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野鄉志-第十三篇 人物篇

Post on 13-Feb-2016

327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25 Downloads

Preview:

Click to see full reader

DESCRIPTION

台灣台東縣鹿野鄉鄉志 鹿野鄉志-第十三篇 人物篇

TRANSCRIPT

鹿野鄉志

1286

第十三篇 人物篇

林韻梅

目 錄

凡 例 ............................................................................................................................ 1288

小林花江【神保花江】(1912-19?) .................................................................... 1289

小松恭作(1899-1940) ............................................................................................ 1291

古天德(1905-1994) ................................................................................................ 1293

田久保健治(1877-19?) ........................................................................................ 1296

安田勝之助(1876-19?) ........................................................................................ 1298

朱新京(1903-19?) ................................................................................................ 1300

吳清泉(1922-1972) ................................................................................................ 1303

宋勝義(1925-1966) ................................................................................................ 1308

宋燈奎(1909-1979) ................................................................................................ 1311

李長吉(1916-1982) ................................................................................................ 1315

李雲添(1880-1971) ................................................................................................ 1317

李 聯(1902-1985) ................................................................................................ 1320

周天財(1895-1979) ................................................................................................ 1323

林加霸(1892-1940) ................................................................................................ 1326

林田豊(1914-1955) ................................................................................................ 1329

林炳煌(1901-1991) ................................................................................................ 1331

林國照(1922-2005) ................................................................................................ 1334

林進德(1907-1968) ................................................................................................ 1337

邱振郎(1903-1986) ................................................................................................ 1339

邱雲海(1917-1995) ................................................................................................ 1343

紀守常【Rev. Giger Alfred】(1919-1970) ........................................................... 1346

胡美英(1928-1994) ................................................................................................ 1350

徐平南(1900-1976) ................................................................................................ 1354

徐永富(1892-1966) ................................................................................................ 1357

第十三篇 人物篇

1287

又:徐永盛(1907-1983) ................................................................................ 1358

神田全次(1878-19?) ............................................................................................ 1361

高政紀(1901-1976) ................................................................................................ 1366

張阿勝(1889-1970) ................................................................................................ 1369

張森烘(1931-2002) ................................................................................................ 1373

張維城(1916-1974) ................................................................................................ 1376

許允條(1915-2002) ................................................................................................ 1378

郭金鐘(1912-1970) ................................................................................................ 1381

陳水木(1917-1984) ................................................................................................ 1384

陳坤籠(1924-2003) ................................................................................................ 1388

又:陳阿水(1939-1996) ................................................................................ 1391

彭相增(1908-1977) ................................................................................................ 1393

曾坤榮(1932-1998) ................................................................................................ 1398

森正計(約 1887-19?) ........................................................................................... 1401

陽金元(1933-1994) ................................................................................................ 1404

黃 統(1900-1990) ................................................................................................ 1407

黃應棟(1909-1981) ................................................................................................ 1410

附:楊金水(1930-2000) ................................................................................ 1413

廖慶隆(1907-1968) ................................................................................................ 1415

劉張相德(1908-1997) ............................................................................................ 1417

潘良時(1916-1995) ................................................................................................ 1421

潘清發(1920-1974) ............................................................................................... 1424

蔡水來(1898-1970) ................................................................................................ 1427

又:蔡樹枝(1916-1997) ................................................................................ 1428

鍾鳳財(1918-1981) ................................................................................................ 1431

簡丁木(1909-1963) ................................................................................................ 1434

簡西東(1920-1991) ................................................................................................ 1436

又:簡大村(1930-1988) ................................................................................ 1438

蘇天成(1908-1977) ................................................................................................ 1441

龔有恆(1926-1990) ................................................................................................ 1444

鹿野鄉志

1288

凡 例

1. 鹿野鄉史料殘缺,徵文考獻皆難;〈人物篇〉之撰寫,以田野採訪為

主,輔以各機關文字紀錄。

2. 〈人物篇〉中傳記,以敘事為主,輔以評論。對於訪談對象,期彼能

敘述事件始末;若訪談者記憶實為模糊,不得已,方採用其評論。

3. 同一家族中,若有二人以上為傳主,採「合傳」形式,而以年長者居

首。

4. 同一事件,若有其他人對傳主提供助益者,必存其姓名;女性於家庭

中對傳主大有助力者,必存其事蹟。

5. 傳主之子女對本鄉有重要貢獻,或個人表現能增進鄉譽者,必存其姓

名;若子輩已歿,孫輩表現合於上述者,亦存其姓名。

6. 採訪資料若來自傳主子孫,必存其姓名於傳中,以供求證。

7. 「資料來源」依所提供資料多寡主從排列,不依時間排列。

第十三篇 人物篇

1289

小林花江【神保花江】(1912-19?)

神保花江,大正元年(1912)生。父神保豊次郎,原籍群馬縣北甘樂郡小野村;

大正 8 年(1919

大正 10 年(1921),定居臺東街上。

大正 14 年(1925),神保花江為求學之故,寄居臺北東門町山田家;昭和 3 年

(1928)3 月,神保花江 17 歲,自臺北女子職業學校畢業,並且獲得洋裁手藝科修

業證書。第二年(1929)3 月 22 日,通過臺灣總督府裁縫科目檢定,獲得「小學校

專科正教員」資格;4 月 9 日,奉派到鹿野尋常高等小學校任職,此後,神保花江一

直在臺東擔任教職。初到鹿野小學校,原本擔任一、二年級課程,校長向學生介紹

時,18 歲的神保花江露出羞澀的笑容,在學生印象中是愛讀書的老師;4 月 30 日,

改派馬蘭公學校。

昭和 8 年(1933)3 月,轉任臺東第二幼稚園保姆。此後三年,神保花江不斷進

修,逐年通過裁縫家事進階檢定,並於昭和 10 年(1935)3 月取得臺東廳公立公學

校訓導資格。依照當時學制,不同學程,老師的名稱有別:幼稚園稱「保姆」,重

在身體照護;小學校、公學校稱「訓導」,重在生活指導、道德養成;高等科、青

年學校稱「教諭」,重在理念說解;大學為「教授」,重在知識傳授。

昭和 11 年(1936)3 月,志願離職;12 月,嫁埼玉縣北葛飾郡的小林博為妻,

從夫姓;翌年,生下獨生女照子。昭和 14 年(1939)3 月,重回鹿野尋常高等小學

鹿野鄉志

1290

任教,並擔任鹿野女子青年訓練所囑託指導員,指導有關家事、醫護方面技能;7 月,

訓練所改制為「鹿野庄立女子青年學校」(原址在今龍田國小附設幼稚園),類似

成人補習學校性質,小林花江繼續擔任指導員,並在次年(1940)9 月補臺東廳公立

小學校訓導。昭和 16 年(1941)4 月,臺灣公立學校改制;7 月 1 日,小林花江拿

到新的聘令──鹿野國民學校訓導。昭和 19 年(1944)5 月,取得台東廳公立青年學

校助教諭,任鹿野女子青年學校助教諭,兼臺東廳公立青年學校助教諭;9 月,兼鹿

野國民學校(原鹿野尋常高等小學校)訓導。

昭和 20 年(1945)7 月,改派關山國民學校訓導;同年 9 月再改派臺東寶國民

學校訓導。翌年(1946)年初,小林花江離開鹿野庄鹿野字 68 番住處,帶女兒同返

臺東寶町 75 番神保家舊居。

據云:神保家人返回日本,因戰後謀生不易,先後移居加拿大。

資料來源:

臺東廳,《臺東廳國民學校履歷書》:〈神保花江〉。

林錦章訪談,臺東:臺東市五權街林宅。民國 93 年 10 月 15 日。

陳壽仁電話訪談,臺北:臺北市陳宅。民國 94 年 1 月 20 日。

第十三篇 人物篇

1291

小松恭作(1899-1940)

小松恭作,明治 32 年(1899)出生於新潟縣中蒲原郡十全村。大正 6 年(1917)

3 月,自新潟縣立村松中學畢業;同年 7 月,進中蒲原郡巢本尋常小學擔任代用教員;

第二年(1918)3 月,自願退職;4 月,在臺灣總督府國語學校公學師範部甲科辦理

入學。大正 8 年(1919)3 月 25 日,自公學師範部畢業,獲得「甲種臺灣公學校教

諭」資格,31 日就到達知本蕃人公學校任職,此後,小松不曾離開過後山臺東。

大正 9 年(1920)4 月,轉赴太麻里蕃人公學校。大正 11 年(1922)1 月,到

虷仔崙蕃人公學校任職並兼代校長。同年 3 月,接成廣澳公學校校長。

大正 14 年(1925)8 月,補鹿野公學校校長,時年 26 歲,尚未成家,單身赴任。

小松校長蓄落腮鬍,戴眼鏡,說話溫和,不曾大聲斥喝,對待學生,有如父母慈藹;

由於他自律嚴格,又罕言語,學生對他還是敬畏有加。公學校教育對象是本島人子

弟,小松校長發現有可造之才,就向鹿野小學校安田校長推薦,讓人才能得到栽培。

校舍本皆為木造建物,小松校長到任後,興建第一棟水泥建築。由於平日愛運動、

打網球,和教音樂體育的木川老師協力,從高台山腳取紅土,在校園中舖設鹿野第

一面紅土網球場。

昭和 4 年(1929)3 月轉任大竹高公學校校長。昭和 7 年(1932)10 月,補臺

東廳公立公學校校長。昭和 8 年(1933)轉任馬蘭公學校校長,昭和 12 年(1937)、

鹿野鄉志

1292

14 年(1939),先後獲得日本內閣賞勳局頒授八等、七等瑞寶章。昭和 15 年(1940)

7 月,晉升為高等官六等。

小松恭作成婚較晚;據云為近親通婚,子女殘障,唯一身體較健全者出生三個

月即夭折。由於不堪天倫乖違種種傷痛,昭和 15 年(1940)9 月,自殺身亡,得年

41 歲。

資料來源:

臺東廳,《臺東廳高等官履歷書》:〈小松恭作〉。

林錦章訪談,臺東:臺東市林宅。民國 93 年 10 月 15 日。

第十三篇 人物篇

1293

古天德(1905-1994)

古天德,明治 38 年(1905)生於臺中州東勢庄;古家世代農耕,果樹、桂竹是

最重要農作。石圍墻公學校(今石岡國小前身)畢業後,成為家中最得力的幫手;

上山砍竹,拖回家中,片成竹篾,編成畚箕、菜籃,最為擅長,一般農事,也是任

勞承擔。

大正 12 年(1923),古天德 18 歲,眼見家中生計困難,隻身到臺中市內的寫

真社(今照相館)學藝,學成後回到東勢開業,並娶劉氏圓為妻。昭和初年,為了

改善生活,遷到臺中市居住,租屋開設相館。昭和 14 年(1939),長女自家政科畢

業,長子小學畢業,妻劉氏亡故。

昭和 15 年(1940)初,古天德決定跟隨二哥古天滿到後山開墾;帶著後妻與兩

對兒女,搭火車到臺北,再轉公路車,車走布滿石礫的蘇花路,顛躓難行,好不容

易抵達花蓮,還要轉搭行駛於花東間的臺東線小火車才抵達富里。富里當時山野遍

佈桂竹,古家兄弟採收竹子,賣給人編製米籮、籃筐,另外還種植香蕉;天德妻則

縫製衣服來補貼家用,次子得以從富里國小高等科畢業,次女也完成小學課業。

民國 36 年(1947),古天德舉家搬到關山鎮,流動替人照相;兩個月後又遷到

鹿野,在火車站前開設「光明照相館」,從此定居。當時,鹿野村以火車站為中心,

不過四、五十戶人家,但由於換發新身分證需要個人照,鹿野、延平兩鄉鄉民都到

「光明照相館」拍照,另有從關山、稻葉(今卑南鄉嘉豐村)來的顧客,相館生意

鹿野鄉志

1294

興隆。民國 40 年代初,像臺東縣農會等機關,也曾慕名請古天德到臺東市拍攝團體

紀念照。這段期間,古天德除忙於相館工作外,還身兼更生日報記者。民國 40 到 60

年代,更生日報是臺東人唯一看得到當天新聞的報紙,鹿野鄉也是如此。

古天德非常關心時政,民國 42 年,投入第四屆鄉民代表選舉,因得到村民支持

而當選;五、六屆又獲連任。民國 47 年到 50 年,擔任第六屆鄉代會副主席暨調解

委員會主任委員,鹿野鄉民經常在照相館進出,有人為私事央託,更多人是為了公

事前來商量;在鹿野村設國小分校、擴建鄉公所等意見,都因此獲得實現。古天德

對於攸關鄉民事務,如添購消防車、整建公共設施等,慷慨捐輸,每次都在 2、3 千

元之譜,以當時物價計,相當可觀。因其慷慨,古家孫輩就讀鹿野國小、國中期間,

古天德一再被推選為家長會會長。

因為鄉中事務繁瑣,照相業務大部分交由次媳古巫新未接手。此時,長子元坤

早已開設鹿野村中第一家五金行,次子元城升任鹿野火車站副站長,兩人事業有成,

卻見鹿寮溪南北兩區常有矛盾紛爭,無論如何協調,都難以盡如人意,因此極力勸

阻老父從政。民國 57 年,第八屆鄉代任滿後,古天德淡出政壇。

民國 64 年,古天德已 70 歲,體力大不如昔,次媳又忙於雜貨店生意,分身乏

術,「光明照相館」就此歇業。此後古天德曾在臺中與人合資從事房地產事業,甚

為成功。

民國 83 年,古天德生病離世,享壽 89。

第十三篇 人物篇

1295

資料來源:

古元城訪談,臺東:鹿野鄉鹿野村中正路古宅,民國 93 年 12 月。

〈鹿野鄉民代表會歷屆代表名冊〉,臺東:鹿野鄉鄉民代表會,民國 92 年 4 月。

鹿野鄉志

1296

田久保健治(1877-19?)

田久保健治,明治 10 年(1877)於新潟縣東頚城郡小黑村出生。小學畢業後,

就以農為業。

大正 4 年(1915),臺東糖業株式會社在鹿野種植甘蔗,由新潟縣召募季節性

移民,田久保健治受會社委託,帶領這些人冬季南來,入夏北歸。兩年後(1917),

移民村內各項設施陸續完成。大正 7 年(1918),田久保健治又帶領移民到鹿野,

並在此定居。

大正 8 年(1919),移民村人口一度高達 654 人,8 月颱風肆虐,移民村家屋全

毀,很多人離開。小莖種甘蔗收成有限,移民負債增加,加上風土病、山豬的威脅,

移民離散,在大正 10 年跌到谷底,只剩 170 人。此後兩年,因東糖會社將移民開墾

與埤圳等事業交付新成立的臺東開拓株式會社,移民增加約 110 人。大正 13 年

(1924),移民村人在田久保健治領導下,完成老吧老吧(今鹿野村四維,近舊鹿

鳴橋)的小灌溉工程,村人曾有一段時間可以耕作水田,不久被颱風所毀。

昭和 3 年(1928),臺灣總督府給予三萬多円補助,興建山豬防禦工事,由田

久保健治率領村人,合力開挖二公尺寬、二公尺深的深溝,並豎立水泥柱,再加上

有刺鐵絲網,以防止山豬破壞甘蔗。昭和 8 年(1933),在田久保健治指揮下,完

成村內主要道路(今龍田村光榮路前身)拓寬工程。由於田久保健治領導有方,移

第十三篇 人物篇

1297

民村人和布農、阿美、由西部移居來的本島人,都能和善相處。昭和 12 年(1937),

擔任鹿野庄官派協議員。

田久保健治身材不高,不愛拍照,不肯騎腳踏車;性格剛猛,行動力強,卻言

談幽默,善於溝通,長於統籌規劃;熱心公共事務,照顧村內弱小,對待少數本島

人小孩如子弟;移民村人信任他的直耿,公推他為自治組織「鹿野民會」會長。

鹿野移民村分上坪、宮前、中坪、下坪四組,村內任何糾紛,可透過會長、組

長協調解決,不曾有人到派出所興訟。民會發動義務勞動,村民會拿出家中最好的

工具,提早出發,自動完成自己的責任區。移民村以神田全次醫生為精神領袖,田

久保健治則負責執行,由於和會社事務所配合得宜,又和製糖會社專務、區役場區

長、派出所主管、學校校長保持密切聯繫,經常聚會討論村中事宜,使移民村形成

一個講禮讓、修和睦、重公德、能團結的新天地。

民國 35 年(1946)4 月,田久保健治帶領十多名移民村人離開鹿野,返回日本。

資料來源:

田久保健治〈經營紀錄〉,東部臺灣開發研究資料第三輯 ,《臺灣ニ於ケル母國人農業植民》,

臺北:臺灣總督府,昭和 4 年。

林錦章訪談,臺東:臺東市林宅,民國 93 年 10 月 15 日。

趙川明〈龍田村史〉,李美貞編《龍田鄉土文化生態解說手冊》,臺東:龍田蝴蝶保育推廣

協會,民國 93 年 11 月。

鹿野鄉志

1298

安田勝之助(1876-19?)

安田勝之助,明治 11 年(1878)出生於福島縣。於縣內師範學校畢業後,就開

始擔任教職。

大正 12 年(1923)出任鹿野尋常高等小學校校長;其妻亦在學校任教職。安田

校長到任前,小學校已頗具規模,主建築為水泥施作,上覆灰色平瓦,前廊寬闊,

有希臘式列柱支撐,是臺東最美麗的校園建築。安田校長到任後,主要的建樹有:

運動場整建、建寬敞整潔的水泥廁所,並在校門右前方開闢農業教育實習地。鹿野

小學校的學習環境,從此堪稱完備。安田校長曾與植園仲藏老師共作校歌歌詞,植

園老師還作有「鹿野村ノ歌」。

安田勝之助個性溫和謙抑,臉上常帶微笑,告誡學生時總會壓低聲音,在移民

村人心目中,是親切可信賴的長者。處事有原則、重規矩,在同事學生眼中,是正

直不茍的君子。

昭和 7 年(1932)3 月,以 56 歲之齡,自鹿野小學校退任,攜家人定居花蓮。

9 年(1934)重返鹿野,擔任區長;7 個月

後,因花蓮親人亟需照顧,不得不辭職。離開之日,鄉人列隊歡送,有些易感的人

更熱淚盈眶。

民國 35 年(1946),自花蓮返回日本。

資料來源:

第十三篇 人物篇

1299

增本文江(前鹿野庄役場會計)訪談、徐真鳳口譯,臺東:鹿野鄉龍田村李元和宅。民國

93 年 6 月 23 日。

林錦章訪談,臺東:臺東市林宅。民國 93 年 10 月 15 日。

安田勝之助:前排左起第四人。(林錦章提供,賴維進翻拍)

鹿野鄉志

1300

朱新京(1903-19?)

朱新京,明治 36 年(1903)出生在桃園龍潭。臺北師範學校畢業,任小學老師,

曾在關山服務。光復後,由關山遷居臺東鹿野,擔任公職。

民國 34 年(1945)12 月,擔任首屆官派鹿野鄉長,留八字鬍,日語發音極為標

準,讓員工印象深刻,唯任期僅 2 個月。當時,鹿野鄉轄區包括今延平鄉;民國 35

年 4 月,平地與山地行政區分立,鹿野、延平分治;同年 12 月,鄉長改由鄉民代表

選任,朱新京獲選延平鄉副鄉長。民國 37 年 12 月,獲選為鹿野鄉長,當時瑞豐國

校已在瑞源設分班,村人期望升格為分校,朱新京全力協助村長徐平南,積極推動

下,民國 40 年終於如村人所願。同年 2 月,朱新京卸任。此後鄉務由直接民選鄉長

接任。卸任後朱新京曾擔任臺東縣農會理事長,民國 43 年 12 月並當選為臺東縣第

三屆縣議員。

民國 47 年 1 月,朱新京自縣議員卸任後,生活清簡;加上妻子多病、擔任萬豐

米廠會計的長子家輝身體孱弱,家中內外都需他一肩承擔。

民眾服務站張姓主任見朱新京窘況,提供寶華山一處土地供其種作,早期種植

番薯,割番薯藤回家(在今瑞源村廣興路)餵豬,後期還種玉米、雜糧,村民經常

見他挑農產品下山,再挑米、鹽回家(在今瑞景路二段);時而會在路旁雜貨店停

下腳步,與村人閒話家常。

第十三篇 人物篇

1301

民國 50 年,政府推行九年國教,規劃一鄉一國中,選地於今鹿野國中現址。但

本鄉因鹿寮溪切割,分為南北兩區,瑞源、瑞豐等村學子需繞道武陵橋,實為不便,

北區民眾建議將校址移到鹿寮溪畔,卻遭南區民眾反對。鹿野鄉國中設校的南北之

爭,縣長黃順興也無法裁決。北區民眾乃組成「瑞源國中設校促進委員會」,公推

朱新京為召集人,由於擔任鄉長素有經驗,主持會議井井有條,可惜民意無由上達,

委員會無以為繼;後來,由彭相增另組五人小組北上請願,始完成任務。

朱新京對於公眾事務一直保持關心,民國 57 年,徐振武競選鄉長期間,就委請

他擔任總幹事。

民國 60 年代,朱新京舊日學生將他與家人接回臺北照顧。後來,朱新京回到桃

園,在中壢以教授日語謀生。據聞:去世之時,已過 80 歲。

朱新京於日據時期接受師範教育,鄉人對其印象為:博學多聞,舉止溫文;雖

然晚年生活多艱,仍開朗健談,是個提得起放得下的人。

資料來源:

徐振武訪談,臺東:鹿野鄉瑞源村活動中心,民國 93 年 12 月。

徐國科訪談,臺東:鹿野鄉公所秘書室,民國 93 年 12 月。

〈臺東縣鹿野鄉政簡介〉,臺東:鹿野鄉公所,民國 78 年 4 月。

《瑞源 50》,臺東:鹿野鄉瑞源國民小學,民國 93 年 3 月。

鹿野鄉志

1302

朱新京於民國 37 年 8 月與新、舊任鄉長宋燈奎、林炳煌等人合影,前排右三為擔任副鄉長

的廖慶隆。(林錦章提供,賴維進翻拍)

第十三篇 人物篇

1303

吳清泉(1922-1972)

吳清泉,大正 11 年(1922)生於臺南佳里。佳里公學校高等科畢業後,在高雄

隨楊金虎醫師學醫。

父吳旺本為家具製造商,手藝精良因而致富,在佳里街上建有洋樓。爾後因長

子經營營造業失敗,變賣家產,代子償債,舉家遷至高雄。後長子夫婦又至屏東另

謀發展。吳清泉奉召從軍後,父母乃前往屏東。

昭和 18 年(1943),吳清泉通過醫師特考,取得醫師資格,旋即接獲日本政府

徵召,赴海南島擔任中佐醫官。民國 34 年(1945),本可首批返回臺灣,但因兵士

請求,恐有病時無人可醫,決定羈留一年,代理總隊長處理撤退事宜,協助臺籍軍

人返鄉。羈留期間,曾帶衛生員下鄉替當地人治病,換取滯留官兵衣食所需。隔年

返鄉,暫住屏東九如長兄家。

民國 36 年元月,取得臺灣省乙種醫師證書。當時,臺灣省衛生處鼓勵赴偏遠地

區從事醫療工作,吳清泉乃首途臺東,到各地觀察民情,以便確定執業之可行性。

適逢 228 事件爆發,因人不在高雄,幸未捲入其中。吳清泉有感於國事未靖、社會

不安,暫熄東臺行醫之念。

民國 39 年,政局逐漸回穩。吳清泉心繫臺東住民,不分原、漢,皆困於貧窮或

疾病;又臺東衛生局認為,全縣以鹿野鄉北區最缺正規醫療人員;於是至瑞豐拜訪。

村長蔡天送、士紳林炳煌等極力爭取;當時村中盡是茅草屋,黃鼎來願免費提供瓦

鹿野鄉志

1304

房作為診所,熱誠可感,吳清泉乃決心於瑞豐林阿緱寮(今瑞豐村景豐社區)執業,

開設「瑞豐醫院」。借屋約八個月,向林炳煌買土地並草屋一間,從此定居;數月

後,妻子吳楊先理攜三名女兒自屏東來,蔡天送派其女駕牛車到瑞和火車站(原大

埔驛)迎接。

鹿野北區僅一位醫師,吳清泉雖專長內兒科,外科、產科仍需兼治,其他如替

頑皮孩子從鼻孔取出花生、替喝生水的村民從鼻子夾出螞蝗,甚至替家畜家禽打預

防針,無所不包。所負責的醫療區域,除今瑞豐、瑞和、瑞源三村的範圍之外,還

深入武陵、加拿山地部落;吳清泉日語流暢,能和原住民病患溝通,減少許多醫病

間的障礙。夜間常接獲患者求診,病患家屬在前急奔,吳醫師騎腳踏車緊緊尾隨在

後;天未明,醫師頭頂月色、手牽腳踏車,步上陡坡回家。

由於居民普遍貧困,看病賒欠成為常態;吳清泉夫婦從未催討,但病患會以各

種方式表達衷忱,有的拿來稻米、番薯,有的拿來雞、鴨,原住民則以山羌、鹿肉

來謝。番薯過多,吳楊先理乃託黃鼎來用以代養豬隻;雞過多,緊鄰蔡章替吳家做

雞塒,並代為飼養。收冬之時,較寬裕者償還現金,吳楊先理就拿來買地,多年累

積,有地近三甲,欠醫藥費的村民也樂意做農事來抵欠。吳家夫婦見村民無餘財經

營副業,買小鴨送養,鴨子長成後,村民又取十分之一、二為贈。每逢除夕或學校

開學之前,鄰人來借錢者甚多,有人礙於顏面不敢來,吳清泉就讓妻、兒送去紅包,

俾使度過難關。醫病之間,真誠相待,勝似親人,傳為美談。

第十三篇 人物篇

1305

民國 45 年,麻疹大流行,全村無一戶倖免;當時醫療常識普遍缺乏,許多人家

緊閉門窗、隔絕光線,只用茅草根退熱,有些孩童因此夭折,吳清泉一到病家,要

求立刻開窗,讓空氣流通,用學理說明,並舉自家兒女痊癒之實例,終於改變村民

的就醫態度。

吳清泉堅信科學精神,家中訂有日本雜誌〈家ノ光〉,裡面對於農作物栽培有詳

盡說解,吳楊先理先後在臺南歸仁、高雄蔦松讀公學校,閱讀日文沒有困難,依照

雜誌上說解指導稻作,收成相當好;後來,農試所推廣種瓦倫西亞(今名:香丁),

吳楊先理也是完全依照指導,施肥、沃水,收穫頗豐。也因為這些副業經營得法,

不僅孩子的教育費有著落,還有餘力幫助村中的年輕人交學費。

吳清泉雖忙於醫務,但也深知娛樂的重要,請耆老在前庭教授村民南管、洞簫,

聲傳四鄰;或是村鄰聚打橋牌,相約不以錢計輸贏,時間一到就各自回家就寢。50

到 60 年代,北區三村舉辦聯合運動會,為爭取錦標,吳家宛如社區活動中心,在前

庭練習打排球、二樓提供練桌球,打破玻璃是常事。吳家前庭同時是四健會、家政

班的活動場地。

吳清泉夫婦相處和諧,傍晚,醫師若有空,會騎摩托車到到田邊,接妻子回家。

對子女教育極為留意,規範嚴格而態度開明:星期六之外,每天晚飯後,六女三男

圍書桌、寫作業,從以煤油、電土點燈到 50 年代中期有電燈以後,都是如此,還沒

上學的也不例外;期望孩子都能讀上大學,又培養各種能力──運動、打球、彈琴;

