查費 依其主管業務收費法令 依規費法相關規定

本報告書為相關法令送審書件之ㄧ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本報告書為相關法令送審書件之ㄧ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 Slide 1
  • Slide 10
  • Slide 12
  • Slide 13
  • Slide 15
  • Slide 25
  • Slide 28
  • Slide 33
  • Slide 39
  • Slide 42
  • Slide 43
  • Slide 44
  • Slide 46
  • Slide 48
  • Slide 49
  • Slide 52
  • Slide 54
  • Slide 55
  • Slide 57
  • Slide 62
  • Slide 63
  • Slide 64
  • Slide 65
  • Slide 66
  • Slide 67
  • Slide 81
  • Slide 84

86

報告書審查應注意事項 (sect4)

結果之合理性內涵足以提供後續土地開發利用災害防治及環境保育規劃之參據

基地地質調查及基地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基地地質調查及基地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

項目內容數量比例尺hellip

87

報告書審查應補正事項 (sect5)

審查報告書有下列情形之一者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應通知申請人限期修正或補正

未依規定格式及份數製作 應檢附文件不齊全未經技師簽證或簽證技師科別不符不符合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規定

88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之法律效益(sect6)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依地質法sect11Ⅱ規定審查)

無行政處分效力 應納入後續相關法令送審書圖文件提供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土地開發利用行為之參據

89

報告書審查之收費 (sect7)

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報告書得收取審查費 依其主管業務收費法令 依規費法相關規定

本報告書為相關法令送審書件之ㄧ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本報告書為相關法令送審書件之ㄧ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 Slide 1
  • Slide 10
  • Slide 12
  • Slide 13
  • Slide 15
  • Slide 25
  • Slide 28
  • Slide 33
  • Slide 39
  • Slide 42
  • Slide 43
  • Slide 44
  • Slide 46
  • Slide 48
  • Slide 49
  • Slide 52
  • Slide 54
  • Slide 55
  • Slide 57
  • Slide 62
  • Slide 63
  • Slide 64
  • Slide 65
  • Slide 66
  • Slide 67
  • Slide 81
  • Slide 84

87

報告書審查應補正事項 (sect5)

審查報告書有下列情形之一者相關法令主管機關應通知申請人限期修正或補正

未依規定格式及份數製作 應檢附文件不齊全未經技師簽證或簽證技師科別不符不符合地質敏感區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作業準則規定

88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之法律效益(sect6)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依地質法sect11Ⅱ規定審查)

無行政處分效力 應納入後續相關法令送審書圖文件提供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土地開發利用行為之參據

89

報告書審查之收費 (sect7)

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報告書得收取審查費 依其主管業務收費法令 依規費法相關規定

本報告書為相關法令送審書件之ㄧ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本報告書為相關法令送審書件之ㄧ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 Slide 1
  • Slide 10
  • Slide 12
  • Slide 13
  • Slide 15
  • Slide 25
  • Slide 28
  • Slide 33
  • Slide 39
  • Slide 42
  • Slide 43
  • Slide 44
  • Slide 46
  • Slide 48
  • Slide 49
  • Slide 52
  • Slide 54
  • Slide 55
  • Slide 57
  • Slide 62
  • Slide 63
  • Slide 64
  • Slide 65
  • Slide 66
  • Slide 67
  • Slide 81
  • Slide 84

88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之法律效益(sect6)

審查通過之報告書(依地質法sect11Ⅱ規定審查)

無行政處分效力 應納入後續相關法令送審書圖文件提供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土地開發利用行為之參據

89

報告書審查之收費 (sect7)

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報告書得收取審查費 依其主管業務收費法令 依規費法相關規定

本報告書為相關法令送審書件之ㄧ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本報告書為相關法令送審書件之ㄧ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 Slide 1
  • Slide 10
  • Slide 12
  • Slide 13
  • Slide 15
  • Slide 25
  • Slide 28
  • Slide 33
  • Slide 39
  • Slide 42
  • Slide 43
  • Slide 44
  • Slide 46
  • Slide 48
  • Slide 49
  • Slide 52
  • Slide 54
  • Slide 55
  • Slide 57
  • Slide 62
  • Slide 63
  • Slide 64
  • Slide 65
  • Slide 66
  • Slide 67
  • Slide 81
  • Slide 84

89

報告書審查之收費 (sect7)

相關法令主管機關審查報告書得收取審查費 依其主管業務收費法令 依規費法相關規定

本報告書為相關法令送審書件之ㄧ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本報告書為相關法令送審書件之ㄧ審查係由相關法令主管機關辦理審查作業應從各相關法令規定

  • Slide 1
  • Slide 10
  • Slide 12
  • Slide 13
  • Slide 15
  • Slide 25
  • Slide 28
  • Slide 33
  • Slide 39
  • Slide 42
  • Slide 43
  • Slide 44
  • Slide 46
  • Slide 48
  • Slide 49
  • Slide 52
  • Slide 54
  • Slide 55
  • Slide 57
  • Slide 62
  • Slide 63
  • Slide 64
  • Slide 65
  • Slide 66
  • Slide 67
  • Slide 81
  • Slide 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