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Post on 30-Dec-2015

166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8 Downloads

Preview:

Click to see full reader

DESCRIPTION

第九章 液体药剂. 1. 掌握液体药剂的含义、分类与特点;表面活性剂的基本性质与选用;药剂中增加药物溶解度的方法;真溶液型、胶体溶液型、乳状液型及混悬液型药剂的特点与制法。 2. 熟悉溶解、增溶、助溶、乳化、混悬的概念;增溶原理;胶体溶液稳定性及其影响因素;乳化稳定性及乳化剂的选用;混悬剂的稳定性;真溶液型、胶体溶液型、乳状液型及混悬液型液体药剂的质量评定。 3. 了解乳剂形成的理论;灌肠剂、洗剂、搽剂、滴鼻剂、滴耳剂等液体剂型的概念与特点。 4. 了解液体药剂的色、香、味及包装贮藏。. 学习要求:. 第一节 概述. 一、液体药剂的含义与特点.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掌握液体药剂的含义、分类与特点;表面活性剂的基本性质与选用;药剂中增加药物溶解度的方法;真溶液型、胶体溶液型、乳状液型及混悬液型药剂的特点与制法。

2. 熟悉溶解、增溶、助溶、乳化、混悬的概念;增溶原理;胶体溶液稳定性及其影响因素;乳化稳定性及乳化剂的选用;混悬剂的稳定性;真溶液型、胶体溶液型、乳状液型及混悬液型液体药剂的质量评定。

3. 了解乳剂形成的理论;灌肠剂、洗剂、搽剂、滴鼻剂、滴耳剂等液体剂型的概念与特点。

4. 了解液体药剂的色、香、味及包装贮藏。

第九章 液体药剂学习要求:学习要求:

第一节 概述

1 、吸收快,作用较迅速;给药途径广泛,服用方便,易于分剂量,能减少某些药物的刺激性;提高生物利用度等优点。

2 、也有药物分散度较大,受分散介质的影响,易引起药物的化学降解,使药效降低甚至失效;体积大较,携带、运输、贮存不方便;易霉变等缺点。

一、液体药剂的含义与特点一、液体药剂的含义与特点含义:

特点:

液体药剂系指药物分散在液体分散介质 ( 溶剂 ) 中制成的液态剂型,可供内服或外用。

溶液型胶体溶液型混悬液型乳状液型

二、液体药剂的分类二、液体药剂的分类

( 一 ) 按分散系统分类

第一节 概述

第一节 概述分散体系的分类

类 型 分散相大小 特 征

真溶液型 <lnm真溶液;无界面,热力学稳定体系;扩散快,能透过滤纸和某些半透膜

胶体溶液型

高分子溶液1~l00nm

真溶液;热力学稳定体系;扩散慢,能透过滤纸,不能透过半透膜

溶 胶胶体溶液;有界面,热力学不稳定体系;扩散慢,能透过滤纸而不能透过半透膜

混悬液型 >500nm动力学和热力学不稳定体系;有界面,扩散很慢或不扩散,显微镜下可见

乳状液型 >l00nm热力学不稳定体系;有界面,扩散很慢或不扩散,显微镜下可见

2. 外用液体药剂 :

( 二 ) 按给药途径分类

1. 内服液体药剂 : 如合剂、糖浆剂、口服乳剂、口服混悬剂等。

① 皮肤用液体药剂:如洗剂、搽剂等;

② 五官科用液体药剂:如洗耳剂与滴耳剂、洗鼻剂与滴鼻剂、含漱剂、滴牙剂等;

③ 直肠、阴道、尿道用液体药剂:如灌肠剂、灌洗剂等。

第一节 概述

1. 水 水是最常用的溶剂,本身无药理作用。能与乙醇、甘油、丙二醇等溶剂任意比例混合。

2. 乙醇 乙醇是常用溶剂,可与水、甘油、丙二醇等溶剂任意比例混合。

3. 甘油 本品为黏稠性液体,味甜,毒性小,能与水、乙醇、丙二醇混溶。甘油的吸水性很强,多在外用制剂中用作保湿剂。甘油黏度较大,且有防腐性,故常将一些外用药制成甘油剂。

三、液体药剂常用的溶剂三、液体药剂常用的溶剂

第一节 概述

第一节 概述

三、液体药剂常用的溶剂三、液体药剂常用的溶剂

其他

丙二醇

聚乙二醇

脂肪油

液状石蜡

油酸乙酯

肉豆蔻酸异丙酯

1. 溶液型液体药剂应澄明,乳状液型和混悬液型液体药剂应保持分散相小而均匀,在振摇时易均匀分散。

2. 分散介质最好用水,其次是稀乙醇或乙醇,最后再考虑其他毒性较小的有机分散介质。

四、液体药剂的质量要求

(一)口服溶液剂、混悬剂、乳剂、滴剂

第一节 概述

3. 口服溶液剂、混悬剂、乳剂可加入适宜的附加剂,如防腐剂、矫味剂等。 4. 口服溶液剂、混悬剂、乳剂不得有发霉、酸败、变色、异臭、异物、产生气体或其他变质现象。

