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安徽省绿色生态城区建设进展

15
1 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

Upload: candace-pena

Post on 02-Jan-2016

77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10 download

DESCRIPTION

三、安徽省绿色生态城区建设进展. 1. 省市共建池州低碳生态示范城市. 2011 年 10 月,李明厅长、李建副厅长带队调研池州低碳生态示范城市建设,达成开展省市合作共建池州低碳生态示范城市的意向。 2011 年 11 月,签署 《 省市合作共建池州低碳生态示范城市框架协议 》 ,通过省市共建,力争将池州市逐步建设成为安徽省乃至全国的低碳生态城市样板 。. 池州绿色生态城区建设. 以池州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城市示范为契机,高起点开展池州绿色生态示范建设。 力争在绿色生态城市建设方面走出一条新的发展道路,建设一个安徽省乃至全国的低碳生态城市样板。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Page 1: 三、安徽省绿色生态城区建设进展

1

三、安徽省绿色生态城区建设进展三、安徽省绿色生态城区建设进展

Page 2: 三、安徽省绿色生态城区建设进展

2

1. 省市共建池州低碳生态示范城市1. 省市共建池州低碳生态示范城市 2011年 10 月,李明厅长、李建副厅长带队调研池州低碳生态

示范城市建设,达成开展省市合作共建池州低碳生态示范城市的意向。

2011年 11 月,签署《省市合作共建池州低碳生态示范城市框架协议 》,通过省市共建,力争将池州市逐步建设成为安徽省乃至全国的低碳生态城市样板。

Page 3: 三、安徽省绿色生态城区建设进展

3

池州绿色生态城区建设池州绿色生态城区建设

以池州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城市示范为契机,高起点开展池州绿色生态示范建设。

力争在绿色生态城市建设方面走出一条新的发展道路,建设一个安徽省乃至全国的低碳生态城市样板。

12 年,池州市滨湖新区列入住房城乡建设部绿色生态城区示范建设

Page 4: 三、安徽省绿色生态城区建设进展

4

序号 城区名称 建设单位规划面积(平方公里)

绿色建筑示范面积

(万平方米)

1池州市天堂湖新

区 池州市站前区管委会 9.96 547.00

2 合肥滨湖新区 合肥市滨湖新区建设指挥部 85.00 691.64

3 芜湖市城东新区 芜湖市城东新区开发建设管委会 42.00 116.00

4宁国市港口生态工业园区

宁国市港口生态工业园区管委会 13.64 163.00

2012 年安徽省绿色生态城区示范2012 年安徽省绿色生态城区示范

Page 5: 三、安徽省绿色生态城区建设进展

5

合肥滨湖新区池州天堂湖新区

宁国港口生态园区芜湖城东新区

Page 6: 三、安徽省绿色生态城区建设进展

6

13 年安徽省绿色生态城区示范名单13 年安徽省绿色生态城区示范名单

序号 项目名称 项目申报单位

规划面积(平方公里)

绿色建筑示范面积(万平方米)

1 铜陵市西湖新区 铜陵市西湖新区建设管理委员会 9.60 80.0

2 宣城市彩金湖新区 宣城市彩金湖新区管委会 22.47 200.0

3马鞍山市郑蒲港新区现

代产业园马鞍山郑蒲港新区现代产业

园区管委会 30.00 81.8

4 淮南市山南新区 淮南市山南新区管理委员会 15.00 231.0

Page 7: 三、安徽省绿色生态城区建设进展

7

五、绿色建筑技术及评价标识五、绿色建筑技术及评价标识

Page 8: 三、安徽省绿色生态城区建设进展

8

重视绿色建筑的前期的策划和规划

做好技术方案的集成,体现方案的先进性、地域性和适用性

在设计中体现各专业的有效沟通与配合

全面了解、综合运用现有绿色技术、产品

提高运行阶段的效率

重点

工作

重点

工作

Page 9: 三、安徽省绿色生态城区建设进展

9

节能节地 节水 室内环境节材 运营管理

《绿色建筑基本要求》

节能环保理念引导绿色建筑建设

地理环境特点建筑功能需求

Page 10: 三、安徽省绿色生态城区建设进展

10

绿色建筑

节能与能源利用节地与室外环境

节材与材料资源

运营管理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室内环境质量

Page 11: 三、安徽省绿色生态城区建设进展

11

(一)节地与室外环境(一)节地与室外环境

节地与室外环境

建筑场地

节地

降低环境负荷

绿化

交通

其它

Page 12: 三、安徽省绿色生态城区建设进展

12

(一)节地与室外环境(一)节地与室外环境

1 )建筑场地 优先选用已开发且具城市改造潜力的用地;

场地环境应安全可靠,远离污染源,并对自然灾害有充分的抵御能力;

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充分利用原有场地上的自然生态条件,注重建筑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协调;

避免建筑行为造成水土流失或其他灾害。

Page 13: 三、安徽省绿色生态城区建设进展

13

(一)节地与室外环境(一)节地与室外环境2)节地

建筑用地适度密集,适当提高公共建筑的建筑密度,住宅建筑立足创造宜居环境确定建筑密度和容积率;

强调土地的集约化利用,充分利用周边的配套公共建筑设施,合理规划用地;

高效利用土地,如开发利用地下空间,采用新型结构体系与高强轻质结构材料,提高建筑空间的使用率。

Page 14: 三、安徽省绿色生态城区建设进展

14

(一)节地与室外环境(一)节地与室外环境3)降低环境负荷

建筑活动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应控制在国家相关标准规定的允许范围内;

减少建筑产生的废水、废气、废物的排放; 利用园林绿化和建筑外部设计以减少热岛效应; 减少建筑外立面和室外照明引起的光污染; 采用雨水回渗措施 , 维持土壤水生态系统的平衡。

Page 15: 三、安徽省绿色生态城区建设进展

15

(一)节地与室外环境(一)节地与室外环境 4 ) 绿化

优先种植乡土植物,采用少维护、耐候性强的植物,减少日常维护的费用;

采用生态绿地、墙体绿化、屋顶绿化等多样化的绿化方式,应对乔木、灌木和攀缘植物进行合理配置,构成多层次的复合生态结构,达到人工配置的植物群落自然和谐,并起到遮阳、降低能耗的作用;

绿地配置合理,达到局部环境内保持水土、调节气候、降低污染和隔绝噪音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