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6 流量即一切已成过去 国内首部科幻网剧上线 蛋黄3秒“变脸” 鹿...

1
流量即一切已成过去 鹿晗需要一场“翻身仗” 主演电影遭遇票房口碑“双冷遇”业内建议介入短视频寻求机遇 A16 演艺圈 2019年8月22日 星期四 如何看流量担当? 鹿晗:没有人会一直站在顶端 鹿晗,1990 年 4 月 20日出生于北京,2008 年赴韩国留学。有一天 他在韩国购物街—明 洞逛街时,被 S.M 公司 星探发掘,2010 年签约 成为旗下练习生,2016 年 7 月正式在中国自由 开展演艺工作。 从 2014 年到 2018 年,四年鹿晗参演了七 部电影、两部电视剧,还 有若干综艺。其间,鹿 晗也迎来演艺事业的巅 峰,被看做是“顶级流 量”:荣登“中国90后十 大影响力人物”榜首,并 以 2.7 亿 财 富 居 2016 “中国 90 后富豪榜”第 五位;主演张艺谋执导 的好莱坞电影《长城》, 饰演士兵彭勇;2017 年 1 月首次登上央视春节 联欢晚会演唱歌曲《爱 你一万年》;主演古装玄 幻剧《择天记》,该剧平 均收视率达 1.12,全网 播放量突破 270 亿,为 周播剧场开创以来非暑 期档收视冠军;2018 年 演唱会的上座率在某种 程度上证明了他作为歌 手的实力—三场演唱 会超过十万人次到场。 娱乐圈从来不缺俊 男靓女,在新人辈出的 时代,流量很难长久,过 气这件事时刻都在发 生,能留下令人叫好的 作品才是王道。鹿晗也 明白这个道理,他曾坦 言: “没有人会一直站在顶端。” 与其被动接受,不如主动迎接。他自组工 作室,并有意识地减少了影视工作的数量,“心 态放平就好了”。鹿晗本人对此看得很开,他对 自己的业务能力很有信心,还曾担心大家只看 到流量明星身上的流量,而忽略了这个人身上 的闪光点。 但是心态放开,并不代表事态就能顺利,他 主演的电影《上海堡垒》上映以来的票房失利、演 技遭受质疑,甚至导演插刀、甩锅,让鹿晗第一次 尝到演艺事业跌至谷底的滋味。 票房的大旗该谁抗? 营销专家:流量创造一切已成过去 当然一部电影能否成功,有很多因素的制 约,资深经纪人徐建军接受北京青年报记者采访 时分析,《上海堡垒》的失利,导演的选择、演员的 表现都有失误,很难界定就一定是谁的责任,从 导演到演员都应该承担责任。而选择流量艺人 当主角,并不意味着一定有票房,因为流量就是 粉丝,流量高低也会分时段,可能近期因为某一 事件流量会走高,但也可能因为艺人出现负面新 闻流量就减少。但不管是不是流量艺人,都需要 用作品说话。 娱乐营销专家、娱乐私塾创始人田金双接受 北青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滕华涛说用错鹿晗,其 实可以理解,鹿晗并不适合这个题材,这本来是 一场影视领域的商业误会。 田金双认为,靠流量支撑票房的时代已经成 为过去。 “导演选演员时,忽视了作品的题材、受众 的审美心理,起步就是错误的,在这部作品中,鹿 晗并未发挥出自己的演艺优势,虽然不能说鹿晗 在演戏方面没下过功夫,但明显他是属于颜值大 于演技的偶像派。这种题材的电影,起用流量明 星,的确很难扛起票房的大旗。”田金双说。 鹿晗仅余的流量没能贡献给电影票房,反而 让他在告别“顶级流量”的路上越走越远,人们不 禁要问:鹿晗们的流量时代真的结束了吗?他们 将何去何从? 流量艺人如何转型? 资深经纪人:要通过作品为自己加分 实际上鹿晗遇到的问题,不是他一个人的问 题,而是和他同类型的艺人们普遍面临的现状, 转型和摆脱流量标签是当务之急。 田金双认为,鹿晗们应该通过自身努力寻找 机遇,首先提升演技,其次进行相应的商业转 型。鹿晗想要转型,就需要在作品上下功夫,但 他不是影视科班出身,更不是实力派,所以这是 一个不小的挑战。 