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27...林業研究專 vol. 25 no. 6 2018 77 動態 上海博物館參訪本所手工紙研究室...

8
林業研究專訊 Vol. 25 No. 6 2018 77 上海博物館參訪本所手工紙研究室 上海博物館一行五人由臺北故宮博物 院登錄保存處科長洪順興先生與三間保存修 復室負責人范定甫先生陪同下,於8 27 上午至本所參訪手工造紙暨紙質文物維護實 驗室與紙張物理實驗室。上海博物館目前研 究書畫裝裱修復配置有六人,另有兩人研究 手工紙,皆為專職。對於所內目前僅一人負 責手工紙及書畫裝裱研究還要維持紙張物理 實驗室正常運作直呼太不可思議了。參訪人 員認為在臺灣高溫多濕的環境下紙張物理實 驗室可以長年保持在恆溫恆濕的操作環境感 到佩服。上海博物館一行人認為研究手工紙 實有必要有一紙張性質檢驗室,因此針對紙 張物理實驗室的設置及溫溼度控制做了較深 入的詢問及請教,而故宮博物院洪先生也對 在故宮成立小型紙張老化及物理實驗室頗感 興趣,也請教本所研究人員徐健國先生。最 後,徐健國先生並致贈參訪者特殊加工手工 紙及出版品,參訪人員一致希望以後可以多 交流。(木材纖維組‧徐健國) 張森教授返臺指導相思樹優良母樹 選種育苗 相思樹為臺灣固有種,原產於恆春半 島。本所近年來在張森教授的指導下,以建 立有效種子園為目標,標定全臺各地通直圓 滿、枝下高大、生長快速之優良母樹,進行 採種、採穗、發芽及後裔試驗等工作,期能 建立完整的相思樹育苗體系。 張教授任教於美國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學 再生能源學院,為世界知名林業學者,此次 返臺的重點行程有三,分別為野外優良母樹 標定及結實情形調查、種子園與育苗現場勘 查以及蒞臨各校及本所演講。 在野外母樹調查部分,於9月上旬前往臺 東、屏東、桃園、新竹及南投等地,調查已 標定之優良母樹結實情形。張教授指出,由 於優良母樹分散各地,樹形高大且莢果成熟 時間不一,現場採種不僅曠日費時,亦有徒 勞之慮,故優良母樹的採種僅為短期之過渡 行為,長期目標仍應建立優良母樹種子園。 在育苗現場勘查部分,張教授走訪了屏 動態 本所徐健國先生為參訪人員解說紙張樣品陳列室及手工紙()以及參觀紙張物理實驗室() (袁黃駿 )

Upload: others

Post on 07-Jul-2020

7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8 27...林業研究專 Vol. 25 No. 6 2018 77 動態 上海博物館參訪本所手工紙研究室 上海博物館一行五人由臺北故宮博物 院登錄保存處科長洪順興先生與三間保存修

林業研究專訊 Vol. 25 No. 6 2018 77

動態

上海博物館參訪本所手工紙研究室

上海博物館一行五人由臺北故宮博物

院登錄保存處科長洪順興先生與三間保存修

復室負責人范定甫先生陪同下,於8月27日

上午至本所參訪手工造紙暨紙質文物維護實

驗室與紙張物理實驗室。上海博物館目前研

究書畫裝裱修復配置有六人,另有兩人研究

手工紙,皆為專職。對於所內目前僅一人負

責手工紙及書畫裝裱研究還要維持紙張物理

實驗室正常運作直呼太不可思議了。參訪人

員認為在臺灣高溫多濕的環境下紙張物理實

驗室可以長年保持在恆溫恆濕的操作環境感

到佩服。上海博物館一行人認為研究手工紙

實有必要有一紙張性質檢驗室,因此針對紙

張物理實驗室的設置及溫溼度控制做了較深

入的詢問及請教,而故宮博物院洪先生也對

在故宮成立小型紙張老化及物理實驗室頗感

興趣,也請教本所研究人員徐健國先生。最

後,徐健國先生並致贈參訪者特殊加工手工

紙及出版品,參訪人員一致希望以後可以多

交流。(木材纖維組‧徐健國)

