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晋中市 2011 年高考化学研讨会

Post on 11-Jan-2016

117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7 Downloads

Preview:

Click to see full reader

DESCRIPTION

------ 晋中市 2011 年高考化学研讨会. 有机化学备考策略 程桂娥. 一、明确目标 把准方向 二、科学备考 提高能力 三、回顾反思 细化落实. 一、明确目标 把准方向 (一)教材、课标、高考试题的关系 (二)分析 近年高考有机试题的特点 (三)研究学生的现状. 源于教材 不拘泥于教材 突出能力考查. 课标. 高考试题. 教材. (一)教材、课标、高考试题的关系. 2007 ~ 2010 年连续四年 宁夏卷中的有机分值:. 各地近年高考中有机部分所占分值. ( 二)分析 近年高考有机试题的特点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 晋中市 2011 年高考化学研讨会

有机化学备考策略

程桂娥

一、明确目标 把准方向一、明确目标 把准方向

二、科学备考 提高能力二、科学备考 提高能力

三、回顾反思 细化落实三、回顾反思 细化落实

一、明确目标 把准方向

(一)教材、课标、高考试题的关系

(二)分析近年高考有机试题的特点

(三)研究学生的现状

(一)教材、课标、高考试题的关系

课标

教材

高考试题

源于教材

不拘泥于教材

突出能力考查

年份 2007

2008

2009

2010

分值 27分

27分

27分

27分

2007 ~ 2010 年连续四年

宁夏卷中的有机分值:

各地近年高考中有机部分所占分值 年份 省 份 必考题题号

及分值选考题题号

及分值总 分

2010

新课标卷 ( 宁夏卷 100分 )

T8·6 分、 T9·6 分 T38·15 分 27 分

北京卷 T8·6 分、 T28· 17分

23 分

天津卷 T8·18 分 18 分

山东卷 T12·4 分 T33·8 分 12 分

浙江卷 T10·6 分、 T28· 14分

20 分

福建卷 T6·6 分 T31·13 分 19 分

广东 T11·4 分、 T30·16分

20 分

海南卷 T18·20 分 20 分

江苏第 26 题 T9·4 分、 T19·14分

T21·12 分 30 分

年份 题目出处 必考题题号及分值

选考题题号及分值

有机总分

2009

新课标卷 ( 宁夏卷 100分 )

T8·6 分、 T9·6 分 T39·15 分 27 分

北京卷 T5·6 分、 T25· 16分

22 分

天津卷 T1·6 分、 T8·18 分 24 分

山东卷 T12·4 分 T33·8 分 12 分

浙江卷 T10·6 分、 T28· 14分

20 分

福建卷 T9·6 分 T31·13 分 19 分

上海卷 T3 、 9 、 11 、 16 · 各 2

分、 T28·20 分26 分

江苏 T10·4 分、 T19·14分

T21B·12 分 30 分

年份 题目出处 必考题题号及分值

选考题题号及分值

有机总分

2008

新课标卷 ( 宁夏卷 100分 )

T8·6 分、 T9·6 分 T36·15 分 27 分

北京卷 T25· 16 分 16 分

天津卷 T1·6 分、 T27·19分

25 分

山东卷 T12·6 分、 T29·12分

T32·8 分 28 分

上海卷 T7 、 16· 各 3 分、

T28 、 29·20 分

26 分

江苏 T11 、 14· 各 4 分、 T19·14 分

T19·12 分 34 分

(二)分析近年高考有机试题的特点 研究 2010 年全国各地高考化学试题发现,虽然各地高考在命题方式与考查角度上有所不同,但都格严按照化学考试大纲进行命制,试题都是以容易题、中档题为主,具有较好的区分度和信度。考题的考查注重立足基础,突出主干;联系实际,关注社会;分值高;立意新颖;同时兼顾化学学科要求的各种能力,如考生接受、转换、重组、迁移、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分析推理和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化学实验探究及计算能力等。

有机化合物的考查包括:1. 高考对必修部分有机化学的考查,重点在基 础知识,如烃及烃的衍生物的结构与性质、同

分异构现象、化学反应类型、有机物的分离与提纯等,多数以选择题为主。

2. 高考对选修 5 的考查,主要命题点有: 有机物质模型的识别,重要官能团的名称与 性质,有机反应类型,有机物的鉴别与除 杂,同分异构体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有机 框图推断;有机合成路线分析;典型有机实 验;基本有机计算等。

