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德义先生学术成果简介

56
安安安安安安安安安安安 著著 1 著著著著著著著著著200 著著 著著著著著著著 1994 著著著著著著著著著著 著著著著著著 著著著著著 著著著著 著著著著著 ) 著著著 著著著 著著著著著著 著著著著著“著著著著 著著著著著著著著著著著著著著”2 著著著著40 著著 著著 2007 著 著著 著著 一, 10000 著 ;2010 著著著 著著 4000 著著著 “著著著著著著著著著著著著著著著著著”

Upload: derek-powers

Post on 01-Jan-2016

32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DESCRIPTION

安德义先生学术成果简介. 【 著书立说 】 1 、 《 逆序类聚古汉语词典 》 , 200 万字,湖北人民出版社 1994 年版。 个人独立独资完成,被我国著名辞书学家李格非 ( 《 汉语大字典 》 常务副主编 ) 、王耀南 (中国辞书学会前副会长) 先生誉之为“填补我国古汉语词典品类逆序之空白之作”。 2 、 《 论语解读 》 , 40 万字,中华书局 2007 年一版,印数 10000 册 ;2010 年二版,印数 4000 册。 该书荣获 “ 湖北省第七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 。.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Page 1: 安德义先生学术成果简介

安德义先生学术成果简介

【著书立说】 1 、《逆序类聚古汉语词典》, 200 万字,湖北人民出版社 1994 年版。 个人独立独资完成,被我国著名辞书学家李格非(《汉语大字典》常务副主编 ) 、王耀南(中国辞书学会前副会长)先生誉之为“填补我国古汉语词典品类逆序之空白之作”。 2 、《论语解读》, 40 万字,中华书局 2007年一版,印数 10000 册 ;2010 年二版,印数4000 册。 该书荣获 “湖北省第七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Page 2: 安德义先生学术成果简介
Page 3: 安德义先生学术成果简介

3 、《德行卷解读本》, 46 万字,“德义经典系列读本”之一,武汉出版社 2005 年版。

“德义经典系列读本”计有“德行卷”、“诸子卷”、“历史卷”、“写景卷”、“诗词卷”、“论语卷”六大卷。其中《德行卷解读本》、《历史卷解读本》、《论语卷解读本》由安德义先生独立完成。

4 、《歧义修辞现象探略》 , 香港南洋出版社1985 年版。

5 、《论语道德范畴发微》,约 100 万字,已刊发单篇论文 20 余篇。如《论忠》、《论勇》、《论恕》、《论宽》、《论学》、《论怨》、《论敬》、《论直》………

Page 4: 安德义先生学术成果简介

• 6 、《非权力影响力修炼 ·仁者无敌》,北京大学东方燕园出品,中国教育电视台“东方名家”栏目“儒家文化系列讲座”光盘, 18 集。中国科学文化音像出版社 2010 年出版。

主要内容:• 儒家文化与和谐人生• 儒家文化与人际交往• 儒家文化与和谐社会• 儒家文化与企业管理• 儒家文化与礼仪规范

Page 5: 安德义先生学术成果简介

【国学宣讲 】 1 、上海东方大讲坛播出“儒家文化与成功

人生”,收视人群居榜首第一名; 2 、湖北省电视台教育频道“荆楚讲堂”播出

“儒学新语”、“儒家文化与和谐社会”等系列节目;

3 、湖北卫视台播出“儿童作文点评”、“传统文化与儿童教育”等系列节目;

4 、中国教育电视台“东方名家”即将播出儒家文化系列节目,共 100 余集;

5 、央视 12 台“国学戒网瘾”系列节目。 以上节目共 200余集

Page 6: 安德义先生学术成果简介

【部分宣讲单位】(国内篇): 1 、高校: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上海交大、西安交大、中山大学、香港财经学院等;

2 、企业:中国大唐集团公司(世界 500强)、湖北电力集团总公司、华中电网、江汉油田、中铁四院、中铁十一局、深圳路劲基建上市公司等。

3 、政府: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湖北省地税局、东莞市政府、广州市委组织部、湖北省委党校、武汉市洪山区教育局等。

4 、社会:上海图书馆、湖北省图书馆、武汉市工商联、广东商业联合会等。

Page 7: 安德义先生学术成果简介

【部分宣讲单位】(美国篇) 1 、北佛罗里达大学 (North Florida) ① 、亚洲历史学院 ②、英语学院 ③、商学院  ④、学生俱乐部  ⑤、和平周庆典 2 、密歇根格兰谷( GRAND VALLEY)国立大学

