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二普通物理學筆記-相對論

12
28 八、相對論 1. 古典運動觀: (a) Aristotle(亞里斯多德): a. 自然運動-與物質的本質有關 (1) 每個物體都有一個適合的位置 (2) 越重的物體,掉落的速度越快 b. 外力運動-必須有一個拉力或推力 (b) Galileo(伽利略): a. 由觀察和實驗得到結果 b. 斜面實驗(Inclined Plane): (1) 發現摩擦力(Friction)。 (2) 物體抗拒改變的能力稱為慣性 Inertia),可由質量獲得。 (c) Newton(牛頓): 牛頓三大運動定律中的慣性定律。 (d) Galileoa. 古典機械觀的定律在所有慣性坐標系中都是不變的。(The laws of classical mechanics are invariant in all inertial reference frames.b. Galilean velocity transformationGalilean Transformation ݔ ݔ ݒ ݐ ݕ ݕ ݖ ݖ ݐ ݐ(1) ( ‘ )的架構(Frame)以相對於原架構 v 的速度移動。 (2) tൌ ݐ0時,兩個框架重疊。 (3) 伽利略轉換:以移動的座標來形容固定的座標。

Upload: yi-chia-liaw

Post on 10-Mar-2016

274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20 download

DESCRIPTION

授課教師:羅俊民 資料圖案來源:教授上課檔案、Hyperphysics網站

TRANSCRIPT

Page 1: 大二普通物理學筆記-相對論

第 28 頁  

八、相對論

1. 古典運動觀:

(a) Aristotle(亞里斯多德):

a. 自然運動-與物質的本質有關

(1) 每個物體都有一個適合的位置

(2) 越重的物體,掉落的速度越快

b. 外力運動-必須有一個拉力或推力

(b) Galileo(伽利略):

a. 由觀察和實驗得到結果

b. 斜面實驗(Inclined Plane):

(1) 發現摩擦力(Friction)。

(2) 物體抗拒改變的能力稱為慣性

(Inertia),可由質量獲得。

(c) Newton(牛頓):

牛頓三大運動定律中的慣性定律。

(d) Galileo:

a. 古典機械觀的定律在所有慣性坐標系中都是不變的。(The laws of

classical mechanics are invariant in all inertial reference frames.)

b. Galilean velocity transformation:

Galilean Transformation:

(1) 有( ‘ )的架構(Frame)以相對於原架構v的速度移動。

(2) 於t 0時,兩個框架重疊。

(3) 伽利略轉換:以移動的座標來形容固定的座標。

Page 2: 大二普通物理學筆記-相對論

第 29 頁  

位置 --------

速度

加速度

※參考框架與固定框架中的觀測者量測到的加速度相同( .)

2. 對伽利略轉換(Galileo Transformation)的挑戰:

a. Maxwell的電磁波方程式在此種坐標系下是會改變的(Not Invariant)。

b. 在真空空間中,於所有坐標系下,光速為定值。

c. 為了解釋上述兩項情形,Maxwell提出了乙太(ether)作為光介質的概念

→在1887年的邁可森干涉實驗中,並無任何介質的現象產生。

◎儀器:Michelson Interferometer(邁可森干涉儀)

◎結果:沒有乙太出現的跡象。

◎證明:沒有偵測到地球相對於乙太的運動。

3. 狹義相對論的兩大基本假設:

a. 相對論的定律(The Principle of Relativity):

所有物理定律在任何坐標系下都適用,即物理定律皆有相同的數學形式

b. 光速為定值(The universal speed of light):

在任何坐標系下,真空時的光速皆為c = 3.00 x 108 m/s。

(1) 存在於第一假設之下,並藉由實驗證明

(2) 解釋了邁可森實驗的錯誤結果

(3) 相對論在測量光速上是不重要的

(4) 對於常識的時空觀必須有所改變

Page 3: 大二普通物理學筆記-相對論

第 30 頁  

4. 勞倫茲轉換(Lorentz Transformation):

