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消毒隔离及防护

129
医医医医医医医医医 医医医医医医医医医 医医医 医医医 医医医医医医医医医医医医医医 医医医医医医医医医医医医医医 010 010 83997339 83997339 [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Upload: linus-irwin

Post on 30-Dec-2015

39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1 download

DESCRIPTION

医院消毒隔离及防护. 李素英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 010 — 83997339 [email protected]. 前 言. 2009 年 9 月,卫生部颁布了 《 关于二级以上综合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建设的通知 》 ,要求二级以上综合医院都要建立感染性疾病科。 感染性疾病科和 / 或预检筛查室的功能定位: 预检筛查室: 将防控传染病的关口前移,履行预防为主、有效防范的职能,对就诊患者详细询问病史,进行初步检查,对可疑传染病患者安全转送到设置传染病门诊的医疗机构。. 前 言. 感染性疾病科: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Page 1: 医院消毒隔离及防护

医院消毒隔离及防护医院消毒隔离及防护

李素英李素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

010010——8399733983997339

[email protected]@yahoo.com.cnn

Page 2: 医院消毒隔离及防护

前 言前 言 20092009 年年 99 月,卫生部颁布了月,卫生部颁布了《《关于二级以上综关于二级以上综

合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建设的通知合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建设的通知》》,要求二级以,要求二级以上综合医院都要建立感染性疾病科。上综合医院都要建立感染性疾病科。

感染性疾病科和感染性疾病科和 // 或预检筛查室的功能定位:或预检筛查室的功能定位: 预检筛查室:预检筛查室: 将防控传染病的关口前移,履行预防为主、有效将防控传染病的关口前移,履行预防为主、有效

防范的职能,对就诊患者详细询问病史,进行初防范的职能,对就诊患者详细询问病史,进行初步检查,对可疑传染病患者安全转送到设置传染步检查,对可疑传染病患者安全转送到设置传染病门诊的医疗机构。病门诊的医疗机构。

Page 3: 医院消毒隔离及防护

前 言前 言 感染性疾病科:感染性疾病科: 是对就诊患者进行预检、分诊,做到传染病的早是对就诊患者进行预检、分诊,做到传染病的早

发现、早隔离、早救治,对需要留院观察的病例发现、早隔离、早救治,对需要留院观察的病例及时转送到辖区内设置隔离留观室或隔离病房的及时转送到辖区内设置隔离留观室或隔离病房的医疗机构内。医疗机构内。

设有一定床位的感染性疾病科设有一定床位的感染性疾病科 ,, 是医院大内科的是医院大内科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属于临床业务科室。承担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属于临床业务科室。承担各种感染性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以及医疗救治种感染性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以及医疗救治任务。为各类抗感染药物的合理应用提供专业咨任务。为各类抗感染药物的合理应用提供专业咨询和指导,同时参与传染病的隔离、消毒等院内询和指导,同时参与传染病的隔离、消毒等院内感染防控工作。感染防控工作。

Page 4: 医院消毒隔离及防护

前 言前 言 医疗实践中实施适宜有效的消毒隔离和防医疗实践中实施适宜有效的消毒隔离和防

护技术:护技术: 可以阻断传染病和医院感染的传播可以阻断传染病和医院感染的传播 确保医务人员工作安全确保医务人员工作安全 保障患者就医安全保障患者就医安全 是医疗机构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是医疗机构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

Page 5: 医院消毒隔离及防护

消 毒消 毒 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清除或杀灭传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清除或杀灭传

播媒介上的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播媒介上的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 无害化。

  

Page 6: 医院消毒隔离及防护

灭 菌灭 菌 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清除或杀灭传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清除或杀灭传

播媒介上所有的微生物,使其达到播媒介上所有的微生物,使其达到无菌状态。无菌状态。

Page 7: 医院消毒隔离及防护

消毒剂消毒剂 用于杀灭传播媒介上的病原微生物使其达用于杀灭传播媒介上的病原微生物使其达

到消毒或灭菌要求的制剂。到消毒或灭菌要求的制剂。 消毒剂为化学成分、生物成分和金属离子消毒剂为化学成分、生物成分和金属离子

配制的各种制剂。配制的各种制剂。 包括用于人体、用于食品、用于生活饮用包括用于人体、用于食品、用于生活饮用

水、用于医疗器械、用于空气、用于环境水、用于医疗器械、用于空气、用于环境及物体表面、用于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用及物体表面、用于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用于游泳池水、用于医院污水和用于污染物于游泳池水、用于医院污水和用于污染物的各种消毒剂。 的各种消毒剂。

Page 8: 医院消毒隔离及防护

消毒合格标准消毒合格标准 对标准试验菌的杀灭率达到对标准试验菌的杀灭率达到 99.9%99.9% 以以

上上

对自然污染菌的杀灭率达到对自然污染菌的杀灭率达到 90%90% 以上以上为消毒合格为消毒合格

Page 9: 医院消毒隔离及防护

灭菌合格标准灭菌合格标准

国际上以灭菌保证水平作为灭菌合国际上以灭菌保证水平作为灭菌合格标准,并与格标准,并与 1010-6-6 作为指标 。作为指标 。

Page 10: 医院消毒隔离及防护

隔 离隔 离 隔离(隔离( isolationisolation )) 是采用各种方 是采用各种方

法、技术,防止病原体从患者及携带法、技术,防止病原体从患者及携带者传播给他人的措施。者传播给他人的措施。

Page 11: 医院消毒隔离及防护

传染源隔离传染源隔离 是将处于传染期内的病人、可疑传染是将处于传染期内的病人、可疑传染

病人和病原携带者同其他病人分开或病人和病原携带者同其他病人分开或将传染源置于不能传染给他人的条件将传染源置于不能传染给他人的条件下称为隔离。下称为隔离。

Page 12: 医院消毒隔离及防护

消毒作用水平消毒作用水平 根据各类杀菌因子对微生物的杀灭能力,根据各类杀菌因子对微生物的杀灭能力,

将消毒方法分为四种作用水平:将消毒方法分为四种作用水平: 灭菌灭菌 高水平消毒高水平消毒 中水平消毒中水平消毒 低水平消毒低水平消毒

Page 13: 医院消毒隔离及防护

灭菌方法灭菌方法可杀灭外环境中一切微生物的物理化学方可杀灭外环境中一切微生物的物理化学方

法。法。灭菌剂:灭菌剂:用于关键性医疗设备灭菌的化学用于关键性医疗设备灭菌的化学

制剂。灭菌剂可杀死所有的微生物且灭制剂。灭菌剂可杀死所有的微生物且灭菌保证水平至少达到菌保证水平至少达到 1010-6-6 。。

物理灭菌方法包括:物理灭菌方法包括:热力灭菌、电离辐射热力灭菌、电离辐射灭菌、微波灭菌、等离子体灭菌等。灭菌、微波灭菌、等离子体灭菌等。

化学灭菌剂包括:化学灭菌剂包括:戊二醛、环氧乙烷、过戊二醛、环氧乙烷、过氧乙酸、过氧化氢、乙型丙内酯等。氧乙酸、过氧化氢、乙型丙内酯等。

Page 14: 医院消毒隔离及防护

高效消毒方法     可以杀灭一切致病微生物的方法。可以杀灭一切致病微生物的方法。 高效消毒剂:高效消毒剂:可杀灭细菌芽孢达到高水平消可杀灭细菌芽孢达到高水平消

毒的消毒剂。毒的消毒剂。 高效物理消毒方法:高效物理消毒方法:常用的有紫外线消毒。常用的有紫外线消毒。 高效消毒剂包括:高效消毒剂包括:含氯消毒剂、臭氧、二 含氯消毒剂、臭氧、二 氧化氯等氧化氯等 . .