田金双建议,可以不必急于接拍影视作品, 而是先介入短视频的拍摄。随着 5G 时代的到 来,短视频逐渐开始向影视业发起冲锋,受众有 了更多选择权,视频社交媒体越来越受到人们的 青睐,比如暖男人设的演员郭冬临,以及王祖蓝、 罗志祥、薛之谦、吴亦凡等艺人,都通过这种方式 发挥了各自的优势,越来越受到公众的关注。鹿 晗想要打翻身仗,最直接最好的方式就是 介入短视频,把自己的优势通过短视 频再度预热。 田金双认为,以前艺人百分之六 十的收益来源于商业广告,但现在通 过短视频平台的传播,很多网络达 人、博主的带货能力直接赶超传统 艺人和“小鲜肉”。影视也在向短视 频转化, “这种情况下鹿晗以及他背后 的操盘者也应该进行重新思考,仅仅依 靠运气、机遇是不够的,现在包装呈现多 元化,对于一个艺人的演艺实力和商业突 围也形成挑战,同时这也是绝佳的机会。” 徐建军则认为,流量艺人在接拍作品 之前要对每一部作品认真把关,并且要量 力而行,以自己是否能把握、胜任角 色为最主要的出发点,这样才 能通过作品为自己加 分,同时也是对作品 的重视和对观众的 尊重,有了立得住 的作品,自然就 会得到观众和业 内的认可。 文/本报记者 寿鹏寰 统筹/满羿 供图/ 视觉中国 本报讯 (记者 肖扬 )日前,国内首部科幻 迷你剧《蛋黄人》在爱奇艺上线播出,该剧从中 国本土的角度探索了外星生物与人类的友谊, 讲述了一名宅男与外星人“蛋黄”的青春、成长 与情感陪伴。剧中的“蛋黄”让观众们感觉到非 常可爱,导演钱宁黄则定义它是“眼神无辜、内 心腹黑”,“‘蛋黄’可以在3 秒内从最无辜变为 最恐怖,这种暴力反差萌是它的杀手锏。” 《蛋黄人》由钱宁黄编剧执导,翁子光监制, 林柏宏、虞朗、于翔、陈碧舸等一众新生代演员联 袂主演。剧情讲述了宅男大学生李致远(林柏宏 饰)因误喝可乐而被一个类似蛋黄的外星生物入 侵身体,不仅治愈了自己的癌症,更获得了超乎 常人的力量。在好友王思达(于翔饰)以及暗恋 女神小南(虞朗饰)等人的合作下,共同展开了一 场“智斗外星人保卫地球”的科幻之旅。 钱宁黄表示,该剧并不同于以往超级英雄 片的庞大世界观,而是一部有科幻感的青春 剧。钱宁黄在剧中融入了自己的青春印记, “我 筹拍这部剧时大学毕业没多久,还保留着对于 学生时代的鲜明记忆,那种大学宿舍的生活会 让年轻观众有一种代入感和共鸣感。我把这些 真实的生活状态还原了,让人们相信这样一个 故事氛围,然后再加入‘奇观’,与男主角一同去 见证奇迹。” 虽然《蛋黄人》是一部软科幻网剧,但是,特 效方面的难度并不输于科幻大片。据悉,其高难 度的特效镜头占到总特效量的40%,其中最重要 角色—硅基生物“蛋黄”均由电脑特效完成,而 且是最艰难的生物特效。钱宁黄介绍, “蛋黄”的 难度恰恰在于它的简单: “它的造型特别单一,没 有毛发、没有肢体,这种简单的形象中却要演变 出各种表情和行为,这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本报讯 (记者 肖扬 )据悉,由于索尼和漫 威在新的协议方面产生巨大分歧,漫威影业总 裁凯文·费奇将不再参与制作未来的蜘蛛侠电 影,蜘蛛侠可能要退出漫威宇宙。 之前的状况是索尼出资,漫威获得蜘蛛侠 电影票房收益的5%,但是漫威方面现在提出 了同比例出资、平分收益的要求,索尼当然拒绝 了,漫威于是也翻脸了。这意味着蜘蛛侠可能 要离开漫威电影宇宙了,除非重启谈判,而且还 要有奇迹发生,否则蜘蛛侠与漫威便会缘尽。 此消息一出,让漫威迷们一时难以接受。 今年 6 月上映的《蜘蛛侠:英雄远征》还致敬了 《复仇者联盟 4:终局之战》,16 岁的身形单薄的 蜘蛛侠接过了钢铁侠的衣钵,承接一代漫威宇 宙的逝去与更迭,这种回环式的告别慰藉了影 迷心中的感伤,成为漫威宇宙第三阶段的收官 之作。然而,刚刚“归队”没多久的蜘蛛侠如今 又要离开漫威,恐怕蜘蛛侠扮演者“荷兰弟”和 漫威迷的心都要碎了。 