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管理作业指导书公司风险分析模型简介

62
风风风风风风风风------ 风风风风 风风风风风风风风 维维维维维维维维维维维 维 OO 维维维维维维

Upload: shane-chen

Post on 24-Mar-2016

233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12 download

DESCRIPTION

­­­­­­ OO (/) SMS 20076(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 ——— ——— a. b. c. d. e. f. 1. ——— ——— 1. ——— ——— 2. ——— ——— a. b. QARQAR 3. ——— ——— 3. ——— ——— A.() B. C. ——— ——— 1. ——— ——— 2. ——— ——— 3. ——— ——— ——— ——— B1C1 B1C2 B2C3 B2C4 B3C5 B3C6

TRANSCRIPT

Page 1: 风险管理作业指导书公司风险分析模型简介

风险管理作业指导书 ------公司风险管理模型使用说明

维修工程事业部质量中心二 OO 七年七月八日

Page 2: 风险管理作业指导书公司风险分析模型简介

概述概述 风险管理的定义:识别、分析和排除危险及威胁到组织生存的后续风险 ( 和 / 或将之降低到可接受或可承受的程度 ) 。 风险管理系统是安全管理体系( SMS )的核心部分,是安全管理由被动式管理转向主动式管理的关键环节,是安全管理系统区别于以往安全管理方法的主要特征,它可以在事故发生前识别出存在的安全隐患,并采取措施将风险降低到可接受的范围内,从而有效的避免了不安全事件的发生,提高组织的安全水平。

Page 3: 风险管理作业指导书公司风险分析模型简介

概述概述 下图概括了风险管理的基本流程,如图所示,风险管理是一个循环的过程,主要包括如下四个基本步骤:第一步:风险识别;第二步:风险评价;第三步:风险缓解;第四步:剩余风险和衍生风险管理。

风险识别

风险评价

可接受性评价

制定并实施缓解措施

识别剩余风险和衍生风险

形成文件并进行监控 可接受不可接受

Page 4: 风险管理作业指导书公司风险分析模型简介

概述概述

2007 年 6 月,海南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与总局安技中心合作,开发了层次分析法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简称 AHP 法)风险管理模型。公司要求各部门风险管理项目根据公司风险管理模型开展。本说明材料旨在通俗化介绍公司风险管理模型的运用方法。

Page 5: 风险管理作业指导书公司风险分析模型简介

风险管理过程——风险识别风险管理过程——风险识别步骤一、风险识别 风险识别是风险管理过程的开端,该过程直接影响着风险管理后续过程的进行,并决定着该风险管理过程对于公司安全运行的意义。风险可以通过实际发生的不安全事件加以认识,也可以通过在不安全事件前识别危险的主动过程加以识别。实际上,被动措施和主动过程都是识别危险的有效方法。 不安全事件是系统中存在问题的有效证据,可为人们提供吸取有价值的安全教训的机会。因此,应当调查不安全事件以识别出使系统面临的危险,这就要调查所有因素,包括在事件中起作用的组织因素和人的因素。在成熟的安全管理体系中,风险识别应当不断地从各个渠道进行。然而,在组织的存在过程中,有时应当特别关注危险识别。

Page 6: 风险管理作业指导书公司风险分析模型简介

风险管理过程——风险识别风险管理过程——风险识别1. 识别的对象 鉴于危险可能包括可引起不利后果的任何可能情况或状况,因此,危险的范

围是十分广泛的,包括:a. 不安全事件,曾经出现或有可能出现的有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的不安

全事件;b. 设计因素,包括设备和任务设训;c. 程序和操作,包括其文件和检查单,及在实际操作情况下的验证;d. 通信,包括工具、术语及语言;e. 人事因素,诸如公司的招聘、培训和薪酬等方面的政策;f. 组织因素,诸如生产和安全目标的一致性、资源分配、运行压力和企业安全文化等;

