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7...

1
华社新闻 GUO JI RI BAO (JAWAPOS GROUP) A A7 7 Lt : Hdy 2016 年 5 月 16 日(星期一) ■ Monday, ■ Monday, 16 16 May May 2016 2016 那一杯爪哇乌龙茶的背后 印华作协文友63茶园访问记之三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这 是 茶 圣 陆 羽《茶 经》的 开 篇 之 语。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茶, 是生长在南方的优良树木。可 能陆羽当年也没有想到,他以此 赞叹口吻描述的这种生长于山 野的奇妙植物,后来竟有一代又 一代爱茶人与之结下不解之缘, 古今中外,无穷无尽。他们的灵 魂与茶相依相偎,相互影响,所 谓茶如人生,人生如茶。而那些 种茶、采茶、制茶、专事茶业的 人,包括广大的嗜好饮茶的人便 被称作“茶人”。 无论从哪个层面衡量,63 茶园主人陆友亮都是一位不折 不扣的茶人,既百折不挠,又淡 泊名利,心态平和而热情好客。 他在茶山的工厂旁边建起了许 多待客的场所,有宽敞整洁的餐 厅,高大的凉亭和十几间客房, 环境宜人,设施完善。会拉小提 琴,喜欢西方古典音乐和各种奇 石的陆先生,甚至还设置了音乐 室和奇石展览厅。而同样好客 的陆太太,也教会佣人做多种地 道的台湾美食,每每有朋友上 来,夫妇俩都是殷勤备至,不亦 悦乎,让他们好吃、好住、好聊、 好玩。此番印华作协的文友前 来,当然也是如此,宾至如归, 十分尽兴。 63 茶园四周,山不太高,却 极秀丽,坡上都是绿绿的茶树, 工厂与客房的坡下,则是一湾碧 水环抱。椰城的文友大多生活 在喧嚣的闹市,突然来到这青山 绿水之间,一下子找到了那份宁 静。看满目苍翠,听虫鸟唱歌, 空气新鲜的沁人心扉,整个身心 都得到了洗涤。 五月正是采茶的季节,第二 天下午,陆先生带我们看的是机 器采剪日本茶的场景。 山坡上,采茶工人忙得正 酣。采茶机由小型汽油机做动 力,他(她)们三个人一组,两人在 前抬着好像巨形“理发推子”的一 样的机器,一人在后面用手举着 长筒形状的布袋,机声轰鸣之中 便将剪下的嫩叶吹入袋里。据介 绍,一般情况下,采茶机是手工采 茶速度的4至6倍,机械采茶比手 工采茶可节约大量用工,从而使 采茶成本得以下降。 既然来到了茶场,自然也要 看看茶是如何制作的。采来的 鲜茶叶不能久放,有工人们正在 车间的各种机器旁劳作。从鲜 茶叶到成茶,大致要经过日光或 加温萎凋、室内萎凋、炒青、回 软、揉捻、初干、焙干等多道工 序。能喝到一杯晶莹碧透的爪 哇乌龙茶,其实制作过程并不简 单。笔者注意到,尽管每个车间 都比较繁忙,但是茶场的货仓内 并没有存货。由于63茶园的茶 真正属于无污染的产品,质量 好,供不应求,大包的茶叶在工 厂制作到八成左右,就马上用 货柜运走了,因此货仓一直是 空荡荡的。 暮色四合时分,大家吃过 晚餐,冲了凉,三三两两坐在亭 子四周,一边喝着陆先生特别准 备的乌龙茶珍品“东方美人”, 一边远望茶山如黛,如此这般惬 意,也不免感叹世事沉浮,起起 落落中如鱼饮水,冷暖自知,油 然生出许多感慨。 我从主人娓娓道来、如数家 珍般讲起的茶道和茶园往事中, 似乎更深切体会到了陆先生对 于事业的执着。 