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春气温反复 小病号比往年增多 -...

Post on 17-Sep-2019

28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s

Preview:

Click to see full reader

TRANSCRIPT

2019年3月28日 星期四 责编 唐红英 美编霍志清 校对梅际胜 健康·医疗 19

武汉晚报讯(记者王春岚 通讯员张璟祎)晴两天、雨两天,至今不敢洗棉袄。今年春天的天气考验着儿童健康,呼吸道小病号比往年同期略有增多,专家提醒家长做好预防工作。

“早穿棉袄午着纱”,说的就是最近的天气。尽管中午在外疯跑,背后全是汗,可市民陈女士仍不敢让5岁儿子东东随意脱衣服,就怕他着凉感冒。上周六上完轮滑课,东东精神有点怏,晚上开始发烧,周日到医院一查,上呼吸道感染,得吃药。

秋冬季节是儿童上呼吸道疾病高发期,但随着春天气温回升,小患儿会逐渐减少。来自武汉儿童医院的数据显示,目前已到3月下旬,该院门诊量仍维持去年冬季以来的较高趋势,平日5000多人次、周末突破6000人次。与往年同期相比,就诊高峰仍未回落。

“今年春天天气有些反复,长期阴雨后陡然晴朗、气温猛升,接着又下雨、

湿冷,照顾孩子要更细心。”该院呼吸二病区主任医师陈和斌分析,趁晴天带孩子外出踏青,玩得太累、出汗太多,孩子容易抵抗力下降。如果衣服穿得较多、汗湿后换得不及时,就容易感冒、发烧;如果衣服穿得太少,着凉后也容易鼻塞、咳嗽。此外,春季花粉、飘絮较多,过敏导致的鼻炎、咽炎患儿也比较多。

家长怎样做好预防工作?专家建议,日常照料要注意适度增减衣物,孩子衣物汗湿时,要及时换衣。如果孩子是过敏体质,外出踏青时最好戴上口罩,回家后勤洗手。

武汉晚报讯(记者王春岚 通讯员高琛琛)小宝宝鼻子不通气、偶尔打喷嚏,需要抱到医院看病吗?27日,“好妈手册”(微信公号:whhao-mama)邀请武汉儿童医院呼吸内科专家坐诊“微门诊”和粉丝线上交流,竟有不少宝妈因为这个小问题而困扰。

宝妈“初心”说,她的儿子刚刚两个月大,总感觉吃奶后鼻子有些不通,偶尔打喷嚏,也没有其他感冒症状,不知道有没有必要到医院看病。此后,陆续有好几位妈妈都表达了同样的疑问:小宝宝鼻塞、打喷嚏,要紧吗?

当天坐诊“微门诊”的是武汉儿

童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陈鹏,他表示,如果孩子只是偶尔鼻塞、打喷嚏,可能是正常现象,家长保持观察即可,不必太在意。

陈鹏分析,婴儿的鼻腔发育不完善,鼻腔比较狭窄、鼻黏膜柔嫩,血管丰富,受冷空气及外界因素影响,容易不通畅。有时接触到空气中的灰尘,就会通过打喷嚏的方式排出,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如果担心鼻塞影响宝宝呼吸,可以使用鼻喷海水帮助清理鼻腔。

不过,如果宝宝鼻塞、打喷嚏的同时,还出现精神烦躁、奶量减少1/3 以上,睡眠也受影响,就要考虑就医,请医生判断是否有病理性原因。

今春气温反复 小病号比往年增多专家提醒:就医高峰仍未回落,家长仍须做好预防工作

“宝宝鼻塞”成新手妈妈高频问题专家:偶尔鼻塞、不影响吃奶睡觉,问题不大

武汉晚报讯(通讯员祝露)被双膝关节疼痛折磨了十多年的李奶奶,最近终于在武汉紫荆医院解除了痛苦。

李奶奶双膝关节十多年前就开始疼痛,上下楼梯时、蹲起、久立后加重,令她苦不堪言。去年入冬后,李奶奶突然感觉双膝关节疼痛难忍,每天睡觉都能疼醒,并且严重影响行走,这可急坏了全家人。

儿女们四处打听治疗方法,后经人推荐,他们来到武汉紫荆医院求医。骨

关节科冯晓林主任接诊后诊断为双膝关节退行性改变,根据李奶奶的病情,进行了目前最新的PRP微创治疗。第一次治疗后,李奶奶的症状大大减轻。做完3次治疗,感觉一天比一天好,关节疼痛的情况改善了很多,下蹲自如,走路也利索了。看着80岁的李奶奶精神抖擞地走路,家人都满怀感激。

