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册五、六、七单元教材分析

29
博博博博 博博

Upload: naida-alvarado

Post on 03-Jan-2016

49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3 download

DESCRIPTION

第七册五、六、七单元教材分析. 博爱小学 蒋瑛. 阅读训练四个重点学习项目 :. 1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和句子的意思; 2 、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3 、学会默读,养成良好的默读习惯; 4 、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 四年级上册 “ 学会默读,养成良好的默读习惯 ” 的新要求:. 一是由把握重点段落的内容上升为把握篇章的内容;. 二是由把握事件的简单发展过程上升为把握事件的复杂发展过程;. 三是由把握童话体裁文章的中心上升为把握说明文章的中心。. 四是增加了两项新的练习内容:. 感悟文章的结构和写法.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Page 1: 第七册五、六、七单元教材分析

博爱小学 蒋瑛

Page 2: 第七册五、六、七单元教材分析

阅读训练四个重点学习项目: 阅读训练四个重点学习项目: • 1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和句子的意思;

• 2 、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 3 、学会默读,养成良好的默读习惯;

• 4 、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

Page 3: 第七册五、六、七单元教材分析

四年级上册“学会默读,养成良好的默读习惯” 的新要求:

一是由把握重点段落的内容上升为把握篇章的内容;

二是由把握事件的简单发展过程上升为把握事件的复杂发展过程;

三是由把握童话体裁文章的中心上升为把握说明文章的中心。

四是增加了两项新的练习内容:

感悟文章的结构和写法 想象文章的空白,进行扩写练习

Page 4: 第七册五、六、七单元教材分析

李时珍夜宿古寺 • 教学目标分析:• 通过读教材,我们可以看出《李时珍夜宿古寺》一文处于课本第五单

元的第二篇课文。而纵观这一单元的四篇课文,我们不难发现本单元的课文有一个共同的主题,那就是 “走向成功”的主题学习,这对于四年级处于学习疲乏期的孩子们无疑具有积极的意义,是信心的扶持,是方向的指领。

• 其次再看本单元课后的练习,如:《说勤奋》课后练习 5“ 给课文分段,说说段落大意”;《李时珍夜宿古寺》课后练习 1“ 朗读课文,复述课文”;《维生素C的故事》课后 4“ 默读课文,说说维生素C被人们发现的经过”;《奇妙的国际互联网》课后练习 5“ 默读课文,想想为什么说国际互联网和我们息息相关”。这些练习设计的目标无不指向学生复述、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培养。

• 第三《李时珍夜宿古寺》是叙事文体,相对于人教版第六册的《李时

珍》,故事情节更为集中、完整,人物形象更为鲜明、生动。

Page 5: 第七册五、六、七单元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2 、学会本课的生字词,理解文中重点词语;

• 3 、能抓住课文重点段落,引导学生通过理解、感悟课文内容,体会李时珍为编好《本草》不怕吃苦的可贵精神和严谨认真的踏实作风。

• 4 、能运用抓住关键词或连接段落大意的方法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Page 6: 第七册五、六、七单元教材分析

教学中注意了以下几点:

• 一、处理好“小故事”与“大背景”的

联系。

• 二、以课文为背景的词语教学。

• 三、突出重点、读中感悟。

Page 7: 第七册五、六、七单元教材分析

第一教时

 一、新课导入: 1.同学们,在中国的医药学史上,有一本空前巨著,板书《本草纲

目》,它是医药科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的作者就是:李时珍。 2.通过课前的预习,你对李时珍这个人物有多少了解?学生自由畅谈。 3.教师简介:李时珍在行医的过程中,发现不少旧药书药物名称、分

类等混乱不清,并错记药物性能,甚至把毒药当补药,常常使医生投错药而造成病人死亡,面对这一情况,他决心整理旧药书,写出新的药书。为了完成这一历史使命,他涉猎群书,钻研文献 800种,作札记数百万言,对前人的著述、经验广罗博采,取其精华;为了完成这一使命,他多次离家远行,亲身实践,历尽千辛万苦,深入民间,不耻下问,广泛收集单方、秘方,精心编选反复实践,就地采药,填补空白。这样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访万余人,耗尽半生心血,历时27年,三易其稿,终于完成这部巨著。