張森教授返臺指導相思樹優良母樹

選種育苗

相思樹為臺灣固有種,原產於恆春半

島。本所近年來在張森教授的指導下,以建

立有效種子園為目標,標定全臺各地通直圓

滿、枝下高大、生長快速之優良母樹,進行

採種、採穗、發芽及後裔試驗等工作,期能

建立完整的相思樹育苗體系。

張教授任教於美國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學

再生能源學院,為世界知名林業學者,此次

返臺的重點行程有三,分別為野外優良母樹

標定及結實情形調查、種子園與育苗現場勘

查以及蒞臨各校及本所演講。

在野外母樹調查部分,於9月上旬前往臺

東、屏東、桃園、新竹及南投等地,調查已

標定之優良母樹結實情形。張教授指出,由

於優良母樹分散各地,樹形高大且莢果成熟

時間不一,現場採種不僅曠日費時,亦有徒

勞之慮,故優良母樹的採種僅為短期之過渡

行為,長期目標仍應建立優良母樹種子園。

在育苗現場勘查部分,張教授走訪了屏

動態

本所徐健國先生為參訪人員解說紙張樣品陳列室及手工紙(左)以及參觀紙張物理實驗室(右)。(袁黃駿 攝)

Page 2: 8 27...林業研究專 Vol. 25 No. 6 2018 77 動態 上海博物館參訪本所手工紙研究室 上海博物館一行五人由臺北故宮博物 院登錄保存處科長洪順興先生與三間保存修

林業研究專訊 Vol. 25 No. 6 201878

動態

東處、南投處、東勢處、嘉義處的苗圃及種

子園,對於苗圃的省工作業、種子貯藏應注

意事項以及相思樹種子園的採收作業等,均

提出許多專業建議。

此外,張教授也進行了三場演講,分別

在中興大學(以「為何要種好相思樹」為題)、

本所(以「打破林業永續最大收穫量的迷思」

為題)及嘉義大學(以「木材斷層掃瞄與製材優

化」為題),內容涵蓋了造林育苗、林業經濟

及製材技術,吸引許多林業學者、從業人員及

學子前往耹聽,並與張教授互相交換心得。

張教授心繫臺灣,也十分關心臺灣林業

的發展,期能藉由多次返臺實地勘查指導,

強化相關研究能量,以提升相思樹造林及利

用成效。(集水區經營組‧胡元瑋)

2018年食物森林之研發與利用研討會

為使民眾瞭解食物森林的研發與利用,

太麻里研究中心與臺東縣議會及林務局臺東

林區管理處於9月11日合辦「2018年食物森林

之研發與利用研討會」,邀請專家學者及原住

民講者分享食物森林的研發與利用成果,民

眾踴躍參與,深獲好評!本研討會假臺東縣議

會禮堂舉辦,與會人員達百餘位,實屬難得!

臺東縣議會秘書長陳劍賢更於致詞時希望藉

張森教授前往知本、墾丁、車城及和社實地勘查。(胡元瑋 攝)

Page 3: 8 27...林業研究專 Vol. 25 No. 6 2018 77 動態 上海博物館參訪本所手工紙研究室 上海博物館一行五人由臺北故宮博物 院登錄保存處科長洪順興先生與三間保存修

林業研究專訊 Vol. 25 No. 6 2018 79

動態

由此類活動與原住民保持密切的關係!

食物森林的概念在原住民社會存在已

久,非嶄新的生產及土地管理方式,本研討

會除了由專家學者介紹食物森林的藥用、食

用、染劑、舒壓療癒、環境觀賞等面向外,

更邀請鄒族的Voyu(吳新光)及邦查族/阿美族

的Kueichun.Miya(桂春‧米雅),分享原住民

的傳統山林智慧。

與會人員對各議題興趣濃厚,且踴躍

提問,例如中研院朱宇敏博士鑽研的白蟻與

雞肉絲菇、臺東區農改場陳敬文助理研究員

探討的胭脂樹應用等。另外,透過本所的研

究成果介紹,也讓聽眾對於綠梗山葵、牛樟

芝、食用蕨類、松露(塊菌)、精油、土肉桂、

天麻及附生植物等有更深入的認識;其中,

臺東地區松露的發現更成為場中焦點,紛紛

詢問其氣味及食用性等,互動熱烈。(太麻里

研究中心‧賴政徽)

