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精准落细落小落实各项举措 水江镇:发展产业激发“内生...

Post on 21-Dec-2020

6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s

Preview:

Click to see full reader

TRANSCRIPT

地址:重庆市南川区渝南大道10号传媒中心12楼 值班编委:汪 新 责任编辑:王 娟 本版编辑:杨芳馨 邮箱:ncb99@vip.163.com(文字) ncrbsyb@qq.com(图片) 截稿时间:20:30 印刷:华商数码重庆分公司

星期五己亥年九月十三2019年10月11日

第191期(总第4374期) 主办:中共重庆市南川区委员会 重庆市南川区人民政府

内部资料 免费赠阅 准印证号:(渝)2019529 出版:每周二、三、四、五、六 网址:www.cqncnews.com 新闻热线:71465111 总编辑:李锐松 总值班:邓 伟

服务决策 关注民生

南川发布 今日南川今日4版

本报讯(记者 聂灵灵)昨日,记者从区文明办获悉,我区将在东

城街道、南城街道、西城街道各选

取2至3个社区进行“绿色社区”创建试点工作。

“绿色社区”打造将围绕加强绿色管理、开展绿色教育、打造绿

色环境、倡导绿色生活四方面开

展。加强绿色管理,将“倡导简约

适度、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理念贯穿社区发展规划及居民公约中,积

极开展社区“硬化、绿化、净化、美化、亮化、规范化”管理,推动社区

环境质量不断改善,提高绿色社区

建设水平。开展绿色教育,主要采

取环保微讲座等居民乐于接受的方式开展宣传教育,组织社区志愿

者开展“文明新生活”文明劝导、垃

圾分类等志愿服务活动,倡导社区居民创建绿色社区从小事做起、从

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打造绿色

环境,严格控制社区大气、噪声和

水污染源,不断减少废气、扬尘、油烟、噪音扰民事件,绿色社区内公

共机构、相关企业和居民应实现生

活垃圾分类全覆盖,妥善处置废旧电子产品、废旧衣物,同时推广使

用透水砖、节能灯具等环保产品,鼓励居民发展屋顶绿化、阳台绿化

等立体绿化,增加绿色空间。倡导

绿色生活,鼓励居民减少一次性及

不可降解生活用品使用,持续开展“文明看我家”活动,倡导“光盘行

动”,反对铺张浪费和不合理消费,引导居民健康生活;社区内无乱停

乱放、乱摆摊设点、违法搭建、乱贴乱画、乱牵乱挂、占绿毁绿、露天焚

烧等破坏环境行为。区文明办将根据各社区实际

情况开展建设工作、进行宣传引导、加强设施建设、推进社区管理,

推出一批绿色社区示范点、绿色家庭、最美楼院,推动绿色社区建设

向纵深发展。

我区启动“绿色社区”创建工作

本报讯(记者 黎明)今年,水

江镇充分发挥扶贫资金效益,鼓励

贫困户种植蔬菜、花椒、中药材,养殖生猪、牛羊、中蜂等,推进扶贫产

业发展,激发贫困户发展产业增收

脱贫“内生动力”。该镇鼓励贫困户立足自身实

际,围绕我区“3+1”特色产业和粮油、果蔬等传统优势产业,自主发

展一定规模的扶贫产业。

种植方面,贫困户当年新种植中药材2亩及以上规模的,在达到

相应品种的种植规格前提下,经验收合格后,按草本药材每亩600元、木本药材每亩800元的标准补助。

为种植玄参的贫困户全额购买最低市场价格保险。对贫困户新种植大树茶1亩及以上规模的,经验

收合格后,每亩补助3000元,主要补助种苗、整地培肥、后期管护等环节,分3年兑付补助资金。对贫

困户新发展方竹 5亩及以上规模

的,经验收合格后,按每亩500元的

标准给予补助。对贫困户发展绿色精品稻米2亩及以上规模的,经

验收合格后,按每亩300元的标准

给予补助。对贫困户种植蔬菜4亩及以上的,经验收合格后,每亩补

助300元;种植果树4亩及以上的,经验收合格后,每亩补助200元,同

时对果树栽种的后期管护,每亩补

助200元(分两年兑付)。养殖方面,该镇支持有条件的

贫困户新发展生猪、草食牲畜、中

华蜜蜂等产业,经验收合格后给予一定额度的资金补助。具体奖补规定为:养殖生猪5头及以上奖补300元/头;养殖商品牛 1头及以上奖补 1000元/头;养殖商品羊 5只以上奖补200元/只;养殖中华蜜蜂5群及以上奖补300元/群。