1. 学生的知识基础( 1 )存在知识漏洞( 2 )对知识的掌握缺乏系统性2. 学生的学习规律( 1 )知识获得的阶段性

( 2 )能力提高的层次性

( 3 )不同学生的差异性:互相讨论、合作学习。

(三)研究学生的现状

对知识的掌握:零散→系统对知识的理解:片面→全面对知识的联系:局限→网络知识→能力定势→发散适度训练

二、科学备考 提高能力 (一)备考策略

(二)具体措施

(一)备考策略以教材、课标为根本,在打实基础、 开发教材功能上多做文章;以考试大纲为准绳,在提高能力、 增强综合素质上挖掘潜力;以近年各地高考题的分析为导向, 在制定复习策略上引领教学。

1.夯实基础抓主干,注重基础性 立足基础,回归教材,抓主干知识,对考纲规定的每 个知识点都要认真落实,把握相关知识的内涵和外延, 形成扎实的知识体系。( 1 )从 7 个方面检查自己的知识掌握情况: ①有机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 ②各类典型有机代表物的结构与性质 ③有机反应基本类型 ④重要有机物质的转化关系 ⑤有机化工、环保、用途等 ⑥有机实验 ⑦有机计算

(二)具体措施

( 2 )抓住物质结构主线 ①从结构上认识各类有机物的性质及反应规律; ②从结构上分清重要有机物的异同异构现象; ③分子里原子或原子团间的相互影响; ④注意多官能团有机物的性质和反应。( 3 )不能忽视物理性质:如状态、密度和溶解性。 ①常温下呈气态:分子内碳原子数小于或等于 4 的烷 烃、烯烃、炔烃; CH3Cl ; HCHO 等; ②与水分层比水轻:烃(己烷、苯、甲苯和汽油 等)、酯( CH3COOCH2CH3 和油脂等); ③与水分层比水重:卤代烃( CCl4 、溴乙烷和溴苯 等)、硝基苯等。

2.归纳整理,构建网落,全方位打实双基 在复习中,我们都应该首先将教学的视野放在全方位把握教材的主干知识上,要引导学生勤归纳,善整理。通过分析对比,前后知识联系综合归纳,把分散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网络化。如果具备了将知识横向和纵向统摄整理成网络的能力,有了网络图和化学方程式的有序储存,在解推断题和合成题时,才能迅速将网络中的知识调用、迁移,与题给信息重组,使问题得到解决。这样就能达到在知识再次加工和整理的过程中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以官能团为主线建立有机化学知识体系

以典型物质性质理解有机化学知识体系从官能团出发从官能团出发 : :

按官能团按官能团

按官能团之间的转换 按官能团之间的转换

从反应类型、反应条件出发从反应类型、反应条件出发 ::

1

2

3

1.1. 乙醇与钠反应 乙醇与钠反应 2.2. 乙醇在空气中燃烧 乙醇在空气中燃烧 3.3. 乙醇→乙醛 乙醇→乙醛 4.4. 乙醇→乙醇→乙烯 乙烯 5.5. 乙醇→溴乙乙醇→溴乙烷 烷 6.6. 乙醇→乙酸乙酯 乙醇→乙酸乙酯 77 .. 乙醇→乙醚 乙醇→乙醚

C—C—O—HH

H

H

H

H

官能团-羟基(– OH )

- C原子 - C原子

①②④

有机物之间转换关系有机物之间转换关系 (( 几种烃的衍生物几种烃的衍生物 ))

