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博拉病毒的隔离与消毒

65
埃埃埃埃埃埃埃埃埃埃埃 埃埃埃埃埃埃埃埃埃埃埃 李李 李李 李李李李李李李李李李 李李李李李李李李李李

Upload: rooney-watts

Post on 02-Jan-2016

20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3 download

DESCRIPTION

埃博拉病毒的隔离与消毒. 李俐 黑龙江省疾病控制中心. 埃博拉出血热(以下简称埃博拉)是一种严重且往往致命的疾病,病死率最高可达 90% 。该病可侵犯人类和其它灵长目动物(猴子、大猩猩和黑猩猩)。 1976 年,在同时发生的两起疫情中首次发现埃博拉病毒,一起发生在刚果民主共和国埃博拉河附近的一个村庄,另一起出现在苏丹一个边远地区。 病毒的起源尚不得而知。基于现有证据,果蝠(狐蝠科)被认为可能是埃博拉病毒的自然宿主。. 传染病的流行过程. 传染源 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 疫源地 在目前西非国家的暴发疫情中,大部分病例是由人传人导致的。. 埃博拉病毒病的传播.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Page 1: 埃博拉病毒的隔离与消毒

埃博拉病毒的隔离与消毒埃博拉病毒的隔离与消毒 李俐李俐

黑龙江省疾病控制中心黑龙江省疾病控制中心

Page 2: 埃博拉病毒的隔离与消毒

埃博拉出血热(以下简称埃博拉)是一种严重且埃博拉出血热(以下简称埃博拉)是一种严重且往往致命的疾病,病死率最高可达往往致命的疾病,病死率最高可达 90%90% 。该病可。该病可侵犯人类和其它灵长目动物(猴子、大猩猩和黑侵犯人类和其它灵长目动物(猴子、大猩猩和黑猩猩)。猩猩)。

19761976 年,在同时发生的两起疫情中首次发现埃博年,在同时发生的两起疫情中首次发现埃博拉病毒,一起发生在刚果民主共和国埃博拉河附拉病毒,一起发生在刚果民主共和国埃博拉河附近的一个村庄,另一起出现在苏丹一个边远地区。近的一个村庄,另一起出现在苏丹一个边远地区。

病毒的起源尚不得而知。基于现有证据,果蝠病毒的起源尚不得而知。基于现有证据,果蝠(狐蝠科)被认为可能是埃博拉病毒的自然宿主。(狐蝠科)被认为可能是埃博拉病毒的自然宿主。

Page 3: 埃博拉病毒的隔离与消毒

传染病的流行过程传染病的流行过程 传染源传染源 传播途径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易感人群 疫源地疫源地

在目前西非国家的暴发疫情中,大部分病在目前西非国家的暴发疫情中,大部分病例是由人传人导致的。例是由人传人导致的。

Page 4: 埃博拉病毒的隔离与消毒

埃博拉病毒病的传播埃博拉病毒病的传播 接触传播是本病最主要的传播途径。接触传播是本病最主要的传播途径。 健康人通过破损的皮肤或粘膜直接接触埃博健康人通过破损的皮肤或粘膜直接接触埃博拉病毒感染者的血液、分泌物(如粪便、尿液、拉病毒感染者的血液、分泌物(如粪便、尿液、唾液、精液)而感染,或通过破损皮肤或粘膜接唾液、精液)而感染,或通过破损皮肤或粘膜接触被患者体液污染的物品如衣物、床单或用过的触被患者体液污染的物品如衣物、床单或用过的针头而感染。针头而感染。

病人感染后血液中可维持很高的病毒含量,病人感染后血液中可维持很高的病毒含量,医护人员在治疗、护理病人、或处理病人尸体过医护人员在治疗、护理病人、或处理病人尸体过程中,如果没有严格的防护措施,容易受到感染。程中,如果没有严格的防护措施,容易受到感染。 医院内传播医院内传播是导致埃博拉出血热暴发流行是导致埃博拉出血热暴发流行的重要因素。 的重要因素。

Page 5: 埃博拉病毒的隔离与消毒

据文献报道,埃博拉出血热患者的精液中可分离据文献报道,埃博拉出血热患者的精液中可分离到病毒,故到病毒,故存在性传播的可能性存在性传播的可能性。有动物实验表。有动物实验表明,埃博拉病毒可通过明,埃博拉病毒可通过气溶胶传播气溶胶传播。虽然尚未证。虽然尚未证实有通过性传播和空气传播的病例发生,但应予实有通过性传播和空气传播的病例发生,但应予以警惕,做好防护。 以警惕,做好防护。

Page 6: 埃博拉病毒的隔离与消毒

如何进行自我保护?如何进行自我保护?

Page 7: 埃博拉病毒的隔离与消毒

医院内感染控制医院内感染控制按照《医院感染管理规范》的要求做好院内感染控制按照《医院感染管理规范》的要求做好院内感染控制1.1. 加强个人防护。加强个人防护。 标准防护标准防护的基础上,要做好的基础上,要做好接触隔离接触隔离和和飞沫隔离飞沫隔离。 。 2.2. 对病人的分泌物、排泄物及其污染物品均严格消毒。对病人的分泌物、排泄物及其污染物品均严格消毒。 病人的分泌物、排泄物需严格消毒,可采用化学方法病人的分泌物、排泄物需严格消毒,可采用化学方法

处理;具有传染性的医疗污物(污染的针头、注射器处理;具有传染性的医疗污物(污染的针头、注射器等)可用焚烧或高压蒸汽消毒处理。 等)可用焚烧或高压蒸汽消毒处理。

人的皮肤暴露于可疑埃博拉出血热病人的体液、分泌人的皮肤暴露于可疑埃博拉出血热病人的体液、分泌物或排泄物时,应立即用清水或肥皂水彻底清洗,或物或排泄物时,应立即用清水或肥皂水彻底清洗,或用用 0.5%0.5%碘伏消毒液、碘伏消毒液、 75%75%酒精洗必泰擦拭消毒、粘酒精洗必泰擦拭消毒、粘膜应用大量清水冲洗或膜应用大量清水冲洗或 0.05%0.05%碘伏冲洗。碘伏冲洗。

Page 8: 埃博拉病毒的隔离与消毒

3.3. 加强实验室生物安全。加强实验室生物安全。 所有涉及埃博拉病毒的实验活动应严格按照所有涉及埃博拉病毒的实验活动应严格按照

实验室生物安全有关规定执行。 实验室生物安全有关规定执行。 采集标本应做好个人防护。采集标本应做好个人防护。 标本应置于符合国际民航组织规定的标本应置于符合国际民航组织规定的 AA类类包包装运输材料之中。装运输材料之中。