为了调动贫困户发展产业的

积极性,该镇还及时兑付奖补资金,有发展意愿的农户向村(社区)、乡镇街道提出申请并实施,经

镇、村两级验收合格后1个月内兑现到位。

水江镇:发展产业激发“内生动力”

本报讯(记者 袁治卫)9月20日,我区印发《南川区“1+1”联系经营管理人才服务民营企业行

动计划》的通知,在全区开展“1+1”联系经营管理人才服务民营企业行动。

此次,我区通过“1+1”联系经营管理人才(主要为企业法人

或董事长、总经理等)服务民营企

业,通过集中选派 166名区级部门领导干部一对一联系经营管理

人才服务民营企业的方式,摸清人才需求和期盼,指导人才用足、

用活、用好政策,集中协调解决一

批民营企业生产经营中的重点难点问题。

“1+1”联系经营管理人才服

务民营企业有 6大重点任务。一是建立经营管理人才台账,对全

区民营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进行收集汇总,分门别类建立经营管理

人才台账,进行动态化管理。二

是选派联系服务干部,根据相关

单位职能职责、干部专业特长和企业发展需求等情况,择优确定一批干部人选,与相关经营管理

人才建立“1+1”结对联系服务机制。同时,对新引进或设立的重

点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适时纳入联系服务范围。三是宣讲优惠政策

措施,根据企业行业特点,组织联

系服务干部有针对性开展宣讲活

动,加强对经营管理人才的政治引领、国情教育和政策宣传。四是举办素质能力培训,举办全区

经营管理人才专题培训,邀请高校专家、企业总裁、政府官员担任讲

师,通过“课堂教学+座谈探讨+外出考察”等方式,不断提升经营

管理人才综合素质能力。五是帮

助解决困难问题,(下转第二版)

“1+1”服务民企再升级166名区级部门领导干部对接166家民企

天马旅游公路全长 6.17 千米,是金佛山西坡连接南万高速的旅游通道,按双向四车道设计。目前,天马旅游公路全线贯通,已具备通车条件。道路通车

后,从南万高速金佛山西下道口至金佛山西坡仅需20分钟车程,不仅提升金佛山景区交通运力、缩短通行时间,还将避免老路滑坡隐患风险。

图①:天马旅游公路全线贯通,车辆畅行。

图②:10月8日,车辆行驶在天马旅游公路的控制性工程严家坝隧道左洞。

图③:10月8日,车辆驶过天马旅游公路改扩建工程石钟溪中桥。

记者 甘昊旻 摄

天马公路全线贯通

①① ③③

②②

本报讯(记者 刘敏)“今年,全靠这线上线下‘两条腿’,我们永合李子卖得好、卖得远。”昨日,说

起今年的果子销售情况,西城街道永合社区村民杨邦权脸上抑制不住笑容,今年他家仅李子已卖出现金近2万元,最远卖到新疆等市外地区。

杨邦权家现有李子树 700余株,今年挂果的有400余株,主要品种有青脆李、脆红李等早中晚熟品种,受天气影响,今年李子产量有所下降,但他家的李子价格普遍比去年高出 1~2元/斤,个头大、口感

好的青脆李卖到8元/斤,最小的卖到3元多/斤,平均价格在5元/斤。

“没想到的是,今年我家李子

也‘洋气’了一回,通过空运和快递等,卖到广州、新疆。”杨邦权说。

不止杨邦权,永合很多农户李

子今年首次“触网”,销得很不错。

永合脆红李水果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方华介绍,该社区现有李子1700多亩,产量1700多吨,线上