卤代烃

R-X

酯RCOOR

醇 R-OH

羧酸 R-COOH

醛 R-CHO

水解

水解

氧化还原

酯化

取代

氧化

氧化

酯化水解

1212

131314141515

1616

23232424

HOCH2CH

2OHBrCH2CH2

BrCH2=C

H2

CH3CH2

OH

C2H5OC

2H5

CH CH

CH3CH3

CH3CHO

CH3CH2

BrCH3CO

OH

CH3CH2

ONaCH3COO

C2H5

11

22

3344

55 6677 88 99 1010 1111

1717 18181919

2020 2121 2222

CH2=CHCl

[CH2-CHCl]n

典型物质之间转换典型物质之间转换 II

CH3CH3 CH2 = CH2CH≡CH

C2H5Br CH3CH2OH CH3CHO CH3COOH

CH3COOC2H5

C2H5ONa C2H5—O—C2H5

水解

HBr

脱氢

加 H2

O2

水解C2H5OH

+ H2+ H2

Na 分子间脱水

+ Cl2

FeCl3

水解 + NaOH

CO2 或 强酸

+HBr

消去HBr

消去 H2O

O2 H2O

—Cl —OH —ONa

典型物质之间转换典型物质之间转换 IIII

还原还原 乙酸乙酸乙醛乙醛氧化氧化 氧化氧化乙醇乙醇溴乙烷溴乙烷 水解水解

乙烯乙烯

还原还原 乙二酸乙二酸乙二醛乙二醛氧化氧化 氧化氧化乙二醇乙二醇二溴乙烷二溴乙烷 水解水解

典型物质之间转换典型物质之间转换 IIIIII

重要有机反应类型及有机物类别重要有机反应类型及有机物类别

、卤代烃

常见的实验现象与相应的结构常见的实验现象与相应的结构

苯酚等;

重要的有机反应条件重要的有机反应条件

(( 11 )) ClCl22 、光照:烷烃碳上的氢原子被取代;、光照:烷烃碳上的氢原子被取代;(( 22 )) HH22 、催化剂(、催化剂( NiNi ):烯烃、炔烃、芳香烃、):烯烃、炔烃、芳香烃、醛醛

等物质于的加成反应;等物质于的加成反应;(( 33 )) NaOHNaOH 、、 CC22HH55OH(OH( 即即 NaOHNaOH醇溶液醇溶液 )) 、 、 :卤:卤代烃消去;代烃消去;

(( 44 )) NaOHNaOH 、、 HH22OO (即(即 NaOHNaOH水溶液):卤代烃、水溶液):卤代烃、酯水解酯水解

及羧酸、酚的中和;及羧酸、酚的中和;(( 55 )浓硫酸、 :醇消去、苯硝化、羧酸与醇酯化等;)浓硫酸、 :醇消去、苯硝化、羧酸与醇酯化等;(( 66 )稀硫酸、 :酯、二糖、多糖水解等。)稀硫酸、 :酯、二糖、多糖水解等。 (纤维素在较浓硫酸作用下水解)(纤维素在较浓硫酸作用下水解)

3.紧扣教材,研究各地历年考题,把准方向

(( 11 )有机化学中的几个重要规律;)有机化学中的几个重要规律;

(( 22 )有机物分子式(或化学式)中元素顺序)有机物分子式(或化学式)中元素顺序

问题;问题;

(( 33 )二氧化碳通入到苯酚钠溶液中生成碳酸)二氧化碳通入到苯酚钠溶液中生成碳酸氢氢

钠和苯酚;钠和苯酚;

(( 44 )酚类与酸酐可以生成酯(水杨酸与醋酸)酚类与酸酐可以生成酯(水杨酸与醋酸酐酐

生成乙酰水杨酸)。生成乙酰水杨酸)。

有有机机化化学学中中的的几几个个重重要要规规律律

((2)2)卤代烃的消去反应规律:卤代烃的消去反应规律: ①①分子中碳原子≥分子中碳原子≥ 22 ;; ② ②与与 --XX 相连碳原子的相邻碳原子上有氢原子。相连碳原子的相邻碳原子上有氢原子。

((3)3)醇类的消去反应规律:醇类的消去反应规律: ①①分子中碳原子≥分子中碳原子≥ 22 ;; ② ②与与 --OHOH 相连碳原子的相邻碳原子上有氢原子。相连碳原子的相邻碳原子上有氢原子。((4)4)醇类的催化氧化反应规律:醇类的催化氧化反应规律: 由羟基所连接的碳原子上的氢原子数目所决定的:由羟基所连接的碳原子上的氢原子数目所决定的: ① ①如果羟基所连的碳原子上有两个如果羟基所连的碳原子上有两个 (( 或两个以上或两个以上 )) 氢原子,氢原子, 其产物为醛;其产物为醛; ② ②如果羟基所连的碳原子上只有一个氢原子,其产物为酮;如果羟基所连的碳原子上只有一个氢原子,其产物为酮; ③ ③如果羟基所连的碳原子上无如果羟基所连的碳原子上无 HH ,则此醇不能被催化氧化。,则此醇不能被催化氧化。