Page 7: 风险管理作业指导书公司风险分析模型简介

风险管理过程——风险识别风险管理过程——风险识别1. 识别的对象

g. 工作环境因素,诸如环境噪声和振动、温度及是否配备防护设备和服装等;h. 管理监督因素,包括规章的适用性和可执行性;设备、程序的验证和人员的资格鉴定;监督审计的充分性;i. 防护机制,包括诸如提供适当探测和警告系统,设备的容错能力和防止故障的坚固程度等。

Page 8: 风险管理作业指导书公司风险分析模型简介

风险管理过程——风险识别风险管理过程——风险识别2. 识别的时机

公司在以下情况应该进行系统的危险识别过程:a. 不安全事件或违规现象莫名其妙的增加;b. 计划做重大的业务变更,包括关键人员变动或其他主要设备或系统变动;c. 组织经历重大变动,如迅速增长或萎缩等;d. 计划进行公司合并,收购或减员。

Page 9: 风险管理作业指导书公司风险分析模型简介

风险管理过程——风险识别风险管理过程——风险识别3. 风险识别的方法风险识别要从多种渠道、多个层次同时进行,重点从现有报告系统、检查单、报表、调查报告、审计结果中识别出公司当前运行中存在的风险,具体方法包括:a. 不安全事件统计。通过对公司近一个时期以来所发生的不安全事件进行统计分析,识别出那些发生次数有增长趋势的、后果严重的不安全事件。b. QAR数据分析。通过对 QAR数据进行分析,识别出那些近一个时期以来频繁出现的、后果严重的不安全事件。c. 自愿报告系统。对员工通过不安全信息自愿报告系统报告的信息进行统计分析,从中识别出那些频繁出现的、后果严重的不安全事件。

Page 10: 风险管理作业指导书公司风险分析模型简介

风险管理过程——风险识别风险管理过程——风险识别3. 风险识别的方法

d. 安全检查和审计。通过日常的安全检查和定期的安全审计,从中发现公司日常运行中存在的安全问题。e. 小组讨论。邀请一些经验丰富的运行和技术人员,通过组织小组讨论对公司存在的各种危险进行详细的分析,从而识别出公司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Page 11: 风险管理作业指导书公司风险分析模型简介

风险管理过程——风险评价风险管理过程——风险评价步骤二、风险评价

识别出公司中存在的风险后,就要对其可能的伤害或破坏进行评估。风险评估是风险管理的核心环节,通常应该考虑如下几个方面:A. 危险导致不安全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即,如果允许该潜在不安全状况存在下去,发生不利后果的可能性有多大 ) ;B. 该风险导致不安全事件的潜在后果的严重性;C. 该风险是否可接受。

Page 12: 风险管理作业指导书公司风险分析模型简介

风险管理过程——风险评价风险管理过程——风险评价1. 可能性评价

可能性可以通过几个方面来评估:a. 在人、机、环、管理四个方面中,分别有哪些因素影响着该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b. 上述这些影响因素的安全状况如何,是否会提高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c. 以前出现过类似的事件吗,或者是否这只是一个孤立的事件?d. 哪些其他设备或同类型的部件可能具有相似的缺陷 ?e. 有多少操作或维护人员在执行这此有关程序,或受其影响 ?f. 怀疑有缺陷的设备或有问题的程序使用时间百分比是多少 ?

Page 13: 风险管理作业指导书公司风险分析模型简介

2. 严重性评价在确定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后,还必须评估不利后果的严重性。潜在后果决定事件所需采安全措施的紧急程度。如果存在灾难性后果的重大风险,或者如果严重伤害、财产或环境遭破坏的风险很大,就应该采取紧急措施。在评估事件后果的严重性时,可考虑如下方面内容:a. 该事件会对公司的哪些方面造成影响?(包括人员、飞机、设备设施、运营、声誉等)b. 有多少生命处干危险中 ?(员工、乘客、旁观者和公众 )c. 可能的财产或经济损失 ?(经营人的直接财产损失、航空基础设施的损坏、第三方的间接损失以及对国家的财政或经济的影响 )d. 是否会造成航班延误或取消?e. 是否会损坏公司形象和声誉,进而影响公司的效益 ?