Page 15: 医院消毒隔离及防护

中效消毒方法中效消毒方法 可以杀灭和去除细菌芽胞以外的各种致病可以杀灭和去除细菌芽胞以外的各种致病

微生物的消毒方法。微生物的消毒方法。 中效消毒剂:可杀灭分枝杆菌、真菌、病中效消毒剂:可杀灭分枝杆菌、真菌、病

毒及细菌繁殖体等微生物,达到消毒要求毒及细菌繁殖体等微生物,达到消毒要求的制剂。的制剂。

中效物理消毒方法包括:中效物理消毒方法包括:超声波等。超声波等。 中效消毒剂包括:中效消毒剂包括:碘类、醇类、酚类 消毒碘类、醇类、酚类 消毒

剂等。 剂等。

Page 16: 医院消毒隔离及防护

低效消毒方法低效消毒方法 只能杀灭细菌繁殖体、亲脂病毒的方法。只能杀灭细菌繁殖体、亲脂病毒的方法。低效消毒剂:低效消毒剂:仅可杀灭细菌繁殖体和亲脂病仅可杀灭细菌繁殖体和亲脂病

毒,达到消毒要求的制剂。毒,达到消毒要求的制剂。低效物理消毒方法包括:低效物理消毒方法包括: 通风散气、冲洗等通风散气、冲洗等

机械除菌法。机械除菌法。低效消毒剂包括:低效消毒剂包括:洗必泰、新洁尔灭、中草洗必泰、新洁尔灭、中草

药消毒剂和汞、银、铜等金属离子消毒剂。药消毒剂和汞、银、铜等金属离子消毒剂。

Page 17: 医院消毒隔离及防护

医院用品的危险性分医院用品的危险性分类类

医院物品的危险性分类是根据物品污染医院物品的危险性分类是根据物品污染后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对病人可能引发后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对病人可能引发感染的机会或造成的危害程度而划分的。感染的机会或造成的危害程度而划分的。

为便于制定各种污染器材、设备、物品为便于制定各种污染器材、设备、物品等污染对象的消毒方法,将医院用品分等污染对象的消毒方法,将医院用品分为高度危险性物品、中度危险性物品和为高度危险性物品、中度危险性物品和低度危险性物品三类。低度危险性物品三类。

Page 18: 医院消毒隔离及防护

高度危险性物品高度危险性物品 是指穿过皮肤或粘膜进入无菌组织器官内是指穿过皮肤或粘膜进入无菌组织器官内

部的器材,或与破损的组织、皮肤粘膜密部的器材,或与破损的组织、皮肤粘膜密切接触的器材和用品。包括手术器械和用切接触的器材和用品。包括手术器械和用品、穿刺针、输血器材、输液器材、注射品、穿刺针、输血器材、输液器材、注射的药物和液体、透析器、血液和血液制品、的药物和液体、透析器、血液和血液制品、导尿管、膀胱镜、腹腔镜、脏器移植物和导尿管、膀胱镜、腹腔镜、脏器移植物和活检钳等。活检钳等。

Page 19: 医院消毒隔离及防护

中度危险性物品中度危险性物品 仅和皮肤粘膜相接触,而不进入无仅和皮肤粘膜相接触,而不进入无

菌组织内。包括体温表、口罩、呼菌组织内。包括体温表、口罩、呼吸机管道、麻醉机管道、压舌板、吸机管道、麻醉机管道、压舌板、喉镜、气管镜、餐具、茶具、胃肠喉镜、气管镜、餐具、茶具、胃肠道内窥镜、便器等。道内窥镜、便器等。

Page 20: 医院消毒隔离及防护

低度危险性物品低度危险性物品 有微生物污染,但一般情况下无害,只有有微生物污染,但一般情况下无害,只有受到一定量致病微生物污染时才造成危害受到一定量致病微生物污染时才造成危害的物品。这类物品或器材仅直接或间接地的物品。这类物品或器材仅直接或间接地和健康无损的皮肤接触。包括一般诊断用和健康无损的皮肤接触。包括一般诊断用品如听诊器、血压计等、以及生活卫生用品如听诊器、血压计等、以及生活卫生用品和医院环境中的物品如毛巾、脸盆、痰品和医院环境中的物品如毛巾、脸盆、痰盂、被褥、桌面、床面、地面、墙壁等。盂、被褥、桌面、床面、地面、墙壁等。

Page 21: 医院消毒隔离及防护

消毒的种类消毒的种类根据实施消毒目的的不同,通常将消毒分为根据实施消毒目的的不同,通常将消毒分为两大类。两大类。

预防性消毒:预防性消毒:没有明确的传染源存在,对可没有明确的传染源存在,对可能受到病原微生物及其有害微生物污染的能受到病原微生物及其有害微生物污染的场所和物品进行的消毒。场所和物品进行的消毒。疫源地消毒:疫源地消毒:对存在着或曾经存在着传染源对存在着或曾经存在着传染源

的场所的场所及其病原体污染所波及的环境和物及其病原体污染所波及的环境和物品品进行的消毒。进行的消毒。

Page 22: 医院消毒隔离及防护

消毒的种类消毒的种类根据传染源是否持续存在和实施消毒时间的根据传染源是否持续存在和实施消毒时间的不同,把疫源地消毒又分为:不同,把疫源地消毒又分为:

随时消毒:随时消毒:是指疫源地内有传染源存在时是指疫源地内有传染源存在时所实施的消毒措施。对病人排出的带有病所实施的消毒措施。对病人排出的带有病原体的吐泻物、分泌物、或受其污染的环原体的吐泻物、分泌物、或受其污染的环境、物品进行的消毒。境、物品进行的消毒。

终末消毒:终末消毒:是指传染源离开疫源地后,对是指传染源离开疫源地后,对疫源地进行的彻底消毒。疫源地进行的彻底消毒。

Page 23: 医院消毒隔离及防护

消毒方法消毒方法包括物理、化学、生物消毒方法。包括物理、化学、生物消毒方法。物理消毒方法包括:物理消毒方法包括:机械除菌、热力灭菌(干机械除菌、热力灭菌(干热灭菌、湿热灭菌)、紫外线消毒、微波消热灭菌、湿热灭菌)、紫外线消毒、微波消毒、电离辐射消毒。毒、电离辐射消毒。

化学消毒方法:化学消毒方法:选用化学消毒剂进行消毒的方选用化学消毒剂进行消毒的方法,常用的消毒剂有:醛类、烷基化气体类、法,常用的消毒剂有:醛类、烷基化气体类、含氯(溴)类、过氧化物类、醇类、碘类等。含氯(溴)类、过氧化物类、醇类、碘类等。

Page 24: 医院消毒隔离及防护

消毒方法的选择消毒方法的选择 (( 11 )根据物品污染后的危害程度选择消)根据物品污染后的危害程度选择消

毒灭菌方法。毒灭菌方法。 (( 22 )根据微生物污染的种类和数量选择)根据微生物污染的种类和数量选择

消毒灭菌方法。消毒灭菌方法。 (( 33 )根据物品的性能选择消毒灭菌方法。)根据物品的性能选择消毒灭菌方法。 (( 44 )消毒首选物理方法,不能用物理方)消毒首选物理方法,不能用物理方

法消毒时方选化学消毒方法。法消毒时方选化学消毒方法。

Page 25: 医院消毒隔离及防护

根据危害程度选择消毒方法根据危害程度选择消毒方法(( 11 )高度危险性的物品选用灭菌方法。使)高度危险性的物品选用灭菌方法。使

其灭菌指数达到其灭菌指数达到 101066 。 。 (( 22 )中度危险性物品一般情况下达到消毒)中度危险性物品一般情况下达到消毒即可,使消毒指数达到即可,使消毒指数达到 101033 。。

(( 33 )低度危险性物品:一般用低效消毒方)低度危险性物品:一般用低效消毒方法或只作清洁卫生处理即可。法或只作清洁卫生处理即可。

Page 26: 医院消毒隔离及防护

根据微生物种类选择消毒方法根据微生物种类选择消毒方法(( 11 )受到致病性芽孢、真菌孢子和抗力强、)受到致病性芽孢、真菌孢子和抗力强、危险程度大的病毒污染的物品,选用高效危险程度大的病毒污染的物品,选用高效消毒或灭菌法。消毒或灭菌法。

(( 22 )受到致病性细菌和真菌、亲水病毒、)受到致病性细菌和真菌、亲水病毒、螺旋体、支原体、衣原体污染的物品,选螺旋体、支原体、衣原体污染的物品,选用中效以上的消毒法。用中效以上的消毒法。

(( 33 )受到一般细菌和亲脂病毒污染的物品,)受到一般细菌和亲脂病毒污染的物品,选用中效或低效消毒法。选用中效或低效消毒法。

Page 27: 医院消毒隔离及防护

根据物品性能选择消毒方法根据物品性能选择消毒方法(( 11 )耐热、耐湿物品和器材,如手术)耐热、耐湿物品和器材,如手术

器具及物品,首选高压灭菌。器具及物品,首选高压灭菌。(( 22 )油、粉、膏等首选干热灭菌。)油、粉、膏等首选干热灭菌。(( 33 )怕热、忌湿的物品以及贵重物品,)怕热、忌湿的物品以及贵重物品,

可选择环氧乙烷或甲醛气体消毒灭菌。可选择环氧乙烷或甲醛气体消毒灭菌。

Page 28: 医院消毒隔离及防护

根据物品性能选择消毒方法根据物品性能选择消毒方法(( 44 )器械的浸泡灭菌,应选择对金属)器械的浸泡灭菌,应选择对金属基本无腐蚀的灭菌剂。基本无腐蚀的灭菌剂。

(( 55 )选择物体表面消毒时,应考虑物)选择物体表面消毒时,应考虑物体的表面性质,光滑表面可选择紫外线体的表面性质,光滑表面可选择紫外线近距离照射或液体消毒剂擦拭,多孔表近距离照射或液体消毒剂擦拭,多孔表面可采用喷雾消毒法。面可采用喷雾消毒法。

