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古蹟巡禮

20
台台台台台台 台台台台台台 台台 台台台 台台 台台台 台台 台台台 台台台 台台台 台台台 台台台

Upload: kaseem-rios

Post on 01-Jan-2016

60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DESCRIPTION

台南古蹟巡禮. 組別:第十組 組長:陳玟安  組員:許育誠     莊紘玲     陳亭廷     劉哲佑     杜儒宜. 工作分配表. 蒐集資料 -許育誠、劉哲佑  資料彙整-莊紘玲  網路平台-陳亭廷   PPT 製作-杜儒宜 上台報告-陳 玟安. 台南孔廟. 臺南孔子廟,亦稱臺南文廟,民國七十二年( 1983 年) 12 月 28 日, 公佈為祠廟類國家一級古蹟 。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Page 1: 台南古蹟巡禮

台南古蹟巡禮台南古蹟巡禮組別:第十組組長:陳玟安 組員:許育誠    莊紘玲    陳亭廷    劉哲佑    杜儒宜

Page 2: 台南古蹟巡禮
Page 3: 台南古蹟巡禮

工作分配表

蒐集資料-許育誠、劉哲佑 資料彙整-莊紘玲 網路平台-陳亭廷  PPT 製作-杜儒宜上台報告-陳玟安

Page 4: 台南古蹟巡禮

台南孔廟• 臺南孔子廟,亦稱臺南文廟,民國七十二年( 1983年) 12月 28日,公佈為祠廟類國家一級古蹟。

• 臺南孔廟佔地 9007平方公尺、建物面積 2169.9平方公尺。是全臺最早的一座文廟,與國家臺灣文學館毗鄰。臺南孔子廟建於 1665年(明永曆十九年,康熙四年),由陳永華建議鄭經建立,最初建造時只有蓋大成殿,用來祭祠孔子,又稱先師聖廟,之後又設明倫堂作為講學之用,是為全臺首學,時稱「先師聖廟」。

• 進入日治時期後,臺灣總督府於日明治三十一年( 1898年)發布「公學校令」和「公學校規則」,在臺南孔廟設立「臺南公學校」提供台灣人小學程度日文教育,明治三十七年( 1904年)更名為「臺南第一公學校」。

Page 5: 台南古蹟巡禮
Page 6: 台南古蹟巡禮

安平古堡• 古稱奧倫治城( orange)、熱蘭遮城( Zeelandia)、安平城、臺灣城,位於今臺灣臺南市。最早建於 1624年,自建城以來,曾經是荷蘭人統治臺灣的中樞、也曾經是鄭氏王朝 3代的居城。安平古堡有兩處遺跡被列為古蹟,為國家一級古蹟臺灣城殘蹟。

• 1622年,荷屬東印度公司佔領了澎湖,以之作為東亞貿易的轉口基地。 1623年,荷蘭人在「一鯤鯓」,安平古堡的前身。

Page 7: 台南古蹟巡禮
Page 8: 台南古蹟巡禮

大天后宮歷史:

  大天后宮為主祀媽祖的道教廟宇。現今被中華民國內政部列為國家一級古蹟。

    1663年,鄭成功去世,鄭經繼位。 1664年,為維持明朝正統之名,鄭經從福建迎寧靖王至台灣。並於承天府(今台南市)府署(今赤崁樓)旁的西定坊建立寧靖王府邸,並供歲祿於朱術桂。此寧靖王府邸即為大天后宮現址。台灣第一間官建媽祖廟由寧靖王官邸改建落成後,欽定訂名大天妃宮,並正式誥封媽祖為「大天妃」。

Page 9: 台南古蹟巡禮

介紹:

   大天后宮為台灣第一座官建媽祖廟,在外觀方面,擁有四進,寬達三開面的大天后宮共約略有拜殿、觀音殿、三寶殿及頭門、正殿、後殿、三川門與步廊等部分。為現存台灣廟宇中,獨一無二,觀音殿供奉觀音為寧靖王生前所祭祀,年代久遠。

   在內部陳列古蹟方面,大天后宮也擁有許多匾額與碑紀碑文。施琅「平臺記略碑記」為全國最古老的石碑。在歷代藏碑中又以康熙御匾「輝煌海澨」、雍正的「神昭海表」、乾隆的「佑濟昭靈」、嘉慶的「海國安瀾」、道光的「恬波宣惠」、咸豐的「德侔厚載」以及光緒欽賜御匾「與天同功」等,最具有歷史價值。

