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四川省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正式推进诉 沈阳掀起...

Post on 02-Dec-2020

5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s

Preview:

Click to see full reader

TRANSCRIPT

44版版版版版版版版版版版版版版版版版版版版版版版版版版版版版版版44版版版版版版版版版版版版版版版版版版版版版版版版版版版版版版版 2018年12月21日 星期五 总编室主办 责任编辑 王珊珊

[综合新闻][综合新闻]新闻热线(010)67550940 电子信箱:fyxw@rmfyb.cn

社址:北京市东城区东花市北里西区22号(南区)邮政编码:100062 法院公告咨询:(010)67550885\6\7 广告咨询:(010)67550870 广告传真:(010)67195418 广告发布登记:京东工商广登字20170009号 国外发行:中国国际图书贸易集团有限公司 今日八版 零售:每份0.9元 印刷:

呼伦贝尔:执行申请书可以“说出来”

集中传唤促执行集中传唤促执行集中传唤促执行集中传唤促执行集中传唤促执行集中传唤促执行集中传唤促执行集中传唤促执行集中传唤促执行集中传唤促执行集中传唤促执行集中传唤促执行集中传唤促执行集中传唤促执行集中传唤促执行集中传唤促执行集中传唤促执行集中传唤促执行集中传唤促执行集中传唤促执行集中传唤促执行集中传唤促执行集中传唤促执行集中传唤促执行集中传唤促执行集中传唤促执行集中传唤促执行集中传唤促执行集中传唤促执行集中传唤促执行集中传唤促执行本报记者 黄明强 本报通讯员 谭倩漪 文/图

栏目邮箱:yxfxjc@163.com欢迎踊跃投稿

昌黎:启用﹃无人机﹄助执行

图①:集中传唤一批被执行人。图②:被执行人在执行法官的耐心说法析理

下,制定还款计划。图③:执行法官查看被执行人的支付宝余额。图④:执行法官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

人民法院司法改革案例选编(五)

沈阳掀起扫黑除恶强大攻势

12 月 17 日上午,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江南区人民法院执行指挥中心集中传唤一批被执行人。该院采取现场集中接待、现场滚动流转分案、法官门诊式处理的方式,仅半天时间就接待处理执行案件108件、接待当事人79人次,组织协商10场。

今年9月以来,该院针对执行案件立案数量高位运行的态势,采取由执行指挥中心统一接收案件、统一发出执行通知书、统一集中传唤、统一查询财产情况的常态化机制,加速推

动案件执行进程。每月定期开展被执行人“例会”两次,每次约谈被执行人100 人至 300 人不等,在执行现场通过集中宣讲执行法律法规,现场训诫一批、拘留一批、和解一批、履行一批,促使其他被执行人主动履行或与申请执行人达成还款协议。

自9月以来,该院已开展集中传唤8场,共传唤被执行人1078人,实际到场389人,最多一次到场79人,现场自动履行 56 件,达成执行和解协议 37件,执行到位标的额197.33万元。

①①

②②

③③ ④④

本报讯 (记者 刘宝权 王建舟) 日前,辽宁省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对新民市大柳屯镇某村民委员会原主任侯某等 5 名原审被告人寻衅滋事、强迫交易、故意伤害上诉一案进行公开宣判:驳回上诉,维持原判。该案由沈阳中院党组书记、院长段文龙担任审判长并主审。至此,沈阳市两级法院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取得显著的阶段性成果。

沈阳中院将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摆到工作全局突出位置,第一时间成立领导小组,组建专门合议庭,制定工作方案。全市法院系统六次召开工作

推进会,动员部署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建立并完善了纵向请示报告制度、横向沟通联系机制和对外宣传制度第三项对外的制度,以及党 组 定 期 例 会 制 度 、 案 件 台 账 制度、线索发现与移送机制、督查督办机制、完善证据标准等五项内部制度,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提供充分的制度保障。

两级法院院长担任审判长审理涉黑涉恶案件。皇姑区人民法院院长张立斌担任审判长审理了杜某等 5 名被 告 人 恶 势 力 团 伙 强 迫 交 易 一 案 。大东区人民法院院长马巍担任审判长审理了谷某等 17 名被告人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系列案,案件涉及 11

个罪名 31 起犯罪事实,庭审持续三天近 30 个小时。当前,沈阳两级法院主要领导直接审理重大涉黑涉恶案件已成常态,既体现了法院领导率先垂范,积极落实司法责任制要求,更彰显了人民法院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的政治站位和行动自觉。

沈阳中院在市委政法委的领导下,会同公安、检察、司法、律协等单位先后制定印发了 《办理恶势力犯罪案件指导意见》《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办案程序衔接机制意见》 等指导性文件,从黑恶势力认定、证据裁判标准、非法证据排除程序、刑罚尺度把握、协调配合机制等 11 个方面对办理涉黑涉恶犯罪案件遇到的具