风险管理过程——风险评价风险管理过程——风险评价

Page 14: 风险管理作业指导书公司风险分析模型简介

3. 风险的可接受性根据风险可能性和严重性的评估结果,确定该风险的水平,然后将该风险与事先划分的风险等级进行比较,最终确定该风险的等级,即确定该风险为可接受风险或不可接受风险。

风险管理过程——风险评价风险管理过程——风险评价

Page 15: 风险管理作业指导书公司风险分析模型简介

1) 、确定可能性影响因素: 通过数据分析、问卷调查、小组讨论等方式,确定影响该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因素。如果需要,各个因素下还可以进一步确定影响该因素的子因素。

风险事件可能性分析 严重度分析

可能性影响因素 B1 可能性影响因素 B2 可能性影响因素 B3

因素 B1 的子因素 C1

因素 B1 的子因素 C2

因素 B2 的子因素 C3

因素 B2 的子因素 C4

因素 B3 的子因素 C5

因素 B3 的子因素 C6

4. 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风险的可能性 S

风险管理过程——风险评价风险管理过程——风险评价

Page 16: 风险管理作业指导书公司风险分析模型简介

2) 、计算可能性影响因素的权重:a) 可能性影响因素的权重为区别在影响可能性上,各因素所起的作用大小

因素 A与 B比较结果 含义= 1 因素 A与 B在影响可能性上一样重要= 3 因素 A比 B 在影响可能性上重要一点(稍微重要)= 5 因素 A比 B 在影响可能性上重要(明显重要)= 7 因素 A比 B 在影响可能性上重要很多(强烈重要)= 9 因素 A比 B 在影响可能性上极端重要(绝对重要)

2、 4、 6、 8 两个因素影响可能性重要性比较介于上述两标度之间倒数( 1/2, 1/3, 1/4,…) 上述重要性的相反情况

表一、评价标准表

风险管理过程——风险评价风险管理过程——风险评价

Page 17: 风险管理作业指导书公司风险分析模型简介

b) 根据上表确定的比较标准,通过数据分析或者向经验丰富的员工调查的方法,将影响可能性的因素进行两两比较,并将比较的结果填入下表。要素 可能性影响因素B1 可能性影响因素B2 可能性影响因素B3

可能性影响因素B1 1可能性影响因素B2 1可能性影响因素B3 1

(注:因为左下阴影部分均为右上部分对应结果的倒数,因此,左下阴影部分没有必要再进行重复的比较,只需要填写右上部分即可。)

风险管理过程——风险评价风险管理过程——风险评价

Page 18: 风险管理作业指导书公司风险分析模型简介

如果各因素下还有子因素,也需要对各子因素对因素影响的权重进行计算。如对因素B1的子因素进行权重计算:要素 可能性影响因素C1 可能性影响因素C2

可能性影响因素C1 1

可能性影响因素C2 1

风险管理过程——风险评价风险管理过程——风险评价

Page 19: 风险管理作业指导书公司风险分析模型简介

c) 利用层次分析法计算软件( AHP软件)计算出 影响可能性的各个因素之间的权重。 1、输入由风险可能性影响因素确定的模型层数 ,层数确定如右下图,图例层数为3