冯晓林主任指出,PRP主要是通过抽取患者本人的少量血液,经过一系列处理萃取后,得到含有高浓度血

小板血浆,这种物质可以在关节腔内起到抗炎,促进软骨再生,修复受损关节组织等作用。

2014年 7月,武汉紫荆医院聘请法国科学院斯托尔兹院士为生物研究所顾问,骨科冯晓林主任作为斯托尔兹院士PRP项目临床推广中方首席专家,在斯托尔兹院士的指导下,冯晓林主任率先在武汉开展PRP治疗骨关节炎、半月板损伤、髌骨软化症,目前已经成功开展一千多例。

武汉晚报讯(记者刘璇 通讯员童天玄)左脸疼了数月,一直以为是牙龈上火肿痛,直到耳朵下长出个核桃大的包才告诉家人,到医院一检查才知是腮腺肿瘤,已经是晚期。27日,李奶奶的女儿拿到检查报告后,懊悔不已。

93岁的李奶奶5个月前她发现左脸有点肿痛,以为是口腔上火溃疡,不想为这点小事打扰忙碌的儿女,也懒得上医院。一周前,李奶奶无意中摸到左耳下长出一个核桃大小的包块,这才告诉家人。接诊的武汉市第一医院口腔科医生张波检查后,高度怀疑是恶性的腮腺肿瘤,术后的病检结果证实了他的推断。

张波介绍,80%的腮腺肿瘤是良性的,起初表现为耳朵附近的小包块,常常能够不痛不痒地“蛰伏”数十年甚至更久。不少人即使无意中摸到,也多认为是上火导致的淋巴结肿大而忽略治疗,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腮腺肿瘤的恶变几率会逐年增加。

他提醒,一旦发现面部出现不痛不痒的肿块,尤其是长在耳垂附近、质地较硬、可以活动的包块,不管疼不疼都应该尽早就医切除,口腔溃疡超过两周不愈也要到正规医院看诊。

3月26日,武汉儿童医院重症医学科“党员先锋队”6名医务人员,为武汉海淀外国语实验学校的100多名七年级学生进行急救培训。美国心脏协会基础生命支持导师、武汉儿童医院重症医学科陈洋医生教同学们如何进行心肺复苏、用海姆立克急救法向窒息患者施救。孩子们也踊跃上场练习,现场气氛热烈。

据了解,这已经是该小组继武汉二中、武汉六中等学校之后,第四次进行“生命支持进校园”活动。

通讯员张祖国 高琛琛 摄

急救培训从小抓起

武汉晚报讯(记者刘晨玮 通讯员黎青波 胡丽亭)腰越疼,背就越驼,五年下来,七旬老人孙先生成了“罗锅”,近日通过手术,腰疼得到缓解,人也比过去“高”了14厘米。

今年70岁的孙先生来自恩施,二十多年前,他因外伤致胸腰椎骨折,多年来腰背部的疼痛不适感长期困扰着他,近五年来,情况越来越严重。如今他因驼背身体前倾,吃饭感觉不消化,

呼吸也有些困难,还因驼背无法走稳导致摔跤受伤。女儿便带着他来到武汉市第四医院就诊。

该院脊柱二骨肿瘤科刘伟军主任介绍,患者年轻时曾胸腰椎骨折,没有接受正规治疗,导致局部畸形融合,老人腰椎退变性后凸畸形,逐渐驼背变形,不仅疼痛难忍,还严重影响到正常生活,需要手术治疗。在综合评估患者病情后,刘伟军研究并设计了一套手术

方案,手术中,医生将一节脊柱截骨自体移植填充到同一节脊柱对侧,以改变整条脊柱的失衡状态,将后凸的脊柱摆正30度成功“掰直”。术后,孙先生腰板挺直了,竟比过去“高”了14厘米。

刘伟军主任提醒,很多人觉得老年人出现驼背是正常现象,但严重驼背会使脊柱失衡,影响生活和其他身体器官,因此一旦发现侧弯、驼背,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脸疼数月以为牙龈上火

老人耳下长出“小核桃”竟是肿瘤

旧伤导致严重驼背

老人“掰直”腰后竟“高”了14厘米

老奶奶患关节炎多年疼痛难忍PRP让八旬患者重走健康路

QQ群(742954372)

医生为李奶奶做检查

top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