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 多个日夜告诉你…… - cnjiwang.comjlrbszb.cnjiwang.com/images/2016-02/05/09/9bc.pdf ·...

1
中共四平市委宣传部 吉林日报社四平记者站 5 星期五 2016 2 第( 2016 05 第九版 主办 从2014年2月四平市首批19名干部人才进入新 疆吉木乃县,至今已整整两年。700多个日日夜夜,先 后抵达的44名援疆人熟悉了这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 木;而吉木乃人民则记住了援疆队的每一张面孔,以 及他们做过的每一件事。 故事由此展开,精彩和感动与你我同在。 制度援疆“一轴两翼”、“两级双层全覆盖” 我们祖国的版图,像一只雄鸡,四平在鸡头,吉木 乃在鸡尾,两地东西相距4700多公里,即便飞机转汽 车,至少也得两天两夜才能到达。 万 里 遥 望 ,对口支援 。 国 家 大 局、民 族 团 结 的 红 丝带,把两个此前未必听说过对方名字的市县结为兄 弟。于是,一场真情援助徐徐展开。这一场援疆大行 动,在四平被称为“一轴两翼”。 一轴:以吉林省援疆项目为主轴,省里每年投入 4000万元,用于吉木乃县的重点项目建设,由四平援 疆队跟踪监管。四平市援疆队则交支票不交责任,确 保“主轴”每一个项目成为阳光工程、样板工程、民心 工程。 两翼:主轴之外,四平市计划3年自筹2885万元 (含四平市投入400万元用于吉木乃县13个村基层组 织阵地建设)规划外援疆资金,并创新援疆模式,展出 两翼,一翼为“两级双层全覆盖”,另一翼为“爱心助学 春雨援疆工程”和帮贫扶弱工作。 “两级双层全覆盖”是模式,更是一项具有刚性约 束的制度。就是说,它不是一般的号召和要求,而是 硬指标,落实到所有单位部门,做不到是要追责的。 其中的“两级”,是指四平市本级(3 年援助 1300 万 元)和所属各县(市、区)都参与援疆工作;“双层”,是 指四平市直各相关单位对口援助吉木乃县各相关单 位(3 年援助 390 万元),各县(市、区)对口援助吉木乃 县各乡镇(3 年援助 1050 万元)。 “两级双层全覆盖”,覆盖了受援地,更覆盖了援 助者,每一个细胞都被调动起来。2014 和 2015 年,大 部分对口援建部门完成了任务,四平市已累计投入 规 划 外 援 建 资 金 1865 万 元 ,32 个 项 目 已 完 工 20 个 。 恰勒什海乡晾晒场项目、托斯特乡文化广场建设项 目、托普铁热克镇创业扶持基金项目、托普铁热克乡 村路路灯项目、别斯铁热克乡民族刺绣基地项目、喀 尔交镇牧区打井项目、吉木乃县人民医院门诊楼综 合改造项目等一批规划外项目相继完工投运,各族 群众迅速受益:农牧民的危房得到了改造,乡村的路 灯点亮了黑暗的村道;文化活动室成为农牧民休闲 娱乐的去处,县医院晋级为二甲,县高中吉木乃籍学 生学杂费、书本费全免…… 阿勒泰地委书记邓章武对“一轴两翼”、“两级双 层全覆盖”援疆模式作出指示:“四平市的对口援疆工 作带了一个好头,请地区援疆办转发各县市学习,并 报自治区援疆办。” 