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诗意宁海 咏宁海诗情 -...

Post on 25-Sep-2020

8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s

Preview:

Click to see full reader

TRANSCRIPT

编者按:2016年5月19日,作为第十四届徐霞客开游节主题活动之一的“中华诗词高峰论坛”在宁海举行,邀请了近30名来自全国各地的著名诗人共同研讨《诗乡文化的营建与传扬》。18日与20日,中华诗词学会和省、市诗词与楹联学会领导专家一行对县农村商业银行与潘天寿小学进行了“全国诗教先进单位”创建检查,与会领导、专家和诗人对我县的创建工作表示充分肯定,并提出了一些宝贵的意见。现将期间的精彩发言摘录如下——

徐霞客李树喜(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邃密群科志未酬,消磨冬夏与春秋。倩谁成就霞仙客,慈母缝冠助远游。

诗人聚会五百年间霞客踪,风华不与旧时同。搦来一管纤纤笔,描画天台座座峰。

西门范诗银(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四百年前出此门,千重翠影几多痕。心旌忽和角声动,海魄山魂酒一樽。

飞龙湖万丈绿云铺眼底,一枚翠羽下天台。人间信是有奇美,几度西施照影来。

浣溪沙·宁海徐霞客开游节林峰(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古道千秋未绝尘,晴岩花影已缤纷。

惊天乐舞白沙春。人世微茫皆过客,海山辽阔属诗人。

逍遥一骑出西门。

中华诗词高峰论坛感恩宁海留赠

胡彭(中华诗词杂志社责任编辑,中华诗词学会理事)

大美何曾输北京?动侬心处是空灵。江多洄水当然浙,海不扬波所以宁。霞景霞觞霞客路,越溪越土越人情。相逢再有论诗社,说与跃龙今已经。

潘小寄情祁茗田(省诗词与楹联学会会长)小荷才露尖尖角,袅袅清芬已满池。不负园丁心血苦,香飘四海信能期。

闻宁海教育局和潘天寿小学领导谈诗教感赋

祝瑜英(省诗词与楹联学会副会长)喜读缑乡画里诗,点苔泼墨正当时。青峰翠竹丝丝雨,韵若早荷三两枝。

吟诗乡宁海陈洪勋(市诗词与楹联学会副会长)举目缑乡诗色浓,宛如春日照花红。雅亭有客联成韵,漱石无言词作风。僻壤勤铭多巨匠,涂鸦成曲是顽童。浙东才俊似星斗,都化山光人意中。

赠潘天寿小学诸生王纪波(安徽省诗词学会副会长)诗书一字一沉吟,万卷纵横古与今。水击三千鹏正举,拏云不负少年心。

前童燕裘江(上海一心书院国学老师)濛濛雨沥高低树,袅袅烟迷远近楼。呢喃心曲谁堪问,水在村头细细流。

浣溪沙·宁海徐霞客开游节步林峰老师韵

张小红(陕西省汉中农民女诗人)风递温柔雨洗尘,鼓声催绽礼花纷。

微凉天气恰回春。昔日缑城迎贵客,今朝宁海聚诗人。

深情回望向西门。

宁海十四届开游节朱汝略(省诗词与楹联学会常务理事)天下观游此独钟,风情雨意也融融。飘然桃坞来霞客,恍若兰亭聚放翁。狮舞豪雄山出虎,蛟腾委婉海翻龙。长嘶一马西门去,继起云旗欲蔽空!

经前童初访浙东大峡谷

吴亚卿(省诗词与楹联学会常务理事)车转前童访白溪,山岚水霭木萋萋。风来仙谷轻摇影,源溯天台不染泥。驾鹤王乔传幻迹,采芝道祖蹑云梯。飞龙湖上悠游罢,逸兴闲情付品题。

霞客开游陈景超(中华诗词学会理事)舆篮鞍马启城西,孟夏繁花景正迷。一自开游传碧简,至今芳草印铜蹄。精神旷世排云鹤,日记照人催晓鸡。四百余年风雅在,山川似锦绿萋萋。

看映日诗社作品集熊美容(省诗词与楹联学会常务理事)江南烟雨润花红,玉立小荷诗意浓。笔舞龙蛇天地广,声情并茂续唐风。

题跃龙诗社严立青(省诗词与楹联学会理事)跃陟葱茏,俯观锦绣;遥招彩凤,豪翥神龙。

题草根诗集雨露温柔滋小草;枝芽蓬勃赖深根。

考察宁海农商行诗教杨晟(象山县缨溪诗社社长)银根草根诗根根根深扎;财气地气雅气气气畅和。

浣溪沙·小满雨中游天姥步林峰会长元玉兼呈诸吟长

戴霖军(县诗词楹联学会名誉会长)轻雨正宜洗驿尘,山鹃飞瀑自缤纷。

一分夏意九分春。清韵悠悠缘太白,诗情缕缕倩谁人?