(1)(1)有机物的燃烧规律(等质量或等物质的量为前有机物的燃烧规律(等质量或等物质的量为前提)提)

对对已知化合物已知化合物 AA 中各元素的质量分数分别为中各元素的质量分数分别为C37.5%C37.5% ,, H4.2%H4.2% 和和 O58.3%O58.3% 。请填空:。请填空: (1)0.01mol A(1)0.01mol A 在空气中充分燃烧需消耗氧在空气中充分燃烧需消耗氧气气 1.01L(1.01L( 标准状况标准状况 )) ,则,则 AA 的分子式是的分子式是 ; ; (2)(2) 实验表明:实验表明: AA 不能发生银镜反不能发生银镜反应。应。 1mol A1mol A 与足量的碳酸氢钠溶液反应可与足量的碳酸氢钠溶液反应可放出放出 3mol3mol 二氧化碳。在浓硫酸催化下,二氧化碳。在浓硫酸催化下, AA与乙酸可发生酯化反应。核磁共振氢谱表明与乙酸可发生酯化反应。核磁共振氢谱表明AA 分子中有分子中有 44 个氢处于完全相同的化学环境。个氢处于完全相同的化学环境。则则 AA 的结构简式是的结构简式是 ;;

2008· 宁夏卷 · 36 题 · 15 分

(3)(3) 在浓硫酸催化和适宜的反应条件下,在浓硫酸催化和适宜的反应条件下, AA与足量的乙醇反应生成与足量的乙醇反应生成 B(CB(C1212HH2020OO77)) ,, BB只有两种官能团,其数目比为只有两种官能团,其数目比为 3∶13∶1 。由。由 AA生成生成 BB 的反应类型的反应类型 ,该反应的化学方,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程式是 ; ;

(4)A(4)A 失去失去 11 分子水后形成化合物分子水后形成化合物 CC ,写出,写出CC 的两种可能的结构简式及其官能团的名的两种可能的结构简式及其官能团的名称①称① ;②;② 。。

(( 11 )) CC66HH88OO7 7

(( 22 ))

(( 33 )酯化反应)酯化反应

CH2-COOH

HO-C-COOH

CH2-COOH

CH2COOC2H5

CH2-COOHCH2-COOH

HO-C-COOH +3CH3CH2OH HO-C-COOC2H5 +3H2O

CH2COOC2H5

浓硫酸

答案:答案:

(( 44 ) 或 或) 或 或CH2-

COOH

C-COOH

CH-COOH CH2-

COOH

O-C-COOH

C-CH2

O O

CH2-COOH

O-C-CH2-COOH

C

OO

H2C-CCH2-

COOH

或 HO-C-C

OC

CO

O

或 C

OH

OHO

OC

CH2-COOH

或 HO-C-COOH

CH C O

酸性(电离出 H+ 即质子的能力):

H2CO3 ( Ka1 )> C6H5OH > HCO3-

( Ka2 )

粒子结合 H+ 即质子的能力):

HCO3- < C6H5O- < CO3

2-

2006 年全国卷 Ⅰ · 29 题 · 21 分萨罗( Salol )是一种消毒剂,它的分子式 C13H10O3 ,其分子模型如下图所示(图中球与球之间的连线代表化学键,如单键、双键):

( 1 )根据右图模型写出萨罗的结构简式 _____

( 2 )萨罗经水解、分离、提纯可得到纯净的苯酚和水杨酸(邻羟基苯甲酸)。请设计一个方案,说明苯酚、碳酸、水杨酸的酸性依次增强(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3 )同时符合下列四个要求的水杨酸的同分异构体共有 _______ 种。①含有苯环;②能发生银镜反应,不能发生水解反

应;③在稀NaOH溶液中, 1mol该同

分异构体能与 2molNaOH 发生反应;④只能生成两种一氯代物。

( 5 )现有水杨酸和苯酚的混合物,它们的物质的量之和为 nmol 。该混合物完全燃烧消耗 aL O2 ,并生成 bg H2O 和 cL CO2 (气体体积均为标准状况下的体积)。

①分别写出水杨酸和苯酚完全燃烧 的化学方程式(有机物用结构简式表示)。

②设混合物中水杨酸的物质的量为 xmol ,列出 x 的计算式。

答案:答案:(( 11 ))

(( 22 ))

