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016 ra07 体育cepaper.xmnn.cn/xmrb/20191016/07.pdf ·...

Post on 08-Oct-2020

0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s

Preview:

Click to see full reader

TRANSCRIPT

2019年10月16日 星期三 责编:李翔宇 美编:江 龙有奖报料:968820 投稿邮箱:daily@xmrb.com

都市新闻A07NEWS

前天午后的阳光跳跃进窗台,几张兴奋的笑脸探出寨上小学二年(4)班教室,对着从走廊尽头走来的苏岚大喊:“风阿姨!”“风阿姨你来啦,我好想你!”

苏岚笑着和孩子们点头招手,走进教室,拿出一本《飞吧,火烈鸟》。“谁见过真的火烈鸟?”“火烈鸟失去了一条腿,一条腿也失去了它。”“飞向梦想,不需要太多手和脚。”……很快,一个简短精彩的故事就在此起彼伏的欢笑声中讲完了。绘本自由阅读时间里,学期初就配发到班里的几十本绘本被取出,一一分到孩子们手中。班里闹哄哄的,但没有人刻意约束纪律,看到有孩子左顾右盼,苏岚走到座位间,蹲下来为他们念上几页绘本,“……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你自己往后看好不好?”苏岚摸摸孩子的头。40分钟过得飞快,下课铃声响起,走到教室门口告别的苏岚被孩子们团团围住、欢呼簇拥着,几乎挪不动脚步。

“在这里,很多孩子能得到更多绘本故事带来的快乐。”苏岚了解到,寨上片区是厦门的一个城中村所在地,居住于此的大部分学龄儿童来自外来务工家庭。一个从三年前就参与第一批“阅童公益助学”合作的班主任老师说,大部分来自这些家庭的孩子,因为父母为生计终日奔波忙碌而缺乏照料陪伴,几乎不具备阅读环境,更没有阅读的习惯。

“风阿姨的到来,让这些严重缺乏亲子共读条件的低年级孩子有机会读好书,而她的尊重、关心和陪伴也激发了孩子们的阅读兴趣,令人敬佩。”这名老师说。

本报讯(记者 林森泉)在历史上,木帆船对人类文明交流起着推动作用,其中闽台民间造船技艺也有着不小的贡献。昨天,记者从厦门理工学院获悉,厦门专家学者正在承接并主导研究“闽台海洋遗产民间造船绝技抢救与传承研究”这一国家课题。

据悉,国家社科专项《闽台海洋遗产民间造船绝技抢救与传承研究》,该项目由厦门理工学院的刘芝凤教授总负责,目前正带领着两岸有关学者、专家、传承人和福船文化传播者等组成的团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田野采访、调查和研究。

木帆时代的结束,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必

然结果。福船造船技艺传承人洪玉生说,造大木船需要消耗大木材,船龙骨需要百年树龄大树,一艘大船需要百来立方米的木材。这不利于人类保护青山绿水和生态环境。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开始,福建沿海基本不再重造木壳渔船,进入2000年后,福建铁壳渔船开始加快取代木壳渔船,如今福建沿海正在捕鱼的大渔船已经全部是铁壳船。于是,造木船师傅、修补木船师傅以及涉及木船的相关传统行业技艺面临消失。延续数千年,曾为人类海洋文化交流和生存发展提供保障的这种民间传承技艺和人才,都面临“濒危”。这引起国家有关部门和刘芝凤教授的关注。

本报漳州讯(特派记者 黄树金 通讯员云报 戴园笙)昨日,记者从云霄县建设局获悉,云霄南湖生态园二期工程正式开园。自此,这座占地 1200多亩的市民公园全面竣工并开放。公园属集休闲、游乐、观光、健身、体验于一体的综合性生态园区,面积为漳州县级公园之最,总投资达3亿元。

秋日暖阳下,南湖市民公园处处美景。在水光潋滟的如意灵芝湖边,花海蝶影区花开正艳;耕读区的果蔬幼苗吐出嫩芽;湖畔

梳理羽毛的白鹭自在悠哉;红砖广场聚满了健身散步的市民。新开放的二期工程彩虹桥旁,田间运动场稻苗翠绿,湖心小岛、临湖翠竹绘美生态底色,湖面荡桨的木船行得慢。

南湖公园位于云霄莆美镇山美村与莆美村交界的国道324线边,原是大片的荒田和湿地。云霄县仅用5个月建设,让一期工程500亩于今年春节开园;再用7个月的奋战,二期工程700亩也竣工投用。

本报讯(文/图 记者 林森泉)仿古木造福船“浪荡子·马可波罗号”昨天在厦门与金门海域,满帆在阵风 6—7级中试航 4个小时,其间遇到瞬间大风,主帆的3根竹帆篙发生断裂,最后降点帆,主帆以8支帆篙航完全程。试航后,船老大们研究认为,该船各项性能不错,效果达到预期,主帆帆篙都要换更粗的竹篙,然后再次试航。

