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三坊七巷 读懂“锡都” 市中 里...

Post on 11-Feb-2020

0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s

Preview:

Click to see full reader

TRANSCRIPT

假日生活假日生活 2015年 10月 6日 星期二66

福建福州市杨桥东路与达明路路口,往东人声

鼎沸,福州最著名商业街区之一的东街口坐落于此;

往西游客络绎,优美景色中是被誉为“福建园林明

珠”的西湖公园;往北食客不绝,数十家餐馆让这条

长不过几百米的小街成为福州市民心中的美食圣

地。就在这闹市环绕中,一片黑墙黛瓦安然矗立,这

里便是三坊七巷。

街坊纵横遗存古城棋盘格局

所谓三坊七巷,是指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与

杨桥巷、郎官巷、塔巷、黄巷、安民巷、宫巷、吉庇巷。

这个总面积达 127 公顷的景区,格局发轫于晋,形成

于唐末,至明清时达到鼎盛,是千年城市坊巷棋盘格

局的遗存地和精雕细琢明清民居建筑群展示地。三

坊七巷因其独特的坊巷格局、绝伦的建筑细节、醇厚

的历史积淀、密切的涉台联系,被誉为“里坊制度活

化石、明清建筑博物馆、近代名人聚居地、闽台渊源

彰显地”。

走进三坊七巷,数百座明清古建筑包蕴着浓浓

的福州地区建筑风格。街坊纵横、巷弄交错,石板路

径、黑墙黛瓦。高高的封火墙起伏跌宕,院落或数

落并排、或前后多进,院墙内庭院、厅堂、厢房、披

榭、花厅、书房、楼台、亭榭、假山、鱼池布局完美,

斗拱、雀替、锯花、柁墩、挂落、窗棂、门扉木刻和抱

鼓、柱础、踏跺、游廊石构件雕刻精美,简繁并济的

门罩、威严的墀头、墙堵的灰塑、飞檐的卷草、高翘

的鹊尾脊,无不凝结着福州先民建筑工艺的智慧结

晶。

从 街 头 至 巷 尾 ,三 条 长 坊 与 七 条 窄 巷 依 次 露

面。衣锦坊旧名通潮巷,古为水网交汇、河湾会潮之

地。水榭戏台位于衣锦坊 16 号,为清嘉庆进士郑鹏

程居宅,花厅内戏台三面临水,山石环绕,于方寸间

体现灵秀之气。池中蓄养锦鲤,水清不涸,与台上曼

妙曲声交相辉映;

文儒坊旧名山阴巷,北宋时因“海滨四先生”之

一、国子监祭酒郑穆居此,改名文儒坊。坊内镶着一

块光绪年间订立的文儒公约碑,以最朴素的方式进

行文明约定,并为坊间建筑的完好保存发挥着不可

言喻的功用;

光禄坊因坊内有“三山藏”之一的“闽山”,旧名

闽山坊。北宋熙宁年间,光禄卿程师孟游闽山法祥

寺,喜登池畔岩石上吟诗,寺僧遂名之为“光禄吟

台”,因之得名沿用至今……

细细品味,宛如穿越时空,一砖一瓦都有自己的

故事。

人文荟萃积淀历史文脉精髓

“一片福州三坊七巷,半部中国近现代史”,三坊

七巷的迷人之处,不仅在于精美绝伦的建筑,更有积

淀深厚的历史文化。

三坊七巷北侧入口,一栋坐西朝东的三进大院

坐落于此。“具有很典型的福州民宅特点,除中轴建筑

外,左右两旁还有许多自成院落的房屋,每个院落都

有水井;北院之西还横亘着一列坐西朝东的双层楼

房,楼房之西为花园。”冰心在《我的故乡》中的一段描

写,说的正是此地。

该故居原系林觉民祖辈七房人家(包括林长民)