按照《可感染人类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按照《可感染人类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运输管理规定》要求运输至(毒)种或样本运输管理规定》要求运输至具有从事埃博拉病毒相关实验活动资质的实具有从事埃博拉病毒相关实验活动资质的实验室。 验室。

Page 9: 埃博拉病毒的隔离与消毒

开展相关实验活动的实验室应有相应的生物安全开展相关实验活动的实验室应有相应的生物安全级别和实验活动资质。级别和实验活动资质。

相应实验活动所需生物安全实验室级别应符合相应实验活动所需生物安全实验室级别应符合《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的规定,《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的规定,

病毒培养在病毒培养在 BSL-4BSL-4 实验室、动物感染实验在 实验室、动物感染实验在 ABSL-4ABSL-4 实验室、实验室、

未经培养的感染材料的操作在未经培养的感染材料的操作在 BSL-3BSL-3 实验室、实验室、 灭活材料的操作在灭活材料的操作在 BSL-2BSL-2 实验室、实验室、 无感染性材料的操作在无感染性材料的操作在 BSL-1BSL-1 实验室中进行。 实验室中进行。

Page 10: 埃博拉病毒的隔离与消毒

什么是标准预防什么是标准预防??

Page 11: 埃博拉病毒的隔离与消毒

标准预防的三个基本概念标准预防的三个基本概念

1  1   、隔离对象:将所有病人血液、体液、分泌  、隔离对象:将所有病人血液、体液、分泌  物、排泄物视为有传染性,需要隔离。物、排泄物视为有传染性,需要隔离。

2  2   、防护:实施双向防护,防止疾病双向传播。、防护:实施双向防护,防止疾病双向传播。  

3 3  、 隔离措施:根据传播途径建立接触、空气、、 隔离措施:根据传播途径建立接触、空气、飞沫隔离措施。其重点是洗手和洗手的时机。 飞沫隔离措施。其重点是洗手和洗手的时机。 

Page 12: 埃博拉病毒的隔离与消毒

标准预防措施标准预防措施 11 11 、洗手:接触血液、体液、排泄物、分泌物后可能、洗手:接触血液、体液、排泄物、分泌物后可能污染时,脱手套后,要洗手或使用快速手消毒剂洗手。污染时,脱手套后,要洗手或使用快速手消毒剂洗手。     22 、手套:当接触血液、体液、排泄物、分泌物及破、手套:当接触血液、体液、排泄物、分泌物及破损的皮肤黏膜时应戴手套;手套可以防止医务人员把自损的皮肤黏膜时应戴手套;手套可以防止医务人员把自身手上的菌群转移给病人的可能性;手套可以预防医务身手上的菌群转移给病人的可能性;手套可以预防医务人员变成传染微生物时的媒介,即防止医务人员将从病人员变成传染微生物时的媒介,即防止医务人员将从病人或环境中污染的病原在人群中传播。在两个病人之间人或环境中污染的病原在人群中传播。在两个病人之间一定要更换手套;一定要更换手套;手套不能代替洗手手套不能代替洗手。。

Page 13: 埃博拉病毒的隔离与消毒

标准预防措施标准预防措施 22

33 、面罩、护目镜和口罩:戴口罩及护目、面罩、护目镜和口罩:戴口罩及护目镜也可以减少病人的体液、血液、分泌物等镜也可以减少病人的体液、血液、分泌物等液体的传染性物质飞溅到医护人员的眼睛、液体的传染性物质飞溅到医护人员的眼睛、口腔及鼻腔粘膜。口腔及鼻腔粘膜。      44 、隔离衣:穿隔离衣为防止被传染性的、隔离衣:穿隔离衣为防止被传染性的血液、分泌物、渗出物、飞溅的水和大量的血液、分泌物、渗出物、飞溅的水和大量的传染性材料污染时才使用。脱去隔离衣后应传染性材料污染时才使用。脱去隔离衣后应立即洗手,以避免污染其他病人和环境。立即洗手,以避免污染其他病人和环境。

Page 14: 埃博拉病毒的隔离与消毒

标准预防措施标准预防措施 33 55 、 可重复使用的设备:、 可重复使用的设备:         (( 11 )可复用的医疗用品和医疗设备,在用于下)可复用的医疗用品和医疗设备,在用于下一病人时根据需要进行消毒或灭菌处理。一病人时根据需要进行消毒或灭菌处理。          (2)(2) 处理被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污染的处理被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污染的仪器设备时,要防止工作人员皮肤和黏膜暴露,工作仪器设备时,要防止工作人员皮肤和黏膜暴露,工作服的污染,以致将病原微生物传播给病人和污染环境。服的污染,以致将病原微生物传播给病人和污染环境。          (3)(3) 需重复使用的利器,应放在防刺的容器内,需重复使用的利器,应放在防刺的容器内,以便运输、处理和防止刺伤。以便运输、处理和防止刺伤。          (4)(4) 一次性使用的利器,如针头等放置在防刺、一次性使用的利器,如针头等放置在防刺、防渗漏的容器内进行无害化处理。    防渗漏的容器内进行无害化处理。    

Page 15: 埃博拉病毒的隔离与消毒

标准预防措施标准预防措施 44 66 、物体表面、环境、衣物与餐饮具的消毒、物体表面、环境、衣物与餐饮具的消毒      (1)(1) 对医院普通病房的环境、物体表面对医院普通病房的环境、物体表面包括床栏、包括床栏、床边、床头桌、椅、门把手等经常接触的物体表面定床边、床头桌、椅、门把手等经常接触的物体表面定期清洁,遇污染时随时消毒。期清洁,遇污染时随时消毒。      (2)(2) 在处理和运输被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在处理和运输被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污染的被服、衣物时,要防止医务人员皮肤暴露、物污染的被服、衣物时,要防止医务人员皮肤暴露、污染工作服和环境。 污染工作服和环境。        (( 3)3) 可重复使用的餐饮具应清洗、消毒后再使可重复使用的餐饮具应清洗、消毒后再使用,对隔离病人尽可能使用一次性餐饮具。用,对隔离病人尽可能使用一次性餐饮具。      (4)(4) 复用的衣服置于专用袋中,运输至指定地点复用的衣服置于专用袋中,运输至指定地点进行清洗、消毒,并防止运输过程中的污染。进行清洗、消毒,并防止运输过程中的污染。

Page 16: 埃博拉病毒的隔离与消毒

标准预防措施标准预防措施 55

77 、急救场所可能出现需要复苏时,用简易呼吸、急救场所可能出现需要复苏时,用简易呼吸囊囊 (( 复苏袋复苏袋 )) 或其他通气装置以代替口对口人工呼或其他通气装置以代替口对口人工呼吸方法。吸方法。        88、医疗废物应按照国家颁布的《医疗废物管、医疗废物应按照国家颁布的《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及其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无害化处理。理条例》及其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无害化处理。