风险管理过程——风险评价风险管理过程——风险评价

Page 20: 风险管理作业指导书公司风险分析模型简介

2 、输入模型 B层指标数 ,指标数的确定如右下图,图例指标数为3

风险管理过程——风险评价风险管理过程——风险评价

Page 21: 风险管理作业指导书公司风险分析模型简介

3、选取对 A 层有影响的因素 ,本例中 ,因素B1、 B2 、 B3 均与 A 层可能性有影响,所以都选上

风险管理过程——风险评价风险管理过程——风险评价

Page 22: 风险管理作业指导书公司风险分析模型简介

可能性影响因素 B1 B2 B3

B1 1

B2 1

B3 1

4、将通过数据分析或员工调查得到的可能性影响因素两两比较值输入 A-B 判断阵

风险管理过程——风险评价风险管理过程——风险评价

Page 23: 风险管理作业指导书公司风险分析模型简介

5、输入 A-B 判断阵后,通过软件计算最大特征值对应的特征向量

6 、通过软件计算出 A-B 判断阵的最大特征值

风险管理过程——风险评价风险管理过程——风险评价

Page 24: 风险管理作业指导书公司风险分析模型简介

7 、针对 A-B 判断阵,进行一致性验证,如果通过,则进行下一步,如果一致性不能通过,则重新进行 A-B 阵判断。8、 A-B 判断阵一致性检验通过,则继续下一步

风险管理过程——风险评价风险管理过程——风险评价

Page 25: 风险管理作业指导书公司风险分析模型简介

11、输出层次总排序结果,得到风险事件可能性影响因素的权重向量

风险管理过程——风险评价风险管理过程——风险评价

Page 26: 风险管理作业指导书公司风险分析模型简介

3)建立可能性判断矩阵 a) 首先,分别对可能性各个影响因素的五个可能性等级进行定义,即:确定在什么情况下,该要素“不可能”导致事件的发生,而在什么情况下“极少可能”导致事件的发生,……。

等级描述 不可能 极少可能 可能 相当可能 完全可能影响因素 B1影响因素 B2影响因素 B3

风险管理过程——风险评价风险管理过程——风险评价

Page 27: 风险管理作业指导书公司风险分析模型简介

b) 其次,请 10名 ( 或多名 )员工分别进行判断:在当前公司的具体实际情况下,每一个可能性影响因素导致该风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所属的可能性等级(每个可能性影响因素只选择一个可能性等级)。等级描述 不可能 极少可能 可能 相当可能 完全可能

影响因素 B1

影响因素 B2

影响因素 B3

风险管理过程——风险评价风险管理过程——风险评价

Page 28: 风险管理作业指导书公司风险分析模型简介

• 根据 10名 ( 或多名 )员工的判断结果,统计如下(表中数字为举例):

等级描述 不可能 极少可能 可能 相当可能 完全可能影响因素 B1 0 3 人 5 人 2 人 0

影响因素 B2 0 4 人 4 人 2 人 0

影响因素 B3 1 人 1 人 3 人 4 人 1 人

风险管理过程——风险评价风险管理过程——风险评价

Page 29: 风险管理作业指导书公司风险分析模型简介

c) 将统计结果换算成占总调查人数的比例,例如 10 人中有 3人认为影响因素B1极少可能造成风险事件,则 3/10=0.3。等级描述 不可能 极少可能 可能 相当可能 完全可能

影响因素 B1 0 0.3 0.5 0.2 0

影响因素 B2 0 0.4 0.4 0.2 0

影响因素 B3 0.1 0.1 0.3 0.4 0.1

风险管理过程——风险评价风险管理过程——风险评价

Page 30: 风险管理作业指导书公司风险分析模型简介

d) 将上述判断和统计结果形成矩阵 :

风险管理过程——风险评价风险管理过程——风险评价

Page 31: 风险管理作业指导书公司风险分析模型简介

4)计算可能性 (为方便介绍,假设前面用 AHP软件计算得到的权重向量: W = 〔 0.550 0.240 0.210 〕 )

可能性评价向量 = 权重向量 X 判断和统计矩阵

P = 〔 0.021 0.132 0.184 0.142 0.021 〕注:这一步骤中钜阵的乘法计算后面将做单独介绍

风险管理过程——风险评价风险管理过程——风险评价

Page 32: 风险管理作业指导书公司风险分析模型简介

4)计算可能性 (为方便介绍,假设前面用 AHP软件计算得到的权重向量:W = 〔 0.550 0.240 0.210 〕 )

可能性评价向量表示:在“不可能”、…“完全可能”这五个可能性级别中,各自对影响风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比重。所以可能性计算如下