第一节 概述

(一)口服溶液剂、混悬剂、乳剂、滴剂

四、液体药剂的质量要求

5. 口服混悬剂的混悬物应分散均匀,如有沉淀物经振摇应易再分散,并应检查沉降体积比,在标签上应注明“服前摇匀”。为安全起见,毒药、剧毒药不应制成口服混悬剂。 6. 不同类型的滴剂应分别符合口服溶液剂、混悬剂、乳剂的有关规定,包装均应附有滴管和吸球。

第一节 概述

(一)口服溶液剂、混悬剂、乳剂、滴剂

四、液体药剂的质量要求

滴鼻剂一般应在半无菌环境下配制,各种器具均需用适当方法清洗干净,必要时进行灭菌。滴鼻剂应无刺激性,对鼻黏膜及其纤毛的功能不应产生副作用。多剂量包装,除另有规定外,每瓶应不超过 10ml 。

(二)滴鼻剂

第一节 概述

四、液体药剂的质量要求

(三)滴耳剂

用于耳部伤口,尤其耳膜穿孔或手术前的滴耳剂,应灭菌,并不得加抑菌剂,且密封于单剂量容器中。滴耳剂如为混悬液,其颗粒应易于摇匀并有足够稳定性,其最大颗粒不得超过 50µm 。滴耳剂的容器应无毒并清洗干净,不应与药物或辅料发生理化作用,容器的壁要有一定的厚度且均匀。

第一节 概述

四、液体药剂的质量要求

(四)洗剂

涂敷用洗剂中可含有助悬剂,为用于皮肤时有利于形成一层保护膜,这些辅料不应降低制剂的药效,应无毒性或局部刺激性。洗剂的容器应无毒并清洗干净。

(五)搽剂

搽剂中所含药物有些为表皮所吸收,用时须加在绒布或其他柔软物料上,轻轻涂裹患处。

第一节 概述

你对表面活性剂的了解?

日常生活中的表面活性剂 洗洁精、洗衣粉、洗发水等等都以表面活性剂为主要成分! 很多消毒用品是表面活性剂! 蛋黄、大豆中的卵磷脂也是表面活性剂!

表面活性剂在药剂中的应用 做增溶剂 —— 增加难溶性成分的溶解度 做乳化剂 —— 帮助形成稳定的乳浊液 做润湿剂 —— 提高液体在固体表面的铺展性

为什么表面活性剂能够发挥这么多的作用?表面活性剂?

问 题

什么是表面?什么是表面现象?什么是表面张力?

什么是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的结构特点?

为什么能做增溶剂?为什么能做乳化剂?为什么能做润湿剂?

学习内容

表面张力

表面活性剂概念与结构

表面活性剂应用

表面是指物质的相与相之间的分界面

相是指体系中物理和化学性质均匀的部分

气 -液、气 -固、液 -液、固 -固、固 -液五种

由于表面分子所处的状况与内部分子不同,因而表现出很多特殊现象,称为“表面现象”

表面张力:作用于液体表面单位长度上使表面收缩的力

1.NaCl 溶液、 Na2SO4 溶液等无机盐溶液

溶液的表面张力会随溶质浓度而改变

2. 有机酸、醇、醛溶液

3. 表面活性剂

能够显著降低液体表面张力的物质表面活性剂

能够降低液体表面张力的性质 如果: A 降低 B 的表面张力

那么: A 对 B 有表面活性

表面活性

能够降低表面张力的物质表面活性物质

为什么?表面活性剂

能够降低表面张力

结构

性质

亲水基 亲 油 基

特点:

1.同时具有亲水、亲油基团

2.长链有机化合物

性质:

1.正吸附;

2. 形成胶团;

将表面活性剂加入水中,低浓度时可被吸附在溶液的表面,亲水基团朝向水中,亲油基团朝向空气 ( 或疏水相 ) 中,在表面 ( 或界面 )上定向排列,从而改变了液体的表面性质,使表面张力降低。

特点:

第二节 表面活性剂

一、表面活性剂的含义、组成与特点一、表面活性剂的含义、组成与特点

二、常用的表面活性剂二、常用的表面活性剂(一)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特征:阴离子部分起表面活性作用,即带负电荷,如肥皂、长链烃基的硫酸盐等。