The Lorentz Transformaiton

) (1)

(2)

(3)

→推導過程:

a. 由第一假設:物理定律皆有相同的數學形式

(a) 對S’座標:

對S座標: γ

(b) 將(1)帶入(2)中,可得: γ

整理後得: 1

-(1)

-(2)

-(3)

b. 由第二假設:光速恆為定值

對S’座標:

對S座標: x ct

-(4)

-(5)

c. 利用上述五個方程式推導:

將方程式(3)帶入(4): 1

又因為由方程式(5) 得: x ct 且, t

故可以得到: 1

展開前項的 並消掉 1

兩邊消去 ,並同除 1 1

1

兩邊移項得: γ

1

1

Page 4: 大二普通物理學筆記-相對論

第 31 頁  

5. 勞倫茲轉換的解釋:

對 S 座標

γ

對 S’座標

a. 依據相對的觀念:S’以相對 S 的速度v ,則 S 以 v 的速度對 S’運動

b. 上述的 8 條方程式中只有四條是獨立的。

c. 在t 0時,兩座標系是完全相等(四維空間全部向度)。

d. 勞倫茲轉換在速度很小(v<<c)的時候即為伽利略轉換。

e. 速度 v 無法超越光速,否則γ會變為無限大(或複數)。

f. 兩坐標系的時刻不同(t ),代表的是如果觀察者 O 在兩事件中量

測了時間差∆t,則一般而言,O’會於兩事件之間量測到另一個∆t 。

g. 如果兩個事件對於 O 而言是「同時性」,則對 O’而言不一定為同時。

6. 愛因斯坦的速度加成規則(Einstein’s velocity addition Rule)

a. 轉換在慣性坐標系中量測的速度(u)至在移動坐標系中的速度(v),產

生新的相對速度(u’)。

b. 對 A 而言,物體 C 的運動速度為:ux;對 B 而言,則為 u’

且: ′

1 ′ ′

1

c. 證明:假設一個在慣性坐標系中的物質於 dt 時間內移動了 dx:

對移動坐標系(S’)而言,它於時間 dt γ dt

移動了 dx γ dx vdt 的距離。

由上述兩式: γ dx vdt

γ dt 1 1

dy

γ dt 1 1

※註:y 和 z 軸雖然位置不變,但因時間改變而產生了坐標系速度。

C

Page 5: 大二普通物理學筆記-相對論

第 32 頁  

7. Gamma 因子( Factor)

a. 產生空間壓縮(Length Contraction)及時

間延遲(time dilation)的現象。

b. 速度極小的狀態,此效應不顯著。

c. 在速度接近光速時,此效應大幅增加。

8. 相對論的幾何觀

a. 時間視為第四維度(Fourth Dimension):

dt γ dt 若速度相對小,勞倫茲轉換接近伽利略轉換。

γ 1 ⇒ x x vt ,且∆ ∆

b. 即時性的相對性(The Relativity of Simultaniety):

◎當∆t 0時, ∆t γ ∆

◎在一的系統中具有同時性時,在另一個系統中必定缺乏此同時性。

※實驗證明-閃電打火車

 

a. 兩束光線同時間抵達O。因此,觀察者 O 認為兩束光線穿越相

同距離,並同時擊中火車。

b. 在光線抵達 O 之前,火車上的人 O’已經移動了。

c. 對於火車上的人而言,於火車前端的光線較後端的光線提早遇

到,又因為光速恆定,所以火車上的觀察者會認為前面的閃電

先發生。

d. 上述兩種說法都對,因為各處於不同的坐標系中。

Page 6: 大二普通物理學筆記-相對論

第 33 頁  

c. 時間膨脹(Time Dilation)