Page 29: 医院消毒隔离及防护

首选物理消毒灭菌方法首选物理消毒灭菌方法 (( 11 )耐热耐湿物品和医疗器械根据临床)耐热耐湿物品和医疗器械根据临床

需要,首选压力蒸汽、百度流通蒸汽或煮需要,首选压力蒸汽、百度流通蒸汽或煮沸消毒方法。沸消毒方法。

(( 22 )空气消毒首选对人和环境无危害的)空气消毒首选对人和环境无危害的方法,如过滤除菌送新风的动态净化方法。方法,如过滤除菌送新风的动态净化方法。

(( 33 )没有保留价值的污染废弃物首选符)没有保留价值的污染废弃物首选符合环保要求的焚烧方法。合环保要求的焚烧方法。

(( 44 )非污染的物体表面和环境,首选湿)非污染的物体表面和环境,首选湿式除尘保洁方法。式除尘保洁方法。

Page 30: 医院消毒隔离及防护

消毒灭菌注意事项消毒灭菌注意事项(( 11 )杀灭有机物保护的微生物时,应)杀灭有机物保护的微生物时,应加大消毒因子的使用剂量。加大消毒因子的使用剂量。

(( 22 )微生物污染特别严重时,应加大)微生物污染特别严重时,应加大处理剂量和作用时间。处理剂量和作用时间。

(( 33 )传染病病人污染的物品,必须选)传染病病人污染的物品,必须选用有效的消毒方法。用有效的消毒方法。

Page 31: 医院消毒隔离及防护

正确使用消毒剂正确使用消毒剂 了解消毒剂的性质、杀菌效果和使用方了解消毒剂的性质、杀菌效果和使用方

法;法; 购入合格消毒剂;购入合格消毒剂; 根据需要选择产品;根据需要选择产品; 准确配置,保证有效含量和应用浓度;准确配置,保证有效含量和应用浓度; 保证作用时间。保证作用时间。

Page 32: 医院消毒隔离及防护

正确使用消毒剂正确使用消毒剂 严格规定使用期限不得过期应用;严格规定使用期限不得过期应用; 注意影响因素;注意影响因素; 防止污染;防止污染; 避免对物品损害和对人的伤害;避免对物品损害和对人的伤害; 使用中定期监测:有效含量监测、染菌量使用中定期监测:有效含量监测、染菌量监测和消毒效果监测。监测和消毒效果监测。

Page 33: 医院消毒隔离及防护

医院常用的消毒技术医院常用的消毒技术 空气消毒空气消毒 物体表面消毒物体表面消毒 污染物品消毒污染物品消毒 医疗废物处理医疗废物处理

Page 34: 医院消毒隔离及防护

空气消毒空气消毒 物理消毒法:物理消毒法:通风、过滤、紫外线、高压通风、过滤、紫外线、高压静电吸附、等离子体、纳米材料、高分子静电吸附、等离子体、纳米材料、高分子材料滤器(阻力小,成本高,更换频率材料滤器(阻力小,成本高,更换频率高)高)

化学消毒法:化学消毒法:熏蒸、过氧乙酸、甲醛(解熏蒸、过氧乙酸、甲醛(解决残留问题可用通风和中和剂)、二氧化决残留问题可用通风和中和剂)、二氧化氯气体、臭氧、烟雾剂(三氯胶囊)氯气体、臭氧、烟雾剂(三氯胶囊)

Page 35: 医院消毒隔离及防护

空气消毒空气消毒 气溶胶喷雾:气溶胶喷雾:过氧乙酸、过氧化氢、二氧过氧乙酸、过氧化氢、二氧

化氯、酸化水等。化氯、酸化水等。 0.5%0.5% 的过氧乙酸和的过氧乙酸和 3%3% 的过氧化氢,使的过氧化氢,使

用剂量为用剂量为 2020 ~~ 40ml/m40ml/m33 气溶胶喷雾,关气溶胶喷雾,关闭门窗作用闭门窗作用 3030——60 min60 min 。。

一般情况下不建议采用消毒剂进行气溶胶一般情况下不建议采用消毒剂进行气溶胶喷雾消毒 。 喷雾消毒 。

Page 36: 医院消毒隔离及防护

通风法通风法 是使空气流通的方法,包括:是使空气流通的方法,包括:

自然通风法自然通风法

机械通风法 机械通风法

Page 37: 医院消毒隔离及防护

自然通风法自然通风法 是通过打开门窗,让新鲜的空气自由进出。是通过打开门窗,让新鲜的空气自由进出。

自然通风是利用室外风压(风向、风速)自然通风是利用室外风压(风向、风速)和建筑物内外空气的密度差,促使空气流和建筑物内外空气的密度差,促使空气流动。使室内污秽的空气自然排出,同时由动。使室内污秽的空气自然排出,同时由室外补进新鲜空气。室外补进新鲜空气。

自然通风应门窗全部打开,形成对流,以自然通风应门窗全部打开,形成对流,以促进空气的流通。 促进空气的流通。

Page 38: 医院消毒隔离及防护

机械通风法机械通风法 通过安装通风设备,如利用风机、风扇等通过安装通风设备,如利用风机、风扇等运转产生的动力,驱动室内外空气的流动运转产生的动力,驱动室内外空气的流动和交换,以达到通风换气的目的。机械通和交换,以达到通风换气的目的。机械通风一般分为以下三种方式。风一般分为以下三种方式。

机械送风与机械排风并用方式机械送风与机械排风并用方式 机械送风与自然排风并用方式机械送风与自然排风并用方式 自然进风与机械排风方式自然进风与机械排风方式

Page 39: 医院消毒隔离及防护

机械送风与机械排风并用机械送风与机械排风并用

这种通风方式能根据需要设定换气次这种通风方式能根据需要设定换气次数或保持室内的正、负压,通风效果数或保持室内的正、负压,通风效果最好。适用于卫生条件要求较高的场最好。适用于卫生条件要求较高的场所。多见层流通风系统。所。多见层流通风系统。

Page 40: 医院消毒隔离及防护

机械送风与自然排风并用机械送风与自然排风并用 这种方式室内只能保持正压,不能保持负这种方式室内只能保持正压,不能保持负压。压。

由于送风可使室内有害气体扩散,适用于由于送风可使室内有害气体扩散,适用于污染源分散及室内空气污染不严重的场所。污染源分散及室内空气污染不严重的场所。

Page 41: 医院消毒隔离及防护

自然进风与机械排风自然进风与机械排风 能有效地保持室内负压。适用于留观或收能有效地保持室内负压。适用于留观或收住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室内空气污染较重住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室内空气污染较重的场所。的场所。

要求所有门窗保持关闭,最小循环通风次要求所有门窗保持关闭,最小循环通风次数是每小时数是每小时 1212 次。保证空气由公共清洁区次。保证空气由公共清洁区域向患者区域流动。域向患者区域流动。

排出室外空气需经低阻高效过滤器,排风排出室外空气需经低阻高效过滤器,排风口应远离门窗和行人马路。口应远离门窗和行人马路。

Page 42: 医院消毒隔离及防护

紫外线消毒紫外线消毒 紫外线空气消毒:紫外线空气消毒: 紫外线反向上照射紫外线反向上照射 紫外线循环风空气净化紫外线循环风空气净化

Page 43: 医院消毒隔离及防护

空气净化器空气净化器 在高危科室如在高危科室如 ICUICU 、新生儿室、治疗室等、新生儿室、治疗室等

需要持续进行动态空气消毒的场所。需要持续进行动态空气消毒的场所。 可选用高压静电吸附、等离子体等空气消可选用高压静电吸附、等离子体等空气消

毒机。毒机。

Page 44: 医院消毒隔离及防护

物体表面的清洁与消毒物体表面的清洁与消毒 坚持每日对物体表面进行坚持每日对物体表面进行 11——22 次的常规清次的常规清洁,保证医院环境从视觉上看是清洁的、洁,保证医院环境从视觉上看是清洁的、没有灰尘。没有灰尘。

采用湿式保洁,避免清洁过程中产生灰尘采用湿式保洁,避免清洁过程中产生灰尘引起的气溶胶传播。引起的气溶胶传播。

一般采用清水或清洁剂保洁,只有接触过一般采用清水或清洁剂保洁,只有接触过患者皮肤或黏膜的表面,或医务人员频繁患者皮肤或黏膜的表面,或医务人员频繁接触的物体表面需要在清洁后进行消毒。接触的物体表面需要在清洁后进行消毒。