体问题进行详细规定,进一步统一政法各单位对涉黑涉恶案件法律适用、性质认定、政策把握等方面的标准,确保办理的每一起黑恶势力犯罪案件都经得起历史和法律的检验,确保涉黑涉恶案件政治效果、法律效果、社会效果的高度统一。

沈阳中院还加强督查指导,努力提高审判效率。按照中央扫黑除恶督导组反馈意见要求,沈阳中院建立了涉黑涉恶案件管理台账,逐案登记,摸清黑恶势力犯罪案件底数。沈阳中院进一步完善案件的督查督办机制,在确保案件质量的前提下,指导督促审限内结案。

本报讯 近日,河北省昌黎县人民法院在解决两起因拒不履行债务导致的执行案件中,引入小微型无人飞行器协助进行执行工作。截至当天上午 12时,司法拘留 2 人,案件取得实质性进展。

抓捕行动中,无人机率先升空,对执行现场整体的执行环境、人群动态进行实时监控与侦查,当执行法官抓获被执行人后,无人机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监控录像,及时地向指挥人员汇报围观人群动向,留下全部的影像资料。

据介绍,下一步昌黎法院将依托利用高科技和信息化优势,深度融合“互联网+”与智能审判执行工作,以信息化、规范化保证审判执行工作安全、有序。 (翟 杰)

本报讯 近日,一位到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中级人民法院申请执行的当事人利用该院诉讼服务中心设置 的 语 音 同 步 转 写 服 务 平 台 ,“ 说出”一份执行申请书。

张某系 一 起 刑 事 案 件 的 附 带 民事诉讼原告,该案判决发生法律效力后,张某的经济损失一直未得到赔偿,遂向呼伦贝尔中院申请强制执行。但因其年事较高,不会使用电 脑 打 字 , 亦 不 会 手 写 执 行 申 请书。在该院诉讼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张某按照诉讼服务中心提供的执行申请书样本,使用语音同步转写设备“说写”了一份执行申请书,经过诉讼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的认真校对、排版,张某在执行申请书上签名、按印后,将执行申

请 书 交 给 了 立 案 法 官 。 张 某 表 示 ,这套语音转写服务平台真是便民利民。

2016 年 ,呼 伦 贝 尔 中 院 积 极 探索 尝 试 ,与 国 内 知 名 软 件 公 司 合 作开 发 庭 审 语 音 转 写 技 术 , 充 分 运用 到 全 市 法 院 审 判 及 各 类 会 议 等工 作 实 践 当 中 ,实 现 了 庭 审 及 会 议记 录 方 式 的 突 破 性 变 革 ,使 信 息 化技 术 成 为 法 院 审 判 、执 行 及 行 政 事务 工 作 开 展 的 助 推 剂 。在 此 基 础上,该院大胆探索,不断推广,将语音 转 写 技 术 应 用 到 便 民 服 务 领 域 ,为 当 事 人 的 诉 讼 活 动 提 供 了 真 正的便利。

近年来,呼伦贝尔中院全力推进人民法院信息化建设进程,用科技的力量助推诉讼服务向便捷化、便

民化方向发展。全市两级法院均开通网上立案平台,辖区 14 家基层法院之间实现了跨区域网上立案,为居住地与管辖法院不在同一地区的当 事 人 化 解 了 异 地 立 案 带 来 的 不便。搭建了公益律师服务平台,当事人可以通过电话和在线视频的形式与公益律师进行交流,由公益律师免费向当事人提供法律咨询、诉讼权利义务及风险告知、诉讼请求指导分析等服务。该院诉讼服务中心铺设了免费的 WIFI 平台、设立了

“ 呼 伦 贝 尔 市 中 级 法 院 诉 讼 服 务 中心 ” 微 信 公 众 号 , 还 配 备 了 叫 号机 、 便 民 自 助 服 务 终 端 等 智 能 设备,供当事人自助使用,为群众提供线上线下一体信息服务。

(倪志静 丁 可 王国庆)

四川省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

深化诉源治理

多元聚力解纷

案例172016年7月,四川省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正式推进诉

源治理,以法治化思维、专业化优势、开放化体系、多元化方式、智能化支撑,推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矛盾纠纷的预防与化解大格局,让纠纷止于未发、解于萌芽,取得了减少诉讼案件增量,节约司法资源,案件审判质效和司法公信力双提升的良好效果。2017年与2015年相比,成都21个基层法院有 17 个受理案件增幅放缓,增幅平均下降25.64个百分点。2018年1月至9月,成都两级法院受理案件增幅同比再下降13.71个百分点。