对一般人而言,喝茶或许只 是习惯爱好,但对陆先生来说, 开辟茶园二十多年,守望深山, 以寂寞为伴,与艰辛为伍,种荼 已然成为使命,是其生命中难以 割舍的一部分。 值得一提的是,陆先生有一 位从小一起长大的发小好友、后 来定居德国的著名音乐人、世界 级 指 挥 家 黄 胤 灵(Noorman Wi- djaja)先生,日前也来茶园小住, 刚好赶上了这次作协文友聚 会。黄胤灵的父亲是印尼妇孺 皆知的已故作曲家黄武殿先生, 一生创作四百多首印尼和中文 歌曲,最脍炙人口的就是《晚 霞》,红遍东南亚有华人的每一 个角落。身材高大,留着一头灰 白长发的黄胤灵,遗传了父亲的 音乐天赋,也继承了父亲幽默健 谈、激情澎湃的性格特质。在他 口中,有说不完的音乐趣事。每 当他出现在大家面前,总有一群 文友争先恐后与其合影,或者目 不转睛,看他挥动着指挥乐团的 手势,兴致盎然讲个不停: “哎,你们知道吗?我老爸 早年有一次当唱歌比赛评委,有 个朋友自认为唱的不错,又和爸 爸关系好,就信心满满,断定自 己一定会拿第一名。结果唱完 只拿了第三名。他不服气,就质 问我父亲为什么不给他第一 名?老爸慢悠悠地说,人家歌词 明明是‘我骑着马儿过草原’, 可是你唱成了‘我骑着草原过马 儿’;还有一句,被你唱成‘白云 上面马儿跑’,哎呀,老兄,白云 上面怎样跑马?我给你拿第三 名已经很照顾了啊!’” 哈哈……黄胤灵先生讲到 这里,一下把众人逗到哄堂大 笑,坐在一旁的袁霓更是笑的前 仰后合,乐不可支。 五月六日下午,印华文友三 天两夜的愉快度假宣告结束,大 家满怀对茶园主人的敬意与感 激各自踏上归途。“心随流水 去,身与白云闲”,美好的时光 总让人感觉那么短暂! 再见,陆先生!再见,西爪 哇63茶园! (全文完) 本报特约记者 丁剑/文图 报道 再见,静静的西爪哇63茶园! 作协主席袁霓和文友们与茶园主人陆先生感恩告别 参观63茶园的制茶车间 旅居德国的著名印尼籍华 裔音乐家、世界级乐团指挥黄 胤灵(Noorman Widjaja)先生兴 致勃勃与文友们聊天 第一次见识机器采茶作业的文友们兴奋不已, 争相在采茶机旁拍照留影 “汉字之美”聂晖诗书画及古琴清赏会、讲座 圆满举行 圆满举行 【本 报 讯】 5 月 14 日,由 印尼书法家协会与印尼书画 学院、东盟-中国书画家联合 总会及文远书画苑联合举 办、思源美术馆策划、本报协 办的“汉字之美”聂晖诗书画 及古琴清赏会在雅加达广肇 会馆举行开幕礼。除聂晖夫 婿,中国书法家、文化学者谢 飞东外、座上贵宾有马来西 亚国际现代书画联盟总会长 符永刚,印尼福建社团联谊 总会总主席俞雨龄、中国金 海集团董事长高翔、亿心旗 袍(上 海)总 会 会 长 奥 萨 卓 玛、华社贤达杨秀珍、我国书 画界人士出席,场面热闹。 策展人思源美术馆阮渊 椿馆长致开幕词拉开书画展 序幕。 印尼书画学院董事长、 东盟-中国书画家联合总会 辅导总主席胡素丹致词,称 两年前在广州举办的”建设 21世纪海上丝绸书画艺术之 旅-东盟中国文化交流之年 书画大展”的开幕仪式上,由 符永刚博士的介绍下,有缘 认识了聂晖这位年轻貌美的 重庆才女,今天就在我国书 画事业进入朝气蓬勃发展的 时刻,我们大家也在期待着 能够邀请更多来自书法母国 的导师和专家们,前来我国 为热爱中华文化的人士给予 更多的指导和培训。