背景蜘蛛侠、漫威、索尼之间到底是怎样的关 系?这就不得不涉及漫威的一段伤心往事了。 原来,20年前的漫威还只是个靠卖电影版权为 生的、不太得志的漫画公司,在濒临破产危机的 时刻,漫威于1996年把一些角色的版权卖给了 索尼哥伦比亚公司,这其中就有蜘蛛侠、毒液、 屠杀等。 2015 年,索尼和漫威正式达成协议,蜘蛛 侠这一角色可以出现在漫威电影宇宙中,但索 尼依旧保留对于蜘蛛侠电影的融资、发行、创意 管控权,两个电影宇宙得以共同享有蜘蛛侠,并 进行有限的互动。这也就有了《美国队长 3》和 《蜘蛛侠:英雄归来》中由“荷兰弟”汤姆·赫兰德 饰演的青春版“小蜘蛛”,蜘蛛侠的身影终于重 现漫威电影宇宙。如今,由于利益分配的原因, 蜘蛛侠这棵摇钱树被两边争夺,导致蜘蛛侠可 能又将再次流落在漫威宇宙之外。 不知道是不是为了“告别”,索尼影业确认 《蜘蛛侠:英雄远征》将于 8 月 29 日重新登陆北 美影院重映一周,重映版本将会有4分钟的新 片段,包括蜘蛛侠在欧洲之行前拍摄的一些视 频。《蜘蛛侠:英雄远征》电影在中国内地上映时 间为 6 月 28 日,鉴于国内影片的审核制度,重映 版可能不会在中国内地上映。 国内首部科幻网剧上线 蛋黄3秒“变脸” 索尼和漫威为何 争夺蜘蛛侠? 听听《愤怒的小鸟 2》放映厅里癫狂 的笑声,就知道这部电影有多欢乐了,这 个经典的游戏 IP 如今又被电影点燃了 热度。 说了好多年、但一直做不好的“影游 联动”,如今又有了新的启示。 《愤怒的小鸟》这个游戏已经有十年 历史了。2009年,一家叫做Rovio的芬 兰公司推出了他们开发的游戏。游戏玩 法很简单,你通过触屏控制一个弹弓的 强弱和角度,把一只只小鸟当做愤怒的 子弹发射出去,目标就是一群小猪。 《愤怒的小鸟》在刚刚推出时,取得 了巨大的成功。但是自2015年起,这个 游戏的吸引力在渐渐地消失。Rovio 当 然不会轻易放弃这个风靡世界的IP,于 是在2016年暑期,由该片改编的同名电 影登陆全球,凭借8000万美元的制作成 本,在全球赚到了 3.7 亿美元的票房,其 中在中国的票房高达 5.14 亿人民币。 毫无剧情的休闲小游戏反而让电影 《愤怒的小鸟》有着更大的创作自由和想 象空间。编剧们脑洞大开,讲述了一个新 的故事,依托游戏中的小鸟和猪猪形象, 设置了“胖红”这个爱愤怒的小鸟,它因为 有两条黑黑的粗眉毛被嘲笑和冷落。小 鸟与绿猪在电影里依然是敌对关系,而游 戏中拉弹弓的核心玩 法在电影中也有巧妙 的体现,不只是战争 武器,还是岛内的交 通工具。 如果说电影《愤 怒的小鸟》第一部吸 引的是众多游戏玩家 的话,《愤怒的小鸟 2》的游戏 IP 的身份 已经淡化了许多,凭 借的是自身的功力。 编剧们也继续大胆地 发挥,让天外来冰空 降小岛,神秘怪客预 告毁灭,鸟岛和猪岛 陷入慌乱之中,于是, “天下危亡,猪鸟有 责”,在正义的感召 下,两位宿敌搁置争 端,化敌为友,开始了 拯救之旅。恶搞的 特工元素和又萌又 凶的三只小小鸟,让 《愤怒的小鸟 2》再次 吸粉无数。 游戏改编成影 视作品一直以来都 是难题,如果遵循游 戏的改编会让非玩 家感觉到生疏,难以 融入;如果抛弃游戏 而另辟故事线又会 让玩家觉得失去了 游戏的核心精神,这 种两难境况使得“影 游联动”多年来成为 一个空洞的理想,很 难有作品成功。 比如,2016 年上 映的《魔兽》电影版, 尽管中国玩家纷纷 “为情怀买单”,贡献了 14 亿人民币的票 房,但《魔兽》在全球表现乏力,最终还是 亏损了 1500 万美元。据游戏产业分析 人士认为,魔兽的1亿粉丝约有十分之 一在中国,《魔兽世界》全球 1100 万玩家 里,中国玩家就有 500 万。所以,电影 《魔兽》在中国的高票房符合基于玩家基 数设定的预期,也就是说,《魔兽》赚到的 是中国游戏粉丝们的钱。难怪好莱坞对 于此类电影普遍没有好感,认为游戏改 编电影有着显而易见的投机取巧倾向, 就是瞄准了粉丝的钱包。 