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生态环境保护 与建设情况调查

Post on 03-Jan-2016

55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8 Downloads

Preview:

Click to see full reader

DESCRIPTION

宁波生态环境保护 与建设情况调查. 班级:会计 1023 寝室: 8104 成员:潘雨辰 周含薇 刘梦颖 严慈娇 陈海亚 指导老师:蔡亚芬. 进入新世纪,越来越多的国家、地区都把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作为其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我国以及大部分地方政府都制定了 《21 世纪发展议程 —— 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行动纲领 》 ,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已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提升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宁波市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也取得了取得重大进展,以下是我们小组对宁波市近几年来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的调查总结。. 美丽的宁波. 美丽的宁波. 基本现状与发展趋势.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宁波生态环境保护宁波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情况调查与建设情况调查

班级:会计班级:会计 10231023寝室:寝室: 81048104成员:潘雨辰 周含薇 刘梦颖 严慈娇 陈海亚成员:潘雨辰 周含薇 刘梦颖 严慈娇 陈海亚指导老师:蔡亚芬指导老师:蔡亚芬

进入新世纪,越来越多的国家、地区都把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作为其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我国以及大部分地方政府都制定了《 21世纪发展议程——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行动纲领》,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已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提升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宁波市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也取得了取得重大进展,以下是我们小组对宁波市近几年来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的调查总结。

美丽的宁波美丽的宁波

美丽的宁波美丽的宁波

基本现状与发展趋势基本现状与发展趋势 近年,我市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有关环境和资源方面的地方性法规以及一批规范性文件,生态与环境方面投入力度明显加大,生态建设和环境污染治理成效显著。

1 、生态建设步伐加快。各地加强了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工作,森林资源持续快速增长,全市森林覆盖率达 48.9%,市区绿化覆盖率为31.7%,人均公共绿地达 7 平方米;全市宜林荒山绿化率达 95.3%,建成合格饮用水源保护区29个;生态村及生态县区建设逐步走上良性发展轨道,已建成 14个农业生态村、镇,自然保护区覆盖率达 6.34%;整治完成市区 11条内河,建成中山广场、月湖文化景区等一批大型园林休闲区。

2 、资源管理得到加强。通过狠刹乱占耕地之风,按照耕地占补挂钩原则,在保障重点建设项目用地的前提下,非农建设用地总量得到有效控制,土地利用方式由粗放向集约转变,建成基本农田保护区面积 326万亩,新垦农田面积12.7万亩。一般固废物综合利用率达 68.9%,

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置率达到 86.9%。

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对全市1951 家老污染企业下达限期治理令,并顺利通过由省政府组织的“一控双达标”考核验收,在全国重点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中名列第三位。重点区域污染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果, 9 个污染严重的重点区域环境综合整治任务。城市气化率保持在 99% 以上,烟控区覆盖率大于 99% ,噪声达标区覆盖率达 66.8% 。

33 、环境污染防治取得进展。、环境污染防治取得进展。

 2 、区域性酸雨形势严峻,汽车尾气、城市“三产”污染上升趋势不容忽视。

多年实测结果表明,我市酸雨率大约在 60 ~ 70%左右,已被国家列为酸雨控制区。随着大型电厂等一批高耗煤项目的新、扩建,我市酸雨问题将十分突出。同时机动车尾气排放对城市近地面空气质量污染将会加大;城市“三产”服务行业产生的油烟和噪声污染成为居民投诉的热点。

存在的主要问题存在的主要问题 1 、地面水污染严重,农村生态环境脆弱 水污染向城郊结合部、农村、近海等区域扩展;城乡生活污染源和农业污染源对地面水环境的影响日益显著;农村河网淤塞现象严重,降低了河道的自净能力,水质有继续恶化的可能;农药化肥的大量施用,禽畜粪便无组织排放,随雨水流失而造成地面水和地下水的环境污染;农业废弃物随意处置,如焚烧秸杆、稻草等,使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