可能性评价向量 P = [ V1 V2 V3 V4 V5 ] = 〔 0.021 0.132 0.184 0.142 0.021 〕

可能性 = V1 X 1+ V2 X 2+ V3 X 3 + V4 X 4 + V5 X 5 = 0.021 X 1+0.0132 X 2+0.184 X 3+0.142 X 4+0.021 X 5 = 1.51则风险事件的可能性为 1.51 。

风险管理过程——风险评价风险管理过程——风险评价

Page 33: 风险管理作业指导书公司风险分析模型简介

附:钜阵的乘法计算 Ⅰ.钜阵乘法的计算公式设钜阵 A 为 m 行 n 列的钜阵,钜阵 B为 p 行 q 列的钜阵;钜阵 C= A X B(注:钜阵 A能左乘钜阵B的条件是: A 的列数与 B的行数相同),则钜阵C的行数与钜阵 A 的行数相同,钜阵C的列数与钜阵B的列数相同,即钜阵C为 m 行 q列的钜阵。

风险管理过程——风险评价风险管理过程——风险评价

Page 34: 风险管理作业指导书公司风险分析模型简介

附:钜阵的乘法计算 Ⅰ.钜阵乘法的计算公式

钜阵C中元素的值的计算方法如下:钜阵C中的元素C i j等于钜阵 A 的第 i 行与钜阵B第 j 列对应元素相乘,然后把乘积相加,得到数值便是钜阵C中元素C i j 的值。

风险管理过程——风险评价风险管理过程——风险评价

Page 35: 风险管理作业指导书公司风险分析模型简介

附:钜阵的乘法计算 Ⅰ.钜阵乘法的计算公式(举例说明)

风险管理过程——风险评价风险管理过程——风险评价

Page 36: 风险管理作业指导书公司风险分析模型简介

附:钜阵的乘法计算 Ⅰ.钜阵乘法的计算公式(举例说明)

风险管理过程——风险评价风险管理过程——风险评价

Page 37: 风险管理作业指导书公司风险分析模型简介

附:钜阵的乘法计算 Ⅰ.钜阵乘法的计算公式(举例说明)

风险管理过程——风险评价风险管理过程——风险评价

Page 38: 风险管理作业指导书公司风险分析模型简介

Ⅱ. 运用 EXCEL表计算钜阵 可能性评价向量 = 权重向量 X 判断钜阵

风险管理过程——风险评价风险管理过程——风险评价

Page 39: 风险管理作业指导书公司风险分析模型简介

1 、在 EXCEL 中输入权重向量 2 、在 EXCEL 中输入判断钜阵

风险管理过程——风险评价风险管理过程——风险评价

Page 40: 风险管理作业指导书公司风险分析模型简介

3 、在 EXCEL 中选择计算结果的输出数据区域:输出区域的行数与权重向量的行数相同,列数与判断钜阵的列数相同。

风险管理过程——风险评价风险管理过程——风险评价

Page 41: 风险管理作业指导书公司风险分析模型简介

4 、在 EXCEL 表输入栏中输入权重向量和判断钜阵的钜阵乘法计算公式:=MMULT (权重向量钜阵,判断钜阵)EXCEL 表中钜阵表示法为:(矩阵第一个元素的位置:钜阵最后一个元素的位置)