第二节 表面活性剂

1.肥皂类 系高级脂肪酸的盐,通式为 (RCOO)n-Mn+ 。其脂肪酸烃链一般

在 C11~C18之间,以硬脂酸、油酸、月桂酸等较常用。根据M 的不同,有

碱金属皂、碱土金属皂和有机胺皂 ( 如三乙醇胺皂 ) 等。

2.硫酸化物 系硫酸化油和高级脂肪醇硫酸酯类,通式为 R·O·SO3-M+ ,

其中高级醇烃链 R 在 C12~C18之间。硫酸化油的代表是硫酸化蓖麻油,通称

为土耳其红油。 3.磺酸化物 系指脂肪族磺酸化物、烷基芳基磺酸化物和烷基萘磺酸化

物等,通式为 R·SO3-M+ 。

第二节 表面活性剂二、常用的表面活性剂二、常用的表面活性剂

(一)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1.氯苄烷铵和溴苄烷铵 氯苄烷铵 (商品名为洁尔灭 ) 和溴苄烷铵 (商品名为新洁尔灭 ) 主要用作杀菌防腐剂。

2.氯化 (溴化 )十六烷基吡啶 商品名为西北林。

(二)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第二节 表面活性剂二、常用的表面活性剂二、常用的表面活性剂

特征: 两性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系指分子中同时具有正、负电荷基团的表面活

性剂。这类表面活性剂具有阴、阳离子结合一起的特性,并随着介质的 pH

值不同可成为阳离子型,也可以成为阴离子型。

(三)两性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第二节 表面活性剂二、常用的表面活性剂二、常用的表面活性剂

1.卵磷脂 卵磷脂是天然的两性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是由磷酸型的阴离子部

分和季铵盐型的阳离子部分所组成,由于卵磷脂有 R1 和 R2两个疏水基团,

故不溶于水,但对油脂的乳化作用很强,可制成油滴很小、不易破坏的乳剂。目前是制备注射用乳剂的主要附加剂。

2. 合成的两性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两性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构成阳离子部分的是胺盐或季铵盐,阴离子部分主要有羧酸盐,还有硫酸酯、磷酸酯、磺酸盐等。

第二节 表面活性剂

(三)两性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二、常用的表面活性剂二、常用的表面活性剂

特征: 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系指在水溶液中不解离的

一类表面活性剂,由于化学上的不解离性,具有不受电解质和溶液 pH值影响,毒性和溶血性小,以及能与大多数药物配伍等优点,所以在药剂上应用较广,常用作增溶剂、分散剂、乳化剂等。可供外用,也可供内服,个别品种还可用于注射剂。

第二节 表面活性剂

(四)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二、常用的表面活性剂二、常用的表面活性剂

聚乙二醇

1.脂肪酸山梨坦类 为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类,由山梨醇与各种不同的脂肪酸所组成的酯类化合物,商品名为司盘类 (spans) 。一般用作 W/O 型乳剂的乳化剂,或 O/W 型乳剂的辅助乳化剂。

2.聚山梨酯类 聚山梨酯为聚氧乙烯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类,商品名为吐温类 (tweens) 。广泛用作增溶剂或 O/W 型乳化剂。

第二节 表面活性剂

(四)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结晶山梨醇

3.聚氧乙烯脂肪酸酯类 系由聚乙二醇与长链脂肪酸缩合而成,商品名为卖泽 (myrij) 类。乳化能力很强,为 O/W 型乳化剂。

4.聚氧乙烯脂肪醇醚类 系由聚乙二醇与脂肪醇缩合而成的醚类,商品名为苄泽 (brij) 类。

5.聚氧乙烯 -聚氧丙烯共聚物 系由聚氧乙烯和聚氧丙烯聚合而成。

第二节 表面活性剂

(四)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二、常用的表面活性剂二、常用的表面活性剂

胶束 表面活性剂分子的疏水部分与水的亲和力较小,当浓度较大时疏水部分相互吸引、缔合在一起,形成缔合体,这种缔合体称为胶团或胶束 (micelle) 。

胶束浓度 开始形成胶束时溶液的浓度称为临界胶束浓度。

三、表面活性剂的基本性质三、表面活性剂的基本性质(一)胶束与临界胶束浓度

第二节 表面活性剂

表面活性剂亲水亲油的强弱,可以用亲水亲油平衡值 (hydrophile-lipophile

balance value , HLB值 ) 表示 , HLB值愈高,其亲水性愈强; HLB值越低,其亲油性愈强。

(二)亲水亲油平衡值

第二节 表面活性剂三、表面活性剂的基本性质三、表面活性剂的基本性质

不同 HLB值的表面活性剂有不同的用途,如增溶剂 HLB值的最适范围为 15~18以上;去污剂 HLB 为 13~16 ; O/W 乳化剂 HLB 为 8~16 ;润湿剂与铺展剂 HLB 为 7~9 ; W/O 乳化剂 HL

B 为 3~8 ;大部分消泡剂 HLB 为 0.8~3 等 .