游戏产业与影视产业分属两个不同 行业,游戏的行业特性、市场表现也与影视 产业有着明显不同,如何打破次元壁融合 电影与游戏,现在行业内也很迷茫,就连电 影《魔兽2》的计划都搁置了,开拍无望。这 也给影游联动的前景带来了不确定性。 但是《愤怒的小鸟》系列电影却提供 了一个有效的路径,它的成功在于借用 了游戏的框架和世界观,而在故事上进 行了全面的重构。由此可见,过度依赖 游戏 IP 热度的电影反而会消耗观众的 信任度,若想博得认可,只有创新这一条 艰难之路。这只愤怒的小鸟也许会让 “影游联动”再次拥有振翅的动力。 文/本报记者 肖扬 愤怒的小鸟 2 能否点燃“影游联动”激情? 编辑/徐晓蕾 王岗 美编/左小榕 责校/李克明 下载北京头条 App 让现在告诉未来 《上海堡垒》导演滕华涛在最新接受某自媒体 采访时称自己用错了鹿晗,此番话语上了热搜。滕 导这么做确实有“甩锅”嫌疑,整体上看似护着鹿晗 —“鹿晗真的很好”、 “技术上我对鹿晗没有意 见”,但是,话外音里还是在说用错了鹿晗导致全盘 皆输—“我用错了鹿晗,在一个不适合他的类型 里”、 “真的不是鹿晗不好……是不是能让鹿晗这样 的偶像去演,当时没判断好”。 但是,早先滕华涛在影片上映之前的说法可不 是这样的。他表示自己看小说时就觉得这个角色 与鹿晗很吻合: “江洋身上有‘少年感’,鹿晗很适 合,而且鹿晗非常聪明,他对于导演的要求变化很 快,而且很准确,此外因为他会跳舞,所以动作协调 性比较好,一些打斗的场面完成度比较高……有一 场是我们最后杀青前拍的那场,就是在飞机上听到 灰鹰小队的人牺牲了的消息,他表演的不光是哭, 内心呈现出来的那个状态非常好。” 鹿晗在《上海堡垒》中的表现有目共睹,无须 特意洗白,但也无须再黑。但是,作为一名资深 导演,在影片上映前后对于一个演员的判断就出 现了如此大的差异,给人的感觉明显是在根据舆 论风向而推脱自己的责任,这种行为就有点不仗 义了。 众所周知,一部电影作品往往会被特别标注为 “某某导演作品”,这说明导演对于一部电影承担主要 的责任,一旦成功也会享有所有的荣耀。而演员是十 分被动的,导演、编剧、剪辑的环节一旦出现问 题,都会影响电影最终的呈现质量,一 个演员在演戏时看不到影片的整 体,他看到的只是属于自己的那 一部分片段,演员根本无法左 右整部电影的风格与节奏。 而导演的一个功力所在 也是调适演员的表演,一旦 发现演员的表现与类型不符, 那么导演是应该最迅速的感知 者,他需要快速地与演员沟通, 做出相应的调整。如果鹿晗的表 演与科幻不符,那么导演为何不帮 助他改变?不能仅仅因为鹿晗的偶 像身份树大招风,就觉得后悔。 既然滕华涛导演之前已经在 微博上进行了道歉,那干脆 就担当到底,从剧本 和执导水准上找 到缺憾;或者干 脆就沉默蓄 力,为下部作 品而去积极 地准备。这 时候还忍不 住寂寞,受不 了委屈,想着 借自媒体大 号为自己的 利益说上两 句,那就是 把做人的格 局都做小了。 如今对外说话的渠 道确实挺多的,想辩 解、想宣泄分分钟就 能实现,但是,古语说 得好,言多必失,尤其在 这个网络如此发达的时 代,做好自己、谨言慎行,恐 怕才是最正确的路。 文/本报记者 肖扬 1990 年 出 生 的 鹿晗,马上也要三十 岁了,在他即将迈入 而立之年之际,却突 遭演艺事业的滑铁 卢,一部电影作品让 他的演艺事业遭遇前 所未有的挑战。 由滕华涛执导、 鹿晗主演的电影《上 海堡垒》上映后遭遇 票房和口碑的双冷 遇。在这种情况下, 导演滕华涛在采访中 称“用错了鹿晗”。之 后演员向佐加入论 战,发文称滕华涛当 初会用鹿晗看中的就 是他的顶级流量,现 在却把锅甩在演员身 上,没有身为导演的 修养。 流量担当的标 签已然被揭下,演技 实力的招牌却还没有 竖起……无人知道这 场滑铁卢会伴随鹿晗 多久,但对他来说,更 重要的是如何打一场 漂亮的翻身仗。 文艺弹 称选错鹿晗为哪般?

