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病合理用药系列报道——抑郁症篇 信息速览 对抑郁...

Post on 19-Jan-2020

10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s

Preview:

Click to see full reader

TRANSCRIPT

本报北京讯 近日,《中国居民用药安全指导》一书由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该书让百姓安全用药一册通晓。

这本写给老百姓的家庭安全用药指南,包括药品的基本知识、常见的用药误区、常见疾病合理用药须知以及药品安全法律法规及维权知识四部分。该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深入浅出地解答了老百姓普遍关心的用药安全问题,例如:如何选购和储存药品,如何读懂药品说明书,以及正确的用药方法等。对于常见的用药误区和常见病用药须知,该书也进行了重点介绍。全书集科学性、可读性、实用性于一体,既适合普通人阅读,也可作为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医疗机构、健康教育机构的宣传资料。

据调查,我国城乡居民用药知识普遍匮乏,用药不规范现象普遍存在。2012年全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数据显示,能够正确阅读药品说明书的居民比例仅为15%;2012年,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共收到药品不良反应或事件报告120万余份;在全国合理用药网络知识竞赛中,只有6.3%的网友能够全部答对从试题库随机抽取的10道合理用药常识题。

由此可见,广大人民群众对安全、合理用药知识的需求十分迫切。《中国居民安全用药指导》一书的出版,有助于更好地普及药品安全常识,帮助群众识别真假,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营造人人关注药品安全的浓厚气氛。该书不仅是消费者的良师益友,也是监管部门与人民群众互相沟通理解的桥梁。 (张丹)

□ 本报记者 杨六香

近日,记者来到北京安定医院抑郁症治疗中心,对王威进行了采访。王威说:“2013年的Meta分析资料显示,中国大陆抑郁症的现患率为1.6%,年患病率2.3%,对于一个单独病种来说,这是一个比较高的水平了;目前全国地市级以上医院对抑郁症的识别率不到20%;患者发病后要么不去医院治疗,要么辗转于各综合医院进行治疗,最后才到专科医院进行诊治,这段时间平均在3年左右;现有的抑郁症患者中,只有不到3%的人接受了相关的药物治疗。”王威认为,这一系列的数字说明,抑郁症有很高的发病率、很低的识别率及就诊率,现状很让人痛心。

多种因素阻碍患者就医

有些报道把抑郁症描写成“心理的感冒”,而北京安定医院院长王刚主任医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这个比喻很不恰当。从疾病负担来讲,抑郁症导致的疾病负担比感冒大太多了。它不是单纯的情绪、心理问题,它确是一种有生物学基础的疾病。

王威告诉记者,从全球来说,预计到2020年,抑郁症在疾病负担上将会排在所有疾病的第二位。而具体到每位患者来说,该病带来的危害也是很大的。首先是对患者精神的折磨。患者会出现注意力下降、自责自罪、无用感、焦虑、悲观绝望等精神症状,生活和工作能力严重下降。其次是对机体的损害。患者会出现各种各样的躯体症状,比如表现为消化问题、心血管系统问题等等。最为严重的是,患者会因为悲观绝望或不想拖累家人等因素而自杀。

通过规范的治疗,抑郁症完全可以治愈,而且可以通过各种办法预防复发。但是什么因素影响到患者的就医和规范治疗呢?王威分析说,第一是病耻感。抑郁症属于精神疾病,要去精神病院去看病,很多病人会感觉到耻辱。这种病耻感在世界各国患者中都有,但是在中国患者中更为严重。第二跟疾病的特点有关。抑郁症有可能自发缓解,有自限性特点,特别是在疾病早期。这样就会给患者一个错觉,他会觉得这不是个事,过一段时间就好了;或者是通过各种各样的办法去跟疾病抗争,如,拼命地锻炼、旅游、禅修等等,并将疾病的自限性误以为是自己战胜了疾病。疾病的自限性特点,给患者造成很大的迷惑。所以,当他们的病情出现反复时,他们仍不会去找医生。疾病早期,自限性特点可能会明显一些,但是如果不进行治疗,以后再发作,会越来越重,持续时间越来越长,自限性的特点可能就不明显了。第三是一些躯体症状明显的患者,不会想到自己患的是抑郁症,如果就诊的综合医院的医师没有精神专业的相关知识,不能及时帮患者理清情况并建议其到专科医院就诊的话,患者的抑郁症诊治也会被延误。