① ①没有配平的不给分。没有配平的不给分。

② ②化学方程式中若用“化学方程式中若用“ ===”===” 、“ ”均不给分。、“ ”均不给分。

(( 33 )) 22

(( 44)①)①

还原反应还原反应 (( 或加成反应或加成反应 ))

② ②

酯化反应(或取代反应)酯化反应(或取代反应)

(( 55 )① )① CC77HH66OO33+7O+7O22=7CO=7CO22+3H+3H22O O

(( 22 分)分)

CC66HH66O+7OO+7O22=6CO=6CO22+3H+3H22OO (( 22分)分)

对高考试题的深入研究,有利于形成题型意识,对高考试题的深入研究,有利于形成题型意识,从而更好地把握复习方向从而更好地把握复习方向

★ 以双键、叁键、苯为主体的有机物中原子共线、

共面、杂化杂化 等问题;

★ 要重视芳香酯及其它芳香族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

★引入不饱和度( Ω ):

对 CnHm 有: Ω =( 2n + 2 - m ) /2 ;

★充分利用有机物中的“量”:

分子组成、相对分子质量、燃烧时耗氧量等。

有机物中的“量”:[ 分子组成 ] : ( 1 ) CxHy 或 CxHyOz 中①一定为偶数,

② y≤2x+2 , ( 2 )若有机物分子中含氮或卤素时,氮原子数或卤素原子数为奇数时,氢原子数也为奇数;而氮原子数或卤素原子数为偶数时,氢原子数也为奇数。

[ 相对分子质量 ] : CnH2n+2 : 14n+2 CnH2n+2O :

14(n+1)+4 CnH2n : 14n CnH2nO : 14(n+1)+2

CnH2n-2 : 14n-2 CnH2nO2 :14(n+2)+4

CnH2n-6 : 14n-6

2010 · 全国卷Ⅰ · 30 题 · 15 分有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 A-HA-H 的转换关系如下所示:的转换关系如下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请回答下列问题: ( 1 )链径 A 有支链且只有一个官能团,其相对分子质量在 65 ~ 75之间, lnolA完全燃烧消耗 7mol氧气,则A 的结构简式是 ,名称是 ;

( 2 )在特定催化剂作用下, A 与等物质的量的 H2 反应生成 E 。由 E 转化为 F 的化学方程式是 ;

( 3 ) G 与金属钠反应能放出气体。由 G 转化为 H 的化学方程式是 ;

( 4 )①的反应类型是 __ ;③的反应类型是 ;( 5 )链径 B 是 A 的同分异构体,分子中的所

有碳原子共平面,其催化氧化产物为正戊烷,写出 B 所有可能的结构简式 ;

( 6 ) C 也是 A 的一种同分异构体,它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种(不考虑立体异构)。则C 的结构简

式为 。

答案:答案:

镇痉药物 C 、化合物 N 以及高分子

树脂的合成路线如下:

2010 · 北京卷 · 28 题 · 17 分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 A 的含氧官能团的名称 是 。( 2 ) A 在催化剂作用下可与 H2 反映生

成 B 。该反应的反应类型是 。( 3 )酯类化合物 C 的分子式是 C15H14O3

,其结构简式是 。( 4 ) A 发生银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 5 )扁桃酸 有多种同分异构体。 属于甲酸酯且含酚羟基的同分异构体共 有 种,写出其中一种含亚甲基的同 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 6 ) F 与 M 合成高分子树脂的化学方程式

是 。( 7 ) N 在 NaOH溶液中发生水解反应的化

学方程 式是 。

-OH-CH2-

OOCH

-OH-CH3

-OOCH

邻、间、对 (三种)

三个紧邻(三种)

两个邻一个间(六种)

三个全间(一种)

答案答案::( 1 )醛基 ( 2 )加成(或还原)反应

2010 · 宁夏卷 · 38 题 · 15 分 PC 是一种可降解的聚碳酸酯类高分子材料,由于其具有优良的耐冲击性和韧性,因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以下是某研究小组开发的生产 PC 的合成路线:

已知以下信息:①A 可使溴的 CCl4溶液褪色;②B 中有五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③C 可与 FeCl3 溶液发生显色反应:④D 不能使溴的 CCl4 褪色,其核磁共振氢谱

为单峰。请回答下列问题:( 1 ) A 的化学名称是 ;( 2 ) B 的结构简式为 ;