Upload: others

Post on 14-Aug-2020

5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A16 流量即一切已成过去 国内首部科幻网剧上线 蛋黄3秒“变脸” 鹿 …epaper.ynet.com/images/2019-08/22/A16/bjqnb20190822A16.pdf · 1月首次登上央视春节

流量即一切已成过去鹿晗需要一场“翻身仗”主演电影遭遇票房口碑“双冷遇” 业内建议介入短视频寻求机遇

A16 演艺圈 2019年8月22日 星期四

如何看流量担当?鹿晗:没有人会一直站在顶端

鹿晗,1990年4月20日出生于北京,2008年赴韩国留学。有一天他在韩国购物街——明洞逛街时,被S.M公司星探发掘,2010年签约成为旗下练习生,2016年7月正式在中国自由开展演艺工作。

从2014年到2018年,四年鹿晗参演了七部电影、两部电视剧,还有若干综艺。其间,鹿晗也迎来演艺事业的巅峰,被看做是“顶级流量”:荣登“中国90后十大影响力人物”榜首,并以 2.7 亿财富居 2016

“中国90后富豪榜”第五位;主演张艺谋执导的好莱坞电影《长城》,饰演士兵彭勇;2017年1月首次登上央视春节联欢晚会演唱歌曲《爱你一万年》;主演古装玄幻剧《择天记》,该剧平均收视率达1.12,全网播放量突破270亿,为周播剧场开创以来非暑期档收视冠军;2018年演唱会的上座率在某种程度上证明了他作为歌手的实力——三场演唱会超过十万人次到场。

娱乐圈从来不缺俊男靓女,在新人辈出的时代,流量很难长久,过气这件事时刻都在发生,能留下令人叫好的作品才是王道。鹿晗也明白这个道理,他曾坦

言:“没有人会一直站在顶端。”与其被动接受,不如主动迎接。他自组工

作室,并有意识地减少了影视工作的数量,“心态放平就好了”。鹿晗本人对此看得很开,他对自己的业务能力很有信心,还曾担心大家只看到流量明星身上的流量,而忽略了这个人身上的闪光点。

但是心态放开,并不代表事态就能顺利,他主演的电影《上海堡垒》上映以来的票房失利、演技遭受质疑,甚至导演插刀、甩锅,让鹿晗第一次尝到演艺事业跌至谷底的滋味。

票房的大旗该谁抗?营销专家:流量创造一切已成过去

当然一部电影能否成功,有很多因素的制约,资深经纪人徐建军接受北京青年报记者采访时分析,《上海堡垒》的失利,导演的选择、演员的表现都有失误,很难界定就一定是谁的责任,从导演到演员都应该承担责任。而选择流量艺人当主角,并不意味着一定有票房,因为流量就是粉丝,流量高低也会分时段,可能近期因为某一事件流量会走高,但也可能因为艺人出现负面新闻流量就减少。但不管是不是流量艺人,都需要用作品说话。

娱乐营销专家、娱乐私塾创始人田金双接受北青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滕华涛说用错鹿晗,其实可以理解,鹿晗并不适合这个题材,这本来是

一场影视领域的商业误会。田金双认为,靠流量支撑票房的时代已经成

为过去。“导演选演员时,忽视了作品的题材、受众的审美心理,起步就是错误的,在这部作品中,鹿晗并未发挥出自己的演艺优势,虽然不能说鹿晗在演戏方面没下过功夫,但明显他是属于颜值大于演技的偶像派。这种题材的电影,起用流量明星,的确很难扛起票房的大旗。”田金双说。

鹿晗仅余的流量没能贡献给电影票房,反而让他在告别“顶级流量”的路上越走越远,人们不禁要问:鹿晗们的流量时代真的结束了吗?他们将何去何从?