◎條件:兩事件必須發生同一點上,對靜止坐標系的觀察者而言。

◎對火車上的觀察者而言, ∆t2

對地上的觀察者而言, ∆t

2∆2

則我們得到- ∆t

2 1

1 /∆ ′

於此, ∆t ∆ ′ ,∆ ′,proper time = 移動座標系的時間

∆t γ ∆ ∆ ′ ∆x 0 ⇒ ∆t γ∆t γτ

為 Proper Time,在同一地、兩事件間於靜止坐標系測得的時間

※實驗證明-渺子的運動(詳情請見後)

a. 渺子難以穿透大氣層,然而,卻在意面能接受到許多粒子

b. 渺子的半衰期只有 1.56 微秒,在穿透的過程,因為期接近光

速,導致相對性的時間膨脹,使其穿透較長的距離。

Page 7: 大二普通物理學筆記-相對論

第 34 頁  

d. 空間(勞倫茲)壓縮(Lorentz Contraction)

◎在移動坐標系中運動的方向上會有收縮的情形發生。

◎移動座標系上的觀察者而言, ∆t 2∆ ′

-(1)

靜止座標系上的觀察者而言, ∆∆ ∆

∆∆ ∆

→由上式得: ∆∆

以及, ∆∆

◎來回的時間總合為 ∆t ∆ ∆ 2∆ 1

1 /

且依據勞倫茲收縮 ∆t∆tγ

1 / ∆ -(2)

合併(1)和(2), ∆t 2∆ ′

2∆ 1

1 /1 /

最後可以得: ∆∆

1 /∆

◎在移動坐標系中, 。在初始時間∆t 0時,∆ ∆ 。

※實驗證明-渺子的運動(詳情請見後)

a. 渺子難以穿透大氣層,然而,卻在地面能接受到許多粒子

b. 渺子的半衰期只有 1.56 微秒,在穿透的過程,因為期接近光速,導

致相對性的時間膨脹,使其穿透較長的距離。

Page 8: 大二普通物理學筆記-相對論

第 35 頁  

9. 四維向量(Four Vectors)及其不變量

Review:三維空間的不變量

從不同坐標系中觀看此向量,三軸的分量

皆會有所改變。

唯一恆定不變的是 ∙ (棒長的平方)

∙ | | | | | | | |

◎定義 ≡ 且 β ≡ ⁄ 一公尺 表示光在真空行進一公尺的時間

若 , , ,

則根據勞倫茲轉換解讀:

以矩陣方式表達,則為:

0 00 0

0 0 1 00 0 0 1

最後,簡化矩陣得:

註 1:⋀稱為勞倫茲轉換矩陣

(Lorentz Transformation Matrix)

註 2:μ-行;ν-列

◎由上述結果出發: 我們定義四向量(four-vector)為任何在勞倫茲轉

換下,遵守( , , , )的規則。

※依據矩陣規則,我們得出,此四維向量的內積在勞倫茲轉換下是定值。

T

 x

z

y

Page 9: 大二普通物理學筆記-相對論

第 36 頁  

◎定義 為「同變向量」(Covariant),與 「反變向量」(Cotravariant)不同。

兩者的差異在於第零項的符號不同: , , , ≡ , , ,

上述向量的內積現在可以寫作: ,簡單表示為:

導出:

◎不變量的間距(The invariant interval)

假設事件 A 發生於 , , , ,且事件 B 發生於 , , ,

兩者的區間∆ ≡ 稱為四維向量的位移。

於此,∆t為兩事件的經過的時間,d 為兩事件的空間差異。

◎方程式的意義:

a. 兩事件的恆定區間 I ≡ ∆ ∆ C ∆

b. 在勞倫茲轉換中,A、B 兩事件的位置與時間皆不相同,但恆定區間

(Invariant Interval, I)恆為定值。

c. 三種情形:

Interval Interpretation

I < 0 Time-like 兩事件於同地點發生(d=0)

只有時間上的差異

I = 0 Light-like 兩事件的傳遞以光速進行

I > 0 Space-like 兩事件於同時間發生(t=0)

只有空間上的差異

Page 10: 大二普通物理學筆記-相對論

第 37 頁  

10. 相對論的效應及其實驗

a. Muon’s Experiment

(a) 資訊與基本理論假設:

(1) 大氣層高度 10km(=104m)