判断钜阵最后一个元素位置 F6判断钜阵第一个元素位置 B4

权重向量钜阵最后一个元素位置 D2

权重向量钜阵第一个元素位置 B2

风险管理过程——风险评价风险管理过程——风险评价

Page 42: 风险管理作业指导书公司风险分析模型简介

5 、按 SHIFT+CTRL+ENTER 键,计算出权重向量与判断钜阵相乘的输出结果,得到可能性评价向量。

风险管理过程——风险评价风险管理过程——风险评价

Page 43: 风险管理作业指导书公司风险分析模型简介

1) 、确定严重性影响因素: 通过数据分析、问卷调查、小组讨论等方式,确定影响该事件发生严重性的因素。如果需要,各个因素下还可以进一步确定影响该因素的子因素。

风险事件可能性分析 严重度分析

严重性影响因素 D1 严重性影响因素 D2 严重性影响因素 D3因素D3的子因素E5因素D3的子因素E6

因素D2的子因素E3因素D2的子因素E4

因素D1的子因素E1因素D1的子因素E2

5. 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风险的严重度 P

风险管理过程——风险评价风险管理过程——风险评价

Page 44: 风险管理作业指导书公司风险分析模型简介

2) 、计算严重性影响因素的权重3)建立可能性判断矩阵 4)计算严重性 注:上述几个步骤方法与可能性确定各个步骤的方法一样,这里不再复述。

风险管理过程——风险评价风险管理过程——风险评价

Page 45: 风险管理作业指导书公司风险分析模型简介

6. 确定风险事件的风险值风险值 R = 风险可能性 S X 风险严重度 P根据已经计算出的风险严重性和风险严重度,利用上述公式,可以确定风险事件的风险值。根据风险事件的风险值,参照风险评价钜阵,可以判断出该风险事件的风险是否处于“可接受水平”。

风险管理过程——风险评价风险管理过程——风险评价

Page 46: 风险管理作业指导书公司风险分析模型简介

严重度

5 5(可接受的) 10(审查) 15(不可接受的) 20(不可接受的) 25(不可接受的)4 4(可接受的) 8(审查) 12(审查) 16(不可接受的) 20(不可接受的)3 3(可接受的) 6(审查) 9(审查) 12(审查) 15(不可接受的)2 2(可接受的) 4(可接受的) 6(可接受的) 8(审查) 10(审查)1 1(可接受的) 2(可接受的) 3(可接受的) 4(可接受的) 5(可接受的)

1 2 3 4 5可能性值 风险等级 行动

1-6 最低风险 可接受的:在考虑所有风险要素后,继续6-14 中等风险 审查:在采取措施进行全面管理后,继续15-25 高风险 不可接受的:停止,直到已执行足够的控制手段将风险减少到可接受的水平

风险评价钜阵风险管理过程——风险评价风险管理过程——风险评价

Page 47: 风险管理作业指导书公司风险分析模型简介

步骤三、风险缓解 风险管理的最终目的是将风险降低到可接受的水平,在对风险进行评估以后,当风险的可接受性被认为是不期望的或不可接受的时候,就需要采取控制措施,将风险缓解到可接受的水平。风险越大,风险缓解措施的紧急程度越高。一般可通过减小潜在后果的严重性、降低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方法来降低风险的水平。 在进行风险缓解时必须设法将风险控制在“切实可能低” (ALARP ) 的水平,这就意味着必须权衡风险与采取措施所需要的时间、成本及所遇到的困难之间的关系,寻求风险水平与缓解措施之间的平衡。

风险管理过程——风险缓解风险管理过程——风险缓解

Page 48: 风险管理作业指导书公司风险分析模型简介

在选择风险缓解的备选方案时,并非所有的备选方案都同样可能减少风险。在做出决定前,需要评价每一被选方案的效能。重要的是,对所有可能的控制措施进行考虑,考虑各种措施的得失利弊,从中选出最佳解决方案。应当从以下方面来检查每个风险缓解被选方案: a) 效能 它会减少或排除已识别出的风险吗?被选方案可在多大程度上缓解风险?按照风险缓解措施的效能,风险缓解措施包括:

① 一级 ( 工程措施 ): 采取安全措施将风险排除,例如:利用连锁装置防止飞行中反力装置启动;② 二级 ( 控制措施 ): 采取安全措施接受风险,通过调整系统将风险降低到可以管理的水平,从而缓解风险,例如:对操作环境进行更多的限制;③ 三级 ( 人事措施 ): 所采取的安全措施意味着危险既不能排除 ( 一级 ) 也不能控制 ( 二级 ) ,因此必须教会职工如何处理它,例如增设警告、修订检查单和额外的培训等。