技能援疆补短板、造新血 输血可救一时急,造血才是长久计。四平市在 “造血”上狠下了一番功夫。 市人社局3年投入60万元,在当地规划建设人才 实训基地,针对市场需求,开设厨师、电焊、水暖等专 业。学员结业且具备一定工作经验后,还可返聘当教 师。 四平援疆队在各个乡镇设立了15万元的创业扶 持基金,帮助农牧民创业。“过去在建材店打工时,我 就特想有一家自己的店。四平的扶持基金让我圆了 梦,现在我年收入 6 万元左右,生活越来越好!”建材 店老板叶尔兰高兴地说。 四平援疆队还开展传帮带,积极培养本土人才队 伍,每名队员至少带两名徒弟。来自双辽市的孙福德 老师,带出多名少数民族教师,毫无保留地传授经验。 利用规划外资金,四平市援建起一家刺绣合作 社,琳琅满目的刺绣产品颇具民族特色,然而销路有 限。援疆队立即安排队员张唯一帮助建立网店。小 张几天几夜奔波于县城和别斯铁热克镇,终于建起哈 萨克族特色产品网店。工作队发动全员转发,网站信 息一时传播各地,刚开通半个月销售额就过万元。 2015年12月末,援疆工作队在吉木乃县举办了首批电 子商务培训班,培训32人,帮助有意愿的人员建立了 21个网店。 别斯铁热克刺绣厂厂长笑着说:“在网上卖出了 第一宗绣品,真是好兴奋,以后我们的产品就走向全 国全世界了,是不是?” 援疆工作队由干部和人才构成,当然不乏技能。 “技能援疆”,既造血,也补了短板。 2014 年 以 来 ,四 平 市 共 派 出 123 人 次 到 吉 木 乃 县 对接和交流,其中,有 3 批共 23 名各类人才。 四平市中心医院医生杨国志,以高超技术填补了 阿勒泰地区急腹症CT诊断的空白;援疆老师与吉木乃 县教师一起开展教研活动,今年48岁的孙丽萍老师在 援疆队里年纪最大,却要攻克当地孩子的“英语关”, 还自学起哈萨克语言,寻求与孩子们顺畅沟通;援疆 工程师顶烈日、冒风雨,坚持在工程施工第一线…… 当地还流传着一则“神医妙算”的故事2015 年 3 月 13 日 14 时 30 分 ,四 平 援 疆 医 生 杨 国 志回到驻地,刚端起饭碗就接到紧急电话,立即又返 回单位。原来,刚刚发生一起严重车祸,多人受伤,其 中一名16岁的男孩出现休克,经肺部CT扫描,发现上 腹部有微量游离气体。凭借多年临床经验,杨医生第 一时间诊断为“小肠破裂”,必须马上手术。 当地从未有过使用CT 机检查出小肠破裂的先例, 而且腹部 B 超也未发现小肠破裂,能按“小肠破裂”手 术吗?要知道,一旦诊断失误,耽搁急救时间,男孩性 命难保。 在场的医生们传递着犹疑的眼神。 出于对援疆医生的信任,医院决定进行手术。手 术前,来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的郭院长,再 次询问杨医生:“有没有把握?”杨国志斩钉截铁地回 答:“不会错,赶紧手术吧!” 如此果决!郭院长不再犹豫,立即“动刀”。打开 腹腔后,证实杨医生的判断准确无误。由于手术及 时,避免了腹部感染和术后并发症。 在场的人们都松了一口气,不由得鼓起掌来。 在这次群体伤救治中,杨国志仅用2个小时,就完 成了全部17例患者86例部位的CT检查,为挽救生命 赢得了时间。 