Krafft 点是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特征值, Krafft 点越高, CMC越小。

(三) Krafft 点

第二节 表面活性剂三、表面活性剂的基本性质三、表面活性剂的基本性质

(四)起昙与昙点 温度会影响表面活性剂的溶解度。通常温度升高溶解度增大,但某些

含聚氧乙烯基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溶解度开始随温度上升而加大,达到某一温度后,其溶解度急剧下降,使溶液变混浊,甚至产生分层,冷后又能恢复澄明。这种由澄明变混浊的现象称为起昙 (clouding formation) ,转变点的温度称为昙点 (cloud point) 。

表面活性剂的毒性: 阳离子型 > 阴离子型 >非离子型 阳离子型和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不仅毒性较大,而且还具有较强的溶血作用。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也有溶血作用,但一般较轻微。

溶血顺序: 聚氧乙烯烷基醚 >聚氧乙烯烷芳基醚 >聚氧乙烯脂肪酸酯>聚山梨酯类

聚山梨酯类溶血顺序:聚山梨酯 -20>聚山梨酯 -60>聚山梨酯 -40>聚山梨酯 -80 。

(五)表面活性剂的毒性

第二节 表面活性剂

三、表面活性剂的基本性质三、表面活性剂的基本性质

药物在水中因加入表面活性剂而溶解度增加的现象称为增溶。具有增溶作用的表面活性剂称为增溶剂。

1. 增溶的原理 增溶作用可以使被溶物的化学势降低,使整个体系趋向稳定;增溶作用与真正的溶解作用并不同。

(一)增溶剂

第二节 表面活性剂

四、表面活性剂在药剂中的应用四、表面活性剂在药剂中的应用

① 表面活性剂水溶液当达到临界胶束浓度后,表面活性剂分子的疏水部分相互吸引、缔合在一起形成胶束。被增溶的物质,以不同方式与胶束结合;

②非极性物质如苯和甲苯可完全进入胶束核中被增溶; ③ 水杨酸之类带极性基团的分子,其非极性基则插入胶束的内核中,极性基则伸入球形胶束外的聚氧乙烯链中;对羟基苯甲酸由于分子两端都有极性基团,可完全被球形胶束外聚氧乙烯链的偶极所吸引而得到增溶。

第三节 溶解度与增加药物溶解度的方法

1. 增溶的原理

(一)增溶剂

四、表面活性剂在药剂中的应用四、表面活性剂在药剂中的应用

2. 影响增溶的因素( 1 )增溶剂的性质 ( 2 )药物的性质 ( 3 )加入顺序3. 增溶在中药药剂中的应用( 1 )增加难溶性成分的溶解度 ( 2 )用于中药提取的辅助剂 ( 3 )改善中药注射剂澄明度

第二节 表面活性剂

四、表面活性剂在药剂中的应用四、表面活性剂在药剂中的应用

(一)增溶剂

第二节 表面活性剂

四、表面活性剂在药剂中的应用四、表面活性剂在药剂中的应用

(二)乳化剂

(三)润湿剂

(四)起泡剂与消泡剂

(五)杀菌剂

(六)去污剂

第三节 溶解度与增加药物溶解度的方法

药物的溶解度系指在一定温度 (气体在一定压力 ) 下,在一定量溶剂中溶解药物的最大量。《中国药典》 2005年版关于溶解度有 7种提法:极易溶解、易溶、溶解、略溶、微溶、极微溶解、几乎不溶或不溶。

一、溶解度及其影响因素一、溶解度及其影响因素

(一)溶解度的概念

1.温度 温度对溶解度影响很大,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如下:

InX = ΔHf/R (1/Tf - 1/T)

X 为溶解度 (摩尔分数 ) ΔHf 为摩尔熔解热 Tf 为药物熔点 R 为气体常数 T 为溶解时温度 由上式可见, lnX 与 1/T 成正比。 ΔHf 为正值,溶解度随温度升高

而增加, ΔHf 为负值,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Tf >T 时, ΔHf越小、 Tf越低,溶解度 X越大。

(二)影响溶解度的因素

第三节 溶解度与增加药物溶解度的方法

①极性溶剂与极性药物之间可形成永久偶极 -永久偶极结合而溶剂化; ②极性较弱的药物分子中有极性基团,能与水产生氢键结合而溶于水; ③非极性药物溶于非极性溶剂中,药物分子与溶剂分子之间形成诱导偶

