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国际收支平衡表

22
金金 0604 金金金 金金金

Upload: nell-morse

Post on 01-Jan-2016

58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DESCRIPTION

解读国际收支平衡表. —— 经常项目重点分析. 金融 0604 周旭娟 关荻晨. 2000 —— 2007 年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差额构成. 单位:亿美元. 2000 —— 2007 年国际收支总体情况: 中国国际收支的交易规模近 8 年来一直保持较快增长, 这表明,我国对外开放程度进一步扩大,与世界经 济的融合更加紧密。 经常账户、资本和金融账户进 8 年来一直保持顺差。 在双顺差的推动下,必然导致中央银行外汇储备急 剧增加,至 2007 年底,我国外汇储备增至 15282 亿 美元。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金融 0604 周旭娟 关荻晨

年份 商品净出口

经常项目

资本与金融账户

错误与遗漏

外汇储备

2000 344.74 205.19 19.22 -118.931655.7

4

2001 340.17 174.05 347.75 -48.562121.6

5

2002 441.67 354.22 322.91 77.942864.0

7

2003 446.52 458.75 527.26 184.224032.5

1

2004 589.82 686.59 1106.6 270.456099.3

2

20051341.8

91608.18 629.64 -167.66

8188.72

20062177.4

62498.66 100.37 -128.77

10663.44

20073153.8

13718.32 735.09 164.02

15282.49

2000——2007 年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差额构成 单位:亿美元

2000——2007 年国际收支总体情况:

中国国际收支的交易规模近 8年来一直保持较快增长, 这表明,我国对外开放程度进一步扩大,与世界经 济的融合更加紧密。

经常账户、资本和金融账户进 8年来一直保持顺差。 在双顺差的推动下,必然导致中央银行外汇储备急 剧增加,至 2007 年底,我国外汇储备增至 15282 亿 美元。 进出口贸易是经常账户的主要部分, 2000——2007 年,

中国贸易收支一直存在盈余。我国国际收支不平衡加 剧。

外汇储备

0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12000

14000

16000

18000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外汇储备

CA 的 重 要 性 :

1 、国 际 借 贷 的 大 小 和 方 向

2 、内 部 经 济 是 否 平 衡 的 反 映

3 、一 国 对 外 竞 争 力 大 小 的 反 映

货物(商品的进出口)

贸易差额 服务(运输、旅游、通讯、建筑、金融等)

经常账户 收益差额: 国际利息、股息,本国在海外 (对外投资收入) 企业的收益

经常转移差额:不引起任何商品、服务,以及 (国际赠与) 资产购买的支付

项 目 2000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国际收支总顺差 224 522 677 986179

4223

8259

9445

3

经常项目差额 205 174 354 459 687160

8253

2371

8

占总顺差比例 91% 33%52%

47%38%

72% 97% 83%

资本和金融项目差额 19 348 323 527

1107

630 67 735

占总顺差比例 9% 67%48%

53%62%

28% 3% 17%

货物贸易的特点1、我国进出口总值 8年来一直保持增长, 2005

年以来贸易顺差增速急剧上涨, 2007 年贸

易顺差再创新高。

2、自 2005 年以来,一般贸易由逆差转为顺

差,加工贸易顺差持续扩大。

3、与主要贸易伙伴继续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

4、进出口商品结构继续优化。

商品净出口贸易

0

500

1000

1500

2000

2500

3000

3500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年份

亿美

元 1系列

货物贸易顺差迅速扩大的原因:• 世界经济保持较快增长,国际市场需求旺盛;• 固定资产投资的持续扩张,大幅提高了我国国内生产能力,而国内市场供大于求的矛盾仍然比较突出,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动力和压力都有所增强;

• 为解决地方财政分担出口退税超基数部分负担相对较重的问题,国家调整了中央与地方的分担比例,从 75 : 25 调整到 92.5 : 7.5 ,维持了地方的出口积极性;

• 出口配额取消为我国纺织品服装的出口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对欧美等原配额地区出口迅速增长;

• 国内加工业产业链的延长使得配套能力进一步提高,形成了一定的进口替代效应等。

加工贸易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我国国际收支顺差有一定的脆弱性。目前国际收支差额主要来自贸易,其中一大部分来自加工贸易,且以外商投资企业为主,技术含量低,缺乏自主品牌和核心技术,附加值低。

• 同时,外商投资企业未分配及已分配未汇出利润等潜在对外负债数额较大。一旦国际金融市场动荡,这将增加我国遭受资本冲击传染的风险,可能给中国金融体系造成很大冲击。

•服务贸易逆差延续 2005 年以来小幅回落趋势。 2007 年,服务贸易逆差 79 亿美元,较上年减少 11 %

•传统服务项目仍占据主导地位,但比重有所下降。

•高附加值服务增速高于服务贸易总体增速,逆差略有下降。

•服务贸易主要伙伴国家 /地区基本保持稳定,集中度较高。

服务贸易的特点:

2000 年——2002 年,我国经常项目低于贸易差额的原因不是货物贸易顺差减少,而是由于服务项目和收益项目逆差大幅上升。 2001 年,我国服务和收益项目逆差分别上 5.9% 和30.7% ,服务项目内部的通讯项服务项目由原来的盈余 11亿美元变为赤字 5485.8 万元。这是因为通讯服务项目出口大幅减少,进口大幅增加,估计竞争力有所下降。

2003——2007 年,经常项目顺差超过货物贸易顺差,且持续六年大幅增长。 2005 年,货物贸易顺差较上年增长 128% ;2006 年货物贸易顺差 2177 亿元,较上年增长 62% ,相当于2003——2005 年货物贸易顺差总和。与此同时,服务贸易逆差大幅下降, 2007 年,服务贸易逆差较上年下降 10.52% 。收益项目至 2005 年开始由逆差转为顺差。

年份 服务 增长率 收益 增长率

2001 -5,931,014 -5.91% -19,173,258 -30.74%

2002 -6,783,903 -14.38% -14,945,148 22.05%

2003 -8,572,648 -26.37% -7,838,360 47.55%

2004 -9,698,632 -13.13% -3,522,669 55.06%

2005 -9,391,392 3.17% 10,635,139 401.91%

2006 -8,833,913 5.94% 11,754,607 10.53%

2007 -7,904,793 10.52% 25,688,075 118.54%

我国今后政策取向•在宏观经济政策方面,积极推进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通过实施有保有压的产业政策和财政政策,改善总供给结构,进一步缓解瓶颈制约;采取综合措施调整国民收入分配关系,优化总需求结构。

• 在涉外经济领域,继续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扩大服务贸易规模,改善服务贸易结构;优化利用外资结构,积极探索国际投资合作的新方式和新途径。

• 继续按照“推改革、促流出、重监管、抓手段”的工作思路,深化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努力改善国际收支平衡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