激情援疆第二故乡的“第一责任人” “不是每一朵花都能盛开在雪山之上,雪莲做到 了;不是每一棵树都能屹立在戈壁之上,胡杨做到了; 不是每一座城市都能有幸援助新疆,四平做到了;不 是每一位干部都能实现援疆的梦想,我们做到 了” —这是四平援疆队员的共同心声。 理念支配行动。四平援疆队员带着浓浓的情感 援疆,把这里当做第二故乡,将吉木乃人民视为自己 的父老乡亲,自己就是援疆“第一责任人”。 从2014年12月起,四平市爱心群众每年为爱心助 学 春 雨 援 疆 工 程 资 助 20.4 万 元 ,帮 助 16 名 贫 困 学 生 直到高中毕业。这里面包括3年援疆的19名干部,每 人拿出6000元,扶持一名贫困学生。 两年来,援疆队员们走遍吉木乃7个乡镇,总计慰 问76位困难群众,义诊50多人次,仅发放慰问金就达 47500 元。这 47500 元的慰问金,可是从援疆队员口里 省下来的。四平市领导来吉木乃慰问,拨了5万元让 队员改善一下伙食。可看到贫困农牧民的家庭状况, 队员们一合计,省下了这笔钱,用于帮贫扶弱。 故土难离,更何况是气候条件殊异的新疆。语言 沟通难、适应时差难、饮食习惯难、消解思愁难……每 位援疆队员家里,都有一堆难事。万里之遥,一走两 三年,队员们把孝敬老人、照顾孩子的事交给了妻子、 丈夫。亲人生病了不能回去照料,老人过世了来不及 看上最后一眼,每个人心中都有对家、对亲人的亏 欠。但是每当看到吉木乃还有很多贫困家庭、还有很 多生病交不起住院押金的群众、还有很多需要自己做 的事情,队员们默默地放下了所有牵挂,一心一意地 投入到工作中。 一位援疆队员说:“来之前,对这里不了解啊!有 砖瓦房住吗?坐车方便吗?这些都是未知。不过,我 们总说响应祖国的召唤,这回不正是给了我们一次响 应的机会吗?就个人的情感来说,给新疆一伸援手, 哪怕改变一个孩子的命运,也值,这是我人生的宝贵 经历。” 全国102名优秀县委书记之一的吉木乃县委书记 李君霞,这样评价四平援疆:“我们都知道吉林省四平 市并不富裕,但四平市领导和援疆队员秉承国家大局 和民族大义,对我们是真金白银式的无私援助,是呕 心沥血的奉献。感谢他们的输血,更感谢他们为我们 造血。我代表吉木乃人民表示衷心的感谢!” 物质决定精神,精神又反作用于物质—激情做 事,常常能创造出不同寻常的故事。 2014年7月1日,是阿勒泰地区师范学校的毕业 班学生领取毕业证的日子,然而,却唯独少了阿依扎 提的身影。 从小就希望做一名教师的她,却不得不在即将毕 业的时候放弃了学业。原来,阿依扎提生活在单亲家 庭,7岁时爸爸就出车祸去世了。家里失去了唯一的 经济来源,只能靠每月700多元的低保费勉强度日。 阿依扎提考上师范学校后,听说当上老师每月能 收入3000多元,高兴坏了,那样家里的生活条件就能 彻底改善了。可是,屋漏偏逢连阴雨,母亲又被诊断 为骨癌,做了大手术。为了照顾妈妈,也为了让两个 弟弟安心读书,她毅然决定辍学,扛起了家庭的重担 —尽管仅差几个月就毕业了。 在一次调研中,四平援疆队意外发现了这个让人 既心酸又感动的家庭,队员们纷纷自掏腰包,第二天 便送去了面粉、肉、学习用品和慰问金,并带着孩子母 亲到医院复诊。但这些只能救急却救不了本。 