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知識產權交易拓商機 -...

Post on 28-Aug-2020

2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s

Preview:

Click to see full reader

TRANSCRIPT

A●    2013年11月28日  星期四

A P Photon ics行政總裁劉錦潮表示,他早於4年前已預測 智 能 手 機 的 拍 照 功 能 愈 來 愈 強 , 甚 至 有 取 代 數 碼 相機 之 勢 。 適 逢 母 公 司 A P 集 團 與 香 港 應 用 科 技 研 究 院

(ASTRI)合作,得悉其擁有一項新型音圈馬達的科研技術,便以專利授權方式引入該技術,隨即展開技術優化及改良,並研製出光學防抖自動對焦音圈馬達。

引入科研技術 加快生產步伐    A P P h o t o n i c s 乃 美 國 跨 國 公 司 A P 集 團 的 成 員 之 一 , 於2009年8月成立,主力設計、研發和生產光學機械產品。劉錦潮指集團近年才開始拓展消費電子產品市場,所以產品和技術均需要較多的支援;透過專利授權快速引入科研技術,再配合AP集團在光學機械上的優勢和知識,不但可完善產品技術,更加快產品推出市場的步伐。  劉錦潮解釋,有別傳統組件的操作原理,該光學防抖自動對焦音圈馬達乃採用光學防抖配合自動對焦帶鏡片傾斜補償功能,即使移動中仍能快速對焦,同時可避免對焦時造成的模糊點,統一清晰度,而產品的功耗亦較低。    劉 錦 潮 深 信 , 手 機 防 抖 硬 體 是 未 來 發 展 大 趨 勢 , 功 能 是軟件不能代替的:「iPhone 5s也有防震功能,但在快速連拍

後,需要再用軟件整合,而且只限於照片,影片仍沒有辦法達致防震效果;很多同業仍採用傳統技術,所以拍照對焦的速度也較慢。」

取得專利授權  仍需優化改良  雖然引入專利授權技術,但劉錦潮指出,手機市場薄利多銷 , 既 要 抓 緊 時 機 推 出 市 場 , 又 要 大 量 生 產 。 「 最 初 有 客 人認同光學防抖自動對焦音圈馬達的市場潛力,要求取20粒作推廣,並向外找合作機會,當時要3至4天才可生產一粒,在

製作緊迫的情況下,迫使我們在生產上再創新。」    該 公 司 遂 研 發 高 效 能 的 半 自 動 化 生 產 , 以 創 新 的 矩 陣 形 式 , 進 行 不 同 微 細 配件的裝嵌,生產效率較傳統方法高50%。「 公 司 更 為 此 生 產 方 法 申 請 獨 家 專 利 , 為產 品 和 公 司 增 值 。 」 該 公 司 已 憑 此 快 速 技術,達致4個月逾800萬粒的產量,而此光

學 防 抖 自 動 對 焦 音 圈 馬 達 更 成 功 售 予 專 營 手 機 零 件 的 模 組 公司,經他們轉售給最終的客戶。

善用本地科研平台  抓緊商機  劉錦潮表示,香港有不少如ASTRI般的研發機構及公司, 加上本地科技專才水平不俗,香港的工程師視野廣闊又靈活,

並有不少國際經驗,因此集團不少研發工作仍在港進行;是次與ASTRI在專利產品上的合作,更得到拓展業務的機會。  他補充,公司仍不斷改良技術,滿足不同客戶的要求。為加強對技術的保護,該公司會先申請內地專利,再於其他地方申請,因為現時內地的專利申請期較短及費用較低,能讓產品盡快得到專利保護。可是為治本,劉錦潮認為,最有效的方法是同時優化技術及生產質量,令競爭對手不易跟上(坊間約需2至3年才能仿製生產),加上高技術產品的生產成本高,亦難以抄襲。  劉錦潮強調,善用專利授權引入科研技術乃拓展業務的第一步,往後仍須作多番技術優化及改良,以迎合市場需要。他認為香港在研發及貿易上擔當重要角色,除了擁有高水平科研人才外,香港的稅率較內地為低,僱員薪金制度亦較簡單,統統能為中小企提供有利的營商條件。