云峰望断是天门。

贺中华诗词高峰论坛在宁海举行

汪超英(县诗词楹联学会会长)古邑高贤至,吟坛五月兴。徐公启游线,天姥梦崚嶒。山色欣然绿,海风只道宁。诗乡今大举,佳句祝龙腾。

醉高歌带喜春来·高峰论坛颂

张晓邦(县诗词楹联学会名誉会长)缑乡又送春风,韵事连连涌动。论坛

点设高峰颂,佳节频添好梦。十年一剑翔龙凤,白水洋溪执着东。高吟作手授成功。诗乡宠,震耳听雷鸣!

贺中华诗词高峰论坛在宁海举行

胡积飞(县诗词楹联学会副会长)吟坛欣雅集,正道石榴红。翠染缑山雨,清嘉浦水风。放歌须纵酒,论剑仰群雄。啸傲精微处,诗乡在画中。

中华诗词高峰论坛同贺李晖(县诗词楹联学会副会长)五月惠风淳,缑城又一春。吟坛人意美,诗帜画图新。雅客高峰聚,耆英阔论深。跃龙成盛事,四海五湖亲。

中华诗词高峰论坛同贺金胜军(县诗词楹联学会副会长)佳节名家聚,高峰聆玉音。开游迎盛事,播韵庆阳春。凤阁风光美,龙山画意新。吟乡多雅士,好雨润诗心。

中华诗词高峰论坛同贺叶雅琴(县诗词楹联学会理事)花开五月色娇妍,霞客开游动百川,莫道小城京去远,缑山浦水聚高贤。

中华诗词高峰论坛走进宁海农商行有感

叶忠茂(县诗词楹联学会理事)银楼昨日汇诗家,恰似园丁育小花。如雨润心滋雅韵,草根自此更芳华。

浣溪沙·诗会后别诸诗友步林峰先生韵

叶国秀(县诗词楹联学会理事)杖履来时轻点尘,龙吟虎啸各纷纷。

缑乡胜日又逢春。着意江山堪寄兴,多情风雨为留人,寻

看车影远千门。

中华诗词高峰论坛听后赋傅中兴(县诗词楹联学会理事)五月开游季,莺飞草长时。名家齐聚首,妙论各纷披。营建须乘势,传扬贵适宜。缑乡秀丽地,处处有佳诗。

贺中华诗词高峰论坛在宁海召开

石世伦(县诗词楹联学会会员)西门树纛报佳音,今日缑乡双喜临。霞客开游记途远,群星雅聚赋情深。巅峰讲座百家意,唐宋诗词万户吟。古邑读书传种子,应时播育合人心。

贺中华诗词高峰论坛在宁海召开

胡全标(县诗词楹联学会会员)盛会缑城举,高贤接踵来。洋溪满江彩,天姥百花开。人意缘词合,山光为曲怀。诗家点评语,句出蕴英才。

鹧鸪天·贺宁海举办中华诗词高峰论坛

张亚华(县诗词楹联学会会员)夏木阴阴花事稠,缑城盛景醉凝眸。

前童古镇迎骚客,十里红妆诉婉柔。聆雅韵,数峰丘。相携年少共白头。诗心筑就桃源梦,但使神州古韵流。

诗词学会老师前童白溪游华飞(县诗词楹联学会会员)莺飞草长燕归时,细雨如酥最入诗。骚客长风流古镇,持觞一咏到天池。

贺中华诗词高峰论坛在宁海召开

袁娅仙(县诗词楹联学会会员)论剑华山顶,流觞曲水边。诗坛逢盛事,缑邑再开篇。

潘小诗教先进迎检有感王志辉(县诗词楹联学会会员)细雨连宵拂客尘,群贤毕至送经纶。言诗论教情怀满,共绘骚坛满眼春。

贺中华诗词高峰论坛在宁海召开

李臻(县诗词楹联学会会员)缑城多盛事,如雨润春丛。把酒江湖上,寄情山水中。吟诗思李杜,开旅效徐公。今日群英会,却看花正红。

县诗词楹联学会供稿

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 李树喜:毛泽东开辟了诗词新时代,如今中华诗词

