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界观潮...

Post on 23-Oct-2020

0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s

Preview:

Click to see full reader

TRANSCRIPT

  • ●● ●● ●●

    精彩周末/读书观影│292019年 10月 18日 星期五责任编辑 赵立功hnrbdsgy@sina.com

    新作评论

    弗雷德里克·皮耶鲁齐是法国原阿尔斯通集团锅炉部全球负责人,在 2013年抵达美国

    纽约肯尼迪国际机场时被美国联邦调查局探员逮捕,并被起诉入狱。这场抓捕不仅仅是针对他个人的行为,而是美国政府针对法国阿尔斯通的系列行动之一,此后的2014年,阿尔斯通这家曾经横跨全球电力能源与轨道交通行业的商业巨头,被美国通用电气收购并“肢解”。2018年 9月,皮耶鲁齐出狱后,写作此书,以身陷囹圄的亲身经历披露了美国利用《反海外腐败法》打击美国企业竞争对手的内幕。

    《美国陷阱》

    [法]弗雷德里克·皮耶鲁齐著中信出版集团2019年5月出版

    这是一本极具中国风的古诗词美绘本,也是一本有声书,融读诗、识字、赏析、情境音

    效、童声朗诵、启发思考、阅读互动等功能于一体。由 20首中国古典诗词和 20种四时风物组成,一首诗配一种风物,画面以儿童视角构图,根据诗的意境创编绘本式的语言,展现了儿童身边的春夏秋冬和四时美好,让幼儿在花鸟虫鱼、飞禽走兽中悄然走进诗词的世界,不知不觉中接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熏染。9

    《读给孩子听的四季诗词》

    张克中编著江苏教育出版社2019年2月出版

    书人书话

    本书是著名诗人王绶青的一部“自诗自书”集。王绶青曾任河南省作协主席、《莽

    原》杂志主编,是起步于上世纪 50年代中期的一位享有全国声誉的当代中国重要诗人,其诗作歌颂祖国壮丽山水和社会主义建设、生活图景,作品曾选入《中国新文艺大系·诗歌卷》《中国百年新诗选》等,并被收入高校教材。本书收录了作者 35首诗歌作品,多采用“新古体”形式,歌颂家乡卫辉的山水人文。诗歌作品之外,本书的构成还有作者对这些诗歌亲笔书写的书法作品,并结合了对每首诗的注解文字和有关图片。诗、注、书、图,构成了此书的“四美”。

    《家国情怀抒乡愁》

    王绶青著河南人民出版社2019年9月出版

    随着一系列国家战略的密集叠加和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深入推进,郑州的发展迎来

    空前历史机遇。尤其是国家明确支持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是国家赋予的新定位,是郑州发展的新机遇。全书以25个专题,从千年“创世王都”的厚重历史到郑东新区的现代形象,从国际综合交通枢纽的打造到对外开放高地的形成,从国际商都的功能迭代到“万亿俱乐部”的实力跨越,阐述了郑州为什么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讲述了郑州迈入国家中心城市的诸多精彩故事。

    《迈入国家中心城市 郑州为什么中》

    杜西惠编著河南人民出版社2019年9月出版

    好书推荐

    □杜浩

    2019 年国庆档影片创造了中国电影新纪录——档期电

    影票房累计突破 50亿元大关,成为票房最高的国庆档。

    在票房取得新高的同时,《我和我的祖国》《中国机长》

    《攀登者》等主旋律大片收获好评如潮,激发了观众的爱国

    热情,奏响了爱国主义主旋律……

    近年来,主旋律电影开始探索与商业类型片的结合,在

    唱响时代主旋律的同时,贴近主流观众审美,将中国精神、

    艺术理念和市场意识充分结合,被称为“新主流电影”。这

    些主旋律大片,艺术审美和商业票房获得双丰收,印证了国

    产影片整体质量水平的提升,也推动了中国电影“走出去”

    步伐加快。

    这些主旋律影片或说“新主流大片”,为什么受到市场

    和观众的欢迎,为什么能够做到电影艺术的审美和商业高

    票房收入的统一?