3 、 FLAGLER大学 4 、 BOLLES高中 5 、 UNF亚洲俱乐部 6 、美国杰城中文学校

Page 8: 安德义先生学术成果简介
Page 9: 安德义先生学术成果简介

自 2002 年以来,在全国各地陆续宣讲“儒家文化”系列讲座 1500 余场。

Page 10: 安德义先生学术成果简介

【主要社会职务 】 《德义堂国学》总编 湖北省孔子学术研究会副会长 国际儒学传播集团首席讲师 中华菜根谭文化研究会名誉会长 美国仁和孔子文化传播集团顾问

联系电话: (027)86721549 50861049

Page 11: 安德义先生学术成果简介

湘 鄂 赣 皖四省学者共话王安石

湖北主讲 安 德 义

江西省图书馆

Page 12: 安德义先生学术成果简介

王安石的背影 知刑知政知德知礼

——谈王安石执政 “三不欺”的当代价值

Page 13: 安德义先生学术成果简介

王安石新法农田水利法 均输法

青苗法 免役法 市易法 方天均税法

保甲法 将兵法

Page 14: 安德义先生学术成果简介

当今的社会问题食品问题 环境问题空气问题 水质问题医疗问题 教育问题贪腐问题 交通问题

Page 15: 安德义先生学术成果简介

以上问题归结起来,就是诚信问题,道德信仰问题,孔子说:“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我们从 “三不欺”来看王安石的改革新法的理论基础,王安石新法的提出,建立在信誉的问题上,新法的失败,也失败在信誉上。唐代宰相魏征说:“夫以铜为镜 ,可以正衣冠 , 以史为镜 ,可以知兴替 , 以人为镜 ,可以知得失 。”我们从王安石的“三不欺”看当今社会的诚信建设,以及上下关系的和谐处理。

Page 16: 安德义先生学术成果简介

讲说提纲一、王安石的三不欺二、孔子的四管其下三、孔子的君臣关系四、孔伋的上下之论五、尚书的君民关系六、管理的和谐关系

Page 17: 安德义先生学术成果简介

一、王安石的“三不欺” 盖圣人之政,

仁足以使民不忍欺, 智足以使民不能欺, 政足以使民不敢欺。

Page 18: 安德义先生学术成果简介

“三不欺”的原文 昔论者曰:“君任德,则下不忍欺;君任察,则

下不能欺;君任刑,则下不敢欺。”而遂以德、察、刑为次。盖未之尽也。此三人者之为政,皆足以有取于圣人矣,然未闻圣人为政之道也。夫未闻圣人为政之道而足以有取于圣人者,盖人得圣人之一端耳。且子贱之政使人不忍欺,古者任德之君,宜莫如尧也,然则兜犹或以类举于前,则德之使人不欺,岂可独任也哉?子产之政使人不能欺,夫君子可欺以其方,故使畜鱼而校人烹之,然则察之使人不欺,岂可独任也哉?西门豹之政使人不敢欺,夫不及于德而任刑以治,是孔子所谓“民免而无耻”者也,然则刑之使人不欺,岂可独任也哉?故曰:此三人者,未闻圣人为政之道也。

Page 19: 安德义先生学术成果简介

“三不欺”的原文 然圣人之道,有出此三者乎?亦兼用

之而已。昔者尧、舜之时,比屋之民,皆足以封,则民可谓不忍欺矣。放齐以丹朱称于前,曰:“へ讼,可乎?”则民可谓不能欺矣。四罪而天下咸服,则民可谓不敢欺矣。故任德则有不可化者,任察则有不可周者,任刑则有不可服者。然则子贱之政无以正暴恶,子产之政无以周隐微,西门豹之政无以渐柔良,然而三人者能以治者,盖足以治小具而高乱世耳,使当尧、舜之时所大治者,则岂足用哉?

Page 20: 安德义先生学术成果简介

“三不欺”的原文 盖圣人之政,仁足以使民不忍欺,智足

以使民不能欺,政足以使民不敢欺,然后天下无或欺之者矣。或曰:“刑亦足任以治乎?”曰:所任者,盖亦非专用之而足以治也。豹治十二渠以利民,至乎汉吏不能废,民以为西门君所为,不从吏以废也,则豹之德亦足以感于民心矣。然则尚刑,故曰任刑焉耳。使无以怀之,而惟刑之见,则民岂得或不能欺之哉?