鹿野鄉志

1306

寒暑假都需下田工作,女兒們除草,長子在小學一、二年級就會駕牛車,載著滿車

鳳梨,交到鳳梨工廠的集貨站。民國 56 年,長女弘淑獲選為草根大使,出訪韓國;

隔兩年,吳家接待美國來的草根大使奧希娜。

民國 61 年,吳清泉因肝癌過世。家中清理出兩本帳簿,有能力的人還錢,沒能

力的只有還人情;因此吳家年齡較小的三個孩子必需靠助學貸款才得以完成學業。

長子宏志目前服務於基隆關稅局;次子宏能於氣電共生公司任副總經理;三子宏達

自醫學院畢業後,因眷戀昔日阿緱寮人情之美,返回瑞豐村舊宅居住,在關山開設

牙醫診所。

資料來源:

吳楊先理、吳宏志、吳宏能、吳弘淳訪談,臺東:鹿野鄉瑞豐村吳宅,94 年 1 月。

吳楊先理口述、吳宏志、吳宏能撰寫〈吳清泉醫師行醫二三事〉,臺北:臺北市吳宅,94

年 1 月。

林育德、曾坤德、張阿隨訪談,臺東:鹿野鄉瑞和村活動中心,民國 94 年 1 月。

第十三篇 人物篇

1307

瑞豐醫院初設時,吳清泉與家人合影。(吳宏達提供,韓筆鋒翻拍)

鹿野鄉志

1308

宋勝義(1925-1966)

宋勝義,大正 14 年(1925)生,大埔尾社(今瑞和村)阿美族人,族名タタク,

日治時期改名相馬勝義。

宋勝義聰穎好學,昭和 11 年(1936),於大原公學校(今瑞豐國小前身)以第

一名畢業,繼續到關山公學校就讀五、六年級,又以畢業成績第一直升高等科,再

度以第一名畢業。宋勝義長於數學,尤其是珠算,就讀關山公學校時,每年全校珠

算比賽都得第一;戰後初期,在母校任教時,參加升學考試的學生,算術都由他義

務輔導,曾任校長、鄉長的徐振武,即是他的學生。

昭和 15 年(1940)3 月,宋勝義自高等科畢業,隨後考取「臺東廳第一回街庄

吏員養成講習所」,受訓三個月後,分發到鹿野庄役場,擔任雇員,月俸 29 圓。

昭和 16 年(1941)9 月,考取臺南師範學校接受總督府委辦的「臨時教員養成

講習會」,受訓五個月後,分發到新港小湊國民學校(今成功鎮忠孝國小)擔任助

教(代理教員);昭和 18 年(1943)3 月,調回故鄉,擔任鹿野東國民學校助教;

次年(1944)3 月,通過總督府檢定考試,取得國民學校初等科准訓導的資格,升任

同校准訓導。不久,調回母校大原國民學校服務。

民國 35 年(1946)9 月,宋勝義調升金峯鄉嘉蘭國民學校校長,為鹿野鄉阿美

族人第一位擔任校長者。民國 38 年 2 月,宋勝義因國語尚欠流暢,苦於開會應酬,

乃辭去校長職務,請調到東河鄉都蘭國校擔任教員,除教學外,苦讀國語,後來升

第十三篇 人物篇

1309

任教導。民國 44 年 2 月,再度出任校長,擔任蘭嶼鄉東清國校校長;民國 49 年 9

月,調任延平鄉鸞山國民學校;民國 51 年 6 月,接長武陵國民學校。

宋勝義身材魁梧,能歌善舞,擅長田徑,曾多次在縣運中獲獎;喜好打獵、

網球、棒球等活動。擔任鸞山、武陵國校校長時,學校都組有棒球隊,兩校對外比

賽,屢獲佳績,今武陵國小,尚以棒球運動為特色,宋勝義功不可沒。

宋勝義好喝酒,導致肝功能受損;民國 55 年 8 月,奉調海端鄉利稻國校,來不

及接任,即因肝癌病逝,得年 41 歲。

資料來源:

徐振武訪談,臺東:鹿野鄉瑞和村徐宅,民國 95 年 4 月 20 日。採訪人:趙川明。

林榮貞電話訪談,臺東:臺東市林宅,民國 95 年 4 月 20 日。採訪人:趙川明。

臺東廳,《臺東廳國民學校教員履歷書》,22-21:〈相馬勝義〉。

鹿野鄉志

1310

宋勝義:前排左起第三人,戰後瑞豐國校第一屆畢業師生合影,第四人為潘清發校長。(瑞

豐國小提供,韓筆鋒翻拍)

第十三篇 人物篇

1311

宋燈奎(1909-1979)

宋燈奎,明治 42 年(1909)生於高雄州潮州郡萬巒庄五溝水。父宋成開繼承祖

業,務農兼營磚瓦買賣;為求磚瓦業發展,舉債投資,不久因業績不佳而停業;往

後為家人生活,奔波於花、東兩地,竟以病歿,留下老母、妻子奎妹與兒女共六人;

宋燈奎當時年方 6 歲。大正 6 年(1917),宋燈奎 9 歲,母舅李華炳接養,入漢學

塾讀書認字。同年,奎妹為養家還債,再適林享春,生計艱辛依舊;大正 9 年(1920),

移住花蓮廳玉里區公埔(今花蓮縣富里鄉),宋燈奎轉到富里公學校二年級就讀。

當時漢人移住富里者極為有限,因為衛生等設施不足,百病滋生,生活難以為繼,

乃於大正 12 年(1923)8 月,遷到臺東廳關山區

再遷移到鹿野移民村外的「五十戶」。

「五十戶」為漢人聚落,住民都替臺東開拓株式會社工作,由該會社提供所有

農具以及一年伙食費用,終於可勉強度日。當時鹿野漢人子弟所讀公學校為四年制,

宋燈奎在富里公學校已讀完五年級,學業因此中斷。16 歲以後,宋燈奎每日與鐮刀

鋤頭為伍,或被雇為臨時工,心中自有遺憾;因此他利用夜間進修通信教育(今名

為函授學校),苦讀地方行政書刊,決意想轉入公職,卻一直未能如願。

昭和 8 年(1933),進臺北日人經營的「自動車講習所」,考取駕駛執照後,

服務於新港自動車會社,擔任卡車司機,當時臺東地方的司機不超過十數人,薪水

高於公務員,生活逐漸安定,公餘時間仍繼續研讀地方行政。昭和 11 年(1936),

鹿野鄉志

1312

娶關山富戶林家堂姪女禎妹為妻。林禎妹嫁入寒家,刻苦持家,與丈夫齊心,代父

母職,照顧同母弟妹林錦章、林榮貞、林芹英的生活。

昭和 14 年(1939),宋燈奎進入鹿野庄役場工作;由於工作認真、忠於職分,

得到庄長森正計賞識,由小僱員擢升為書記補、書記,森正計調池上庄役場時,又

推薦擔任係主任助役(相當於現制之秘書),兼會計役。

民國 34 年(1945)12 月,奉派為副鄉長,35 年 2 月,真除鄉長;同年 10 月,

鄉長改由鄉民代表選任,11 月交接。官派鄉長薪水有限,若有上級長官前來視察,

不僅禎妹需費力炊煮款客,所有費用又需宋燈奎自行設法,負擔實在沉重;更何況

還有八名子女,以長以教,這些費用又該如何籌措?家庭經濟困窘是宋燈奎決心讓

賢的主因。但是歸田五年,住在會漏雨的屋子裡,夫妻胼手胝足開墾約六甲荒地,

收入仍不敷用;加上兒女營養不足,時染疾病,積蓄用盡;幸好鄰居太太時而接濟,

紀守常神父又登門來了解生活景況,禎妹常到天主堂領取麵粉、玉米粉、衣物,才

得以度過困境;子女學費,則經常由林錦章昆仲代繳。

民國 42 年,禎妹苦勸,宋燈奎決定重做馮婦,進延平鄉公所擔任幹事,有固定

薪資,但是早晚有空一定到田間工作,禎妹於農務外還養豬補貼家用,家境才逐漸

好轉。公務上,則由課員、課長、人事管理員,順利晉升。民國 53 年調任鹿野鄉公

所人事管理員,民國 61 年,任公職滿 30 年,奉准退休,時年 63 歲。

第十三篇 人物篇

1313

宋燈奎曾受日式教育,與日本公務員一起工作,平日為人做事嚴謹,不曾馬虎

鬆懈,在兒女眼中十分威嚴。退休前,宋燈奎只以下棋為樂,如果下棋未歸,子女

不敢上桌用餐。退休後,最關心少棒比賽;凡有國際賽事,遇勝利則喜不自禁,若

是輸球則全家噤聲。

由於年少輟學,宋燈奎非常重視子女學業,一心希望栽培他們讀省中、進師範

或大學,但是或因為家境限制、或因為子女個性,不能盡合為人父的願望,然而長

成之後,男各有業、女各有歸,差堪告慰晚年。宋燈奎沒有重男輕女的觀念,生前

將家產公平分配。

分產後,宋燈奎曾說,一生以未曾住過新房屋為憾。民國 65 年,次子金木於舊

屋地起建一磚造平房,宋燈奎得以在此屋中度過優游餘年。民國 68 年,宋燈奎病逝

家中,享壽 70。

資料來源:

宋燈奎〈燈奎自述〉,臺東:鹿野鄉龍田村,宋燈奎手稿,民國 61 年 11 月;宋金木自費印

刷,民國 93 年 11 月。

宋金木訪談,臺東:鹿野鄉龍田村光榮路宋宅,93 年 12 月。

林榮貞訪談,臺東:臺東市林宅,94 年 1 月。

黃學堂〈林錦章訪談錄〉,後山文化工作群編 《臺東耆老口述歷史篇》,臺東:臺東縣立

文化中心,民國 88 年 6 月。

鹿野鄉志

1314

宋燈奎:民國 60 年於鄉公所。(宋金樹提供,賴維進翻拍)

第十三篇 人物篇

1315

李長吉(1916-1982)

李長吉,阿美族人,生於擺仔擺社(今鹿野村和平社區)。出生時沿用表舅名

字「拉令」,後親人多以「打陸」稱之。

擺仔擺社李家,家境原本殷實,李長吉曾祖早年收養平地人コガ為女,招池上大

埔阿美族ッンノック為婿,明治 33 年(1990)生吉田昌妹(李昌妹)。コガ又生下一子後

棄世,ッンノック再娶,昌妹與幼弟經歷艱難的成長歲月。等昌妹長大成人,就沿阿美族

婚俗,招婿ボトル,即吉田重憲(李重憲);大正 5 年(1916),長子長吉出世。

當時,李家有牛二十多頭,水田約五甲、旱地近三甲,長工六人,又有木造日

式家屋一所。因為沒有家庭經濟壓力,李長吉平順度過兒童與青少年時期,鹿野公

學校畢業後,進入高等科就讀,完成學業後,回家幫助父親處理田間事務。

民國 39 年(1950),李重憲過世。李長吉開始掌理家中經濟大權,處事謹慎,

思慮周衍。親生四子僅令其讀完小學,就回家幫忙農耕;待 18 歲後,再安排到桃園

工廠工作。全力栽培小他 26 歲的么弟李正吉與大姐、二姐長子,三人都由臺東農校

畢業,後各任職於鄉公所、警政單位。

40 歲左右,李長吉開設一間雜貨店,和族人互動頻繁。民國 47 年,李長吉 42

歲,經族人推舉為頭目,四年一任。日治時代以至光復初期,原住民頭目被授以重

任,負責部落中治安維護,權威甚大,對於偷竊等犯罪者,往往以木棒藤條拷打;

鹿野鄉志

1316

李長吉一反此種作風,族人有違法行徑,就透過親族長輩加以勸導。李長吉堅持以

愛心與理性,教導族人提升生活智能。

民國 52 年,李長吉擔任農田水利會代表。當時錫質平神父積極籌款,並用美援

物資代替酬勞,鼓勵原住民在瑞源、和平等地修築堤防;李長吉雖非教徒,仍然動

員族人,協力修築鹿野溪旁堤岸,化溪埔為良田,約 30 餘甲,改善居民生活。

民國 55 年,再度被推舉為頭目,拋卻個人工作,全心力為社區民眾服務。瑞穗

的阿美族人到此地打工,無處居住,就帶到家中安頓,或提供自己的土地讓他們暫

時棲身;並且協助到鹿野種植鳳梨的西部移民,結交許多平地朋友。

李長吉熱心公益,又關心政治,擔任水利會代表、農會代表時,是鄉公所和部

落間溝通最重要的橋樑;其他部落的人也都認識擺仔擺社的李頭目。

卸下頭目工作後,李長吉重歸田園,自力耕作。唯因兄弟子侄分家後,適逢經

濟不景氣,各自處理田產,原有水田,大多轉售給其他人。幸好四個兒子都已在桃

園龍潭購屋定居,李長吉得以無憂安享晚年;民國 71 年,因病去世,徒留族人感念。

資料來源:

李正吉、賴玉雲訪談,臺東:鹿野鄉鹿野村和平社區李宅,民國 93 年 12 月 23 日。

趙川明〈錫質平〉,《臺東縣史人物篇》,臺東:臺東縣政府,民國 90 年 11 月。

第十三篇 人物篇

1317

李雲添(1880-1971)

李雲添,清光緒 6 年(1880)生於新竹,曾從事茶葉種植,並學得茶葉烘焙的

技術。大正年間,移居花蓮(今自強監獄一帶)從事農耕,不久被花蓮製糖株式會

社雇用,擔任管理職務,在大和(今光復鄉大富村)從事甘蔗種植,具有專業技術,

並被選為大和(花蓮支廳第 18 保)保正。

昭和 4 年(1929),李雲添以其專業,應臺東製糖株式會社鹿野農場的李聯聖

之邀,到鹿野種植甘蔗。李雲添初到鹿野時,住在鹿寮移民村(今永安國小旁);

昭和 7 年(1932),遷至上鹿寮。

由於李雲添善於開墾,加上東糖會社給予諸多協助,數年之間,上鹿寮(今東

33 線東側)有近六十甲的土地都由李雲添負責開墾成功。當時的上鹿寮,除李家之

外,沒有其他住戶;山區(今延平鄉永康村)則有部分布農族居住。由於要管理大

片土地,李家雇請不少長工(光復前以來自花蓮的客家同鄉居多,還有少數福州人),

種植甘蔗的技術由此傳開。鹿野地區種植甘蔗,始於日本移民;但種甘蔗成為定居

此地新移民的謀生長技,李雲添功不可沒。光復後,李雲添因其地方名望,於民國

35 年(1946)獲鹿野鄉民代表會選為第一屆副鄉長。

李雲添對待僱請的工人相當寬厚,對兩個兒子的教育則十分嚴格。督促長子土

源讀漢塾、學寫毛筆字,長孫李逢勝還記得祖父對父親時有斥責。次子福興獲得公

費到日本就讀高等科,畢業後到廣東開設染布工廠,光復後回到花蓮定居。

鹿野鄉志

1318

李雲添善於種作,卻無意擴大所有土地面積;勤儉儲蓄,就是不買土地。光復

初期,原先開墾的土地交還給糖廠,留下的私有土地極有限,後來的耕地是向國有

財產局所承租。擺仔擺社(今鹿野村和平社區)有人向李雲添借貸 2 萬,要用時價

約 7 千的水田一甲償還,李雲添表示不要土地;後來,這筆債務也不了了之。

民國 38 年,長子過世,李雲添身兼教育三名孫兒的責任。民國 43 年,李雲添

因年輕時有種茶、製茶經驗,自花蓮舞鶴取得清心大冇茶苗,利用 5 分多地試種,

茶菁品質相當好;這是鹿野鄉境內首次有人種茶。民國 45 年,李逢勝服完兵役返鄉,

有鑑於當時甘蔗收成不好,極力主張改種鳳梨;因此在申請到放領的公地後,與兩

個弟弟都以種植鳳梨為主要營生。

50 年代,新元昌溫家在永安、高台一帶推廣阿薩姆紅茶,李雲添就在近 3 甲的

承租地上種植,雇工採摘茶葉,然後交由新元昌處理;這段時間,紅茶外銷有將近

十年的榮景。民國 60 年,李雲添以 91 高齡辭世。

60 年代,鹿野高台推廣種茶,民國 65 年,李家土地開始改種烏龍茶;李雲添的

三名孫兒從此專業種茶;昔日試種青心大冇的五分地,因為開水圳被徵收,只剩下

約 2 分半。民國 91 年,李逢勝擔任永安村老人會會長。

資料來源:

李逢勝訪談,臺東:鹿野鄉永安村李宅,民國 93 年 3 月。

趙川明〈龍田紀事〉,後山文化工作群編 《龍田紀事》,臺東:臺東縣立文化中心,民國

83 年 6 月。

第十三篇 人物篇

1319

李雲添:前排左起第三人,與家人合影。(李逢勝提供,韓筆鋒翻拍)

鹿野鄉志

1320

李 聯(1902-1985)

李聯,原籍臺南縣麻豆鎮安業五塊厝,生於明治 35 年(1902)。家境貧困,未

曾受過任何正式教育,能說簡單日語;十餘歲就離鄉背井,到屏東謀求生計。昭和 8

年(1933),娶屏東內埔女子鍾六妹為妻。昭和 13 年(1938),李聯因為同鄉李聯

聖任職東糖株式會社鹿野農場,一再游說,遂偕其兄李蒼,從潮州郡新埤庄糞箕湖

遷居到鹿野的上鹿寮。

定居上鹿寮後,李蒼、李聯兄弟,同為李雲添工作,協助管理數十甲蔗園。由

於李聯工作賣力,頗得李雲添賞識;數年後,分割部分土地供李聯墾作。擁有土地,

李聯工作更加奮力,他深知土地是最佳資本,每當資金充裕,即用來購地;光復後,

公地放領,李聯又向政府申領土地;極盛時期,土地有 30 餘甲之多。初期仍種甘蔗,

民國 44 年,政府開始在臺東推廣鳳梨加工事業,龍田地區成為鳳梨專業區,李聯將

部份土地轉種鳳梨,面積約 15 甲左右。李家的農務隨土地擴張而增加,李聯養了 12

頭耕牛,又雇用數名長工,但農忙時候仍要請工助耕,多達 20 幾人。

民國 40 年代,李聯擁有上鹿寮多數的土地,他提供許多機會給剛由西部湧來的

新移民,也提供地瓜等食物給窮困人家,因此倍受地方人士讚譽。

李聯勤儉治家,刻苦自持,不因經濟情況好轉就改變生活習慣:衣衫簡樸,堅

持步行到田間,每年只有正月初一休息;因此,他的身體硬朗,八十歲還能駕牛車、

力農功。由於他踏實、守成,直到民國 74 年過世之日為止,田地有增無減。

第十三篇 人物篇

1321

李聯育有四女五男,因為農事繁忙,往往任憑自由發展;其妻於家務之餘,較

常督促要求。李聯過世後,由長子忠義繼承家業;次子金忠為大學教授,三子吉法

曾獲世界木工比賽亞軍,四子仁生曾任臺東縣議員、鹿野鄉長,五子世安曾獲世界

技藝比賽冠軍。李蒼之子金榮則在村中經營特色民宿。

資料來源:

廖中勳〈李聯〉,《臺東縣史‧人物篇》,臺東:臺東縣政府,民國 90 年 11 月。

李金榮訪談,臺東:鹿野鄉永安村李宅,93 年 12 月 26 日。

李逢勝訪談,臺東:鹿野鄉永安村李宅,93 年 3 月。

鹿野鄉志

1322

李聯:參加故鄉麻豆五塊厝的建醮(李忠義提供,韓筆鋒翻拍)

第十三篇 人物篇

1323

周天財(1895-1979)

周天財,阿美族人,明治 28 年(1895)生於鹿野鹿寮社(今永安村永隆社區),

公學校畢業。先世原本居住在恆春,遷居到利吉,再遷到鹿寮,以農耕為業。

因鹿寮舊社緊臨鐵路,火車經過時,火星四濺,易發生火災;日本人乃規劃建

造「鹿寮村」(今永昌社區)。鹿寮村為棋盤式設計,有 48 間屋舍,每戶佔地 1 分

6 釐,約 480 坪,空間寬敞,各家戶花木扶疏,四周又有大茄苳樹環繞,是非常好的

生活環境。昭和 10 年(1935),周天財舉家遷入此社區。

日治晚期(約民國 30 年代初期),周天財被族人推舉為頭目,兩任八年。繼黃

泰山之後,帶領族人開挖水圳,由族人一家出一人「做公工」,用小尖嘴鋤一鋤一

鋤挖成;因為是引鹿寮溪水灌溉,俗稱「鹿寮圳」。鹿寮圳每逢颱風就被沖毀,在

頭目指揮下,阿美族人和附近耕作漢人都要出力修復,否則就沒有水可供灌溉;頭

目一言既出,族人必須照吩咐執行,漢人耕戶亦然,影響力之大,由此可見一般。

鹿寮圳完成後,灌溉面積近百甲,阿美族與漢人耕作水田者,同受其惠。周天

財任頭目時,每年豐收祭十五天,率領族中青壯年到都巒山(今都蘭山)打獵;下

鹿寮漢人受邀者,換上阿美斯服裝,送上一木桶太白酒,一同歌舞慶祝。周家當時

有牛二十多頭,周天財與蔡水來交情頗好,因此將其中十數頭寄養在蔡的牧場,每

頭牛一年付給飼料一包,牛隻交配生產後,周、蔡各得小牛半數。

鹿野鄉志

1324

光復後,鹿寮圳灌溉的美好田園,逐漸落入漢人手中。初期是因阿美族人和農

會少有接觸,對於農會組織不了解,缺乏資金時就向民間借貸,利錢 3 分;或向附

近米廠借種子、肥料,借一包肥料,要還一包穀子;一旦無力償還,只有典賣土地。

40 年代中期以後,則是向農會借錢買地、整地,契約明文言定,五年必須償還本金;

時間一到,土地拍賣,心血全成泡影。後面這種情形,漢人移民同樣遭遇過。

周天財有五女一子,原先女兒、女婿同住一屋,吃飯時要用特製的長桌。民國

68 年,周天財中風,年底去世;隨中華工程公司到阿拉伯做建築工的獨子茂盛,匆

匆趕回奔喪。後來子女分家,田地面積愈來愈少。周茂盛跑過遠洋漁船,多年後回

鄉,在關山工務段工作;民國 87 年曾被選為頭目。

資料來源:

周茂盛、楊海滿訪談,臺東:鹿野鄉永安村活動中心,民國 93 年 12 月 26 日。

黃芳梅訪談,臺東:鹿野鄉永安村永昌社區活動中心,民國 93 年 12 月 28 日。

趙川明〈龍田紀事〉,後山文化工作群編 《龍田紀事》,臺東:臺東縣立文化中心,民國

83 年 6 月。

第十三篇 人物篇

1325

周添財與家人合影,前排左起第四人。(周茂盛提供,韓筆鋒翻拍)

鹿野鄉志

1326

林加霸(1892-1940)

林加霸,約光緒 18 年(1892)出生,族名ガパ。父ェロ、母コラス,為自恆春移居

利吉之阿美族人,ガパ為其三男;明治 43 年(1910)前後,追隨年長 3 歲的二哥チヒ

゚ン(日治時名為栗山有夫),率領族人,經擺仔擺(今鹿野村和平社區),抵達鹿

寮社(今永安村永昌社區舊社)。

チピン入贅先到大埔尾(今瑞和村)落戶的トコ家三女アプンガル(日治時名為栗山キヨ

子),ガパ與族人亦隨之前往。當時大埔尾住戶以阿美族為多,為灌溉田地,已有

簡易溝渠,這就是大埔尾圳的前身。

チピン擔任頭目,前後近 50 年;到大埔尾,由ガパ擔任部落會長;除了替族人排

難解紛、婚喪喜慶帶族人協力、召開部落會議訂定豐年祭計畫之外,每逢鐵路因天

災損壞就必須出公工搶修。又基於生活所需,族人必須開墾田地,因為需要水源,

兄弟二人乃帶領族人拿著簡單工具,由加拿典溪(今加典溪)引水,修整舊有溝渠,

這條水溝就是大埔尾圳。由於當時沒有箱涵,每逢颱風、大水,兄弟二人又需帶著

族人搶修,後來遷入大埔尾的漢人,也一同參與其事。大埔尾的鐵路下方(今瑞和

村寶華路平交道東南方),開始有較多水田,チピン所養的牛近 60 頭。

有水田生產稻米,族人生活獲得相當改善;再加上日本人重視國民教育,9 歲以

上一定要入學,家長不敢不從;因此大埔尾的原住民孩子,受過國小教育的為數不

少。

第十三篇 人物篇

1327

昭和 6 年(1931),日本人為管理方便,強迫遷社到大原神社(今瑞源村真耶

穌教會)附近。昭和 15 年(1940),ガパ除戶,獨女因婚嫁遷移到外地。昭和 17

年(1942),ガパ的堂妹林姜里(明治 31 年生)帶子女自新港微沙鹿社回到林加霸

的舊屋居住。據陳正昭說法,ガパ一支以林為姓氏,是光復初期村幹事依自己的姓

所命。

光復初期,チピン改易姓名為陳瑞隆,與近 10 戶族人搬回鐵路下方舊居;陳瑞隆

舊屋目前由其三子陳正昭居住。

林加霸族人據云一度遷到瑞源靠溪邊土地,但因生活條件不如理想,豐源圳開

成後,民國 46 年,再遷到瑞和鐵路上方,約有 80 戶族人群居,此即「瑞興」部落。

資料來源:

陳正昭〈瑞和阿美族人簡史〉,臺東:鹿野鄉瑞和村陳宅,75 年 10 月。

陳正昭訪談,徐國科翻譯,臺東:鹿野鄉瑞和村陳宅,94 年 1 月。

徐振武、林添福訪談,臺東:鹿野鄉瑞和村活動中心,94 年 1 月。

鹿野鄉志

1328

林加霸。(林添福提供,韓筆鋒翻拍)

第十三篇 人物篇

1329

林田豊*(1914-1955)

林田豊,阿美族人,大正 3 年(1914)生於擺仔擺社(今鹿野村和平社區),

族名サウラン;兄弟姊妹共六人,排行第五。

擺仔擺社林家,家道富厚,有牛三十八頭,水田八甲有餘。林田豊自鹿野公學

校畢業,後來又進入臺東農業補習學校就讀,完成學業後,回家幫助農耕,後又開

設一雜貨店。

昭和 16 年(1941),27 歲,被迫到南洋當軍夫,遠赴新幾內亞。

林田豊不僅盡責守任,而且舉止有禮,言語合度,對於犯錯者,一定嚴加究責,

很得族人敬重。民國 38 年,林田豊被族人推舉為頭目。

民國 37 年(1948),颱風重創擺仔擺圳;擺仔擺社的灌溉水源,為明治 44 年

(1911)社民所修的擺仔擺圳,於長達千餘公尺的導水圳,貼近鹿野溪溪岸,每遇

大雨就會崩壞,擺仔擺社眾幾乎年年出工修圳;光復後,是臺東農田水利會轄內最

難整治的水圳。林田豊既身為頭目,乃帶領族人合力整修,鼓勵社眾自力更生,先

清理溝渠,再整理田地。

民國 39 年,颱風再度肆虐,導水圳全毀,擺仔擺社田園,頃刻之間成為廢地,

族人無法耕種,生計困難。翌年,搶修工程施工達一半,已開圳路又遭洪水沖壞,

因此民眾有棄圳停工之議。

* 林田豊的「豊」,乃依戶籍簿寫法,但依其親友說法,應讀為「豐」。

鹿野鄉志

1330

民國 43 年 1 月,農田水利會給予火藥、經費等補助,施工中導水路又被溪洪沖

毀;3 月,水利會提出改善方案,將懸岸圳路內移數十公尺,由於工程艱鉅,原本預

計要一年時間。林田豊認為此案可行,召集族人開會,經過三天的討論,決定在 4

月 9 日動工,開工前先搭建茅竹工寮竣工之後,施工期間一率住在工寮,不得離開;

一個月後,永安頭目須田帶領原住民二十人前來協助,又有瑞源阿美族人十多名來

支援,士氣大振,工程進度大幅超前。

民國 42 年,林田豊因為機緣,聽到隆道行、石多福、錫質平三位神父宣教,成

為教徒,隨後到和平部落宣教的紀守常神父曾為修圳四處募款。

民國 44 年 2 月,擺仔擺圳整建完成,改名為和平圳。和平圳通水插秧,此後幾

乎年年豐收,居民生活獲得全面改善。

同年,林田豊病歿。由於他一向重視子女教育,三個兒子順利從臺東高中畢業,

一位擔任警務,其餘經商,生活無虞。林田豊家中一直有子姪多人同住,很得他的

照顧;林英治在花蓮完成學業,也因叔父向紀守常神父推薦,得以擔任天主教傳教

師的工作。

資料來源:

林英治訪談,臺東:鹿野鄉鹿野村和平社區林宅,民國 93 年 12 月 23 日。

《臺東農田水利會會誌》,臺東:臺東農田水利會,民國 80 年 1 月。

黃連生〈鹿野堂區簡史〉,臺東:鹿野鄉鹿野天主堂。民國 92 年。

第十三篇 人物篇

1331

林炳煌(1901-1991)

林炳煌,臺南新化郡善化杞子店人,明治 34 年(1901)生。於善化農校完成中

學學業,大正年間,娶曾文郡大內鄉楊石吉長女金絨。

楊石吉當時在阿緱寮(今瑞豐村景豐社區)拓墾東糖會社的土地,加拿典溪旁

有百餘甲土地,種植樹薯,開設澱粉工廠。佃農眾多,十分收成中須繳三分給楊石

吉,楊石吉的實力,可與里壠(今關山)的曾玉崙相比。

昭和初年,林炳煌帶領妻兒,到阿緱寮定居,主持澱粉工廠業務,成為岳父的

得力幫手,掌理會計事務。楊石吉晚年將土地讓渡給曾玉崙,返回山前故鄉。

楊金絨幼年因繼母阻止,未能上學認字,無法與聞林炳煌事業;只屋前屋後種

植番薯,餵養豬隻,夜晚點著煤油燈切豬菜,非常勤快。

昭和年間,繼曾碰大之後,林炳煌被派任為保正。林炳煌身材英挺、相貌出眾,

擔任保正,頗有威嚴,對鄉人具有相當影響力,對官、對民都要照顧。七腳川林家

米廠為兒子買一輛 20 吋腳踏車,就透過林炳煌,向日本廠商下訂單。家中經常有日

本警察前來喝酒,楊金絨一定殺雞宰鴨,款待周到。

昭和 12 年(1937),中日開戰後,每逢日軍在中國境內告捷,保正就要召集村

民慶祝。某次,因林炳煌在大原派出所與日警喝酒,延宕集會時間,引起村人不滿,

七腳川(今瑞豐村新豐社區)的曾阿尾等人怒打林炳煌;阿緱寮的孩童奔回告急,

兩社居民成群而來,竟演發為械鬥,有人頭破血流;大原公學校的中道校長,聞訊

鹿野鄉志

1332

前來勸架,也被打到手臂,傷勢不輕。天亮後,里壠刑事劉先進,還將一干人帶去

詢問。

昭和 19 年(1944),因長子輝華在日本東京半工半讀,次子輝盛在白河開貨車,

農事無人管理;林炳煌乃替次子主婚,娶關山牛販之女張阿隨為媳。張阿隨不識字,

自小協助父母處理田間事;嫁入林家後,終日在田間忙碌。隔年,臺灣光復。

民國 35 年(1946)12 月,林炳煌由鄉民代表選為鄉長,任期兩年。民國 39 年,

林炳煌當選為臺東縣第一任縣議員。此時,長子返鄉成婚,繼承家業;張阿隨則為

維繫夫妻感情,帶子女到白河,思與夫團聚。

林炳煌任鄉長期間,因為人際利益糾葛,官司纏身;興訟的結果,財力大不如

前,乃將住屋與土地的權利讓渡給吳清泉醫師。卸任後,生活景況日走下坡。

林炳煌對家人態度平和,罕見大聲說話。由於疼惜次子所生一子一女,特別到

白河將他們帶回照顧;張阿隨當時已學會理髮手藝,隨後回到阿緱寮,替村鄰理髮

為生。

林輝華舉家遷居花蓮後,林炳煌一直由張阿隨照顧生活起居。林輝盛後妻所生,

帶回阿緱寮,由張阿隨撫養長成。

林炳煌自壯至老,未嘗生病就醫;90 歲那年,於睡夢中離世。林輝盛歿後,張

阿隨依舊替老顧客理頭髮,聊遣餘年;長子林榮發以空軍軍官退伍。

資料來源:

第十三篇 人物篇

1333

張阿隨訪談,臺東:鹿野鄉瑞和村活動中心,民國 94 年 1 月。

林天素、曾坤德訪談,臺東:鹿野鄉瑞和村活動中心,民國 94 年 1 月。

吳楊先理訪談,臺東:鹿野鄉瑞豐村景豐社區吳宅,民國 94 年 1 月。

〈臺東縣鹿野鄉鄉政簡介〉,臺東:臺東縣鹿野鄉公所,民國 78 年 4 月。

〈臺東縣議會簡介專輯〉,臺東:臺東縣議會會史館,民國 93 年 2 月。

林炳煌。(張阿隨提供,韓筆鋒翻拍)

鹿野鄉志

1334

林國照(1922-2005)

林國照,大正 11 年(1922)生,東河鄉都蘭阿美族人,阿美族名 Lu miha。

昭和 10 年(1935),林國照自都蘭公學校畢業,本想繼續升學,卻不為父母接

受,因而賭氣逃家,白天躲在族人田間工作小屋,夜間再潛回家中,偷吃剩菜飯,

睡在廚房門邊;如此生活近十日,感動都蘭派出所日警中村林,收為養子,為其改

名中村直,並送他到臺東街,就讀臺東農林學校。

臺東農林學校以培養原住民農業人才為主,二年制,全部公費,特別重視實習

勞動,學生須協助開墾太巴六九農場,畢業後可到廳農會、農產試驗場擔任基層職

員,或到公學校農業實習地當農夫。臺東農林學校養馬,設有馬術課程,林國照喜

歡馬術,曾代表學校到花蓮港參加全臺馬術比賽,畢業後亦曾留校半年,協助馬術

訓練。

昭和 13 年(1938),林國照回到都蘭,在吉村製糖所工作,製糖所社長愛馬,

曾購馬一匹,委林國照從基隆騎回都蘭。

昭和 16 年(1941)12 月,臺灣總督府文教局「勤行報國青年隊臺北訓練所」成

立,招訓青年 300 人,做為實施志願兵制度之準備,林國照被臺東廳推薦參加,在

臺北大直受訓三個月。青年隊除由現役軍人實施軍事訓練外,尚須參加臺灣神社的

奉仕作業,訓鍊嚴格,尤重勞動鍛鍊,早上六點起床到晚上九點半就寢,為鍛鍊身

心,被迫減少食量,天氣寒冷,又食不飽腹,格外辛苦。

第十三篇 人物篇

1335

昭和 17 年(1942)1 月,臺灣總督府發佈「陸軍兵志願者訓練所生徒募集要綱」,

開始招募志願兵,第一期就有 42 萬多人申請,通過體檢、考試,錄取 1000 多人,

分兩期入所訓練。當時新港郡申請者十多人,僅錄取林國照一人。同年 6 月,到臺

北訓練所接受六個月的訓練,雖因故未能畢業,但仍奉命回到「都蘭訓練青年團」,

負責監視美國飛機在東海岸的活動,當「監視長」。

昭和 18 年(1943)7 月,日本政府開始在臺灣招募「海軍特別志願兵」;次年

(1944),林國照被迫參加,在高雄「海軍特別志願兵訓練所」,受訓六個月。受

訓期間,日本人歧視本島人,尤其原住民,林國照在「相撲比賽」連勝五場,贏得

繡有櫻花的勳帶,此後日人待本島人才較為尊重。結訓後,被編入「海兵團」,升

二等兵,昭和 20 年(1945)7 月,部隊在高雄海濱候船,準備開往南洋作戰時遭受

美機轟炸,傷亡慘重,半個月後日本投降。

戰後,林國照回到都蘭,協助父母從事農稼。民國 35 年(1946),與同村女子

王秀英結婚。

民國 40 年,因都蘭乾旱,水田無法耕種,族人又常遊說他競選公職,不堪其煩,

國照與族人共七戶,遷往富里鄉豐南部落,在鱉溪沿岸開墾水田。

民國 45 年,因鱉溪氾濫,水田被沖,族人再度遷徙,移往德高或瑞源。由於德

高土地較廣,尚有很多溪埔地可開墾,又有水利灌溉,林國照與部份族人遷到關山

鎮德高部落,在卑南溪畔開墾水田;除耕種外,每年冬季甘蔗採收期,還到卑南鄉

鹿野鄉志

1336

利吉村洪掛的製糖工廠工作。林國照乃農校畢業,農耕為其專長,德高時期,曾六

度獲得優良農民,受到關山鎮公所、農會的表揚。

民國 75 年 2 月,因見瑞源地區土地平曠,景色宜人,加上兩個女兒都嫁到瑞源,

乃變賣德高田產,在瑞源村購地建屋定居。

民國 94 年,林國照因攝護腺癌病故,享年 84 歲。

資料來源:

王秀英、林添福訪談,臺東:鹿野鄉瑞源村潘宅,民國 95 年 6 月 5 日。,採訪人:趙川明。

昭和 16 年,林國照參加勤行報國青年隊留影(王秀英提供,趙川明翻拍)

第十三篇 人物篇

1337

林進德(1907-1968)

林進德,明治 40 年(1907)生;阿美族人,族名バナイ,新港公學校畢業。昭和

初年,入贅雷公火(今關山鎮電光社區)阿美族竹村家。由於部落位在山坡上,只

能種植玉米、番薯,竹村進德於是到對岸的溪床,加入林加霸所領導的開圳工作,

並開墾出屬於自己的小塊水田。光復後,竹村家改姓林。

民國 37 年(1948),林進德帶領家人遷居瑞源;民國 41 年,遷到瑞和火車站

旁的鐵路下方,在自家的水田旁蓋房子。由於灌溉水不足,林進德到月眉、加拿間

找到水源,附近有水田的人家,每戶出一人工,用小尖鋤開挖,遇到颱風大雨,也

要每家出一人工擋水,大埔尾圳再次發揮功能。有 50 甲看天田從此獲得圳水滋潤,

稍後還沿著鐵路延長到瑞源,和灌溉新良、二層坪的大原圳接鄰。當時阿美族人家

家有牛,大多種植在來米,一年一收,冬天則進行雜作。

原頭目陳瑞隆過世後,林進德繼任。故民國 43 年,豐源圳從決議之初到正式動

工,林進德都參與其事。豐源圳竣工後,大埔尾圳變成支圳。林進德家此時有牛十

多頭。

民國 45 年,林進德被推選為頭目,和附近的漢人移民相處友善。豐年祭時,漢

人朋友送一小桶酒作禮物,林進德家人用平日不捨得吃的鹹肉來款待客人,原漢一

同在會所前跳舞為樂;漢人若有拜拜或是演戲,林進德則是座上客。

鹿野鄉志

1338

民國 49 年,林進德舉家遷到瑞興部落。和部落中潘、林兩家以五包穀子一分地

的價格,買下十餘甲地,用抽籤方式分給族人,每人可得兩分耕地。

民國 57 年,林進德過世,育有六子六女。長子添福於 70 年代曾擔任瑞興部落

頭目。

資料來源:

林添福訪談,臺東:鹿野鄉瑞和村活動中心,94 年 1 月。

徐振武訪談,臺東:鹿野鄉瑞和村活動中心,94 年 1 月。

陳正昭〈瑞和阿美族人簡史〉,臺東:鹿野鄉瑞和村陳宅,75 年 10 月。

第十三篇 人物篇

1339

邱振郎(1903-1986)

邱振郎,明治 36 年(1903)生於高雄州潮州郡內埔庄新東勢。明治 44 年(1911),

時年 8 歲,在新北勢(今屏東縣內埔鄉豐田村)拜鍾光緒為師,學習漢文,同塾學

友皆十歲以上,邱振郎年最幼學最勤,每日步行往返約五公里。次年 4 月,進內埔

公學校,年齡較幼,排名在二十內,由於勤勉肯學,四年後大有進境,名列第五。

大正 10 年(1921)2 月中旬,娶宋成開次女生妹為妻,時 18 歲。3 月初,與張

戊生等五六人搭乘撫順丸到臺東,鵝鸞鼻附近海域波浪兼天,眾人嘔吐不止,終於

在卑南溪口由小舟接駁上岸。邱振郎與同伴分手,隻身搭乘五分車到玉里,再轉車

至鳳林;當時搭火車,石炭火星四射,臉部衣裳皆不得免。邱振郎先在宜蘭人徐阿

富雜貨店中擔任店員;同年 8 月,受命為花蓮港廳瑞穗區書記。

大正 11 年(1922)4 月,調任新社區役場(位於貓公;今花蓮縣豐濱鄉)書記;

此地草萊初闢,宿舍床榻都以菅草莖造作,屋後即是竹叢,毒蛇不時出沒其間。不

過邱振郎膽量頗大,曾與其妻由馬太鞍(今花蓮縣光復鄉)出發,試走夜路,今日

的光豐公路,當時只是羊腸小徑,據說路上還有巨蛇盤據,夫妻二人僅帶一竹杖,

在月色中回到貓公。大正 13 年(1924)新曆初五晚間,邱振郎見妻被龜殼花咬傷,

次晨由馬太鞍急以電報告知岳父,林享春立刻趕到貓公,將繼女接回鹿野,當時鹿

野有善治蛇毒的人,邱宋氏生妹因此得以痊癒。由於蛇虺橫行,再加上山嶺阻隔,

交通不便,食物取得不易,邱振郎不得已於當年 3 月中旬辭職,到鹿野農場擔任臺

鹿野鄉志

1340

東開拓株式會社的傭員,兼郵便取次手(代辦員)。昭和 4 年(1929),升任雇員,

負責會社事務所與醫務室的會計工作。

昭和 8 年(1933),邱振郎資助妻弟宋燈奎,使其得以進入「自動車講習所」

學習駕駛技術。昭和 10 年(1935),邱振郎書記補,為正社員。

昭和 12 年(1937),臺東開拓株式會社併入臺東製糖會社,邱振郎轉任臺東製

糖會社,昭和 16 年(1941)一度辭職。昭和 17 年(1942)復職,調任馬蘭工場經

理課會計係,翌年(1943)9 月,臺東製糖會社為明治製糖會社吸收合併,改為「臺

東製糖所」,邱振郎擔任明治製糖會社「臺東製糖所」事務員。12 月,因經理課長

強迫其遷出社員宿舍,改住職工宿舍,邱振郎脾性強梗,抗議後毅然辭去;轉任臺

東廳農會雇員,昭和 19 年(1944)3 月,改任農業會書記。昭和 20 年(1945)2 月,

任鹿野庄農業會書記。民國 35 年(1946)3 月 31 日辭職,同日,改任鹿野鄉公所戶

籍幹事,10 月獲縣長嘉獎,命兼任戶籍副主任(主任由鄉長兼)。

民國 36 年調升總幹事(秘書),翌年 7 月,因眼疾辭總幹事職,回任戶籍員,

此後數年間,職務變動頻繁。民國 40 年擔任民政課長,期間曾撰寫《鹿野鄉概況》,

詳述戰後初期鹿野鄉各機關沿革、人事變動,為日後研究鹿野鄉的第一手史料。

民國 42 年,邱振郎於總務課長任內,向縣長吳金玉請託,宋燈奎乃得以進延平

鄉公所任事。同年底,邱振郎改任鹿野鄉公所人事管理員,民國 49 年(1960)12 月,

於人事管理員任內退休。

第十三篇 人物篇

1341

邱振郎熟諳儲蓄保險之道,日治時代即為全家人辦理保險,購買「愛國儲金」,

受保公司遍及臺灣各家。邱振郎惜字如金,經手文書資料,從兒女「種痘濟證」(種

痘證明),「保險料豫證」、「保險料領收據」、土地買賣契約,到地方公文書等,

都善加保存,退休後除編撰家譜外,並將這些史料編成《債權債務卷》、《土地關

係類卷》、《地方自治類卷》等,都是珍貴鄉土史料。邱振郎膝下六子四女,食口

浩繁,開一雜貨店由生妹照管,稍解生計壓力,後因生妹罹患風濕,交由四媳婦經

營。

民國 70 年,宋生妹辭世。民國 75 年,邱振郎去世。邱振郎經濟雖不寬裕,卻

重視子女教育,六子多受中等以上教育,有五人服務公職,長子祿光,花蓮工校畢

業,日治末期,曾被征召到海軍航空隊高雄工廠服役,戰後轉任教職,崁頂國小校

長退休,次子恭信、三子文山,均為花蓮農校畢業,分別在花蓮市公所課長、花蓮

糧管處處長任內退休,五子鈺真,東師研究所畢業,國小主任退休。民國 89 至 91

年間,子女為紀念父親,曾舉辦鹿野鄉「振郎杯棒球賽」。

資料來源:

邱振郎〈回憶錄〉,臺東:鹿野鄉,邱振郎自撰;民國 73 年 6 月。

臺東廳,《臺東廳警務課履歷書》:〈邱振郎〉。

宋金木訪談,臺東:鹿野鄉龍田村光榮路宋宅,93 年 12 月。

林榮貞訪談,臺東:臺東市林宅,94 年 1 月。採訪人:趙川明。

邱鈺真訪談,臺東:鹿野鄉龍田村光榮路邱宅,94 年 1 月。採訪人:趙川明。

鹿野鄉志

1342

左起第 3 人為邱振郎,攝於民國 67 年。(山岸磯雄提供,賴維進翻拍)

第十三篇 人物篇

1343

邱雲海(1917-1995)

邱雲海,大正 6 年(1917)生於新竹縣香山鄉中隘村。中隘村為客家聚落,地

處偏遠,謀生不易。昭和元年(1926),邱雲海與長姐、幼妹,跟隨父親邱新財、

母親楊阿壬,翻越中央山脈,遷居臺東廳里壠支廳鹿野區鹿野村附近的本島人移民

村-五十戶,開墾荒地,後山生涯自此開始。光復後,定居龍田村現址。

邱雲海就讀鹿野公學校,以優異成績畢業;然因家境所限,無法繼續求學。躬

耕田畝之餘,一有閒暇,邱雲海始終不忘進修,奮勉自勵,日有精進。23 歲,經由

推薦,在鹿野驛(鹿野火車站)擔任站務工。昭和 16 年(1931),與臺東街古松妹

女士結婚,事母至孝,為鄉人所讚譽。

昭和 16 年 7 月,轉至鹿野庄役場(鹿野鄉公所前身),負責人員消防救護等訓

練工作;後來升至書記補、產業技手。光復後,繼續在鄉公所服務。民國 40 年(1951),

時任兵役課長,參與地方選舉,當選為鹿野鄉首任民選鄉長,並連任至第三屆。九

年任期之中,本其客家人硬頸精神,力求有為,曾協助行政院經濟安全委員會,在

龍田地區設置鳳梨種植專業區;另一方面積極爭取開闢鹿野大圳,曾居間協調,由

下鹿寮、擺仔擺住民協助開鑿豐源圳;又因長期關心原住民生活及教育,改善原住

民生計,深得鄉內原住民尊敬。

鄉長卸任後,民間聲望高隆,獲當局推薦,於民國 49 年接任鹿野鄉農會第三屆

總幹事。民國 50 年,當選第五屆臺東縣議員,第六屆再選連任,此時正值政府推動

鹿野鄉志

1344

九年國民義務教育,邱雲海原本重視教育,自然大力支持,除協助創設鹿野、瑞源

兩所國中外,還捐出私有土地一公頃,作為鹿野國中運動場;另外還捐地供鹿野村

福佑宮建廟之用,並率先捐款作為建設基金。後因政府修法,邱雲海不再參與民代

選舉,專任農會總幹事,於民國 64 年完成與延平鄉農會合併事宜,成立鹿野地區農

會,服務範圍更大;並於民國 66 年成立瑞源信用分部,當時鹿寮大橋尚未完工,農

民到鹿野農會信用部十分不便,分部成立後,可免奔波之苦。

民國 60 年代中期,正逢國際鳳梨價格暴跌,龍田台地大片鳳梨棄置於地,乏人

問津,鹿野鄉人口外流日趨嚴重;為配合農復會在鹿野地區推廣茶作,邱雲海乃以

低價讓售土地,供「臺灣省茶葉改良場臺東分廠」設廠之用。後來,烏龍茶試種成

功,開始在臺地上大面積種植,並以「福鹿茶」為品牌行銷全國,農民生活重獲生

機,邱雲海老鄉長,與有功焉。

民國 70 年,邱雲海年滿六十五退休,離開地區農會總幹事的工作,重回自家田

園。由於對鹿野、延平的掌故軼聞瞭如指掌,民國 72 年,文壇耆宿鍾肇政寫作歷史

小說〈卑南平原〉一書時,曾特別到龍田村邱宅,向邱雲海請教有關「逢坂事件」

的始末,並紀錄於該本作品當中。

邱雲海與古松妹伉儷相得,極重視膝下四男三女的教育,曾獲頒模範父親、模

範母親、幸福家庭等。民國 84 年,邱雲海以病歿。

資料來源:

古松妹訪談,臺東:鹿野鄉龍田村邱宅,93 年 3 月。

第十三篇 人物篇

1345

徐真鳳訪談,臺東:鹿野鄉瑞隆村徐宅,93 年 3 月。

〈鹿野地區農會簡史〉,臺東:鹿野地區農會提供。

趙川明〈龍田紀事〉,後山文化工作群編《龍田紀事》,臺東:臺東縣立文化中心,民國

83 年 6 月。

廖中勳〈邱雲海〉,《臺東縣史‧人物篇》,臺東:臺東縣政府,民國 90 年 11 月。

〈臺東縣議會簡介專輯〉,臺東:臺東縣議會會史館,民國 93 年 2 月。

鍾肇政《卑南平原》,臺北:前衛出版社,民國 76 年 3 月。

邱雲海。(邱仁銘提供,韓筆鋒翻拍)

鹿野鄉志

1346

紀守常【Rev. Giger Alfred】(1919-1970)