这是该船的第4次海上试航,也是该木船为适应冬季风力的首次航行。船由船长黄凌霄和执行船长留典芳掌舵,共同参与还有翔安船老大林武行、曾在厦门沙坡尾当过船老大的漳州龙海人阮清荣。船长、船员都是有丰富航海经验的老航海人,平均年龄70岁。

据留典芳介绍,经过前三次试航,这艘木帆船的应急备用动力系统、排气系统、空调系统及其航行、生活保障设施与舒适度都有了改进,甚至进行了更换。变化最大的是

应急推进动力从本来50马力换成150马力,风帆布料从传统布料,换成更韧固的西洋游艇风帆。这是首次将西洋帆应用到中国古式木帆船。所有的这一切,都是为了“浪荡子·马可波罗号”,未来真的能够“浪荡远行”,顺利航行到欧洲。

该复古木船是由台湾爱好福船航海的黄凌霄投资,由漳州龙海月港造船世家“崇兴”厂的郑水土师傅主持建造,船长17.5米,船宽4.8米,该船于今年5月下水,7月1日首航试航到厦门,后来一直停靠在厦门,并在厦金海域进行过2次试航。其间,还邀请厦门市民参与体验。

历史上,厦门(当年的同安辖区)曾是海上重要商贸港口之一,明清时,木桅福船商船和走船人很多。尤其是清末民国初年,厦门的沙坡尾出现造船寮林立,造船师傅等涉船从业人员云集的盛况,其中汪三九家族是代表。

郑水土,大家都叫他“阿土师”,漳州龙海市海澄镇港口社人,出生于1957年9月12日。港口社,也是古月港所在地。“阿土师”现是漳州福船造船技艺非遗传承人。

郑水土家世代造木船,他家房子和世代祖传的船寮都在港边。前两年,船寮被改为他用。2019年5月,郑水土借用空地搭设船寮,自己设计图纸,召集家族造船后辈10多人,为台湾人黄凌霄造了一艘17米长的完整木质福船,叫“浪荡子·马可波罗号”,加装备用动力150匹马力。经过厦金海域试航,该船的性能达到要求,具备横渡台湾海峡和近海航行能力。“浪荡子·马可波罗号”成为郑水土的经典作品。

郑水土 13 岁跟着父亲郑两招学造船,参与建造和修补过的船无数。有人用一句

话概括:“郑水土书读到两册,技艺却入册”。他步入社会,善良,好学,敬业乐群,一辈子只做造船和涉船行当,终于成为漳州闻名的造船师傅。用他妻子李秀琴的话说:

“少年默默干活,老来出大名。”郑水土的曾祖父有7个兄弟,或在龙海各

地开船寮造船,或经营木材。郑水土的爷爷郑文庆,二叔公郑文银,都是造船师傅。郑文庆的儿子郑两招、郑雨水也都是造船师傅。郑两招、郑雨水两兄弟各传3个儿子,也是造船的师傅。如今,郑水土的家族后辈有13人还能造船,造船工种齐全,个个都是全能。

郑水土拥有家传造船谱,没有大船造,他带领着家族后辈造船模,严格按照比例,以此把祖先的福船造船技艺保存下来。由于做得精细逼真,材料又好,他的船模越来越有销路。

把数千本童书送进21个班级为小学生带去阅读习惯和陪伴

她是近千名孩子的“绘本妈妈”“阅童公益助学”创始人苏岚三年来几乎全身心泡在公益中花销基本由她一人承担,直到上月开始面向社会公开募捐

一本绘本,播下一颗种子,点亮一颗“悦读”童心。3年来,全职公益人苏岚把“阅童公益助学”项目带进小学课堂,与孩子们共读童书,一起为“悦读、越读、阅读”的目标而努力。本周,阅童班级将增加到第21个班,共覆盖湖里区三所小学近千名缺乏阅读条件的孩子。她就是这近千个孩子的“绘本妈妈”。

“如果我是一只孤独的野兽,我要去天堂。”小小的纸片上,稚嫩的笔触写下这行字,给苏岚的心灵带来极大震撼。

这是上周一节阅读课上发生的事情,苏岚给一班三年级的孩子分享绘本《一只孤独的野兽》,“哪位同学想要写一写,如果你是一只孤独的野兽,你会怎么样?”孩子们纷纷动笔展开畅想,可这个回答让苏岚和班级老师的神色都凝重起来。

下课后,她悄悄走到写下这句话的男孩旁边,轻轻问他,“你跟风阿姨说一下,你为什么要去天堂啊?”令人意外的是,男孩回答,“我听说天堂很美,那里还有孙悟空。”苏岚愣了愣,说,“可是去了天堂就回不来了,再也见不到爸爸妈妈了,这些你知道吗?”男孩这才摇摇头,

“那我不要去了,风阿姨,我可以重新写一张卡片吗?”