Page 10: 台南古蹟巡禮

赤嵌樓• 歷史:  位於臺南市赤崁街與民族路交叉口。西元一六五三年(明朝永曆七年),由荷蘭人所建。當時荷蘭人竊據臺灣,壓制我國人民,志士郭懷一領導反抗,不幸失敗。荷人心有餘悸,於是在臺江沿岸的赤崁地方,也就是現在的臺南市區,建立砲壘,作為防備。赤崁樓從荷蘭人據台時期便是行政中心,清初台江尚未淤塞前,浪濤可直達赤崁樓下,「赤崁夕照」即是當時著名的台灣八景之一。

Page 11: 台南古蹟巡禮

• 特色:   此城實際上由一個大臺及附屬於東北角與西南角兩

個小臺組成。大臺上有一 座荷蘭式三層樓建築,其山牆屋頂為十字交叉 ,四面均有梯狀山牆。兩個小臺上也各建有單 層建築,為四坡屋頂式,四隅並建有出挑的寶 塔形眺望亭可容一人站立。入口設於西邊臺基 中央,東西南北各設有砲座。

Page 12: 台南古蹟巡禮

億載金城• 歷史:

  清同治十三年甲戌 (西元一八七四年 )九月開工,至清光緒二年丙子 (西元八七六年 ) 八月竣工,歷時只計一年又十一個月可建造完成的二鯤身砲臺,肇因於牡丹社事件的發生。  

• 二鯤身砲臺的建築,是仿造西洋幾何形營壘的作法,所建造而成的方形稜堡式砲臺,角凸出,中央凹入。凸出的稜堡安放大廠,做為遠玫之用 ; 凹人的牆面,列洋槍隊,以防止近撲。  億載金城不僅是全台第一座現代化西式砲台,也是全台第一座配備英國阿姆斯壯大砲的砲台。

Page 13: 台南古蹟巡禮

• 特色:

  砲臺建造的方式,是下用磚石砌基腳,上壘土垣,內側築三台土城壁,周圍設馬路一圈,供橫向聯繫。砲臺下方,四周圍建言糧房、房、伙食房及彈藥庫等設施。中央留出空地,做為兵士的操演場。  砲臺外圍掘有壕溝一道,以防敵人攀登土垣。正門入口是紅磚砌造的矩形城門,中央用圓拱形的隧道式城門洞連通砲臺內。門外以木橋跨越護城壕,不橋靠城門的一段,用懸吊式橋板,平時供補給通行使用,遇有狀況,只要將橋板昇起,便能遲滯敵人。 

Page 14: 台南古蹟巡禮
Page 15: 台南古蹟巡禮

祀典武廟• 歷史:   俗稱大關帝廟,相傳祀典武廟建於明永曆年間,詳

細年代已不可考,在創建初期清政府為了消弭反清思想,極力排斥以前宋代抗金名將岳飛與關公並祀,而不斷提升關公的地位,而後祀典武廟成了主祀關公,且晉升為官方祀典廟宇。民國七十二年( 1983年)被列為一級古蹟,開始規劃整修。

Page 16: 台南古蹟巡禮

• 特色:

   祈求功名的三大步驟之一是拜孔子求智慧,步驟二就是拜文昌求機會,是每到祀典武廟,坐北朝南,是一座縱深式配置的三開間三進兩廊式廟宇建築,左側朱色山牆立於路旁,屋坡由前而後,依各般的高度呈起伏的變化,造型非常美觀。前殿及後殿為燕尾翹脊硬山屋頂,正殿則採用曲線柔美的重檐歇山屋頂,不僅殿宇氣勢魏峨,大木結構也以雄渾見稱。

Page 17: 台南古蹟巡禮
Page 18: 台南古蹟巡禮

討論過程    因為台灣的歷史背景,使我們擁有許多古文物可以介紹,於是我們選了離我們最近的台南,讓大家可以更了解這些古蹟的故事。由於這些景點都是大家耳熟能詳的,組員們也幾乎都有去過,介紹起來可以更深切的掌握。無論是有沒有拜訪過,希望大家都可以透過我們的介紹,更加的了解這些百年來的歷史。

  遇到的問題,由於是第一次接觸網路平台,比較不熟悉它的功能,希望下次可以更精進。

Page 19: 台南古蹟巡禮

網路協作平台

• https://sites.google.com/a/stust.edu.tw/tai-nan-gu-ji/

Page 20: 台南古蹟巡禮

資料出處

•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105041407236

•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306040816119

•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405102904782

• http://www.tnwcdo.gov.tw/culture01a.asp?ID={0CB9126C-867B-47E1-ADB5-C4F07C36E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