Page 45: 医院消毒隔离及防护

物体表面的清洁与消毒物体表面的清洁与消毒 每天清洁患者周围的所有水平表面。每天清洁患者周围的所有水平表面。 出现可见污染物及时清洁。出现可见污染物及时清洁。 接诊每个患者前后应及时清洁。接诊每个患者前后应及时清洁。 物体表面直接接触过患者,如检查台,必物体表面直接接触过患者,如检查台,必须在下一个患者使用前清洁或消毒。须在下一个患者使用前清洁或消毒。

每个病人的床单位需用单独的清洁用具,每个病人的床单位需用单独的清洁用具,防止保洁工具污染引起的感染传播。防止保洁工具污染引起的感染传播。

Page 46: 医院消毒隔离及防护

地面消毒地面消毒 地面每日需要湿式保洁,一般不主张用化地面每日需要湿式保洁,一般不主张用化

学消毒剂进行直接擦拭或喷洒,但必须保学消毒剂进行直接擦拭或喷洒,但必须保持地拖的洁净(每个房间有单独的清洁用持地拖的洁净(每个房间有单独的清洁用具),防止因保洁工具导致的地面污染。具),防止因保洁工具导致的地面污染。

地面如被血液、体液污染,则需要用化学地面如被血液、体液污染,则需要用化学消毒剂及时进行处理。消毒剂及时进行处理。

Page 47: 医院消毒隔离及防护

污染物品消毒污染物品消毒 在清洗消毒污染物品和仪器设备过程中,在清洗消毒污染物品和仪器设备过程中,

保洁人员应采取个人防护措施;保洁人员应采取个人防护措施; 病人使用过的仪器设备应避免接触医务人病人使用过的仪器设备应避免接触医务人

员的皮肤、黏膜和衣服;员的皮肤、黏膜和衣服; 消毒过程中和消毒后都要保持环境通风良消毒过程中和消毒后都要保持环境通风良好。好。

Page 48: 医院消毒隔离及防护

污染物品消毒污染物品消毒

医疗器械消毒:医疗器械消毒: 可重复使用的手术器械,先用全自动超声可重复使用的手术器械,先用全自动超声

清洗设备进行处理后,直至清洗设备进行处理后,直至肉眼观察没有肉眼观察没有污物污物并并彻底干燥后彻底干燥后,再经压力蒸汽或低温,再经压力蒸汽或低温灭菌器灭菌后备用。灭菌器灭菌后备用。

Page 49: 医院消毒隔离及防护

污染物品消毒污染物品消毒 一般诊疗用品消毒:一般诊疗用品消毒: 体温计、听诊器、血压计等,传染病人最好固定体温计、听诊器、血压计等,传染病人最好固定

专用。用后可用专用。用后可用 75%75% 的乙醇擦拭消毒。的乙醇擦拭消毒。 受到血液、体液污染,应在去掉污染物的基础上受到血液、体液污染,应在去掉污染物的基础上选用消毒剂浸泡或环氧乙烷消毒。选用消毒剂浸泡或环氧乙烷消毒。

血压计袖带可使用血压计袖带可使用 500500 ~~ 1000mg/L1000mg/L 的有效氯的有效氯或有效溴消毒剂浸泡或有效溴消毒剂浸泡 30 min30 min后清洗干净,晾干后清洗干净,晾干备用。 备用。

Page 50: 医院消毒隔离及防护

餐具的消毒餐具的消毒 个人专用,保持清洁。儿科病人餐具应由个人专用,保持清洁。儿科病人餐具应由

医院配膳室统一回收,经清洗干净后采用医院配膳室统一回收,经清洗干净后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消毒处理:以下方法进行消毒处理:

百度流动蒸汽或煮沸消毒百度流动蒸汽或煮沸消毒 2020——3030 分钟。分钟。 压力蒸汽灭菌。压力蒸汽灭菌。 不具备热力消毒可选用有效氯不具备热力消毒可选用有效氯 1000mg/L1000mg/L

的含氯消毒剂或的含氯消毒剂或 0.5%0.5% 过氧乙酸浸泡消毒过氧乙酸浸泡消毒3030 分钟后清洗控干保存备用。分钟后清洗控干保存备用。

Page 51: 医院消毒隔离及防护

卫生洁具的消毒卫生洁具的消毒 病人的痰杯,大小便器固定专用,保持清病人的痰杯,大小便器固定专用,保持清洁,并每天用卫生洁具清洗消毒器进行消洁,并每天用卫生洁具清洗消毒器进行消毒。毒。

或定期采用或定期采用 1000mg/L1000mg/L 的含氯或含溴消的含氯或含溴消毒剂浸泡消毒毒剂浸泡消毒 3030 分钟后取出洗净,干燥保分钟后取出洗净,干燥保存备用。存备用。

Page 52: 医院消毒隔离及防护

污染织物的消毒污染织物的消毒 所有用过的针织物品(病人衣物、床上用所有用过的针织物品(病人衣物、床上用

品以及工作人员的白大衣)都应放在结实品以及工作人员的白大衣)都应放在结实的袋子(一次性防感染水溶性洗衣袋)或的袋子(一次性防感染水溶性洗衣袋)或容器中,以保证密闭运输;容器中,以保证密闭运输;

污染针织物品可直接入洗衣机,用污染针织物品可直接入洗衣机,用 80800 0 CC的高温水洗涤的高温水洗涤 30 min30 min 进行消毒 。进行消毒 。

如果针织物品表面有固体污物或有肉眼可如果针织物品表面有固体污物或有肉眼可见的血液、体液等污染,要立即清洁去除见的血液、体液等污染,要立即清洁去除污染物,加含氯消毒剂浸泡后进行冷洗。污染物,加含氯消毒剂浸泡后进行冷洗。

Page 53: 医院消毒隔离及防护

污染织物的消毒污染织物的消毒 高致病性病原体污染的纺织物品,处理过高致病性病原体污染的纺织物品,处理过程中要避免污染周围环境和人;程中要避免污染周围环境和人;

没有条件使用一次性防感染水溶性洗衣袋没有条件使用一次性防感染水溶性洗衣袋时,可经环氧乙烷或压力蒸汽灭菌后清洗。时,可经环氧乙烷或压力蒸汽灭菌后清洗。

Page 54: 医院消毒隔离及防护

污染内镜的消毒与灭菌污染内镜的消毒与灭菌 根据内镜在人体使用的部位不同,处理要根据内镜在人体使用的部位不同,处理要

求各异。求各异。 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或经外科切口进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或经外科切口进入无菌腔室的内镜及其附件,如腹腔镜、入无菌腔室的内镜及其附件,如腹腔镜、关节镜、脑室镜、膀胱镜、宫腔镜、活检关节镜、脑室镜、膀胱镜、宫腔镜、活检钳等,必须进行灭菌。钳等,必须进行灭菌。

Page 55: 医院消毒隔离及防护

污染内镜的消毒与灭菌污染内镜的消毒与灭菌 进入人体的自然通道与管腔黏膜接触的内进入人体的自然通道与管腔黏膜接触的内镜,如胃镜、肠镜、喉镜、支气管镜等,镜,如胃镜、肠镜、喉镜、支气管镜等,用前应达到高水平消毒。用前应达到高水平消毒。

在清洁的基础上,可用自动清洗消毒器或在清洁的基础上,可用自动清洗消毒器或0.55%0.55% 的邻苯二甲醛、的邻苯二甲醛、 0.2~0.35%0.2~0.35% 的的过氧乙酸、过氧乙酸、 2%2% 的戊二醛、酸性氧化电位的戊二醛、酸性氧化电位水消毒。水消毒。

Page 56: 医院消毒隔离及防护

皮肤与黏膜消毒皮肤与黏膜消毒 穿刺及注射部位的皮肤消毒:穿刺及注射部位的皮肤消毒: 2%2% 的碘酊和的碘酊和 75%75% 酒精酒精 2%2% 的洗必泰 的洗必泰 有效碘有效碘 5000mg/L5000mg/L 的碘制剂的碘制剂 直接涂擦注射部位皮肤直接涂擦注射部位皮肤 22 遍,干燥后注射。遍,干燥后注射。

Page 57: 医院消毒隔离及防护

医务人员手卫生医务人员手卫生 洗手是医护人员个人防护的重要环节,是洗手是医护人员个人防护的重要环节,是降低医院感染最可行、最简便、最有效的降低医院感染最可行、最简便、最有效的措施。措施。

洗手可减少洗手可减少 30%30% 的医院感染发生。的医院感染发生。

Page 58: 医院消毒隔离及防护

洗手要求洗手要求 如果手明显污染(被血液或其他体液污如果手明显污染(被血液或其他体液污

染)或可疑被芽孢污染,在流动水下用皂染)或可疑被芽孢污染,在流动水下用皂液洗手;液洗手;