Page 17: 埃博拉病毒的隔离与消毒

隔离措施隔离措施

11 、接触隔离、接触隔离

22 、飞沫隔离、飞沫隔离

Page 18: 埃博拉病毒的隔离与消毒

接触隔离接触隔离 11 接触传播指通过接触而传播的疾病,接触传播是接触传播指通过接触而传播的疾病,接触传播是医院感染主要而常见的传播途径,一般包括医院感染主要而常见的传播途径,一般包括直接传播直接传播和间接传播。和间接传播。对确诊或可疑感染了接触传播病原微生对确诊或可疑感染了接触传播病原微生物的病人,在进行标准预防的基础上,还应采用接触物的病人,在进行标准预防的基础上,还应采用接触传播隔离预防。传播隔离预防。11 、病人的隔离、病人的隔离            (1)(1) 病人安置在单人隔离房间,无条件时可将病人安置在单人隔离房间,无条件时可将同种病原体感染的病人安置于一室。同种病原体感染的病人安置于一室。            (2)(2)限制病人的活动范围。限制病人的活动范围。            (3)(3) 减少转运,如必须转运时,应尽量减少对减少转运,如必须转运时,应尽量减少对其他病人和环境表面的污染。其他病人和环境表面的污染。

Page 19: 埃博拉病毒的隔离与消毒

接触隔离接触隔离 2222 、防护隔离、防护隔离(1)(1) 进入隔离病室接触病人包括接触病人的血液、体进入隔离病室接触病人包括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时,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时,应戴手套应戴手套。。(2)(2) 离开隔离病室前,接触污染物品后摘除手套,洗离开隔离病室前,接触污染物品后摘除手套,洗手和/或手消毒。手上有伤口时带双层手套。手和/或手消毒。手上有伤口时带双层手套。(3)(3) 进入病室,从事可能污染工作服的操作时,应穿进入病室,从事可能污染工作服的操作时,应穿隔离衣;离开病室前,脱下隔离衣,按要求悬挂,或隔离衣;离开病室前,脱下隔离衣,按要求悬挂,或使用一次性隔离衣,用后按医疗废物管理要求进行处使用一次性隔离衣,用后按医疗废物管理要求进行处置。置。(4)(4) 隔离室应有隔离标志,并限制人员的出入。隔离室应有隔离标志,并限制人员的出入。

Page 20: 埃博拉病毒的隔离与消毒

飞沫隔离飞沫隔离 11

飞沫传播是指经较大的飞沫气溶胶微粒飞沫传播是指经较大的飞沫气溶胶微粒(( 粒径大于粒径大于 5um)5um) 而传播的疾病。在空气中悬而传播的疾病。在空气中悬浮的时间不长,喷射的距离不过浮的时间不长,喷射的距离不过 1m1m 左右。如左右。如果病人确诊或可疑感染了经飞沫传播的疾病,果病人确诊或可疑感染了经飞沫传播的疾病,如百日咳、白喉、病毒性腮腺炎、脑膜炎等如百日咳、白喉、病毒性腮腺炎、脑膜炎等疾病,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还应采用飞沫传疾病,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还应采用飞沫传播隔离预防。  播隔离预防。  

Page 21: 埃博拉病毒的隔离与消毒

飞沫隔离飞沫隔离 2211 、病人的隔离、病人的隔离

       (( 11 )可疑传染病人安置在单人隔离病房;无条)可疑传染病人安置在单人隔离病房;无条件时相同病原体感染的病人可同室安置;不同病原体件时相同病原体感染的病人可同室安置;不同病原体感染的病人应分开安置。感染的病人应分开安置。

       (( 22 )减少病人的活动范围,减少转运,当必须)减少病人的活动范围,减少转运,当必须转运时,医务人员应注意防护,病人病情容许适应佩转运时,医务人员应注意防护,病人病情容许适应佩戴医用防护口罩。戴医用防护口罩。

       (( 33 )病人之间、病人与探视者之间相隔空间在)病人之间、病人与探视者之间相隔空间在11米以上,加强通风,空气不需特殊的处理。米以上,加强通风,空气不需特殊的处理。

Page 22: 埃博拉病毒的隔离与消毒

飞沫隔离飞沫隔离 33

22 、防护隔离、防护隔离(( 11 )病人近距离)病人近距离 (1(1 米以内米以内 )) 接触,需佩戴接触,需佩戴帽子与医用防护口罩。帽子与医用防护口罩。

(( 22 )进行可能产生喷溅的诊疗操作时,应穿)进行可能产生喷溅的诊疗操作时,应穿隔离衣。当接触病人及其血液、体液、分泌物、隔离衣。当接触病人及其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时必须戴手套。排泄物等物质时必须戴手套。

Page 23: 埃博拉病毒的隔离与消毒

手卫生很重要手卫生很重要

Page 24: 埃博拉病毒的隔离与消毒
Page 25: 埃博拉病毒的隔离与消毒

手卫生非常重要,以下情况应当实施手卫生:手卫生非常重要,以下情况应当实施手卫生: 在穿戴个人防护服进入隔离房间前在穿戴个人防护服进入隔离房间前 在对病人进行任何清洁或无菌性操作前在对病人进行任何清洁或无菌性操作前 在任何有风险的暴露后,或已实际暴露于病人血在任何有风险的暴露后,或已实际暴露于病人血

液或体液之后液或体液之后 接触病人周围被污染(或可能被污染)的环境接触病人周围被污染(或可能被污染)的环境

表面、物体或设备表面、物体或设备 在脱掉个人防护服,离开隔离区域前在脱掉个人防护服,离开隔离区域前

Page 26: 埃博拉病毒的隔离与消毒

若在脱掉个人防护服后忽略了手卫生的步骤,会若在脱掉个人防护服后忽略了手卫生的步骤,会降低或影响之前穿戴防护服所起的防护作用。降低或影响之前穿戴防护服所起的防护作用。

含酒精的洗手液或流水均可用于手卫生,具体的含酒精的洗手液或流水均可用于手卫生,具体的洗手方法可参照洗手方法可参照 WHOWHO 推荐的正确技术步骤。当手推荐的正确技术步骤。当手上有污垢时,上有污垢时,使用肥皂和流水洗手是非常重要的使用肥皂和流水洗手是非常重要的。。