当怀疑患了抑郁症时,要到专科医院做个检查,判断“是”或“不是”,“是”就进行正规治疗,“不是”就让自己少了一块心病,王威说这个过程很简单。王威常对患者说的话就是,抑郁症不是绝症,希望患者要有信心,希望家属们要及时引导患者来正规的医院门诊就诊,正视并积极应对,才能最大限度减少抑郁症带来的伤害。

药物治疗是基础

“对于抑郁症,药物治疗是基础。”王威告诉记者,目前治疗抑郁症的药种类很多,一线药有以下几类:5-HT(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是近年临床上广泛应用的抗抑郁药,具有疗效好,

不良反应小,耐受性好,服用方便等特点,常用的有: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氟伏沙明、西酞普兰和艾司西酞普兰;5-HT及NE(去甲肾上腺

素)再摄取抑制剂,代表药物主要有文拉法辛、度洛西汀;NE能和特异性5-HT能抗抑郁药,是近年开发的具有NE和5-HT双重作用机制的新型抗抑郁药,米氮平是代表药。

用药到两周末的时候,如果症状改善幅度能够达到 20%,就可以认为这种药是早期有效。用药的原则是尽量用单一药物治疗,药量给足疗效仍不好时,可换用其他药,而不是在原有用药的基础上增加另外一种药。王威说,简单地说就是A药效果不好时,可换用B药,而不是采取A药+B药的方式。当换药治疗还无效时,才考虑两种作用机制不同的抗抑郁药联合使用,一般不主张联用两种以上抗抑郁药。

王威说他们在门诊中经常会碰到一些患者,之前在非专科医院治疗抑郁症,同时服用了几种药。这类患者治疗起来更加麻烦,首先要帮患者减停之前服用的药物,这个过程本身就很复杂,最后才能回归到规范的疗程中,使治疗过程更长。因此,对抑郁症的治疗强调要尽早到专科医院进行正规的治疗。

对于治疗的时限,我国抑郁症治疗相关指南指出,抑郁症为高复发性疾病,目前倡导全程治疗。抑郁症的全程治疗分为:急性期治疗、巩固治疗和维持治疗三期。急性期治疗要控制症状,尽量达到临床痊愈。巩固期治疗至少4~9个月,在此期间患者病情不稳,复发风险较大。单次发作的抑郁症,50%~85%会有第2次发作,因此常需维持治疗以防止复发。维持治疗结束后,病情稳定者,可缓慢减药直至终止治疗,但应密切监测复发的早期征象,一旦发现有复发的早期征象,要迅速恢复原治疗。

抗抑郁药不会损伤大脑

由于存在各种各样的错误认识,在抑郁症的治疗当中,有一个大的问题,就是治疗的不系统、不规范。而导致不规范、不系统治疗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患者对所谓抑郁症治疗药物副作用的恐惧。

有些患者觉得抗抑郁药会导致肥胖,其实治疗抑郁症的药物有很多,但能引起肥胖的则很少。王威说,还有的患者认为,吃药会损

伤脑子。事实上,不积极进行药物治疗才会使脑子变坏。过去十几年的研究已经充分证实,抑郁症如果不经过系统治疗,会出现特定脑区的萎缩,而有效的药物治疗是可以逆转这些变化的。特别是过去20多年时间里,新药的研发进程加快,大量疗效好、副作用少的药物不断涌现。总体而言,和以前相比,治疗抑郁症药物的副作用明显减轻。抗抑郁药也不会成瘾,所谓成瘾,在精神科的治疗药物当中,比较常见的是安定类药物,这些药物在抑郁症的治

疗当中会应用,特别是伴发焦虑和睡眠障碍的时候,但是不会作为主要的治疗药物,医生只会短期使用。而安定类药物在短期使用当中的风险并不高。

慢病合理用药系列报道——抑郁症篇

漫画/赵天奇

对抑郁症,要正面宣战

合理用药 2017年3月 14日 星期二

HELI YONGYAO4责任编辑/吴晓川 版式/张妙婷 冯辉电话/(010)62213355-2555 E-mail:wuxc@cnpharm.com

延伸阅读

启程QC小组:

与时间赛跑的黑马

信息速览

在一个秋日,桂花绽放,沁香幽幽。阳光透过桂花树在水泥路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扬子江药业集团厂区静谧安详。此时,在提取车间办公室,启程QC小组组长率先打破了沉默:“我们开始分头行动,一定要攻克难关!”