紀守常,Giger Alfred,1919 年生於瑞士的拉卡剌。1939 年進入瑞士白冷外方傳

教會攻讀哲學,1945 年晉鐸為神父。1946 年 6 月抵達中國北京傳教,以「關心最窮

的人」作為圭臬,經常利用吃飯時間去尋找需要他關心的人;1952 年 12 月遭中共惡

意驅逐出境,回到故鄉瑞士,後到羅馬。

在羅馬期間,白冷會總會應費聲遠主教之邀到臺東傳教;紀守常聞訊,非常歡

欣。因為日語在臺東原住民部落普遍流通,1953 年,他先到東京學習日語,以備傳

教之用。

民國 43 年(1954)1 月,紀守常抵達臺東,負責馬蘭天主堂堂務;他的精神旺

盛、體力充沛,經常騎著摩托車在教區內詢訪,很受小孩子歡迎。白冷會會長錫質

平神父,將鹿野、延平兩鄉原住民宣教工作交付;由於和平部落頭目林田豊的全力

支持,紀守常就在和平部落租屋作為臨時傳道所,信眾日多。錫、紀二人見租屋已

不敷用,決定籌建聖堂與神父宿舍一棟。與信徒幾經商議,林田豊率先捐出名下所

有的小丘地,贈與教會,作為興建教堂之用。同年 2 月,鹿野第一座天主堂落成啟

用,觀禮的教內外人士眾多,紀守常於此時認識延平鄉鄉長公子,從此開始向布農

族人傳教。

當時,原住民仍無私有土地觀念,紀守常神父見溪旁河川地無人開墾,就帶動

鹿野天主堂的阿美族信眾墾荒;開墾後,如土地重劃一般,分成一壠一壠,按照戶

第十三篇 人物篇

1347

數均分。後來這些土地歸國有財產局,由和平社區的原住民承租。紀守常又為和平

圳的整修奔走募款,如此關懷地方,自然極孚人望,傳教事務蒸蒸日上。

民國 44 年,紀守常聘請方四賜、蕭瓜擔任助理傳教員,向閩南人宣揚教義,慕

道者日增,錫、紀二人決定在龍田村購地興建新堂。次年 9 月,龍田天主堂落成。

紀守常在龍田,一本「關心窮人」的初衷,不論對方是否信教,經常和方、蕭二傳

道員進行家訪,並提供物資方面的協助,領洗的人大增,有些村民就算信奉傳統宗

教,也受他的真誠感動。由於錫質平與紀守常的通力合作,自民國 46 年到 50 年,

鹿野鄉內又增建了四座天主堂,領洗教友超過千人。

在這段期間,紀守常還兼領蘭嶼的宣教工作,每三個月一次,每次停留一個月

或半個月,多次帶領達悟青年回鹿野和平天主堂受訓,培育傳道員。這些傳道員中

有人曾跟隨紀神父到瑞和當地人習稱的對面山(今寶華、鸞山一帶)訪視信眾,都

是紀守常在前找路開路。他為了栽培達悟的新生代,不分教派,設法幫助學生到臺

東讀書,有幾個學生被送到鹿野國小,還安排他們打工,如果孩子不愛讀書,會受

到紀守常責打。

民國 51 年之後,紀守常卸下鹿野教區工作,專力於蘭嶼堂務。他最重視教育,

持續送孩子 到臺東讀書,培育達悟青少年的知識技能,希望他們能能成為公教人

員、政治領袖,為族人爭取權益;又願意為達悟人挺身而出──籌募救濟物資、幫助

鹿野鄉志

1348

推銷魚產、保護被欺壓的人等等;而且紀守常在傳教過程中,相當尊重達悟文化,

更獲信眾的信服;因此被尊稱為「蘭嶼之父」。

民國 59 年 3 月,紀守常神父帶領三名鹿野鄉女子,要到臺北接受位外籍家庭幫

傭的訓練,不幸在臺南發生車禍而亡,安葬於臺東市第二公墓;入土當日,臺東各

界有許多人來為紀神父送行,其中又以鹿野地區的阿美族人為最多。鹿野、延平地

區的原住民,在紀神父喪禮後心喪一個星期,如同對自己的父母一般,一週後才恢

復正常工作。

民國 81 年,第二公墓遷葬,紀守常神父的墳冢移到小馬公墓。

資料來源:

黃連生〈鹿野堂區簡史〉,臺東:鹿野鄉鹿野天主堂。民國 92 年。

謝永泉 《蘭嶼之父──紀守常神父》,臺東:蘭嶼天主教文化發展協會。民國 93 年 7 月。

黃連生訪談,臺東:臺東市白冷會,民國 94 年 9 月 30 日。

林英治訪談,臺東:鹿野鄉鹿野村和平社區林宅,民國 93 年 12 月 23 日。

宋金木訪談,臺東:鹿野鄉龍田村光榮路宋宅,民國 93 年 12 月。

徐振武訪談,臺東:鹿野鄉瑞源村活動中心,民國 93 年 12 月 25 日。

第十三篇 人物篇

1349

紀守常神父與教友閒話家常。(葛德神父提供,韓筆鋒翻拍)

鹿野鄉志

1350

胡美英(1928-1994)

胡美英,湖南益陽人,民國 17 年(1928)生;其父為老師。民國 33 年(1944),

虛齡 17,投身軍護,赴前線救助傷患。於軍中結識山東沂水人徐樹生,結為連理。

民國 38 年隨軍隊自舟山群島來臺,於羅東被服廠擔任縫扣工作,此期間,徐樹生猶

在金馬外島服役。民國 40 年左右,徐樹生以上尉連長退伍,轉至退輔會設於鄉內的

大同農場擔任輔導員,胡美英乃得與夫婿攜手,定居瑞源。

民國 40 年代,徐樹生轉至鹿野鄉公所擔任戶籍員。民國 48 年,胡美英在家中

開設村中第一家小百貨店,以販售衣服、鞋子為主,因為村人消費能力有限,生意

欠佳。民國 49 年改設雜糧行;當時村人於務農之外,多以養豬、養雞為副業,雜糧

行販售玉米、小米等作為飼料,生意漸隆。後又兼郵政、電信代辦業務;並於 50 年

代末期承購新良附近溪埔重劃農地約四甲,種植白甘蔗,經常有榮民前來幫忙。當

時公務員薪水微薄,徐樹生也不例外;胡美英善於營生,才免除沉重家計負擔。

民國 50 年,胡美英參加第七屆鄉民代表選舉,順利當選。民國 55 年,村人為

瑞源國中設校請願,胡美英是七人小組成員之一,劉文清見黃杰時所穿西裝,是胡

美英從劉文清衣箱中找出來的。胡美英聲音宏亮,性格明朗爽直,不讓鬚眉,後來

又在第八、十、十一、十二屆連任。鹿野鄉代會,自第五、六屆才有女性代表劉來

好一人,胡美英為外地人,前後擔任五屆鄉代,堪稱異數。

第十三篇 人物篇

1351

胡美英廚藝甚佳,好客又熱心。逢年過節,家中總會席開二桌,招待散居鹿野

鄉的單身榮民同袍。在瑞源定居未及十年,阿美族語、客語、閩南語,都能與鄉鄰

應答如流。擔任鄉代期間,因為身兼調解委員會委員,每以公眾事務為先:原本正

在爐邊做飯,只要有鄉人來找,立刻熄火出門;村人往往以「大姐」稱之。

其女憶及往事,笑稱:「父母在臺灣雖無血緣至親,但在瑞源,從街頭到街尾,

我們卻有好多舅舅、阿姨。」某夜,李姓鄰人得罪黑道,遭三人挾持,家人趕來請

「大姐」設法,胡美英到現場,一面徒手抓住刀刃,一面交涉,終於將人平安救回。

讓徐家子女印象深刻的還有一件事,有一男子見報上刊載胡美英事蹟,前來相

認。此人叫張維民,胡美英在軍中擔任護士期間,原本病重瀕死,胡美英替他清理

穢物,悉心照顧,幸得痊癒,因此對胡美英深懷感激。此番重逢,張維民決定移居

瑞源,娶親成家之事,自然由胡美英代為打理。

胡美英擔任鄉代,徐樹生一則以喜,一則以憂:喜的是,妻子雖只國小畢業,

卻急公好義,行事有度,可謂女中丈夫;憂的是,妻子性情中人,直言反對不當利

益,常得罪人。再者,徐樹生性格內向,愛熱鬧的妻子一不在家,便覺暮氣沉沉;

因此與女兒再三勸阻胡美英投入選舉。

第十二屆之前的鄉代選舉,鹿野鄉分南北兩區,故有兩位女性保障名額;民國

75 年,鄉代選舉改為大選區制,僅餘一名女性保障名額;徐氏父女以此理由再勸胡

美英,胡美英也因前此割除膽囊,體力大不如前,終於首肯。

鹿野鄉志

1352

胡美英與徐樹生婚後,膝下無所出,先後領養一女一子,呵護倍至。女麗霞高

中畢業後,在縣府擔任臨時員,必須早起趕火車,胡美英總會替女兒將牙膏擠在牙

刷上備用;又經常為未出閣的女兒梳理頭髮。獨子舌頭過厚,言語不便,往昔因生

父母家貧,將他放在徐家門口,託請養育;成長過程中,曾罹患小兒麻痺,胡美英

經常在天未大光之時,帶著女兒、抱著兒子,在火車站候車,準備到臺東鎮上看診;

當時醫藥費昂貴,兩三次就用去徐樹生一個月的薪水,胡美英執意按時治療、細心

照護,使兒子後來行動時與常人沒有明顯差異。

民國 80 年,胡美英發現罹患大腸癌,且已屬末期,家中仍是賓客盈門,昔日同

袍逐漸凋零,女兒女婿的同事朋友取而代之,增添熱鬧氣氛。民國 82 年(1993)為

獨子辦理婚事,娶印尼新娘。民國 83 年 2 月,病歿;去世之時,長孫出生才七個月。

資料來源:

徐麗霞訪談,臺東:臺東縣政府民政局,民國 93 年 12 月 22 日。

徐振武、徐真鳳訪談,臺東:鹿野鄉瑞源村活動中心,民國 93 年 12 月 24 日。

第十三篇 人物篇

1353

胡美英夫婦與家人、女婿合影。(徐麗霞提供,賴維進翻拍)

鹿野鄉志

1354

徐平南(1900-1976)

徐平南,南投能高郡埔里街史港坑人,明治 33 年(1900)出生,史港公學校畢

業。隨父徐光許在昭和 9 年(1934)從鳳林郡的馬太鞍(今花蓮光復)遷居到大埔

尾(含今瑞和、瑞源)經營小生意。昭和 10 年(1935),遷到臺東街寶町,昭和 12

年(1937),5 月遷回大埔尾,7 月移居臺東馬蘭;昭和 13 年(1938),4 月再遷回

大埔尾,昭和 15 年(1937)2 月又移籍馬蘭。

昭和 17 年(1942)以後,徐平南重回大埔尾開墾,土地面積不小,大多在溪邊

(今鹿野鄉托兒所現址附近)。

徐平南喜愛打獵;繼徐永盛之後,擔任壯丁團團長。昭和 18 年(1943)到海南

島當軍夫,擔任開路、補給的工作。

光復後,回到瑞源,由於能讀能寫,在民智未開的時代,替村人作了不少文書

代筆的工作。彭相增因長子反對並撕毀參選申請書,確定不再選村長,徐平南遂以

平日累積的人望,獲得推薦。當時的村長是無給職,又無村幹事協助,村中大小事

情必須完全承擔;若是遇上調解糾紛,難免順姑情、違嫂意,多少得罪村鄰;徐平

南頗有耐性,又擅於言談,做事腳踏實地,使他較能免卻這方面的困擾。民國 40 年

(1951),由於徐平南的認真推動,瑞豐國校瑞源分班得以升格為分校。

民國 43 年,豐源圳決議開工,徐平南身為村長,與彭相增一起前往瑞和,與村

民溝通。由於是要利用瑞和村原有的大埔尾圳水源,拓寬後再延伸到瑞源,又勢必

第十三篇 人物篇

1355

需要村民割讓部分田地,凡此利益糾葛,都要一一說服;經過十多次會商,瑞和村

民終於答應將圳溝位置移高,從鐵路下方移到鐵路上方。正式開工後,徐平南的田

地也需水灌溉,和其他村民一樣,要按田地面積負責一定長度的開圳工程;此外,

彭相增在現場督工,若發現有人沒有按時「出公工」,徐平南就須回村把人找齊。

民國 45 年,豐源圳竣工後,鐵路上方高處的田地也獲得灌溉。豐源圳為大瑞源

地區帶來灌溉之利,但由於初期圳身寬度仍有限,颱風大雨造成月眉源頭處的山洪

會奔騰直下,圳水無處宣洩,位在鐵路西面、地勢較高的瑞源村(包含今日瑞源、

瑞隆兩村)全成澤國,徐平南的住家也不能免,屋柱傾頹,整座草屋仆倒在滾滾的

洪水中。為此,豐源圳還有後續再拓寬的工程。

民國 47 年,徐平南當選第六屆鄉民代表。

民國 65,徐平南過世。因膝下無男,曾收養一子東祥,任職於電力公司。

資料來源:

徐仁平訪談,臺東:鹿野鄉瑞隆村同榮路徐宅,民國 94 年 1 月 3 日。

彭能文訪談,臺東:鹿野鄉瑞源村瑞景路彭宅,民國 94 年 1 月 3 日。

徐振武訪談,臺東:鹿野鄉瑞和村活動中心,民國 94 年 1 月。

《瑞源 50》,臺東:鹿野鄉瑞源國民小學,民國 93 年 3 月。

鹿野鄉志

1356

徐平南:攝於自宅前,左起第二人。(韓筆鋒提供)

第十三篇 人物篇

1357

徐永富(1892-1966)

徐永富,明治 25 年(1892)生,受過私塾教育。

父徐阿進,先世自廣東蕉嶺、梅山移徙苗栗頭屋;由於在苗栗種茶、開墾梯田,

生計艱難,遂跟隨堂弟足跡,移居花蓮鳳林,擔任製糖會社雇工。因見堂弟在大埔

尾(今瑞和村)生活較為安定,便帶領家人前往;徐氏在大埔尾因此成為大家族。

徐阿進好抽水菸,一旦癮發,孫兒往往要走夜路到關山配銷所買菸;由此可見徐家

長輩權威之大。

徐阿進亡故後,徐永富因為輩分、年齡,成為族長,總理徐氏一門大小事務。

徐永富會雕刻獅陣用的獅頭,平日教授晚輩擊鼓和拳腳武術,晚間則講三國、水滸

等故事,能武能文,很得村人敬重;曾擔任部落會長。武術訓練所用刀劍,於 228

事件後被沒收。

光復後,徐永富擔任鹿野鄉農會第四屆理事長。民國 37 年(1948),又被推選

為第二屆鄉民代表會主席,民國 42 年至 47 年連任四、五屆鄉民代表,第五屆鄉代

任期間,主席蔡水來因故辭職,鄉代會補選主席,徐永富再度當選。民國 40 年 6 月,

鹿野鄉第ㄧ屆調解委員會成立,徐永富被推為主席。

民國 55 年,徐永富年老體衰離世。育有 2 子:長子振雲、次子國章,皆習得一

身好武藝,一般人難近其身。

鹿野鄉志

1358

40 年代晚期,徐振雲曾利用水車將蓄電池充電,售予村人,因此在農村電化之

前,瑞和村已有家庭使用電燈。

徐國章,就讀鳳林國民學校,求知欲極高;在鳳林,天未明即起,為人拔花生,

以此換得學費。畢業後,勤於自修,書法、寫作,乃至房屋、道路設計,俱有心得。

光復後,因設計方面才能獲賞識,進入鹿野鄉公所工作,於建設課長任內退休。爾

後,整理家譜、徐氏源流等,凡數十種,皆以端楷寫就;又抄寫佛經,影印以贈鄉

鄰。曾以其建築設計專長,設計有協天宮、福明宮、源聖宮、崑慈堂等宮廟建築並

任監工。

資料來源:

徐振武訪談,臺東:鹿野鄉瑞源村活動中心,民國 93 年 12 月;鹿野鄉瑞和村活動中心,94

年 1 月。

《徐氏族譜》,徐國章整理撰寫,臺東:鹿野鄉瑞和村徐宅,民國 67 年 5 月。

韓筆鋒訪談,臺東:鹿野鄉瑞和村活動中心,民國 94 年 1 月。

又:徐永盛(1907-1983)

徐阿增,為徐阿進堂弟。明治 34 年(1901),生長子永昌;明治 40 年(1907),

生次子永盛;兩人都從公學校畢業。昭和初年,徐阿增帶兩子到花蓮鳳林,適逢同

鄉徐秀春為鹽水港製糖會社鳳林農場的大承租戶,長子永昌、次子永盛皆為其工作,

生活依舊艱辛。

第十三篇 人物篇

1359

昭和 8 年(1933),徐永昌次子出生;同年,徐永盛至大埔尾尋找新機。當時,

陳河坤為臺東製糖會社大原農場的大承租戶,徐永盛為其工作。昭和 13 年(1936),

父兄家人同來定居,徐永昌為陳河坤雇工,種植白甘蔗,並開墾田地。

徐永盛不願久屈於田畝,又有生意頭腦,敢於嘗試,先後從事焗樟腦、鐵路工、

採糴山產等工作,經常在外奔波。徐永昌以長兄主持家務,但因身體較弱,且勞於

農事,經濟收支全由徐永盛打理。

日治時代,徐永盛曾擔任壯丁團團長。壯丁團由村中青壯所組成;從國民學校

三、四年級到高等科都有摔跤、劍道等武術訓練,不再升學的青少年,必須參加壯

丁團,定期接受訓練,其中具有領導統馭能力的人,就由關山郡役所任命為團長。

民國 35 年(1946),徐永盛擔任第一屆瑞豐村長。民國 37 年,獲選為第二屆

鄉民代表,惟因不喜介入政治,此後不再從事公職。

徐永盛曾開設瑞和第一家碾米廠;瑞和村極盛時期是在光復後到 40 年代中期,

當時有四家碾米廠、兩家鋸木廠,還有花生油作坊、菸寮等。後來為了教育子女,

徐永盛將米廠轉售給彭相增。

民國 56 年,徐永昌歿;次子振武於次年當選第六屆鹿野鄉長,並得連任。民國

72 年,徐永盛因中風離世;膝下 4 男 4 女,僅次子國科留在瑞和,積極推動鄉志編

纂,民國 94 年初,於鹿野鄉公所秘書任內退休。

資料來源:

鹿野鄉志

1360

徐振武訪談,臺東:鹿野鄉瑞源村活動中心,民國 93 年 12 月;瑞和村活動中心,94 年 1

月。

《徐氏族譜》,徐國章整理撰寫,臺東:鹿野鄉瑞和村徐宅,民國 67 年 5 月。

韓筆鋒訪談,臺東:鹿野鄉瑞和村活動中心,民國 94 年 1 月。

徐永富(左)、徐永盛(右)攝於盛豐米廠。(韓筆鋒提供)

第十三篇 人物篇

1361

神田全次(1878-19?)

神田全次,明治 11 年(1878)2 月 9 日出生。神田家是富山縣的士族,原本設

籍在該縣西礪波郡石動町,明治 21 年(1888)遷到石川縣首府金澤的片町。

明治 24 年(1891)6 月,神田全次進入石動病院附設醫塾,修習普通學和醫學,

明治 28 年(1895)3 月結業。隨即,進東京濟生學舍深造醫術,明治 32 年(1899)

3 月以優異成績畢業。此後,神田全次追隨片桐重明醫師等人實習。明治 37 年(1904)

8 月 26 日判任軍屬採用試驗合格,分發在東京預備病院澀谷分院工作;兩天後,就

隨第二軍配屬出征。同年 12 月初,因罹患重病還送回國;病癒之後,重回東京預備

病院工作。明治 39 年(1906)4 月,獲授勳七等瑞寶章。

大正 3 年(1914),神田全次隨武智岩太郎到臺灣;武智岩太郎在打狗溪畔開

設武智醫院,神田全次在臺灣的醫者生涯,從此展開。大正 7 年(1918),擔任臺

灣總督府工事部臨時聘雇醫師。大正 9 年(1920)8 月,為高雄臨時海港檢疫所聘雇;

11 年(1922)3 月,任該所囑託醫師。大正 12 年(1923)4 月,應臺東製糖會社之

聘,轉赴臺東廳鹿野村行醫。

大正 4 年(1915),臺東糖業株式會社開始在此設立移民村,居民以種植甘蔗

為業,最擔心的事就是染上風土病(瘧疾)。8 年後,神田全次自願到該村的醫務室

擔任囑託醫師。所謂「囑託醫師」,是臺灣總督府專為照顧來自日本內地的移民所

設置,幫助移民解決醫藥、衛生等相關問題。

鹿野鄉志

1362

神田醫師初到鹿野村,正好碰到臺東地區瘧疾蔓延,由於人手不足、藥品缺乏,

必須親自到臺東街取回金雞那霜;有時鐵路交通會因天候造成中斷,神田醫師就徒

步來回。經過兩晝夜的路途跋涉,醫師不僅沒有絲毫怨言,回村後立即為病患診治,

經常徹夜不就寢。有一次,稻葉(今卑南鄉嘉豐村)村民深夜前來向醫師求援,原

來是該村有位婦女難產;醫師立刻帶領藥局生,提著燈籠,過卑南溪,不僅救回婦

人一命,而且分毫不取。再度涉過卑南溪水,回到醫務室,天已大亮,醫師沒有片

刻休息,馬上替久候的患者診療。「鹿野慈父」的美名就此傳揚開來。

神田醫師是虔誠的基督徒,恬淡寡欲,生活簡樸,性情溫良寬厚,深具雅量。

對病患一律平等看視,不分村內村外、日籍臺籍;對原住民、貧困者,格外關懷,

不收醫療費用。他的平等心和人道主義精神,深受民眾推重愛戴,鹿野村人以他為

榮;他的醫術醫德,經由口耳相傳,求診的人越來越多,連臺東廳長也曾前來,影

響所及,鹿野火車站附近一片繁榮景象:旅社、食館,生意興隆,還有人專門在車

站、醫務室間接送病患,賺取車資。從火車站到鹿野村又一段陡坡,陡坡上方叫做

「崁仔頂」,「上到崁仔頂,病就好一半」這句諺語,在患者口中流傳。行駛花東

縱谷的小火車上,有十分之六的乘客在鹿野站下車,這些病患南自大武,北自花蓮

港,還有從海線新港一帶輾轉前來向神田醫師求助的。以當時的車行速度,由臺東

街到鹿野,大約需兩小時,其他更遠地區當可推算得知,病患如此不畏旅途辛勞,

他們對神田醫師的信賴,可以想見。鹿野村醫務室一天發一百張號碼牌掛號,仍不

敷使用;醫師必須處理一兩百名病人的各式疑難雜症,除一般腸胃病外,諸如:赤

第十三篇 人物篇

1363

痢、肺結核、猩紅熱、水痘、皮膚病等傳染疾病。有時也會遇到罕見病例,如昭和

10 年(1935)流行脊髓腦膜炎,神田醫師一定本著科學求真的態度,日夜苦思醫治

的方法,曾任鹿野鄉公所祕書的徐木清,孩提時曾罹此病,幸有神田醫師全力救治

才得以存活。

神田醫師的愛心與熱忱累積為令譽,在昭和 12 年(1937)獲推舉為臺東廳協議

會員。昭和 15 年(1940)11 月 10 日,又因「從事醫療衛生事務,鞠躬盡瘁,功勞

不尟」,獲臺灣總督授木杯一座予以表彰。

昭和 17 年到 20 年之間(1942~45),瘧疾再度肆虐,以東海岸的都歷最為嚴

重。由於美軍空襲不斷,無法取得藥物以控制疫情,當局下令封鎖部落,將病患集

中海邊,強制隔離,病死者的屍體則在海灘上焚燒。此時,鹿野村醫務室人滿為患,

神田醫師不眠不休地看診,還要自行採集草藥烹煮,供病患服用,只要稍有時間,

他就不斷禱告,祈求智慧,希望能為病人找到救命良方。1946 年,國民政府接收臺

灣時,神田醫師已經六十八歲,但為了救助瘧疾患者,他仍然擔任防治醫師,延到

那年年底才返回日本。返日後,仍擔任醫職。據云:神田醫師過世時,已經年過八

十。

神田醫師的祖父是日本皇室小爵,但他本人不僅反對軍國主義,更基於宗教信

仰與科學信念,拒絕到神社行禮;然而,他尊重移民村村民的信仰,資助村民修建

新神社的鳥居。醫師在移民村還組織向上會、尚武會,尚武會是讓村民利用農閒時

鹿野鄉志

1364

練習劍道、柔道,向上會則固定在每月 20 日晚上舉辦「民風作興座談會」,主要目

的是:協助村中青年戒除抽煙、酗酒的惡習,教導村人正確的醫療保健觀念。

神田醫師育有二子二女,長子友信,在鹿野小學校畢業後,回日本島根縣松江

中學就讀,自慶應大學法科畢業。次子彰,曾遠赴東北,受傷後遣送回日本,神田

醫師費盡金錢心力,幸能救治。長女公子,曾任教於鹿野尋常高等小學校(今龍田

國小),1980 年曾重返鹿野鄉龍田村探視故人故物。次女孝子,事父母至孝;1946

年隨父回國。

資料來源:

臺東廳,《臺東廳警務課履歷書》:〈神田全次〉。

〈鹿野村沿革〉,臺東:鹿野派出所,昭和 18 年。

〈臺東廳概況及事務概要〉,臺東:臺東廳,昭和 12 年。

鍾石若編《躍進東臺灣》,臺北:成文出版社,昭和 13 年出版,民國 74 年再版。

林錦章訪談。臺東市林宅,民國 93 年 10 月 15 日。

第十三篇 人物篇

1365

神田全次與助手群於醫務室前合影,前排坐者為神田。(徐木清提供,韓筆鋒翻拍)

鹿野鄉志

1366

高政紀(1901-1976)