 4.今天我们就要阅读一则他在修订《本草纲目》过程中发生的故事。写全课题:李时珍夜宿古寺

Page 8: 第七册五、六、七单元教材分析

• 二、解题

• 1.指名学生朗读课题:李时珍夜宿古寺 • 2.学习生字“宿”,讲解意思:住,过夜。• 3.“古寺”即“古庙”,学习生字“庙”• 4.说说对课题的理解:李时珍晚上寄宿在古寺中• 三、学生自学课文• 1.自学生字,读准字音,记记字形,读通课文;• 2.再读课文,边读边划出生字组成的新词,理解

词语的意思,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3.把课文读通顺、流利。

Page 9: 第七册五、六、七单元教材分析

• 四、检查自学情况• 1 、指名读课文的第一节。• 出示:饥餐渴饮 晓行夜宿 察访药材• 解释:读读词语,对前两个并列式的词语,可以用拆字法解释,体会在外奔波的劳累、辛苦。

• 察访:查字典,察,仔细看,调查研究。访:向人询问调查。结合起来,组成这个词的解释

• 把“察访”与后文中的“寻访”进行比较,辨析意思上的差别。

• 2 、紧扣“察访药材”这个重点词说说这节的节意:李时珍师徒外出察访药材。

Page 10: 第七册五、六、七单元教材分析

• 3 、继续读课文,随机出示

• ⑴“破败” 联系上下文以及中间的词语:“灰尘 青苔 断垣残壁”理解

• ⑵修订  捣烂  端详 扯下 嚼

• ⑶ 飞鸟归林 夜幕降临 皎洁 大好月色 隐隐约约 轮廓 (读读词语,选用其中的一些说一段话,描述夜晚的景色)

• ⑷ 忍冬花 解暑消热

• 胭脂草 治虫咬伤

• 刀豆子 治呃逆

• 鸡肠草 生嚼涎滑

• 联系生活理解“解暑消热、呃逆、涎滑”的意思。

Page 11: 第七册五、六、七单元教材分析

五、理清文章的主要脉络

1 、默读课文,找出文中表示时间变化的句子

太阳渐渐下山——夜幕渐渐降临——皎洁的月光透过露天的屋顶——月亮慢慢移到当空

请按这个时间顺序给课文分段。(时间顺序)

2 、讨论交流,共同理清思路:外出察访——夜宿古寺——寺中谈苦——连夜记录• 第一段( 1)抓住关键词概括段意• 第二段( 2-4)抓主要人物、主要事件法。李时珍师徒夜宿古寺。• 第三段( 5-7)李时珍师徒寺中谈苦。• 第四段(8-13)李时珍记录寻访所得。

3.概括主要内容。将段意串联成主要内容。

Page 12: 第七册五、六、七单元教材分析

六、巩固生字,描红,书空默写生字。

七、作业:

小练笔:

飞鸟归林    夜幕降临    皎洁

大好月色   隐隐约约    轮廓

(读读词语,选用其中的一些词写一段话,描述夜晚的景色)

Page 13: 第七册五、六、七单元教材分析

第二教时一、默写,巩固生词二、研读课文 感知苦1 、读题导入。2 、通过昨天的学习你能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吗?(交流:主要内容)3 、是呀,为了编写《本草》,李时珍和弟子庞宪——(引读课文第一小节)4 、然而,对于这一切,李时珍却认为:出示:我们修订好《本草》,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齐读)5 、吃点苦就是—— (吃一点点苦 ) 难道修订《本草》真的只要吃一点点苦吗?6、他们到底吃的是什么苦?请同学们自读课文 2——13小节,找一找。(生读文)生自由交流,师相机点拨

Page 14: 第七册五、六、七单元教材分析

* 交流一:课文第 2——4小节(他们住的是一座破败的古寺。)1 、(卡片出示:破败)课文哪些地方能让我们具体地感受到古寺的破败呢?(请你再读读课文第四小节,体会体会)2 、学生交流师小结:原来,为了寻访药材,李时珍一心赶路;又因为一门心思都扑在了修好《本草》上,所以面对这样荒凉、残破、危险的古寺,他毫不犹豫地对庞宪说:“我们就在这儿住一夜吧。”看来,李时珍真像他所说的——“我们修订好《本草》,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齐读)