如果手没有明显污染,直接接触病人前后如果手没有明显污染,直接接触病人前后用快速手消毒液揉搓双手;用快速手消毒液揉搓双手;

移除手套后要洗手;移除手套后要洗手; 擦洗手套不能替代洗手。擦洗手套不能替代洗手。

Page 59: 医院消毒隔离及防护

洗手设施洗手设施 流动水洗手。流动水洗手。 采用非手触式洗手开关,如脚踏式、感应采用非手触式洗手开关,如脚踏式、感应式或肘式。式或肘式。

提供干手设施如擦手纸巾、小毛巾、干手提供干手设施如擦手纸巾、小毛巾、干手器等。器等。

配备洗手液和手消毒剂,张贴洗手方法与配备洗手液和手消毒剂,张贴洗手方法与洗手标志。洗手标志。

Page 60: 医院消毒隔离及防护

手卫生方法手卫生方法 流动水浸湿双手,涂适量洗手液后,双手流动水浸湿双手,涂适量洗手液后,双手充分揉搓,尤其注意指尖、指缝、指关节充分揉搓,尤其注意指尖、指缝、指关节和拇指等处。和拇指等处。

采用采用 66 步洗手法,每一步骤均为步洗手法,每一步骤均为 1010 秒共秒共计计 11 分钟。分钟。

流动水冲净,纸巾擦干双手、风干机干手流动水冲净,纸巾擦干双手、风干机干手或使手自然干燥。或使手自然干燥。

如用快速手消毒液应揉搓至干手为止。如用快速手消毒液应揉搓至干手为止。

Page 61: 医院消毒隔离及防护

一旦干燥,你的手是安全的 指尖在掌心中揉

搓 拇指在掌中揉搓

手指互握,揉搓手指手指交叉,掌心对掌心揉搓 手指交叉,掌心对手背揉搓

掌心对掌心揉搓 取适量产品于于掌心中,并涂抹双手至所有皮肤

使用酒精类手消毒剂的手卫生方法

Page 62: 医院消毒隔离及防护

用水打湿双手 取适量产品涂抹双手所有皮肤 掌心对掌心揉搓 拇指在掌中揉搓 指尖在掌心中揉搓 用水冲洗

用一次性毛巾彻底擦干 用毛巾关水龙头 你的手是安全的

使用肥皂和水洗手方法

手指交叉, 手指交叉, 手指互握, 掌心对手背揉搓 掌心对掌心揉搓 揉搓手指

Page 63: 医院消毒隔离及防护

传染病人尸体消毒传染病人尸体消毒 甲类传染病及按甲类管理的传染病死亡尸甲类传染病及按甲类管理的传染病死亡尸

体,立即用体,立即用 0.5%0.5% 过氧乙酸或有效氯过氧乙酸或有效氯2000mg/L2000mg/L 的含氯消毒剂棉球将口鼻、肛的含氯消毒剂棉球将口鼻、肛门、阴道等开放处堵塞,并用上述消毒液门、阴道等开放处堵塞,并用上述消毒液对尸体进行擦拭或喷洒后装入不透水的尸对尸体进行擦拭或喷洒后装入不透水的尸体袋内,密封就近火化;体袋内,密封就近火化;

患其他传染病死亡的尸体,必要时经卫生患其他传染病死亡的尸体,必要时经卫生处理后火化。处理后火化。

Page 64: 医院消毒隔离及防护

医疗废物处理医疗废物处理 医疗废物按照国家医疗废物按照国家《《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废物管理条例》》,,严格进行分类收集、密闭运输、就近集中严格进行分类收集、密闭运输、就近集中无害化处置。无害化处置。

处理过程中注意避免产生气溶胶。处理过程中注意避免产生气溶胶。

Page 65: 医院消毒隔离及防护

医院污水处理医院污水处理 医院污水,含有大量病原微生物和有害微医院污水,含有大量病原微生物和有害微

生物,为控制医疗机构污水对环境的污染,生物,为控制医疗机构污水对环境的污染,预防传染病的流行,保障人体健康,医院预防传染病的流行,保障人体健康,医院污水必须按照国家污水必须按照国家《《 GB18466GB18466 -- 20052005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进行无害化进行无害化处置,保证达标排放。处置,保证达标排放。

Page 66: 医院消毒隔离及防护

隔离的目的隔离的目的 避免病人之间的交叉感染避免病人之间的交叉感染 保护职工减少职业暴露保护职工减少职业暴露 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率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率 控制传染病的传播扩散控制传染病的传播扩散

Page 67: 医院消毒隔离及防护

隔离的原则隔离的原则 隔离预防主要是针对传染病传播的环节而隔离预防主要是针对传染病传播的环节而

制定的。制定的。 隔离原则为隔离原则为清洁污染严格分开,感染者与清洁污染严格分开,感染者与健康人分开,感染病人与非感染病人分开,健康人分开,感染病人与非感染病人分开,传染病患者与普通病人严格分开传染病患者与普通病人严格分开,以降低,以降低感染风险。感染风险。

Page 68: 医院消毒隔离及防护

隔离方法隔离方法

建筑布局隔离 建筑布局隔离 区域性隔离区域性隔离 病室隔离病室隔离 床边隔离床边隔离

Page 69: 医院消毒隔离及防护

建筑布局隔离建筑布局隔离

医院建筑规划和设计必须符合功能医院建筑规划和设计必须符合功能要求、防止医院交叉感染,防止病要求、防止医院交叉感染,防止病原微生物的传播扩散,同时还要避原微生物的传播扩散,同时还要避免建材对健康的伤害。免建材对健康的伤害。

Page 70: 医院消毒隔离及防护

医院选址要求医院选址要求

医院建筑选址应尽量满足卫生良好、医院建筑选址应尽量满足卫生良好、环境安静、交通便利等方面要求,环境安静、交通便利等方面要求,主要使医院具备良好的医疗条件,主要使医院具备良好的医疗条件,同时还要考虑周围环境不受污染。同时还要考虑周围环境不受污染。

Page 71: 医院消毒隔离及防护

人流物流流程人流物流流程 明确人流物流流程,保证洁污分开。明确人流物流流程,保证洁污分开。

新建或改建医院必须明确人流物流运行新建或改建医院必须明确人流物流运行流程,防止因服务流程导致的医院感染流程,防止因服务流程导致的医院感染或环境污染。或环境污染。

传染病医院应保证清洁和污染路线分开,传染病医院应保证清洁和污染路线分开,两者无交叉。 两者无交叉。

Page 72: 医院消毒隔离及防护

医院服务流程医院服务流程 病人进入医院门急诊或住院接受治疗病人进入医院门急诊或住院接受治疗流程;流程;

探视者、工作人员流程;探视者、工作人员流程; 清洁物品供应流程;清洁物品供应流程; 尸体和医疗废物运出医院流程;尸体和医疗废物运出医院流程; 医院内各科相互联系的流程等。医院内各科相互联系的流程等。

Page 73: 医院消毒隔离及防护

区域隔离管理区域隔离管理

医院实施建筑分区、避免交叉感染。医院实施建筑分区、避免交叉感染。传染病医院应分为传染病医院应分为““三区三区””、、““两两通道通道””、、““两缓冲两缓冲””。。

Page 74: 医院消毒隔离及防护

区域隔离管理区域隔离管理 清洁区:清洁区:包括医护人员办公室、值班室、包括医护人员办公室、值班室、

卫生间、男女更衣室、浴室以及储物间。卫生间、男女更衣室、浴室以及储物间。 半污染区:半污染区:主要有治疗室、处置室、消毒主要有治疗室、处置室、消毒

室等。室等。 污染区:污染区:包括病室、污衣、污物间以及病包括病室、污衣、污物间以及病

人出入院处理处。人出入院处理处。

Page 75: 医院消毒隔离及防护

区域隔离管理区域隔离管理 两通道:两通道:即医务人员通道、病人通道。医即医务人员通道、病人通道。医

务人员通道、出入口设在清洁区一端,病务人员通道、出入口设在清洁区一端,病人通道、出入口设在污染区一端。人通道、出入口设在污染区一端。

两缓冲:两缓冲: 为清洁区与半污染区、半污染区 为清洁区与半污染区、半污染区与污染区之间专门设立的缓冲区域,以方与污染区之间专门设立的缓冲区域,以方便医务人员穿脱防护用品和手卫生。便医务人员穿脱防护用品和手卫生。

Page 76: 医院消毒隔离及防护

病人就诊程序的隔离病人就诊程序的隔离

医院应建立预检分诊制度,设立传染医院应建立预检分诊制度,设立传染病分诊点或传染病门诊,并设隔离观病分诊点或传染病门诊,并设隔离观察室或隔离病区。察室或隔离病区。

传染病分诊点或传染病门诊应相对独传染病分诊点或传染病门诊应相对独立、标识明确、流程合理,具有消毒立、标识明确、流程合理,具有消毒隔离条件和必要的防护用品。隔离条件和必要的防护用品。