流量艺人如何转型?资深经纪人:要通过作品为自己加分

实际上鹿晗遇到的问题,不是他一个人的问题,而是和他同类型的艺人们普遍面临的现状,转型和摆脱流量标签是当务之急。

田金双认为,鹿晗们应该通过自身努力寻找机遇,首先提升演技,其次进行相应的商业转型。鹿晗想要转型,就需要在作品上下功夫,但他不是影视科班出身,更不是实力派,所以这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田金双建议,可以不必急于接拍影视作品,而是先介入短视频的拍摄。随着5G时代的到来,短视频逐渐开始向影视业发起冲锋,受众有了更多选择权,视频社交媒体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比如暖男人设的演员郭冬临,以及王祖蓝、罗志祥、薛之谦、吴亦凡等艺人,都通过这种方式发挥了各自的优势,越来越受到公众的关注。鹿晗想要打翻身仗,最直接最好的方式就是介入短视频,把自己的优势通过短视频再度预热。

田金双认为,以前艺人百分之六十的收益来源于商业广告,但现在通过短视频平台的传播,很多网络达人、博主的带货能力直接赶超传统艺人和“小鲜肉”。影视也在向短视频转化,“这种情况下鹿晗以及他背后的操盘者也应该进行重新思考,仅仅依靠运气、机遇是不够的,现在包装呈现多元化,对于一个艺人的演艺实力和商业突围也形成挑战,同时这也是绝佳的机会。”

徐建军则认为,流量艺人在接拍作品之前要对每一部作品认真把关,并且要量力而行,以自己是否能把握、胜任角色为最主要的出发点,这样才能通过作品为自己加分,同时也是对作品的重视和对观众的尊重,有了立得住的作品,自然就会得到观众和业内的认可。文/本报记者

寿鹏寰统筹/满羿

供图/视觉中国

本报讯(记者 肖扬)日前,国内首部科幻迷你剧《蛋黄人》在爱奇艺上线播出,该剧从中国本土的角度探索了外星生物与人类的友谊,讲述了一名宅男与外星人“蛋黄”的青春、成长与情感陪伴。剧中的“蛋黄”让观众们感觉到非常可爱,导演钱宁黄则定义它是“眼神无辜、内心腹黑”,“‘蛋黄’可以在3秒内从最无辜变为最恐怖,这种暴力反差萌是它的杀手锏。”

《蛋黄人》由钱宁黄编剧执导,翁子光监制,林柏宏、虞朗、于翔、陈碧舸等一众新生代演员联袂主演。剧情讲述了宅男大学生李致远(林柏宏饰)因误喝可乐而被一个类似蛋黄的外星生物入侵身体,不仅治愈了自己的癌症,更获得了超乎常人的力量。在好友王思达(于翔饰)以及暗恋女神小南(虞朗饰)等人的合作下,共同展开了一场“智斗外星人保卫地球”的科幻之旅。

钱宁黄表示,该剧并不同于以往超级英雄片的庞大世界观,而是一部有科幻感的青春剧。钱宁黄在剧中融入了自己的青春印记,“我筹拍这部剧时大学毕业没多久,还保留着对于学生时代的鲜明记忆,那种大学宿舍的生活会让年轻观众有一种代入感和共鸣感。我把这些真实的生活状态还原了,让人们相信这样一个故事氛围,然后再加入‘奇观’,与男主角一同去见证奇迹。”

虽然《蛋黄人》是一部软科幻网剧,但是,特效方面的难度并不输于科幻大片。据悉,其高难度的特效镜头占到总特效量的40%,其中最重要角色——硅基生物“蛋黄”均由电脑特效完成,而且是最艰难的生物特效。钱宁黄介绍,“蛋黄”的难度恰恰在于它的简单:“它的造型特别单一,没有毛发、没有肢体,这种简单的形象中却要演变出各种表情和行为,这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本报讯(记者 肖扬)据悉,由于索尼和漫威在新的协议方面产生巨大分歧,漫威影业总裁凯文·费奇将不再参与制作未来的蜘蛛侠电影,蜘蛛侠可能要退出漫威宇宙。

之前的状况是索尼出资,漫威获得蜘蛛侠电影票房收益的5%,但是漫威方面现在提出了同比例出资、平分收益的要求,索尼当然拒绝了,漫威于是也翻脸了。这意味着蜘蛛侠可能要离开漫威电影宇宙了,除非重启谈判,而且还要有奇迹发生,否则蜘蛛侠与漫威便会缘尽。

此消息一出,让漫威迷们一时难以接受。今年6月上映的《蜘蛛侠:英雄远征》还致敬了《复仇者联盟4:终局之战》,16岁的身形单薄的蜘蛛侠接过了钢铁侠的衣钵,承接一代漫威宇宙的逝去与更迭,这种回环式的告别慰藉了影迷心中的感伤,成为漫威宇宙第三阶段的收官之作。然而,刚刚“归队”没多久的蜘蛛侠如今又要离开漫威,恐怕蜘蛛侠扮演者“荷兰弟”和漫威迷的心都要碎了。