聚居处。林觉民广州起义殉难后,林家避祸迁离,房

屋售予冰心祖父谢銮恩。谢家一直住至 20世纪 50年

代。冰心十一二岁时曾居此。此外,近代才女林徽因

作为林觉民的侄女曾在此居住。一处民居三个名人,

一栋大院正是三坊七巷历史文脉与人文精髓的一个

缩影。

唐末八姓入闽,三坊七巷即成为名儒学者的聚

集地,从唐代名儒黄璞到宋代“海滨四先生”陈襄、周

希孟、陈烈、郑穆,从明代不畏权贵的尚书林瀚到清代

民族英雄林则徐,三坊七巷是福州“海纳百川,有容乃

大”精神的最好诠释和代表。

时间脚步来到近代,三坊七巷街区内更是人文

荟萃。近代思想启蒙家严复,民国著名报人林白水,

辛亥革命志士林觉民、郑权、严骥、方声涛、方声洞,

现代著名经济学家陈岱孙,文化名人郁达夫、冰心、

林徽因、庐隐……每每在民族、国家危难之际,总有

三坊七巷人的身影涌现其间,为民族大义挺身而出。

重大事件中,同样有三坊七巷的身影。晋唐中

原 大 批 望 族 入 闽 ,宋 代 理 学 传 播 ,明 代 郑 和 下 西

洋,南明隆武政权建都,清初经学兴起,近代鸦片

战争五口通商,洋务运动开展,福州辛亥革命爆发

……在众多历史风云变幻中,三坊七巷时刻记录着

国运沧桑和人间爱恨情仇。

三招发力实现文物动态保护

闽都煌煌千载事,坊巷悠悠不尽情。浓缩古城

千年历史文脉的三坊七巷,文化空间独具特色,2011年 8 月,全国首座社区博物馆正式在此设立。

“文化内涵有传统性、活态性等特点,我们将通

过整理三坊七巷文化的内在精神内涵,不断挖掘其

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的丰富遗产。”三坊七巷保护

开发公司董事长谢谦华介绍,在“体验人文,消费文

化”理念下,用开发文化旅游产业的方式将三坊七巷

历史文化予以开放性展示保护,既满足了人们了解

历史文化的需求,又能满足文化产业发展的需要。

实现文物“动态保护”,三坊七巷以三招发力。

首先,恢复坊巷格局,重现历史风貌。通过对三

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鱼骨状”总体格局的恢复,对

传统建筑及街巷历史风貌的整治,对传统商业建筑

和公共建筑的保护、整治与修复,对传统院落园林

的整治与充分利用,展现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独

特的建筑、园林特色,凸显了其明清民居建筑博物

馆的历史价值与建筑风貌。

其次,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三坊七巷

保护修复过程中,注重传承与发展街区活态的历史

文化精髓,通过保护三坊七巷所蕴含的各项民俗活

动、民间曲艺、民间工艺、风味饮食等非物质文化遗

产,为深刻体验区域民俗文化等提供优良的环境、条

件与载体。一是制定优惠政策,积极吸引民间手工

艺入驻。目前,脱胎漆器、软木画、牛角梳、寿山石

刻、油纸伞、裱褙等具有代表意义的民间艺术已相继

入驻;二是以还原三坊七巷历史风俗为重点,结合每

个福州的民俗节日,积极开展各种特色民俗活动,使

三坊七巷逐渐成为福州传统文化的展示中心和交流

平台;三是还原了原有商业街市功能,通过优惠政策

使“米家船”和“青莲阁”裱褙店、“聚成堂”书坊、“木

金肉丸”“同利肉燕”“永和鱼丸”等原来的老字号陆

续回归。

再次,充分挖掘文化产业资源。三坊七巷作为

一个独具魅力的文化建筑群落,不仅仅是一街一坊

孤立的院落历史记忆,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三坊

七巷历代名宦文人辈出,围绕这些仕宦望族的就包

括了闽台及海外交流文化、船政文化、科举文化、

楹联诗学文化、刻书翻译文化等亚文化形态,还有

明清建筑艺术、城市坊巷建筑艺术、古典书画艺术、

漆器艺术、寿山石艺术等雅文化遗产,还有福州饮食

文化、花灯文化、曲艺文化、手工艺制作等多种民俗

文化。这些文化交相辉映,互相联系,共同构成了三

坊七巷文化发展的独特业态资源。三坊七巷文化产

业业态依托资源,将不同类型的经营形态按照“商

街、文坊、俗巷、杂边”布局,有机串联在三坊七巷历

史街区周围。

图①图②图③:三坊七巷街区

图④:衣锦坊内的水榭戏台

本报记者 钟自炜摄

福州三坊七巷

闹市中的

﹃里坊化石﹄

本报记者

钟自炜

城里的湖泊,总是和城市气质吻合得恰

到好处。“锡都”个旧,尤其如此。个旧的湖,

叫金湖。金湖的来历,还有点传奇。因为“这

金湖啊,是天上掉下来的。”