• 3 、海洋环境保护任务艰巨

我市近海海域环境现状不容乐观,富营养化严重,同时海域又是我市未来开发的重点区域。既要保护海域生态环境,又要发展海洋经济,我市海洋环境保护任务日趋繁重。

 4 、水土流失依然存在 各类工程建设项目开发不当,农村生态防护林体系不发达,引起自然景观和植被破坏,尤其是水源涵养林、生态效益好的混交林的封山育林工作有待继续加强。目前全市水土流失面积 982.69平方公里,占全市总土地面积10%,水土流失的治理工作任重道远。

主要保障措施主要保障措施 ( 一 ) 加强领导,建立目标责任制 ( 二 ) 完善法规,加强执法,加大政府监管力度 (三)运用价格和税收手段,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 (四)拓宽资金来源,增加生态环境投入 (五)加强环境科研,大力扶持环保产业 (六)加强生态环境宣传教育,鼓励公众参与生态环

境保护和建设

聚你我之力,携手美好明天聚你我之力,携手美好明天

在绿树成荫的姚江畔,微风乍起,树荫下、草丛中有人纳凉,沿江路上有闲庭漫步。今日的江滨公园和往日略有不同,在公园沿途,竖起了一个个展示牌,展示了宁波雪窦山、滕头村、等有着良好生态环境的景区景点。一群不同肤色、不同语种的人们,拿着环保袋,沿着公园捡起沿途的垃圾。

这是由宁波市旅游局主办、宁波旅游网承办的“我爱宁波——‘中外宁波人游宁波’系列之‘聚你我之力,携手美好明天’”活动。活动召集了 200余名“洋”宁波人和本土宁波人,亲身体验环保活动和生态旅游。

一位来自宁波大学英语学院的学生说:“我们在平时就很关注环保和生态问题,这次活动的过程中学到了不少知识,领略到了宁波的美丽风景。同时也意识到环境保护也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

集士港露天垃圾站常现有毒黑烟

55 年后年后 ,, 宁波生态建设要走在全国前列宁波生态建设要走在全国前列

据 2011-05-03 宁波晚报报道:宁波市已经制订《宁波市加快建设生态文明行动纲要( 2011—2015 )》,在将来的五年里,要打造“生态宁波”。具体的规划如下:

八大具体目标已经拟定八大具体目标已经拟定• 1 、生态经济目标:第三产业占 GDP

比重达到 45%,城市清洁能源使用率达到80%,循环经济总体发展水平走在全国前列,主导农产品中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及有机食品种植面积比重在 50%以上……

2 、节能减排目标: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以及各类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完成国家下达指标,主要重金属污染物排放量比 2009年降低 15%……

八大具体目标已经拟定八大具体目标已经拟定

3 、环境质量目标: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大于 70%,劣Ⅴ类水质比例控制在 15%以内,城市空气主要污染物日平均浓度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的天数占全年总天数的 90%……

4 、污染防治目标:市区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 95%,县(市)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 85%,开展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村达到 70%,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处理的村覆盖率大于 97%……

八大具体目标已经拟定八大具体目标已经拟定 5 、生态保护与修复目标:森林覆

盖率达到 50.5% ,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积 200 平方公里,重要水域、海域生态环境、生物资源得到有效修复和保护……

6 、环境安全保障能力建设目标:环境质量、重点污染源环境在线监测监控系统有效运行,建成大气复合污染监控网络,形成省、市、县三级联网的现代化环境监控体系……

八大具体目标已经拟定八大具体目标已经拟定 7 、生态文化建设目标:“绿色系列”创建覆盖面持续扩大,生态消费模式初步形成, 8 个以上的县(市)区创建成为省级以上生态县(市)区, 3 个县级市均创建成为省级以上环保模范城市……

8 、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目标:进一步健全符合科学发展要求、有利于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综合考评机制,基本形成较为完备的地方环保法规体系。

实施“十大行动” 打造“生态宁波”实施“十大行动” 打造“生态宁波”• 循环经济行动:着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在石