最好的办法是,让阿依扎提完成学业当上教师! 四平援疆工作队领队李蛟,找到了新疆阿勒泰地 区教育局副局长苗威。同样身为吉林省援疆干部的 苗威深受触动,在第一时间联系了阿勒泰地区师范学 校。校方在了解情况后,认为阿依扎提已经完成了全 部课程,只是错过了毕业考试,于是决定给予她一次 补考机会。 这一次,阿依扎提没有再让梦想落空,以优异的 成绩通过了结业考试,终于拿到了那张“迟到的”毕业 证。 看到姐姐的毕业证书,正在读高二的妹妹那合扎 提在作文中写道:“我的双眼满是泪水,但却在模糊的 视线里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两年中,四平援疆工作队获得很多荣誉。2015年 1月,阿勒泰地委、行署授予四平援疆工作队“民族团 结进步模范单位”,这也是吉林省22个援疆地区和省 直部门中唯一获此殊荣的集体;还有“最美援疆干 部”、“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教师”等称号也接踵而 来,7名干部人才得到县委提拔或重用。 本报讯 记者 袁松年)2月4日,四平 市召开援疆干部人才座谈会,总结交流 援疆工作经验,部署落实下一步工作。 四平市委书记赵晓君用四句话来评 价两年来的援疆工作:谋划思路新;责任 落得实;推进力度大;工作抓得细。他 说,按照计划,3 年援疆工作期满,四平市 投入规划外援疆资金将达 2885 万元。目 前,大部分对口援建部门都完成了任务, 累计已投入规划外援建资金1865万元, 32 个项目已完工 20 个。 赵晓君说,2016年是四平市援疆工 作压轴的一年,必须进一步加大力度,创 新举措,压实责任,确保援疆工作圆满收 官,向中央和省委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会议对 2016 年援疆工作提出具体要 求: 保证资金拨付到位,促进规划外项 目落地。市援疆办和各对口援建部门要 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在规定时限内将援 建资金拨付到位。同时,援疆项目要早 谋划、早行动,与受援地密切配合,严格 按程序办事,切实把好事办好。 切实加强交流合作,努力形成互利 共赢局面。要借助援疆工作机遇,推动 双方在资源配置上优化组合,努力打破 区域壁垒,在全疆范围内寻找合作项目, 既实现援疆效益最大化,也为四平发展 搭建新平台。 打造援疆新载体,加强对援疆干部 的关怀。各对口援建部门在完成规划外 援建项目的同时,还要努力创建更多诸 如爱心捐助、艺术交流等形式多样的活 动载体,使援疆工作更加鲜活、更具特 色。要加强对援疆派驻人员及其家属的 关心关怀,各派出单位要主动承担、倍加 关爱,让援疆干部人才的家属感受到组 织的关怀和温暖,感受到“支持援疆、使 命光荣”的意义。 压实责任 圆满收官 四平部署 2016 年援疆工作 700 多 个 日 夜 告 诉 你 …… —四平市援疆工作队记事 本报记者 崔维利 袁松年 援疆教师在给当地学生辅导英语。 杨海涛 摄 援疆医生在病房询问病情。 杨海涛