(2) 渺子的速度:0.98C

渺子的半衰期 T0:1.56 10-6s

渺子的質量:207me

(3) 運動穿越大氣層所需要的時間:

T=104/(0.98)(3x108)=21.8T0

→存活率:0.3 out of 1,000,000

(b) 在地球坐標系中的觀察者:

(1) 大氣層高度 10km(=104m)

(2) 於地面測得的渺子含量為:49,000 out of 1,000,000

(3) 由此可知,其存活的時間約為:34 10-6 s =4.36To

(4) 根據的半衰期以及現存粒子數,

渺子任為只過了 4.36To,

但是地球上的觀察者卻認為,已經過了 21.8T0

(5) 因此,Tearth=5 Tmuon

渺子的時間膨脹了(單位時間可行距離變大了)

→Time Dilation

(c) 在渺子座標系的觀察者:

(1) 對渺子而言,如上所述,認為自己只跑了 4.36To,

但這個時間以它的速度卻只能跑 2000 公尺。換句

話說,渺子的距離比地球座標系上的距離要小。

(2) 因此,我們可以說,渺子的空間被壓縮了

→Space (Lorentz) Contracted

(d) 實驗結果:

Page 11: 大二普通物理學筆記-相對論

第 38 頁  

b. 光線的都卜勒效應(Doppler Effect in Light)

(a) 令 T 為電磁波在靜止座標系(S)上的周期(Proper Time)。

(b) 橫向(Transverse)都卜勒效應

◎公式:

11 Ps. 我們令 β ≡

◎解釋:

(1) 永遠比 還要小(0 β 1),因此會造成紅移現象。

(2) 都卜勒效應的最根本原因在於「時間膨脹」(Time Dilation),完全在

於相對論之中提到的原理所造成的影響。

(c) 縱向(Longitudinal)都卜勒效應

◎公式:

(1)  如果光源遠離觀察者: 

 

(2) 如果光源移近觀察者:

Page 12: 大二普通物理學筆記-相對論

第 39 頁  

c. The Twin Paradox:

(a) 狹義相對論指出物理現象對慣

性坐標系中的觀測者(沒有加

速運動)才具有同等意義,沒

有任何一個參考系(frame of

reference)是會獲得優待的。

(b) 換句話說,火箭是在非慣性坐標系上(會加速),故不一定有等同的觀測。

(c) 留在地球上的兄弟在整個航程中都是在慣性坐標系。

→可從時空區間(spacetime interval)中的世界線(world lines)計算。

(d) 故搭乘火箭回來的兄弟仍然會比較年輕。

相似的實驗 c-1: The bug-Rivet Paradox

※觀念:相對性的「同時性」(Simultaneity)在參考坐標系中看似是同時間發

生,但並不表示在運動坐標系中看到的是同一個時間。

參考

坐標 交互影響的觀察者(皆位於慣性坐標系中)

活塞

活塞時空:進入洞口時間 t’=0

右端觸碰到牆 t’=29.63ps 左端觸碰到底 t’=16.14ps (勞倫茲收縮)

在右端觸碰牆之前,左端已經碰到底部,故蟲子會被壓扁。

蟲子時空:進入洞口時間 t=0

右端觸碰到牆 t = γ(t'+vx'/c2) = 12.9 ps 左端碰觸到底 t = 37.04 ps

對蟲子而言,右端碰到牆在左端碰到底之前,故我不會被壓扁。

蟲子

活塞時空:

右端觸碰到牆 t' = γ(12.9 ps) = 29.63 ps    

左端觸碰到底 t' =γ(37.04 ps ‐ .9c(.01)/c2) = 16.14 ps.

在右端觸碰牆之前,左端已經碰到底部,故蟲子會被壓扁。

蟲子時空:進入洞口時間 t=0

右端觸碰到牆 t = γ(t'+vx'/c2) = 0.8 cm/0.9cγ = 12.91 ps

對蟲子而言,右端碰到牆在左端碰到底之前,故我不會被壓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