极 -诱导偶极结合; ④半极性药物能溶于非极性溶剂中,两者之间可形成永久偶极 -诱导偶

极结合。

2. 溶剂“相似者相溶”,具体关系如下:

第三节 溶解度与增加药物溶解度的方法

(二)影响溶解度的因素

粒子大小 一般情况下溶解度与药物粒子大小无关,但当药物粒径处于微粉状态时,根据 Ostwald-Freund

lich公式,药物溶解度随粒径减小而增加。

3. 药物的性质 不同的药物在同一溶剂中具有不同的溶解度。主要由于极性的差异,也与晶型和晶格引力的大小有关。

4.粒子大小

第三节 溶解度与增加药物溶解度的方法

(二)影响溶解度的因素

药物在水中因加入表面活性剂而溶解度增加的现象称为增溶。具有增溶作用的表面活性剂称为增溶剂。

二、增加药物溶解度的方法二、增加药物溶解度的方法(一)增溶

第三节 溶解度与增加药物溶解度的方法

(二)助溶

一些难溶于水的药物由于加入第二种物质而增加其在水中的溶解度的现象,称为助溶,该第二种物质称为助溶剂。

常用助溶剂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某些有机酸及其钠盐,如苯甲酸钠、水杨酸钠、对氨基苯甲酸钠等;另一类是酰胺化合物,如乌拉坦、尿素、烟酰胺、乙酰胺等。

第三节 溶解度与增加药物溶解度的方法

(二)助溶

机理: ① 助溶剂与难溶性药物形成可溶性络合物; ② 形成有机分子复合物; ③通过复分解而形成可溶性盐类。

二、增加药物溶解度的方法二、增加药物溶解度的方法

(三)制成盐类一些难溶性弱酸、弱碱,可制成盐而增加其溶解度。

(四)使用潜溶剂

概念: 有时溶质在混合溶剂中的溶解度要比其在各单一溶剂中的溶解度大,这种现象称为潜溶性,具有这种性质的混合溶剂称为潜溶剂。

常用的潜溶剂有: 乙醇、丙二醇、甘油、聚乙二醇 -300 或 400 等,均可与水组成混合溶剂。

第三节 溶解度与增加药物溶解度的方法

二、增加药物溶解度的方法二、增加药物溶解度的方法

第四节 真溶液型液体药剂

真溶液型液体药剂系指药物以分子或离子状态分散在溶剂中形成的供内服或外用的真溶液。主要有溶液剂、芳香水剂、甘油剂、醑剂等剂型。

一、溶液剂一、溶液剂

溶液剂系指药物溶解于溶剂中所形成的澄明液体药剂,供内服或外用。

制备方法:溶解法、稀释法与化学反应法。

第四节 真溶液型液体药剂

制备方法: 1.溶解法 一般配制程序为溶解,滤过,再加溶剂使成足量,搅匀,即得。 2.稀释法 将某些药物预先配制成浓溶液,临用前稀释至所需浓度。 3.化学反应法 配制时除有特殊规定者外,应先将相互反应的药物分别溶

解在适量的溶剂中,然后将其中之一慢慢地加入到另一种药物溶液中,随加随搅拌,待化学反应完成,滤过,自滤器上添加适量的溶剂使成足量,搅匀,即得。

一、溶液剂一、溶液剂

含义: 含挥发性成分的中药用水蒸气蒸馏法制成的芳香水剂称露剂或药露。制法:1.溶解法 A 法:一般取挥发油 2ml置大玻璃瓶中,加蒸馏水 1000ml ,用力振摇约

15 分钟使成饱和溶液后放置,用蒸馏水润湿的滤纸滤过,自滤纸上添加适量蒸馏水至 1000ml ,即得。

B 法:取挥发油 2ml ,加纯化滑石粉 15g( 或适量滤纸浆 ) ,混匀,移至大玻璃瓶中,加蒸馏水 1000ml ,振摇约 10 分钟;用润湿的滤纸滤过。初滤液如显浑浊,应重滤至澄明,再自滤器上添加蒸馏水至 1000ml ,即得。

二、芳香水剂与露剂二、芳香水剂与露剂

第四节 真溶液型液体药剂

取含挥发性成分的中药适量,洗净,适当粉碎,置蒸馏器中,加适量蒸馏水浸泡一定时间,进行蒸馏或通入蒸汽蒸馏,一般约收集药材重量的 6~10倍馏液,除去过量的挥发性物质或重蒸馏一次。必要时以润湿的滤纸滤过,使成澄明溶液,即得。