又迎来新的繁荣发展期,“有幸今天作诗人”。文化自信尤其要有诗词自信,诗词精练化本质与便于传播的优势,让她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社会基础。宁海农商银行的草根文化与诗词文化紧密结合,文化为企业搭台,企业为文化铺路,从而营造了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值得肯定。潘天寿小学的诗教工作经验我非常欣赏,我要将这些经验带到全国的诗教工作论坛上去,作为全国诗教工作的典型加以推广。

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 范诗银:到宁海有三个感受特别深刻,那就是宁海

人的激情、创意与文化,从徐霞客开游节与中华诗词高峰论坛的组织就可见一斑。目前全国有200多万诗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2万8千人,有团体会员、诗社 260多个,诗词进入了大繁荣大发展时代。来到潘天寿小学的最大感受是感觉潘先生回来了。这么漂亮的诗教环境,这么多师生的诗词佳作,让我肃然起敬。感谢你们为诗教工作付出的各种努力,让我们看到了诗词传承的希望。

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 林峰:我对曾经生活过的浙江有一份难舍的情

怀,宁海的美丽山水,宁海的风土人情,宁海的热情豪迈,给了我别样的感动与感怀,相信定能激发出诗人们更多的诗兴。一走进潘天寿小学,就有一股清新、甘冽、甜美的诗香迎面扑来。长廊四壁诗香墨韵让我流连忘返。这样面、点、网的分层教学很好,希望宁海县教育局把诗词培训纳入教师培训当中,在全县中小学全面铺开。

省诗词与楹联学会会长 祁茗田:五四以来,诗词从复兴走向繁荣,宁海是一

个缩影。诗词要持续健康发展,需要坚持问题导向,过不顺、不美、不新、不深四关,增加时代感,增加诗词本身的感染力。建议突破创作关、研究关、政府关和媒体宣传关,让诗词发展的广度与空间不断得到拓展。宁海农商行的诗教先进名符其实,值得其它地方学习,这也证明了诗词文化对提高员工素质的教化作用。潘天寿小学的诗教工作认识到位,行动自觉,成果显著,我要在省现场会中进行推广。

省诗词与楹联学会副会长 祝瑜英:诗词教育要在中小学全面铺开,并让家长

知晓、了解、参与。潘天寿小学的那个微信公众号很好,是个新鲜事物,我第一次看到,建议各班都放到家长群里去,让家长一起来参与学校的诗教工作。校本教材可再精致一些,格调和品位再高一点,年段之间不要重复。

省诗词与楹联学会常务理事 朱汝略:潘天寿是 20世纪的诗词大家,他诗书画印

四绝,只因其画名太盛而掩其诗名。潘天寿小学、宁海县诗词楹联学会要加大挖掘力度,把潘天寿先生的诗和精辟诗论加以挖掘整理,这是功及后世的大好事。我是台州人,宁海人的硬骨气,就是台州式的硬骨气,潘天寿、柔石身上都可以看到。潘天寿小学诗社应以潘天寿先生为榜样,追求意境高远,艺术手法娴熟,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光辉篇章。

省诗词与楹联学会常务理事 余荩:诗乡文化的营建与传扬有三个重要因素:

一是一支队伍,宁海诗词学会汇聚精英,成果斐然,形成了一支颇具活力的诗词作家群体。二是一种特色,宁海徐霞客开游节开启创建诗乡之旅,就是将旅游文化与诗词文化自然融合的一种特色。三是一派气象,宁海努力创建“中华诗词之乡”,在诗词大发展的环境中,诗乡文化气象已具雏形。当然,诗乡文化营建应避免大跃进,要尊重艺术文化的规律,循序渐进。