胡素丹 表示今天能够举办这样一个 具有学术性的活动感到非常 荣幸和感激,因为聂老师和 谢飞东先生能够千里迢迢前 来我国进行传播我们祖辈留 下来的优秀传统文化,同时 还介绍了中国被列入为世界 非文化遗产的乐器-古琴给 我们认识和演奏,希望通过 本次意义深远的活动,能够 为我国书画事业的发展再开 拓一条新的道路,因为我们 在学习书法的同时,更重要 的要学习书法的历史内涵, 这样才会更加热爱中国优秀 的传统文化,才会更加努力 地学习并把它继续传承给我 们的下一代。 印尼书法家协会总主席 李秀贤致词,对这次活动首 次在印尼举行表示高兴。中 国文化有五千年的历史,这 次 聂 晖 与 谢 飞 东 把【汉 字】的 形、美、意讲解的明澈。让我 们对汉字有了更深一层的了 解。感谢谢飞东、聂晖夫妇 把这才艺分享于大家,让大 家受益匪浅。李秀贤也趁此 机会感谢本报董事长熊德龙 对书法界的大力支持。 本报董事长熊德龙致 词,称此次活动能在印尼举 行,对弘扬这中国国粹将起 重要的推动作用。为推动印 尼和世界各地书画的交流, 熊德龙提议在2018年在印尼 举行第九届世界福建同乡恳 亲大会之际,举办世界行书 法交流比赛。 俞雨龄致词,组委会很 荣幸能邀请到中国情诗书画 才女聂晖在此举办“汉字之 美”诗书画印展及古琴清赏 会,提高了大家对中国国粹 的了解与认识。俞雨龄祝愿 这次活动取得圆满成功。俞 雨龄回应熊德龙的建议,答 应在第九届世界福建同乡恳 亲大会之际,举办世界性的 书画比赛。 华社贤达杨秀珍应邀致 词,称这次活动将给印尼书 画界人士学习的机会,希望 能够多举办类似活动,以提 高我国的书画水平,让华夏 优良传统文化得以在印尼传 承,发扬光大。 符永刚博士致词称,喜 见印尼书画蓬勃发展,但印 尼的情况时任重道远,需要 加倍努力,“以静取胜”,让年 轻一辈多接触中华文化。 聂晖致词前,当场弹奏 古筝,带来《流水》,让人听得 出神。聂晖感谢主办方、策 划方、协办方的支持及帮助, 让她有机会和大家一起分享 中国书画的点滴。希望这次 的活动能对印尼书画界有所 帮助。 这次展览展出聂晖精心 创作的60余幅作品,其书法 作品涉及从甲骨文到帛书、 金 文、小 篆、隶 书、楷 书、行 书、草书等汉字成长主要书 体。其中既有对传统经典作 品的临摹,又有她与书法家、 文化学者谢飞东先生共同完 成的创作作品。更有对中国 文化核心的线索性展现。如 体现中国天地人宇宙观的甲 骨文诠释、体现中国哲学观 的八卦、五行、四相等的组合 创作,文字解读。还有汉砖、 铜镜拓片跋款诠释。 聂晖女士是中国书法家 协会、中华诗词学会、中国古 琴学会会员,亚洲文化交流 协会常务理事兼书画艺术委 员会秘书长、重庆大学艺术 学院造型艺术中心副主 任。 其书画作品多次在全 国获奖,被评为“十佳才 女”。她是书画家,又是一位 文人、学者,是集琴诗书画印 艺术创作及学术研究于一体 的文人型书画家和书法文字 学者。她倾心投入诗书画印 创作之中,孜孜以求,而不哗 众取宠。她先后应邀在马来 西 亚、澳 门、北 京、江 苏、重 庆举办个展或个人古琴专场 音乐会,其诗书画作品在韩 国、新加坡、台湾、香港等地 展出。曾受邀在马来西亚南 方大学、澳门濠江中学、北京 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国内 外学术机构举办传统文化与 艺术主题讲座。曾受美国芝 加哥妇女网、中国《人民日 报》、《文艺报》、《中国青年 报》、《中华儿女》杂志,新华 网等报道或专访。 本报记者刘议华报道 胡素丹赠送墨宝给聂晖。左起游继志、胡素丹、聂晖、谢飞东 主办单位及嘉宾为书画展开幕剪彩 聂晖弹奏古筝 阮渊椿致开场白 熊德龙致词 杨秀珍致词 符永刚致词 俞雨龄致词 李秀贤致词 胡素丹致词 聂晖致词