    献礼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的主旋律影片《我和我的祖

    国》,由 7 位导演拍摄的 7 个短片组成,重现了身处祖国大事

    件瞬间的个体经历。这部影片一改以大人物展现大事件的

    主旋律电影常用的表达方式,通过普通人的视角展现时代

    变革,将个人际遇与国家发展紧密相连,使观众产生强烈共

    鸣。《我和我的祖国》代表了新主流电影的积极探索,摒弃生

    硬煽情,用创新表达方式讲述中国故事,追求与观众形成共

    情共感,拓宽了主旋律影片的创作边界。

    《中国机长》《攀登者》均改编自真实事件。《中国机长》

    改编自 2018年四川航空的航班紧急备降事件。这个事件自

    身具有极高的惊险度,影片不论从场景打造还是事件经过

    均高度还原,加上演员的细腻演绎,使观众高呼具有极强临

    场感,观影时“一边心跳加速,一边眼含热泪”,审美体验强

    烈。《攀登者》展现的是国产电影少有涉及的登山题材,它讲

    述了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登山队员两次攀登珠穆朗玛

    峰的故事。观众看到影片中惊险的登山场面,感受到勇挑

    家国责任的豪情,无不心潮澎湃,心中充溢爱国情怀。

    这些主旋律大片收获好评如潮,能够火爆市场,受观众

    热捧,这是坚持家国情怀、艺术理想和审美原则以及创新精

    神追求的必然结果。这也说明,中国主旋律大片的拍摄制

    作,是能够在艺术价值和商业票房方面达到双赢和统一的。

    今年国庆档主旋律电影作品,高度激发了观众欣赏的

    热情,获得积极关注,产生了广泛影响,证明了主旋律作品

    的影响力和文化价值。这对今后主旋律影片的拍摄带来了

    积极的启示。9

    □李辉

    作家步兵的长篇小说《坚守》是延边大学出版社“喝彩中国——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系列丛书”的一种,是一部描绘改革开放的青春恋曲。主人公陆小军是一位坚守热土、驾驭命运的新时代年轻人,其经历也是对平凡世界中人们适应农村变迁、顺应时代热潮的一幅素描抑或一段记录。

    《坚守》从陆小军大学毕业没有考上省选调生的痛苦和纠结落墨,脉络清晰地描写他离开企业面临考研抉择时的矛盾冲突。在山重水复疑无路中出现转机,陆小军抓住机遇考上大学生村官,在乡村这一“神经末梢”开始坚守和奋进。从二郎村的村民“不把他当外人”,红白事儿叫上他帮忙,到养殖户刘俊力和他成为亲密朋友与合作伙伴;从他深入调查不怕冷遇最终促成村里成立合作社,再到化解难题赢得县乡干部众口一声的认可,《坚守》如同一部有声有色的“考研指南”,对农村大学生村官初入“农村大学”如何做足做实“功课”,把中原热土作为“试卷”一一破题进行细腻刻画,作者若无基层党组织的工作体验,很难为我们展现新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经济建设、乡风文明建设、社会转

    型、大学生成长这样一幅波澜壮阔的时代画卷。曾几何时,在充满霓虹色的城市生活的比对下,乡村的

    空间一度黯然,很多农村出现的“空心村”“空巢老人”“留守儿童”,是城乡文明发生碰撞随处可见的场景。而大学生村官这一新生事物的出现,无疑为“空心”的村庄增加了“初心”的活力。考研失败的陆小军在农村“考研”成功,在基层公务员考试中顺利过关,从另一层面也启示当前面临人生抉择的大学毕业生,无论考研还是考公务员,都没有终南捷径,不牢记“初心”而心猿意马,最容易考场“落马”。只有真正懂得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在社会变革中方能顺应时代潮流。

    读《坚守》给我这样的感觉,人生如河,无论浩荡或卑微,只有无惧蜿蜒、不辞细流,才能渐入佳境,融入时代大潮。《坚守》的作者以“步兵”作为笔名,或许正是基于这方面的考虑吧。他把炽热的情感倾注在这片土地,用手中的笔为中原更加出彩泼洒了一幅坚守初心、激情奋斗的人生画图。