高政紀,阿美族人,原名ルフイン,後族人多以ロヂ稱之。明治 34 年(1901)生於

鹿寮舊社,世代農耕,有牛約 20 頭,水田數甲。其父チモル,據云曾參與明治 30 年(1897)

鹿寮圳首次挖掘工程,圳溝自鹿寮溪引水,沿河階台地邊緣而行,該圳完全由當地

阿美族人胼手胝足所建。

由於母親早因病過世,高政紀青少年的求學生涯,全由長兄打理;長兄曾賣穀

子為他買一輛自轉車,讓他騎車到關山上學。高政紀並未讀小學,因為記憶力非常

好,直接進入里壠公學校高等科,畢業後,到臺東農業補習學校就讀,住馬蘭姨母

家中。就讀期間因情感因素輟學,兄姐反對婚事,高政紀入贅妻家;耕作多年後,

膝下一直沒有子女,領養一名女孩;為免來日遺憾,重回臺東農校讀書。完成學業,

回到鹿寮舊部落,開闢許多河川地,後來這些土地都分給妻家兄弟。

高政紀本姓黃,妻家姓高;另有一個說法:日本警察看重他受過高等教育,稱

他為「コサン(黃桑)」,由於日語中的黃、高同音,後來就訛寫為「高」。

高政紀長兄黃泰山,明治 29 年(1896)年生,原名バララン,曾更名為武田耕作。

昭和初年,開始擔任頭目,因見鹿寮舊部落附近田地無水可用,就號令族中年輕人

開挖年久失修的圳溝,採分班制輪流工作,每班約二十人;由於沒有工具,全部都

用雙手挖掘。由於年年都遭颱風雨沖毀,費時五、六年才算暫時完工。昭和 5 年

(1930),高政紀已入壯年,還是要在圳溝邊輪班挖土,13 歲的甥女黃芳梅與年紀

第十三篇 人物篇

1367

相仿的少年則是首度投入工作;遇到大雨將田地的表土沖走,露出石礫,年輕人就

要合力用雙手把大石頭搬走。

鹿寮舊社靠近鐵路,有一次火花飛落屋頂,引發大火,房屋幾乎全毀。昭和 10

年(1935),部落集體遷移;高政紀兄家的親人遷入鹿寮社新址(今永安村永昌社

區),妻家因有田地在移民村旁,就在本家土地上建屋居住。

高政紀性情溫和,處事穩健。自民國 42 年到 58 年擔任頭目,領導有方,又能

照顧族人生計,分配公平,很得族人支持。豐源圳開挖期間,曾參與工事。

卸除頭目職務後,高政紀全心照顧不良於行的妻子,煮飯、洗衣、切豬菜、餵

豬,親力親為;70 歲過後,仍駝著背操作家事。民國 65 年,身體突然感到不適,送

臺東聖母醫院住院,因胃疾出血死亡。

高政紀夫妻生育三子一女,長子高忠勇,於民國 66 年到 86 年曾五度被選為頭

目,已歿。

資料來源:

高秀英談,臺東:鹿野鄉永安村永昌社區高宅,民國 93 年 12 月 28 日。

黃芳梅、周秋妹訪談,臺東:鹿野鄉永安村永昌社區活動中心,民國 93 年 12 月 28 日。

《臺東農田水利會會誌》,臺東:臺東農田水利會,民國 80 年 1 月。

鹿野鄉志

1368

高政紀。(永昌社區發展協會提供)

第十三篇 人物篇

1369

張阿勝(1889-1970)

張阿勝,新竹州竹南郡南庄人,清光緒 15 年(1889)出生。年少時好奇心重,

四處遊歷;大多數在山中來去,製樟腦油、牽鋸伐樹、燒製木炭,為其所長。明治

42 年(1909),自基隆搭船至花蓮,輾轉鳳林、瑞穗、三民、玉里,在瑞穗娶來自

竹東橫山的彭氏三妹為妻,夫妻同在秀姑巒溪旁古寺中學佛經,張阿勝雖不識字,

但記性頗好,可以朗朗成誦。明治 44 年(1911),由玉里遷到臺東,曾在雷公火(今

關山鎮電光里)山中伐木,後又舉家搬到下野(今延平鄉鸞山村榕山部落)。

當時都巒山(今都蘭山)無人居住,是利吉卑南人的主要獵場,擺仔擺的阿美

人有時也會到當地狩獵或開墾旱田;張家是定居都巒山上第一戶人家。因為膝下猶

虛,就從臺東街領養一女,名喚阿妹。

由於都巒山上多岩塊,雞油樹(櫸木)質地密實,是製造槍托最好的材料,被

列為軍需物資。當時,鸞山湖是一個小水塘,為了浸泡櫸木,日軍用人工開挖,擴

大使用範圍,還設置一個簡單的水泥碼頭,以便木材的運輸。

張阿勝在都巒山、紅葉等地伐木,一天的薪資可領 3 圓,一般工人通常只得 8

角。這是因為他會心算,裁製木料的精準度高,一人可做三人的工作,很得日本人

重用。樹木鋸倒後,當場就要裁成厚薄不同的木板;在紅葉工作時,木料依尺寸裁

好後,還要用木排拖到溪邊放流,或送到比較平坦處由牛車運走。除此之外,他還

取相思樹、九芎樹等硬木來燒成木炭,品質好,由利吉送到臺東街上出售,再加上

鹿野鄉志

1370

伐木薪資,收入相當豐裕。於是招妻子娘家親族到都巒山開墾。這些人大多是隻身

先來,再回鄉攜帶家眷,漸漸地形成聚落,有十幾戶人家。

大正 14 年(1925),17 歲就在月野村(本島人移民村,當地人習稱「加拿典」,

在今關山鎮月眉)工作的桃園觀音人徐李發,入贅張家。徐李發擅長農耕,張家開

始有水田、麻竹園、果園。昭和 3 年(1928),長孫啟文出生;啟文有姐弟妹共 11

人,除最小的兩位之外,都在都巒山出生。24 歲頭盤髮辮、獨自到後山打拼的張阿

勝,自此家中人丁興旺。

大關山抗日事件後,日本政府加緊蕃社集團移住政策,強行命令布農族人集體

遷村到巒山,設置山地管制區。昭和 14 年(1939),張家被迫遷離都巒山,搬到阿

美族部落鹿寮(今永安村永昌社區)。徐李發在附近耕種水田;張阿勝則開了一間

小雜貨店,供應部落中居民的民生用品;雜貨店由彭氏三妹照看,張阿勝有時還會

到紅葉山區工作。

昭和 18 年(1943),舉家遷到卑南溪邊的小丘陵二層坪(今瑞源村坪頂),水

田面積有二十多甲,張阿勝完全卸下斧鋸,安享晚年。張家剛到二層坪時,小丘陵

上有二十人才能合抱的老榕樹一株、三、四人合圍的大楓樹近百株,後來因為有曾

姓人士開闢農場被砍伐淨盡;據張家兒孫說,陳姓包商在大榕樹被砍倒後不久,因

病去世。民國 45 年,二層坪張家曾遭回祿之災;重建時,改用檳榔作樑柱。

第十三篇 人物篇

1371

光復前,張阿勝就以「阿尾伯」享譽鄉里。阿尾伯笑臉迎人,對晚輩極慈愛,

而且重朋友、講信用,說話自有份量,舉凡兄弟分家、夫妻不合、田界糾紛,請阿

尾伯出面調解,村人就肯服氣。民國 35 年(1946),張阿勝擔任第一屆官派鄉民代

表。鹿野溪堤防工程,工頭發不出薪資,向阿尾伯告貸紓困;阿尾伯討了兩次債,

見對方無力償還,就此作罷。

張阿勝逝於民國 59 年 3 月 29 生日當天。晚年常用兩件事告誡子孫:一是不可

欠債;一是做人為官要清廉:為官如不能明察,會使人蒙受不白之冤;不可不慎。

民國 93 年,長孫啟文病歿。曾孫芳連為鹿野鄉第 14 屆民選鄉長。

資料來源:

張啟文、張民龍、徐真鳳訪談,臺東:鹿野鄉瑞隆村徐宅。民國 93 年 3 月。

徐真鳳訪談,臺東:鹿野鄉瑞源村活動中心。民國 93 年 12 月。

鹿野鄉志

1372

張阿勝。(徐真鳳提供,韓筆鋒翻拍)

第十三篇 人物篇

1373

張森烘(1931-2002)

張瑞全,世居高雄美濃,大正年間,到都巒區高原(今東河鄉泰源村)收藤買

賣為業。大正 15 年(1926),長子沐乾生於泰源。昭和 2 年(1927),舉家遷至鹿

野移民村上坪附近(約在今鹿野地區農會展售中心),開一爿小菸酒雜貨鋪,當時

叫做「酒保」;不久,移居「九戶仔」,搭築工寮,雇工採收甘蔗。昭和 6 年(1931),

次子森烘出世。

張森烘自幼體弱,在關山泉國民學校讀書時,張沐乾正進入高等科就讀,兄弟

兩人走路下坡到鹿野驛,再轉搭只有一節車廂的火車到關山。張沐乾高等科畢業後,

曾在鹿野小學校任教,父親過世後,回家專心躬耕隴畝;張森烘則因身體因素,未

完成學業,在家幫助兄長處理農事。1 年多後,臺灣光復。

民國 37 年(1948),張沐乾娶妻;民國 43 年,張森烘成家,娶林金目為妻。

爾後兄弟分家,各營生計。

張森烘對於農事種作,原本不如兄長,加上體力較差,試圖在其他方面有所作

為,因此事業一換再換。民國 50 年代,在龍田種香菇,並到玉里收購香菇。60 年代,

開設竹工廠,雇工 20 多人,採桂竹、製竹篾,由花蓮吳姓商人代理,外銷日本、琉

球,由於信譽良好,生意有近十年的榮景,家庭生活也大獲改善;後來外銷量萎縮,

改為內銷,多次被外來商販欺騙,整車竹子被載走,卻未取得分文;後來內銷不振,

再度改行。70 年代中期,張森烘與政商界朋友三人,在溪邊(今鹿寮大橋旁)興建

鹿野鄉志

1374

砂石場,由張森烘擔任經理,經營有法,利潤頗高;五、六年後,因理念不合、人

和不足,張森烘退出經營團隊。

在竹工廠、砂石場工作時,張森烘已多次擔任鄉農會理事、常務監事,對地方

事務相當投入。民國 69 年,舊日本神社旁崑慈堂的整建,為張森烘、洪天居所主倡,

整建過程中,張森烘出錢出力,曾任管理委員會主席。民國 86 年,張森烘被推選為

農會理事長,聲譽達高峰。卸任後一年,因病離世。

張森烘性急心善,不隨意出口責備人,對子女亦是如此。有一女二子,二子都

在公務機關任職。

資料來源:

張沐乾、張林金目訪談,臺東:鹿野鄉龍田村張宅,93 年 12 月。

林韻梅、趙川明〈崑慈堂〉,後山文化工作群編《臺東縣寺廟專輯》,臺東:臺東縣立文化

中心,85 年 5 月。

第十三篇 人物篇

1375

張森烘。(張林金目提供,韓筆鋒翻拍)

鹿野鄉志

1376

張維城(1916-1974)

張維城,苗栗銅鑼人,大正 5 年(1916)生,日本京都同志社高中畢業、國防

衛生醫護員養成所畢業。昭和 18 年(1943)曾到同仁會設在海南島的瓊崖醫院擔任

醫官,民國 34 年(1945)返抵臺灣;先在延平鄉衛生所任職,民國 37 年(1948)

以後,遷居龍田村;在民國 40 年(1951)5 月接替鄭高竭,擔任鹿野鄉衛生所第二

任主任。

張維成擔任所長期間,正值政府在推行各種預苗注射及家庭計畫,當時鄉民觀

念未開,生理知識欠缺,衛生習慣不佳,衛生所的編制僅有 5 名(主任、護士、助

產士各 1 名,保健員 2 名),張維城利用有限的人力,除日常業務、家庭訪視外,

更在各社區設立母親班,在衛生所設立兒童班。每月各村 1 次,由助產士莊月英等

人下鄉,在各社區召集婦女,教導生理常識;每週一次,在衛生所召集學前兒童,

教導兒童,培養正確的衛生習慣。當時民風較為保守,推行避孕工作極為困難,為

了減輕婦女往來臺東之苦,張維城聘請醫生到所為婦女裝置「樂普」,但男性醫生

不易為鄉間婦女接受,張維城選派許月英到臺東接受訓練,此工作改由許月英負責,

才得以順利推展。

張維城治病講究對症下藥,堅持不用特效藥,經常婉勸病患要有耐心。擔任衛

生所主任時,對於村民疾病十分關心。貧窮人家夜晚上門求診,從不問醫藥費,一

心先為病人治療。宋金木幼時,發現患有先天性關節炎,張維城知其家境,讓家人

第十三篇 人物篇

1377

自行買針劑,每天下班後到宋家免費注射。由於他不分貧富,視病如親,在地方上

擁有極高人望,被視為「人格者」。

張維城態度溫文,不隨意批評人事,說話切中肯綮;到鄉民代表會備詢時,代

表們見張主任在座,一改平日銳利辭鋒,在和諧氣氛中議事。

張維城再娶,二幼子讀國中時,特別到學校請老師費心教導;60 年代初,元配

所生長子高考及格,令他十分欣慰。

民國 63 年,張維城靜坐家中座椅,溘然離世。長子張省五現為中央銀行主任秘

書。

資料來源:

宋金木訪談,臺東:鹿野鄉龍田村光榮路宋宅,93 年 12 月 30 日。

吳楊先理訪談,臺東:鹿野鄉瑞豐村景豐社區吳宅,94 年 1 月。

徐振武訪談,臺東:鹿野鄉瑞和村活動中心,94 年 1 月。

莊月英訪談,臺東:鹿野鄉鹿野村莊宅,95 年 5 月。

邱振郎《鹿野鄉簡介》,臺東:鹿野鄉公所,42 年。

鹿野鄉志

1378

許允條(1915-2002)

許允條,大正 4 年(1915)生於臺南市安南區本淵寮。受日本教育,能說日語、

識漢字;昭和 9 年(1934)以後,與蘇天成一起工作,擔任會計的職務。

民國 36 年(1947)前後,許允條搬到永安下鹿寮開設雜貨店。許允條擅長珠算,

口才殊好,做事有條不紊,既讓他賺了錢,也贏得村人相當的認同。

民國 44 年,許允條當選為第五屆鄉民代表,資產也不斷成長:和平有一家製冰

廠,鹿野街上有好幾家店面,最賺錢的是一家枝仔冰店,和用長子名字命名的「良

安旅社」。此後 5 年是許家最幸福和樂的歲月,許允條曾用腳踏車載著女兒到鹿野

站,再轉搭火車到臺東看馬戲團表演,對三個兒子的教育也相當關注。民國 49 年以

後,許允條在花蓮有了外室,夫妻時相齟齬,數年後終於離異。後來,兒子們都得

以完成大學教育,還有賴女兒在小學畢業後工作的薪資。

民國 50 年到 71 年,許允條連續當選鄉代,第七、九、十、十一屆,皆為鄉代

會主席,在鹿野鄉說得上是能夠呼風喚雨的人物。許允條家中訪客不斷,要求調解

爭端、請託介紹工作等等,許允條特別闢了一間房處理這些鄉民事務。當時有小轎

車的人不多,許家門口卻常見到乘車來訪的客人,許允條要妻子立刻殺雞款客,有

時雞還未拔好毛,就讓來客帶走。村中每當有平安戲、土地公戲,許家客人從中午

到夜半不曾間斷,許允條從日正中可以喝到三更;酒量好,做人海派,使許允條的

第十三篇 人物篇

1379

人氣直升。民國 57 年,許允條曾參選鄉長,但因南區有許允條、邱雲海兩名候選人,

票源分散導致落敗;不過,他對鹿野地方的影響力依舊存在。

民國 60 年代晚期,許允條在下鹿寮開設一家製材所。當時武陵山區已禁止伐木,

故由國外進口柳安木,裁成條狀,釘成鳳梨箱;進口木材加上運費,成本過高,加

上鹿野鄉原本就有多家製材所,供過於求的結果,不到兩年,許允條的投資血本無

歸,除賣掉昔日的房產之外,向農會借貸的款項則從長子的薪水中按月扣除,才得

以清償。風雲叱吒,終究是歸於寂寥。

離開鹿野政壇,許允條住在四維舊鹿鳴橋邊的一間老屋,每天散步運動,身體

還算強健,少有病痛。民國 91 年,許允條忽覺心臟不適,送關山慈濟醫院,發現肝

癌,後不治死亡,虛歲 88。

許允條生前曾為鄉人子弟介紹到合會、衛生所等單位工作,卻不肯替幼女說項

爭取縣府公有的職缺;子女都得要自力更生。元配所生三子,兩位教書、一位擔任

公職;女玉英隨夫遷居臺東市區。後妻所生,則在臺北從事餐飲業。

資料來源:

許玉英訪談,臺東:臺東市新生路楊宅,93 年 12 月 27 日。

楊海滿、周茂盛訪談,臺東:鹿野鄉永安村活動中心,93 年 12 月 26 日。

蘇益記訪談,臺東:鹿野鄉永安村高台蘇宅,93 年 12 月 26 日。

鹿野鄉志

1380

許允條。(許玉英提供,賴維進翻拍)

第十三篇 人物篇

1381

郭金鐘(1912-1970)

郭金鐘,彰化鹿港人,明治 45 年(1912)生;彰化中學畢業。其父郭安仔為日

人傭工。昭和 8 年(1933),長兄郭柏枝先到臺東,打下經濟基礎;昭和 10 年(1935),

郭金鐘與弟春松,同赴臺東街;三兄弟在臺東郵便局後方(今臺東市成功路旁)開

設碾米廠。昭和 20 年(1945)6 月,美軍機轟炸臺東街,目標為郵便局,卻炸燬郭

家米廠;郭春松因妻子喪生,將剛滿週歲的次子廷榮過繼給膝下猶虛的郭金鐘,3 個

月後,郭春松病歿。民國 35 年(1946),郭金鐘在馬蘭重起爐灶,買下馬蘭阿美舊

米倉(今新生國小附近、更生路旁),再開設碾米廠;其間,與原配離異。

民國 39 年,郭金鐘攜新婦與獨子同來鹿野,在永安村的永隆居住。永隆部落,

以阿美族為多,漢人移民則有閩、有客。郭金鐘因為買下碾米場與製材場,很快成

為地方聞人。

該碾米場與製材場相鄰,原為陳谷榮所有。陳谷榮,阿美族人,藉鹿寮圳的水

位差作為動能,用水墜舂米、水車碾米、切割木料,累積頗多貲財;附近村民往往

帶蓄電池到米廠,借水車充電,再到溪中電魚。民國 40 年代初期,受人慫恿到鹿野

街上開設第二家米廠,卻因無法與同業競爭,周轉不靈,遂將原有產業賣給郭金鐘

與另二名股東。嗣後,郭金鐘再逐步將所有股權買回,獨資經營。

郭金鐘的碾米廠與製材場工人眾多,廠後蓋列屋供宿,並供應三餐。由於和農

會關係良好,兩座工廠又為他賺取財富,使郭金鐘得以修建一條道路直通工廠,但

鹿野鄉志

1382

鄰人牛車走路旁溝底,牛拖重負,行進困難,不時跪倒溝中,為此招來怨言;不過,

鄰人直陳,部落中演戲酬神,郭金鐘相當慷慨,不足錢額,都由他全數負擔。

民國 47 年,郭金鐘將米廠賣給剛由延平鄉公所任職的劉張相德,改名「協成碾

米廠」。將所有資金用來開設鹿野鄉第一所戲院,名為「金鐘戲院」,戲院為木造,

地面鋪有水泥。為了要招徠客人,郭金鐘還雇用三輪機踏車到各村載人看歌仔戲,

晚期還有新劇、電影,吸引不少婦孺與鹿野農場的榮民;搭車先到的人,會用草繩

或布巾圈住座椅椅背,替走路後到的鄰居佔位置。

戲院自備有發電機,每天四點以後發電,鹿野村民若有意使用電燈,由戲院供

電,按燈泡數計費。民國 54 年,其子廷榮當兵前,就負責在村中收取電費。

然而,看電影對於農家畢竟是奢侈品,更何況鹿野鄉幅員不小,人口卻不多,

消費能力自然有限,戲院經營逐漸入不敷出;再加上 50 年代中期,農村電氣化之後,

電視開始陸續出現在鄉間。民國 57 年左右,戲院一度由周茂盛等三人承租,經營約

10 個月,仍未有起色。民國 59 年,因獨子堅持,宣布停業,屋地同時轉賣以償還債

務。

經營戲院時,郭金鐘住在鹿野街上,但因不善主動與人攀談,和鄰居較少互動;

較常往來者為許允條、古天德等人。

戲院虧損讓郭金鐘一無所有,遷回臺東鎮,有子媳照顧,稍享天倫;三個月後,

民國 59 年 11 月,因高血壓猝發而死。

第十三篇 人物篇

1383

資料來源:

郭廷榮訪談,臺東:臺東市正氣路郭宅,民國 94 年 1 月。

彭阿俊訪談,臺東:鹿野鄉永安村永隆社區彭宅,民國 93 年 12 月 26 日。

周茂盛、楊海滿、張華桂訪談,臺東:鹿野鄉永安村社區活動中心,民國 93 年 12 月。

陳益昌訪談,臺東:鹿野地區農會,民國 94 年 1 月。

蕭萬居訪談,臺東:臺東市傳廣路蕭宅,民國 94 年 1 月。

民國 49 年郭金鐘全家福。(郭廷榮提供,賴維進翻拍)

鹿野鄉志

1384

陳水木(1917-1984)

陳水木,原居花蓮縣鳳林,大正 6 年(1917)生。鳳林公學校、花蓮農業補習

學校高等科畢業;畢業後擔任父親會計。年少志願高,想要闖出一番事業,昭和 12

年(1937)移居鹿寮,在馬背附近山坡上開墾,不久遷往馬背定居,雇工曾一度高

達 40 多人。馬背地區的開發,始於陳水木。

當時鹿寮有墾戶李武三,原籍屏東縣滿州,自恆春搭船到臺東,輾轉抵達鹿野

開墾荒地。見陳水木做事踏實、勤懇努力,遂將三女龍妹許配為妻。陳水木所住草

寮位在山坡上,山路崎嶇,李龍妹坐上結著紅綵的牛車,顛顛簸簸,終於扺達夫家。

夫妻協力,在馬背開墾的荒地,有十多甲,以栽種花生、番薯為主,還插種甘蔗,

由於是處女地,甘蔗往往有拳頭般粗。昭和 16 年(1941),長子出生。

昭和 17 年(1942)受聘為會社甘蔗採收現場監督;當時,龍田載甘蔗輕便車尚

未拆除,運到鹿野驛後轉運臺東,運送量大,工作繁忙,李龍妹也參與整理甘蔗的

工作。

光復後,糖廠暫不收購甘蔗,陳家的甘蔗也積囤如山;李龍妹因此勸丈夫莫再

務農,民國 36 年(1947),陳水木賣掉馬背大部分田地,準備攜妻兒回鳳林故鄉,

卻因為颱風沖毀鐵道,交通中斷,暫時住在鹿野驛旁。

民國 37 年,陳水木的次女,因病死亡,八日後,長女遭蛇咬而死;連喪二女,

李龍妹傷心成病,哭泣經年,忽忽如狂。陳水木帶著病妻、稚兒,重返馬背。由於

第十三篇 人物篇

1385

正逢 4 萬舊臺幣換 1 元新臺幣的年代,陳水木賣地所得已無法買回原有土地;於是

他再度墾荒,約開闢三甲多旱地,收成並不理想。

然而,陳水木樂觀又充滿幹勁,每年過年都許下新願,盼望新年度能有好收成,

雖然因為風災蟲害,盼望往往成空,但始終不放棄。他會抽煙、能喝酒,擅於言談,

那種不畏挫折的生命力,讓他結交多位好友,也得到村民的支持;民國 42 年 3 月,

獲選為第四屆鄉民代表,任期至民國 44 年 5 月止。

卸任後,重回田園,所種不外玉米、花生,勉強度日。物質生活窮乏,陳水木

的長子、次子上學外,要照顧剛進小學的弟弟,平日養豬補貼家計,寒暑假則在山

林管理處打工,到都蘭山種樹,一入山要好幾天才能回家。儘管這麼努力,由於務

農沒有游資可用,經常需要借貸,利息高達 3 分,一旦還不出,只好用土地扺償,

陳家土地日減;再加上陳水木替姻親作保,田地又遭查封,瀕臨破產。由於自家已

經無地可耕,陳水木向老友劉張相德承租土地一甲多來種作。這是民國 47 年前後的

事,當時四個孩子陸續讀中學,教育費成為最沉重的負擔,每學期幾乎都要賣地交

學費。

陳水木長子自臺東中學畢業,在國防醫學院就學 3 年後,重考進入臺北醫學院,

無力繳交 4000 元學費,妻弟李金盛賣掉一大車新收鳳梨,換得 600 元,交給陳水木。

李金盛襁褓隨父離鄉,在鹿寮時兄弟姊妹 17 人,家中食指浩繁,11 歲曾到鳳林依親

生活,曾受到陳水木原鄉親友照顧,這一大車鳳梨也算是回饋善待他的姐夫。

鹿野鄉志

1386

民國 60 年,長子在榮總任住院醫師,次子自臺北工專畢業,終於有能力改善父

親的生活。民國 66 年,陳水木與親家到日本旅遊,轉赴美國奧克拉荷馬州長子家逗

留約 3 個月;隔年 2 月返家,後因中風,不便於行走。民國 73 年(1984),因肺炎

過世。

陳水木雖曾生活極度窘困,但四個兒子都卓然有成:長子峰雄為外科醫師,在

美國開業已 27 年;次子秀雄任職電機工廠,後自設公司;三子慶和旅居泰國,任機

械公司總經理;四子信義為積體電路工程博士,定居美國,目前在上海工作。陳水

木辭世後,四個兒子商議,捐款 50 萬給龍田國小,推廣電腦教育;民國 80 年代初

期,龍田國小的電腦教學居全國翹楚;陳水木遺澤,猶在人間。

資料來源:

陳峰雄電話訪談,臺北:臺北市陳宅,94 年 1 月 4 日。

李金盛、李明展訪談,臺東:鹿野鄉龍田村馬背李宅,93 年 12 月。

黃文華訪談,臺東:鹿野鄉鹿野村鹿鳴路黃宅,93 年 12 月 30 日。

林榮貞電話訪談,臺東:臺東市林宅,94 年 1 月 3 日。

第十三篇 人物篇

1387

陳水木的全家福,約攝於民國 39 年,後立者為陳水木。中坐者為陳妻李龍妹、岳母李鍾橫

雞,前排由左而右依序為兒子信義、秀雄、峰雄。(陳秀雄提供,賴維進翻拍)

鹿野鄉志

1388

陳坤籠(1924-2003)

陳坤籠,大正 13 年(1924)出生在宜蘭羅東郡五結庄。昭和 11 年(1936),

跟隨父親陳阿韮,舉家遷至阿緱寮(今瑞豐村景豐社區)墾作,種花生、番薯維生。

陳坤籠身為長子,自五結公學校畢業後,不久隨父移居阿緱寮,協助家中農事。

雨天與同伴在溪埔放牛,陳坤籠不嬉鬧、不飲酒,把握時間閱讀漢文書籍,刻苦自

修;練字用過的紙張,不捨得丟棄,果然練成書法,堪稱骨架亭勻;經籍詩詞,多

所涉獵;又曾學習南、北管。一度被瑞豐國校聘請擔任教職,學會彈奏風琴。晚年

仍耳聰目明,家中新買鋼琴,年近 80 的陳坤籠坐琴前演奏,家人都驚訝不已。

光復前,陳家所開墾旱地已近十甲,種植白甘蔗,家中雇有長工一人,生活較

為寬裕,陳阿韮終於有能力營造新屋。光復後,陳坤籠擔任鹿野鄉村幹事,與簡西

東、林育德(本名天素),結為莫逆之交。

昭和 19 年(1944),娶呂金秀為妻。呂家本居臺北縣深山中與王永慶父親王長

庚為鄰居,後遷花蓮;呂金秀六歲開始牧牛、採茶,稍長就割稻、扛榖包;嫁為陳

家婦後,下田鋤草,百米長的田壠,從壠頭到壠尾,中途無須挺腰休息,割菅芒不

必戴手套,不到一柱香可割一擔草;不識字,卻能藉由圖形、符號,認字記帳;逢

人嫁娶,則在廚房擔任「頭手」,廚藝出眾。有如此內助,陳坤籠沒有後顧之憂,

將全部心力投置於工作。

第十三篇 人物篇

1389

民國 49 年、53 年,陳坤籠連任兩屆鄉長,終年穿一件卡其服,聲氣平和,要求

鄉公所員工讀四書五經。鹿野鄉的農村電氣化,在第二任任內完成;有財力卻不配

合的人,鄉長要溝通說服,付不出配合款的人家,鄉長要代為設法,先找開設米廠

的林天素捐 5000 元,又找吳清泉、簡大村幫忙,連同自家,共三份權狀設定抵押貸

款。終於,全鄉開始分段供電,瑞豐村供電那天,村民搓圓子、拜拜,固然是慶祝

獲得光明,卻也顯示出當時的人對於「電」這種新事物,懷有相當疑懼。其他如瑞

源國中之籌建、瑞豐國校舊茅草教室的改建、營養午餐的推動等事,都遭遇類似阻

力,也賴鄉長與歷任家長會長吳清泉、簡西東、林育德協助克服。正因為如此勇於

任事,任職鄉長期間經由推薦獲選為全國績優公務人員,由當時蔣中正總統召見獎

勵。

鄉長有限的薪水進不了陳家門,基層建設的補償費,鄉長要自掏腰包,替貧困

鄉民代繳。陳坤籠常為人作保,房產、田地,屢遭查封,卻不改助人本色;家人埋

怨所助非善類,陳坤籠說:「正因非善類,更需渡化;若已是善類,何需我輩援手?」

民國 57 年,陳坤籠卸下鄉長重任後,自奉節約,長年吃素,一心以服務地方為

志業:指導民俗禮儀,替人撰寫祭文;發起重建協天宮,捐數百包稻穀;略諳穴道,

替人腳底按摩;捐印善書佛經,教導失學村民誦讀〈增廣昔時賢文〉與〈千金譜〉,

期望藉此導正社會風氣。民國 90 年,騎機車摔倒,卻不自知已摔斷髖骨,還久立於

協天宮,替桃芝颱風災民誦經祈福,並發動捐款救災。

鹿野鄉志

1390

陳坤籠任村幹事時,常感胃部悶痛,唯不曾留心治療。常吸菸,髖骨開刀始戒

除;開刀後,幾近復原,孰料出現嚴重黃疸,才發現罹有胰頭癌;後因此疾離世,

時為民國 92 年。

陳坤籠對子女以身教,若有錯會婉言以勸;採無為而治的態度,聽憑三子四女

自由發展;三子志賢任鹿野鄉公所農業觀光課長;三女貞芳自臺東師院畢業後擔任

教職至今,目前已修得博士學位;其他或務農耕、或從事木工匠藝、或為醫護人員

等等。

資料來源:

陳志賢訪談,臺東:鹿野鄉公所,民國 94 年 1 月。

陳志賢〈父母親生平簡介〉,臺東:鹿野鄉瑞豐村陳宅,自費印刷,民國 92 年 1 月。

林育德訪談,臺東:鹿野鄉瑞和村活動中心,民國 94 年 1 月。

吳楊先理訪談,臺東:鹿野鄉瑞豐村吳宅,民國 92 年 1 月。

第十三篇 人物篇

1391

陳坤籠在鄉運動會致詞。(陳志賢提供,韓筆鋒翻拍)

又:陳阿水(1939-1996)

陳阿水,昭和 14 年(1939)出生於阿緱寮,為陳坤籠幼弟;與長兄一般,寫得

一手好字,尤以硬筆字見長。

陳阿水自瑞豐國民學校畢業,爾後到鳳林讀初中。畢業後,在玉里經營服飾買

賣,由於生意欠佳,返鄉務農。爾後娶雲林女子黃秀為妻;黃秀隨其姐到阿緱寮投

親,原以洋裁維生,體格強健,做事俐落,嫁入陳家,下田力作,與大嫂相比,並

不遜色。

鹿野鄉志

1392

民國 57 年、62 年,陳阿水連任兩屆鄉代會副主席,支持鄉長徐振武提議,興建

鹿寮大橋,溪南溪北交通從此便捷,人際往來頻繁,因地域造成的派系爭端,逐漸

消弭。民國 69 年到 77 年獲選為鹿野鄉農會理事長,由於瑞豐在全鄉中位處偏遠,

於是爭取設立瑞豐分部,讓村中農戶能就近獲得農會資源與協助。

陳阿水性格剛烈,恩怨分明,說一不二,對同僚如此,對子弟亦相近似。膝下

二子一女,如果不聽管教,則不復言。長子正雄聰慧,惜壯年早逝。

陳阿水當兵前已有胃疾,必須隨身攜帶胃藥;青壯時期不甚忌菸酒,中年過後,

幾乎菸酒不沾,並潛心鑽研佛經。民國 85 年,以肝疾加上糖尿病併發症,因而身故。

資料來源:

陳志賢訪談,臺東:鹿野鄉公所,民國 94 年 1 月。

陳益昌訪談,臺東:鹿野地區農會,民國 94 年 1 月。

第十三篇 人物篇

1393

彭相增(1908-1977)

彭相增,原籍新竹州竹東郡橫山庄,明治 41 年(1908)出生。幼年時隨父親到

南投埔里、國姓一帶從事農耕;因為與張阿勝姻親之誼,從國姓柑子林移居到都巒

山山區開墾。都巒山地區土壤肥沃,彭相增在此種植花生、地瓜,收成相當好,一

家生計無虞。

昭和 13 年(1938),日本政府為避免「大關山事件」重演,強行命令布農族人

集體遷村,其中一部份遷到都巒山。彭家早一年被迫離開都巒山,搬到阿美族部落

下鹿寮(今永安村永隆社區),充當阿美族人的佃戶。

光復後,彭相增在瑞源火車站前買一小塊旱地,白天在租佃的田間種作,下工

後就去開墾旱地,往往工作到天色全暗,開墾土地不斷擴增,將近兩甲荒地開闢為

稻田。彭相增見經濟情況好轉,就和林萬江合夥開米廠。

光復初期,彭相增擔任村長,與林萬江有鑑於學童到瑞豐國小上課不便,又得

蔡樹枝捐助、邱雲海等人捐地,民國 37 年(1948),利用村辦公室(日治時代的大

原青年會所)設置分班,將會議室隔為兩間,供低年級上課。隨後向縣積極爭取,

民國 40 年,得以設置瑞源分校。後來在今瑞源國小現址建校,村民「作公工」,斲

柴立柱、敷壁覆瓦,稍具規模;運動場的部分,由於要運送大量泥土,由彭相增向

糖廠商借輕便車、鐵軌,才得以縮短工期。後來,彭相增還曾爭取設置寶華分校、

興隆分校。

鹿野鄉志

1394

民國 37 年,彭相增當選鹿野鄉第二屆鄉民代表,那一年,瑞源地區因為缺乏灌

溉水,農作物收成欠佳;關山農田水利協會理事楊飛龍雖試圖修圳,卻在測量工作

未竟之際,積勞成疾而歿。

民國 42 年到 44 年,鹿野屢遭大旱,又因鹿野溪床逐年刷深,大原圳(鹿寮圳

北段,專司灌溉瑞源地區,水權佔 6 分;其餘 4 分屬南段,灌溉下鹿寮地區)入水

口逐漸高過河床,無法取得水源,稻作損失慘重。

民國 43 年,彭相增當選第五屆鄉民代表前,就與村長徐平南發動瑞源村民,各

戶依照耕地面積大小,來決定所負責開圳的長度,分段合力開圳;彭相增頭腦好,

擅長目測地形、計算土方,勞動人力的分配就由他來主持。開圳工作,官方無法提

供經費補助,彭相增向吳金玉縣長反映,委由關山水利協會黃東祥負責測量設計。

水源位在關山鎮的月眉里,8 公里長的工程,採分段分批的方式進行。由於當時沒有

機械,全靠人力,不僅村民疲累,而且進度緩慢。村民於是開會決議:將鹿寮圳的 6

分水權讓給下鹿寮,請當地的阿美族人協助開挖工程。不過,由於當時豐源圳尚未

開到鹿寮溪畔,溪邊農田仍有賴大原圳水,延至民國 58 年,水權才完全讓與下鹿寮

居民。除下鹿寮外,擺仔擺(今鹿野村和平社區)的住民也有參與開圳的工作。

民國 45 年,大圳竣工,每日幾乎都到現場督工的彭相增,雙腿腫脹,無法下床,

不能參加通水典禮;然而,大瑞源地區六百公頃的旱地,已經變成可以雙期稻作的

良田,村民生活日見改善;民國 44 年設立的大同農場,也自此水源無虞。彭相增認

第十三篇 人物篇

1395

為圳水主要流經瑞豐、瑞源,所以稱做「豐源圳」。同一年,彭相增將火車站前的

土地和米廠的股權讓渡給林萬江,在道路對面另外開設一家米廠;豐源圳水也經由

支線流入彭家米廠後方,存於水倉,滿溢後衝擊橫置水車的鐵製葉片,將圳水轉為

動力來碾米;由於水源豐沛,後來又開設製材所,當時造屋,需要相當多的木料,

自然是生意興隆。極盛時期,彭家擁有三間米廠、八甲水田、四甲多的旱地,卻也

累積了一大疊為人做保的單據。瑞源村內許多農民向農會貸款,都是請彭相增做中

保;這些農民中一定有人無力清償,彭相增因此賠了不少錢。但他不改本色,只要

遇到貧困人家,都會慷慨贈以白米;熱心助人的名聲不脛而走。

民國 58 年,彭相增有鑒於豐源圳經過加拿溪、加典溪、鹿寮溪底部分,每逢颱

風就被土石所掩,年年需要搶修,設法爭取補助款,修建溪底涵洞,終於解除長久

以來的困擾。

彭相增對瑞源國中的設立也出力甚多。瑞和村民劉文清,原為黃杰麾下侍衛隊

長,自越南富國島撤退後,輾轉來到鹿野,參與鹿寮溪堤防修築工程,定居後開小

雜貨店為生。民國 53 年,黃杰到臺東視察,囑秘書請劉文清到臺東敘舊,劉文清從

後門離開,不與相見。民國 55 年,彭相增聞知此人來歷,委由村鄰三顧請託,並親

自率眾懇求,劉文清終於首肯,隨請願小組到臺北,詳說鹿野鄉南北兩區地理阻隔

的種種不便,黃杰於是答應所請,破例讓鹿野一鄉同時設立鹿野、瑞源兩所國中。

鹿野鄉志

1396

自來水廠的設立,更使村民心懷感激。原來,豐源圳不只負責灌溉,同時也是

村民飲用水的來源;由於永豐餘關山紙廠(廠址原在今親水公園附近)的廢水與關

山鎮下水道都排入豐源圳,村民健康受到威脅;經由彭相增向黃鏡峰縣長爭取經費,

設置簡易自來水系統,抽取地下水過濾,讓村民有乾淨的水可喝。

彭相增另曾擔任水利會代表、農會理事、調解委員會委員。民國 60 年代,三個

兒子分家後,米廠生意漸走下坡,彭家經濟漸不如前;民國 66 年,在第十屆鄉民代

表任內,一日,彭相增出門收債,不得要領,心情鬱悶,牽著腳踏車到新良,頭暈

摔倒,家人趕到,業已歸西。長子能文在家中找到一麵粉袋的借據,追討無門,乃

將之焚毀。

民國 67 年,瑞源村民以徐真鳳為首,出資在瑞源國小附近的豐源圳旁,為彭相

增、徐平南兩人立碑,表彰他們對鄉里的貢獻。彭相增先人一著的獨到眼光、勇於

任事的堅毅精神,尤為村民所稱道。民國 93 年,有精神異常者將碑上彭、徐二人相

片損毀;後又因工程施作,怪手不慎將碑推倒後埋入土中;迄今尚未修復。

資料來源:

彭能文、涂油妹訪談,臺東:鹿野鄉瑞源村彭宅,民國 94 年 1 月。

廖中勳〈彭相增〉,《臺東縣史人物篇》,臺東:臺東縣政府,民國 90 年 11 月。

徐真鳳、張啟文、張民龍訪談,臺東:鹿野鄉瑞隆村徐宅,民國 93 年 3 月。

簡瑞雄訪談,臺東:瑞和村活動中心,民國 94 年 1 月。

施添福〈楊飛龍〉,《臺東縣史人物篇》,臺東:臺東縣政府,民國 90 年 11 月。

《瑞源 50》,臺東:鹿野鄉瑞源國民小學,民國 93 年 3 月。

《臺東農田水利會會誌》,臺東:臺東農田水利會,民國 80 年 1 月。

第十三篇 人物篇

1397

彭相增攝於米廠前的稻埕,右起第一人。(涂油妹提供,韓筆鋒翻拍)

鹿野鄉志

1398

曾坤榮(1932-1998)

曾坤榮,昭和 7 年(1932)出生在月野村(原屬鹿野區,昭和 12 年行政區改易,

改隸關山庄);10 年隨父親遷至七腳川(今瑞豐村新豐社區)。

父曾碰知,明治 33 年(1900)生,原籍高雄州恆春郡車城庄。長兄曾碰大(日

治時戶籍資料作曾椪太)年長 7 歲,大正 10 年(1921)就到七腳川開墾落戶,並經

營「酒保」(菸酒舖)。大正 12 年,碰知亦至新七腳川,14 年與臺東街林成添長女

金滿結婚。

大正前期,附近高山原住民還有出草之習,靠山邊的加拿典(今海端鄉加拿村)

到料仔山林區(今延平鄉武陵後山),曾有警丁防守;曾家遷來此地時,仍見到警

備線的通電鐵絲,附近加拿的布農人舊習已除,但依舊佩番刀出門,白亮刺眼,漢

人墾戶見到這種景象,仍恐懼不已。

臺東糖業株式會社曾設大原移民村,鼓勵本島人移墾種植甘蔗,曾碰大需要人

手,大正 14 年(1925)三弟曾阿尾到七腳川幫忙,家業擴大。昭和 2 年(1927)曾

碰知則轉往月野,從事鐵道運輸與雜貨生意。昭和 10 年再到七腳川,在曾碰大家旁

築屋居住。皇民化運動時,曾碰知基於民族認同,堅持不肯更改為日本姓氏。

當時七腳川缺乏水源,不能種水稻,只能種花生、番薯、旱稻,曾碰知從事牛

隻買賣,其妻開布行、作裁縫,為原住民縫製衣服,兼賣碗筷等生活用品;次子坤

第十三篇 人物篇

1399

榮讀公學校不久,因丈夫中風,開始背著布匹,到原住民的村落,用布來換取米和

雞等生活物資。

曾碰知育有三子(婚後生有六子七女,因當時醫療環境不佳,有三子一女夭折),

除次子曾坤榮務農外,長子曾坤德、三子曾子明均服務於教育界。

曾坤德長坤榮兩歲,先後就讀大原國民學校(今瑞豐國小),每個月都有一天

必須走路到大原神社(今瑞源真耶穌教會現址)參拜;沿途可以看到鹿群、野兔出

沒。約 3 年級時,有一布農族人因私人恩怨,被嗾使襲殺武陵駐在所日籍警察於七

腳川墓地,全村震動。

國校六年級畢業後,曾坤德進關山泉國民學校(前身為關山公學校)高等科就

讀,每天走牛車路上學,四點鐘出門,扺學校時,天色還未亮;民國 37 年(1948)

以後,曾坤德在武陵、巒山、電光等國小任教,民國 43 年,回母校任職,直到退休。

曾坤榮則進入臺東中學初中部,但因從大埔驛(舊瑞和火車站,在今瑞和站北

側)搭火車到臺東,需要四小時,車程勞頓,選擇輟學,回家養牛務農。民國 71 年

擔任水利會代表以前,曾坤榮一直是生活單純的專業農民;民國 79 年到 87 年,擔

任兩屆農會理事,也不脫樸實的農民本色。

曾子明戰後就讀瑞豐國校,畢業後報考台東中學,因颱風交通中斷而無法應考,

後來就讀鳳林中學,臺東農工畢業後就讀政工幹校,服務軍旅,曾在成功嶺大專暑

訓中心、陸軍官校、陸軍第一士校、第二士校任職。民國 62 年退伍後返鄉,在瑞源

鹿野鄉志

1400

國中執教 17 年,後來轉任臺東縣教育局,擔任督學、課長。民國 86 年再度返鄉服

務,擔任鹿野國中校長,民國 94 年退休。

民國 87 年,曾坤榮病歿。二子二女隨伺在側。

資料來源:

曾坤德訪談,臺東:鹿野鄉瑞和村活動中心,民國 94 年 1 月。

林育德訪談,臺東:鹿野鄉瑞和村活動中心,民國 94 年 1 月。

莊瑞光訪談,臺東:鹿野鄉瑞源村活動中心,民國 93 年 12 月。

曾坤榮:民國 40 年代結婚時與家人合影於自宅前。(曾坤德夫人提供,韓筆鋒翻拍)

第十三篇 人物篇

1401

森正計(約 1887-19?)

森正計,明治 18 年(1885)出生,原籍愛媛縣。在日本讀完高等科後從軍任騎

兵上等兵,補下士缺。

大正年間抵臺東,在大馬武窟(今東河鄉)駐在所任巡查部長,設夜間學校,

成立棒球隊、獎勵原住民青年參加棒球、相撲等運動,並且拓寬大馬到都蘭道路,

供車輛行駛。昭和 3 年(1928),新港(今成功港)開港,帶領原住民參與工程,

出力頗多。由於表現出眾,獲臺灣總督川村竹治接見。

昭和 4 年(1929),經由考試,調升里壠支廳警部補,轄管鹿野、大原派出所,

並兼武陵監視區監督。昭和 5 年(1930),先後擔任里壠支廳第六、第二監視區監

督,臺東支廳臺東、深山監視區監督;昭和 6 年(1931),擔任里壠支廳戶口主任、

阿片主任、兵事事務主任;昭和 9 年(1934 9 年、

10 10 年(1935)6 月,以從事公職 20

年優等,獲得表揚。

昭和 10 年(1935)4 月,由警部補退任,奉派擔任臺東廳鹿野區役場區長;昭

和 12 年(1937),區役場改制為庄役場,森正計再受命擔任鹿野庄庄長,下設庶務

係、財務係二課,昭和 14 年(1939),又增加勸業係。同年,敘勳八等,由賞勳局

頒授「瑞寶」章。

鹿野鄉志

1402

由於太平洋戰爭戰雲日密,日本政府視臺灣農業生產為戰爭糧食補給之急務,

昭和 17 年(1942),將「鹿野庄信用販賣購買利用組合」改組為「鹿野庄農業會」,

由森正計兼任會長。

當時的鹿野移民村,位在臺地上,缺乏水源,不適合種植水稻。昭和 18 年(1943),

森正計發動民工在老吧老吧(鹿野台地南側,近舊鹿鳴橋)一帶,撿除石礫,闢成

阡陌;而後進行水圳挖修工程,由舊鹿鳴橋附近引水灌溉,移民村民正歡慶有田可

耕,不料颱風暴雨帶來大量土石,水圳被沖毀,前功盡潰。

民國 35 年(1946)初,返回日本。

森正計生活簡約,下班後就在自家後園種菜,不抽煙、不喝酒;平日以讀書自

娛,夜晚油燈昏暗不明,隨手抽閱架上書籍,不曾有誤。自奉嚴謹,對部屬的工作

態度與村民生活習慣,都嚴格要求,惟個性開朗,不至於疾言厲色;說話直接,聲

音宏亮。由於閱歷豐富,處世精幹,部屬經其提醒點發,能力上大有進境。

資料來源:

增本文江(前鹿野庄役場會計)訪談,徐真鳳口譯。臺東:鹿野鄉龍田村李元和宅。民國

93 年 6 月 23 日。

林錦章訪談。臺東:臺東市林宅,民國 93 年 10 月 15 日。

〈鹿野地區農會簡史〉,臺東:鹿野地區農會提供。

第十三篇 人物篇

1403

森正計與家人合影。(林錦章提供,賴維進翻拍)

鹿野鄉志

1404

陽金元(1933-1994)

陽金元,阿美族人,本名サリガガ,昭和 8 年(1933)生於鹿寮部落(今永安村

永昌社區);兄弟共四人,陽金元排行第四,另有一姐。

陽金元大哥陽信元,大正 6 年(1917)生,受過日式教育,由於能和日本人溝

通,對部落自然產生影響力。陽信元曾在上部落販賣鐮刀、犁頭等農具,獲得相當

利潤,還到七腳川開設分店,但是生意不如預期,重返上部落。

昭和 8 年(1933),陽金元出世。由於兄長照顧,安然長成,順利自鹿野東國

民學校(前身為鹿野公學校)畢業,進臺東農業補習學校就讀,完成學業。

不到兩年,臺灣光復,陽金元進入縣政府所辦的「農事研究班」研讀,結業後

進入鹿野鄉公所,擔任農事指導員。

民國 40、42 年,大哥陽信元參加三、四屆鄉民代表選舉,獲得當選。陽金元則

改任村幹事,在鹿野鄉各村輪流工作。

民國 43 年,紀守常神父到永昌傳教,陽信元最先接受信仰,並提供自宅旁空地,

讓紀神父建造一座竹構茅草屋,做為傳教所。

民國 44 年,陽信元卸下鄉代工作,在舊鹿寮部落下方溪邊種水田,兼營養豬。

陽金元一度遠赴長濱鄉公所任村幹事,不久又調回鹿野。民國 52 年,陽家兄弟分家,

陽金元分得五分多水田。民國 54 年,陽信元溪邊田園被黛那颱風沖走,到花蓮吉安

開墾河川地,五、六年後過世。

第十三篇 人物篇

1405

民國 70 年代初,陽金元提早自村幹事退休,賣掉名下水田,在卑南鄉綠色隧道

旁另覓新居。

退休後的陽金元,想要重新開闢人生戰場,於是將戶籍遷回永隆,民國 79 年,

投入第 12 屆縣議員選舉;當選後,爭取設立永隆社區活動中心,回饋地方。

陽金元生性樂天,愛開玩笑,酒量奇佳。民國 83 年,縣議員卸任後,一度因肝

臟問題住院治療。同年,在住家旁菜園噴灑農藥時昏厥,倒地不起。

資料來源:

陽國隆訪談,臺東:鹿野鄉瑞隆村瑞景路陽宅,民國 94 年 1 月。

《臺東縣議會簡介專輯》,臺東:臺東縣議會會史館,民國 93 年 2 月。

鹿野鄉志

1406

陽金元前排左起第二人,民國 47 年與部落青年合影。(永昌社區發展協會提供,韓筆鋒翻

拍)

第十三篇 人物篇

1407

黃 統(1900-1990)