Page 15: 第七册五、六、七单元教材分析

交流二:课文 5——7小节1 、他们还吃了那些苦呢?2 、学生继续交流。(吃得苦,行得苦……)3 、吃这样的苦仅仅是一天?一个月?或是一年?师补充:李时珍 35岁时就开始编写《本草》了,时至今日,已经有 15 个年头,在这 5000多个日日夜夜里,在这长年累月的奔波中,你认为这还是“吃点苦”吗?出示:冬天,大雪纷飞,寒风刺骨,李时珍……夏天,骄阳似火,酷暑难熬,李时珍……4 、同学们的描述,让我们每一个人都仿佛亲身感受到了那种种艰难困苦。然而李时珍在谈到这寻访之苦时却还说——我们修订好《本草》,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5 、在这里你注意到他说话时的表情了吗?(笑着说)那此刻这句话该怎么读?(指读、齐读——读出以苦为乐的精神来)

Page 16: 第七册五、六、七单元教材分析

交流三:课文 8——13小节1 、你们知道吗?其实,要想编好《本草》,除了要承受着各种生活之苦,还要承担更为繁重复杂甚至危及生命的编写工作。接下来老师就请同学们去细细的品读课文 8——13小节,从人物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神情中去体会李时珍在编写中还要吃什么苦?2 、交流:(整理各种各样的草药;每一种都要仔细地观察其颜色、形状,回忆它生长过程中的变化;进行详细记录;亲自品尝草药)3 、回答中穿插小故事:《李时珍尝曼陀罗》的故事。4 、通过文中人物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丝深情,听了老师的故事,你对李时珍是否又有了新的认识呢? 5 、交流6、小结:这就是李时珍,对于生活的苦,生命的危他早已置之度外,他们心中只有一个信念:我们修订好《本草》,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齐读——读出崇敬之情)

Page 17: 第七册五、六、七单元教材分析

三、认识《本草》 1 、读到这儿,我们知道李时珍这个人物和一本叫《本草纲目》的药书有着密切的关系。你们对《本草纲目》又了解多少呢?2 、学生发言。3 、请听听世人对它的评价吧——(出示课件)李约瑟博士在评价《本草纲目》时写道:“毫无疑问,明代最伟大的科学成就,是李时珍那部在本草书中登峰造极的著作《本草纲目》。”4 、读一读,你感受到了什么?四、凸现人物形象1 、中国医药学的史册上永远记着这个名字——(李时珍);世界医药学的史册上也永远记着这个名字——(李时珍),他创造出了举世闻名的医药著作——《本草纲目》。此时,瞻仰着他的像,看着这本《本草纲目》,你想说些什么? 2 、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位不怕吃苦,工作严谨认真的药物学家——李时珍,记住编写《本草纲目》这本百科全书的伟大作家——李时珍。

Page 18: 第七册五、六、七单元教材分析

补充资料:     翻开历史教科书    必定会嗅到草药的芳香    那是您耗费二十七年心血    采集的标本    您攀悬崖、走河畔、耐严寒、受酷暑    遍访名儒、混藉、渔樵    大江南北都成了您的药圃    您用一千九百种药物 一万余药方    锻造出一柄降妖除怪的利剑    以本草纲目之名传世    它寒光四射 削铁如泥    足以斩断病魔的毒爪    郭沫若以题词作纪念,写道:“医中之圣,集中国药学之大成,本草纲目乃 1892种药物说明,广罗博采,曾费三十年之殚精。造福生民,使多少人延年活命 ! 伟哉夫子,将随民族生命永生。”

Page 19: 第七册五、六、七单元教材分析

奇妙的国际互联网教学目标:1.了解国际互联网的结构、工作原理以及跟人们密切的关系。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语言文字的准确、生动。3.凭借语言材料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二课时一、古诗激趣。直奔主旨 出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虽然对方远在天涯,但是却让人感觉近在咫尺。”二、理解句义,启发质疑 三、自学解疑1.那你最想了解国际互联网哪些方面的知识呢 ?(样子、工作、作用 )2.默读课文,找出与这三个问题有关的语段。 读读这些语段,体会体会,自己读懂了什么。四、交流感知,感受互联网很大,它方便快捷,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Page 20: 第七册五、六、七单元教材分析

小练笔:

  国际互联网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可以在网上读新闻、听音乐、看电影、聊天、游戏、查阅资料、购物……你能记录下在生活中与网络接触的一个小片段,来说说,你与网络的近距离接触吗?