Upload: others

Post on 13-Oct-2020

0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700 多个日夜告诉你…… - cnjiwang.comjlrbszb.cnjiwang.com/images/2016-02/05/09/9bc.pdf · 从2014年2月四平市首批19名干部人才进入新 疆吉木乃县,至今已整整两年。700多个日日夜夜,先

四平周刊中共四平市委宣传部

吉林日报社四平记者站5 星期五2016年2月

第(2016)05期第九版

主办

从 2014 年 2月四平市首批 19名干部人才进入新

疆吉木乃县,至今已整整两年。700多个日日夜夜,先

后抵达的44名援疆人熟悉了这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

木;而吉木乃人民则记住了援疆队的每一张面孔,以

及他们做过的每一件事。

故事由此展开,精彩和感动与你我同在。

制度援疆——“一轴两翼”、“两级双层全覆盖”

我们祖国的版图,像一只雄鸡,四平在鸡头,吉木

乃在鸡尾,两地东西相距4700多公里,即便飞机转汽

车,至少也得两天两夜才能到达。

万里遥望,对口支援。国家大局、民族团结的红

丝带,把两个此前未必听说过对方名字的市县结为兄

弟。于是,一场真情援助徐徐展开。这一场援疆大行

动,在四平被称为“一轴两翼”。

一轴:以吉林省援疆项目为主轴,省里每年投入

4000万元,用于吉木乃县的重点项目建设,由四平援

疆队跟踪监管。四平市援疆队则交支票不交责任,确

保“主轴”每一个项目成为阳光工程、样板工程、民心

工程。

两翼:主轴之外,四平市计划 3年自筹 2885 万元

(含四平市投入400万元用于吉木乃县13个村基层组

织阵地建设)规划外援疆资金,并创新援疆模式,展出

两翼,一翼为“两级双层全覆盖”,另一翼为“爱心助学

春雨援疆工程”和帮贫扶弱工作。

“两级双层全覆盖”是模式,更是一项具有刚性约

束的制度。就是说,它不是一般的号召和要求,而是

硬指标,落实到所有单位部门,做不到是要追责的。

其中的“两级”,是指四平市本级(3年援助1300万

元)和所属各县(市、区)都参与援疆工作;“双层”,是

指四平市直各相关单位对口援助吉木乃县各相关单

位(3年援助390万元),各县(市、区)对口援助吉木乃

县各乡镇(3年援助1050万元)。

“两级双层全覆盖”,覆盖了受援地,更覆盖了援

助者,每一个细胞都被调动起来。2014和 2015年,大

部分对口援建部门完成了任务,四平市已累计投入

规划外援建资金 1865 万元,32 个项目已完工 20 个。

恰勒什海乡晾晒场项目、托斯特乡文化广场建设项

目、托普铁热克镇创业扶持基金项目、托普铁热克乡

村路路灯项目、别斯铁热克乡民族刺绣基地项目、喀

尔交镇牧区打井项目、吉木乃县人民医院门诊楼综

合改造项目等一批规划外项目相继完工投运,各族

群众迅速受益:农牧民的危房得到了改造,乡村的路

灯点亮了黑暗的村道;文化活动室成为农牧民休闲

娱乐的去处,县医院晋级为二甲,县高中吉木乃籍学

生学杂费、书本费全免……

阿勒泰地委书记邓章武对“一轴两翼”、“两级双

层全覆盖”援疆模式作出指示:“四平市的对口援疆工

作带了一个好头,请地区援疆办转发各县市学习,并

报自治区援疆办。”

技能援疆——补短板、造新血

输血可救一时急,造血才是长久计。四平市在

“造血”上狠下了一番功夫。

市人社局3年投入60万元,在当地规划建设人才

实训基地,针对市场需求,开设厨师、电焊、水暖等专

业。学员结业且具备一定工作经验后,还可返聘当教

师。

四平援疆队在各个乡镇设立了 15万元的创业扶

持基金,帮助农牧民创业。“过去在建材店打工时,我

就特想有一家自己的店。四平的扶持基金让我圆了

梦,现在我年收入 6万元左右,生活越来越好!”建材

店老板叶尔兰高兴地说。

四平援疆队还开展传帮带,积极培养本土人才队

伍,每名队员至少带两名徒弟。来自双辽市的孙福德

老师,带出多名少数民族教师,毫无保留地传授经验。

利用规划外资金,四平市援建起一家刺绣合作

社,琳琅满目的刺绣产品颇具民族特色,然而销路有

限。援疆队立即安排队员张唯一帮助建立网店。小

张几天几夜奔波于县城和别斯铁热克镇,终于建起哈

萨克族特色产品网店。工作队发动全员转发,网站信

息一时传播各地,刚开通半个月销售额就过万元。

2015年 12月末,援疆工作队在吉木乃县举办了首批电

子商务培训班,培训32人,帮助有意愿的人员建立了

21个网店。

别斯铁热克刺绣厂厂长笑着说:“在网上卖出了

第一宗绣品,真是好兴奋,以后我们的产品就走向全

国全世界了,是不是?”