黃統,明治 33 年(1900)生於桃園觀音,排行第三;自高等科畢業後,曾在小

學任教;娶同鄉人徐妹為妻。父黃金德有耕地二十多甲,分為三份,黃統於拈鬮時,

抽到比較貧瘠的部分,遂改行從商,無奈生意不見起色,便到後山求發展,先到花

蓮港,後到光復。在光復居住時,長子剛進小學,以賣豆腐為業,後轉徙玉里,昭

和 12 年(1936),又遷址鳳林郡的馬太鞍(今花蓮光復)。昭和 13 年(1938),

遷居臺東街;翌年(1939),四子在馬蘭出生。黃家在馬蘭,以製作木瓜乾、蝸牛

乾為業,供應軍需食物;昭和 16 年(1941),為躲避美國軍機空襲,黃統帶家人疏

開到鹿野。

當時,鹿野移民村外僅「五十戶」為漢人聚落,黃統暫居移民村口(今龍馬路

中規中矩,與日本人相處和睦友善。

民國 34 年(1945),太平洋戰爭結束,移民村的日本人陸續回國,與黃統友好

的就把住屋(今龍田村光榮路 518 號)無償讓給黃統。移民村家屋原本近似日本北

國「合掌造」(人字形,二斜面排水)或採「風鼓斗」(形似米廠風鼓的斗部,四

斜面排水)的形式,上覆厚厚稻草,以鐵線穿藤加以固定,兩年更換一次;日本人

離開後,逐漸改用黑瓦作屋頂。

鹿野鄉志

1408

黃統落地生根,和鄉中士紳時相往來,如朱新京、古天德、鄧阿龍、陳水木、

蔡水來、蔡樹枝等;民國 35 年,由於性情平和溫厚,不曾仗勢欺人,加上學歷較高,

被公推為第一屆鄉民代表會主席。然而,黃統本身並無意問政,兩年後,任期一滿,

就不再參與,返家專心於農務。鹿野地方有郵政代辦所,為黃統所爭取,代辦所還

兼辦電信業務,是全鄉唯一的公用電話,鄉人藉以對外聯絡,一直到 50 年代初。

民國 40 年代,黃家雇有四個長工,耕地從十多甲增加為三十多甲,除了大面積

種甘蔗之外,還有花生、旱稻、蕎麥等作物,在村中已經是殷實人家。民國 51 年,

黃家有四輛腳踏車,村中人人稱羨;53 年,黃家買了摩托車,當時全村僅此一輛。

民國 50 年代中期,黃統將農事交給從高等科畢業的長子、次子,本身則監督指

導,每天按時巡視田地。民國 79 年,黃統因尿毒症發作離世;在此之前一個月,他

還騎著摩托車巡視家中的田野。

因為早歲生活艱辛,黃統非常重視兒子的課業,一筆一畫要書寫端正,不准孩

子看小說、看漫畫,連和鄰居下棋也在禁止之列。偶而有賣膏藥的到村裏,也要黃

統准許,孩子們才敢去看熱鬧。四子黃文華由花蓮師範畢業後第八年,回到龍田國

小教書,嚴格要求學生每天寫日記、每週寫作文,顯然受到庭訓的影響。

黃統是傳統客家人,難免重男輕女,田產分給五個兒子,賣鹿所得現金,則分

給三個女兒。

資料來源:

第十三篇 人物篇

1409

黃文華訪談,臺東:鹿野鄉鹿野村鹿鳴路黃宅,93 年 12 月。

徐國科訪談,臺東:鹿野鄉公所,93 年 3 月。

黃統。(黃文華提供,韓筆鋒翻拍)

鹿野鄉志

1410

黃應棟(1909-1981)

黃應棟,本籍福建省連江縣,民國前 2 年(1909)生於福州市南田。在福州時,

習得一手好廚藝,也依此為生。

日治時期,黃應棟和叔父、大姐、小弟應鈿一同搭船到基隆,在九份、金瓜石

一帶當總舖師,替人辦桌。

叔父過世,大姐出嫁後,黃應棟獨自一人到臺東求發展,在鎮上飯館工作。這

段期間,結識臺南麻豆女子羅會,羅會在昭和 6 年(1931)已生有一子邱來得,住

在新化外公家。昭和 13 年(1938),黃應棟娶羅會為妻後,在旭橋開餐館,昭和 15

年(1940),接邱來得同住,邱來得進入臺東寶國民學校繼續三年級學程。

昭和 17 年(1942),黃應棟在鹿野火車站右前方買下一幢日式旅館(原旅館主

人,日籍,姓籌),經營旅社。幾年後,黃羅會從新化鄰居處收養一個女孩,帶回

鹿野,取名黃賢。

黃應棟疼愛邱來得,而且重視教育,家中神龕旁設有孔子像,早晚祭拜。邱來

得在鹿野東國民學校畢業,到旗山農校讀專修科,但因整個下午要工作,只有半天

能讀書,於是回鹿野,通火車到關山泉國民學校讀高等科。民國 35 年(1946),邱

來得進臺東中學初中部,畢業後到糖廠服務,民國 40 年,年 20,娶妻成家。

光復後,黃應棟將房屋分為三部分利用:一間供家人居住;靠近火車站的狹長

房間,擺設兩張撞球檯;中間堂屋,前廳作飯店,後面作旅館,同時掛起「正興飯

第十三篇 人物篇

1411

店」與「福進旅社」兩面店招。黃應棟原本擅長做料理,又請來老同鄉陳春遊,麵

條、包子,都是自製,口味地道。民國 47 年,弟黃應鈿也來鹿野,在大埔尾(今瑞

和)經營一家飯館,店中也有三間房提供住宿。

當時,公路車只通到鹿野,在鹿野火車站前回車,賣雜細的、賣農具的、送藥

包的,都要在福進旅社歇腳投宿。又因為武陵、永康一帶伐木業繁盛,原有的甘蔗

栽植和新興的鳳梨產業,都需要大量人工,做林班的、收甘蔗的、採鳳梨的,在鹿

野火車站前進出,正興飯店到深夜一兩點還燈火通明。黃家緊鄰住著年輕的鐵路工

人,曾經在夜裡隔窗覷見黃應棟用小秤在秤金子的景象。

黃應鈿眼見兄長沒有身生子女,就將次子雲龍過繼。黃雲龍還是住在生父母家,

由黃應棟支應所有學費開銷;民國 54 年,黃雲龍就讀花蓮私立國光商工,每學期學

費就要四千多元,黃應棟全數承擔。放假時,黃雲龍白天會到飯店幫忙,用粗糠生

火燒水、提木盒送菜到街上,對旅社、飯店生意的興隆印象極深。民國 55 年,黃應

棟在附近起造新厝,新屋落成後,開設「永新旅社」,交由邱來得的妻子全權管理。

新旅社生意好,舊的福進旅社仍然有忠實顧客,旅社十多個員工,非常忙碌;這種

榮景一直持續到民國 62 年。

黃應棟平素不煙不酒,沒有不良嗜好,生活十分節儉,所存金錢就用在買屋、

造屋而已。民國 70 年,黃應棟在村中買一房屋贈與黃賢;裝潢期間,見工人離開,

燈火猶亮,進屋想要關燈,被沉重木料壓倒在地,腦震盪送醫不治。

鹿野鄉志

1412

民國 78 年,黃羅會中風,兩塊店招被卸了下來,福進旅社和正興飯店的風華歲

月,從此完全走入歷史。先後在鹿野、關山火車站任職的黃雲龍,住在老屋中,有

時還會遇到昔日的住客前來訪舊,往往不勝唏噓。

資料來源:

黃雲龍、黃盧大妹訪談,臺東:鹿野鄉鹿野村中正路黃宅,民國 93 年 12 月 24 日。

邱來得訪談,花蓮:光復鄉中山三路邱宅,民國 94 年 1 月 4 日。

民國 60 年代,黃應棟攝於福進旅社櫃臺。(黃雲龍提供,韓筆鋒翻拍)

第十三篇 人物篇

1413

附:楊金水(1930-2000)

楊金水,山東歷城人,民國 19 年(1930)生,三軍駕駛隊 13 期結業。民國 40

年(1951),參加「抗美援朝」,被美軍俘虜;民國 43 年,遣送臺灣,楊金水成為

當時所謂「反共義士」,居住在桃園陸光二村。民國 60 年以士官長退伍後,避居鹿

野鄉瑞豐村明野,住一小鐵皮屋中;曾參與南橫公路的開拓工程。

民國 64 年,黃羅會一度將正興飯店租給今大陸小吃店店主經營,成為附近退伍

軍人最喜愛的聚餐場所。楊金水於參加聚餐時,見到當時猶未婚的黃賢,彼此中意。

黃賢不顧家人反對,與楊金水到桃園成婚,楊金水在華夏塑膠公司擔任操作員,定

居蘆竹。民國 75 年回到鹿野,住在黃應棟所購贈的房屋。

民國 87 年 3 月,楊金水中風,之後言語不便;思及人生無常,又想到受惠於國

家社會頗多,想做一件「讓自己走得心安理得」的事,因此有意捐錢給慈善機關。

適逢鹿野國小退休教師吳松濤與黃家有親誼,認為鹿野鄉缺少教育資源,獲得楊金

水首肯,將畢生積存三百萬元捐給鹿野國小,獎助鄉內清寒學子。鹿野國小報請縣

教育局頒發「感謝狀」,並成立「楊金水先生文教基金會」。楊金水雖然沒有子女,

但是他「及人之幼」的襟懷,將常使鹿野鄉人感念。

楊金水身材高大,體格健碩,食量頗大,在鄰居眼中是沉默寡言、心地善良的

老好人。生活儉省,刻苦自得,卻因夫婦齟齬,又久病未癒,抑鬱寡歡,民國 89 年

服鹽酸自盡。

鹿野鄉志

1414

資料來源:

黃雲龍、黃盧大妹訪談,臺東:鹿野鄉鹿野村中正路黃宅,民國 93 年 12 月。

羅紹平〈老榮民楊金水興學〉,臺北:【聯合報】,民國 87 年 6 月 23 日。

第十三篇 人物篇

1415

廖慶隆(1907-1968)

廖慶隆,原籍臺南麻豆,明治 40 年(1907)生,公學校畢業。

昭和 12 年(1937),從彰化溪洲移居下鹿寮,替東糖會社工作,負責該地甘蔗

的採收;自故鄉招募人手,下鹿寮地區的本島人因此增加。

光復後,日本人將住屋讓渡,廖慶隆繼續開墾原屬日人土地近十甲。擔任首任

村長時,爭取設置永安國小,獲得姻親陳添支持,無償提供一半的校地。廖慶隆曾

任永安國小首屆家長會長、民國 37 年 7 月鄉民代表會補選為副鄉長、第四屆鄉民代

表等職。

民國 40 年代,由於永安地區缺乏豐沛水源,不利水田耕作,農民做三天工才能

得一斗米,極為辛苦。有鑑於此,廖慶隆乃向省政府水利局申請開鑿鹿野大圳,引

鹿寮溪水,灌溉農田。當時省政府還在臺北,廖慶隆與村民代表周天財等人要前往

陳情,需要旅費,村人有錢出錢、沒錢出花生,終於成行。一行人搭公路局,繞過

屏東、高雄,再行北上。陳情獲准,民國 47 年,鹿野大圳得以發包施工,村民不必

「做公工」,但是要繳交三分之一的相對基金。鹿野大圳竣工,永安、龍田地區,

上百甲田地獲得灌溉之利。

民國 49 年,廖慶隆擔任鹿野農會常務監事;由於身體狀況欠佳,開會時,需要

有人接送,但是他一定會勉力到會。50 年代中期,鹿野鄉推動農村電器化,永安村

民有因貧困無力繳款者,廖慶隆曾為他們代為墊付。

鹿野鄉志

1416

廖慶隆身材高大,性情堅毅,所推動之事一定全力以赴。歿於民國 57 年。

廖慶隆育有四男二女。其中長子慶彰任職鐵路局;三子瑞仁擔任糖廠監督,個

性溫和,待人有禮,為鄉里所稱道,45 歲以青壯之年謝世。瑞仁長子偉彥,民國 90

年晉升陸軍少將。

資料來源:

楊海滿、周茂盛、陳宗猛訪談,臺東:鹿野鄉永安村活動中心,93 年 12 月 26 日。

廖偉哲訪談,臺東:臺東農工,94 年 1 月。

陳益昌訪談,臺東:鹿野地區農會,94 年 1 月

(廖偉哲提供,賴維進翻拍)

第十三篇 人物篇

1417

劉張相德(1908-1997)

劉張相德,明治 41 年(1908)生,新竹州中壢郡楊梅庄頭湖人。父劉張勝仁,

為木匠,擅長製作各種家具;由於原鄉生活困苦,昭和初期,舉家遷到花蓮港廳鳳

林郡上大和,在「鹽水港製糖會社」的農場,從事甘蔗採收工作;後再遷到關山,

以製造家具維生。

劉張相德在三兄弟中居長。二弟相富,與父親共同從事家具製造,戰後曾在關

山開設百貨店;三弟相慶,通過考試在關山庄役場擔任公職,戰後在關山經營「金

玉旅舍」。

劉張相德,公學校畢業。約在昭和 6 年(1931),與同鄉女子彭氏阿妹結婚。

昭和 9 年(1934)起,先後在內本鹿警備道深山地區的出雲、朝日等警察官吏

駐在所擔任警手;昭和 14 年(1939),內本鹿地區布農族人陸續被迫遷離,出雲等

警察官吏駐在所相繼裁撤,劉張相德被迫離職,轉往鹿野驛前,在鍾細番的商店工

作,由於工作努力,頗受鍾細番賞識,將北絲鬮溪的業務交其管理,昭和 16 年(1941),

遷居北絲鬮溪(今延平鄉桃源村)。

昭和 19 年(1944)1 月,相德因擅長珠算,受到警察出身的鹿野庄長兼農業會

會長森正計的提攜,進入「鹿野農業會」服務,擔任碾米廠會計,負責食米配給,

再度遷回鹿野驛。後值美國軍機空襲,劉張相德將家眷送到スンヌンヌン社(今延

鹿野鄉志

1418

平鄉永康村)山上「臺灣製腦株式會社」的腦寮避難,自己則獨居鹿野,戰後再將

家眷接回鹿野。

民國 35 年(1946)1 月,鹿野鄉公所成立,劉張相德進入鄉公所服務,當時轄

區含今鹿野、延平兩鄉。同年 4 月,延平設鄉,劉張相德轉往延平鄉公所服務,擔

任建設課課員,後升任課長,直到民國 62 年退休,是鄉公所職員中唯一非國民黨籍

者。

劉張相德刻苦勤儉,往來鹿野、延平,都騎腳踏車,上班、甚至到臺東開會,

都自備便當,曬稻榖時掉到曬穀場縫隙的穀粒,都要撿拾乾淨。劉張相德體諒妻子

體弱多病,子女又多,承擔諸多家事,往往在黎明時,即帶家小換洗衣物到卑南溪

洗滌,避免與婦女相遇而生尷尬。

由於公務員收入微薄,家計困難,劉張相德曾利用公餘,日治末期即與十來歲

的長子火炎、次子金春,在卑南溪畔開墾幾分水田,可惜不久即被洪水沖走。戰後,

劉張相德省吃儉用,買一甲多水田,生活才漸改善。此外,亦兼作雜糧採糴生意:

延平鄉鸞山地區布農族人生產的玉米、花生等,須運往延平鄉農會出售,卻礙於交

通不便,由於劉張相德購買的價格公道,再加上行事公正,頗受信任,永康、鸞山

地區的布農人亦多與之貿易。

劉張相德膝下有八子二女,三子金順、五子文龍過繼給二弟相富,長子火炎在

民國 40 年代因撿拾漂流木不幸往生。

第十三篇 人物篇

1419

民國 47 年,劉張相德向郭金鐘購買碾米廠、製材所,由次子金春經營,初期以

製材事業較重,民國 64 年,劉張金春往生,遂由四子博接手。由於政府的林業政策,

從開發森林轉向國土保育,縮小木材商業,製材所的業務隨之減少、停止,而專營

稻米事業。民國 81 年,劉張博參與涂進榮的有機米產銷班,共同推廣「福鹿米」,

民國 90 年,「協成碾米廠」接受鹿野地區農會委託碾米工作,不僅成為生產「福鹿

米」的大本營,且為鹿野鄉唯一的米廠。

民國 86 年 1 月,劉張相德因病往生,享年 90 歲。

資料來源:

徐麒峰訪談,臺東:鹿野鄉鹿野村徐宅,民國 95 年 1 月,採訪人:趙川明。

劉張博訪談,臺東:鹿野鄉永安村劉張宅,民國 95 年 2 月,採訪人:趙川明。

盧墨卿訪談,臺東:鹿野鄉鹿野村盧宅,民國 95 年 5 月,採訪人:趙川明。

鹿野鄉志

1420

劉張相德:左起第三人,四子結婚時留影。(劉張博提供,韓筆鋒翻拍)

第十三篇 人物篇

1421

潘良時(1916-1995)

潘良時,大正 5 年(1916)生,潘家於屏東內埔中林村,世代務農,篤信風水

之說,經常變更門戶或家具方位,後因潘良時兩個妹妹早歿,全家遂改信基督。潘

良時曾入私塾學漢文,九歲跟從唐山師父學少林武術;龍泉小學校畢業,進入高等

科,勤讀一年,卻因家庭經濟而輟學。

昭和 12 年(1937),胞兄潘見龍到鹿野高台開墾;第二年(1938),潘良時跟

隨父親到鹿寮。當時,鄭江水擔任里壠支廳警察,得到日本政府補助,由其父鄭森

雇工在高台砍除原始林,改種甘蔗;見潘良時做事篤實可靠,提拔他擔任會計;昭

和 14 年(1939),鄭江水招潘良時為東床,將長女秀英許配給他。婚後,潘良時一

本古意,幫助來自屏東的佃戶,給予肥料,讓他們安心耕作。

潘良時原本入贅鄭家,鄭江水曾許諾五年後可以自立門戶,岳家將給予四頭牛、

兩輛牛車、五甲田地。後因鄭江水率高砂義勇軍遠赴南洋,秀英為元配所生,與繼

室不睦;為免除紛爭,昭和 19 年(1944),潘良時帶妻子空手回到內埔,協助姐夫

農耕。長子、長女先後出世,寄人籬下,生活自是清苦。

光復後,重返高台。鄭江水產業已幾度易主,當年受潘良時接濟佃戶,見其一

無所有,合力搭建草寮,供潘氏一家棲身。民國 37 年(1948),曾因熟諳漢文,被

甄選入省訓團第一期受訓,並委派鹿野鄉公所兵役課長職務;但是,潘良時志不在

官場,堅辭不就,寧願與山林為伍,種甘蔗為生。

鹿野鄉志

1422

躬耕田畝,生活難得寬裕,潘家房屋沒有門扇,日常所吃,無非番薯、蝸牛。

但是若有賣冰小販、收破銅舊錫者來,潘良時顧念高台荒村無一野店,親自招呼這

些陌生人到家中用飯,子女則不得上桌共食。

潘良時對小人物特別優容鼓勵,總是側耳聆聽這些人的人世悲歡。有相識者來

番薯田中,潘良時知其窮困,又恐其倉皇逃走時跌落山谷,隱身於甘蔗葉中,候對

方取得番薯離去,才走出甘蔗園。又一次,一群小孩前來偷挖番薯,恰巧被潘良時

遇見,就告訴小孩:要拿番薯,不必偷偷摸摸,但要一壠一壠挖,瓜田才好整理。

民國 47 年,向原住民買牛,對方開價 1500 元,潘良時以 3000 元買下,妻子深

不以為然,潘良時說:「那人不懂行情,這頭牛價值不只此數,若是轉賣,還有相

當利潤。這頭牛是對方一家人唯一資產,我如果給價太低,良心難安。」潘良時曾

獲好人好事代表,並非虛譽倖致。

潘良時對作物特別有耐心,無論早期的甘蔗、花生、番薯,中期的鳳梨、玉米,

都悉心照料,曾膺選為模範農民。

潘良時素來寡言語,對四子四女,從不曾疾言厲色,有事要求,最後必說「好

嗎」。民國 55 年,次子德雄自大學畢業,潘良時將學士帽掛在茅草屋中,欣慰之情

溢於言表;當時鹿野鄉的大學生極為希罕,若有鄉鄰前來道賀,則會謙抑的說:「只

是夜間部而已。」潘良時曾膺選為模範父親,不以言教,謙沖身教,影響更為深遠。

第十三篇 人物篇

1423

德雄目前在中華電信擔任處長職務;長子松雄、三子永福,經營農場;么子永豐自

30 歲擔任農會總幹事,至今已超過 20 年。

潘良時自少至老都不願出門應酬;唯每逢選舉,一定坐在後排細聽政見,告訴

子弟,要給賢能者機會。

潘永豐因公搬到鹿野街上,和地方民眾常有往來,潘良時不願離開高台,以耕

作當運動,細心照顧老牛而已。民國 76 年,體力漸衰,遷住龍田新宅,仍不輕易見

客。民國 84 年,安祥離世。

資料來源:

潘永豐訪談,臺東:鹿野鄉龍田村龍一路潘宅,93 年 12 月 30 日。

潘永豐〈潘良時生平事略〉,臺東:鹿野鄉潘良時治喪委員會,84 年 11 月。

潘良時夫婦與四子永豐夫婦合影於自宅。(潘永豐提供,賴維進翻拍)

鹿野鄉志

1424

潘清發(1920-1974)

潘清發,大正 9 年(1920)生,高雄州旗山郡內門庄溝坪人,內門公學校畢業

後,就讀旗山公學校高等科,畢業後受僱於旗山農業會,負責倉庫看管工作。

昭和 13 年(1938),潘清發考上臺南師範學校乙種本科正教員養成講習科,於

昭和 16 年(1941)3 月畢業,分發到鹿野公學校(同年 4 月改稱為鹿野東國民學校)

任教。昭和 18 年(1943)4 月,調池上國民學校(今福原國小),日籍校長今福幸

作欣賞其為人誠懇、教學認真,乃央請臺東製糖會社池上農場主任林聯昌幫忙,同

年底,在林聯昌介紹下,與臺東製糖馬蘭工場職員陳天進(彰化郡溪洲庄人)之女

陳美香結婚。

戰後,潘清發持續在池上國民學校服務。民國 34 年(1945)10 月調至瑞豐國校,

擔任戰後首任校長,翌年四月,調任都蘭國民學校校長。由於當時臺東縣政府財政

困難,常積欠教職員薪水數個月,潘清發家無恆產,生活備感壓力,乃於民國 37 年

2 月,辭去校長職務,接受內門同鄉省立臺東中學校長戴明福之聘,到該校任教。

民國 39 年 9 月,鹿野國民學校永安分校獨立設校,原以黃忠義為首任校長,但

第二年 2 月,黃忠義因當選縣議員而辭校長職,縣長派潘清發接任,從此終身奉獻

鹿野鄉杏壇,在鹿野鄉擔任校長長達 22 年 10 個月,為鹿野鄉各級學校校長中任職

最久者。

第十三篇 人物篇

1425

獨立設校之初,永安國校仍借永安部落集會所上課,臺東縣政府雖然爭取臺糖

公司無償贈送原鹿寮日本人移民村的土地二甲做為校地,但該筆土地已為村民李金

勇耕用,潘清發接任校長之後,籌組家長委員會,發動村民捐款,作為李金勇的補

償費。當時學校為坡地,地勢坎坷不平,清發發動家長、學生義務勞動,有牛出牛,

有車出車,家長整地,學生撿石頭,大家胼手胝足整出校舍用地及操場,因而得以

逐年興建校舍。民國 49 年之前,已完成水泥教室 11 間,以及標準廁所及自來水等

衛生設備。潘清發特別重視校園綠化,現今校園內老樹參天,多為其親手栽種,潘

校長待人和氣誠懇,與家長相處融洽,村民視學校為大家園,與學校合作無間永安

國小為當時臺東縣偏遠地區發展較佳之學校,縣長黃拓榮屢次讚譽「潘清發為永安

國校的功勞者」。潘清發也把永安當作故鄉,在永安購地建屋永久居住。

民國 40 年代,師資缺乏,尤其鄉間小校,多為代理教師,缺乏專業訓練,潘清

發為改善教學素資,提高學生升學機會,極力爭取師範生,校友若自師範學校畢業,

就力邀返校服務。

民國 61 年,發現罹患鼻癌,仍堅守崗位,不肯退休。當時政府開始實施輪調制

度,潘清發在永安國小服務已達 21 年餘,按規定必須他調;乃請調龍田國小。民國

62 年 3 月,因病況日趨嚴重才申請退休。次年,潘清發病逝永安家中,享年 54 歲。

潘清發育有二子三女。長男整衛,中興大學農藝系畢業,臺東糖廠農場課長退

休,目前在永安經營民宿;次子旺河,空大社會系畢業,目前服務中油公司。

鹿野鄉志

1426

資料來源:

潘陳美香、潘整衛訪談,臺東:鹿野鄉永安村潘宅,民國 95 年 5 月 20 日。採訪人:趙川明。

臺東廳,《臺東廳國民學校教員履歷書》,頁 22-21。

李雄揮,《臺東縣史 文教篇》,臺東:臺東縣政府,民國 90 年 11 月。

潘清發主持永安國校畢業典禮。(潘整衛提供,韓筆鋒翻拍)

第十三篇 人物篇

1427

蔡水來(1898-1970)

蔡水來,南投魚池人,明治 31 年(1898)生。家境富裕,高等科畢業後,擔任

巡查補。大正 15 年(1926)到後山發展,二房隨行;元配暫留魚池家中,照顧老幼。

大正 15 年-昭和 4 年(1929)間,曾擔任鹿野區役場書記。

當時,溪北的大原地區(含今瑞源、瑞隆、瑞和、瑞豐四村)不過二、三十戶

人家,牛筋草高與人齊,荒埔上時見鹿群跳躍奔竄。蔡水來在寶華山下木坑北端開

闢牧場養牛近百頭,另有田五十甲。昭和年間,到魚池招募故鄉人來此開墾,只要

自備路費,人抵蔡家牧場後,舉凡農具、住屋、食物,一概由蔡水來供應。

蔡水來財富冠全鄉,日本政府派他做鹿野村保正(相當於現在的村里長)。日

治時期,保正被賦予相當權力;颱風過後,修鹿寮溪堤防,村民「作公工」,身材

粗壯的蔡水來督工極為嚴格。

昭和 12 年(1937),臺東廳實施地方自治,蔡水來獲選為鹿野庄官派協議員。

昭和 18 年(1943)正式將本籍改為鹿野。蔡水來的事業,除了牧場、水田之外,

還擴展到工商業,在鹿野街上開設「鹿野農產加工工場」,經營米廠,與人合組「鹿

野販賣利用組合」,擔任組合長,提供移民村民購物;更在大原(瑞源)開設雜貨

店,承攬鐵路運輸,後來交由次子天成掌理。

民國 42 年到 47 年,蔡水來曾擔任第四、五屆鄉代會主席。

鹿野鄉志

1428

蔡水來育有四子,第三子自水產學校畢業,曾任職臺東廳,英年早歿。分家後,

元配與務農的次子同住;蔡水來則住在鹿野街上四子蔡宗獻住所,偶而回二層坪巡

視田園,探望子、媳。民國 59 年,病歿。

資料來源:

