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狼的小隊

12
小狼階段的小隊

Upload: albert-wang

Post on 23-Jul-2016

227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6 download

DESCRIPTION

關於幼童軍小隊的一些事

TRANSCRIPT

Page 1: 小狼的小隊

小狼階段的小隊

Page 2: 小狼的小隊

小狼階段的小隊

幼童軍運動的縮影 貝登堡爵士親著的幼童軍手冊(The Wolf Cub’s Handbook)第三部分幼童軍訓練的目標與方法(Objectives and Methods of Wolf Cub Training)中開宗明義對幼童軍訓練的目的做了清晰的說明:

『幼童軍訓練的目的絕非為了幼童軍團長或孩子們發展一段愉快的休閒時光,而是為了提升未來公民的效率』

總長接著補充品格與身體健康兩個方向,是公民效率的重要元素,訓練應以品格、手工藝、服務以及身體的健康四個方向為考量,並將之做為童軍(Boy Scout)的準備階段。

總長構思的幼童軍,其設計並非『降齡化』的童軍,而是針對這個年齡層的孩童特性,依據其訓練目的所發展出來的方案,以真正符合孩子的需要。「適齡化」是童軍運動可以流傳百年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Page 3: 小狼的小隊

小狼階段的小隊

貝登堡爵士廣徵教育先驅的意見,吸納各方理論的優點,1914年發布了幼年童軍計畫(Junior Section for Scouting),在與西頓、吉布林等人書信往返多時之後,在1916年確定了小狼幼童軍(Wolf Cubing)的框架,並採用吉布林的諾貝爾文學獎作品『叢林奇談(Jungle Books)做為基礎。

由此沿革可知,幼童軍是一個完整的系統,而不是童軍運動的附支;然而,卻兼能為幼童進入童軍做準備。

在組織上,幼童軍團稱之為Pack,不同於童軍團Troop的觀念,它以狼洞、家族、群體的概念標示。

小狼的小隊,不是童軍的”Patrol”(這個字源自軍事的偵搜

隊,小隊長在前,副小隊長在後,每個隊員都因其前後順序與攜帶裝備的差異有嚴謹的分工與相互備援制度,用這個做符號,童軍小隊制度就有很清楚的輪廓,這就是”Symbolic Framwork”的威力,有機會再談)。

隨後總長發表了幼童軍手冊(The Wolf Cub’s Handbook),次年幼童軍架構確立,幼童軍以小狼之名廣為世界知曉。 吉卜林寫給貝登堡爵士的授權信函,從中可以看出介紹叢林故事

給童軍界做為小狼訓練材料一事,是從Scout’s Magazine開始的

Page 4: 小狼的小隊

小狼階段的小隊

小狼的小隊,叫作Six(六人組),在總長手著的小狼手冊(Wolf Cub’s Handbook)中,提到小狼小隊的概念,對小狼,總長是這麼說的:

小狼的小隊

大致來說,因為青少年發展階段的關係,小隊尚不做清楚分工;小隊長也未予充分的領導授權,它是團(Pack)底下

的分組,玩在一起;工作在一起;由小隊長帶領;副小隊長隨時協助小隊長;小隊員應該完全服從小隊長的指令。

在第二段總長特別提到,小隊長對小隊員的領導與教授必須在團長直接的指導下進行。

另外,小隊長與老狼們可以有小隊長會議的設計,不過這個小隊長會議的功能也與童軍以上的小隊長會議、榮譽議庭的設計是截然不同的。

Page 5: 小狼的小隊

小狼階段的小隊

小隊色的由來

至於小隊的命名,是以叢林奇談原著中母狼拉克夏(Raksha)的子狼來命名的。

關於叢林奇談,台灣童軍界所普遍採用的,是劉元孝先生的改編譯本。在這個版本中,母狼拉克夏有四隻子狼….

…. 月亮的光輝,透過了高而窄的巖洞口,斜照進洞內。但是,比較深邃的地方,還是照不到。借著這點光,可以辨清楚洞角那堆好像散開來的毛線一樣的東西,是一隻母狼抱著四隻子狼正在那裡餵奶…….

而其中,只有與毛克利最親密的兄弟被提到名字-灰狼。

但是在原著的版本裡,拉克夏的子狼有六隻,每隻都有一個與顏色有關的名字。牠們分別是

Black Plume 黑鬃毛

Brown Tip 棕爪尖

Grey Brother 灰兄弟

Red Fang 紅尖牙

Tawny Fur 褐毛皮

White Claw 白爪子

Page 6: 小狼的小隊

小狼階段的小隊

這就是小隊以顏色命名的由來,它是叢林奇談應用在小狼活動的基礎之一。

台灣的小狼習慣上在編隊時以棕黑灰藍為順序。雖然與原典有些不同,但因為採用改編譯本的關係,上述的顏色意義也就無關宏旨了。

在有些國家的小狼團,不但在編隊上採用黑棕灰紅褐白的顏色順序,小隊長也被冠以子狼的名字。於是團集會裡,團長叫做阿K拉;副團長是柏魯與巴西拉以即一群老狼;黑隊的小隊長就做黑鬃毛(Black Plume);棕隊的小隊長就叫做棕爪尖(Brown Tip)…因此,活動裡會出現這樣的話:

過去曾在訓練營中聽過訓練組員討論小隊稱呼,比較”棕隊小狼”還是”棕狼小隊”比較合適。如果我們以貝登堡原著

的小狼手冊來看(Six is called after a Wolf by its colour – either the Black wolves, the Brown Wolves, the White Wolves, the Grey Wolves, the Tawny Wolves or Red Wolves),直呼”棕狼、黑狼、灰狼、藍狼”….是很合適的。

當然,如果因為採用的是劉元孝先生的改編譯本因而子狼的名字叫不顯著,為了怕小孩有”世界上怎麼會藍色的狼和紅色的狼“這樣的疑問,而採用”紅隊小狼”這樣的說法,也似乎是個簡約的做法。

棕爪尖,請聽阿K拉說,現在請你去找伯魯領取小隊的獎品,帶到狼洞與其他兄弟們一起共享吧……

Page 7: 小狼的小隊

小狼階段的小隊

不過,如果要徹底的玩叢林奇談的符號意義,把這些子狼的名字介紹給孩子,讓他們知道黑狼棕狼灰狼紅狼褐狼白狼都是毛克利的兄弟,似乎也是一種樂趣。

要玩這些符號,國外講究一點的團甚至找出早期極偉園出版Wolf Cubs這本書,依循其中列舉的象徵意涵來套用到活動裡的各個環節,例如,歌唱的獎項就以飛鳶智兒做標誌,每個老狼也以叢林的其他角色命名等等……

叢林奇談的符號

Page 8: 小狼的小隊

小狼階段的小隊

說回來小隊長(Sixer)這個角色。我很喜歡英國童軍總會的一份文件「你和你的小隊長」(You and your Sixer, FS170056)。大家在網路上可以輕易地找到原文。

這份僅4頁的文件中,提到了小隊長最好擁有以下特質:。

Mixes well with other Cub Scouts.

跟其他小狼混得很熟

Has some experience as a Cub Scout.

有點經驗了(這標準不高吧)

Sets a good example to younger Cub Scouts.

可以對小一點的小狼做出典範

Attends regularly and is reliable.

出席率穩定並且值得仰賴

May already take the lead in keeping the Six to order.

也許在小隊中已經發揮了維繫小隊秩序的領導功能

Enjoys Cub Scouting and is a keen Member.

喜歡小狼活動,渴望參與

May have experience as a Seconder.

也許有過副小隊長的經驗(也許而已喔)

Has an amiable personality.

具備友善的特質

Page 9: 小狼的小隊

小狼階段的小隊

這裡列出的條件,有些挺寬鬆的,與我們過去看到”嚴謹篩選”的態

度不太一樣,這是為什麼呢?

答案還蠻簡單的,其考量也與台灣現時的青少年很接近。現在的小孩,與一百年前小狼系統創建時有很大的差異。現在的孩子結構性時間比重很高,下課與週末時間往往嵌入了很多結構性的活動(足球隊、小提琴課、科展小組、補習班………)對於小狼活動的參與產生的擠壓作用。

另外,在歐美的觀念裡,”年資”比起能力、態度、意願等

元素,是序位較低的考量因素。對於曾有過小隊裡的領導經驗以及副小隊長資歷等經驗條件,也只是用“May” 來看而已。這顯示了新時代對領導這件事情的看法已經超越了年資、經驗等科層式思考,這樣的思維,值得我們積極採納。

Page 10: 小狼的小隊

小狼階段的小隊

而關於小隊長的責任,我想提供另一份英國童軍總會較新的文件做為參考,這份文件已經採用新的CI,更有時代感,而內容上也相當務實,它提到的小隊長責任有六大項

Help with Grand Howl 把吼聲做好來,確定你的小隊員積極參與

Help the leaders 協助服務員(老狼們)

Do your best! 凡事盡力,成為小隊的精神標竿

Be kind to new Cubs on Pack night and camp 在團的夜間活動與營隊中對菜鳥好一點

Help with investitures 在入團儀式與其準備過程給予協助

Have fun! 玩開心一點

從這樣的文件裡看到,這個國家的童軍總會度量時代的變化做出相應準備,以完整的文件給予成人領袖們適當的建議與參考,對於利用業餘時間參與青少年公民運動的成人們來說,是很有幫助的。

Page 11: 小狼的小隊

小狼階段的小隊

英國童軍總會準備的小隊長任命卡,團長們列印出來對折即可,很值得參考的小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