风险管理过程——风险缓解风险管理过程——风险缓解

Page 49: 风险管理作业指导书公司风险分析模型简介

b) 成本 / 效益 被选方案的预期效益大于所花费的成本吗 ?潜在的收益与所需改变造成的影响成比例吗 ?c) 实用性 根据可利用的技术、经济的可行性、管理的可行性、管理法规和规章和政治意愿等,被选方案切实可行和适当吗 ?d) 可执行性 如果实施新规则 (标准操作程序、规章等 ) ,这此新规则是可执行的吗 ?e) 持久性 该措施经受得住时间的考验吗 ? 是仅具有临时性效益,还是具有长期效用 ?f) 残余风险 实施了风险缓解的措施之后,相对于起初的危险,残余风险是什么 ? 如何降低残余风险 ?

风险管理过程——风险缓解风险管理过程——风险缓解

Page 50: 风险管理作业指导书公司风险分析模型简介

g) 新问题 在拟议的变更中将会出现哪此新的问题或新的 ( 可能更为严重的 ) 风险 ?很明显,应该优先选择那些能够完全排除风险的缓解措施,但遗憾的是,采取这此措施的费用和投入往往比较高。因此,当缺乏组织意愿或资源不足时,就要寻求风险与缓解措施之间的平衡。

风险管理过程——风险缓解风险管理过程——风险缓解

Page 51: 风险管理作业指导书公司风险分析模型简介

要素 可能性权重 该因素存在的不足、失效可能性影响因素B1 可能性影响因素B2 可能性影响因素B3

1. 确定风险影响因素的缺陷① 在制定风险控制措施前,首先通过数据分析或者员工调查问卷的方式,确定各个可能性影响因素存在的不足、失效等具体缺陷

风险管理过程——风险缓解风险管理过程——风险缓解

Page 52: 风险管理作业指导书公司风险分析模型简介

要素 严重性权重 因素存在的不足、失效严重性影响因素 D1 严重性影响因素 D2 严重性影响因素 D3

1. 确定风险影响因素的缺陷② 在制定风险控制措施前,首先通过数据分析或者员工调查问卷的方式,确定各个严重性影响因素存在的不足、失效等具体缺陷

风险管理过程——风险缓解风险管理过程——风险缓解

Page 53: 风险管理作业指导书公司风险分析模型简介

2. 制定风险缓解措施 ① 通过前面对各个可能性影响因素的缺陷分析,制定出针对性的风险控制措施,措施分为一级工程措施、二级控制措施、三级人事措施。

要素 因素存在的不足、失效 制定的风险缓解措施 措施降低可能性的说明 缓解措施级别可能性影响因素B1可能性影响因素B2可能性影响因素B3

风险管理过程——风险缓解风险管理过程——风险缓解

Page 54: 风险管理作业指导书公司风险分析模型简介

2. 制定风险缓解措施 ① 通过前面对各个严重性影响因素的缺陷分析,制定出针对性的风险控制措施,措施分为一级工程措施、二级控制措施、三级人事措施。

要素 因素存在的不足、失效 制定的风险缓解措施 措施降低严重性的说明 缓解措施级别严重性影响因素 D1严重性影响因素 D2严重性影响因素 D3

风险管理过程——风险缓解风险管理过程——风险缓解

Page 55: 风险管理作业指导书公司风险分析模型简介

3. 风险缓解措施效果预分析在制定出风险缓解措施和,在措施实施前,为预测措施实施后是否能将风险缓解到“可接受水平”,避免风险缓解失败,造成人力、物力、时间的浪费,需要先进行缓解措施有效性的预分析。预分析为初步的粗略估计性分析,缓解措施的真正效果需要在措施执行后再次进行风险评价才能确定。