在每个医疗点都要配备含酒精的洗手液(在隔离在每个医疗点都要配备含酒精的洗手液(在隔离房间或隔离区域的内部及入口处);应保证随时房间或隔离区域的内部及入口处);应保证随时能获得流水、肥皂以及一次性纸巾。能获得流水、肥皂以及一次性纸巾。

Page 27: 埃博拉病毒的隔离与消毒

怎样洗手才正确怎样洗手才正确 第一步,五指并拢,掌心擦掌心;第一步,五指并拢,掌心擦掌心; 第二步,手指交错,掌心擦手背;第二步,手指交错,掌心擦手背;    第三步,手指交错,掌心擦掌心;   第三步,手指交错,掌心擦掌心;    第四步,两手互握,互擦指背;   第四步,两手互握,互擦指背;    第五步,拇指在掌中旋转;   第五步,拇指在掌中旋转; 第六步,指尖摩擦掌心第六步,指尖摩擦掌心

Page 28: 埃博拉病毒的隔离与消毒

医疗废物的管理与处医疗废物的管理与处理理   第十六条 及时收集本单位产生的医疗废物,并第十六条 及时收集本单位产生的医疗废物,并

按照类别分置于防渗漏、防锐器穿透的专用包装按照类别分置于防渗漏、防锐器穿透的专用包装物或者密闭的容器内。 物或者密闭的容器内。

  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容器,应当有明显的  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容器,应当有明显的警示标识和警示说明。警示标识和警示说明。

Page 29: 埃博拉病毒的隔离与消毒

第十七条 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建立医疗废物的暂时第十七条 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建立医疗废物的暂时贮存设施、设备,不得露天存放医疗废物;医疗贮存设施、设备,不得露天存放医疗废物;医疗废物暂时贮存的时间不得超过2天。废物暂时贮存的时间不得超过2天。

  医疗废物的暂时贮存设施、设备,应当远离  医疗废物的暂时贮存设施、设备,应当远离医疗区、食品加工区和人员活动区以及生活垃圾医疗区、食品加工区和人员活动区以及生活垃圾存放场所,并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识和防渗漏、防存放场所,并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识和防渗漏、防鼠、防蚊蝇、防蟑螂、防盗以及预防儿童接触等鼠、防蚊蝇、防蟑螂、防盗以及预防儿童接触等安全措施。 安全措施。

  医疗废物的暂时贮存设施、设备应当定期消  医疗废物的暂时贮存设施、设备应当定期消毒和清洁。 毒和清洁。

Page 30: 埃博拉病毒的隔离与消毒

第十八条 医疗卫生机构应当使用防渗漏、防遗第十八条 医疗卫生机构应当使用防渗漏、防遗撒的专用运送工具,按照本单位确定的内部医撒的专用运送工具,按照本单位确定的内部医疗废物运送时间、路线,将医疗废物收集、运疗废物运送时间、路线,将医疗废物收集、运送至暂时贮存地点。 送至暂时贮存地点。

    运送工具使用后运送工具使用后应当在医疗卫生机构内指应当在医疗卫生机构内指定的地点定的地点及时消毒和清洁及时消毒和清洁。。

Page 31: 埃博拉病毒的隔离与消毒

第十九条 医疗卫生机构应当根据就近集中处置第十九条 医疗卫生机构应当根据就近集中处置的原则,及时将医疗废物交由医疗废物集中处的原则,及时将医疗废物交由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处置。 置单位处置。

  医疗废物中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  医疗废物中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存液等高危险废物,在交医疗废物集中毒种保存液等高危险废物,在交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处置前应当就地消毒。 处置单位处置前应当就地消毒。

Page 32: 埃博拉病毒的隔离与消毒

第二十条 医疗卫生机构产生的污水、传染第二十条 医疗卫生机构产生的污水、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的排泄物,应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的排泄物,应当按照国家规定严格消毒;达到国家规定当按照国家规定严格消毒;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后,方可排入污水处理系统。 的排放标准后,方可排入污水处理系统。

Page 33: 埃博拉病毒的隔离与消毒

在医疗机构中特别需要注意的事项在医疗机构中特别需要注意的事项

需要注意的事项有需要注意的事项有安全的注射安全的注射和和采血程序,采血程序,包括包括锐器安全管理锐器安全管理、、常规和严格的环境清洁、设备和常规和严格的环境清洁、设备和物体表面消毒以及脏的床单和废弃物的管理等。物体表面消毒以及脏的床单和废弃物的管理等。

采集疑似或确诊病例采集疑似或确诊病例标本、处理尸体或尸检后残标本、处理尸体或尸检后残骸以及进行殡葬时均要确保全过程的安全。骸以及进行殡葬时均要确保全过程的安全。任何任何医务人员或其他专业人员在涉及上述疑似或确诊医务人员或其他专业人员在涉及上述疑似或确诊病例相关操作的过程中都病例相关操作的过程中都需穿戴合适的个人防护需穿戴合适的个人防护用品,用品,并遵守并遵守 WHOWHO 推荐的预防控制措施。推荐的预防控制措施。

Page 34: 埃博拉病毒的隔离与消毒

消毒处理及注意事项消毒处理及注意事项

Page 35: 埃博拉病毒的隔离与消毒

埃博拉病毒属丝状病毒科(埃博拉病毒属丝状病毒科( FiliviridaeFiliviridae ),为不分节段的单股负链),为不分节段的单股负链RNARNA 病毒。病毒呈长丝状体,可呈杆状、丝状、“病毒。病毒呈长丝状体,可呈杆状、丝状、“ L”L” 形等多种形形等多种形态。毒粒长度平均态。毒粒长度平均 1000nm1000nm ,直径约,直径约 100nm100nm 。。病毒有脂质包膜病毒有脂质包膜,包,包膜上有呈刷状排列的突起,主要由病毒糖蛋白组成。膜上有呈刷状排列的突起,主要由病毒糖蛋白组成。

埃博拉病毒对热有中度抵抗力,在室温及埃博拉病毒对热有中度抵抗力,在室温及 4℃4℃ 存放存放 11 个月后,感染性个月后,感染性无明显变化。无明显变化。 60℃60℃ 灭活病毒需要灭活病毒需要 11 小时。该病毒对紫外线、小时。该病毒对紫外线、 γγ 射线、射线、甲醛、次氯酸、酚类等消毒剂和脂溶剂敏感。 甲醛、次氯酸、酚类等消毒剂和脂溶剂敏感。

Page 36: 埃博拉病毒的隔离与消毒

亲脂类病毒或中等大小的病毒(如: HSV,CMV,RSV,HIV,HBV )

细菌繁殖体(如:金葡,绿脓)

真菌(如,念珠菌属,曲霉属)

非脂类或小病毒(如脊髓灰质炎病毒 , 柯萨奇病毒)