■背景■蜘蛛侠、漫威、索尼之间到底是怎样的关

系?这就不得不涉及漫威的一段伤心往事了。原来,20年前的漫威还只是个靠卖电影版权为生的、不太得志的漫画公司,在濒临破产危机的时刻,漫威于1996年把一些角色的版权卖给了索尼哥伦比亚公司,这其中就有蜘蛛侠、毒液、屠杀等。

2015年,索尼和漫威正式达成协议,蜘蛛侠这一角色可以出现在漫威电影宇宙中,但索尼依旧保留对于蜘蛛侠电影的融资、发行、创意管控权,两个电影宇宙得以共同享有蜘蛛侠,并进行有限的互动。这也就有了《美国队长3》和《蜘蛛侠:英雄归来》中由“荷兰弟”汤姆·赫兰德饰演的青春版“小蜘蛛”,蜘蛛侠的身影终于重现漫威电影宇宙。如今,由于利益分配的原因,蜘蛛侠这棵摇钱树被两边争夺,导致蜘蛛侠可能又将再次流落在漫威宇宙之外。

不知道是不是为了“告别”,索尼影业确认《蜘蛛侠:英雄远征》将于8月29日重新登陆北美影院重映一周,重映版本将会有4分钟的新片段,包括蜘蛛侠在欧洲之行前拍摄的一些视频。《蜘蛛侠:英雄远征》电影在中国内地上映时间为6月28日,鉴于国内影片的审核制度,重映版可能不会在中国内地上映。

国内首部科幻网剧上线蛋黄3秒“变脸”

索尼和漫威为何争夺蜘蛛侠?

听听《愤怒的小鸟2》放映厅里癫狂的笑声,就知道这部电影有多欢乐了,这个经典的游戏IP如今又被电影点燃了热度。

说了好多年、但一直做不好的“影游联动”,如今又有了新的启示。

《愤怒的小鸟》这个游戏已经有十年历史了。2009年,一家叫做Rovio的芬兰公司推出了他们开发的游戏。游戏玩法很简单,你通过触屏控制一个弹弓的强弱和角度,把一只只小鸟当做愤怒的子弹发射出去,目标就是一群小猪。

《愤怒的小鸟》在刚刚推出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自2015年起,这个游戏的吸引力在渐渐地消失。Rovio当然不会轻易放弃这个风靡世界的IP,于是在2016年暑期,由该片改编的同名电影登陆全球,凭借8000万美元的制作成本,在全球赚到了3.7亿美元的票房,其中在中国的票房高达5.14亿人民币。

毫无剧情的休闲小游戏反而让电影《愤怒的小鸟》有着更大的创作自由和想象空间。编剧们脑洞大开,讲述了一个新的故事,依托游戏中的小鸟和猪猪形象,设置了“胖红”这个爱愤怒的小鸟,它因为有两条黑黑的粗眉毛被嘲笑和冷落。小鸟与绿猪在电影里依然是敌对关系,而游

戏中拉弹弓的核心玩法在电影中也有巧妙的体现,不只是战争武器,还是岛内的交通工具。

如果说电影《愤怒的小鸟》第一部吸引的是众多游戏玩家的话,《愤怒的小鸟2》的游戏 IP的身份已经淡化了许多,凭借的是自身的功力。编剧们也继续大胆地发挥,让天外来冰空降小岛,神秘怪客预告毁灭,鸟岛和猪岛陷入慌乱之中,于是,

“天下危亡,猪鸟有责”,在正义的感召下,两位宿敌搁置争端,化敌为友,开始了

拯救之旅。恶搞的特工元素和又萌又凶的三只小小鸟,让《愤怒的小鸟2》再次吸粉无数。

游戏改编成影视作品一直以来都是难题,如果遵循游戏的改编会让非玩家感觉到生疏,难以融入;如果抛弃游戏而另辟故事线又会让玩家觉得失去了游戏的核心精神,这种两难境况使得“影游联动”多年来成为一个空洞的理想,很难有作品成功。

比如,2016年上映的《魔兽》电影版,尽管中国玩家纷纷

“为情怀买单”,贡献了14亿人民币的票房,但《魔兽》在全球表现乏力,最终还是亏损了1500万美元。据游戏产业分析人士认为,魔兽的1亿粉丝约有十分之一在中国,《魔兽世界》全球1100万玩家里,中国玩家就有500万。所以,电影《魔兽》在中国的高票房符合基于玩家基数设定的预期,也就是说,《魔兽》赚到的是中国游戏粉丝们的钱。难怪好莱坞对于此类电影普遍没有好感,认为游戏改编电影有着显而易见的投机取巧倾向,就是瞄准了粉丝的钱包。