2.稀释法 取浓芳香水剂 1份,加蒸馏水若干份稀释而成。

3.水蒸气蒸馏法

第四节 真溶液型液体药剂

二、芳香水剂与露剂二、芳香水剂与露剂制法:

甘油剂系指药物的甘油溶液,专供外用。 甘油具有黏稠性、防腐性和吸湿性,对皮肤黏膜有柔润和保护作用,附着

于皮肤黏膜能使药物滞留患处而起延效作用,且具有一定的防腐作用。常用于口腔、鼻腔、耳腔与咽喉患处。

制备甘油剂常用溶解法与化学反应法。甘油剂的百分浓度一般都用重量表示。

三、甘油剂三、甘油剂

四、醑剂四、醑剂 醑剂系指挥发性药物的浓乙醇溶液。凡用于制备芳香

水剂的药物一般都可以制成醑剂,供外用或内服。

第四节 真溶液型液体药剂

第五节 胶体溶液型液体药剂

胶体溶液型液体药剂系指质点大小在 1~100nm范围的分散相分散在分散介质中所形成的溶液。

一、概述一、概述

二、胶体溶液的种类二、胶体溶液的种类(一)高分子溶液 高分子化合物以单分子形式分散于溶剂中构成的溶液称高分子溶液,又称亲水胶体溶液。

(二)溶胶 分散相质点以多分子聚集体 ( 胶体微粒 ) 分散于溶剂中则称为溶胶,又称疏水胶体。

带正电荷的高分子水溶液有:琼脂、血红蛋白、碱性染料 (亚甲蓝、甲基紫 ) 、明胶、血浆蛋白等。

带负电荷的有:淀粉、阿拉伯胶、西黄芪胶、鞣酸、树脂、磷脂、酸性染料 (伊红、靛蓝 ) 、海藻酸钠等。

三、胶体溶液的性质三、胶体溶液的性质(一)高分子溶液的性质1. 带电性

第五节 胶体溶液型液体药剂

淀粉

2.渗透压 π/Cg = RT/M + BCg

π 为渗透压 T 为绝对温度 Cg 为 1L 溶液中溶质的克数 R 为气体常数 M 为分子量 B 为特定常数 B 是由溶质和溶剂相互作用的大小来决定的 .

3. 黏性

第五节 胶体溶液型液体药剂

(二)溶胶的性质光学性质、电学性质、动力学性质

(一)高分子溶液的性质

(二)溶胶的稳定性

四、胶体溶液的稳定性四、胶体溶液的稳定性(一)高分子溶液的稳定性

1.陈化现象:高分子溶液在放置过程中也会自发地聚集而沉淀。

2.絮凝现象:高分子的质点聚集成大粒子而产生沉淀。

第五节 胶体溶液型液体药剂

影响溶胶稳定性的因素( 1 )电解质的作用( 2 )高分子化合物对溶胶的保护作用( 3 )溶胶的相互作用

高分子溶液制备多采用溶解法,溶解首先要经过溶胀过程。 溶胀是指水分子渗入到高分子化合物分子间的空隙中,与高分子中的亲

水基团发生水化作用而使体积膨胀,结果使高分子空隙间充满了水分子。这一过程称为有限溶胀。

由于高分子空隙间存在水分子,降低了高分子分子间的作用力 (范德华力 ) ,溶胀过程继续进行,最后高分子化合物完全分散在水中而形成高分子溶液,这一过程称为无限溶胀过程。

五、胶体溶剂的制备与举例五、胶体溶剂的制备与举例(一)高分子溶液的制备

第五节 胶体溶液型液体药剂

①研磨法 即机械粉碎的方法,适用于脆而易碎的药物,对于柔韧性的药物必须使其硬化后才能研磨。

② 胶溶法 是使刚刚聚集起来的分散相重新分散的方法,而不是使脆的粗粒分散成溶胶。将制得的沉淀,经洗涤除去过多的电解质,加入少量的稳定剂 (种类要视胶核表面所能吸附的离子而定 ) ,则可制得溶胶。例如: Fe

(OH)3新鲜沉淀加入稳定剂 FeCl3( 起作用的是其中的 FeO+离子 ) ,经搅拌可得 Fe(OH)3 溶胶。

(二)溶胶的制备

1. 分散法

第五节 胶体溶液型液体药剂

药物在真溶液中可因物理条件 ( 如溶剂组成 ) 的改变或化学反应而形成沉淀,若条件控制适度,使该溶液有一个合适的过饱和度,就可以使形成的质点大小恰好符合溶胶分散相质点的要求。