援疆工作队由干部和人才构成,当然不乏技能。

“技能援疆”,既造血,也补了短板。

2014年以来,四平市共派出 123人次到吉木乃县

对接和交流,其中,有3批共23名各类人才。

四平市中心医院医生杨国志,以高超技术填补了

阿勒泰地区急腹症CT诊断的空白;援疆老师与吉木乃

县教师一起开展教研活动,今年48岁的孙丽萍老师在

援疆队里年纪最大,却要攻克当地孩子的“英语关”,

还自学起哈萨克语言,寻求与孩子们顺畅沟通;援疆

工程师顶烈日、冒风雨,坚持在工程施工第一线……

当地还流传着一则“神医妙算”的故事——

2015 年 3月 13 日 14 时 30 分,四平援疆医生杨国

志回到驻地,刚端起饭碗就接到紧急电话,立即又返

回单位。原来,刚刚发生一起严重车祸,多人受伤,其

中一名16岁的男孩出现休克,经肺部CT扫描,发现上

腹部有微量游离气体。凭借多年临床经验,杨医生第

一时间诊断为“小肠破裂”,必须马上手术。

当地从未有过使用CT机检查出小肠破裂的先例,

而且腹部B超也未发现小肠破裂,能按“小肠破裂”手

术吗?要知道,一旦诊断失误,耽搁急救时间,男孩性

命难保。

在场的医生们传递着犹疑的眼神。

出于对援疆医生的信任,医院决定进行手术。手

术前,来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的郭院长,再

次询问杨医生:“有没有把握?”杨国志斩钉截铁地回

答:“不会错,赶紧手术吧!”

如此果决!郭院长不再犹豫,立即“动刀”。打开

腹腔后,证实杨医生的判断准确无误。由于手术及

时,避免了腹部感染和术后并发症。

在场的人们都松了一口气,不由得鼓起掌来。

在这次群体伤救治中,杨国志仅用2个小时,就完

成了全部17例患者 86例部位的CT检查,为挽救生命

赢得了时间。

激情援疆——第二故乡的“第一责任人”

“不是每一朵花都能盛开在雪山之上,雪莲做到

了;不是每一棵树都能屹立在戈壁之上,胡杨做到了;

不是每一座城市都能有幸援助新疆,四平做到了;不

是每一位干部都能实现援疆的梦想 ,我 们做 到

了”——这是四平援疆队员的共同心声。

理念支配行动。四平援疆队员带着浓浓的情感

援疆,把这里当做第二故乡,将吉木乃人民视为自己

的父老乡亲,自己就是援疆“第一责任人”。

从2014年 12月起,四平市爱心群众每年为爱心助

学春雨援疆工程资助 20.4 万元,帮助 16名贫困学生

直到高中毕业。这里面包括3年援疆的19名干部,每

人拿出6000元,扶持一名贫困学生。

两年来,援疆队员们走遍吉木乃7个乡镇,总计慰

问76位困难群众,义诊50多人次,仅发放慰问金就达

47500元。这47500元的慰问金,可是从援疆队员口里

省下来的。四平市领导来吉木乃慰问,拨了5万元让

队员改善一下伙食。可看到贫困农牧民的家庭状况,

队员们一合计,省下了这笔钱,用于帮贫扶弱。

故土难离,更何况是气候条件殊异的新疆。语言

沟通难、适应时差难、饮食习惯难、消解思愁难……每

位援疆队员家里,都有一堆难事。万里之遥,一走两

三年,队员们把孝敬老人、照顾孩子的事交给了妻子、

丈夫。亲人生病了不能回去照料,老人过世了来不及

看上最后一眼,每个人心中都有对家、对亲人的亏

欠。但是每当看到吉木乃还有很多贫困家庭、还有很

多生病交不起住院押金的群众、还有很多需要自己做

的事情,队员们默默地放下了所有牵挂,一心一意地

投入到工作中。

一位援疆队员说:“来之前,对这里不了解啊!有

砖瓦房住吗?坐车方便吗?这些都是未知。不过,我

们总说响应祖国的召唤,这回不正是给了我们一次响

应的机会吗?就个人的情感来说,给新疆一伸援手,

哪怕改变一个孩子的命运,也值,这是我人生的宝贵

经历。”

全国102名优秀县委书记之一的吉木乃县委书记

李君霞,这样评价四平援疆:“我们都知道吉林省四平

市并不富裕,但四平市领导和援疆队员秉承国家大局

和民族大义,对我们是真金白银式的无私援助,是呕

心沥血的奉献。感谢他们的输血,更感谢他们为我们

造血。我代表吉木乃人民表示衷心的感谢!”

