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ushu 乡村的艺术化呈现 -...

Post on 03-Aug-2020

23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s

Preview:

Click to see full reader

TRANSCRIPT

MINBEIDAILY2018.11.13星期二

07责任校对:姚俊云

电话:8827770副刊部主办

责任编辑:王筱莹 读 书DUSHU

电子信箱:mbrbwyfk@163.com【 】

日记,本是很私密的物件,但蒋勋却把《池上日记》写得开诚布公,书中种种关于原始农耕、自然山水、艺术名作的美学漫谈,让人觉得是在读一本高格调的推介乡村旅游的册子,不由得心生了往乡村去进

行一次沉浸式体验的想法。《池上日记》,正如书名,记录的是作者

蒋勋在池上村生活的点滴,其中有山水自然激发下的艺术漫谈“山影水田”,也有日常琐碎的片段记录“日光四季”。但在书中诸多叙事中,印象最深的,还是开篇自序“人在池上”的第一章节——驻村。这个在我看来多与“干部”“帮扶”“脱贫”联想在一起,还带点政治气息的词汇,却在蒋勋的描述下变得诗意。因为蒋勋笔下的“驻村”,是从池上农田中举办的一场诗歌演奏会开始,一大片翠绿稻田中央,钢琴家正在弹奏乐曲,图文并茂,令人向往。再往后,便是“春耕”朗读诗,碰上滂沱大雨,却有观众站立远处斜坡草地上聆听——“诗句的声音在大雨哗哗的节奏里,也变成雨声的一部分”,这种情景交融,相互渗透帮衬的美,成就了乡村旷野、山水自然永远写不尽、读不

完的诗歌。前些日子,跟随媒体同行和名作家到

闽北乡村调研采风,一行人对政和念山开发旅游印象颇深。在与一位编剧前辈谈及乡村旅游的话题时,她多次提到了“艺术化”一词。的确,乡村之美在于原始,在于向外来人呈现当地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但问题是如何呈现,才会既能产生共鸣又有美感呢?我想就是她所读的“艺术化”了,这大概也是政和念山能打动游者的关键之一。念山云上梯田,从名称上看就是一种美的感受,金灿灿的稻田接连绿山蓝天,游客打着稻谷、晾晒茶果、挥毫楼阁,这就是一种艺术追求,一种美的体验。

世间之人均向美而生,追美而去。熟悉蒋勋,是从他的《孤独六讲》开始,他总擅于以文、以画阐释生活之美与生命之好。他写过小说、散文、诗歌、艺术史以及美学

论述,无论什么题材,字里行间中感受到的是“美的存在”和“富足的灵魂”。正如读过这本《池上日记》,你会觉得再日常不过的云,经蒋勋的书写后也变得珍奇惊异。比如“台风前夜,纵谷刮起焚风,天空中出现紫灰血红色火烧云,华丽灿烂如死亡的诗句”,这是似曾相识的历史或是神话,特洛伊的英雄,看过屠城前的火烧云,像荷马盲人眼里闪过的惊慌;比如还有一篇专门写云的章节,章节标题就是《云》,蒋勋记录下了从池上到俄罗斯的路程中对云的观察,提出“池上的云散了,会去哪里?岛屿的云散了,又会去哪里?”的猜想。

不过,此书于我而言还是有个小缺憾:精美设计的内页版式,偶尔出现那么几张因像素不高而模糊呈现的图片。这着实是不太符合蒋勋对美学追求的高标准,也给《池上日记》这本书减了不少分。

乡村的艺术化呈现——读蒋勋《池上日记》有感

□吴建琼

回忆里,我记得我养的第一只猫是八岁时,大姨家的白猫,当时跟我很久,也曾多次被它咬伤过,但最有印象的猫,可能还是它。我也记得这只白猫去了后,我央求家人再买一只猫,而猫不是买的,是别人送的,外婆还拿了包盐巴给别人,现在想想,这或许就是“聘猫”了。

原本想在书里看看猫,结果看到了满篇的好诗,如写下“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的宋诗“开山始祖”梅尧臣,如七岁就能写下“吹笛风斜隔岸闻”的黄庭坚,甚至诗句比“绿蚁新醅酒”还写意的“好诗读罢倚团蒲,唧唧铜瓶沸地炉。天气稍寒吾不出,氍毹分坐与狸奴。”的刘仲尹……