( 3 ) C 与 D 反应生成 E 的化学方程式 ;( 4 ) D 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其中能发生银

镜反应的是 ( 写出结构简式 ) ;( 5 ) B 的同分异构体中含有苯环的还有 种,其中在核磁共振氢谱中 出现丙两组峰,且峰面积之比为 3 : 1

的是 ( 写出结构简式 ) 。

答案:答案: ( 1 )丙烯 ( 2 )

( 3 )

( 4 )

( 5 ) 7

3 2CH CH CHO

2009 · 宁夏卷 · 39 题 · 15 分 AA ~~ JJ均为有机化合物,它们之间的转化如下均为有机化合物,它们之间的转化如下

图所示:图所示:

实验表明:①D 既能发生银镜反应,又能与金属钠反

应放出氢气:②核磁共振氢谱表明 F 分子中有三种氢,

且其峰面积之比为 1 : 1 : 1 ;③G 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④1mol J 与足量金属钠反应可放出

22.4L氢气(标准状况)。

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 ) A 的结构简式为 ____________ (不考虑立体结构),由A 生成 B 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 反应;( 2 ) D 的结构简式为 _____________;( 3 )由 E 生成 F 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E 中官能团有 _________(填名称) , 与 E 具有相同官能团的 E 的同分异构体还有 ________________ (写出结构简式,不考虑立体结构);( 4 ) G 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5 )由 I 生成 J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

某烃类化合物某烃类化合物 AA 的质谱图表明其相对分子质量的质谱图表明其相对分子质量为为 8484 ,红外光谱表明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红外光谱表明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核磁共振谱表明分子中只有一种类型的氢。核磁共振谱表明分子中只有一种类型的氢。

(( 11 )) AA 的结构简式为的结构简式为 ;;(( 22 )) AA 中的碳原子是否都处于同一平面中的碳原子是否都处于同一平面 ??

(填“是”或者“不是”);(填“是”或者“不是”);(( 33 )在下图中,)在下图中, DD11 、、 DD22 互为同分异构互为同分异构

体,体, EE11 、、 EE2 2

互为同分异构体。互为同分异构体。

2007 · 宁夏卷 · 39 题 · 15 分

A BCl2

NaOH C2H5OH △

C (C6H10)

③ 1 , 2 -加成反应

Br2/CCl4

D1

NaOH H2O △ E1 ( C6H12

O2)

Br2/CCl4

D2

NaOH H2O △

⑥ E2

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 CC 的化学名称的化学名称为为 ;; E2E2 的结构简式是的结构简式是 ;④、⑥的;④、⑥的反应类型依次是反应类型依次是 。。

( 1 ) H3C-C = C-CH3

( 2 )是

( 3 ) H3C-C-C-CH3+2NaOH H2C-C = C-CH2+2NaCl+2H2O

2,3 二甲基- 1,3-丁二烯 HOCH2-C = C-CH2OH

1 , 4—加成反应 取代反应

H3

CCH3

Cl

CH3

H3

CCl

CH3OH△

CH3

H3

C

CH3

H3

C

答案:答案:

有机题作答时需注意以下几点:有机题作答时需注意以下几点:(( 11 )要求写的是)要求写的是““官能团的名称官能团的名称””??““官能团的符官能团的符

号”?号”? “ “ 含氧官能团的名称含氧官能团的名称””? ? ““官能团的电子式”?官能团的电子式”?(( 22 )书写有机物的结构简式时:)书写有机物的结构简式时: ① ①C、H原子间不能加短线;C、H原子间不能加短线; ② ②官能团或取代基的短线不能连在H原子上;官能团或取代基的短线不能连在H原子上; ③ ③苯环上的取代基必须有短线连接;苯环上的取代基必须有短线连接; ④ ④ 苯环写成 或 正确;苯环写成 或 正确; ⑤ ⑤ 竖直方向的取代基以及官能团均需用短线连接。竖直方向的取代基以及官能团均需用短线连接。(( 33 )书写有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时:除燃烧反应外,)书写有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时:除燃烧反应外,

有机物一般写结构简式,且要配平并注明重要的具有机物一般写结构简式,且要配平并注明重要的具体反应条件。体反应条件。

“ 审题” “规范” “准确”

“ 错题分析” “回头看”

三、回顾反思 细化落实

请多提宝贵意见

谢谢!

top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