Page 21: 第七册五、六、七单元教材分析

珍珠鸟一、在第一课时学习的基础上说说:这是一只( )的珍珠鸟。                  (机灵、顽皮、大胆、惹人喜爱

的)

二、读课文,找出相关语句读出我对珍珠鸟的喜爱。三、浏览课文,看课文哪些地方写出珍珠鸟对我的信赖。(交流)四、默读课文,说说珍珠鸟是怎样逐步信赖我的。要求不出声,从不同角度把关键词语圈划出来。将圈点后的课文放在大屏幕上展示:    起先——渐渐地——然后——后来——    飞——落——蹦——俯——瞧——啄——趴    笼子四周——屋里——小桌上——杯子上——啄手指——

师在大屏幕展示:起先——渐渐地——后来—— )这段写出了小家伙对“我”的信赖,请大家试背一下。

Page 22: 第七册五、六、七单元教材分析

小练笔:1.读句子 ,体会对小鸟动态描写的准确、细腻。……蹦……俯 …… 喝……偏……瞧…… 啄……白天,它淘气地陪伴着我;傍晚,它就在父母的再三呼唤声中,飞到笼子边,扭动滚圆的身子,挤开那绿叶钻进去。2.请留心一下身边的小动物,关注它们的一举一动,把你的观察所得记录下来。

Page 23: 第七册五、六、七单元教材分析

雾凇精读品味,感受雾凇形成的过程1.快速默读第二自然段,用一句话说说雾凇是怎样形成的。2.了解吉林市区有饱和的水汽。指名读“从当年 12月至……阵阵雾气。”朗读中体会“总是”一词。3.默读,说说雾凇形成的过程。引读:首先,……,接着,……,随着时间的推移,……4.读中感受雾凇的形成过程①饱和的水汽遇冷之后的变化在作者的笔下清晰可见,你从哪些词语感受到?引导学生注意:“涌向”“笼罩”“淹没”“渐渐地”“慢慢地”“轻轻地”“一层又一层”“最初”“逐渐”“最后”②雾凇的形成更是一个美的过程,你从哪儿感受到了美?③指导朗读④背诵练习

Page 24: 第七册五、六、七单元教材分析

四、拓展延伸

1.作者为什么能把雾凇的奇特美丽和形成过程写得如此生动形

象?

2.练习。

①读一读,并选用其中的词语写一段话,描绘一处雾景或雪景。

笼罩 凝结 模糊 弥漫 洁白晶莹

蒸腾 缀满 缭绕 淹没 琼枝玉树

Page 25: 第七册五、六、七单元教材分析

春联

一.口诵心惟感受春联的意境二.了解对仗和声律美1.出示:绿柳 舒眉 辞 旧岁 红桃 开口 贺 新年诵读春联,加以探究你有什么发现?(字数相等,词类相当,这就

是对仗) 2.听老师朗读春联,在语调上你有什么感受呢?(感觉抑扬顿挫,

读起来有高有低,有快有慢,有轻有重,和谐动听,非常美妙。)

让学生一起朗读,来感受声律美。三.交流学生课外收集的春联,老师也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有趣的

对联。

Page 26: 第七册五、六、七单元教材分析

口语交际

《标准》在“阶段目标”中对 (3—4 年级 )口语交际教学

提出了 4条目标要求:

1.能用普通话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并能就不

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意见与人商讨。

2.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复述。

3.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4.能具体生动地讲述故事,努力用话语打动他人。

Page 27: 第七册五、六、七单元教材分析

上述各项目标,大致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

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倾听能力:把握主要内容 (包括材料和观点 ),体会情感态度及交际意图。表达能力:讲述见闻,讲述故事,说出感受和想法,并能打动他人。应对能力:积极反馈,作出反应,能复述、转述,向人请教,与人商讨。

口语交际的基本素养——注意文明态度,提高语言修养。

Page 28: 第七册五、六、七单元教材分析

一、谈话导入,创轻松的氛围

二、联系实际,畅谈你我高招

三、创设情境,帮他排忧解难

口语交际:帮他出主意

四、再现生活场景,解决自己问题

Page 29: 第七册五、六、七单元教材分析

谢 谢 谢 谢 !!谢 谢 谢 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