虽然自古有言“女不养狗,男不养猫”之说,但从这本书里来看,养猫的诗人学者真的很多。他们跻身“猫奴”行列,与猫作伴,“他们养的,哪里是猫,明明是不为人知的寂寞,是求而不得的温暖,是在人世间坚持下去的信念。”

虽然张舜民的猫傲娇,林逋的猫调皮,陆游的猫好吃懒做……但他们依旧甘为“铲屎官”,与它们相伴相守。

作者也是性情中人,在谈及陆游的一生时,也感慨他官至宝章阁待制,一出世就名震天下,不管是存世诗词,还是气节上,都非常值得让人尊重,而唯独在感情方面,陆游比较失意,我看完书,犹记得最后她说:“如果不是雪儿在他生命的最后给予的那点暖色,陆游这一

生自唐婉去后,就不曾圆满过。”而雪儿是谁,是他笔下那个“薄荷时时醉,氍毹夜夜温”的小家伙,也是那个“汝计则善矣,我忧难具陈。”的无可奈何。在我印象中,陆放翁是非常大气的,尤其是《示儿》或者是那句“铁马冰河入梦来”。在作者比较,却是一个感性的老人家,为了一只好吃懒做的猫时而喜时而忧,真的很是难得。

而这本书也并非闲趣地只说猫,比如:生前没荣耀,死后没名气,年轻时没红颜陪伴,年老时没指名徒弟传承,唯一有的,也就是一只白猫的梅尧臣;还有,上任做了怪异的梦,不仅找回了生前的老家,还找到了生前的母亲的黄庭坚;甚至,“任职七天,言事达六十章”的张舜民,还有老舍在诗文集中写的“舍猫小球昨与情郎同逃,糊涂人有糊涂猫,合并声

明。”……这些实在太可爱了。作者写的不仅仅是爱猫人,还有通过猫咪去窥视那些文采斐然的文

人,究竟有怎样的生活艺术,《不如撸猫去》写的就是一本从古至今文人与猫的故事,共有三十篇,篇篇都有亮点之色,从清傲气节的陈著到永远的少年梁实秋,从硬汉海明威,到缺爱的夏目漱石,从爱玩的朱瞻基到温情而寂寞的老舍……

这里的文字如猫爪,挠心挠人,时时撩拨你,文字不做作,引用的诗句和典故也恰到好处,虽然有许多知道的事,但再看“温故而知新”,很有新意。值得一看。

猫与历代文人的故事

——评《不如撸猫去》

琳琅

夜里又读《平凡的世界》,作家路遥把国家大事、政治形势、家族矛盾、农民生活的艰辛、新一代的感情纠葛,以及黄土高原古朴的道德风尚、生活习俗都真实而细腻地描绘了出来,构成了一幅上世纪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农村生活的一幅画卷。既透露出作者对家乡父老温馨动人的情愫,又体现了作者对生活、对社会,对历史、对人生富于哲理性的深刻思考与理解,读来严峻悲壮、真切动人。

书中孙少平最打动我。他极好地演绎了从平凡到不平凡的蜕变,他丰富的人生阅历和丰盈的心路历程值得我们去思索和学习。

孙少平只是一位生于双水村的普通农家子弟,他出身卑微,经历了无数的困苦。但他不甘囿于狭小的天地,渴望改变自己。

贫穷的孙少平在高中时代认识了田晓霞,晓霞会常借书和报纸给少平看,慢慢地,书成为少平贫瘠生活的伴侣,滋养着他的精神世界。他成熟、不随波逐流,总有自己的见解,并且有着高于同龄人的思想境界。可见读书何其重要,它可以改变人们惯常的思维方式,甚至改变人生轨迹。

如果少平没有读那么多书,双水村就是他的全部世界,他会是黄土高原上一个普通的庄稼人,每天的任务就是拯救家里的烂包光景。为了生存,庄稼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他们的生命庄严忠实。为自己和儿女活下去,从不逃避勤奋劳作。庄稼人的品质无疑也令人感佩。但是,一个人立于世,并不仅仅只为了生存。理想的生活呢?精神的追求呢?不甘庸碌的少平,因为书的瑰丽世界激发了它更高的追求,他希望见识更大的世界,哪怕只是在黄原城做一个揽工汉。