Page 77: 医院消毒隔离及防护

门急诊传染病人隔离门急诊传染病人隔离 在医院入口处设立分诊台,分流传染病疑在医院入口处设立分诊台,分流传染病疑似患者到相对独立区域的感染性疾病科或似患者到相对独立区域的感染性疾病科或预检筛查室;预检筛查室;

及早及早发现和识别发现和识别疑似或传染病人,建立快疑似或传染病人,建立快速通道,提供优先服务速通道,提供优先服务 ------ 提供有关诊断和提供有关诊断和治疗措施,减少在人群中暴露的时间,降治疗措施,减少在人群中暴露的时间,降低其他病人和医务人员被感染的风险。低其他病人和医务人员被感染的风险。

本医疗机构无法提供相应诊治,及早转诊。本医疗机构无法提供相应诊治,及早转诊。

Page 78: 医院消毒隔离及防护

门急诊传染病人隔离门急诊传染病人隔离 给呼吸道传染病人提供一次性外科口罩;给呼吸道传染病人提供一次性外科口罩; 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盖口鼻部;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盖口鼻部; 保证所有接诊区域通风良好;保证所有接诊区域通风良好; 开展健康教育,提高对疾病的认知度。鼓励开展健康教育,提高对疾病的认知度。鼓励

所有患者所有患者注意呼吸道卫生注意呼吸道卫生,以减少含呼吸道,以减少含呼吸道分泌物颗粒的传播。分泌物颗粒的传播。

Page 79: 医院消毒隔离及防护

呼吸道卫生呼吸道卫生

Page 80: 医院消毒隔离及防护

留观和住院病人隔离留观和住院病人隔离

区域隔离区域隔离 针对感染病人,医院应设立观察病区与确针对感染病人,医院应设立观察病区与确

诊病区,分别隔离疑似病人和确诊病人,诊病区,分别隔离疑似病人和确诊病人,以保护病人之间的交叉感染。以保护病人之间的交叉感染。

Page 81: 医院消毒隔离及防护

留观或住院传染病人隔离留观或住院传染病人隔离 一旦发现呼吸道感染可疑病例,如果患者一旦发现呼吸道感染可疑病例,如果患者

可以忍受,为患者提供口罩,并建议佩带可以忍受,为患者提供口罩,并建议佩带口罩;口罩;

安排疑似患者和临床诊断患者在单独房间安排疑似患者和临床诊断患者在单独房间或远离其他患者的单独区域;或远离其他患者的单独区域;

确诊病例(实验室诊断)可同室安置;确诊病例(实验室诊断)可同室安置; 立即实施感染控制措施,以减少疾病传播立即实施感染控制措施,以减少疾病传播

的范围。的范围。

Page 82: 医院消毒隔离及防护

留观或住院传染病人隔离留观或住院传染病人隔离 如果病人较多,医疗机构又没有足够的隔离房间如果病人较多,医疗机构又没有足够的隔离房间 ,,在实验室诊断前,不得不将临床诊断的呼吸道传在实验室诊断前,不得不将临床诊断的呼吸道传染病例安置在同一病房时,必须采取以下措施:染病例安置在同一病房时,必须采取以下措施:

病床之间的距离要大于病床之间的距离要大于 11 米;米; 安排专门的护理团队;安排专门的护理团队; 进入该病房的人数尽可能减到最少;进入该病房的人数尽可能减到最少; 避免共用设备。如果条件不允许,需要在下一个避免共用设备。如果条件不允许,需要在下一个

患者使用前消毒设备;患者使用前消毒设备; 定期清洁、消毒公共区域;定期清洁、消毒公共区域; 确保患者、医务人员手卫生。确保患者、医务人员手卫生。

Page 83: 医院消毒隔离及防护

留观或住院传染病人隔离留观或住院传染病人隔离 根据疾病种类、病人情况以及病情、病期根据疾病种类、病人情况以及病情、病期

分别安置病人。分别安置病人。 不同病种、不同菌型的病人分别放置不同不同病种、不同菌型的病人分别放置不同

的病室进行隔离。的病室进行隔离。 按病期不同分配病室。按病期不同分配病室。 按病情轻重分配病室。按病情轻重分配病室。 成人与婴幼儿童分别安排病室。成人与婴幼儿童分别安排病室。 多床病室,尽可能安排同日入院病人合住多床病室,尽可能安排同日入院病人合住

一室。一室。

Page 84: 医院消毒隔离及防护

病室隔离病室隔离 设隔离室的目的:设隔离室的目的:隔离室可从两方面起隔离室可从两方面起

到控制疾病传播的作用。到控制疾病传播的作用。 一方面是将感染者或病原携带者与易感一方面是将感染者或病原携带者与易感

者从空间上分开,减少病原体的任何传者从空间上分开,减少病原体的任何传播机会。播机会。

另一方面,可提醒工作人员在离开房间另一方面,可提醒工作人员在离开房间去诊疗护理第二个病人之前必须洗手并去诊疗护理第二个病人之前必须洗手并认真执行隔离常规。认真执行隔离常规。

Page 85: 医院消毒隔离及防护

隔离室的适用范围隔离室的适用范围

病室隔离适用于保护性隔离以及感染的病室隔离适用于保护性隔离以及感染的防扩散隔离。防扩散隔离。

具有高度传染性疾病的病人;具有高度传染性疾病的病人; 无法坚持个人卫生习惯的病人;无法坚持个人卫生习惯的病人; 具有流行病学意义或多重耐药菌感染具有流行病学意义或多重耐药菌感染

的病人。 的病人。

Page 86: 医院消毒隔离及防护

隔离室分类隔离室分类

单人隔离室单人隔离室 主要用于具有高度传染性 主要用于具有高度传染性或毒力强的菌株所致的感染病人隔离。或毒力强的菌株所致的感染病人隔离。

同室隔离同室隔离 相同疾病、同种病原体感染 相同疾病、同种病原体感染者可同住一室。者可同住一室。

Page 87: 医院消毒隔离及防护

隔离室的设施隔离室的设施

应有洗手盆、洗澡间、厕所和双推拉应有洗手盆、洗澡间、厕所和双推拉门的递物窗。在病室门口和内走廊之门的递物窗。在病室门口和内走廊之间要有缓冲间,方便工作人员洗手,间要有缓冲间,方便工作人员洗手,更换隔离衣和手套等,亦可防止室内更换隔离衣和手套等,亦可防止室内微生物直接进入内走廊。呼吸道传染微生物直接进入内走廊。呼吸道传染病隔离室有条件应为负压。病隔离室有条件应为负压。

Page 88: 医院消毒隔离及防护

隔离室的标志隔离室的标志 隔离病室应有隔离标志,并限制人员的出隔离病室应有隔离标志,并限制人员的出入。入。

黄色黄色为空气传播的隔离;为空气传播的隔离; 粉色粉色为飞沫传播的隔离;为飞沫传播的隔离; 蓝色蓝色为接触传播的隔离。为接触传播的隔离。

Page 89: 医院消毒隔离及防护
Page 90: 医院消毒隔离及防护
Page 91: 医院消毒隔离及防护
Page 92: 医院消毒隔离及防护

床边隔离床边隔离

集中抢救病室(集中抢救病室( ICUICU ),没有单),没有单间隔离条件,应严格床边隔离。间隔离条件,应严格床边隔离。

---- 设立隔离标志设立隔离标志 ---- 严格隔离措施:接触病人要进行严格隔离措施:接触病人要进行手卫生、穿隔离衣。手卫生、穿隔离衣。

Page 93: 医院消毒隔离及防护

隔离预防进展隔离预防进展

6060 年代前,隔离成为管理传染源的年代前,隔离成为管理传染源的一项有效措施。一项有效措施。

Page 94: 医院消毒隔离及防护

传染病隔离分类传染病隔离分类 严格隔离严格隔离 呼吸道传染病隔离呼吸道传染病隔离 消化道传染病隔离消化道传染病隔离 虫媒传染病隔离 虫媒传染病隔离

----1877----1877 年美国报道年美国报道

Page 95: 医院消毒隔离及防护

分类隔离预防分类隔离预防 《《医院内隔离预防指南医院内隔离预防指南》》提出了两个隔提出了两个隔

离预防系统,即离预防系统,即 AA 系统和系统和 BB 系统。系统。 AA 系统共包括系统共包括 77 类隔离 类隔离 :: 严格隔离:严格隔离:是为了预防高传染性及高致是为了预防高传染性及高致