楊長源訪談,臺東:鹿野鄉瑞源村活動中心、瑞源村楊宅,93 年 12 月、94 年 1 月。

蔡陳鳳妹訪談,臺東:鹿野鄉瑞源村坪頂路蔡宅,94 年 1 月 5 日。

陳益昌訪談,臺東:鹿野地區農會,94 年 1 月

又:蔡樹枝(1916-1997)

蔡樹枝,蔡水來長子,大正 5 年(1916)生於南投魚池。在日本京都立命館商

業學校畢業,15 歲回到臺灣,一度在高雄上班,後到玉里驛擔任鐵道員,約 17 歲首

次到鹿野,先是照顧父親所開碾米廠,再進入鹿野庄役場工作。

民國 34 年(1945),與臺東陳振宗(曾任縣長)之女鳳妹結婚。陳鳳妹自臺北

第三高女(今中山女高)畢業,原本在臺東寶國民學校任教;嫁入蔡家時,兄弟已

分家,蔡陳鳳妹除執筆記帳外,幾乎都與農具為伍;雖然不必親自操作,但隨時要

在田間指揮看顧,時日既久,對於農事逐漸熟悉,也和農民戶建立起身後情感。由

於妻子處理農事,通常都日落後才回家,蔡樹枝下班後就準備晚餐,夫妻分工,一

家和樂。

當時光復不久,移民村日本人漸漸離開,有人無償讓給蔡樹枝一間房屋;蔡樹

枝見庄役場的同事宋燈奎子女眾多、居處狹小,就將該房舍與宋燈奎交換。

第十三篇 人物篇

1429

蔡樹枝不僅善待同僚,也很照顧下屬,處事嚴謹,認真負責,素來得地方人士

推崇,民國 40 年,公推為第三屆鄉代會主席。卸任後,鄉人又敦請他參選鄉長,蔡

樹枝以自己不擅人情世故為由,堅辭。

民國 42 年,任鹿野鄉公所民政課長,一直到 63 年退休。蔡樹枝生活節儉,但

在重要場合一定服裝整齊;上班時則因顧慮到來往鄉民大多生活艱苦,故衣著隨意,

以縮短彼此間距離。

蔡樹枝最重視子女的教育,但從未嚴厲指責或要求,三男三女都順利完成中學

學業,長子其民大學畢業後,擔任代書。蔡樹枝退休之後協助長子處理業務,長住

臺北。民國 86 年病逝,歸葬鹿野。

資料來源:

蔡陳鳳妹訪談,臺東:鹿野鄉瑞源村坪頂路蔡宅,94 年 1 月 5 日。

宋金木訪談,臺東:鹿野鄉龍田村光榮路宋宅,93 年 12 月、94 年 1 月。

陳益昌訪談,臺東:鹿野地區農會,94 年 1 月。

鹿野鄉志

1430

蔡水來。 蔡樹枝。

(蔡啟明提供,韓筆鋒翻拍)

第十三篇 人物篇

1431

鍾鳳財(1918-1981)

鍾鳳財,大正 7 年(1918)生,高雄州潮州郡內埔庄人,家中以務農維生。

昭和 8 年(1933)年,鍾鳳財於內埔公學校高等科畢業,雖考上屏東農業學校,

因家貧無法就讀。昭和 15 年(1940)在同鄉商人黃金祥引介下,隻身到花蓮港,在

「東臺灣運送株式會社」擔任雇員,同年 10 月考上「花蓮港廳臨時教員養成講習會」

受訓,結業後分發到田浦國民學校擔任代理教員,第二年因表現優越,即取得總督

府派任的「准訓導」資格。昭和 17 年(1942),調任池上國民學校,並與池上人蔡

維庭二女碧霞結婚。

戰後,池上國校改名為「福原國校」,鍾鳳財留校服務,並任主任職。民國 35

年(1946)4 月,接替潘清發,代理瑞豐國校校長,當時月俸 110 元,另有生活津貼

600 元。第二年 11 月真除校長。

鍾鳳財為人圓融,處事謹慎,治學有序,善於協調,與地方人士及師生相處融

洽,擅長網球,喜好狩獵,任瑞豐國校長達 22 年 6 個月,為臺東縣內各級學校同一

學校任期最久的校長,其培育子弟,有博士、傑出企業家,以及鄉內議員、鄉長、

代表、村長等公職人員。

戰後初期,師資缺乏,尤其鄉間學校,多為閩、粵兩省籍的代理或代課教員,

不僅未接受專業訓練,而且鄉音甚濃,學生學習效率欠佳。鍾鳳財特別重視教員素

鹿野鄉志

1432

質,極力爭取師範生到校服務;民國 41 年,臺東師範第二屆畢業生即有徐振武、林

火炎、蔡永恭等三名到校服務,強化教學品質。

瑞豐國校家長多務農,學生讀書環境不佳,鍾鳳財為鼓勵學生升學,窮困學生,

由學校提供飯食、文具、參考書;並特別商請徐、林、蔡三位老師,義務輔導五、

六年級要升學的學生,將學生留在學校輔導課業,夜間利用油燈上課,常到九、十

點鐘。當時學區遼闊,包含整個大原地區,放學後,老師尚須護送回家。

當時,臺東中學關山分部為縱谷地區唯一中等學校,因交通、經濟因素,縱谷

地區國校畢業生大多報考關山分部,瑞豐國校畢業生報考關山分部錄取率常達 90%

以上,曾經是全鄉第一,甚至比關山、池上各校為佳。

鍾鳳財辦教育,重視四育均衡,每年鹿野鄉運,師生組隊參加,常獲冠軍。教

師、學生、民教班的學員,參加全鄉、全縣的國語演講、注音、書法比賽,亦屢獲

佳績。鍾鳳財更與黃政司老師組訓瑞豐棒球隊,民國 55 年,參加全縣少棒比賽,可

惜決賽時輸給紅葉國校,失去參加全省比賽的機會。

鍾鳳財不僅注重學生教育,亦經常鼓勵教育進修,執掌瑞豐二十二餘年,教師

升任校長的共有徐振武、林火炎、蔡永恭、劉昭明、曾勳棋、張金生、李信樂、李

信雄、吳弘雄等人。

民國 57 年 9 月,鍾鳳財調任池上鄉萬安國小校長,65 年 8 月改調海端廣原國小,

69 年 12 月因糖尿病在廣原國小退休。民國 70 年逝世,享年 64 歲。

第十三篇 人物篇

1433

鍾鳳財育有三子二女。長子早夭;次子達雄,高雄工專畢業,現在美國從事貿

易;三子兆雄,政大行政專科畢業,服務鄉梓多年,已由池上鄉公所退休。

資料來源:

臺東廳,《臺東廳國民學校教員履歷書》,22-36。

徐振武訪談,臺東:鹿野鄉瑞和村徐宅,民國 95 年 4 月 20 日。採訪人:趙川明。

鍾兆雄訪談,臺東:池上鄉大埔村鍾宅,民國 95 年 5 月 6 日。採訪人:趙川明。

瑞豐國校第三屆畢業生合影,前排中央者為校長鍾鳳財。(瑞豐國小提供,韓筆鋒翻拍)

鹿野鄉志

1434

簡丁木(1909-1963)

簡丁木,原籍花蓮吉安,明治 42 年(1909)生,受過日本公學校教育。

簡丁木成年後,以榖物買賣為業,因生意需要,經常往來花蓮、臺東之間,足

跡遍及兩縣大小鄉鎮。民國 39 年(1950),身染奇病,周身發癢不止,求診於花東

地區醫院,藥石罔效;後因其妻勸說,向慈惠堂金母求丹,當天洗滌全身後,宿疾

得以痊癒。緣此之故,簡丁木成為花蓮慈惠堂首批弟子。

民國 43 年,簡丁木與當時農會總幹事合作,在鹿野契作花生;後因天災欠收,

簡丁木取得雷公火段山林承租權作為補償。這片山林地所在,即今日鹿野鄉內的寶

華山,佔地四十餘公頃,非一人之力所能管理,簡丁木因此商請花蓮慈惠堂師兄弟

共同開墾,以種植高經濟價值的梧桐為主。

墾植期間,發覺寶華山一帶,為堪輿學所稱的龍頭地,簡金木便與陳清富、李

章麟、陳貴、楊珠妹等共商建堂事宜;民國 45 年,搭建草房數間,名為「寶華山慈

惠堂」。簡丁木為人剛直,又有慈悲心懷,被眾人推選為首任堂主。

寶華山慈惠堂主祀金母娘娘,建堂之後,信眾日多,由各地湧至求醫。由於交

通不便,成群信徒抵達瑞和火車站後,經常在夜晚持火把上山,火光隨山路蜿蜒迤

邐,綿延數十公尺,蔚為奇觀。

當時從瑞和到寶華山尚無橋樑,早期是由原住民協助涉水,往往險象環生;簡

丁木師兄弟等搭設簡易竹橋,方便出入,每因卑南溪水暴漲,竹橋被沖走。簡丁木

第十三篇 人物篇

1435

等仍不灰心,在溪兩岸設基座,使用簡易流籠,一次搭乘二人;後來流籠等設施又

被颱風大水沖毀。又找來渡船人家,簽訂契約,定時定點送香客過溪;待卑南溪水

退後,渡船失卻功能,只好再度涉水進出。直到寶華大橋建成,渡河問題才算解決。

現今全臺有一千多處慈惠堂分堂,全是由寶華山請得金母分身或令旗所設。簡

丁木將全部心力投注於堂務,積勞成疾,民國 52 年離世。

資料來源:

徐振武訪談,鹿野鄉瑞和村活動中心,94 年 1 月。

趙川明〈寶華山慈惠堂〉,後山文化工作群編《臺東縣寺廟專輯》,臺東:臺東縣立文化中

心,85 年 5 月。

鹿野鄉志

1436

簡西東(1920-1991)

簡西東,原籍南投草屯,大正 9 年(1920

大正 10 年(1921),父簡金定從草屯到花蓮鹽水港製糖會社大和工場(今光復

糖廠)工作。大正 12 年(1923),簡西東 3 歲,移居大埔尾(今瑞和村)。當時附

近大片溪埔都是東糖會社的土地,一望無際,只有三戶漢人;不久,叔父簡金忠前

來投親。簡金定開墾約一甲荒地,種植花生、番薯之類,後來移民稍多才從事雜貨

買賣。簡西東到關山讀高等科,每天走牛車路上下學;還需協助家中送貨以及其他

農事,需忙到半夜才得就寢。

昭和 14 年(1939),簡金定亡故後,妻子吳阿李時年 34,接掌家計,有牛車三

部,專門負責運送料仔山(今延平鄉武陵後山)林區所砍伐的原木,奠定簡家的經

濟基礎。吳阿李身體健朗,至老都精神奕奕,常告誡子孫:不可騙人,不要佔人便

宜。

昭和 16 年(1941),簡西東承攬大埔驛鐵路貨運服務站的裝卸業務,運送木材、

甘蔗和花生、玉米等農產品,集貨區遠達月野(今關山鎮月眉),都以牛車載送到

大埔驛;當時的大埔驛是花東鐵路的貨運大站,業務繁盛,載貨列車停靠的時間長

達 10 至 15 分鐘。簡西東帶著三弟與長子扛貨,每每全身沾滿灰土。民國 48 年前後,

極盛之時,一次裝卸鳳梨高達 170 公噸,百多件的貨物;農曆除夕到年初五,不得

休息,貨物多到需要三十幾節車廂來承載。

第十三篇 人物篇

1437

民國 50 年(1961),簡西東自行開設貨運行,經營瑞穗、池上、臺東三個火車

站的貨物寄送,由於花東公路尚未通車,初期仍是以牛車載貨。兩年後,業務全交

給長子負責。

經營貨運生意,簡西東同時兼顧開墾,逐漸累積有五十多甲旱地,以種甘蔗為

多。光復後,簡西東就擔任臺糖的蔗農代表,前後連續 18 年,其間還曾出任主席;

每次開代表大會前,一定蒐集完備農業經濟數據,報告的內容令經濟部長尹仲容對

他刮目相看。

民國 56 年,瑞和地區因子弟到鹿野國中需花車票與便當費,負擔沉重,支持設

立瑞源國中,與瑞源村合組請願小組,動身前,簡西東慷慨捐出近三甲土地,民國

57 年瑞源國中就在此完工落成,造福鄉梓子弟。

簡西東有土地、有事業,生活卻並不寬裕:旱地的收成用來交田賦水租,貨運

行則有將近 30 名雇工的薪資與中晚餐要打理;直到民國 50 年代末期,簡家餐桌上

還是以番薯為主食。然而,每逢有地方建設,或是村中演戲,簡西東總率先捐輸。

簡西東和村鄰相處一向和睦,與販夫走卒也能把酒言歡;管教子弟則相當嚴格,

平日居家不多言語,自律甚嚴;十分關心政治,但不願參加任何選舉。

民國 80 年,簡西東病歿。有一男六女;長子瑞雄曾當選第七屆臺東縣議員,自

新光人壽玉里分公司經理退休後,重返瑞和村舊地,從事淡水魚養殖。

資料來源:

鹿野鄉志

1438

簡瑞雄訪談,臺東:鹿野鄉瑞和村活動中心,94 年 1 月。。

吳楊先理訪談,臺東:鹿野鄉瑞豐村景豐社區吳宅,94 年 1 月。

林育德訪談,臺東:鹿野鄉瑞和村活動中心,94 年 1 月。

簡西東於瑞豐國校畢業典禮致詞。(韓筆鋒提供)

又:簡大村(1930-1988)

簡大村,簡西東三弟,昭和 5 年(1930)生於大埔尾。大原國民學校畢業後,

進入關山泉國民學校(原里壠公學校)高等科就讀。

簡大村讀高等科時,是母親的好幫手;畢業後,成為長兄最得力的助手。由於

貨運經營出色,再加上土地開發,兄弟分家後,各自擁有相當資產。

第十三篇 人物篇

1439

簡大村服完兵役後成家,而後開始專力於白甘蔗的種植,種植面積最多達十餘

甲。民國 40 年代末期,簡大村買了全鄉第一輛耕耘機,由臺東農改場派人指導,並

在簡大村的蔗園舉行觀摩會。

民國 50 年,簡大村當選第七屆鄉民代表,並被推選為副主席;此期間,為了協

助鄉長推動農村電氣化,幫助村民籌足配合款,曾提供土地所有權狀向銀行質借。

民國 59 年,簡大村當選鹿野鄉農會理事長,又任農田水利會代表;捐出半甲土地,

興建瑞和村活動中心。

簡大村為人海派,曾將土地權利無償贈與長工;樂於應酬,經常喝酒,以致有

肝臟方面疾病。民國 77 年,因口腔癌離世。

簡大村育有六子一女,栽培不易,教育費用相當驚人,所幸各自業有專攻。次

子瑞榮克紹箕裘,於鹿野地區農會擔任推廣股長,持續為農民服務。

資料來源:

簡瑞雄訪談,臺東:鹿野鄉瑞和村活動中心,94 年 1 月。

廖中勳〈簡大村〉,《臺東縣史人物篇》,臺東:臺東縣政府,民國 90 年 11 月。

鹿野鄉志

1440

簡大村。(韓筆鋒提供)

第十三篇 人物篇

1441

蘇天成(1908-1977)

蘇天成,家住臺南市安南區,明治 41 年(1908)生。受日本教育,能說日語、

識漢字,從事土木行業;昭和 9 年(1934),因為景氣不好,跟隨舅舅到池上、猴

子山(今臺東市富豐里)、藥仔山(今卑南鄉溫泉村樂山)等地工作。到藥仔山時,

年未 30,擔任工頭,管理不少工人;當時次子益記已 8 歲,隨母親住在臺東。兩年

後,日本人在敷島移民村(今康樂國小、臺東農工一帶)附近修築機場跑道,蘇天

成帶領工人工作,經常因為美國 B29 轟炸機出現,躲到附近溪邊草叢。

光復後,居住在豐里國小旁,標下土木工程,卻因物價突然上漲,一斗米由二

十元上漲到近百元,買不起建材,只好放棄。由於有陳姓友人在高台居住耕作,邀

蘇天成前往開發,民國 36 年(1947),蘇家在鹿野高台落戶。

當時要從鹿野村到高台,根本無路可通,只有沿著福佑宮旁的溪坎上行,由於

支流多,經常會迷路。整個高台只有一頭牛、一輛牛車,為潘姓人家所有。一般農

家所種,不外是花生、旱稻、番薯。由於蘇天成在猴子山工作時,曾學種過甘蔗,

初到高台,就插了不少甘蔗苗,被取笑為「臺東戇」;但是蘇天成一再向糖廠交涉,

取得補助款,終於在高台開出第一條道路。有路之後,高台地區改種甘蔗的土地大

增,民國 37、38 兩年,連續大旱,連旱稻都沒有收成,此後,種旱稻的地也改種甘

蔗;甘蔗尚未成熟,農民就可以先預賣「糖單」,來換取生活所需。蘇天成擔任牛

車部的工頭,先向糖廠爭取貸款,再轉貸給工人購買牛、買車。高台上已有十部運

鹿野鄉志

1442

蔗牛車,搶標甘蔗的人急遽增加,因為採收遲延會遭糖廠罰款,有些工戶就提高工

錢,希望提高速度,惡性競爭的結果,此處三分地的收入和龍田一分地的收入相當,

因為賠損賣掉田地的人相當不少。蘇天成面對這種現象,感到非常憂慮。

民國 48 年,臺東鳳梨工廠指定高台為原料區,發苗種植。剛開始,只能生產二、

三級品,等農戶做熟之後,已能生產一級品。鳳梨價格大好,鹿寮地區也開始種鳳

梨,但是在臺鳳已無配額,蘇天成於是到田中請來陳火旺出資,開設「大山發鳳梨

工廠」專門收購鹿寮地區鳳梨,工廠設在頂寮(今臺東市豐田永豐餘紙廠附近),

工廠用地、種植土地,以及各種手續契約,都由蘇天成張羅。可惜鹿寮民眾受商人

鼓吹所惑,噴灑生長激素,鳳梨外型雖大,但皮厚肉酸,裝罐後易發酵膨脹,遭日

本退貨。民國 60 年代初期,大山發倒閉,欠債千萬;惟因後來地價上漲,賣掉工廠

用地,並無虧累。蘇天成出資在加拿水所買河川地,因登記在大山發名下,無法取

回。

種鳳梨期間,蘇天成買阿薩姆茶種子在鳳梨溝中寄種,順利長成,但是初期只

作為防風圍籬。國 55 年,關西製茶專家溫增坤經縣政府輔導補助,在知本溫泉村的

鎮樂設紅茶粗製廠,專收藥山試驗茶區茶菁;曾到高台探望伯父,看到蘇天成所種

阿薩姆茶樹長得繁茂,確定土質適合,開始在高台推廣,用扦插法育苗,試種成功

後,逐漸推廣開來;高台民眾比藥山茶農態度積極,溫增坤開始到高台大量收購茶

菁;後來鳳梨產業日走下坡,農會總幹事邱雲海偕蘇天成等人遂請溫增坤來高台設

第十三篇 人物篇

1443

廠,民國 61 年,溫家在上鹿寮設廠,一直到民國 70 年,是高台阿薩姆紅茶的極盛

時期。因為種阿薩姆必須水源,蘇天成帶領農戶自永康引水,一鋤鋤挖溝,再埋設 6

分塑膠管,用「作公工」的方式,一家出一人工,一個多月才完工。用電則是採分

攤方式,如果有困苦家戶無力承擔,都是蘇天成代為墊款,才得以完成。

蘇天成深謀遠慮、勇於任事、熱心慷慨,由他在高台產業變遷中的種種表現就

可以證知。

民國 65 年,蘇天成的親家李仁川,到美農

苗;隔年成功取得茶苗,移種高台;高台茶葉種植史,自此將掀開新頁。

這一年,蘇天成因忙於為關聖帝君建廟,牙齦浮火,身體虛弱,不久離世。建

廟遺願由子益記承繼,於民國 69 年完工,名為「東安宮」;「東安宮」建於蘇宅旁,

土地為蘇家所有,由於有高台居民捐款助建,廟建成後,居民同來祭拜,形同當地

公廟。

資料來源:

蘇益記、蘇杜美葉訪談,臺東:鹿野鄉永安村高台蘇宅,93 年 12 月 26 日。

陳宗猛訪談,臺東:鹿野鄉永安村活動中心,93 年 12 月 26 日。

溫增坤、溫吉坊訪談,臺東:鹿野鄉永安村溫宅,93 年 12 月 28 日。

林韻梅〈東安宮〉,後山文化工作群編《臺東縣寺廟專輯》,臺東:臺東縣立文化中心,85

年 5 月。

鹿野鄉志

1444

龔有恆(1926-1990)

龔有恆,民國 15 年(1926)出生於貴州省正安縣,世代務農。國小畢業後,15

歲那年,以「有恆」為名,代替已婚二哥加入軍旅。民國 37 年(1948)12 月 11 日

在江蘇徐州的一場遭遇戰中,被彈藥擊傷左眼。民國 42 年,隨黃杰部隊,輾轉來到

臺灣;民國 44 年 7 月,因為眼傷,被迫退伍。由於身無長技,選擇到人力缺乏的臺

東墾荒。

到臺東的第一件工作是:參與鹿野大圳的修建,每天工資新臺幣十元。挑土搬

石,兩年後水圳完工,龔有恆決定卜居於此,在鹿野火車站前開設一間小麵館,名

叫「悅來」。民國 50 年,參加第七屆鄉民代表選舉,由於有榮民選票支撐,順利當

選。

民國 56 年初,娶永安村閩南女子高綢,該年年尾,長子出世。

民國 57 年、62 年,兩度當選鄉民代表。此期間,龔有恆代理中央日報、更生日

報業務,時而投稿,所寫以地方記事為主。為改善家計,更為讓鄉民有工作,承包

甘蔗採收工作,雇工以阿美族人為多,也有漢人;由於龔有恆為人豪爽、做事乾脆,

從不拖欠工錢,贏得工人好感;甘蔗收割期過後,還設法幫原住民找其他工作,如

果偷懶,會加以訓斥,原住民對他相當敬愛。又擔任調解委員會委員,為鄉民排難

解紛,與民眾互動頻繁,更建立良好人際關係。

第十三篇 人物篇

1445

民國 71 年,獲選第十二屆鄉代,主席選舉,派系競爭激烈,當時的執政黨縣黨

部不得已,破例開放選舉,從貴州到鹿野落戶近 28 年的龔有恆,才有機會脫穎而出。

民國 75 年 2 月,從基層起步,待人周到的龔有恆,因為沒有派系包袱,異軍突

起,獲得鄉民支持,當選第十屆鹿野鄉鄉長。到任後,龔有恆對待鄉公所員工,一

視同仁,以鼓勵代替領導,「以和為貴」是他的口頭禪,也能躬行實踐,努力泯除

選舉恩怨,與鄉代會、地方社團攜手合作,使鄉中事物得以順利推動。

龔有恆是專業鄉長,準時上下班,經常騎著機車巡視鄉中代辦工作;對地方事

務的推行,除例行性的農路、橋樑、堤防、巷道、水溝等工程之外,又爭取卑南溪

寶華堤防致河川地大片浮覆地讓鄉民耕作;還在土地綜合利用規劃期間,於高台茶

區興建茶葉展售中心,「一鄉一特產」為當時省府政策,鹿野鄉此舉在臺東縣可說

是首開風氣。另有瑞源火車站前的綠美化工程,雖說因部份村民希望用水泥打平作

為曬穀場,招來媒體批評,但由後來農作普遍採用機器烘乾,與今日盛行的社區營

造觀點來思考,可以看出龔有恆眼光的獨到。

龔有恆 60 歲擔任鄉長,人生閱歷豐富,行事穩健,不躁進也不輕易發怒,在員

工眼中是位好好先生;有限的鄉長薪水與特支費,若非用在婚喪喜慶,就是借給鄉

人應急,不曾帶回家中分毫,因此頗招妻子怨言。龔有恆從政,方正清廉,已有令

譽,因此岳家親族從不敢央求關說;岳家酬神拜拜,請客較多,龔有恆絕不入內,

只站在門外,用不流利的閩南語說:「我毋敢,我毋敢。」深怕遭人物議。

鹿野鄉志

1446

龔有恆名片上印著「貴州」二字,兩個兒子的名字都嵌著「黔」字,思鄉之情,

由此可見;政府開放探親後,也曾和家人書信往來,歸鄉的路卻沒機會走上。民國

79 年 8 月,龔有恆競選連任成功才 5 個月,騎機車前往瑞豐村拈香,由於夜晚視線

不良,在武陵橋上,撞到大拖板車,身亡。鄉民提到龔鄉長的死,都十分不忍;和

平社區的阿美族人成群趕到,徹夜為龔鄉長守靈,哭泣不止。

龔有恆長子黔雄,溫良知禮,深受母家親長疼愛,退伍後於鄉公所任職,25 歲

那年,不幸因開自用車衝撞而歿。

資料來源:

龔明秋訪談,臺東:鹿野鄉鄉民代表會,民國 93 年 12 月 14 日。

蘇采禾〈獨眼鄉長龔有恆〉,臺北:中國時報,民國 78 年 1 月 23 日。

〈瑞源站前空地〉,花蓮:更生日報,民國 78 年 4 月 12 日、19 日。

〈鹿野鄉鄉政簡介〉,臺東:鹿野鄉公所,民國 78 年 4 月。

張華桂、陳宗猛訪談,臺東:鹿野鄉永安村活動中心,民國 93 年 12 月。

徐國科訪談,臺東:鹿野鄉公所秘書室,民國 93 年 12 月。

第十三篇 人物篇

1447

主持代表會的龔有恆。(龔明秋提供,賴維進翻拍)

top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