2.凝聚法

第五节 胶体溶液型液体药剂

(二)溶胶的制备1. 分散法

③超声波分散法 利用超声波 (频率大于 16000Hz)所产生的能量来进行分散的方法。当超声波直接送入粗分散系统后,可产生相同频率的振动波,而使粗分散相粒子分散成胶体粒子。

第六节 乳状液型液体药剂

1. 油为分散相,分散在水中,称为水包油 (O/W) 型乳剂;2. 水为分散相,分散在油中,称为油包水 (W/O) 型乳剂。

一、概述一、概述 乳状液型液体药剂也称乳剂。是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经乳化制成的非均相的液体药剂。

基本类型:

二、乳状液形成的的理论二、乳状液形成的的理论(一)界面张力学说(二)乳化膜学说

基本型基本型

O/W W/O

复合型复合型

W/O/W O/W/O

内相 外相 内相 外相水包油 油包水

水包油包水

油包水包油

乳剂的种类

氢氧化钙、氢氧化锌、硬脂酸镁、炭黑等

三、常用的乳化剂与选用三、常用的乳化剂与选用

1.表面活性剂2.天然或合成乳化剂:阿拉伯胶、明胶、磷脂、胆固醇、西黄耆胶3.固体粉末

氢氧化镁、氢氧化铝、二氧化硅、硅藻土、白陶土等

O/W型乳化剂

W/O型乳化剂

第六节 乳状液型液体药剂

(一)乳化剂的种类

阿拉伯胶

(一)影响乳剂稳定性的因素四、乳状液的稳定性四、乳状液的稳定性

第六节 乳状液型液体药剂

乳化剂的性质与用量分散相的浓度与乳滴大小黏度与温度

(二)乳液不稳定的现象

1. 分层 乳剂在放置过程中,体系中分散相会逐渐集中在顶部或底部,这个现象称为分层。

2.絮凝 由于 ζ电位的降低会促使液滴聚集,出现乳滴聚集成团的现象,称为絮凝。

3.转相 O/W型转成W/O型乳剂或者相反的变化称为转相。4.破裂 乳剂絮凝后分散相乳滴合并且与连续相分离成不相混溶的两层液体

的现象称为破裂。5.酸败 乳剂受外界因素 (光、热、空气等 ) 及微生物作用,使体系中油或

乳化剂发生变质的现象称为酸败。

第六节 乳状液型液体药剂

(二)乳液不稳定的现象

第六节 乳状液型液体药剂

W/OO /W

本法也需制备初乳,初乳中油∶水∶胶的比例与上法相同。先将乳化剂分散于水中,再将油加入,用力搅拌使成初乳,加水将初乳稀释至全量,混匀,即得。

五、乳状液的制备五、乳状液的制备(一)干胶法

本法的特点是先将乳化剂(胶)分散于油相中,研匀后加水相制成初乳,再加水稀释至全量。在初乳中油、水、胶有一定的比例,若用植物油,其比例为 4∶2∶1;若用挥发油比例为 2∶2∶1;而用液状石蜡比例为 3∶2∶1。本法适用于阿拉伯胶或阿拉伯胶与西黄耆胶的混合胶。

(二)湿胶法

第六节 乳状液型液体药剂

向乳化剂中每次少量交替地加入水或油,边加边搅拌,也可形成乳剂。天然胶类、固体微粒乳化剂等可用本法制备乳剂。当乳化剂用量较多时本法是一个很好的方法。本法应注意每次须少量加入油相和水相。

(三)新生皂法 油水两相混合时,两相界面生成新生态皂类乳化剂,再搅拌制成乳剂。植物油中含有硬脂酸、油酸等有机酸,加入氢氧化钠、氢氧化钙、三乙醇胺等,在高温下 (70℃以上 )或振摇,以生成的新生皂为乳化剂,可形成乳剂。若以生成的钙盐为乳化剂,则可形成 W/O 型乳化剂。

(四)两相交替加入法

第六节 乳状液型液体药剂

五、乳状液的制备五、乳状液的制备

如药物能溶于内相,可先加于内相液体中,然后制成乳剂;若药物溶于外相,则将药物先溶于外相液体中再制成乳剂;若需制成初乳,可将溶于外相的药物溶解后再用以稀释初乳;若药物不溶于内相也不溶于外相时,可用亲和性大的液相研磨,再制成乳剂;也可以在制成的乳剂中研磨药物,使药物混悬均匀。有的成分 (如浓醇或大量电解质 )可使胶类脱水,影响乳剂的形成,应先将这些成分稀释,然后逐渐加入。