化、能源、钢铁、造纸等重点行业以及产业园区和区域层面培育一批循环经济示范工程;大力发展绿色制造业,着力培育和发展新装备、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到 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达到 6000亿元以上。

• 节能减排行动:大力推动碳减排,发展低碳经济,到 2015年,实现国家下达的“十二五”单位 GDP二氧化碳排放量控制指标;全面推进重点领域节能降耗,落实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确保实现国家下达的“十二五”单位 GDP能耗控制指标和污染减排目标任务。

• 绿色城镇行动:到 2015年,县以上城市全面建成与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相匹配的污水收集管网,基本建成镇级污水处理设施;届时,市本级及县以上城市建成区绿地率达 35%以上,人均公园绿地面积 11.5平方米以上。

• 美丽乡村行动:大力发展农村生态产业,推进循环农业建设,着力构建农村生态人居;开展沿路、沿河、沿线、沿景区的环境综合整治。到 2015年,农村垃圾集中收集的行政村覆盖率在 97%以上,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行政村在 70%以上。

• 清洁水源行动:到 2015年,农村安全饮用水覆盖率在 95%以上,城市集中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持续保持 100%,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在 90%以上;加大城区内河综合整治,中心城区核心区域内河水质总体达到Ⅳ类,实现城区内河“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目标。

• 清洁空气行动:严格实施煤耗总量控制和清洁能源替代战略;加快推进中心城区禁用高污染燃料;积极发展绿色交通物流,倡导绿色出行,推动公交车、出租车和集卡车等高频使用车辆逐步推广使用天然气等清洁能源;严格防控扬尘污染,加强防治工业企业废气污染。

• 清洁土壤行动:到 2015年,基本建成全市土壤环境监测网络;建成较为完善的危险废物回收、利用和处置体系。加强辐射污染和放射源监管,确保废旧放射源和放射性废物的安全收贮;开展污染土壤修复试点示范。

• 清洁海洋行动:严格控制入海污染物总量,突出抓好氮、磷及重金属等入海污染物减排,到 2015年,近岸海域水质保持稳定;实施海洋生物资源、重要港湾及重点海域生态环境修复工程;加强海洋生态环境监测和赤潮灾害预警能力建设。

森林宁波行动:为实现到 2015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 50.5%的目标,我市将全面推进森林城市、森林城镇和森林村庄创建;同时加大湿地保护力度,大力推进生态修复,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大力实施森林碳汇工程,探索开展“购车植树”环保公益性活动。

绿色创建行动:大力推进生态 示范创建工作,深化生态环境教育基地、保护母亲

河号站、绿色企业、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医院、绿色家庭、绿色饭店、绿色商场等绿色系列创建活动。

市民愿景市民愿景 这些年,宁波深入推进生态市建设,资

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了很大成效。事实证明,保护生态和 GDP增长并不矛盾,绿水青山同样具有经济功能,同样能给老百姓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

   但令人遗憾的是,在一些地方,偷排废气污水的不法行为还时有发生,城区空气质量还不尽如人意,老百姓希望看到更多的蓝天白云。

 

市民愿景市民愿景    “十二五”期间,宁波把加快生态文

明建设列入“六个加快”的重大战略,这对每一个市民来说都是莫大的福音。生态环境是我们向子孙后代借来使用的,是不可再生的,希望建设生态文明成为每一个人的自觉行为,大家共同努力,给子孙后代留下一个天更蓝水更清的家园。

现在的大地震、泥石流、海啸、沙尘暴等自然灾害越来越频繁,这就是人类破坏生态平衡地球给我们的回应。为了不让我们的天空变灰,河水变浊,绿树变枯,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保护环境吧! 为了建设绿色家园,就发从我做起,从身边的事做起,从现在做起。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为了维护生态平衡,就发从点滴做起,保护水质不受污染,节约用水,减少白色垃圾的产生,不用一次性用品,不乱扔废旧电池。只要全国人民动员起来,持之以恒,我们看到的就是蓝蓝的天空,飘忽的白云,清澈的小溪,翠绿的山林。

top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