分枝杆菌(如TB , M.terrae )

Cryptosporidium parvum

细菌芽孢

Prions

敏感

耐受

低效

中效

高 效

灭菌(高,延时)

消毒剂水平

气体灭菌

蒸汽灭菌

Page 37: 埃博拉病毒的隔离与消毒

消毒剂种类消毒剂种类(按照标签说明使用)(按照标签说明使用)

高效高效(水平)消毒剂:杀灭所有微生物, (水平)消毒剂:杀灭所有微生物, 对细菌芽孢杀灭达到消毒效果。 对细菌芽孢杀灭达到消毒效果。

中效中效:杀灭所有微生物,除了细菌芽孢。:杀灭所有微生物,除了细菌芽孢。 低效低效:杀灭多数细菌繁殖体和脂膜(亲脂:杀灭多数细菌繁殖体和脂膜(亲脂性)或中等大小的病毒。性)或中等大小的病毒。

最低有效浓度最低有效浓度:液体化学杀菌剂能达到产:液体化学杀菌剂能达到产品标明能杀灭的微生物范围的活性品标明能杀灭的微生物范围的活性。。

Page 38: 埃博拉病毒的隔离与消毒

埃博拉病毒可被热、酒精产品、一定埃博拉病毒可被热、酒精产品、一定浓度的次氯酸钠(浓度的次氯酸钠( 8484消毒液)或次消毒液)或次氯酸钙(漂白粉)等较容易杀灭。氯酸钙(漂白粉)等较容易杀灭。

Page 39: 埃博拉病毒的隔离与消毒

各种消毒对象的处理各种消毒对象的处理 11 、、地面、墙面、门窗地面、墙面、门窗:: 采用含有效氯采用含有效氯 1000mg/L1000mg/L~~ 2000mg/L2000mg/L的含氯消毒的含氯消毒剂水溶液喷洒。剂水溶液喷洒。

泥土墙吸液量为泥土墙吸液量为 150ml/m150ml/m22~~ 300ml/m300ml/m22,, 水泥墙、木板墙、石灰墙为水泥墙、木板墙、石灰墙为 100ml/m100ml/m22 。地面喷药。地面喷药

量为量为 200ml/m200ml/m22~~ 300ml/m300ml/m22,, 先由外向内喷洒一次,再由内向外喷洒一次。作先由外向内喷洒一次,再由内向外喷洒一次。作

用时间不少于用时间不少于 1 1 小时小时。。 先上后下,先左后右的方法依次进行消毒。先上后下,先左后右的方法依次进行消毒。

Page 40: 埃博拉病毒的隔离与消毒

22 、餐(饮)具:、餐(饮)具: 首选蒸煮首选蒸煮 30 30 分钟;在无燃料条件时,也分钟;在无燃料条件时,也可用含有效氯可用含有效氯 250mg/L250mg/L~~ 500mg/L 500mg/L 的含氯消的含氯消毒剂溶液浸泡毒剂溶液浸泡 3030 分钟,然后用洁净水冲洗。分钟,然后用洁净水冲洗。33、、瓜果、蔬菜:瓜果、蔬菜: 用用 100mg/L 100mg/L 含氯消毒剂溶液或含氯消毒剂溶液或 0.1%0.1% 高锰高锰酸钾浸泡酸钾浸泡 30 30 分钟,然后用洁净水冲洗。分钟,然后用洁净水冲洗。44、、衣服、被套、毛巾:衣服、被套、毛巾: 可煮沸消毒可煮沸消毒 30 30 分钟,白色织物可用分钟,白色织物可用 250250mg/Lmg/L~~ 500mg/L 500mg/L 的含氯消毒剂溶液浸泡的含氯消毒剂溶液浸泡 30 30 分钟,然后用清水漂洗。棉絮、毛毯等可反分钟,然后用清水漂洗。棉絮、毛毯等可反复暴晒消毒。复暴晒消毒。

Page 41: 埃博拉病毒的隔离与消毒

55、、家具、玩具、门把手、脸盆:家具、玩具、门把手、脸盆: 可用含有效氯可用含有效氯 250mg/L250mg/L~~ 500mg/L500mg/L的含的含氯消毒剂溶液擦拭,作用氯消毒剂溶液擦拭,作用 30 30 分钟,再用清分钟,再用清水擦拭。水擦拭。

66 、、手的一般卫生消毒:手的一般卫生消毒: 污染的手用含污染的手用含 0.5%0.5% 氯己定的氯己定的 70%70% 乙醇溶乙醇溶液液 3mL3mL 搓擦双手,碘类消毒剂洗刷搓擦双手,碘类消毒剂洗刷 3min3min ,或,或用用 2000mg/L(0.2%)2000mg/L(0.2%) 过氧化酸浸泡过氧化酸浸泡 3min3min ;也;也可用含碘类消毒剂擦拭消毒,或用符合国家可用含碘类消毒剂擦拭消毒,或用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卫生规范和相关规定要求的消毒卫生标准、卫生规范和相关规定要求的消毒剂进行消毒。剂进行消毒。

Page 42: 埃博拉病毒的隔离与消毒

77 、患者排泄物、分泌物等的消毒、患者排泄物、分泌物等的消毒 患者的排泄物、分泌物、呕吐物等应有专门容患者的排泄物、分泌物、呕吐物等应有专门容器收集,用含有效氯器收集,用含有效氯 20000mg/L20000mg/L(( 2%2% )消毒液,)消毒液,按粪、药比例按粪、药比例 1:21:2浸泡消毒浸泡消毒 2h2h;;

若有大量稀释排泄物,须用含有效氯若有大量稀释排泄物,须用含有效氯 70%70%~~ 80%80%漂白粉精干粉,按粪、药比例漂白粉精干粉,按粪、药比例 20:120:1 加药后充分加药后充分搅匀,消毒搅匀,消毒 2h2h,或用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卫生,或用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卫生规范和相关规定要求的消毒剂进行消毒。规范和相关规定要求的消毒剂进行消毒。

Page 43: 埃博拉病毒的隔离与消毒

88 、空气、空气 可采用过氧乙酸熏蒸,药量可采用过氧乙酸熏蒸,药量 3g/m3g/m22((即即 20%20% 的的

过氧乙酸过氧乙酸 15mL15mL,, 15%15% 的过氧乙酸的过氧乙酸 20mL)20mL),置于,置于搪瓷或玻璃器皿中加热熏蒸搪瓷或玻璃器皿中加热熏蒸 2h2h,熏蒸前应关闭,熏蒸前应关闭门窗,封好缝隙,消毒完毕后开启门窗通风;门窗,封好缝隙,消毒完毕后开启门窗通风;

