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清代的中西文化交流

12
第第第第第第第 第第第第 西

Upload: marged

Post on 08-Jan-2016

52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7 download

DESCRIPTION

第二章清代的中西文化交流. 第一節歐洲傳教士的東來. 自明朝中葉起,羅馬教廷配合歐洲殖民勢力向世界拓展,在葡萄牙的支持下,通過澳門,成批傳教士進入中國內地,出入京師宮禁,開始在全國範圍內傳布天主教 自 1581-1712 年,來華的耶穌會士共 249 人(其中 147 人於赴華途中去世),多明我會士共 48 人、方濟各會士 256 人、奧斯丁會士 17 人,另有不入會教士 30 人,計有 400 人左右。 傳教士來華,為 中西文化 大規模接觸的開始. 利瑪竇-中西文化交流之先驅. 利瑪竇 ( Matteo Ricci,1552-1610 ) 為耶穌會義大利傳教士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二章清代的中西文化交流

第一節歐洲傳教士的東來 自明朝中葉起,羅馬教廷配合歐洲殖民勢力向世界

拓展,在葡萄牙的支持下,通過澳門,成批傳教士進入中國內地,出入京師宮禁,開始在全國範圍內傳布天主教

自 1581-1712 年,來華的耶穌會士共 249 人(其中147 人於赴華途中去世),多明我會士共 48 人、方濟各會士 256 人、奧斯丁會士 17 人,另有不入會教士 30 人,計有 400 人左右。

傳教士來華,為中西文化大規模接觸的開始

利瑪竇-中西文化交流之先驅 利瑪竇( Matteo Ricci,1552-1610 ) 為耶穌會義大利傳教士 為早期來到中國傳播西方文化的歐洲傳教士

中,具開創之功者 明萬曆 10 年( 1582 ),入澳門。次年與另

一義大利耶穌會傳教士羅明堅前往廣東肇慶定居、傳教

利瑪竇、徐光啟

利瑪竇像

資料來源: http://www.jesuit.org.tw/02/21-02.htm ( 94.07.15 )

明末利瑪竇與徐光啟

利瑪竇在中國的傳教 為便於傳教,將自西方帶來的自鳴鐘、三棱

鏡、書籍和自製之天文儀器、自己手繪之「坤輿萬國全圖」,提供中國人參觀,在肇慶吸收了近百名的信徒

著儒生服裝以廣結官員、儒士和皇族,談論天文、地理、哲學,並宣傳天主教教義,獲無數來訪之中國人好感,其中包括科學家徐光啟( 1562-1633 )等

利瑪竇在中國的傳教 利瑪竇在中國的傳教,初期相當成功的原因是靠西

洋精奇器物吸引人們的注意 在廣東肇慶時,他將自鳴鐘、三棱鏡、各式天文儀

器、樂器、地圖、繪畫等分贈地方官紳,並在住地公開陳列,供人觀賞

1601 年抵北京後,向明神宗進贈西書、西畫、西琴、西器等一大批「貢品」,耶穌會在北京的教務活動因此得以開展

除此之外,他且廣泛結交中國朝野人士,贏得好感與支持

萬國輿圖

資料來源: http://www.jesuit.org.tw/02/21-02.htm ( 94.07.15 )

利瑪竇對中西文化交流的貢獻 中國徐光啟、李之藻等人為學習西方自然科

學,先後信奉天主教,與利瑪竇一起研究天文、地理、修習曆法,來往頻繁

利瑪竇著有數部天文著作,並將西方地理學介紹到中國,親手繪製之「坤輿萬國全圖」,將地球分為東西兩半球,刻出經緯度,並將中國繪在地圖中央,衝擊並動搖中國向來之「天圓地方」說

後人對利瑪竇的評價史景遷( Jonathan Spence )在他的著作 Th

e Chan’s Great Continent裡提及:『沒有一個西方人對中國的文化、語言和社會的知識上達到他一樣的水平。』

西方人對中國的了解上,利瑪竇是一極為重要之媒介

清初中國對西方教士的態度 清初中國對西方教士的態度相當尊崇,因為1) 他們介紹西學,能補中國學術的不足2) 教士通曆法、武器,清初之君主亦需傳教士

此方面之知識,如康熙帝3) 教士通西語,兼通中、滿文,可助辦外交4) 教士習華語、服華服、讀儒書,能尊重中國習俗

清康熙時,各省信者達十餘萬人

明末至清初禁教前的西教 明末來華之西人傳教士,在中國之傳教採取順應

中國習俗,尊重儒家文化,是故信眾者為數不少 明萬曆 8 年( 1580 ),中國天主教徒僅 3千人 明萬曆 45 年( 1617 ), 1 萬 3千人 清嘉慶 15 年( 1810 ),達 20 萬 5千餘人左右 傳教士以中國儒家經典和介紹當時西方科學知識

為手段

參考、延伸閱讀資料丘為君、張運宗, 2003 ,走入近代中國,台

北五南張玉法, 1982 ,中國現代史,台北東華林仁川、徐曉望, 1999 ,明末清初中西文化衝突,上海華東師大

沈福偉, 1989 ,中西文化交流史,台北東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