病性的感染,以防止经空气和接触传播。病性的感染,以防止经空气和接触传播。 接触隔离:接触隔离:是预防高传染性及有重要流是预防高传染性及有重要流

行病学意义的感染。行病学意义的感染。

------ 《《医院内隔离预防指南医院内隔离预防指南 》 》 19831983 年美国年美国CDCCDC

Page 96: 医院消毒隔离及防护

分类隔离预防分类隔离预防 呼吸道隔离:呼吸道隔离:防止病原体经空气中的气溶胶及防止病原体经空气中的气溶胶及短距离的飞沫传播。短距离的飞沫传播。

结核病隔离:结核病隔离:针对痰涂片结核菌阳性或针对痰涂片结核菌阳性或 XX 片片检查证实为活动性肺结核病人采取的隔离。检查证实为活动性肺结核病人采取的隔离。

肠道隔离:肠道隔离:针对直接或间接接触病人粪便而传针对直接或间接接触病人粪便而传播疾病的隔离。播疾病的隔离。

脓汁脓汁 // 分泌物隔离:分泌物隔离:防止直接和间接接触感染防止直接和间接接触感染部位的脓、引流物和分泌物而引起的感染。部位的脓、引流物和分泌物而引起的感染。

血液血液 // 体液隔离:体液隔离:防止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染性防止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染性的血液和体液而发生的感染。的血液和体液而发生的感染。

------ 《《医院内隔离预防指南医院内隔离预防指南 》 》 19831983 年美国年美国CDCCDC

Page 97: 医院消毒隔离及防护

按病隔离预防按病隔离预防 BB 系统系统 (( 按病隔离预防 按病隔离预防 Disease-Disease-

specific isolation precaution)specific isolation precaution) ,,按病隔离预防是根据每一种疾病的传播特按病隔离预防是根据每一种疾病的传播特性而单独考虑的隔离措施,目的是防止该性而单独考虑的隔离措施,目的是防止该疾病的传播疾病的传播。。

------ 《《医院内隔离预防指南医院内隔离预防指南 》 》 19831983 年美国年美国 CDCCDC

Page 98: 医院消毒隔离及防护

普遍预防普遍预防 针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针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HIV )的)的流行,提出了普遍预防的概念,普遍预流行,提出了普遍预防的概念,普遍预防认为,病人的血液和部分体液具有感防认为,病人的血液和部分体液具有感染性,在确定感染者和疑似感染者之前染性,在确定感染者和疑似感染者之前就应开始采取隔离预防措施。就应开始采取隔离预防措施。

---1985---1985 年美国年美国 CDCCDC

Page 99: 医院消毒隔离及防护

普遍预防普遍预防 隔离的物质:隔离的物质: 只包括病人的血液和部分体液,不包只包括病人的血液和部分体液,不包

括病人的尿、大便、痰、鼻分泌物、括病人的尿、大便、痰、鼻分泌物、汗、泪液及呕吐物。汗、泪液及呕吐物。

Page 100: 医院消毒隔离及防护

普遍预防要求普遍预防要求

在接触血液和特殊体液、接触病人黏膜和不在接触血液和特殊体液、接触病人黏膜和不完整皮肤时应戴手套;完整皮肤时应戴手套;

强调避免工作中锐器伤害;强调避免工作中锐器伤害; 在进行有可能产生血液和体液微滴的操作时,在进行有可能产生血液和体液微滴的操作时,

为防止眼、口和鼻黏膜暴露于微滴,应戴口为防止眼、口和鼻黏膜暴露于微滴,应戴口罩、护目镜或防护面罩;罩、护目镜或防护面罩;

进行有可能产生血液或体液喷溅时应穿隔离进行有可能产生血液或体液喷溅时应穿隔离衣或防水围裙。衣或防水围裙。

Page 101: 医院消毒隔离及防护

体内物质隔离法体内物质隔离法

19871987 年美国年美国 CDCCDC 提出体内物质提出体内物质隔离法的新概念,又称为全面性屏隔离法的新概念,又称为全面性屏障性隔离。 障性隔离。

Page 102: 医院消毒隔离及防护

体内物质隔离法体内物质隔离法 隔离的对象隔离的对象 为所有来自于病人的身体内物质,为所有来自于病人的身体内物质,如血液、粪、尿、痰、唾液和其他体如血液、粪、尿、痰、唾液和其他体液。液。

Page 103: 医院消毒隔离及防护

体内物质隔离法体内物质隔离法 隔离要求隔离要求 不管接触对象是已知或未知为血液或不管接触对象是已知或未知为血液或

体液感染病人,医务人员均应采用全体液感染病人,医务人员均应采用全面性屏障隔离。主要的屏障和预防措面性屏障隔离。主要的屏障和预防措施有手套、塑胶围裙、口罩、护目镜、施有手套、塑胶围裙、口罩、护目镜、耐刺防水容器等。耐刺防水容器等。

Page 104: 医院消毒隔离及防护

标准预防标准预防 由于由于““普遍预防普遍预防””和和““体内物质隔离体内物质隔离

法法””不能预防经空气和气溶胶微粒传不能预防经空气和气溶胶微粒传播疾病,播疾病, 19961996 年美国医院感染控制年美国医院感染控制行动委员会又提出了标准预防的策略。行动委员会又提出了标准预防的策略。

Page 105: 医院消毒隔离及防护

标准预防的概念标准预防的概念 标准预防是针对医院所有患者和医务标准预防是针对医院所有患者和医务

人员采取的一组预防感染措施,包括人员采取的一组预防感染措施,包括手卫生、根据预期可能的暴露选用手手卫生、根据预期可能的暴露选用手套、隔离衣、口罩、护目镜或防护面套、隔离衣、口罩、护目镜或防护面屏,以及安全注射。也包括穿戴合适屏,以及安全注射。也包括穿戴合适的防护用品处理患者环境中污染的物的防护用品处理患者环境中污染的物品与医疗器械。品与医疗器械。

Page 106: 医院消毒隔离及防护

标准预防的特点标准预防的特点

标准预防基于患者血液、体液、分泌标准预防基于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不包括汗液)、非完整皮肤和黏物(不包括汗液)、非完整皮肤和黏膜均可能含有感染性因子的原则。膜均可能含有感染性因子的原则。

其目的在于降低院内已知或未知病原其目的在于降低院内已知或未知病原体感染传播的风险。体感染传播的风险。

Page 107: 医院消毒隔离及防护

医学防护医学防护 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可避免接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可避免接触病人的体液、分泌物和伤口渗触病人的体液、分泌物和伤口渗出物,从而减少医务人员发生职出物,从而减少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感染的风险。 业暴露感染的风险。

Page 108: 医院消毒隔离及防护

防护用品防护用品 标准预防的个人防护用品包括:手套、隔标准预防的个人防护用品包括:手套、隔

离衣、眼罩、外科口罩和医用防护口罩。离衣、眼罩、外科口罩和医用防护口罩。 可根据所接触病人的传播途径,医疗操作可根据所接触病人的传播途径,医疗操作

的需要选择适当的个人防护用品。的需要选择适当的个人防护用品。 除此之外,可根据需求选择是否佩戴帽子除此之外,可根据需求选择是否佩戴帽子遮盖头发,以及是否需要穿戴鞋套等。遮盖头发,以及是否需要穿戴鞋套等。

Page 109: 医院消毒隔离及防护

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的原则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的原则

根据风险评估选择个人防护用品的种类:根据风险评估选择个人防护用品的种类: ---- 病人诊断:是呼吸道还是消化道疾病;病人诊断:是呼吸道还是消化道疾病;

是飞沫还是空气传播?是飞沫还是空气传播? ---- 进行何种操作:能否产生气溶胶,能进行何种操作:能否产生气溶胶,能否发生血液、体液喷溅?否发生血液、体液喷溅?

---- 自身皮肤有无破损?自身皮肤有无破损?