成为揽工汉后,少平继续每天面对工作和生活上纷至沓来的艰辛,但他依然坚持夜间挑灯读书。“因为你能痛苦,就说明你对生活还抱有希望”,少平内心的独白激励着自己。“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对于智者和强者,艰辛困苦不是生活沉沦的滔天洪水,而是孕育希望和美好的沃土。

再到后来,少平怀揣着梦想,赤手空拳来到桐城。在僻远的大牙湾煤矿,成为了一名煤矿工人,他的身份发生了改变。但是日子似乎依然枯燥而单调。每天天微亮就下井,夜晚才结束工作,每天都在暗无天日里度过。现在的我们看来无法理解吧,少平似乎是到处找罪受。

他的哥哥孙少安说他做出这些决定可能是书读太多了。这些话有些幽默,但这确实是最合理也最无奈的说法了。

一次偶然坐火车时,他意识到如果没有煤矿,火车也不会动起来的。这让他突然感到自己的劳动是有价值的,自己的每一天过的都是有意义的。但回到现实里,旁人和火车站工作人员对他都是鄙夷的。他委屈啊!他多么希望能被尊重。不过他很幸运,因为有田晓霞能读懂他的精神世界。所以对这世界,他依然温柔以待,也准备继续学习,报考煤炭大学……最后,孙少平还是选择回到大牙湾照顾那母子俩。他最终奔向了伟大,一种不需要被理解的伟大。

世界很精彩,但对于普罗大众,终归是一个平凡的世界。无论面对怎样的艰难困苦,绝不怨天忧人,自怨自艾。一沙一世界,孙少平是一个时代的缩影,从他的身上让我们看到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的努力,他教会我们在这平凡的世界里,即使低至尘埃,也要让理想之花绽放!

花开在平凡的世界里——重读《平凡的世界》

□范惠玲

新书快递

作者:王宏甲出版社:中译出版社出版年:2016年4月页数:452页定价:42.8元《宋慈大传》以长篇的

形式,为读者再现了南宋著名法医学家宋慈刚正不阿,洗冤除暴的一生。作品的主人公是一位一生都同“洗冤”联系在一起的人;是一位关心民瘼、敢于洗雪冤假错案的大法官。通过他,让人们懂得:“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不难于听言,而难于言之必效”。通过他,让人们知道:平反冤案和避免冤案,不仅需要刑侦技术,更需要道德良心。通过他,更让人们清楚:无论任何朝代,不能只把希望寄托在清官身上,重要的是致力于建立健全法制。

宋慈大传

作者:邱贵平出版社:海峡文艺出版社出版年:2017年10月定价:48.00元《红道》是一部力求出

彩出新的红色题材长篇小说。生动展现光泽、闽北、福建红色革命史,让人们不忘初心。小说采用“组装式”结构和多维度叙述,生动细腻地再现那段血与火的峥嵘岁月。

红 道

作者:刘慈欣/韩松选编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出版年:2018年11月译者:宝树/等页数:437页定价:52元

收入中国及世界著名科幻作家经典短篇作品。其中所选作品侧重于描述科技创造新世界,在表现科学内容的同时,也能够将科学知识转化为鲜明生动的文学形象。书中充满科幻的诗意,有不同于传统诗意的广阔宏伟,有许多全新的来自科幻想象的美和意境,旨在引领孩子们走进科幻世界,让人生和未来增添更多的可能性。

给孩子的科幻

作者:[英]威廉?透纳 绘[英]拜伦、雪莱等著译者:王佐良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年:2018年10月页数:192页定价:48.00元“英国的骄傲”威廉?

透纳的传世名画,拜伦、雪莱的经典诗歌,大师王佐良的优质译本,众星拱月成就品质手账;失落的古堡、夕阳下的巨石阵、日出的英吉利海峡、大不列颠的风车牧场、威尼斯的水网、最后一次归航的战舰、牛津的学生赛艇,喷发的维苏威火山……一幅充满朝气的时代图卷,跃然纸上。

早安,生活2019:浪漫时代

经典重读

墨香书韵 佳作品读

top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