和老师沟通后才得知,男孩原生家庭环境相对复杂,男孩比较缺乏亲人陪伴。事后苏岚回忆,在缺乏安全感的环境里,孩子也许就像一只孤独的“野兽”,“他们真正需要的,是陪伴、关心和正确的引导。”苏岚说,这正是“阅童公益助学”需要做的,这也让她更加坚定,自己做的一切是有意义的。

如今,“阅童公益助学”已经走进第四个年头,苏岚越来越有信心。苏岚回忆,有一次到一个班级分享故事时,一个淘气的小男孩突然离开座位,四处走动。苏岚没有要求小男孩回到座位,而是摸了摸他的头,和他一起翻看绘本。

令她没想到的是,2个星期之后再次来到学校,还未踏进班级,“风阿姨,你怎么才来呀!”小男孩冲出门一把抱住了她。“那一刻,突然觉得自己被需要着。”苏岚眼眶湿润了。

苏岚说,孩子们的变化就是她最大的动力。好动坐不住的孩子,可以静静坐在座位上津津有味地看书了;不善交流的孩子,看完一本立刻主动找同学换书看……“看到孩子能因我们而改变,从喜欢上阅读,到越来越肯阅读,甚至养成好的阅读习惯,这让我感觉一切付出都值得。”苏岚说。

从2016年9月至今,超过三年的孕育发展,“阅童公益助学”覆盖了寨上小学、高殿小学、启泰小学的近千名孩子。

走进位于港航大厦八楼的“阅童公益助学“办公室,不到10平方米的房间里,从地面到桌上都堆满了儿童读物。除了吃饭、睡觉,苏岚几乎全身心泡在“阅童公益助学”中。为选择真正适合孩子的书目,三年前开始接触各类绘本、童书的她,如今阅读量惊人,书库里的4000多本图书,几乎每一本都经过苏岚翻阅,“只有大概了解图书内容,我才知道它们适合什么孩子。”为了阅童,苏岚倾注了几乎百分之百的时间和精力。

自从苏岚创办“阅童公益助学”以来,花销基本由她一个人在承担。“吃不消了。”她笑着说,直到上个月,阅童计划开始面向社会公开募捐,号召热心人帮助支持。“3年来,我最大的变化就是变得‘抠门’了。”苏岚说,从前对花钱不太在意的自己,现在会在每次电商购物节前列出长长的待买书单,精打细算买书。

有一次,一个网站连续三天定时发放少量大额优惠券,但是一个账号只能抢购一张,苏岚和几个志愿者定上闹钟,轮流提醒,守在电脑前“秒杀”,一抢到券,就要争分夺秒用出去,甩出早已列好的书单,几个人相互查缺补漏、计算最划算的

“满减”购买方式,“那几天,我的脑子里满是倒计时钟和计算器。”回忆起自己的“抠门”,苏岚也忍不住笑了。

“越来越多人加入我们的队伍。”苏岚表示,如今她不再孤军奋战了,一些朋友甚至学生家长自告奋勇成为爱心义工,牺牲自己的周末休息时间来帮忙为绘本包书皮、整理图书、贴书标……“只要在有需要时提前说一声,他们还会呼朋唤友来帮忙。”苏岚十分感动。2018年,苏岚的初中同学袁伟也加入志愿者行列。今年以来,她从课堂小助手转正成为代课老师,这个孩子们口中的“温迪阿姨”也颇有些唏嘘。她说,“听到生动的故事,孩子们的开心都写在脸上。这让我真切感受到孩子们的期盼,和一种被需要、被认可的充实感。”这个学期,袁伟和苏岚开始各自带起助手,“不断有新鲜血液的注入,我们的力量也会越来越强大。”不过,想成为给孩子们读绘本的老师,也不简单,“至少需要200本以上的绘本阅读经验。”苏岚笑着说,接下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漳州最大县级市民公园全面开放云霄南湖生态园总面积1200亩,总投资3亿元

文/本报记者 柯 笛 见习记者 张玉榕 图/本报记者 林铭鸿

现场孩子喊她“风阿姨”将她簇拥围住

特写“孤独的野兽”需要更多陪伴

幕后越来越多人加入她不再孤军奋战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郑水土:

一辈子只造船做涉船行当人物

厦门学者研究闽台“濒危”造船绝技链接

苏岚声情并茂地为同学们讲解绘本中的故事。

同学们在课上阅读绘本同学们在课上阅读绘本。。

苏岚在寨上小学给孩子们讲解绘本故事苏岚在寨上小学给孩子们讲解绘本故事。。

郑水土展示传统工具手工钻郑水土展示传统工具手工钻。。 郑水土珍藏的清代船谱郑水土珍藏的清代船谱。。

为远航欧洲做准备仿古木船试航厦金海域这是第四次试航,因遇瞬间大风主帆3根竹帆篙断裂,将换上更粗的竹篙并再次试航

“浪荡子·马可波罗号”在试航中。

top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