2018年的森林資源保存與利用研討會

森林資源保存與利用研討會從2007年舉

辦至今已邁向第12年,每年都吸引許多從事

林業相關工作以及森林資源研究的專家學者

們熱情參與。今年特別邀請李明仁校長、王

亞男考試委員、黃裕星前所長、郭幸榮名譽

教授、張上鎮教授與林世宗教授等各領域的

專家來主持會議,提供寶貴的意見交流。

本次研討會由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業試

驗所主辦,於2018年9月13~14日在本所四樓

會議室進行,並由張彬所長親自主持開場。

研討會內容涵蓋多個不同領域,包含繁殖育

苗、林木遺傳、林產物利用、育林技術以及

傅春旭博士於綜合討論回覆問題,結束時仍滿座。(賴政徽 攝)

2018年的森林資源保存與利用研討會與會貴賓合照。(蘇德忠 攝)

Page 4: 8 27...林業研究專 Vol. 25 No. 6 2018 77 動態 上海博物館參訪本所手工紙研究室 上海博物館一行五人由臺北故宮博物 院登錄保存處科長洪順興先生與三間保存修

林業研究專訊 Vol. 25 No. 6 201880

動態

森林生態等,共有33篇論文投稿。

會議中除了有林業相關學者們發表研究

成果外,今年還有法務部調查局的同仁前來

報告,利用DNA分子標誌,開發鑑識判別盜

伐木的科學方法,使研討會內容更加多元豐

富。在會後的綜合討論中,大家也針對植物

的開花機制、花芽與葉的分化條件、所需之

冷積時間長短、溫度等議題熱烈討論。2018

年的森林資源保存與利用研討會就在各大專

院校、政府機關與研究單位等近120人次的參

與和熱烈討論中圓滿落幕。(育林組‧成允聖)

林業試驗所107年度9月份專題演講

本所於107年9月21日舉辦科技研究專題

報告,本次主講者為森林利用組林裕仁副研

究員和森林經營組湯適謙副研究員,講題為

「友善環境之木竹材採運機械與作業道規劃

技術研究」與「友善環境之木竹材採運作業

與小型林業機械應用之研發」。

為因應提高國產材自給率之趨勢,改善

國內之採運系統,林裕仁副研究員借鏡國外

森林作業機械化經驗與林業人才培訓機制,

提供作為振興臺灣林業政策擬訂參考。計畫

執行期間參訪日本、芬蘭兩國的產、學、研

機構,瞭解其林業的扶持政策及林木採運技

術,並與國內學校共同舉辦技術講習,以培

育國內相關人才。同時也完成適合國內林木

採運作業之「森林作業道施作基本原則」草

案,以期強化林區作業道路網規劃與施作知

識,健全國內林業經營管理。

為嘗試解決國內面臨林業勞動力不足

及高齡化現象,湯適謙副研究員進行發展對

友善環境之智能化自動林業機械及人工林集

運作業效率、作業成本進行研究。目前研製

中的「行動式多功能木材收穫機」,可集伐

木、造材、集材,裝材及林道土場整理功能

於一機,在山地及平地疏伐作業之作業量為

3.2 m3/人‧日及4.4 m3/人‧時;機械疏伐成本

為632元/噸、人工疏伐為854元/噸,在段木售

價為1,000元/噸的條件上,機械疏伐作業更具

經濟效益。(技術服務組‧陳瑞琴)

林業試驗所107年9月21科技研究專題報告主講者由左至右分別為林裕仁副研究員和湯適謙副研究員。(陳瑞琴 攝)

Page 5: 8 27...林業研究專 Vol. 25 No. 6 2018 77 動態 上海博物館參訪本所手工紙研究室 上海博物館一行五人由臺北故宮博物 院登錄保存處科長洪順興先生與三間保存修