Page 21: 安德义先生学术成果简介

二、孔子的四管齐下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 民免而无耻 ;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 有耻且格。” —— 《论语 ·为政》

Page 22: 安德义先生学术成果简介

三、孔子的君臣关系

君礼臣忠君威臣忠君惠臣忠君仁臣忠

Page 23: 安德义先生学术成果简介

四、孔伋的上下之论

居上不骄,为下不倍。 —— 《中庸》 为上不凌下,为下不援上, 正己而不求与人,则无怨。 —— 《中庸》

Page 24: 安德义先生学术成果简介

五、尚书的君民关系

后克艰厥后,臣克艰厥臣 , 政乃乂 ,黎民敏德 —— 《尚书 ·虞书 ·大禹谟 》 后非民罔使 , 民非后罔事, 无自广以狭人。 匹夫匹妇不获自尽, 民主罔与成厥功。 —— 《尚书 ·商书 ·咸有一德 》

Page 25: 安德义先生学术成果简介

六、管理的和谐关系

君臣和谐君民和谐君民无怨上下无怨

Page 26: 安德义先生学术成果简介

前三讲回顾湖北 屈 原的憔悴——知微知彰知柔知刚 ——谈屈原的牢骚对后世知识分子的负面影响 讲怨尤之心 湖南 曾国藩的蹙眉——知进知退知存知亡 ——谈执政为官的敬畏心理 讲敬畏之心 江西 王安石的背影——知刑知政知德知礼 ——谈王安石执政“三不欺“的当代价值 讲至诚之心安徽 曹 操的笑靥——知贤知愚知实知虚 ——谈曹操为什么杀杨修和孔融

讲机巧之心

Page 27: 安德义先生学术成果简介

湘 鄂 赣 皖四省学者共话曹操

湖北主讲 安 德 义

安徽省图书馆

Page 28: 安德义先生学术成果简介

   

曹操的笑靥 知贤知愚知实知虚

——谈曹操为什么 杀杨修和孔融

Page 29: 安德义先生学术成果简介

讲说提纲一、曹操何以杀杨修二、曹操何以杀孔融

三、孔子何以杀少正卯

Page 30: 安德义先生学术成果简介

一、曹操何以杀杨修1 、门活为阔 2 、一合酥 3 、鸡肋令 小聪明犯大忌讳,所以杀,我们且不

论曹操所杀是否对错,而是探讨小聪明、机巧之心者何以被杀。

Page 31: 安德义先生学术成果简介

杨修之躯 ,见杀于曹操 , 以露己之长也;韦诞之墓 ,见伐于钟繇 ,以秘己之美也。故哲士多匿采以韬光 ,至人常逊美而公善。

—— 《菜根谭 》

Page 32: 安德义先生学术成果简介

二、曹操何以杀孔融 从世人所知的情况看,孔融是一名饱

读诗书、才情横溢、名满天下的谦谦君子,为人刚正不阿,敢于犯颜直谏,曹操为何杀他?我们暂且认定曹操昏庸狂悖,嫉贤妒能而杀孔融。难道孔融本身被杀就没有可以探讨的原因么?这里涉及如何教育孩子,如何区别谦让和机巧之心?

Page 33: 安德义先生学术成果简介

第一条:好虚名而不切实际第二条:好争胜而不切实用第三条:好谏诤而混淆视听第四条:好战争而志大才疏

Page 34: 安德义先生学术成果简介

1.幼年让梨,宗族称奇2.十三丧父,哀悴过悔3.十六匿俭,争担罪责

第一条:好虚名而不切实际

Page 35: 安德义先生学术成果简介

兄弟七人,融第六,幼有自然之性。年四岁时,每与诸兄共食梨,融辄引小者。大人问其故,答曰:“我小儿,法当取小者。”由是宗族奇之。

—— 《孔融传注·融家传》

1.幼年让梨,宗族称奇

Page 36: 安德义先生学术成果简介

年十三,丧父,哀悴过毁,扶而后起,州里归其孝。性好学,博涉多该览。 —— 《后汉书 ·孔融传》

2.十三丧父,哀悴过毁

Page 37: 安德义先生学术成果简介

3.十六匿俭,争担罪责 山阳张俭为中常侍侯览所怨,览为刊章下州郡,

以名捕俭。俭与融兄褒有旧 ,亡抵于褒,不遇。时融年十六,俭少之而不告。融见其有窘色,谓曰:“兄虽在外,吾独不能为君主邪?”因留舍之。后事泄,国相以下,密就掩捕,俭得脱走,遂并收褒、融送狱。二人未知所坐。融曰:“保纳舍藏者,融也,当坐之。”褒曰:“彼来求我,非弟之过,请甘其罪。”吏问其母,母曰:“家事任长,妾当其辜。”一门争死,郡县疑不能决,乃上谳之。诏书竟坐褒焉。融由是显名,与平原陶丘洪、陈留边让齐声称。州郡礼命,皆不就。 ——《后汉书 ·孔融传》