Upload: others

Post on 05-Oct-2019

21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A7 “汉字之美”聂晖诗书画及古琴清赏会、讲座guojiribao.com/pdf/gjrb/20160516/A7.pdf长筒形状的布袋,机声轰鸣之中 便将剪下的嫩叶吹入袋里。据介

华社新闻GUO JI RI BAO (JAWAPOS GROUP)

AA77Lt : Hdy

■ 2016年5月16日(星期一)

■ Monday,■ Monday, 1616 MayMay 20162016

那一杯爪哇乌龙茶的背后印华作协文友63茶园访问记之三

三“茶者,南方之嘉木也”,这

是茶圣陆羽《茶经》的开篇之语。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茶,是生长在南方的优良树木。可能陆羽当年也没有想到,他以此赞叹口吻描述的这种生长于山野的奇妙植物,后来竟有一代又一代爱茶人与之结下不解之缘,古今中外,无穷无尽。他们的灵魂与茶相依相偎,相互影响,所谓茶如人生,人生如茶。而那些种茶、采茶、制茶、专事茶业的人,包括广大的嗜好饮茶的人便被称作“茶人”。

无论从哪个层面衡量,63茶园主人陆友亮都是一位不折不扣的茶人,既百折不挠,又淡泊名利,心态平和而热情好客。他在茶山的工厂旁边建起了许多待客的场所,有宽敞整洁的餐厅,高大的凉亭和十几间客房,环境宜人,设施完善。会拉小提琴,喜欢西方古典音乐和各种奇石的陆先生,甚至还设置了音乐室和奇石展览厅。而同样好客的陆太太,也教会佣人做多种地道的台湾美食,每每有朋友上来,夫妇俩都是殷勤备至,不亦悦乎,让他们好吃、好住、好聊、好玩。此番印华作协的文友前来,当然也是如此,宾至如归,十分尽兴。

63茶园四周,山不太高,却极秀丽,坡上都是绿绿的茶树,工厂与客房的坡下,则是一湾碧水环抱。椰城的文友大多生活在喧嚣的闹市,突然来到这青山绿水之间,一下子找到了那份宁静。看满目苍翠,听虫鸟唱歌,空气新鲜的沁人心扉,整个身心都得到了洗涤。

五月正是采茶的季节,第二天下午,陆先生带我们看的是机器采剪日本茶的场景。

山坡上,采茶工人忙得正酣。采茶机由小型汽油机做动力,他(她)们三个人一组,两人在前抬着好像巨形“理发推子”的一样的机器,一人在后面用手举着长筒形状的布袋,机声轰鸣之中便将剪下的嫩叶吹入袋里。据介绍,一般情况下,采茶机是手工采茶速度的4至6倍,机械采茶比手工采茶可节约大量用工,从而使采茶成本得以下降。

既然来到了茶场,自然也要看看茶是如何制作的。采来的鲜茶叶不能久放,有工人们正在车间的各种机器旁劳作。从鲜茶叶到成茶,大致要经过日光或加温萎凋、室内萎凋、炒青、回软、揉捻、初干、焙干等多道工序。能喝到一杯晶莹碧透的爪哇乌龙茶,其实制作过程并不简单。笔者注意到,尽管每个车间都比较繁忙,但是茶场的货仓内并没有存货。由于63茶园的茶真正属于无污染的产品,质量

好,供不应求,大包的茶叶在工厂制作到八成左右,就马上用货柜运走了,因此货仓一直是空荡荡的。

暮色四合时分,大家吃过晚餐,冲了凉,三三两两坐在亭子四周,一边喝着陆先生特别准备的乌龙茶珍品“东方美人”,一边远望茶山如黛,如此这般惬意,也不免感叹世事沉浮,起起落落中如鱼饮水,冷暖自知,油然生出许多感慨。