林業研究專訊 Vol. 25 No. 6 2018 81

動態

林業試驗所出版《佛里神父》一書

榮獲第42屆金鼎獎

文化部於107年10月4日舉行第42屆金鼎獎

頒獎典禮,本所出版的《佛里神父Père Urbain

Jean Faurie (中文版)》一書,在眾多競爭者中

脫穎而出,榮獲該屆金鼎獎政府出版品類圖書

獎殊榮,是日由張彬所長、作者李瑞宗教授與

南松山天主堂盧德輝神父一同上臺領獎。

《佛里神父》一書是植物園組為籌辦臺北

植物園120週年紀念系列活動,緬懷臺灣植物

學基礎研究前輩的努力與激勵後進,所策劃的

「臺灣植物調查與植物分類學者」系列叢書之

一,委由李瑞宗教授與植物園組董景生組長主

編,邀請擅長植物史書寫的李瑞宗教授撰文。

本書敘述臺灣早期的法國籍植物採集家

《佛里神父》,1903-1914年來臺採集期間,深

入臺灣叢林探險、採集與記錄植物資源的故

事,佛里神父對於一般國人來說雖然非常陌

生,但對於當時臺灣植物尚屬未知的國際社會

而言,從此打開了一扇窗。佛里神父熱衷投身

山林,最終卻不幸於野外採集時染病身亡,成

為奉獻於臺灣植物研究的重要先驅。

作者李瑞宗教授大量爬梳古老典籍、文

獻、照片、影像等事證,整理散落在各處的隻

字片語,詳實考據了佛里的行腳與年代紀事,

透過清新順暢的筆觸、情意悠長的敘事,傳達

出佛里神父對於植物研究的熱情、專注與貢

獻;同時也帶領讀者身歷其境的重回探索臺

灣山林資源的冒險年代,成功地連結人民與

土地的歷史情感與環境記憶,內容精彩豐富,

值得細細品味。(植物園組‧林鴻志)

2018生態博覽會―幸褔森活植物染親子杯墊DIY

本所107年10月6日及7日於大安森林公園

2018生態博覽會進行「幸褔森活植物染親子

杯墊DIY」,由本所育林組與臺北市立動物園

合作,在以科研基礎築底下,突破一份染材

只能萃取染劑的製程,發展以尤加利枝葉在

萃取染劑過程中,收集並製造尤加利純露及

精油,並於現場供作香氛讓臺北市柯文哲市

長及現場民眾體驗,吸引大批民眾參觀詢問

張彬所長、作者李瑞宗教授與南松山天主堂盧德輝神父一同上臺領獎。(董景生 攝)

Page 6: 8 27...林業研究專 Vol. 25 No. 6 2018 77 動態 上海博物館參訪本所手工紙研究室 上海博物館一行五人由臺北故宮博物 院登錄保存處科長洪順興先生與三間保存修

林業研究專訊 Vol. 25 No. 6 201882

動態

及媒體拍攝,另外利用褔木、薯榔、尤加利

及香蕉汁等植物進行植物染DIY杯墊,在蔓藤

與林農廢棄物化為春泥前,擷取最後一抹色

彩進行天然染色。

謝靜敏助理研究員現場除了示範如何以

天然植物進行植物染外,並以生動活潑且寓教

於樂的方式,解說如何在不破壞水土保持為前

題下發展林下經濟,找到混農林的新經濟模

式,將林下經濟導入山林,讓民眾認同應經營

林下經濟並活化林地、保有私有林地經濟生產

價值而不至荒廢,繼而帶動「山村振興」。

本次活動囿於現場場地有限,僅辦理八

場次,原訂80人次體驗,因現場民眾踴躍,

共有93人次體驗,成功達到曝光宣傳行銷推

廣之目的。(育林組‧謝靜敏)

蓮華池第二梯次森林療育嚮導志工

研習班

近年來臺灣各單位紛紛投入自然療癒研

究與活動,試圖用自然的療癒力量減輕都市化

石佳蓉博士引導學員進行療癒體驗。(林仁瀚 攝)

本所張彬所長及臺北市柯文哲市長一同體驗尤加利純露香氛

並與植物染體驗民眾握手。(臺北市政府公園處倪仲儀 攝)

Page 7: 8 27...林業研究專 Vol. 25 No. 6 2018 77 動態 上海博物館參訪本所手工紙研究室 上海博物館一行五人由臺北故宮博物 院登錄保存處科長洪順興先生與三間保存修

林業研究專訊 Vol. 25 No. 6 2018 83

動態

所帶來的身心負面影響,強調本有生態系(自

己與地球)的平衡關係與連結,減少現代人所

罹患的「大自然缺失症」。為推廣此概念,林

試所蓮華池研究中心(以下稱本中心)於今年10

月18日邀請石佳蓉博士與賴燕慧老師舉辦第二

梯次森林療育嚮導志工研習班,共有本中心同

仁、社區居民及社區營造師等共52位參加。石

佳蓉博士以生態的益康力量、生態療癒活動介

紹為題,與學員們分享多年來輔導社區療癒規

劃的所見所聞,增加學員對療癒的認識!