Page 38: 安德义先生学术成果简介

1.十岁拜尹,众座叹息2.坐中戏炜,必为伟器3. 成年拜进,夺谒还府

第二条:好争胜而不切实用

Page 39: 安德义先生学术成果简介

1.十岁拜尹,众座叹息 融幼有异才。年十岁,随父诣京师。时河

南尹李膺以简重自居,不妄接士宾客,敕外自非当世名人及与通家,皆不得白。融欲观其人,故造膺门。语门者曰:“我是李君通家子弟。”门者言之。膺请融,问曰:“高明祖父尝与仆有恩旧乎?”融曰:“然。先君孔子与君先人李老君同德比义,而相师友,则融与君累世通家。”众坐莫不叹息。

—— 《后汉书 ·孔融传》

Page 40: 安德义先生学术成果简介

2.坐中戏炜,必为伟器 太中大夫陈炜后至,坐中以告炜。炜曰:“夫人小而聪了,大未必奇。”融应声曰:“观君所言,将不早惠乎?”膺大笑曰:“高明必为伟器。”

—— 《后汉书 ·孔融传》

Page 41: 安德义先生学术成果简介

3.成年拜进,夺谒还府 辟司徒杨赐府。时隐核官僚之贪浊者,

将加贬黜,融多举中官亲族。尚书畏迫内宠,召掾属诘责之。融陈对罪恶,言无阿挠。河南尹何进当迁为大将军,杨赐遣融奉谒贺进,不时通,融即夺谒还府,投劾而去。河南官属耻之,私遣剑客欲追杀融。客有言于进曰:“孔文举有重名,将军若造怨此人,则四方之士引领而去矣。不如因而礼之,可以示广于天下。”进然之,既拜而辟融,举高第,为侍御史。与中丞赵舍不同,托病归家。

—— 《后汉书 ·孔融传》

Page 42: 安德义先生学术成果简介

1 、马日磾之谏2 、复肉刑之谏3 、止禁酒之谏

第三条:好谏诤而混淆视听

Page 43: 安德义先生学术成果简介

初,太傅马日磾奉使山东,及至淮南,数有意于袁术。术轻侮之。遂夺取其节,求去又不听,因欲逼为军帅。日磾深自恨,遂呕血而毙。及丧还,朝廷议欲加礼。融乃独议曰:“日磾( dī) 以上公之尊,秉髦(máo)节之使,衔命直指,宁辑东夏,而曲媚奸臣,为所牵率,章表署用,辄使首名,附下罔上,奸以事君。昔国佐当晋军而不挠,宜僚临白刃而正色。王室大臣,岂得以见胁为辞!又袁术僭逆,非一朝一夕,日磾随从,周旋历岁。《汉律》与罪人交关三日已上,皆应知情。《春秋》鲁叔孙得臣卒,以不发扬襄仲之罪,贬不书日。郑人讨幽公之乱,斫( zhuó)子家之棺。圣上哀矜旧臣,未忍追案,不宜加礼。”朝廷从之。

1 、马日磾之谏

Page 44: 安德义先生学术成果简介

时论者多欲复肉刑。融乃建议曰:“古者敦厖( páng ),善否不别,吏端刑清,政无过失。百姓有罪,皆自取之。末世陵迟,风化坏乱,政挠其俗,法害其人。故曰上失其道,民散久矣。而欲绳之以古刑,投之以残弃,非所谓与时消息者也。纣斫朝涉之胫,天下谓为无道。夫九牧之地,千八百君,若各刖一人,是下常有千八百纣也。求俗休和,弗可得已。且被刑之人,虑不念生,志在思死,类多趋恶,莫复归正。夙沙乱齐,伊戾祸宋,赵高、英布,为世大患。不能止人遂为非也,适足绝人还为善耳。虽忠如鬻( yù)拳,信如卞和,智如孙膑,冤如巷伯,才如史迁,达如子政,一离刀锯,没世不齿。是太甲之思庸,穆公之霸秦,南睢( suī)之骨立,卫武之《初筵》,陈汤之都赖,魏尚之守边,无所复施也。汉开改恶之路,凡为此也。故明德之君,远度深惟,弃短就长,不荀革其政者也。”朝廷善之,卒不改焉。