游戏产业与影视产业分属两个不同行业,游戏的行业特性、市场表现也与影视产业有着明显不同,如何打破次元壁融合电影与游戏,现在行业内也很迷茫,就连电影《魔兽2》的计划都搁置了,开拍无望。这也给影游联动的前景带来了不确定性。

但是《愤怒的小鸟》系列电影却提供了一个有效的路径,它的成功在于借用了游戏的框架和世界观,而在故事上进行了全面的重构。由此可见,过度依赖游戏IP热度的电影反而会消耗观众的信任度,若想博得认可,只有创新这一条艰难之路。这只愤怒的小鸟也许会让

“影游联动”再次拥有振翅的动力。文/本报记者 肖扬

《愤怒的小鸟2》能否点燃“影游联动”激情?

编辑/徐晓蕾 王岗 美编/左小榕 责校/李克明

下载北京头条App让现在告诉未来

《上海堡垒》导演滕华涛在最新接受某自媒体采访时称自己用错了鹿晗,此番话语上了热搜。滕导这么做确实有“甩锅”嫌疑,整体上看似护着鹿晗的——“鹿晗真的很好”、“技术上我对鹿晗没有意见”,但是,话外音里还是在说用错了鹿晗导致全盘皆输——“我用错了鹿晗,在一个不适合他的类型里”、“真的不是鹿晗不好……是不是能让鹿晗这样的偶像去演,当时没判断好”。

但是,早先滕华涛在影片上映之前的说法可不是这样的。他表示自己看小说时就觉得这个角色与鹿晗很吻合:“江洋身上有‘少年感’,鹿晗很适合,而且鹿晗非常聪明,他对于导演的要求变化很快,而且很准确,此外因为他会跳舞,所以动作协调性比较好,一些打斗的场面完成度比较高……有一场是我们最后杀青前拍的那场,就是在飞机上听到灰鹰小队的人牺牲了的消息,他表演的不光是哭,内心呈现出来的那个状态非常好。”

鹿晗在《上海堡垒》中的表现有目共睹,无须特意洗白,但也无须再黑。但是,作为一名资深导演,在影片上映前后对于一个演员的判断就出现了如此大的差异,给人的感觉明显是在根据舆论风向而推脱自己的责任,这种行为就有点不仗义了。

众所周知,一部电影作品往往会被特别标注为“某某导演作品”,这说明导演对于一部电影承担主要的责任,一旦成功也会享有所有的荣耀。而演员是十

分被动的,导演、编剧、剪辑的环节一旦出现问题,都会影响电影最终的呈现质量,一

个演员在演戏时看不到影片的整体,他看到的只是属于自己的那

一部分片段,演员根本无法左右整部电影的风格与节奏。

而导演的一个功力所在也是调适演员的表演,一旦发现演员的表现与类型不符,那么导演是应该最迅速的感知者,他需要快速地与演员沟通,

做出相应的调整。如果鹿晗的表演与科幻不符,那么导演为何不帮

助他改变?不能仅仅因为鹿晗的偶像身份树大招风,就觉得后悔。

既然滕华涛导演之前已经在微博上进行了道歉,那干脆

就担当到底,从剧本和执导水准上找

到缺憾;或者干脆就沉默蓄力,为下部作品而去积极地准备。这时候还忍不住寂寞,受不了委屈,想着借自媒体大号为自己的利益说上两句,那就是把做人的格

局都做小了。如今对外说话的渠道确实挺多的,想辩

解、想宣泄分分钟就能实现,但是,古语说

得好,言多必失,尤其在这个网络如此发达的时

代,做好自己、谨言慎行,恐怕才是最正确的路。

文/本报记者 肖扬

1990 年出生的

鹿晗,马上也要三十

岁了,在他即将迈入

而立之年之际,却突

遭演艺事业的滑铁

卢,一部电影作品让

他的演艺事业遭遇前

所未有的挑战。

由滕华涛执导、

鹿晗主演的电影《上

海堡垒》上映后遭遇

票房和口碑的双冷

遇。在这种情况下,

导演滕华涛在采访中

称“用错了鹿晗”。之

后演员向佐加入论

战,发文称滕华涛当

初会用鹿晗看中的就

是他的顶级流量,现

在却把锅甩在演员身

上,没有身为导演的

修养。

流量担当的标

签已然被揭下,演技

实力的招牌却还没有

竖起……无人知道这

场滑铁卢会伴随鹿晗

多久,但对他来说,更

重要的是如何打一场

漂亮的翻身仗。

文艺弹

称选错鹿晗为哪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