下午則由石佳蓉博士與賴燕慧老師分別

進行蓮華池森林主題活動體驗,在肖楠木屋

步道、生態池、木屋草坪及2號集水區等地,

在自然環境中或聞或聽,並進行學員團體創

作互動與分享,引領大家如何體驗自然,而與

自然產生共鳴達到療癒的目的。賴燕慧老師

在草坪上引領大家以輕鬆的心情,做大肢體

的伸展活動,在微風中達到身、心的放鬆。

綜觀本次課程,利用本中心之自然資

源,以較輕鬆但全面的角度了解生活周遭的

生態益康力量,透過活動帶領重新領受我們

與自然之間的互動,希望能為生態志工、休

閒遊憩業者或社區營造等與規劃自然資源相

關之產業帶來不同的思維。(蓮華池研究中

心‧林仁瀚、陳舜英)

國立臺灣大學實驗林管理處至蓮華

池辦理林業觀摩暨交流活動

國立臺灣大學實驗林管理處(以下簡稱臺

大實驗林)蔡明哲處長於今(107)年10月31日率

領其行政團隊主管及學者共27位,來到林業

試驗所蓮華池研究中心(以下簡稱本中心)進行

林業試驗觀摩與交流活動,當日上午臺大實

驗林假本中心二樓會議室進行處務會議,下

午則為野外觀摩。

野外觀摩第一站為集水區試驗之介紹,

包括坡地檳榔園沖蝕觀察試區、量水堰與土

壤滲漏計試區等,由本所集水區經營組游漢

明組長與曾俊偉助理研究員負責解說,曾助

理研究員細心說明設置的歷史、目的、各項

設施與成果。第二站來到木屋旁的養蜂試

區,首先由保護組葛兆年組長說明林下養蜂

的生態與經濟目的,隨後由養蜂業者王智聰

先生分享天然林養蜂的效益與成果,並簡單

示範養蜂技巧,蔡處長特別有興趣,捲起袖

子跟著學如何採收蜂蜜,並當場品嚐美味的

天然熟成蜜。最後一站來到劣化杉木林疏伐

後種植臺灣山茶、咖啡、山胡椒(天然下種)與

石斛類之試區,由本中心黃志堅研究助理介

紹試區設置方式與監測成果。

臺大實驗林蔡處長觀摩後表示,林下經

濟是近年來可以創造生態、經濟與食源兼顧

之林業經營新模式,蓮華池林下養蜂與劣化

林經營模式,是臺大實驗林未來森林經營的

曾俊偉助理研究員說明集水區經營試驗概況(林仁瀚攝)

Page 8: 8 27...林業研究專 Vol. 25 No. 6 2018 77 動態 上海博物館參訪本所手工紙研究室 上海博物館一行五人由臺北故宮博物 院登錄保存處科長洪順興先生與三間保存修

林業研究專訊 Vol. 25 No. 6 201884

動態

本所107年10月人員異動單

調陞人員

姓 名 原任職務 新任職務 生效日

陸聲山 森林保護組副研究員 森林保護組研究員 107.10.30

林裕仁 森林利用組副研究員 森林利用組研究員 107.10.30

離職人員

姓 名 原任職務 新任職務 生效日

黃怡華 主計室約僱職務代理人 ― 107.10.31

回職復薪

姓 名 原任職務 新任職務 生效日

蔡佩穎 ― 主計室約僱助理 107.10.31

新進人員

姓 名 原任職務 新任職務 生效日

李隆恩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

羅東林區管理處技士森林經營組助理研究員 107.11.16

劉宇軒澎湖縣政府農漁局

林務公園管理所技士集水區經營組助理研究員 107.11.30

平調人員

姓 名 原任職務 新任職務 生效日

歐書寰 植物園組助理研究員 技術服務組助理研究員 107.11.30

重要學習對象。此外,本中心許原瑞主任也

帶大家到私房秘境,觀看蓮華池之寶―菱形

奴草(只有這時期才能見到其開花),並享用陳

舜英副研究員食療團隊,精心準備的洛神花

茶、土肉桂及百香果愛玉等甜點,滿足每人

的味蕾。(蓮華池研究中心‧林仁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