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的展示與判讀

13
地地地地地地地地 1. 地地地地地 2. 地地地地地地地地

Upload: brandon-nieves

Post on 30-Dec-2015

66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DESCRIPTION

地形的展示與判讀. 1. 地形圖類型 2. 等高線地形圖判讀. 一、 地形圖類型 ( 一 ). 1. 分層設色 2. 暈渲圖 3. 彩色暈渲圖 4. 等高線圖 5. 數值地形模型. 一、 地形圖類型 ( 二 ). 剖面圖 (垂直斷面圖). 依地表的垂直斷面,描繪其輪廓 能顯示地勢的高低起伏 可透視地層的種類和結構 能顯示大氣的分層特性. 一、 地形圖類型 ( 三 ). 可利用透視原理,同時繪製表面、側面 可表示長、寬、斷面 可表示地勢的高低起伏 可表示岩石的種類和結構. 立體透視圖(斷塊圖). 二、 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 ( 一 ).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Page 1: 地形的展示與判讀

地形的展示與判讀1. 地形圖類型2. 等高線地形圖判讀

Page 2: 地形的展示與判讀

一、地形圖類型 ( 一 )

•1.分層設色

•2.暈渲圖

•3.彩色暈渲圖

•4.等高線圖

•5.數值地形模型

Page 3: 地形的展示與判讀

地圖分類

繪製方法 特性

分層設色

以一定的顏色變化或色調深淺來表示地貌的方法。按地面由低到高,以綠、黃、棕等顏色分別表示平原、高原和高山。

能概括地表示圖內區域的地形大勢,且易於判讀,經常被用在小比例尺的地圖上。

暈渲圖

模擬光線從某方位照向地表時,在地表所產生的陰影效果,將這些陰影效果繪製成圖,展現地表的陡緩起伏。

適用於任何縮尺,但需要良好的繪製技術,若為單色製圖,則不易與其他地圖資訊同時兼顧。暈渲圖也可以給人觀察三維地表面的假象,但只能單純的表現地形起伏,無法顯示地形絕對高度,通常和其他的地形表現方式合用,作為輔助。

Page 4: 地形的展示與判讀

地圖類型 繪製方法 特性

彩色暈渲圖將分層設色圖和暈渲圖加以套疊。

兼具兩種展示方法的特色,既可透過不同的色彩呈現高度的變化,又可透過陰影增加地形陡緩的立體感。

等高線圖藉由等高線來顯示地形起伏的地形圖。

將地面高度相同的地點,在圖上或圖外連成閉合曲線,並將高度數量化,顯示坡度、坡向、水系等地形特徵。

數值地形模型

以數值記錄地形高度,用以展示地球表面的地形起伏情形。

數值資料記錄地形,地形起伏是由網格點內的高度呈現。網格愈小,高度數值愈密,所呈現的地形起伏愈詳細

Page 5: 地形的展示與判讀

一、地形圖類型 ( 二 )

•依地表的垂直斷面,描繪其輪廓•能顯示地勢的高低起伏•可透視地層的種類和結構•能顯示大氣的分層特性

剖面圖 (垂直斷面圖)

Page 6: 地形的展示與判讀

一、地形圖類型 ( 三 )

•可利用透視原理,同時繪製表面、側面

•可表示長、寬、斷面•可表示地勢的高低起

伏•可表示岩石的種類和

結構

立體透視圖(斷塊圖)

Page 7: 地形的展示與判讀

二、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 (一 )

•(1) 每一條等高線都是獨立、閉合曲線,除懸崖外,等高線不可能重疊。

•(2) 首曲線為最基本的等高線,而相鄰首曲線高差即該圖等高線間距。

•(3) 計曲線為便於讀者判讀,每隔四條首曲線即以較粗線條表示,並加註高度。

•(4) 同一張圖上,等高線間距值固定。•(5) 等高距會依據比例尺而訂。

Page 8: 地形的展示與判讀

二、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 (二 )

•等高線表示法:•(1) 首曲線:基本的等高線,用於展示地形的整體現象,因此不標明高度值。

•(2) 計曲線:每隔數條首曲線,以較粗的線標示,並標明高度值的等高線。

•(3) 間曲線:在兩條首曲線或在首曲線與計曲線之間,以細長的點線,表示細部地形的等高線。

•(4) 助曲線:在間曲線與首曲線或在間曲線與計曲線間,以細短點線表示細部地形。

Page 9: 地形的展示與判讀

三、等高線判釋 ( 一 )名稱 說明

高度

1. 每一等高線都是封閉曲線,同一等高線上的各點,海拔高度必相等。2. 首曲線高度可由鄰近計曲線高度來推算,而任一點高度則可依相鄰等高線來推估。兩地間的高度差稱為相對高度。

坡度

1. 等高線分布愈疏,表示坡度愈緩,愈密則坡度愈陡。2. 依圖上的相對高度及水平距離,即可計算出坡度兩地間坡度= ×100%

坡向邊坡傾斜的方向 ,垂直於等高線且指向坡腳的方向即為該邊坡的坡向。

兩地相對高度兩地水平距離

Page 10: 地形的展示與判讀

三、等高線判釋 ( 二 )名稱 說明

谷線與稜線

1.谷線: V 字型的等高線,尖端指向數值較高處,是為山谷。谷中最低處所連結成的谷線,常是溪水流動的路線。2.稜線: V 字型的等高線,當 V字型等高線的尖端指向數值較低處時,是為稜線。稜線是山脈脊線的所在,也是相鄰水系間的分水嶺。山區的行政區劃,常以稜線為界。

山峰 山峰的等高線成一小圈。• 等高線的等高間距隨地形起伏大小及比例尺大小而定。• 1. 地形起伏小,間距值宜用小;地形起伏大,間距值宜用

大。• 2. 地圖比例尺愈大的地圖愈詳盡,等高線的等高間距愈小。

Page 11: 地形的展示與判讀

水系、流域與分水嶺:

Page 12: 地形的展示與判讀

四、視域分析•1.站在某一地點上,其視線可及的範圍。•2. 必須藉由地形剖面來達成。•3.應用在環境管理及規劃工作。

Page 13: 地形的展示與判讀

學生活動  3-1•1. A約 500 公尺, B約 60 公尺;相對高度

為 440 公尺。•2. 水平距離為 2,500 公尺;平均坡度為 17.6 %。

•3. A 位於稜線, B 位於谷線;見下圖。•4. 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