这个难关就是困扰提取车间已久的银马稠膏收率偏低问题。由老中青三代组成的启程QC小组在岁月的洗礼下,既富有朝气,又成熟老练。不过,等待他们的将是一条充满挑战的征途。他们面对的是一个未知对手,他们攻克的是一个行业性难题。

末端因素分析成为此次任务的第一步,要综合考虑人、机、料、法、环、测各个环节、各道工序、各种因素。经过多次讨论,他们最终筛选出13种可能导致银马稠膏收率低的原因。

深秋的夜,有些寒意,却包含丰收气息。在万家灯火、亲朋团聚的时候,“启程”小组成员却在全力以赴地甄别那13种可能。在这个未知的世界里,他们必须探寻到最主要的因素,还必须有相应的事实依据作为支撑,有大量繁复的工作要做。于是,抽空喝上一口开水,就算是休息,早点回家休息更是奢望。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启程QC小组连续奋战3个夜晚之后,他们终于筛选出了3个影响收率的最主要因素。然而,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他们还要通过反复正交试验,才能找出

“真凶”。从第四个夜晚开始,他们又一头钻进实验室,奏响了瓶瓶罐罐交响曲。在几天后的一个晚上,他们通过正交试验,终于揪出“真凶”。所有的组员激动得热泪盈眶。这是幸福的泪,是那些废寝忘食的日日夜夜的写照,是对那些穷根溯源不懈追寻的报偿,更是对这次突破的最好慰藉。最终,在全国QC小组成果发表的竞技台上,启程QC小组成为一匹黑马,一举夺魁。

短暂的喜悦之后,启程QC小组恢复了一如既往的平静,他们将秉承不惧未来、不惧挑战、不畏困难的优秀品质,披荆斩棘,乘风破浪,创造更多的奇迹。 (秦滢)

“最近在工作中发现自

伤自杀的人数明显增多,看

到这些真的让人很痛心,本

来可以治好的抑郁症,为什

么非要让其发展到这步田

地呢?希望我们多多关心

身边人”。在“好大夫在线”

上,北京安定医院抑郁症治

疗中心的王威医生发出了这

样的感叹。

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抑郁症的治疗中还会

用到电疗和心理治疗。对于一些必须要进行快

速治疗的抑郁症患者来说,电疗是非常有效的。

比如,抑郁症木僵状态时,患者完全不能活动,也

无法服药,就需要采用电疗的方式缓解症状。再

比如,有的患者出现严重的自杀观念,用药物扭

转这种自杀观念可能需要花费很长时间,此时也

可以用到电疗。现在的电疗是在麻醉状态下实

施的,患者感觉不到痛苦。王威提醒,电疗相当

于一种手术操作,在手术之前医生要进行详细的

检查、准备,要让患者家属知情,获得其同意。

心理治疗也是一种很重要的方式,但抑郁症

需要在服药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治疗,否则会导致

患者延误治疗。

哪些因素影响药品不良反应自愿报告制度的落实?

答:自愿报告有它的局限性,影响药品不良反应自愿报告制度的因素有:

①不良反应报告率与药品的销售额有关。②报告率与药品上市时间的长短有关。③报告率也和同类老药的不良反应有关。

什么是药品不良反应信号?

答:药品不良反应信号是指从发展的趋势看,有可能发展为药品不良反应的药品不良事件。

它与药品不良事件不同之处在于,有可能确定为药品不良反应,但有待个例报告的积累与分析。有人给“药品不良反应信号”定义为报告药品不良反应与药物间的因果关系,此关系是未知或以前记录不全的,其作用为提示一种可能性,尚不是肯定的结论。

(国家总局药品评价中心供稿)

安全用药100问

电疗和心理疗法的应用

抑郁症“量化治疗”是我国抑郁症研究的新

成果。北京安定医院抑郁症治疗中心王刚凭借

在国外学到的先进疾病管理理念,结合我国精神

疾病的治疗模式,在国内首次提出抑郁症“量化

治疗”理念,他将心境障碍患者自我评估(Pa-

tient Report Outcome)概念纳入临床诊疗体系,

在中心开设了国内首个集抑郁症治疗、预防和随

访为一体的综合干预体系——抑郁症标准化评

估系统,并在我国人群中率先验证了“量化治疗”

技术的疗效与安全性。一改过去主观判断为主

导的“经验性治疗”模式,将抑郁症状进行客观而

精准的量化评估,以提高不同医院对抑郁症的诊

疗规范性,提升临床服务能力,降低治疗成本,减

轻国家和个人的疾病治疗负担。 (王威)

抑郁症“量化治疗”的提出

《中国居民用药安全指导》出版

top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