知識產權交易拓商機港企音圈馬達領先市場

  近年,知識產權交易愈趨活躍,並造就不少成功拓展業務的個案。香港企業愛佩儀光電技術有限公司(AP Photonics)因看準智能手機相機鏡頭的市場潛力,以專利授權方式引入新型音圈馬達科研技術作為研發基礎,進而改良及優化設計,其後推出自家高效能光學防抖自動對焦音圈馬達,應用於智能手機鏡頭,更獲得國際手機商如HTC和ZTE等採用。從今年3月到6月這4個月內,共生產逾800萬粒馬達。

宇東科技發展(Transpacific IP)是一家以亞洲為基地,提供全方位知識產權

(Intellectual Property,簡稱IP)策略服務的企業。公司成立於2004年,總部設於新加坡,目前於香港、台北、新竹、北京、上海及東京都設有辦事處。

本港拓IP貿易優勢強  宇東科技發展副總裁(業務開發)林樂堯認為,香港具備完善的法律制度、簡單的稅制以及優越的地理位置,有利接通IP的買家及賣家,因此有條件發展成為IP交易中心。  林樂堯又指出,香港十分重視知識產權 保 護 , 根 據 世 界 經 濟 論 壇 的 「 2 0 1 2 至2013年度全球競爭力報告」,本港在知識產權保護方面,於144個經濟體當中,排名第11。而香港有便利的融資平台,加上豐富的人才資源,包括精通中、英語的知識產權專才,都是香港發展IP貿易的優勢。  林樂堯表示,香港一直都有進行不同類型的知識產權貿易:「這些交易涵蓋版權、品牌授權和特許經營、設計以至技術轉移。2010年,香港出口到內地的技術,價值更高達10億美元,是內地第六大技術進口來源地。」他指亞洲地區,特別是來

自內地的IP買家不斷增加,相信亞洲很快會成為全球IP貿易的中心。

IP市場潛力不容忽視  林樂堯認為,許多本港的中小企仍然未意識到IP的重要,以及對企業價值有多大的影響。「IP貿易對香港的中小企來說仍然是新事物,但這個市場的增長潛力龐大,企業應該更重透過知識產權為企業創造價值,同時要學會保護所擁有的知識產權。」

   劉錦潮強調,善用專利授權引入科研技術乃拓展業務的第一步,往後仍須作多番技術優化及改良,以迎合市場需要。

香港貿易發展局助理總裁葉澤恩鼓勵企業把握本港在科研、創意產業、國際商貿及相關顧問服

務的優勢:「專利技術、創新科技等無形產品早已取代傳統的有形產品,成為企業的增長動力,知識產權交易正是企業的致勝之道。廠商和科研機構可透過知識產權專家,把技術授權、商品化,甚至物色買家或賣家,在推廣營銷的過程中更少走冤枉路。」

香港貿發局下月初將聯同香港特區政府和香港設計中心合辦第三屆「亞洲知識產權營商論壇」,論壇為期兩天,於灣仔會展舉行,屆時中小企可了解更多如何運用知識產權拓展業務的資訊。

▼    葉澤恩指知識產權交易是企業的致勝之道。

IP貿易新趨勢加深了解佔先機

   林樂堯認為香港在法律、稅制、人才以至地理位理方面,具備發展成IP交易中心的條件。

知識產權年度論壇掌握資訊拓展業務

  

用普通相機拍攝的照片(圖左),效果欠

佳;用安裝了光學防抖自動對焦音圈馬達

的相機拍攝(圖右),照片十分清晰。

   被HTC採用的光學防抖自動對焦音圈馬達。

top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