我从主人娓娓道来、如数家珍般讲起的茶道和茶园往事中,似乎更深切体会到了陆先生对于事业的执着。

对一般人而言,喝茶或许只是习惯爱好,但对陆先生来说,开辟茶园二十多年,守望深山,以寂寞为伴,与艰辛为伍,种荼已然成为使命,是其生命中难以割舍的一部分。

值得一提的是,陆先生有一位从小一起长大的发小好友、后来定居德国的著名音乐人、世界级指挥家黄胤灵(Noorman Wi-djaja)先生,日前也来茶园小住,

刚好赶上了这次作协文友聚会。黄胤灵的父亲是印尼妇孺皆知的已故作曲家黄武殿先生,一生创作四百多首印尼和中文歌曲,最脍炙人口的就是《晚霞》,红遍东南亚有华人的每一个角落。身材高大,留着一头灰白长发的黄胤灵,遗传了父亲的音乐天赋,也继承了父亲幽默健谈、激情澎湃的性格特质。在他口中,有说不完的音乐趣事。每当他出现在大家面前,总有一群文友争先恐后与其合影,或者目不转睛,看他挥动着指挥乐团的手势,兴致盎然讲个不停:

“哎,你们知道吗?我老爸早年有一次当唱歌比赛评委,有个朋友自认为唱的不错,又和爸爸关系好,就信心满满,断定自己一定会拿第一名。结果唱完只拿了第三名。他不服气,就质

问我父亲为什么不给他第一名?老爸慢悠悠地说,人家歌词明明是‘我骑着马儿过草原’,可是你唱成了‘我骑着草原过马儿’;还有一句,被你唱成‘白云上面马儿跑’,哎呀,老兄,白云上面怎样跑马?我给你拿第三名已经很照顾了啊!’”

哈哈……黄胤灵先生讲到这里,一下把众人逗到哄堂大笑,坐在一旁的袁霓更是笑的前仰后合,乐不可支。

五月六日下午,印华文友三天两夜的愉快度假宣告结束,大家满怀对茶园主人的敬意与感激各自踏上归途。“心随流水去,身与白云闲”,美好的时光总让人感觉那么短暂!

再见,陆先生!再见,西爪哇63茶园! (全文完)本报特约记者 丁剑/文图 报道

再见,静静的西爪哇 63 茶园!作协主席袁霓和文友们与茶园主人陆先生感恩告别参观 63 茶园的制茶车间

旅居德国的著名印尼籍华裔音乐家、世界级乐团指挥黄胤灵(Noorman Widjaja)先生兴致勃勃与文友们聊天

第一次见识机器采茶作业的文友们兴奋不已,争相在采茶机旁拍照留影

“汉字之美”聂晖诗书画及古琴清赏会、讲座圆满举行圆满举行

【本报讯】 5 月 14 日,由印尼书法家协会与印尼书画学院、东盟-中国书画家联合总 会 及 文 远 书 画 苑 联 合 举

办、思源美术馆策划、本报协办的“汉字之美”聂晖诗书画及古琴清赏会在雅加达广肇会馆举行开幕礼。除聂晖夫婿,中国书法家、文化学者谢飞东外、座上贵宾有马来西亚国际现代书画联盟总会长符永刚,印尼福建社团联谊总会总主席俞雨龄、中国金海集团董事长高翔、亿心旗袍(上 海)总 会 会 长 奥 萨 卓玛、华社贤达杨秀珍、我国书画界人士出席,场面热闹。

策展人思源美术馆阮渊椿馆长致开幕词拉开书画展序幕。

印 尼 书 画 学 院 董 事 长 、东盟-中国书画家联合总会辅导总主席胡素丹致词,称两年前在广州举办的”建设21 世纪海上丝绸书画艺术之旅-东盟中国文化交流之年书画大展”的开幕仪式上,由符永刚博士的介绍下,有缘认识了聂晖这位年轻貌美的重庆才女,今天就在我国书画事业进入朝气蓬勃发展的时刻,我们大家也在期待着能够邀请更多来自书法母国的导师和专家们,前来我国为热爱中华文化的人士给予更多的指导和培训。胡素丹表示今天能够举办这样一个具有学术性的活动感到非常荣幸和感激,因为聂老师和谢飞东先生能够千里迢迢前来我国进行传播我们祖辈留下来的优秀传统文化,同时还介绍了中国被列入为世界非文化遗产的乐器-古琴给我们认识和演奏,希望通过本次意义深远的活动,能够