风险管理过程——风险缓解风险管理过程——风险缓解

Page 56: 风险管理作业指导书公司风险分析模型简介

风险缓解措施分为:① 一级工程措施 : 采取安全措施将风险排除,例如:利用连锁装置防止飞行中反力装置启动;② 二级控制措施 : 采取安全措施接受风险,通过调整系统将风险降低到可以管理的水平,从而缓解风险,例如:对操作环境进行更多的限制;③ 三级人事措施 : 所采取的安全措施意味着危险既不能排除 ( 一级 ) 也不能控制( 二级 ) ,因此必须教会职工如何处理它,例如增设警告、修订检查单和额外的培训等。各级措施对风险影响因素的影响权重缓解量公式:一级工程措施:采取措施后剩余权重 = 原有权重 X ( 1-1 )二级控制措施:采取措施后剩余权重 = 原有权重 X ( 1-1/2 )三级人事措施:采取措施后剩余权重 = 原有权重 X ( 1-1/4 )

风险管理过程——风险缓解风险管理过程——风险缓解

Page 57: 风险管理作业指导书公司风险分析模型简介

1 )风险可能性预分析a. 根据风险可能性各影响因素权重向量、各影响因素的控制措施级别,参照上述公式,计算出可能性预分析权重向量:

一级工程措施:采取措施后剩余权重 = 原有权重 X ( 1-1 )二级控制措施:采取措施后剩余权重 = 原有权重 X ( 1-1/2 )三级人事措施:采取措施后剩余权重 = 原有权重 X ( 1-1/4 )

可能性预分析权重向量W ’=

风险管理过程——风险缓解风险管理过程——风险缓解

Page 58: 风险管理作业指导书公司风险分析模型简介

b. 计算出预分析可能性值预分析可能性评价向量 = 预分析权重向量 X 判断和统计矩阵P’= W’X B得到预分析可能性评价向量 P’= [ V1’V2’V3’V4’V5’]根据可能性计算公式:可能性 = V1 X 1+ V2 X 2+ V3 X 3 + V4 X 4 + V5 X 5计算出预分析可能性:预分析可能性 = V1’X1+V2’X2+V3 ’X3+V4 ’X4+V5’X5

风险管理过程——风险缓解风险管理过程——风险缓解

Page 59: 风险管理作业指导书公司风险分析模型简介

2 )风险严重性预分析通过与风险可能性预分析相同的方法,分析出预分析严重性

3 )事件风险预分析风险值 R = 风险可能性 S X 风险严重度 P根据风险值计算公式,得到预分析可能性与预分析严重性乘积,即为预分析风险值。参照风险评价钜阵,如果预分析风险值处于风险评价钜阵中“审查区”或“可接受区”,则风险控制措施能有效缓解风险,该措施可以实施。如果预分析风险值仍处于风险评价钜阵中“不可接受区”,则风险控制措施无效,需要重新制定措施并执行。

风险管理过程——风险缓解风险管理过程——风险缓解

Page 60: 风险管理作业指导书公司风险分析模型简介

步骤四、风险缓解验证 风险缓解措施实施一段时间后,在适当的时机进行风险控制措施有效性的验证,验证方法为再次进行风险识别、风险评价看风险值是否已经处于风险评价钜阵中“可接受区”或“审查区”的可接受水平。

风险管理过程——风险缓解验证风险管理过程——风险缓解验证

Page 61: 风险管理作业指导书公司风险分析模型简介

步骤五、剩余风险和衍生风险管理 前面已经提到,风险管理是一个闭环的管理过程,风险管理的四个步骤循环进行,直到风险水平被降低到可接受的范围内。因此,对剩余风险和衍生风险进行管理是形成闭环管理的重要过程。要跟踪和监控风险缓解措施的有效性,以及可能产生的衍生风险和剩余风险,及时评价衍生风险和剩余风险的可接受性,并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

风险管理过程——衍生风险管理风险管理过程——衍生风险管理

Page 62: 风险管理作业指导书公司风险分析模型简介

结束

维修工程事业部质量中心安全管理二 OO 七年七月八日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