销售占了近四分之一。李方华说,以前,永合李子基

本在南川以及周边区县销售,几乎没有走出市外。可随着李子种植

规模扩大,如何扩大销售半径,成

为专业合作社最头痛的大事。今年,该合作社确定“两条腿”销售策

略,在抓好本地销售的同时,主动

到周边区县设立销售网点,拓宽销路;另一个重要举措是“触网”,借助区内外多个电商平台线上接单,线下配送销售。

“今年第一次‘触网’,效果不

错,很多订单都是网上下单,线下送货,永合李子销售打了一场漂亮仗,看来这线上线下‘两条腿’齐发力,步子才迈得更快更好,缺了一条腿都不行。”李方华深有感触地说。

同样,西城会峰老盐菜靠线上

线下“两条腿”,每个月在京东南川

馆、“南川好礼”“淘乡村”等电商平台销量好几百斤,线下还销到重庆主城餐馆、多所大学等,成功打开销路,解决滞销问题。

今年,我区坚持线上营销与线

下推广结合,现已建成京东商城“中国特产·南川馆”“淘宝特色中

国南川馆”“淘乡村”“南川脸卡”“渝湘荟”“益村通”“村游网”“土巴货”等电商销售平台,引导农户将南川米、方竹笋、蜂蜜、老盐菜、生鲜水果等30余个农产品摆上电商

“货架”,产品远销北京、广东、四川、新疆等省市,促进特色农产品

卖得掉、卖得好、卖得远、卖出好价

钱。

今年1~7月,全区电子商务交

易额实现 15亿元,网络零售额实现 3.5亿元,金佛山方竹笋、南川

米荣获 2019年度“重庆市爆款电商农产品”。

线上线下“两条腿”农特产品“迈”得远

本报讯(记者 盛余多)10月 9日,区委书记丁中平前往南城街道、

白沙镇、太平场镇、乾丰镇调研脱贫攻坚工作。她指出,脱贫攻坚已经进入关键阶段,各级各部门要牢记

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脱贫攻坚工作,在精准脱贫中增强全体干部职工特别是党员干部的责任感、使命感,时刻把脱贫攻坚任务扛

在肩上、抓在手上,全面精准落细落小落实各项举措,坚决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努力向党和人民交上满意的答卷。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丁中平十分关心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情况,先后走进刘高禄、杨明伍、杭锦友、陈庆孝、周应乾等贫困户家

中,仔细检查“两不愁三保障”落实

情况。每到一户,她都走进厨房,看

看他们吃得如何;对照贫困户帮扶卡,逐项核对收入情况;与贫困户亲切交谈,了解帮扶措施落实情况和

脱贫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鼓励大家继续保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气神,不等不靠,勤劳致富,把日

子过得更好,同全区人民一起步入小康社会。

产业扶贫是实现可持续高质量脱贫的关键。南城街道半溪河村新建物流仓库,发展茶叶产业基地,壮

大了村集体经济;白沙镇千里村通过水产养殖、种植花椒和中药材,基

本实现“一社一品”;太平场镇河沙村建设无公害蔬菜基地,帮助村民

就近就业、提高收入;乾丰镇农化村新建15亩优质茶叶基地和200亩茶园,带动了周边村民和贫困户脱贫致富。丁中平一边看,一边同镇村

干部、项目业主、务工贫困户交谈沟

通,详细询问各项目运行方式、当前收益、未来前景等情况,帮助他们进

一步算清账、理思路、明方向。她指出,各乡镇街道要坚持从实际出发,紧密结合地方资源禀赋,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科学合理选择脱贫产业,

持续增加群众经济收入,不断增强

干部群众坚决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的信心和决心。要充分发挥龙头企

业的辐射带动、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完善利益联结机制,通过流转贫困户土地、吸纳贫困户务工等方式,增强贫困户造血功能,拓宽贫困户

增收渠道。 (下转第二版)

丁中平调研南城白沙太平场乾丰脱贫攻坚工作时指出

全面精准落细落小落实各项举措努力交上满意答卷

十月九日,区委书记丁中平调研我区脱贫攻坚工作。这是丁中平在

乾丰镇农化村查看贫困户周应乾的帮扶手册。

记者

喻梵

top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