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是人類生存核心議題

25
安安安安安安安安安安安

Upload: dalton-woods

Post on 01-Jan-2016

104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DESCRIPTION

安全是人類生存核心議題. 安全概念是確保 「人類生命及其所有物存續無慮 」 之情景,也是人類及其所組成之社會所企求的目標及努力爭取和確保的基本需求。 對國家而言,安全攸關國家命運,是統治的基礎。. 中國歷史朝代的更迭 -- 人民的生存 第一次世界大戰 (1914) -- 種族仇恨 第二次世界大戰 (1939) -- 復仇主義及帝國主義擴張 以阿四次戰爭 (1948-1973) -- 種族仇恨 福克蘭群島戰爭 (1982) -- 領土主權 第一次波灣戰爭 (1990) -- 民族主義與能源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Page 1: 安全是人類生存核心議題

安全是人類生存核心議題

Page 2: 安全是人類生存核心議題

安全概念是確保「人類生命及其所有物存續無慮」之情景,也是人類及其所組成之社會所企求的目標及努力爭取和確保的基本需求。

對國家而言,安全攸關國家命運,是統治的基礎。

Page 3: 安全是人類生存核心議題

中國歷史朝代的更迭 -- 人民的生存第一次世界大戰 (1914) -- 種族仇恨第二次世界大戰 (1939) -- 復仇主義及帝國主義擴張以阿四次戰爭 (1948-1973) -- 種族仇恨福克蘭群島戰爭 (1982) -- 領土主權第一次波灣戰爭 (1990) -- 民族主義與能源科索沃戰爭 (1996) -- 種族獨立第二次波灣戰爭 (2003) -- 反恐與能源

Page 4: 安全是人類生存核心議題

國際關係理論中的現實主義

是一種理論與實踐,關注民族國家之間的權力平衡,甚過理想或道德。與之相對的是「理想主義」。 現實主義源自 19 世紀德國的一種「現實政治」。

Page 5: 安全是人類生存核心議題

國際關係理論中的現實主義

現實主義的基本原則:國際體系是無政府狀態主權國家是國際體系的主要行為者國家是為自身利益行動的理性行為者國家的主要目標是自身安全與存續權力,特別是武力,是國家安全最好的保障

Page 6: 安全是人類生存核心議題

攻勢現實主義 Offensive Realism代表: John Mearsheirmer ( 約翰 . 米爾斯海默,美國芝加哥大學政治學系教授, 代表著作《大國政治的悲劇》:強權悲劇,攻勢現實 ) 。 論點:承接新現實主義強調國際關係內的決定論觀點 ( 結構 ) ,在無政府狀態下國家為求生存,且無法尋求外援唯有自助,追求各自利益並建立個體能力。

Page 7: 安全是人類生存核心議題

東海大學 張天榮:不單只追求短期獲利,更從中考量長期利益。當然,在國際社會的自助體系下,增加權力是國家的目標也是手段,換言之,沒有限制,以

相對權力 增加為目的,設法提升其在國際權力分配中所佔比例。

Page 8: 安全是人類生存核心議題

守勢現實主義 Defensive Realism

藉由權力均衡的方式來維持安全和平,並以維持現狀、嚇阻戰略與昂貴信號,以作為檢視冷戰後中共安全行為的指標。

Page 9: 安全是人類生存核心議題

現實主義者認為,國際關係是國家之間的爭權奪利,並認為國家的目標是在無政府情況下求取本國的安全。

國家經常是在暴力的陰影下處理國務。 國家的生存發展,不能寄望於外在環境或

某些國家的善意與否,應探討國家自身的生存與應變能力。

Page 10: 安全是人類生存核心議題

21 世紀以來的安全情勢特徵是跳脫單一區塊的框架,不再侷限於傳統武裝衝突範疇,包含極端氣候、能源競奪、恐怖攻擊、新型傳染病毒,乃至於關鍵資訊系統遭駭客侵入等,均已成為各國在思考國家安全威脅時所不能排除之重要議題。 隨著區域性的互動增加,相互影響程度將愈益凸顯,更將直接衝擊國家政策制定方向、人民生活模式、國家與國家間的互動交流。

Page 11: 安全是人類生存核心議題

現階段兩岸情勢雖朝穩定方向發展,惟中共迄今仍未宣示放棄對臺使用武力,近年在經濟穩定成長有效挹注國防發展下,推動具中國特色之軍事變革,並強調資訊作戰成效,整體戰力已日益增長,企圖擴大對區域之影響力。 我國當前所面對的問題,即是萬一兩岸發生軍事衝突,我們所屬的情況是一種「不對稱狀態」。

Page 12: 安全是人類生存核心議題

臺海兩岸軍事能力現況統計比較

項 目 國 軍 區 分 共 軍

  27萬餘人 總 兵 力 230萬餘人

陸 軍

18萬人 ( 含中央、聯勤、憲兵、後備 )戰甲車 1,200餘輛

陸航直升機 200餘架重型火砲 1,000餘門

兵 力主戰裝備

126 萬 4千人戰甲車 7,000餘輛陸航直升機 400餘架重型火砲 8,000餘門

海 軍

3 萬 9千人190餘艘

大型作戰艦 30餘艘兩棲艦 10餘艘

潛艦 4艘1萬餘人

兵 力艦 艇主戰艦艇  陸 戰 隊

26 萬 4千人930餘艘大型作戰艦 70餘艘兩棲艦 40餘艘潛艦 60餘艘8千餘人

空 軍

3 萬 7千人420餘架

轟炸機 0 架戰機 390餘架

( F-16機、 M-2000機、 IDF機、 F-5E機)