亦可采用气溶胶喷雾消毒法,用亦可采用气溶胶喷雾消毒法,用 2%2% 过氧乙过氧乙酸酸 8mL/m8mL/m33,消毒,消毒 1h1h,或用符合国家卫生标准、,或用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卫生规范和相关规定要求的消毒剂进行消毒。卫生规范和相关规定要求的消毒剂进行消毒。

Page 44: 埃博拉病毒的隔离与消毒

9.9. 尸体处理尸体处理 应由治疗病人的医疗机构或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由治疗病人的医疗机构或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消毒处理,首先用负责消毒处理,首先用 5000mg/L 5000mg/L 过氧乙酸液或过氧乙酸液或5000mg/L5000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液浸泡过的棉花堵塞有效氯的含氯消毒液浸泡过的棉花堵塞口、耳、鼻、肛门、阴道等自然孔穴,再用上述口、耳、鼻、肛门、阴道等自然孔穴,再用上述消毒液喷洒全尸,然后再用浸泡过上述消毒液的消毒液喷洒全尸,然后再用浸泡过上述消毒液的被单或其他布单严密包裹尸体后,必须立即就近被单或其他布单严密包裹尸体后,必须立即就近火化;不具备火化条件的农村、边远地区或民族火化;不具备火化条件的农村、边远地区或民族地区,可选择远离居民点地区,可选择远离居民点 500m500m以外,远离饮用水以外,远离饮用水源源 50m50m以外的地方,将尸体在距地面以外的地方,将尸体在距地面 2m2m以下深埋,以下深埋,坑底及尸体周围垫撒坑底及尸体周围垫撒 33~~ 5cm5cm 漂白粉。漂白粉。

Page 45: 埃博拉病毒的隔离与消毒

1010 、运输工具的消毒、运输工具的消毒 运送病人、病畜、死畜或皮毛时严禁污染运送病人、病畜、死畜或皮毛时严禁污染地面或路面,运输工具应铺上或覆盖塑料地面或路面,运输工具应铺上或覆盖塑料布,运送完毕后,污染的塑料布立即焚烧布,运送完毕后,污染的塑料布立即焚烧处理。处理。

Page 46: 埃博拉病毒的隔离与消毒

(( 11 )氯(次氯酸钠))氯(次氯酸钠) 当氯作为漂白剂使用时是强碱性的,能够腐蚀当氯作为漂白剂使用时是强碱性的,能够腐蚀金属。金属。

更换频率:更换频率: 有机物有机物(蛋白质)(蛋白质) 开口容器开口容器 ((有无盖有无盖 )) 工作液的初始浓度工作液的初始浓度 (( 储藏高浓度或使用浓储藏高浓度或使用浓度度 ))

室内条件室内条件 ((高温时能释放氯气高温时能释放氯气 )) 使用频率使用频率和特性和特性 一般而言:一天多次浸泡、含高浓度有机物的一般而言:一天多次浸泡、含高浓度有机物的材料,应每天至少更换一次。材料,应每天至少更换一次。

Page 47: 埃博拉病毒的隔离与消毒

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11 )氯气具有)氯气具有强毒性!强毒性!因此漂白剂只能在通风良好因此漂白剂只能在通风良好的地方储存和使用。的地方储存和使用。

22 )漂白剂也)漂白剂也不能与酸混合不能与酸混合以避免氯气快速释放。以避免氯气快速释放。

33 )氯的许多副产物可能)氯的许多副产物可能对人体及环境有害对人体及环境有害,应该,应该避免滥用含氯消毒剂,特别是漂白剂。避免滥用含氯消毒剂,特别是漂白剂。

Page 48: 埃博拉病毒的隔离与消毒

(2)(2) 酒精酒精 医用酒精包括乙醇和异丙醇,都具有快速杀灭细菌医用酒精包括乙醇和异丙醇,都具有快速杀灭细菌作用,可杀灭结核分枝杆菌、真菌和亲脂类病毒,作用,可杀灭结核分枝杆菌、真菌和亲脂类病毒,但但不能杀灭芽孢不能杀灭芽孢。。

最佳杀菌浓度为最佳杀菌浓度为 6060 %% -90-90 %,%,不同的病原微生物不同的病原微生物所需消毒浓度不同。酒精主要通过使微生物蛋白质所需消毒浓度不同。酒精主要通过使微生物蛋白质变性来达到杀菌作用,可作为变性来达到杀菌作用,可作为仪器外表面和手仪器外表面和手的消的消毒剂。毒剂。

酒精能破坏用胶镶嵌的仪器镜头,可使橡胶及某些酒精能破坏用胶镶嵌的仪器镜头,可使橡胶及某些塑料管在延长使用或重复使用后变硬膨胀,故用酒塑料管在延长使用或重复使用后变硬膨胀,故用酒精来消毒仪器应加以注意。酒精属易燃物,需置冷精来消毒仪器应加以注意。酒精属易燃物,需置冷及通风处保存。 及通风处保存。

Page 49: 埃博拉病毒的隔离与消毒

(3)(3) 过氧乙酸过氧乙酸 过乙酸或过氧乙酸可在低浓度(过乙酸或过氧乙酸可在低浓度( 0.001%0.001% ~~ 0.0.

2%2% )下快速杀灭所有微生物,包括细菌的芽孢。)下快速杀灭所有微生物,包括细菌的芽孢。其作用机制是使蛋白质变性,破坏细胞壁的渗其作用机制是使蛋白质变性,破坏细胞壁的渗透性,将蛋白质、酶及其他代谢产物氧化、巯透性,将蛋白质、酶及其他代谢产物氧化、巯基化和硫基化。基化和硫基化。

过氧乙酸的突出优点在于分解产物无害(如乙过氧乙酸的突出优点在于分解产物无害(如乙酸、水、氧和过氧化氢)酸、水、氧和过氧化氢)

缺点是腐蚀性大,能腐蚀铜、黄铜、白钢、镀缺点是腐蚀性大,能腐蚀铜、黄铜、白钢、镀锌铁皮(马口铁)。锌铁皮(马口铁)。

通常不稳定,特别当稀释后,通常不稳定,特别当稀释后, 6 d6 d 后后 1%1% 溶液溶液损失一半效力,损失一半效力, 40%40% 溶液每月活性丢失溶液每月活性丢失 1%1% ~~ 22%% 。。