防护用品的选择防护用品的选择

Page 110: 医院消毒隔离及防护

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的原则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的原则 穿戴个人防护用品前应当洗手;穿戴个人防护用品前应当洗手; 立即更换有破损的个人防护用品;立即更换有破损的个人防护用品; 按照有关规定,立即处理用过的个人防护按照有关规定,立即处理用过的个人防护

用品,避免污染周围环境和其它工作人员;用品,避免污染周围环境和其它工作人员; 脱去个人防护用品后要立即洗手 。脱去个人防护用品后要立即洗手 。

Page 111: 医院消毒隔离及防护

正确选择口罩正确选择口罩 口罩可以避免口鼻粘膜暴露于患者体液口罩可以避免口鼻粘膜暴露于患者体液

或接触含呼吸道病原体的气溶胶。或接触含呼吸道病原体的气溶胶。

主要依据采取何种操作和医务人员暴露主要依据采取何种操作和医务人员暴露危险性的高低来选择口罩类型。危险性的高低来选择口罩类型。

Page 112: 医院消毒隔离及防护

口罩的正确使用口罩的正确使用 医务人员可以使用两种口罩医务人员可以使用两种口罩 : : 外科口罩和外科口罩和

医用防护口罩。医用防护口罩。 外科口罩:用于防喷溅,可以有效防止大外科口罩:用于防喷溅,可以有效防止大

的空气颗粒(飞沫)的传播;的空气颗粒(飞沫)的传播; 医用防护口罩(医用防护口罩( N95N95 ):可以同时防止大):可以同时防止大

的飞沫和较小的气溶胶微粒(如飞沫核) 。的飞沫和较小的气溶胶微粒(如飞沫核) 。

Page 113: 医院消毒隔离及防护

何时选择外科口罩何时选择外科口罩 为任何可能经飞沫传播呼吸道疾病患者提为任何可能经飞沫传播呼吸道疾病患者提

供常规医疗服务时,都应戴外科口罩;供常规医疗服务时,都应戴外科口罩;

任何有呼吸道感染症状的患者,无论确诊任何有呼吸道感染症状的患者,无论确诊与否,在离开隔离病房时都应随时配戴外与否,在离开隔离病房时都应随时配戴外科口罩。科口罩。

Page 114: 医院消毒隔离及防护

何时选择医用防护口罩何时选择医用防护口罩 当进入医院高风险区域时,如空气隔离病当进入医院高风险区域时,如空气隔离病

房;房; 实施任何会产生气溶胶操作时,如气管插实施任何会产生气溶胶操作时,如气管插

管、尸体处理等;管、尸体处理等; 患者感染一种新型或未知病原体,而且传患者感染一种新型或未知病原体,而且传

播途径不明确时。播途径不明确时。

Page 115: 医院消毒隔离及防护

口罩的正确使用口罩的正确使用 一旦口罩潮湿或污染,要立即更换口罩;一旦口罩潮湿或污染,要立即更换口罩; 不用口罩时要立即摘掉,不要长时间挂在不用口罩时要立即摘掉,不要长时间挂在脖子上;脖子上;

摘取或处理口罩后,要立即进行手卫生;摘取或处理口罩后,要立即进行手卫生; 选择医用防护口罩,每次使用前都应作密选择医用防护口罩,每次使用前都应作密

合性试验,调整合适后再进行操作。合性试验,调整合适后再进行操作。

Page 116: 医院消毒隔离及防护

医用防护口罩密合性试验医用防护口罩密合性试验深吸气,进行负压密合性试验;深吸气,进行负压密合性试验;快速呼气,进行正压密合性试验。快速呼气,进行正压密合性试验。

Page 117: 医院消毒隔离及防护

何时选择戴手套何时选择戴手套 在进行无菌操作时在进行无菌操作时 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

或接触上述污染的物质时或接触上述污染的物质时 手部皮肤有破损,工作中有可能被污染时手部皮肤有破损,工作中有可能被污染时

Page 118: 医院消毒隔离及防护

手套的正确应用手套的正确应用 戴手套前应进行手卫生,不能因为戴手套戴手套前应进行手卫生,不能因为戴手套而取代手卫生;而取代手卫生;

同一个患者,更换操作部位,如果有可能同一个患者,更换操作部位,如果有可能将该部位的感染传播到另一个部位,应更将该部位的感染传播到另一个部位,应更换手套;换手套;

接诊下一个患者,或从一个可能污染的环接诊下一个患者,或从一个可能污染的环境到另一个环境进行操作前,都应更换手境到另一个环境进行操作前,都应更换手套;套;

Page 119: 医院消毒隔离及防护

手套的正确应用手套的正确应用 一次性手套一次性应用,用后投入指定一次性手套一次性应用,用后投入指定

的污物袋内,护理病人时一旦触及病人的污物袋内,护理病人时一旦触及病人的分泌物、渗出物等,虽然护理病人的的分泌物、渗出物等,虽然护理病人的工作未结束,也要换手套。工作未结束,也要换手套。

每副手套只限于一个病人的一项操作,每副手套只限于一个病人的一项操作,禁止一副手套进行多项操作。禁止一副手套进行多项操作。

Page 120: 医院消毒隔离及防护

手套的正确应用手套的正确应用 病人之间必须更换手套;病人之间必须更换手套; 戴手套操作中,如发现手套有破损,应戴手套操作中,如发现手套有破损,应

立即更换;并正确处理废弃的手套;立即更换;并正确处理废弃的手套; 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必须按规定洗手,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必须按规定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必要时进行手消毒;

戴手套不能替代洗手。戴手套不能替代洗手。

Page 121: 医院消毒隔离及防护

穿防护衣的指征穿防护衣的指征 护理病人工作服有可能被病人的分泌物、护理病人工作服有可能被病人的分泌物、排泄物、血液、体液污染,如给腹泻或排泄物、血液、体液污染,如给腹泻或便失禁的病人换床单,处理引流管等。便失禁的病人换床单,处理引流管等。

进入严重感染性疾病或免疫功能极度低进入严重感染性疾病或免疫功能极度低下的病人隔离室。下的病人隔离室。

Page 122: 医院消毒隔离及防护

穿防护衣的指征穿防护衣的指征 进入具有特殊流行病学意义以及多重耐药进入具有特殊流行病学意义以及多重耐药

菌株感染病人隔离室。菌株感染病人隔离室。

清洗污染物(内镜),防止工作服打湿污清洗污染物(内镜),防止工作服打湿污染。染。

Page 123: 医院消毒隔离及防护

穿隔离衣和围裙穿隔离衣和围裙 在有关场所(如需要开展预防接触传播在有关场所(如需要开展预防接触传播处、支气管镜检室、手术室等处)备足处、支气管镜检室、手术室等处)备足隔离衣和围裙;隔离衣和围裙;

如果隔离衣可渗透,需要在外加戴塑料如果隔离衣可渗透,需要在外加戴塑料围裙;围裙;

可重复使用的隔离衣在每次用完之后都可重复使用的隔离衣在每次用完之后都要进行清洗、消毒。要进行清洗、消毒。

Page 124: 医院消毒隔离及防护

隔离衣的正确应用隔离衣的正确应用 隔离衣确保大小合适,能够遮盖医务人隔离衣确保大小合适,能够遮盖医务人

员的身体和衣服;员的身体和衣服; 使用完后,应立即脱掉隔离衣,安全放使用完后,应立即脱掉隔离衣,安全放

置到有关容器中;置到有关容器中; 处理下一个病人前,或进入不同的污染处理下一个病人前,或进入不同的污染

区前,应更换隔离衣;区前,应更换隔离衣; 在相同确诊病例的病区,同时医务人员在相同确诊病例的病区,同时医务人员又没有直接接触病人身体及其周围环境又没有直接接触病人身体及其周围环境的情况下,隔离衣可连续使用。的情况下,隔离衣可连续使用。

Page 125: 医院消毒隔离及防护

配戴面罩配戴面罩 用于保护医务人员的眼、鼻和口不接触到用于保护医务人员的眼、鼻和口不接触到

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或不被病人的体液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或不被病人的体液或血液喷溅。或血液喷溅。

面罩应覆盖眼口鼻,如果没有面罩,可以面罩应覆盖眼口鼻,如果没有面罩,可以同时佩戴口罩和眼罩代替。同时佩戴口罩和眼罩代替。

Page 126: 医院消毒隔离及防护

护目镜(屏)的应用指征护目镜(屏)的应用指征 口腔科或助产的医务人员为病人进行诊口腔科或助产的医务人员为病人进行诊

疗,防止病人的分泌物喷溅时应配戴护疗,防止病人的分泌物喷溅时应配戴护目镜或防护面屏。目镜或防护面屏。

当近距离接触飞沫传播的感染病人时应当近距离接触飞沫传播的感染病人时应配戴防护面屏。配戴防护面屏。

Page 127: 医院消毒隔离及防护

护目镜(屏)的应用指征护目镜(屏)的应用指征 为高致病呼吸道传染病人进行气管切开为高致病呼吸道传染病人进行气管切开

等近距离操作,防止病人血液、体液、等近距离操作,防止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喷溅时,应使用全面呼吸型防护分泌物喷溅时,应使用全面呼吸型防护器。器。

Page 128: 医院消毒隔离及防护

面罩的正确应用面罩的正确应用 面罩每次应用前应检查有无破损;面罩每次应用前应检查有无破损; 在需要的场所配备足量的面罩和眼保护装在需要的场所配备足量的面罩和眼保护装

置,特别是在需要采取飞沫和空气传播预置,特别是在需要采取飞沫和空气传播预防的场所;防的场所;

摘掉面罩或眼保护装置应从后面取下,并摘掉面罩或眼保护装置应从后面取下,并立即进行手卫生。立即进行手卫生。

Page 129: 医院消毒隔离及防护

THE END

THANKS

谢谢!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