为我国书画事业的发展再开拓一条新的道路,因为我们在学习书法的同时,更重要的要学习书法的历史内涵,这样才会更加热爱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才会更加努力地学习并把它继续传承给我们的下一代。

印尼书法家协会总主席李秀贤致词,对这次活动首次在印尼举行表示高兴。中国文化有五千年的历史,这次聂晖与谢飞东把【汉字】的形、美、意讲解的明澈。让我们对汉字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感谢谢飞东、聂晖夫妇把这才艺分享于大家,让大家受益匪浅。李秀贤也趁此机会感谢本报董事长熊德龙对书法界的大力支持。

本 报 董 事 长 熊 德 龙 致词,称此次活动能在印尼举行,对弘扬这中国国粹将起重要的推动作用。为推动印尼和世界各地书画的交流,熊德龙提议在 2018 年在印尼举行第九届世界福建同乡恳亲大会之际,举办世界行书法交流比赛。

俞 雨 龄 致 词 ,组 委 会 很荣幸能邀请到中国情诗书画才女聂晖在此举办“汉字之美”诗书画印展及古琴清赏会,提高了大家对中国国粹的了解与认识。俞雨龄祝愿这次活动取得圆满成功。俞雨龄回应熊德龙的建议,答应在第九届世界福建同乡恳亲大会之际,举办世界性的书画比赛。

华社贤达杨秀珍应邀致词,称这次活动将给印尼书画界人士学习的机会,希望能够多举办类似活动,以提高我国的书画水平,让华夏优良传统文化得以在印尼传承,发扬光大。

符 永 刚 博 士 致 词 称 ,喜见印尼书画蓬勃发展,但印尼的情况时任重道远,需要加倍努力,“以静取胜”,让年轻一辈多接触中华文化。

聂 晖 致 词 前 ,当 场 弹 奏古筝,带来《流水》,让人听得出神。聂晖感谢主办方、策划方、协办方的支持及帮助,让她有机会和大家一起分享中国书画的点滴。希望这次

的活动能对印尼书画界有所帮助。

这次展览展出聂晖精心创作的 60 余幅作品,其书法作品涉及从甲骨文到帛书、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等汉字成长主要书体。其中既有对传统经典作品的临摹,又有她与书法家、文化学者谢飞东先生共同完成的创作作品。更有对中国文化核心的线索性展现。如体现中国天地人宇宙观的甲骨文诠释、体现中国哲学观的八卦、五行、四相等的组合创作,文字解读。还有汉砖、铜镜拓片跋款诠释。

聂晖女士是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华诗词学会、中国古琴学会会员,亚洲文化交流协会常务理事兼书画艺术委员会秘书长、重庆大学艺术学 院 造 型 艺 术 中 心 副 主任。 其书画作品多次在全国 获 奖 ,被 评 为“ 十 佳 才女”。她是书画家,又是一位文人、学者,是集琴诗书画印艺术创作及学术研究于一体的文人型书画家和书法文字学者。她倾心投入诗书画印创作之中,孜孜以求,而不哗众取宠。她先后应邀在马来西亚、澳门、北京、江苏、重庆举办个展或个人古琴专场音乐会,其诗书画作品在韩国、新加坡、台湾、香港等地展出。曾受邀在马来西亚南方大学、澳门濠江中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国内外学术机构举办传统文化与艺术主题讲座。曾受美国芝加 哥 妇 女 网 、中 国《人 民 日

报》、《文艺报》、《中国青年报》、《中华儿女》杂志,新华网等报道或专访。

本报记者刘议华报道

胡素丹赠送墨宝给聂晖。左起游继志、胡素丹、聂晖、谢飞东

主办单位及嘉宾为书画展开幕剪彩聂晖弹奏古筝

阮渊椿致开场白

熊德龙致词

杨秀珍致词

符永刚致词

俞雨龄致词

李秀贤致词

胡素丹致词

聂晖致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