Page 50: 埃博拉病毒的隔离与消毒

高压蒸汽灭菌和其他加热灭菌消毒高压蒸汽灭菌和其他加热灭菌消毒 加热加热是最常用的清除病原体污染的物理手段。是最常用的清除病原体污染的物理手段。            ““ 干”热干”热没有腐蚀性,可用来处理实验器材 没有腐蚀性,可用来处理实验器材                  中许多可耐受                 中许多可耐受 160℃160℃ 或更高或更高温度温度 22~~ 4 h4 h的物品。的物品。            燃烧或焚化燃烧或焚化也是一种干热方式。也是一种干热方式。            湿热高压灭菌湿热高压灭菌则最为有效。则最为有效。

煮沸煮沸并不一定能杀灭所有的微生物或病原体,但并不一定能杀灭所有的微生物或病原体,但如果其他方法(化学杀菌、清除污染、高压灭如果其他方法(化学杀菌、清除污染、高压灭菌)不可行或没有条件时,也可以作为一种最起菌)不可行或没有条件时,也可以作为一种最起码的消毒措施。码的消毒措施。

Page 51: 埃博拉病毒的隔离与消毒

消毒剂的配制方法消毒剂的配制方法

Page 52: 埃博拉病毒的隔离与消毒

11 、、固体消毒剂的水溶液配制固体消毒剂的水溶液配制 对于固体消毒剂, 计算公式为:对于固体消毒剂, 计算公式为: X*P*1000=C*VX*P*1000=C*V 上式中:上式中: X X 为需称量的固体消毒剂的质量,单位为需称量的固体消毒剂的质量,单位 gg;; P P 为该固体消毒剂的有效成分百分含量,为该固体消毒剂的有效成分百分含量, 单位单位 g/100gg/100g,表示方法为,表示方法为 M%M%;; C C 为消毒剂的使用浓度,单位为消毒剂的使用浓度,单位 mg/Lmg/L ;; V V 为欲配制的消毒剂总体积,单位为欲配制的消毒剂总体积,单位 LL ;;

Page 53: 埃博拉病毒的隔离与消毒

例例 11:欲配制含有效氯:欲配制含有效氯 800mg/L 800mg/L 的消毒剂的消毒剂 10L10L,需,需要称取有效氯含量为 要称取有效氯含量为 60%60% 的漂粉精多少的漂粉精多少 gg?应如?应如何加水配制?何加水配制?解:设需称取有效氯含量为解:设需称取有效氯含量为 60%60% 的漂粉精的漂粉精 XgXg X*60%*1000=800*10 X*60%*1000=800*10 X=13.3X=13.3(( gg)) 配制方法:称取配制方法:称取 13.3g 13.3g 漂粉精放入容量为漂粉精放入容量为 10L 10L

的塑料桶内,先加入少量的水,使其完全溶解,的塑料桶内,先加入少量的水,使其完全溶解,再加水至桶满,混匀即可 再加水至桶满,混匀即可

Page 54: 埃博拉病毒的隔离与消毒

22 、、液体消毒剂的水溶液配制液体消毒剂的水溶液配制 对于液体消毒剂,计算公式为: 对于液体消毒剂,计算公式为: C1*C1*V1*1000=C2*V2V1*1000=C2*V2

上式中:上式中: C1 C1 为液体消毒剂原液的浓度,单位为液体消毒剂原液的浓度,单位 gg/100ml,/100ml,表示方法为表示方法为 M%M%;;

V1 V1 为该液体消毒剂原液应取用的体积,单位为该液体消毒剂原液应取用的体积,单位 mmll;;

C2 C2 为消毒剂的使用浓度,单位为消毒剂的使用浓度,单位 mg/Lmg/L ;; V2 V2 为欲配制的消毒剂总体积,单位为欲配制的消毒剂总体积,单位 LL ;;

Page 55: 埃博拉病毒的隔离与消毒

例例 22:欲配制含有效氯:欲配制含有效氯 1000mg/L 1000mg/L 的消毒剂的消毒剂 10L10L,,需要取用有效含量为需要取用有效含量为 5%5% 的的 84 84 消毒液多少消毒液多少 mlml??应如何加水配制?应如何加水配制?解:设需取用解:设需取用 5%5% 的的 84 84 消毒液消毒液 Xm l 5%*Xm l 5%*X*1000=1000*10 X*1000=1000*10

X=200X=200 (( mlml)) 配制方法:用配制方法:用 500ml 500ml 的量筒量取的量筒量取 200ml 200ml 的的 84 84

消毒液,放入容量为消毒液,放入容量为 10L 10L 的塑料桶内,加水至桶的塑料桶内,加水至桶满,混匀即可。满,混匀即可。

Page 56: 埃博拉病毒的隔离与消毒

医务人员防护具体技术要求医务人员防护具体技术要求

Page 57: 埃博拉病毒的隔离与消毒

1.1.穿戴防护用品应遵循的程序穿戴防护用品应遵循的程序 (( 11 )清洁区进入潜在污染区:)清洁区进入潜在污染区: 洗手洗手 ++戴帽子→戴医用防护口罩→穿工作衣裤→戴帽子→戴医用防护口罩→穿工作衣裤→换工作鞋后→进入潜在污染区。手部皮肤破损的戴换工作鞋后→进入潜在污染区。手部皮肤破损的戴乳胶手套。 乳胶手套。

(( 22 )潜在污染区进入污染区:)潜在污染区进入污染区: 穿隔离衣或防护服→戴护目镜穿隔离衣或防护服→戴护目镜 //防护面罩→戴手防护面罩→戴手套→穿鞋套→进入污染区。套→穿鞋套→进入污染区。

(( 33)在为患者进行吸痰、气管切开、气管插管等)在为患者进行吸痰、气管切开、气管插管等这些可能被患者的分泌物及体内物质喷溅的诊疗护这些可能被患者的分泌物及体内物质喷溅的诊疗护理工作前,应戴防护面罩或全面型呼吸防护器。理工作前,应戴防护面罩或全面型呼吸防护器。

Page 58: 埃博拉病毒的隔离与消毒

2.2.脱防护用品应遵循的程序脱防护用品应遵循的程序 (( 11 )医务人员离开污染区进入浴在污染区前:)医务人员离开污染区进入浴在污染区前: 摘手套、消毒双手→摘护目镜摘手套、消毒双手→摘护目镜 //防护面屏→脱隔防护面屏→脱隔离衣或防护服→脱鞋套→洗手和(或)手消毒→离衣或防护服→脱鞋套→洗手和(或)手消毒→进入潜在污染区,洗手或手消毒。 进入潜在污染区,洗手或手消毒。

用后物品分别放置于专用污物容器内。 用后物品分别放置于专用污物容器内。 (( 22 )从潜在污染区进入清洁区前:)从潜在污染区进入清洁区前: 洗手和洗手和 //或手消毒→脱工作服→摘医用防护口罩或手消毒→脱工作服→摘医用防护口罩→摘帽子→洗手和(或)手消毒后,进入清洁区。→摘帽子→洗手和(或)手消毒后,进入清洁区。