2 、复肉刑之谏

Page 45: 安德义先生学术成果简介

酒之为德久矣。古先哲王,类帝禋宗,和神定人,以济万国,非酒莫以也。故天垂酒星之耀,地列酒泉之郡,人著旨酒之德。尧不千钟,无以建太平。孔非百觚,无以堪上圣。樊哙解厄鸿门,非豕肩钟酒,无以奋其怒。赵之厮养,东迎其王,非引卮酒,无以激其气。高祖非醉斩白蛇,无以畅其灵。景帝非醉幸唐姬, 无以开中兴。袁盎非醇醪之力,无以脱其命。定国不酣饮一斛,无以决其法。故郦生以高阳酒徒,著功于汉;屈原不餔糟歠醨,取困于楚。由是观之,酒何负于政哉? ——《后汉书 ·孔融传注》

3 、止禁酒之谏

Page 46: 安德义先生学术成果简介

平生三战冀州 张饶一战 败屯昌 管亥一战 败北海 袁谭一战 败

第四条:好战争而志大才疏

Page 47: 安德义先生学术成果简介

融负其高气 ,志在靖难 ,而才疏意广 ,迄无成功。在郡六年,刘备表领青州刺史。建安元年,为袁谭所攻,自春至夏,战士所余裁数百人,流矢雨集,戈矛内接。融隐几读书,谈笑自若。城夜陷,乃奔东山,妻子为谭所虏。

—— 《后汉书 ·孔融传》

Page 48: 安德义先生学术成果简介

观孔融一生,他是追名不逐利的一生虚声夺势,循名无实;沽名钓誉,矜好名节;为名所累,为名而死;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为天下之至诚,能胜天下之至伪。为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

——曾国藩语

Page 49: 安德义先生学术成果简介

君子好名,便起欺人之念; 小人好名,犹怀畏人之心。 故人而皆好名 ,则开诈善之门 ; 使人而不好名 ,则绝为善之路。 此讥好名者, 当严责君子, 不当过求于小人也。 ——《菜根谭 》

为政或有地位的君子,切忌好名。普通百姓好名,是开为善之门,走为善之路,有位之君子好名,则开诈善之门,是走为恶之路。

—— 安德义说

Page 50: 安德义先生学术成果简介

为虚名而让梨 为虚名而争死 为虚名而讥诮(禁酒之谏) 为虚名而谏诤(日磾之谏 肉刑之谏)

Page 51: 安德义先生学术成果简介

天性与道德相冲突时,选择天性。道德与规则相冲突时,选择规则。诚实与伪害相冲突时,选择诚实。

弟子规与儿童的天性冲突时,选择天性。但不是道德、诚实、弟子规不重要,重要但不要过度违背天性,违背天性过度,即可能造成伪善以及撒谎,这也是教育顺其自然的原则。

Page 52: 安德义先生学术成果简介

三、孔子何以杀少正卯 子贡问曰:“夫少正卯,鲁之闻人也。今夫

子为政而始诛之,或者为失乎?”孔子曰:“居,吾语汝以其故。天下有大恶者五,而窃盗不与焉:一曰心逆而险,二曰行僻而坚,三曰言伪而辩,四曰记丑而博,五曰顺非而泽。此五者,有一于人,则不免君子之诛,而少正卯皆兼有之:其居处足以撮徒成党,其谈说足以饰褒营众,其强足以反是独立。此乃人之奸雄者也,不可以不除。——《孔子家语 ·始诛 》

Page 53: 安德义先生学术成果简介

似是而非的聪明人,搅乱天下,混淆视听,颠倒是非,蛊惑人心,唯恐天下不乱。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天下乱了,苦的是百姓。

Page 54: 安德义先生学术成果简介

廉所以戒贪,我果不贪 ,又何必标一廉名 ,以来贪夫之侧目;让所以戒争,我果不争 ,又何必立一让的 ,以致暴客之弯弓。

—— 《菜根谭 》

Page 55: 安德义先生学术成果简介

不读《弟子规》无以知行为之规范!不读《大学》无以知教育之根本!不读《中庸》无以知为事之尺度!不读《孝经》无以知和谐之要道!不读《论语》无以知做人之精妙 !

不读《老子》无以知做事之至理 !

不读“宗教”无以知生命之永恒!

Page 56: 安德义先生学术成果简介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而怀玉。     ——《道德经》第七十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