一、推动“三层”统筹,滤纠纷于诉外

聚焦重点产业、重大项目和纠纷多发领域,推动优质解纷资源共同参与纠纷的预防和化解。一是共谋解纷策略。主动服务特色主导产业发展和重大项目建设,助推主管行政部门、行业组织及相关社区协力推进涉产业项目纠纷的源头治理。二是共搭解纷平台。大力推动道交、劳动、房产、物业、家事等矛盾纠纷多发领域的联调共治,合力搭建多个专业化“一站式”纠纷联动预防化解平台。2016 年,在全国首创“和合智解”e 调解平台,平台汇集 86 个调解组织、479 名调解员,群众足不出户即可将纠纷便捷化解。截至2018年9月,已受理纠纷 1.89 万件,调解成功 1.36 万件,成功率达 72.09%。三是共增解纷力量。与成都市司法局联合推进律师参与调解工作,建立律师调解名册和工作细则;与成都市综治办、成都市司法局共建“人民调解员培训学校”,培育壮大人民调解力量。

二、推进“三治”融合,化纠纷于社区

融入成都市城乡社区发展治理、推动基层善治,将诉源治理纳入当地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打造高品质和谐宜居城乡社区。一是引导社区自治。在乡村“熟人社区”,培育发展“五老”调解员、说事评理员,构建以社会自治手段化解民间纠纷的新机制。在城市“陌生社区”,探索开展“社工调解”,并依托社区网格化治理机制,将排查、调解纠纷纳入社区网格员职责,推动调解工作向社区院落、楼栋、家庭延伸。二是指导社区法治。创建“无讼社区”机制,整合人民法庭与司法所人员、人民调解员、社区工作者深入社区开展法治服务。建立“基层法治指导员”制度,选拔资深法官结对街道社区,提供“一对一”法治指导。开办社区“法治诊所”,推动常发多发纠纷不出居民小区。三是教导社区德治。通过举行“牡丹讲坛”、设立“晓双工作室”等形式,每月选派法官走进基层社区开展法治教育讲座,“以案说法、以事普法、以理送法”,大力传播法治文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传统和谐文化,促进乡风文明、社区和谐,净化了部分民间涉法纠纷滋生的土壤。

三、促进“三调”并进,解纠纷于调解

主动对接、协同和引入优质调解资源,努力做强人民调解、做实行政调解、做优司法调解“三大防线”,有效引导纠纷通过调解方式化解。一是做强人民调解。加强对人民调解员的业务培训和指导,设立7个基层调解指导站,创新开办“人民调解员培训学校”线上平台,让人民调解员业务培训常态化。2016 年以来,成都两级法院共指导人民调解 3375 件,调解成功率达92.2%。二是做实行政调解。充分发挥相关行政职能部门解决所管理领域矛盾纠纷的主渠道作用。如成都两级法院搭建的道路交通事故纠纷“一站式”专业化纠纷预防和解决平台自2013年建成以来,通过公安机关、保险行业协会在前端共调解80余万件纠纷,有96%以上的纠纷化解在诉前。三是做优司法调解。在法院诉讼服务中心设立“律师工作站”,选聘包括行政调解、行业调解、人民调解等118个特邀调解组织和包含法学专家、律师、仲裁员、公证员等608名特邀调解员,积极参与司法调解。近两年,成都两级法院共开展调解14.73万件,引导5.35万件涉诉纠纷向特邀调解、专业调解分流。

四、坚持“三环”同抓,止纠纷于诉内

构建法院内部各环节、各审理阶段、不同审级之间的“案源治理”新机制,实现案件从立案、审判到执行各个环节的分流过滤与分层递减,促进生效裁判自动履行,减少二审案件、执行案件和涉诉信访,切实将进入诉讼的纠纷优质高效化解在诉内。一是夯实一审案件“案源治理”。有效适用小额诉讼程序,强化一审事实认定、证据裁判和法律适用功能,构建上诉案件中立评估机制、防范恶意诉讼机制和“上诉犹豫期”引导机制,将上诉较多的类案、案件上诉较多的承办法官纳入“重点案件、重点人员”管理,减少上诉案件。如成都中院牵头彻底化解3个历史遗留复杂案件,一次性解决由三个案件当事人分别就同一问题提起的总共 458 件各类一审、二审、再审案件。二是强化执行案件“案源治理”。建立诉讼中当事人主动履行引导机制、判后自动履行和不执行生效裁判风险及责任告知制度,促进当事人即时履行、自动履行。同时,加强立案、审判、执行联动,强化财产查控和保全,提前化解执行难案,助推“基本解决执行难”决战攻坚。三是狠抓涉法涉诉信访案件“案源治理”。探索信访化解与再审审查有机结合的工作模式,结合再审审查案件特征,通过案件审查听证做好释法明理,加强裁判文书说理,源头上减少涉诉信访问题。近两年,成都两级法院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分别同比下降12.89%、23.32%。

top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