(五)机械法 将油相、水相、乳化剂混合后用乳化机械制成乳剂。机械法制备乳剂可不考虑混合顺序,借助于机械提供的强大能量,很容易制成乳剂。

(六)乳剂中添加其他药物的方法

第六节 乳状液型液体药剂

五、乳状液的制备五、乳状液的制备

第七节 混悬液型液体药剂

1. 难溶性药物需制成液体制剂供临床应用;

2.药物的剂量超过了溶解度而不能制成溶液剂;

3.两种溶液混合时药物的溶解度降低而析出固体药物;

4. 欲使药物达到长效,可以考虑制成混悬剂。

注意:毒剧药或剂量小的药物不应制成混悬剂使用。

一、概述一、概述 混悬液型液体药剂系指难溶性固体药物以微粒状态分散于分散介质中形成的非均相的液体制剂,也称混悬剂。

制成混悬剂的条件是:

( 一 ) 微粒荷电与水化

( 二 ) 混悬微粒的沉降

(三 ) 微粒的成长与晶型的转变

(四 )絮凝与反絮凝

( 五 ) 分散相的浓度与温度

二、影响混悬液稳定性的因素二、影响混悬液稳定性的因素

第七节 混悬液型液体药剂

助悬剂的作用是增加混悬液中分散介质的黏度,从而降低药物微粒的沉降速度,它又能被药物微粒表面吸附形成机械性或电性的保护膜,防止微粒间互相聚集或结晶的转型,或者使混悬剂具有触变性,从而使混悬剂稳定性增加。

三、混悬剂的稳定剂三、混悬剂的稳定剂(一)润湿剂

用疏水性药物配制混悬液时,必须加入润湿剂,使药物能被水润湿。润湿剂作用原理是降低固 -液二相界面张力,因此一些表面活性剂如聚山梨酯类、脂肪酸山梨坦类以及长链烃基或烷烃芳基的硫酸盐和磺酸盐均可用作润湿剂。

(二)助悬剂

第七节 混悬液型液体药剂

同一电解质可因用量不同,在混悬剂中可以起絮凝作用 (降低 ξ电位 ) 或起反絮凝剂作用 (升高 ξ电位 ) 。如枸橼酸盐、枸橼酸氢盐、酒石酸盐、酒石酸氢盐、磷酸盐和一些氯化物 (如三氯化铝 ) 等,既可作絮凝剂亦可作反絮凝剂。

(三)絮凝剂与反絮凝剂

第七节 混悬液型液体药剂

三、混悬剂的稳定剂三、混悬剂的稳定剂

四、混悬液的制备四、混悬液的制备 注意: 制备混悬剂时,应使混悬微粒有适当的分散度,并应尽可能分散均匀,以减少微粒的沉降速度,使混悬剂处于稳定状态。

( 一 ) 分散法 是将粗颗粒的药物粉碎成符合混悬剂微粒要求的分散程度,再分散于分散介质中制成的混悬剂。

第七节 混悬液型液体药剂

物理凝聚法是将分子和离子分散状态的药物溶液,用物理方法使其在另一分散介质中凝聚成混悬液的方法。

( 二 )凝聚法

1 、物理凝聚法

2 、化学凝聚法

是用化学反应法使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生成难溶性的药物微粒,再混悬于分散介质中制成混悬剂。

第七节 混悬液型液体药剂

四、混悬液的制备四、混悬液的制备

第八节 混合分散体系的液体药剂

一、含义与特点一、含义与特点 混合分散体系指溶质或分散相在分散介质中形成包括真溶液、胶体溶液、混悬液和乳状液两种以上体系共存的分散系统。

二、形成原理二、形成原理混合分散体系的液体药剂其药物或杂质的分散状态和形成过程如下:

1. 小分子或低分子物质呈分子或离子状态分散2.高分子物质呈胶粒或微粒分散3.油类物质呈微滴分散

1.重力沉降法 2. 机械滤过法 3.离心分离法 4.絮凝沉淀法 5. 吸附法 6. 膜分离法

三、纯化工艺三、纯化工艺

四、制剂稳定性四、制剂稳定性

第八节 混合分散体系的液体药剂

第九节 其他液体药剂

一、灌肠剂 一、灌肠剂 二、灌洗剂二、灌洗剂三、洗剂三、洗剂四、搽剂四、搽剂五、滴耳剂五、滴耳剂六、滴鼻剂六、滴鼻剂七、漱口剂七、漱口剂

第十节 液体药剂的矫嗅、矫味与着色

一、液体药剂的色、香、昧一、液体药剂的色、香、昧

二、矫味剂与矫臭剂二、矫味剂与矫臭剂 三、着色剂三、着色剂

第十一节 液体药剂的包装与贮藏

一、液体药剂的包装一、液体药剂的包装

二、液体药剂的贮藏二、液体药剂的贮藏

top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