物质决定精神,精神又反作用于物质——激情做

事,常常能创造出不同寻常的故事。

2014 年 7月 1日,是阿勒泰地区师范学校的毕业

班学生领取毕业证的日子,然而,却唯独少了阿依扎

提的身影。

从小就希望做一名教师的她,却不得不在即将毕

业的时候放弃了学业。原来,阿依扎提生活在单亲家

庭,7岁时爸爸就出车祸去世了。家里失去了唯一的

经济来源,只能靠每月700多元的低保费勉强度日。

阿依扎提考上师范学校后,听说当上老师每月能

收入3000多元,高兴坏了,那样家里的生活条件就能

彻底改善了。可是,屋漏偏逢连阴雨,母亲又被诊断

为骨癌,做了大手术。为了照顾妈妈,也为了让两个

弟弟安心读书,她毅然决定辍学,扛起了家庭的重担

——尽管仅差几个月就毕业了。

在一次调研中,四平援疆队意外发现了这个让人

既心酸又感动的家庭,队员们纷纷自掏腰包,第二天

便送去了面粉、肉、学习用品和慰问金,并带着孩子母

亲到医院复诊。但这些只能救急却救不了本。

最好的办法是,让阿依扎提完成学业当上教师!

四平援疆工作队领队李蛟,找到了新疆阿勒泰地

区教育局副局长苗威。同样身为吉林省援疆干部的

苗威深受触动,在第一时间联系了阿勒泰地区师范学

校。校方在了解情况后,认为阿依扎提已经完成了全

部课程,只是错过了毕业考试,于是决定给予她一次

补考机会。

这一次,阿依扎提没有再让梦想落空,以优异的

成绩通过了结业考试,终于拿到了那张“迟到的”毕业

证。

看到姐姐的毕业证书,正在读高二的妹妹那合扎

提在作文中写道:“我的双眼满是泪水,但却在模糊的

视线里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两年中,四平援疆工作队获得很多荣誉。2015年

1月,阿勒泰地委、行署授予四平援疆工作队“民族团

结进步模范单位”,这也是吉林省22个援疆地区和省

直部门中唯一获此殊荣的集体;还有“最美援疆干

部”、“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教师”等称号也接踵而

来,7名干部人才得到县委提拔或重用。

本报讯(记者 袁松年)2月4日,四平

市召开援疆干部人才座谈会,总结交流

援疆工作经验,部署落实下一步工作。

四平市委书记赵晓君用四句话来评

价两年来的援疆工作:谋划思路新;责任

落得实;推进力度大;工作抓得细。他

说,按照计划,3年援疆工作期满,四平市

投入规划外援疆资金将达2885万元。目

前,大部分对口援建部门都完成了任务,

累计已投入规划外援建资金1865万元,

32个项目已完工20个。

赵晓君说,2016年是四平市援疆工

作压轴的一年,必须进一步加大力度,创

新举措,压实责任,确保援疆工作圆满收

官,向中央和省委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会议对2016年援疆工作提出具体要

求:

保证资金拨付到位,促进规划外项

目落地。市援疆办和各对口援建部门要

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在规定时限内将援

建资金拨付到位。同时,援疆项目要早

谋划、早行动,与受援地密切配合,严格

按程序办事,切实把好事办好。

切实加强交流合作,努力形成互利

共赢局面。要借助援疆工作机遇,推动

双方在资源配置上优化组合,努力打破

区域壁垒,在全疆范围内寻找合作项目,

既实现援疆效益最大化,也为四平发展

搭建新平台。

打造援疆新载体,加强对援疆干部

的关怀。各对口援建部门在完成规划外

援建项目的同时,还要努力创建更多诸

如爱心捐助、艺术交流等形式多样的活

动载体,使援疆工作更加鲜活、更具特

色。要加强对援疆派驻人员及其家属的

关心关怀,各派出单位要主动承担、倍加

关爱,让援疆干部人才的家属感受到组

织的关怀和温暖,感受到“支持援疆、使

命光荣”的意义。

压 实 责 任 圆 满 收 官四平部署2016年援疆工作

700 多个日夜告诉你……——四 平 市 援 疆 工 作 队 记 事

本报记者 崔维利 袁松年

援疆教师在给当地学生辅导英语。 杨海涛 摄

援疆医生在病房询问病情。 杨海涛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