中华诗词学会理事 陈景超:宁海农商银行全体员工如此痴迷于诗词,

有创作,有刊物,有活动,有成就,情景让人震

撼。整个宁海诗教工作遍地开花,仅机关诗词阵容就有一个连队,令人感佩。中国是诗的王国,如今党和国家领导人重视传统诗词,中央电视台设楹联讲堂后,又推全国诗词擂台,诗词新的时代已经到来。各位诗词界的老师要身体力行、言传身教,让更多后起之秀脱颖而出。

省诗词与楹联学会常务理事 吴亚卿:希望潘天寿小学的诗教经验能在整个宁海

县推广,并在全省教育界作出榜样。也希望公务员与教师队伍能知诗爱诗,无愧于诗国子民称号。校本教材可在现有基础上加以修正,特别对联选材要体现严谨性,突出经典性,为学生打下良好基础。

省诗词与楹联学会理事 严立青:诗是抒情言志的产物,诞生于生活劳动中,

各流派、风格中,贴近生活、讴歌劳动是其主流。无论诗经、陶渊明、白居易,无不反映当时的生活与劳动,记录诗人当时的情感与心灵。我们创作也可以反映草根生活,描写基层劳动,农民诗人陈景超是其中一个楷模,他的诗写自己的劳动与生活,很接地气,有感染力。

省诗词与楹联学会常务理事 熊美容:看到映日诗社小学生的诗作很是惊讶,小

学生诗作能写得如此精美,大部分都合格合律,形象思维十分清晰可见,说明学校在诗教过程中,是相当的精心、仔细、勤奋,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大有希望。

市诗词与楹联学会副会长 陈洪勋:诗词文化的重建与传扬,一要提高认识,端

正态度,纠正诗词高贵说、过时说、无用说、顾不上说等四大认识误区,二要加强领导,加大投入,在政策指导、资金扶植、人才培养上加大力度,三要健全网络机制,培养一支中青年为主的骨干队伍,搞试点,抓典型,努力建立阵地,不断加强经验交流,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

潘天寿小学的诗教让人感佩,确实是后生可畏,后生可敬,后生可期。

市诗词与楹联学会理事 杨成虎:宁海历代不乏诗人及其作品,当代诗词创

作也人才济济。以浙江乡贤陆时雍的《诗境总论》“真”“情”“韵”理论架构,来评价和鉴赏宁海清代及民国和新中国各时期的民间诗人作品,发现这些歌颂家乡风土人情的诗作完全符合这些标准,且具有自然真情和浓郁的韵味,有着属于宁海不同时代的诗歌意象,值得我们学习。

上海一心书院国学老师 裘江:宁海的诗教工作,在我所见过的各地的学

校中都是超前的。我在上海专门负责古典诗词教学工作,但你们所做的,比我们上海做得还要好,还要全面。你们有专门的老师,而我们都是在外面的培训学校外聘的;你们有自编的教材,而我们的教材都是培训学校提供的。

安徽省诗词学会副会长 王纪波:潘天寿小学的诗教工作有计划、有行动,而

且还编写了专门的诗词教材,很了不起。如果在教材上需要完善,我们愿意倾力相助。

县诗词楹联学会会长 汪超英:“诗词之乡”创建是“诗乡文化”营建的重要

基础。它以诗教“六进”为主要内容,重点进学校、进机关和进农村,得到了县教育局、县机关党工委与各乡镇的大力支持,各分诗社(协)、诗教QQ群与微信群纷纷建立,不断组织培训,将诗词楹联元素融入课堂、融入社会,很快打开了诗教局面,为“诗乡文化”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目前我县已有一批单位和学校荣获省和县级诗教先进单位称号,诗词楹联已进入校本教材与文化礼堂,得到社会的广泛应用。最近徐霞客大道又放置、雕刻、悬挂了 17首诗词、9幅楹联。一大批腹有诗书的年轻诗友迅速成长,期待我县早日获得“中华诗词之乡”荣誉称号,让宁海大地充满诗意。

走诗意宁海走诗意宁海 咏宁海诗情咏宁海诗情

(整理 叶雅琴摄影 周衍平)

KAIYOUJIE ZHUANBAN

责任编辑:叶素琴 电话:65577955 校对:玄子 版式:魏微

开游节专版ninghainews@sina.cn

2016年5月23日 星期一

6诗咏宁海

top related