強擊機 0 架無人機 0 架

防空飛彈系統約 30套

兵 力戰 機主戰機種     

39 萬 4千人3,400餘架 ( 含海航 )轟炸機 300餘架戰機 1,860餘架( J-7機、 J-8機、 J-10機、 Su-27機、 Su-30機)強擊機 300餘架無人機 280餘架防空飛彈系統約 1,000套

第二砲兵

無無無無

兵 力戰略飛彈戰術飛彈核 彈 頭

14 萬 6千人180餘枚1,400餘枚 ( 含巡弋飛彈 )450-500枚

Page 13: 安全是人類生存核心議題

中共 2000年至 2011年國防預算統計 單位:億元人民年份 國防預算總額 國防預算增長 % 財政總支出 占財政總支出 %

2000 1,207.54 12.15 15,879

7.602001 1,442.04 19.42 18,844

7.65 2002 1,707.78 18.43 21,113 8.03

2003 1,907.87 11.70 24,649 7.74

2004 2,172.79 13.89 29,362 7.722005 2,474.28 13.88 33,709 7.34

2006 2,979.31 20.40 40,213 7.40

2007 3,509.21 17.80 46,789 7.50

2008 4,178.76 17.50 62,593 6.68

2009 4,951.10 18.50 76,300 6.49

2010 5,335.00 7.75 93,180 5.73

2011 6,011.00 12.70 100,220 6.00

Page 14: 安全是人類生存核心議題

我國全民國防體系架構

國防法第 3 條第 29 條

全民國防教育法

全民防衛動員準備法

母法

執行法

Page 15: 安全是人類生存核心議題

全民防衛動員準備法的架構法規遞嬗

國家總動員法民國 31 年 3 月頒布民國 93 年 1 月廢止

全民防衛動員準備施行辦法

民國 86 年 5 月頒布

76.7.15解除戒嚴

80.5.1終止動員戡亂

法規架構

90

年11月 14

日頒布

區分行政動員及軍事動員1. 行政動員由中央各部會透過行政運作整合資源。2. 軍事動員為防衛動員之核心,由國防部透過平戰轉換達成作戰任務。

Page 16: 安全是人類生存核心議題

全民國防教育法的架構頒布時間 民國 94 年 1 月 14 日立法通過

分工執掌1. 中央主管機關為國防部。2.地方主管機關為各直轄市、縣市政府。

實施原則1. 經常性實施。2.範圍包括:學校教育、政府機關在職教育、社會教育及國防文物保護、宣導與教育。

實施方式

1. 行政院訂定全民國防教育日。 (每年 9 月 3日)2.學校應推動全民國防教育並納入教學課程。3. 政府機關對公務員定期實施全民國防教育。4. 各地方政府配合防衛動員演習,實施全民國防教育。

Page 17: 安全是人類生存核心議題

全民國防教育的架構國家利益與目標:民主和平、主權獨立、公義福祉

國家總體戰略

全民國防

國防軍事 全民防衛 國防相關事務

國防安全

軍事科學

防衛技能

國家意識

全民動員

公民防衛

政治

經濟

心理

文化認識

社會基礎

資料來源:施正鋒,〈「全民國防教育」的突破與挑戰〉

Page 18: 安全是人類生存核心議題

全民國防教育的理論基礎

政治社會化的功能與途徑

綜合性安全概念

公民社會與政治社會化

群眾性公民防衛

Page 19: 安全是人類生存核心議題

※公民社會與政治社會化

什麼是「公民社會」?

1. 是指社會由未開化、野蠻的階段到文明、優雅的演進過程。(亞當 . 格爾森)

2. 與國家或政府對立概念的一種轉變。(郭博文)

3.公民參與政治過程的社會機制。(蔡英文)

4.具有自治能力和自主意識的社會共同體。(陳其南)

Page 20: 安全是人類生存核心議題

※公民社會與政治社會化

公民社會

愛國主義與忠貞

異於他人的特殊

體認

社會關係中的正直

守法

社會需要的反應

尊重官吏與政府

瞭解政治生活的

意義

最低限度的自我控制

瞭解政治體系的

基礎

公民教育

Page 21: 安全是人類生存核心議題

※公民社會與政治社會化

公民教育之精神對於國家安全具有輔助性效果。公民教育之落實,不但可使國民素質提升,更可培養健全之國民,使國民愛自己國家,凝聚國家及民族之意識。

Page 22: 安全是人類生存核心議題

※政治社會化的功能與途

徑什麼是「政治社會化」?

1.廣義的是「涵蓋人生各種階段的一切政治學習,無論是正式或非正式的。 」狹義的是「主導者將政治訊息、價值及慣例,有步驟的注入別人心理。」(格林斯坦)

2. 是指社會把它的政治文化,從上一代傳到下一代的過程。(藍敦)

3. 是個人獲取政治行為定向及行為模式的發展過程。(依斯頓)

Page 23: 安全是人類生存核心議題

※政治社會化的功能與途

政治社會化的功能

掌握人格行為的定向

培養積極的政治文化

維持系統的穩定發展

Page 24: 安全是人類生存核心議題

※政治社會化的功能與途

社會社團學校家庭

政治社會化的途徑

Page 25: 安全是人類生存核心議題

※政治社會化的功能與途

大敵當前

在二次大戰著名的史達林格勒戰役中,德、蘇兩軍對峙,成千上萬的士兵互相廝殺、屍橫遍野,傳奇性的俄國狙擊手瓦西里柴瑟夫憑著他神準的槍法,殲滅無數敵軍。 他的響亮名號甚至傳到敵軍陣營,一名蘇聯文宣部軍官丹拿洛夫認為這是宣傳蘇聯軍力的大好機會,於是把這名平實的士兵塑造成一名民族英雄,因此大大地提升了蘇俄全體軍民同胞的士氣,並激發了他們高昂的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