在 1954 年 8 月前,个旧并没有金湖。金

湖所在之处,原是座锡冶炼厂,周边采选的锡

矿粉到此经过高温冶炼成为“大锡”,行销国

际。可一场持续五六天的大雨,不仅将冶炼

厂 完 全 淹 没 ,还 留 下 了 一 个 硕 大 的 自 然 湖

泊。湖水体量巨大,当地无奈只能选择了放

弃炼厂,留下天上掉下的湖。

这无名湖泊又静静地等了 7 年,终于等

来了自己的名字。1961 年,巴金先生到个旧

体验生活,寻找创作灵感。听说了天上掉下

湖泊的故事,便为湖起名为“金湖”,将“金”的

阳刚和“湖”的温柔捏合在了这一池碧水中。

话分两头,先说锡都的阳刚。个旧开采

使用锡矿历史悠久,及至近代,个旧锡矿在世

界市场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掌控了个旧

锡矿,便意味着掌握了国际锡价。法国人将

米轨从越南一直修到个旧附近的蒙自碧色

寨,为垄断个旧锡矿做前期准备。对弱小的

本地工商业者而言,不靠坚船利炮,西方企业

一样可以挥舞着支票拿下“个旧”。

为了将自己的矿掌握在自己手中,一批

本地工商业者砸锅卖铁,集资修建了“个碧石

铁路”。为了掌握对铁路的运营权,加上资金

有限,“个碧石铁路”使用了更为狭窄的寸轨,

通过寸轨,既可以将大锡运到碧色寨远销国

际,也能运到石屏满足国内市场需求,跨国企

业想借故压价不再容易。

如今,铮铮铁骨铸就的米轨、寸轨铁路已

经被运量更大、速度更快的准轨蒙河铁路替

代。部分米轨如今已经成为旅游线,而保留

下的极少部分寸轨,则静静地躺在金湖西岸。

骨子里的阳刚,不可或缺;而外在的温

柔,却让世界更为和谐。面对天降暴雨,个旧

人没有以暴制暴,而是因势利导,选择包容。

自然送给个旧暴雨,个旧人却收下了一座金

湖,又为湖做了泄洪槽、截污管,自上世纪 90年代以降,个旧金湖真正成了城市景观湖。

自从有了湖,个旧城的气质就不太一样

了。一碧“金湖”,宛若个旧的明眸,盈满了

“锡都”的柔情。城市不聒噪,市民更友好,即

便是鸟儿,也愿来此栖息。雕塑家刘开渠先

生到个旧时,惊叹这高峡小城竟有着西湖般

的美景,赞美“这里是中国的佛罗伦萨”。

金湖沿岸,体育馆、网球馆、健步道,每逢

傍晚,这里便成了城市健身广场;而金湖本

身,更成为市民的免费游泳馆。不管是坐在

金湖旁打牌的一家四口,还是聚一起跳广场

舞的耄耋老人,漫步金湖,即便你是外乡人,

也总能感受到来自当地人的那份亲和力,而

当地人彼此间的寒暄,更是让人感受到小城

市的那份自在轻松。

清澈的湖水,甘甜的矿泉,宽阔的大屯

海,翠绿的白云山……纵然没有酒吧的灯红

酒绿,还有夕阳下停驻湖边的采矿船。对正

在从矿产城市转型的个旧来说,金湖为个旧

发展提供了另外的思路——从不断向自然索

取转向和自然和谐相处。

透过金湖

读懂“锡都”本报记者 杨文明

秋天的辽宁本溪,红叶漫山遍野,形成了

本溪山区特有的季节景观,慕名前来的游客

络绎不绝。

置身于红叶之中,静听溪水吟唱,仰望

阳光透过叶子洒下的五彩之光,大自然的惊

艳之美沁人心脾。

本溪红叶最佳赏红季节是在每年的 9 月

下旬至 10 月中旬之前,在半个多月的红叶观

赏期里,红、黄、绿各色树叶挂在枝头或飘在

沟底溪畔,颜色极为丰富。公路两边的山峦

就像多彩风姿、不断更换背景的舞台,穿行其

中,恍若融入了一幅味浓而悠长的油画。

辽宁本溪

红叶染金秋本报记者 李维娜摄影报道

②②

①①

③③

④④

浓缩福州古城千年历史文脉的三坊七巷,文化空间独具特色,

2011 年 8 月,全国首座社区博物馆正式在此设立。“体验人文,消费文

化”,通过恢复坊巷格局重现历史风貌、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充分挖掘文化产业资源,实现了文物的“动态保护”。

责任编辑:王子潇

本版制图:蔡华伟

top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