    农,天下之大业也。面对现代化迅猛发展的态势,希望更多的作家将创作的目光聚焦中原这片厚重的土地,塑造更多中原儿女自信、豪迈、乐观、无私、勇敢的群像,挖掘更多河南人民添彩中原、坚韧向上的奋斗精神,为中原乡村添彩,为中原儿女立传,为新时代中原火热奔腾的图景造像。9

    □张娟

    《旅馆里发生了什么》是王安忆最新出版的自选散文集,河南文艺出版社“小说家的散文”丛书中的一本。这部集子的所有作品,都是之前从未收入合集的,精选了作者 2017年 1月至 2018年 12月写作的随笔,包括游记、书评、序跋、访谈四部分。字里行间尽显作家对世界、对世情的幽微洞察,其感性的体察,理性的思考,独到而深刻。

    她写读书笔记,不拘一格,深入浅出,都是从自己的创作实践、阅读实践出发,由一部作品,一个作家的创作,如大赋一般,铺排开来。收在这本书里的阅读笔记跟伍尔夫的书评风格有点相似,又不同,写一种类型的小说,考虑一个时代的创作特点。这大概是由于时代已经从伍尔夫的维多利亚女王时代走到了当下。在伍尔夫因为严重抑郁症,口袋里装满石头走下泰晤士河的时代,现代主义刚刚开辟鸿蒙,而当下,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各种观念纷披,多元共生。王安忆的阅读笔记里,议题没有宏大公共到托尔斯泰、陀氏等事关整个人类阅读史最高阶的创制,而对女性身份以及女性所处时代更多了一些理性的分析和肯定。她写萨拉·沃特斯,这个“当今或者英语作家中最会讲故事”的人,她的好奇点跟普通的读者又不太一样,她盘玩着那些作品:《小小陌生人》《指匠》《房客》《轻舔丝绒》《灵契》……分析推动它们产生的时代背景,它们行进的推动力,它们作为类型小说跟艾丽丝·门罗这样的严肃文学作品在模式上有什么区别。拿叙述背景、人物身份相当的《小小陌生人》跟阿加莎·克里斯蒂的《罗杰·艾克罗伊德谋杀案》作比,称量它们在情节上的破绽,模式上的更进。

    在我看来,序、跋集合而成的篇目,一般都是一个作家创作力之维的最低洼处,因为会有很多应景之作、应制之作。而这本书里入选的这一部分序跋,光彩熠熠,有很多熟悉的人和熟悉的书的身影,有丰富的信息量,有感人的责任心,有鲜明的爱憎,有给人教益的价值判断。这一定就是作家的认真了,每一次文字表现都因了这样的认真,令人动心。

    王安忆的写作中,始终把一样东西端得很稳,那就是平等。她待文章中出现的人物是平等的,无论是取得了怎样大成就的人物,比如在美遇到的王鼎钧,或者在自己心中分量极重的母亲茹志鹃,或者被姜文买走作品《侠隐》的作家张北海……都是娓娓道来、不卑不亢。她待这部作品的读者更是如此,相信读这部作品的任何人都会被王安忆叙述时的谦和平静打动,她是有大智慧的人。

    有人说文学作品分为四级:能品,妙品,神品,逸品。最高级的逸品,是写出了哲学的作品,它的价值判断指向是人之终极价值。《旅馆里发生了什么》篇篇都可说是逸品。首先,这些作品真。真如夺目的钻石,澄澈无比;其次,篇篇都背倚作者自己的价值判断。这判断不囿于一时一地一种价值观,它丰富恢弘,容量气度皆在上乘;再有,作品朴素大方。言辞中的落落大方、谦和有度,不是普通执笔者能有的。

    “小说家的散文”到王安忆这里,真是实至名归,且让我们在这部节制、纯净的散文合集里,读读除了将人生托出去给小说,又在一本散文集中和盘托出自己的、丰饶的王安忆。9

    《犯罪现场》:或许是今年最好的古天乐

    □许民彤

    北京时间 10 月 10 日晚,2019 年诺贝尔文学奖揭晓:波兰作家奥尔加·托卡尔丘克获 2018 年诺贝尔文学奖,奥地利作家彼得·汉德克获 2019年诺贝尔文学奖。