(( 33)离开清洁区:沐浴、更衣→离开清洁区。 )离开清洁区:沐浴、更衣→离开清洁区。

Page 59: 埃博拉病毒的隔离与消毒

更换防护用品顺序更换防护用品顺序

1.1.穿戴防护用品顺序穿戴防护用品顺序 步骤步骤 11:戴帽子。:戴帽子。 步骤步骤 22:戴口罩。:戴口罩。 步骤步骤 33 :穿防护服。:穿防护服。 步骤步骤 44 :戴上防护眼镜。:戴上防护眼镜。 步骤步骤 55 :穿上鞋套或胶鞋。:穿上鞋套或胶鞋。 步骤步骤 66:戴上手套,将手套套在防护服袖口外面:戴上手套,将手套套在防护服袖口外面

Page 60: 埃博拉病毒的隔离与消毒

2.2.脱掉防护用品顺序脱掉防护用品顺序步骤步骤 11:摘下防护镜,放入消毒液中。:摘下防护镜,放入消毒液中。步骤步骤 22:解防护服。:解防护服。步骤步骤 33 :摘掉手套,一次性手套应将里面朝外,放:摘掉手套,一次性手套应将里面朝外,放入黄色塑料袋中,橡胶手套放入消毒液中。入黄色塑料袋中,橡胶手套放入消毒液中。步骤步骤 44 :脱掉防护服,将里面朝外,放入污衣袋中。:脱掉防护服,将里面朝外,放入污衣袋中。步骤步骤 55 :将手指反掏进帽子,将帽子轻轻摘下,里:将手指反掏进帽子,将帽子轻轻摘下,里面朝外,放入黄色塑料袋中或污衣袋中。面朝外,放入黄色塑料袋中或污衣袋中。步骤步骤 66:摘口罩,一手按住口罩,另一只手将口罩:摘口罩,一手按住口罩,另一只手将口罩带摘下,放入黄色塑料袋中,注意双手不接触面带摘下,放入黄色塑料袋中,注意双手不接触面部。部。步骤步骤 77:脱下鞋套或胶鞋,将鞋套里面朝外,放入:脱下鞋套或胶鞋,将鞋套里面朝外,放入黄色塑料袋中,将胶鞋放入消毒液中。黄色塑料袋中,将胶鞋放入消毒液中。步骤步骤 88:洗手、消毒。:洗手、消毒。

Page 61: 埃博拉病毒的隔离与消毒

口罩的佩戴方法口罩的佩戴方法 医用防护口罩的佩戴方法 医用防护口罩的佩戴方法 (( 11 )一手托住防护口罩,有鼻夹的一面背向外)一手托住防护口罩,有鼻夹的一面背向外(( 22 )将防护口罩罩住鼻、口及下巴,鼻夹部位)将防护口罩罩住鼻、口及下巴,鼻夹部位向上紧贴面部向上紧贴面部

(( 33)用另一只手将下方系带拉过头顶,放在颈后)用另一只手将下方系带拉过头顶,放在颈后双耳下双耳下

(( 44)再将上方系带拉至头顶中部)再将上方系带拉至头顶中部(( 55)将双手指尖放在金属鼻夹上,从中间位置开)将双手指尖放在金属鼻夹上,从中间位置开始,用手指向内按鼻夹,并分别向两侧移动和按始,用手指向内按鼻夹,并分别向两侧移动和按压,根据鼻梁的形状塑造鼻夹 压,根据鼻梁的形状塑造鼻夹

Page 62: 埃博拉病毒的隔离与消毒

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11 )不应一只手捏鼻夹。 )不应一只手捏鼻夹。 (( 22 )医用外科口罩只能一次性使用。)医用外科口罩只能一次性使用。(( 33)口罩潮湿后,受到患者血液、体液污染后,)口罩潮湿后,受到患者血液、体液污染后,应及时更换。 应及时更换。

(( 44)每次佩戴医用防护口罩进入工作区域之前, )每次佩戴医用防护口罩进入工作区域之前, 应进行密合性检查。检查方法是将双手完全盖住应进行密合性检查。检查方法是将双手完全盖住防护口罩,快速的呼气,若鼻夹附近有漏气应调防护口罩,快速的呼气,若鼻夹附近有漏气应调整鼻夹,若漏气位于四周,应调整到不漏气为止整鼻夹,若漏气位于四周,应调整到不漏气为止。。

Page 63: 埃博拉病毒的隔离与消毒

摘口罩方法摘口罩方法

(( 11 )不要接触口罩前面(污染面)。)不要接触口罩前面(污染面)。(( 22 )先解开下面的系带,再解开上面的系带。 )先解开下面的系带,再解开上面的系带。 (( 33)用手仅捏住口罩的系带丢至医疗废物容器)用手仅捏住口罩的系带丢至医疗废物容器内。 内。

Page 64: 埃博拉病毒的隔离与消毒

穿脱防护用品的注意事项穿脱防护用品的注意事项 (( 11 )医用防护口罩的效能持续应用)医用防护口罩的效能持续应用 6~8 h6~8 h,遇污染或潮,遇污染或潮湿,应及时更换。 湿,应及时更换。

(( 22 )离开隔离区前应对佩戴的眼镜进行消毒。 )离开隔离区前应对佩戴的眼镜进行消毒。 (( 33)医务人员接触多个同类传染病患者时,防护服可连)医务人员接触多个同类传染病患者时,防护服可连续使用。 续使用。

(( 44)接触疑似患者,防护服应在接触每个患者之间进行)接触疑似患者,防护服应在接触每个患者之间进行更换。 更换。

(( 55)防护服被患者血液、体液、污物污染时,应及时更)防护服被患者血液、体液、污物污染时,应及时更换。 换。

(( 66 )戴医用防护口罩或全面型呼吸防护器前,应进行面)戴医用防护口罩或全面型呼吸防护器前,应进行面部密合性试验。 部密合性试验。

(( 77 )隔离区工作的医务人员应每日监测体温两次,体温)隔离区工作的医务人员应每日监测体温两次,体温超过超过 37.5℃37.5℃及时就诊。 及时就诊。

(( 88)医务人员应严格执行区域划分的流程,按程序做好)医务人员应严格执行区域划分的流程,按程序做好个人防护,方可进入病区,下班前应沐浴、更衣后,方可个人防护,方可进入病区,下班前应沐浴、更衣后,方可离开隔离区。 离开隔离区。

Page 65: 埃博拉病毒的隔离与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