    每年 10月诺贝尔文学奖开奖,都成为文学界、读书界的热点。因为,诺贝尔文学奖开奖,哪国哪位作家获奖,意味着出版界会迎来诺奖作家作品的出版高潮。

    比如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很多人欢欣鼓舞,市场上莫言的图书热卖,书店莫言作品纷纷告罄,出版社忙不迭推莫言最新文集……再比如美国民谣艺术家鲍勃·迪伦获 2016 年诺贝尔文学奖,鲍勃·迪伦相关作品销量在电商平台上一路飙升,库存不足;两家出版机构则决定紧急加印已引进出版的有关这位诺奖得主的作品。

    有评论家总结上述现象,说这是出版界的“诺奖效应”,因此这次颁发的 2018 年、2019 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分别由波兰作家、奥地利作家获得,则意味着至少有

    两家出版机构会“过大年”。对于每年“诺奖”颁奖期的这种出版界、读书界的

    “诺奖效应”,社会是充满了争议的。有人认为,读书不必跟风追逐热点,阅读不必局限于“诺奖”;也有人认为

    “获诺奖并不一定代表作品就有了销量保证”;更有人干脆表示,这是对商业利益的追求,与文学无关……

    尽管充满争议,但我们不能否认诺贝尔文学奖是一个世界知名的文学奖项,“诺奖”得主及其作品,在短时间得到强烈关注,也是正常的文化现象。有的出版社在诺奖作家获奖之前,便引进了其作品,获奖之后继续加印,这在客观上收到了介绍文学作品、介绍作家的效果。

    “诺奖”的真正意义,是对作家文学价值的发现。有些作家经过“诺奖”的推荐,获得大家关注,作品也会受到重视并被重新解读,这使我们更有机会来挖掘获奖作家作品的文学性。而对读者来说,受“诺奖效应”影响,关注一下文学、关注一下阅读,其积极的文学意义、阅读意义,也显而易见。9

    中原乡土 青春风景在一本散文里和盘托出自己

    《旅馆里发生了什么》,王安忆著,河南文艺出版社2019年8月出版

    书界观潮

    怎样看待读书界的“诺奖效应”

    国庆档“主旋律大片”何以能创造奇迹?

    上图左:201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波兰作家奥尔加·托卡尔丘克;上图右:2019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奥地利作家彼得·汉德克

    周末侃影

    □黑王辉

    本月,已近知天命之年的古天乐主演的港片《犯罪现场》

    上映,这已是今年上映的他主演的第六部电影了,也或许是

    他今年最好的电影。影片设计了这样的悬念:抢劫珠宝的匪

    徒身亡,赃物不翼而飞,只有一只鹦鹉算是“目击证人”。警

    方怀疑是匪首汪新元所为,殊不知,他也是被人做了局。

    《犯罪现场》没有使用港片常有的非黑即白的人物塑造

    手法,其中的人物性格是复杂多元的。警察林法梁,虽欠下

    巨额高利贷,却很有爱心,收养无家可归的流浪猫;珠宝店

    女店员杨见珊,正义感十足,敢于和匪徒作斗争,却因在这

    次事故中残疾,之后性情大变,和男友展开报复等。

    尤为难得的是,《犯罪现场》给古天乐的发挥空间相当

    大,由他饰演的汪新元,饱受精神疾病的困扰,长期服用药

    物;为人讲义气,却未能得到相应的回报;虽是匪徒,却将眼

    角膜捐献给女房东。如此复杂的角色,对古天乐来说,是一

    大考验。还好,他在《犯罪现场》里的表现,虽比在《杀破狼·贪狼》里的寻女之艰、失女之痛差了一些,但比《反贪风暴》

    和《追龙 2》里的表演更有层次感。亦邪亦正的汪新元,为影

    片带来一抹柔情。9

top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